時間:2022-03-18 11:38: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師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聲勢訓練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章分析了聲勢訓練對鋼琴教學的意義,并提出了在鋼琴教學中如何運用聲勢的方法,對日后的鋼琴教學有一定的幫助。鋼琴是學前教育專業一門重要的技能類課程,該專業的職業需求決定了鋼琴課程不僅僅是學習單純的技能,而是綜合素質的提升。奧爾夫教學法的理念恰好可以滿足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聲勢是用身體作為樂器,通過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不同力度的動作發出聲響的一種手段。作為奧爾夫教學法中節奏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聲勢訓練對培養學生的節奏感、聽辨能力、反應能力、記憶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將聲勢訓練運用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既能改變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值得探索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在鋼琴教學中運用聲勢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在學習新樂曲時,如果僅僅通過讀譜或者聆聽教師示范演奏,從節奏本身入手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學生很難對節奏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對節奏的感知不會太強烈在實際操作中很容易出現問題。如果利用聲勢動作,通過拍手、跺腳、點頭等方式進行節奏練習,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從動作的節奏上把這些甘心體驗木放出來,就可以增進學生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增強學生的節奏感。
(二)有利于手臂的放松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入校前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的音樂訓練,更沒有學習過樂器演奏。在學習鋼琴彈奏初期,學生由于緊張,手臂在觸鍵時往往很僵硬,根本體會不到手臂自然下落的感覺,而是使勁“砸”向琴鍵底部或者用手掌直接推進去,這樣彈出來的音色很刺耳,對以后樂曲的理解也造成了困難。這時如果利用聲勢動作,讓學生先用拍腿或者相互擊掌的動作來模仿拍皮球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日常動作,就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手臂放松的感覺,從而彈出飽滿、圓潤的音色來。
(三)有利于肢體的協調
由于鋼琴演奏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不僅要求學生用手指進行音樂的演奏,還要求學生用耳朵和用心去傾聽、去感受,尤其是學前教育專業還要求一邊彈奏一邊歌唱。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更多的是將學生的肢體動作、大腦思維、嗓音的結合為一體,這就需要學生有著良好的音樂綜合能力。聲勢訓練可以鍛煉學生大腦和身體的協調性,使學生能夠將節奏和演唱演繹得更精準。
(四)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程大多為集體課,其教學內容里包含了一部分合奏以及彈唱的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手與口的合作能力。不同的聲部采用不同的聲勢動作,使學生在擊拍的過程中能明顯分辨各聲部的節奏,也能和同聲部其他同學的節奏協調一致,為進一步練習合奏打好了基礎。兒歌彈唱練習的首要保證是先彈奏好歌曲,然后再結合唱歌表演。但是學生在進行彈唱練習時,演奏部分往往就會受到干擾,那么可以將演奏部分的一個聲部用聲勢動作表現出來,同時結合唱歌練習,熟練之后再練習更外一個聲部,這樣將技術難題化整為零,再進行彈唱時把握就更大。
二、聲勢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
(一)節奏訓練
節奏訓練的目的,一是體會節拍的強弱,二是掌握節奏的時值,三是體會節奏的變化,提高反應能力。長期以來,學生對于拍子的強弱概念,只是停留在理論的基礎上,例如在學習4/4拍的樂曲時,向學生提問四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生都知道是“強、弱、次強、弱”,但這種教學指停留在概念上,那么我們就可以用拍手來表示強拍,用拍肩表示弱拍,用跺腳表示次強拍。同時教師可以示范要學習的樂曲或者播放一首四拍子的音樂,讓學生跟著音樂來進行聲勢訓練。通過身體不同部位發出聲音的強弱,讓學生感受四拍子的強弱規律。鋼琴教學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學生對于節奏的掌握和如何準確而又連貫地將其彈奏出來。將聲勢訓練穿插在鋼琴教學中,就能解決學生的節奏問題。例如在學習八分音符或者更短的音符時,可以讓一部分學生用跺腳的形式打出樂曲基本的拍子,另外一部分學生用拍手的方式打出八分音符或更短音符的節奏,讓學生在擊拍的或者中來感受節奏的長短關系。另外,因為鋼琴演奏的樂曲是多聲部的音樂,也就是要把兩個聲部不同的節奏同時演奏出來,那么也可以讓學生用拍手代表高聲部,用跺腳代表低聲部,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樂曲的節奏,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
(二)用聲勢伴奏——固定音型
利用聲勢為語言、歌唱伴奏,是課堂上最方便的多聲部訓練,也是音樂教學中對設備要求少、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手段之一。奧爾夫設計的這種共伴奏用的聲勢,最重要的是應用了“固定音型”的手法,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將其延伸為“固定節奏”。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入校前大多沒有音樂基礎,入校后也只能學到最基本的演奏技能,這對集體可中的合奏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很難。如果將合奏中的伴奏聲部設計為固定音型(節奏),那么學生掌握起來就容易的多了。首先,固定音型一般從學生熟悉的語言、身體動作或者日常生活中的音響中來獲取,材料來源豐富,且又容易掌握,學生的興趣就更加濃厚;其次,讓學生從頭至尾僅用一種節奏型或音型為熟悉的兒歌或者樂曲伴奏,就降低了技能學習的難度,使樂器合奏變成了簡單、有趣的事情,同時還能獲得很好的演奏效果。例如兒歌《娃哈哈》,我們可以選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切分節奏來進行伴奏。為了突出切分音的特點,可以將切分音用拍手表示,其他節奏用拍腿和跺腳來表示,這樣的伴奏既簡單易學,又能讓學生理解切分音的強弱規律。
(三)為演奏的準備
在遇到一些較難解決的節奏問題時,可以先拋開琴鍵,不考慮音高問題,只考慮雙手的配合,利用聲勢拍出節奏。例如在學習《拜厄》第48條中的附點四分音符節奏時,學生往往都能理解附點節奏的特點,也能打著拍子唱出單聲部的節奏,但是在雙手配合時總是容易出現節拍不穩定的問題。這時就可以借助聲勢訓練,先將雙手合奏時需要彈的音用拍腿來代替,打出“齊左右齊”的動作,這樣學生可以先不考慮琴鍵的位置以及指法,只考慮雙手的先后次序,降低了難度,等熟練了之后再在琴鍵上練習。再如學習切分踏板時,學生往往把握不好換踏板的時間,或者由于心理緊張將音彈錯或者踏板踩得非常僵硬。這時可以先用拍手或者捻指的動作來代替雙手的彈奏,用跺腳的動作代替踩換踏板,熟練之后再去練習彈奏樂曲。
(四)為學習曲式結構的練習
在樂曲的不同章節,我們可以配以不同的聲勢動作,增強樂器的豐富性和表現力。同樣地,在涉及幼兒人數較多時,我們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在不同的章節,讓不同的學生做出不同的動作,將一部音樂作品很好地闡示出來。例如兒歌《我們多么幸?!肥且皇锥误w的歌曲,第一段比較抒情,第二段比較歡快??梢宰寣W生在欣賞教師示范的同時,將兩段音樂的節奏用不同的聲勢動作表現出來,學生通過親自拍打動作,直接感受樂曲的曲式結構,也能幫助學生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緒。
三、結語
總而言之,奧爾夫教學體系強調“人本主義思想”,將聲勢訓練融入到鋼琴教學中,營造了一個輕松有趣的環境和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化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鋼琴演奏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而更好地學習和創作。在這樣一個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學生敢于表達自我,自信心也得到增強。這樣的結合需要教師更新教學思想,完善教學內容,突出專業特色,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2]張明靖.奧爾夫聲勢動作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當代音樂,2017,20.
[3]韋伊.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鋼琴集體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7,09.
作者:趙靜 單位:天水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