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0 05:57: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職會計電算化教改探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針對以上問題探討民辦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路徑,以謀求輸出高質量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會計人才,促使民辦高職院校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
一、前言
“擴大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是供給性改革核心之一。隨著會計電算化時代全方位的推進,會計電算化的教學作用愈發重要,民辦高職院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供給端的作用,以輸出高質量的會計電算化人才。
二、目前民辦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硬件配套匱乏
民辦高職院校辦學經費大多來于單一的民營資本,教學經費顯然是沒有公辦高職院校雄厚,會計電算化教學除了達到一般的教學條件要求之外,還必須起用電算化教學軟件和投資建設一定規模計算機機房。目前市面上的電算化教學軟件購入成本昂貴,其后期的維護、培訓費用隨著軟件的更新和服務配套的升級也是水漲船高,再加上教學中需要一定規模的計算機機房,這對于辦學資金來源單一的民辦高職院校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另外,部分民辦高職院校辦學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理念忽視會計電算算化教學場地的建設,這些主客觀原因使得很多民辦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硬件配置是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硬件條件的好壞及教學配套設置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供給源頭難以達到和滿足教學要求,造成了會計電算化教學多半流于形式,其教學質量和效果也就無從談起。
(二)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不管是在公辦還是在民辦高職院校中擔任會計電算化教學的老師,95%以上是會計專業出身,并且大部分老師直接從學校走進課堂。他們雖然有著很好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也能熟練操作財務軟件,但因實際企業工作經驗不足,很難將業務與財務一體化的內容有效地融合。所以,大多數授課老師重財務模塊的教學而輕業務模塊,導致學生不能全面學習會計電算化知識。而在授課方式上,眾多會計電算化老師根據教科書上的流程采用“填鴨式”的方法講授知識點及安排學生上機實踐,弱化了學生自身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也因缺乏將計算機技能與會計專業技能有效結合的能力,無法高效解決財務系統運行異常的問題,從而影響課堂內容有效展開。顯然,當前會計電算化教學老師工作經驗、知識結構、教學內容及授課方式不足,已經不能很好執行會計電算化教學供給主體的責任,這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三)教學課程設置粗糙
當今,無論是公立還是民辦的高職院校,有關會計電算化課程內容、課時等設置方面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基于用友等軟件財務篇與業務篇相應內容的學習,理論學習過程中在實訓周穿插安排實訓練習先學財務篇再學業務篇;二是會計電算化教學放在兩個學期進行,一個學期是基于用友軟件財務與業務篇的學習,另一個學期則是針對所在省份專業技能抽查要求開展電算習題練習。這兩種情況的課程內容、課時安排都存在不少的問題。第一種情況優勢在于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財務篇與業務篇的內容,從理論上能真正讓學生學習、了解與理解財務與業務一體的內容,但缺點也很明顯,學生實踐練習時間過少,再因目前的實訓資料與企業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比如實訓資料都是要求學生按照指定的業務描述借助財務軟件來完成相關的財務與業務處理,而實際企業都是分崗位判斷原始單據真偽再據以處理。對于第二種安排,從理論教學來說,課時緊張,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課程內容;從實訓安排來看,于學生而言如同雞肋,實訓資料千篇一律并脫離企業實際情況,完全是為了學校通過省專業技能抽查而開,基于這種實訓資料開展實踐教學,學生的實踐興趣會逐漸被澆滅得一干二凈,老師在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也是苦不堪言。從以上來看,現在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設置粗糙不夠細化,已完全影響了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效果,違背了教學有效供給的原則。
(四)教學考評方式單一
會計電算化課程作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一門核心實踐課程,主要側重培養會計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現在,高職院校關于會計電算化課程考核的方式多半是采取“平時+期末筆試”方式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此種考核方式往往強調理論知識的考核,卻弱化了學生實際應用實踐能力的考核。因而,這種考核方式難以確保反映真實的教學效果。
三、新視域下民辦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路徑
(一)完善教學硬件配套
會計電算化教學硬件配套主要包括計算機機房、配置正規的如用友v10.1教學軟件、測試軟件及電算模擬實訓室。此外,為了豐富會計電算化教學仿真資料,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效果,需要在專用的計算機機房加載一些如網中網公司實訓平臺。以上教學硬件的投入所需的發費不少,對于自負盈虧民辦高職院校來說,解決資金來源才是王道。首先,民辦高職院校需有更先進的辦學理念,有舍才有得,不能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卻忽視必需的教學硬件及時投入,長此以往,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情況下,必給學校專業發展帶來惡劣的影響。其次,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民辦高職院校辦學資金監督管理,對民辦高職院校引入政府審計,以確保辦學資金及時到位,保證教學中必需硬件條件有效達成。最后,基于民辦高職院校辦學壓力大、辦學資金緊張的事實,國家及地方政府應加大民辦高職院校辦學扶持力度,同時,對于扶持資金也需加大審計力度,以保障扶持資金使用效果。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授課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供給者,其知識結構、工作經驗、組織教學等方面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民辦高職院校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師隊伍建設,促進師資力量增強。第一,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多門學科交叉的課程,民辦高職院校通過人才制度創新,引進更多復合型人才來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組建以會計專業老師主,通信、計算機專業為輔的教師隊伍,優化學校的人才結構達到供給端的有效供給。第二,學校應加強與各大財務軟件公司合作,定期邀請軟件公司的技術人員對會計電算化老師進行技術培訓,促使授課老師能及時學習軟件升級與更新的知識,完善老師操作軟件的能力,確保老師能以更好的授課方式展開課堂教學。第三,學校應加強與校企合作,將校企合作落到實處,在寒暑假時定期組織老師到合作的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和學習,讓老師真正了解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只有真正了解企業所需,才可能有的放矢組織教學,才有可能培養出適應企業需求的人才。最后,站在供給端的授課老師應做到“打鐵必需自身硬”,積極參與教研教改活動,通過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為輸出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會計電算化人才助自己一臂之力。
(三)細化課程設置
針對會計電算化實踐性較強的特性,通過調整課程內容、課時方面來細化課程設置。會計電算化課程內容包括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從理論內容來說,需要加以完善。在實踐教學上,學校及授課老師需為學生提供更貼切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資料,在仿真的環境下展開實踐教學,讓學生保持足夠的實踐興趣,從興趣入手才更能調動學生參與實訓學習的積極性,方能取得更好的實踐效果。因此,學校與老師想盡一切辦法來完善電算實訓資料。總體來說,獲得比較仿真的實訓資料主要通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借助網中網之類的平臺進行電算實訓。二是會計電算化老師借鑒市面上目前有著大量的比較貼近企業實際情況的手工實訓資料進行相應的改編,提高資料的實用性。另外,學校真正開展到位的校企合作的工作,將學生送到合作企業,由授課老師帶領學生置身在企業實際的經營環境中來開展電算實訓工作。綜合所述,學校應攜手老師與合作企業共同推進會計電算實訓工作,這樣才會更有效地將學生電算實訓工作落實到實處。為了能更好地有充足時間來展開兩方面教學,會計電算化課程在兩個學期中以一定比例分配時間展開理論與實踐教學,原則上即能保證理論學習時間充足,亦能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保持濃厚的興趣進行實訓學習。通過細化課程設置達到教學中的有效供給,促進會計電算化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建立多元化教學考評方式
為了能更有效地進行教學考核評價,需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式。建立三種考評方式并分配對應分值權重:第一種以傳統筆試考核方式為基礎來檢驗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占40%;第二種為授課老師針對各模塊知識點按其操作的難易程度及重要性制定詳細分值表并通過一定流程上報學校批準形成實踐考核文件,方便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依據對學生每個模塊操作實驗結果進行面對面檢查與考評給分,占30%。第三種以校企合作的企業為考評主體,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及操作實踐能力給予評分,占30%。最終學生的學科成績計算方式為第一種分值班*40%+第二種分值*30%+第三種分值*30%。這三種考評方式結合,有效地彌補傳統考評方式不足,起到即有理論考試又側重考評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
四、結束語
在供給側改革大景下,民辦高職院校在開展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中,應緊緊圍繞輸出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的電算化人才的宗旨,為會計電算化教學創造更好的實施條件,不斷提高供給端的質量,以謀求自身、老師與學生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