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6 10:32: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校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通過對高校設計理論教學的現狀分析,從設計理論的創造性認識、設計理論教學體系的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等方面提出了設計理論教學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藝術;設計理論;教學現狀;對策
藝術設計是現代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理論和設計實踐作為設計教育的兩大教學內容,國內歷來有重實踐,輕理論的觀念,使得大多數學生成為沒有“思維”的設計師。而設計理論的根基和底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為適應現代高水平設計發展的需要,在設計理論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主體設計意識和設計理論素養的培養,最終實現學生獨立創造能力的提高。
一 高校設計理論教學現狀
(1)設計理論與藝術理論缺乏滲透
高校設計理論以掌握傳統專業理論為主要目標,過分強調實踐技術理論和理論能力,使設計理論變成了某些實踐項目的指導經驗。而且,設計理論和設計實踐在教學設置上也缺乏豎向滲透,另外,設計理論與美術理論、音樂理論與文學理論等藝術形式的理論聯系上也是有形無實。
(2)設計理論與藝術常識界定模糊
設計理論內容的選擇與更新,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積極性,也影響藝術理論知識的掌握。當前設計理論教學中往往把一些單個設計項目的技術要領,不系統的藝術常識,設計新聞、趣事等不能構成設計理論知識體系的內容,不加分析地視為“設計理論基礎知識”,這是對設計理論知識體系的一種誤解,長期以來,設計理論沒有像其它學科那樣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學生對設計理論課的意義和重視程度自然也不高,從而失去了設計理論課作為一個完整的藝術素養培養的科學意義。
(3)設計理論課形式單一,說教成風
設計理論教學方法延續以往的講授法顯然已不能適應現代高校設計理論教學的要求,大學生對枯燥的內容和書本式的教學難以產生興趣,可利用的電視攝像以及多媒體計算機這些大學生更感興趣的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也不到位。教學方法的單一和傳統形式的說教使得設計理論課堂教學不見“藝術味” ,“滿堂灌”的做法依然嚴重,直接影響設計理論教學的效果。
二 對設計理論教學的對策研究
(1)重新認識設計理論的創造性特征
設計的靈魂是創造,設計理論同樣具有創造性。每一次興起的藝術思潮和學術運動都是創造精神的體現。設計和設計理論都表現出超越現有的和規定的實存,展現出與眾不同的維度。設計理論的本性是本質的抽象,這和詩歌的本性是形象的創造異曲同工,其實抽象只能是理論的形式特征,兩者共同的特性都離不開創造。密斯提出“少就是多”的設計理論,其中“少就是多”就在于創造的內容,包括意義的創造和價值的更新??ㄎ鳡栒f:“啟蒙哲學的基本傾向和主要努力,不是反映和描繪生活,而是思維自發的獨創。”設計理論與設計創作在創造的特性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形式上的區別。從藝術本體論角度看,設計理論不是對設計規律的概括和總結,而是本體的懸設和創造性思維活動。但是用傳統的思維模式來進行藝術理論研究是很難產生新的理論創造的。更不能用固執的態度去對待傳統的設計理論與理論教學。
(2)建立完整的設計理論教學體系
設計理論是有一定的知識容量和文化底蘊,有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個體系應包括社會藝術理論、專業設計理論和自然科學藝術理論。因此,認真抓好配套教材的編寫,加強教材研究,使編寫的教材內容能反映出當代藝術設計的特點和藝術科技的發展.擴大教學內容和參考學科的選用,組織專人進行編寫,科組討論整合各專業方向的藝術理論教學內容。
(3)設計理論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設計理論課應樹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新理念。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將學生置于被動的純粹客體地位,強調教師是"教育者",將學生看"被教育者"和任意塑造的對象的觀念。在主體性教育觀念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再是簡單的主客體關系,而是互為主體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的交互主體性關系中教師必須視學生為能動受教育主體、自己對方的主體,必須視教育為主體之間互動的一種形式。教師與學生作為互動主體,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設計理論教學重新回到教育本體的軌道上。
(4)重視設計作品鑒賞能力的教學
在實用主義哲學的影響下,一些藝術設計理論教學已經衰變成了純粹的史實傳授,非但沒有促生學生的審美取向,反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消弱。欣賞和品評設計作品是藝術設計理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作品不僅是設計史的存在形態,更是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與藝術創造能力的最有效材料,因此,指導學生學會品評藝術設計作品必將對他們今后的設計創作與設計評論產生深遠的影響。
(5)改變傳統單一的考核環節
設計理論課的考核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目前多數院校的理論課考核只有形式沒有具體可行的組織考核的辦法,考核的內容和方式有較大的隨意性,在學生還不完全理解學習設計理論的目的性時,完善設計理論課考核辦法不失為一劑良藥。另外,組織考核的形式也應與綜合設計素養的培養相一致,例如:與專業實踐課聯系緊密的《室內設計概論》可以改變傳統的考試形式而改為室內概念設計的理論分析與匯報相結合,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鍛煉了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使設計理論與實踐理論有機結合,變“死背”為“探究”。
三 結論
設計理論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思變與改革必將帶來新的生命力,對推進高校設計理論教學改革放生了希望。傳統的設計理論教學方式為我們提供了可參考的鏡子,再認識新的設計現實和社會對設計的重新定位,設計理論教學將會呈現它的真正面目。
摘 要:如今,高校藝術課程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所有高校藝術專業教師都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創新能力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其地位和實踐能力相差無幾,是藝術家創作時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天生的嗎?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善于觀察,累積素材,廣泛拓展知識的吸收途徑,加強自身縱向思維訓練,一定能夠“厚積薄發”。目前,大多數高校藝術專業教師對技能實踐培養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其他素質的培養,因此,藝術設計理論教育作為高校重要的藝術基礎課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鍵詞:高校;藝術設計;教學
我國高等學校教育法中提出,高等學校的最根本目的是培養具備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因此,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綜合素質優異的高級設計人才。
一、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任務
1. 藝術設計理論概述
藝術設計理論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它涵蓋了藝術發展史,并對藝術設計理論進行評價和定位,強調了創新能力對學生未來藝術發展的重要性。藝術設計理論是一門交叉邊緣學科,他涵蓋了自然科學、心理學、美學等多項領域。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
2. 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任務
①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
藝術設計的包含了兩個最重要的要素,分別為“審美”和“創造”。藝術的本質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而產生的,因此,藝術的誕生迎合了人類的人文精神,并極大的豐富了炫彩斑斕的世界。而“設計”就是“創造”,設計出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東西,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并是一個實現科學精神的過程。
②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藝術設計的創造形式和途徑越來越多,同時,人們的需求也更加復雜和苛刻,面對需求差異巨大的人們,更好的促進了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流派。那么,藝術設計領域人才輩出,如何才能在這個行業占據一席之地呢?首先自己的藝術設計能夠達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彰顯出自己獨特個性,同時設計的東西又能夠符合大多數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這樣才能被廣大群眾接納和認可。要設計出與大眾潮流相悖的作品,首先需要做到思維的散發性,能夠打破常規,不受世俗的拘束,勇于挑戰自我,這就是藝術設計中最重要創新精神。
和一般的技術不同,藝術創造的過程涵蓋了個人的價值觀,對社會的認知和對社會的評價,他要求設計師有著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事物分析能力。這就需要藝術理論發揮作用,日常的知識沉淀和累積,在關鍵的時候往往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藝術設計理論的“內涵”。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藝術設計的真正內涵不是熟練的繪畫筆法,而是藝術的脈動。但凡藝術設計,都有其客觀規律可循,只要能夠把握藝術的脈動,就一定能夠設計出被人們喜愛的作品。
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現狀
1. 對待藝術設計理論不夠重視
現代社會的人們生活在一個心浮氣躁的環境里,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的審視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狀態,在這樣的環境下,藝術的純潔性不可避免的受到污染。如今,在一些高等學校中,存在這樣的教學狀況,教師對學生的培養忽略了藝術的獨特性。眾所周知,每一位藝術家的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意境,這表明了每個人對人生和事物的理解不同,從而通過作品將自己對事物的理解表現出來。可是現在很多高校教師過于強調藝術技能的培養和練習,無法讓學生接收到個性化的教學服務。的確,藝術技能的強化培訓在短期內確實能夠收到明顯的效果,大大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畢竟藝術設計不是“生產線”,可以批量生產,如果這樣藝術設計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藝術設計更加看重的是作品的“靈魂”,是作品的精、氣、神??墒乾F在很多高校教師忽略了這一點,一味的追求短期效益,粗暴的扼殺了學生長期發展的機會。這和教師行業整體心理浮躁的環境是分不開的,缺乏藝術理論的支撐,不斷的要求學生反復的進行技能強化培訓,長期以往,學生就會感到藝術課程的枯燥無味,從而產生抵觸和排斥的學習態度,這樣的教學結果剛好事與愿違。
2. 藝術理論課程設置不合理
根據筆者調查,發現現在很多高校的藝術理論課程在設置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沒有形成統一的要求和規范。藝術課程開設的類目也是多種多樣,有的甚至只是開設了幾門基礎課程,對藝術設計發展史、設計心理學等重要課程都沒有開設。導致了高校藝術理論課程設置出現參差不齊的局面。
3. 授課方法單調
我國“黑板式”教學的傳統由來已久,是我國典型的傳統教學手段。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被廣泛的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借助聲音和影像,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由于教學傳統的教學思想沒有得到轉變,多媒體教學設備成了擺設,多媒體課堂成了傳統教學的第二“黑板”。面對單一的教學手段,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傳統思想,加強現代教學理念的學習,借助強大的多媒體設備,使授課方法更趨多元化。
三、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改革措施
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要從根源上改變目前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的各種問題,首先應該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由于藝術設計課程涉及的知識面過于廣泛,且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相輔相成,均衡發展,這對教師的綜合素養要求非常之高,很多老師的精力或能力水平無法達到。因此教師應該繼續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學習,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好的應用于生活實踐中去,當學生向教師討教問題時,避免出現紙上談兵的尷尬?;蛘邔W??梢蕴峁B毥處?,分別專門負責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傊?,教師是學校教育資源的核心組成,教師整體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學生未來發展的好壞。因此,只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才是對學生負責的態度。
2. 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革
為了加強學生對藝術理論課程的學習興趣,應該為課堂教學提供一個更加自主和開放的環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愿意自覺參與課堂活動。另外,課堂教學環境應該進行拓展,安排一些室外活動,比如定期安排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學習,回來后對觀察的藝術品進行解析和評價。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歷年來,高校畢業考核都是以筆試或論文的形式進行評價,這樣對檢測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能力水平效果微乎其微。筆者認為應該改革考核方式,比如讓學生獨立設計作品,并根據自己設計的作品寫論文,對作品的主題思想、意圖進行分析。
四、結語
總之,藝術設計理論教育作為藝術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應該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不可否認,現在很多高校藝術設計理論在教學中的問題層出不窮,但是只要我們端正教學態度,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指導和培養,找到藝術設計中理論與實踐的平衡點,一定能夠大大改善我國藝術設計教學工作。
論文關鍵詞:藝術設計理論 任務 現狀 改革措施
論文內容摘要: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等重要。創新精神的培養,離不開對知識的廣泛接納和吸收,離不開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在當今大多重技能、輕理論的情況下,加強對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投入,是一項艱巨而又意義深遠的工程。
我國1998年8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币蚨?當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設計人才?!靶味险咧^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其中“道”是無形的、本源的物質本身所遵照的運動規律;“器”是有形的、現象的技能、技法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關系猶如“道”和“器”,創新精神是實踐能力的根本、源泉。創新精神從何而來?它來自于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培養。
一、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任務
1.藝術設計理論概述
藝術設計理論是一門對藝術設計的基礎知識、基本問題和基本原理做專門綜合探討的知識體系,主要包含藝術設計史的研究、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的研究、設計批評、藝術設計實踐理論的研究等內容。藝術設計史的研究包括:通史通論——中外設計史、中外美術史等,專史專論——中外廣告史、中外服裝史、中外陶瓷史、平面設計史、工業設計史等。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的研究包括:設計概論、藝術概論、設計心理學、設計方法學、設計文化學、設計美學、藝術美學、藝術心理學、設計藝術原理等。設計批評是對與設計相關的對象的評價和判斷。藝術設計實踐理論是針對每一門具體設計專業的專業理論,這種理論不是簡單的對技法和工藝的概述,而是對技法和工藝一般規律的總結,是對技法和工藝本質及外延的研究。藝術設計理論是一個綜合性的、交叉邊緣學科,其知識體系涵蓋了哲學、美學、藝術學、心理學、社會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生態學、仿生學、人體工學、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因而,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的開設,是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指導學生設計實踐的重要途徑。
2.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任務
①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
李硯祖先生認為藝術設計是“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造物活動,是人為實現實用功能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物化勞動形態。這種造物具有一定的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因而是一種藝術質的造物”。①諸葛凱先生也認為藝術設計的本質是“按照美的規律為人造物的藝術”。②從以上的觀點中可以分析出藝術設計的兩大要素:“造物”體現的科學精神,造物之“美”蘊含的人文精神??茖W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藝術設計實用功能性決定了它必須要遵循一定的科學原理進行造物,因而科學精神是藝術設計的內涵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價值的維護、追求,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珍視。藝術設計具有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體現了其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重視。若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藝術設計中、滲透到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中,需要合理解決科技發展與文化心理之間的矛盾,需要學習生態學、仿生學、人體工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需要研究歷史、哲學、美學、藝術學、社會學、心理學、民族民俗學等相關內容。藝術設計理論知識體系涵蓋了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的方方面面,因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樹立、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是使藝術設計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重要渠道。
②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當今時代,一方面人們對藝術設計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越來越多樣,另一方面,藝術設計已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多種風格與流派并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若想設計出既符合大眾需要又與眾不同的藝術作品,需要的是創新精神。創新需要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藝術設計理論包含藝術設計史知識、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知識、設計批評、藝術設計實踐理論知識等內容——知識體系龐大而豐富,所以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擴大學 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理論修養的根本途徑。
藝術設計教育不是培養技術工人,而是培養具有理論修養,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藝術設計教育不應只傳授技法、技能,同時也應傳授“道”(即技法之外的藝術設計創新的本質、內涵),重在授之以“漁”而非“魚”。 藝術設計理論揭示藝術設計的客觀運行規律、總結藝術設計現象背后的本質,因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指導設計實踐的基礎。
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現狀
1.對待藝術設計理論不夠重視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師,都沒有充分認識到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認為理論可有可無。這與有些人的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分不開。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活動中,學生更偏愛能夠迅速帶來設計成果的設計實踐課,而藝術設計理論課相對枯燥乏味,不能立即物化出設計成果,較少受到學生的喜歡、重視。事實上,沒有藝術理論知識做支撐的藝術設計作品,不過是沒有靈魂的視覺元素的簡單組合。藝術設計教育,不是僅僅教會學生能創作成果,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掌握創作成果的方式、方法、規律和內涵等本質性的東西。藝術設計實踐課程是教學的顯性課程,教給學生的是“形而下”的“器”;藝術設計理論課程培養的是設計師的氣質、創造意識和設計的綜合素質,教給學生的是“形而上”的“道”,所以應加強學生的理論意識。同時,教師的藝術設計理論意識也有待提高。教師在進行藝術設計實踐課程的教學時,可用相關理論知識來指導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充實教學內容,授技的同時,也要傳“道”,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對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重視。
2.藝術設計理論課程設置不大科學
目前高校的藝術設計理論課程體系不夠完善,理論課程開設參差不齊,有的高校只開設了設計史、設計概論和中國工藝美術史??茖W的藝術設計理論課程體系應該包括:基礎理論課,如設計概論、設計心理學、設計美學、設計方法學等;藝術設計史論課,包括通史通論(如中外設計史)和專史專論(如工業設計史、平面設計史);相關的設計批評課程和藝術設計實踐理論課程等。
3.授課方法單調
傳統的藝術設計理論課一般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聽,教學效果較差?,F在多媒體引入教學,但是教學方式依然是灌輸式的,多媒體成了第二黑板。這一方面是因為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聲、光、色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因為理論課往往是以合班形式的大班上課,聽課人數眾多,限制了互動式、靈活式教學手段的實施。另外,多媒體教學依然局限于狹小的教室空間,學生缺乏消化理論知識的身臨其境的客觀環境條件。
三、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藝術設計理論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因此藝術設計理論教育對教師綜合素養的要求就相當高。不僅僅是藝術設計理論課教師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藝術設計實踐課老師也同樣要具備。由于藝術設計理論教育必須緊密聯系設計實踐,所以對教師的要求就是雙重的:既要懂設計理論知識,又要會從事設計實踐活動。專職的藝術設計理論課教師,在專心研究、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了解相關的藝術設計實踐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深入到藝術設計理論研究的本質問題,避免紙上談兵的尷尬。專職的藝術設計實踐課老師,在掌握和教授設計技能、技法的同時,也要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不僅僅包括設計實踐課的專業理論,也包括基礎理論、藝術設計史論及設計批評等。教師隊伍是培養人才的核心,只有教師的全面發展,才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師素質、建設教師隊伍是教育的大計。
2.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革
藝術設計理論課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都帶有較強的主觀性,所以理論課教學在形式上要更為開放與自由,使學生由以前被動的聽課變為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不應只局限于教室范圍,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安排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學習,針對現成作品進行理論講解和分析;也可以針對某一藝術設計理論觀點,進行課堂辯論或討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要為理論而理論,藝術設計理論知識要和藝術設計實踐緊密結合,要提煉出設計觀、美學思想及其對現代設計實踐的影響與實用價值,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體會到理論課程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藝術設計理論課程最終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寫論文或閉卷筆試。寫論文并不能檢驗學生真正的學習效果,因為歷年來的學生論文抄襲現象較嚴重,很多學生的論文都沒有實質性內容;試卷考核方式考查的只是學生的死記硬背能力。所以藝術設計理論課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可以以論文加設計作品或試題加設計作品的方式來考核。論文加設計作品,是在寫論文的同時,要學生根據所寫論文的論點,設計出能反映論點思想或與論點思想相關的作品,并把作品附在論文后面;試題加設計作品,就是把傳統的題型變化一下,把純文字型的試題,改為根據已知理論來設計相應作品的畫圖題或者是分析圖片作品的分析題。這樣,才能真正考核出學生理解、分析、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在運用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價值。
結語
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綜合素質的培養,而綜合素質中很大一塊是藝術設計理論修養。設計師不可能都是設計理論家,但只要是在專業設計上有一定成就的設計師,就一定是具備相當理論素養的人。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應拋棄重技能、輕理論的思想,應加強對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重視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