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3 05:02: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兒童口腔醫學教學探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
微課教學方法已在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如何將微課教學方法融入兒童口腔醫學的教學中仍需探索。文章介紹了微課應用于兒童口腔醫學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和思考,探討了兒童口腔醫學教學中引入微課的具體方法和意義。微課教學方法應用于兒童口腔醫學教學可以給予學生更靈活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微課教學將成為兒童口腔醫學教學的一種新思路。
【關鍵詞】
微課;兒童口腔醫學;教學
1兒童口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兒童口腔醫學是口腔醫學中的小綜合課,它涉及到口腔醫學中的各個學科,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多且分散。兒童口腔醫學中的大部分基礎知識在各大門類中都已經涉及,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整本書通講,那么很多知識點就與其它課程重復,凸顯不出兒童口腔的特色,加之教學大綱中給予兒童口腔醫學的學時較少,重復講授不但浪費時間,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為了避免重復,同時明確兒童口腔醫學教學的重點和教學目的,我們必須把兒童作為我們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對象,提煉出著重針對兒童的知識點,重點突出特色分明的進行教學?!拔⒄n”教學的理念非常符合兒童口腔醫學的教學特點,廣州醫科大學兒童口腔醫學教研室進行教學改革,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進行兒童口腔醫學教學,總結出一些經驗和體會。
2微課產生的概念和優勢
“微課”(Micro-lecture)概念是2008年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Penrose正式提出的[1]。所謂“微課”是以精短的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設計、課件、素材等的組合[2]。相對于傳統課堂所要完成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達成多個教學目標而言,“微課”的教學目標相對單一,教學內容更加精簡,教學主題更加突出,教學指向(包括資源設計指向、教學活動指向等)更加明確,其設計與制作都是圍繞某個教學主題而展開的。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特別是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在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3微課應用于兒童口腔醫學教學的特點
要想把微課有效地融入兒童口腔醫學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將微課的特點同兒童口腔醫學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以下是實際應用中的一些體會。
3.1微課能直觀生動地呈現抽象的知識點兒童口腔醫學是以處于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兒童為對象,研究其口腔范圍內之牙、牙列、頜及軟組織等的形態和功能,診斷、治療和預防其口腔疾病及畸形使之形成有健全功能的咀嚼器官。兒童口腔醫學涉及內容廣泛,知識點多且雜,理解起來抽象。例如兒童顱面部與牙列的生長發育,如果只用理論知識來講解會顯得非常抽象,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逼真的三維動畫和視頻圖像來模擬連續的頜面部生長發育過程,具體形象地把生長特點呈現在同學們的視野里,直接獲得感性認識,從而更易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3.2微課教學實用性強兒童口腔教學中涉及到很多的操作技術,微課的優勢就顯得尤為明顯。在老師講解完操作要點后觀看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加深印象或是先讓學生觀看視頻再引導學生逐一找出要點都能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3]。例如兒童局部麻醉這一節可以根據每個部位麻醉的特點在臨床操作中制作微課視頻,注射部位、深度、術者姿勢清晰可見,學生還可以根據操作視頻中沒看明白的地方及時提出明確的問題,教師以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增強印象。另外,制作的視頻可以重復播放使情景再現,作為學生課后復習資料,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能對知識點查缺補漏,增強自主選擇性。
3.3知識點細化,重點突出傳統教學中也有從網絡上或其它渠道獲取的視頻、圖像資料,然而很多都存在重點不突出,針對性不強等缺陷,因而達不到教學效果。而微課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安排,把知識點、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利用微課視頻或圖像的方式串聯起來,形成清晰的脈絡,便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梳理。例如年輕恒牙齲病可以進行以下具體設計:年輕恒牙特點—患齲特點—治療要點(深齲病例操作注意事項)—小結(強調難點)。
3.4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熟練度和對知識點的整合能力教師在微課的備課中能更深入地研究知識點,并且思考如何把知識點以化繁為簡的方式更直觀更生動地展現給學生,也促使教師對以往教學方式進行回顧和反思,不斷學習和修正,這都將促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能力。醫學院校的很多老師同時又是臨床醫師,碰到好的病例可以將資料以微課的方式及時與學生分享。在微課視頻的創作過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結構觀念、教授的語言觀念、授課的時間觀念等都將受到全新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必定會將教師引導到教學研究中來[4]。教師在創作過程中會對知識點有更多的創新性思考和提煉,而不是簡單重復,有利于在以后的課堂中更有效的駕馭課堂。
3.5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教師根據提前設計好的教學思路,找準切入點,引導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并從中收集資料及獲取信息,而后進行交流討論,指出觀看視頻中發現的疑點和難點,教師針對性進行總結和補充。課后及時收集學生的意見,結合學生的真正需求對微課進行改進。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對觀看視頻的記錄了解學生理解相關內容的進展,便于教師在接下來的臨床示教過程中選擇重點進行教學,更加省時高效。
4結束語
為了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提高教學的效果,我們應當積極開發“微課”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可用的配套學習資源。這些資源主題單一明確,學生容易接受,如學生發現某一知識點或技能掌握不夠扎實,可進行單項強化;還可利用各種多媒體數碼終端設備實現隨時隨地的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這不但滿足了學習現代化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積極自主學習,還有利于教師的迅速成長。當然,“微課”的長處也是它的短處,因為短而不能窺見全貌,對于一整節課的設計和發生情況往往不能窮盡[5],這就需要將整節課的教學與微課研究結合起來,注重理論講述與微課視頻的流暢銜接,要注意合理安排時間,主次分明,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作者:謝靈芝 曾素娟 謝遠雯 徐冬雪 單位:廣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
1合理安排教學時序
以往兒童口腔專業本科教學課時為37學時,與國內同類院校差別不大;但由于教學內容多,大部分學時用于理論學習。我們凝練理論學習內容,增加了實踐性教學比重(>60%);同時,模塊理論教學與實驗課、臨床見習交替進行,大力開展“仿真頭顱教學”和“病例PBL教學”,增強理論知識轉化為技能的效率。針對兒童口腔疾病病種多和發展迅速等特點,以臨床為背景,使學生“眼見為實”,增加印象,便于理解和吸收。
2建立臨床前培訓體系
2.1引入標準化患者(standardizedpatient,SP)教學模式進行醫患溝通技巧訓練[2]在對學生進行臨床技能培訓過程中,將具有豐富經驗的兒童口腔科護師依據培訓腳本模仿患兒家屬,娃娃玩具模擬患兒,配合醫學生訓練醫患溝通技能。主要包括:與患兒及監護人交流過程中溝通技巧(動作及語言)的運用、診療行為控制能力(問診的邏輯思維)的訓練、查體過程的愛傷觀念(體位及操作手法)。而后再由指導老師與SP進行示范性的醫患溝通演示,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反饋性點評,鍛煉學生關于“問與診”的綜合能力。
2.2開展以病例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法(CBL)建立臨床診療思維[3]在學習過程中,以癥狀入手,以啟示性教學為方法,讓學生以癥狀和疾病的關系進行討論,發掘具有相同癥狀的各種相關疾病中隱含、潛在的差異,在對疾病進行充分鑒別診斷的前提下,提出相關治療問題,并對疾病的預后和預防提出前瞻性的意見。例如:以兒童“地包天”癥狀為出發點,引出乳牙反牙合的診斷,明確病因(不良喂養習慣、口腔不良習慣、遺傳因素);采集診斷依據(頭影測量分析),進而診斷反牙合的類型(牙性、功能性、骨性);并深入探討可以引起反牙合癥狀的口腔不良習慣(咬唇、吮指、舌習慣、偏側咀嚼等),可以引起反牙合癥狀的口腔遺傳病(唇腭裂、各類綜合征等);對因和對癥的治療方法(哺乳喂養姿勢宣教、功能矯治器糾正不良習慣、牽引器或頦兜輔助活動矯治器糾正上頜骨發育不足或下頜發育過度);提出防止反牙合復發的措施和建議。學生通過相應訓練后,逐步建立“以癥狀為中心、確定臨床表現、鑒別而診斷、選擇對因與對癥治療方案、術后醫囑及預后評估”的臨床診療思維。
3完善本科生實習的臨床培訓模式
3.1臨床規范化操作培訓兒童口腔科臨床的規范化操作訓練包括:了解科室診療環境,熟悉了解兒童牙科綜合治療臺和治療器材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掌握臨床操作流程;樹立醫護人員形象,養成標準規范的操作姿勢和體位,掌握與患兒交流語言藝術等。我們根據教學大綱和實習計劃的要求,定期開設臨床教學講座,對兒童常見口腔疾病的診療,強化學生掌握相應的臨床路徑和規范化操作習慣,傳承我院“無痛、無交叉感染、無遠期礙害”的治療理念,并指出種種非規范化診療行為的弊端和后果,加強學生的質量意識。
3.2增強臨床思維的訓練我們把實習生定位為初級醫生,讓他們在上級醫生的帶領下開展臨床工作,并且利用我院就診患兒多、病種多、掛號難的問題,讓實習生參加門診掛號導醫,使之熟悉兒童口腔常見疾病和增強醫患溝通能力。此外有意識加強學員對臨床問題的獨立思考,改變學生傳統的“臨床見到一種疾病就增加一點知識”的經驗積累學習方法,養成舉一反三的學習理念,加強對疾病之間的橫向比較和鑒別診斷,對臨床實踐和醫學決策強調科學證據的支持,從而加強學員綜合診療能力、應變能力和科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門診結束后堅持每天半小時以臨床問題為中心、以具體病例為基礎的討論式小班學習,匯報典型病例或接診情況,示范或重申重要環節或操作步驟,共享特殊病例,及時糾正接診中存在的缺陷及不當操作,強化臨床基本技能;實習期間鼓勵學生參加科室的科研活動、業務學習、研究生開題及答辯等,使學生初步了解口腔臨床各領域間的關系,學習臨床科研方法,掌握全面的臨床思維方法和鍛煉臨床科研能力。實習生出科前,進行嚴格的臨床能力考核,作為畢業考試的一項成績。
3.3通過開放式辦學拓展學生的臨床視野每年定期邀請國際知名兒童口腔醫學教授等來院為本科實習生進行臨床指導和理論授課,使學生了解最新的美國兒童牙科學會以及國際牙齒外傷協會的診療規范,掌握國際最新的兒童口腔醫學診療理念和發展趨勢。此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我科舉辦的全國兒童口腔疾病診療新技術學習班,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術的同時,開拓視野,接觸適應臨床實際應用和市場需求的現代化診療技術。
4建立適應執業醫師考試的評估體系
國家執業醫師理論考試中兒童口腔醫學模塊雖然所占比重小于口腔內科學其他專業,但其題目側重臨床應用,專科特色鮮明,涉及的知識面較廣(牙齒發育、牙體牙髓疾病、牙齒外傷、咬合誘導等),題目靈活性大(乳牙及年輕恒牙與成年恒牙臨床治療理念幾乎完全不同),學生重視程度不足,因此導致近年成為考試的難點之一[4]。分析在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的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部分出現的問題,我們發現學生對題干理解不透徹,對問題的回答不全面,專業術語運用不正確等問題,提示考生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全面,臨床工作能力欠缺。因此,我們逐步建立了適應當前形勢的兒童口腔醫學本科實習評估體系,包括三部分:專業理論考試,臨床實踐技能考試,臨床診治病例匯報答辯。首先模擬執業醫師理論考試進行專業知識水平考核,根據國家口腔職業醫師筆試兒童口腔醫學考試大綱,進行考題刪選,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其次模擬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進行臨床操作能力考核:采用一對一椅旁面對面考試的辦法,根據學生的所學內容,主要考察學生醫患溝通能力,采集病史、體格檢查、口腔檢查、實驗室檢查診斷、職業行為道德、治療方案設計、無菌操作原則、兒童口腔專科基本操作、病歷書寫等內容??荚図椖亢驮u分標準均與全國口腔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中有關基本操作部分基本一致。最后臨床診治病例匯報答辯進行臨床診療思維考核:要求實習學生選擇臨床實習接診的完整病例中整理1例或1組自己感興趣的病例進行匯報,內容包括選取病例的意義、知識擴展、臨床診療過程、預后評估、診療感想體會等,教員進行評分和給予點評。此外教員就學生的匯報病例,提出臨床問題,要求學生通過循證醫學方法,文獻檢索資料,書寫相關綜述,鍛煉臨床科研思維。經過努力,2014年我校的執醫理論考試兒童口腔醫學的平均成績為8.4分(總分10分),較2012和2013年的平均成績(約6.0分)上升了2.4分??傊铱圃诶碚摻虒W、技能訓練、口腔臨床實習三者有機嵌合,建立了一整套更加符合口腔醫學本科生感性、感知、認知規律的兒童口腔醫學本科教學體系,兒童口腔醫學課程成為本科學員的最喜愛的專業課程之一。期望我們的努力為口腔醫學本科生在以后的執業醫師考試和專科醫師培訓,以及今后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軒昆王小競張彩娣樊淑梅謝誠單位: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軍事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兒童口腔科教務科
摘要:微課教學方法已在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如何將微課教學方法融入兒童口腔醫學的教學中仍需探索。文章介紹了微課應用于兒童口腔醫學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和思考,探討了兒童口腔醫學教學中引入微課的具體方法和意義。微課教學方法應用于兒童口腔醫學教學可以給予學生更靈活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微課教學將成為兒童口腔醫學教學的一種新思路。
關鍵詞:微課;兒童口腔醫學;教學
1兒童口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兒童口腔醫學是口腔醫學中的小綜合課,它涉及到口腔醫學中的各個學科,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多且分散。兒童口腔醫學中的大部分基礎知識在各大門類中都已經涉及,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整本書通講,那么很多知識點就與其它課程重復,凸顯不出兒童口腔的特色,加之教學大綱中給予兒童口腔醫學的學時較少,重復講授不但浪費時間,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為了避免重復,同時明確兒童口腔醫學教學的重點和教學目的,我們必須把兒童作為我們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對象,提煉出著重針對兒童的知識點,重點突出特色分明的進行教學?!拔⒄n”教學的理念非常符合兒童口腔醫學的教學特點,廣州醫科大學兒童口腔醫學教研室進行教學改革,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進行兒童口腔醫學教學,總結出一些經驗和體會。
2微課產生的概念和優勢
“微課”(Micro-lecture)概念是2008年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Penrose正式提出的[1]。所謂“微課”是以精短的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設計、課件、素材等的組合[2]。相對于傳統課堂所要完成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達成多個教學目標而言,“微課”的教學目標相對單一,教學內容更加精簡,教學主題更加突出,教學指向(包括資源設計指向、教學活動指向等)更加明確,其設計與制作都是圍繞某個教學主題而展開的。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特別是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在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3微課應用于兒童口腔醫學教學的特點
要想把微課有效地融入兒童口腔醫學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將微課的特點同兒童口腔醫學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以下是實際應用中的一些體會。
3.1微課能直觀生動地呈現抽象的知識點
兒童口腔醫學是以處于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兒童為對象,研究其口腔范圍內之牙、牙列、頜及軟組織等的形態和功能,診斷、治療和預防其口腔疾病及畸形使之形成有健全功能的咀嚼器官。兒童口腔醫學涉及內容廣泛,知識點多且雜,理解起來抽象。例如兒童顱面部與牙列的生長發育,如果只用理論知識來講解會顯得非常抽象,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逼真的三維動畫和視頻圖像來模擬連續的頜面部生長發育過程,具體形象地把生長特點呈現在同學們的視野里,直接獲得感性認識,從而更易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3.2微課教學實用性強
兒童口腔教學中涉及到很多的操作技術,微課的優勢就顯得尤為明顯。在老師講解完操作要點后觀看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加深印象或是先讓學生觀看視頻再引導學生逐一找出要點都能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3]。例如兒童局部麻醉這一節可以根據每個部位麻醉的特點在臨床操作中制作微課視頻,注射部位、深度、術者姿勢清晰可見,學生還可以根據操作視頻中沒看明白的地方及時提出明確的問題,教師以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增強印象。另外,制作的視頻可以重復播放使情景再現,作為學生課后復習資料,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能對知識點查缺補漏,增強自主選擇性。
3.3知識點細化,重點突出
傳統教學中也有從網絡上或其它渠道獲取的視頻、圖像資料,然而很多都存在重點不突出,針對性不強等缺陷,因而達不到教學效果。而微課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安排,把知識點、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利用微課視頻或圖像的方式串聯起來,形成清晰的脈絡,便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梳理。例如年輕恒牙齲病可以進行以下具體設計:年輕恒牙特點—患齲特點—治療要點(深齲病例操作注意事項)—小結(強調難點)。
3.4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熟練度和對知識點的整合能力
教師在微課的備課中能更深入地研究知識點,并且思考如何把知識點以化繁為簡的方式更直觀更生動地展現給學生,也促使教師對以往教學方式進行回顧和反思,不斷學習和修正,這都將促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能力。醫學院校的很多老師同時又是臨床醫師,碰到好的病例可以將資料以微課的方式及時與學生分享。在微課視頻的創作過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結構觀念、教授的語言觀念、授課的時間觀念等都將受到全新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必定會將教師引導到教學研究中來[4]。教師在創作過程中會對知識點有更多的創新性思考和提煉,而不是簡單重復,有利于在以后的課堂中更有效的駕馭課堂。
3.5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教師根據提前設計好的教學思路,找準切入點,引導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并從中收集資料及獲取信息,而后進行交流討論,指出觀看視頻中發現的疑點和難點,教師針對性進行總結和補充。課后及時收集學生的意見,結合學生的真正需求對微課進行改進。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對觀看視頻的記錄了解學生理解相關內容的進展,便于教師在接下來的臨床示教過程中選擇重點進行教學,更加省時高效。
4結束語
為了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提高教學的效果,我們應當積極開發“微課”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可用的配套學習資源。這些資源主題單一明確,學生容易接受,如學生發現某一知識點或技能掌握不夠扎實,可進行單項強化;還可利用各種多媒體數碼終端設備實現隨時隨地的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這不但滿足了學習現代化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積極自主學習,還有利于教師的迅速成長。當然,“微課”的長處也是它的短處,因為短而不能窺見全貌,對于一整節課的設計和發生情況往往不能窮盡[5],這就需要將整節課的教學與微課研究結合起來,注重理論講述與微課視頻的流暢銜接,要注意合理安排時間,主次分明,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其在醫學領域主要的形式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組對某一臨床病例的診斷、治療方案的設計等進行討論學習。該教學法采用以病例為先導,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的自學討論式教學[1-2],彌補了傳統教學法的不足。在我國大陸地區很多學校很多專業也采用了PBL教學法。兒童口腔醫學教研室在為PBL教學法的推廣提供參考。我們引入PBL教學模式,以幫助口腔臨床醫學生消除恐懼心理,增強與患兒及監護人的溝通和協作能力,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提高臨床思維能力[3],提高兒童口腔醫學臨床教學的質量。
1PBL教學法的實施方法及流程
1.1教學病例的選擇
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經歷了牙列的三個階段。在疾病診治過程中,在牙齒和牙髓的保留方面,有諸多方面不同于成人。針對兒童口腔臨床的特點,重點和難點,進行教學病例的收集,篩選和整理,并且從病例中引出問題。以8歲兒童上前牙冠折露髓和牙本質暴露為例,描述①病史,主訴,癥狀:包括受傷的時間,地點,受傷當時全身及局部情況,是否采取急救措施,已作何種處理。②臨床檢查,包括頜面軟組織、頜骨、關節情況,咬合關系,牙體硬組織,牙髓和牙周,牙齒松動度和移位情況,X光片等,由輔導教師將病例交給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出診斷和可行性治療方案。
1.2問題的提出
實習醫師在進行簡短的討論之后,明確該病例需要注意年輕恒牙的牙根發育和牙髓的保存。治療的重點著眼于牙根是否發育完全和牙髓保存方法的選擇。治療方式的選擇主要考慮牙髓活力狀況,牙齒松動度和移位,咬合情況,X光片所示牙根牙周情況等。在這個過程中,輔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相關的知識點,只起組織協調作用,不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1.3自學解決問題
實習醫師就牙根發育和牙髓保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一方面復習課本知識和以前的學習內容,另一方面到圖書館或通過因特網查閱相關資料及文獻,在檢索方面輔導教師可給予指導。在復習和查詢資料期間,學生間還可進行小范圍的交流討論,對彼此的問題和疑惑進行解答,直至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為止。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和學生及時溝通和交流,以便保證學生順利解決問題。
1.4小組討論小結并提出新的問題
實習醫師在討論過程中進行交流和互相補充,加深對已獲信息的了解,討論未能解決的問題,得到一個相對完整的治療方案,最終由輔導教師對討論結果做出評論,并對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總結講述。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老師的總結對牙髓保存的方法,部分活髓切斷術和冠髓切斷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識。例如選擇的時間,牙髓活力的判斷,蓋髓材料的選擇等。此時,可將問題進一步深化,給出新的思考問題。通過逐步給出復診時間,不同的主訴及臨床檢查,由學生根據所給資料調整治療方案。如當活髓切斷術失敗后,出現牙髓炎癥狀時,采取何種治療方案,從而引出根尖誘導成形術的應用和注意事項等。
1.5在臨床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
由于兒童口腔醫學臨床實習所安排的時間和機會相對較少,口腔臨床醫學生在有限的臨床實習中不可能全面系統接觸兒童口腔病人。學生在實習之前已經完成兒童口腔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另外在實習過程中通過親自接診或觀看同學老師接診兒童病人,舉一反三,實習效果將會大大提高。
2PBL在兒童口腔醫學臨床實習中的優越性
2.1PBL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臨床診療技能書本上的內容是分學科分章節的,重點比較突出,而臨床的很多實際問題是各個問題的綜合體,不是某一個章節的知識就能完成。為了解決臨床問題,需要綜合多個相關學科的內容,加以全面的分析,并隨著診療過程患者的轉歸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在綜合分析過程中,學生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學科全面考慮和解決問題。從臨床檢查、病因分析到制定治療計劃和臨床操作的實施,系統全面的考慮使學生們對各種疾患的診療能力會得到不斷的提高。PBL法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點,為學生提供了臨床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臨床思考能力。
2.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學、科研、創新能力問題提出后,學生自己到圖書館或互聯網上查詢相關文獻,了解與問題相關的發展、研究、進展。學生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獨立思考,綜合分析,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到主動的尋找答案,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大大增強,文獻檢索等自學能力亦獲得提高[4]。另外,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可以掌握本學科研究的最新進展,同時可以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培養其獨立思考的創新能力。學生的PBL整個過程與科研工作的過程是一樣的,這也就使我們的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臨床知識的同時,也為將來開展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有利于培養協作能力,表達能力和醫患溝通能力在兒童口腔臨床中,醫患關系由醫護人員、患兒、監護人三邊關系構成。兒童口腔醫生既要做到與家長充分溝通,充分配合診療工作,又要根據患兒生理和心理的特點,采用有別于成人的交流與溝通方法,取得患兒和家長的信任,增加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以小組內討論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相互交流與協作,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合作默契。通過課堂中的辯論,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清晰簡潔易懂的將問題闡明,與家長恰當的溝通,獲得理解支持。
2.4使教師自身素質和能力得到了提高PBL教學過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過程需要嚴密邏輯思維,從核心教學內容的提出,病案的收集選擇,到幫助學生查閱文獻,總結討論,準備教師需要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對教學過程中可能衍生出來的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科研能力[4]。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各種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式教學中來,尤其對一些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差和性格內向的學生要予以更多的關注。另外,PBL對教師把握課堂的節奏的能力有較高要求。教師則應通過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把握將時間合理分布,在適當的時機運用適當的問題將討論向正確的方向引導,避免學生在感興趣的非重點話題上花費過多的時間。
3PBL在兒童口腔醫學臨床實習中需注意的問題
3.1PBL應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PBL教學法需要大量時間,而傳統教學時間有限。在臨床實習前學生通過傳統講授方式對教學重點、難點有初步理解,在臨床實習中通過PBL模式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幫助學生更完整地完成臨床工作。
3.2教學設計和節奏PBL法的有效實施取決于教學問題的設計和教學節奏的把握。好的設計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強化重點的掌握。通過環環相扣的設計,能將多個相關的知識點或一個知識點的多個方面向學生闡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PBL法實施中得到充分發揮,教師需適時把握教學節奏,將學生向重點、難點學習理解上進行引導。PBL的教學順序與臨床工作相同,先接觸問題,再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彌補傳統教學法的不足,縮小理論與臨床實踐的差距[5]。PBL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創新意識等得到很大的進步,但PBL教學中國內尚沒有相應教材和參考書出版,教師需參考大量資料,并根據臨床經驗,參考資料,設計教學過程,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適應培養新世紀創新型口腔臨床醫學人才的需求。
1拋錨式教學設計與實施
留學生兒童口腔醫學課程總共設計為60個學時,包括24個理論學時和32個實驗(見習)學時。在本次教學模式改革中,我們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流程,在理論課之前先安排留學生參加臨床見習或者情境模擬的實驗課,經過實驗課與學生的自主學習之后,再通過理論課來總結與加強學習的內容。課程設計如下:
1.1創設情境
引入“錨”,即設計生成新的情境,以課堂模擬、臨床見習,并結合留學生語言溝通上的特殊性,創設情境,以解決臨床思維培養和操作中與患兒溝通的問題。比如在牙外傷這一章節中,首先構造一個虛擬的兒童患者因牙外傷而來醫院就診的情節,讓留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這一情節演繹過程中要求留學生用中文進行醫患溝通,掌握口腔門診常用的口語。而在其他一些門診較常見的病種介紹中,會安排留學生進行臨床見習。通過教師對診療過程的介紹與留學生自己對該過程的觀摩,使學生們對這種病例的診斷與治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學習了一些治療操作。臨床醫生針對不同類型兒童所進行的行為管理,也給學生們如何與兒童進行溝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總結起來,在課堂上我們所虛擬的情節和在臨床見習中與下次教學內容相關的患者的診治就可以設定為下次理論教學的“錨”。
1.2確定問題
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提出隱藏在“錨”里的問題。問題必須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點,最好是開放性的問題,這樣學生可以開闊思路,有更多探究的空間。比如在兒童齲病這個章節,在接診到一個有廣泛性齲齒的小患者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是“針對不同深淺的齲齒,可以采取哪些修復方法,選用哪些充填材料?選擇的理由是什么?”而在虛擬的臨床診療情境中,因為要求學生進行的是角色扮演,我們在分組進行角色分配時就設定了問題,對不同的角色提出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的臨床見習和自主學習也有了具體的目標和方向。
1.3自主學習
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求上述問題的答案,教師則在一旁加以引導。留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比較強,他們的英語水平也普遍較高,但存在的問題是他們不像中國學生那樣勤奮,上述問題的提出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促使他們主動學習。根據提出的問題,他們不僅能結合教材預習理論課的相應內容,而且更善于利用多種資源如圖書館、互聯網等,去查閱相關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信息的主動索取者和知識建構者。在此,學生將不再依賴教師的講授,而是自己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利用各種媒體收集各類信息資源,并將信息加以分類整理,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然后根據問題的主題,將有效信息聯系起來,建構起新的知識體系。
1.4交流與協作
學生根據自己所獲取的信息參與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流,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學習過程是一種發散式的思維創造過程,不同的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留學生更是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使得課堂的討論非常激烈,大家各抒己見,在課堂上涌現出非常多的信息。由于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國情的不同和觀念的不同使他們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互相之間的討論使他們認識到不同的觀點,互相啟發,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對于各個問題的解決方式也出現了多元化。在學生們就提出的問題進行互相討論時,教師是參與者、引導者。對于提出的問題,學生們所獲取的資料遠遠超過了教材所包含的內容,有很多學生介紹了許多新技術新材料。比如在兒童齲病這一章節中有的學生查了很多充填用的材料(包括一些教材中沒有提及的復合體、樹脂加強型玻璃離子等材料),有的學生提出了針對大面積齲齒應該用預成冠來修復,前牙用剝脫冠來作美容修復,還有些學生甚至涉及到了乳牙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治療。通過討論,大家一起理清了思路,構建了自己的知識框架,對兒童齲病的診斷、治療原則和方法有了很好的掌握,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1.5總結與評價
教師與學生一起整理通過整個教學流程所得到的信息,并對整個教學作出評價。在問題解決后,教師應該圍繞3個方面進行評價,即自主學習能力、協作過程中的貢獻、是否達到意義建構的要求,并提出在這次問題解決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時,學生在整個過程也可以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拋錨式教學更強調學習過程的評價,它認為,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對學習效果的評價。
2初步成效與分析
對這一屆8個留學生的兒童口腔醫學課程進行新模式的教學后,他們的期末平均成績達到了91.5分,比上一年級提高了8分。由于語言的進步,也使他們在后來的臨床實習中有了更多與患者溝通的機會,在兒童口腔科實習過程中平均每日接診人數比上一年級增加了60%。究其原因,主要是:拋錨式教學模式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尋找答案,不僅充分利用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他們對于自己所獲取接收的知識信息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解決了因為語言的障礙導致教師所闡述的一些原理留學生們無法透徹理解的問題。再加上相互之間的交流學習,對疑難問題的討論,更加深了留學生們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在整個拋錨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扮演著主角,而教師僅作為一個引導者和學生學習的伙伴在一旁給予一定的引導,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習興趣。尤其是在角色扮演的實驗課中,由于要求用中文進行溝通,留學生們對于學習中文都有極其濃厚的興趣,雖然開始有點不熟練,但經過一兩次課后,學生們已經基本掌握了口腔門診常用的口語了,這給他們日后的臨床實習也奠定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在角色扮演或見習實驗課結束后,經過自主學習和相互之間的討論與分析,促進學生自主獲得信息的整合,從而建構起自己的知識框架。另外,拋錨式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了一個類似或者是真實的臨床診療情境,讓學生接受真實的任務,學生能認識到學習相關知識的原因,并且知道在何種情境應用這些知識,有利于學生的知識遷移,這對留學生在日后的實習過程中將理論知識運用到臨床起了很大的作用。
3應用拋錨式教學的體會
拋錨式教學模式應用于留學生教學除能有效解
3.3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留學生們好奇愛問問題的特性使得他們對于提出的問題能很主動地去尋找答案及解決的方法,也使學生們注意到問題情境中一些關鍵性的特征,使學生感知變化,從新的視野看問題,進一步理解“錨”,從而促進學生提出和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提高。
3.4促進思考
拋錨式教學所創設的學習情境有利于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成為獨立的思考者,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比如當學生扮演著真實的角色調查問題時,能明確自己的知識差距,積極查詢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在我們這次教學改革中還面臨著許多挑戰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課程設計還不是非常的完善,課程形式還需要更多元化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其次,考核評價還未形成與拋錨式教學模式相對應的一套考核體系;還有就是教材的問題,為了輔助理論教材的學習,接下來需要根據拋錨式教學模式的特點編寫出一本相應的實驗教材。
作者:周海燕梅麗琴單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