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3 04:00: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兒科護理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根據兒科護理學課程的特點,從兒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如何實施以及對兒科護理學教學質量的影響等方面來闡述案例教學法與兒科護理學教學的關系。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兒科護理學;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初美國的哈佛大學醫學院、法醫學院,后經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推廣和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和實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學方法,目前在國際上已被廣泛應用。案例教學法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由教師來選擇與教學相符合的案例,將學生引導到教學情境中,通過學生思考、分析、討論和教師提問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和處理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該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增強教學效果。
一、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如今的兒科護理學教學活動基本上是結構式的課堂教學。具體講就是重理論、輕實踐,重教師傳授、輕學生參與。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顯現出一些弊端和不足。學生普遍反映兒科護理學涉及疾病多來勢兇猛、變化多端。各種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方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本課程時既能讓學生主動理解、掌握相關知識,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就能達到這個目的。學生能從案例分析中切實明確兒科護理學中每種疾病的重點知識,從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較,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開放型的教學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夠使學生變成教學過程的主角,學生提前接觸到臨床病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非常必要。
二、兒科護理學中如何實施案例教學
1.教學案例的收集與整理
在進行案例教學時,要突破常規,應注意選擇那些典型的、時效性強的案例,把抽象的、呆板的內容用形象的、生動的案例表達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所選的案例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1)所選的案例要貼切、恰當,能夠與教學目標相匹配,能反應教學內容。(2)案例要形象生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3)案例要難易適度,容易被學生理解。(3)問題的創設要基于內容的重點難點之上。筆者講授肺炎引起的心臟病設計了如下病例:患兒,男,11個月,發熱、咳嗽3天,氣促、尿少1天入院。近3天來患兒發熱,體溫達39℃,呼吸增快,達55次/分,脈搏168次/分,鼻翼煽動,唇周發紺,肺部聽診雙肺底聞及細濕啰音,心音低鈍,腹部軟,腸鳴音弱,肝大肋下4 cm,胸片示雙肺紋理增粗,右下肺小片狀陰影,診斷小兒肺炎合并心衰。通過分析病例,引導學生評估患者的健康史,討論分析肺炎合并心衰病人的病因有哪些;通過分析該患者的現病史,進一步分析臨床表現、體征、實驗室檢查等方面,通過分析患者的病情,來評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從而列出護理診斷,并且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將課堂的主要內容設置到案例情境中去,既豐富了課堂內容,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也達到了增強教學目的的效果。
2.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中的實施
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分組討論,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最后由教師總結點評。
(1)展示案例
利用多媒體先播放短暫的有關肺炎合并心衰患兒臨床表現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展示本次案例的內容,提出學習目標。在教授過程中,可以適時提問,讓學生來解答問題,這樣的話,學生就成為課堂的主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吸引學生參與到本次課堂活動中來。
(2)學生進行分組討論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8~9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是案例實施教學的重要環節。讓學生對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兒從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到提出護理診斷,提出相應護理措施進行分析討論。教師所提供的情境十分接近真實情況,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欲,欣然接受案例教學,按照計劃進入課堂教學,學生主動對所提供的案例進行討論。這樣能夠讓學生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3)總結階段
每組選派1名學生發言匯報該組觀點,然后由組內其他成員補充。
(4)教師點評
教師對案例分析的全過程進行總結歸納,對教學目標、重點、難點進行補充。
三、案例教學法對兒科護理學教學質量的影響
1.案例教學法對學生的影響
案例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學習、探索學習的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促進學生“學”與“用”的結合,從而避免學習的盲目、枯燥。一方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為以后課程的學習和臨床工作奠定基礎。
2.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影響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熟悉案例,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學生對內容理解產生歧義時,教師要進行糾正,促進活動順利開展。這樣就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面、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要在各個方面做出表率,做到教師育人的目的,從而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管理素質。
總之,案例教學法是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表明:將課堂內容設置到案例的情境中去,從臨床角度提出護理問題,一方面能夠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簡單易懂形式教授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案例教學法需要多學科專業知識,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增強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在兒科護理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
【摘 要】在中專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結合豐富臨床經驗及典型病案進行案例教學法教學。此法的應用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的能力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從案例教學法的基本因素和實施過程等方面來分析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兒科護理學;應用
案例教學法是通過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分析討論,而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由具體病例提升為抽象的理論。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均較強的學科,由于病人的特殊性難以在兒科病房進行教學,因此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通過案例將學生帶入另一種“臨床現場”,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極大提高兒科護理學的教學質量。傳統的兒科護理學教學模式大多依據疾病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等程序來進行,而大多數教師以講授法、討論法及演示法等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授課方法單一,很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同時專業知識與臨床應用之間的差距也隨之突顯。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來選擇不同的病例,讓學生身臨實際案例中去摸索,學習處理各種臨床護理問題的經驗,從而高效、快捷地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1. 案例教學法實施的基本過程
1.1 案例的設計與選擇。
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基本過程是選擇案例。案例的選擇是開展案例教學的關鍵,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案例應該是教學內容的延伸和補充,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把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要客觀選擇真實案例,引導學生以現實為范本,使案例接近實際,做到學以致用。病例內容要得體,切合實際,應依據護理學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及不同層次學生特點選擇適合的案例。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案例選用不同,教學效果可大相徑庭。教師要領悟教學要求,精心設計案例,根據教學目的進行有針對性地收集病例,同時要考慮到學生尚未接觸臨床,沒有工作經驗,所以要選擇典型、有代表性、病情病程合適、緊扣大綱的案例來感染和引導學生。為使兒科護理學的教學案例具有針對性,富有吸引力,教師必須緊緊圍繞兒科護理學的基礎知識,必須與教學中的難點、重點相聯系,與教學目標相吻合。一個好的病例設計可使學生充分了解臨床護理的整體程序,體會到疾病發生發展的變化,以及同一疾病、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情、病程中所采取的不同護理措施。
1.2 運用案例的時機要恰當。
課前要做好周密的準備,整門課中需要的案例要循序漸進,掌握層次性的原則。就一堂課而言,可酌情將案例安排在課始、課中或課尾,出發點放在加深學生對其講授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上。最后,可就臨床護理工作中易出現的失誤、易忽略的知識點和理論課教學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對教案進行改進,并設置相應的問題供討論,以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并及時給予醫學倫理的教育。
1.3 進行案例討論是重要環節。
案例討論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一般可采取課堂隨機發言或專題討論的方式。隨機發言是教師簡要介紹案例,學生有針對性地自由闡述觀點,操作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循循善誘,做好必要的鋪墊或交代,使學生“啟而有發”“一啟即發”。切忌糾纏細節,指導學生以最簡捷的思維路徑得到正確的結論。
1.4 案例教學實施時注意事項。
病案編寫與選擇是對已發生的典型病例的真實寫照,必須具有高度的客觀性。病案描述是建立在客觀事實之上的,老師不應加入評論性和分析性的語言。案例教學時老師一定要把握“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及靈活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臨床實際工作能力”這一原則。病案教學結束時教師一定不能忽視總結的重要性。兒科案例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模擬的臨床環境,有助于增強學生在接觸真正患兒時的臨床應用能力。因此,在兒科學的教學中完全有必要實施案例教學。但值得注意的是,病案只是完成教材講授的輔助手段,是教材內容的補充,離開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指導和支持,案例教學活動就無法進行。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只有在教師積極、有目的的引導下,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其優越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2. 案例引入時常用的3種方法及優缺點
2.1 課前設疑法。教師在上新課之前,選擇一個按教學大綱要求的典型案例,讓學生自學相關知識,請學生帶著疑問查閱相關資料,對新課內容進行預習。為督促每一個學生積極準備,上課時老師可采取隨機抽叫的方式,其他學生進行補充或糾正,不同觀點可討論,結束后教師要總結或詳細講解該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讓學生自己去評判剛才結果正確與否。此方法優點在于能加強學生自學能力,增強探究氣氛,引發多角度思維,使正確的理解得到鞏固和深化,不理解的方面充分暴露。不足之處是中專學生自學能力還不強,老師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討論結束后老師必須做系統講解。
2.2 案例討論法。在完成某一課堂目標后,針對具體目標設置案例并提出問題,請學生共同分組討論,在取得一個比較一致的意見后,每小組選派一個代表在全班發言,小組其他成員可做補充。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及時解答;討論結束時,教師對討論情況進行總結,并且通過案例分析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小結。此方法優點在于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上課興趣濃,注意力集中,比較符合中專學生的實際。不足之處是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
2.3 課前導入法。教師在上課前利用多媒體視頻播放展示一個病例,直觀、形象的進行案例教學。例如在進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的護理教學時,以一個典型的病例導入新課。如:患兒,男,11個月,因哭鬧,多汗一個月就診,混合喂養未添加輔食,母親妊娠晚期有肌肉抽搐史。小兒常居在室內,經常腹瀉,至今不能扶站。體查:wt 9kg,L70cm發育營養尚可,前囟2 cm×1.5cm,枕禿,未出牙,方顱、肋緣外翻,肝右肋下1cm,脾(-),輕度“O”型腿。病例中播放患兒的臨床表現,尤其是骨骼改變引起的幾種常見體征(枕禿、方顱、肋緣外翻、“O”形腿等等),結合發病機理及圖片進行講解。采用多媒體形式,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佝僂病患兒的癥狀和體征,嚴重患兒出現的后遺癥,加深了學生對佝僂病臨床表現和護理的認識,并在看完病例后提問:判斷小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為什么會出現上述表現?常見病因有哪些?首先,以問題導入新課讓學生帶著疑問和好奇心去聽課,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其次,教師精講佝僂病各期的臨床特點,討論出現上述體征的發病機制,然后請學生討論,并且提出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最后,在案例討論結束時教師進行總結,內容包括討論情況、學生發言和對案例的分析等,并將案例進一步引申,與相關理論相結合,從而歸納出重點內容。
此方法優點在于典型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既克服了床邊教學學生學習不方便的問題,又克服了書面不能展示的案例圖像、音頻、視頻內容,可以全方位地表現疾病特點。不足之處是典型病例多媒體視頻資源缺乏。
3. 案例教學法運用的意義
3.1 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學生的時間和能力。
3.2 有利于培養學生學會學習。
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案例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是學生構建知識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學生在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覺地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學習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3.3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
案例教學法中案例所描述的往往是一個實際事件,沒有分析,只有事實。案例討論的結果也可能略有差異,沒有人告訴你答案,案例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置身于決策者的角色中,根據材料所提供的情況,作出自己的決定,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4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對學校和教師來說,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綜合素質是個難題。案例可以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整合在一起,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時,教師只要適當引導,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實現在各個臨床知識與基礎知識間的切換。所以,案例教學法在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案例教學法將臨床護理教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實踐證明,它是中職學校乃至高校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變的,案例教學法也只有與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與其他教學方法和諧運用,才能得到不斷發展,并綻放出迷人的光彩。
摘要:
目的探析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實施效果。方法將8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研究組(40名)與參照組(40名)。參照組采用單純講授法進行教學,研究組則運用講授法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對比兩組兒科護理教學的效果。結果研究組的兒科護理單元測試(92.50%)與期末測試成績(90.00%)優良人數均高于參照組,且數據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大部分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法能夠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調動其學習興趣,提升其自學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結論案例教學法可提升兒科護理教學質量,對兒科護理教學具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兒科;護理教學
一引言
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結合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教學,并組織學生開展具有目的性地討論,通過適度指導,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1]。該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擬真性,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并實現教學過程的動態性,進而有效避免了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現象。兒科護理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護理教學方式以灌注式教學為主,主要通過講授的方式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記憶,然而因內容繁雜,加之學生時間有限,多數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最終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2],對此學生常感到束手無策。為了使護理專業的學生盡快解決專業實習期間遇到的各類問題,盡早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克服課堂教學的缺陷,以案例教學的形式展開教學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本文就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兒科護理教學的效果展開探究,現報告如下。
二案例教學法的流程
(一)收集案例教學資料
結合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的相關標準以及學生的專業展開有針對性的、有計劃的資料收集工作。資料收集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網絡查閱,二是圖書館文獻查找,三是教師結合臨床工作自主設計教學案例,三是收集真實臨床案例。
(二)案例選取及設計
教師結合案例的特點與要求,將收集到的教學資料實施歸類,把與教學內容關聯性較強的案例展開進一步編寫。案例涉及的知識面應與教學大綱緊密相連,突出重點且均為典型案例,案例內容應精簡,可充分體現教師的授課目的。同時應立足于案例的部分資料,進行相關問題的設計,促使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例如結合兒科護理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對嬰幼兒腎病綜合征、小兒驚厥、小兒肺炎、腹瀉等設計案例。由案例引出的問題應確保難度適中,并使學生通過推理能與教學的重難點聯系起來,使問題與教學目標吻合,保證案例具備導向性,學生在學習案例內容時能夠觸類旁通,一方面能夠獲取準確的新知識,另一方面能夠體悟科學的護理方法。
(三)案例應用過程
(1)課前設置問題。在即將上新課時,教師將案例資料進行發放,并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帶著疑問利用網絡或圖書館資源查找有關資料。(2)課堂的使用。案例教學是一項教與學的雙邊動態活動,教學的成功與否和學生的參與程度及其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進行案例教學之前必須對其進行精心地設計。從而創造出積極的課堂氛圍。具體實施過程如下。首先,導入案例。教師應準確把握由某個案例的講解所應實現的目標,結合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選取導入案例的最佳時機。對案例的難點與問題進行重點、詳細講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積極地投身到課堂互動之中。在案例導入環節,教師應對案例的前言、情景再現、理論講解、案例討論與教師總結的時間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并根據所討論的知識的難度來確定每個環節的時間,以保障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與思考,防止產生時間分配欠合理的現象。其次,進行案例討論。此環節可使用的討論形式包括討論交流、演講陳述等,從而使學生互相交流,各抒己見。在討論開始之前,教師可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做好討論前的準備工作,之后采用代表發言的形式讓每個小組選取一名同學進行主題發言,其余同學可進行補充,各組開展討論。再次,教師對案例進行點評。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包括評委、講解員、主持人等,從而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指引,把握問題的走向,調動課堂討論的氛圍,把控討論進程。對于學生的發言及經過激烈討論所產生的觀點進行合理地評價,其目的在于使學生由案例學習把握理論知識。最后,總結案例。經過課前準備階段的資料收集,課堂上的討論,學生收獲頗豐,包括理論、實踐知識以及個人的一些感性認識。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結合討論結果以及理論知識,采用實驗報告的形式完成案例小結。從而使學生將感性知識升華至理性知識,最終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一)對象
此次研究的對象為我院2013級四年制護理專業的80名學生,隨機將其分成兩組,即研究組與參照組,各40名。兩組均由同一位教師授課,兩組學生在學科成績以及學習能力上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
(二)方法
參照組運用講授法進行兒科護理教學,教師結合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逐一進行教學內容的講授,課堂結束后則布置相關的作業,如選擇題、簡答題、名詞解析等。研究組應用講授法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師于課前兩天將案例告知學生,讓學生查閱與收集相關資料,大致流程為導入案例、授課精講、討論案例、分析點評、案例總結。例如針對小兒血液系統疾病,教師可于課前設計以下案例。一名八個月大的患兒,屬于早產兒,自出生后便進行母乳喂養,但因面色蒼白持續了四個月前來院就診,讓學生對患兒面色蒼白的原因進行思考。采用問題的形式進行課堂導入,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對貧血的臨床表現及其分類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對不同的貧血類型的區別與共同點進行討論。接著轉到課前導入的案例上,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相關的結論,包括醫療診斷、治療方法、護理診斷及措施等。討論結束后,教師進行總結歸納,主要涉及討論及發言情況、案例分析情況等,同時對案例進行引申,將其與理論相結合,進而總結出重點內容,學生于課后撰寫實驗報告,進行總結。
四結果
1.于課后一周組織兩組學生進行單元測試,兩組所用測試卷相同,包含選擇、填空、簡答等題型,將成績劃分為優良與差兩個等級。如表1所示。2.由表2可知,研究組的期末成績優于參照組,且數據組間差異顯著(P<0.05)。3.對研究組進行匿名問卷調查,其中90%以上的同學認為該教學方式能夠調動其學習興趣,強化其對理論的理解,優化教學氛圍,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結語
作為一種參與式的教學過程,案例教學法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對于渴望盡早接觸臨床的醫學生而言,運用案例教學的方式能夠給予每位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從而將以往乏味的問題以一種更愉悅的方式進行講解。讓學生感受探索知識的過程,提升其學習興趣。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能夠增強其自學能力,充分發揮其學習潛能[3]。一方面,案例教學法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使學生逐步形成臨床醫護人員實際工作中的思維模式,使其在模擬的氛圍中進行深入分析,為今后的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案例討論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使其能夠在主動積極的思考與發言中提升自身的表達水平與綜合分析能力。對于教師而言,在查閱文獻或資料的過程中,能夠使其理論知識得以拓展[4],使其能夠走在學科發展的前沿,同時能夠提升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課堂駕馭能力??梢娫趦嚎谱o理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郭兆華 單位:河北省衡水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