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1 10:37: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談審計軟件開發風險評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 審計軟件項目開發風險是影響審計質量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審計軟件開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并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有效的拓展,以使關于審計軟件項目開發風險的評價更為客觀、科學。
【關鍵詞】 審計軟件; 開發風險; 評價指標; 拓展
一、審計軟件開發過程中可能迂求的風險
(一)審計軟件開發的外部風險
1.社會環境及其風險
審計軟件作為計算機審計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審計軟件的基本功能包含審計全過程,審計計劃、符合性測試、數據讀取、數據分析、報告輸出等都可由審計軟件輔助完成。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軟件的設計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會計和審計的法律制度,否則軟件產品就不合格,不能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導致項目失敗,這是審計軟件最主要的外部風險;另外如項目延期完工,產品性能低于預期等也會讓供應商不滿,給項目帶來風險。
2.外部資源及其風險
軟件供應商或軟件項目的實施咨詢服務商是軟件項目的外部資源條件。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審計軟件項目所需的外部資源不佳,為實施審計軟件項目,會計師事務所面臨著兩難選擇,一是選擇國外較成熟的商業化軟件,但這些產品的價格一般都很高,預算上難以承受;二是選擇國產軟件,國產軟件大多不太成熟,性能不穩定。不論做何種選擇,都有著極大的風險性,難以作出正確的決定。這種軟件選型風險稱之為軟件供應商選擇風險。如果軟件選購的經辦人員出現貪腐行為,那么這種風險更大。
(二)審計軟件項目的內部風險
1.軟硬件選擇風險
在自身軟件開發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機構可以聯合軟件公司共同進行審計軟件的開發工作。利用這種方式開發審計軟件具有以下優點:審計軟件開發任務主要由外部技術力量承擔,審計機構參與開發的人員主要是在軟件需求和系統分析方面進行配合,因此對審計機構的軟件開發能力要求低。同時在合作開發機構的技術支持下,能保證開發出來的審計軟件具有較高的水平和較強的功能。
2.實施過程風險
(1)項目實施人員方面所帶來的風險。審計軟件的項目實施人員由軟件供應商和會計師事務所兩方面組成,項目能否順利實施、實施時間能否盡量縮短,取決于實施人員的經驗和參與程度。一般來說,高效可靠的項目組都有以下特點:軟件供應商方面的人員經驗豐富、技術扎實;會計師事務所方面參與項目的人員則是涉及面廣,特別是業務部門要積極參與。不同的項目參與者在審計軟件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一樣,他們有著各自的職責分工,任何一方的參與者出現問題,都會給審計軟件項目帶來很大風險。
(2)延期風險。是否延期是衡量項目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軟件項目的實施過程都較長,一般需要一到兩個季度,有的甚至超過一年。因此,項目進度計劃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項目。如果能做好項目進度控制、按預定計劃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就能削減項目的延期風險。
(3)超預算風險。項目預算的執行狀況也是項目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軟件項目投資彈性大,成本預算偏軟性,成本風險較大。同時由于軟件項目實施時間長、期間通貨膨脹等外部因素會導致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且咨詢、維護、調整、升級等預算外的支出會導致項目成本劇增,實際支出往往遠超預算。如果支出遠超預算,即使項目最終得以完成,客觀上這些項目也是不成功的,甚至有些企業在權衡支出和效益后,如果覺得效益不明顯,且支出過大,他們會終止項目的實施。
3.管理風險
軟件項目不僅僅是業務或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數字化,更重要的是一次革新,是對原先工作習慣和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它帶來的是先進的管理理念。軟件的生命力在于運用,只有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都能轉變觀念,吸收軟件項目所蘊含的新的管理思想,才能發揮審計軟件項目的效益。任何習慣的轉變對人來說都是痛苦的。因此,如何克服這種痛苦帶來的負面影響,順利轉變企業全體員工的觀念,理解和消化審計軟件帶來的新思想,是審計軟件項目成功的又一關鍵;否則,就會帶來管理風險。
二、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拓展
(一)傳統的審計軟件風險識別指標體系的局限性及擴建原則
運用傳統方法建立的軟件項目風險識別指標體系可以發現項目中大多數的潛在風險,為進一步對風險進行分類、分析、評價提供了目標,但還存在很多局限性:一是沒有考慮項目中不同風險之間的內在聯系,對風險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體現出風險數據的組織化和結構化,沒有體現出指標間的低耦合性、簡單性、靈敏性等特點。二是涉及審計軟件開發項目的風險因素很多,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關系錯綜復雜,而且風險之間還有多層次性,有些風險具有包含關系,這些都是傳統方法下的指標體系所不能反映的。
因此,需要對審計軟件項目風險識別指標體系進行擴建,擴建的基本原則如下:一是完全性原則。指標體系應囊括所有的潛在風險因素,兼具綜合性、完整性,并通用于同類項目。二是簡單性原則。在指標體系滿足完全性的前提下,針對具體的項目,選擇有針對性的指標,合理減少指標個數,這樣便于抓住關鍵因素,減少不必要的混亂,從而提高效率。三是低耦合性原則。由于指標之間存在弱相關性,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特點,因此允許有相關關系的指標獨立出現。四是一致性原則。這包括兩個層面的一致,首先是各個指標與整個指標體系不矛盾;其次是各指標相互之間沒有沖突。五是客觀性原則。選擇的指標應該在項目中客觀存在,如果某項指標與項目實際不符,則應該從體系中剔除。六是靈敏性原則。隨著項目的開展,當項目的不確定因素發生變化時,能及時調整指標,改變整個體系的構成。
(二)擴建審計軟件項目風險識別體系
風險指標體系的數據來源可分為主觀和客觀兩類,這兩類歸納起來共有四個途徑:客觀方面來源過去試驗的成果和過去產品的數據兩個途徑,主觀的數據來自專家經驗數據和相似工程的數據兩個途徑,其中前者是完全主觀的,后者是部分主觀的。本研究的數據來自兩個途徑:主觀方面的數據來自專家咨詢調查表,客觀方面的數據來自國內類似軟件項目的統計分析。具體的指標風險包含了以下內容:
1.需求風險
產生需求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包括需求分析不全面、需求分析方法不恰當、需求的定義不準確和清晰、需求未經用戶確認、技術上還不能完成需求要求的功能。這些需求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給項目的進度控制和成本預算的執行帶來風險。
2.技術風險
因技術難度大,系統復雜程度高,或者開發人員不熟悉開發技術或工具,導致項目開發延期。
3.進度計劃風險
這主要是因缺乏應對意外事件的進度控制預案或沒有對關鍵任務實行有效的監督控制而引起的。
4.規模風險
項目規模大小與項目成本控制偏差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項目規模會帶來風險,一般是規模越大,帶來的風險也越大。
5.項目先例風險
這是因項目組缺乏相同行業或相近系統結構的項目開發經歷,導致項目開發投入增加。
6.成本計劃風險
與進度計劃風險相似,主要是因缺乏應對意外事件的預算預案或沒有對關鍵任務實行有效的監督控制而引起。
7.實施風險
因項目實施過程中配套軟、硬件沒按進度提供而引起。
8.客戶參與風險
因客戶沒有充分參與項目的實施,導致軟件的功能不能滿足客戶的實際需要。
9.質量風險
因缺乏有效的質量管理,沒有建立起相應的質量保障組織、制度標準規范,導致項目質量無保障。
10.測試風險
缺乏有效的系統測試管理,沒有建立起系統測試的相關組織,也沒有制定測試計劃、工作規范;或因測試工具和環境選擇不當,導致測試效果不佳。
11.非功能性要求風險
因對非功能性要求缺乏必要的認識、技術難度大,增加項目投入。
12.管理層支持的風險
因軟件開發企業或客戶的管理層對項目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項目的投入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13.員工積極性風險
員工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影響項目進程。
14.技術與項目構成風險
技術與項目組成風險是技術水平以及項目構成,將會對項目的風險產生重要影響。
三、風險評價標準體系的構建
風險評價標準包括風險發生的概率、風險損失影響的等級標準。在對項目風險進行識別和評價之前,需要根據具體的項目情況和項目組能力進行客觀的估計,制定風險驅動因子的量化標準。按照風險標準,極高對應的概率值是0.85—1.00;很高對應的概率值是0.65—0.85;高對應的概率值是0.45—0.65;一般對應的概率值是0.25—0.45;低對應的概率值是0.05—0.25;很低對應的概率值
軟件項目風險識別指標體系的建立是軟件項目風險管理的第一個環節,是其他后續管理環節的基礎。當風險評價標準確定后,邀請業內的專家進行綜合評判,可選擇兩類專家,一類是研究型的;另一類是實踐型的。專家們根據參照標準在專家咨詢表上填寫評判結果,對這些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就可以得出每個風險驅動因子發生的概率和損失影響的級別。
四、結論
合理確定審計軟件項目開發風險的評價標準,是審計軟件開發的必需程序,也是關鍵一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對審計軟件開發項目的理論研究以及實踐操作有所裨益。
摘要:傳統的手工審計方法與技術在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中逐漸不能滿足審計人員對于審計的需要,會計信息越來越多,需要審計人員審計的賬簿也越來越多。保證審計質量的同時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已經成為審計行業關注的重點。審計軟件的出現可以節約審計資源、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但是目前運用的許多審計軟件并不能夠滿足審計工作的需求,所以開發更具適用性的審計軟件是目前審計工作必須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
關鍵詞:審計;計算機;軟件開發
一、審計軟件的應用情況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信息技術不斷改進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適應龐大的數據需要,從繁雜的信息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數據,使得各個行業的工作方式逐漸由手工作業專為計算機作業,這也為審計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方法與途徑。面對多而復雜的審計數據,審計軟件的開發,不僅使審計的效率大大提高,還可以使審計風險大幅降低。審計軟件能夠進一步拓寬審計覆蓋面,實現審計工作的新跨越與新發展。
目前的電子數據軟件大多是通用的軟件,為了使其在不同的單位適用,很多審計軟件都被商品化了,并且都能在計算機環境下使用。近幾年國內的許多軟件公司和審計部門開發了與國內一些商品化的會計軟件有良好接口的通用審計軟件,雖然這些軟件在功能部分與國外的一些常用審計軟件還有一些差距,但這些審計軟件是針對我國的市場并結合了國內會計軟件的特點而設計的,所以在操作的便利程度上與適用性上相對于國外一些軟件來說還是有優勢的。國內的審計軟件功能操作便捷,對計算機技能要求不高,這使得審計人員不必具有很高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使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更容易接受審計軟件的輔助。
二、開發審計軟件的局限性
(一)資源發展的不均衡
審計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又復雜的偉大工程。為了加強審計信息化的建設,我國做出了一系列關于審計的重大舉措,有力的推進了審計行業的信息化發展。但是,目前國內審計軟件的開發并不系統,存在各種各樣的審計軟件,各個單位采用的審計軟件沒有一個通用的設計標準,也沒有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的途徑,這些問題都會使得存在重復開發的審計軟件、盲目開發審計軟件等問題,導致一系列的資源發展不均衡問題。
在審計信息化建設這個方面,我國起步的比較晚,一直都比較缺乏理論方面的研究與創新,所以使得審計軟件方面的開發從一開始起步的時候便出現了理論不足的尷尬場面,所以使得目前我國的審計軟件、審計軟件的開發案例沒有統一的標準,雖然開發的軟件很多但沒有系統的功能劃分,也沒有堅實的理論支持。如果沒有系統的理論作為開發過程中的指導,開發出來的軟件在實際應用中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具有較差的兼容性。計算機輔助審計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計算機的運用已是審計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審計理論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電子數據審計分析的技術方法、研究深度與廣度還沒有被審計軟件充分地挖掘,目前的審計軟件只聚焦于數據處理,沒有對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運用處理。所以我國應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對信息技術進行大力的推廣運用。
(二)企業信息系統建設水平急需提高
開發審計軟件的局限性原因還有一方面是我國各個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差別大,我國的信息系統建設階段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信息處理與管理和對一些一般性事件進行處理,可以說是處于信息系統建的初級發展階段,企業間的資源共享還沒有做到,出現較為嚴重的“信息孤島”現象,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的作用與優勢并沒有完全體現,與國外的信息化水平相比較,還是有很多差距。
(三)人才不足
從事審計行業的人員大多是對財務知識比較精通,而對計算機技術精通的審計人員是極其少數的,而審計類的軟件需求在應用商品市場中是相對較低的。一些關于審計的軟件開發商單位的開發人員大多是計算機專業人員,很少接觸有關審計的工作,對審計知識的了解并不像專業審計人員那樣深入,不能夠從專業的審計角度來開發軟件,造成軟件的功能不合理、功能不全面,所以審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對軟件運用效率并不高。審計軟件的開發要求很高的綜合知識,既要求開發人員具有良好的計算機匯編語言的知識,又要求開發人員能夠熟悉審計的業務與流程。這樣的綜合性人才是我國目前審計行業比較缺少的,很多高校無法培養出既精通計算機有精通審計的專業人才。缺乏復合型的審計人才也是制約審計信息化進程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所以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應提高從事審計行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順應時代的要求。
三、把握審計軟件的開發方向
(一)實時監控
國內的現行審計軟件大多是主要以定期的審計來設計的,通過對基礎的財務進行審計,發現疑點,從而進一步明確審計活動。目前所進行的審計活動大多屬于事后審計,是對結束了的經營活動進行審查。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數據量不斷加大,信息更新更快速,流動性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企業對信息的時效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實時審計的必要性要求也極大的增加。進行實時審計能夠彌補事后審計實效性不高、線索不充分的一些缺點,能夠為定期審計提供便利。
(二)審計項目多樣性
目前審計軟件的功能在操作上是比較簡單的,有一定深度的企業專用審計軟件基本沒有,不能夠適應靈活多變的審計需要。在審計工作中,計算機技術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審計,而是作為一種計算機輔助技術,但是目前計算機輔助審計工作的程度還沒有完全清楚的被界定,所以審計通用軟件在審計工作中的功能定位比較模糊。審計業務流程多樣且具有復雜性,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特殊性,通用的審計軟件無法滿足各個行業和企業的不同要求。審計軟件的功能開發需要有針對性,只有能夠針對具體的審計目標與方法且適合具體企業的審計工作要求,審計軟件的功能與方法才能被充分利用,審計軟件才能發揮最大價值。目前的審計軟件以簡單的查賬程序為主,無法提供靈活變通的技術與方法,各個審計軟件之間的數據共享還不能實現,導致軟件的效率與成果不盡如人意。
(三)可視化
在大數據的戰略方向影響下,可視化分析是目前審計軟件需要關注的重點。可視分析已經成為大數據審計的重要的手段與方法途徑??梢暬治瞿軌驅⒂嬎銠C處理分析后的數據和人的感知能力融合入到一起,具有很大的優勢。通過可視化技術能夠有成效的改變計算機自動化的分析方法所帶來的劣勢,能夠使得人機交互與融合。當前,國內審計軟件對可視化的研究還沒有那么完善,所以這也是當前和今后審計軟件開發所需要持續關注的地方。目前大部分審計軟件都不能很好放入可視化研究部分,這就需要在審計軟件開發時結合審計工作的具體需求,開發出合適、符合審計工作內容的審計軟件,這不僅能夠對傳統的審計技術方法做出改變和創新,還可以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水平。
四、總結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創新,互聯網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會計信息的網絡化給了審計工作一個巨大的挑戰,也為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審計數據的采集與查詢、處理分析等流程都逐漸采用計算機來代替。能夠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計算機將會成為審計工作中的核心,網絡審計將會成為未來審計事業的發展潮流。審計人員能夠基于互聯網借助計算機技術對企業的會計信息的合法性、合規性、真實性進行審計,這種網絡辦公能夠極大的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努力開發結合審計工作需求的審計軟件,能夠使得傳統的審計技術和方法進行改進創新。高效的審計軟件能夠很好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提升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審計工作的整體水平,在信息化的建設上順應了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提高的要求,而更具針對性的審計軟件能夠更有效地發現舞弊與違法亂紀現象與問題。
(作者單位:南京審計大學)
一般來說,高效可靠的項目組都有以下特點:軟件供應商方面的人員經驗豐富、技術扎實;會計師事務所方面參與項目的人員則是涉及面廣,特別是業務部門要積極參與。不同的項目參與者在審計軟件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一樣,他們有著各自的職責分工,任何一方的參與者出現問題,都會給審計軟件項目帶來很大風險。延期風險。是否延期是衡量項目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軟件項目的實施過程都較長,一般需要一到兩個季度,有的甚至超過一年。因此,項目進度計劃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項目。如果能做好項目進度控制、按預定計劃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就能削減項目的延期風險。超預算風險。項目預算的執行狀況也是項目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軟件項目投資彈性大,成本預算偏軟性,成本風險較大。同時由于軟件項目實施時間長、期間通貨膨脹等外部因素會導致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且咨詢、維護、調整、升級等預算外的支出會導致項目成本劇增,實際支出往往遠超預算。如果支出遠超預算,即使項目最終得以完成,客觀上這些項目也是不成功的,甚至有些企業在權衡支出和效益后,如果覺得效益不明顯,且支出過大,他們會終止項目的實施。管理風險軟件項目不僅僅是業務或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數字化,更重要的是一次革新,是對原先工作習慣和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它帶來的是先進的管理理念。軟件的生命力在于運用,只有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都能轉變觀念,吸收軟件項目所蘊含的新的管理思想,才能發揮審計軟件項目的效益。任何習慣的轉變對人來說都是痛苦的。因此,如何克服這種痛苦帶來的負面影響,順利轉變企業全體員工的觀念,理解和消化審計軟件帶來的新思想,是審計軟件項目成功的又一關鍵;否則,就會帶來管理風險。
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拓展
(一)傳統的審計軟件風險識別指標體系的局限性及擴建原則運用傳統方法建立的軟件項目風險識別指標體系可以發現項目中大多數的潛在風險,為進一步對風險進行分類、分析、評價提供了目標,但還存在很多局限性:一是沒有考慮項目中不同風險之間的內在聯系,對風險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體現出風險數據的組織化和結構化,沒有體現出指標間的低耦合性、簡單性、靈敏性等特點。二是涉及審計軟件開發項目的風險因素很多,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關系錯綜復雜,而且風險之間還有多層次性,有些風險具有包含關系,這些都是傳統方法下的指標體系所不能反映的。因此,需要對審計軟件項目風險識別指標體系進行擴建,擴建的基本原則如下:一是完全性原則。指標體系應囊括所有的潛在風險因素,兼具綜合性、完整性,并通用于同類項目。二是簡單性原則。在指標體系滿足完全性的前提下,針對具體的項目,選擇有針對性的指標,合理減少指標個數,這樣便于抓住關鍵因素,減少不必要的混亂,從而提高效率。三是低耦合性原則。由于指標之間存在弱相關性,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特點,因此允許有相關關系的指標獨立出現。四是一致性原則。這包括兩個層面的一致,首先是各個指標與整個指標體系不矛盾;其次是各指標相互之間沒有沖突。五是客觀性原則。選擇的指標應該在項目中客觀存在,如果某項指標與項目實際不符,則應該從體系中剔除。六是靈敏性原則。隨著項目的開展,當項目的不確定因素發生變化時,能及時調整指標,改變整個體系的構成。(二)擴建審計軟件項目風險識別體系風險指標體系的數據來源可分為主觀和客觀兩類,這兩類歸納起來共有四個途徑:客觀方面來源過去試驗的成果和過去產品的數據兩個途徑,主觀的數據來自專家經驗數據和相似工程的數據兩個途徑,其中前者是完全主觀的,后者是部分主觀的。本研究的數據來自兩個途徑:主觀方面的數據來自專家咨詢調查表,客觀方面的數據來自國內類似軟件項目的統計分析。具體的指標風險包含了以下內容:1.需求風險產生需求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包括需求分析不全面、需求分析方法不恰當、需求的定義不準確和清晰、需求未經用戶確認、技術上還不能完成需求要求的功能。這些需求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給項目的進度控制和成本預算的執行帶來風險。2.技術風險因技術難度大,系統復雜程度高,或者開發人員不熟悉開發技術或工具,導致項目開發延期。3.進度計劃風險這主要是因缺乏應對意外事件的進度控制預案或沒有對關鍵任務實行有效的監督控制而引起的。4.規模風險項目規模大小與項目成本控制偏差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項目規模會帶來風險,一般是規模越大,帶來的風險也越大。5.項目先例風險這是因項目組缺乏相同行業或相近系統結構的項目開發經歷,導致項目開發投入增加。6.成本計劃風險與進度計劃風險相似,主要是因缺乏應對意外事件的預算預案或沒有對關鍵任務實行有效的監督控制而引起。7.實施風險因項目實施過程中配套軟、硬件沒按進度提供而引起。8.客戶參與風險因客戶沒有充分參與項目的實施,導致軟件的功能不能滿足客戶的實際需要。9.質量風險因缺乏有效的質量管理,沒有建立起相應的質量保障組織、制度標準規范,導致項目質量無保障。10.測試風險缺乏有效的系統測試管理,沒有建立起系統測試的相關組織,也沒有制定測試計劃、工作規范;或因測試工具和環境選擇不當,導致測試效果不佳。11.非功能性要求風險因對非功能性要求缺乏必要的認識、技術難度大,增加項目投入。12.管理層支持的風險因軟件開發企業或客戶的管理層對項目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項目的投入得不到應有的保障。13.員工積極性風險員工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影響項目進程。14.技術與項目構成風險技術與項目組成風險是技術水平以及項目構成,將會對項目的風險產生重要影響。
風險評價標準體系的構建
風險評價標準包括風險發生的概率、風險損失影響的等級標準。在對項目風險進行識別和評價之前,需要根據具體的項目情況和項目組能力進行客觀的估計,制定風險驅動因子的量化標準。按照風險標準,極高對應的概率值是0.85—1.00;很高對應的概率值是0.65—0.85;高對應的概率值是0.45—0.65;一般對應的概率值是0.25—0.45;低對應的概率值是0.05—0.25;很低對應的概率值<0.05。軟件項目風險識別指標體系的建立是軟件項目風險管理的第一個環節,是其他后續管理環節的基礎。當風險評價標準確定后,邀請業內的專家進行綜合評判,可選擇兩類專家,一類是研究型的;另一類是實踐型的。專家們根據參照標準在專家咨詢表上填寫評判結果,對這些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就可以得出每個風險驅動因子發生的概率和損失影響的級別。合理確定審計軟件項目開發風險的評價標準,是審計軟件開發的必需程序,也是關鍵一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對審計軟件開發項目的理論研究以及實踐操作有所裨益。
作者:楊揚 余莉 單位: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