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31 04:29: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談生態保護與林業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 介紹了涇縣開展生態保護的措施,并對其取得的成效進行分析,以為改善涇縣的生態環境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生態保護;措施;成效;安徽涇縣
森林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也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自然生態平衡起著決定作用。大力發展和合理保護森林資源,提高森林質量,改善生態環境是當今世界關注的熱點。
歷史上對森林資源的過量索取,以及林區人口的壓力及貧困,使得森林資源整體質量不高,森林經營投入少,技術含量低,經營粗放,林種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這些都直接影響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一個可持續的林業需要森林資源的可持續性,森林資源的可持續要求保持林地的生產力和森林的可再生能力;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內生物的多樣性;保持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的長期健康和持續活力。在此背景下,開展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建設,可為涇縣新一輪的林業可持續發展做出努力。
1 開展森林培育,調整林業產業結構
2010年以來,為不斷提高森林質量,針對涇縣部分山區森林資源現狀,及時組織林業專家開展調查研究,尋找對策、制定措施。選擇天然次生林面積大、目的樹種主導地位不明顯,經濟和防護效益不高、又相對集中的4個山區鄉開展森林質量培育提升,結合山區特點,以推進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為主攻方向,以發展宣紙原料林青檀基地為主線,以發展林區經濟為目標,以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為宗旨,建立合理、高效的森林經營模式,不斷提高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的質量和效益[1-2]。
2 措施和方法
2.1 封山育林
對交通不便、生態區位重要的天然次生林進行封山育林,根據生態區位、植被情況等,劃分核心封育保護區、緩沖封育保護區,采用死封和活封相結合的方式,做到“封”與“育”相結合。封育小班內除正常撫育外,嚴禁采伐林木及其他人為活動。
封山育林除了突出“封”字外,重點還要突出“育”字。“育”的對象有2個:一是對于立地條件較好、坡度小的低殘次林,通過人工撫育來提高林分質量,使林分盡量形成針闊葉混交林;二是對天然中幼林,通過人工撫育間伐,保留不同層次的目的樹種,形成復層林分,提高林分水土保持的生態效能。
2.1.1 人工撫育措施。主要為砍灌清雜,促進目的樹種的生長,免除競爭??彻嗝娣e應以目的樹種免受其他植被擠壓和幼樹高度決定,通常采用塊狀撫育,不允許全部清理雜灌,對僅有防護功能的陡坡地塊不應采取撫育措施。為保證撫育效果,應在夏季進行。
2.1.2 撫育間伐措施。間伐對象:林齡11年以上,林分郁閉度0.8以上,林分衛生狀況較差,亟需改善;間伐方法:下層撫育法,定期伐除枯死木、被壓木、病蟲害木、斷梢木、彎曲木、雙杈木以及部分生長過密的林木;間伐強度:按蓄積15%~20%、株數20%~35%強度間伐,間伐后的林分郁閉度保持在0.6左右:間伐原則:培育多林齡復層混交林,目的樹按目標徑級和市場需求采伐,間伐中只伐除競爭木,但應全部保留青檀樹種和塊狀青檀林,保持林分的生物多樣性。
2.2 人工培育改造
對林木分布不均、林隙多、郁閉度在0.5以下、天然殘破型闊葉林實施培育改造,先進行除萌,保留目的樹種,然后在林隙較大的林中空地,全面砍灌,塊狀挖穴,栽植以青檀為主的樹種,充分發揮青檀集經濟與水土保持為一體的優良特性,保持林分合理的株數及分布,確保林分株數在2 250株/hm2以上,形成人工與天然鑲嵌分布的混交群落,又發展了青檀基地。
2.3 人工造林
對交通便利、立地條件較好、郁閉度0.2~0.4的林地,或土壤深厚、肥沃的山間谷地,逐步進行塊狀改造,每個地塊改造面積控制在3.33 hm2以下,或改造地塊相距一定間隔,保持整體林相的協調性。改造地塊全面清除林地殘次林木和雜灌,沿等高線塊狀整地挖穴造林,栽植青檀林,株行距為2 m×2 m,株數2 500株/hm2左右[3]。
3 成效分析
近4年通過實施低產天然次生林森林培育改造,完成了1萬hm2封山育林林分的撫育,通過營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青檀防護、經濟兼用林種,培育了1 500 hm2青檀原料林基地,有效地改善了山區林業產業結構,發展了山區經濟。
3.1 林分質量得到提升
通過開展森林培育,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前提下,林分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2013年通過全省森林資源清查,封山育林的林分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平均增長10%左右,森林的生態功能得到進一步增強。同時,山區水土流失得到控制,保護了河流,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
3.2 林區林業產業結構得到有效調整
通過培育改造,圍繞涇縣優勢產業宣紙建原料基地,在為宣紙產業提供原料保障的同時,又改變了山區長期林種單一的局面。宣紙是世界的文化瑰寶,涇縣是中國宣紙的發源地和原產地,自古就有“宣紙之鄉”的稱謂,也是國家批準的唯一宣紙原產地域;由于青檀皮是宣紙的主要原料,近10年來,隨著宣紙產業的快速發展,涇縣青檀皮原料供不應求,原料價格不斷提升,林農收入不斷增加。同時青檀根系發達,萌蘗性極強,生長迅速,采條作業對林地保護幾乎沒有影響[4]。
3.3 保護開發并重,改變林區生產經營方式
通過培育改造,充分利用林地資源,提高林地生產力;以及多層次、全方位的、多形式的技術培訓,推廣科學合理的經營模式,在提高土地生產力的同時,使勞動者素質和經營水平也得到提高。由于青檀皮采剝利用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進行采伐、蒸煮、剝皮、曬干、捆扎、運輸等工序,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民實際收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速山區脫貧致富步伐。
摘要:在開展經濟建設的今天,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使環境越來越差,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使我國在生態環境的建設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而在生態環境的建設中,發展林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林業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生態模型圈,萬物都遵循這個模型圈循環生長,如果系統的管理林業的發展,將有利于我國的生態建設。本文對生態保護與林業發展作出了探討,為建設穩定的生態環境創造了有利因素。
關鍵詞:發展林業循環生長生態環境
陸地的生態建設中,森林是生態系統的主體,因為森林功能和覆蓋面積以及生態物種較大,所以森林就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我國已經將建設生態環境列為重要目標,因為過去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經濟建設中,而大大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國將要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節能減排成了生態發展的主要旋律。只有把生態和經濟建設相互合起來,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發展,才能為我國的環境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一、正確看待林業發展
(一)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
我國一直重視以人為本的發展策略方針,在林業發展方面同樣如此。在林業建設方面,應該盡可能多的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激勵經營者積極參與,提高林業經營和發展的效率。我國也要充分重視林業經營者,給予它們豐厚的優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也要給予一定的照顧。在國家的政策傾向和調動個人意愿方面,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的有利因素,牢牢的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二)堅持貫徹后代可持續利用資源的價值理念
森林資源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所以人們在使用資源時,應該本著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在森林資源的利用方面,采納一種可以持續利用的方法手段,并且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讓森林資源得到有序的開發,使資源不會瀕臨枯竭。對于當今社會的人們來說,在使用資源時,不但要考慮到目前的發展趨勢,也要考慮到將來后代的生存。為后代的生存謀求有利的條件,堅持貫徹后代可持續利用資源的價值理念。
(三)堅持貫徹人與自然互助互利的價值理念
在社會持續發展的今天,人們也從原始社會走向了現代文明社會。在過去的時間里,人們將征服自然作為首要目標,認為征服了自然就征服了世界,試著用自己的力量而改變自然,過度的利用自然資源,導致自然資源大大枯竭,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同時,自然也給了人們懲罰,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自然性災害。人們吸取了教訓之后,不再認為征服自然就是征服了世界,不再一味的索取,而是與自然互助互利,和諧共處。林業的發展同樣也要如此,因為森林資源和自然資源一樣,是有限的,所以管理森林資源的時候要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從森林種植、培育、管理、采伐到后期的經營等方方面面都要進行縝密的安排,使森林資源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只有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堅持人與自然互助互利的發展觀,才能在自然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莫過于生活環境的改變。這種互助互利、相互協調的發展方式,將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和必經之路。
二、大力開展林業的建設
要實現由采伐天然林業轉變為采伐人工林業。在當今的社會經濟條件下,林業和建設需要承擔改善生態環境,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責任,走生產路線,人們逐漸走向富裕,生態環境逐漸良好的道路,那么就必須要實現以生產木材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轉變,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大對林業研究和成果的推廣力度,利用信息化的方法手段,讓經營者可以更快的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有利的技術指導。開發新技術可以使林業發展技術走向一個新的紀元,以適應新時期林業發展的管理體制和發展模式。要大力栽培林業,實現從天然林采伐到人工林采伐的轉變目標。利用硬性的方法手段保護自然資源,爭取不再采伐天然林業,加快生態建設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商品林業的建設。要想保護好天然林業資源,就要調節好我國的森林發展趨勢,大力栽培林業,將開采人工林業取代開采天然林業列為首要目標。通過政府的政策導向對市場進行選擇以及有序的管理,鼓舞個人對公司進行投股,發展工業原料林和其它速產、豐產林,使林產品更加滿足社會的需求。
三、利用經濟方法開發生態環境
森林所能提供的效益高于任何產品的效益,森林所呈現的生態效益遠遠高于它本身的經濟價值,高出約10倍。如果只依賴政府投資來建設生態環境,會出現很多問題:第一,會導致資金短缺;第二,產生的效益遠遠不如個人投股的效益大。所以有必要采納經濟的手段,讓生態效益市場化、貨幣化。事實上,在建設造林和管理維護兩個方面和人們的經濟追求相背離,不是主觀的保護環境,所以不正確心態保護環境都會事倍功半。
四、大力發展生態建設
森林的生態建設源于自然,更親近于自然,要利用科學的方法使生態發展更加順暢,以實現人與生態互助互利的發展。建設森林的生態環境不同于其他發展業,森林所消耗的金額過于龐大,實現經濟效益的周期也較為漫長,所以很少有投資者有意愿將資金投入到森林的生態建設中。所以國家就要鼓舞人們大力開展生態建設,利用在宏觀上調節控制的方法來管理森林的生態建設。政府應該在生態建設中起主導力量,讓整個社會投入到生態建設和美化環境的大工程中。
(一)大力進行藥劑科學研究
我國應該大力開展科學研究藥劑的工作,利用新藥劑來防止林業遭到破壞,使林木的存活率得到提升。盡可能的讓林木減少攝入過多的化學成分,以預防生化危險的產生和蔓延,以至于達到無法控制的地步。要將過去防蟲防害的思維轉變,積極開展研究工作,實現研究防蟲防害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少用或不用化學藥物防治,大力推廣使用生物藥劑防治林業有害生物,維持生態平衡。過去,飛機草在海南可以作為一個囤積肥料的有利來源,由于肥料過于普及,逐漸減少了對飛機草的使用,它不受限制的成長成為了人們需要正視的問題。海南農民和飛機草的故事說明:外來生物有利有弊,既能為我們謀求福利,也能給我們帶來危害。
(二)承擔保護森林的重任
根據森林中生物用途的廣泛性,對于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及火災的防控等問題也要由受益者、經營者各自分擔費用。對于生態林與經濟都要使用的商品林來說,它的保護費用則由受益者來承擔,經濟林和速生用材林的費用由經營者承擔。
(三)了解有害物種,保護林業建設
林業主管部門承擔起保護林業和建設林業的責任。提前做好林業防害工作,在森林生態系統中對植物進行檢疫工作,以防蟲防害,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要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大治理力度,強化各個團隊間的配合,嚴格管理和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使外來物種的活動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國家林業局計劃在全國的范圍內實現物種的普及排查,擴充自己的能力。筆者認為,還需要對全國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加大力度,尤其是在資金的問題上、技術的投入上加大力度,來提高普查的質量,及時更新生物數據,更好的為林業的建設服務。
結語:
我國的經濟建設發展速度非??欤窃谶^去的時間里,較側重于發展經濟,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導致出現了惡性循環,使人們受到了懲罰。當人們認識到生態建設的重要性時,便把保護生態環境納入了首要目標。在生態環境的建設中,森林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要想發展好生態建設,就要將發展森林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在森林建設的過程中實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實現森林系統的生態建設。
摘 要:在可持續發展深入人心的今天,人們對山區林業今后的發展越來越保持高度重視。湖北省五峰縣是山區林業作為經濟發展支柱的地方,五峰縣當地山區林業在當地經濟結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為了適應經濟新常態,今后工作中就必須要不斷加強對其山區林業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保護的研究。本文將結合五峰縣實際案例來重點探討如何實現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保護。
關鍵詞:五峰縣;山區林業;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
山區林業是一種重要產業,山區林業的發展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過去由于受粗放式經營方式的影響,在山區林業開采運營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資源浪費、環境破壞、污染等問題。從今后的發展要求來看,只有不斷改變這種情況,積極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真正適應時展的要求。對于今后的工作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
1 五峰縣山區林業現狀
五峰地處鄂西南山區,東鄰宜都、松滋;西接鶴峰、巴東;南連湖南石門;北毗長陽,轄5鎮3鄉,總人口21萬人,農業人口18萬人,五峰素有“八山半水一分半田”之稱。全縣林地面積19.88萬hm2,占國土總面積的84%,其中集體林面積17.41萬hm2?;盍⒛拘罘e668萬m3,森林覆蓋率80.86%,居全省之首。當前五峰縣重點發展的林業產業主要是油茶、紅花玉蘭、五倍子,山桐子將是今后發展的重要產業。從當前五峰縣山區林業發展現狀并結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看,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以下二個方面的問題是非常典型的:
1.1 結構不合理,管理體制不完善
當前山區林業的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就五峰縣本身而言林業資源分布也不均勻。從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資源補償機制。林業的管理也沒有能夠實現責權分離。當前的實際情況仍然存在著條塊分割,產銷脫節的情況。在利用林業的時候往往是重采輕育,實際利用過程中往往是只索取,而不顧及森林的生態平衡。長期實行的單一產業結構對于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1.2 發展林業意識同可持續發展戰略不相適應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五峰縣的營林工作存在著急于求成的傾向,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森林環境建設以及發展后勁存在著嚴重不足。森林植株密度也不是非常合理,森林病蟲災害嚴重,經濟效益差。當前發展林業的意識同林業地位不相適應是比較典型的一個問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長期以來宣傳教育工作不夠深入引起的。對于這樣的情況,今后就必須要進行研究。
2 多路徑實現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今后工作中應該從多個方面采取措施來促進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五峰縣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傳統的林業經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實際形勢,今后的林業生產產前、產中以及產后這三個環節都應該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各個環節之間應該相互連接、相互促進。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的建立對于今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在這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困難,沒有界定補償對象,還尚未確定資金來源是當前表現比較典型的問題,對于這二個問題在今后必須要進行一系列改革,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應該得到財政部門的有力支持,財政部門應該為其建立提供可能。逐步完善林業產權制度。完善林業產權制度是今后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不斷明確所有權關系,才能夠由所有者自由處置,只有這樣才能夠明確所有者個人勞動的代價以及同收益之間的關系。
3 加強對五峰縣山區林業的生態保護
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還應該注重生態保護,在今后工作中應該進一步加強羌胡林業生態建設,增強五峰縣的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實際工作中要能夠積極爭取國家提高林業生態建設項目標準。今后應該積極鼓勵群眾實施退耕還林工作,要把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還應該建立起護林員補助制度,對于護林員每人每月都應該進行補助。
還應該不斷完善環境監管機構,逐步提升環境污染防治能力。今后為了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就應該建立起完善地環境監管機構,有這些機構來對五峰縣山區林業進行有效監管,同時還要加強對環境監測站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通過這樣的措施來保證該機構能夠有效履行環境監管責任。在實際工作中還應該逐步探索市場化補償方式,通過探索市場化的補償方式更有助于其長期實施。今后要不斷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強化林業生態建設,要通過各種措施來加強生態建設。
可持續發展與生態保護是五峰縣山區林業今后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選擇這樣一種發展方式才能夠適應實際要求,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今后要不斷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作者簡介:楊武松(1968-),男,土家族,湖北省五峰縣人,畢業于湖北民族學院,現任林業局資源股副股長、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工程。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加強,作為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森林在生態調節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林業發展受到相關部門以及越來越多生態保護人士的重視,那么為了促進林業在未來的種植開發
引言
保護森林發展林業,是減少自然災害,改善生態環境、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措施,是實現農業穩產高產、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是緩解我國能源資源壓力,保障木材安全和資源安全的一個重要方式。作為生態系統主體的森林,向大自然的肺一樣,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為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建設提供寶貴的資源,國家政府部門對我國林業發展建設也作出過特別的指示,提出了三個“地位”,那就是“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予林業以基礎地位?!庇纱瞬浑y看出,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以林業發展帶動生態建設,促進市場經濟,都說明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于生態環境的建設有著高瞻遠矚的發展目標,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人民對生態環境建設認識的提高,政府的大力支持,此項目標必然會進行飛躍式的發展。
1 樹立正確的林業發展觀
1.1 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在林業發展中,人這一主導力量,處于一個核心的地位。發展思想方面,要以增加可再生資源、滿足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改善承臺環境為基本原則;發展策略方面,為投資者開辟順暢的經營道路,保護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法律權利,為林業管理工作人員切實的解決生活保障問題,使更多人才加入林業發展行列。在保護自然的同事,顧全自然保護著的基本利益與核心價值。
1.2 樹立維護后代人生存發展權的道德觀
建設生態環境的思想觀念很重要,宣傳林業發展的重要,要把宣傳生態環境發展作為重中之重,以提高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由于我國正處于政治、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對能源的需求量也不同于以往,那么跨越式的發展必然導致資源、環境的匱乏。這就要求我們有更高更遠的目光,在發展自身利益的同時,為我們的子孫后代考慮。這其實也是一種做人的基本道德。
1.3 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
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的依托,是人們生產生活的物質基礎,但自從我們的祖先開始了解并且利用大自然開始,人定勝天,征服自然的口號常常我們耳邊想起,農業社會跨入到工業產業革命,再到如今的電子信息時代,大自然經歷著未曾停息的災難,無休止的亂砍濫伐、開荒種田……人們為了滿足發展自己的文明,不斷的向大自然索取,卻忘記了她是我們依附的載體。在我們填充自身欲望的同時,大自然開始用各種手段報復人類,洪水、干旱、霧霾、氣候變暖等等都直接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識的進步,人類逐漸有了回歸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退耕還林,建立城市綠化帶,人工造林等一系列的舉措,都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其實能夠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尊重大自然,在合理的開發和利用的同時,進行適當的人工培育補充,不同地域種植適合其生長的樹木與植被,有計劃地實現種植、砍伐、種植的良性循環。在人類不斷的探索中,構建這種人類文明與自然文明的可持續性發展形式,不但造福于人類,同時也是在拯救人類。
2 推進林業生態建設
實現由以采伐天然林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為主的轉變[3-4]。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林業建設要承擔改善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責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必須實現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轉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加大對林業科技的研究和成果推廣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讓生產經營者便利快捷地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各項有用的技術指導,新技術開發研究能夠引領林業發展的技術潮流;形成適應新時期林業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發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實現由以采伐天然林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為主轉變的戰略目標。采取強制性措施保護天然林資源,停止天然林的商品采伐,在加快生態建設的同時,重視商品林基地的建設。
3 通過經濟手段建立生態建設動態機制
據專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態效益比其物質產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態效益大于其自身經濟價值的10倍以上,生態建設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資金有限,二是投資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資效益高。必須采取經濟手段,推動生態效益市場化、貨幣化。實踐證明,造林和管護與人們的經濟利益追求不一致,消極的保護和被動的建設,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負效益的。
4 加強宏觀調控
生態建設是以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為出發點,遵循自然和經濟規律,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等各種手段綜合治理,建立各種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共存,生態的改善事關整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涉及全體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態建設不僅是社會公益性基礎工程,具有投入高、規模大、周期長等特點,投資難以得到補償,投資者一般不愿長期投入。因此,國家應當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生態建設的客觀要求,堅持政府投入的導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導、政策引導、宏觀調控、市場運作的機制,調動全體公民和全社會共同參與。
5 結束語
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是林業發展中的強心劑,我們應當利用好這一利益引導的原動力,更快更好的實現保護資源、發展資源的遠大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職能部門應該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市場,制定相應的市場規范、獎懲制度,保護投資經營者的合法權利,最大限度地保證其創收,進行生態專業培訓,提高經營者的生態保護意識。此過程看似臃腫復雜,但可實施性很強,其中的幾個注意事項做好,就能保證林業產業生態鏈順利發展,首先我們要以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大前提,對林業的發展建設進行合理的培育、流轉和評估。其次將造福子孫這一價值觀植入人們的心中。
綜上所述,發展林業產業,既能提供支持經濟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豐富的、可再生的能源資源,又能提供綠色環保產品,完全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會的內在要求,完全可以起到“反彈琵琶”、逆向拉動生態建設的作用,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有著廣闊的空間和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