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6 03:09: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本質淺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文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從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分析當代中國新自由主義產生的理論背景、實質及危害,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當代中國 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 政治經濟學
一、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在當代中國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是相對于古典自由主義而言的,也是古典自由主義的極端演化與發展。在西方經濟學中,新自由主義是指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大蕭條以來,與凱恩斯國家干預主義相對立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潮。新自由主義與凱恩斯主義都興起于20世紀30年代。在那個時期,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震撼了全世界,于是以凱恩斯為代表的國家干預主義出現了。凱恩斯面對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所陷入的嚴重危機,主張發揮兩只手的作用,將政府干預這只“看得見的手”與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結合起來。從此,國家干預主義開始在資本主義世界大行其道。
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普遍出現了“滯脹”局面,即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并存的情況。面對這種新現象,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束手無策,新自由主義趁機抬頭,并一躍上升為主流經濟學。英國的撒切爾政府和美國的里根政府,其經濟政策的理論依據就來源于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為該學派的擴張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極力主張私有化,認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國家干預和經濟計劃會損害效率。他甚至主張貨幣發行權也應由私人銀行承辦,不應由政府壟斷,政府介入必然是“通向奴役之路”。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也持類似觀點,他反對政府干預私人經濟,認為只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資本主義體系就可以穩定發展。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盧卡斯以經濟人理性和人的行為理性預期假設為理論基礎,否定了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主張,認為這種政府干預經濟的政策是無效的。
當代中國新自由主義者認為:“自由的市場能夠產生自發的秩序,市場不會強制人,效率和效益也都極高,且帶來合作?!?
二、對新自由主義思想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在我國的蔓延“不是偶然的現象,不是個別人的罪孽、過錯和背叛,而是整個歷史時代的社會產物?!瘪R克思指出:“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备母镩_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出現的變革客觀上為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的滋生和流行提供了物質條件。
下面筆者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進行細致的分析,以闡述其本質和發展邏輯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新自由主義思潮產生的物質基礎
1.所有制結構的變化。所有制結構單一,是我國原有經濟體制的一個主要弊端。長期以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響,我們試圖建立一個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但事實證明,這種所有制結構脫離了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了各種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束縛了城鄉勞動者的積極性,因而阻礙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同志根據我國生產力的現狀,提出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的思想,即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積極發展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成分。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經濟成分,不是發展得太多了,而是還不夠。對于城鄉合作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都要繼續鼓勵他們發展。”這樣,在政府的大力宣傳和支持下,非公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30多年所有制形式過于單一的局面。應該承認,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并存這種所有制結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但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個適當的“度”。超過這個“度”,問題就會走向反面。從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看,國有經濟所創造的產值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1978年的56%,降至1998年的41%,再降至2010年26.6%;非公經濟則由1978年的1%上升至1998年的21%,再升至2010年的62%;從就業人數上看,國有經濟的從業人數從1978年的50%,降至1998年的27%,再降至2010年的19.2%,而非公經濟已經成為吸納勞動力的主力,從1978年的10%,升至1998年的30%,再升至2010年的62%。目前,公有制經濟成分無論產值還是從業人員占全國的比重還在進一步下降。
所有制及其結構作為一個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決定一個社會的經濟乃至政治制度的基礎,決定著一個社會的根本性質。所以,馬克思主義“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把它作為運動的基本問題?!苯▏詠?,我國的經濟社會伴隨著所有制結構的變遷而跌宕起伏的發展史也證明了這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
筆者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有制領域發生的變革,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產生的物質基礎。
2.新資產階級(或視為私營企業主新階層)的興起。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1956年公私合營時,中國私營企業只有16萬戶,雇工250萬人,資產33億元。到1978年,我國有工商企業670萬個,工業總產值4067億元,國民收入3010億元,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原值4488.2億元,流動資金2853億元,職工9499萬人。2010年私有企業的個數、產值、資產和雇工人數分別是1978年的122.1%、481%、79.1%和96.6%。
2010年,私營企業雇工9183萬人,形成產值17.7萬億元;工人工資報酬約8264億元,平均每個工人年報酬1.08萬元;企業利潤11131億元,平均一個企業利潤136萬元,每個私營企業主獲利68萬元,每個企業積累資產216.5萬元。每個私營企業獲利是一個工人收入的124.9倍,每個私營企業主獲利是一個工人收入的61.9倍。從24.85萬個私營工業企業看,2008年其總利潤是8301.1億元,每個企業獲利337.6萬元,每個企業主獲利168.8萬元;擁有總資產7.58萬億元,平均每個企業資產3086.3萬元,每個企業主資產1543.2萬元。這些企業雇工2871萬人,平均工資17076元,平均一名雇工為企業創利潤34831元,創資產26.4元;每個企業純收入是勞動者的144倍,每個企業主純收入是勞動者的72.1倍,剩余價值率高達216.6%。
私營企業吸納了大量勞動力就業,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增加了工人的收入,這是貢獻。但是,工人的工資是工人自己創造的,他們創造的絕大部分大于必要勞動的剩余價值被資本占有了,形成利潤并轉化成新的資本,使資本不斷擴大再生產。收入差距是在財產差距基礎上形成的。私營企業主的收入由于剩余價值積累而不斷增加,勞動者的收入僅限于自己創造的必要勞動部分,這就是我國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的根本原因。
由此不難作出判斷:一個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基本特征和相當經濟實力及經濟基礎的新的社會人群在我國已經形成。其人數占全國總人口的1%,擁有10多萬億元作為生產資料和資本的私有財產,擁有的資產總量達到國有經濟資產的1/3左右;雇工7000多萬人,雇工人數占城鎮就業人數的60%以上;其經營的企業遍布城鄉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主要生產流通領域;每年獲得的剩余價值量超過1萬億元,利潤總額與國有經濟不相上下。人均擁有的財產和純收入是普通勞動者的100倍以上。私營工業生產能力約占全國工業的1/3,總產值在GDP中約占2/3多。
(二)新自由主義產生的意識形態背景
新自由主義在中國的泛濫除了上文提到的物質基礎,還有意識形態的背景。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有其相對獨立性。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陣地,無產階級不去占領,資產階級必然去占領;總之,一個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總要在思想意識形態上表現出來,總要先做意識形態上的工作。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思想文化領域也呈現出多元化態勢: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互相交融,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劇烈碰撞,科學文化與封建文化斗爭并存,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和非科學社會主義文化激烈交鋒。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準則和生活方式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追求個性、解放、自由。在理論界,新自由主義一度頗為流行。
三、新自由主義思潮的理論實質和危害
當代中國新自由主義思潮不過是西方新自由主義的翻版,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唯心史觀。對當代中國來說,它的傳播所帶來的危害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而且滲透至整個上層建筑領域。
周新城認為,“我國的改革是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進行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是作為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對立物出現的,它是對私有制的否定?!彼瑫r認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新自由主義則主張實行私有制基礎上的市場經濟體制。要不要國家的宏觀調控,是指導我國改革的鄧小平理論與新自由主義的根本分歧之一。不能認為我國的改革是由新自由主義指導的,更不能認為批判新自由主義就是否定改革。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把‘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作為既定的、無需論證的前提,由此來解釋一切經濟現象。這是歷史唯心主義的命題,由此得出私有化的必要性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在對待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上,應該用馬克思主義來理解中央的有關方針政策,不允許新自由主義者把這些方針政策朝私有化方向解釋?!?
陳岱孫認為,西方國家竭力在中國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是西方國家向中國進行和平演變的“隱蔽經濟戰”。
四、目前我們應采取的對策
事實表明,社會發展并不是一個理想的“自然的歷史過程”,它存在著意識形態的陷阱。鄧小平說過:“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是一個長期教育的問題,同四個現代化建設將是并行的”;“四個現代化,我們要搞五十至七十年,在整個四個現代化的過程中,至少在本世紀剩下的十幾年,再加上下個世紀的頭五十年,都存在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問題?!眴栴}在于,我們有相當多的人,在“淡化意識形態”的思想影響下,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這種尖銳性、復雜性、長期性缺乏清醒的認識,甚至麻木不仁、人云亦云,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受到嚴重的削弱。這是需要警醒的。
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的思想不去占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非無產階級的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會去占領。必須堅持確立和維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在指導思想上絕不能搞多元化。要充分認識到,我國思想政治領域的斗爭不僅會長期存在,而且很復雜,有時甚至還會發展很尖銳。對于鼓吹私有化的觀點不可聽之任之。
當前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務是決不能放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因為只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才能保證我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而私有化、私營經濟為主體則會使社會的性質演變成為資本主義,從而危及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只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才能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才能解放、發展生產力,從而實現共同富裕。
(作者簡介:李俊,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2012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資本論與當代中國經濟、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北京 100000)
[摘 要]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定以來,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在西方經濟思想史的演進歷程中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自由主義的內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是不盡相同的,大致可分為前古典經濟學的自由主義、古典經濟學的自由主義、新古典經濟學的自由主義以及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通過對各個階段代表性經濟學家的理論思想進行探究,從而梳理西方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發展脈絡,還原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歷史演進歷程。
[關鍵詞] 自由主義;歷史演進;經濟思想
在西方國家重視并實施市場經濟的近300年時間里,自由主義經濟思想作為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而備受關注。我國作為目前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一帶一路”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歷史背景下,完善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顯得尤為重要,梳理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歷史演進對我們借鑒其合理經驗理論、警惕其可能帶來的危害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前古典經濟學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
自由主義經濟的思想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伴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在前古典經濟學時期形成了主張重視農業生產、經濟放任自由的理論思想。色諾芬在其代表作《經濟論》中最先提出“經濟”一詞,這里的經濟主要指的是“家庭管理”,他重視農業生產,初次探究了勞動分工的現實意義?,敔枎焖?特倫提烏斯?瓦羅將農業置于一切行業之首,奉勸奴隸主應該經營土地、從事生產的行業。他強調農業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關乎生存的重要技藝。
二、古典經濟學時期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
古典經濟學時期以反對專制、限制政府權力以及主張經濟自由為核心,這一階段以魁奈、亞當?斯密、李嘉圖和薩伊為思想代表。
魁奈是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他也是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在代表作《經濟表》中提出國家的一系列干預政策應當取消,行會制度、工業法規的實行也是沒有必要的,應該采取自由競爭的方式來發展經濟。他對于工商業的自由競爭理論,就是他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直觀體現。
亞當?斯密作為經濟學的鼻祖,其以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為基礎的“看不見的手”理論作為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核心,主要強調了價值規律和自由競爭對市場的作用。他反對國家做出干預經濟的政策決斷,主張自由生產和經營。他認為在理性人的假設下,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會自發地促使社會利益達到最大化,資源會得到最優配置。
李嘉圖發展了斯密的國際分工和自由貿易學說,從供給的角度提出了比較成本學說。他認為,只有商業自由,才能夠實現最有效、最合理的分工,個人才能更高效地利用資本和勞動;國家才能更高效地發揮資源稟賦,以實現社會共同利益的增加。他的比較成本學說就是倡導各國應分工生產對自己有利且成本最低的產品,以實現互利共贏。這一理論被認為是古典學派成熟的國際貿易理論,至今仍是各個國家推行的貿易準則。
讓?巴蒂斯特?薩伊不僅僅繼承并發揚了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并且使其更加通俗化和系統化。他提出的“三分法”以及“薩伊定律”等無不體現了他對于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的認可和推崇。薩伊在《政治經濟學概論》中主張經濟自由放任,市場會自發地達到供需平衡的狀態,強調“供給創造需求”?!八_伊定律”旨在論證供給會創造需求,自由放任的市場會憑借市場機制自發地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旨在強調國家對于市場經濟的干預是沒有必要的。
三、新古典經濟學時期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
新古典經濟學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逐漸發展起來,其發揚了邊際主義的理論思想,以供求為載體,弘揚了自由主義思想。馬歇爾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他在其著作《經濟學原理》中對于自由主義思想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探究和描述。他強調自由競爭,提倡自由競爭為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最大化的效用,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他認為只有經濟自由才能保證生產要素投入和消費者支出的均衡,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是經濟增長的基礎。新古典經濟學派以馬歇爾作為其代表,提出的全部理論分析均是以自由主義經濟思想作為理論依據。
四、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
隨著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的爆發,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經濟思想取代了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主導地位。但是凱恩斯所提倡的干預經濟政策與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并行不悖,他并沒有完全否認自由主義經濟思想,他強調的是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為市場的自由運行提供調控和指導。這一時期的經濟學派眾多,自由主義經濟思想也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進入了新自由主義思想的一個新階段。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是倫敦學派,以哈耶克為理論代表。廣義的主要有倫敦學派、理性預期學派以及貨幣學派等等。下面就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經濟學派進行論述: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作為倫敦學派的新自由主義代表,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標志著新自由主義的誕生和確立。他的新自由主義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國家對于經濟的干預或者計劃經濟的實施,會使經濟發展收到制約,會導致國家權力專制,明確地表達了他對于自由主義經濟的認可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摒棄。他認為市場就應該是自由放任的,強調自由的市場、生產和經營。他認為國家干預、計劃經濟和壟斷是不利于經濟發展的,所以堅決反對計劃經濟和社會主義。他強調私有制是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前提條件,認為只有獨立的個人擁有生產資料才會有利于生產、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新自由主義其他學派的理論觀點都是以哈耶克的思想作為核心基礎,哈耶克的理論對新自由主義興起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羅伯特?盧卡斯作為理性預期學派的新自由主義代表,在《預期和貨幣中性》中提出了他的思想主張,強調市場自由運行、提倡經濟自然發展。他認為政府的職責就是為公民提供穩定安全的社會環境,不應對經濟進行過多的干預,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越少,經濟發展就越繁榮。其經濟自由主義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反對政府過度干預,崇尚市場自由放任
認為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有自發調節資源配置的作用,市場能夠長期穩定的通過自發調節得到發展,市場利用配置的資源完全可以規避經濟危機發生的風險。(二)完善政府宏觀經濟政策,保證政策的適宜性和連續性
政府為達到短期經濟效果而做出的經濟政策往往會帶來影響范圍更廣更深的經濟波動,可能會帶來更加棘手的經濟問題。(3)提倡政府應以追求經濟發展的自由水平為政策目標。政府通過強硬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進行經濟調控,會打破經濟發展的平衡狀態。
米爾頓?弗里德曼是現代貨幣學派的新自由主義代表,他站在貨幣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在《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中,他提出如果政府對經濟沒有進行任何干預,市場的穩定程度要高于凱恩斯主義所描述的程度。他認為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只會造成經濟的動蕩和不平衡,政府不應該試圖在短期內影響經濟的自由運行,應該首先保證貨幣總量的穩定。貨幣總量能夠以穩定的態勢持續增加,那么價格就會穩定,價格的穩定就會帶來整個市場的穩定,促使經濟穩健地增長。他認為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唯一的手段就應該是貨幣政策,通過對貨幣供給量的控制穩定市場,而并不是靠強硬的政策企圖實現短期的經濟效果,例如調控失業率以及物價水平等等。
綜上所述,不同時期的經濟學家們所倡導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核心即為推崇自由競爭、反對國家干預,強調市場在經濟運行中發揮的作用。因為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背景不盡相同,所以對于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理論我們要客觀的分析,考慮到多重影響因素的作用。我國進行政策制定應借鑒其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理論思想,規避其對我國經濟發展可能造成不利的危害。充分發揮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摘要: 古今中外提出的各種國家宏觀調控機制的理論都繞不開自由主義與干預主義。自由主義在中國與西方呈現的特點也不同。本文通過對老子的無為而治和哈耶克的自發秩序做比較來分析自由主義中西方差異。
關鍵詞: 老子;哈耶克;自由主義;無為而治;自發秩序
一、宏觀調控機制之爭:自由主義與干預主義
經濟自由主義與國家干預主義是經濟學中爭執不休的一個永恒主題,即對經濟活動有效運行這一問題是選擇市場還是選擇政府。在經濟學史發展歷程中經濟自由主義與國家干預主義主要有三次交鋒:古典經濟學與重商主義之爭,新古典經濟學與凱恩斯主義之爭和新經濟自由主義之爭與新凱恩斯主義之爭。同時自由主義與干預主義也有各自的發展階段。
西方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開創者亞當?斯密指出“看不見的手”的原理,確定了市場可以自動實現經濟的均衡,政府在經濟中是無為的,政府只要做好“守夜人”就可以了。之后經濟自由主義在經濟思想史上呈現出由高潮到低潮直到再度復興的這樣一個發展趨勢。西方自由主義經濟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假設的主觀性。西方自由主義假設社會中的個體都具有理性并且是完全理性,而市場的常態總是出清的。此假設沒有考慮到人總是在某種社會關系中,即使只考慮經濟領域,人們也會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生產關系,并且各個個體處在不同的生產地位。這一現實經濟事實是難以忽視的。二,濃厚的個人主義傾向。西方自由主義認為個體的經濟行為動機都只是追求自身利益并且從不會有利他的行為動機。這一假設在根本上還是將人剝離與現實社會,個體不僅是經濟人,還同時是情感人,社會人。個體的經濟行為可能多數情況下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可同時他會基于情感而作出利他利己甚至是利他不利己的行為。三,“看不見的手”足以調節市場經濟。西方自由主義經濟思想認為市場調節機制是最完善的機制,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進行自由調節會是市場自由競爭并實現市場出清。不再需要其他調節方式橫加干預,其他調節手段只會使得市場變得越來越糟糕。
國家干預主義,主要是指主張擴大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干預,反對自由主義對經濟無限制的自由放任,同時限制私人經濟發展,由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干預和控制,并直接從事大量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主張。國家干預主義最初表現為歐洲封建社會時期的重商主義,以當時的英國為代表。在當代則集中表現為凱恩斯主義。凱恩斯在“羅斯福新政”背景下,于1936年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書中系統提出了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基礎和政策主張,并在當時的西方世界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因此《通論》的出現被稱為“凱恩斯革命”。針對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凱恩斯主義以需求管理為基礎建立了其社會保障經濟理論――有效需求理論。
二、中西方自由主義之別:善因論與自由主義
經濟自由主義傾向在中國表現為善因論。善因論源于先秦道家的無為而治而成于西漢的黃老之學。老子最先提出無為而治的經濟思想。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而且一再強調無為才能無不為,所以無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萬民的自為實現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實現無治無不治。黃老之學始于戰國盛于西漢,假托黃帝和老子的思想,實為道家和法家思想結合,并兼采陰陽、儒、墨等諸家觀點而成。戰國時期的齊國是黃老之學最興盛的地區之一,西漢初年黃老之學再度興起并成為官方提倡的思想潮流與治國方略。善因論由西漢司馬遷提出,核心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對春秋戰國以來的道家“清凈無為”黃老之學進行了一番理論總結,使之上升到理論體系的思想高度,并使之成為一門專門的宏觀治國思想,是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一次理論總結。
中西方的經濟自由主義有著相似的思想核心和理論假設。兩者都強調經濟活動有自身的規律因而要遵守它的道規律);都指出經濟活動的主體人的經濟性的前提;都認為人民利益的實現對社會總體經濟運行和秩序正常運轉的重大作用。同時,中西方的經濟自由主義又有著明顯的差異。兩者立場不同:善因論是從實行統治者政權的長久的立場出發的;西方自由主義認為政府應尊重體現自然秩序的人的自然權利,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能力。兩者方式不同:無為是通過統治層的自律示范作用來實現的,希望統治者以個人能力尋找經濟活動的道規律),對于統治者的權利卻沒有有效的限制方法;西方經濟自由主義是在民主的政治體制、法律體系、經濟制度的前提下。相比之下,中國的自我約束難以長久有效的持續下去,而西方經濟自由主義則更有可操作性。
三、老子的無為而治與哈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思想核心
(一)老子的無為而治
老子哲學的基本格調是傾向于自由放任一派的。老子認為道,就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在冥冥之中操縱著經濟的運作和發展。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钡?,他也并非完全反對國家干預的,只是“看得見的手”在作為的時候要遵循“無為”的原則,而不能違反“道”的精神,那樣就會“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把事情做壞。老子的“無為”并不是沒有任何的行為,他暗含的意思是不胡亂作為。不僅不能胡亂作為,更應該順應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按規律,按規矩辦事。其次,老子的“無為”并不是消極等待甚至是聽天由命。
(二)哈耶克的自發秩序
哈耶克的自發秩序原理指,社會制度不是以人的有意識的理性行為而設計出來的。通常有意識的設計的社會制度最終將極有可能帶來更差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后果。哈耶克的論點最鮮明的特征正是,所有演化而成的秩序可能不見得都是可取的,或者是具有絕對優勢的。但是哈耶克更側重了秩序的自然演化可能會具有比較優勢。在哈耶克的眼中,所有經濟問題的解決最終都是通過某種協調體制來實現的,我們所在社會現象更多的是一種自發秩序的結果。
哈耶克關于自發秩序論證的一個重要基點,來自于他的知識論。他認為,知識在本質上是根植于社會價值之中的,但社會行動者并沒有準確意識到這些知識的社會價值。哈耶克認為,意會性知識是人類知識的主要形式,而那些可辨識的共同知識則在本質上是個次要的形式,它們以分立的形式存在于不同主體的大腦中,并隨時跟隨社會現象的變化而變化。
在哈耶克看來,人類的行為規則可以分為兩類:天生的遺傳的)和習得的文化的)規則。前者通過生物演化形成,而后者則通過后天教化形成。哈耶克認為習得規則的演化要快于天生的行為規則,文化規則的集合包括了支配社會的所有價值。行為規則的變遷是個長期選擇的過程,哈耶克試圖通過演化概念來表述自發秩序原理。在他看來,演化過程促成了對那些最好的行為規則的選擇,而自發秩序正好表現為演化過程的結果。但哈耶克在展開這一思路時也意識到了一個明顯的問題是:文化演化與生物演化是否等同?他區分了二者在三個方面的差異:1)文化演化涉及習得規則的傳遞,而生物演化只涉及遺傳規則的傳遞;后者無法通過學習和模仿獲得進化,因此文化演化快于生物演化;2)文化演化跨越了親屬和血緣的界限,可以在家庭和種群之間傳遞;3)文化演化主要通過非親緣的同種群體選擇展開,而生物演化則必須通過親緣展開。范伯格在評價哈耶克的文化演化觀點時指出,文化演化與生物演化在“過程變異”和“適應性選擇”方面存在共性。但需要明白的是,哈耶克認為自發協調的優勢在于它可以利用分散的信息,而組織卻無法有效利用這些分散的信息。因為任何形式的組織都不可能是全能的,及時的,準確的獲得并處理這些分散的并且處在變化中的信息。
因此,在哈耶克看來,良好的秩序需要建立在合適的行為規則基礎之上。而市場正是這樣的經濟秩序,他做為一種自發秩序,能高效恰當的運行主要依靠于合適的主體行為規則的指導。而市場機制本身就會通過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及競爭機制對市場運行中的個體行為做出規則,這樣市場機制才能正常運作。
四、老子的無為而治與哈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比較
(一)個人經歷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老子的整個哲學體系都是由“道” 而展開的。 “道”不是人類能直觀感觸得到的。當這個“道”不與人生發生關系,那么它就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罷了。雖然老子的哲學具有強烈的形而上的濃厚色彩,但是老子最最關心的還是與政治經濟相關的問題。老子是典型的綜合思維方式,從面及點,從哲學角度觀察世界萬物及各種聯系。萬物各有其道規律),順其道、無為即為。這樣的哲學觀點影響了他的經濟觀,他的經世治國方略也是無為而治。
哈耶克從反對自由的干預主義到新自由主義棋手;從經濟學角度不斷擴展,到法學、政治學、再到哲學、倫理學、社會學,他的視角不斷擴展,由點到面。哈耶克的經濟思想尤其是其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是繼承了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即從個人主義出發,強調維護人的自主。這種自由是全方面的,要想實現經濟自由的途徑就要實行市場經濟,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調節經濟的作用。因而,哈耶克眼中的市場經濟就是一種由個人主義出發而形成的,能保證人的自由的“自然秩序”,是一種最符合人性的經濟制度。哈耶克認為經濟研究的主題還是這種“自然秩序”。因此,哈耶克認為判斷一個社會好壞的標準不是經濟福利,而應該是人的自由程度。哈耶克特別反對把經濟福利作為理想社會的唯一標準。哈耶克認為理想社會是通過法治實現的。
(二)時代背景
老子所處的時代正是諸侯混戰,統治者貪求無厭、肆意放縱,違背自然規律。周朝衰微,諸侯爭霸,分封制開始瓦解。土地制度開始向私有轉變。井田制瓦解,經濟有了發展。戰爭讓人民民不聊生,小國寡民的社會雖然老死不相往來比較消極,但不否認這樣的社會很平靜,很美好。所謂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哈耶克生于奧地利維也納,游學歐美各地。一方面受到奧地利學派影響,另一方面隨著他的學術生涯的累積和人生經歷的豐富,哈耶克的經濟觀站在了人類的視角,站在了時代的視角。同時,哈耶克親歷了世界第一次大戰并且在二戰中自己的祖國被法西斯國家侵占,所以他痛恨戰爭、強權,一生追求自由、和平。他的自由思想滲透在他的各個研究領域,各個著作中,尤其是《通往奴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