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6 11:35: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技術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技推廣服務是一項推動農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公益事業。近年來,我鎮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形成了以鎮農技服務中心為主體,以社會服務組織為補充,以村組示范為基礎,上下貫通、專群結合、功能配套的農技服務網絡。但是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入推進,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面臨著新的挑戰?,F行農技推廣體系在推廣理念、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已不能適應新階段農業發展的要求,必須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一、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找準改革的切入點
實現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關鍵在于科技興農。當前,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由資源型增長轉向科技型增長,農業新技術逐步取代常規技術。而農民是農業經營的主體,更是農業技術應用的主體?,F階段農民的科技素質現狀,面對國內、國際市場,顯得十分盲目,一時難以適應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只有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才能不斷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加快科技興農的步伐。實踐證明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特別是鄉鎮農技服務機構直接面對農民,推廣技術、指導生產,在農業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現狀與市場和農民的要求存在諸多不協調的地方。目前,我鎮有鎮級農技服務機構1個,農技服務人員11人;村級農技服務網點21個,農技服務人員69人。從文化結構來看,大學文化4人、大專文化6人、高中及中專文化2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45人;從職稱結構來看,高級1人、中級16人、初級27人、無職稱人員36人。農技人員整體服務水平不高,復合型、開發型人才較少,懂糧棉油技術的多,精通特產、畜牧、水產種養技術的少,難于滿足當前農業技術需求多元化的需要。農技推廣事業經費不足,體制不活,技術需求與技術供給存在脫節現象。鎮級農技推廣機構基本處于半癱瘓狀態,基礎設施條件差,農技人員工資待遇無保障,不能安心農技推廣工作,面臨著“網破、線斷、人散”的局面。因此,加快推進鎮級農技機構改革是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重點。
現行推廣方式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廣,致使農技推廣目標與農民需求目標存在較大差異,成果轉化率低。因此,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樹立“以人為本、自下而上”的農業推廣理念,實現四個轉向,即由單一向農民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轉向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社會中介組織、農村科技示范戶,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應用新品種、新技術;由單一的產中技術服務轉向產前市場前景分析、產中田間技術指導、產后加強銷售系列化服務,形成全程跟蹤服務的新格局;由單一的政府和農業職能部門組織開展技術指導、農技培訓、發放技術資料等農技服務轉向放開農技服務領域,創新農技服務形式,實現農技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社會化;由單一追求產量最大化轉向實行名優特等多種經營服務。
二、分離職能、創新體制,突出改革的關鍵點
創新農技推廣體制,逐步建立分別承擔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的農技推廣隊伍,是完善農技推廣體系的關鍵。一是科學定位職能。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剝離公益性與經營性職能,退出一般性推廣服務和經營性服務,集中優勢力量履行公益性技術推廣職能,行使公益性職能的部分予以加強;經營性職能部分推向市場。公益性服務主要承擔重大技術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動植物病蟲害及農情的監測、預報、病蟲害的防治和處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以及農業公共信息服務等。二是暢通分流渠道。我們不能認為改革就是簡單地撤并機構、精減人員,要統籌考慮,既要鞏固公益性服務,又要放活經營性服務。堅持“三個一批”的原則穩步推進,即保留一批農技推廣的骨干力量;放活一批市場經營的能人;淘汰一批不具備農技服務條件的人員,使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充分發揮農技推廣主力軍的作用。同時要出臺相關政策,用政策的優惠、經濟的實惠,用市場的辦法、經濟的手段、友情的操作推動改革,多渠道安置人員,解決分流人員的經濟補償、社會保障、就業安置等后顧之憂,暢通分流渠道,減輕改革的壓力,不能因改革而造成新的不穩定因素。三是建立健全推廣機制。從抓制度促規范入手,建立健全農技推廣新機制。制定推廣激勵制度,設立農技推廣基金,對作出突出貢獻的農技人員予以獎勵,充分調動農技人員的積極性,保護其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實行績效掛鉤的考核制度,建立以服務對象為主體,以一線推廣業績為主要內容的考核評價體系,切實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農技人員在農技推廣中獲得收益。建立農技人員資格準入制度,嚴把準入關,不能把農技服務機構作為消化改革富余人員的“口袋”。對現有農技人員的資質情況全面清理,不具備資質的一律分流出農業技術服務隊伍,提高農技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推行全員聘用制度,由身份管理轉向崗位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末位淘汰,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市場化人事管理制度,促使農技人員扎實工作。
三、培育主體、創新模式,把握改革的著力點
堅持政府扶持和市場引導結合,有償服務和無償服務結合,政府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社會中介組織結合的原則,建立以政府農技推廣機構為主體,以龍頭企業和社會中介組織為補充的多元化的農技推廣網絡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現實要求,是完善農技推廣體系的著力點。在鞏固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基礎地位的基礎上,實行掛靠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積極扶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經紀人開展推廣,鼓勵涉農企業參與推廣,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農技推廣的合力。主要是發揮五大優勢,培育五大主體,形成五種模式。即發揮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技術優勢,實行聯合開發,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推動產學研、農科教結合,充分發揮新技術“孵化器”作用,形成“院校、院所+農戶”的推廣模式,使技術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資金、信息優勢,實行訂單生產,形成“龍頭企業+農戶”的推廣模式,由龍頭企業統一供種、統一指導、統一收購,組織農民按照企業要求生產標準專用農產品,實現企業與農民利益的雙贏;發揮農資經銷商的品種優勢,加快新品種、新化肥、新農藥的推廣應用,形成“農資經銷商+農戶”的推廣模式,提高農產品優質率,把品種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優勢,鼓勵其以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入股、帶資入股、項目入股、利潤提成等形式,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連心、聯責、聯利雙贏互利局面,形成“專業技術人員+農戶”的推廣模式,提高農業適用新技術普及率,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發揮種養大戶的輻射優勢,大力培養典型,宣傳典型,利用典型大戶在群眾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帶動周邊農民學科學、用技術,形成“種養大戶+農戶”的推廣模式,把輻射優勢轉化為規模優勢。
四、構建載體、創新形式,筑牢改革的支撐點。
改善農技推廣條件,創新農技推廣環境,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和技術指導是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技術吸納水平,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基礎支撐。一是以學校職業教育為載體。充分發揮鎮黨成校在農技培訓中的主陣地作用,把農民培訓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農民開展經常性地培訓,使每戶都有一個科技明白人,都能夠掌握1-2項農業致富適用新技術。同時要把農村初級中學的文化知識教育與農業知識教育結合起來,開展勞動技能、農業技術培訓,在向上一級學校輸送優質生源的同時,培養一大批農村技術能人。二是以活動為載體。農業生產主管部門要堅持開展科技下鄉、技術進家、科技集市等活動,以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擴大農民培訓面。繼續辦好各類農業技術刊物,為農民提供科技、信息平臺;高度重視培養農村科技示范戶,發揮他們的示范帶頭作用,促進農民依靠科技增加收入。三是以基地為載體。鼓勵農業技術人員以承包、入股等多種形式在農村領辦和創辦示范基地,輻射周邊農民,推廣農業技術、引領農業生產。政府要加大基地建設的扶持力度,從政策優惠、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有計劃地建設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范圍廣、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科技園區和科技示范場所,使先進技術、優良品種通過科技園的轉化、示范和輻射加以推廣,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提供有效載體。四是以人力資源為載體。目前,農技推廣隊伍人才斷層、知識老化問題突出。突破這一制約,一方面要加大現有農技人員的學習培訓力度,提高農技推廣隊伍知識存量水平;另一方面要面向社會引進一批技術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熱愛農技推廣事業的復合型專業技術人員充實農技推廣隊伍。同時要加大對公益性服務部門的扶持,重點裝備具有一定優勢的推廣主體,增加財政投入,改善農技推廣的硬件設施,保障推廣人員的待遇,使其能夠安心從事農技推廣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過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面對目前的國內外形勢,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農業可否通過科技革命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組成的課題組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
發展農業科技的十項戰略對策
1.加大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業科技體制。
既積極推進改革,又充分考慮農業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點。一是優化專業結構,使產前、產中、產后三個環節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學合理,當前的重點是加強產前,特別是產后的科技力量;二是優化布局,逐步改變農業科研機構按行政區劃設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態類型區為基礎的新型科研組織體系;三是擴大開放,更多的吸收國外有益的經驗加強國際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進資金和先進的設備、設施。
2.切實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和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
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作用,促進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多元化,推廣形式的多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在改革的基礎上,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下大力氣把農民和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為主導,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民、企業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宏大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
3.圍繞推進農村經濟產業化,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針對農業產業化對技術的需求,篩選一批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適當引進進行組裝配套,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廣,并通過科技攻關計劃、國家重大成果推廣計劃、星火計劃,大力推進農村的科技進步,積極引導東部鄉鎮企業上水平、上規模、出效益。
4.切實提高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能力。一是突出應用研究,努力解決嚴重制約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性技術難題;二是抓好基礎研究與基礎性工作,為農業科技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特別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機理、雜交優勢機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遙感技術、核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與產業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農業高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四是要針對21世紀養活16億人口對技術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與技術儲備。
5.建立一個宏大的、高質量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大幅度地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我國的人口多,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還很低,農業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大。這一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農業科技體系。
6.加速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建立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新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應由研究開發、技術服務、科技管理和科技企業等部分組成。針對農業科技多頭管理、重復和分散的現狀,建立協調高效的農業科技管理體系;對農業科技機構進行分類重組,建立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科技機構。將農業研究開發機構分為技術開發類、科技服務類和基礎公益類三大類,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術開發類機構轉變為科技企業或進入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主發展;科技服務類機構轉變為企業或實行企業化管理;公益類農業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項目和基地的形式給予支持。對農業技術服務體系進行改革,建立隊伍多元化、運行市場化、形式多樣化的服務體系。提高農業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民營農業科技企業,逐步形成國家、地方、企業、民營等多元化的農業科技體系,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擇優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基地,培養一批世界知名的農業科學家。
7.抓緊建立和完善農業信息體系。
通過信息體系的完善,使科研單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農業生產實踐對科技的需要,使生產經營單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農業技術信息,促進科研面向生產、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8.抓緊建立農業標準體系。
盡快制定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在內的農業質量標準體系。
9.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作為科研成果轉化和農科教結合的突破口。
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按照實現農業區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統一規劃和指導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較完善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10.增加科教興農的投入。
要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各級政府、全社會對農業科技的投入,特別要增加各級財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撥款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于重點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設。到20世紀末,使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2%。
突出科教改革重視三項任務
1.戰略重點和布局
在科技項目發展上,不斷總結成就,尋找差距,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對重要農業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進行攻關。
"十五"期間的重點和布局。"十五"農業科技工作,緊緊圍繞農業新階段對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產類技術的基礎上,特別強調有關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對技術的需求。擬著重突出以下幾個方面:(1)針對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對科技的需求,大力發展以大幅度提高單產和綜合生產能力為主的增產技術。(2)針對我國農產品品質較差的現狀,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品種結構,提高品質,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核心的優質技術。采用自主開發、引進、消化、吸收、轉化等多種途徑,盡快改變我國目前的農產品質量不佳的狀況。(3)針對提高農民收入、擴大內需的要求,發展以加速農業產業化為目標的高效農業技術,著眼于資源高效利用,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開發新技術,開拓新產業,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4)21世紀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將是國際農業競爭的熱點,要針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大力加強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加速實用化、商品化、產業化,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企業集團。(5)充分考慮農業科技公益性強的特點,大力加強農業科技基礎性建設工作,特別是農業、林業、水利、氣象等部門的長期定位觀測和基地建設,進一步強化動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農業信息網絡建設等基礎性工作。開展以農機、節水灌溉機具、肥料、農藥、農膜為主的支農工業技術研究,為農村科技的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撐條件。(6)發展以生態建設和保護環境為主的林業科學技術。開展生態林業、防護林體系建設、森林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推動荒漠化綜合治理。(7)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以改善環境為主題的可持續農業科學技術體系。(8)針對不同地區農業發展的技術需求,發展區域性綜合配套技術。充分發揮不同區域的優勢,促進全國農業快速、持續、均衡發展。為提高西部大開發的起點,"實施農科教戰略西進緊急行動"。
中遠期戰略重點。(1)充分利用生物的遺傳潛力。培育高產、優質、抗逆性好的動植物新品種,重視資源與環境問題。(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護和有效利用水資源。今后,應因地制宜地加強灌溉農業、節水農業、雨養農業和旱地農業的基礎理論
研究和關鍵的配套技術研究。(4)食物安全、國人營養和健康。(5)提高科學種植與養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化,增加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御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動植物綜合生產力。(6)改進農產品加工、儲運技術,大力發展農產品保鮮、加工、儲運、包裝、銷售和綜合利用等技術,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技術保證,尤其要重視發展飼料工業和食品工業。(7)關注轉基因動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產,使我國農業緊跟世界高科技先進水平。此外,工廠化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旅游農業等也都是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發展方向。(8)針對我國農業生產的管理水平的實際,利用信息社會即將到來的有利時機,把農業生產中的"軟件"部分,特別是管理水平提升到應有的高度。
2."十五"期間體制改革問題
改革的指導思想。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以結構調整、機制轉換、人才分流、制度創新為重點,從農業發展的需求和農業科技自身發展的特點出發,調整農業科技力量的布局,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制建立的步伐,以改革促進發展。
轉制改革的方案設計框架。農業科研機構轉制將按照分類指導,抓大放小,適當歸并,促進發展的思路,積極有序地推進。
分類指導。目前對農口不同類型的科研院所,應根據其不同特點,進行院所定位,分類指導。對從事農業、林業、氣象、水利水文資源、生態環境、大江大河治理,防災減災、節水灌溉以及重大工程技術等公益性研究及應用基礎性研究的科研機構,按非營利性機構的機制進行運行和管理;對從事成果推廣、技術咨詢、信息服務、專業培訓、分析測試、質量標準等的科研機構,要轉變為實行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科技服務機構或中介機構;對具備研究開發優勢并形成自我發展能力或具備產業開發能力的科研機構,要轉為科技性企業或進入企業。
抓大放小,適當歸并。根據未來農業科技、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和目前科研單位專業結構分布情況,應在專業重組,結構調整的基礎上,重點依托綜合性科研機構,穩住一支高水平、精干的農業科研隊伍。保留若干個研究院,按非營利機構運行,由中央管理;歸并若干個科研單位,按非營利機構運行;若干個科研單位轉為企業;若干個科研單位轉為中介機構,實行企業化管理;若干個科研單位進行結構性調整并轉化。
促進發展。通過改革,進一步促進科研院所的結構調整和機制轉變,同時,配套進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財務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的改革和創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農業科技發展,有利于技術創新和科技產業化,有利于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的新型農業科技體制。
組建和完善國家、部、?。ㄊ校┘壯芯恐行摹⒅攸c實驗室、高科技園示范區、開發區、高科技集團等。近期將主要依托農口各部門的直屬研究院所,聯合有關院所、高校,通過組建國家級或地方級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高科技園示范區、高科技集團等科研機構,集聚農業最優秀科技人才,圍繞關系農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進行聯合攻關和技術創新,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3.在科技的使用上進行革命性變革,重視發揮科技的綜合作用,借助綜合國力,深層次地改變農業生產的重大機制問題。
由傳統的糧食開發機制轉向大食物開發機制。由于我國食物資源的豐富多樣和人口眾多,通過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類食物的資源成為人的食品以及創造出新的食品種類,其革命性變革的巨大作用將是不可估量的。
由傳統的種植業二元結構機制轉向三元結構機制。使"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轉為"糧食作物--飼料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這是挖掘飼料潛力,增加我國優質飼料的重要途徑。
由傳統的耕地資源開發機制轉向整個國土資源開發機制。我國廣大的丘陵山區、草地、海陸水面和灘涂都可發展各具特點的農業產業,特別是通過高新技術的運用,可以開發出人類未曾有過的農業產業,前途不可限量。
由傳統的農產品簡單加工機制轉向多次增值的現代化農產品制造業機制。使農產品在農村多層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現代化產業。
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從以下九個方面的比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國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農作物品種
我國擁有豐富的品種資源,但在種質資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發掘利用,野生種、邊緣種優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術保存種質資源和人工創造新種質等方面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比較落后。資源鑒定和品種資源工作體系也不夠完善。另外,在良種繁育體系與制度方面,不如發達國家規范化、科學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個體、器官或細胞水平上,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栽培技術
目前我國的耕作栽培技術體系仍停留在常規耕作技術與經驗上,同國外開展的以計算機為主的規范化、定量化栽培比較,還有相當差距。在利用化學調節劑調控作物生長發育方面,有的專家認為與國外的差距有15-20年。
在土壤肥料方面,免耕與少耕理論風靡全球,而我國的土壤科學基礎研究還很薄弱,施肥方法落后,世界先進國家的肥料利用率穩定在50%-70%,而我國只有30%-40%左右。
防止作物減產科技
據專家估計,我國植病生物技術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較,至少相差15年以上。在昆蟲行為機制、害蟲與寄主植物關系、害蟲與天敵間的生理、生化機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在農產品產后運輸、貯藏、保鮮、加工設施和技術也有很大差距。據估計,北京因糧食儲藏條件而導致蟲蛀、霉爛和其他侵害損失的糧食總和達500萬公斤。每年約有15%的生鮮果蔬損耗掉,直接經濟損失達兩億多元。
植物生物技術
目前國外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程度相當高,形成產業的產品主要有:細胞和組織培養產業,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試管苗和脫毒苗;微生物農藥,如蘇蕓金桿菌;生物技術農產品;獸醫治療藥物和防治疫苗品;農用診斷試劑;家畜胚胎移植技術;單細胞蛋白;人工種子和胚芽等。
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技術水平仍然較低,研究設備和手段,工業化生產還相當落后,生物產品商業化生產、產業化發展還不夠。
畜牧業科技
目前我國畜牧業科技水平只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總體上落后10-15年。特別是在畜牧業基礎學科研究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比較明顯。有些研究還幾乎是空白。
農田灌溉技術
瑞典、英國、奧地利、羅馬尼亞、法國等國的噴灌面積均已超過80%,美國、俄羅斯約為40%,美國微灌面積到20世紀90年代初就已達到總灌溉面積的3%,以色列灌溉面積中約2/3為微灌,1/3為噴灌。我國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無論在材質、性能、自動化程度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尤
其是自動控制設備方面差距更大。
農業機械化技術
從大量生產的現有產品來看,機具性能、質量技術水平,只相當于20世紀60年代國際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應用方面,農業機械化程度,機耕率為80%,機播率為77%,機收率為70%,而發達國家則全面實現機械化。
農業信息技術
計算機進入我國農業領域僅有10多年的歷史,但從世界范圍看尚屬起步階段,同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比較仍存在著較大差距,應用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目前,農業計算機應用水平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
林業科學技術
我國現有的林業技術水平同林業發達國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茖W技術對林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頃蓄積只有33.3立方米,遠遠低于我國森林總蓄積每公頃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國有林地面積只占全部林業用地的50%,而美國為95%,瑞典為98%,日本為96%;我國的樹木利用率很低,樹林出材率只占全樹的25%,而林業發達國家已從原來的全樹利用發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的利用;我國每公頃森林年均凈生長量僅為2.7立方米,而德國是6立方米,芬蘭是4立方米,美國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全面啟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緊迫性
1.適應世界農業科技革命的需要。
由于以育種技術和農業化學技術為主導的農業技術革命的帶動,到20世紀中葉,農業得到高速的發展。相應地,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導致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新材料、航空與航天、自動控制等現代技術的興起,使農業面臨啟動一場新的科技革命,并將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導。這次新的農業技術革命將導致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再次振興。
2.再次振興農村經濟的客觀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生了兩次革命性進展。第一次是農業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順了農村的經濟關系,是農業生產力巨大的全面釋放,奇跡般地快速達到農業生產的成倍增長,為終止我國農產品長期短缺的歷史創造了根本條件。第二次是鄉鎮企業的廣泛興起,使農村進行了歷史性的產業大調整,農村工業占全國工業增幅的主要地位,開拓了農村勞動力的重要出路,把農民引向小康。這兩次革命性進展,已各持續了一段時間?,F在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并將以突出科技為特點。
3.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方針、道路一些基本問題的客觀需要。
我們應著眼于以下幾個在20世紀尚未解決好的基本問題:
缺乏可靠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科學技術還沒有真正成為農業強有力的第一生產力,靠天吃飯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4.及時解決農業發展中面臨現實矛盾的客觀需要。
農產品質量差、農業效益低,是當前一個突出問題,它導致農民收入低,結構調整難。在"入世"之后,對農業的挑戰更為激烈,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將越來越顯露出來。在未來人口增長和需求多樣化進程中,資源和市場的雙重制約更加突出。鄉鎮企業技術推動的發展后勁不足。鄉鎮企業是農村非農產業轉移剩余勞動力的主渠道,由于產品升級、布局調整等問題,使其發展面臨轉折時期,難度較大,減弱了農村經濟實力,成為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
戰略思路和目標
1.戰略指導思路。要切實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科學技術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根本方向,促進科技與經濟和市場的有效結合。堅持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開發研究的有機銜接和有效配置,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既要加速常規技術的組裝配套、大面積推廣,又要力爭使農業高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業或集團;既要抓好農業增產技術,又要加速發展調整結構、提高效益、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技術;既要造就一批學術帶頭人、高級管理人才,又要培養一大批農業科技企業家,并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2.總體目標。"十五"期間要把為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技術支撐作為核心任務。
到2005年,使我國農業科技關鍵領域科技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農業科技總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縮短五年,科技在農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業、氣象業增長中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35%、55%、55%和60%以上,農業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到2020年,農業科技的基本任務是:滿足食物安全的技術需求。為實現糧食總產達到六億噸、肉類總產6500萬噸,人均日攝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質75克、脂肪75克等目標,提供技術保障。為農村經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為實現農民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達到小康提供技術與示范樣板區,帶動輻射面涉及全國范圍。為農村國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為科學使用農業資源,發展新興產業,為基本控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提供技術與示范樣板區并輻射全國。
[摘 要]農業技術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也是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農業經濟學教學改革要以課程特點為基礎,教學方法上要抓住“農業技術經濟學”的課程主線和基本內容,安排好課堂講解與練習相結合,注重教學的實驗環節,拓展社會實踐環節;同時要加強研究教學技巧。通過教學改革,真正讓學生掌握農業經濟學理論、方法及其實踐應用。
[關鍵詞]農業技術經濟學 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 實踐教學
農業技術經濟學是在我國產生、由我國命名的一門農業技術科學與農業經濟科學密切結合的交叉學科。[1]農業技術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自20世紀80年代創建以來,解決了我國農業發展中的許多實際問題。目前這門課程已成為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要求學生既要掌握農業技術規律,又要學會運用經濟學方法評估技術應用效果,因此須對“農業技術經濟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我國“三農”發展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農業人才。為此,筆者從教學實踐出發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提出幾點思考,以期促進“農業技術經濟學”教學的研討和交流。
一、農業技術經濟學課程特點
農業技術經濟學是專門研究我國農業產業領域內技術政策、技術方案和技術措施的應用與其經濟效果的經濟科學。[2]農業技術經濟學是一門技術科學、經濟科學聯系密切的交叉學科,它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涉及農學、工程學、生物學、經濟學、管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種學科,其構成要素為技術、經濟和計量。[3]農業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決定了該課程教學具有不同其他學科的特點,這也是研究農業技術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基礎。
(一)綜合性。農業技術經濟學涉及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經濟科學,要求農業技術經濟人才必須具有多學科知識和較強的綜合研究與管理能力,能夠組織多學科、多部門的協作研究,特別是對一些重大的或較為復雜的農業技術研究項目,只有共同進行綜合研究分析,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社會效果和生態效果。
(二)計量性。計量性是一般技術經濟學的一大特征。農業技術經濟學在對各種方案進行客觀、合理、完善的評價時,需要做定性和定量兩方面的分析。研究農業技術經濟問題,要以定性分析為基礎,以定量分析為主。從一定意義上說,農業技術經濟學分析和研究就是一個選優的過程,也就是在多種方案之間進行比較和評優,需要用數據和數量結論說話,而離開了定量分析,各種經濟方案的經濟性就無法評估。
(三)實用性。農業技術經濟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農業技術經濟所研究的課題、研究數據和材料來源、分析的方案都來源于農業生產建設實際,并緊密結合農業生產技術和經濟活動進行,并要通過實踐檢驗理論和方法正確與否??傊r業技術經濟學的核心就是為了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通過對大量實際資料的搜集、匯總、整理與綜合設計分析,使之達到農業技術要素的合理組合,提高經濟效益。
二、農業技術經濟學教學方法
結合農業技術經濟學的課程特點,在教學中需要做到教與學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掌握課程結構的基礎上,加強經濟理論學習和課堂練習,進行計量軟件的計算機操作和案例模擬,同時注重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一)掌握課程結構――兩條主線與三方面內容
農業技術經濟學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涉及多學科,內容豐富,評價方法種類較多,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認為“農業技術經濟學”學起來一頭霧水,感覺好像是農業技術學、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投資項目評估等課程內容的拼湊,不容易掌握。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課程結構和脈絡認識不清。事實上,農業技術經濟學課程體系基本完善,主線清晰,內容明確。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牢記和掌握農業技術經濟學的主線和內容,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理清思路,心中有數,前后呼應,融會貫通。
根據農業技術經濟學者和教師的總結,該課程的主線有兩條:一條是技術線,解決的是農業技術的內在發展規律,即研究關于農業技術創新、農業技術擴散與采用以及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等農業技術進步的規律問題;一條是經濟效益線,研究解決的是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經濟效益問題,即農業技術擴散與應用過程的經濟效益問題。這兩條線并不是平行的,它們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又存在著內在的必然聯系,貫穿課程始終。[4]農業技術經濟學研究內容由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方法具體應用三個有機聯系的部分組成。[5]基本理論部分包括農業技術經濟效果理論、農業投入產出邊際理論、農業生產結構分析及效率評價理論、農業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理論等。研究方法包括農業技術指標評價體系、農業技術經濟評價程序和農業技術經濟的分析方法,其中農業技術經濟的分析方法包括農業生產效率、農業技術進步、農業結構優化、農業投資評價等方法。應用型研究是運用技術經濟基本理論和方法解決技術政策、技術制度、技術方案以及技術措施的經濟效果問題。
(二)安排好課堂講解與練習相結合
農業技術經濟學內容涉及經濟學原理、經濟學評估方法及應用等,要合理安排好課堂和練習的結合。一是安排課堂授課內容。課程內容難易不同,對于比較易于理解的內容或學生以前在別的課程中學過的相關內容,可以粗略講解或讓學生自學。但對于比較難理解的章節內容,如經濟效率和技術進步測定部分,在課堂上需要多用時間,還要補充一些材料,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否則有些學生一次聽不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興趣。在課題上,還可以采取提問的形式,了解學生收獲情況,同時還加強了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二是要求學生必須進行大量的練習。農業技術經濟學教學內容上偏重于評價方法介紹,要求學生熟練運用這些方法進行技術經濟評價,因此多做練習非常重要。[6]學生們多做練習題,一方面可以檢驗所學知識的應用與掌握,不斷鞏固提高;另一方面學生獨立完成評價步驟,培養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練習有兩種方式,一是在課堂上,讓學生演算例題或練習題,發現作業中的錯誤,及時更正,或讓學生們當場提出疑問,教師進行答疑;另外一種,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們課下完成,然后提交作業,教師批改后反饋給學生。這種師生交流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三)注重教學的實驗環節
實驗環節是農業技術經濟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通過教師指導,讓學生們通過計算機實際操作相關計量軟件,結合案例來解決農業經濟學課程中相關的技術經濟問題。在農業技術經濟評估中,有些基本方法需要借助專門軟件支持才能完成,學生們只有親自動手操作,才能熟練掌握方法,并在實際中應用。根據課程內容,動態經濟效果評價、農業技術經濟效果評價、農業生產結構及其優化、農業技術進步測定、農業技術效率的測定等一系列的實現項目,需要EXCEL、SPSS、EVIEWS、DEAP、FRONTIER等軟件作為實驗教學軟件。實驗環節要安排充分的課時,保證軟件講解、演示和學生操作時間。實驗環節的教學安排要區別于一般授課安排,首先確定要解決問題、經濟原理、方法介紹、計量軟件以及案例,做好課件,提前發給學生們預習;其次在課堂上簡要介紹授課內容,重點是給學生們演示軟件操作的步驟,讓學生一起跟著教師做;再次教師講解完之后,布置課堂練習作業,并在教室巡回輔導、解疑;最后學生們提交作業,教師修改后反饋給學生。通過實驗環節能讓學生更深入直觀地理解和掌握農業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分析的步驟和程序,從而達到實際應用的目的。但是目前農業技術經濟學還沒有比較完善的專門的實驗教材,全憑教師講解或網上搜集資料,比較局限,所以我們正在著手編制《農業技術經濟學實驗教材》,希望能夠對實驗教學有所幫助。
(四)拓展社會實踐環節
農業技術經濟學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聯系相當緊密的課程,需要進行社會實踐環節教學。本人在“農業技術經濟學”教學過程中,設置了小學期實習,讓學生們在提高動手動腦能力、積累工作經驗的同時,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以便能迅速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需求。一是帶領學生們參觀農業科技園區,讓他們親身體會農業科研成果的應用的神奇效果,并聽取農業科技項目負責人假設項目的論證、評估和施行等。通過這樣的實習,在課堂上講授的技術創新,如無土栽培技術、循環農業技術、立體農業技術等,學生們覺得空泛,但在參觀、實習中他們親眼看到這些技術成果,非常感興趣,不時對技術、市場、經濟效益等方面提出問題,以前課本上學的內容立刻生動活潑起來,這樣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掌握了知識。二是讓學生自己深入企業或農戶調查,讓學生確定主題、設計調查問題,調查農戶或企業的關于農業科技方面的原始資料和數據,然后對數據和資料進行分析、評估,寫出調研報告。例如,測定全國或某一區域的農業科技進步對生產的貢獻率,評估農戶或企業的農業科技成果應用的經濟效果、社會效果和生態效果等。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們掌握方法的實際應用,產生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們對我國三農情況和農業企業的發展實際情況有所了解和認識,增加感性認知。
三、農業技術經濟學教學技巧
(一)結合科研。在高校許多教師都從事科研工作,把科研與教學結合起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例如,本人在講解農業技術經濟效果的測定時,就首先把發表在《農業技術經濟》上一篇關于我國糧食生產效率測量的文章展示給學生們,學生們很感興趣,但看到DEA方法公式比較復雜,有畏難情緒。但我告訴學生,只要學生們認真學好這一章的內容,同樣也可以寫出邏輯清晰、理論性強的文章。如此一來,學生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勁頭就大大增加,這一部分的教學效果非常好。
(二)結合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法是美國哈弗商學院最早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引用來自于項目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并對案例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見解、做出判斷和決策,以此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之一。[7]農業技術經濟學課程有很強的實踐性,非常適合采用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只充當主持人的角色,讓學生在一起互相討論、思考和交換意見,通過師生雙方對案例的分析與探討,運用技術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去解決實踐中所面臨的技術經濟問題。這樣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8]
(三)適當運用圖片和視頻。在教學中,要采取多種教學工具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提高授課效果。在農業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有很多農業技術講解起來很抽象,教師可多搜集一些相關圖片,直觀地展示技術成果。同時還可以多利用視頻,將關于農業技術經濟效果評價過程和步驟、可行性研究等,結合視頻來講解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