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5 11:14: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馬克思主義教育困境與解決途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馬克思主義是理論化系統化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的指導思想。要想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物質力量,必須讓馬克思主義理論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經驗的工具,任何理論都必須借助一定的語言才能表達出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實現通俗化、大眾化首先從馬克思主義教育語言通俗化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必須廣泛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大量使用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恰當使用網絡語言,消除學生在語言接受方面的障礙,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通俗化教育;語言藝術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經驗的工具,任何理論都必須借助一定的語言才能表達出來。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表達方式和質量,不但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還影響著學生內在語言的形成。在馬克思主義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必須巧妙地利用語言藝術,實現馬克思主義教育語言通俗化,消除學生在語言接受方面上的障礙。教師要廣泛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大量使用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恰當使用網絡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以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效果。
1日常生活語言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由社會實踐構成的社會生活為人們的認識活動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言。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非常重視運用日常生活語言。同志在教育過程中指出,“我們是革命黨,是為群眾辦事的,如果不學群眾的語言,那就辦不好?!蓖静坏@樣說,也這樣做,比如他把資產階級的進攻比作“糖衣炮彈”;為了突出軍隊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著名論斷;為了表達反動派虛弱的本質,他指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他還主張共產黨要認真學習群眾語言,讓黨員干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鄧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通俗化,為了突出科學技術在生產力中的作用,他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他的“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發展就是硬道理”、“摸石頭過河”等理論,被人民群眾熟知并廣泛接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發展觀也是通俗化的典范。
2文學作品中的語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一種理論要想在一個民族生根發芽,就必須與這個民族的文化有機融合。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包括傳統文化和現當代文化,雖然有些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有些傳統文化存在著封建糟粕,但是有些傳統文化中的不少內容,在目前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華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存在許多相似或相通的地方,中國的現當代文化更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產生的,馬克思主義能夠和中華文化相結合。
2.1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某些詞句相結合
同志善于把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某些詞句加以引申,用來表達和充實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某些基本原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引用《漢書?河間獻王傳》中“實事求是”來表達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黨的思想路線和工作方法;引用班固《前漢》中的“相反相成”來說明矛盾的統一性;引用《老子》中的“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來說明“物極必反”的道理。
2.2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的傳統俗語相結合
在五千年文明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在這些燦爛的文化中,一些成語、修辭、甚至諺語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素材,因為這些東西婦孺皆知、家喻戶曉,所以在傳播的過程中就會顯得輕松省力,而且理解的更加深刻,可謂事半功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如果能巧妙引用這些傳統俗語,由于這些俗語生動、貼切,學生一聽就懂,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效果。
2.3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當代文學作品相結合
以后,在思想解放的旗幟下,我國掀起了向西方學習的高潮。尤其是我國的文學作品,在與世界文學作品交流的過程中,吸收了新鮮血液,促進了我國文學的飛速發展,取得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內容博大精深,題材不拘一格,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比如在學習“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這一部分內容是教師可以運用以下詩句進行教學?!敖疱X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金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金錢可以買到飾物,但買不到青春;金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金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到虛榮,但買不到實學;金錢可以買到諂媚,但買不到尊敬;金錢可以買到權威,但買不到威望?!苯處煱堰@段話制成多媒體課件,可以通過文字呈現出來,可以通過聲音呈現出來,也可以通過動畫呈現出來,究竟采用哪種方法呈現,教師應該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而定。
3網絡語言
我國網民以10至39歲群體為主,占整體的747%,其中20至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304%,10至19歲為20.1%。雖然我國高中生網民的數量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數字,但是從上面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高中生網民的數量非常龐大,網民在高中生的比例非常高。網絡語言在互聯網上非常盛行,高中生網民對網絡語言也非常熟悉,目前,網絡語言在高中生的學習、生活、交往中隨處可見,網絡語言已經與高中生“息息相關”。網絡語言主要由漢語、英語、漢語拼音和一些線條符號構成,在計算機上非常盛行。網絡語言從“語言規則上來講,主要分類成句子型、諧音(擬音)型、字母字符型、文字增縮型等?!?
“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漢語語言的變體,融概括性形象性、時尚性于一體,豐富了語言表達的內容,使信息傳播更為有趣生動,為青年群體所熱衷?!迸c凝重深奧、嚴謹規范的傳統語言相比,網絡語言具有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生動形象的特點。
當然,教學語言與馬克思主義是手段和目的的關系,教學語言要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服務。在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師一定要緊密結合教材,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馬克思主義語言通俗化的有效途徑,力爭做到語言生動形象和內容準確無誤地有機統一。
摘要:曾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核心和首要課程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在新時期出現了尷尬的局面。教材單一,枯燥乏味;領導和教師雖有重視,但貫徹落實不力,應付居多;學生馬虎隨意,難以產生實際體會與成效。本文在分析困境的基礎上,嘗試提出一些見解,為我國高校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獻計獻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高校教學;困境;出路
德才兼備的人才對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我國教育部2016工作要點《關于優化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中明確規定,堅持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培養德才兼備的人,大學生處在塑造品行的重要階段,馬克思主義融合中國現實和傳統文化在塑造和鞏固大學生社會精神、世界^、人生觀、價值觀中作用極其重要。但是,目前我國正面臨著歷史的轉型時期,曾作為首要學習課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政治與道德等系列課程雖然還在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多方面卻出現了困境。
首先是馬克思主義教育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存在誤解。筆者對所在地區的院校做了一次隨機性抽樣調查。342份有效試卷中,有271人認為專業課比馬克思主義教育課程更重要。而這些人中又有232人認為這樣的課程是“洗腦”課,是學校開設,自己為了應付考試才學的。認為能從中受益的學生只占三成左右??梢姶蟛糠謱W生不重視馬克思主義教育,沒有認識到學習的目的和意義。這樣自然難以產生實際效果,更難以產生情感的認同了。
其次,學院領導和任課教師也重視不夠。雖然口頭和宣傳上都說馬克思主義教育意義深遠,作用重大,但實際落實和行動相差甚遠。教育投入不大,多媒體室建設和安排使用不到位。教材和輔助教材、通俗閱讀材料嚴重缺乏。就是具備了材料和條件,在使用和教學實踐中未必“材”盡其用。很多該專業課程的老師僅與應付,或為了教育改革與檢查才采用多媒體設備教學。平時的大部分時間難以采用各種資料和教輔材料,多數僅僅只是理論講授和口頭教學。要么義正辭嚴地照本宣科,要么按照教材對知識原理做孤立的重復,學生根本感受不到理論的豐富多彩和現實的針對性,難以產生興趣去思考學習。
再次,教學要求低,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很多院校都將馬克思主義教育作為公共課合班上課,學生人數多,座位混亂。這和專業課的人數、位置固定大不一樣。很多任課老師不熟悉上課的學生,距離感遠,課堂管理差。學生課堂上玩手機,交頭接耳;趴桌子,打瞌睡的人也不在少數。教學中師生互動少,作業不到位??荚嚺c檢測也大多是開卷考試,相互抄襲和形式計分現象并不少見。
實際上,馬克思主義作為世界觀,方法論體系,非常強調實踐意義和指導作用。它與我們的思想情感、素質培養、道德啟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往諸方面都息息相關。“平凡偉大馬列真”這句話是老一輩先進分子的普遍評價。它能夠融入人的生命和血液中,形成人的信仰,與人須臾不可離分。許多先進分子和杰出人物就是在青少年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以后終身都以之為指導的。馬克思主義也因此成為了他們的靈魂。甚至很多人當年為了追求馬克思主義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如此對照,可以看出,當前我國高校的確在馬克思主義教育方面有許多需要改革的地方。
時代和形勢變化讓社會的重心發生了轉變。重視經濟生產和專業建設,追求物質享受成了社會的主題,我們的馬克思主義教育也應該有相應的改變,根據變化采取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嘗試新的教育模式。
1.在保持馬克思主義精神本質不變的前提下,要更多地體現當前時代的新內容,新需求,更多更好地體現馬克思主義新時代的服務功能和指導意義,提高大家的綜合素質。如,以故事和哲理的方式編寫教材和教輔,介紹馬列發展史,哲學原理與法則。要改變馬克思主義高高在上,遠離實際生活的感覺,將其融入時代,融入社會,融入學生現實中。積極努力拓展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應用領域,不僅僅還局限在階級斗爭與革命領域,注入一些著眼于培養人們新時代正常的群體意識與社會意識的新內容。以案例剖析、哲理推導、故事小結、課堂啟發與討論的方式引出辯證法等內容,能給學生以正確的世界觀和實用的方法論。在此基礎上給他們以貼近生活的社會理想和價值的合理建議,以及時代關注等。
2.高校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教育機構要激濁揚清,領導自身不要將社會市井之氣和庸俗品行帶到學院和教學工作中。體現時代性,并不是就要庸俗或勢利。馬克思主義教育恰恰就是要在復雜的形勢和環境下找到大背景中的正能量和積極正面的力量。我們不僅要積極宣傳,更要實際重視馬克思主義教育在高校中的堡壘作用和思想引領作用。從教育設施和實踐中予以建設和落實。系統地保證馬克思主義教育硬件設施的完備和使用,實際教學的體系安排,教學目標的實現。監督思想政治課的具體安排、專業教師授課的質量,學生的實際到位。而不僅僅是馬虎對待,應付了事。
3.專業教師在授課中,首先自己要端正態度。一些專業教師在外兼職,身份模糊,教學時言行失范,學生何以受教?其次,專業教師要不斷努力豐富自己的馬列主義知識和深化理論水平。教學中要言傳身教,現身說“法”,尤其是注重教學與現實的結合,時代背景與學生實際的結合,讓學生感受到馬克思主義教育對他們的真正價值與實際意義,馬克思主義原理與科學哲理給他們所帶來的諸多的啟迪與升華。當然,任課教師更要有“人”的積極發展的熱情和精神,教會他們的科學道理和規律,為他們今后發展樹立正確態度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師教學語言也盡量要有一定的幽默風趣,將本來冷漠和有成見的學生引入課題中,做好入門關,從而使他們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變得自覺自愿地學習與追求馬列主義。
4.引入現實教學法,借鑒外國經驗,寓馬克思主義教育于生活實踐中。一般,很多高校都將馬列主義教育劃歸思想政治部,視之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美國、日本將此類教育稱為“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素質教育”。他們非常注意將工作與生活實踐、物質環境結合起來,如參觀博物館、名勝古跡、文化展覽等,鼓勵學生參加多種競技活動,將政治、歷史、道德、法律與個人心理、價值觀等結合起來,不知不覺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英國、法國、新加坡也重視個人、組織、社會和國家的結合,很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義務感。他們將此類教育貫穿在整個學習生涯中,有目的,重實踐,有創新,不做作,自然而有新意。我們也可以充分發揮紀念館、展覽館、影視書籍、文體藝術和各種社會資源的作用,不斷充實馬克思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求突破舊法,取得新的教育成效。
5.綜合其他科目,結合其他課程,如時事政治、科學藝術、道德修養、法律基礎等知識,結合不同高校的特點,將馬列主義設計的各個方面都能積極融入到實際教育教學的內容中去,開拓學生視野,啟發他們思考,感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普適性、科學性和實際性。還可以嘗試“請進來”的辦法,讓學生在實際環境中找到現實著力點。請一些有影響的社會專家來學校授課,一些時代榜樣和先進典型給他們做報告和講座,讓學生看到他們是怎樣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思維與信仰的,馬克思主義怎樣給他們的人生帶來改變和提升的。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重視起來,并真正嘗試著做些改進工作,情況就一定會有好轉的。
【摘要】本文在闡述馬克思主義教育公平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的教育失衡問題,探討了促進教育公平的對策: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進經濟平衡發展,保障教育公平的實現;完善教育體制,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教育投入,為教育公平的實現提供物質保障。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教育公平觀;主要內容;我國教育公平;促進對策
社會公平問題是我們社會的熱點問題,它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公平正義、民主法制、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Ⅲ公平正義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基本要求,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而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公平的實現具有重大影響。但在當前社會中,我國城鄉、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教育不公平問題更加突出。例如城鄉之間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合理使農村地區教育設施落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等弱勢群體就學困難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現,因此,要探析實現教育公平的對策,應從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公平理論出發,全面了解馬克思主義教育公平理論,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公平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這對于構建中國特色的教育公平理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的公平觀與教育公平觀
馬克思主義公平觀認為,公平作為一種觀念形態,是對社會現象或行為的主觀感受,因此人們的公平觀歸根到底取決于物質生產實踐,馬克思說過,人們頭腦中的每一種影像都是社會現實的反映,“甚至人們頭腦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們的可以通過經驗來確認的、與物質前提相聯系的物質生活過程的必然升華物”。所以,應當將公平問題放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去考察,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直面現實的科學態度和方法。
教育公平問題是社會公平理論在教育領域的延伸,針對教育不平等的現實狀況,1866年,馬克思提出了教育是“人類發展的正常條件”和每一個公民的“真正利益”)。口’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相關闡述中,了解到教育公平問題主要表現為“教育的平等性”問題,一是教育是一項平等權利,二是要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教育公平觀的主要內容
1、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為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雇傭大量的工人和童工進入工廠勞作,試圖實現工人和機器的異化,使得大量的童工不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大量優質的教育資源被經濟地位高的資產家享有,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為爭取無產階級享有公平的教育權,恩格斯明確提出“國家出資對一切兒童毫無例外地實行普遍教育,這種教育對任何人都是一樣,一直進行到能夠作為社會的獨立成員的年齡為止。這個措施對我們的窮兄弟來說,只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因為每一個人都無可爭辯地有噯面發展自己的才能,而且當社會使愚昧成為貧窮的必然結果的時候,他就對人犯下了雙重的罪過”。因此,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公平的受教育權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
2、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各種異化現象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將工人禁錮在機器前,教育的內容只是要求無產階級提高自己生產的技能,為資本家創造更多的財富,這樣的受教育機會是被迫的,是受資產階級的統治思想所影響,并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人成了機器一樣被資本家使喚的工具,失去了獨立的本質,身心受到摧殘,這歸根結底是源于私有制的存在,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智力體力的發展,是個人的興趣、觀念、需求、道德和個J性等的發展,它的實現只有到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
3、實現教育公平的社會條件
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是人的精神活動,是由生產關系決定的,實現教育公平不能脫離政治和經濟條件。馬克思曾對脫離政治和經濟條件空談平等國民教育的德國工人黨進行批判,提出:“平等的國民教育?他們怎樣理解這句話呢?是不是以為在現代社會中(而所談到的只能是現代社會)教育對一切階級都可以是平等的呢?或者是要求用強制的方式使上層階級也降到國民學校這種很低的教育水平,即降到僅僅適合于雇傭工人甚至農民的經濟狀況的教育水平呢?”這層層的問題,一方面,揭露了德國工人黨離開政治和經濟條件空談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提出經濟的發展和政治上的平等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礎。
三、當前我國教育公平存在的問題
教育公平問題一直是我國教育界和整個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我國在馬克思主義教育公平觀的指導下,結合我國具體國情,一直致力于教育公平問題的發展,雖然有所成就,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城鄉教育差距大,農村教育相對落后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拉大,進而使得城鄉之間的教育水平也在慢慢增大,由于農村地區經濟落后,教育設施和教育資源相比城市來說是非常陳舊和落后的,教育設施不齊全,教育環境差,使得農村的孩子不能通過先進的教育設施得到直觀的感受,學習到新鮮的內容,從而使得農村的孩子獲取信息的速度相比城市的孩子會更慢,同時,農村地區地處偏僻,一些圖書資源、優質的教師資源流向城市,農村孩子享受不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帶來的教育水平的提升,為了生存的需要,甚至一些農民涌向城市務工,使得許多留守兒童由于家庭經濟困難而不得不放棄入學的機會,這嚴重影響到教育公平的實現。
2、教育體制的不公平
在當前義務教育的制度下,雖然許多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在教育過程和制度下仍存在著些許的不公平。城市和農村地區亂收費的現象突出,時不時就得收取學生的費用,甚至是比較高的費用,這讓一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承擔不起。除了收費,在高考教育體制下,高考錄取分數線也存在著不公平,在不同經濟條件下的地區,為了讀上名牌大學,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分數線低一些,而經濟條件差的地區錄取的分數線要高很多,使得欠發達地區的孩子會比經濟條件好的地區的孩子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多很多,甚至由于一些地方保護主義和本地區擇優錄取的隱性制度下,一些孩子即使考上了也殘忍的刷下去,這使得教育公平很難實現。
如今高校收取學費的問題上也存在著不公平,不同學校不同專業收取的費用是不一樣的,家庭經濟條件貧困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好的大學,但面對高額的學費,即使喜歡某些熱門專業但也只能望而卻步而選擇其他學費較低的專業,對于家庭經濟條件富裕的孩子,顧慮就少了,即使高額學費也由著自己的興趣而投入大量的資金。
3、地區之間經濟的差異形成的教育結果不公平
當前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但地區之間經濟水平的差異性使得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合理。經濟不發達地區教育資源欠缺,教育配置各種不齊全,而經濟發達地區教育環境、教育資源豐富,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在這樣經濟水平的差異下,每個人的智力水平會不同,他們個性與潛能的發揮也會不一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差異也較大。從基本的素質與能力來看,一般經濟發達地區的孩子比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孩子能力要更強,接受的新鮮事物較多,思維更活躍,在選擇職業方向、就業競爭的環境下,他們往往會更加出色和受歡迎。在這樣的差異下,教育結果也是不公平的。
四、我國教育公平實現的對策分析
1、促進經濟的平衡發展,保障教育公平的實現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現教育公平不能脫離經濟條件。社會經濟條件是實現教育公平的物質保障。因此,為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公平,應落實“十三五”規劃精神,大力發展經濟,縮小城鄉之間經濟的差距,大力扶持農村地區的教育事業,加大對農村教育設施和教育資源的投入,為教育公平的實現提供雄厚的經濟支持。
2、完善教育體制,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
在當前教育下,迫于學習的壓力,在教育過程中往往只是單純傳授知識的過程,即智育的過程,這對于我們一直提倡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國應完善教育體制,從教育的總目標出發,根據不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針,因材施教,建立一個符合我國教育實際的科學教育目標,促進人的個性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加強教育的法律法規建設,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應通過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為推進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障。教育中亂收費現象,教育腐敗的問題嚴重,應加強對該類現象的法律監督,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教育中的腐化現象,加強教育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提高公民對教育不公平現象的監督意識。
3、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為教育公平的實現提供物質保障
教育投入是教育發展的保障。由于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合理配置,政府應加大對貧困地區教育的投入,包括教育設施的完善,教育條件的改變,比如改善農村地區學校教學用房的條件,改善當地教學環境,讓孩子能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下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圖書資源供學生閱讀,使他們及時了解外面的世界,學習到更多更豐富的知識,同時還要加強建設農村地區學校教育的文體設備,讓學生不僅能學到課堂的知識,同時加強鍛煉,培養健康的體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還應合理配置教師資源。當前我國教育存在優質教師資源流向重點中學,重點班級,而普通中學優質教師資源缺乏,使得教育發生了層級的劃分。因此,應引進優秀的教師資源進入普通班級,提高教師的師資待遇,及時發放教師工Y,為教師提供良好的住房條件,使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進入普通中學和普通班級,優化教師資源的流向,滿足教育公平發展的師資需求。
4、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對象是人,在教育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肯定人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性,充分發展人在教育過程中的智力、體力、興趣、道德和個性等的發展,允許和鼓勵人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面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應當根據他們的特點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培養方案,發掘每個學生潛在的潛能,堅持統籌兼顧的方法,“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充分做到“以人為本”。
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就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作為社會主義的國家,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引領作用毋庸置疑。高校作為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能否搞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讓大學生真懂、真信、真用,直接關系著社會主義事業的傳承和發展。貴州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存在的問題明顯,如何來解決貴州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面臨的問題,找到正確的教育模式,對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意義重大。
高校作為馬克思主義教育的主要基地,關系著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建國以來,為了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高校對馬克思主義的相關課程設置及內容作了多次調整。為培養“四有新人”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國際環境的日夜復雜,國人的意識形態受到了猛烈的沖擊,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呈現出不同層面的問題。下面將從貴州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路徑進行闡述。
貴州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現狀問題
教育理念滯后。模式單一。貴州高校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理念方面存在明顯的滯后問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定位不準確,只是單純地局限于大學生思想問題的解決。而忽視了客觀存在的實際問題及心理問題。在就業壓力不斷加大的形勢下,高校教育的重點放在了大學生技能的培養和證書的獲取等方面,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缺乏思想上的重視。對于大學生來講,對那些實用性、技能型強的課程十分重視。導致大學生功利主義的思想不斷增強。
“教育模式是一種獨特的研究范式。它力圖從知識形態上解決理論與實踐的連接問題,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論實踐化和教育實踐理論化的中介”。高等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開展多年。教育模式仍然較為單一。還是以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模式為主,理論課時占據教學課時的大部分,實踐教學環節的效果也不容樂觀。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僅僅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對馬克思主義的內涵沒有內化于心,與社會實踐嚴重脫節。雖然也在探索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如網絡教育,但是產生的效果不太理想。沒有達到預期。
教育體制局限。載體分散?,F行的高校體制行政化現象普遍存在,在教育管理過程中,重管理,輕育人成為常態,本來是學生馬克思主義教育重要隊伍的輔導員受制于各種行政事務而分身乏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的理論教育?,F在外界對高校評價機制的不科學。特別是貴州的地方二本院校,就業率成為評價一個學校好與壞的重要衡量指標。也是來年招生宣傳的重要數據體現。在這樣的形勢下,高校只注重學生實踐技能和知識能力的培養,而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力度不夠。
教育載體是各種教育要素連接的紐帶,為了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必須要選擇和使用好各種載體。在現有的理論教育過程中,還是以傳統的教育模式為主,實行灌輸式的教育方式。目前的教育載體是多中多樣的,除了政治理論課的學習,還有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黨團組織活動等,可是高校沒有能夠根據學生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載體?;蛘咧皇鞘褂闷渲幸环N載體來進行教育,未能形成合力,無法調動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教育效果不明顯。
教育內容片面。講解空泛。貴州高等院校在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更多地體現出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特點,產生的結果是學生掌握了知R。卻不能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由此可見。貴州的高等院校沒有能夠把馬克思主義的內涵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講授局限于教材,內容枯燥。缺乏現實的指導意義。沒有達到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應有目的。
馬克思主義教育要與大學生的現實緊密地結合起來。作為教師,要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個人成長的關系。通過調查發展,貴州的高等院校幾乎都存在著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現象。脫離社會發展的實際,脫離學生思想的實際。不能幫助學生解決好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內化于自身來指導實踐,無法成為學生的行動引領。
教育環境復雜。凈化滯后。當今國際國內環境日益復雜。其導向性、隱匿性的特征對大學生生活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西方國家彌漫的一些不良風氣也滲透進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價值觀念對國人固有的意識形態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影響著國人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社會環境紛繁復雜。社會問題依然很多。貴州的高校在此大環境之下,對這些不良的環境沒有進行及時的反應。貴州高校大部分屬于應用型大學。大學的定位就是培養地方型應用人才。注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對環境優化的反應不夠及時,沒能營造一個良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環境。影響了教育效果的實現程度。
貴州高校馬克思主義的路徑
進一步完善馬克思主義教育模式。馬克思主義教育模式作為一種實踐范式和理論模型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在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養,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實效性。這就需要不斷地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模式。首先。要做到主體性教育模式的不斷強化。貴州高校豐富和完善馬克思主義教育模式,要抓好教師、黨政團干部、輔導員這幾個主體,讓這些主體根據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及需求來提煉教育內容,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其次,要做到提倡和落實素質教育模式,大學生作為祖國建設的后備力量,其素質的全面發展是祖國不斷前進的動力保障。未來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素質的需求會更高,如何來落實素質教育,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調動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不斷引導學生發揮自身潛能,提高綜合素質,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最后,要做到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顯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種公開手段、公共場所,有領導、有組織、有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隱性教育,是相對于顯性教育來說的。將教育內容隱含在創設好的情境教育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某種思想并內化為自身行為規范的教育方法。兩者之間存在相互對應,相輔相成的邏輯關系,貴州各高校對馬克思主義教育主要通過顯性教育的方式進行。比如理論課教學、專題講座、形勢政策等,這樣的教學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大學生個性的不斷增強,傳統的顯性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更好地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需要隱性教育方式來彌補,兩者的有機結合既要利用顯性教育的灌輸作用。又要利用隱性教育的情境育人作用。
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教育載體。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教育載體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如何豐富馬克思主義教育載體,是貴州高校必須要去思考并落實的現實問題。如何豐富馬克思主義教育載體:首先,改革傳統教育模式。傳統教育模式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沒有充分發揮好學生的主體地位。改革傳統課堂教育載體。需要改變大班上課的現狀,嚴格規范師生比例。同時還要改變具體的課堂教學方法,除了傳統的講授法之外還要充分利用好案例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與激勵式教學法等。其次,充分利用好網絡教育載體。隨著互聯網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不斷加深,網絡成為大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谶@樣的現狀,利用網絡來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先決條件。貴州高校應該完善馬克思主義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建設“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網站”和馬克思主義教育微信公眾平臺,與其它高校合作開發教學資源。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網絡平臺。引導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通過微信、QQ、論壇、貼吧、視頻等網絡平臺加強互動,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再次。運用好手機載體?!笆謾C媒體被人們譽為繼報刊、廣播、電視、網絡之后的第五媒體”。大學生手機擁有率基本上達到了百分之百,手機成為學生獲取資料信息的主要渠道。使用手機載體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需緊跟時代性,及時更新手機載體的內容,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彩信、手機視頻等把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傳達給學生。同時要注意內容的層次性。盡量結合專業特色進行通俗易懂的,多層次的內容傳送,最后。加強實踐教育載體的建設。要組織學生多去參加社會實踐,走訪調查社情民情。作為貴州的高校。應該充分利用本省的文化資源。建設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圣地、烈士陵園、革命歷史博物館等是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如遵義會址、紅軍山、猴場會址等,讓學生現場參觀體驗,使其明白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成就。
不斷強化馬克思主義教育內容。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內容,首先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道德品質。其次。要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一個新的高度。當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能夠自覺地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需要增強學生對國家的政治認同。認同國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價值和政治規范。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也要加強愛國主義的實踐教育,通過一些重大歷史活動紀念日加強愛國主義實踐教育,增強愛國情感。最后。馬克思主義教育要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大學階段處于大學生個人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各種價值觀念缺乏判嗔Γ容易出現價值認知錯誤和行為的偏差。高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需要構建起有效的機制。核心價值觀作為國家頂層設計的產物,不能只停留在觀念層面,要把它納入國家制定的各項政策法規之中。同時也要加大落實力度。建立落實情況的追蹤問責制度,強化考核激勵機制,調動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最終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以有效地貫徹執行。
進一步優化馬克思主義教育環境。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及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提升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困難加劇。需要對教育環境進行不斷地優化。優化馬克思主義教育環境,可以從學校環境與網絡環境的優化著手。首先。創造良好的學校環境。學校環境主要包括物質環境、制度環境和文化環境。物質環境的創造就是要營造一個自然環境良好、學術氛圍濃厚的輕松環境。制度環境的構建要求高校的管理體制要與國家的政策法規緊密結合。要體現制度的科學性、規范性及靈活性等特點。創設文化環境就是要在高校內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流價值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蝕,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其次。要創建制度規范的網絡環境。在制度規范的前提下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使大學生在文明的網絡環境中去接受教育,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一個不能在網絡社會中確立并捍衛住自己獨特網絡利益的地域或國家,將只是一具空殼”。馬克思主義教育需要社會提供一個良好的大環境。政府有關部門要通過紅色網站的構建來大力宣傳主流意識形態,弘揚社會的主旋律,從而形成一個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貴州高校要加強網絡組織環境的構建,把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知識融入網站,在學校貼吧和論壇里面定期推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相關內容。同時要注意推送形式和推送內容的生動趣味性。需要不斷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督管理,對網絡中一些不良信息要加強監管,確保正確信息的暢通無阻,禁止非法信息的惡意傳播,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貴州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理論研究是前提。關鍵還在于落實行動。大學生作為社會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祖國的未來,關于他們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問題,是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問題。所以。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始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尋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是擺在貴州所有高校面前的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嚴峻的考驗,與此同時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本文根據對大學生的上網情況調查進行分析,闡述了建設互聯網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理念,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傳播性開設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新途徑。既增加了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渠道,又擴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以達到增強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 馬克思主義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互聯網
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全球信息化使得整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帶來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互聯網信息良莠不齊,各種不同的文化觀點以及一些消極、不健康、甚至反動信息在互聯網上大量存在,各種不同的文化思想在互聯網領域影響著大學生的精神思想;另一方面互聯網上也擁有豐富的知識以及獲取知識的渠道,這些都能促進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調查分析大學生上網情況
通過對即將畢業的5000多名大學生發放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及調查結果如下:
(一)上網時間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每天的上網時間4小時以上的約有18%,2-4小時的約有30%,1-2小時的約有46%,而每天上網時間1小時以下的只有約6%的學生。
(二)上網主要內容
調查顯示大學生上網主要內容主要包含新聞時事、文體娛樂、學術資料,上網目的主要是獲取信息的學生約占46.6%;交友談心的學生占到22.4%;游戲娛樂的學生約占18.4%;其他類占到12.6%。
(三)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影響
調查顯示大學生因上網導致思想觀念不穩定的學生基本沒有,42.7%學生認為網絡促進了開放、自由;14.8的學生認為網絡導致了混亂、犯罪;17.6%的學生表示網絡促進了平等、民主;還有24.9%的學生不是很清楚。
雖然這次調查的學生并不多,不能代表全國所有的大學生,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出一些結。其一,互聯網對于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互聯網成了大學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我國的高等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尤其是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其三,互聯網的全球性、隱秘性、即時性非常符合大學生追求個性、追求自我的理念。因此建設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陣地需要從這些方面入手。
二、建設馬克思主義立場的網站
(一)高校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大部分都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站,一直在觸摸網上思想政治工作領域,進行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工作。但是因技術水平低、疏于管理,導致網站重復性垃圾信息較多,訪問速度較慢,信息匱乏更新不及時等。調查顯示約43%的學生從未點擊馬克思主義網站,32%的學生偶爾瀏覽馬克思主義網站??梢哉f我國高校的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目前還處于空白起步階段。
(二)完善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結構
對于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仍處在摸索階段,針對網絡導致大學生思想不穩定的情況,大概從以下幾點多加注意:其一,準確定位,建立完善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整體結構,為大學生提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其二,統一規劃,鼓勵大學生與老師共同創辦以學校為名義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網站,同時利用微信、微博等加大對網站的宣傳力度,使得“紅色網站”花開遍地;其三,把握好“三關”規則,即政治關、法律關、保密關,堅決不能出現反馬克思主義、違反法律法規、泄露黨政國家機密的情況出現。
(三)建設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信息源
大學生在互聯網中選擇信息主要依據個人喜好,如果不投其所好就無法保證點擊量,進而更談不上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陣地建設。調查顯示約有46%的學生反映馬克思主義網站內容老舊毫無新意,樣式古板形式單一,無法吸引學生瀏覽。因此要建設好馬克思主義教育網站,信息源是關鍵,具體應當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網站上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例如馬克思主義作家的經典名篇,我黨的優秀人物事跡,普及馬克思主義的影視資料等;然后,充分深入的對大學生進行調研,了解他們的需求,以提高網站的豐富度及精彩度。
(四)馬克思主義教育網站欄目與版面的設置
大多數人第一眼的感覺很重要,因此網站的欄目與版面設計一定要能抓住學生的眼球,@樣才能使學生有興趣繼續瀏覽。例如清華大學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網站,設有學習園地、黨建風采、焦點話題、休閑一刻、網絡課堂等優秀欄目,其中休閑一刻下面設有革命歌曲與影視資料兩個小欄目。觀其整個版面的設計不但具備了知識性、教育性,還具備了娛樂性。這樣的網站版面就能夠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網站欄目與版面的設計既要注重趣味性,使得學生瀏覽不至于產生枯燥感,同時也要注重知識性、教育性,這樣才能達到網站建設的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發展,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帶來了影響,也帶來了機遇。高校應當緊抓這個機遇,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經?;ヂ摼W與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結合既有互聯網的趣味性、即時性也有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性、知識性。本文通過對當下大學生進行調查,得出互聯網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進而對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設馬克思主義教育網站的建議,希望能對高校網上馬克思主義教育提供一些參考。
(作者單位:昆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