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5 11:07: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股票市場發展對貨幣政策影響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伴隨著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貨幣需求已不再相對穩定;貨幣供給結構和數量已發生變化;貨幣政策傳導更趨復雜;貨幣供應量與實際經濟變量失去了穩定的聯系;貨幣數量不再簡單地與物價和收入呈比例關系。就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進行定性分析,著重分析財富效應對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得出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應關注股票市場發展,但不應完全依據股票市場的發展。
關鍵詞:股票市場;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一、引言
中央銀行要使貨幣政策的效用最大化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必須完全充分地掌握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里,市場經濟國家的銀行主導著金融體系,銀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傳導的主要機制,但是,隨著股票市場的深化和發展,銀行體系在一國融資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對下降,股票市場作為融資渠道、資源配置和產權交易的地位和作用日漸增強,使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更加復雜;另外,傳統上大多數國家都把抑制通貨膨脹即保持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穩定作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主要最終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對經濟增長日益重要并且與消費價格水平相關的資產市場價格股票價格是否納入貨幣政策的目標之中引起了經濟學界的激烈爭論和中央銀行的極大關注,這就使以穩定幣值作為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受到挑戰;以及隨著證券市場深度與廣度的擴大,股票市場成為銀行信貸渠道以外的影響貨幣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從而對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再貼現、準備金制度和公開市場操作產生了影響;最后還包括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在下降。
二、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
一般而言,貨幣政策傳導經歷如下過程:當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如公開市場操作)將影響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超額準備金的變化一方面通過影響銀行的貸款擴張能力直接使企業和消費者增加支出從而增加總需求,另一方面,通過銀行的信用創造功能引起貨幣供給的變化,從而引起金融市場利率以及金融資產收益率的變化,進而影響支出和總需求。在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中,銀行信貸渠道是貨幣政策傳導的主通道,銀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貨幣政策傳導的主要機制。但隨著股票市場的深化和發展,大企業以及原來主要依靠銀行信貸才能獲得資金的大量中小企業都能低成本地進入股市直接融資,銀行信貸渠道傳導貨幣政策主通道的地位將大打折扣,而股票市場傳導貨幣政策的功能則日益突出。在貨幣政策的傳導過程中,傳統的、教科書式論述的是凱恩斯的理論,即央行的政策調整先影響市場短期利率,再傳導到長期利率,影響投資水平,進而影響實際經濟。股票價格的上漲會通過財富效應影響消費,從而影響社會信用規模和實際經濟活動。財富效應,根據生命周期模型,居民的消費支出由居民的畢生財富決定,人的畢生財富由人力資本、真實資本及金融財富組成,而金融財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普通股;當股價上升時,金融財富增加,在邊際消費傾向一定的情況下,居民的消費支出將增加,從而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當然股價的短期爆發性上揚,對消費者而言只是暫時性收入的變動,對消費的刺激作用較小。但如果股市的繁榮是長期而穩定的,居民的金融財富將持續增長,居民的消費支出將會增加。此外,長期穩定發展的股市還會改變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從而增加人們的邊際消費傾向而增加消費支出。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新經濟的出現使勞動生產率持續提高,帶動股市持續上漲、活躍,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對消費與投資需求的影響。一般地講,升息會增加企業的利息成本而減少投資需求。但勞動生產率水平的提高使公司盈利和價格――收益比率上升,同時投資者從股市的回報率高于利息成本,這必然會削弱利率對消費和借債入市需求的影響。從這幾年美國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操作結果來看,利率對股市價格的影響已有所改變,表現在:一方面利率對股市的影響在下降,另一方面股市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在加大。以前,美聯儲調息對股市影響很大,當利率上調,股市價格通常是大跌;當利率下調時,股市價格上漲。而近幾年從美國聯儲利率調整的影響力來看,股市投資者是透過利率的變動來預期美國經濟走勢而非利率本身的含義,也就是說,當利率上調時,股市也同時大漲(個別情況除外),因為利率上調意味著經濟的增長趨勢;如果利率下調,其意味著經濟的疲軟,股市也隨之下跌。利率與股價的關系已經有所改變,美聯儲的利率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力已在下降。相反,美國的貨幣政策調整經常要考慮股市走勢的因素。如2001年3月20日美聯儲調整利率多少與股市的發展動向有關,尤其是考慮到調整前股市財富縮水對消費支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效應。又如2001年4月18日,美聯儲在降息的公告中表示,持續下跌的股票價格、制造業疲軟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景氣是促使聯儲今日降息的主要原因。
三、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影響
傳統的貨幣政策立足于保持幣值穩定,多將商品和勞務的一般價格水平作為目標。但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股票價格的變動已經開始對一般價格水平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并直接關系著投資者的生活水平(在此意義上與商品價格的作用一樣),因為股票價格對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具有重大影響。一方面,股票價格的上升會改善企業、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從而通過財富渠道帶來一般商品和勞務價格水平的膨脹,同時,股票價格的膨脹與消費品價格的膨脹一樣會歪曲價格信號,誤導實體經濟的投資與決策,從而造成實體經濟中的資源配置不當。股票價格的快速攀升還可能會促進企業過度投資或促使投資者過分貸款投資股市,助長股市泡沫。從理論上說,股票價格的膨脹有可能造成一般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膨脹,因為財富效應會增加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刺激消費者花費他們的股票收益。即使在產品市場的買方條件下,股票價格的猛漲對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膨脹沒有什么影響,中央銀行也仍然應該關注股票價格的膨脹。因為股票價格的膨脹與消費品價格的膨脹一樣會歪曲價格信號,從而造成實體經濟中的資源配置不當。股票價格的快速攀升可能會促使公司過度投資或促使投資者過分貸款,因為他們可能在未來的資本收益上下賭注。股票價格膨脹的另一個巨大風險在于它的高度波動性。這種高度的波動性在更大的范圍內引起金融與經濟的不穩定。歷史的經驗證明,股票市場持續的泡沫時間越長,它爆破的聲音就越大,對實體經濟的損害就越嚴重。另一方面,一旦股票價格劇跌,則會使企業和個人的財富大幅縮水,從而動搖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并大量減少投資和消費支出,同時,由于銀行抵押品價值的縮水而使銀行陷入財務危機之中,誘發信貸危機,這些情況在極端的情況下會引發嚴重的通貨緊縮。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急劇下跌引起的通貨緊縮才是真正可怕的通貨緊縮。因為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劇跌意味著個人和企業財富的急劇減少,嚴重動搖人們的消費信心,減少消費支出。同時,由于銀行抵押品價值的縮水而使銀行陷入財務危機之中,這會引起整個社會的恐慌。因此,至少從理論上看,將一般物價水平作為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是不完全的。實踐中,人們還發現,股票價格的過度上升往往出現在一般價格水平比較穩定的時期,股票價格與實體經濟價格水平的背離往往使央行的貨幣政策處于兩難局面。
四、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
目前,被大多數國家金融當局采納的主要是以弗里德曼為首的貨幣主義學派的貨幣數量理論,即貨幣供應量與名義收入成有規則的正比關系,比如,每年增長6%~7%,以保證經濟在無通貨膨脹下按自然率水平穩定增長。但隨著貨幣流通速度變化、金融市場自由化與國際化、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收入型貨幣數量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人們發現貨幣數量不再簡單地與物價和收入呈比例關系,而是與經濟體系中所有需貨幣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場交易)有重要相關性。特別是在一個開放的市場化的經濟中,貨幣總量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其可控性、可測性和相關性都越來越令人不滿意。股票市場的發展使貨幣需求函數發生變化,使實際貨幣需求與貨幣政策的數量目標之間出現較大差異,而在我國現行的貨幣政策框架中,貨幣總量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僅僅考慮的是貨幣總量與一般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沒有充分考慮股票市場發展對貨幣的需求,因而貨幣總量與一般價格水平間的關系并不能反映整個經濟的全貌。從貨幣供給看,貨幣供給量是由央行、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的行為共同決定的,而后三者對信用創造的影響在日益增強,而股票市場的發展狀況也是影響這三者行為的重要方面。股票市場的發展改變了貨幣的供需,使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做法受到挑戰。
五、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
再貼現、準備金制度和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傳統貨幣工具的三大法寶,這三個工具都可以通過影響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有效地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從而影響消費、投資乃至整個宏觀經濟。近年來,隨著證券市場深度與廣度的擴大,股票市場成為銀行信貸渠道以外的影響貨幣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金融結構的變化使再貼現、準備金制度的作用弱化,而公開市場操作則以其更富彈性、更具市場化而受到各國央行的青睞,因此,可以說股票市場的發展使公開市場操作在央行貨幣政策工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六、小結
隨著股票市場的發展,股票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股票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同時,也對貨幣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戰,尤其在貨幣政策傳導,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貨幣政策工具等方面,然而對其影響的深度與廣度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摘要:我國的股票市場經歷了十幾年的浮浮沉沉,已經日益發展壯大,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被稱作經濟的“晴雨表”。作為為我國政府宏觀調控重要手段之一的貨幣政策,目前由于存在傳統渠道弱化和傳導機制不暢等問題,對經濟的調控效果受到明顯制約。隨著股票市場的蓬勃發展及其與國民經濟的聯系日益密切,貨幣政策的實施必然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走勢和發展。本文在對貨幣政策和股票市場作相關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礎上,從貨幣供應量、利率、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三個方面對我國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發展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并就提高我國股票市場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提出了一些意見。
關鍵詞:貨幣政策股票市場傳導機制
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金融結構演變的一個突出趨勢是以股票市場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得以持續發展,隨著世界范圍內股票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股票市場對國際經濟、國內經濟的影響也迅速加大。作為現代市場金融經濟的主要宏觀調控手段,貨幣政策對于熨平經濟波動、促進一國經濟金融的良性持續平穩發展已舉足重輕。當然,貨幣政策與經濟金融的具體演進態勢是相互作用、互為影響的,貨幣政策的運用會對經濟金融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反過來經濟金融格局的演變也必定會作用于貨幣政策,引起貨幣供求、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乃至政策效果的變動,所以無論如何貨幣政策的制定都必須以現實的經濟金融結構為前提和條件,否則貨幣政策可能將受到極大的制約甚至出現錯誤決策,從而對經濟金融的發展造成巨大動蕩。中國加入WTO之后,如何維持本國金融系統的穩定,以及如何提高國內金融系統配置貨幣資源的經濟效率等問題的理論闡述和政策含義已經是國內經濟理論界和政府相關部門關注的重點。
一、基本理論解析
(一)貨幣政策相關理論解析
貨幣政策是貨幣當局或中央銀行為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目標而采用各種方式調節貨幣供應量和貨幣運行環境,并以此影響宏觀經濟變量的方針和政策總稱。貨幣政策實際上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對宏觀經濟進行控制的別稱,它是一個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構成部分,服從于總的經濟政策的要求。
第一,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目標是貨幣政策所包含的首要內容,它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最終目標和中介目標。最終目標是指貨幣政策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與要求,它的確立與經濟社會所發生的經濟問題密切相關中介目標應具有可測性、可行性、相關性等條件,它是指為了達到最終目標,貨幣當局必須先掌握的一些指標,這些指標在一定時期內應達到一定數值。
貨幣政策作為宏觀經濟政策之一,通常有四大最終目標: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它們的提出和確立是經濟形勢變化和經濟政策轉變的結果。對于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各經濟學派理論分歧頗大,遠未取得一致意見,但實際操作機制中,西方貨幣當局主要以利率和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第二,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工具是指貨幣當局用以控制貨幣供給量和貨幣運行環境,并經由中介目標去逼近最終目標所借助的方法和手段。貨幣政策工具分為兩大類: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前者指以整個商業銀行系統的資產運用與負債經營活動為對象,影響整個經濟社會的信用和貨幣狀況的貨幣政策工具;后者指以某些個別商業銀行的資產運用與負債經營活動或整個商業銀行系統的某種資產運用與負債經營活動為對象,只影響某些特殊經濟領域中的信用和貨幣狀況的貨幣政策工具。西方國家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業務、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貼現率政策。通常采用的政策工具是公開市場業務,即貨幣當局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的活動。公開市場業務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的變動,幾乎可以實現貨幣當局的任何中介目標,因此為許多經濟學家所推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直接影響商業銀行可貸資金的多少,對經濟作用的威力巨大但彈性效果低下,故不常采用。貼現率政策使貨幣當局只能被動等待,不能主動出擊,同時還會產生難以測度的告示效應,干擾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道義上的勸告、法定保證金比率、消費信用管制、房地產信用管制和利率最高限額等,它們對經濟的調控作用微弱且存在一些難以避免的弊端,因此許多也已逐步取消。
第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如何引起社會經濟生活的某些變化,最終實現既定的貨幣政策目標,就是所謂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分成凱思斯學派的傳導機制理論和貨幣學派的傳導機制理論。
凱恩斯學派認為,從局部均衡觀察,貨幣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變貨幣市場的均衡,然后改變利率,通過利率變動,改變實際生產領域的均衡,其基本傳遞過程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施,首先是引起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數量發生增減變動,然后引起貨幣供應量發生增減變動,這必然會引起市場利率的變動,進而引起投資發生增減變動,通過乘數效應,最終將影響到社會總支出和總收入的變化。
貨幣學派強調貨幣供應量變動將直接影響名義國民收入的變動,其基本傳遞過程為:中央銀行運用一定的貨幣政策工具,如在公開市場上購入證券,則商業銀行準備金增加,使商業銀行貸款能力增強,于是利率降低,擴大投資和放款。利率降低,使金融資產價格上升,這就相對地降低了耐用消費品和房屋等真實資產的價格,從而增加了人們對這類真實資產的需求,使其價格上漲,并且會波及到其他的一些真實資產,這樣循環下去,又增加了新的貨幣需求,使其社會的名義收入提高。
(二)股票市場相關理論解析
股票市場是指股票發行和買賣的場所,股票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市場中居于重要地位。股票市場分為股票發行市場(一級市場)和股票流通市場(二級市場),前者指發行人經證券承銷商包銷或代銷,將未公開發行的股票上市以供交易的市場;后者指已發行的股票在投資者之間相互轉移的市場。股票發行市場和股票流通市場的發展互為條件,相互促進,共同組成了一個有機整體。
第一,股票價格。股票市場的行為通過股票價格得以定量反映。股票價格是股票市場上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代表了股票市場的一切走勢和行為特征。股票價格包括股票發行價格和股票交易價格。股票發行價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將股票公開出售給特定或非特定投資者所采用的價格,通常由發行人依據股市行情及其他有關因素決定。它受發行人的收益狀況、社會聲譽、地理位置、股市供求狀況、二級市場股價狀況、政府政策等因素影響,常見的發行價格有面值發行和溢價發行兩種。股票交易價格是指在股票交易市場上流通轉讓時的價格,它能夠對貨幣政策做出直接的反應和變化。股票交易價格是股票的持有者(讓渡者)和購買者(受讓者)在股票交易市場中買賣股票時形成的股票成交價格,目的是完成股票交易過程,實現股票所有權的轉移。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股票的價格也是由其內在的價值和外在的供求關系所決定。
第二,股票市場的作用。股票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產權交易、風險分散和公司治理的市場機制,對經濟增長和其他經濟變量的影響日益突出。股票市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為企業籌集資金,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更新,增加其市場化程度,促進國民經濟的結構調整;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深化金融改革,改善宏觀調控手段;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等。
二、我國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當中央銀行變動貨幣政策時,就通過貨幣政策有關手段促使貨幣供應量和市場利率水平波動,使流入股票市場的社會信貸資金、社會游資和儲蓄分流資金相應增多或減少,從而引起股票市場規模和股票價格指數相應變化。股票價格決定于股票的內在價值和市場上的供求關系,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主要是指貨幣政策對股價指數影響。從股票價值角度看,當松動性貨幣政策啟動,社會貨幣供應量增加時,企業和居民所持有的貨幣資產總額相應增加。增加的貨幣數量打破了原先貨幣數量供求的均衡狀態,導致貨幣資產短期內收益下降。由此,社會貨幣資產和實物資產價格比例引起變化,企業和居民負債和資產結構也要發生相應變化。就是說,隨著人們手中貨幣數量的增加和貨幣收益率的下降,人們必然把更多的資金投向實物資產,從而引起實物資產價格的隨之上漲。股票價格是實物資產價格的縮影。確切的講,股票價格體現代表著實物資本的價值,當實物資本價格因貨幣數量增加而上漲時,其價值的虛擬代表股票價格因其敏感度強,早就發生了變動;另一方面,從資金面角度看,任何貨幣政策的實施,在使社會貨幣總量變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影響股市中資金量。股市中增量資金的增加會改變股市供求關系,引起股價指數上漲。松動型貨幣政策一旦實施,既使是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傾向沒有發生變化,人們的資產結構也保持不變,股市中的資金絕對量也會相應增加。這是因為,社會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將按照原先股市資金與外圍資金相同比例流進股市和其他領域。同樣,緊縮型貨幣政策又以相同比例和方式減少著股市資金量。當然,不同的貨幣政策手段,或貨幣政策實施長短,對股市資金量影響特征會有區別。因此貨幣政策的實施可以同時改變股票內在價值和股票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價格也有明顯的改變作用。(一)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第一,調節貨幣供應量對股市的影響。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貼現政策調節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資金供求,進而影響股票市場。如果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業銀行體系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并通過貨幣乘數的作用,使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地減少,股票行情趨于下跌。同樣,如果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商業銀行資金成本增加,市場貼現利率上升,社會信用的收縮,證券市場的資金供應減少,使股票行情走勢趨軟;反之,如果中央銀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或降低再貼現率,通常都會導致股票行情上揚。
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有三種表現,一是貨幣供應量增加,可以促進生產,扶持物價水平,阻止商品利潤的下降;使得對股票的需求增加,促進股票市場的繁榮。二是貨幣供應量增加引起社會商品的價格上漲,股份公司的銷售收入及利潤相應增加,從而使得以貨幣形式表現的股利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從而股票價格也相應上漲。三是貨幣供應量的持續增加引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帶來的往往是虛假的市場繁榮,造成企業利潤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識使人們傾向于將貨幣投向貴重金屬、不動產和短期債券上,股票需求量也會增加,從而使股票價格也相應增加。由此可見,貨幣供應量的增減是影響股價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公開市場業務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此來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政策行為。當中央銀行認為應該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就在金融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主要是政府債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價證券。當中央銀行大量購進有價證券時,市場上貨幣供給量會增加,從而推動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低,企業投資規模擴大和居民消費增加,生產擴張,利潤增加,這又會推動股票價格上漲;反之,股票價格將下跌。我國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的運作是直接以國債為操作對象的,這會直接影響到國債市場的供求變動和國債行市的波動,進而影響股票市場的行情變化。公開市場業務包括債券正回購和逆回購。正回購是指央行在向商業銀行賣出債券的同時,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按照約定的價格再買回上述債券的業務,其實質是央行用債券做抵押借入資金,目的是為了回籠貨幣;逆回購則與正回購相反,目的是為了投放貨幣。由于正回購和逆回購的操作會影響市場的貨幣供給量,往往對股市會產生一定影響。如2002年的6.24井噴行情后,央行公開市場業務立刻由投放資金的逆回購轉成回籠資金的正回購,長達半年,總計回籠資金2430億元,其間行情一路下挫??梢姽_市場業務的調控工具最先、最直接地對股票市場產生影響。
(二)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作為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利率并不是單向地通過商業銀行和貨幣市場來傳導其作用過程,它還會通過股票市場這一中介傳導其對實質經濟的調節作用。利率是股票市場的一個敏感指標,中央銀行的每一次利率調整,甚至投資者對利率走勢的預期或市場對利率變動的謠言都極易造成股票價格的波動。利率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的:首先,利率發生變化會使不同投資工具的收益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當中央銀行降低利率時,持有債券所得到的收益相對于股票而言就會降低,那些債券持有者將賣掉債券轉而投資股票,從而推動股票價格上漲,而股票價格的上漲必然會為企業的股票籌資活動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企業股票發行和籌資量的增加,企業的投資會相應擴大,通過投資乘數的作用,進而會帶動社會投資、消費和收入的增長。相反,中央銀行提高利率,則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行,進而降低企業的股票市場籌資能力和實物投資積極性,在投資乘數的作用下,進一步引起社會收入、消費和投資規模的收縮。其次,利率的變化會對公司的利潤產生影響。當利率提高以后,公司貸款成本提高,公司利潤下降,這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從而降低股票價格。再者,對于投資者而言,利率的提高會給靠銀行信貸進行股票抵押買賣或實行保證金買賣的短期股票交易帶來較大影響,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
股票市場的存在和發展使儲蓄分流成為可能,而利率下調則使儲蓄分流由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我國中央銀行自1996年5月至2002年2月8次下調了存貸款利率,使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名義利率降為1.98%,扣除利息稅后的收益率僅為1.584%。在預期股票價格在較長時間內持續上漲的情況下,由于股票投資的預期收益率遠遠高于存款的報酬率,部分居民將一部分存款轉化為股票和基金投資。
實踐表明,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整極易造成股票價格的波動。從1996年至2002年,為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和投資,中國人民銀行連續八次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利率。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上交所股市對這一利好做出了積極反應,步入持續上升的態勢;1996年8月23日,央行實施第二次降息,企業一年期存款利率降低1.71個百分點,幅度之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受此消息刺激,股指屢創新高,并在當年年底沖上804的高點。1998年3月25日和7月1日,央行再次降息,雖然力度沒前三次大,但對準備金利率做出大幅下調,下調幅度分別為2.34和1.71個百分點。1998年12月7日,央行第六次宣布降息,一年內三次降息的間隔之短,在我國銀行利率調整史上也實屬罕見。但降息當日,上交所股指從前番降息時的1316點下跌到1260點。2002年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第八次宣布降低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上交所股指也于消息宣布后開市首日應聲而漲。
(三)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指的是銀行同業之間的短期資金借貸利率。它有兩個利率,拆進利率表示銀行愿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銀行愿意貸款的利率。一家銀行的拆進(借款)實際上也是另一家銀行的拆出(貸款)。同一家銀行的拆進和拆出利率的利差就是銀行的收益。
在20世紀初80年代開始的金融體制改革只能感,金融組織結構進行了大規模調整,通過“分立”和“擴容”兩條途徑,改變了由中國人民銀行“大一統”的局面。各家專業銀行和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客觀上要求進行資金借貸,調劑余缺。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專門形式中央銀行職能后,實行“實貸實存,相互融通”的新的銀行信貸制度,鼓勵金融機構利用資金的行際差、時間差、地區差進行拆借。1986年,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專業銀行之間可以相互拆借,同業拆借市場得以真正啟動,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以上海、武漢、廣州等城市為中心的有形市場。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規范,在經濟過熟和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拆借市場上出現了嚴重的違規現象,大量短期拆借資金被用于房地產投資,炒股票,或用于在開發區上項目,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延長拆借期限,哄抬拆借利率,干擾了金融宏觀調控,擾亂了金融秩序,而且市場內存在系統分割和地區分割,降低了融資效率。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撤消了各商業銀行及其分行開辦的融資中心、資金市場等同業拆借中介機構。在此基礎上,1996年1月3日借助于全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的電子交易系統和信息服務,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在上海建立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成立的融資中心停止自營業務,并逐漸淡出市場。此后,中國人民銀行在增加入市主體、完善相關法規等方面積極推進同業拆借市場建設。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同業拆借市場成員的數量不斷增多,類型更加廣泛,資金供求趣同的矛盾有所緩和,交易規模日趨擴大。
銀行同業拆借說明資金的流向和需求,當市場資金需求大的時候銀行同業拆借的利率就會上漲,利率上漲將會導致股市看淡,但這都是技術上理論。對股市實質的影響并不大,要結合其他很多因素一起看,比如遠期利率,或導致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上漲的真正因素或匯率等。單研究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意義不大,只能知道市場近期的資金需求情況和是留入還是留出,那對股市的影響也不直接的指導作用。
三、提高我國股票市場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的對策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股市在轉化儲蓄、刺激消費、優化資源配置和傳導貨幣政策,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的功能將會逐漸顯現出來。因此,積極借鑒國外已有的理論與成功經驗,構筑股票市場傳導貨幣政策的基礎條件,提高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是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和貨幣政策實踐中的重要內容。
摘要:伴隨著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貨幣需求已不再相對穩定;貨幣供給結構和數量已發生變化;貨幣政策傳導更趨復雜;貨幣供應量與實際經濟變量失去了穩定的聯系;貨幣數量不再簡單地與物價和收入呈比例關系。就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進行定性分析,著重分析財富效應對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得出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應關注股票市場發展,但不應完全依據股票市場的發展。
關鍵詞:股票市場;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一、引言
中央銀行要使貨幣政策的效用最大化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必須完全充分地掌握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里,市場經濟國家的銀行主導著金融體系,銀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傳導的主要機制,但是,隨著股票市場的深化和發展,銀行體系在一國融資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對下降,股票市場作為融資渠道、資源配置和產權交易的地位和作用日漸增強,使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更加復雜;另外,傳統上大多數國家都把抑制通貨膨脹即保持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穩定作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主要最終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對經濟增長日益重要并且與消費價格水平相關的資產市場價格股票價格是否納入貨幣政策的目標之中引起了經濟學界的激烈爭論和中央銀行的極大關注,這就使以穩定幣值作為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受到挑戰;以及隨著證券市場深度與廣度的擴大,股票市場成為銀行信貸渠道以外的影響貨幣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從而對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再貼現、準備金制度和公開市場操作產生了影響;最后還包括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在下降。
二、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
一般而言,貨幣政策傳導經歷如下過程:當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如公開市場操作)將影響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超額準備金的變化一方面通過影響銀行的貸款擴張能力直接使企業和消費者增加支出從而增加總需求,另一方面,通過銀行的信用創造功能引起貨幣供給的變化,從而引起金融市場利率以及金融資產收益率的變化,進而影響支出和總需求。在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中,銀行信貸渠道是貨幣政策傳導的主通道,銀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貨幣政策傳導的主要機制。但隨著股票市場的深化和發展,大企業以及原來主要依靠銀行信貸才能獲得資金的大量中小企業都能低成本地進入股市直接融資,銀行信貸渠道傳導貨幣政策主通道的地位將大打折扣,而股票市場傳導貨幣政策的功能則日益突出。在貨幣政策的傳導過程中,傳統的、教科書式論述的是凱恩斯的理論,即央行的政策調整先影響市場短期利率,再傳導到長期利率,影響投資水平,進而影響實際經濟。股票價格的上漲會通過財富效應影響消費,從而影響社會信用規模和實際經濟活動。財富效應,根據生命周期模型,居民的消費支出由居民的畢生財富決定,人的畢生財富由人力資本、真實資本及金融財富組成,而金融財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普通股;當股價上升時,金融財富增加,在邊際消費傾向一定的情況下,居民的消費支出將增加,從而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當然股價的短期爆發性上揚,對消費者而言只是暫時性收入的變動,對消費的刺激作用較小。但如果股市的繁榮是長期而穩定的,居民的金融財富將持續增長,居民的消費支出將會增加。此外,長期穩定發展的股市還會改變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從而增加人們的邊際消費傾向而增加消費支出。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新經濟的出現使勞動生產率持續提高,帶動股市持續上漲、活躍,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對消費與投資需求的影響。一般地講,升息會增加企業的利息成本而減少投資需求。但勞動生產率水平的提高使公司盈利和價格——收益比率上升,同時投資者從股市的回報率高于利息成本,這必然會削弱利率對消費和借債入市需求的影響。從這幾年美國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操作結果來看,利率對股市價格的影響已有所改變,表現在:一方面利率對股市的影響在下降,另一方面股市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在加大。以前,美聯儲調息對股市影響很大,當利率上調,股市價格通常是大跌;當利率下調時,股市價格上漲。而近幾年從美國聯儲利率調整的影響力來看,股市投資者是透過利率的變動來預期美國經濟走勢而非利率本身的含義,也就是說,當利率上調時,股市也同時大漲(個別情況除外),因為利率上調意味著經濟的增長趨勢;如果利率下調,其意味著經濟的疲軟,股市也隨之下跌。利率與股價的關系已經有所改變,美聯儲的利率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力已在下降。相反,美國的貨幣政策調整經常要考慮股市走勢的因素。如2001年3月20日美聯儲調整利率多少與股市的發展動向有關,尤其是考慮到調整前股市財富縮水對消費支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效應。又如2001年4月18日,美聯儲在降息的公告中表示,持續下跌的股票價格、制造業疲軟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景氣是促使聯儲今日降息的主要原因。
三、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影響
傳統的貨幣政策立足于保持幣值穩定,多將商品和勞務的一般價格水平作為目標。但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股票價格的變動已經開始對一般價格水平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并直接關系著投資者的生活水平(在此意義上與商品價格的作用一樣),因為股票價格對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具有重大影響。一方面,股票價格的上升會改善企業、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從而通過財富渠道帶來一般商品和勞務價格水平的膨脹,同時,股票價格的膨脹與消費品價格的膨脹一樣會歪曲價格信號,誤導實體經濟的投資與決策,從而造成實體經濟中的資源配置不當。股票價格的快速攀升還可能會促進企業過度投資或促使投資者過分貸款投資股市,助長股市泡沫。從理論上說,股票價格的膨脹有可能造成一般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膨脹,因為財富效應會增加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刺激消費者花費他們的股票收益。即使在產品市場的買方條件下,股票價格的猛漲對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膨脹沒有什么影響,中央銀行也仍然應該關注股票價格的膨脹。因為股票價格的膨脹與消費品價格的膨脹一樣會歪曲價格信號,從而造成實體經濟中的資源配置不當。股票價格的快速攀升可能會促使公司過度投資或促使投資者過分貸款,因為他們可能在未來的資本收益上下賭注。股票價格膨脹的另一個巨大風險在于它的高度波動性。這種高度的波動性在更大的范圍內引起金融與經濟的不穩定。歷史的經驗證明,股票市場持續的泡沫時間越長,它爆破的聲音就越大,對實體經濟的損害就越嚴重。另一方面,一旦股票價格劇跌,則會使企業和個人的財富大幅縮水,從而動搖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并大量減少投資和消費支出,同時,由于銀行抵押品價值的縮水而使銀行陷入財務危機之中,誘發信貸危機,這些情況在極端的情況下會引發嚴重的通貨緊縮。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急劇下跌引起的通貨緊縮才是真正可怕的通貨緊縮。因為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劇跌意味著個人和企業財富的急劇減少,嚴重動搖人們的消費信心,減少消費支出。同時,由于銀行抵押品價值的縮水而使銀行陷入財務危機之中,這會引起整個社會的恐慌。因此,至少從理論上看,將一般物價水平作為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是不完全的。實踐中,人們還發現,股票價格的過度上升往往出現在一般價格水平比較穩定的時期,股票價格與實體經濟價格水平的背離往往使央行的貨幣政策處于兩難局面。
四、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
目前,被大多數國家金融當局采納的主要是以弗里德曼為首的貨幣主義學派的貨幣數量理論,即貨幣供應量與名義收入成有規則的正比關系,比如,每年增長6%~7%,以保證經濟在無通貨膨脹下按自然率水平穩定增長。但隨著貨幣流通速度變化、金融市場自由化與國際化、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收入型貨幣數量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人們發現貨幣數量不再簡單地與物價和收入呈比例關系,而是與經濟體系中所有需貨幣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場交易)有重要相關性。特別是在一個開放的市場化的經濟中,貨幣總量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其可控性、可測性和相關性都越來越令人不滿意。股票市場的發展使貨幣需求函數發生變化,使實際貨幣需求與貨幣政策的數量目標之間出現較大差異,而在我國現行的貨幣政策框架中,貨幣總量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僅僅考慮的是貨幣總量與一般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沒有充分考慮股票市場發展對貨幣的需求,因而貨幣總量與一般價格水平間的關系并不能反映整個經濟的全貌。從貨幣供給看,貨幣供給量是由央行、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的行為共同決定的,而后三者對信用創造的影響在日益增強,而股票市場的發展狀況也是影響這三者行為的重要方面。股票市場的發展改變了貨幣的供需,使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做法受到挑戰。
五、股票市場的發展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
再貼現、準備金制度和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傳統貨幣工具的三大法寶,這三個工具都可以通過影響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有效地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從而影響消費、投資乃至整個宏觀經濟。近年來,隨著證券市場深度與廣度的擴大,股票市場成為銀行信貸渠道以外的影響貨幣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金融結構的變化使再貼現、準備金制度的作用弱化,而公開市場操作則以其更富彈性、更具市場化而受到各國央行的青睞,因此,可以說股票市場的發展使公開市場操作在央行貨幣政策工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六、小結
隨著股票市場的發展,股票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股票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同時,也對貨幣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戰,尤其在貨幣政策傳導,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貨幣政策工具等方面,然而對其影響的深度與廣度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文章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股票交易市場呈現新的發展態勢,貨幣的需求也不是穩定不變的,貨幣的流通量以及供給結構也不斷變化,貨幣政策也順應市場需求而不斷變化,實際的經濟變量與貨幣的供應量不再有著穩定不變的聯系,貨幣數量也不單純的以收入與物價的關系而變更。本文就目前股票市場的現狀進行分析,就目前中國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進行了相關闡釋。
【關鍵詞】
股票;發展;股票市場;貨幣政策
隨著我國股票市場不斷發展,貨幣政策逐漸成為產權交易、資源配置和風險定價的市場監督機制,并不斷推動著經濟的增長。同時,股票市場越來越成為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不斷深化了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到,股票市場的發展不僅對貨幣政策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且它還會產生間接影響。雖然這種影響程度還不夠深,但是在將來一定會呈現出不斷增強的趨勢,我們需要不斷的了解和剖析股票市場的發展,這樣有利于我們對貨幣政策的深入了解。
1 股票市場發展對貨幣政策目標的影響
1.1 股票市場發展影響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始終保持物價的穩定是我國實施貨幣政策的最終目的。我國的中央銀行需要加強對貨幣流通量的控制,保持貨幣供給量的穩定,最終才能保持物價相對的穩定。當企業的潛在生產要素未被發現及充分利用時,可以適當增加貨幣投入,充分發揮潛在生產要素的作用,實現經濟的不斷增長。許多國家在反復實踐的基礎上得出,股票市場的發展對實現國民經濟的增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一般情況下,股票市場的發展規模越大,股票價格影響宏觀經濟的程度越深。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要加大對股票市場的重視力度,股票價格在一定時期內的變動會對GDP、物價等產生深遠影響。股票價格的變動是由很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導致的結果,價格的異常波動可能給金融市場及國家經濟帶來嚴重威脅,一定程度上阻礙國家宏觀經濟目標的實現。第一,股票價格的上漲,會促使勞務價格及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揚,勞務價格及商品價格的上揚又會促使生產企業不斷擴大再生產。生產部門要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必定會投入大量資金,那么企業需要不斷拓寬融資渠道,例如:銀行貸款、發行股票或債券以及內部融資等等,容易給股票市場造成假象,從而導致股市泡沫;第二,股票價格在一定時期內大幅下降,會給企業及居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那么他們將減少投資,消費能力也會進一步下降,使他們對股票市場大大的失去信心,進而阻礙了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除此之外,股票價格的下降,還會減少企業的資產價值,從而增加了逆向選擇的風險,極其容易引發銀行業的危機,可能誘發金融危機,這樣一來后果就會比較嚴重了。
1.2 股票市場發展影響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一直以來都是穩定貨幣供應量,其主要表現為M1和M2。目前,市場經濟處于一個比較開放的平臺,貨幣供應量的可測性、可控性以及相關性越來越難以把握,而且隨著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貨幣供應量的內生性也隨之不斷強化。
我國的中央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居民和企業的經濟行為共同決定了我國的貨幣發行量,而且后三者在信用創造方面的價值越來越明顯。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逐步削弱了其它控制因素的作用,金融創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貨幣的供求關系,中央銀行在貨幣總量的控制方面作用日益削弱,對經濟的反映能力也下降了。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金融市場直接融資的現象不斷普及,使得金融“脫媒”現象愈演愈烈。同時,目前的金融制度主要采取分業管理、分業經營的模式,證監會直接控制了企業直接融資的規模,中央銀行對直接融資領域的貨幣量及貨幣供應量的變更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預測和把握。
(二)基礎貨幣受證券市場的影響。由于證券市場吸引了大量流動貨幣,從而導致貨幣供應量的實際增長無法與名義需求相符。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逐步影響了社會大眾及金融機構對貨幣的需求量,進一步導致基礎貨幣在社會公眾及金融機構中的比重變化,阻礙了基礎貨幣創造力的發揮,進一步加大了相關部門的調控難度。
(三)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導致制約貨幣的相關參數不斷變化,并加劇了其不穩定性。貨幣市場進一步強化與資本市場的互動,能加強金融市場上資金的運作能力,同時銀行的資金運用及來源也會相應的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貨幣乘數的變化,削弱了貨幣供應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加劇了貨幣參數的不確定性。貨幣供應量的可控性能否較好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貨幣乘數的穩定與否。[1]
2 股票市場發展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
貨幣政策工具的三大制勝法寶即準備金制度、開放市場業務以及再貼現,它們通過對商業銀行融資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合理控制銀行的信貸規模,最終逐步影響消費、投資以及宏觀經濟。目前,股票市場不斷擴大了深度與廣度,他們已逐漸成為影響貨幣政策的重要因素,同時,金融結構的不斷變化逐步削弱了再貼現以及存款準備金的作用,公開市場業務由于其更符合市場需求且具有較大的彈性,正逐步為世界各國所認可。由此可見,股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強化了公開市場業務在貨幣政策業務中的作用。[2]
2.1 股票市場發展對存款準備金和再貼現政策的影響
貨幣市場不斷強化了與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的互動,不斷增加了社會公眾在股票交易市場上的資金運作,增加了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的資金流量,從而不斷影響商業銀行的準備金。股票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逐漸改變了社會的融資結構,所以中央銀行不得不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實現貨幣參數的改變,同時擴張或者收縮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進一步強化商業銀行對貨幣量的調節能力,而且金融機構可以逐步削弱對再貸款和再貼現的依賴程度。
2.2 股票市場發展對公開市場業務的影響
股票市場的進一步深化加快了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體化進程,從而為實現公開市場業務的良好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進一步拓寬了公開市場業務的影響范圍,大大提高了公開操作的效率。中央銀行不斷調整貨幣政策,在公開市場進行有價證券的買賣,實現基礎貨幣的有效吞吐,優化市場的貨幣供應量,同時提高市場利率水平。股票市場的發展,可以實現利率的及時調整,而且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是相互聯系的,所以貨幣政策操作目標變量的變更對實體經濟會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能逐步提升貨幣政策的強度和傳導效率。[3]
3 股票市場發展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作為一種貨幣政策傳遞過程,能通過相應的貨幣政策手段對經濟變量進行控制,從而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深遠影響。
3.1 股票市場的發展導致了全新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出現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傳統機制主要以銀行信貸為主要渠道,即中央銀行通過相應的政策變更,不斷縮緊或放松銀根,合理控制商業銀行的可貸資金規模和成本,對各經濟主體的消費活動及生產活動產生深遠影響,促進貨幣政策預定目標的實現。股票市場的出現以及發展,極大地改進了傳統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金融機構對原有的機制進行創新,催生了新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即“中央銀行——市場——企業與社會公眾”的產生和發展。在新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下,證券市場逐漸以中介的地位出現,證券市場能及時反映中央銀行的相關貨幣政策,并能實現金融價格的調整,調控社會公眾和企業的消費行為及投資行為。新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傳導效率高且政策效益好。隨著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新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對實體經濟的作用日益顯著,正作為一種重要的傳導渠道被廣泛運用。[4]
3.2 股票市場的發展導致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復雜化
兩個互相關聯的傳導環節構成了完整的貨幣政策:(1)證券市場進行貨幣傳導的過程;(2)證券市場將貨幣傳導到實體經濟的過程。首先,證券市場的跨越式發展加快了整個經濟的市場化進程,從而增強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用。目前,金融公司、廣大居民以及養老基金等正逐漸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導體。而且隨著國際市場的不斷發展,證券市場的一體化及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外國投資者越來越成為貨幣政策傳導的重要力量,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各經濟變量在傳導過程中的關系日趨復雜,貨幣政策在經濟主體上的反應越來越不穩定,導致預期目標的改變,加劇了貨幣當局對微觀經濟主體的管理難度。除此之外,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逐步改變了傳統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使得其方式、功能及效率發生顯著變化,削弱了傳統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實效性,致使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的經濟活動與中間目標脫節,加劇了貨幣政策的不可預測性。[5]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股票市場不斷完善和進步,由此提升了其在金融市場的地位。目前,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股票市場的影響,所以貨幣政策必須不斷順應經濟發展趨勢。由此,我國在制定相關的貨幣政策時,對金融資產價格有一個全面具體的考核過程,不斷提升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力度,并建立健全貨幣市場與證券市場的資金流動渠道,為貨幣政策的有效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