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0 09:40: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談大學生自我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隨著我國高職院校的迅速發展,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個人素質變得參差不齊,大學教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漸變為“大眾教育”。但隨著經濟、科技的迅速發展,對大學生的要求卻越來越高,除需要掌握不斷更新的專業知識技能之外,還要具備自我管理能力。為應對這種變化,學校、社會,特別是高校應該改革原來的教學組織管理機制和教學模式,以適應生源質量變化的實際情況。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對策思考
一、更新高職教育管理理念,是加強自我管理的前提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高等教育已經由過去的“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這種轉變下,學生的整體素質相應的發生變化。在這種轉變下,要求高等學校必須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制定出以適應學生素質的以加強學生自我管理方面的管理策略,這也是加強自我管理的前提。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傳統教育模式以學校、教師對學生的管理為主,學生是被動的管理者。大學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作用,引導學生培養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促使大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如何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如何學習,更新大學教育管理理念,將自我管理教育納入到大學的教育體系中,滲透到各學科、各專業及具體的教學環節中,使高職大學生在學習專I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同時,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培養全面的、協調的、與時俱進的創新型人才,是形勢使然。具體途徑為主要包括分階段提升高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及正確引導高職大學生樹立自我管理能力。
二、建立健全高職學生自我管理體系,是加強自我管理的保障
(一)日常生活與學習活動是加強自我管理的主陣地
高職院校要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需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上下功夫。營造民主、團結、積極、上進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讓學生自我管理理念深入學生心中,自覺加強自我管理。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和悅納自己,總結概括出自己的性格、愛好、特長,積極發揮自己的所長,逐漸的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并概括出自己的自我管理類型,制定出針對自身的管理策略,給自己設定“底線”,制定自身日常行為規范,以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在學習上,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途徑,自學,是獨立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能力、鍛煉品德的一種自覺地學習活動,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一名高校創客,將學生充足的且無計劃的時間逐漸專業到正常、有序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來。
(二)班集體活動是加強自我管理的重要基地
班集體學生干部是班集體學生管理的重要力量,在輔導員的指導下,班級成員之間互相合作,進行學生事務的管理,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不僅消除了入學新生迷茫不知做何事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集體學生干部可以通過競選的形式,以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班集體管理能力,同時也凝聚了班集體的團結力,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師和學生之間由于年齡的原因,舉辦各種班集體活動時要多咨詢學生,活動要貼近學生的喜好和實際,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各類學生組織及社團活動時培養學生加強自我管理的絕佳平臺。學校所搭建的各種學生組織及社團活動多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喜好為目的,更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參加各類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設計、組織管理與協調能力,多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參加各種社團和和組織,憑借各種學生組織和社團活動,讓學生有事可做,有事可籌劃,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通過活動的開展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提升學生的領導組織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三、社會實踐是加強高職學生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徑
社會實踐可以大致分為兩類:根據專業而選擇的對口社會實踐和創業實踐,無論何種社會實踐都將能有效的加強高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拓展,可以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學生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接受方式,這對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但這些理論知識并不代表大學生的實際技能,往往難以直接運用于現實生活之中。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接近社會和自然,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和許多有價值的新知識,同時使他們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接觸的實際現象進行對照、比較,把抽象的理論知識逐漸轉化為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提高教師及管理者管理水平是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關鍵
高質量的教育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所以適時構建、提升基于學生特點的高質量教師管理隊伍及水平是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關鍵。子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是告訴我們,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其自身必須端正,為學生做出表率,那么學生自然就會跟從,如若教師自身不正,那么雖然三令五申,學生也不會服從。肩負“教師育人”使命的教師在教授別人之前需要提升自身素質與修養?!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生活和學習等多方面要主動做好榜樣,通過言傳身教來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國也具有了高尚的情操。
學生的自我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多方面共同努力影響的結果。除學生自我作用外,家庭、學校和社會又在學生的自我能力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就需要我們不僅重視學生的內在因素的培養與引導,更需要思考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行為與影響。在正確引導和教育的同時,更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自我學習的意識與能力,而高職大學生已經基本具備相應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我們正確看待這群孩子,不能抹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圍繞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問題時,堅持協調性原則,既要重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也要充分發揮學生個人自我管理的作用,促使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
【摘 要】 文章闡述了大學生自我管理與學風建設的內涵,分析了大學生自我管理對班級學風建設的積極作用,探討了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塑造優良學風的有效途徑。要樹立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實施學生自我管理與學風建設指導;建立一套學生自我管理與學風建設的聯動體系;強化典型教育工作。
【關鍵詞】 大學生;自我管理;班級學風建設;作用;途徑
學風是學生學習的風氣,也是學生學習態度、品德言行的綜合體現。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中,學風建設都是由學校的管理者主導的。但隨著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單純依靠學校管理者開展學風建設,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壯大的學生群體。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自我管理在班級學風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急需探索。
一、大學生自我管理與學L建設的內涵
學生自我管理是指為了實現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滿足社會發展對個人能力不斷提高的需求,通過充分激發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的利用自身資源,[1]開展例如自我認識、自我學習、自我監督、自我教育的一系列科學管理活動,實現社會發展、高校教育、個人成長的目標統一。
在學校這一學生聚集的環境中,學風往往指的就是學生學習的風氣。學風是一種無形的精神風尚,在高校學習育人過程中展現出的效果,是任何組織部門和管理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學生個人學習風氣的好壞,思想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班級學風的質量。[2]所以,在學風建設中學生作為基礎和主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生自我管理對班級學風建設的積極作用
1、學生的自我管理是班級學風建設的基礎
當代教育理論認為,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要把學生當作具有主動性和能動性的主體,而不是被動消極的客體。[3]學生的個體學風是班級學風的基礎,沒有優良的個體學風就沒有班級的優良學風。班級學風作為一個系統,它的整體效應是大于個體學風的簡單相加,同時也會主動從多方面影響到個體學風的發展。所以要建設優良班風,就需要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塑造優良的個人學風。
2、學生自我管理是班級學風建設的原始動力
高校學風建設的重點就是幫助和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樹立學習目標,養成自覺、勤奮學習的習慣。如果學生對學風建設的參與不積極,覆蓋面不廣泛,就會使學風建設缺乏實際意義,失去方向和動力。隨著社會發展,學生不再是單純的教育客體,單向、被動地接受教育,他們會對所處的環境做出反應和影響。班級學風建設就應該抓住這種變化,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的自我管理實現優良學風。在學風建設過程中通過學校少量的管理,讓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實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達到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的目的。班級學風建設中每一個學生個體都占據著主體的地位,學生通過自我管理產生的內動力才是建設良好班級學風的原始動力。
3、班級學風建設與自我管理相互影響
良好班級學風的建設離不開學生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時良好的班風一旦形成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學風是班級成員學習風氣、態度、品質和方法的集中表現,也是自我管理能力強弱的體現。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學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課堂紀律、參加社會活動,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形成的個人學風也是優秀的。當一個班級中有80%的同學保持同一種學風的時候,就可以稱之為這個班級的學風。一旦這個班級的學風形成,班級剩下的20%同學就會受到這種學風的影響和制約而趨于一致。所以心理學上認為學風是一種心理氛圍,是在校園群體學習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具有規范作用的心理約束。[4]在一個良好的班級學風約束下,學生個體學風都會趨向于好的變化,使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這就是班級學風與自我管理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三、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塑造優良學風的有效途徑
1、樹立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
首先,高校在不放棄傳統的、優秀的正面教育和嚴格管理的理念下,把“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作為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礎。同時,要努力適應時代的發展,適應新時期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發展需要,讓學生從各個方面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充分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深度挖掘學生自我管理的潛能,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
2、實施學生自我管理與學風建設指導
要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強化優良學風建設,就要對學生加強自我管理的指導。指導工作應該根據大學不同時期的特點,有側重的分階段開展。首先,對于剛入大學校門的大一年級重點是完成角色轉變,學習自我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在學習方法、社交能力、思維方式上進行積極的引導,打下自我管理的基礎。這個階段需要學校管理者制定嚴格的要求,保證班級學風的質量。大學二年級,在前一年良好學風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自我管理,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教育管理者要組織開展學生自我管理的實踐活動,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大學三年級,高校管理工作應適度放權,充分調動學生干部管理積極性,實現學生分層管理、相互管理。鼓勵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進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與約束的能力。大學四年級,督促學生繼續豐富與完善自己,建立健全自我管理評價體系,增強綜合競爭能力。
3、建立一套學生自我管理與學風建設的聯動體系
加強學風建設,不僅要靠學校管理者出謀劃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自我管理與學風建設的聯動體系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有側重的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在自我管理中學會自律、提高思想品質和學習態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設高質量學風。大學生自我管理機構就是他們中的黨、團組織、學生會、班委會以及各種社團組織,高校應該重視這些組織的建設和發展。充分發揮這些組織在管理學生、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4、強化典型教育工作
在學生的自我管理與學風建設中,先進典型的榜樣作用與負面典型的警示作用都對學生樹立優良學風有著很大的教育和幫助。首先,要善于挖掘、培養先進典型,完備先進典型選拔機制,多內容、多層次地選拔先進典型。強化先進典型宣傳工作,通過各類平臺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大力宣傳。開展學生“1+1” 傳幫帶活動,讓優秀學生的幫助和激勵發揮出作用。其次,利用負面典型對學生群體的心靈震撼,警示學生加強自我管理,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在開展負面典型教育過程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臆測事實、脫離學生實際,把握時機做好提前教育。
摘 要: 為了彌補獨立學院輔導員人數不足的特點,提升學生干部為廣大學生的主動服務意識,創造積極向上、主動求進的學生工作氛圍,讓老師和學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組織一部分精英學生干部成立“自我管理委員會”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獨立學院 學生干部 自我管理
大學生干部隊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對這一群體的把握有助于推動高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尤其是獨立學院。教育部24號令明確規定高等學??傮w上要求專職輔導員與學生數量的比例不得低于1:200,但是獨立學院由于經濟來源自籌的性質決定了其很難達到教育部的要求,這就需要學生干部的幫助和配合,讓學生干部主動承擔部分學生工作,不但可以鍛煉和培養一批優秀的人才,還能使輔導員工作事半功倍。所以,本文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
本文筆者為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系(以下簡稱機電系)一名專職輔導員,同時兼任機電系大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管會)指導教師。自管會成立于2015年10月16日,成立以來有成績也有問題,通過對本系團委書記、各位輔導員和自管會成員的訪談,結合本人的工作經驗和心得體會,將對自管會的調查分析和探索研究詳述如下:
一、自管會成立的緣起
1.彌補獨立學院輔導員人數不足的特點
我系專職輔導員與學生比例平均約為1:400,這樣的比例決定了輔導員在日常管理、活動組織等方面存在困難;再加上獨立學院學生自律性、自覺性、自立性都較差的特點,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更多的得去扮演“保姆”“消防員”“110”甚至“打雜的”等角色,對于輔導員的本職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顯缺乏時間和精力,更缺少心思做科研,更不用說一對一得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溝通交流,導致其不能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隱患或問題,這樣不但讓學生對輔導員存在意見,同時也讓輔導員覺得心力交瘁。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學生干部主動、自覺地為輔導員分擔一部分任務和壓力。
2.提升學生干部為廣大學生的主動服務意識
獨立學院學生干部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個人表現欲強使得形式主義嚴重、自律性差使得精力投入不足、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差、功利主義色彩重、缺乏責任心和奉獻精神、處理不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等缺點,不但讓學生干部在學生工作中找不到自信和威望,反而還逐漸減弱甚至失去工作熱情。拿我系學生會為例:學生會共分七個部門。大一階段招收干事,每個部門平均能招收十余人;到大二初,除了競選各部門部長的干事,其他的早已放棄學生工作;到了大三,就只有主席在“干活”,而這些主席也不是像競選時候一樣“努力”工作。不得不承認,主席團內存在一大批功利主義思想,感覺得不到榮譽就找借口推脫工作,這樣的態度對學生工作的開展極為不利。所以,提升和培養學生干部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很有必要。
3.創造積極向上、主動求進的學生工作氛圍,讓老師和學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輔導員老師是獨立學院的中堅力量,這部分力量推動著學院的蓬勃發展,但是面對數量龐大的學生和繁雜瑣碎的工作,大部分輔導員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處理學生問題時不免會把情緒帶入其中,這種情緒無形中會影響到學生干部,有些學生干部會從思想上認為學生工作是“煩人的”、“累”的、“麻煩”的、“出力不討好”的等等,同時也會把這種態度帶入工作中,久而久之,將學生工作視為負擔,給自己心理造成一定壓力,進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為此,筆者認為,工作氛圍很重要,要保持學生干部對工作的熱情和向往,讓他們認為做學生干部是一種鍛煉、一種體驗、一種享受,讓他們覺得學生工作是有意義的,做好學生工作是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保持對學生工作的激情,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使其更加主動去幫助輔導員分擔壓力,只有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之下,營造出積極向上、主動求進的氛圍,才能一方面釋放輔導員的部分壓力,另一方面也鍛煉和培養一大批優秀學生干部。
二、自管會成立的意義
1.發揮橋梁紐帶和帶頭作用,使學生工作事半功倍
自管會組成人員都是各組織的主要帶頭人,是學生干部中的“隊長”,一方面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學生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和實施者,規劃與指導學生組織進行活動的開展和日常事務的處理,對接各部門進行事務的決策、傳達與監督;另一方面,自管會成員是學生干部的干部,是“隊長”,是“帶頭人”,除了主動進行自我管理,還能主動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提高,同時還能幫助和引導其他學生干部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提高,從學習、品性、遵紀守法、人際關系、實踐能力等方面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將積極向上的熱情和力量傳遞通過層層滲透深入到廣大同學中,讓學生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幫助自己成長,是培養社會棟梁的重要方式
自管會吸納學生干部中的佼佼者,這部分人除了具備一名合格學生應有的各種能力和素養,還必須具備主動學習、主動奉獻、主動自省的精神。在學習中不斷突破自我,渴求廣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積極自覺得將所學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在實踐中豐富和完善所學,從而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和思想素質,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熱情,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和技巧。同時系內不斷組織和安排優秀的自管會成員與老師們一起參與社會實踐,在老師的帶領和引導之下在實踐中能扮演和體會一定社會角色,在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心理調控能力等方面有所進步和提升。在教育過程中進行學生自治,讓學生學會維護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不僅將學生自治當作一種教育手段,更是作為提高公民素質的一種重要途徑,所以,這一過程也是幫助成員自己成長的過程,是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過程和主要方式。
3.扶正持公,抵私止邪,做和諧校園的維護者和建設者
自管會成員必定是學生干部中的先進分子和和諧校園的主動維護者和建設者,他們一方面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樹立威信,通過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和良好品質形象,成為廣大學生干部和學生群體的榜樣;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了解普通同學的動向,通過細致的觀察,深入的思想交流,誠摯的關心和熱心的幫助引導同學朝著積極向上的目標邁進,以主人翁的態度維護正義,扶持公正,抵制功利,反對破壞校園規章的所有行為,和廣大同學一起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創建和諧校園。
三、自管會的成立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工作,推動我系學生工作的“務實化、成果化、科學化”,達到學生管理、服務、指導的上水平,機電系自管會于2015年10月16日成立,由四個部門(組織部、督查組、審計組、辦公室)組成,由一名輔導員擔任指導老師,下設一名秘書長和一名副秘書長,從宏觀上把握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的發展方向,負責自管會內日常工作,規劃每學期工作任務,審核各部門的工作計劃,管理和監督各職能部門的工作開展,對接各部門進行事務的決策、傳達與監督。
1.機構組成及主要職責
人員組成:系內各位輔導員第一助理、學生會各位主席(現階段包括:辦公室、學習部、生活部、宣傳部、文藝部、體育部和公關部七個部門,以后若有新的部門產生,人員組成再進行修改添加)、科學技術協會會長和大學生自律委員會會長。
部門組成:
組織部:負責“學生干部選拔、部門協調、項目建設”。
辦公室:負責“檔案整理、文件收發、會議安排、學風建設”。
審計組:負責“自管會各部門及各學生組織工作日志的審核及復核審核,工作計劃(學年計劃、周計劃)的通過審核、工作建設”。
督察組:負責“學生組織工作開展進度的督察、學生干部日常紀律的監督、自我管理委員會成員工作狀態的監督、作風建設”。
2.暫行制度
組織制度:自管會采用民主集中制度,接受系團委和學工辦的直接領導,服從且服務于二級院系(機電系),從而聯系組織,深入組織,發動組織與指導組織進行日常工作的開展。
職責制度:始終堅持接受系團委和學工辦的領導,聯系、深入、發動與指導學生工作七大部門開展日常工作,不能擅自開展活動,不能決策提議,決策須向上級部門說明,得到通過后,才可讓下屬部門執行與開展日常工作。
日常制度:
(1)每月必須召開1次日常工作匯報會議,了解各組織部門的動態。
(2)每周定時間向系團委與學工辦匯報一次上周工作開展情況,并請示接下來一周內的工作開展。
(3)每位自管會成員在工作日有具體的值班時間,要求每位成員按時到達值班地點,若無故缺勤2次者,監督組告知秘書長與副秘書長,與指導老師商議后,視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措施。
(4)成員在換班時,上一班值班人員與接下來的值班人員必須會面交代未完成的事務或注意事項后,才可離去。
四、自管會成立以來的學生工作進展
1.處理日常瑣碎事務,整理系內資料成果成為體系
機電系工作分為:思政教育(包括黨團建設、德育、愛國和法制教育)、安全工作(包括公寓管理、學生安全等)、素質培養工作(包括德智體美等校園活動、軍訓、素質拓展)、職涯就創工作(包括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心理健康、評優評先等)四大塊,由系內輔導員分別負責,在進行各項工作的同時產生了一系列的通知文件、規章制度、活動成果等等,自管會成員作為各部分的參與者、策劃者、組織者對其爛熟于心,但是并未形成一定的體系。
自管會成立后,開始著手將這些成果進行分類、編纂,最終成冊為《機電系學生活動資料匯編》(以下簡稱《匯編》),各成員負責自己原屬部門的一部分內容,按照統一的格式、要求進行整理,不但讓各位老師能夠通過《匯編》更加了解本系各部門的職能、制度、活動、成績,還能不斷更新、完善,讓學生工作更加明確、形式更加上水平。
2.組織學生參加活動,免去輔導員重復發通知的繁雜
不論是院內的活動還是系內的活動,都需要學生干部去組織學生參與,之前需要將通知文件發給輔導員,輔導員再交給自己的助理,這樣簡單卻重復的工作不但浪費人力還讓輔導員不能專注自身的學習和進步。自管會成立后,建立專屬職能的QQ群,所有的通知文件由秘書長統一發至群內,由各位輔導員助理直接下達給各班班長;如果是比較大型的活動,則由秘書長或副秘書長召集成員開會,商討活動的開展形式或活動注意事項,再由輔導員助理召集班長傳達。這樣就免去了輔導員重復發通知的過程,解放了部分時間,可以做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
3.定期組織與院級學生干部的交流會,方便院系互動
自管會作為學生干部的“隊長”,對內帶領學生組織各類活動,對外還要代表系形象與院里學生干部共同配合完成院級的活動,如我院每年五月份的運動會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其開幕式需要各系出人、排練、彩排、表演,由各系負責一部分表演內容,系內學生干部負責組織人員、點名及后勤保障等工作,院內學生干部負責各系的整體排練和組織。由于時間緊、任務重,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排練時間的偏差、場地的不確定、人員的不確認等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干部們自己協調,不可避免會出現矛盾。自管會成立后組織了一次與院級學生干部的茶話會,會上自管會學生干部指出了在運動會期間系內的困難,院級干部在反思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指出系內工作的一些失誤,最后大家都表示以后盡量避免類似問題,一遍更好的為我院工作等等。會后,大家都表示這個平臺“很有意義”“大家終于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討論具體事宜,不再是一言不合就傷到感情”。所以,在學生工作方面,給學生干部提供了好的交流平臺,便于更好的開展工作。
五、自管會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綜上來看,自管會自成立以來,機電系學生工作有了一定進展,且輔導員的壓力得到了釋放,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表現在:
1.缺乏主人翁意識
沒有將自己定位在自管會內,而是仍將“主席”“助理”等身份作為第一身份,這種定位使得其在工作中模糊責任感,覺得所謂“分內”的事情就是自己所屬部門的事情,而非自管會的事情。
2.工作激情和動力逐漸弱化
最初自愿或者申請加入自管會,很多學生干部都覺得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期待對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有好的提升,也有些干部希望對自己的“仕途”能有所幫助,但是隨著時間遷移,有的學生發現自己設想的和現實有些許差距后就不再積極認真,而且會找很多理由直接或間接拒絕自管會的集體活動。
3.自管會預期效果未能達到
自管會定位為機電系“隊長”,容納了各組織最精尖的領頭人,但是所進行的活動和會議整體上離不開日?,嵥槭聞蘸蜋C電系各組織活動形式的“圈子”,未能形成專屬于自管會的獨特特點,也沒能推出專屬于自管會的獨家活動,總之未達到成立的初衷期望。
分析其中的原因,具體為:
①重選拔輕管理
由于成立初對自管會定位為本系學生干部的最高層次,所以在挑選成員方面投入很大精力,希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由于中后期缺乏最初的管理精力和管理力度,導致部分干部思想上有所松懈。
②重使用輕培訓
自管會成立以來,主動承擔其系內很多繁雜事務,有效減輕了輔導員們的工作壓力和負擔,但是缺乏培訓,成員們始終無法替代老師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而且也會讓急功近利的干部體會不到成就感。
③重活動質量輕過程指導
海濱學院位于黃驊,城市文化和經濟水平無法和大城市相比,為了豐富大學生的課余時間,學校安排了很多學生活動,各系之間也都是自己的特色,為了追求活動質量,對自管會成員提出嚴格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過程的指導,導致活動未出特色。
④重學習和工作輕道德
自管會成員要求學習成績占全年級的前30%,一方面是希望學生干部首先要明確自身是一名學生,學習仍然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有能力協調好工作和學習的成員在能兼顧學習的基礎上能更好的做好學生工作。但是在道德方面,由于沒有精確的衡量標準,無法作為考核或選拔指標,導致一些成員出現中后期無故不參加例會、借口不參加活動等失職行為,在其他成員中造成不好的影響。
⑤獎懲滯后
在評優評先過程中,每位學生干部都是是按照其日常貢獻和表現來進行獎勵,有部分自管會成員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自己所在部門獎勵名額已滿或者不夠標準時,那么再考慮是否能在自管會有所謀求。所以獎勵很難作為直接激勵手段;同時,懲罰策略沒有明確條文規定,對其以后的獎勵并不產生影響,所以,成員對日常的失職或不良行為呈無所謂的態度。
六、自管會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改進策略
綜上分析,為了更好地實現自管會的功能,讓其更好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筆者認為需對自管會進行改革和完善:
1. 建立“團委書記統一領導,指導教師對口管理,各個輔導員共同監督”的領導體制和“自管會指導教師和各組織指導教師考核相結合,成員之間自己打分”的考核體制
自管會集中了系內各組織的最高層次干部,他們最直接的指導教師仍然是心目中的直接“指揮官”,在活動中仍然是以自己原部門的指導教師的領導為主,如果在某些方面指導教師間有了不同的意見,很容易將自管會指導教師置于比較尷尬的地位。所以,撤銷對學生“組織部、辦公室、審計組、督察組”的劃分,保留“審計組”“督察組”,將團委書記作為這兩個組的最高領導,指導教師一方面對其成員進行管理,另一方面負責協調各組織指導教師的口徑和行動,同時邀請各組織的指導教師即各輔導員老師加入自管會的“審計組”“督察組”對每位成員進行督查和審核。改變以往學生干部督查干部、干部審計干部的情況,避免“官官相衛”的不良之風。
同時,為了避免在評優評先過程中有些學生干部將自管會作為“退路”進行評選的風氣,將其考核標準進行改革:將自管會指導教師的打分部分納入最終考核成績中,其比重占總成績的20%,且考核成績可以為負分,所以,如果出現忽視自管會活動的行為也會影響到自己在原組織的評優資本,同理,如果能認真工作,努力表現,會為自己增色和加分。同時,將自己對自己的打分也作為考核內容,在這一過程中,讓每位成員謹慎給分,打分的過程也是自我反思的過程。
2.培養自管會成員的“主人翁”意識和“隊長”意識
自管會成員要將自己定位為機電系的主人翁和隊長,首先指導教師放手權利,讓年輕的干部們發揮自己的才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樹立主人翁精神,滿足其自信心和成就感:“我是學生干部,是老師的助手,這個工作交給我,我就是主導者和主人,我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認真負責,通過我自己的努力和發揚我自己的風格出色得完成它?!奔瓤梢允勾髮W生朝氣蓬勃,思維活躍,又有了自己一定的思想和判斷能力,自主性很強,高校要實現鍛煉大學生分析問題,協調各種關系,處理問題的能力,增長大學生的才干,也可以減輕相關老師的壓力,使其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之中,做出更多的教學和科研成果,更是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主體性的體現。
另外,給予其尊重和信任的同時還要時時給成員以警告:“我是學生干部中的隊長,我要以身作則,對所有學生干部負責,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我要在任何時候都要起到帶頭作用,遵守學校的規章和機電系的制度,履行承諾,高效并出色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全心全意服務廣大同學!”
3.定期集體培訓和一對一心理引導相結合
每學期開展一期培訓,規范培訓制度、教學計劃,選聘優秀教師教授學生干部專業管理知識和素質能力的培養知識,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通過這種培訓充實他們的知識,培養他們的能力,給他們提供進一步發展的機會,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梁波,XX大學學生干部激勵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4]。自管會成員要負責的內容除了辦公室日常的繁瑣事務處理,還包括各類通知文件的歸檔、規章制度的起草和完善、大型活動的組織和協調、和外系不定期的溝通與交流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培訓的內容。選優秀學生干部推薦進入學校黨課培訓,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生干部培訓班學習交流。選優秀學生干部暑期參加校、院兩級專項社會實踐分隊,到基層、其他高校學習、交流,進一步促進學生干部對培訓任職的認可,增強培訓激勵效果。
另外,自管會成員人數少,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其平時表現與成員一對一的談話,如果出現褻瀆或者錯誤行為,在對其進行批評指正的同時還要保護好其自尊心,對其進行心理引導,用理解和寬容去換取學生干部的信任和尊重,用溝通和交流去換取學生干部的真心和情感,時刻不忘對其學習的關心和生活上的幫助,尤其是家里貧困的學生干部,通過勤工儉學或者爭取學校政策資助,卸掉經濟包袱和心理負擔,避免消極工作和負面情緒的影響。
4.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升相結合
鼓勵學生進行理論實證大討論、鼓勵學生主動參加社會實踐、鼓勵學生課余多閱讀多交流多思考、鼓勵學生多反省多交流、鼓勵學生多出去走走開闊視野等等,只有內心豐富、情感豐富、思想豐富,創新意識才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在平常的學生工作中才會帶有自身的特色和風格。
自管會成員大部分為高年級學生,要教會他們不要再像大一時候去“干活”,而是做一些“腦力”活動,去思考工作的方式方法、藝術性、創造性等等,達到學生管理、服務、指導的上水平,對好的思路、想法,指導教師要及時表揚,調動起其積極性,使其在實現自我提升的同時更好的服務同學。
5.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中不斷進行道德滲透
由于社會進步和網絡發達,大學生很容易在道德方面失去判斷,如果學生干部受不良思想的影響將起到壞的帶頭作用。自管會同學作為學生干部的“隊長”,應該身先士卒,主動摒棄不良思想、不斷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理論和同志重要講話和精神等,用知識武裝頭腦。
在工作、學生和日常生活中,指導教師要表揚先進,同時對不良的輿論、不負責任的行為、消極的思想等等進行義正言辭得批判,讓自管會成員在心里形成道德標準,不斷朝著老師鼓勵的方向發展,政治立場堅定、愛崗敬業、尊敬師長、努力學習、積極工作、樂于助人、幫助同學等等,潛移默化間感染成員,使其同時成為道德的帶頭人。同時,教育者要以自身的高尚品格教育影響學生干部,從而感染和影響學生干部;這也是對學生干部的一種激勵,有助于激勵學生干部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變“要我工作”為“我要工作”。
七、結語
自管會成立不到一年,各項機制和制度并未完善,不過其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雖然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作為自管會的指導教師仍然堅信,自管會作為學生干部鍛煉能力、提升自我的平臺,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并得到廣大師生認可。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高等教育觀念的變革,高校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基于專業引導的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通過尋求專業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三者的契合點,在自我管理的各個環節上與教學活動相適應,充分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質,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 專業引導;自我管理模式;養成教育;專業技能;職業規劃
0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高等教育觀念的變革,高等學校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滯后,不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各高校紛紛根據自身特點,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學生管理模式。我們在借鑒兄弟院校學生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調研和深入思考,提出適合專業特點的基于專業引導的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通過尋求專業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三方面的契合點,激發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以校園作為學生鍛煉的社會環境和活動舞臺,實現由“學生”到“職業人”角色的逐漸轉換,最終達到培養人才之目的。
1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新的經濟發展時期對大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求大學生掌握先進的技術知識,又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一方面社會和科技的迅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具備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許多普通高校畢業生只掌握了艱深抽象的書本知識,而欠缺社會所需要的綜合能力。解決上述矛盾需要大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和發展平臺,從而有效地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為將來走向社會做好準備。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方式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鍛煉平臺。
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是指學生在認識實踐活動中的主體意識的喚醒、主體地位的確立和主體能力的形成,主要反映在學生意識的自主性、行為的主動性和思維的創造性三個方面。具體到高校的管理活動中,則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放在應有的主體位置,使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有機會參與學校的行政、教學管理,參與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方面實現均衡發展。
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與教育的本質是一致的。大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參與組織校園文化建設,需要自身智力、體力的參與,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個人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并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獨立的批判精神;通過管理經歷,體驗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學會與他人協作和溝通,培養高尚的道德修養情操;自我管理還為大學生提供了釋放能量、展示自我的舞臺,通過參與管理,學生可以審視和檢驗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從而達到對自身、對他人、對社會的清醒認識和適度把握。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能夠極大提升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能力;培養與人溝通及團隊合作的能力,促進知識結構的完善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基于專業引導的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
過去高校的學生管理模式大多以“剛性管理”模式為主,即以規章制度為中心,憑借行政指令頒布的各種規章制度進行約束,配合獎學金、助學金、紀律處分等獎懲手段對學生進行管理。這種模式雖然容易制度化,條例化,但限制了學生的發展空間,缺乏相互平等和尊重,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約束了學生思維的靈動,忽略了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以及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容易引起學生與管理者的矛盾和對立?,F代教育觀認為,大學培養學生應該有兩個基本內容:一是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二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兩者有效的結合,才能使他們獲得具有自食其力的“一技之長”,才能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態度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
另一方面,目前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更是前所未有,從經歷了千辛萬苦的高考,來到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卻又要承受日后就業的巨大壓力;從中學階段養成的“分數至上”的觀念,到大學卻發現綜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認識錯位;從中學過于細致的“保姆式”管理引起的逆反,到大學發現“沒有人管”的落寞無助,……考上大學的喜悅,很快就被各種困惑和迷茫所淹沒。尤其是現在獨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擴招所帶來的學生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心理素質不高,承受能力脆弱,更是為管理帶來了新的課題。
高校管理模式與大學生面臨困境之間存在的矛盾的主要癥結就是專業思想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被人為條塊分割開來,這樣產生的后果是:當學生來到大學后,卻迷失了努力的方向,進而喪失了學習的動力,在苦悶、彷徨和徘徊中浪費了寶貴的光陰。復旦大學副校長蔡達峰在其新著《大學:為了學生與社會》中表達了這樣的基本思想:“大學要實現對社會的使命,就必須依靠每個教師和管理者真誠地關心學生,別無取巧的成功之路。教師不但要講授學科知識,管理者不但要執行規章,而且還要對學生的人生進行引導?!贝髮W,作為人之一生最重要的時期,應該給學生提供最重要的教育,應該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應該讓學生看到努力的方向和希望,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進取心和責任心。
基于這種教育理念,我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借鑒兄弟院校的管理經驗,針對我院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基于專業引導的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其主要思想是:切實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教育的本質,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模塊,實現專業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三者的契合。模式主要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基于專業學習的養成教育模塊、基于專業技能訓練的能力培養模塊、基于專業發展定位的職業規劃模塊。其組織實施方式:以精心設計的自我管理手冊為載體,構架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專業指導教師之間的交流平臺,把校園作為鍛煉學生能力的的重要環境,在教學、管理工作的各項活動中,有意識地把學生推向前臺,激發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育和管理過程,從而達到培養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之目的。
3基于專業引導的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內容
基于專業引導的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是一個整體框架,其主要內容分為三個模塊:基于專業學習的養成教育模塊、基于專業技能訓練的能力培養模塊、基于專業發展定位的職業規劃模塊。三個模塊各有側重,又有機融合,配合一套可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法,保證管理模式的有效運行,力圖實現專業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三者的有機契合。
3.1 基于專業學習的養成教育模塊在大學教育過程中,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內容,是形成良好校風學風的關鍵。一般認為養成教育是教育者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訓練活動,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規范化、標準化的教育過程,可以使大學生自覺將學校的校風校紀內化為行為規范的過程,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F代大學教育的養成教育包含更為廣泛的內容,不僅是要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還要重視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適應素質和承受能力,培養勇于創新的開拓意識,教育他們善于與他人溝通,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新的“讀書無用論”蔓延:一部分學生認為進入大學即為奮斗的終點,有松口氣的思想;有部分學生認為大學所講授的理論內容無用,不如掌握些實際技能更好找工作;還有部分學生對大學課程的教學方式不能適應,對專業的發展了解不多,缺乏客觀正確的認識,有畏難情緒,從而導致“學習困難”意識的增長。當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也就喪失了學習的動力,當然管理難度就加大了。
基于專業學習的養成教育模塊,主要針對剛入學的新生而設計,在這個模塊中,我們根據專業培養計劃制定了一系列的內容并形成互動性的管理手冊,內容包含專業思想教育、課程學習要點、大學如何培養學習習慣、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規劃個人短期和長期發展目標等方面,通過引導,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使他們學會主動思考問題,并逐步學會自我管理,約束個人的行為,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展現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該模塊的實施,主要是通過管理手冊的傳遞,建立學生與輔導員、班主任、專業指導教師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同時學院、學生會、班級配合專業學習進程,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自我教育和學習的習慣。未來的社會是終身學習的社會, 養成自我教育的良好習慣,才能保證自己在未來社會中能不斷吸收新知識,培養參與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各種優秀品質,從這個意義而言,自我教育習慣的養成是終身教育的基礎,也是養成教育的動力與源泉。
3.2 基于專業技能訓練的能力培養模塊培養大學生的各種能力是高校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另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我們結合專業培養計劃,對本專業分階段制定能力目標,并規范到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實行學習自我管理、業余科研活動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相結合,并以學校作為社會的一角,進行各種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實施,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教學和管理之中,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才能,從而達到鍛煉能力和提高素質的目的。
該模塊主要分為以下兩個層次:
3.2.1 專業基本技能訓練針對專業特點,我們設計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專業基本技能目標,由專業課教師制定各學習階段能力達標的基本內容,配以課內考核、實踐周考核、院系班組織的活動等方式進行驗收,方式則盡量靈活多樣。靈活的考核方式降低了學生對傳統考試方式的憎惡心理,提高了學習興趣,并且在組織策劃過程中鍛煉了組織能力。
3.2.2 能力提升訓練該層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動員并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大型業余科研、實踐活動,如大學生挑戰杯大賽、電子大賽、計算機仿真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重要賽事,這些都是鍛煉提升專業技能的極佳機會。其二是充分利用實習、實訓基地,組織學生參與企業的運營、管理及中小型項目的研發,切身感受企業的氛圍,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為走向社會、走向職場做好充分的準備。
同時,由專業教師提供各種科研課題并組織學生科研團隊開展研究,也是這個模塊的重要內容。比如科技作品制作、小型項目的軟件開發,大型數據文件的信息處理,控制系統的漸進穩定性研究等學生業余科研活動,使學生深刻感受到了知識的魅力,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極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心。
3.3 基于專業發展定位的職業規劃模塊職業規劃是指個人在對其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全面客觀的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進行自我定位,設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職業規劃是學生個性十分鮮明的努力目標,是學生人生理想的展現,因此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給以足夠的認識和正確引導。
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在我國高校盡管起步較晚,但近兩年開展得如火如荼。因為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僅關系到每一個家庭,還關系到高校教育的發展、和諧社會的建設。如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才需求結構,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是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都密切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基于專業發展定位的職業規劃模塊,是貫穿整個大學四年的動態過程,通過學生就讀大學以后對專業認識的逐步深入,通過審視個人的能力特點而設計職業生涯目標。一般來說大學生在大學四年的每個階段對個人職業的認知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分階段進行,其階段性內容分別為:初級階段以入學教育、專業教育、就業形勢、職業意識為主要內容,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基礎教育;中級階段以職業興趣測評、職業目標確定、計劃擬訂、職業實踐、交際力培養、綜合素質提高為主要內容,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專門教育與實踐;高級階段以擇業就業觀、求職技能、求職心理素質為主要內容,進行擇業就業教育。在該模塊實施中,要求學生根據各個學習時期的不同特點,制定學年或學期目標,并根據個人專業發展的情況,及時調整努力的總方向。
大學生職業規劃可以使學生通過自我分析,明確自己的定位,根據發展目標制定發展計劃,并為計劃的實施制定具體措施,增強對個人中長期發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通過完成每學年、每學期的階段目標,最終實現大學期間的總體目標,為理性地選擇職業做好必要的準備,為一生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經過在我院四個專業的初步實踐,我們看到,基于專業引導的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符合90后一代學生思想上的新特點,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該模式充分利用大學這樣一個平臺和空間,尋求專業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三者的有機結合,在自我管理的各個環節上與教學活動相適應,充分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質,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才能,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基于專業引導的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是針對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一個探索,我們將根據學生特點和專業發展情況,繼續深入研究教育管理規律,不斷完善模式的內容和實施方法,使之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
摘要: 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管理的價值偏失、管理的形式主義、管理的封閉性等。加強大學生自我管理已成為當前大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議題。大學生管理要以生為本,以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主線,引導并加強大學生的自我管理。
關鍵詞: 大學生自我管理成長與發展
1.問題的提出
中央集權制的國家管理模式延伸到高?;鶎拥拇髮W生管理中,主要表現為注重高校學生管理者對學生的管理,忽視大學生自身對管理的反作用;注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忽視自下而上的反饋作用;注重教育管理者的管理功能,忽視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功能。盡管近年來,隨著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高校對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等方面給予了高度關注,大學生在協助日常的班級管理、社團活動、學風校風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學生管理的權力更多的是在學工部、學生處、輔導員之間游離,學生對自身的管理權力是極其有限的,并未充分調動大學生自身的積極性,發揮大學生自身管理的功效。面臨新時期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特征及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挑戰,有必要對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全面考察與反思。
2.我國高校大學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管理中價值取向的偏失
我國高校的大學生管理實踐中,忽視大學生主體性、個性的現象普遍存在。不少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官本位”思想嚴重,甚至把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作為自己的“政績”來抓,操作上往往不顧學生態度、情感上的接受程度,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學生的逆反心理就必然產生,管理工作也就會事倍功半。同時這樣還會導致一些學生功利化傾向,把評優、評獎、入黨等作為自己的積累資本。
2.2管理中的形式主義
2.2.1大學生管理者工作的形式主義。
在實際工作中,部分直接從事大學生管理工作的人員對學生管理工作缺乏真正的興趣和熱情,平時很少關心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交友等問題,遇到上級部門檢查便臨時部署學生工作,應急而設。
2.2.2學生社團活動的形式主義。
在大學校園里,有許多學生社團缺乏嚴密的監管機制,而且由于當前社團經費基本靠成員集資,實行自負盈虧的方式,為了擴充經費,各社團只是注重自身的宣傳,以盡可能多地吸納會員或社員和吸納資金為目的,同時社團活動的開展并未做到有始有終。在社團活動中,有些學生社團并不能提供具有滿足學生實際需求,提高學生能力的各種活動。因此,活動的質量、活動的效果難以得到保障,更達不到以此來發展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2.2.3管理方法上的形式主義。
目前我國高校在對大學生的管理中主要注重特定活動及比賽,而忽視對大學生日常狀態下思想及行為的考察。管理育人是高校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學生管理工作者主動貼近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融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將教育、管理、服務融為一體,而不是僅憑幾次活動、幾場比賽來實現管理育人。
2.3管理的封閉性
大學生管理者與大學生之間存在著隔閡。高校領導往往忽視了大學生管理者與大學生之間的互動作用,在有意無意之中將學生管理者與學生分開,形成學生管理者陣營和學生陣營。有些直接從事大學生管理的人員往往把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作為實現個人某種目的的手段,因此與上層領導接觸多,而不重視與學生的交往與情感的交流,管理的目的意圖、方式方法、途徑等往往只在管理者中流通,學生對此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大學生與管理者之間的鴻溝,往往使管理者和學生缺乏溝通,并在大學生中形成消極影響,致使部分學生個人本位價值觀念更加突出,道德行為認知存在偏差,有意犯規行為增多等。
3.以“為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服務”為中心,正確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高校對學生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正確引導學生,促進其成長、成才,并把社會、家庭、學校等外在要求轉化為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因此,高校要以“為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服務”為中心,增強大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評價、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需要特別重視大學生自身的內化和體驗,注重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1建立完善的大學生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大學生的思想還處于尚未完全成熟時期,一直以來接受的都是理論和經驗教育,對社會的復雜性和是非性還沒有體驗或者較深的體驗,對一些事物的認識還浮于表面,因此大學生在樂于參與的同時卻顯得辨別力不足,容易誤入歧途。因此,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對學生嚴而有格,取法乎上;尊重、理解而決不遷就,把教育與管理相結合起來。
完善的大學生管理制度應該包括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制度、學籍管理制度、獎懲管理制度、學生社團管理制度、畢業就業管理制度等。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管理制度,必須科學、完善并可行,一方面要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另一方面要符合教育規律和德、智、體培養的目標,并且管理制度要隨時代形勢及教育發展而不斷完善,且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有了完善科學的管理制度,高校還必須堅持不懈、狠抓落實,避免管理制度成一紙空文。
3.2建立健全大學生自我管理體系
3.2.1加強學生骨干隊伍建設。
學生骨干隊伍是聯系學校、教師、同學之間的橋梁與紐帶,起著先鋒模范作用,是完成學校各項任務的一支重要力量。學生干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選拔要公開、公平、公正,要“任人唯賢、唯才是舉”,杜絕一些學生走后門等不良行為,克服學生的功利化思想,將那些有熱情為廣大同學服務且責任心強、思想品德好的優秀同學吸收到學生干部隊伍中來。
對于學生骨干人員,大學生管理者要盡力創造實踐機會,通過實踐的磨練,增長其才干,培養其能力,同時開展必要的培訓活動,使其盡快進入角色,端正動機,并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與技巧。建立公開公正、操作性強的學生骨干人員考核制度,采用教師、管理者、同學、自身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定期對思想政治素質、學習成績、工作實績、平時表現等進行多方面評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促進學生骨干努力學習、刻苦向上、不斷進取、奮發成才,防止產生凌駕于其他同學之上的優越感,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和能力。
3.2.2發揮班、團學生干部在日常管理中的主導作用。
大學生日常管理是一項繁重瑣碎且需要耐心細致的工作。如果大學生管理者事事親歷親為,不僅易于陷入疲憊不堪的狀態,產生職業倦怠感,而且沒有時間對自身工作進行總結、反思與研究,不利于學生管理者能力的提高及長遠發展。因此,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生會、班、團干部的職能,大膽放權讓學生干部參與學生工作管理的全過程,如早操、寢室、晚自習、上課考勤、教室、班級等方面的管理,發揮他們在處理、解決問題中的主導作用。這樣不僅減輕了廣大學生管理者的工作負擔,而且培養了大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其主人翁精神。
3.2.3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主動參與,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大學生不僅是高校管理的對象而且是管理的主體之一。缺乏大學生自身這一主體的任何管理活動,其成效必然是微小的,難盡如人意的,甚至管理是混亂的。因此,高校學生管理者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為學生服務的管理意識,做學生自我教育與管理的引路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全員參與,做自身管理的主人。高校應創造良好的競爭與育人環境,實行班級干部輪換制度,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進取心,擴大學生干部群體,給全體大學生以充分展示自身才華能力的機會。高校應通過為同學服務的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與人交往能力等,與時俱進,為學生的成長成才與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3加強管理者與大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力爭以心交心,以理服人。
管理活動首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如果在交流中忽視平等性與理解性,管理必然失靈。行政管理與大學生自我管理是大學生管理者們應當考慮的首要關系,學生管理層要簡政放權,在學生的宿舍、伙食及環境衛生等方面提倡學生的自我管理,在發揮學生自身作用的同時給予恰當的行政指導及引導,以平等對話代替行政命令。在大學生的管理過程中,管理者要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能夠積極進行對話的心理環境和氛圍,始終以平等的態度關注正在發展、成長的學生,既尊重他們的思維方式、情感、志趣,又尊重他們的個性。大學生在平等交流的對話中即管理實踐中,體驗人格的尊嚴,真理的力量,交往的樂趣和人性的美好,進而張揚自己的主體意識,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
總之,大學生的管理理論要與時俱進,管理實踐要因時、因校、因人制宜。既要有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高校要結合本校發展現狀與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有的放矢,實事求是,既要曉之以理,又要動之以情,鞭辟入里,恰到好處。高校應以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主線,把加強管理與教育結合起來,以管理活動來教育學生,以育人來促進更好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