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8 10:40: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談教師職業發展規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由于當前職業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需要,因此,國務院于2014年5月2日作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重大戰略部署,這給高職院校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給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職業教育,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在做職業發展規劃時應有一個全新的思考,要將《決定》的內容融入到教學、科研、技能、專業知識等職業規劃中。
【關鍵詞】新形勢;《決定》;職業規劃;新思考
青年教師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力量,培養青年教師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和持續發展的需要,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因此,高職院校需要通過加強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幫助青年教師確立個人的長期職業發展方向,使其盡快適應和勝任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近年來,隨著我國高職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培訓了大批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職業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結構不盡合理,質量有待提高,體制機制不暢等問題,在這種形勢下,為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黨中央、國務院于2014年5月2日作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重大戰略部署?!稕Q定》的出臺,給高職院校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即要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發展保障水平,加強組織領導。其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教育質量的關鍵,也為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適應新的發展方向,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必須加強職業發展規劃意識,設計出適應新形勢的職業發展規劃。
一、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意義
(一)職業發展規劃的含義
職業發展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在對個人和內外環境因素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確定一個人的事業發展目標,并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行動的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項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
(二)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意義
青年教師由于其年齡、心理和經歷特征,職業理想的不成熟性,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上的茫然與盲從,影響了他們進入職業發展期良好心理狀況的形成。 因此,制定職業發展規劃,有助于青年教師確立發展目標,適應未來的競爭與社會需求;有助于解決教師的職業倦??;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青年教師潛能;能夠更好地促進青年教師成才,有利于高校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從而滿足青年教師自身發展需求,實現終身教育目標。
二、高職院校青年英語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新思考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職業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高職院校青年英語教師在做職業發展規劃時,要認真思考,與時俱進,把以下幾個方面融入到教學、科研、技能、專業知識等職業規劃的內容中。
(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人才培養模式,實際上就是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以及實現這些培養目標的方法或手段。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就必須改革現行的教學模式,改革教育教學理念。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的出臺為我們指出了方向,那就是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因此,青年英語教師在設計職業發展規劃時,要認真思考如何把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創造學、教育技術等有關學科的理論有機結合起來,推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強化職業教育的技術技能積累作用。
(二)健全課程銜接體系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需要,健全課程銜接體系尤其重要。課程銜接是課程組織的一部分,也是課程設計的重要過程。課程銜接是連接各種不同的課程內容或學習經驗,使它們之間相互發揮累積的最大效果以達成課程目標。因此,青年英語教師在設計職業發展規劃時,要參照《決定》的相關內容,認真思考如何推進英語專業設置、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銜接,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英語專業設置、教學過程等方面的銜接,從而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三)“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教育質量必不可少的因素?!半p師型”教師是指具有專業知識且獲得高等教育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同時還具備相應的社會實踐經驗的專業應用能力?!稕Q定》中強調了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完善教師資格標準,實施教師專業標準等相關內容,因此,青年英語教師在設計職業發展規劃時,要認真思考如何取得國家承認的于本專業實際工作相關的專業技術職稱,取得國家承認的于本專業實際工作相關的各級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取得行業特許的執業證書,取得教育部組織的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并獲得相關合格證書等。比如,作為商務英語教師,必須熟練掌握聽、說、讀、寫、譯等英語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同時還應掌握現代國際商務基礎理論,熟悉國際貿易慣例和法則,考取“劍橋商務英語證書”、“外貿業務員資格證書”、“國際商務單證員資格證書”等相關證書。
(四)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當今時代正在向信息時代邁進,現代信息技術已廣泛地滲透到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稕Q定》提出了推廣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加快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因此,青年英語教師在設計職業發展規劃時,要思考如何加強計算機操作能力、網絡應用能力、信息技術教學能力,同時還要根據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展開分層次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計劃。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職業教育,高職院校青年英語教師在做職業發展規劃意識,認真學習、理解《決定》的內容,并將其貫穿在職業發展規劃中,設計出適合時代、適合自己的可持續發展的職業發展規劃。
摘 要:教師職業規劃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和必然選擇。中小學教師作為新課改的主力軍,更應用好這把利器。本文概述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涵義、原則,闡述制定職業規劃的必要性,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規劃;高原期;幸福感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是教師在充分認識教育意義基礎上,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隨著課改逐漸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課程評價觀,都對中小學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制訂合理科學的教師職業發展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一、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涵義
1.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
教師職業是門特殊職業,同其他職業一樣,教師職業具有社會價值,對社會發展有推動作用;同時教師職業也是一門專業,需要掌握系統的學科和教育專業知識技能,接受長期專業訓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指在開放的教育教學情境中,教師進行自我規劃、主動謀求個人職業生涯和專業發展的動態活動過程。
2.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結構及原則
(1)中小學教師應根據個人特點、社會要求和學校愿景,做出有計劃、有系統、能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分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一般而言,5年以下教齡的教師處于適應期,思索如何把在師范院校學到的理論用于實踐,得到領導、同事的認可;5~10年教齡的教師處于成長期,渴望能力得到提升;11~20年教齡的教師其教學能力、風格和心態都趨向成熟,處于穩定期,對教師專業的發展程度很滿意;2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處于衰退期,職業發展停滯不前,若不能突破瓶頸,這種狀態將持續到退休。
(2)遵循原則。①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職業規劃是為更好地發展專業化而量身打造,但同時必須符合社會和學校要求。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所培養的學生必須符合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教師在制訂自身的職業規劃時應處理好個體特點與社會要求的關系。②發展性與現實性的統一。規劃應基于自身優勢和特點,不能過高或過低,過高則希望渺茫,失去信心,過低則太易達到,起不到作用。同時,規劃是對未來目標的計劃,能提升教師專業水平、職業效能和人生境界。簡言之,盡力而為且量力而行。
二、制訂職業發展規劃對中小學教師的必要性
1.中小學教師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1)自我實現和增強幸福感的有利工具。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人需要不斷自我發展、自我實現,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能調動工作積極性,減少盲目性。因此,職業生涯規劃不僅有利于專業發展,也關乎職業幸福和人生幸福。教師職業幸福感,指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運用教育智慧,獲得學生好評,感受到作為教師受到的尊重與歡樂。它既是對職業成就的肯定,也有學生對教師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陶行知說過,教師最大的幸福是培養出令自己崇拜的人。
(2)幫助處于職業“高原期”的教師走出困境。上世紀70年代末,“高原期”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它指職業生涯到了某個點,上升的職業空間最小的時期。中小學教師工作量大,經濟收入一般,社會地位不高。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社會對教師期望加大,長此以往,教師對未來感到迷惘、疲憊;再加上大部分教師不能成為領導,從而使其覺得自己的需求未得到滿足,職業情感逐漸淡漠,職業生涯“高原期”隨之產生。
2.目前教育行政部門、教師培訓部門、學校及教師本身對規劃不夠重視
(1)社會未充分認識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教育行政部門、教師培訓機構未把它列入議事日程,尚未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
(2)學校認為職業規劃是教師自己的事,不關心也不介入,很少組織專題培訓來提高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
(3)教師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沒有系統規劃,也缺乏職業規劃意識和能力。
三、研究對策
1.教師應有職業規劃的主人翁意識
教師應表現出自覺能動的自我意識,認識到自己是職業生涯發展全過程的主人翁。成功的職業規劃要求教師基于自身的特點,符合社會和學校對教師教育能力的要求,不斷調整自己前進的步伐。
2.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提倡每位教師進行職業規劃
(1)幫助教師樹立基于現實又超越現實的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教師對工作目標的向往和追求,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巨大動力。
(2)提供職業規劃的培訓或指導。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或其他教師教育機構都要把職業規劃列入培養或培訓的內容,滿足教師對職業規劃知識和技巧等的需求。
(3)提供多樣化的發展載體,如教學觀摩、培訓、反思性教學、校本教研、行動研究和敘事研究等活動。
(4)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確立職業規劃的標準,將教師職業規劃的態度、實踐和績效作為考核教師的重要指標。
中小學教師是新課改的主力軍,是教育的中堅力量,教師質量影響教育質量。因此,教師本身對教師職業發展應高度重視,社會力量應積極提倡并給予支持,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能力。
摘要: 師資培養是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作為教育行業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師資培養過程中有著不同于普通院校的特點。本文從高職教師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高職教師職業發展的目標內涵及職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性,并從教育發展規劃、職業能力發展規劃、終身學習發展規劃三方面闡述了高職校職業發展規劃管理對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 師資培養 職業發展規劃 雙師素質
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制度的意見》(教職成[2011]16號)文中指出必須把完善教師培養培訓制度作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全面推進和落實職業教育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適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需要,建設一支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專業化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職教師資隊伍建設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然而長期以來職業教師師資隊伍建設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本文試從高職教師職業發展規劃中師資培養的角度談談教師的職業發展。
一、高職教師普遍存在問題
職業教育有別于普通院校教育的重要標志是其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中等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勞動者。這就要求學校在傳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高度重視實踐、操作、應用技能的培養,這一培養目標決定了職業學校教師要具有“雙師素質”能力,即除了要具有系統的相關學科理論知識、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能力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職業實踐能力和職業崗位素養,而這正是在大部分職業院校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以我校某系為例,38名專業教師中直接來源于大學畢業生的教師33人,占專業教師總數的86.8%,只有13.2%的教師來源于企業,而絕大部分的專業教師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培訓,這顯然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大原因,因此如何更快更有效地促進職校教師職業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高職教師職業發展的目標內涵
由高職院校培養目標決定,教育部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也明確了“雙師素質”教師的要求,因此高職教師職業發展應當從“雙師素質”角度出發,既要包括學科技能專業性,又要包括教育教學專業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思想品德素質與職業道德素質的完善。教師必須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質和崇高的職業道德情操和人格,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執著的事業心、頑強的工作精神、科學的治學態度和良好的協作關系,才能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2.科技人文知識與專業知識的融合更新。教師必須全面掌握專業知識及人文教育知識,走綜合發展的道路,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成為全面發展的教育者。
3.實踐能力與研究創新能力的提升。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使教師除了傳授專業基本知識理論外,更重視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高職教師要向既能講授理論知識又能訓練操作的“雙師型”方向發展。
三、高職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性
教師職業生涯是與教師本人在學校教書育人等一系列活動相關聯的職業經歷的模式,它包含兩重含義:
一是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是指教師本人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而實施的管理,它是以實現個人發展的成就最大化為目的的,通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管理實現個人的發展愿望。
二是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是指組織針對個人和組織發展需要所實施的職業生涯管理,組織從本組織成員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需求出發,有意識地將之與組織的人力資源需求和規劃相聯系、相協調、相匹配,為成員職業上提供不斷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幫助、支持成員職業生涯發展所實施的各種政策措施和活動,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在實現成員個人的職業生涯目標的同時實現組織的目標和可持續發展。
我校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高職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研究》課題組曾對江蘇省33所五年制高等職業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33所學校中75.8%的學校曾經要求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但是僅有9.1%的學校對一些關鍵性的崗位人員有針對性地制定了職業發展規劃方案。同時通過對江蘇省五年制高職校的130名教師進行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問卷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在118張有效卷中認為學校提供關于教師職業發展信息的占37.3%;學校對青年教師有一套有效的指導措施的占33.1%;學校對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提供機會的占31.3%。從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雖然大部分學校均對教師做了職業生涯規劃的要求,但是能夠根據高職校發展和學校人才需求制訂相應職業發展規劃,并對教師進行傾向性引導培訓的并不占多數。
高職教育的特點決定了他對“雙師素質”教師的需求,如果僅憑教師一己之力在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中摸爬滾打,勢必造成教師對職業規劃的盲目性和所取得職業目標滿意度的低水平。因此高職校管理部門根據學校發展和人力資源規劃的需要,在學校中制訂與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相適應的職業發展規劃,以引導教師主動進行職業生涯管理,使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和組織生涯規劃管理和諧發展,將會更有效地推進學校師資培養的建設,推進“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推進學校更好更快地發展。
四、高職院校職業發展規劃
職業教育教師既面臨著一般教師的專業成長任務,又有著特殊的專業成長軌跡,從高職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角度出發進行高職校職業發展規劃,應當在職校教師的教育性、職業性和學術性三方面出發進行規劃。
(一)教育教學發展規劃
教育教學能力包含教師的基本素養、學科知識背景、對學科知識結構的認知、對學生認知發展的認知、學科教學的各項能力等五項內容。在教師發展初級階段,尤其對青年教師要加強教師崗前培訓工作,目的是讓年輕教師學習教育教學基本理念、了解教師的職業特點和要求,掌握教育規律,提高教師基本素養,為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教師職責打下基礎。學校要建立相應的崗前培訓機制,使青年教師有培訓渠道;要建立考核激勵機制,使青年教師在培訓過程中有壓力、有動力,以激勵青年教師努力提高教學水平的自覺性。
我校從2008年開始進行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尤其對青年教師的成長制定了完善的培訓培養和考核管理辦法,使青年教師在相關機制的引導下很快地完成從職業準備期到職業適應期的轉變。
職業學校的教育特點與普通學校的教育特點有著明顯的區別,職業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傳授一個職業,教師在學習傳統的教育方法理論的同時也要進行《職業教學論》和《職業科學》兩門職業教育關鍵學科的學習。學校在進行職業發展規劃管理時要將這兩門學科的學習納入教師職業生涯學習內容進行培訓。
(二)職業能力發展規劃
《國家教育事業十二五規劃》明確了職業教育對建設“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要求,職教師資的職業能力培養對職教教師的成長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它包括教師對職業活動的了解,對職業活動涉及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等,學校在進行教師職業能力發展規劃時應突出培養教師職業技術科學知識和職業實踐能力。
由于我國對職教師資培養的制度的暫時不夠完善,我們無法完全借鑒德國職教教師的定期企業頂崗制度,以全面獲取本專業范圍內的實踐知識和技能,了解企業內部問題和社會狀況。但是學校在進行師資培養時應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緊密聯系,深化校企合作關系,重視對教師職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教師對行業的指導作用,建立職教教師的企業實踐制度,將企業頂崗制度化。
我校在教師職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視教師的企業頂崗制度,近幾年一直采取“請近來,走出去”的教師培養方式,對專業教師進行企業文化、生產流程、工藝路線、崗位人員職責和需求等進行培訓,同時將教師派到企業進行崗位頂崗,與企業親密接觸,采用“培訓歸來話感受”的方式讓大家共同分享所獲取的企業文化、實踐知識等內容。通過這些對教師的培訓培養方法讓職教教師逐步向“雙師素質”轉換。
(三)終身學習發展規劃
對教師終身學習發展規劃的制定也是對教師學術性的培養,職教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全面學習觀念,才能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教育者。廣博的文化底蘊、深厚的學科基礎、基于實踐的科研能力是一名教師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中不斷取得進步的重要基礎,終身學習發展規劃是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學校職業發展規劃的基礎。
五、結語
師資培養是高職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職校師資培養的研究有助于激勵教師潛在的尋求發展欲望,使教師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發展有依托,有助于推進學校人力資源層次提升,加強高職?!半p師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促進學校做到“職得其人,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