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6 09:52: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談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社會對職業院校專業人才的技能需求越來越高。目前,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就業問題日益嚴重。由于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不能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使得人才不具備社會競爭力,他們所具備的工程素質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基于此,本文就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現狀進行研究,并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社會需求為導向;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向
職業院校土木專業是一門實踐教學大于理論的學科,學生走出校門面對的是建筑工程方向的工作種類。但是大部分土木專業學生不能適應社會崗位,這使得學生就業困難。學校土木專業教學應該以社會需求為教學導向,將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一、土木工程人才需求簡述
隨著建筑行業不斷發展,土木與建筑業逐漸成為了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國家逐漸推進西部大開發建設,這一舉措促進了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目標的具體落實,專業教學應該以學生教學為本,面向社會市場的基本需求,以社會職業需求為教學的基本導向,培養優秀的土木專業技術人才。而近幾年來,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逐漸呈現了多元化的趨勢,為職業院校土木專業教學提供了便利。
以社會為導向的土木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社會需求就是,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職業規劃等素質,并且自身樂于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學生應該具備以技術知識為核心,以學校專業知識為支持的綜合性技能。在土木工程生產實踐中,需要土木專業人才在擁有專業知識的同時,需要具備英語、計算機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將在校所學知識與實際工程相結合,不斷發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1]。
二、職業院校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高,在教學上追求人才培養專業化的現象。職業院校在設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著眼于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上,盲目認為學生擁有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就能適應社會職業發展。這使得學生教學不能基于社會需求基本導向。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普遍存在與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教學中。
“寬基礎,厚理論”是當今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結構化和理論性的專業知識指導,不能從社會需求角度出發,無法尋求理論教學與實際社會需求之間關系。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課程非常多,教師在教學中過于追求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對學科知識的綜合性運行甚少關注。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被大量的理論知識包圍,疲于應對各種考試,職業院校出現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是當今社會教育的普遍現象。因此,在專業知識課程設置下,學生是知識的上的強者,但是確是實踐中的弱者。
三、基于社會需求為導向人才培養策略
1.調整專業教學結構
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服務對象是建筑行業中企事業單位的基本建設部門,需要學校教學中應該充分了解這些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知識結構的基本要求,并且根據這些特點,對學校專業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結構調整。
首先,這些企業主要是基層單位,其工作內容比較復雜,對專業的劃分不詳細,很多部門都是多種專業相互交叉。例如,當今很多職業院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理論知識強,動手能力比較弱,施工企業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土木工程建筑方面的技術人員,但是在實際的施工中,并不是單獨的土建方面的工作,還涵蓋了很多裝飾、給水系統、電氣以及空調設備安全施工方面的問題,這樣一來就需要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知識網要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需要拓寬,才能應對工作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從故障中找到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并不斷改正錯誤,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2]。
其次,企業事業單位需要是實際的施工人員,而不是研究性開發人員,學校需要主要培養是工作在第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因此,學生不僅懂得專業知識還應該懂得建筑施工工藝。
最后,學校根據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特點,在土木工程專業設置上,基礎課開展程度不需要與高等院校教學模式一致,而是基于社會需求導向,有自己的教學準則,因材施教。在職業院校課程設置與開發中,應該不斷堅持將對學生成長有用的策略作為基本原則,所有的課程改革都需要為學生技能成長服務[3]。
2.調整實踐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性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學校應該不斷完善實驗設施,建立校內外的實訓基地,實際的教學計劃中合理安排實習環節,對學生開展全方位、全過程的跟蹤式生產實習模式。換言之,學生可以從工程的基礎開挖、主體施工、裝飾抹灰、門窗安裝、屋面防水防火水暖電施工,做到從內業到外業等方面的實習工作,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能夠充分了解施工全過程,并能從參與實習中找到工作中應該注意的關鍵點。該教學方式在培養策略上注重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受到社會以及學校的好評。這種崗前磨合的過程,為學生將來正式走向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職業院校在培養專業人才時,應該盡可能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聘請一線工程師親自帶領學生學習,并指導實踐,樹立正確土木工程建筑思想[4]。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人才培養需要順應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還需要滿足社會崗位的專業需求。此前,很多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養成相互脫節,使得學生就業困難。而基于社會需求導向的教學改善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尷尬局面,在學生教學中多引進優秀工程師指導,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養成,逐漸形成了規范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培養方案。
摘要:為了實現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水處理生物學教學的改革目標,本文從改革培養方案入手,對水處理生物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的重組與優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關鍵詞:工程能力水處理生物學培養方案課程內容教學方法
《水處理生物學》在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中是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這門課程的學習直接影響到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效果。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因此,本文從改革課程教學、加強實踐應用能力、增加實驗學時上入手,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培養更多具有綜合素質的給排水專業人才,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要。
1 改革目標
(1)使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中的水處理生物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緊跟學科發展的步伐,讓學生在系統學習并掌握微生物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懂得將微生物學原理、技術和方法應用于水處理工程,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以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2)構建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體系。
2 培養方案的改革
(1)對課程用途和課程地位的重視
微生物學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將會推動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技術的前進。在這門課程開課之前,首先要讓學生清楚學習《水處理生物學》的目的,讓他們知道該課程的用途,以及在該學科領域內的重要地位,學習這門課程對學生今后學習的幫助,將會對污水處理工程產生極大的社會效益。
(2)教學計劃的調整和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展,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注重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培養出能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優秀人才,就必須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依據對本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突出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對現有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增加實驗和實踐學時,讓學生在這些實踐環節中掌握水處理生物學的相關技能和知識,保證該課程的知識體系在實踐工程中的應用。
(3)考核方式的改革
嚴格而又科學的考核方式,能夠準確地評估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為任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參考依據。為了系統全面的對學生進行考核,在《水處理生物學》這門課程的考核上,采取了全方位的考核方式與辦法。學生成績的給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期末考試成績的70%、平時考核成績的15%、以及實驗考核成績的15%,這三面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考核,這樣就可以全面、科學地反映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效果,每個考核環節中又包括多個考核側重點。
3 課程內容改革
(1)優化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
水處理生物學這門課程知識點相對較多,所涉及到的知識領域也非常廣,因此,針對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點,特對這門課程的教材內容進行重組和優化。首先,針對原有教材中知識點比較簡單,容易理解的內容,在課堂上少講、精講,盡量留給學生課下去自學,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教材中可能存在一些內容與其他專業課知識點重復,在其他課程中已經講授,在這里為了避免重復性講授,就應該少講,或者是點到為止。第三,根據專業需要適當地增加了相關專業知識點,使整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完整。
(2)教學內容與實驗、實際相結合
生物的特性與用途是根據生物在水體環境中的實際應用和作用來講解的,這樣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能讓學生深刻了解到微生物在水體環境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為未來的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教學內容與新技術新工藝相結合
水處理生物學是一門由普通生物學、普通微生物學、環境微生物學和水質工程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隨著生物學和水處理工藝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教師也應該將新技術新工藝引入到教學內容中,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結構。
(4)教學內容與科學研究相結合
教師都有自己的科研團隊,可以吸納學生加入,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在教學中將先進的技術和理論融入課堂。學生因為參與了項目的研究,在課堂上會更有興趣聽老師講解并積極思考。這樣就能使教學內容與科學研究相輔相成,很好地結合起來,對增強大學生的創新與全面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4 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能改革
(1)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使用多媒體技術、微課、計算機軟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把教科書上抽象的內容借助影像、動畫、錄像、圖片等方式展示出來,可以更形象更準確地向學生傳遞水處理微生物方面的知識,減少上課畫圖時間,增加課堂知識容量,同時由于動畫的引入,也可使教學變得形象生動,使枯燥無味的理論講授,變得直觀和容易理解。多媒體課件使傳統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徹底改觀,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聽課的主動性。
(2)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能的靈活應用
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很重要。啟發式的、開放式的、探究式等教學方法是大力提倡的。課題上以學生為主體,多引導學生,讓學生積極思維,多動腦,多思考,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引入全新的教學模式,摒棄教師一味講解,學生被動聽課的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
(3)增強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多布置些課后作業,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查閱文獻資料,了解本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形成報告上交,計入總成績。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獨立思考、勤于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
5 結束語
為了提高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對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水處理生物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從制定新的培養方案入手,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更新教學體系,為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能力做堅實的保障。
摘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是當前高校教育模式的重心。近幾年,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同時對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培養扎實理論基礎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尤為重要。按照專業工程師的培養方針,針對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模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為了適應工程人才培養體系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高校
1、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
與過去相比,現代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最明顯特征之一就是科學技術的改善,計算機軟件應用的創建為土木工程的發展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所以,土木工程顯示了在發展中應有的現代感、多元感及科技感的特點。土木工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強專業化的培訓,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僅要有強大的施工管理能力,同時還得跟上時代的需求,及時吸收當前建筑領域的先沿信息?,F代土木工程的發展需要多元化的專業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專業的基礎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尤其對于高新技術的使用。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是直接面向土建行業,面向社會,這必須要求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不然他們不合格的成果會給人們帶來無法預測的安全隱患。
2、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2.1 傳統教學的培養模式
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很難符合人才培養的的要求。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應試教育”、“手把手”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的教學內容很大程度是受限于學科教材,無法打破學科教材內容的束縛;創新教學方式的缺乏,不能激發起學生對學科的求知欲;教師課堂上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教學、輕動手能力的教育思想,也已無法滿足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2.2 專業師資的整體素質
專業化的師資力量是教學質量開展的條件和保證。青年教師比例太大,缺乏高水平教學團隊領導者,團隊教學合作機制還沒有真正地建立起來,整體教學方式、水平、質量不高。同時,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扎實理論知識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嚴重不足,而且缺少具有工程師、教師的“雙重角色”型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嚴重制約提高現代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的水平。
2.3 課程結構的亟待優化
公共基礎課的比例過多,專業必修課比例過少。從培養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角度,基礎課學的太過深入,但技術基礎課的理論知識沒有得到充分掌握。在課程設置和開發上,應當堅持土木工程專業課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缺少綜合化課程。此外,缺乏實驗能力的培養,抑制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3.對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建議
面對建筑行業更為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高校對建筑人才的培養應滿足對21世紀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為了滿足市場對建筑人才的需求,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不僅要掌握多種技術,而且還必須有較強的施工項目管理能力,具備“懂設計、精施工、會管理”符合現代土木工程的專業人才。
3.1 強化專業課程的體系
調整課程的構架。土木工程專業理論課程可分為大塊體和小塊體。大塊體包括公共課程與專業基礎課程,小塊體包括專業方向課程,根據市場需求的方向調整,從而調整人才市場活躍式轉變的需求,同時也便于學生多角度選擇發展方向。根據此體系構架中,土木工程專業人才除了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外,也儲備了與土木工程專業相鄰方向的知識。
優化課程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課程內容的深度和前沿性也應該慢慢增加。同時,建立課程評審委員會,針對專業課程內容的質量及授課的課件等等進行評審把關。
3.2 完善實踐的能力
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包括施工管理實踐、工程設計實踐和實驗室實踐。這三部分都必須在工程實踐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與培訓。
3.2.1 施工管理實踐
與施工單位共同配合,讓學生分析組件、了解組件,將原有固定的實習時間分段實習,同時,將勘測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類實習分散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施工階段,且讓學生參與施工過程中的小項目實踐,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2.2 工程設計實踐
與設計單位共同配合,從一個簡單的建設項目來接觸設計,以工程設計為練習,練習工程制圖,在學習的不同階段完成不同任務,在完成設計中學習課程知識,將設計與基本理論知識想結合,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3.2.3 實驗室實踐
提倡學生在實驗中采用“自主+傳授”的模式,預先公布實驗項目,讓學生通過網絡查詢實驗視頻和預習實驗內容,再制定詳細的實驗方案,然后由指導教師傳授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驗實踐,這樣既能讓學生系統的理解實踐的有用性,又能有效的激發、鞏固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對知識的活學活用。
3.3 建設經驗豐富的師資力量
培養適應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關鍵是要建立一個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能力的專業教學團隊。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且 “雙重角色”型教師是當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保證。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鞏固師資隊伍的力量:第一,加強教師對外交流,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教學研討會等學術會議,了解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科研動態、教學改革信息,學習先進的科研、教學方法,提高科研、教學水平,及時地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中,增強科研能力和教學質量。第二,將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平均分配到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科研單位等部門去鍛煉,確保最短的時間內教師隊伍在不同單位得到充分的培訓,積累實際的工作經歷,再結合理論知識,教導學生才能更加具有科學性。第三,通過引導企業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參與教學,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具有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再經過學校的短期理論培訓,形成一套較強操作性兼理論的教學系統,提高土木工程人才的實踐與理論結合的運用能力。
3.4 構建創新活動的培養平臺
以土木工程專業競賽為平臺,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的競賽,如結構設計競賽、CAD競賽、工程測量競賽、力學競賽、等。通過競賽活動,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大量的新方法、新技術的使用,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專業競賽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賽這個平臺,激發學生創新的激情和熱愛,同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協作能力。
以科技創新活動為平臺,利用專業的學術講座、實踐基地及專業科技培訓計劃進行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的培養。站在新的角度去分析,分析前人失敗的研究案例,再由專業教師指導撰寫科技論文,在精心選題中訓練創新思維,在團隊合作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作者單位:莆田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摘要】認真研究當前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完善我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專業化程度,保證人才質量,保障工程質量。
【關鍵詞】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特點;專業
我國處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現代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基礎建設以及工業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需要更多的人才從事這一行業,對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不斷提升。土木工程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專業,也是培養我國現代化建設人才的重點專業。一方面需要認真研究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根據我國現代工程建設的特點和行業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計劃;另一方面,我國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關乎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學生的未來就業,關系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更關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和成敗。
一、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分析
現代土木工程加上了“現代”這個定語,就有著特殊的內涵和外延,從時間角度來看,現代土木工程的發展和人類科技的進步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傳統的土木工程建設都是依靠經驗,雖然其中也體現了一定的科學技術含量,更多的是經驗和技術的熟練程度。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土木工程從構思到設計到選材再到施工都是和科技發展緊密聯系。例如,土木工程在圖紙設計之前需要進行大量的科學數據采集,最工程施工需要的環境、條件以及造成的影響進行全方位評估,在數據計算分析等方面力求精確,在施工過程中還要進一步分析改進,力求工程最為科學合理?,F代土木工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點。首先,現代土木工程有著非常高的精確度,從評估到設計再到施工都要求精確,運用較為具體的數據來指導施工,并根據施工過程的采集的數據進行對比,根據相關數據進行監督檢測,確保工程科學,不出問題。其次,現代土木工程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高度吻合,尤其是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操作,并根據設計進行評估,確保施工實際和設計設想高度一致,學術研究不再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而是對施工進行很好地指導,并在施工過程中做好驗證,確保更高水平的現代工程施工,無論是工程施工進度還是施工質量都能嚴格保障。再次,創新突破是現代土木工程的突出表現。傳統的土木工程更多的經驗延續,而現代土木工程更多的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融合新的設計理念,體現新的科技進步,表現為新的工程設計。確保和社會發展一直,與科技發展同步,新材料、新理論都能得到很快的體現和應用。
二、現代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1、科學優化課程結構,合理調整教學內容
現代土木工程需要更多的專業化人才,需要的是實踐技能型人才。專業化人才培養需要有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適應人才發展需要,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根據人才培養要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程結構和內容優化。首先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我國當前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更多的是綜合培養,力求實現一專多能,以后的專業教學內容安排應該更多的突出專業化人才培養,突出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專業化人才,保證學生畢業以后能夠在工作中勝任工作需要,能夠在專業領域有深入獨到的認識和研究,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質量和創新。其次,需要對現行的課程結構進行優化。從教材編寫和使用的角度來看,正在使用的大多數課程結構基本符合工作需要。但是,社會發展非常迅速,競爭日益突出,尤其是現代土木工程發展進步非???,社會需要更多的定制化專業人才。新的工程質量類型不斷增加,各種設計和應用不斷發展,現有課程結構需要及時做到優化,學生需要掌握豐富的理論,需要研究最新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也需要更多的實踐應用型人才,在課程設置上需要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需要把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能力提升有機結合,盡量不要在前期安排理論學習,后期安排實踐實習,這樣的課程結構和教學安排不利于學生能力提升,不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
2、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突出學生應用能力
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應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的隊伍結構與綜合能力密不可分。很多學生他們有著很強的專業學習興趣,有著工程設計的天賦,需要良好的教育和指導才能快速的成長,才能更加高效地提升他們的專業應用能力更好地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習能力,豐富工作經驗提升綜合素質。科學的教師隊伍結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豐富專業知識、提升實踐能力,教師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指導能力能夠讓學生真正成為實踐性專業人才。為此,需要注重教師隊伍建設,以更好地服務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
首先,完成每一個階段的教學任務以后,需要教師能夠及時帶領學生完成相關操作,教師能夠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及時引導學生把這些知識在實踐中更好地感知,并在實踐中轉為自己的經驗和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需要做好與工程施工企業的通力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好地的實踐和實習平臺,讓學生能夠在具體實踐中獲取知識,學校的教師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有著扎實的實踐經驗,聘請他們做學校的兼職教師,能夠為學提供最為有效的實踐指導,能夠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做到學校教學和社會發展的有效銜接,實現學校教育和社會發展變化的無縫對接。再次,注重現有經驗知識的感悟,又要突出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培養,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的創新意識,對于學生表現來的新的看法和意見應該首先給予肯定,并鼓勵學生合作探討,培養多元思維。
3、強化工程意識訓練,培養應用實戰人才
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學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應用機會,讓學生在具體實踐鍛煉中強化工程意識,造就應用型實戰人才。首先讓學生獨立面對工程,讓學生能夠較短時間內了解工程的基本情況,熟悉工程環境,強化他們的工程意識訓練,促進學生更好地工作學習。其次,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讓學生能夠在具體實踐中感知各種知識的具體應用,熟悉具體方法的應用情境,提高處理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夠從多個角度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
4、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工程技術含量
現代土木工程的突出表現就是科技手段的應用和新材料的選擇,依托科技進步提高工程質量,創新工程設計。首先學會運用計算機數據運算和處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繪制工程圖紙。其次,引導學生熟悉新材料的應用和發展,在工程設計中選用新材料建筑工程,運用新儀器設備輔助工程檢測。再次鼓勵學生感知今年土木工程的經典案例,例如,央視大樓、上海金茂大廈、上海金融中心等,引導學生感知科技對工程的影響,科技在現代土木工程中的推動作用。再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土木工程設計和施工,讓學生工程技術人員近距離接觸,讓學生把學到的技術與現實聯系起來,具體感知科技手段對提高工程技術含量的意義。
總之,從現實情況來看,不少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專業化程度并不高,土木的工作能力明顯不足,也有不少學校的教學模式有待進一步改善。人才培養是世紀工程,不能操之過急;建筑工程關系百年大計,需要保證人才質量,才能保障工程質量。
摘要:佳木斯大學作為黑龍江地方性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較明顯受到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以及師資、學術水平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本地區的經濟環境和所需人才特征,針對地區特點著重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
關鍵詞: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應用型
0 引言
佳木斯屬于地方院校,其宗旨是培養生產一線的高級工程和管理人才,因此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是其對師生的共同要求。該校長期堅持實踐教學,通過不斷創新教育理念,以實習基地為實踐平臺,不僅構建了完善的獨立實踐教學體系,也建立了良好的激勵機制,有效提高了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
1 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地方區域產業的人才需求,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型,該模型包括一個主體(人才)、四大支柱(基礎、口徑、能力、素質)和十五項培養指標,具體如圖1所示。
作為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四大支柱,即“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四者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和地方區域產業人才至關重要,缺一不可,其中“厚基礎”是指管理科學、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知識基礎和知識結構,具備相應的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對優秀人才的必需要求;“寬口徑”是指實行“平臺教育+模塊教育”的模式;“強能力”主要包括生產能力、評估能力、工程合理化改善能力、項目規劃與設計能力等;而高素質是指培養的人才應具有工程應用素質、心理生理素質等,它是培養優秀人才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
2 課程體系結構
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應以“社會需求”為基本準則,以“應用能力”為價值取向,同時參考上述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型,構建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層次結構,本文討論的層次結構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分別是公共基礎平臺、學科基礎平臺和專業方向平臺,如表1所示。
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層次結構主要包括公共基礎平臺、學科基礎平臺和專業方向平臺三層,其中公共基礎平臺主要培養學生的自然科學文化素質、人文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生理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課程、計算機基礎課程等;科學基礎平臺是培養目標中實現“厚基礎”的對象、“強能力”的基礎,主要包括機械工程、計算機技術等;而專業方向平臺則是指“寬口徑”,由于每個地區的地區特性不同,高校應結合自身所在地區的特性,設置相應的專業方向平臺,佳木斯大學設置了兩個專業方向模塊即“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以及與地方產業相關的課程如“土木工程CAD”、“工程監理”、“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學”等。
3 教學改革成果
上文分析了土木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結構,本文在區域產業應用的基礎上,以工作崗位為導向,提出了一種產學相結合的教學改革之路。改革后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教學內容的實踐意義,創新后的教學模式優化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一味的強調知識的體系性和完整性,而是通過加強土木工程專業在實踐中的應用,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和能力,同時將這些實踐經驗貫穿到整個教學環節當中去,形成 “知識點案例教學――課程綜合應用――專業知識綜合應用”這樣環環相扣逐步加強的應用型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如圖2所示。另外,在綜合應用環節里,學生通過選擇不同的產業應用,不僅強化了自身的實力,也給自己的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寬口徑”和“強能力”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滿足了高校對優秀人才的培養需求。
4 成效分析
以2014跟2015屆畢業生就業數據調查表為依據(表2、表3),分析2015年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后跟未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2014年就業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就業方向發生了一些改變,更加傾向于要求員工具有很高技術技能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傾斜,就業率顯著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5 結語
要想使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現良好的就業,在設計相關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突出實踐教學環節的主體地位,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也更加有利于自身的就業。通過2014屆畢業生和2015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對比,明顯能看出2015屆畢業生在國有大型企業就業率有所提高,并且就業方向的改變也是與實踐教學體系密不可分。佳木斯大學包括黑龍江省其他開設土木工程專業的高校在內,盡管近年來為企業培養出了很多的相關人才,但是由于各高校的辦學時間都不長,在實際的教學中仍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區域特色不明顯等,要想改善上述現狀,應使人才培養和區域產業對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面向區域產業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