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8 03:26: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談鋼琴入門教學的技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 普通高校開設的鋼琴入門集體課是面向非音樂專業普通大學生開設的一門實用性、技能性的通識課程。本文著重說明鋼琴入門課的教學內容、方法及模式,以便更好地探究如何在通識教育中利用數碼鋼琴進行集體課教學問題。
[關鍵詞]通識教育 鋼琴教學 集體課
目前,鞍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在通識教育音樂課程中分類別地在原有理論課的基礎上開設了其中一門實踐課程:鋼琴入門課。利用數碼鋼琴這一優勢資源來進行教學,對于提高大學生自身音樂素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 鋼琴入門課教學內容的選擇
在開設鋼琴入門課之前,筆者做了一份關于非專業的大學生鋼琴入門課的問卷調查,其中對于教學內容的設置既滿足大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的特點,又結合教學大綱中教學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來選曲教材內容。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在學習彈奏的過程中能盡快地掌握節奏、識譜、視唱等相關音樂知識,對于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大學生對于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多數處于零基礎,少數有學習音樂的短暫經歷。因此在學習彈奏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填補和系統地學習基本理論知識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材的選擇最初以圍繞中央c開始,分別向高低音區拓展進行斷奏練習。
其次,彈奏過程中,對于零基礎的學生來說,雙手的協調性練習及節奏訓練是彈好鋼琴的關鍵和重點。因此在曲目的選擇上以簡單、通俗易彈并所熟悉的兒歌童謠為主。
二、 鋼琴入門集體課的教學形式及教學多樣性
鋼琴入門課是采用數碼鋼琴進行集體教學的。數碼鋼琴使用多媒體音樂教學系統,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管理,可以使老師與眾多個學生間進行直接教學。其教學形式豐富、靈活又具有多樣性其中包括:
1、獨奏形式
一個學生與老師進行交流,其他學生傾聽,在點評時,主要針對彈奏的基本問題和音樂表現進行指導,避免該生或其他學生彈奏時再出現同樣的錯誤,這種回課形式所產生的一個積極因素就是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共同評析則使學生由被動地位變主導地位,增進交流,活躍思維,提高對音樂的表達能力。
2、齊奏形式
選擇幾位學生,教師根據彈奏者的技術水平規定適當的速度,進行齊奏式回課。齊奏形式較獨奏有更大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對節奏、速度的嚴格把握方面,總會出現或快或慢的情況,這也就為學生在齊奏過程中的適應能力提出了要求,當自己的彈奏在與群體出現偏差時,應及時改正、積極調整,能迅速融合到集體的感覺中去。也能通過集體彈奏形式,感知音樂中節奏和速度的重要性。
3、輪奏形式
鋼琴彈奏的“接力棒”,這是一個極為有趣的游戲。一首作品,按照樂句、樂段或小節線的劃分,分配給每位學生,當前一位演奏者結束自己的任務時,后一位要按時進入,完成規定的長度后,接下去的同學又要挺身而出。經過實踐,此種形式深得學生的喜愛,緊湊、嚴密的銜接,鍛煉了彈奏者的應變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
三、 鋼琴入門集體課教學法
鋼琴集體課教學,應做到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相結合。集體課教學賴以存在的基礎是系統講授、共同作業和集體回課。
1、興趣法。
在選曲過程中,如果選擇一首學生不熟知的曲目,通過識譜、彈奏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會感知到完整的音樂作品,效果不佳,與學生達不到共識。而選曲一首通俗易懂、大家熟悉的曲目可以增進學生彈奏的興趣度。比如學習彈奏《三只熊》時,首先大家熟悉這首兒歌,很快就可以完整地彈出。并且為了進一步掌握跳音技能,啟發大家彈出生動的音樂形象,老師還做示范時,可以找學生簡單地做出舞蹈動作,來配合伴奏音型模仿三只熊跳舞的感覺,這樣大家對于表現活潑、歡快的歌曲,就知道用怎樣的方式來做出跳音的感覺,這樣可以深深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示范、講解法。
這是在鋼琴教學中被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別是在初學階段更顯重要,準確地示范彈奏,使學生對新樂曲或練習曲的性質、風格、技術類型和特點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優美的旋律、嫻熟的技術、技巧還能提高學生興趣。所以在此階段中,教師應先作詳細地準確地彈奏,然后再講解彈奏要領,指出重點的技術困難之處,教給學生怎樣克服技術困難的具體方法,最后根據旋律調式調性的轉換和所表現的不同風格特點進行講解,并選用適當的力度、速度做出示范,進行講解。其順序按左右手分別進行。使學生對所學樂曲、練習曲彈奏的技術、技巧有一個非常清楚的概念。
3、模仿法。
鋼琴的教與學實際上就是一種技術與技巧的模仿和掌握。所以在鋼琴教學中,對于一些基礎性的或較難掌握的彈奏技術,教師可以采用示范的形式與學生共同練習,這種教法可以使學生在肢體協調彈奏和較難掌握的技術方面建立起正確的感覺。這種既實際又直觀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該階段少走或不走彎路,準確地掌握彈奏技術和技巧。
總而言之,在通識課程中開設鋼琴入門集體課教學,不僅更為充分地利用了音樂系獨有的教學資源,也為喜歡音樂、熱愛音樂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實踐學習的平臺,潛移默化地為他們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奠定了實踐基礎。
摘 要:作者根據多年演奏及教學經驗總結了一套通俗的方法。其中要點大致為:讓學生對鋼琴進行認識,培養正確的彈奏姿勢、規范的手形和手指的正確彈奏方法、五線譜的識別能力。而后應進行鋼琴教材作業布置,其步驟包括:學生對上節課作業的演奏與反饋、教師對作業進行指導、新作業的布置,等等。同時也不應忽視家長在學生學琴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鋼琴;啟蒙;教育方法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的培養直接影響著一個孩子潛能的發揮。首先要為每位學琴的兒童根據自身的情況制訂一套適合自己的練琴方案,教法靈活多變,循序漸進。由于每個孩子的個體有差異,從孩子的自身出發,如果是比較小一點的孩子可以選用趣味性強的教程,比如說《小湯普森》,根據書里面的標題可以增加學生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四手聯彈,這樣可以加強曲子的音樂感也調動了孩子的興趣。另外以加強藝術修養為目的,讓學生多聽多唱。用一些充滿童趣的語言,例如:彈跳音就像是在拍皮球,把自己的五個手指比作五線譜等加上夸張的表情與學生互動起來,這樣才能使孩子學得輕松、愉快。在學琴當中規范化的手形、規范指法習慣、科學合理的彈奏方法和姿勢、完整的節拍節奏感的訓練、教材合理的選用、音樂情感和音樂風格的表現等都是要解決的問題。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練琴的習慣,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琴尤其要注意基礎的訓練,不能急于求成,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這樣也會使學琴變為被動。
我認為對于兒童鋼琴的啟蒙教學最佳的方式應該在培養興趣的基礎上采取一對一式、口傳心授的方法。一般每節課為30-60分鐘不等,一般課時安排為一周1-2節。
首先讓學生對鋼琴進行認識,尤其是對鋼琴鍵盤的識別與記憶,并且引導幼兒對高、中、低音區進行辨識。然后從正確的彈奏姿勢開始教授,要培養幼兒正確的彈奏姿勢。身體要與鍵盤的中央對正,坐得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傾。雙手放在鍵盤上時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與鍵盤一致。坐的距離以上身略向前傾、雙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并稍向身體外側展開;下身則注意大腿根到膝蓋應略呈坡狀傾斜,膝蓋的位置在琴邊下,雙腳略向前伸。然后開始逐漸細化到講解身體上半部分,手臂與手腕的感覺與形態,再到教授手形、手指,等等。幼兒手指伸張力和手指關節的彈性對今后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應該注意好習慣的培養。手型應放松,手指自然彎曲,用指端肉墊部分觸鍵。掌關節自然拱起,像是虛握著一個圓球,手腕大約與鍵盤平行。大指第一關節僅以指側端觸及琴鍵靠邊緣的位置,四指和小指要注意端正。在教授過程中應該注意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同時我們還應該重視學生對五線譜的識別能力鍛煉,目前較流行的兒童啟蒙教材中大致可分為三種五線譜入門型,即高音譜表入門法,中央c入門法,多音入門法。傳統的啟蒙教材《拜爾鋼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譜表入法,目前在國內廣泛應用的《湯普生簡易鋼琴教程》1-5冊用的是中央c入門法。
結合學生彈奏的鋼琴作品向學生講述有關的音樂知識,例如表情記號的意義和作曲家的風格及其生平,等等。
在完成若干節的入門知識講述和基本知識的教學后,教師可以開始對學生進行鋼琴教材作業布置,每節課的必要步驟為:學生對上節課作業的演奏與反饋、教師對作業進行指導、新作業的布置。
二、我認為對兒童入門教學的過程可以采取如下步驟
在每節課開始前,教師應該先詢問孩子在家的練琴情況,然后開始基本功的練習,讓孩子把手指活動開。然后開始讓他彈奏上節課布置的作業。仔細聆聽學生演奏,并且在演奏過程中及時糾正手形、識譜、表情記號等問題。
欣賞老師示范演奏所布置曲目的片段。讓孩子自己進行對比比較,培養他們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
與學生討論有關彈奏時候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設計意圖:利用現代教師的示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作品音樂要素的分析,讓學生體驗到作曲家寫作時的情感基調,從而更好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為其進一步學習提供基礎。
許多鋼琴教師在教授學生鋼琴的過程中常常忽視了一點,即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我們首先必須明確教學目標,使幼兒學琴者具有一定的鋼琴演奏水平,繼而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如學習能力、是非判斷能力、交際能力、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各種品德的養成、陶冶情操,等等。根據個體和家長需求的不同,再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為保證學生學習質量最好邀請家長在一旁觀摩,并且記錄老師上課的內容,根據學生的上課實際情況,家長要及時督促學生進行學習,這一點對于學生鋼琴水平的進步尤為關鍵。
【摘 要】由于人們對藝術的追求尤其是鋼琴學習方面不斷的膨脹,大部分的家長和學生要求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的程度,更在乎社會的“現實要求”從而忽略了基本功的練習。而現代鋼琴教學有必要鉆研基本功教學,進而引領學生更深入的學習鋼琴。為此,分別從基礎中的基礎、手型手指特點、手指獨立性培養和手指基本彈奏動作幾方面進行了基礎教學的研究。從而引起教育者和求學者的深思,以完善鋼琴教學體制。
【關鍵詞】鋼琴演奏;基礎;手指;支撐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修養也不斷提高,隨之人們對建立在文化基礎之上的藝術的追求也迅速膨脹起來??擅つ康呐蛎泿淼牟涣己蠊?,卻很少讓家長與學生自己反思。如今,大量的人們在學習鋼琴,可有所成就的比例少之又少,大部分家長與學生的要求是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程度去,去適應社會考級,甚至要求速成。如果老師真按照這類家長和學生的心理要求教學,造成的后果是基本功練習的欠缺,以致根基不穩。一番階段性練習過后,教師卻無法引領學生進入更深的層次,使很多學生不得不遺憾的終止了鋼琴的學習。鋼琴演奏是一門藝術,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互相綜合的活動,演奏者必須具備相當高的技術才能完成,而掌握這些技術并不是幾個月或更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漫長而艱苦的過程。
鋼琴的入門階段是整個鋼琴學習過程的基礎,對學生日后對鋼琴學習的理解和態度都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視,所以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鋼琴教學中入門基本功的重要性:
一、基礎中的基礎
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彈琴時,腦、眼、手、耳、腳同時運用,那么一定要有一個適合自己高矮的琴凳,同時要確定座位同鋼琴的最佳距離。彈奏的正確姿勢,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礎上才能做到座位、腳、手這三個重要支點的平衡與協調,教師應以親身示范來增加學生的認識。
二、鋼琴彈奏的手型及手指特點
“幾乎任何一種手的姿勢都可以行得通,只要是這種姿勢合適,符合手的構造,符合音樂組成的高低起伏,更重要的是不破壞動作的統一?!笨陀^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手型,任何人演奏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手型模式,但作為初學者,我們必須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標準,因為人的手和手指具有一種最適應于鍵盤排列結構的狀態,我們可以把這種狀態理解為基本手型。
不良手型一旦形成,會影響指力的傳導,以至于不能獲得正確的聲音,并會影響手指的快速跑動,還會形成多余動作,緊張等狀態,養成彈奏的僵硬和力量的浪費。
三、手指獨立性的培養
鋼琴演奏的基礎是手指,手指的基礎在于手指的獨立支撐,手指的支撐是站立式鋼琴彈奏的基礎。長期的教學實踐與觀察中,我發現,很多教師或者學生沒有把手指支持的訓練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以至于為日后的演奏帶來很多的問題和麻煩。我認為在鋼琴入門階段,手指的獨立支撐訓練要占據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作為一個專項予以足夠的關注。手指的支撐是相對的,并不是絕對的。手指是支撐手臂的支架,但手臂又是身體傳導力量的橋梁,他們相互作用并牽制著。以下是對每個手指的逐個分析:
1指的特點,有些學生彈一指時掌關節不能支撐,一承受重力就會塌陷,必須加以糾正,通過外力讓關節凸出。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肌肉能力增長了,慢慢可以恢復。這個階段切不可急于求成,無所顧忌地錯誤訓練。
2、3指的特點是比較有力,但第一關節比較薄弱,容易塌陷,所以要十分注意。
4指是最不靈活的手指,力量比較弱,未經訓練的4指往往依賴于其他手指,不夠獨立。如忽略其特征而非不斷加以糾正,力度便無法集中。所以,在練習中要堅持正確的鍛煉,并給予特殊的關注。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
5指是最為柔弱的手指,支持力最差,所以我們見到很多學生都是讓5指躺著彈奏,這時,教師一定要加以指導。小指的關鍵在于第一關節與第三關節的凸起,教師可以讓學生練習之前把正確姿勢擺好,而后堅持幾分鐘。日積月累地訓練后,肌肉的力量增強了,小指的支持問題便迎刃而解。
五個指的不同特征,造成了它們容易形成不同的毛病,但我們應確信,經過認真訓練,不急于求成,完全可以改掉毛病,養成各自的彈奏獨立性,使手型規范,達到彈奏的正確狀態。
了解了五個手指的特點,要完成手指在彈奏中的正常支撐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大家知道,手指的結構是有多個活動關節組成,以適當的肌肉緊張來組織手指的各活動關節,共同協作去完成每個動作的支撐準備狀態。
第二,利用合適而有益的練習來訓練各個手指的靈活度與力度,使其逐步具備獨立承重的支撐能力,達到相互平衡協調的各個手指之間的關系。
四、手指的基本彈奏動作:斷奏與連奏
手指獨立了,支撐力強了,接下來就可以讓學生學著在琴鍵上“走路”了。
斷奏相當于孩子站穩了,開始邁步的時候。抬腳相當于提腕,提腕的力量來自于手臂的肌肉,手腕要習慣放松,手臂手腕要協調,接下來就是降落的過程,自然地降落。降落后的手指保持的姿勢就是前面提到的獨立。彈琴的手指獨立地支撐,做好基本的手型。這個過程非常關鍵,一定要體會手指的支撐與肩、肘、腕以及身體的放松。必須完全達到要求,才可以繼續以后的課程,不可急于求成,這個階段是基礎階段,一旦形成不好的毛病,便很難改變,甚至影響一生。
連奏要記住以下幾個要點:
1.手指的抬指動作主要產生于第三關節。
2.已經彈琴的手指不動,其余手指要以第三關節為軸,盡量不要太高,做到靈活,放松。
3.在擊鍵過程中,力量要集中于指尖,第一關節要有“抓住”的感覺。
4.每一次抬指動作的重復不可過快,要有充分的準備與思考的時間,考慮好手型是否正確,力量是否放松等因素。
彈琴不是天生就會,是需要長時間的刻苦訓練才能達到的境界。在整個鋼琴學習中,基本功的訓練不可忽視,它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以上筆者僅對最基本的共性問題談一談個人的感受與經驗。身為鋼琴教師,讓我們為了鋼琴事業不斷學習,探究吧!
[摘要]本文從鋼琴即興伴奏課教學實踐出發,詳盡分析了學生在初學這門課時存在的最主要的五大障礙:和聲配置、和弦連接、伴奏織體、對歌曲旋律和節奏的補充“加花”、移調。并且通過細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對以上五大障礙的解決對策進行了詳細的剖析,指出學生只有認清障礙、用科學的方法刻苦訓練,去解決以上障礙,才能突破鋼琴即興伴奏的第一道門檻,從而邁向更廣闊的專業學習之路。
[關鍵詞]和聲配置;和弦連接;伴奏織體;補充“加花”;移調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集鋼琴演奏、和聲理論及作曲理論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要學好這門課,除了要具備一定的鋼琴演奏技巧外還要學量的和聲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要在實踐中和演唱者配合,并且要樂感、節奏感都很好,為烘托氣氛,在歌曲的關鍵處還要加入自己的一些即興創作。所以,這門課對學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但學生往往力不從心,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許多障礙,特別是入門階段,從而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及調查研究,歸納了其中最主要的入門學習階段的五大障礙及解決這些障礙的對策,現總結如下。
一、入門教學中的五大障礙
(一)和聲配置
學生對一首簡單的歌曲往往只會用右手去彈旋律,而左手卻不知道彈什么,這就是和聲配置的問題。鋼琴即興伴奏最主要就是把和聲以某種形式在鍵盤上快速準確地彈奏出來。而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為旋律編配和聲,這里主要有四方面的問題。
1 對和聲這種多聲部語言還不太熟
配和弦時只會從縱向上與旋律保持協和,考慮孤立的和弦配置,而不太注重進行整體性的和聲語匯的配置。這就好像是在說話時頭腦里想的只是個別的單字,而不是有完整意思的詞匯和句子一樣。造成的結果是配出的和聲只是雜亂無章的一些和弦組合,而形成不了具有完整清晰功能走向及豐富和聲色彩的和聲語匯進行。
2 目光比較短淺
不會從大局上考慮合理地安排和聲節奏,仍舊只是片面追求和旋律的協和,而隨心所欲地安排和弦,使和聲節奏雜亂無章。造成的結果是和聲節奏零零散散,不僅不能很好地配合旋律的節奏,甚至和旋律的節奏打架, (如和聲切分)從而造成整體音樂形象的損壞。
3 對和弦之間相互關系不太熟悉
同一調性內的不同自然音和弦根據其根音之間的關系可以分為二度、三度、四度三種基本形式, (五度、六度,七度實際是上述三種形式的轉位)而每種形式又可分為上下兩個方向,如上二度關系、下二度關系等,不同的和弦進行會產生不同的力度及色彩的關系。學生往往在多個和弦都可以選配的情況下,因對不同和弦之間力度及色彩的關系不熟,就很難選對最合適的和弦,從而很難取得最佳的音響效果。
4 難以鑒別旋律中的和弦外音
有些學生總是把每小節的第一個音當作和弦音配上和弦,將以后的非和弦音一律當作和弦外音。這種方法雖然偶爾也有效,但是更多的是會遺留下很多沒有解決的非和弦音,從而造成音響的紊亂不清。
綜上所述,正確合理的和聲配置已經成為學生初學鋼琴即興伴奏第一道最重要的障礙,如果這一障礙不能很好地解決,那以后的學習將會很艱難。打個比方,就好像一個人在學習炒菜,如果他不會選菜,每次選的菜都不新鮮,那他就算炒菜技術再高,最后炒出來的菜也是很難吃的,而最終喪失炒菜的信心。彈鋼琴即興伴奏也是一樣,如果學生不會對旋律配置和聲,每次配的和聲都不正確,那他就算彈奏技術再高,最后彈出來的音響效果也很難如人意,而最終導致喪失彈伴奏的信心。
(二)和弦連接
對一首已經配置好和弦的歌曲,接下來就是把這些和弦采用四部和聲的形式用與聲連接法或旋律連接法連接起來,并在鋼琴上彈奏出來。但大部分學生只對和弦的原位比較熟悉,對和弦的轉位則不熟。而規范的和弦連接必然要涉及到和弦的轉位,所以很多學生在做這一練習時錯誤百出,和弦位置專門彈自己熟悉的,根本就不管是不是正確規范的連接,更有甚者全部都彈和弦的原位。這樣一方面養成隨意的壞習慣,另一方面從彈奏技術上也增加了難度,并且彈出的音響則雜亂無序,毫無聲部走向的規律可循,自然也就很難聽。
筆者通過多年實踐教學得出的經驗之一是:熟練地掌握正確規范的和弦連接已經成為學習鋼琴即興伴奏道路上繼和聲配置之后又一道關鍵的戰略要塞,只有順利通過這一要塞,后面的路才能暢通無阻。
(三)伴奏織體
對所有的歌曲,就只用一種伴奏織體,而且從頭彈到尾,沒有變化。這樣彈奏造成的結果是效果單調,很難烘托歌曲情緒的起伏變化。
(四)對歌曲旋律和節奏的補充“加花”
對一首歌曲只會彈基本的旋律與節奏,而很難在歌曲重要的地方即興地“加花”,并且很難通過節奏、織體的變化及更多的“加花”,把歌曲的高潮烘托出來。
這實際上涉及到彈奏者的作曲技法、樂感以及是否能激發“創造性思維“的問題。鋼琴即興伴奏和鋼琴演奏很大的不同處在于即興伴奏所彈的音大多是自己根據歌曲旋律的理解而創造出來的,所以同一首歌曲,每個人彈出來可能都不一樣,而每個人在即興伴奏時,應該把自己當作一個作曲家,充分調動自己的樂感,激發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加花”出來,當然應恰到好處,效果是“畫龍點睛”,而不要“畫蛇添足”。
(五)移調
彈一首歌曲,用C調以及常用的F調、G調還好,但一換成其他的調,則一籌莫展,無從下手。這就是對鍵盤的熟練程度問題,也就是移調的問題,這是大部分學生一個普遍的大難題。
二、針對入門教學中五大障礙的解決對策
針對以上學生存在的五大障礙,筆者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檢驗,梳理出了一些對策,總結如下。
(一)和聲配置是重中之重
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和聲應用的教學,要和“專業和聲課”有所區別,更多地應以學生喜愛的歌曲為例來講授和聲理論,并以鍵盤和聲的形式在鋼琴上彈奏出來,讓學生聽到實實在在的和聲音響,并尤其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和聲的功能進行
選配的和弦首先應盡量在縱向上與旋律協和。更要注意橫向T-S-D-T的和聲功能進行。前面已經提過,和聲是一種語言,它有自己的語法規律,教師應更多地引導學生從聽覺上去感受和聲的規律。在具體配置時,可以采取先配和聲意識非常明確的小節,然后再根據和聲功能進行的規律,把其他小節的和弦選配出來,這樣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和聲的功能進行。
2 注意和聲節奏的安排
合理安排和聲節奏是學生面臨的又一難題。和聲節奏即和弦變換的頻率,它往往與旋律的節奏呈對比的關系。當旋律節奏很活潑,速度很快時,和聲的節奏應該平緩,起著烘托的作用。而當旋律較抒情,節奏速度較慢時,和聲節奏應加快變換,以起到推動旋律內涵發展的作用。總的來說,彈奏者應盡量保持和聲節奏進行平穩、統一,以 從聽覺上可以清晰地辨別和聲的功能進行以及色彩的變換為原則。否則就像一個人說話沒有條理,意思表達不清。所以學生如果從一開始就應注意把和弦進行的功能走向和規范的和聲節奏結合起來為旋律來配和聲,就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和聲配置的能力。
3 注意理順和弦的相互關系
在和弦配置過程中,在和聲功能進行及和聲節奏都配好的前提下,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則應考慮和弦的關系。和弦的關系可分為強弱兩種進行,如下表:
壘曲還是應該以強進行為主,弱進行為輔;如需表達力度,宜多用強進行,如僅表達模糊的色彩印象,可多用弱進行,一切還是應從內容出發。
其中四度連接的和弦有一個共同音,兩個不同音,其音響的新鮮性與聯系性相對比較平衡,比較符合聽覺審美感的一般要求,所以我們在和弦選配時首先應該掌握好運用四度關系的和弦連接。一段即興伴奏的音樂,如果以四度連接的和弦組成基本和聲語匯,將使得整體音響獲得比較樸素、新鮮而又自然的音響效果。而在運用四度連接的同時,結合運用一些二度連接,特別是上行二度連接,則將取得更為鮮明、強有力的效果。古典和聲中常見的Ⅰ―Ⅳ-Ⅴ-Ⅰ的進行,包含了兩個上四度進行與一個上二度進行,就是這一語匯的典型表現。對于下行二度的連接,特別是連續下行二度的連接,常給人下沉、墜落的感覺,一般用的很少。如果希望獲得更為柔和的效果,則可以較多地采用一些三度關系的連接,例如:在大調中使用Ⅰ-Ⅵ、Ⅰ-Ⅲ等一些三度連接,將使和聲音響在明亮中透露出溫馨的色彩,這對于抒情歌曲是非常合適的。簡而言之,和弦連接的基本要領是:一般以四度連接(特別是上行四度)為主,同時根據不同情況輔以二度或三度連接。
4 注重和弦外音的訓練
和弦外音的處理非常靈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把和弦外音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用法講清楚外,還應該以大量的歌曲為實例,把和弦外音與和聲功能進行以及和聲節奏的處理統一起來進行教學。具體可以先根據和聲的功能進行確定和聲節奏,考慮好前后和弦的連接,然后來考慮和弦外音的處理,和弦外音一般要解決到和弦音。這樣日積月累,學生就會逐步熟悉和弦外音以至能夠熟練運用。
(二)和弦的連接
和弦可以轉位,每個三和弦都有三種位置。在初學階段,教師通常應該要求學生對有共同音的和弦用和聲連接法,而二度關系的和弦連接用旋律連接法,并且注意低聲部和上方三聲部反向進行。這樣根據主和弦的三種位置,正常的和弦連接就有三種序列進行。而很少有學生可以快速準確地把這三種序列進行彈得很熟,稍微好一點的學生也僅限于對正三和弦的連接比較熟,而一旦加入更多的副三和弦以及變化音和弦后就反應遲鈍。更有部分學生就像上面提到的一樣,只是彈自己熟悉的和弦位置,而不管其正確連接與否。
教師應要求學生對這三種序列進行要彈熟,并且可以就一組典型的和弦序進來進行訓練。例:規定一組在c大調上的和聲進行如:Ⅰ-Ⅲ-Ⅵ-Ⅳ-Ⅱ-Ⅵ-Ⅰ。要求學生當即用主和弦的原位來開始連接,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一轉位及第二轉位的和弦連接練習,然后把三種位置的和弦連接連貫起來彈奏,達到熟練的程度,并背下來反復練習,最后移調練習。
在上述和弦連接練熟的基礎上,可以練習旋律連接法。總之,學生要花大量的時間及精力對任一三和弦的三種(七和弦是四種)位置都要練熟,并且要對任兩個和弦之間的連接(無論是和聲連接法還是旋律連接法)都要非常熟練,只有經過這樣嚴格刻苦的訓練,才能把正確規范的和弦連接這一鋼琴即興伴奏最重要的一項技術練好,這也是學好鋼琴即興伴奏的關鍵之一。
(三)伴奏織體
對于伴奏織體,學生首先要了解其概念:即指在多聲部的伴奏音樂中,把和聲聲部根據歌曲內容的需要進行有機組織的一種形式。其結構類型分為三種。
1 和聲性的織體(主調音樂)
其結構有三個層次,分別為:
(1)旋律層(包括主旋律和副旋律)
(2)和弦層(包括柱式、半分解、分解三種基本音型)
(3)低音層
2 復調性的織體(復調音樂)
3 綜合性的織體(既有主調,又有復調)
而在鋼琴即興伴奏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和聲性的織體(主調音樂),其次是綜合性的織體,純粹復調性的織體因其不適合即興伴奏而很少使用。所以我們主要研究和使用的就是和聲性的織體。
對于伴奏織體的障礙,我覺得學生最大的問題首先在于“層次”的把握不當。對于一些很簡單的兒童歌曲,確實有時全曲只需要一種伴奏織體就可以了,關鍵就是要彈得輕巧、流暢,在某些關鍵處節奏有些變化就可以了。而對于一些內容稍微豐富、篇幅稍微長一些的歌曲,則僅僅用一種伴奏織體貫穿全曲顯然是不夠的,這時就需要安排全曲的層次,在呈述的段落中要彈得簡單清淡,而在展開的高潮段落時,可以增加和弦的厚度及加密和弦的節奏,并增強和弦彈奏的力度,從而和前面形成對比。如果是三段體,最后結束段可以回歸到前面的呈示段落。
其次,和弦音區的選擇對于伴奏音型的彈奏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和聲聲部活動的最佳音區并不寬,僅有以中央C為中心的上下一個八度左右,擴大一點,一般也不超過兩個八度。只有在這一音區內奏出的和弦才具有比較理想豐滿的和聲效果。如果將同一和弦提高八度,將獲得明亮但缺乏力度和彈性的效果,如果降低八度,則又將獲得渾濁、沉重的效果。而很多學生恰恰是音區選擇不當,影響了彈奏的效果。
總之,伴奏織體的合理運用,一定要結合歌曲的內容靈活運用,并在彈奏過程中形成對比,這樣才能起到烘托歌曲情緒的作用。
(四)歌曲旋律和節奏的補充“加花”
對旋律的補充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不要在歌曲進行中毫無目的的亂“加花”
一般在歌曲進行到延長音或休止符時,這時為了音樂進行不至于出現停頓,作為伴奏,應當主動對旋律加以補充,從而達到推動旋律往前發展的目的。練習這一手法,要注意音區的安排,一般模仿聲部都應該高一個八度或低一個八度,不要與原旋律在同一音區,否則從聽覺上很難區分開來。
2 加花的手法主要可分為模仿性、華彩性及線條性三類
(1)模仿性補充的材料主要來源于原旋律,可以用嚴格模仿或變化模仿的方式,以起到對原旋律進行呼應、總結,使長時值音的內涵及樂句本身所具有的情緒更好地表現出來。
(2)華彩性補充的材料則來自和聲,包括和弦、分解和弦、琶音、自然音階、半音階、雙音等,音區選擇多用于高音區或低音區。他們的效果各有不同,適合于各種不同類型的歌曲。
(3)線條性補充的材料是在和聲的基礎上,加入和弦外音,發展為更具有表現力的線條,所以線條性補充是一種更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補充手法,也更富有抒情性,多用于慢速或中速的歌曲伴奏。
3 要和歌曲伴奏織體的層次相結合,要分清楚將在哪 個層次上補充加花
例如:模仿性補充的材料和線條性補充的材料一般加在旋律層及低音層;華彩性補充的材料更多地加在和聲層。
當然,除了這幾種主要對旋律的補充手法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手法,如襯腔式、過渡式及裝飾性加花、外音花奏等手法。怛不論采用何種補充材料都必須在和聲與節拍上與旋律保持一致,而以節奏、音區與和弦外音的對比變化為旋律增色,以達到烘托歌曲情緒,渲染歌曲氣氛的目的。
(五)移調
移調練習也是學生的一個普遍難題。鋼琴即興伴奏的復雜性在于,只有同時解決和聲、織體、結構、音響、鋼琴演奏技能、創造能力等諸多關系,才能成功演奏哪怕一首短小的鋼琴即興伴奏。而為歌曲伴奏時,大部分采用簡譜,需要隨時移調,也就是說,上述各個必須掌握的方面應當能夠臨時在任何調性上予以實現,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但移調練習也不是沒有規律可循,只要學生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多彈多練,是可以逐步熟悉鍵盤的?,F總結規律如下:
1 把C調練熟
首先應在C調上把所有的和弦連接及常用的伴奏織體練熟。當然選擇歌曲的時候盡量選C調或靠近C調的歌曲如D調、降B調等,這樣演唱起來也比較自然。
2 在此基礎上,把在C調上練熟的和弦連接及伴奏織體整個移到相臨近的D調及降B調上進行練習
因為相隔得很近,所以在C調上的和弦連接序列可以不用改變其原來的位置,如第一個和弦的位置在C調上是原位,那移到D調上仍是原位,后面和弦連接也照舊進行,只不過是移高了一個大二度而已。這樣可以保持和弦位置的相對固定,也有利于學生的彈奏。
3 在和c調相隔四、五度的F、G調上練習
這時由于位置相隔較遠,有必要把在C調上的主和弦的位置通過轉位加以調整,以取得最佳的音響效果。這就需要對各和弦的原位及轉位都要非常熟,特別是帶有變化音的和弦,位置更要多加練習。
4 萬事開頭難
在練熟上述四個調的基礎上,再用近關系調的規律逐步熟悉其他的調,總共12個調,練熟常用的9個調,一般的歌曲就沒有什么大問題了。
5 在和弦的練習過程中,可采取固調和首調相結合的方式練習
如:固定的F和弦,在首調中是C大調的Ⅳ級和弦,F大調的I級和弦,降B大調的Ⅴ級和弦等。多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就會逐漸地熟悉各個和弦,會逐漸發現原來很多不同調的不同級的和弦竟然是同一個和弦,這樣就會達到降低熟悉各種和弦的難度,提高練習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文列舉的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存在的最基本的五大障礙,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其他的障礙,如確定歌曲的調式、調性,分析歌曲的情感表現及曲式結構;正確處理歌曲的前奏、間奏、尾奏;五聲調式歌曲的和聲處理;轉調歌曲的和聲處理;合唱歌曲的處理等等。但這些障礙應該是在鋼琴即興伴奏的提高部分所將要面臨的。由此可見,學習鋼琴即興伴奏這門課確實是障礙重重,但是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畏艱難,認清障礙,用科學的方法刻苦訓練,相信一定會有收獲,取得長足的進步。
摘要:鋼琴在時下已經越來越普及了,學習的隊伍在不斷的擴大。許多學生特別是幼齡學童,剛開始接觸時都興趣十足,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很多都半途而廢,甚至看到琴會產生恐懼和厭惡心里。如何正確的引導,教學期間采用何種方法方式,還是件很值得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鋼琴;少兒;入門教學
一、培養興趣,快樂教學
孩子的天性好玩,如何保持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寓教于樂,我們可以從教材的選取和教學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教材的選擇可以從特定的少兒教程開始。把譜面拉大,配以卡通插畫,使得五線譜看起來不難么枯燥和難懂。期間編入了各個國家的民歌和帶歌詞的兒歌,學生在練習中賞心悅目的閱讀譜子,還可以動靜結合,自彈自唱,大大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課堂上的語言和氛圍也非常重要。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想象空間,所以教學語言要盡量做到兒童化,生活化。特別是一些專業術語,你說十遍還不如打個比喻一遍就讓孩子記住了。
其次課堂的氛圍也要靠教師調節,針對不同情況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每個孩子學琴的出發點不同,有些是想增加點美育及藝術修養,有些是想走專業道路的,有些純粹是啟蒙看看有沒興趣愛好等,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少用指責和否定的語氣教學,要隨時給予學生鼓勵,對于一點點的進步或者閃光點,都得給予贊揚和肯定,拉進師生間的距離感,給學生一個平和且能激發創造力的空間,讓他們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喜歡,是一個教師成功教學的一半,雙方之間融洽的氛圍,可以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和動力。
二、根據個體的不同,制定合理的練習時間和方法
藝術門類學習的特殊性在于除了課堂上的教學以外,業余時間的練習在學習中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練習環境、程度深淺等多個因素出發,合理的留好課后的作業和練習要求。課余的練習時間要合理安排,盡量做到每天接觸鍵盤以及閱讀樂譜。練習時間長短可以根據個體性格和年紀來決定。一般年齡較小的孩子要采用少食多餐的練習方法,隨著年齡的增加,可以慢慢調整時間長度。切勿逼著孩子坐上琴凳一練就是多個小時,學習效率低下,浪費了時間不說,還破壞了學習的樂趣。
在練習中,首先要加強音階的練習。音階作為旋律的構成原素,歷來為器樂演奏者每日必需練習的內容,所以每天的練習可以從音階基礎訓練開始。拿到新的曲目,開始時慢練是一條金科玉律,其目的是為了正確的掌握旋律,以及完整性,只有在正確完整的基礎上,慢慢加快到曲目要求的節奏,這樣獲得的技術訓練是有效的。分段,分局,將難點重點單獨提出來慢練,往往比整首曲子的通篇練習效率要來的高,曲子上手的時間更快。正確的練習方法可以讓我們少走不少彎路,不少事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放慢練,難變易。
三、注重聽覺訓練和音樂賞析
聽覺訓練是器樂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在的聽覺和樂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每個人對音樂聽覺的敏感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學琴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個體,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法來適當加強聽覺和音準的訓練。一開始可用“啦啦啦”的象聲詞模仿單個音的高度,在一段時間的練習后,逐步加入二個音,甚至三個音的音程模唱。其次,音樂賞析也是學習鋼琴的一個很好的輔助課程。賞析對于我們學琴來說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學習一門新課程,大多是從臨摹開始的,如何獲得臨摹的范本,特別是音樂范本,就得通過聆聽來感受。通過曲式結構和樂理結果的分析,由淺到難的聆聽各類音樂作品,做到聽熟聽懂,對于學生的練習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學琴過程里,技巧訓練只不過是一種機械運動,比技巧更上一層的是意境和境界。曲子的二度創作源于演奏者對樂曲理解的程度而異,對于初學者來說,音樂形象的捕捉特別的難,因此教師在琴課上,要特別加強對樂曲的分析,從基礎的樂理知識,作曲家的背景,以及樂曲所要表達的感情等,在學生掌握了這些細節后,我們再來演奏樂曲,更好的把握風格和音樂形象。除了課上加強樂理知識外,還要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觀摩各類演出,樂器現場的聲音還原,演奏者二度創作的音樂風格,多少能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四、激勵學生進行展示和舞臺實踐
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的建立,對于學生來說是對自己學習的一個展示和肯定。才藝展示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一種鍛煉,也是對教師教學的一種檢閱。孩子心理素質的培養是學習中很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在眾人面前演奏容易緊張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性。如何克服和得到鍛煉,這就得借助于一些平臺來解決。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臺上的實際演奏作品的完整程度肯定比臺下的練習要有所缺少,所以注重平時的練習尤為重要,這也無形中給了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所謂的因果也由此產生,你在臺下付出了多少辛勞和汗水,與你在臺上的成功與否是成正比的,把這種壓力轉換成學習動力后,對于以后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教師或者家長要從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入手,在課堂和業余時間得采取鼓勵和誘導的手法,培養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現實社會中,關心身體的健康很多,但是心靈的健康與否,很容易得到忽略的。人都是有惰性的,極少有學生特別是年紀較小的學生有主動想要做練習的。很多都是三分鐘熱度,熱度過后,就得靠成人的引導和鼓勵了。過激和否定的語氣都會抹殺學習的興趣,多鼓勵多發現閃光點才是我們要做的。
五、結語
合理的時間安排和良好的教育導向,是我們堅持學習音樂或者其他科目的手段之一??粗⒆由硇挠鋹偟淖咴谒囆g大道上,音樂和鋼琴成為兒時美好的玩伴,那是一樁何等曼妙的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