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2 09:16: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市場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針對有些現行的道路運輸市場管理機構的管理體制制約著行業管理向前發展的情況,分析了目前道路運輸市場管理機構體制上存在的問題,并對道路運輸市場如何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道路運輸 可持續發展
隨著道路運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運政管理職能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以下簡稱<道條>)的頒布實施,更是標志著道路運輸管理向法制化、規范化的進程邁進。然而從發展的觀點來看,在當前形勢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現行管理體制制約著行業管理向前發展。
一、管理體制問題制約行業管理發展,現行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1、由于長期以來運政部門多數分屬地方各級政府管理,但不占政府財政預算,因而成為一些政府或交通主管部門領導安排人員的好去處,以至于人員冗雜,素質偏低,表面上許多人員手里擁有各種文憑和證件,實際上真正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員少之又少,有些執法人員甚至連最基本的文件、文書都無法制作完成,又怎么能夠自如地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開展工作。
2、長期以來,運管工作主要依靠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進行管理,難以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的道路運輸市場格局,人為設置障礙,致使跨區域的客貨運輸不協調、不統一。例如道路運輸證年審時間、收罰執行標準上的不統一等,這一切都給道路運輸經營者帶來極大的不便。《道路運輸條例》為道路運輸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然而在實際的執法過程中由于存在各種因素,執行力度很難到位,因此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仍然任重而道遠。例如,由于我市地理位置的原因,運距短、客源散,普通小客車居多,其中相當一部分車輛是未在運管部門辦理營運手續而非法運營的黑車,對于這樣的無證“黑車”,按照《道路運輸條例》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可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但購買一臺新的普通小型客車只要2一3萬元,二手車不過1萬元就夠了,依法處理難度可想而知。
3、根據《道條》賦予的運政部門職責是對道路客、貨運輸、站(場)經營、機動車維修經營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實施管理,行使著法律所賦予的行政許可、管理、運輸安全的監管職權,然而實際上這些管理職權由于體制管理問題卻并未能真正履行到位。以莒南縣為例,出租車自取得歸口管理后,由隸屬交通局主管的部門—出租車客運管理辦公室進行審批,核發營運證及進行日常管理。但與此同時根據交通部有關規定,運政部門也要對出租車核發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辦理營運手續,施行市場監督管理,這就造成了要從事出租客車營運,必須在兩個管理部門辦理兩套手續,這無形中給經營者、從業者帶來諸多不便,并且在管理過程中也出現政出多門,職能交叉,多頭管理的現象。按照《道條》規定,運政部門對核發道路運輸證的從業者有安全監督管理義務,但因為日常監管是由出租車客運管理辦公室進行管理,因而運政部門就會處于既不能不管,也不能管太多的尷尬境地,職責不清,很容易出現問題,互相推諉。
二、創新理念,科學謀劃道路運輸發展
針對道路運輸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經過科學的分析和研究,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深化運管體制改革,摒棄不合適宜的管理體制和理念,實行經費、裝備、業務垂直管理。 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調整職責權限,明確運政管理職責,加強交通行政體系的法制。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穩定隊伍,提高人員素質;有利于運政裝備建設,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道路運輸市場。
2、理順體制,解決職責交叉、一車多證問題
交通、公安部門職責交叉,造成道路運輸多頭執法,經營者要辦的證件越來越多,手續越來越繁瑣,罰款也越來越多,加重了企業和經營者的負擔,影響了道路運輸健康有序發展 。所以,應通過改革,理順管理體制,實行一車一證、一人一證制,可用不同顏色和不同格式區分駕駛車輛的性質。道路交通一體化管理體制有利于簡化手續,方便業戶,減輕經營者負擔;有利于精簡機構,提高效率,樹立政府形象;有利于強化管理,實施有效監督;也有利于建立全國統一的道路運輸市場。
3、新形勢下,應努力改善公路運輸行業管理工作
面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和公路運輸活動性強、跨區域性強的基本特征,要本著宏觀管住、微觀搞活的基本方針,緊密結合當地運輸市場的客觀實際,由只注重收費、款適時地轉變管理職能,樹立經營意識,增強服務觀念,具體措施是:
(1)堅持硬管理與軟管理相結合,以其服務型的軟管理為主。通過對客貨運輸、裝卸搬運、運輸服務、汽車維修承托雙方的“雙向”服務,如技術咨詢、牽線搭橋、組織簽訂作業合同并促使合同如約履行,解決糾紛等,促進運輸市場的活躍和經營行為的規范化。
(2)堅持行政干預與經濟調節和法律維護相結合,以其經濟調節及法律維護為主。通過必要的行政干預和廣泛的經濟調節及法律維護促進運力結構的合理,運力布局合理,車輛技術狀況的提高,服務態度的改善。保證平等競爭,規范市場行為,有效地維護運輸市場的良好秩序和經營環境。
(3)堅持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結合,以市場調節為主。通過市場調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功能作用,搞活流通,加快發展;通過必須的計劃調節,在特定情況下,保證其搶險救災、戰備等重要物資運輸任務的完成。
(4)堅持源泉管理與過程監督相結合,以其源泉管理為主。通過日益完善和健全的規范化、 科學 化的源泉管理和必須的過程監督,促進更大范圍的協作,避免和減少區域性關卡與繁雜的運行手續,促進市場的進一步活躍。使經營者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從而使管理工作由路檢路查為主向賬、證、檔管理、站場管理與登門上戶審核為主轉變。
(5)堅持對市場的總體規范與經營客體的行為監督相結合,以對市場總體規范為主。要多管市場的經濟格局,少管經營客體的經營活動,通過對運輸市場的總體規范、科學指導、廣泛協調、合理組織、定向監督、真誠服務,在總體上為經營者創造一個寬松的經營環境和良好的市場秩序,充分調動各類經營者的積極因素,加快公路運輸事業的發展,實現人便其行、貨暢其流,使運輸市場得到不斷的培育、完善和協調發展。
若使上述問題得以有效實現,就必須對現行道路運輸行業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形成一個活而有序的市場秩序、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和能夠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市場機制,即:間接控制,宏觀管理;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科學規范,整體管理;要本著這些特點,充分發揮運管部門適應時代要求的職能作用,正確履行新時期賦予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
農業銀行在市場經濟轉軌時期,基層行如何轉好這個軌,拓展市場營銷?必須樹立開拓市場的觀念,明確市場定位,加快新產品開發,改進金融服務方式。推行客戶經理制,要從組建運行管理機制,明確界定職能職責,規范運作,強化內控監管等方面加強管理,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正文:我國入世在即,作為農業銀行,機遇自不用說,入世更是
次挑戰;必須以積極的態度迎接入世的挑戰。總行尚福林行長最近在農行全國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會議上明確指出“在今后一個時期內,要牢固樹立辦商業銀行的經營思想;找準市場定位,以創新體制和機制為動力,強化內部管理,狠抓工作落實,加快業務發展,以臥薪嘗膽、急、起直追的勇氣;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拓展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在奮力拼搏中不斷發展壯大。本文依據這一指示,結合基層行實際,就拓展市場營銷;加強客戶經理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談點膚淺的意見。
拓展市場營銷
農業銀行目前正處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時期;基層行如何轉好這個軌,拓展市場營銷?
一、樹立外拓市場的觀念。必須面向市場,并以市場為導向,以容戶為中心,以利潤為目標,改進金融服務、發揮系統優勢、加大市場拓展力度。這就要徹底解決過去農行與客戶之間的關系認識模糊的問題,在經營管理上逐步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工作重心實現“客戶跟著銀行轉”向“銀行圍繞客戶轉”的轉變;二是員工角色要實現單純代表銀行向“在銀行面前是客戶的代表、在客戶面前是銀行的代表”的雙重角色轉變;三是經營方式要實現“銀行有什么就推銷什么”向“,客戶需要什么銀行就提供什么”轉變。與客戶結成“榮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把資源配置到優質客戶之中,并圍繞優質客戶拓展市場營銷;獲得足夠的市場份額和取得良好的效益;在銀行的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二、明確市場定位。當前基層行由于受到農業銀行的市場定位和宏觀調控的指導思想不夠明確的制約;沒有很好地拓展市場營銷。難以走出困境。所以,明確市場定位非常重要,它決定著搶占市場的策略,甚至影響到將來市場的份額,因此,要根據市場發展的要求和變化,及時調整和選準市場定位,當前要調整農村業務的服務對象,大力發展以小額質押、個人消費為主的零售業務,不斷開拓農村金融業務,同時推進農行在農村小城鎮市場的發展壯大。在基層行所在中小城市,主要圍繞西部大開發和城市發展規劃,瞄準優勢行業和優良客戶,選好項目,重點支持交通、城市水電等公用設施;電網、通訊網、廣播電視網等基礎設施、電信、郵政、電力、石化、醫藥等優勢行業,報業、圖書、出版等文化產業、教育產業、旅游業以及個人消費信貸等優良客戶。并為客戶提供“一攬子”配套服務。
三、加快金融產品開發。在市場拓展的競爭中,農業銀行應該注重采取“有差別競爭”的策略,加快金融新產品的開發。努力開拓銀行卡、保管箱、金融咨詢、保險、代收行政事業收費、代付社會保險金、代個人理財、充當客戶財務和投資顧問等等各種各樣的中間業務、積極開辦個人住房、商鋪抵押、汽車消費、一般商業性教育助學貸款等等新業務品種,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為眾多客戶提供更大范圍的服務。
四、改進金融服務方式。服務是競爭之本,獲取效益之源,必須建立起“一切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除充分利用自身資金和信譽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自身機構點多面廣,遍布城鄉,網絡架設及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外,還必須改進金融服務方式,為客戶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方便。我行在過去的一年中,試行了客戶經理制,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鞏固和發展了一大批存款客戶;通過貸款營銷培植了新的效益增長點;全員營銷金融產品,開拓了中間業務;客戶狀況的改善帶來了經營效益的成倍增長。實踐證明,客戶經理制這種市場營銷模式和金融服務方式,能夠搶占市場份額,爭奪黃金客戶,開拓推廣新的金融品種,實現利潤最大化;是金融服務最好方式,是農業銀行向商業銀行經營機制的必然選擇。
加強客戶經理管理
客戶經理制是農業銀行從制度上、人力資源安排上,服務內容上確定自身的營銷人員與特定的客戶有一個明確、穩定和長期形成的對應關系,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加強管理,使其卓有成效。
一、組建運行管理機制。在支行應設置客戶經理部、配備正副經理和業務骨干。各基層營業機構;則要視其業務設大小,配備l?3名專職客戶經理或兼職客戶經理。并選聘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較強的敬業精神、熟悉各種業務技能、良好的公關本領的員工但任,逐步培養和造就一支過硬的營銷隊伍。
二、明確界定職能職責。按照審貸部門分離的原則;支行客戶經理部應主要履行市場開發、系統公關、中間業務經營、對公存款組織、零售業務開拓、受理客戶信貸業務申請、貸前調查、貸款合同簽訂、貸后管理、本息清收、信息反饋。基層機構客戶經理基本職責:負責研究市場和客戶、對客戶進行動態管理、不斷挖掘客戶的資金潛力、組織對公存款和個人儲蓄、搞好市場開發與中間業務經營;負責貸款選項、調查、評估、論評與貸款發放、管理、本息清收;負責探訪客戶,推薦服務品牌、配合客戶經理部開展系統攻關工作、并建立好客戶檔案。
三、規范客戶經理操作??蛻艚浝碇剖且环N全新的經營機制,必須及時規范其操作;充分發揮其職能。客戶經理部應立足于農業銀行“流動性、效益性、安全性”的經營原則,協調全行資源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功能面對面的金融服務,開拓新的資金來源,營銷金融新產品。挖掘發展優良客戶、對其資產類業務的操作、負債類業務的操作、中部業務的操作的每個環節都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規程?;鶎訖C構的客戶經理,是客戶的接觸者、貸款項目的貸前調查和貸后管理者、新業務的開發者和營銷者、資金的組織者、中間業務的營銷者、客戶服務的顧問。對其一每個工作細節都必須建立統,的、完整的操作規程,合規合法有序的開展工作,以保障客戶經理制沿著法制軌道不斷完善,更好地面向市場、服務客戶、拓展業務、穩健發展。
四、實行目標任務考核?;鶎咏洜I行要制定目標任務下達到客戶經理部和各營業機構,實施雙向考核,即對容戶經理部考核各項經營目標,對各營業機構考核各項經營目標和業務量以及工作質量。包括:主動尋找客、戶、積極推薦、宣傳金融產品、售后服務工作、發展客戶和鞏固工作等等。實行工效掛鉤、按月檢查,按季考核。全年拉伸算帳兌現。
五、建立相應的配套制度。一是建立訪客報告制度。每月至少要安排一次與黃金客戶、優良客戶的主要成員直接見面;定期探訪有關客戶、拜訪新客戶、并將情況報告客戶經理部存檔。二是建立客戶經理例會制度??蛻艚浝聿棵吭露ㄆ谡匍_客戶經理會,總結通報上月工作、交流市場動態、布置工作重點。三是建立項目上報立項制度?;鶎訝I業機構,除授權范圍內的貸款自主發放外,其余一律上報審批后才能發放。四是建立信息上報和反饋制度。客戶經理要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級行客戶經理部上報有關信息,包括市場信息、客戶信息和同業信;對重要信息及時上報,信息業經采用并帶來收益的應給予獎勵。五是建立市場開發協調制度。縣級經營行應成立市場開發協凋領導小組,解決本行業務拓展中遇到的難題,研究主要金融產品的開發。六是建立主辦行制度。對新開拓、系統性開拓的大中型項目,本著方便客戶、減少成本、指定主辦行(營業部、分理處),體現“誰主辦,誰得益”的原則。七是建立檔案制度?;鶎訖C構客戶經理建立客戶經理工作手冊,作為客戶的基礎檔案,全面掌握客戶的情況,以利于了解、跟蹤和服務于客戶。支行客戶經理部對每個客戶經理建立工作檔案,包括個人的基本情況,工作業統等內容;作為年末考核的依據。
六、加強內控監督。支行客戶經理部和各基層機構客戶經理,都是直接面對客戶營銷并管理農行信貸業務,支行各職能部門既要為客戶經理部和客戶經理提供政策、法規、科技、措施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套服務,又要對業務全過程實施監督和客戶經理的行為規范,規避信貸能力風險,切實防范道德風險。
推進文化市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體系,既是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的現實需要,也是保障和推動文化繁榮的時代要求。在這種形式下,發展一個健康,文明,科學的文化市場,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文化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文化市場管理法治化的必要性
(一)文化市場與文化市場管理。1.文化市場。從市場的一般含義來看,文化市場是以商品交換的形式提供精神產品和文化娛樂服務的場所。2.文化市場管理。文化市場管理是指國家文化、經濟、社會等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司法機關通過行政、經濟、法律手段,對進入文化市場的當事人及其交易行為、經營活動實行規劃、組織、引導、協調、監督和控制,并提供相關服務,以期維護正常有序的文化市場經營活動秩序。
(二)中國文化市場管理的變遷。新中國成立以后,在計劃經濟時代,文化市場發展十分緩慢。又由于國門封閉,經濟、科技的落后,這使得政府獨家提供的文化藝術產品獲得全無競爭對手的至尊地位,生存形態呈現出較大惰性,缺乏市場機制的內驅力,文化市場未見雛形,管理也無從談起。自20世紀90年代初,一個以商品形式向人們提供精神產品和文化娛樂服務的文化市場逐漸形成。同時問題也相伴而來,一方面出現了淫穢盜版、色情服務等不良現象;另一方面,文化發展在不斷的競爭當中,特別是面臨著加入wto之后的國際競爭壓力,越來越感到了文化市場機制不健全所帶來的困惑和由此而來的緊迫。因此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文化市場的管理面臨的問題很多,文化市場法制化刻不容緩。
(三)新形勢下的要求。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管理主要是法制管理,管理是為了促進繁榮,管理不嚴,就不可能有真正繁榮。伴隨著經濟的騰飛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市場也將得到大力發展,我們必須適應文化市場發展的新形勢,針對發展特點,正確分析和把握文化市場的發展規律,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努力探索更科學的管理方法,管好市場促進繁榮,使文化市場建設不斷躍上新臺階。
二.我國文化市場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大問題
(一)法治理念不足。1.理念研究不足。從文化市場管理整體上看,仍然存在文化市場理論研究、文化市場立法滯后于文化市場發展等問題。2.重政策、輕法律。從文化市場管理的范圍看,其實文化市場立法滯后,主要不是數量少,而是效能層次低,許多領域依然依靠政策和低層次規范性文件進行管理,忽視法律效力,而且中央層次缺少高效能法律法規。3.文化產業立法研究上重視行政權力,忽視市場主體權利。“市場失靈”并不必然意味著需要“政府管制”,因為政府管制也可能失靈。文化市場過多的重視行政權力,忽視市場主體權利也是導致文化市場管理面臨阻礙地一大原因。
(二)立法不足。1.體系不全。法律法規不健全,對有些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無法可依。文化市場在這方面的情況,可以說是遇者多多,不勝枚舉。2.核心法律缺位。突出表現在至今未出臺一部關于文化市場管理的法律,致使文化市場管理缺乏強有力的法律依據,文化執法顯得十分軟弱。3.文化立法盲點較多。相對經濟領域的立法,我國文化立法工作明顯滯后,文化立法數量明顯不足,文化法律法規的創制大大落后于文化社會活動和文化社會關系的實際,落后于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要求。
(三)執法不足。1.執法主體。執法主體地位不明確,執法手段不足。2.執法職能交叉,造成執法混亂。由于文化市場管理體制問題,沒有從根本上理順,形成了有關部門管理職能和執法權的交叉,彼此執法標準不一,在部門利益驅使下經常出現執法沖突。3.文化市場管制執法工作薄弱。文化市場執法工作薄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市場管理隊伍素質較低。擁有一支知法,守法,懂法的管理隊伍,是加強文化市場管理的關鍵之所在。
三、關于文化市場管理的法治化建議
(一)實現政策法律并重,提高市場主體權利。實現政策法律并重,提高市場主體權利就是通過法制手段明確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保障人民群眾充分享有正當的文化權利。依法管理文化市場,必須堅持依法行政,合法、合理地運用自由裁量權,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不得法外行政侵奪人民的文化權利。(二)建立核心法律和完善法規體系。建議國務院指定文化部為《文化產業促進法》立法工作的牽頭責任部門,賦予文化部協調其他部委共同推進《文化產業促進法》立法進程的職權。還應全面開展立法調研活動;同時,文化市場大法應盡快出臺,逐步實現政策引導、法規制約、法律保障,這樣一種綜合管理機制。(三)提高執法隊伍素質,突破執法薄弱環節。必須建立相應的執法隊伍,加強執法力度。以優良的廉政勤政作風和職業道德、較高的理論水平、文化素質和文化管理專業技能,加強管理的權威性、執法的公正性、辦理公務的準確性和實效性。同時配備相應的專業檢測設備及交通工具,以促進管理工作的經?;I化、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同時,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嚴格按程序執法,積極發揮執法監督機構的作用。
四、結論
文化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它的健康發展是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重要標志。為此,我們仍舊需要認真貫徹落實“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方針,圍繞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以現有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隊伍為基礎,加快推進執法人員和執法機制的結構優化,逐步推動在文化領域內建立配置科學、運轉協調、責權統一、誠信高效的綜合行政執法體系,不斷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管理、規范市場、全面提高經營者素質、建立多渠道的監督機制、加強宏觀調控。
論文關鍵詞:文化市場 市場環境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加強和改進市場管理和凈化文化市場環境,主要是要加強建立和完善法規體系,理順管理體制,規范丈化市場執法文書,嚴格按文化市場的執法程序執法,更新觀念,轉變職能。
文化市場是80年代后期逐漸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產業,現已經初步構成了大文化市場體系。加強管理促進文化市場繁榮,對我國文化市場的強勁崛起和迅猛發展,以其獨具的紐帶和中介功能對于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變革性影響和作用,使其成為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經濟現象。
目前,文化市場的種類越來越多,社會性越來越強,經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文化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經營者躋身其中,國家、集體、個體、中外合資等所有制形式并存。我國的文化產業在文化市場的帶動下,已成為促進就業,創造稅利的一支生力軍。文化市場管理與發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滿足了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調動了全社會辦文化的積極性。
凈化與繁榮并重。近年來,文化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文化市場多次進行清理整頓,開展了三次全國性“掃黃’郴打擊非法出版活動,收到了明顯成效。但是,滋生、傳播精神的土壤和條件并未根除,因此,治理和凈化文化市場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必須花大力氣常抓不懈,反復抓,抓反復,決不允許色情、淫穢、兇殺、暴力、封建迷信和賭博現象在文化市場中存在。
文化市場管理要貫徹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方針,堅持凈化與繁榮并重,在繁榮上下大功夫,讓更多體現時代主旋律、健康有益、雅俗共賞、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占領文化市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文化需求,使那些有害的文化垃圾無立足之地。
治標與治本并重。開展“掃黃”和打擊非法出版物的斗爭,清理整頓文化市場,這是文化市場管理的重要內容,要從根本上解決文化市場深層次的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在治本上下功夫,治標與治本并重。
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以人為本。對文化經營者進行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業務素質至關重要。對經營者要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對素質低下者不予發證,同時要表彰優秀經營者。二是要以法為本。以法規規范市場主體行為,依法經營,依法管理。要對經營者進行法制教育,特別是現行文化法規知識的教育,使他們知法、守法。
一、加強立法,建立和完善法規體系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的規范化管理是法制管理,作為進入文化市場的經營者、消費者、管理者,他們之問的相互關系,各自合法利益的保障,最終有賴于相關文化市場的法律法規。因此,加強市場理論研究,實行法治是文化市場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也是文化市場建設和發展的根本條件。近年來,文化市場立法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但從整體上看,仍然存在文化市場理論研究、文化市場立法滯后于文化市場發展等問題。因此,加強理論研究,建立健全立法體系,加快立法是當前文化市場立法工作的突出任務。使文化市場管理人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確立文化市場稽查權的獨立執法地位,建立健全文化市場稽查隊伍
為確保文化市場管理法規的有效實施,還必須建立相應的執法隊伍,加強執法力度。作為一個特殊的市場形態,文化市場的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這就決定了文化市場執法工作要有獨立的法律地位。文化稽查隊是具有特殊作用的執法隊伍,從執法檢查、立案取證、處罰決定到處罰的執行,應是一個整體,文化市場的獨立執法工作對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這種狀況要加以改變,而這種改變必須通過我們扎實的管理工作實踐。有作為才有地位,有法律才有保障,為文化市場稽查隊編制定性,盡快建立起一支素質高、反應快的稽查隊伍。以優良的廉政勤政作風和職業道德、較高的理論水平、文化素質和文化管理專業技能,加強管理的權威性、執法的公正性、辦理公務的準確性和實效性。同時配備相應的專業檢測設備及交通工具,以促進管理工作的經?;?、專業化、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對文化市場實施有效的管理,提高行政執法的效果和質量。
三、規范文化市場執法文書,嚴格按文化市場的執法程序執法
嚴格規范文化市場執法文書,按程序執法,是文化市場法制化管理的需要。為此,應本著實用性、可操作性強的原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稽查工作制度,以促使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執法。同時,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嚴格按程序執法,積極發揮執法監督機構的作用,有效保證文化市場法規的實施質量,促進文化市場的規范化管理,依法保護經營業戶的合法權益。
四、更新觀念,轉變職能,探索新的監管方式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曰新月異,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應用越來越迅速。在文化市場領域,高新技術與文化產業的結合更加勢不可擋,為文化市場的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在給管理帶來挑戰與壓力的同時,也為革新監管手段創造了新的機遇。這就需要更新觀念,轉變職能,探索新的監管方式。要將事前審批改為事中和事后監管,要將文化市場稽查定位于新的歷史條件之下,面向相關文化領域的前瞻性大文化市場。這種改革無疑是對文化市場稽查工作的挑戰。文化市場走綜合執法之路,一統形式不可逆轉。綜合執法機構可取以上各部門之執法職能作為政府組成系列,單獨設置。一些地方的試點實踐證明,在文化領域內實行綜合執法,不但有效解決了當前普遍存在的機構膨脹、職權交叉、多頭執法、效率低下、干擾執法和執法擾民等問題,而且充分考慮到了文化市場的特殊屬性和執法的專業性,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節約了執法成本,減少了相互之間的牽制和矛盾。有利于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符合精簡、統一、效能原則的有效改革措施。
要按照“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完善文化市場管理機制,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推進文化市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體系,既是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的現實需要,也是保障和推動文化繁榮的時代要求。
論文關鍵詞:證券市場 管理目標 市場缺陷 市場效率
論文摘要:克服和彌補市場缺陷,提高市場效率是證券市場管理的一般目標,是證券市場本身的特征對監管所提出的然要求。
我國理論界認為,“證券市場管理的基奪目懷是:統一管理證券的發行與交易,調節證券市場上資金供求的平衡,維持證券市場的基本穩定;統一管理證券的發行與上市公司,為投資者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有關信息;統一管理證券機構,包括證券經營機構與證券服務機構,創造一個公正、廉潔、有序、高效的證券業;嚴格監督和管理汪券交易,防止證券交易中的壟斷、欺詐等不正當行為,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我們認為,上述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所謂證券市場管理的基本目標,是指證券市場監管所要達到的基本目的和對此進行評價的基本標準。這一標準具有客觀普遍性,雖然,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市場條件下,證券市場管理的具體目標可能會有昕側重,但證券市場管理的基本目標則是統一的。無論是成熟的證券市場還是不成熟的證券市場其監管的最終目的部必須符合市場本身的客觀要求。從這個角度來看,證券市場管理的堪本目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克服和彌補市場缺陷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市場的監督和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缺陷和市場失靈。實踐證明,僅僅依靠市場機制并不能夠有效地解決經濟主體的外部性問題、壟斷所造成的效率損失問題、信息不對稱所出現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公共物品的生產和消費問題、宏觀經濟總量平衡和經濟增長問題、收入及公平分配問題,等等。上述市場缺陷和市場失靈問題的存在,既為政玎于介入市場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同時也為政府介入市場的范圍和作用提出了限制條件。也就是說,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和控制是有選擇性的,對于有些市場比如完全競爭市場政府就沒有必要介入和干預。
證券是對資本的高度抽象化,證券市場本身有的特征使其同其他市場相比存在著更為嚴重的市場失靈現象,使得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和監管具有客觀必然性和極端重要。
首先,證券市場存在著巨大的負外部性。在證券市場上,資本交易變成了一種純粹的金融交易,交易速度極怯,交易價格變化莫測,交易者可以在很短的時問內完成大規模的價值轉手,取得巨大的利潤或損失,市場風險之高不言而喻。同時證券場的風險具有強烈的“多米諾”效應,市場風險會很快殃及貨幣,外匯等其它金融市場,從而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害。l929年美國股市的大崩潰以及由此而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以及上個世紀末東南亞爆發的金融危機,已經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其次,證券市場存在著嚴重的不完全性。不完全性即競爭的不充分性,如壟斷、不對稱的信息、交易成本、歧視等所造成的對市場競爭的妨礙和限制。
證券市場極易產生壟斷,從證券供給的角來看,一家公司僅能發行本公司的證券,而不能發行其他公刷的證券,證券的發行過程完全排除了競爭,雖然不同證券之間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就某一證券而言,發行者必然處于絕對壟斷的地位,具有典型的賣方市場特征。從證券交易的角度來看,只要證券發行和上市交易的數量是有限的,某些勢力強大的投資者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資金優勢大量的購買或拋售某一公司的上市證券,影響或控制某一證券的市場交易價格,導致證券價格扭曲,從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證券市場又具有信息不完全的特征,證券市場信息的不完全性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信息的不充分。由于信息具有共享的特點,是一種“淮公共物品”,獲取信息的代價往往是昂貴的,而信息的收益又具有公共產品的收益特點,不付出任何成本的市場乇體也可以通過“搭便車”分享信息的收益,閑此市場本身必定不能夠提供充分的信息。二是信息的不對稱。大部分證券投資者對證券發行者真實情況的了解程度既比不上某些與發行者有特殊關系的少數投資者,更比不上發行者自身。因此,在證券市場上既存在著發行者和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又存在著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此種情況,使得大部分投資者處于不利的地位,損害了市場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三是信息的隱蔽性和欺騙性。信息在證券價格的形成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購買證券,投資者看重的是證券在未來的贏利能力,預期或對未來的預測對于證券價格的決定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而決定投資者預期的最主要因素是信息,通過隱瞞信息和制造虛假信息就可以起到控制價格的作用。同時,由于隱瞞信息和制造虛假信息的經濟成本很低,而取得的收益又非常巨大,使得隱瞞信息和制造虛假信息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上市公司和個別投資者,為了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就可能只披露那些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隱瞞那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制造虛假信息。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證券市場具有極大的負外部性和不完全性,雖然負外部性或不完全性在任何市場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證券市場的負外部性和不完全性同其他市場相比不僅表現得更為強烈,影響更為嚴重,而且僅僅依靠市場本身也根本無法解決。比如,從證券市場的負外部性來吞,由于個別行為主體和金融機構的利益與整個社會的利益之間存在嚴重的不對等,使得證?皇諧〉母和獠啃裕?荒芟篤淥?諧∧茄?ü?な鍘氨庸潘啊奔右圓鉤ィ??哉??匭攵災?皇諧∈敵斜繞淥?諧「?細竦募喙芎透稍ぃ?悅植故諧∪畢藎?拗坪拖??諧∈Я櫚牟豢?跋臁
提高市場效率
提高證券市場的效率也是政府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竹的基本目標,當然,從較廣泛的意義上來看,克服和彌補市場缺陷也是為了提高市場效率,但是二者的出發點和側重點仍然是有所區別的。從證券市場效率的角度來看,政府對證券市場的監管是為了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和融資成本,提高證券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能力。
一般而言,證券市場的效率可以分為內在效率和外在效率兩個方面。證券市場的內在效率即證券市場的運行效率,已反映了證券市場的組織功能和服務功能的效率。市場的交易成個是市場內在效率的集中體現,具體來看,市場的交易成本可以分解為市場的交易費用、市場的流動性、市場的有效性三個方面。證券市場上的交易品種非常復雜,市場上市的證券幾乎包括了聽有的行業,來自許多不同的地區和國家,要降低交易費用,必須對交易場所、交易時間、交易方式進行統一,可要做到這一點,沒有政府的干預和控制幾乎是不叮能的。如果聽任市場進行調節,必將會友大增加證券市場的交易費用。政府對市場的監管還可以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增強市場的有效性。市場的流動性是最重要的交易成本,市場的流動性具體表現為:市場緊度(證券的交易價格與有效價格的偏離程度)、市場深度(當前價格水平上的交易數量)和市場彈性(成交價格一以從正常狀態隨機擴散之后重新回到有效價格的速度與能力。市場的流動性好包含以下三個特征成交量大,價格的振幅小,最價一旦失衡,市場會很快回復到原來的穩定狀態。由于證券市場虛擬資本的性質和高收益、高以險的特征,使得證券價格的變化直接受到投資者心理因素和預期的影響,價格的上漲或下跌,下僅不能夠白動調節供給和需求,‘災現均衡,而比還會進一步加劇供求的不平衡狀態,追漲殺跌這一投資者的個人理性將會導致整個市場的集體的非理性。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管和干預,證券價格將出現非理性的暴漲暴跌,這將極友地損害市場的流動性和有效性。
證券市場的外在效率即證券市場籌集和分配資金的效率,證券市場的外在效率主要表現為市場融資的方便程度和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能力。在一個高效率的證券市場上,只要籌資者聽出的價格合理,籌資需求就能夠很容易得到滿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排除市場勢力的干擾,保證市場的公正和透明,如果沒有政府的監管和干預、這一任務也同樣是不能夠完成的。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能力最突出地反映了證券市場外在效率的高低,我們知道,市場對資源的配置是通過價格的變化來完成的,市場的定價效率反映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市場的定價效率高、價格變化合理,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就高。如前所述,證券市場的價格變化頻繁劇烈,往往會失去理性,從這一點來看,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可以限制和約束價格的非理性變動,從而提高證券市場的定價效率和配置資源的能力。
綜上所述,克服和彌補市場缺陷,提高市場效率作為證券市場監管的一般目標,是由證券市場的基本特征所決定的,是證券市場本身對監管聽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評價證券市場管理的根本標準。目前,加強對我國證券市場監管的呼聲越來越高,對證券市場的管理正在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們認為,在這一改革和完善的過程中,時刻都不能忘記和偏離證券市場管理的一般目標。
摘 要:管好農村文化市場是新農村文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如何依照法律的規定,建立農村文化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加強對各種經營活動的檢查、監督和管理,逐步消除對農村文化市場監管的盲區,既是一項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值得探討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農村 文化市場 監督管理
文化市場是社會文明的窗口,也是文化管理的晴雨表。農村文化市場的興起與形成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因此,依照法律的規定,加強對各種經營活動的檢查、監督和管理,既是一項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本文試圖通過分析農村文化市場的特點與現狀,提出加強監督管理的對策。
一、農村文化市場的現狀與問題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自辦文化的勢頭方興未艾,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文化市場體系。但是,文化市場尚處于發育成長過程中,規模小,檔次低,經營項目少,管理力度亟待加強,具體表現在:
1、發展不平衡。從文化市場的發展情況看,經濟富裕地區先于欠發達地區;從文化經營網點的數量比較,集鎮多于鄉村,平原多于山區。按地理環境、經濟條件、人口密度諸因素衡量農村文化市場的現狀,大致可分成三種類型:一是有市有場型。即人口集中,經濟繁榮,交通便利的鄉鎮形成文化市場較快;二是無市無場型。一些居住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小鄉村,既無娛樂場所,又很難形成文化消費群體,造成幾十年來看不到一臺戲或一場電影;三是有市無場或有場無市型。這種類別介于上述兩者之間,一些以種植業、養植業為主的農民,長年聚居原地,文化消費需求量大,但文化設施少且無場地;反之,那些有俱樂部、影劇院的村,由于勞務輸出多,文化需求少,造成文化娛樂場地利用率不高,難以形成“市”。
2、經營者素質不高。農村文化市場的經營者大多是農民出身,文化程度低,小農意識強,法制觀念淡。所以,不少經營者把經營物質商品的手段或“訣竅”照樣搬來經營文化娛樂業。這樣,有的經營單位或個人忽視社會效益,片面追逐經濟效益,舞廳出現“三陪”,游戲機房搞有獎,球棋類活動發生變相賭博,更有甚者出售、出租非法出版物。在經營過程中,有些不具備合法資格的組織或個人進入市場,參與市場的經濟活動。如有的不經核準登記,地下經營,無證經營,有的采取欺騙手段,騙取“合法”的經營資格。
3、監管職能難到位。目前,對鎮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考核側重在陣地的建設,而對鎮鄉文化市場的監管力量配置、管理狀況尚未納入鎮鄉精神文明建設目標管理體系。雖然,《浙江省文化市場管理條例》第四條已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的領導……。但鎮鄉一級政府有些領導對文化市場管理,仍然還存在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責任性承擔不明確問題,有待市、區政府下發必要的規范性文件加于明確鎮鄉一級政府屬地監管的職責。
4、廟會活動問題多。農村廟會既是農貿交易日,也是傳統文化活動日。從近幾年的農村文化市場監管情況看,節目內容低劣的大棚演出已得到有效遏制,但無證經營書攤和音像攤點歷禁不止。這些攤點依仗低廉的價格,吸引大量的農民消費者,兜售非法出版物和違法音像制品,破壞正常的農村文化市場經營秩序。
二、農村文化市場的基本特點
農村文化市場,是指縣(市)以下從事文化娛樂有償服務的場所。它包含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政治性、社會性、娛樂性、知識性、服務性和經營性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不同于城市文化市場的鮮明個性。農村文化市場的基本特征可以從幾方面來考察。
1、分散性。農村文化市場的分散性是指文化消費點多面廣,經營場所呈網狀分布。首先,鄉鎮的文化經營項目大多是規模小、檔次低、設施因陋就簡;其次,作為市場客體的演出場所,電影放映遍及鄉村、山灣、村頭、溪灘都可搭臺演戲或放映電影,靈活方便,可以說凡是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有文化市場;再次,民間藝人長期分散于廣大農村,無固定班子,無固定人員,無固定劇目,臨時組團,臨場排戲,流動演出。
2、季節性。鄉鎮文化市場的供求狀況受季節影響很大,時興時落。農閑時,農民閑暇時間多,文化消費者隨之增加,臨時性娛樂業經營點亦相應增加,特別是逢年過節,由于外出人員回家,走親訪友頻繁,整個市場呈現出喜氣洋洋的鬧猛景象。農忙時,鄉村農活多,勞動時間長,勞動力相對集中,農民無暇顧及文化消費,整個市場處于疲軟的狀態。
3、復雜性。農村文化市場是個較為復雜的市場。一是從業人員身份復雜,工人、農民、退休干部職工以專職或業余兼職的方式經營娛樂業,尤其是半農半藝的民間藝人,其思想文化和業務素質較差;二是外來演出團體的演出節目內容復雜,路頭戲,無本子,格調不高,給審查節目帶來難度;三是非法出版物充當農村文化市場。由于進貨渠道不明,鑒定審查相當麻煩復雜。
三、管好農村文化市場的措施與對策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進一步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完善文化市場管理機制,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這就給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們在繁榮文化市場、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要、加強對文化市場監管、用市場機制引導文化市場繁榮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具體的措施與對策是:
1、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文化市場協管體系。一是要實行職能部門主管。根據“文化市場實行分部門、分級管理原則”,各鄉鎮都要成立文化市場管理小組,由鄉鎮政府分管領導掛帥,抽調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門的力量,組成班子,各司其職,落實任務,防止管理工作中的交叉重疊、互相扯皮、脫節失控的情況發生,達到通力合作,綜合治理的目的。二是要求行業協會協管。根據經營項目的不同,指導和組織經營者及從業人員建立行業協會,開展“比學習,比貢獻,比服務質量”的競賽活動,形成互相監督、互相競爭的政策和激勵機制。三是發動社會監管。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和社會獎勵基金, 發動群眾舉報非法文化經營活動。在有文化經營網點的鄉村聘請一天至二名素質好、身體健、覺悟高、又不外出的人員擔任義務監督管理員,通過這批骨干及時提供和反饋信息,合成整體的社會監督效應。做到市場信息有人報,市場行為有人管,市場秩序有人抓。
2、創新要求高、巡查嚴的文化市場監管機制。一是管理制度創新。推行“自辦責任制”,案件從立案到結案均要由相同的辦案人員負責到底,嚴格按制度審批,最后由文體部門把關,進而提高執法工作準確性、統一性、規范性,避免錯案的發生。二是管理辦法創新。要實行對文化市場的分片管理、責任到人、獎懲掛鉤。對鄉鎮所有文化經營單位分成片區,由鄉鎮干部和宣傳文化中心市場管理人員分別負責,使網吧接納未成人、超時營業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群眾舉報和反復上訪大大減少。三是管理手段創新。聘請網吧義務監管人員,實行對文化經營活動的全方位監控;成立文化市場協會,較好地發揮協會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作用;加大對文化市場的巡查力度。市場管理人員要在夜間和節假日不定時開展,對群眾舉報網吧接納未成年人和經營非法音像制品的違法行為及時進行查處,并記入違規經營檔案。
3、構筑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文化市場執法網絡。理順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市與鄉鎮的管理權限、范圍和責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格局。一是加強日常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文化市場管理是長期的、復雜和動態的,要突出日常檢查力度,強化突擊檢查,堅決打擊各種違規違法活動,特別是對于演出市場尤其重要。二是獨立執法與齊抓共管相結合。文化管理部門勢單力薄,單靠文化管理部門的努力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密切與公安、工商等部門的聯系,構建聯同和協同機制,加強合作十分必要。只有在部門間大力合作,齊抓共管,才能維護文化市場的環境凈化。三是鄉鎮監管與配合督查相結合。在守土有責的前提下,要積極主動配合上級部門督查,并聯合周邊鄉鎮共同管好文化市場,真正形成職責明確、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文化市場監管機制,不斷提升鄉鎮監管工作效能。
論文關鍵詞:通信市場 管理 可持續發展
論文摘要:電信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隨著我國通信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國家成立了專門的電信管理機構、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條例對其進行管理。文章分析了我國電信市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為電信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通信事業是關系到國家經濟命脈的基礎設施之一,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通信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通信市場由建立到逐步完善,為電信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1 對我國目前通信市場管理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的完善,通信事業獲得巨大的進步,電信市場繁榮發展,欣欣向榮,但是通信市場的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1.1 法制建設
1.1.1 沒有正式的電信法
隨著我國通信事業的發展,為了強化對通信市場的管理,國務院頒布了“電信條例”,對通信市場進行規范。但是這僅僅是一個條例,與專門的電信法還有很大的差距。放眼世界,按照慣例,各個國家在進行通信市場管理以及推行電信改革之前先立法,然后以法律為準繩開展后續的工作。而我國的電信立法嚴重落后通信體制改革,不能滿足通信市場管理的要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如果沒有一部電信法就無法對多元化的通信市場進行規范。
1.1.2 地方法規混亂
我國地方也制定了一些通信行業法規,但是存在著法律地位低、權威性差、有些法規本身就帶有地方保護主義的傾向,不利于通信市場慣例的透明化和公開化。
1.2 通信管理局在地方的定位不明確
地方通信管理局在試運行期間,比較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是定位不明確。由于定位不清,職責不明,導致與地方上的關系不好處理,出現了一些混亂。
1.2.1 與省政府機構的關系
第一,與省信息產業廳的關系。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已經建立信息產業廳的省,通信管理局可加掛省信息產業廳,對這條規定的理解出現了歧義。一些省的信息產業廳認為通信管理局是其下屬單位,由信息產業廳行使對通信市場的管理。但是通信管理局的想法恰恰相反,他們認為信息產業廳不應該管理通信市場,該職能應該由通信管理局執行。為了維護通信的全程全網,只有通信管理局才能承擔當地通信行業的監管。如果把省里的通信監管的一部分職能交給通信管理局,就會出現交叉監管,企業無所適從,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于通信市場的健康成才。
第二,與其它部門的關系。這些部門有工商、物價、技術監督部門等,它們的職能與市場管理比較密切。在通信市場管理的過度時期,一些領域出現了管理的真空,相關部門乘虛而入,造成政出多門等問題。
1.2.2 地方監管混亂
第一,企業不服。政企分開后,一些通信企業認為自己已經成為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可以自立自主的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政府不應該插手其事務。這導致通信管理局在市場管理的過程中,行使對企業有好處的職能,會得到企業的支持,如果沒有好處就會被消極執行。
第二,項目難控制。各單位自己上項目,如廣電、計委、省政府都能自己立項目,建自己的通信工程,一般都不經過通信管理局,重復建設多;通信項目的建設程序、招投標不規范,真正具有一級、二級及三級設計施工資質的單位并不多,但上項目比較多,難以保證對通信工程建設質量的監管;開放性的業務越來越多,投資主體多元化,許多業務的經營是由投資公司投的資,監管起來有一定難度。
1.2.3 管理人員的組成
當前國內通信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原來郵政部門轉過來的,因此存在結構單一的問題。單一的人員結構和原來的工作單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樣的好處是對通信行業比較熟悉,不需要經過崗前培訓就可以上崗工作,業務熟練。缺點是人員結構單一,各個工作人員無法在專業領域上形成互補效應。企業中所有的人員的知識結構大量存在重復,缺乏具有相應法律知識以及經濟管理知識的人才,不利于管理機構職能的有效行使,對通信市場的管理缺乏效率。
2 加強通信市場管理 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2.1 把握好市場準入 維持企業良性競爭
通過科學的市場準入機制,嚴格控制進入通信市場領域的企業的數量以及質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適度競爭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但是由于通信行業的特殊性以及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容易造成惡性競爭,使同企業無法發展壯大,形成規模效益,最終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得不償失的。當前在市場準入上注意以下的問題和傾向:
第一,制定詳盡的通信行業市場準入標準規范,使企業在進入通信市場時必須在投資、網絡結構、網絡技術、網間互聯、財務成本管理、法律制度上滿足準入規范,使從事同一服務的企業具有可比性。
第二,提供市話服務的企業應該禁止同時將語音業務、上網業務與市話業務進行捆綁經營,防止市場競爭的不公平。
第三,解決不同長途運營商有或沒有長途接入號的差別,體現公平的原則。
2.2 互聯互通 提高企業生存能力
互聯互通的實質就是要求原來占市場主導地位的通信運營企業為得到許可具有電信業務的競爭對手提供互相連接的方便,使任一用戶通過網上互聯與另一端的用戶實現無阻礙的通信服務。由于國內競爭剛剛開始,“電信條例”剛剛出臺,人為阻止互聯的現象時有發生。加強對電信網與接入的各類網互聯互通的管理,保持中國電信網安全有序運營,維護電信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
2.3 有效利用資源 提高企業服務質量
按照“條例”的規定,電信部門管制的通信資源依然沿襲了以前的范圍,即無線電頻率資源,碼號資源和衛星軌道資源。省通信管理局應在信息產業部指導下,建立符合當地實際、有效的資源申報制度和動態的科學管理體系,并按標準收取資源占用費。當前在資源管理中的熱點是本地網內的區縣用戶不同運營企業的特服號和縮位撥號存在差別,消費者有意見,影響使用縮位撥號的非主導電信運營企業在區縣業務的發展。
2.4 加強對因特網的監管 減少企業糾紛
隨著因特網在我國的迅猛發展,當前應加強對因特網的監管,目前應盡快出臺相關的包括對信息內容、知識產權,網絡互連等方面的監管條例。
首先是建立保護個人隱私權、知識產權等一系列相關的法規。各國正在合作制定相關的政策條款,以使電信市場有序競爭,我們也要參與這一進程。其次,歐美等發達國家正在努力將因特網電話排除在現有電信法規以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也會遇到這類問題。在因特網接入上,據所了解到的國外的情況,企業之間經常發生糾紛,需要管制機構出面協調。我國目前將因特網電話列入基礎電信業務,為了避免我國以后遇到此類麻煩,我國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應該考慮這個問題。
3 總結
當前我國的通信市場機制、技術、業務等全面轉型的時期,即正在從單一的規模發展模式向開放型、多元化、全方位模式發展,加強對通信市場的管理為企業的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企業最終做大做強提供了保障。
摘要:
當前我國開展的建設工程項目越來越多,需求大量的監理人員來對工程建設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工程進度。然而我國目前監理市場缺乏高效的管理,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分析了當前工程建設中監理市場管理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并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
工程建設;監理市場;問題;措施
工程監理是受建設單位所托,對工程建設的投資、質量和進度等方面進行控制,是維持整個工程質量安全的最關鍵因素,也是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監理工作在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及保護建設單位利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國的工程監理工作還處在發展階段,在實際的工作中難免會出現問題。
1工程監理市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工程監理單位的資質問題
在工程建設中,許多監理公司在人員和技術上都有很多缺陷,不利于監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有一些工程監理公司,在沒有業務的時候,基本上屬于空殼公司,只有到了需要人員時才臨時招人。還有些監理公司創建時間短,沒有相關的工程經驗,即使是認真投入到工程監理的工作中,也很難做好這項工作。
1.2監理人員總體素質不高
當前我國擁有理論、技術、能力與一體的高素質監理人才很少,監理人員的人數和素質都無法滿足工程監理工作的要求,從而使得工程監理工作進展不順利。此外,我國監理人員的總體素質比較低,主要原因為監理人員缺乏相應的經濟管理知識,并且嚴重缺乏對整個工程進行全方位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我國很多監理單位還存在監理人才嚴重缺乏的現象,并且這些監理人員往往只能通過技術手段來對工程質量檢驗,而不具備采用經濟手段和合同手段來對整個工程進行全方位控制。
1.3監理隊伍薄弱并且收費低
監理企業在發展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監理公司為了能夠在監理市場站穩腳步,不斷降低監理業務的費用。隨即導致監理職工的薪資待遇得較低,監理公司無法招聘技術高、管理能力強的人才加入到工程監理工作中,導致工程監理隊伍薄弱。而工程監理公司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將監理業務轉接給施工單位,而施工單位并不能有效實行監理職能,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監理企業的形象就會受損。
1.4工程監理的市場不夠規范
工程監理市場不夠規范主要體現在地方主義保護政策和發展空間小上。一些地區利用政策漏洞,通過不正常手段保護本地的工程監理單位,杜絕其他地區的工程監理單位進入本地市場。工程監理市場發展空間小主要源于它自身的行業性壁壘、市場的不規范,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監理市場的健康發展。
1.5工程監理工作質量較差
在實際的監理工作中,有的工程會出現監理人員只掛名,不在現場的情況,也有的是一個監理工程師監理多個項目。還有的工程甚至會出現監理內容不確定,監理程序混亂,監理人員的責任沒落實的情況。這些都會降低監理工作的監督力度,無法真正發揮工程監理的作用。
2提高工程監理市場管理的具體措施
2.1加強工程監理資質的管理
雖然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對控制監理單位的注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加強工程監理資質的管理,要從三個方面入手:①國家相關的監管單位,要提高工程監理公司的門檻,不能隨便就讓他們成為合法的監理單位,對于違反規定的企業,要嚴肅處理,情況嚴重者,不能讓他們再參與工程監理,必須吊銷他們的監理資質證書。②建設單位在委托監理單位的時候,一定要對其資質進行現場考察和驗證,不能隨便就委托一家監理公司,這對工程的建設非常不利,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③工程監理單位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制度,提高人員的技術,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2.2注重培養高素質人才
提高監理人員的素質是做好監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工程監理單位要想盡一切辦法把高素質的監理人員留在企業里,作為企業的中堅力量,然后再對新進人員進行定期培訓。這樣一來便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對于那些工作能力很強的總監理工程師,工程監理單位還要對其進行再培訓,以期在不斷培訓下,其工作能力更加強。工程監理工作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的過程,監理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所以加強對監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尤為重要。監理單位應該定期的開展對監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使監理人員在不斷地培訓中逐漸掌握監理工作的理論知識,要在監理人員經過培訓后進行考核檢驗,以保證培訓的效果,有效提高監理人員的素質,從而保證我國工程監理人員的質量。
2.3實行合理的收費標準
規范工程監理的收費標準,保證工程監理的合理收費。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對于一些不合規格的監理公司要進行清除,避免惡性競爭現象的出現。對市場上存在的轉接監理工作、借用監理證件等違規現象進行嚴格控制。杜絕一切惡性競爭現象,保證監理收費的合理性。建筑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變更現象的,應適當的增加工程監理的費用。監理費用按照工程量、施工時間、設計難度等進行合理預算。監理費用的增加調動了監理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了監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監理薪酬的上升有利于吸引大批的監理人才的加入,壯大工程監理隊伍,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2.4規范工程監理市場
保證良好的市場秩序,使本地的工程監理市場處于開放的狀態,而且還要積極引進其他工程監理企業,以提高工程監理市場的活力,促進工程監理企業的健康發展。堅決抵制壟斷經營的做法,保持市場的平等性和競爭性。相關的地方部門還要對外地的一些工程監理企業做出一些鼓勵,徹底避免地方主義保護政策的出現。
2.5完善監理制度提高監理水平
保證工程監理服務的優質優量,監理企業應當將監理責任分到每個監理工程師身上,而建設單位也要確定好監理內容和程序?,F階段,工程監理企業雖然不能在現在人員短缺的情況下,徹底解決一個總監理負責幾個項目的問題,但是企業必須確立好責任制度,以保證監督力度。對于只掛名而沒有起到實際監理作用的問題,企業應在中標后對總監實行壓證處理,這可以完善監理制度,使一些監理師無法鉆漏洞,而產生監理質量不好的情況。
3結語
工程監理是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它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為了完善工程監理工作制度,保證工程監理工作的順利完成,國家要加強對監理市場的控制與管理,清除不合格的監理公司,避免惡性競爭,維護監理市場次序,促進工程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劉軍 單位:荊門市東鑫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摘要: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監理市場已形成了一定行業標準,但是還面臨著許多問題,需對建設工程監理市場管理進行全面改進,并努力與國際社會接軌,從而來進一步推動我國監理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
工程監理;問題;發展
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不斷發展,人們也開始對工程建設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工程建設質量是人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要加強工程的監理工作,對工程建設進行嚴格的控制,能夠消除工程的安全隱患,并且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更加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我國工程監理市場管理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監理人員素質不佳、監理市場混亂、監理制度不全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工程監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并使工程建設質量無法保證。
1工程監理市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工程監理市場管理混亂
由于當前工程監理市場缺乏高效的管理制度,導致相關問題時有發生。我國工程監理業務中經常出現不同監理單位之間轉接監理工作、監理人員相互借用監理證件等現象。還有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私自大量招聘監理人員,形成了連體的監理系統,造成建設工程監理工作無法正常進行。此外,一些監理單位并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并不具備進行獨立核算建設工程質量的職能。有些監理公司甚至很長時間基本沒有業務,在接到監理業務時才開始找監理人員,新招的監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并不能保證,從而造成監理質量無保證。
1.2工作人員素質不高
在當前實際中,通常工程監理人員一般都是其他從事建筑方面的工作人員考取了工程監理的執照后變成的監理人員,監理工作素質參差不齊。有些考取了監理證的人,只是在工程監理公司掛名,根本沒有從事監理工作。流動性大已成為工程監理行業的特點,臨時聘用也成了行業內部司空見慣的情況,所以監理人員的素質不高也就顯而易見了。
1.3監理公司組織機構不健全
項目監理機構制度不落實,監理人員數量不足,專業不配套,結構不合理,不能滿足工程項目監理工作的需要。少數總監理工程師無證上崗或者總監代表無總監書面授權即行使總監理工程師的全部職責,嚴重影響機構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2提高工程監理市場管理的方法
2.1規范工程監理市場
保證良好的市場秩序,使本地的工程監理市場處于開放的狀態,而且還要積極引進其他工程監理企業,以提高工程監理市場的活力,促進工程監理企業的健康發展。堅決抵制壟斷經營的做法,保持市場的平等性和競爭性。相關的地方部門還要對外地的一些工程監理企業做出一些鼓勵,徹底避免地方主義保護政策的出現。
2.2加強人員配備和培訓工作
監理單位應具備實施施工監理能力,還應當具備設計監理能力,以及工程項目前期工作的咨詢;監理單位要具備工程質量的控制能力、進度和投資的控制能力;會使用技術手段,熟練地使用經濟控制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規控制手段,以適應全方位監理的需要,這些就要求單位對人員的合理配備與適當的管理培訓。
2.3對工程監理公司的監管
當前應不斷規范監理公司的準入制度和責任制度。準入制度包括監理公司在市場的準入制度以及監理人員在監理企業的準入制度。加強對監理市場的管理與控制,制定監理企業準入制度,避免不合格企業的流入,造成市場的混亂,保證監理市場的正常運行。加強對監理人員的準入制度,監理人員必須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制定責任制度,把責任制度落實到工程監理的每項工作中,監理人員盡職盡責的做好每一項工作。
3我國建設工程監理市場的發展趨勢
3.1法制建設對法制化道路的推進
目前,我國針對建設工程監理市場的管理不斷推出各種法律法規,并且地方性法規部門對于建設工程監理的規定也比較多。由此可見,我國開始不斷重視對建設工程監理市場的管理和不斷提高監理市場的地位。但這并不代表我國的工程監理的相關法制建設非常健全,我國自從加入世界組織之后,市場管理及市場規則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國市場規則方面存在競爭與交易規則不完善;而對于市場機制方面也形成了仲裁機制、信用機制等。因此,我國需要全面總結經驗與教訓,從而促使我國的法制建設全面形成。
3.2依據市場需求促使監理工作的全方位發展
隨著我國建設工程項目法人責任制度不斷完善,由于私人集資項目和民營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建設單位不斷重視建設工程投資的收益,凸顯了監理工作對工程成本的控制至關重要。從目前來說,建設工程監理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而發展,并不斷擴展監理服務內容。應該全方位的促進監理工作的發展,要在建設工程的進度和質量等方面努力做好監理工作,還要對工程的決策階段和圖紙設計階段進行監理管理,從而對建設工程進行全方位的控制。
3.3監理企業結構的優化
在市場經濟的要求下,工程監理企業的發展必須遵循市場規則的調節。由于施工企業對監理工作要求多種多樣,需要監理公司能夠適應這種模式并滿足施工企業的各種需求。監理公司在市場機制及行業政策的引導下,應該建立一個具有專業性、全面性相結合的監理企業,并不斷根據市場的變化而優化企業結構。
3.4我國工程監理市場管理需要與國際化接軌
目前,隨著全球國際市場的不斷開放,大量具有實力的國外企業不斷進入我國建設市場,來爭搶我的市場,同時我國的建設工程企業也在積極的進入國際市場,并與這些跨國公司進行國際競爭。但是,由于我國剛加入WTO不久,大部分企業對國際慣例的不太熟悉,并且我國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實力也不太強,與發達國家的建設工程企業相比,我國監理公司內部監理人員的自身素質遠遠不足,并且監理公司具有的管理制度也不太完善,我國監理企業以這樣的情況很難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取得勝利。所以我國的建設工程監理企業應該不斷的總結經驗與教訓,并努力與國際慣例接軌,不斷的面向世界并向外國先進企業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促進我國的工程監理行業的全面發展。
4結束語
對于處在發展初級階段的工程監理企業來說,它在建設過程中起到的監督和控制作用是非常大的。建設工程的安全、質量等方面需要經過工程監理的監督控制,這樣會更加科學合理,從而給企業帶來的大量的效益。無論是建設企業、施工企業還是工程監理企業它自身,都應該對工程監理工作予以重視。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建設工程監理行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好,要想工程監理企業得到長足發展,解決以上提到的發展中的問題勢在必行。
作者:歐陽開權 單位:荊門市東鑫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1農村文化的內涵及特征
農村文化涉及面廣闊,其包括文學、藝術、體育、歷史、科技等,一般通過農村風貌、村民素質、鄉土風情得以體現。一般來講,農村文化是農民在長期社會勞動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總和,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四方面;同時,農村文化實則具體表現為農民文化水平、思想觀念、行為價值、處世態度、生活方式等,是農村人民精神狀態的反應[1]。農村文化在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以下四方面特征:①鄉土性。鄉土性表現出農村人民以村為居,以土為生的生活方式,其中又以家庭為單位,在村落之間形成交流、合作、認同、共創等文化精髓,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土地為煤價,進行相互之間的市場活動。②歸屬性。由于農村條件有限,農民群眾在接受新文化時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理解消化過程,但一但認定了某種文化思想,就會積極投入并融入自身生活。③直觀性。農村經濟發展的緩慢導致農民對文化信息的接受能力只能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相之適應,發雜的文化難以接受,簡單的文化樂于接受,呈現明顯直觀性。④季節性。農民以土地為主,土地以作物為主,因此農民的文化活動與中制作物季節有關,只有在農忙后的空閑時間,才能積極樂于接受新文化,體現其季節性特征。⑤多樣性。特定的地域風貌形成獨特的農村文化,因此不同地域農民受其各自的地域風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傳統習俗等,都會導致農村文化呈現多樣性的特征。
2當前新農村文化現狀及問題
農村文化建設的目的在于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營造良好農村氛圍,為農民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與精神動力,并滿足農民多層次的精神需要。但由于目前農村還處于傳統文化向新文化轉型的過渡時期,因此有必要認清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現狀,并從中找出問題。
2.1農村文化發展不均衡
受城鄉二元結構影響,農村與城市文化生活差異顯著明顯,而當地政府也存在著重城市而輕農村的發展理念。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導致各地經濟水平的差異,致使我國東中西部地域的農村文化差異拉大,體現在農村文化經費、文化設施、人才分配投入趨與東部沿海及經濟發達的農村,導致各地域農村文化發展不均衡。
2.2農村文化設施不完善
我國早在“六五”時期就提出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站,鄉鄉有文化站”的目標至今尚未實現。某些農村盡管有“兩館一站一室”的文化設施,但利用率極其低下,名存實亡,體現不了建設當初的預期效應。由于文化設施的不完善及利用率小,導致農民文化生活單調枯燥,文化生活簡單乏味。
2.3農村文化市場管理不善
受市場經濟影響,農村文化市場冷清,某些鄉鎮無書店、放映廳。且由于農村文化市場經營者的小農意識,扭曲了正確價值觀念,從事一些非法經營的文化活動,如宣傳暴力、色情的書籍或音響制品,使農村很難享受到健康的文化飲食,與農民群眾需要的正當文化娛樂生活相偏離。
2.4農村人才結構不合理
人才是推動農村文化發展的源動力,是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的保障與基礎。現有農村人才隊伍多是改革開放30年的老一輩人才,缺乏與時俱進的觀念,多數屬于經驗型人才;少數年輕的文化人才也缺乏專業培訓,文化水平與專業技能低下,與現今發展農村文化建設與之適應的文化思想理念、專業技能、組織能力還相差甚遠,從而導致文化市場人才缺位,影響文化建設發展的提升速度。
3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路徑思考
上述問題讓我們看到了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迫切性。我們必須以有效措施推動“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
3.1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應在政策上加大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發展區、村、鄉、鎮的文化設施與文化場所,切實完善“兩館一站一室”的文化設施;同時還要將這些富有特色的文化基礎設施進行大力推廣并加以利用,以使建成后不至于荒廢,使整個文化設施能以相應的預期效應滲透于千家萬戶。
3.2利用農村資源規范文化市場
市場經濟的規則是同量資本獲取同量利潤,這要求管理者和經營者做好市場調查,掌握農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心理,選準項目,鎖定消費層,形成具有品牌優勢的演出團體,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同時,政府文化部門在審批民營文化產業時要注意市場經濟的缺陷,合理利用農村資源,避免農村文化供給與消費失衡、群眾文化建設大起大落,促進農村文化持續穩定發展,構建農村和諧文化,使農村經濟在和諧文化中又快又好地發展。
3.3打造多元農村文化的活動
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有效提高人的文明素養,使自我身心得到長久的健康調適。在新農村文化建設當中,要廣納意見,采用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不斷創新文化活動內容,使他們遠離低俗的牌桌、賭桌活動,參加豐富自身素質的高雅文化活動,使農民群眾“有戲看、有書看、有電影看、有活動參加”,從而盡可能的貼近生活,走進實際。同時,在開展文化活動當中,開展以文化、科技、衛生為醫體的對口文化支援活動,建立活動的互聯網,并根據當地農村文化的地域性、傳統性優勢,開展當地具有濃郁風土人情的民間文藝活動。在實踐中,要注重將文化活動與鄉村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施農民“讀書工程”,支持農民自發成立群眾性讀書組織,通過多種途徑,比如吸引企業購買圖書等方式建設圖書室,為鄉鎮圖書室和村級圖書室增添科技書籍,開展讀書活動,組織引導農民多讀書,使農民在積極健康的文化活動中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從而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同時,在農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針對傳統文化實行與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與時尚文化相結合的多元文化格局,大力豐富農民群眾對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如在原有的傳統文化上開展農民歌手大賽、紅歌秧歌比賽、農民時裝比賽、農民禮儀大賽等等,從而達到豐富農民群眾文化修養,提升文化水平的目的。
3.4鼓勵農民自辦文化
農民是新農場文化建設的主要載體,我國具有豐富的農村文化資源,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例如各族人民的節慶文化,在各自節日中舉行的文化活動;二是大眾的民俗文化,即能受廣大農民群眾歡迎并主動參加的節日類民俗、生產類民俗、生活類民俗、禮儀類民俗等;三是農村自然山水景致、地域風光與當地歷史文化遺產、新建農業生態園區等,這些既是農民群眾的生活樂地,也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資源;四是各地鄉鎮建立的企業文化、鄉鎮文化,二者之間相互聯系、滲透,為建設好新農村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與理論基礎,承擔著建設村鎮文化的重要責任。以上這些文化的相互襯托,必定能打造出富有當地特色的農村文化資源,從而調動農民參加熱情,形成鄉、鎮(區)、農家為一體的良性網絡農村文化系統,讓農民以自我喜樂的方式來深化發展文化活動。例如在蘭州永登縣苦水的“高高蹺”社火。由于極具鄉土氣息和地域特色,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當地農民形成了強烈的文化自豪感,每年都主動倡議、籌劃、組織、表演“高高蹺”社火,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3.5加大非政府組織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援助
農村文化建設僅僅依靠政府投入難以收到完全奏效。因此應加大非政府組織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援助,一方面組織城市各級文化機構為農村文化建設提供義務幫助,幫助培訓人才及建立定點定是聯系;另一方面引導企業與農村進行合作,鼓勵企業與私人投資農村文化事業,建立多渠道的農村文化建設投資渠道。
4結語
總之,新農村文化建設是一項巨大而系統的工程,需要各方各面的幫助,農村政府只有發揮自己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因時設策就一定能建立起符合時代特點的新農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