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2 08:36: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經濟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
對于高職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來說,最主要的是能讓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符合企業需求,因此,對高職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設計非常重要。參照企業用人單位的需求,從課程內容、教育方式等方面設計,以期能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及靈活應對市場的挑戰能力。
[關鍵詞]
高職 經濟管理 人才培養
1當前高職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①教育過于理論化,學生實踐不足,導致學生能力與企業需求不符,高職院校就業率不高;②教學知識結構更新不夠,不能順應市場發展需求,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脫穎而出;③學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在實際工作中不能深入加強職業素養,接受新事物學習困難;④職業素養不夠,學校沒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道德素質培養,學生不能適應各行業的職業素質要求。
2高職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設計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培養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能走入社會,快速融入社會環境,適應工作崗位。因此,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一定要強化學生的技能。針對這樣的教育目標,可做出如下改革與設計。
2.1扎實基礎教育
在高職人才培養的時候要加強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比如基礎的應用寫作、計算機、政治理論、英語等方面的知識,比如專業的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等理論知識。而要扎實這些基礎知識,一方面要改革教學理念,要一切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最終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實現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要保證這些基礎課的教學時長,不能拔苗助長,讓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知識再深入進行教學。當今社會知識更新非常快,學校教育的知識和技能只是當時的知識點,只有扎實基礎,培養學生不斷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習慣,才能在日益更新的社會中不斷自我更新、自我成長,主動適應社會。
2.2提高實踐環節
經濟管理專業在今后工作中所要運用到全方位的能力,這些都是來自于不斷的實踐和累積的,如果在今后工作中再進行這方面的接觸就會慢別人一步,因此,在學校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實踐課程設立非常重要。一般來說設計實踐課與理論知識課的比例為1:1,同時經濟管理專業的授課教師要雙師型素質的教師,要能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經濟管理專業涉及的專業很多,因此在進行實踐教育時也要根據專業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課,就要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基礎知識后,安排去星級酒店實習,讓他們將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到實際應用中,強化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而市場營銷管理專業則要采用“實物代銷為主、創業教育貫穿始終”的做法,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模擬實物代銷的方法,并培養一定的創業知識,強化學生這方面的職業能力。會計專業則可采用模擬的方式來進行實踐教育,通過學校的電算化實驗室進行會計模擬,讓會計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完成財務方面的能力訓練,并不斷強化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進行國際經貿管理崗位訓練的時候,可在大二下學期開始就讓學生在外貿企業學習,增強學生對國際貿易的認識,在大三的時候完成崗前實訓,讓學生在校內外貿實驗課進行仿真業務訓練,規范掌握操作要點。
2.3實施個性化教育
對于學生來說每一個都是個體,新課改提出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因此在高職經濟管理中也要以學生為主體,實施個性化教育。高職經濟管理課程有基礎理論課程、職業應用技能課程、職業崗位專門化、選修課程這四部分,而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職業發展方向也都不一樣,因此在進行教育時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區別對待,滿足不同學生不同個性的需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自我價值。
2.4崗位專門化訓練,提升就業率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能順利就業,因此在進行經濟管理專業教育的時候也要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崗位專門化訓練,提升學生的就業率。針對學生所選就業崗位,有效地進行教育,根據相關企業要求,進行就業演習,學校還可設立一定的職業道德輔導課,加強就業方向的職業能力,實現零距離就業。
2.5動態培養,確保教育實用性
教育并不是一時的,而是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調整,要確保教育出來的人才能符合社會的發展和企業要求。根據企業的不同需求,學校能自主調整,不斷適應新職業的出現,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市場。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是要靠學生自主學習,不斷自我更新,因此,學校要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其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
3結語
教育是不斷改革和創新的過程,對于高職經濟管理專業教育培養來說,更是要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與企業不同的用人需求,立志培養學生能獨立生存、適應發展、不斷創新、不斷接受新事物挑戰的能力,給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
作者:董偉 單位: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企業單位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擁有扎實專業知識、豐富實踐技能、綜合能力強的多功能應用型人才,更容易受到企業單位的青睞。文章闡述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意義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
經濟管理 應用型人才 存在的問題 培養模式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含義
應用型人才能夠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技能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熟練掌握生產中的各項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不僅強調了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更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強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開展更多的教學實驗、實習活動,通過校企合作加強學生的實踐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增強學生崗位競爭能力為教學目的。各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通過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輸出更多理論知識硬、專業技能強、實踐技術好的高素質人才,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崗位競爭能力,不斷滿足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意義
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科技不斷提高,由此出現了很多新型產業,如微電子信息業、房地產業、智力型服務產業等。中國與各國的交際日益頻繁,對于各種類型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知識與技術的緊密聯系,使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F代企業不僅需要大量的技術研發人才,同時也要求從業人員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理論知識穩固、實踐技能強的人才,可以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更易受到企業的青睞,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隨著大學畢業人數的逐年增加,學生的就業也是一大問題,往往是供大于求。很多學生在畢業后無法快速找到工作,或是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滿意,從而引起家庭矛盾,影響社會和諧。目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式,使學生缺少實踐技能,導致理論與實際的脫節,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而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了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拓寬學科平臺,建立了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的獨特教學體系,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提高了學生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
三、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中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就目前各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注重理論知識講解,忽視教學實踐的現象。由于經濟管理類的課程理論性較強,教師如果沒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是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更不用說教學效果了。企業單位在用人時更中意具有實踐經驗和較高綜合素質的人,對應屆畢業生存在偏見和排斥,因為他們實戰經驗不足,不能很快適應工作環境,公司要對他們進行崗位培訓,增加了企業支出。此外,剛踏入社會的學生心情比較浮躁,遇事不能冷靜對待,給企業留下不好的印象。
2.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增強學生崗位競爭能力為教學目的,努力為社會提供高素質、高技能的綜合應用型人才。但隨著社會分工逐漸細化,不同企業對人才有著不同的要求。例如市場營銷專業要求學生要有經濟、法律方面的專業知識,擁有一定的管理、市場營銷等能力,在企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可以創作經濟價值。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生,雖然有廣大的營銷市場,社會對銷售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很大,但是不同的行業對銷售人才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要設計好市場營銷專業的教育目標。而目前各高等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都不夠明確,難以滿足市場和行業的需求。
3.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與研究型人才培養不一樣,不僅注重理論知識,對實踐技能是掌握也很重要。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強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同時,要不斷構建完善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視度和參與度不夠,很多課程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講、學生記的模式,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理論知識,加之缺少實踐機會,很多重難點知識的教學只能停留于課本,這就導致學生對知識理解不透徹,自然也就影響了教學質量。課堂上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導致課堂氣氛低沉,學生課堂參與度不夠。很多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的教師缺乏教學經驗,教學內容空洞無趣,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四、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
1.加強理論知識教學。
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的理論性較強,課程內容比較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對教材、學生學習水平、學習的知識接受能力以及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把握程度等都要有清晰的了解。教師在課前準備是可以結合課本內容,提出有建設性的問題,要考慮到問題的難易程度,把問題作為是對新知識的墊腳石,一個問題可由多名同學進行回答,同學間交流彼此的看法,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在傳統的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教學中,多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人為本教學思想的深化,為新的教學方式提高了更多思路。由于每個學生具體情況不盡相同,因而很難用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適應經濟管理類課程對應用人才的培養,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增強學生崗位競爭能力為教學目的,培養社會所需人才。此外,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更加開放的教學空間實現了學生最大程度地個性化學習。學生對于學習場所和學習時間的選擇更加自由,學生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學習材料,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滿足了不同層次的要求。多媒體教學模式有利于枯燥知識的詮釋,圖片、視頻資料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了解經濟管理的各項工作。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考核方式。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社會需求為根據,教師積極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和方法,不僅對豐富教學資源,建立教學平臺,加強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課程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質量的主要檢測手段。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試卷考核存在著局限性,限制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不符合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實施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采取綜合評定的方式,學生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包括課堂表現、作業完成率)和期末成績兩部分,期末考試可采用試卷或論文來考核。
3.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教師課堂教學中,為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教師會通過多種方式傳授知識,但學生由于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差別,對知識的接受也存在著差異。適當的教學實踐活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在課堂上教師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訓練,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鞏固理論知識,加強實踐技能。一些高職院校要有校內實驗室,這樣不僅使學生在模擬經濟運行環境中,親自動手操作,完成教學任務,對具體的項目流程也有了清晰的了解,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鍛煉了實踐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及時的實踐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此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加強了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增進班級友誼,對班級凝聚力有一定的影響。在校內組織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活動,減少了學生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實習單位而帶來的麻煩。在校內進行實踐活動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實施集中管理,可以及時知道學生實踐中的不足,并及時進行知道糾正。開展校內實踐活動,增加了就業選擇,使學生在畢業后更快的走向工作崗位,對于艱苦的工作環境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4.加強校企合作。
為了提高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實踐的教學質量,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各高校要加強校企合作力度,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實踐場所,為學生的頂崗實習做好準備。結合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的特點,選擇與專業銜接度大的企業合作,同時也要考慮企業的發展前途及信譽,保證學生利益。與經濟管理有關的企業單位,也可積極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鼓勵學生參與企業建設,這樣既可以節省人員培養成本,也為本企業今后的發展培養優秀人才。高校積極開展社會服務,讓學生深入到企業內部,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企業單位解決技術難題,積極服務于企業,為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學??梢酝ㄟ^技能鑒定工作,為合作企業提供更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讓學生與實習單位簽訂就業合同,購買相關保險,切實保障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教學實踐中,學校對專業知識豐富、教學能力強的師生給予獎勵,激勵其他成員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各級政府、教育部門要加大對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投入力度,包括教學設備、教學資金的投入。對于企業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減免稅務,來鼓勵企業與學校合作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訓基地。
五、結語
社會的不斷進步,崗位職能的不斷變化,對人才的需求也有所變化。社會更需要理論知識扎實、專業技能豐富、綜合能力過硬以及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理念的應用型人才,可以為社會、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益。但目前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學中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等,這些因素制約了高校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了輸出更多的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在培養過程中,加強理論知識教學、設計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將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加強高校與企業間的合作關系等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的促進應用型人才的發展。
作者:劉國政 單位: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計劃財務處
【摘要】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與動物科學專業的學生相比,對畜牧學專業理論知識的要求相對不高,著重需要培養的是管理生產及協調工作人員的能力。結合大數據時代的背景,為了更好地適應本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有必要對畜牧學概論的課堂教學進行適當調整。
【關鍵詞】
畜牧學概論 農業經濟管理 教學改革
進入21世紀信息化時代以來,畜牧業在我國經濟中的比重日益加大。隨著我國畜牧業生產向規?;图s化方向轉變,社會對畜牧業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凸顯。在當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如何使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快速成長為滿足現代化畜牧業生產管理需求的創新型、應用型新世紀人才,是畜牧業領域乃至全社會都關注的問題。
1目前《畜牧學概論》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學生來源文理科兼有,教學難平衡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同時招收文科和理科類學生,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課程里有關動物遺傳、育種、繁殖等內容需要學生有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儲備,文科類學生卻并不具備。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補充這些知識,同一個班的理科生就要進行二次學習,這極易引起理科生的厭學情緒。
1.2課程設置不合理,難以滿足學生學的實際需求
課程常常要連續三節甚至四節,導致學生很難長時間保持對教師的注意力。同時,有關畜牧業發展的新的科研成果每天都在大量涌現,課本知識的更新速度無法及時,內容的脫節可能會影響學生的知識觀、學習觀,讓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此外,授課教師也容易過多地強調畜牧業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的實踐動手能力,不能從本專業的實際需要出發,弱化學生生產管理能力的培養,不能滿足本專業學生的最終要求。
1.3教師隊伍的水平與實際要求有差距
教師的授課水平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近年來高校中研究型教師的比重逐年加大,這類教師缺乏專業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授課的素養鍛煉,很難在短時間內把握授課節奏。而且學術工作做的優秀的教師在課堂上往往傾向于把知識點講得既全面又細膩,導致出現“唯知識至上”的授課模式,不給學生留知識點上的任何“困惑”之處。這實際上是剝奪了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機會,不能培養學生對知識“質疑”和“批判”的意識。尤其是新進教師,由于沒有常年教學工作的積累,無法形成自己成熟的教育理念與思想,也難以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和幫助。
2《畜牧學概論》教學完善的建議
教學是一項技藝,有一定的規律和章法可循。因此,高校首先要堅持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崗位培訓指導。雖然傳統的教學方法現今正不斷地受到新型信息技術的挑戰,但傳統的教學方式絕不是一無是處,千百年來形成的教學模式一定有其可取之處[1]。各專業必須實事求是,從其培養目標出發,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和改革。針對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畜牧學概論》課程的課堂教學,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調整授課內容引入“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現代化的設備系統已被廣泛應用于我國的畜牧業生產中,且自動化程度還在不斷提高。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職業目標是“對農業生產總過程中生產、交換、分配與消費等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控制、協調,并對人員進行激勵,以達到預期目的”[2]。因此,課堂上教師除了教授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外,必需著重引入現代高效畜牧業生產管理中的新內容。以養豬生產為例,要更加重視飼料中的霉菌毒素問題、要提高對高產青年母豬重要性和分胎次飼養重要性的認識、強化現代員工管理、提高電腦控制設備在企業生產中的應用等等?!拔⒄n”作為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升級形式,已在中小學教育中被廣泛提及,但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較少。但大學生和中小學生在課堂上一樣存在注意力得不到緩解的問題,“微課”同樣可以大有作為[3]。對本課程而言,除了基本的理論知識點外,“微課”還能很好地展示生產的實際過程,更好地為達成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服務。如將一畜牧業生產示范場運營中的飼料營養配比、育種架構設計、疾病防控、銷售、環境保護、成本核算、員工培訓等各個重要環節錄制成“微課視頻”,教師針對“微課”視頻內容,站在“學”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隨時與學生交流“微視頻”中的內容,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更能加快學生畢業后所學知識的靈活應用。
2.2調整授課形式,引入“工作情景”教學模式
隨著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每個人低頭仿佛都身處于“一個獨立的世界”之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尤其是大學生。驟然從高中均一化的集體生活中走出來,跳出父母的視線,加上還沒有養成良好的控制力,大學生非常容易孤立自己。學生的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無法得到鍛煉和提高。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必需的一項重要技能恰恰就是“協調工作人員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意識到本專業的特殊性,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理解學生“所說”,透過學生“所說”感知他們內心深處的真實“所想”。為促進課堂上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以往的教學模式改革中提及最多的是討論式教學[4-5],但這是針對單個學生個體的教學方式。而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著重需要的是協調能力,需要他人的配合。因此,在課堂上還要鍛煉他們彼此間合作的能力。如根據“微課”視頻,在課堂上引入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情景”,設立小的項目論題,讓學生以生產管理者的身份,采用分組討論、課堂分享等方式對某一工作情境進行分析處理,不但可以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可以提高他們解決矛盾的能力;也可以設定大的宏觀問題,以養豬生產為例,可以設定諸如“如何使豬的身生產性能和利潤更高效,場區花錢的最佳方案如何制定,如何激勵員工”等問題,可以鍛煉學生的統籌管理能力。
3結語
從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實際需求出發,在《畜牧學概論》課堂上調整授課的內容和形式,綜合引入“工作情景”和“微課視頻”等多種教學模式,不但有利于學生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更可以培養學生的管理協調能力,最終更好地為完成本專業的終極培養目標服務。
作者:喬瑞敏 任廣志 單位: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
一、當前中職教育在經濟管理類專業中存在的問題
1.實訓場所的缺乏和落后影響教學的質量
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訓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實訓教師缺乏,實訓基地難以建立,實訓方式單一。由于學校缺乏二次開發能力,所有的實訓室都是由生產商和供應商提供相關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后交付使用。由于經濟及其它各方面的因素,許多實訓室的設計功能單一,沒有兼容性。在學校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許多實訓室難以建立或無法及時更新,嚴重影響了實訓教學。
2.傳統教育模式的制約和影響
由于教育資源的有限性和教育體制的制約,使得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中職教育仍然處于標準化的階段。具體表現在:主講教師單一,甚至沒有專門的實訓老師;每班學生人數較多;教學環節程序化、標準化;實踐性教學也多采用案例教學、模擬實驗等,且由系部統一安排。這種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創造性,也必將影響畢業生的工作能力。
二、解決教學與職業環境相脫離的措施和辦法
1.通過開展互動式教學,完善課堂內教學體系
在管理類的教學課程中,要拿出一半的課堂時間進行各種形式的參與式、交互式教學,這也是管理學課程實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不再以講解為主,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要用于分析各種實際管理問題,采用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臺發言、自我評估、模擬管理游戲等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實踐活動,要利用經過整理的基本知識,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造性地、靈活地運用。
2.積極開展校內模擬實踐活動,彌補課堂的不足
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必須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加以驗證和提高,在校內進行模擬實訓必然成為專業實訓的一個主要途徑。在各種理論知識及單項技能訓練結束后,利用學期末的一定時間,組織學生結合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通過一系列的實訓活動。如可以系統模擬一家公司從組建到營運的全過程,以創建公司為主線,讓學生小組設計創建屬于自己的公司。學生可以通過各項模擬活動如總經理就職演講、領導風格優缺點分析,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組織機構設計、團隊合作、招聘模擬等實訓項目,再現實際管理中涉及的各個環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技能。
3.在企業建立契約式實訓基地
校企雙方通過契約的方式約定,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建立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實習指導委員會。聘請行業(企業)的專家、高級技師等為實習指導委員會成員,與企業簽訂專業實習協議,由企業定期向學生提供實習場所、設施和機會,學校定期向企業輸送優秀人才。這種形式由于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使學生的一部分實習成果直接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為企業創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時在解決學生實習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綜上所述,經濟管理類教學體系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教育創新工作,但對面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變化,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摒棄陳規,積極拓展新思路,促進中職經濟管理學教學盡可能向應用型和技能型方向轉化,努力開創中職經濟管理類教學的新局面。
作者:路陽 單位:河南省經濟貿易高級技工學校
1.職業能力的概念
瑞士經過對不同專業的3000余名畢生進行調查,得到并歸納出使畢業生順利就業并取得職業成功的5個要素。①就業動機良好的個人素質,包括堅忍不拔的毅力,嚴謹的工作作風,充沛的體力和精力,自我管理的自主性,靈活的應變能力等。②人際關系技巧,即交際能力,適應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等。③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即有廣博的、綜合性、跨學科的知識組合,及多元化的教育背景。④有效的工作方法,包括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策劃運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⑤敏銳的、廣闊的視野,即具備創業者及企業家精神,能站在全球的角度多向思維甚至是批判性思維方式分析和處理問題上,能在世界各地尋求發展,開拓事業。結合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給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下一個定義: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就是大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的知識學習和素質開發而累積的、能夠使之成功就業持續就業并在崗位上取得優秀工作績效的綜合能力。在內涵上,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就一個直接反映高校評價及其畢業生擇取標準的重要概念。對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個人而言,職業能力包括個人獲得成功就業,維持就業以及獲得晉升的能力,并且擁有可以隨時獲得成功就業的相對機會。
2.高校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導致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是大學業生職業能力開發的主體,其培養大學業生職業能力的過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1對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缺乏應有的重視
目前,高校對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認識不夠,缺乏應有的重袖。表現在:①沒有把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培養上升到高校辦學的戰略高度。高校常常更多地強調學科或科研發展規劃,對將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列入學校發展的長遠規劃不夠明確,對如何將職業能力列為教學的主要任務也缺乏清醒的認識。高校對職業能力概念的理解還十分模糊有,將其誤解為應聘能力,職業能力的培養僅僅停留于大學生畢業前的就業指導、心理咨詢、公布就業信息等。這些做法缺乏戰略眼光,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②重書本知識傳授,輕學生能力培養。高校傳統的教學方式只重視傳授書本知識,這種“格式化”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學業生的應試能力為主要目標,缺乏針對學生個性特點的引導,學校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體系側重于考試分數,忽視對學生能力提高的引導,致使學生的絕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考試分數上,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③重辦學規模輕教學質量。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校我辦學條件的緊張狀況顯得較為突出。從整體上看,由于師資、教學設備相對緊缺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約。
2.2尚未健全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機制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機制不健全突出表現在:首先,沒有建立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組織體系。例如,高校往往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任務推給某一個單位,學校系統內部各單位配合不力,相互推諉,這使得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無法形成合力,在師資、經費、場地方面也得不到保障。其次,未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沒有針對社會變化加重拓展知識和實習環節,這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以及與社會所需脫節,尤其是在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再次,尚未形成有利于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文化氛圍。良好的文化氛圍是創新賴以生存的土壤。培養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必須有一個利于創新的文化氛圍,而這種氛圍包含的內容極其廣泛。目前,高校創新文化氛圍在兩個方面尤其令人堪憂:一方面是心態浮躁,急功近利,另一方面是弄虛作假,不講誠信,這些都是創新的大敵,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百害而無一利。較為突出的是,我國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正面臨科學獻身精神的沒落,學習趨于功利化、物質化。
3.高校提升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對策建議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不足造成了勞動力市場上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供過于求與供不應求并存的雙向矛盾,直接影響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順利就業。因此,高校要以就業市場的人才需求為導向,樹立以學生能力為本的新人才質量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變傳統的重知識、輕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服務社會所需要的各類人才。樹立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理念。高校要深化教學改革,轉變教育理念,實現由人才供給向社會需求導向轉化。建立和完善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機制。實踐能力是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實現順利就業的前提,高校應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建立和完善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機制。建立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考核機制。高校應把學生實踐能力作為素質考核的指標并進行細化,加大實踐能力評價在衡量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中的權重。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在選課體系上,改變目前專業課過重的局面,適當增加選修課比重,學生可以跨系、跨學科選課。從而拓寬大學生的知識廣博度,增強了學業生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作者:石東斌 滿莉 李順秋 單位: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一、高校經濟管理專業財會專業設置的現狀
1、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學目標不明確
經濟管理專業培養的并不是專業的會計人才,而是要把合格和優秀的人才往各個管理部門輸送,因為會計支持著這些崗位的工作。所以說這些人才只需要了解會計信息的含義和生成的過程,并不需要精通會計中的記賬和算賬。但是現實中的很多授課老師并沒有足夠的認識,講課并沒有按照側重點來傳授內容,課程的內容也只是各個方面的拼湊,其中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覆蓋的面過大過廣,可是由于學時很短,所以說最終只能是多而不精;二是側重點的偏差,直接導致了教學和應用的偏差。學生都會覺得自己學的內容枯燥、乏味并且與自己的專業相背離。
2、教材與實際不匹配
現在好多的經濟管理專業的會計教材與專業的特點并無關系,不能夠與本專業相輔相成。有的教材的重點是講解對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卻忽視了對會計信息的分析和應用的能力。也不能體現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特點,所以說與其毫無關系。
3、機構單一的教師力量
經濟管理類教師一般都不同時具備財會類和經濟管理類知識,兼具兩種知識的教師嚴重缺乏。一方面,現在很多高校財會的課程是會計學院的教師所負責的,這些教師雖然會計水平很高但是并不具備經濟管理類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由于經濟管理教師缺乏會計知識并不能教授會計課程,因此學生們學習時就無法獲得專業的指導,很難將專業知識與財會知識相互結合應用。
二、會計專業課程和經濟管理類會計專業的課程是有區別的
1、教學的目的不同
會計專業會計課程主要是培養會計信息的生產者,要求學生能夠用會計賬簿和報表等工具把經濟信息轉化為會計信息,而對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會計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思維方式,理解各類會計信息所反映的財務信息并要以此做出相應的決策。學生學習會計不僅僅應該知道會計信息的經濟含義,而且應該具備分析信息和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
2、課程的安排不同
普通的會計專業的課程十幾科甚至更多,他們會安排更多的課程來學習會計知識并且會計知識在學習中占有主導的地位。然而經濟管理專業開設的會計課程并不多,并且會計課程也只是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處于輔助的地位。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就造成了他們學習的知識難度性減少并且很難去理解精髓,更加談不上應用到實踐中去了。因而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高校財會課程體系改革思路與實踐
1、重新確立培訓的目標
高校管理學院專業培訓的目標是訓練在校生成為高級的管理型人才,但是畢業生畢業后會受到經驗不足和就業環境等幾個因素的影響,短時間內很難成為高級管理人才。所以說,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應該改為培養具備高級管理人員素質的專業性人才。
2、構建以培養目標為導向的財會課程體系
按照會計信息的運行規律、經濟業務流程和會計的功能來構建管理類專業的財經課程體系?,F代的會計隨著企業制度的不斷健全和金融市場體系的建立,相互之間能夠互聯互動,從而衍生出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體系。所以說,現在的會計功能,不光具備管理的服務職能也是會計的核算功能,應該為企業的信息提供可靠和真實完整的財政信息。管理、服務和核算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管理是核心,服務是目的,核算是基礎。會計信息的使用和監督如果想要被監督的話,管理的職能將會被當做一條主線,始終貫穿在各個課程中?,F在,我國很多院校的財會專業必修課都有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等課程,尤其是《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作為管理類專業和財會的必修課,能夠有利于進行資金的決議從而來確定資金的需求和企業的存貨和企業采用的政策。從而提高學生的管理技能和素質。
3、課程的內容體系的架構
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知識點都是在科學的課程下培養出來,所以說,經濟管理專業財會課程的體系和內容應該依據學生懂得的知識和技能來安排?!痘A會計學》也只是初級的會計知識,并不能滿足學生成為高級的會計人才,也不能滿足畢業后從事會計行業的需要。所以說必須要增加管理和會計相關的知識來滿足其畢業后從事其行業需要。由于考慮到各院管理專業學生學習會計課程是有限的,因此,應該根據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和基礎會計教學內容,重新架構了教學體系。(1)基礎會計教學的內容體系側重于會計的計算,是以會計循環為主要的線,重點的講解傳授企業的經濟會計的核算手法,使學生能夠去掌握會計的職能和基礎知識等。并且能夠了解和掌握復試記賬的監督和計算的基礎法則;通過其平時的實踐和實驗,教會學生利用會計原理的基礎操作技能,從而為后來的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2)管理系財務課程體系的主線是資金的運轉,在考慮資金成本、時間價值和風險等原因的前提下,以對財務的決議為核心內容來進行教學的框架。其中的內容包括對投資、籌資、收益分配和運營的管理和決策。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財務的分析、運算等基礎的方法,從而為經濟管理來服務,使得能夠成為具有高素質和工作能力的高級管理人才。(3)管理系會計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的主線是企業的生產規劃和控制,核心內容是經營和決議。該課程的內容體系是用企業的活動決策、預測和控制為主要的內容來架構的。分為四個內容,其中包括管理會計的預測與分析、規劃和控制、管理會計的基礎內容、業績考核等。
4、加強和改進教學的方式
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來適應現代的高級管理人才。這種方法的含義就是教師不光光是要傳授知識,而是要去引導和啟發并且來幫助解決問題,從而來教會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以學生為中心,來引導他們的思維擴展,探索性的去學習。采用個別的案例、小組討論等方式來充分的去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來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如何去改進經濟類管理專業會計的教學
現在,我國的很多高校在經濟和管理學院設置了會計專業,使得會計專業的教師不光要承擔自己本專業的課程還必須要承擔經濟管理方面的會計課程,這種模式在各種高校內是普遍的存在的。很多的會計專業的教師由于長期的實踐和教學的經驗,對會計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已經達到了輕車熟路,但是如果把這些長期積累教授會計本專業的專業知識照搬到管理學和經濟學的會計專業課程中,不加區分的教授每一個同學,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說我們針對上述這些大多數高校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和研究。
1、調整教材的內容強化開頭的作用
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第一次接觸會計教學應該是《基礎會計學》這本教材,現在,很多的《基礎會計學》教材一般都是根據會計專業的課程來編著的,比如開始提到的一些象基礎知識、會計等式、會計假設等,然后再按照實際操作的業務順序,例如取得原始的憑證、將信息轉化為會計信息、記錄賬簿等。但是這種流程和安排并不符合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會計課程,使得學生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誤解和偏差,使得學生一旦遇到問題變會退縮產生畏懼的情緒。沒有從一開始便使學生縱觀全局,使得其陷入孤立看問題的境地。為了去解決以上所出現的問題,應當適當的調整下教材的內容使其更加的符合經濟管理專業的會計課程。具體的來說就是把《基礎會計學》分為四個內容:(1)通過案例和實際操作闡述會計的最終產物——報表。(2)講述會計的基本原理,例如:會計等式復試、記賬的原理等。(3)簡單介紹會計的流程最后來說明下報表的分析和編制。和會計專業的會計課程來比較以上的內容作了一點點調整,第一就是開篇內容就介紹了財務的報表,這部分并不來講解報表的編著和分析。主要是用生動的案例來講解財務的報表對其產生初步的認識。第二就是對其流程只做簡單的介紹,因為學習經濟管理專業的會計的學生并不是生產者而是使用者,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上看適當的去壓縮下也是合情合理的。
2、通過課程的內容整合來體現管理的特點
可以整合《財務會計學》和《基礎會計學》的教學內容使得更加適用與經濟管理專業的會計課程,其中的內容分為三個單元,(1)會計的基礎,主要講述的是會計的基礎的知識。(2)按照業務的來回運轉組織的業務計算。(3)財務的報表分析與編著。通過整合以上的內容來使得學生具備閱讀和使用報表的能力,并且能夠掌握其中所蘊含的信息從而計劃出用來決議的方法。第二部分的會計的業務計算,現在很多的教程都是按照負債、權益、利潤、資產等方面來計算的,并且每一個內容都介紹的非常詳細。但是對于經濟管理專業的會計課程來說,這種詳細和全面并不利于全局的去看待和處理問題。所以說我們可以借鑒其中的思路來處理先后的順序,并且在其中添加審計的課程,由于經濟管理專業并無審計的課程,所以說這個課程的添加更加的符合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整合后的內容將會計和管理相結合,更加的符合經濟管理的專業課程要求從而也體現了獨特的管理特點。
3、通過改進方法來實現教學的多面化
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會計教學,在要求學生掌握會計專業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針對其自身的專業特點,應該在講課的時候有側重點。因為是專業授課,更加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加有利于學習,也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案例教學、專題討論等,并不應該局限于老師的教和學生被動的去聽。對于管理專業的會計教程來說,可以展開分組的討論。這種教學的方法能夠更加有力的去激發學生的熱情,來提高其創造力。并且同時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也可以實現教學相長,提高教師的職業水平。
五、總結
高校的經濟管理專業的財會專業知識的改革和實踐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向前和各個企業的不斷發展,這項任務也會不斷的革新。所以說,我們應該更積極的去改進和經濟專業相契合的財會課程,這不僅僅是經濟市場的需要,也是做為學校需要重視的事。學校應該去通過對課程的改革和深化,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找到會計課程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的去學習,使得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能夠更好的在社會發揮其自身的作用,使得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肖溢 單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1.學科競賽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
創新型人才培養就是遵循創新型人才培養規律,使用相關的理論體系和方法,培養出具有創新素質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他們能夠憑借創新精神,創新人格和創新能力在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實踐中作出應有的貢獻。迄今為止,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各大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都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大膽探索,并取得了相應成果。例如成立了新研究院、建立創新實踐班、開設《創新技法與思維》等課程,其所使用的教學模式也各不相同,有培養方案模式,學科融合模式,創新實踐模式等。雖然形式各異,模式多樣,但筆者研究發現這些都是圍繞這學科競賽展開的,要么是為學科競賽做理論鋪墊,如《創新技法與思維》課程的開設;要么是為學科競賽提供訓練平臺,如各類創新實踐班或創新研究院。由此可見,學科競賽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1學科競賽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能力是以超常思維和綜合素養為基礎的。深厚扎實的專業基礎、精通的專業技能和相關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構成了創新人才的綜合素養。創新型人才只有具備了超常思維和綜合素養,其創新能力才能得以形成。要想在學科競賽中取得勝利,首先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有相關學科領域的相關常識,同時在此基礎上,還要善于運用超常思維,獨立思考,這樣最終完成的作品才能具有前瞻性,實用性和獨創性。所以,學科競賽這個平臺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實現和提升提供了支持。
1.2學科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思前人未思、做前人未做之事,即不為私利也不懼困難而敢于做破天荒去吃榜蟹的第一人。創新是一項具有探索性的極其艱巨復雜的實踐活動,因此創新型人才既要有敢于質疑、敢為人先、不怕打壓、堅忍不拔的創新精神和勇氣。學科競賽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放開思想、大膽實踐的平臺,競賽的題目本身就具有創新性,同時,在參與學科競賽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所學理論,對自己的想法、觀點和思路進行大膽創新和設計,在模擬環境中踐行,這無疑為培養學生創新勇氣,激發學生創新精神提供了厚重的土壤。
1.3學科競賽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
創新人格要求學生必須具有獨立個性,同時也要有合作精神。另外,創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有資料顯示:諾貝爾獲獎者中的合作獲獎的比例從1947年的41%提高到1972年79%,可見,創新型人才要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善于整合多方力量,在團結協作中從事創新實踐并獲得創新成果。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以教為主的方式無法實現學生的個性成長和合作意識的培養,但在學科競賽過程中,整個競賽題目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以組為單位的參賽形式為鍛煉他們的合作意識提供了平臺和機會,所以,學科競賽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
2.以學科競賽為基礎的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思路
學科競賽不僅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一次檢驗,也是一次對知識深入理解、系統整理和實踐運用的過程,還為學生發揮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因此,關于學科競賽的運行機制管理方法及其與學科建設、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風建設等方面的相關性研究,已成為近年來高教研究的熱點內容,并已取得不少成果。論文在吸收借鑒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經濟管理學科的特點和遼寧科技大學的運行經驗,提出了“理論傳授—技藝切磋—嵌入思考”的遞進式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基本思路。
2.1以主干課程為基礎,在學科競賽中完成理論傳授,培養創新能力
理論傳授是教學之根本,對于經濟管理學科來說,傳統理論教學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學方法,但這種教學方法只能將抽象的經濟理論和管理理論機械性地傳達給學生,至于學生掌握如何,能否應用這只能靠學生自己的悟性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主干課程,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應該具有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但傳統的理論課堂無法給學生提供實踐知識的平臺和機會。隨著學科競賽技術和手段的逐漸完善,筆者發現在學科競賽中可以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一,可以實現邊教邊學,邊學邊用的效果。例如在財務管理課程中,成本核算的原則和方法,以及各種方法優劣勢的比較都會涵蓋,但很少有后臺數據支持學生進行真實的計算和模擬。但這一點在學科競賽中完全可以實現,例如在“挑戰杯”競賽中,學生根據自己公司所選擇的目標市場設計產品,不同的產品組合可以計算出相應的直接成本,然后在計算人工費、管理費和收稅等間接成本,最終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完成幾近真實的成本核算過程。所以,在學科競賽過程中完成財務管理,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四大主干課程的理論傳授,可以實現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所實現不了的效果,以利于其創新能力的培養。
2.2以三大賽事為依托,在學科競賽中完成技藝切磋,激發創新精神
事實證明,科技競賽為學生技藝切磋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學生在競賽過程中,可以完成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和理解過程,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經營策略和想法,在競賽平臺上模擬實踐,不斷測試每一種經營策略的實際應用效果,通過競賽群的交流平臺完成技藝切磋的過程。例如在群中,同學們可以就定價的方法展開討論,試圖找到一種既能使企業盈利,又能使競爭對手無縫隙可鉆的定價區間,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以及參賽經驗進行廣泛而深入地交流,使得枯燥的學習過程變成了熱烈的討論過程,技藝的切磋過程,效果非常好,同時這種平等的切磋可以使學生勇于發言,所無顧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其創新精神。
2.3以案例分享為平臺,在學科競賽中完成嵌入思考,培養創新人格
學科競賽的目的并不在于比賽的過程和成績,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比賽過后帶給參賽隊員的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即嵌入思考。在學科競賽過程中,往往會開設案例分享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學生們可以暢所欲言,可以分享對某個知識點的再認識、比賽過程中的溝通合作和對人生和未來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筆者驚喜地發現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了,合作溝通的意識增強了,在強調個性發展的同時,更愿意傾聽,更愿意合作,逐漸形成了創新型人才所應該具備的創新人格。
3.總結
綜上,現代高等教育所要培養的創新型人才需要具備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格,事實證明,學科競賽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筆者設計的“基于學科競賽的遞進式實踐教學平臺”中,學科競賽可以通過理論傳授、技藝切磋和嵌入思考等三個層次,全方位地完成學生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格的培養,實現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
作者:劉麗 朱曉林 馬曉琳 單位: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一、經濟管理類專業加強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一)實施創業教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建設創新型國家主要以創新為主,這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一種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同時也對創新國家的建設起到了一個支撐作用。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技術是一個國家的核心能力,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未來,大學生創新能力提高了,一個國家的創新力就有所提高,建立一個創新型國家才能成為可能。
(二)實施創業教育是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需要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經濟管理類學生注重理論的學習,實踐動手能力幾乎為零。開設創業教育能把多個學科的內容結合在一起,使大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把學過的學科進行一種整合,把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得到實踐,對大學生就業有一定的益處。
(三)實施創業教育是緩解就業壓力的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國家現在扶持大學生自主教育,一個國家創業教育搞的好,這個國家的就業壓力相對就小,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為社會的經濟發展作出一定貢獻。
二、經濟管理類專業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各個高校都進行創業教育,但在具體實際創業的過程中,教育的目標定位比較模糊,大學生自己沒有一個明確目標,沒有實際內容,比較空洞。
(二)創業教育的學科課程體系不夠合理創業教育主要包括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經濟管理類大學生開設的課程有一些比較落后,不適合現在社會發展的需要,課程體系必須改革,以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F在我國高校還沒有開設創業教育的課程,只是有一些高校進行了嘗試。
(三)創業教育管理機制不完善創新教育在高校重視程度不夠,理論課程開設不系統,實踐內容很少,現在創新教育還是一個口號階段,實際管理體系很不完善,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在我國高校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非常少,多數教師不是很專業,因此現在創業教育師資力量很薄弱。
三、加強經濟管理類專業創業教育的途徑
(一)明確創業教育培養目標創業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豐富創業知識、提高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完善創業課程設置經濟管理類學生有創業教育基礎,但一些理論課程必須進行系統完善,完全適應創業教育的需求,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為大學生獨立創業打下理論基礎。
(三)強化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在經濟管理類專業中,各個高校嘗試組織一些活動團體,比如會計事務所等,這些都是師生自愿組織的,系里領導搭建平臺,提高師生的實踐能力。為創業教育提供了可能。
四、實施創業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實施創業教育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深化,創業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有效補充;二是創業教育要與本科教育有機結合;三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學歷教育要因地制宜引入創業教育內容。
總之,經濟管理類專業根據市場需求,主動調節課程體系,開設創新教育,做好學生就業工作,為經濟管理專業更好的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叢振宇 單位:黑龍江財經學院
一、文獻綜述
(一)國內研究現狀
由于傳統成人教育實踐性教學存在課程作業缺乏實效性、課程實驗有計劃無落實和脫離學生工作實踐等缺點,網絡教育實踐逐漸受到重視(馬國剛,2008)。我國的遠程教育實踐模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結合課堂”“結合工作”和“開放式遠程”三種(段麗萍,2008)。1“.結合課堂”遠程教育實踐模式。該模式強調實踐性與理論性,例如,“合作發現式”遠程教育實踐模式(潘美意、黃杰、周漪清,2007);根據西部遠程教育特點的“兩重四多”實踐教學模式(郭富強,2011)和“多元組合”實踐教學模式(郭富強,2012)。2“.結合工作”教育實踐模式。該模式十分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的結合。例如,根據成人學生在職的優勢,確立的“雙控雙導”的隨崗實踐模式(萬金湖,2009);提高職業崗位能力的“職崗能力提高型”實踐教學模式(葉漢英、李德華、李洪斌,2007);以“一個中心、兩個特點、三個平臺、四項標準、五個環節”為核心內容的“職業拓展型”遠程實踐教學模式(李文斐、王學珍,2007)。3“.開放式遠程”教育實踐模式。該模式以遠程為特點,通過網絡等通訊技術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例如,多維度、多層次、多渠道、立體化的“開放式多維度”實踐教學模式(郝智紅,2013);基于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科研———教學”實踐教學模式(黎國玉,2007);將課程實踐———案例演示———知識梳理等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三位一體”開放式遠程教育實踐模式(孫德美、梁勇,2012)。
(二)研究述評
由于國外專職等教育發展較早,其具有比較成熟的實踐教育模式,其“企業主導型”實踐教育模式對于國內的影響較大。但是,由于國內環境與國外環境的不同,國內學者主要認同“結合課堂“”結合工作”和“開放式”三種遠程網絡實踐教育模式,這三種模式又各自針對高職、專職或在職的不同的特殊群體,這些模式都是針對所有專業適用的。要保證實踐教育的順利進行,除了適用性,還需要針對性。但是,這些實踐教育模式都針對于全日制,并沒有一種適合遠程網絡的經濟管理類實踐教育模式,目前,這塊研究還處于空白之中。
二、網絡教育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一)“結合課堂”
1.模式概況?!敖Y合課堂”的教育實踐模式要求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在課堂上將實際工作經驗與技能一同教授,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即具有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2.典型案例。在會計本科專業中,會計實驗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實踐環節,但是,會計實驗往往費時費力,容易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焦躁情緒,不利于實驗目的的實現,為了提高會計實驗的效率,中央電大開設了“會計實驗室”,這種實驗室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將會計實驗場景設置于網絡世界中,讓學生在與虛擬世界的交互中完成會計實驗。這種“會計實驗室”不但彌補了普通會計實驗的不足,還能夠完成實驗評價與反饋等一系列的工作。
(二)“結合工作”
1.模式概況?!敖Y合工作”的教育實踐模式要求學生要將實踐工作與理論知識充分的結合起來,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當中。2.典型案例。從本校的學生組成來看,多數學生都從事著與在本校學習的專業相關的工作。這種情況下,我校將“結合工作”的教育實踐模式應用于日常的教育實踐當中,就非常合適,并能使學生更加自主地參與到這種教育實踐中去。
(三)“開放式遠程”
1.模式概況?!伴_放式遠程”教育實踐模式是借助于網絡等通信媒介,教師遠程對學生的工作或教育實踐行為進行指導的一種教育實踐模式。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遠程與便捷。2.典型案例。一般的教育實踐活動都基于固定的場所,或者是公司企業,或者是學校,而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則采用“開放式遠程”的教育實踐,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空間與時間上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通過開設網絡平臺,讓學生能夠直接訪問并利用學?,F有資源,通過在網絡平臺上的學習來指導現實生活中的實踐行為,而教育的職責則由實際監督轉向網上指導。
三、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網絡教育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一)專業實踐教學概況
1.專業概況。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歸屬于管理學,是管理學中重要的一個二級學科。農林經濟管理結合了經濟學與管理學的相關內容,將經濟與管理融入到農業經濟的研究中,從經濟與市場的角度來重新探究中國農業的發展,是對農業生產總過程中生產、交換、分配與消費等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控制、協調,并對人員進行激勵,以達到預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2.專業實踐教學目的。根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特點,網絡教育實踐教學開放教育特點,其實踐教學目的主要是包括(1)通過合理的實踐內容安排,將網絡實踐教學與學生的工作實際進行充分的結合;(2)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專業方面的典型問題;(3)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3.專業實踐教學內容。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教育實踐內容主要包括了基本技能訓練模塊、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和綜合能力訓練模塊三大模塊。(1)基本技能訓練模塊。由于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一個交叉學科,因此,它的教育實踐中的基本技能就包含了較多環節,一般來講,就有統計分析、計量分析與綜合分析三個方面能力的訓練。統計學教育實踐要求學生利用各種統計軟件,如EXCELL等,對已知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與最終顯示,這種基本技能的訓練能讓學生對數字有更直觀與感性的認識。計量分析教育實踐有8個小部分,主要是面向論文寫作的模型處理方面。綜合教育實踐是將上述的教育實踐內容進行有機的組合,充分調動學生全面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2)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在專業技能訓練模塊中,教育實踐內容是對實際工作內容再現,要讓學生在最接近真實工作環境的條件下進行實訓,例如,投資項目分析模擬、電子商務實務模擬等。(3)綜合能力訓練模塊。綜合能力訓練模塊結合了社會調查、技能訓練、素質拓展提高等內容,另外,還能加入團隊協作訓練、學術與假期社會調查等環節。
(二)教學模式選擇———“3321”模塊式網絡教育實踐教學模式
結合現有網絡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分析與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實際,探索出針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3321”模塊式網絡教育實踐教學模式。
(三)教學模式概況
“3321”模塊式網絡教育實踐教學模式中,第一個“3”指基本技能訓練模塊、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和綜合能力訓練模塊三大模塊,這3大模塊包括了所有專業實踐的訓練內容;第二個“3”指三個階段,即理論講解階段、實踐工作階段和反饋評價階段?!?”指兩個平臺,針對學生多為在職人員這樣的假設,這兩個實踐平臺是指“網絡平臺”與“工作平臺”,“網絡平臺”是老師與學生進行理論交流與實踐反饋的平臺,“工作平臺”是學生進行實踐的平臺,“1”是指一個核心,這個核心是指“全面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
(四)教學模式運行方式
1.理論講解階段。這個階段包括整個基本技能訓練模式和專業技能訓練模塊的前半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實踐教育的理論講解,主要依托網絡平臺進行。2.實踐工作階段。這個階段包括技能訓練模塊的后半段和整個綜合能力訓練,這個階段以學生在崗位實踐為主,在工作平臺進行。3.反饋評價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學生的實踐成果的反饋與教師對學生實踐成果的評價,這個階段均要涉及到網絡平臺,實踐成果與評價結果均需要通過網絡進行傳達。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3321”模塊式網絡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工作實際,充分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以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實踐內容為基礎,通過基本技能訓練模塊、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和綜合能力訓練模塊三個模塊的配合,能夠有效地進行理論講解、工作實踐和反饋評價,具有與傳統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相同的效果。由于該模式基于網絡平臺與工作平臺,將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工作、工作與學習三者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又具有傳統實踐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空間”與“時間”的雙重靈活性,非常適合在職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但是,該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首先,與該模式相配套的實踐教學硬件并不完善,例如,網絡平臺的搭建等;其次,與該模式相配套的實踐教學軟件也不完善,例如,實踐內容的不匹配、網絡教學師資隊伍的不適應等;最后,該模式只是針對整個專業,具體到某一門課程還需進行修正。
(二)建議
1.完善網絡教育硬件建設
整合學校現有網絡教育硬件資源,通過結構優化、資源重組與全面建設,打破原有隸屬關系,尋求多方支持,籌集建設資金,搭建與模式相配套的網絡平臺,包括計算機、網絡與相關的教學軟件,緩解硬件資源不足的問題,提升整體硬件設施水平來保證該模式的順利實施;建立健全管理監督機制,加強對于實踐教學環節的監督與管理,借鑒ISO質量管理原則與模式,構建實踐教學質量的監控體系,通過明確質量管理目標、完善監督與考核平臺,規范實踐教學運行,搭建實踐教學的網上監督管理平臺,通過這些措施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使其正規化和制度化,提高網絡教學的現代化水平。
2.提升師資力量軟件支持
改革課程體系設置。以適應網絡教學模式為目標,大力推進更新實踐教學內容,以適合現代農林經濟管理網絡教育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到成人網教的特殊之處,徹底改變傳統實踐模式中學生的從屬地位,提高學生在教育實踐中的參與積極性;培養教師對實踐教學的認知。進行教師培訓,加深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師對于網絡教育實踐教學的理解,并以此為基礎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只有授課老師對于網絡教育實踐的認知得到提高,才能有意識地切實加強相關的理論積累,積極探求符合課程要求的教學方法,才能有利于教師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有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實踐活動??梢酝ㄟ^聘請企業任職人員或者選派教師外出掛職等多種方式來提升實踐教學的質量。
3.加快教育模式推廣應用
一方面,在整個專業模式的基礎之上,通過與具體課程進行結合,探索適合農林經濟管理各個專業的、兼具實用性與適用性的課程網絡教育實踐教學模式,以求將該模式推廣應用出去,并在不斷的推廣應用中得到逐步改善;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模塊化的實踐培訓機制來加強學生的實踐規劃與正確引導,讓學生能夠真正將課程所學理論與工作實際聯系起來,提升學生對于實踐的興趣與積極性,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提升職業素養。
作者:劉純龍 張世鳳 呂晨鐘 單位:四川廣播電視大學
1分析影響學生學習商務英語興趣的因素
1.1缺少一些經濟類相關知識
剛剛接觸到商務英語的學生,本身還沒有關于經濟類的知識,學習商務英語會產生一定的困難,影響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習商務英語的興趣就會降低。
1.2文化差異大
商務英語學習中,語句的構成等方面都屬于西方文化,如果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將會影響對商務英語的理解。很多學生對這方面的內容都不了解,產生了很大的疑惑,影響了學習的興趣。
2改進商務英語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1改變商務英語的教學方式,要與現階段的教學方式結合起來
對商務英語的教材,教學模式等方面都進行有效的分析。對缺乏趣味性的教學環節要增強趣味性。教學模式中需要改變以往教學觀念。第一,結合商務英語的特殊性,教學過程需要從簡單到困難,呈現階梯的模式增加教學的難度,增加的過程要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在一起。第二,教學過程中,要在教學環節中滲入趣味性,教學方式不要過于陳舊,要與現代化的社會發展結合在一起。例如,教學課堂中可以引入自我介紹的環節,模擬某個接待的過程,或者商務洽談中的電話技巧以及商業用餐等對話的練習,這些方面和工作的過程能夠有機結合在一起。另外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采用游戲、分組討論、演講、報告會以及模擬對話等形式,使整個課堂更加生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第三,學校也可以安排學生到外企進行社會實踐,對學生學習商務英語的能力培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2加強商務英語詞匯的學習和積累
英語學習中積累詞匯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商務英語學習也是這樣,商務英語中詞匯都很陌生,包含了很多的專業術語。詞匯是商務英語學習中最難的部分。專業術語和陌生的名詞,學生接觸到這些內容都會感覺到很厭煩,所以要想學好商務英語就需要大量了解這些詞匯。老師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這方面的內容,不要讓學生產生恐懼的心,教會學生怎樣去對待這些陌生的詞匯。
2.3要求學生多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
商務英語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全面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學習西方的商務專業知識,掌握商務活動中的一些要點,對學習專業知識有一定的幫助??梢砸髮W生在課外閱讀一些關于西方文化的雜志,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老師可以給學生介紹這種書籍。另外,教學中要求老師要結合西方的文化進行教學,商務英語教學要涉及到經濟、貿易、經融、旅游等各個領域,涉及商業信函、文件、圖表等不同文體。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商務知識進行較全面的了解,真正體現商務英語教學的內涵——從英語中學專業。課堂上應多講一些各國的文化背景以及各國的犯忌之處,如果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有可能造成商務交往的失誤。比如若把西方商務友人安排在13號房間居住,他們會大為不滿。西方人認為13是個不幸,兇險的數字,它源于《最后的晚餐》,耶酥和弟子們一起吃晚飯,第13個人是弟子猶大,他為貪圖三十塊銀幣,將耶酥出賣了,使耶酥被釘在十字架上,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影響極深,西方人憎惡猶大,故把“13”這個數字當作“不幸的象征”。這些都是學習商務英語必須掌握的知識,這些知識的掌握有助于商務英語的學習。另外大家對國外的風俗習慣也都很感興趣,因此能取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3總結
綜上所述,商務英語屬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商務英語的教學要想要達到非常理想的效果,需要不斷的研究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教學中的問題,采用合理方式解決。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使商務英語教學真正成為培養經濟管理類復合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徑。
作者:吳艷 單位: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