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0 11:07: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經濟類本科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經濟類本科畢業論文的特點
1、選題范圍寬且時效性強。經濟類畢業論文選題寬泛,涉及國內外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既有需要深入探討的理論問題,更有許多亟須解決的實踐問題,特別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諸多熱點問題。并且,由于經濟形勢時常變化,熱點也在隨時切換,因此,經濟類本科畢業論文選題有很強的時效性。寬泛的選題范圍給經濟與管理類專業的選題帶來了一定困難,一是形成了本科學生知識面有限與選題所需要解決問題寬泛而多樣的矛盾,學生所選擇的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往往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很難解決的;二是熱點問題都是涉及面廣的問題,如選題較大則本科畢業論文解決不了,如選題較小則由于所掌握的知識深度不夠而深入不下去。三是選題時效性的特點要求學生平時對經濟信息有所跟蹤。
2、論文多為應用性論文。由于受學生理論水平的限制,絕大多數的畢業論文都是對實際經濟問題的應用研究,理論研究的論文很少。在筆者近10年的論文指導過程中,選擇經濟理論進行研究的學生不到5%。應用性強的論文對學生寫作要求相對較高,一是要求學生抓住經濟現象的本質,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實證的分析能力,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二是要求學生對所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的結論上升到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層次;三是要求學生對經濟現象的分析尋求理論支撐,在所學理論的框架和范疇下分析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3、方法實證性多。應用性強的論文決定了其分析方法的實證性要求。分析方法的實證性就是要用現實的數據和案例來分析經濟現象,揭示經濟現象背后的本質,即通過大量的實證分析得出經濟現象的原因和解決措施,為上升到規范分析打下可證實的基礎,這是學習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典型分析過程。方法實證性多要求:一要掌握主要調研和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掌握不熟練往往不能準確地揭示經濟現象背后的本質;二要搜集較為翔實的數據,數據要求系統性、權威性和代表性;三要正確說明數據分析結果的經濟含義和政策含義,這是實證分析的最后落腳點。
4、撰寫規范性嚴。經濟類畢業論文應用性強和實證方法多的特點要求論文的撰寫十分規范。一是從結構上來看對經濟現象的分析要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架構和寫作架構,三者缺一不可;二是理論支撐和現實問題分析要融合,即現實問題的分析要有理論支撐,理論分析也要以現實問題為對象;三是要求數據和引證科學合理,數據除符合系統性、權威性和代表性要求外,獲取第一手數據顯得格外重要。
5、論文撰寫過程難以有效控制。經濟類本科畢業論文多數無須實驗,而是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而且這一過程多在學生臨近畢業的實習階段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時間與其求職、考研、出國等規劃發生沖突,難以兼顧招聘、備考和畢業論文之間的關系。指導老師只能通過“遙控”對學生進行指導,其效果大打折扣。
二、經濟類本科畢業論文易出現的問題
1、論文選題不夠科學、合理。文科類的本科論文指導老師較難獲得科研課題,且由于本科生的理論功底不夠,本科生中只有很少人參加導師課題的研究。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均以老師指定范圍或自擬為主,因此選題時常存在不夠科學合理之處。據筆者多年指導本科論文的經驗,主要表現在:一是選題過大過空,如“論中美經貿關系”;二是選題不符合學術論文要求,如“近期中國股市走勢分析”;三是選題只考慮個人興趣而不考慮與自己所學專業的相關性,能培養和檢驗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和綜合利用的能力。
2、論文缺少嚴謹性。部分論文泛泛而談,缺乏實證基礎,材料不能支撐論文的觀點,論證不充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少必要的數據和例證,論點多來自自己憑空臆想;二是數據和例證的選取不恰當,只是簡單羅列和堆砌,不能很好地支撐論文觀點;三是數據不系統,系列數據采集較少或缺失較多,不能真實反映經濟現象的本質。
3、論文格式不規范。畢業論文屬于學術論文,應具備學術文體的一般特征,主要內容包括:題目、作者、提綱、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幾個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加之論文主體是拼湊而成,畢業論文的格式混亂。如:結構不合理、論述重復、字號不統一、錯字病句百出、圖表不規范、文理不通、參考文獻引用不規范。其中,參考文獻引用不規范是比較普遍和比較嚴重的問題。
4、論文內容抄襲、拼湊現象較為嚴重。當前學生可獲得資料來源很多,如往屆畢業論文、專用學術期刊網、學校的圖書館、院系的資料室。特別是對于經濟類而言,網絡上的財經類文章更是多如牛毛。這使得部分學生在寫作時采取拷貝加粘貼的方法,用幾天的時間就能完成學校規定用10周時間完成的畢業論文,更有甚者直接在一些專門從事“”的業務網站上購買論文。學生自創性論文比例逐年降低。
三、提高經濟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造成經濟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學生自身方面的,如對畢業論文撰寫缺乏重視、自身水平所限等等;也有來自學校方面的,如畢業論文規章制度安排不盡合理、指導老師時間精力有限等等。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筆者的多年經驗,就如何提高經濟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確保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提出以下對策:
1、提高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對畢業論文的認識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前提。學校管理層、教師和學生都要認識到畢業論文是高校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獨立的實踐教學環節,它與其他教學環節彼此配合,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它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時,它也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是學生四年所學知識的深化與升華的重要過程,是提高學生科研訓練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
2、推行科研導師制。學生在臨近畢業時面對求職、考研、出國等規劃的多重壓力,時間倉促,不太可能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做好畢業論文。為此,可推行導師科研導師制。即導師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社會實踐等科研活動,科研導師制以科研為紐帶,通過讓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而且學生可以提前進入畢業論文的準備階段,如搜集跟蹤資料、確立選題方向等。這樣既可以發現和培養學生自身的專業領域興趣,為后期畢業論文撰寫打下基礎。
3、出臺具體的本科畢業論文指導工作操作規范和獎懲措施。學校管理層應出臺具體的本科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激勵措施和操作規范,調動指導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使指導老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中去。對于優秀畢業論文撰寫者的指導老師給予獎勵,而對于質量欠佳的畢業論文撰寫者的指導老師給予適度懲罰。獎懲措施同樣適用于學生。特別是對于抄襲問題而言,應制定相關的規定,對于檢測出來的抄襲論文要有嚴厲的懲罰措施,使得學生不敢輕易抄襲。如同當前我國治理酒駕一樣,嚴厲的懲罰措施使得駕駛員不敢以身試法。
4、指導老師對畢業論文寫作進行過程管理。指導老師應將過程管理思想用于畢業論文指導中,對學生論文創作進行全程指導與管理,努力使得學生在論文寫作中得到培養和鍛煉,進而保證論文的質量達到要求。鑒于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的慣例,論文指導分為選題、擬定提綱、論文初稿修改、論文終稿修改幾個步驟。指導老師應在每個環節進行管理和指導,將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集成指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畢業論文質量過程控制圖見圖1。
作者:何鋒 涂圣華 單位: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摘要: 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與實踐,對于實施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工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動學習化社會進程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但是實踐教學本身是遠程開放教育的一個難點。本文以廣州電大經濟類本科10年來的實踐教學探索為例,重點研究經濟類本科的實踐教學方法,旨在為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完善提供一些啟發和建議。
關鍵詞: 遠程開放教育經濟類本科實踐教學模式啟示
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對于實施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工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動學習化社會進程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眾所周知,實踐教學是遠程開放教育的一個難點。由于歷史原因,在電大的教學體系中實踐教學模式比較薄弱,在開放教育試點工作中,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也大大滯后于其他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中央電大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大學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意見》中指出:“實踐性教學與理論性教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偏廢?!睂嵺`教學模式是各類教育,特別是遠程開放教育的一個重要素質教育手段,也是綜合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
開放教育經濟類本科的目標是培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高文化素養和較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應體現實踐教學環節,強化理論和實踐能力相結合,提高學員的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開放教育經濟類本科教育目標的改革要求從知識型培養向能力型培養的轉變。
一、遠程開放教育經濟類本科實踐教學需解決的問題
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教學模式如何落到實處,很多的學者,很多的高校都做出了不同的實踐探索,在此過程中,他們不約而同地碰到一些共同的問題。
1.實踐教學重計劃而輕具體實施。
相對企業改革的深化和宏觀經濟體制改革的完善,我國的經濟類本科專業教學卻明顯落后,雖然許多學校的教學計劃都有實踐教學的內容,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未能全面實施。這主要表現在學校沒有專門的經費保證,也沒有固定的實踐基地,教學難以計劃實施。其次沒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實踐教學空間;教師不愿意花精力指導學生實踐都會減少學生參加實踐教學的機會,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2.實踐教學內容陳舊,手段落后。
除課程設置外,教材和教學內容陳舊的問題相當突出。在教學手段方面,不少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但還是屬于課堂注入式的傳統教學模式,輕案例教學重理論灌輸。國內適合實踐運用的教材和光盤都很少,采用的案例與企業的實際工作聯系也不是很緊密。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有效的途徑,對于管理人才非智力因素(如意志信心、膽略、風險意識等)的培養更是不夠重視,造成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難以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
3.實踐教學中綜合能力和專業特色都不突出。
在重視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側重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的協作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的培養卻一直缺乏。目前的有關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都集中在討論如何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等方面,基本上沒有看到培養學生處理社會關系能力的研究。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各方面的知識都有一些,但缺少特色,對自身的期望值又過高,不能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
4.缺少長期的實踐基地,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學?,F有的辦學條件大大限制了教學的發展,各高校經費的相對短缺使得實踐基地的建設水平一直滯后于總體發展水平,難以完全獨立地建設實踐基地。另外,雖然學生在經過正規的課程訓練后,對所要從事的工作已有初步的認識,可以幫助企業處理一些日常業務,并在企業員工的指導下完成部分工作。但是很多企事業單位不愿意提供給學生相應的實踐機會。其一,學生學的課程具有廣泛性的特點,但企業工作中從事的是某一項具體工作,而且主要是基層的工作。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相關的企業大量需要的只是業務員,所以,許多學生實習回來發現書上的知識都用不上。其二,學生的人數很多,可企業需要的人不多,供實習的部門場地有限,沒有了解業務熟悉業務的機會,實習往往流于形式。
二、遠程開放教育經濟類本科實踐教學個案實錄
面對上述這些困難和盲區,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不斷地在實踐中尋求克服困難的方法。下面以廣州電大為例進行說明。
廣州電大從1999年有遠程開放教育經濟類本科,包括會計、工商管理、金融三個專業,10年來,形成了有電大特色的開放教育經濟類本科的教育思路和實踐經驗。
1.工商、會計本科從課程設計出發,以CAI課件為主題、以計算機互聯網為手段的實踐教學模式。
以“資產評估”課程為例。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兼并、重組、收購等層出不窮,市場呼吁科學的資產評估。廣州電大會計學本科、工商管理本科為了讓學員更透徹地掌握資產評估,從課程設計開始,配合文字教材,CAI課件、多媒體互相配合,體現實踐要求。
(1)課程設計。將教學目的定為: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資產評估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并能通過案例分析,將資產評估理論應用于實踐,集合專業要求,掌握資產評估結果的會計賬務處理和報表的披露要求。
(2)文字教材。突出4大特點:理論聯系實際,教材以大量的舉例和案例分析說明資產評估的選擇和運用,為幫助學員理解,每個案例均有“評估思路”;與專業緊密結合,對于多數案例分析結合會計賬務處理;引入前沿問題。如人力資產評估,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但該項目資產的價值難以確認,而教材提出了評估思路;方便學員自學,教材附有名詞解釋索引、參考文獻、有關法規。每章后面都附有綜合練習和案例分析。
(3)CAI課件。該課件最大的特點是寓教于樂,以東明注冊資產評估事務所派出項目小組對科達機械加工廠進行評估為主線,以評估小組對各資產評估分析方法的取舍展開情節。課件共分8個塊:資產評估業務受理、流動資產評估、機器設備評估、房地產評估、其他長期資產評估、企業整體價值評估、資產評估報告、資產評估結果的會計賬務處理。通過這8個模塊的實習,學生加深了對資產評估基本理論的認識,掌握了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懂得了資產評估結果的會計處理,并且每個學生都對其資產進行了評估,撰寫了評估報告。
(4)IP課件。網絡的發展,為教學的內容增添了新的含義,使教學活動中所有參與者的作用和地位都發生了變化。資產評估IP課件主要采用POWERPOINT形式,包括各章教學要求、重點、難點解答析疑等內容。由于電大的學員都是用業余時間學習,各種原因缺課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將課件掛網,解決了這些問題,得到了學生的好評。
2.會計學本科利用“會計實驗室多媒體教學系統網絡版”進行實習活動。
會計學本科學生應用“會計實驗室多媒體教學系統網絡版”就可以在計算機完成會計核算: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再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帳簿,最后根據帳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
3.會計和金融本科設有“財會模擬實驗室”、“金融模擬實驗室”、“模擬證券交易所”。
與傳統教學的實驗室定時定刻開放使用不同的是,廣州電大的經濟類本科的實驗室是開放循環式,就是根據學生的需要,隨時提供實驗室,并且可以多次使用,直到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為止。
(1)財會模擬實驗室。配有電腦、算盤(計算器)、科目章、印泥、海綿臺、財務會計實習資料(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帳簿、科目匯總表、會計報表等),按照“制證”、“復核”、“稽核”、“綜合”、“登帳”、“出納”這幾個工作崗位擺設。學生可以根據某企業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有關經濟業務獨立完成全套財務會計實習過程,也可以以分組形式,每人擔任一定職務,分工合作――財務科長,負責審核業務,進行財務分析;出納,辦理貨幣資金的收付業務,編制收付記賬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材料結算,編制材料采購、入庫、領用等業務的記賬憑證,計算及攤分材料成本差異,登記材料核算的有關明細帳,編制有關債權債務結算的記賬憑證;成本核算,編制費用發生、分配、成本結轉等業務的記賬憑證,填列各種費用分配表和產品成本計算表,登記有關費用、成本明細賬、編制工資結算及分配,計提福利費及各項基金等業務的記賬憑證;銷售及利潤結算,編制結算、計提稅金、結算損益及利潤分配等業務的記賬憑證,登記有關明細賬,填制各項稅金納稅申報表,登記總賬、編制對外報送的會計報表。
(2)金融模擬實驗室。配有銀行的硬件、軟件,并按儲蓄、會計、出納、信貸、結算這幾個崗位擺設,學生在這模擬銀行里便可以進行金融業務的實習。
(3)模擬證券交易所。設有咨詢、開戶、買入、賣出、清算交割等幾個窗口,學生可以模擬股票的買賣。模擬證券交易所配置有“水晶球”股票接受系統,對股市行情資料進行積累、分析。
4.與有關單位簽訂實習基地協議書,建立各專業實習基地。
目前,金融學本科在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建立教學實驗基地,另外,還與“聯合證券廣州營業部”等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書。工商管理本科專業與“廣州萬寶集團”、“廣州百貨大樓”等企業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會計學本科與“新中南會計師事務所”、“正業注冊資產評估事務所”等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書。
5.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適應開發教育的需要。
遠程開放教育的特色是以自主學習為主,面授為輔的教學方式。所以,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我們以疑難答疑卡、電子郵件、電話答疑、雙向視頻、網上討論、直播課堂和語音信箱等多種手段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為教學服務。同樣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在學生中建立學習小組,定期組織學生學習討論,教師負責教學答疑、批改作業、組織學習。組織實驗和社會調查等社會活動,并與中央電大共建通暢的教學信息反饋體系。
6.結合素質教育建立綜合的教學評價體系。
考試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和重要環節,引起、控制、調整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荚嚭退刭|教育過程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二者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總目標下構成統一。經濟類本科的教學評價分為兩個部分:期末考試一般占總成績80%,形成性考核一般占總成績的20%,形成性成績一般由學生平時的作業、社會實踐、案例分析等成績構成。另外,部分課程采取無紙化考試,無紙化題庫的建立給學員提供了自主選擇考試時間的可能。
三、遠程開放教育經濟類本科實踐教學模式個案帶來的啟示
10年來,廣州電大經濟類本科對實踐性教學進行了探索,包括分校的推廣應用,由于課程知識的實踐性較強,學員自主學習服務比較充分,各種教學資源相互補充,形成有機整體,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受到師生們的一致好評。
1.確立具有“開放性”的多元化實踐教學目標。
遠程開放教學實踐教學目標的確定要以學生主導地位為出發點。在學生入學時按照專業特點、學習需求及培養要求,在教師指導下制訂。同時鼓勵學生把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轉換為教學教學目標引入教學計劃,實現教學目標的多元化。這也真正在踐行實踐教學模式的開放性要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打破傳統實踐教學模式目標設定模式,使學生成為只是技能的主動探詢者。
2.制定豐富的實踐教學內容。
相應地在平時作業、課程實踐、專業實踐等實踐教學內容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設定和探索。
(1)平時作業。遠程開放教育在課程作業的布置上,應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如文字材料手冊或定期統一在互聯網、教育電視、IP數據廣播等現代教學媒體上向學生。作業應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學生能力水平的差異來設計和布置,要選準知識點,有針對性,做到題量適中、覆蓋面廣、結構合理、重點突出。
(2)課程實踐。以網絡、多媒體和交互式等為主要特征的遠程教育條件下進行課程實踐教學,可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如仿真實驗、雙向視頻教學系統演示實驗、衛星電視系統播放實驗效果等。
(3)專業實踐。由課程設計、社會調查、實習和畢業設計組成的專業實踐,其中課程設計一般是在該課程結束后進行,從事課程設計的時間和地點應相對集中。而在進行社會調查教學時,要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化學習的特點,即內容要有針對性,且符合專業特點,形式要注重靈活性。實習則是在專業第一線參與實際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實習應根據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現場參觀、實際操作、觀看錄像教材等多種方式進行。
3.選擇體現“交互性”的實踐教學方式和方法。
通過示范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創意教學、自由學習等方法讓學生有更多的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同時在實踐教學方式的選擇上面充分體現遠程教育的“交互性”特征,群體性學習、個別化學習、小組協作學習、多樣化學習與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充分融合并由學生自主選擇。
4.建設多樣化實踐教學媒體資源。
印刷媒體、道具媒體是傳統的教學媒體,也是通用的、基本的教學媒體,在實踐教學模式中仍有其穩固的地位。網絡媒體是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所特有的、被頻繁使用、最有發展前景的教學媒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視聽媒體本來也是從遠程教育發展出來并被大量使用的教學媒體,但現在也已變成通用的教學媒體?,F場實踐作為無媒體的特例,可算是一種非媒體的媒體,它是實踐教學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形式,也是通用形式和主流形式。綜合媒體則是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應用,反映了多種媒體一體化教學的新觀念,是現代教學媒體的主流形式和終極趨向。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教學通過多樣化的媒體資源來呈現和完成教學目的和要求。
5.完善實踐教學的管理過程。
(1)加強實踐教學的過程控制。為了使實踐教學不流于形式,必須切實加強實踐教學的過程控制,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對實踐教學活動進行過程控制,一方面使正在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按既定教學計劃和目標進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了解教師和學生執行實踐教學計劃的能力和效率,同時利用良好的反饋機制,對實踐教學活動中所反映出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進行研究,并通過修訂實踐教學計劃,適時推陳出新,使實踐教學活動內容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保證實踐教學效果和質量。要堅持實踐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嚴肅性,根據教學計劃和大綱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實踐性環節教學細則和實施方案,明確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時間、教學場地及教學進程,明確專人指導、專人負責,并進行統一布置,使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各個教學環節真正得到落實。
(2)加強形成性考核工作。形成性考核是常規實踐教學環節的一個重要部分。形成性考核的落實和完成是實施實踐教學計劃、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
(3)健全規章制度。為了更好地進行過程控制,必須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規定相應的職責要求,做到過程有實質、環節有保障、考核有標準,尤其要尋求和建立一種更為有效、更為嚴格的考核辦法。
(4)抓好實踐教學環節諸要素的合理調配。實踐教學環節的正常開展涉及人員、場地、時間、計劃等一系列教學要素,同時,還涉及與課堂教學的協調并進等問題。在目前硬件還不是十分充裕的情況下,要合理調配有限的教學資源,協調好實踐性教學環節與課堂教學及其他環節的關系,避免實踐性教學環節與其他教學環節和實踐性教學環節相互之間可能發生的矛盾,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硬件資源的效能,保證實踐性教學環節及其他諸教學環節的正常進行。
摘要:為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必須改革傳統的大學本科課堂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是我國高校經濟類專業本科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它激發了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勵了經濟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經濟類專業;大學本科;課堂教學改革
傳統的大學經濟專業的本科教學,重視知識的來源,強調對教師與書本的權威的無條件服從,降低了大學生自身努力的需要,這不符合國家創新發展戰略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探究式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師生間的不平等關系,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僅僅是單向的講授與學習的關系,而是一種相互尊重、相互激勵的合作關系和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
一、探究式課堂教學的特點
探究式課堂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探究,分開講就是“探”和“究”。“探”是指探求知識,探求真理和探索未知;“究”是指研究問題,追根溯源和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
1.掌握探究的鑰匙,打開教學改革的大門。經濟學本科教學改革的本質:一是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手段和禁錮學生思想,束縛學生手腳的教學方法;二是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潛能開發提供最大的空間;三是以經濟學教材講述的基本經濟理論為基礎,把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對于高校教師來說,課堂教學改革就是不斷地探究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讓學生們經常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一定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高校本科課堂教學改革的根本任務是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確立新的“探究式”教學模式。要想實現教學模式的改變,首先要盡可能地縮減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授時間,更多的時間留給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對問題的探究;其次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發言、討論的同時,滿足自主發展的需要;最后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主觀能動性,發掘他們的潛能,產生更多的互動,不斷迸發出新的思想,使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做到:方法讓學生自主去發現,思路讓學生自主去打開,規律讓學生自主去總結,問題讓學生自主去解決。
3.破除教師的“以我為主”,促進教師的“自我改變”。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已經提出很多年了,但是為什么到目前在高校本科課堂上看到還是有很多的教師們在講臺上忘我地侃侃而談,學生們在底下死氣沉沉地聽,做什么的都有?存在這類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高校老師“以我為主”的思想頑固性。要想徹底改變這個現象,最重要的是教師自我觀念的改變,即不要再頑固地認為把自己頭腦里的知識毫不保留地都灌輸給學生就是好老師,而是要學會從不斷地實踐探究中去改變觀念。因為實踐探究給老師提供了學習別人和對比自己的機會,既總結了自己的經驗,也學習了別人的經驗;實踐探究也給老師提供了重新認識自己和重新認識學生的機會,包括向學生學習。高校教師們能在實踐探究中學習,就能在實踐探究中提高,改變“以我為主”,實現“自我改變”。
二、探究教師怎么“教”
大學經濟類專業本科教學改革,最關鍵的兩大問題是解決教師怎么“教”和學生怎么“學”。既要探討和研究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應該怎么“教”才能達到大學培養優秀人才的目標,也要探討和研究大學生作為教學的對象應該怎么“學”才能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對兩個方面的探究,基本上概括了高校本科課堂教學改革所要探究的問題。
探究教師怎么“教”,必須明確突破我國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探究的首要任務。第一,打破傳統教育中教師教得好累,學生學得好苦的局面,深入探究如何運用現代教育理念,把傳統教學中教師單一地“教知識”轉換成現代教學中教師多元的“教方法”、“教理念”、“教觀點”、“教特色”和“教創新”等,為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新鮮的血液。第二,要著重探究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高校教育非常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啟發式教學法”、“蘇格拉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習明納爾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都是高校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卓有成效的方法,探究式課堂教學要靈活運用這些方法。第三,要教會學生用書本上的經濟理論解決社會經濟領域中的實際問題。高校經濟類專業課教師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導師,其任務是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我在講授國民經濟的熱點問題時,組織學生探究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問題”。我首先自己進行了對該問題的探究:國家為什么制定“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戰略?它的背景和條件是什么?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以來,取得了哪些成績?出現了哪些問題?出現問題的根源是什么?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關鍵是什么?在探究討論前,把學生分成了六組,每組選出一位組長,負責組織和協調工作。學生在課后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研,在課堂討論和發言中收到了相當好的效果。六個小組從不同角度談了自己的觀點,有的小組是選出代表進行核心發言,其他成員進行必要的補充;有的小組是每個成員都進行主題發言,小組之間的觀點不一致時,自然展開了辯論。第三小組還創作了一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版的《真心英雄》歌曲,歌唱得蕩氣回腸,課堂的氣氛達到了高潮。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而且引導學生真正學會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用學過的經濟理論去分析和解決國民經濟熱點問題。
三、探究學生怎么“學”
經濟類大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自然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和條件,確立探究的目標,尋找探究的方法,打開探究的思路,思考探究的問題,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
探究大學生們怎么“學”,必須明確其前提是高校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和探究空間。探究什么?學生可能探究的經濟領域的問題非常多,非常廣泛,探究的方式方法也靈活多樣,只要老師給學生們探究的權利和機會,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探究中顯示自己的才華。學生對一些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探究,并不像科學家探究那樣要發明創造些什么,它只是在老師的引導、激勵、啟發之下,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去探究他們目前還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傊褪菍W生通過“學、思、疑、問、探”等多種方式,去開發自己的內在潛力,在獲得新的知識的同時,又增長了實踐創新能力。
例如,我在給學生講授“創新”這個主題時,給出了中國傳統的“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讓同學們探究“三個和尚怎么解決吃水問題”,結果學生們積極思考,思維特別活躍,給出了十幾種創新方案:有三個人采取接力方式的協作方法;有誰挑得水多,晚上吃飯時加道菜的激勵辦法;有把山上竹子砍下來連在一起當作管道的技術創新方法;還有三個和尚明確分工,各司其職的管理組織創新的方法等等。我和同學們在這次探究活動中,共同有了很大的收獲。學生們真是潛能無限,等待著老師改變原有枯燥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去激發他們的思維和潛能。
四、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效果――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探究式課堂教學受到了經濟類專業同學的歡迎和好評。學生們從高中進入大學后,其多年應試教育訓練的定式很難消除,他們會經歷從不習慣與不適應到積極地進行參與這一過程。在平時不斷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有提高。他們積極參加遼寧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遼寧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和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真正能力。
從2010年以來,我指導的學生創業小組多次入選校級項目和省級項目,還有兩個項目入選國家級,其中“帝摩爾(Demul)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創業團隊的學生們全力以赴,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注重創新,獲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他們的出色表現征服了評委,獲得2012年第八屆“挑戰杯”遼寧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特等獎和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
“帝摩爾(Demul)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小組他們采用一位大學老師的專利技術,然后把專利技術轉化為產品,在新產品的營銷策略上,師生們設計的“OCH營銷模式”非常有創新,是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經濟類本科課堂教學的成功典范。
“高效O(Outstanding)營銷”:一是以高校的雄厚的研發能力為依托背景,發揮知名教授和學者的“軟廣告”實力效應,打造“高”科技品牌形象;二是突出LD破乳劑的“高”脫水性、“高”普適性和“高”環保性的產品屬性,努力為客戶創造低成本、“高”利潤空間的產品優勢。
“同盟C(Coordinate)營銷”:一是同盟營銷,二是合作人策略。同盟營銷(也稱聯屬網絡營銷)是公司為了快速地打開產品市場并有效地降低銷售成本,將采用當今時尚的低成本、零風險的快速營銷方式;合作人生產與銷售是指公司在創業初期要尋找合作人,將生產和銷售委托行業內的實力企業,借助合作人的生產能力和銷售能力,使LD破乳劑借力打力,進入市場。
“環保H(Health)營銷”:公司要借助政府對本類企業在資金上的鼓勵和政策上的傾斜來提高公司知名度,通過媒體為其環保屬性造勢,樹立綠色品牌形象,營銷“綠色化工”概念,增加企業無形資產,擴大市場份額增強競爭力。
摘要:經濟類專業大學教學效果提高一直是國內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我國大學經濟類專業教學一直以來重視知識的傳授而輕視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針對這一現狀,本文結合國外教育發達國家的經驗,以英國胡弗漢頓大學為例,嘗試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方法。
關鍵詞:中英;經濟類專業;教學方法
一、目前國內經濟類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恰當運用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實現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核心問題之一。目前國內經濟類專業課程教學現有的各種教學方法既存在優勢也存在劣勢。一是經濟類專業的不同課程教學內容有重復交叉。如國際貿易、國際服務貿易、國際技術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國際商務談判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使用的教材內容均有部分重復,教師在教學實際中把握不好課程的側重點,往往忽視了應該因材施教,照本宣科,重復的內容不同課程都講。二是考核方式和成績考查辦法不合理。目前,高校的經濟類課程在經管學院大都是以最為傳統的閉卷考試的考核方式為基本的。因此都是成績再加上高校教學工作中學生卷面成績來評估的,一般卷面成績比例都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七十,學生們為了順利通過考試只有認真背書。有些學生甚至能夠一字不差地將經濟類課程中的考試內容背下來,有些學生圖一時省事采用作弊的辦法來應付考試,無論是以上的任何一類學生,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順利通過考試,而根本沒有考慮到自己到底學到了什么,知識的具體應用全然不知,他們關心的只是成績而非應用。結果導致了學科考試的高成績而實際應用中的無知者。國內高校也鼓勵教師們采用論文(或實踐)形式考核,然而學生可能拖很久也不上交論文(或實踐報告),不能按時完成考核。如果學生逾期不交,給不及格,學生會誣告老師說教師扔掉了他的論文;而且學生可能敷衍了事,隨便網上下載粘貼點東西就交了,如果大面積的學生論文質量不合格,學生不能按時畢業、不能按時找到工作,而學生的就業率影響學校未來招生從而形成倒逼機制。所以,教師們幾乎是求學生按時交論文、求他們修改完善論文,久而久之,教師們就寧可選擇卷面考試了,因為卷面考試容易控制學生作答和完成考核的時間。三是經濟類專業課程教學面臨如何提高教學效果的問題。程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如何運用和設計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實現教學目標、取得良好教學效果,任教師課們進行了不斷探索,將各種教學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但這些方法并非與經濟類課程的特點完全鍥合,其適用性和實效性有待檢驗。在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的辦法是極其重要的,不僅可以增添課堂上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們學習經濟法的濃厚興趣,還可以用案例分析的教學手段切合實際的將書本知識轉化成應用知識。而目前,我們的教學工作很難把握住這一特點,很少有課堂教學能將案例恰到好處地納入進去,即使應用案例教學的辦法,也是浮皮潦草沒有起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學生們很難理解,結果學習一般是以死記硬背為主,沒有真正地學會實際應用的能力。
二、胡弗漢頓大學教學理念與特點
本文選擇教育發達國家英國的胡弗漢頓大學商學院為例,比較該校商學院與我國特別是地方高校經濟類專業教學方法。之所以選擇該校,一方面是因為胡弗漢頓大學(胡校)是英國第五大公立大學,是一所教學型大學也是中國與英國政府首批公布互認學歷的英國院校之一。胡弗漢頓大學設有商學院、教育學院、健康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應用科學學院、科技學院、法律、社科及傳媒學院、體育、表演藝術和休閑學院八大學院,共開設有280多個本科專業課程以及90多個碩士和博士專業課程,學科門類廣泛。學校目前擁有23000多名在讀學生,其中來自120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數約2500名,中國學生有200多名。另一方面,本文作者先后于2009、2010年先后到胡弗漢頓大學商學院訪問,對該校的教學進行了全方位地實地調研。胡校教學理念強掉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培養,避免純粹知識的傳授。胡校商學院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經濟學原理、國際商務、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及慣例、具有較強的國際貿易業務素質和能力,能熟練掌握運用英語和計算機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的全面發展的高技能人才。因而其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教師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教務管理方面都圍繞著其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來設計。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學內容注重實踐性。無論是課件內容還是案例選擇方面都非常注重實踐性。如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內容融合了企業家潛能、技能方面以及創造力和創新的理論和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可以從這個教學模塊中學習和了解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新潛能、如何培養自己的企業家技能,并要求進行創業實踐活動,實際檢驗和鍛煉自己的企業家能力。在教學內容選擇上,胡校教師廣泛查閱了英、美、歐洲的教材,認為沒有最理想的教材,因而實行模塊化教學,每個教學模塊參閱了眾多相關教材的基礎上來確定,避免了各教學模塊在內容上的重復和交叉,重視教學模塊內容層次上的差異和銜接。胡校商學院一年制的無文憑,兩年制???,三年制本科,研究生一年制,每一學年學六個教學模塊,各學年教學模塊內容由淺入深、相互銜接,如一年級時學了Managing Individuals at work,內容主要是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等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知識和一般性的團隊管理實踐案例,二年級時學習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s:The Key Issues,內容主要是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問題。
2.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每一學年的六個教學模塊,其中兩個模塊是一學期學完,每個模塊周學時4學時,另外兩個模塊是要學一年的,每個模塊周學時2個學時,也就是說每學期學生同時只學四個教學模塊,每周僅12個學時。胡校大學生沒有我們國內學生要學的語言課(如英語)、公共課(如馬史哲、體育等),12個學時之外的時間都是學生自學的時間。胡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所有課件上網,應用網絡教育平臺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大量資料,特別跨學科的拓展知識技能的學習資料;網絡教育平臺上還有很多師生間、學生間互動的學術論壇,甚至有些課程的考核方式也是要求要求學生在線撰寫學術博客,要求評論同學的觀點等。
3.教學手段多樣化。一個教學模塊由一個教學團隊而不是一位教師任教。通常一個教學模塊是一位領導教師(Module Leader)領導制作課件,其他教師參與教學。首先,以講座(Lectures)方式講述相關理論一個課時,為學生提供課程知識的總體了解并激發學生興趣而不是傳授詳細具體的事實。通常班容量較大,達到近45人,教師會跟據班容量的大小和教學內容的難易調整講授的速度。其次,由三位輔導教師(Tutor)進行一個課時的課堂輔導(Tutorials)。一般通過網絡由學生自由選擇輔導教師(Tutor)分成10~15人的小班進行,輔導內容可以是統計學(Analytical Skills for Business)的計算練習、管理經濟學(Managerial Economics)的案例討論等。第三是實踐性教學。有些課程有實踐活動,如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這個教學模塊,指導學生進行真實的創業實踐活動,實際檢驗和鍛煉自己的企業家能力。第四是計算機輔助教學。正如前所述,網絡教育平臺提供胡校所有課件和大量學習資料以及師生間、學生間互動的學術論壇、學術博客。
4.考核方式多樣化、科學化。胡校課程考核方式多種多樣,有考勤、聽試、案例研究、醫科臨床實踐、卷面考試、小組工作、口試、實習、工作計劃、組合、實踐、口頭報告(演講)、職業行為、項目、建議、報告、研究、隨堂測試、口試(Attendance、Aural、Case Study、Clinical Practice、Coursework、Examination、Groupwork、Oral、Placement、Workplan、Portfolio、Practical、Presentation、Professional Conduct、Project、Proposal、Report、Research、In-class test、Viva Voce)等。胡校教學理念強掉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培養,避免純粹知識的傳授,課程的考核方式多以開放式的考核方式為主,如商學院的課程多以案例研究、報告、研究、口頭報告(演講)、小組工作、實習、實踐等這樣一些開放性的方式進行??疾熘R記憶的封閉式考核(如卷面考試、隨堂測試)較少。有些課程的考核方式是要求在校園網絡互動中完成的,如Learning for Business Success這個教學模塊就要求學生在線寫學術博客,要求評論同學的觀點等。
5.教務管理先進科學。胡校的每個教學模塊的考核說明包括考核方式、考核要求、考核提交方式、提交結束時間、考核評分標準、學術不端的界定和處罰等,都非常清楚、完整、規范,都和課件一起掛到校園網上了。胡校為杜絕學生拖延考核的情形,規定學生的考核論文、作業、實踐報告等不能直接提交給教師,都要交到教務管理辦公室,由教學秘書開具收據,學生以收據證明自己有按時交,如果學生逾期去交,教學秘書將不接受學生的考核材料。而上文提到有些課程的考核方式是要求在校園網絡互動中完成的,要求學生在線寫學術博客、要求評論同學的觀點等或者要求在線提交論文,如學生未按期提交,逾期想提交時,網絡已經關閉,就無法提交了。教師可以給未按時交考核的學生不及格,如果學生論文做的不合格,那教師就給學生不及格,即使全體學生都不及格教師也沒有責任,只要教師是嚴格按照評分標準給的。如果學生論文涉嫌抄襲,胡校有先進的軟件可以復率,而且有嚴格的處罰機制,絕不姑息。正是有了這樣先進科學的教務管理手段和嚴格的教學管理,胡校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才得以實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生的能力才得以保證,從而又保證了胡校的聲譽。
三、提高地方高校經濟類專業教學質量的思考
了解了胡校教學的特點,筆者認為要提高地方高校經濟類專業教學質量,教師應當在分析課程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合理運用并改進教學方法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一方面需要改變重視知識傳授輕視學生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學習胡校,在教務管理、考核方式、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設計等方面進行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經濟類本科課程《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課程定位偏誤、教學手段單一和缺乏實踐、案例教學等問題,然后分別從課程目標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對如何提高該課程教學效果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問題;思考
一、引言
自1926年挪威經濟學家R.Frich仿照“生物計量學”(Biometrics)提出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s)、1933年《Econometrics》雜志創刊標志著計量經濟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以來,計量經濟學已經被廣泛運用于實際經濟生活中,成為經濟學家驗證經濟理論、經濟政策評價,各國分析和預測經濟運行、擬訂經濟發展計劃等的重要工具。同時,在高等院校經濟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得到了極大重視――著名計量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Klein:“在大多數大學和學院中,計量經濟學的講授已成為經濟學課表中最有權威的一部分?!痹谥袊?,計量經濟學的一經引入即得到了迅速發展:1998年7月,教育部將《計量經濟學》確定為為高等學校經濟學門類各專業的8門共同核心課程之一;邱東,李子奈,肖紅葉(2007)的調查表明,設置有經濟類和管理類本科專業的高校中分別有98%和60%的學校都開設了《計量經濟學課程》。應該說,這么多年來,國內高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和教學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不少問題,如筆者在執教中發現,不少學生,特別是文理兼收的經濟學類專業的學生,普遍在學習中存在畏難情緒,甚至一些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且在畢業論文的撰寫中,盡管都學習過《計量經濟學》,但只有不到20%的學生能夠將所學習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和方法應用于論文所研究的問題。由此,對如何做好經濟學類各本科專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授課效果、促進學生能夠運用計量模型分析和研究問題進行探索,顯然具有非常意義。本文將立足于《計量經濟學》的課程特點,從分析現行經濟類本科專業《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著手,分別從課程目標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思考。
二、經濟類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經濟學的一個獨立的分支學科,計量經濟學以經濟理論為依據,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基于實際經濟數據,運用數理統計手段,定量分析經濟活動規律和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證實/證偽和發展經濟理論,對經濟運行進行預測,為微宏觀經濟管理奠定依據。因此,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應用”的學科。然而,在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往往忽視該課程的方法性和工具性特征,造成“重理論,輕應用”等問題,特別是對于經濟學類各專業的本科生,由于文理兼收,部分學生在本課程的先行課程高等數學、概率論和線性代數等課程的學習中,數學基礎知識不扎實,再加上《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導向性的偏誤從而造成學生學習畏難、學習興趣不高和學習效果較差等后果。總結而言,在經濟學類各專業本科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課程定位偏誤,造成教學“重理論,輕應用”問題
盡管《計量經濟學》具有理論課和實踐課并重的雙重性質,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囿于授課時間的限制,更多地將該課程視為了理論課,因此,教學中將大量的課時都用于介紹理論方法――偏重介紹參數估計和各種計量檢驗的原理與方法,強調理論的完整性和嚴謹性,并重視數理推導,而將以案例教學為手段、與實際經濟問題相結合的計量模型應用的實踐教學的授課時數盡量壓縮,由此導致學生在需要運用計量模型分析實際經濟問題時,往往無從下手,不知如何處理數據、如何將模型運用于所研究的問題、如何解釋計算結果等。課程教學的這種導向性偏誤,最終導致《計量經濟學》喪失了其對于經濟問題分析、管理的工具性作用,使之成為一門理論課和數學課。
2.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單一
有調查顯示,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五大問題之一是教學手段較為單一,課程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模式的灌輸性、填鴨式特點突出,造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性交流、討論不夠。此外,對于期末學生成績的評定,主要側重考核學生對公式、方法和理論的掌握,而較少考核學生對于這些知識應用的掌握。
3.缺乏實踐和案例教學
盡管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安排了實驗、作業等實踐性教學內容,但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之間的結合不夠,二者之間往往是分離的,且時間銜接上往往脫節,導致二者獨立而非協調一致的兩個教學環節。另一方面,實踐教學中的案例教學,立足于實際經濟問題的適宜案例較少,且受學時限制,案例分析的過程過于被簡化和壓縮,導致學生在應用模型分析問題時,計量模型建立、數據搜集和處理、模型計算和診斷等每一個建模環節都存在諸多問題。由此,難以實現以實踐教學促進理論教學和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目的。
4.計量軟件操作訓練薄弱
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實踐課程,《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必須包含相關計量軟件操作的訓練,如Eviews、SAS、SPSS等。對于學生計量軟件操作技能的訓練,包含在上機實驗環節,而實驗學時的安排往往較少,如大多數高校,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學時安排為64學時左右,而其中實驗學時只有6-8個,時間安排上的先天性不足,難以保證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計量軟件操作的訓練,最終導致學生計量軟件操作技能較差,在畢業論文環節難以運用計量模型來分析和解決相關經濟問題。
5.教學內容安排缺乏前沿性和時代性
在經濟類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上,主要偏重介紹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經典計量經濟學,包括最小二乘估計、經典假設被違背時的檢驗和修正等,幾乎不涉及現代計量經濟學中分支之一即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而對于經濟類的學生而言,其應用計量經濟學的主要領域是微觀和宏觀經濟問題分析,所依據的是時間序列數據,而時間序列數據的平穩性與否除了可能導致對經典假設的違背,更對于實證結論的可靠性具有決定作用。但在現今的教學中,基本不涉及該內容的學習,其他協整、Granger因果檢驗等時間序列計量模型的內容更加不被涉及,由此導致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欠缺前沿性和時代性。
三、提高經濟類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思考
由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本身對于學習者的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以及統計學等偏數學的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具有較高要求,而經濟類的本科生數學功底往往不夠扎實,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學習不可避免地會形成畏難情緒,再加上《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教學目標和課程定位偏向性錯誤等問題,必然導致經濟類本科生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學習效果較差。因此,要搞好經濟類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必須先對課程的教學目標界定清晰。具體地,對于經濟類本科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應定為為學生能夠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熟練操作一門計量經濟學軟件,并基于軟件操作能夠運用《計量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在該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思考如何提高經濟類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1.教學內容的安排要妥當,并適當向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拓展
經濟類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內容安排,應以經典計量經濟學的回歸分析為主,重點在違背經典假設的異方差、自相關、多重共線性等的檢驗及修正,同時,要增加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中關于數據序列平穩性及其檢驗的內容,以避免學生在運用計量模型時由于所采用數據序列不平穩造成“偽回歸”問題,還可以增加協整和Granger因果檢驗等內容。此外,對于這些計量經濟學模型和方法的介紹,其目標定位應該是使學生“知其所以然”而不必“知其然”,即要使學生能夠運用相關計量方法和指標來解釋、分析計算結果,而不必必須明了相關計量指標背后的數學原理。這就要求在教學中,盡量簡化和減少數學推導,而對于數學功底較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鼓勵其了解相關數學公式的推導,且在考核中不要求學生對于數學推導的掌握。
2.重視應用,加強與其他經濟學課程的聯系
理論和方法是應用的基礎,應用是對理論和方法進一步深入的學習和掌握,對于《計量經濟學》這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來講,教學中必須重視如何運用相關計量模型來分析實際經濟問題。而現實經濟問題,往往也脫離不了微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以及金融學等經濟學課程的范疇,這些課程是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理論基礎,因此,運用計量經濟學的模型和方法分析實際經濟問題,就必須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加強與其他經濟學課程的聯系,加強經濟思維的傳輸和經濟理論與實際問題的結合。
3.增加案例,以提高《計量經濟學》的應用教學
在教學中,增加案例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最終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計量經濟學》的相關模型去分析實際經濟問題。具體地,所選擇的案例一方面要能夠被相關經濟理論所解釋,即具有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案例所涉及的問題是經濟社會的熱點,這樣可以便利地引導學生思考計量模型中的自變量和因變量、統計替代指標如何選擇,并最終加強學生對計量模型應用能力的培養。
4.加強計量軟件操作訓練
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的便利,在課程教學中加強對計量軟件如Eviews的操作示范,另一方面,適當增加課程作業環節,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熟練計量軟件的操作。此外,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實驗課的學時,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計量軟件操作的訓練。
5.完善考核方式
對于課程的考核,以往重點考核學生對相關計量經濟學原理、方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多采用測驗考試的考核方式,從而不利于學生應用計量模型分析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完善的考核應重點考核學生對計量模型應用的掌握程度,這就要改變和完善以往的考核方式,改為“作業+測驗+課程論文”,并賦予三個環節不同的權重,如作業20%,測驗和課程論文分別占40%。測驗部分重點考核學生對計量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作業部分重點考核學生對計量軟件的操作能力,而課程論文部分則可重點考核學生運用所學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
摘 要:以計量經濟學等為核心課程的經濟類本科生培養機制下,量化研究在經濟類研究中越來越普遍,但量化研究需要大量數據的支撐。為實現本科生量化研究能力的培養,同時提升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需要開設經濟類專業院校構建教學用數據支持平臺,為教學服務。
關鍵詞:經濟類專業;量化研究;數據支持平臺
當前經濟類學生的培養體系中,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以數量研究為特征的學科成為了核心課程。經濟類本科生不僅需具備良好的經濟學專業知識,還需具備一定的量化研究能力。而在量化研究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確實地使用當前經濟運行的實際數據進行分析是必要的。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環境,建立為經濟類專業的數據動腳平臺就成為必然之選。
一、數據支持平臺概念
所謂的數據支持平臺是指為學生提供可獲得教學和研究的相關經濟數據的軟件和硬件的集合,具體可設計包括:數據采集實驗室;數據分析實驗室;數據庫(數據建設實驗室)等。數據支持平臺是一個集成平臺,可作為整個經濟類專業開設學院的基礎平臺。
二、數據支持平臺建設的重要性
數據是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撐,這一點對經濟學科尤其重要。
首先,由于科研基礎的薄弱和信息獲得的滯后性,公開的二手數據目前科研工作價值逐漸降低。收集獲得第一手數據值得重視,基于自身一手數據的論文有絕對的競爭力。數據支持平臺可以提升整個經濟類院校教師的科研水平。
其次,學生參與數據收集、數據整理,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無疑提升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對自身感興趣的經濟、社會問題,以及發生在身邊的現象收集數據,加深對社會問題的理解。同時在問卷中,與受訪者聯系,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社交溝通能力,不但使重要的社會實踐,而且增強學生就業和就業后的社會適應能力。
再次,可作為經濟學院的對外合作的一個窗口。
三、數據支持平臺內容設計
1、定位
數據支持平臺應當作為經濟類相關專業通用的數據平臺,成為特色實踐和特色教學的重要內容。它應當為教師提供教學和研究所需的數據,同時也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研究的數據支持。
2、服務對象
數據支持平臺的對象包括了服務主體的服務內容。其中服務主體主要是為校內外教師和學生提供服務,服務內容包括了校內外教師和學生的問卷調查、學生的科研以及社會實踐、與統計和計量經濟學等相關課程相銜接的實驗和實踐、此外還可以考慮對校內開放,有償接受其他文科學院學生科研,為其他學院教師科研有償服務;接受學校委托進行師德學風、學校建設、大學生生活、就業等等調查;向社會開放,接受企事業、地方政府、咨詢機構、社會公益組織等等委托為其調查。
3、調查功能
數據支持平臺的調查功能可以包括多個方面,具體而言:
(1)市場調查:主要針對產品品牌知名度、市場滲透率和市場占有率,居民消費觀念、消費習慣和生活形態,媒體覆蓋率接觸率和廣告到達率等。主要委托對象是工商企業、媒體單位和研究機構。
(2)社情民意調查:主要包括居民對市政建設、環境治理、治安情況以及就業、教育、住房現狀的評價。此類調查主要由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委托。
(3)行業行風調查:包括政策透明度、辦事程序和辦事效率以及辦事人員工作態度等。主要服務對象為黨政糾風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大型企業集團,如工商、稅務、公安、銀行、電信等。
(4)社會熱點問題、分配問題、公共服務評價調查等
(5)網絡調查。這是這個數據支持平臺發展的方向之一。從前瞻性角度來說,隨因特網發展和電腦普及,網絡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網絡是最大的受眾媒體,網絡調查將是統計調查未來發展方向。私密性、敏感的、設計人文生活的熱點話題、包括政治統計都會在網絡進行。因此個數據支持平臺必須能開展網絡調查。
四、數據支持平臺技術模塊設想
數據支持平臺可包括:數據采集實驗室;數據分析實驗室;數據庫(數據建設實驗室)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中:
1、數據采集實驗室
數據采集方式可包括包括傳統的問卷調查和電腦輔助調查兩種。具體而言,傳統的問卷調查的問題設計是電腦輔助調查的基礎,因此應與保留,作為輔助調查手段。電腦輔助調查模塊要集成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系統CATI和計算機輔助人員訪問CAPI(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具有高智能的問卷評價體系,以及可以與通行數據庫對接。CATI系統通常的工作形式是:訪員坐在計算機前,面對屏幕上的問卷,向通話另一端的被訪者讀出問題,并將被訪者回答的結果通過鼠標或鍵盤記錄到計算機中去;督導在另一臺計算機前借助局域網和電話交換機的輔助對整個訪問工作進行現場監控。CAPI系統通常的工作形式是:問卷由計算機管理與呈現,被訪者回答的結果被訪問員(或被訪者)通過鼠標、鍵盤、手寫筆或觸摸屏等直接記錄入計算機內。訪問結束,數據通過互聯網、郵寄或無線網等方式傳送到中央服務器。匯總后的數據無需做太多整理便可直接用于統計分析。
CATI和CAPI都有現成的技術和成套軟件。CAPI是發展趨勢,因此我們這個模塊選擇集成CATI功能的CAPI系統,因此需要新購置電腦中有一部分是移動電腦,承載面訪功能。
2、數據庫(數據建設實驗室)
對于一些收據如就業、教育、住房等需要定期、長期、連續調查收集,這樣經過很多屆學生、多年的積累,可以匯集成自有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可以支持教師的科研創新團隊,同時可以對外出售、租用、轉讓,因此必須加強數據庫的建設。
3、數據分析實驗室
數據分析實驗室主要包括了建立可考慮有已有的計量分析平臺、由學院前期購進SPSS完成。
綜上所述,為提高經濟類本科教學的質量,提升相關專業教師的教學和研究水平,特別是培養經濟類本科生的量化研究能力,構建數據支持平臺是具有必要性的。通過數據采集實驗室、數據分析實驗室和數據庫三方面的建設,為教師和學生全面提供了教學和研究所需的數據支撐,并且還可為學校內外的其他教學和研究單位提供服務。因此建立數據支持平臺具有現實的意義。
【摘 要】如何培養和提升經濟類專業本科生的思維和能力一直是國內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我國大學經濟類專業教學一直以來都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輕視思維和實踐能力的訓練,針對這一現狀,本文結合國外教育發達國家的經驗,以英國胡弗漢頓大學商學院為例,比較中英兩國經濟類本科專業在教學內容方面的差異,并嘗試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經濟類專業本科生的思維和能力訓練的教學內容改革。
【關鍵詞】中英 經濟類專業 教學內容
目前國內、外經濟類本科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還有許多差異,本文擬在我們以往教學和教學研究的基礎上,對經濟類本科專業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過我國高校經濟類本科專業與英國胡弗漢頓大學商學院在課程設置、教材選擇、教學內容開發等幾個方面的系統比較研究,并借鑒胡弗漢頓大學的長處,改進本校的教學內容,找出適合培養高素質的經濟類本科專業畢業生的最佳途徑,使學生得到全面訓練,從而不僅具備必要的知識結構,更具備較好的適應未來工作所需的心理素質和操作能力。
一 胡弗漢頓大學商學院教學內容
本文選擇教育發達國家――英國的胡弗漢頓大學商學院為例,比較該校商學院與我國特別是地方高校經濟類本科專業的教學內容。之所以選擇該校,一方面是因為胡弗漢頓大學是英國第五大公立大學,是一所教學型大學,也是中國與英國政府首批公布互認學歷的英國院校之一。胡弗漢頓大學設有商學院、教育學院、健康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應用科學學院、科技學院、法律、社科及傳媒學院、體育、表演藝術和休閑學院八大學院,共開設有280多個本科專業課程以及90多個碩士和博士專業課程,學科門類廣泛。學校目前擁有23000多名在讀學生,其中來自120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人數約2500名,中國學生有200多名。另一方面,本文作者先后于2009年、2010年到胡弗漢頓大學商學院訪問,對該校的教學進行了全方位的實地調研。
胡弗漢頓大學商學院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經濟學原理、國際商務、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及慣例、具有較強的國際貿易業務素質和能力,能熟練掌握運用英語和計算機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的全面發展的高技能人才。胡弗漢頓大學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培養,避免純粹知識的傳授,因而其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教師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手段和考查方式、教務管理方面都圍繞著其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來設計。其教學內容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實行模塊化教學,教學內容實時更新,同時避免各模塊內容的重復和交叉。英國的大學,經濟類專業幾乎沒有統一的教材,學生也沒有統一的課本。胡弗漢頓大學的教師在參閱了眾多相關教材的基礎上來確定每個教學模塊的內容,避免了片面依賴某一本教材導致的內容落后或各科課程在內容上的重復和交叉。各個教學模塊的內容每年都會有所更新,教師總是千方百計地選擇最新的、最有發展前景的、就業率最好的內容來組織教學。無疑,不局限于教材、注重實踐的開放式教學更易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第二,重視教學模塊內容層次上的差異和銜接。胡弗漢頓大學商學院一年制是無文憑的,兩年制???、三年制本科、一年制研究生,每一學年學六個教學模塊,教學模塊設置層次分明,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相互銜接,如一年級時學了Managing Individuals at work,內容主要是管理學、組織踐案例,二年級時學習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s:The Key Issues,內容主要是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問題。各學年課程也會根據形勢每年不斷翻新。
第三,教學內容和時數遠低于我國,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自學。每一學年的六個教學模塊,其中兩個模塊是一學期學完,每個模塊周學時4個學時,另外兩個模塊是要學一年的,每個模塊周學時2個學時,也就是說每學期學生同時只學四個教學模塊,每周僅12個學時,胡弗漢頓大學的大學生沒有國內學生要學的語言課(如英語)、公共課(如馬史哲、體育等),12個學時之外的時間都是學生自學的時間。
第四,在大學一年級設置經濟學方法論課程,學生一開始便進入經濟學研究的角色。網絡教育平臺上還有很多師生間、學生間互動的學術論壇,鼓勵本科生為主的俱樂部,他們在這里可以與教授和校友進行交流,并可參加由俱樂部組織的其他實踐活動。甚至有些課程的考查方式也是要求學生在線撰寫學術博客,要求評論同學的觀點等。
第五,教學內容安排和教學手段配套,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而非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師講述相關理論為學生提供課程知識的總體了解并激發學生興趣,而不是傳授詳細具體的事實,課堂輔導課時較多,輔導內容多是幫助學生鍛煉思維、掌握實際計算、實踐操作等能力,重視實踐性教學,有的課程指導學生進行真實的創業實踐活動,實際檢驗和鍛煉自己的企業家能力,重視計算機輔助教學,胡弗漢頓大學利用網絡教育平臺提供所有課件和大量學習資料以及師生間、學生間互動的學術論壇、學術博客。
第六,注重文理學科相互滲透和融合,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內容安排彈性大。胡弗漢頓大學鼓勵學生跨學科學習,拓展知識技能,胡弗漢頓大學所有課件上網,應用網絡教育平臺提供大量資料供學生自主學習。
第七,重視教師教學能力培訓和網絡技術的培訓與支持。胡弗漢頓大學定期舉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研討和專家講座,教師可以根據需要網上報名預訂。如果想學習胡弗漢頓大學的校園網和教務管理系統如何使用等,教師可預約IT部門,IT部門會專門安排技術人員對教師進行一對一的指導。
二 目前國內經濟類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經濟類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營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在有效培養不僅具備必要的知識結構,更具備較好的適應未來工作所需的心理素質和操作能力的經濟類本科畢業生方面,我國高校經濟類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教材選擇、教學內容開發等多個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我國高校經濟類本科專業學生上課任務太重,自主學習不足。在我國高校經濟類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上,公共課占有很大比重,如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還有英語、數學等課程,此外,專業課、專業基礎課也有很多。在大學一二年級,馬史哲平均每學期3個學時,英語平均每周4個學時、數學平均每周4個學時,導致學生一周五天、每天近6~8節課時都在聽課。三、四年級雖沒有公共課,但學生的課程也能達到6~7門之多,也是一周五天、每天近6~8節課時都在聽課。學生每周自主學習的時間較少,填鴨式的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第二,經濟類專業各科課程教師教學依賴教材,教學內容開發、更新不足。我國經濟類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一般四年一調整,經濟類專業各科課程教學由主講教師負責,由于對教師沒有提供持續的師資培訓,教師知識更新、教學能力提升都依賴自身的自學和摸索,因而很多課程教學的主講教師片面依賴教材,不能自主開發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更新緩慢。
第三,經濟類專業不同課程教學內容有重復交叉。如國際貿易、國際服務貿易、國際技術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國際商務談判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使用的教材內容均有部分重復,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照本宣科,把握不好課程的側重點,往往忽視了因材施教。
第四,經濟類專業一到四年級課程設置沒有把握好內容層次上的差異和銜接。不同課程的開課學期安排應考慮課程的難易、課程間在知識上的聯系,如應先學完高等數學、統計學,再學計量經濟學,而且應將計量經濟學安排在剛剛學完高等數學、統計學之后的學期,否則學生在開課前就已經遺忘了相關的準備知識了。
第五,教師教學時在教學內容、案例選擇等方面重視理論的傳授,輕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通常是先把經濟理論講給學生聽,然后選擇相關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理論、記憶理論,這樣的教學方法,理論知識傳授的效率較高,但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沒有得到訓練。而國外高校是先讓學生分析相關案例,指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相關理論。顯然,由學生自主思考得出相關理論,學生會理解、記憶該理論更深刻,而且鍛煉了學生自己思考的能力。
三 開發我國高校經濟類本科專業教學內容的思考
了解了胡弗漢頓大學教學內容安排的特點,筆者認為我國高校經濟類本科專業應切實改變重視知識傳授輕視學生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課程設置方面進行改革,教學內容實時更新,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選擇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教師應當在分析課程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創業、就業需求,結合學校的具體實際選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主的模式,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
第二,在教務管理、考核方式方面采取有效的輔助措施,強化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對理論知識記憶的考查,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生在教與學中的主體作用。應在網絡教學平臺應用、學生考查方法等幾個方面創新,系統地研究針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從根本上實現由“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的培養方法。
摘 要:在我國,地方本科院校是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要生力軍。在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面臨著多種學科交叉與新型學生不同要求下的雙重挑戰,在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構建和完善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統一教學標準、完善以現代經濟發展為核心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打造觀念與專業雙重過硬的高校師資隊伍、充分借鑒國外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建設的經驗是解決此類困境的主要出路。
關鍵詞:本科院校;專業教學;經濟類
處于我國高等教育教學體系中核心層級的本科院校教學,承擔著向國家和社會輸送優質人才的主要任務,本科教學的質量保障與未來發展遠景是關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國處于知識經濟飛速發展與社會進一步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需要大批高素養、多學科、應用性的專業人才,特別是具有深諳經濟發展規律、具有扎實經濟類專業的高級人才,因此,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的教育教學便顯得格外突出和重要。繼“211工程”、“985工程”和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之后,教育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為本科院校的持續穩定發展給予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的重要力量,本科院校每年為所在地區輸送了大批經濟類專業人才,他們構成當地經濟建設影響力的重要一極,成為各企事業單位發展的中堅力量。
一、經濟一體化下經濟類專業本科教學面臨的挑戰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與知識經濟的快速增長,整個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是國家發展與人才培養不可規避的問題。經濟一體化包括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兩個層面,其中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各國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形成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有機體;而區域經濟一體化則是指通過降低各方之間的交易成本,提高貿易自由度,實現要素、產品的自由流動,達到資源的一種優化配置。[1]在此背景下,經濟類人才培養在高等教育體系中重要性日趨明顯,同時,傳統經濟類人才培養模式也面臨諸多挑戰。
(一)多學科交叉背景下的課程體系重構
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將世界各國拖入一個不可分割的球形體里,任何國家、任何個人都不再是封閉發展的個體,體現在經濟類專業教學上,高等院校必須以寬闊、長遠和高效的發展眼光進行專業開發與課程設置,其中多學科性是專業培育中的最突出特征。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重要一員,我國必須遵守國際通行的游戲規則,遵守相關的國際法規和國際慣例,同時也要運用這些法規和慣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需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法學知識;信息技術的更迭換代使世界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地球村,經濟類專業依靠信息網絡改善自身的運行方式和運行效率;數字是經濟類專業人才賴以生存的基本技能,特別是一些以數理模型為基礎才能開展的微觀金融學、金融工程學,數字應用能力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除經濟學知識與法學、信息技術、法學等知識進行交叉教學外,經濟類的專業課程還要整合人文學科等眾多知識,不僅將學生培養成為專業人才,更要將其培養成為綜合型、復合型人才。
(二)新學生特征要求下的教學方式轉變
目前,我國本科院校學生基本處在“90”后,他們具有鮮明的思維特點和認知特征。在思維方面,他們思想前衛、觀念超前,特別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具有超前的成熟和縝密;在認知方面,他們智商高、創造力強、具有較強的認知和運用新事物的能力。[2] 同時,他們在學習知識時,具有很強的叛逆意識和功利思想,需要高等院校與專業教師的正確引導?!?0”后大學生有著以往世代大學生不同的性格特質,這決定高校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不斷轉換教學方式。傳統單一的、僵硬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越來越無法滿足和適應現代學生的發展需求,如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是包括本科院校在內的各級各類高等院校思考的重要問題。現代大學不再是封閉的象牙塔,高校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和校園,經濟類專業教學需要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增強與企業的互動與合作,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知識也是本科教學中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當前地方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教學的現實困境
(一)教學觀念滯后,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
經濟類專業是與社會相伴相生的專業,具有明確的促進社會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的基本功能。我們培養高層次、高質量的經濟類實用型人才,必須具備國際化的視野。目前,由于國家在政策上、制度上、經費上投入的不足,使眾多地方性本科院校缺少優質的師資培訓機會,加上教師隊伍在學歷、資歷以及專業水平方面的限制,導致教學觀念陳舊,不能在教學內容上加以改革和創新,缺少主動將課程開發與最新的專業發展動態進行有效地結合起來。我們處在知識快速更替的時代,高校教學內容應走在經濟發展的前端,成為社會發展的引領者,然而事實往往事與愿違,一些學生在高校中學習到的知識,當走入社會往往成為無用的陳舊品,面對新工作往往要重新學起。從我國目前經濟類專業設置與課程建設取得的成就來看,盡管比以前具有一定程度的更新,但真正從理論體系上全面更新經濟類教學內容,增加實踐內容的份額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專業設置的呆板與課程內容的陳舊,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發展缺少活力,不僅不能和國際高校同等專業相比,甚至被國內重點大學的相關專業拋在后面。
(二)教學方式單一,學生主體地位缺失
教育教學改革是我國教育領域一直倡導的重要思想,如果說在基礎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話,那么在地方高校本科教學上卻存在諸多問題。目前,我國經濟類人才市場出現嚴重的供需脫節現象。一方面,眾多本科院校的經濟類人才嚴重過剩,另一方面,符合企業需求的實用人才卻又相當缺乏。究其原因,包括經濟類專業教育在內的高等教育,仍未擺脫過去傳統的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如不能充分利用案例教學、小組討論和實際調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教師機械式的填鴨教學嚴重損傷了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的嚴重缺失?,F代教學應是教學相長理念的充分貫徹,應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的重要平臺,但是在現實教學活動中,不僅學生關鍵能力沒能得到充分彰顯,教師教學經驗往往未能得到預期性地增長。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來說,在生存與發展空間日益狹小的情況下,需要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經濟類人才增強國家整體的競爭力。因此,從根本上改善傳統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主體能動性,走出一條具有專業特色的教學模式是增強地方本科院校社會貢獻力的重要途徑。
(三)課程定位模糊,地方服務功能不足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的學生培養方案,自從專業開設后,基本沒變過,教學計劃陳舊,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靈活性。[3]其中課程定位模糊是課程設置的主要問題,體現在經濟類專業上,眾多地方本科高校在課程定位上前瞻性不強和專業性不足是制約專業發展的兩大因素。前瞻性不強主要表現在高校不能依據國際或國家經濟發展態勢、行業信息來進行課程設置和定位,往往造成課程跟著行業跑的被動局面;專業型不足主要是指高校經濟類課程包含內容過多,重視專業通識性的同時,卻忽視了專業性。地方本科高校以服務地方經濟為主要發展基礎,特別是對于實用性和應用性較強的經濟類專業。加強與高校所在地區的互動,促進與企業的有效合作交流不僅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地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從我國地方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教學現狀來看,教師與學生實踐能力嚴重缺乏。由于地方高校沒有諸如省部級高校嚴格的評估體系,教師僅僅滿足于教學與科研工作,而與企業之間的互動較少,獲得行業發展信息的路徑也較為狹窄,僅依靠原有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維持教學現狀。教師知識與技術的老化,進一步影響到學生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這種與地方發展、行業發展等完全割裂的教育教學行為,不僅使高等教育社會服務功能無從體現,也影響到經濟類后備優質人才的培養。
三、地方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教學的出路與思考
經濟類專業是一門致用學科,與普通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基本要務的本科院校,應不斷規避現有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地區實際、高校情況與專業特色,在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政策框架下,進行最大程度的改革與創新,培養更多觀念新、能力強、素養高的國際化經濟類專業型人才。
(一)構建和完善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統一教學標準
本科教學質量標準主要是指由公認機構制定和批準的,關于本科教學活動或活動結果并反映本科教學質量的指標和參數的規范性文件。[4]本科教學質量標準不僅能對高校教育教學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也能起到重要的評價和管理作用。目前,我國還沒有明確出臺一套針對地方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教學的質量標準體系,因此,構建和完善該套體系應成為我國未來本科院校建設和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制定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統一教學標準,應遵循質量標準應與高校自身辦學和人才培養目標一致的原則,即國家相關質量標準的出臺應充分考慮地區差異、高校差異與專業差異,在標準體系不失原則性的情況下,增強其彈性機制。同時,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統一教學標準應正確合理。合理的教學質量標準期望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前提和減少教學質量固有誤差的關鍵。[5]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在衡量地方院校本科教學質量標準時,既要使其滿足一般的學術標準,也要建立正確的教學質量期望,并根據社會與行業的不斷變化來調整這種標準與期望。專業統一教學標準的構建是規范我國地方本科院校教學的基礎環節,只有在該標準體系下進行本科院校教學改革,才能對我國本科層次的經濟類專業人才培養起到良好的制度性保障。
(二)完善以現代經濟發展為核心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現代經濟發展需求是我國各級各類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地方經濟類人才輸出機構的生力軍,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學中,必須逐漸祛除與現代經濟發展要求不相符的各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加強本科院校教師駕馭觀念提升基礎上,徹底轉變我國經濟學科以傳統經濟學為主的教學思路,在不斷創新經濟分支學科的基礎上,構建新型經濟學教學觀。在具體教學環節中,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將之貫徹于實踐,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第二,學術型與應用型課程同時并舉。高等教育具有教學、科研與服務的三項基本功能。諸如國際金融、國際商法等理論性課程應保證其學術性特質,注重理論寬度與深度。而如公司融資、金融機構經營與管理、投資理論等微觀類課程,應突出其應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點,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對業務知識的感性認識,增強理解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第三,注重經濟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調節市場運行和交易行為的最重要制度基礎就是法律。[6]因此,進行建設符合現代教育與現代經濟雙重標準的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必須融合以法學、數學、統計學等多門類、多學科知識。
(三)積極打造觀念與專業雙重過硬的高校師資隊伍
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形成辦學特色的重要途徑。各類本科院校應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提升教師教學理念,如研討會、學術報告、實地調研、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打破教師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范疇,增強教師的社會性和復合型特質。在專業水平提高方面,各類本科院校應積極鼓勵通過學歷提升、校際訪學、在崗培訓、科研合作等多種手段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由于經濟類專業特有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高校應鼓勵教師參與本地區的經濟建設工作,如參與社會兼職、承接社會項目等方式,使教師的發展真正融入到本地區的社會發展中。在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中,應貫徹“走出去、請進來”的師資培育策略,在鼓勵高校教師外出學習和培訓的同時,積極引進海外杰出人才或留學人員,將國際先進的經濟理念注入到高校整體發展中來。在師資培育的同時,各類本科院校應完善自身的教師獎懲制度和制定防止優秀教師流失策略。通過實施獎懲制度,激發教師教學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通過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等多種手段保證教師隊伍的長效穩定。
(四)充分借鑒國外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建設的經驗
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教學的有益經驗,是促進我國相關專業教學質量提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先進的教育理念、完善的學科體系、靈活的培養模式、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歐美國家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教育與產業間的良性互動和循環。我國地方本科院校在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專業特色,將國外有益辦學經驗整合到高校整體建設架構中。例如,澳大利亞高校會計專業在學位種類方面,具有單一方向和雙方向兩種,學生可根據自己未來的職業設計或理想選擇不同的學位課程進行學習,以滿足社會或企業中不同職業的實際要求。[7]諸如此類的國外高等院校辦學模式為我國經濟類專業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模板,各類本科院校根據自己實際需要“各取所需”。在借鑒國外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建設經驗的同時,要重點明確兩個問題:第一,借鑒國外高校辦學經驗,必須以充分了解本國、本校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避免外國經驗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第二,借鑒國外高校辦學經驗,必須以科學的精神、務實的態度將有益經驗落到實處,避免流于形式、拿來主義。
【摘要】本文以分析經濟人才的培養現狀為起點,進而闡述了大學經濟類專業“2+4”人才培養模式,最后從三個方面提出了經濟人才培養模式調整戰略。
【關鍵詞】大學;經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經濟人才培養現狀
1.教師隊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跨越式的發展,經濟類專職教師隊伍的絕對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且增速在不斷加快。但相對于學生規模的增長速度而言,專職教師數量相對不足。經濟學、工商管理、企業管理類專業的專職教師數占全部專職教師數的比例不到9%,但需要承擔培養15%本科學生的任務。大學本類專業教師在實踐經歷、國際交流經歷、學位層次、市場經濟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從事經濟學教學的教師所占比例最大,為17.6%;其次是工商管理,為14.2%;最少的是財政學,為3.3%。
2.教師和學生最重視的質量因素。經濟類專職教師認為,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專業知識和社會責任感是最值得重視的五個質量因素。大學生認為,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實際工作能力、交際能力和專業知識是最值得重視的因素。
二、大學經濟類專業“2+4”人才培養模式
(一)人才培養“2”主體的生長環境
經濟人才培養的“2”主體,就是大學教育體系、社會實踐體系雙軌層面的有效溝通、結合并發揮協同效能作用。當代大學應為經濟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實踐環境,一方面注重學科、教改、科研,開好經濟類專業課程,一方面注重師生的成長發展,抓好創業精神的培養。
(1)專業課程。應與其他課程同步發展,主干(核心)專業課程應從第一學年起開設,做到大學專業不斷線,一學年比一學年深化,確保專業課程在公共課程、基礎課程中協調、雙向、共生發展,有效生長,然后再在專業公選課程、跨學科公選課程中得到深化、拓展、發展。
(2)創業精神,一要以學生為本,確立以學習為主體的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應符合培養目標要求,體現“加強基礎、拓寬領域、更新內容、優化素質、培養能力、注重實踐”的課程建設思路,如形成必修、選修、講座(跨學科公共選修)、實踐等多樣化的長、中、短課程體系類型和內容形式,注重方法多樣性和學習個性化發展;二要開辟建設校內外創業基地,為學生提供創業展示平臺。如實習基地、活動園地、產學研創場所等,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創業實習、創業計劃賽、職業規劃或生涯設計賽等,以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三要“走出去,引進來”,開辟創業成功人士講座、報告會等,或通過報紙、電視、互聯網絡等提升創業精神意識,廣泛利用學校內外一切社會資源和人際互動關系力量,有效引導大學生走創業成才之路。四要優惠的政策、良好的環境、寬松的制度保證,以及設立創業基金、成立聯誼會等,使學生成為創業樂園中的主要成員,以形成人們工作實踐的共識或對社會現實與社會環境認同。創業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大學生成就自己未來事業的路徑之一。
(二)人才“4”要素培養內涵
1.綜合性。一是知識體系的綜合性。在制定與實施人才培養計劃中,大學經濟專業教育要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通過專業設置的調整與課程體系的完善,諸如理順公共課程、基礎課程、專業課程、選修課程和跨學科選修課程的適當比例并有機結合,既不“過分專業化”,又結合學生課外指導性學習計劃和社會市場經濟實踐,進一步完善教育對象的知識結構,使之具備較為科學合理的經濟專業或綜合知識結構體系。二是素能結構的綜合性。三是綜合生存能力。四是系統思維能力。
2.學習型。所謂學習型,就是要在大學培養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等生存智慧和終身學習能力,尤其是自學能力,熟練掌握科學學習和自學的方法,鍛煉自學的意志,養成自學的習慣,完善知識結構體系。在人才培養實踐中,大學應根據學科的特點、課程改革趨勢和課程的設置等,通過大學教育和各種多樣化實踐性教學活動,培養大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一般包括創造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指導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
3.開放式。由于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世界的全面開放,這要求大學本科院校必須完善教學、學術管理體系,加快培養大學生的開放思想意識、開放觀念心態、開放知識結構、開放能力體系,通過大學辦學理念開放、教育內容開放、教學方式開放等多種內容形式,建立研究性教學、研究性學習的大學教學方法體系,探索培養學生開放意識與開放能力、合作精神的新途徑、新方式,這是開放式人才培養的目標。
4.國際化。從創新模式看,國際化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站在時代的高度,擁有國際視野,以開放的心態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國際化人才,即在具有高精尖的業務水平前提下,其具體素養表現為:(1)從知識結構和專業素質看,國際化人才一要有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與跨文化交流能力,二要有國際化的知識結構和世界市場經濟觀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略。其知識結構應以扎實的文化、科學知識為基礎,以專業為主干,實踐能力為核心,既有較深的專業造詣,又有較寬的知識面和操作技術能力。(2)從創新意識和能力上看,國際化人才要有良好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其能力結構應具有較強的綜合開發和實踐應用能力,具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3)從跨科學技術上看,要熟悉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等技術,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和應用能力,能運用全球網絡及各種媒體獲得信息并做出正確恰度的選擇、處理、利用。(4)從生存智慧(心態)看,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與人合作溝通的交流能力。
三、經濟人才培養模式調整戰略
1.模式實踐選擇。建模是通過模式分析過程確定目標和現實,而模式實踐選擇則是目標和現實之間的橋梁,即在模式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多個可行性模式,并從中選擇一個能應對環境變化、經濟發展機遇和挑戰,與科技發展、人才培養需求協調一致的經濟人才培養模式。在模式實踐選擇過程中,必須從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整體綜合把握,充分考慮國家政策、地區發展、區域社會經濟培養模式等因素。
2.培養措施策略。培養措施是培養的具體化,是保證培養在一定目標年度內實現的對策方案。培養措施的確定既要進行縱向的研究,也要進行橫向的比較??v向的研究主要是了解以往的經濟人才模式對經濟人才的培養造成什么樣的影響,而橫向的比較主要是總結其他大學本科的經濟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經驗教訓。
3.完善經濟人才政策體系,形成經濟人才發展機制。(1)經濟人才選拔的政策。培養與引進結合。大學在經濟人才選拔方面的政策,諸如大學生到企業和社會相關的領域發揮才能,通過政府資助、引進項目以及學術研究成果評價體系鼓勵經濟人才在經濟建設有所成就。(2)經濟人才培養政策。一是培養政策,實行“雙軌制”。一方面通過大學正規教育來培養經濟人才,一方面是經濟人才的繼續教育和項目研究或市場經濟實踐中開發人才資源。(3)經濟人才激勵政策。激勵政策,內外激勵結合,從單一到雙管齊下。大學本科經濟人才培養激勵政策的側重點在于物質資助。對有突出成績的人才予以重獎,鼓勵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性。如凡獲學術研究獎的學生,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應該制定多樣化的、可選擇的、立體型的激勵措施機制,增加激勵措施的有效性、長期性和體系性。
摘要:討論式教學法是以啟發式教學思想為基礎。在老師的提示、引導下啟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并且在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的互動式學習和思維,從而使學生掌握教學知識點,提高認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列舉了討論式教學法的兩種分類,總結了討論式教學法在中國經濟類專業本科教育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法;經濟類專業;本科教育
一、討論式教學法的概念及社會背景
最早的大學出現在古希臘時代,當時并沒有專門的人進行授課,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對某個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所以,大學從本質上屬于一個研究機構。那么,怎樣在本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研究精神,是現代大學本科教師應當重視的問題?,F在我們提倡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優秀的思維品質。原蘇聯教育理論專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的態度,不是死記硬背教材上現有的知識與結論,而是通過分析和研究教材上或有關材料中沒有明確闡述的,似乎是隱藏著的因果關系和規律,去證明一個解釋或推翻另一個解釋?!?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主張用辯論和對話的方法發現真理,將其稱之為“精神助產術”。因此,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又稱為“蘇格拉底式教學法(socratic method)”。其實,我國春秋時期的先賢孔子,其“述而不作”、“誨人不倦”的作風無疑是討論式教學法的一個鮮活的例證。一部《論語》,并無長篇大論的理論體系,我們能看到的是一位智者與弟子們就各個問題展開的討論和對話。
現代討論式教學法是以啟發式教學思想為基礎,在老師的提示、引導下啟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并且在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的互動式學習和思維,從而使學生掌握教學知識點,提高認識的一種教學方法。經濟類本科教育中現在已經比較充分的發掘了課堂教學潛能,能夠借助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向學生講述經濟類專業的相關知識。通過案例教學法,促進理論教學,使學生明晰理論原理的運用條件、場合和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媒體教學法根據經濟學本科專業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F有的這些教學方法,教師是課堂的主角,雖然使學生建立起了關于經濟類專業系統性的知識結構,也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學生的思維,但是其缺陷亦十分明顯:一是教師思維代替學生思維,使學生整堂課都不得不服從于教師思維的轉動,沒有時間去思考,學習處于非常被動的狀態;二是把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忽視教學過程既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過程。這樣,既不利于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也不利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和提高。而討論式教學法有助于拓寬學生學習的思路,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系到實際應用中,加深對文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利用該教學法組織教學;教師作為“導演”,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學生則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意識的思維探索活動。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問題一忍考―探索―解答”的積極狀態。學生看問題的方法不同,會從各個角度、各個側面來揭示經濟類專業知識點的內涵。如果就這些不同觀點和看法展開討論,就會形成強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學生的高度興趣和注意,從而產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協同性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是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教學思想。
二、討論式教學法的分類
(一)分組討論式教學法
“每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長,每一位學生在小組中都能發揮作用。換句話說,這個作用不一定是僅僅體現在對具體問題的獨到見解或處理方法,既可以是組織活動,也可以是歸納總結,或是發表評論。只要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就能獲得一定的知識和相應的學習體驗。所以,教師在分組前應考慮學生的特長和能力,按照不同的討論類型,不同的討論主題,既可以把能力類型相類似的學生分為一個討論組,也可以在同一小組間進行能力上的搭配與協調??傊?在分組討論式教學中應注意貫徹學生能力理念,尊重學生個體能力的差異。
從學生的終身發展來看,團隊合作有利于學生的社會化。傳統的教學是針對學生個體進行的,教學所要實現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分組討論式教學活動不但要分數,更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所以,分組討論式教學的對象,不是學生個體,而是討論小組。在小組中,學生們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討論,互相傾聽,集思廣益,形成整個團隊的合力,得出討論結果。所以,分組討論式教學中要注重貫徹團隊合作理念,注重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二)啟發討論式教學法
“啟發討論式”的教學,不同于傳統的“講述法”,它的基本做法是:環繞教材的中心要求,設計一系列互相聯系而又不斷深化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引導他們得出正確的結論,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組織學生繼續探討,不斷鞏固和擴大學生的認識,把整個教學過程變成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能力的過程。
對于經濟類專業來說,可以引進一些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從這些身邊的實際問題引出知識點。比如可以根據當天的經濟新聞或廣播展開分析,或者根據以前自己接觸過的經濟現象引出主題。
“啟發討論式”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在教學過程當中,師生共同活動,改變了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學習被動的局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感到這樣上課很有勁,收獲大。
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復習課和習題課。因為在這種時候,學生對許多知識已經有了了解,但可能有些地方還是似懂非懂,或是理解不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師再進行系統講述,一則講不勝講,時間不允許,二則學生會感到重復無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針對這種情況,按章節把有關的基礎知識,容易弄錯的概念和需要綜合提高的問題結合起來,提出一系列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們感到這些問題“乍看并不難,但要回答好卻不是那么容易,因為書上并沒有現成的答案?!睂W習和討論很有興趣,復習也就容易收到效果。在相當一部分新課的教學中。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筆者認為,無論復習舊課還是講授新課,共同的一點是,都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皢l討論式”教學,以其生動而具體的問題,吸引了廣大同學,調動他們內在的求知欲望,促進他們的思考,這對他們吸取新知識是十分有益的。
三、討論式教學法在中國經濟類專業本科教育模式下的應用
在本科經濟類專業討論式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
織和引導討論。討論式教學大致包括如下環節。
(一)課前準備
1.選題設計。課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起點行為,精心設計命題,選擇案例。案例是經濟類專業本科討論式教學中最重要的素材。選擇案例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典型性。教學案例應當從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凝練出具有代表性的,以便于學生通過案例理解知識點。第二,疑難性。教師選擇的題目應當是理論難點、社會經濟熱點和學生困惑點。題目有一定難度,對學生而言更有挑戰性和成就感。第三,真實性。教師所選題目盡量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只有在鮮活的原生態經濟案件中去探尋不確定的答案,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專業素養。
2.資料準備。課前教師要深入把握討論的問題及相關的背景知識,并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觀點或問題有所預見,避免出現現場問題不能及時做解答的尷尬情況。教師準備好討論的問題及其背景資料,最好提前告訴學生,給學生以充分查閱資料的時間。
(二)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課前指導。教師要在討論式教學中發揮引導作用。在正式討論開始前,教師在簡短的時間內宣布課堂紀律和討論規則,并向學生概括介紹所討論問題,從多個側面打開思路,鼓勵學生拓寬知識面,積極發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動精到的指引不僅使學生很快地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進入角色,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思維方向,啟發學生的學習情緒。
2.組織協調。教師的組織協調能力是課堂討論激烈、有序進行的關鍵。在討論式教學中,教師要做到:(1)認真傾聽。教師要學會做一個傾聽者和欣賞者。這種態度既要表明尊重學生,又可以及時抓住學生發言中的思想火花和認識盲點,進行歸納概括。(2)控制討論的節奏和方向。在學生陳述和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應敏銳地捕捉新問題,形成新的興奮點,不斷的把討論引向深入。如果在討論中發生中斷,氣氛沉悶,眾口一詞,不能形成真正的辯論,教師要另辟蹊徑,打破僵局,指引學生從不同角度切入問題。(3)評價激勵。討論時,教師應當記錄學生陳述和問答作為平時考核成績,并針對學生發言與討論主題的相關性、回答的深度等,隨時進行必要的點評和鼓勵。
3.評述總結。討論結束時,進入總結評述環節。教師對討論的過程予以歸納,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以解答,并且分析各方面意見的利弊,梳理清晰思路,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對那些尚未定論的前沿性問題,要在研究方向上加以指引,激發學生在課外繼續進行拓展性的思考。
討論式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不是任何教學內容。任何課型都能用該法組織教學的。形式主義的討論只會浪費時間,甚至還會帶來許多問題,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至于討論式教學法如何更好地在課堂上運用以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功能,還有待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