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7 05:36: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村小學美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村雖然有不少學生擁有美術天賦,但往往因為所在學校教學設施簡陋、師資力量薄弱等原因而得不到正常的美術教育,一些農村薄弱小學的美術課堂成了名副其實的擺設課。但農村的孩子渴望美術老師!其實喜歡美術的農村孩子很多,但是很多的農村學校連一位專業的美術老師也沒有。為此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這樣:
一、我們要提高農村薄弱學校的美術教育工作,就應該因地制宜地利用農村的優勢(處處發現資源美:山水田園,小橋流水人家,牛背上牧童與短笛)開展美術教學。認識到提高農村學校美術教學有效性,美術教師做個有“心”人很重要。留心、細心,處處發現資源美;關心、耐心,提供學具助發展;恒心與愛心,教學協作勤指導。不但提高了美術教學的實效性,還使農村兒童參與美術實踐,獲得一定的美術素養,促進農村美術教育發展。下面具體介紹如何就地取材上好農村小學美術課:
1.樹葉貼畫造型教學。農村學生出門見山河,抬頭見樹木。各種各樣的樹葉是貼畫教學的好材料。樹葉千姿百態,與很多物體的形狀相似,用樹葉來貼畫各種物體,既經濟實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繪畫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美術課前可引導學生按要求采集各種形狀、顏色的樹葉,放在舊書里面壓平,陰干備用。上美術課時先讓學生備好剪刀、膠水等,然后指導學生在圖畫紙上勾畫草圖,再選用合適的樹葉修剪后組合拼擺后粘貼成畫。
2.麥稈造型教學。春天,金黃的小麥豐收了。農村學生總喜歡玩,他們把麥稈當吹管,吹出各種悠揚動聽的樂曲,模仿自然界各種動物的叫聲。其實,美術課還可進一步激發學生這種興趣。教師可預先安排學生每人帶一小把麥稈。在美術課上先讓他們修剪整齊,然后像樹葉貼畫那樣指導學生拼、擺、貼,連成各種圖案。
3.布貼造型教學。布貼畫是一種既古老又新穎的藝術,它源于歷史悠久、應用極廣的民間刺繡的貼補工藝。而作為畫的一種獨立表現形式,它又給人一種嶄新的印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布的花樣日益繁多。為此,布貼藝術造型教學,也是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的好方法。可利用不同顏色、不同花紋的布角廢料,剪貼成不同題材的布貼裝飾畫。不僅豐富了美術課程資源,而且可以讓學生用布貼畫扮亮教室、居所。
4.刨花貼造型教學。農村家庭制作家具后會有很多的刨花,我們可以收集起來貼成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先選長條平整的刨花在溫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擦干、著色并壓平,接著構圖(想好你要貼一幅什么圖畫),最后剪刨花并粘貼。若能用精美的畫框裝裱起來,效果更佳。
此外,黃豆、蔬果、糧食、石子、玉米秸、樹皮、樹根、吹塑紙、瓷磚、易拉罐等都是絕好的美術資源,在學生靈巧的手中都可以變成一幅漂亮的畫或者是另一個有用的東西?!吧钪胁皇侨鄙倜溃侨鄙侔l現美。”每一位美術教師都應做個有心人,善于在紛繁的社會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煉適合于學生的美術資源,潛移默化地培養鍛煉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術課程資源在農村蘊藏著豐富的開發潛力,只要我們師生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就會發現身邊的美術課程資源真是享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要當好農村美術老師,就要做到讓農村孩子和家長們“走出農村”了解日新月異的當前發展形勢,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人類的進化也越來越完善,對人才素質和教育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村孩子,對美術沒有任何概念、興趣,首先要激發這些孩子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特有的魅力(作為美術老師衣著要比較前沿、整潔,發型美麗、大方,從視覺上沖擊和感染學生,讓學生認為學過美術的就是品位高;向學生們展示自己的得意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們有要是我也能畫出這樣的畫兒就好了的感嘆,并及時予以鼓勵),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在實際訓練中,組織不同的學生練習不同難度的繪畫部分,以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因材施教。
三、農村教師應正確看待先進的設施設備先進的設備為美術教學帶來了便利,實物投影儀可以放大所需的圖片,多功能設備可以制作視聽效果極佳的畫面。因此當我們的農村教師看完城里教師運用先進設備上的一節節精美的美術課后,誤認為農村美術教學與城市美術教學之間的差距就在于此。農村孩子沒有城市孩子會畫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不得不承認先進的教學設備促進和改善了我們的教學。但先進的教學設備畢竟是為教學服務的。沒有這些設備是否就會影響教學呢?我想不會。凡高、畢加索、達?芬奇難道是先進的教學設備教育的結果嗎?不是。其實要教好學生,無論是農村的學生還是城市的學生,關鍵在于我們美術教師。我們美術教師要懂得美術教育,要知道怎樣幫助學生懂得美,表現美。
任何一個農村美術教師都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不能因為學校不重視美術,學校缺乏應有的設施設備而自己忽視美術教學,甚至為自己的不負責任找合理的借口。我們應該利用農村當地的資源,因地制宜的尋找素材,自制教具教好美術。就像有的學校利用當地黃土,引導學生進行泥塑,并組織全市美術教師進行泥塑教學觀摩?,F在的農村雖然窮,但他們也是家家戶戶有電視,那些精美的畫面,學生電視上見得多了?,F在的交通如此發達,學生進城領略城市的風光與繁華也不是什么難事。而且,對于美術教師來說,教學設備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而已,重要的還是要切合農村學生的實際,尋找到他們的能力能夠承受的教學方法??傊鳛橐幻r村美術教師,我們要盡心盡力地引導學生感受身邊的美,把美傳播到每個學生的心里,傳播到農村的每個角落。改變農村美術教學是我們每個教師不容推卸的責任。
摘要美術教育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擬針對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更好地完成美術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美術教育;現狀;對策;興趣
美術教育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德、智、體諸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也是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在青少年美術教育功能凸現的今天,美術被視為培養青少年文化素養、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件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
一、我縣當前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
武鳴縣是壯族的發源地,壯民族文化滋養了這里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近些年來,經過兩基達標建設,武鳴的教育事業雖然得到了較快發展,但也還有一些讓人堪憂的地方。據調查了解,目前農村小學美術教育配備的專業美術教師(此處所指專業教師是指由師范院校美術專業畢業,具有美術專業知識和美術教育知識的教師)比例較小。擔任美術教師的,有不少是一些能寫會畫的教師,而這些教師中有90%還兼任其他課程;在調查中,我還發現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個別學校里,美術、自然、歷史等課程的任課教師竟然是即將退休或是病痛纏身的教師或是學校行政人員,這一點與美術教師專業化、專職化的要求格格不入,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在教學模式方面,美術課的教學模式大同小異,幾乎都是以下三種:一是機械式的要求學生“畫”出教科書上某一頁的花草或鳥蟲等;二是即興式的要求學生畫出教師指定的某個物體、物品,有時甚至是一把椅子、一張桌子,美術教學被片面的理解為“寫生”等技能,以至于對學生作品評價的標準是:像與不像;三是教師一筆一畫臨摹示范,學生依樣畫瓢,沒有多少創造力,學生創作缺乏個性和創意。
由于缺乏專業教師,而且長期采用機械僵化的教學方式,小學生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被掩蔽和扼殺,學生對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沒有一個初步的、基本的了解,僵化了個性,致使美術實踐能力低下。
二、原因分析
一是受傳統思想觀念、地理位置的影響,一些高校的美術畢業生貪戀城市,認為到農村小學是“大材小用”或無用武之地,不愿到生活與工作條件艱苦的農村工作,甚至放棄分配。
二是學校為給其他學科的教師排夠課時或照顧老弱病殘,而讓這些根本不懂美術的老師教美術,或讓美術課只停留在課表上,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
三是美術教師“多功能”使用,或成了基礎課教師,或成了跑腿的、打雜的,使之不能專一地去研究自己所教學科。如:開展第二課堂輔導學生,為學校辦板報、墻報,為各班級布置教室,為節日慶典和上級各種檢查活動寫標語、布置會場、美化環境等等。
四是美術課非統考科目,在評職、評優、晉級等方面不便計算成績,工作辛苦又得不到承認,加之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設施落后,導致一些農村小學工作的美術教師“得過且過”,無為而“教”。
三、搞好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一些對策
一個國民素質的高低能決定一個民族的興衰。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學生的素質也決定一個民族的未來。搞好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真正重視農村學校美術教育,切實增強教學設備的投入,按“普九”和“兩基”達標的標準配齊設備。同時,要改善美術教師的教學條件,每學期應提供一定的教學業務經費,以保證美術課教學活動和戶外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比如我在學校里就是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的美術繪畫比賽、作品展覽和組織學生外出參觀觀摩,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和活躍學校的氣氛,也得到了家長的支持。
二是要真正提高美術教師的地位。在美術教師的評職、評優、晉級、獎金等方面要與其他學科的教師一視同仁,并能根據美術科的特點,建立相應的、公平的考核考績制度。鼓勵美術教師從“課內”走向“課外”,多帶學生出去觀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要使美術教師擺脫邊緣人的狀態,對美術教師為學校文化環境布置、輔導學生參加各種比賽、組織各種慶典活動等,都應該視為教師的工作量,真真正正尊重他們的教學勞動。
三是要改變傳統以來小學教育只注重語文、數學的陋習,樹立全面發展,綜合提高的素質教育觀念,屏棄“副科”必須為語文、數學的教學需要讓路的思想。同時開拓創新,加大專業美術人才的引進。畢竟沒有人才,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陳舊僵化的問題,無法直接改變現狀。
四是要把美術教學工作列入教學常規的檢查項目,制定教學工作檢查制度,包括教學、教案、教研、教改、美術活動的開展、經費和設備添置等,并開展聽課、評課制度、教師基本功競賽等活動。加強對教師的教學評估和綜合素質評估,要有計劃地對美術教師特別是兼職美術教師進行在職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
五是經常開展有關美術的教育教學活動,對美術教師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培訓與交流,采用內部交流學習與外出觀摩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積累經驗與素材,讓美術教師了解美術發展新動態,改變消息閉塞、呆滯,從而提高美術教師的自身業務素質和工作積極性。
總之,21世紀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多層次的教育,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將會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重視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就要轉變觀念,真正地把學校美術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的軌道,保證美術教育的投入,加強美術課程教學,努力改善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落后面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摘要]本文從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發展中存在的經濟制約、認識不足、師資力量缺乏等現狀出發,闡述了這些因素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不利影響及其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
美術教育是一種文化教育活動,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開設美術教育課程是以課堂教學為手段,向學生提供一定的美術知識與技能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認知能力以及創造力。它是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課程之一。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藝術生活中的部分教育也有了深入的了解,美術教育重新被重視起來。然而,現階段河西走廊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
一、經濟滯后嚴重制約著河西地區美術教育的發展
河西地區地處西北,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雖然近年來教育方面的投資也在逐年加大,但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經費投入還是很有限。
在農村,由于經濟投入及文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中小學藝術教育業面臨硬件設施設備缺乏等方面的問題,而美術教育也被教育管理者所忽視。
根據筆者調查,河西地區中小學生有75%生活在農村,而農村學生的素質教育狀況又不為人們所關注,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被重視的程度更低。河西地區大多數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都因沒有配置專業的畫室和有關美術教學的用具及材料,致使學生對美術這門課程缺乏基本了解。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全面認識。另外,由于城鄉文化差距的懸殊和農民對素質教育的不理解以及淺薄的意識,也導致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落后。
地方經濟發展滯后,學校美術教育的投入較少,家庭經濟的限制和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不足,都深深影響和制約著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
二、對美術教育認知存在的不足
就河西地區美術教育而言,城市家庭經濟相對寬裕,家長對素質教育的認可、對孩子教育的投入,使得城市的學生基本上可以受到正規的美術教育;而且校外的美術輔導班也具有完備的設施條件,充實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美術的認識。而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呈現出相反的特點。其主要原因在于農村學校及家長片面追求升學率,注重語、數、外的的學習,而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少數學生因學習不好被老師推薦學習美術,以尋找升學的捷徑。這種思想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對藝術追求的積極性。與此同時,也使其他學科的教師對美術課程存在偏見。由于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美術課程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色彩和在素質教育中應有的地位。
三、美術教育師資力量匱乏
在河西地區,美術教育師資力量匱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方面,由于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以及各方面的條件制約,導致河西地區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很難吸引接受正規美術教育的教師充實師資力量。專業美術教師人數相對較少,大多數專業美術教師都集中于城市和離城市較近的地區從事教育教學活動,農村地區就少之甚少了。
另一方面,隨著美術專業教師的增多,分配到各個中小學的專業老師也多了起來。按理說,應該在軟件上有所提高,而美術專業畢業的教師又不受學校重視,不能從事自己的專業,而被學校安排到低年級從事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等教學工作。這種錯位的教學情況使專業教師的技能得不到發揮和合理應用,嚴重浪費了師資。美術教師絕大多數不是專業教師,他們都主要從事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整天忙于備課、批改作業,根本沒有時間顧及被稱為“副課”的美術課程。在課堂上,學生也只限于臨摹課本作品,在教學中又以平淡的口述專業技能技巧為主,能刺激學生感官的實物較少,了解不到基本的美術知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都不高,課堂氣氛沉悶,大大影響了美術教學質量。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受到當地經濟條件、師資力量以及認識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學校大多缺少基本的美術教學設施設備,學生在審美能力與表現能力方面與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在這種現況下,怎樣取長補短,發揮地域性優勢,推動河西走廊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顯得極為迫切。
四、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
首先,經費問題是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的瓶頸。為此,學校應該適當地加大對美術教育經費的投入,改善設施設備建設。
其次,聯系農村美術教育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提高美術教育的地位。農村是自然風景無限好的天地,擁有許多城市無法比擬的美術教育自然資源,其中豐富的自然景觀、田園風情都是學生繪畫的好題材。但是,由于多年來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受到落后觀念的影響,發展一直都非常緩慢。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要加強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意識。從本地的實際條件出發,利用有利條件開展一些特色的美術課程。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組織學生以采風的方式去寫生。這樣的活動不但可使學生切身領悟到大自然的美感,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發現素材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要提高農村家長對素質教育的認可和文化意識的追求。
另外,農村中小學有著更加便利的條件去接觸民間文化、鄉土風情等資源。因此,學??梢栽O置相應的美術興趣小組來發掘個別學生獨特的才能,并通過這些發掘、搜集和學習,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國家和祖輩的歷史,并通過這個平臺把握中國傳統文化,彌補其他設備、設施方面的不足之處。還可以針對美術教材、設備設施不足的情況,結合當地資源,就地取材。比如有些美術教材上的手工制作課,就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把課本上不好準備的那些材料換成校園里可以找到的樹葉、果子、泥土等材料來進行創作。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了他們對材料的綜合利用及創造力,而且還提高了他們對美術教育不同程度的認識。
聯系農村教育實際,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大自然的美,從而表達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是提高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最后,合理利用美術教師資源,提高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美術教育的關鍵環節是教師的教學方式的實施,而教師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方式是否得當。目前,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的專職美術教師原本就少,而且大多數都不是專業教師,缺少美術教學經驗,也使美術教學出不了成績。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盡快提高河西地區美術教師的自身素質。首先,可以為農村美術教師提供更多學習交流的機會,教師也應該努力學習加強自身各方面的文化素養,這樣就會具有更寬廣的知識背景和更強的審美感知能力。其次,對中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受能力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為基礎改進教學方法。另外,還可以根據農村的教學條件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根據學校現有的教具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學校也應加強教師專業技能的培訓,鼓勵和支持教師深造,增強專業技能,提高專業素養,以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提高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更新教學理念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協同合作以及美術教師的積極參與。
總之,經濟發展的滯后、對美術教育認識的不足以及美術專業人才的嚴重匱乏等因素都阻礙了河西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開展,河西地區的經濟也有了穩步發展,相應地政府也應加大在教育方面尤其是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方面的投入。只有解決了資金問題,轉變觀念,才能促進河西地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大發展,徹底改變其落后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美育與他教育不同,它是通過“寓教于樂”的方法以實現“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美化自身的教育目的。美術這門課程的開設不是培養畫家為目的的,而在于培養孩子從小有一個好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懂得和增強美育學,學會欣賞美、學會實現美和創造美。過本人的教學實踐與探索,談一點自己的膚淺的體會,應從以下方面來進行。
一、溝通感情,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的融洽是=與否決定了教育的教學質量。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促進教學質量的高,反之就會阻礙教學質量的提高。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新型的教育價值觀已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時空觀,一種平等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師生關系正在建立。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雙方在這種交流和溝通中獲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現。建立新型的這種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如在前進入教室和同學嘮嘮家常,問問同學在上美術課有什么困難和看,拉進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喜歡老師,老師和同學象朋友一樣。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有的孩子的家庭條件較差,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只有深入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發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和諧相處的基礎,教師應該始終明確自己的身份是學生的服務者、學習到引領者和興趣的激發者。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一旦被激發,他們就會自覺地要求學習,自然地要求上進。
二、激發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農村教師更要充分利用現有設備,通過直觀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創新能力,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學習,就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就非常有必要。教師可通過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像、幻燈、影碟等,讓學生觀看和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和教學示范,才能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所學的剪、拼、撕、粘、折等制作方式,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和技能的培養。改變以單純傳授知識和模仿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學中采用富有時代特色的新穎有趣、邏輯性強的內容來調動學生的創新興趣;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實踐中進行觀察、思考、想象,鼓勵學生努力美、欣賞美、創造美,逐漸形成相應的技能,學生只有在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了愛好,培養了興趣,將課堂知識變成獨立的操作技能,才能培養其美術的創造的意識。
三、培養學生美術技能
美術是一門藝術,它與技術有著必然的聯系,可以說沒有造型技能就沒有美術。因此可以說,美術又是一種技術活動。技能訓練、技巧的形成是美術活動中的重要過程。技能又是創造力中“行為能力”要素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說創造力是整體,技能也是整體的一部分。我們在強調創造力養成的同時,又不能排斥技能訓練。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首先應培養學生基本的美術技能。就像英語中的字母,語文中的拼音、偏旁一樣,要小學生掌握使用最初級的藝術語匯的技能,為更復雜的美術創造提供能量儲備。這方面的學習可以通過欣賞和實踐兩個途徑來實施,如向學生介紹和傳授優秀美術作品的技術特征;通過作品風格對照,揭示形成風格的要素;通過形式與內容關系的分析,使學生對各種藝術語匯運用有所了解,如形狀、色調、材料的肌理等形式元素的語言性把握……這一目標向教學提出較高的要求,即基本技能的學習應與對美術作品的欣p結合,不能為技能而技能,其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視覺感受性的培養,促使其審美經驗不斷積累,為進一步創造儲入能量。
四、因地制宜搞好美術教學
上美術課要準備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積木等,這些材料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如果沒有這些材料,美術課便難以開展。為了改變現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美術的創造力,我提倡學生將農村隨處可見的材料引入課堂。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在繪畫時,可以選擇節約材料的形式,教學用線條為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構圖技巧,還能培養學生的寫生能力和豐富的在創造力。以農村中所見為題材進行寫生或創作,不僅形成特色,還對學生進行了愛家鄉的教育。在上工藝課時,做到靈活多樣,除了簡單的剪紙外,還可以讓學生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想象、創意,剪出與眾不同花樣來。對泥塑,沒有橡皮泥,可以利用田間的泥土,泥土的多少不受限制,這樣更能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創造力。樹葉也是農村到處可見的,用各種各樣的樹葉制作樹葉畫,學生特別感興趣。還可以利用家里的蔬菜和水果制作果塑雕看,可讓學生真正體驗生活帶來的樂趣,體驗藝術的魅力,同時使課堂更加有活力。在欣賞課時,除了欣賞書本上的作品外,還可以走出戶外,欣賞家鄉的新樓房,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培養其立志為家鄉作貢獻的思想教育。設計十年后家鄉的面貌,如樓房、馬路、學校的樣子等,可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無限延伸。
總之,在農村小學搞好美術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但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有極大的愛心毅力,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土地里辛勤地耕耘,那么農村小學的美術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換發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美術課程標準對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學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科學整合教育資源,巧妙運用教育技術裝備手段,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學會學習、學會創作的新型人才,綜合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教育部門也在努力改革與創新,逐步加強學校的師資力量,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及環境。由于中小學美術教育技術裝備的普及,國家對農村教育在技術裝備的科學管理與規范使用上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農村中小學開設了較為系統的美術課。然而,從目前情況看,農村中小學在教育技術裝備這一塊上雖有較大的投入,但長期以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目前還是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結合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簡單探索了如何讓美術教育技術裝備在學生的美術學習中被充分運用,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提高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技術裝備的使用和管理水平。
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技術裝備應用的現狀
美術教育技術裝備,主要指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及投影儀。它的運用,突破了幾只筆、幾張范畫、幾件實物的傳統教學方式。而農村中小學由于硬件辦學條件的落后,存在以下幾個制約因素:
1.美術教育技術裝備的緊缺
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設備一般舊的多、新的少,不夠用,且故障多,只能當作擺設?,F在,國家雖然為農村中小學解決了設備“從無到有”的問題,但要讓設備滿足“形成‘學教并重’的教學結構”和達到“教育技術裝備與教育、教學全面融合”的高級應用境界,那還差得很遠。
2.美術教育技術裝備的維護問題
農村中小學由于對美術教育技術裝備了解的老師比較少,一旦設備出故障,維護起來也很麻煩。目前,大部分的農村中小學校只有一到兩名的信息技術教師,且在這些信息技術教師中,不一定所有的都是專業的電腦老師,他們大部分并未真正懂得如何去維護美術教育技術裝備。
3.學校領導不夠重視
觀念滯后是直接影響美術教育技術裝備應用發展的因素之一。絕大多數基層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校長對農村中小學開展美術裝備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各種畏難情緒。他們多數人認為美術課在眾多的課程中是可有可無的副科。這樣的觀念直接影響了美術課教師的教學熱情和態度,致使美術教師中出現消極怠工現象。
4.專業美術教師緊缺
絕大部分農村中小學沒有專職的美術教師,美術學科的教師大多數都是主科老師兼帶的,由于專業不對口上起課來十分吃力,且課堂效率也不高,更談不上使用美術教育技術裝備。
二、美術教育技術裝備在農村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1.加強美術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推進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重中之重
改革開放以來,信息技術遍布全球,信息的跨越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
2.美術教育技術裝備在課堂教學應用中的優勢
(1)盡可能地設置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情導入,以趣啟智。
(2)幫助老師更清楚地演示教學步驟,快速有效地解決重點難點。
(3)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欣賞一些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開闊學生眼界,生動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通過美術教學技術裝備,讓學生邊畫畫,邊欣賞音畫作品,視覺和聽覺都得到調動,為學生的繪畫活動提供參考和依據,提高學生作畫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
(5)利用美術教學技術裝備更清晰地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進行展示和評價。
(6)將美術教學裝備技術的使用融于教學課堂,有助于減少教師的教學工作量。
三、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學設備在實踐應用中的建議
1.教育部T和學校領導及教師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教育部門應制定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教育裝備實施計劃和有效措施,將美術教育技術裝備建設納入地方教育和社會發展規劃,重點扶持,優先發展。同時還要把美術教育裝備的使用作為推進美術教育現代化和美術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2.管理常規化,加強師資建設,保障教學工作有序開展
要把美術教育技術裝備的管理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管理效果納入綜合考評或考核內容。在管理過程中,將管理工作形成可行制度,學校領導實行定期不定期檢查,以促使美術教育技術裝備在學校得以應用,不搞花架子,不走假過場,實實在在地做,實實在在地用,實實在在地記錄在案。
此外,教育部門和學校應加強師資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一要有維護美術教育技術裝備的電腦老師。二要有會使用、想使用美術教育技術裝備的專業美術教師。三要采取激勵性政策,增強美術教師自身的美術教育技術裝備應用意識。
3.以研促教,促進美術教育技術裝備與課程的整合
加強美術學科的教研活動,促進美術教育技術裝備與美術學科教學的整合,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而逐步實現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現代化。
美術,普世的價值觀認為是泛指創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其實美術這個詞語,在古代是沒有的,美術這個名詞可考的歷史最早是出現于17世紀的歐洲,但也有史學家美術家認為正式出現于18世紀是中葉,而傳入到我國則是在前后傳入,開始普遍叫用。其實美術通俗一點的話來講,就叫畫畫,老人可能叫弄墨,小孩叫水彩,而我們這類從教人員,則叫美術。
在當下的義務教育范圍里,美術也被排入了小學的教育課目里。對孩子來說,美術可以培養他們對人、對物、對事的思考和探究,可以培養小孩的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邏輯能力、賞鑒能力、繪畫能力、描述能力和藝術思維。通過一定時間和程度的培養,可以讓孩子的想象力創新意識和自信心得到增強,激發他們內在的創造潛力,從而實現孩子多項能力的提高。可見,美術對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一生以及他們將來可能有的成就,都有著不可言喻的作用,這得到了全國各地城市學校和教育機構的高度重視,像很多城市的小學里面,甚至有專門用來培養孩子美術能力和功底的美術學堂。然而,據我觀察和了解發現,全國大部分的農村小學教育,美術卻視乎是被擱置了,得不到應有的“一席之地”,那么農村的一些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我在東北的一個鄉村小學任職六年級的美術老師。當我第一天來任教的時候,這里的美術教學設備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單一,沒有專門設立的美術室,簡單的畫架都很少,基本上沒有配備教學用的畫筆和彩色材料。當時我就隱約感到,或許這里的美術教育,沒有我想象中的普及,當地人對美術的認識程度或許還存在模糊的概念。但這并不打擊我對美術教育的熱情和執著。在我的美術課上,我依然本著一百分的責任與熱情來教好每一堂課,力爭讓每一節美術課都不枯燥無味。但是學生們似乎是熱情不是很高漲,就算是自習動筆練習繪畫,也只有少數的幾個同學在認真畫,其他的同學,多半心不在焉,有的甚至是說起話來。
某一天里,我試圖用剩余的半節課來了解一下,學生們是怎么看待美術這門課堂的。我提問了平日里上課都認真聽講、自習都自覺繪畫的同學們,他們給我的回答是他們并不是說非常喜歡美術,也談不上討厭美術,只是家長要求他們對每個科目都要認真學習。我又問了那些平日里不怎么認真上美術課的同學,他們的回答是他們的爸媽壓根就不在乎這個,都跟他們說只要學習好語文數學和英語,將來好好升個中學就行了。那一刻我仿佛感覺我教的不是一群小孩本人,而是在教一群家長!這讓我不禁在想,孩子對美術、對學科的認識,是取決于他們的自我認知,還是取決于他們家長安排下的認知?
其實細細想來,家長的意向安排還是占有很大的因素在里面的??梢栽囅?,一個六年級不染半點俗塵的孩子,怎么會有利益傾向的選擇科目呢?就如上面說到的,一些孩子只讀語文數學和英語,因為他們知道這對于他們考“小升初”有很大幫助,但這樣子的利益傾向很明了,真的是發自他們自己的思考和認知后選擇的嗎?我想多半不是,要不然,還不把我們這些做長輩的嚇一跳,我們的后代,才幾歲就有這樣的城府?因此我想,這多半是受到父母的耳提面命、學校的耳濡目染后所形成的一種屈服行為、從眾行為。其實以小引大、以此為基推理出去的話,我國或許大部分的農村教育現狀都存在這樣的現象:美術學科受到社會觀念、家庭觀念的限制,存在美術學科受到排擠,不受重視、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在美術的功底與繪畫能力上與城市里那些同等教育下的學生存在有較大的差距。隨著這些年來新的課程改革編制和最近這些年的科技的發展和數碼技術的更新換代,我國的中小學美術不再以繪畫為主,而且還增設了設計、版畫、雕塑、手工等新的一些學習內容,甚至連攝影都出現在了一些教科書上,這樣子復雜和多樣的教學,讓一些城市中的孩子都有些消受不了,更何況那些美術教育得不到重視而又缺少教育器材和設備的農村小學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和沉思,這到底是怎么了,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來改善這樣子的現狀呢?
我想這應該得從我們對美術這個學科的認知概念與對待態度做起。從古至今,考試改變命運的這么一種觀念,似乎是已經潛移默化流淌進國人的思想血液里,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的教育都受到應試教育或多或少的影響,在一定的程度上大限制了美g教育的展開。傳統的一些教育里注重的知識點固然是需要鞏固,但是傳統教育中的一些局限性也影響了學生的才能發展。這需要我們用新的觀念來看待,來打破。先前說到了,美術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邏輯能力、賞鑒能力、繪畫能力、描述能力和藝術思維,這些對孩子的一生來說,可以說的比考這三四百分還要寶貴一萬倍,這些能力,可是千金換不來的。學生們通過對素描和色彩畫的創造實踐能夠不斷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通過對審美的不斷提高進而運用自己的創意和技能來表達他們對環境和人類的看法。所以說,中小學生的美術學習無疑是增加了一個讓他們認識世界的新視角,從不同維度提升自身素養,為創造人才多元化社會做出貢獻。因此,美術教育首先要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
再者,我覺得學校對美術的教學重視也應該提高一個層次。由于美術科目在農村小學教育中長期受到“排擠”的關系,因為應試教育的原因,語文數學和英語的小學教師,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和材料,很多學校即使是財政吃緊,也會盡全力來為這三個科目的教學提供足夠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材料,這一來,美術科目教學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設備材料,就無財力可再來采購了。另外有些學校歷屆領導都少有重視這一科目的教學程度,讓美術科目好比如是空設在那里一樣,這也是造成農村美術科目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原因之一。
教育問題一直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政策和偉大事業,無論是全國任何一個地方的教育機構與人民教師,都肩負著這個責任。在今天這個多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學科,都應該被重視,都有被選擇的權利,都不應該又不合理的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的分配,而處在任何學科崗位上的每一位人民教師,不管條件如何,都應該兢兢業業履行責職。因為我們這個多元化的時代與社會,不僅需要高精尖的化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我們還需要演員、歌唱家、美術家等人才,和平年代歌舞升平,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而文化在和平年代,更會得到一個更好的綻放與發揚,所以,對于藝術類學科,特別是美術,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重視和行動的投入,不能夠再視而不見了。
摘 要:針對農村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在審美情趣、對優秀美術作品的了解程度等方面,課堂教學形式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加之以簡單的圖片演示和學生的思考為主,理性知識多而感性材料少。如果能利用多媒體突破常規教學手段,進行動態的畫面演示賞析,就能夠充分地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快速地溶入課堂教學,提高欣賞水平和審美意識,那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農村小學; 美術欣賞課; 多媒體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和現代教育設施設備的大量投入,農村學校的現代化教學條件已經得到了極大改善和飛速發展。針對“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主要以老師的講解、學生練習、鞏固為主,不能充分發揮學生認識的主體性?!盵1]多媒體輔助教學走進農村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多媒體教學在農村美術課堂中的應用,對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審美能力、激發創造力、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拓寬農村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一)擴充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自主欣賞能力
多媒體的應用能幫助教師創設良好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投入到自主學習當中去。因為美術欣賞課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沒有更多的形象的教學素材,學生就覺得枯燥無味不感興趣,所以,上好農村小學的美術欣賞課,多媒體的應用可以解決這一難題。首先利用網絡搜集大量與所上課題有關的圖片、音頻及相關的文字材料等,這樣信息量大的欣賞課脫離了多媒體設備是無法辦到的,如《建筑藝術欣賞》一課,欣賞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點,因為書本上圖片、文字材料并不全面,欣賞實景更是遙不可能,這時候多媒體就能充當最好的輔助工具。其次,我將利用網絡將各處收集的圖片及相關內容介紹編排進幻燈片中。教學時,在優美的音樂的伴隨下,學生一邊欣賞,一邊思考感悟,很快就產生了學習興趣。在個別的細節上,比如對北京故宮漢白玉的石階上的某些精微浮雕、天井上的圖案等一些精微圖案進行放大和特寫,學生看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驚嘆古代偉大建筑的魅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做出自我判斷。因而將多媒體應用于農村美術課堂教學,就能實現形象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美術欣賞課的效果也隨之大為改觀,在想象空間中飛翔構思,審美教育寓于潛移默化之中。
(二)因勢利導,培養學生思維的發展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根據課題進行剖析、示范是必要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手段往往有較大的局限性,學生受老師的示范及思想灌輸等影響,有的學生會極力模仿著老師的繪畫風格,形式單一枯燥,學生的思維被束縛。我在教學時將多媒體集文字、圖形、音頻于一體,為學生展現生動逼真,豐富多彩的教學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中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效果。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課中我是這樣設計的,為了解放他們的思想,我將搜集到的相關海底圖片、音頻,通過編排制作,給學生展現出一部神奇真實的海底世界動畫,有時呈現海底全景,有時出現一群小魚在海草中游動,有時將某些魚放大,不時出現潛水員、潛艇等局部特寫,學生們看的是津津有味,似乎已將自身融入到海底世界成為其中的一員。學生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嶄新的視覺概念所替代。最終個個畫出了自己的生動的海底世界,有的學生還畫出了海底的龍宮,自己開著潛水艇去探險等等。在欣賞構思和創作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非常興奮和積極的狀態。上述的教學形式就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如果沒有多媒體的加入,很難想象會有這么好的效果。
二、改變教學模式,實現現代化教學
(一)改變傳授模式,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在農村美術欣賞課堂的實際教學中,多媒體幫助老師做了許多工作,比如在欣賞建筑、雕塑作品時,如果既看不見實物,又沒有圖片及相關的資料參考,就只能靠老師的口述,學生就會失去想象的空間。這些問題現在都可以通過多媒體來解決來實現,這樣老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精力來考慮如何給學生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如何進行組織、引導、激發、啟迪,使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余地空間更大,從單純被動接受知識變為自主學習探究,這些都促使老師改變以前的教學觀念和模式,來完成新課程新設施下的教學?!艾F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使得以講授為主的傳統的班級教學發展為班級教學、小組教學(小組媒體教學法、微型教學法)、個別化教學和網絡教學(交互式網絡教學、遠程教育)并舉的局面。”[2]利用多媒體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發揮,讓各類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綻放自己的光彩。
(二)應用現代教學設施,實現現代化教學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決策者?!盵3]這對教師的要求是相當高的,尤其是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引入,使得教師需要在備課上狠下功夫,要制作和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師還必須加強專業學習,使之對多媒體教學熟練掌握應用。多媒體在美術課堂中的運用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把老師的“講”轉化為引導學生主動的“學”,使“枯燥”,“呆板”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彩、生趣有動。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還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節學生的視覺、聽覺,激發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能實現多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從而使知識能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形象地展示于學生面前,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多媒體教學模式的運用是現代教育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多媒體教學在農村美術課堂中的應用,這一優點更充分體現在美術欣賞課課堂教學上,能使農村美術課堂教學更快地與城市學校縮短差距,與新課程改革同行,能拓展學生美術視野,彌補學生由于生活空間的限制帶來的審美空白。農村學校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性,正確地、創造性的利用多媒體,樹立全新的教育觀、人生觀,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現代教育模式下,在每個農村教師的努力下,每個農村學生都能畫出自己心中的畫卷。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美育對于陶冶學生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年來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美術教育,許多學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學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部分農村的美術教育由于客觀原因,與城市教育差距仍然較大。如何提高農村美術教育的質量,這應是我們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思考的問題。本文從現有條件下,淺談了目前部分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初探了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應對策略。
一、目前部分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家庭的誤導:孩子在入學前,多數家長以孩子能畫畫而給予鼓勵和夸獎,入學后則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這就使孩子錯誤的認為學習成績是主要的,興趣愛好是次要的,于是本來的天性被慢慢扼殺。家庭構成社會,于是就形成了這樣的社會環境:畫畫是玩,學習成績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的關系,忽略了孩子各種能力、興趣的培養,強制其學習尚不感興趣的文化知識,這樣就扼殺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
我們發現幼兒園和一年級的學生都很愛畫畫,可是到了小學高年級一個班就只有50%左右的學生愛畫畫了,到了初中后就是在老師的要求下,愛畫畫的同學已不到30%左右。當然也許這和升上高年級后學習任務越來越繁重也有相應的關系。
學校重視不足:許多學校的教育意識沒有轉變,在農村有些學校沒有專業美術教師,在前幾年應試教育的約束下,學校多注重學生應試考試科目和學校的升學率,有些學校美術課形同虛設?,F在雖然有較大轉變,但比起升學考試科目來,還是明顯的重視不足。
教師教學方法有誤: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沒改變,上美術課時,因缺乏資料,或圖省事,只教學生臨摹作品,課堂氣氛低沉,講課呆板,是使學生失去興趣的重要原因。這些都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興趣培養。
學生問題:一是學生程度不一,現在很多鄉村小學,學生生活很單調,很多學校不開足美術課程,升入初中后,招上來的是來自各個鄉、鎮辦小學的學生,這些鄉村學生程度千差萬別,造成教師在授課上有很大難度。二是學生沒有學具,美術課很多內容都是學生自己動手繪制,而無論是繪畫還是制作都需要必要的材料,如顏料、畫筆、剪刀、多種紙張等,很多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有限,或家長不予支持,或學生不予配合,或因家、校偏僻,無處購買等等原因,要什么沒什么,使得美術課也難以開展。
二、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應對策略
面對部分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應對。
(一)轉變觀念,社會重視,學校重視:《美術課程標準》中提出一個新的理念:“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認識美術”,意在告訴我們一點,美術學科不再是單純的技能學科,而是具有人文性質的課程,是一種文化學習。它不但承擔著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人生價值觀,并內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的教育任務,而且
又承擔著人類文明的傳承與發揚的教育任務。社會、家長、學校應該充分認識美術學科的重要性,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學校應有序開設美術課程,而不是流于形式。學校應提供一些必備的簡單教具:一個學校美術教學器材不足,也是無法上好美術課的。美術教師連畫架、畫板都缺乏,怎么練好基本功,從而去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學校圖書室關于美術方面的書籍太少,或是干脆沒有,無異于斬斷教師的營養活水。另外,學校給美術教師外出進修、培訓、聽課的機會很少,學校對美術教師的評價不講“方式”,也會造成美術教師心情懈怠。以上問題,學校都是應該力求改進的。
(二)、教師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則應當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為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給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不斷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能保持專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學習興趣,日久天長,學生就會逐漸形成對學習的“持久興趣”。持久興趣愈濃,學習動機就愈強,努力程度也會愈高,從而徹底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學習的主人,從而增強自學、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和自我識別、自我評價及自我控制能力。
應用多媒體手段輔助美術教學,增加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也是目前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美術課堂教學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和要求。它給美術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時空自由,增加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教學內容“化不見為可見,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直觀”。與傳統美術教學手段相比較而言,多媒體教學具有省時、省力、直觀、靈活、生動、容量大等特點。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和魍車慕萄形式相比,應用多媒體手段輔助美術教學,使得美術課堂素材更加豐富,有限資源得到無限使用。因它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增加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總之,只要家庭、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美術教育一定會健康、穩妥的向前發展,全民的素質教育一定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摘要]鄉土文化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深厚的發展歷史,是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瑰寶,是富有民族色彩的文化傳承。學生對各自家鄉美的感受必然是不一樣,每個人心中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美麗家鄉,就如一千個人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課堂上,提倡學生以自己心目中的家鄉為素材作畫,這堂美術課將是精彩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激情及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深厚情感。
[關鍵詞]小學美術;鄉土課程資源;課堂教學
我國的鄉土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鄉土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民族文化資源,蘊含著傳統文化的骨血,也是當代思想者的精神家園。美術作品其實是生活中許多人與事的縮影,鄉村美術課程素材是課本上的要點與師生在生活中互動的交匯點,鄉土資源能使我們的美術教學釋放出無限的魅力,同時也能有力地推動了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技能,進而得以提高美術文化素養。
一、利用鄉土資源開發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必要性
鄉土美術教學是精神和情感“歸家”的“帆船”。當今的生活節奏太快,人們似乎被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建筑物、時裝等所迷惑,成為消費品的精神信徒。特別是學生,當提到舊時的水車時他們不知水車為何物。在現代生活中,時代性、科技性、技術性、虛擬性充斥著我們的大腦和視野,當代美術教學的目標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有此重任一一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讓下一代找回精神的家園,讓他們生活在真、善、美之中。
二、利用鄉土資源開發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途徑
(一)利用地域特點中獨特的鄉土資源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求美術教師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所以美術教師應在教學中,結合學校實際的地域特點,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對地域資源進行挖掘、整理、組織成教學內容。教學中教師盡量發掘和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地域素材,從地域資源中挖掘出豐富的教學內容。目前,我省農村廣泛的實施新農村建設,各個鄉鎮的建筑針對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特點來進行改建,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一有效資源,讓學生欣賞各個鄉鎮的建筑特色和豐富的民族特征,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內在體驗,學生學得主動、愉快、生動活潑。
(二)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進行教學,引發學生想象力
如W生每天都見到的樹葉就可以引導他們從材料的形狀、顏色、質地等進行想象。如一片銀杏葉,教師通過投影放大葉子,讓學生更清楚地看清它的形狀,然后進行想象。同時,教師可適當變換葉的位置和數量:葉柄朝下,像亭子、蘑菇、傘……葉柄朝上,像船、掃帚、裙子……兩片葉子左右相交像蝴蝶,上下相交像松樹等等。當然想象不是隨意喚醒,它受到學生自身水平,實踐經驗和社會活動條件的制約,因而有的想象盡管豐富、有趣,但教師還要注意引導,使之更加合理、可行。
(三)利用豐富的人文資源教學,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多樣
打破美術教材作為唯一美術課程資源的局限,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地方美術資源。因為鄉土美術從生活中來,使人感到真實、親切、動人:還原到生活中去,雖然經過加工,但卻又讓人感覺真實。這樣的內容更貼近生活,更具有親和力,完全可以將生活引入美術教學。由于我們學校周邊很多村寨都有少數民族,受其影響,這一帶的居民以家紡生產為主,鑒于這些特點將原先比較枯燥的圖案知識融入到家紡用品中來。如《美麗的圖案》,首先用生活中學生常見的家紡生產過程讓學生觀看,讓其體會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家紡設計。然后瀏覽一些家紡作品,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作品并說說其中圖形排列的規律,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圖案的基本知識。將這些學生平時生活中常見但又不太了解的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學生特別感興趣,教學效果也很好。這樣用地方文化與專業知識相結合,使得學習的知識更加生動和實用。
(四)在建筑的載體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學習
建筑的學習內容是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可避免的內容,從繪畫再到撕紙拼貼,美術中對建筑的學習形式可謂豐富多彩。但是美術教材中體現的建筑的概念離學生還太遙遠,不能真正的體現本地建筑的特色。這就需要在小美術教學中將優秀的本地建筑充分的融入教學的過程中,每一個地方建筑風格都存在相應的差異,要在本地建筑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進行欣賞。比如在對寺廟祠觀的欣賞中,教學方法可以先參觀,讓學生充分的過程祠內的建筑特點,把握好建筑的結構,然后讓學生進行線描與速寫。由于這些建筑都是集繪畫、雕塑、工藝與一體的具體深刻教育意義的建筑,蘊含很高的地方文化底蘊,可以使學生在接觸這些建筑的過程中,了解先輩們創造的不易,認識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風格之余,也能創造具有時代特點的作品。
(五)利用變遷的風俗,適度開展美術教育
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是美術活動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其關鍵在于一個“度”的把握,要以農村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成熟度為依據。在時間的維度上適度超前,在空間維度上合理控制,同時要適合教師的勝任程度,不能簡單地把適應成人專業美術教育的那一套方法“減低難度”或“放低要求”在學生身上實施。美術活動適度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智力和個性得到開發“點”到為止,使學生的個性得到體現。因而我們在有目的的有限定條件的課業中,提出“還學生以自由”的觀點,讓學生隨心所欲地表現自我,表現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以及環境。
總之,鄉土文化濃縮的是無數先輩的生活印記,蘊含著祖先的智慧以及民族的靈魂,鄉土文化資源應當受到保護和弘揚,鄉土文化在小學美術這道美味珍饈中只有不斷地交織不斷地融合,才能讓小學美術教學更加美味,讓學生體驗到博大的知識,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小學美術教學充分融合鄉土文化資源,并在其中得到活力與進步。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韓店鎮中心小學)
【摘 要】網絡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美術教學方式已不能與時俱進,必須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才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質量,美術課堂教學,多媒體設備的運用,能夠充分調節學生的視覺、聽覺,激發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實現了多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從而使知識能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界限。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美術;課堂教學
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與小學美術課程相結合的創新性教學模式應用而生,信息技術作為一項教學工具,教師搜尋和使用網絡共享型學習資源,從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模式。多媒體是一個信息載體,是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多種載體的集合,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
一、小學美術學科特點
美術課程是一門人文性質的藝術課程,在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養的同時也不斷提高審美能力。美術學習能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中西方文化差異和對美學的不同理解。形成思維創新意識。信息技術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上的一些不足和缺陷,為了更好的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美術教學相結合,就需要了解其學科特點。
(一)美術作品的直觀性
一件美術作品,浸透了作者的靈魂和心血。色彩的搭配,形象的描繪,線條的使用都直觀地傳達了每一位作者的思考。一幅作品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欣賞。
(二)美術作品的創造性
美術學科是富含創造力的學科。時代在不斷發展,任何優秀的作品,都是作者對于美的思考在不斷加深的結果,模仿的作品都是對作品的再創造,都不能模仿作品的精髓,只有依靠真才實學創造的作品才具有創造力。
(三)美術作品的知識性
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有些作品描繪歷史的變革,有些作品表述了作者的心路歷程,有些作品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一個歷史階段的發展。因此,欣賞美術作品除了一些繪畫技巧,還需要有一定的知識面。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歷史,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
二、信息技術為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創造了好的環境
小學美術教育是通過對小學生進行美術基礎知識、審美能力的培訓,技能的訓練。目的是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創造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四個方面。將小學美術與多媒體進行結合,能使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高效發展。課堂與網絡結合,為教學創造了最具有新時代氣息的教學環境。網絡信息量大的特點,為教師備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師和學生在網絡的平臺上無拘無束的進行探索、研究、發現,并對所取信息進行分析、評論、優篩選和加工,進而根據所需充分合理利用。
三、信息技術有效的解決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難點
多媒體技術能夠具體的、形象的⒛切判闋髕罰歷史背景,作者簡介呈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觀察意識。對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無法用語言形容或內容涉及面廣的難點問題,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視頻、音頻的展示得以有效解決。例如,我在講手工課《趣味折紙萬花筒》這一課時,本課的難點是在于折萬花筒的方法步驟。于是,我課前先把折萬花筒的整個過程制作成視頻和多媒體課件,視頻給學生示范展示,激發學生的制作欲望。課件中講一步我折一步,并貼在黑板上;而且在課件中展示了各種各樣的萬花筒――這樣通過直觀教學,這一教學內容中的難點問題就被多媒體技術輕松地解決了。
四、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審美創新能力
對于美術作品的創作來說,創新能力是比美術知識與技巧更加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運用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視、聽等渠道影響學生,加強學生與外界的溝通,在各種感官刺激中,學生能張開想象的翅膀,給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如在上《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這課時,我收集了許多關于民間藝術作品的資料、圖片,把它們制作成課件讓學生欣賞、觀察,給學生觀察、認識提供了很多機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民間藝術作品的種類、色彩的運用、造型特點等理解和掌握,從而啟發他們大膽地想象,運用夸張變形的表現手法,設計出有地方特點、有自己個性的民間藝術作品。
五、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標準
除了上述作用外,信息技術對教師也是有著積極的作用的。作為現代化的小學美術教學老師,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和專業標準也有了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小學美術教師努力去學習了解現代信息技術和它在教學上的應用,深入的研究教材,并能將教材、教學目標和現代信息技術結為一體去進行教學,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搜集、分析、處理、運用,并合理利用網絡有關教育的好方法,好案例把教學有效的進行下去,將好的信息資源提供給學生學習,以完成教學目標。
總之,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上的應用,能實現美術與多媒體技術的組合,讓小學美術教學內容能夠更直接、形象的展現下去,讓學生的學習有了新視覺,思想有了新轉變。使教學由難變易,教學內容簡潔便于理解。同時也刺激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各方面的感官,讓學生有更多的方式去學習知識,有更多的資源去獲取知識。
【摘 要】美術手工課的創新需要美育工作者進行不斷的探索,鄉土文化是美育教育中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有熱愛美育教育的恒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來充實課堂。
【關鍵詞】挖掘;手工課;資源
在美術教學中,依據課程標準結合地方實際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校本課程資源就顯得特別重要了。怎樣根據地方特點去挖掘農村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資源呢?我們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大膽地嘗試,現把我們的做法與各位同仁交流,以期共勉。
一、就地取材變廢為寶
上好一堂美術手工課,除了老師精心準備教具,設計教案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美術活動,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準備的材料和工具。那么,農村的哪些廢舊資源可以被我再開發,再利用呢?在材料方面,如廢舊掛歷、年畫,既可以用于欣賞,又可以用于手工制作,背面還可以作為繪畫、剪紙等;塑料瓶,我們可以用于手工和掛飾制作,還可以做成花瓶以及筆盒等;又如雞蛋殼、豆類、瓜籽類,我們用來貼畫及造型訓練;卵鵝石也可以進行手工、雕刻制作;再如,樹葉、樹皮、雜草及藤類,也用來粘貼和手工制作;特別是粘土,我們經常用于作泥塑造型。這樣不間斷地收集、整理,既為我們美術教學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又能變廢為寶,養成從小節約的好習慣,從而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
二、發掘資源、活躍課堂
1.動手折花,突破難點
折花,主要是以紙的材質來表現,根據一定的構思,采用手工技法,折出各種形狀逼真的花朵,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和裝飾性。鑒于農村小學學生美術手工意識薄弱,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步步深入?;ǘ涞慕Y構比較復雜,首先采用演示法,步驟分明,力求學生對每一步驟都能夠掌握。講解的時候注意觀察學生的動態,對那些有疑惑的學生,進行及時的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有利于農村小學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通過教師示范這一過程,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大大提高,并且提升了學生的思考覺悟能力,改變了傳統的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教學方法。從而也使美術教師在手工課教學的開端有了一個新的嘗試及突破。
2.通過聯想,豐富課堂
在自然與生活中,我們會不經意間發現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對象,通過我們豐富的聯想已經有了一個星座的基本形狀。農村有著本土的美術資源,例如、破舊房子墻壁上的裂痕、生銹的工具、天空變幻多端的白云等等,這些很容易讓人對生肖產生聯想。特別是在農村,學生的個性差異,對美的獨特理解。教師做到了尊重學生的個性心理,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對于一些聯想能力豐富的學生提出表揚,以此帶動其他的學生跟著老師一起自由發揮想象。到最后我發現學生想象出來的物象是奇特的、唯美的,因此也增強了這節手工課的完美性。老師給學生充分的肯定,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將有積極的學習態度。這種全面鼓勵評價法,改變了以前教師忽略了在學習上慢一節奏的同學,從而也給了美術手工老師在教學方法上積極鉆研的機遇。
3.團隊合作,積極參與
這是一節典型的手工課,龍的制作主要分為身體和頭兩部分。首先讓學生明確工藝龍的結構特點是由多個圓柱體連接而成。根據這個特點,我們可以選擇紙杯、胡蘿卜、莖節和其他材料,并且為農村小學的學生準備這些材料是相當容易的。巧妙連接成長而彎曲的龍體,表現龍騰飛的動感。主要運用到切、剪、折、疊,粘等技法,在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將平面設計、立體造型、色彩搭配等知識綜合運用,充分培養了學生的美感。在教學過程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老師講解制作方法為前提,學生以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學生在手工課中表現積極,主動參與手工活動,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之間的交流是蹦出創意火花的有效途徑。在我的教學中,我盡可能的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創意制作,并給予鼓勵和引導,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拓展學生的創造性動手能力。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如果要進行課外延伸顯然是不夠的,所以我盡量將課時合理安排,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完成手工任務,這樣學生的作業質量會更高。
三、尋覓資源、拓寬視野
民間是一塊內容豐富的文化課堂,鄉土文化讓人目不暇接,美術課教學可以把課堂擴大到教室之外,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融入大自然,和實踐相結合,這樣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讓學生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從而使他們創造出優秀的作品。節日風俗鏈接著人們特有的精神與實踐活動,是美術教學寶貴的素材庫。
以上是我們在進行農村美術手工課教學中,挖掘并合理利用美術教學資源的初步嘗試??傊?,美術手工課的創新需要美育工作者進行不斷的探索,鄉土文化是美育教育中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有熱愛美育教育的恒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來充實課堂。
摘 要: 石頭畫是符合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發展要求的鄉土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及興趣,引導學生欣賞石頭中的自然美、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等,進而將其運用于教學中,實現農村美術教學的教學目標,完成新課標規定的教學任務。文章根據對農村小學石頭畫的教學研究進行探索,以期對日后的農村小學美術教學有所啟示。
關鍵詞: 農村小學 石頭 石頭畫
石頭是花鳥畫中重要的題材,凡寫意花鳥畫都可配以石頭?;B畫中的石頭與山水畫中的石頭是有區別的。在傳統藝術中,對石頭的審美欣賞有瘦、漏、空、透、奇、怪的標準,其力和勢是至關重要的,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增加畫面的意境和意趣。石頭畫造型獨特、貼近生活并且源于生活,所以受到學生的喜愛。石頭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特別是在農村。同時,石頭是偉大的,它們都是風雨不催的。筆者根據教學經驗,分析了農村小學石頭畫法的教學對策,并且提出了建議。
一、農村小學石頭畫的存在意義
農村小學開展石頭畫教學,是指在農村小學中,教師因地制宜,選擇石頭等自然材料,將其帶入美術教學中,既能充分實現教學資源的擴充,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實現美術教學的發展目標。概括而言,將石頭畫法帶入農村小學美術課堂,具有如下幾方面的意義:首先,石頭畫法能夠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結合學生生活就地取材,符合美術教學的意義,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實現教學的發展;其次,作為一種鄉土資源,能夠豐富小學美術課堂。石頭可畫、可雕、可琢、可拼,運用面廣,適合小學生自由發揮想象,能夠全面實現美術教學的突破。
二、帶領學生欣賞石頭中的自然美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帶領學生欣賞石頭中的自然美,發現美、欣賞美,不僅是幫助學生在運用石頭制作成美術作品之前了解石頭本身,更是美術學習中藝術欣賞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學生要欣賞蘊含在石頭中的自然美,才能切實地發現美。在對石頭的觀察與把玩中,能夠發展蘊藏在石頭紋路中的美,并且能夠感受到因為自然的變化而形成的天然的修飾。在農村地區,兒童每天都在與石頭進行交流,而真正能夠發現石頭中的神奇之處的卻少之又少。只有學生眼中有景色,才能做到欣賞。美術教學,要通過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塑造與審美引導,使學生關注到石頭中蘊含的美,進一步探索與開發,如果學生不能欣賞其中的美,便無從談起開發創造[1]。
三、引導學生發現美
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界的石頭,以一種發展的眼光尋找石頭美的不同角度。例如,一方面,石頭是大自然的恩賜,本身具有自然的痕跡,每一條痕跡上,都留有自然界的手筆,有些像桃子,有些像心臟,這些形狀各異的石頭都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產物。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還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運用石頭。發現美不僅要發現石頭本身的美,還要根據學生的熱點,進行全面的探索,發現更深層次的美。另一方面,引領學生發現美的過程,也要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策略性思考,充分開發想象力,及時做出判斷,尋找欣賞自然美的途徑。在尋找欣賞石頭美的途徑中,需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只有以興趣加以引導,才能切實實現教學的突破,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對美的探索。否則學生對于美的追尋都是基于教師的,往往缺乏直觀感受的環境,完全憑借教師的講解加以構建,缺乏自主創新與思考的內容。引導學生發現美,就是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視角出發進行創作[2]。
四、組織多元化的教學活動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齡,指導學生自主創作一些有特色的石頭畫,開展一些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在班級中可以_設石文化展覽中心,并且持續總結相關的教學經驗,在實際教學中融入特色活動的案例和資料。第一,教師可以組織石頭作品展示會,在展示會中,展示優秀的石頭畫作品,并且在現場組織石頭畫創造比賽,利用這種手段展示學生的成果,并且鼓勵他們相互分享創作的樂趣和經驗。通過這種方式,切實增強學生的信心,并且讓他們獲得一定的滿足感,顯著提高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之間交流作品,發展審美能力,提升欣賞水平。第二,組織班級的學生開展各方面的比賽。比如舉辦石頭畫創作大賽、石頭花成果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積極交流經驗,并且聽取教師的總結。第三,利用石頭作品體現校園的文化特色。教師可以結合學?;顒雍兔佬g課程,通過展示、表演、制作和策劃,讓學生體會環境和傳統文化及美術的關系。比如學??梢栽O置石頭說話墻,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并且讓學生通過石頭訴說自己的心情,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3]。
五、農村小學石頭畫技法
1.石頭有陰陽向背,為求形式感,可分三面、兩面、一面,上白下黑,上疏下密,疏白為陽,黑密為陰。根據畫面需要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縱可橫,可直可斜,可方可圓,可繁可簡。用筆要揮灑自如,靈活多變,中、側鋒互用,重筆法,濃淡干濕,勾皴點擦,潑破,虛實松緊,一氣呵成,渾然一體。
2.勾皴法畫石:是一種比較概括、明快的方法,發揮線條的張力和審美趣味,虛實相生,頓挫轉折,中側聚散,順逆拖拉,隨形就勢。皴擦為石之紋理,增強石頭的立體感,邊勾邊皴,外形線實,內皴線虛,氣韻貫通,生動活化。
3.勾填法畫石:勾好石頭后添加色墨,以豐富石頭的表現形態。填色墨要注意筆筆見筆觸,不可隨意亂涂,雜亂無章。
4.潑墨法畫石:用色墨潑出石形,墨色渾化生動,但注重用筆,筆是筋骨,墨是肌膚,筆得形似,墨得神韻。巧妙用水,使之淋漓蒼郁,濃淡相宜,干濕得當,濃不凝滯,淡不浮薄。在潑中見蒼潤之氣,雖干猶濕,妙留空白。
5.破墨法畫石:色墨潑后,趁濕用干重墨破??晒?,可皴,可擦,可點,筆墨變化莫測,趣味無窮??梢淮纹疲部啥啻纹?,須控制好畫面效果。
6.點苔:自然界中的石頭上多苔點,變化多端豐富。國畫中點苔時,可用各種筆法去點,形態各異,攢三聚五,若即若離,含蓄而且生動。點苔要有傳神點睛之妙,可點于敗筆之處以遮丑破敗,筆弱乏力之處以強筆助勢,破除呆滯之感以增加活力。
7.畫山石分為勾、皴、擦、染、點五個步驟。從山石的形態看,有石塊、石坡、石壁、石崖、峰岳等。從山石的構造來說有土質山和石質山之分。不同的石質和構造決定了不同的表現手法,從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流派。有披麻、折帶、解索、牛毛、卷云、斧劈、豆瓣、釘頭等,這些都是古代畫家對自然現象長期觀察提煉出來的筆法符號。這些符號可以幫助我們主動表現山石的形態。清代的王原祁、王時敏、王鑒一生只用了披麻解索兩種皴法,卻畫出了那么多影響深遠的畫,可見筆墨技法的深邃。
但不同人的筆性對同一種皴法的表現也不同的,比如黃公望和四王所使用的都是披麻皴,然而他們的畫確格調不同,黃公望的風格和意境更高一籌。這主要是由于畫家的個性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筆勢和筆性。另外,相同的筆法在不同的紙質上所形成的風格是不同的,比如生宣和熟宣,宣紙和絹。同一筆法所呈現的不同形態還與行筆的快慢和節奏有關。山石的表現以重復為主,因此筆墨的濃淡變化更重要,否則一定呆滯。皴法是表現山石的一種方法,并不是僵死不變的,這一點在寫生中就會體會到。
在小學教育中應用石頭畫教學,并且開發石天資源,符合當前農村的實際情況,并且有利于小學教育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承擔責任,利用石頭藝術切實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我們農村的學校,美術教育相對比較落后,特別是我們新街四小,是一個由三所分校合并而成的新學校,學生百分之八十是來蕭打工創業者的子女,基礎比較差,他們膽子小,羞于表達,不敢積極表現,需要老師想盡辦法激發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他們也能積極參與大膽表現,開創美術學習的新天地。教材中同齡人的作品這一學習內容,如果善于挖潛運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經過我長時間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同齡人的作品能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我們如果忽視了他,就是嚴重浪費了這一寶貴資源。以下僅以自己的教學實踐運用實例來說明
一、同齡人的作品在課堂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實踐運用
(一)解決學生的畏難情緒、增強學生的信心
我們在美術課堂前半段的教學活動,基本都是這個流程:先欣賞觀看名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嚴謹成熟,接近完美,是經典的范本。接著是教師的作品展示和步驟示范,盡管和大師相差很多,畢竟受過專業的訓練,都能表現得技法熟練。但學生看到這些帶有濃厚成人味道的作品,會覺得雖然好,卻離他們很遠,哪怕他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達到那樣的地步,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害怕完成不了,也怕畫的不好,同學嘲笑,特別是高段學生,這種心理更強烈。面對這樣的局面,看到孩子們束手無策,這時候能讓他們看看同齡人的作品,情況就會變得完全不同了。那些同齡人的作品盡管是孩子們里面的優秀者,但孩子們的觀察方法都是相同的,思維的方式也類似,最主要的是,孩子的表現技法雖有差別,卻都帶著天真、稚樸的特點,這正是名家作品、教師范作最缺乏的東西,也是最吸引孩子的地方,他們看到同齡人的作品,會感到非常親切,會從心底覺得沒那么高不可攀,從而解決孩子們的畏難情緒,增強學生的信心。
例如我在四年級上冊第八課《水墨畫魚》時,善用同齡人作品,從而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齊白石兩幅作品和我本人的作品,先讓學生進行欣賞學習,主要從魚的形體和用筆用墨上做直接的欣賞學習。通過教師向學生展示的同齡人作品中其中的兩幅,既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筆墨情趣,重要的是,畫面具有天真的童趣,可以一下拉近學生的心理距離,克服畏難情緒。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欣賞觀看同齡人的作品,從中看到了有別于大師、教師的童趣畫面,并能吸取別人的特點,從心理上完全放松,沒了畏難情緒,那么他們就會敢于大膽嘗試,從而自我觀察、思考、理解,以自己的方法創造出五彩繽紛的作品。
(二)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好勝心。
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活潑向上,富有朝氣,更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在美術課堂中,他們常常相互比較,評論誰的作品好,并且很喜歡請其他同學來評判,這些都是他們好勝心的表現。在課堂中,讓他們觀看欣賞同齡人的作品,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同齡人的作品,只是某一方面有優勢,有的同學可能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表現方法,他們會覺得這樣的作品,我應該也能夠達到,如果創意再獨特一點,表現再完美一點,一定能夠超過他。這就是說,給了他們一個具體的、可以看得到的目標,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夠達到、甚至超越。躺著能吃到的桃子太容易,站著能摘到的桃子太平常,只有盡最大努力跳起來摘到的桃子,才是最甜的。有挑戰性的目標,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收獲的喜悅。
例如在上五年下冊第十二課《運動鞋寫生》一課時,教師講解示范過運動鞋的結構特點后,學生還是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怕畫的差難為情。這時候,同齡人的作品就派上大用場了。在畫之前,我故意先給他們看一部分畫面效果一般的作品,問:這樣的程度,你們能達到嗎?學生很有底氣的齊聲大喊:能。還有一些說,肯定比他們強??纯辞榫w激發出來了,我不失時機再展示一部分優秀的學生作品,讓他們觀看別人的優點,并適時提出繪畫目標要求,激發他們的好勝心。這樣的課堂教學,可以避免,前面學生聽聽很激動,后面做起來很被動的尷尬產生。
通過學生展示我搜集的同齡人作品,雖然不是特別優秀,但這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刺激他們產生爭勝的欲望。起到很好效果。
(三)、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找到更多表現的方法
作為視覺藝術課程,美術課堂中的動手操作是主要特點,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掌握運用一定的美術技法。我們在傳授技法實踐時,欣賞名家作品的目的是為了開拓學生眼界,用高起點的認識來對美術知識能力進行經典的、完整的學習;老師的作品、示范,目的是從規范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讓學生來認識上課內容,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對操作步驟、過程有一個直觀地認識、理解。在學生動手繪畫、制作前,同齡人的作品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們的年齡閱歷相同,盡管在技法上顯得稚嫩,但從某些方面來說,已經是同齡人中的優秀者,他們的作品已經比其他孩子有更多的長處,可以讓學生從中觀察、欣賞,知道別人的優點和值得學習的地方,能直觀的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找到更多的表現方法。
例如在上四年級下冊第十三課《房間一角》一課時,同過欣賞梵高的作品及老師的示范講解,學生已經知道該表現什么,但是苦于沒有適合自己的參照目標,畫起來心里沒數,不知道要表現成什么,以及采用什么繪畫形式。為了讓他們有所借鑒,我給他們觀看了五張同齡人的作品,讓他們從內容、色彩、形狀等多方面分析借鑒學習,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同齡人作品中,色彩明快,構圖飽滿,主次分明,很好的畫出了房間一角的情況,并且做了一定的取舍,有很好的畫面效果,給學生欣賞,就可以讓他們借鑒別人的各種可取之處,直觀提高表現形式及方法。以及學生完成的課堂作業,效果還是不錯的,能畫出房間的主要物體,體現出空間關系,畫面的處理上也有一定的想法,對于課堂作業來講,已經算是比較優秀了。
(四)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意
在美術課堂中,善于使學生在欣賞中獲得啟發,總結經驗。教師要多引導學生欣賞同齡人的畫,他們審美趣味接近,易于理解,便于借鑒,從作品中感受別人的思維方向和過程,激發他更好地創意。
如在上三年級《中國龍》一課時,讓學生欣賞同齡人作品《舞龍燈》這些畫,首先看畫面表達的內容是舞龍燈。再看構圖,啟發學生回答,人物分散四周,采用了圓形構圖,這樣顯得人多氣氛熱鬧,色彩是紅色為底色,更襯托出歡樂、火爆的節日氣氛。通過節日歡樂氣氛的表現,體現了人們生活的幸福。學生在欣賞之后就意識到自己在表現熱鬧場面的時候也可以采用圓形構圖。如:踢足球、看花燈、過新年,通過欣賞,學生可以取眾人之長為己用,這就是學生不斷借鑒別人的思S,激發自己的創意,提高創作水平的過程。
二、在課堂教學時善于合理運用同齡人作品
(一)該出手時才出手,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呈現
運用的時機非常重要,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呈現,就能起到絕佳的效果。例如在《黑白撕貼畫》一課時,我設想讓學生先欣賞范作,然后講解示范??墒撬麄円呀浀炔患傲耍敝鴦邮钟脠蠹堥_始撕貼了起來,看到學生心猿意馬,我也就知趣的停了,先讓他們做做看,其實我心里有數,他們會馬上遇到什么問題。果不其然,過了一會,有一部分人已經做好了,可是他們卻相互看著作品皺起眉頭,旁邊的人還說:你們做的是什么啊?一點也看不出來,還哈哈大笑起來,這時候我知道時機成熟了。馬上把這幾個學生作品和同齡人作品一起展示,讓他們對比著看,從中發現問題所在:原來是黑白灰沒有搭配好,物體和背景不能相互襯托,畫面混亂。此時的展示,就能讓他們從別人的作品中找到一些自己沒有想到的,或者沒有掌握的內容、技法。由于遇到了具體的困難,此時欣賞,他們就會有目的的觀看,主動欣賞,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這也說明展示時機的重要性。
(二)掌握分寸,欣賞有重點
分寸的把握是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的。我們不能指望同齡人的作品能解決所有問題,更不能為了看看而已去展示,而是每一次、每一張,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想要讓學生看什么,從中能解決什么問題,我們老師事先一定要規劃好并圍繞這一內容選擇作品。例如,為了解決構圖,就組織好構圖優秀的作品。為了解決水墨畫用筆用墨,就選取墨色變化豐富的作品,為了開拓學生表現形式,就需要同一主題不同形式的作品。在課前教師的備課準備中,組織資料作品也是需要認真考慮、費勁心思的。
(三)交流探討,查漏補缺
學生面對同齡人的作品時,只是簡單的觀看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引導他們做一定的談論交流,人多智慧大,大家討論時,你說的話他有所啟發,他的觀點你可以借鑒,思維的火花在摩擦碰撞中激發,這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廣度的認識,從交流中看出別人的缺點和不足,對學生自己將要進行的美術創作活動,有很好的促進思考,修正不足的巨大作用。
總之,“高大上”的大師名家作品是學生仰望的星空,“白富美”的教師及其他成人作品是學生羨慕的高山,“潘俊鋇耐齡人作品則是學生倍感親近和能夠一跳可摘的桃子,他新鮮而味美,平易親切,善接地氣。我們農村學校的老師,如果善用妙用它,就能很好的激勵鼓舞孩子們,使這些農村的孩子,外來者的子女,最平凡的學生,哪怕只算是一只稚拙的小麻雀,也能撲騰著離開地面,投入美術學習的一片藍天。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蕭山區新街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