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7 04:18: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美術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民間美術”是對某一民族古老文化的忠實而具象的表達,她在展現某地域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在塑造著某地域的今日文化?!拔幕辈粌H是名詞性的,也是動詞性的。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正面臨著消失。值得欣喜的是,正當社會各界都在為日益衰退的民間美術品類嗟嘆不已的時候,許多高校已開設了民間美術課程,甚至設置了本、碩民間美術專業,這無論是對于高校的特色專業發展,還是對于民間美術的發展與創新而言都是及時的、也是必需的。但無論是作為一個學科,還是作為一門課程,如果沒有科學的教學體系、嚴謹合理的教學過程設計將無法保證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和有效教學的實現。
一、高校美術專業設置民間美術課程的目的
高校美術課程的設置是跟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完善的。專業基礎課作為高等美術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強調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使學生的審美傾向和思維模式得以逐步形成,可以說基礎課程目的的有效實現直接影響著學生以后的藝術發展方向。但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高等美術教育在現階段基本上還是沿用西方的美術教育結構模式和方法,尤其是美術學科的專業基礎課,如:素描寫生、色彩寫生、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等,多源自傳統的美術教學內容和理念。在這種教育模式中,教師與學生基本上都是處于一種西方文化的思維狀態之中,傳統的中華文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都備受冷落。這種狀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央美院在 “年畫連環畫系”基礎上創建了“民間美術系”后開始發生改變。國內許多高等美術院校相繼開設了“民間美術”課程。但直至2005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中才將 “具有人文精神和現代教育理念,具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水平,文化視野開闊,具有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使命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善于探究的學習態度?!盵1]確定為培養規格的具體要求之一。在這種培養目標與要求下,民間美術課程終究有了一個正當理由登入高校美術教育的殿堂。但是,只有目標與要求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民間美術課要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當下,隨著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的不斷加強,世界文明的趨同性特征越發顯著。在建筑、服裝、日用品、文化用品、工業產品等方面所充斥的西方元素使得中國年輕的一代自幼年時期便全方位地接受了西方的文化,而對于中華民族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傳承卻顯得局促多于鎮靜,困惑多于清醒。今天,高等教育所面對的正是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一代,能否在教學中吸引這些年輕人,成為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
二、基于美術專業教學背景下的民間美術課程不可淺嘗輒止
美術專業教學體系,是一個包括專業教學知識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的統一整體。民間美術作為專業基礎教學環節的一門課程,其設立的目的就是將源于西方思維方式的傳統的美術專業造型、色彩訓練,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和藝術思維方式相結合,共同為其后的美術創作奠定基礎。一、二年級是美術專業學生藝術思維形成的關鍵階段,基礎訓練課程對于學生掌握科學的繪畫表現方法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盡管高等美術教育的改革工作也在大跨度地向前推進,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當代性與實用性都有了很好的進展,但總體框架仍囿于西方傳統模式之下。而民間美術進入專業教學環節的重要性、必要性雖然得到了業內的充分認同,但高校美術專業的民間美術課程依然較多地局限在考察、欣賞的層面,并沒有在更深層次上得到踐行。
顯見的是,作為廣大勞動民眾在長期生產勞動實踐和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自身的物質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形式,許多民間美術品類在中華大地上已傳承千年,其所反映出的并不僅僅是美倫美奐的形態與色彩,而更多是它充分體現著的中華民族的宇宙觀、價值觀和審美觀。因此,淺嘗輒止的民間美術教學對前、后置課程的銜接作用、對美術專業學生基于民族精神內涵的藝術思維方式的訓練,以及對新一代美術人才文化自覺觀的養成并無裨益。
民間美術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所謂的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理區域內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所形成的獨具特色、傳承至今并不斷發展、變化的一種文化。它在某段歷史階段會呈現相對的穩定性特征,并與特定地域的自然生態與文化生態、民俗文化與民族文化等緊密關聯。然而多數院校的民間美術課程多強調通過課程使學生全面了解中國民間美術的特征與分類,而對如何引領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某一地域內的民間美術品類則多有不同程度的忽略。大而全的教學,在具體的教學時間限定下必然只能是泛泛而談,且多于空談。因此,結合本地資源與專業特色,強化民間美術教學過程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
三、民間美術教學活動的組織
在美術專業教學中設置民間美術課程的目的就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開拓藝術思維、豐富藝術語言、提升藝術創新能力等。因此,引導學生走出校門,關注身邊的民間美術形式,到民間采風是必須的。我們常說“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采風,我們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層次地接觸民間文化,親歷民間美術品的制作過程,搜集原汁原味的民間美術形態,而且可以結合前、后置課程引導學生對豐富的民間藝術語言進行必要的整理、歸類與提煉,并能夠運用現代的構成規律和方法,賦予民間美術形式以新的創意。這個過程正是教師帶領學生從對民間美術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透過豐富的民俗活動抓住民間美術的本質與規律;在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在實踐與認識的相互作用中,切實提升學生認識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美術專業課程具有短學程化、技能化等特點, 教學活動的場所也具有非課堂化和多樣化的特點。對此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拓展教學空間,開發新的教學資源。民俗博物館、民間作坊,以及參加民俗活動并參與制作民間美術品等,都可成為有效開展民間美術教學的空間。這種現場實踐教學與案例教學的形式不僅符合美術專業教學的特點,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離不開嚴謹、科學的教學過程設計。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校外教學形式會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民間美術課程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可操作性、靈活性都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能夠根據教學目的與具體的教學內容有 計劃、有節奏地合理組織民間美術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并具有引導學生學習和參與民間美術實踐活動的能力。
結語:
在高校美術專業教學體系中逐步融入中國的文化精神,是高校美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一以貫之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更是我們必須慎重對待的迫切任務?;诖?高校美術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在現有的民間美術研究成果基礎上進行篩選、整理、比對和總結,提取出符合視覺藝術表現基本原理并有著濃厚民族精神的民間美術形式規律及特點,并與現有美術專業基礎課程內容相結合,取其與之相適應的核心造型特點和形式法則,進行融入和替換,進而建立或改進部分美術專業基礎課的訓練內容,以期達到在基礎課程中潛移默化的進行中國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培養和熏陶。
初中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察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的雙重基礎教育,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覺得應該對美術教育的重要性有重新的思考。老師主動擔負起美術教育的導演特色,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潛力和資源,根據各校學生實際情況,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使美術老師大膽地進行美術校本特色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本校特色的美術教育的新思路。
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豐富美術教學素材庫
我認為,特色化美術教學要順應教改的需要,努力開發各校本地的美術課程資源,也就是說校本課程應貼進本地區生活,大膽對原有教材進行增改?!霸觥奔囱a充一些學生愿意學、教師擅長或有特殊意義的內容,引導學生把美術學習與生活經驗、周圍環境相聯系,表現生活、贊美生活、運用生活。我們正是基于這一點,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標準合理地選擇,觸景動筆,開展了校內校外實物寫生的校本教材的探索、研究,依托本地資源開展課程教學,既神形兼備,又便于操作,這樣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
二、活用多種材料,開拓表現方法
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材料作畫,會呈現出異彩紛呈的效果。老師盡可能和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多種材料,給學生提供各種繪畫技法指導,讓學生在嘗試新的畫種的繪畫過程中,掌握一些新的表達方式,更加隨心所欲地創作,感受美術創作表現的多樣性。例如,進行盤畫教學,起初是以繪畫的方法在真實盤子上創作,接著又引導學生用泥塑的方法造型,然后又引導學生用紙浮雕的形式表達,呈現出不同的立體效果,學生很感興趣,受到啟發的同學還嘗試運用樹葉,種子等身邊能找到的材料進行設計,有一定的創新性,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想像創造能力。這樣才能更好更有成效性的開發我校的盤畫教學特色,從中提高學生藝術綜合素質,這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結合時展,拓展美術教育特色
當前,低碳生活成為人們倡導的一個生活目標。在選擇內容的時候,我們要寓趣味性于教育意義的內容中,通過有教育意義的趣味課,能夠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同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利用取材于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各類廢棄物,設計成可以欣賞的藝術作品,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環保意識,倡導低碳生活的意義。在教學中結合環保教育,學生不但掌握創作的技巧以及創作中的應變能力,還使孩子們了解可以將一些物品變廢為寶,潛移默化中滲透了環境保護的教育,從而也使許多學生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四、注重校本教材內容的層次性和階段性
從學校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利用校本教材,讓每一課內容的選擇和實施又都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階段性,這樣使各個層面上的學生都獲得發展。例如,用泥成圖中擺脫紙和筆的束縛,讓學生用雙手和泥土進行創作。低年級的學生想像豐富,但在造型和構圖能力上還較低,在了解和泥成圖的創作過程基礎上,讓學生將泥形擺上課桌,利用勾勒法、捏造法、拼貼法進行有趣想像創作。內容比較簡單,難度也不大,易于操作。中年級學生在基本的創作方法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采用探究組合法及其他的方法進行創作。創作作品的方法要多樣,內容上應該講究創新;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我們引導學生用泥巴進行造形設計,并進行色彩渲染,形成彩泥造型中各種動物或常用物品,提高學生造型能力和創新的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做事認真細致的良好的精神。這種泥塑的方法表現,現在我們想在不同的年級嘗試用紙造型的方法進行設計,使其立體感更強,更富有裝飾的味道。
五、讓“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貫穿于教學中
在特色美術教學活動中,老師要讓學生親身地參與搜集、整理材料,體驗創作,課堂上注意體現以課堂時間、以教室空間、以活動主動權、以探索權利、以創新可能、以個性張揚的教學特色,滿足學生自主的需要,讓他們得到美術創作的樂趣,真正做到以“因材施教”、“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短短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學生能說的學生說,學生能做的學生做,學生能想的學生想,學生能寫的學生寫,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充當的是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如在泥巴造型趣味課中,先讓學生體驗收集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歸類整理,然后確定主題,大膽選擇“奇”、“異”、“怪”之類,并展開自己的想象,在相互合作討論交流之中完善著自己的想法,使孩子們在思維火花碰撞中找到了回歸自然的樂趣。他們的創新的想法,表現得淋漓盡致,想象力得以充分發揮,思維更加活躍,興趣更加濃郁了。
六、學生主動參與美術活動意識顯著增強
美術校本特色的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實踐中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美術興趣和表現的欲望,在調查、分析、發現、實踐、創作等各個環節各個過程中,學生顯示出了極大的熱情。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主動地觀察、探究、交往、審美、創作、評價,發展了多方面的能力,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個性。
總之,美術根植于生活,生活中蘊含著無限的美。在現實生活中,老師要學會利用各種自然資源,讓學生發現美、欣賞美,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只要將其合理利用,開發與探索都可以成為初中美術教育的特色內容。在特色化美術教學的探索中,老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努力引導他們走向自然,在熟悉生活中中尋找美,在取材中欣賞美,在繪畫中創造美,真正讓學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麗,品嘗生活的快樂,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描繪生活,創造生活。
淺談小學美術課中電腦多媒體教學
長沙市芙蓉區火星小學 胡蓉芳
創新,是現代教育的新使命。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質,是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根本區別之一。歷史的航船進入了世紀之交的時代,我們的時代被稱之為信息時代、多媒體時代。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普及,電腦多媒體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包括藝術教育領域。電腦多媒體,主要是指圖形、圖象、文字、聲音等信息載體。電腦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
在小學美術課中實施電腦多媒體教學,主要表現在教師課堂教學演示,學生上機操作兩種形式,或者取其一種形式。實施的形式與操作的深度取決于電教硬件設備的設置水平與教師水平的高低。盡管目前學校的物質條件與教師的水平存在千差萬別,但是在美術課中實施電腦多媒體教學,應視為一種努力方向。因為這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她以生動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們眼前展示了一幅誘人的前景。
一. 為美術欣賞開辟了一個新天地
美術欣賞其內容浩如煙海,時空跨越古今中外。以往要上好美術欣賞課,需搜集大量教學掛圖,搜羅有關幻燈片,錄像帶,在講課時要進行大量的口頭解說,不少教師把上好欣賞課視為畏途,學生對乏味的欣賞課持不歡迎的態度。
采用電腦多媒體教學,美術欣賞課的效果則大為改觀。只要教師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把存有美術欣賞資料數據的光盤裝進光驅,操作鼠標或鍵盤,欣賞資料就在顯示器上出現,再通過傳輸設備輸送到銀幕上(或大屏幕彩電上),伴隨著圖象、文字、聲音的出機操作,那么學生主動性就更強了。
當你欣賞經典名作時,鼠標一點,某個畫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紹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窺視作品的全貌,還可以放大局部進行觀察;不但可以全面地把系列作品逐幀觀賞,還可以有選擇地選一些作品觀摩或打印出來。學生身在課堂,卻能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界限,馳騁中外、跨越古今,在繪畫長廊漫步,在想象空間飛翔,審美教育寓于潛移默化之中。
當你欣賞建筑藝術,不但可以用慣常的視覺方式欣賞建筑物在靜止狀態下的形或內部構造,而且可以作動感顯示,讓建筑物旋轉起來,欣賞建筑物的多個側面。另一種顯示方式是設置一條觀賞路線,讓觀者仿佛身臨其境,可以跨越橋梁,穿過街道,欣賞周邊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設置路線瀏覽一座建筑物的內部裝飾、陳設。學生有一種現場感、真實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間的建筑風格。
至于欣賞美術的其他部類,如雕塑、工藝美術等,同樣是豐富而生動的。隨著國內外光盤產品的日益豐富,隨著網絡通訊的發展,將為美術欣賞課提供更多的資料。
概而言之,美術欣賞時實施電腦多媒體教學,有如下優越性:
1.光盤資料容量大,選擇性強,一張12厘米光盤就可以容納一部大英百科全書。在學校里能以極少的空間便可以建立一個美術欣賞圖書室(資料庫)。
2.電腦多媒體教學演示直觀、形象、生動,圖形、文字、聲音相結合,使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3.打破“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使“精講”、“多練”成為現實。
4.實行電腦多媒體教學,便于學校之間教學資料交換、教學經驗交流。如果校際間建立了互連網,更是打破了地域和單位的界限,實現了資料共享。
二. 繪畫教學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電腦美術的另一個領域是電腦繪畫,這基本上是一種純藝術的表現。手工繪畫、電腦繪畫,兩條腿走路,這是我設想的新教學模式。
電腦市場已開發出一些功能強大的繪畫軟件,如“金山畫王”,便是較有名的一個。我已經在課堂中進行了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它能在熒屏上提供一個較好的繪畫環境。在課堂教學上應用電腦繪畫,有一定的優勢。學生不用帶水彩畫顏料、調色盒、水彩筆、水彩紙,小水桶等工具材料,只在電腦上操作,就可以得到其他繪畫工具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電腦繪畫中那種近乎游戲式的手法,特別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尤其對繪畫基礎薄弱的學生,會減輕心理壓力,甚至會激發學生的熱情,把美術學習作為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
三、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國內外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是教學現代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教學改革,實現教學現代化有重要意義。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已為教學形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思想的改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美術不同于其他學科,他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積累足夠的表象,以開拓學生的形象思維,才能讓學生輕松的進行創作。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能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象,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學生的思維也會異?;钴S起來,課堂的氣氛跟著高漲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創造力的進一步發揮。
學生審美心智成長的促進主要來源于直觀可感知的美術創作體驗,直觀可感知的形象讓學生獲得體驗更為直接有效,也是人的人知過程的必然階段,因此要注重直觀感受和直觀教學原則,利用豐富的視覺感知形象,使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感受刺激開始,獲得美術創作的興趣和原動力,啟迪學生的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
在美術課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色彩絢麗、精美動態的畫面,逼真傳神、扣人心弦的聲響,能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感知,在腦海中留下具體、鮮明、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從無意記憶向有意記憶發展。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現實的逼真顯現,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激起對生活的真誠熱愛,學生在持久的觀察過程中,仿佛身臨其境,從而產生聯想,提高表現力。
總之,直觀的教學手段可將學生的創造力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在小學實施電腦多媒體教學,手段先進,為美術課實現高層次電化教學提供了方向與做法;有效地實施愉快教育,讓學生肯學、樂學,有利于身心發展,有利于創造力的培養。
一“民間編結工藝美術”課程的美術基礎
(一)民間編結工藝概述
編結藝術是民間美術歷經漫長歲月而沉淀下來的精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擁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在對編結工藝美術教學方法探究過程中,教育者需要從編結的理論知識切入,再進行實踐的動手操作,而不是“紙上談兵”。追溯編結藝術的起源,可以到文字發明之前。原始人類用樹葉串起來包住身體當衣服,這種方法就是最早的一種編結。上古時代,淮河流域有個部落首領叫太睞。在他的領導下發明了結繩記事。當簡單的刻記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愿望的時候,部落人民總結經驗發明了結繩記事的方法。正如東漢鄭玄的《周易注》:結繩為約,事大,大結而繩。事小,小結其繩。意思是如果記錄的是大事情,就在繩上打大結。相反就打小結。經過幾千年的日轉星移,結繩記事的實用功能逐漸淡化。而藝術欣賞、審美與裝飾功能日益增強。如今編結藝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居裝飾、服飾搭配、傳情信物、個性表達都有中國編結的元素體現。
(二)多材質的編結藝術
我國幅員遼闊,有著豐富的編織材料,主要分為:竹編、棕編、藤編、繩編。由于編結課程的教學對象是中小學學生,大部分的學生年齡不超過16歲,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對材料的熟悉性,另一方面考慮學生有限的接受能力。在教學中可以選擇幾類學生熟悉的編結種類進行介紹,這樣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國竹編工藝遍布全國各地,以四川、浙江、安徽、福建等地最為有名。人們將竹子經過多道繁瑣程序進行加工,最終制成精美實用的工藝品。棕編是以棕櫚樹的樹葉為原材料編制的工藝品。棕編物古來有之,古時人們穿上棕編的蓑衣避雨并驅走猛獸。如今棕編升華為民間藝術的一種,我們在街上看見的編織的蜻蜓、蚱蜢等各類昆蟲都是棕編的工藝品。柳編是我國流傳廣泛的手工藝品。柳編原材料的來源特別廣泛,因品種不同被分為盛物類編織工藝、編織組裝工藝、經緯編工藝。繩編是我們生活接觸最多的一種編織物。繩編采用不同顏色、不同粗細的繩子進行編結,用不同的編織方法編織出不同種類的中國結。
(三)由遠古走向近代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編結也像其他藝術一樣,成為現代藝術大潮中的一員。現代許多纖維藝術是由傳統手工編織發展而來,它已經從最原始、最簡單的實用功能升華為具有審美價值的纖維藝術以及一些“軟”雕塑。編結在當今歐美、日本、俄羅斯等地都深受歡迎。1962年,第一屆洛桑雙年展成功舉辦,這確立了現代手工編織藝術的國際地位。日本公共藝術大師堀內紀子,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日本纖維藝術的新浪潮代表之一,她鐘情于大型互動編織藝術。由此看來,我們也必須保護并繼承這一民族財富。
二、“民間編結工藝美術”課程教學探索
(一)理論模塊教學模式探索
在對民間編結工藝美術教學方法探究之前,我們應先對“民間編結工藝美術”課程教學基礎進行探索。
1.“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指運用多種媒材和手段表達感情和思想,體驗造型樂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學習領域。在“編結藝術”教學中一切具有視覺形象的教學素材都可以成為本學習領域研究的對象。不同材質的編結工藝品圖例、同一材質不同造型的編結工藝品的了解都能成為視覺形象的教學素材,也都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造型的方式將其表現出來。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是指運用一定材質和方法,圍繞一定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與交流信息,改善環境與生活,逐步形成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本學習領域的教學重點便是打開學生編結的設計巧思。編結本身所具有的實用功能可以引出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目的的進行設計與制作。同時教師也要充分利用一切校內外教學資源,發揮好獨特的引導作用。
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是指通過欣賞不同時代和文化的美術作品,了解重要美術家及流派。在編結藝術教學中,一切關于編結藝術的理論知識都可以在這一學習領域進行探究。如:編結的起源、發展以及在現當代生活中的運用都可以引入課堂。在本學習領域中,由于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師必須發揮主導作用,教師應多渠道、多方式的調查資料,大力度的帶著學生欣賞各種編結工藝品,多角度地進行講解。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是指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能,用多種美術媒材、方法和形式進行記錄、規劃、創作、表演與展示。在這一學習領域,教師要將前三個學習領域進行綜合運用,引導學生探究編結藝術中的美學價值。同時,還得學會聯系其他學科門類、運用多種方式輔助教學。因此,教師在這一環節應該注重讓學生將課堂所學聯系到生活中。
(二)實踐模塊教學模式探索
1.課程教學教具選擇的針對性多樣化、趣味化的教具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由于編結材質的多樣性,所以在編結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所選取的編結教學材質也會存在著區別。城鄉取材的差異性:在城市中,由于教師很難得到大量竹絲、柳條、棕櫚葉等天然材料進行編結教學。所以,可以選擇后天生成的材料進行教學。許多學生會在市場上購買彩繩、塑料皮管、紙條之類的材料編織一些小工藝品。由于這些材料在城市中比較易得且價格適中,所以比較適合城市編結教學。同時,選擇時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在我省北方的編結教學中,柳條是比較易得且實惠的原材料。在南方地區的編結教學中,竹絲便可成為教學可考慮的對象。編結材料的安全性:作為教師要事先對材料進行市場調查及實驗,找到對身體無害的材料。教師在取到竹絲一類的材料之后,應磨去材料上粗糙的部分,或者選擇柔軟性比較好的材料,以減少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隱患。
2.課程興趣激發方式的多樣性要想編結教學環節順利進行,那么教師在課前就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如走訪一些民間藝人,學習編結制作的方法,拍攝民間藝人制作編結時的照片并收集學生可能感興趣的編結工藝品。導入環節:在編結教學過程開始,可以用翻花繩的游戲對課程進行導入,激發學生對彩繩材料的興趣。并通過展示有圖案的毛衣,讓學生進行觀察討論,思考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編結圖案。課堂開始時,教師展示在民間收集的一些造型各異的編結工藝品。在學生充滿學習欲望的時候,提出“編結裝飾班
級”的活動主題,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更能讓學生不失方向。在新課講授環節,可以采用PPT講解、現場制作等方法,請學生交流已知的編織技巧。課堂互動:編結教學課程本身就屬于一門動手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將本環節視為編結課程教學的重點環節。學生可制作課堂上教授制作的編結,也可結合生活中積累的編織技巧制作自己感興趣的樣式。在制作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困難,教師要發揮好“引導者”的身份,積極肯定學生的做法之后提出出現困難的原因與不足。課后拓展:優秀的教學僅僅依靠課堂僅有的45分鐘是不夠的,它還得延伸到課后、課外。編結課程教學中,在學生完成制作后,我們首先進行師生互評、學生自評的方式進行評比。在結束課堂教學后,舉辦一場“編結文化藝術節”,邀請民間藝人、學生家長一起參加。我們將學生在課堂上編制的作品進行展示,并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編結文化知識加以傳播。這樣一方面開拓學生的視野,一方面通過文化節的舉辦加強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傊?筆者希望借此教學方法使編結教學達到教學質量最優化,讓這門課發揮最大的美育作用。學生可以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其對民間藝術的認同感,使他們珍視我國優秀物質文化遺產。
在小學所有科目中,美術是訖今最少“應試”壓力的科目。就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而言,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美術教師在素質教育天地中有著最廣闊的空間自由。如何能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利用其它知識與美術“不相同”卻“相通”的特點進行互組滲透,在學校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開辟教師與學生全面發展的無限空間,筆者深入學習國家課改精神,并結合自己的美術教學實踐,做了些許探究。
關鍵詞:思想教育 美術教學 相互滲透
為完成小學美術教學的思想性想教育任務,充分發揮美術的社會功能,我們首先對小學美術課本所包含的思想性,作了較細致的分析研究,綜核小學美術教材內容可以分為如下幾種:
欣賞畫: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古代的,有現代的;有人物,有建筑,有雕塑,有木刻,有油畫,有水粉畫,有藝術作品,有革命史實:
記憶畫;有樓房,有橋梁,有樹木,有瓜果;臨莫畫;有人物、動物和植物;
寫生畫:有學習用具,有校園景色;手工制作;有雕塑,有折紙,有設計,有郵票圖案,有風景紋樣;
創作畫;有給寓言故事畫插圖:命題畫;有植樹造林等。
上述內容,教學時有利于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勞動教育?,F從如下幾方面具體談談。
一、寓愛國主義教育于美術教學中
為加深對兒童的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引導學生欣賞《北京故宮》的雄偉建筑一畫。在欣賞過程中告訴學生,紫禁城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周長3420米,墻高10米,護城河寬52米。城墻四周各有一座角樓,結構精巧,造形秀麗。紫禁城內占地72萬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多是木質結構,黃琉璃瓦、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修建故宮是1406年開始調動成千上萬的官員、工匠、軍士、民工分頭采木、燒磚(中間停止一段時間,前后經10多年的時間,直到1420年才完全峻工。
故宮是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建成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和全世界的珍貴文化遺產,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國內外友人來這里觀賞,贊美這雄偉的建筑和豐富的藝術珍品。
通過《北京故宮》一畫的欣賞,就會自覺地認識到勞動人民有窮的智慧,勞動人民是偉大的,勞動創造世界。學生心中有了人民,自然也就感到勞動人民偉大可敬,課堂上,學生激動地說:“勞動人民是偉大的!我們要刻苦學習知識,將來像古代勞動人民那樣,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建設偉大的祖國。”學生的愛國之心油然而生,愛國主義教育水到渠成。
二、寓革命傳統教育于美術教學中
我們引導學生欣賞“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生動寫照”中的《人橋》一畫的做法:課前先布置學生閱讀,《人橋》一文,美術課上再觀察《人橋》這幅畫,讓學生展開聯想,并口述解放戰爭時期一個初冬的深夜,解放軍某部奉命追擊一股逃竄的敵人,被三丈多寬的河擋住了。為了消滅敵人,戰士們跳下刺骨的河里,用肩膀頂著木梯架起人橋。機槍連的戰士踏著人橋,穿過湍流,消滅了敵人,取得了勝利,接著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能屹立在世界東方,人民群眾之所以能安居樂業過幸福的日子。全靠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大部分學生說:“我們要繼承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學習他的創業精神,勤學苦練,為四化建設做貢獻?!?
三、寓勞動教育于美術教學中
我們在教學《小樹小樹快長大》(命題畫)時,加強了熱愛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具體做法是:先讓學生依據畫面情景,回憶自己植樹的過程:挖坑、栽樹、澆水、培土等工序,然后引導學生討論植樹意義。概括學生的發言,有如下幾層意思:植樹造林可以美化環境并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防風沙排旱澇,有利于農業生產;樹大成材,用于建筑高樓大廈;自己和小樹一起長大,爭做四化建設中的棟梁:今天植樹造林,造福后人。
雕塑是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和進行勞動教育的好活動。在一次雕塑前,我們召開了以“雕塑最佳動物”為主體的班會。我們先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進行討論:1.你們最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喜歡它?你們用什么材料雕刻出它們的形態?學生說了好多喜愛的動物及原因。其中有的說:“熊貓很溫順,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我很喜歡它?!?有的說:“我家有頭老黃牛很健壯,很勤勞,很忠厚,很順良。我十分喜歡它,天天給它喂草,有時牽它下地干活。”接著安排學生準備雕塑熊貓和老黃牛的材料和工具。
美術課上氣氛活躍。石雕熊貓的同學手拿小錘鐵銼“吧嗒”、“吧嗒”地雕起來;泥塑黃牛的同學,手拿黏土泥和鐵絲做起來。黃牛和熊貓的形態各異。有的黃牛趴在地上好象在曬太陽;有的四條腿前后站立好像在走路;有的翹著尾巴,抬頭張嘴,睜眼,望著天空好象在說什么。石雕的熊貓,雖說是大體輪廓,但也是千姿百態。有盤坐的、有睡覺的……
我們感到,通過這樣的美術教學,學生可以獲得思想,技能雙豐收的效益。教材中的任一部分都包含著濃厚的思想內容,只要我們能認真研究,積極引導,學生的立體素質就能得到很大的發展。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中學美術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根據美術教學以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為主的特點,在中學美術課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賞課,二是在技法課這樣兩個教學過程中進行,即通過欣賞美等審美教育和表現美等課業實踐來實現,開辟一個貫穿愛國主義教育與繼承發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相結合的教育新天地。本文旨在從欣賞課和技法課教學以及注重教學方法等方面,來探討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
一、欣賞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欣賞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是通過中國歷代美術作品簡介和欣賞,讓學生基本了解我國歷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的情況,使他們對祖國極其豐富的古代文化和藝術遺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去理解、領會和感受藝術的美,通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審美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情感,使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中學美術教材中的欣賞部分,有大量的中國歷代以來各種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及圖片資料,如彩陶、青銅器、石雕、秦陵兵馬俑、秦長城、漢畫像石、壁畫、帛畫、版畫及有代表性的美術家及其作品等。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內容蘊含著愛國思想情感因素,可謂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內在思想性。在教學中,應首先圍繞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向學生作簡要的介紹。在此基礎上,對作品有關的愛國主義主題思想和藝術手法進行分析,使學生逐步加深理解、領會東方文化的驕傲——我國歷代美術作品自信、豪邁、博大、精深的藝術所孕育的民族傳統文化精神。通過教學,引導和啟發學生熱愛祖國悠久的光輝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美術;培養和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從而加深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同時,欣賞教學可采取多種形式,如結合掛圖和課本圖片及平時收集的史料典故進行分析討論,可以運用投影儀放映幻燈片展示并作簡要講解,也可以適當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和畫展等,使欣賞教學的指導思想及教學方式,始終落實在深化愛國主義教育之上。
二、技法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技法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則主要通過美術作品的臨蘑寫生與創作等課業實踐,使學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國傳統美術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在引導和啟發學生對美術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進而來臨蘑塑造形象過程中,培養他們對傳統民族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培養繼承發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思想情感,以此來激發其愛國之情。
中學美術技法教學中,教材要求對學生安排一定內容的臨蘑寫生、創作等課業實踐,應該說,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最好時機。
在課業實踐方面,學習中國畫是廣大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繪畫種類之一。因為中國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繪畫,為東方繪畫的主流,它在材料、題材和技法上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在中國畫技法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說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中國畫藝術特征,在講述其基本技法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具體的臨摹或寫生實踐。如在輔導某一作品臨摹或某一實景寫生時,教師可圍繞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圍繞其寫生場景,結合直觀演示向學生講解中國畫藝術特色及其技法特點。著重指出中國畫十分重視對事物本質的表現,講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線條為主,尤其重視用筆用墨;構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并十分注意畫面空白的運用;同時強調文學、書法、篆刻與繪畫的有機結合;在創作過程中,從觀察生活、研究事物到表現形式上都有它獨特之處等要點。通過這樣的講解,使學生對中國畫藝術特點有較深的認識,便于學生從藝術角度來加深理解、掌握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及技能技巧。
此時此刻,學生會被中國畫特有的藝術勉力所折服;他們的藝術感受也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從而激發出對傳統民族美術熱愛的濃厚感情,同時也激發起極大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受到了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又能興趣盎然地投入臨摹與寫生。
三、注重教學方法,提高愛國主義教育實效由上可見,在美術欣賞課與技法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是十分廣泛的,還可以在雕塑、工藝、年畫、書法等方面廣泛進行。那么,如何根據美術課及其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來深入鉆研教材、體現教學層次、重視情感激發、創設教學情景,寓愛國主義教育于欣賞教學和技法教學之中,提高課堂教學和思想教育實效,這是每位教師應該重視的。
一、提供條件
(一)基本材料的自主配備。美術的學科的特點決定了需要一定量的資金投入,由于缺乏硬性指標“可有可無”,家長在此花錢是比較“小氣”的。在此應該向學生家長說明情況,爭取其對孩子學習的支持。此外,應該組織學生妥善保管相關材料,有效利用,讓家長認識到所花的錢物有所值。
(二)部分材料統一配備。對于某些形式的美術學習所需材料由學生單獨準備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組織起來,集中準備,效果更好。如版畫印制的材料。
(三)時間保證。由于課業負擔的原因,小學生參與美術活動的時間也是不確定的。保證參與美術活動的時間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一種靈活的方式保證時間總量滿足即可,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協調安排。
二、組織活動
(一)組織美術課外興趣小組。參與興趣小組的是部分學生,但這些學生可以起一種帶頭促進的作用,影響周邊的同學對美術學習的認識。
(二)定時作業。美術學習重在練習,由于課業負擔的原因,稍一放松,就可能放棄一次練習,一而再,再而三,便失去了約束,導致“虎頭蛇尾”現象的出現。關鍵在于堅持。當然,美術作業的練習宜少宜精,不可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只有少而精,才可能堅持下來。
(三)與其他學科相融合。美術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符合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美術本身是一門非常豐富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兼容性,可充分發揮長處,將美術因素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學習結合起來,促進這些學科的學習。如可以讓學生將課文的學習內容用簡明扼要的畫面表達,可以讓學生邊繪圖邊寫作文故事,可以讓學生畫圖識單詞、繪情境、記對話。以學科學習為主,滲透美術素養培養,二者相互促進,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又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從而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善于利用各種活動時機。美術的表現形式,生動活潑,已成為擴大宣傳的重要方式,每逢主題活動、紀念活動等都離不了。一件好的美術作品得到老師、家長的肯定,當然會促進孩子的興趣主動參與,美術教師應該主動抓住各種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三、成果展示
(一)日常作業即時展評。作品完成,需要展示,需要與他人交流。每一幅作業都是學生們經過自己的構思、設計而畫出的,因此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必須做到恰如其分的肯定,給予尊重和鼓勵。即使是簡簡單單的交流,也可能使得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得以提高。
(二)選擇優秀作品投稿,擴大影響。優秀的作品能夠登報登刊,在公眾范圍內進行展示,無疑對作者本人和其周圍同學都會造成良好的影響,促進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也會促進老師、家長對孩子參加美術學習的支持。
(三)形成內在的素質。小學美術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出多少畫家,也不是為了滿足虛榮的表現心理,美術學科活動的參與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嚴謹、周密的習慣,促進著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傊?小學生美術教育不僅僅是教師和學生的事,社會、學校、家長等各方面因素都對美術教育的良性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應試教育之風尚盛的時日,尤其在農村學校,更需要從事美術教育的教師克服種種阻力,采取多種靈活措施,切實落實美術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以來,我們農村學校也開始轉變觀念,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發展,美術教育也漸漸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努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審美能力及創新能力是我們的責任,那么如何來實施美術教育呢?
一、巧用教材,讓學生均衡發展
在我們農村學校,沒有美術教具,怎么辦呢? 我們有其他各科教材,那么我們就充分利用這些教材來教學。在我們的語文、數學等教材里都有很多與美術有關的內容,精美的教材設計和每一課都有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每一課都有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是為了通過直觀感受來提高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的,我們正好利用這些插圖學習美術知識,這無疑也是一個提高美術學習興趣的好機會。當然在美術教學中,更需要人文學科的理論基礎、語言修養和廣泛的社會知識。美術課主要以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和作品賞析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兩者存在著互補性。這正好體現了美術新課標中學科之間的整合,而且在上課時,利用課文插圖結合課文文字內容進行講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語文課本中的《桃花源記》這一課,配備的插圖非常美。書中有一整張紙畫了一幅桃花圖,幾棵正在盛開桃花的桃樹,背景云霧繚繞……我首先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然后又引導他們感受了圖畫的美。這樣我就增加了美術的內容,在這幅畫面中為什么把桃花畫得這么美呢?畫面中樹和云是怎么畫的? 運用了哪些色彩? 這樣用有什么好處? 如果要你畫桃花樹你會怎么畫? 等等。這樣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靈活地運用學科知識進行探究性的美術活動,形成綜合學習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圖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二、農村教育,就地取材
在教學工具缺乏的情況下,通常因為沒有美術器材而很難開展美術教學,覺得這樣上美術課根本沒辦法上。但是我還是從實際出發,在繪畫教學中主要以鉛筆、圓珠筆為工具,適當增加線描畫的內容。
例如,在上手工課時要用到的一些材料,有些學生買不起,我就倡導學生收集一些香煙殼或一次性水杯等廢棄物,有的時候學生沒有,我就拿報紙、礦泉水瓶、果奶瓶等充當,通過引導教學,簡單地示范,拓展學生思維,學生就有的卷、有的折……作出了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工作品,而且效果非常好。這樣既讓孩子愛上美術課,也為環保做了貢獻。誰說農村的孩子不聰明,只是我們沒有正確引導而已。
三、改變學生的角色,變被動為主動
每一位老師都會這樣說,在新課標理念下要改變學生的角色,變被動為主動,但是真正要做到是不容易的。以前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就發現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他們認為學習只要每天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行了,不管懂不懂。美術課就更不用說了。如何改變這樣的習慣,讓學生愛上美術課、主動學習呢?
1. 創設教學情境
當然老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節控制者,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對美術內容盡快了解,產生學習欲望。例如,在教學《鳥語花香》一課時,為了使學生了解學習中國畫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我先讓他們參觀整個校園。再設置一個活躍的游戲,上課前讓他們繞著校園走一圈,邊走邊觀察校園,讓他們在游戲中學習,使學生明白生活與環境的關系,動靜結合,豐富學生的感官,增強興趣,為畫出豐富的畫面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熱愛學校、熱愛自然的情感。
2. 讓學生探究學習
探究過程是一個學生自我鉆研知識的過程,農村的學生一般不懂自主學習,更不要說鉆研了。因此,教師就要精心設計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的個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發展,在老師的點撥指導下,思維由淺入深,最終解決問題,并有新的發現和啟示,提高學生獨立取得知識的本領。
3. 引導學生表現發揮
這一環節既是學生主體性實踐和認識活動階段,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我們在指導時,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顧及不同層次學生的表現狀況,有針對性地輔導,使學生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特別強調進行合理的夸張,使他們的作品更具有欣賞性。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要讓學生知道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無時無刻都能享受到美、感受到美的魅力,這樣學生對美術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在美術課中不再是“我沒東西可畫、我沒有材料無法做……”在農村教學中,改革教學方法,把學習策略讓給學生自己掌握,能促進學生獨創性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對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渠道的綜合訓練,使學生的獨創性思維進一步升華,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在談及兒童美術教育時,一位臺灣學者曾經感慨地說:“美術教育是一把雙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兒童極 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的奴隸,難以掙脫,有幸掙脫,亦已身受傷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的結果, 卻常見兒童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痹趯W習和貫徹《幼兒園工作規程》 精神、將轉變了的教育觀念轉化為幼兒園美術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這一棘手的問題。然而, 當我們運用“游戲與教學優化整合”的整體改革思路思考美術教育時,我們原先的困惑化解了。
對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價值定位
一個兩歲左右的兒童,用筆在紙上涂鴉,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亂畫線,完全是受其內在自發動機的驅使,滿 足視覺和動作上的需要。幼兒從涂鴉起就開始創造一套滿足自我表現需要的符號系統。只要成人不去干預,他 們會十分自然地運用自己創造的符號系統,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現自我,完成皮亞杰所說的同化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的美術活動是一種游戲。因為這種自由制作過程沒有強制的目的和社會實用價值,重過 程而不重結果。兒童作用于美術材料的過程,就是將自身的經歷和體驗重新組合,并賦予新的意義的過程。而 兒童的美術作品則是兒童自我的一個部分,表現了他的思想、情感、興趣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
然而,還應該看到,美術活動除了對兒童的一般發展具有教育意義外,還對兒童發展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作為一種審美活動,美術活動不僅在現實生活層面上,而且在對美的追求的層面上,能使幼兒感受和理解真 、善、美,引起幼兒的情感律動,給幼兒以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 美術教學能使幼兒不只局限于自身的經驗,能帶給幼兒經過修正的、理想化的現實,使幼兒能按照教師給予的 形式美原則指導下的技能和方法進行作業。
我們在給美術教育活動進行價值定位時,更多地注重前者。我們認為,在幼兒階段,兒童有十分強烈的內 在表現自己的愿望和動機。滿足幼兒美術游戲的需要,讓幼兒自主地進行創作,這對于培養幼兒健康的個性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也沒有放棄后者,我們認為,美術的技能學習是幼兒美術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 師應尊重幼兒的現狀,從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出發,去確定略高于幼兒基礎的教學要求,而不可機械地按照 教學進度去勉強幼兒。這樣的價值定位,使我園的美術教育有了基本立足點。
讓幼兒把美術活動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美術活動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在美術活動中,需要兒童的想象和創造。兒童美術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滿 豐富甚至離奇的想象力。作為美術教師,萬不可用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去要求幼兒模仿,這樣做勢必會 壓抑幼兒的創造性。
以前,我園教師教幼兒畫畫,往往先自幼兒出示一張范例,然后向幼兒交待先畫什么,后畫什么,什么東 西畫在紙的什么位置,一切都/!/按教師預先規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許在內容上稍有變化。例如畫頭飾,給幼兒 示范的是小雞、小鴨、小貓、小狗4種,讓幼兒任選一種, 但是必須按教師示教的方式畫,不允許幼兒超出此 范圍。改革后,同樣是畫頭飾,教師給幼兒提供的只是零件,如圓形、三角形、半圓形、矩形等,啟發幼兒可 以用這些“零件”組裝成各種畫。教師雖然也向幼兒出示了許多幅“零件拼裝圖”,但是更鼓勵幼兒根據自己 的意愿和喜好去創造,這樣的活動效果就與以前大不相同。每個幼兒都畫出與別人很不一樣的頭飾,如房子、 汽車、葡萄、螃蟹、太陽等等。我們體會到這一變化的最大特點是,兒童把美術活動看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 教師要他做的事。
一、問題的提出
在人的創造活動中,既有抽象邏輯思維,又有空間形象思維,可用語言、文字、符號、圖表表達。美術的形象表達具有語言文字不可代替性,如果沒有美術形象表達,人腦中抽象邏輯思維往往就無法輸出和傳播,人類文化可能就只有詩歌和散文,而不可能有真正意義的自然科學。所以,教師組織開展美術教學,除了美術基本原理、表達技法、欣賞的基本方法教學外,還應當引導學生理解,只有把美術的創造性思維、形象思維和形象表達能力充分運用到自然科學中,才是中小學美術教育全面、真正的內涵和目的。廣大青少年能在美術活動小組和科技活動小組中交叉活動、交替學習,對他們的創造力的培養和形成有很大裨益。
從美術原始起源看,古代美術研究認為是石制工具的制造,石制工具是原始的造型藝術。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人類自身智力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人類學會了簡單地勾畫動物和植物的外部形態,這一切原始美術活動,還僅限于生活中的需要。隨著勞動產品剩余量的不斷增長,原始起源的實用美術活動,上升到追求表現婦女的外表形態特征,實用美術逐漸轉向以滿足人們情感享受為目的欣賞性美術。此后的美術工作者,往往偏執于美術自身的基本規律的思維,全力投入于欣賞性美術的創作與欣賞。美術的真實價值不只是在于欣賞,更重要的是它對人的創造力的開發,在于它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廣闊空間領域的形象思維和形象表達。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除了一般的文字表達之外,還可以利用符號(如表示雌性,表示雄性)、字母、數字、圖表等最簡潔的語言表達。但是任何一部人體解剖學、天文學、地質學、無線電學等,如果沒有由美術形象表達技法誕生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圖畫”(有學者稱為“科學畫”)則是不可想象的。美術的表達方法在自然科學方面的強大作用無處不在,卻不太為我國的中、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所注意和重視,甚至被忽略。中小學的美術教育,培養美術隊伍的后續力量固然重要,但是,美術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中,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形象表達能力具有更加深遠的、不可估量的意義。
本文旨在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沒有美術的形象思維和形象表達能力,人類社會就只能有詩歌和美文,而不可能有真正意義的自然科學,欣賞美術并不是美術的全體,甚至也不應是美術的主體,美術的形象表達能力最大量、最重要對人類自身最為需要的是在自然科學之中。我們應當糾正把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到博物館里的“維納斯女神”的欣賞上面的習慣性傾向。
二、美術教學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美術包括繪畫藝術、雕塑藝術、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四大類,這是以具有“審美價值”為主體范圍內的涵蓋。其實,廣義上說,美術更多的包含在生物、物理、化學、地理、天文等所有自然學科和工程設計創造之中。美術教學應當注意培養學生走向創造的道路,不僅是美術創造的道路,更應該注重往科學技術的創造方面擴展,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
一個人的創造力是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相互作用構成的綜合表現,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與創造力大小最為密切。觀察能力主要指對具體事物(物體)整體內外在特征、性質的識別、辨別和記存的能力。思維能力可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還有平面想象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表達能力有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形象表達能力之分。我國現階段的中小學教育,基本上只是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單純的過度記憶能力強化,致使眾多學生造成“記憶疲勞”(容易遺忘,只形成短時強硬記憶,難以形成長久記憶),而對人的創造性最需要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方面極為淡化,這是對人的創造力的扼殺。
大力發展學生創造能力,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一條事半功倍的捷徑。在交叉活動過程中,進行形式多樣的美術創作練習,如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小型工藝品練習、剪貼畫制作、小型雕塑制作、賀卡設計制作等,從中引導學生努力保持各自“特色”(寫實、現代、夸張、變形等),并指出不同風格,不同藝術觀點,不必強求統一。這些訓練,極大豐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空間,同時學生創造能力得到激發和培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美術教育協會把1984年大會的主體確定為“社會文化變革的挑戰與創造性教育”,足以使我們明白美術與創造力具有不可分割的內涵性。
三、美術教學與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培養
人們認識世界可采用科學的方式,也可采用藝術的方式。美術就是人們用藝術的方式認識世界的,它認識世界的方式具有具體性、形象性、可感性的特點。正是由于這個特點,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與其他科學方式相比,有其獨到之處,而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是進行科學技術創造的能力之一。通過美術戶外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就是一種有效方法。在戶外訓練過程中,采用整體—局部—整體和比較法的原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自然界中生動有趣的物象,例如,對一朵花的觀察分析,從花的比例、結構、形體、色彩等方面,采用上述原理進行多角度觀察。由于物象直觀、生動,因此容易掌握花的各種屬性的認識,同時在自覺不自覺中培養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我校部分學生在美術小組和創造發明科技小組之間交叉活動,利用美術小組活動時學習和培養形成的觀察的基本方式和形象思維能力,對日常生活中門窗清潔工作作了廣泛的觀察,通過對不同種類清潔器對比分析,聯想某些機械臂原理,創造了“J12無煩惱門窗清潔器”。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說:“形象思維對一個科學家來說太重要了,它可以使科學家們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更寬一點,活一點,如果缺少了形象思維就不可能在科學上取得重要成就?!泵佬g小組和科技小組之間的交叉活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為學生從理論到創造性實踐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四、美術教學與空間想象力、形象表達能力培養
空間想象力、形象表達能力是科學創造必備的前提條件。在交叉活動過程中,以美術活
動,發展學生空間想象力、形象表達能力有巨大作用?;瘜W家戴安邦說:“現代自然科學要求具備高度的想象力,沒有繪畫能力,就沒有想象力和用形象來表達示意的能力?!崩?DNA雙螺旋結構的闡明,是空間相信能力和形象表達能力在解決科學問題的作用中最光輝的典例。1953年,威爾金斯拍攝了DNA定向行纖維X射線衍射照片。此后,沃森和克里克憑借他們豐富的空間想象力和形象表達力,并根據威爾金斯的照片,最終提出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生命科學從此由細胞水平進入分子水平,從而產生現代生物基因工程。農業生產也從雜交育種跨進基因操作創造新品種的時代。 參與科技小組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和形象表達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交叉活動過程中,空間想象力訓練主要是培養再造性想象和創造性想象兩方面,采用默畫練習、添畫練習等方式,促使學生初步掌握空間想象力。形象表達能力的培養,著重從分析造型概念臨摹作畫入手穿插簡單的寫生練習和速寫練習。(1)對各造型因素、概念的分析介紹,如形體、結構、透視、比例,等等;(2)基本作畫技法介紹,如用筆、用紙、明暗、色彩,等等;(3)寫生訓練,如幾何形體、靜物的寫生,一些動植物的速寫訓練等。通過上述實際訓練,學生大都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和形象表達力,在具體科技活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水利科學家徐芝純所說:“有繪畫基礎,在造型時就能用短短的幾分鐘把你的設想畫出來,這比用語言來表達好得多?!崩?生物科技小組的同學在設計一個生態環境與降雨過程水的運動定量說明的實驗時,得益于美術教學和科技教育交叉活動中空間想象力和形象表達力的訓練,就能較容易地把實驗設計的方法用圖形表達出來。
五、結語
科學不僅是邏輯思維的產物,而且離不開形象思維作依托。許多情況下,還需要通過美術形象表達進行輸出才能傳播。青少年在美術教育與科技教育之間交叉活動,對創造力的形成極有裨益。用鄭勝天先生的話語結束本文:那種認為只有美術天才的兒童才需要上美術課觀念已經過時了。美術教育不應以為社會培養輸送一代代藝術家為其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它能發掘個人的創造性資源。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我認為要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就應該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放在首位。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一、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生動、信息量大、傳播方便。它不僅能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還能夠強化學生的感知。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靈活的加以運用。比如我在上《面具》這一課時,就利用多媒體聲圖并茂地展示了古今中外豐富多彩的面具實物,讓學生有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感官認識。課件還生動形象地把古老面具的神秘文化和現代面具的浪漫藝術進行了對比。既給學生提供了素材,又激發了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也提高了他們的創作熱情。
二、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教材內容,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把學生對益智活動的興趣和美術緊密地結合,情趣盎然,深得學生喜愛。比如我在上《讓我們的飛機飛向藍天》這課時,讓學生在看一看、說一說、試一試、想一想、畫一畫、比一比的多種學習活動過程中自主學習。既激發是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遵循兒童學習美術的生理特征和心理規律,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
兒童心理發展告訴我們,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因此我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安排一些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主動探究和發現,體驗美術創造的樂趣。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寓教于樂。對學生作業的評價采取自評、互評、師生共評等多種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對美術的情感和態度,以鼓勵、改善和促進為主,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心靈得到愉快,從而更加樂于參與美術學習。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努力尋找適合于學生的學習方法,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為今后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摘 要】美術課是中小學所開設的基本課程之一。然而,農村中小學的美術教育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諸如美術教育理念落后; 美術教學模式單一; 教師專業素質偏低; 教材內容安排缺乏針對性等。
【關鍵詞】農村; 美術; 教師。
不言而喻,美術課是義務教育階段為提升學生全面素質而開設的基本課程之一,其目標是以審美教育為主線,以學生的智力和才能培養為核心。然而,很多農村家長及中小學領導和教師卻這樣認為: 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繪畫,學會繪畫。其實通過美術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繪畫,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既能培養學生對自然美,藝術美的感受,又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和陶冶他們的高尚人格。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筆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一、美術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農村中小學的美術教育理念就是對著課本臨摹、“照葫蘆畫瓢”度過 40 分鐘、還有的地區學校干脆不開設美術課。這種認識與我國義務教育所提出的素質教育目標相悖,有礙于中小學生觀察力與想象力的培養及他們個性、意愿、情感的表達,更會缺乏審美意識的培養,其結果僅極少數學生或憑天資或家庭因素保持著對美術的興趣,而大部分學生則會視上美術課為他們學習語文等文化課的羈絆。
二、美術教學模式單一。
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往往只是對教材內容做簡單復述,機械地去執行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而沒有去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學行為變得更有創造性,這種教學模式,只是一味地灌輸,說教,太過單一,難以使學生真正從教學活動中體會到創造的樂趣。新課程標準將美術教學內容具體分為“欣賞·評述”、“ 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欣賞·評述”課的基本結構程序是: 創設情境—引導感受—審美導引—綜合評述。通過對美術作品、美術常識的介紹與欣賞,引導學生去感受美、認識美,是一種以審美為主的教學活動。此類課,一般是應以教師講述與啟發相結合,引導學生欣賞、議論、引發問題,幫助解決問題等方式進行審美導向的教學?!霸O計·應用”課的基本結構程序是: 定向—參與性訓練—自主練習—遷移。通過實踐,培養學生對形式美的感受能力?!霸煨汀け憩F”包括創作、寫生、臨摹、手工制作等,一般應通過欣賞、啟發、講解來傳授美術的基本知識,美術老師要示范講解方法,指導訓練技能、技巧,實踐性、操作性強。其基本結構程序是: 直觀感受—綜合分析—示范講解—師生合作—指導訓練?!熬C合·探索”學習領域強調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的聯系,應加強跨學科教學的研究,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連結點。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研討和探索為重點。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探究美術或與美術相關的問題,引導他們圍繞自己選定的課題以個人或集體的方式進行活動策劃,并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技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三、教師專業素質偏低。
改變這種現象的策略主要是加強師資培訓。培訓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拓寬加深專業知識,了解教學改革動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提高美術教師的整體業務素質。
與此同時,要做好骨干教師的業務培訓工作,切實抓好新教師、青年教師的帶教工作,使他們更快成長。要多開展教學評優活動,搭好舞臺,幫助教師提高美術課的教學能力,包括教材分析能力、組織教學能力、表達能力、使用教學輔助手段的能力等。
四、教材內容安排缺乏針對性。
在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教師僅僅依靠教材而不考慮農村實際情況的現象,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有差距,與學校的辦學條件也有差距。農村的美術教學,就要聯系農村教育的實際情況,教師要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資源引入到美術教學中來,大膽對原有教材進行增、改,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地方特色的美術課。例如: 野外寫生、蘿卜雕刻、泥塑、剪紙、折疊、麥草手工藝術、變廢為寶等綜合實踐課。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資源下,尋求適合農村孩子美術學習的教學資源。
總之,作為農村中學的美術教師,我們要結合農村新課程的特點,不斷探索、鉆研、思考,改善農村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大膽開展農村特色的美術教學。這是時代對的要求,也是新課改對我們的希望。
近幾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文化藝術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內蒙古自治區積極開展了民族文化大區建設,鼓勵草原文化藝術的研究,大力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理應充分開發、利用當地民族文化這一有利優勢,把散落在民間的民族工藝美術整理出來并開發出有益于教學的課程資源。在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中,教師應以課堂為主要陣地,把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融入其中,使專業課程與本土工藝美術相結合,對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資源進行發掘、利用、整合、創造,從而實現教育的文化傳承、選擇和創新功能。
一、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的主要種類與特色
民族工藝美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寶貴財富,是我國各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經過世世代代傳承和不斷創造的智慧結晶,凝聚著各民族的藝術精華,體現著各民族的意志和追求。內蒙古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多種文化相互交融,這些都是民族工藝美術發展的文化基礎,而內蒙古豐富的動植物和礦產資源又為工藝美術的發展提供了材料基礎。因此,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種類繁多,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獨特的民族風格,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大品種。
(一)繪畫工藝美術
繪畫工藝美術主要包括皮畫、氈畫、沙畫、樹皮畫和木浮雕畫。皮畫選用優質天然牛皮為原料,采用皴、擦、刻、染、凹凸等工藝技術手法,經手工多次繪制、刻畫、雕塑而成,題材多為草原風情和蒙古族傳統圖案,風格淳樸、粗獷。羊毛氈是游牧民族的特有產品,當代氈畫繼承了蒙古包用氈繡的傳統,又吸收了木板烙畫工藝,產品充滿了異域風情,且容易攜帶,已成為內蒙古重要的旅游紀念品。
(二)雕塑工藝美術
雕塑工藝美術包括牛角雕、駝骨雕、犴角雕、猛犸象牙雕、巴林石雕、佘太翠雕、興安石雕、麥飯石工藝品、根雕、木瘤雕等。其中巴林石色彩豐富高雅,深沉潤澤,內容豐富,俏色取意,深淺皆宜,是觀賞石中的精品。
(三)金屬工藝美術
金屬工藝美術主要包括金銀制品和銅制工藝品。蒙古族的金銀制品不論是造型還是裝飾都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銀碗是蒙古族傳統的餐飲用具,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牛角鑲嵌銀質的牛角結盟杯、鍍金的馬等金銀擺件及蒙古族銀餐具系列。手工鏨花工藝銅制火鍋紋樣細膩、工藝精湛,極具民族特色。(四)民族服飾及刺繡工藝內蒙古各少數民族的服飾絢麗多姿,別具一格。蒙古族服飾艷麗美觀,有頭飾、長袍、腰帶、蒙古靴四個主要部分,婦女頭飾是最受人矚目的裝飾。諸如鄂倫春、鄂溫克族的傳統服飾均由獸皮制作而成,赫哲族有制作魚皮衣的古老傳統。蒙古族刺繡源遠流長,應用范圍廣泛,色彩豐富艷麗,具有強烈的地區特點和民族特色。
(五)其他工藝美術
其他工藝美術主要有皮革工藝品、牛角工藝品、三少民族的樺樹皮制品、藝術掛毯、剪紙、仿遼瓷等。
二、藝術設計類專業開發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課程資源的意義
(一)有利于民族工藝美術的保護和傳承
當我們在慶幸全球范圍的現代化所帶來的快捷便利時,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轉變,特別是商業文化的沖擊,民族工藝美術所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也發生了極大的動搖?,F代工業文明對民族工藝美術的沖擊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無數珍貴的民族工藝美術正在逐漸消亡,選擇其中有價值的品種進行保護已十分緊迫。然而,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的保護工作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具體表現為:一是傳統民族工藝美術生存環境的惡化;二是一些獨特的民間傳統習俗和生產生活方式在逐步消亡;三是一些傳統民族工藝美術和技藝的傳承后繼乏人;四是民族工藝美術資源流失嚴重。因此搶救、保護、傳承和弘揚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刻不容緩。而民族工藝美術傳統的傳承模式已經不利于當今社會文化的發展,因此要構建新的傳承模式。為此,把民族工藝美術的內容融入到課程中,組織工藝美術大師和代表性的傳承人進入到相關院校傳授工藝美術技藝,充分發揮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優勢,加強民族工藝美術教育,辦出自己的區域民族特色,對培養高素質的工藝美術專門人才意義重大。開展民族工藝美術融入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的實踐研究活動,將其課程和教學內容實施于專業教學中,通過有效而多樣的民族工藝美術教育方式,將其文化內化,使學生在了解了民族工藝美術的歷史和現存狀態后,從而更加珍視工藝美術文化瑰寶,產生傳承、保護優秀的民族工藝美術的積極性,并主動地參與到民族工藝美術的傳承中來,使其發揚光大。繼承民族文化傳統,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對保護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藝術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現實意義。總之,民族工藝美術要得以系統的傳承,就要在高等院校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美術師資隊伍去探究民族工藝美術的理論和技藝;通過構建系統的理論基礎來支撐高校民族工藝美術教學;編寫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工藝美術的課程教材資源。以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為平臺,播下民族工藝美術的“種子”,使高校成為傳承民族工藝美術的前沿陣地。
(二)有助于豐富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中,學生接受的都是西方三大構成的設計體系和色彩觀念,而對本地區傳統的民間美術和色彩意識知之甚少。民間造型觀念有著自身獨特的觀察和思維方式,是完全區別于西方的一種造型體系。民族工藝美術以其質樸的造型、深厚的內涵與現代設計藝術的某些觀點形態息息相通,對它的學習將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觀察和思維。通過收集、挖掘、整理、選擇優秀的內蒙古工藝美術資源,在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和嘗試把這些內容滲透進專業教學中,可讓學生了解并初步學習和掌握優秀的民族工藝美術,感受和了解內蒙古地區民族工藝美術的特色,深化、補充、延伸專業知識,讓學生熟悉和熱愛本地區的民族工藝美術,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提高學生美術欣賞和創作實踐水平。在教學中要將內蒙古工藝美術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特殊的人文環境中折射出的生活、生存方式加以表現,讓學生們熟悉和感悟民族的美術思維方式,培養和樹立民族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本地優秀的民族工藝美術資源,引導學生調查與采訪、設計與制作,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專業學習的多樣性,從而塑造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文化主體。
(三)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
生對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的興趣,增進他們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和課程意義。關注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在貫徹人才培養方案的同時保持地方資源特色,有效地開發和利用民族工藝美術課程資源,是傳承、弘揚內蒙古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最好途徑和方法。 三、藝術設計教學中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課程資源開發的內容
如何利用這些優秀的民族工藝美術資源開發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色課程,將內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藝美術融入到藝術設計的專業教學中,使民族工藝美術得以更好的傳承,現針對我區的情況,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理論教學
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課程教學主要有基本理論講授、課堂組織討論答疑、考察與調研以及實踐與創作四個部分,其中前兩個部分為課堂理論教學,而后兩個部分屬于實踐教學?;纠碚撝v授主要是通過介紹、講解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的起源、發展和沿革,來使學生了解其品種、藝術特色、材料和制作工藝,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較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發展的基本線索和概貌。最后,遴選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藝美術作品進行賞析。通過欣賞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藝美術作品,可讓學生更加了解和熱愛本土文化。
(二)實踐教學
帶領學生走出校門,深入到民族聚居地區開展實地的參觀、采訪,進行人文內涵考察,了解那些民族工藝美術的文化背景,系統地收集整理有關的理論和技藝,積極向老藝人請教、向民間藝人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學其精髓。最后,選擇其中感興趣的民族工藝美術品種進行技法學習和實踐制作,培養學生對不同材料的體驗、感受。本階段重在學生的參與,教師針對學生個別差異進行指導,側重于創造思維能力的訓練。以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資源為素材,以藝術設計教學為載體,搜集、篩選、開發、整理適合教學的民族工藝美術,結合本地獨具特色的民族工藝美術資源建設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色課程,把工藝美術素材性課程資源轉化為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效形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的教學資源,探索在藝術設計類專業進行民族工藝美術傳承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使優秀的民族工藝美術在課堂中得以弘揚和傳承,真正的促進內蒙古民族工藝美術的發展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