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7 03:38: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幼兒教育理念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初始階段,也是重要且特殊的階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并獲得發展的過渡時期。幼兒教育在我國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猶如農業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兒教育如果出現偏差,則整個教育體系是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的?!耙匀藶楸尽钡挠^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國的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偏差,使得兒童問題或獨生子女問題越來越突出。回歸幼兒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兒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現狀;誤區;教育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可見教育對于人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幼兒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猶如大廈之地基,大廈能否歷經風雨而依然不倒,就取決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兒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好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幼兒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較困難的。所以,用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或價值取向能夠有效的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一、幼兒教育的現狀
上世紀初以來,我國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歐美的色彩并影響至今,包括幼兒教育在內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襲歐美,這些幼兒教育理念的最大特點便是強調對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訓,但這個特點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點。因為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要擁有智力之外,還要有很多非智力的東西(比如情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會出現人格的分裂或人的異化。這些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領域運行至今,已經逐漸顯現出危機。
(1)當前的幼兒教育內容過于偏離幼兒成長發展的實際。當前因為受到傳統陳舊思想的影響,導致了幼兒教育內容過于偏離幼兒成長發展的實際。內容的選擇和課程設置都與幼兒的實際脫鉤,違背了幼兒的成長規律。比如在幼兒教學中往往是過多的注重知識的傳授和灌輸,成人化教育趨勢明顯。還有就是不發幼兒園過于標新立異,忽視幼兒成長發育的客觀條件,任意增加教育內容和難度,超過了幼兒的接受能力。
(2)幼兒園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當前幼兒園陳舊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對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也起到了阻礙作用。比如有的幼兒園因為缺乏管理的具體目標,管理模式粗放,經常是工作雜亂無序,教育行為只憑工作上的熱情和經驗。還有的幼兒園辦學只是為了賺取利潤,很少去認真思考如何才能改善辦學條件和提高教育質量。
(3)目前的幼兒教育思想落后,教學方法也過于老套。當前很多的幼兒園教師教育思想非常落后,有的想當然認為幼兒教學也就是幫家長看孩子,無需教授什么知識,還有的認為幼兒教育就是準小學教育,需要教授類似小學內容的語文和數學知識。另外,當前的幼兒教學方法也很少去從幼兒生長發育的實際去考慮幼兒教育,很少去關注幼兒的能力和興趣的培養,教師總是不停的講知識和提出要求,幼兒只能被動按照老師的要求強行記憶一些所謂的知識。
二、幼兒教育的誤區
造成幼兒教育如此現狀的根源在于我們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教育的定位出現了偏差。我們應該明白,社會生活正是因為個體的多元性而顯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別是幼兒教育理念是屬于人文學科范疇而不是自然科學范疇,它必須包涵和豐富人的個性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作為人文科學范疇的幼兒教育理論,其研究的對象并不是與主體無關,主體也不是與客體分離,而且,往往正是主體對客體的參與才使得其對象能被認識,其真理能被理解。
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不論是國家、社會、或是個人,都希望教育使人成材。但問題是使人成材不應該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合群的社會人。如果教育的最終目的只是使人成材,并且讓這種思想成為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話,那么在實踐中會演變出這樣一個事實: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讓學生有一技之長而不管其是否具備良好的社會德性就成了教育的唯一價值取向。其后果是,每個學生在教育體制中完成教育后,或許會擁有各種技能,但很難有健全的人格。
但問題是,包括很多教師在內的流行觀念認為,名和利就代表著成功,所謂“成功人士”就是賺了錢,出了名的人,所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學生的分數越高,老師就越認為他是好學生。這種觀念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師教育學生的目的不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是追求學生成績。自從自然科學誕生以來,以其精確性而風靡全球。不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是以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作為研究進路。但對幼兒教育理論帶來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割裂。
三、幼兒教育觀的探討
馬克思指出,全面發展的個人也就是能夠適應極其不同的勞動需求并且在交替變換的職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展的個人。就幼兒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為本”并以此要求社會、家庭、學校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遵循人成長的規律,以人的成長為教育價值取向,讓學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通過獲得自我創造和自我實現的能力以培養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讓他幸福的生活著。不管教育有何種功用和貢獻,有一個很世俗的事實是: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所謂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擁有超強的技藝,也同樣會被社會邊緣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個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條件,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責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質、正常的智力水平等,這是作為一個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無論對從事何種工作的人來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
因為,盧梭提出了最好的解決之道:“一、從我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也就是說,對幼兒教師來說,在教育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在思想觀念中要把學生當作一個未來的社會人看待而不能把學生當作棟梁對待;二、“你要記住,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成為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無知,而是由于他自認為知。正是由于幼兒涉世不深,對人對事大體是處于一種無知狀態,所以幼兒沒有犯錯的能力。對于任何一個幼兒而言,其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動首先是為了保持其生存和幸福,所以,在評價所有一切自然的物和人造的東西時,他所根據的是它們對他的用處以及它的安全,生存和舒適的顯而易見的關系。他的話語都忠于他的思想,他的行為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心意,是否需要是幼兒作出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行為是否會給他人造成損害以及造成什么樣的損害,幼兒是不會加以考慮地,也沒有能力加以注意,所以教育者必須具備這樣一個常識:幼兒沒有判斷能力,其行為的作出是以其喜好和需要為動力和出發點,教育者在評價幼兒的行為時就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教育者在對幼兒作出評價性行為時應以為是否有利于其成長而不是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管理為標準,與此同時,教育者還應該采用大禹治水的疏導方式來矯正幼兒的行為。
總之,幼兒教育是一切其它教育形式的基礎,所以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同樣也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幼兒教育事業現今已有巨大發展,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都是需要幼兒教育事業從業者努力改變的,希望今后不久幼兒教育事業能邁上一個新臺階。
摘要:“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諦,這種理念其實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愛的教育”的延伸。本文以教學實例闡述了幼兒教師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如何踐行“愛滿天下”的理念,讓幼兒在愛的雨露滋潤下健康成長。
關鍵詞:愛滿天下;鼓勵教育;換位思考;榜樣教育
“愛滿天下”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的核心是“愛”,學校應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實行愛的教育,引導每一位教師學會用愛心滋潤幼兒的心靈,用愛心幫助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另外,“愛滿天下”教育思想也是符合新時期課程改革的新要求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在教育教學中踐行這一思想。
1發現優點,以勵動人
毋庸置疑,教師應該是愛的化身。都應該是非常熱愛每一位幼兒的。而且這種愛是不求回報的,教師只有做到心中有愛,并且將這種愛用行動反饋到孩子們身上,孩子們才會喜歡你,只有讓孩子喜歡你,那我們的教育才會發揮作用。那么到底老師們應該怎樣去愛孩子呢?有很多老師都認為,幼兒的缺點一定要經過批評才會改正,幼兒的優點就算是不夸獎也不會丟失。因此,教師總是喜歡否定、批評幼兒,卻很少肯定、表揚幼兒。其實,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老師們愛學生首先要有一顆像媽媽一樣的心,然后將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幼兒的閃光點,讓他們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上學期我帶的是個小班,幼兒剛入園經常會有哭鬧不肯上學的??粗⒆觽兛摁[著要找媽媽,我的心里也覺得非常難過。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走過去摸摸他們的頭,抱抱他們,親親他們的小臉蛋,給他們像媽媽一樣的溫暖……對剛深入小班的孩子來說午睡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我班的潘欣慧小朋友就是這樣。每到午睡時間,別的小朋友都躺下睡覺了,潘欣慧卻總是一個人在床邊偷偷的小聲哭泣,我走過去親切的問道:“慧慧,你怎么哭了?”可是她一句話也不肯說,反而“哇”的大哭起來。我輕輕的拍拍她的背讓她別再哭了,并告訴她:“慧慧,你想媽媽了對不對?在幼兒園里你可以把老師當成你的媽媽,讓老師陪你一起睡覺好嗎?”潘欣慧看看我又低下頭去,輕聲的說:“可是我在家睡覺時媽媽總會握著我的手!”我摸摸她的頭親切的說:“那老師握著你的手睡覺好嗎?”她高興的點點頭,不一會兒,潘欣慧就握著我的手甜甜的進入夢鄉了,此時我也覺得非常幸?!竺康剿缬X時,潘欣慧總會摟著我的胳膊睡。有一天,又到午睡時潘欣慧突然對我:“老師就像我的媽媽一樣!”聽到這句話我覺得心里甜甜的,覺得無比欣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對每一個孩子充滿愛心,時刻關心每一個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孩子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感受到像家的一樣的溫暖。
2心理換位,以善待人
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時代不僅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對當今社會的教育更是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個新時代要求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這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這種關系中老師不再具有絕對的權威。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總是埋怨:現在的小朋友為什么都那么淘氣,上課不認真聽,總是想著玩,不好好學習!假如我們能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學生……”每次嚴厲的批評學生后,我心里總會覺得難過,非常自責。經常會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會不會太過簡單粗暴了?這樣會不會對孩子們造成傷害呢?畢竟他們的年紀較小,在成長過程中偶爾犯點小錯也是必然的。學生的約束力、自制力差,經常會產生愿望與行為脫節的現象。所以我時常會督促自己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學生,我希望老師怎么教育自己怎么幫助自己呢?我經常會偷偷的觀察幼兒,傾聽他們的心聲。
3以身作則,榜樣示人
陶行知先生強調教師要“以身作則”,他指出“要人做好,必先自做;重師首先師之自重?!弊鳛橐幻蠋?,除了知識能力、業務水平方面,要成為孩子們的榜樣,更重要的是要在孩子們面前塑造一個好形象,用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的人格去感染學生,以全心全意的師愛教育學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一件事情給筆者留下特別深刻印象:一天帶領孩子戶外活動,隔壁班的馬老師帶著幾個孩子去領活動器械,我有事叫她:“小馬、小馬!”可能是因為太吵,馬老師沒有聽見,所以沒有理會我。班里的幾個孩子見此,立即大聲喊“小馬、小馬”。我非常吃驚,對他們說:“你們怎么可以這樣喊老師的名字呢?這樣多沒禮貌呀!”孩子們停止了叫喊,但是臉上卻充滿疑惑。這時,一個小男孩撅著嘴巴問我:“張老師,為什么我們不能叫她的名字你卻能叫呢?而且我們是幫你叫,但是你卻反而批評我們,哼!”這個小男孩的話讓我無以言對。同時也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幼兒的影響是多么的深。此后,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我都堅持以身作則,比如:晨間接待時主動向幼兒說早安;洗手、上下樓梯時主動說“你先請”,并及時給予幼兒幫助;午睡起床及放學前,我都會幫助幼兒整理儀容儀表,并鼓勵孩子們要互相幫助;并且我會主動向幫助我的小朋友說謝謝,千萬別小看這句不起眼的鼓勵或稱贊,他們會給孩子們樹立勇氣和信心。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踐行著“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堅持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作為教師更要努力學習陶行知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我們心中“愛”的信念,把滿懷熱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做到用愛去教導學生,才能奏響愛的旋律,撐起愛的藍天。
作者:張純紅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張浦中心幼兒園
摘要:在基礎教育中,幼兒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對于幼兒教育來說,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就主體性而言,幼兒教育是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核心階段,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開展主體性教育就顯得極為重要了?;诖宋恼箩槍υ谟變航逃虚_展主體性教育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主體性教育理念;幼兒教育;應用分析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創新,對傳統的教育已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使得學生的主體性與個性化受到了影響,因此,針對這一現象,要做好教育的改革與研究工作,同時還要從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上出發,做好主體性教育。
一、主體性教育
對于主體性教育來說,就是要堅持從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出發,保證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同時還要求教師為學生創建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通過啟發與引導來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在主體性教育的影響下,還可以塑造好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的學習與發展。但是還應明確的是,主體性教育要求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堅持以接受教育的人為主體,同時還要尊重與承認其主體地位[1]。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主體性教育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創新,同時也要順應培養人的教育規律,以此來滿足社會的價值取向。從靜態的層面上來說,開展主體性教育可以有效實現教育的目標;從動態的層面上來說,則是一種相對特殊的認識與實踐活動,有著屬于自身的理念,注重幫助學生生成主體性,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所以在幼兒教育中,由于幼兒存在著一定的向師性,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主體性學習形式,培養好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幼兒的終身發展。
二、在幼兒教育中應用主體性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保證教學形式的主體性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由于這一階段的幼兒受到年齡等方面的影響,其認知能力與目的性行為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主體性教學形式的過程中,就要做好引導工作。
1.創建出游戲教學情境
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要注重幼兒的身心發展,從幼兒的學習特點等方面出發,幫助幼兒積累經驗,以此來引導幼兒在生活與活動中主動地去接受學習。所以,想要促進幼兒實現主動學習,就要掌握好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明確學習上的優勢。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掌握好幼兒的學習特點,這樣才能承擔起教育的責任。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由于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疲勞等現象,所以也就使得其認知過程存在著隨意性等特點。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游戲來進行教學,通過游戲的影響,有效吸引幼兒的目光,幫助幼兒完善知識結構,讓幼兒成為學習中的主人[2]。
2.開展模仿練習
對于這一階段的幼兒來說,他們正處于學習與模仿的階段,且存在著好奇心與可塑性,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通過模仿來增強其感性認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教學形式,有針對性地選擇好可以讓幼兒進行模仿的對象,同時還要不斷地觀察幼兒,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對一些存在模仿不良行為的幼兒教師要及時進行教育,以此來促進幼兒的發展。
(二)幫助幼兒生成主體性
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幼兒存在著一定的個別性與特殊性。因此,教師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就要深入掌握好幼兒的實際情況,做好指導工作,幫助幼兒實現主體性的生成。
1.挖掘出幼兒潛在的素質
教師在開展主體性教育的過程中,要為幼兒創建出適宜的條件,以此來促進幼兒潛能的發展,同時還要確保教育的意義,健全幼兒主體性。教師要堅持從幼兒的實際發展出發,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潛能,保證幼兒發展的有效性。
2.促進幼兒個性化的發展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好幼兒的個性。一方面,教師要具備一顆包容心,沖破傳統意識上的影響,以開放的心態來看待幼兒的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幼兒在實際教學中形成自己的個性。如幼兒在選擇玩具的過程中存在著傾向性的選擇,所以教師就要做好研究與分析工作,培養好幼兒的個性[3]。主體性教育就是要堅持以幼兒的發展為基礎,分析好現階段中幼兒的實際情況,同時還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正確地引導幼兒,為幼兒創建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來影響幼兒,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
作者:薛國玲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鎮郭園幼兒園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知識面也越來越寬,求知欲越來越強。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轉變傳統的幼兒園教學管理,提升教學理念勢在必行。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學理念;教學經驗;教學方法
針對當前幼兒教育的現狀,按照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各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班級實際,制定特色教研課題,以“關愛、教育、發展”為主線,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突出科學啟蒙,寓教于樂。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加強禮儀、禮貌方面的引導,在互動、游戲、和諧的環境和氛圍中,促進每一名幼兒富有個性、健康的人格形成,為其一生的發展打好良好的基礎。
一、幼兒教育應以人為本,尊重兒童個性與需要
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獨具個性特點的人。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兒童的獨立個性,尊重幼兒的獨特興趣,盡可能的滿足每一個兒童在情感上、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需要。教師應該以多元智能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正確看待兒童的個體差異,正確對待理解、耐心引導孩子的日常性錯誤,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讓幼兒獲得正確的認知,得到真正的發展。
二、加強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制定班級特色教學計劃
幼兒教師應該善于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具有班級特色的教學計劃。使教學計劃可以有效幫助教師在幼兒教育的工作實踐之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充分調動和發揮每個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全力支持和服務教師的個性教學。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需要不斷加強幼兒教師的業務能力培訓,提高幼教工作能力水平。幼教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幼兒教育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加強幼教師資培訓,引進先進教育理念,定期開展教學業務調研,組織教師外出進修,邀請公安、消防、衛生系統專業人員進行講座,更新知識和觀念,幫助教師們轉換觀念、提高技能是全面落實幼兒教育工作目標的前提與保證。
三、在教學活動中積極開展興趣教學,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針對幼兒喜歡簡單重復的特點,盡量從孩子的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幼兒的興趣點和具體真實的生活情景,改編、創編一些簡單、重復而有趣味的兒歌,并在一日生活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滲透,使語言同時成為幼兒的學習工具,為幼兒形成良好的品德、衛生、生活、學習習慣奠定基礎。例如:(1)品德培養。為了激發幼兒的愛心,利用《好娃娃》這首兒歌讓幼兒學會關心長輩?!盃敔斈棠棠昙o大,頭發白花花,嘴里缺了牙,我給爺爺搬凳坐,我給奶奶倒杯茶,爺爺奶奶齊聲把我夸!”孩子們根據兒歌的內容創編動作,很快就記住了兒歌內容,灌輸了良好的品德教育。(2)生活習慣培養,利用兒歌《搖呀搖》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皳u啊搖,搖啊搖,我的娃娃要睡覺;小花被,蓋蓋好,兩只小手放放好;閉眼睛,輕輕拍,娃娃不吵也不鬧。”兒歌以擬人化的口吻,明確了幼兒自己睡覺時該做什么。孩子們在游戲化的情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3)衛生習慣培養。衛生習慣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潔、正確使用手帕、保持身體清潔。利用兒歌《洗手歌》來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飯前便后卷袖子,洗小手,自來水,細細流。左手搓,右手搓,細菌無處躲。手心搓,手背搓,看看誰的小手最干凈?!睘橛變好看蜗词值臅r候,哼著《洗手歌》,按照兒歌的內容步驟洗手,久而久之,幼兒養成了勤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4)學習習慣培養。教師應該注意對幼兒學習習慣的指導,不斷地將良好的學習習慣轉化為幼兒個人的需要?!秾W好樣》這首兒歌就引導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白呗芬獙W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坐著要學小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學百靈鳥,迎著春風多美妙?!庇變涸谥貜湍顑焊璧耐瑫r,幫助幼兒理解如何走、如何坐、如何唱,為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幼兒教育中積極開展愛心教育活動,激發孩子的友愛、互助的情感
在幼兒教育的實踐中,教師應該從情感入手,啟動“愛心”的教育活動,利用“教師節”“兒童節”“元旦節”等重大節假日廣泛開展各種文化娛樂主題活動,使幼兒在親身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組織、準備、承擔角色,激發學生間交往過程中相互關愛、互助的情感。通過這樣的主題活動,幼兒的自制力、自信心等得到良好的培養和鍛煉。
五、密切家校之間的聯系,幫助孩子樹立整體環境觀
幼兒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除了為學生創建平等、寬松的心理氛圍外,還應為學生創建安全、和諧、開放的整體環境,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和其它電教手段,為幼兒提供更為立體、全面的信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家長和教師之間的密切聯系,是幼兒健康成長不可缺的因素。通過每日電話追蹤,每周板報,不定期召開家長會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幼兒教育科學方式,強化安全、疾病預防等科普知識,不斷培養、鞏固、發展家園共育機制。
作者:鄒麗麗 單位:吉林省洮南市第三幼兒園
摘要:蒙臺梭利教育(簡稱蒙氏教育)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將兒童培養成身心健康的人,培養兒童積極向上的優良品格。通過有準備的教學環境發揮教師啟發和引導作用協助孩子的自我發展,發揮兒童自身的巨大潛能和創造力,形成和培養孩子的健全品格,蒙氏教育的教學法精髓在于培養幼兒探索精神和自覺主動的學習精神,培養幼兒喜歡上學、熱愛學習的態度。孩子在不斷的自我重復操作蒙氏教具和參與運用蒙氏教學內容,懂得尊重別人、學會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自己從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訓練,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從而創新和建構完善的品格。從小培養和養成良好的品格習慣,不僅是兒童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需要,因此在幼兒園實施品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蒙氏教育;幼兒教育;品格;思考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3歲看小,7歲看老”,也就是說幼兒時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最佳階段,3歲--7歲這個階段養成的品格會影響和跟隨人的一生。《狼孩》的故事人盡皆知,當狼孩剛剛被人們發現的時候,不喜歡與人接觸,喜歡用牙撕開吃生肉,走路和跑步時手腳并用,不會語言,只會像狼一樣嚎叫,就是因為在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與狼生活養成了狼的生活習慣。為了幫助狼孩適應了人類生活,用了兩年學會簡單會話,用五、六年的時間學會走路,但跑的時候還會手腳并用,直到死也沒像健全人一樣說話,《狼孩》的故事告訴我們,幼兒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全心理及品格教育的重要。蒙氏教育以其以幼兒為中心利用預設教育環境教育為特色,培養孩子健全品格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值得讓我們借鑒和思考。
1.蒙臺梭利的幼兒教育理念
1.1蒙臺梭利幼兒教育內容
蒙臺梭利教學法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瑪麗亞?蒙臺梭利女士(MariaMontessori)所提倡的教學方法,著重于培養孩子專注度、秩序感、獨立能力和手眼協調等多方面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數學教育、感官教育、語文教育、文化教育五個方面內容。通過日常生活教育對幼兒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以訓練,以培養其良好習性和獨立自主的人格;通過觸覺、嗅覺、視覺、味覺、聽覺等感官教育結合感官教具培養孩子對感官的敏銳;數學教育通過由少至多量的比較然后引入加、減、乘、除等簡單運算操作,從而介入四則的運算的數學基礎;語文教學方面強調拼音、筆順語言表達等母語教學,同時培養英語入門教育;文化教育方面在蒙氏教室配備了植物、動物、天文、地理、歷史、地質等玩教具教孩子學習怎樣照顧動植物、認識自然、了解環境和宇宙萬物的奧秘。
1.2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的特點
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的特點是以兒童為主、注重完全人格的培養、順應兒童自然成長的規律、提供充分的教具、不“教”的教育、把握敏感期的學習、教師居于協助啟導的地位等特點。蒙臺梭利幼兒教育強調以兒童為中心,專門為孩子打造一個可以讓他們“獨立自主”的“兒童世界”。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注重教師的啟發式引導教學。在教學中提供充分的教具進行教室分區的環境情景教學,蒙氏教室是縮小版社會的雛形,孩子通過學習如何分享和學會知識技巧并懂得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和如何領導別人。通過學習動作、感覺、語言、技能和道德發展等,使兒童形成一個身心統一、品行自律、心智平衡的獨立人格。認為兒童具有無限的潛能,其生命的最終發展是走向獨立,應著重培養孩子健全獨立的品格。教學中通過具體的練習如五官感覺練習、生活基本能力練習、智能練習等方式來形成健全的人格基礎。
2.對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理念培養幼兒人格的思考
2.1幼兒園和教師對幼兒形成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兒園是是幼兒通過班級形式組成的“兒童之家”,幼兒園內教學布置按日常生活區、感官區、美術區、語言區、數學區、自然區、情景游戲區等不同功能組成的“區角教育”又仿佛兒童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兒童社會”通過創設了溫馨舒適和優美和諧的“有準備的環境”讓幼兒在自主、寬松的氛圍中敢做、敢說、敢想,表現出較強的獨立自理能力、獨立學習能力、獨立生活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讓幼兒通過自我校正和自我學習,體驗探索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孩子是老師的影子,要塑造幼兒的品格意識首先要塑造教師的品格意識和提高教師的品格素質,這樣才能讓兒童通過對良好品格教育的模仿最終形成內化。優秀的幼兒教師不僅有高尚的品格和廣博的知識,還要善于去發現和創造,要不斷的根據孩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去發現和尋找適合孩子的教學設施和活動材料。積極為幼兒的成長創設良好教學環境,促進幼兒的優秀品格塑造和身心和諧優化發展。
2.2家庭教育和家園同步教育對幼兒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兒不好的習慣和毛病往往是因為家庭成員對幼兒的溺愛和寵愛造成,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一些孩子在引起爭執時經常會說“媽媽就是這樣說的”、“爸爸也是這樣做的”或者“老師告訴這樣的做的”充分說明家長和老師行為、語言的導向作用。作為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舉止做到言傳身教,對待孩子不要過度保護、溺愛嬌縱和包辦代替等行為。幼兒園在課上要求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為的優秀品格教育,幼兒會通過學校的蒙氏教育學習和體驗回到家庭就會自覺地實踐、模仿和情景再現。作為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的教學還要大膽而耐心地給孩子機會“自己做”,并成功地引導孩子“如何去做”。做到家園同步相得益彰,并鼓勵幼兒讓幼兒懂得溝通、交流、分享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優秀的品格。
作者:李景輝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存金溝鄉中心園
【摘 要】俗語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可見教育對于人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幼兒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猶如大廈之地基,大廈能否歷經風雨而依然不倒,就取決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兒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好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幼兒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較困難的。所以,用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或價值取向能夠有效的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育理念;社會公民
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爸匾敝傅氖撬且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并獲得發展的過渡時期。幼兒教育在我國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猶如農業在我國整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兒教育如果出現偏差,則整個教育體系是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的?!耙匀藶楸尽钡挠^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國的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偏差,使得兒童問題或獨生子女問題越來越突出?;貧w幼兒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兒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的。
一、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
上世紀初以來,我國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歐美的色彩并影響至今,包括幼兒教育在內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襲歐美,這些幼兒教育理念的最大特點便是強調對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訓,但這個特點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點。因為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要擁有智力之外,還要有很多非智力的東西(比如情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會出現人格的分裂或人的異化。這些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領域運行至今,已經逐漸顯現出危機:①關于智慧和知識的關系處理。幼兒教育應包含知識和發展智慧兩個方面,君子不器,這是孔子說的,所以,幼兒教育應主要側重于智慧的養成而不應過早地涉及知識或素質的培養。但在各地幼兒教育的實踐中,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以知識代替智力的現象,各類名目繁多的幼兒教育培訓多如牛毛而我們的家長們也對此興致極大,這個現狀便是時下我國幼教的明證;②德育工作過于概念化和形式化。我國關于人才的定義是“又紅又專”,而實踐中,我們對品德教育的效果關心不夠,以致不少幼兒缺乏做人的基本要素――愛心。同時,我們的品德教育不是先從教育幼兒如何做人開始,而是授予一些空洞的愛祖國、愛家鄉的概念,幼兒品德教育,無疑成了空中樓閣;③父母既過分寵愛又過多管制。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螺旋式的過程,這就意味著人在幼兒階段必然有很多必過的坎坷和困難,一如唐僧西天取經必經八十一難才能修成正果。但一些家庭過度寵愛孩子,凡事包辦代替,生活上什么都不讓孩子做,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么給什么,其結果便可能是:過于溺愛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愛,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將來很難適應社會;同時,有很多的父母認為管教寶寶,就要從小做起,讓寶寶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寶寶沒有任何可選擇的余地,甚至有的父母對孩子的缺點看得很重,總是挑毛病,而對優點卻視而不見,極少表揚,甚至經常打罵孩子,其結果便可能是:這樣的孩子自卑感很強,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強。
二、幼兒教育問題的原因
造成幼兒教育如此現狀的根源在于我們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教育的定位出現了偏差。我們應該明白,社會生活正是因為個體的多元性而顯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別是幼兒教育理念是屬于人文學科范疇而不是自然科學范疇,它必須包涵和豐富人的個性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作為人文科學范疇的幼兒教育理論,其研究的對象并不是與主體無關,主體也不是與客體分離,而且,往往正是主體對客體的參與才使得其對象能被認識,其真理能被理解。
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不論是國家、社會、或是個人,都希望教育使人成材。但問題是使人成材不應該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合群的社會人。如果教育的最終目的只是使人成材,并且讓這種思想成為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話,那么在實踐中會演變出這樣一個事實: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讓學生有一技之長而不管其是否具備良好的社會德性就成了教育的唯一價值取向。其后果是,每個學生在教育體制中完成教育后,或許會擁有各種技能,但很難有健全的人格。
但問題是,包括很多教師在內的流行觀念認為,名和利就代表著成功,所謂“成功人士”就是賺了錢,出了名的人,所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學生的分數越高,老師就越認為他是好學生。這種觀念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師教育學生的目的不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是追求學生成績。
自從自然科學誕生以來,以其精確性而風靡全球。不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是以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作為研究進路。但對幼兒教育理論帶來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割裂。
三、幼兒教育觀之重建
馬克思指出,全面發展的個人也就是能夠適應極其不同的勞動需求并且在交替變換的職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展的個人。就幼兒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為本”并以此要求社會、家庭、學校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遵循人成長的規律,以人的成長為教育價值取向,讓學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通過獲得自我創造和自我實現的能力以培養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讓他幸福的生活著。不管教育有何種功用和貢獻,有一個很世俗的事實是: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所謂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擁有超強的技藝,也同樣會被社會邊緣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個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條件,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責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質、正常的智力水平等,這是作為一個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無論對從事何種工作的人來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成人是成才的基礎,后者只有在前者的基礎上才有意義并延續前者。所以,正確的教育理念或價值取向是人的成長而長成,通過教育使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盧梭在《愛彌兒》中指出,教育的精髓不是要學生學很多東西,而是要讓他們頭腦中獲得完全正確的和清楚的觀念。知識是絕對的,社會是不停變遷的,人是能動的,通過教育讓學生具備了正確和清楚的觀念,他就能夠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挖掘自己的潛能并加以完善,使他成為他自己。盧梭關于幼兒教育是社會人的教育理念是具有優越性并值得人們采納吸收的。
因為,盧梭提出了最好的解決之道:一、“從我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也就是說,對幼兒教師來說,在教育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在思想觀念中要把學生當作一個未來的社會人看待而不能把學生當作棟梁對待;二、“你要記住,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成為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
因為,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指出,人的心靈起初如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印記,沒有任何偏見和觀念,人們的一切知識觀念都建立在經驗上。對學生的教育主要不在于教學生認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靈玷染上罪惡,防止他的思想產生謬誤。因為,根據馮?哈耶克的觀點,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個人不僅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事情,甚至連別人已知的那一點事情他也不可能完全都知道。一個人的無知沒有什么壞處,但謬誤卻是極其有意害的。
摘 要:在基礎教育中,幼兒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對于幼兒教育來說,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就主體性而言,幼兒教育是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核心階段,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開展主體性教育就顯得極為重要了?;诖宋恼箩槍υ谟變航逃虚_展主體性教育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主體性教育理念;幼兒教育;應用分析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創新,對傳統的教育已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使得學生的主體性與個性化受到了影響,因此,針對這一現象,要做好教育的改革與研究工作,同時還要從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上出發,做好主體性教育。
一、主體性教育
對于主體性教育來說,就是要堅持從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出發,保證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同時還要求教師為學生創建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通過啟發與引導來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在主體性教育的影響下,還可以塑造好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的學習與發展。但是還應明確的是,主體性教育要求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堅持以接受教育的人為主體,同時還要尊重與承認其主體地位[1]。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主體性教育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創新,同時也要順應培養人的教育規律,以此來滿足社會的價值取向。從靜態的層面上來說,開展主體性教育可以有效實現教育的目標;從動態的層面上來說,則是一種相對特殊的認識與實踐活動,有著屬于自身的理念,注重幫助學生生成主體性,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所以在幼兒教育中,由于幼兒存在著一定的向師性,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主體性學習形式,培養好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幼兒的終身發展。
二、在幼兒教育中應用主體性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保證教學形式的主體性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由于這一階段的幼兒受到年齡等方面的影響,其認知能力與目的性行為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主體性教學形式的過程中,就要做好引導工作。
1.創建出游戲教學情境
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要注重幼兒的身心發展,從幼兒的學習特點等方面出發,幫助幼兒積累經驗,以此來引導幼兒在生活與活動中主動地去接受學習。所以,想要促進幼兒實現主動學習,就要掌握好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明確學習上的優勢。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掌握好幼兒的學習特點,這樣才能承擔起教育的責任。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由于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疲勞等現象,所以也就使得其認知過程存在著隨意性等特點。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游戲來進行教學,通過游戲的影響,有效吸引幼兒的目光,幫助幼兒完善知識結構,讓幼兒成為學習中的主人[2]。
2.開展模仿練習
對于這一階段的幼兒來說,他們正處于學習與模仿的階段,且存在著好奇心與可塑性,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通過模仿來增強其感性認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教學形式,有針對性地選擇好可以讓幼兒進行模仿的對象,同時還要不斷地觀察幼兒,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對一些存在模仿不良行為的幼兒教師要及時進行教育,以此來促進幼兒的發展。
(二)幫助幼兒生成主體性
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幼兒存在著一定的個別性與特殊性。因此,教師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就要深入掌握好幼兒的實際情況,做好指導工作,幫助幼兒實現主體性的生成。
1.挖掘出幼兒潛在的素質
教師在開展主體性教育的過程中,要為幼兒創建出適宜的條件,以此來促進幼兒潛能的發展,同時還要確保教育的意義,健全幼兒主體性。教師要堅持從幼兒的實際發展出發,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潛能,保證幼兒發展的有效性。
2.促進幼兒個性化的發展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好幼兒的個性。一方面,教師要具備一顆包容心,沖破傳統意識上的影響,以開放的心態來看待幼兒的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幼兒在實際教學中形成自己的個性。如幼兒在選擇玩具的過程中存在著傾向性的選擇,所以教師就要做好研究與分析工作,培養好幼兒的個性[3]。
主體性教育就是要堅持以幼兒的發展為基礎,分析好現階段中幼兒的實際情況,同時還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正確地引導幼兒,為幼兒創建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來影響幼兒,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
摘 要:“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諦,這種理念其實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愛的教育”的延伸。本文以教學實例闡述了幼兒教師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如何踐行“愛滿天下”的理念,讓幼兒在愛的雨露滋潤下健康成長。
關鍵詞:愛滿天下 鼓勵教育 換位思考 榜樣教育
“愛滿天下”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的核心是“愛”,學校應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實行愛的教育,引導每一位教師學會用愛心滋潤幼兒的心靈,用愛心幫助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另外,“愛滿天下”教育思想也是符合新時期課程改革的新要求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在教育教學中踐行這一思想。
1 發現優點,以勵動人
毋庸置疑,教師應該是愛的化身。都應該是非常熱愛每一位幼兒的。而且這種愛是不求回報的,教師只有做到心中有愛,并且將這種愛用行動反饋到孩子們身上,孩子們才會喜歡你,只有讓孩子喜歡你,那我們的教育才會發揮作用。那么到底老師們應該怎樣去愛孩子呢?有很多老師都認為,幼兒的缺點一定要經過批評才會改正,幼兒的優點就算是不夸獎也不會丟失。因此,教師總是喜歡否定、批評幼兒,卻很少肯定、表揚幼兒。其實,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老師們愛學生首先要有一顆像媽媽一樣的心,然后將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幼兒的閃光點,讓他們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上學期我帶的是個小班,幼兒剛入園經常會有哭鬧不肯上學的。看著孩子們哭鬧著要找媽媽,我的心里也覺得非常難過。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走過去摸摸他們的頭,抱抱他們,親親他們的小臉蛋,給他們像媽媽一樣的溫暖……對剛深入小班的孩子來說午睡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我班的潘欣慧小朋友就是這樣。每到午睡時間,別的小朋友都躺下睡覺了,潘欣慧卻總是一個人在床邊偷偷的小聲哭泣,我走過去親切的問道:“慧慧,你怎么哭了?”可是她一句話也不肯說,反而“哇”的大哭起來。我輕輕的拍拍她的背讓她別再哭了,并告訴她:“慧慧,你想媽媽了對不對?在幼兒園里你可以把老師當成你的媽媽,讓老師陪你一起睡覺好嗎?”潘欣慧看看我又低下頭去,輕聲的說:“可是我在家睡覺時媽媽總會握著我的手!”我摸摸她的頭親切的說:“那老師握著你的手睡覺好嗎?”她高興的點點頭,不一會兒,潘欣慧就握著我的手甜甜的進入夢鄉了,此時我也覺得非常幸福……之后每到睡午覺時,潘欣慧總會摟著我的胳膊睡。有一天,又到午睡時潘欣慧突然對我:“老師就像我的媽媽一樣!”聽到這句話我覺得心里甜甜的,覺得無比欣慰。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對每一個孩子充滿愛心,時刻關心每一個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孩子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感受到像家的一樣的溫暖。
2 心理換位,以善待人
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時代不僅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對當今社會的教育更是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個新時代要求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這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這種關系中老師不再具有絕對的權威。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總是埋怨:現在的小朋友為什么都那么淘氣,上課不認真聽,總是想著玩,不好好學習!假如我們能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學生……”每次嚴厲的批評學生后,我心里總會覺得難過,非常自責。經常會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會不會太過簡單粗暴了?@樣會不會對孩子們造成傷害呢?畢竟他們的年紀較小,在成長過程中偶爾犯點小錯也是必然的。學生的約束力、自制力差,經常會產生愿望與行為脫節的現象。所以我時常會督促自己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學生,我希望老師怎么教育自己怎么幫助自己呢?我經常會偷偷的觀察幼兒,傾聽他們的心聲。
3 以身作則,榜樣示人
陶行知先生強調教師要“以身作則”,他指出“要人做好,必先自做;重師首先師之自重?!弊鳛橐幻蠋?,除了知識能力、業務水平方面,要成為孩子們的榜樣,更重要的是要在孩子們面前塑造一個好形象,用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的人格去感染學生,以全心全意的師愛教育學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有一件事情給筆者留下特別深刻印象:一天帶領孩子戶外活動,隔壁班的馬老師帶著幾個孩子去領活動器械,我有事叫她:“小馬、小馬!”可能是因為太吵,馬老師沒有聽見,所以沒有理會我。班里的幾個孩子見此,立即大聲喊“小馬、小馬”。我非常吃驚,對他們說:“你們怎么可以這樣喊老師的名字呢?這樣多沒禮貌呀!”孩子們停止了叫喊,但是臉上卻充滿疑惑。這時,一個小男孩撅著嘴巴問我:“張老師,為什么我們不能叫她的名字你卻能叫呢?而且我們是幫你叫,但是你卻反而批評我們,哼!”這個小男孩的話讓我無以言對。同時也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幼兒的影響是多么的深。
此后,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我都堅持以身作則,比如:晨間接待時主動向幼兒說早安;洗手、上下樓梯時主動說“你先請”,并及時給予幼兒幫助;午睡起床及放學前,我都會幫助幼兒整理儀容儀表,并鼓勵孩子們要互相幫助;并且我會主動向幫助我的小朋友說謝謝,千萬別小看這句不起眼的鼓勵或稱贊,他們會給孩子們樹立勇氣和信心。
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踐行著“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堅持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作為教師更要努力學習陶行知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我們心中“愛”的信念,把滿懷熱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做到用愛去教導學生,才能奏響愛的旋律,撐起愛的藍天。
摘 要: 作者從國外幼兒教育理念的含義及特征談起,對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并結合實際對其本土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進而提出了國外幼教理念本土化的目標和原則。
關鍵詞: 幼兒教育 幼教理念 本土化
近年來,幼兒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引入國外幼兒教育理念對于催生國際導向,培養幼兒的國際意識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適應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越來越多的幼兒教育機構開始開展國際化課程內容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國幼兒教育體系的形式,有助于彌補長期以來幼兒教育過于理論化的不足,對于培養幼兒多樣化的思維方式有所助益。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幼兒教育發展較晚,其在利用外來理念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筆者在反思幼兒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深入分析這些問題,并提出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的原則,希望為幼教工作者更好地借鑒先進教育思想提供幫助。
1.國外幼兒教育理念的基本觀點
(1)蒙臺梭利幼兒教育思想。
蒙特梭利認為,幼兒教育應以傾聽、行走、觸摸等感官訓練為主,以此培養他們的能力和技巧。通過作業,幼兒自然會學會自覺、謹慎,學會依靠自己、尊重他人,學會服從與自我約束。由此可見,蒙臺梭利主張通過作業讓幼兒從自由到服從秩序,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按教育內容劃分,蒙臺梭利幼兒教育思想可分為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語言教育、數學教育、自然人文教育五大領域。其中,日常生活教育包括照顧自己、基本社交、維護環境,培養注意力與耐心;感官教育包括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等,培養比較、判斷、觀察能力;數學教育包括認識數字,培養基礎邏輯能力;語言教育包括聽說訓練,培養基礎語言能力;自然人文教育包括美術、自然、音樂方面的教育,主要用于幫助他們初步了解身邊的世界。
(2)瑞吉歐方案教學。
瑞吉歐方案教學主要涵蓋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民主管理與合作。在幼兒學校中,幼兒與教師沒有任何層級區別,所有人都平等合作,獲得“家”一樣的感覺。二是彈性課程與研究式教學。不制訂固定的教學計劃,強調生動而靈活的“實習”,幫助幼兒解決真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三是多樣的教學手段。要求教師采用手勢、姿態、動作、繪畫、音樂、雕塑等多種方式展開教學。四是開放的教學環境。精心設置學校的每一個角落,讓幼兒在開放的環境中自由學習、相互合作。
(3)英國早教體系。
英國早教體系的核心是游戲,主要思想包括:①福祿貝爾哲學:將孩子看做有認知能力的個體,將其行為放到環境背景與關系中綜合考慮,以發展的觀點看待孩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②列夫?維果茨基的游戲理論:通過游戲,兒童可以表現出參與社會的動機、技能或態度,兒童在游戲中的表現大多超過其實際年齡;③蘇珊?艾薩克的經驗主義理論:教學組織應當是基于活動而非靜止的因素,對于兒童行為的觀察應當在有組織的活動下。
2.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的內涵
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就是在借鑒國外幼兒教育理念的基礎上,依據本國國情和幼兒教育目標展開適應性實踐的過程,其涉及教學管理、課程內容、教學體系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工作。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并非對他國辦學理念、模式的單純模仿,更多的是在肯定民族教育傳統基礎上的借鑒,最終目的是發展我國學前教育,擴大其國際影響,為培養具有世界眼界同時又具有中國靈魂的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3.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的特征
(1)開放性。
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的過程就是一個教育信息融通的過程,需要打通國內同國際的交流通道,具有鮮明的開放性。所謂理念的本土化實質上就是思想的輸入與改造,國內幼兒教育機構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與設備及時了解國外的幼兒教育進展,進行自我調整與信息反饋,以包容的態度引進多元的國際幼兒教育文化。
(2)共享性。
共享性即資源的共享。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的最終表現形式之一是各類資源的共享,包括課程資源、教師資源、管理資源等。各類幼兒教育機構通過資源的共享將教育理念落實到教育工作中,轉化為教學成果,如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學者開設講座、講學活動,聘任外國教育專家擔任園長、教師等,利用人才的共享實現理念的本土化。
(3)融合性。
理念的本土化并非只是單純的引進,更重要的是同國內實際的融合。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們會有不同的處事方式和價值觀,這些意識層面的東西在引入國內的同時要克服文化習俗、認知習慣的差異,這就少不了兩者之間各取所需的融合。如歐美為代表的幼兒教育理念倡導自由表現,而中國傳統觀念中則教導孩子守規矩,二者在融合的過程中并非是沖突、對立的存在,教師要吸取自由理念中的積極部分,給予孩子們規則范圍內最大的自由空間,讓他們既能學會遵守規則,不妨礙他人,又能釋放天性,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4.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的意義
(1)經濟全球化的必然選擇。
經濟全球化改變著世界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教育的國際化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教育理念充實國內教育體系,優化教育思想。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就是吸收國外先進思想的形式之一,其對于豐富我國幼兒教育理念,奠定國際化教育的基礎,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橋梁具有積極意義。
(2)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
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能夠拓寬孩子的國際視野,培養他們適應國際化趨勢的能力、文化認同力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生存與發展的能力,促進孩子各項素質的全面發展。以語言教學為例,過去二十年的經驗表明,在幼兒時期接受多種語言有助于加強他們對多元文化的接受能力,τ諂浣來的語言學習、國外文化學習很有益處。
5.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的問題
(1)形式較多,質量有待提高。
近年來,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幼兒教育機構開始嘗試引進國外幼兒教育理念,但實踐結果良莠不齊。究其原因,主要為三點:一是現實背景同國外幼兒教育理念差距太大。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必須建立在一定的條件和背景之上,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幼兒園所處的地域環境、文化底蘊、辦學條件等都同國外幼兒教育理念的實施條件差距較大,在不進行基礎條件積累的情況下,盲目引入先進理念,難以實現本土化的需求。二是辦學理念仍不成熟。我國很多幼兒教育機構并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辦學理念,對先進理論的汲取、對國際化教學目標的設定、對教學計劃的長遠規劃等都缺乏科學化的思路。因此,在國外教育理念本土化的過程中缺乏嚴格的論證和周密的考慮,容易造成方向性的偏差。三是發展機制不成熟。幼兒教育是一項有組織的、系統性的行為,需要一個可靠的發展機制保障。但我國大部分幼兒園仍以追求商業利益為主要目標,缺乏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的長效機制,教學理念的延續性較差。
(2)照搬照抄,盲目跟風。
我國幼兒教育起步較晚,在引進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時,更多的是直接運用“拿來主義”,缺乏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改良機制。尤其對于幼兒教育理論、管理制度等經驗性較強的東西,大多照搬照抄。如同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幼兒教育世界較為發達的國家合作時,本土幼教機構單方面引進國外經驗,對于管理條款和教學模式直接翻譯過來就應用到實際教學中,這不僅對從未接觸過國外教育理念的教師來說充滿挑戰,還容易讓處于本土化環境中的幼兒產生抵觸心理。以國內較為流行的高瞻課程、斑克杰早教方案、瑞吉歐方案教學、蒙臺梭利課程為例,很多幼兒園為了滿足社會需求,對上述教學思想盲目引進,教學主線不突出,搞成一鍋“大雜燴”,殊不知,高瞻課程已經逐漸被淘汰,瑞吉歐課程的實踐性較弱,蒙臺梭利課程雖然操作性強,應用廣泛,但有許多教具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項,且需要學校、家庭共同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培養效果。由此可見,國內對于國外幼兒教育理念的本土化仍停留在表面,并沒有深刻了解其實質,盲目照搬照抄而不考慮實際不僅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容易走入浪費教學資源的尷尬境地。
(3)幼兒教師水平有待提高,教師培養制度不完善。
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教師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教學水平的提升。在國外先進教育思想本土化的過程中,教師是理念改造和實施的主體。但目前,我國具備國際化視野的幼兒教師還很少,很多教師幼師專業畢業后直接進入幼教機構執教,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國際化教學理念培訓,加之在崗培訓機會有限,很多教師不能很好地將國際化的教學模式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如我國很多幼兒園的英語教師或是直接選聘英語專業學生或聘請外教,其余教師并不具備英文會話能力,這就對構建雙語化的教學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
6.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教育視野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幼兒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入剖析當前國外幼兒教育理念本土化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找出問題的原因,結合我國國情尋求對策,更好地將先進思想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我國幼教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摘 要】俗語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可見教育對于人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幼兒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猶如大廈之地基,大廈能否歷經風雨而依然不倒,就取決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兒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好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幼兒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較困難的。所以,用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或價值取向能夠有效的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育理念
一、幼兒教育概述
上世紀初以來,我國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歐美的色彩并影響至今,包括幼兒教育在內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襲歐美,這些幼兒教育理念的最大特點便是強調對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訓,但這個特點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點。因為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要擁有智力之外,還要有很多非智力的東西(比如情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會出現人格的分裂或人的異化。這些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領域運行至今,已經逐漸顯現出危機:第一,關于智慧和知識的關系處理。幼兒教育應包含知識和發展智慧兩個方面,君子不器,這是孔子說的,所以,幼兒教育應主要側重于智慧的養成而不應過早地涉及知識或素質的培養。但在各地幼兒教育的實踐中,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以知識代替智力的現象,各類名目繁多的幼兒教育培訓多如牛毛而我們的家長們也對此興致極大,這個現狀便是時下我國幼教的明證;第二,德育工作過于概念化和形式化。我國關于人才的定義是“又紅又?!?,而實踐中,我們對品德教育的效果關心不夠,以致不少幼兒缺乏做人的基本要素――愛心。同時,我們的品德教育不是先從教育幼兒如何做人開始,而是授予一些空洞的愛祖國、愛家鄉的概念,幼兒品德教育,無疑成了空中樓閣;第三,父母既過分寵愛又過多管制。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螺旋式的過程,這就意味著人在幼兒階段必然有很多必過的坎坷和困難,一如唐僧西天取經必經八十一難才能修成正果。但一些家庭過度寵愛孩子,凡事包辦代替,生活上什么都不讓孩子做,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么給什么,其結果便可能是:過于溺愛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愛,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將來很難適應社會;同時,有很多的父母認為管教寶寶,就要從小做起,讓寶寶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寶寶沒有任何可選擇的余地,甚至有的父母對孩子的缺點看得很重,總是挑毛病,而對優點卻視而不見,極少表揚,甚至經常打罵孩子,其結果便可能是:這樣的孩子自卑感很強,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強。
二、幼兒教育誤區之根源
造成幼兒教育如此現狀的根源在于我們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教育的定位出現了偏差。我們應該明白,社會生活正是因為個體的多元性而顯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別是幼兒教育理念是屬于人文學科范疇而不是自然科學范疇,它必須包涵和豐富人的個性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作為人文科學范疇的幼兒教育理論,其研究的對象并不是與主體無關,主體也不是與客體分離,而且,往往正是主體對客體的參與才使得其對象能被認識,其真理能被理解。
但問題是,包括很多教師在內的流行觀念認為,名和利就代表著成功,所謂“成功人士”就是賺了錢,出了名的人,所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學生的分數越高,老師就越認為他是好學生。這種觀念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師教育學生的目的不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是追求學生成績。
自從自然科學誕生以來,以其精確性而風靡全球。不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是以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作為研究進路。但對幼兒教育理論帶來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割裂。
三、幼兒教育觀之重建
馬克思指出,全面發展的個人也就是能夠適應極其不同的勞動需求并且在交替變換的職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展的個人。就幼兒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為本”并以此要求社會、家庭、學校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遵循人成長的規律,以人的成長為教育價值取向,讓學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通過獲得自我創造和自我實現的能力以培養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讓他幸福的生活著。不管教育有何種功用和貢獻,有一個很世俗的事實是: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所謂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擁有超強的技藝,也同樣會被社會邊緣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個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條件,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責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質、正常的智力水平等,這是作為一個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無論對從事何種工作的人來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成人是成才的基礎,后者只有在前者的基礎上才有意義并延續前者。所以,正確的教育理念或價值取向是人的成長而長成,通過教育使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盧梭在《愛彌兒》中指出,教育的精髓不是要W生學很多東西,而是要讓他們頭腦中獲得完全正確的和清楚的觀念。知識是絕對的,社會是不停變遷的,人是能動的,通過教育讓學生具備了正確和清楚的觀念,他就能夠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挖掘自己的潛能并加以完善,使他成為他自己。盧梭關于幼兒教育是社會人的教育理念是具有優越性并值得人們采納吸收的。
因為,盧梭提出了最好的解決之道:①“從我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也就是說,對幼兒教師來說,在教育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在思想觀念中要把學生當作一個未來的社會人看待而不能把學生當作棟梁對待;②“你要記住,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成為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
因為,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指出,人的心靈起初如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印記,沒有任何偏見和觀念,人們的一切知識觀念都建立在經驗上。對學生的教育主要不在于教學生認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靈沾染上罪惡,防止他的思想產生謬誤。
因為,根據馮?哈耶克的觀點,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個人不僅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事情,甚至連別人已知的那一點事情他也不可能完全都知道。一個人的無知沒有什么壞處,但謬誤卻是極其有意害的。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無知,而是由于他自認為知。正是由于幼兒涉世不深,對人對事大體是處于一種無知狀態,所以幼兒沒有犯錯的能力。對于任何一個幼兒而言,其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動首先是為了保持其生存和幸福,所以,在評價所有一切自然的物和人造的東西時,他所根據的是它們對他的用處以及它的安全,生存和舒適的顯而易見的關系。他的話語都忠于他的思想,他的行為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心意,是否需要是幼兒作出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行為是否會給他人造成損害以及造成什么樣的損害,幼兒是不會加以考慮地,也沒有能力加以注意,所以教育者必須具備這樣一個常識:幼兒沒有判斷能力,其行為的作出是以其喜好和需要為動力和出發點,教育者在評價幼兒的行為時就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教育者在對幼兒作出評價性行為時應以為是否有利于其成長而不是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管理為標準,與此同時,教育者還應該采用大禹治水的疏導方式來矯正幼兒的行為。
摘要: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并獲得發展的過渡時期。幼兒教育在我國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猶如農業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兒教育如果出現偏差,則整個教育體系是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的。"以人為本"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國的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偏差,使得兒童問題或獨生子女問題越來越突出?;貧w幼兒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兒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育理念;社會公民
俗語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可見教育對于人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幼兒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猶如大廈之地基,大廈能否歷經風雨而依然不倒,就取決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兒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好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幼兒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較困難的。所以,用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或價值取向能夠有效的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1.幼兒教育之現狀
上世紀初以來,我國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歐美的色彩并影響至今,包括幼兒教育在內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襲歐美,這些幼兒教育理念的最大特點便是強調對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訓,但這個特點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點。因為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要擁有智力之外,還要有很多非智力的東西(比如情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會出現人格的分裂或人的異化。
2.幼兒教育誤區之根源
造成幼兒教育如此現狀的根源在于我們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教育的定位出現了偏差。我們應該明白,社會生活正是因為個體的多元性而顯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別是幼兒教育理念是屬于人文學科范疇而不是自然科學范疇,它必須包涵和豐富人的個性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作為人文科學范疇的幼兒教育理論,其研究的對象并不是與主體無關,主體也不是與客體分離,而且,往往正是主體對客體的參與才使得其對象能被認識,其真理能被理解。自從自然科學誕生以來,以其精確性而風靡全球。不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是以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作為研究進路。但對幼兒教育理論帶來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割裂。
3.幼兒教育觀之重建
馬克思指出,全面發展的個人也就是能夠適應極其不同的勞動需求并且在交替變換的職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展的個人。就幼兒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為本"并以此要求社會、家庭、學校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遵循人成長的規律,以人的成長為教育價值取向,讓學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通過獲得自我創造和自我實現的能力以培養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讓他幸福的生活著。不管教育有何種功用和貢獻,有一個很世俗的事實是: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所謂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擁有超強的技藝,也同樣會被社會邊緣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個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條件,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責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質、正常的智力水平等,這是作為一個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無論對從事何種工作的人來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成人是成才的基礎,后者只有在前者的基礎上才有意義并延續前者。所以,正確的教育理念或價值取向是人的成長而長成,通過教育使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盧梭在《愛彌兒》中指出,教育的精髓不是要學生學很多東西,而是要讓他們頭腦中獲得完全正確的和清楚的觀念。知識是絕對的,社會是不停變遷的,人是能動的,通過教育讓學生具備了正確和清楚的觀念,他就能夠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挖掘自己的潛能并加以完善,使他成為他自己。盧梭關于幼兒教育是社會人的教育理念是具有優越性并值得人們采納吸收的。
因為,盧梭提出了最好的解決之道:一、"從我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也就是說,對幼兒教師來說,在教育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在思想觀念中要把學生當作一個未來的社會人看待而不能把學生當作棟梁對待;二、"你要記住,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成為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
因為,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指出,人的心靈起初如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印記,沒有任何偏見和觀念,人們的一切知識觀念都建立在經驗上。對學生的教育主要不在于教學生認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靈玷染上罪惡,防止他的思想產生謬誤。
因為,根據馮?哈耶克的觀點,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個人不僅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事情,甚至連別人已知的那一點事情他也不可能完全都知道。一個人的無知沒有什么壞處,但謬誤卻是極其有意害的。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無知,而是由于他自認為知。正是由于幼兒涉世不深,對人對事大體是處于一種無知狀態,所以幼兒沒有犯錯的能力。對于任何一個幼兒而言,其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動首先是為了保持其生存和幸福,所以,在評價所有一切自然的物和人造的東西時,他所根據的是它們對他的用處以及它的安全,生存和舒適的顯而易見的關系。他的話語都忠于他的思想,他的行為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心意,是否需要是幼兒作出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行為是否會給他人造成損害以及造成什么樣的損害,幼兒是不會加以考慮地,也沒有能力加以注意,所以教育者必須具備這樣一個常識:幼兒沒有判斷能力,其行為的作出是以其喜好和需要為動力和出發點,教育者在評價幼兒的行為時就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教育者在對幼兒作出評價性行為時應以為是否有利于其成長而不是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管理為標準,與此同時,教育者還應該采用大禹治水的疏導方式來矯正幼兒的行為。
總之,幼兒教育應該是一種放羊式教育,牧羊人保證幼兒生存安全的條件下,應該處于一種無為狀態,至于羊吃什么、什么時候吃、怎么樣吃和是否吃,都遵從羊的感覺而不加干涉,使得它的需求取決于他的能力。在道德上,只需要防止他勿入歧途而不需要刻意教導他善惡的觀念。
[摘要]幼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根據當前學前教育改革的形式,結合幼兒園自身特色,科學有效地開展幼兒園管理工作,提高辦園質量,促使幼兒園可持續性、全面協調發展是我們每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創新;幼兒教育;理念;發展
從幼兒園發展的角度來講,良好的發展模式事關幼兒園的命運。在總結了多家幼兒園的發展模式以及我園的發展歷程和個人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加一”聯創發展模式。所謂“三加一”聯創發展模式就是在“自身發展、家園發展、社區發展”的基礎上聯系創新的發展。使多方在同一個基礎上達到共贏。
一、幼兒園管理創新模式的創建
幼兒園要有所發展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自身發展是該發展模式中的核心理論。一所高質量的幼兒園,一方面應該要具備完備的配套設施。如游戲設施,教學設施,飲食設施、啟蒙設施、休息設施以及交通設施等,從外部著手,首先就要把幼兒園的硬件環境提高,給孩子提供一個開放、輕松、安全、快樂的保教環境:另一方面應該要具備高素質的教管隊伍,從管理者到施教者,如提高管理者的保教意識,施教者的文化意識,后勤部的服務意識等。把幼兒園的軟件實力更新,給孩子創造一個平等、活躍、開心、積極的學樂環境,如:定期對保教人員進行培訓,定期召開家長會或家長開放日活動,加強他們自身的素質。更好地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量變與質變相統一、內外矛盾相結合的發展觀點。
在教育發展中,我們遵循依法治教的原則是順應政策發展的具體反映。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等不斷的快速發展,幼教事業也異軍突起,國家對幼教事業的政策援助也不斷增加,根據《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各地方政府都紛紛出臺“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這對于很多幼兒園來說既是歷史機遇,也是實際挑戰。幼兒園如何打造自身建設使其成為符合國家標準的事業單位是幼兒園的重要課題。順應政策發展的潮流,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關系到幼兒園未來的發展方向。何去與何從、機遇與挑戰,是現今幼兒園面臨的嚴峻形勢。因此,適時合理的運用政策的發展,必須堅持機遇與挑戰相統一的原則。
二、“尊重”是幼兒教育創新的靈魂
在制定幼兒園管理制度時,既要達成規范化化。又要體現人性化,一位好的幼兒教師往往是幼兒的“賢師良母”,具備天使般博愛的心胸。對于幼兒來說老師的愛有如溫暖的陽光,播撒在他們的心上。孩子的行為千變萬化,性格迥然,這就需要老師具有獨到的愛心,給予孩子特殊的照顧和關愛。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認知需要,選擇幼兒所感興趣的內容,把內容和任務設計到幼兒的實踐活動之中,讓幼兒通過自主的活動,創造性地進行學習。教師設計的活動和任務應該是可供幼兒探索的、有趣的、具有一定難度的活動。讓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教師希望他們發現的某種現象、某種規律或某些問題等。同時,幼兒在完成有難度的活動和任務的過程中,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堅持性和受挫能力得到了鍛煉。
對于孩子,我們都可以一視同仁,那么我們的老師也一樣需要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來表示對他們關注、接受和鼓勵。那么,作為領導者更應該時刻的去關注教師,幫助他們、鼓勵他們、關心他們,在關注的過程中,也能更好地改進管理的辦法,升華我們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層次。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不會有高水平高質量的教育。在狠抓“硬件”配套的同時,注重“軟件”的建設。組織教師研究新形勢對幼教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幼兒教育的規律。
三、幼兒教師必須具備各種綜合能力
幼兒在活動中會出現各種表現,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認真地做好記錄。在幼兒遇到困難時,要巧妙地進行引導,向幼兒提出一些互不相容的或缺少某些因素的問題,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然后給予指導,使他們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幼兒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旁觀者,活動的任務要隨時根據幼兒的反映。及時的進行調整,給幼兒提供自主發展的教育環境,放手讓幼兒大膽地思考探索,讓幼兒在實踐中發展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培養自信、自強等品質。
要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和科學化,教師就必須參與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運用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相關的科學理論指導自己的教育工作,探索新的教育規律和教育方法,努力積累有效的指導活動的理論和技術。積極撰寫經驗論文,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科研能力。
創新作為人類發展與進步的永恒主題,在新的世紀。在未來的知識化社會,它將有著深遠的意義。創新體現在社會群體中的每個個體中,應該是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F代創新教育的提出是國家發展的需要,是時展的需要。幼兒教育是我國的基礎教育,對人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擔負著巨大的責任,為了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我們必須成為一名創造型的幼兒教師。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將使幼兒教育的方式和理念不可避免的發生改變,雖然當前幼兒教育的方式、內容、以及家長學校的配合等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隨著新教育方式和教學思想的引入,這些問題正在逐漸的得到解決,幼兒教育的完善和提高必然將在未來得以實現。
關鍵詞:新課改;幼兒;教育理念
前言:新課改要求教育學生全面、自主、有個性的發展,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體系中這一理念正在被全面的執行和推廣。新的教學模式將以素質教育為主,樹立幼兒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為了讓孩子能夠適應新的教育模式,幼兒教育理念的改變勢在必行。 新課改下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當前為了應對應試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兒教育脫離了幼兒的范疇,家長和老師拔苗助長的行為使得幼兒教育出現了各種問題。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有三點。 教學內容問題
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當下,幼兒教育的教學內容已經遠遠超出幼兒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范疇,一些幼兒園為了打好義務教育的基礎甚至將教學內容提高到了小學水平。這樣做就算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壓抑了孩子身心的自然發展。而且幼兒好奇心旺盛,提出一些看似幼稚和奇怪的問題是幼兒的特點,也是他們進步和走向成熟不可或缺一步,然而有些教師為了教學需要,不許孩子提出與教育內容不相關的問題,這樣做不僅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對孩子的性格發展將產生十分消極的影響[1]。 教育方法問題
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想法和特點,然而一部分幼兒教師為了統一的教學管理,不重視孩子之間的差異性,不贊同他們的獨特個性,習慣性的以標準化的規范要求孩子去適應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這種教育方法不但磨滅了孩子們的天性,還有可能扼殺了孩子們發現自身天賦的可能。
(三)家校教育脫節問題
家長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在有一些家長將孩子放在幼兒園之后就聽之任之,將孩子的教育管理任務完全交給學校,這種在幼兒階段家庭教育的缺失、與學校教育的脫節很可能給幼兒帶來負面情緒,甚至是心理問題。 幼兒教育應的策略分析 確定教學內容
幼兒階段不僅是孩子們人生的開始,還是他們各種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開始形成的重要階段[2]。孩子們在這一階段的可塑性非常強,如果在幼兒階段很好的塑造孩子們的品質和習慣,對他們以后的成長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幼兒教師和學校在確定教學內容和目標時,應將對幼兒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放在首要地位,把知識的傳授放在次要地位,讓孩子能夠輕松快樂的成長和學習。 家校間的有效溝通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構成了幼兒教育完整體系,二者同樣的不可或缺、同樣無可取代。當有家長不重視幼兒的家庭教育時,幼兒園應用平等、合作的態度積極與家長溝通,讓他們明白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引導他們認真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這一過程中家長要不斷的學習和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彌補孩子曾經因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受到的影響,為孩子建造完整的教育體系。 幼兒教育應遵守的原則 興趣第一原則
對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而言興趣是最重要的,學習和玩耍在他們心中沒有分別。新課改理念強調以新的、差異式的教學方式突出趣味性,教師和學校應該提高對趣味性教學的重視程度,貼近孩子的天性,科學的引導孩子們的興趣方向,使他們對學習內容的體驗像是一種游戲,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3]。 肯定性原則
幼兒的內心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他們通常對教師十分依賴,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給孩子以正面的反饋,不論孩子做什么事,提什么問題,多以積極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這樣有助于塑造他們的自信心,有助于孩子性格的發展。 平等原則
新課改中要求師生間應該平等交流、融洽關系。在這一要求下,教師應學會和嘗試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活動中與孩子彼此合作、相互討論、共同學習。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以好朋友、好玩伴的身份與孩子們一起游戲和交流,切身體會每個孩子的品質和性格,讓孩子們理解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并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幫助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
結論:近年來,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同時眼光也擴大到了包括幼兒教育,義務教育的各個教育階段。由于現在家長對幼兒學齡前教育的品質越來越看重,在新課改下幼兒教育方法也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各種新的教學策略被應用到幼兒教育里,為幼兒教育的發展增磚添瓦,雖然當前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個別問題,但相信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體系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逐漸走向成熟,走向陽光。
摘要:幼兒教育在我國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猶如農業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兒教育如果出現偏差,則整個教育體系是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的。"以人為本"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國的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偏差,使得兒童問題或獨生子女問題越來越突出?;貧w幼兒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兒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育理念;社會公民
俗語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可見教育對于人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幼兒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猶如大廈之地基,大廈能否歷經風雨而依然不倒,就取決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兒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好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幼兒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較困難的。所以,用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或價值取向能夠有效的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1.幼兒教育之現狀
上世紀初以來,我國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歐美的色彩并影響至今,包括幼兒教育在內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襲歐美,這些幼兒教育理念的最大特點便是強調對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訓,但這個特點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點。因為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要擁有智力之外,還要有很多非智力的東西(比如情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會出現人格的分裂或人的異化。這些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領域運行至今,已經逐漸顯現出危機:父母既過分寵愛又過多管制。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螺旋式的過程,這就意味著人在幼兒階段必然有很多必過的坎坷和困難,一如唐僧西天取經必經八十一難才能修成正果。但一些家庭過度寵愛孩子,凡事包辦代替,生活上什么都不讓孩子做,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么給什么,其結果便可能是:過于溺愛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愛,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將來很難適應社會;同時,有很多的父母認為管教寶寶,就要從小做起,讓寶寶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寶寶沒有任何可選擇的余地,甚至有的父母對孩子的缺點看得很重,總是挑毛病,而對優點卻視而不見,極少表揚,甚至經常打罵孩子,其結果便可能是:這樣的孩子自卑感很強,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強。
2.幼兒教育誤區之根源
造成幼兒教育如此現狀的根源在于我們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教育的定位出現了偏差。我們應該明白,社會生活正是因為個體的多元性而顯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別是幼兒教育理念是屬于人文學科范疇而不是自然科學范疇,它必須包涵和豐富人的個性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作為人文科學范疇的幼兒教育理論,其研究的對象并不是與主體無關,主體也不是與客體分離,而且,往往正是主體對客體的參與才使得其對象能被認識,其真理能被理解。
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不論是國家、社會、或是個人,都希望教育使人成材。但問題是使人成材不應該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合群的社會人。如果教育的最終目的只是使人成材,并且讓這種思想成為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話,那么在實踐中會演變出這樣一個事實: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讓學生有一技之長而不管其是否具備良好的社會德性就成了教育的唯一價值取向。其后果是,每個學生在教育體制中完成教育后,或許會擁有各種技能,但很難有健全的人格。
但問題是,包括很多教師在內的流行觀念認為,名和利就代表著成功,所謂"成功人士"就是賺了錢,出了名的人,所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學生的分數越高,老師就越認為他是好學生。這種觀念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師教育學生的目的不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是追求學生成績。
自從自然科學誕生以來,以其精確性而風靡全球。不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是以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作為研究進路。但對幼兒教育理論帶來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割裂。
3.在教學中培養幼兒"傾聽"的好習慣
在我的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幼兒都不能專注地聽他人講話,無論是教師講課還是其他孩子回答問題,孩子們總是和其他小朋友交頭接耳地說個不停,并且很愛在其他人說話時插嘴,在他們的世界里認為這樣做沒有不對。然而教師和家長都知道,這種行為不但很不禮貌,而且很影響幼兒的傾聽能力,久而久之的話孩子就不會聽講,對上小學之后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影響。若等造成重大影響之后再教育孩子去改正就為時晚矣。因此,我們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就要及時地糾正孩子的這種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能力。在我的教學中,用以下方法來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
3.1課間的小故事講解。每天我都會給小朋友留一個搜集小故事的作業,第二天講述給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由于幼兒對故事非常感興趣,并且特別喜歡展現自己,所以孩子們都特別地積極,每天都會認真地搜索有趣、好玩的小故事,以分享這些故事為樂趣。
在孩子講述故事之前,我都會時時刻刻地強調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知道尊重他人的小朋友,在聽故事時一定要保持安靜,做一個最文明的聽眾,而且每天都會給表現最好的孩子一個特別的獎勵。
3.2挑錯誤比賽。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學習很多兒歌,而且小朋友對兒歌的內容也都非常了解。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然后教師唱兒歌(要故意設置錯誤)讓學生聽,并找教師所唱兒歌的錯誤之處,找錯誤最多的小組獲勝。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都非常認真,漸漸養成了安靜傾聽的習慣。
經過這種方法的培養,使孩子懂得了傾聽的樂趣。從而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平時生活當中,小朋友都不會隨便插嘴和交頭接耳地說話,而是做一個會傾聽的文明人。
總之,幼兒教育應該是一種放羊式教育,牧羊人保證幼兒生存安全的條件下,應該處于一種無為狀態,至于羊吃什么、什么時候吃、怎么樣吃和是否吃,都遵從羊的感覺而不加干涉,使得它的需求取決于他的能力。在道德上,只需要防止他勿入歧途而不需要刻意教導他善惡的觀念。
【摘 要】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相結合的一種活動。在這種活動中,教師的教起主導作用,而學生的學則起主體作用。幼兒教育是人類最早接受教育的階段,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對人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素質教育;幼兒教育;模式構建
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首要地點,必須實施素質教育,為兒童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但是,目前我國幼兒教學狀況并不樂觀,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方式還存在部分誤區和弊端。因此,如何運用正確有效的教育方式來促進幼兒素質的發展,是擺在我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以下是本人在幼兒教育中的幾點探索。
一、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教學模式的框架構建
1.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教育要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首先,目標定位要恰當,要順應兒童發展的規律,不得與兒童發展相沖突,以避免后續教學活動設計的失效。其次,目標要在幼兒最近發展可實現區域內,切忌定位偏高或過低。再次,目標必須具體、明確,具備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避免目標定位虛空。例如,在兒童故事教學中,將教學目標定位在理解故事內容,能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來表現對作品的理解。這樣的目標對于幼兒來說就過空、過大,缺乏具體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教學目標要具備綜合性,可體現多學科的整合價值,包括知識、技能、態度、情感等,且針對不同的教學活動,其重點目標要突出,目標整體可適當動態調整。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得出,幼兒教學目標主要應集中在行為目標、生成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上。
2.科學選擇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否。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受到地方特色、社會文化、幼兒年齡、心智發展和生活環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將其與幼兒的實際情況相聯系,在體現其教育價值的同時,還要突出內容的趣味性、真實性,保證兒童在身體、智力、情感、認知等多方面的全面進步。特別是在教學材料的選擇方面,教師要因地制宜地在幼兒所在地選擇內容豐富、教育意義大且適合學前幼兒年齡特征的教材,以確保這些教材能充分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支持幼兒的自主活動和探索,使之獲得直接經驗和愉快的體驗。教師也可指導幼兒動手制作一些教學材料,在鍛煉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引導其觀察客觀事物的變化過程,通過自主探索理解科學的奧秘,從而培養其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在獲得初步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形成愛生活、愛科學的美好情感。
3.設計有效教學方式
(1)懂得科學組織教學過程和管理課堂秩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時間管理,將時間更多地用于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師幼互動和相關活動上,盡量減少用于課堂管理和維持秩序的時間,以實現教學時間的最大化。
(2)教師要提高教學語言的有效性。教學語言直接關系到幼兒對于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因此,教學語言要具有科學性和邏輯性,做到表達清晰、語言概要、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要以風趣幽默、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喚起其求知的熱情,形成教學語言藝術性和教學內容教育性的有機整合。
(3)教學方式應是教師與幼兒的有效互動。教學本就是教與學的有機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幼師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交流、溝通和共同發展。教學方式不僅要充分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且還要確保幼兒可以有效地參與其中,以此實現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廣泛的信息交流。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式,幼兒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去體驗、探索和感悟,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在幼兒滿懷激情的投入中實現了高效教學。
二、實施幼兒教學模式的途徑
1.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
要求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學會與人溝通和合作。
2.挖掘豐富的教育資源
幼兒每天進行的進餐、睡眠、散步、入廁、玩耍等例行活動貫穿于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這些活動不僅僅是滿足幼兒生理需要,保證其健康成長,而且還蘊含了許多教育因素,教師應學會積極發現和開發其中的有效資源,引導和教育幼兒,促進其獨立生活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生活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充滿教育的契機,而且高頻率地接觸將直接促成主動學習動力的形成。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隨機地進行教育,可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其健康成長。例如,在幼兒午餐時,教師可在一旁觀察是否有幼兒挑食或浪費食物,對這類孩子要耐心講解,讓他們認識到這種不良習慣的后果,從而幫助他們改掉這種習慣。
3.組織多樣的游戲活動
游戲是幼兒一日之中除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動之外發生次數和所占時間最多的活動。因此,幼兒教育應寓教于游戲之中,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游戲的虛構性、具體性、自主性以及社會性等最符合并能反映幼兒的身心特征與學習特點,滿足了幼兒的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情感發展和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游戲中的競爭與勝利可以激發幼兒的自我挑戰意識,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堅定他們參與社會的自信心。同時,大規模的游戲作為社會集體的一種虛擬,要求成員之間相互溝通與密切配合,幼兒在游戲的同時逐漸形成互助合作意識。因此,剛開始時,肯定會出現幼兒只顧著玩而忘記自己職責的現象,經常出現沒有“警察”指揮,“司機”就會撞到“行人”,但通過多次角色扮演后,幼兒便會形成對自身地位的認識,并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坐公交”游戲中,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了自覺排隊上車,不爭搶座位,而且培養了友善、謙讓、寬容、樂于助人的良好品格。
4.制定科學的評價機制
評價是對一次教學活動的最終總結,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筆者提倡的科學評價機制是教師、幼兒與家長三方參與的多主體評價。經過一天的教學,教師通過記錄幼兒的實際表現來進行終結性評價,對于自身教與幼兒學進行了肯定,并進行教學反思,提出完善教學的措施,優化教學效果;幼兒根據自身的表現,提出對自己滿意的地方,以增強自信心和肯定自我價值,而對于不足之處則要盡力改善,逐漸完善自己;家長雖不直接參與課堂教學,但是對于教師教與幼兒學有評價的權利,家長與教師應密切聯系,關注幼兒的發展與成長,積極與教師配合,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和有效,并根據幼兒在家的日常表現給予評價,為幼兒創造一個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
幼兒教學是有目的地培養幼兒的一種活動過程,這一活動過程是以幼兒的生命特質與生活意義為邏輯起點與最終歸宿的。因此,幼兒教學要以幼兒健康成長的主要教學目標,關注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需求,選擇有教育價值的內容豐富幼兒的日常生活,通過寓教于樂增強幼師、幼幼之間的有效互動,引導幼兒在主動構建自身知識和經驗的同時領悟生活的美妙和生命的價值,幫助他們實現個體人性與社會效能的和諧發展。幼兒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每個孩子都是充滿希望的朝陽,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社會的棟梁。讓我們共同努力,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