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5 05:15: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財經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通過對河北省財經類畢業生就業政策、職業生涯規劃、自主創業、就業期望值、求職渠道等方面的抽樣調查和分析,加大國家就業政策宣傳力度,指導畢業生科學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樹立自主創業意識,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增強實踐及動手能力,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等,是從根本上解決河北省財經類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現狀;就業對策
針對目前河北省財經類畢業生在擇業和就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對河北省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狀況展開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500余份,收回問卷360多份。在對有效問卷的統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總結了當前河北省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現狀,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就業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部門及財經類畢業生擇業與就業問題提供依據。
一、近幾年財經類畢業生就業趨勢及出路
財經類專業通常是指經濟類和經濟管理類專業,常見的專業包括會計、財務管理、金融、市場營銷、國際貿易、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統計、財稅等,是近幾年來高考招生和高校就業較好的熱門專業。以河北經貿大學會計、金融、工商管理三個學院為例,會計學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總就業率是:99.27%、99.66%、99.04%;金融學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總就業率是:99.41%、100%、97.84%;工商管理學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總就業率是:92.51%、100%、98.61%??偩蜆I率包括簽約就業、合同就業、人才、靈活就業等就業形式之和。如果說這些指標不能真實反映就業情況,那質量就業則更真實地反映了就業狀況。質量就業是指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三方協議)、簽訂勞動合同、三支一扶、考取公務員、研究生、選調生、出國留學等就業形式,質量就業是衡量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最重要的就業指標。會計學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質量就業率是54.18%、79.52%、98.95%;金融學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質量就業率是55.88%、76.22%、66.14%;工商管理學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質量就業率是51.14%、77.03%、79.39%??傮w來看,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上升并趨于穩定,除金融學院2011年外,其他學院、其他年份人才、靈活就業的數量在不斷下降,說明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的質量在不斷提升。
從財經類畢業生的就業出路看,有就業、考研升學、考取公務員、出國、創業等多種途徑;從就業的行業看,也具有廣泛多樣性,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單位。企業單位又有大中型企業、私營企業、三資企業等,就業去向呈現多元化特征。雖然這些數據展現的就業形勢是可喜的,但在就業政策、職業生涯規劃、自主創業、就業期望值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隱憂,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又影響著畢業生的就業和擇業。
二、河北省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一)財經類畢業生對國家、省政府出臺就業政策的了解
了解和熟知近期國家、省政府出臺的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是更好地指導畢業生求職擇業的前提。在抽樣調查中發現,對現行的就業政策很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占37.06%,不了解占54.7%,不清楚占8.82%,說明近6成以上的財經類畢業生對國家、省政府出臺的就業政策不了解或知之甚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畢業生的求職與擇業。新時期國家出臺的就業政策應該成為每位畢業生熟知的內容,這樣對于財經類畢業生來說才會有更多方面的選擇,也會使得財經類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有所提高。
(二)職業生涯規劃和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對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的作用
目前學校在大一、大二期間普遍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就其作用,我們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1.76%的畢業生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且有所行動;68.23%的學生有過規劃,但感覺空泛有些不切實際;認為就業指導對于大學生就業有一定的作用且非常實用也僅占31.18%??梢?,高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和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時效性有待增強。
(三)財經類畢業生自主創業意識
為了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創業,國家連續出臺了創業政策,多方面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保障。而在此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畢業生考慮自主創業占15.88%,但存在創業的資金、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創業經驗不足等問題;76.47%的畢業生認為不適合或暫時沒有考慮過創業,創業條件還不具備。財經類畢業生創業意識較為淡薄。
(四)財經類畢業生職業綜合素養
職業綜合素養是指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能力等與職業直接相關的基礎能力和綜合素養。抽樣調查顯示,75.29%的財經類畢業生認為在就業過程中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較為重要,學校應重點加強對財經類大學生專業業務知識與技能的培訓。這表明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嫻熟的專業技能是從業的必要條件。74.7%的財經類畢業生認為目前最欠缺的素質是相關工作實習經歷,認為學校應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專業實習機會,以適應招聘單位崗位要求。此外,較強的學習力、較好的溝通和合作能力、創新能力、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等也體現出了知識經濟時代對畢業生的新要求。
(五)財經類畢業生就業期望值
大多數財經類畢業生認為只有在大城市、大單位、高報酬,才有用武之地,才能體現自身價值。所以,財經類畢業生在就業地點、單位性質、薪酬選擇上的期望值一般高于其他專業。本次抽樣調查顯示:就業城市首選為京津滬等一線城市的占31.18%,二三線城市占48.82%,選擇中小城市的只占12.35%。對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39.41%的畢業生選擇2 000元~3 000元,11.76%的畢業生選擇在3 000元以上。大城市、經濟發達地區、高薪資、國企、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是眾多財經類畢業生的首選,而下基層、民企、中小企業一般都是下下策,是無路可走的選擇。于是出現了財經類大學生“就業不難,擇業難”的狀況。①
(六)財經類畢業生對所學專業認同與就業單位的一致性
如果回到四年前,“你還會選擇目前所就讀的學校和專業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有62.12%的畢業生表示還會選擇目前所就讀的學校和專業,專業認同度較高。關于找工作時“你怎樣看待專業對口的問題?”28.23%的畢業生一定要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58.82%的畢業生選擇可以與專業有關聯性的工作。過分強調專業對口,是求職擇業過程中的障礙之一。財經類畢業生的就業特點是有些專業可以相通,如貿易經濟與國際貿易、金融與保險、工商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與會計等。任何專業,都對應著某個職業群,甚至若干個相關的職業群。財經類畢業生既要看到專業與職業的區別,又要看到其關聯性。
三、提高河北省財經類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國家就業政策宣傳力度,增強財經類畢業生對就業政策熟知程度
當前政府、學校、學院的就業網站雖然設有有關就業政策的信息,但不系統或者由于陳舊、更新不及時等原因導致畢業生對就業政策的了解比較匱乏。因此,各部門要逐步完善就業政策宣傳途徑。一是政府部門加大就業政策的宣傳力度,采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文件等形式進行宣傳,使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深入人心。二是高校要努力開發資源,加強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絡建設,及時和更新就業信息與就業政策。建立不同層級的信息網絡平臺,尤其是建立院級信息平臺,以便有更強的針對性。三是通過課堂講授、舉辦專場的就業政策講座等形式進行政策宣傳和解讀。高校、學院可針對不同的就業群體舉辦專場講座,如創業政策專場、三支一扶專場、參軍入伍專場等,以使財經類畢業生充分了解并運用國家的就業政策,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和自身實際,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順利實現就業。
(二)科學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實現學業與社會職業的良好對接
職業生涯規劃能幫助大學生準確地認識自我,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促進自主學習,實現個人需求與社會需要的合理匹配,提升大學生就業成功的機會,實現學業與社會職業的良好對接。一是應加強對財經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包括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制訂以及實施。通過教育使財經類大學生分配好大學生涯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其他綜合能力培養的時間比例,樹立明確的目標。二是在院、校兩級設立就業指導咨詢室,為財經類畢業生提供政策指導、職業生涯發展、簡歷撰寫、面試技巧、增強自信心等個性化服務。三是改進教學內容和方式,分專業教學。專業不同,意味著將來的職業和崗位的不同,不同的職業和崗位對求職者的知識、能力、個性、品質有不同要求,專業教育和分專業教學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四是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就業指導課程的吸引力、趣味性、實用性與實效性,加強個性化指導,即一對一指導,為財經類畢業生提供全面就業指導服務。
(三)選擇適當的創業項目,鼓勵財經類畢業生自主創業
國家積極鼓勵大學生創業,提倡以創業帶動就業。如國家通過設立“大學生創業資金”,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小額擔保貸款,減免稅收,開展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對打算創業的財經類畢業生來說,了解這些政策,才能走好創業的第一步。一是要加強對財經類畢業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包括創業的激情與創業意識,自信、自強、自主、自立的創業精神,培養一定的創業知識素養,創業者的經營管理能力,創業者的綜合能力等。二是帶動財經類畢業生了解創業常用的法律法規及政策的使用范圍,創業目標的建立,創業資金的積累,創業項目的尋找等,一旦條件成熟,即可投身創業。三是創業項目是關鍵,財經類畢業生可結合專業知識創辦諸如管理咨詢類公司、財會類培訓學校、記賬公司、網絡營銷等項目;四是高校要創建創業園、創業見習基地等,為有創業意愿的財經類畢業生提供交流鍛煉平臺,科學指導財經類畢業生創業。
(四)財經類畢業生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準確地定位自我
財經類專業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就業面較為廣泛,因而部分畢業生過高估計自己的才能、實力,導致就業難。因此,財經類畢業生在就業時應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根據崗位需求不斷調整就業思路,立足職業長遠發展,放低求職心態,從基層做起;在擇業過程中,不要把高薪高職作為求職的唯一標準,選擇一些有發展前途的中小企業和新興產業對財經類畢業生也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在工作地點選擇上,除京津滬等發達城市以外,二三線城市、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人才需求量仍然很大;在擇業判斷標準上,可以更加注重就業單位在本行業的發展前景、對員工的技能培養以及休假體制等隱性的優勢,而不僅僅考慮薪金的多少。
(五)增強實踐及動手能力,提升財經類畢業生就業能力和競爭力
財經類畢業生就業時雖然選擇余地較大,但沒有工作經驗無疑是他們就業的最大障礙。因此,提高財經類畢業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積累實習經驗,顯得尤為重要。一是針對用人單位對財經類畢業生要有工作經驗的要求,利用寒暑假、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機會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加實踐經驗,提升就業籌碼。二是財經類專業大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既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又要增強實踐能力,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掌握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和技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財經類畢業生求職擇業的根本要求
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的根本,對于財經類畢業生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崗位特殊,如薪資、人力、財務、現金、柜員等,注定了他們不能欺騙單位,不說謊、不弄虛作假,工作中講信譽,不為人情、權勢、職位所動,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用人單位的保密制度,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就會贏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器重。
【摘要】 統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有著與其他學科顯著不同的特點,本文從專業性、實踐性、創新性出發,剖析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現狀及成因,為進一步提高畢業論文教學質量提出了正確樹立教學理念、實行畢業論文導師制、嚴格規范管理等措施。
【關鍵詞】 財經院校統計專業畢業論文創新能力
統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通常是在統計理論教學結束后,安排在第8學期的實踐教學環節過程,計6學分。畢業論文從確立選題到搜集文獻資料,從開題研究、分析論證到論文撰寫,都需要高度專注、潛心思考,是所有教學活動中,學生獨立性、積極性、主動性最強的環節,是學生大學期間專業綜合能力最集中的體現。
一、從統計學專業特色看統計專業畢業論文的特點
統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經濟學和數學知識,系統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熟練使用現代統計軟件處理分析數據,理論和實踐綜合業務素質兼備,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在政府機關、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社會經濟調查、信息管理與咨詢、數量分析與預測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財經院校統計專業的特色是依托經濟學和管理學學科,將統計學理論和方法與經濟學、管理學和現代信息技術交叉融合,注重產、學、研結合,重視社會實踐環節,著重提高學生獨立組織統計調研活動及運用統計學理論與方法分析解決某一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統計學專業畢業論文與其他各類理科論文及經濟學論文相比,有其鮮明的特點:專業性、統計實踐性、科學創新性。
二、統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及成因
1、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
畢業論文的質量直接影響培養學生的質量,然而近幾年來畢業論文質量有明顯下滑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論文缺乏創新性。創新是要求學生通過統計專業理論與方法的學習和積累,很好地將統計理論和方法與其他實質性學科相結合,創造性地加以應用。雖然絕大部分同學在論文中進行了一些文獻的綜述,或將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闡述,但也只是進行簡單地羅列,而大部分論述也只是根據書本或文獻資料,進行簡單地重復。盡管一些同學閱讀了一定量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思考和分析,但所寫的論文不能很好地結合文獻綜述內容,闡明自己的寫作觀點、寫作目的,在論點、方法上鮮有創新。
(2)論文數據來源單一,參考資料不充分。本科畢業論文要求學生結合第八學期的社會實踐或參加各種類型的統計實踐活動去完成。但多數學生沒有認真進行社會實踐,只滿足于年鑒、網絡等一些工具資料,閉門造車。撰寫的畢業論文要么內容空洞,缺乏說服力,要么也只是參考他人的文章,置換新的數據進行計算,得出不同的結果,根本談不上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在查閱參考資料時,多數同學都能閱讀一定數量的中文文獻,但外文資料幾乎沒有看過,隨便從網絡下載一些外文資料,列示在附后的參考文獻中,以應付學校對外文文獻閱讀量的要求。
(3)專業功底不深。學生論文答辯是就學生論文寫作有關的內容,主要涉及論文選題原因、研究價值、主要內容和觀點以及創新點進行考察,同時還要考核學生與論文密切相關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辯組教師就論文中有關問題向答辯同學提問,而具體體現在答辯中的一些情況是,真正落實答辯的為數不多,一些同學只就自己的論文做簡要的陳述和說明,基本上是有答無辯,更有個別同學對一些統計理論和方法掌握得不夠準確和透徹,有些理論回答模棱兩可,而對于有些統計方法的適用條件,也是模糊不清,導致方法的誤用和濫用。
(4)管理松懈。學生開題現為第七學期末,照理來說,論文已經布置,學生就應著手開始撰寫,但學生不是將畢業實習與撰寫論文同步進行,而是忙于找工作、考研,加上一部分學生在家就近分散實習,學校難以對畢業生實施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指導教師與學生見面的機會較少,只能通過網絡與其進行簡單溝通,因此對畢業生撰寫論文缺少必要的指導,加上有些指導教師知識結構老化、科研能力差,對指導學生論文不夠得力。
2、影響和制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高的成因分析
(1)學生本身對畢業論文重視不夠,寫作態度不夠認真。目前,學生畢業后就業實行雙向選擇,有的畢業生在完成畢業論文之前,就已經考研;有的已落實了工作單位;有的畢業生忙于各類招聘考試,或奔走于就業單位的應聘,無心在撰寫畢業論文上花費更多的時間。還有部分學生認為畢業論文成績對就業沒有直接影響,因此根本沒有按照學校的要求和開題報告中擬定的寫作進度撰寫,而是采取消極應付的態度,在臨近答辯前一個月,東拼西揍、甚至抄襲等,匆匆應付了事,根本談不上提高論文質量。
(2)有些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的過程中責任心不強,存在放任自流的現象。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交流時間少,見面時間短,缺乏定期交流與審閱制度,甚至有的老師對學生的寫作不管不問,任其“自由發展”。
(3)畢業論文撰寫過程時間短,質量難以保證。雖然論文在第七學期末就已經布置,但學生要實習、找工作、準備各種考試,畢業論文的實際撰寫時間也只有五至六周左右的時間,而且與多數學生畢業找工作同步,這勢必導致論文的“拼揍”、“摻水”現象嚴重,質量下滑。
(4)學生的科研和寫作能力欠缺,專業訓練不足是制約論文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傳統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完成論文的能力不足,畢業論文質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課堂教學,以老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占主導地位。平時任課老師布置學生撰寫小論文,或就某一問題撰寫文獻綜述,學生也只是東拼西湊或抄襲,敷衍了事,根本起不到訓練的目的,更談不上能力的提高。學生只會學習課本知識,只會讓老師牽著走,一旦放開就無從下手。學生缺乏前期的科研和論文寫作能力的訓練成為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瓶頸。
三、提升統計專業本科畢業生論文質量的建議和對策
加強管理,凸顯專業特色,全面提高統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是需要由教師和學生、院方和校方、教學單位和管理部門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畢業論文在統計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校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把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做為統計教育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時機就是畢業論文教學環節。因此,教學單位除了建立畢業論文工作領導小組外,還要定期召開座談會,討論和總結學生撰寫論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使學生對畢業論文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有解決了認識問題,增強雙方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校、老師和學生才會重視畢業論文,才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
2、積極探索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新模式
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用人單位對統計人才需求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展后勁。學校有統計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等專業實踐基地,學生實習時可利用實習單位的統計資源,在實習單位的科研力量與學校指導教師聯合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這不僅能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對統計人才的要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就業平臺。
3、實行畢業論文導師制,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手段
文成于思,思基于學。論文的選題、寫作是一個閱讀和反復思考的過程。只有大量閱讀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文獻,了解本學科前沿理論,在閱讀中得到啟發,在學習中不斷思考,在閱讀和思考的多次反復中才能確定論文選題并加以完成,這樣的畢業論文才會有新意、有價值,而這一過程對我國高校本科生來說幾乎是空白。為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確保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筆者建議對本科生實施集社會實踐、社會調研及畢業論文撰寫為一體的導師制度。從大二學期末就指派導師,根據專業特點和研究方向一致性原則,組建以導師為核心的包括大三、大四學生在內的調研小組。導師的責任是參與、指導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實踐報告的撰寫;為學生指定閱讀課程之外相關專業的報刊書目,與學生互動交流,及時解決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參與導師所研究課題的調查、資料搜集、信息分類、加工整理等工作,并訓練學生撰寫專題文獻綜述、小論文;指導學生進行實際實驗或社會調研,收集、整理原始數據和資料;指導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寫作。
4、加強對學生專業論文寫作的訓練,進行畢業論文的創新改革
開設畢業論文寫作課,從選題、收集資料、確定論點、布局謀篇,語言表達等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之掌握基本的寫作規范。統計專業學生在大二、大三開始,就有統計專業課程論文和社會調查報告的撰寫,通過這一過程鍛煉學生運用統計專業知識和統計思維方法寫作統計學術論文的能力,為撰寫畢業論文打下基礎。通過這一環節,可以鼓勵學生從大四開始,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當前經濟形勢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統計工作的實際,撰寫能夠解決現實問題,對實際部門有參考價值的文章,并可將質量上乘的在統計專業期刊上。如果公開兩篇或兩篇以上,可免修學分。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會大大增強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5、加強畢業論文的過程控制,嚴格規范管理
幾乎每個高校都有學生論文選題、開題報告、安排指導教師、論文格式、撰寫實習報告、論文中期檢查、答辯、成績評定等具體工作布署、具體要求、完整規范的質量管理和檢查評估系統,關鍵是要規范指導教師的指導責任和管理部門的管理責任。對于指導教師而言,要以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對學生論文中的所有數據資料和文字資料進行認真核查,對文中計算結果要驗算,保證論文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把握好學生論文的初期、中期階段的檢查和定稿的質量關。對于管理部門而言,主管學生工作的老師,應配合教學部門,對學生畢業論文的過程進行監督與檢查,既要對學生檢查,也要對指導教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為畢業論文工作有序正常地進行,為各項制度與措施的貫徹執行提供保障。另外,還應重視論文答辯這一環節,這樣有肋于提高學生對論文的重視程度,鑒別論文自我撰寫的真實程度,提高其表達能力。
摘要: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高校擴招在量上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整個社會勞動力由以前的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而非財經類院校會計專業如何拓寬就業渠道,本論文正是針對該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進行了調研和理論深化,將新思想推向社會和市場,新理論付諸實踐,在和諧的基礎上求新創特。
關鍵詞:非財經院校;會計畢業生;就業現狀;調研
一、調研背景
1999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我國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得到空前
的發展,本科人才培養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多所本科院校開設了會計學本科專業,形成了“校校辦財經”的新格局。但隨著經濟社會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和整個社會就業壓力不斷增大,非財經類院校會計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模問題逐漸凸現,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會計專業畢業生任何進入市場,完成嚴峻的就業問題。然而,我國非財經類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如何和重點財經類院校畢業生競爭,在就業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這是一個值得調研和研究的。
二、非財經類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我院在1982年開辦會計學本科專業,十幾年來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的模式和手段也越來越先進。近幾年我院采納了財經類院校會計專業的辦學優點,同時結合了工科院校的一些特點來完善我院會計學專業的建設。現在,以我院會計專業連續三年的實際就業情況和重點財經類院校會計專業平均就業率相比較,來說明非財經院校會計畢業生所面臨的嚴峻就業現狀。
由此可見,我院會計專業的就業率跟重點財經類院校相比很遠,考研率也相差較遠。那么,我們非重點財經類院校會計專業的就業如何拓展渠道,這就值得探討和深思。
2、近三年我院會計專業就業去向情況
從區域上看:幾年前學生就業的城市集中于省會、直轄市、沿海開放地區和城市;近二年,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江浙一帶的民營企業吸引了較多的畢業生。但終究學生就業方向還是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方經濟狀況好,就業機會多,有利于畢業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積累經驗。另外這些地區較注重學生的素質,而非學校的名聲,這也是學生選擇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單位性質看:幾年前國有大型企業、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黨政機關對會計專業人才需求較旺;而近二年,這些單位對會計需求較少,民營企業和個人私營企業對會計人才需求變得較旺。
從不同規??矗簢写笾行推髽I逐漸對會計專業本科人才飽和,而中小型企業逐漸成為會計人才需求的主力軍。
由此可見,隨著近年來國有大中型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飽和需求,金融事業單位的裁員和報考公務員難度的增大,目前會計學生逐年增加的就業方向是民營企業、三資企業和自主創業。
三、 調研反映的問題分析
從嚴峻的就業壓力形勢看,2005年是國家本科擴招后的畢業生就業的高峰年,全國畢業生超過785萬,凈增加400萬。從我院會計專業來看,基本保持“供求兩旺”的狀態,但截止到2006年5月,會計專業就業形勢遠沒有2005年好。
調查情況來看,我國目前普通高校會計學本科人才培養規模適度,從2006年的畢業趨勢看,供稍微大于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其人才的需求應平穩發展,不能再擴大對會計學生的招生了。
就業率來看,我院本科會計專業就業率明顯低于重點財經院校的就業率。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公司都愿意要重點院校的畢業生,并且重點院校的繼續深造率和出國率較高。
從供求的關系看,供求雙方的矛盾仍然突出,會計專業屬于管理類學科,就業方向廣泛,但是,雖然目前的招聘會眾多,但是招聘要求上卻標著“有X年工作經驗”的字樣,讓我們的畢業生望而卻步。另外,很多畢業生的就業著眼點仍放在沿海一帶的中心城市和大都市,不愿意去一些邊遠或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而這些地區往往是最缺乏這一類人才的,因此這種供求的矛盾在短時間內仍無法得到解決。
從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心理預期看,我院一些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目前,我院畢業生的擇業觀、價值觀還有一定的偏差,就業觀點過于狹窄,求職過程中只局限與本專業對口的行業,“先就業后擇業”的思想沒有深入畢業生的心里,一些畢業生和家長一心還想找“鐵飯碗”;還有一部分學生不愿到基層就業,不想在不好的單位“受苦”。
從就業信息的廣度和深度來看,匱乏的就業信息,信息通暢是成功的保證。在本來就很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信息來源不足對我院畢業生來說無疑是更加沉重的問題。學校組織的各種招聘會是學生主要的就業渠道,但去年我校組織的招聘會上,經濟管理類的需求僅有7家,需求不足15人。
從學生的生源來看,我院農村生源占畢業生的一半以上,農村畢業生畢業后不愿回到家鄉,這就意味著他們想要留在大城市,而家長與用人單位沒有任何聯系的情況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就業問題,這無疑加大了這部分人就業的難度。
四、 積極創新和拓寬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新渠道
多渠道的獲得就業信息,積極聯系用人單位,將學生進行合理的推薦。一方面,我院積極與用人單位進行聯系。在有用人單位來學校時,能主動與用人單位取得聯系,了解用人的方向和名額,并積極爭取新的名額。另一方面,我院還積極的向用人單位進行畢業生推薦。在推薦的過程中,我們引入了“推銷員”的理念,工作人員可以把自己想象為一名推銷員,面臨巨大的買方市場,積極思考如何將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
大力加強自主創業的扶植力度,樹立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意識。在畢業生中開展內容全面、形式多樣、方法先進的就業指導,就是要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就業市場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和職業定向意識,提高學生的就業技能和就業方法,為學生就業提供能力和方法的指導。通過就業指導,教育學生樹立就業意識――定位;養成職業道德――敬業;掌握就業能力――專長;選擇職業道路――擇(創)業。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不僅僅要強調崗位的適應性,更要注重人的職業潛力的開發和創業型人格的塑造,特別要強調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心理品質的培養和創業知識、創業技能的掌握,激發其創業的需要與動機,從思想上實現從被動就業到主動創業的跨越,為其就業空間的拓展提供積極的準備。
支援遼西北建設,鼓勵會計專業畢業生為西部建設發揮作用。利用西部的優惠政策為自己多積累經驗。該計劃由團遼寧省委發起,由團省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事廳組織實施,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在省內普通高校招募500名應屆畢業生,到遼寧西北部省級貧困縣的鄉鎮從事為期兩年的教育、衛生、農技、扶貧等志愿服務工作。
改革會計教學體系,增強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培養。非財經類院校會計專業培養的是應用型的高級專門會計人才,教學應把握培養目標,突出會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特點,構建一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宗旨的具有職業崗位特色的專業教學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不僅表明教學改革的深度,體現教學的質量,而且也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非財經類院校教學諸環節中,實訓教學成為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的關注重點。將學生實訓教學與就業工作相結合,實現畢業生順利就業,達到學校與社會、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贏的最佳效果,是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一種有效的創新手段。
完善就業制度,形成保障機制。通過采取加大政府統籌力度,明確有關部門職責,嚴格實施就業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加快就業運行機制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可操作化的改革步伐,加強和完善高校的就業服務體系等一系列創新措施和手段,建立一個新型畢業生就業機制,使之成為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體制保障。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是個教育問題,更是個社會問題,應引起教育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各相關部門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建立一種合理、有效的育人――用人機制,舉全社會之力來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尤其對于非財經院校辦會計專業來說,如何做好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是衡量其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切實做好此項工作,既關系到廣大畢業生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非財經類院校的改革發展和社會的政治穩定。
【摘 要】截至2015年,西北地區財經類院校共有7所,區別于其他地區、其他類型院校,有著自身特點。文章在分析西北地區財經類畢業生就業市場及其特征的基礎上,對就業市場供需不均衡狀況做了進一步研究,并提出幾個方面的解決方法,試圖實現就業市場的均衡。
【關鍵詞】西北地區財經類院校 畢業生就業市場 供需不均衡
一、西北財經類院校基本情況
截至 2015年,西北財經類大學共有普通本科7所,其中陜西省有5所院校,分別是西安財經學院、西安培華學院、西安歐亞學院、西安外事學院、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甘肅省有1所――蘭州財經大學(原蘭州商學院),新疆1所――新疆財經大學。
西安財經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創建的西北貿易學校。2001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準,陜西經貿學院與西安統計學院合并組建西安財經學院。2010年,陜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統計局簽署協議,共建西安財經學院。西安財經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經濟、管理和統計學科為主干,文、法、理、工、藝為支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
西安外事學院是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創建于1992年的西安外事服務培訓學院。2005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西安外事學院。2009年6月,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西安歐亞學院的前身是西安涉外人才培訓學校,1998年1月1日更名為西安歐亞培訓學院,同年獲批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試點資格。2000年5月,在西安歐亞培訓學院的基礎上建立西安歐亞學院。2005年1月25日,晉升為民辦本科普通高等學校。
西安培華學院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民辦公助性質的西安培華女子大學。2003年4月16日,國家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學校,更名為西安培華學院,成為中國西部地區十二省區首所民辦本科院校。
陜西商貿職業學院成立于1997年6月。2002年6月升格為具有國家統招資格的陜西國際商貿職業學院。2008年5月,經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同意,學院升格為本科院?!瓣兾鲊H商貿學院”,成為陜西省七所具有招收本科生的民辦大學之一。
蘭州財經大學始建于1952年。1981年蘭州商學院成立, 2015年更名為蘭州財經大學,是黃河上游甘青寧三省(區)唯一一所財經類普通高等學校。
新疆財經大學前身是新疆財經學院,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為今名,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文學、法學、理學、工學協調發展的自治區重點建設大學。
西北地區這7所財經類院校性質不一。其中,西安財經學院、蘭州財經大學、新疆財經大學為二本公辦院校,其余5所為民辦本科院校,金融、會計、財務管理等財經類專業都是這些院校的熱門專業。
二、西北財經類院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及其特征
畢業生就業市場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畢業生就業市場是以畢業生提供的服務和勞動為商品,實現商品交換的場所和地點。廣義的畢業生就業市場是畢業生實現就業,與用人單位之間交換關系的總和。在這種關系中,供給方是準備走向社會謀職的學生,他們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擇業意向、工作能力等條件選擇工作單位;需求方是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用人單位,他們根據崗位要求和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擇優錄用所需人員。
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形成不是孤立的、突變的、跳躍性的,而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大學生就業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逐步建立和形成的。西北財經類院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由于高校所處區域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財經類專業的性質,具有其不同于一般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特點。
(一)財經類專業畢業生學歷層次跨度大
財經類專業與其他類專業相比,不必投入太多資源即可辦學。雖然西北地區財經類院校僅7所,但各省各類綜合大學、理工院校、師范院校設有財經專業,而且職業中專、職業中學也有財經類專業,并且還有規模不等的多所財經類業余學校,其他院校也不顧市場需求,急功近利開設財經類專業,再加上這幾年財經類院校自身也在擴大招生規模,所有這些使得財經類畢業生供給量大,層次不一。
(二)財經類本科畢業生就業市場容易受到社會上各類培訓班的沖擊
財經類專業較強的實踐操作性導致行業門檻較低。社會上各種類型短訓班的沖擊使財經類普通院校畢業生就業雪上加霜。近幾年,各部門各行業紛紛舉辦各種類型的短訓班,如會計上崗培訓二三個月,甚至短至一個月就可以穩拿會計上崗證,這些短期培訓大都以其部門、行業的壟斷優勢得以維持。因此,財經類畢業生就業崗位被擠占就在所難免了。
(三)財經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中的需求方,即用人單位,具有地域、隸屬和規模上的特點
西北地區這7所財經類專業院校為二本院校及民辦院校,來這些高校招聘的用人單位從地域上來講,多數處于本地區或西北地區,較少有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單位;從用人單位的隸屬上來講,地級市屬單位就業的比例較高,其次是省屬單位和縣(市、區)屬單位,較少有中央直屬單位;從單位性質和規模上來講,很少有金融部門、國企以及大中型企業,多是基層單位、中小微規模私企等,市場需求面較為狹窄。
三、西北財經類院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供需不均衡狀況分析
從西北財經類院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特征分析中可以得出,市場存在供需不均衡的狀況,包括總量上的不均衡和結構上的不均衡,畢業生就業難、企業招聘難的問題仍然很突出。
(一)畢業生就業市場供需總量不均衡
1.就業市場供給量持續增加
從總量上來看,我國高等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從早期的精英教育階段已逐漸步入了大眾教育階段。高校持續大規模的擴招導致高校畢業生人數急劇增長,進而直接影響大學生就業率持續走低,大學生就業壓力不斷加大。
以西安財經學院為例,從2010年到2015年,應屆本科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而簽約率基本呈下降趨勢。2014屆、2015屆的就業率有所回升是由于近幾年研究生擴招,本科畢業生升學比重增大。
數據來源:《西安財經學院2015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圖1 西安財經學院2010屆―2015屆本科畢業生
就業人數及就業率
2.就業市場需求量不足
國家統計局的2015年全年主要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同比增長6.9%,同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降至10%,這是自1991年以來最低水平。隨著鋼鐵等重點工業產品的需求陸續接近或達到峰值,房地產多項建設指標出現歷史性轉折變化,出口增速回歸常態,部分傳統領域攤子鋪得過大、產能過剩的問題逐步暴露,投資增速持續下滑。
根據奧肯定律,在技術穩定的社會,經濟增長與勞動就業存在一個穩定關系。如果經濟增長率下降,意味著勞動就業的增長率也會隨之下降。我國經濟增速和固定資產增速下降直接影響對就業拉動能力,進而在整個就業市場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高校畢業生需求必然受到影響。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當前就業市場供給增大,需求量不足,必然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供需總量的不均衡,造成巨大的就業壓力。
(二)畢業生就業市場供需結構不均衡
從總量上來看,畢業生就業市場供給大于需求;從結構上來看,就業市場的供需狀況在不同的專業、區域和性別上存在明顯差別。
1.專業結構之間供需差異較大
由于經濟結構、體制、增長方式等的變動,畢業生在技能、經驗、知識等方面所體現的專業素養與需求存在差異。有些專業的設立和發展能夠適應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其學生就業情況就較好;有些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使得這些專業的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另外,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也是用人單位錄用時考慮的重點。有些專業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實踐課程較少等問題,致使大學畢業生的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職業素質不高,實踐能力不強以及缺乏職業規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以西安財經學院2010屆―2015屆9個院校本科就業率為例,各專業就業率在這5年間的就業率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信息類專業就業率逐年上升,統計類專業各年的起伏波動較大,會計管理類專業的就業率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這些專業結構上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經濟的需求。
2.性別差別明顯
財經類院校有其自身特點,男女比例嚴重不均衡,女生所占比重大。以西安財經學院為例,2015屆4624名本科畢業生中,男生1160人,占比25.09%;女生3464人,占比74.91%。然而,在同等條件下,企業通常愿意錄用男生,女生只有比男生優秀很多的情況下才會被錄用。還有一些用人單位對女生的要求近乎苛刻,對女生提出了職業以外的一些要求,如身高、體重、容貌等要求。因此,在財經類院校,男生的就業率通常明顯高于女生。
3.區域差別明顯
西北地區財經類這7所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其生源多來自西北五省。如西安財經學院2015屆本科畢業生中,西北五省區生源就有3452人,占本科總人數的74.65%。受地區、思想意識等影響,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去向也絕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區。下圖是西安財經學院2015屆本科畢業生經濟區域就業地分布情況。
圖2 西安財經學院2015屆本科畢業生經濟區域就業地分布圖
四、實現畢業生就業市場均衡
根據上述對西北地區財經類院校就業市場特征的分析以及市場供求不均衡的狀況,要想解決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實現就業市場均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把握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高校應緊盯市場需要,主動對專業設置進行優化,讓專業設置和就業狀況掛鉤,做到圍繞社會需求來培養學生。高校新增專業要有超前意識,但不要盲目設置熱門專業來“湊熱鬧”。只有在對市場信息細致分析的基礎上,做到專業設置“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實現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合拍。同時,專業的不斷調整也將有助于激勵高校提高辦學質量。
第二,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專業特點,改革專業課程,注重實踐環節。高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要調整課程設置,增加應用型、技能型的課程和學時;另一方面要利用社會資源,通過聯系實踐教學基地,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機會。
第三,學校、社會齊努力,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高校應開設就業指導專業課程,組織資深教師開設生涯輔導課和就業技能培訓課,讓大學生正確地了解自己的就業興趣、職業能力傾向、就業心理準備、求職技巧等,系統地掌握生涯發展的知識,使大學生對自己的潛能和素質有全面的認識,為將來就業做好心理和職業準備。
[摘要]在現代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財經類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還是較樂觀的。雖然財經類畢業生供過于求的現狀使得就業壓力增大,如果對本學科就業競爭力有著清醒的認識,能夠準確地定位畢業去向、做好就業策劃,就能夠做到促進畢業生更快、更好地就業。
[關鍵詞]財經類 高校畢業生 就業競爭力
國務院關于做好促進大學生畢業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當前及今后的一個時期,我國勞動者充分就業的需求與勞動力總量過大、素質不相適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促進就業任務十分繁重。”根據國家勞動保障部的統計,201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680萬,比2010年的630萬增加了50萬,預計今后三年內還將以每年50萬的速度增長。國家最近從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到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速度泛黃,將抑制2008年及以后的投資增長速度,不可避免的將影響企業的擴張,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不會有大的增長。對于今后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就業形勢將不容樂觀。但我國經濟的發展總體形勢向好,勢必會拉動經濟的不斷整張,相應的增加一定的就業機會。
財經類高校畢業生是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怎樣抓住歷史機遇,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和就業機會,準確定位畢業去向,做好就業策劃,是值得老師及學生探討與思考的問題。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供需不平衡
“供過于求,價格低于價值”,這是我們都知道的“價值規律”。自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進入國際公認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國家連年擴大招生使得大學生的數量驟增,造成了人才市場上大學生供過于求的現狀。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也帶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高峰,大學生普遍感到就業難,找到理想的工作更難。社會轉型帶來的勞動力供大于求,也導致社會對畢業生需求數量趨于減少。
(二)財經類高校增加過快加劇了畢業生就業難度
很多高校包括民辦大學都設財經類專業,一些非財經類院校和綜合型大學紛紛上馬開設了金融、國際貿易、財會審計、市場營銷、經濟法等熱門專業,造成財經類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在短時間內猛增,質量也難以保證。在嚴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下,也加劇了財經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難度。
二、提高財經類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提高就業競爭力,也有賴于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高校的大幅度擴招使學生人數倍增,但高校本身的辦學理念、管理機制、培養模式卻沒有跟上大眾化教育的步伐,依然停留在精英化的教育階段。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多樣化,并且必須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2008年5月,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高校把就業同招生工作與專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就業指導專家建議,高校經濟類專業尤其是財會和金融專業的學生,應該做到熟悉和掌握商務管理、國際會計領域的基本知識,掌握當代最新的管理學理論,拓寬自己的視野,努力成為懂經營也能夠善于管理的復合型的人才,這就要求財經類專業的畢業生,要努力學習和本專業有關的金融、稅務、審計、統計、稅務等方面的相關理論知識,努力提高自身在投資和融資等財務決策等方面的能力。
(二)財經類專業的就業形勢相對很多專業來說還是比較好的
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對財經類專業畢業生需求意愿較強,九成單位有長期需求。2012年的十大熱門專業統計顯示,目前的用人單位比較青睞經濟類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有關的數據推測,人才市場需求高居榜首的是市場營銷類職位。所以,目前來看,銷售類的專門人才在今后幾年的需求熱度仍然很高,由于營銷類專業是大多數高校都設置的專業,所以使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致使營銷職位人員的薪金水平較低。但是具備較好的溝通技巧、心態的營銷類專業畢業生的總體就業形勢還是比較好的。2007的年收入調查數據顯示,行業薪金水平較高的就有金融業,金融業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強和金融業領域不斷拓寬和發展空間的不斷擴大,使財經類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逐漸趨于樂觀。
財經類專業學生今后的就業也將面臨更多的機會和選擇,除了我們熟知的財會會計和審計等工作外,其他可從業的領域也有很多。高校應積極改革教學內容和傳統的培養模式,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提高學生在人才市場的就業競爭力。同時,還要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當面臨就業環境不是很樂觀的大環境時,努力提高自身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能夠準確地定位畢業去向,做好就業策劃,從而學有所長、學有所用順利就業,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摘要:本文通過對某高校的會計學院2009屆、2010屆本科學生畢業論文、指導手冊、指導教師評閱意見、評閱小組與答辯小組評閱意見、畢業論文成績單等實地調查;學校與部分二級學院論文教學工作制度及執行的跟蹤調查,面向學生的問卷調查,分析了學院管理、教師指導、學生寫作的問題與成因,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本科畢業論文 實地調查 問題與改進
一、引言
畢業論文是對大學四年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對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檢驗,是大學生完成學業的標志性作業;畢業論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畢業論文是培養學生思想品質、職業責任、綜合素養的有效方式;畢業論文是多方位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手段,畢業論文的整體水平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直接反映。近些年來高校畢業論文質量呈下降趨勢。如何改進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的質量,已成為高校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問題。 本文選擇某高校會計專業2009屆、2010屆畢業論文為樣本,學生人數為533人,剔除資料不完整的部分,有效樣本為523人。調查資料包括: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成績、畢業論文指導手冊、指導教師意見、評閱小組意見、答辯小組評語等,逐一翻閱手工整理。針對學生設計了問卷,包括對畢業論文重視程度的調查、對學生論文寫作的調查、對老師指導的調查、對論文答辯的調查、對學院對論文工作的管理的調查。每一選項下均設置了被調查者發表已設計選項以外內容的欄目。問卷采取五級打分的方法收集整理。發放對象是某高校會計學專業剛剛完成畢業論文的2011屆畢業生,共發放問卷210份,收回190份,有效問卷為185份,其中對教師指導、對論文答辯、對學院對論文工作的管理的調查部分的有效樣本為167份。為了解畢業論文組織情況,對樣本大學的會計學院2010屆與2011屆“畢業論文的工作程序與時間安排”,以及其他三個二級學院2011屆“畢業論文的工作程序與時間安排”的制定與執行等,逐一整理與跟蹤。
二、本科學生畢業論文管理調查與分析
( 一 )問卷調查結果 現行本科培養計劃中,沒用對學年論文、課程論文的具體安排。學生在做畢業論文之前未能接受論文教學的相關訓練。對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見表(1)。上述調查顯示:59.46%的同學認為缺乏前期訓練,部分同學還補充到“多增加平時寫論文的練習”。而對于是否缺乏寫作的基本知識,沒有明顯的傾向性意見,同意的僅占45.95%。不少同學均補充強調要加強前期的相關訓練,如“希望學習前屆的優秀論文”、“開展論文寫作基本知識的訓練”、“多增加平時寫論文的練習”“增加相關課程”等。
( 二 )畢業論文工作流程調查 本文對樣本大學4個二級學院畢業論文工作流程的文本整理與后期執行的跟蹤,結果如下:(1)畢業論文工作主要時間節點的計劃。依據會計學院對2010屆與2011屆“畢業論文的工作程序與時間安排”、以及相關二級學院對2011屆“畢業論文的工作程序與時間安排”,將論文主要工作分為:學院動員(學生開始工作)、導師與學生見面(導師開始工作)、提交開題報告、提交初稿、提交定稿、答辯等項。調查結果顯示(受篇幅限制,調查數據略):學校規定“第六學期結束前,二級學院組織布置畢業論文動員工作;畢業論文的答辯工作于第八學期第十二周開始”。調查對象中僅只有一個學院的啟動時間符合要求,其余均在第七學期開學初,答辯時間均符合規定,實際上縮短了論文的工作總時間。樣本單位的論文總工作周數分別為31、33、30、25不等。(2)畢業論文主要工作時間的計劃。根據學校規定,論文從動員到答辯的全部工作時間約為32周(不包括期間的寒暑假時間)。為分析各類工作時間安排的情況,將主要工作期間分為了5段:布置論文――師生見面;師生見面――開題報告定稿;開題報告定稿――提交初稿;提交初稿――提交定稿;提交定稿――答辯。調查結果顯示(受篇幅限制,調查數據略):總的工作時間均為31周,比學校規定時間縮短了1周。對2011屆總時間的分布看,第2、3、4段作為指導與寫作的實際可用時間(其他的時間一般是學院實施相關分配導師、檢查審核、評閱、答辯組織等論文的管理工作時間)占總時間的比例為58%。本文同時調查了本校其他二級學院的工作計劃發現,其比例為73%、70%,對會計學院安排的合理性有所質疑?;趯Τ醺鍖懽鞯碾y度的判斷,樣本學院對第3段安排的時間最長,且期間包括了寒假。本校有的二級學院采取的做法是“3短4長”,而非“3長4短”,兩種方案如何選擇還需謹慎。第1段的時間中包括學生熟悉論文寫作要求,初始選題,以及學院分配老師等,樣本學院的時間安排均比所調查的其他學院長(4周、5周),如何規劃更合理需要商討。(3)畢業論文工作程序的執行。通過對會計學院2011屆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程序的部分執行情況的調查發現:第一,時間節點的執行情況缺乏剛性。如部分學生開題報告的定稿提交時間由規定的2010.11.12,拖延到2010.12.9;而對預期不交論文者并未按原規定的處理。第二,部分工作未履行。如應由學院組織的中期檢查,由學院學術委員會對開題報告、學術不端檢測的抽樣審核,以及論文成績的最終認定等均未按要求實施。第三,部分工作程序未規范。如指導、評閱、答辯未通過的后期補答辯等程序,以及論文的歸檔、總結等工作缺乏不要的規范。從以上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論文工作程序安排是值得推敲的,如何在既定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使用、最有效的使用的確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必須合理安排與嚴格執行。
( 三 )教師指導人數分配及執行統計 教師指導學生人數的調查結果見表(2),教師指導數量超過學校規定(一般不超過8人)。2009屆與2010屆的統計結果顯示:人均指導人數為12.8人,最高為21人,最低為6人。輔修學生論文指導增加了導師的工作量。
三、本科學生畢業論文教師指導調查與分析
( 一 )教師指導方式與指導次數統計分析 以學生填寫的“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手冊”的記錄為依據,對教師對學生的各種指導方式采用以及指導次數調查。指導次數包括選題開始到論文定稿為止的期間內。指導方式分為:面談、電話、郵件等。調查結果見表(3)、表(4)、表(5)。從調查結果看,(1)教師指導的工作量大,63.27%的教師人均指導次數在6-10次,最高為33次,平均為9次;(2)從指導次數反映的教師指導的工作量不均等,最高(33次)與最低次數(3次)差距甚大。(3)在三種指導方式中,面談采用較廣泛,電話方式相對較少。未采用面談的為7人;未采用電郵的為31人;未采用電話的為67人。(4)上述數據來源于學生填制的手冊,由于個別學生提供數據的不夠準確,會影響對本問題的分析。
( 二 )指導教師、評閱小組、答辯小組評閱意見調查分析 根據學?!氨究飘厴I論文管理條例”的要求,將指導教師評閱意見內容要求分為:選題、研究工作、質量水平(論點、論據、論證、行文或結構、貢獻與創新)、不足、結論意見五項記分,每項1分。將評閱小組的評閱意見內容分為:選題、論點與論據論證、結構與研究方法、貢獻與創新、不足五項記分,每項1分。將答辯小組的評閱內容確定為:論文質量、論文陳述、答辯情況、結論意見四部分,另加意見書寫認真情況。每項1分。調查結果見表(6)。從表(6)看,(1)指導教師評閱意見的撰寫內容與質量存在一定差異。大部分評閱意見存在缺漏,較為完整的僅占18.29%。缺項主要集中在對學生完成論文的工作,以及論文的不足等方面。評閱意見分別有電子版與手寫板兩種形式,在電子版中存在復制的現象,手工版中存在書寫欠整潔的問題。指導教師填寫評閱意見的認真程度可見一斑,如何規范值得關注。(2)評閱小組的評閱意見的撰寫內容與質量存在一定差異。較為完整的比例低,僅占12.06 %。絕大部分存在缺項其中缺一項的占60.70%。對于27.24%缺2項級以上的評閱意見是要重點關注的,缺項主要集中在對貢獻與創新、不足的評價。部分評閱意見存在缺乏針對性,只是一些適用于不同論文的套話,甚至直接復制等。論文的英文摘要的質量如何、附件情況等基本沒有涉及,只有極少數評閱中評價了數據處理能力。(3)評閱小組的評閱意見的撰寫內容與質量存在一定差異。填寫完整的僅占5.06%,大部分答辯小組的評語屬于基本符合要求,不同程度的均存在缺項。48.25%為缺項為2項及其以上,接近半數,其中12.45%的評語問題較多的。評閱填寫字跡潦草的現象比較普遍,大部分有缺項的評語首先是填寫的字跡潦草、不認真。綜合對導師評閱、評閱小組評閱、答辯小組評閱的調查,集中反映出,教師層面對論文指導工作缺乏嚴謹認真的態度。在對論文指導手冊的調查中還發現,對比學生與教師對論文完成總結的填寫情況,教師的完成質量低于學生,這也進一步表明教師對此項工作的態度的確存在問題。
( 三 )教師論文指導調查分析 (1)教師指導中的問題學生沒有明確看法表(7)。對與第1、2、4、5、6項所涉及的教師指導中的問題,被調查的學生沒有一致的看法。只是對教師之間對論文的要求存在差異有44.16%。(2)老師應及時糾正學生選題不當的問題。本選項并非反映存在的問題,只是學生對教師指導的想法。70.06%的學生持贊同意見,可以認為學生對選題是十分關注的。(3)師生交流應采用多種方式和增加次數。前面已有從學生寫作層面提出了與老師溝通的建議。本部分實際上是學生對教師指導的看法。調查結果表明:65.27%認為目前郵件交流是主要形式,由于實習影響了面談的次數。部分同學還建議:學生應主動找老師,教師盡量留多種聯系方式方便聯系,結合郵件方式可多進行電話交流,增加面談次數。(4)應加強老師對論文的指導。在改進老師指導的調查中,部分同學提出了較好的建議。如:指導過程中應要求更嚴格,學校應統一安排時間指導,適當安排指導會,教師可以更早些與學生溝通等。
四、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寫作調查與分析
( 一 )畢業論文形式調查與分析 以學生論文為主要調查對象,具體內容包括:論文選題的適當性、構框架的完備性、研究方法的多樣性、文字圖表的正誤性、文字圖表的正誤性、參考文獻的充分性。根據學校的有關文件的規定,結合學院的現行做法與統計分析的需要采用的分類標準見表(8)。(1)選題寬泛的現象依然存在。盡管上述統計是僅僅從選題的字面上的分析,但是,從中也能不同程度的反映一些問題。一是少數選題偏離專業。表中的6份不當的選題基本屬于此類。如“我國房地產市場價格和管理研究”、“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合理性研究”等。二是目標寬泛的現象也有一定的數量,如“論商業銀行成本管理”、“我國上市公司運用公允價值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三是部分題目的文字表達不準確,甚至存在歧義。如“論我國物業稅轉實的稅率設計”等。四是比較恰當的題目的比重僅占14.56%。選題中如何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握“小題細作”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2)論文結構框架的明顯缺項比例低。結果分析:有接近一半的學生論文結構合理,有明顯缺項的僅占0.78%。盡管在結構完整性方面問題較少,但是13.62%的結構體例一般化的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3)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規范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規范研究仍然是當前主要的方法,47.86%的學生采用規范研究方法;實證方法的應用已經有所開展。8.56%學生開始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在規范研究的同時部分同學(27.63%)注重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提供數據支持;問卷調查、專家訪談方法還未能在畢業論文中采用,調查工作的難度與工作量也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4)圖表使用有限,文字差錯低少。調查結果見表(9)顯示:70.43%的論文不存在文字表述的錯誤,且無嚴重錯誤的發生,文字表述的差錯率較低;部分論文存在小的差錯或偏誤,占比為26.85%;7份錯誤嚴重的論文是值得關注的,占比2.72%。論文對圖表并用的并不廣泛,占41.25%,尤其缺乏對圖的運用,僅占7.78%。16.73%的學生并未使用圖表的形式,一方面是論文本身不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是學生對圖表的使用不重視。(5)參考文獻的運用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參考文獻數量基本上在15篇左右,25篇以上僅占11.73 %,本科中還有極少數(2.81%)在5篇以下。參考外文文獻的數量基本上在1-5篇,但是有37.5%的學生沒有外文文獻。即使標明有外文參考文獻的論文中,對該文獻的具體運用,也仍令人質疑。參考文獻的時間基本為近5 年,在時效上還是基本符合要求的。
( 二 )畢業論文寫作調查與分析 如表(10)所示。(1)論文寫作的時間投入有限。43.78%的同學認為寫作投入的時間不夠,高于不同意的比例(38.38%)。57.30%的同學認為考研、實習影響了論文寫作。有的同學要求“安排更充裕的論文寫作時間”、“提前交初稿的時間,增加修改時間”等。(2)對選題及開題報告的完成現狀的判斷分歧不明顯。對選題與開題報告給出的兩項調查結果意見差異不明顯。同意選項5的比例(87份)略高于不贊同的比例(65份),認為開題報告基本到位的比例(79份)略高于認為不到位的比例(71份)。(3)對論文寫作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認識基本一致。對所設計的8、9、10、11選項持贊同意見的比例均接近或超過50%,分別為:68.35%、48.65%、50.81%、68.35%。至于論文是否存在借鑒引用的內容較多,被調查者各持己見。(4)普遍認為學生與教師的溝通不夠。75.68%的同學贊同和非常贊同,有的還建議“和指導老師多交流,尤其應該多些面談”。各選項的“說不清”檔級的填列人數基本在30-40份,平均為35份,占比18.92%。這部分同學實際上是沒有發表意見。
( 三 )畢業論文成績調查與分析 調查樣本為20009、2010屆學生畢業論文,共523份。將論文成績分為以下5個等級,分布情況見表(11)?;谡撐牡目傇u成績由導師評閱成績、評閱小組成績、答辯小組成績三部分組成,即:導師的評分×35%+評閱小組的評閱分×35%+答辯小組的評分占×30%。按此構成情況,對成績構成做進一步統計分析見表(12)。成績總體分布統計結果表明:成績主要集中在“良”、“中”占比為80.50%; 90分以上的論文極少,僅為0.57%。成績構成情況統計結果表明:(1)從論文的平均成績看,導師成績、評閱成績、答辯成績三類成績呈遞減的狀況,不論是全體樣本,還是分年級與分專業樣本、還是分班級的樣本均反映出此特點。這種現象,是否表達指導教師評分較寬,還是評閱與答辯評分較嚴。(2)從最高分、最低分看,仍然表現為導師成績、評閱成績、答辯成績三類成績呈遞減的狀況,且在全體樣本、分年級、分專業、分班級的樣本中基本也是如此。在最低分中還看到導師未給出不及格的成績。(3)導師成績、評閱成績、答辯成績三類成績中分差達到20分以上的有16份,其中最高為25分。(4)隨機抽取52份樣本,其中24分樣本(約46.15%)的評閱成績或答辯成績高于導師成績,其中有兩份的成績差額分別為19分、20分。也就是說,盡管平均成績反映出的導師成績高于評閱成績、答辯成績,但是,從個案看仍有一定比例的論文顯現出相反的狀況。
五、結論與建議
( 一 )調查結論 本文通過調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學院管理。首先,缺乏對畢業論文教學目標的科學定位。畢業論文是高校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踐性和綜合性是其他教學環節所不能代替的,必須充分認識它的相對獨立性。但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與其他教學環節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必須與其它教學環節彼此配合, 相輔相成, 構成完整的教學體系。而現實中將畢業論文作為獨立的教學環節看待, 割裂其與其他教學環節的關系,混淆了畢業論文教學與畢業論文寫作的關系。導致畢業論文寫作前缺乏前期的寫作知識與能力的訓練。其次,缺乏對現行框架下實施方案的合理設計。現行畢業論文工作規范(“畢業論文工作程序與時間節點”)的設計存在缺陷:已有的內容安排不盡合理;程序不完整、部分內容缺失;已有的內容與要求不清晰等。同時,對現行規范的執行缺乏剛性,監督檢查不到位,如教師平均指導人數的突破上線,疏漏對選題的審核、中期的檢查、成績的審核等環節,答辯的時間安排短,最終通過率100%等。最后,缺乏對組織實施的有效監督機制。尚未建立以獎懲導向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對學生論文成績考核不嚴格、缺乏淘汰機制、通過順利。對教師指導過程的評價考核不嚴格、缺乏獎懲機制,教師指導優略無礙,論文教學整體效果差。對管理層的管理職責缺乏必要的考核問責機制,組織實施的管理水平不及。這樣的管理機制是影響論文質量的根本原因。問卷調查中,學生希望加強對教師的選擇加強論文管理,定期檢查論文進程,建立導師淘汰、獎懲機制等。(2)教師指導。一是時間與精力的投入不足。一方面是教師指導的學生人數偏多,導致可能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另一方面,部分教師以“完成任務”的思想實施論文指導工作,面對一項具有極強彈性的工作,個別教師的浮躁的情緒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完成過程。問卷調查中70.06%的學生認為老師應及時糾正學生選題不當的問題。應加強老師對論文的指導,增加面談次數。二是因人施教指導的方法不足。論文的指導是一個具備明顯“個性化”的教學活動,每位同學的基礎不同,選題不同,研究視角不同,選用方法不同等,使得教師需要針對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進行指導。這樣的指導工作不僅工作量大,而且面對學生的需求,教師還面臨著一個再學習的問題。但現實中,能有這樣工作態度的教師的確不多。三是高質量完成指導的要求不足。學院對學生論文質量與水平的要求,也是對教師完成指導工作的質量要求。在現階段學院對學生論文質量的考評相對弱化前提下,教師基于工作任務的完成,加之學生方面的配合不足,教師也缺乏高質量完成論文指導的壓力與動力。因此,盡管教師指導論文數量超過上限,甚至成倍增加的情況下,教師通過努力,均可按期完成任務。問卷調查中學生反映指導中應嚴格要求。(3)學生寫作。大學期間學院缺乏這方面的教學,學生自身也缺乏這方面的學習。問卷調查中,59.46%的同學認為缺乏前期訓練,部分同學還補充到“多增加平時寫論文的練習”。而對于是否缺乏寫作的基本知識,沒有明顯的傾向性意見,同意的比例僅占45.95%。不少同學均補充強調要加強前期的相關訓練,如“希望學習前屆的優秀論文”、“開展論文寫作基本知識的訓練”、“多增加平時寫論文的練習”“增加相關課程”等。大部分學生存在重“課程學習”、輕“論文教學”的思想,對論文教學環節的學習目的認識不清。主要以“如何能順利通過”為目標,而沒有過多的思考通過論文教學希望獲得哪些知識與技能。在面對就業實習考研幾項工作的時間沖突,從完成的順序上,論文一定是在最后。而且,投入的時間明顯不足。問卷調查中,43.78%的同學認為寫作投入的時間不夠,高于不同意的比例(38.38%)。57.30%的同學認為考研、實習影響了論文寫作。有的同學要求“安排更充裕的論文寫作時間”、“提前交初稿的時間,增加修改時間”等。在論文完成的過程中,反映出專業研究能力的匱乏,寫作知識與技能的匱乏。普遍存在論證資料信息整理不夠,研究證據欠充分,研究結論價值單薄。個別同學在論文中大量借鑒、引用他人的觀點, 卻不求甚解。問卷調查中,對所設計的:“缺乏對所研究目標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現狀的深入研究”“整理參考文獻提出研究思路的能力不夠”、“運用所學知識研究問題的能力不夠”、“缺乏實證等多種研究方法應用的訓練”等選項持贊同意見的比例均接近或超過50%,分別為:68.35%、48.65%、50.81%、68.35%。普遍認為學生與教師的溝通不夠。75.68%的同學贊同和非常贊同,有的還建議“和指導老師多交流,尤其應該多些面談”。有還要求“多進行電話交流”、“盡量多留聯系方式”、“學生應主動找老師”、“學校應統一安排時間指導”、“安排指導會”“增加面談次數”“教師可以更早的與學生溝通”。
( 二 )相關建議 (1)畢業論文教學切實納入教學計劃。課程教學、論文教學、實驗教學等均是本科教學的不同形式。論文教學的最基礎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品質素養、情報素養、學術素養、綜合素養。因此,論文教學是實現本科教學目標的重要形式。長期以來,課程教學是本科教學的重要形式,論文教學是研究生教學的重要形式。但是與此同時,本科教學又不可忽視論文教學,研究生教學又不可沒有課程教學。即使在此狀況下,課程教學中通常包括了以課程論文體現的論文教學,論文教學又往往是課程教學的后續。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科的論文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形式,通過論文的寫作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根據實施的目標與要求不同,論文教學一般包括:課程論文教學、學年論文教學、畢業論文教學。這三類型也存在一定的遞進關系,畢業論文教學是論文教學的重要形式?,F實中實際上是忽視了甚至取消了課程論文教學、學年論文教學,導致了畢業論文成了空中樓閣,失去了基礎。增設相應的選修課程或專題講座。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論文寫作、文獻檢索專題;熱點問題專題;優秀畢業論文點評專題等。部分專題以外聘教師完成。在已有的課程教學內容中增加相關的內容。在專業主干課程中加強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具體包括:理論聯系實踐的專門問題課堂講授、學生研討;明確與落實需要完成課程論文的具體課程教學計劃。增加對學生完成課程論文、文獻檢索、調研報告、學年論文等的要求。(2)畢業論文教學實施流程的再造。啟動激勵競爭機制,允許個別教師指導學生數量超過學校的標準,也允許出現個別教師落選; 提供了課程教學與畢業論文教學融合的平臺;加大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前期(選題前)的指導;增加了對假期時間的利用;延長了論文教學時間,使得學生實習前完成畢業論文的主要工作成為可能。細化落實學院對論文的組織管理,包括:嚴格執行學?!氨究飘厴I論文管理條例”;規范夯實論文動員環節;細化學院對論文的中期檢查;明確答辯后再修改、定稿、再答辯等環節的管理;細化指導、評閱、答辯意見撰寫要求;試行院系兩級答辯辦法;增加論文撰寫與指導過程的記錄等。建立畢業論文教學獎懲機制,既獎勵優秀論文、又實施論文考核的末位淘制;既獎勵學生,又獎勵教師及教學管理者。建立優秀論文、典型論文后期的出版、推介、使用制度。完善論文總結歸檔工作。(3)建立論文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主要包括:過程評價與最終成績評價;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事故認定與優秀評價等,確保論文教學質量。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政策和經濟復蘇的緩慢,造成其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持續加大,財經類作為高校的重要學科門類,其畢業生就業率高于高校各專業的平均就業率。高校財經類畢業生就業也存在自身的規律性和特殊性。以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為例,探討其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的基本情況、影響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的因素,并對今后就業工作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財經類;畢業生;就業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政策和經濟復蘇的緩慢,造成其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持續加大,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以甘肅省為例,2012年畢業生達11萬人, 2013年畢業生人數達11.7萬人,2014年畢業生人數將達12.7萬人,2015年畢業生人數將達13.5萬人。另外,我省作為西部欠發達省份,自然條件艱苦,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總量較小,第二、三產業發展水平不高,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不強,經濟增長能夠帶來的新增就業崗位較為有限。加之2011年以來我省全面實行事業單位進人公開招考等改革,部分配套政策還在完善落實之中,致使事業單位接受高校畢業生的數量也有所減少。
財經類作為高校的重要學科門類,由于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高等學校財經類專業也在不斷地升溫,又由于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部隊等單位都對財經類畢業生有一定的需求,這樣就造成了財經類畢業生的就業率高于高校各專業的平均就業率。但是,高校財經類畢業生就業也存在自身的規律性和特殊性。在這里,以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為例,分析其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的基本情況、影響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的因素,并對今后就業工作提出相關的建議。
一、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2013屆畢業生就業情況
由上表可知,蘭州商學院 2013屆畢業生金融工程的就業率為62.90%,金融學專業的就業率為59.16%,保險專業的就業率為46.88%,而蘭州商學院畢業專業的平均就業率為46.98%。所以,金融學和金融工程專業就業率明顯高于全校各專業平均水平,而保險專業與全校各專業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是,金融學和金融工程專業就業率雖然相對于其他專業較高,但由于畢業人數較多,未就業的人數規模同時也較大,這對畢業生本人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和影響。
從就業的行業來看,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2013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單位基本上是銀行、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還有部分同學通過國考、省考等公務員考試進入國家黨政機關部門;從就業地區結構來看,畢業生簽約的工作地點基本上穩定在甘肅本省和畢業生的所在生源地。
二、影響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畢業生就業的原因分析
2013屆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畢業生就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有部分畢業生尚未就業。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從畢業生自身方面分析:
1、重實惠、求時尚、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心態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愿望比較集中在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銀行系統等,畢業生在擇業時重實惠、重自我、重利益,一定程度上盲從妄動,只想其利,不想其弊,只考慮大城市和沿海條件比較好,待遇高,卻不考慮那里人才多、成才難,沒有看到小地方、不發達地區人才成長迅速,更有利于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優勢,一旦不能謀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抱定不達目的寧愿待業的決心,一次次做著不切實際的努力,這點在財經類畢業生表現的尤為突出。
2、傳統就業觀念的束縛
部分財經類畢業生受到其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比較大,認為上了大學就要想辦法捧到一個“鐵飯碗”,旱澇保收,衣食無憂,這樣就把政府機構、事業單位看的比較重,想一錘子定音,找個穩妥的工作。正是由于這種傳統就業觀念的束縛,使得這部分畢業生沒有辦法開拓視野,造成與許多單位的失之交臂。
3、自身綜合素質不高,求職技能欠佳
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則是人才素質的競爭,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部分同學在大學里只滿足于完成應學的課程,缺乏廣博的專業知識積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維狹隘,靈活性、創新性欠佳,動手能力差,加之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在職場上比較緊張、膽怯,不能自信的展示自己,錯失了就業的良機。
4、畢業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水平并沒有做到齊頭并進
財經類畢業生缺乏社會實踐能力也是難以就業的成因之一。這部分畢業生在求職時往往表現出缺乏實踐創新能力, 在大學學習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知識不能很好的結合。
(二)從社會需求分析
由于近年來連續的擴招政策,這樣導致畢業生隊伍迅速增大,但每年政府機構、金融機構以及銀行系統招錄的人員較為穩定,這樣就在客觀上造成了由于招聘單位的用人指標有限而畢業生難以找到相關的工作。以2013年為例,省內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11.7萬多人,附加省外高校和往屆尚未就業學生,總量達到18萬多人,而當年,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基本上都保持其招聘計劃。雖然銷售類崗位需求旺盛,但對畢業生的吸引力不夠強。
(三)從用人單位角度分析
1、對學歷和畢業院校的要求過高。
目前一些單位對學歷和畢業院校的要求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雖說社會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學歷不代表著能力”,但是有的單位在實際招聘人員時,還是非常注重學歷和畢業院校的,有的單位甚至限定畢業院校必須為“211”,“985”高校,部分工作崗位必須要求碩士研究生學歷,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定了普通院校畢業生的就業,也這就讓許多有能力而學歷、畢業院校達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盲目提高用人標準,造成人才高消費現象嚴重。
用人單位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人才,吸納、儲備人才本來是無可非議的事情,但有些單位不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學歷和名校畢業生。當今社會人才高消費現象愈演愈烈,不僅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也極大的挫傷了畢業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從學校角度分析
目前學校雖然有就業指導課程以及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等,但這些課程給學生講授時較為理論,缺乏一定的實踐性,部分學生也抱著對付一下的心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校的就業指導課流于形式。
三、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相關建議
2013屆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就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現在部分畢業生由于實踐能力、就業觀念、工作經驗等多方面因素還未能找到工作,所以,今后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加強金融模擬業務實訓項目,大力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根據金融類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為銀行、保險、證券等,可以分類設置若干仿真綜合實訓項目,讓畢業生在校內分組扮演角色,完成各自的業務目標,從而在出校就業之前在學校進行一次仿真的業務模擬,這對于培養畢業生的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都很有好處。例如,根據我國企業上市的要求和流程設置一個投資銀行仿真業務模擬項目,對企業上市全過程進行演練:要求畢業生分別扮演擬發行上市公司、證券公司、證券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按照公司法、證券法以及所學的相關知識,沿著企業股份制改組、上市輔導、申報發行材料、發改委核準、 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等過程來模擬。通過畢業生的模擬與展示,指導教師全面考察學生對上市相關業務知識的掌握程度,并讓畢業生查漏補缺,從而為他們實際工作做好鋪墊,提高就業成功率和求職競爭力。
第二,從多方面入手,改變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行業部門也在不斷拓寬。面對好多畢業生不太了解的工作崗位,大多數都會選擇逃避與放棄,我們應該引導他們改變這種觀點,積極嘗試一些新的崗位,不一定局限于自己所學的專業,同時引導畢業生從基礎做起,走進基層一步步實踐。
第三,大力引導畢業生的創業,牢固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思想。當今畢業生普遍面臨就業難的局面,引導畢業生創業是促進畢業生就業,不斷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引導其創業的過程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這對面臨巨大就業壓力的畢業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讓畢業生“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是針對畢業生放棄眼高手低的有效方式,畢業生可以在實踐工作中積累寶貴經驗,這對他們的事業發展無疑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摘要:高職教育的迅速發展,給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嚴峻的形勢,尤其是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因其就業口徑較窄,導致就業困難,對口就業率低下。本文從高職財經類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率低下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提升其對口就業率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對口就業率;對策
一、前言
在高職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其中最為嚴峻的就是就業問題,畢業生的就業率高低也成為衡量高職教育發展好壞的一個標準之一。其中以財經類專業尤為突出,因為財經類專業畢業生很難與工科類專業畢業生一樣,與崗位要求做到無縫對接,再加上其普遍起薪較低,與工科類專業有一定的差距,這些都導致財經類專業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低下。如何認真并準確把握當前財經類畢業生就業所面臨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對策以提高對口就業率,是當前高職財經類專業面臨的普遍課題。
二、當前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對口就業率低下的原因
(一)財經類畢業生就業市場供需不平衡
國家高校的擴招使得大學生的數量增加過快,就業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特別是財經類畢業生的數量增加過快,這雖然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經濟發展規律。但由于各種原因的存在,導致對高職財經類畢業生的需求趨于減少。另外,由于全國很多的高職院校都設置有財經類專業,招生人數過多,嚴重超過了社會對這類人才需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經類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很多的非財經類高職院校為了增加招生人數,也開設了財經類的專業,造成此類畢業生的數量猛增,但是由于畢業生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增加了就業難度,降低了對口就業率。
(二)學校與市場需求信息不對稱
作為財經類高職畢業生,在學習過程中,實踐操作和動手能力跟工科畢業生相比較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用人單位在他們上崗前需要對其進行專業的培訓,而且也缺乏實踐經驗。而很多的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把實踐經驗看得很重要,只愿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才,不愿花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去培養應屆畢業生,也不愿承擔工作初期因缺乏經驗帶來的損失。另外,很多財經類專業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沒有建立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課程的設置沒有依照行業的崗位設置和典型工作任務來進行,與企業需求嚴重脫節,使得企業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學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導致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低下。
(三)用人單位盲目攀高
目前,由于我國高校的擴招,導致高校畢業生人數劇增,就業競爭愈發激烈,人才市場上高學歷的求職者比比皆是,出現研究生與本科生爭崗位,本科生與專科生爭崗位的現象。一些用人單位也順勢提高門檻,盲目追求高學歷,使得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越發嚴峻。而高職畢業生,特別是財經類畢業生因其學歷技術含量較低,畢業生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已逐漸向普通的打工族崗位靠。用人單位的招聘條件各不一樣,有的用人單位重視學歷,因財經類畢業生不需要特別的技術能力,所以面對本科生和高職生時,他們寧愿選擇高學歷的本科生。在加上如今的高跳槽率,在人才市場上,面對有工作經驗的跳槽者,用人單位寧愿選擇這些有市場工作經驗的人才,而不愿選擇應屆畢業生。這也使得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在就業過程處于劣勢,導致對口就業率偏低。
(四)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就業準備不足
目前的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在勉勵就業時存在思想準備不足、缺乏自信、就業觀念未轉變等問題,這些直接導致了對口就業率的低下。思想準備方面,由于就業競爭的加劇,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的畢業生在就業中,對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過分的高估或低估,自我定位不準確,導致在求職中顯得有些消極被動。缺乏自信方面,很多財經類高職畢業生認為自己自身文憑不高,又缺乏工作經驗,對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夠自信,導致在就業的過程中過于緊張,判斷失誤,不能正常地向用人單位展示自我,也不能發揮自身的正常水平,從而與就業機會擦肩而過,錯失良機。就業觀念未轉變方面,由于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過高,導致想要找人的企業畢業生不想去,而他們想去的單位又不要人,從而使得就業率低下。
三、提升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對口就業率的對策
(一)正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學校應對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就業教育,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培養學生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要求學生要從市場需求和自身出發,正確地定位自我,擺正心態,不要在求職時鉆死胡同,不要盲目的追求高職位、高薪水,迷失自我;也不要過分的低估自己,害怕就業,拒絕就業,逃避現實。有了準確的自我定位,畢業生對自己的能力就會有正確的認識,在就業中就不會抬高門檻,這樣就比較容易在求職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因此,對于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學校必須正確引導,使之能對自己的能力水平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準確定位,放平心態,理智選擇,才能提高對口就業率。
(二)加強自身修養,提升對口就業競爭力
加強自身修養,包括職業道德修養、職業素養修養和職業能力修養等。職業道德修養包括敬業精神、誠實守信和合作共事等,職業道德素質狀況關系到高職學生能否順利就業,更關系到他們能否在職業發展道路上取得預期的成就。因此,作為財經類高職學生,應該從社會和自身的發展需要出發,不斷學習提升自我,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職業素養應通過職業化培訓來實現,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職業禮儀的培養,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根據崗位需要突出實踐能力培養,使學生真正做到 “零距離”上崗。職業能力修養要求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了解就業信息,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社會,學校應讓畢業生具備“信息就是機遇,信息就是成功”的理念。高職財經類畢業生應有及時地、意識地通過多途徑、多方式來搜集并掌握可靠的市場人才供求信息,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握機遇,獲得比較理想的就業崗位。作為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可以通過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當地的人才招聘市場、已畢業工作的往屆畢業生、網絡和相關的其它途徑來獲得就業信息。作為學校,應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按照用人單位的需求來設置專業課程,培養用人單位想要的人才。
(四)加強校企合作,推行訂單式培養模式
訂單式培養是2004年教育部針對高職教育提出來的,是高職教育發展的產物,也是今后高職教育發展改革的主要方向,有利于高職教育與社會企業更好地聯系。對于高職財經類專業,要積極走向社會,加強與企業的聯系溝通,大力發展“訂單班”,根據企業的需求來培養學生。將理論教學放在學校,實踐教學放在企業,通過企業頂崗,將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學生通過訂單頂崗一方面可以了解企業各崗位人員所需的知識、基本能力和素質,以更加明確學習目標;另一方面學??梢愿鶕髽I的崗位要求,提煉典型工作任務,并根據各任務有針對性地來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真正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學校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不僅能借此擴大學校的知名度,為學校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還能借此與企業建立長久的合作,將企業變成本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長期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以確保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良好運行。
(作者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近年來,部分高校在財經類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出現了指導任務大量化、指導時間集中化、指導形式封閉化及指導內容重復化等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對寫作缺乏主動性引導,缺乏寫作通識教育,缺乏師生互動引導以及缺乏跨期指導等方面。高校應改進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做好畢業論文指導的長期規劃,引入非淘汰性競爭壓力,增強論文寫作通識教育,轉型開放式指導,強化跨期指導模式,實現多屆循環教育。
[關鍵詞]財經類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優化研究
近幾年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問題依然不容樂觀,特別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財經類本科生就業壓力較往年更顯巨大,造成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滑。這不僅與本科生本身對畢業論文寫作應付了事,態度不端有關,更暴露出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短期化、集中化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的不足。新形勢下優化完善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已更顯必要。
一、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指導任務大量化
指導任務量大量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導學生量大。盡管大部分院校對每位教師指導學生數都做出了不超過10人規定,但據筆者了解,由于部分專業本科生招生規模過大,造成教師實際指導學生人數超過20,甚至30人。這對于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無疑形成的巨大的阻礙。二是指導內容多樣。從目前指導畢業論文的內容上來看,指導教師不僅要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內容,同時還要把控畢業論文的格式以及是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部分本科生由于基礎知識不牢固,研究方法不清楚,更有甚者甚至對計算機文檔基本處理操作不熟練,擠占了本來就緊張的論文指導時間,也增加了畢業論文指導的任務量。
(二)指導時間集中化
指導時間集中化主要表現為畢業論文指導任務在短時期內過于集聚的現象。這一問題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導時間安排過于集中。雖然部分專業將畢業論文的寫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學期,但受學生考研、考證及公務員考試影響,畢業論文寫作在實際執行中造成壓延,真正指導時間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學期。二是學生畢業論文指導扎堆。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尋求指導時存在一個突出的現象,要么是一段時間里沒人找指導老師,要么是大家一起都來找指導老師尋求論文指導。而且集中指導的時間特別集中于畢業論文開題前及畢業論文提交前,造成短時間內指導任務急劇加大。
(三)指導形式封閉化
目前,在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能結合實際,通過面談、郵件、QQ、電話等多種途徑進行畢業論文指導。盡管這些方式為學生得到畢業論文指導提供了及時、有效、柔性化的現實途徑,但這些途徑的點對點方式也將論文指導置于封閉環境中,造成論文指導形式的開放性不足。特別是利用郵件、QQ、電話等指導形式,無法讓同期畢業生得到更多的論文寫作借鑒信息,也不利于論文寫作常識性知識的擴散。
(四)指導內容重復化
指導內容重復化表現在兩個層次上,一是同期指導內容重復。在一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受指導形式封閉化的影響,有關畢業論文寫作的常識性知識常需要多次教導,甚至一個學生畢業論文寫作中指導過的問題又發生在另一個學生身上,造成同一屆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內容的重復化。二是跨期指導內容重復。在不同屆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寫作指導過程中存在的重復指導問題更為突出。一屆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時出現的問題,下一屆本科生在進行畢業論文寫作時還是時有發生,幾乎每一屆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復指導。
二、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現存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現有指導模式忽視寫作主動性引導
本科生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導任務大量化、指導時間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業、考研等因素影響,但現有指導模式對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長期規劃指導以及非淘汰性競爭壓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畢業論文寫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長期規劃指導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難以合理主動安排自己的畢業論文寫作計劃,造成畢業論文寫作進程隨大流或嚴重依賴指導老師的督促。非淘汰性競爭壓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產生寫好寫壞一個樣,早寫晚寫一個樣的惰性思維,造成畢業論文寫作坐等最后時刻的集中突擊。
(二)現有指導模式忽視論文寫作通識教育
目前,決大部分財經院校對本科生畢業論文都突出強調論文的創新性,使得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多采取一對一的針對性指導。但這并不意味著畢業論文寫作不存在共同知識,不需要有關論文寫作的通識教育。特別是有關畢業論文的行文方式、邏輯結構、內容展開等方面具有很強的知識共性。但從目前畢業論文指導實際來看,部分院?;虿糠謱I的通識指導每屆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這無疑會使得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只能在具體指導過程中加強通識指導,增加了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指導內容與指導工作量。
(三)現有指導模式缺乏互動引導
現有指導模式缺乏互動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目前,雖然大多數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注重與本科生間的信息溝通,但傳統的教師說教指導模式卻使得本科生在與指導教師溝通時產生有“等辦法、靠老師、要答案”的心態,完全依賴于指導教師的明確指示。二是缺乏同輩本科生之間的互動學習。目前,本科生在畢業論文寫作時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論文的寫作上,忽視了同學間論文寫作方法及思路的討論,從而沒有機會從其他同學那里汲取論文寫作經驗與教訓。而這不僅從形式上使得畢業論文指導封閉化,而且還會進一步造成指導任務的大量化及指導內容的重復化。
(四)現有指導模式缺乏跨期指導
目前,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大都按屆依次展開。因此,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指導任務也就主要集中于應屆畢業生的論文寫作上。在這種指導模式下,雖然論文指導與糾正在每一屆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以單循環糾偏的方式運行,并使得論文質量得以改善。但如將這種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置于多期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來看,則或多或少有類似單曲循環播放的意味,加劇了指導任務的大量化以及指導內容的重復化。
三、改進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的對策建議
(一)做好畢業論文指導長期規劃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畢業論文指導的多學年跨度安排。轉變大四集中展開畢業論文指導的傳統工作模式,聯系專業實際,嘗試將畢業論文指導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階段。結合不同時期專業教育計劃安排,有針對性地采取先基礎后專業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二是努力實現指導教師的早期指導介入。進一步拓展推動本科生的論文導師制,努力從本科生進人大學階段便開始介入專業基礎教育,積極促進從中學作文寫作向專業學術論文寫作的轉變。
(二)引入非淘汰性競爭壓力
一是可以轉變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變原有畢業生與指導教師間一對一的單獨討論,逐步實現課程講解式畢業論文研究進展匯報,同時匯報進行過程中增加畢業論文研究匯報的規范性及嚴肅性。最終實現以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性監控強化,來保障畢業論文寫作的質量及進度。二是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師團隊指導模式。教師團隊指導形式將進一步增強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外部環境壓力,而群體指導的方式有進一步有利于正確把握畢業論文寫作的研究導向,提高畢業論文指導的效率。
(三)增加畢業論文寫作通識教育指導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課程中增加論文寫作通識教育課程,重點結合專業學術論文寫作特點,系統講解學術論文寫作過程中所面臨的行文結構、邏輯展開等基礎性知識。二是可以有針對性展開畢業論文寫作專題講座,結合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做集中講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導教師針對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所出現的具體的、個性化通識問題做小范圍集中輔導。
(四)轉型開放式指導,帶動同輩學習
一是要有針對性選擇開放性通訊媒介,引入QQ群、網絡論壇等公眾開放介質集中進行畢業論文寫作研討,開放指導空間,共享寫作經驗,實現本科生之間畢業論文寫作知識、經驗的積累及快速傳播。二是要轉變指導形式,從一對一的傳統畢業論文指導形式轉變為一對多的集中指導模式。同時,在指導過程中積極引入開放性討論環節,利用同輩學習理論促進同期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自主思考、自主學習以及畢業論文寫作的自我改進,并進而增強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主動性。
五、強化跨期指導。實現多屆循環教育
跨期指導是指突破畢業論文指導的級屆概念,將不同年級本科畢業生同時導入,進行畢業論文集中指導。這里所談到的跨期指導模式其核心強調兩點,一是“跨期”,“跨期”的目的在于實現論文寫作知識的跨年級傳播。二是“集中”,“集中”的目的在于實現低年級本科生的自我學習及高年級本科生間的同輩學習。但跨期指導并不是忽視不同年級本科生間的專業知識差異。就不同年級本科生的指導內容而言,低年級本科生的指導重點在于通識學習,而高年級本科生的指導重點則在于具體論文內容把控。就跨期指導模式的指導重心而言,低年級本科生側重于“自我學習+研討觀摩”,高年級本科生側重于“自我完善+演練提高”。從而構筑成學生“自學+指導+演練”的階段循環學習與教師PDCA論文質量循環控制的雙循環運行機制,實現以同輩學習緩解指導內容重復、指導時間集中等問題。
摘 要: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是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徑。本文首先對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背景進行研究,結合自身在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畢業論文指導實踐,提出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體包括三個轉變,即從局部靜態指導到全程動態指導、從線下指導到線上線下結合指導、從普適性同質型指導到差異性個性化指導的轉變,據此提出促進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財經類
1 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背景
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生綜合性科學研究成果的習作,鑒于學生科研經驗、科研能力、時間投入和精力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作為畢業論文主導者的指導教師如何實現“師傅領進門“,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指導環節針對不同學生、不同論文類型和論文寫作不同環節,充分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當前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效果中迫切需要關注并且需要立即解決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法的改革。
盡管畢業論文指導開始出現“指導提前化,指導多元化,專業交叉化,交流平臺化”(李立新,田廣增)發展趨勢,但就目前畢業論文指導而言,總體上存在以下明顯現象:從指導時間來看,現行指導方法屬于短期指導;從指導方向來看,現行指導方法屬于同化指導;從指導策略來看,現行指導方法屬于整體指導;從指導方法的來源看,現行指導方法屬于仿研究生畢業論文的指導方法;從指導結果來看,現行指導結果存在不透明的、無所謂現象。在新的高等教育發展背景和人才培養背景下,作為提升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徑,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法迫切需要突破傳統的“集中課堂式指導“,采取科學、合理和靈活的原則,通過多元化、動態化、差異化的指導方式,從多個角度和層面進行改革,全面推進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本文將以財經類高等本科院校的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為例,對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進行探索。
2 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基本思路
2.1 從局部靜態指導到全程動態指導
無論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如何改革,首先需要解決是指導老師以什么樣的角色進行論文指導的問題。對于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來說,如果指導教師純粹針對畢業論文寫作進行指導,盡管牽涉論文選題-選題確定-開題報告撰寫-初稿寫作-論文修改-定稿-論文評審-論文答辯-答辯成績評定-論文存檔等諸多環節,但是由于目標相對單一,看起來似乎不需要指導老師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但是親自指導過本科畢業論文的老師都會發現,本科畢業論文指導過程需要指導老師以多重身份介入。本科畢業指導學生名單確認后,從選題到最終的論文答辯過程中,指導老師將會遇到所指導的學生外出找工作、參加考研或者準備出國、參加公務員考試或者面試等多方面的狀況,導致純粹的畢業論文指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擾,使得畢業論文指導和畢業生的升學、就業等各個環節變得不再獨立,而是密切聯系,如果哪一個環節沒有處理好,都會直接影響到畢業論文指導過程的順利進行。如果指導老師一意孤行,僅僅關注畢業論文,對所指導的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受到的來自就業、升學或者感情方面的壓力視而不見,不僅容易引發畢業生的抵觸情緒進而出現不合作行為,而且不利于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開展和整個畢業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能否順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指導老師能否認識到其在畢業論文指導中的角色定位。
本文認為,在本科論文指導過程中,論文指導老師不僅要充分發揮論文寫作活動的支架作用當好引導者,而且要當好學生實習過程、找工作或者升學過程中的關注者、傾聽者和支持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走入畢業生的內心世界,理解畢業生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難和干擾,從而說服畢業生克服各種困難投入到畢業論文寫作中來。簡而言之,在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改革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老師要從局部靜態指導向全局動態指導轉變,從純粹的論文指導老師向畢業生的引導者、關注者、傾聽者和支持者轉變。
2.2 從線下指導到線上線下結合指導
從財經類高等院校的安排來看,在大四第一學期,由于學生都在校,指導教師能就畢業論文選題、開題報告等環節給畢業生進行當面指導。但是,在大四第二學期,尤其是在五一勞動節之前這段時間,畢業生都在外實習、找工作、準備碩士研究生或者公務員等的面試和復試,在這段時間里指導教師和學生基本上沒有面對面相互交流的機會。而這將近4個月的時間對于畢業論文寫作來說非常寶貴。為了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質量,許多學校開發應用了畢業論文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對畢業論文選題、評閱、成績登錄、論文格式規范化等方面作用明顯,但多數實時溝通交流等指導功能相對弱化,甚至沒有。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達,尤其是包括騰訊、飛信、微信等即時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畢業論文指導方式開始多元化,面對面單獨指導、面對面集體指導、電話或短信指導、電子郵件指導、QQ網絡平臺指導、社會調查實地指導、指導小組指導等方式逐步進入本科畢業論文指導。從我校具體實踐的調查結果顯示,論文指導主要通過面對面、電子郵件、電話或短信方式進行,分別占39.78%、41.22%和13.98%,從中可以看出,電子郵件是論文指導中主要的指導方式。由于電子郵件更多是針對個人,因此不能保證指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尤其是學生不在校期間畢業論文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即時有效溝通。由此可見,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迫切需要一個平臺,實現指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線上線下互動交流。QQ群具有群共享、群郵件、群BBS等基本組件(楊靖等,2012),為推動本科論文指導方式從傳統的線下指導向線上線下結合指導轉變提供了方便。
基于QQ群的即時性、便捷性和互動性,本人從2010年開始,建立了旨在針對本科畢業論文撰寫的QQ群,在2010-2012年兩屆中共有26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通過QQ群的畢業論文指導獲得了相應的幫助并且順利畢業。本人的一般做法是:確定指導學生名單后,召開見面會,告知學生QQ群號,讓學生全部實名制加入并且在群名片中標出自己的級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本人組建的本科畢業論文群中,既包括本人指導過的已經畢業的學生,也有正在指導的學生,這樣應屆畢業生不僅可以和指導老師就畢業論文進行交流,同時也可以針對畢業論文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考研或者找工作等其他問題從往屆畢業的學哥學姐那里獲得幫助。當然,從本人的指導實踐來看,盡管QQ群的確在論文指導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對面指導不容忽視,特別是在開題報告撰寫、初稿寫作、基本觀點形成以及論文修改等環節必須面對面交流,這樣不僅能確保論文撰寫質量、把握好論文撰寫進度,而且能夠有效提高指導效率,實現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2.3 從普適性同質型指導到差異性個性化指導
在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如果指導老師已經實現了其角色轉變,同時能夠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指導,接下來要回答的就是指導老師如何指導的問題,這牽涉到指導方式的變化。本文認為,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應該因材施教,釋放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從普適性同質型指導向差異性個性化指導方式轉變是關鍵。具體來說,在畢業論文指導名單確認后,指導老師首先需要了解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是考碩士研究生(國內和國外)還是直接就業,對于直接就業的同學了解哪些同學有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的基本想法,哪些有進入企業工作的意愿等等,對這些情況指導老師都需要摸清楚。在摸清楚學生基本去向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從其長遠發展來對學生畢業論文選題進行指導。比如對于有意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同學,我們在畢業選題上相對來說應該更注重學生理論基礎的夯實,更注重學生學術能力培養,而對于直接就業的同學來說,偏向于鼓勵同學們以家鄉或者工作所在地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等作為畢業論文選題,這樣不僅能將學生的實習經歷或者求職經歷與畢業論文相結合,而且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需要注意的是,差異性個性化指導并不代表什么事情都為學生包辦。針對畢業論文文檔的操作,本人曾經對畢業生進行集中指導,比如目錄的自動生成、圖的制作等等,但是對于不同論文選題的同學針對文中數據以及參考文獻獲取的問題,應當告訴學生相應的獲取途徑,但不會將其直接提供給學生。也就是說,指導老師在指導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哪些是可以為哪些是不可以為的。簡而言之,本文認為,在指導本科畢業生論文中,無論學生遇到什么問題,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去思考,但是我們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授人以漁。
3 推進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具體措施
3.1 改革本科畢業論文指導的考核方式
要積極推進本科畢業論文改革,離不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的積極參與。要實現本科指導論文老師角色的轉變,從單一的引導者向多重角色轉變,迫切需要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具體來說,不能單純以面對面指導的次數作為衡量指導老師是否對本科畢業論文進行指導的依據。具體來說,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指導老師是否發揮了相應的作用,可以讓所指導的學生來進行評價,看是不是在學生需要指導的時候獲得了指導老師即時性、實質性的指導或幫助。我們調查發現,對畢業論文最需要教師指導的環節,回答論文選題占10.71%、論文資料收集占15.35%、論文提綱和結構占25.66%、論文思想和觀點占20.00%、如何論證(理論與方法)占18.18%、論文規范占10.10%,這表明學生要求指導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畢業論文的每一個環節。財經類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組織畢業生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指導老師的指導過程進行全面、客觀的考核,加強監督和管理。
3.2 加強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的投入
本科畢業論文改革指導方式的改革離不開畢業論文指導老師能力的提升。從高?,F有指導教師的年齡和職稱結構來看,主要以青年教師為主,職稱上主要以副教授和講師為主。對于剛剛開始指導畢業論文的年輕教師來說,他們不僅缺乏指導經驗,缺乏給學生進行面對面指導的場所,而且缺乏和其他指導老師溝通、交流的平臺。因此,高等院??梢栽诋厴I論文指導名單下達之前,組織學校經驗豐富而且指導效果突出的資深教師對新的指導老師進行系統培訓。同時在各個系部建立相應的針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QQ群,供所有的指導老師進行交流,實現指導方法等方面的資源共享。除此以外,高等院??梢跃C合考慮學校實際情況,提高單個學生指導論文的課時工作量,從本質上提高本科論文指導老師參與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積極性。
[摘要]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問題,文章基于社會支持理論研究視角,運用SPSS 11.5 軟件對相關量表進行統計,分析了不同性別和生源的財經大學生社會支持的差異,最后表明財經院校學生性別、生源對社會支持的影響差異顯著。
[關鍵詞]財經大學生 社會支持 性別生源差異
一、研究背景
進入新世紀以來,改革開發使我國整個社會面貌發生了重大改變,我國的教育體制也從以往的面向“精英”改為“大眾”,大學生就業面臨巨大的壓力。發軔于上世紀中期的心理學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研究表明社會支持作為一種彈性資源,對生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恢復與治療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有利于普通人心理健康的維護和主觀幸福感的提升,它在提高積極幸福體驗,減少個體就業壓力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關于社會支持的定義學術界還存在爭議,本文認為社會支持是人在社會聯系中知覺和自身領悟到的相關支持,被理解的情緒體驗和滿意程度。本文研究財經類畢業生擇業中的社會支持,為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和心理輔導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二、研究過程與方法
1.研究被試:從吉林工商學院會計系、財稅系、金融系選取本??茖W生(2011)畢業生179人,其中男生79人,占48%;女生86人,占52%進行問卷測試。
2.研究工具
根據姜乾金等人的PSSS(領悟社會支持量表),11,8,4,3為家庭支持項目;12,7,9,6為朋友支持項目;剩余為其他支持項目,運用心理五點評分法,運用心理五點評分法,按照“完全不是”“基本不是”“不置可否”“基本是”“完全是”的順序評1到5分,該量表的α系數為0.769。
3.測量過程
將學生分組集體測試,時長20分鐘。主試由研究者和其他專業教師共同進行,發放量表,學生測試,最后收回。
4.數據處理
將采集數據輸入電腦,計算出三個問卷各個維度的原始分數,運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 11.5 for windows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運用心理統計方法有:相關分析,MANOVA。
三、結果分析
以支持三個維度為因變量,進行性別2(男、女)×生源2(城、鄉)的MANOVA,表明大學女生社會支持比男生低;生源在家庭支持方面的主效應顯著;農村學生的家庭支持比城鎮學生低。
四、結果討論
本研究中,財經院校畢業生的性別,生源對社會支持的影響差異顯著,數據表明:1.女生的學校支持比男生低,農村學生家庭支持和學校支持比城鎮學生低(見表1)。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國傳統重男輕女思想,男生擇業時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女生少,社會比較重視男性就業,為其提供的資源更多,就業沒有性別歧視,其自信心自然高于女生,男生在擇業時更為主動積極,而女生就業觀念相對淡漠,在擇業時有更強的依賴性。2.城鎮學生在家庭支持和學校支持方面均比農村學生高(見表2)。這與我國目前城鄉差異的實際情況相一致。城鄉差異不僅體現在對子女的經濟和物質支持上,還體現在擇業時提供給子女較多的就業信息和渠道上;另一方面,在有效使用社會支持方面,農村學生的得分顯著低于城鎮學生的得分。這主要是因為,農村學生由于生活環境比較閉塞,從小見識和閱歷比較單一,無法接觸到更豐富的社會資源和重要信息,對未來就業面臨的困難與機遇缺乏足夠的認識與了解;另外,農村學生各方面條件也明顯差于城市,起點較低;相比之下,城鎮學生更容易享受相對豐富的社會資源而具有就業優勢。
摘要: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本文從財經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入手,系統地分析新形勢下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獨具特色的財經類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財經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財經類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同其他專業一樣,既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遇到了嚴峻的挑戰,其中較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就業問題。如何認真并準確把握當前財經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及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并提出相應對策,是財經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財經類畢業生就業市場供需不平衡。
財經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供求關系結構性失衡、整體上供大于求的形勢很明顯。首先,全國高校財經類專業重復設置,趨同現象嚴重。目前,全國幾乎每一所高校(包括民辦大學)都設財經類專業。其次,一些非財經類院校、綜合性大學,乃至一些成人高校、業余大學和職工大學,見到社會對國際金融、國際貿易、財會審計、市場營銷、經濟法等財經人才需求火旺,紛紛上馬興辦此類專業,使得財經類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和數量都出了矛盾,財經類畢業生的數量猛增,人數大量增加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最后,社會對人才需求則因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面臨機構改革,實行公務員制,進入需經公開招考,需求量銳減。與此同時,許多企業處于調整、轉產、優化兼并時期,吸納新人的能力也逐漸減弱。以往用人大戶,諸如經營流通、外貿、金融系統等部門因改革轉軌或因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約定俗成的緊縮反映,畢業生需求量趨于減少,另外,財經類專業學生能報考的公務員職位范圍較窄,錄取率也不高。
(二)院校培養的畢業生與市場需求信息不對稱。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的變動是經常的,為之服務的教育模式轉變往往滯后,目前職院校的教育模式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和學生的理論素質與企業的要求嚴重脫節,很多財經類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基本上同本科一樣,仍然只重視或者只能做到知識的傳授,輕視或者很難做到對學生就業技能的培養。高校不能提供適銷對路的畢業生,財經類畢業生欠缺實踐環節的鍛煉和必要的人際經驗,技術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就形成了“畢業生因沒有工作經驗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三)用人單位之間盲目攀高的現象嚴重。
近年來人才市場出現一些用人單位提高門檻、盲目追求高學歷的現象。目前,總體上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愈來愈激烈,已出現研究生向下擠本科生的崗位、本科生只好繼續向下擠??粕膷徫坏臓顩r。高職院校畢業生中財經類專業技術含量不高,已逐漸向普通的打工族崗位靠。這些專業又呈現畢業生人數劇增的局面。有的用人單位仍以文憑學歷選人;有的用人單位只重視個人的實際工作經驗,他們認為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才能很快地創造價值,而應屆畢業生招來后還要培訓一定時間,不能立即放到重要的工作崗位上。這也造成高職財經類畢業生在與其他層次大學生的就業競爭中處于明顯的劣勢。
(四)畢業生自身就業前的準備不充分。
一是擇業期望值較高。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人才需求重點下移。但很多畢業生的擇業觀念還沒有從根本上轉變過來,就業期望值過高,仍然幻想像以前一樣進國家機關或財政金融系統,不愿到民營單位、西部和基層企業去工作,更不要說自主創業了。二是很多大學生依然抱有“一次就業定終身”的思想。受傳統就業觀的影響,把初次就業看得過重,認為選擇一個單位就預示著自己“嫁”給了這個單位,對“選擇與被選擇”準備不足,在這種心態驅使下,在就業中挑三揀四,出現很多“有業不就”的現象,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觀念還沒有完全樹立起來。三是缺乏自信,錯失就業過程中的良機。很多財經類高職畢業生對自己估價過低,認為自己在學校沒學到什么東西,又沒什么工作經驗,常常覺得“技不如人”。過低估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在就業過程中主要表現在:一些人對自己缺乏自信,自卑心理強烈,過于拘謹,縮手縮腳,優柔寡斷,阻礙了聰明才智的發揮,不能向用人單位充分自如地展示自我,從而坐失良機。
二、積極探索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引進校企合作,實現無縫對接。
創新校企合作機制在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校企合作思路,即學的對接行業(企業)、專業對接職業、課程對接崗位、教師對接師傅、學歷證書對接職業資格證書。其次要探究校企合作的途徑。學院可以采用走出去和引進來、“契約式”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校企合作。譬如:根據企業用人需求時間、數量、質量確定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改革方案、職業素質培養方法、職業技能訓練手段、綜合評價體系,讓企業行家進校園、企業文化進校園、企業生產經營部門進校園、工作任務進教材、工作流程進課堂,此外,指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派出教師參與企業項目和技術的研發,開展社會服務。再次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有序運行的機制做保障。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校企合作,政府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比如給予企業稅收上的優惠,必要時給予一定的扶持,讓企業在投入職業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實惠。最后,把《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要求的“逐步提高生產服務一線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實行優秀技能人才特殊獎勵政策和激勵辦法”落到實處。學校內部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如《校企合作理事會章程》、《兼職教師管理制度》、《教師下企業鍛煉與兼職管理制度》、《學生實習實訓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唯其如此,才能保障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得以順利實施。
(二)深化課程改革,體現專業特色。
課程是教育的“心臟”,是把教育思想、觀念、目的、宗旨等轉變為教育實踐的中介。課程設置合理與否,課程質量的高低,其實施是否有效,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高職院校必須加強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以崗位職業能力、實際工作任務為基礎,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以質量為核心,積極建設精品課程與企業聯合開發實務性教材和高度仿真的視訊操作資料。學院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以物流管理業務、金融保險業務、旅游導服業務、會計核算業務等真實業務和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為基礎,以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根本,構建與“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相應的課程體系。如物流管理專業,通過對本地物流企業深入走訪調查,對物流結算、國際貨運管理、倉儲配送管理等5個崗位群進行分析,歸納出物流結算、運輸作業與組織等6個關鍵行動領域,并對其進行能力、素質要求的分析。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行動導向進行課程體系建設,使專業能力培養教育與物流崗位能力需求相匹配,構建“一個漸進式職業發展主線、多種社會與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從而達到課程建設與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此外,學院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例如在課程網絡主頁和教師個人博客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企業實習基地完成企業認知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參與教師科學研究團隊的課題研究過程,培養大學生研究思路方法,熟練掌握研究的基本工具;在社會公益活動中完成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的教育,等等。
(三)改善實訓條件,提高職業技能。
強化職業能力的培養就高職教育本身來說,實踐技能的培養是它重要的組成部分。多年來我國高職院校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實習、實訓的教學方案,將理論教學、實踐訓練與職業技能融為一體,但是最大的缺陷是沒有突出實踐教學。因此,在不斷更新教學設施和儀器設備的基礎上,應采取多種形式的實際動手操作訓練,突出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注重技術操作,突出實用性、實踐性。一方面,在實踐教學方面,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確定詳細的“實踐教學方案”和“實踐教學過程規范”,從實踐教育內容、過程等各個方面做出明確界定、規范和評估。另一方面,應改進實習和實訓條件,大力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校內全面改造實訓室,從實踐環境及設備的構造,到實踐項目的策劃,都應符合技術應用這一方向,保證實踐教學的真實性,以確保學生真正學到“手藝”。深入開展校地、校企、校際合作,與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共建教學基地、研究基地、畢業生就業基地和實習實訓基地,建立穩定的,能滿足專業培訓要求的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四)重視就業指導,引導自主創業。
就業指導工作是關系到大學畢業生能否充分有效地就業的重要工作,因此,就業指導工作要全面、系統、持續、有序地進行加強。一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要全程化和全員化。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生入校時的入學教育,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第二階段是專業基礎知識學習時的就業教育,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專業培養方向;第三階段是畢業生找工作時的就業指導,通過選擇歷屆就業比較成功的畢業生進行專題演講和交流,傳遞擇業成功的秘訣。二是注重大學生自主創業教育。創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大學生終身發展的能力和實現人生價值的需要,大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科學理論知識,還要有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在創業中成就事業,在創業中成長成才。三是完善畢業生就業市場,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完善就業指導信息網站,及時準確地招聘信息,舉辦專場招聘會,積極與兄弟院校建立就業網絡聯盟。同時正確引導學生考研、考公務員,盡可能地為準備出國深造的學生提供機會和幫助。通過用人單位情況調查、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校友訪談等多種形式收集、整理市場需求信息及對人才培養、專業設置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到招生和培養等部門,形成良性循環。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形成輻射全國的畢業生就業市場網絡。
新形勢下財經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認真分析所面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抓住機遇,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為畢業生順利就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