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5 05:12: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本科財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隨著我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跨越式發展,青年教師隊伍已逐步凸顯出經驗與技能的匱乏。應實施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策略,提高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對繼續教育的認識;加大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力度,完善繼續教育激勵約束機制;建立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體系。高校教師繼續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地發展并形成長效機制。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規范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并堅持納入學校的長期培訓計劃之中,根據青年教師的不同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開展多層次、多類型和多樣化的繼續教育培訓。
[關鍵詞]繼續教育 應用型 青年教師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跨越式發展,由“精英教育”步入了“大眾教育”階段,高校青年教師隊伍也隨之迅速擴大。根據調查顯示,我國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師比例超過60%,他們是高??沙掷m發展的后備力量,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未來??墒沁@支不斷壯大的青年教師隊伍已逐步凸顯出經驗與技能的匱乏,難以培養出順應市場經濟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財經人才。因此,對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進行繼續教育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需求發展的趨勢
(一)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需求是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素質和提高知識更新能力
我國《面向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高等學校要成為知識創新和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培養的基地?!边@意味著作為一名21世紀的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不僅要創新財經專業知識,還需要擔負起培養創新型財經人才的重任。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要肩負起應用型財經人才培養的重擔,就必須具備培養應用型財經人才所應有的能力素質,具備專業的財經科學文化知識、專業的財經操作技能以及運用財經專業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因此,全面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綜合能力素質,成為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需求。
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那么隨之我國的財稅體制、會計體制以及金融體制都將進行相應的配套改革。對于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而言,原先的財經知識體系和內容結構都需要跟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所以,提高知識更新能力成為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的必然要求。
(二)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的知識結構是精深的專業知識加上廣博的多學科知識
應用型財經人才的培養需要具有復合型財經知識結構的教師,這必然要求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具有扎實的財經專業功底,除了需要對財經知識理論基礎有著較深的理解,需要掌握財經專業知識在量上的不斷擴展和質上的不斷豐富,需要把握本學科在國內外的最新研究動態,還需要具有廣博的多學科知識,從而善于從學科交叉、學科對比與滲透等方面實施教學,況且一名青年教師對臨近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應自覺地打破“專業壁壘”,實現知識的綜合化。
(三)外語成為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需具備的國際交往工具
目前,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國際化趨勢日趨顯著,國際的經濟與科技合作也日益加強。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教師要培養出應用型財經人才,就需要學習和借鑒國際市場經濟經驗,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這些將對我國財經教學理論與實踐具有重要的作用。要開展國際交流交往,外語成為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必須具備的國際交往工具。當前,全國職稱外語考試已經無法達到高校教師外語水平的要求,使多數高校教師產生了提高外語水平的壓力和動力,因此,兩門外語以上的課程進修成為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的繼續教育需求。
二、實施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策略
(一)提高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對繼續教育的認識
只有樹立正確的繼續教育觀念,才能提高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對繼續教育的認識,進而推動繼續教育持之以恒地發展并形成長效機制。讓青年教師充分認識到繼續教育是提高其自身綜合能力素質,實現其自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讓青年教師充分認識到繼續教育的實際價值,認識到繼續教育是終身教育,是知識更新的有效途徑。
(二)加大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力度,完善繼續教育激勵約束機制
按照國家教育《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工作規程》規定,要讓教師接受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建立激勵約束機制,體現教師繼續教育的個性化,鼓勵教師進行長中短期的繼續教育。要加強繼續教育的過程管理,結合教學內容動態考評青年教師繼續教育的每個環節,建立科學的繼續教育評價體系,同時,要將青年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評價考核結果與其崗位聘用考核、職稱晉升、工資福利和榮譽獎勵等方面實行掛鉤,樹立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觀念,提高他們參加繼續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建立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體系
高校教師繼續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地發展并形成長效機制,所以,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規范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并堅持納入學校的長期培訓計劃之中,根據青年教師的不同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開展多層次、多類型和多樣化的繼續教育培訓。
1.新進教師崗前培訓
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應加強對新進教師的崗前培訓力度,增強新進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使新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新教師崗前培訓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一是校外崗前培訓階段。組織全體新進教師參加高校教師培訓中心統一組織的教師資格崗前培訓,系統地學習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法規和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理論知識;二是校內崗前培訓階段。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組織開展學校發展歷程介紹、教學名師座談、參觀校園環境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等一系列培訓項目。
[摘要]近年來,部分高校在財經類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出現了指導任務大量化、指導時間集中化、指導形式封閉化及指導內容重復化等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對寫作缺乏主動性引導,缺乏寫作通識教育,缺乏師生互動引導以及缺乏跨期指導等方面。高校應改進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做好畢業論文指導的長期規劃,引入非淘汰性競爭壓力,增強論文寫作通識教育,轉型開放式指導,強化跨期指導模式,實現多屆循環教育。
[關鍵詞]財經類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優化研究
近幾年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問題依然不容樂觀,特別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財經類本科生就業壓力較往年更顯巨大,造成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滑。這不僅與本科生本身對畢業論文寫作應付了事,態度不端有關,更暴露出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短期化、集中化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的不足。新形勢下優化完善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已更顯必要。
一、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指導任務大量化
指導任務量大量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導學生量大。盡管大部分院校對每位教師指導學生數都做出了不超過10人規定,但據筆者了解,由于部分專業本科生招生規模過大,造成教師實際指導學生人數超過20,甚至30人。這對于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無疑形成的巨大的阻礙。二是指導內容多樣。從目前指導畢業論文的內容上來看,指導教師不僅要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內容,同時還要把控畢業論文的格式以及是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部分本科生由于基礎知識不牢固,研究方法不清楚,更有甚者甚至對計算機文檔基本處理操作不熟練,擠占了本來就緊張的論文指導時間,也增加了畢業論文指導的任務量。
(二)指導時間集中化
指導時間集中化主要表現為畢業論文指導任務在短時期內過于集聚的現象。這一問題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導時間安排過于集中。雖然部分專業將畢業論文的寫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學期,但受學生考研、考證及公務員考試影響,畢業論文寫作在實際執行中造成壓延,真正指導時間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學期。二是學生畢業論文指導扎堆。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尋求指導時存在一個突出的現象,要么是一段時間里沒人找指導老師,要么是大家一起都來找指導老師尋求論文指導。而且集中指導的時間特別集中于畢業論文開題前及畢業論文提交前,造成短時間內指導任務急劇加大。
(三)指導形式封閉化
目前,在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能結合實際,通過面談、郵件、QQ、電話等多種途徑進行畢業論文指導。盡管這些方式為學生得到畢業論文指導提供了及時、有效、柔性化的現實途徑,但這些途徑的點對點方式也將論文指導置于封閉環境中,造成論文指導形式的開放性不足。特別是利用郵件、QQ、電話等指導形式,無法讓同期畢業生得到更多的論文寫作借鑒信息,也不利于論文寫作常識性知識的擴散。
(四)指導內容重復化
指導內容重復化表現在兩個層次上,一是同期指導內容重復。在一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受指導形式封閉化的影響,有關畢業論文寫作的常識性知識常需要多次教導,甚至一個學生畢業論文寫作中指導過的問題又發生在另一個學生身上,造成同一屆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內容的重復化。二是跨期指導內容重復。在不同屆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寫作指導過程中存在的重復指導問題更為突出。一屆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時出現的問題,下一屆本科生在進行畢業論文寫作時還是時有發生,幾乎每一屆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復指導。
二、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現存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現有指導模式忽視寫作主動性引導
本科生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導任務大量化、指導時間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業、考研等因素影響,但現有指導模式對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長期規劃指導以及非淘汰性競爭壓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畢業論文寫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長期規劃指導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難以合理主動安排自己的畢業論文寫作計劃,造成畢業論文寫作進程隨大流或嚴重依賴指導老師的督促。非淘汰性競爭壓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產生寫好寫壞一個樣,早寫晚寫一個樣的惰性思維,造成畢業論文寫作坐等最后時刻的集中突擊。
(二)現有指導模式忽視論文寫作通識教育
目前,決大部分財經院校對本科生畢業論文都突出強調論文的創新性,使得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多采取一對一的針對性指導。但這并不意味著畢業論文寫作不存在共同知識,不需要有關論文寫作的通識教育。特別是有關畢業論文的行文方式、邏輯結構、內容展開等方面具有很強的知識共性。但從目前畢業論文指導實際來看,部分院校或部分專業的通識指導每屆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這無疑會使得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只能在具體指導過程中加強通識指導,增加了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指導內容與指導工作量。
(三)現有指導模式缺乏互動引導
現有指導模式缺乏互動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目前,雖然大多數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注重與本科生間的信息溝通,但傳統的教師說教指導模式卻使得本科生在與指導教師溝通時產生有“等辦法、靠老師、要答案”的心態,完全依賴于指導教師的明確指示。二是缺乏同輩本科生之間的互動學習。目前,本科生在畢業論文寫作時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論文的寫作上,忽視了同學間論文寫作方法及思路的討論,從而沒有機會從其他同學那里汲取論文寫作經驗與教訓。而這不僅從形式上使得畢業論文指導封閉化,而且還會進一步造成指導任務的大量化及指導內容的重復化。
(四)現有指導模式缺乏跨期指導
目前,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大都按屆依次展開。因此,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指導任務也就主要集中于應屆畢業生的論文寫作上。在這種指導模式下,雖然論文指導與糾正在每一屆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以單循環糾偏的方式運行,并使得論文質量得以改善。但如將這種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置于多期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來看,則或多或少有類似單曲循環播放的意味,加劇了指導任務的大量化以及指導內容的重復化。
三、改進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的對策建議
(一)做好畢業論文指導長期規劃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畢業論文指導的多學年跨度安排。轉變大四集中展開畢業論文指導的傳統工作模式,聯系專業實際,嘗試將畢業論文指導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階段。結合不同時期專業教育計劃安排,有針對性地采取先基礎后專業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二是努力實現指導教師的早期指導介入。進一步拓展推動本科生的論文導師制,努力從本科生進人大學階段便開始介入專業基礎教育,積極促進從中學作文寫作向專業學術論文寫作的轉變。
(二)引入非淘汰性競爭壓力
一是可以轉變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變原有畢業生與指導教師間一對一的單獨討論,逐步實現課程講解式畢業論文研究進展匯報,同時匯報進行過程中增加畢業論文研究匯報的規范性及嚴肅性。最終實現以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性監控強化,來保障畢業論文寫作的質量及進度。二是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師團隊指導模式。教師團隊指導形式將進一步增強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外部環境壓力,而群體指導的方式有進一步有利于正確把握畢業論文寫作的研究導向,提高畢業論文指導的效率。
(三)增加畢業論文寫作通識教育指導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課程中增加論文寫作通識教育課程,重點結合專業學術論文寫作特點,系統講解學術論文寫作過程中所面臨的行文結構、邏輯展開等基礎性知識。二是可以有針對性展開畢業論文寫作專題講座,結合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做集中講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導教師針對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所出現的具體的、個性化通識問題做小范圍集中輔導。
(四)轉型開放式指導,帶動同輩學習
一是要有針對性選擇開放性通訊媒介,引入QQ群、網絡論壇等公眾開放介質集中進行畢業論文寫作研討,開放指導空間,共享寫作經驗,實現本科生之間畢業論文寫作知識、經驗的積累及快速傳播。二是要轉變指導形式,從一對一的傳統畢業論文指導形式轉變為一對多的集中指導模式。同時,在指導過程中積極引入開放性討論環節,利用同輩學習理論促進同期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自主思考、自主學習以及畢業論文寫作的自我改進,并進而增強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主動性。
五、強化跨期指導。實現多屆循環教育
跨期指導是指突破畢業論文指導的級屆概念,將不同年級本科畢業生同時導入,進行畢業論文集中指導。這里所談到的跨期指導模式其核心強調兩點,一是“跨期”,“跨期”的目的在于實現論文寫作知識的跨年級傳播。二是“集中”,“集中”的目的在于實現低年級本科生的自我學習及高年級本科生間的同輩學習。但跨期指導并不是忽視不同年級本科生間的專業知識差異。就不同年級本科生的指導內容而言,低年級本科生的指導重點在于通識學習,而高年級本科生的指導重點則在于具體論文內容把控。就跨期指導模式的指導重心而言,低年級本科生側重于“自我學習+研討觀摩”,高年級本科生側重于“自我完善+演練提高”。從而構筑成學生“自學+指導+演練”的階段循環學習與教師PDCA論文質量循環控制的雙循環運行機制,實現以同輩學習緩解指導內容重復、指導時間集中等問題。
摘 要:自主學習是現代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了解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環節。通過編制財經院校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并對3所財經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財經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并針對調查結果提出了培養財經院校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自主學習;財經院校;問卷調查;本科生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一定程度上從元認知、動機和行為方面積極主動地參與自己學習活動的過程[1]。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和相對穩定可遷移的學習能力[2],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學習者實現終身學習和畢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解析制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各種因素,推進教育教學方法與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擺在各級教育部門與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些學者對不同的研究對象的自主學習能力狀況進行了相關調查研究,如文婧等通過編制軍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對軍校本科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調查研究[3];朱紅梅與徐康在設計“本科生英語自主學習情況調查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調查問卷”、“個人自主學習問卷調查表”的基礎上對非英語專業大學本科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調查分析[4]。然而,已有研究中專門針對財經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研究卻十分匱乏。與綜合性大學等非財經類院校相比,財經類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培養方案上獨具“經管”特色,因而,傳統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量表及其問卷調查結論難以科學正確地反映財經院校本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客觀現實。有鑒于此,本文在對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理論剖析的基礎上,通過編制財經院校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對財經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現狀調查,旨在探求影響財經院校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影響因素。
一、問卷調查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采用分層抽樣方法從西南財經大學、貴州財經學院和廣西財經學院經管類專業全日制本科生中隨機抽取708人,發放問卷708份,其中一年級195人、二年級216人、三年級162人、四年級135人?;厥沼行柧?9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8%。
(二)問卷編制過程與方法
根據社會認知理論以及自主學習的定義,我們在Pintrich等人編制的“學習動機和策略問卷”(MSLQ)的基礎上編制了“財經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學習問卷”。我們沿用了MSLQ中將自主學習量表分為動機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的做法,但是與MSLQ不同的是,我們認為動機分量表包括學習期望、學習價值、學習環境、學習焦慮4個維度的20個項目,策略分量表包括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調控、學結4個維度的20個項目。最后形成共有40題的財經院校本科生自主學習問卷。每個調查項目都設計了五個不同等值的規定選擇答案:1表示非常反對;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依次記為1至5分。題目經隨機化排列組成測試問卷,并且采用不記名調查方式完成。
(三)量表的信度與效度分析
為進一步考察問卷的可靠性與有效性,需要對量表進行信度分析與效度分析。
首先,為檢驗項目之間是否具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我們采用Cronbachα系數檢驗法進行信度分析,得到每個分量表以及整個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均大于0.7,結果表明動機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各個維度內部及與各所屬分量表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為檢驗量表是否能準確反映被調查者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特質,采用相關系數矩陣進行結構效度檢驗。各分量表維度之間的相關系數在0.235―0.613之間,分量表的相關系數為0.625。因此,無論是分量表還是總量表,都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二、結果分析
從總體上看,財經院校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在全部40個項目中,平均分高于4分的有8項,3~4分的有10項,2~3分的有16項,1~2分的有6項。從分量表之間的比較看,動機分量表4個維度的平均分高于策略分量表4個維度的平均分,這一結果提示,財經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因素較低所引致的。進一步對各維度項目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見表1。
(一)動機分量表的結果分析
根據動機分量表的調查結果,從學習期望的維度來看,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抱以較高的期望,他們普遍期望自己能有出色的學習成績并且期待未來能成為本行業的佼佼者,這說明了他們對本科學習以及未來就業,有著較高的期許,其主要原因是近十年來財經類專業的就業率較高而且就業質量較好。從學習價值的維度來看,相對于獲得好的專業成績,大部分學生更傾向于通過了解更多的財經資訊與獲得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他們普遍認為盡管專業知識有利于就業,但個人的專業實踐經驗對于實現高質量的就業更為有利,這是因為大多數財經類專業的就業崗位對專業理論知識要求不高,而個人的綜合素質以及實踐經驗更為重要。從學習環境的維度看,大部分學生認同本專業畢業生在社會上具有較好的社會聲譽,同時也認為學校的學習氛圍有待進一步提高。從學習焦慮的維度看,其平均分是動機分量表4個維度的最低分,這一結果提示大部分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焦慮,自我負責精神和主動意識不夠好,他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擔心考試成績,但是對于是否掌握老師授課的知識點以及能否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焦慮感較低。
(二)策略分量表的結果分析
根據策略分量表的調查結果,學習計劃維度的平均分最低,大部分學生對整個本科階段的學習缺乏計劃性,學習目標不明確,其原因是學生長期以來習慣于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從教學選取到課堂授課等一系列的教學計劃基本是由教師主導,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從學習方法的維度看,大部分學生對于學習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不高,學習缺乏主動性,其主要原因是不少學生還停留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與應對考試,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強。從學習調控的維度看,自主學習的調控能力不夠全面,具備了一些自主學習的技巧,但由于缺乏堅毅的意志力,面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時普遍沒能迎難而上,畏懼心理較為嚴重。從學結的維度看,學生自我評價能力較差,只有少數學生能在考試后主動找差距,而很少能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定期評估。
三、結語
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承擔自身學習責任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通過培養獲得。以上調查結果表明,目前財經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低,這尤其體現在學習計劃、學習焦慮、學習方法與學習調控方面。筆者認為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第一,教師應當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持久性。第二,教師應當注重掌握自主學習的相關理論,通過必要的策略訓練、精心設計課題教學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第三,學校廣泛推行“導師制”和“專家督學制”,由專業導師和自身督導專家根據專業的特點,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規劃與指導。第四,優化自主學習環境,加強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和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優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豐富便捷的網絡學習資源,搭建開放、高效的自主學習平臺。
摘 要: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高等院校教師的責任。為實現科研對地方財經類高校會計本科教學團隊建設的支撐與促進,從基層學術組織視角提出以科研成果進教材、入課堂;科研成果促教改;科研骨干上講臺等為切入點帶動會計本科教學團隊水平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會計科研 會計教學團隊 教學水平
地方財經類高校由于其區域性、地方性特征,肩負著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師資的建設是一個學校能否培養出高素質人才的最重要的主觀條件。師資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在某方面形成特色。因此,創建和打造卓越的教學團隊,建立和完善優秀的教學隊伍,成為地方高校應對大眾化背景下教學使命危機的重要舉措。
一、科研對地方財經類高校會計本科教學團隊建設的促進作用
(一)會計科研是提高會計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
高校所有的教學都應該是有研究的教學。有了科研不一定有高質量的教學,但沒有科研必定沒有高質量的教學。沒有科研依托的教學,可以把課講得很漂亮、很花哨,但卻因不了解會計學科的學術前沿而缺少內涵。這樣的教師只能是“教書匠”,而不能成為“教育家”。由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會計制度、準則及處理方法也在不斷更新,教師通過科研在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同時,不但可以擺脫單純進行基礎教學的拘泥,了解學科發展的現狀,了解學科發展的方向, 始終站在會計學科發展的前沿,推動會計專業的發展;而且通過不斷接觸新事物,研究新問題的科學研究,將最新的思想、方法、成果引入到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本專業內運用一些基本科學原則解決實際問題,真正教出高水平的學生。
(二)會計科研是形成會計教學團隊合力的重要保障
長期以來,高校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基本上是獨自面對特定的教育情境單兵作戰,依照自己的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自行完成教學任務,同事之間缺乏合作交流的氣息與氛圍。這種孤立的、相對封閉的、缺乏團隊協作意識的工作方式使地方性財經類院校的會計教育在缺乏領域內有重大影響力的學者的情況下,更難以產生重大標志性教學成果。隨著會計教育的快速發展,學生需求多樣化和教學平臺日益增多,對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科研紐帶組成的會計教學團隊不僅可以在協作的氛圍中相互溝通,推動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進教學經驗交流,在教學、研究、社會服務的互動中整合教學資源、形成教學合力和凝聚力,成為綜合解決“教什么”和“如何教”問題的高起點的教學組織,而且以教學的學術性作為團隊融合的切入點、將研究性教學引入會計課堂教學可以提高會計教學團隊的教學質量,并保障教學的發展。而在課程教學中產生的教學改革反饋信息則可以進一步促進會計科研和學科的探索。
(三)會計科研是促進會計教學團隊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學術是大學的本質屬性,也是高校教師的生命。因此,教學團隊存在的價值是教學,但發展的源泉卻在于研究。一個有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力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必須有高水平的科研作支撐。在教學團隊中,由于團隊成員組成的異質性、互補性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平等關系,成員之間不僅可以在及時交流會計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前沿的互相學習中取長補短,促進自己的教學提高,而且在讓科學研究為提高教學水平服務的同時,又會進一步認真思考和深入研究各種問題,這會產生更高水平的理論成果,進而在本領域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因此,依托學科優勢平臺和科研實力,積極實施科研教學互動,扶持教師的成長,促進學科發展,是會計學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舉措和途徑。
二、基于基層學術組織視角加強地方財經類高校會計本科教學團隊建設
(一)科研成果進教材、入課堂——推進團隊教師校外實踐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并擴大科研成果影響力
地方財經類高校的教師所從事科研課題多來自地方經濟并服務于地方經濟,會計研究工作也不例外。為把科研成果轉化成有效的教學資源,除了教師帶領一部分學生參與研究過程外,在科研資源整合的基礎上把成果入課堂是一種涉及面更廣的實現科研資源的開發與本科會計人才培養融合的有效途徑。團隊教師可以將橫向課題的研究成果作為實踐案例等引入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等課程,甚至可以匯總整理為自編案例教材,作為課堂教學內容,使科研成果作為知識形態,在教學中得到進一步傳播和證實,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實踐性。
為進一步擴大科研成果的影響力,在正常的課堂教學之余,可聘請校外專家學者或在職高級會計師就一些熱點問題和新出臺會計政策作會計專題報告和講座,如在會計準則發生重大變化,而教材不能及時反映時,通過校內外專家學者的專題講座可彌補這一缺陷。此外,打造“碩導論壇”、“創新群體論壇”、“博士論壇”等系列會計論壇;在學生中定期開展“學生學術沙龍”等學術活動。通過課堂內外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的培育,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和引導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溝通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
(二)科研成果促教改——集中團隊優勢開展教學改革項目,及時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環節
應用型會計人才是一個具有立體感的時間性概念,社會對會計教育的需求直接影響到會計教育的發展。隨著會計工作的客觀經濟活動發生變化,會計教育也將與之相適應。因此對會計教育而言,教改也是一個永恒的、常講常新的話題。作為教師,要真正能夠在教學改革中做出一些成績,除了要有改革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要有改革的頭腦和能力,要有正確的思路、要有可行的方案。而教師科學研究為教學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例如在培養學生運用會計理論和方法來解決會計實務問題的能力方面,會計學專業的實踐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商剿髟诠芾頃?、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管理等課程的教學中中引入項目教學法,即以會計實務研究成果作為一個項目,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實施該完整的項目工作完成整個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在財務會計實驗中引入模塊組合法,將財務會計實驗內容按企業一般工作崗位分工分解成不同模塊,以模塊為實驗單位來組織實驗過程等等。在此基礎上團隊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理論研究,打破傳統的規則式教學模式,推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進。此外,團隊成員可集中智慧,將多年關注的會計問題的研究心得,進行整理和提煉,集中優勢力量開展會計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進行科研攻關,并進一步把會計教學改革成果應用于教學,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 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會計職業素養和會計職業水平。
(三)科研骨干上講臺——培育團隊成員,并引領學生成長
育人以教學為先,教學以質量為重。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因素,其知識結構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業務能力。作為實務性很強的會計教育,通過科研骨上講臺,在教學中將與地方經濟密切結合的研究成果以案例教學、演示教學等形式展示,使學生在了解自己身邊企業情況的同時,直接從實踐中掌握會計的精髓,必定會極大地激發學習興趣。此外,通過科研骨干上講臺,把科研方法轉化為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內容的組織中,拓展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水平,如采取教師的精講與學生的自學、共同探討與學生總結、學生提問與教師解惑,學生限時發言與大家評論等的有機結合,在“教學相長”中讓學生不僅動腦,而且動心、動手和動嘴,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的過程,在關注現實問題的同時,不僅學到一些具體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學會如何將這些理論及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刺激科研靈感與科研能力,實現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需求為動因,以問題為基礎,進行發現式、探索性的學習的教學模式的轉變。
講臺泛指課堂內外的一切教育途徑。因此科研骨干上講臺,還可采取在各年級中結合班主任制度,推行科研年級導師制。具體由高職稱、高學歷、出國留學人員等具有良好科研素質的優秀教師組成科研導師隊伍,采取定期的年級導師講座、不定期的主題班會、師生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從人生規劃、個性塑造、科研素質、會計職業資格證書考取等多方面引導學生,并對有科研潛能及科研興趣的學生給予個性化指點和幫助,引領學生成長。
摘要:財經高校的法學本科生就業狀況具有鮮明的特點。通過對財經高校法學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調查,依據用人單位性質、工作所在地域、從事行業屬性進行了分類比較,總結了其中的規律。并對財經高校法學本科教學提出了改革對策,強調應當協調好法學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課程之間的關系,提高法學實踐教學的比重并不斷豐富其教學內容。
關鍵詞:財經高校;法學本科生;就業
目前,我國財經高校一共有50多所,其中絕大多數都設置了法學本科專業并進行招生。東北財經大學法學院自1987年建院以來,至2012年共培養了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1534名。在法學本科畢業生數量不斷迅猛增長的今天,認真研究分析財經高校歷屆法學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和職業發展狀況,全面、系統掌握其一般規律和發展動向,歸納和總結財經高校多年來的實際教學經驗,對現行法學本科教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具體的完善建議和對策措施,無疑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實用價值。
一、財經高校法學本科生就業狀況分析
1.依據用人單位性質進行的分類比較
按照畢業生所在用人單位的性質來看,目前法學院歷屆畢業生在黨政司法類型機關工作的有277人,在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工作的有222人,在各類的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及從事個體經營的有592人,分別占畢業生總人數的18.06%、14.47%和38.59%。以上統計數據表明,財經高校的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還是比較廣泛的。其中,在黨政司法類型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行業工作的合計有499人,總共占到畢業生人數的32.53%,將近1/3,這也與法學學科專業的性質密切相關。同時,在各類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及從事個體經營的有592人,人數最多,占畢業生總人數的38.59%,這也體現了財經類高校的專業特點和就業優勢。
2.依據工作所在地域進行的分類比較
按照歷屆畢業生目前就業所在的區域來看,現在東部地區工作的有923人,在中部地區工作的有515人,西部地區工作的有78人,出國定居18人,分別占畢業生總人數的60.17%、33.57%、5.08%和1.17%。根據以上調查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東部地區(占60%以上)對法學本科畢業生具有較強吸引力。從就業地域來看,大多數畢業生工作地都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在西部地區工作的畢業生較少。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區域遼闊,地區經濟差異顯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東部地區的發展大大快于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的局面。作為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大學畢業生在自主擇業的前提下必然會選擇市場化水平和經濟增長水平相對較高的大中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項目組認為,由于我國的中東部,特別是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發達,可提供的就業機會也較多,而且這些地方收入水平較高,生活環境質量較好,社會福利較為完善,因此,其也成為大多數的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優先考慮就業安家的地區。
3.依據從事行業屬性進行的分類比較
首先,按照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否與法學相關來看,目前這類畢業生共有512人。這些與法學相關的各類工作職業具體包括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門、律師事務所、立法機構(人大常委會)、行政機構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法律相關工作等。也就是說,大約占畢業生總人數33.38%的法學本科畢業生目前所從事的工作與其在大學期間所學的法學專業相關。其次,按照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否屬于財經類行業來看,目前這一類的畢業生共有689人,這里財經類行業職業包括從事金融類(例如各類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擔保公司等)、經濟類(例如在各類型的外資企業、國有大中型企業、私營民營企業等工作,或者自己獨立創業開辦上述公司企業等),以及在經濟管理類的部門單位(如中國人民銀行、各級、各地方發展改革委員會、各級政府、國家及地方各級稅務局、財政局、統計局、審計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保監會、銀監會、證監會等一些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經濟類類事業單位)工作等等。也就是說,東北財經大學法學院的歷屆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中有超過44.92%的畢業生從事的工作和財經類相關。
綜上所述,項目組認為,財經高校的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具有以下方面的優勢:第一,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因為每年高考學生在填報志愿時,財經類專業一直是平時學習成績較好、分數較高的學生比較熱衷的選擇,他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競爭力。第二,大部分的財經高校法學專業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都會系統接受經濟學、管理學、國際貿易、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財政稅收等等財經類課程,經濟管理知識面比較廣,具備相當的專業特點,無論是在內外資、民私營等企業工作還是自我創業都有一定優勢。第三,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財經類法學專業的大學生在法學基礎知識方面的學習使其思維比較嚴謹,而學校對其財經知識方面的熏陶又使其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具備一定的信息敏感度和靈活適應性,能夠樂于并很快接受各類社會新鮮事物,對待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熱情較高,在用人單位容易取得不錯的業績和好評。
二、財經高校法學本科教學的改革對策
1.協調好法學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課程之間的關系
目前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中心工作,構建了包括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兩大課程體系,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一方面上述兩大課程體系的發展不夠協調,存在“短板”現象。從總體上看,理論教學課程體系較為完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相對滯后,有待進一步梳理和充實。另一方面,各個課程體系內部需要不斷充實、整合、優化、完善,以提高課程體系內部各個環節和整體的質量。因此,建議各高校應從戰略高度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內涵建設和協調發展。就理論課程體系而言,雖較為完善,但改革的難度也最大。高校法學院應在現有法學課程體系基礎上,通過實踐的摸索,不斷反思當前課程體系存在的不足之處,不斷對其進行更新和修改,使之更趨完善,更加符合實踐性人才培養的目標。就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而言,要注意實踐教學課程與專業理論課程之間的銜接。將實踐教學與日常教學工作緊密聯系起來,不要搞成獨立的、相互脫節的兩個部分。實踐教學活動要落到實處,各種活動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和其他才能,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做人和做事的能力,如何與人相處的能力,如何適應社會的能力。法學理論教學與實踐課程體系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才的有機整體,需要互相配合和互相支撐,這就需要學校與相關部門建立暢通的溝通機制,并在學校的協調下有效運轉。
2.協調好法學理論課程與財經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
針對法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特點,我國未來的法律職業者應當是“多面手”。其不僅應當是法律方面的專家,而且應當是善于處理包括法律問題在內的諸多社會問題的雜家。法律專業的實務性和法律職業的多元化決定了法學教育必須培養學生能夠具有廣泛的知識儲備和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這就要求法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應當突破專業的樊籬,加強學生多學科知識的培養,以使學生具備較為全面的知識結構和理論素養。邏輯學、心理學、談判學、社會學等課程都應成為法學本科專業的基礎課程,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也應在法學院的課程體系中占有一定比例。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未來面臨的將是國際化的競爭,不僅企業面臨的法律實務與管理、會計、稅收、金融、證券等經濟知識,而且立法、行政、司法和法律服務工作都會廣泛涉及經濟問題。因此開設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國際貿易等經濟基礎課程,使法學專業學生具備一定的經濟學知識對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處理經濟法律事務的能力顯然是不無裨益的。高校應當加大法學素養與職業技能的培養力度和教學內容,真正做到通識教育與專門教育相結合,使財經法學本科專業具備厚基礎、寬口徑、開放性強的特點。首先,財經高校法學本科專業學生應當擁有堅實的法學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法律實踐技能,掌握一定的財經類基礎知識、理論,同時具有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的素養。其次,應當拓寬財經法學本科專業學生的知識面,課程門類多樣,課程選擇面廣,學生具有較合理的法學和財經知識結構,并能融會貫通。最后,高校的課程設置方面應具有開放性,在保持主干課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可根據社會經濟、法治建設和學生自我發展的定位需求進行必要的課程調整。高校在確定了財經法為本科專業培養特色后就應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教學計劃,合理配置課程,形成與之相配套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并充分利用必修、選修制,多為學生提供一些法學類、財經類選修課程,通過擴展學生的選課范圍,由學生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學術研究型還是職業型,職業目標是重法律還是偏財經,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把他們的學習壓力降至最低,真正做到既培養學生的法學專業素質又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
3.提高法學實踐教學的比重并不斷豐富其教學內容
以重理論、輕實踐為特征的現行法學教育模式難以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法律人才。[1]面對法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作為各大學的法學院為了在激烈的法學教育競爭中能夠生存和發展,必須適應社會需要,探索法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目前,法學本科實踐教學主要有司法機關實務訓練(也稱專業實習)、模擬法庭辯論審判、診所式法學教育或法律援助、社會考察調研、指導學生開展科研的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等等。相對于法學實驗教材而言,對于開展法學實踐教學更為重要的是法學實踐素材,實驗室只為法學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一個物質平臺,而實驗教材只為實驗的進行提供了一份行動指南,而實驗素材才是學生進行創造性加工的原材料。實驗素材中最重要就是司法案例,應該建立一個實驗課案例庫,提供給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選用,這些案例應當能夠覆蓋我國立法、執法、訴訟、非訴等各種法學領域,并且案例應當具有真實性和原始性,最好是能夠調研到具體部門即真實檔案,如立法機關、執法機關、司法機關和一些律師事務所等已經完成工作的歸檔材料。對于這些案例材料,除了對相應的真實人名、地名等內容作出適當修改以避免不必要的名譽侵權問題外,不應當進行過多的修改,以避免喪失案例的原始性,因為只有原始的材料才能盡可能反映真實情況,像以前案例教學廣泛采用的那種毫無證據材料、案情一目了然的案例只有做法律分析材料的意義,而不能反映現實生活,也不能培養學生真正的法律操作技能。
總之,教育的本質和功能決定了法學高等教育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先導性的戰略地位。法學教育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法律人才的歷史使命。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必須要樹立先進教育理念,敢于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教學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改革,立足于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實際需要,努力培養創新型、實用型和復合型法律高等人才。
摘 要: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是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徑。本文首先對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背景進行研究,結合自身在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畢業論文指導實踐,提出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體包括三個轉變,即從局部靜態指導到全程動態指導、從線下指導到線上線下結合指導、從普適性同質型指導到差異性個性化指導的轉變,據此提出促進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財經類
1 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背景
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生綜合性科學研究成果的習作,鑒于學生科研經驗、科研能力、時間投入和精力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作為畢業論文主導者的指導教師如何實現“師傅領進門“,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指導環節針對不同學生、不同論文類型和論文寫作不同環節,充分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當前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效果中迫切需要關注并且需要立即解決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法的改革。
盡管畢業論文指導開始出現“指導提前化,指導多元化,專業交叉化,交流平臺化”(李立新,田廣增)發展趨勢,但就目前畢業論文指導而言,總體上存在以下明顯現象:從指導時間來看,現行指導方法屬于短期指導;從指導方向來看,現行指導方法屬于同化指導;從指導策略來看,現行指導方法屬于整體指導;從指導方法的來源看,現行指導方法屬于仿研究生畢業論文的指導方法;從指導結果來看,現行指導結果存在不透明的、無所謂現象。在新的高等教育發展背景和人才培養背景下,作為提升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徑,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法迫切需要突破傳統的“集中課堂式指導“,采取科學、合理和靈活的原則,通過多元化、動態化、差異化的指導方式,從多個角度和層面進行改革,全面推進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本文將以財經類高等本科院校的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為例,對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進行探索。
2 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基本思路
2.1 從局部靜態指導到全程動態指導
無論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如何改革,首先需要解決是指導老師以什么樣的角色進行論文指導的問題。對于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來說,如果指導教師純粹針對畢業論文寫作進行指導,盡管牽涉論文選題-選題確定-開題報告撰寫-初稿寫作-論文修改-定稿-論文評審-論文答辯-答辯成績評定-論文存檔等諸多環節,但是由于目標相對單一,看起來似乎不需要指導老師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但是親自指導過本科畢業論文的老師都會發現,本科畢業論文指導過程需要指導老師以多重身份介入。本科畢業指導學生名單確認后,從選題到最終的論文答辯過程中,指導老師將會遇到所指導的學生外出找工作、參加考研或者準備出國、參加公務員考試或者面試等多方面的狀況,導致純粹的畢業論文指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擾,使得畢業論文指導和畢業生的升學、就業等各個環節變得不再獨立,而是密切聯系,如果哪一個環節沒有處理好,都會直接影響到畢業論文指導過程的順利進行。如果指導老師一意孤行,僅僅關注畢業論文,對所指導的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受到的來自就業、升學或者感情方面的壓力視而不見,不僅容易引發畢業生的抵觸情緒進而出現不合作行為,而且不利于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開展和整個畢業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能否順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指導老師能否認識到其在畢業論文指導中的角色定位。
本文認為,在本科論文指導過程中,論文指導老師不僅要充分發揮論文寫作活動的支架作用當好引導者,而且要當好學生實習過程、找工作或者升學過程中的關注者、傾聽者和支持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走入畢業生的內心世界,理解畢業生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難和干擾,從而說服畢業生克服各種困難投入到畢業論文寫作中來。簡而言之,在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改革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老師要從局部靜態指導向全局動態指導轉變,從純粹的論文指導老師向畢業生的引導者、關注者、傾聽者和支持者轉變。
2.2 從線下指導到線上線下結合指導
從財經類高等院校的安排來看,在大四第一學期,由于學生都在校,指導教師能就畢業論文選題、開題報告等環節給畢業生進行當面指導。但是,在大四第二學期,尤其是在五一勞動節之前這段時間,畢業生都在外實習、找工作、準備碩士研究生或者公務員等的面試和復試,在這段時間里指導教師和學生基本上沒有面對面相互交流的機會。而這將近4個月的時間對于畢業論文寫作來說非常寶貴。為了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質量,許多學校開發應用了畢業論文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對畢業論文選題、評閱、成績登錄、論文格式規范化等方面作用明顯,但多數實時溝通交流等指導功能相對弱化,甚至沒有。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達,尤其是包括騰訊、飛信、微信等即時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畢業論文指導方式開始多元化,面對面單獨指導、面對面集體指導、電話或短信指導、電子郵件指導、QQ網絡平臺指導、社會調查實地指導、指導小組指導等方式逐步進入本科畢業論文指導。從我校具體實踐的調查結果顯示,論文指導主要通過面對面、電子郵件、電話或短信方式進行,分別占39.78%、41.22%和13.98%,從中可以看出,電子郵件是論文指導中主要的指導方式。由于電子郵件更多是針對個人,因此不能保證指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尤其是學生不在校期間畢業論文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即時有效溝通。由此可見,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迫切需要一個平臺,實現指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線上線下互動交流。QQ群具有群共享、群郵件、群BBS等基本組件(楊靖等,2012),為推動本科論文指導方式從傳統的線下指導向線上線下結合指導轉變提供了方便。
基于QQ群的即時性、便捷性和互動性,本人從2010年開始,建立了旨在針對本科畢業論文撰寫的QQ群,在2010-2012年兩屆中共有26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通過QQ群的畢業論文指導獲得了相應的幫助并且順利畢業。本人的一般做法是:確定指導學生名單后,召開見面會,告知學生QQ群號,讓學生全部實名制加入并且在群名片中標出自己的級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本人組建的本科畢業論文群中,既包括本人指導過的已經畢業的學生,也有正在指導的學生,這樣應屆畢業生不僅可以和指導老師就畢業論文進行交流,同時也可以針對畢業論文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考研或者找工作等其他問題從往屆畢業的學哥學姐那里獲得幫助。當然,從本人的指導實踐來看,盡管QQ群的確在論文指導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對面指導不容忽視,特別是在開題報告撰寫、初稿寫作、基本觀點形成以及論文修改等環節必須面對面交流,這樣不僅能確保論文撰寫質量、把握好論文撰寫進度,而且能夠有效提高指導效率,實現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2.3 從普適性同質型指導到差異性個性化指導
在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如果指導老師已經實現了其角色轉變,同時能夠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指導,接下來要回答的就是指導老師如何指導的問題,這牽涉到指導方式的變化。本文認為,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應該因材施教,釋放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從普適性同質型指導向差異性個性化指導方式轉變是關鍵。具體來說,在畢業論文指導名單確認后,指導老師首先需要了解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是考碩士研究生(國內和國外)還是直接就業,對于直接就業的同學了解哪些同學有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的基本想法,哪些有進入企業工作的意愿等等,對這些情況指導老師都需要摸清楚。在摸清楚學生基本去向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從其長遠發展來對學生畢業論文選題進行指導。比如對于有意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同學,我們在畢業選題上相對來說應該更注重學生理論基礎的夯實,更注重學生學術能力培養,而對于直接就業的同學來說,偏向于鼓勵同學們以家鄉或者工作所在地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等作為畢業論文選題,這樣不僅能將學生的實習經歷或者求職經歷與畢業論文相結合,而且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需要注意的是,差異性個性化指導并不代表什么事情都為學生包辦。針對畢業論文文檔的操作,本人曾經對畢業生進行集中指導,比如目錄的自動生成、圖的制作等等,但是對于不同論文選題的同學針對文中數據以及參考文獻獲取的問題,應當告訴學生相應的獲取途徑,但不會將其直接提供給學生。也就是說,指導老師在指導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哪些是可以為哪些是不可以為的。簡而言之,本文認為,在指導本科畢業生論文中,無論學生遇到什么問題,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去思考,但是我們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授人以漁。
3 推進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具體措施
3.1 改革本科畢業論文指導的考核方式
要積極推進本科畢業論文改革,離不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的積極參與。要實現本科指導論文老師角色的轉變,從單一的引導者向多重角色轉變,迫切需要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具體來說,不能單純以面對面指導的次數作為衡量指導老師是否對本科畢業論文進行指導的依據。具體來說,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指導老師是否發揮了相應的作用,可以讓所指導的學生來進行評價,看是不是在學生需要指導的時候獲得了指導老師即時性、實質性的指導或幫助。我們調查發現,對畢業論文最需要教師指導的環節,回答論文選題占10.71%、論文資料收集占15.35%、論文提綱和結構占25.66%、論文思想和觀點占20.00%、如何論證(理論與方法)占18.18%、論文規范占10.10%,這表明學生要求指導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畢業論文的每一個環節。財經類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組織畢業生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指導老師的指導過程進行全面、客觀的考核,加強監督和管理。
3.2 加強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的投入
本科畢業論文改革指導方式的改革離不開畢業論文指導老師能力的提升。從高?,F有指導教師的年齡和職稱結構來看,主要以青年教師為主,職稱上主要以副教授和講師為主。對于剛剛開始指導畢業論文的年輕教師來說,他們不僅缺乏指導經驗,缺乏給學生進行面對面指導的場所,而且缺乏和其他指導老師溝通、交流的平臺。因此,高等院校可以在畢業論文指導名單下達之前,組織學校經驗豐富而且指導效果突出的資深教師對新的指導老師進行系統培訓。同時在各個系部建立相應的針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QQ群,供所有的指導老師進行交流,實現指導方法等方面的資源共享。除此以外,高等院校可以綜合考慮學校實際情況,提高單個學生指導論文的課時工作量,從本質上提高本科論文指導老師參與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革的積極性。
摘要:目前,地方財經院校稅收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基礎理論薄弱,實踐能力不高,課程體系缺乏系統性,課程特色不明顯等問題。在重新審視稅收學專業課程內涵的基礎上,其可選擇的優化路徑有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質量、探索“組合式”教學模式等。
關鍵詞:地方財經院校;應用型本科;稅收專業人才;課程體系優化
一、地方財經院校稅收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機構、人事制度、財稅體制、財經教育改革的深化,社會對稅收本科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稅收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同樣如此。稅收方向學生的就業大多以財稅部門為首選,但現在畢業生進入財稅部門可謂需“過五關、斬六將”,因此,畢業生進入企事業單位就業的比例更高。大學課程設置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專業目標的實現。目前,地方高校財稅本科專業目前的課程設置不盡合理,現行稅收學專業的教學內容、方式和手段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基礎理論薄弱,實踐能力不高,后續發展乏力
長期以來,財政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明顯表現出重專業課程、輕基礎課程,重理論課程、輕實踐課程,重定性課程、輕定量課程的情況。從現有稅收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來看,專業課程設置較全面,而基礎課程則存在“缺位”現象(如民商法課程)。雖然,近幾年各校都開始重視數學、計算機和外語課程,但要求各不相同,與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期望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計算機軟件應用、應用文寫作、專業雙語課程薄弱,專業實驗室建設滯后,即使有學年實習和畢業實習,其效果也并未達到教學雙方的預期目標,在這樣的條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勢必實踐能力不高,后續發展乏力。
(二)課程體系缺乏系統性,靈活性不夠
多數西部財經院校稅收學專業課程的系統性較差,各門課程之間缺乏銜接,一些知識點往往好幾門課程都涉及,造成不必要的重復;而另一些知識點往往被遺漏,導致學生知識結構不完整。一些學校的專業選修課未能緊跟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而設,與現實聯系不夠緊密,不能充分反映稅收學前沿理論的最新進展,內容更新速度慢,時效性不強。
(三)必修課與選修課設置不平衡
由于指導思想的偏差,大部分地方財經院校專業核心課程和限選課程過多,“大而全”嚴重,造成學生負擔過重。如果再考慮到我國特有的英語和計算機的考級壓力,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被嚴重壓抑。同時,選修課設置數量較少且要求低,選修課設置目的甚至發生異化,主要變成幫助學生賺取學分畢業之用,而非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四)課程特色不明顯,缺乏個性
調查表明,我國多數地方財經院校的稅收學專業課程基本上是比照綜合性大學特別是重點大學一流財政學科中的稅收方向設置的,而那些重點大學本科教學的定位、學生基礎、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改革問題,不可能適應地方院校各自的辦學環境和人才培養目標。結果導致千校一面,學校之間看不出顯著差異,也就不能體現出各自的辦學特色或地方特色。
(五)課程體系知識結構相對封閉
現有稅收學專業的課程內容突出表現為重國內輕國外,自我封閉狀態較嚴重?!拔鞣截敹惱碚摗边@一課程,有的學校還沒有開設,有的雖已開設,但講授的內容很少,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西方財稅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動態知之甚少。尤其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盡管有不少學校已提出稅收學專業的主要課程要用國外原版教材,并采用雙語教學,但由于師資和教材的嚴重缺乏,現在真正能做到的卻是寥寥無幾。
二、地方財經院校稅收學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優化路徑
(一)重新審視稅收學專業課程內涵
如果只是設定課程框架,而不能處理好課程之間的銜接問題,就會導致知識脫節或者重復。因而,檢討課程內涵、訂立每門課程的主要內容、逐步實現課程標準化便成為重要的工作。在實施過程中,由本專業教師分組完成,就經濟、財政、稅收、會計、金融、管理、計算機信息、法律規章八大領域的課程,針對不同科目擬訂課程內涵,強調課程的核心內容,從而有效減少稅收學專業所學課程間內容重疊的現象。確定課程規劃和課程內容,設置學生選修課輔導系統,從學生就業的角度安排選修課,使學生在學習相應課程時更具理性和目標性。
(二)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質量
1.探索稅收學專業實施案例教學的具體做法,試編“稅收學專業相關課程重點知識案例庫”,具體案例應包括涉及的知識點、案例內容、案例點評、案例討論題四部分內容。案例應當是關于一個特定的、具體的事件的描述或敘述過程,應當有時間、地點、背景、發展、結果甚至人物等要素,并以教學內容為標準,點評該案例中值得稱道和需要完善(或值得商榷)之處。
2.優化稅收學專業實驗教學軟件平臺,加大稅收學專業實驗實踐課程比重。①實驗實踐教學與提升學生能力密切相關。隨著稅收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和國家金稅工程的逐步實施,財稅部門對稅收學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熟悉國家有關稅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而且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獲取知識、運用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手實踐能力及開拓創新精神。在這一背景下,稅收學專業不僅應重視基礎理論的教學,還應強化實驗實踐教學。實驗實踐教學是整個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富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的關鍵環節。②實驗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大有裨益。正如前所述,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金稅工程的實施,經濟管理類的學生不論是研究型的還是應用型的,其動手能力的培養都不可或缺。而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對于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學生都有更強的訴求。若欲在政府部門工作,必須對納稅人管理、發票管理、稅務稽查等業務流程非常熟悉。而若站在納稅人、企業的角度,也強烈需要了解并熟悉申報征收、納稅人管理等業務流程。因此,若能在稅收實驗教學中引入涵蓋以上內容的相關軟件,使得學生在未走出校門時就熟悉政府部門及企業所需了解的業務流程,必然會開拓學生視野,增強其動手能力,在面臨激烈就業形勢時有更強的競爭力。③適合的實驗教學軟件對稅收學專業開設課程的支撐作用。為優化稅收學專業實驗教學的軟件平臺,應在實驗教學中引進適合的財稅管理實驗教學軟件。稅收學專業實驗教學軟件首要考慮先進性、易用性、共享性、服務配套性等因素,選擇購買比較成熟的實驗教學軟件。④適當加大實驗實踐課程所占比重。在稅收學專業課程教學總學時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適度加大實驗實踐課程的比重,壓縮講授課程量,以滿足社會對學生“提高實務操作能力”的要求。試行一年后,根據學生和教師的反饋意見再行修訂。
三、探索“組合式”教學模式,打造與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緊密嵌合的“稅收教學團隊”
打破“一門課完全由一個教師承擔”的格局,不同章節由不同的、在相關領域擅長的教師教授,充分發揮各位教師的特長與優勢,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稅收教學團隊。在教學效果上,可減少學生對教師的“審美疲勞”,充分調動其積極性,領略“百花齊放”式的新教學風格。此項改革應與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緊密嵌合,從導論課、原理課開始試行。在稅收學專業中,可由稅收學學科導論、稅收學原理這兩門課開始試行。
實驗實踐課程教學也可試行上述改革方法。若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精通所有教學相關實驗,既無精力,也無時間,實驗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不同的實驗實踐項目可交由不同的教師承擔。
摘 要 應用型本科院校財經專業學生應該掌握辦公技能、財經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等必備的操作技能,本文在哈爾濱金融學院的實踐基礎上,探討了財經專業課程設置和相關安排,并討論了該課程體系建立時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 財經專業 綜合模擬實踐 操作技能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應用型本科院校財經專業培養的學生既要具備相當的基礎理論,又要注重專業實踐應用和綜合操作技能,所以在有限的課時中怎樣設計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安排顯得異常重要,下面以哈爾濱金融學院為例進行說明。
1 應用型本科院校財經專業技能要求
哈爾濱金融學院具有兩大鮮明特點:一是深厚的金融行業背景,二是畢業生實踐操作能力強。正是這兩個特點,讓我院畢業生在金融行業成為一個品牌。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辦公技能、財經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齊頭并進的培養方式。
1.1 辦公技能
(1)辦公軟件應用技能。辦公軟件應用技能中,最常用的是文字處理及編輯、數據圖表統計分析、 演示文稿制作等內容。(2)應用文寫作技能。應用文又叫實用文,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為人們處理公私事務時常用的一種文體,是行政管理的一種手段,是社會交往的一種工具。包括介紹信、證明信、邀請函、啟示、聲明、公示、公告、海報、通知、請示、報告、會議記錄、總結、簡報、合同、章程和制度等。
1.2 財經基本技能
(1)財經數字書寫。數字書寫是計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經濟工作者,特別是財會,計統和企管工作人員的一項基本技能,因此,數字書寫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的準確度。(2)數據與文字錄入技術。數據與文字錄入技術是現代工作崗位人員的必備技能。經過科學、專業的訓練,能達到快速、準確地錄入各種文字和數據,并能夠按照要求進行處理。(3)點鈔技術。點鈔技術是財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點鈔速度的快慢、點鈔水平的高低、點鈔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資金周轉和貨幣流通速度,學好點鈔技術是搞好出納工作的基礎,也是出納人員的基本業務素質之一。(4)珠算技術。珠算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珠算技術是財會、金融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技巧,是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增強適應市場變化和職業變化的能力。(5)貨幣知識與識別技術。貨幣知識與識別技術是財經院校金融、財會專業的一門主要的專業技能課程。(6)外匯知識與外幣識假技術。外匯知識與外幣識假技術是銀行工作人員和貿易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必備的工作技能,也是財經專業學生必須訓練成熟的一項技術。
1.3 專業技能
(1)會計學應用技能。應用型本科院校財經專業學生通過課堂教學掌握較完整會計基本理論和會計核算方法,通過手工實驗和會計電算化的實踐訓練具備實際動手能力、實務操作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等,使畢業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適應工作崗位。(2)金融投資技能。金融投資是從事金融產品及其衍生工具買賣的,要求從業者既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要具備扎實的實踐操作技能。并要能夠根據金融市場的實時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3)理財規劃技能。理財規劃是金融從業者必備的一項技能。既要充分了解不同的金融產品的收益風險特征,又要了解客戶自身的大量信息,只有選擇與客戶風險收益特征相匹配的金融產品才能做好理財規劃。
2 應用型本科院校財經專業綜合模擬實踐教學體系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檢驗,哈爾濱金融學院各專業在開設課程時主要有通識教育課、專業基礎課、專業骨干課和專業選修課四大類:
2.1 通識教育課程
在通識教育課中安排了常規的思政、英語、數學和體育等課程外,重點設計了計算機應用基礎和應用(下轉第194頁)(上接第162頁)文寫作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總課時是142課時,其中實驗課66課時,能夠保證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的系統操作和和辦公軟件。另外應用文寫作安排54學時,基本能夠保證學生掌握日常辦公應用文的寫作。通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和應用文寫作的訓練可以保證學生具備辦公技能。
2.2 專業基礎課
在專業基礎課中安排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和經濟法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安排可以保證學生掌握金融、會計等財經專業的基礎知識,為后面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3 專業骨干課
在財經專業中,我們重點介紹會計學專業和金融學專業,在專業骨干課上兩個專業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金融專業的骨干課程包括金融市場學、商業銀行學、財務管理學、投資學、保險學、固定收益證券、國際金融和金融工程等課程。會計學專業骨干課包括商業銀行學、財務管理學、財務會計、投資學、審計學、銀行會計、會計電算化和管理學等課程。在每門課程中設置三分之一的課時作為實驗課課時,能保證學生在實驗中將相關專業技能訓練好。
2.4 專業選修課
哈爾濱金融學院財經專業的專業選修課主要考慮不同專業的不同發展方向和學生的具體研究方向來設定,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已達到保證學生豐富自己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目的。通過專業骨干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的設置,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3 應用型本科院校財經專業綜合模擬實踐教學注意事項
為保證教學質量,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才能保證財經專業綜合模擬實踐教學的成功。
(1)要具備專業技能的教師。要保證綜合模擬實踐訓練的成果,必須保證采取這種訓練方式的高校具備足夠有實踐工作經驗的教師。哈爾濱金融學院要求專業課老師都要具備雙師證,并且要求專業課教師到企業實習和掛職鍛煉,在實踐期間保證教師要有具體的工作崗位,從事具體崗位的工作。另外我校還從企業聘請了實習指導老師,并且我校部分教師有企業工作經歷,從而可以保證綜合模擬實踐教學的要求。(2)實驗課要保證訓練效果。要保證訓練效果,還要有配套措施,例如作為綜合模擬實踐訓練的需要新的考核體系。一般來說,專業實驗課程要有專門的考核辦法,我院就制定了《專業實驗課考核管理暫行辦法》,通過考核辦法可以保證實踐訓練效果。(3)注意課程課設先后次序。一般來說,一門專業課程是下一門專業課程的基礎,所以專業課程要有先后次序。只有將專業課的先后次序安排好,才能使財經專業綜合模擬實踐訓練循序漸進地進行,才能使綜合模擬實踐教學的效果更好,提高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
總體來說,通過應用型本科院校財經專業綜合模擬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再加上設計合理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配合好的實驗課室、實習基地和配套措施,就可以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整體提高。
摘 要:財經類院校屬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視,對實踐教學的要求也比較高,作為財經類本科院校中的法學專業,必須與學術型的本科教育有所區別,必須創建以能力為本位的模塊化教學模式。探討的是將模塊化教學模式應用于合同法的教學中,將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內容予以歸納,分成幾個教學模塊,將分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側重于對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模塊化教學;合同法;教學模式
財經類本科院校在專業設置以及在學生的培養目標上都與綜合類大學有很大的區別,其專業主要以金融、會計等專業為主,在學生的培養目標上也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傳統的法學教學模式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已不再適用,應該創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來適應學校的培養目標。模塊化教學模式就是根據應用型本科高等教育重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下,把教科書上的章節打亂,將有內在聯系的內容設定為不同的模塊,通過各模塊課程間合理的搭配,培養學生合格的專門職業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
合同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是調整財產流轉關系的法律規范,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合同法學》也是法學專業學科體系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希望學生通過對合同法原理及其現行法規的學習,使其系統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并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踐中發生的問題。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本文欲探討模塊化教學模式在合同法教學中的應用。
一、財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的現狀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學教學仍然采取的是傳統法學的教學模式,即主要是課堂上的對教材的按章節的理論講述,同時又由于課時等方面的限制,對理論聯系實際的做法無外乎就是在講述理論的同時配上幾個相關的案例。此種教學模式存在諸多缺點,諸如課程與課程之間被人為地分割,缺乏聯系,導致學生無法把前后學習的課程聯系起來而且還會導致內容的重復講述等諸多問題,這樣不僅造成教學效率低下,而且很可能每一個老師對于自己所講授的那門課程都沒有講得很透徹,原因是一個教師通常單獨負責一門或幾門課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師可能更加傾向于關注自己那門課程的內容而會忽略其他課程的內容及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聯系。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在不斷地奔波于各門課程的學習及考試,不斷地進行各種類型的資格考試的過程中,大學四年下來,疲憊不堪但是對于學了什么,對于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多大幫助根本就不知道,就更別說解決實際問題了。這樣,一方面國家相關部門不斷法學專業人才缺口一百多萬的消息,另一方面有很多法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困難,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人才的需求與供給在知識結構上的錯位[1]。
由此可見,傳統的法學教學模式使教師更加注重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淡漠理論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系及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可能是教師希望通過學生的實習及畢業設計來達到這一目標,但是到了這個時期,大多數學生都會面臨著非常實際的問題——就業,在就業的壓力下,實習就變成了走過場、畢業設計也都是很倉促地完成的,基本上達不到鍛煉實踐能力的目的。
二、財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法學教學引入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模塊化教學的特點
模塊化教學就是圍繞一個能力和素質的教育專題,在教法上強調知能一體,在學法上強調知行一致,集中開展相關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操作技能以及活動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體化的教與學,以實現具體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2]。模塊化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1.各模塊間相對獨立, 模塊能力與專業培養目標緊密結合。
2.任一模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均貫穿于該模塊的教學始終,每一模塊能夠鍛煉學生的一種能力,并且能夠直接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中發生的問題。
3.每個模塊在講授之前,教師會將該模塊所要學習的主體內容繪制成模塊圖,這樣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習內容及每項內容之間的聯系、培養目標和最終可達到的綜合能力,這樣學習目的更加明確。
(二)財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法學教學中引入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教學方法的確定需要與專業培養目標相契合,財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與學術型的綜合類大學的培養目標有所區別。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應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動手與實踐能力,也就是學完之后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法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學生除了需要掌握理論知識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外,更重要的是能夠掌握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模塊化教學的這些特點,能夠使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學體系更具針對性、應用性、實踐性,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教學模式之一。因此,在財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學教學中引入模塊化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模塊化教學模式運用于財經類院校合同法教學中的具體方案及對策建議
(一)合同法模塊化教學的具體方案
結合本課程實踐性較強的特點,本人精煉整理了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內容,嘗試從合同的各個階段來歸納教學內容。
概括而言,本文擬將該課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實訓項目模塊,分別是(1)合同法概述:通過該實訓項目,使學生了解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同法在民法體系中的地位及合同法與民法其他部分內容的聯系,以及合同法的總體內容,為后面各模塊的學習與實踐打好基礎。(2)合同的訂立:通過該實訓項目,使學生了解合同訂立的必經程序——要約、承諾及相關的要求,合同訂立必須包含的條款,以及大量的存在于各行各業的格式條款的相關內容。學完本實訓項目,學生應該學會如何訂立合同以及審查合同。(3)合同的效力:通過該實訓項目,使學生掌握合同的四種效力,分別為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及效力待定合同,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需具備的條件,及合同無效等情形下的后果。(4)合同的履行:通過該實訓項目,使學生充分了解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各個階段的重點內容,因為只有合同得到全面適當的履行,當事人的訂約目的才能實現。學生還需掌握合同履行需遵守的原則及具體規則。(5)合同的終止:通過該實訓項目,使學生了解導致合同終止的各種原因,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合同、債務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抵消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提存。(6)違約責任:通過該實訓項目,使學生掌握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以及違約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7)幾種常見的合同:通過該實訓項目,使學生了解幾種常見合同的具體、特殊適用規則,如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等。
摘要:本文針對我國高校財經類專業迅速發展的狀況,重點關注選修課建設問題。結合當前高校和學生面臨的各種約束和兩難境地,論述了設置選修課的一些基本原則,并在此基礎上對設置選修課進行了初步的構想。提出了菜單模式,試圖優化原有的選修課模式,使選修課更好的滿足培養目標的需要。
關鍵詞:約束條件;設置原則;菜單模式
一、現狀與問題
20世紀80年代選修課制在我國大學開始試行,90年代以后逐漸朝縱深方向發展,提出了高校選修課的改革。改革背景之一是市場經濟發展后新的用工模式對高校培養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市場經濟的求職體制下,一個人再想一生從事某種工作恐怕就難以適應社會對人的需要。選修課作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突破口,同時扮演著使學科體系向綜合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的載體。二是高校經過了幾年量的擴張之后,又將工作重心轉向了質的提升。紛紛通過課程建設,教學管理,科研突破等方面來加強和提升各自的辦學質量。在課程建設這個環節中,許多高校又不約而同的將多開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和份量作為課程建設的重點。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的改變對高校課程體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選修課成為了課程改革大潮的當綱之選。
當前我國高校本科生的課程設置類別大致有公共課(可分為工具類課程和理論類課程)、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選修課等類型。部分學校設立平臺課,類似于公共專業選修課,高一級的課程有如理論性強、為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而設置的研究型課程等。對選修課的關注點集中在作為一般性高校本科生的選修課設置、管理、考核等方面。比如認為選修課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制度層面、學科結構、教學管理、師資薄弱及選課指導等方面,針對財經類本科專業選修課的研究則很少。
高校財經類各專業本科課程設置類別有所不同,有的簡明劃分為必修課、限制性選修課和其他教學環節;有的分為學科基礎必修課、學科基礎選修課、專業方向必修課;有的分為全校共同課、部類共同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有的分為通識必修課、通識選修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實驗課、實驗教學環節等。雖然類別名稱不一樣,但從課程性質和課程內容上講,大致可以歸類為公共課程、學科基礎課、專業課程及實驗教學課程和實驗環節四類。
我們首先分析公共課程,又可以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類。其中必修課課程目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部分、英語、數學、體育、計算機、心理健康等,個別學校開設人文藝術通識課和社會科學通識課,但是所占學分不高。其中比較突出的是英語課,所占學分一般為總學分的20%左右,安排課時平均占總課時的30%左右。公共選修課部分包含人文藝術類選修課、通識教育大講堂、法學類課程,具體方向和課程名稱不明確,比較籠統,隨意性很大,有的學校這部分課程安排各院系根據自身情況指導學生選修,這類課程一般占公共課程學分不高,所占課時比重低。其次是學科基礎課。這是財經類專業都設置的課程,要求必修,主要設置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原理、財政學、金融學、統計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等課程,占總學分比例大概14%左右。第三是專業課程,由各學校根據財經類各專業方向設置。這部分課程由各學校自行設立,體現專業方向及專業特點,但是各學校所開立的課程門數差距較大,少的開設26門課程,多的開設40門課左右,學生的選擇范圍大不一樣。這部分又分設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其中必修課所設置課程數一般在5—8門左右,選修課所設置課程數一般在15—40門左右。第四是實驗課程和教學實驗。這部分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包括專業實踐和社會實踐以及畢業論文等。
總結起來,課程設置的特點或者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選修課雖然分為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兩部分,但是公共選修課無論是所開設的門數還是所占學分比重都無法和專業選修課相比。公共選修課一般開3—5門,而專業選修課少的開25門,多的開40門左右。公共課程沒有考慮文理科交融,自然科學科目類和思辯、哲學類科目基本沒有。易導致學生思維狹窄,缺乏全面、辯證看問題的眼光和思想。以美國高校為例,其規定工程類本科教學計劃中,人文教育理論課程達到20%左右,哈佛大學更是規定理工科學生必須修滿25%的人文課程。德國理工科大學中的人文課程占到總課程量的四分之一。日本有的大學也規定大學工科本科教育中,人文課程要占到24學分,占總學分的17%。同理,我們財經類專業雖然歸為文科類,是否也可以效仿其他學校,要求學生選修自然科學類課程,并要在總課程總占一定比例。
(二)選修課部分突出功能性,忽視人文素質培養。如英語、數學、政治思想、計算機等,大部分的課時和學分分配給這類課程。選修課部分體現人文素質則很含混,往往只列出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通識大講堂、通識教育任選課程等。雖然從發展趨勢看,選修課設置體現通識教育也是目前國內學界普遍認可的發展方向。一般認為,就性質而言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都應該接受的非專業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識教育旨在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公民;就其內容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但是,在具體課程設置方面,大多數高校的選修課設置并沒有體現這一精神。表現為缺乏具體課程方向和名稱及課時安排,隨意性太大,所占課時和學分都很少。
(三)專業類課程設置褊狹。表現為沒能夠比較全面體現不同經濟學流派的觀點,即便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也歸在政治思想課程部分,少有從經濟學的角度介紹馬克思思想。對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學介紹則更少,只是在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中有所提及,缺乏對代表性的著名經濟學家思想作專題學習,導致經濟學專業學生畢業后,不知道哈耶克是誰,不知道弗里德曼是誰,甚至可能不知道凱恩斯。致使培養的學生缺乏多元化的價值體系及價值觀,思想褊狹,立場單一,眼界低下。另一方面,專業選修課科目多,一般不少于25門課,多的達40門課左右,使得其內容雜、結構亂、質量差、地位低。并且課時安排少,好比蜻蜓點水,每門課都學點,但又都學不深,使學生不滿意,教學效果也不好。
(四)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校期間需要學習的知識總信息量大,各門功課學習時間相對緊張,采取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變成灌輸知識,留給學生自由思考的機會不多,學生基本上是被動趕場的學習模式,缺乏自習的時間和心情進行復習與回顧,欠缺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訓課時分配少,不能滿足學生希望掌握實際技能的要求。
二、約束條件與設置原則
各高校由于存在生源質量、辦學條件、資源稟賦等差異,其實現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目標時所面臨的約束條件不盡相同,因此各高校在設置選修課的方式、選修課的內容編排、學生選擇選修課的方式等方面都不應該一致,不同的學校應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但是從整體角度而言,高校選修課的設置還是具有一些有規律可循的共性。首先表現為高校選修課內容設置和開設方式上應該體現并服務于課程的培養目標;其次表現為高校選修課的設置從內容到具體實施必須考慮到在校生普遍面臨的約束、急待實現的任務和現有的知識結構等特點。
(一)擇業、繼續深造、獲取財經專業各種職業資格證書等多重任務是在校生所面臨的硬約束,這種約束的存在決定了選修課的設置應該堅持有助于緩解學生升學、就業和參加各種技能考試(含行業資格考試)之間矛盾沖突的原則。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就業壓力空前增大,各用人單位不僅需要大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動手能力,而且要求他們具有各種行業技能證書和實際工作經驗,對于財經專業學生對于而言,這一要求更多。學生在大二年級時基本上要開始考慮自己大學畢業時的出路和走向了。就目前而言,其發展方向大致就是直接擇業、繼續深造兩種。如果選修課無助于減輕大學生的課業負擔,無助于實現上述目標完成所面臨的各種任務的話,那么選修課的效果必然不盡人意。因此,考慮到如今大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外在的硬的約束,選修課的設置應該堅持有助于緩解升學、就業和參加各種技能考試(含行業資格考試)矛盾沖突的原則。
(二)學生自身條件和就讀學校教學、科研的硬件和軟件的約束決定了高校選修課既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則,同時要堅持揚長避短,因校而異的設置原則。在現行的高招體制下,學生自身的素質和基礎已經在高考的招生錄取中得到了初步分類。因此不同批次的高校同種專業開設選修課應該是不相同的,這里所說的選修課的不同是指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的不同,并不是指不能開設同種課程。一般而言,批次高的綜合性院校和財經專業類院校往往定性為研究型大學,其學生素質也往往比較高,選修課的開設上可定位為跨專業設置選修課,學生的自主能力、自我識別和自我約束能力也強,可以采取把選修課的課程介紹和教授人的相關信息掛到網上,然后讓學生在試聽之后自主做出選擇的方式;批次低的一般是地方性的財經類專業院校,定位于教學型專業性大學,學生素質較低,可以為相近專業設置選修課。學生一般基礎和自制力也較差,在選修課的選擇中,應該適度界定選擇范圍或實行導師適當干預選修的舉措。還有一部分技能實用性院校,則以掌握多項技能為基本目的來設置選修課。總之,從學校的角度來說,選修課的開設應該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就是根據專業所面向的行業和領域,細化后的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堅持揚長避短,發揮和挖掘學校優勢資源的原則。
(三)財經專業大學生所具有的知識體系模塊化的特征,決定了選修課的開設從內容上應堅持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優化和整合,有助于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觀察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原則。模塊化的特征是指:在校大學生所學習的各種課程尤其是專業課,除了個別課程之間存在前后延續的邏輯關系外,多數課程之間并無太多的必然關聯和嚴格的遞進關系,各個課程之間往往是彼此相對獨立的,因此具有模塊化的特征。這種模塊化的獨立系統只有在相互組合成一個整體之后,也就是集成到某一個整體系統中去之后,就能極大的發揮彼此的功效。出于穩固已有知識體系(這對于兼顧學生從事各種類型的擇業考試或者是繼續深造都有極大意義),整合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出發,選修課的設置必須充分利用學生這種知識體系模塊化的特點。從整合和運用已經學過的專業知識來界定選修課的內容,從聯系和解決實際問題出發來歸屬和界定選修課。如果選修課是一種已有知識的運用過程,是各種零散知識的組合應用過程,那么不僅起到了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觀察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效果,同時也加強了對已有知識的鞏固和深化。不僅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增,而且這種穩固和深化還足以讓學生從容應對各種類型的考試,避免了因為求職備考耽誤正常學習的情況。由于這種選修課中新增知識并不多,所以需要完全講解給學生的東西并不多,同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三、菜單模式
通過以上論述,結合選修課存在的問題、約束條件和設置原則,我們提出通過建立選修課菜單模式來體現選修課的改革方向。大致設想如下:
(一)第一層面,選修課的菜單設計,確定哪些課程裝入菜單。合理設置并劃分選修課的類別、性質和功能,好比區分哪些是米飯、哪些是蛋白質、哪些是青菜、哪些是水果,營養必須均衡。既兼顧繼續升學和就業需要,也要滿足培養人文精神,提高素質的需要,包括美學思想、藝術熏陶、藝術欣賞、心理健康、自然科學知識、思辨能力等。進行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建立選修課菜單目錄,并確定每門選修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體系、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選修課課程品質,體現培養特色。
(二)第二層面,針對批次高、研究型的綜合性院校以及財經類院校,宜設計完全自由選擇的選修課套餐,同樣推出A、B、C、D、E…….等多套套餐,每一套餐里都做到營養合理搭配。這部分套餐與第二層面套餐的區別是學生可以只選擇套餐里的幾門課進修,而不是要求每門課都必修。教學管理只要求必須達到一定學分即可。
(三)第三層面,針對批次低、教學型的財經類專科院校,根據菜單目錄,把不同類型的選修課進行合理組合,就像套餐一樣,推出A、B、C、D、E……等多套套餐,每一套餐里都做到營養合理搭配。不完全由學生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單獨課程,而是給與一定約束,但是學生可以選擇B套餐或者A套餐等等。這個部分也許需要突破原有必修課與選修課之間的固有安排或者限制,內容一般是包含要求學生必須修的課程。
(四)最后是選修課菜單課程管理建設。由于選修課的課程設計必須遵循綜合性、基礎性、多樣化、層層遞進、逐步提高等原則,因此必須依靠各個學科門類的專家才能完成。如有些綜合性課程需要多個學科的專家共同設計課程,所以還要有相應的課程管理機制。比如設立專門機構進行管理,聘請專家(課程委員會)進行設計、完善相關制度保障。同時提高選修課的學分,強化選修課在課程中的地位,以此推動對選修課的重視,保障培養特色。認真研究并確定每一門選修課程的教學目標,請各學科專家精心設計教學目的、內容。在選修課教學組織形式方面,確定合理的選修班級人數以保證教學效果,配備助教進行研討以提高學習效果。在師資方面,對開設通識課程的教師有一些必要要求,課程開設需要嚴格的審批程序,每年組織教師進行選修課課程教學研討等。達到通過選修課的設計和學習,提升培養特色。
(五)更高級設想是實行“選修課護照”制度。針對現有選修課師資力量缺乏的狀況,利用網絡,打破各財經類高校間的選修課制約,讓學生可以共享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寬泛的選修課選擇范圍,實行“選修課護照”制度,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完成的選修課學分記錄于選修課護照,作為畢業考核合格的依據。當然,目前這一想法受很多外力制約,暫時無法實現。
【摘要】 近年來財經類院校和專業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與課程國際化相關的實踐活動,有力推動了財經類本科課程國際化的發展。但從當前來看,財經類本科課程國際化在制度建設、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師資和支持資源等方面還面臨諸多的制約性因素和不足,應積極采取措施促進課程國際化的發展。
【關鍵詞】 財經類 課程國際化 對策
自1983年10月1日鄧小平同志提出“三個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在國家相關戰略規劃和政策的指引下,各高校紛紛進行了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實踐,財經類高校也不例外,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與課程國際化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活動,極大地推進了財經類本科課程國際化的發展,但從目前來看還存在一些制約性因素或不足。
一、財經類本科課程國際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缺少明確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目前,高校課程國際化還沒有法規制度和政策的專門規定。制度的缺位使得各院校雖然強調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性,并進行了課程國際化方面的相關實踐,但鮮有院校在自身國際化發展戰略中明確課程國際化的地位及重要性,尚缺乏系統地實施課程國際化的方案以及對課程國際化的激勵獎勵性政策。
2、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國際化課程的開發和設置在財經類各專業之間呈現不均衡的狀態,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規劃。并且國際化課程目前仍以專業課程為主,欠缺圍繞國際化主題的通識教育課程和跨學科課程。
3、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有待改進
從課程內容來看,有的國際化課程內容仍然只是中西方內容的簡單、機械的疊加。從教學形式來看,相當多的財經類本科教學仍延續著傳統的單向灌輸的授課模式,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信息技術的潛力在教學中還遠沒有開發出來。
4、教學師資有待充實
一方面,講授專業課的外教數量不足。雖然近年各財經類院校聘請外教的數量逐年增加,但外教仍主要以語言教學為主。另一方面,由于時間、精力和經費等方面的沖突,導致本校教師參與課程國際化的動力不足。如果沒有更多教師的參與和支持,課程國際化改革將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
5、語言因素的制約
從學生方面來看,由于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英語聽說及口語能力欠佳,雙語或全英文教學課程進度常有延緩,課堂上的討論不夠踴躍,環境與氣氛較難營造,影響了學習興趣的提高,同時也制約課程學習的國際認證。從教師方面看,雙語教學師資隊伍以近年派出培訓的教師為主,有些教師自身英語水平不過關,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6、支持性資源不足
一方面,教師們迫切需要課程國際化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支持;另一方面,目前各院校專門用于課程國際化方面的經費有限,影響課程國際化活動的開展和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積極性。
二、推進財經類本科課程國際化的構想
1、建立健全課程國際化相關法規制度
大學課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與靈魂,高等教育的發展、教育的國際化最終要落實到課程這個基本載體上,因此課程國際化是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支柱。而課程國際化的發展需要依托于相應的法規制度建設,我國的高等教育相關法規中應對課程國際化的目標及其主要內容加以明確。院校在制定學校章程和教學管理制度中應體現課程國際化的重要地位,并研究實施課程國際化的具體方案和政策機制。
2、明確財經類本科課程國際化的內容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財經學科的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比較而言還相對滯后,這種滯后性不僅表現在課程內容方面,而且表現在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方式、教學師資等方面。因此,我國財經類本科課程的國際化不應僅局限于課程內容的國際化,還應包括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和教師師資的國際化。其中,課程體系是課程國際化的基礎,課程內容是課程國際化的核心,教師是課程國際化的關鍵,教學方式則是課程國際化效果的保障。只有上述各方面齊頭并進,課程國際化才能提升質量,確保獲得好的效果。
3、構建國際化的課程體系
構建國際化的課程體系,應根據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需要,并適當借鑒發達國家高校的做法。在財經類國際化課程的學科選擇上,應選擇國際通用性、可比性強,而且急需與國際接軌和交流的學科,如管理學、市場營銷等,要盡可能地在深度和廣度上達到國際公認的水平。在通識課程中設立一些國際化課程,以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如外國文化、國際關系等。此外,還應結合各專業具體情況,開設一些區域研究課程,如歐美研究、東南亞研究等。
4、推進課程內容的國際化
(1)制定國際化導向的教學計劃。教師在教學目標設定、章節和課時安排等方面要考慮和體現國際化要求;在教學目標中應明確有課程國際化的表述;由于國際化內容的植入,在課時安排上可以適當延長;在教學計劃的執行過程中,應隨時根據學生反饋和教學需要,對教學計劃進行必要的調整與修改。
(2)選擇或編寫適應國際化要求的教材。財經類本科課程國際化對教材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應具有國際水準,在理論體系完整、語言表述規范簡明的基礎上應反映本學科研究的前沿領域和最新動態;二是應注意體現國際化元素,包括國際間財經制度比較、國際財經學界新觀點、全球性財經議題、國際財經時事和財經實務個案等內容。不管是引進英文原版教材、購買國內教材還是教師自己編寫,都應符合上述要求。
(3)導入國際化的教學內容。國際化內容的導入通常有三種可供選擇的途徑或模式:一是附加法(Add-on Approach),即在原課程體系框架基礎上有選擇性地添加具有國際化視點的學習內容和安排。這種模式簡便易行,而且無需對原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作大的調整。二是融入法(Infusion Approach),即把國際化視角系統地貫穿于課程各個教學單元的講授中。在各章節內容安排上,應系統進行國際比較、介紹相關國際經驗以及對國際財經改革的趨勢進行評析。三是轉換法(Transformation Approach),即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變換不同的國際或跨文化視角分析和思考理論和現實問題。這種方法對教師的要求最高、難度也是最大的,教師不僅應具備較高的學術素養,而且應深入了解東西方乃至各個國家之間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差異。上述三種模式代表著教學內容國際化程度由低到高發展的不同階段。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教師經驗、教學的不同階段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采取適合的教學內容國際化模式。
摘 要 文章通過UPI測評分析財經類本科新生和??菩律男睦硖攸c、差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 財經類 本科 專科 UPI 比較
1 對象
廣西財經學院2011級財經類本科新生1844人(其中男生564人,女生1280人),專科新生1234人(其中男生389人,女生845人)。
2 理論工具
(1)工具:大學生人格調查問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簡稱UPI)。它是為早期發現、治療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編制的大學生精神健康調查表。具有簡便易行、信息量大及篩查效果好等特點,能較好地評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2)篩選標準:UPI。具體包括:Ⅰ類(滿足下列條件之一):①UPI總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②第25題做肯定回答者(想輕生);③輔助題中同時至少有兩題作肯定回答者;④明確提出咨詢要求且屬于心理問題者。這類學生可能有較明顯的嚴重心理問題,需要盡快得到咨詢與指導;Ⅱ類(滿足下列條件之一):①UPI總分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間者;②第8、16、26題中有一題做肯定選擇者;③輔助題中只有一題作肯定選擇者。此類學生可能有某種心理問題,應引起關注;Ⅲ類:不屬于第Ⅰ類和Ⅱ類者應歸為Ⅲ類。此類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3)方法: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3 結果分析
3.1 本科新生和??菩律惡Y選率比較
據調查數據統計顯示,財經類本科新生Ⅰ類的篩選率(22.29%)高于??频模?7.99%);而Ⅱ類和Ⅲ類的比率分別為33.24%和44.47%,低于??菩律?3.39%和48.62%。
3.2 本科和??颇信律Y選率差異比較
財經類本科新生和??菩律牟町惓尸F較明顯的特點。Ⅰ類上本科男生、女生都比??坡愿?,本科男女生分別為6.40%、15.56%,專科為4.38%、13.05%。Ⅱ類上本科男生低于??颇猩?,分別為10.68%、11.51%,但本科女生高于??婆?,分別為22.56%、21.8%;Ⅲ類本科男生、女生都低于??疲究颇信謩e為13.5%、31.29%,??颇信謩e為15.64%、33.63%。
從男女生比較中可知,財經類本科生“可能有較明顯的嚴重心理問題,需要立即約談咨詢”的人數高于??粕翱赡苡心撤N心理問題,但能夠維持正常學習和生活”的本科男生低于??颇猩?,本科女生高于??婆阿箢愋睦斫】禒顩r良好”的本科生要低于??粕?。總體而言,??粕男睦頎顩r相對本科生來說更良好些。
3.3 本科新生和??菩律膫€關鍵題篩選率比較
UPI問卷共有60個題項,表1中的四個關鍵題被公認為要引起重視的重點題項,它可能反映神經癥狀及自殺傾向。從測查結果來看,專科生的四個關鍵題中有三題的比率均高于本科。
3.4 本科新生和專科新生主要心理問題表現
對UPI問卷的60個題項選擇率進行排序,前十位的心理問題表現如表二,從中可知,本科新生和??菩律闹饕睦韱栴}表現大體一致,主要表現在:①人際交往障礙:在乎別人視線,總注意周圍的人等;②強迫癥狀傾向:對臟很在乎,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③氣質性格問題:愛操心,缺乏耐性,缺乏決斷能力,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④認知思維障礙:思想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父母期望過高。
4 討論
此次調查結果表明,20.58%的財經類新生“可能存在較明顯的嚴重心理問題,需盡快約談咨詢,進一步排查確認”, 33.30%的學生“可能有某種心理問題,應引起關注”,46.13%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態良好。財經類??粕男睦斫】禒顟B總體上比本科生稍好,兩個培養層次的學生主要心理問題表現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強迫傾向、人際交往障礙、氣質性格問題和認知思維障礙,在“關鍵問題”上專科生的比率要高于本科生。
財經類本科生和??粕尸F的心理特點及差異,一方面由于入學要求不同。本科生的錄取分數比專科生高得多,他們在學業的基礎和期望不同;另一方面因為本科生的自我要求和自我期望較高,因此自感壓力較大。
5 措施建議
(1)樹立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服務。發展性教育的對象是正常大學生,任務是使他們最大程度地發揮原已存在的潛能,形成更強的素質和能力,最終成長成才。校園中大部分屬于健康人群,樹立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為大多數學生提供成長成才所需的教育資源,為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服務。
(2)構建教學、科研、第二課堂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一要進一步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在努力實現面向全體學生普及基礎心理知識的基礎上豐富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二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研究,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三是完善校園活動體系,開展新穎活潑、寓教于樂的校園活動,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四是開展女生教育,幫助女大學生完善自我、珍愛自我,樹立健康的性別角色、社會角色。
(3)做好危機干預和預防工作,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根據測試結果,對重點人群分批分層次排查,進行團體或個體的約談,更加客觀地掌握學生實際情況,給予他們針對性指導,使其正確認識自身問題,自覺提高心理調節能力,更好適應大學生活。同時組織三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班級心理委員發揮朋輩幫扶作用。此外,利用心理管理系統對重點人群進行長期追蹤、關注,不定期組織重點人群進行再測,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動態,加強干預和預防工作。
(4)結合學院專業和學生特點,建立學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相結合,切實減少學生心理壓力源;二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日常管理相結合,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學習、生活習慣;三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相結合,使學生具備專業人才所必須的心理素質;四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院特色品牌活動相結合,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