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5 04:26: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經濟形勢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平穩的上升期。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復蘇步伐顯著加快,帶動世界經濟進一步回升。與此同時,國際貿易有所恢復,商品和金融市場明顯回暖。從目前情況分析,下一階段世界經濟和國際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健康的運行態勢,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總體上較為寬松。
一 世界經濟有望繼續回升
美國經濟繼續較快增長.目前,各方面對美國經濟下一步走勢普遍較為樂觀。這種樂觀情緒是有一定根據的。從需求方面看,消費繼續充當著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個人消費支出今年前兩個月繼續明顯擴張;投資從去年二季度起扭轉下降局面后,呈現出穩步增長的勢頭,成為經濟增長加速的重要因素。從供給方面看,在服務業保持基本穩定的同時,工業生產止跌回升,2003年全年增長0.2%,扭轉了2001年和2002年連續兩年下滑的情況,這是經濟復蘇基礎漸趨穩固的標志。從目前情況分析,2004年工業繼續表現良好,天然氣、電力和礦業生產的繼續穩步增長,延續了工業生產的增長勢頭。美國今年將舉行總統選舉,布什政府正在不遺余力地維持經濟增長的良好局面,以為其競選獲取有利的籌碼。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仍是財政和貿易的雙赤字沒有得到控制,同時,今年前3個月物價水平連續上升,增幅分別為0.5%、0.3%和0.5%,這引發了對于通貨膨脹的擔憂。
歐洲經濟有望好轉。從一些主要預期指標的情況看,歐元區工業生產和服務業出現回升或好轉跡象。反映制造業信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今年初以來均高于50的基點,其中,關于訂單和產出的評價均為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服務業采購經理人信心指標的大多數構成指標也分別為2000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表明微觀經濟主體對經濟運行的信心明顯增強。近期,波蘭等中東歐10個國家加入歐盟,原成員國將面臨一定的資本外流和工資下降壓力,整體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可能會受影響,但由于新成員國經濟增長相對較快,也會給歐盟經濟帶來新的活力。俄羅斯經濟將繼續較快增長。政權比較穩定,經濟改革不斷推進,以及原油價格繼續處于相對高位,這些都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
日本經濟進一步復蘇。從當前情況看,日本經濟回升的動力仍主要來自出口和工業生產。日本出口在今年一季度達到14.5兆日元(約合1320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增長了12%。由于日本企業效益得到改善,企業經營情況出現好轉,破產企業連續減少,這對設備投資的增長是有利的。目前,消費尚未擺脫頹勢,物價跌幅雖有所回落,但通貨緊縮狀況仍未完全消除。但總的來看,全年日本經濟有望繼續保持良好態勢。與此同時,其他亞洲國家,如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經濟也將在出口的帶動下保持較快的增長。
應該說,目前世界經濟的繼續回升具備一定的條件。首先,伊拉克戰爭、非典疫情等嚴重影響世界經濟復蘇的風險已基本緩和,壓抑許久的投資者信心和消費者信心明顯回升,投資和消費活動重新趨于活躍,經濟復蘇的動力不斷增強。其次,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政策條件大都處于多年來十分寬松的時期,都將繼續為經濟的增長提供支撐。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主要是全球經濟復蘇依然過度依賴美國經濟增長,復蘇的基礎還不夠穩固;日本和歐元區經濟仍面臨著許多結構性障礙;主要經濟體在連續降息和大幅增加財政支出后,政策調控余地較??;國際石油價格持續處于多年來的高位,提高了世界范圍內的生產成本。但總體上看,全年世界經濟運行前景是樂觀的。根據世界銀行最新預計,2004年世界經濟增長3.7%,明顯高于2003年的2.6%,其中,美國、歐元區、日本經濟將分別增長4.6%、1.7%和3.1%。
二、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緩慢恢復
1.世界貿易在曲折中復蘇。當前世界貿易總量溫和擴張,2003年增長了4.7%。但從結構上看,出現了更趨不均衡的勢頭,主要表現在美國貿易逆差繼續擴大。2003年美國逆差接近5000億美元,創下新的紀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內貿易保護主義強烈抬頭,相繼出臺了大量針對主要貿易伙伴的限制措施。這在國際貿易領域引發了普遍的不安和對立情緒。最近,歐盟已開始了歷史上首次針對美國的貿易制裁,相關懲罰措施主要是對美國商品征收5%的額外關稅。如果這種限制措施進一步升級為大范圍的貿易戰,將對2004年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國際貿易領域另一件重要事件是坎昆會議的不歡而散。在此次會議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以農產品貿易為核心的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對立,導致了旨在推動世貿組織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的磋商破裂,給全球貿易發展蒙上了陰影。不過,從世界經濟運行情況看,經濟增長水平的提高對貿易的擴大是有利的,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加快將帶動整個國際市場需求的恢復。據聯合國預測,2004年世界貿易量將增長7.5%,高于上年的4.5%的增幅。
2.國際投資情況將逐步好轉。2000年以來,由于世界經濟增長放慢、股市價格縮水、公司利潤下降等,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持續減少,到2002年跌至6510億美元,比歷史最高水平幾乎減少了50%。進入2003年以來,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減少的勢頭有所緩解,雖然全年跨國直接投資水平仍處于低位,但資本流動在亞太等局部地區重新趨于活躍。從2003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流向看,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美國大幅度增加,流出略有減少,歐元區和日本外國直接投資流入流出均大幅減少。由于國際投資流向與經濟增長水平相關度較高,估計2004年流入美國的資本仍將增加,日本、歐洲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將有所增強。
3.國際金融市場動蕩頻繁。(1)外匯市場。近兩年,外匯市場發生了重大的結構調整。美元強勢貨幣地位大為削弱;歐元穩步升值,受到匯市投資者的普遍關注;日元對美元呈現穩步攀升趨勢,在日本央行的再三干預下仍頑強挺升,成為匯市次強貨幣。這種結構調整過程在2003年發展得如火如茶并延續到2004年初。但從2004年情況分析,美元繼續下跌的空間有限。經過較長時間的下跌,美元當前匯價已比較充分地釋放了下跌的風險。而且,隨著美國實體經濟復蘇的基礎不斷穩固,美元匯價已初步止跌,下一步回穩的可能性較大;而歐元和日元得益于經濟基本面的支持,也不至于出現明顯的下跌,國際匯市整體上可能將處于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2)股票市場。全球股市在2003年完成了由弱到強的轉變,全球股市的漲幅是近年來較大的一年。道·瓊斯指數上漲約20%,納斯達克指數上漲約40%,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10%,法蘭克福dax指數上漲約30%,日經指數上漲近20%,香港恒生指數上漲約30%。這樣大的漲幅同時也意味著,在經濟正常增長的情況下,2004年很難再重現相同的漲幅。但從經濟的基本面來看,2004年的國際股市還是謹慎樂觀的。
三、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愈加緊密,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影響到國內經濟的多個方面。當前國際經濟變化趨勢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有利有弊,但總體上看利大于弊。
1.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需求增長,進出口貿易恢復,有利于我國外貿出口的增長。今年一季度,我國對美國、歐盟、日本、香港、東盟等國家和地區出口均增長很快,增幅分別達到34.5%、41.7%、23.4%、29%和31.9%。由于強勢美元地位改變后,2004年美元可能在一個相對低價區域波動,因此我國的貿易條件仍將相對有利。另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國際貿易的擴大帶來較為嚴重的障礙,我國外貿出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今年一季度,國外對我發起11例反傾銷、保障措施等調查,涉案金額3.3億美元,特別是一些國家在特別保障條例下專門針對我國商品設立了一些非關稅壁壘,將增加我國出口快速增長的難度,這種趨勢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2.對我國利用外資的影響。當前國際直接投資重新趨于活躍,跨國購并仍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導方式,我國在此方面已出臺了相關的條例,對于吸引國際購并資本將有促進作用。境外股本融資的形勢也相對樂觀。全球股市在止跌轉升后,融資氣氛已明顯好轉。這對我國企業在海外上市和發行股票融資比較有利。2003年,“中國人壽”在美國和香港股市同時上市,募集資金達到35億美元。2004年國內多家大型國有企業均有意抓住當前國際資本市場的有利時機,赴境外融資。另外,美元貶值使歐元區和日本的投資商在我國境內采購投資品和雇傭員工的價格降低,這些也將增強我國市場對外商的吸引力。然而,隨著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水平的提高,將吸引國際主流資本的流入,我國利用外資也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3.其他方面的影響。由于美元對主要貨幣匯價大幅下跌,人民幣也面臨升值壓力。雖然2004年美元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依然沒有消除。近年來,美聯儲連續大幅度下調美元利率,并引發其他國家跟進降息,世界主要經濟體利率處于低位,對于我國通過調整人民幣利率調控經濟運行也有一定的影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石油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論文關鍵詞:經濟發展 擴大內需
論文摘要:盡管受價格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我國投資實際增速有所下降,但投資需求持續增長的潛力仍然很大,投資增長的長期動力沒有因為短期調整而明顯衰減,因此不會出現投資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
當前經濟形勢的概述
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不斷擴大與蔓延,已經對我國的當前經濟形成了明顯的影響與沖擊,特別是對外進出口貿易造成的影響是最為突出的,外銷產品不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大幅度的減少,受成本激增、外部需求減弱、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中國部分以出口為主的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加大,一些中小企業面臨停產甚至倒閉的困境,原油、鋼鐵、水泥等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下降。但是,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與趨勢還是被各國所看好。首先,雖然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困難,但是我國的經濟發展趨勢還是一直保持向上的。其次,我國政府積極地進行宏觀調控,積極穩妥的推進中西部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開拓國內市場、及時的調整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以此來拉動我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再次,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盡快改變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第三,積極采取相關優惠措施,以資金來支持,加大大學生就業,確保就業率穩步上升。就總體而言,中國經濟的增長只不過速度緩慢了而已,但對世界經濟早日走出困境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與影響。
國際環境現狀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中國的外匯儲備盤踞世界首位,多數用于對美國的投資(包括持有美國的國債),國際經濟形式的下滑,人民幣被迫不斷升值,使我國的外匯儲備縮水近四成;全球市場萎靡及各國的保護政策以及國際市場的疲軟,使我國的產品出口大幅度的下降。
國內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1、經濟社會生活的現象層面上看,現在最突出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問題日益突出。一些基本的自然資源短缺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最近幾年一些可貿易資源因為中國需求量的急劇增長,把全世界的價格都抬上去了;至于一些不可貿易的資源,比如石油,則出現了供應短缺甚至造成了社會生活的困難。另外一個突出問題,是社會環境的惡化。其中最嚴重的問題,一個是腐敗的蔓延,另一個是貧富差距擴大。這些,都滲透目前社會經濟生活中。
2、從宏觀經濟的深層結構看,問題的發生可以歸結為內外兩個方面的失衡。內部失衡的主要表現是投資和消費的失衡--過度投資而消費不足。
3、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在宏觀經濟上的集中表現,是貨幣的過量供應或流動性泛濫,而貨幣的過量供應又必然導致房地產、股票、收藏品等資產泡沫的形成或通貨膨脹,即消費物價指數(cpi)的上升,或二者兼而有之。
從中長期的觀點看,這一問題的危險還在于,它會使我們的金融體系變得非常脆弱,當遇到外部或者內部沖擊的時候,就會出現嚴重的系統性風險。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經經歷過高成長的時期,成就了所謂“東亞奇跡”。但是,它們大多數都因為內外失衡的處理不當,而沒有逃脫金融系統的危機,以致損失了幾年、十幾年的時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們必須盡力地防止出現這樣的問題,防止我們大好的經濟成長形勢出現逆轉。
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
1、我國市場潛力依舊很大 經濟持續增長可期望。
盡管受價格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我國投資實際增速有所下降,但投資需求持續增長的潛力仍然很大,投資增長的長期動力沒有因為短期調整而明顯衰減,因此不會出現投資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一方面,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同時,新農村建設、中西部大開發建設正在積極穩步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轉移的步伐不斷加快。另一方面,當前我國地區差距和城鄉差距依然很大,為保證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的較快發展,保持較高的投資增長率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2、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與政策的扶持。
節能減排、扶持農業、災后重建等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比如,我國將籌集約1萬億元資金用于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同時,近期國務院又出臺了十項政策措施,目標直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從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到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從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到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再到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等等這些投資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擴大內需,對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拉動作用。
3、我國現存勞動力資源豐富,高科技人才不斷的涌現使產品生產成本降低,生產周期縮短,提高經濟效益。提高了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開拓占領世界市場提供了前提條件。
從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態勢看,中國經濟的內生機制與內在發展潛力明顯。目前受影響的,多是一些出口加工貿易企業及相關行業。隨著相關行業因應世界經濟形勢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因應國家出臺的這些措施及時調整發展方向,所受的不利影響或將加速消除。增速保持平穩,符合調控預期,最新數字顯示,2008年1至8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為84920億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27.4%。與2007年同期相比,增速加快了0.7個百分點。 綜觀今年以來各月增長情況,投資月度增速基本保持在25%左右,投資增速呈加快趨勢。隨著十項政策措施的調整和實施,中國經濟的活力、發展的動力將在投資與消費的推動中進一步顯現。
一、我國當前經濟形勢
當前歐美經濟正在經歷新一輪的持續動蕩,對于處在復蘇中的全球經濟形成了極大的沖擊,受此影響,我國經濟不會獨善其身,未來的經濟運行充滿變數。
首先,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外需市場慘淡、內需依舊不足,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短期內未可奏效,必將拖累已經極大融入經濟全球化的中國經濟。換而言之,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實質性發生變化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的未來運行充滿變數。
其次,由于通貨膨脹的拉動和成本上升因素的推動,我國物價上漲勢頭明顯,不僅在短期內難以得到緩解,從長期來看,他們可能會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居高不下,從而與以收入矛盾為代表的各種社會矛盾相交織,造成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換而言之,在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上漲之間,物價上漲將是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
最后,在經歷了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擴大公共投資的拉動經濟操作后,其對中國經濟結構的負作用已經逐漸凸顯。鑒于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轟炸,經濟結構的不平衡時中國被拖入國際金融危機中的根本原因。無論是全球經濟還是中國經濟,解決經濟結構不平衡的問題,絕非短期內所能奏效的事情。因此,在我國面臨低迷的外部經濟環境以及國內傳統經濟結構難以為繼的壓力下,在經濟的穩定增長和經濟結構調整兩大目標之間,我們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二、積極穩健的財政政策
在全面評估當前外部經濟環境以及內部經濟結構的基礎上,中央做出了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決議。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已經實質性發生變化的背景下,即便仍舊維持著名義上的“積極加穩健”的經濟格局,如今,其實質性內容也應當做出相應的調整。
首先,當前預調和微調是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其對經濟擴張性的操作可相對從緩。我們尚不需要如2008年和2009年那樣大規模擴張性的操作,如今經濟形勢不宜于反應過度。
其次,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已經發生復雜性的變化,但是不足以改變2011年來的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換而言之,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在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上漲之間,穩定物價水平應作為我們的首要任務。
最后,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轟炸下,即便我國經濟下滑勢頭有所顯現,宏觀經濟政策著重在刺激的力度,其擴張性操作也必須著眼于精細化,即在經濟穩定增長和經濟結構調整之間尋求平衡。也就是說,不能以犧牲經濟結構調整目標為代價穩定經濟的發展勢頭。
三、結構性減稅與改善民生
迄今為止,結構性減稅是來自官方的正式提法。自2008年的這一輪國際金融危機,使得結構性減稅由積極財政政策的配角轉為主角,在反危機的實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顯而易見,在變身主角的今天,結構性減稅有別于全面性減稅。其特點在于:一方面要通過減稅,減輕居民和企業的稅收負擔;另一方面,減稅與增稅并行,優化整個稅收收入結構。也正是由于這樣的認識,在實施的中國“十二五”規劃綱要第四十七章第三節中,寫入“按照優化稅制結構、公平稅收負擔、規范分配關系、完善稅權配置的原則,健全稅制體系,加強稅收法制建設”這樣一段話。
在中國現行的稅制結構下,流轉稅或間接稅的稅制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其中增值稅所占比重最大,是全部稅收收入的37.75%。鑒于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的需要,增值稅無疑應當作為結構性減稅的主要對象。作為中國第一大稅種的增值稅,它的變化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試點并逐步向全國推廣的過程中,不僅是增值稅,其他稅種都會迎來一場降低稅負水平并進一步完善稅收制度的改革。
鑒于當前積極和穩健的財政政策,穩定物價水平仍是我們的的重中之重。并鑒于穩定經濟的增長和調節經濟結構兩大目標,增加財政支出的重心地帶,也應當鎖定改善民生,切實辦好有關民生的大事。
具體而言,有關增加財政支出的安排,除了繼續著眼于優化投資結構外,要把通過一系列改善民生為主要線索的支出項目及其規模的增加,來拉動消費需求,作為當前最為重要的工作。其中,比較重要的項目有:支持實行最低工資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勞動報酬;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積極落實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提高城鄉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設等等。
可以預期,以增值稅為重心的結構性減稅及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增加支出的操作,將有可能在2012年走出一條與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相契合、同整個宏觀經濟布局相協調的經濟發展之路。
摘要:改革開放50年,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個速度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僅僅三十年的時間,中國完成了從農業到工業再到信息化的轉變。伴隨著這種轉變,各種矛盾和問題也呈現了紛繁復雜和急劇變化的趨勢。特別是本世紀以來,社會各界尤其對貪污腐敗的討錢之聲越來越高,作為檢察機關查辦的貪污腐敗案件的也越來越多,這一方面說明民眾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很高,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打擊力度也越來越大,是對檢察機關工作的肯定,同時也是鞭策。這就要求我們要研究新的經濟形勢下貪腐現象的新的特點,同時制訂出新的對策。
關鍵詞:貪腐現象;經濟形勢;案件
先看幾起案件。
第一組。
08年7月原福建省福州市福田區沙頭街道辦事處的報帳員張麗萍因在03年10月到2007年7月間以篡改單據等手法貪污單位現金886萬多元被判刑。
同月,曾任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原副院長肖云良因貪污、受賄共計152萬余元被市二中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8年。并處沒收24萬元個人財產。
同月,曾于2007年2—7月任陜西省旬陽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原會計曾詩平利用職務之便套取合作醫療基金61萬余元被旬陽縣法院以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
第二組。
內蒙古赤峰市原市長徐國元任職6年斂財3200萬元,月均44.44萬元;北京市海淀區原區長周良洛受賄1600多萬;山西臨汾副市長苗元禮受賄7000萬元;據檢察機關和法院查明,重慶巫山區原交通局局長晏大彬任職6年貪污2226萬,陜西省高速集團原董事長陳雙全受賄1700多萬,晉煤集團原供應處處長孫水有2000多萬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南寧市政管理局原局長受賄2600余萬元,山西貧困縣縣長崔保紅五年斂財近1000萬,廣西貴港市委秘書長高二剛夫妻貪污千萬元。
第三組。
2009年4月,原海南省??谑幸巹澗种鞴芡恋匾巹澒芾砑皩徟母本珠L陳立奇被海南省第一中級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司法機關查明他在2002—2008年6月任職期間,先后收受江蘇南通金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11家單位賄賂130萬。而逸11家單位無一例外全是房地產公司。
09年7月,分管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原副主任盧錦洪被起訴。同月,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副書記鄭敏華因在任開發區經濟發展總公司副總經理期間憑借主管單位基建項目的權力收受房地產商、工頭賄賂20萬被起訴,貴州省遵義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蔣永因在任市總工會主席期間收受開發商賄賂58萬被判刑11年;貴州省環保局原機關黨委書記王茂敏因在任普安縣領導期間收受普安青山電力公司及普安普天大道工程開發商賄賂101萬元獲刑10年;貴州金苑集團股份公司原監事會主席何卿華因在任省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經理期間為土地開發商攬接項目受賄436萬元獲刑14年。
第四組。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建設局局長周廣玉在泰安市是個派頭很大的人。他自己擁有18家公司,領域涉及房地產、典當、工程監理、擔保、制藥等五大行業。所以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公司掙的錢已蠻夠我花的了,公家的錢、單位的錢我不會用一分。但就是這么個“廉政模范”突然被檢察機關查明受賄691萬、貪污31萬、挪用公款1100萬元,并因此被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有報道說在鄭州市須水鎮西崗區經濟適用房被開發商建別墅、上海閔行區梅隴鎮在建的商品房倒塌事件中都見到政府官員的影子。鄭州開發商大股東的丈夫曾是鄭州國土局的領導,二股東的丈夫是項目所在區的警察;上海開發商的股東有許多是當地政府的官員,甚至是負責房地產事宜的官員。(據新華網)
以上四組案(事)件都是最近三年內發生的。最遠的是07年,最近的是09年7月。從中我們可以至少梳理總結出當前新的經濟形勢下出現的貪腐事件的一些新特點、新動向。
一是從貪腐對象年齡和職權上看,低職低齡化趨勢明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紀最初的幾年,“49”、“59”現象突出,一些將要離開領導崗位的人為了自己有一個“幸福寬裕的晚年”在“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思想指導下,大肆貪污索賄,結果晚節不保。但從以上案件我們可以看出,沒有級別的單位報帳員在短短四年間貪污800多萬時僅有31歲,股級干部曾詩平幾個月把61萬元裝進腰包時剛過完36歲生日,夢想著自己成為“億萬富豪”的科級局長周廣玉也僅僅48歲。
二是從貪腐數額上看越來越大。1933年根據當時臨時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頒布的《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26號訓令,貪污500元的蘇區中央政府科長謝步升被槍斃。1983年1月,廣東省海豐縣縣委書記王仲被執行死刑,他貪污了6.9萬元。2000年,成克杰貪污受賄2000萬被判死刑。從此在司法機關查辦的案件中涉及到千萬以上的就司空見慣了。有人說,現在的貪官已進入“千萬級時代”,話雖有點絕,但也是事實。據中新網報道,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國土局局長蔣亞平甚至貪污斂財過億,從而使自己成為當前全國貪污最多,職別最低的貪官“冠軍”。
三是從貪腐行為發生的領域來看,不僅原來的“重災區”如房地產開發、道路工程建設、土地管理等領域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外,在其他領域也呈多發態勢。著名學者任建明在08年2月份的《寮望》周刊上曾撰文指出:工程建設、土地管理領域發生的案件近5年比五年前增長了61.3%。不僅如此,“傳統上,人們都只關注政府和公共權力的腐敗,而近些年,腐敗已經在非政府公共部門,包括高校和醫療系統,私營部門(市場及企業領域)以及社會各個領域流行和蔓延”?!爸醒氩扇〉囊幌盗懈纳泼裆捻椖恐械母瘮⌒袨橐灿性鰺o減,比如教育、新農合、勞動保障等等”。以上的幾起案件也明顯地印證了這個觀點。如果說“有工程的地方就有腐敗”,是一種坊間傳說的話,有關網上的“房地產、教育、醫療的嚴重腐敗已是壓在人民群眾頭上的新三座大山”的說法就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了。
四是從貪腐手法上看,越來越隱蔽。改革開放初期“雙軌制”的實行“造就”了一大批在計劃價格和市場價格之間鉆空子的掮客,經濟領域的腐敗也因此而產生。上世紀末在反腐領域產生了一個新的名詞叫“權力尋租”,起因就是國家全面實行了市場經濟,在傳統產品價格方面沒有了“簽字權”的各級審批者們紛紛轉變了自己的態度,但“傍大款”沒有流行多長時間就成了過街的老鼠。身為當時岱岳區房產局局長的周廣玉就是“先知先覺”者,他在1999年就成立了自己的房地產開發公司,此后一口氣成立了18個公司。他把貪污受賄來的資金投入到這些公司中,然后以自己的身份為依托“拓展”公司業務(鳳凰網09年6月2日)。
無論有人說這是“洗錢”的一種方式,還是鄭州別墅案的背后的影子、上海閔行區倒塌樓房背后的影子都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新動向。至于那些區縣委書記的車補問題引起的民憤是制度的問題還是其他的什么就留待以后讓事實說話吧。
有鑒如此,在當前新的經濟形勢下我認為反貪腐工作重點要在不同層面上做好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立法層面抓好監督制度的建設?!皼]有監督的權力必然產生腐敗”。這是在現代經濟社會被證明了真理。無論是單位的報帳員還是身居中央的國級干部,只要他失去了監督,就會為所欲為。在市場經濟體制內,“資本的目的就是尋找最大的利潤”(馬克思語),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的孫立平教授認為“當今社會生活的復雜化使得許過去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今天變得蒼白無力,其結果就是權力失控。所謂權力失控,既是權力成為一種外部無法約束,內部也無法約束的力量”。類似上面提到的福建省福州市沙頭街道辦事處報帳員張麗萍判刑之后的“要是早點審計就好了”的哀嘆雖有點倒打一耙的意思,但如若政府能把對官員的日常監督納入到正常的軌道上來,這種“受埋怨”的詞會少聽到一些。具體的就是應盡快出臺公職人員個人財產公開申報制度,因為“任何貪官污吏要貪贓枉法,不管什么形式,最后都會變成家庭財產”(王明高《科學制度反腐》),在這個制度中特別需強調的是公開的廣泛性,不能僅僅限于本單位或者本部門甚至讓辦公室填好了規定的表格直接送“有關部門存檔”了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網上調侃的“你們假裝申報,我們認真審查”的尷尬。
二是在司法檢察層面上首先要加大對腐敗分子的處罰、追逃和贓款贓物的追繳力度,不讓腐敗分子在經濟、政治、社會上得到任何好處,通過讓貪官自己自己感受搞腐敗的高成本、高風臉,以支持長期的反腐敗的長期進行。其次是加大大要案的偵破力度。“擒賊先擒王”,一個地方每破獲一個大案要案,就可震動、教育一大批人,社會效果也會很好。第三是注意總結查辦案件的工作經驗,尤其要注意案件線索的收集整理,不僅要注重日常工作的檢察、群眾的來信來訪,網上的消息也應認真甄別。有條件的地方不妨成立專門的案件研究室,對檢察工作的對象、領域、信包的收集重點研究,給領導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
三是在社會層面上,傳統媒體、網絡應發揮自己的優勢,發揮監督作用。在這個意義上,政府應該首先走在前面,不僅要倡導“領導干部應習慣在輿論監督下工作”(《求是》2009年第14期署名文章),更主要的是要制訂制度,讓民間反腐有一個制度化的出口——目前以網絡為平臺的民間反腐以其快捷、高效且廉價的優勢開辟了反腐新渠道,但這種形式也暴露了許多問題,政府要做的不是禁止,而是保護。有關專家指出,給民間反腐一個制度化的出口,必然是我國下一階段反腐斗爭一個躲不開的重要命題。
當前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化的時代,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成功融入世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貿易體,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不斷擴大。因此,充分認識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已經是我們的時代主題,更是提升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必備知識。
在講授《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課程的過程中,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國際經濟的迅猛發展和變化,以及深入了解國際經貿環境以及相關的國際事務對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性和意義。
當前世界處于一個較為動蕩的時期,始于2008下半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還沒有結束,其影響仍然繼續發展深化,這種形勢對我國的經濟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目前全球的經濟形勢可以總結為如下幾點:
一、世界經濟總體保持復蘇勢頭,但復蘇進程不容樂觀
在金融危機爆發后,包括美國、歐盟、中國等在內的各主要經濟體都采取了較大規模的經濟救援措施,這些措施總體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扭轉了經濟繼續下滑的危勢,使得全球經濟基本上轉入復蘇或恢復性增長的局面。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整個進程中,各國情況差別很大,形勢不夠均衡,新興經濟體整體表現良好,恢復勢頭明顯,而美歐等傳統發達經濟體則問題較多,進展緩慢。
二、經濟危機爆發后的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使未來的世界經濟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經濟始終停滯不前,使世界經濟也很難迅速恢復。在本次經濟危機中,美國金融業的問題集中爆發出來,特別是過于龐大而又疏于監管的虛擬經濟飽受批評。因此,美國也提出要改進經濟模式,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基本上都放在了新能源等領域,但是這些是不是能夠提供長期的增長動力還有待觀察。
另一個重要的經濟體歐盟,在本次危機中的表現也差強人意,自2010年以來又發生了嚴重的主權債務危機,希臘、意大利等國深陷其中,至今沒有明顯好轉,嚴重拖累了歐元區和歐盟的經濟復蘇和增長,使世界經濟的前景也暗淡了下來。
中國在過去的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濟一直高速增長,取得了巨大成就,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但是,目前的中國經濟也存在一些問題,也面臨改革經濟增長模式的艱巨任務,而經濟危機的爆發和發展顯然為我們的調整增加了難度和風險。
三、經濟危機爆發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使國際貿易的發展受到不利影響
本次經濟危機使國際貿易遭受到嚴重打擊,2009年全球貿易額出現20%的下滑,是二次大戰結束以來的最大降幅。當前,有些國家出于保護本國國內經濟的目的,不斷打壓進口產品,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明顯升溫,各國間貿易摩擦也不斷增加。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這種傾向是非常危險的,各國已經形成的一些經濟聯系將受到損害,不利于各國和世界經濟的恢復。
四、氣候變化和能源資源問題更加突出,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制約進一步增大
未來一個時期,氣候變化和能源資源價格有可能進一步上漲,對全球經濟發展可能的制約將進一步加強。
那么這種國際經貿環境對我國有什么影響呢?
首先,經濟全球化將進一步深化,對我國仍然是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1、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有利于我國充分利用巨大的國際市場擴大和穩定出口,為我國更多企業開創適銷的外部環境;2、是有利于我國繼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人才和管理經驗,加速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其次,綠色產業在經歷經濟危機后迅速在全球興起,為我國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契機。這些綠色產業基本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只要我國抓住機遇,迎頭趕上,就可以與新一輪全球產業調整步伐一致,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而且也可以從中培育出自己的新產業和新企業。
第三,世界經濟的復蘇和恢復進一步突顯出我國擴大內需的緊迫性。目前世界主要經濟提復蘇普遍緩慢曲折,造成需求增長緩慢,使我國出口增長受到外需制約的境況短期內不會得到徹底緩解;同時,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面臨的貿易保護措施呈現明顯增多態勢,因此,要繼續保持我國經濟平穩發展,就必須努力擴大國內需求,增強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以上這些國際經濟形勢對我國造成的影響將不是短期和暫時的,它們會對我國的眾多經濟領域的未來帶來一定不確定性,自然會對眾多大學生的學習、就業產生影響。而現實是,很多學生對這些知識大多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對外部世界非常缺乏了解和理解,造成了與大時代、大環境的脫節,比如,不少學生對我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貿易體、我國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國,以及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等問題都不清楚,更談不上根據這些分析未來的中國和世界來幫助他們把握自己的未來了。這種情況如果持續發展下去,對于學生正確認知各種社會現象、辨明不同的觀點以及在各種問題上做出合理選擇都是十分不利的。
在實踐中,我體會到學生對國際政治經濟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他們渴望了解中國、了解世界以及中國與世界的關系。通過學習和實踐,學生看問題的視角越來越新穎、越來越全面,認識問題的態度也成熟起來,不再是無知無覺或者人云亦云,進而能夠做出非常理性的判斷。例如,近兩年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充分暴露出歐洲經濟模式的長期問題,通過我和學生的共同探討,學生對歐洲的經濟形勢有了非常清醒的認識。而歐洲是我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對歐洲經濟形勢的正確認識,對學生正確理解我國經濟形勢也非常有利,很多學生都開始關注歐洲與我國在經濟上的互動,以及歐洲的發展變化對我國經濟形勢、特別是就業形勢的影響。學生的這些變化顯然是日趨成熟、理性的表現,也是全面發展成長所必須的。今后,我會在教學中繼續探索,努力把真實的世界和已經融入世界的真實的中國介紹給我們的學生。
一、家具生產企業財務風險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由于金融危機導致全球失業率不同程度上升,嚴重打擊了消費者信心,市場需求下降,導致家具生產企業的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額明顯下降,企業財務風險增加。2008年中國家具出口下降1.27%, 這是多年來中國家具出口的首次負增長,其中,中國家具主要的進口國家和地區如美國、香港、英國等的家具出口額分別下降2.7%、9.5%和2.1%。中國家具生產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雖然在多年的出口經營中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但主要依靠價格優勢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競爭,由于金融危機帶來的美元疲軟和人民幣升值,以及原材料、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使得中國木質家具出口成本增加,價格優勢逐漸消退。國外采購商為了壓低成本,開始將目光轉向價格更加低廉的越南、柬埔寨、泰國等東南亞的家具生產商,將大批訂單開始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家具出口下降導致家具生產企業財務風險上升,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危機使得國際家具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為吸引境外消費者,國內家具生產企業擴大信用銷售,延長貨款回籠時間,資金周轉緩慢;二是金融危機導致國際金融市場資金流動性不足,使我國家具出口形成的應收賬款發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壞賬金額增加;三是人民幣持續的升值壓力,一定程度導致家具生產企業應收賬款等外幣資產相對貶值。
(二)內部因素 家具生產企業的財務風險除了企業外部因素影響之外,還與企業內部自身因素有關,如企業定位不準確、風險意識不強、財務管理水平低、資本結構不合理等。
(1)企業定位不準確。我國家具生產企業均為民營企業,且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大都技術出身,缺乏經營管理經驗,憑經驗決策及主觀臆斷的現象比較普遍,對企業缺乏正確認識。沒有分析企業所處的環境,不能識別企業的優勢和劣勢,企業的經營理念、發展規劃及經營方針等企業定位方面存在許多問題。
(2)財務風險意識淡薄。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財務風險。在實際工作中,經營管理者缺乏財務風險意識,只注重企業資金安全,沒有科學的理財觀念,忽略企業理財重要性。最突出的表現有兩方面:一是沒有領會資金時間價值、風險和報酬權衡、投資分散化及資本市場有效等基本財務管理原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不明確;二是存在重會計核算輕財務管理的現象,企業財務預測、財務控制、財務分析及財務評價等工作很欠缺,只是被動反映企業會計信息,沒有利用企業會計信息為企業決策服務。
(3)財務管理水平低。我國大多數家具生產企業都是民營企業,經營規模較小,存在所有者與經營者統一、所有者不重視財務管理,企業一切重大決策都是由所有者自己決定,沒有經過財務決策過程,使財務管理失去應有的地位和作用。認為財務管理主要記錄企業經濟活動內容,反映會計信息、應付稅務部門的手段,與會計核算作用等同,不能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資產管理、財務監督,財務預算、財務決策上的功能。另外,家具生產企業普遍缺乏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不能準確理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內容以及財務管理的原則,難以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
(4)資本結構不合理。我國家具生產企業為了追究經濟效益,普遍存在資本結構不合理的現象。第一,企業資產負債率偏高。由于企業負債過多,企業利息負擔重,影響企業盈利水平,同時,降低企業償債能力,可能因短期償債能力差而導致企業破產的風險。第二,風險型資本結構不合理。風險型資本結構是指流動負債不僅用于滿足企業流動資產的資金需要,還用于滿足部分長期資產的資金需要,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不匹配。風險型資本雖然為企業降低籌資成本,提高企業盈利水平,但是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加大,一旦市場發生變動或意外事件發生,就可能引起企業資金周轉不靈而陷入財務困境,甚至出現“黑字破產”的情況。
二、家具生產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一)調整企業發展戰略 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調整企業發展戰略是家具生產企業度過經濟寒冬,保持生命力的必要手段。大部分家具生產企業采取成本領先戰略,以低附加值和低技術含量來占領市場。低成本優勢是建立在低的人工成本、被忽略的環境成本和社會責任成本的基礎上的,這部分隱性成本會使企業面臨更多的貿易壁壘,而且有可能會刺激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因此,長期處于價值鏈的低端的中國家具生產企業難以做大做強。家具生產企業要突破這種低盈利生產模式必須實行戰略調整,增加科技投入,延長價值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實力較好的家具生產企業可以選擇差異化戰略和細分市場戰略。實行差異化戰略時,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質量優勢和品牌影響力來占領國內、國際市場;實行細分市場戰略則要具備良好的環境敏感性,充分的市場的調研,以及對機會的把握。此外,企業總體戰略的實現需要有財務戰略作支撐,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相互匹配,充分發揮企業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協同效果,有效控制企業的風險。
(二)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主要是通過財務風險指標體系,對企業實際財務運行數據進行預測分析,及時向管理層及有關方面發出風險預警,以便采取應對措施的一種機制。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預知財務風險的征兆,當可能危害企業財務狀況的關鍵因素出現時,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就能發出警告,以提醒管理層及早采取對策以減少財務損失。根據目前家具生產企業財務報表及其他財務資料重點分析家具生產企業償債能力指標和現金流量指標,如表1所示。當家具生產企業財務指標超過預警區域范圍應及時采取措施調整企業財務狀況,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等級。
(三)提高財務決策水平 提高企業財務決策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引進會計專業能力強的財務人員,加強培訓和會計繼續教育,提高財務人員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財務監督、財務決策等方面的能力。第二,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嚴格執行會計法律和會計準則規定,客觀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避免會計信息失真導致決策失誤。第三,重視籌資決策。根據企業競爭能力準確預測銷售情況,確定企業合理的資金需求量,權衡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和風險,選擇合適的籌資方式。第四,控制投資風險。對企業所有投資項目,必須進行項目可行性分析,只有凈現值大于零或投資報酬率高于企業資本成本的項目才能作為備選方案。第五,加強營運資金管理。營運資產管理重點是加強現金、應收款項和存貨的管理。確定企業最佳現金持有量,充分利用企業現金資產;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控制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通過存貨模型確定企業存貨經濟批量,降低企業存貨成本。
(四)加強財務控制 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完整的財務控制體系有助于家具生產企業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第一,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有助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保障企業財產物質安全完整。第二,重視預算管理。制定科學的預算編制計劃,合理配置企業資源,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第三,加強內部審計。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再監督,保障財務管理制度的正確執行和會計信息質量。
(五)優化資本結構 合理的資本結構可以降低財務風險,家具生產企業應當從資本屬性結構和資本期限結構兩個方面進行優化,第一,優化資本屬性結構。家具生產企業在進行融資過程中,需要權衡財務風險和資金成本,確定企業最優資本結構。企業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資產規模、融資渠道等因素,嚴格控制財務風險,不斷優化資本結構,逐漸提高償債能力。第二,優化資本期間結構。合理組織企業不同籌資渠道的時間安排,保持企業資本結構與資產結構相匹配,保證企業正常的現金流量,防止出現支付困難的現象。
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滯后于生產的社會化程度。工農(城鄉)、區域、產業、產品四個層次的結構性矛盾因改革動力不足轉化緩慢、時有徘徊。而當前的經濟運行,從發展的需要看問題,形勢是相當好的。宏觀經濟運行指標的走低,從四個層次矛盾看既是阻力又是動力。我們應順其勢,借其力,加速四大結構調整,靠發展提高運行質量,以運行推動發展,避免逆調節措施干擾市場機制的正常發揮。只要我們抓住實質經濟發展、抓住運行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采取治本的措施,我國經濟不僅能保持目前相當好的運行態勢,而且必將迎來發展態勢的根本好轉。
(一)、宏觀經濟運行走勢將好于上年
2000年中國國民經濟運行仍將處于與1999年相同的發展階段上。從發展趨勢上看與1999年沒有大的區別,幾個結構性矛盾將略有緩和。發展思路沒有大的調整,或雖有思路調整,具體措施一時難以到位,人們可以感到發展的制約因素在變化,但實質變化尚不顯著,可能在“十五”末期,局面能有根本改觀。而2000年經濟運行的態勢,人們可能感覺比去年更為艱難,而實際走勢卻可好于去年。
一、城市化將是經濟發展運行中一股給人以信心的新的現實推動力。
當前,農產品實際市場價格在下降,農業剩余勞動力增多,農民收入指標走低,城鄉收入和消費差距擴大,這是解決第一層次矛盾即國民經濟主要矛盾的動力。1999年城市工業品剩余積壓減少緩慢和農村居民收入低消費水平低的局面將延續到2000年以后。市場的壓力動力都在加大,要求加速城市化的進程。從擴大內需出發,為緩解城鄉收入消費差距的矛盾,人們也不得不把加速城市化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況且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領導已經從規律上認識到城市化的本質意義,正在制定科學的城市化發展戰略。這種戰略是把城市化作為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生活方式現代化的一個過程來考慮的。抓住人口城市化這個主要矛盾,其他幾個層次的矛盾將隨之解決。因此估計2000年一些地區城市化進程將加快,因而將釋放出國民經濟增長的相當能量,推動gdp增長加速。去年gdp增長7.1%,2000年經濟增長速度有可能超過1999年。
二、區域結構調整將有新的氣象 內需將進一步擴大。
近幾年區域同構帶來的內需不足,市場狹小,已引起國人足夠重視。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產品剩余居高不下,但企業效益下滑之勢在1999年下半年已有改觀,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市場銷售相對平穩,運行質量明顯提高。這說明市場自調節的力量迫使區域、產業、產品結構逐步調整,各行各業、各個階層都經受了痛苦的磨練,市場觀念更加成熟,為2000年經濟的發展運行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目前各級政府都在總結“九五”經驗,積極制訂“十五”計劃和到2010年中長期規劃。這項跨世紀的發展規劃工程,將使各級政府官員和各界人士對國民經濟發展和運行規律的認識上一個新的臺階,必將引起發展觀的革命,從而使2000年的年度計劃將會更加符合經濟發展的實際,各級政府在制訂區域經濟發展計劃、規劃、戰略過程中將增加區際分工,互補共榮的自覺性,將比“八五”、“九五”時期更注意解決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更注意經濟運行的質量,自覺地使短期行為服從長遠發展的需要,因此,這將大大促進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促進各地經濟的健康發展,要素空間配置將更為合理。因此,預計2000年的國內市場將進一步拓寬,國內市場銷售將有明顯增加,內需將逐步擴大,產業結構調整的進展會比1999年順利。這將抵消海峽兩岸政治關系緊張,利用外資減少等負面作用,使gdp增長勢頭好于1999年。
三、社會保障體制改革進度加快,去年三條補貼線的提高,將在2000年產生明顯作用,成為調整居民心理預期,擴大內需的推動力。
抓住城市化就抓住了國民經濟發展的牛鼻子,而提高三條補助線,加速社會保障體制的完善,就是降低城市化的門檻,就是加速勞動力商品化,貨幣資本化的催化劑。因而2000年中國城鄉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生活方式變革的速度將有加快的態勢。利息稅的出臺、遺產稅的醞釀、國有資產運營方式的深化改革都將有利于預算內財政社會保障資金的積累和合理的使用,必將增加公民對政府社會保障功能的信賴,消費、投資的心理和社會環境都將好于1999年。
四、2000年將是中國由政治型、計劃型農業向效益型、市場型農業真正轉變的第一年,農業種植結構、經營結構的調整將是2000年農村經濟的主旋律。
20多年來農民的農業純收入增長的70%靠提高農產品價格,靠糧食生產以外的多種經營,糧食生產并沒有真正納入市場經濟體系,計劃種植、計劃收購仍然占有統治地位。糧食生產能力在整個國民經濟改革發展、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有了巨大提高,而經濟效益提高甚微,致使農民和政府財政為此兩敗俱傷。1998年、1999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負擔加重、糧食積壓、財政損失加重的嚴酷現實,迫使我們把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效益型農業提到日程上來。這將給農業生產方式帶來新的生機,新的變革。2000年從春耕開始,農業的結構調整將出現新的氣象。以效益為中心,就是以市場為中心,雖然風險增加,為此要付出一定代價,但一個農民、政府雙盈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誕生必將在總量上增加農民的收入,減少財政的損失。農業體制實質性的變革必將加快大型企業進入農業,使農業企業化的進程。自2000年始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將建立在更加堅實、協調的農業基礎之上,工農兩種生產方式的矛盾將有所緩解,發展和運行的勢頭將好于近兩年。
五、2000年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國際經貿關系走勢都會比去年好。
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正在消失,全球經濟走出緊縮低谷,我國政府近兩年成功的外交努力,開始進入收獲期。美國和歐盟不能不正視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的存在。隨著中國加入wto,合作和斗爭的天平將會偏重于合作,中國經濟發展和運行的國際環境將大大好于去年。從1999年下半年起,我國的出口回升之勢已令人矚目,2000年這個勢頭將會保持下來。去年下半年出口回升,當然有退稅增加的短期政策效益,但它畢竟為出口企業和經銷部門贏得了結構調整的時間??梢灶A見,今年即使扣除退稅的貢獻,出口也將是正向增長。1999年進口的大幅增長,客觀上也為出口創造了寬松的國際貿易環境,進口增加是內需增加的一個標志,已對國內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產生巨大壓力,我們應把壓力看做動力,借以推動結構調整,使我們的產業升級、產品換代的步伐加快。沒有這個壓力,國內區域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不能僅僅根據進出口形勢確定人民幣匯率走勢,而應該高瞻遠矚,從國家發展戰略,長期政治經濟影響上看待人民幣幣值穩定的問題。人民幣不貶值不是承擔什么國際責任,而是出于本國長期、根本利益的需要。
論文關鍵詞:經濟形勢 商業銀行 風險管理
論文摘要:自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世界經濟衰退以來,我國政府采取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等刺激經濟措施。雖然經濟刺激政策確保了我國經濟的穩定,但是其財政政策所配套的資金大部分來自于商業銀行的貸款,這加大了商業銀行的風險;其貨幣政策所增加的信貸資金并未進入實體經濟,反而推動了我國資產價格泡沫化的傾向出現,資產價格泡沫化特別是房地產價格的泡沫化也會使商業銀行的風險大量累積。在當前世界經濟走勢尚未見底、我國經濟形勢尚未回穩的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須提升其風險管理水平以應對風險的大量累積和不良資產的產生。
一、引言
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產生的沖擊,我國政府采取并實施了經濟刺激政策。在貨幣政策方面,人民銀行向市場注入的大量流動性支撐著銀行信貸的大幅增長,而大量增加的信貸資金并未進入實體經濟,反而導致了資產價格泡沫化。在世界經濟仍未見底的情況下,這種“虛熱”為我國商業銀行埋下了巨大的信貸風險隱患。在財政政策方面,財政刺激主要圍繞以政府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導向的“四萬億”方案。中央政府承諾承擔“四萬億”刺激方案支出中的29%,其余支出則主要來自銀行貸款。我國是以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結構,銀行控制了約8o%的資金,而其大多數都通過短期負債來融通長期借貸的資金需求,一旦有大量不良資產的事故發生,極有可能會引發儲戶恐慌性的擠兌行為,從而嚴重危害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與安全。在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我國政府曾要求商業銀行支持其經濟刺激政策,隨后卻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大量的不良資產。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要點應當作出調整,以應對我國的刺激經濟政策可能會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大量不良資產。
二、當前經濟形勢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影響
自2008年11月以來,我國經濟在面臨著出口疲軟、消費依然低下和市場性投資乏力等幾大不利形勢的影響下,我國政府采取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在貨幣政策方面,人民銀行放松了對銀行放貸的配額限制,并向市場注入的大量流動性以支撐商業銀行信貸的大幅增長。統計數據顯示,到2009年6月貸款增幅已上升到34.4%,環比于2008年上半年名義gdp增長的19.8% 2009年上半年的名義gdp只有3.8%。世界銀行在《中國經濟季報》中分析認為:中國銀行信貸的增長速度大大高于名義經濟指標的增長.而這就意味著風險。實際上,世行提到的風險是指目前我國信貸規??焖贁U張所帶來的增量資金并未進人實體經濟,反而進入了資本市場,推動了資產價格泡沫化。在資產價格泡沫的擴大階段,借款者抵押資產的價值上升,提高了其獲取商業銀行貸款的能力,但也擴大了銀行的風險敞口;由于資產價格泡沫化本身就是經濟“虛熱”的具體表現,其經濟基本面并未完全好轉。當有負面沖擊發生時會使資產價格泡沫處于收縮階段、甚至破裂階段時,抵押資產的價值就會急劇縮水,會導致資金借貸者大面積違約,如果形勢繼續惡化還會導致商業銀行大量不良資產的產生從而影響我國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對此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也認為:中國經濟能夠持續運行,是因為銀行被迫放貸,而這可能導致資產泡沫重現,或產生大量不良貸款。
在財政政策方面,財政刺激主要圍繞以政府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導向的“四萬億”方案。中央政府承諾承擔“四萬億”刺激方案支出中的29%,其余支出則主要來自銀行貸款。這是導致2009年前5個月商業銀行放貸激增的另一重要原因。而在刺激方案的前兩個階段,地方政府需要為中央承諾的2300億的項目提供1700億元配套資金。財政部發現到4月底為止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只到位880億元。地方政府為了彌補配套資金的不足,又必然會直接、間接地通過向商業銀行借貸而融得資金。由于地方政府直、間接融資都是天生的信貸軟約束,如果政府出現了償還風險,其債務融資極有可能轉化為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使得風險十分容易就轉移到商業銀行體系。目前,銀監會已考慮到信貸激增對銀行貸款質量的消極影響,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貸款損失風險,迫使其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上調至150%。另外,由于許多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土地收入等來償還負債,因此有強烈的動機推高土地價格,從而對房地產泡沫形成顯著的推動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地方政府的直、間接融資行為很可能會引發一些新的房地產泡沫風險。房地產泡沫風險最終又會導致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大量累積。所以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伴隨著經濟刺激政策的是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的急劇累積,特別是房地產信貸風險和地方政府債務融資風險的明顯增加。當前世界經濟處于衰退形勢下,雖然我國其他的經濟部門也受到了較大的沖擊,但這些部門的貸款規模在銀行信貸總量中占比不高,對銀行信貸質量的影響有限。因此本文重點討論以下兩種風險:
(一)房地產信貸風險
2009年年初以來,房價上漲過快已經接近2007年投機風潮的最高值,房產市場投機風潮逐漸高漲并累積形成了投機泡沫。預期未來的政策取向上將漸漸進入一個利率上升期,利率的提升意昧著融資成本增加,這對于依靠大量融資來發展的房地產業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在高融資成本下投機泡沫一旦破裂,借款者很容易發生無法還款的違約行為,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銀行大量壞賬產生。所以當前我國銀行業面臨的首要風險就是房地產貸款在信貸資產中占比過大。據統計,我國房地產行業中的開發商建房借款和購房者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有7o%以上依賴商業銀行貸款,而2009年1—7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于國內貸款6524億元,同比增長42.7%;個人按揭貸款3628億元,同比增長78.9%。很明顯,我國商業銀行承擔著來自開發商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借款人的雙重風險,并且風險正在累積加大。首先,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自籌資金一直維持在25%一33%左右,多數房地產開發企業在獲取項目后,只能靠外部融資以土地或者房產作抵押,借人銀行信用貸款資金來保證項目資金的需要。統計數據表明,房地產企業開發項目中使用商業銀行貸款的比重甚至在55%以上。由于當前房價上漲較快,房地產項目利潤較大,高房價又意味著抵押品有較高的價格和變現能力,短期看來這類信款風險較小,實際上長期看來商業銀行的風險實際則逐漸累積。其次,由于未經歷過房地產業真正的行業周期,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一直被商業銀行視為低風險、高收益的優質資產業務.得到了大力發展.導致按揭貸款在銀行貸款中所占比重也偏大。雖然我國各商業銀行對房貸申請人的把關較為嚴格,但由于我國銀行的個人征信數據庫沒有完整的個人信用記錄和嚴格的個人信用評價體系,個人征信系統不能完全有效地衡量和防范個人信貸風險,導致“假按揭”的騙貸行為還是經常發生。由于“假按揭”只有毫無變現能力的收入水平證明,而沒有相應的抵押資產,其損失率遠遠大于一般抵押貸款的損失率。根據銀監會進行的大規模房地產貸款調查的結果顯示:截至2006年6月末,涉及“假按揭”的貸款金額達數十億元,其中某國有銀行被查機構共發放個人住房涉嫌“假按揭”的貸款占被查個人住房貸款總額的6.05%。所以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還不是低風險、高收益的資產業務。
(二)地方政府債務融資風險
我國現行的《預算法》等有關法律中,嚴格禁止地方財政出現赤字和地方政府舉債融資,但我國各級地方政府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債務、或有債務、顯性債務和隱性債務等地方政府債務。這些債務主要是地方政府通過組建的不同類型公司進行的融資,其資金或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于銀行信貸,并以地方政府做為最終信用擔保人。這類公司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組建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城建開發公司和城建資產經營公司等。由于政府償債資金的來源受其財政收人的限材,債務資金的回收期較長,導致相應的銀行信貸風險的增大。從規模上來看,在2004年我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就至少在]0000億元以上。自采取刺激經濟政策以來。全國各級地方政府2008年初負債總計1萬多億元,到2009年中,已迅速上升到5萬億元以上,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于銀行貸款。而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中,地方本級收入3166.79億元,同比下降了2.7%。經濟危機對地方財政收入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步顯現。同前地方政府有限的財政收入與如此巨額債務的嚴重不對稱,導致地方債務融資風險明顯的增加,極有可能出現償還風險和支付危機。如果政府無力償還債務并將債務融資風險轉嫁于銀行,這些債務最終會成為銀行新的不良資產。
三、當前經濟形勢下我國商業銀風險管理應采取的對策
(一)嚴格管理房地產企業的項目貸款,注重防范“假按揭”等個人住房貸款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要深入研究判斷宏觀經濟走勢和房地產市場發展方向,認真評估能夠承受的房地產行業的風險總量,嚴格控制房地產行業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重,從而有效規避未來可能發生的行業系統性風險。
對房地產企業而言,要積極做好房地產客戶的結構調整,強化對開發企業資質的審查。對有欠賬問題的房地產企業貸款要進行全面的清查和管理,要逐步收回資金實力較弱的房地產企業的貸款??梢赃m當支持有良好信用記錄、資金實力較強和長期盈利能力有保障的房地產企業的貸款要求。
對房地產開發項目而言,要強化審查開發項目的合規性情況,嚴格實行項目貸款的封閉式管理,防止信貸資金的挪用。首先,對房地產企業的貸款申請,必須通過對項目基本情況的評估。要審核項目的企業自有資本金和前期銷售收入的到位情況。應嚴格要求項目權益性資本金的比例滿足35%的最低標準和項目的預售資金占2o%的要求,才能簽訂房地產貸款相應的借款合同。其次,嚴格實行項目貸款的封閉式管理并進行專戶監管。貸款的發放要根據整個項目建設銷售過程的進度和合同中約定的付款進度,合理安排貸款發放和資金撥付。項目資金要做到專戶、專項發放,其資金只可用于該項目本身的建設,要加強與城建、土地等政府部門的橫向交流溝通,嚴防房地產開發企業將貸款用于繳交其他項目的土地出讓金,做到專款專用。同時個人購房按揭的首付款以及項目其他銷售資金也應盡可能納入專戶管理,以確保后期開發貸款的收回。最后,要根據房地產項目已經實現銷售收入進度及合同中約定的還款進度等情況,督促開發企業按銷售收人比例及時還貸,以收回本項目的原有貸款。針對于房地產的購房個人而言,商業銀行要注重防范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中“假按揭”的發生。首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時除了應以借款人的收入水平和信用記錄等作為審批貸款申請的依據外,還應要求借款人提供工資、銀行對賬單等難以造假的收入水平證明材料。同時,我國人民銀行的“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系統”也應完善升級。原有的系統可以增加一些能多角度反映被征信人社會信用情況的信息項目,如公積金繳納和交通違章記錄,也可以在原有系統的基礎上開發出一個基于個人信用信息數據的信用等級評估系統,從而更好地輔助商業銀行的貸款決策。最后,應利用法律手段嚴厲追究信貸個人“假按揭”的相關法律責任,增加造假者道德風險的法律成本,以減少個人按揭貸款騙貸事件的發生。
(二)全面清查涉及地方政府的信貸,大力推動政府融資行為的市場化
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信貸情況比較復雜,有的直接由政府出面向商業銀行貸款,有的由地方政府組建的公司進行或有債務和隱性債務等間接向商業銀行貸款,致使地方政府貸款在總量測定以及管理方面具有較大難度。涉及地方政府的債務信貸,尤其是或有債務和隱性債務等債務信貸,一旦發生壞帳后,其責任不好追溯,很難用司法手段處理。鑒于此,商業銀行需要對地方政府的債務融資做全面的調查和認定。首先,各商業銀行需要對地方政府貸款進行清查,測定出其總量和結構,然后按照顯性、隱性、擔保債務和政府直接債務登記作分級管理,并找出債務的責任人,共同制定出符合債務的數量和期限償還機制。對于有的地方政府債務責任人的主體不明確,且發生嚴重資不抵債、不能有效清償的情況時,應聯系相關上級部門和監察部門,共同追究主要領導人的責任。其次,對地方政府融資實行更審慎的風險管理舉措,包括對項目資本金的嚴格監控,對償還能力的深入分析,控制發放打捆貸款。重點跟蹤不同地方政府的負債狀況和償債能力,把握其還款能力和貸款風險。通過上述措施掌握最新的貸款信息,對于不同狀態的地方政府貸款采取監督、限制、催收等方法預防損失的產生和加劇,進而達到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
另外,為了減輕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給商業銀行系統帶來的壓力和風險,中央政府應給予地方政府適度的公債發行資格并配以市場化的預算約束機制。首先,在當前信息嚴重不透明的狀態下,應推動地方政府的或有債務和隱性債務的信息公開,轉變為合乎市場化規定的顯性債務,以利于商業銀行對原有債務按照市場化的方式追溯相關責任。其次,還應大力推動地方政府通過市場化的融資渠道舉債。從各地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看,通過發行債券等形式籌資建設的項目,由于有市場約束機制的約束往往有相對高的透明度及相對嚴格的自我約束。據悉,2009年國務院已同意地方政府發行2000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券,由財政部,列人省級預算管理。顯然這種融資方式在減輕商業銀行的壓力和風險的同時,也降低了地方政府自身的債務風險。
【摘 要】本文試圖對世界經濟增長進行預測,對美國次貸危機及影響,石油價格波動及走勢進行分析。國際經濟形勢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有:全球經濟減速對出口的負面影響;在美元有序調整與美國經濟減速的環境下,外部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依然強大;發達國家對華貿易保護主義加強;高油價、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產生較大的通貨膨脹;國際金融市場激烈動蕩對資本市場的心理沖擊加大;國際社會炒作中印充當全球經濟增長發動機有可能要求我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發達國家對主權基金的投資限制有可能放松,為“走出去”戰略提供相對寬松的環境。
【關鍵詞】世界經濟形勢 對中國 影響
一、世界經濟形勢
1.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
2008年世界經濟面臨次貸危機、油價高企等因素的影響,最近各研究機構紛紛調低了預期經濟增長指標。2008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從2007年7月時的5.2%下調到4.1%,下調了1.1個百分點;對美國和日本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均下調至1.5%;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率的預測降為1.6%;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測降為10%。美國經濟發生衰退的風險加大,但不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主要經濟體之間周期的非同步性決定了全球發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2.美國次貸危機及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在于,“9.11”以后,為刺激經濟,美聯儲一直實施低利率政策,導致不動產價格攀升,繼而形成房地產市場泡沫。從2004年6月開始,為了遏制通貨膨脹壓力的上升,美聯儲連續17次提高基準利率,至2006年6月聯邦基準利率最終被提高到5.25%,導致房地產需求下降,價格回落。同時,因為債務已經超過了房屋的實際價格,拖延還貸的現象顯著增加,首先被拖欠的貸款就是所謂的次級貸款。美國住房市場的急劇降溫,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激烈動蕩。
關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在學術界有這么幾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看法,認為美國經濟將陷入嚴重衰退。有評論認為,美國這次經濟衰退將比1991年、2001年的衰退歷史更久,全球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第二種看法,認為對美國經濟的估計不必太悲觀。從長期看,美國經濟結構比較穩健,目前所面臨的只是一些短期的不確定因素。第三種看法,認為世界經濟正在步入一個拐點,全球主流經濟政策正在由自由放任轉向政府干預。第四種看法,認為以美國為支柱的國際貨幣體系開始瓦解,需要重新考慮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的使命。第五種看法,認為短期內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但對中長期經濟走勢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次貸危機發生后,美國與其他發達國家政府通過利率政策、注入流動性政策、財政政策、行政措施進行市場干預,這些政策會阻止次級貸危機的進一步擴散。但中期內大量注入流動性與降息使通貨膨脹風險加大,長期內將影響金融市場的運行模式。
3.石油價格波動及走勢分析
關于原油價格高企,油價已不單純是石油供需關系的反映,而是世界地緣政治、外交關系的晴雨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衍生物。近期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因素主要有:(1)美國原油庫存的變化;(2)石油產量的變化及產油國政局的影響;(3)石油市場的投機活動;(4)全球通脹與美元貶值;(5)對經濟增長的預期;(6)經濟結構變化與技術進步導致對原油的依賴程度大幅下降,等等。石油價的確定,既受供求關系影響,又受金融投資影響,還受預期影響。研究顯示,石油市場是一個信息無效市場。這意味著,石油價格并非隨機游走的。目前,金融投資是決定石油價格的主導因素。國際上的金融強國(美國、歐洲和日本)在石油價格的制定方面發揮主導作用。關于油價走勢,,持續6年的弱美元局面可能于年內改變,相應地,高油價、高金價狀況也會改變,國際大宗資源和農產品價格的走勢可能不會延續太久。這是因為盡管弱美元有助于提高其國家資產負債的質量,但從戰略上說,強美元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長期實施弱美元政策,一是降低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和國際儲備資產的地位;二是使俄羅斯獲益;三是激化了美、歐矛盾。投機與歐佩克(opec)理念的轉變是此輪油價上升的主要動因,但全球經濟減速短期內將不支持油價大幅攀升。油價走勢在短期內不排除繼續創出新高的可能,但需求面不支持油價上漲;中期看,新興市場經濟對石油需求的穩定增長與opec理念的轉變,使油價仍然維持在高位;長期看,油價走勢將取決于替代能源的開發進展。
二、世界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1)出口減少,經濟增長下降。有關分析認為,外部環境“趨冷”,使中國內部經濟自動“降溫”。如果宏觀調控過度緊縮,容易形成“超調”。(2)貨幣政策加息空間很小。中美貨幣政策具有不同取向。在美聯儲不斷降息的情況下,中美利差的擴大將會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流入中國,加劇中國的流動性過剩。中國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加息空間被一再壓縮。
次貸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程度將取決于美國經濟減速的程度。根據測算,中國出口增長率與美國gdp增長率之間存在著較強的正相關關系,美國gdp增長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出口增長率平均將下降5.2個百分點。因此,2008年要警惕出口增速下滑,但一些行業的生產性投資依然過快增長而可能出現的產能過剩。
世界上一些國家對中國企業在海外尋求資源的緊張甚至限制,主要是出于對“中國崛起”的恐懼,其中不排除某些國家有壓制中國的戰略思維。在獲取世界重要資源方面,中國今后還會面臨新的矛盾和沖突。此外,出于長期的戰略考慮,中國也應審時度勢,更加理性地分析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克服急功近利的情緒與做法,避免當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收購美國石油公司不成反而形成被動局面的事情再次發生。實際上,中國不必過分沉重地背上資源的包袱,畢竟當今世界是全球化的時代,經濟合作與互利共贏是當前國際經濟關系的基調。同時,作為長期的發展戰略,尋求海外資源應當更加理性化、策略化,多采用民間資本包括海外華商資本的形式,實現資源主體的多元化。
國際經濟形勢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有:全球經濟減速對出口的負面影響;在美元有序調整與美國經濟減速的環境下,外部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依然強大;發達國家對華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加強;高油價、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產生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國際金融市場激烈動蕩對資本市場的心理沖擊加大;國際社會炒作中印充當全球經濟增長發動機有可能要求我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發達國家對主權基金的投資限制有可能放松,為“走出去”戰略提供相對寬松的環境。
論文關鍵詞: 經濟 形勢; 金融 危機 ;g20峰會
論文摘要: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使得各國的經濟形勢日益惡化。為有效應對這場危機,各國領導人在g20峰會上達成多項共識,以加強國際間的合作,緩解經濟衰退。本文在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的基礎上,指出g20峰會上提出的應對措施的積極作用。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給各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高度關注,例如4月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便是很好的明證。在峰會上,各國領導人達成多項共識,以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共同應對日益嚴重的金融危機。
一、當前經濟形勢
金融危機已席卷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置身事外,可謂造成影響的范圍非常廣;危機使各國經濟面臨嚴重衰退,全球整體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可謂造成影響的程度非常深。
(一)美國的經濟形勢
金融危機起始于美國,因此給美國造成的影響也最為嚴重。首先是美國金融業遭受史無前例的打擊,這種打擊宣告著是美國華爾街投行時代的結束。舉世聞名的華爾街五大投行目前處境慘淡: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轟然倒塌、美林被收購、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由投行轉為傳統 銀行 控股公司,這些都標志著一個高杠桿金融時代的結束;其次是美國實體經濟遭受重創。我們可以從美國一季度的經濟運行數據中窺見一斑:4月29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計算下降6.1%,比上一季度萎縮6.3%略微縮小,但從去年三季度下降0.5%至今,累計下降12.9個百分點的幅度,已經刷新了大蕭條以來連續下降幅度的紀錄(此前最高紀錄為1953年三季度至1954年一季度的累計下降10.6個百分點)。這就無怪乎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要說:美國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這場危機將持續成為一股“腐蝕性”力量,并將引發經濟持續衰退和動蕩。
(二)歐洲的經濟形勢
金融危機由美國向全球 傳播 ,并且在歐洲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因此歐洲銀行業首當其沖,已有多家大型 金融機構 陷入 財務 危機。傳統上,歐洲的銀行業以穩健著稱,但近年來,受美國金融業發展模式影響,在國際 市場 上活躍的歐洲大型銀行紛紛提高財務杠桿率,并大量 投資 于住房抵押貸款以及相關衍生品,以博取高收益。這種與美國相似的 金融發展 模式使得歐洲銀行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后,遭受巨大損失。據bloomberg 統計 ,截至2008年年末,歐洲銀行共提取次貸相關減計和損失2400多億美元,約占全球金融機構減計總額的一半,且損失主要集中在大型銀行。英國央行也在每半年公布的“金融穩定報告”指出,這次英國經濟走向衰退的嚴重性將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相當,預估英國六大金融機構可能損失1300億英鎊。這個金額已遠遠超出政府宣布的500億英鎊援助方案。
另外,金融危機也敲響歐洲實體經濟衰退的警鐘。全球金融動蕩已顯著改變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前景。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基本面迅速惡化,失業率已增至7.5%,德國等主要經濟體正在經歷季度甚至年度的經濟零增長。目前,imf已將歐元區經濟增長今年預測值由1.2%降至0.9%。
(三)
3.就業形勢嚴峻。 經濟 增速的放緩勢必影響就業。一方面是城鎮新增就業減少,今年1-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62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21萬人;另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困難,2008年年底有100萬大學畢業生沒有就業,而2009年又將有592萬大學生畢業。
4.出現通貨緊縮的風險。據4月9日 統計 局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降1.2%,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降6.0%,這是cpi和ppi同比增速連續第二個月雙雙為負。 經濟學 家們普遍認為,代表居民生活 成本 和企業原 材料 成本的cpi和ppi數據持續為負,應被視作是宏觀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的重要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