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5 03:31: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中國幼兒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神話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一切文化的淵源。神話是原始混沌思維的產物,它是人類創造的,以想象和幻想為根本特征,反映人類對生殖、萬物起源、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等的認識和探索,以口頭或文字的形式流傳與演變的文學樣式。劉曉東說:“兒童教育,特別是幼小兒童的教材,應當主要以原型和母題為主要內容和永恒不變的內容,而這些內容主要集中在神話、童話、傳奇、民間故事等原始文學題材中?!盵1]我國神話具有中國獨特的文化特性,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具有豐富的兒童教育價值。
一、培養和開發幼兒的想象力
神話是原始人想象和幻想的產物,是原始人的思維對周圍世界的理解和解釋的產物,既是他們的文學,也是他們的科學。神話中極度的夸張、明快的想象和奇特的幻想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想象是神話思維的靈魂?!盎蛟S在任何方面也不能像神話故事的特定事件上那樣很好地研究想象的過程?!盵2]神話迎合了幼兒好想象、幻想和好奇的心理,本質上是迎合了幼兒游戲精神的需要。因此,神話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盵3]在中國神話中就有充分的體現:盤古四肢化四極,五體化五岳;女媧煉五彩石以補蒼天;后羿射九日而滅猛獸,除害救民;精衛口銜木石以東海,不屈不撓;夸父逐日,頑強不屈,道渴而死,棄杖成林,造福人類。這些神話簡潔明快的想象,情節生動有趣,場面大氣,充滿奇幻的色彩,留給兒童許多想象的空間。再如婉約一點的神話,《搜神記》中記載的一則“馬頭娘”的故事,講的是蠶神的故事,是從蠶的形象引出的對養蠶業的起源的想象,把蠶想象成是馬與人的結合體,有生動的故事情節。這些神話符合兒童的想象需求和審美需求。
二、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神話具有極大的審美功能。因為神話具有文學的特性。文學的美,體現在多方面,有語言的美、想象的美、怪誕的美、力量的美、精神的美、人物的美。文學給予幼兒的美是幼兒從作品中獲得的一種美的體驗,任何給予幼兒以共鳴或感觸的細節都可能形成美感。學者王曾永說“神話作為原始思維的產物,具有可聞可見和繪聲繪色的美學形象,具有敘事感,神奇感和形象感的形式結構……神話具有較強的審美價值是無可質疑的。”[4]
茅盾把神話分為解釋的神話和唯美的神話。解釋的神話就是原始人對萬事萬物、自然現象進行解釋的神話,多屬于創世神話,如:“盤古開天辟地”是解釋天地的起源神話的典型代表,從中可以讀到人物精神的美和力量的美。此外少數民族當中,廣為留傳著更為豐富的創世神話,如:維吾爾族的“女天神創世”神話,情節完整,極富想象力。女天神在天地間呼吸,睜眼為晝,閉眼為夜,于瞬息間從其呼出的塵土中產生日月星,你可以想象她的巨大無比和神力無窮,真是充滿神奇的色彩,如魔幻般吸引人。唯美的神話講述史詩般的英雄故事,體現出豐富的想象的美、力量的美和人物精神的美,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典型代表,講述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是為兒童所喜聞樂見的神話。還有如《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神話,都是能引發兒童美好的想象和向往的唯美的神話。這些神話都能給人以心理的愉悅感覺,其中的怪誕美,產生的“審美距離”,給兒童的想象留下了許多“空白”,給兒童許多表達美的感受和創造美的空間。
三、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神話當然應該當神話來讀,不宜用科學的解剖刀去解讀神話。兒童文學是允許想象和幻想,允許虛構的。在兒童文學中可以讓動物如人一樣說話,可以讓螞蟻和人一樣高,和人同桌吃飯。這就是兒童文學創作,孩子們喜歡這樣的文學作品。在幼兒的想象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能的。其實,神話當中本身就包含著大量的哲學思考,這些哲學問題也是兒童這個天生的哲學家常常思考的問題。如:“第一個人是從哪里來的?”“我是從哪里來的?”“天上有什么東西?”“天外面是什么?”“太陽和月亮為什么不會掉下來?”等等。這不也是兒童對自然、對宇宙、對自身的原始的探索嗎?有些問題,我們已經解決,成為了科學知識,有更多的問題仍然是謎。對于那些已經成為科學知識的問題,我們自然應該在讓兒童了解古人的想法的同時,讓他們學會去思考、探索,尋找到科學的解答。神話應該發揮它啟發和激勵兒童思考的作用。
四、進行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教育
中國文化中的倫理道德觀念在神話中也多有體現,如:尊敬祖先長輩、誠實、為民、服務、愛國、造福人類……因此,神話還具有對兒童進行道德觀和價值觀教育的功能。
我國神話,尤其是后期的神話中,歷史的痕跡很明顯,其中不乏愛國主義的教育題材。如:鯀禹治水的感人事跡:鯀死而精氣化為禹,禹繼承父志,一心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反映了部族首領們以人民利益為重的犧牲精神。為君之后,依然身先士卒、謙恭下人,虛心納諫、愛民如子、崇尚節儉,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在與洪水的斗爭中,以禹為首,但也有東夷的伯益、皋陶參加。反映了在大災大難中,中華各部族患難與共的關系,體現了中華民族是“多民族混血”形成的,歷來是個團結愛國的民族。
五、進行正確的自然觀教育
天人合一觀念是原始人神話思維中產生的一種重要觀念。體現為萬物與我同為一體,萬物皆有靈性。這自然只是原始人神話思維下產生的一種樸素的自然觀念,但是對于現代,我們對自然的索取過多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生態規律,自然給我們的報復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順應自然,循著自然的規律人才能真正發展自己。因此,神話中蘊含的自然觀無疑對于兒童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有重要的意義。
在原始人的觀念里,生命是平等的,動物與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世界里,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許多便利,應該受到尊重。在原始人的宗教觀念中有許多對動物的崇拜、祭祀儀式。在祖源神話中,有許多先民把動物或某種昆蟲奉為自己的祖先,這些動物或昆蟲是有神性的,能給他們帶來福祉,就如中國的龍神話一樣。此外,在中國少數民族神話中,保存著許多動物或昆蟲造福人類的神話。如:佤族史詩《司岡里》說,小米雀把司岡啄開,人才從里面出來(人的誕生);火是螞蚱從雷神那里偷學來,然后教給人類;谷種是蛇用尾巴從水里卷起來的??梢姡既瞬]有把自己看成是萬物的主宰,而是與其他動物平等相處的,他們互相幫助,互相依存,和諧共處。在提倡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今天,自然觀教育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
六、進行文化品格教育
中國神話中,體現中華文化品格的神話尤其多,如體現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勇于探索的無畏的精神,為民造福不畏犧牲,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等,都給后人以很多的鼓舞。有許多的神話,其中的寓意與幼兒教育目標不謀而合。這不僅說明神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同時反映了我們民族文化的一脈相承,其優秀的文化至今仍煜煜生輝。如:盤古開天辟地化萬物這一則創世神話體現出了開創偉業的博大胸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女媧造人、煉石補天也可看出原始時代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威脅和人類對自然的抗爭,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奮斗精神;后羿射日反映了向自然災害作斗爭,不畏艱險的精神,同時也包含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探索的不懈精神等等。
綜上所述,中國神話故事都是幼兒所喜聞樂見的,符合幼兒審美的需求,滿足其好奇心和對力量的一種向往,對幼兒文化品格的形成也有熏陶漸染的作用。在幼兒教育中,值得進一步去挖掘中國神話的教育價值。
摘 要:幼兒教育是人類最早接受教育的階段,對人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幼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最薄弱的一個環節。本文闡述了我國幼兒教育四個較突出的問題:幼兒教育市場化、小學化、女性化和公平化問題。
關鍵詞:幼兒教育;市場化;小學化;女性化;公平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幼兒園進入快速發展軌道,教育部在2001年7月就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下簡稱《綱要》),再次把幼兒教育問題擺在突出位置。《綱要》指出: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由此可見,國家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將是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時期。
然而,當代中國幼兒教育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若得不到關注和有效解決,將會使幼兒教育的發展偏離正確的方向。本文對幼兒園教育現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以使幼兒的發展得到重視,使祖國的花朵盡情地綻放。
一、幼兒教育市場化問題
幼兒教育越來越趨向于市場化,這與教育的本質極不相稱。若這種趨勢愈演愈烈,對家庭和社會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對于家庭而言,大多數家長都有一種心理,若不讓孩子去優質幼兒園的話則會使孩子落后于其他同齡人,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若送孩子去優質幼兒園,高端的消費又使普通特別是貧苦家庭透不過氣。據上海市有關部門公布的《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研究報告·教育篇》中顯示:非義務教育階段偏高的收費受到公眾關注。市民集中反映學前教育、高中教育收費偏高。目前,上海民辦幼兒園占幼兒園總數的27.5%,年收費高于8000元,超過大學學費。在北京,許多名牌幼兒園一次性收取的贊助費高達四五萬元,遠超過國內任何大學的入學費用。再者,對于市場上以營利為目的的幼兒園來說,新穎超凡的教育理念吸引了家長的眼球也就吸引了家長的錢包,而所謂的超凡教育理念往往是無視幼兒的身心發展,可能對幼兒的能力發展起不了促進作用,反而阻礙了幼兒個性化的發展。
如果把幼兒教育政府化,選擇單一、統一化的教育對幼兒是好是壞也很難說。在政府對幼兒教育投入不足和社會對幼兒教育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幼兒教育市場化已被動成為當前幼教改革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政府要承擔的是最基本的責任,政府應對幼兒教育發展和資源分配進行及時的引導、部署,政府不可能辦最好的幼兒園,因此政府要掌好舵而不是去劃船。目前,市場上幼兒教育高端收費的現象正是由于缺乏政府監督調節的結果。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
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近幾年,許多幼兒園都提前開設了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習科目。幼兒園的孩子早早背起了書包,學前教育正變成學校教育。部分幼兒園以“幼小銜接”為名,對學齡前兒童進行了小學化教育,受到大多數家長的追捧。在幼兒園走訪中發現,不少幼兒園開設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是為了不甘落后于其他幼兒園,要保證生源就得比其他幼兒園要教得“更多”。有記者對某地的320所幼兒園進行調查,320所幼兒園共有569個班,其中,教育部門辦園78所,集體辦園13所,民辦園227所,接受幼兒教育的孩子共有36253名。該記者調查發現,除部分幼兒園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進行授課外,大多數幼兒園存在小學化傾向,開設了一些小學課程。
三、幼兒教育女性化問題
近幾年,幼兒教育女性化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基本都是清一色女教師,幼兒園的校舍設計風格、環境布置的格調以及幼兒游戲、表演活動等都體現了女性特有的柔和、甜美與纖巧。有人認為,在這樣的女性化的教育環境下,幼兒的性別化過程會出現較大的偏差。在幼兒時期,幼兒有了初步的性別角色意識,并以父母中與自己性別相同的一人為模仿榜樣,使自己的行為相似于父親或母親,符合社會認同的性別角色。
四、幼兒教育公平化問題
在教育領域,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權利平等與教育機會均等兩個基本方面。
首先,我國幼兒教育入學機會存在差異。在我國社會轉型期,由于歷史和現實等方面原因,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著較大的不平衡,再加上我國長期的教育發展過程中受到各種教育政策的影響等,弱勢群體的教育公平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其次,我國幼兒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幼兒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區差別大、城鄉差別懸殊;二是國家對不同幼兒園的投入和管理不同。
最后,幼兒園教育過程中的機會不公平。幼兒教育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主要體現在:一是教師用同一個教育模式來對待所有兒童,忽視了兒童的個性及能力差異;二是教師的態度容易受到家長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影響,往往會對社會地位高或經濟地位高的家庭的幼兒特殊照顧。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幼兒教育也越來越得到重視。我們不可否認,幼兒教育相對改革開放前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在當今全球化的影響下,中國的幼兒教育相對國際上尚有很大的完善空間。否則,將不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也不利于我國社會的發展。
[摘 要]:多元智能理論自1983年由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提出以來,迄今已有近20多年的歷史,已經逐漸引起世界廣泛關注,并成為90年代以來中國幼兒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本文思考了多元智能理論與傳統智能理論的區別,討論了多元智能教育理論在中國的發展過程,探究了這一理論對中國幼兒教育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幼兒教育發展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所創立的多元智能理論自從20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納,并逐漸成為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進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近些年,伴隨著社會對智能觀念的改變,素質教育的深入,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從國外流傳進來,為越來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涵義及內容
加德納認為過去對智力的定義過于狹窄,未能正確反映一個人的真實能力。這本書里提出,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個范疇,這八個范疇的內容如下①:
(一)語言智能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運用口頭語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聽說讀寫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高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并與人交流的能力。
(二)邏輯數學智能
從事與數字有關工作的人特別需要這種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智能。他們學習時靠推理來進行思考,喜歡提出問題并執行實驗以尋求答案,尋找事物的規律及邏輯順序,對科學的新發展有興趣。
(三)空間智能
空間智能是指人對色彩、線條、形狀、形式、空間及它們之間關系的敏感性,感受、辨別、記憶、改變物體的空間關系并借此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四)肢體運作智能
肢體運作智能是指善于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雙手靈巧地生產或改造事物的能力。這種智能表現為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于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五)音樂智能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調、旋律、節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現為個人對音樂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
(六)人際智能
人際關系智能,是指能夠有效地理解別人及其關系、及與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組織能力,包括群體動員與協調能力;協商能力,指仲裁與排解紛爭能力;分析能力,指能夠敏銳察知他人的情感動向與想法,易與他人建立密切關系的能力;人際聯系,指對他人表現出關心,善體人意,適于團體合作的能力。
(七)內省智能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正確把握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把握自己的情緒、意向、動機、欲望,對自己的生活有規劃,能自尊、自律,會吸收他人的長處。
(八)自然觀察智能
指個體辨別環境的特征并加以分類和利用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從對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多元智能理論在充滿發展希冀的同時,其在中國的教育土壤上的實踐有著強烈的豐富性、復雜性、長期性與艱苦性。
(一)接納求同階段
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一經引進中國,便在中國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了廣泛而熱烈的歡迎。公眾特別是幼兒教育界對這一理論欣然接受。幼兒教育在課程體系、教育評估和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實踐和摸索,并使多元智能理論在學齡前兒童教育中廣泛應用。
多元智力理論在教育界得到迅速廣泛的傳播和接受,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基本思想迎合了中國的教育改革氣候。80年代初期,中國幼兒教育界已認識到傳統教育的消極影響,開始全面深刻地反思幼兒教育所面臨的危機,并力圖尋求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正值此時,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戰,為幫助教育理論和實際工作者進一步充分認識和發揮每個孩子的潛在能力,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有力的理論依據。同時,幼兒教育界不滿于傳統智力和成績測驗,力求平等與卓越的多元化教育正在興起,“以人為本”的新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也逐步壯大。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多元智能理論一經引進,便被中國教育界廣泛接納。
(二)反思質疑階段
中國的幼教界,在接納多元智能理論的同時,也走過不少彎路。90年代末期,“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等教育理論不斷涌現,很多教育工作者盲目地將其與多元智能理論套合,膚淺地將其混為一談,并未從真正意義上理解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同時,在引進與實踐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人關注的僅僅是理論本身,而忽視了這一理論提出的背景,沒有對其加以改革和創新,而是機械地照搬照用,造成理論與實踐的架空,不利于對多元智能理論進行深入地、客觀地、正確地把握。就當時的狀況和有關幼兒教學課例來看,很多幼教工作者沒有理解多元智能理論的精髓,大部分幼兒園為了體現出教學的改革成功,將教育形式設計得過分花哨,課程內容繁多,課堂一派熱鬧,有的教師認為,實行多元智能教學就必須在每個項目里把每項智能都體現出來,因而表面看來課堂上熱熱鬧鬧,但實質上這背離了多元智能理論的初衷。教師們很累,孩子們也很累,效果卻并不明顯。
其實,多元智能不是一種潮流,也不是一個什么理論都能融合的概念?!爱斘覀冋J識這種理論的先進性,欣喜它為我們帶來的觀念轉變和實踐上的可能性的同時,如果不斷用現有教育理論去套合這種理論,實際上就等于在抹殺這種理論的光輝,甚至會有所扭曲,盡管有時這些理論可以結合考慮。” ②而一個理論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背景往往規約著理論的內容和作用,如果在對一種理論進行探討時,忽略了理論提出的背景就絕不會真正地理解這種理論。
在幼兒多元智能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到,盡管幼兒多元智能教學要創造使孩子感到有趣的環境和氛圍,但“有趣”決不是課堂的目的,比“有趣”更重要的應該是學習的目標和價值。課堂依舊是教學和展示進步的場所,而不是娛樂的場所。在幼兒多元課堂教學中,要避免“為多元而追求多元”的功利和膚淺心理。也就是說,并不需要每項內容都涉及孩子的七種或八種智能,事實上這也不可能做到。多元智能理論目的是使幼教工作者真正認識到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并知道如何操作這些閃光點,真正實踐因材施教的理念。但是,多元智能從來都不是教育教學的直接目的,在幼兒教學中并不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智能而教學,而是把智能作為促進孩子成長的工具與手段。理解這一點尤為重要。如果把目光僅僅盯在什么是多元智能或孩子具有什么樣的強項和弱項智能上,那時毫無意義的。只有在清楚了孩子智能強項與弱項分布情況的基礎上,通過積極發展其智能強項,努力提升其智能弱項,讓每個孩子都主動發展自己,都體驗到成功,這才是多元智能理論的教育實踐目的所在。
陳鶴琴是一位經歷過私塾教育洗禮、對傳統教育思想深有感受的教育家,也是一位經受過西方教育熏陶、對現代教育思潮深有感悟的教育家。他畢生從事推進中國幼兒教育科學化的事業,在他的引領下,中國的幼兒教育吸納現代幼兒教育的先進理念,扎根中國的文化土壤和幼兒教育實踐,不斷向著科學化的道路邁進。陳鶴琴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研究成果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繼承和弘揚。
縱觀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思想,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幼兒教育科學化發展的基本理路。研究教育從研究兒童開始,研究兒童是如何發展的,兒童的興趣和需要是什么,兒童的行為特點是怎樣的,這是陳鶴琴幼兒教育研究的起步性研究內容。正是這些研究,加上西方兒童發展理論的影響,形成了陳鶴琴基本的兒童觀。陳鶴琴兒童觀的本質內容是要科學認識兒童,順應兒童的天性,給予兒童活動的機會和條件,給予兒童適宜的指導和幫助,并且要熱愛兒童。他認為兒童是在實踐中學習的。他指出:“小孩子的知識是由經驗得來的。所接觸的環境愈廣,所得的知識當然越多。所以我們要使小孩子與環境有充分的接觸?!?1924)他認為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所以他指出“應根據幼兒的特點,多給幼兒感性的知識,創造各種環境和條件,多讓兒童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多觀察,多活動,擴大他們的眼界”。(1979)陳鶴琴明確提出游戲對兒童發展有重要意義,他指出:“游戲也是兒童生來就喜歡的。兒童的生活可以說就是游戲。”“名義上雖說是游戲,但所學確是很好的學問,很好的東西?!?1927)他也主張關注兒童的個性,關注兒童之間的發展差異。他指出:“兒童的個性不同,我們不能強之以同”。(1924)他主張理解兒童、尊重兒童,要與兒童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幼稚園教師應當作兒童的朋友,同游同樂地去玩去教的”。(1927)正是站在這個立場上,陳鶴琴對無視兒童的舊教育展開了猛烈的批判,尤其揭示了舊教育損害兒童天性、剝奪兒童權利和讓兒童陷入呆板機械學習狀態的現象,并深入分析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陳鶴琴開展了以“試驗”為基礎的科學的幼兒教育研究。他采用行動研究法,利用教育現場展開研究。1923年,他創辦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實驗幼兒園――南京鼓樓實驗幼稚園,這也是我國第一個由高等院校(當年的東南大學教育科)創辦的幼兒教育實驗研究基地,開創了我國高等院校理論聯系實際,利用實驗研究基地開展科學研究的先河。陳鶴琴認為科學的幼兒教育必須經過試驗,才能確定是否可行,是否有效。他提出幼兒教育“必須經過比較普遍的、比較長久的試驗”。(1927)我們認為,這正是陳鶴琴教育思想及其實踐同舊教育的分水嶺。正是通過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指導下的實踐,以及在實踐過程中的發現和反思,幼兒教育才逐步走上健康發展的科學軌道。陳鶴琴將幼兒園課程,幼兒園環境和設備,幼兒故事、音樂、圖畫、玩具、習慣等內容納入自己研究的視野,并逐一加以研究,形成科學的認識。陳鶴琴對幼兒教育領域中諸多內容的研究是細致深入的,也是充滿感情的,他的每一項研究都讓人感動,這樣一個廣聞博識、樂學樂行、醉心研究的教育家實在令人敬佩。
陳鶴琴之所以是科學的幼兒教育的積極推動者,是因為他的研究是立足國情的,不是照搬西方的。這也是陳鶴琴教育思想科學性的重要標志。作為留美學者,他反對簡單移植“美國式”教育,他認為應該借鑒西方優秀的教育思想和內容,但不能一味模仿。陳鶴琴對福祿貝爾、蒙臺梭利等西方主要幼兒教育家的思想進行過深入的研究。既分析他們的優勢,也指出他們的不足,言之成理,以理服人,教導人們不要盲從。陳鶴琴1926年就提出的告誡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因為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中,一知半解者甚多,盲從者無數。陳鶴琴認為,研究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要關注國情,只有結合國情,才能產生科學而有效的教育。陳鶴琴指出:“外國有許多經驗,也有許多好的經驗,但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以實踐來檢驗哪些是成功的、切實可行的,哪些是不可取的,要適應中國的特點?!?1979)
陳鶴琴晚年一直呼吁要開展幼兒教育的科學研究,他提出:不但要研究觀念,還要研究內容和方法;不但要研究幼兒園的教育,還要研究家庭的教育;不但要研究正常兒童的教育,還要研究特殊兒童的教育。他甚至提出“為切實開展教育科學之研究,特建議設立兒童教育玩具、教具、設備的研究室和研究工廠”。(1980)“教育實驗”是他晚年撰寫文章時經常出現的詞匯,這是對幼兒教育科學化的呼喚,是對幼兒教育質量的呼喚,也是對童年幸福的呼喚!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南京,210097)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標準也在逐步提高.與此同時,人們的精神生活也隨著物質生活的發展而提高.人們的教育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體現在對幼兒的教育方面家長與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不僅限于學習方面. 并且由于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有良好的成效,少生優生觀念深入人心,目前我國大多數家庭均屬于獨生子女家庭.再者我國對教育體制進行了改革,大力提倡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幼兒園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參與了改革的隊伍中.
本文就這種趨勢查閱了有關美國幼兒園教育的一些理論模式,想就此與中國現代幼兒園教育進行比較,以對我國現代幼兒園教育概況有初步的了解,分析。
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Montessori)
1.理論基礎
(1) 兒童發展的論點:強調兒童與大人是不同的,兒童在不停地成長與變化,不應以大人的價值觀與行事規則來約束幼兒,不應忽視兒童內在生命力的步調、節奏、需要與價值意識。認為兒童成長的過程有既定的“自然程序表”,在發展過程中,身體與心智兩個層面必須平衡互動發展,否則會有偏差行為出現。
(2) 兒童學習的論點:認為人的學習欲望是由其內心的“自然朝外發展的內在潛在力量”或稱為“生命的行動”產生的。教育就是順著兒童的特性,自然法則去協助兒童心智的成長。蒙氏針對兒童學習上的特性去設計教具,希望在不違反自然法則之下,幫助兒童在有秩序地的環境下,在敏感期時透過感官的反應操弄,去擷取具體事物的抽象概念。
3)自由觀:強調兒童應有權利選擇自己要做什么和決定自己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的權利,但是要在兒童先有了知識和紀律之后才能擁有。除非兒童已經知道如何使用某教具,否則就不應自己選擇該教具。
2.教育目標:協助兒童開始內在的潛能,為進入世界作準備,培養完美的人格。
3.教育內容:日常生活教育,感覺教育,算術教育,語文教育,文化課程(天文、地理、歷史、動植物、音樂等)。
4.教師的角色:準備環境、觀察、監督、示范提示。
二、 河濱街模式(Bank Street Approach)
1.理論基礎
(1) 心理動力學理論:受弗洛伊德與埃里克森等人的影響,強調情緒動機以及自主性自我的發展。
(2) 發展心理學理論:受皮亞杰和溫拿等人影響,對當時教育目標強調內容僅限于認知發展有所批評。
(3) 教育理論:以杜威的進步主義為基石,認為發展不是量的變化,而是質的轉變,發展階段是關鍵。個人的發展不是固定在發展線上的某一點,而是在一個可能的范圍內進行變化,上一個階段的成長是下一個階段的基石。發展過程中包括了穩定性和不穩定性。教育人員的責任就在發現協助幼兒強化新的理解,以及提供能促進幼兒成長的挑戰間的平衡點。幼兒隨著生理的成長,其與外界環境互動的動機也越強烈,形式也越多。幼兒的自我概念來自于他與別人或別的事物互動后的經驗。成長過程中充滿沖突,這是發展過程中所必須的,解決沖突的方法深受文化和他身邊重要人物的影響。
2.教育目標:提升能力,客觀性的知識技能,主觀性的內涵,如自尊、自信等。獨立個體的認同,強調對自己獨特性的了解,對自己不同角色的知覺與分野,以及符合實際的期望與抱負。社會化,自我控制和自我擴展,以便進入教室里的社會性秩序。創造力,強調結果,過程。統一性,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思想與情感的整合。
3.教師的角色:在認知發展方面,評量幼兒的思考,然后再控制下引導幼兒概念精熟程度或加廣內容的范圍,對幼兒的反應、困惑或建議,予以口語上的回應、澄清、重述和糾正,培養幼兒直覺和連結性的思考,提出問題以提升幼兒歸納性的思考。在社會情緒發展方面,需要教師鼓勵與支持以提升幼兒自發性的自我,強調發展兒童的信任感,教師角色相當具有權威性。
三、 高瞻遠矚課程模式(High/Scope)
1.理論基礎
(1) 人類發展的觀點:人類發展是依一個可預測的順序展現的,當個體成熟時,新的能力就會出現,也會展現出個人獨特的特質。在生活史中,會有某一特定的時期特別有利于某種事物的學習;某些教學方法會特別適合發展中的某一階段。
(2) 學習的觀點:認為學習就是發展上的轉變,兒童與外界互動,進而建構對真實概念的精進化過程。
2.教育目標:培養學生上小學所應具備的認知能力。
3.教育內容:創造性的心向,語言和文學,社會關系,運動,計劃工作回顧時間,小團體時間,打團體時間,戶外時間,轉接時間,點心、午餐與休息時間。音樂,分類,序列,數,空間,時間。
我國幼兒教育史上沒有一個自創的幼兒系統理論,主要依靠積累的經驗和引進一些西方的理論模式,比如上述的蒙特梭利課程模式、高瞻遠矚課程模式、河濱間課程模式、直接教學模式等。在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的大背景下,幼兒教育也以幼兒的終身學習和發展為教育目標,并且強調要優先考慮情感強度,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主動性、創造性、和責任感,重視孩子探求知識的過程和方法。我國幼兒教育的目標在借鑒了國外幼兒教育模式教育目標的情況下,結合了了我國的文化傳統,并且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人民教育觀念的變化,更加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較之國外的理論模式的教育目標,我國的教育目標的眼光更加長遠。例如在健康教育領域,要注重用幼兒感興趣和喜歡的活動,培養幼兒鍛煉身體的興趣、健康生活的態度和習慣;在科學教育領域,要注重發展幼兒的探究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社會教育領域,要注意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發展其合作與關心他人的態度;在藝術教育領域,要注重培養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使幼兒敢于表達和表現自己的感知和體驗。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我國的幼兒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健康作為新穎的內容被包括在幼兒教育內容當中,這是國外幼兒教育理論模式的教育內容所沒有的或者沒有明確指出的。
讓兒童保持身體健康并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而且還能讓孩子知道必要的安全保障常識,學會保護自己。它體現了我國的幼兒教育更加注重結合幼兒的生理發展情況,讓幼兒從小了解健康安全知識,培養自我保護的觀念。雖然在之前,我國幼兒教育也會涉及到音樂等屬于藝術范圍內的課程,但是內容和形式都是很單一化的。而現在由于我國提倡素質教育,
在幼兒藝術教育方面有比較齊全的硬件和軟件設備,幼兒教師的素質也比較高,再加上相當部分的家長的觀念也不再只是關注兒童的學習方面,對兒童藝術素質的培養和發展也開始抱以關注的目光。因此藝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趨于多樣化。它不僅包括音體美方面,還涌現出了一些新的藝術教育內容。在音體美方面包括音樂欣賞、唱歌、舞蹈、詩歌朗誦、繪畫、體育、表演等。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借助了語言、圖片、肢體動作等來表達藝術教育的內容,引發了幼兒的興趣,激發了幼兒的熱情,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總的看來,我國幼兒教育的內容較國外幼兒教育模式在內容的涵蓋面上更廣泛、全面,不再只是傾向于注重培養幼兒某一方面的發展。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幼兒教育模式的內容在某些方面沒有國外模式劃分得細致、具體。例如與直接教育模式中的模式相比較,就可以發現模式在屬于科學這個范圍的內容包括形狀、大小、順序、位置等。
通過相關資料以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里對教師角色的要求,我國的幼兒教師角色主要是幼兒情感的信賴者,是幼兒活動的組織者和創造者,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和觀察者,家園合作的聯絡者。我國對幼兒老師角色的定位比起國外模式具有本土化的特點,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強調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和父母在幼兒成長階段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即老師與兒童父母之間保持溝通的重要性。我國幼兒教育模式中幼兒教師角色的定位比國外模式更加突出幼兒老師在情感方面的作用,指出幼兒教師的角色作用不再是僅僅教授功課,還要跟幼兒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而且比較國外幼兒教育模式與中國幼兒教育中的教師角色可以了解到,二者對幼兒教師的素質方面要求都很高,幼兒教師只有具備了較全面的素質才能勝任這個角色。但是,在我國幼兒教育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我國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幼兒教師素養低的問題,是限制我國的幼兒教育發展的一個很大制約。
[摘要]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走著一條不斷尋求和探索將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優秀遺產與世界各國和各民族幼兒教育先進的科學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基本內容是倫理道德規范和生活常規的基礎訓練,主要原則和方法有“蒙以養正”“早喻教”“嚴慈相濟,教愛相輔”“順其性情,激發興趣”“量資循序,隨其分限所及”“保教并重”。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幼兒教育;中國現代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家庭教育
中國現代幼兒教育是在19世紀中葉后逐步從西方引進的。西方幼兒教育是在意大利文藝復興、英國工業革命、德國宗教改革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條件下,伴隨著資本主義文明的興起而發展的。
中國引進西方幼兒教育,實質上是引進西方資本主義文明條件下形成的幼兒教育。中國之所以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幼兒教育,一方面是由于外國歹U強的侵入,包括經濟掠奪和文化滲透,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引進對中國而言是被動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西方資本主義幼兒教育比中國傳統幼兒教育更先進、更科學,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幼兒教育可以糾正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弊病,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引進對中國而言是主動的,反映了中國人“睜開眼睛看世界”的覺醒和“向西方尋求真理”的胸懷和愿望。
歷史反復證明,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必須不斷引進和吸收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先進文明成果,閉關自守必然落后。但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引進和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必然要立足于本國和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努力實現本土文化與世界先進文化的有機融合,創造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而又極富民族特色的新文明成果,否則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幼兒教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客觀規律。
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走著一條不斷尋求和探索將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優秀遺產與世界各國和各民族幼兒教育先進的科學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為了更好地推進和實現這種融合,除了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國及各民族幼兒教育的先進成果之外,必須更深入、更準確地研究和認識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歷史遺產。
中國傳統幼兒教育是在中國傳統社會和傳統文化中形成和發展的。中國傳統社會有三大支柱。經濟上以傳統農業為主,傳統社會的農業是土地私有,以家庭為單位個體經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商品交換不發達,科學技術含量較低。政治體制和社會結構是中央集權,皇權至上,等級分明,血緣紐帶緊密,以家族、家庭為社會基本細胞。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以儒家學說為主體,強調倫理本位,以德治國,忠孝為本。中國傳統社會的三大支柱,特別是以儒家學說為主體的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構成了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社會基礎和文化背景,決定著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組織形式和實施原則。
(一)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形式:家庭教育
家庭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是由中國傳統社會的二大支柱決定的。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家”和“國”是合二為一的,“家”是“國”的縮影,“國”是“家”的放大?!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中國傳統教育的固定邏輯。家庭的興衰與國家的命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家庭的興衰主要靠子子孫孫代代相繼,家庭教育好壞極大地影響甚至決定著這個家庭的興衰。因此,家庭教育受到高度重視。幼兒教育是個人成長的基礎,家庭教育也就必然成為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形式。
在幼兒家庭教育中,母親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歷史上流傳著許多母親教子成才的故事,相夫教子也成為中國古代婦女的典型形象。如:孟母教子,“子不學,斷機杼”和“孟母三遷”;歐陽修少時家貧,不能上學讀書,其母便親自教他識字,無錢買紙筆,便用木棍在沙地上寫、畫。
中國古代不少教育家論述了家庭對幼兒所具有的特殊優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顏之推認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付婢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庇變鹤猿錾驮诟改干磉叧砷L,與父母長時間相處,有很深厚的感情,父母對幼年子女的教育容易奏效,孩子天然地愿意聽從親人的教誨,因此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可以發揮比教師和任何圣賢更有效的作用。當然,對此也有不同的認識,認為父子之間,親情深厚,子女有過,父母呵責,易傷害親情,易造成關系疏遠,教育效果反而不佳。同時,父母與子女感情深厚,沉于溺愛,不易發現子女的過失,貽誤教育最佳時機。所以,有人主張“易子而教”,“父子至親,相責離恩,易子而教,相成以仁,教之義也”(《古經解鉤沉》),提倡“君子之教,不私其子”,追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世界”。
(二)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內容:倫理道德規范和生活常規的基礎訓練
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安身立命、子傳父業、光宗耀祖。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內容是以倫理道德規范的初步訓練、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灑掃應對等日常生活的常規訓練為主,輔以簡單的文化知識學習,為人學作準備,為長大成人打基礎。
《禮記?內則》記載了―――種比較完整的幼兒教育內容安排?!白幽苁呈?,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后長者,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這是一種宮廷內幼兒教育內容的安排,對民間有廣泛的影響。
明代醫師萬全在《育嬰家秘?鞠養以慎其疾》中,按幼兒發育階段提供一個保教結合的育嬰計劃?!靶耗苎?,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語也。能食,則教以恭敬,如褻慢之習,勿作也。能坐、能行,則扶持之,勿使傾跌也。宗族鄉黨之人,則教以親疏、尊卑、長幼之分,勿使諜熳也。言語問答,教以誠實,勿使欺妄也。賓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推避而也。衣服器用、五谷六畜之類,遇物則教之,使其知之也?;蚪桃詳的?,或教以方隅,或教以歲月、時月之類。如此,則不但無疾,而知識亦早也。”
中國古籍中保存著多種“幼儀”“童子禮”之類的文獻??偟木袷墙逃變菏囟Y,坐、立、行、跪、拜、起居、飲食等都有明確而具體的規范。例如:坐應齊腳,斂手,定身端坐,不得靠椅背、伸腿、翹腿、支頤(手托腮),欠伸及廣占坐席;站立時應垂手正身,雙足相并;不得挑食、撒飯剩飯,不得說話,左頤右盼,手足亂動,發聲嚼啜,等等。
尊老敬長是幼兒道德教育的重點。朱熹在《童蒙須知》中提到:“若父母長上有所喚召,必當疾走面前,不可舒緩?!敝灵L輩面前,“立必正方,不傾聽”(不能側著身、歪著頭)。長輩有所教誨,必須低頭聽受,不可妄發議論?;卮痖L輩問話時,要站立,語言要詳緩,不可打斷長輩的話,聲音不過大或嬉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笑不肅,更不得頂嘴抗辯。
培養幼兒分辨善惡是非、端正志向、向善背惡、行善積德,倍受重視。東漢學者王充曾說:“子初生意于善,終以善;初生意于惡,終以惡?!蹦纤螀巫嬷t在《少儀外傳》中說:“幼學之士,先要分別人品之上下,何者是圣賢所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為之事。向善背惡,去彼取此,此幼學所當先也。”所以,必須自幼“教告率勉,使之為善”(王充:《論衡?率性》)。
在幼兒品德教育中特別強調培養誠實、禮讓的美德。萬全在{育嬰家秘》中提出對兒童“言語問答,教以誠實,勿使欺妄”。東漢孔融四歲讓梨;南北朝時傅亮四歲時能解衣與人;徐湛幼時與弟弟共坐牛車,車壞傾倒,徐湛讓先救弟弟脫離危險。這些故事都成為歷代幼兒教育的生動教材。
重視培養勤勞節儉、整潔有序的生活習慣也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批評“貴游子弟,多無學術”,卻“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駕長檐車,跟高齒屐,坐棋子方褥,憑斑絲隱囊,列器玩于左右,從容出入,望若神仙”。朱熹在《童蒙須知》中提出:“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襪,皆須收拾愛護,常令清凈整齊”,“飲食照管,勿令污壞,行路看顧,勿令泥漬”,并進一步要求“當灑掃居處之地,拂拭幾案,常令潔凈”。清代的《朱柏廬先生冶家格言》(俗稱《朱子冶家格言》)流傳甚廣,不少嘉言名句從生活起居,為人處世入手,通過正反對比,教育子女勤勞節儉、正直、謹慎,成為許多人(特別是士大夫)治家教子的典范。
不可否定,中國傳統幼兒教育內容中也充斥著許多消極、頹廢、沒落的東西,如:宣言“聽天由命,安分守己”,強調“男女有別,重男輕女,男尊女卑”,“三綱五常”,“三從四德”,教人“愚忠愚孝”等封建意識。
(三)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主要原則和方法
中國古代在長期的幼兒教育實踐中,總結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摸索出許多幼兒成長和教育的規律,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則和方法。
1.蒙以養正
《易經》稱:“蒙以養正,乃圣功也?!币馑际且哉?、正確、正面的內容和方法教育蒙童,盡量減少以至杜絕后天或外界的不良影響,保證幼兒健康成長。這是儒家學者一貫堅持的原則,也成為古代幼兒教育的根本指導思想。明朝丘溶在《大學衍義補》中指出:“古人為教,方其子在胞胎之中,已謹其所感。及其子在孩提之日,尤謹其所示。稟之于初者,純全而無偽;養之于幼者,端正而無邪。所見必正事,所聞必正聲,所視必正色,所言必正理。非但男有教,而女亦有教。非但養其心,而又養其身。古之人家,其豫于教育如此。是以他日出而就教于學校,服役于官府,執事于朝廷,無所往而不可。”呂祖謙曾就此作了進―步解釋。他認為,“教小兒當以正”,因為幼兒分析、辨別能力低,又喜歡模仿,所以接觸到的入以身作則,躬行正道,可以有效地發揮教育作用,否則就容易受壞的影響。清代陸世儀在《思辯錄》中也稱:“教子須好似一身率先。每見人家子弟,父母未嘗著意督率,而規模動定,性情好尚,輒酷肖其父,皆身教為之也?!眻猿终娼逃?,為幼兒成長創造良好環境,教育者包括父母在內都應以身作則,成為為人處事的楷模,實現“蒙以養正”。
2.早喻教
提倡幼兒早期教育的思想淵源出自儒家“正本”“臣始”的哲學觀?!洞蟠鞫Y記?保傅》中引《易經》稱:“正其本,萬物理。失主亳厘,差之千里?!敝祆湟舱J為,“子之初生,不可不慎:”《大學衍義補?家鄉之禮上》指出:“人之初生,童孺之時,元氣未漓,天真未散,善性未斫,情竇未開。當此時而開導之,則順而易;過此日、十而防閑之,則逆而難。”流傳極早的俗諺“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講述的同樣是這個道理。朱熹強調,“幼稚之時,使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必能“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顏之推也曾指出:“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中國古代流傳著許多“幼慧”“少成”的典型,被人們稱之為“神童”,為人所羨慕,也導致長期存在著盲目追求幼兒教育愈早愈好,學的東西愈多愈難愈好的偏向。這樣做不僅未必使幼兒成才,反而摧殘幼兒的身心健康,這是值得后人警惕的。其實,中國很早就有人懷疑或不贊成過早施教。《世說新語?夙惠》載一古諺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宋代王安石寫《傷仲永》一文,講到他家鄉有一個五歲能作詩的“神童”方仲永,名噪一時,其父帶他四處炫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同齡人的差距越來越小,至成人,與常入無異,“泯然眾人矣”。由此可見,提倡早期教育還應持科學的態度。
3嚴慈相濟,教愛相輔
慈愛幼兒是人之天性。宋代袁采在《袁氏世范》中作了分析:“父母于其子嬰孺之時,愛念尤厚,撫育無所不至。蓋由氣血初分,相去未遠,而嬰孺之聲音笑貌,自能取愛于人。亦造物者設為自然之理,使之生生不窮,雖飛有微物亦然?!背鲇凇梆B兒防老”的期望,更有“望子成龍”的企盼,自然對子女慈愛有加,導致對子女的過分溺愛,反而對幼兒成長極為不利。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指出:“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反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彼鲝垼骸爱敿皨胫?,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惫庞兄V語“嚴家無悍虜,慈母有敗子”。袁采也說“慈父固多敗子”,在《韓非子?兒說》中有段話頗有哲理:“慈母之于弱子也,愛不可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使之隨師。有惡病,使之事醫。不隨師則陷于刑,不事醫則歸于死?!边@些主張對于我們理解嚴慈相濟,教愛相輔,會有很大幫助。
4.順其性情,激發興趣
在中國傳統幼兒教育中,有不少教育家深刻認識到,必須適應幼兒的身心特點,順其性情,反對束縛、壓制幼兒個性。王陽明指出:“近世之訓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待若拘囚。”采用違天性、逆性情的做法,“蓋驅之于惡,而求其為善”,結果是與教育者主觀愿望相反,“偷薄庸劣,日趨下流”。他認為,幼兒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誘之以詩歌”?!胺舱T之詩歌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于詠歌,宣其幽抑結滯于音節也。導之以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蕩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文讀書者,非但開其智覺而已”。他強調幼兒教育必須使幼兒“趨向鼓舞”,“心中喜悅”。詩歌、故事、舞蹈、游戲、旅行是幼兒教育的最好形式。明朝呂德勝編《小兒語》“使童子樂聞而易曉”,清朝陸世儀強調“因其歌舞而之以禮樂”,是“因其勢而利導之”。林之望在《養蒙全鑒序》中說:“以童子之典教童子”,不僅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易記”,而且“易生其感發之心”,以產生共鳴,興趣盎然。王筠還提出,為了維護幼兒學習興趣,應有勞有逸,注意調節。“小兒無常精神,必須使有空閑?!贝迣W古在《幼訓》中也主張要使幼兒“優而游之,使自得也”。
5.量資循序,隨其分限所及
幼兒教育必須適應兒童的身心特點,同時必須遵循學習內容自身的客觀規律。量資循序,隨其分限所及,正是這一客觀規律的體現??鬃又v“欲速則不達”,孟子早就批評過“揠苗助長”的愚蠢做法。朱熹指出:“教小兒,只說個義理大概,只眼前事?;蛞詾?、應對之類作段子,亦可?!碧票朐凇督膛z規》中指出:“子弟幼時,當教之以禮。禮不在精微,止在粗淺?!蓖躞拊凇督掏臃ā分兄赋觯骸皩W字亦不可早。小兒手小骨弱,難教以拔蹬法,八九歲不晚。”崔學古在《幼訓》中專寫“量資循序”一節,指出:“為師父者,不量子弟之資稟,不顧學向之生熟,而惟欲速以求成。不知功夫有序,何可一旦助長?故昔謂教子弟不必躐等,當知循序;不必性急于一時,而在操功于悠久。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毫不放空,亦不逼迫。優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開,生機日活?!蓖蹶柮鲗Υ烁芯俚恼撌?。他說:“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如樹有這些萌芽,只把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長,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隨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侵壞他了?!薄胺彩跁?,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边@是值得重視的。
6.保教并重
在幼兒教育中,開發心智固然重要,而身體健康尤為重要。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積累了許多嬰幼兒保健的經驗。
①戒飽暖。父母往往擔心子女餓著、凍著,這本是人之常情,但做得過分了,反而有礙孩子健康。元代張從政在《儒門事親》中批評一些人養育幼子,盛夏之時,還用棉襖兜肚,天稍轉冷,即將幼子封閉于密室,生起爐子燒熱炕,惟恐寒氣襲人;飲食則不管孩子腸胃,一聽啼哭即喂乳,使之腸滿肚圓。他認為“此二者乃百病之源也。”古人歷來強調“撫育子女,切戒飽暖”,“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唐彪在《教女遺規》中說:“乳飲須有節,日不過三次,夜惟雞將鳴,飲一次。衣用稀布,寧薄勿厚?!绷硗?,過飽過暖還容易使兒童從小滋長奢侈之心,不利成長。
②節嗜食。幼兒常有偏食、嗜食的習慣,這對孩子健康發育極為不利。徐春甫在《古今醫統?嬰幼論》中指出:“大抵愛子之偏,無出于母所嗜之食任其飽,足以致所傷。”元代朱震享在《格致余論?慈幼論》中主張幼兒飲食以清淡為宜。他認為,兒童“血氣俱盛,食物易消,故食無時。然腸胃尚脆而窄,若稠粘干硬,酸咸甜辣,一切魚肉、木果、濕面、燒炙、煨炒,但是發熱難化之物,皆宜禁絕,只與干柿、熟菜、白粥,非惟無病,且不縱口,可以養德。此外,生栗味咸,干柿性涼,可以為養陰之助。然栗大補、柿大澀,俱為難化,亦宜少與”。這些有關控制飲食的主張,不只是出于幼兒健康的考慮,而是試圖借此來培養孩子清心寡欲的生活習慣,從而達到涵養道德的目的。不過,應當提出,這里所說限制兒童食用和鼓勵兒童食用的食品,未必科學,必須用現代幼兒營養學加以驗證。
③任啼哭。啼哭是嬰幼兒表達感情和需要的主要方式之一。張從政在《儒門事親》中指出:“夫小兒初生,別無伎倆,惟善號泣為強。”父母疼愛子女,一見孩子啼哭不止,便大為不忍,百般撫慰,以致無不滿足其要求,久而久之,啼哭就成為孩子要挾、制服父母的有效手段。古人強調不要因幼兒啼哭而滿足其無理要求,這成為一條重要教育原則。古人認為啼哭不僅對兒童無害,而且還有利于健康。啼哭可以清火泄熱,是中醫的傳統觀點。張從政說:“號哭者,乃小兒所以泄氣之熱也?!碧票朐凇督膛z訓》中指出:“小兒初生,勿勤抱持,裹而置之,任其啼哭可也?!碑斎灰矐⒁?,嬰幼兒啼哭不止,可能是身體不適,父母宜細細觀察。
④絕驚擾。避免用外界異物、怪聲驚嚇兒童。萬全《育嬰家秘》中說:“小兒神氣衰弱,忽見非常之物,忽見未識之人;或聞雞鳴犬吠,或間牛馬禽獸,嬉戲驚嚇;或聞人之叫呼,雷霆、銳爆之聲,未有不驚動者,皆成客忤驚癇之病。”萬全認為,“凡小兒嬉戲,不可妄指他物作蟲、作蛇。小兒啼哭,不可令裝扮欺詐,以止其啼,使神志昏亂?!毙齑焊υ凇豆沤襻t統?嬰幼論》中強調,不要猛然將小兒高舉或放倒,這時小兒表面雖在強笑,內心則受到驚駭,會造成今后不良性格,乃至釀成疾患。這些多為經驗之談,有無科學根據,也當認真驗證。
⑤避險物。幼兒生性好動,富有好奇心,不知識別和躲避險物、險情。因此,在幼兒生活環境中要盡可能消除危險因素,避免傷害事故發生,至關重要。《小兒語》中強調幼兒忌諱接近“水火剪刀,高下跌磕”。萬全在《育嬰家秘》中也指出,“小兒玩弄嬉戲,常在目前之物,不可去之。但勿使之弄刀劍、銜銅錢、近水火、見鬼神耳?!边@些經驗和善意提醒確有價值。
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經驗和遺產中也充滿消極的、陳腐的、不科學的內容。隨著中國傳統社會的衰落,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也日益顯露,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弊端也更加突出。我們極有必要認真加以清理,精心地進行研究分析,以現代幼兒教育的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為出發點,繼承和弘揚傳統幼兒教育的優秀遺產,清除和防止腐朽的歷史糟粕泛濫,使中國現代幼兒教育更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更健康、更有生氣地向前發展。
【摘要】隨著新一輪教育熱潮的日漸興起,教育這一話題也日漸的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由于幼兒在其心理方面以及年齡方面都十分的特殊,因此這也就決定了幼兒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將其同普通的教育加以區別。面臨當前的新形勢,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搞好幼兒教育的工作已經成為了擺在每一個幼兒家長和幼兒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影響幼兒教育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國外兒童文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幼兒教育的現實進行分析,論述了國外兒童文學在中國幼兒教育中的影響,希望能夠對相關的幼兒教師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國外兒童文學;幼兒教育;影響分析
幼兒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和希望,因此長期以來,幼兒教育都備受重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各種各樣的幼兒教材也是層出不窮,由此可見,對于家長來說如何為幼兒選擇有意義的教材就成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近幾年來,國外兒童文學所具有的教育意義已經越來越多的被發掘出來,此外,國外兒童文學所具有的創造性和趣味性也備受家長們的喜愛。
一、當前中國幼兒教育中對于國外兒童文學的應用
所謂的國外兒童文學包括了《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等著名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可以說是眾所周知,并且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兒童,因此這些文學作品所具有的啟發意義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由此可見,家長以及幼兒教師將這些國外兒童文學同我國幼兒教育工作相結合,可以促進幼兒教育效率的提升,促進預期的教學效果的取得。
在閱讀國外兒童文學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展開一場對神秘世界的探索,通常的情況下,國外的兒童文學具有生動的形象描寫,跌宕起伏的情節以及豐富的想象力,這些都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吸引著幼兒在閱讀以及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到藝術的享受。從而真正地體現出寓教于樂的教學思維,使得幼兒可以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從而為幼兒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國外兒童文學在中國的幼兒教育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二、國外兒童文學對中國幼兒教育所產生的影響
(一)對幼兒進行啟蒙
對于幼兒來說,社會可以說是一個完全陌生以及未知的世界,與此同時,在幼兒階段中孩子們都充滿了好奇心,隨著幼兒身體以及心理的不斷成熟,他們將探索未知的世界當成了愛好以及生活的趣味。然而在國外的兒童文學中,有著生動的內容,有趣多彩的呈現形式,可以極大的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并且適當的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另外,國外的兒童文學不管是在內容方面,還是在題材等方面都為幼兒提供了多種多樣的選擇,因此可以更好的幫助幼兒來認知這個世界。這些文學作品還可以極大的刺激起幼兒的求知欲望,使得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了學習興趣的培養,更好的為他們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豐富幼兒的詞匯
幼兒處于一個對新知識進行快速學習和快速積累的階段和時期,由于在這個階段中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因此他們對于那些陌生的詞匯會不自覺的進行學習,這在早期的教育中是一個重要的機會。在國外兒童文學中,存在著很多幼兒語言學習的核心和精華。語句簡單并且充滿了韻律美,適合幼兒的學習,此外在文學作品中還同時存在著大量的詞匯,這也有利于對兒童詞匯的豐富,更好的幫助幼兒來進行認知。文字是想象的一個重要載體,因此將文字同想象進行良好的結合,可以幫助兒童形成想象的思維,促進他們認知的全面發展。
(三)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
幼兒的成長從本質上說,就是幼兒的思想以及其行為進行社會化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幼兒的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對社會認知中需要的知識以及能力進行學習。但是對于幼兒來說,道德素養在其一生的發展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以及幼兒教師應該注重在這個階段對幼兒道德素養的培養。在國外兒童文學作品中對于那些道德高尚,品質高尚的人物給予了證明的評價以及積極的贊揚,不管是忠實的阿里巴巴還是聰明美麗的美娜拉。例如:《什么叫好,什么叫壞》這本書中,將涉及到的全部幼兒道德內容都進行了分析,從而幫助幼兒分清生活中的善惡和是非。這種強化的行為可以對幼兒的道德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仿佛言傳身教一般。
(四)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審美
審美屬于一種情感上的體驗,審美的產生同人的成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幼兒處于一個審美的可塑期,所以可以在幼兒階段加強對幼兒審美能力的提升。在國外兒童文學中,可以給幼兒帶來一種美的享受,這種美感主要是通過知識這種形式來呈現的。國外兒童文學的作者根據幼兒美學的實際需求來開展創作,所以在幼兒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時,不但可以提升對于文學作品和分析以及欣賞的能力,還可以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幫助幼兒形成一個正確的審美觀。例如:“白雪公主”的外在美以及“七個小矮人”的內在美等,都可以使得幼兒在想象時形成審美的品味,并且認識到在社會中對美的理解和定義。
(五)幫助兒童塑造堅強的品格
文學作品是一種表達的形式,同時也是對作者自身情緒和感情的抒發,在幼兒階段接觸國外的兒童文學作品可能不會對深刻的內涵加以很好的理解,但是兒童文學中所營造出的歡樂氣氛可以對幼兒形成感染,讓他們真正的體會到快樂,并且還可以使得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塑造堅強的品格,對他們人格的全面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國外兒童文字作品中擁有了很多對中國幼兒教育的積極影響因素,因此我國的幼兒教師應該對其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分析,按照自身的理解以及幼兒的心理、智力發展階段來有針對性的指導幼兒來進行學習和閱讀。這樣不但可以豐富幼兒教育的形式,還可以促進我國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
摘要:兒童戶外活動的減少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如幼兒肥胖、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人們對“過度正規化”早期教育模式產生了憂慮。森林幼兒園作為一種目前在發達國家廣為傳播的一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幼兒戶外活動不足的這一缺陷。文本介紹了英國森林幼兒園的產生與發展,教育目標及內容,理念及特征,并通過對英國森林幼兒園的解讀,得出了一些對我國目前幼教工作的啟示。
關鍵詞:英國;森林幼兒園
近些年,在許多國家,尤其是在歐美發達國家,人們越來越關注幼兒戶外活動明顯減少這一現象。研究者們認為這一現象與其他一系列因素有著聯系,如游戲空間的減少,戶外危險因素的增加,以電視及電子游戲為代表的“家庭中心”兒童游戲活動的發展(Clements, 2004),以及兒童肥胖癥的增加(Ebbeling et al., 2002)。魯夫在他的書《森林中的最后一個孩子》中采用‘大自然缺失癥’一詞描繪現代社會的孩子們與大自然缺乏聯系的事實。他認為自然環境中的居所的減少是幼兒肥胖,注意力紊亂,抑郁的重要原因。社會大眾對于目前實施的“過度正規化”的早期教育模式產生了深深地憂慮,于是對幼兒園以及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他們認為,幼兒園教師應該采用一種與戶外環境積極互動,以兒童經驗為基礎,以游戲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吧钟變簣@”便是這樣一種支持兒童戶外活動的教學方式。
一、英國森林幼兒園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森林幼兒園指的是通過提供給兒童在森林環境中的親身體驗與實踐的機會,以獲得自身發展的一個過程” (Murray and O’Brien, 2005, p. 11),目前在英國實行的森林學校教育模式起源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在20世紀五十年代,瑞典的一位退休老兵在森林中的廢棄火車廂中通過歌曲和游戲的方式教授兒童有關自然環境的知識,這是最早的森林學校教育模式。直到20世紀八十年代,這一教育觀念被丹麥的學前教育系統所采用,并命名為“自然托兒所(nature nurseries)”。在“自然托兒所”中,兒童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毗鄰其園所建筑的森林或樹林中度過,無論季節或天氣。這一教育理念在歐洲得到廣泛傳播,目前丹麥的每個縣都有至少1到2所自然托兒所。
1993年英國布里奇沃特學院的教師薩默賽特將該模式引入英國。他的訪問團在訪問丹麥時受到學校為兒童創設的戶外環境的啟發,回到英國后,他們創建了自己的森林學校。從那時開始,森林學校在英國逐步得到推廣,截止2005年,英國約有50個森林學校教育項目得到開展(Maynard,2007)。這一教育模式近些年在英國和美國都得到了推廣,這種變化和改革主要是為了減少幼兒看電視和電腦的時間,而增加與自然接觸的機會。
二、英國森林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與內容
森林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兒童自尊、自信以及獨立的能力,與此同時,讓兒童學會尊重與關注自然環境,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事物(Maynard,2007)。
森林幼兒園活動內容廣泛,主要包括:游戲(如捉迷藏),小單元可實現的任務(如建造庇護所、收集樹枝生火、做飯、發現植物群和動物群等),作為考驗和增強自信、提高自尊方法的基本林地生活技能,適當的工具和天然材料的學習使用,實踐與智力技能的發展等。教師們鼓勵兒童在自然環境中探索、游戲――爬樹;踩泥水坑;玩“1、2、3,你在哪里?”(捉迷藏游戲的一種);從鏡子中看不同的世界;收集不同長度的樹枝搭建一個巨型的鳥巢或雞窩;分享故事以及表演故事等等。在這個過程中,當老師發現孩子們已經懂得基本的安全規則之后,會引入一些成人正常使用的大小的工具,如鋸子以及修剪樹枝用的剪刀等。當然,安全因素也會被考慮進來,一般只有在很高的師幼比(一般是1:4)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這種活動。
森林幼兒園沒有圍墻,幼兒可以盡情跑跳,而森林里的道路也不像一般的道路那么平坦, 所以幼兒能夠從活動中學習更精準的運動控制。除此之外,幼兒在森林中也不乏練習小肌肉的機會,比如采集樹葉、拾干果、用樹枝編鳥巢等。通過戶外大量的活動,森林幼兒園的幼兒每天都在接受體能教育。雖然森林幼兒園的幼兒不能像其他幼兒園的幼兒一樣有桌子、椅子讓他們坐下來繪畫, 但他們也以其他方式進行著幼兒藝術教育。森林里的大樹、枝葉、花瓣等讓幼兒領略到了大自然的各種造型及顏色。幼兒常使用在森林里找到的材料做拼畫,編織花圈或各式各樣的玩具,或者使用樹枝拼搭成一個可容他們躲避的“屋子”。教師也隨時備有少許顏料及紙張, 提供給想用顏料創作的幼兒。因為森林里找到的素材是最原始的,所以幼兒的想象空間也就能無限伸展, 創造力也因此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
森林幼兒園也提供幼兒很多的機會接受感官教育:森林里到處都是實物,幼兒通過直接觸摸、聞嗅、品嘗等方式認識這些實物的形狀、味道及顏色,這和一般幼兒園幼兒從書本上或從影片中認識物品所留下的印象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別。森林幼兒園的幼兒在活動中有許多機會與其他幼兒進行溝通,例如他們必須以民主的方式表決當天要往哪個方向前進、討論發現到的“寶物”,他們或許會爭論,可能會尋求教師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及表達自己的觀點。森林里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隨孩子的想象變成象征游戲里的道具,這些游戲不僅可以增強幼兒的社會性意識,還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健康及安全教育也是森林幼兒園的重要教育內容。森林里道路分叉很多,在幼兒還未完全認識整座森林前,教師要常提醒幼兒不可脫離隊伍太遠以及如何在迷失時求助;幼兒在上學的第一天便被告知,吃東西前絕對要洗手,不可在老師不在場時吃下森林中的任何漿果。森林幼兒園的老師以實際危險教導幼兒注意健康及清潔,要比以抽象圖片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來得容易??傊瑢φJ同森林幼兒園的教師及家長而言,森林是一個理想的幼兒教育場所。
三、英國森林幼兒園的理念與特征
(一)英國森林幼兒園的理念
1、“人本教育”理念
“人本教育” 強調自由、人性化、尊重個人價值,森林幼兒園顯示了它是“人本教育” 的實踐, 它讓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有權利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學習內容; 采用啟發式教學, 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他們的任務不是告訴幼兒答案,而是引導幼兒尋找答案;尊重個體差異,森林幼兒園的教師尊重每個孩子年齡及性格的差異性,每個孩子可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有興趣的東西,并以自己的速度學習;強調情感教育,森林幼兒園的幼兒在廣闊的空間里,彼此間的摩擦不像在教室中那么常見,但是良性互動卻很頻繁,他們樂于與別人分享他們的發現,彼此交換對大自然的認識。
2、自然觀教育
大自然教育提倡者哈蒙曼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學習環境像戶外教室那么寬廣、那么有變化、那么吸引人。他指出,戶外教室的墻可以隨幼兒的興趣及意愿無限拓展,而且戶外教室的天空也是隨著時間及季節改變。森林幼兒園使用的便是大自然的教室,其實這種以大自然和周圍生活物品作為幼兒學習對象的理念不管在東方還是西方都由來已久。例如大自然的種種現象、四季的變化及生活周圍的事與物是中國古代幼兒必須具備的常識,這些都可以從數量眾多的啟蒙教材內容看出來。蒙臺梭利認為,人尤其在兒童時期仍屬于自然界的一分子,他們必須在自然中取得身體與心靈成長所需的各種原動力。她所謂的“自然” 可以是自然原野,包括動植物的生態、四季的變化等,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事和物。“幼兒園之父” 福祿貝爾認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應當與自然互動,他理想的幼兒教育場所應像一座花園,讓幼兒一方面像幼苗一樣自然地茁壯,另一方面在自然環境中學習與成長。森林幼兒園徹底實踐自然教育的理念,幼兒們不是間接通過書本學習,而是通過與大自然實物的直接接觸而學習,他們的觀察力自然而然變得敏銳,他們的學習及探索動機也將源源不斷。
3、“開放教育” 理念
“開放教育” 起源于20 世紀30 年代的英國,強調戶外教學及就地取材,并鼓勵幼兒實地觀察、探索及操作?!伴_放教育”的特色可概括為:以幼兒為中心,幼兒自己選擇有興趣的活動及主題,幼兒的學習經驗是統整的,偏重于混齡教學。森林幼兒園是“開放教育” 的一種體現,它包含了“開放教育”的特點,如溝通的開放、教室組織的開放、時間的開放及空間的開放等。森林幼兒園的教師與幼兒間的互動完全以幼兒為中心,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學習伙伴。森林幼兒園采用混齡教學方式,幼兒個別差異受到重視,課程內容也是開放的,每位幼兒都可以探討自己最有興趣的主題,并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森林幼兒園的幼兒學習時間有彈性,幼兒可依照自己的能力、速度學習。森林幼兒園的空間是開放的,幼兒在廣闊的空間里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觀察,自己決定自己的活動。
(二)英國森林幼兒園的特征
Liz O.Brien Richard Munrray等(2007)在對FEI森林學校模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其關鍵特征,主要有:
1、林地環境的利用。嚴格設定的安全路線及確定的范圍使兒童靈活、自由地主動學習。林地環境對于來自城市的兒童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在城區很少有接觸自然環境的機會。
2、學習可以與國家課程和基礎階段目標相連。允許這些目標設定在不同的環境里,不僅僅集中在自然環境中。鼓勵兒童激發內在的好奇心與學習動機,這對于那些在課堂環境中理解知識有困難的兒童尤為重要。
3、兒童運用多種感官自由探究。這對于鼓勵創造性、多樣性、富有想象力的游戲十分重要。關注整個兒童以及他們如何根據自身的進度養成自己的學習風格,而不僅僅是他們的學業能力。
4、一段重要時期內讓兒童定期參與。一年內不管什么樣的天氣都要參與。定期可以是一學期內每周或隔周的一天早上、下午或者一整天。一般是在2月份至12月份之間。
5、成人與學生的高比率。每個課時一個小組約有12名兒童。實踐者能夠了解每個兒童的學習風格、能力、個性特征等。
四、英國森林幼兒園對中國幼兒教育的啟示
(一)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足夠的、具有豐富刺激的活動空間,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
幼兒天性好動,幼兒園理應當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活動場地。但是,由于土地成本偏高等原因,一般幼兒園的室內、戶外活動場地較小,不能滿足幼兒活動的需求,少數幼兒園還有“超收” 現象。如能增加幼兒園的活動空間,或增加戶外教學,都能增加幼兒鍛煉體能的機會。建議我國幼兒園應多利用自然資源,多開展戶外教學,這樣幼兒的主動探索能力將被激發,幼兒的學習方式也會由被動變為主動。對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幼兒園而言,辦園條件在短時間內很難有大的改觀,可以就地取材,讓幼兒園以寬闊的外景作為活動場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幼兒盡情地擁抱自然,培養孩子的探索興趣和能力。
(二)利用自然材質做教材,增強幼兒的環境教育意識
幼兒園的活動材料可以分為高結構和低結構的兩種。高結構的材質往往是很多幼兒園教師的首選,因為這樣的材質可以直接從市場購買。以高結構的材質作為幼兒的活動材料,每位幼兒的材料都一樣,做出的成品也很難有特色,幼兒沒有發揮自己想象的空間,整個活動流程是按照教師事先制定的進行,教師作為組織者可以控制整個活動走向。使用低結構的材質作為幼兒的活動材料,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自由選擇,教師的控制也是比較間接和隱蔽的。森林里有取之不盡的自然材質供幼兒制作自己的玩具和作品,它們都是低結構的材質,幼兒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即使我國幼兒無法像歐洲森林幼兒園的幼兒那樣天天在戶外活動,但是老師可以替幼兒收集自然材質或利用戶外教學時和幼兒一起收集,供以后美勞活動或環境創設之用。
(三)提供幼兒獨立思考的機會
森林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方式是,提供幼兒足夠的機會及情境鍛煉自己,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并通過開放式問答訓練幼兒的思考能力,這樣的教育方式恰恰是當前我國幼兒教育所缺乏的。要改變幼兒的學習,首先得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幼兒教師要做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應當如何真正從傳統的教師角色走出來,并接納幼兒的自主性學習,這些都是值得我國幼教界認真反思的。
摘 要: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滲透,要想將一個民族的文化繼承發揚就必須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
關鍵詞:傳統文化;滲透;文化教育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影響了中國,也影響著世界。作為幼兒教師在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的前提下,讓傳統文化滲透在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精華。
一、營造傳統文化環境
從幼兒的認知特點來看,讓他們對某事物感興趣就必須根據幼兒發展水平以濃烈的氣氛渲染,他們才會去感受、想象和發揚、創造。首先必須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能與之親近的傳統文化環境氛圍。其次依據教學活動創設生動、具體、形象的情境,使幼兒身臨其境;創設多種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活動區角,如“農家院”“戲曲服飾表演”“傳統小吃坊”,使幼兒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二、在主題活動中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專門性幼兒中華傳統文化活動是教師按計劃專門組織的、集中的、全班或小組的各種類型的教育學習活動,它的種類豐富,并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中華傳統文化對幼兒園教學來說,它的教育價值也是不同的。
圍繞幼兒熟悉且喜歡的中華傳統文化作品開展主題教學活動。通過音樂《鬧龍宮》,了解京劇是中國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通過泥工《捏面人真好玩》等活動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在一系列活動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作品的藝術魅力。
三、在游戲活動中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與幼兒喜歡的各類游戲活動相結合,可以使幼兒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獲得中華傳統文化經驗,同時還能豐富各類游戲活動內涵,使各類游戲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在自主、愉快的游戲中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充分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美。
四、在日常生活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可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合理利用各種活動培養幼兒創造、協作的能力。飯前、教學活動之間、午睡前、離園前等小塊時間也可以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
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使幼兒體驗到傳統文化的精華,提高了幼兒一定的素質和能力,喚醒了幼兒對燦爛的傳統文化的熱愛,也激起了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第四幼兒園)
摘要:本論文著眼于中國當前的幼兒教育現狀,通過對一些國外的先進的幼教理念、經驗、方法的介紹,針對當前中國幼兒教育領域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并結合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在理論上對中國幼教的潛力進行深度發掘,找出中國幼教領域的前景和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 前景 發展
中國的幼兒教育相比與西方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發展較慢,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都有著較大的差距,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是凡事都有兩個方面,我們也應該辯證的看待當前的中國幼教局面,不能一味的否定,只要運用正確合理的方法,社會、政府多方面努力,相信,只要假以時日,中國的幼兒教育必定能邁出前進的一大步。幼兒期是孩子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感恩教育要從小開始。蘇霍姆林斯基說:“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永遠無法彌補。越早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種子,由此而形成的習慣也將伴隨孩子一生?!?
1、市場廣闊 利潤率高
中國的適齡兒童數量巨大,有著對于幼兒教育這個行業來說有著廣闊的市場,目前在中國,幼兒教育這個行業并沒有形成固定的游戲規則與品牌壟斷,是最后的少有的高利潤行業,預計今后十年內,嬰幼兒教育的收入將有7%-8%的增長,在中國的很多3、4線城市以及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還有很多的適教兒童無法得到正規的幼兒教育,對于這些地區來說需要大量的正規的幼兒教育場所來滿足龐大的幼兒教育市場的需要,因此,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的幼兒教育市場是十分廣闊的,對于廣大的幼教從業者來說也是大有作為的。
2、潛力巨大
國內的幼兒教育目前還處在一個爬山的過程,還需要不斷的探索、摸索,還并未成熟,未來的五到十年時間,將是國內幼兒教育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內的幼兒教育市場還遠沒有飽和,無論是從幼兒教育機構的數量上還是從幼兒教育機構的質量上都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
3、國內經濟發展迅猛 經濟背景成熟
任何一項產業的發展、生存都離不開資本的支持,資本越充足,對于一個行業的發展就越有利,中國自從9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到了迅猛長足的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連續翻番,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得到增強,對于幼兒教育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行業來說,中國政府必然會給予強大的支持,在強大的資本實力支持下,中國的幼兒教育市場一定能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得到迅速的發展。
4、中西融合 辦學理念成熟
伴隨著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這一大背景下,國內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也日益的變得密切起來,很多國外的優秀企業以及經營理念紛紛涌入中國,幼兒教育這一行業當然也不例外,在國內來說,幼兒教育尚且屬于新興行業的范疇,然而在國外,幼兒教育行業已經發展很多年了,國外的很多著名的幼兒教育理念也應運傳入了中國,例如著名的“斑克街早期兒童教育方案”、“BE直接教學模式”、“DI直接教學模式”、蒙臺梭利課程模式”都對國內的幼兒教育機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些先進的幼兒教育理論都可以為中國的幼兒教育機構所借鑒,國內的幼兒教育機構應該將本土的實際情況與國外的先進的幼兒教育理論結合起來,必定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去的更大的發展。
5、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開拓新思路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思想,其教育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國人,做世界人?!庇绕湓诋斀袷澜纾蚪洕惑w化和市場競爭國際化已成為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特別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所以說,21世紀是高技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計算機知識、計算機水平的競爭。幼兒是未來社會的主人,為適應未來停息化社會的需要,從小培養幼兒對電腦活動的興趣,使他們掌握一些簡單的操作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電腦幾乎和電視機一樣進入了大多數人的家庭生活,成為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同時成為了人們與外界聯系的“好幫手”,電腦與現代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有人曾說:“幼兒掌握了電腦,就如同有了一把進入21世紀的鑰匙!”
眾所周知,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作為信息時代有一個顯著特征,即通訊技術高度發達、信息資源日新月異,這一特點極大的豐富了教育教學資源,為幼兒園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載體和技術。信息技術的一些教育媒體,如:投影、電視、錄像、計算機等具有生動、形象、感染力強,易于激發幼兒興趣的優勢,并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促使幼兒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所以,在幫助幼兒獲得知識和形成健康行為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得手段運用與目標培養達到和諧、高效。
6、音樂藝術優勢
音樂在幼兒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以音樂的獨特功能――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音響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態美,演唱的情感美來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美化人的行為。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音樂教育中美的作用。用音樂塑造美、創造美的世界。音樂是感情的表達,靈魂的體現。當孩子對音樂產生強烈的情緒時,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他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靈就可以得到美化。童年期的美育是孩子美育的啟蒙期。孩子們喜歡在音樂活動中模仿成人行為并真實地表現喜、怒、哀、樂。所以用孩子喜聞樂見的音樂活動、音樂游戲、音樂舞蹈------來揚善厭惡,分清好壞,是對孩子進行啟蒙期美育的重要途徑。
7、建立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給少年兒童構建了一道特殊的文化風景線,她品味高雅,格調清新,散發著自己獨特的風韻。辦圖書館寬敞明亮的幼兒閱覽室、活動室、玩具室、展覽室為幼兒提供了良好的閱讀氛圍,使他們有一種安全感、親切感。吸引著孩子們走進一個柔和、文雅、積極、向上的精神家園。 有關資料表明,聰慧兒童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喜歡閱讀。早期開始閱讀識字的孩子,智力發展較為迅速,閱讀興趣和能力提高較快,知識面比較豐富。但幼兒持久閱讀的興趣與習慣完全要依賴于后天環境的熏陶與培養。圖書館的親子閱覽室應在幼兒閱讀環境的布置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精心設計,以保證能夠長久吸引幼兒讀者的閱讀興趣。如:特別考慮書桌椅、墻壁、書架等的色彩搭配。
8、結語
任何的事物都要經歷一個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國的幼兒教育也如此,此時的中國幼教行業就像是一只展翅欲飛的雛鷹,雖然目前還停留在地面,但是只要假以時日,結合多方面的支持,我相信,中國的幼教行業終有一天會一飛沖天,翱翔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片廣闊的天空中。
摘 要:象棋對于孩子的智力開發有極大的幫助,通過不同的棋局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及分析判斷能力等,對身心健康和成長起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中國象棋;品德;思維;心理;情操
象棋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起初它只是一種游戲,進而成為一種藝術,普及于社會各階層??茖W驗證表明:學習象棋可以提高幼兒的思維和注意力,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創造力、想像力等,在下棋過程中對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及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都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以棋養德
“棋道小道,品德最尊?!毕笃寤顒邮且豁椪\信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幼兒不僅要積極動腦來應對局面,還要懂得“摸子動子、落子無悔”等,這不僅是幼兒對弈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規則,更體現了一種棋品。老一輩革命家曾做過“棋品即人品”的論斷,詮釋了下棋對人品塑造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讓幼兒獲得象棋知識,感受象棋的趣味性,更注重幼兒棋品的形成。如,在開展象棋活動的過程中,對小班的幼兒我們會通過一些故事來幫助幼兒理解“摸子動子,落子無悔”的含義。
針對中、大班的幼兒,我們則鼓勵孩子們互相提醒和督促,在落子前要考慮周到,三思而后行,落子后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反悔,融入了誠信守則的棋德教育。通過不斷地引導、提醒,孩子們形成了良好的下棋習慣,并將這種良好的習慣延伸到了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如,教學活動中,孩子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強了;游戲中,孩子們都能夠自覺遵守游戲規則;生活中,孩子們每天都能夠按順序排隊飲水,做到不推不擠……象棋活動的開展不僅幫助幼兒從小樹立了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還培養了幼兒遵守規則的良好品德行為。
二、以棋增智
列寧稱:“象棋是智慧的體操!”歌德說:“象棋是人類智慧的試金石!”由此可見,象棋活動對于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有積極意義的。
1.培養幼兒的觀察注意能力
由于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常常半途而廢。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觀察注意力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和社會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發展。有句下棋格言說:“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币A一盤棋,需要從頭到尾都認真對待。因此,孩子們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考慮自己的棋怎么走,還要時刻看清對方的棋怎樣走?孩子們在這種無形陣中目不轉睛地觀察、探索,極大地培養了他們對事物的洞察力。
2.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小的棋子在棋盤上瞬息萬變,每走一步棋都要求孩子們去觀察和思考,幼兒的大腦在無形中受到了主動刺激,腦細胞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思維更加活躍了。如象棋活動中,孩子們要不斷思考對方為什么要這樣走,走這步棋的目的是什么。又如,孩子們在理解了“吃子解將”“拆子解將”“墊將”及“避將”的含義后,我們則會通過各種“將軍”的棋盤演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思考,這盤棋該如何來“應將”,該使用哪一種方法最合適?這樣,孩子的思維始終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思維的敏捷性和邏輯性明顯提高。
三、以棋調心
人的健康不僅僅是生理方面的健康,更包括了心理健康,下棋能夠增強人的心理調節能力和穩定的情緒表達。因象棋活動是以輸贏定勝負,勝敗乃兵家常事,棋局中無常勝將軍。因此,通過象棋活動,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現實,意識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的,不能因為一點點小小的挫折、失敗就失去了自信心,要學會相信自己,再去試試,沒有爭得第一,但自己盡了力也是好樣的。如,我班的點點是個能干的小女孩,表現一直很優秀,因此,鼓勵和贊揚一直伴隨著她成長,可是有一次在象棋對弈中,她輸給了同伴,立刻傷心地哭了起來,不能承受小小打擊的她,不愿意下棋了。后來,筆者多次鼓勵她,安排她和另外幾個孩子下象棋并教育她:“這次輸了沒關系,只要堅持下去,想想輸在哪兒,一定可以贏的。”慢慢地,她能正確地面對失敗了。其實無論幼兒成功與失敗,我們都要及時幫助他們總結經驗或教訓,并在一次次的比賽競爭中,引導幼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在不斷的輸輸贏贏中磨練出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品質。
四、以棋促情
象棋對弈,情趣高雅,是一種休閑和智力鍛煉的結合物,也是人們生活中一種有趣的、快樂的、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活動。
1.同伴對弈,促友情
孩子進入幼兒園后,要學會與同伴交往,分享合作。為了讓幼兒感受在集體生活中與同伴交往的樂趣,我們特別創設了棋類活動區,幼兒可以自由選擇同伴,兩兩對弈,同時引導幼兒學習使用禮貌語言,如:“我們一起來下棋吧!”“我們再來下一盤吧!”幫助幼兒建立融洽的交往氛圍。通過區域活動,拓展和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感受、體驗交往的樂趣,增進同伴之間的友情。
2.親子對弈,促親情
為了增進學校、家長和孩子三方的交流和溝通,實現家校共育,我們邀請家長在家中成為孩子的第二任老師,指導孩子,并成為孩子“對弈的戰友”,增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交流,達到一種雙贏的目的。其實,孩子與家長下棋的過程,就是孩子與家長交流的過程,這種交流,不僅使孩子的棋藝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且親子關系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有很多家長反映,孩子每天一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拖著自己的爸爸媽媽下象棋,通過此形式,有很多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慢慢地也進步了,他們對象棋又重新有了學習的興趣。
總之,象棋對培養和鍛煉孩子,有著積極健康的意義,綜合概括起來為四句話、十六字,即“開發智力,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