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1 05:11: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中學美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內容摘要:對中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首先要將美術教育重視起來,在教學工作各個環節上都要做到位,如課時安排、教學設施及工具、室外美術活動等,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另外,還需要社會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協調努力,共同來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這是搞好中學美術教育的關鍵。
關 鍵 詞:中學生 美術 興趣培養
興趣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如果學生對某門課毫無興趣,而強迫其學習的話,最后不但教學效果很差,而且會使學生更加厭煩這門課。所以,培養學生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當代中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遠不如小學生,尤其是接受普通美術教育的中學生,他們對待美術課并不是很熱情,這也是許多學校搞不好美術教育的重要原因。
美術作為空間藝術,它主要是通過色彩和形體等視覺因素來傳遞給人,所以具有直觀性,這比起數理化、語言文字等理性、抽象的學科更容易激發人的學習興趣,并且我們所生存的社會環境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美術,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建筑,美術都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個社會人不可能也不應該對美術一點興趣都沒有。那么為什么許多中學生對美術提不起興趣呢?我們又該怎樣去改變這一狀況,培養中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
我們應該找出中學生對美術缺乏興趣的原因,在這里主要歸納為以下三種:
1.社會原因
社會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這主要表現在整個社會對美術及其教育的重視程度上。最近幾年,盡管美術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中學美術教育在廣大地區仍然處于一種副科之副科的地位,甚至是可有可無的狀態,并未實現其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美術應該是一種全民都應具備的素質,而不應只屬于少數人。我們應該認識到,如果美術教育的這種副科地位得不到改變的話,就永遠無法受到真正的重視,從而實現全民性的美術教育普及。盡管美術教育有時以課外活動小組的形式出現,但是這與普通美術教育的全民性是不相符的,只能有一小部分的學生受到美術教育。
美術作為非中考、高考科目,給非美術專業的中學生造成了“美術不重要”的思想,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他們又怎么會對美術這一副科提起興趣呢?
這種社會原因是受經濟影響的美術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必要的經濟支持。目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經濟正在飛速發展,但比起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也同樣反應在美術教育的發展上。美術同樣會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美國每年為了棉布藝術性的設計花掉大量的美金,日本僅動漫藝術的市場就達到4萬億日元。可見美術對經濟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投資在美術教育上是絕對能夠實現其價值的。而現實是作為所謂“素質教育”的美術學科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2.學校的原因
學校往往會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這個原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主要是校方和教師。
對于校方來說,通常以“升學率”為重,美術課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退居二線了,所以美術課在課時安排、教學設施及工具、教師待遇等方面遠不如其他學科。這些前提條件都沒有搞好,很難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高質量美術教育。就算學生對美術很感興趣,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又怎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呢?
另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師。美術教師的自身素質及其授課方式對于培養學生興趣是極其重要的。有些教師的授課方式或內容極為枯燥,連成年人都無法忍受,更不用說青少年了,這無疑使本來就對美術提不起興趣的學生更加厭煩,從而致使一節美術課變成學生“放松和娛樂”的時間,而不是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的時間。
3.學生自身的原因
有些中學生對美術缺乏興趣是受其自身能力的影響,他們往往是那些被稱為在美術方面毫無“天賦”的學生。這也是由于多年來我國美術教育中注重技法培養所造成的后果。他們的努力總是在這種大環境中不被承認,收獲很小,所以就形成了挫敗心理,自然就不會有太大興趣。其實,普通美術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學生,它是對人的素質的培養,而不是將每個學生培養成美術專家。
另外,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已從少兒時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進入了抽象思維為主的階段,加上各方面的影響,他們的注意力也更多地停留在理性思維較強的學科。再加上中學生學習美術的動機并不明確,所以學習熱情就不那么高,而學習困難則相應比較大,這些困難反過來又會降低學習興趣,挫敗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二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各種困難而放棄或忽略對青少年美術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美術是人應具有的基本素質,因此應當及早地,至少在少年時期就開始加以培養,而不是當作一種可以隨意處置的游戲一般的東西來對待。所以對中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首先要將美術教育重視起來,在教學工作各個環節上都要做到位。
1.課時安排
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必須具備美術方面的知識,但是美術課在普通中學的地位處于嚴重失調的狀態。美術課程在中學的安排一般是一周一節,這已經很少了,而有些學校的美術課根本就是形同虛設,只作為其他科目的補習課出現。這就要求課時量的增加,而不應作為可有可無的科目給其他課讓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系統地、全面地學習美術,這也使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美術興趣的培養。
2.教學設施及工具
除了課程安排,學校的硬件設施也應提高,讓學生在美術課上擺脫枯燥的學習環境。學校應配備專門的美術教室,教室里的布置應活潑自由,符合美術課的學習特點。
教具的運用也是必要的,一塊黑板、幾支粉筆,是無法使美術的特點得以發揮的。應適當引入高科技,美術主要靠視覺傳達給人,所以多媒體是必不可少的。如美術欣賞課,可運用幻燈片或放映美術記錄短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要忘記精彩的講解。
3.室外美術課
美術課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讓他們認識和發現存在于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美術形式。這在一些比較落后的鄉村學校更為適用,這些學校的教學設施及工具比不上發達地區的學校,所以應更充分地運用校外的美術資源。比如,在當地自然風光較優美的地方進行戶外寫生,或者結合當地的民風民俗學習民間美術等等。
在欣賞課上,如果有條件應帶學生去博物館或參觀藝術展覽。在引導學生走進文化遺產和美術作品時,不要將我們固有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要尊重學生的感受和意見,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討論,避免積極性地壓制,這直接影響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4.教師的重要作用
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興趣方面起著直接的、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學生主要靠教師的授課來學習美術,這是一個關鍵因素。下面是筆者關于教師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的建議:
首先,要有活躍的課堂氣氛,美術課根據其自身特點來說,本來就是一個自由度較廣的學科,它沒有過于嚴格的評判標準和范圍準則,這也給了美術教師個人以更多的發揮空間。所以,教師應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動手、動腦,放寬評價的標準,從各個方面入手發現學生的優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其次,技法在普通美術教育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美術教育認識到美術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以及運用美術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還可以促進其發展,這可以從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中得以體現。還有就是通過美術活動抒發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使學生成為品格高尚、全面發展的人。
再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偏愛和弱點。美術是強調個性化原則的,它不像科學那樣追求絕對性和一元性。對于進行普通美術教育的中學生來說,應尊重和提倡他們在美術課上表現出來的個性和差異,同時也不能強迫他們學習美術的某一種類。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允許他們的興趣轉移,廣泛地涉獵各美術領域。
最后,美術作為一門用途非常廣泛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或多或少地有一定聯系,并且美術自身的彈性很強,教師可以嘗試將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結合,打破學科界限,使學生在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融會貫通中學習美術知識。從多個面學習美術,使美術變得更立體,使學生真正擺脫“美術無用”的錯誤思想,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但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其他學科只是起輔助作用,要以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培養為主,不要喧賓奪主,這是非常重要的。
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忽略或不愿學習美術的時候,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同時有助于學生的美術知識結構的多元化,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當然這也需要美術教師具有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不但應具有扎實的美術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廣而博的非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上好美術課,才能有助于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能將這一點做好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廣大美術教師付出艱辛的勞動。
綜上所述,對中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并不是簡單的,這不僅是學校和教師單方面的事情,還需要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協調努力,來轉變某些人對美術的偏見。盡管目前在我國有些美術教育的條件會受到環境和能力的限制,但是中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美術教育的質量,而且美術教育的質量又會影響到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
民間美術是我國傳統藝術的瑰寶,蘊藏著多元的民族文化。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要將民間美術作為不可獲取的教學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民族自豪感以及多重能力。本文對民間美術走進中學美術課堂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并對民間美術教學策略進行論述,期望對傳承和創新民間美術藝術,實現中學美術教學目標有所幫助。
關鍵詞:民間美術;中學美術;教學
一、民間美術走進中學美術課堂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在美術課堂上滲透民族文化
民間美術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元素,將民間美術引入到中學美術課堂中,能夠讓學生迅速了解民間美術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涉及的歷史、哲學、民間文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如,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通過貼春聯、剪窗花等活動,讓學生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所以說,在美術課堂上引入民間美術內容,能夠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出發吸收優秀的民族文化,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2.有利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
民間美術具有豐富的情感性,該藝術形式以其多樣化的造型風格詮釋著當時的文化背景,屬于活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將民間美術引入到美術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和鑒賞民間美術的精華部分,有利于培養學生藝術情感,并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增強民族自豪感,為傳承與創新民間美術奠定堅實基礎。
3.有利于促進學生多重能力全面發展
民間美術形式既包括平面造型類,又包括立體造型類,具備形式多樣化、造型多變化的特點。在中學美術課堂上引入民間美術內容,能夠引導學生從民間美術的造型特點上鍛煉發散思維、創造思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手工制作民間藝術品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使學生親身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
4.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民間美術的藝術審美特性較為鮮明,在圖案、色彩、造型、符號、地域文化等方面,均體現極高的欣賞價值。將民間美術引入到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民間藝術美就在身邊,給予學生真實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二、民間美術走進中學美術課堂的教學策略
1.優選民間美術教學資源
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和當地民間美術特色,合理選擇民間美術資源,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指導學生搜集貼近自己生活的民間美術材料帶到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享,培養學生的鄉土意識,增進對當地文化藝術的了解。如,搜集淄博的琉璃、年畫,河南的木板年畫,曲阜的木雕,湘西的印染,陜北的剪紙等。此外,教師還要將美術教學緊密聯系于學生的現實生活,選取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民間美術形式,讓學生主動接觸民間美術,喜愛民間美術。如,教師可在春節期間在教室內創設春節情境,讓學生寫對聯、剪窗花;在元宵節前期,美術指導學生制作花燈等。通過選擇合理的民間美術教學資源,從而拉近學生與民間美術的距離。
2.民間美術與現代設計相結合
在諸多現代設計作品中均蘊含著民間美術的藝術形式,體現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能夠彰顯現代設計作品的個性、新意。為此,教師可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引入民間美術中的各類元素,包括造型、圖案、色彩等,讓學生全面了解民間美術知識,并運用到實踐中。如,在民間美術鑒賞中,教師可將刺繡、木雕、扎染作為鑒賞主題,對比分析這三種藝術的制作過程、造型特征、裝飾顏色等。而后,引導學生在生活用品設計中體現這三種民間藝術的形式,如在服裝、文具、教室內進行裝飾,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促使學生將民間美術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又如,在陶藝制作課上,教師先向學生提供現代陶藝作品的相關素材,再講解一些民間美術的造型特點,讓學生在陶藝作品中融入民間美術元素,使作品富有寓意性,通過動手實踐增強學生對民間美術藝術的認知。
3.巧用材料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民間美術的藝術表現形式多樣、風格迥異,值得學生學習與借鑒。所以,在美術課堂上,教師要將民間美術的造型特點融入到教學內容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造型技巧,能夠設計出有創意的作品,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學習的興趣。材料是民間美術的呈現載體,但這并不意味著民間美術材料是固定不變的。 為了培養對學生民間美術的創造能力,教師也運用變通教學方式,巧用材料組織教學實踐活動,適當變換和拓展民間美術作品所用的材料。如,在陶藝課上,若學校未能購置陶泥,教師也選用黃泥代替;在民間玩具制作課上,若沒有竹篾、葦輥,也可用一次性的方便筷子代替;在民間美術作品著色上,鼓勵學生使用現代的顏色,如熒光色、水粉
等。在民間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條件去實踐民間美術的藝術形式,通過變通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美術作品創作技巧,體會到民間藝術就在身邊。 4.創設教學情境
在民間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豐富學生對民間美術的感性認知和形象認知。教師可將民間美術作品實物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真實的作品,體會作品的精妙之處。如,教師可將年畫《門神》、風箏、彩印包袱布等帶入課堂,讓學生對比實物與課本圖片,而后再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出發賞析實物。同時,教師還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如,在教學有關中國民間美術的評述課時,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節向學生展示動畫短片,將繁雜的民間美術作品資料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民間美術教學效果。
三 結語
總而言之,民間美術是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教學資源,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藝術創造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選擇民間美術教學內容,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并引導學生將民間美術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民間美術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從而實現中學美術教學目標。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依照教學客觀規律,以盡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表現在三重內容: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1]。
一、美術課程有效教學定義
回顧美術教學,怎樣才能做到更“有效”?對此,要重新認識美術教育和教學的意義,了解美術教學應該教些什么,學生應該學習些什么。美術在人文精神的整體情景下,側重于研究和探討人類的情感表現、審美感受等方面,提升人們情感活動的個性、智慧與技術的品質意識。因此,從美術教育意義出發,美術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本學科的特性基礎之上的[1]。
1.有效教學首先要確定美術教學效益觀。美術新課程的核心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學生的能力進步和全面發展是衡量教學效益的唯一指標。
2.有效教學必須能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美術有效教學中,針對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采取的策略應該區別于其他學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
3.有效教學的基礎是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教師自身專業發展就成為落實新課程理念,提高美術教學效果,體現教學實效性的核心基礎。教師迫切需要提升中學美術教學的責任和態度,在教育過程中改善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4.有效教學的關鍵是提升課堂教學環境。教學活動必須依據學生心理特點,提升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營造種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
二、針對現有美術課程存在問題,提升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
1.當前中學美術課程教育存在的問題。在基礎美術教育的領域,了解、認識并進行美術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建立有效的教學理念,必須承認的是,當前中學美術課程的課堂教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低效”
現象,主要表現為[2]:①教學目標寬泛,不針對學生個性特征。在授課過程中不根據學生對美術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出發,教學目標空泛,不明確,對內容缺乏針對性,重、難、易點劃分不明確,缺乏對難點部分的重點講解。照本宣科,不重視現實生活與學生實際的聯系。②教學形式單一。美術教學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首先是傳統的教師面授,然后學生被動聽講、接著學生練習、再接著教師進行評閱為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活動內容單一、形式單調,缺乏融洽的師生關系與互動。③學校總體教學目標不重視。美術課在教學中占的比重很低,課程設置較短。同時也存在其他學科學習任務的繁重,學校和學生對美術課程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④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獨立開來。孤立學科的教學不能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缺少知識的延伸性,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
2.提升美術課程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和方式[3]①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師生共定學科教學宣言和教學目標,約束、規范調整學生的學習行為。有關條例的制訂必須由師生雙方共同完成,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既是條例的制定者,也是條例的最終執行者。中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十分豐富,科學處理基礎性教學、新穎性授課、應用性發展這三方面的關系,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充分拓展學生的知識深度和廣度,促進學生構建和完善新的認知能力結構的能力,掌握中學學生應該基本美術技能,提高中學生美術素養,構建課堂有效教學的核心環節和中心任務。②教學對象和教學主體豐富多樣、能力不同的中學生是中學美術教學目標傳授對象,所有的美術教學活動都是圍繞促進其人格特征、心理和智力發展、審美教育、知識傳授、技能提升等方面開展的。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和個體,需要采取不同的美術教學策略。教師要更新美術教育觀念,改變教師角色,使自己成為學生的伙伴、教學內容的設計者、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教學程序的合作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教學理論的研究者。教師必須增加對美術教學的道德感、責任感和任務感,改善教師的專業技能與知識。③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教學策略是由若干教學方法組成的,但教學方法本身就成為學習目標的時候,選擇和運用方法的選擇就會成為選擇策略。必須突出教學方法的針對性,優先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有重點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的水平,促使課堂教學主動“有效率”,根本保障課堂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任何教學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中開展,別無其他。美術教學環境體現為包括美術教學設備、教學工具、教學材料和教學時間和空間等教學環境,此外還有獲得教學部門和教學領導的支持以及良好的美術教育社會氛圍和豐富的教學資源社會大教學環境。
三、中學美術有效教學模式探討
教學模式從抽象的層面而言是教學策略的相對固定化,是教學策略的穩定性地體現。除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外,本文就提出并分析如下新的教學模式[4]。
1.探秘式教學模式。探秘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情景設問和啟發誘導下,以現行美術作品為基本探究內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的機會,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教師在教學中應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
2.研究性學習體驗的教學模式。①充分挖掘本地美術文化資源考慮地理因素,充分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參觀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作坊等,調查、考察美術現象,并寫出考察報告,理解美術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②信息技術資源與美術課程整合研究[5],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網絡,將形、聲、光、色、動、靜融為一體,突破時空的限制,為學生創設生動的審美情境,建構自己的美術文化意識,培養他們的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3.橫向聯合教學模式[6]。將課內知識與社會、環境、文化歷史、時尚熱點、美術與其他學科及美術各門類綜合,引導學生了解“外面的天空”,積極參與賞評活動,讓課堂充滿活力,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形成聯合式教學模式。
4.優秀美術作品模仿教學模式通過對優秀美術作品進行角色扮演法,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美術作品中的角色,體驗 美術作品在各種不同情境下的內心情感。同時對美術作品進行臨摹教學法,幫助學生進行繪畫創作體驗,和全方位把握美術作品的內涵。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通過本身具有的美的造型,表現生活,傳遞信息,一名美術教師應該懂得如何挖掘視覺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內在美,并將之融入到課堂教學里,使充滿美感的視覺形象與洋溢著美感的課堂教學藝術渾然一體,讓學生醉心于美的殿堂。
一、審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學美育的任務
審美教育,即我們常說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們認為,審美教育就是培養人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觀點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的新人。具體地說,審美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提高人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樹立、端正人們的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陶冶人們的性情、凈化人們的情感,美化人們的生活,使人們更加熱愛美、熱愛生活。
作為全面發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學階段的任務,是培養他們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其鑒賞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并輔之以初步的創造美的技能訓練,完成一定的低層次的美麗創造任務,以引導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學美術課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內容和途徑
1.形式美感的培養。作為視覺造型藝術的美術,無不依賴形式而存在。學生接觸美術,首先接觸美術的審美形式,亦即構成美術作品的各種藝術語言因素,如線條、色彩、質感、肌理等。面對自然界的各種美好事物 ,也總是首先接觸如諸如山勢的高大雄偉、溪水的彎曲流轉、花卉的艷麗嫵媚等。學生們通過對這些形式美的感受,構成了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整體知覺。但這些審美形式不一定一開始就能成為每個學生的感知對象。在沒有經過老師的講解、引導或指導學生寫生之前,它們往往是一種潛在的因素。所以培養學生對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審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學美術課的最初階段,往往首先引導學生去認識線條的魅力。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線條是造型的基礎 ,各種不同粗細、濃淡、干濕、疏密、輕重及抑揚頓挫、剛柔并蓄、變化莫測的線條,表現了不同造型、不同質感的千變萬化的事物。在這里,線條具有神奇的魅力。美術教師要善于選擇有代表性的優秀傳統作品指導學生去進行欣賞和分析,然后通過白描練習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畫中,線條不僅用來勾畫輪廓,而且是表現對象形體結構和質感的造型因素。在課堂中則通過臨摩優秀素描作品和寫生,來培養學生對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現能力。在美術課中我們通過講解、觀察、練習,使學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識和調配方法,培養他們對色彩的觀察分析能力。進而掌握這一造型語言。
2.審美情趣的培養。梁啟超曾說過“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藝術。”“音樂、美術、文學這三件法寶把情感秘密的鑰匙都把握住了?!眹庖灿腥酥鲝埶囆g教育就是情感教育,這種論斷雖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一種功能,是無可非議的。如一次家鄉風景的寫生和校園風光的描繪,可以激發學生對家鄉風土人情的眷戀和保護校園環境的責任感。
美術課要善于發掘藝術作品內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轉化為學生的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他們愛美的情操。這種情感教育可以通過參觀、作品欣賞、寫生和臨摩優秀作品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內容也應該從自然、社會和藝術等范圍多方位地展開。
3.審美理想的培養。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產生的情感反應,是審美活動最初的表現形式,但這種感受和感化,都受著審美理想的制約。青少年由于年齡和身心發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標準,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惡的,什么是應該歌頌的,什么是應該批評的。不同的審美判斷往往會引起不同的情感反應。一切優秀的健康的藝術作品,總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藝術家正確的審美觀點。反過來,它又使欣賞者得到審美愉悅,起著積極的審美教育作用。這種寓教于樂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藝術審美活動的特征,也是我們美術教育的目的之一。美術課中,教師選擇古今中外優秀美術作品,并通過與學生的談話分析,或輔之以簡單的命題創作,都可以收到培養學生正確健康的審美觀點和審美理想的效果。
4.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美術教育不以培養學生感受美和鑒賞美的能力為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審美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以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從事改造生活的實踐。著名美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說過:“想像是繪畫上極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東西,可用想像使它變形;無形的東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焙⒆觽兂錆M幻想,我們應該因勢利導,將他們的豐富的想像力轉化為審美創造力。這種藝術的審美創造活動,以他們逐漸形成的想像力為前提,又以在美術課中逐漸學到的技能技巧為必要途徑。 所以美術技能技巧的訓練在中學美術課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學生們運用所學到的有關線條、色彩、比例、構圖、透視、解剖、質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分析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就能夠變無形的想像為可視的形象,創造出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美術作品來。
三、發展的審美教育的實施
1.樹立“大美術”觀念,將審美教育融注于一切美術教育活動之中。采用開放式的素質教育,以廣義的美育思想指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美育活動,發揮多種美術教育要素、形態和范圍的綜合作用,形成美育的總體效應。
2.加強美術教研,促進美術教改。面向未來和世界,著眼于全面發展,廣泛深入地研究中學美術教育的內外因素,結合時代與學生主體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條適應個體與社會、有特色的中學美育新路。
3.優化內容,改進方法,注重過程。首先以基礎應用和審美為前提,刪縮一些功能單一、難度不適的重復、生僻的教學內容,發揮地方教材優勢,增設一些作用顯著、有時代特色的新內容。其次,教學方法力忌盲目隨意的純技術教育與純欣賞教育,而求講練結合、欣賞與創作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提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
4.建立并完善中學美術教育過程和結果的評量標準與展賽機制。教育過程與結果的評量與展賽,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并能由此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不能僅僅采用忽略主體創造和審美情意表現的、強調美術學科智能的外在的規范性評量規則,也不能只注重片面合混的、強調自我表現的內在的感覺式評量規則,而應建立一套以學生全面均衡發展為價值取向并兼顧形式、內容、思想、藝術與主體因素的,從自覺性、審美能力與造型能力三方面進行評量的標準與實施機制,以促進美術之審美教育的健康發展。
以上述三個方面為內容的審美教育,應該貫穿美術教學的始終,要克服過去以技能訓練為目的的教學模式 ,使審美教育成為中學美術教育的 一條主線,并用這條主線將視似獨立分散的各課題聯系起來,組成一部主旋律強勁的美育樂章。
一、基礎美術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素質教育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習生活活潑地發展。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向新興的素質教育轉軌,已關系到我國教育事業的成敗,而作為素質教育中的美術教育,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造就和培養新世紀接班人的整體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進行基礎美術教育,不僅訓練學生對線條、色彩、形象、結構在視覺上的敏銳性,同時培養他們對形體比例、空間透視、色彩感受的認識及初步的表現技能,同時還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心智、健全人格、豐富情感、使人有健康的、美的內心世界。從而提高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想象能力,對人才素質全面發展起作重要的作用。
二、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透視
在當前的美術教學中,眾多中學都存在著一個普遍現象,即美術課堂資源不足。多數教師、家長和學生總認為美術課是偏門、副科。無論是輔助初中美術教學的課堂資源還是與之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都顯得相當匱乏。有些學校沒有美術作品展示的場所,還有些學校缺少經過專業院校培訓的專業美術教師,對其整體教學內容分析發現,偏重技能訓練的內容多,理論講解和欣賞內容少,教學中為技藝而技藝,教育思想簡單化,放松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學生們不能從美術課中獲得審美感知,總是把美術課與繪畫等同起來,有時竟然出現學生問老師今天應該畫什么的問題。因此,很多中學的美術課流于形式,這都給初中美術教學增添了不少困難。
目前在學校美術教育中,特別是農村學校的美術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第一,有的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還沒有真正明確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今把美術課列為“三類課”,任意占用美術課時間,在農村,絕大多數學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應試升學教育上,沒能把包括美術在內的以激發興趣,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和良好道德情操的素質教育作為教學重點。
第二,專職美術教師隊伍建設尚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的需要,中學初二、初三有些學校沒開設美術課,而且有專職美術教師的學校,苦于沒有經費,也得不到專職專用。
第三,學生家長中大多數素質扔很低,不知針對孩子興趣發揮他們的專長。
第四,美術教學設備簡陋、圖書資料奇缺,美術活動無教材、無計劃、無場地。農村美術教學條件更差、有的學校補丁美術課本,更談不上專業、教室、畫具、經費了。
第五,因為“升學率”的高低是明擺著的,學校害怕落后,所以就重視。而美術教育搞得好不好尚無統一標準,學校用不著擔心丟面子。只抓主科教學,特別是在初中階段,把美術教學放在了可有可無的位置上。有些學校美術課教師不足,美術教師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中學教師的工作本來就很繁重,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充實自己的美術知識,專業水平可想而知,純粹把美術課當成了放松娛樂課。還有個別學校班主任為了自己班級的學生能夠在主科的各類考試與考核中取得佳績,大部分美術課被其他學科占用。學生根本沒有機會去感受美術的魅力,接受美育的熏陶。
三、進行基礎美術教育的實踐探索
在當今藝術教育蓬勃興起,培養素質型人才作為教育口號的時代。我國教學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是要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發展素質教育,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反映在繪畫學習過程中,體現在充分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審美水品,并以作畫為輔助達到綜合提高各種能力的目的。同時,還要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受到正確思想的熏陶,從而體現理解美、熱愛美、表現美的行為儀表上。
現在,社會生活不斷地進步和充實,人們的物質水平不斷提高,怎樣對學生美術教育比較科學呢?我認為主要注意二個方面。一是要順乎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規律,不少人總在方法上下工夫,他們認為沒有方法就沒有教學,讓學生自由發揮,還要老師做什么?其實孩子把畫畫看成是游戲,畫畫時主要表現他們的心情和愛好的事物,沒有完整的構思,畫的過程就是他們的觀察,想象,創造的過程,是手眼動腦協調動作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最重要的,畫成什么是次要的。了解這些,教學的趣味性就要放到第一位,教他們觀察,啟發他們想象,鼓勵他們勇敢地用自己的語言畫出所看,所思,所愛。二是要符合美術的規律,審美水平是有無繪畫天賦、畫得好壞、格調高低的主要因素。培養審美情操就要引導學生去觀察社會、觀察自然、熱愛生活、擴大知識面從而去發現美、創造美。
在實踐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五個環節:
第一,“臨”臨畫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仔細的分析力,背臨對增強記憶力更是大有好處。
第二,“仿”:“臨”不是目的,臨得最好的作品也不是學生繪畫教育的目標,學生繪畫最終是要他們畫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
第三,“變”:仿畫只是對原畫小改動、改成功了,就得鼓勵并指導學生更上一層樓,對原畫來個大改動。
第四,“組”:突破了“變”的關鍵,進而就得學習畫畫的布局。
第五,“創”:要組織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讓學生把已學過的知識和技法從感性到理性,自然而然地升華。
這五個環節連城一條紐帶、融知識、技法、觀察、想象、欣賞、記憶于一體,多方位的互相補充、互相促進、這就有效地促進了美術教育的全面提高。
由此可見,中學美術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素質教育與其它科學水乳交融,相互滲透,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小組合作學習課堂過程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準備階段之后,進入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應該占到課堂一半時間以上,確保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思考、探討、交流以及完成任務的時間。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充當一個指引人的作用,解決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團隊難以解決的問題,確保小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學習小組的學習當中,充當一名小組成員,跟學生一起合作學習。這樣,小組的合作學習會在小組成員與教師的共同配合下成功開展。以蘇少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第5課“端午節”為例,筆者在課堂準備階段所布置的任務是制作與端午節有關的彩色粽子、香包、彩蛋等,每個小組至少制作粽子、香包、彩蛋各一個。學生在課前已經準備了各種彩色紙、彩色布、香艾葉草、彩色線、美工刀、顏料、鉛筆等。小組合作學習正式開始,筆者也參與到了學生的合作學習當中。其中一組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他們首先集體討論了所要制作的粽子、香包、彩蛋,并且在紙上進行了簡單繪制。
然后,由兩名學生負責剪紙,兩名學生負責剪布料,一名學生進行粽子填充物、香包填充物的制作以及顏料的調色。準備之后,學生又合作進行了粽子、香包等的制作。二十分鐘的時候,基本上所有的小組都完成了端午節物品制作過程。在整個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表現都非常積極,以前在美術課堂懶于動手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到合作中來。通過小組合作,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美術興趣,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在探討中發揮出來。
二、小組合作學習課堂總結
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后兩個環節合作學習成果展示與合作學結。成果展示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小組對于其他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進行欣賞、評價,學習別人的優點。同時,在小組自我展示的過程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通過反省提高,給小組以提高的機會。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對學生作品的鑒賞當中,向學生提出自己意見與看法。小組合作學結是課堂的最后環節,教師與學生要分析在本次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例如,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分配是否合理,小組的劃分是否合理,合作學習的效率是否得到預定要求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了解本次小組合作學習課堂的不足,并且針對這些不足的地方提出改進的措施,在下一次合作學習課堂開展的時候努力克服這些問題。
這樣,每一次的合作學習課堂都會有進步與提高,久而久之,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會得到越來越高的提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美術課堂的應用,在小組合作的準備階段、進行階段以及總結階段,都要學生與學生認真去完成。精心準備、認真完成、以及高效總結,會讓學生對于美術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改變美術課課堂氣氛不高的問題,讓美術課煥發生機與活力。最終,每個小組成員的美術欣賞水平、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都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自我表現欲是人類的基本欲望之一,是個人實現和自身價值的一種積極意念。在美術教學中,初中生的自我表現欲不明顯、不直率、不強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及時適當的去激發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則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參與意識。由于美術學科對學生表現欲的培養比其他學科更有優勢,所以,如何在教學中
去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成為現今許多美術教師共同探討的話題。
一、美術活動中學生表現欲強弱的分析
根據我個人多年的教學實踐,學生表現欲的強弱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受年齡的影響。年齡越小,表現欲越強。在初中階段,七年級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比較強,而八年級、九年級的學生自我表現欲較差。
2、受個性影響。開朗活潑外向型的學生表現欲較強,而沉默寡言性格內向的學生表現欲較弱。
3、受愛好影響。喜愛繪畫的學生在繪畫過程的自我表現欲較強,沒有這方面愛好的學生表現欲較弱。
二、多種渠道激發學生的自我表現欲
針對以上種種自我表現欲差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智慧,啟發思維,培養創新意識,以利學生更好的發展。
1、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設計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由于年齡影響學生的表現欲望,低年級的學生表現欲望高于高年級的學生,所以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望,讓他們自覺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如八年級學習《藝術與科學》一課時,由于該課內容多,所涉及的知識面廣,賞析的作品中既有中外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又有建筑欣賞評析,如果單憑老師講,學生被動的聽,學生可能會感到乏味,調動不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把這節課內容轉化為小知識競賽的形式,注入競爭機制,讓學生進行搶答,這一措施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極強的表現欲望,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課堂氣氛異?;钴S,這種教學方法就把它們的自我表現欲望和潛能完全的給挖掘出來了。
2、運用賞識教學,培養學生自我表現的意識。學生的自我表現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繪畫的參與意識。對學生的各種自我表現欲,教師應善于發現積極培養,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的表現欲望直接體現到學習活動中。個性不同,表現欲望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直接,有的含蓄。直接的學生會主動參與教學并積極舉手發言,畫一會,就會跑到展示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師,我畫的好不好?”“我畫的好看嗎?”或許這位學生畫的并不怎么美,但作為老師,一定要充滿信任和贊賞的對他豎起大拇指:“畫的真不錯,你真棒。”可能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會讓這個學生信心倍增,會激發他更強的表現欲望。對這樣的學生,千萬不能敷衍他說:“差不多”“還可以”,更不能打擊他們。對于他們的任何一點表現沖動,教師都要予以肯定。對于表現欲望較差,不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老師的鼓勵和贊揚就更為重要,教師應有意識的多提問他們,盡量創設機會,讓他們多說多講多練,多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并且樂在其中。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他們的作品,讓同學們欣賞,以此逐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刺激他們的表現欲望。
3、師生平等以待,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民主的教學氛圍對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尤為重要,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往往表現的比較興奮。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學生會邊講邊畫,畫到開心處會手舞足蹈,完全忘記老師的存在。學生們在這種愉快和諧的氛圍中通過語言的描述,動作的模仿,豐富了他們的表現力和想象力,喚起了他們的表現欲望。如果此時老師一味強求課堂紀律,并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壓制、呵斥學生,那么學生的創造力會被遏制,自我表現欲會被壓抑,他們的內心體驗得不到完全的釋放,創作潛能也得不到充分的開發。
4、體現課改精神,提供合作探究的機會。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我打破原來的座次,把愛好繪畫的和不愛繪畫的學生編排在一起,給他們創造分工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在練習時,讓兩個或者幾個同學完成一張作品,并進行小組比賽,讓表現欲強的同學帶動表現欲弱的同學。通過同伴間的互相討論,既豐富了他們的語言和思維,增進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又培養了他們互相協作和交往能力。
5、適應課改要求,改變作業批改方式。過去我批改學生的作業,總是采取傳統的百分制。在長期實踐中,我發現這種批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表現欲。于是我征求學生建議:你喜歡哪一種方式批改作業?1、百分制;2、等級制;3、評語制,請同學們從中選擇一種。多數同學選擇了評語制。我遵從同學們的選擇??紤]到學生喜歡老師的鼓勵性言詞,就經常在學生的作業上批寫“你的作業真棒!”“完美!無可挑剔!”“這是最好的作業!”“非常好!”等批語,以此來激勵學生,培養他們的表現欲與創作欲。學生的作品是靈感的體現、智慧的火花,是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欲的結晶,我們要多多加以保護。
總之,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對自我表現欲較弱的學生要因材施教,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表現欲望,還要注意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
我們常說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如果學生對某門課毫無興趣,而強迫其學習的話,最后不但教學效果很差,而且會使學生更加厭煩這門課。所以,培養學生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美術作為空間藝術,它主要是通過色彩和形體等視覺因素來傳遞給人,所以具有直觀性,這比起數理化、語言文字等理性、抽象的學科更容易激發人的學習興趣,并且我們所生存的社會環境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美術,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建筑,美術都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個社會人不可能也不應該對美術一點興趣都沒有。那么為什么許多中學生對美術提不起興趣呢?我們又該怎樣去改變這一狀況,培養中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 了解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得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其學習興趣。如:在八年級某課中,我要求學生臨摹一幅書中的國畫作品,有的同學就特別要求畫小貓,有的要求畫荷花,我沒有猶豫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因為我知道如果這時候我很強硬的拒絕他們,硬要他們統一作業,雖然他們會按我的要求完成作業,但他們可能就因此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喪失了一些對美術的興趣,自然也不會體驗到美術學習過程中的愉悅。還有部分同學握著筆手就發抖,不敢動筆,于是我鼓勵他大膽運筆,從最簡單的開始,重在體驗筆墨的情趣,不在于畫的好壞。一節課下來,全班同學都很愉快地交了作業,盡管作業的質量不一,但我很高興,因為我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體驗了國畫的情趣。學生的基礎與接受能力有高低,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自己的起跑線上前進,相信自己學習國畫的能力,體會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在許可的范圍內向學生“妥協”一下,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2 創設愉悅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生學習時僅有老師一個人說教,學生聽,這樣的課堂最不受學生歡迎。美術課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是因為美術課“輕松”有趣。作為一線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更喜歡上美術課,樂于學習美術知識,接受美的熏陶。如:在上制作裝飾畫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東西制作裝飾畫,我沒有講述裝飾畫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將閑暇時從網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裝飾畫,展示給學生,那生動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那獨具匠心的創意更是讓他們不由自主地發出贊嘆。受此感染,學生也躍躍欲試,我因勢利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構思、討論制作的內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頭行動。一次手工制作熱潮在校園里掀起。通過這節課,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個良好的范例,對學生不僅具有啟發、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種學習動力的催化劑。
3 利用鄉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眾所周知,上美術課,要準備很多材料,如:橡皮泥、各種繪畫、手工制作工具等等,要購買這些材料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如果沒有這些材料,美術課便難以開展。為了改變現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我提倡學生將鄉村隨處可見的材料引入課堂,沒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隨處可得的黏土,馬鈴薯、紅薯同樣可用;沒有積木,山上的茅草莖、竹子同樣可以做造型;漫山遍野的松果、樹皮、稻草,還有雞蛋殼、毛線、碎布、都可以用來制作手工藝品。于是美術課堂便成為學生的手工作坊,別具一格的裝飾畫也應運而生,用茅草的花穗做成的貓頭鷹,用茅草莖編成的風車,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圖,用皺紋紙做成的白雪公主,最精彩的是利用我們生活中各種廢棄的玻璃、陶瓷、硬塑瓶子,做的沙瓶畫,由于細沙質地粗糙,沙瓶畫顯示出了豐富的肌理效果,美妙極了!
4 利用實地寫生,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習美術有很多課需要走出教室,實地寫生,這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很多東西僅憑教師說教,該怎么選景,該怎么構圖,哪些畫面需要,哪些畫面不需要,然后讓學生去完成作業,這樣閉門造車,學生是表現不出來什么的。要想表現得真切,學生必須有實地的體驗,認真的觀察才行,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去聽、去看、去觸摸、去感受,嘗試直接用色彩去表達,去抒發。如七年級在上畫向日葵一課時,我要求學生選擇適合而簡潔的畫面,運用顏色和畫具,畫一幅色彩風景畫。當我把學生帶到校外,他們歡呼雀躍,高興的選擇一處風景開始創作,那專注的神情,認真的態度,讓我驚訝,再觀察他們的作品,比平時在教室里畫的要仔細得多,形象得多。
5 利用美術作品展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由于身處窮鄉僻壤,沒有大型的美術館、博物館可以參觀,也沒有專業的美術院??晒W習,只有通過學生自己的美術作品展覽來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如,在七年級開辦卡通畫展覽,特色手工剪紙展覽,在八年級開辦國畫展覽,裝飾畫展覽,看到同學的作品,自己的作品都在展覽之列,每個學生都美滋滋的。在學生展出作品的同時,也將教師的作品一并展出。通過此舉,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更讓校園增添了一些藝術的氛圍。
6 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多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的實踐中搭起過渡的橋梁。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它不僅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有效喚起人的興趣、情緒和思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中國刺繡歷史、唐三彩、中華陶俑、中國畫筆墨情趣等,以更直觀、更形象的畫面出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便于他們認識、理解、接受、領悟,使美術教學更為生動活潑。
最后,美術作為一門用途非常廣泛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或多或少的有一定聯系,并且美術自身的彈性很強,教師可以嘗試將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結合,打破學科界限,使學生在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融會貫通中學習美術知識。從多個面學習美術,使美術變得更立體,使學生真正擺脫“美術無用的錯誤思想,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但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其他學科只是起輔助作用,要以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培養為主,不要喧賓奪主,這是非常重要的。
2010年上海世博會,很多人在動畫《清明上河圖》前流連;今年上半年電影《富春山居圖》上線,票房一路飆升。近年來,藝術品收藏越來越熱。人們無論是追捧動畫、電影,還是熱衷收藏,根底在于追捧其中的美術元素。
與美術相伴而生的,是美術教育。美術教育,既包含傳統的繪畫、雕塑、工藝和建筑的知識和技法,也包括新興的設計、攝影、攝像及未來的視覺藝術作品和現象,還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構并傳達個人態度、信念和價值觀的各種視覺影像,并主張通過美術學習培養學生的視覺閱讀、表達和交流能力,引導他們學會對經典美術作品及其生活中各種視覺影像進行思考和解讀。
中學美術教育,是一種普及性的教育,是一種素質的培養。比如服飾、家居等工藝設計和生活用品等手工制作,可以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靈活性,使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創造能力得以提高,知識得到豐富,智力得到發展。比如國畫練習和欣賞,不僅鍛煉他們的運筆技巧,而且把他們的認識、情感、思想與中國文化做了很好的溝通。還有戶外寫生課,能夠使他們體驗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博大胸懷與喜怒哀樂;至于社會實踐課,如看電影,賞古建筑,品賞藝術品,也都存在審美問題。
然而,筆者響應國家《關于到農村支教》的政策到農村中學支教以后,對農村中學在美術教育的現狀深感憂慮。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村孩子在小學階段缺失系統的美術教育
我對所教的七年級學生做了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在小學沒有上過美術課,百分之二十的學生雖然上過幾堂課,但大部分美術課被其他學科給占用了。殊不知學生接受知識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每個不同階段的美術教育都體現出它不同的側重點。農村孩子在小學缺少系統的美術教育,升到中學階段,明顯地表現出美術素質低下的特點。
由于沒有多少基礎,諸如對簡單的線條畫都感到復雜,不知如何下筆;對基本的色彩不會運用;對一些中外名作,欣賞更是難以理解,那么也就嘗試不到學習美術的樂趣;又由于基礎知識未能及時掌握,勢必影響下一環節的學習活動。
二、農村學生家長對美術教育的投入不夠
美術教育與其它學科不同,在美術基礎理論教育的同時,還要從事美術實踐活動,這就需要配備相應的學具材料,才能有效的完成學習任務。如學習中國畫就必需有宣紙、毛筆、墨汁、顏料、調色盒等用具。如果是工藝設計制作,就需要卡紙、水粉(彩)筆、顏料、裝飾材料等。
在教學中我經常遇到學生用具不齊甚至沒有的情況,究其原因是農村家長自身素質或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對孩子在美術方面的發展觀念是不支持或不配合。俗話說,“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學習用具都不能具備,教學活動如何進行,學習效果怎能保證?
三、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缺少考核制度,教學質量較低
美術課不像其它課程需要考試,學校也沒有相應的考核制度,所以教師教好教壞一個樣,學生學好學不好一個樣,教學質量優劣無人關心。
問題根源在于農村學校對美術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學校重智育輕美育,大多數人眼里都明顯有“主”“副”科之分,再加上在升學考試中很少注重美術成績,使得美術成了可有可無的學科。有些學校在課表上排了美術課,實際上卻并未開設;也有些學校一到“關鍵”時刻,如臨近期中、期末考試,或是畢業考試,美術課就讓位于主課。學生在業余練練筆,往往被家長和老師斥責為“不務正業”。
另外,農村學校美術老師隊伍力量十分薄弱。由于大多數學校沒有專業美術教師,只好把美術作為“搭配”課,由喜歡美術或稍微懂點美術的老師兼任。
身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關注農村美術教育,針對農村美術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筆者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也就是對策。
1.農村孩子美術教育師資缺乏,城里的美術教師卻很富余,這就說明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需要調整。作為教育主管部門,首先應從大局考慮,完善分配和用人制度,做到人盡其才,為教學工作服務。其次積極落實教育部關于農村支教的政策,把城里過剩的美術教師用輪流攤派的辦法,派到農村支教,并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學校美術教育的空白。
2.農村家長不重視美術教育,與家長的自身素質有關,主要是他們對美術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這就要求學校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利用家長會或座談會,讓他們感受到孩子通過美術學習得到了什么,美術教育對孩子人生的發展有何重要性。當前我國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很大,他們的孩子都在享受著免費義務教育的成果,那么為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做一點投資,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使他們的思想觀念有所改變。
3.農村美術教學質量較低,首先是教師的責任心不夠,作為美術教師應該重視自己的工作,根據農村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到因人施教,靈活應用教材,用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其次也反映了學校的管理監督不力,缺少對教師的考核制度,城里的中學,每學期都有學生問卷調查制度,把教師的為人師表、關心學生、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分成八項內容,供學生評價打分,分數排在年級教師三分之一之后的,取消評優資格,分數在年級倒數的,學校領導將找其個別談話,找出原因,這樣從主觀上就能杜絕教師教學的松懈馬虎。因此,對于農村的學校也要制定出明確的,可以量化考核的水平指標。另外,在農村學校內部定期舉行美術作品比賽,開展校園創作比賽,增設特色課,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能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那么美 術教學的質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教師要注意教學藝術水平的提高,要有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在教學中應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針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現狀,擺脫傳統教材的束縛,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民族民間鄉土資源,以豐富教學內容,彰顯美術教育的區域性特征,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事物和活動中,感受民族精神,了解民族文化,以此增強學生對家鄉的情感,讓學生在更為直觀和形象有趣的教學活動中,接受教育,增強學習興趣,使教與學更好地融為一體。
最后所有對策的根本,是所有人都要轉變觀念。要轉變觀念,明確美術教育的美育功能。美術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普及教育,提高民族道德素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清醒地認識到,世界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素質教育不僅有著現實意義,而且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學校教育必須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必須滿足人類個性均衡發展的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必須改變舊的教育評價體系,消除“主”“副”科之分,把美育與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
總之,美術作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徑,它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美術知識,也不僅僅是美術技能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學習,使學生內心達到審美狀態,良好心理得到培養和發展,各種潛能協調發展,最終實現人的生命價值。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說:“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純潔之人格。”
從美術的社會作用,除了體現在一般藝術作品所共有的教育作用、認識作用和審美作用以外,它還具有其他藝術所無法比擬的實用的價值,那就是人類還要創造出更多更好更美的各種物質產品,以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以必須重視中學美術教育,特別是當下比較薄弱的農村中學美術教育。
在初中美術欣賞課中有不少關于人體藝術的內容,如何在教學中處理好它們,使學生對人體藝術的美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既是美術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學生成長的需要。
初中生由于其年齡特點,對人體雖有一定認識,但尚處于朦朧狀態。加之受當前電視、電影、書刊、雜志等各種媒介的影響,他們對人體內容的接觸較以前的學生要多。但由于缺乏抵抗力而易受不良影響。一些學生就是受黃色書刊的影響而走上犯罪歧途的。現代社會中雖然人們思想解放,但作為成年人的家長也極少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他們在性別、人體知識方面的神秘和空白,這就更需要在教學中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填充。
在教學生學習人體結構時,除了講解骨骼、肌肉的名稱、位置、作用及男女形體的差異外,還要告訴他們,這個世界由男女兩性組成,學習人體結構就是要正確認識自己,了解內在結構及外部形體。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寬、肌肉發達,因此男人體形給人以強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較孝肩窄、皮下脂肪較多,給人以豐腴的曲線美之感。我在教學時準備了許多體育動態圖片和服裝動態效果圖,引導他們回憶看過的體育比賽,思考體育健兒強健的體魄所體現出的美感;再引導他們回憶看過的服裝表演,或看一些體操表演的圖片,使他們對女性的豐腴秀美有一定的認識。
在中國古代美術欣賞中,我掛出了不同朝代的人物作品,有學生就問:“為什么唐代的仕女都比較胖?”由這個問題引出了不同歷史時代不同的審美觀問題,而這種審美觀也受統治者喜好的影響,如“楚王好細腰”,唐代由于貴妃楊玉環受寵的因素,在唐代的仕女畫中出現了豐滿柔美的審美特點,《簪花仕女圖》、《搗陳圖》就是這一審美特點的具體體現。在男性審美的問題上文學作品及繪畫多以表現王公貴族與才子佳人為主,如大家熟悉的《紅樓夢》就給了賈寶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的姣好外貌,而宋玉、潘安、唐伯虎及現代的很多美男子都是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的儒雅才子、文弱書生,就在今天,也有不少人用“斯文”“秀氣”作為對男性美的肯定評價。當然,這種觀念有著深刻的社會學、倫理學根源。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封建社會里,“錦衣秀士、白面書生”這類弱化的男性形像往往意味著優越的社會地位和充裕的物質生活,這也是男性弱化的因素。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婦女掙脫了封建桎梏,在人格上取得了與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弱化的男性形像已不再受到普遍的青睞,也不再成為男性自我崇拜的偶像,代之而起的是有個性的健壯的男子漢,這正是引導學生認識人體美最好的契機。
人類自從認識到自身性的差異,千百年來,對男性人體美及女性人體美的認識便有了某些標準。在西方,人們將其分別歸為崇高(壯美)和優美(秀美)的對立范疇,在中國則以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來形容。如果說男性人體猶如一首交響樂,那么女性人體就是一首小夜曲。從古希臘雕塑《擲鐵餅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羅狄德,再從中國漢代畫像磚、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體和唐代巨天的造型上,就可得到確證。我在教學時將“米洛斯的阿芙羅狄德”與“擲鐵餅者”及“大衛”掛圖掛在一起,介紹畫家及作品,尤其加深對美神的外在美與內在美的講解,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希臘人對于人體十分崇尚,認為只有健全的身體才能有健全的精神,他們把關心集體的利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心緒寧靜、善于克制自己的公民道德,作為完善的心靈寄寓在強健的體魄中而創造出了身心統一的人體藝術形像。希臘人非常重視體育鍛煉,自公元前七七六年起,每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是他們重視運動鍛煉的表現。在最早的運動會上,運動員全是裸體的,并且用特制的名冊記錄勝利者的姓名,還為他們塑造紀念像,安置在神殿里。這樣不但競技成了希臘美術的主要題材,而且希臘美術成為古代最典型、最輝煌的現實主義藝術的直接動力。由于講述了希臘人對體育的熱愛及對人體美的崇尚,大大激發了學生對希臘藝術的興趣,不但沒有了初看人體雕塑的羞澀,而且還要求老師多講解、多帶些作品來欣賞。
在世界美術史中,優秀的人體藝術作品數不勝數。只要在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加深了解和認識,就會有收獲。我所教班級的幾位女學生對我講:“過去我們為自己身體的一些部分害羞,以為談論人體都是骯臟的行為。現在我們終于懂得了什么是女性美及人體藝術的美,要使自己成為集內在美與外在美于一身的女孩?!睆乃麄兊恼Z言中我感受到收獲的喜悅,他們健康、美麗地成長,正是我們的希望。
一、高校美術專業人文素質現狀
我國現在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的確有些缺乏。有資料表明, 在五大類173 種( 中國文化名著30 種、世界名著44 種, 中國文學藝術30 種、外國文學名著44 種、馬列主義經典名著25 種) 著作中有70% ) 80% 的作品美術專業學生沒讀過。在113 首中外音樂名曲中有50%的名曲美術專業學生沒聽過。一個人若沒有較高的人文素質就不會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 他們業務水平和專業能力的發揮將受到一定的制約和限制。另外, 由于人文素質不高, 個別學生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 加強美術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二 美術專業學生素質不高原因分析
(一) 藝術文化知識的先天性缺失制約著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的實施。
由于基礎教育階段過分強調升學任務, 而藝術教育又沒有實質性地列入考試和考核的范圍, 因此, 進入高師階段的美術專業學生普遍文化基礎不扎實。如
果直接按高師要求進行教學, 基礎支持度肯定不足,致使在高等師范教育階段必須用相當長的時間進行補償教育, 否則將影響到高等師范教育階段的專業教學計劃和質量。
(二) 功利性的學習動機折扣了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的系統功能
學習功利性動機有一定市場。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對藝術表現提供了豐富的載體和豐厚的回報。城市建筑和雕塑、工藝設計和廣告等藝術需要吸引著眾多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朝功利性傾斜, 從而使系統的理論學習與技法、技能掌握脫鉤, 理論聯系實際、強化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素質要求被大打折扣。
(三)客觀存在的師資素質差距影響著高等師范
美術教育的質且教育素質有高低、教學水平各不同, 教學因素中人為差距客觀存在。具體表現在部分教師對美術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認識偏差, 僅以技能訓練為惟一目的, 輕視審美教育, 忽視美術文化教育、能力素質教育和綜合性教學傳授。一些教師重個人創收, 輕教學研究。在教學環節上不能達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面向全體的要求; 少數教師不修邊幅、不拘小節, 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形成誤導; 個別教師專業基礎薄弱, 又不重視業務進修, 缺少實施素質教育的功力和后勁。
三 針對以上現象的應對對策
面對當代科技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通才取勝” 的人才要求特點, 目前高師院校美術專業在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包括審美素質的培養) 、拓寬知識面、增加適應能力方面落后了許多, 遠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通才性” 、“ 復合型”美術教育人才的需要。因此, 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知識結構的調整及能力的培養將是高師美術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的任務。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文化的發展及中等美術教育的需要, 筆者認為, 理想的高師美術專業學生必備的素質和能力的標準應為:
(一)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具有愛國心和民族自尊心, 并有較高的審美修養和審美情趣。
(二)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 同時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審美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及外語、計算機知識。
(三)具有良好的學風和意志品質, 求真、求實、求知, 追求真善美。
(四)具有健康的體魄。除了具備上述基本因素外, 還應具備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獨立分析、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與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語言文字表達與組織管理能力。
符合以上標準后還要做到:
(一)把藝術教育列人基礎教育升學考試和考核范圍我國自古就有重視藝術的傳統??婆e考試時, 試卷文字的書法藝術也在考核范圍之內。而在當今社會偏重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 藝術與人的審美素質被忽視, 使人口整體素質的提高存在重大障礙。從橫向看,一些發達的西方國家非常重視藝術教育。比如美國,學生的藝術成績占升學考試總成績的百分之三十。我國今年起把體育成績列入高考考核范圍中, 這體現了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心。相信不久后, 藝術成績也會被列入高考考核范圍內, 這樣才能切實推行我國的素質教育。
(二)提高高師美術教師理論和業務素質我國的高等師范美術教育一直存在著嚴重的誤區。師范美術教學往往將美術學院培養專業畫家的一套方法壓縮、簡化, 用來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學生熱衷于繪畫技能技巧的學習訓練。繪畫技巧實踐課占五分之四, 美術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課程僅占課程總量的五分之一。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 即使有較高的繪畫技巧, 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懂得如何教孩子的美術老師。我們必須提高高師美術教師理論和業務素質。
結語:
加強高師美術專業學生素質與能力 的培養, 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與能力, 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需要。高師美術教育專業應為社會輸送熱愛教育事業, 有良好的道德和文化修養, 有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的美術教育師資和一專多能的美術人才, 逐步優化和擴大美術師資隊伍, 充分發揮美育作用, 為提高全民族素質作出應有的貢獻。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教育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要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適宜的觀念中解放出來,改變僵化的教學模式,改變過去以教材為中心,以臨摹為主線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強調在藝術活動中的主觀意向及內心精神世界的表現,給學生思維活動的空間。
關鍵詞:美術教學;創新能力;豐富表現力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逐步探索出以下幾種有益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繪畫與語文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情景交融,詩境盎然是我國古典詩歌特有的傳統。古典詩歌不僅是那個時代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積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詩人王維擅長詩、畫、書、音樂,尤其以詩和畫更為突出,他的水墨山水畫對后世影響很大,因為他的山水畫最重要的特色是詩和畫有機結合,創造了一個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作詩形象生動鮮明,如畫中所見,他的畫“山谷郁郁盤盤,云水飛動”,頗有詩意,令人回味無盡。故蘇東坡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弊弑樽鎳蟮?哪里有山水、寺廟、園林,哪里就有詩。這些詩不僅提供了歷史、地理、宗教、文學、書法、篆刻方面的豐富知識,而且還承擔著豐富和美化精神的使命并啟示真理,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訴讀者應當如何,而是以默默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凈化人們的靈魂。其實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那么,如何將詩詞應用于美術教學中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給同一首詩配不同的畫。有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請學生起來誦詠后,然后讓大家根據詩詞的內容創造出不同的詩詞配畫,由于學生的觀察和理解角度不同,因而構思出的畫面,有的注重情的表達,有的注重景的表達,有的描繪細膩,有的描繪粗擴。通過這種教學,同學們不僅能相互學習交流,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而已還能提高對詩詞內涵的認識和理解,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給同一句詩配不同的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根據這句詩,讓同學們配出不同的插圖,有的畫上兩個黃鸝靠在一起鳴叫,加上幾絲垂柳,畫面顯得生動活潑,有的畫一個黃鸝在柳樹上,另一只卻在柳樹旁的地面上,一高一低的構圖顯得錯落有致;還有的畫上了三只黃鸝,其中有一只小黃鸝緊緊的靠在媽媽的身邊,老師問為何這般畫,該生回答這是黃鸝的一家甜蜜無比。由此可見,美術的力量不僅是追求美,創造美,更是人的高尚情感的培養。
二、繪畫與音樂歌曲相給合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通過音樂欣賞,能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之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從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同時音樂藝術能凈化人們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只有情感互補的作用,有利于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如何將音樂融合到美術教學中呢,在這方面我們嘗試了從美術欣賞課入手,有一次上美術欣賞課,我們選擇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播放給同學們聽,隨著旋律,“藍藍的大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同學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激發了靈感和創造熱情,他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有的繪畫出藍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云,一群馬兒在草原上奔馳,畫面顯得奔放而又明凈;有的畫出一排排小蒙古包,又大又肥的馬兒在吃著嫩綠的青草,畫面顯得優雅而又寧靜;還有的畫出了鮮花,白云,一群鳥兒飛向藍大。一首贊美大西北的歌曲,使同學們繪畫出這么多好作品,作品充滿了稚嫩,洋溢著創新的靈氣,閃爍著創造的智慧之花。
三、繪畫與工藝制作相結合
繪畫是美術課中的重要內容,但并不是唯一的內容,實踐證明,繪畫與工藝美術制作相結合,可以提高兒童動腦動手的能力,可以提高對制作材料的審美與選擇又如何運用的能力。由此產生奇特的效果,顯示出兒童豐富的想象,從而培養了兒童創造力和審美觀念。例如用廢舊的易拉罐,通過設計能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動物,用麥桿能組合粘貼出精美的裝飾畫和亭臺樓閣。這種變廢為寶的過程,就是一個創造的過程。通過這種學習和鍛煉,能提高同學們的觀察注意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這對于學生走入社會任何領域從事任何工作都是必備的基本素質。
四、傳統繪畫與外來文化相給合
在同一題材的創作中,把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觀察他們的不同視覺現象,更可以開闊兒童的視野,啟發他們創造靈感。例如,在立體派美術作品的欣賞課教學中教師重點介紹立體派的代表人物畢加索的作品:畢加索依靠主觀想象力和創造力追求客觀對象立體構造所具有的美?!秮喭r少女》是立體派的開端,《彈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體畫?!陡駹柲峥ā穭撟鞯臍v史背景是:德國侵略者轟炸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炸死了許多無辜的居民,畢加索懷著十分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創作了這幅畫。整個畫面動感極強,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色彩,強烈地體現了作者愛國主義的情感。同時與中國畫家在表現相同題材的繪畫作品相比較,從而豐富學生的藝術表現力。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中學美術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根據美術教學以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為主的特點,在中學美術課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賞課,二是在技法課這樣兩個教學過程中進行,即通過欣賞美等審美教育和表現美等課業實踐來實現,開辟一個貫穿愛國主義教育與繼承發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相結合的教育新天地。本文旨在從欣賞課和技法課教學以及注重教學方法等方面,來探討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
一、欣賞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
欣賞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是通過中國歷代美術作品簡介和欣賞,讓學生基本了解我國歷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的情況,使他們對祖國極其豐富的古代文化和藝術遺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去理解、領會和感受藝術的美,通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審美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情感,使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中學美術教材中的欣賞部分,有大量的中國歷代以來各種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及圖片資料,如彩陶、青銅器、石雕、秦陵兵馬俑、秦長城、漢畫像石、壁畫、帛畫、版畫及有代表性的美術家及其作品等。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內容蘊含著愛國思想情感因素,可謂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內在思想性。在教學中,應首先圍繞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向學生作簡要的介紹。在此基礎上,對作品有關的愛國主義主題思想和藝術手法進行分析,使學生逐步加深理解、領會東方文化的驕傲——我國歷代美術作品自信、豪邁、博大、精深的藝術所孕育的民族傳統文化精神。通過教學,引導和啟發學生熱愛祖國悠久的光輝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美術;培養和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從而加深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同時,欣賞教學可采取多種形式,如結合掛圖和課本圖片及平時收集的史料典故進行分析討論,可以運用投影儀放映幻燈片展示并作簡要講解,也可以適當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和畫展等,使欣賞教學的指導思想及教學方式,始終落實在深化愛國主義教育之上。
二、技法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
技法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則主要通過美術作品的臨蘑寫生與創作等課業實踐,使學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國傳統美術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在引導和啟發學生對美術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進而來臨蘑塑造形象過程中,培養他們對傳統民族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培養繼承發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思想情感,以此來激發其愛國之情。
中學美術技法教學中,教材要求對學生安排一定內容的臨蘑寫生、創作等課業實踐,應該說,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最好時機。
在課業實踐方面,學習中國畫是廣大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繪畫種類之一。因為中國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繪畫,為東方繪畫的主流,它在材料、題材和技法上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在中國畫技法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說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中國畫藝術特征,在講述其基本技法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具體的臨摹或寫生實踐。如在輔導某一作品臨摹或某一實景寫生時,教師可圍繞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圍繞其寫生場景,結合直觀演示向學生講解中國畫藝術特色及其技法特點。著重指出中國畫十分重視對事物本質的表現,講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線條為主,尤其重視用筆用墨;構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并十分注意畫面空白的運用;同時強調文學、書法、篆刻與繪畫的有機結合;在創作過程中,從觀察生活、研究事物到表現形式上都有它獨特之處等要點。通過這樣的講解,使學生對中國畫藝術特點有較深的認識,便于學生從藝術角度來加深理解、掌握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及技能技巧。
此時此刻,學生會被中國畫特有的藝術勉力所折服;他們的藝術感受也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從而激發出對傳統民族美術熱愛的濃厚感情,同時也激發起極大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受到了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又能興趣盎然地投入臨摹與寫生。
三、注重教學方法,提高愛國主義教育實效
由上可見,在美術欣賞課與技法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是十分廣泛的,還可以在雕塑、工藝、年畫、書法等方面廣泛進行。那么,如何根據美術課及其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來深入鉆研教材、體現教學層次、重視情感激發、創設教學情景,寓愛國主義教育于欣賞教學和技法教學之中,提高課堂教學和思想教育實效,這是每位教師應該重視的。
1.教師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將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學設計
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其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手段的作用,認識到這一手段是教學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能夠為教學活動增加生動形象的信息,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趣味,有助于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教師應當深刻領悟多媒體手段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將其有效融入教學設計環節,無論是課堂演示環節還是課后拓展環節,都要將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和師生互動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增強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2.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使其體現對教學的促進功能
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需要以及教學流程,靈活地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學實際效果。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畫面,讓他們更加直觀地欣賞藝術作品。從國外名家到國內名家,從油畫到中國畫,從陶瓷到泥人,不同國度、時期、流派、藝術形式的美術作品,都能夠通過網絡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信息量大,轉換空間范圍廣。教師應通過多媒體手段的輔助,讓學生更加全面、直觀地領悟藝術的魅力。在這樣的過程中,多媒體手段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美術教材的同時接觸到更多的藝術作品,汲取藝術的精髓,感受藝術的精華,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化手段向學生演示藝術作品的特色,如通過立體轉換方式向學生介紹一些精美瓷器的黃金比例、色彩搭配、圖案分析,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感受藝術品的精華;或通過多媒體手段向學生演示瓷器的生產過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活動中,多媒體手段起到了較好的信息補充的作用,同時演示的方式更為靈活,通過影音展示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3.設計制作上要注重創新,使教學課件更加適應教學需求
中學美術教師要逐步提高教學課件的自主設計能力,在制作課件時融入自己的思維,使其具有更多的創新元素,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應當通過深入自學的方式,掌握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要點,熟練運用各種教學軟件,結合文字、圖像、視頻等資料信息,制作成適合學生美術基礎和思維理解能力的教學課件,更加貼近美術課堂,更加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從成品課件中汲取設計的精華并進行思考,將其與自身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取他山之石為己所用,將理論聯系實際,制作出更加符合教學需要的美術多媒體課件,促進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綜上所述,在中學美術教學中,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教師在肯定其成績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當前美術信息化教學中的一些不足,要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優化設計,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開展,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美術課是普通中學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環節。美術課作為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在中學教育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通過審美教育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審美教育對人們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歷來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識。我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曾這樣說過:“能用作畫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付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的最大效用。眾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和欣賞的,因為人們認識美、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過學習、培養、訓練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強的。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對美的內涵的認識卻大相徑庭,審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異,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審美素養,就必須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斷積累和升華對美的體驗。
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正處于發育階段,屬于從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他們求知欲強,可塑性大,通過美術課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美術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對于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審美感受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美術是直觀形象的視覺藝術,它的鮮明生動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觀感人的藝術特征,較適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因而它更能引起學生興趣,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審美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積極的影響。
美術的審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們所認識。我國在西周和春秋時期,教育制度已比較完備,在教育內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藝的內容,實際上包含了德、智、體、美幾方面的內容。封建社會晚期,美術雖然未被列為必修課,但“琴、棋、書、畫”卻一直作為士大夫階段—知識分子在文化素養方面自我完善的內容之一。但是,期間,審美教育沒人敢提,愛美追求幾乎成了資產階級的專利。那時,中學生美術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中學生美術教育事業發展緩慢,甚至出現了倒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學美術教育事業也和其他各項事業一樣得到了重視,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審美教育作為中學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認識,中學美術課得到了全面恢復,被國家教委列為普通中學的必修課。
從人類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角度看,人們對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尋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實現的必然,它是人類生活的一種需要。人們要在生活中不斷地發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創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斷地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充實、豐富和完善自己。中學美術課的審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這一作用是中學其他課程所難以替代的。
第二,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中學美術課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他們對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辨別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與“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政治教育融為一體,這無疑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學生,由于缺乏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他們對人體繪畫作品和裸體撲克、淫穢畫區別不清,容易把美當作丑,把丑當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淫穢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過美術課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可以使他們認識到:人體繪畫作品是為了突出表現人的形體美和人的內在活力,是對人自身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歌頌,它是一種健康的具有積極審美價值的藝術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裸體撲克和淫穢畫刊宣揚的是低級趣味、尋求感官刺激,它們用純自然主義的手法甚至變態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性欲、褻瀆情愛,引導人們走向墮落。學生通過接受這種審美教育,有了辨別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覺抵制淫穢品的侵襲,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同時也能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欣賞人體美術作品,升華自己的審美情感。這種審美教育可能會比講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學生看淫穢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見,審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樂觀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實、更豐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學美術課通過審美教育對智力發展也起著促進作用。美術課通過具體形象如線條、色彩、形體、結構、空間等繪畫語言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和創造能力,[:請記住我站域名/]而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豐富有趣的美術常識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知識、民族風俗等內容又大大增加了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容量,對發展智力大有裨益。
第三,中學美術課通過對學生進行美術知識教育和美術技能訓練,有益于將來的社會工作。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美術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用途越來越廣,與人的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除了繪畫、雕塑這些觀賞性藝術屬于純美術之外,生活中許多方面都與美術有關。譬如,要蓋一幢大樓,設計時必須考慮大樓的外觀,要考慮大樓的造型、色彩與周圍環境的協調,而造型、色彩就屬于美術范疇。大樓的設計者除了具備力學知識、土木建筑結構知識外,還應具備一定的美術知識和審美修養,否則就難以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建筑設計師。再如紡織業,從面料的花樣設計到成衣的款式設計和色彩搭配,無一不與美術密切相關。過去我們的紡織品由于美術設計不夠重視、產品顏色單調、款式陳舊,難以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盡管我們的產品質量很好,但由于設計單一,因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F在由于我們重視了美術設計,使產品以新穎的設計、優雅的款式和眾多的花色品種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信譽,為國家創造了大量外匯。
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裝業、廣告業、日用工業、室內裝飾等都與美術有密切的聯系,都需要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具有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具有較高的審美修養。廣大中學生今后將走向社會,成為各行各業的生力軍,他們在中學美術課中掌握一定的美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美術修養,對今后工作將有積極的作用和重要的邦助。
總之,美術課是普通中學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是中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藝術的創造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乃至將來步入社會參加工作,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