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1 04:12: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鐵道車輛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文章對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需求進行了分析研究,鐵路及其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對人才需求及其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職教品牌專業”)建設項目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我院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于2013年成為湖北省“職教品牌專業”建設項目,專業的建設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都離不開人才需求分析,依據人才需求分析的成果可以更好地進行專業建設,從而使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真正起到品牌效應的作用。
1 鐵道機車車輛人才需求分析研究的目的與內容
1.1 分析研究的目的
通過對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需求狀況信息,社會、行業以及企業對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基本素質、核心能力要求的變化和趨勢的分析研究,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修訂、教學的改革提供依據和幫助,從而真正地搞好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職教品牌專業)的建設。
1.2 分析研究的內容
依據國家鐵路發展規劃,對區域鐵路、地鐵行業的發展動態、發展趨勢;相對應于本專業的鐵路、地鐵行業企業的人才結構及需求狀況、各崗位對從業人員知識及能力的要求;同類院校同類或相似專業分布情況;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與就業崗位;畢業生對培養過程意見與要求;畢業生就業現狀與發展等方面展開調研。
對調研數據的分析,不僅對專業建設、學院管理、畢業生就業、人才需求等做出整體分析,而且還對其各項進行細致的分析,如現就業崗位及其與專業相關性、對就業的滿意度、職業成長需求、對專業教學的意見等方面就畢業生反饋的信息進行分析,作為修正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依據。
2 鐵路、城際鐵路和地鐵行業發展現狀與人才需求
2.1 高速鐵路發展現狀與趨勢
高速鐵道運輸作為我國中長距離、大運量、快捷、安全、低耗、環保的運輸形式,是適應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實現人民小康生活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國鐵路運營里程已達到12萬 km,其中時為200~350 km的客運專線及城際鐵路達1.3萬 km,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50%以上,投入運營的先進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分別達到800組和7 900臺。這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高速鐵路國家的行列。未來10年,先進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將分別達到2 400列和1萬臺。軌道交通運輸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將為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職業教育提供巨大的就業市場和機會。
2.2 城際鐵路發展現狀與趨勢
建設大容量、高密度、高效率、快速便捷、安全環保的城際軌道交通系統,是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一體化的基礎性工程,對于構筑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優化城際運輸結構,引導圈內城市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實現武漢城市圈同城效應。
湖北城際鐵路以武漢為核心,呈放射型加環狀構架,由東南西北4個方向的6條放射狀骨干線網、8條延伸線及環線組成,總規模約1 190 km。全部采用時速200 km以上的動車組列車,形成以武漢為中心、直達周邊城市的“半小時至一小時交通圈”。目前,武漢至宜昌、武漢至咸寧、武漢至黃石、武漢至黃岡城際鐵路已經開通運營。
2.3 地鐵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線網由8條線組成,目前1號線、2號線一期、4號線一期已經開通運營,計劃延伸軌道交通1、2、4號線,新建3號線和6、7、8號線一期工程,到2017年軌道交通建設總規模達到215.3 km,其中新增線路長度約142.6 km,基本形成覆蓋武漢三鎮的軌道交通網絡體系。
因此,從高速鐵路、城際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與趨勢來看,新型牽引動力設備及其系統的運用、維護、檢修及其管理體制、技術要求對從事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技術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焖侔l展的高速鐵路、城際快速軌道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需要成千上萬的鐵道機車車輛專業高技術人才。
2.4 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行業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
目前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的從業人員的基本來源主要有:研究生、大學本科、專科、高職高專、中專、技校、復轉軍人、歷史遺留的社會招工、頂職等。近年來主要以大學應屆畢業生和經過崗前培訓的復轉軍人為主。從2000年開始,鐵路停止招收中專及以下學歷的畢業生,從2005年開始,新招收的技術工人起點為大專。
2.4.1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企業人才現狀分析
本次被調查企業的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現狀統計表見表1。調研數據表明,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在企業職工中的比例占88.6%~95.1%,大專以下學歷平均占56.8%~68.0%(武漢大功率機車檢修段由于成立時間在最近5年,大專以下學歷僅占5.2%)。可以看出,大專學歷人才是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主力軍,是適應鐵路發展趨勢的基礎性人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鐵道機車車輛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大有可為。
2.4.2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
隨著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將有大量的機車乘務員、機車檢修崗位等待鐵道機車車輛專業高技能人才的填補。由于大功率機車的高技術含量,必須有高技能的駕駛和檢修人才來勝任機務工作崗位,而中職學生和復退軍人中能滿足機車駕駛和檢修崗位的比例極低,在一段時期內必定形成崗位空缺無人就崗的現象。為高職學校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培養機車駕駛和檢修人才提供了源動力。
2.5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的招聘渠道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主要是向各鐵路局機務段運用車間和檢修車間、大功率機車檢修段、車輛段動車組運用所、動車組檢修基地、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城市軌道交通公司等提供人才。這些組織機構主要是通過校內專場招聘、網上招聘、校外畢業生招聘會招聘、與鐵路企業之間的人才交流、接收軍隊的復轉軍人,其中校內專場招聘已經成為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招聘的主要渠道。
3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現狀與人才培養情況分析
3.1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分布情況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是一個傳統的專業,目前國內設置有該專業的院校較多,主要為含有鐵路背景的學校,如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等十余所,近年來一些本科院校也開始開辦類似的相關高職專業,而且這些畢業生的去向大致相同,所以對我院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存在著競爭關系。湖北省設置有該專業的學校僅有我院一家,且已經成為湖北省“職教品牌專業”建設項目,這將促使我們盡力辦好該專業。
3.2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招生與就業崗位分布情況
以我院為例,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近三年來在校生人數825人,2014年招生數為80人,這些人數中包括訂單班。我院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為鐵路局機務段運用車間和檢修車間、大功率機車檢修段、車輛段動車組運用所、動車組檢修基地、城際鐵路公司、城市軌道交通公司,涉及的崗位有機車司機、動車組司機、地鐵司機、地勤司機、機車檢修、動車組檢修、地鐵列車檢修等。
3.3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教學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鐵道機車車輛專業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的比重大,實際操作的比重小。且校內實訓教學資源匱乏,校外實訓又受到若干外部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學生動手能力較差。鐵路快速發展帶來了技術、裝備、工藝的大量更新,校內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資源存在脫節問題。
摘要:HXN5型內燃機車投入使用以來,在運用過程中,多次發生因機車故障在區間坡停,處理時間長,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文中現針對一起典型的故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對單臺機車電氣故障導致的柴油機異常停機處理進行原理分析,制定有效的應急處理措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鐵道機車 電氣設備 故障 對策
前言
HXN5型機車牽引因兩臺機車同時停機,在先后使用小復位、大復位2次后仍不能啟機。文中針對故障原因,查找出造成機車電氣故障的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以供參考。
一、故障原因分析
1、故障處理
機車入庫后,調取這兩臺HXN5型機車智能顯示器的“事件日志”記錄進行查看,兩臺機車的記錄信息均存在“本機或重聯機車機組停機按鈕在閉合位,無法啟機”的異常信息記錄。
檢查兩臺機車的柴油機重聯急停開關均斷開正常,柴油機停機回路各控制線路及接插件正常、使用替換法替換各控制電氣故障仍無消除,在多次扳動384機車主操縱臺司機控制器的過程中,故障現象突然消失。更換司控器后,柴油機啟機正常。
拆下384機車的主操縱臺司機控制器(簡稱司控器)進行檢查,發現該車的機車司控器的KA―KB的輔助連鎖安裝位置不當和主凸輪斷開點邊緣磨損、主手柄凸輪橫向間隙變大,造成該車司控器KA―KB觸指在惰轉位時仍處于吸合狀態(該觸指應在牽引檔5,6位時吸合,其他檔位應斷開),見圖1。
2、柴油機緊急停機回路和檔位控制回路(見圖2)的原理分析
(1)HXN5型機車柴油機主要控制電氣元件介紹
a、CIO為集成式輸入/輸出控制板,CIO是“智能顯示器”的輸人/輸出裝置。智能顯示器通過CIO插件板獲知機車的操縱條件,并控制牽引和輔助系統中各種電氣設備的操作。在柴油機控制回路中智能顯示器通過CIO接收停機控制指令,并通過CIO控制柴油機啟停機。
b、PCR為電源控制繼電器。為機車控制系統提供電源。
c、COB為控制開關斷路器。為控制電氣提供電源。
d、MU為重聯急停開關(“緊急重聯停機”按鈕)。扳動MU開關后,主操縱臺ESS1和副操縱臺ESS。常開聯鎖處于閉合位,將給重聯在一起的機車CIO傳輸柴油機停機信號,由CIO控制柴油機停機。用于司機遇緊急情況強迫停止柴油機運轉。
e、MCl為司機控制器。用于給CIO提供機車電阻制動和牽引位的檔位信號。司機控制器驅動一個凸輪旋轉,當這些凸輪高點移動時,升起或降下連在開關觸點上的杠桿,從而打開或閉合組合功率手柄相應位置的開關。其中KA―KB觸指僅在手柄牽引位5、6位時閉合。
3、停機電路分析
通過判斷單臺機車燃油輸送控制電路故障(如燃料泵電機故障、燃料泵控制接觸器故障)不能使兩臺柴油機同時停機,引發類似同時停機只能是在重聯機車的公用的控制回路才能發生。對涉及重聯的機車牽引檔位控制回路和柴油機強制停機回路進行了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柴油機強制停車電路和牽引檔位控制電路共用CIO的C22輸入端口,提供CIO柴油機停機和牽引檔位控制信號。停機控制時,機車提供給C22單獨一路的74V信號作為CIo停機控制信號。而機車牽引運行時(1檔以上),C22、C23、C24、C254個端口中至少要同時有兩個及以上的控制信號組合提供才能作為CIO的柴油機牽引檔位信號(見圖3)。
需要緊急停止柴油機時,司乘人員扳動MU開關后,ESS1或ESS2的常開聯鎖3A一3B觸指閉合,74 V直流電經COB開關一ESS1或ESS2的“3A一3B”觸指一TB5H、TB5B端子一DV15號線一TBlC端子一CIOC22號接口,單獨給CIO控制柴油機停機,同時通過重聯線傳遞到重聯機車CIO控制它車柴油機停機。
同時ESS1或ESS2的常閉聯鎖“1B一1C”觸指斷開,確保MU開關扳動后,不論機車主手柄在任意位置,均立即切斷柴油機C23、C24、C25的檔位信號,保證CIO只能收到一路C22的柴油機強制停機信號。但正常情況下,如果MC,上KA―KB在非牽引位5、6檔位時不正常閉合,一旦司控器回到惰轉位時,由于此時其他檔位信號均已斷開,柴油機停機信號就會錯誤輸出。
4、故障分析結論
(1)司控器KA―KB的輔助連鎖的異常吸合是導致柴油機異常停機的直接原因。因384機車司控器MCl上KA―KB在惰轉位時不正常閉合,當司機將司控器回至惰轉位時,電流仍可通過司控器閉合的KA―KB觸指,進入CIO的C22,因為此時C23、C24、C25的檔位信號均已正常斷開,只有存在一路信號進入C引導致微機系統認為”緊急重聯停機”按鈕閉合,控制CIO發出停車信號,將機車柴油機強行停機。
(2)重聯裝置的控制作用未解除,是導致該故障發生后,兩臺機車均無法正常啟機的原因。當384機車發生故障停機后,系統通過重聯線控制重聯機車333機車也強行停機。在其后的處理中,因重聯裝置未拆除,重聯關系始終建立,一位機車384機車的司控器KA―KB觸指在惰轉位一直處于閉合狀態,因此機車只要上電,智能顯示器就會始終認為“緊急重聯停機”按鈕閉合,嚴禁啟動柴油機,并通過重聯線控制二位機車也無法啟機,致使線上乘務員在兩臺機車上多次嘗試正常啟機均失敗。將故障的司控器再裝回原車,拔除兩臺機車間的重聯線后,333機車可正常啟機,但384機車無法正常啟動。
二、應對措施
針對此種故障現象,組織對發生的司控器故障進行普查,發現HXN5型機車投入運用5個月來,已發生多起司控器故障。司控器相關故障記載共計10件,其中更換司控器4件,其中有2件更換司控器未記錄;更換、打磨、調整動作觸指處理5件,其他配件原因造成司控器故障3件。制定了以下措施:
1、技術科、檢修車問配合制定普查方案,對HXN5型機車司控器逐臺進行普查,發現問題必須徹底處理。具體檢查要求如下:首先主手柄置于惰轉位,檢查主副臺司控器K連鎖垂直中心線不得越過主手柄斷開點邊緣;然后將主手柄置于牽引8檔(斷開點1已面向外部),對主手柄凸輪斷開點1下邊緣進行涂油.減少該處邊緣磨損。
2、機車入庫后,行修作業人員要向乘務員詢問機車運行情況,并對機車事件日志分析、轉儲,發現機車異常信息必須上報技術科,對事件日志中記錄的機車異常信息必須徹底處理后,方可出庫。
3、機車進入修程時,必須對前一趟事件日志文件進行分析,發現機車異常信息必須處理消除,對提報的元器件故障必須交由廠家進行檢測,對事件日志文件分析,確認良好后方可交車;對“緊急重聯停機”按鈕及司控器KA―KB觸指進行全面檢查,發現觸頭虛接、粘結等故障時必須徹底處理。
4、技術科將故障信息反饋回廠家,對近期司控器發生的故障進行綜合分析,要求廠家提供司控器日常檢修各尺寸要求(現提供的司控器說明書無司控凸輪與聯鎖凸輪間隙要求)提高產品質量。
5、鑒于原來廠家提供的處理柴油機停機的應急辦法通常是檢查MU開關應在正常位,然后再“小復位”“大復位”啟機,仍不成請求救援的辦法。耗時長(僅“復位”操作下來就需要12~15 min),對類似故障無法有效解決,造成機故、機車無動力停留處理不當溜逸、隧道缺氧中毒的一系列隱患。采用優化流程。即線上發生柴油機停機故障時,乘務員應首先查看“事件日志”文件有無故障信息,如有明確信息則按要求處理;如“事件日志”無故障信息顯示,則應查看“活動事件”,查看機車當前狀態是否存在故障并按規定處理。處理時必須拆除重聯線再進行復位啟機試驗,確保即使一臺機車故障,另一臺機車能夠正常啟機維持運行到前方站和出隧道處理。避免高坡、隧道引起的行車、人身安全問題。
結束語
通過采取新措施,HXN5型機車未發生因司控器問題造成HXN5型機車線上故障,消除了因柴油機停機故障對行車安全帶來的安全隱患。
【摘 要】鐵道車輛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從事鐵道車輛檢修、運用、維護和管理工作,具有鐵道車輛結構、原理等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和鐵道車輛檢測、故障診斷與處理等實踐技能,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生涯發展基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鐵道車輛;檢修;運用;人才培養方案;項目課程體系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大陸性國家,經濟聯系和交往跨度大,需要有一種強有力的運輸方式將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聯系起來,鐵路運輸則是最適合中國經濟地理特征和人們收入水平的區域骨干運輸方式,在我國的交通運輸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各企業實力的增強,國內鐵道車輛制造廠家間競爭日趨激烈。除南車集團長江車輛有限公司實力增強外,眉山車輛廠、二七車輛廠的競爭力也較以前增強;北車集團在集團內部進行了產業調整,齊齊哈爾車輛公司、濟南車輛公司的新造能力也不斷提高;路外三家軍工企業已先后加大工裝、設備投入,正快速發展;濟南東方新興公司市場占有率已從2008年的0.7%增漲到了4.28%,民營企業已實質性進入整車制造領域,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供大于求的矛盾將更加突出。
由于人們出行與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投入運營的鐵路車輛越來越多,隨著技術的發展,鐵路車輛的種類也是日益更新,因此,鐵道車輛生產與維修部門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素養與專業技能的人才,才能實現鐵道車輛的快速全面地生產與維修,而鐵道車輛專業的出現,正適應了當今鐵道車輛市場蓬勃發展的趨勢。
鐵道車輛專業是一個機電一體專業,其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是面向鐵道車輛運用與管理生產一線崗位,從事鐵道車輛檢修與運用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1.創新“雙主體、全過程”人才培養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與沈陽鐵路局、沈陽地鐵公司、中國北車集團沈陽車輛有限公司等企業緊密合作,成立“遼寧軌道交通職業教育集團”鐵道車輛專業校企合作委員會 ,依托“校企合作發展委員會”,與沈陽車輛段、蘇家屯車輛段、沈陽動車段、中國北車集團沈陽車輛有限公司、沈陽客車廠等共同組建專業建設委員會,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創新“雙主體、全過程”人才培養模式。雙方將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三融合”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即: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相融合、校內培養與企業培養相融合、學生角色與員工角色相融合。通過專業建設委員會的探討研究,確定我校鐵道車輛專業高職培養目標:培養面向鐵道車輛相關單位,在生產、管理第一線,能從事鐵道車輛檢修、運用、維護和管理工作,熟知鐵道車輛結構、原理等專業技術理論知識,掌握鐵道車輛檢測、故障診斷與處理等實踐技能,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生涯發展基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職業面向與就業崗位、崗位群:主要面向鐵道車輛部門,從事鐵道車輛的檢修與運用工作,也可在鐵道車輛制造單位從事相關的工作。主要從事車輛鉗工、制動鉗工、輪軸裝修工、車輛電工;貨車檢車員、客車檢車員、發電車乘務員、列車軸溫檢測員等崗位的工作。
層次定位:初次就業崗位中級工;目標就業崗位高級工、技師;職業發展崗位高級技師、工班長、車輛調度員、值班員、車間主任等。
從中級工晉升到高級工需要5年,高級工晉升技師需要2年,技師晉升高級技師需要3年。
2.校企合作共同構建基于鐵道車輛檢修與運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項目課程體系
加強與鐵路局、車輛段等企業的深度合作,聯合課程開發專家、企業技術骨干,按照“市場需求調研工作任務分析職業能力分析課程結構分析專業教學標準開發課程標準開發教學設計教材開發其他教學資源開發” 的流程共同進行課程開發。遵循文化基礎知識培養職業基本能力培養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職業綜合能力培養職業拓展能力培養,構建了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包括技術基礎課、核心專業課、實踐技能課)和素質拓展課三大平臺。
(1)專業群技術平臺
以培養崗位群所需共性知識、技能、職業素養為基礎進行構建,主要由機電類的基礎課程和車輛檢修、運用管理課程組成,機電類的基礎課程包括《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等,車輛檢修、運用管理的課程包括《車輛構造與檢修》、《客車電氣裝置》、《車輛運用與管理》等。
(2)專業課程體系
本專業核心崗位為車輛鉗工、車輛電工、檢車員。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立足職業崗位要求,通過分析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合理歸并工作過程中比較接近的工作領域設置課程,按照工作過程序化知識,開發項目課程。專業項目課程包括:《車輛構造與檢修》、《車輛制動裝置》、《客車空調裝置》、《客車電氣裝置》、《車輛檢測技術》、《車輛運用與管理》等。其中《車輛構造與檢修》、《車輛制動裝置》、《客車電氣裝置》、《車輛運用與管理》為專業核心課程。
摘 要 鐵道車輛的關鍵部件是鐵道車輛輪,它是車輛全部重量的支持,對于鐵道車輛輪的負載量,旋轉速度等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車輪的設計、制作需要更加精細,高質量,鐵道車輛輪對設計對CAD/CAE技術的應用就顯的非常必要,本文將根據鐵道車輛輪的特點,介紹CAD/CAE技術,分析CAD/CAE技術在鐵道車輛輪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 鐵道車輛論;CAD/CAE;設計;應用
隨著機械設計領域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對于機械產品的質量、規格、生產率等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設計中,先進技術的采用成為必要。CAD/CAE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技術,在車輛車道輪的設計、制造中廣泛應用。鐵道車輛的設計、制作工程復雜,程序繁多,需要建模的準確,車輛輪尺寸的精確、模型的設計、零件的裝配等過程都需要CAD/CAE技術的輔助,使之設計精確,提高建模效率,降低建模錯誤率,確保鐵道車輛輪生產的規格化,進而提高鐵路的工作效率。
1 CAD/CAE技術概述
在20世紀70年代末,在機械設計技術中結合了計算機技術,兩者的相互結合產生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簡稱CAD。CAD技術是指以計算機軟件為工具,例如UG、Solidworks,對實物進行模擬制作,利用仿真模擬展現產品的結構、外形等,即是利用計算機繪制、設計機械產品及工程。計算機輔助工程技術(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簡稱CAE技術,是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新的設計技術,它利用計算機軟件,例如MARK,求解分析產品及工程的結構性能。
目前,CAD/CAE技術在機械、建筑、電子等工業領域廣泛應用,是一個效率高、綜合性強的高新技術。利用相應的計算機軟件,對建模的過程進行有效的記錄,可以在設計過程中根據設計理念、型號而改變參數,改變、修改模型的尺寸,并保持零件之間的關聯性,這樣就使設計的程序簡單化,對數據的利用更全面。在工業方面的應用,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縮短了產品的設計時間,對于尺寸、模型、規格的計算更為精準。在鐵道車輛輪設計方面,需要利用CAD/CAE計算機軟件,建立車輛輪的三維模型,對車輛輪的幾何尺寸進行分析,建立參考數表,依據參考數據進行精確的設計。同時,利用CAD/CAE技術,對于鐵道車輛輪的結構、受力分布等進行分析計算,建立車輛輪的計算模型,在設計、制作中提高制作精度、增強產品質量。
2 鐵道車輛輪對設計對CAD/CAE技術的應用
2.1 在多維繪圖中應用CAD/CAE技術
在鐵道車輛輪的設計中,數據、圖形的繪制需要需要占據大量的時間,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對數據的精確,圖形繪制的標準具有較高的要求。利用CAD/CAE技術進行圖形的設計,建立三維建模,繪制模擬實體的三維圖形。在多維圖形的繪制中,首選需要選擇適合且功能較多,以交叉繪圖為主的工作軟件,例如3D―MAX等,繪制不同的圖形,從不同的截面設置參數,確保參數的準確,圖形比例的合理。例如,在繪制某一種型號的鐵道車輛輪時,可以對橫截面、外徑、內徑進行參數設置,從多維圖中從不同角度進行檢查、調整圖形及參數,使其合理、精確。同時,在繪圖軟件中,對填充剖面、調用圖塊、區分層次等功能進行運用,使鐵道車輛輪的多維圖形精確,合理,確保在實體設計中圖形準確。
2.2 在實體中應用CAD/CAE技術
鐵道車輛輪設計對于CAD/CAE技術的應用,在車輛輪實體設計中運用廣泛、對于設計有重要的幫助作用。CAD/CAE技術的應用,用CAE技術車輛輪的承載力、運轉速度、受力分布進行求解分析,對其結構性能分析,建立車輛輪的計算模型。用CAD技術,根據數據建立三維建模,包括表面、實體、線框等模型。根據軟件所提供的造型模塊,如如球體、圓柱體、楔形體等繪制,在繪制中根據分析的數據設置參數,同時,從不同橫切面研究模型的精確度。對于零件的設計,對于簡單的零件可以AutoCAD工作軟件對其進行繪制,對于復雜的零件則可根據二位設計中的結構來定義,然后通過三維實體造型進行拉長、旋轉等,使其變成新的基本體,利用三維實體進行設計,使其成為所需零件,在零件的設計中,要確保結構的合理性,數據的準確性。實體模型的設計,在運用CAD/CAE技術時,要注意在設計中對于整體模型的多角度、全面的檢查,檢測鐵道車輛輪的整體實體性、完整性。
2.3 對于車輛輪部件檢查的應用
CAD/CAE設計中,借助計算機技術,可以對鐵道車輛輪的不同的零件進行拆分、檢查、組裝。將零件間的裝配途徑記錄在CAD/CAE軟件的資源器中,在對部件進行檢查分析是,對于數據進行分析,在裝配中,可以根據軟件的資源器記錄,正確的監測部件間的裝配,以此檢查各零部件間是否裝配正確。這樣可以及時的發現車輛輪數據存在的問題,對零部件進行更改,提高其精確度。同時,在車輛輪設計中應用CAD/CAE技術,在圖形繪制中可以隨意的隱藏部件,可清晰的看到車輛輪內部的結構,對各個部件進行旋轉檢查。還可對鐵道車輛輪的運動進行演示,在演示中檢查各配件之間的緊密度。在演示時,可是設定一定的路程,對于出現不能完成路程、零件之間存在碰撞、車輛的受力不平衡的等問題進行及時的更改,完善設計圖形,防止在制作中出現產品不達標、不能正常使用的狀況發生。
3 結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將更加智能化,數據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將更加全面、完善,CAD/CAE技術也將朝信息集成化、技術智能化方向發展,在機械設計中將更廣泛的運用。在鐵道車輛輪設計中,CAD/CAE技術將應用到更多的方面,對于車輛輪的模型設計、車輛輪的檢查維修、車輛輪新型模型的開發設計等都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進而車輛輪的承載力、運轉速度等都所提高,鐵道的運輸將更加完善、快速。
摘要:近幾年,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中國的鐵路事業發展十分迅速,鐵路事業的發展跟鐵道機車息息相關。加強對鐵道機車的管理,認真解決鐵道機車車輛出現的各類故障,不僅對鐵道部有好處,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是百益而無一害的。自從1990年以來,鐵道機車車輛維修體制就受到了鐵道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且成立了鐵道機車車輛維修制改革領導小組,參考美國和英國的鐵路機車維修制度,設立了一套適合我國發展的維修制度。本論文主要分析了當前鐵道機車車輛故障維修的發展現狀及故障維修中應考慮的問題,通過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應對這些故障的措施。
關鍵詞:鐵道機車;故障維修;檢修
眾所周知,鐵道機車的維修是鐵路運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它能夠恢復機車的受損功能,進一步提升機車的質量,對安全運輸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鐵道機車的維修制度從設立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機車車輛維修和管理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已經有了較大的提高,現在的維修制度相比以前已經提升了不少,為整個社會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鐵道機車的維修制度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維修的針對性差、維修工作量大、維修時間長、費用高、機車車輛利用率低等問題,都是在維修過程中人們反映的問題。新的維修體制需要一個逐步建立與不斷完善的過程,它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檢測手段和診斷標準,建立一支在實踐中有著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隊伍,這樣更能使鐵道車的維修能夠落到實處。
一:鐵道機車維修的發展現狀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維修制度主要就是以“以可靠性為中心”這個為標準,實施的一系列維修制度。目前主要還是計劃預防修的理論框架,通常是整輛車或大部分零件定時或定期進行不同等級的維修,多年的工作經驗使得鐵道機車的預防修體系已經十分成熟。對于需要維修的車輛,維修部門根據計算機提供的數據分析,首先對機器進行必要的檢測,檢測之后再進行修理,對于重要的部件要實行特殊的管理。
二:鐵道車輛故障檢修
鐵道車輛在平常生活中的應用,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車輛的各種零部件會不斷消耗、腐蝕或磨損,這些零件的損害會大大降低車輛的實用性,為了保證車輛的正常運行和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必須對車輛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修,這樣做也延長了車輛的使用壽命。
1)檢修制度
對于車輛的檢修,國際上專門設立了兩種不同的檢修制度。一種是計劃預防修理制度,另一種是根據車輛技術狀態的不同設立的修理制度。計劃預防修理制度,首先要了解車輛各類零部件的損耗程度,確定相應的使用年限,根據數據的分析,了解車輛的檢修循環結構和檢修周期,在車輛部件還沒有完全損耗之前就對零件加以修整,使得零件最大程度的實現了自己的使用價值。按車輛修理狀態修理的制度,就是在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觀察設備的運行參數,若參數在規定的范圍內則不檢修,超過規定范圍才進行檢修。這個修理制度最大程度的發揮了各個設備的最大利用價值,使檢修的工作量盡量減小的同時,也保證了車輛的行駛安全。
2)定期檢修
所謂的定期檢修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對行駛的車輛進行一定的檢查,確保車輛的安全。定期檢查可以使車輛及時發現問題并維修,使車輛保持一個良好的運行狀態。確保在下一次檢修之前,車輛不會出現較大的故障。
3)車輛的日常維修
對車輛進行日常的維修不僅保證了車輛運時的良好狀態,使得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不會發生什么故障,而且也減少了交通事故的發生,確保了行車的安全。中國人口多,車也多,而且鐵路上的車的數量特別多、車的種類也多,必須對車輛進行檢查維修,為自己,更為了他人。維修內容通常涉及兩個方面,技術檢查和故障修理這兩個方面。技術檢查主要是檢查車輛的技術狀態,發現車輛出現故障時應及時進行修理。故障修理是針對車輛出現的問題,根據出現的具體故障來實施不同的解決方法。
三:維修措施
1)改善鐵道機車車輛的維修制度
現有的鐵道機車的維修制度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應該加快維修的改革進程,改變以往的維修模式,讓它變得有層次性、多樣性、實用性。打破原有的維修觀念,要從設備的規劃、設計、制造和安裝就開始,直到車輛的使用、維修、改造和報廢這一整個過程,都要實現設備的綜合管理,發揮所有設備的最大利用率。
2)縮短車輛的維修周期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定期進行維修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我國車輛的維修次數比較頻繁,維修周期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好幾倍,車輛維修時間過長的話,降低了車輛的使用率,而且增加了維修費用,加重了人們的負擔。在確保車輛安全的前提下,應盡量的縮短維修周期。
3)增大車輛維修的投入
車輛是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工具,車輛的運用和維修在運輸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國家對車輛維修部門的投入太少,使得維修技術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應不斷加大對車輛維修的投入,加強維修學科的建設,使得車輛的維修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4)加強維修人員的技術培訓
由于之前的科技相對比較落后,維修人員的理論知識也比較薄落,大部分維修人員受教育程度不高,各方面的素質都需要提高。對于正式的維修人員,在他們正式工作之前就應該對他們開展相關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維修技術,同時加強他們的職業素養,為鐵道機車的維修做好準備。
結語:隨著鐵道機車的廣泛應用,鐵道機車的故障維修引起了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 。改善鐵道機車車輛的維修制度,縮短車輛的維修周期,增大車輛維修的投入,加強維修人員的技術培訓,實施這些方法都能給鐵道機車維修部門起到很好的作用,進一步改善鐵道機車車輛的維修水平。
對高職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人才需求進行了深入調研分析,從軌道建設的迅速發展,電力牽引占居軌道交通牽引動力主導地位,鐵路機車乘務員供不應求,機車乘務員隊伍正面臨職業素養全面升級等方面論述了開辦高職鐵道機車車輛專業抓住了鐵路用人的黃金期。
鐵道機車車輛人才需求機車乘務員
1高職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就業崗位
高職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主要面向國有鐵路機務系統、地方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機車車輛裝備修造企業、有鐵路專用線的大型工礦企業電力機車運用和檢修部門一線崗位,培養具有高職文化素養和職業道德,具有規范操作、敬業愛崗、團結協作、安全意識強、服從統一指揮的職業素質,熟悉有關鐵路技術管理規程及規章,具備電力機車運用、監測與維護、故障判斷處理和檢修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主要就業單位是鐵路機務段、機車檢修段(廠)、車輛段、車站、編組場、城市軌道交通業、生產企業運輸部的機車駕駛、機車檢修、地勤、機車保養等領域。主要升遷崗位有指導司機、工長、車間技術員、車間主任、項目主管、機務安全監察等機務運用與檢修管理崗位。
2軌道建設的迅速發展對鐵道機車車輛人才需求迅猛增長
2.1東北鐵路建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批鐵路特色專業人才
東北是貨物運輸大進大出的地區,其中鐵路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自2005年以來,鐵道部與東北三省多次簽署了《關于加快遼寧/吉林/黑龍江鐵路建設的協議》。我校地處遼寧省,是全國既有鐵路網最為稠密的地區之一,遼寧省與鐵道部共同規劃建設19個鐵路項目,全長2360多公里,總投資約1530億元,包括京沈客運專線項目、哈大客運專線、丹東至大連鐵路建設項目等,加大電氣化改造力度,構建內通外聯、多通道、大能力的鐵路運輸網。2005年以來,鐵道部與吉林省先后四次簽訂戰略協議,確定實施新建、改建鐵路項目37個,新建、改建鐵路里程約7460公里,總投資約2365億元,將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鐵路”的目標。鐵道部與黑龍江省攜手推進3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近2400億元,鐵路運營里程將達到8500公里以上,盡快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以哈大、哈齊客運專線等為主軸的便捷順暢鐵路運輸網絡。東北鐵路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為鐵路特色專業人才需求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2東北地鐵迅猛發展,需要大批鐵路特色專業人才
東北地鐵也在迅猛發展,僅沈陽地鐵規劃就由11條線組成,整個線網呈“四橫、四縱、兩L、一弦線”,線網總規模為400公里,其中一號線西起張士開發區,東至棋盤山,規劃全長為44公里。二號線北起蒲河區,南至空港新城,規劃全長為42公里。地鐵動力系統全部采用電力牽引,同樣需要大批鐵路特色專業人才。
3電力牽引占居軌道交通牽引動力主導地位,需要大批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
交流傳動電力牽引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尤其是在鐵路高速和重載牽引方面顯示了極大的優越性。2006年“和諧型”系列大功率重載交流傳動機車投入運用,單軸功率達到1000~1600kW,在250~300km/h及其以上的高速領域,交流傳動的電動車組更是獨領風騷。到2015年全國將有1萬多臺“和諧型”機車投入運用,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將成為我國主流牽引動力。電力機車除了在鐵路干線上應用以外,在城市交通運輸包括城郊電動車組、地下鐵道電動車組、地面電車和工礦企業內運輸等方面也都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電力牽引占居軌道交通牽引動力主導地位,需要大批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人才。
4沈陽鐵路局機務系統機車乘務員供不應求
我校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去處為中國特大的幾個鐵路局之一的沈陽鐵路局,全局機務系統共設置機務段5個,即沈陽、蘇家屯、錦州、通遼、吉林機務段。蘇家屯機務段是沈陽鐵路局最大的以貨物運輸為主的機務段,由長春、大連、本溪、丹東等十段合一,共有職工1萬多人,配屬機車500多臺,擔當固定交路近400對。將全局的11個中修車間22個臺位全部集中整合到蘇家屯,形成一個車間10個臺位,具備年中修電力機車250臺、內燃機車500臺的能力。沈陽機務段始建于1904年,地處東北鐵路網交通樞紐,是全局唯一的客運機務段,具有日完成5臺機車小輔修任務的能力,承擔沈陽、沈陽北、山海關部分入庫機車的檢查和整備任務,承擔京哈線秦沈段救援和沈陽站、沈陽北站調車任務。近年,機車乘務員單班單司機值乘改為雙司機值乘,對鐵道機車車輛人才的需求量翻倍增長,相應的電力機車運用和檢修人員更是供不應求。沈局在2009年的“千名司機培養工程”就是在人才急需的情況下采取的應急措施。2012年以來,沈局又在復退軍人,應屆高職畢業生中,招收了大批專業知識幾乎零基礎的后備司機,作為機車乘務員隊伍的必要補充。其中的千名大學生后備司機絕大部分都不是鐵道機車車輛專業,有的甚至是文科畢業,沈局鐵道機車車輛人才匱乏可見一斑。
5機車乘務員隊伍正面臨職業素養全面升級
高鐵作為高技術、高科技的產物,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按照《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要求,實施“人才強路”戰略,堅持人才優先、以用為本的指導方針,以高鐵運營等領域人才為重點,保證高鐵主要行車崗位人員動態優化。沈局機車乘務員隊伍正處在新老交替的關鍵期,四五十歲的人居多,前期錄用的多為技校、中專畢業生。自1998年以來的這十幾年間沈局機車乘務員基本上錄用的都是復退軍人,他們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專業能力沒有多少提升空間,整個機車乘務員隊伍正面臨職業素養全面升級。近年,隨著鐵路新技術的發展和大量新裝備投入使用,沈局招收機車乘務員的要求進行全面調整,不再招復退軍人,而改招高職專門人才。我校在這個時候開辦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就是審時度勢,適逢其時。
軌道特色高職院校擔負著為鐵路行業和地方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任,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樂觀是毋庸置疑的。引用我校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沈陽鐵路局機務專家崔總的話,我校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辦得好,這個時候辦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就是抓住了方向,抓住了鐵路用人的黃金期,非常受歡迎。
[摘 要]本文分析了隨著我國鐵道車輛空調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職業教育教學存在的弊端,深入淺出的分析了在鐵道車輛空調裝置領域現代化職業教育如何合理優化教學方法,更加適應現代化特點。同時,根據不同學校的現狀制定更加合理的培養方案。
[關鍵詞]鐵道車輛空調裝置;職業教育;教育教學方法;理論聯系實際
1.引言
職業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職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人自身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發展到某個特殊時期的產物。職業教育受益于社會,社會也可受益于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和神圣職責?!惰F道車輛空調裝置》是鐵道車輛專業一門較為主要的專業課程,作者根據多年從事鐵道車輛教學的工作經驗,對于其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進行了相關闡釋。
2.目前課程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于鐵道車輛空調裝置學科是一門傳統的教育學科,在現代化技術不斷發展的形勢下,鐵道車輛空調裝置這門課也需要不斷的變革與時俱進,傳統的教學方法應該得到改變。
2.1 學校教育適應時展的需求
在以往的職業教育教學之中鐵道車輛空調課的教學基本上沿襲傳統的授課方法“板書+講解”。但是由于鐵道車輛空調裝置這門課需要緊密與企業實際相互結合,課程內規定了很多實踐項目,比如壓力試驗及抽真空試驗,這些實驗單單使用黑板是滿足不了學習需要的,需要學生自主動手在試驗臺上進行演練,也就是說,鐵道車輛空調裝置課程應該向:“演示+操作+講解”這種新的授課形式上進行轉變。
尤其是像鐵道車輛空調裝置這樣的專業課程,需要不斷更新新技術,課堂上應該能夠向同學們展示裝置特征,這就要求不僅使用文本講解,還需要圖形、圖像、視頻、三維模型甚至實物展示。先進的教學工具,建設較為現代化的實訓教室,利用現場進行直觀教學,并且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動手親自操作,這樣的認知學習可以讓學生有更直觀的認識?,F代化的教學方式更加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學生坐在課堂上僅僅能夠獲得文字上的信息,無法調動同學的學習熱情,往往會看見課堂上的同學昏昏欲睡,而講臺上的老師也會感覺缺乏講課激情。而新穎的學習形式則能夠讓學生耳目一新。
2.2 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相脫節
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的知識與企業需求的人才間存在差距,這是近年來不少企業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一個普遍看法,這將直接影響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有些企業甚至寧可招聘中職學院的學生也不招聘高職生。有些企業領導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進行了三年的職業教育以后,只會一些在人們看來無用的理論知識,并無法滿足企業所需求的動手能力強的要求。同時,對一些新設備、新知識的接收能力,思維上的創新能力更是少之又少。企業招聘這樣的畢業生,需要重新進行培養,無疑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這樣的培養方法并不能滿足與時俱進的改革需求。在鐵道車輛空調裝置這門課的學習上也是如此,本門課程的培養方案旨在培訓學生動手檢修空調裝置的能力,對列車空調系統有個基本認識,對車電裝置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滿足鐵路檢修運用部門的工作需求。而并不需要詳細的掌握熱力學知識,這樣就需要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不斷的進行調整。
2.3 學生綜合素質不足
鐵道車輛空調裝置這門課程不僅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對于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也是在培養范圍以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之中僅僅依靠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更需要學生能夠有刻苦專研的精神和自我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不斷適應車輛空調裝置技術發展的要求。
3.高職教育與企業需求對接對策研究
3.1 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在鐵道車輛空調裝置的課堂上,老師應該更加側重于一線作業實際,課堂上的講課內容應該更貼近作業現場,做到課堂與現場的無縫對接。例如,在實驗課堂上在設施允許的基礎上應該加入空調檢修調試等方面內容,學生在課上可以相互討論,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檢修成果進行評測,成為一個特色辦學的方向。另外,在校內舉辦各類有專業特色的技能比賽,例如空調系統調試實驗等等,使用競爭的模式激發同學學習熱情,也從另一角度督促了學生自主學習。這些有情景的課堂設計更能夠讓學生有走上工作崗位、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老師可以作為領導小組、學生作為檢修工作輪流進行成果展示等。
3.2 改革固有考試模式
傳統考試以筆試為主,題型也多以死記硬背的簡答題為主,這樣的考試形式并不能起到讓同學融會貫通的效果。可以結合筆試與實驗。增加相關的故障分析內容在筆試部分,而實踐考試可以設在演練場中進行,分成幾個小組進行過程討論,相互協作,并設置多種解決渠道,使得學生更直觀和熟練的掌握專業內容,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而且也能使考評結果更具有參考價值,對學生的學習也能起到監督促進的作用。
4.小結
鐵道車輛空調裝置是一門不斷向前發展的科學內容,職業教育之中也應該不斷的轉變觀念,切實改進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同時不斷理論與實際相互結合,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漸實現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加以理論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鐵道車輛理論與實踐性結合的特點,要在教學中選擇一套適合高職學生的教材,教師應全面掌握教材,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篩選出教學的重點、難點,精心組織教學內容,選擇應用合適的多媒體課件,把理論和實訓操作有機的結合起來,使理論寓于操作中,在實作中消化理論。
摘 要:本文通過對鐵道車輛專業職業教育工學結合與校企合作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種校企密切合作、相互銜接、相互滲透的緊密型新頂崗實習方式。
關鍵詞:工學結合 校企合作 頂崗實習 鐵道車輛專業 人才培養
鐵道車輛專業職業教育是以培養符合現代鐵路發展所需車輛運用及檢修并側重于職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而采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模式是實現這一目標,使學生具備職業核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筆者認為,只有在鐵道車輛專業職業教育中采用一種校企密切合作、互動滲透、齊抓共管、全程控制的緊密型新頂崗實習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該實習方式具體如下:
一、理智選擇校外企業或實習基地
要搞好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合理選擇有實力、有條件、專業對口的校外企業至關重要。學校應經現場考察,從人才培養的軟實力與硬條件、長期與短期、經濟性與技術性等方面進行充分分析論證,確定鐵道車輛專業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校外頂崗實習基地。
二、制訂切實的培養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
為保證“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所培養人才的質量,我們必須從計劃及課程設置的源頭入手,為此,應由院校車輛專業骨干教師和企業的職教、技術以及技師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組建鐵道車輛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該委員會經過調查、分析與論證,最終確定符合當前鐵路車輛發展要求的新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使其具有突出職業技能核心、側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兼顧“四新”技術以及全面發展等特點。
三、強化實踐教學設施和基礎建設
職業教育中各專業實驗室、實訓場及實踐基地的建設直接關系到所培養人才的質量和水平,應由校企組建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根據專業特點并結合學校現狀,把實踐教學基地分為校內部分和校外部分兩塊。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應符合院校依靠自身力量可以籌建且主要針對主型鐵道車輛各組成部件結構、原理、控制及基本職業技能的訓練與指導這一基本思想。而校外實訓基地是對學校無法自建的一些實訓項目以及一些最新車輛裝備的實訓項目進行培訓和實踐的有效方式。我們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的交替使用及其與理論教學的穿插配合,真正實現工學結合互補。
四、深化專業教學改革,探索工學結合,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1.加強鐵道車輛專業教材的建設
我們要通過補充完善現有通用教材和重新開發新的校本教材這兩種方式,滿足工學結合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的需要。
2.改革教學內容組成結構
改革教學內容組成結構,適應工學結合中企業的實際需求,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在實際的人才培養中,我們可把教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校內培訓,突出強化企業所提出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與演練,使教學效果更貼近企業所需。另一部分為企業培訓和跟班組的頂崗實習,師資以企業的車輛技術人員為主,院校專業教師為輔,培訓內容主要針對本企業的車型種類及工作任務等特點來進行,通過理論與實踐交叉互補訓練,提升學生職業知識與技能。而頂崗實習則采用跟班組指定師傅指導為主,學校專業教師定期巡回輔導為輔的方式,校企合作,齊抓共管,全面培養、提高本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及素養。
3.改革、完善教學和技能傳授的方法
我們借鑒目標教學法、模擬教學法等多種方法并結合運用心理學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巧,激發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興趣和熱情,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
4.打造一支強實踐、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我們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一方面把院校鐵道車輛專業教師送到鐵路相關企業進行知識技能培訓,另一方面聘請鐵路現場的技術人員來學校兼職、授課,打造一支“雙師型”“專家型”的師資隊伍。
五、制定和完善考核及評價機制
合理、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是保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質量和實現校企雙方合作共贏的必要制度保障。鐵道車輛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考核及評價體系的主要思想和內容如下:
一是校內培養階段,以本專業教學計劃為指導,采用考試獲取學分的方式來考核學生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要求學生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為今后的頂崗實習奠定基礎。
二是企業培訓階段,以企業培訓的教學計劃為指導,采用理論試卷考試和企業現場實際生產操作技能考核并舉的方式,達到增知強技,適應企業崗位工種所需的目的。
三是跟班組的頂崗實習階段,采取本人、指導師傅和巡回輔導教師三者相結合的綜合評價考核方式。
總之,“工學結合互補,校企合作共贏”是鐵道車輛專業職業教育發展的時代所需,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與工作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作者單位:河北軌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在鐵道車輛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將會對安裝完整的車輛進行例行測量及試驗,而此時可能存在臨時的未安裝件,故提出等效的重量替代方式來保證有效進行,并對此進行闡述,以及分析重量替代的原理,同時歸納并總結了生產中的重量替代實施方法。
關鍵詞:重量替代 未安裝件 原理 方法
1 前言
在鐵道車輛的生產制造過程中,車輛組成后的整車稱重及與整車重量有關的測量調整工序需要在零部件安裝完整的前提下進行,但因于因素,會存在部分安裝件缺失或不能安裝到位,為了使此工序正常進行,而又不影響生產進度,可以通過等效模擬未安裝件的重量及重心位置,使車輛的重量及分布狀態與真實安裝狀態等同,以滿足整車稱重及與整車重量有關的測量條件,以保證測量的真實有效性。
2 制造中與整車重量參數有關的測量工序
車輛的總體重量參數,主要包括整車的重量及重心位置(即整車重量的分布狀態)。
在車輛例行稱重試驗時,主要目的是測量車輛的自重及其分布是否滿足合同中的規定,具體是通過車輛的輪重差、軸重差等參數來考核,這兩個參數不僅與車輛的重量有關,而且與車輛上各安裝部件的重量分布有關,所以要想得到其真實值,需保證整車安裝完整;若有缺失,也需要按一定規則進行等效的重量替代,以反應車輛的真實重量及平衡狀態。
同樣,在車體落在轉向架后,要對車體四角高進行測量調平,以及對各個軸箱簧高進行測量,它們的測量結果值需控制在限定的偏差范圍內,否則需要進行調整。由于轉向架有一系、二系彈簧,為彈性支撐,施加到此點的壓力不同,其位移會相應的不同,這樣各測點的測量值必然與上車的重量及分布狀況有關。
3 制造中未安裝件的分類
在車輛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對于未安裝的部件,一般可簡單分為以下兩類:
(1)常規的未安裝件。
按照正常的生產制造工序進行整車稱重或測量時,由于受客觀條件限制無法安裝的件,以及制造工藝分工的不同,而導致的不同工序會存在不同的臨時未安裝件。如針對固定編組的車輛:進行單車制造的測量及試驗時,會在一端安裝整個連接風擋,另一端不掛;以及在編組后才安裝的車輛間聯接電纜線、隨車工具等,這些都相對于整車自重認為是缺失件。除非有制造工藝或安裝工序調整外,常規未安裝件一般是相對固定的狀態。
(2)非常規的未安裝件。
除常規未安裝件外,可能會有臨時性的新增未安裝件,如由于供貨不到位而引起的缺失件,以及質量缺陷、更改等造成的暫時未安裝件等。非常規未安裝件一般是動態的、不確定的。
4 重量替代的原理
重量替代后的車輛重量及其分布狀態應與實際完整安裝狀態下的車輛一致,重量替代是基于與原安裝件等效的原則,即應與原安裝件對整車重量和重心位置的貢獻保持一致。
整車的稱重或測量中,主要是來自垂直方向力的傳遞,所以這里的重心只需考慮平面重心,即縱向X和橫向Y的坐標保持一致即可。
車體組裝完整并落在轉向架上后,可以簡化地認為是通過四個邊角傳遞給轉向架,也就是組裝車體的重力是通過四個旁承或空氣彈簧傳遞到轉向架上的。四個角力的大小與組裝車體的重量和平面重心位置有關,可建立如圖1所示的受力示意圖進行分析說明。
(2)假設GW1為車體分配到一位端轉向架的重量,GW2為分配到二位端轉向架的重量,XF為支承力作用點與Y軸的距離,YF為支承力作用點與X軸的距離;F1為一位端支承力,F1L為一位端左側支承力,F1R為一位端右側支承力,同理,二位端上的支承力分別用F2、F2R及F2L表示。則組裝車體作用在轉向架的四個角力計算公式為:
5 重量替代未安裝件的方法
重量替代可以通過在原位置安裝重量參數(指質量和重心)相同的工藝件,或者在其平面重心位置放置等質量的砝碼來臨時替代原安裝件。
結合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實際運用情況,若用標準砝碼來進行重量替代,一般可歸納為如下四種方法:
(1)直接法:依據未安裝件的重量及在車內安裝位置的重心,把重量相等的標準砝碼直接放置到與原安裝件重心重合的位置。
(2)組合法:簽于可能受車上擺放位置的約束,以及針對重量較小的分散件,可以把幾個件按照公式(4-1)、(4-2)及(4-3)進行類同重量合并計算,然后按其綜合重量參數值進行等效重量替代。
此法同時可規避不易確定重心的不規則件,如同時缺失左右兩側同樣的一組對稱裙板,若單獨配重,受位置的影響在地板上很難放置到與平面重心重合的位置,這樣合并后易確定整體重心,即可放置到縱向中心線上,這樣即保證了準確性也易于擺放。
(3)分解法:對于受擺放位置的約束,不易與原安裝件重心重合的狀況,也可以對其進行重量參數的等效分解,也就是把一個整體的重量,按力矩平衡在兩個確定的位置分解為兩個重量塊,分解前后它們的綜合重量及重心是保持一致的??上雀鶕F場可擺放空間決定基位置,然后計算各放多大重量的砝碼,計算公式類似于公式(4-4)和(4-5)的重力分解。
如電氣柜內缺某個設備,無法放置砝碼,這樣替代的重量先分解后,在柜外左右(或前后)各放置匹配的砝碼來等效其重心和重量。
(4)補償法:如對于單車,車體的一端裝了完整的風擋,事實上編組后對于此車是一半的風擋重量落在此車上,出于重量及平衡考慮,這樣就需減去一半風擋的重量,從而可能導致負的替代重量值,此時可采取補償法的重量替代。即把負的替代重量值先補償配置一定重量值為零,相對整車橫向或縱向中心線對稱的另一端也加同等重量以保證整體平衡性,這樣將導致整車重量會增加,為了最終保證整車的重量及重心的位置不變,需在其它重量替代位置處對稱地再減去補償的重量值。
6 結束語
通過有效的重量替代,可以很好地解決臨時未安裝件的問題,從而保證生產工序的正常進行,以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在執行有效的重量替代工作前提下,根據生產的需要及結合實際狀況,可以局部地調整制造工序的順序,進行合理的人力、物力調配,以便節約生產制造成本。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通過信息技術在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課程建設中的應用,利用校企合作的背景,發揮技術與教育結合的優勢,開發、整合和共享優質職業教育信息資源,促進信息技術進入課堂,融入教材,深度滲透到教學、培訓、實習、實訓等各個環節,實現教育觀念與教育模式的轉變。課程信息化增添了學習者的學習樂趣、增大信息量,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鐵道機車車輛 專業課程 信息化建設
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的影響不僅表現在新技術與手段的運用上,更表現在為教育的發展帶來新的理念和動力,使教育內容、方法和模式發生深刻變革。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實現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準備和物質基礎,課程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就是如何更好地將其應用,最終達到幫助學生提升能力,獲取知識的目的。每一個專業的教與學對信息技術應用的角度和發揮作用方式是不同的。針對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來說,有職業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鐵路行業的特性。如何采用合適的手段完成適合的教學任務是教學的核心。作為在一線從事本專業教學的親歷者,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在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課程信息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建設中的不足提出思考與對策。
一、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課程信息化建設的背景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是為鐵路一線崗位培養既有機車運用、檢修、制造等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動手操作能力的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過程中,傳統教學資源主要有文字、圖示和語言,教學設備有黑板、圖片投影、實驗、實訓設備;教學環境是教室封閉時空的單向教學。由于引進“機車模擬駕駛操作系統”應用在機車操縱實踐教學中,使得信息化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專業課程信息化建設全面展開。三門主要專業理論課均有3D動畫的教學軟件輔助教學;三門實踐課程配有現場實景錄像教學片;故障處理與機車操縱配有模擬軟件操作系統。同時,在網絡支持下,進行開放時空的多維教學。
二、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課程信息化建設的成效
1.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
教學資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學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源,它的開發、建設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場所均設置多媒體教學設施,接入寬帶網絡,具備調用網絡教學資源的條件;數字化教室等信息設備和優質數字教學資源能有效滿足教育教學需求。
專業課程的資源庫建設按照精品課程要求進行。資源內容包含培養方案、參考文獻、教案、學習指南、習題庫、課件、實驗、教學錄像等。資源形式為: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
資源建設途徑有三種,一是自建。這也是主要途徑,需要廣大教師積極主動參與。二是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利用企業、學院各自的優勢,做到資源共享。三是購買優質教學資源。如學院購置的由專業團隊打造的“DF4D內燃機車教學軟件”、“模擬駕駛教學軟件”等等。到目前為止,專業課程全部配套有相應的電子課件或動畫軟件。其中,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已經完成《內燃機車柴油機》和《內燃機車電傳動》等2門精品課程建設。并同時建成了網絡課程,在校園網絡教學支撐環境下,使學生得到很好的在線教育。
2.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信息化教學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鮮明特色。學院是直接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一方面,它要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借助企業資源培養學生。學院與鐵路機務段等多家單位簽訂有合作辦學協議。在課程信息化建設方面,學院和企業的合作也在嘗試,并體現出成效。
2.1企業和學院共享網站資源。通過南寧鐵路局網站這個平臺,老師掌握鐵路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引導學生游覽網站,讓學生了解企業的文化,接觸與就業崗位有關的信息,學習鐵路的常識。通過校園網絡,路局人員分享網絡課程的教學資源。
2.2企業和學院共享課件資源。鐵路局機務段有著豐富的現場第一手資料,用企業案例分析制作成的課件,與學院分享,使得教學生動有效。尤其是企業制作的《鐵路行車規章》、《機車全面檢查與給油》等實踐課程的實景錄像資料,對感性認識強過理性認識的高職學生來說,更具有吸引力和有效性。企業的培訓教員普遍理論知識講授經驗不足。學院教師在理論教學方面有優勢。企業用學院制作的課件給企業職工進行培訓,同樣受益匪淺。
2.3企業和學院共享網絡資源。學院每個專業必須有本專業技能考證要求。技能鑒定的考核由企業技能鑒定站主持,理論部分的考核形式為機考。學院提供網絡教室,企業提供網絡考試資源。學生可以在機上訓練和考試。
3.網絡環境下的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
3.1.線上課程《畢業論文》。課程從選題、開題報告、輔導、初稿審核、編輯正稿完成,都是在網上通過網絡空間完成的。老師提供相應資源到空間學生自行下載和線上輔導。學院校園網下設有電子圖書館。教師指導學生進入電子圖書館進行論文的搜索和視頻講座的學習。
3.2在線學習與傳統授課相結合。專業課大多采取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而網絡課程有助于學生的課后繼續學習,這種網絡學習的方式,為自主學習者提供了方便靈活的學習機會和廣闊空間。如《內燃機車柴油機》網絡課程中,有課件和動畫軟件。學生在課堂中有不懂的地方,課后在線上繼續進行反復的學習。通過在線答題,可以即時評價,檢驗學習效果。
3.3多媒體教學帶來教學方法的改變。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育的發展帶來新的理念和動力,使教育內容、方法和模式發生深刻變革。
如參觀法。傳統的參觀法就是帶學生到現場參觀,回來后寫一篇觀后記。因為學生漫無目的的觀看,沒有任務,參觀效率不高。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得參觀法的模式發生變化。首先,通過錄像片,讓學生了解所要參觀的企業。然后,示范學長在參觀后做的PPT。最后老師安排參觀任務:增強感性認識,了解企業文化,分組匯報參觀成果。接到任務的學生,首先進行分組,討論參觀方案,分配拍攝、收集資料、寫文案、做PPT、展示匯報等角色,組織實施。通過改革后的參觀教學法,不僅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對學生觀察能力、PPT制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心里素質、同學間合作能力和演示能力都是很好的鍛煉。
再如專業課程《鐵路行車規章》。傳統采用講授法,通過老師語言講解,解釋鐵路行車的規章制度。由于鐵路規章繁多,線路復雜,學生難懂更難記?,F代的教授方法是采取討論法。先播放一個與規章有關的案例,常常是一起違反規章的案例,案例的資源來自企業的實際工作過程。通過信息技術處理,制作成3D動畫軟件,展現案例情境。學生在觀看動畫之后,觸目驚心,印象深刻。在此基礎上,老師進行必要的講解,學生分組討論,分析案例,讓學生了解規章制定出處。并了解如果不按照這個規章運行,會有什么樣的后果(案例已經說明)。學生在懂得規章的前因后果之后,也就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不僅能夠很好的記憶,更懂得如何的運用。實踐表明,這樣的教學方式,解決了長期困擾老師與學生的難題。學習過程不再是死記硬背,而是變得生動有趣。
4.模擬仿真技術應用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隨著技術的進步,虛擬仿真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應該是信息化推動職業教育的具有特色的體現。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為鐵路培養一線司機?;阼F路的特殊性,學生沒有機會到實際線路上學習駕駛。使用《機車模擬駕駛仿真系統》,對駕駛學員進行駕駛知識的訓練,以及駕駛技能的鍛煉,能夠在花費更少的資金、時間、人力、場地的情況下,提高實訓強度,獲得類似真實實驗室的操作實踐。達到更理想的培訓效果,同時,還能夠保證完全無危險。通過《機車故障分析與處理系統》軟件在實踐教學環節的應用,提高學生處理故障的能力。這些教學軟件都是通過專業制作機構專門定制。使用效果顯示,學生有強烈的視覺和動覺學習偏好,通過使用3D圖像,學生興趣顯著增加。
5.網絡學院為學生提供學歷提升渠道
遠程職業教育是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領域的重大應用之一。學院的網絡學院與奧鵬遠程教育中心、西南交通大學、西南大學、中南大學、同濟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著名高校開展遠程教育合作,遠程學習中心在冊學員達2000余人。其中,很多是鐵道機車專業的在校生,利用網絡學院提供的平臺,進行專升本的非全日制本科教育。
三、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課程信息化建設的思考與對策
1.夯實課程信息化的硬件物質基礎
基礎設施對于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職業學校信息技術裝備跟不上,信息化建設就缺乏必要的物理環境和條件保障。網絡環境、計算機教室、多媒體電化教室、電子閱覽室條件良好。學院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作為廣西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在更新課程信息化的硬件配套設施上有來自自治區和學院的資金保障。
但是,在教學組織上,網絡應用及多媒體教室開放數量還是不能完全滿足教學要求。在教學資源上,部分軟件重復開發,數據不能共享。還需通過上級部門支持、校企合作等形式,加大經費投入,加強信息化硬件配套設施建設。
2.加強課程信息化的人才培養
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需要三支信息化人才隊伍:一是規劃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管理隊伍。二是支撐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技術隊伍。三是職業教育信息化后的應用隊伍。
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是應用,信息技術應用的關鍵是教師。如果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意識不強,應用能力不高,職業學校的信息化就很難推進。如學院專業課老師制作的《內燃機車柴油機》課件得到學院二等獎,在推薦到自治區參加比賽,只因應用技術不到位,沒能獲獎。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教學軟件不得不購買。而購買的軟件與課程實際應用會有一定的差距。為此,教師最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包括計算機的使用能力、網絡的使用能力、網絡環境下資源的檢索、技術和信息資源與課程的整合能力等,這方面的培訓需要進一步加強。以適應課程信息化的建設。
3.探索課程信息化的教學模式
目前的信息技術手段相當成熟,需要更多地考慮如何更好地將其應用于教育。也就是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進一步促進高職課程信息化建設。在《內燃機車柴油機》網絡課程中,采用信息化技術,建立了視頻錄像講座。但是,視頻傳授方式仍然屬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學習者為中心”如何落實在課程信息化教學中仍然是教師要思考的問題。通過課程信息化,能夠體會到它的教學效果。但是,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職業教育培訓之中,發揮技術與教育結合的優勢,開發、整合和共享優質職業教育信息資源,增添學習者的學習樂趣、增大信息量,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如何推動教學理念、內容、方法和手段轉變,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將是教師們努力的方向。
4.開發課程信息化教學資源
當前,發達國家教育信息化建設已從單純重視硬件設施轉向重視軟件與資源建設及信息化人才培養,我國也在大力開發職業教育信息化的課程資源。對于組成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課程體系來說,僅有2門精品課程是不夠的。目標是5門專業核心課程全部上網。所以,在資源庫建設方面要做的工作還很艱巨。
5.推進課程信息化背景下的校企合作
職業教育有很深的行業背景。要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必須要把行業的優勢整合起來,需要行業的支持共同參與信息化的建設。學院在課程信息化方面與企業合作,做出了一些成效。接下來,希望能吸引企業資本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設領域,學院與企業合作建立培訓網站,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在學院與企業以及社會共享。
四、結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通過信息技術在鐵道機車車輛專業課程建設的應用,利用校企合作的背景,發揮技術與教育結合的優勢,開發、整合和共享優質職業教育信息資源,促進信息技術進入課堂,融入教材,深度滲透到教學、培訓、實習、實訓等各個環節。實現教育觀念與教育模式的轉變。課程信息化增添了學習者的學習樂趣、增大信息量,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摘 要】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主要面向國有鐵路、地方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機車車輛制造修理企業、大型工礦企業等,培養從事鐵道機車車輛運用、檢修、維護和運營管理,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實踐表明,校企深度合作構建優化課程體系,能大幅提高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鐵道機車車輛 校企合作 課程體系
一、問題的提出
2011年9月,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按照“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求,必須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增強特色為重點,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創新體制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圍繞國家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服務中國創造戰略規劃,加強中高職協調,系統培養技能型人才。
其中,把校企深度合作具體為辦學、育人、就業、發展四個方面,這是對高等職業教育圍繞國家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服務中國創造戰略規劃,與行業企業、經濟社會密切關系,在體制機制上融合創新的新要求。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主要培養從事鐵道機車車輛運用、檢修、維護和運營管理等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人才是通過課程教學來實現的。職業教育課程承載著職業教育思想和觀念,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學習者對職業教育的要求,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規范著職業學校管理水平和師生行為,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習者的身心發展。
當前,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對人才培養的規格、質量和人的終身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課程改革力度,開發優質課程產品,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帶動教師專業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速培養適應飛速發展的高鐵時代的鐵道機車車輛專業高端技能型人才。
作為高職院校,通過校企深度合作,以學生能力培養為宗旨,整體優化培養方案,建立合理的、科學的、適應新形勢的課程體系,是我們為實現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這一戰略主題所作的努力。
二、原有的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模式的運用對課程體系的影響
當前,職業教育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傳統的教育模式,教育課程是圍繞“學科教學”和“技能訓練”兩個中心建立的。這種并行課程有可能使得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發展。在人們認識到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的建設基礎上,開始引進推廣一種以CBE能力課程為典型代表的“理論為實踐服務的課程”,強調職業教育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學生要求的功能性和功利性目標。然而,由于忽視學習規律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律而受到一定的局限。到了21世紀,技術、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入一個以人為中心的時代,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得到更廣泛的運用,將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發展作為一個整體看待,讓學生獲得在職業工作中相互關聯的綜合能力而不是相對割裂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建立理論與實踐的直接關系,即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從根本上提高職業教育的整體質量。
本專業一直致力于教學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在教學模式運用方面,從以傳統教育模式為主,以CBE能力課程為輔,開始向就業導向模式轉變。但是,課程內容仍按學科體系編排,側重知識的系統性,沒有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能培養體系。
(二)培養目標定位對課程體系的影響
本專業主要是面向國有鐵路、地方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機車車輛制造修理企業、大型工礦企業培養從事鐵道機車車輛運用、檢修、維護和運營管理等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從理論上說,這一定位思想是確定的,但在教育實踐中,這一目標思想并未完全落到實處:一是強調高職教育的“高”層次,受傳統思維慣性的影響,只注重了高等教育“高”的一般特性,而忽視了“職”的特色,使高職教育以應用能力為主線這一本質要求落不到實處。二是片面理解技能培養的涵義,沒有從培養對象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基礎上來考慮突出職業技能的培養,把單一的崗位操作技能等同于全面職業能力,忽視了人才全面發展的要求。如機車專業學生學習了內燃機車柴油機的結構和原理,進行了柴油機自檢自修實訓課程的訓練,但是在機車運用中,面對柴油機出現故障,還是無從下手。
(三)校企合作的深度問題對課程體系的影響
1.長期以來,職業教育課程始終未能跳出學科體系的藩籬,關鍵在于職業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以及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學科體系培養出來的。所以,在課程內容的選取,課程內容的序化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回到學科體系的老路上。只有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共同開發課程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在我們到現場對畢業生進行回訪時發現,大多畢業生與現場的要求有差距。他們往往不能適應現場的環境,不能直接上崗。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學習環境與現場環境存在差距。
3.鑒于學校實踐條件和教師資源的限制,不僅課程設置會有局限性,有效地提高學生能力的教學方式也得不到運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專業學生的機車全面檢查與給油實訓課程,在場地、設備和教員上都需要企業的配合才得以高效率地開展,以便充分訓練學生的機車運用綜合能力。
4.近幾年隨著鐵路快速發展,大量新技術、新設備投入現場試驗,由此引起了作業方式、勞動組織及規章制度發生較大的變化。現行的教學計劃于鐵路崗位實際需求相比有些脫節,需要企業的合作,修訂現行教學計劃。尤其“訂單班”必須以企業的需要為依據,才能根據“訂單”調整專業設置和培訓模式。
所以說,產教結合、社會參與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的基本渠道。改革改進教學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實行工學結合。
三、校企合作優化設計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設置原則,為提高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教學質量,培養“零適應期”鐵路特有工種的技能型人才,以行業需求為導向開發課程。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為基礎,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線,參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確保教學內容與真實工作任務的一致性。
課程體系的設置是在學院統一制定的原則基礎上進行的。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專業基本素質課、專業主干課、專業拓展課。
(一)專業基本素質課
這部分主要由學院統一制定。由大學教育所需要的素質基礎課程和各專業基礎課程組成。專業基礎課程的內容取舍,采取“理論為實踐服務”的課程模式,從崗位需求出發,根據現場專家提供的專業需求確定課程,不求系統,夠用就好。
(二)專業主干課
總的原則是遵循技能型人才職業能力形成規律,著眼于學習者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的培養以及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形成,按照職業實踐的邏輯順序,逐步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
1.內燃機車柴油機、電傳動、制動機、總體這四門專業核心課程,每一門課程的內容分三個層次。如內燃機車柴油機:項目教學內容(柴油機的原理與構造)、模塊教學內容(噴油泵拆裝,教學做一體化)和專項訓練內容(柴油機故障處理,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教學內容由企業與學校共同開發,一體化教學項目與企業實際工作一致。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獲得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
2.將企業的工作任務引入課程中。如單項實踐課程機車認識實習、機車綜合實訓、機車全面檢查與給油等,并且到企業進行現場教學,即采取“課堂進廠,校企聯合培養”的方式。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工人技師和企業培訓師是學生的兼職教師;企業的生產環節及作業標準是學生專業技能的考核標準;現場考核成為考核學生的方式。學生的技能實訓緊貼企業生產實際,企業的文化直接融入了學習的過程,突出了技能人才培養的職業性。通過辦學模式的改變,在真實的生產場景中進行教學活動,有效地解決了教學培養目標與學生學習能力的矛盾、教學過程與生產流程的矛盾、師資水平與教學時效的矛盾。
3.學院與鐵路局機務段等企業建立校企聯盟關系,簽訂了聯盟協議,明確企業應接納學生頂崗實習,畢業設計改在頂崗實習后進行。首先,在企業的配合下,在企業完成頂崗實習工作。在實習過程中,充分進行現場實際工作,在工作中繼續學習與探索。在實習結束之后,在有一定的現場實習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畢業設計或者完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使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理論―實踐―再理論”交叉滾動的一體化教學體系。
4.以全國及教學指導委員會或行業指導委員會舉辦的技能大賽為導向,和企業專家共同研討競賽的發展趨勢,在課程體系中多途徑地融入競賽內容,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5.學歷證書與職業證書對接。本專業學生必須參加本專業職業技能鑒定。鑒定項目由企業學院雙方共同制定。鑒定培訓在學院進行,鑒定考核由企業技能鑒定站組織進行。
6.訂單培養的課程設置應充分考慮合作企業就業方向的需求,直接與就業目標掛鉤,甚至落實到某種職業和具體崗位;課程設置應滿足工作需要,即根據職業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需要來確定課程的性質和內容。如機車專業的主干課程鐵路規章,在進行《技規》學習的基礎上,針對南寧鐵路局具體情況,增加適合南寧鐵路局的《行規》。做到針對性培養,滿足企業要求。
(三)專業拓展課
隨著高速鐵路的發展,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客觀上要求鐵路員工特別是運輸一線基層生產技術人員應掌握相應的知識。為此,拓展課主要針對企業新增設備和技術來設定,如動車組概論和城市軌道交通概論。目的是開拓學生眼界,豐富知識結構,拓展就業渠道。
通過現場調研,企業對畢業生工作后情況的反饋,增加安全心理學課程,提高學生應變能力。當機車發生故障時,培養學生從容應對并及時處理故障的能力。因為當故障來臨時,現場的處理時間只有15分鐘而已。
四、優化課程體系實施效果
通過教學實踐,本專業課程體系的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本專業被評為院級優質專業,主干課程內燃機車柴油機為院級精品課程。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引企入校,使專業教學更具企業的真實生產場景;辦學入企,使學生的培養真正實現了“零適應期”。校企合作使企業贏得了人才,學生贏得了人生,學校贏得了聲譽。鐵道機車專業畢業生更是供不應求。“出口暢”帶來了“進口旺”,連續幾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
培養人才是通過課程來實現的,課程的內容和課程的序化構成課程體系的兩個因素,為企業培養人才所設計的課程體系自然離不開企業的合作。實踐表明,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優化課程體系,實現了辦學模式的轉變;辦學模式的轉變,帶動了教學方法的轉變;教學方法的轉變,促進了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進而使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教學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
(責編 丁 夢)
【文章摘要】
本文從鐵道車輛故障曲線和磨耗損裕量曲線進行分析,針對車輛故障發生階段和其發生概率,及兩者之間相互聯系角度,設計出最佳技術和管理方案,并提出出專門化、科學化、合理化鐵道車輛維護技術管理建議。
【關鍵詞】
鐵道車輛;維護技術;管理模式
1 車輛維修理論性曲線
1.1概述車輛故障曲線
一旦車輛發生故障會使全線運行中斷,通過一定技術手段對車輛定期維修,可避免車輛突發故障的發生。車輛故障曲線又稱為“浴盆曲線”,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如圖1所示。
由曲線可知:
1階段是初期故障。對于新造車輛或大型車輛的使用初期階段,一般故障發生率較高。其原因是設計制造薄弱環節,新零件、不同零件之間需要一定磨合時間,因此也被名為“鋸齒圖形故障階段。”
2階段是偶發性故障階段。故障發生概率取決于車輛維護質量與產品制造質量高低,故障發生概率相對平穩,因此是車輛最佳使用階段。
3階段是插入量后期破損階段。車輛需要高額維護費用保證其后期使用價值,如果不及時采取翻新、資產重置或大型維修等技術措施,故障發生概率普遍較高。如果想要延長車輛使用壽命,需要加強維護成本,不然會得不償失。
不同品牌、型號、使用目的的車輛或主要零部件“浴盆曲線”是不同的,需要為每個車輛分別制定專門曲線,或是相近幾組類型車輛。分析該曲線制定車型維修策略,靈活運用,從而提高車輛使用效益。例如:在1階段停輪并進行一次檢查,可在故障發生點之前或運行3個月后,如果沒有異?,F象,可以連續使用6年對其不分解檢修,并在失效前對其分解檢修即可。
制定故障率曲線目的是降低不必要的分解檢修、最佳使用期分解檢修,使得車輛運用和檢修達到最佳搭配效果。但是在實際車輛使用壽命周期維護階段,由“小浴盆曲線”所組成的“大浴盆曲線”組成,并做好2階段下分解檢修故障預防性技術措施,保證階段下可進行及時分解檢修,使得車輛使用達到最大經濟效益和安全性。
1.2磨耗裕量
車輛進入使用階段,主零件初始化儲備較為充足,時間越久,1階段的磨耗裕量也就越大,隨之2階段會逐漸減小,3階段表現平穩 ,4階段磨耗裕量開始一直增加到故障發生臨界點。臨界點與故障發生之間有較小空間,此階段進行分解檢修。檢修后車輛與新造是有同等技術狀態,部件已過磨合期,加上重點部位加強型修理整合,使得車輛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2 鐵道車輛維護技術管理
2.1事后維護技術
車輛事后維護技術是指在系統運轉一段時間后,發生一定技術型功能故障,導致不能正常使用該系統所進行的事后維修。這種維護技術實現電氣配件預防維修可能性極低,需要通過弱環節了解故障發生趨勢,并相應的開展一些嘗試性彌補工作。如果和車輛運行安全性能關系不大,應采取事后維護技術保證車輛質量。
2.2狀態修技術
狀態修技術的經濟適用性和可行性都較好,前提是對車輛運行系統或零部件進行在線實時檢測、監視、周期性檢查等,在短時間內采取一定維修技術保證系統運行安全性和質量,因此需要借助高科技破損檢測設備對其技術處理,但是維修費相對較高。
2.3預防維修技術
預防性維修技術是在車輛投入運行開始即對其定期修理。新設備質量保證期限內,確定預防性維修周期的是供應商,在質保期限后,需要按照客戶經驗、隨機檢查、日常檢查、弱點檢查等針對性的調整,對設備修正或改進,減少故障發生概率。
2.4優化維修周期
將長周期分成若干短周期維修最適宜維護車輛,需要檢修和運用人員配合完成此項技術,例如:鐵道車司機在車輛運行前進行檢查與整備工作。在車輛子系統維護周期基礎上,維護應該更加單一、小,其具有操作方便、經濟、適用等特點。而大型維修應該由車輛各系統分包商維修廠管理。(表1)
3 建立健全車輛維修技術管理結構和系統
3.1建立專職技術管理部門
車輛管理機構應建立維護技術管理職能部門,根據領導層、業務指導和監督設計相應的管理體系,并構建管理網絡,實現鐵道車輛維修技術管理組織、協調、指導與監督一體化工作。首先,明確車輛維修技術管理工作室具體內容;其次,建立維修技術咨詢臺及服務體系;最后,建立車輛維修技術監督檢查與反饋機制,從而實現自上而下的監督檢查管理體系,加強技術管理水平和標準化。
3.2建立會測量維修和檢測技術管理體系
為了配合車輛綜合檢測工作,需要分級實施維護前后檢測工作,并且現階段車輛綜合性能檢測體系上,以“合理布局”為原則指導并組建檢測機構,從而完善技術管理工作,科學指導車輛維修,保證監督和維修質量。
4 鐵道車輛RAMS技術管理
RAMS技術管理是集合可靠性、可維修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為一體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滿足了車輛技術和經濟性能要求。
4.1RAMS指標
一般在新造廠、段修上實行RAMS技術管理,并結合國內現有管理,分別制定貨車各項指標,提高鐵道車輛維修技術管理水平有一定促進作用。
4.2安全性
車輛使用中,安全性核心內容是完整性,最高目標不大于安全記錄數值,用SIL(完全完整性水平)評估,運用概率安全法,編程設備危險事故和電子系統,并對故障進行綜合分析后,處理風險。
5 結束語
鐵道車輛技術管理屬于政策性較強、涉及面廣、技術含量高的綜合性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完整、明確分工的管理系統,運用一定技術手段,協調、配合的開展管理工作,保證車輛按期進行維修,提高車輛運行質量和維修質量。從整體上加強車輛運輸裝備性能,從而促進鐵路事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摘 要 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發展,鐵道車輛的整體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針對不同的材料其制造工藝、加工方法和焊接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本文著重介紹現在鐵道車輛中常用的材料鋼、鋁合金、CFRP復合材料的相關應用。
關鍵詞 鐵道車輛;產用材料;鋼;鋁合金;CFRP復合材料;焊接
0引言
鐵路在當今世界上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出行通道,鐵道車輛涵蓋了現在所有的可在鐵路上運行的車輛種類,包括一般列車,動車等等,這些車輛都是由不同的零部件組合而成,而這些零部件必然是由一系列金屬材料制造而成的,制造工藝的深度以及制造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鐵道車輛的相關性能,我們在鐵路運輸的高速發展中,一步步將最底層、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步驟——材料進行不斷的提升,給上層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讓高科技有了一定的發展空間,如果材料的發展 不能跟上時代的進步,那立于這個之上的一切都將只是一紙空談。近些年以來,為了減少車輛負重,碳纖維強化塑料(CFRP)以其輕量化的特點得到廣泛應用,但是,整體來講還是以金屬材料為主。
鐵道車輛發展至今其種類也不斷增加,但在構造上并沒有發生很大變化。這是標準化的要求,也是鐵路本身大工作量的客觀要求?,F在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鐵路車輛的外形開始有了變化,特別是整體車廂的設計更加貼近生活,更加人性化,但是具體來說,只是實際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學合理的結構設計。
一般來說,車輛的基本構造由五大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車體、車底架、走行部、車鉤緩沖裝置和制動裝置。這五大部分以現在的制造工藝來講,都是由一系列的金屬材料制成的。具體的部件構造是使用哪種金屬材質我們下面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1 鐵道車輛使用材料需滿足的實際要求
眾所周知,鐵路車輛一般是進行長距離、高負荷的運轉,這便直接地要求我們所使用的制造材料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這樣才能在實際的應用中成為可能。具體要求有: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性:結構強度、剛度、振動特性等。高機械特性更是車體強度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高機械特性一般包括:縱彈性模量、拉伸強度、沖擊動態強度、0.2%屈服強度即彈性極限應力、抗沖擊斷裂、疲勞特性特性。同時,在鐵道車輛的高速運行狀態下,與外界產生的極大摩擦必定會引起溫度的急劇上升,這也就要求使用材料還要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另一方面,材料在應用中必定要經過一定的加工過程,這便要求使用材料有一定的塑造性。其它方面如易于維修、耐腐蝕、可再生等等這些節約成本、有益于環保的特性也是鐵道車輛材料選用時必須要考慮的。
2鋼鐵在鐵道車輛中的應用
第一輛鋼制車輛的制造是在1927年開始得以實現的,隨著對車速的不斷要求,我們逐步地要求鋼制車輛進一步輕量化,現在在一般的鐵道車輛中均是由鋼制材料所制成的。一般來說,普通鋼鐵一般具有容易成形、高強度、易于加工、焊接、維修、價格合理等有點。其形成和制造工藝是在鐵的基礎上控制碳元素的含量,然后經過熱處理的加工,得到了強度便于控制的鋼。在鐵道車輛上我們以往使用的有普通結構的軋制鋼材、普通冷軋鋼板、輕質材料、高耐候性軋制鋼、高強度鋼等等。不同種類的鋼有不同的特點,故其使用范圍也不盡相同。比如普通鋼容易銹蝕,所以在車輛車體的使用上一般不會將其應用于外部直接接觸空氣的外圍結構上。對于鋼鐵的焊接方法上,由于其制材及成型比較容易,一般采用電弧焊等一般技術就能滿足鋼鐵焊接的條件。當然還有TCS不銹鋼脈沖MAG焊工藝。
3鋁合金在鐵道車輛中的應用
在世界范圍內,鋁的存儲量在金屬中居第一位,在通過一系列加工的情況下,其強度和抗拉強度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從物理特性方面考慮,相對于其它金屬材質其密度要小,這也為鐵道車輛的輕便提供了很好的原料。鋁合金因為其顯著特點在鐵道車輛車體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動車在我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動車車體普遍來講都是對采用鋁合金的焊接結構,就焊接方法來講,在鐵道車輛上主要采用的是長縱焊縫連接,這種對于焊縫焊接的方法,長期以來得到普遍的應用。在科技進步神速的現代,已經有專業的焊接機器人在這之上的應用,相比于人工焊接來說,機器人焊接有更高的焊接效率,保證了焊接質量、勞動強度得到了降低、工藝成本也更低。
4 CFRP復合材料的應用
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顯著特點表現為輕質量以及高強度。這種材料應用于高規格的科技產品上,如F1賽車、波音181客機等等。在實際的工程中如:橋梁加固、維修等都用到了這種新生的材料。在工程中使用的一般材料由于時間的積累,外界不可測因素的影響,多少都會產生損壞,利用碳纖維結構進行固定、修整是現代工藝常用的方法。CFRP首先由美國開始制造,它是由美國空軍基地在兩千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下抽取人造絲而得到的,其融合程度非常高。日本在碳纖維方面的發展也非常迅速,當今時代,碳纖維主要由日本生產,其次為美國,其他國家次之。
5 現代鐵道車輛制造材料的主流趨勢
復合材料通俗來講也就是塑料,在現代的貨車制造業中得到了迅猛發展,而在實際中如何選擇合適的復合材料也是非常關鍵的。其輕便性是其它材質無法比擬的,也許現代工藝技術來講,復合材料的合成成本遠遠高于鋁制材料,但是在未來的發展空間內來看,復合材料作為鐵道車輛的制造材料其發展前景遠遠高于鋁制材料。當然就目前復合材料的影響力度來講,由于傳統理解上人們對復合材料能否應付險惡的作業環境存在很大的質疑(主要是溫度以及壓力等環境因素),故而其應用并不廣泛,但是隨著復合材料的不斷革新,在不斷的實驗下,肯定能找到符合要求的新型材料,這也是我們要為之努力的。
摘 要 鐵路運輸是我國一種重要的交通運輸。如今鐵路車輛不斷朝著輕量化改進,鋁合金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文章通過對鋁合金的特征以及鐵道車輛上鋁合金應用優勢分析,結合鋁合金在鐵道車輛的應用現狀,探討了鋁合金在鐵道車輛上的應用發展。
關鍵詞 鋁合金;鐵道;應用;發展
鐵路運輸是我國重要的交通運輸,其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鐵路車輛則是鐵路運輸當中承載旅客及貨物的交通工具,作為鐵路當中的一個主要環節,隨著鐵路的高速化發展,鐵路車輛不斷朝著輕量化而改進,而鋁合金材料的應用則是促進其輕量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則具體針對鐵道車輛上鋁合金材料的應用展開探討。
1 鋁合金的特征
鋁屬于輕金屬,密度小,約為鋼的1/3,鋁中加入一種或者幾種元素則構成了鋁合金,相對于鋁,鋁合金更具強度與硬度,具有更好的物理力學性能,耐久性好、易于加工、適用范圍廣泛,同低碳鋼相比,其強度可以勝過一些合金鋼。按加入的合金元素來分,鋁合金可以分為鋁-錳合金、鋁-銅-鎂合金、鋁-銅合金等,不同種類的鋁合金有著不同的特性與使用范圍,現具體分析其主要特性。
1)質量輕。鋁的密度為鋼的1/3,使用鋁合金材料的車體,要比鋼制車體要輕30%,實現了輕量化的需求。
2)機械性能優良。如今各種工業結構件中使用的鋁合金多為6061-T6,屬于“AI-Mg-Si”系列,其力學性能穩定,機械性能優良,便于工程使用。
3)耐腐蝕性能好。鋁合金接觸空氣時,表面可以形成一層細密的氧化膜,能夠有效防止被腐蝕,因此同其他材料相比,其耐腐蝕性更好,使用壽命長,并且運營維護的費用低。而實驗證明在常用的鋁合金材料中,AI-Mg系5083具有很好的耐腐蝕性,其次為AI-Mg-Si系。
4)擠壓性能。AI-Mg-Si系材料的擠壓性能好,而AI-Mg系與AI-Mg-Si系擠壓性能差,而6005B、6005C對7N01合金的壁厚方向耐應力腐蝕裂紋性進行了改善,將被越來越廣泛地利用。
2 鐵道車輛上鋁合金應用優勢
1)節能降耗,利于環保。鋁合金在擁有輕量化的基礎之上,在強度上也能夠滿足安全的需求,對于高速列車來說,要使車輛輕量化的最佳途徑則是提升車體的用鋁比例。
2)便于加工與制造。隨著鋁合金生產工藝、鋁合金車輛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鋁合金車體的制造工藝也大大簡化,制造工作量也相對減少,并且無需除銹、可以回收,便于維護,更有利于加工與制造。并且適用于各種表面處理,可以在鋁合金表面著色、噴涂等,提高其耐蝕性,并且使車體表面更為美觀。
3)價格適中。鋁材料的價格較高,鋁合金材料的車輛制造成本有所增加,但由于輕量化的特點,鋁合金給鐵道車輛帶來了運能的增加與耗能的減少,以及維修費用的降低等。并且鋁合金車輛更具回收價值,報廢車輛的回收價值中,鋼車為100%,而鋁車則為480%,因而,采用鋁合金的車輛綜合效益高,價格適中,成本合理。
4)安全性能好。鋁合金車體為型材結構,其剛度要好遠遠好于普通的碳鋼車,因而能夠承受更大的機械外力,避免對車內乘客造成致命的傷害。并且,鋁合金材料也具有優良的耐火性與耐電弧性,同鋼鐵相比,其具有更優良的導熱性與散熱性,這些特性都使得鋁合金車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
3 鋁合金在鐵道車輛的應用現狀
高速、節能、舒適、安全、環保是如今交通運輸發展的主要目標,鋁合金作為輕量化發展的首選材料,具有諸多的無可比擬的優勢,因而其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鐵道車輛當中。近年來,時速超過300 km/h的高鐵、高速磁墊式、新型混合結構車輛等的不斷投入使用,促進了鋁合金更好的發展前景。如今,在世界范圍內,生產與制造鋁合金車體成為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與鐵路運輸事業發展的總體趨勢。
我國鐵道運輸載客量以及物流量為世界首位,然而我國鋁合金車體開發起步較晚。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于1989年開發了首輛鋁合金地鐵車體,并于2001年建成了我國的第一條鋁合金自動化焊接生產線,開發出了我國第一輛磁懸浮列車,隨后,南京蒲鎮車輛廠、唐山車輛廠、株洲電力車輛廠等都陸續建立起了生產線,逐漸生產鋁合金車體。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和諧號”的誕生以及城市地鐵軌道交通的不斷發展,鋁合金車體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鐵道部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實現了鐵路的跨越式發展,如今,京廣高鐵、京滬高鐵等的運營,建立起了巨大的鋁合金車輛市場需求,進一步推動了中國鋁合金車體制造技術的發展。
同時,由于鋁合金車體制造仍然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尚未有一個完全成熟的技術運用體系,因而也存在著一些技術等問題。如今鋁制軌道車輛的發展,要遠遠落后于汽車運輸行業,由于鋁制品創新的周期長、加上鐵道車廂的使用壽命長,使得車體與車的零部件等驗證周期長,從整體上看,鋁合金車體在運輸市場上的使用量遠遠不如航空航天、汽車運輸以及一些民用市場。同時,鐵路運輸重載與高速對鐵路工程構件的耐磨腐蝕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使用高速列車制動盤、電弧噴涂維修鐵路橋梁等方式,可以得到一定的耐磨、防滑以及抗腐蝕效果。此外,鐵路車輛鋁合金的應用也有許多技術上的難題,例如鐵道車輛車身工件大部分為沖壓形成,而用沖壓鋼板的方法沖壓鋁板易出現裂縫;車身工件大部分為焊接組裝,但鋁的焊接比鋼材焊接的難度要大,其焊接的外表需要光滑,并且要對零部件進行電泳與噴涂。
4 鋁合金在鐵道車輛上的應用發展
如今世界各國組織大量人力、財力以及物理對車輛用鋁材,以及一些新的技術、工藝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在軋制工藝、擠壓工藝、材料整體化、大型化、空心化等,以及材料的各種特殊性能、處理方法、結合方法、材料混搭方法、表面處理等方面,都展開了科技攻關與開發,促進鐵道用鋁材向著高標準、高性能、節能環保等方向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
當前隨著鐵道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鋁合金車輛運行考驗的深入,我們需要進行更為廣泛的試驗研究,適當地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與相關的設備,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經驗與技術使用。同時需加強對鋁合金材料的技術研究和開發,有效提升鋁合金材料使用的綜合性能,例如融合一些新工藝方法,采用噴射成型等工藝,降低制造成本,穩定產品質量,此外要加強焊接工藝以及控制技術研究,提升焊接質量,只有材料與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才能夠探索出更為合理的車輛結構,我國目前在一些主要的制造技術上還依靠進口,因而需要加大對技術的研究,縮短差距。而在鋁合金車輛的保養方面,需要從廠商、用戶以及列檢等環節,都需要提升保養與環保意識,制定嚴格流程,完善對車輛的應用管理,有效降低對鋁合金車輛破壞。
5 結束語
鋁合金車體的應用是鐵路運輸事業以及城市軌道發展的必然趨勢,鋁合金因其良好的性能與諸多優勢,將鐵路車輛設計與制造技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隨著鋁合金制造應用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將成為現代化鐵路發展應用的主流,我們必須要不斷開展技術攻關與開發,促進我國軌道運輸行業的高速發展。
摘 要: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職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如何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實踐教學體系,是當前頗為緊要的任務。本文對高職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如何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高職 實踐教學 體系研究
1 高職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表明,實踐教學已成為適應目前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主要教學模式。高職鐵道機車車輛專業主要面向鐵路機車車輛運用部門一線崗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與技能,最根本的辦法是加強實踐教學。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教學,才能使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受到企業的歡迎。然而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開發在實踐層面上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1)部分專業教師“重理論,輕實踐”,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2)由于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實訓室和實訓基地建設資金投入高,學校經費往往無法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3)由于實訓項目設計不科學,與現場實際脫節,操作性不強,在實踐教學中很難起到應有的作用;(4)由于沒有建立規范的實踐教學考核辦法,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跟不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又不明確,使實踐教學的質量難以保證;(5)“雙師型”教師隊伍滿足不了實踐教學的要求。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因素,實踐教學難以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操作能力訓練效果不佳,甚至有些關鍵的實踐項目僅停留在“認識狀態”,而沒有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應用掌握”。
2 構建高職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
依據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按照企業的工作過程確定實踐課程模塊,按崗位的技能要求確定實踐教學內容,按生產實際靈活設計學期流程。形成“三融合”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即:實踐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相融合、校內實踐與企業實踐相融合、學生角色與員工角色相融合。依據自身的行業特點,將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內容作為專業課程考核的重點,構建基于“鐵道機車車輛運用檢修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2.1 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鐵道機車車輛專業所面對的就業崗位工作任務有簡單和復雜之分,對應的崗位人員能力也有初級和高級之分,這就需要我們基于崗位技能需求,根據專業的特點,按照突出實用性、實踐性的原則,以企業真實活動和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為基礎,學校與訂單企業共同制定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訂單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
2.2 實施“分段遞進式”工學交替的實踐教學組織模式
根據專業崗位要求,校企共同實施“分段遞進式”工學交替教學組織模式,第一學年走入合作企業,以認知實習為主來感知職業、了解企業文化、夯實基礎;第二學年深入合作企業,以邊學邊做、專業生產實訓來熟悉崗位工作、提高技能;第三學年融入訂單企業,以畢業設計、職業資格技能鑒定及半年以上的頂崗實習來勝任崗位,實現合作就業。
2.3 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開展對軌道交通企業的專業調研,并聯合課程開發專家、企業技術骨干,通過對鐵道機車車輛崗位群等主要就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和職業能力分析,綜合考慮工作過程完整性、任務難度適宜性、任務相關度等因素,歸并構建學習領域,構建基于“鐵道機車車輛運用檢修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依據對鐵道機車車輛實踐教學的分析,將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分成四個子體系,即:通用技能實訓課程子體系、專門技能實訓課程子體系、共享性綜合實訓課程子體系和校外實訓課程子體系。
2.4 構建融“教、學、做”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
高職鐵道機車車輛課程實踐教學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以項目教學為形式、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行動為導向、實施教學做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注重引進軌道交通企業真實的生產項目資源,使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相一致,做到“教、學、做”有機融合。在具體教學任務實施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設備上以故障形式給出工作任務,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分析思考,培養學生規范化的操作能力、故障處理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讓學生通過故障查找過程理解必要的理論知識,鍛煉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教師充分發揮學習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的作用,突出實踐教學的開放性和職業性,強化學生的技能培養。
2.5 制訂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在學生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中,對每一個實訓項目,每一種實踐教學環節,都要制訂明確的能力目標、詳細的計劃安排、每一個時間單位的考核標準。采用過程評價機制、自評與互評、企業參與評價機制、職業技能鑒定機制。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依據自身的行業特點,將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內容作為專業實踐教學考核的重點,強調創新實踐能力的考核,培養學生從業規范和良好的職業素質。
3 構建高職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保障措施
3.1 校企合作,建設“高水平、共享型”校內外實訓基地
緊緊把握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方向,以“校企合作發展委員會”為平臺,與企業共建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技能競賽、技術研發和服務、生產等功能為一體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同時不斷完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健全校外實訓基地長效合作機制,根據鐵路運輸安全的要求,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安全保障措施和考核辦法,確保學生頂崗實習半年以上,全面提高教學效果,使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受益,保證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3.2 校企共同打造“數量充足、結構合理、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學團隊
依托校企合作單位,校企共同打造一支由專業帶頭人引領、以雙師素質骨干教師為主力、專兼結合、結構合理、校企互通、共同管理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強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通過校企共同建立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基地,教師企業掛職、暑期下現場鍛煉、參與企業技術項目開發、指導學生頂崗實習、開展技能競賽等渠道,提高專業教師雙師素質。與訂單企業共同選聘、共同管理兼職教師,逐步擴大兼職教師承擔專業核心課程教學、頂崗實習的學時。
3.3 建立適應實踐教學管理的監督機制
為使實踐教學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就要建立適應實踐教學管理的監督機制。一是要建立規范的實踐教學的考核辦法及管理規定,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要加強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完善院、系、專業部三級管理體系,以系(部)管理為主的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統一領導與分層管理相結合的模式;三是要建立質量監控保障機制,建立學院、系(部)、合作企業三級教學質量監控體制,明確各部門對教學質量的監控職能。這些措施的貫徹執行將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促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