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1 10:10: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中國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黨的十七大在我黨歷史上第一次鄭重地鮮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并將其載入黨章,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對此,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從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中國人民就一直在為尋找救國圖強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奮斗,結果都失敗了,證明西方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直到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才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國,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但是,由于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缺乏深刻認識,導致一個時期內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曲折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和科學分析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既是我們黨在新時期的理論主題,也是實踐主題。新時期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的主題都是緊緊圍繞和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過改革開放29年來的發展,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在世界近代以來一切后興大國崛起的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的科學理論和選擇的正確道路,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根本保證。
第二,明確提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黨的十七大的一個重要歷史貢獻。黨的十七大把新時期29年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相結合的全部偉大成果集中起來,把黨經歷的新考驗、獲得的新經驗、引發的新覺醒集中起來,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并深刻揭示了其科學內涵。一是首次對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的正確道路進行了科學界定,明確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內涵,并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二是首次對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行了科學整合,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三是首次明確提出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強調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這“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以及由二者共同構成的“一面旗幟”,鮮明地回答了黨在新時期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和我們的發展道路、奮斗目標、共同理想及當代中國的社會制度問題,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進一步成熟,體現了我們黨政治路線的堅定性和一貫性,表明了我們黨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這是新時期29年來客觀的歷史結論,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最根本的是因為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社會主義的振興與中華民族的振興能夠緊緊地聯結在一起,中華民族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再造輝煌,社會主義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再造輝煌,而這一切,又將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是當代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共創偉業的共同理想和政治基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能夠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發展熱情和創造活力,萬眾一心,開拓奮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黨的十七大在我黨歷史上第一次鄭重地鮮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并將其載入黨章,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對此,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從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中國人民就一直在為尋找救國圖強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奮斗,結果都失敗了,證明西方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直到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才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國,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但是,由于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缺乏深刻認識,導致一個時期內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曲折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和科學分析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既是我們黨在新時期的理論主題,也是實踐主題。新時期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的主題都是緊緊圍繞和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過改革開放29年來的發展,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在世界近代以來一切后興大國崛起的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的科學理論和選擇的正確道路,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根本保證。
第二,明確提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黨的十七大的一個重要歷史貢獻。黨的十七大把新時期29年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相結合的全部偉大成果集中起來,把黨經歷的新考驗、獲得的新經驗、引發的新覺醒集中起來,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并深刻揭示了其科學內涵。一是首次對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的正確道路進行了科學界定,明確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內涵,并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二是首次對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行了科學整合,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三是首次明確提出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強調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這“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以及由二者共同構成的“一面旗幟”,鮮明地回答了黨在新時期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和我們的發展道路、奮斗目標、共同理想及當代中國的社會制度問題,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進一步成熟,體現了我們黨政治路線的堅定性和一貫性,表明了我們黨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這是新時期29年來客觀的歷史結論,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最根本的是因為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社會主義的振興與中華民族的振興能夠緊緊地聯結在一起,中華民族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再造輝煌,社會主義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再造輝煌,而這一切,又將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是當代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共創偉業的共同理想和政治基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能夠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發展熱情和創造活力,萬眾一心,開拓奮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適時地提出科學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戰略,體現了我們黨在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識上的進一步深化,更體現了我們黨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戰略部署的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茖W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一、堅持科學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改革開放近30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同時,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也開始顯現。種種現實情況表明,我國的兩大基本國情沒有改變:一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二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改變??茖W發展觀,正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而提出來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黨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第一要務”,再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既反映了我黨以發展為中心、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戰略主題,更反映了我們黨在抓住這個戰略主題的基礎上,遵循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順應全球發展潮流,對發展之內涵的深刻認識和戰略調整。
無論是“發展是硬道理”還是“發展是第一要務”,抑或“科學發展觀”,都強調了發展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決定性意義,并始終堅持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和理念。尤其是在我們經過了近30年的改革開放之后,在我們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我們黨在繼續注重發展的基礎上,適時地提出科學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戰略,體現了我們黨在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識上的進一步深化,更體現了我們黨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戰略部署的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可以認為,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推進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的必要舉措和必由之路。
二、科學發展是全球發展走向給予我們的經驗和啟示
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是世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中國的發展始終是在世界發展的進程中展開的;另一方面也因為,世界的發展不斷地為中國的發展提供經驗和啟示。就目前而言,人類對于發展的普遍共識是:所謂發展,其目標是使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和公民權利的需要與欲望方面得到持續提高。
從本質上來說,發展是個歷史范疇,是隨著歷史的進程而不斷變化的。近代以來,人類對于發展的認識和實踐大致經歷了如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其核心概念是工業發展,這個階段,人們對于發展的理解基本上是走向工業化、技術化以及城市化的過程,也就是強調經濟增長的過程。第二階段,其核心概念是社會變遷。當工業化、城市化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便提出了社會變遷的客觀要求。于是,人們開始注重經濟增長與整個社會變革的統一,注重經濟結構、政治體制和文化法律變革的整體性增長過程。第三階段,其核心概念為可持續發展。1972年,著名的戰略研究機構“羅馬俱樂部”推出了一本題為《增長的極限》的小冊子,用大量的數據和模型表達了對“人口、糧食生產、工業化、污染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的消耗以數學家稱為指數增長的模式增長著”的憂慮。在這同時,聯合國斯德哥爾摩會議通過《人類環境宣言》,提出要將發展看作是追求社會要素即政治、經濟、文化、人的和諧平衡的過程,強調要注重人和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第四階段,其核心概念是人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人們特別注意將發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滿足、人的能力發展和人性自我實現的過程。1990年,聯合國成立開發計劃署,隨即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發展問題,并制定了人類發展指數(HDI),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類發展的三個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
中國是一個后發展國家,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可以給我們提供重要的啟示。隨著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在很多領域的發展可以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大大縮短時間距離。同樣,一些發達國家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及其所面臨的問題,幾乎毫無例外地在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重演著,只不過縮短了不同階段的時間距離而已。因此,在經過了一個快速的發展階段之后,適時地提出科學發展觀,是世界發展走向給予我們的重要啟迪。
三、科學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意義
在經過了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經濟總量由此而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到,我國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也逐步暴露,有些問題還相當嚴重。主要的問題,一是發展的不平衡,如地域之間、城鄉之間、行業之間等等,均表現出發展的不平衡性。二是發展的不全面。所謂全面發展應該包括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相對均衡和和諧統一。但是多少年來,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方面的發展表現出了不均衡的特征。三是發展的低水平,主要表現在: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人力資源,其消耗與其產出之比例,與發達國家甚至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四是發展的社會效益不明顯。從其根本出發點來說,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應該是帶來社會的富庶和人民的安康,從而帶來人民的政治認同感和社會凝聚性,帶來人民普遍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蘊含著深遠的理性思考,彰顯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問題意識。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在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義以及科學發展觀在我國的實踐中,發展始終處于基礎性的地位。盡管我國的經濟體量已經處于世界前列,但是人均水平還很低,人民普遍的小康生活水平還遠遠沒有達到,因此,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始終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任務。同時,我們要解決因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也毫無疑問地需要經濟發展和財富增長的物質條件。因此,要始終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將發展視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同時,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之所在。在一個現實的社會中,因為人是主體,所以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出發點,也是一切社會行為的歸宿點;因為人是主體,所以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參與者,也是一切社會行為的目的。由此觀之,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正是在于人的發展,在于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在于人的健康、生命和自由和諧的社會生活。
根據以人為本的核心要義,科學發展觀所體現的發展戰略之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協調可持續。全面協調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領域方面的全面和協調,即不僅包括了經濟的增長和發展,而且還包括了政治、文化、社會等所有領域的文明和進步,包括了發展與自然、與環境的協調和統一;二是地域方面的全面和協調,即不僅包括了沿海發達地區的發展,而且也包括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不僅有城市的發展,而且要推進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如此等等。
為實現上述基本要求,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其根本的方法在于推進五個方面的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通過推進這五個統籌,將有效地解決科學發展觀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將有助于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從而也必將有助于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大目標的實現。
在中國大步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之路邁進之時,無論是產業結構、增長方式還是消費模式,無論是單位、企業還是個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正在成為共同要求。
“生態文明”凸顯以人為本
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這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祉理念的重要體現。
“過去許多地方單純將GDP增長等同于經濟發展,將重化工業過度發展作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唯一途徑。這樣的想法現在也不鮮見?!杯h??偩指本珠L潘岳日前表示,科學發展觀絕不僅僅是單純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踐行科學發展觀要義之一是推進建設生態文明。這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看來,建設生態文明有另一層涵義--“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賈治邦說,建設生態文明要著力建設和保護好森林、濕地、沙漠等生態系統,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協調的生態體系。
“生態文明是‘以人為本’思想的突出體現。”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學院東亞政治研究所所長辜學武認為:“以經濟為主軸的發展觀現在又增加了兩個翅膀,一個是‘社會和諧’翅膀,一個是‘生態文明’翅膀。這有助于避免市場經濟發展的盲目性,把市場經濟發展人文化,是很好的想法?!?
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顧海良,則從文化角度對“生態文明”有獨到看法--生態文明不僅要從產業結構、經濟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等經濟學、社會學方面來思考,更要從人文關懷的視角來看?!吧鷳B文明不僅是長遠的民生問題,更是一種文化觀念體系?!?
“生態文明”之路雖艱必行
僅是今年,環境事件就頻頻出現——4月以來,太湖藍藻持續暴發,貢湖飲用水源一度出現污染,巢湖、滇池、三峽庫區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現藍藻水華;7月初,江蘇沭陽飲用水源地遭受污染,城區供水被迫關閉,城區20萬人口飲水用水受到影響……
還有環境“慢性病”——全國沙化土地面積達174.3萬平方公里,涉及全國30個?。▍^、市)的841個縣(旗),近4億人口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威脅;北方地區水資源量明顯減少,以黃河、淮河、海河和遼河地區最為顯著,部分流域周期性水資源短缺加劇。正常年份全國缺水近400億立方米……
從2003年起,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現狀尚未得到遏制。數據顯示,去年中國GDP總量占世界總量的5.5%左右,但是為此消耗的標準煤、鋼材和水泥,分別約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上半年,全國除北京以外的其他地區都沒有完成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的目標任務。
“這種增長格局,不僅使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的危險進一步增大,而且使節能減排工作面臨更大的壓力?!卑l展改革委主任馬凱不久前表示,經濟快速增長消耗大量能源資源,一些地方過度開發、不計代價發展的惡果不斷暴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遠遠超過環境容量,環境污染正在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制約因素。
環境違法行為普遍存在,成為環保工作的一大挑戰。環保總局對淮河、海河、黃河、長江及重點湖泊進行的專項檢查情況表明,違法排污問題十分突出。在11個省區的126個工業園區中,有110個存在違規審批、越權審批、降低環評等級等環境違法問題;在75家城鎮污水處理廠中,有38家存在運轉不正常、處理不達標或停運的現象;在529家企業中,有234家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
“不計成本的快速發展,違背了正常的發展規律,破壞了生產力,就會遭受高污染等后果懲罰!”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主任費云良認為,科學發展觀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最新認識,只有靠科學發展,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生態文明”引領中國踏上綠色大道
洞庭湖區曾一度出現嚴重的造紙污染,局部水質因此一度下降到地表水劣五類標準。在實施污染整治和結構調整后,洞庭湖水質由五類、劣五類變成現在的三類,絕跡多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江豚最近又重現洞庭湖。
洞庭湖治污效果初現,是各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縮影。
“十一五”規劃已確定,到2010年單位國民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森林覆蓋面達到20%等指標,要求通過五年的努力,改善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環境質量,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基本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為此,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從生產、流通、消費、分配等各個環節提出了45條政策措施。各地也紛紛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黑龍江制定了節能減排綜合性目標方案,與各地市和主要用能單位簽訂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書,制定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內的項目建設時間表,并納入各級領導干部目標考核體系。
老工業基地遼寧推進建設“生態省”,計劃到2025年重點建設6大生態區。整體投資規劃總額為2400多億元,是遼寧重要的戰略工程。今年起投資73億元,先行實施為期3年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整治行動。
貴州將“環境立省”戰略放在五大發展戰略首位,明確要求“樹立保住綠水青山也是政績的理念”。全省目前已有300多家黃磷、鐵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被關閉。
農業大省山東最近實施了“兩減三?!鞭r業污染控制計劃,即減少農藥、減少化肥,保產量、保質量、保環境,并提出到2010年全省杜絕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煤炭大省山西明確提出“不要污染的GDP,不要帶血的煤”,打響了生態保衛戰。上半年山西減排二氧化碳幅度位居全國第一。一批煤炭企業實現了煤電一體化,煤化工蓬勃發展,還涉足新材料和新能源領域。
人們有理由相信,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為中國人民謀福祉,也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必將對中國和全球的生態文明建設產生積極而重大的作用。
近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將舉行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立法聽證會。在此之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還公布了物權法草案,在全國范圍內征求意見。這些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的立法機關越來越重視民意在立法中的體現。
過去,我們常常把法律的多少作為衡量民主發展的標志,現在看來,這是很不全面的。法律制度如果不能反映民意,或者不是經過民主的程序產生的,那么法律制度越多,公民所受到的損害就越大。
舉行立法聽證,是一種充分聽取公眾意見,確保法律規范能夠體現民意的做法。從一定意義上講,立法聽證就是一種擴大民主或者模擬民主的過程。聽證會制度既體現在我國的《立法法》中,成為一種法律制度,同時,聽證會制度又是對現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決策程序的完善和補充。所以,立法聽證會制度既是一種立法制度,同時也是一種民主制度。從形式上來看,立法聽證會需要聽取來自各個階層、不同地區陳述人的意見,需要對民意進行重新歸納和篩選。
民主法制建設面臨著雙重任務,一方面,我們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大力發展民主,讓各個階層的代表都能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凝聚共識,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普遍的意愿變為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只有這樣,民主發展才不會誤入歧途,法制建設才有了正當的途徑。
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民主的發展絕對不能一蹴而就,如果目標明確,但路徑的選擇發生錯誤,也會帶來事與愿違的后果。關于民主發展的路徑選擇,現在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聲音。不同觀點的呈現,恰恰反映出了中國民主發展的現實性和未來中國法制建設的必要性。
民主與法制的發展必然會帶來以下結果:第一,重要法律案討論的過程將會越來越長,爭論將會越來越激烈,有些法律案甚至不會獲得通過。單從立法環節來看,這樣的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但是,恰恰就是在爭吵聲中,中國的民主進程大大加快;第二,當公眾意識到法律是一種最重要的利益分配制度的時候,他們會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的代言人,并且希望這些代言人能夠發揮作用,在法律的制定過程中充分滿足自己的愿望,公民參政議政的熱情將會不斷高漲;第三,法律的制定由于廣泛吸收了社會各階層的意見,因而不再被少數精英分子尤其是法學精英所壟斷,法律的民意基礎將會大大提高,法律的執行成本和普及宣傳的成本將會大大降低;第四,由于法律真正成為公民普遍意志的反映,執政者的權力受到了廣泛約束,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的事件將會減少。
綜上,立法聽證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國發展的內在民主需求,只要堅持人民主權原則,充分調動廣大選民的積極性,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中國的民主政治改革將會取得越來越多的成績,在民主改革的洪流下,中國的法制建設將會日漸完美。
——訪瑞典國會議員安德斯·阿克森先生
中新社記者柴燕菲
“中國越來越快的發展,說明在中國有越來越多的商機,這將給全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比鸬鋰鴷h員安德斯·阿克森先生今天在浙江長興縣以北歐人直率的性格,高度評價了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他表示,中國的發展,不僅有利于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將給世界各國和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帶來巨大的商機。
安德斯·阿克森先生是來長興參加第三屆中國長三角與歐洲波羅的海地區合作發展論壇暨二00七中國·太湖明珠——長興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時發出如此感慨的。他告訴記者,瑞典一直非常重視加強與中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瑞典與中國的經貿往來逐年增多。二00三年,中國成為了瑞典在亞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二00五年,兩國的貿易額已達七百五十億美元,并在逐年增長。
從自身的經歷來說,安德斯·阿克森先生也看好瑞中兩國交流與合作的前景。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三次來長興參加合作發展論壇。從這幾年與長興的交往中,他欣喜地看到雙方合作成效顯著,經貿、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不斷,取得了雙贏局面。“與長興合作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瑞典今后將加強與中國各個省市的交流和合作?!?
對于有人說“中國發展將造成歐洲一些國家失業率增高、經濟發展滯緩”的論調,安德斯·阿克森議員表示堅決反對。他說,“全球化不是一個零和的局面,中國高的就業率和經濟增長速度并不意味著其他國家低的增長速度。中國的商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受益。事實證明,中國高速度的經濟增長需要全世界范圍內的人才、資金和資源。同時,中國中產階級的日益壯大,需要更好的商品和服務。這給我們以及其他國家的公司提供了機會”。
資料顯示,二00七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達百分之十一點五,已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經濟體。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今年將首次成為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最大的國家。
中國繁榮的經濟和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成為最吸引外國投資的國家。截至二00六年底,中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六千九百六十一億美元,來華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一百八十個,世界五百強有四百家在華投資。
同時,中國也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截至二00六年底,中國對外投資達九百億美元,全球排名十三位。中國企業已在一百六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涉及諸多領域。而不久前剛成立的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進一步推進中國的對外投資。
有專家估計,“十一五“期間,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可能超過八百億美元,將成為全球重要的對外投資母國。(完)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大國。本章通過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在世界的地位和中國發展對世界經濟各方面發展著的貢獻,指出中國發展對世界經濟的穩定和影響作用。并且展望未來,預測中國未來10年至20年將會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但占全球比重仍將不斷加大,對世界經濟影響力加強。
關鍵詞:中國發展 世界經濟 影響性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開展,中國經濟持續保持著長期穩定發展的經濟勢頭,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上升。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減緩,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明顯減弱,給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帶來了新的機遇。近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新的突破,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益明顯。而隨著新時期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為世界經濟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必須要準確把握中國發展在世界經濟中的貢獻,面向國際化不斷調整戰略定位。
一、中國經濟發展在世界的地位
第一,我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大國之一。根據數據顯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2015年4月14日公布了2014年世界各國GDP排名,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GDP總量77.3萬億美元,較上年增加3.3萬億美元,美國2014年GDP為17.149萬億美元,位居第一;中國GDP為10.380萬億美元,位居第二;第二,“MadeinChina”影響世界。在我國向全球經濟大國前進的途中,制造業的崛起尤其突出。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3年,中國完成工業增加值21.07萬億元,占世界比重達20.8%,制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我國儼然已成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國”;第三,中國貿易總額占世界前列。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出口國和世界第二的進口國,2013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首度超越美國,躍居榜首;第四,我國是投資大國。2015年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鐘山16日在北京透露,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029億美元,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同比增長14.1%,繼續保持世界第三位。中國對外投資規模極大,為全球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中國作用”;第五,我國已躋身于金融大國行列。本國的錢幣在世界的影響是提升國家金融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2015的境外人民幣儲量將會不斷增加。
二、中國發展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
1.中國經濟成為推進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我國國內GDP總值從2005年至2014年不斷上升,呈穩定增長趨勢。2011年至2014年我國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四分之一。而在過去的30多年間,我國的經濟增長占全球經濟增長量不斷增加,由1980年~1990年的3.8%,到2000年~2010年的20.9%,以及近四年的四分之一。我們從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三點:第一,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經濟的增長帶動了全球的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復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第二,雖然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有所回落,但是經濟總量仍在不斷上升;第三,中國三十年來的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逐漸超過其他發達國家,成為世界第一。此外,我國在制造業、進出口貿易、金融業等方面發展也呈穩定增長趨勢。作為制造大國,我國的制造業增長也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2.中國發展促進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
二戰以來,全球經濟呈現“南北”格局,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占世界經濟發展比重較重。到20世紀70年代左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發展的比重基本持平。此時發達國家的GDP是發展中國家GDP的三倍到四倍。20世紀末期,發達國家所占全球經濟的比重上升至85%,發展中國家發展稍顯滯后。但21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促使了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發展中國家占全球比重急速上升,據估計,到2015年年底,發展中國家GDP將占全球的50%。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近年來的迅猛發展也加速全球經濟重心向東亞方向遷移。中國經濟增長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世界資本和產業很明顯的向中國偏移,這也是形成中國制造業的不斷發展和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從整體上看,一方面,全球經濟資本和產業的轉移促進了中國的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增長反過來推動了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影響不斷加大。
3.中國發展促進了全球的技術革新。
科學技術對全球的經濟增長起著推進作用。中國的發展促進了全球的技術革新,提高了技術創新的效率。在過去的三十年間,中國一直依靠技術的模仿和追趕提高技術效率,但是其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前沿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一直是科學技術的創新領導者,其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且廣泛應用于發展中國家。尤其中國對外貿易的擴大為發達國家擴散科技成果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增加其市場規模和收益。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化發展,中國吸引了大批的外來跨國公司。中國良好的基礎設施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健全的產業體系等都為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加速創新技術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提高了其經濟收益和發展效率。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也在加大。據報道,我國2014年,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331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占國內生產總值2.09%。除了加大資金投入,中國現今已成為國際專利申請大國,2014年中國企業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框架下共提交2.5539萬件專利申請,較2013年增長18.7%,中國企業已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申請大戶。
4.中國發展對穩定全球經濟有重要作用。
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有利于穩定全球價格水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在世界經濟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雖然近年來人力成本略有提高,但是與過去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勞動力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加上其他的因素影響,使得中國的出口長期保持較低的價格。與其他國家出口價格漲幅較大對比,中國長期的低漲幅必然對控制全球通貨膨脹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增長還能夠減弱全球經濟的波動。上世紀出現的金融危機使得全球發達國家經濟遭受重創,但是中國經濟仍然維持著自己的增長,對促進全球經濟幅度、抑制全球經濟波動、穩定全球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全球經濟的比重不斷加大,這種穩定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有研究針對不同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波動程度做了調查分析,研究表明在全球經濟發展規模加大的十個國家中,中國的經濟增長波動最小,說明了中國經濟受全球經濟的影響較小,對穩定全球經濟有重要的作用。
三、中國未來的發展與世界經濟
1.中國發展占全球比重將不斷加大,對世界經濟影響力加強。
預計在中國未來的10年至20年,中國在基礎設施、能源原材料工業等領域的投資空間會減?。徊糠旨夹g創新追趕的后發優勢將減弱;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剩余勞動力的供給不足將會導致人力成本的增加。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我國經濟增長率有可能出現回落,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步伐將減緩,中國經濟增長進入中高速發展時期。同時,發達國家由于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然是制約發達國家經濟恢復的重要因素,這一問題發達國家至今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全球經濟也經進入發展相對緩慢時期。雖然中國增速將會減慢,但是仍然保持著相對全球更高的增速,中國未來的發展占全球經濟比重將會不斷極大,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將加強,未來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2.中國未來的定位。
不斷發展是我國的核心利益,也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戰略定位的總體目標時全面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實力,打造互惠共贏的國際環境,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同時為全球經濟增長長期提供正能量。為此我國需要對未來定位做出適當調整:首先,中國未來的定位將從被動開放轉向主動開放,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其次,中國將從貿易大國變成貿易強國,成為世界核心消費市場以及商品、技術等主要供給基地;再次,中國要從資本輸入國轉變為資本輸出國,成為全球重要的資金提供國家。最后,中國要發揮大國優勢,發揮一體化進程的主導者作用。
四、結語
十八大三中全會做出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總體部署。結合我國發展在世界經濟的影響和當前局勢來看,中國將來的發展戰略必須準確把握我國開放型經濟體系建設的根本方向,在全球化市場中合理配置我國戰略資源,提高利用外資的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構建互利共贏的國家合作體系,大力發揮我國在全球中的大國主導作用。
作者:肖毅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
中國發展道路固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起點是改革開放,但它的理論孕育和實質原則要追溯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清晰可辨的思想脈絡表明,中國發展道路并非天才人物突兀的靈光乍現,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現實碰撞的結果。
一、馬克思、恩格斯與中國發展道路的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把他們的理論看作普世的原則和一般歷史理論。在他們看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必須與具體實際相結合。1872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說道:“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某些地方本來可以作一些修改。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1]2481885年,恩格斯在給維?伊?查蘇利奇的信中說:“在我看來,馬克思的歷史理論是任何堅定不移和始終一貫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條件;為了找到這種策略,需要的只是把這一理論應用于本國的經濟條件和政治條件?!盵2]669面對落后的俄國,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居高臨下地把他們的理論看作萬靈妙藥,而是要求深入了解俄國的實際,尋找革命的道路。俄國公社的原始土地公共所有制形式,究竟能不能跨越資本主義峽谷,對此,馬克思、恩格斯以科學和誠實的態度沒有給出確切答案,而是提出了跨越條件。在恩格斯看來,俄國公社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先決條件是西歐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勝利以及與之俱來的以公共管理的生產代替資本主義生產。馬克思、恩格斯的謹慎看法,表明他們從來沒有迷信自己的理論,而是高度重視實際情況的千差萬別,注重對實際的深層分析。馬克思、恩格斯反復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他們的學說看作行動的指南,而不是不研究歷史的借口。1890年,恩格斯在給保?恩斯特的信中說:“如果不把唯物主義方法當作研究歷史的指南,而把它當作現成的公式,按照它來剪裁各種歷史事實,那它就會轉變為自己的對立物?!盵2]688中國發展道路的根本原則就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一原則顯然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著作中大量存在,從早期到晚期,從著作到書信,他們從各個方面論述和貫徹這一原則。就此而言,中國發展道路不過是真正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貫徹而已。也就是說,我們在改革開放以來真正堅持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精神,從中國國情出發探索適合中國的道路,而不是教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個別結論和詞句。
二、列寧學說與中國發展道路的鏡像
列寧學說是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繼承和發展。列寧沒有教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而根據俄國的實際情況和自由資本主義走向帝國主義的形勢變化,提出了一國勝利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締造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根據十月革命時期的國情,列寧還提出了經濟建設等方面的一系列具有創新意義的新理論??梢哉f,列寧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俄國實際相結合的典范。列寧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的成功鼓舞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也為中國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精髓提供了榜樣。十月革命勝利以后,列寧的主要任務在于如何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俄國開創社會主義道路。列寧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漸摸索到進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他說:“在國內戰爭的條件下,在資產階級強迫我們采用殘酷斗爭的形式的條件下直接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試驗之后,到1921年春天情況已經很清楚:不是直接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而是要在許多經濟領域退向國家資本主義;不是實行強攻,而是進行極其艱苦、困難和不愉快的長期圍攻,伴以一連串的退卻?!盵3]603在復雜的現實面前,列寧從理想性的共產主義生產和分配退回具有現實可行性的經濟活動方式,一定程度上接受商業和貨幣流通。他說:“1921年春天已經很清楚了:我們用‘強攻’辦法即用最簡單、迅速、直接的辦法來實行社會主義的生產和分配原則的嘗試已告失敗……在許多經濟問題上,必須退到國家資本主義的陣地上去,從‘強攻’改為‘圍攻’。”[3]602“現在我們處于必須再退一些的境地,不僅退回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而且要退回到由國家調節商業和貨幣流通。這條道路比我們預料的要長,但是只有經過這條道路我們才能恢復經濟生活。必須恢復正常的經濟關系體系,恢復小農經濟,用我們自己的力量來恢復和振興大工業?!盵3]605“我們現在正用‘新經濟政策’來糾正我們的許多錯誤,我們正在學習怎樣在一個小農國家里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大廈而不犯這些錯誤?!盵3]569列寧認識到,經濟文化落后的俄國只能采取漸進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要借鑒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發展俄國的生產力,為社會主義建設奠定物質基礎。俄國的農民問題不同于西歐的問題。所以,列寧提出了“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3]771。他看到一些人只會講些時髦的詞句時,警告人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強調培養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的優秀人才,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名副其實的蘇維埃的、社會主義的共和國。總之,列寧不僅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而且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人類社會發展理論、國家學說理論、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發展理論等。列寧提出的國家資本主義問題、農民與國家的關系問題、合作社問題、國家機關建設和制度建設問題等,都對我國走怎樣的發展道路具有借鑒意義。
三、、鄧小平視域中的“中國發展道路”
、鄧小平都非常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說:“我們要學的是屬于普遍真理的東西,并且學習一定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如果每句話,包括馬克思的話,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們的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盵4]42反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認為它們是臭的而不是香的馬克思主義。在大革命時期,他根據特殊的國情,主張走出一條與俄國不同的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道路。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根據中國國情創造性地劃分了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他的《論十大關系》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的思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理論上的準備。鄧小平理論是對思想的繼承和創新。鄧小平從我國生產力水平不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情出發,主張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他說:“我們過去照搬蘇聯搞社會主義的模式,帶來很多問題。我們很早就發現了,但沒有解決好。我們現在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要建設的是具有中國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5]261他還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圍內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變革。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們已經開始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路子?!盵5]142他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事業是書本上沒有的社會實驗,因而鼓勵實踐創新,鼓勵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鄧小平推動的經濟體制改革是探索中國發展道路的最大試驗。在“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上,他突破僵化思維,把市場看作發展經濟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他說:“不要以為,一說計劃經濟就是社會主義,一說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不是那么回事,兩者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盵5]36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鄧小平開辟的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道路。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探索,我國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看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四、簡要的結論
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其一,他們都重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論原則。它表現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列寧指出:“只有不可救藥的書呆子,才會單靠引證馬克思關于另一歷史時代的某一論述,來解決當前發生的獨特而復雜的問題?!盵7]162鄧小平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盵8]143中國的現代化不能教條地跟在西方的后面亦步亦趨,而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這里的“實際”是具體的、客觀的、具有內容的實際,而不是抽象的、主觀臆想的、空洞的實際。一個慘痛的教訓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一度背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在經濟上實行“大鍋飯”,在政治上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在文化上發動“”,將革命時期的經驗運用到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給中國造成了一定的災難。其二,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因而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和大眾化是正在進行時,而不是現在完成時。理論思維是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期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正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不同時期的實際相結合最好的例證。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針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的歷史時期,根據變化了的國情、世情和黨情,黨回答了怎樣建設黨、建設什么樣的黨的問題,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進入21世紀后,面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以及怎樣發展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思想;黨的十八提出,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其三,堅持中國發展道路要反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立場。有人受西方福利和民主的迷惑,以西方的標準為標準,認為西方的東西都是好的,所以對中國發展道路持批評態度。殊不知,西方的民主是一種形式上的民主,而不是實質上的民主。西方中心主義是對中國發展道路沒有信心的表現。另外,對西方好的東西,放在完全不同的中國就不一定是好東西。所以,我們堅決反對簡單移植西方現代化的說教。鄧小平說:“第一我們都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馬克思主義;第二我們都根據自己的特點,自己國家的情況,走自己的路。我們既不能照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做法,更不能丟掉我們制度的優越性。”[5]256總之,中國發展道路面臨著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我們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適合中國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道路。唯有如此,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黃敏嬌 張有奎 單位:廈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一、中國剪紙藝術發展現狀
(1)中國剪紙的新時代
中國剪紙于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第四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事件使得中國剪紙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從此,中國剪紙藝術將受到全世界人們的關注。同時,在全球化這樣的背景下,在新舊事物交換更替的今天,中國剪紙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一方面,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地加快了文化交流,在這樣的環境下剪紙藝術不斷地從其他文化中獲取精華,不斷創新;而另一方面,剪紙藝術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在現代化的沖擊下,一些村寨剪紙藝術面臨著流變和瀕危的處境。
(2)中國剪紙藝術的發展問題
通過對中國剪紙藝術現狀進行分析,可知目前影響我國剪紙藝術發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我國剪紙藝術的創造團隊問題。中國剪紙藝術源于民間,那些優秀的藝術家們從自己生活中獲得感悟而進行創造,他們的藝術是心靈的藝術,是發自內心的無人可代的一種藝術,也遠遠不能用金錢來衡量。而當今社會,這樣的藝術家們是少之又少,他們的剪紙作品模仿痕跡過于嚴重,缺乏自己主觀的感情色彩,作品不夠生動,感情不夠鮮明。
二、如何推動中國剪紙藝術的發展
1.提高對剪紙藝術的重視程度
全球化的今天,剪紙藝術在各種現代文化的沖擊之下,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人們對剪紙藝術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對其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我國剪紙藝術的發展。此外,甚至連一些剪紙藝人也不能夠正確認識剪紙這門藝術,他們僅僅把剪紙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對于一些剪紙技巧不進行外傳,殊不知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一些技巧失傳,帶來剪紙界的重大損失。因此,人們必須提高對剪紙藝術的重視程度,相關工作者還應該制定一套完善的保護體制并成立專門的保護機構,對我國剪紙藝術進行保護,使其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2.制定合理的發展對策
雖然我國剪紙藝術已經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目前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仍面臨著十分困難的處境,因此,制定相關的發展對策對我國剪紙藝術未來的發展進行指導是十分必要的。我們應該將“繼承”與“發展”作為主要的指導思想,以保護剪紙藝術、發展剪紙藝術、提高剪紙藝術作為最終的目的來開展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剪紙藝術的保護力度。
3.打造品牌
挖掘各種人力資源,為開設剪紙藝術教育提供師資保證,實施三個整合,為剪紙藝術教育制定實施方向。這三個整合就是指剪紙藝術與學科整合,發揮教學主渠道作用,剪紙藝術與德育整合,開發德育新途徑,剪紙藝術與生活教育整合,豐富生活體驗。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我國剪紙藝術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問題,為了使得我國剪紙藝術能夠更好的發展和傳承,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必須要采取行動,來保護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首先,正確認識剪紙藝術的現狀,提高對剪紙的重視程度是前提;其次,將現代藝術元素融入剪紙藝術當中,并結合當今的民情、民俗進行創新與改革,穩中求異,才能實現中國民間剪紙藝術藝術性與實用性的有機結合,從而讓這種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下去。
作者:陳財
我國的證券交易,肇始于19世紀末。光緒年間,一些中國官吏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倡辦“洋務”,建立股份公司,發行股票,招股集資。公司所發行的股票,明白規定股票持有者可以自由轉讓,而股票除有其原有的價值之外,尚可隨著公司的盈利增加獲取一定的“紅利”,因而有賣者,也就有買者,于是市面上就出現了股票交易。最初這種交易形式是買賣雙方自由議定的,后來集中到某一茶館內交談,并且出現了中介人。由于上海是當時公司、企業集中之地,因而上海的股票交易最多且具有典型性。民國以前,上海的股票交易主要集中在大新街(今湖北路)的茶樓里,每天早上就有一些股票持有者和一些有錢人,如茶商、絲商,洋行買辦、皮貨商等,集中在大新街的惠芳茶樓里談股票生意,雙方買賣的有輪船招商局、漢冶萍公司、三星織物公司、商務印書館、南通大生紗廠、浙江鐵路公司、江蘇鐵路公司、粵漢及川漢鐵路公司等發行的股票。這種聚會,被稱作“茶會”。也是中國人進行證券交易的最初形式。這時,上海已有外國人在租界內經營股票交易。早在1891年,英國人首先在四川路南京路口的中央商場內開設了“上海股份公所”,以買賣外國股票為主。1905年,該公所改組為“上海眾業公所”,成為中國境內第一家以會員制形式組成的證券交易所,設定會員(經紀人)100席,其中外國人占87席,中國人占13席。該所除經營買賣外國公司的股票外,還經營外商在華公司的股票,如公和祥碼頭公司、會德豐拖駁公司、上海鋼鐵公司、上海電力公司、中國營業公司、中國墾殖公司(煤礦)等股票。
1918年春,幾個日本商人也在租界內發起成立證券交易所,并由日本駐滬領事館發給營業執照,取名“上海取引所”,資本100萬日元,以經營棉花、棉紗期票及日本帝國公債為主。日本人為收買人心,特聘請上海工商界一些有名望的華人如王一亭、胡梅庵等為其董事,朱葆三為監察人,花紗業頭面人物吳麟書、徐慶云為經紀人,還拉攏股票商業公會的幾個會員當其股票部經紀人。該所開業后,所經營的紗布證券頗為興旺,曾一度壟斷了上海的花紗交易。
在1922年爆發的信交風潮中,該所又從中興風作浪,擾亂市面,為中國人民所厭惡。以后業務日益清淡,于1929年宣告停業。在外國人設立股票公所的影響下,一些中國商人也在積極仿效。1907年,上海商人袁子壯、無錫絲商周舜卿等,在上海仿照日本證券交易所的形式,籌辦上海(證券)交易所。由于清政府不予批準,加上上海工商界對于證券交易的底細尚不太了解,因而沒有辦成。真正由中國人自辦的證券交易所,是在民國以后創立的。1913年9月,張謇就任北京政府農商總長后,積極提倡證券交易。這年底,張謇在北京召開全國工商會議,討論中國工商業的發展大事,證券交易是這次會議上的熱門話題。會后,張謇組織力量,仿照歐美及日本的證券交易法令,制定了《交易所條例》8章35條,于1914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1915年5月,又進一步公布了《證券交易所法施行細則》26條、《證券交易所法附屬規則》13條?!蹲C券交易所法》第一章“總則”中明確規定,“凡為便利買賣,平準市價,而設之國債票、股份票、公司債票及其他有價證券交易之市場,稱為證券交易所”。交易所需“察經農商部核準設立”。在第二章中明確“證券交易以股份有限公司組織之”,“證券交易所限于其經紀人得參加買賣”。經紀人的條件是:“中華民國商人,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上,關于證券買賣或與證券買賣類似之營業曾有經驗者,由其證券交易所察經農商部核準注冊,得為其證券交易所之經紀人”。第五章還規定了證券交易所之買賣,分為“現期及定期兩種”?!蹲C券交易所法》的公布,初步明確了證券交易所的性質、經營的范圍及方法,為在中國境內設立證券交易所提供了法律依據。于是在國內第一次掀起了證券交易的熱潮。
1914年以后,由于上海的股票交易越來越多,在茶館茶會上參加股票交易的掮客也越來越多,遂有人提出成立“股票商業公會”的動議,以協調股票交易。經協商,上海股票商業公會在這年正式成立,地點在九江路禾興坊的一座兩開間小樓上,推舉石路(今福建路)永和祥呢絨皮貨店老板周韶笙為會長,并訂有章程,規定每天上午集會,交易方式仍和茶會一樣,由會員自行協議定價,尚無一定的標準時價,買賣的債券有政府發行的公債券,公司發行的股票和外國貨幣。股票公會從中收取5%的傭金。買賣的股票中有江蘇和浙江鐵路公司的股票,中國、交通、中國通商等銀行股票、招商局、漢冶萍、中華書局、南通大生一廠及三廠、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既濟水電公司等股票。到1918年底,該會會員數已增加到40余家,這些會員大多是商人,原來是以經營紗布、皮貨、雜貨、生絲為主,由于經營股票交易后,所得的盈利大大超過原來經營的盈利,于是紛紛把商店改名為股票公司。在福建路九江路和漢口路一帶,一時股票公司林立,形成了熙熙攘攘的華商股票市場。1916年,孫中山為籌集革命資金,采納日本友人意見,聯絡上海商界要人虞洽卿、趙士林、朱執信、洪承祁、盛丕華等,籌組上海交易所,租賃四明銀行樓上辦公室作為辦事處,掛出“通記”招牌,并著手對證券、棉花、棉紗、金銀、布匹、食油、糧食七類商品的交易狀況進行調查摸底。年底,以孫文、虞洽卿、戴傳賢、張靜江、盛丕華等9人聯名,向北京農商部呈請立案。翌年2月,農商部批復準予備案。但其物品交易要“咨請江蘇省縣復查”。與此同時,李書平等也在上海發起成立證券交易所。后迫于張勛在北京搞復辟,孫中山赴廣東發動護法斗爭,政局發生變化,上海的證券交易所沒有辦起來。
1918年,在北京也掀起了證券交易熱,由王璟芳、岳守堃、李景銘等人發起成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并得到北京政府的批準。這一行動,大大刺激了上海的工商界。這年4月,由上海商會會長虞洽卿、紗業公會會長聞蘭亭、皮毛公會會長鄒靜齋、花業公所董事沈潤挹、雜糧油餅公會會長張樂君,以及顧馨一、盛丕華等人出面,組建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定為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證券、花紗、金銀三種。北京政府先批準其證券部,后批準其物品部。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后,由于有上海各行業公會為其后臺,信譽較好,業務發展很快。初定資奉總額為500萬元,分作10萬股,每股50元,先收1/4,實收125萬元。推選虞洽卿為董事長,理事會下設場務、會計、計算、總務四科。該交易所還耗銀20萬元,在四川路愛多亞路(今延安路)口長發客棧三層上設立交易所址,除設辦公室、會議廳、經紀人事務所外,還設立三個交易市場和完備的娛樂設施。1920年7月1日正式開業,到場作賀的中外賓客達3000余人,所送禮品、聯幛、賀電、賀信不計其數,蔚為壯觀,轟動上海。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后,生意興隆,財源滾滾而來,在頭46天的交易中,僅手續費一項收入達82000元,平均日收入1700余元;不出半年,盈利達500萬元,超過了原定的資本總額,年終每人分到的紅利,少則百元,多則千元至數千元。于是原有的股東競相繳足股金,使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聲譽鵲起,交易所自己發行的股票也頓時身價倍增,每股價由50元猛漲到100元,許多官僚和投機商人紛紛把證券物品交易所的股票視作發財來源。搶購囤積,使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股票成為主要交易品。據說當時因購買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股票賺錢最多的是時任京滬、滬杭兩鐵路局長的孫天孫(又名孫鶴皋),他大批吃進廉價股票,并做多頭買賣,等股票上漲一倍后,及時賣出,發了大財。孫天孫的投機成功,使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內部的人也眼紅起來,于是由趙士林、張澹如等人暗中組織“多頭公司”,在南京路上掛出“大慶銀公司”招牌,對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股票進行套購和哄抬,以牟取暴利,曾把該所的股票一度哄抬到150元以上大關。他們還使用“反套利”的辦法,把近期股票和遠期股票間的差價拉大,吸引顧客買進近期,進行套利投機;待客戶吃進相當數量后,又反過來拋出近期,吃進遠期,做反套利活動。他們把套來的大量資金,再用于其它投機活動。這批投機商在股票交易中賺了大錢。在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不久,上海另一家證券交易所——華商證券交易所也在密鑼緊鼓聲中開業。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后的興旺發達景象,刺激著許多人。上海股票商業公會依仗人多力強,也在躍躍欲試開辦證券交易所。他們首先撤除了暗中與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有所往來的周韶笙的會長職務,另推范季美等人進行籌備。1920年5月,定名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正式在漢口路上掛牌亮相。
1921年1月正式開業。該所冠“華商”兩字,表明區別于上海已經存在的兩個洋商開設的證券交易所,另一意圖是指責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內滲有日本人的投資,可見當時競爭激烈之一斑。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以上海股票商業公會的全體會員為發起人,初定資本額為25萬元,分12500股,每股20元,先收1/4。初定經紀人40名,全部由會員擔任。推舉范季美為理事長。該所在經營方法上,采取“繼續買賣”方式,上、下午各做兩盤交易,既做現貨,又做期貨。開業后,由于已有股票商業公會多年積累下來的經營經驗,駕輕就熟,交易興旺發達,尤其在經營北京政府發行的“整理六厘”和”七年常厘”公債中,獲得豐厚的利潤。1921年4月,該所在《申報》上刊登增股廣告,把資本擴允到100萬元,分5萬股,每股20元,所有的2萬舊股,每股補繳7.5元,經紀人數也由40名增加到55名,并以30萬元巨款在漢口路晝錦里買了房地產,興建企業大樓。這年五、六月間又進行第二次增資,資本額擴大到300萬元,分15萬股,經紀人擴充到80名。華商證券交易所大量增資,目的是想仿效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辦法,把自己發行的股票做多頭買賣,哄抬起價,牟取暴利。經一番策劃后,華商證券交易所每股價一度被哄抬到50元。但真正購買該所股票的人不多。大多為該所經紀人做空頭。1921年底,該所經紀人吃進本所的股票竟達7萬余股,幾乎占總發行股的一半,致使該所流動資金枯竭,周轉不靈。范季美在危急關頭,接受了中易信托公司會計顧問徐永祚的建議,與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等價交換積存的本所股票3~5萬股,由中易信托公司為中介人,股票由中易公司保管,并由中易公司承擔兩所流動資金的責任。事情進展很快,兩家證券公司兩廂情愿地交換了股票。不久,矛盾開始暴露。因兩所發行的股票面額一為50元,一為20元,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發行的50元面額股票市價已漲到180元,而華商證券交易所發行的20元面額的股票僅值30元,前者可以1股換取其6股,顯然對華商證券交易所不利。并且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已存有兼并華商證券交易所的意圖,雙方交保的中易信托公司的總經理,又是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理事兼總務科長。范季美覺得上了當,匆匆提出結束兩家股票交換。事后華商證券交易所雖無直接經濟損失,但苦于缺乏流動資金,業務一蹶不振。為挽回頹勢,該所理事長一換再換,仍無起色,只得把所存股票以每股20元的原價賣給股東,以渡危機。1922年下半年后,該所在經營北京政府發行的“整理六厘”、“七年常期”、“六九公債”等方面賺了大錢,情況才有所好轉。
事實上當時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在走下坡路。1921年起,由于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內銀根偏緊,物價低落,產品難銷,原來一度興旺發達的股票交易也冷落了下來,股票指數下跌。尤其是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自己發行的股票,雖然每股價格被抬高至3倍以上,實際是靠自己大量吃進方能維持其身價。當金融市場銀根偏緊后,許多股票持有者紛紛拋出,換取現金。1922年該所到了幾乎無現金交割的地步,形成了第一次“股市風潮”。后來由張靜江出面向孫中山求援,得到孫中山20萬元的現金援助,再搭上一筆公債券,才勉強渡過了難關。從此,紅極一時的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一蹶不振,開始走下坡路。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新頒布的《交易所法》中規定:“買賣有價證券或買賣同種物品之交易所,每一區域以設立一所為限”。因上海一地有同類的交易所多家,遂進行了歸并。1929年10月,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三個部——花紗部歸并于華商紗布交易所,金銀部歸并于金業交易所,證券部歸并于華商證券交易所。華商證券交易所遂成為上海唯一的證券交易所。
民國初年上海掀起的一股證券交易熱潮,是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公司、企業通過發行股票,集合了社會上的游資,使其轉變為生產資本,對當時十分缺乏資本的中國民族工商業來說,起了十分有利的促進作用,政府也通過發行公債而得以解決財政危機。物品證券的交易,不但可以促使工廠企業擴大生產,也加速了商品流通,促使商品經濟發展。證券交易所的興辦,通過各種有價證券的交易,更進一步起了融通社會資金和活躍市場的作用。但證券交易的發展是受控于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達程度,社會生產越發達,證券上市品種就越多,證券價格的漲落又是隨著企業的經營狀況和信譽而轉移,證券持有者只有當發行該債券的企業盈利時才能獲得利益,一且企業受損或是破產,債券持有者就有經濟利益嚴重受損的可能。由于民國初年中國的近代工商業尚不發達,國內金融市場的融通資本不大,所以證券交易雖一時興旺發達,其中很大成份是投機買賣造成的。當其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會趨于清淡、冷落。
作者:王貞虎 單位:秦皇島市產權交易中心
1研究的背景
管理學科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且沒有一定的范疇,不存在國家和地區的區分,即沒有所謂的美式或英式管理學,也不存在日式管理學,當然也就不存在中國式的管理學.但是,換一個角度,從管理哲學方面來看,確實存在中國式的管理學,只有適合自身發展情況的管理學,體現出本民族的特色,才可以發揮管理學的有效性[1].因此,各個地區、各個國家的管理哲學也存在一定的差別.中國式的管理學需要在中國管理哲學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人的心理行為和風俗傳統,才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管理學的研究將繼續深入,并呈現出興盛的景象.但整體上看,中國管理學尚未達到成熟的學科,國內也還沒有一支從事中國管理學教學與研究的隊伍,中國管理學在國內的管理學科中尚未占據一定的主流地位,其發展狀況有待進一步加強.同時,中國管理學的發展也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在發展的觀點上,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方面是支持朝著本土文化的方向,以中國歷史的相關管理學作為當代管理學研究的依據,不斷探索發展管理學的規律,然后構建中國式的管理學理論.另一方面的觀點是提倡中國與國際接軌,借鑒西方的管理學來發展中國管理學.中國的管理學,在教育與管理實踐上,長期以來都是借鑒西方先進的管理學理論.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沒有認識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柳傳志在談自己幾十年的管理心得時說,中國不僅需要吸取西方先進的管理思想,又要結合中國企業的實際營業環境.隨著管理學的進一步發展,有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在管理學中納入中國元素.但由于習慣性的教學方式,在實際執行中西方的管理教學模式仍然占據主要地位.可見,只有適合于中國的管理學教學模式才具有研究價值.而理論投入到實踐中是需要結合環境的,中國市場正處于獨特的發展環境,這為廣大企業帶來了更多商機以及挑戰.盡管西方管理學思想在國外有成功的案例,但也絕不能說明其適合于中國市場.有研究者稱,缺少了西方管理理論指導的中國管理學就無法打造出國際一流的企業;同時,中國企業在引進西方管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時,如果不結合自身條件進行改造,也不會取得管理成效.因此,當前情勢下,構建中西方結合的管理文化對于中國式管理體系就顯得十分必要.
2提升管理學地位的關鍵
要想提升中國管理學的水平和地位,需要研究出一套具有原創價值以及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成果.當前,企業內部的管理經驗仍不能上升到一定的科學理論的高度上;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基礎數據和有針對性、專業性、影響力的觀點和建議.具有一定地位的管理理論,只有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運用,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并能夠很好地指導經濟活動,才會擁有長久的生命力,獲得被廣泛認可的地位.除此基礎研究以外,還要掌握好管理學的前沿理論,把握好具有實踐意義的案例,再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提出原創性的研究,從而提高中國管理學的國際影響力.在傳統的管理學中,通常只是列舉多個實例,然后依照某個標準進行對比和分析,這樣的研究方式難以得出原創性的成果.就近幾年中國管理學研究的一些成果來看,主要還是對國際上先進的管理學理念進行磨合的結果,僅僅是在國外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中國的實踐分析,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創;也沒有對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以至于所提出的理論無法滿足當前需要.當前,中國管理學的發展空間仍是巨大的.改革開放時期的管理實踐取得了成功,在當前的一些主流管理學中,仍參照改革開放時期,但卻不能完全照搬,應結合當前環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況且,直接套用現代管理學的理論難以解釋中國在經濟轉軌和變遷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重大問題.也有一些西方的管理學家開始對中國的經濟與管理產生疑問,中國管理學逐漸受到國際的關注.近年來,管理學出現了東移的趨勢,中國的管理學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這對中國管理學的研究來說是一個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中國管理學家相對西方管理學家來說,比較熟悉中國的情況而更具有研究的優勢;第二,中外學術交流日益頻繁、活躍,同時,中國學者在當前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得到較快發展的情況下進行管理學的研究,可逐漸縮小與國外的差距,原創性的成果會越來越多.
3在方法論的指導下發展管理學
正確的方法論有助于發展中國管理學,有助于研究出更多的原創成果.中國管理學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吸取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國管理學不應排斥西方管理學,兩者可以相互獨立而存在,且應為取長補短的關系.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中國管理學注重思想管理,以哲學思考為主要內容,缺少了實踐操作的方面;相反的,西方管理學注重的是實用,缺乏方法論的指導.可見,兩者應為互補的關系.中國管理學也并非單獨為一體,而是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取西方的先進技術,從而形成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管理學體系.中國管理學并不排斥西方的觀點,而是非常注重中西方的文化融合,在中西方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吸取精華,從而研究出自己的原創作品.可見,發展中國管理學需要本著揚棄的思想,對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和理念批判地加以繼承,同時對西方管理思想也是如此.中西方的管理思想具有共同點,如人本管理的思想,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在強調這一點.在西方的管理學中,實證主義在當前環境下仍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可作為發展中國管理學的重要指導思想.但是,僅僅通過批判地繼承來發展中國管理學還遠遠不夠.為了進一步發展中國管理學,不能依靠推翻固有思想,也不是在中國傳統思想上做出補充和修改,直接套用西方的管理學思想更不能解決問題,最關鍵的還是在于對這兩方面的創新、超越.這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但又勢在必行,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中國管理學目前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沒有得到國際管理學界的普遍認可,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國管理學沒有利用國際管理學由來已久形成的現代管理學來規范自身;另一方面還在于中國管理學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成果和理論,無法立足于市場.這主要表現在方法論上,仍然因循守舊,無法創新.因此,中國管理學要想獲得國際管理學界的認可,就必須在研究的過程中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比如獨特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案例.當然,這也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所決定的.我國傳統的做法就是大量引進西方的管理學理論與方法,而隨著環境的變化,當今的中國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將中西方的管理學方法論結合起來,注重研究過程的規范性和獨創性,在統一、科學的學術氛圍下開展研究.
4挖掘中西方管理學融合中的要點
在中西方管理學呈現出日漸融合、交流頻繁的情況下,發展中國管理學的要點在于抓住當前的機遇,找到中西方管理學的突破點,促進中國管理學上升到一定的地位.西方管理學面臨著瓶頸的問題,而中國管理學的研究水平日漸提高,這對中國管理學來說是一個良好的機遇.具體表現在,中國管理學研究者更為熟悉中國的情況,相對西方管理學家而言具有一定的優勢;中國正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階段[2].一直以來,我國大型的國有企業都處于壟斷地位,國外大型企業不斷進入中國市場,使得競爭日益激烈,因此需要建立起符合當前市場環境的管理體系來指導企業的發展.而建立一個合理科學的管理體系,對中國企業來說則是一個重大難題,解決這個難題對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又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前中外學術交流不斷擴大,且日漸頻繁;中國研究者在管理學前沿理論的研究能力和理解、運用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這樣的發展趨勢有助于縮小與國外同行的差距,并獲得國際上的認可.這要求中國管理學研究界引起更多的重視,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管理學的實際性問題,分析和掌握中國管理學的發展歷史和趨勢,總結出發展規律;對中國管理學的管理實踐和創新做出全面的總結,從而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學體系;并能夠在國際上的管理學語境中順暢地進行交流,實現跨情景的學術對話.最終形成既具國際性又不失中國特色的管理學成果.目前發展中國管理學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以西方管理學為參照的情況下在管理學知識體系的范疇內建立起具有中國人文特色的研究氛圍.中國管理學的本質在于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條件來創造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方式,具有特定的意義.只有這樣才可以研究出具有中國特色并能夠立足于世界市場的管理學體系.根據這一特點,應注意的是,必須具備中國特色,立足中國國情,從中國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其人文傳統來研究管理學,強調的是目前中國的現實問題.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與其忙于管理學中國學派的重新構建,還不如認真思考當前我國企業管理實務中面臨的實際性問題,找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這才是發展中國管理學的正確方向[3].中國管理學面臨的危機,需要管理學研究者們樹立起危機意識,拿出積極的反應和思考,這就是所謂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既包括對中國管理學問題的發現,又包含了對自身問題的反省.通過以上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管理學改革的根本動力在于中國企業改革的社會實踐和管理創新,同時這也是中國管理學學派進行理論創新的動力和源泉,中國管理學完全可以對社會實踐做出總結,從而概括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學理論,從而進一步指導實踐,并獲得廣泛的認可.可見,管理與管理理論必須與特定環境相結合,與特定的人和事物相結合,才能發揮出真正的效用.因此中國文化與中國管理實踐的特殊主義原則,是中國管理學學派得以確立的基礎.離開了中國企業改革的偉大社會實踐和管理的創新,中國管理學學派將無法產生實際性的功效.
作者:譚志勇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一、中國發展生態農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人類農業發展經歷了原始、傳統和石化農業三個完整歷史發展階段[2],現在正在從石化農業到生態農業轉變。一般而言,石化農業被稱為傳統農業現代化,它主要以化肥、農藥和動植物成長激素的高投入獲得更高的產出為特征。石化農業在推動農業發展的同時,也破壞了農業生態環境,直接威脅了人類生存環境,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早在20世紀80年代,世界范圍內人們開始反思傳統農業現代化,認為石化農業把原以生態為基礎的農業推向了歧途,積極尋找替代傳統農業現代化的新的現代農業形式,生態農業因此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生態農業要求將化學化的農業轉向主要依靠以生物技術和計算機信息等技術,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原則下,減少化肥、農藥、除草劑等的使用量,大力發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農獸藥、生物性生長調節劑等生物制品,并采用3S技術進行精確施肥、施藥和灌溉,生產出更多的優質高效農產品。美國土壤學家沃?艾博克(W.A1berhc)于1970年最早提出生態農業概念[3]。英國農學家沃?克?沃辛頓(M.K.Worhtington)于1981年將生態農業確且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4]。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學界又提出低投入持續農業等概念。1991年聯合國糧食組織在《丹波宣言和行動綱領》中提出“持續農業發展”新概念。此后,墨西哥、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就持續農業的內涵與外延展開討論,并在農業生產實際中積極探索持續農業發展模式。在中國,生態農業概念提出于20世紀80年代初,1980年,在銀川召開的中國生態農業學會上,生態農業概念被首次使用,生態農業在實踐中不斷加以推廣。1980年,葉謙吉認為,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就是從系統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以期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5]。1987年,馬世駿等人認為,生態農業是農業生態工程的簡稱,應根據“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理進行農業生態工程研究,它以社會、經濟、生態三效益為指標,應用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理,結合系統工程方法設計的綜合農業生態體系,在性質上屬于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一個類型[6]。1991年厲以寧提出,生態農業是指依靠農業內部來維持土壤肥力,促使農業穩定持續發展的一種農業,它的優點在于導致生態的良性循環,使社會既能穩定地、持續地取得農產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社會的生活質量提高[7]。1996年,鐘曉青認為,生態農業是一種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行模式,生態農業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完全在生態經濟發展的前提下統一起來,強調“可持續發展”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必然結果[8]。在我國學術界對生態農業進行理論探索的同時,生態農業的實踐也隨之展開。2002年,農業部全面總結各地發展生態農業的經驗,經過認真地調查研究,歸納提煉出了370種生態農業模式,后又經過數年的推廣實踐及科學論證,又從中最后推出十大典型生態農業模式,包括:北方“四位一體”型的生態農業模式;南方“豬—沼—果”型的生態農業模式;平原與準平原區的農林牧復合型生態農業模式;持續利用型的草地生態農業模式;混種與輪作型的生態農業模式;生態畜牧業養殖模式;生態漁業養殖模式;小流域綜合治理型生態農業模式;工業化設施型生態農業模式;旅游觀光型生態農業模式。總之,盡管學術界對生態農業概念的界定不一,生態農業模式多種多樣,但人們對生態農業存在以下三點共識:一是強調綜合利用農業資源,提高利用效率;二是強調保護農業資源和環境,注重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三是強調將傳統農業的優勢與現代科技和管理相結合,突出現代科技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的作用。筆者在接受三個共識的基礎上,給生態農業的定義是: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采用系統科學方法,繼承傳統農業的精華并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通過自然或人工設計的生態工程,實現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形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農業的內涵將更加豐富,生態農業模式也將不斷創新。生態農業是集農業科技化、信息化、標準化、機械化、產業化、水利化、合作化為一體的農業,囊括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全部內涵,發展前景廣闊。所以中國發展生態農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最佳選擇,它代表中國農業的未來。
二、中國農業的現實決定了必須走發展生態農業之路
長期以來,由于不注重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之間的協調,犧牲農業生態環境,片面追求農業經濟增長,造成了農業資源日益萎縮和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直接威脅了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目前農業資源嚴重萎縮及保證糧食安全的迫切性,決定了必須走發展生態農業的現代化道路。
1.土地的數量與質量江河日下。截至2012年,全國耕地保有量為18.2476億畝,人均不足1.43畝,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盡管國家采取最嚴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占優補劣”、“硬占柔補”已經嚴重危害了耕地的質量,目前全國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僅為1.8%,比歐洲同類土壤低1.5~3個百分點。同時,每年沙化面積為2460平方公里,沙漠及沙化土地總面積達174.31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3。
2.森林與草原銳減。據第六次全國森林詳查,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只有20.3%,人均占有林地量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7,已基本無成熟林可采,造成森林覆蓋率低,植被減少。我國現有可利用的草地面積約33.7億畝,人均不足2.6畝,目前,草原退化面積達13億畝,而且每年仍以2000多萬畝的速度在退化。
3.水資源不足。中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國缺水量接近400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缺水300億立方米。同時,水資源缺少地區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過大,超過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力。
4.農業環境污染嚴重。一是大氣與水體污染。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酸雨區,酸雨區接近國土面積的30%。農村畜禽飼養業的廢水、廢氣和廢渣等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國總排放的50%,2010年,農業源排放的化學需氧量約占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43.7%、總氮和總磷排放量分別約占排放總量的57%和67%。2010年,縣域污水處理率約為31%,水體污染嚴重。二是農地污染。全國1/10以上的耕地遭受污染,土壤呈現新老污染物并存、無機有機污染混合的局面。平均每公頃耕地使用農藥15公斤,高出發達國家1倍,在土壤中的殘留量高達50%~60%;每年化肥施用占世界總量的30%,化肥用量60年增加近百倍,用量是發達國家上限的2倍。三是白色污染。每年有約50萬噸的地膜和塑料殘留在土壤中,百余年不能降解。四是食源性污染。在農牧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使用大量的生長激素、催熟劑和添加劑,中國每年生產抗生素21萬噸的9.7萬噸用于畜牧養殖業,造成了農牧產品生長過程的污染,“有抗食品”已成為人體內的“隱形炸彈”,對人體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危害。五是外來物種侵害嚴重。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越來越多,有飛機草、互花米草、水葫蘆等400多種,20世紀90年代,每10年左右才會發現1種生物入侵,可2005年以來,每年都會出現1~2個“新面孔”。
5.保證糧食安全必須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
盡管我國糧食已經連續十年豐收,但從長遠看,糧食缺口仍然會擴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臨新的挑戰。2013年糧食產量達1.2萬億斤,人均占有糧食860多斤,自給率約為88.4%,缺口約11.6%,缺口接近糧食生產大省黑龍江全年1300億斤的產量。我國人口每年凈增700多萬,比青海省還多200萬,預計到2020年,人口將達到14.5億,對糧食的剛性需求不斷增長,需求總量將超過6億噸。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對精深加工的食品需求越來越大,轉化為肉、蛋、奶、酒的糧食越來越多,目前我國每年僅生產白酒和啤酒消耗的糧食就有4000萬噸。13.4億人口這一國情決定了中國人的飯碗不能端在外國人手中。目前,全世界糧食貿易量僅為5000多億斤,假如都被中國購買,也只能滿足中國糧食需求的40%,解決不了中國的糧食需求。2012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農產品的第三大進口國和第四大出口國,其中美國出口糧食總量的15%銷往中國,貿易逆差133億美元,已經連續十多年逆差。糧食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我國除了18.36億畝耕地外,還有60億畝草原、43億畝林地、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和內陸河湖。必須充分循環利用農業資源要素,生產出更多的畜產品、水產品、水果和蔬菜,減少國民對口糧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國的現代農業建設,要從中國的現實國情農情實際出發,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的現代生態農業,尤其是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以實現較高的資源轉化率和維護良好的資源生態環境,這是實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14年糧食生產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的最主要途徑。
三、積極推進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生態農業建設涉及觀念、制度、政策、技術等方面,必須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加強整體設計,積極推進我國生態農業發展。
1.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生態文明觀念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思想基礎。一是中央要明確做出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的戰略決定,明確指出生態農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步驟和戰略措施,明確把生態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攻方向。二是加強全黨的生態農業文明教育,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最重要,所以要在全黨開展廣泛的生態農業文明教育,要編寫統一教材,在各級各類黨干校和農業院校開設生態農業課,普及生態農業知識,用科學的生態農業知識武裝廣大干部,重點武裝農業和農村干部,以提高全黨和廣大干部發展生態農業的思想自覺。教育全黨和廣大干部通過發展生態農業給子孫后代留下更多農業資源,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生態。三是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開展廣泛的生態農業文明宣傳,使全社會,尤其是廣大農民熱愛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進而形成全社會的生態農業文明意識。
2.制定生態農業發展戰略與規劃。認真研究西方國家的生態農業發展戰略,發展完善已有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并最大限度地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創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具體而言,一是在沿海地區和太湖、洞庭湖、三峽庫區、滇池等高集約化地區,借助3S技術,科學施肥施藥,減少用量,積極防治工業和農業面源污染,實施農業環境和農產品環境污染預警,保證農地和農產品免遭污染。二是在長江和黃河中上游地區,黃土高原區,西北、華北和東北風沙綜合防治區等生態脆弱區,加大生態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開發適合這些地區生長的優質速生林木品種,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積極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充分利用這些地區獨特的農業資源,生產各具地方特色的優質農林牧漁產品,重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三是在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成都平原農業區,防止農產品污染,提高農產品質量,盡可能多地生產綠色食品,積極推進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化大農業示范區建設。把黑龍江省和豫東平原建成亞洲最大的生態農業區。四是重點推進各地區主導生態產品建設,筆者認為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是糧食主產區生態農業發展的重點。發展生態農業,重在堅持“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加速建立不同產業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利用體系,合理配置農業資源,農林牧漁結合,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制定完善發展生態農業的政策和法律規范。一是制定和完善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生態農業的發展,擴大并提高對生態農業產品生產的補貼額度,擴大對生態農業產品生產的信貸支持,使農民在發展生態農業中受益。各級政府都要加強生態農業基礎建設,主要包括農田水利、防災減災、氣象服務、水土保持、防護林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的投入,改善生態農業的發展條件,減少生態農業的自然和市場風險,增強生態農業發展的后勁,尤其要加大對生態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的投入。二是將必要的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相結合,政府必須明確在發展生態農業中,支持做什么,不許做什么,獎勵遵循者,處罰違規者。三是運用法律手段支持和保護生態農業建設。目前,我國初步形成了以《環境保護法》為核心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要以此為基礎,加快制定《綠色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法》、《生態農業補貼條例》等保護生態農業發展的配套法律,尤其要加快制定規范農產品市場建設方面的法律,依法保護和調動廣大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
4.調整農業內部結構。擴大生態農業在農業中的比重。一是調綠,大力發展非生態農業和生態農業中綠色食品生產,它是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加速有機肥、有機農藥和有機生物調節劑的研發與生產。二是調紅,非生態農業區和生態農業區都必須大力發展畜牧業,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區必須率先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以發展生態型畜牧業為主,嚴格按草原合理的承載力放牧,對嚴重沙化與退化的草原禁牧,對一般退化了的草原周期性休牧,加快恢復草原生態功能,各級政府要增加休牧補貼數額。三是調白,即大力發展微生物農業,微生物農業是典型的高科技生態農業,要積極開發新的菌種,做好白色產業的精深加工,搞好產業化經營。四是調藍,大力發展海洋和陸地江河湖澤水產業,變非生態養殖為生態養殖,做大做強海洋生態農業,大力發展海洋菜園、海洋糧食和海洋牧業。五是調特,大力發展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態農業產品。總之,在農業結構調整中要充分考慮農林牧漁業各業間相互依存關系,充分發揮各農作物在生態鏈條中的作用,建立各種各樣高效優質生態農業模式。
5.加強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建設。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生態農業基地建設的指導,在堅持標準的前提下,擴大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面積,提高生態農產品質量。一是繼續堅持已經開展的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選取各方面條件相對較好的縣市,采取整縣推進的方法,邊推進邊總結成功經驗,做到以點帶面,直至推廣到全國。二是依托“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鼓勵支持龍頭企業自建生態農業基地,鼓勵支持企業加速實現已有非生態型農業基地向生態型農業基地轉變,借助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實現生態化種植養殖,龍頭企業與農戶均享加工利潤和銷售利潤,使自己有穩固的基地和農戶群。三是加強生態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更多依靠龍頭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不斷擴大生態農產品出口數量,使其成為農產品出口的生力軍,進而成為平衡國際貿易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依托其進一步拉動國內生態農業發展。
6.加強生態農業科技研究與推廣??萍紕撔率巧鷳B農業發展之本,農業科技創新是突破資源與環境約束的客觀要求。一是加快生態農業動植物新品種培育。農業科技創新的重點是種子,種子的科技含量占農業總科技含量的40%,尤其是要加快培育適宜糧食主產區生長的新品種,積極開展分子生物育種和天空育種,搶占世界種業科技創新的制高點。二是集中力量開展先進適用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主要包括耕地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農田控磷減氮、畜禽清潔養殖和廢棄物綜合處理與利用等面源污染防治技術,循環農業和農業清潔生產技術,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藥及生物調節劑等生物技術,節水節肥節藥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精準農業技術,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的再生利用技術。三是加強生態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建議采取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優秀學子報考農業院校,提高農業院校生源質量;國家免費培訓基層生態農業科技人員、生態農業實用人才和新型農民,獎勵優秀受訓者。四是加快新型生態農業科技成果在基層推廣。農業科技推廣的重中之重是基層,加強基層站點設備等硬件和隊伍建設,實現農業科技入戶進田,暢通“最后一公里”。加速建立完善生態農業科技推廣的利益驅動機制,實行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制,基本工資保底,績效工資與推廣的數量與質量掛鉤;有效整合科技資源,建立農科教產學研推相互銜接的機制,強化“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9]的科研與推廣評價導向機制;發展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推廣組織,農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必須承擔生態農業農技推廣任務,國家要做出農業高等學校的教師將1/3的時間、科研院所將1/2的時間用在農業科技推廣上的規定,在職稱和利益分配上予以更多的激勵。
7.加強與完善生態農業服務保障建設。一是建立健全生態農業技術標準體系。生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標準化,研究制定生態農業基地、生產資料、生產技術、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研究制定生態農業評價指標、管理認證方法、環境友好技術標準體系。二是加強生態農產品質量保障管理。嚴格執行生態農業技術標準,對農戶和龍頭企業實行產前、產中和產后全程質量監測,嚴懲生產過程不達標和質量不達標者。通過對生態農產品全面的質量管理,確保質量與安全,提高國際競爭力。三是加強生態農業教育培訓。建立培訓機構,加強對廣大生態農業管理人員和農民的培訓,傳播生態農業科技知識,使其掌握各項標準和規程,繼續實施“綠色證書工程”,提高農民經營管理水平。四是加強生態農業信息化建設。重點是加速縣鄉村信息服務站建設,努力實現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實現在廣大農村的全覆蓋。加強生態農業信息質量管理,確保生態農業信息的真實性。五是加強生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對生態農產品,尤其是綠色和有機食品及標準的宣傳,積極促銷;實行生態農產品分級包裝進入市場銷售,優質優價;實行生態農產品(綠色和有機食品)專賣銷售,實行銷產連帶追溯賠償制度,以保護消費者利益,防假打假。六是加快建立健全氣象、疫病防治、科技推廣、信息等全方位的生態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各服務部門人事管理事業化,強化公益性。
總之,只要我們勇于探索,積極推進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措施,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豐富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中國生態農業必將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一條亮麗風景線。
作者:赫修貴 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
一、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的概況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入駐總過的國際酒店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有已經有超過35家酒店集團,并且其規模仍在不斷地擴大、品牌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并且憑借自己先進的管理理念在不斷地開拓大陸市場,這都是對國內本土品牌酒店的一大挑戰。在中國,有將近350家酒店的是屬于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擁有的品牌數量達到了55個,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旗下的酒店多數都是高標準的酒店,隨著經濟年本土化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經濟型的酒店。
二、限制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中國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擴張的方法有限
酒店產業就有較高的風險,其資金成本比較高,同時取得收益的周期比較長,尤其是現在很多的國際酒店集團都進行跨國投資的活動,每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情況不相同,很容易受到其影響,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血本無歸的情況。很多國際酒店集團采用特許經營的方式來開拓市場,該種方法可以保證其有最基本的管理費的收入,如果一旦出現了什么變化,可以及時地撤出市場,這在當下是很重要的一種擴張方式。和特許經營相比,還有一種擴張方式也很受歡迎,即簽訂管理合同的方法,這也是一種比較保險的擴張方法。在當今的國際酒店集團當中,有將近一半的客房是通過上述這兩種方式來經營的。這兩種經營方式有自身的優點,但是當一個酒店在進入一國市場的時候,會受到這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市場運行機制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一般所采用的是特許經營的方式;如果該國市場更注重服務,則可以通過合同管理的方式。這里通過對洲際酒店的具體分析,闡述國際酒店集團擴張的局限性。洲際酒店從來沒有采取特許經營的方式來擴張,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從歷史角度分析,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國內酒店的設施比較落后,而特許經營是為國內的酒店提供品牌、統一的標準,并不是實際掌控管理國內酒店;但是采用管理合同的方式則可以避免這一問題,管理合同是國際酒店集團直接對國內酒店進行服務上的管理工作,提高國內酒店的質量。隨著近幾年國內酒店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有部分酒店采取了特許經營的模式,但不可否認的是特許經營還是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如對知識產權的立法不是特別完善,不利于品牌的發展。
(二)酒店的發展受到國情的影響
在我國一些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業主會對酒店的經營提出除了經濟效益之外的其它要求,比如收取商業回扣、加強酒店管理的支出、酒店的采購等等,使得酒店的經營受到業主的極大干預。偏遠地區的某些政府推行地區保護主義,其極大地抗拒國際酒店集團加入本地的市場,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違法市場的自我調節,組織建立大規模的本土酒店來抵制國際酒店品牌,這也極大程度地對國際酒店集團構成了威脅。
(三)管理的花費太高
國際酒店畢竟是國際的品牌,其擁有很大的國際市場,因此其必須具有一流的管理水平。無論采取何種經營方式,其管理的花費一直以來都是比較高的,在總體營業收入的1/20都要用來交管理費,這使得國際酒店集團的收益越來越低,不利于其更好的發展。同時,高昂的管理費也為很多國內經濟型酒店開辟了發展的空間,國內酒店管理的費用相對較低,同時其又有很大的國內市場,發展如魚得水。
三、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品牌不斷增多,規模日益擴大
盡管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中國的發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但是中國豐富的市場需求,還是吸引很多國際酒店品牌的加入。從宏觀角度來說,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擴張趨勢可以用4個字來進行概括,即全面擴張。其無論是在地域上,還是在數量上都在成逐年增加的趨勢,不僅東部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可以看見國際酒店,中西部的一些地區也出現了國際酒店的品牌。從品牌的角度來看,數量在不斷的增多,并且根據市場的不斷發展,其自身也在不斷做出調整。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擴張的時候,主要遵循了以下三個原則:第一,入駐的品牌需要市場的發展、承受能力相一致;第二,項目酒店的硬件設備要滿足即將入駐的品牌的要求;第三,在簽訂管理合同的時候,要遵循雙方的合意,不能勉強。這體現了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擴張時,即不斷增加自己的品牌,同時又考察市場的承受能力,做到理性的擴張,有利于其長遠的發展。
(二)簽訂管理合同仍然是其最常見的擴張方法
第一,不斷縮短合同約定的期限,加強競爭。我國本土的酒店管理公司不斷興起,企業在謀求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又急于開辟中國大陸的市場,因此就會產生激烈的競爭,雙方同項目酒店簽訂的合同期限也在不斷地縮短,造成了無序競爭。中外酒店管理集團的競爭,為業主留下了更大的選擇空間。第二,管理業績的衡量方式出現了變化。在衡量酒店管理業績的時候,更加重視風險的共同承擔。在管理的費用當中,增加了獎勵的成分,并且其所占比例在不斷增高。
結束語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中國迅猛發展,其開辟了大量的中國市場,自身先進的管理理念、設施條件都對國內的酒店產生的嚴重的威脅。面對如此情形,國內酒店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方式、硬件設施,才可以與之相抗衡。
作者:張琳玨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世界歷史”概念,在《共產黨宣言》中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這一理論在馬克思以后的創作中又有新的補充和發展。它是當今全球化理論的源頭。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準確把握運用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具有現實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于我們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來說,更具有指導作用。
一、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的“世界歷史”概念
“世界歷史”觀念作為我們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理論框架,最初源起于希臘時代斯多葛派有關世界主義的思想。近代“世界歷史”觀念,在發展和完善的理論方面,典型代表是德國思想家康德和黑格爾。其中黑格爾是近代世界歷史理論的集大成者,他的世界歷史觀念與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淵源頗深。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正是批判地繼承黑格爾世界觀念合理內核的思想結晶。在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世界歷史”概念有兩層解釋,一是:展示人類總體歷史的發展進程,這是指歷史學上的通稱。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已經指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1]
這里的“世界歷史”就是指人類的總體歷史;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中,馬克思用諷刺的語氣批判青年黑格爾派說:“至于他們的全部論斷,只不過是進一步來粉飾他們的一種奢望,以為他們用這樣一些微不足道的說明作出了仿佛是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發現”。這里的“世界歷史”一詞,同樣是指人類的總體歷史。二是特指16世紀以來隨著大工業發展和各個民族、國家的發展日益成為世界“一體化”的歷史。馬克思指出:大工業“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一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是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他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孤立狀態”。[2]
這層含義是馬克思獨創的。這是馬克思從現實和哲學的角度出發的解釋,他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資本主義的功績,另一方面針對資本主義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從而對世界歷史進行了特別的界定。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歷史在今天已經是一個經驗到的一個事實,但她卻形成于資本主義時代,馬克思以其驚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了這一歷史趨勢?!半S著這種發展,人們的世界歷史性而不是狹隘地域性的存在,已經是經驗的存在了”。[3]一切國家、民族和個人都將從狹隘、孤立的歷史走向世界歷史,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對現代化內涵的深刻揭示
馬克思的現代化思想極其豐富,主要集中蘊含在他的世界歷史理論之中。首先,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揭示了世界各國現代化走向的必然性和自主性。馬克思認為,16世紀以來人類社會所發生的急劇變革,源于現代資產階級生產方式的出現?!八纫酝磺猩a方式都有助于解放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4]它產生了以往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想象的工業和科學的力量,它開創了世界歷史進程。因而,世界歷史的形成過程同時就是“現代化”過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理論將現代化定位為一種世界性浪潮,在世界歷史背景中,任何國家都難以逃脫發展大工業的必然,更無法回避發展工業生產力的要求。其次,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明確了現代化手段的一般規定性。馬克思在世界歷史理論中,指出了實現“歷史轉變”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大工業、世界市場和世界交往。馬克思的這一思想對于處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的重要啟示在于,任何國家要實現現代化都離不開大力發展現代工業文明,以取代傳統的農業文明;大力進行市場經濟建設,以融入世界市場體系;充分利用世界整體資源,以全方位的開放式發展沖破傳統的封閉式發展,進而實現文明的交流和互補。如果以現代的眼光來審視,其實質也就是對現代化的基本手段和途徑的科學規定。第三,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凸現了現代化進程的整體性。這種整體性是指:它是社會生活的整體變革,是一種“社會革命”,其內容包括保證最多數人的最大民主、最多數人的最大自由,最有效的管理制度,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高尚的道德情操,理想的自由人格。它不僅改變著物質生產的面貌,也改變著社會結構和人們的社會關系。
三、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啟示
實現現代化,這是當今中國社會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在當今“世界歷史”,“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社會主義中國如何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如何真正面向世界走向現代化呢?
第一,積極發展對外交往,實行對外開放。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所代替了。這正是對當代世界歷史發展形勢的正確描述?!叭魏我粋€國家要發展,不加強國際交往,不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先進科學技術和資金,是不可能的”。發展中國家只有自覺走進世界交往的行列,才能在開放的世界中,吸取人類的先進成果,早日跨入現代化的行列。
第二,建立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歷史實踐告訴我們,不搞市場經濟,現代化就沒有指望。鄧小平同志正是從根據中國的國情出發,以馬克思主義者的膽量和勇氣尖銳地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完全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5]十四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充分說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實踐上為中國的發展開辟了新天地,使中國能夠通過市場走向世界,從而最充分地利用世界市場的資源配置機制,逐步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
第三,中國的現代化就是中國的世界化。全球化是當代社會主義國家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外部環境。在全球化條件下,既要體現世界歷史的整體性,又必須發揮各民族的特色。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明確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5]正是基于我國的國情,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規劃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步走戰略。
第四,積極發展生產力。我國雖然跨越了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但不能跨越生產的工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現代化的自然歷史過程。在世界歷史的發展中,能否大力發展生產力,實現工業化和生產的現代化是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前途和命運的根本所在。過去許多年來,我們忽略了生產力的發展,這不僅違背世界歷史首先要作為生產力的世界化發展的現實趨勢,而且也不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殊要求。目前,中國現在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我國不僅要完成西方發達國家過去二百多年內完成的產業革命,而且還要迎接當代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挑戰。我國既要利用經濟全球一體化這一有利契機,又要積極利用人類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大力發展生產力,立足于時代的高度,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走出一條加速我國生產力發展的新道路。所以,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的中國,步入高級的社會主義社會還有很長的一段發展道路要走,因而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高生產力水平的問題,中國要盡最大努力發展自己的生產力水平達到并超過資本主義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這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才會被完全地發揮出來。
民法,是每位公民接觸最多的法律,也是我們最經常使用的法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以主體的獨立和意志自由為前提,以意思自治的財產權保護為核心,體現了民法精神的權利觀念和權利本位特征,具體來講包括契約自由觀念、權利義務觀念、主體意識三個方面。民法精神是指導民事主體之間民事行為準則的共同意識,而民法基本原則作為最抽象的民事行為準則,比具體的民事法律規范更能體現民法的內在精神。民法精神集中歸結為民法的理性、民法的理念和民法的理想。基于人類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文化環境下的認識和價值判斷標準不同,從而產生了具有不同內容的民法精神。在社會主義體制下,民法精神對促進國市場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社會文化建設、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民法精神對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民法精神強調平等、誠信、秩序,這與市場經濟的要求與發展規則高度契合,表現在對市場主體“平等”“自由”的崇尚,其實質也是對人的尊重。民法的基本原則,不僅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系統的思想基礎與法律保障,也為政治民主和法治建設做了思想上的準備,它強調在經濟行為中尊重當事人的自由選擇,鼓勵當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想法最終形成合理的預期,這與市場經濟的存在與發展規律不謀而合??梢哉f,這是市場經濟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法治條件,也是市場經濟能夠順利實施的重要法律保障,同時,完善的民法制度可以推動現代社會所要求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本主義在全社會的傳承,從而推進中國全面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公平、和諧地發展。
二、民法精神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
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的重要目標與手段,而民法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社會行為規范,通過不斷完善民法并加強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可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第一,民法基本精神集中體現了現代社會精神文明的基本道德要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是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而思想道德素質離不開法律的約束,在宣傳法律的同時形成法律素質對民法精神的發展與傳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二,民法調整的內容是精神文明建設內容中的基本方面,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部門,可以說,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人生中所有社會關系的絕大部分,民法因此也成為法治原則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最佳組合??傊敶穹ǖ木窦蟹从沉司裎拿鞯幕疽?,是精神文明中道德規范和其他社會行為準則的法律化。
三、民法精神對社會文化構建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社會存在與不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范疇比較廣泛,其中法律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民法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基礎文化,是民法精神構造的核心。法律文化屬于意識形態,是有關法律的制度事實、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的總和,在根本上是一個國家或者社會占主導一種社會行為文化,法律文化具有持續性、穩定性與傳統性,通過規范民眾的行為,最終形成一種普遍的社會文化形態,形成的一種能夠滿足自身社會能力需要的正確的行使方式。而民法文化以其對人類發展提供最理性的精神指引和為權利事實提供最有效的行為模式,成為人類社會整個法律文化構造中的基礎??傊?,不可否認,民法文化已經成為社會行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將會在法律文化的傳承中使社會文化得到改變、發展和完善。
四、民法精神對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
第一,民法是我國調整社會關系領域最廣、法條最多、法律概念最精準、邏輯性最強的法典,為和諧社會中的民事生活提供了系統詳盡的法律規則。中國民法典既給民法主體的各種行為提出了規范性模式化的要求,也為司法機關提供了極大便利,可以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事情都可能會與民法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民法的存在與秩序,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與實踐意義。第二,民法授予了主體廣泛而又神圣的民事權利。民事權利不僅廣泛多樣,而且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民法精神將伴隨著民法規范的廣泛適用和普遍遵守,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模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實現民法精神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重要作用,第一,在民事立法中我們應更加重視和加強“私法自治”,因為這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民事權利,是各種民事權利的基點和起點,可以使它與憲法中的公民基本權利對接,其體現的不僅僅是主體的自由,還有主體的自律。第二,“意思自治”將在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在法律規范中明確確認和體現意思自治的原則,并在民事立法文件中以明確具體的條文加以規定,而且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完善。第三,要重視全民私法精神的培育。私法精神的培育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復雜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相關制度保障以外,全民私法精神的培育也至關重要,因此,要加強全民私法精神的培育力度,弘揚民法精神,逐步推進民法制度的完善,進而培養民眾的平等、自由、契約等思想觀念,構建我國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民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