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03:27: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公共經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平衡城鄉間各種公共產品的投入,實現城鄉之間公共品結構的合理化
農村公共產品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存在外溢性經濟效果的特性,其供給效率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正常生活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公共產品數量短缺、質量不高是當前農村公共財政領域存在的兩大問題。因此,應調整公共財政資源配置格局,著力解決好城鄉公共產品供給結構失衡問題,建立城鄉一體化公共產品供給體系。
實現教育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基本途徑和前提,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而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是社會公平與公正的體現。當前要落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義務教育差距,一是盡早確定并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的基準定額,不斷提高預算內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和教師收入水平等措施,使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二是對貧困、邊遠學校的資金扶持政策。采取多種途徑加強對貧困、邊遠學校的經費投入,通過設立貧困、邊遠學校建設專項資金,做到貧困、邊遠學校建設資金優先安排,重點保證,努力縮小義務教育學校之間的差距。三是對弱勢群體學生入學的補償政策。
高額的醫療費用和農村薄弱的基本醫療體系成為中國農村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農村醫療衛生仍面臨著投入不足、效率低下、保障缺乏、公共衛生薄弱等主要問題。首先,政府應增加對農村基本醫療體系的支持力度,每年增加的衛生事業經費主要用于發展農村衛生事業,要合理安排農村衛生機構經費和建設資金。其次,農村衛生改革的核心是加大鄉鎮衛生院改革力度,促進農村衛生事業發展。醫療衛生鄉鎮衛生院是開展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主體,承擔著農村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職能。三是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主導,抓住農村基本醫療保障的突破口,重點做好建立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擴大新農合制度的受益面,增強新農合制度的普惠性。
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市社會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根據農村社會保障的構成,首先,建立和完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比,農村低保制度具有更加明顯的貧困指向特征,是由政府直接對城市貧困人口給予“兜底”式定期定量救助。因此,實現農村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的“應保盡?!笔峭晟妻r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首要目標。為此,應改變主要靠地方籌集農村低保資金的做法,增加中央和省級財政的投入,保證支出需要。其次,重點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目前農村醫療保障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以農民自籌為主,財政補助為輔??陀^上說,政府的投入水平還是較低,應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通過構建這樣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僅有利于實現城鄉平等,促進社會公平,而且有利于協調城鄉關系,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此外,應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基礎設施落后是重要原因。為推動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政府應逐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當前要抓住新農村建設機遇,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有效切入點。首先,應將農村道路、供電、供水、通信等鄉村公益性基礎設施的投入,列入各級政府的預算支出范圍,改變鄉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主要依靠向農民收費和集資來解決的現狀。其次,中央和地方要集中財力,以直接投資的方式,為大中型防洪工程、灌排工程、水資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防護林工程等方面的建設提供資金保障。第三,推動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帶動農村環境建設。以城市供水、供氣、公共交通、污染治理為主要內容的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正在深入開展。要實施城市帶動農村,將完善小城鎮和村莊基礎設施納入目標,總結已有經驗,引導民間資金投入小城鎮和村莊,引導城市骨干市政公用企業引領村鎮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和管理。
(二)完善公共資金的投入機制和管理體制,加強對農村公共產品提供的有效監督
長期以來,農村公共資源的使用過程,往往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導致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低下。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對農村公共產品資金的籌措、管理、使用缺乏規范的監督,沒有實行專門統一的管理,經常被挪作他用,造成了公共資源的管理混亂;二是政府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中間環節較多,公共資金被一層一層“過濾”,公共產品被層層加價。三是在生產和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過程中,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竟相攀比,導致農村公共資源和公共產品供給效率的低下和增長無序,增加了對農村公共資源的籌集需求,提高了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成本,農民負擔加重。因此,必須建立有效的公共產品供給監督機制。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加強政府對農村公共產品資金的籌措、管理、使用的監督,實行專門統一的管理;二是減少政府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中間環節,確保公共資金提供到位,提高公共產品的供給效率。三是必須及早完善農村的管理體制,確保農村公共產品的提供和維護管理,通過建立維護管理的責任制度等手段保證農村公共產品的正常管理和維護。
(三)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機構的人才結構
政府作為傳統的公共產品提供者,其行為必然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產生影響。因此,政府必
須加強自身的制度建設,通過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防止出現追求“形象工程”的自利短視行為,并及時完善自身的財政體制,及早落實用于農村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的資金。同時,政府應該加強自身的倫理道德建設,牢固樹立“服務為民”的理念,深入農村,具體根據農村的現實對癥下藥,防止原本不足的農村公共資源的浪費。同時,通過建立各種激勵機制促進高學歷人才服務農村,進入鄉鎮工作,一方面可解決農村基層人才后繼乏人,改善服務機構的人才結構問題,另一方面可提升公共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 (四)建立農村自治體制,加強農民素質培養。
公共財政是憲法政治下的必然形式,沒有民主和法治就沒有公共財政。公共資源的配置如果不能體現公眾的意愿,結果既不會公平也不會有效率。目前我國農民對財政財務的決策權和民主選舉權基本限定在村一級,而且這樣的重要權力往往把握在少數人手里。由鄉政府專斷運用公共支出,或按照農村少數人利益配置公共資源,進行收入分配,這樣的公共財政制度效率一定很低。建立農村的自治體制,加強農村居民自治的程度,可以提高農村居民建設和維護公共設施的積極性。同時,農村的居民自治有利于完善村民對于自身需要的公共產品的表達機制,有利于村民自主選擇需要的公共產品,防止公共資源的浪費。但是,農村的自治必須與政府的外部調控機制并存。農村自治體制的建立,還需加強農民素質的培養。只有通過加強教育,切實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才能充分表達自身意愿,才能真正將農村現有的公共產品利用率提高,才能真正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城鄉公共經濟協調發展的技術手段研究
(一)公共支出手段
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應改變現有的國家財政支出結構,將農村純公共產品全部納入國家預算支出范圍,由“依靠農民自身”轉向“以政府為主”的模式。其支出手段是:一是合理界定各級政府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范圍和責任。目前中央應主要從事跨經濟協作區的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農業基礎科技成果推廣、農業環境保護、農業信急網絡建設、農業基礎科學研究以及與國防建設有關的民兵建設、與國民素質相關的義務教育等。地方政府應主要從事本區域內的農業基礎性及社會效益較顯著的項日的投資及管理。二是調整財政和國債投入結構,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增加國債資金用于農業、農村的數量和比重,使農村能夠獲得較多財政資金,由此為增加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總量提供資金保障。三是政府在稅收、補貼、貼息等方面對民間投資給予優惠和鼓勵,以吸引民間資金投向農村。
(二)公共收入手段
提供農村公共物品的資金來源渠道包括財政渠道、市場渠道等。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央財政預算內支持農村公共產品生產和建設方面的籌資作用在下降,而地方財政預算內籌資渠道的地位在增強。為此,在財權劃分上,要加快地地方稅制體系的建設,擴大地方財源,同時建立規范的政府轉移支付制度,以平衡各地區的財力差異,實現公共產品供給的均等化。此外,可利用資本市場籌資,或成立旨在推動某項公共產品生產和建設的專項發展基金,或利用減免稅收和給予信貸優惠等政策,調動經濟組織增加對公共產品生產的投入。
(三)財政投融資手段
資金問題是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中的核心問題。因我國農村地域廣闊,且對農村公共產品的需求較大,僅僅依靠有限的財政投資,往往力不從心。從現實的矛盾和問題出發,統籌城鄉關系的重要措施是為農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形成一個完善的、以公共財政為主體的、多渠道融資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新體制。通觀世界各國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經驗,大體上有以下幾種融資渠道:一是完全在公共財政的制度框架內解決,這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供給公共產品的方法;二是由政府和私人通過談判的方式聯合供給公共產品,這種公共產品通??梢酝ㄟ^清晰界定產權賦予私人部分收益權;三是由私人提供政府補貼的方式;四是完全由私人或非營利組織提供。現階段,我市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應堅持政府融資為主,引入民間資本,采取政府與私人供給或由私人供給、政府給子適當補貼的形式,多方面籌集資金,以解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大量資金需求。近年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民營化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特別是東部發達省份民營供給地方公共產品情況較好。大量的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農村公共產品的民營化供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解放了思想、擴大了供給量。但公共產品供給民營化既需要一定的范圍和界限也需要完善的條件作保證。因此,我們應在廣泛的推進農村公共產品民營化進程中,具體做到:一是各級地方政府要切實轉變觀念,拓寬民營化供給的地方公共產品領域;一是切實控制地方公共產品民營化供給的質量和數量,確保民營化供給的地方公共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二是加強制度建設,保證我國地方公共產品民營化供給的規范和健康發展。
(四)轉移支付手段
財政轉移支付對保證農村地區基本公共需要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實現城鄉統一稅制的過程中,取消農業稅,減輕了農民負擔,但也造成政府財政收入的減少,縣鄉一級農村公共財政的困難。并且,鑒于我國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因此,有必要通過中央、地方事權的重新界定,擴大轉移支付的范圍,增加轉移支付的數量,建立針對農村基層政府的轉移支付框架,促進地區間的均衡發展。目前中央對省的轉移支付制度正在逐漸向規范化的目標靠近,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進一步加大中央對貧窮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完善省市一級財政對區縣的轉移支付辦法,從而保證基層政府有足夠的財力。目前對鄉鎮政府的一些支出如農村教師工資應實行縣級財政統籌,農村的社會保障開支實行省級統籌,以減輕鄉鎮財政負擔;中央應加強對農業的專項轉移支付。
(五)公共品提供機制的創新手段
眾所周知,一方面是廣大農村地區日益膨脹的公共產品需求和農村經濟發展對公共產品依賴性的不斷增強,一方面是稅費改革后形成的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釜底抽薪”之勢。目前的關鍵在于:盡快構筑公共財政框架下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新體制。這一新型供給體制應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
1、完善公共產品供給決策機制
按照戴維一伊斯的觀點,公共決策在本質上是關于社會價值的一種權威性分配活動。目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多由上級政府部門根據政府政策直接決定,基本上不反映農村居民的真實需求,造成了實踐中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嚴重的結構失衡問題。這種結構失衡表現有:一是一些見效快、易出政績的短期公共項目投資建設快,如各類達標升級活動、小康工程等,而許多見效慢、期限長、具有戰略性的純公共產品不大愿意提供或提供得很少。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硬公共產品”,建設很快,而像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發展的綜合
規劃和信息系統等“軟”公共產品卻不愿提供或提供很少。農村公共產品供需矛盾反映出公共決策不合理導致的社會資源分配的扭曲。因此,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的重建,必須首先解決決策權的配置問題。為保證農村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應采取政府與農民共同決策的模式,它包括“自下而上”的需求表達過程和“自上而下”的主體選擇過程、資源配置過程和項目分解與實施兩過程。其次,供給什么,供給多少,是由需求決定的。從農民自身的需求出發,保證公共產品供給的有效性,建立農民能夠充分表達自己公共需求的機制,由全體村民或農民代表對本社區的公益事業進行民主表決,實現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決策程序上的“自下而上”。既可以使農村推行的“村務公開、財政公開、民主理財”的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又可以保證公共資源或公共產品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杜絕貪污浪費的發生。
2、公共產品供給主體選擇機制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各種層次的公共產品的供給應主要由省以上財政提供,地市級財政適當配套,縣鄉財政暫時不予考慮。這樣做的理由在于:第一,分稅制后的省以上財政較為充裕,尤其是中央財政的“兩個比重”上升較快;第二,中央、省級機構改革較徹底,財政供養人員大幅下降;第三,縣鄉機構改革普遍流于形式,改革不夠徹底,大多數縣鄉仍以“吃飯財政”為主,而且,前述分析表明,縣鄉財政普遍負債嚴重,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提供轄區內的農村公共產品,尤以中西部地區為甚;第四,以村落社會為基本特征的農村社區更不能作為社區性公共產品供給的主體,因為過去幾十年國家工業化過程中農民為建設國家已經付出的太多太多,現在該是國家建設農村、回報農民的時候了,而不能再讓農民自己出資建設家園。
一、公共經濟管理影響民生的核心作用
優質的公共經濟管理,對體現社會公平、改善民生、維護公民權益能夠發揮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社會健康成熟發展的顯著特征在于,不僅可以實現公共需求的優化提升,還可以做好產品與服務的合理分配。新時期,公共經濟發展中全覆蓋、優質共享、民生改善的實踐目標逐步被重視,以政府組織為核心,全面提供優質公共產品、優化公共服務已經成為核心任務。
發展公共經濟可有效滿足民生需求,其內涵以及范疇伴隨社會發展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持續拓寬,由傳統生存需求,逐步豐富至勞動保障、衛生服務、教育管理等綜合需求層面,令改善民生逐步變為當前保護民眾利益,實現社會文明和諧發展的根本。政府開展公共經濟管理階段中,需要承擔優質服務、提供產品、統籌財政支出等重要職能,契合民生需要。因此應由從多層面入手,制定科學有效的服務管理策略,方能真正改善民生,滿足大眾需求,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持續發展。
二、公共經濟管理對民理生的影響
(一)公共產品服務可全面滿足民生需求
改革開放進程的持續深入,令民眾不再僅僅滿足于生存水平的提升,更注重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核心需求。而公共經濟管理中提供的公共產品服務則較難跟上需求的擴充步伐速率?;诮逃?、保障服務與醫療事業呈現的外部產品特征,雖然部分內容可以通過私人經濟實現,但最為核心有效的供應方仍舊為政府機構。因此,只有政府全面服務社會,優化公共產品管理,方能真正滿足大眾需求,改善民生。
(二)公共經濟職能可推進公平發展
改善民生,并非是部分人群受益,而應是大群體、甚至是整體群眾的受益,是全社會生活水平的優化提升,即體現良好的公平性。為此只有借助政府力量,做好市場資源的優化協調,方能實現優化民生。
(三)公共支出能優化市場調節
公共產品的全面供應,需要政府機構提供合理的補助管理模式。由效率以及公平的角度來講,較為契合的是,政府組織可通過間接生產,扮演好掌舵人的角色,借助市場秩序的有效管控協調,采用有效的支出預算管理規劃,對經濟實現刺激影響,進而營造公平有序的公共產品管理供應環境,吸引多方參與實踐活動,進而通過良好的公共支出模式,實現市場的優化調節。
(四)健全公共財政制度,實現法治化公共經濟管理
為優化改善民生,公共財政制度應予以全面完善。當前顯著的民生問題在于供應有限,因此應優化調節財政支出體系結構,有效縮減非公共性投入支出,使服務投資向著公共服務的模式發展,并將重點制定為公共教育服務、社會與醫療保障服務,擴充公共投入至民生范疇領域之中,全面給予公共產品服務以有效的支持,方能優化改善民生,實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為完善制度保障,應持續豐富公共事務,合理應對逐步復雜多元的公共問題。政府機構也應持續優化公共經濟的實踐管理效率,合理應用法律工具,實現公共經濟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同時完善法規體系,組織開展規范的公共經濟實踐活動,將法律體系引入其中,做好公共經濟實踐與權責職能的明確規范,令公共經濟真正的依法、守法,實現預期目標,在制度層面上全面保障民生利益。
三、強化公共經濟管理,優化改善民生
為全面改善民生,保障公民利益,公共經濟管理還應明確同改善民生的核心聯系,并基于改善民生的核心訴求實現優化調節。政府機構應合理轉變工作職能,健全公共服務模式,優化公共服務管理。政府應承擔起必要的滿足民眾公共需求的核心職能,將公共資源有效的傾斜至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層面,進而推進社會事業的全面、持續優化與民生的良好改善。
同時,還應提升公共政策的合理公平性,實現科學決策,引入民主化管理,完善群眾積極參與制定并監督決策的科學管理制度。應通過全面調研、綜合評估、合理決策、有效執行、優化監督管理,通過政策保障推進社會各類資源的合理公平應用與分配。
財權向中央集成、事權下放的管理模式,將令保障事業、服務管理以及公共產品服務較多得由地方政府部門擔負?;谄湄斦芰Φ南薅?以及融資渠道的有限,會對公共事務產生不良影響,降低公共產品服務的整體質量與可靠性。為此,應有效提升民生工程的實效性,通過有效劃分、明確權責,做好中央和地方的公共經濟良好協調、優質社會管理,承擔必要的權責,方能提升公共經濟管理水平。再者,為維護大眾合法權益,應注重群眾訴求表達,拓展政務公開。應在進行公共利益管理以及事務決策制定階段中,廣泛征求民眾意見,創建有效的公眾表達訴求、傳達信息的良好制度,發揮媒體橋梁作用,豐富輿論渠道。民生決策管理中,應真正令大眾全面參與,通過開放研討,明確各方利益需要,全面改善民生,實現科學發展。
四、結語
總之,強化公共經濟管理非常重要。我們只有明確公共經濟發展同改善民生的客觀關系,研究民生經濟的重要影響作用,方能真正地體現民意,服務大眾,提升公共經濟核心水平,實現共贏發展。
公共經濟學作為公共管理類本科階段的公共基礎課,其在公共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學科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公共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經濟學分支學科,它的教學對于提高公共管理類本科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與關注公共管理實際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思維模式?!?〕然而,在公共管理類本科教學實踐中,公共經濟學的教學實踐出現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將直接影響其教學效果。本文針對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公共經濟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對公共經濟學教學問題作出基礎性框架分析,可望對公共管理類的公共經濟學教學產生一些有益啟示。
一、公共管理類本科教學中對公共經濟學的學科再認識
公共經濟學脫胎于財政學,在與政治學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在發展過程中與財政學、政府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公共管理學等多個學科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同時與福利經濟學、公共政策學、政治學、管理學、倫理學等也有著交叉、滲透和關聯。
根據最一般的定義,公共經濟學是對經濟效率、分配和政府經濟政策的研究。這一學科包含的主題相當分散,如應對外部性存在而導致的市場失靈、逃稅的動機分析,以及對官僚決策的解釋。為了涉及所有這些方面,公共經濟學已經從原先僅僅注重研究政府征稅和支出,演變為現在關注政府與經濟互動的每一個方面。公共經濟學試圖同時理解政府如何以及應該做出什么決策?!?〕
新公共管理運動以經濟、效率、科學和理性作為公共部門管理的價值取向,凸顯管理技術和專業管理在公共部門與公共領域的運用,認為公共部門應引入私人部門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信息不對稱和經濟人行為往往使得公共產品提供者抬高公共產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過權力尋租以謀取部門和私人經濟利益,加上政府經濟活動的成本軟約束帶來公共部門高昂的運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門效率低下。針對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導者呼吁必須革新與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學與經濟學開始強強融合,相互滲透?!?〕基于這樣的背景,公共經濟學在公共管理類的教學中也因此就顯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經濟學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門直接配置資源的經濟活動及決策過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經濟學分支學科?!?〕需要強調指出的是,作為公共管理類公共基礎課的公共經濟學學科有其特定的屬性,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義:第一,它是一門經濟學,但卻不同于傳統財政學僅著重制度描述,而注重運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第二,公共經濟學研究公共部門直接配置資源的活動,不包括政府使用經濟杠桿引導資源配置的間接調控行為;第三,公共經濟學研究公共部門活動的決策機制,突顯公共產品與公共選擇理論的內容;第四,活動的主體是政府,但同時也包括公共企業和其他公共部門。
二、公共經濟學在公共管理類本科教學中的問題與成因分析
公共經濟學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部門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研究公共部門從事經濟活動的方式方法、主要經濟效應及其與社會管理目標的關系,研究體系以公共產品和公共選擇兩大理論作為支柱,以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公共收支、預算管理、公債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國民經濟宏觀調控作為主要內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類教學實踐中,公共經濟學的教學存在問題較多,如教學目標比較模糊、教學內容與專業特點銜接不夠、缺乏專門針對公共管理類的本科教材、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知識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夠科學等問題,不過最突出的問題歸結為一點就是公共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解釋:從學生層面來講,在學習過程中,公共管理類學生普遍感到這門課程理論性很強,對數學基礎要求較高;而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文科出身較多,他們對公共經濟學中出現的模型公式以及數理推導理解上存在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對政府經濟行為及其經濟社會效應的正確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學們對公共經濟學的學習興趣。另外,公共經濟學的先修課程是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公共管理類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經濟學多是在一個學期講完,而經濟類本科生往往用兩個學期來講授,因此公共管理類學生的經濟學思維訓練和熏陶方面不如經濟類本科生那樣規范和熟練,加上公共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龐大,綜合性較強,這也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從教育工作者層面來講,由于公共經濟學在中國尚屬一門嶄新的學科,多數教師對其教學目標還不是很清晰,對教學內容體系的認識與把握尚不夠清晰準確,教學方法的運用還不夠科學,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共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阻礙了該學科合理的理性發展。這就要求公共經濟學的教育工作者對以上問題進行認真思考,拷問我們現行的教學體制,建構一套完整科學合理的公共經濟學教學體系,在此基礎上探討適用于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公共管理類學生的公共經濟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公共經濟學教學建議
筆者在高校從事公共管理類本科生公共經濟學一線教學多年,從教學實踐中有一些切身體會,認為公共管理類的公共經濟學教學效率的提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聯動:
首先,應根據公共管理類不同專業就業取向制定不同教學目標。例如, 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取向:進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中介組織從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與其它相關管理工作者居多,當然也有諸多選擇繼續深造。因此,我們可以將行政管理專業的公共經濟學教學目標設計為:扎實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與公共支出方面的職能及其原理,學會分析政府現行的公共政策目標和原理,著重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組織協調能力與良好的溝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取向:進入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當然也有不少選擇繼續深造的。因此,該專業的教學目標可設計為: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政府公共收入與公共支出職能、相關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稅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長組織協調、規劃及人際交流等。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的就業取向:進入政府機關、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門、各級工會組織、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社區部門以及非政府組織等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與管理,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也不少。因此,我們將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公共經濟學教學目標設計為: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職能與原理,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與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掌握稅收、預算、公債、國家管制等基本原理與制度,著重培養扎實的理論分析能力、良好的社會溝通與實踐能力。當然,在總體教學目標上,還應體現多維度,使學生對公共經濟學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有較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學會觀察公共經濟問題,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公共部門運轉中存在問題的能力。
其次,不同專業教學內容應靈活設置,體現不同的教學重點。依據公共管理類不同專業教學目標,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為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公共支出理論、稅收理論、稅收制度、預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間財政關系等內容;公共管理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為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稅收制度、預算管理、公共管制、財政政策等內容;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為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公共支出理論、公共收入理論、預算管理、公債理論等內容。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基本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公共經濟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把經濟活動思維與公共管理問題結合起來。對于本科階段的教學應該讓學生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的同時,學會應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公共管理問題。一般公共管理類的本科生都已經學過初級的西方經濟學,具備一定的經濟學知識,但是并未真正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分析現實問題,公共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分支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慣性。
第四,必須合理區分公共經濟學和公共財政學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等的不同。我國的財政學教學往往以制度描述為主,教學的重點多是放在用經濟學原理分析財政現象上。而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公共經濟學教學,要凸顯公共產品理論與公共選擇理論,學科外延上要著重分析如何建立廉潔高效同時又兼有地方與中央兩個積極性的政府公共部門,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材編寫與選用時審慎選擇。與此同時,也應在公共經濟學的考試方式方法與考察重點上有所側重。
【關鍵字】財政學,公共經濟學
一、引言
近些年來,國內某些學者對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的關系進行了廣泛的討論,而以“財政學”(Public Finance)和“公共經濟學”(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門經濟學”(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稱命名的譯著和著作很多。國內的一些學者,如陳共、平新喬、張馨、高培勇、郭慶旺、楊志勇、華民等都對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等學科之間的關系有比較深刻的分析。從國際上看,關于兩者關系及其發展趨勢的論述比較詳細的主要有《公共經濟學手冊》第一卷,由《國際稅收和財政》雜志在 1994年發起的一次關于公共經濟學的未來發展趨勢的特刊及由《公共經濟學雜志》在2002年的一次紀念其創刊而由一些頂尖級的經濟學家關于公共經濟學發展的總結分析。此外,由于引進的西方文獻越來越多,對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之間的關系及其發展前景的認識也逐漸深入。
二、問卷的評介與分析
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學的從事財政學或公共經濟學研究和教學的經濟學家就“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的關系及其發展趨勢”為主題進行了全球性網絡調查。我的問題是:“您如何看待財政學(Public Finance)和公共經濟學(Public Economics)之間的關系及其發展前景?”。本次調查受到來自這些經濟學家的數十份電子郵件。這些郵件反映了他們對我所做的調查課題的認識。本文就是選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經濟學家的回信(見附錄①)和一些經濟學家發表的論文對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的關系和發展趨勢進行了簡要的評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認為,財政學主要是與稅收及其相關問題等籌集收入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在稅收方面,而公共經濟學則包括了大量的與支出政策相關的問題。他認為,醫療保健和醫療援助以及殘疾人保險和失業保險都是屬于公共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也是他感興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不屬于財政學的領域。
他附件的文章中研究了公共經濟學30年(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末)的發展演變、取得的成就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在這篇文章中提出,公共經濟學是研究政府經濟角色的一門學問。因為這一角色在不斷地變化著,所以公共經濟學也成為一個持續演變的領域。一些核心問題被持續關注,例如對不同商品的稅率結構應該如何設置;而還有一些問題,例如對發達國家老齡人口社會保障體系如何進行改革才是最優等等,最近才成為研究的中心。經濟學其他一些分支領域的理論與實證進展為公共經濟學提供了新的視野,推動了對其中一些長期存在問題的研究。反之,這一領域出現的問題又推動了新的理論與應用研究。
近30年是公共經濟學迅速發展的一個時期。理論和經驗上的重要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們對諸如各個稅種的效率和歸宿這樣的核心問題的理解,以及對社會保障項目的經濟效應以及最優的制度安排的認識。在公共經濟學相關經濟理論以及支持復雜政策評價的實證分析等兩個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在過去的30年間,公共經濟學的各個不同部分的進展有快有慢。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主要的研究進展是經濟理論在次優稅制設計問題上的應用。在70年代晚期以及80年代,家庭和企業數據庫的出現促成了人們對稅收激勵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響經濟人行為問題的探索。繼而公共經濟學的經驗研究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很多應用計量經濟學家也把他們的研究興趣轉向公共財政問題。90年代,實證政治經濟學和相關領域的迅速擴張尤為顯著。
公共經濟學中的很多應用研究越來越深入,這促使了這一領域里幾個二級專門學科的興起,諸如老年經濟學以及教育經濟學。這些領域中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不僅關注那些廣布于公共經濟學范圍內的問題,而且也利用其他分支領域發展起來的真知灼見和方法技巧,例如醫療經濟學、人口學以及勞動經濟學等。
波特巴認為,過去30年發展變化的重大成果有以下幾個方面:所得課稅對家庭行為的影響;社會保險項目的激勵效應;資本所得稅的效率和歸宿;赤字和跨期財政政策;財政支出的實證政治經濟學;最優所得稅和稅種的設計以及轉移支付等。未來有前途的發展領域則包括了:環境經濟學和最適次優政策;老齡經濟學;私有化和政府的范圍;開放經濟中的稅收和支出政策;最適社會保險項目的設計;征稅與家庭和企業的行為;在生命周期視角中的稅收和支出項目以及國防經濟學等。
羅賓?鮑德威認為,“公共經濟學”這個詞語是在20世紀70年代被采納來取代財政學的,這是因為財政學這個詞語似乎是太狹窄了。特別是,許多學者認為財政學太多地集中在籌集收入(稅收),而公共經濟學則是一個范圍更加廣泛的詞語。公共經濟學的研究范圍包括了政府在稅收、支出、社會保險和管制等所有的制定政策問題。人們認為財政學這個詞語太狹窄了而不能代表本領域的更廣范圍的研究對象。然而,這兩個詞語現在都被使用著。他猜測這大概是英語的一般常見問題,有很多詞語都有大致相同的意思。
拉本德拉?扎哈認為,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有相當大的部分是重疊的。但是,財政學的研究范圍是太狹窄了。財政學幾乎是完全研究政府預算的操作(尤其是稅收和支出),而公共經濟學涉及的更多的是公共部門對經濟的干預,它包括了諸如管制和穩定等方面的問題。
財政學權威理查德?馬斯格雷夫的《財政理論與實踐》是全球各個大學 本科生普遍使用的教材,是財政學的經典著作。馬斯格雷夫1959年出版的《財政學原理》提出的財政“穩定宏觀經濟、收入分配和資源配置”的三職能說成為后凱恩斯經濟學政府干預經濟的代表觀點,是現代財政學的奠基之作。他在回信中指出,他寫的《財政理論與實踐》是30年前完成的著作,他盡管已經94歲高齡,仍然關注財政學的發展變化。他稱,他非常后悔看到了財政體制所發生的顯著轉變。他那一代人還認為財政的建設性和積極作用是對市場的必要補充,應該盡可能少的干預市場。但是,馬斯格雷夫一直堅持不懈地認為,公共物品、公正和有效的稅制以及財政政策在宏觀經濟穩定和增長中的經濟作用是在財政學中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基本觀點。他認為,“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顯然是有著明顯差異的。財政學僅涉及到公共政策的財政工具;而公共經濟學則包括了貿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種形式的管制等所有的工具。他也注意到,許多問題可能是需要許多工具才能解決的,所以,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可能不存在顯著的差異。同時,還有通過共同的預算政策將一串財政工具合并起來的情況。 馬丁?費爾德斯坦稱公共經濟學的研究出現了轉型。他認為自己當初入門學習的理查德?馬斯格雷夫的《財政學原理》(1959)開啟了財政學的新紀元,但是,計量經濟學研究方面論述的不足反映了當時該領域的研究狀況。同樣,馬斯格雷夫只是討論了政府支出的一般原則,其經典著作沒有論及政府支出的具體方面,而這也就成為以往30年中公共經濟學研究的課題。在論文中,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是交替使用的。
他認為,20世紀60年代和20世紀70年代財政學理論方面的這些發展其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它們在許多重要的財政學問題上,對龐大的專業思想體系進行了分類。盡管它們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是表明了一些早期觀點的各種錯誤,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見解。第二,他們吸引了一代優秀的大學生轉向公共經濟學領域;其中大部分學生并沒有繼續理論研究,而是完善了財政學理論基礎,這種新理論的嚴謹性對他們的實證研究是有益的。
公共經濟學方面實證研究的發展將過去30年的研究與以往所有研究區別開來。20世紀60年.代后期與20世紀70年代早期出現了高速計算機、可以依賴的經濟計量軟件和可讀大量數據的機器。這些發展,復雜的經濟計量技術和標準裝備的大學生對公共經濟學實證研究的革命都是關鍵性的。對稅收的計量分析研究成果等實證研究深化了我們關于稅收對個人風險影響、稅收對公司融資政策的影響以及在經濟增長背景下分析稅收問題的意義的理解。
財政學研究這種演變的第二個主要方面,一直就是擴大研究主題的范圍,它涵蓋了政府支出和稅收。研究焦點的轉移無疑是因為受到政府支出大量增加的刺激。財政學領域因此從研究為基本的政府服務融資的稅收轉變到公共經濟學領域,看到了更寬范圍內政府支出的效果。政府支出增加的大部分是為了社會保險項目,公共經濟學方面的研究正好與之呼應。社會保障養老金、事業保險、工人的補償金、老年保健醫療和窮人醫療補助計劃的增加給理論和實證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成為研究的主要對象。20世紀70年代,對穩定政策的分析已主要轉向宏觀領域,更加強調金融政策,而不僅僅研究通過改變預算赤字和盈余的財政刺激的各種變量。然而,財政學研究如何利用稅收規定(如投資稅收抵免和折舊扣除)以反周期的方式來刺激企業投資。財政聯邦主義也成為了公共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即分析這些政府如何選擇它們的稅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更高一級的政府政策(包括地區財政補貼和匹配財政補貼)如何影響這些選擇,以及稅收和支出方面形成的地區間差異如何影響私人部門的為政府計劃的效果。
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馬丁教授認為征稅和支出問題將繼續對公共經濟學研究提出挑戰。
哈威?羅森的《財政學》目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教材之一。作為馬斯格雷夫和費爾德斯坦的學生,他在其《財政學》教材①的前言中寫到:“財政學領域已經與上一代有很大不同了。在理論方面,財政學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將對政府開支和政府的分析用基本的經濟理論更加密切地聯系在一起了。一個主要的例子就是最適稅收(optimal taxation)的文獻。最適稅收就是試圖使用標準的經濟工具而不是根據一套特別的稅制設計原則為政府的財政行為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證方面,最為激動人心的發展就是為了理解支出和稅收政策如何影響個人行為和政府本身如何制定政策而廣泛應用了計量經濟學的工具”。他認為“財政學的發展都是充滿著歧義的”。但是他堅定地認為,財政學就是公共經濟學或公共部門經濟學,是分析政府征稅和支出政策的一門經濟學學科。
河野正道教授認為,日本的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公共經濟學的父母是金融(父親)和福利經濟學 (母親)。公共經濟學研究的是次優、公共物品定價、最適稅收、最適補貼和外部性等問題。公共經濟學涉及的是效率和微觀經濟特征的問題。而財政學(日本語) 則在某種意義上涉及的是宏觀經濟問題。按照他的理解,財政學是金融(融資)學的一部分,是日本語中很傳統的財政學(日語)?,F在,金融(融資)不僅僅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財政學,也是私人企業的財政學。這就是為什么它們使用這些詞語的原因。他認為,財政學專門研究政府(公共部門)的融資活動。
此外,法國已故著名經濟學家讓-雅克?拉豐也認為,公共經濟學是研究在經濟領域中政府如何干預的一門學科。它是在20世紀50年代由財政學逐步發展起來的,在20世紀70年代成為獨立的學科,其標志就是1971年創辦了《公共經濟學雜志》。
總結幾位經濟學家的觀點,他們對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關系的認識也是存在歧義的:(1)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是一回事,都是研究政府作用的,只是題目的變化而已,“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是相互替換使用的。(2)存在傳統財政學和現代財政學的區分:傳統財政學主要研究政府收入,特別是稅收方面,而現代財政學則更多地以政府開支為研究對象。(3)公共經濟學是從財政學演變而來的,并且是在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創建的;(4)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的研究領域有很大不同。財政學研究政府的收支活動;而公共經濟學則包括除了政府收支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問題,比財政學寬廣。財政學主要研究的是宏觀問題,而公共經濟學則側重于微觀問題。
三、借鑒與認識
國外這些學者的觀點對我們國內學者認識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筆者認為,當代國內的經濟學范疇中,“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實際上是一回事,公共經濟學和財政學是一脈相承的。首先,無論是研究內容還是在研究方法上已經大致趨同。其次,不論是章節的安排還是對問題的討論,基本上都是對“國家 (或政府和公共部門)經濟活動的研究”,盡管在某些細節上有所側重,但是,相比古典政治經濟學中“財政學”僅僅研究“國家和君主的收入”來說,“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都把研究重點轉向了“政府(公共部門)收入、政府(公共部門)支出、政府 (公共部門)財政政策以及政府(公共部門)收支和政策對經濟的影響上來”。筆者認為,當代“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都是兼容并蓄的,融合了經濟學和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因此,當代“財政學”和“公共經濟學”并沒有質的區別,而作為名詞和概念來說,英文Public Economics能夠涵蓋更多的經濟研究領域和范疇,用它代替英文Public Finance(公共融資)成為“研究國家(政府和公共部門)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的科學” 也是經濟學發展的趨勢。就像早期的經濟學 和現當代經濟學,其研究的內容和方法也是不同的,甚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經濟學”依然是“經濟學”。當然,不可忽視的是,隨著經濟學發展的進程加速,學科之間交融、分化的現象也越來越劇烈。值得注意的是,“公共經濟學”對宏觀財政政策的研究越來越少,而轉向微觀基礎的研究之中。此外,在宏觀經濟學中所涉及的有關政府融資問題的討論也逐漸從“公共經濟學”中脫離出去,成為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范疇。但是,就此否認“公共經濟學”和當代“財政學”的一致性結論,筆者認為可能有失偏頗,畢竟這只是學科發展的演變過程,而沒有涉及到理論上質的區別
[摘要]本文從需求角度出發探討公共經濟存在的依據,認為公共需求是研究公共經濟的邏輯起點,是公共經濟存在的根本依據。公共經濟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公共需求,并不是源于市場失效,而依賴于其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市場失效只是為公共經濟的擴展和延伸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關鍵詞]公共經濟;社會公共需求;公共產品
公共經濟(public economics)是隨著政府經濟活動的迅速擴展——從財政收支活動擴大到直接介入生產領域并形成一定規模的公共部門生產,宏觀經濟學與福利經濟學的發展而興起的、以政府經濟行為的效率與公平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學科。傳統的財政學主要研究政府的收入問題,與其相比,公共經濟學不僅大大拓展了研究領域——增加了政治過程和政府行為的分析、公共支出的分析等,而且改進和完善了研究方法。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些著名的公共經濟學大師如馬斯格雷夫等紛紛以公共經濟替代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這種改變意味著財政學科隨著經濟理論的發展而發展,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一、問題的提出
1.關于公共經濟存在依據的兩大理論
關于公共經濟存在的依據,西方主流觀點認為是市場失靈。該觀點以福利經濟學為基礎,以市場失靈為邏輯出發點,把提供公共物品作為公共部門活動的基本內容,把滿足社會公共需求作為活動的目的,把公共選擇作為公共部門決策的政治過程,形成了以公共產品理論為基礎的財政理論。從亞當·斯密開始,英國學者的傳統思想認為,市場是主導,而公共部門是一種例外,只有產生特定的市場缺陷才需后者介入。如亞當·斯密認為受多種力量和動機驅使的人類,在“看不見的手”的支配下相互交往,產生合乎社會需要的結果。歐洲大陸經濟學家的傳統思想尤其是德國經濟學家的傳統思想,則是從兩方面來看經濟體制,認為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天生是平等的,如謝夫勒提出了“按比例滿足”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規則,但沒有成為主流。凱恩斯之后的經濟學主流承認現有的經濟是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混合經濟形式,是以市場失靈或市場缺陷為起點論述公共經濟的存在。我國的當代財政學者大多數也持有這種觀點,如張馨等學者就從市場失靈出發提出了要構建公共財政框架。該派觀點是從供給角度為公共經濟尋找理論支持,探討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產品。事實上,市場失靈只是為公共經濟的存在提供了一種可能,但并不是必然,而公共產品只是公共需要的表現形式,以其作為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是存在缺陷的,這在后文中將加以詳細論述。
關于財政存在的依據另一種觀點是由社會公共需求論提出的,該派學者認為財政存在的依據是社會公共需求。這一流派,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共鳴,何振一是社會共同需要論的提出者。他指出:“所謂‘社會共同需要’,區別于生產單位、集團和個人的需要,但不是這些需要的簡單加總,而是馬克思所說的一般需要。它是‘社會’的共同需要而不是任意的‘共同需要’?!彼J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為滿足社會公共需求而形成的社會集中化的分配關系,這就是財政范疇的一般本質或內涵……”社會共同需要論在80年代初期風行一時,很快就冷卻下來。這是由于在當時的經濟體制下,沒解決財政的“公共性”與“階級性”同一的問題,但它以“公共性”問題作為核心問題來研究,具有很重大的意義。隨著市場經濟在我國的逐漸確立,我國財政學者開始探尋傳統的財政理論與西方公共財政論的共同點,力求找到一個最佳切入點實現雙方的融合。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共同需要論又重新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有的學者認為“共同需要說實際上是建立在公共產品理論基礎上的”,“90年代之后,共同需要說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而有的學者則假設“在共同需要論的基礎上發展公共財政論很可能是中國財政學的發展趨勢”。
2.本文觀點
本文認為,公共經濟存在的根本依據是滿足社會公共需求。我們試圖從需求角度即從社會公共需求出發來分析公共經濟存在的依據?;具壿嬚J為:社會公共需求的客觀存在是公共經濟存在的依據,公共經濟提供公共產品滿足公共需要,而市場失效僅僅為公共經濟的擴展和延伸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這里提到的社會公共需求不同于社會共同需要論的關于社會公共需求的定義——其理論基點認為財政是一種分配關系,而現代財政理論已經普遍認可馬斯格雷夫的財政具有三大職能的觀點,本文研究的社會公共需求是一種集體性消費,具有了新的內涵,有了新的發展。
人類社會的需要,可以分為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兩大類型。前者是指作為社會公眾集體中的個體對產品和服務的需要,消費者通過支付貨幣購買商品和服務得到滿足,這種需要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我們首先采用排除法對社會公共需求進行定義,即公共需要是相對于私人需要而言的,是除私人需要以外的需要。顯然這個定義忽略了公共需要源于私人需要這一特性,也沒有揭示出公共需要所具有的本質特征。因此,我們對這個定義作初步地補充:
一是公共需要源于私人需要,并且是私人需要的有機合成的集合體(不是私人需要的簡單加總)。
二是社會公共需求是社會公眾的共同需要,與私人需要相對應,公共需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所謂非競爭性是指對于任意一個給定的需要水平,增加額外的一個消費者不會引起為滿足公共需要提供的產品的成本增加,即消費者人數的增加引起的邊際成本為零。非排他性是指某些人公共需要的滿足并不排斥其他人公共需要的滿足。
社會公共需求是指公共部門主要是政府以公共產品形式來滿足的共有需求。它是共同的私人需要的集合體,通過公共產品來表現,是一種集體性消費。對應于私人需要通過私人產品來滿足,公共需要通過公共經濟提供公共產品來滿足。它可以分為同質性和異質性的社會公共需求,前者是指擁有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一致形成的需求共同體;后者是相對于同質而言,是指擁有共同的根本利益,不同的具體利益,多個子集團所組成的集團的需求。社會公共需求在不同社會階段的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不同,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主要討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公共需求。
二、滿足社會公共需求是公共經濟存在的根本依據
1.公共需求與公共經濟
(1)公共需求與公共產品
需求是對物或服務的一種欲望,社會公共需求是政府以公共產品形式來滿足的共有需求,公共產品只是公共需求的表現形式。正如前面提到的,需要一般可以分為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產品也可以相應地劃分為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私人產品是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產品。公共產品根據其范圍不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公共產品即純公共產品,具有消費上的嚴格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廣義的公共產品,除純公共產品外,還包括具有不完全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或二者至少有一種存在的產品。結合公共需要的特征很容易得出私人產品不能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的結論。
共同的私人需求的有機組合構成了社會公共需求,社會公共需求通過公共產品來表現,公共產品可以滿足私人需求,但當公共產品對應于社會公共需求的滿足時,其目的具有公共性,不能拿公共產品用于私人目的。社會公共需求必須由公共產品來滿足。一是公共產品的性質決定了其具有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的本質特征,這使得公共產品所固有的職能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求;二是私人不可能也不愿意(不含有政治目的)提供公共產品。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政府在提供公共產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由于人類對公共產品的需求,這種公共需要的存在,才導致了政府的產生和形成。韋伯和馬克思都從公共工程的組織角度闡明了政府存在的原因。邊際革命發生后,人們更是逐漸意識到,政府的活動也能帶來效用。薩繆爾森在《公共支出的純理論》中對公共產品的最優供給給出了一般均衡的解釋,并指出在滿足一些條件的情況下,由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可以達到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2)公共需求和公共經濟
人類與動物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在于人類社會的組織要比任何動物世界復雜得多。正如亞當·斯密強調指出
的,人類社會組織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分工。經濟社會以來,從來沒有過私人有效提供公共產品,絕大多數公共產品是由政府提供的,相反是人類自身瓦解了公共供給方式,在私有制產生以前,共同需求——人類的根本需求和具體需求是一致的,私有制產生以后,私人需求才從共同需求里獨立出來,在生產力發展到有剩余產品的時候,才產生了對某個物件的獨占意識。人類社會的進步在于不斷分化、分工,公共權力分散,但公共需求一直客觀地存在著。
從公共產品提供的主體看,可以分為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其中私人部門即指市場,而公共部門狹義來說指政府,廣義來說除政府外,還包括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集團、團體和組織,如民間組織和國際性組織。作為不同的主體,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在理論上都具有參與公共產品配置的可能,但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市場更加注重追求效率,市場不能或不愿承擔的責任逐漸由政府承擔,公共部門提供公共產品滿足公共需要和市場提供私人產品是專業化分工所決定的,是一種自然屬性,是分工規律演變使然。
2.同質性與異質性公共需求的存在形成了公共經濟的多層次性
由于個人在收入、文化、信仰和地區等方面的差異,公共需求有群體性差異,難免形成利益集團,整個社會資源是被瓜分的。基于此,社會公共需求可以分為同質性和異質性的社會公共需求,前者是指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一致形成的需求共同體,體現了社會需求的公共性,其實質反映了社會全部成員的共同意志;后者是指擁有共同的根本利益而具體利益不同,多個子利益集團所組成的利益集團的需求,它源于社會需求的私人性,即社會需求首先要能夠體現私人的需求。正是因為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具體利益相異,所以有必要選擇一種機制去協調各種不同利益之間的沖突。暴力機制在現代社會是不文明的;陰暗機制擾亂社會的穩定,是非理性非道德的;社會機制缺乏權威性;市場機制在協調上力量不足;現代政治機制具有強制性和文明性,對少數人執行強制統治,文明的一面體現在民主機制上,在直接民主制下,各個利益集團可以直接投票表達自己的需要,這種方式適應于小范圍如社區內;在代議民主制下,通過選擇人代表表達自己的偏好,在既定的投票規則下協調利益沖突??梢?政治機制相對而言是最優的,但并不排除其它機制的共同使用。這表明公共需求是公共經濟存在的依據。
前文已經論證公共需求是公共經濟存在的依據,那么在存在同質性和異質性需求的情況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將如何分工呢?事實上,由于公共需要的同質性和異質性的存在,公共經濟也具有層次性。關于公共經濟的分權代表性理論有:一是蒂布特的“以足投票”模型,該理論首先從公共產品入手,假定居民可以自由流動,具有相同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居民會自動聚集到某一地方政府周圍,居民的流動性會帶來政府間的競爭,一旦政府不能滿足其要求,那么居民可以“用腳投票”遷移到自己滿意的地區,結果地方政府要吸引選民,就必須按選民的要求供給公共產品,從而可以達到帕累托效率。其實,公共產品只是表達公共需要的媒介,政府采取的行動的邏輯起點不是公共產品而是如何滿足公共需要,只有需要得到有效滿足,官員的選票才可能得到最大化。二是奧茨在《財政聯邦主義》(1972)一書中,通過一系列假定提出了分散化提供公共產品的比較優勢,即奧茨“分權定理”:對某種公共產品來說,如果對其消費涉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并且關于該公共產品的單位供給成本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相同,那么讓地方政府將一個帕累托效率的產出量提供給他們各自的選民則總是要比中央政府向全體選民提供的任何特定的且一致的產出量有效率得多。因為與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自己的公眾,更了解其所管轄區選民的效用與需求。也就是說,如果下級政府能夠和上級政府提供同樣的公共產品,那么由下級政府提供則效率會更高。有關公共經濟分權理論的解釋,除此之外,還有斯蒂格勒的“菜單”理論和布坎南的分權俱樂部理論等。
從性質上看,社會公共需求從本源上可分為同質性與異質性需求。同質性的公共需求容易推斷由較高一級的政府來滿足,尤其是全國性的同質性需求,由中央政府來滿足;異質性公共需求的存在要求提供獨特的公共產品,如果中央政府對社會公眾具有完全信息,那么它就能有效滿足這兩種公共需求,而現實經濟生活中中央與公眾之間是信息不對稱的,地方政府相對而言具有信息優勢,更容易了解民眾信息和需求,特別是在聯邦政治市場,政府官員任命的程序是民眾選舉的,選民的意志得到了很好的表達,官員對民眾的偏好比較了解,能更好的滿足異質性公共需求??梢?一般而言,中央滿足同質性公共需求,地方政府滿足異質性需求,這就形成了公共經濟的層次性。
三、市場失靈為公共經濟的擴展提供了可能
1.市場失靈與公共經濟
市場失靈是指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無法實現資源最優配置的情況,原因是當商品或服務的邊際社會收益與邊際社會成本不匹配時,市場無法或不愿意提供該類產品或服務或提供的數量不能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是一種資源的無效配置狀態。一般而言,市場失靈的具體表現有四點:一是壟斷;二是信息不對稱;三是外部性;四是公共產品的存在。
簡單來說,市場失靈一般有兩個原因,即市場勢力和市場的不存在。(1)市場勢力,如果某些人和廠商是價格制定者,那么資源配置一般是低效率的。因為一個擁有市場勢力的廠商可能會通過減少供應的方式將價格提高到成本之上,這樣用于商品生產上的資源變得不充分了,帕累托最優遭到破壞,出現市場失靈。只有當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成為價格接受者的時候,福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才得以成立;(2)市場的不存在。對一種商品來說,如果市場不存在,那么很難預料市場能夠有效配置資源。實際上對某些商品來說是不會有市場的(如貧困保險,因為其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由于市場的不存在而可能出現的另一類低效率就是外部性,即一個人的行為以一種現存市場以外的方式影響到另一個人的福利的情形。
壟斷、外部性、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都對公眾私人需求的滿足形成了威脅,而這種威脅卻是私人部門很難化解的,于是對于化解此類威脅的需求形成了一種較為隱晦的公共需求,它不同于作為滿足公共需求直接表現的公共產品,它的需求層次更高,但卻是維護整個經濟體持續穩定發展,即最高層次的同質性公共需求的保證。依據公共需求而存在的公共經濟,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滿足這兩種公共需求。
2.市場失靈為公共經濟的擴展提供了可能
市場存在失靈并不意味著必然要由公共經濟來彌補,市場失靈下的公共需求也并非必然以公共經濟的方式來予以滿足。在不同經濟體、不同經濟領域中市場失靈的程度不同,對公共需求的滿足造成的影響也不同,因此存在多種彌補方式。對于公共部門而言,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公共需求的滿足可以選擇通過公共經濟來實現,或者通過第三部門來解決。
從市場運行的角度出發,壟斷的存在破壞了市場有效競爭的機制,損害了消費者的福利,對于一個國家而言破除壟斷保證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轉也是對公共需求的滿足,盡管此類公共需求并不像教育或者國防那樣屬于顯而易見的公共需求,但卻影響著每一個個體需求的滿足。如果是市場勢力形成的壟斷,公共部門可以選擇通過法律的形式來對其進行打擊,或在保證 企業一定利潤的情況下實行政府限價;對于存在自然壟斷的行業,可選擇由公共經濟進入,或實行由公共部門生產并提供或實行市場化生產由公共部門提供這兩種方式。
對于公共產品而言,其本身即直接用于滿足公共需求。純公共產品毫無疑問地要通過公共經濟的方式來提供,但可以以市場的方式來進行生產。對于混合公共產品而言,就存在混合提供的問題,要視公共產品的種類和性質來確定公共經濟和市場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對于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而言,情況比較復雜,既可以通過公共經濟的方式來解決,也可以通過市場自由交易,如在滿足“科斯定理”的情形,可以通過界定產權來解決。如外部性中最常見的污染問題,既可以通過公共經濟征收“庇古稅”的方式,也可以在市場交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信息不對稱更是如此,既可以通過立法來強制披露,或保證信息不對稱情況下弱勢一方的利益,也可以通過公共經濟的方式收集并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存在市場失靈情況下,對于公共需求的滿足方式是多種的,并不必然需要由公共經濟來滿足。換而言之,市場失靈僅為公共經濟的擴展提供了可能而非必然。而公共經濟本身具有的一些特點如強制性和規模優勢,使公共經濟滿足公共需要這種可能性最大可能地變為現實性。公共經濟不是替代市場,而是市場無法直接配置資源的領域和市場無效、低效的領域,是市場效率無法波及的具有市場缺陷的領域。
3.公共經濟的擴展是以公共需求的擴展為依據的
100多年來在世界范圍內,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機制日臻完善,近幾十年里,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市場機制也在不斷的發展,而同時各國公共經濟的規模和范圍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擴張,這并不是因為市場失靈的程度和規模日益加深,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需求的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復雜,使得為滿足公共需求而存在的公共經濟持續擴展。滿足公共需求的產品[1],其需求的收入彈性大于1。也就是說,隨著社會進步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滿足公共需求的產品數量和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而這種產品已經越來越趨于非生活必需品。當一個群體的收入超過一定水平,其公共需求就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范圍也會越來越大,層次也會越來越復雜。
此外,私人部門的日趨完善,使得原有的一部分公共需求可以在市場中得以滿足,但又使得一部分原來由市場滿足的需求轉化為要由公共部門來滿足,同時伴隨著私人部門的發展引致而來的公共需求驟增。公共經濟的擴展也就在所難免。公共經濟的擴展同公共經濟的存在一樣是由公共需求決定的,市場失靈只是為公共經濟的擴展提供了契機,而不是公共經濟存在和擴展的必然因由。
公共經濟的存在、發展和擴張都是建立在滿足公共需求的基礎之上的。公共經濟的范圍以及公共經濟對市場的影響程度也要以公共需求的滿足為限,一方面從公共部門的歷史演變來看,公共需求一直客觀存在,市場失靈只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才出現的;另一方面當今的經濟學研究主流是從需求角度出發,以公共需求為邏輯起點,研究如何更好地滿足公共需求也成為公共經濟的主題之一??梢?雖然市場失效為公共經濟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但根本性、永續決定的是公共需求。
公共經濟管理是在公共經濟學拓展和豐富傳統財政學研究主題而形成新的學科范式、新公共管理運動掀起的管理主義浪潮在公共部門日益盛行的學術背景下形成的。它是一個多重理念、價值、工具和方法的總和,也是一個多學科交叉重疊、相互滲透的綜合研究領域。公共經濟管理是為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包括非營利組織、公共企業等主體對自身及授權干預的經濟活動的管理。這種管理應體現對公私部門互動方式和范圍的合理性考量。當前公共經濟學、管理學的理論和研究路徑構成了公共經濟管理研究的理論來源與基本思路。公共經濟管理作為一個新興研究領域在理論體系、主要議題的問題導向性研究以及實證分析方面還有待于充實和提高。隨著實踐和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公共經濟管理必將朝著更加成熟、完備和規范的學科體系轉變。
一、公共經濟管理研究產生的背景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公共經濟學概念和體系形成,新公共管理運動在全球范圍內興起的時期。在經濟學和公共管理學界深入探討政府在市場中的角色、公共部門轉變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方式的特定背景下,這兩股學術潮流齊頭并進式的發展深刻影響了政府參與和管理經濟活動的模式。如果說公共經濟學體系的形成拓展了財政學關于政府行為的研究范圍、夯實了經濟學的理論基礎,那么以強調競爭和效率、“引私入公”為主要特征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則是管理主義在公共領域的強力滲透和推進。
繼20世紀30年代初的大危機顛覆了市場原教旨主義的信條,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又暴露出凱恩斯國家干預主義的局限。在對兩個理論極端的追從中得到教訓的學者和政策實踐者們,開始辯證地看待兩者的功能和關系,并努力尋求它們之間的合理邊界。雖然市場失靈不是政府干預經濟的必然理由,政府本身也存在失靈,但在糾正市場失靈更有效的機制出現之前,公共部門是唯一可能的選擇。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正如瓦格納定律所揭示的那樣,人們對公共產品和服務質量與數量的需求不斷上升,而經濟活動與社會結構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則日益增強。伴隨著公民意識的逐漸覺醒,民眾對社會價值公正分配的呼聲漸高。這都導致公共部門干預經濟活動的范圍和程度大大超過了以往。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是讓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地加強了對宏觀經濟的干預力度。公共部門參與經濟活動和管理社會事務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展,極大地考驗著政府經濟管理的總體能力 ,使公共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地加強。英國學者吉姆·湯尼森指出,在新形勢下,政府的總體能力,尤其是政府的經濟管理能力是一個經濟體成功與否的關鍵。經濟環境的快速變化給公共管理帶來巨大挑戰,包括政府在內的公共部門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有關經濟管理的新理論范式,以有效回應這些挑戰。
在學術背景上,公共經濟管理研究的開端和發展受到新公共管理運動掀起的管理主義 浪潮的深刻影響。管理主義以經濟、效率、科學和理性作為公共管理的價值取向,強調管理技術和專業管理角色在公共領域的運用,主張公共部門仿效私人部門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如果把經濟學對其他社會學科的普遍滲透稱為經濟學帝國主義,則管理由于其在實踐中的廣泛性和普遍性,也不斷為其他學科提供新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路徑,是名副其實的“管理學帝國主義” 。新公共管理運動開創的以管理替代行政的趨勢,各種以管理命名的學科如雨后春筍般興起,還有高校里開辦的數目繁多、規模龐大的管理學院,都是管理主義盛行的明證。管理已成為繼土地、勞動和資本之后的“第四要素”,極大地促進了經濟活動的績效 。
管理學和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領域的兩大主力學科,也出現了交叉融合的局面,且融合交叉的范圍、領域、層次都有所擴展。在經濟管理領域的研究大都兼有經濟學與管理學的兩棲性,幾乎難以分清其為純粹的經濟學和純粹的管理學 。一個簡單的
公共經濟學作為公共管理類本科階段的公共基礎課,其在公共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學科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公共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經濟學分支學科,它的教學對于提高公共管理類本科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與關注公共管理實際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思維模式。然而,在公共管理類本科教學實踐中,公共經濟學的教學實踐出現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將直接影響其教學效果。本文針對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公共經濟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對公共經濟學教學問題作出基礎性框架分析,可望對公共管理類的公共經濟學教學產生一些有益啟示。
一、公共管理類本科教學中對公共經濟學的學科再認識
公共經濟學脫胎于財政學,在與政治學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在發展過程中與財政學、政府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公共管理學等多個學科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同時與福利經濟學、公共政策學、政治學、管理學、倫理學等也有著交叉、滲透和關聯。
根據最一般的定義,公共經濟學是對經濟效率、分配和政府經濟政策的研究。這一學科包含的主題相當分散,如應對外部性存在而導致的市場失靈、逃稅的動機分析,以及對官僚決策的解釋。為了涉及所有這些方面,公共經濟學已經從原先僅僅注重研究政府征稅和支出,演變為現在關注政府與經濟互動的每一個方面。公共經濟學試圖同時理解政府如何以及應該做出什么決策?!?〕
新公共管理運動以經濟、效率、科學和理性作為公共部門管理的價值取向,凸顯管理技術和專業管理在公共部門與公共領域的運用,認為公共部門應引入私人部門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信息不對稱和經濟人行為往往使得公共產品提供者抬高公共產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過權力尋租以謀取部門和私人經濟利益,加上政府經濟活動的成本軟約束帶來公共部門高昂的運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門效率低下。針對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導者呼吁必須革新與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學與經濟學開始強強融合,相互滲透。〔4〕基于這樣的背景,公共經濟學在公共管理類的教學中也因此就顯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經濟學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門直接配置資源的經濟活動及決策過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經濟學分支學科?!?〕需要強調指出的是,作為公共管理類公共基礎課的公共經濟學學科有其特定的屬性,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義:第一,它是一門經濟學,但卻不同于傳統財政學僅著重制度描述,而注重運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第二,公共經濟學研究公共部門直接配置資源的活動,不包括政府使用經濟杠桿引導資源配置的間接調控行為;第三,公共經濟學研究公共部門活動的決策機制,突顯公共產品與公共選擇理論的內容;第四,活動的主體是政府,但同時也包括公共企業和其他公共部門。
二、公共經濟學在公共管理類本科教學中的問題與成因分析
公共經濟學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部門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研究公共部門從事經濟活動的方式方法、主要經濟效應及其與社會管理目標的關系,研究體系以公共產品和公共選擇兩大理論作為支柱,以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公共收支、預算管理、公債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國民經濟宏觀調控作為主要內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類教學實踐中,公共經濟學的教學存在問題較多,如教學目標比較模糊、教學內容與專業特點銜接不夠、缺乏專門針對公共管理類的本科教材、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知識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夠科學等問題,不過最突出的問題歸結為一點就是公共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解釋:從學生層面來講,在學習過程中,公共管理類學生普遍感到這門課程理論性很強,對數學基礎要求較高;而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文科出身較多,他們對公共經濟學中出現的模型公式以及數理推導理解上存在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對政府經濟行為及其經濟社會效應的正確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學們對公共經濟學的學習興趣。另外,公共經濟學的先修課程是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公共管理類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經濟學多是在一個學期講完,而經濟類本科生往往用兩個學期來講授,因此公共管理類學生的經濟學思維訓練和熏陶方面不如經濟類本科生那樣規范和熟練,加上公共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龐大,綜合性較強,這也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從教育工作者層面來講,由于公共經濟學在中國尚屬一門嶄新的學科,多數教師對其教學目標還不是很清晰,對教學內容體系的認識與把握尚不夠清晰準確,教學方法的運用還不夠科學,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共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阻礙了該學科合理的理性發展。這就要求公共經濟學的教育工作者對以上問題進行認真思考,拷問我們現行的教學體制,建構一套完整科學合理的公共經濟學教學體系,在此基礎上探討適用于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公共管理類學生的公共經濟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公共經濟學教學建議
筆者在高校從事公共管理類本科生公共經濟學一線教學多年,從教學實踐中有一些切身體會,認為公共管理類的公共經濟學教學效率的提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聯動:
首先,應根據公共管理類不同專業就業取向制定不同教學目標。例如,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取向:進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中介組織從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與其它相關管理工作者居多,當然也有諸多選擇繼續深造。因此,我們可以將行政管理專業的公共經濟學教學目標設計為:扎實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與公共支出方面的職能及其原理,學會分析政府現行的公共政策目標和原理,著重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組織協調能力與良好的溝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取向:進入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當然也有不少選擇繼續深造的。因此,該專業的教學目標可設計為: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政府公共收入與公共支出職能、相關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稅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長組織協調、規劃及人際交流等。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的就業取向:進入政府機關、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門、各級工會組織、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社區部門以及非政府組織等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與管理,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也不少。因此,我們將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公共經濟學教學目標設計為: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職能與原理,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與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掌握稅收、預算、公債、國家管制等基本原理與制度,著重培養扎實的理論分析能力、良好的社會溝通與實踐能力。當然,在總體教學目標上,還應體現多維度,使學生對公共經濟學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有較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學會觀察公共經濟問題,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公共部門運轉中存在問題的能力。
其次,不同專業教學內容應靈活設置,體現不同的教學重點。依據公共管理類不同專業教學目標,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為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公共支出理論、稅收理論、稅收制度、預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間財政關系等內容;公共管理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為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稅收制度、預算管理、公共管制、財政政策等內容;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為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公共支出理論、公共收入理論、預算管理、公債理論等內容。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基本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公共經濟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把經濟活動思維與公共管理問題結合起來。對于本科階段的教學應該讓學生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的同時,學會應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公共管理問題。一般公共管理類的本科生都已經學過初級的西方經濟學,具備一定的經濟學知識,但是并未真正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分析現實問題,公共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分支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慣性。
第四,必須合理區分公共經濟學和公共財政學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等的不同。我國的財政學教學往往以制度描述為主,教學的重點多是放在用經濟學原理分析財政現象上。而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公共經濟學教學,要凸顯公共產品理論與公共選擇理論,學科外延上要著重分析如何建立廉潔高效同時又兼有地方與中央兩個積極性的政府公共部門,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材編寫與選用時審慎選擇。與此同時,也應在公共經濟學的考試方式方法與考察重點上有所側重。
摘要 政府需要根據本國資源稟賦和產業競爭力的實際制定和執行靈活的公共經濟政策,以使本國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這方面,美國公共經濟政策的變遷為我們提供了榜樣。文化產業具有特殊戰略地位,它有助于民族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播與繼承,符合國家長遠利益的比較優勢產業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政府應通過發揮主導作用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競爭力;中央和地方政府應根據文化產業發展規律,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戰略。
關鍵詞 文化產業;政治經濟學;發展戰略
發達國家提升國民經濟競爭力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競爭力,圍繞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相機制定公共經濟政策。他們的經驗表明,適當的制度與法律、國家行政與對外政策,是在國家福利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支持?,F在,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改善國民經濟結構、主導全球經濟的戰略產業,因此,在公共經濟政策的視角下分析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非常重要。
一、公共經濟政策的作用:以美國為例
在中國的經濟學教科書中,普遍推崇英美的自由市場模式。因此,通過對美國在不同時期的公共經濟政策的變遷(經濟組織形式、經濟政策和戰略產業)進行回顧,可以加深我們對公共經濟政策作用的認識。
(一)自由競爭時期美國的公共經濟政策。最開始,作為美國雛形的十三個北美殖民地是英國的海外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殖民地在經濟勢力壯大后,抓住英國對北美公共經濟政策的失誤發起了獨立戰爭。美國實現獨立后,英國在相當長時間內對美國實行技術封鎖,試圖使美國繼續扮演以前的角色。這時,美國南北雙方對產業選擇的不同導致的經濟利益和政治觀點的差異逐漸無法調和,于是,爆發了南北內戰。之后,獲勝的北方用其工商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統一了國內市場。當時美國的重點產業是鋼鐵、木材加工、紡織和日用工業品。美國國力、工商企業經營實力和經營范圍的有限性,使得美國對外宣稱“門羅主義”。在自身沒有實力對全球事務進行干涉之前,試圖避免其他強國對自身的潛在勢力范圍的侵蝕。這時,美國的工商企業組織形式是中小型的私人業主式。內戰之后,隨著國內市場的統一,促使企業組織形式逐漸向所有者和經營者相分離的方向發展。在這一時期,政府主要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二)壟斷競爭時期美國的公共經濟政策。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工商企業的組織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各個產業分別由寡頭瓜分。寡頭們通過操縱市場價格、收買政府官員、資助政治選舉等方式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于是,美國開啟了進步時代,通過政治與行政的區分、完善文官制度、管制壟斷行動,促使社會在經濟發展中保持進步。在這一時期,美國大力開拓海外原料和商品市場,拋棄“門羅主義”,推行“門戶開放政策”,借助日趨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參與國際經濟競爭。這一時期,美國的重點產業是汽車、鋼鐵、化學和日用工業品。
(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美國的公共經濟政策。二戰后,美國累積了超強國家實力,具有了維護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實力和責任感,通過“馬歇爾計劃”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重組了世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體系。美國工商企業的組織形式初步具有了現代跨國公司的雛形,主要通過國際貿易主導國際經濟體系。與之相配套,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的重點轉向了主導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和運行,通過關貿總協定(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主導世界經濟秩序。對內公共經濟政策則是通過推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和“偉大社會計劃”維護社會穩定。這一時期,美國的重點產業是汽車、石化、化學、生物、軍工和航天產業。
(四)金融資本時期美國的公共經濟政策。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滯脹”使美國政策制定者認識到,國內市場和現有的國際市場體系無法滿足生產能力的增長和承擔社會福利支出壓力。于是,一場致力于提高大型工商企業國際競爭力、減輕國內福利負擔的運動被發起,30多年來備受冷落的經濟自由主義被奉為新的政治經濟學。這場運動就是當時以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和美國里根總統為代表的新公共管理運動。這場運動的核心是追求資源配置效率,破除國內福利政策的桎梏,為資本在全球范圍內追求效率掃清障礙。美國的對外經濟政策是:基于雙重標準推動開放的國際市場體系的建立,督促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運動,有選擇地實現市場化、自由化和私有化,利用資本市場確立和擴大自身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美國的國內公共經濟政策是:削減社會福利支出,推動政府瘦身,在政府管理中引進企業管理的方法。這一時期,美國的重點產業是金融服務、電子信息、軍工與航天、文化產業、高等教育和大眾餐飲娛樂業。
二、美國公共經濟政策對我國的啟示
(一)政治與經濟的互動。在20世紀之前,主流經濟學教科書并非如今的面目,多為“政治經濟學”著作或教科書。政治和經濟從來都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前面部分的回顧,應該說有助于我們認識到這一點。美國經濟政策的變遷較為清晰地演繹了政治與經濟之間的互動,通過這種互動,美國的經濟組織形式、重點產業和政府的內外經濟政策達到了高度的協調。我國的經濟學教科書并沒有為我們奉獻完整的政治經濟學,而是經過了選擇的經濟學,我們從中無法得知國家利益是否存在、是否需要維護以及如何維護。
(二)國際經濟的主導權與縱向競爭優勢。對“比較優勢”理論的推祟,使得我們忽視了國際經濟競爭中的主導權,迷失了我們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喪失了對經濟安全和國家利益的敏感性。在目前的國際經濟分工中,發展中國家貢獻了主要的資源、市場和勞動力,分享的利潤份額卻與之不成比例。發達國家對高科技的封鎖、品牌的占有和對國際經濟組織的主導保證了他們可以用最少的資源取得最多的利潤。目前的國際經濟競爭實質上以縱向競爭為主,即占優勢地位的國家與在產業分工中處于末位的國家進行競爭。在這樣的市場開放與經濟自由下,競爭的結果可想而知。發達國家控制國際經濟主導權的目的就是維持和擴大其縱向競爭優勢,要求發展中國家在橫向競爭中為其提供廉價的原料和初級產品。因此,我們迫切需要通過戰略產業的選擇,突破在縱向競爭中位居下游的困境。
三、文化產業的特殊戰略地位
(一)傳播與傳承民族文化與核心價值。文化產業是文化、經濟和意識形態的統一體,文化產品絕非只具有商業消費效用,還具有傳播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巨大便利。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強勢國家憑借經濟實力、文化與核心價值,可以徹底征服弱勢國家,從而通過“錦標賽式縱向競爭”在世界上形成單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對于處于強勢地位的文化產業主導國而言,可以通過文化產業向弱勢國家傳播其民族文化和價值觀,從而為在弱勢國家謀求長遠的利益奠定社會心理基礎,誘導其國民的行為和偏好,配合主導國國家戰略的實施,最終服務于主導國的國家利益。對于處于弱勢地位的國家而言,則可以通過發展文化產業保護、挖掘和傳播民族文化,維護自己的文化安全與主權。
(二)符合國家長遠利益的比較優勢產業?,F有的關于國際經濟分工的比較優勢理論是一種基于經濟技術實力的異化的或不自愿的分工,弱勢一方往往以自然生態、巨大的社會成本為代價不自愿地參與這場分工。從經濟安全的角度看,即使兩國分別具有比較優勢產業,也存在著占優勢的一方,雙方的合作博弈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進總體利益。但是,如果占優勢一方進行不合作博弈,被動的還是產業技術層次低、可替代性強的一方。
從文化產業是符合國家長遠利益的比較優勢產業的命題而言,其原因主要是:文化產業是以民族文化為根基的,它是內容產業,是表達和傳遞特定文化符號的、以產業化方式使這種文化符號傳播方式實現規?;?、大眾化和自主化的產業。相對于傳統產業,每個國家都具有可以產業化的文化資源、容易具備獨立的文化產業生產技術和市場體系,從而容易掌握文化產業主導權。這是因為,文化產業生產技術的國際縱向分工可以被打破,國家可以避免在國際縱向產業分工中喪失主導權,主導國可以自成體系地進行文化生產從而在國際上形成多元文化產業中心。根本原因是,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的,文化產品的形態和效用也是多元的。
(三)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產業。傳統的產業以經濟增長為導向,因此,它追求的是通過理性地組織人力、技術、資源和資本等生產要素提高生產效率。發展中國家因為急于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往往毫不吝嗇地投入大量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追求物質財富的增加,被動地參與國際經濟競爭。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對本國自然生態的破壞,無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共。正由于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發展中國家往往被迫以較多的資源投入和較少的收益承擔較大的市場風險,同時也承擔發達國家轉嫁的社會風險。
文化產業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原因是:它的生產資源往往是自然的、可以重復利用的,如旅游資源、歷史劇作題材和作家的寫作能力;它的生產資源往往屬于環境友好型,如娛樂演出業;它的生產過程體現了以人為本。文化產業的生產主體是人,勞動者掌握了生產過程和技術,生產過程的異化程度極低;文化產業的消費和傳播具有低成本和低能耗性,如娛樂節目的傳播主要靠衛星信號,書籍、音像制品的復制成本極低,不需要重復性投入大量資源;文化產業是大眾消費型產業,消費的外部性強,方便政府通過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公民的文化權利。
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公共經濟政策
文化產業的特殊戰略地位,決定了我國可以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競爭力的實際,制定和實施合理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和自成體系的產業技術在這一新興產業中有所作為。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將不再贅述我國文化資源稟賦和競爭力的現狀,而是根據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理論闡述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公共經濟政策:
(一)中央政府發揮總體調控作用。由于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已經實現了規?;?,積累了巨大的競爭優勢,尤其是雄厚的資本實力。因此,為了贏得競爭機會,我們無法完全根據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場化原則使文化企業從小到大發展和提高競爭力。我們可以在現有文化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對國有文化企事業單位進行升級和改造,將其培育為具有一定實力的、具備參與國際文化產業競爭的領航者。同時,鼓勵和支持多種所有制文化企業的發展。在此過程中,中央政府應站在維護文化主權和安全的高度,對文化產業進行總體調控,制定發展戰略,引導和規范文化企業自覺地實現國家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維持產業型和事業型文化產業發展的動態平衡。
(二)實施“內部市場互補與外部市場縱向競爭”的策略。在統一的國內市場中,奉行橫向競爭會造成文化生產資源的浪費,相反,根據不同區域的文化資源的比較優勢或特色進行市場互補可以在維護區域文化產業特色的同時節約核心文化資源,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總體競爭力。實現這一安排需要中央政府通過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對生產主體進行利益整合,抑制個體利益對整體利益的侵蝕。在國際文化產業競爭中,則堅持以縱向競爭為主,通過打造文化產業品牌,提煉產品特色等手段提高文化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避免在橫向競爭中耗費巨大的資源而僅僅獲取微薄的利潤,力爭通過占領市場制高點分享縱向競爭力增強帶來的利益。
(三)地方政府圍繞文化資源構筑多元區域文化產業格局。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文化資源非常豐富而且特色鮮明,因此,應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構筑多元區域文化產業格局,形成互補性產業分工,合理延長文化產業鏈,防止橫向競爭。這就需要政府根據總體利益原則調動地方的積極性,誘導他們根據區域文化資源的比較優勢發展文化產業。目前,湖南選擇了借助深厚的歷史人文資源重點發展現代出版業和傳媒業,云南根據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重點發展縣域文化產業,深圳根據創意人力資源豐富和資本實力強的優勢重點發展動漫畫產業和高科技文化產業,這些都是理性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實施多元區域文化產業戰略既有助于避免資源內耗,又有助于維護我國文化產業的多元特色,還能充分發揮范圍經濟效應,優化對國際文化產業消費者的效用。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出現了“文化政績工程”熱,其深層次原因是地方政府找到了新的政績工程增長點。從事文化政績工程建設的社會阻力相對較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負面影響不容易暴露。因此,需要上級政府和本級國家權力機關加以監督,促使地方政府將有限的文化產業資源切實用于提高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上。
(四)地方政府為文化產業技術創新主體提供激勵保障機制。品牌建設是市場主體占據主導地位和賺取超額利潤的關鍵,而技術創新是提高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打造文化產業品牌的基礎。現代文化產業生產的復雜性、文化企業間競爭的激烈性,使得單個市場主體難以獨自進行自主創新,容易選擇忽視長遠發展戰略,通過低水平復制和降低生產成本開展橫向競爭,最終淪為發達國家文化企業的初級產品提供者。因此,地方政府應為文化產業技術創新主體提供激勵保障機制,為具有正外部性的市場主體提供融資、公共研發平臺建設、減免稅收等方面的支持??梢杂傻胤秸毮懿块T設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基金,模擬市場機制選取具有文化產業技術創新潛力的市場主體,并提供創新支持,在政府和企業間建立收益和風險共享機制,幫助有潛力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開展技術創新.為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提高縱向競爭力奠定基礎。
五、結束語
政府需要根據本國資源察賦和產業競爭力的實際制定和執行靈活的公共經濟政策,以使本國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這方面,美國公共經濟政策的變遷為我們提供了榜樣。文化產業具有特殊戰略地位,它有助于民族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播與繼承,符合國家長遠利益的比較優勢產業而且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政府應通過發揮主導作用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競爭力;中央和地方政府應根據文化產業發展規律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戰略。
一、公共經濟管理影響民生的核心作用
優質的公共經濟管理,對體現社會公平、改善民生、維護公民權益能夠發揮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社會健康成熟發展的顯著特征在于,不僅可以實現公共需求的優化提升,還可以做好產品與服務的合理分配。新時期,公共經濟發展中全覆蓋、優質共享、民生改善的實踐目標逐步被重視,以政府組織為核心,全面提供優質公共產品、優化公共服務已經成為核心任務。
發展公共經濟可有效滿足民生需求,其內涵以及范疇伴隨社會發展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持續拓寬,由傳統生存需求,逐步豐富至勞動保障、衛生服務、教育管理等綜合需求層面,令改善民生逐步變為當前保護民眾利益,實現社會文明和諧發展的根本。政府開展公共經濟管理階段中,需要承擔優質服務、提供產品、統籌財政支出等重要職能,契合民生需要。因此應由從多層面入手,制定科學有效的服務管理策略,方能真正改善民生,滿足大眾需求,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持續發展。
二、公共經濟管理對民生的影響
(一)公共產品服務可全面滿足民生需求
改革開放進程的持續深入,令民眾不再僅僅滿足于生存水平的提升,更注重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核心需求。而公共經濟管理中提供的公共產品服務則較難跟上需求的擴充步伐速率?;诮逃?、保障服務與醫療事業呈現的外部產品特征,雖然部分內容可以通過私人經濟實現,但最為核心有效的供應方仍舊為政府機構。因此,只有政府全面服務社會,優化公共產品管理,方能真正滿足大眾需求,改善民生。
(二)公共經濟職能可推進公平發展
改善民生,并非是部分人群受益,而應是大群體、甚至是整體群眾的受益,是全社會生活水平的優化提升,即體現良好的公平性。為此只有借助政府力量,做好市場資源的優化協調,方能實現優化民生。
(三)公共支出能優化市場調節
公共產品的全面供應,需要政府機構提供合理的補助管理模式。由效率以及公平的角度來講,較為契合的是,政府組織可通過間接生產,扮演好掌舵人的角色,借助市場秩序的有效管控協調,采用有效的支出預算管理規劃,對經濟實現刺激影響,進而營造公平有序的公共產品管理供應環境,吸引多方參與實踐活動,進而通過良好的公共支出模式,實現市場的優化調節。
(四)健全公共財政制度,實現法治化公共經濟管理
為優化改善民生,公共財政制度應予以全面完善。當前顯著的民生問題在于供應有限,因此應優化調節財政支出體系結構,有效縮減非公共性投入支出,使服務投資向著公共服務的模式發展,并將重點制定為公共教育服務、社會與醫療保障服務,擴充公共投入至民生范疇領域之中,全面給予公共產品服務以有效的支持,方能優化改善民生,實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為完善制度保障,應持續豐富公共事務,合理應對逐步復雜多元的公共問題。政府機構也應持續優化公共經濟的實踐管理效率,合理應用法律工具,實現公共經濟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同時完善法規體系,組織開展規范的公共經濟實踐活動,將法律體系引入其中,做好公共經濟實踐與權責職能的明確規范,令公共經濟真正的依法、守法,實現預期目標,在制度層面上全面保障民生利益。
三、強化公共經濟管理,優化改善民生
為全面改善民生,保障公民利益,公共經濟管理還應明確同改善民生的核心聯系,并基于改善民生的核心訴求實現優化調節。政府機構應合理轉變工作職能,健全公共服務模式,優化公共服務管理。政府應承擔起必要的滿足民眾公共需求的核心職能,將公共資源有效的傾斜至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層面,進而推進社會事業的全面、持續優化與民生的良好改善。
同時,還應提升公共政策的合理公平性,實現科學決策,引入民主化管理,完善群眾積極參與制定并監督決策的科學管理制度。應通過全面調研、綜合評估、合理決策、有效執行、優化監督管理,通過政策保障推進社會各類資源的合理公平應用與分配。
財權向中央集成、事權下放的管理模式,將令保障事業、服務管理以及公共產品服務較多得由地方政府部門擔負?;谄湄斦芰Φ南薅?,以及融資渠道的有限,會對公共事務產生不良影響,降低公共產品服務的整體質量與可靠性。為此,應有效提升民生工程的實效性,通過有效劃分、明確權責,做好中央和地方的公共經濟良好協調、優質社會管理,承擔必要的權責,方能提升公共經濟管理水平。再者,為維護大眾合法權益,應注重群眾訴求表達,拓展政務公開。應在進行公共利益管理以及事務決策制定階段中,廣泛征求民眾意見,創建有效的公眾表達訴求、傳達信息的良好制度,發揮媒體橋梁作用,豐富輿論渠道。民生決策管理中,應真正令大眾全面參與,通過開放研討,明確各方利益需要,全面改善民生,實現科學發展。
四、結語
總之,強化公共經濟管理非常重要。我們只有明確公共經濟發展同改善民生的客觀關系,研究民生經濟的重要影響作用,方能真正地體現民意,服務大眾,提升公共經濟核心水平,實現共贏發展。
摘要: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是解決政府間社會保障財政縱向和橫向失衡的重要舉措,是社會保障制度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產品理論和財政分權理論是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理論支點。社會保障的產品屬性需要依據公共產品的特征,針對不同的保障項目進行具體分析。公共產品層次性理論是分析政府間社會保障權責劃分問題的依據,也是實施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的前提條件。財政聯邦主義理論體現了分權的關鍵性特征,即從效率與政府職能的角度出發,實現公共產品的層次性與政府級次的匹配。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說提出了地區之間公共產品供給的公平性問題,中央政府只有通過社會保障轉移支付來調節各地區之間的福利差距,才能保證各地區福利水平的大致均等,從而避免居民頻繁流動出現的不良后果。
關鍵詞: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公共產品;公共經濟學;財政聯邦主義;“以足投票”假說
一、引言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仍然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好,其中之一是社會保障的地區差異以及相關資金的分擔和轉移支付問題。林治芬(2002)運用財政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財政全部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以及社會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等指標分析我國社會保障的地區差異。許曉茵、韓麗妙(2006)運用1996-2004年我國31個省份離退休退職人員保險和福利費用支出的相關數據,分析了社會保障水平的地區差異。彭海艷(2007)運用ge指數分解法,分析我國社會保障支出區域差異及貢獻率,并運用gini系數分解法,分析社會保障各項支出對總體差異的貢獻率??禄鼙?2007,2009)分析了2005年我國社會保障地區差異的現狀以及1995-2005年我國社會保障地區差異的演變軌跡。社會保障地區差異過大的主要成因是我國社會保障事業主要由地方政府來承擔責任,而區域經濟的非均衡發展直接決定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強弱,從而引發地區間社會保障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的差異。同時,柯卉兵(2008)認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社會保障領域內財政關系的縱向失衡會導致落后地區的地方政府沒有積極性,也無財力提供充足的社會保障公共產品。社會保障的地區差異過大的現實,是導致中央政府對地方進行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的直接原因。所以,要理順這些問題,必須研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基本理論問題。
目前,國內關于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問題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周順明(2000)首次提出了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的概念和原則。李珍(2001)從資金分配量、分配制度和管理體制方面指出,轉移支付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安排得以實現的經濟支持制度。楊良初(2003)界定了政府間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的內涵與范圍。劉志英(2006)對社會保障轉移支付進行了分類??禄鼙?2010)研究了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的理論依據、國際經驗和道路選擇。
國外相關文獻研究主要集中在關于政府間的財政關系和轉移支付理論與實踐方面,較為著名的理論有musgrave的財政分權理論、oates的分權定理、buchannan關于分權的“俱樂部”理論、fisher的州和地方財政理論、tiebout的“以足投票”理論以及mcguire對其的補充和完善。其中,公共產品理論和財政分權理論是20世紀財政學的重大發現,它們較好地解決了政府間公共事務的分類以及地方政府公共產品的提供問題,因而是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理論支點。公共產品的特性與層次性理論、奧茨和馬斯格雷夫的財政聯邦主義以及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說,均對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產生了重要的啟示意義。
二、公共產品的特性與社會保障的產品屬性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純理論》一文中首次提出公共產品的概念。他將純粹的公共產品定義為“是指這樣的物品,即每個個人消費這種物品不會導致別人對該物品消費的減少”。薩繆爾森從產品在消費中的非競爭性角度定義了公共產品,并進一步揭示了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是判斷公共產品的主要標準。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產品在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不能為某個或某些人所專有,在技術上難以把不付費的人排除在外,或者說,雖然可以這么做,但是要付出高昂的成本。非排他性同時也意味著非拒絕性,“是那種不論個人是否愿意購買,都能使整個社會每一成員獲益的物品”。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是指某人在消費某一產品的過程中,不會影響其他人同時消費,某人從這一產品中獲益不影響其他人也同時獲益。換言之,在產品的收益上不存在利益沖突,增加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
依據公共產品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程度大小的不同,公共產品又具體分為純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兩類。凡是同時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被稱為純公共產品。凡是介于純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之間的產品,即只具備一個標準,或者雖然兩個標準都不完全具備,但又具有外部性的產品,則屬于準公共產品。那么,社會保障產品究竟是屬于哪種性質的產品呢?經典的經濟學教科書把社會保障定義為政府以稅收作為融資來源,無償提供給個人的福利。就這一定義而言,顯然,私人機構不會生產和提供任何社會保障產品,社會保障制度具有明顯的強制性和政府行為特征,對社會發揮著“安全網”和“減震器”的作用。所以,許多學者將其產品屬性劃為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有的學者認為,社會保障不同時具備公共產品的兩個特征,因而將社會保障歸為準公共產品(或混合品)。有的學者則認為,社會保障是介于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之間的一種產品,是宜于由政府強制提供給公民消費的優效品。
如果我們不愿意窮究概念的話,那么容忍純公共產品與準公共產品之間存在一個模糊的界限,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采取一種比較模糊的處理方法,即認為政府規定的資格或條件越寬松、外部性越強,那么這項社會保障計劃的公共產品屬性就越強;反之,獲得社會保障的資格或條件越嚴格、外部性越弱,則其公共產品屬性就越弱。這樣,從社會保障產品提供的具體項目來分析,社會保障就不能簡單地歸屬于公共產品或者私人產品,而應針對不同的保障項目進行具體分析。
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是源于商品的不可分性,而社會保險的特點是政府從勞動者和企業(雇傭勞動者)所得的國民收入份額中扣除一部分,加上政府的財力補助,集中形成專門基金,在全體公民之間進行統一調劑。政府每年提供的社會保險支出總量是一定的,當風險發生時,每個人享受到的社會保險數量也是一定的。政府社會保險的支出總量是每個人享受到的社會保險數量的加總??梢?,社會保險在消費中是可分割的,多提供一個人的社會保險的邊際成本接近于平均成本。所以,社會保險是具有競爭性的。
此外,從宏觀的方面來看,雖然社會保險產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如并不排斥任何人參加社會保險,因為我國憲法規定所有公民都有享受社會保險的權利,但是,其特殊性在于:只有在符合一定的條件或風險發生時,公民才能真正享受到社會保險的權利,且公民也只有先盡了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義務,才能在風險發生時獲得享受社會保險的權利,強調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如果人們不愿意事先繳納社會保險稅(費),且又無外部影響的條件,那么就會被排斥在消費社會保險產品之外。因此,社會保險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排他性??梢姡鐣kU既不符合公共產品的含義,也不滿足公共產品所具有的兩個特征,而是符合私人產品的定義,具有私人產品的性質。
從理論上講,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也是具有可分割性的。但是,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的最大特點在于,不需要受益與貢獻的對等性。因為不論哪一個國家,只要設立這些保障項目,就意味著在符合條件的公眾中所有人都可以消費這些福利或救助產品,而不需要消費者付出相應的代價。所以,這些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排他性。同時,社會福利設施中的福利工廠、職業介紹所、兒童福利院和各種供人們休閑的娛樂場所以及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的環保措施等,這些福利產品多一人或少一人消費,都不會引起產品成本的變化,因而具有非競爭性。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的分配是一種縱向的再分配,是將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向低收入階層轉移,將社會普通公民的收入向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對象轉移。這種收入的縱向轉移可以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使基尼系數變小??梢姡鐣戎?、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
另外,社會保障中的社會保險是依法由政府舉辦的具有法制性和強制性的公共事業。凡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社會公民,不論是否愿意,都一律無條件地參加和按規定繳納保險稅(費),具有典型的非拒絕性。但是,對于社會保障中的福利費和救濟金的支取、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以及個人儲蓄性的養老保險的選擇,個人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參加消費,也可以拒絕參加。
綜上所述,無論從基本理論還是從實踐分析,社會保障產品都同時具有非排他性與排他性、非競爭性與競爭性、非拒絕性與拒絕性,不完全是純公共產品,而是一種準公共產品。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是有一定區別的,社會保險具有私人產品的性質,而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因此,社會保障產品的提供不能由政府全包統攬,社會保險應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則應由政府全額負擔,從政府預算中列支。
三、公共產品的層次性與社會保障權責劃分
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是公共產品的一般特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同時具有兩個特征的公共產品并不多,較常見的是受地理和空間因素影響而只有有限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即使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征,其強弱程度也不一樣。公共產品特性的強弱之分,使公共產品具有了明顯的層次性。布雷頓(breton)根據公共產品提供的地理區域將公共產品劃分為地方公共產品、區域公共產品和國家公共產品,其依據是受益范圍和效用外溢程度的不同。全國性公共產品(national public goods)的受益范圍為整個國家,受益在疆域內分布相當均勻,無論對國外還是對國內,外部性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其效用外溢可使全國居民從中受益。區域性公共物品(regionalpublic goods)是指某一地區的居民能夠享用的公共產品,如“三峽工程”的建成將使整個長江流域特別是靠近三峽的幾個省區受益。地方性公共產品的受益范圍則局限于某一地區(如城鎮、街道),基本上只能讓本地區居民受益,且這種受益在本地區內分布相當均勻。
公共產品層次性理論是分析地方公共經濟的重要理論支柱,直接關系到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級政府間的事權、財權的劃分,為分析財政體制和各級政府行為目標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為目標、職責范圍和相互之間在財政收支上的劃分原則也就由此而來。不同層次性的公共產品應當由不同層級的政府負責提供,公共產品的層次性與提供該公共產品的政府層級間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對應性。全國性公共產品應當由中央政府負責提供,地方性公共產品應當由地方政府負責提供,區域性公共產品則由中央政府主導并視其效用外溢程度大小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間合理分擔,從而實現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如果某公共產品的層次性與提供該公共產品的政府層級不相對應,則會由于產品提供與其受益范圍的不一致性而導致公共產品的“供給不足”或“供給閑置”。
作為由政府負責提供的一項重要準公共產品,社會保障產品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權責劃分,是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核心問題。社會保障產品是由眾多具體保障項目組成的體系,某些具體保障項目內部又可分為不同的保障部分,如養老保險產品項目一般由全國統一的公共基礎性部分、地區差別性的職業年金和補充保險部分組成。隨著經濟社會現代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居民居住自由呈不斷擴大趨勢,因而社會保障公共產品的效益外溢性不斷增強。所以,應當從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和社會保障的全局利益出發,協調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社會保障權責。凡是屬于全國范圍內宏觀調控的社會保障事務,應由中央政府承擔;凡是地區性的社會保障事務,可以由地方政府承擔,如決策性、監督性權責應集中于中央政府,而具體執行管理權責應由地方政府負責。同時,根據社會保障產品中的不同構成項目和不同保障部分的不同層次性特征、地域跨度以及規模效益和外溢程度,明確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在社會保障中的職責范圍,以實現不同層次性社會保障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
四、奧茨和馬斯格雷夫的財政聯邦主義與社會保障轉移支付
財政聯邦主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奧茨(wallaee e.oates)在1972年出版的《財政聯邦主義》一書中提出來的、研究政府間財政關系的重要理論。它是一種從經濟學的角度,尋求有效行使財政職能所需的財政收支應該如何最優地在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進行劃分的理論,并歸結為一個分權定理:“對于某種公共物品來說——關于這種公共品的消費被定義為是遍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的,并且,關于該物品的每一個產出量的提供成本無論對中央政府還是對地方政府來說都是相同的——那么,讓地方政府將一個帕累托有效的產出量提供給它們各自的選民,則總是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體選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產出量有效得多?!币驗榕c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自己的公眾,更了解其所管轄區選民的效用與需求。奧茨的這個分權定理實際上給出了分稅制的一個關鍵原則,那就是:如果低層級政府能夠和高層級政府一樣提供同樣的公共產品,那么由低層級政府來供給會更好,中央政府只應提供具有廣泛的偏好相同的公共產品。
理查德·a·馬斯格雷夫和佩吉·b·馬斯格雷夫在此基礎上考察了各級政府的資源配置、收入分配與穩定經濟三個職能。在他們看來,一個國家的財政結構安排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歷史決定的,但這不是全部原因。 “公共產品與服務的提供究竟應當建立在中央集權制基礎上還是建立在分權基礎上?如果是后者,那么在空間上應建立什么樣的財政管理體制,才能有效地提供這些公共服務?”為回答這個問題,他們采用單一公共產品的簡單模型,在社區內居民偏好與收入相同的假設下,得出公共產品的受益范圍存在層次性,不同層次的公共產品由不同級別的政府來提供,這樣才符合效率原則。其中,屬于全國性的公共產品,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而那些屬于區域性的公共產品,則應當由地方政府提供。他們認為,“財政聯邦主義的核心在于,資源配置政策應該根據各地方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別;而分配與穩定政策則主要歸中央一級政府負責?!币驗?,地方政府欲調控宏觀經濟穩定卻又缺乏充足的財力,且經濟主體的流動性也嚴重束縛了地方政府進行收入再分配的嘗試;而資源配置政策則應根據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別,因而在這方面,地方政府也比中央政府更適合,更有利于經濟效率的提高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改進。
財政聯邦主義理論體現了分權的關鍵性特征,即從效率與政府職能的角度出發,實現公共產品的層次性與政府級次的匹配,這構成了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一個重要理論支點。因為,從全國范圍來看,一個國家總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和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均收入水平高,提供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造成的稅收負擔也比較輕;而經濟落后地區的人均收入水平較低,但提供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造成的稅收負擔卻較重。這顯然是不合道理的。而且,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善,這種不合理狀況會進一步造成地區間貧富差距的惡化,從而影響整個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此,需要對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居民的社會保障資源進行調節。顯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是一項收入再分配制度,絕對不是地方政府能夠行使得了的職能,而是需要一種凌駕于各地方政府之上的制度來加以強制執行,這種制度只有中央政府才有這個權力和權威來制定。
五、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說與社會保障轉移支付
事實上,財政聯邦主義理論還依賴一個關鍵的前提,那就是居民的流動帶來的政府間競爭。蒂布特(tiebout)在1956年發表了《地方支出的純理論》一文,文中討論了有效提供公共產品的方式,以及有效運作方式所需要的條件。他認為,在一系列假設條件下,由于各轄區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稅負組合不盡相同,因此,各地居民可以根據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稅負的組合來自由選擇那些最能滿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們可以從不能滿足其偏好的地區遷出,而遷入可以滿足其偏好的地區居住。形象地說,居民們通過“用腳投票”,在選擇能滿足其偏好的公共產品和稅負的組合時,展現其偏好并作出了選擇哪個政府的決定。這就是所謂的“以足投票”假說。
一般說,個人考慮選擇社區居住的一個關鍵要素是社區可供選擇的稅收(即公共產品的價格)和公共產品結構。也就是說,如果居民所得到的地方公共產品的效用能夠補償因居住在該地區而支付的稅收所造成的效用損失,那么,理性的居民就會選擇該地作為居住地。如果有許多居住區,每個社區所供給的稅收和公共產品結構的組合不同,那么人們將通過“以足投票”選擇來給予他們最大滿足的社區。
該理論以最優理論為背景,充分體現了經濟人假設,回答了人們為何聚集在一個地方生活或生產,即在政府與居民無法合作的條件下,居民的選擇問題是其他分權理論的必要補充。但它有一系列嚴格的假定條件。這些假定中有一些符合現實,有一些則與事實嚴重不符,如理論中的一個假定條件是居民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動,而我國居民的遷徙不僅受經濟效用的影響,而且還會受到戶籍制度、文化觀念、國家政治經濟體制等的種種限制,人們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想走走不了”、“想進又進不去”等非最優狀態。雖然有些假定條件與事實存在偏差,但并不影響其推論。蒂布特“以足投票”假說可以使人們認識到居民選擇權的重要性。如果把公共產品的供給看作是一個公共選擇的過程,那么政府約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居民的“用腳投票”,只有居民有退出的權利,政府的硬約束機制才有可能形成并有效運轉。正如詹姆斯·m·布坎南和理查德·a·馬斯格雷夫(2000)所言,蒂布特模型中的受益范圍與財政轄區空間安排的配合提供了一個效率規則,也提出了一個類似市場的實施機制,解決了公共產品供給中的難題。
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說提出了地區之間公共產品供給的公平性問題,是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又一個重要的理論支點。在一個全國統一的開放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地社會保障補助資格和水平的差異可能導致一些人的遷居,這就造成地方政府執行地區性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失效。因為,當某個地方政府實行一項收入再分配的社會保障計劃時,為使本地區居民收入平均化而對富人課以重稅、對窮人給予更多的補助,就會造成富人的向外遷移(為了逃避稅收)和窮人的大量涌入(為了得到轉移支付),如此循環反復,就會出現“窮人追逐富人”的現象。如果許多窮人涌入到一個初始社會保障水平相對較高的地方(如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等),就會增加該地的人口數量,造成交通、公園、學校等公共設施的過度擁擠狀況,同時會推動土地價格的上漲,從而增加目前商品房購買者或其他土地使用者的成本,而且勞動力人口的增加還將使一些工種的工資水平下降等。這些都會引起該地居民福利水平的降低或福利成本的增加,使該地區的財政狀況趨于緊張,政府給予財政支持提供充足福利的愿望和能力將會減弱,最終不得不放棄該項政策。因此,隨著全國統一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低層級政府對收入的再分配能力是有限的,由中央政府負責收入的再分配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央政府只有通過社會保障轉移支付來調節各地區之間的福利差距,才能保證各地區的福利水平的大致均等,從而避免居民頻繁流動出現的不良后果。
六、結論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是解決社會保障地區差異問題的現實舉措,在我國這樣一個區域發展極其不平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