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10:53: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小學美術課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探求新知
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針對性的原則,根據新課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如:我在教學《明度推移》一課伊始,通過電腦動畫,出示一組圖片欣賞,每張圖片的圖案色彩艷麗,不同德圖片變化多樣,配以優美的音樂,使課堂教學進入輕松、愉悅的氛圍,圖片中圖案色彩逐步漸變出現,使學生對課題有了很快的理解,創設了明度推移繪制的前提。這樣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生“疑”中生趣,于是探究新知識奧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們帶著強烈地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為完成教學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達到了“課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運用電教媒體,再現情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掌握新知
當美術教材中出現重點、難點,需要學生探索理解、主動掌握,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教師可借助電教媒體,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再現情境,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思維融在一起,幫助學生使其受阻思維順暢發展,達成對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勢,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強理解效果的教學目標。
三、運用電教媒體,演繹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鞏固新知
學生的創作熱情源于美的啟迪,也是通過繪畫的形式達到鞏固新知、發展思維、反饋信息的目的的一種訓練過程,更是反映教學效果的主要環節。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利用學生的好奇、愛動、爭強、樂勝的心理,運用電教媒體,演繹情境,進行啟迪誘導,激起學生強烈創作欲,鞏固所學知識、技能,并結合點、線、面教學,巡回輔導,因材施教,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創作大膽果斷,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魅力。
四、運用電教媒體,升華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強化新知
作業展評、課堂小結,是鞏固和強化新舊知識內在聯系的重要過程,也是一節課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差異,精心設計新穎有趣的作業展評區和課堂小結,讓他們在完成創作后,將自己的作品予以展示,并結合電教媒體——實物投影儀的運用,對典型問題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對突出作品精心分析、點評、鼓勵、表揚,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升華情境。最后,小結本課所學內容,讓學生統攝知識綱目,使整節課在學生探索求知的積極地歡聲笑語這兩個結束教學內容。
總之,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地優化電教媒體的組合,充分發揮其作用,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從而更好的推進了現代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長足發展。
小學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如何利用農村現有條件豐富農村小學美術課的教學內容,完成大綱要求的教學任務,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認識。
1.促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首先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人與人的個性都有一定差異,每個人潛意識中都有自己衡量美的標準,對美術學習內容和方式的選擇,必然受到學生個性的影響。舉個簡單例子,當你問學生:“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答案肯定是多種的,有的學生喜歡紅色,有的喜歡綠色,有的喜歡藍色,有的喜歡黃色……同一幅圖案,如果讓不同的學生著色,肯定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哪怕是同一學生,也許隨著心情的不同、年齡的不同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效果。如第十二冊《美術》教材第5課《色塊組合畫節日》的教學,引導學生對6組色塊組合的聯想中,就提到應尊重學生自己的色彩感覺,允許各人有不同的見解。分析9種顏色的屬性,情感,自然屬性是由事物內在因素所決定的,如紅色與火相關,火與熱不可分,即人們對紅色的認識自然與熱有聯系。果實由青變紅,味道由酸變甜,紅自然使人產生甜的反應。每種顏色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怎樣體現它的情感表達,應根據內容而定,如紅色能讓人聯想到熱烈、幸福、歡樂,但也能讓人聯想到緊張、警告;藍色能讓人聯想到宇宙、天空、海洋、流動、遙遠、透明,還能讓人聯想到冷淡、冷漠。色彩通過一定的組合,能夠鮮明地表達事物的情調,例如春夏秋冬,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男女老少等。美術不像做“1+1=2”只有唯一的答案,學生也許能描繪出超出我們想象的美的圖案,尊重和保護人的個性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美術課程是最尊重學生個性的課程之一,學習美術課程并不是要把所有學生都培養成未來的大美術家,這是不現實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為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促使學生學會欣賞畫,提高審美能力
高年級課程中有欣賞教學,在教學時,我不急于介紹作品的年代和作者,而先讓學生自己欣賞,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感覺,并說說喜歡哪幾幅,為什么喜歡,有的為什么不喜歡。學生很喜歡這種讓他們暢所欲言的形式,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對欣賞的作品印象都比較深刻。我再簡介作品的年代和作者,以及作品所表現的內容和歷史背景,在此期間,并不反對學生的一些獨到的見解,而是布置學生課后查閱一些圖書資料,進一步了解作品,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學能力。繪畫課寫生練習比較多,對學生的寫生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據高年級學生特點,我著重傳授一些透視、明暗技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物象。想象畫和創作畫教學,需要學生在已知的物象上作進一步升華,雖然他們的作品不像低年級學生那樣稚拙、充滿童趣,但畫面有主次、更充實,色彩運用得心應手,這是低年級學生無法比擬的。高年級的學生綜合能力較強,參與社會實踐較多,所以他們對于手工制作、美術字、板報設計、立體構成、浮雕制作更感興趣。例如在學完美術字后,我發現在校園的黑板報上,就立刻出現了新的字體的變化,這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無疑增添了生活樂趣,增加了自豪感。
3.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指導
低年級的學生雖然比中高年級的學生更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但他們的畫畫還正處于“涂鴉”階段,作品中存在著更多的隨心所欲的涂鴉成分,缺乏對描繪對象的取舍和畫面的安排能力,所表現的大多數是平鋪直敘式的,更缺乏對形的描繪能力。如果要他們畫一幅完全由自己創作的作品,則往往是左上角一個紅太陽,附近是幾朵均勻排列、大小一致、顏色一樣的云彩,云彩下面是幾只展翅飛翔的小鳥或蝴蝶,再下面就是房屋和排列均勻的花草和小白兔。不會描繪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更不用說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正因為這樣,我們對他們更要耐心引導。雖然如此,但要知道,美術創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日積月累地進行練習才有可能獲得成功。雖然小學美術的培養重點是學生的美術素養和人文精神,但這里的美術素養和人文精神,理所當然地包含了畫畫這一基本技能。美術素養和人文精神很多時候都是由畫面體現出來的。因此,我們在進行美術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不能因為創新而忽視了對學生基本技法的指導。這就像走路,一個人連路也還不會走,又如何奢談跑步?美術創作也是一樣。只有在掌握了基本技法后才能進行創新(創作)。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讓他們從最簡單的基本形狀開始進行練習,從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等基本形體的描繪開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漸過渡到比較復雜的形體的描繪。不要求畫得很標準,只要有一定的樣子就可以了。
4.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創造力是人類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觀察與想象之后的靈感狀態。以形象思維為引線,在生動有趣的作畫中牽動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動作思維、靈感思維的自由,引導小學生進行某些相似的改進、相似的綜合而后創造,產生新穎、獨特的想法,從而走進自由自在的天地和理想彼岸。培養創造力的土壤是深入生活。生活是創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事多留心,多聯想。創造力的來源是心靈,學會運用自己那顆美妙智慧的心,才會有創造性思維的閃光。讓孩子靈活機動而不死板,善于聯想而不僵化。例如,提供給學生手套的形狀,讓他們根據手套的外形用填添在手套上增加一些東西,讓它變成另外一種東西,如樹、樓房,表現出孩子想象的求異和創造的新意。
美術課教學以發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根本出發點,鼓勵他們敞開理想的心扉,展開理想的翅膀。我們在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點燃他們的創造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潛在探索欲、創造力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使他們的創造力不斷發展。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痹谛W美術課中,想象畫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而且對于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如小學美術課《想象畫—海底世界》一課中,我就是依據小學美術教學大綱要求“把記憶中想象中有趣的事物表現出來”而設計的。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是我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主旨,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第一步曲:妙用故事,激情促趣
在教學引課階段我利用CAI課件創設了奇妙的童話故事情境——魚媽媽帶著魚寶寶去旅行。上課伊始我就神秘地告訴同學們:“今天魚媽媽要帶著魚寶寶們去旅行,你們想不想一起去呀,那我們就出發吧!”“看,那漂亮的小丑魚在草叢中嬉戲玩耍,奇特的金槍魚在海底巡游,兇惡的大鯊魚馬上要吃掉一條小魚當作它的美味佳肴了…… ?!蓖瑢W們興高采烈,個個睜大眼睛緊盯著屏幕,顯現出強烈的探究欲望。如同電視劇的片頭,以精彩性先聲奪人,一開始便將學生牢牢吸引住,通過魚寶寶的眼睛讓學生們認識了各種形狀、各種色彩、各種習性的魚,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感受了夢幻一樣的畫面后,立刻產生了探奇覓勝的求知欲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誘發了學生想運用手中的畫筆描繪美麗的海底世界的創作欲望,很自然的使學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達到了美術教學的創境、啟智、激趣的目的。
第二步曲:巧設問題,拓展思維
古語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墒撬季S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課堂教學如果能抓住時機設疑、質疑、解疑,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新課講授過程中我設計了幾個問題:你看見過海洋嗎,到過海底嗎?你能講述你的所見所聞嗎?海底有山嗎?有峽谷嗎、、海底有聲音嗎?你知道哪些海洋生物?你能說出它們的形狀和特征嗎?你能用動作表現一下嗎?再通過真實海底世界的錄像資料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海底世界。
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讓每個學生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識,通過談話交流思想,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在教學活動中我注意創設師生互動的學習環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是學生的合作伙伴,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促進了信息的交流,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拓寬了學生的想象空間。
第三步曲:創設游戲,寓教于樂
在形象記憶的基礎上我創設了畫魚游戲情境——我和學生進行畫魚比賽。我說老師用10秒時間能畫一條大鯊魚你們信不信,學生用猜測的目光瞅著我,有的說信有的說不信,那好你們給老師計時10秒鐘,看老師能不能畫出來。在學生的倒計時里我以簡潔干脆的線條畫出了一條非常生動的大鯊魚,學生贊嘆不已,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隨即我用激將法:“你們敢不敢用10秒鐘的時間畫一條你喜歡的魚?敢!那好!上黑板上來。”學生熱情高漲,經過師生共同創作,一幅海底世界圖展現在黑板上,看著自己和他人共同完成的神奇畫面,學生情不自禁鼓起掌來。引導學生開展嘗試性活動,通過畫魚游戲增強學生的表現欲望,師生共同展現自我,表現自我,同時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從而為下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通過這種有組織的游戲活動,創造出一個活躍中有競爭,笑聲里有思考的愉快的新奇的教學情境,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藝術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體驗藝術,展示技藝,體驗合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第四步曲:鼓勵學生,激發靈感
通過教學活動中的設問討論讓學生從其他人的發言中受到啟迪,產生創作的靈感。知識幻想是創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人們對所希望出現的事物的一種憧憬。人類借助想象的翅膀發明了望遠鏡、電話、電報、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神話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嫦娥奔月等都變成了現實?;孟胧强少F的,它可以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在畫魚比賽的基礎上,教師設疑引導學生暢想未來人們將如何探索海洋,開發海洋(如能否去海洋居住,旅游,探險等)。最后教師布置課堂作業——《未來的海底世界》或《海底探索》。
第五步曲:趣味評價,延伸課堂
學生創作作品后在黑板上展示小組內評出的優秀作品。這么多作品,究竟誰的作品你更欣賞,請你當評委,并闡述你的理由。留給全班學生偌大的表現舞臺,學生們有的獨立思考,有的竊竊私語交流看法,都想做一個最好的評委。如此一來,盈盈一堂,變部分師生的單向交流為全體學生的多向交流,變教師總攬全局為全體學生共掌時勢。抓住學生愛表現的心理,調動全體學生,興趣盎然間彰顯了個體生命的迷人色彩,也使學生的藝術創作得以升華。
最后我將學生的作品布置成展板,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是對學生的鼓勵、鞭策。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獲得學習上的成功后,就會有一種喜悅感和滿足感,就會成為進一步學習的動力。與此同時,他們與教師的情誼又增加了一分。
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教無定法,但教學有法。以上五步教學環節我是根據《藝術課程標準》的理念而設計的,強調藝術的學習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基本理念。注重探究、合作、自主的學習方式,給予每一位學生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實施素質教育已深入到各個學校領域,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的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全面發展。而小學美術教育中,如何使學生的各種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已引起廣大小學美術教師的關注和思索。教師應努力在美術教學上多下功夫,使學生享受到更好地美術教育。 具體說來,當從以下方面抓起: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有效途徑。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而會達到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地步。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適當運用游戲于課堂教學中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興趣,兒童喜歡多種形式的游戲,教師可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如我在上《魔幻的顏色》一課時,讓孩子認識三原色、三間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講話,孩子們是很難接受的。于是我就考慮出這樣一種做法:用水彩顏料調成紅、黃、藍三種原色彩水,分別盛裝在三個玻璃試管內,再拿三個空試管,一齊放在試管架上。課堂上讓學生認識三原色時,把三種彩水展現在學生面前,講什么是間色和間色是哪兩種原色調配成的,就拿試管做演示。當我把兩種原色彩水倒入一個試管內一晃動立刻變成間色時,學生邊拍手邊喊出聲來。做法雖然很簡單,但形式較為新穎,孩子們象看魔術一樣看老師演示,興趣很濃。讓學生做實驗,“紅色+黃色”會成為什么色,“紅色+藍色”會成為什么色,“藍色+黃色”會成為什么色,兩種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調成的間色有什么不同?這樣學生記得牢,記得深,又證明了知識的科學性,同時學生又學會調色方法,效果很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繪畫藝術。
二、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教學是教和學的活動的統一體。教學方法既包含教師的教法,又包含學生的學法。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是實現從教到學的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應有系統地把學法指導與學習過程聯系起來,使學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參與學習,進行創造。因此,應加強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以下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觀察能力的培養,敏銳的視覺感受和正確的觀察方法是繪畫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學生認識不到這一點,因此在作畫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忙于涂抹自己的畫面,畫的多看的少,這時教師就應該調動全體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有步驟,分層次地仔細觀察,并說出繪畫對角的結構、顏色、明暗等規律性的繪畫因素,經過多次反復的訓練以提高學生敏銳的感覺事物的能力。學生在繪畫中觀察比較自然和具體對象后,思維就有素材,接著以自身體驗進行繪畫就水到渠成。如《校園里的花》一課,先讓學生看看校園里各式各樣的花,再看看畫家筆下的花,最后看看以前小朋友畫的作品。進行比較,感知畫面的處理、提煉,創作作品。
2.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想象是創作的源泉” 世界上許多創造發明都是從想象開始的。繪畫教學中,我們可用創設情境的方法來拓展想象空間,在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間創設一種“ 不協調” ,使學生在探索的樂趣中尋求知識,培養想象力。引導學生在基于繪畫主體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地合理地想象,充分發揮小學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兒童的語言,天真爛漫地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盡管每個人最后得出的結果不同,作品的風格、表現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就應該給予肯定的鼓勵,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如《大人國與小人國》一課,教師可有意識的講述關于大人國與小人國的童話故事,把學生的思維越遷越寬,讓他們仿佛進入了想象中的大人國與小人國的共同游戲,學生進入情境后,就會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受,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3.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動手操作是小學美術學科體現得最為充分的一個方面,尤其在手工粘貼畫中,它要求學生手腦并用、畫、剪、粘貼缺一不可,充分調動了學生全部的注意力,使他們始終在注意、好奇、自信及對成功的期望中進行。如《靈巧的手》一課,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可利用的材料,將各種材料運用剪、折、貼、卷、插等制作方法加工成各種畫面,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因此,它也是訓練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一個有效手段。
三、注意滲透德育
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會從天而降,需要我們去培養,繪畫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豐富的藝術修養,那么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憑借教材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繪畫基礎知識,技能與陶冶美好心靈和諧發展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發學生去 了解我們祖先創造的藝術文明,用審美的規律去感受和欣賞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藝術文化遺產,讓我們為我們的祖先驕傲和自豪,教育德為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來提高德育的質量,讓學生在美的境界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觀念,我在教學中曾做一番嘗試,就是把美術課與思想品德課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在描繪祖國美麗的河山,家鄉的名勝古跡……進行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教育。
總之,要真正推行美術素質教育,就必須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的各種能力與素質在主動參與中得到培養和提高。我們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愉快,是我們老師追求的目標。
【摘要】人所共知,美術是一種藝術。事實說明,涂涂抹抹、粘、剪、做、貼是兒童的天性,盡管那些太陽畫得不圓,房子畫得不正,比例極不準確,但充滿著天真、純潔的美,就是說兒童畫是一門純真的藝術,兒童作品是一個神話般的天地,真實地表現了兒童自己已經認識的世界,表現了兒童幼稚的生活感受,上天、入地、下海,在兒童的想像中是那么的容易??梢赃@樣說:世界多大童心就有多大,兒童作品的天地就有多寬廣。兒童想象之豐富、構思之大膽、手法之放縱,是成人所不及的。
【關鍵詞】農村 美術教育 想象
美術教育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才能,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但農村小學條件差,農村小學美術教學一直是冷門話題,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教學中只為完成數量任務,只搞單一的隨意繪畫,根本不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和技能技巧的訓練,嚴重忽視了創造能力的培養。這些傾向必須注意克服,努力上好美術課。在實踐中,我認為搞好農村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熟悉教學大綱,刻苦鉆研教材
要上好美術課首先要認真學習教學大綱,認真閱讀教學參考書,把握住本教材的知識點,對教材內容進行教法上的研究,找到教材內容中適應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因素。
二、細致觀察事物,培養觀察能力
小學美術教學中,無論是繪畫課、工藝課還是創作課、欣賞課,都離不開觀察,觀察是一種有意識、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幾年來,我在美術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大膽進行了一些探索、試驗,積累了點滴經驗。如教學美術教材第四冊《畫畫自己》、《給老師畫張像》等人物畫時,由于兒童最初的觀察不是系統的,在這些人物畫中洋相百出,一看好笑。為了使學生將視角內事物反映到他們的意識里,我便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面小鏡子,先讓他們對著鏡子觀察自己,再同桌對臉觀察,這樣困難便迎刃而解了,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力。
三、按教材內容上課,提高學生素質
1.欣賞教學。欣賞教學主要有民間工藝品、自然景物、少兒美術作品等。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審美文化素質,將審美能力的培養有機的融入雙基教學之中。草編是我國民間美術百花園中一朵艷麗的小花,看似平常的麥桿、玉米皮等,到了民間藝人們手里就變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我國優秀的傳統工藝刺繡,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如在教學《精美的草編和刺繡》時為了提高農村孩子的感受美的能力,教學前教師可到草編藝術美術公司等處拍些樣品照片或購置些真品,搜集一些刺繡品作直觀教具,這樣精美的茶墊、果盤、名繡上面栩栩如生的圖案神話般的出現在兒童的眼前,學生個個仔細觀察,盡情欣賞,這樣能讓孩子更好地感受民間民族藝術情趣,陶冶他們愛家鄉、愛人民、愛民族、愛祖國的情感。
2.繪畫教學。營造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留下問題啟發兒童思考和創作的動力。如大象給小老鼠洗澡故事的繪畫課。課堂導入,“同學們,老師先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天氣就像今天一樣晴朗。小老鼠 ,小青蛙,小蜻蜓還有大象哥哥一塊去池塘邊玩耍。池塘里可真漂亮,荷葉滿池,荷花姐姐都伸展著婀娜的腰肢,展開了她層層的花瓣。蝌蚪們在青蛙媽媽的帶領下,在池塘里快樂游泳。小動物們玩得真高興!不一會,大家都大汗淋漓。這時候要是能暢快地洗個澡該多好??!小動們都那么想??珊枚嘈游锒疾粫斡?,池塘水又很深。怎么辦呢?這時大象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同學們,你們想到了嗎?”這時,大部分學生都會回答:“想到了!就是用大象的鼻子吸漫水,給小動物們洗澡?!庇谑?,我緊接著說,“那么,我們就來試試看,能不能把這樣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畫下來呢?”接著開始畫范畫。課堂一開始就通過老師生動的故事已經在孩子腦海中營造出了一幅豐富的畫面,再提出問題,就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們創作的欲望。繪畫是美術教學中的主要內容,農村兒童很少受到家庭的專業訓練,在輔導學生作畫的過程中,老師要精心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把兒童能接受的繪畫技法巧妙地揉進其中,順其心、激其情、勵其志,是提高兒童畫質量的重要一環。為搞好繪畫教學,可根據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細致觀察能力;其次要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再次要注意訓練學生的色彩表現力。
3.手工教學。手工課教學不得忽視。農村小學可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開展手工活動各種形狀的葉子,到處可見的泥巴、蔬菜、水果等等可做成可愛的小動物。用棉花團可做出毛絨絨的粘貼畫,像小白兔、白貓等。用雞、鴨、鵝的蛋殼、紙等能制成老鼠、不倒翁、豬等。課本中要求用橡皮泥等綜合材料進行創造,而橡皮泥就不好準備,我就換成用水坑里的石子、樹葉、泥巴這些在校園里、學校周圍能找到的材料進行創作。帶著學生在學校附近的野外就地取材,就地創作,學生們都非常愉快,效果同樣達到了美術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物以致用,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边@就是鄉村小學的優勢,在野外陶冶學生的情操,農村地大物博,有豐富的天然美工制作材料,材料易得,色彩天然,形態獨具,學生易學易操作,而且趣味性強,易于開發兒童智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藝術的思想情感。
(作者單位:江蘇省盱眙縣淮河實驗小學)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要體現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使課堂四十分鐘有質量。為此,我嘗試除了課堂范畫、實物外,配以一定的電教媒體,把一些難以講解和直接獲取的知識,巧妙借助電教媒體進行表現。
一、巧用多媒體,化難為易
在教小學美術《中國優秀雕塑作品》這一課時,通過圖片展示介紹古代勞動人民如何在生活中創作雕塑作品,再通過古代生活與現代生活的條件比較,得出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要創作雕塑作品的原因及道理。這時,全班學生對古代雕塑作品有了初步了解,氣氛漸活躍。再把秦始皇陵兵馬俑用實物投影儀放大給學生觀察,使學生似乎進入了古代的戰爭場面中,引起學生翩翩的想象力。這樣一步步引申,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降低了欣賞難度。最后,在學生討論過程當中,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想象能力既全面又各有新意,整堂課取得較好成果。
二、巧用投影,優化教學
制作的投影片畫面簡潔、清晰,而且保存時間較長,攜帶也很方便。我著重在繪畫類課程中自制合適的投影片。如教《動畫與動漫欣賞》時,我查閱了一些插圖,運用故事連環畫形式,把它們化成翻閱式投影片,一張張展示了學生都熟悉的《白雪公主》這個動人的童話故事。學生們在津津有味邊聽故事邊看畫面同時,又深深被舍己救人的七個小矮人及美麗善良的白雪公主所吸引住,這時我再打一張投影片:以“抬棺”的場景用暖色描繪,然后利用復合片把七個小矮人依次展示,好像是看到了一部連續的童話故事。學生一下子拓寬了思路,投入到想象畫的海洋中去。
三、巧用錄像機,情景交融
有些課需要從大自然及回憶周圍事中去激勵啟迪學生。如上《愉快的春游》這一課,我除了讓學生回想所經歷的郊游外,還把以前拍攝的錄像放映出來。當看到自己去過的景致,學生們馬上情緒高漲,爭說所見所感,我再抓住進行總結,給予一定素材,孩子們畫起來都感到得心應手,畫面充實而富有趣味,有去郊游爬山你扶我拉的,有和小朋友圍在樹下唱歌跳舞玩耍的,有和爸爸媽媽去公園玩的,甚至有開懷一笑的特寫……
四、巧用錄音機,陶冶情操
錄音機是美術課常用的輔助電教工具,我針對不同課題不同年齡的學生,選擇不同樂曲。如低年級手工課放些兒歌,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聲中尋找更好的答案;中高年級水墨畫我則放悠揚的樂器演奏帶,讓他們在抒情的氛圍中潛心揣摩筆墨韻味,創作出一幅幅優美的水墨畫作品。
作者單位:
山東安丘市凌河鎮朱家埠小學
摘 要:在現在這個信息社會中,小學美術教師要科學地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創造用多種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從培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感受美、在現實生活中體驗美、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美這三方面入手。
關鍵詞:小學美術;審美
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美術教師要科學地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創造用多種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未諳世事、天真純樸,教學中有意識的審美導向,可以使他們從小就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因此,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引導他們多聽、多想、多看、多做,促進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欣賞美、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能力的發展。逐步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意識,不斷提高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使美術教學更充分地發揮其審美效能。
一、美術老師要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美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離不開生活。我國近代美學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笔堑?,美是和情感聯系在一起的,美不美就在于能不能調動人的情感、感受其中的美。只有在生活中,學生才可以真切地體驗到方方面面不同的美。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把美術創造活動與學生日?;顒泳o密相連,在學校范圍內不定期開展主題性繪畫創作比賽活動,如:創辦“年俗文化展”、“感恩母親”繪畫比賽、“安全在我心中”手抄報比賽、“文明就在我身邊”連環畫比賽、“我為生命添色彩”剪紙比賽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賀卡、小手工等禮物送給親朋好友,真切體會自己的愛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帶來的喜悅和溫暖。同時,還教他們利用這些小飾品來裝點生活,讓學生自己在活動中用雙手創造美。
二、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其他學科的教學
學習是相互的,審美能力的培養也是相同的道理。我和其他學科聯手舉辦繪畫創作比賽,諸如:和語文組聯合舉辦 “感悟經典 詩情畫意”古詩配畫比賽,“經典誦讀”課本劇表演”;與英語組共同舉行迎奧運慶六一”英語剪貼報比賽,指導學生自己繪制單詞卡等等。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你撰文,我配畫”漫畫比賽。作品中幽默詼諧的故事情節和夸張變形的人物肖像讓學生大開眼界。更讓人沒有料到的是自從經歷這次難忘的“漫畫”比賽后,學生中掀起了一股“漫畫熱”,誕生出一批“漫畫大師”。平時,他們除了根據自己的日記創作漫畫以外,還義務為同學作文配漫畫。學生們把這些配有插圖的習作裝訂成冊,并親手設計出富有個性的封面,互相傳閱。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繪畫水平,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對促使學生留心觀察并記錄身邊的人和事起到了很大作用。往往是今天發生的事情,第二天就被寫進作文,第三天就又變成了漫畫。這一獨特的學習方式,引起《威海晚報》記者的關注,《教育時空》欄目也對其進行報道??梢妼W生對美的創造離不開社會活動,因此,我在教學中還注重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適時與時事相結合進行美的創造活動。眾所周知,今年是奧運年。舉國上下齊心協力,以各種形式積極籌備奧運會。7月23日,奧運火炬將在我們威海進行傳遞。為此,我們在美術課上開展題為“傳遞奧運,我能做什么?”的主題討論活動。有的說:利用周末到社區進行衛生義務大掃除,讓威海變得更整潔;有的說:抓緊時間學好英語,和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對話;有的說:以繪畫、剪紙等形式表現威海美麗的風光,送給火炬手,讓世界了解威海。目前,學生們都正為“奧運火炬來我家”積極準備著。
三、美術老師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感受美,通過感受來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
小學美術課程主要包括欣賞、繪畫、工藝三大類課業,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在美術教學中,美術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很直觀的形式之一,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美術課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受美。
四、老師要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體驗美,通過體驗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感知訓練,即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美”的眼光去認識和觀察周圍的世界。記得剛教一年級時,班上有個單親小女孩性格內向,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幾節美術課下來,我發現這個孤僻的小姑娘很有想象力,就想:何不通過繪畫來改變她的性格呢?于是就破格錄取她為校繪畫小組成員,她成了組內年齡最小的孩子。當時正趕上國畫寫意創作練習??紤]到她之前沒有這方面的訓練,我打算讓她從基礎的墨色開始練習,可她堅持要畫國畫,我答應了她。不一會,她就畫完了。看著她那期待的眼神,我不忍心批評她,只從畫的顏色上給她提出了一些建議,接著說:“這么美麗的花兒不但要給你和老師看,還應該讓每一個愛花的人看,你說對嗎?”她聽了我的話,使勁地點了點頭。我想:孩子能夠將觀察到的大自然、生活中的美真實、生動地畫出來是最可貴的。通過一段時間的繪畫訓練,這個小女孩的性格開朗了許多,她的繪畫中有了快樂的場景,線條變得靈動了,色彩也絢麗起來。我把她的作品展示給班級同學看,于是,同學對她刮目相看。她對繪畫表現出更高的熱情?,F在,她已經有了自己的繪畫天地,創作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這與我平時對她良好習慣的培養是分不開的。
總之,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途徑,全方位地引導學生將生活中那些美好的記憶以藝術手法呈現出來,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從而以藝術美熏陶他們日常的思想言行;并培養他們利用豐富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良好的價值觀去熱愛祖國傳統美術文化,去熱愛世界的多元文化。我們學生只要能用心欣賞美,以美感召人,真善美就會在孩子的內心深處萌芽,藝術之花和人文之花就會爭奇斗艷、美麗芬芳!
從激發興趣,主動學習;運用多媒體手段,優化美術課堂教學;重視對學生評價三個方面,對小學美術課教學進行探析。
小學美術課教學 興趣 評價
蔡元培先生說過:“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術課是孩子們感情交流的重要場所,它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豐富學生的思想內涵,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培養美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渴望藝術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強,培養學生感受、表現、鑒賞、創造美的能力,走出封閉、單一的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開發學生的審美潛能,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學生的完美人格。
一、激發興趣,主動學習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大的動力,是成功的一半?!睂W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欲望,興趣的作用在孩子的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在講授《三原色三間色》一課時,在教學開始時,教師采用變魔術的方式,將紅色水和黃色水加在一起讓學生觀察,水變成了橙色,學生看到這些顏色鮮艷的水產生了許許多多不同的聯想,很是興奮。然后再來告訴學生,在色彩王國里有無數的色彩都可以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配出來,被稱為三原色,任何其它顏色都調不出這三種顏色。那么,將紅色和藍色加一起,將藍色和黃色加一起又會變成什么樣的顏色呢?然后請同學自己動手試驗一下,得出結論三原色兩兩相配,產生了橙、綠、紫,我們叫這三種顏色為三間色。學生在玩的同時,體驗顏色相互融合后的變化,了解了三原色和三間色的相關知識,把學習知識變得更有趣味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參與思考。游戲教學能使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活躍,能使較難接受的內容的學習過程在玩中進行,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二、運用多媒體手段,優化美術課堂教學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信息資源的豐富性和學習的互動性,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以往教學中一些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機會,使美術課堂教學突破了課本、教室的限制,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例如,在學習《森林王國》一課,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視頻將各種動物的形體特征直觀再現,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不同動物的生理特征,使學生對獅子的勇猛、強悍;大象的有力氣;猴子的靈活好動;狐貍的狡猾;兔子的動作敏捷等生活方式、習性有所了解,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加強學生的記憶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掘學生的創作潛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我們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把無法進入課堂的巨大的或微小實物進行處理整合,使學生能形象直觀地觀察,解決了時間、空間的問題。
三、重視對學生評價
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代,好奇和幻想是兒童思維的特征,也是兒童心靈純潔天真的表現,作為老師不要吝嗇我們的表揚,贊美。每個人都有要求進步的愿望,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認可自己,小學生更是如此。評講時,可以通過師生合作,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也可以教師先評,學生參與互評,還可以典型主評、小組討論等多種評價方式,注意多講優點,多肯定學生創造性的一面,要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長處,從而增強學習信心,培養學習美術的興趣。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畫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繪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飛翔,創作出精彩的一幕。讓快樂無時無刻不融入美術活動,帶著學生踏入快樂的美術世界。
美術教學是一門藝術,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以上點滴體會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膚淺認識,我會用心去努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較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以學生為本,還課堂給學生。我會帶著孩子們一起自由飛翔在五彩繽紛的美術王國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湛藍的天空。
(上接第17頁)著眼于打好學生的生命底色。連云港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厚的地域文化,這些遺存著原汁原味的文化資源,有著的鮮明的個性、地域性和時代特征,有著豐富的文化意蘊,是我校主題文化的底色,涵載著蓬勃的精神冀望,成為我校校本課程的生生不竭的資源。我校和市文化局非遺中心密切合作,開發非遺校本教材《山海印痕》,把千百年來流布連云港地區的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工藝美術、民諺童謠納入其中,將“非遺”帶到孩子身邊,讓他們與港城傳統文化來個“親密接觸”。使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主動愛上了文化,并表現出極大的學習技藝的熱情。因為,有愛才能傳承。使新海校園能夠成為“非遺”保護的一方沃土,讓留存千百年的“活態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通過活動課程來實踐主題文化。學校特色,主要表現為特色項目建設,特色項目代表著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特色學校建設必須以此為突破口。而特色項目的建設以活動作為支撐,并通過時間和空間的延伸,由量變產生質變,最終形成學校的一種持久的文化和精神,這就產生了特色學校?;顒诱n程通過對話 交流,實踐活動,建立一種知識性、社群性與文化性溝通的文化場,體現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文化精神。我校建立連云港市第一家學校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和收藏非遺傳承人代表作品的非遺展覽室,在非遺傳承人及其作品和師生零距離接觸中,通過活動課程、社團活動等有效載體,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久遠濃縮成他們手中的絕活,得以傳承和褒揚。
新海小學以深厚的鄉土文化為底蘊,挖掘傳承內涵,開發本課程,注重學科滲透,引領學生傳承非遺文化;依托本地特有的民風民俗,凝煉校園文化,豐富社會體驗,開展社團活動,構建有效載體,腳踏實地推動了特色學校的創建工作。
摘 要:有人認為給小學生上美術課是很輕松也很容易的事情,那是他們不懂現在的美術教學,還是用過去的老眼光看待現在的美術課。其實要真正上好一節美術課并不那么簡單。
關鍵詞:導語;觀察力;師生關系
在一節創作課的課堂上,一個好的導語可以使學生在沒有畫畫之前就產生想畫畫的沖動,能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盡情遐想,并找幾名學生分別讓他們用語言來表達理想的畫面是什么樣的,再讓學生來補充。通過這種形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畫出來的東西才有活力,更生動,不拘一格。徹底地打破了過去照葫蘆畫瓢的美術教學方法,當然學生的繪畫表現力要靠學生多練來提高,教師對此要求不要太高,要有一個磨煉的過程。
一、在繪畫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
在教學中,那些有趣生動的形象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是促使他們形象思維發展的主要意象。學生只憑頭腦中的表象作畫,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對象后,有個大概的記憶,就開始作畫。針對這一現象,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并注重在觀察中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色彩方面則多憑主觀印象,因此,指導學生觀察事物時,首先讓其觀察形狀,在紙面上畫出形狀后再考慮著色。
二、創建新型的師生雙邊關系
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我在課堂上實施了愉快教學的方法,
使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在快樂中上課。在美術課堂上我經常穿插一些動植物簡筆畫教學,為以后的教學積累素材。并針對低年級學生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缺少韌性的心理特征和教材的不同內容,采取了適合兒童特點的一些教學方法,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造產生興趣的條件。上課時,利用導語、直觀教具和直觀演示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作畫的欲望。
三、豐富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作為小學美術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形象資源。
運用講故事、聽錄音,設置情景等手段,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創作更新、更奇的繪畫作品。在創作課堂上,強調每個學生都要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在構思過程中大膽放手,讓學生敢于超越自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圖畫資料等進行組合畫面或添畫環境,進行情節的再造想象,使畫面更完美、更生動。
摘 要 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這場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梢哉f,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面前實現新的"蛻變",新的跨越。
關鍵詞 新課程 小學美術 教學體驗 實踐性學習
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以全新的視角 審視新課程,走進新課程。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學生自由表現,大膽設計創造,外化自己的認識和情感;欣賞評述則傾向于內化為文化品位和素質品質:綜合探索則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研究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制作,表現和展示,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求欲望,體驗愉悅和成就感。從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少年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在新課程中學年級的美術教材中,體驗學習的內容占了較大的比例:如"多采的學習生活"是對校園環境、人物以及校園內各種活動的繪畫表現,加深對校園豐富多采的學習生活的體驗;"教室壁報的編排設計"是對校園豐富多采的學習生活的熱愛,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團結、密切合作的人際關系,是對共同合作獲得的成功與快樂的體驗;"生活用品"是對日常用品的材質、款式、造型、色彩結構、功能、氣味、特性的體驗;"環境藝術--雕塑"是對不同材料可塑性的體驗;"校園規劃","閃亮的星空","藝術欣賞","椅子設計","網頁設計",是對合作學習的體驗。這些課程內容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學習主體對個體的體驗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泛的體驗學習空間,怎樣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實施體驗性學習呢?筆者從體驗性學習的主客體交融性,體驗性學習的實踐性,體驗性學習注重教材內容的靈活性三個方面做一些淺析,以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體驗性學習注重主客體的交融性
學習的過程是主客體交融的過程,就是學習主體對知識客體融會整合的過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教材內容則是固定的、靜止的,具有自閉性、被動性,甚至排他性;為學生主體增加了障礙和困難;學習主體與教材客體成了一對矛盾。開展體驗性學習,教師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閉的、被動的教材內容活起來,就是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內涵,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機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學內容成為開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滿活力的各種學習活動。如在"人體比例"教學中,創設學生相互觀察的機會,體驗人體的活力與美感;通過觀看人體的視覺體驗,豐富了學生對人體各種站姿、坐姿、跪姿的認識;通過動手繪畫人物全身姿態的寫生練習,體驗人體結構的和諧美和人體的動態美。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愉悅體驗,口語交流的體驗。有機地創設體驗學習情景和體驗學習氣氛,體驗學習的契機。使學生對認知活動產生興趣,產生愛意,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去體驗和感悟,能動地擁抱知識,認識知識,學習主體與知識學習活動融為一體,在主客體的交融體驗學習中,知識融入了學生的生命之中,使學生嘗試到每一次學習體驗都是生命意義的升華和對生命價值的體驗,而獲得對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二、體驗性學習注重學習主體的實踐性
實踐是認知的基礎,實踐是體驗性學習的基本方式,體驗性學習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觸覺、聽覺,從而獲得感知認識,完成對客體的認知。如在"光明的始者"教學中,學生在把觀察、撫摸燈具的過程中,通過手的觸覺,體驗到燈的實體,燈的外型、質感、功能;通過造型的觀察、視覺體驗,不但認識了燈,而且發現不同形狀的燈與不同色彩的燈的區別;通過動手繪畫體驗,才發現平面上的燈與生活中的燈有很大的差別,但又互相聯系。開展體驗性學習活動,是在感知覺體驗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調動思維和情感的體驗,逐步獲得對知識的感悟和認知。再通過動手實踐制作的體驗,檢驗感知覺的認識,校正和提升認知思維,再進一步獲得創造與成功愉悅的體驗。
三、體驗性學習注重教材內容的靈活性
在美術教學中,開展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果按人體的功能可分為感觸覺體驗,視覺學習體驗,動手實踐體驗,思維想象體驗,情感審美體驗。按認知客體內容可分為,對物體媒材性能、特征的體驗,對雙基知識的認知過程體驗,對作品塑造的體驗。按體驗性學習的類型可分為:觸摸感覺體驗,視聽情景體驗,活動參與體驗,實踐創造體驗,情感體驗,成功體驗,挫折體驗,評價交流體驗,審美體驗等等。
美術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品質,那種認為美術課不重要,是副科的思想是單純的追求升學率的思想,與新課程改革格格不入,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些學校領導不重視美術教學,沒有美術課教師,認為美術課可上可不上,一些擔任美術課的教師,不認真備課,不批改學生的美術作業,美術課有時讓給其他科教師上,這種狀況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要徹底糾正。如何加強美術課的教學,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各學校要樹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不能偏面強調升學率,要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凡是教育部規定的教學課程必須全部開設,沒有教學設備,缺少教師要想盡辦法進行克服,可以采取聘請文化館美術教師或社會上有美術專長的人擔任美術教師?,F在國家每年都要給撥公用經費,學校一定要將這筆錢用在刀刃上,從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添置美術教學設備??偠灾灰獙W校領導從思想上重視美術教學,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二、學校要多舉辦美術方面的展覽和比賽。學校要有負責體音美等藝術課教學的領導,12個班級以上的學校要成立美術教研組,要有專職的美術教師。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美術作品比賽,對獲獎的同學要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要開辦美術課外興趣小組,營造一種美術教育的大環境,使學生熱愛美術,積極投身到美術學習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美術比賽,對于在各級各類美術比賽中獲獎的學生,學校要給予表彰和獎勵,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美術的氛圍,使學生家長、班主任教師支持學生學習美術,摒棄那種認為美術是副科的思想觀念。
三、教師除了要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對學生的美術作業要認真進行批改外,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創造意識和創造精神。人才的本質是創造。培養具有創新型人才是現代教育的主要目的。美術課以其獨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力方面與其它學科有一定的差異,這一點已經被現代教育所證實,因此,教師要在美術教學中,要調動一切手法,為學生思路的展開,潛能的挖掘提供契機,在美術課上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這種意識和精神在現在的學生中并不是人人都認識到的。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通過各種課題對學生進行教育。無論是繪畫中“同形不同法、同形不同格、同物不同形、同物不同色”等造型要素方面,還是從中外美術史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中的各種題材、流派、風格、技法的革新中,指出“創造”那種“畫龍點睛”般的作用,并通過遷移聯想,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創造”在整個人生當中所具有的價值。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保護和存留兒童的創造性。創造性并不是一種神秘的高不可攀的品質,它內在于兒童的本性之中。 兒童的想象力在某些方面體現出的創造性,奇異性并不比成人遜色,閱世愈淺,其情愈真,因為兒童畫畫時,毫無拘束地表現自己對事物新鮮的認識和感受,而不會受制于先入為主的成見。加之兒童拙撲的造型之所以叫人心動,正是因為表現了他們蓬勃的生命力,洋溢著他們天真活潑的感情,展示了他們積極的創造本能。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和存留兒童的創造性,發掘兒童的潛能,發展兒童的天性。千萬不要在教學中因為教師個人的一些喜愛或某些不適當的教學方法,扼殺了學生的藝術靈性,甚至壓抑了他們的個性的潛能。
四、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習慣,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靈活性選用更是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師掌握教學技巧的多寡;打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更靈活、更實用的組織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同時,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只有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習慣的東西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才能使學生樂于接受和認知。更多的了解學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之所在。所謂的因材施教就是這個道理。
五、必須以教師的人格魅力感動學生。如果美術教師的言談舉止、穿著打扮,精神面貌與常人無異,何以證明美術對人內心感悟的作用,又怎能誘得學生渴望成為象你一樣的人。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美術教師的言談必須幽默睿智,舉止必須大方得體,裝束必須高雅和諧,面貌必須飽滿熱情,處事必須寬容豁達;時時處處體現美術教師的不同風采,盡顯自己的人格魅力,關心和愛護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樂于親近、樂于仿效的老師,從而使學生親近自己所教學科。這里要強調一點,學校的美術教師盡量不要模仿社會上的藝術家,去留大胡子,長頭發,還是用人民教師的標準打扮和裝束自己為好。
六、要給學生以希望,讓學生覺得學好美術并不太難;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讓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這就是教育家常說的“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因為學生幼小的年齡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長時間的關注一件即使經過艱苦努力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的事情,任何太難完成的教學任務,太復雜的教學過程,都將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況且,在現在的學校教育中,學生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一門人們還普遍不重視的學科;愉快和輕松是美術學科贏得學生喜愛的法寶。
各學校和美術教師只要重視以上幾點,我想學校的美術課教學一定能夠取得成績,學生會有更多的生活樂趣,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實施建議中就規定:“明確‘以學生為本’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情境、信息資源、學習評價等方面的精心謀劃和設計”。因此,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有效、有限的鄉鎮學校自身的教育資源,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完成美術課程的教育目標,既是時展的要求,也是美術教師與時俱進的表現。
一、激發興趣,面向全體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潛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這就說明我們教育的每個學生都有美術的潛能,只是這種潛能的大小不同而已。在鄉鎮小學,美術課本身就不被學生重視,說起來是:“落實上是相當次要;忙起來是統統不要”。因此,鄉鎮小學美術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學生學習美術的好奇心,不能泯滅其學習興趣,不然,就有可能會失去像梵高、達芬奇這樣的美術天才。還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現有的基礎和需求出發,創造性地將美術課上得生動有趣,在保護好奇心的同時,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美術的心田,相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其次,要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美術潛能都能得到不同的開發。因此,選擇素材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要根據學生熟悉的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并通過有效的學習方式充分關注、愛護、扶持、推進每個學生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在美術學習及潛能的發揮上,都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也是美術課程教育的要義。如,在美術“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等領域就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學生在學習人教版美術第八冊“小圓點的魅力”可讓學生在紙上畫小圓點,使小圓點在紙上不同的位置,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并組合出各種有創意的作品,產生美感,給自己帶來心靈的愉悅。所以,只要學生動手去畫,自己感到美、愉悅就達到了目的。在低年級階段不必苛求畫的怎么美麗,規范符合什么什么原則等。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又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兼顧了全體學生,真是一舉三得。
二、利用資源,培育個性
美術課程是創造性很強的學科,在很大程度上是優越于其它學科,包括某些主科。充分發揮學生的美術天賦,使其思想、情感躍然紙上,產生視覺的欣賞效果,只要學生對自己的創作圖畫滿意,就要在肯定的情況下給予點評與修正,保護其美術個性和創新精神。鄉鎮小學的學生視野有限,所畫的東西大多為農村所見,又由于年齡所限,所畫的作品幼稚、天真,但也要鼓勵、表揚。充分開發和利用鄉鎮小學已有的教學資源,既是課標所允許的,也是對美術課程的尊重,還是對學生學習的尊重,更是以人為本的體現。雖然畫的很少有高樓大廈、立交橋、輕軌,但鄉間小路、阡陌溝渠、校園的花、草、樹木、飛鳥、彩蝶等,同樣能表現出學生優秀的個性,繪畫的技巧,產生優秀的作品。所以,要尊重、鼓勵和表揚,才能實現課標的要求,完成美術課教育教學的目的。
三、科學評價,目中有人
小學生非常重視教師的評價,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更加看重教師的評語,一個“優秀”、“良好”都能激起學生學習美術的極大熱情。正確評價學生的作品、技法、審美能力等,是教師教育教學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表現。評價要遵循如下原則:一是激勵原則。每一次學生作業,都是學生辛勤勞動與智慧的結晶,承載著學生情感,都十分期盼教師的評價。所以,評價要體現正能量,激勵學生進步、激勵學生改進不足,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二是啟發與尊重的原則。對于學生不佳的作業,教師切記不能一否到底,一棍子打死,不能諷刺、挖苦,損害學生的自尊心,這樣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對美術不良的影響,厭惡美術,討厭美術。因此,教師在評價時要啟發與尊重并舉,在尊重的前提下,給予學生以點撥,使之改正錯誤。
以人為本,就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不泯滅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創造性的完成作業,用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還要尊重美術課程,尊重自己無怨無悔的美術教育職業,嚴格按照課標的要求,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堅信美術課程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和國家開設美術課程的道理,深信美術課對學生成長的作用會更加凸顯。
作者簡介:高雅華,女,吉林長嶺人,吉林省長嶺縣太平川鎮第一小學,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學。
摘要: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擔負著陶冶學生情操、提高素養、增強學生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開啟兒童創造思維的重任。以往小學美術教學大多采用封閉落后的臨摹式教學,以及變相臨摹的模仿教學。雖然有些學生的作品能夠在明暗、色彩、構圖等方面達到一定的水準,但這樣的美術教學結果,會使兒童思維形成定勢,限制兒童創造思維的發展和想象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方法
近年來,課程的不斷更新,以我個人見解小學美術課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而且會達到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地步。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適當運用游戲于課堂教學中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興趣,兒童喜歡多種形式的游戲,教師可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例如在遼海出版社第三冊《頭飾》一課中,我先作這樣的啟示:你們喜歡動畫片中的人物嗎?然后找幾名同學戴著動畫片中的人物頭飾出場,并邀請同學們參加游戲活動,學生在這種游戲活動中展開了生動的想像,仿佛已經置身于充滿笑聲的游樂之中,這樣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效果很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繪畫藝術。
2.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觀察能力的培養,敏銳的視覺感受和正確的觀察方法是繪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學生認識不到這一點,因此在作畫的過程中,大部分時問忙于涂抹自己的畫面,畫的多看的少,這時教師就應該調動全體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有步驟、分層次地仔細觀察。并說出繪畫對角的結構、顏色、明暗等規律性的繪畫因素,經過多次反復的訓練以提高學生敏銳的感覺事物的能力。
3.指導兒童繪畫刨作,很重要的是要從兒童心理特征出發,培養兒童對美的感受能力,想像能力,創造能力和表達能力
美術創作是形象思維,應通過激發兒童對于美術的興趣,培養兒童的形象思維,開發兒童智力,培養兒童觀察、記憶、想像和刨造能力。這個過程,重要的是對兒童藝術創作有利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兒童,啟發兒童對美的興趣和感受,堵養兒童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代。好奇和幻想是兒童思維的特征,也是兒童心靈純潔天真的表現。他們可以"異想天開":彎彎的月亮掛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掛秋千搖蕩;蝴蝶紛飛撲向孩子身上,說明我比花兒更美{不同國家的兒童可以用紙筒互相"打電話"。在成人看來似乎"荒誕不經",對兒童來說,正是奧妙所在。因此.要指導兒童畫畫,就要去發掘他們這種兒童審美的奧妙。
4.讓孩子學會自己造型
孩子畫畫,開始往往是畫小孩,他們總是先畫一個圓圓,這是一個頭,再畫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講故事,作用可大呢。又點上兩小點是眼睛,它不像嘴巴那樣重要。再刷刷幾根頭發。這就是他腦子里有的印象。至于耳朵、鼻子是他們往往疏忽的。如一豎是身體,二橫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個手指頭是不會弄錯的,兩腿和腳就只有兩豎和兩個小圈兒了。
看到這里,我們首先要夸獎:"畫得好"鼓勵他這樣畫下去。千萬不能說:畫得一點也不像,這樣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幼小心靈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支持。而兒童認識形象,不會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孩子不能理解的東西,大人不能操之過急,強迫接受,這樣就會引起兒童的厭煩,減退唾畫的興趣。在啟發兒童創作熱愛祖國為主題的繪畫時,教師啟示以愛國旗為題。這時,孩子紛紛舉手,說要畫國旗。一個孩子提問:"能不能畫降旗?"教師問:"為什么?"原來他記憶起去年學校中曾發生的一件事:一天突然下大雨,幾個紅領巾看見操場上國旗還沒降下來,他們冒雨降下了國旗,他想畫這個場面。這是很好的設想,教師鼓勵他進一步構想,這個孩子畫了三個紅領巾冒雨降旗,并將教學樓,操場上的籃球架、雙杠、單杠等都畫了進去。教師提示:這樣畫太復雜了,主題不突出,繪畫就是要畫出生活中最美的東西。像教學樓、籃球架、雙單杠和降國旗愛祖國有什么關系呢?孩子接受了意見,畫面只剩下三個小朋友在呼叫,奔跑,解旗桿繩索,天上正下著大雨,并題名《下雨了》。畫面集中,形象單純,主題突出。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
5.讓孩子畫活的東西,多觀察,多寫生
為了開拓孩子們的眼界,教師要求家長在休息時、假期里多帶孩子外出寫生,到公園、兒童游樂場、動物園、馬路、風景優美的地方寫生,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豐富孩子的創作。一次我帶著孩子參觀盲童學校,那兒環境清靜,一塵不染,綠樹成蔭,真如到了一座大花園,看到盲童在這里的學習生活,處處有人照料,健康愉快地成長。更使孩子們驚奇的是他們還能以手代耳,進行雕塑、刺繡等藝術創作,甚至還能學習推拿醫療技術為人民服務,充分體現在祖國的懷抱里,殘廢人生活幸福,使孩子們很受感動。他們回來后,立即創作了《推拿》、《勤學苦練》等作品,并獲得好評。 在表現形式方面,孩子臨摹畫冊也是一種學畫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畫活的東西,多觀察,多寫生,自己選材自己造型。同時要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不能單畫一種畫,要讓孩子廣泛涉獵,包括中國畫、水彩畫,水粉畫、油畫、臘筆畫等等。經過多種實踐,可以豐富孩子在造型、創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現能力。對于兒童畫畫的興趣,要注意"留有余地",愛護他們的積極性,不能讓他們畫厭了。兒童時期要以學文化為主,每天可有一定時問畫畫,保持他們精力旺盛,畫興不衰,熟悉兒童的美感情趣。 兒童畫指導者不僅是一位美術愛好家.也應是兒童心理學家。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要求我們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系,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使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有效整合,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這是我教學美術的最高目標。
摘 要:信息技術融入美術課的教學,讓美術課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技術不再輔助于美術課堂,而將真正主宰美術課堂教學。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教學發展的必然,應該充分發揮其作用,讓美術課教學變得有效、高效,同時也要避免信息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應,采取更好的方式讓學生學好美術。
關鍵詞:小學美術;信息技術;素材
隨著科技的進步,時尚美成了信息技術的必然產物。信息技術也同樣融入了美術課的教學中,讓美術課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技術不再輔助于美術課堂,而將真正主宰美術課堂教學。
我校地處農村,雖是農村,但我校的信息技術軟硬件設施配置還是比較到位的。近幾年來,我就信息環境下農村小學美術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進行了探索與實踐,下面談談我在實踐中的體會和思考。
一、美術與信息技術存在極為密切的聯系,整合具有必然性
美術這門藝術能給人視覺上的盛宴,信息技術同樣是通過圖文聲茂來展示自己,二者在表達是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信息技術完全可以成為美術創作和呈現的載體。而在省編小學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材中,有很多學習內容是相互關聯的。所以,美術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具有必然性。
二、美術與信息技術結合優化了教學過程,整合具有可行性
1.資源浩如煙海,查找隨心所欲
目前,小學美術教學所涉及的范圍極廣,包括兒童美術、繪畫、卡通設計、民間藝術、雕塑等,由于教師和學生在傳統的教學手段下難以獲取豐富的資源,讓美術賞析課變得索然無味。
通過美術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帶來了海量的資源,教師有了可供參照的樣本和資源,學生的眼界也得到了擴展,學習興趣得以激發。例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收集資源制作一個美術海報作為作業。
2.強大的軟件供你用,輕輕松松搞設計
由于手工繪制的設計方式受設計者自身技術水平的影響比較大,也比較費時間,所以學生往往難以實現預想的構思,設計會以失敗告終。信息技術中有很多軟件可以幫助美術課開展設計,讓美術設計變得效果生動,內容豐富,如,字體的改變、圖案的設計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開展設計變得輕松,學習信心也得到增強。
3.突破難點,電子白板課件很管用
電子白板課件大多以操作互動為主,是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整合中最為常見的形式。教師可運用電子白板等多媒體制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編寫自己的多媒體課件,用圖表、動畫等展示動態的變化過程,形象地演示某些難以理解的內容,用于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教學中電子白板主要應用于以下幾種情形:
(1)分析解釋
電子白板課件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美術知識,啟發他們發現美術規律。比如,《千變萬化的線》一課,制作一個可供教師演示和學生學習的課件。課件首先展示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線,并用閃爍的效果將這些線條突出來,然后概括出線的種類,接著通過說說、畫畫讓學生體會線條的千變萬化,最后再讓他們欣賞美術作品中的線條的美。
(2)提供素材
充分發揮SMART課件的優勢,給學生展示大量的圖片、錄像等直觀信息,可以幫助學生接近生活,了解實際,解決困難,提高學習的質量。如,《歡樂的元宵節》,我們當地的風俗不太重視元宵節,學生對這一節日知之甚少,就可以通過白板展示。
(3)對比實驗
通過直觀的對比實驗能夠很好地展示不同美術作品之間的差異,進而揭示其規律。比如,認識冷色和暖色,可通過觀看大量的對比圖片,讓學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差異,這比光憑教師的講解來得直觀、簡單得多。
三、美術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改變了學習方式,整合具有多樣性
1.改變了學習的方式,引起了教學結構的改變
小學教育中存在普遍教育和個性教育的矛盾。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利用網絡可以讓學生自主發展自己的創造能力,自主收集資料、處理信息、構建知識,引起了整個教學結構的變化。
2.改變了學生的思維方式
信息技術讓學生在收集處理信息過程強化了歸納、概括能力,讓思維能力得到訓練,當同時面對海量資源的沖擊,自身的判斷能力也在變化。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這些信息中尋找對自身有用的、正確的信息和資源。
3.整合可能會導致傳統美術技法的弱化
由于美術中的某些課程的作業可以通過計算機應用軟件來完成,如“封面設計”,學生可通過Word或畫圖等軟件制作出漂亮的作品,不需要使用傳統的顏料、畫筆等工具,也不需要進行傳統意義上的調色,那么他們對顏料的屬性可能就不太了解,對顏料調配的方法和技術可能就不熟練,同樣在運用時也不能弱化傳統美術技法。
4.網絡管理的不完善和信息的良莠不齊可能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信息來源廣泛,這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可供學習的資源,但其中也充斥著許多錯誤的、消極的、不健康的信息,這會給判斷能力還不強的兒童帶來負面影響,不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堅持正面教育,還要強化網絡管理措施。
總之,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教學發展的必然,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其作用,讓美術課教學變得有效、高效。同時也要避免信息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應,采取更好的方式讓學生學好美術。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中小學美術教學中中國畫教學的現狀,從中國畫的內涵、臨摹、指導創作三個維度對中國畫進行詮釋。
關鍵詞: 中小學美術教學 中國畫 筆墨情趣 意境表達
中國畫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以其自身魅力獨步于世界藝林,無論是從思想內容還是表現形式上,都與西畫有本質的區別。中國畫注重意境、情感的表達,特別是以其獨特的表現工具、造型手段及不拘一格的構圖方式,越來越為世界其他民族所喜愛。從這個角度上說,中國畫就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大力倡導國學的今天,并不是所有的美術教師在國畫教學上都能很好地詮釋中國畫,進而使本來具有獨特魅力的中國畫教學失去應有的教化育人功能。甚至有個別學校在美術課教學上完全拋棄中國畫教學。這不能不說是美術教育的悲哀?;诖耍P者呼吁,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應倡導中國畫教學,讓中國畫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上占應有的重要地位。在中小學美術課的中國畫教學上,美術教師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對中國畫進行詮釋。
一、在欣賞課上交代好中國畫的內涵
一般來說,中小學的美術欣賞課,大多是教師引導學生自己看,甚至讓學生間相互交流、探討,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學生并不具備審美素養,單憑學生間的交流、探討根本毫無意義可言。對于獨具特色的中國畫,學生自己欣賞能領悟中國畫的真諦嗎?一定不能。學生如此,回過頭來,再說一下我們的美術教師,大部分教師基本功尚可嗎?筆者曾在一期“美術骨干教師”培訓課上,和奮戰在一線的教師交談、切磋,從大多數教師的言談中,不難聽出,他們對中國畫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有的認識非常片面,基于此,他們不得不讓學生自己去欣賞。這樣的欣賞課學生根本無法了解中國畫的內涵。所以,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加強基本功、提高文化理論素養,深諳民族傳統文化,在美術欣賞課上才能科學地、準確地解讀中國畫。教師應利用欣賞課從以下幾個方面交代中國畫的內涵:
(一)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其自身文化博大精深。在燦若星河的民族傳統文化當中,中國畫以其自身的特點、語言形式、文化體征區別于其他文化。從某種程度上,它可以和《四書》《五經》、四大名著、程朱理學、唐詩宋詞相提并論。古往今來,涌現出眾多的書畫名家,他們的傳世之作享譽中外,雋永長新,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并為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
(二)中國畫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所謂特有,是說世界上其他民族都不具備的,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的有機結合,注重意境的表達。和西方繪畫大相徑庭,西方繪畫注重光、影、色的科學組合及機理的處理。中國畫講究“隨類賦彩”、“氣韻生動”,追求“神似”,更主要的是“形神兼備”、“抒胸中意氣”。從這個角度上講,這是世界其他民族望塵莫及的。所以,中國畫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
(三)在表現形式上,中國畫是以筆、墨、紙、絹、硯為主要表現工具的藝術。西方繪畫以畫布、畫板、畫框、油彩或其他材質為主。而中國畫所使用的工具主要以本民族特有的毛筆、宣紙、絹布、石硯、墨汁,這里的工具每一件都蘊含豐富的文化,甚至有些是千年以上的歷史。用這些工具所表現出來的中國畫為世界繪畫的繁榮寫下了濃重的一筆。難怪一提起毛筆、墨汁、宣紙或絹布所表現出來的藝術作品,人們就說那一定是中國畫??梢?,中國畫是以筆、墨、紙、絹、硯為主要表現工具的藝術。
(四)中國畫是以線造型為主的藝術,是強調感性的藝術。西方繪畫講究光影、明暗、透視,是一套較為理性的、科學的并以塊面造型為主(不是單一、絕對的)的藝術。一般情況下,能較真實地表現客觀物象。而中國畫大多不受透視法則的約束,以線造型為主,講究線條的流暢、用筆的輕重緩急,同時強調主觀感受,以小觀大,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最高境界。
二、在中國畫的臨摹練習上,體驗中國畫筆墨情趣。
臨摹是學習美術最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中國畫講究“傳移摹寫”,臨摹中國畫是學習中國畫所必不可缺的必修課(指專業學習)。在中小學美術課的教學上,學生通過臨摹,掌握毛筆的各種運筆,知道用毛筆蘸不同的墨汁,可在宣紙上產生不同的效果,體會“墨分五色”。根據自己的實踐練習,了解墨色的形成、線條抑揚頓挫,明白不同文化修養、不同境遇的畫家所表現的內容各不相同,進而明晰大師們所追求的筆情墨趣,領悟中國畫所說的那種超脫自我的“物我兩忘”。
三、在中國畫的創作上,領悟中國畫注重意境的表達
中國畫所謂的意境是指一幅畫中所體現的思想感情的境界,即意是指主題思想、感情,境是指境界。如果教師枯燥地講,學生不會輕易地明白,教師可通過對一兩幅范畫實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學會“造境”,然后按著中國畫創作的一般過程進行指導,學生便會自覺不自覺地主動立意,然后構思、構圖、繪制。這樣學生在頭腦中便會形成這樣一個模式,即在“創作”中國畫時,必須先考慮如何營造意境,怎樣畫能表現所思所想,如此經過深思熟慮后所表現出來的作品勢必生動感人。
意境深遠、富含生活內容,追求崇高目標的中國畫不僅能感染一代代人、流芳千古,而且能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中國畫創作時,一定要求學生注重意境的表達。
總之,中國畫蘊意豐富,神圣莊嚴,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已走過幾千年,為世界藝術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在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上有必要對其詮釋,使這一燦爛的藝術代代相傳,永遠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