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10:26: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美術教育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一幅美術作品的優秀,不僅在于其外在美,更在于其表現出來的內涵、意義,這需要創作者具有較高的審美欣賞技能。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高校美術專業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欣賞技能水平至關重要,教師在傳授技能與知識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審美技能的培養。
關鍵詞:高校;美術專業;審美欣賞技能;策略
我國以往的高校美術教學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會阻礙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造力,不利于其個性的發展。隨著新課標的普及,高校美術專業要加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其審美觀,提高其審美欣賞技能。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培養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審美欣賞技能的策略。
一、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風光,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大學不同于中學,教師應加強實踐教學,帶領學生親近自然、感受自然風光,注意培養他們的洞察能力,并為今后的創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學生親近自然,感受高山、河流、村莊,切身體會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從而開闊自己的視野,找到創作靈感。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體會和感受,寓情于景,營造氣氛與意境。我國古代的文人、畫家往往在感受自然后才創作出佳作,體驗大自然對于培養學生審美欣賞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這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二、鑒賞大量的優秀藝術作品
審美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期的積累。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多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能有效訓練視覺形式感;多聽音樂,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樂感;多看文學作品,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審美情感。所以,教師平日要多注重這方面的培訓和練習,盡量讓學生多接觸、觀賞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作,讓學生用心體會、感受、理解。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學習,了解當代藝術的發展進程,汲取一些審美批評知識。教師自身應具備較強的分析頭腦,經常自我批評,從而挖掘出更多有用的內容,以便傳授給學生。
三、熟練掌握藝術的基本理論知識與規律
筆者認為,學生審美欣賞技能的提高,前提在于熟練掌握藝術的基本理論知識與發展規律。學生的藝術修養如何,主要體現在對藝術理論、藝術史的掌握程度方面,具體體現為對藝術門類、藝術體裁、藝術特征、藝術語言與美學特性的掌握程度。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應教導學生正確接觸藝術作品,讓他們了解哪些是學習的重點,需要重點關注,哪些可以忽略,等等。舉例來說,帶領學生欣賞一幅現代油畫作品時,教師應提醒學生觀察線條、色彩、光線、陰影等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重點關注那些突出的、重點的部分。通常情況下,人們對藝術作品的第一印象是感性的。美術專業的學生必須進行深入審視之后理性地評價。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學生所展現出來的知覺與批評活動都是其審美水平的體現。在評價藝術品時,教師就能了解學生對審美欣賞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加強歷史、文化積累
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文化、歷史知識水平對藝術鑒賞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在掌握美術專業知識的同時,要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大量閱讀文學、哲學、歷史學方面的書籍,做到人文性與藝術性緊密結合。如,在鑒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時,學生如果不熟悉與其相關的歷史背景、人文知識,不了解畫中人物的身份、背景,就無法深入分析這幅作品。因此,只有將這些人文知識融入作品分析,深入分析、細致感受,才能轉化為有效的審美經驗,從而加強其審美欣賞技能。藝術是一個大的門類,美術、音樂等子門類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如,音樂的韻律與美術的意境在某種程度上是互通的。音樂家能從美術作品中找到靈感,美術家也能從音樂作品中獲得啟發。縱觀我國歷史,很多著名的詩人同時也是畫家,有很多出彩的繪畫作品。如,唐伯虎既是畫家,又是書法家、詩人。由此可見,只有將各種文化、藝術知識緊密聯系起來,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欣賞技能水平,充分發揮其創造力。
五、多參加社會實踐,豐富生活經驗與人生閱歷
筆者認為,社會實踐是藝術靈感的源泉。在欣賞藝術作品時,人們總是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生活感受為前提,在此基礎上欣賞藝術作品。因此,欣賞者的社會經驗越豐富,人生閱歷越多,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就會越深入,感受也就越深?,F階段,高校應通過社會實踐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對美的理解能力,最終提高其審美欣賞能力。美術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在進行藝術作品鑒賞時,想象力與思維能力十分重要,欣賞者要想感受藝術作品的深層含義,就必須通過自己的人生經驗、情感記憶與審美想象,讓藝術作品的形象變得更加豐富、靈活、鮮活。綜上所述,審美欣賞能力對于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培養學生的審美欣賞技能,逐步提高其審美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激烈的行業、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安慧
美術教育專業是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是由美術學科本體與教育功能構成的。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應結合美術類專業與小學教育類專業的特點,既要重視素描、國畫、書法、油畫等美術學科,又要重視教育類課程,尤其要重視教師職業技能課程,以滿足當今美術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教學技能的培養依賴于學科專業能力的提高
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想提高教學技能,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學科專業能力——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掌握盡可能多的美術史知識、美學原理,踏踏實實地學好每一門專業課,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讓自己有更多優秀的作品,在上課前找到更多有意思的相關知識,才能讓學生對自己充滿敬意,自己指導學生時也會輕松自如。大多數師范類學校的美術教育課程設置都會借鑒非師范美術類專業的課程安排,與非師范類美術專業相差不大,缺少美術專業與教學法的融合,缺少針對性。因此美術教育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的教學基本功,如簡筆畫、美術字、黑板報、教學掛圖制作等方面相對較弱,上學時學到的技能與實際教學能夠結合的比較少。同時,美術教育類專業的學生存在見習、實習時間短的問題,尤其是實習,基本上都是校內實習,校外實習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學期,由學生自己安排,很多學生找不到實習單位或者不想去實習,最后只是找個單位蓋個章來應付。這些問題應該引起學校的重視,美教專業教學應該注重專業特征,在美術專業基礎課中,加入更多的適合小學生教育的如美化校園、裝飾教室、櫥窗海報之類的內容,加入教師的指導,讓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另外,學校應該對實習作統一的安排,對實習做出更加細致的要求,安排人員監管。
二、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說課能力的培養
對于師范類美術專業學生來說,語言表達能力是必須鍛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既要使用專業的概念與術語,又要使這些術語簡單易懂,與實際操作相聯系,盡量不用過于死板的概念解釋美術類的專業術語,而應該用通俗的、便于理解的語言進行講解,每節課盡量能夠教授學生一個專業術語,例如素描、線描、速寫、油畫、國畫等。小學生課堂有其特殊性,教師的語言表達更加需要技巧,要控制自己的語調高低、語速快慢,合理控制講課時間與實踐時間、教師示范時間與學生制作時間的分配。一般師范類院校會為教育類學生舉辦說課比賽、演講比賽等,但美教專業的學生很少參加,原因有兩個,第一,認為自己是技能類學生,本專業的教師也不太重視培養學生的說課能力;第二,就算參加,也很少能比得上中文類或者其他教育類專業的學生。針對這個現象,美術教育系應該組織學生觀摩學校優秀說課選手的比賽,并且組織小范圍的說課,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與展示的機會。
三、提高編寫教案與課件的能力
組織教學需要很多課前的準備,編寫教案與課件是其中的重要環節,這需要教師查閱很多資料,了解小學教育學科發展的動態。編寫教案與課件是師范生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是培養教學技能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缺少了這一部分的學習,對編寫教案與課件不夠重視。提高學生編寫教案的能力,可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教師要求學生寫詳案,讓學生選擇小學教材的某一課,根據課程標準和小學生的情況編寫教案;第二,教師參照網上優秀教案,對學生做完的教案進行評選,旨在指導學生如何編寫條理性強、科學有序的教案;第三,是學校邀請當地優秀的小學教師親臨指導,以便學生吸取一線教師的經驗。
四、注重創新性教學思想
布盧姆將技能領域的教育目標從低到高共分為七級,最高級就是創新。美術教育通過對學生創造性的鼓勵、培養,必然會使學生形成一種創造意識,一旦這種創造意識形成,就會成為心理定勢,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們具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和思維。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需要富有創造力,要能對學生有所啟發,有時甚至要做得有一點“出位”。例如,在寧德師院附小一堂美術課中,羅曦老師主講《生命的甘露》,上課前,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根據幾米漫畫改編的《向左走向右走》的畫面,畫面中下著小雨,人們帶著雨具穿梭在城市中。接著,教師穿著雨衣、雨靴,打著雨傘出場,以此來引出“生命的甘露”的主題,這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這是一個成功的開場,是一位美術教師用心經營的教學技巧,贏得了學生的喜愛。
大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更多的是按照成年人的特點來進行的。大學生畢業后成為小學美術教師,要將學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另一種教學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在大學中,國畫課要上工筆、寫意、花鳥、山水臨摹與寫生,特別是臨摹課耗時很久,學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靜心學習,像羅曦老師這樣繪聲繪色的課前導入在大學教育中顯然不適合。而小學教育則非常需要這種創造性教學。首先,課堂45分鐘的時間不適合長時間作業,枯燥的臨摹課也只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能力。其次,小學生文化課課業壓力比較重,因此美術課堂需要活躍的氣氛。所以小學美術教師需要有更多創造性的課前導入和課程安排。如何提高教學技能是美術教師應該終身學習和研究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跟上小學美術教育學科發展的步伐。
長期以來,我一直擔任計算機教學工作。工作之余,常聽計算機專業的老師慨嘆設計一件作品時,常對作品的美化束手無策。這使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對五年制高職計算機專業,為了更好地解決學生對作品美觀程度的設計問題,我們應該在計算機專業課程之外,加設適當課時的美術課程,使學生對版式、構圖、色彩、字體設計等方面有基本的了解和處理水平。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勝任來自各方面的工作要求。
1社會發展的需要
1.1“文化消費”與“視覺享受”
現代中國社會進入“消費時代”,“文化消費”指在現代傳媒高度發展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公眾對文化這種特殊精神產品的生產方式和接受方式。富有意味的是,消費信息的傳播途徑或方式,主要是官能感覺,尤以視覺為最。視覺是以圖形、文字與色彩等基礎元素為視覺認知語言而進行藝術化的表現。在某種意義上,消費時代也是個“一味迷戀視覺享受的時代”。其范圍涉及文字、圖形、圖表、攝影、動畫、商業廣告、展示空間及視頻影像等。
1.2“計算機文化”與“視覺文化”
這個時代也是計算機飛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已然成為了一種大眾消費品。計算機文化中的視覺文化占了絕對重要的比例。計算機產業的操作員或設計員也應該對視覺的消費觀念和視覺藝術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設計出更賞心悅目的作品。只有順應了時展的潮流,具備了全面的文化素質,我們才能在專業上走得更遠,設計出更符合大眾審美的計算機語言。
2學科間的交叉性
在信息產業飛速發展、信息化社會需求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產生了學科間的交叉性。這種交叉性面向未來,強調信息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學科交叉的教學應側重培養學生在信息技術與藝術方面的整合、策劃、創意設計的能力,以數字內容、人機交互方式為研究對象,致力于創建簡潔優美的信息界面、信息產品和信息環境,為觀眾和消費者創造和諧美觀的交互方式和體驗。計算機美術是跨越藝術和計算機科學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
3學科間的共通性
3.1計算機產業需要創新人才
眾所周知,計算機產業從早期大型電腦演變到今天的個人電腦,從硬件配置到軟件開發和應用,無一不經歷一個創新的過程。如果你問蓋茨:你寧可要公司全部的科技,還是要公司全部的人才?他會告訴你人才比科技更重要。在今天是最新的科技5年以后就過時了,但是人才卻可以永遠繼續創新。
3.2美術課程是對創造力的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
美術課程被公認為是對創造力的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這是由美術活動的思維特點———發散性思維和美術活動的過程決定的。在美術學習中,學生將繪畫作為一種與外界溝通的語言,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思考的內容通過繪畫傳達給觀眾,受眾觀賞之后產生感受并將這些信息反饋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確認了對自己的認識,信息不斷發出、反饋,正是經過這種螺旋形的上升過程,不斷地培養其表現能力,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從而達到培養創造力的目的。美術作品強調創新、強調個性,學生通過美術學習,自然將創新品格應用到計算機學科上去。在將來步入社會后,亦自然將創新精神應用到工作中去。所以,計算機專業的創新特征和美術專業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謀而合,與人才的培養目標十分一致。
綜上所述,在高職計算機專業開設美術教育的教學實踐,能進一步加強學生專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使之成為職業院校一種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
高師美術教育長期以來受到專業美術院校的影響,定位模糊,辦學思想不明確,顯現出多方面的弊端。其專業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現為:以美術學院為模式,以培養畫家為目的;與中學美術教育脫節,淡化美術教學論;重技能訓練,輕理論學習;重“一?!?,輕“多能”。因而影響了目前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面對擴招后出現的教育、教學及就業等新情況,高師美術教育必須在反思美術教育歷史與現狀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時代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對現有課程結構進行整合,在課程設置與教學等方面進行改革,構建相對獨立的新課程體系。
一、“由技入道”:強化基礎技法,突出人本教育
高等美術教育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美術教育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一定科研水平,具有美術教育專業能力,能適應社會美術事業發展需要的美術教育工作者?!保?]2據此目標,來審視當前美術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無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原因是:強調了美術專業技能的培養,把繪畫基礎技法等作為最主干的課程,居于專業課程中最主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由重視學科知識本位走向學生發展本位。在專業基礎課程中,由素描、色彩、國畫、油畫、版畫轉變為素描技法與表現、色彩技法與表現、國畫技法與表現、油畫技法與表現、版畫技法與表現,目的是要強化基礎技法與個性表現,由過去專業技能深度訓練轉化為基礎技能方法訓練,體驗與創造個性表現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師重在演示,學生重在創新與個性的形成;教師既是主持者又是倡導者,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自我表現、凸顯個性,在寬松的文化環境中形成藝術個性。但是,這些基本技能方法的訓練仍然沒有達到美術教育“由技入道”的最高境界,學生在掌握了基本技能和方法、實現了自我表現后,還缺失“道”的境界,缺乏人文語境與審美境界,缺乏自我個性表現后的哲學思考及藝術創新能力。毋庸置疑,這種缺憾與專業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性有密切的關系。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不應只是狹義的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實現,而應與人的目標結合起來,在考慮本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考慮它對人的目標的實現所承擔的責任。教師要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要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因此,應該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擴大文化視野,發展個性,完善人格。高師美術教育也應該重視專業美術與生活美術的融合,向自然回歸,向生活回歸,向社會回歸,向人自身回歸。因此,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也應該充分體現這一重要方面,不能將“技”與“道”孤立地分開。
二、“由理入道”:擴展美術學科知識的內涵和外延
除了“由技入道”之外,“由理入道”也是目前美術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學科之間進一步交叉融合,走向“綜合性”。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的教育與教學應在“綜合性”上做文章,這種“綜合性”并不是簡單的、雜亂無序的學科知識堆積,而是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方面要加強學科專業知識(包括技能和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并在此基礎上拓寬專業知識的廣闊度,注重學科知識間相互交叉、滲透,以適應將來從事的基礎教學工作或其它藝術工作。在課程設置上把相關的學科和社會知識包容進來,體現出知識的縱向性和關聯性,體現新課程背景下對學科知識外延的擴展?!度罩屏x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保?]1教育功能也由單純的美術教育向多種教育功能轉變,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課程要體現出對學生進行人文主義教育的功能。此外,還必須承擔道德教育、管理教育的功能。許多院校的高師美術教育專業設置偏重美術技能課程,而對與中學美術教育相關的理論課程,如藝術教育學、藝術心理學、美術欣賞、技法理論、中學美術教學法等課程卻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明顯存在著重技能技巧訓練,輕藝術理論、藝術素質及教學法的現象,與中學美術教育需要差距較大。相比之下,“國外的許多國家對美術師資的培養都相當重視理論與藝術理論課程。如德國的杜瑟堡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在課程設置上,10%是美術教育學,20%是美術史論,10%是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3]這些對學生審美能力及藝術素質培養的課程占了總課時量的40%。因此,我國的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把重點放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上,結合中學實際,適當壓縮技能訓練課時量,增加美術史、美術理論、美術欣賞、技法理論及教學法等內容,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應根據需要拓寬專業面。目前,高師美術專業課程設置依然受到專業美術院校的強大影響,這與當前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不相適應,這樣的課程設置無疑顯現出一定的弊端。因此,通過課程建設,有效完成學科目標是當今高師美術教育改革的重點。此外,還要通過哲學、美學、博物館學、綜合藝術等課程的設置來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加強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和創新能力,要求學生在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去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
三、“技道合一”:兼顧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課程設置
實現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課程體系的合理建構。在課程的改革中,要突出師范性,同時要考慮適應社會的多種需求,要圍繞培養目標,深入挖掘本地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努力構建有地域特色的課程體系。課程的設置與教學,要以學生就業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為重點。要樹立為地方經濟文化發展服務的意識,這樣,課程體系的建構才有針對性,專業的發展才有保證,地方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的前景才能充滿生機。當前,我校美術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總體設想應該是:以人文引領,重建美術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理念;強調課程設置內容的多學科性、交叉性、應用性、人文性,合理配置課程資源。
(一)關于“綜合藝術”方向課程的設置
根據黨和國家對新時期高師美術教育專業提出的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美術教育人才的要求,在對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基礎課程設置現狀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將綜合課程設置理念引入專業基礎課程設置的觀點。藝術種類是在藝術產生和發展中逐漸形成并逐步分化出來的。而已經獲得獨立的藝術門類又在不斷地加強相互間的聯系,甚至是與藝術門類之外的其他人文、科學領域的聯系,它們相互作用、互相融合,從而產生新的藝術樣式和品種。但是,“在20世紀的美術教育中,比較注重藝術分離的趨勢,卻忽視了美術與其他藝術門類以及人文、科學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互相融合的趨勢。”[4]316根據美術教育發展的這一趨勢,結合我校美術教育專業的情況,考慮設置“綜合藝術”方向課程?!熬C合藝術”方向課程主要包括:古代美術與博物館、現當代美術與美術館、藝術品投資與收藏等實用美術的課程內容,使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品收藏等重要美術機構與我校美術專業的美術教育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加強美術學科的橫向聯系。同時,也有利于擴大學生的就業面和職業選擇,而不是僅僅從事美術教育。
(二)關于專業選修課的課程設置
課程結構散亂、缺乏針對性,脫離了新形勢下中小學美術新課程的實際,是當前高師美術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主要問題。因此,課程調整的第一步是整合美術專業課的結構和教學內容,把課程整合為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四大類,堅持加強專業基礎課,重視專業理論課,調整專業必修課,增加專業選修課的原則,對專業的學習要減少縱向的“深度”,增加橫向的“寬度”。同時,美術學科要沖破專業分科界限,增加選修課,走出過分專業化,尤其是專門技藝化的狹小范圍。在這一思路指導下,考慮設置一些實用性的專業選修課。分兩個方面來談:一是綜合性的選修課,如插畫、漆畫、陶藝、版畫、平面設計、藝術品投資與收藏等。這種綜合性的選修課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基礎專業課程素描、色彩、國畫、油畫等課程的同時,掌握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課程,以利于職業選擇。二是發掘新的課程資源,開設地方特色鮮明的選修課,如蘇州園林藝術、常熟花邊藝術、常熟紅木藝術、蘇州藝術家群體研究等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美術研究課程,為地方經濟文化發展服務。當然,根據地方高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定位,上面所說的專業選修課也可以根據專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列入必修課中。地方性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應該是我校美術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要重點考慮的一個方向。通過這些特色選修課的設置,可以“把美術學習拓展成文化學習,把單一的繪畫知識和能力拓展成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展能力。培養具有較高思想、文化、藝術素質,具有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創造能力和多方面藝術修養的復合型美術人才。”
(三)關于特色實踐課程的設置
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應更多考慮市場的要求和需要。根據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和我校應用型教學的定位,特色實踐課程的設置也是我校美術教育專業發展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1.畢業創作課程的設置
“畢業創作”課程是高等美術專業學生在畢業前夕,綜合運用四年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總結、創作和展示的重要實踐課程。它一方面集中體現了學生掌握及運用專業知識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反映出專業的培養宗旨和教學狀況。因此,畢業創作綜合體現了美術專業四年的教學成果。正如尹少淳所說:“必須通曉繪畫、雕塑、建筑、工藝以及書法、攝影等特點,以此作為形式和手段,向青少年進行全面的審美教育?!保?]122畢業創作展示是學生通過展覽的設計安排,向參觀者全面展示自己學識與能力,以便人們對本專業的教與學做出客觀的評價。這種評價能全面地考查美術專業學生在美術創作、美術教學上的各種能力,因此,畢業創作課程應隸屬于專業基礎課程之中。
2.美術調研課程的設置
深入挖掘本地的人文和自然資源,構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課程體系,是地方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發展的方向之一。美術教師要利用豐富的地方文物資源和自然環境資源,例如宗教建筑、名宅、碑刻、園林以及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開發新的教學課程,開展教學活動。此外,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和傳統藝術作坊,可以加強學生深入理解藝術創作的過程,以及蘊涵在其中的深沉的歷史人文背景。通過挖掘、學習豐富的民間藝術資源,顯示地域色彩,張揚地域個性,使校外美術課程資源成為美術課程發展的必要補充。美術調研課程的設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課堂理論學習聯系到自己所熟悉的藝術資源,增強藝術的理論直觀性和藝術感知能力。
3.博物館學與博物館、美術館工作實踐課程的設置
我校美術教育專業要加強與地方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館的聯系,積極爭取學生在博物館和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參加實習或做義工的機會。這門課程的設置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鮮活、生動、直觀的美術實踐,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提前介入實際的美術工作,增加工作經驗,以利于將來的就業。通過上述特色實踐課程的設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校美術教育專業課程單一、脫離美術工作實際的教育狀況,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四年內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較為全面的美術教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理論,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藝術鑒賞能力和教學能力,真正體現師范性的特點”[7]116。
(四)關于人文基礎課程設置
重建和完善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廣義上的基礎性學科,尤其是加大傳統文化的教學比重,加強學生的文化素質與人文修養,能較為全面的了解美術與人類、美術與生活、美術與政治、美術與歷史的聯系,綜合后的高師美術教育專業教學將給學生展示的是一種大文化、大藝術的觀念。高師美術教育專業人文課程的設置是一個迫切的任務,應遵循人文課程內容與美術專業相關聯的原則、基礎性與工具性原則。建議設置中外美術史、美術鑒賞與寫作、中國民間美術、中外歷史、中國古代文化名著選讀、西方文藝名著選讀、文學名作選讀等必修或指定選修課。在美術教育專業中設置人文基礎課程,可以打破以單純學科知識體系設定課程的思路和方法,對現有課程結構進行整合,構建相對獨立的新課程體系。
四、結語
我國教育已進入大眾化時期,高校美術教育已從培養美術創作的“精英”人才轉為培養具有實踐性和應用性的人才。因此,高師美術教育應努力為畢業生贏得更多就業機會。對美術教育專業來說,雖然純藝術人才的需求已經飽和,但其他領域對美術人才的需求空間還比較大,尤其是對具有新技術含量的人才的需求呈上升的勢頭。由于社會所需人才的知識與技能結構與傳統型美術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區別,因此,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專業課程設置,重新把握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在課程結構上,根據社會對多層次、多類型教育與建設人才的需求,創設新興的、綜合的、交叉的學科,適量增加一些技能型、應用型以及自然科學、技術學科、人文社會學科等諸多學科的相關課程。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資源的整合,不是簡單拼接,而是將藝術學科的各門類與教育學科以及學生知識層面進行以人為本的科學整合。專業課程設置要以培養創造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為中心,改變只重技術訓練的傳統觀念,把創造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落實到專業教學之中,使學生的“藝術能力和人文素質綜合發展”[8]3。美術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美術學科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豐富,所以,對美術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也必須慎加選擇,應與人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以人文精神統領藝術教育,是世界藝術教育發展的趨勢,是提高藝術教育的價值,引導教師走出藝術教育的誤區,走出技能訓練的怪圈,使藝術教育真正成為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精神的提升和整體素質提高的體現?!保?]20我校美術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應走出專業美院的美術教育模式,與多種學科融合,弱化知識目標,強化人的目標,由技能性轉向知識性和體驗性的掌握,要求在人文關懷中認識美術、學習美術,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課程目標。因此,應該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擴大文化視野,發展個性,完善人格,注重培養審美能力、哲學思考能力及藝術創新能力,兼顧藝術能力的培養和人文素養的提高,使技道合一、完美融合。
2011年,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新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城鄉規劃學從建筑學中獨立出來,被評定為一級學科。然而,由于城鄉規劃學開展時間比較晚,作為新興學科,其知識框架體系相較于建筑學而言有了大幅度的改變,需要與多個學科交叉融合。例如與藝術學與美學的接觸面比以往更廣,課程教學模式需要進行適應學科體系的改革。
在高校的城鄉規劃專業中,美術課程貫穿大一整個階段,共計128課時,是本科人才培養計劃中的基礎課程,需要美術類教師進行輔導。然而,城鄉規劃學科培養目標與美術類學科培養目標完全不同,導致很多美術類教師在給城鄉規劃專業學生上課的時候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教什么內容,怎么教。我本人就有這樣的經歷:我從美術教育專業畢業,剛給城規學生上課時發現學生們的專業目標和我自己所學專業目標是不同的,學生美術基礎也參差不齊,若按照美術學科的教學方式授課,學生也能有一定進步,但學習所得知識不能良好運用于自己的專業。而且教師的授課基本都按照美術類學生進行培養的,在第一學期開設的美術(一)課程中教授素描,在第二學期開設的美術(二)課程中教授水粉,環境藝術專業的老師講室內設計圖和馬克筆。學期末時,每個班學生的繪圖方向以及掌握的繪圖技法都不一樣,無法與后期課程良好接軌。城鄉規劃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學科,學生在畢業時要掌握城鄉規劃、城鄉設計和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能力。這需要美術課程給他們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在思考,能否根據城鄉規劃這個專業的學科目標和培養計劃,制定適合其發展方向的美術課程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情況,我在授課時進行了實踐,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系統設計的一般模式,在設計教學項目時,第一個環節是進行學習需要分析,美術教師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以滿足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學習需要的滿足除了需要相應的教學內容之外,手繪水平和技能也影響和制約著學習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因而對學生的分析也成為學習需要分析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學習需要分析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內部參照需要分析法,二是外部參照需要分析法,三是內外結合學習需要分析法。結合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培養計劃,我認為,使用內部參照需要分析法更為恰當。“內部參照分析法是由學習者所在的組織機構內部以已經確定的教學目標或工作要求對學習者的期望與學習者學習(工作)現狀作比較,找出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從而鑒別學習需要的一種分析方法?!庇捎谂囵B目標的定位是比較大范圍的,教師就必須先收集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將美術課程的知識、技能要求具體化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作為收集目前學生學習狀態的依據。結合城鄉規劃的學生的現實情況,開設美術課的是大一的新生,本科招收的學生是文理兼招的,這些學生文化課成績較高,但大部分沒有進行過美術方面的專業訓練,不像藝術類的學生,在進大學之前已經對美術方面有深刻了解。在如果教師還按照藝術類學生的標準去對待,這些新生會跟不上進度,他們本來對美術課就有恐懼感,在壓力之下,有些學生甚至可能會生出討厭這門課的心理。針對這些沒有美術基礎的大一新生,我認為需要設計與他們相適應的教學模式。而在城規專業來說,美術課程的目標是要鍛煉學生的手繪能力,使其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可以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形成設計圖紙;對渴望深造的學生而言,考研需要考快題這一科目,他們也有掌握手繪技法的必要。我認為,美術課結課時,城規學生應具備以下能力:繪圖時,造型準確,有較強的表現和塑造能力(包括比例、結構透視、特征、空間關系等);正確理解對象結構及體面關系,并能完整地表現;還要提高藝術修養和審美水平,以便適應專業需要。那么教師期望學生達到的手繪能力和學生目前零基礎手繪能力之間的差距就是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需要明確了,教師的教學目的也就明確了。
并且在學習需要分析時,我發現要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方向問題并不存在教學資源上的約束。第一,現有的教學設備是畫板和畫架,學生們在手繪中需要的工具是已經準備好的;第二,以往的教學資料往往是《素描教程》、《水粉》等等,教師可以向學校申請更換教材,如《鋼筆建筑手繪》、《建筑風景速寫》等;第三,教師在備課時,要進行新的教學系統設計;第四,學校和教研室非常支持教改項目,這就促進教師改革創新,這為教學設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創建了良好的條件。于是,對我校城鄉規劃專業2015級學生授課時,我改變了教學方式,上課之前根據以上指標體系進行測驗,測出學生真實的美術水平;同時結合調查問卷和觀察表,直接從學生處獲得信息。我發現,在一個30人的班級中,上課前66%的學生對美術課有畏懼,認為自己沒有基礎,無法學好這門課;50%的學生不了解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期中10%的學生有怠惰思想,覺得沒有必要學習美術課;96%的學生是完全沒有美術基礎的;100%的學生都認為上課可能會學習如何畫石膏像、靜物等內容。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授課時把城鄉規劃這門專業的培養計劃跟他們講清楚,讓學生理解本專業的美術課與美術專業的美術課有區別,美術專業要練習石膏靜物,但城鄉規劃的美術課是不一樣的,單純練明暗、光影這么細化的內容對他們來說是偏離學習方向的,應在掌握一定基礎的情況下多練習建筑風景類繪畫。不僅在學習內容上發生改變,教學手段上也要改進:把學生按照美術基礎高低分成三個部分,美術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教授內容以寫生為主,讓他們能用流暢的線條表現自己的創意和想法,作業要求能畫出想法新穎、結構準確的建筑物和綠化環境;有一些美術基礎,但不夠扎實的學生,以臨摹課本和好的作品為主,讓他們多看優秀手繪圖,了解自己的不足,打好基礎后,再慢慢進入手繪階段;對于大部分零基礎的同學,要從頭開始教,先掌握透視法則,初期可以借助直尺來輔助繪圖,再到陰影的表現、樹木的表現等等。通過分類教學,學生們可以相互借鑒,相互督促,進步就比較快速。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課堂上我增加了美術鑒賞模塊,教師挑選出國內外優秀的手繪作品,指出其優秀之處,供學生參考。每節課的最后要對班中所有學生的作業評講,大學生思維新穎,樂于表現自己,且接受能力高,評畫環節能讓他們對美術課的興趣更高昂。
運用以上教學方法,期中時,根據指標體系,經過問卷、觀察和分析,2015屆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繪畫水平有較大提升,與目標水平進行比對,80%的學生已經達到上一屆學生期末的手繪水平。期末結課時,83%的學生能夠獨立進行建筑物手繪寫生,面對美術課程,100%的學生都不再有恐懼感。通過學習需要分析,城規專業美術教學中面臨的任務及其性質已經很明確,通過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和實踐,是可以得到及時有效解決的。當然,要適應城規學科要求,美術課程還要做出很多調整:教學內容、學習目標、教學媒體、學習環境以及結果評價等都要根據學生情況進行極大的改變。前端分析只是邁出了第一步,讓整個教學活動明朗化,后續的工作量還很龐大,需要教師、學生、學科專家、教學設計專家等多學科領域共同合作。作為一個新興學科,城鄉規劃中還有很多課程亟待建設和改革,以適應飛速發展的學科要求。一線教師應隨時注意教學中存在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其進行細致研究,尤其是與城規專業有交叉的其他專業的教師,更要通過論文、項目、成果等方式做研究推廣,這對其他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學改革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孫征 單位:信陽農林學院
摘要:高職美術教育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面發展,具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技能及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創新型、實踐型人才為目標。隨著我國社會各方面改革發展進程不斷加快,高職美術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作為職業教育院校,高職美術教育人才培養應以就業為導向,明確教育目標,通過優化課程內容、方法、教學模式等,發揮出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職美術教育;發展現狀;改革對策
高職美術教育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具有緊密聯系。高職美術教育以培養具有扎實的美術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以及自主實踐能力的人才為目標,旨在為社會輸出應用型、實踐型專業人才,既體現出普通高等院校美術教育的要求,又兼具職業教育的目標。
1當前高職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教育目標的定位模糊。高職美術教育在經歷了擴招改革后,沒有及時地補充美術教師數量,也沒有真正提高在職教師的教學水平。相較于擴招后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職美術教育的師資力量建設工作較為滯后。同時,高職院校作為以培養專業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場所,其專業設置、教學內容以及人才培養方向都應突出較強的實用性、實踐性[1]。而在實際工作中,高職美術教育目標的過于模糊。高職美術教育往往想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攏,力求以通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但在人才市場中,各大企業均只需要專業型、應用型、技能型的美術人才,從而使得越來越凸顯出高職美術教育的培養目標與社會市場的需求之間的差異。其二,教學方法滯后。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普及,傳統的高職美術教育所采用教學方法已經對其教學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在高職美術教育的改革中必須及時地優化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帶入課堂中。同時,高職美術教育的教材內容也已經無法符合社會市場的要求,造成高職美術教育的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無法在短期內適應企業的要求,從而影響到了學生的職業發展。
2以就業為導向促進高職美術教育改革的對策
2.1明確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新時期企業對美術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符合職業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職美術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應明確培養目標,以就業為導向調整教育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基礎專業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強化其應用現代美術工具的實際能力以及參與各種社會實踐的能力[2]。同時,還應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較高的綜合素質水平,以達到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規格要求的目的。高職美術教育相較于普通高等教育美術專業課程以及中職美術教育,具有更強的應用性與專業性,要求畢業生具有美術工作者的特質,同時又作為技能型勞動者能夠為自己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最終成為高素質、綜合性的美術專業人才。
2.2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為了符合新形勢下教育目標的教學要求,高職美術教育需要根據美術教育的特點制定符合實際教學需求的教學模式。同時,應尊重美術教育中關于創造力與個性化的需求,以高職美術教育的培養目標以及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突出其專業性、實踐性以及職業性要求,充實教學內容,以系統理論知識為基礎,充分結合專業技法以及就業市場的專業性技能要求,同時圍繞學生個性化發展塑造其差異性特質,構建內容豐富、聯系實際、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職業性專業人才的重要場所,因此在美術教育人才培養中應重視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就業能力,使其達到人才市場的驗收要求,應將市場作為培養的出發點與歸宿,在就業市場導向下不斷結合新時期其對美術人才的要求與需求,優化教育模式,從而達到提高教育質量及時效性的目的[3-4]。
2.3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理論與實踐相溝通:高職美術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具有系統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與技能,同時要求培養具有社會適應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及個性品質的專業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按照學生在畢業后步入工作崗位后的工作模式來開展美術教學工作。例如,教師在教學活動可采取“項目中心制”的教學方法,而非以往的“技能中心制”。教師應引導學生按照當地的傳統文化以及美術企業的需求專門的設置一些,然后按照學生各自的知識基礎與技能特點來指導其選擇適合自身的項目。在項目的落實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會產生許多的困難與問題。此時,教師可適時地引入項目所涉及到的教學課程,幫助學生完善項目所需的專業知識基礎。在落實項目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有效地加強教學氛圍,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最終實現高職美術教育的教學目標。
2.4加強美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高職美術專業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兼具著傳授知識、培養技能以及加強學生就業能力的三重任務。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且能夠掌握美術專業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對其未來發展趨勢做出預測。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美術教育的改革發展需要以強大的師資隊伍為依托,學校應通過定期組織培訓、建設實訓基地等方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及專業能力,打造一支實力雄厚的專職教師隊伍。同時,還應制定靈活的教師聘用辦法,通過聘請美術專業行業內優秀的廣告人、設計師等人員作為兼職教師,為學校的師資隊伍注入新的血液,從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實現培養高質量、專業化美術人才的目標。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高職美術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高職院校應針對美術專業教育的特殊性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結合當前市場對美術專業人才的需求,轉變教學理念,構建以就業為導向教育教學計劃,從教學內容、方法、實踐環節、技能培養等各方面進行加強,促使學生發展成為創新型、應用型的專業人才,從而為社會輸出高質量的人才資源。
作者:鹿杰 單位:濰坊市技師學院
摘要: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讓越來越多不同的專業課程都涌現了出來。在美術教育專業中,藝術設計就是一項基礎專業,為的就是培養更多優秀的高素質美術人才??墒窃谶M行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課程的開展以及活動的設施都存在很多的問題,讓學生無法真正的將知識學透。因此,文章就目前美術專業藝術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再找出解決對策,希望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旨在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大大提高。
關鍵詞:藝術設計教學;美術教育專業;困境和對策
在我國的師范教育中,將美術教育專業中藝術設計作為課程設置與內容的改革新成果。我國高校對美術專業的設立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探索,關于美術專業藝術教學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其中也還存有一些缺失。就現在高校的教學具體情況出發,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教學提供一些方法,爭取讓日后美術教育專業的藝術設計教學能夠越來越好。
一、美術教育專業在藝術設計中的教學現狀與困境
1、輕理論、重技能
和傳統的教學就所不同的是,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甚至于藝術類的所有教育都存在輕理論重技能的缺陷??墒莾炐愕乃囆g設計作品是離不開理論基礎的支持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美術設計不能僅僅是一個模仿練習,而是對于藝術設計素質的全面培養,這是模仿練習中無法完成的。高校中對于理論知識學習的忽視,究其原因有兩個方面:首先課程的枯燥讓學生無法產生學習興趣;還有就是學校不科學的課程設置,也讓理論教學進程緩慢的原因[1]。
2、不夠科學的課程設置
美術教育專業中藝術設計的課程設置并沒有被很好的落實。在進行課程的設置時,一般院校采取的方法就是借鑒名校中的設計課程。但是,學校與學校實際情況的不同會讓教學出現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除此之外,教學體系的殘缺也會讓課程顯得非常單薄和不理想。
3、不夠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
設計專業和美術教育的結合必然會讓課程增添許多特色之處。可是相關的美術教師卻存在不知道該如何而去教的問題。依照現在的高校教學情況來看,在美術教育專業的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形成有效的課堂管理。教師還是以舊思維進行課程的講解,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換句話說,教師注重的依舊是設計專業知識的講解,并沒有在其中加入美術教育的內容,讓課程不具備特性與師范性。
二、在美術教育中專業藝術設計的教學對策分析
1、對課程設置加以改革,發展特色性教學
一項課程的開展,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所以對于課程的設置一定要符合學生具體學習情況。藝術設計本來就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學科[2]。對于此類課程的設計必須既有科學性又有一定的藝術性。所以,在進行專業藝術設計的課程設置時,要將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結合起來。在其中也可以選修一些廣告學和傳播學的課程。對于學科之間的教學和交流也要不斷加強,這是為以后綜合性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藝術設計所涵蓋的部分有很多,比如印刷品、美術、廣告等等。高校也可以根據當地對人才的需求,來選擇自己辦學特色,這樣也能促進性學生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積極性。
2、改變教學組織的形式,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位置
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的主導一直是教師,學生只能被動聽課,但聽課效果卻越來越差。尤其是在藝術類的課程教學中,學生必須成為課堂的主體,將教學理念與情感相結合。這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消除對課程的抵觸感。對于課程中理論課程的學習也應該是逐步滲透的,不能將一整個知識點以“滿堂灌”的方式全部倒出,應該科學合理的分配到每一節教學課堂中,將知識進行有機的分解,按階段完成階段性任務,從而讓學生能夠完成學習目標。而對于美術教育的融入也是不能少的,教師也應該定期組織學生課堂,讓學生自己成為教師,教師在最后給予點評和指導,讓學生能產生實感,將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
3、將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藝術設計的最終源泉就是創造力,這也是高校設置藝術設計課程想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就是讓學生形成一種“問題意識”,有了想要問問題的沖動,才會在生活中細心的發現無限可能。除此之外就是深厚而扎實的基礎知識。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3],和藝術設計也有異曲同工之妙?;A知識為聯想提供了源泉,提供了思想,引導了學生在教學中產生新靈感的發揮。當然,對于學生再設計中的創造也是要給予鼓勵的,這也是形成自我風格的重要一步。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進行美術教育專業的藝術設計教學時,要將現存的問題進行不斷的改革和探索,找到更好的方法讓教學變得更加科學化、合理化,進而能也能將教師在教學中的問題加以解決。我相信,專業藝術教學與美術教育的融合一定會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好。
作者:楊曉瑩 單位:恩施職業技術學院
一、高等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教學內容長期得不到更新
我國大部分高等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都與專業美術院校使用同樣的美術教學內容和方法。這是由于大部分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都沒有經過專門的師范教育,具有幼兒園實際教學經驗的教師的數量更少。大部分教師只能照搬自己在美術院校學習的教學方法和內容,要求學生能夠達到美術專業的美術水平。例如美術教育中很少涉及到制作玩具的方法,導致畢業生就業之后遇到很多困難。
(二)師資力量薄弱
高等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基本出身于專業美術院校,對于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教學法等理論知識比較生疏。一些美術教師過于重視傳授美術技能技法,沒有穿插運用幼兒美術教學的理論和方法,沒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教學意識??傮w而言,我國高等師范大學的學前美術教育但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
(三)缺少完善的教學設備
作為一種職業技能教育,學前美術專業的美術教育僅僅在普通教室里完成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投入一些專業的設備和設施,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大部分的高等師范大學都沒有為學前教育專業配備完善的美術教學設備和設施,師生只能在普通教室中進行學習,課堂教學效果受到了影響。
二、提高高等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水平的對策
(一)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為了對高等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應該積極組織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深入幼兒園一線進行參觀學習,全面了解幼兒園的美術教學需要,將幼兒美術教學中的一些實用內容加入到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育內容中去。學校要積極組織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進行廣泛的交流、學習、培訓。以繪畫課程為例,可以刪去三大構成、素描等內容,加入紙版畫、吹畫、刮畫、線描畫、油畫棒畫、簡筆畫等等。這是為了使高等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實用美術教學技能,在就業后能夠更好的進行學前美術教學。同時對水墨畫、水粉畫的教育學進行改革,突出兒童化、趣味化的特點。特別是要對玩具設計與制作課程進行改革,降低手工制作的難度,加入更多的適合幼兒的手工制作內容。改革教學內容能夠使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更加順利的就業,能夠順利的承擔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任務。
(二)培養優秀的美術教師
高等師范院校要注意對學前教育的美術教師進行職后和職前的一體化培訓,使美術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外出交流和學習,使其接受先進的美術教學思想。特別是要培養教師的為幼兒園服務的意識和教學理念。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要具備美術專業的教學水平,而且要通曉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方面的知識,能夠掌握適合學前教學的教學方法,并在課堂中進行運用。優秀的美術教師要能夠編制和實施美術教育方案,掌握學前美術教育的相關技能和理論,能夠對當前的教學方式內容進行改進和完善。高等師范大學還應該在美術教育其他課程領域聯系起來,這也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形成課程綜合、主題教育的意識,例如與音樂、舞蹈等藝術類課程進行聯系。這也是為了使學生畢業之后能夠更好的設計主題教育內容,開展綜合主題教育活動。
(三)對美術類課程的教學條件進行改善
高等師范大學要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配備環境創設教室、玩教具制作教室和美術教室。環境創設教室要配備幼兒園使用的小櫥柜、小凳子小桌子等教具,全面模擬幼兒園的實際環境,使學生能夠進行模擬練習。玩教具制作教室要配備手工制作桌椅、投影儀、幻燈機、作品展示櫥窗、作品展示柜等等,使學生能夠進行玩教具制作,并對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美術教室要配備兒童水墨畫教學使用的大桌子、音響、投影儀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高等師范大學才能不斷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三、結語
學前美術教育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和個性非常重要,因此師范大學要提高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的重視,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培養優秀的師資隊伍,使學前美術教育能夠與幼兒園的學前美術教學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為幼兒園輸送優秀的學前美術教師。
作者:朱明健 謝笑容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摘要:小學美術教育專業是以培養高素質小學美術教師為目標的綜合型專業。文章就如何培養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知識結構;能力結構
小學美術教育專業是以培養高素質小學美術教師為目標的綜合型專業。其專業特征一是職業導向明顯,二是帶有很大的綜合性。[1]對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的培養,一方面要合理把握美術專業內涵和美術課程結構,另一方面要充分兼顧到學科類課程和小學美術教師職業技能培訓的特點。
一、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的知識結構
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綜合的創造性思維方法和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能的藝術教育人才。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教育科學方面的理論知識;(2)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3)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圍繞這三個方面從以下幾點來思考,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結構的培養。
(一)良好的人文素養
無論是美術專業知識還是美術專業技能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是以人文素養為基礎的。人文素養是指個體掌握的歷史、哲學、文學、宗教、藝術、審美等學科知識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對人類生存充滿深情關懷的意識,人文素養就其核心來說,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以及人文科學中體現出來的以人為本的精神。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人文學科知識和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素養是由歷史文化和傳統精神熏陶而成的修養和氣質,是融進了自已理解和悟性的認知結構,是對人格心理及人生定位有著巨大影響的“遺傳基因”。[2]
人文知識不等于人文素養,人文知識是指史學、哲學、文學、法學等人文類學科的知識。
(二)較強的創新思維
知識經濟的靈魂是創新,而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我國教育的現狀,還是偏重知識傳授而輕過程分析的應試教育,教學方法多是科學主義的理性分析法,受教育者的創新能力還沒有得到較好的開發和培養。
藝術教育具有開發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培養創造性人格的價值,培養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形成其創造性人格,這與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相一致的。
創新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教學方法的運用,它要求教育者在教學中注重創新教育觀,即以培養創新人才為己任的教育觀,它是人本教育觀、素質教育觀和健全的人格教育觀。它不僅要求教育者倡導民主的教學作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景,不輕易否定受教育者的思維結果,而且還要注重在校園范圍內營造有利于師生催生創新靈感、激發創新潛能、保持創新活力、涵養創新素質、取得創新成果的文化環境,以及注重激發受教育者的思維為關鍵,注意激發、培養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尤其是批判性思維。
(三)厚實的可持續發展的知識修養
可持續發展是當代社會的新理論和新戰略。創新教育的結果是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而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又有利于促進創新,有利于可持續發展。[3]知識經濟是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的知識生產、分配、傳播和使用為支柱,以創造性的人力資源為依托的經濟形態。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還要與人文素養和自身能力諸方面和諧發展,才能確保其主體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宗旨,并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
對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知識修養的教育是以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為核心的教育,旨在使每個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價值觀念、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廣泛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將會逐步提高教育質量,把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推進到新的歷史階段。
(四)豐富的現代教育知識與技術
面對信息社會的挑戰,教育改革速度加快以及新型的教學方式,要求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適應新的教學環境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術素質?,F代教育技術,一個支點是教育,一個支點是現代技術,它是先進教育思想與先進科學技術密切結合的產物,并且現代教育技術隨著科學技術和教育思想的發展而不斷充實和豐富新的內容,增加新的內涵。
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系統論的觀點為指導,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由于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給人強烈的活動感、立體感等特點,所以能極大地引起受教育者探求知識的熱情和興趣,減少教學過程中的枯燥無味感,充分調動受教育者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綜合參與,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的能力結構
根據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的特點,學生的能力結構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審美教育能力;(2)組織教學能力;(3)專業活動能力;(4)美術科研能力;(5)獲取信息能力。根據以上五個方面,教師培養他們的能力結構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把審美教育能力的培養放在第一位
席勒說:“若把感性的人變為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徑是使他們成為審美的人?!盵4]面對小學美術教育的預備軍,要想他們將來成為審美教育的工作者,必須先使他們成為審美的人。對學生審美教育能力培養的基本任務是:1.敏銳的審美感受能力;2.全面的審美鑒賞能力;3.初步的審美創造能力。而這三種能力的培養是在相應知識建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審美知識的傳授與審美能力的培養具體體現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上。
(二)組織教學能力和專業活動能力的培養是關鍵
組織教學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的培養,而且還要把兒童心理和生理與兒童美術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在如何科學地對兒童進行美術教育,綜合提高兒童素質上下功夫。
專業活動能力是組織教學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它包含兩個方面:1.了解小學美術教學大綱,研究小學美術知識和技能,具備給兒童傳授知識和指導學習方法的活動能力;2.具備美術專業創造能力。這要求教師在美術必修課、選修課、教育實踐環節中,融入專業活動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全面的科學教育知識和廣泛的各科基礎知識,具備豐富的美術知識和基本表現技能,并培養學生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
(三)美術科研能力和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是發展的要求
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是將來推動素質教育和時代進步的基礎教育工作者,它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符合時代的要求。由此,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必須培養具有時代開拓精神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素質的小學美術師資。
對學生的美術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注意兩點:1.對小學美術教育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科研能力的培養,推動學生將來深化教學各方面的改革;2.對美術學科的科研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藝術創造和藝術思維的提高。
對學生能力結構的培養,也是學生將來從事小學美術教育的需要,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合理知識結構的重要途徑。
總之,對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的培養應以培養高素質小學美術教師為目標,以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較強的創新思維、厚實的可持續發展的知識修養和豐富的現代教育知識與技術,以及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能和科研活動能力為任務,使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能更快更好地適應21世紀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
[摘要]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的發展相對其他專業還比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美術教育的發展,尤其是基層中小學美術教學。為此,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必須面向基礎教育,突出師范特色,注重實踐課環節的教學改革與研究,以培養一專多能的合格中小學美術教育師資。
[關鍵詞]高師美術教育; 實踐課;職業技能訓練
師范教育是我國教育在世界上的獨特之處。這一中國特色與我國人口眾多、需要大量師資的基本國情緊密相關。當前,我國高校的美術教育專業有三種開辦方式:高等師范院校的美術教育專業、普通高校的美術教育專業、專門院校(如美術學院、藝術學院)的美術教育專業。每種形式中又可分為專科、本科、研究生三個層次。
高師美術教育的基本特點在于既強調藝術性,又重視師范性。高師教育從自身的培養目標出發強調師范性,對學生提出了有別于專業藝術院校的文化和專業素質要求,自然也包括了對藝術性的要求。
基于上述因素,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必須從基礎教育教學實際出發,按照基礎教育對藝術師資的要求,改革課程結構,拓寬專業口徑,減少課程門類,精簡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使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向綜合性、應用性發展。
一、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實踐課的特點
教育部教學大綱規定所有高等院校都必須有實踐課的內容,這是培養新型大學生的必然要求。近年來,筆者所在學院的實踐課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進行:利用假期時間,以小分隊等形式集中或分散進行社會實踐;學習雷鋒精神,開展各種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動;利用雙休日和課余時間,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美術教育專業實踐訓練主要是藝術實踐、藝術考察。美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生要真正學好本專業,必須遵循藝術教育規律,除在學校的小課堂里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接受正規、嚴格的基本功訓練外,還需走出校門,深入到社會大課堂里去,學習社會,了解社會,為畢業創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西部欠發達地區開辦美術教育,對于作為視覺藝術的美術教育而言,有許多制約條件和不利因素。因此,開展藝術考察課,學習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傳統與當代優秀的藝術成果,參觀、考察先進地區藝術院校的教學實踐和科研創作成果,對于學生擴大視野、增長見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提升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實踐課質量的途徑
(一)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積極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若干意見》,提高教學質量,深化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全面成才的迫切需要。
多年來筆者所在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成果顯著。如根據學院學生的專業特長,為市福利院、武警中隊及我校各部門和校園社區繪制了多幅宣傳畫、壁畫、巨幅宣傳標語、室內標語等;上街開展志愿者活動,為群眾刻制印章、書寫條幅等;在假期社會實踐中,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為群眾送春聯,義務寫春聯;給聾啞學校的殘疾兒童輔導美術,為助殘成才做貢獻;積極開展開展警系共建活動,學習武警官兵的優良作風,并為戰士講授實用美術,為培養軍地兩用人才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考察,使他們了解社會,了解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教育狀況。
2008年,筆者所在學院組建了肅南民俗文化考察社會實踐服務團,重點考察了肅南裕固族的服飾文化。在實踐中先后參觀了肅南民族博物館、肅南縣原生態民族文化展覽館,了解了民族服飾的歷史淵源和藝術魅力,深入到裕固族民族服飾加工作坊,對民族服飾的加工過程、手工工藝、用料、圖案設計、顏色的搭配等進行考察與了解。此次實踐活動收到了豐碩的成果。
再如,為響應學校提出的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回饋家鄉、感恩社會的號召,經學院團總支提議,以美術學院學生為主組成社會實踐小分隊,于2010年暑期在會寧縣成功開展了為期15天的義務支教活動。通過支教實踐,鍛煉了隊員們處理新問題的能力,也考驗了他們的集體意識、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通過開展上述活動,使學生了解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和教育狀況,也開闊了他們的藝術視野。
(二)教育實踐
教育實習是師范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合格中小學教師的重要環節。通過教育實習,可以使實習生熟悉和了解中小學教育,增強從事教育工作的適應性和責任感,培養他們掌握中小學教育的規律和特點、獨立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的能力。
教育實踐課分為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兩個部分。教育見習是教育實習的前期準備,主要采取聽講座、報告、觀看教學實況錄像、實地觀摩教學等方式進行。教育實習時數為一個學期,為了保證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學生在實習期間得到充分的鍛煉。筆者所在學院經多方聯系,在新疆和張掖市、酒泉市、武威市等地區確定了若干個實習基地和實習點。實習工作采取相對集中的方式進行,由院領導、班主任與有關任課教師組成指導小組,分頭巡回指導。實踐證明,這一實習形式有如下優點:符合中小學美術課課時較少的客觀實際,使參加實習的學生能得到充分鍛煉,每位實習生講課時數一般都在60學時以上;有利于培養實習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三)藝術實踐
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的藝術實踐課主要通過藝術實踐與藝術考察兩種方式開展。前者主要是帶領學生深入生活,收集創作素材,為畢業創作做準備,解決生活“點”的問題;后者則主要是增長見聞、擴大視野,學習優秀的藝術傳統與當代藝術成果。
關于藝術實踐課的實踐地點,筆者所在學院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并征求學生意見,選用近、中、遠三類實踐基地和實踐點。近點:充分利用本地區優秀的自然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進行實踐,如富有特色的肅南草原、馬蹄寺、山丹軍馬場、張掖丹霞地貌、額濟納旗胡楊林景觀等富有特色的實踐地點。中點:形態多變的甘南草原、拉卜楞寺、青海草原、塔爾寺、祁連縣、北山林場、新疆吐魯番、哈密和巴里坤天山草原地區,都是畫家和影視人員非常向往的地方,也是藝術實踐的理想之地。遠點:為了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近年來學院選擇了一些相對較遠的地點進行藝術實踐,如陜北的延安地區和安徽黃山市的黟縣宏村、西遞等地區。陜北革命圣地粗獷、渾厚的人文自然景觀和皖南秀美的江南水鄉,使同學們受到了極大感染,不僅創作了許多寫生畫,還興致勃勃地在學校舉辦了畫展,收到了很好的實踐效果。
藝術考察主要通過以下形式進行實踐:其一,就近進行“絲路行”藝術考察實踐活動,重點考察敦煌莫高窟、榆林窟、陽關等地,沿途還考察了嘉峪關、魏晉墓、萬里長城第一墩、橋灣城、鎖陽城、白虎關、東千佛洞等地,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其二,考察本省區和相鄰地區的文化遺址,如麥積山、拉卜楞寺、塔爾寺、青海湖等。其三,利用到北京、西安等地參觀全國重要美展的機會,順道參觀美術院校和文化遺址。另外,還經常將風景寫生課帶到附近農村和肅南草原等地去上,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學院還通過教育技能課、特設課、二輔修和社團活動等第二課堂的開展,加強培養師能的教學實踐。為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從師任教素質,掌握教育教學必備的基本技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筆者所在學院采取了以下措施:通過教育技能課“三字一話”的教學,即毛筆字、鋼筆字和板書粉筆字及普通話的教學,培養學生規范、美觀、大方的書面表達能力和流利、標準的口頭表達能力;通過特設課教學,如電化教育、計算機基礎、敦煌壁畫等特設課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從事美術教學的能力;組織學生積極參加二輔修學習,如選修計算機、文秘、公關、音樂、舞蹈、武術等課程,培養學生今后在教學崗位上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的能力;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等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如組織“美術愛好者協會”;在全校各院美術愛好者中開展美術專業技能培訓;舉辦全校性的“書法、繪畫、速寫大賽”;組織各類文藝演出和各類體育競賽活動;積極參加全校性的師范技能大賽、演講大賽、辯論大賽、文藝匯演、軍訓和運動會。
通過以上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校園文化,又培養了學生綜合素養,使學生既有從事美術教學和創作的堅實基礎,又有多方面的技能;既有比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又有開展各種活動的組織能力。
高師美術教育的結構特點,是本身的獨特性(藝術性、師范性)和服務于基礎教育的目的性,其獨特性是由目的性決定的。為了全面體現“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精神和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針,高師必須為基礎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性高級人才。綜合實踐課是高師培養合格的中小學美術師資所必備的智能結構、素質結構的獨立課程,具有科學性、知識性、互補性、演習性、效益性。作為高師教學方案課程總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獨特的地位和作用,與其他板塊相得益彰,不可分割。
綜上所述,對于美術教育而言,實踐課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實踐課的教學和師范職業技能的訓練,第二課堂的開展,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藝術修養、職業技能、道德風尚得到顯著提升。
摘要:手工應用課程是一門注重動手動腦、操作性和實用性強的學科,對于全面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手工應用課程在學前美術教育課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開展手工應用課程的教學要緊密結合幼兒園的教學實際,開設符合幼兒特點的教學內容。本文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授課對象分析、教學目標、課程內容選取及教學組織安排、考核方法幾大方面詳細地梳理并闡述了《幼兒手工應用》這門課程,注重創意思維及操作技巧的練習,操作性及實踐性較強。
關鍵詞:手工應用;學前美術教育;課程教學
一、課程性質
《幼兒手工應用》是學前方向美術教育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一門注重設計創意和動手能力的綜合性課程。通過對學生傳授平面設計基礎知識、各種手工技法等專業知識,使W生能夠具備獨立創意、設計、操作的能力,并能夠將這些學習內容與幼兒園實際工作相結合。所以,本課程是一門偏重創意思維、操作技巧、實際應用的學科,包含紙工、泥工、綜合材料應用、舞臺美術與化妝、平面設計等內容。
二、課程理念
熟練地掌握手工制作方法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的條件之一。本課程以創意和制作課程為主,主要學習設計創意的方法,體會各種手工材料的特點等。《幼兒手工應用》課程的內容依據幼兒園教學所涉及到的手工和設計內容進行選擇,課程特點涵蓋面廣,內容由淺入深,從手工基礎這樣技巧性的、較簡單的內容開始學習,慢慢加入提高的內容,如綜合材料、現代媒體藝術等,逐步加入知識的拓展。尤其在后期的設計專業方面,需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由單純的美術手工學習上升到“設計理念”層面。比如說給學生欣賞大量的優秀設計作品,包括平面、視頻、產品等各種具有設計意識的作品,讓學生形成“設計意識”的概念,再將之前所學的知識加以綜合運用,同時結合幼兒園的實際去探索,去創造。
三、課程授課對象分析
《幼兒手工應用》這門課程針對的是大專三年制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從第二學期開始學起。無論統招還是單招的學生,他們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和較高的審美意識,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較高,比普通的學生具有更高的藝術素質。尤其在手工應用后期的設計課程中,解決了造型和審美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但學生們的操作經驗幾乎為零,對幼兒園手工及其教學一無所知,作品很難與幼兒園的實際相結合,這是大專學生的不足之一。學生還缺乏系統的手工制作的經驗,創作意識比較淺顯,作業效果過于淺顯,不能去深刻地挖掘創造。根據這些特點,制定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比如展示大量的幼兒園實景照片,并且和學生一起分析幼兒園內的手工作品及環境裝飾等,運用情景模式和多媒體手段,讓學生感受幼兒園的環境氛圍,從而加深對幼兒園的了解和認識。針對學生創作意識缺乏的情況,首先可以在作業的形式上加以改變,如紙工課程里不再是簡單地學習折紙、剪紙的技法,而是鼓勵學生可以融入立體構成的知識,將作品的展示形式更加多樣化,設計制作出兼具藝術性、設計感的手工作品;其次,可以為學生補充大量的新鮮內容輔助教學,鼓勵學生尋找新資料,尤其是網絡資料,教師也需要提前查找好相關資料,為學生提供新鮮的方向或主題。
四、課程教學目標
課程的總目標為培養師德高尚、身心健康、熱愛兒童、熱愛學前教育事業,文化基礎扎實,綜合素質全面,教育理念先進,保教實踐能力過硬,具備學習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能勝任各級各類學前教育機構的保育、教育、管理和科研工作,具有美術專長,能獨立承擔學前美術教育任務的??茖哟胃咚刭|應用型人才。通過對學生傳授各種手工技法以及平面設計基礎等專業知識,使學生能夠具備獨立創意、設計、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分析、理解、應用不同材料組合所產生的形式美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審美素養,開發創造潛能,并能夠將這些學習內容與幼兒園的實際工作相結合。
本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具備較高的專業熱情和水準,時刻保持專業創意和創作精神。通過學習能夠創作出較成熟的作品,把作業作品化、專業化。從知識目標上來說,學生要掌握各項內容的基本知識,尤其是創意技巧,掌握各種手工技法等專業知識,了解每項內容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基本應用。掌握各類手工基本的藝術表現技法,以及幼兒園手工活動的特征及意義。從能力目標上來說,學生首先需要具備獨立創意的能力,掌握各種操作技能技巧,注重手工制作能力和細節表現,并能通過練習熟練掌握制作方法及創作的方法,舉一反三,形成認真、細心和計劃周密的好習慣,將這些能力熟練應用于幼兒園的教學中。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上來說,學生需要體會手工的藝術特點,培養熱愛獨立創意、熱愛手工藝術的情感。了解手工是為了強化幼兒雙手的靈活性,有利于促進幼兒大腦的發展,有利于豐富幼兒觸覺的感知力。它是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必要途徑,利于培養并引導幼兒熱愛手工操作及手工藝術的情感。
五、課程內容選取及教學組織安排
六、教學保障條件
教材使用情況:本課程使用的指定教材是《美術》設計應用卷,第三單元第一章幼兒園環境創設(全國幼兒師范學校規劃教材,廣西美術出版社,2010年6月),輔助教材是《幼兒園環境創設》(全國學前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東北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硬件設施情況:綜合運用專業的手工教室、多媒體教室、電腦機房、展廳及展示臺等先進設備,保障教學的最佳效果。
七、考核方法與評定
《幼兒手工應用》這門課程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并熟練掌握專業設計的所學知識點以及藝術表現技法,在學生原有的美術素養的基礎上提高藝術審美水平,使作品完整美觀,并能合理發現與運用材料。在考核方法上,采用課堂表現考核、作業考核相結合的方法,考核形式為面試,主要針對作品的情況進行評價,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考核。評定依據主要為平時作業及畢業創作作品、畢業論文、制作技能展示、方案設計等,全部采用平時考核的形式。
教W效果評價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第一方面以在試點幼兒園的領導、老師對學生環創及玩教具的評價為依據,第二方面依據校外專家評價、校內教學督導評價和校內學生評教為依據。
摘 要:動畫是現代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動畫專業也是我國藝術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動畫產業的不斷發展,動畫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但是由于我國動畫專業教學工作起步比較晚,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動畫專業人才的培養效果。本文基于動畫專業基礎美術教育角度對動畫專業的創新思維教學和培養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為動畫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動畫專業;基礎美術教育;創新思維;培養
一、動畫專業基礎美術教育創新思路
為了消除傳統美術教學的弊端,要提高動畫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在動畫創作中的熱情,就必須對目前的動畫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更新??傮w來說,動畫專業基礎美術教育應當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作為重點并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具體地說,就是要從動畫專業基礎課開始,對學生開展思維靈活的教學活動,改變過去的“全因素”教學模式,運用動畫素描的方式開展動畫專業基礎美術教學,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動畫專業學生的創造熱情。
二、動畫專業基礎美術教育創新思維培養的措施和方法
1.基礎美術素描教學創新
動畫素描是對動畫專業學生基礎美術教育創新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動畫素描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體現動畫專業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在提升學生創造力方面能夠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動畫素描的基礎美術素描教學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第一,要體現動畫素描教學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在制訂動畫素描教學內容和方式的過程中,要結合動畫職業活動的特點和實際,科學選擇和確定動畫專業基礎動態素描教學的活動項目,開展實訓性強的動畫素描教W工作。在動畫素描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有步驟、有計劃,按照一定的實訓目的開展動畫專業基礎美術素描教學活動,具體地說,就是要按照學生心理認知規律、相關邏輯思維方式開展相關的工作,提升動畫專業基礎素描教學的實用性。例如,在動畫素描過程中開展“人物行走”過程素描,對人體在一個行走循環中的各種基礎動作進行素描,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基礎素描技巧,了解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第二,開展運動造型教學。這主要是指在動畫素描教學過程中側重用有變化、透徹的結構線等對物體的形體結構、相關動作本質結構等進行描繪,也就是要將傳統的光影、色彩等因素放在次要的位置,對物體的運動特性和結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繪和展現。
2.動畫專業色彩教學創新
色彩造型能力是動畫專業基礎美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色彩是刺激人們感官的第一因素,更是動畫造型語言表達和造型意義內涵承載的重要主體,關系到動畫作品的風格、情感表達以及相關的氣氛渲染等。色彩在動畫創作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第一,要對學生的色彩運用、搭配和歸納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要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色彩構成原理知識以及相關的構成方法對色彩進行熟練、科學的駕馭和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色彩對比練習對學生的色彩創造能力和色彩想象力進行培養。第二,要對學生進行動畫四幀到六幀的動畫色彩訓練,以此來減少單獨色彩處理的時間,可以通過團隊合作教學的模式,將學生分為編劇小組和創作小組,通過多幀有機組合的方式,對學生的作品色彩大局把握能力進行培養,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運用色彩強化動畫作品精神內涵、審美價值的能力進行培養。
三、結束語
創造、創新能力是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也是動畫專業人才的必備素質。傳統的動畫專業基礎美術教學方法無法對學生的創造思維、創新熱情進行有效的刺激和培養,需要結合動畫職業活動導向,在動畫專業基礎美術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有效的培養,為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培養大量的專業人才,推動我國動畫產業的不斷發展。
摘要:美術教育專業的教育特性是美術教育專業的立身之本,其“師范性”的培養方向不同于其他美術專業院校。面臨目前師范類院校的小學美術教育專業技法類教學在課程設置和教學上與教學法相互脫離的現狀,積極結合技法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及時審視美術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教學能力、鍛煉學生的教學評價技能,成為實現小學美術教育專業技法類教學與教學法對接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技法;教學法
當前,我國大部分師范類院校的小學美術教育專業與非師范的美術類專業教學相比較,除了增設教師口語、心理學、教育學、教育研究方法基礎、課程與教學論等教師理論技能模塊外,在技法類的教學方面都與非師范類的教學相差無幾。而這些課程課時少、內容多,只能比較宏觀地介紹了有關教育的各種理念,真正運用于實際中時,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少之又少。同時,教學法課程一般為理論專業或是某一技法類專業教師擔任,對學生所學的各門類專業也難以面面俱到,因此,也無法對各科的專業教學提出具有實踐性、針對性的具體指導意見。
因此,實踐性極強的美術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學中往往由于許多主、客觀因素而被忽略,這也使美術教育專業學生在畢業實習或工作初期經常面臨這樣的困惑――“其實我都會畫,就是不知道怎么說”“那么簡單,怎么我說了半天學生還是不懂呢……”應該說,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與專業化水平不對等的現象歸根到底還是由于師范類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技法類教學與教學法的脫節。
一、師范類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技法類教學與教學法內容相脫節的緣由
(一) 課程設置中對技法類教學的目標定位不明確
學校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都對每門課程的主要內容與教學要求做了明確的安排,專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所授課程的主要內容和教學要求設計相應的教學計劃和實施步驟。但從各大師范類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技法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幾乎全部針對的是學生對專業技能和基礎知識的提高,其教學目標定位脫離了師范性――課程設置也更多以培養高級美術專業人才為己任,而甚少提及相應的教學法講授。
(二)技法類專業教師的教學要求缺少教學法內容
課程目標定位的不明確導致了技法類專業教師的教學要求偏離了“師范性”。作為專業教師,在教學要求上易將學生的專業發展作為教學目標的全部內容,而把與教授課程有關的教學法內容都籠統地推卸給教學法老師,這也同樣影響了學生對專業發展的定位。
以技法類國畫教學為例,教師在技法類教學的環節設置一般以梳理中國畫的發展脈絡作為開端,向學生介紹重點流派、重點人物、重點作品重點理論觀點的標志性作用,讓學生在這樣一個“大傳統”的氛圍中,體驗、感悟傳統精神,提高藝術素養和品位,而后進入印證理論的教學實踐環節,進而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評價環節。這種傳統的美術專業教學無例外地集中在技巧訓練上并視方法論為最高準則,甚至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模式,使大部分的技法類教學都習慣性地延續以上三步走的形式展開和結束,從而使美術教育專業的教學與專業院校大同小異。這也就是為什么許多師范類的學生在就業或者尋求就業的過程中屢屢碰壁,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從而反過來責怪學校的教育教的都是他們不能用的東西。
(三)教學內容繁雜,脫離小學美術教學和學生生活實際
師范院校美術教育專業的專業課設置大多以美術院校的課程設置為范本,甚至可以說是美術院校的縮影。美術院校的教學內容大都以傳統的國畫、油畫、版畫、電腦設計中的某一方向進行較為深入的專業化教學,而作為師范類的院校為了使實用性更強往往進行全面地籠統教學,致使教學內容繁雜,專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大多采用美術院校的評價標準,只是根據學生實際的繪畫基礎以及課程安排、課時的多少調整教學難度的深淺。但是,小學美術課程改革的目標正是要改變單純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路和方法,從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角度,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感受生活,體驗自然,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最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以單純的美術技能、技巧學習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所無法承載的。
二、實現小學美術教育專業技法類教學與教學法對接的途徑
為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凸顯美術教育專業的專業特性,縮短學生從事教師職業的適應期,改變技法課就是進行單純的技法訓練的現象,實現技法類教學與教學法的對接,筆者認為應在各門專業類的技法教學中添加各學科的教學法內容,同時鍛煉、開發學生的教育教學與評價能力,培養教師意識。
(一)明確培養目標,調整技能課的教學要求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應明確小學美術教育師資的培養方向,即在教學中突出并圍繞“師范性”進行。因此,其課程設置以及教學說明中明確專業教師實踐課教學的教學定位和教學要求應該在原有的技能技法傳授的基礎上添加相關教學法的內容,讓教師在備課和教學資源的收集階段就能作出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的教學技能最初是從觀察、模仿教師的授課環節而來,因此,教師有了明確的教學定位和教學要求之后,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對相應的技能技法進行訓練外,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真學習環節的設置以及各個環節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的安排,關注教師在具體環節中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技能的同時有意識地體會、理解并掌握相應的教學技巧。
(二)聯系技能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主題性教學設計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美術的教學更加注重從學生的個人成長環境出發,在圍繞人文主題的藝術學習中,以學生學習活動方式劃分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相應地,師范類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的技法類教學也應該改變以專業技能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關注美術教學環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等領域進行創造性的教學設計。另外,還可以結合例如“自然災害”“參與世博會”等具有時代、生活感的主題設計,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設計當中,加強學生將生活經驗與藝術經驗轉換為教學資源的能力,真正做到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
(三)拓展技能課的教學內容,有效提升學生的教學技能
倡導技法類課程的教學中添加與小學課程相應的賞析和評價以及主題性、實用性的內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進入教師崗位的教學技能和適應性。如色彩畫教學中可以添加小學生應用廣泛的油畫棒、水粉和油畫棒混合、刮畫紙的表現方法和評價研究。同樣如在國畫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國畫以線造型為主的特點,添加線描表現與兒童線描賞析和評價的部分,甚至可以設置國畫水墨材質研究、水墨實驗與主題性少兒水墨研究的結合,這樣不僅豐富了原本單一的技能課教學內容同時使學生掌握了全面而深入的教學技能技巧,樹立起作為師范類學生對即將從事的職業的自信心。
(四)結合技能課教學,鍛煉學生的評價技能
在以往的教學中,評價能力的培養往往被歸結到教學法老師的教學范疇。事實上,學生教學評價的能力絕不是一蹴而就,而應從美術教育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意識地引導、訓練直至最終學生的熟練運用。以國畫教學為例,在專業教學中,我們對國畫作品筆墨的要求是形準、神和、筆純、墨活,而我們知道小學生特別是處于涂鴉期、象征期的學生由于生理原因和感知覺的籠統不精確,無法準確地再現所要描繪的對象,大多憑直接感受加上記憶想象創造視覺形象,他們在繪畫過程中不會受到具體形狀色彩的限制,不理解也無法表現空間透視現象,因此常常不分主次地表現事物,把人畫的頭大身小、頭發直豎或者形象前不擋后,近小遠大,或平放的東西豎立,但這些恰恰是少兒幼稚可愛,天真爛漫的自然流露。這時,專業教學中的評價標準明顯不適用于此,因此教師應在階段教學的賞析和評價環節中增添相應的少兒水墨賞析和教學評價方向,讓學生明確專業教學的評價要求和小學教學評價的差異性,切實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
另一方面,我們提倡讓傳統的“靜態的單一評價”模式向“動態的多元評價”轉化,是希望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之中,讓評價成為評說,成為介紹,成為欣賞甚至討論和建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學生會在“動態的多元評價”教學模式中開始主動地關注教師的評價方式方法,從而使學生在進入教學崗位時能夠更快更好地運用教學法原理進行有效教學和評價,真正實現專業學習與教學法的對接,真正凸顯美術教育專業的教育特性。
因此,高校技法類的課程設置只有真正實現小學美術教育專業技法類教學與教學法教學的對接,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凸顯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的教育特性的同時縮短教育與教學崗位之間的距離,縮減國家崗前培訓的投入。
作者簡介
陳領,美術學碩士研究生,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藝術系教師(助教),研究方向:中國畫。
摘要:我國傳統的美術教育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漸漸的顯露出來,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少創新力。創新對于任何教育來說都是發展的動力,美術教育的創新需要從改變教育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進行,進而才可以培養出具有創新的專業人才,才可以解決我國美術教育中所面臨的問題,對課程的設置以及實踐方面進行改革。美術教育創新不僅是美術生命的延續,也會社會所關注的重點問題,為此需要改變傳統的美術教育方式,將其與現在的教育模式進行有效的結合。在人才的培養上需要根據市場的發展需求進行教育,勇敢迎接挑戰,向創新型的教育方向發展。
關鍵詞:美術教育;創新;專業人才培養
一、美術教育創新的內容
(一)美術教育觀念的創新
美術教育觀念進行創新根本上就是改變教育的觀念和模式,將這種改革的方式與素質教育相適應,進而改變教育中陳舊的思想和觀念。將傳統美術教育中那種封閉的形態進行開放,用超前的眼光來看待美術教育,進而對美術教育的觀念進行不斷的創新,超越現實、摒棄缺點就是創新的根本。根據對其他國家美術教育成功經驗的總結可以發現,他們在教育中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對美術教學的方式進行不斷的改革,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的教育思想,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達到教學創新的目的。為此我們國家的美術教學應該對其進行借鑒,結合我國美術教育發展的現狀,改變教育的觀念,以此來對我國的美術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美術教學內容的創新
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觀念的創新式的美術的教育目標發生了改變,更加重視美術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以學生為發展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的去獲得和處理相關的美術藝術信息,進而發掘學生對藝術的探究能力。通過自身美術能力的創新和發展使得自己未來有更好的發展。美術教學內容的創新主要是為了實現美術的教育目標,為此需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發展以及對美術知識結構的認識,將美術的教育與人文教育相互的結合;在內容的設計上需要提高課程的彈性,進而滿足不同區域、學校以及個性不同的學會對美術的熱愛和學習;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美術內容,加強對藝術作品的教學比重,將具有開放性的教學資源作為學生的教學課本;通過藝術活動的表現來評估學生的藝術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另外也可以用多媒體這種現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加直接的觀察到美術,豐富學習的方式,進而加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美術教學過程與方法的創新
美術教學過程與方法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要調整美術教學中引導的比例。創新型的美術教學不僅是教學觀念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將這種創新的理念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為此需要讓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地位,減少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的需求為主,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需要豐富教學的方式,可以通過電影、電視的播放、幻燈片、繪畫、游覽的方式來豐富學生對美術的了解,讓學生通過對美術信息的收集、體驗、鑒別來提升自己美術的想象力。然后通過思考和討論參與到美術的創作,發表自己的見解,改變傳統美術教學中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方式,醫學生為主,豐富美術信息的渠道,提升學生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另外在美術的教學中可以運用計算機,讓學生通過計算機來進行美術的創新,只有這樣才可以不會因為信息過剩而導致教育出現問題,方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
二、美術專業人才的培養
(一)明確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當前社會是隨著時間的改變而不斷改變的社會,所以往往會對美術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培養專業的美術人才,需要具備較好的實踐、應用和創新能力,及要有符合職業的要求也要有一定的技術能力。所以在美術的教學中就需要明確對美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將就業要求為教學的目的,在提升學生美術專業知識上需要加強對美術工具的使用和實踐能力。相對于專業的美術教育應該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和應用型,為此需要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對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制定相應的規劃,最終可以成為一名素質高、綜合性較強的專業美術人才。
(二)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在新的形勢下,美術的教學就需要制定新的要求和目標,根據時代的要求制定住符合美術教育的教學模式,既要滿足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也要保證較高的教學水準,在教學中既要保證相應的創造力和個性,同時也需要符合市場的需求,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突出相應的專業性、實踐性以及職業性,同時也要豐富教學的內容,以理論知識為教學的基礎將其和專業的技術和方法相互的結合,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突出美術教學的獨特性,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多元化,也使現代美術教學中向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轉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最終是要進入職場的,為此需要增加實用性的教學內容,將其與實際的情況相互的聯系在一起,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進而達到市場的喲求,這樣的教學模式才可以成為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新型的教學模式,也是當下美術人才培養的要求。
(三)加強美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在美術教育的創新中教師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僅起到傳授知識的作用,而且對于指導學生、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非常大的影響。為此教師隊伍的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在美術教育的創新中,教師需要具備夯實、專業的美術理論知識,而且也要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對美術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要有所了解,進而可以預測出美術未來的發展趨勢。為此就會為美術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大師資隊伍,不僅是加強數量上的增加,而且也需要保證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水平。打造一個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可以聘請美術行業的優秀設計師或者是廣告制作者作為美術教師,對專業院校畢業的教師可以通過對其進行試訓的培訓來提高實戰的經驗。要想創立具有創新經驗的美術教育師資隊伍,就需要將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作為美術教育的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無論是在管理、課程安排,還是在教學方式上都需要與其他的科目進行相互的聯系,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學條件,培養出具有專業素質的美術人才。
總結
美術教育的創新不僅是指美術教學方法的創新,還需要改變教育的觀念,充分的運用現代的科學和技術,將教學的方式與學生們的需求聯系在一起,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學生的學習思路。而且隨著現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只有將教學的方式進行創新菜可以保證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創新模式下的美術教學中,培養專業的人才還需要注意三點,第一,明確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第二,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第三,加強美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將這三點成功的應用到美術的教學中就可以提高美術人才的專業性,雖然我國的素質教育開展了,但是因為不注重改變教學方式,沒有重視對學生創新力的提升,為此所取得效果也不明顯。所以就需要對美術教育進行創新,進而發展更加全面的專業素質更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