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10:07: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中美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高中美術教學要求教師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激發和維持學生的興趣為主,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核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美術”,讓學生因為有“美術”而快樂。作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對自己的美術課教學進行了反思,以求今后加強自身教學水平,為新課標的實施增強信心。
【關鍵詞】美術 欣賞 反思 傳遞情感 激勵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因此,普通中小學美術學習絕不僅僅只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被視為一種文化學習,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
一 高中藝術教學內容以欣賞為主線,強調學生的“心到”、“眼到”
藝術教師在鉆研教材、備課,設計教學模式和尋求教學方法時可能花了不少工夫,而在實際教學時,學生的興趣點卻有所不同,如:中國古代繪畫,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外國近代繪畫,學生對這些內容喜好不同,在精力分配上差別很大,而女同學喜歡服裝的多一些,在教學“現代服飾藝術”這部分內容時可能比較專注,“心”到是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動力,“心”到與否,全由教師組織調度;整齊與否,決定其最終的教學效果。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多種美術教學方式和手段的合理運用尤為重要,適當設置并提出一些能引起學生思考和探究興趣的問題,激勵學生想象力,激活學生的各種感官,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盡可能地在美術學習活動中獲得愉快和積極的體驗。
二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尤為重要
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主動發展,教師還應讓學生認識到不論是繪畫還是工藝,不論是具體還是抽象都是美術家精心的構思,并結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感受,按照自己和時代的審美理想創造出來,同時,美術家創作一件美術作品除了通過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題之外,往往還有更深層的內涵和更隱蔽的意蘊,是一種文化精神層面要求和體現美術作品的最高價值所在,也是時代、社會、民族精神的寫照。如青銅器和秦俑所體現的中華民族精神,古希臘藝術所體現的崇高理想與科學的精神,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中的人文主義理想,中國山水畫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識等,使學生對作品產生深刻理解,達到審美情感的升華。
三 美術藝術課需要學生的介入和意志的投入
藝術課原本是最讓人心動的。藝術課尤其是美術,單一的欣賞內容,教師力求“活”而有趣,但千變萬化始終是一個欣賞,過分的知識化、理性化,學生的熱情不會持久,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心”找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對于藝術課他們也就開始走過場,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們上課,我行我素。于是,一堂藝術課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習課或休閑課。高中教學不同于小學和初中,又說又表演的教學方式已不適合,“表演”課自然是不會出現的,偶爾的“故事會”也不能多用,“快樂的大本營”到了超級大班,擁擠的空間會讓你喘不過氣來。到這個時候,學生不用意志來控制自己,藝術課決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藝術課同樣需要學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四 美術課要增加實際操作練習,增強學習興趣
從現階段來看,高中藝術課,尤其是美術教材缺少讓學生“動手”的教學內容,實地考察參觀當另論。但在欣賞內容的基礎上,多一部分實際操作的練習,教學內容活而豐富,更能滿足多數同學的學習需求,極大地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小學、初中有了動手實踐的基礎,大學里有相關部分知識,而在高中階段卻出現了“斷層”的現象。實際技能訓練不是少部分參加藝術高考學生的專利。教育普及既然是面向全體學生,這部分內容就不能空缺。因為真正的知識,它本身的內涵是豐富的,也是全面的。大綱鼓勵教學形式靈活多變,但這也必須注意尺度和綱要,否則又容易走形成“專業”課了。
當前,藝術課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過它仍然是“調味”課,不可缺少,又不能將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師在很多時候充當的是類似“變臉”一樣的角色。許多教師認為,反正學校也不重視,評職最后,待遇最低,上藝術課也沒人會看得起。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創新意識不強。前幾年,地理、生物課也非應試科目,教學境況和藝術課相差無幾,但自從加盟理科綜合考試科目起,成績上去了,地理、生物教師也搖身變成升學考試舉足輕重的顯赫人物。而藝術課呢,還是那樣……更多時候只能服從教學需要,為主課讓路,在主課與主課的磨合中客串“潤滑劑”、點綴物。最終主課豐收了,藝術課卻未能實現“叢中笑”的初衷。顯而易見,藝術教師在這當中的“色調”關系非常微妙。
美術課不是一種單純教授藝術的知識和技能的技術課程,而是一種旨在提高人文素質的人文課程。作為人文課程的美術課,沒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不是單純地把藝術作為一種謀生的技能交給學生,而是更強調藝術的“教化”作用。只有通過一種健康的價值導向,使美術和其他學科相結合,融合多種知識于美術課中,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美術與其他學科、與社會生活相融合的方法進行跨學科學習活動,才能充分發揮整合式教學的優勢。只有這樣,美術課才能促使學生不斷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不斷追求人生的完美化。為了完成這種價值導向,美術課經常通過各種渠道的學習使學生理解世界各種文化是如何通過藝術而形成,它們又是如何受藝術影響的,在當代人的生活中,藝術作出了哪些貢獻和影響。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美術本身就是一種綜合性的課程,我們必須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創造、研究以及綜合解決問題,融美術與其他學科為一體。與其他學科相結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使各科知識結成一種互補互利關系,彌補各種學科的不足之處,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是條塊分割式教育,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分離,學科內部也是涇渭分明,各種學科采用不同的思維方法,這種單一的思維方式,使得本應完整的經驗成為支離破碎的、零散的知識,只有采用整合式教育,才能使每個人構建縱橫交錯的知識網絡,才能形成創造性思維。
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它不僅是一種自我表達、自我娛樂的形式,而且是解決科學以及其他問題的最好方式,反過來其他學科的內容也是美術創作的源泉,通過美術與其他學科不同表達形式之間的轉化,常常會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發現。所以美術課力圖與藝術和非藝術學科建立一座橋梁,他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美術的創作水平,更有利于他們理解其他學科內容,發展轉化、類比、抽象、相信和創作的能力。美術課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學生在完成一項美術活動中,要設計到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
例如在一節圍繞風箏的美術課中教師給予學生的任務是設計、制作和放飛風箏,完成這項任務不僅需要運用特定的藝術知識技能和美的原則,把風箏設計的美觀、新奇,而且必須解決這樣一些問題:如何才能把風箏放飛起來,多大的風箏才能飛起來,如何飛得更高等,要想回答這些問題,學生需要掌握很多領域的知識,如空氣動力學、工程設計等知識。只有將美術與這些學科完美結合,才能制造出既漂亮又飛的高的風箏。只有通過引導學生對這些美術和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綜合學習,才能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比較全面的認識到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發展的規律和趨勢。
2.利用美術課來表現其他學科的內容
美術課是開發學生創造性潛能的一個重要平臺,它涉及的種種創造活動,最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其中包括多種結果的預期、反復嘗試能力等。美術課不僅注重激發每個學生的創造性,而且強調學生間的合作,充分發揮群體的創造智慧。
例如: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民間故事、寓言故事改編成劇本,按照劇情分工合作,設計每個角色的形象,用各種材料根據劇情加工設計服裝,利用廢報紙、廢塑料袋、繩線、顏料等材料,加上適當的布料、圍巾、帽子等飾物,有創造性的設計制成“服裝”、“手袋”等,再配上設計音樂、化裝、布景和燈光,另外還有動作設計和海報設計等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藝術節的文藝表演等活動,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發揮學生的集體創作的智慧,既改變了單純美術分科教學的習慣,又可以尋找美術各個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連接點,從而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的精神,并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技能,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由此可見,整合式教育在美術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一領域的設置體現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也反映了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特色,特別是隨著信息化進程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用美術以及美術與其他學科的交融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多,而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基礎需要通過中小學美術知識來獲得。因此,美術學習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美術自身的領域中。通過建立一種廣泛的,社會文化情景中的,以美術為主體的并聯合其他學科的學習,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了解各學科的共通之處和相異之處,理解美術對社會學會的獨特貢獻,使它們真正獲得綜合運用美術以及和其他學科知識技能,解決現實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問題的能力。
【摘 要】素質教育的實施,促使高中美術教學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美術教師要美術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根據學生特點和教育教學現狀,構建專業化的教學模式,實行科學、理性的管理。
【關鍵詞】美術課程;藝文并舉
毋庸諱言,素質教育的實施,促使高中美術教學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美術教師要美術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根據學生特點和教育教學現狀,構建專業化的教學模式,實行科學、理性的管理。
1.構建專業化教學模式
普通高中學美術專業班的開設一般是在高一年級確定美術專業學習,然后學校組建專業的美術教學班開展專業定向培養。首先組建管理隊伍,根據學生人數合理劃分平行班,配一適當的美術專業和文化課老師,統一開展高中文化課程和加大美術教學力度(一般均為針對高考內容、形式的美術基礎教學)。相對于散點式美術教學模式,專業班具有絕對優勢,具體表現在:
1.1 學生集中 便于教管。散點式教學的弊端,前文所敘備亦。學生集中于一個班級,有利于班級文化的形成,加強凝集力,班主任和教師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個性差異,把握教學指導和心理疏導,有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有利于教學與管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1.2 藝文并重 全面成材。美術專業班文化課和美術課分開教學在時間上更利于合理分配。既不影響專業進步,也不耽誤文化課學習,達到雙管齊下,藝文并重的目的。上文化課可以根據學生普遍水平把握教學深度開展教學,達到學生文化課成績的低起點、緩起步、快提升,從而確保學生大面積順利實現理想升學。同樣專業課教學也可以在統一教學計劃的基礎上,把握教學進度和難易程度,進而把握美術教學數量和質量的全面提升。創造出美術和文化課同等重要的教學格局,避免美術生教育教學的缺失。
1.3 形成合力 不斷壯大。目前全國范圍內普通高級中學大多數采取美術專業班教學模式,以此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可以形成一定規模。散點式教學學生一盤散沙,形成不了強大陣容,沒有較強的戰斗力。有位美術教師說:“散點式美術教學的力量好比一只小舢板,專業化美術班或美術年級好比航空母艦,在高考大軍作戰的大海上,小舢板與航母比拼實力,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組建藝術班、藝術年級部是美術教育壯大發展的必經之路。
2.專業化教學模式的組織
所謂專業化教學是指把美術生合理編成美術班進行教學。美術班專業化教學分文化課程教學和美術專業教學,這就需要合理配置文化課教師和美術專業教師、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合理利用教學條件。
2.1 專業化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有人說:管理人才是當今社會最奇缺的人才。在任何一個專業化、精細化運作的團隊中,一般缺少的不是專業技術高端人才,而是管理人才。對于學校教育,尤其是較其他學科復雜的美術教育中,因其工作性質的多面性和復雜性,其管理人才尤顯重要。作為學校美術教育管理人才首先要能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和有敬業愛崗精神,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有確保學校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才能肩負開疆拓土的創新事業,其次要有良好的處理復雜事務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要有良好專業能力,要有良好的業績和美譽度,要有智商和情商的相得益彰等。物色和培養管理人才是一個晦澀艱深的復雜工程,需要決策者們理性分析和科學決策。人無骨不立,鳥無頭不飛,選拔好特色教育管理者,對于特色教育的壯大與發展至關重要。
2.2 文化課教師的合理配置。文化課教師分為文科和理科各科教師,鑒于美術高等院校一般為文科性質,所以美術專業化教學班以開設文科美術班為主,理科班為輔的方式。為了使理科美術班文化課教師有足夠的課時量可以結合理科體育班教師的配置予以合理安排,或者可以讓理科美術專業班文化課由普通理科班文化課老師兼任等方式予以解決。文化課教師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積極的敬業心態,良好的教學業務素質和教育管理能力,能正確看待學生學生共性特點和個性差異,能正確處理學生突發事件和合理引導能力。
2.3 班主任的合理配置。美術生在很多文化科老師的印象中是意志品質脆弱、學習基礎薄弱,個性特征張揚的難教難管學生,是學校班級管理的老大難,是問題學生的代名詞。很多文化課老師甚至班主任在教學管理上拿美術生沒辦法。針對這種普遍現狀,必須在美術班選擇班主任上下功夫,要選擇那些做學生思想工作指導思想先進、教育手段多樣、教育方法靈活且具有一定人格魅力的教師。或者采取正副班主任的配置方式,即一名專業教師任班主任,一名文化課老師任副班主任(或稱助理班主任),達到雙管齊下的作用??傊?,無論什么樣的配置都必須要是管理學生經驗豐富、敬業愛崗的教師來任美術班班主任。
3.專業化教學模式的發展
專業化教學班的組建可以擴大學校特色教育的規模,使一個學校的美術教學從美術生數量和美術生升學質量得到全面提升,美術形成學校教育的特色。
美術專業化教學模式的實施 ,可以 滿足目前美術教育教學不斷發展壯大的需要,還可以提升學校品牌,是當前全國普通高級中學普遍采取的教育教學模式,具有極大的發展生存空間。部分學校在專業化教學班的基礎上,發展成為藝術教育部(以音樂、美術為主的組織機構,相當于一個規模較小的藝術學校)或體育藝術教育部(相當于年級部)。有的學校因其特色教育不斷發展壯大,甚至直接在藝術教育部或體藝教育部的基礎上成立體藝分校。
由此可見,普通高級中學在實施特色教育中,藝文并重的美術專業化的教學模式,十分適合有基礎,待發展的普通高級中學。
摘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三維目標的確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成為新課標改革的一大亮點。那么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美術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進行研究就顯得尤為迫切。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滲透價值觀教育進行論述,希望能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高中美術;價值觀;教學
如何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確定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是時代給我們提出的重大課題。那么,究竟如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價值觀教育呢?筆者總結幾點如下。
一、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白色污染”已成為當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環境問題,每天全球消費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無法降解將會成為永遠的垃圾。長此以往,地球的未來是令人擔憂的,而實質性受影響的就是人類自己。針對這一問題,北京有一些超市就已經撤銷了塑料袋的使用,為消費者準備的是可多次使用的環保袋。在高中美術教育中,要求學生學習的也不是設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能樹立這種環保的意識才是最重要的。環保意識是設計意識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制造設計品時對原材料的利用、使用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耗、使用完之后的回收都應盡量地考慮到環保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具有環保意識的典型設計作品給學生欣賞,比較同類產品中環保意識較強的產品給社會帶來的好處,還可以讓學生從環保的角度針對目前自己使用的產品提出看法,并鼓勵他們在自己做設計時加進環保的因素。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不僅會理解環保意識在設計時是需要重要考慮的方面,同時也會潛意識地影響學生在購物時注重選擇環保型產品,甚至還很有可能讓環保意識成為自己行為的準則之一。
二、通過美術作品欣賞去品味生活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在欣賞過程中,經過反復觀賞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藝術品的豐富內涵;畫中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和色調,不僅能使觀賞者得到視覺上的快感,而且可以從其內容上體驗到作品中內在的情緒和思想感情,使學生情感上產生了共鳴,并激發了學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對社會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能力,喚起了學生熱愛生活與創造生活的意念與激情。如,我們在欣賞羅貫中的油畫《父親》的時候,當學生看到畫中人物形象的那一刻的時候,無意識的就與自己現在生活中的人物進行對比,學生當時的那種震撼與觸目驚心是不言而喻的。學生不由自主的就要追述畫中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概況,而且要與現代人的生活差異作一對比,進行原因的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種觸景生情、潛移默化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同時,也是對學生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
三、通過美術教學健全學生人格修養
1.充分挖掘并發揮教學內容中每一個有利于學生情感升華、情操陶冶、人格完善的方面。比如“愛”、“關心”、“自信”等,并把它們與培養美術素養、創新能力等結合起來,在提高整體素質的同時,注重孩子的全面關心,防止教學傾向專業化、學科化,忽視情感、情操、人格等因素的培養。它們應是相輔相成的,技術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情感的抒發、思想的表達。同時,學生個人良好的情感狀態和人格魅力也會使他們筆下的作品更加生動,更具有審美價值。
2.關注學生情感的升華。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都是心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是情感的高級階段。對于兒童美術教育來說,因為兒童還不能完全理解人生的價值觀、社會的道德觀等,他們許多的是非觀念都還比較模糊,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完全用說教的方式進行教育,因此,情感培養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手段。孩子本身具有豐富的情感,極易被感情所打動,讓學生感受生活與世界中豐富的情感,感受愛,感受付出、關懷、尊重、理解、寬容等,并在感受與表現中學習生活、學習做人。
3.注意情操陶冶、人格培養的方式,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功能。教學中少作枯燥的講解分析,而要充分的利用作品、圖像以及多媒體,讓學生直觀感受、比較、分析;要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情景,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式活動,讓學生產生興趣和表現的沖動;要利用各種藝術形式來進行培養,可以平面創作,也可以立體表現,可以利用美術媒材,也可以開展游戲活動,也可以綜合音樂、戲曲、文學、詩歌、表演等,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藝術學習中得到最大的培養空間。
如在欣賞凡高《星空》這幅作品時,站在單純的認知角度將會看到,《星空》是后印象派畫家利用藍與黃的強烈對比,多變而富有生氣的繪畫技巧將零碎的色點和急促的線條組成旋渦狀的各種圖案,強化繪畫的表現力,
表達畫家內心強烈的激情。而站在人文的角度將會看到多組對立物之間的融合和對話。不管是教堂還是村莊,不管是樹木還是炊煙,都統統被卷入一個個巨大能量的旋渦中,這能量傳到柏樹身上,使柏樹旋轉升騰,扶搖直上,形成天地之間的大循環,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一切都處于變化和流動之中。牙狀的新月和圓形的滿月,分別代表著開始和圓滿,新與老,缺與圓融為一體。在這里,前者看到的是畫的表象,而后者看到的是畫中更深的內涵,從中悟出人世的哲理。
四、結語
高中生階段對他們進行價值觀教育和引導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是高中生走好以后人生道路的關鍵,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學校教育的目的以及家庭幸福的追求。
【摘 要】:書法模塊是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新增設的一個選修模塊。在書法模塊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恰當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生書寫能力的獲得與提高。為此,在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用什么樣的手段和方法學習書法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雙鉤填墨”受到了學生的歡迎,調動了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書法 教學 實踐
教學背景
書法模塊是我國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新增設的一個選修模塊,課時設置很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學有所成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問題。教師除了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更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是用什么樣的手段和方法、通過什么樣的途徑獲得知識的。因為學生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學生書寫能力的獲得與提高。實踐證明,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不一樣,由此帶給學生真正意義上的收獲也不一樣,對學生終身發展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對于初學者來說,臨摹古人留下來的經典碑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而一般的“對臨”往往會存在類似的問題。如剛接觸書法的學生不善于讀帖,在臨帖時往往看一筆“描”一筆,而不注意對原帖的用筆和結構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導致只能用毛筆簡單的抄襲對象,而這樣寫出來的字也往往潰不成型。書法對用筆、結構、章法都非常講究,學生往往顧此失彼,注意了原帖用筆的特點,而往往又忽視了結構和章法等等,不一而足。傳統的對臨方法很難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取得理想的效果,幫助學生尋找一種能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成功的樂趣、樹立信心的有效的學習方式,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在古代,在法帖尚未廣泛流傳之前,古人為了保存書法的原跡,采用雙鉤填墨的方法來制作副本。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以及他的很多手札大多都是后人雙鉤填墨而來,非常完整的再現了原帖的風貌。為此,我們嘗試了“雙鉤填墨”的教學方式,直入書法精髓,讓學生避開上述問題,在書寫過程中有目的的探究,采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循序漸進,從而提高書寫能力。
“雙鉤填墨”及其價值
什么是“雙鉤填墨”?就是先用比較透明的宣紙蒙在所臨范本上面,用鉛筆或圓珠筆進行雙鉤,然后再對照原帖在雙鉤的副本上填墨書寫的一種臨摹方法。
這種方法把傳統的臨摹方式拆解成易于學生操作的兩個步驟可以使學生做到有的放矢,對書法中的要點各個擊破。
新課程標準下,書法模塊同美術課程的其它模塊一樣也只有18個課時,況且在目前高考升學壓力的情形下,學生不可能利用課余時間來學習書法,所以每一節課的書法訓練都必須有針對性?!半p鉤填墨”的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初學者易上手。第一步雙鉤,這可以促使學生認真讀帖,在雙鉤的過程中熟悉字的間架結構和點畫特征,為下一步填墨做好準備。此舉化“讀帖”為“鉤帖”,一石二鳥,學生在無形中克服了書法學習不喜歡讀帖的難題,同時,“雙鉤”已經把字的結構和章法安排停當,在下一步臨寫時就無需再考慮其結構和章法問題,所以第二步的“填墨”就變得比較單純了,學生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筆法研究上,做到有的放矢。這樣一來學生便不會再無所適從、顧此失彼了,而用這種方法寫出來的效果不會比原帖差得太遠,經過反復練習便可接近原帖。寫得像了,學生就有成就感,就愿寫、想寫,學生對書法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大大提高。可以說“雙鉤填墨”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領會書法的技巧,充分感受書法之美,成功之樂。
“雙鉤填墨”在高中美術書法模塊教學中的實踐
我所在的高中,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除極少數學生有書法底子,大多數學生對書法僅限于“耳聞目睹”?!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了讓初次接觸書法的學生充分感受毛筆這一書寫工具的特性,我們在書法模塊教學中從學生實際出發,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采用“雙鉤填墨”的教學策略,強調筆法、結構、章法這三個要素在書法中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據此,我創設了《筆法游戲》、《不完整單字雙鉤看結構》、《字距與行距》等課程,注重學生的體驗與嘗試,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書法美的探索與發現。同時,我經常給學生講一些書法名家在學習道路上的奇聞軼事或播放一些當代名家創作視頻,既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對學生又有砥礪作用。
孫過庭《書譜》中說:“初學分布,但求平正?!背鯇W者宜從隸書或楷書入手。古代流傳下來的楷書或隸書的經典作品大都為碑刻作品,所傳拓本之筆畫輪廓大多清晰完整易于雙鉤。學生通過雙鉤了解所選字帖的筆畫特征(包括每種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筆畫的粗細、長短等),通過對筆畫特征的觀察想象古人書寫時的動作,并在下一步填墨時嘗試這些動作,完成后通過觀察所寫筆畫與雙鉤筆畫的相似情況檢驗這些動作是否正確。學生在雙鉤而成的筆畫里進行筆法的操練,本身就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和探究意味,要在受限的情況下用筆,一不留神墨就外溢,學生會為了寫出特定的筆畫形態而認真思考、反復試驗,并樂于與其他同學共同探討用筆的方法。高中學生心理敢于面對挑戰和戰勝困難的一面被充分激發出來,而經過探索,填墨成功,更使他們積極、自信的心理不斷得到強化,學習興趣上升為樂趣,自主學習理念逐漸養成,在不斷實踐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由此增進了他們對于書法的自信心,極大的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探討也為課堂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們樂在其中。
“雙鉤填墨”在書法模塊中的成效與思考
經過一個學期的“雙鉤填墨”的訓練,學生書法技巧從無到有、從知之甚少到產生不少優秀習作,教學取得了顯著成果,不少學生不僅書法學習頗見成效,鋼筆字也大有改觀,卷面整齊美觀多了,得到了家長,其他老師尤其是語文老師的肯定。而我們將學生的作品定期展覽,也激勵了更多的同學選修書法,感受中國漢字藝術的獨特魅力。
當然“雙鉤填墨”只不過是我們學習古人碑帖的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它僅僅是我們書法學習初級階段的一根拐杖,并不是我們學習的終極目的。一定階段后,要及時扔掉這一拐杖,過渡到對臨、默臨和獨立創作。
在人類文化中,美術是其重要構成部分,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同時,與人類生活密切相聯。每件美術作品都是人類與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融合了生活與生產知識,反映了社會文化、經濟、思想,展現了自然環境、社會倫理道德、宗教、人物等精神形象。同時對人類精神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促進心靈凈化,品質提升。隨著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流失沒落,繼承與重構傳統藝術文化成了現代教學者的重要教育部分。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巧妙滲透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引導學生明白傳統藝術文化的獨特價值,使其關注傳統藝術文化,珍愛美術遺產,珍愛民間文化。
一、充分發掘美術教材,滲透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高中美術教材中,本身就有不少傳統藝術文化,教師應對其充分開發與利用。如《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欣賞》單元,就包括陶器、青銅器、織繡 玉器 漆器等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中國古代雕塑欣賞陶塑》單元中,包括石陶塑、石頭雕彩塑、彩塑等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中國繪畫欣賞》單元,就包括古代人物畫、古代壁畫 、古代山水畫、古代花鳥畫等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中國建筑藝術 》單元,包括宮殿建筑、園林與民居、民間美術等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開發與利用這些課程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到傳統藝術文化的悠久歷史、博大精深,體會到藝術文化的無限魅力。例如:教學《民間美術》,教師可讓學生欣賞桃花塢年畫、雙面繡、北京風箏等制作過程,使其在美術欣賞中認識民間美術與民間美術的特點,了解中華民族豐富燦爛的民間美術,以豐富學生知識,并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美術審美能力,培育學生熱愛民間美術的情感。
二、通過多樣化教學方式,把握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在課堂教學中,若想向學生滲透中國傳統藝術文化,那么首先應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融于課堂教學中,認識到美術的價值,理解并喜愛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從而主動承載與傳播傳統藝術文化。而若想激發學生熱情,在則需要教師善于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創設一定學習情境,將學生引入課堂學習意境中。例如:在美術欣賞課中,教師可把握時機滲透中國傳統藝術文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或者視頻欣賞,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傳統藝術素材,學生通過視頻觀看,可以獲得直觀感知,在教師指導下學會賞析,學會正確認識傳統藝術文化。如教師可呈現我國歷代具有代表意義的圖片資料與美術作品。如秦長城、秦陵兵馬俑、青銅器、帛畫、石雕、彩陶、壁畫、版畫、漢畫像石等,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美術家及他們的美術作品。在圖片展示的時,教師可適當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通過這樣長期熏陶,學生能夠更好地意識到文化對國家、對地區的意義與作用,并潛移默化中形成文化保護意識。
三、加強學生實踐體驗,感受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一些美術實踐體驗的機會,以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培養美術藝術文化情感。院?;蚪處熆赏ㄟ^多種途徑,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如邀請民間文化家或藝術家來校傳授知識,亦或建立民間工藝興趣班,如美術理論課與手工制作課。通過這一教學方式,學生不但能夠學會藝術品的制作技巧與方法,還能夠認識民間與民族美術,體會到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之美,增強文化保護意識與情感,學會積極傳承與弘揚傳統藝術文化。例如:學習版畫,教師可通過紙板形式,要求學生自己動手來創作版畫;學習民間美術,教師可要求學生嘗試著制作風箏、年畫、泥塑、剪紙、編織、刺繡等。通過自己親身實踐,以及教師的指導講解,學生可以認識到傳統藝術文化的特色及意義:剪紙,利用紙上剪刻,借助一把剪刀,則可創造出多彩豐富的生活;風箏,我國民間玩具,具有悠久歷史,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經過加工制作,成為了精美的民間藝術品;雙面繡,正反一致,針法靈活,生動形象等。
四、將現代藝術與傳統美術相融合,弘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自20世紀開始,中國就處在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交接點上。由于西方現代藝術的強烈沖擊,現在的學生在價值標準與觀念形態有了很大變化。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正確地引導學生,使其正確看待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真正藝術潮流則結合了現代科技,同時充分發揮了民族傳統藝術,以形成富有現代感與民族傳統藝術元素的藝術。因此,在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還應將現代藝術與傳統美術相融合。實際上,不論是現代設計,還是現代繪畫,借鑒傳統藝術的現象隨處可見,教師在教學中可適當列舉。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國火炬的設計靈感則源于“淵源共生,和諧共融”中的“祥云”圖形。在中國,祥云文化概念具有幾千年的時間跨度,是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符號。而火炬造型,其設計設計靈感則源于我國傳統的紙卷軸。中國四大發明中,其中一項就是造紙術。隨著紙的出現,人類文明得以傳播。同時,火炬上還運用了源自漢朝的漆紅色,可以與往屆奧運會火炬進行明顯區別?;鹁嫔舷樵茍D案與立體浮雕式工藝設計,讓火炬整體看上去華麗高雅,具有厚重內涵??梢姡瑐鹘y藝術文化對現代藝術的還是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因此,我們應關注與重視傳統藝術文化。
總之,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與理解中國傳統藝術文化,明白傳統藝術文化對國家,對社會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從而繼承與弘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摘要】抽象美術是教學中的難點。在高中美術欣賞課中,教師應設計多種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認識和欣賞抽象美術作品的能力。
【關鍵詞】抽象美術;藝術觀念;美術教學
在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抽象美術作品。學生在欣賞這些抽象美術作品時,總是以像與不像來評判,或者說看不懂,難以理解和接受。故而抽象美術一直是高中美術教學的難點,是學生最感莫名其妙,又最需要解惑的問題,也是大家爭議較大的課程內容。下面談一談高中美術欣賞課中的抽象畫教學。
1.審美觀念的轉變
要了解和認識抽象美術,首先就應轉變審美觀念。因為作為現代藝術中的抽象畫和西方的傳統藝術相比較,其在觀念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主要表現在:l、藝術家從以前的表現客觀現實世界走向主觀精神;2、放棄了傳統的統一的美的標準;3、傳統的藝術十分注重藝術的認識和教育功能,而現代藝術強調藝術的審美功能;4、現代藝術的價值在于發現和創造,而不是繼承傳統的內容和技巧。抽象藝術是藝術家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藝術表現手段、藝術語言等各個領域中探索和創造的結果。它是以純抽象的語言表現精神及形式意味的美術,而這種純抽象的美術對于高中生來說往往難以理解和接受,因為傳統的藝術觀念再加上長久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學生在欣賞抽象美術作品時,仍然用是否同客觀對象相似及作品是否優美為標準加以判斷,所以會有疑惑不解之感。對于抽象美術作品,學生要了解傳統藝術與現代抽象藝術在創作觀念上的轉變,使自己在欣賞這些抽象美術作品時也轉變自己固有的傳統審美觀,站在現代藝術的立場和標準上來看抽象的藝術,以全面認識和理解抽象美術。
2.抽象美術的特點
欣賞抽象美術作品時,除了要拋棄傳統的藝術觀念外,還要讓學生注意把握其主要特點。
2.1形象的抽象性。
抽象美術作品是藝術家對生活中的視覺經驗的某種感受予以抽象的心理的一種表現。它以純粹的點、線、面、形、色等構成畫面內容含蓄,形象抽象,給欣賞者的感受是一種朦朧的印象。所以學生在欣賞抽象藝術時不要以像與不像來評價,要盡量根據作品運用主觀感受來調動自己的情緒,而不要刻意去辨認畫家究竟畫的是什么。
2.2畫面有強烈的動感。
許多抽象的繪畫,以強烈的筆觸,奔放的色彩來刺激人的視覺,動感強烈。例如:康定斯基的作品,以點、線、形、色依情緒隨意作畫,揮灑自如,使人產生運動、奔放、熱烈不安等情緒感受。如產生某種情緒,獲得某種狂熱、高亢等視覺感受就是看懂了這類繪畫,也稱為熱抽象繪畫。屬于冷抽象的歐普藝術以形的有規律的變化產生出奇異的流動、變幻的感覺。這些動感很強的抽象藝術是傳統的具象繪畫無法比擬的。
2.3趨向音樂性。
抽象畫家利用色彩與聲音產生的聯覺,將點、線、形、色構成無標題的音樂,直接作用于欣賞者,使觀者在看抽象畫時,在心理上引起某種難以言傳的情緒。如蒙德里安的作品《紅、藍、黃構圖》。畫面用直線分割成不同的方形,再填上原色,并以黑直線將它們分開。畫面顯得和諧而有變化,如同一首音節長短起伏,但卻有自己主旋律的歌。
2.4意蘊的含混性。
抽象繪畫以點、線、面等符號元素組成不明確的物象,其含義也是不明確的,欣賞者從中獲得的感受是千差萬別的。它排除了具體的物象,其內涵不可能像具象繪畫那樣表現藝術家對所描繪的事物的認識、態度和評價,只是用抽象的手法表現藝術家的某種情感或追求不帶任何主觀色彩的“絕對抽象”。
3.教學方法設計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抽象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加深對美術創作和美術作品的理解,在教學中,筆者采取了如下一些方法:
3.1圖案肌理的制作方法。
高中學生理解能力強,再加上不需要寫實繪畫那樣有嚴格的技藝,因而,可讓他們動手制作抽象畫。在制作中去體會抽象畫所帶來的樂趣。如:讓學生在板面(如玻璃、塑料板、紙板)上,用水粉、油墨等顏料隨意涂畫,色彩要飽滿,水色要淋漓,以此構成豐富而微妙、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根據畫面效果命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注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要充分發揮色彩的豐富性、表現性,而不是具體事物的真實性。這種讓學生動手創作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抽象畫的理解,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2對比欣賞法。
在欣賞國外現代的抽象畫時,許多學生會說看不懂,如果把中國的草書拿出來與之對比欣賞,就會發現部分學生雖然不認識其中的字,卻能欣賞它的形式意味。中國的草書,特別是狂草,由于其語義的可識性程度降低,欣賞者更注重它的節奏變化及虛實濃淡的筆墨效果。實質上,抽象美術作品中夸張的線條和刺激的色彩與變幻莫測的中國草書是一致的,都是一種平面的抽象藝術,能給觀者在視覺上引起某種情緒感受。抽象美術欣賞教學時,教師把兩者對比起來欣賞,能起到解惑的作用。此時,教師還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去理解其中的形式意味。
3.3打散組合法。
打散組合的練習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對抽象畫的審美表現力。具體做法是:先讓學生觀察要畫的對象(如花、草),將花草的原形平面處理類似剪影,然后根據畫面需要或個人的審美趣味將其分解、組合,使其構成一個新的形態。也可將小組或全班學生的作品重新組合成一幅抽象的美術作品,最后畫面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抽象的藝術并不是想象中的“高深莫測”。創作抽象畫的藝術家對自己的符號解釋有時也是模棱兩可,作為欣賞者完全不必耗費心思去破解。我們對抽象的美術作品要去了解、認識,而不是對它過于肯定或完全否定。西方的抽象藝術是西方現代藝術中的一種藝術思潮和藝術流派,它僅僅只是學生了解世界文化藝術的一面鏡子。
摘 要:高中美術鑒賞課作為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要課程,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實際,應該大膽嘗試新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創造新課程美術鑒賞的有效教學。本文探討了當前湘版美術鑒賞課中的教學新思路,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中美術;美術鑒賞;有效教學
一、當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現狀
新課程改革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它給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它從課本到教學完全打破了傳統美術課程的授課模式與授課秩序,使美術學習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然而面對目前競爭仍舊激烈的高考,在藝術類院校的召喚下,傳統的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依舊影響著幾乎所有學校,使高中美術課堂忽視了美術學科的本質與特點,并且由于對美術的“輕視”,許多學生依舊在美術課堂做著其他科目的作業、看其他書籍,更有甚者直接在上課時間睡覺。長此以往,將導致高中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無法實現,藝術教育在高中階段名存實亡。
二、構建高中美術鑒賞的有效教學
1.教師方面
(1)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一定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高中生面臨高考壓力難免對非必考科目有所輕忽,這時候老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美術鑒賞課程,使其了解美術不僅僅是畫畫、賞畫,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內涵,是對其審美的一種提升,對培養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不容忽視的作用。教師在鑒賞過程中還應引導學生對所鑒賞的作品有正確認識,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鑒賞作品,以免學生誤入歧途以及被提前利益化。
(2)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多媒體和互聯網等當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善著教學方式。在美術鑒賞課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在美術鑒賞課堂的直觀感受,直接的視覺刺激更能使學生認識美、感受美。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讓課堂變“靜”為“動”,使學生更加了解色彩世界的神奇,增強了直觀性,降低了教學難度。并且通過多媒體教學,還能夠使美術與音樂相結合,實現視聽結合、情景交融,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深化其對作品的理解。
(3)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在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上,老師不僅要教授理論與技巧,引導學生欣賞好的作品,更應該組織學生結合理論,進行繪畫實踐。同時,安排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鑒賞,互相交流,或者組織學生參觀畫展等,使他們不僅能掌握美術鑒賞理論和一定的繪畫技巧,還能真正理解怎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值得鑒賞的作品。
(4)開發特色美術鑒賞課程。各個學??梢愿鶕赜虻牟煌W校情況的差異,充分利用地域資源以及自身優勢,開發具有特色的美術鑒賞課程。
2.學生方面
(1)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有了學生的配合,老師的授課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美術鑒賞課一定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在課堂上設置有趣的問題及討論環節等,與學生形成積極互動,使學生真正了解、接受并喜愛美術鑒賞,這樣才能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2)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改變傳統授課模式,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學生參與學習實踐、課堂積極互動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詮釋、用心體會、動情甄別,真正理解并愛上美術鑒賞,拋卻偏見,發自內心地理解并欣賞美術之“美”,不但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提升了學生的自身素養。
(3)要教導學生走出理論課堂。傳統課堂的授課方式老師多以理論授課為主,教給學生鑒賞理論、繪畫技巧理論,老師講得枯燥無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新課改后,在美育教育的指導下,教師的授課方式應當有所改變,要教導學生走出理論課堂進行實踐,引導學生進行繪畫寫生、參觀畫展、進行鑒賞交流等,這些都是不錯的實踐方式。
(4)要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美術鑒賞說到底就是要讓學生認識美、體驗美,因此,高中美術鑒賞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通過教師的課堂引導教育,使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造型、構圖、色彩、質材、肌理、線條等畫面形式和內容進行自我體驗,使其能夠真正體會到作品中的美,能夠深入發現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復雜的內蘊,進而提升自己對美術作品的判斷力和鑒別力。
三、結束語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不能只重視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德智體美勞成了教育改革中的重頭戲,對于高中美術鑒賞在貫徹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與成績,我們有目共睹。高中美術鑒賞課程,就是要通過對美術的學習與欣賞,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讓學生通過對美的體驗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能夠更好地學習、生活,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摘要:本文就高中美術新課標中的選修模塊《書法》的內容編排以及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現狀進行了剖析,并運用后現代課程范式的課程觀和師生觀提出了改進建議,同時用一個具體的教學案例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后現代課程范式 課程觀 師生觀 書法選修模塊
一、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增設《書法 篆刻》內容的意義:
“書法·篆刻”是我國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新增設的一個選修系列,這在以前的《普通高中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中是沒有先例的。書法、篆刻活動能幫助學生提高書寫能力,感受中國漢字藝術的獨特魅力,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理解,它不僅對陶冶學生的情趣具有巨大的作用,給學生帶來愉悅和滿足,而且能潛移默化地熏陶,使學生審美情趣得到提高,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愛好,學習必要的美術知識,掌握必要的美術鑒賞的方法,開闊視野、啟迪智慧,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形成人文素養、理解美術文化。
二、廣州市高中美術課開設“書法、篆刻”模塊的情況:
“書法·篆刻”模塊推出后,目前開設此模塊的學校很少。據了解,廣州市一百多所中學中,2004——2005學年下學期開設高中美術“書法·篆刻”模塊教學的不過三四所學校。究其原因,簡而言之兩點:其一,教師不愿教或不能教;其二,學生不愿學(興趣不大)。
筆者在開設此模塊之前曾對我校2004屆高一年級學生做了相關的問卷調查,現將部分內容和摘錄結果展示如下: 問卷 選該項人數(人) 所占比例(%) 1、你學習書法的經歷: a、一直堅持不斷地學 4 1.97 b、只在小學階段學習過 173 85.22 c、只在初中階段學過 26 12.81 d、從未學習過 0 0 2、你學習書法的原因 a、自己從小有興趣 2 0.98 b、開始是父母或老師要求學,后來自己漸漸產生興趣 3 1.48 c、看到別人學,自己也跟著學,無所謂興趣可言 34 16.75 d、自己毫無興趣,是父母或老師強迫學習的 164 80.79 3、你是在哪里學習書法的? a、在家跟父母或祖輩學的 3 1.48 b、到青少宮參加書法班或請家教 7 3.45 c、在學校參加課外書法班 192 94.58 d、在家自學 1 0.49 從問卷中發現,本校該屆高一學生真正熱愛書法而且一直堅持練習書法的同學寥寥無幾。而且大部分學習過書法的學生都是在小學階段,大多數學生對書法不感興趣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曾經的書法熱在我國退潮是不爭的事實。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末這十年是中學當代書法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學習書法的熱潮席卷全國,并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書法家,他們的作品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影響了廣大青少年。但90年代以來,由于電腦技術的高速發展與普及使用對書法藝術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我們新生代的書寫能力在不斷地被削弱。以至今天我們很多老師都在感嘆在一所學校里找不出幾個能寫一手好字的同學來。
三、人教社《書法》選修模塊的編排特點:
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求我們的新教材的編寫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內容要豐富、要新穎,要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能引起我們廣大青少年的學習興趣。
人民教育出版社此次把“書法”作為獨立的選修模塊,其內容大致分為五個部分,結構編排特點如下: 第一部分:字體源流與賞析 第二部分:點畫、結字訓練 第三部分:整體臨摹訓練 第四部分:創作訓練 第五部分:綜合實踐部分 第一至五課:漢字與書法文化、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源流 第七至十課:點畫特點分析與練習、結字特點分析及訓練一、二、三。 第十一至十三課:整體臨摹訓練一、二、三 第十四至十六課:創作訓練一、二、三 第十七至十八課:綜合知識考察實踐 該模塊教材內容是按照書法學習的常規步驟來編寫的,即:
作品賞析 點畫、結字 臨摹 創作
該編排方式比較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比較合理。但如果在教學中按以往常規書法教學模式(即現代課程范式),即以教師為中心、先由教師講解示范、然后是學生練習的模式,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這種教學模式首先要求教師必須有很好的書法功底,否則就無法完成示范等教學工作,這也是我們很多高中美術教師不愿開設此模塊的原因之一。因為在廣州市高中美術教師當中,書法專業畢業或專門學習過書法的教師不多;其次在這種課程實踐模式中要求教師“準確”地把這些實現的書法知識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而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受來自課程知識的刺激,只是課程的接受者而不是建構者或創造者,這樣課程只反映了一種單一的方法、一種單一的知識選擇和組織方法,它沒有促進師生之間的對話,知識成了客觀的商品,由專家傳遞給教師,由教師傳遞給學生,教師與學生就成了由課程設計者操縱工具。這種灌輸式、填鴨式的課程實踐模式可能最終導致學習失去學習興趣。
要改變這種狀況,大力推廣“書法”模塊教學,我們有必要引進新的理念、新的課程實踐模式,即后現代課程范式。
三、把后現代課程范式的課程觀和師生觀融入“書法”模塊的教學當中。
(一)后現代課程范式的課程觀。
后現代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預先設定的目標或計劃,不僅是由一系列材料組成的靜態文本,不僅是文化傳承的工具,而且是學習者自己主動建構的過程,是學習者運用自己的頭腦形成對事物或現象的解釋和理解的過程,是探索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建構與創造文化的過程。其中,開放、互動、探究是后現代課程觀的關鍵。
(一) 后現代課程范式的師生觀。
后現代課程范式的師生觀強調教師與學生要通過不斷溝通與對話來探究未知領域,認為課程即為探究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至關重要。后現代課程論者多爾曾說:“在教師與學生的反思性關系中,教師并不要求學生接受教師的權威,相反,教師要求學生保持對這種權威的懷疑,并要求學生與教師一道去探究學生正在體驗的內容?!边@樣,教師成為平等者中的“首席”,“作為平等者的首席,教師的作用沒有被拋棄,而得以重新構建,從外于學生情境轉化為與這一情境共存。權威也轉入情境中。”因此,教師由課程的實施者轉變為課程的創造者與開發者,發揮其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與促進者的作用。
由此可見,教師的角色轉變后,在“書法”教學模塊中,不一定要求每位老師都是書法專業的科班生或權威專家。教師只作為合作者、參與者、開發者,為學生把火把點燃。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書法、教材等方面的要求降低。相反,教師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相關的書法理論、搜集充足的資料以便在課堂當中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它不一定要求教師人人都會寫,當然會寫更好,但它要求教師能指導學生寫。
(三)引入后現代課程范式這種新的課程實踐模式,清晰了我們的教學思路。我們在教學當中要注重以下幾點:
1、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
2、注重在實際情境中或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即運用拋錨式教學設計(也稱情境性教學設計)。
3、注重協作學習。
4、注重提供充分的資源。要設計好教學環境,為學生建構知識提供各種信息條件。
下面以一個案例來說明如何運用后現代課程范式這種新的課程模式來組織教學。
(四)案例——人教版“書法”選修模塊第四課“行書的源流與賞析”。
教學思路設計:
由古至今談論行書,沒有不提到王羲之的,他的行書代表作《蘭亭序》被喻為“天下第一行書”,更是必不可少的范例。
本課以《蘭亭序》作為切入點,敘述行書的源流和講解行書的特點。課前提供充分的與《蘭亭序》相關的資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搜集相關的資料,并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編排舞臺劇表演。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組織,通過小組的形式協作進行。以學生表演舞臺劇的形式創設一個相對完整、真實而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讓學生從自己的研究性學習和表演中歸納總結出行書的產生、特點、推廣、輝煌等內容,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教師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情境和內容展示,引導學生深入賞析《蘭亭序》及其它行書代表作,從中感受到書法的美,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陶冶和升華。 教學流程圖: 課前準備 教師提供部分有關《蘭亭序》的背景資料給學生,并對學生提出任務和要求:編劇當中要體現行書的產生及特點等知識點。 學生通過互聯網或圖書查找有關資料 學生按照收集的資料以小組的形式編排一個和《蘭亭序》有關的小舞臺劇。 教師引入 學生匯報和表演 小組1:《蘭亭序》的誕生 師生共同總結:行書的產生 小組2:蕭翼賺蘭亭 師生共同總結:行書的特點 小組3:唐太宗與蘭亭 師生共同總結:《蘭亭序》對后世的影響以及行書的發展與推廣 師生共同評價,并投票選出最佳劇本和表演。 教師提出問題:《蘭亭序》中有20個“之”字,請學生找出來并觀察它們的寫法有何不同?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進一步總結明確行書的用筆與章法特點等 教師出示一些歷代行書名家的代表作,并設問引導學生觀察總結出其風格特點。 教師總結拓展 課外實踐活動:將《蘭亭序》中相同的字剪出再帖到一起,然后欣賞與臨摹。
后現代課程范式的課程觀和師生觀不僅對〈書法〉選修模塊的教學有指導意義,其實對其它模塊的教學同樣有借鑒意義。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和學生平等對話、共同探究,將是新課標教學的發展方向。
摘要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進步,為了實現素質教育,我們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很多高中學生的視野都比較狹窄,部分高中教師的教育觀念也相對落后,因此,很多高中生都沒有認識到美術鑒賞課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為美術教學工作者們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
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方法
一、美術鑒賞課需要發揮素質教育的導向作用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高效的素質教育,這就讓美術鑒賞教學有了全新的意義,同時也讓高中生的藝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起來,因為這為他們提供了更加寬廣的成長平臺。在美術鑒賞課的開展過程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藝術特長,并培養一定的興趣愛好。從這個角度來講,美術課程應當發揮學生興趣愛好的主導作用,也就是充分運用學生的表現欲望,讓他們主動進行美術知識的學習。美術教師們需要逐步引導學生表達自我,并對日常生活中的藝術與美進行充分觀察和體會,再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來讓理解更加深刻。
二、美術鑒賞課需要充分運用多媒體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走進了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在教學領域,教師也應當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美術鑒賞教學。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是一項具有藝術性的工作,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并就具體的藝術作品發表自己的看法。美術鑒賞并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即興發揮,因此,教師可以對高中生的思維進行引導,讓他們找到學習知識的捷徑,長此以往,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將大有裨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最終達到了美術鑒賞課程的目的。在運用網絡實施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積極融入網絡之中,與學生進行充分的網上交流,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指導,讓美術鑒賞變得更高效。除此之外,在運用網絡的過程中,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計算機來設計出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讓自己的靈感與想法得到表達,設計完成之后,可以在班級內部組織作品評選活動,選出藝術性高的作品,然后讓全體學生觀摩和學習。
三、美術鑒賞課需要尋找到自身的特色
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需要探尋美術教學的特色,并且要把這種特色充分發揮出來,建立起具備個性化特點的美術教學課程。這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需要教師進行鉆研和分析探討,從而形成個性化的美術鑒賞教學,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幫助。當美術鑒賞課程變得更加個性化后,美術課程能夠有效促進各個學科之間的融合,讓學生的校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充滿生機與活力,就能夠為審美教育提供更加豐富的素材。因此,新課程改革下的特色美術鑒賞課程必不可少。
四、美術鑒賞課需要運用創新型作業
在學科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但要重視課堂上的教學,也需要重視課堂之下的教學,也就是作業的布置。作業對于學生們的成長而言意義非凡,這是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最為有效的手段,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理解作業的用處,并且思考如何讓作業變得更加科學合理,這就需要對作業進行創新。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美術作品的藝術范疇進行討論,可以探究手套、書包甚至是一張紙是否屬于美術作品,為了讓學生的探討更加深入,理解更加深刻,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創設產品會的場景,然后讓學生融入其中,進行相關的角色扮演。為此,教師應當對全體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然后在每一個小組之中選出一名代表作為美術作品的設計人員,然后讓其余的學生作為會的參與人員,設計人員的目標就是把作品的設計思路和特點告知參與人員,不但包括作品的造型,也包括顏色和功能,等等,在這個介紹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他們能夠對所要表達的要點進行詳細思考,從而深入理解每一件藝術作品的內涵。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需要讓學生做好相關的準備活動,這包括介紹語言的有效組織和要點的充分思考,要盡可能用精練的語言來進行相關表達。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介紹美術作品的時候,應當充分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觀點,并對主題進行充分思考和討論,這樣一來,他們就在無形之中提升了自身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審美情趣。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下,教師們需要充分發揮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主導作用,并對美術鑒賞課程實行整體化思考和改革,同時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改善教學質量,為提升高中生的藝術欣賞水平和個人素質而不斷努力。
作者:董嘯岑 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田家炳中學
摘要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選擇也在與時俱進,而學校是創造培養人才的搖籃,于是人們對于教學領域的發展與進步越來越重視。美術教學是高中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伴隨著新課改的發展與深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漸漸從被動轉為主動,不再局限于以教師為整個課堂的主體,而是賦予了學生主動去學習、思考、探索、發現的權利。高中美術課程作為表達學生自我思想的一門創作性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要注意發掘、培養學生的思想意識,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
高中美術教學;主觀能動性;重要性
一、主觀能動性在生活與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馬克思曾對人與動物的主要區別做出了一個明確的分析,他指出人區別于動物的最重要的一個特征是:人的身上具備有動物身上所沒有的主觀能動性,能夠主動自覺有意識地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生活中主觀能動性更是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人們想要取得成功,想要在這個社會中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能有自己的建樹,就必須在努力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地去學習,去行動。有一句話叫做:“通過現象去看本質?!笨梢姳举|都隱藏在現象之下,如果一個人想要通過事物的現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質,那么他必定得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來達到目的。因為事物從來不主動滿足人的要求,而是要通過人的主觀行為去改變與創造。而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書本知識和教師授課只是一個渠道,學生想要真正地把所學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就需要通過主觀能動行為去提升和改變。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在其他方面幫助學生養成自覺行動的習慣。
二、主觀能動性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所體現的重要性
(一)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計劃和目標
新時期的教育鼓勵學生發展“德、智、體、美、勞”,為的就是能夠使學生全面發展,成為一名社會型人才。而美術教育在高中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不僅是一門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鑒賞美的學科,還是一門提高學生素質和情操的必修課。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地舍棄陳舊的教學觀念,打破教師直接傳達知識而學生直接接受知識的固定模式。鑒于此,可利用主觀能動性去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美術這門課的過程中從被動接受教師傳達的知識轉為有計劃有目標地去學習,在主觀能動性的推動作用下去重新發現美術的魅力,發掘美術的價值。
(二)教師應鼓勵學生創新,激發學生興趣
合理放棄原有的舊式教育方式,鼓勵學生跳到格子外面來,大膽的創新。因為創新意味著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那么學生會因為創新而產生需求,有需求就會主動去摸索、研究,從而在內在需求和主動摸索中產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高中美術課程中,教師安排學生完成一幅山水畫,就不一定非得要求學生用單調的水墨來完成,可以放手讓學生大膽選擇色彩、色調,也不一定非得要求山水畫中只有山水,不能有其他,也許在山水中添一處茅屋,加一個采藥的童子,都會使這一幅山水畫更加的靈動而有生機。因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能開放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也能給教師的教學開拓一個全新的教育方式。
(三)與時俱進,樹立正確而嶄新的教學觀
在信息時代的沖擊下,學生的心智發展得都很快,也較成熟,接收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強。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不與時俱進,不主動更新完善自己的教學觀,就很難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樹立一個正確而嶄新的教學觀,進而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設定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例如,教師在教學“人體素描”時,不要只擺設一個人體模型就讓學生依葫蘆畫瓢,也不要因為學生是一群十六七歲的高中生而羞于表達。因為人體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構造,如果教師不講解清楚,學生就無法理解,而根據模糊的概念創造出來的東西只會是形似而神不似,所以教師應大膽仔細地為學生講解出人體的各種構造、組成名稱等。這樣,學生在對人體熟知的情況下就能很好地完成畫作??梢?,教師運用主觀能動性創造了新的教學觀念,不僅使自己的教學效率得到了提升,還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結語
高中美術是一門具有崇高美的學科,它需要學生去發現、創造、鑒賞,是從自我需要出發的且具有很強的計劃性和目標性,所以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承擔了教授美術知識的重任,還承擔了引導學生創造學習的職責??梢?,主觀能動性對師生來說是相輔相成的,教師通過自身知識和修養去影響學生,使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意識;而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去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然后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全新作品。由此可知,主觀能動性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教師與學生、舊知識與新知識更替發展的一個橋梁。
作者:李默文 單位:江蘇省濱??h明達中學
縱觀所有高中美術教學情況,高中美術課程普遍存在形同虛設的情況。其原因是教師尚未對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形成足夠的認識,進而導致學生對美術教學形成了錯誤的認識,這對實現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目標形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尤其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等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高中美術教學發揮重要作用已經成為當前高中教育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創設情景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具備鑒賞能力也是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基礎能力之一。目前,高中美術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課程形同虛設,即使有小部分高中院校開展了美術課程,但效果不佳,主要是因為美術鑒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難以把握教學的重點,對教學內容側重點掌控不到位,使得美術教學無法對學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新形勢下通過融入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美術鑒賞教學水平,需要教師掌握創設情景的技巧。以高中美術湘教版教材為例,教材對教學內容的編排從基礎部分開始,首先使學生可以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然后是講美術的禮儀和教化,最后列舉出高中美術課的鑒賞系列。以第一課時中的“我們怎樣用自己的眼睛”為例,本課時教學目標是促使學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審美的觀念,并對審美形成一定的規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審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教學的重點則是促使學生真正理解美的觀念和形式法則是怎樣產生的,以及美術作品的基本內涵?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美,并產生美的感受。某教師在進行美術鑒賞課堂教學的時候,提前準備了一些教學輔助道具,如一枝花、一個花瓶,也讓學生準備了一些自認為很美的事物。花是大多數學生的選擇,這也說明了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意識。在美術鑒賞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播放了一段有關自然美的短視頻,視頻中呈現出來的內容是一朵花盛開、一只蝴蝶化繭成蝶的過程,以及一只蝴蝶停留在一朵花上的畫面。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我們發現,學生全部投入到教學情景中,學生眼睛中呈現出來的是對大自然的感嘆和欣賞。在高中美術鑒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融入欣賞美的情景,適當應用教學輔助道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利用畫面、聲音的方式對學生形成直面沖擊,促使學生形成更加直觀的感受,逐步使學生融入教學情景中,為展開后續美術鑒賞教學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融入情景
融入情景的前提是創造情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結合學生的興趣特征,創設符合教學主題,且具備趣味性和沖擊性的情景,才能促使學生真正融入情景中,從而實現促使學生融入情景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目的。以高中美術湘教版第一課時中的“我們怎樣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學內容為例,在正式開始美術鑒賞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利用教學輔助道具和短視頻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情景,且通過觀察學生的狀態,發現學生基本全部融入設定情景中。這個時候,教師開展了正式的美術鑒賞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從短視頻中得出結論,對美形成基本的定義。從一開始的教學輔助道具中,學生對美的感受處于初級階段,僅僅以直觀的感受認知美,而視頻內容則是對美的內涵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化,通過融入情景,與大自然仿佛處于同一境地的感受。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美就是五彩斑斕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兒,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美就是蝴蝶破繭而出的瞬間,以及花朵綻放的瞬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融入情景活動,與情景進行了心靈的感受,產生了情感的共鳴,導致在認知美和鑒賞美中出現了偏差,這就是學生融入情景的魅力。學生真正融入美術課堂鑒賞教學中,為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評價情景
傳統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課堂局面比較混亂,課堂教學中沿用其他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美術理論知識為主,學生參與討論為輔。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目標難以達成。素質教育背景下將情景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對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創設情景、融入情景以及評價情景,評價情景主要是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分析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并積極做出調整,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奠基。在高中美術湘教版第一課時中的“我們怎樣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學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即學生對短視頻的認知和感受,發現學生對美的感受不同,鑒賞水平也處于不同的層次。學生通過短視頻對美的感受產生了誤差,有的學生僅僅觀察到表面的美,如彩斑斕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兒,而有的學生則可以觀察到生命蘊藏的力量美和內在美,如蝴蝶破繭而出和花朵綻放的美。在學生鑒賞結束之后,教師針對學生對美的感受和認知做出了評價,并深層次挖掘出了美,對學生形成美的意識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教師詳細講解美的內涵之后,要求學生通過討論的形式對美的含義進行拓展和延伸,這是一個學生評價情景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陸玲 單位:江蘇建湖縣第一中學
【摘要】
2015年11月22日,在沁源縣教育局和沁源一中領導的統一組織下,我有幸參加了赴上海、杭州的觀摩學習活動,上海閘北第八中學、建平中學、杭州二中、杭州江南實驗中學這四所名校的校容校貌、辦學特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觸頗深,特別是在高中美術選修課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下面我結合美術學科從以下三方面談談這次考察學習的一點體會和一些想法。
【關鍵詞】
個性;美術選修課;校園文化
一、強調學生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
江南實驗中學的黃校長在介紹他們學校的校本課程時,特別談到初中開設了跆拳道選修課,跆拳道文化已經影響到學生的禮儀文化,學生見到師長會深深的鞠個躬;杭州二中讓每一個孩子參加體育俱樂部活動,讓孩子在體育課中樹立規則意識。充分體現了音體美課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興趣特長和審美能力以及豐富學生學習生活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杭州江南實驗中學注重學生專長的發展和學校的學科特色建設,開設了個性特長類課程和素質拓展類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展的空間、條件,使每個學生有可能自由地發展他的才能和愛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朱永新在《新教育》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怎樣區別于別人,一個人怎樣做得更優秀,個性是很重要的。個性張揚的人能在此基礎上做到比較全面的發展?!?
二、針對我校美術學科開設選修課談一些自己的想法
拓展美術課程,開設各類美術選修課,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校園藝術教育品質。
1.結合我校美術教師的專業特點和課程的可操作性,在高一、二年級可開設鑒賞類、繪畫類、書法類、設計類、工藝美術類、特長類專業類等課程,可以由美術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選擇選修課程,也可以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開設有特色的選修課。
2.選修課的內容設置要體現美術學科的可操作性的特點,并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藝術表現能力、善于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學生普遍不具備專業基礎,因此教學內容設計要適應學生,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每一課要設計針對性的美術活動,有完整的作品呈現;在作業評價上以學生的創意和表達的含義上作為評價重點,在繪畫造型方面可適當降低要求。
3.結合我校美術教育資源條件,每門選修課程可嘗試招收30人左右,由學生自由選擇美術選修課程;由于美術選修課的開設需要大量的工具材料和固定的教學用具,所以應當提供專門的美術工作室,由學生走班進行選修學習。
4.定期進行選修課程學生作品的匯報展,既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臺,也能夠促進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完善;并選擇優秀作品裝裱布置在我校的教學樓內。
5.美術選修課的開設也為特長生的培養奠定了基礎,使學生在選修課的學習中及早地發現自己的專長;我們美術組多年來把很多精力投入在特長生的訓練中,忽略了拓展美術課程,忽略了培養整體高中生的藝術修養方面。我認為在我校開設美術選修課程,關鍵在于我們教師本身,選修課的開展首先要明確教學內容?需要什么工具材料?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最后呈現什么樣的作品?這都需要我們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教學設計,其實,對我們教師個人成長、專業發展也能夠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三、關于校園文化建設
1.美術社團活動
組織美術社團活動的目的是活躍學校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通過社團活動既可以引導學生個性化、創造性的學習,又可以給學生搭建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和平臺。08、09年我在咱們學校團委工作,曾組織學生繪制迎新晚會、運動會、演講賽等主題海報,這些活動都由學生獨立完成,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動手能力,而且為學校營造了濃厚的藝術氛圍。
2.校園畫展
校園畫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是美術教育功能的一種立體呈現。我們走在四所名校的校園里除了感受江南的園林藝術之外,我們還能感受到濃厚的校園藝術氛圍,樓道里、長廊里隨處可見師生的繪畫作品和工藝美術作品。過去我們美術組也組織過迎新、五四、特長生匯報展,但是沒有把一些優秀的作品進行很好的整理裝裱,這是我們需要進行學習和改進的,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應當逐步完善校園的美術作品展覽,為校園增添豐富的審美文化。在此,感謝領導給了我這次珍貴的學習機會,讓我解讀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獲得了許多教育改革的信息,也是對我教育教學工作的鞭策。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力爭使自己做的更好!
作者:胡劍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第一中學
一、什么是地方美術資源
地方的美術資源是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在學習地方美術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地方的文化有所了解,進而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高中美術作為一門新課標的課程,不僅僅能夠使學生在枯燥的物化生史地政中能夠豐富一下自己課程的多樣性,而且能夠使學生在通過學習美術過程中的方法,能夠將其利用到平時的學習中。更多的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何樂而不為呢?而且,學生相對于枯燥的專業課程的學習外,對于美術的學習會更加感興趣,顯然,地方的美術資源和課程中的美術資源是截然不同的。課程中的美術資源比較官方,教學所用的材料也是全國統一,很少可以將地方的特色納入進去。而地方美術資源的開發不是作為一門課程來讓學生進行表面淺顯的了解,而是要求學生通過體會地方的特色技藝等,從中汲取營養,來完善自己的素養。各個地區的文化特色不同,地方美術的指導學習也不同,學校和教師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特色制定不同的美術指導,讓學生在美術中盡情發揮自己的長處,感受美術所帶來的樂趣。在課改實驗中,高中美術教師也意識到通過地方資源來豐富教學是必要的,但是缺少一些引導及推動力。畢竟,地方資源美術指導并不是很普及,這也就需要教師在此多下功夫,多去創新,在創新中發掘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地方資源開發
地方美術課程顯然更具有豐富性,以及更加的原生態。這樣問題也就顯現出來了,正因為地方美術資源選擇面很廣,各類資源參差不齊,也就導致許多資源都缺乏專業的驗證。這樣一來,確定下來的資源也就所剩無幾,可以用到課程中的資源也就少之又少。這也造成了學業指導不專一,學生學習的知識不能統一,這對于一些對于美術感興趣的學生,甚至要終生學習美術的學生有著很大的弊端。當然,這對教師的要求也就更加的嚴格,在講解這門課程時,需要仔細研究地方美術資源,選擇適合用在課程教育上的方面來給學生進行詳細輔導。根據當地的特色,把美術融入生活,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將地方資源的開發運用的教學當中,得以將傳統更好的傳承下去。地方美術課程的優越性在于其豐富的文化底蘊,而且對于地方的學生,他們對地方的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課程的學習上也會更容易接受。中國的悠久歷史,造就了不同地區的民族文化,學生從小在這里長大,對于文化型的美術更是印象深刻,但是,地方美術的指導卻不是很普及,所以對地方美術資源的開發是急需要實施的。高中美術教學加入地方資源,其利是大于弊的。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術教學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可以通過美術領域來對地方特色進行了解,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去創新,以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這也給枯燥的高中生活帶來一絲樂趣,學生也會利用這短暫的美術時間,更加刻苦的學習,了解美術的博大精深。通過研究不同的地方資源,學生能夠更深入的研究到傳統美術,對學生的審美及美學素養都有很大的提高。高中美學教學加入地方資源,這樣才是對美學的挖掘,對美學的敬仰。相信通過地方美學資源的不斷開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將會不斷深刻。
三、高中美學教學中的地方資源的教學設計
高中美學教學中的地方資源的教學設計首先是將傳統美學教學和地方的美學資源融合在一起,其次,在教學方面也要有所改進。更詳細一點來說,既要和全國美術教材相統一,又要將地方的文化凸顯出來。既然是融合地方美學資源,就需要對地方文化進行探索。所以這門課程在設計上不能局限于課堂內,更多的是要走出課堂。在課堂內,可以通過看視頻、聽演講等方法來先對地方美學資源的知識理論有所了解;接下來就是要在課堂外,有目的性的組織一些活動,使學生能更直觀生動的了解地方美學資源,通過其對地方文化的探究,來完成這門課程的相關作業。舉個例子來說,在高中美術課程中,教師可先講解某一個地方資源的理論課程并留下相關作業,再安排小組在地方進行詳細的探究,再在接下來的課程中進行小組展示其作品。這樣一來,學生對地方美學文化以及傳統文化的收獲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總結
通過對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地方資源開發與教學設計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教學不僅對學生的接受上是一種挑戰,更是對教師在美術領域的研究及教學的模式上有極大的挑戰。這不僅是在教學模式上的一種創新,也是對在發揚中華傳統文化道路上的一種創新。地方美術資源涉及的領域極為寬泛,美術、歷史、地理甚至理科等方面都有所涉獵。在學習地方美術資源的同時,可以對其地形地理環境有所了解,可以對其歷史發展有所掌握。不僅如此,在學習地方美術資源時的探究及創新意識,對理科的學習上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高中美術教學中加入地方美術資源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門課程會得到更廣泛的普及.
作者:柴青 單位:天水長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