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10:00: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技術方面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近年來,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農業技術的水平,創新管理體系,完善技術水平,針對當前技術中的不足,我們必須要調整現有的技術體系,促進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意見
0.前言
一直以來,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過程中都存在諸多問題亟待完善,下文就來分析下產生的原因,并結合具體的情況采取對策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產生話,加強農業知識傳播與技術推廣,增加農民收入。
1.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所面臨的問題
1.1當前我國農業科研綜合實力弱,整合能力不足
首先,學科結構與專業設置不夠合理,而且交叉頗為嚴重,盡管多次調整,體系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在專業與機構設置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除了種植業學科多、其他學科少的問題外;傳還存在統學科多、新興學科少;產中領域研究學科多、產前、產后領域學科少等問題。
其次,農業科研機構與隊伍大但不強,科研方向、任務調整斗毆無法滿足新階段年農業發展的需求,最典型的就是解決實際問題水平較差。例如農業科研成果產生量與成果轉化率不成正比,除了開發與推廣上的問題外,科技成果的應用水平差也增加了轉化難度的提高。
再次,農業科技項目還存在著常規技術研究多,但很少涉獵高新與實用技術,引進技術多單消化難度大,影響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發展進程。
最后是農業技術整合能力不足,最典型的就是農業科技團隊幾個身不強,尤其是立體研究分散,低水平重復較多,缺乏一直結構合理且高效精干的科研隊伍。另外就是農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夠,發展規模小、效益差,經營管理不夠規范問題也頗為突出。
1.2農業技術創新資金不夠,手段落后
這是制約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在農業技術上尤為明顯。首先是我國農業科研資金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總產值的比值約為千分之二,僅是發達國家的百分之十。同時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費用不足,經費來源過于單一,而且不夠穩定,影響推廣的效率。一些地方政府對年農業技術推廣的財政支出水平低,而且呈下降趨勢,尤其是推廣體系中人均技術總經費與推廣費在下降。另外,農業科技單位負擔過重,離退休人員過多,而且負擔重,單位投入的成本過高,資源利用效率交叉,增加很多人力、財力的負擔。最后是農業科技手段頗為落后,同時由于財政投入少,很多農業科研單位的設備都無法滿足研究的需求,而且圖書資料少、信息手段不足,大面積試驗基地少。最后是農業科技創新手段落后,多數科研院所僅具有應用常規技術能力,缺乏使用高新技術的設備與能力,影響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
1.3科技創新機制不夠靈活,體制不完善
從總體發展情況來看,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制仍未完全建立起來,具體來說就是科研力量部門所有制十分突出,導致機構部研究的效率較差,而且頗為浪費。第二就是在農業系統內部與科研成果脫節,導致技術創新過程不夠暢通。很多科研成果沒有被轉換為現實生產力。三是農業技術創新資源的分配不合理,確定項目與技術推廣間仍然由政府集中決策與行政推動的做法,大部分農業科研項目結題后期成果都被束之高閣。四是激勵機制不夠健全,農業技術的創新動力不足,很多公益性項目與經營性項目互相交叉,管理難度較大,影響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步伐。
1.4人力資源不足,人才不穩定
人是發展的根本,而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也必須要依賴人來完成,當前我國在農業技術發展上存在人才不足,而且不穩定,導致各科研單位爭搶人才現象,而且很多人才外流,影響到整個體系的發展。
1.5資源配置結構不夠合理
所謂的資源就是指人、財、物,而我國農業發展仍然主要集中在傳統的種植業上,在水產、畜牧上發展力量不夠;而大多數科研項目也集中在產中環節,產前與產后的投入則十分不足,限制我國農業科研水平的發展,這種問題是目前制約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發展最主要的問題。
2.構建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思考與建議
2.1發展的思路與目標
在發展中要堅持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目的,按照市場發展規律與農業科技發展的特征,調整優化鏟射科技體系結構,合理優化人才配置,服三年弄,轉換機制,建立層次分明,結構合理與資源優
配置的技術創新體系,將自主研究與技術引進相結合,高新技術與床柜技術相結合,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結合,資源高效利用與保護結合的體系,為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發展提供保證。
2.2創新體系建設的重點
從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要想創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必須要確定以下幾項重點工作,首先是加大對自主研發創新平臺的研究,利用市場與政府的調控政策,調整現有的科研機構,形成農業科研體系,推動農業的快速發展。其次是要加大對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體系的創新,要以建設高新產業群作為突破口,帶動我國農業科研工作的發展,加大推廣力度,促進生物技術與加工技術的發展,實現技術產業化,創造經濟效益,推進農業科技產業化的進程,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的發展。再次是農業知識傳播與技術推廣體系的構建,建立高效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形成完整的人才使用機制,流動機制與競爭機制。為我國農業科研機構的發展奠定人才保障。
2.3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建議
首先,制定農業技術產業發展的策略。
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科技產業政府是互相影響的,聯系十分密切。所以,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必須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制定強大政策導向,推動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同時政策要以產品創新與產品市場創新為中心,對那些技術含量多、市場潛力大且附加值高的產業要加大扶植力度,推動產業化的發展進程,推動農業產業發展,推動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
其次,強化農業技術體制創新的建設力度。
農業科技體系的建立要從農業科技運行機制與體制的改革為前提,突破傳統農業體制管理的局限性,根據發展的情況深化農業體制改革,優化配置,建立新的運行機制,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實現人員與機構的優化配置,建立新的運行機制,發揮每個農業崗位的作用,??農業技術體制創新的發展速度。
再次,提高創新人才的綜合素質。
從目前我國農業的發展的現狀來看,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創新人才短缺,因此,國家要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業創新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綜合素質,通過科研工作等培養造就高水平的學術人才,建立人力資本合理使用和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機制,建立激勵機制,發揮人力資本的優勢。
最后,增加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
主要是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增加政府的投入,實行多渠道并存的農業科技創新投入機制,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時發揮市場與社會需求對農業科技進步與導向的推動作用,鼓勵企業與社會資本投入,加快成果產業化,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機制,促進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對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發展有了全面的認識,對此,除了要不斷的完善機構設置及人才配置外,還必須要加強人員素質的建設,從多個角度推動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發展,促進我國農業建設水平的提高。
摘要:農業技術有效擴散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農業技術擴散過程中存在嚴重障礙,極大制約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深入分析了影響農業技術擴散的障礙因素,詳細探討了加強農業技術擴散的發展路徑,希望能夠促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
關鍵詞:農業技術;擴散;障礙因素;發展路徑
1 農業技術擴散障礙因素分析
1.1 農民素質偏低,技術擴散受阻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生產主要是靠天吃飯,農業技術水平比較低下,依靠傳統的農業種植經驗來進行農作物的耕種和收割,生產效率不高,同時農作物的產量較低。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大力發展三農產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諸多新的農業技術被廣泛地推廣和應用。但是,農業技術在推廣和擴散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力,農民素質偏低就是一個主要障礙因素。由于大批年輕、有文化的農村人進城務工,留守的老弱人員自身文化程度較低,對新技術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偏低,導致了農業技術擴散較為困難。
1.2 農業技術科研機構技術研發無法適應市場需求
在我國農業技術擴散過程中,農業技術科研機構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無法有效地推動農業技術的推廣和實施,這必將影響到我國農業事業的發展。農業技術科研機構作為農業技術擴散產業鏈起點,其影響技術擴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農業技術本身的局限性,科研機構沒有對新的農業技術進行全面考慮,尤其是對技術實用性分析深度不夠,導致了技術無法被市場接受和推廣;農業技術科研機構的經營體制無法適應市場化的需求,傳統的推廣體系已經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就要求科研機構必須進行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求來進行農業技術的研發,這樣才有利于新農業技術擴散。
1.3 技術研發資金投入不足,信息流動和擴散渠道不暢
由于對農業技術研發資金投入不足,我國農業技術主要是借鑒吸收國外成熟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高效、節約型的農業新技術少之又少,關鍵性產業化技術水平的落后在農業技術擴散過程中也成為主要障礙因素之一。在農業技術擴散體系中,由于技術擴散中介組織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和自身能力水平的低下,用于農業信息流動的傳播媒介和擴散渠道的不通暢,對新型農業技術的宣傳力度不夠,以及不夠合理的推廣引導方式都會對農業技術擴散造成一定的障礙。
2 加強農業技術擴散發展路徑探討
2.1 加強農業知識宣傳和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素質和技術水平
由于農村勞動力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很多農村人文化教育水平較低,導致農民素質偏低,這樣非常不利于農業新技術的吸收和應用,嚴重制約著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提高,不利于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加強農業知識宣傳和技術培訓,結合農村當地具體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提升農村勞動者素質和技術水平,加大農村科技帶頭人的培養力度,同時進行農村農業合作社工作的建設,以便于農民進行知識交流和資源共享,進一步加強農戶之間的聯系和信任,這樣才能夠減少農業技術擴散和推廣過程中的障礙因素和阻力,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2.2 政府積極有效參與和支持,合理引導和干預
農業技術擴散和傳播推廣不僅涉及到農民、農業技術科研機構和推廣中介,更離不開國家政策支持、有效推動、合理引導和干預。單純依靠市場機制來實現農業技術擴散是不現實的,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大力宣傳科技農業、可持續農業思想,通過宣傳和培訓來提高農民生態環境意識和農業技術能力,加大農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和教育,建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根據當地農業發展現狀和土地狀況選擇合理農業種植新技術和新的優良品種農作物,通過農業技術帶頭人的引導和示范作用來帶動農民認可和應用農業新技術,從而實現農業技術在農村地區的迅速擴散和大力推廣。
2.3 增加農業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完善信息傳播擴散網絡系統
農業經濟發展離不開農業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而農業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需要政策和資金支持。為了降低資金投入不足對農業技術擴散的制約,國家財政需要加大對農業技術研發資金的投入,對農業技術推廣中介進行一定的補貼和鼓勵,對待用于農業技術研發的新技術貸款要求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放
寬政策條件限制,鼓勵個人和企業對農業新技術方面的投資,這樣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農業技術擴散將會更加順利。鑒于我國農業信息傳播系統現狀,為了便于農業新技術的擴散,需要對現有農村信息傳播網絡系統進一步完善,借助多種信息傳播媒介和擴散渠道,加強對農民進行新技術、新知識的宣傳和介紹,建立相對完善的農業技術擴散體系,從而推動我國農業技術的迅速擴散和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3 結語
農業技術擴散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發展過程,需要政府積極參與、合理引導,農業科研技術人員加強農業知識宣傳和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和技術水平,這樣才能促使農業技術擴散工作得以全面、順利地開展,促進我國農業發展。
摘要:農業技術創新是在有限土地資源條件下增加農作物產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以袁隆平水稻雜交技術為代表農業創新促進了我國農業發展。圍繞如何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技術創新能力,分析了農業技術創新特征,探討了我國農業科技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以期能夠對從事農業技術創新的科研人員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農業;科技;創新
前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業技術創新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1]。
1 農業技術創新特征
農業技術創新包括農業科學創新,創新成果的生產、推廣,以及對從事農業人員的培訓、銷售等內容。農業技術創新是一個全方位農業設計過程,可以理解為農業經濟創新,因為農業經濟與農業科技之間存在相互促進和相互完善的關系,農業經濟的發展能夠促進農業技術創新,而農業技術的創新又能為農業經濟帶來收入。農業技術創新包含著新技術創造、認識和掌握以及新技術應用、轉移和傳播,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先進的由科研人員、相關行業、相關部門組成的完整系統,各要素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其協調性決定了新的農業技術從產生到傳播應用的周期,各要素間的關系越協調,這個周期就越短。
1.1 生物技術是主體
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等內容,可以應用到農業科技創新中來。生物技術當中的基因工程,可以將人們需要的各種農作物特性保留下來,將不需要的隱藏或者剔除,經過基因工程培育的新品種具有抗性更強,產量很高、營養更豐富、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等優點。袁隆平培育高產水稻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對不同品種的水稻進行雜交,獲取起其中優點最多的品種進行培植,取得成果之后進行推廣種植。美國科研人員將血紅蛋白基因轉移到玉米當中,既保留了原有品種的高產能力,還增加了玉米中的蛋白質含量。生物技術在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特別是其基因工程,對農業技術創新有著強力推動作用。
1.2 周期長
農業技術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具有較長周期。農業技術創新,比如植物新品種選育,既需要一定時間來實現篩選,新品種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自然環境,因此農業技術創新具有周期長的特征。
1.3 非理論性
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常通過電腦進行虛擬技術方案實施,比如進行植物新品種種植后產量等數據的搜集。由于現實環境的復雜性,新的技術或品種在電腦模擬中表現出的優秀能力可能在實際種植中因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而降低。所以,農業技術創新具有一定的非理論性。
1.4 必須具備可持續性
可持續性是一項新的農業技術能夠生存下來所必須具備的特性之一,也是農業技術創新的核心與基本要求。農業技術創新的可持續性表現在:資源利用可持續性,農業技術創新須以生產力提高、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土地肥力提高為基礎,力求實現技術創新對環境無污染,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可持續發展創新理念,農業科技創新須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研究成果投入使用后應達到無公害、對食用者身體無影響等要求。只有符合以上特征才能被視為合格的農業技術創新。
2 我國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我國農業技術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2]。與發達國家相比,由于缺少強力的科技技術支撐,我國科學技術創新能力也相對較弱,即便有了好的創意也沒有相應的技術來實現。早在20世紀,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總值和勞動生產就提高了1倍左右,而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總值也只是增長了一倍而已,這其中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2.2 單產水平低
我國人均占有土地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夠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少之又少,且分布較為分散,土地單產能力較低。土地單產水平低的不僅體現在農作物種植上,經濟作物上也表現明顯。
3 總結
通過農業科技創新特征和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現狀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農業生產較發達國家還相對落后,只有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支撐,才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發展,提高我國農業發展水平。
摘要:循環農業技術進步是發展循環農業的重要條件。根據循環農業發展的“3r”原則,構建了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計量模型,對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進程進行測算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的末期,很快就能進入循環農業技術的初級階段。當前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是技術水平低,其次是社會發展水平較低。今后應進一步加大力度研發與推廣減量化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和系統化技術;并且要加強社會發展的進程,加大社會大環境對循環農業技術進步的支撐與推動作用。
關鍵詞:循環農業;技術水平;綜合評價;湖南省
循環農業實質上是循環經濟在農業領域的實踐應用。而循環農業技術的進步對循環農業的發展發揮著至為關鍵的作用,因而如何科學合理地構建循環農業技術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無疑是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研究的重要內容。對循環農業技術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標和方法進行認真地研究,有利于對國家或地區的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水平進行科學、合理和有效地評判,從而對促進循環農業技術的進步,加速循環農業的發展進程,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循環農業技術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構架
循環農業是追求低投入、低能耗、高效能、高產出的經濟。它是一個集經濟、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共贏。因此,循環農業的技術目標是“一高兩低”,即資源利用高效率、物能投低消耗、污染物輸出低排放[1]。因此,循環農業技術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遵循科學性與實用性、系統性與層次性、動態性與穩定性、可測性和可比性、完備性與簡明性、評價指標與系統目標一致性等原則。依據循環農業發展“3r”原則,即減量化原則(reduce)、再利用原則(reuse)、再循環原則(recycle),結合湖南省的實際情況,從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目標出發來設計循環農業技術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循環農業技術水平評價涉及到經濟、技術和社會3個方面的內容。其中,經濟方面包括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技術方面包括減量化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系統化技術;社會方面包括社會發展、社會穩定、社會公平。三者自成體系,又相互作用。以此為基礎,設計了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水平評價指標。其中,具體指標的選取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指標選取要能充分體現上一級指標的含義和要求;二是要考慮指標數據必須具備可獲得性。
2 循環農業技術水平評價指標的界定
發展循環農業可以更為有效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能降低資源和環境成本,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然而發展循環農業需要技術支撐,而循環農業的發展程度直接反映出循環農業技術支撐能力的強弱。因此,從經濟、技術、社會
3個方面設置了相應的指標(表1)。
2.1 經濟指標
2.1.1 經濟水平指標 ①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指農村居民當年從各個來源得到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所發生的費用后的收入總和,是衡量農民從事各項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標志,也是直接影響農業持續生產投入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農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②農業總產值占gdp比重,即農業總產值與gdp之比。③糧食單產,即糧食總產量與耕地面積之比,指在糧食作物實際占用的耕地面積上,平均每公頃耕地全年生產的糧食數量。④城鎮化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城鎮化率=(市人口+鎮人口)/全部人口。 2.1.2 經濟結構指標 ①農業科技貢獻率,是反映農業科技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的水平,也是能反映農業經濟結構的重要指標。農業科技貢獻率=應用農業科技的產值/農業總產值。②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幅度指數,就是指農村非農產業的產值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比重。該指標反映的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水平,也是循環農業發展、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非農產業的產值等于國內總產值減去農、林、牧、漁總產值。
2.2 技術指標
2.2.1 減量化技術指標 ①農業用水強度,指農業生產用水量與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值。②農業土地產出率,即農業產值與耕地面積之比。③農村用電量強度,即農村用電量與農、林、牧、漁總產值之比。④農用柴油使用強度,即農用柴油使用量與農林牧漁總產值之比。⑤農膜使用強度,即農用地膜覆蓋栽培面積與總播種面積之比。⑥化肥施用強度,就是指農用化肥施用量與農作物播種面積之比。⑦農藥施用水平,即農藥使用量與農作物播種面積之比。⑧單位耕種面積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即農業機械總動力數與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之比。
2.2.2 再利用技術指標 ①農副產品加工率,即已加工的農副產品總值/農副產品總產值。②耕地復種指數,是指一年內農作物的總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用百分數來表示,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標。
2.2.3 資源化技術指標 ①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即畜禽糞便利用量與畜禽糞便總生產量之比。②農用薄膜回收率,指回收的農用薄膜占農用薄膜總量的比例。③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即秸稈利用量與秸稈總生產量之比。④沼氣覆蓋率,即沼氣使用戶數/總戶數。
2.2.4 系統化技術指標 ①信息化綜合指數,體現農民對信息化產品的消費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由信息化、電話和計算機普及率3個指標加權而成。②農業規?;洜I比重,指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③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這是一個定性的指標,其資料通過現行統計渠道無法取得,需要采取專家打分的方式取得。
2.3 社會指標
2.3.1 社會發展指標 ①農業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反映農業勞動力的基本文化素質和農業勞動力接受“兩型農業”生產技術的能力,以及生態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該指標值越大越有利于“兩型農業”的推進。②農村飲用安全水人數比重,是指農村飲用安全水人數占農村總人口的比重。③森林覆蓋率,即森林面積與土地總面積之比。森林覆蓋率是反映森林資源與生態平衡狀況的關鍵指標。對于森林在保持水土、凈化大氣、調節氣候、維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2.3.2 社會穩定指標 ①農業就業比例,反映農村勞動力中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比重。該指標表現了農民就業與收入來源渠道的多樣化狀況,也間接反映農業發展的經營規模。這是一個負向指標,農業勞動力就業越多,對農業資源的壓力越大[2]。②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表示食物支出占個人收入的比例,用以衡量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狀況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2.3.3 社會公平指標 ①農村社會公平度,即農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比值。②農業政策支持力度,農業政策的支持力度越大,說明政府對循環農業技術的投入越大、越重視。
3 權數的確定
本研究從易操作性角度考慮,指標權重的確定采用的是同級指標比較法,就是將同級指標進行比較,根據每個指標對于上級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大小來進行權數分配。循環農業技術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為100%,其中,經濟指標占20%,社會指標占30%,技術指標占50%。對二級指標、三級指
也是根據同樣的原則進行權數分配(表1)。
4 期望值的確定
建立指標體系的關鍵與難點在于期望值的確定。期望值直接反映循環農業技術水平所要達到的目標,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合適,目標太高會導致農民的積極性受到挫傷,目標太低又無法達到激勵的效果。在期望值的確定過程中,本研究主要參考了兩型農業、生態農業、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等評價指標體系中相關指標的期望值和中國農業發達地區以及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相關指標的當前水平,結合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發展水平的實際情況確定其期望值(表2),從而構出起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5 計算模型
5.1 測算方法
本研究將采用綜合評價指標法進行測算。
5.1.1 指標實現度的計算 在實現度(s)的計算時,分正向指標和反向指標兩種情況[3]。
正向指標實現度:pij=xij/xij′
反向指標實現度:pij=1-xij′/xij
其中,xij為現值,xij′為目標值。此外,實現度超過100%時,都按100%計算。為了防止某項指標完成出色,遮蔽其他指標完成的不足,從而更加強調整體水平。
5.1.2 綜合指數(總實現度)的計算 運用綜合評價法對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水平進行評價。綜合評價指數(z)為各指標得分之和,各單項指標得分(fi,j,m) 等于各項指標實現度(si,j,m)與指標絕對權重(ni,j,m)之積。即,
z=σfi,j,m,fi,j,m=si,j,m×ni,j,m×100%
5.2 制約度的計算
循環農業技術發展評價是對循環農業技術發展水平現狀之考察,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找出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障礙因素,有的放矢地對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發展進程中的行為與政策進行相應調整,從而有效地提升循環農業效率與效益。
本研究采用因子貢獻度、指標偏離度和制約度3個指標來診斷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制約度分別表示單項指標與分類指標對循環農業技術發展水平的影響值,該指標是循環農業技術發展障礙診斷的目標和結果。計算公式為: 三級指標制約度:nj=vj×tj/σ(vj×tj)×100%
二級指標制約度:mj=vj×qj/σ(vj×qj)×100%
一級指標制約度:bi=σmij
其中,qj為因子貢獻度(即二級指標的絕對權重),tj也為因子貢獻度(即三級指標的絕對權重),均代表單項因素對總目標的影響程度,即單因素對總目標的權重;vj為指標偏離度,指標偏離度表示單項指標與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目標之間的差距,定義為單項指標實現度與100%之差,計算公式:
tj=xj×rj×wj
qj=rj×wj
vj=1-pij
其中,rj為第i項一級指標的權重,wj為二級指標中第i項分類指標所屬的第j個單項指標的相對權重;xj為三級指標中第i項分類指標所屬的第j個單項指標的相對權重;pij為單項指標的實現度。
5.3 階段劃分
將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階段劃分為起步階段、初級階段、發展階段與實現階段。循環農業技術的起步階段40≤z<60;循環農業技術的初級階段60≤z<80;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階段80≤z<100;循環農業技術實現階段z=100。
6 結果與分析
6.1 測算結果
用以上循環農業技術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來量化評價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進程,2011年的測算結果為57分。測算結果表明,2011年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末期,很快就能進入循環農業技術的初級階段。
6.2 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意在測度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綜合水平,做出評價并找出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短板與障礙因素,因此,將著重三級指標實現的比較分析。對三級指標實現度、偏離度等進行測算、比較,結果如圖1所示。
參考上述階段劃分標準以及數據的三級指標實現的總體分布情況,本研究以指標實現度小于25%作為低于整體發展進度,以大于80%作為高于整體發展進度,因此,三級指標中實現度超過整體進程的有5個,從高到低分別是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森林覆蓋率、糧食單產、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和城鎮化率;實現度低于整體進程的指標也有5個,從低到高分別是化肥施用強度、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農村用電量強度、農膜施用強度與農副產品加工率。
6.3 診斷
對一級指標的制約度進行了比較(圖2),可以看出,制約度由高到低依
次是技術指標、社會指標和經濟指標。說明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在技術支持這一塊還有待加強,但在經濟、財政支持上表現良好。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表明湖南省對于循環農業技術進步的重視程度與投入力度較大。
比較二級指標的制約度(圖3)可以看出,制約度最大的是減量化技術、再利用技術、社會穩定和社會公平,表明目前湖南減量化技術與再利用技術水平還不高,嚴重制約和影響著循環農業技術的進步;另外社會穩定與社會公平對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制約度最小的是每公頃農業的經濟水平和經濟結構,這與近些年來湖南省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以及對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
比較三級指標的制約度(圖4)可以看出,制約度最大的是農副產品加工率、農村社會公平度、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與農業就業比例,表明目前湖南在農副產品加工利用這方面還比較弱,農產品再利用技術水平還不高。另外在社會公平、農民生活水平與農業就業狀況等方面都不夠理想,制約了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對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制約度最小的是糧食單產、農藥使用水平、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農用薄膜回收率和森林覆蓋率,這與湖南省近年來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技術是分不開的。
7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圍繞經濟、技術與社會3個層次目標,建立了循環農業技術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測算得出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對指標制約度的計算,當前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是技術水平低,其次是社會發展水平較低。
根據以上評價結果,針對湖南省循環農業技術的主要制約因素,今后應進一步加大力度研發與推廣減量化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和系統化技術;并且要加強社會發展的進程,加強社會大環境對循環農業技術進步的支撐與推動作用。
[摘要]大工業生產模式、現代工業技術不僅在工業產業中,而且在農業產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農業技術工業化幾乎成為農業發展不言自明的必經之路。然而,農業技術不顧農業產業特點而單純地、全盤地工業化,造成了農業發展的種種困境。農業技術發展要避免唯工業化,要以農業生產的自身客觀規律為準繩.在合自然的自然觀、相關社會建制和“適度技術”等基礎上,以謀劃農業技術的工業化。
[關鍵詞]農業技術;工業化;農業發展;技術進步
自20世紀30年代起,大型農業機械的出現導致農業耕作大規模機械化;化學工業的飛速發展為農業提供了大量的化學肥料、農藥、飼料添加劑等化學產品;農業新技術尤其是雜交技術使農業勞動生產力大大提高,農畜產品大幅度增加。工業的突飛猛進以及工業化所帶來的令人興奮的經濟效益,使農業技術不斷地走向工業化的道路,“本來是主要的人類傳統的職業的農業,從歐洲較富足的國家開始,正在迅速變為一種越來越帶科學特征的工業”[1],農業技術工業化似乎成為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以工業化的模式謀劃農業發展的同時,出現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困境。
一、農業技術工業化的內涵及特點
工業化是指以現代工業部門的發展為核心,用以機器體系為特征的先進物質技術基礎取代以手工勞動為特征的落后的物質技術基礎,以社會化大生產的生產方式取代個體生產的方式,從而使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非農產業部門逐漸取代農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的國民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的過程。本文更多地把工業化理解為為了追求經濟目的,發生在農業生產技術中的工具、方式、觀念、結構等方面的變革,從而引起的農業本身及其與人、社會、環境關系的改變。
工業化社會具有標準化、專業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權化的特點[2],工業化一方面大力發展工業,使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一方面將大工業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快速發展工業的同時,對農業和服務業的生產模式實行脫胎換骨的改造,使農業和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得到迅速提高。
以工業化模式謀劃農業的發展,其中心內容是農業技術工業化,即工業化技術在農業中的運用、工業產業模式在農業產業中的應用、工業經營方式在農業中的應用等等。從實質上看,農業技術工業化主要包括以下內涵:
第一,農業技術工業化主要體現在一些與工業相關的技術發展上,從傳統技術中的手工工具、畜力過渡到使用自動化的、功率龐大的大機器,完成了農業機械化,實行聯合作業和自動控制,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不斷提高。
第二,工業化是一個工業發展和農業改革的過程,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業技術在“生態上以逐漸簡化的種群來取代相當復雜的生物群落系統,在技術上以化石能(主要是石油能)驅動的理化技術系統取代人、畜力驅動的手工工具與傳統農藝,在經濟上或是以附屬于工業資本的日趨商品化的市場經濟的農業取代附屬于傳統農業社會的自然經濟”[3]。機械、能源、科學技術的密集投放,資本的有機構成提高,使農業由粗放到集約,農業不再是勞力集約,而成為資本、技術、知識集約的產業。因此,農業技術工業化是一個極為復雜、龐大的變革過程。
第三,在認識上從以經驗為主的認識模式轉化為建立在實驗科學之上的農業科學理論。認識、預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了,農業發展越來越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
第四,工業化的高效率、最大化導致了對農產品的大量需求,促進了農業的大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化肥、農藥、利用礦物能源的機械的大量投入,依賴石化能和化學產品,造成了特定農業生物的專業化、單作化、連片化和多頭(羽)化。
第五,工業化的農業技術是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因此追求農業外部投入與農業產出比的最大化,導致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使原來以有機循環為主的有機農業變為依靠無機投放的無機農業,動力系統、土地的營養平衡、病蟲害防治都靠無機的方法來維持。
由此看來,農業技術工業化表現在動力強大、突破了客觀自然的限制、擴大了農業生產的規模、人與自然的關系由依賴變為征服,工業化農業技術的知識體系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來源、不同層次、不同結構、不同內容的知識進行綜合和集成,實施再建構,使單一知識、零散知識、經驗型知識結成統一整體進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是復雜的知識整合體系。
二、農業技術工業化的困境
工業化帶來的巨大的效益已經使工業技術至上主義根深蒂固。人們相信工業是先進部門,農業是落后部門,農業遲早要工業化,農業技術遲早要工業技術化。于是天然肥料被化肥取代、木材被鋼鐵和塑料取代,人們恨不能用工業合成物來代替食品。然而工業技術理論體系忽視了生物有機體的有機聯系,無法完全代替生物理論。農業技術工業化過分單純地接受了工業技術理論,大量使用農業機械、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過多地采取了這些生物成長自然過程以外的技術措施,使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面臨著停滯或者倒退的危險。工業化不僅僅在技術本身,而且在制度、政策、人的觀念等方面不顧農業的特殊性,產生了嚴重的發展困境。
1、工業技術理論體系的缺陷
工業技術理論從根本上拒絕生物性和整體性[4],表現為:
第一,工業技術的原理及模式是建立在物理學、化學基礎之上的,忽視了生態學這一基礎。農業技術與生物有機體打交道,農業生物本身、土壤、自然環境等是具有生命的活的有機系統,應當保持動態平衡狀態才能健康。
第二.工業技術的建造機理是通過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將復雜的自然事物變為單純物,然后又將這些單純物重組為符合人的需要的復合物。這種技術方式只利用了自然規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視了其他方面;違反了自然過程的流動性、循環性、分散性、網絡性,割裂了技術活動與自然生命的統一,干擾了自然過程的多種節律,破壞了生物圈整體的有機聯系。一些新技術雖然在提高農業產量方面具有令人滿意的效果,但它們也要求應用能耗更大的耕作方法,其中包括大量使用高成本的化肥和農藥[5]。
第三,工業技術的組織原則是線性的和非循環的。傳統物質生產的目標是單個過程的最優化以及更快更好地取得經濟效益,而線性的、非循環的工藝是最簡單、最節約的,因而在生產工藝上形成“原料一產品一廢料”的運行模式。
第四,工業技術以狹隘的價值觀作為指導思想,建立在這樣一種信念之上:對于自然的認識意味著對自然加以統治。
2、農業技術工業化政策的偏差
工業化的現代農業政策支持并刺激了工業化農業技術的應用,如化肥、農藥、排水系統、過度開墾和銷毀森林、減少輪作和休耕、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了嚴重的生物多樣性減少、水資源污染、家畜和人的健康受到威脅、加速了野生動物棲息地和農業景觀破壞[6]。工業化農業技術還造成了人與自然聯系的中斷,“農業重新與自然(而不是人工)生長因素相互聯系。要求技術重新本地化。……因此,農業的可持續性將再次要求‘技藝的本地化’;也就是說,重新發明和評價‘農耕的技藝’”[7]。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狀況、不同的勞動技巧、不同的勞動過程和不同的農業產品,工業化農業技術政策鼓勵割裂農業的這些地域特征,形成了一種地域知識的新形式,這種形式在不同的情況中不僅關注普遍規則的應用、生產過程和人工制品,也必然伴隨著在應用過程中出現的特殊問題的解決方法的具體回應。
3、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工業化經濟理論和消費理論的偏差
工業化經濟對能源和資源的過分依賴表現為它是資本密集型而不是勞動密集型。資本代表工作的潛力,是從過去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中獲取的。一旦這些資源減少,資本本身就成為一種極為稀缺的資源,經濟中存在著一種用資本代替勞動的強烈趨勢。資本和勞動都可生產出財富,但是資本密集型的經濟同時也是資源和能源密集型的經濟。當然,資本并不都是罪惡,它同時具有偉大的文明作用,但是它所產生的通貨膨脹影響到經濟的許多方面。工業化農業生產是靠能源密集型機器和灌溉系統來進行的,并且使用大劑量的從石油中提煉出的殺蟲劑和化肥。這些方法不僅破壞了土壤的有機平衡,并在我們的食物中產生出有毒的化學物質。然后食品工業又把農產品變成過度加工、過度包裝、過度作廣告的食品,然后再長途運輸到全國各地的大型超級市場去出售,所有這一切都要過多地消耗能源,因此引起燃料價格飛漲。動物養殖也是同樣的情況,它受著石油化學工業的大力推動,因為生產單位動物蛋白比生產單位植物蛋白所需要的化石燃料能源要高出十倍以上。“現代農業也是一種工業,它的生存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于能源、技術、有熟練技能的勞動者、原材料及其它許多因素。因此,正如核戰爭所造成的氣候異常會使農業遭受破壞一樣,經濟生產活動的紊亂也同樣會使農業生產蒙受損失。農業生產手段越精細,其遭毀壞的危險就越大”[8]。美國生產的大部分糧食都不是供人消費而是喂養了供人吃的家禽,結果導致大多數美國人的飲食結構不平衡,進而導致肥胖和不健康,從而又引起了保健費用的上漲。
4、工業化大型化、高效化觀念的偏差
工業化更多地強調大型化,機械化系統的最偉大之處是通過規?;@得的。更大的力量意味著更大的輸出,輸出越大越好,但這并不符合生物系統的有機特點,因為在生態系統中規模服從于功能[9]。機械化和大型化不一定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制勝法寶,而且由于工業化的特點,“對自然界的統治的規模。在工業中比在農業中大很多,直到今天,農業不但不能控制氣候。還不得不受氣候的控制”[10]。工業化農業技術所產生的效益,也并非是最合算、最合理的,“自從普遍采用昂貴的機器以來,人被強行消耗的力量遠遠超出人的平均力量”[11]。
三、農業技術工業化困境的解徑
1、糾正技術理性的偏差
技術理性是指圍繞著技術實踐所形成的有目的的、合理的行為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形成了一整套的基本文化價值觀念,如人類征服自然、自然的定量化、有效性思維、社會組織生活的理性化、人類物質需求的先決性[12]。
正是由于技術理性,我們才會有今天的文明和歷史的進步,也正是由于技術理性的如此成就,才被社會廣泛接受,成為統治社會的權威,進一步形成了技術至上的思想。技術理性主義以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的思維方式,造成了對自然的破壞。技術理性無力解決人的個體性、自由意志、道德情感、本能欲求等非理性問題,而這種非理性世界是內在于個體的,它構成了人的生命活動的真正價值。理性主義的極度發展,必然造成非理性世界的嚴重危機,使人類迷失自我,喪失了內在的靈性。技術雖然延伸了人類某些方面的能力,同人的某些方面的生理機能相適應,但人的很多生理機能卻遭到了可怕的壓抑。在技術理性的思維方式中,每一種事物都是可替代的、可化約的、可按照人的意愿隨意改變的,人自己也成了市場上一個可計量的市場價值物,成了整個社會機器中一個可以隨意更換的部件。技術理性追求效率,在這種思維方式盛行的情況下,人們所注重的將是效率與計劃性,而不是人的需要或價值。人類從蒙昧中解放出來,卻又被理性自身的創造物——機器、商品和官僚制所奴役。
對于技術理性,“不應該成為霸權主義理性,陷入絕對的理性主義和工具主義”[13],也不應成為禁錮人類發展、離析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力量,而要將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相統一,指導農業技術向合社會目的的方向發展。
2、健全相關社會制度
首先,加快技術發展和技術預測。要清醒地認識技術可能帶來的問題,在技術設計時消除或減少技術給人類帶來的不利,選擇合社會目的的農業技術。為了消除化學化農法或工業化農法,擺脫現代農業的困境,削弱現代農業技術的異化,就要選擇生態化的、綠色化的、適用的技術,擺脫對工業技術的崇拜而不回避技術的發展。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而絕不能回避問題。西方先進工業國家都在積極尋找所謂“替代農業”,如生態農業、生物農業、持續農業、有機農業、自然農業等等,我國也在積極嘗試以生態農業技術和綠色農業技術為基礎的高新農業技術園區的試驗。其共同信念是,在農業生產中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反對與自然相對抗;農業生態體系為一個有機整體;重視土壤的培肥;重視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保持持久的農業生產力。
其次,以科學發展觀作為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要克服異化帶來的弊端,除了尋找現代農業技術自身存在的問題,避免現代技術對生物有機體及其生活環境的過度傷害之外,更關鍵是超越傳統自然觀,破除工業技術萬能的幻想,在人與自然之間尋找協調和均衡的機制,利用人類的知識、智慧和意志去自覺地實現一種“均衡”的發展,實施農業技術的可持續發展?,F代農業技術創新應該盡量遵循自然流動、循環的規律,減少對農業生物體生長方式的改變,減少化學物質等人造物的投入,盡量保持農業生物品種的多樣性。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和諧的、均衡的天人合一的世界。因為人類的知識不斷豐富,技術不斷進步,人類對技術的預測也越來越明確,解決危機的可能性不斷增加。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發展觀發生了根本性的演變,發展觀將會更加全面,更加科學化。另外,在新的發展觀指導下,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斷協調,必將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系?,F代農業技術達到這種“均衡”,異化的削弱甚至消解完全可能的。
第三,完善新技術研發的技術評價和社會公眾評價機制。技術評價是對技術進行可行性研究,要做市場分析,投資——效益分析,評價可能采用的技術,還要分析其使用后對環境可能帶來的污染等,通過研究分析決定是否選用該項技術或技術體系。農業技術的評價是測定農業技術的功能屬性,對研究、發展、引進和推廣的農業技術進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論證,從而為農業生產管理者進行農業技術選擇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社會公眾評價是將農業技術的新發明向社會公眾進行告知,以征得社會公眾的認可,確保社會公眾的知情權的行使,減少社會公眾對新技術的恐慌和排斥。對于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尤其是新技術的使用。必須通過較為完善的技術評價和社會公眾評價。前面分析過農業技術的功能,農業產品是與社會每一個成員的切身利益、健康密切相關的,新技術的社會后果不僅要通過專業研究評價機構的評價,還要通過社會公眾的評價和認可;不僅要通過經濟效益評價,還要通過社會、生態、人文倫理的評價;不僅要進行短期的評價還要進行中長期評價;不僅要進行積極效益的評價還要進行負效應和風險性評價。通過技術和社會公眾的評價,盡可能地減少技術的負效應,降低技術的風險性,保證技術的推廣和發展。
第四,加強技術研發和管理的立法。新技術研發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為新的農業時代開創了無限的可能與機會,另一方面也夾帶著無限的未知與危險。新技術可能使未來社會的知識財富和物質財富更加集中,擁有高技術、接受新科技的族群與信息匱乏者、未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之間的差距拉得更大,知識產權、商業秘密權、個人隱私權等權利體系更易受到破壞,人們的落伍感、代溝感、貧乏感、差距感會加強,挑戰頻繁而至,新問題將層出不窮?,F有的法律、法規將不足以應付新時代的需要,起碼是瞬時的混亂局面將難以避免。新技術的應用和研發要通過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引導和規范,防止濫用、誤用技術。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法、農藥使用規范、生物制品使用法規、轉基因農產品標簽法等。
3、“適度技術”的應用
從技術主體的角度來看,農業技術異化的重要原因是對技術的過度使用帶來的技術負效應,如前面談到的化肥技術負效應。選擇適度技術避免了單純追求高、大、快。如合理密植是增加農作物產量的重要的技術措施,但是在密植技術中,種植密度越大,作物的莖桿越細,越易倒伏。密植與倒伏是密植技術中的一對矛盾。解決這個矛盾要靠培養矮株品種抗倒伏,而植株過矮又會導致作物產量下降。這些問題的解決要依靠適度技術的應用,既要考慮合理密植,又要考慮到合理的植株高度。
適度技術的應用首先要遵循自然規律,在保證農作物和畜禽原有自然生物性狀穩定的基礎上,按照人類的需要進行適當的改變。如巨型豬、巨型蔬菜和含有肉味的蔬菜等就改變了生物體原有的生物性狀,不僅帶來一定的風險性,而且對公眾心理造成壓力。其次要遵循綜合性原則,適度技術不是單項技術的使用,而是整個技術體系的應用,農業技術體系既包括種養技術,又包括機械技術、生物技術、化學技術和管理技術等,適度技術也要在各個單項技術之間尋求一種綜合的、相互融合協調的合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技術形態。
摘要:農業 發展 的根本出路在于積極推進農業科技革命,而科技成果轉化為 農村 現實生產力,關鍵在于科技推廣。本文通過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問題的剖析,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僅供 參考 。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問題;措施
一、前言
我國是農業大國,以世界7%的土地養活著世界21%的人口,可見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當前農村的科技推廣工作,由干存在思想認識、工作方法、資金保障等方面的差異,農技推廣工作喜憂參半,有的早已被事實證明成效顯著的新技術,如旱育秧及機械化插秧等,但推廣多年覆蓋面仍然不夠理想。可以說,普遍存在農技推廣難的現象。
二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的問題
農技推廣體制不順.隊伍不穩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鄉鎮站編制被擠占、挪用,農技人員經常被抽調搞各種“中心工作”,鄉鎮機構改革后,井入農業服務中心,農業服務中心人員由鄉鎮政府統一管理,行政管理權下放到鄉鎮,工作由鄉鎮統一安排,且多站在一起辦公,上面又沒有相對應的單位,業務工作形成了多頭指揮、多頭管理,工作隨意調整性大,而且主要是做鄉里的一些多而雜的工作.如部分鄉鎮在農事季節任意抽調農業服務中心的人員去抓征收稅費、計劃生育等工作,加之農技推廣經費的不落實,農業生產現狀的低格局,使其根本無法安心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致使部分人員對本職業務工作喪失責任心,失去了進取心。由于農業服務體系經過改革后,農業服務中心的大部分職能都由鄉鎮管理,農業局只有職稱評定的這唯一權利,不能對鄉鎮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實實在在的管理.多種業務活動相對受到較大削弱,不能很好地從事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一些農技人員由于受“工作”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經營自己的服務 網絡 .不能很好地運用現有的資源,壯大自己的服務網絡和 經濟 實力,從而很好的服務干農業。
二是資金短缺,工作手段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農業技術推廣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內應當保障用于農技推廣的資金,并應當使該資金逐年增長。”但實際上,農技推廣經費問題長期得不到妥善解決,經費嚴重短缺,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無站無址,更談不上技術設備。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也使一些新的綜合配套技術無法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大量的試驗、示范不能正常開展,整體工作長期置于弱勢的低谷中,使農技推廣人員有心無力,有能無力,嚴重制約了科技的推廣和應用。
三是基礎設施不全。信息和技術是當前農業生產中最活躍的生產力,由于農技推廣經費不足,部分地區農技推廣設施設備嚴重滯后, 現代 化的信息設備無法配備。只有盡快配置現代化的設備,打通信息傳遞的“最后一公里”,將農業服務的觸角真正延伸到村戶,變“一張嘴、兩條腿”為“三電合一”的現代推廣模式,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最大限度地解決農民缺技術、少信息、盼服務的難題。
農技人員及農民的素質亟待提高
首先是農技推廣人員素質亟待提高,由于農技推廣工作待遇低,工作條件差,生活清貧,過去多年培養起來的農業技術人員有些離開了工作崗位,使從事農技推廣的專業人員逐年減少,高學歷、高職稱的人員不愿從事農技推廣工作,使農技推廣人員隊伍整體素質有所下降。其次是農民群眾的素質亟待提高,農民群眾是農業推廣的受體和基礎,農民素質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民學習和應用科技的能力。近幾年,由于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老弱婦幼,文化素質不高,接受新技術能力差,農技人員下鄉組織培訓班都存在一定難度,農技推廣處于尷尬的境地。
三、加快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措施
針對當前農業技術推廣難的實際,我們認為必須從農業兩個根本轉變的需要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真正把農技推廣普及工作抓出成效,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做出貢獻。為此,我們建議: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努力使農民接受農業科技由被動變為主動
首先,要把農技推廣工作與 發展 農業產業化經營很好地結合起來,與逐步建立高產優質高教農業體系結合起來,致力于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和盡快改變農業弱質產業的形象,促使人們自覺地加大農技推廣工作的力度,實實在在地為農民增收致富服務,其次,要加強宣傳輿論導向,采取寓教于樂、形式多樣的宣傳手段,激發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興趣和熱情一再次,要改變行政命令型的農技推廣服務模式,通過說服引導、簽訂技術承包合同等方法,將農戶和農技部門的責權利結合起來,形成雙方自愿、利益同享、風險共擔的約束機制,提高農民采納推廣部門建議和技術措施的積極性。
進一步抓好科技示范,努力使農民了解農業生產新技術由間接變為直接
由于大多數農民是現實主義者,不愿花資金去應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術,所以,每一項新技術推廣的初期,農民大都抱觀望態度。為此,農技推廣部門要著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對增產潛力大、效益高、推廣面大的農業技術項目,區、鎮、村、組都要有目的、有重點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戶,為農民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習樣板,用活生生的事實, 教育 和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應用科技致富。
進一步加強技術培訓,努力使農民應用科技由外行變為內行
根據目前 農村 經濟 和農民素質現狀.加強農民技術培訓,應突出層次性和實用性。例如:基層農技培訓可以通過三級 網絡 (區、鎮、村)、3個層次(領導干部.科技人員、農民)、多種形式(辦班培訓、邀請專家教授講課、廣播電視講座.函授及充分利用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絡等),實施“綠色證書”培訓項目。對科技文化素質偏低的農民,可根據農事季節的特點,采取辦培訓班與現場示范相結合的辦法,以增強他們的科技意識,提高運用農技進行自我服務的能力。同時,要注重加強對那些沒有正規學歷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學歷教育,通過多種渠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
進一步搞好配套服務。努力使農民從農技應用中得到的實惠由理論變為現實
農技部門要充分利用隊伍專,人才多,分布廣,信息靈的優勢,將產前的項目篩選.產中的技術指導和產后的銷售服務作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務范圍。在產前,要搞好市場調查和預測.為農民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準備·產后則可以采取獨營或聯營的方式,開展農副產品的購、加、儲、銷等服務,切實為農民解除后頤之忱。對量大面廣的主導產品,農技部門要及時推廣系列加工、包裝、儲運等方面的新技術,以實現農副產品的多層次增值,讓農民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進一步優化運行機制,努力使農技推廣機構由“空心”變為“實心”
良好的運行機制是搞活農技推廣工作,增強實力的關鍵所在。因此,農技推廣部門要改革舊的推廣模式,在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結合,技術開發、推廣與經營結合等方面走出一條新路。要遵循“立足推廣搞服務、搞好服務促推廣”的原則。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要立足推廣工作的優勢,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開展良種統繁統供、化肥統測統配、植保統防統治和農產品貯運加銷一條龍的系列化服務,開拓農技推廣產業化服務領薪。農機人員要走出機關大院,深入基層,發揮各自的技術特長,開展個人或集團技術承包,實行技術推廣與經濟報酬掛鉤.調動農技人員推廣農業科技的積極性,增強農技推廣機構的經濟實力,使基層推廣機構不斷鞏固和提高。
摘要:農業技術推廣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從建設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做好宣傳、加強農業技術信息服務工作、提高隊伍建設等方面闡述了東明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方向與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建設體系;宣傳;信息服務;隊伍建設;山東東明
作為農村先進生產力代表的農業技術是農業發展的技術基礎,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志。建設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與現代化,需要加快農業技術發展,這既是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縮小城鄉差別、提高農業和農村整體水平的重要條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事業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就東明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作一些探討。
1建設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健全網絡,夯實基礎
現在全國范圍內已初步建立了以國家推廣機構為主的專業推廣機構,與群眾性科技團體相結合的推廣服務體系。為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作為重要補充的民間科技性服務組織必須加快發展。要根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六有建設標準,建立起省、地、縣、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村級技術服務組織,并按照“強化縣級、充實鄉級、發展村級”[1]的總體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連、設置合理、運轉高效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從而保證將農業新技術、新機具及時地引進、示范、推廣,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一是強化縣級。抓好縣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投入資金,加強裝備,建立起一支結構穩定、素質高、戰斗力強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二是充實鄉級。要抓好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建設,通過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制度,落實農業技術推廣責任,下移管理重心,提高技術和致富信息等服務,加強農業新技術的宣傳教育,營造農業新技術推廣的良好氛圍。同時,結合開展創建“農業技術推廣示范鎮”活動,本著自愿、合作、平等的原則,發展由農民群眾自愿組織的民間科技服務組織。三是發展村級。是指依托農業大戶,建立村級最基層的農業技術推廣網點。在全縣范圍內有條件地選擇8~10戶農業大戶,擔任鄉村農業技術推廣員,利用他們的資金、場地和影響力進行農業新技術的推廣。
2做好宣傳,廣造輿論,培養農民的推廣主體意識
農民是推廣的主體和推廣工作的直接參與者。農業技術推廣諸要素中,“農民”即人的因素至關重要。農業經濟基礎薄弱,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科技意識淡薄,思想比較保守,接收新生事物慢,種田觀念陳舊,習慣于傳統的精耕細作。要求推廣人員,本著堅持“向社會宣傳農機,讓農民了解農業技術”的原則,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2],加強對農業新技術、新機具的宣傳,讓全社會認識、了解、關心和支持農業技術推廣,使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社會上有影響,在農民中有威望,因勢利導農民,用科技知識武裝農民,改變他們小農經濟的思維慣性,提高他們參與農業技術推廣的自覺性、主動性。在農閑季節,多舉辦一些針對性強、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農業新技術培訓班;讓農業技術人員走上田間地頭,實地開展技術培訓,讓農民們親身感受先進農業技術的巨大作用。還可以通過開辦農技夜校,開展農業新技術的培訓學習,為農村培養更多的致富帶頭人。
3加強農業技術信息服務工作
農業技術推廣離不開信息支撐,更快、更好、更準確地獲取相關信息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尤為關鍵[3]。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爭取建立方便、快捷的縣級農業技術信息網,并實現與全國農業網聯網,及時為基層農業技術服務站、農資經營組織、種植大戶提供農業新產品、新技術市場需求,產品購銷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等方面的信息內容。如在引進新的經濟作物時,可與該作物的原產地溝通聯系,互相簽訂引種合同,新產品供求信息,吸引已有引種的農戶擴大規模,同時帶動其他農戶,形成規模效應,組織編寫農業技術手冊提供給農民,并設立本地區農業技術服務聯系電話;在新聞媒體上定期農業新產品和新技術信息,通過多渠道豐富信息來源,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和有效性。通過信息服務,拓寬推廣視野,積極引導廣大農民運用農業新技術,縮小與農業發達地區的距離。
4加強培訓學習,更新思想觀念,提高隊伍建設
一是強化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教育。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廣大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全局觀念和全心全意為“三農”服務的宗旨意識,愛崗敬業、聽從指揮、盡職盡責、樂于奉獻。二是加強農業技術業務技能培訓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4]。在每個項目的推廣過程中,首先要對推廣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學習,使其首先了解新技術的增產原理、使用規程等,實際推廣時達到能講解、會指導、會排難、會現場示范,從而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在工作中利用空余時間,自學農業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摘要闡述了當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加強農技推廣工作的建議與對策,對促進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現代農業;問題;對策
農業技術推廣是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橋梁和紐帶,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的最有效措施,為此,就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進行探討,以促進現代農業的穩定發展。
1農村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村的科技推廣工作,由于受想認識、工作方法、資金保障等方面的制約,普遍存在農技推廣難的問題[1-2],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推廣體系斷層,技術服務難以到位;二是行政指令推廣,服務對象難以接受;三是農民素質偏低,應用科技難以普及;四是服務環節單一,推廣效果難以提高;五是技術人員知識提高和技術更新難,技術人員外出學習考察的機會少,僅通過雜志、書籍、電視介紹的新技術、新品種,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沒有實地感受,更沒有實踐試驗;六是推廣經費短缺,服務功能難以增強。
2農技推廣工作建議與對策
針對當前農業技術推廣難的實際,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真正把農技推廣工作抓出成效,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貢獻[3-4]。
(1)提高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20個字描繪了一幅新農村的美好藍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把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主導力量。一方面,要充分認識農技推廣工作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級政府都要采取有效措施,確?;鶎愚r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穩定和發展。另一方面,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也要切實增加責任感和緊迫感,樹立發展意識、服務意識,弘揚艱苦奮斗、樂于奉獻的精神,始終走在農業技術推廣第一線,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新的貢獻。
(2)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意義。一要把農技推廣工作與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很好地結合起來,與逐步建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體系結合起來,促使人們自覺地加大農技工作推廣力度,實實在在地為農民增收致富服務;二要加強輿論宣傳導向,采取寓教于樂、形式多樣的宣傳手段,激發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興趣和熱情;三要改變行政命令型的農技推廣服務模式,通過說服引導、簽訂技術承包合同等方法,將農戶和農技部門的責任權利結合起來,形成雙方自愿、利益同享、風險共擔的約束機制。
(3)加強農民帶頭人培養,積極發展專業技術協會。許多農村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但上不了項目或上了項目形不成規模,其原因是缺乏農民帶頭人,缺乏示范帶動作用。這就需要培養農民帶頭人,發展專業技術協會。要改變過去那種重模式、應景式、走過場式的培訓方式,將培訓的重點放在農民帶頭人的培訓上,將技能培訓轉移到素質培養上。專業技術協會應始終遵循“民辦、民管、民受益”的發展方針,把它辦成農民自己的合作經濟組織。一是創辦主體要多元化??刹扇∞r村能人領頭辦、依托龍頭企業興辦、村集體組織領辦等方式。二是服務功能多形式。根據農民實際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活動,產銷結合服務型、產加銷一體型、生產服務型等都是有效的形式。三是政府部門多扶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健全、完善與壯大,需要政府部門加強扶持、指導與管理。政府部門要幫助建章立制,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進行資金扶持,重點用于技術改造、加工、開發新產品等環節;培育先進典型,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
(4)加強科技普及,提高農民素質與技能。根據目前農村經濟和農民素質現狀,加強農民技術培訓,應突出層次性和實用性?;鶎愚r技培訓可以通過3級網絡(縣、鄉、村)、3個層次(領導干部、科技人員、農民)、多種形式(辦班培訓、邀請專家教授講課、廣播電視講座等),實施“綠色證書”培訓項目。對科技文化素質偏低的農民,可根據農事季節的特點,采取辦培訓班與現場示范相結合的辦法,以增強他們的科技意識,提高運用農技進行自我發展的能力。同時,要注重加強對沒有正規學歷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學歷教育,通過多種渠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
(5)進一步搞好配套服務。農技部門要充分利用隊伍專、人才多、分布廣、信息靈的優勢,將產前的項目篩選、產中的技術指導和產后的銷售服務納入全程配套服務內容。產前搞好市場調查和預測,為農民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準備;產后則可以采取獨營或聯營的方式,開展農副產品的購、加、儲、銷等服務,切實為農民解除后顧之憂。對量大面廣的主導產品,農技部門要及時推廣系列加工、包裝、儲運等方面的新技術,以實現農副產品的多層次增值,讓農民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6)加快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一要合理構建縣、鄉、村、科技示范戶的四位一體的推廣網絡??h一級要突出新品種、新技術引進,鄉鎮要重點突出試驗示范的推廣,發揮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作用,還要根據各鄉鎮產業實際,確定區域性農業技術服務網絡,配置相關專業人員,充分發揮人才優勢,更好為產業服務。要大力培訓農民技術員,積極培育科技示范戶,讓他們在農業科技運用上起到帶頭作用。二要發揮農業技術優勢,積極培育新型的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是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新生事物,對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要根據農業產業發展狀況,培育更多的專業合作組織,延伸和壯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三要大膽創新,把農業技術體系融入到農業企業中去。要幫助農業企業建設農業基地,為農業產業企業提供產量高、質量優的原材料,以提升自身品牌;要引導、鼓勵、支持企業創辦自身的科研推廣機構,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快新技術推廣,切實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現代農業健康快速地發展。
摘要從選準突破口、試驗示范、宣傳和技術培訓、發揮農業職能部門的作用、以市場為導向組織推廣等方面總結了西部山區農村農業技術推廣持續發展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農業技術;推廣;發展措施;西部山區
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實際包含著農業科技成果的研究、傳遞和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全過程。農業科技成果要實現有效推廣并取得實效,必須正確處理好農業科技成果推廣中技術供給系統、傳遞系統、接受系統和組織協調系統之間的關系,認真抓好農業科技成果推廣中的每個環節。農業科技推廣的最終目的是使農民接受農業技術的操作規程,并改變傳統的生產行為,采用技術、應用技術于生產,依靠技術實現增產、增收?,F就西部山區農村的農業科技推廣作一探索。
1因地制宜,選準突破口
農業和農業技術都具有區域性的特征,每一項農業技術都只能在一定的地區范圍內推廣,在任何一個地區都適應,都能取得較好技術效果的技術,在立體農業特征極為明顯的西部山區是很少見的。因此,作為西部山區農村,在推廣農業實用技術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當地的生產實際,選擇當前生產中迫切需要的、群眾易于接受的技術作為推廣突破口,取得實效后再逐步試驗、示范其他的農業科技成果,做到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協調發展。
2重視試驗示范
一項新的農業技術成果進入西部山區農村后,首先要進行試驗,然后在擴大示范和推廣,切忌一哄而起,以提高技術推廣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一個縣、市或者是一個鄉、鎮,經常組織開展一些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可以為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儲備和技術支撐。進行示范,其作用:一方面進一步驗證技術成果在當地的增產增收效果,另一方面為農民群眾做出樣子,使農民群眾看到技術應用的效果后跟著學、跟著做,產生輻射效應[1]。作為農業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后的西部山區農村,在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起步階段,應選擇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設一些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供群眾參觀學習,不斷擴大技術應用的社會影響。
3注重宣傳和技術培訓
一項新的農業科技成果進入生產領域之初,它是不被應用者所掌握的,需要農業技術推廣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工具和媒體,大力宣傳,特別是在當地試驗成功并且具有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的科技成果,更需要大力宣傳。既可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宣傳,也可在當地農民群眾居住密集的地方或者集市辦宣傳專欄、黑板報、宣傳車等,使農民群眾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大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面向農民的技術培訓;在示范推廣之初先培訓村組干部、科技示范戶及初高中畢業回鄉務農的知識青年,然后再逐步展開,不斷深入到村、組的農民群眾。培訓的形式,既可以舉辦培訓班,請省、地、縣從事農業科技推廣和研究工作的中高級專家授課[2],也可采取召開現場會、小組群眾會,進行面對面的講解,只有向群眾講清楚道理,他們才會主動應用農業科技。
4充分發揮農業職能部門的作用
鄉鎮農業職能部門是國家設在基層的農業技術推廣單位,是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部門的農業科技人員肩負著收集農業科技信息、傳播農業科技知識、開展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和對群眾進行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的任務[3],他們是農業科技成果的載體。鄉鎮農業科技人員的使用和組織指揮對農業發展十分重要。使用得當、指揮得好,農業科技的發展就快,使用不當、指揮不力,農業科技就難以有大的發展,要取得成效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建議西部山區農村,從農業發展的根本大計出發,認真使用好當地的農業技術人員,力所能及地為他們創造開展本專業工作所必需的工作條件,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工作上支持他們,努力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此基礎上,強化行政領導、技術干部和農民群眾相結合,政、技、物相結合,農業科技的推廣才能取得成效,農業才能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
5以市場為導向組織推廣
農業的發展沒有糧食不行,但是只抓糧食,農民雖然可以解決溫飽,卻難以富裕。在西部山區農村開展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認真貫徹“決不放松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農業方針非常重要。一方面依靠大力推廣糧食增產的新技術、新成果,不斷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確保糧食產量的穩定和持續增長;另一方面認真研究當地的農業資源,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按照一村一品或一鄉一品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4],不斷優化和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積極組織科技力量,研究、開發具有地方特色、市場前景好的名、特、優、新農產品,使農民經濟收入不斷增加。在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地方特色,防止產業趨同,要尋找市場空白,使開發的農產品在地方及其省內外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摘 要:介紹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技術推廣; 問題; 對策
1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1 農業技術推廣人才缺乏、人才結構不合理 在中國廣大農村,農業的發展極需要農業技術的推廣。但是有些農村,經濟條件落后,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的指導,或者政府編制的技術人員知識結構根本不符合當地農業發展的實際狀況。一些農民在遇到問題之后,請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由于有些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不合理,所以根本不能有效地解決農民遇到的實際問題,達不到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農民也對一部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失去了信心,所以,只能按傳統的辦法進行生產。
1.2 農業技術人員與農民的溝通不足 中國許多事業帶編制的技術推廣人才,在拿了國家的穩定工資之后,根本就沒有盡到技術推廣人員職位的責任。他們往往只呆在辦公室里,與農民完全脫離了聯系。他們的知識也僅僅止于在學校學習的一些淺顯的技術知識和理論知識,還缺少多次的實踐論證,因此,技術的含量還有待提高。農民是最需要農業技術的群體,而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與農民的脫節,導致了農業技術不能得到有效地推廣利用。此外,一些農業技術人員,他們有先進的農業技術,但是他們的技術只是為了科研、評職稱和加薪,而不是真正的為農業發展服務,所以先進的農業技術還是不能夠真正地推廣到每家每戶。
1.3 農業技術推廣經費不足,農業基礎設施落后 由于政府財政撥給農村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非常有限,所以一些農業技術無法真正地進行推廣[1]。其次,由于有些農村地區,農業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所以農業技術無法進行有效的推廣,這些問題,都導致技術人員的農業技術無法與農民進行有效的結合,起到促進農村農業發展的作用。
2 擴大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
2.1 培養一定數量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完善技術人員知識結構 國家要根據每一個地區的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有當地的政府部門選拔和培養一批帶有事業編制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并且要使選拔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知識結構與當地的農業發展實際和需要相適應。政府要成立專門的農業技術人員管理中心,定期負責對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然后要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真正地走入基層,和農民進行有效的溝通。要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服務意識,讓他們積極地為農民解決具體的技術問題,親自參加農業的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和解決具體農業問題的能力[2]。
2.2 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與農民的溝通 農業技術人員只有與群眾真正的結合,才能夠了解農民的需要,才能夠真正地為農業發展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除了平常做好技術的科研之外,更多地要考慮怎樣將自己的技術進行推廣,真正發揮農業技術的效益。在技術推廣的過程中,技術人員要親自地參與實踐,親近與農民的關系,熱心地幫助農民解決農業技術問題和推廣農業技術。
2.3 增加農業技術推廣經費,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要對農業技術的推廣引起高度重視,增加對農業技術推廣的財政撥款,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撥款,只有當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時,一部分農業技術才能進行推廣。比如,要完善農村的道路設施、水利設施等等,確保技術能夠更順利的實施。
2.4 創新農業技術推廣制度 農民是農業技術需求的主體,也是農業自主經營的主體和市場的主體。在新時期,政府要提高農民采納新的農業技術的自愿性,建立農民采納新技術的推廣機制,將市場的需求和農業技術的推廣進行緊密的結合[3]。要采用一定的激勵機制,利用市場的激勵手段提高農民推廣農業技術的積極性,也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積極性,使農業技術的推廣真正落到實處。
農業技術的推廣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民的增收,實現農村地區的發展,因此,農業技術的推廣在中國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國由于農業推廣技術人才缺乏,農業技術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與農民聯系不緊密和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不足等等原因,農業技術的推廣并沒有落到實處。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
通過政府部門、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多方的努力,將農業技術的推廣進行到底,使農業技術的推廣為廣大農民服務,實現農民的增收,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摘要:循環農業技術體系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建立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是循環農業研究的重要內容。分析了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和構建思路,對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及主要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如何科學地構建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是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研究的重要內容。對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架和指標進行認真研究,對循環農業技術模式的采用、實施乃至控制都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1 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1.1 科學性與實用性原則
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充分體現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的基本內涵,從科學的視角準確地把握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的實質。評價指標體系應體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數據的來源要可靠、處理方法要得當,所設計的指標要能反映循環農業技術體系主要目標的實現程度。同時,指標必須目的明確、定義精準,不能模棱兩可、含糊不清,許多指標體系中的上一層級的指標值都是通過對大量下一層級的指標值進行加工而來的,因而,如果選取的那些基層指標的含義不夠明晰,將直接引致計算公式、運算方法難以統一。并且所用的計算方法、模型也應該科學規范,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客觀性。
1.2 系統性與層次性原則
發展循環農業技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評價指標體系要能夠全方位地反映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各個方面,具有涵蓋面廣、層次高、系統性強的特點。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的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包括若干個子系統,在不同層次上應采用不同的指標,這樣有利于政府在決策時在不同層次上對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進行有效地調控,從而有效地配置資源。
1.3 動態性與穩定性原則
在一定的時期內,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指標內容應當保持相對的穩定性,以便于分析、比較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發展的過程,預測其發展趨勢。然而,發展循環農業技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在設計指標體系時需要充分考慮系統的動態變化,綜合反映出發展過程和發展趨勢,以便于進行更好地預測與管理。循環農業技術的核心是通過自身的技術支撐實現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所以要求指標之間要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這樣才能更全面、更科學地評價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構建循環農業技術指標體系不僅是為了評估循環農業技術的現有發展狀況,更重要的是為了對循環農業技術的未來趨勢進行預測。因此,評價指標體系中不但要有能反映循環農業技術現有發展水平的靜態指標,還要有能綜合反映循環農業技術系統的動態變化特征與發展趨勢的指標。
1.4 可測性和可比性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需要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指標量化的可行性,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要盡可能量化,因為數字可以準確地說明問題,然而,對于一些不易于量化,但卻有著非凡意義、影響重大的指標,亦可用定性的指標來描述。此外,指標的計算方法也應當明確,不能過于復雜,計算所需數據也要較容易獲取且可靠。評價指標設定的最終目標是要指導并且推動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所以,每項指標都要具有可測性和可比性,從而便于對循環農業技術體系進行全面的評價。
1.5 完備性與簡明性原則
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要求覆蓋范圍廣,能全面、多視角、綜合反映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發展的各個方面。指標體系的設計應相對完備,指標體系既然作為一個整體,要能基本反映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主要特征。從理論上來講,所設指標越多、越細、越全面,其反映的客觀現實也就越準確。然而,指標數量的增加也必將導致數據收集與加工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尤其是過細的指標劃分必然會導致指標之間的重疊,甚至對立的情況發生,從而不便于綜合分析評價。所以,所設計的指標體系在內容上應當簡單明了、準確,且具有代表性。指標體系中的指標數量亦不宜過多、過細,在相對比較完備的前提條件下,指標的數目應盡量精簡,以利于分析操作。
1.6 評價指標與系統目標一致性原則
評價循環農業技術體系整個系統
的總體發展也就是評價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目標所達到的程度。因而,評價指標與系統目標的一致性是整個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的基本要求。具體表現在評價指標的內容是否反映了目標的真正含義。評價指標與系統目標的一致性不僅可以相對準確地評價此系統的發展狀況,而且還能引導系統朝著正確的、更有效的方向發展。
2 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
循環農業是追求低投入、低能耗、高效能、高產出的經濟。它是一個集經濟、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共贏。因此,循環農業的技術目標是“一高兩低”,即資源利用高效率、物能投入低消耗、污染物輸出低排放[1]。所以對循環農業技術體系進行評價,并不是對循環農業的某項具體技術進行評價,而是對整個循環農業技術體系進行評價。技術是推動循環農業發展的物質載體,循環農業的技術評價實質上就是循環農業發展水平的評價,依據循環農業發展理念,應充分體現循環農業減量化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系統化技術這四大技術支撐,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等發展狀況構建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的評價指標。
遵循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基本原則,結合中國循環農業技術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應從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的整體角度進行考量,采用目的樹分析方法,從循環農業技術體系目標出發來設計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涉及到經濟、技術和社會3個方面的內容。其中經濟包括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技術包括減量化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和系統化技術;社會包括社會發展、社會穩定和社會公平。三者自成體系,又相互作用。因而以此為基礎設計了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 3 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與內容
3.1 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
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如表1所示。
3.2 循環農業技術體系評價指標的解釋
發展循環農業可以更為有效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能降低資源和環境成本,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然而發展循環農業需要技術支撐,而循環農業的發展程度直接反映出循環農業技術支撐能力的強弱。因此,從經濟、技術、社會3個方面設置了相應的指標。
3.2.1 經濟指標
1)經濟水平指標。①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元)。指農村居民當年從各種來源得到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所發生的費用后的收入總和。是衡量農民從事各項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標志,也是直接影響農業生產投入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農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②農業總產值占gdp比重(%)。農業總產值占gdp比重就是農業總產值與gdp之比。③城鎮化率(%)。城鎮化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組織程度與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城鎮化率用城鎮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來表示。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1.27%[2], 2011年湖南省城鎮化率達45.10%。④糧食單產(kg/hm2)。糧食單產指在糧食作物實際占用的耕地面積上平均每公頃耕地全年生產的糧食數量,即糧食總產量與耕地總面積之比。
2)經濟結構指標。①農業科技貢獻率(%)。農業科技貢獻率是指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3],也是能反映農業經濟結構的重要指標。農業科技貢獻率=應用農業科技的產值/農業總產值×100%。②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幅度指數(%)。就是指農村非農產業的產值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比重。該指標反映的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水平,也是循環農業發展、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非農產業的產值等于國內總產值減去農林牧漁總產值。
3.2.2 技術指標
1)減量化技術指標。①農業用水強度(m3/hm2)。農業用水強度指農業生產用水量與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值。②農業土地產出率(萬元/hm2)。即農業產值與耕地面積之比。③農村用電量強度(kw·h/萬元)。農村用電量強度=農村用電量/農林牧漁總產值。④農用柴油使用強度(t/萬元)。農用柴油使用強度=農用柴油使用量/農林牧漁總產值。⑤農膜使用強度(%)。即農用地膜覆蓋栽培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百分比。⑥化肥施用水平(kg/hm2)。就是指農用化肥施用量與農作物播種面積之比。⑦農藥施用水平(kg/hm2)。即農藥用量與農作物播種面積之比。⑧退化
土地恢復率(%)。退化土地恢復率=已恢復的退化土地總面積/退化土地總面積×100%。⑨ 單位耕種面積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kw/hm2)。單位耕種面積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業機械總動力/農作物總播種面積。
2)再利用技術指標。①農副產品加工率(%)。農副產品加工率=已加工的農副產品總值/農副產品總產值×100%。②耕地復種指數(%)。表示全年內農作物的總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標[4]。
3)資源化技術指標。①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畜禽糞便利用量/畜禽糞便總生產量×100%。②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秸稈利用量/秸稈總生產量×100%。③沼氣與太陽能灶普及率(%)。沼氣與太陽能灶的普及率=(沼氣使用戶數+太陽能灶使用戶數)/總戶數×100%。
4)系統化技術指標。①信息化綜合指數(%)。體現農民對信息化產品的消費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由信息化、電話和計算機普及率3個指標加權而成。②農業規?;洜I比重(%)。農業規?;洜I比重=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增加值/農業增加值×100%。③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這是一個定性指標,其資料無法通過現行統計渠道獲取,需要采取專家打分的方式獲取。
3.2.3 社會發展指標
1)社會發展指標。①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gdp比重(%)。②農村飲用安全水人數比重(%)。農村飲用安全水人數比重=農村飲用安全水人數/農村總人口×100%。③農業環保投入占農業gdp比重(%)。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表明有關部門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以及改善環境的力度。④森林覆蓋率(%)。森林覆蓋率=森林面積/土地總面積×100%。森林覆蓋率是指以行政區域為單位的森林面積占土地面積的百分比[5]。森林覆蓋率是反映森林資源與生態平衡狀況的關鍵指標。森林在保持水土、凈化大氣、調節氣候、維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2)社會穩定指標。①農業就業比例(%)。反映農村勞動力中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比重。該指標表現了農民就業與收入來源渠道的多樣化狀況,也間接反映農業發展的經營規模。這是一個負向指標,農業勞動力就業越多,對農業資源的壓力越大[6]。②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表示食物支出占個人收入的比例,用以衡量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狀況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
3)社會公平指標。①農村社會公平度(%)。農村社會公平度即農村人均純收入占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百分比。②農業補貼支持力度(%)。此數據根據專家打分獲得。農業補貼的支持力度越大,對循環農業技術的支持力度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
目前,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農業工作的著力點已轉移到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上來。在這個由自給農業向商品農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時期,對農技推廣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戰。
經過對一些農村的調查,發現現階段的農技推廣工作與農業面向市場經濟和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不相適應;一是注重技術推廣而忽視市場指導和信息服務;二是注重常規技術而忽視產業技術;三是注重普遍指導而忽視區域經濟的分類指導;四是注重技能培訓而忽視素質培訓。因而,農技推廣工作較難解決農民的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如何形成產業增加收入等問題。誠然,農技推廣工作也受到各方面的制約,如體系不健全、隊伍不穩定、基礎設施差、工作經費短缺等,但作為思考問題、改進工作、更應該研究主觀原因,研究思路方法。適應農業發展新的歷史階段的需要,農技推廣應加強以下幾項工作。
一、 加強市場指導,強化信息服務
在農副產品日趨商品化和市場化的形勢下,農戶增收的愿望十分強烈,但農民對市場經濟表現出畏懼和盲從的心理,一方面,是“怕”字當頭,對一些好的種植項目不敢嘗試。缺乏對市場的開拓意識、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表現出畏懼心理,大面積土地進行傳統作物種植造成重茬嚴重,連年減產;另一方面是項目選擇盲從,看人家種什么自己就種什么。如前兩年種植月莧草,很多農民盲從,使生產發生虧損,對市場產生了畏懼。農民對市場的畏懼和盲從從根本上說是市場信息和反饋機制的不健全造成的,或者說農民無法得到市場信息。農業服務部門應承擔起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的職責,把它納入到農技推廣的范疇。一是各級農業部門特別是縣、鄉兩級,應以農經站為依托,配備專門人才組成信息咨詢服務機構,建立信息服務體系;二是從省到市(地)到縣要增加投入,建立計算機網絡,為農民提供種植、養殖等市場供求預測的信息服務和指導;三是在對農民培訓農業技術的同時,向農民市場信息和講解市場營銷方面的基礎知識,培養農民市場經濟意識,引導農民種植。
二、 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專業農技推廣
產業化經營是農業逐步走向現代化的現實途徑之一。各地實施農業產業化的支柱產業不盡相同,應該加強這些支柱產業的專業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這方面我們的農技推廣工作顯得力不從心。一方面,人才缺乏。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點一直都是糧油生產,而從事經濟作物和特種種植的技術員很少。另一方面,經濟作物的綜合配套技術不完善,缺乏農業技術標準和生產規程。如生產“無公害”蔬菜、藥材等就沒有明確的農業技術標準和生產規程。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專業農技推廣,一是要轉變觀念。農業產業化需要什么技術,我們就要研究、示范、和推廣什么技術。當前要將主要從事糧油生產的技術推廣轉移到支柱產業的專業技術推廣,拓寬農技推廣工作的范圍。二是培養人才。要鼓勵廣大農技推廣人員投入到新的產業技術推廣中去,通過試驗示范,知識更新,逐步成為新產業的行家里手。三是加強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農業產業化的專業技術推廣是一個綜合配套的技術推廣,包括耕作制度、品種的選擇、栽培模式、配方施肥、植物保護等,需要對現有的應用研究成果進行中試、熟化和轉化,促進技術集成和組合,形成農業技術標準和生產規程。將一套綜合的、標準化的技術完整的推廣給農民,使其實現分戶經營,規模種植,形成一個產業。農技推廣工作中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專業技術推廣有無限廣闊的領域。
三、 加強農民帶頭人培養,積極發展專業技術協會
很多地方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但就是上不了項目或上了項目搞不成規模,這關鍵是缺乏農民帶頭人,缺乏示范帶動作用。這就需要培養農民帶頭人,發展專業技術協會。
傳統的農技推廣工作一是開培訓會,二是搞現場示范。一個鄉或一個村召集起幾十人至幾百人在一起,講一講課,做一個示范現場就算培訓了技術。由于所來的人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接受能力不一致,時間又短,聽得似是而非,看的模模糊糊,加之第一次受訓人員不固定,技術就很難落實到位。農技推廣工作應重點放在農民帶頭人的培訓上,將技能培訓轉移到素質培養上。例如在趙光鎮的每個村選擇3-5名文化程度高、熱愛農業生產的農民,進行一個生長季節、一門專業技術的培訓,這樣就培養了一批專業的農民技術員。第二年再進行一些后續行動,就培養了一批農業的帶頭人。在此基礎上,組建起專業技術協會。專業技術協會應始終遵循“民辦、民管、民受益”的發展方針,把它辦成農民自己的合作經濟組織。具體工作中,一是創辦主體要多元化??刹扇∞r村能人領頭辦,依托龍頭企業興辦,部門創辦,村社集體組織領辦等方式。二是服務功能多形式。根據農民實際困難開展多形式的服務活動,產銷結合服務型、產加銷一體型、生產服務型等都是有效的形式。三是政府部門多扶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健全、完善與壯大,需要政府部門加強扶持、指導與管理。政府部門要幫助建章立制,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進行資金扶持,重點用于技術改造、加工、開發新產品等環節;培育先進典型,通過典型、示范帶動來引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