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08:35: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等教育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注重高等教育區域與國際合作是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特點。在當前追求高等教育合作的時代背景下,基于深港經濟、文化、教育等整體發展的趨勢,深港高等教育(包括繼續教育)合作大有可為。然而,合作的成效歸結于深港兩方面的因素,取決于雙方的努力程度。由于深港兩地高等教育的不同基礎與發展需求,相對而言,深圳對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意愿更強,期望值更高。在深港高等教育合作深化發展的進程中,深圳方面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深圳應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和特區的實驗精神,開拓進取,為雙方有效合作尋求最佳的方法與途徑。
一、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現狀
近年來,在高等教育合作的時代趨向和粵港合作的大背景下,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不斷摸索中前行,在初期的合作實踐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一)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政策層面上的推進
兩地高等教育合作,離不開政策的扶持與指引。近年來,涉及支持深港兩地高等教育合作的政策在不斷增多。2005年9月,深圳市政府分別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協議;2007年5月,深圳市與香港簽署了《“深港創新圈”合作協議》;2008年11月,深港兩地簽署《教育合作協議》,雙方擬建立定期交流合作機制,同年底出臺《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粵港教育要加大開放合作力度;2009年頒發《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指出要加強與港澳和國外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合作,引進港澳和國外知名學校來深圳合作辦學;2010年4月,廣東省政府和香港政府正式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明確表示支持雙方高等學校合作辦學,雙方同意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規劃以高等教育為主的跨界人才培育與知識科技交流區。這些政策協議的制定,從政策層面為深港高等教育進一步深化合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撐。
(二)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實踐層面上的表現
近年來,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一直在不停地探索與實踐,目前兩地高等教育合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兩地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開展合作。比如,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培養金融財務碩士、“emba”碩士等;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培養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與香港大學聯合培養金融學碩士。二是兩地高校在課題研究、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開展項目合作。香港高校依托深圳高新區虛擬大學園開展以科研課題開發、科技成果轉化、咨詢等為主的校企合作,以及研究生層次以上的繼續教育。香港中文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城市大學落戶高新區,建立了獨立的產學研基地大樓。目前,香港有6所大學都在深圳設立了分支機構,開展科研活動。三是合作辦學。2009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專責小組,開始探討在深圳辦學,201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大學簽署了《籌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協議》。目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正在籌建當中,計劃于2013年建成招生,首期招生7,000人,最終學校的招生規模將達到1.1萬人。
二、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問題
在深港一體化推動下,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實踐中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在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進一步實踐推進中,也面臨著不少問題。
(一)政府層面注重經濟區域的合作,輕視教育區域規劃與合作
一直以來,深港合作的主線是經貿合作。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仍處在較低層次,在一些政策協議里,雖然涉及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內容,但僅為合作構想或合作意向協議,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仍沒有詳細規劃。深港經濟合作的步伐要大大快于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步伐。
(二)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制度化缺失
近年來,深港兩地的高等教育一直有著交流與合作,但這種合作尚處于淺層次,沒有具體的合作制度支撐。已有的一些兩地高等教育的合作協議多是表明合作的意向,缺乏具體的操作性措施。從總體來看,兩地高等教育合作仍多為自發性、局部性、短期性、非制度化的合作,雖然近年來有制度化合作的趨勢,但仍沒有完全上升到制度化合作的層面,因此也較難形成綜合的、突破性的合作效應。
(三)深港雙方高等教育水平不對等
香港的高等教育屬世界高水平行列,而深圳高等教育規模和水平不僅無法和經濟實力相當的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教育強市相抗衡,就是與經濟實力遠遜于自己的大連、青島、蘇州等城市相比也有相當大的差距。香港高校選擇合作院校的層次和期望顯然比廣東要高。調查發現,香港高校一般首選和歐美高校合作,其次是和內地的一流院校合作,再次才是與廣東高校合作。因此,在高等教育不對等而且有其他區域高等教育合作的競爭下,如何使香港高等教育選擇與深圳高等教育合作,深圳高等教育面臨諸多挑戰。
三、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對策
基于內外因素的考量,深港高等教育合作要取得進一步發展,深圳方面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要能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自身的角度去尋找原因,尋找雙方合作的共同點和互通點,擴大高等教育合作的層面,提高合作的質量,深化合作的效果。
(一)制定和優化相關政策,為合作創設條件
兩地政府的幫助,統一合理的政策扶持,是兩地高等教育實現有效合作的前提之一。只有在兩地政府的配合下,才能解決“一國兩制”條件下的相關教育問題。為此,政府應從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優化方面,為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更大的可能和最大的便利。要突出深圳特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和香港的特殊性,適當對香港高等教育進入深圳作出特殊的制度安排,將香港從參照中外合作條例辦理的慣例中分離出來。通過兩地政府的協作和溝通,為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創建良好的辦學機制,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和實施細則,創造寬松和良好的深港高等教育深度合作的環境。
(二)積極開拓與推進,為合作創造機會
在發展高等教育方面,深圳也應拿出在經濟領域合作的激情與干勁,積極和香港高等教育互動與磨合,進行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探索與實踐。一要積極開拓,努力磨合。深圳應拿出改革開放之初歡迎外資企業新技術、新管理理念的胸襟和謀略,在與香港高校的碰撞與磨合中,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構建深港兩地之間的協調機制,深入推進深港高等教育合作規劃和銜接。二要充分落實,大力推進。深圳應著力推動深港雙方已有的合作項目,將簽訂的合作協議具體實施。要加大執行的力度,要大膽地去試驗,去探索;要主動地去落實,去推進。
(三)主動聯絡與協調,為合作夯實基礎
深圳各高校要根據自身的特色和發展需求,主動爭取與香港高校的聯絡和合作。各高校要利用各自的資源和特色,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與香港高校的合作,將已有的合作常態化,穩固化,將兩地高等教育校校合作做好,夯實合作基礎,起到積極效應,為未來更多的合作提供可能。
(四)做大做強深圳高等教育,為合作增加籌碼
為了增加合作籌碼,一定要提升自身實力,將深圳高等教育做大做強。一是提升現有高校的辦學實力和水平。深圳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資源,明確各自的發展定位和角色,鞏固和提高辦學能力,形成自身的優勢特色,打造深圳特色的高等教育品牌。二是新增高校和科研院所,壯大深圳高等教育規模和整體水平。一方面,要夯實合作平臺,增強和擴大現有合作平臺或項目的持續效力。另一方面,要有計劃地新增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壯大深圳高等教育力量,增加合作籌碼,拓展合作平臺。
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鮮明的“學科指向性”,以學科建構為著眼點,偏向于高等教育學科體系的建構;而美國高等教育研究則帶有顯著的“問題偏向性”,以現實問題為著力點,偏向于高等教育領域內具體問題的研究及解決。事實上,將高等教育作為一門學科還是作為一個研究領域并非截然對立,僅是中美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自發形成的兩種研究取向而已。它們可以看作是對高等教育不同視角、不同方面的自主研究,并無“科學”與“非科學”之分,而是典型的“和而不同”。
一、問題研究:美國高等教育作為研究領域的歷史透析
一般而言,美國高等教育通常被當作是一個多學科的研究領域,研究者往往更偏向于具體問題的研究。之所以形成如此的研究取向,并非研究者的主觀偏好,而是與西方獨特的學科建制歷程有關;因此,根植于西方學術文化背景下的美國高等教育研究自然不能例外。
(一)西方理性主義的科學標準使美國早期高等教育研究無法獲得“科學化”的學科身份
嚴格意義上講,“學科”是西方語境下的學術用語,它伴隨著知識的分化而逐漸形成,是特定于歷史時空的形式。[1]在古西方文明初期,一切知識都囊括于哲學母體中。那時,學科僅僅是知識分門別類的代稱。文藝復興后,人之理性得以張揚,人們開始主動尋找知識的真諦。從15世紀起,以揭示自然真理為目的的科學家們向著神學發起一系列的科學沖擊。在“理性主義”大旗的引領下,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各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哲學逐漸與哲學母體剝離和分裂?!暗?8世紀末,自然哲學斷裂成為各門獨立的自然科學,現代意義上的諸學科正式誕生。”[2]
在自然科學學科建制的過程中,社會科學深受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影響。以往那種帶有純粹思辨性質的“形而上”式研究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科學化”研究的出現。當時的學者們普遍認為:“要想在一個牢固的基礎上組織社會秩序,社會科學就必須越精確越好。抱著這樣的宗旨,十九世紀上半葉許多現代社會科學的奠基者(尤其是英法兩國)轉向牛頓物理學,并將其作為效法的楷模?!盵3]例如:斯賓諾莎曾試圖用幾何學的方法建構他的倫理學體系;而孔德則干脆把自己的社會學研究稱之為“社會物理學”。在這種“科學化”研究的背景下,到19世紀中后期,經過學者們的努力,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等社會科學也與哲學母體分道揚鑣,并取得了相應的學科身份。
從西方學科制度化的歷史過程可以看出,理性主義的科學標準始終深刻影響著科學研究的學科建制。而且,對于具體研究而言,只有運用了數學、物理學等具有邏輯或實驗性質的研究方法,才會被當時的學者們接納與認可。顯然,美國早期的高等教育研究要想獲得學科身份,就必須經得起“科學化”的學科標準檢驗。因此,早在1893年,c·s·霍爾就在美國創辦了第一個高等教育專業研究生項目,并寄希望于用實驗、數據來提升本研究的科學性。他強調要“通過廣泛調查各國各地的成功失敗經驗,使未來的高等教育研究能和其他學科一樣,對高等教育工作與成就具有專門的知識”[4]。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理性主義的科學標準參照下,盡管美國高教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當時的高等教育研究既沒有讓學術同行認可的、堅實的科學理論作為學科支撐,也很難向自然科學那樣采用精確量化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以確保研究的科學性。故而,美國早期高等教育研究的學科身份始終無法被當時的學術界普遍確認,而相關的研究也只能采用“問題研究”的取向。
(二)戰后“范式”學科標準及高教研究的適切性使美國當代高等教育研究很難獲得學科身份
1945以后,世界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一變化深刻地影響著包括高等教育研究在內的社會科學的發展。在重建社會科學思潮的影響下,自1950年代起,伴隨美國高等教育的大發展,一大批具有學科背景的學者紛紛進入高等教育研究領域,他們迫切希望通過若干年的努力,把高等教育建構成一個獨立的新學科。為此,美國《教育研究與發展》雜志還在1973年出版了高等教育研究???,其中明確強調“高等教育是應國家改革需要而‘誕生’的一個‘新學科’”,而c·芬徹甚至宣稱美國高等教育學科已“在形成中”。
然而,在美國學界看來,高等教育能否作為一個成熟的學科,至少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有關高等教育的知識積累能夠達到學科的標準,二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論成果能夠有效地指導具體實踐。目前,美國學界普遍認可的學科標準來自于庫恩的“范式”理論。大多數研究者認為,一個成熟學科必須至少有一個學術范式;而且,范式化知識體系的根本在于其不容懷疑的知識核心,因為這些核心知識能夠防止學者們在基本問題上爭論不休,從而把更多精力用于相關研究??墒牵M管經過多年的學術努力,美國同行們依然未能積累起普遍認可的關于高等教育的核心知識。正如德雷索和馬瑟在總結美國高等教育研究狀況時描述的那樣:“廣泛接受的學科標準是一個至少能夠被合理地進行某種邏輯分類的知識總體,使得學者們能夠至少定量地說出自己被接受的知識的分界線在哪里;然而,日益增長的高等教育文獻所提供的多是作者的觀點,而不是關于高等教育現象的知識?!盵5]另一方面,美國高等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的指導關系也不甚樂觀,研究者的理論成果往往不被實踐工作者所接納。大多數實踐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基本不看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論文;在他們看來,高等教育研究并沒有產生多少能夠讓人記住的著作與文章,他們通常認為高等教育研究以外的文獻更有用。事實上,許多研究者已經注意到這種情況,有人就曾直接批評美國高等教育研究醉心于所謂科學定量的方法,存在著脫離實際、閉門造車、行文晦澀、重形式輕實質等弊端,甚至有學者將美國高等教育研究指責為“只開花不結果的樹”。面對這樣的研究現狀,阿特巴赫曾做過中肯的辯解,而且批評人們對高等教育研究的實用性期望過高,對理論研究需要更多的時間沒有給予足夠的耐心,等等。但是,即便是他本人,在回顧美國高等教育研究時也不得不承認,由于沒有學科基礎,沒有學術歸屬,沒有確立自己的方法論,更沒有被學界廣泛認可的理論支持;因此,“高等教育確實是一個多學科的研究領域,它將不會成為一個單獨的科學學科”[6]。
由此可見,依據高教研究的適切性,參照庫恩“范式”理論的學科標準,并結合西方學科建制的歷程來判斷,美國高等教育確實只能看作是一個多學科的研究領域,其學科身份將很難在短期內被學界廣泛接受與認可。而且,受實用主義的功利傾向影響,美國高等教育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更愿意延續既往的“問題研究”取向,畢竟關注具體問題的現實解決遠比學科建構要實際得多。更為重要的是,美國高等教育研究多年來一直沿著這一取向展開相關研究,不僅能夠讓持有異議的學者普遍接受,而且還產生許多具有重要理論意義的學術成果;同時,也被證明是一個符合本國研究實際的應然選擇。
二、學科建制:中國高等教育作為學科建構的歷史成因
在我國,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夠作為學科而建構起來,也是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特殊歷史文化背景緊密相聯的。歷史地看,正是中國高等教育百年來在依附、移植、借鑒、創新基礎上的自主發展,為高等教育學科建構提供了特殊的歷史時空。
(一)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依附性改造與西方學科體制的全面引進為高等教育學科建構提供了學術土壤
客觀地講,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屬于典型的“后發外生型”近代化,是一種被動的轉型,其間自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在制度和理論等方面對西方高等教育的依附、模仿、借鑒與改造。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遭遇了“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為變革圖存,洋務派極力主張效仿泰西,并設立了具有高等教育性質的京師同文館,以期求富自強。然甲午戰敗,喧囂一時的洋務運動宣告破產。后起的維新派在痛定思痛中深刻反思,并將戰敗的部分原因歸結為教育落后,民智未開,且強烈要求對舊式教育進行全面的改革。在維新派的鼓動下,傳統高等教育予以改造。然而,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畢竟是一種被動的轉型,受當時條件限制,所有的教育形式都不得不模仿西方或日本。例如京師大學堂設立后,不僅學科設置、規章制度仿諸日本,就連房屋樣式、學舍間數也悉數模仿日本。這使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呈現出一定的“依附性”特征,而對西方的學科體制自然也只能是照貓畫虎般的模仿。
“五四”運動以后,歐美留學生群體迅速崛起,他們扎實的專業知識、敏銳的學術思想、開闊的國際視野深深影響著當時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他們不僅帶回了西方的教育理念,而且將歐美大學既有的學科體制也都移植到中國來?!爱敃r的主流似乎在于從‘西潮’和‘古學’的綜合中發現‘新知’,而這樣一種總的追求與對于‘學以致用’的儒學知識論的反叛相聯合,進而促進了追求相對具有學術自主空間的研究機構與知識論范式的運動結合起來,使學科建構成為知識分子運動的主要訴求。”[7]學者們積極創設新系科、編寫新教材,不僅西方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理論被不斷地整理、翻譯、出版,而且具有本國特色的科研機構、學術團體、研究刊物也紛紛創立起來。這些學術努力又進一步加速了對西方學科體制的移植、引進與擴散,造成“西方有中國也有”的學科體制。
尤為重要的是,由于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始終充滿著救亡圖存、教育救國的理想,因此,學者們不僅關注自然學科、人文學科的建構,而且對高等教育的研究也從未忽略過。例如:在高教理論研究方面,莊澤宣很早就對“高等教育”的概念給予闡釋,并在其《教育概論》中專門把高等教育作為一章加以論述,且較為詳盡地對中西方高等教育進行了比較;孟憲承則針對當時高等教育的實踐撰寫了《大學教育》等專著,并對“高等學校職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等等。在高教譯著方面,鄭若谷翻譯了威爾金斯的《大學教育新論》,謝冰翻譯了埃里奧特的《大學之行政》,洪秋雨翻譯了《歐美大學生活》,等等。在高教研究期刊方面,1943年中國最早的高教研究刊物——《高等教育季刊》創刊;而且,《中華教育界》、《教育雜志》、《新教育》等期刊也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自由討論的平臺,并對當時高教研究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高教研究人員方面,蔡元培、梅貽琦、蔣夢麟、竺可楨、薩本棟、郭秉文等一大批學者則在他們教育實踐的基礎上更是提出了許多至今仍值得認真學習的高等教育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從清末到民國結束這一時期,有關高等教育的基礎知識已經開始在學者們的教育實踐與學術研究中逐步積累,只不過因時局動蕩、戰亂頻繁,而無法全面、深入地展開研究而已。因此,盡管當時高等教育作為學科建構還不具備充分的條件,但卻在其他學科移植、借鑒、制度化的過程中埋下了自己的學科種子。換言之,學科建構的學術土壤已經具備,一旦條件允許,定然會開出具有中國本土芳香的高等教育“學科”之花。
(二)中國當代高等教育的曲折發展與學科建構行政化的客觀現實為高等教育學科建構提供了特定空間
從1950年到1976年,中國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始終處于復雜的政治環境下,曲折前進、艱難求索。建國初期,受蘇聯高等教育模式的影響,眾多高校被按照理、工、農、醫、師等專門學院的類型加以拆分和調整,既有的學科設置也被分解為專業建設,而且特別強調專業建設要以工業建設為中心。以1955年高校專業設置為例,在國家設置的249種專業中,理工科占152種,而文科僅占25種。顯然,此時的學科和專業建設已完全服務于國家建設的需要,帶有較強的政治目的和行政干預色彩,而與知識分類和學術研究本身無關。因此,盡管廈門大學早在1957年就編寫出《高等學校教育學講義》一書,但這本僅能做到普通教育學的一般原理原則與高等教育若干論點與材料糅合的內部發行教材,并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僅僅只能看作是對高等教育學學科建構的一次嘗試而已。此后,隨之而來的種種政治運動和左右不定的教育政策,則使當代高等教育不得不在政治的擠壓下曲折發展,學者們對高等教育的研究只能偶見于某些零星的探索和論述中,且帶有明顯的個人色彩與學術自覺性質,而高等教育作為學科構建的工作根本無法全面開展。尤其是“”期間,裁撤全國所有的政法院校、僅保留2所財經院校等荒謬做法,以及對所謂的資產階級學科(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的徹底拋棄,更使高等教育作為學科建構成為學者們內心揮之不去的向往;但恰恰是這種違背學術規律的政治盲動為日后的學科建構積淀了學術的動力。
“”結束后,高等教育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那種通過大力發展高等教育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的強國夢想又被喚起,整個高等教育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相關文獻顯示:僅1978年一年內,國務院就分別于4月和12月先后兩次批準恢復、增設普通高校224所。而且,出于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以前那些被拋棄的“資產階級”學科也開始得以恢復和重建。經過浩劫洗禮的人們再一次認識到:高等教育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現實意義,并迫切要求在總結歷史教訓的基礎上對我國高等教育給予深入研究。而就在此時,以潘懋元、朱九思為代表的老一輩學者不失時機地大力倡導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并將高等教育學學科建構付諸實踐。1978年,潘懋元撰文呼吁“必須開展高等教育理論的研究”,并在廈門大學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以高等教育為研究對象的專門研究機構;此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也相繼成立了高教研究的專門機構。1981年,廈門大學在全國率先招收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1983年,高等教育學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列為教育學二級學科。1984年,我國第一部《高等教育學》專著正式出版。與此同時,在全國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共同努力下,1983年5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正式成立,并確定《中國高教研究》為會刊。在短短的幾年內,編寫教材專著,培養研究人才,成立研究學會,出版研究刊物等一系列學科建構工作相繼完成,這些學術努力標志著中國高等教育作為一門正式學科得以確立。
很明顯,中國高等教育作為一門學科能夠在短時間內建構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國學科建構行政化的客觀現實。其實,當時包括高等教育學在內的社會科學學科恢復、重建與創建的目的并不完全是出于知識認識的本身,其間帶有很強的政策性色彩和學科建構行政化的外部推進。而這一點,從我國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恢復與重建過程中也可得到進一步確認。因此,如果站在西方學科建制的立場上,我們似乎很輕易地就可以對這種學科建構行政化的學術合法性提出質疑;但是,如果我們站在學科設置的國家訴求層面看,這種基于我國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學科建構則具有其天然的合理性。誠如華勒斯坦及其支持者普遍認為的那樣:“社會科學即使不是國家的造物,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國家一手提攜起來的,畢竟它要以國家的疆界來作為最重要的社會容器。”[8]事實上,正是中國這個具有獨特文明和特殊歷史的“社會容器”為高等教育學科建構提供了特定的學術空間。
三、和而不同:著力建構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國學派
綜上所述,一個時期以來,關于高等教育作為學科建構還是作為多學科研究領域的爭論,實際是中美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通過自主選擇而形成的兩種不同研究取向,二者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本質區別,是典型的“和而不同”。“它們以各自的文化傳統為前提,產生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傳統之中,在各自文化范圍之內都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和規范性,彼此之間不存在‘先進’和‘落后’,‘科學’與‘非科學’,‘現代’與‘傳統’之分?!盵9]但必須指出,這種爭論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意義;畢竟,它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關于高等教育學科發展及未來走向的清醒認知。
總之,與美國高等教育研究相比,中國高等教育作為一門學科已經被歷史性地構建起來,盡管它作為學科的建構還不完善,但它確實地存在了。因此,作為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應擱置爭議,進一步明確學科研究方向,厘定基本概念,創新研究方法,夯實理論體系,扎扎實實地作好中國高等教育學的學科建構工作,努力創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高等教育研究之中國學派。這既是高等教育研究者的歷史責任,更是時代賦予中國高教學人的歷史使命。
摘要:人力資源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的發展水平。河南是人口大省,但并非人才大省,要實現中原崛起,需要各級各類高層次專門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和人力資源質量的提高從根本上說取決于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因而,我們要積極地探索高等教育體制創新,大力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建設人才,為河南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人力資源 高等教育 教育體制 創新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原崛起,對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和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全局性戰略意義。河南要實現從農業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跨越,必須搞好人力資源開發,把人力資源的潛在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本的現實優勢和經濟優勢。實現這種優勢的轉化,關鍵在教育。我們必須更新教育觀念,促進教育體制創新,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充分發揮高校在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1 人力資源開發的背景和形勢
人力資源是指社會所擁有的能為社會帶來經濟利益的人力或勞動力,人力資源作為一種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經過投資和開發,最終成為人才資源,其開發程度直接關系到技術的進步,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目標的實現。人力資源開發根本上說取決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取決于教育的水平及質量狀況,誰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并能夠有效開發并合理利用,誰就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因而,高等教育創新是人力資源開發之本。
1.1 人才資源競爭日趨激烈
鄧小平同志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資源”,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在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決定著經濟的發展水平,誰擁有發達的教育和大量高素質的人才,誰就搶占了知識經濟競爭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就能夠在未來世界經濟發展中居于主導地位。當今和未來的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資源作為最為稀缺的高素質人力資源,將成為21世紀競爭的焦點。
物質世界的三大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中,人力資源將成為社會經濟增長的核心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在創造國民財富中的重要作用。根據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源的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將會使人均gdp增長率提高0.14%到2%。①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指出:“人類的未來并不完全取決于空間、能源和耕地,而是取決于人類的智慧”。
1.2 教育創新是人力資源開發之本
高素質的人才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經濟增長不再以物質資源為核心,而是以人為本,通過教育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不斷地改善和提高國民素質,充分發揮勞動者的創造力和潛能,最終推動經濟的快速增長,正如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米勒所言“知識經濟就是人才經濟”,有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是一切資源中最為重要的資源,高素質的人才資源是促進知識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的關鍵力量,成為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人力資源的開發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提高我省綜合國力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對人力資源開發進行的投資是經濟發展最高的回報和最重要的投資。
當今世界,知識越來越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人才資源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因而,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是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必須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省戰略,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
1.3 高等教育是人才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
21世紀將從依賴自然資源和資金資源更多地轉向人力資源,經濟發展不再依靠大量投入勞動力和資金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來實現,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學技術的水平和人的文化素質,高等教育是高層次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
高等教育作為知識的生產、轉換、傳播、普及的中心,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搖籃和人力資源開發的最重要途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處于中心地位。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追求知識將成為個人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對于促進社會進步,改善人力資源素質,提高勞動者的創新能力,帶動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的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河南人力資源開發的現狀
河南省目前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體制轉軌、經濟轉型的任務十分艱巨,特別是在國際競爭、國內區域間競爭日益加劇的形勢下,人才資源開發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對河南的人才資源開發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南不僅要面對經濟強省的競爭,而且將要直接面對世界經濟強手的激烈競爭。目前河南人力資源絕對量大,但相對量卻很小,人才資源總量不足,面臨著整體素質不高和高端人才流失的現象,人才的結構與分布不夠合理,高層次、高技能、復合型的創業人才緊缺。河南省在人力資源開發中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2.1 河南教育還比較落后,人才資源開發水平不高
雖然河南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也明顯提升,但教育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結構不盡合理,教育的發展水平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教育發展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城鄉、區域教育以及學校之間發展很不平衡,農村教育還很薄弱,教育改革尚需深化,教育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
2.2 高素質的勞動力數量不足,人才結構與分布不盡合理
人力資源是指勞動年限在16-64歲的人口,乘以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人才資源是指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創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的總稱,是人力資源中較高層次的一部分,是衡量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目前,我國國民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5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國總人口中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已達7000多萬人,②從業人員中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人數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國正加速完成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力資源豐富,人力資源的城鄉結構、地區結構分布不均衡,人力競爭力不強,大學生絕對數雖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人才資源總量和專業技術人才數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和復合型創新人才尤為缺乏,人才結構與實現中原崛起的要求還不相稱。因而,必須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配制和有效開發,才能使河南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資源優勢。
2.3 師資整體素質不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
長期以來,高校按傳統的思維和相對封閉的模式培養人,學科優勢不明顯,專業特色不顯著。學科隊伍整體素質偏低,專業數量偏少,分布不太合理,真正適應經濟發展、特色鮮明的優勢學科和品牌專業尚未形成,導致經濟發展急需的人才缺乏,而大批從各級各類學校畢業的人才卻不能適應市場需要,學非所用,用非所學問題較為突出。
2.4 經費投入不足,高校辦學困難
人力資源質量的提高主要通過教育途經。教育要發展,投入是關鍵,據初步統計,2006年全國教育經費總量繼續快速增加,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比上年有一定提高,已接近3%。但河南省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明顯不足,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僅為2.51%,低于全國2.79%的平均水平,全國排名第24位,與《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要求的4%有一定的距離,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3898.32元,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居全國第27位。③雖然國撥經費逐年增長,但人均公用經費卻逐年下滑,使得資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高校的校舍、師資、基礎實驗條件等教學設施明顯滯后于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高等教育經費嚴重不足。
3 促進人力資源開發的對策
21世紀是人類依靠知識創新和高技術創新持續發展的時代,河南省應圍繞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中原崛起戰略,積極進行人力資源開發與高等教育體制創新,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實現經濟的快速、持續、協調發展和新一輪經濟騰飛。
3.1 樹立教育優先發展觀念,促進人力資源有效開發
2007年8月31日,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多的財力支持教育事業,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要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要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對我省而言,一要充分認識到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在實現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而且還要認識到教育適度超前發展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只有加快人才資源的開發,全面提高勞動力素質,建立總量供給更加充足、結構更加合理、服務功能更加健全的終身教育體系,變沉重的人口負擔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才能實現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二要確立政府投入和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教育公益性質,著力促進教育公平,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保證對教育經費投入的持續增長,確立教育投資是基礎性和生產性投資的觀念,依法保障《教育法》規定的“三個增長”,進一步落實政府發展教育的責任,保持政府投資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實現各級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4%的目標。三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高等教育制度建設,建立多元化的投資辦學新體制,廣辟財源,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事業發展全局,大力營造有利于高等教育發展的人文氛圍,為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周密、科學、規范的法律保障。
3.2 探索教育體制創新,促進高校協調發展
堅持規模擴張與提高質量并重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優先發展教育實現規模、質量、結構和效益的統一。第一,要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開發規律,調整高校布局,實現高校市場供應和需求的動態平衡,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優化投資結構和辦學效益,促進人力資源開發規模、效益、質量、水平的提高;第二,要進一步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注重學科優勢互補,改造傳統學科專業,優先發展高新技術類學科專業,扶持應用文科和新興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改變河南教育規模偏小,結構不盡合理的局面,構建優勢明顯、特色顯著的學科專業體系,發揮高?!翱茖W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第三,要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完善高校人事管理體制,建立高效靈活的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把培養和吸收高層次人才作為戰略重點,構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環境,努力提高人才資源開發的效益,加快河南高等教育發展步伐。
3.3 加強政府宏觀管理,完善自主辦學體制
政府應處理好與高校的關系,以明確政府及主管部門的權力與地位,使政府及主管部門能客觀、公正地指導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的同時,高等學校要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突出辦學特色,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三者結合起來,著力提高人力資源開發的質量,培養出“適銷對路”、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專門人才。同時,加快教育制度創新,多層次、多類型辦學,為人力資源開發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還要加強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以提高人力資源開發的水平。
3.4 開發與利用并舉,充分挖掘人才資源
人力資源應當遵循有效利用為重點,堅持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并舉的發展思路,注重改善和提高現有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實施各項政策,促使現有人力資源調整結構、優化重組、增強激勵,從而盡可能地釋放其經濟能量,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實現能人效用最大化,下大力氣造就一大批發展各項事業所需的合格人才,克服和緩解當前人力因素而造成的對于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只有積極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引進優勢產業、先進技術、先進企業管理模式和高科技人才,達到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的互動開發,注重由數量的擴張轉向質量的提高,促進河南人力資源開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河南經濟在新世紀的長期發展準備充足的后勁。
3.5 在資金籌措上創新,落實高?!八膫€確保”
一要采取積極措施,推進財務管理體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圍繞全面建設合格本科院校的目標,堅持舉債發展和多渠道籌集資金并重的工作目標,加大多渠道籌資力度,拓寬籌資思路;二要在繼續爭取銀行貸款、上級撥款、社會投資、社會捐助的同時,積極探索老校區置換及綜合利用,新校區建設社會化,多種形式、多種層次辦學等增收途徑;三要搶抓各種開源機遇,增加學校收入,籌集更多的建設發展資金,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落實高校“四個確?!?即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保發展);四要切實做到保證重點,兼顧一般,開動腦筋,多策并舉,加強財務管理,健全規章制度,保證預算的執行;五要做好增收節支、開源節流工作,建設節約型校園,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教育事業健康協調穩步發展。
3.6 樹立教育終身化的觀念,努力辦好高等教育
堅持以人為本,構建與終身教育相適應的高等教育體系,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有專家指出,一個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所學知識僅占一生中所需知識的10%左右,必須轉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樹立全民和全社會的大教育觀,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在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中,我們要把學歷教育與技能教育和后續教育有機地統一起來,構建一套能滿足社會多樣化、終身化學習需求的高等教育體系,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3.7 樹立創新和服務意識,促進教育全面發展
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高校必須樹立創新意識、質量意識、開放意識和服務意識,充分發揮知識傳播功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樹立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市場觀念,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樹立個性化發展的新觀念,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積極開展教育合作與交流,增強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意識,把工作重心放在地方經濟建設急需的學科和專業上,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大批創新人才和創新技術支撐。廣大教職工要增強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的意識,促進教育全面發展。
3.8 加大科研投入,促進成果轉化
高校應高度重視科研工作,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成果轉化,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之目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和創新熱情,使學生有更多獨立思考和自由發展的空間,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總之,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大力發展河南高等教育,解決河南人力資源總量供求平衡與質量、結構升級,是實現河南經濟與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高校人力資源開發應與地方、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創新機制,探索創新途徑,培養和造就大批富有創新思想、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當前旅游高校教學結構存在的問題
據國家旅游局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大國際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國際旅游目的地。那時,中國的旅游產業規模將是現在的6倍,同時對旅游人才的需求更是呈幾何級數地增加,特別是具有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和開拓能力的中、高級管理人才極其缺乏。但是,應該擔負起培養旅游行業中、高級管理人才主力的旅游高校,卻出現了“行業雖好,院校艱難”的現象,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旅游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后留在旅游企業的比例越來越少。據估計,畢業兩年后還能留在旅游企業里的大專畢業生大約只有50%,本科生不到20%。旅游專業畢業生在本行業就業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旅游管理教學的職業特色不突出,教學與行業嚴重脫節,教學結構本身存在著弊端。主要表現在:(1)主體缺失。傳統的教學過分強調教學的社會價值而忽視其促進個人發展的價值,學生沒有真正被看作學習的主體。(2)重理論輕實踐,知能脫節。傳統教學一直比較強調學習者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水平,反映在學習方法上是重接受,輕探究;重用腦,輕動手;重記憶,輕應用,使得學生應試能力良好,而創造能力所必須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則不足,造成學習與實際脫節,缺乏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3)教師主宰,物式灌注。傳統教學模式基本上是四個中心,即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學過程以課堂為中心,課堂教學以講解為中心,教師講解以教材為中心。這種單向的知識傳輸關系,嚴重地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自主能力的培養。(4)課時比例失調,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表現在:第一,必修課與選修課不協調。必修課所占總課時的比重偏大,而選修課比重偏小。第二,課程體系缺乏整體優化,教學內容體系僵化,課程門數偏多,且疊加重復,導致總體失衡。第三,公共課程的比例偏大。(5)課程內容重復,難以激發學生興趣。隨著旅游管理學科內容的擴展,所授內容越來越多,教材越編越厚,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生動、活潑、主動地全面發展難于實現。
二、21世紀旅游高校建立新型教學結構模式應有的特點
創新教育與提高教學質量原則。教學結構改革是一個需要長期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型教學結構的建立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求得發展,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不能一概否定,要在分析基礎上取消那些內容陳舊,脫離實際的課程。西方經濟學者早己把“創新精神”列為經濟發展的要素之一。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西方教育的重要目的。經濟騰飛的國家都是因為培養了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可見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旅游高校在進行教學結構的調整時,應從形式到內容都強調創新能力的培養。
1.加強教材建設。隨著旅游經濟的飛速發展,新的旅游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層出不窮,旅游管理學已經成為當今內容更新最快的學科之一。理論的快速發展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給教材的更新增添了壓力。新的內容編入教科書之日竟是其理論部分或全部喪失解釋能力之時,這種教學內容的滯后必將與實踐嚴重脫節。當前我國旅游管理教育的內容更新的呼聲日益高漲,并己成為制約我國旅游管理教育創新的一個“瓶頸”。因此必須加大教材的投入,加速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
2.轉變教學觀念。這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關鍵?,F行的教育常把傳授知識視為“看得見的硬任務”,把培養能力看成是“摸不著的軟任務”,而現在的考試制度也有意無意地提倡死記硬背,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不可能具備抓住新問題、運用新方法、提出新見解的能力,也不可能具備良好的判斷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更不具備打破舊框框而獨辟蹊徑、標新立異的勇氣。這與知識經濟對人才的要求是不適應的,必須改變這種局面,不僅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怎樣去思維,怎么去創新。(1)旅游管理教育應突出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研究結合,強調可操作性和實踐能力。(2)知識經濟的到來,客觀上要求管理者對信息有較強的敏感性,要善于從鋪天蓋地的信息中搜集和整理有用的信息。這需要具備多學科的知識背景,為此必須強調通才教育的重要性。(3)要不斷拓展自主研究的新領域,倡導探究型教學。(4)要高度重視旅游管理學中的基礎研究,要對旅游管理實踐中一些重大的,帶有共性的問題做出全面、深刻的回答。
3.推動教學手段現代化。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生動、形象、概括、鮮明的特點,強化了對人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官刺激,給人留下了強烈難忘的印象,把教育學中的“直觀教學原則”運用到了極高的程度,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這是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比擬的。但是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必須實事求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實踐證明是顯著的,它可以達到其它手段難以達到的效果,但它又是有局限的,不是一切課程一切教學內容都可以用之有效的手段,因此應從教材內容的實際出發,不要強行用之。因此,要運用好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必須首先在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上下功夫,準確地把握每堂課的教學目的和要求,課件材料的選取和編輯,必須緊扣教材的內容和教學的目的要求,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做到精選,選那些最能說明問題、能達到好的效果的聲像資料。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教學手段必須為教學目的服務,生動、鮮明的形象是為闡明知識內涵服務的。只有教材鉆透了,教學目的和要求把握準了,知識要點十分明確了,制作出來的課件才能正確顯示知識內在的邏輯聯系,通過生動的直觀形象闡明知識內涵,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教材。
4.轉變以傳統專業為本位的狹隘教育觀。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過分強調專業,使得專業越分越細,雖經多次調整,專業數己由最多時的1039種降到目前的249種,但遠多于日本(70多種)和俄羅斯(80多種)。如果旅游管理專業仍囿于傳統的“三層樓”結構(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基礎課)安排課程體系,專業需要什么就學什么,學生的知識面就會過窄,只適宜對口就業而不能廣泛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必須淡化專業、淡化學科、強化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在專業培養目標確定上可實行“9+x”的主輔修、雙專業模式,除9門主干課(旅游學概論、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心理學、飯店管理、旅游經濟學、旅游社經營管理、旅游市場營銷學、導游業務、旅游法教程)為必修課之外,其余課均可自由選修。在教學體系安排上,應加強通識教育,強化基礎教學。在課程設置上可采用模塊組合,加大選修比例,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5.轉變遠離社會、自我封閉的教學觀。面對新世紀對開放人才的要求和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國際化的趨勢,高校旅游管理教學必須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1)敞開大學門戶,積極爭取和歡迎社會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和海外學者講學,積極與企業聯姻,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聘請有學術造詣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到校任教,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旅游實踐活動。(2)建立教育國際化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國際理解、國際競爭和國際合作意識,使其具備參與國際競爭、適應職業變換、人才流動的知識結構和應變能力。(3)構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課程體系,學校要增加開設國際旅游教育、酒店管理教育等方面的課程,教師在學科專業教學中要注意介紹國外先進的旅游管理理論,在部分課程中逐步實行“雙語”教學和采用國外原版教材。
6.以人為本,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要建立共同平臺。在課程設置方面主要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堅持寬基礎、高素質。每個專業至少應設置兩塊共同的平臺課,一塊是學校的文科理科大平臺課,一塊是系里的小平臺課,整個學習考核按學分制操作,在一、二年級學完基礎課后,三四年級自己選專業。其次要堅持導師制培養。全面配備導師,目的是加強“創新人才”培養,即研究性培養,把優秀學生進行強化班訓練。三是實行彈性管理:即在一年后選專業,二年后選方向,增加自由度,整個課程體系都要有柔性,更加明確應對市場用人的實用性,實行菜單式的選課。與市場合拍,不要強迫學生學這學那,不要束縛學生,進行多目標選擇。
【論文摘要】高等教育是國家和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礎,教育質量是高校核心競爭力所在,構建完善的教育質量保障長效機制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論述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內涵和基本功能,從強化質量保障意識、加大教育投入、優化專業課程設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多方面提出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新途徑。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途徑
教育質量是教育發展的永恒主題,不僅關系到高校的生存和發展,而且還關系到國家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社會經濟發展。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人才的培養也隨之轉入“大規模生產”時期,發展數量與確保質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顯出來,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已刻不容緩。
一、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內涵
“質量保障”一詞源自英文(qualityassurance),“高等教育質量保障”(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iton)這一術語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在高等教育質量文獻中被普遍采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就是在現代質量管理和現代教育評價思想指導下,根據教學質量保證對象和質量保證活動的需要,依據一套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對高等教育質量進行控制、評估和審核,使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開展的科學研究以及所進行的社會服務等一系列活動持續達到預定的目標,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質量,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活動過程。它是政府的外部保障和學校內部質量控制的有機統一。在外部保證機制上,政府通過建立質量保障平臺和外部質量評估,并采取控制、監督和鑒定等措施檢查并報告高校履行其職責的情況,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高校質量保障活動的結果和高校對教學質量的關注,向高等教育的有關“利益相關人”提供信任;在內部保證機制上,關注的核心是在高校建立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及對其運轉情況進行審查,重點是高校對內部活動質量的監督和管理。
在當今高等教育界,教育質量保障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議題,質量保障已成為對高等教育質量進行監控和評估的制度體系。
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功能
教學質量管理是通過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開展教學質量保證活動來實現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內涵決定了該體系具有鑒定、監督、導向、激勵等多種功能,從而對高等教育起到保障作用,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鑒定功能
高等教育管理者根據質量保障體系確立的標準與目標,對教育質量進行評鑒,判斷學校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是否達到預期的最低質量標準,是否符合教育規律,幫助教育者分析教育過程的得與失,總結經驗和教訓,從而有的放矢地改進工作,起到鑒定高等學校的教育質量是否達標的作用。
(二)監督調控功能
教育主管部門或高校通過實施質量保障體系,了解學校執行教育方針政策、資源配置、日常教學情況、畢業生就業率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等狀況,對整個質量保障過程進行及時調控。學校的管理人員和教職員工可以通過制度化的渠道進行自我監控,檢查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風學風狀況及教學效果等,監督各項教學工作按預定計劃進行,保障學校的教學質量。
(三)導向性功能
該體系使學校及時了解社會對高等教育結構的需求、期望以及基本評價,發現自身在滿足社會需要方面存在的優點與不足,引導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行為走向規范。依靠質量政策、質量文化等對全體人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依靠質量目標、質量標準、質量制度等對教職員工的質量工作進行約束和規范,引導他們調整自己的質量行為,推動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激勵功能.
高等學校通過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對自身作出正確的評估,增強質量意識和效益意識,增強對學生、政府和社會的責任感,激勵高等學校不斷進取,提高教育質量,努力做好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高??山Y合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把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結合起來,調動和激發全體人員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完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途徑
大眾化教育給高等院校辦學造成巨大壓力,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資源供給不足,生源質量降低,教學軟硬件條件遠遠跟不上,教學管理滯后,強調辦學規模而專業設置雷同化、職業化等種種問題。目前的現狀迫切需要健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處理好規模與質量的協調發展,可從以下六個方面加以完善。
(一)強化質量保障意識,構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質量管理與監控體系
高等院校要加強質量意識教育,使廣大師生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本著對社會和教育消費者負責的精神,通過引導、激勵等機制,營造良好的質量文化氛圍,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使質量文化思想成為學校生存和發展的中心價值思想。高校作為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內部主體,要建立完善的校、院、系三級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包括規章制度、評估考核項目及指標,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具有專門評價知識的教學質量管理隊伍,分別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狀況等涉及教育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監控與評估。根據市場化、社會化的要求,建立科學的高校人才質量評價體系,對畢業生質量進行監控和科學評價,將人才培養質量作為衡量一所高校教學水平的主要指標,用市場來檢驗高等教育質量。
(二)利用多種渠道,確保高等教育充足的經費來源
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不少高校辦學經費緊張,高校要對現有資源合理配置,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努力探索自主辦學、自我發展的有效運行機制。在遵循國家教育方針和辦學方向的前提下,實行高等教育基金制和教育股份制,把學校辦成一個對外能夠適應與滿足社會及個體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對內充滿競爭與合作、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俱佳的健康的組織,條件成熟時可試行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教育融資,使社會上各種閑散資金投向教育行業。鼓勵和引導學校與企業、社會合作辦學,積極尋求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支持,并把捐資集資與培養學生結合起來,使那些為高?;I集資金的單位能夠優先選擇急需的專業人才,這樣既可以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又可以解決學校經費不足和畢業生就業分配供需脫節的問題。
(三)優化專業和課程設置,重視教學創新
根據市場發展對未來人才的需求調整學科專業設置,課程的設置要體現寬口徑、厚基礎的普通教育,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公共基礎和學科基礎,提高本科教育質量與培養目標的符合程度。以“培養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具有較強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專業人才及應用型人才”為方針,培養學科交叉、知識綜合的復合型人才,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優化課程體系,改革單一的學科型課程模式,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實踐特色,將最必要、最先進、最有效的課程內容提供給學生。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教學課件、網絡課程資料等先進手段。更多地關注課程與學科專業的評價,教學質量和效果的評價,教學過程的監控,這些是構成、保障教學創新的基本環節。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采取有效的激勵機制
教師是教學和科研的主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保證高等教育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積極引進高學歷層次人才,鼓勵和支持中青年教師有計劃地以各種形式攻讀博士、博士后;支持教師到國內外高水平的大學進修、合作研究或參加培訓;以學科建設為切入點,培養學術帶頭人和學科骨干,打造“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和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團隊;營造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激發廣大教師從事科研和教學的熱情,引導教師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公平競爭和有效的激勵機制,推行教師職務聘任制、定期考核、擇優上崗,合理設置高、中、初級教師職務崗位。加強教學信息的交流,通過觀摩教學、聘請優秀教師開設講座、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以及教學課件資源共享等形式,使教師能充分汲取各家之長,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競爭與激勵中發揮創新能力。
(五)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饋機制,對教學進行及時評價
良好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質量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學生、學校職能部門、用人單位、家長都可作為評價主體參與到教學質量的評價和反饋活動中來,形成對教學質量的多角度的審視,以保證教學質量評價的客觀合理性。建立多渠道的、暢通的信息反饋系統,除了采取課堂測評、教學檢查、專家聽課、問卷調查等直接方式外,還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教學信息反饋網站或教學評價專用信箱等,使教學質量信息以客觀、迅捷的方式得以上傳下達。多樣化的信息反饋渠道使教師更好地了解自己教學的具體情況,及時發現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要素,并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建立專任教師檔案,記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反映其教學質量的各方面信息。對在教學評價中某方面成績突出者以及評價成果優異者,給予嘉獎或與年度考核、專業技術職務晉升掛鉤,激勵教師自覺而努力地提高教學質量。
(六)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加強學風建設
學生是教育質量的載體,改善對學生的管理,把學生的心理、知識能力結構等狀況作為教學的邏輯起點,把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完善人格作為教學的邏輯終點。強化師生之間的知識、情感、人格等方面的互動來激發學生的活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針對新形勢下學生的思想實際,加強校風、學風和校紀校規教育,使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達到有機結合。開展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并充分利用選修課、第二課堂擴展學生學習的領域,營造健康、高雅、向上的校園文化,強化人文環境。如開展教授系列講座,組織優秀學生學習經驗交流會,舉辦各種學習競賽和科技作品展,開展文化藝術與社會實踐等活動。把學生在學習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列入獎勵范圍,譬如學生的創造發明、發表的科研論文和作品,都應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設置多元的學習目標,引導、激勵學生。
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具有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雙重屬性,促進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問題在機會上體現在教育資源的匱乏,在過程上體現在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與思想教育的薄弱,在結果上體現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上。為促進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在繼續加大政策傾斜,增加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資源,加大少數民族地區居民的文化資本投入,完善高校的課程設置,努力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產業。
關鍵詞: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教育公平
一、促進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戰略決策,并成為中國社會走向未來的思想指南。而且,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的重要基礎”,報告中更將教育列在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六大任務之首,強調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是指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礎之上的以55個少數民族學生為教育對象所實施的高等教育。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具有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雙重屬性。一方面,少數民族高等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公平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的公平,影響教育的整體公平。教育公平作為和諧社會六大特征之一“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均衡器,是促進社會公平、縮小社會差別、改變社會分層的重要手段,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是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提高很快,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得到了高速發展,但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發展基礎薄弱,市場開發條件差,自身發展能力弱等原因,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雖然少數民族地區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由于人才的匱乏,自然資源難以得到開發和利用,制約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高等教育作為培養少數民族高等人才的重要方式,對于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我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公平具有重大的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大趨勢下,更應該加大力度關注少數民族的高等教育,促進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構建和諧社會,加速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少數民族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的不公平問題
(一)在教育機會獲取上存在的不公平問題
第一,由于少數民族學生大多集中在經濟發展滯后的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資源匱乏,學生在基礎教育中獲得的知識相對較少,綜合素質的培養相對較低。在競爭激烈的選拔性高考中處于弱勢地位,在教育機會的獲取上“先天不足”。第二,根據布迪厄的文化在生產理論,獲得文化資本有兩種主要方式:“一種是兒童時期獲得的家庭文化資本;另一種是后天學習獲得的文化資本”。根據布迪厄的觀點,家庭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再生產場所。少數民族考生大多集中在以農牧業獲取生活的經濟來源的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在這樣的生活氛圍中,家庭成員的文化水平與中東部地區的居民有很大差距,少數民族考生在家庭場所接觸并獲得的文化資本甚少。在文化資本占有不均衡的前提下,少數民族考生獲取高等教育機會過程中必然處于弱勢。第三,高等教育的收費制度,對于生活在自治區、州等少數民族學生來說,家庭的經濟實力受到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制約,然而家庭的經濟實力直接制約著少數民族學生獲取高等教育機會。
論文摘要:高等教育質童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集中反映在三個方面: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培養的人到底怎么樣。因此,不同類型的學校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教學質童標準,應該是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有機結合。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質量;教學質量標準;教學質量評估
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只有堅持學校的教育質量,才能解決高等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問題。
一、高等教育的質量概念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質量?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會議通過的《12世紀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質量是一個多層面的概念,應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動?!比绻覀儼堰@個命題作為我們研究高等教育質量的邏輯起點,那就應該認真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為社會培養盡可能多的優秀人才,高等教育質量最終應體現在其培養對象的質量上。
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是要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總書記所說的核心,就是高等教育的質量間題。
我們認為,高等教育的質量,可以從三個層次來理解:第一個層次是培養什么人,這是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問題。第二個層次是怎樣才能培養出這樣的人,這是高等教育過程管理的問題。第三個層次是培養出來的人到底怎么樣?這是高等教育質量評估的問題。
任何一個社會,為保證可持續發展,都必須根據自身的需要,培養能夠推動社會發展的合格人才。社會教育事業越發展,培養出來的合格人才就越多,就越能促使社會進一步發展。社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它的發展需要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人才—既需要少數精英式的人才,以滿足社會開創性科學研究的需要,也需要有許多在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能夠引領社會職業發展的高級人才,更需要千千萬萬個能夠適合社會各個勞動崗位要求的高素質的普通勞動者。顯然,培養這些不同層次、不同規格的人才,需要由不同層次、不同規格的學校教育來承擔。
雖然社會對人才有多方面的層次和結構要求,從而使人才質量有了多方面的內涵,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抽象出對所有教育活動(當然包括高等教育活動在內)普遍適用的人才質量的基本要求,這個基本要求至少應該包含以下三項指標:就業率指標、“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指標和社會主義新人指標。
1.就業率指標
就業率指標體現的是教育活動是否符合社會人才需要的“有用性”或者“適用性”方面的質量要求。它反映的是社會在人才需求量方面的要求。就高等教育質量而言,首先應該體現在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素質結構能否滿足他們未來職業崗位的基本要求。在人才市場化條件下,最直觀的標準就是高校畢業生是否有盡可能高的就業率。就業率高,說明這個學校畢業生的素質結構基本上適合社會職業崗位的需要;就業率比較低,說明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雖然其中可能有很多個體性的原因(如個體由于對就業區域、專業、報酬、環境、婚姻、家庭等各種因素的綜合考慮而未能就業),但是從根本上說,它間接地反映出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發生的種種問題,有些甚至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2.社會主義新人指標
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除了應該能夠滿足社會職業崗位的需要,還應該是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全面發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它反映的是社會人才需求質的方面的要求。只有培養出具有這種精神風貌的人,才能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一個有德少才的人,雖然不能為社會發展做出多大的貢獻,但是絕對不會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而一個有才缺德的人,卻很有可能利用他的才能,做出危害社會的惡事來。因此,高等教育顯然應該把培養社會主義新人作為頭等重要的大事來抓,做到既教書又育人,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也學會如何做人,學會怎樣在社會上與他人合作。
3.“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指標
這個指標體現的是高等教育活動是否符合社會對人才結構性方面的需要。它反映的是社會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活動之間是否具有對應性。由于社會職業需求和高等教育活動都具有專業性的特點,而高等教育活動又具有非常明顯的周期性特點,使得高等教育對社會人才需求信息的反映,總是滯后一個“周期”,因此,在人才供求方面,總是會產生一些結構性的矛盾—方面,社會需要的人才,高等教育沒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畢業生供應;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大量供應社會職業崗位不太緊缺的畢業生—從而產生比較高的待業率。
過去我們在講“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這個問題時,更多的是“責備”社會為什么沒有為大學畢業生“準備”更多的、適合他們所學專業的職業崗位??墒窃谑袌鼋洕鷹l件下,市場是最無情的。只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去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而決不可能讓市場來適應高等教育活動。因此,高等教育必須根據市場的人才結構性需求信息,及時調整專業結構、課程結構,盡可能準確地預測一個教育周期后的人才結構性需求。顯然,只有那些具有良好“品牌”的高等學校,才能夠真正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這個指標的要求。
二、高等學校的質量標準概念
《12世紀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宣言)對高等學校的質量標準做出了原則性的結論,指出:“應建立獨立的國家機構和確定國際公認的可比較的質量標準。但對學校、國家和地區的具體情況應予以應有的重視,以考慮多樣性和避免用一種統一的尺度來衡量。”我們理解,《宣言》中所說“高等學校質量標準”這一概念,應該是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有機結合。
就多樣性而言,就是要充分考慮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和不同類型高等學校之間的區別,不應該用統一的尺度來衡量所有高等學校的教育質量。不同的高等學校,由于占有的社會教育資源不同、學校所在地社會環境不同和生源質量不同,因而客觀上并不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這就是各個學校的畢業生質量,客觀上存在著層次差別。這種層次差別,就如同土地資源客觀上存在著肥沃和貧府的差別一樣。土地資源肥沃和貧疥的差別,可以通過級差地租標準來進行調節。與此類似,不同的高等學校,由于其不可控制的原因而造成的質量差別,屬于“系統”誤差—用系統論的科學術語來說,就是不同層次高等學校之間存在著不可比較的“系統”誤差,這種誤差也可以通過制定不同的教育質量標準來進行調節。
不同高校由于“系統”誤差而引起的教育質量差別,顯然不具有可比性。如果我們把影響學校教育質量的這些“系統”誤差充分加以考慮,就應該根據這些客觀條件的差異,把所有的高等學??茖W地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這樣,對于處在不同層次的學校來說,它們的教育質量是不可比的;而對于處于同一層次的高等學校來說,它們之間的教育質量則應該具有相當程度的可比性。
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把高等教育區分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這兩大類是非常正確的。對于這兩大類高等學校,顯然不應該用統一的教育質量標準來進行衡量。即使是劃人普通高等教育的學校之間,或者劃入高等職業教育的學校之間,也仍然具有不可比的“系統”誤差。
現在國際上通行的,把普通高等學校分為研究型大學、研究教學型大學、教學綜合型大學、教學型大學這四種門類,正是充分考慮到在普通高等教育類別中,不同學校也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系統”誤差。顯然,對不同門類的學校,應該有不同的質量標準和要求。
不同類別、不同門類的高等學校之間,不應該有統一的質量標準,這一方面是因為不同的學校占有的社會教育資源不同(這種情況往往是由歷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或者社會的原因造成的,并不是高等學校主觀努力所能扭轉的),所以用統一的質量標準來衡量有失公允;另一方面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對人才的規格、類型、層次等方面的需求并不是統一的,有著多樣化的人才需求。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培養目標當然要有不同的質量標準。12世紀是學習化社會的世紀,個體對學習需求的多樣性、高等教育投資主體多元化等新情況的出現,也決定了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必須有不同的標準。不同類型的學校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教學質量標準,并不否定處于同一類別、同一類型、同一層次的高等學校,應該有基本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定標準。今天的體育比賽,之所以要區分不同性別、不同級別的比賽,正是對標準的多樣性和統一性有機結合的最好佐證。
就“高等學校質量標準”的統一性而言,則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所有高等學校都適用的“高等學校質量標準”,即上文談到的對所有教育活動普遍適用的人才質量的基本要求;二是對處于同一層次的高等學校才適用的“高等學校質量標準”,即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而且必須由獨立的國家機構確定,或者是國際公認的。因為我們把普通高等學校分為四個不同的層次,已經把影響培養對象質量的“系統”誤差排除了,所以能夠影響學校教育質量的因素,主要是各個學校主觀努力程度上的差別了。它包括學校教育理念的差別、管理水平的差距、教學過程的差別、學習風氣的差異、校園文化的差異等。這些主觀因素都可能導致不同學校的畢業生在質量上的差別。
我們認為,對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比較,主要是對各個高等學校主觀因素的比較。換句話說,我們對影響各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客觀因素進行比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對影響各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觀因素進行比較,對發揮各個學校的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使所有的學校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貫徹素質教育方針。
如果我們對“高等學校質量標準”的概念,做出上述“多樣性和統一性有機結合”的理解是正確的話,那么就要求每一所學校的管理者,都要客觀分析學校的辦學優勢和劣勢,從而使學校能夠處于和其他學??梢赃M行質量比較的同一個層次上。這也就是高等學校的“定位”問題。
由此可見,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的標準,與學校的定位密切相關。不同類型的高等學校,應該有與其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質量標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任何一種類型的高等學校,都有可能辦成非常優秀的學校。
三、高等學校質量評估
對所有的高等學校進行有效的教育質量評估,是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一方面,這是政府教育部門對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也是社會公眾對高等學校教育質量期望的需要—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夠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這是不言而喻的。
1.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童評佑的必要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對高等教育確實有很大的需要。社會的需要極大地刺激了高等學校的發展??墒牵捎诎l展過于迅速,政府主管部門宏觀調控乏力,高等學校發展極不平衡—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盲目興辦高等學校的情況;一些連基本的教育教學條件都不具備的地區,也趕潮流掛牌成立各式各樣的高等學校;一些私人或者私人投資機構,則把辦大學當作是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所謂的大學,或者由于辦學理念不正確,或者由于地方政府資金投人不足,或者由于資金投人渠道單一,或者由于資金管理不善,或者由于資金利用效率不高,或者由于師資力量嚴重匾乏.或者由于教師隊伍素質不高,或者由于實驗條件差、缺乏必要的實習場地,或者由于生源的枯竭……,學校掛牌不久,就出現了難以為繼的局面。這樣的高等學校,其教育教學質量怎么能得到保證呢,
正因為有這些不合格的學校存在,所以使我國高等教育的聲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甚至是難以挽回的影響。為了保證我國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維護高等教育應有的聲譽,保證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成長,有必要對所有高等學校進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行政措施,或責令限期改正,或投人必要的力量加以扶持,或進行資源整合和重組,或撤銷登記。
2.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佑的復雜性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的復雜性,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所有的高等學校都應該達到我國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現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因此,社會的職業崗位越來越多,不同的社會職業崗位對人才的質量又有其特殊的要求,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想用統一的評估標準,或者少數幾個評估標準來衡量所有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不但在理論上不科學,而且在實踐上也不可能。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的復雜性,說到底,還是評估的標準間題。我們在談到高等學校質量標準的概念時指出,質量標準應該是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有機結合。當我們對不同的學校進行教育教學質量比較時,得出的是不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相對比較值??墒钱斘覀儗λ械膶W校進行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時,需要得到的卻是任何一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絕對比較值。為此,作為評估絕對參照系的評估標準是否科學、正確,就顯得特別重要,它直接決定了我們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的評估結論是否正確。
實踐表明,我們對高等學校質量的評估,還缺乏一套多樣性和統一性有機結合的完整的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目前教育部所頒布的評估標準,主要強調統一性的質量標準,缺乏對不同類型、不同門類、不同類別學校多樣性的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這樣,在實踐上必然導致有些被評估學校為了“達到”教育部規定的評估標準,不遺余力地舉債“燒錢”,更有甚者,在師資力量、圖書資料等方面,采取弄虛作假的手段來欺騙評估組?,F在已經有跡象表明,教育部組織的對各個高等學校的質量評估,很可能事與愿違。為此,如何根據我國高等學校的現狀,制定合理的、科學的、有區別的、多樣性的評估指標體系,是當務之急。
3.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童評枯的可操作性
高等學校質量評估這件事,本身并沒有什么錯,問題是:像現在這樣搞評估,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我們認為,如果教育部不改變目前的評估指標體系,其結果必然是弊大于利!因為目前的質量評估標準,并不具有真正的可操作性。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評估,應該是學校經常性的工作,而不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組織的突擊性檢查!要讓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成為學校經常性的工作,就必須另辟蹊徑:那就是取消目前由教育部派出評估組的辦法,而改為由學校內部評估和學校外部評估兩個不同的層面,即高等學校內部評估層面和外部評估層面。
高等學校內部評估層面,是指由高等學校主要領導主持,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有關的專家、教授組成的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機構,對該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進行檢查、評估。為了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質量的內部評估,高等學校應該做好思想教育和落實相應的組織機構。從思想教育方面來說,要求學校的每個單位、每個部門,都對學校領導負責,檢查落實本單位、本部門在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過程中應該做到、應該做好的各項工作;要求每個任課教員,都嚴格把好每門課程、每個環節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的各項工作,都要圍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個中心進行。
從落實相應的組織機構方面來說,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學科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委員會或者課程評估小組,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職責范圍內的教育教學內容進行學校內部的質量評估,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由于學校內部的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影響的范圍比較小,出現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因此,它應該成為學校常規性的工作??墒怯捎趯W校內部的質量評估缺乏足夠的權威性,通過內部評估而發現的問題,也不容易被學校、系部的領導和相關教師接受或重視,糾正的力度必然比較弱,從而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受到“內部人約束”的困擾。
為了彌補學校“內部人約束”的缺憾,還必須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實施外的評估。而外部評估又可以分為由地區或者部門教育機構牽頭的質量評估和由社會中介機構實施的質量評估兩種類型。
由地區或部門教育機構牽頭的質量評估,可以由地區或部門教育機構的有關領導,組織同一地區,或者同一類型高等學校領導和專家,組成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委員會。依據事先公示的、經過實際調研而形成的、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標準,定期對本地區或者本部門所有的高等學校,逐個進行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和驗收。這種評估的權威性比較大,又關系到學校的榮譽,甚至會影響某些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學校領導必然都十分重視。這有利于對評估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這種評估方式雖然類似現在的評估方式,但由于是地區或部門的教育機構牽頭,規模相對小一些,波動面也會小一些。
由社會中介機構實施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在我國來說,還是新生事物。由于高等學校的教育活動面對的是社會職業崗位和人才市場,因此,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起來的某些社會中介機構,完全有能力介人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工作。例如通過社會職業中介機構,可以非??陀^地得出高等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和多次就業率的數據;通過行業專業評估委員會,可以對照行業需要的人才質量標準,對高等學校的專業教育教學質量進行評估;通過各種職業資格認證機構,可以對高等學校的“雙證書”教育教學內容進行評估;通過項目投資人和各級科學技術獎勵組織,可以對高等學校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進行評估。
通過這種多層面和多頭評估的制度設計,就有可能比較客觀地評估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通過制度化、科學化、公示化的評估,可以促使學校有效地進行整改。高等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努力,必然會提升學校的社會形象,改善社會對高等學校的心理預期。學校得到社會的認可,也就獲得了可持續發展基本條件。
眾所周知,經濟的全球化、“世界工廠”的出現使世界各國的聯系日益密切,各國間相互分工與合作逐漸加強。同時,經濟全球化也不斷滲透到政治、社會、文化科技、軍事等各個層面和領域,高等教育也包含其中。正如皮特·斯科特所說,“進入21世紀,高等教育全球化與國際化呈現出進一步加速的發展趨勢。高等教育資源的全球流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空間加大,在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教育觀念的同時,推動著各國高等教育的政策調整和快速發展。”①在諸多高等教育問題中,高等教育公平問題正成為世界性的問題,受到各國的重視,并紛紛從公共政策出發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我國最近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就明確提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而國家和政府對于公共政策的決策與制定是從根本上解決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關鍵。因此,從公共政策的視角來深入研究全球化趨勢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臺灣學者李隆生等曾總結其他學者的觀點并認為,全球化給高等教育帶來的重大影響之一就是“經濟理性主義”“管理主義”對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滲透。前者主張減少政府干預,將高等教育市場化,本著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原則來提高公共政策設計和公共事務管理的經濟效益;后者則強調將企業管理的理念、原則和做法引進公共部門的管理,并注重公共政策的效益、效能、 節約和問責性。對于高等教育公平而言,公共政策導向是其根本,并直接決定高校及相關機構的行為。而經濟學中的一些理論主張對高等教育政策的滲透忽略了大學的傳統意義,改變了公共政策的導向,反而更專注于利益的追逐,對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產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一、公共政策對高等教育公平的影響
作為高等教育諸多問題中的一個重要議題,高等教育公平問題是備受社會關注的問題,而對這一問題處理的好壞很大程度受到公共政策的影響。目前,公共政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又日益呈現模仿其他領域的全球化模式的發展趨勢,大致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入學、錄取政策
高校的入學、錄取問題是高等教育公平的起點問題,這一問題早已被納入國內外相關研究的視野中。從公共政策的角度來看,各國都致力于如何通過政策的制定來促進大學的入學、錄取的公平性。我國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典型的措施就是高校擴招。然而,盡管我國的大眾化教育時代已經來臨,但在入學機會、錄取問題上的公平等仍面臨嚴峻挑戰。從公共政策層面來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
1.高考分數定額錄取政策存在問題。從世界其他國家的招生錄取政策來看,“世界上的配額制大多偏向弱勢群體,只有中國的高考反其道而行之,公然照顧強勢群體——特大城市考生,而中西部及東北廣大地區的青年人成為高考招生不公平的犧牲品?!雹谝虼?,高校錄取的不公平不僅僅體現在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同時城市之間也存在較大差距,北京、上海的分數線遠低于其他城市。這種地域上的不公平愈演愈烈。
2.高校招生自主權不斷擴大導致錄取上的不公平。國家重點大學在本地招生的比例遠遠高于其他省市?!扒迦A大學迄今為止二十多年間,投放于北京市的招生名額始終超過江蘇、安徽、湖北、四川四省總和,復旦大學在上海市的招生數占招生總數的40%,浙江大學在浙江省招生數占招生總數的70%。”③
3.一些特殊政策是導致高校錄取不公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為社會上及兩會熱議的特殊政策就是保送、加分政策。這些政策的制定已經違背了其制定的初衷,成為有權、有錢階層把玩的工具,來自弱勢群體家庭的學生根本無法觸及。這就加速了社會的兩極分化,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最終造成社會結構的斷裂,那些想通過接受高等教育改變自身現狀的想法無法得以實現,高等教育入學的不公平直接加劇了社會的不公平。
(二)資金政策
高等教育的資金、經費問題是令世界各國都頭痛又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問題。高等教育管理費用的支出日益增加、金融危機給各國政府所帶來的沉重負擔、對高等教育到底是公共產品等爭議的討論,諸多因素導致高等教育在資金方面捉襟見肘。由于資金政策問題而顯現出來的高等教育公平問題也備受各國關注。
1.從高校收費政策來看,來自弱勢群體家庭的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減少。有數據顯示,“我國2000學年的大學學費,相當于14個相對發達的大城市人均年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雹苋绱顺林氐呢摀鷮θ鮿萑后w來說是難以承受的。這種收費政策也直接造成了貧困學生群體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銳減。香港理工大學的一份關于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研究報告指出,近七成的家長表示目前的學費太貴及不能負擔,很多家長擔心因無法負擔學費而導致子女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同時,社會的分層直接影響了學生在高等教育上的分層,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報考的學校及專業大都傾向收費相對較低的大學及冷門專業,而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則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最終,社會的兩極分化導致了高等教育領域的兩極分化,對教育不公平與社會不公平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2.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政策也是產生高等教育不公平的一個因素。世界銀行在《1994世界發展報告》中指出:“教育經費占gnp的比重,發達國家為5.7%,中等國家為4.4%,世界平均水平為3.6%,低收入國家為22.65?!倍覈逃度雱t長期落后于國際教育投入平均水平。⑤更為嚴重的問題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投入還存在失衡問題。這個失衡首先表現在地域上的失衡。有調查顯示,“直轄市和發達地區與中等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的人均教育投入的差距正在加大。教育投入不僅沒有縮小不同地區的收入差異,反而進一步擴大了差距?!雹蘖硗?,對不同級別的高校的投入差異也導致了高等教育不公平。我國先后提出建設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一批高校,并把資源有意識地向這些高校傾斜。這種投入政策的失衡一方面為爭創一流高校積累的資本,但一方面也造成了高校間差距的人為拉大,資源配置的不對等,師資力量配比的不協調,進而引發社會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時的隱性“就業歧視”現象的普遍存在。
(三)評估及質量保證
作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高等教育質量政策對高等教育尤為重要?!敖逃|量政策,所要解決的是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問題。主要是解決教育質量標準及如何處理好學校教學與德育、管理等工作之間的關系,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雹呖偟膩碚f,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主要根據各種績效指標來制定。這些指標由高校的硬件、軟件設施以及學生畢業和就業情況等方面組成。硬件設施主要包括高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完備,是否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等;軟件設施主要指高校的師資力量,學術科研成就等;學生畢業和就業情況主要用來描述學生的專業能力是否能滿足某一職業或社會的需求,進而評估該高校的教學及科研質量。這些評估結果是國家政策的制定者們以及負責給各高校予以財政支持的相關機構作出決策的有利依據。也就是說,那些硬件、軟件設施先進、完善,畢業率、就業率高的高校更有可能受到國家及相關機構的財政支持,更有機會同世界其他高校展開交流和學習。從世界范圍來看,做法也是類似的。可能會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全球性高等教育資源的壟斷。
二、影響高等教育公共政策變化的原因分析
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到,全球化趨勢下與高等教育相關的公共政策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入學、資金、質量保證三方面。通觀這些公共政策方面的變化,集中體現出一種傾向,即不再單純地把高等教育視為公共產品,高校同生產產品的企業沒什么差別。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哈耶克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對高等教育影響甚深。
任何理論的興趣都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迎合了羅斯福新政時期的凱恩斯主義卻隨著全球化及資源短缺時代的到來而顯得力不從心,這時,以哈耶克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及時出現了。概括來說,新自由主義主要有五方面的主張:“市場規則導向;刪減社會福利公益支出;支持松綁;私有化;消除公共財政及社區合作概念?!雹鄧@這五方面,新自由主義對高等教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不再把高等教育視為由國家及政府提供的一種福利,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是個人,獲得的利益也歸個人,因此,不應該由公共財政來承擔花費的成本。同時,在市場化導向下,高校同其他企業一樣,也提供產品和服務,學生即是消費者也是被“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學校要提供適合學生的知識,并把學生轉化為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此外,市場是充滿競爭性的,因而高校也要引入競爭機制,引入評估機制,通過對師資力量、教師科研、教學等方面的評估體現效率、質量的差異性。通過高校私有化,通過“松綁”來獲得“企業地位”,比如美國公立大學的私有化浪潮,其目的就是脫離州政府的管理,提高學位和獲取更多的自由以滿足經費等資源的短缺。然而,高等教育的過度市場化,將高等教育完全等同于其他企業,必將帶來高等教育上的不公平。
(一)過度市場化會導致高校逐利行為加劇,引發不公平
隨著各國政府及相關機構對高校財政經費支持的減少,高校不得不自己尋找資金來源,主要的方式是公立大學私立化,增加私立、民辦高校,增加學費及大學的自由性是主要的目的。這種做法帶來的結果一方面是入學率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是高等教育入學機會不公平問題的加劇。bob birrell等學者對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一項調查顯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來自較低的社會經濟背景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情況沒有得到改善,他們高校的入學率受其家庭財政資源情況影響。這說明單純的擴招并未完全改善弱勢群體接受高等教育機會問題,反而學費的增加則會大大降低貧困家庭學生的入學率。
(二)過度市場化而忽視政府協調作用,引發不公平
政府,尤其是對于市場、社會公平、社會文化、經濟環境等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在塑造效率和公平的關系上作用非常顯著。因而,政府對于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也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公平以及社會公平問題。事實也證明了政府對于高校過度市場化的不干預,勢必造成嚴重后果。學者james曾引用courturie的觀點來闡述這個問題,上述提到的奉行新自由主義最為徹底的國家新西蘭,就是因為引入市場機制,而政府不從政策上予以引導而導致了一些高等教育機構的倒閉,對來自國家貧困地區招生數量的減少,以及根據種族和社會經濟地位為依據而出現的初級、次級體系的分層。這不僅是高等教育公平問題,而是教育體系的瓦解,社會公平體系的崩潰。
(三)過度市場化會帶來盲目性,資源的浪費,引發不公平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資格認證考試在高校的泛濫。學生頻繁選擇這種考試,是為了給成功就業增加砝碼,是“替代利益”的典型代表。而社會上這種考試的泛濫則是利益所驅使的,成為了政府、部門的逐利的工具,喪失了其本身的意義。社會的非良性競爭趨勢使學生考取各種資格認證,想通過較多的“替代利益”換取更大的社會、經濟利益;政府、部分的逐利性更加劇這種現象的出現??既∽C書的費用基本均過千元,貧困學生根本無法負擔,這不僅擾亂了正常市場運作秩序,更加帶來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也加重了貧困學生就業的難度。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自由主義并不等同于市場化,高等教育領域當然可以有市場化。新自由主義及市場化中追求的公平競爭、有效性等觀點同樣適用于高等教育。但是市場化的過度強調,將高校完全視為其他生產企業一樣,這種觀點及做法勢必帶來和加劇高等教育的不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由于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已經呈現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特點,直接影響這一問題的公共政策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在這一話語背景下,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公平問題及其公共政策的全球性趨勢,分析這一趨勢給我國的高等教育公平問題會帶來何種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公共政策的制定積極解決高等教育公平問題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公平問題則顯得極為重要。
在高等教育資源相對“過?!?、各高校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民辦高等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除了民辦高校自身努力外,還需要國家政策扶持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可持續發展為切入點,深入論證了制約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因素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大眾化法人治理內部管理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時代,民辦高等教育作為公辦高等教育的補充,圓了千萬學子的大學夢,緩解了有限的高等教育資源與大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之間的矛盾,為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自身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當前,民眾對教育質量和個性化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高等教育的選擇將更加理性。與此同時,我國高等教育的適齡人口逐年減少,生源數量逐漸下滑,高等教育資源呈現“過剩”態勢,民辦高等教育在與公辦院校的競爭中明顯處于劣勢,在這種情形下,民辦高等教育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
二、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策略
(一)加強外部環境建設
1.完善民辦高等教育立法。我國關于民辦教育的立法不夠完善?!睹褶k教育促進法》對民辦教育中的主要問題只作了原則性規定。例如,立法中關于“合理回報”、“同等法律地位”等提法過于籠統,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缺乏可操作性,民辦高校出資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體現,影響了出資人投資辦教育的積極性。因此,首先要將民辦高校的產權關系在法律上得到確定。投資者是講效益和回報的,任何投資中資本增值或尋利傾向都是客觀存在的?,F在關于民辦高校財產權的歸屬問題直接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保障和相應激勵約束機制的生效,因此要盡快建立產權關系清晰、資產歸屬明確、權利義務相互一致的產權制度,這樣既能保障出資者的合法收益,又能保障學校的獨立辦學權益。其次,經費來源單一是當前困擾諸多民辦院校發展和壯大的瓶頸。穩定可靠的辦學經費保障是民辦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國家層面上應盡快出臺社會捐贈的配套政策,在制度和政策上使民辦高校有更多的辦學經費來源,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從根本上解決困擾民辦高校發展的資金問題。
2.落實扶持政策。當前國家對民辦高等教育的很多扶持政策沒有落實。首先,要加大公共財政對民辦高校的投入力度。民辦高?;究孔陨頋L動或企業注入資本發展起來的,辦學經費相對不足,專業設置多集中在辦學成本相對較低的文科類專業,辦學特色難以形成,競爭力明顯不足。同時,我國民辦高校因為有著明顯的盈利特征,加上運作不規范,很難得到社會的公益性捐助。因此,政府應按教學設備專項投入、項目資助、生均撥款等方式加大對民辦高校的投入力度,從而改善民辦高校的辦學條件,增強辦學實力。其次,將“民辦高校教師享受公辦高校教師同等待遇”落到實處,逐步從根本上解決政治待遇和工資福利待遇問題。目前可由政府負擔教師的基本工資,民辦高校負擔教師的績效工資,確保民辦高校教師的收入在職時不低于公辦高校教師,退休后與公辦高校教師的待遇相同。最后,要加大科研經費投入。民辦高校的科研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政府應按生均方式進行科研經費的專項投入,促使民辦高校教學和研究并重,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提升學校內涵建設的高度和深度,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扶持民辦高校培養更多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
3.建立促進人才流動的長效機制。多數民辦高校專任教師隊伍的學源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都不不合理,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匱乏。年輕教師和公辦高校的退休教師占專任教師的多數,兼課教師比例過高,很難保障教學質量和形成辦學特色。另外,學校缺乏年富力強的管理層,管理隊伍的人員素質、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統籌配置高教師資,建立教師在民辦與公辦高校之間流動的長效機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教師到民辦高校任教。
4.加大監管力度。一直以來,教育行政部門對民辦高校重審批輕監管,致使部分民辦高校違規辦學、虛假宣傳、生源惡性競爭,近年來群體性不良事件不時見諸報端,對于尚沒有形成良好品牌效應的民辦高校更是雪上加霜。為此,教育行政部門要重點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對加強對民辦高校管理工作的監督。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黨建聯絡員制度、教育督導專員制度,明確工作職責,提高對校務工作的參與度,建立董事會重大決議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的相關制度,充分發揮政府的監管職能,指導、規范學校的各項辦學行為,預防各類不良事件的發生。
其次,規范民辦高校的辦學行為。當前民辦高校的不規范行為主要集中在招生、宣傳、收費、學籍等主要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出臺強有力的監管措施,為保證畢業生的質量,嚴格學位證書、學歷證書的管理和頒發制度;對于違規辦學行為實行重罰,重塑民辦高校的良好形象,消除社會上對民辦高校的偏見,提升自身形象,贏得較高的社會認可度。
第三,加大資產、財務管理的監管力度,學校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要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一是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的要求,加強對民辦高校辦學條件的實時監測;二是切實保證民辦高校收取的費用主要用于教育教學活動和改善辦學條件,為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提供資金保障;三是防止舉辦者抽逃、占有、使用、處置或者以其他方式挪用其投入學校的資產。
第四,規范民辦高校的變更、終止程序。在生源數量下滑的情況下,部分民辦高校破產不可避免,而相應的法規不健全、程序不規范,必定會導致贏利達不到預期的民辦高?!氨坏归]”,這些學校利用政府劃撥的公用事業用地投身房地產,以賺取更大的利潤。因此,建立民辦高校終止的規范程序顯得尤為迫切。
第五,建立科學、規范的評估體系。定期對民辦高校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在對高校進行分類評估的基礎上,對民辦高校的評估還需增加兩項指標,一是對投資體制、管理體制的評估,促進學校規范管理和運作;二是對財務管理的評估,保障辦學經費,避免弄虛作假現象。同時還要注重保護民辦學校的辦學特色,這是決定一所學校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二)加強民辦高校自身建設
1.建立健全法人制度。民辦高校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靠自身滾動發展起來的,投資者也是辦學者,通常由董事長擔任校長。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積累了較豐富的辦學經驗,其中涌現了大批民辦教育家,但普遍存在著“家族式”管理的印記,是典型的“人治”,缺乏監督與制衡機制,難以保障教育的公益性和持續發展。另一類是由投資者舉辦,校長由董事會聘任。由于關注視角的不同,校長和董事長之間存在很多矛盾。一些董事長只追求利益,有早投入早回報、急功近利的思想,對學校長遠投入不夠,有短視行為;而校長只有業務管理權,沒有財權和人權,導致管理過程中的執行力嚴重不夠,其直接后果是校長的頻繁更迭,嚴重影響了學校的和諧穩定和長遠發展。
首先,通過制定董事會章程和學校章程,明確界定董事會和校長的責權,確立董事會在學?!芭e辦者”的領導者地位和校長在學?!肮芾碚摺钡牡匚?。董事會是學校的決策機構,制定學校發展規劃,以融資、硬件建設和發展相關產業為工作重點,對學校工作實行宏觀控制,對重大問題做出決策,但不干預學校的具體事務,以保證校長能按教育教學規律辦學。校長是董事會決策的執行者,全面負責學校的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工作,賦予人事權和財權,責權統一才能政令暢通。同時實行經費的預算和審計,在預算范圍內,各分管校長有經費的支配權限,這樣就能將所有權和經營權、決策權和執行權進行適度分離,消除“財務一支筆”的種種弊端,有效化解學校經營管理中公益性和尋利性之間的矛盾沖突,促進學校內部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
其次,堅持正副校長分工負責制。學院的教學、科研、人事、招生、就業、財務等學校事務均需提交校務委員會討論,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決策,以確保校長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防止家長制和一言堂現象,從制度上將正副校長的職權范圍加以明確界定,既能調動各校長的積極性又能落實責任制,實現責權的有效制衡。
第三,實行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兩權分立。構建具有民主性、學術性的內部管理機制,避免行政權力對學術權力的干預和學術權力的行政化傾向,促進民辦高校運營管理的民主參與度,保障學術權力,充分保證學術自由和學術自治。
2.加強院級班子領導能力建設。目前我國民辦高校的高層管理隊伍,部分是公辦院校退休的管理者,更有很大部分是高校出資者的家族成員,缺乏對于高等教育、民辦教育和職業教育規律的深入了解;部分領導者的學習能力、協調溝通能力欠缺,有著各自為政的打工心態,缺少主人翁責任感,近年來,因為內部管理問題導致的民辦高校陷入生存危局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轉型、產業結構的調整,高等教育資源相對充足,人們對高等教育的選擇更為理性。因此,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校領導的基本能力要求也發生了相應變化。一是提高校領導的素質,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思想解放,能夠倡導學術自由和學術自治;二是轉變現代大學的管理理念,尊重教育規律,提高管理水平和治校能力,擅于經營大學;三是提高校領導的領導能力,增強對學校戰略規劃、資源整合和科學決策的能力,把學院的發展重心放到內涵建設上來,把工作重點放到強化辦學特色、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上來,確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真正把教學質量當作學校發展的生命線。
3.強化內部管理。民辦院校很多制度成為擺設、流于形式。要想做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內部管理,建立起精干高效、運營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充分挖掘自身在管理上的潛力,實現辦學的高效益、高效率。
首先,加強學校制度建設。完善管理制度,按章辦事,規范運作,堅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強化民主監督、增強學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落實制度管理,避免“人治”現象,提高執行力和管理效率。
其次,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工作,主體是教師,只有重視教師,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學校的發展才有希望。一是搭建教師實現自我的平臺,營造大學的學術氛圍和進行科學研究的環境。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培養教師的歸屬感,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創造性;二是管理人員要有強烈的服務意識。理解教師,尊重教師,服務于教師,使他們有穩定感、安全感、自豪感,激發他們的事業心、使命感。
第三,實行崗位責任制。一是規劃人力資源,合理設置機構,科學設立崗位,不養閑人;二是建立親屬回避制度。董事會及各級領導不安排親戚朋友進學校,決策機構組成人員、人事和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更要實行親屬回避制度。三是實行真正的崗位聘任制,責權利相統一。公開、公平、公正地競聘崗位,使能者有其位,庸者無其崗。明確崗位職責與權利,逐級問責,確保責任到人,人人忠于職守,下級服從上級。
第四,建立科學的人才選拔機制。提拔任用干部不僅要求學歷、資歷、能力,更要注重綜合素質和思想品質,要規范選拔程序,嚴格按部門意見、人事考察、分管校長意見、校長辦公會研究的任用程序,校級領導成員對擬提拔人員實行一票否決制。最后,要避免人事任免過程中的任人唯親、排除異己等非正?,F象,營造健康、積極、公平的競爭氛圍和人事任免機制。
第五,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考核體系??冃Э己说膽鹇阅繕耸敲嫦蛭磥恚岣呓搪殕T工的績效。一是行政系列應與教師系列分開,采用不同的考核指標和標準,指標必須明確,標準盡可能量化,可操作性強,考核結果能夠反映教職工的真實情況;二是考核中及時與被考核對象溝通,指出其優缺點,幫助其成長;三是規范考核程序,不走過場,不搞形式,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杜絕暗箱操作;四是考核嚴格實行末位淘汰制,對不能履行崗位職責的堅決予以辭退。
第六,實行校院(系)兩級管理。大多數的院(系)級教學單位有責無權,對于專任教師和學生管理人員在聘用、考核、辭退等方面沒有人事建議權,缺乏經費、辦事程序復雜,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積極性。因此,推行校院(系)兩級管理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合理利用,提高辦學積極性和辦學效益,增強辦學活力;有利于管理的優化,促進宏觀管理和中觀管理的確立與實施。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目前,由于很多政策層面的問題,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存在諸多困難。要想實現民辦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一支穩定、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迫在眉睫。
首先,學校要制定人才戰略規劃。根據學校發展目標及專業布局,確定師資需求層次和數量,概算離職率,及時補充并確定補充途徑,避免盲目擴充。
其次,統籌引進高層次人才。一是根據學科建設需要,重點引進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二是在引進人才過程中,堅決杜絕人情風、關系網,避免日后的拉幫結派和為以后的改革創新埋下隱患;三是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科研條件,堅持“事業吸引人、感情留住人”的原則,做到人盡其才。
第三,科學設計教師培養體系。很多民辦高校缺乏人才培養意識,重引進輕培養,不關心教師的專業成長。要建立教師培養培訓制度,開展靈活多樣的培養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素質,使其感受到學校對自己的重視,從而產生對學校的歸屬感,特別是對事業心強、有發展后勁的中青年教師,更應該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為個人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穩定師資隊伍,提升教學水平。
5.強化辦學特色。質量、效益和特色是辦學者追求的共同目標,特色出競爭力,質量是生命力,未來的教育競爭必將是特色的競爭和質量的競爭。特色就是優勢所在、競爭力所在,有特色的高校才能被社會認可,才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首先,實施“錯位”發展戰略。選擇獨立的辦學方向,形成獨特的教育理念,以公辦高校的“弱項”為突破口,將其變為自身的“強項”,辦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取得競爭的成功。
其次,構建“特色”人才培養模式。一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瞄準人才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二是實行學分制,全面推進個性化培養。提倡啟發式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實踐過程,鼓勵學生追逐興趣愛好,提高創新創業能力;三是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圍繞成人成才教育,激發學生潛能,提升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提高綜合素質,具有職業遷移能力,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三,增強服務社會能力。民辦高校必須適應社會需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為國家、社會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一是開展有特色的科研,突顯人才高地的優勢;二是直接為區域經濟服務,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合格人才,贏得社會對學校的支持;三是把服務社會的理念融入課堂和專業,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意識行為當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四是開展志愿服務,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先進文化,積極參與決策咨詢;五是全方位參與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開展輔助教育培訓、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培訓服務。
三、結束語
由于我國民辦高等教育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在法律法規的保障、機制的完善、管理的規范等方面與國外民辦高等教育還有很大差距,民辦高校要加強自律、提升內涵,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民辦高等教育的社會認可度,確保民辦高等教育步入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通過內因與外因的結合,內部機制與外部環境的共同作用,使我國的民辦高校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論文關鍵詞] 高等教育 公平 效率
[論文摘要] 全球化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價值追求面臨著諸如國際化與本土化、繼承與創新等多方面的挑戰。其中,公平與效率關系問題是最迫切、最亟待解決的難題,成為近年來教育研究熱點。本文對有關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的研究文獻進行了綜述研究,并對處理二者關系時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公平與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兩大目標,是教育史上永恒的話題。如何實現公平與效率,一直是高等教育面臨的兩難抉擇。筆者基于“中國知網”五種數據庫通過梳理文獻發現,談論焦點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及對二者關系的處理方面。
一、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研究的回顧
對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關系問題,學術界主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視角進行了研究。
1.基于理論視角的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關于公平與效率關系問題,學術界主要有三種意見:
一是對立說。此意見認為,公平和效率之間存在著一種非此即彼的交替關系,其對立性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公平與效率存在著資源需求沖突。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水平,使更多的社會成員能夠平等地獲得接受高等教育機會,必然要求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增加高等教育經費投入;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在當前高等教育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公平與效率就表現出明顯的矛盾沖突;二是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存在著資源配置方式的沖突。一定時期,政府和社會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投入是有限的。按照公平的一般原則,應不分類型、層次、地區地在各種高等教育機構間平均分配高等教育資源,以使所有的高等教育機構都能平等地占有高等教育資源。但這樣資源配置,又會使優質教育資源因得不到必要的重點支持而失去快速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而水平較低的高等教育機構卻因“公平”而得到長期“保護”。按照效率一般原則,在資源配置上應加大向優質教育機構的政策傾斜,但這又進一步拉大各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獲得資源能力的差距,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現象。
二是統一說。此意見認為,效率和公平在本質上是統一一致的。效率提高有助于機會增加從而促進公平實現,社會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當人們親身感受到公平后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關心他人互相幫助,從而會產生巨大的效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最終價值追求是公平,通過效率不斷提高以實現更高層次的公平。
三是分立說。此意見認為,公平與效率之間是一種復雜的非線性關系。追求公平并不必然犧牲效率,追求效率也并不以犧牲公平為代價。公平與效率發生矛盾原因多由人們認識上的誤區造成。高等教育領域公平與效率并非一對矛盾,其一,討論層面不同。高等教育領域中公平主要是在社會學層面上談,而高等教育效率主要是在經濟學層面上談;其二,影響因素來源不一。影響高等教育效率因素主要來自高校內部,而影響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則主要來自高等教育外部。
筆者認為,在理解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時不應簡單視為對立關系,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1)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方向與目的。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目的在于滿足人們對高等教育需求,同時社會主義教育改革必須堅持公平原則。高等教育公平作為發展社會主義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標,為高等教育效率提高指明了方向,也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目的。
(2)高等教育效率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手段。教育是純公共產品的理念導致教育由政府壟斷供給,而財政不足必然出現教育供求資源配置失衡。從“教育服務產品”來看,教育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一個人接受教育必然排斥他人接受教育。
2.基于實踐視角的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從實踐角度即實踐中如何處理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關系,學術界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
第一,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論。一些學者指出,在教育資源有限條件下效率與公平矛盾是存在的。經濟與社會轉型時期,對改革與發展問題一般采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以加快改革與發展步伐。“優先”也應當“適度”,首先,要“兼顧”而不是不顧,效率優先要兼顧公平。其次,要根據進程及時調整政策。政策調整不僅是為了避免矛盾激化,而且是為了尋求更高層次上公平。
第二,公平優先論。一些學者認為,無論從實施《教育法》依法辦教育角度出發,還是基于社會公平讓每個人都能得到平等發展這一教育的基本目標,實現高等教育領域內的公平應始終是我們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時必須十分重視的問題。
第三,效率與公平的兼顧論。這種觀點認為,只要政策導向正確調節有利,就能夠使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產生共生效應,達到二者兼顧目的,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得以共生,存在著三個主要基本條件:一是市場成為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基礎機制;二是政府成為促進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共生助推裝置;三是高等學校自我規范成為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共生的重要條件。
第四,分層認識論。有的學者將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問題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在不同層面上分別對處理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關系進行探討。宏觀層面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以國家整體教育事業為背景,將高等教育置于整個教育事業中,探討有限資源在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等之間的分配問題。即高等教育應該占有多少資源是公平的,是符合整個教育事業有效率可持續發展的?!靶逝c公平”在宏觀層面上,是“公平優先兼顧效率”。在中觀層面的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以國家的高等教育事業為背景,針對高等教育領域內而言,所指問題主要涉及有限的高等教育資源如何利用和配置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對于高等教育需求,才符合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效率與公平”在中觀層面上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微觀層面的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不再涉及教育資源配置,而是具體到高校的管理教學過程。在微觀層面“公平優先”是應該的選擇,而效率是兼顧還是同時達到高效有賴于學校具體改革方法和管理以及教學技術。
上述觀點可看到,對于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學者們有不同看法,筆者認為,社會主義教育追求的是高層次公平和效率,只要效率不要公平或只要公平不要效率都不是社會主義。當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發生矛盾時,為實現公平而置效率于不顧或為追求效率而犧牲公平都是不可行的,在處理二者關系時,我們應根據我國國情制定相應政策。
二、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研究中的不足
通過對近年來關于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問題研究文獻總結,筆者發現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存在如下方面的一些不足:
1.實證研究不夠
在研究方法上理論探討多于實證研究,實證研究方法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問題,若不知道我國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現狀,提出的觀點又怎能有說服力?對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問題需要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理論探討,但是作為一個現實問題理論探討需要以實證研究為依托,這樣提出的觀點才經得起推敲。
2.研究未能充分體現高等教育特點
探討高等教育效率與公平關系問題,需要從高等教育中具體問題出發,而且研究重點應放在如何實現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
3.高等教育效率研究不足
在關于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問題研究中,關注公平問題較多,而對高等教育效率問題關注研究不夠,要重視研究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問題。因為一方面,我們是“窮國辦大教育”;另一方面,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有著巨大需求,對更好地發揮高等教育功能有著強烈呼喚。加強效率研究用有限教育資源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創造更多成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研究過分偏向經濟學視角
關于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相互關系,在高等教育領域內爭議頗多,原因是大家關注的側重點不同,但最重要原因,還是對公平和效率兩個術語內涵的不同理解甚至是誤讀,籠統地談公平和效率不可能有個確定的內涵。高等教育公平應包括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同樣其效率也應包括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率。因此,只有從經濟和社會兩個維度對公平和效率進行考察,才能澄清兩者關系不能偏廢其一。
5.把握二者關系時過分強調絕對性
高等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種相對公平,但多數研究對二者都側重于絕對性,因此導致二者完全對立。事實上,因為高等教育階段教育資源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公共教育資源,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是一種弱相關關系。
三、總結
目前,在教育領域中,公平與效率問題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論是探討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問題本身,還是探討與這個問題密切相關的高等教育現狀,最終目的都是要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在處理二者關系時,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公平與效率問題上,我們更應重視統一的方面力求緩和矛盾
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不是簡單對立關系,二者處于一種動態均衡狀態,我們應用聯系、發展、辯證觀點來分析認識二者關系,并把這種復雜關系作為制定教育政策制度的合理性支柱和現實基礎,同時,從影響二者諸多因素出發動員社會各屆多角度、多途徑促進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實現。
2.與經濟領域不同,教育領域中公平與效率有其自身特殊性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義務教育階段,義務教育面向每一個兒童,教育機會應是一種“贈予性機會”,義務教育演變成追求效率的階段是完全背離義務教育宗旨。因此,義務教育階段應堅持公平第一的價值標準。
在非義務教育階段,由于中國目前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資源不足,教育機會是要靠個體自身努力和能力爭取來競爭性機會,也就是說,非義務教育階段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至少應并重,這樣才能保證教育事業健康、有序、高效、和諧發展。
3.義務教育效率對高等教育效率影響不容忽視
初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苯逃绕涫腔A性、普通性和理論性教育,具有周期長特點社會功能具有明顯遲效性。辦教育絕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見影是不符合教育社會功能的特點的。從這個意義上看,沒有義務教育的效率就沒有高等教育的效率,也沒有整個教育的效率。
關于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學者們的觀點都有其道理,也都有其產生的背景制度作基礎。我國在處理二者關系時,要結合實際,特別是在當前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和諧社會前提下,我們要處理好它們的關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提要高校教學服務質量是高校教學服務特性滿足學生需求的程度,是高校學生在接觸教學服務的真實瞬間對于服務水平的感知。高校教學服務質量的評價包括高校教學設施、高校教職員工、高校教學管理和高校教學實踐四個維度、17個指標。我們使用隨機取樣的方法,到山西省的幾所高校做了調查,用spss17.0軟件進行詳細的數據分析,最后根據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關鍵詞:山西?。桓叩冉逃唤虒W服務
一、研究的問題
教學工作是高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由高校最終的根本使命所決定的。教學是大學教育的基礎,有了教學基礎,才能進而發展科研與服務,并不斷促進這兩大功能的培養和發揮。
然而,近年來在山西省高校中出現了一種有目共睹的現象:高校之間層次相同,面對的政策環境、師資狀況、硬件條件等客觀因素不相上下,但是在教學質量上卻存在較大的懸殊。高校教育教學服務質量問題會影響高校輸出的人才的質量,進而影響科教興國的戰略,同時也會影響社會對子女教育的投資。因此,本文將學校管理、師資、學生認知和教學硬件設施作為因變量,通過因子分析和實證研究,對山西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服務質量進行調查研究。
二、調研設計
1、調查問卷的設計。高校教學服務質量是高校教學服務特性滿足學生需求的程度,是高校學生在接觸教學服務的真實瞬間對于服務水平的感知。它是一個多維概念,也就是說高校教學服務質量包括多個要素的感知。在進行深入的文獻研究之后,我們提出了研究初案,經過調查后最終定稿。在問卷中設計了17個問題,直接測量了高校教學整體服務質量。問卷采用了李科特尺度法,最高為5分,最低為1分。
2、調查對象。高校擴招政策推行后,山西的高校招生人數迅速擴大,高校的教學設備、圖書資料、教學場地、實驗室及其他設施沒有按照相應的比例進行增長;教師教學工作量增大,教師的科研和進修相應減少;大班集中授課,師生交流減少;專業課程設置與學生和社會需求的不對等。一系列的因素影響著山西高校教學服務的質量。已知山西省主要代表高校為老八所,因此我們調查的對象主要在這幾所學校里展開。我們通過分層抽樣,一所211學校(太原理工大學),兩所綜合性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科技大學),一所文科性大學(山西財經大學)。
3、調查方法。2010年6月,通過隨機抽樣將調查問卷發放給4所高校的在校學生。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每所高校50份問卷,平均回收率為99%。
三、數據分析
1、因子分析。本研究用spss17.0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kmo樣本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kaiser給出了一個kmo的標準:0.9
2、建立教學質量評估模型。運用spss17.0軟件設置factor analysis的scores選項的regression(回歸因子得分),根據回歸算法計算出來以上的因子得分函數的系數,由此可以得出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數模型:
f1=0.081x1+0.079x2+0.138x3-0.044x4+0.013x5+…+0.078x16-0.092x17f2=0.012x1+0.014x2-0.129x3+0.265x4+0.160x5+…+0.023x16+0.0335x17f3=-0.019x1+0.005x2-0.007x3-0.004x4-0.018x5+…-0.049x16-0.132x17
注:xi表示17個因子(評價指標)對應的期望值。
將對應的均值分別代入以上函數模型中,可以得到:
f1=2.42
f2=2.64
f3=3.99
本次調查采用了李克特五分制的尺度法:5分為a,4分為b,3分為c,2分為d,1分為e。a代表非常好,b代表比較好,c代表一般,d代表比較差,e代表非常差。
第一個因子(即f1)得分為2.42,表示q3、q13、q14等指標比較差。
第二個因子(即f2)得分為2.64,表示q10、q12、q17等指標比較差。
第三個因子(即f3)得分為3.99,表示q11、q15等指標比較好。
四、教學服務質量研究結論提升策略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與實證研究,發現十多年來的高等教育教學服務質量具有以下特點:
1、重科研,輕教學。政府主導教學工作評估和本科教學質量建設工作中,其給予權威評估結論往往依據學校的科研成果,其中教師職稱的評定也往往依據教師的科研成果。久而久之,學校形成了“重科研,輕教學”的工作作風。課堂教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教學研究的盲區,以致于最后形成了“大學教師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的教學”的說法。
2、高校教學服務質量建設外發型。高校教學服務質量的評估和建設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高校教學服務質量的評估和建設應內外部力量相結合,相互作用,但是在教學質量建設中,中央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卻起到了主導作用。如此以來,教學服務質量的評估和建設行動往往只是行政命令驅動的結果。高校教師以及廣大學生缺乏評估和改善教學服務質量的主動行為和自覺意識。
3、“教、學”脫節。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呈現者和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教學服務的接受者。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和學生是直接關系教學服務質量的最核心的因素。但是,自擴招以來,教師人數與學生人數比率的降低導致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減少,從而影響了雙方在教與學之間的互動性,最終影響教學服務的質量。
4、一對多教學質量評估。這里的“一”是指一個山西省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門,“多”則指山西省各大高校。教育上級主管部門負責對各高校進行教學工作和教學質量的評估工作,而山西省內各大高校之間缺乏自身教學服務質量建設的溝通與交流。
5、基礎教育設施不完善。在擴招政策執行的十年中,教育體制改變,學校缺乏經費,導致基礎硬件設施落后,更新速度不能滿足教學活動日益增長的需求。
6、“理論聯系實際”效果不佳。教學質量保障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于學生的學以致用情況。在學校,學生學以致用的主要途徑在于實踐活動(學校實踐和企業實踐)。但是,實際調查結果表明實踐環節不突出,有待完善。
五、教學服務提升策略
針對山西省高校教學服務質量呈現出來的諸多問題,我們提出以下教學服務質量提升策略:
1、了解學生學習期望和需求。通過不定期的問卷調查和構建網絡互動平臺(如學校論壇),了解學生求知需求及期望;時刻關注學生抱怨,找出原因及時采取相關措施消除抱怨。
2、加強學生實踐環節的實施。實踐環節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補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需要重視學生的實踐環節,學校不僅要鼓勵學生自己尋找社會實踐的機會,同時學校也要搭建實踐活動的橋梁,通過建立自己的實踐基地,建立各學科的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實踐創造有利的條件。
3、把教學作為教師考核的首要內容。教學活動是提高教學服務質量的主要因素,我們應把教授為低年級學生授課作為教育的重要制度。同時,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把學生參與教授科研項目作為教學的一個環節來抓,使學生參與到理論聯系實踐的活動當中。
4、完善教學服務質量保障機制。單純行政化的教育質量評價手段不能體現企業和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我們需要將“外發型”的教育質量評估轉型為“內發型”的教學服務質量建設,使學生、教師、企業以及社會成為教學服務質量評估與建設的主角。我們要使行政力量和社會力量在高校教學服務質量建設中共同作用,優勢補充,使內外部考核相結合。
同時,山西省各高校聯合成立高校教學服務質量保障機構,機構人員由各高校教師擔任,督促各校教學服務質量建設及其相關的交流合作。
【論文關鍵詞】社會分層 高等教育 公平
【論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價值在教育領域的延伸和體現。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后,社會財富的分配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人與人在社會財富占有量和占有方式等方面出現了一定差異,社會分層現象日益明顯,從而影響了教育公平。本文從高等教育的起點、過程、結果等方面論述了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并提出相應對策。
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階層分化尤為明顯,各階層在資源占有和生活方式上的差距日益顯著,一個現代意義上的社會階層結構已經形成。在社會階層日益分化的背景下,由于不同社會階層在家庭收入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異,對子女的教育需求和看法也就不同,造成子女在教育上的差距越來越大,并進而影響到高等教育公平,這是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
一、社會分層與教育公平的內涵
社會分層理論是西方社會學家用來描述社會結構或社會不平等的一種理論。所謂社會分層是指根據一定的社會屬性,社會成員被區分為高低有序的不同層次的過程與現象,是根據獲得有價值物的方式來決定人們在社會位置中的群體等級或類屬的一種持久模式[1]。最早提出社會分層觀點的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提出了三重標準的分層方法,即財富、威望、權力“三位一體”學說,并把它們分別作為經濟標準、社會標準和政治標準來劃分社會階層。社會分層的實質是社會資源在社會中的不均等分配。不論按照什么標準來劃分社會階層,社會分層都是客觀存在的。社會有了分層也就意味著社會是存在不平等的,而在相對穩定的社會結構中,社會分層就是制度化了的社會不平等體系。[2]
教育公平是與社會公平的觀念相聯系的一種社會理想,是社會公平價值在教育領域的延伸和體現。教育公平應包括以下內涵:(1)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價值在教育領域的延展和體現,包括教育權利平等和教育機會均等這兩個基本要素,這里主要是指教育機會均等。即指能力相同的人,不論其種族、性別等都有相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2)教育公平與社會分層緊密聯系,它是指社會各階層的成員,不論其家庭背景、個人出身,都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3)教育公平與國家制度、政策安排相關,是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范、原則。(4)教育公平與特定的時代相關,是一個歷史的、動態的概念,是一個由追求低層次的機會公平向追求高層次的結果公平演進的歷史進程。具體到本文研究的高等教育公平,應是指高等教育產品在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分配時所遵循的行為規范,它所調整的是社會成員在獲取高等教育產品的過程中所呈現的利益關系,包括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
二、社會分層對我國高等教育公平的影響
(一)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的影響
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主要指的是起點公平。高等教育起點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最基本、最明顯的標志。目前我國在任何人都擁有上大學權利的同時,因為各個階層間巨大的差異,造成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并不均等,這可從不同階層在升學自我期望方面的差異與升學報考率、錄取率等方面得到佐證。經濟、知識、信息方面的差異,反映在高考分數估計和志愿填報上,表現為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的家庭子女和農村家庭子女趨于保守、盲目,在選擇學校類型時,他們重點考慮的是費用便宜、對學生有優惠政策的高校。而富有階層的興趣已不在其子女所享有的教育機會本身,他們在爭取教育機會方面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他們追求的是教育的“品位”及其學校的聲望、師資、設施,更多地選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高校、綜合類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
(二)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過程公平的影響
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過程公平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專業選擇上及校園學習、生活中。但是,來自前一階段的影響,還會直接延及下一個階段。農村貧困考生受到經濟、文化、社會資源上的缺乏,往往傾向于報考一所錄取機會大的學校,所謂的院校、專業選擇反而是其次的,在他們看來,無所謂興趣愛好,只要有學上就行。有調查顯示: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專業實際錄取是不均等的,農村考生人讀排名在前的專業只為一般專業,城鎮考生人讀的前五名專業均為社會熱門專業,而且入讀這些熱門專業的城鎮學生平均分數要低于農村考生,各個專業城鎮學生錄取人數、百分比均高于農村考生。[3]
(三)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學業成就公平的影響
起點的不公平影響到過程的不公平,進而是結果(學業成就)的不公平。畢業時用人單位的關注點已轉移到重點大學文憑,轉移到人際交往、語言表達、管理、組織能力等綜合素質上面。農村學生正是由于先天缺乏培育,大學期間缺乏鍛煉,再加上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關系社會”找工作,又受到社會資本因素的影響,擇業時自然處于劣勢。高社會地位的家庭可以更為成功地把子女所受的高等教育轉換為高的職業地位。學生學業成就的不同,反映的正是他們所代表的社會階層在當前社會中的地位差異。
三、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公平的對策
(一)實現高等教育起點公平的對策
一是建立以教育公平為導向的法律法規體系。通過立法程序,把國家關于促進教育公平的方針政策、制度措施、實現目標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逐步建立健全一種以公平為導向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細化高等教育公平的內容,增強高等教育公平的可操作性。二是均衡配置初、中等教育階段的資源。貫徹教育均衡化的方針,對中小學實行公平的財政政策,制訂科學合理的學校評估指標體系,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在資源配置上向農村學校傾斜,努力縮小學校差距,以幫助落后學校盡快改善教育條件。三是對弱勢群體探索進行“中學后教育的早期干預”項目。美國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實施這一項目。[4]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經驗,在學生兒童、少年時就培養他們接受高等教育的理想和抱負,使家庭盡力為孩子進入大學作好學業、心理等方面的準備;高等學校為學生和家長全面提供有關大學專業、課程、資助、就業等等的咨詢,強化目標學生的升學力。
(二)實現高等教育過程公平的對策
一是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我國教育財政投入長期在3%左右徘徊,低于世界各國5.1%的平均水平,也沒有達到《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所規定的4%的目標。[5]政府作為教育發展的首要責任者,應切實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并建立教育經費正常增長機制。二是不斷完善貧困生資助體系。為提出資助需求的學生建立其家庭經濟信息管理系統,把有限的資助真正給予最困難的學生;加大學生資助的力度,使“獎、助、貸、勤、補、減”滿足大多數貧困生的需求;進一步提高貸款額,延長貸款還款年限,暢通貸款渠道。三是采取寬松的學籍管理制度。高校學籍管理應該增強靈活性,彈性管理,給學生跨系、跨校選課的自由和轉專業、轉系、轉校以及延期入學、中途休學打工掙錢的機會,為弱勢群體提供方便和幫助。
(三)實現高等教育結果公平的對策
一是積極提供就業幫助。政府應該積極制定促進貧困生就業和勞動權益保障的法規和優惠政策,高校學生管理部門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提高貧困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就業能力,采取多種措施幫助貧困學生降低求職成本,做好就業推薦。二是完善就業保障的法律制度。政府應出臺和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在全社會營造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就業環境,避免和杜絕就業歧視。三是構建高等教育終身教育體系。政府和高??梢苑e極探索不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階段、系統間的銜接和溝通,構建開放式、富有彈性的終身教育體系,為弱勢群體提供更多、更靈活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滿足他們不同層次的需求。
教育的公平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把子女的成才、家庭的幸福、理想的實現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那些貧困的家庭,更是竭盡全力,希望通過教育改變貧窮的命運、困苦的境遇。目前我國的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公平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只有正視問題,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公正,才有利于增進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論文摘要: 厘清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基本問題是開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前提,是獲得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科學結論的保障。目前,學界對高等教育的多學科研究逐漸增多,但對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內涵、基礎、原則等基本問題仍然認識模糊。從本質看,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是對高等教育的研究,是相對于高等教育學研究方法的其他學科方法的研究,是對高等教育同一問題運用兩門以上學科方法進行的研究。從事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研究者一定要有高等教育學的學科基礎、高等教育哲學的理論基礎和高等教育學之外兩門以上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基礎。進行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必須遵循外觀與內省相結合、現象與規律相結合、方法與理論相結合的原則。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教育學研究方法
現代科學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迫切需要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現代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近年來,學界對高等教育的多學科研究逐漸增多,但對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內涵、基礎、原則等基本問題仍然認識模糊。對于什么是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在相關的兩本代表性著作——伯頓?克拉克教授主編的《高等教育新論——多學科的研究》與潘懋元教授主編的《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均找不到相應的定義。伯頓?克拉克教授和潘懋元教授分別組織專家從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系統科學、文化學等角度對高等教育的不同側面展開分散研究,以論文集的形式出版成書,所得成果是一個多質性的結論,尚未對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對方法論認識的含混不清阻礙了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進程,妨礙了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科學結論的獲得。推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快速發展,厘清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內涵、原則等基本問題必要且迫切。
一、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內涵
伯頓?克拉克認為,沒有一種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在探索高等教育復雜現實的過程中,求助于若干關系相近的學科和它們所提出與運用的一些觀點有很大好處。潘懋元教授也認為,從某一門學科的觀點考察高等教育,只能看到高等教育的一個側面,只有把多門學科觀點的研究成果綜合起來,比較分析,才能獲得比較全面的認識。然而,開展多學科研究,首先必須弄清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概念和內涵。正如韋伯所言:“對概念的入門性討論盡管難免會顯得抽象,并因而給人以遠離現實之感,但卻幾乎是不能省略的?!?
就本質而言,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是指高等教育研究者或其他學科的研究者運用高等教育學之外的學科理論和方法對高等教育問題與現象、改革與發展、完善與趨勢的研究。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包括以下3方面的內涵:
(一)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是對高等教育的研究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對象是高等教育而不是其他學科或領域,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僅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方法憑借。運用多學科理論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目的是為了從新的視角、維度來考察、分析和認識高等教育,認清問題和現象的來龍去脈,逼近高等教育的本質,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弊端和困惑。
(二)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是相對于高等教育學研究方法的其他學科方法的研究
高等教育學是教育學的分支學科,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承襲并光大了教育學的傳統研究方法,形成了凸顯高等教育特色的調查、實驗、訪問、演繹等方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不再是運用高等教育學研究方法開展的研究,而是運用與其不同的別的學科方法進行的研究。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深深地打上了異己學科的方法論烙印,與高等教育學研究方法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
(三)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是對高等教育同一問題運用兩門以上學科方法進行的研究
中國古語曰:一人為單,二人為從,三人為眾。按照漢語習慣,兩個以上才能稱“多”。既然是高等教育的多學科研究,那么涉及的學科至少應在兩門以上。如果僅僅運用一門異己學科的理論分析高等教育問題,方法上只能叫做單一學科視域的觀照研究,不能叫做多學科研究;如果運用兩門異己學科理論分析同一高等教育問題,方法上只能叫做不同學科視域的比較研究,也不能叫做多學科研究;如果運用兩門異己學科理論分析不同的高等教育問題,方法上只能叫做不同學科視域的高等教育觀點展示,更不能叫做多學科研究。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應是針對高等教育的同一問題,運用3門及以上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的專門研究。
二、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基礎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以及高等教育內部在職人員和在讀學生隊伍的日益壯大,高等教育外部熟知和關注高等
教育發展的公眾也日益增多。然而,無論內部學者還是外部人士,并非每個人都能開展高等教育的多學科研究。從事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研究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研究基礎:既要懂得高等教育,又要通曉所運用的學科。
(一) 高等教育學的學科基礎
高等教育學以“高深專門知識的教與學”為邏輯起點,是關于高等教育目的、原則、規律、途徑、專業、課程、教學、科研、教師、學生等方面的系統化學問,已經發展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開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研究者必須具備高等教育學的學科基礎。只有掌握了高等教育學的學科知識,研究者才能明晰高等教育專業和專業教育的內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的選擇,才能把握大學生的特點和教師的作用、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才能認清教學和科研的關系、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關系等。否則,高等教育的多學科研究就會在高等教育“教與學”的基本論述上飄忽不定,犯下低級可笑的錯誤,影響正確研究結論的推導。
(二) 高等教育哲學的理論基礎
哲學是對“是什么”、“為什么”和“怎樣做”等基本問題的系統思考,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體系。高等教育哲學是關于高等教育本質、淵源和發展的學識與理論,是對高等教育本真和走向的追問與剖析。研究者開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應懂得高等教育,具有較為深厚的高等教育哲學修養,能夠對高等教育的基本問題作深入思考。哲學使人智慧而深邃,對高等教育哲學的把握程度決定著研究者的思考方向,影響著研究者的研究前景。然而,與國外相比,我國現代高等教育起步較晚,僅有百余年歷史,高等教育哲學的觀念還未深入人心,學習和研究高等教育哲學的學者和管理者還較少,具備良好高等教育哲學理論基礎的學者和管理者更少。以大學校長為例,我國高校領導的學科背景相對單一,且多為理工科。根據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酉民教授等2002年對我國高校校長的調查統計顯示,我國大學校長中理工科出身的高達65%。由于大多缺乏人文社科教育,沒有進行過專門的高等教育理論學習,我國高校領導普遍存在著高等教育哲學素養不足的缺憾,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治理大學的思維、眼光和行為。從事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研究者亦是如此,只有主動加強高等教育哲學修養,才能彌補這一學識缺憾。
(三) 高等教育學之外的學科理論與方法基礎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是運用高等教育學之外的學科理論和方法進行的研究,所以,研究者在懂得高等教育的基礎上,還必須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研究工具——高等教育學之外的學科理論與方法。這種“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不僅僅指學習和了解一種理論及方法的內容與應用,而且包括學習和了解這一理論及方法產生的背景與淵源、跟其他理論及方法的區別與聯系、在整個學科體系中地位與作用、自身的優勢與存在的局限等。只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研究工具,研究者才能準確運用這一工具,既不夸大其辭,艱澀隱晦,也不貶低其功,蜻蜓點水,而做到收發有度,恰到好處。不同學者從單個或者多個學科觀點出發分別對高等教育進行的研究為后期的集體研究和整合研究奠定了基礎, 其研究目的在于應用多學科的知識來分析解讀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一個人很難對自己學科專業之外的其他及其以上學科理論和方法有較為深透的把握,這就增加了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難度。如果研究者對學科理論和方法“只知皮毛”就運用其開展研究,難免有疏漏和欠妥之處,這也正是當前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深化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研究者亟須加強兼修和穩固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基礎。
三、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原則
每門學科、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視野,衍生出內在的邏輯和機理,形成一定的思維習慣和判斷定式。在多學科共同研究高等教育的過程中,所用學科的特長和偏見勢必雜糅相陳,良莠并見。因此,開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研究者需要遵循內外一致、互促共進的系列原則。
(一) 外觀與內省相結合的原則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是研究者運用高等教育學之外的學科理論和方法對高等教育現象和問題的觀察與透視,是學者站在局外對局內情況的?望與評點。這種局外觀察既有居高臨下、旁觀者清的優勢,也可能存在不明內里、妄言亂語的偏頗。高等教育是社會大系統的子系統,的確需要從社會大系統發展的視角來審視高等教育的問題和走向。然而,高等教育作為社會系統的子系統,又具有自身個體的特殊性,在產生、形成和成長過程中造就了自我特質,這種特質需要遵從、維護、適應和推動,否則,高等教育的生命力將會被逐漸扼殺。從科學開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出發,研究者必須遵循外觀與內省相結合的原則。研究中,研究者既要從異己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出發考察高等教育的現象與問題,又要遵循高等教育的特質,從高等教育自身的積淀、生存、瓶頸和突破出發,審慎思考高等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發展方向和解決之道。
(二) 現象與規律相結合的原則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研究者一般都有較廣的知識面,深諳多門學科,但在精深程度上往往鉆研不夠。運用多學科理論和方法對高等教育進行研究,研究者大多是就現象論現象,就問題論問題,很難深入其里。由于只看到局部和表象,研究者極容易按照所用學科的思維習慣和定勢對現象下結論、判趨勢,從而陷入與高等教育長遠發展相悖的泥潭。開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研究者要遵循現象與規律相結合的原則。高等教育規律有很多,通常可以將其分為外適規律、個適規律和內適規律3類。外適規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須適應和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人口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個適規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須適應和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內適規律則是指高等教育必須適應和促進自身文化、結構、功能、要素等的發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研究者一定要認真學習和研究高等教育規律,將高等教育現象與高等教育規律有機結合,才能確保研究結論的正確性。
(三) 方法與理論相結合的原則
大凡研究方法都有相應的理論基礎,是理論指導下的方法,有較為詳細的理論闡釋和說明。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主要是研究者對異己學科方法的運用,但一定要與該方法產生及發展的理論相結合。如果研究者開展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僅僅運用異己學科方法進行分析,根本不考慮或較少聯系這種方法的系統理論,那么,他就不能將這種方法發揮到極致,只會獲得干巴巴的結論,而不知結論獲得的所以然,甚至會誤用方法,張冠李戴,推演出錯誤結論。在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中,研究者只有將方法與理論相結合,才能真正明白這種方法的優劣長短,才能選擇適切的方法分析相應的現象和問題,才能在應用方法中糅合理論加以剖析,使方法達到科學化。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 質量認證 is09000標準
論文摘要:質量認證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茖W分析我國高等教育質量認證體系的目標、程序,合理建構質量認證體系的基本維度,對建立和完善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管理體系,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質量認證: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iso9000作為指導性文件,規定了質量管理、質量體系、質量控制和質量保障等有關質量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并指導外部質量保證和內部質量管理兩種不同環境的質量體系的運行。與傳統的質量控制制度相比,iso9000的優勢在于它把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預防上,深入探索了質量要求的實現途徑.把達成質量標準的各道工序要求都制成了初步的規章制度。is09000認證既是組織的隱性資產,更是組織的聲譽象征。
(一)實施is09000認證,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規模和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相互制約的兩大目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要求,“到2010年,我國適齡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學率要從現在的9%提高到15%?!笨谠诟叩冉逃l展過程中,當規模迅速擴大時,質量往往成為次優目標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出現以犧牲質量為代價換取規模發展的現象。當前,高等教育領域的各種評估、評價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了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但質量監控、保障和管理的核心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高等教育質量評估主體缺應有的動力機制、評估權力體制失衡、評估標準和方法科學性不強等.都制約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iso認證技術可以促進高等教育主體更新質量規定、樹立質量意識、營造質量文化,促進教育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推動高等教育質量的改善和績效的提高。
(二)實施is09000認證,推進高等教育改革
iso90o0認證技術對高校的管理將會帶來三大突破。一是思想觀念的突破,高等教育的職責在于面向學生、家長以及社會提供教育服務。二是管理模式的突破。國際通用的is09000所需樹立的管理模式特點強調將管理視為過程控制。依靠嚴格的管理制度監控整個管理過程,杜絕中間任何環節出現不規范行為,從而確保高等教育產品的質量。三是評估標準的突破。iso9000認證詳細、全面、定量的指標標準體系.為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管理創新提供了一個評價標準,成為衡量改革成敗和創新成效的一個基本尺度。iso9000認證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理念支撐、方法基礎和評價標準,是順利完成改革的必要條件。
(三)實施is09000認證。與世界高等教育接軌
質量標準是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通行證。建立,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質量認證系統,是我國高等教育走出國門的提速器。目前,我國已經有1o余所學校通過了iso9000認證。在高等教育領域,大連海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走在前面]。我國高等教育走進國際市場,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質量認證體系,應該立足本土文化,著力在認證機構的獨立性、認證標準的多元性、認證關系的協調性等方面構建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規范體系。
二、高等教育質量管理的主要目標
高等教育質量認證在追求質量管理的標準化和教育服務信譽的同時。必須考慮教育服務購買者和消費者的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需要考慮培養對象、辦學定位、師資水平、政府導向、社會需求等多種因素。不同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程度不同,基本國情不同,教育宗旨和制度不同,在教育質量認證目標上也是有差別的。
美國學者威廉·賽爾頓在《質量認證:高等教育標準之爭》中概括了高等教育質量認證的5項功能;即刺激大學及專業進行自我鑒定,加強規劃;通過專家評估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其質量標準;建立自主和自愿基礎上的自我監督機制:幫助學校和專業提高資源意識和顧客意識;通過確保高等教育質量、提供合格的畢業生以保護公眾利益。歐洲大學聯盟將其認證目標概括為:建立共同的高等教育價值觀,即大學自治、教育作為社會財富、研究是學習的基礎。等等;通過共同接受一定的準則來實現歐洲高等教育組織機構的相互兼容.以鞏固高等教育在知識社會中的作用,使高等教育不斷革新和推廣;通過歐洲高等教育領域的不斷融合以及研究網絡的不斷凝聚,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對歐洲內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可見.歐洲高等教育質量認證不僅有追求質量改善、促進歐洲高教一體化的目的,還隱含著傳播歐洲高等教育文化的重任。
我國高等教育質量認證的目標就是要通過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程以及全面參與的管理,達到追求卓越、持續改進和顧客滿意的目的,具體可以作如下分解:一是將質量的持續性改善作為目標,擬建我國高等教育質量認證標準,與發達國家的質量標準相銜接;二是培育高等教育質量文化,優化高等教育質量認證的軟環境;三是推進我國高等學校之間的學分互換以及與國外高等學校的學分轉換:四是宣傳先進辦學經驗,促進國際高等教育交流。
三、高等教育質量管理的運作程序
計劃決策。計劃決策主要是找出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制定改進的目標,確定達到這些目標的措施和方法。具體可分為四個步驟:(1)分析現狀,找出教育服務的質量問題。可通過對學生和教師的訪問得到的信息。應用統計計算的方法和技術來了解質量問題:也可以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與設立的參照物的對比,尋找自己的質量差距和不足等。另外。也可以用較為通用的swot分析法,即從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2)分析產生教育質量問題的原因。(3)找出影響教育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4)針對主要原因,制定改革措施和計劃。計劃要具體、切實可行并能預測其效果。計劃和措施的擬定要明確5個w(why,where,what,who,when)和1個h(how)。
組織實施?;趇s09000標準的高等教育質量管理體系通過預先制定工作流程、執行程序、工作規范和質量標準,要求教職工嚴格按照規程和規章執行,確保計劃的正確實施,實施中如發現新的問題或新情況.應該及時修改計劃。
督促檢查。根據所制定的質量改進計劃,檢查質量標準執行的進度和實際執行的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的。一般來說,可以先制定教育質量檢查和審核計劃,再確定檢查程序。在進行督促檢查時,要注意切實防止檢查督導工作流于形式,避免檢查督導過程中的虛化趨向,要做好各方面的調查,記錄有價值的信息。
評估處理。評估處理主要是檢查和評估質量計劃的實施情況及其有效性,分為兩個步驟:一是總結經驗,鞏固成績。二是把遺留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根據檢查結果.對未解決的問題找出原因,轉入下一個運作程序之中.作為下一個循環計劃制定的資料和依據。
質量管理是沿著“計劃決策一組織實施一督促檢查一評價處理”這一軌跡而進行的.四個環節構成一個完整、有序的周期。質量改進是持續的,不問斷的,任何質量的改進都不可能一步到位。總有或多或少的遺留問題。因此,一個管理周期結束。另一個周期繼之開始。但后一個管理周期不是前一個周期的簡單更替,而是對以前周期的發展,其過程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新的管理周期繼承了以前諸管理周期的積極成果,又力圖解決前一個周期遺留的問題,并且在新的周期中有所創新,管理效果也被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高等教育質量管理的標準體系
is09000認證技術引入高等教育質量管理領域,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按照“質量標準一質量指標一質量評估一質量保證”的程序審視高等教育質量問題的新思路。實施iso9000認證,充分發揮其質量管理的功效,必須構建一個層次分明的質量標準體系。
高等教育發展的多樣化首先要求形成多樣化的質量標準,要求教育質量保障途徑的選擇、手段的采納、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等要綜合考慮高等教育規律、學術規范、社會需求以及學生自身的多樣化要求等因素.要考慮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層次。在構建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時,要在質量標準的全面性和特殊性、標準的彈性和剛性等方面進行選擇和權衡。質量標準必須有一定的覆蓋面,基本的指標必須齊全,但如果一味追求全面而忽視高等教育自身發展要求,就無法形成特色.無法形成比較優勢。最終必將淹沒在國際強勢高等教育質量認證標準體系之中。質量標準如果只重視彈性.就可能使質量認證標準隨意性加大:而標準剛性太強.又會影響到高等教育目標的多樣性。
構建合理的質量標準體系可以從三方面人手:一是在保證高等教育質量標準穩定的同時,能夠適應不同類型學校教學質量的要求。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質量標準、質量評估體系與不同類型學校之間的關系。教育質量分類或者說分層是一個很復雜的課題.從高等教育的特點來看.美國的“卡內基高等學校分類”法,是可以從中借鑒分類思路的一種方法。另外,根據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辦學層次、教學科研平臺、行政隸屬關系等角度都可以對質量分類進行探討。二是按學科確立質量標準,并據此進行學科的質量保障活動。這種最具有可操作性、最容易見到效果的標準將范圍局限在一個學科范圍內,具有更強的可比性和針對性,但單純將一個學校作為整體來排名是不夠恰當的。三是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來明確學習年限、課程設置、論文工作、實習安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所占比重等,對各種類型人才從質量標準化方面體現出各自的特點和側重點,保證不同背景、不同需要的人員通過學習,其知識水平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都能得到實際提高。
摘要:在歷經10多年的高等教育大規模擴招后,計劃生育與人口轉型的雙重作用使中國高考生源持續下降,而出國留學熱、國外高校搶灘、大學生就業難、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等因素進一步加到了高校生源危機,導致教育市場供求關系的逆轉。后擴招時代的悄然來臨,對于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它可能導致大批高校招生不足甚至破產,大量銀行呆、壞賬出現,大量教職工失業,甚至引發社會動蕩;另一方面,如果處理得當,充分利用生源危機給高等教育改革帶來的歷史機遇,進一步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回歸學術本位.引入競爭機制.我們就能夠提高中國高等教育的資源配置效率和質量,使高等教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后擴招 中國高等教育 生源危機 財務危機 機遇
一、中國高校的后擴招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在經歷了近12年的大學擴招以后,各種跡象表明,中國高校的后擴招時代已經悄然來臨。雖然,絕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財務或規模經濟方面的考慮依然存在著強烈的擴招沖動,但外部環境的改變已經使中國高等教育不得不逐步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近幾年各地方高校愈演愈烈的生源爭奪戰與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的招生困難是其初步表現??陀^外部環境的改變使中國高校擴招不得不走近尾聲而進入后擴招時代,這對于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只有清醒認識后擴招時代的必然性,我們才能擺脫擴招思維定勢,在盡力化解后擴招帶來的各種挑戰,充分抓住后擴招產生的大量機遇的基礎上,使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
首先,后擴招時代的來臨是計劃生育與中國人口轉型的必然結果。中國激進的計劃生育政策以及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育觀念改變導致的人口轉型使人口增長率持續下降,各級學校的生源持續萎縮,最終必然影響到高等教育的生源供給。據資料顯示,全國小學入學人數在1995年達到2532萬人的峰值后就開始出現下降,1998年后開始出現持續大幅度下降,2005年,小學入學人數下降至1672萬,隨后基本穩定在1700萬,此時適齡人口總數還不及1994~1996年波峰狀態的70%(見表1)。根據教育年限推斷,1998年小學入學人數的大幅下降意味著11年后(7歲~18歲)高考報名人數開始大幅下降。而事實上也是如此,2009年中國高考報名人數首次大幅下降,接下來2010、2011年高考生源繼續下降。根據邏輯推理,小學入學人數大幅下降從1998年~2006年共8年,可以推斷中國高考人數持續下降也應該有8年(2009~2017),高校的生源危機可能還會持續6年。鑒于中國小學入學率已經達到98.5%,義務教育階段直升,高中毛入學率已經達到79.2%,考慮到中學后教育分流會進一步加劇,高考報考率提高空間不大,我們基本可以預測,2017年中國高考學生與最高峰2008年之比也應接近70%左右,2008年中國高考人數為1050萬,那么2017年中國高考學生可能在730萬左右。2010年中國普通高校(不計民辦)招生總數已經達到657萬,比2009年增長4.4%左右,按照這種速度增長,即使按照100%的錄取率(這基本不可能),高校學位從總體上供過于求很快就會到來。
其次,國外高校的教育分流也造成國內高校生源的進一步萎縮,使后擴招時代提前到來。雖然,通過高等教育,國內在校大學生和博士生的數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2009年分別為2979萬和24.63萬),然而,教育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與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違背教育發展規律的高等教育只會使生源質量、教師整體素質大幅下滑,教育基礎設施超負荷運轉,并帶來嚴重的高校債務壓力,其必然結果是高等教育質量的普遍下滑。而高校官本位的長期存在,高校長期的壟斷與賣方市場地位也使國內高校缺乏改革動力,進一步擴大了我國高等教育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質量差距。在近些年權威的世界高校排名中,大陸沒有一所高校進入前100強,即使是北大、清華也有被港臺高校二流化的趨勢。國內高等教育的低質量導致大量學子以腳投票,到發達國家尋求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并且這種潮流愈演愈烈,愈來愈低齡化,近幾年出國留學人數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隨著發達國家高校生源、財務危機的加劇,其對中國生源的爭奪將更為主動,并可能像紐約大學一樣主動在大陸開設分校,搶奪內地生源,使生源爭奪白熱化。
再次,高棄考率與高輟學率也是后擴招時代來臨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校脫離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實際吸收能力,加之高等教育質量下降,與社會需求相脫節,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學生起薪的不斷降低與昂貴的大學收費使
高等教育的投資收益率不斷降低,導致越來越多的高中生放棄高考,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或進入投資收益率相對比較高的職業教育,進一步加劇高校生源危機。高等教育的低質量和低投資收益率還導致越來越多的準大學生主動放棄高校學習機會,以前這種情況只在一些獨立學院、二本院校出現,但現在即使是武漢大學這樣內地排名前10的高校也出現了數量不小的棄讀學生。即使是在校生,也由于以上原因,每年放棄學業、中途輟學的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使高校生源危機日益嚴重,導致學生與高校的供求關系發生逆轉。
正是由于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和內地人口結構轉型以及高校大擴招后遺癥的綜合作用使中國高校的后擴招時代提前到來,它將對既有的高等教育體制產生巨大的沖擊,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
二、后擴招時代中國高校面臨的挑戰
高等教育領域與所有其他行業一樣,保持壟斷和賣方市場地位對于供給方是有利的,壟斷的破除和賣方市場地位的逆轉會對供給方造成很大損失。隨著高等教育領域的開放,國外高校競爭的加劇以及國外、港澳地區高校在內地登陸建立分校,內地高校的高等教育壟斷地位正逐漸被打破,而過度擴張和生源持續減少導致的生源危機進一步逆轉了學生與高校之間的關系,使買方市場出現,導致內地高校處于嚴重不利的博弈地位。不僅如此,大擴招時代留下的嚴重后遺癥隨著買方市場的到來,教育競爭的加劇而惡化,可能會對一些高校造成致命打擊。
1.生源危機。后擴招時代最明顯、最大的沖擊就是大學繼續擴招與生源持續減少產生的生源危機。當然,不同檔次高校面臨的生源危機程度存在著差別,從當前來看,首先受沖擊的是一些三本院校以及高職高專院校。廊坊大學城的衰落、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的倒閉、上海經貿學院的破產只是冰山一角,高考生源拐點才剛剛開始。一些高職高專院校雖然沒有倒閉,但已經處于生源嚴重不足的境地,隨著生源問題的進一步惡化,這些高校極有可能倒閉;一些二本院校由于升格時間不長,師資力量薄弱,品牌效應比較差,招生也日益困難。2010年山東省本科二批第二志愿投檔結束后,有45所院校的文科專業、47所院校的理科專業出現了“零投檔”,估計今后這種情況將更為普遍。即使像武漢大學這樣的重點高校,有些專業也遭遇棄讀,某些專業的棄讀率還比較高。可以預見,隨著高考生源的繼續下降,生源危機將進一步惡化,將會有更多的高校面臨倒閉、停招的命運,大量教師將下崗、轉崗,大量教育資源將被閑置、浪費,一些依賴于高校師生消費的社區將衰落,大量銀行貸款可能難以收回變成呆賬、死賬,從而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釀成激烈的社會沖突。
2.財務危機。在高等教育中,由于政府投資嚴重不足,導致各高校的財務壓力非常大,而各地豪華大學城,各大學豪華新校區的建設進一步加重了高校的資金壓力。為了緩解財務危機,各高校一方面通過不斷提高學生學費,擴大招生數量增加學校收入,另一方面通過向銀行大量貸款彌補建設資金缺口。由于缺乏硬預算約束,很多高校過度融資,深陷債務泥潭,即使像吉林大學、南昌大學這樣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也難以幸免。然而,高校債務風險的不斷增大已經引起銀行警惕,很多高校被列入貸款黑名單,通過銀行繼續融資的路基本斷絕。學費的增長也受到學生承受力的限制、政府的管制,現在基本保持穩定,唯一可行的是不斷擴大招生數量,提高學費總收入。從統計資料上看,地方普通高校由于政府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導致學校財務對學費的依賴度不斷提高,學費占教育總經費的平均比例由1997年的18.6%一路上升到2005年的40.6%。如果擴招停止甚至出現招生數量的大幅下降.對學費收入的嚴重依賴必然導致一些地方高校爆發嚴重的財務危機,日常運轉困難,更不要說還銀行的利息、本金。因此,對于很大部分的地方高校來說,生源危機引發的財務危機可能是駱駝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它將導致人才流失,工資拖欠,基礎設施老化,教學質量下降,生源進一步的萎縮,最終使這些高校陷入惡性循環直至倒閉。
3.教育質量危機。由于高校的擴招沖動與高考生源數量下降的相互作用,高考錄取率可能會持續上升。鑒于當前中國高考錄取比例已經接近70%,生源總量還將持續下降多年,理論上未來中國的高考錄取率可能達到100%,但考慮到大學文憑的急劇貶值,高等教育投資收益率的持續下降,棄考率和棄學率的進一步上升,高考錄取率應該達不到100%。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考分數線會進一步大副下降,在理論上甚至可以降到o分,大量不符合要求的生源進入高校必然從總體上進一步降低高等教育質量,而生源減少導致很多高校財務危機的持續惡化,教師福利待遇的降低,又導致大量優秀
教師的離職,教師整體素質的下降,財務危機也使教學設施難以得到維護,圖書更新困難,教學、實驗器材短缺,也影響到高等教育質量,使生源危機進一步加重,并形成惡性循環。
4.辦學成本提高。由于高等教育領域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供給超過需求,為招到足夠數量的學生,很多高校將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吸引、招攬新生,并提供更好的服務來留住學生,這些都增加了辦學成本。而生源的減少也導致大量同定資產閑置,教育設施的浪費。一些專業的學生過少使教學的規模經濟效應消失,教育設備利用不充分。教師過剩也導致教師轉崗、安置費大增,教師人力資源浪費嚴重,也提高了辦學成本,降低了辦學效率。
三、后擴招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戰略
然而,后擴招時代對于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不僅僅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只要制定有效措施化解這些挑戰,并充分利用生源減少帶來的機遇打破高等教育領域的壟斷,推動高等教育內部的競爭和改革,調整高等教育的層次和結構,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和競爭力,減少由高等教育造成的高等教育過度超前發展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浪費,我們就能使中國高等教育回歸正軌,與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從宏觀層次看,政府應該利用高校生源危機進一步推進高校體制改革,打破高等教育領域的壟斷,通過高等教育內部的競爭實現高校之間、高校教師之間的優勝劣汰,使長期以來阻力重重的高校課程體制改革、管理體制改革、人事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將專業結構調整、崗位聘任制、績效工資制落到實處。只有激發高校之間的競爭,我們才能夠提高高校的辦學效率,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實現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當然,高校真正的市場化變革必然會導致一些專業的消失,一些教育質量低下、辦學成本過高的高校倒閉,一些不適應社會需要、專業技能較差、不稱職的高校教職工的解聘。但這是必要的陣痛,我們不應該以社會和諧為由壓制變革,阻止資源的優勝劣汰、優化配置,錯失高等教育變革的良機,因為只有變革才能夠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和辦學效率,實現高等教育的鳳凰涅??。當然,對于那些因為系部被撤、學校倒閉、競爭失利而被解聘的教師,我們應提供必要幫助,一些教師可以通過再培訓重新進入教師隊伍,一些可以轉到鄉村中小學充實鄉村教師隊伍,更多的可能需要培訓轉崗。
政府也有必要重新定位的職能,充分認識到高等教育的半公共品性質和社會功能,對高等教育的發展進行宏觀調控。雖然,高等教育領域的市場化越來越明顯,各種性質的高校之間的競爭是保證教育更符合社會需要的保證,但是鑒于市場失靈的客觀存在,教育半公共品性質以及教育在維護機會均等、縮小區域經濟差距方面的重大作用,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合理干預就顯得極有必要。由于高等教育對于維護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政府應該提供合理的獎學金、貧困生補助、教育貸款來保證貧困生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由于教育可以促進內生性增長,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政府應該根據高校創新能力的不同而對高校進行分類并實行不同的財政政策。對于研究型大學,政府應該全額撥款,以保證這些高校集中精力做好研究,培養精英人才。對于教育研究型大學,政府提供一半教育經費,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地方產業需求對這些大學實行一定補貼。對于純教學型大學以及職業技術學院,無論是私立還是公立,政府只提供30%的教育經費,其他的靠學費、社會服務、捐款來自己補充,允許不同學校存在學費差異,鼓勵他們之間的競爭,實現優勝劣汰。對大學的分類政府應該制定嚴格的標準,并每隔五年重新評定,各種類型大學的地位可以變動,以激發高校的競爭意識。由于學科性質不同,市場化的能力不同,對于一些關系到國家長期發展的長線專業,政府有必要通過資金補貼進行扶持,以保證這些專業充足的人才供應。由于區域經濟的巨大差異,鄙視體力勞動的傳統導致中國區域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差異懸殊、高等教育結構嚴重不合理,這也要求政府高教投資向落后地區、職業教育傾斜,使中國高等教育的區域結構、層次結構更為合理。
從微觀層面看,各高校作為競爭主體,要想在嚴峻的生源競爭中幸存下來,就必須選擇合適的發展戰略,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根據美國戰略管理專家邁克爾·波特的戰略管理思想,有三種比較成功的戰略,它們分別是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專一化戰略。雖然,高校與企業之間在性質、生產過程、培養目標、最終產品方面差異很大,但兩者也有很多共同點,如講究投資收益率、產品質量、品牌等,因此,波特的戰略管理理論對于高校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對于不同高校來說,由于所處學術地位不同,競爭對象不同,因此,選擇的戰略就會有很大差別。對于大部分“985”高校來說,由于屬于
國家重點投資高校,政府撥款、科研經費比較充裕,大部分處于區域經濟中心,教育質量比較高,基本不受生源危機影響,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國際競爭力下降。這些高校最大的問題就是大而全,導致資源分散,優勢學科不明顯,因此,對于他們來說規模擴張已經不重要,關鍵是進一步提升傳統優勢學科,并在新興學科領域獲得優勢地位。鑒于大部分“985”高校經過合并,優勢學科比較分散,學科之間專業壁壘森嚴,學科滲透困難,聚合效應難以形成,因此,對于它們來說需要必要的收縮,把一些非優勢學科、離優勢學科比較遠的學科放棄或分離,集中資源,依托原有優勢學科建立學科集群,形成聚合效應,提高國際競爭力。在這一點上,美國重點高校與香港科技大學就是榜樣。對于一般“211”高校來說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大而全導致資源分散,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必然導致優勢學科難以形成或支持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他們不可能象“985”高校一樣擁有充足的資源建立優勢學科群,但可以通過差異化戰略在某些學科獲得一定的國內知名度。因此,對于他們來說,瘦身是當前急務,需要集中有限資源在國內形成一個或幾個優勢學科。對于其他高校,由于資源有限,基礎較差,選擇專一化戰略比較合適,通過某一個學科,或在某一個專業的突破,帶動相關學科的發展。這些高校由于政府撥款少,是擴招的主力,也是瘦身的主要對象,對于一些缺乏吸引力的院系,應該大膽撤并,集中精力于強勢學科、專業以及相關學科。在這個方面,南京審計學院、徐州醫學院做得不錯。還有一些高??梢酝癸@地方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優勢,如西藏的藏醫學院、麗江的旅游學院等等。對于其他既沒有優勢學科,也沒有品牌效應的絕大部分高校來說,成本領先優勢也可能是一個好的戰略選擇,在絕大部分高校陷入財務危機的情況下,那些管理嚴格、教學成本比較低的高校就有可能堅持下來,并吸引人才,使自身獲得發展。
因此,后擴招時代對于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他將通過無情的生源競爭與財務壓力使高校自身不斷改革,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通過激烈競爭實現高等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把發展過度的高等教育重新拉回到正確的發展軌道上來,最終提高中國高等教育的總體效率與質量,減少各種資源的浪費,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持續、協調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