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08:16: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園林建筑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園林歷史悠久,造園藝術博大精深,在全世界亦享有崇高的聲譽。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傳統文化受到全球化的嚴重沖擊,慢慢被同化,中國園林建筑的特點逐漸消失。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建筑文化,創造具有中國特色與時代氣息的園林建筑已是迫在眉睫。作為現代園林設計工作者,我們既要善于學習古典園林的傳統特色和神韻,又要充分利用現代新材料、新技術,將兩者融會貫通,營造一個個有中國特色的環境空間,供生活節奏迅速的現代人們偶爾在此休閑時,能夠感受到民族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本文就園林建筑設計中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談幾個問題。
1現代園林建筑設計的狀況及反思
作為園林四要素之一的園林建筑,往往給景觀起著“融匯一體”的作用。但縱覽現代園林設計,要么毫無創意地大批量生產所謂的國際化園林建筑,將國外的舶來品作為自己的創新;要么沾沾自喜地滿足于對傳統園林建筑形式的表面模仿或直接照搬,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天在各地園林建設的熱潮中,出現了大量完全復古的園林。這種對待傳統的態度,不是從深層次挖掘傳統的精神,而是簡單的把表面的形式當作傳統,對傳統的理解也處于表面淺層次的范疇。長此以往,不得不引起世人質疑:優秀的傳統園林建筑是否會消失,民族的特色是否會淹滅,于是我們困惑,我們思考,現代園林的迅速蔓延是否會影響傳統園林建筑的延續,傳統園林建筑在今天是否還有其生命力。當今,在緊迫性和重要性的雙重壓力下,一個承前啟后的歷史課題留給了我們當代的風景園林設計師,要用開放視角審視傳統,對中國園林建筑深層的精神內涵和表層的造景手法、形式結構進行較深入的探索,摸索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發展的理論基礎,以求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符合現代社會生活需要和具有地方風格的現代園林建筑。借用建筑界的說法,以下我們稱之為“新中式園林建筑”。
2中國園林建筑的特點
中國園林建筑多姿多彩,有著強烈的個性符號和獨特的外觀特征,設計中著重處理其“意”與“蘊”帶給人們的精神享受。通過園林建筑營造一種步移景異的空間變化,即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變幻莫測的感覺。中國古代的園林建筑大多呈現出嚴格對稱的結構美和迂回曲折、趣味盎然的自然美兩種形式,環境空間的構成手法靈活多變,妙趣橫生。另外,于有限之中欣賞到無限空間的虛無之美是中國園林建筑具有的文化美學內涵,所謂“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
3中國園林建筑文化的傳承途徑
3.1傳統園林建筑形式上的模仿
在當代的建筑中,對傳統建筑繼承主要體現在傳統建筑形式中“形”的較為抽象的模仿方面。一般就是按照類型學的方法,在歷史建筑中提取符號“原型”,在現代建筑中對這種原型做出同類型的“拓撲變形”,并衍生出無數個類型產物。如中國傳統建筑有大屋頂、斗拱、紅色或綠色的柱子、彩畫、門窗木格圖案、木結構體系等等,都可以作為現代建筑設計的“原型”,將其“引用”可衍生出無數的變化。這種“引用”在設計手法上主要表現為簡化與變形,無論在對傳統建筑形式的整體意象還是局部特征的模仿都表現出這種特點。簡化與變形,不是復古式的模仿,而是在構圖、形體、材質、色彩等方面對所“引用”原型進行了較大改變。被簡化的建筑形式與被簡化形式“原型”之間仍然存在著明顯的相似之處。但仔細追究,總體感覺上二者仍然具有相似特征。武漢理工大學的王曉先生曾在他的著作《新中國風建筑設計導則》中就將簡化或變形的運用大致分為整體簡化、模仿傳統建筑整體構圖特征、坡屋頂意象、模仿木構特征、片段運用、影像運用、移植中國文化其他元素七個方面。如貝聿銘先生在蘇州博物館設計中,入口大門整體形態就是傳統牌坊的造型(見圖1),內庭院中居于水中鋼架結構的亭子的造型也是來源于中國傳統的亭(見圖2);博物館的玻璃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系統源于傳統的坡屋頂,過去的木梁和木椽構架系統將被現代的開放式鋼結構、木作和涂料組成的頂棚系統所取代。金屬遮陽片和懷舊的木作構架將在玻璃屋頂之下被廣泛使用,以便控制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見圖3);首層展廳與天窗廊道由墻隔斷分開,人漫步廊道,展廳的構架、天花和木邊使人聯想起中國古建筑的語言,而廊窗外的一個個庭院,由窗取景,若隱若現。而這所有的組織,貝先生是以非常簡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語言來表達的,使其在傳統園林的布局上與現代建筑設計之間進行對話與嫁接(見圖4)。
3.2傳統園林建筑空間的延續
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空間類型多種多樣,其中最具特色的莫過于“庭院”和“建筑與園林密切融合”兩種。現代園林建筑對中國傳統建筑“庭院”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圍合的院落、與園林緊密結合兩方面。在城市建筑的庭院設計中由于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我們只能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可以將室外的大自然美景搬入室內再創造,也可以將建筑物融入優美的自然環境中去或者在其周圍再造自然景觀,使室內外的景物相互穿插,互相借用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視覺效果。例如萬科第五園的設計注意到了地方氣候特色,在空間處理,建筑開合上,都能夠吸收嶺南民居的優點,突出村落、巷、院落的特點,特別是院落,它是中國民居江南風格的共性,講究鄰里關系,第五園就是傳承了江南民居院落中的精粹,把開放空間與現代建筑的私密空間有效溝通(見圖5,圖6)。
3.3傳統園林建筑色彩的運用
園林建筑藝術意境的重要因素主要突出形、色、香,其中形和色的影響更大。在園林建筑的空間中,無論是建筑、花木、山石等,主要多以形、色動人,園林建筑的主要特征多表現在形和色兩方面。因此,色彩的處理與建筑風格、園林建筑空間環境的意境創造、空間的構圖、空間藝術表現力等各方面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在中國傳統建筑中最有特色的便是青、黃、赤、白、黑———“五色體系”,也就是中國古代的“正色”體系。如蘇州博物館保持了傳統的粉墻黛瓦色調,而屋頂采用加工成菱形的“中國黑”花崗石片,黑中帶灰的“中國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陽一照變成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墻體邊飾,與白墻相配,為粉墻黛瓦的江南建筑符號增加了新的詮釋(見圖7)。而深圳萬科第五園住宅墻體,對中國江南民居的馬頭山墻進行了類型化的處理,在保持白色墻體錯落變化的同時,將建筑平屋頂頂部設計為細窄的灰色壓條,江南民居意象便躍然而出(見圖8)。
4結語
現代建筑的信息化與高技術化,給傳統建筑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而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也為傳統建筑設計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梢钥吹?園林建筑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在新技術和意識觀念的沖擊下不斷更新和拓展,作為風景園林設計師,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傳統建筑的精神,尋找傳統建筑與現代設計的契合點,才能在新的高度上營造出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技術相結合的新中式園林建筑。
1園林建筑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園林專業的教學實踐一般多圍繞中國古典園林展開。雖然通過學習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學生可以很好的吸收古典園林建筑的精華要旨,但是這種以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仍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建筑設計基礎相對薄弱
園林建筑設計雖然更多的講究與環境的充分融合,但拋去外界環境條件的約束,就其本身而言還是建筑的一種類型。因此,從專業上來看,建筑設計的基礎知識對于園林建筑設計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的建筑設計基礎較為薄弱。在設計練習中,學生難以很好的把握建筑結構、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色彩等與設計的關系,甚至出現有好的設計思想卻難以表達的情況,從而影響了最終的設計成果。
1.2教材、參考書相對滯后
園林專業實踐性強,設計資源的更新速度快,因此,教材的及時更新顯得十分重要。而在《園林建筑設計》的教學實踐中,教材相對滯后的問題已經體現出來了:許多教材以古典園林建筑為基礎展開,從亭臺樓閣、廊坊水榭、軒廳齋坊等到園林建筑個體和小品設計,一應俱全,但現代園林建筑涉及的內容較少;許多案例雖然經典巧妙,但由于編寫時間較早,難以代表當今園林建筑設計的水準,國外的優秀設計就更少涉及。正所謂“知今而不知古,謂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謂之陸沉?!爆F代園林建筑案例仍有待更新與完善。
1.3傳統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傳統的園林建筑設計教學中,理論講授占據大量課時,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雖然可以通過單獨的實踐環節———課程設計來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機聯系,但由于課時較緊,師生間互動不夠而未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園林建筑設計教學中的應對措施
2.1優化組合,夯實教學設計基礎
從教學實踐上來看,建筑結構、構造、空間等相關理論知識的講授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沒有扎實的建筑基礎知識,想要設計出高質量的園林建筑作品無異于天方夜譚。建筑設計原理、建筑設計初步等設計基礎也應該作為基礎知識,伴隨《園林建筑設計》的教學內容展開。這樣既能完善整個園林建筑學科體系中建筑屬性的要求,又能拓寬知識面,使園林建筑與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機結合,從而促進學科的發展。而中國古典園林建筑部分可作為教學的基礎和切入點,但所占的比例不應過高,更多的需結合現代園林建筑理念、風格、案例等,拓展學生視野。從課程設置上來看,《園林建筑設計》的基礎課程,如《園林建筑結構》《園林建筑構造》應作為專業基礎課于設計課程之前開設,從而打下較好的理論基礎;而《園林建筑材料》則應作為專業課與設計課程同時開設,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將園林建筑材料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園林建筑設計的實踐中。此外,《建筑文化》《建筑語言》《建筑藝術》《人體工程學》等相關課程也可以考慮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以進一步完善園林建筑的課程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觸類旁通的教學方式是很有效果的。
2.2雙管齊下,彌補教學材料不足
教學材料的相對滯后必然會影響教學實踐。新編教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通過組織人員新編教材,使教材貼合現代教學:突出重點、難點,圖文并茂,簡練直觀,語言生動,通俗易懂,并加大現代園林建筑設計等相關內容在教材中的比例,進行典型的案例分析和理論系統歸納,以滿足教學需求。但新編教材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資料的調查與收集,短期內難以完成。因此,任課教師在備課階段精選國內外優秀案例進行講解以彌補教學材料不足就成為另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案例教學的方法在園林專業的理論教學中非常普遍。案例本身來源于實踐,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此,案例教學與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相比,更能吸引學生,是一種引導啟發式教學。就《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案例教學而言,在案例的選擇上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新穎。要盡可能的選擇園林實踐中的最新案例,使案例更加貼近現實。筆者在教學中曾多次選取了當年國內外園林博覽會的精彩案例進行講授,學生興趣極高,討論十分熱烈。而在日后的設計中,部分學生甚至會在自己的設計中有意或無意地借鑒這些案例中的理念、風格和手法,并“舉一反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典型。要與課堂教授的理論知識緊密結合,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如園林建筑單體設計的教學就可按其類型劃分各選擇3個~5個經典案例,結合理論一一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把握重點,深刻理解。3)多樣化。除了有正面的優秀案例進行示范,實踐中的錯誤典型也應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牢記教訓,避免在日后的實踐中犯相同的錯誤。此外,在案例的選擇中也要避免狹隘的“門戶之見”。園林建筑是建筑中的精品,許多“不在園林中”的優秀建筑作品同樣也可以作為案例引入到教學中,既能開闊視野,又能引導和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筆者也曾嘗試以建筑設計大師的設計作品為案例進行講授,雖其“不在園林中”,但學生表示仍能從中受到啟示,對于把握設計思想、作品表達等方面還是很有幫助的。除了選擇優秀案例講解分析之外,也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案例教學中來。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提出一個具體的園林建筑設計的命題,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查找相關資料和身邊的真實案例,歸納、分析、總結,最終選取最為精彩的案例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和評選。通過這個參與的過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加;隨著小組的討論與思考,學生對于設計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2.3科學發展,實踐教學形式多樣化
除了課程設計的傳統實踐教學之外,在教學中還可以考慮以下實踐教學形式和輔助教學手段,以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1)測量法。考慮到園林建筑設計對于尺度的把握和尺寸的要求,除了命題的課程設計之外,還可以采用園林建筑實測的方式。例如對校園或城市公園中的園林建筑單體及其環境進行測量,使學生對于園林建筑的整體體量、細部尺寸產生更為全面的認知與了解,也能將園林建筑設計的課程與測量學課程貫穿聯系,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身邊各種尺寸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2)模型法。鑒于園林建筑設計與建筑學的交叉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借鑒建筑專業的教學方法,考慮安排一定的學時進行園林建筑模型的制作。既能避免“紙上談兵”,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建筑結構、構造方面的知識,對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空間、立面造型有直觀的感受,又能加強團隊協作精神,鍛煉空間想象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3)講評法。設計作品的講評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講評學生設計作品,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并解答,有利于學生快速提高與進步。除了老師的講評之外,學生自己講解設計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筆者曾在課程設計結束之際,開展了一次設計講解與優秀作品評選的專題活動。由學生自行挑選課程設計中的最佳作品,通過講解、提問、分組討論、投票四個環節最終評選出優秀設計作品,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學生熱情高漲,勇于表達,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4)展覽法。結合課程設計,選取優秀作品定期舉辦展覽也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教學形式。這種激勵與榮譽并存的方法既能鼓舞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為下屆學生提供學習素材??芍^“一舉多得”。此外,也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學時,利用老師與學生的直接對話及時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課程要求。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在設計思想、圖學修養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對于園林設計等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3結語
通過對《園林建筑設計》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探討、優化,充分把握學科專業特色,彌補當前不足,使教學方法多樣發展,以期更加適應現代園林專業的教學需求,為培養園林行業所需的優秀人才做好充分的準備。
作者:周練1韓飛2康秀琴3工作單位:1.湖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湖南華菱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
摘 要:風景園林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對于物質的享受增加,對于生活的環境要求越發嚴格。風景園林的設計為了更加的新穎,勢必要在地形、植物、水體上多下功夫,為居民營造一個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園林建筑設計對于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也起到積極的作用。下面結合相關資料對地形、植物、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展開深度的探討研究。
關鍵詞:風景園林;地形植物;水體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中自然景觀的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構成要設計的場所的重要因素,其中地形、植物、水體尤為重要,地形是風景環境的依托和根本,地形的好壞決定了風景園林的以后走向,而植物給土地增加了活力還有生命,讓枯燥的土地變得美化起來,水代表著柔和,它把土地那不和諧的棱角柔化,因此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把這些自然要素充分的結合起來,才會有更好的靈感,創造出更好的風景園林。古人崇尚自然合一的觀念,這也被現在的一些風景園林設計師所引用,城市中的建筑對于風景而言極為沖突,而風景園林卻可以在弱化這種感覺,生活中的突兀變得美化。
1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的具體應用情況
(1)園林景觀主要是依托于相應建筑和建筑周邊的環境,園林建設是跟周邊的建筑的有機結合,這在很多情況下都有所提及,已經成為建筑界所公認的,園林設計最忌諱的就是建造出來的園林景觀跟周邊的建筑格格不入,景觀風格彼此沖突,沒有達到美化的目的反而變得別扭,園林設計也要考慮交通因素,不能給交通帶來不便。諸多因素都決定了園林建筑對于地形的依賴,在園林設計之前,一定要好好考察園林周圍的環境,然后結合環境設定相應的計劃框架和一些軸線布置,以整個園林的走勢為原則,設計出來的方案不但園林景觀和周遭建筑完美結合,帶有地域性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會節省很多材料,節省成本。
(2)園林景觀的地域性選擇還要考慮到視覺的協調性問題。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園林景觀都要感覺不突兀,并且建筑與地形之間構成相對明確的天際輪廓線,建筑的體積和具體的地形之間的研究尤為重要。在建筑的時候當地形的尺度遠超建筑的尺度,那么建筑就會被遮蓋,完全淪為景觀的陪襯,只有園林設計尺寸和建筑的尺寸相接近的時候,才能達到兩者相融合和的自然之美,對于整個園林建筑有著重要的影響。
2 對于植物運用的具體闡述分析
(1)在風景環境中,植物的布局會影響建筑的美觀和空間的結構,并且很多園林設計會破壞本來的自然植被,其實這些自然植被是一個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可以有效的去利用這些自然的植被,園林設計中應用這些植被,更能突出地域的特征,園林設計也會去降低的成本。在建筑之時一定要保證建筑的緊湊性,避免占據過多的地域,保存更多的原生植被,建筑物的布局也應該靈活,跟著地域的特性去建筑,這樣沒有那固定模式的約束,更加的美觀的情況下也更好的保存了原生植被的面積。人們應該尊重自然生態系統,在建筑的時候在盡量不破的情況下,一些園林景觀可以盡量的采用架空的方法不接觸地面,實現風景建筑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共生的目標。合理適度的植物分布可以完善建筑外空間。讓這個建筑顯現更加美觀貼近自然。
(2)植物的選擇也很重要,選擇好相應的植物搭配建筑,建筑會增添很多美感,植物至于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會把一些視覺要素有效的聯合起來,讓人生活在其中仿佛融入大自然。美學的角度看,植物的季節變化會給建筑帶來相應的層次感,可以把死的建筑活化起來,讓其融入環境,隨著植物的變化而變化,在整體審美中起到協調的作用。樹木和花草的完美結合會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生態結構。
(3)植物群落可以修繕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建筑的表面突出種植一些爬墻草之類的植物,把建筑變成欣然的綠色景觀,再結合外面的園林設計,兩相結合之下,更好的融入自然,植被的覆蓋,再炎熱的夏天,也有著一絲涼意。就算是冬天,植被枯萎,但是覆蓋在墻壁上,多了一種蒼涼的美感,比光禿的墻壁要好得多。
3 做好水體的應用控制
(1)水無孔不入最為柔和,水也是生命的源泉,水體流動,帶動草木更具有美感,所以園林設計中水的利用不可缺少。在園林建筑中,一般要展開小型水體設計,小型水體更容易維護管理,園林中的水體大多數都是無源之水,都是人工注入的流水,小型水體更節省水資源,減少水的浪費,當出現污染嚴重的情況,政治起來比較方便。
(2)風景園林中水的利用最多的就是噴泉設計,其具有動態美的特點,噴泉要設計成循環向下的原則,可以節省水資源。園林設計中的噴泉設計應該匹配園林的大小設計,小巧一點更顯美感。
(3)對于水系統的維護,延遲水的應用時間,需要在水中種植一些水生植物來調節水的質量,也可以放一些魚類,讓水系變得生動。
4 結束語
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園林設計已經成為支撐整個城市的景觀建設的重要因素,人們對于居住調節要求的逐漸苛刻,對于園林設計是一項重大的考驗。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完美的應用地形、植物以及水體,地形、植物以及水體之間如何完美結合值得設計人員的不斷開發研究,創造出完美的生活環境。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不僅對于物質的要求提高了,人們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發展。風景園林在建設中使用中山石和植被就是提高精神文化的體現。如果居住的環境只能簡單的滿足住所的要求,不利于精神的發展,心情也會壓抑,相反如果在工作勞累以后好的居住場景會讓身心都比較愉悅。風景園林的建筑符合人們的發展需要,所以山石和植被在景觀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設計當中很好地運用它們,對整個園林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山石;植物;運用
在設計園林的景觀時,主要會用到兩種材料,分別是硬質和軟質的材料。其中硬質的部分包含一些山石、建筑等,軟質的主要就是植物。這些植被除了可以裝飾環境之外,還能表現四季的變更,這就使得園林的景色“活”起來了,人們面對“活”的園林景色會更有情趣。
一、風景園林學的定義
從字面上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其含義,它就是對園林中的風景進行設計、建筑的學科。它在各學科的基礎上,結合合理的布局,有時候還需要體現美學、精神藝術,指導園林的設計。它不僅僅是視覺方面的,它還是歷史、民俗的傳承。
二、風景園林學的分類
它以空間的利用為中心,包含以下兩種類別。
1、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
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包括表述模型、評價模型、過程模型、變化模型、決策模型和影響模型等,是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進行施工前的參照基礎。
2、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
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包括:范圍和目標的確定、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經濟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調研報告、概念設計和施工設計等,是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基礎。
三、風景園林學在風景園林建筑中的應用
1、對風景園林建筑進行規劃與設計
通過對園林建筑地的分析,進行功能整合,對相關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進行研究,對園林景觀進行整體性設計。
2、在園林中對植物的應用
研究城市園林植物的多樣性,對城市園林樹種進行規劃,實現園林植物是配置和設計。
四、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山石的運用
山石作為園林建設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相當于人體機構的骨架。在園林的設計和建設當中如果加入了山石,會體現某些風景的意境,具有特殊的建造風格。比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時候,所描繪的進入大門之后的那個假山的運用。除此之外,我國許多的名勝古跡當中也運用到了山石的擺放,山石和景觀的自然搭配,使得整個園林更加的有生氣。無論山石在整個園林的構建中是襯托物還是主要景觀,都對園林的建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山石在風景園林中的布置
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所以山石的擺放設計也應該在自然的基礎之上,適應需求進行合理的安排。山石的不同材質和造型,會體現出不同的風格,應該根據山石自身的特質進行安置,以達到山石和所在環境的自然融合。否則再好看的山石,如果擺放不當,不僅不能夠美化環境,反而變得突兀,影響園林的景觀。因此,需要根據園林中的環境、景物來對山石進行藝術建構。
2、山石景觀的分類
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筑設計中,對山石景觀的構造分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觀、藝術造型式山石景觀、意境式山石景觀和抽象式山石景觀。風景園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觀的構造,應該根據巖性和地質構造不同,進行景觀構造,使觀眾感受自然的美好;對自然山石景觀進行概括和重組,通過夸張和變形等藝術手段對山石景觀進行處理,體現山石景觀的藝術性;用抽象的意境進行山石景觀的構造,引發觀者的聯想;運用抽象的藝術表現手法,山水造型進行抽象處理和構造,表現風景區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內在意境。
3、進行山石構造的方法
(1)提高對景觀園林學的應用:置石與山石景觀是園林重要的構造組成部分,體現風景園林學的藝術理論,對成功的風景園林景觀進行借鑒,發揮山石構造在園林景觀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園林環境。
(2)建設現代化山石園林景觀體系:對風景園林景觀山石的構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觀的現代化理論體系,實現風景園林山石景觀的藝術創作。
(3)創新風景園林山石構造的方式:對風景園林景觀的置石和山石景觀藝術創造形式,進行創新,豐富山石景觀構造的內容。
五、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植物的運用
先前說道:山石是一個人的骨架,那么植被就是人的“血肉”,沒有了血肉的填充,再好的景物都是死物。植被的作用雖然很重要,但是它的應用也不是特別隨意的,是要講究技法的。植被的應用可以遵照以下幾個原則,結合科學的方法,讓植物在景觀中得到適宜地運用,以便發揮其“血肉”的作用。
1、植物的配置原則
大自然當中的很多植被都可以運用到園林的建設中去,但是首先要讓該植被“合理”。具體來說就是在運用的過程中,要考慮氣候、地理環境、風土民情等的因素,符合人們的審美觀,否則再高昂的植被都是多余的。比如在很多南方的園林中經常見到修剪過的小葉榕,也很受大家喜歡,但是它并不適宜在北方園林中出現。所以在選擇植物的時候需要考慮這一因素,否則會起到反作用。
2、植物的配置方法
由上文可知,植物的巧妙運用對于風景園林景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必須考慮到植物的類別、種類、顏色等因素,結合景觀的本身風格,選擇合適的植物。例如,顏色的選擇有紅、橙、藍、綠、紫等,不同的顏色搭配會呈現不同的效果。在進行植物的配置使用時,要根據想要的效果M行顏色的搭配。
3、植物的作用
任何一個風景園林景觀中,都不會存在沒有植物的情況。相反,任何一個風景園林景觀,各式各樣的植物的存在才是其創造美感的精髓。在風景園林的建筑設計中,植物一般不是單一的,它必須能適應四季變化的特點,襯托風景園林景觀。這些植物可以作為觀賞之用,也可與其他植物相搭配,呈現出別致的景觀??傊参飳τ陲L景園林景觀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植物時,務必遵循其配置原則,達到與風景園林景觀的美好配合。
4、植物配置應具有一定的季節性
①對植物進行配置時,應以“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為設計準則,根據季節的變化情況,初春可選榆葉梅、桃花、丁香、迎春等,晚春可選棣棠、玫瑰等;初夏可選朱槿及各種野草花等;秋天是落葉的季節,可選海棠、山里紅、楓樹、銀杏等;冬季可選柏樹等。②對數目進行配置設計時,通常選擇枝葉比較繁茂的數目,根據樹種的搭配,通常把灌木和喬木進行搭配,根據樹葉大小,通常選擇闊葉樹,此外通常配置草坪,并選擇多個品種進行植物種植。需注意的是,為了顏色的協調性,通常把常綠樹種的比例控制在1/3~1/4。
總結
作為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組成元索,山石和植物兩者在其種的運用缺一不可,同時,因其山石和植物的多樣性,結合風景園林景觀的風格特點,使用山石和植物時,必須以風景園林學的理論知識為指導,必須遵循山石和植物的配置原則,充分利用山石和杭物本身的特點,達到科學與藝術的統一,符合風景園林的風格,符合人們對美學、生態的需要,創造出美的意境,實現其與自然的協調。
【摘 要】我國在建筑、裝飾、園林設計等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累。其中,傳統建筑融合了各N傳統文化并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而現代園林建筑設計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各種傳統建筑元素運用于現代園林建筑當中,使其不但充滿歷史的氣息更是具有濃厚的時代氛圍。
【關鍵詞】傳統建筑;現代園林建筑;設計與運用;傳統建筑元素
1 引言
傳統建筑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同時也刻上了各種風俗文化烙印。同時,傳統建筑文化在我國經過多年的發展,不但傾注了無數人的心血也是我國勞動人民靈魂的延續。而在當代國際上各種建筑文化的發展下,許多傳統建筑元素遭到了忽視甚至滅亡。繼承傳統建筑文化并將其融入當代建筑設計中,不但是對人類文明的一種尊重,同樣也是對建筑業的創新與發揚。
2 淺析傳統建筑語言
2.1 傳統建筑的審美情趣
傳統建筑歷經多年來朝代的更替及各種不確定因素的阻撓,在今天為人類留下了各種各樣寶貴的財富。傳統建筑吸收了各種文化精髓及傾注了不同的文化精神。通過各類傳統的建筑,我們能感受到強烈的歷史氛圍。同時。我國精湛的建筑工藝與技術,更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瑰寶。而傳統建筑不但具有多功能特性,還具有濃烈的時代氛圍及很高的審美價值。它的多種功能和特色,更是建筑史上令人耳目一新的一大特色。
2.2 傳統建筑元素的多功能性
在傳統建筑中,各種各樣的結構均具有不同特色的功能。例如,斗拱結構、雀替結構。這兩種結構各有千秋,卻都是房屋建筑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斗拱結構最原始的作用是作為一種衡量的工具,但其最重要的功能則是將其同上層結構的壓力層層往下傳遞并最終到達地基。而雀替結構的功能如今隨著時代的需求而不斷轉變,多為裝飾作用。而凝結了眾多勞動人民智慧的功能性建筑元素,在當今時代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動作用。
2.3 具有歷史性的傳統建筑元素
傳統建筑元素是各朝各代靈魂的延續、智慧的凝結,同樣其也帶有鮮明的各色歷史痕跡。朝代的更替、民族文化的不同都會給歷史建筑帶來各色文化的積累和歷史的傳承,但同樣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帶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就建筑方面的斗拱結構而言,唐、宋、元三朝與清、明兩朝就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在體積方面,唐、宋、元三朝的斗拱結構更大;但在數量方面,清、明兩朝建造的比較多。
3 傳統建筑文化在現代園林建筑中擔任著重要角色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而當代園林建筑設計為了能在這愈演愈烈的社會競爭中存活,不但得考慮人們的審美水平、生活習慣及社會的經濟趨勢等,還要在創新中打造出自己獨有的特色。而傾注了人們各種智慧的傳統建筑無疑是其在當代中,活出自我并打造特色的一大法寶。傳統建筑富含多種文化及各類建筑技巧,當代園林建筑應當繼承其特色,并在繼承中創新,努力打造出低成本高價值高審美性的園林建筑。[1]
3.1 現代園林的現狀與傳統建筑的困境
隨著國際各種建筑風格的涌入,現代園林建筑正遭受著各種無形的壓力。同時,人們的生活習慣、社會經濟的變動及各種建筑價格的改變也是影響著現代園林建筑設計的因素。同時,在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及全球一體化的影響下,一場傳統建筑個性與特色喪失的危機悄然而至。我國建筑業遭受了嚴重的打擊,而當代園林建筑也沒有“幸免于難”。如一些園林建筑方面的失誤:過分強調建筑造景而非植物造景;綠化面積相對減少;園林建筑與環境不協調等。
3.2 傳承和創新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性
在多種國際建筑元素爭鋒角逐的時代中,現代園林建筑在設計及創新發展受到了重創。同時,為了打造具有個性化、時代化的現代園林建筑,不但要在各種建筑中獨具優勢,還要根據社會多方因素的考察設計出低價位、高質量、高利潤的園林建筑。而具有濃烈時代特性及極具個性的傳統建筑則是園林建筑設計的重要武器。在發展中繼承傳統建筑元素,并在繼承中創新無疑是在這個波濤洶涌的年代中取得勝利的關鍵。
4 傳統建筑與現代園林建筑的相互融合
在這個生產、經濟發生重大改變的社會中,獨具地域風格的傳統建筑少之又少。而現代園林建筑在這個多國際建筑元素涌入的社會中,生存也變得岌岌可危。因此,將傳統建筑元素融入現代建筑設計當中是重中之重。同時,傳統建筑在融入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不但遵循著必要的原則,同時其各類建筑元素也在現代園林建筑當中得到了靈活的運用。融合了傳統建筑元素的現代園林建筑獨具特色,充滿著歷史文化的氛圍。
4.1 傳統建筑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將傳統建筑元素融入現代園林建筑當中,使得其不但在實用、美觀上符合時代的標準,還要在此基礎上發揚我國的文化積淀優勢并創造出更新的建筑元素。但在融合過程中要符合幾個準則:首先,需要傳承并發揚我國文化,秉承歷史文人的文化精神及理念;其次,要以可持續發展為主,同時打造新的建造理念即打破當代以經濟性為主的建筑理念。要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在繼承中發展,創造出更適應時代的現代園林建筑。
4.2 傳統建筑特色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的靈活運用
傳統建筑元素分別具有功能性、歷史性、裝飾性,而這各類元素也在當代園林建筑設計當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當然,傳統建筑當中的重要人文精神也得到了重視。例如,遼寧省沈陽市的“方圓大廈”,其采用古銅幣的形狀為外觀寓意生意興隆四方吉祥,同時其周圍景觀也采用了大量的傳統建筑元素,建造了各種如拱橋、流水等的傳統園林風景。
5 結語
在各類國際建筑元素爭芳斗艷的時代,我國傳統園林建筑設計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而將傳統建筑元素融入當代園林建筑中,無疑為其添加了巨大的羽翼。使得當代園林建筑不但充滿文化的氣息,還具有自己鮮明的獨特個性。在未來,現代園林建筑將會更充分地發揮傳統建筑的優勢,努力在繼承中發揚,并在繼承中創造更多的新建筑元素。
摘 要: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通過地形、水體與植物元素的運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整體設計的視覺效果,讓人文與自然生態元素進行有效的融合體現。設計元素的充分融合可以有效的符合人們越來越高的審美需求,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優化提升。本文主要從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植物、水體三方面元素做分析,闡明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元素應用特點。
關鍵詞: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地形;植物;水體;應用
人們物質水平不斷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們精神文明的需求。對于人們的居住環境,尤其是當下城市化建設中,人們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的需求,更需要通過風景園林建筑來優化居住環境,提供人們更好的居住體驗。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需要充分的考慮與利用本地的地形、植物與水體情況,做好各要素與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達到更好的環境建設。
一、地形因素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因素是基本要素之一,一方面包括丘陵、平原、草地、山地、山谷等不同的大地形,另一方面也包括坡道、平地、臺階、土丘等效的地形狀況。地形與外在的環境狀況產生直接的關聯,會影響局部區域內的美學狀態,影響在該空間內的人類的體驗感受,同時也會對區域排水、土地運用、氣候變化與景觀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對于園林的選址產生一定影響,成為了參考因素之一。地形對景觀園林中的自然要素設計運用也提供了一定決定作用,相關園林設計要素較大程度的依賴了地形狀況。地形屬于環境中的重要構成部分,與空間中各要素產生了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景觀園林設計中不得不考慮其因素影響。平坦地形可以有效的達到區域的統一協調功效,而波動起伏大的地形則可以對區域環境進行一定分隔功效。
在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上,需要講究美觀協調的效果。如果要達到協調就需要讓整體效果避免突兀,保持較為和諧的狀態,讓園林設計與人們日漸高漲的審美能力匹配,讓風景園林建筑符合自然美的同時又達到人工美的優良狀態。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的影響性較大,屬于設計中的基礎元素,不可以隨意的變更與拆除。最好的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要降低建筑成本,因此最好與自然狀態融合在一起,保持較為自然的狀態。如果存在個別的突兀地形,可以進行局部性的修理,從而達到整體的協調,讓整體設計與地形環境保持較為自然和諧,提升視覺效果。如果在設計中存在起伏大的地形狀態,最好不要開展人工采挖,這樣會導致原有地形的破壞,同時會提升建造成本。因此要充分的做全局考慮,分析地形價值,做有效的借勢利用來構建對應的亭臺樓閣,有效的運用起伏大的突兀局部,從而讓地形與整體環境融為一體,保持自然條件與人工建造融合在一起,確保整體的和諧美。
二、植物因素
在風景園林建筑中需要對風景尤為突出,讓植物成為其中的重要元素。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園林建筑風格,而后依據風格來匹配對應的植物搭配。園林景觀設計中需要確保植物相對完整,對于原有的植物盡可能少的做翻新或者更改,這樣可以減少建造成本。通常情況下園林中的綠化面積會相對較少,因此具體的景觀設計會相對受限。如果要改善這個問題,需要在原本的植物結構上添加部分沒有沖突的植物種類,這樣可以保證植物的豐富性,同時也可以保持植物間較好的融合狀態,提升風景園林建筑中的綠植元素,降低設計中的生硬狀態,提升整體設計的活力。
植物屬于風景園林建筑中的組成部分之一,但是可能會比建筑本身與流水設計內容稍顯不重要,然而也會提升視覺效果。需要適度的提升植物的多樣性,這樣可以有助于整體視覺中一年四季都會有較好的植物視覺效果。建筑在室內與室外都可以運用植物配置,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視覺效果的流暢性;植物的配置中需要與本地的風土人情保持較好的融合,植物選擇保持科學合理性。針對不同地方要采用差異多樣性的植物,從而有效的在不同時期有植物開花結果來展現植物的豐富性。此外種植方法上需要保持層次性處理,提升視覺美感。
植物屬于設計素材中相對軟性的部分,一般草地、灌木與喬木都可以達到對硬質建筑較好的映襯作用,讓建筑環境本身具有更多元的色彩與質感,通過合適的設計來讓風景園林建筑保持更好的視覺效果。可以讓建筑相對生硬的外立面保持一定弱化作用,例如可以在外墻運用一定植物,可以達到美觀與綠化效果,同時可以達到整體環境的保護,打破原有建筑物給人的生硬與沉悶視覺感受。同時綠植本身的顏色都可以有更強的生命力、希望等文化象征意義,從而達到給人的較好審美共鳴。隨著季節的變化,不同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的讓風景園林建筑賦予更好的自然氣息,保持整體環境的動態變化狀態,讓建筑更好的融合在自然風景環境中,形成室內與室外環境的聯合,提升整體視覺的直觀感受。
三、水體元素
現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滲透一定親水設計可以有效的提升整體視覺效果,要充分的做好水資源運用,達到生態環境的完善,營造出更和諧與美感的視覺環境。首先,水體可以為風景園林建筑提供一個相對廣闊水體背景景觀,建筑會倒影在水面,從而形成一種相互融合與呼應的狀態,形成一種風景中的裝飾作用。例如世界聞名的威尼斯則是較為著名的水體設計,將水體與建筑做較好的融合,建筑的外圍保持一定臨水小,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本身的視覺開闊性,達到景觀的點綴功效,擴展建筑外圍的空間。其次,水體元素運用可以有效的為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賦予一定文化意義。在全球的文明古國,大多都與江河湖海有緊密聯系,因此而逐步誕生城市。水域可以有效的讓人在景觀中保持視野的開闊,提升心靈的愉悅感。在中國文化中,水與萬物的生發也有密切聯系,該文化之下水體不僅提升了空間布局的整體氛圍,同時也可以達到精神文化層面的意義賦予,有效的讓建筑充滿靈性效果。在中國傳統園林建筑設計中,水體運用必不可少,從外在的形到內在的意都得到了充分運用,提升了設計本身的自然韻味,同時也是為了保證建筑中人類活動的正常所需,讓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進行有效的融合。在中國傳統意蘊中,水至柔至剛、百變靈動,有著強烈的人文內涵賦予,因此建筑中運用水體元素可以有效的提升人文特色。在具體的設計中,還可以融入人們日常的水體感受習慣,尊崇人文特點,讓水體設計賦予更強的人性化,滿足人的基本需求與感受,讓視覺等多種體驗感受得到優化提升,這樣可以提升水體元素設計的價值。
四、結束語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會通過建筑與景觀的融合來提升整體功用c視覺美感。首先,可以提供使用者較好的風景景觀效果,其次,又要讓建筑本身的功用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要達到整體設計的合理性與融合性。地形、植物與水體是整個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基本元素,由這三要素的組成可以提升整體景觀效果。具體操作中要盡可能的保持原有自然環境特點,減少破壞與人工操作,讓建筑與自然風景保持較為合宜的協調美感。
【摘要】:中國的古園,大多都在其藝術特征方面很是注重,除了少許個性色彩比較獨特,大部分還是重合性較強,由于古人注重于風水學,所以園林的布置具有很強大的邏輯性,比如避暑山莊當中就有很多這樣的構造。本文以避暑山莊為例,簡述下中國的園林布局特點。
【關鍵詞】:承德避暑山莊; 園林特點
在中國的古典園林中,其空間藝術的設計往往都具有綜合性比較強、風格獨特的特點,由于古人在風水學上比較講究天地融通的思想,為了突破人們的視覺局限,在園林的建造中非常重視借景的藝術手法,比如承德避暑山莊的精典杰作“錘峰落照”就是通過借景“磬錘峰”,由此而來。建造山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聯合和團結中國邊疆一些少數民族,進一步加強國家的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的和平統一而修建的一座夏宮。
在整體布局設計上,承德避暑山莊巧妙運用自然地形依山而建,景色宜人,資源豐富,與其它園林迥然不同,其設計風格獨特,藝術手法多樣,渾然天成。山莊的基本格局在設計上將宮殿區與湖光山色的苑景區有機結合的起來,幾條蜿蜒幽徑串起了鑲嵌在湖中的三座島嶼,其中有一條之字形的小徑,之徑的云堤彎彎區區,連接這中心的島嶼,如意洲與皇家宮殿。
1、宮殿區的設計風格
在山莊的南部是宮殿區,宮殿里面建筑風格獨特,而且顯得古樸莊重,其實是紫禁城的縮影。將宮殿和自然景觀完美地鑲嵌為一體,仿佛升華為一種海市蜃樓般的境界,設計布局上采用了“前宮后苑”的傳統形制。宮殿位于山莊南部,主要有正宮、松鶴齋、東宮和萬壑松風四組建筑群構成。正宮位于宮殿區的西側,是皇帝政務辦理和休息的地方,按“前朝后寢”的布局,由九進院落組成;布局對稱嚴謹,外形淡雅古樸。主殿建筑在建造時,材料多數是采用四川、云南的名貴金絲楠木以及東海礁石修建而成,建筑上花紋雕刻精美,色彩多樣。庭院規模、回廊起伏有序、山石草木相間配置,給人一種溫馨近人的感覺,而不像京城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宮殿。松鶴齋位于宮殿區的東部,共由七處院落組成,庭院環境優雅,松柏郁郁蔥蔥。
2、湖泊區的設計風格
“山莊以山名,而勝趣實在水”。湖泊區位于避暑山莊宮殿區的北部,湖面上分布著8個小島嶼,將湖面劃分為大小不同的區域,洲島錯落,青山綠水,富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特色。東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熱河泉。一直以來,清朝的皇帝對江南園林建筑都甚為喜愛,然而皇帝又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江南,皇帝為了滿足自己每天都能如同身臨其境,與之朝夕相處的愿望,于是山莊的東湖景區多數都是模仿江南特色景觀而興建的,不是江南勝似江南。建筑以分散布局手法為主,園中有園,每個建筑都形態多姿,風格獨特。而在湖泊區眾多建筑群中,“獅子林”是最具江南風光特色典型建筑了。
4、平原區的設計風格
平原區位于山莊的西部,這里湖光山色、綠草如茵,風景宜人,呈現出一派廣闊的蒙古草原風光;在山莊東北部的山麓上,興建了大量宏偉壯麗、氣宇非凡的寺廟,這就是所謂的外八廟。外八廟運用了漢式宮殿建筑風格,同時還兼有多個少數民族建筑的藝術特色,集聚了中國古代多元化的寺廟建筑設計風格。
清初,由于皇室家族信奉喇嘛教的緣故,同時也是為了供西方、北方少數民族的上層及貴族朝覲皇帝時禮佛所用。這些廟宇多利用向陽山坡層層修建,主要殿堂聳立突出、宏偉壯麗。這些寺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苑囿和皇家寺廟群。它集中國古代園林藝術和建筑藝術之大成,是中國古代創造力的結晶。在園林建筑風格上,它傳承并發展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傳統的設計風格,總結并創造性地運用了各種造園素材、造園技法,使其成為自然山水園與建筑園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繼承、發展并創造性地運用各種建筑技藝,汲取了中國南北各大名園寺廟的精髓,別出心裁,獨具匠心,表達了“移天縮地在君懷”的建筑主題。在園林與寺廟、單體與建筑群的具體建造方面,山莊和周圍的一些寺廟都完美地融合了中國古代南北園林風格和建筑藝術特色。它集中國古代多種建筑風格的形象于一體,展示了中國古代木架結構建筑的高超技藝,并實現了木架結構與磚石結構、漢式建筑形式與少數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結合。如普寧寺,普寧寺總體布局為四進院落,前半部分為漢式禪宗寺廟建筑,但是登上高聳的金剛墻,后半部分的建筑風格立刻就變了,藏式寺廟的白臺黃瓦躍入眼簾,涌出了漢藏合一的視覺高潮。
4、山巒區的設計風格
山巒區位于承德避暑山莊的西部以及北部,其面積范圍約占全園的四分之三,在這一地段山巒跌宕起伏,溝壑縱橫,奇峰怪石,草木叢生,清流飛濺,一年四季景色多樣宜人,不同區域氣候也不盡相同,簡直如同人間仙境,是避暑的最佳境地。另外還有棒錘山、蛤蟆石等奇景,其間有樓宇高閣、寺廟殿堂相互映襯點綴,使得山巒區在整個山莊的魅力更引人入勝。
就整個山莊而言,山巒區在建筑風格上貫通了南北藝術之精華,既具有北方雍容華貴、富貴典雅的皇家氣派,又融入南方江南水鄉、秀麗淡雅的風度,從而巧妙地將南北建筑藝術完美結合。山莊內的建筑規模一般不是不大,樓閣和墻體多以青磚灰瓦為主,更顯得淡雅而莊重,古樸而典雅。然而,與京城的故宮富貴堂皇的裝飾呈鮮明對比。與其它的皇家園林不同的是承德避暑山莊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園林“以人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傳統造園思想,尤其是在設計、選址等方面都是根據自然本身的地勢和其形貌特征進行的,通常是根據于大自然的優勢,依山傍水,順其自然,而且集南北建筑風格和園林藝術精華于一身。
結語
避暑山f是我國北方最具有藝術特色的古典皇家園林。它集中了歷代造園藝術的精華,具有高超的藝術境界。它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的結晶,是祖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和借鑒的。在新型園林和風景區的規劃和建設中,應靈活運用民族文化遺產,繼承其優秀部分并大膽創新,為祖國創作出更多、更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型園林。
摘 要 傳統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教學項目與當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步驟和要求脫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陧椖拷虒W法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項目設計,圍繞核心就業崗位的實際項目,以專業技能培養為目標,整合不同課程的理論知識,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 園林建筑設計 項目教學法 實踐項目
0 前言
項目教學法( 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 ,也稱為“基于項目活動的研究性學習”,是為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項目教學法將實際項目帶入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學特別是實踐項目與實際工程的密切聯系,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是園林專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專業課程,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專業技能,側重于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傳統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教學項目設計與當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步驟和要求差距甚大,一般是根據教材的章節安排,分割為亭、廊、花架等不同單體建筑獨立進行,每個單獨的項目都要求學生完成一整套的設計成果。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發現,雖然師生在實踐教學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獲得的實踐成果卻零碎不成整體,深度也只能達到概念設計、個別能夠達到方案設計階段,根本無法達到施工圖設計階段,對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也僅停留在比較粗淺的水平,導致實踐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
1 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項目設計思路
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項目設計通過整合傳統教學中碎片化的實踐內容,打破各門課程之間的藩籬,將涉及不同課程的理論知識和不同就業崗位的專業技能組合在一起,從而克服傳統教學方法所造成的知識和技能條塊分割,達到培養學生以創新和設計能力為核心的專業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1.1 以就業崗位與專業技能為先導
本科教學的課程設置都是以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培養為目的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項目的設計應當注重培養相應就業崗位專業技能。從近幾年的初次對口就業統計數據來看,從事方案與施工圖規劃設計工作的約占59.2%,從事施工現場技術管理工作的約占23.7%,從事概預算與招投標工作的約占10.5%,從事苗木生產養護工作的約占6.6%。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從事設計、施工及概預算、招投標工作的園林專業學生所占比例較高,合計達到93.4%。在實踐項目設計時,就應當以培養園林專業學生在未來就業崗位上所需的團隊協作、手繪表達、計算機、景觀材料、工程結構等方面的根本目的(表1)。
表1 就業崗位與專業技能
1.2 整合不同課程的理論知識
園林專業的“園林建筑設計”一般安排在第4、5學期,其先修課程包括“測量學”、“設計初步”、“園林工程制圖”等,分別培養了學生工作時需要的現場勘察、立意構思、手繪表達、工程結構和景觀材料等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實踐項目的設計不僅僅考慮本門課程的知識技能,還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將之前的所有課程涉及的各項知識技能整合在一起,通過實踐加以錘煉,并為后繼的課程和實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1.3 根據實際工作步驟重組實踐教學內容
傳統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教學項目是根據教材的章節安排,分割為亭、廊、花架、小品、公園大門、茶室、廁所的設計等碎片化的不同單體建筑獨立進行。這樣的設置雖然能夠全面覆蓋不同類型的園林建筑,但在有限的課時下每個項目成果學生最多只能做到方案設計的深度,還加重了教師的批改工作量。單體建筑設計訓練的方式也與實際工作的步驟完全不同。當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步驟一般包括場地分析、概念設計、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等不同階段,單體建筑如公園大門的設計要受到完整公園項目的性質、人流量、外部交通等因素綜合影響,同時大門的設計進程也要與公園項目的設計進度保持一致,極少存在單獨設計建造園林單體建筑的情況。重新組合后的實踐教學模K應當以園林專業現實工作的內容和步驟保持一致。
1.4 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項目
以園林專業核心崗位最常見的工作項目“小游園的規劃與設計”作為參考,將實踐教學項目按照實際工作中設計項目的步驟分解成五個部分(表2),把傳統實踐教學里的各個細分內容分解、組合并融入其中,每一個模塊都要求學生完成亭、廊、花架等單體建筑相應深度的階段性成果,融合專業技能訓練及先修課程的理論知識,教與學的過程與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相吻合。新的實踐項目更使學生能夠在教學結束時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規劃設計作品,讓學生在實現自我價值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提升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
表2 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教學項目
2 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教學效果
2.1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現代風景園林學是融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與人文學科于一體的極其綜合的學科,涵蓋面極其廣泛。在傳統教學方法下,每門課程都有自己成體系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需要掌握,使學生除了在各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付出大量的時間外,特別是還需要為這些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融會貫通付出額外的精力。項目教學法打破傳統的條塊分割,直接在實踐教學項目中提出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能夠在踐過程中融合先修、同修課程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夠為后繼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大地提升了學習效率。
2.2 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技能
作為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地方本科院校,將實踐教學過程與工程項目充分地融為一體,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實際工作的內容,熟悉相關工作的流程,才能讓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得到全面培養,提升就業競爭力?;陧椖拷虒W法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項目不再局限于培養學生在園林建筑單體上的創意、設計能力,而要求學生在融合不同課程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深入錘煉立意構思、手繪表達、景觀材料、園林植物和工程結構等多方面專業技能,真正培養了學生未來進入就業崗位團隊協作、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3 實踐教學效果反饋
通過2012、2013兩個年級園林專業“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后繼課程的教師反饋認為學生的理論基礎與專業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通過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對2012級學生畢業實習情況的反饋意見反映,不僅學生的實際操作與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職業認知、自我定位、團隊協作等綜合素質也更加全面,達到甚至超過了企業對實習生的需求。
3 結語
從教學實踐的經驗來看,基于項目教學法設計的“園林建筑設計”實踐項目,通過圍繞核心就業崗位的實際項目,以專業技能培養為目標,整合不同課程的理論知識,能夠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應當有充分的教學準備,并在學生分組、教學進度控制、考核評價等方面模擬真實項目運行過程來進行實施,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摘要】園林建筑是構成園林四大要素(山石、水體、植物、建筑)之一。《園林建筑設計》是高等學校本科風景園林專業的必修課,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課程,它包括了建筑學、工程學、藝術學等方面的知識。這門課程將建筑結構的基礎知識、園林建筑設計相關知識及建筑案例分析等相融合,使學生在了解掌握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園林建筑設計有自己的見解,具有自主設計的能力。
【關鍵詞】園林建筑設計 教學改革
《園林建筑設計》在園林專業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該課程的理論學習和設計制圖,使學生能夠掌握園林建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設計技能,設計各類園林建筑,并能夠從功能、技術、形式、環境多方面綜合考慮園林建筑的設計,提高學生的園林建筑設計能力,為學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老師,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在實踐方面的應用,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是勢在必行的。
一、《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教學常見的問題
1.教學方式的單一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老師與學生的關系為“講與聽”,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上課積極性降低,教學效果欠佳。一貫的教師灌輸式教育為主,較少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自身發展和素質提高。
2.教材的選取欠恰當
《園林建筑設計》這門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課程。在選擇教材的時候,會發現大部分教材都只集中在理論部分,并且更多的是涉及古典園林建筑,涉及很少的現代園林建筑和實際案例。
3.實踐課程課時少
目前很多學校安排實踐課時較少,有的是設置一周的課程實習,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短。而設計類課程,大多時候需要靠實踐課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了解建筑材料、建筑工序、設計要點、圖紙繪制及文本制作等。實踐可以將理論知識形象化,并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并掌握。
二、關于《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1.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靈活授課
在教學中,教師不再唱獨角戲,以學生為本,把課堂的舞臺還給學生,但不意味著教師工作量的減少,項目實施前,教師應該選擇適合的方案設計、組織相關的課程內容及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如園林制圖、效果圖表現技法、計算機輔助設計等,不僅引導學生掌握專業技能,而且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綜合素質。
2.實地測繪法的運用
實地測繪是學習園林建筑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能讓大家高效理解園林建筑基本尺度、功能需求、設計要點。帶學生進行實地測繪園林建筑,挑選九江市南山公園、甘棠公園、南湖公園及校園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觀亭、景觀橋、景觀廊、茶室、公共廁所等進行測繪,完成底平面圖、屋頂平面圖、正立面圖、側立面圖、剖面圖的繪制,加強大家的直觀感受和實際操作能力。
3.項目教學法的運用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知識體系,結合實際項目,由淺入深地設置相應項目,如景觀亭設計、公園公共廁所設計、度假別墅設計,圍繞各個相對獨立的設計項目,開展有針對性、系統性的項目教學。
4.模型制作結合建筑設計方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空間尺度感,試圖將模型與建筑設計相結合,打破傳統的純粹圖紙表達方式,由于模型能彌補圖紙設計中的不足,能增加空間立體想象能力,現在已經成為表達設計效果的重要方法。模型制作包括兩種:虛擬模型制作(利用Sketch Up進行虛擬建模)和實物模型制作(采用雪弗板、塑料板等材料)。在設計的不同階段用不同的模型來表現方案,構思方案時候,用微縮版模型進行推敲,設計方案定下來后,讓學生按所畫圖紙制作相應比例的模型。圖紙繪制:一般比例采用1:50或1:100的比例繪制,環境、配景、人物同樣需要按比例完成。
園林建筑設計結合模型制作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方案設計構思與創意能準確、直接和有效的進行表達;并成為溝通和交流的一種手段;是培養和開拓學生設計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模型比圖紙表達更直觀,讓人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
三、總結
《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努力向名校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運用??茖W、有針對性選取教學內容,以掌握設計規范和技巧為主線,采取實地測繪法、項目教學法、案例分析法、模型制作法,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消化理論知識,促使課程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培養社會更需要的人才。
摘 要:針對應用型本科學校的特點,以創新性人才為培養目標,通過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改革,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主要有:學生表現出極強的設計欲,促進了學生的設計能力的提高;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學重點;豐富了師生的專業素養,有益補充了教師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創新型人才;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改革
自從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以來,隨著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建立,以及現代社會對高等人才的新要求,國際高教界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因為人們已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同時,像徐州工程學院這類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面臨著在激烈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壓力。外部環境與學校校情都要求學校必須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基本目標,加強服務地方建設的能力。
園林專業是一門跨學科、綜合性強、重實踐的專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全面的理論知識與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1]。如何通過專業教學改革體現特色,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急需解決的首要任務之一。
《園林建筑設計》是普通高校園林專業學生必修的主干課程之一。課程教學為1a,共80學時。主要涉及4個部分的內容,分別是入口建筑、休憩建筑、附屬建筑、餐飲建筑。課程教學主要是結合設計專題,進行理論講述,現場實測,草圖修改,方案調整,最終定稿,完成設計圖紙。
1 存在問題
1.1 缺乏應用型教材支撐
在現有的《園林建筑設計》教材中,存在著理論過于陳舊,案例過少,過舊且新穎度不夠,缺少必要的設計圖紙分析與理論介紹,尤其是沒有針對應用型大學的實踐教材,理論過于傾向研究型,缺少有代表性、有影響的項目案例介紹。
學生渴望學習到的新興的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論就更少了。
1.2 傳統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園林建筑設計》教學中,教師都是占據主導,忽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教學中基本都是首先教師理論講解,然后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完成設計作業,然后是教師批改作業,最后是作業反饋。學生進行設計,憑空想象,理解力有了,但空間想象力沒有,接觸的設計案例很少,由于缺少教師理論結合案例的講解分析,學生往往面對著教師的作業愁眉不展,無從下手,即使心里有設計思路,由于積累不夠,實踐少,還是無法轉換成設計圖紙,完成作業。
1.3 學生設計的積極性不高,課程的互動性不強
由于教學主導是老師,學生很少參與教學,往往是被動學習被動接受,師生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交流與互動,使得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習興趣不濃,作業往往是潦草應付。
2 教學改革措施
2.1 改革理論教學內容,增強內容的新穎性,與時俱進
教學內容上,以教材為基礎,同時參考國內外相關書籍和論文,汲取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積累了大量的文字和圖片材料,并直接用于課堂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保持課程內容的新穎性,實用性、先進性。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引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思維方式和科研成果。那么學生就能夠不斷地接受新知識、新理念,激發學生的設計興趣,奠定學生的專業基礎,從而更好地從事專業工作。
2.2 教學內容上去粗取精,突出設計重點和主題
2.2.1 注重建筑的外部環境設計,以便更好地與后續課程接軌
園林建筑設計是園林專業第一個設計課,不應將課程內容局限在建筑設計,而應推演到景觀設計。從而為園林規劃設計奠定良好的設計基礎。基于風景園林學科教學的建筑設計,更為強調外部因素對建筑本體的影響,建筑是因環境因素生成的,它與場地、交通、綠化等現實問題息息相關,即設計結合自然[2]。正因如此,園林建筑設計特別強調對外圍環境設計的考慮,要求學生一方面運用景墻、花架、廊柱、花壇等設計外環境,補充建筑外形的不足,增加立面上的高低錯落和虛實掩映的效果。另一方面,建議運用庭院設計將建筑化整為零,以便更好地突顯外部環境設計。
2.2.2 注重宏揚傳統,體現地方文脈
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研究與設計一直是園林專業的特色,又是傳統園林重要、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國古典園林正是因為其蘊含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而歷久彌新,依然煥發著古老的魅力和活力。對于學習園林專業的學生而言,是需要繼承并發揚的。通過分析背后硬傳統(建構、材料)與軟傳統(文化、歷史),使學生理解傳統建筑的設計意匠與審美取向,一方面提升專業修養和素質;另一方面使其能夠具備一定的中國傳統建筑設計能力[3]。學生能夠從中國傳統建筑中汲取營養,再現傳統,更富有創新力。從而使得設計作品更有內涵更有深度。
2.3 教學方法多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設計能力的提升 運用多媒體方式,采用課堂理論講述、優秀建筑設計案例分析介紹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增加學生對園林建筑設計的理解和運用。精選設計案例介紹大師建筑設計作品,如貝聿銘的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密斯的巴塞羅那德國館等,進行案例分析示范,從而開拓學生的設計思路。實踐教學包括外出實習、實習現場拍照分析、實地測繪、制作模型,課堂評圖、改圖等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的能力。
此外,通過應用交互式教學法,讓學生搜集資料,學習經典建筑案例,分析建筑設計平、立、剖面,提高學生園林建筑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筑設計能力、模型制作能力。采取案例分析(進行優秀案例分析,并結合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述,進行方案匯報)、反饋法,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主動的學習,使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加強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同時結合設計作業開展模型制作競賽,并在校內展覽。通過作品展覽,為學生構建展示自身設計實力和相互學習的平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成就感,勉勵學生發展,以此豐富完善整個教學過程。
2.4 建立網絡課程,實現資源上網,供學生參考學習
實現了資源上網,包括教學課件,教師的案例分析,教案大綱等。并提供了教學輔導,包括考核試卷,設計論文、設計文本、專業書的參考,尤其是學生的優秀作業,模型制作照片等都可供同學下載,并參考學習。網絡資源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寬闊的平臺,便于學生學習資源的獲取。當然網絡資源需要進一步更新。
3 效果評價
3.1 學生表現出極強的設計欲,促進了學生的設計能力的提高 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改革,確實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對案例分析的解讀,提升了學生的設計分析和語言表達能力。當然更重要的,通過親自制作建筑模型,對比方案設計圖,可以很好地調整構思,彌補不足,并完善設計內容,通過模型制作將設計內容真實的表達出來,學生表現出濃郁的興趣,積極探索,最終使得設計作品臻于完善。通過制作模型展覽,同學們的建筑設計能力大幅提高,展覽的效果很好,獲得廣大師生和領導的好評。
3.2 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學重點的主題
通過搜集資料,進行案例分析,繪制圖紙構思設計,制作模型并展示作品,學生的創作靈感被激發出來。設計作品風格多樣,充分體現了教學重點。設計作品注重建筑與外部環境的設計。部分同學嘗試再現傳統,創造性地運用傳統元素表現建筑設計(見圖1~3);部分同學采用現代的集中式的建筑布局,或有小庭院,但立面上注重虛實掩映,高低錯落(見圖4~6)。建筑設計外形豐富,尤其是屋頂設計,表現出同學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3.3 豐富了師生的專業素養,有益補充了教師的課堂教學
學生認真組織語言,靜心備課,反復修改課件,然后課堂講述案例分析,不知不覺就能將各種知識信息結合起來,形成理論沉淀,儲備專業知識。不同的學生講述著不同的設計構思和理念,拓寬了大家的專業視野,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同時也會讓學生感到課堂的生動有趣。從學生的講述中,老師也受益匪淺??芍^“一舉三得”。
摘要:園林建筑設計對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本課程的教學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以“園林建筑的結構與構造”為例,研究信息化課堂教學在園林建筑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已經飛速發展,多媒體和網絡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在教育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科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不僅從手段和形式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更從觀念、過程、教學方法及模式等層面賦予教學新的含義。本文將重點介紹園林建筑設計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模式的一些總結與思考。
1 信息化教學設計
1.1 設計思路
本課程基于翻轉課堂教學理念,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分析園林建筑的結構與構造任務為載體進行教學設計,完成從典型園林古建的結構與構造分析的完整工作過程。利用學校網絡課程平臺的教學資源,開展“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后拓展”的教學活動。首先在課前由教師通過網絡課程平臺和學生QQ群所需預習的課程內容,學生完成預習作業。其次,在課堂上利用極域電子教室系統,進行課程教學,老師引導學生進行任務的操作,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解答疑問,完成課堂考核,并進行總結。最后,在課后通過網絡平臺和學生進行交流。
1.2 實施過程
教師在課前將課程的資源上傳到網絡課程平臺,并通過郵箱、QQ群等方式,課前預習知。學生接到課前預習通知后,在課程平臺下載電子教案、教學動畫等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拓展了學習的時間與空間。
1.2.1課程引導
教師利用極域電子教室教學軟件下發任務書,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照任務書要求實施任務,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在學習課前任務時的疑惑進行答疑,教師可以通過電腦對有疑問的同學進行單獨的在線指導,明確課程的任務目標,實現差異化教學。
1.2.2建筑結構與構造模型的分析
利用Sketchup軟件和園林建筑構造模型,詳細展示園林建筑結構的構造,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園林建筑的結構,借助此軟件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建筑生長動畫,明白園林建筑的建設步驟,使學生輕松直觀地掌握了復雜抽象的原理性教學難點。
1.2.3考核評價
評價分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考評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和學習態度。首先,在課程平臺制定實訓考核標準,學生在課程平臺上完成課前測驗。課后,學生須完成課后作業和單元測試。
1.2.4課后拓展
課后,通過網絡課程平臺完成課后作業和單元測試,并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教師聯系資源庫平臺中的典型企業專家遠程答疑。
2 信息化手段的運用
2.1 網絡課程平臺
網絡課程平臺的建設主要是輔助課程教學,提供課程標準、教學大綱、課程講義、課程PPT、課程視頻的在線播放、布置課程任務、提交任務書等豐富教學資源,并且利用論壇功能實現討論和答疑,讓學生在課余利用網絡自主學習,促進師生在線交流。
2.2 多媒體教學課件
多媒體教學課件是教師用來輔助教學的工具,由于園林建筑的構造比較復雜,不能滿足讓學生去實地實物的進行教學講解的要求,同時教材上多以黑白圖片的形式進行示意,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園林建筑構造的理解產生了很大的困難。
我們在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通過在PPT中附上豐富的園林建筑構造的實景圖形、圖像、音頻、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素材,增加教學案例展示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在授課時會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化繁為簡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多媒體課件在制作時重要突出解決教學重點與難點為主,這樣就不會像傳統的授課模式,只是把課件當做黑板 [1]。通過制作精良的課件中提供的各種媒體素材,提供豐富多彩,生動直觀的教學信息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程信息平臺
2.3 三維軟件--Sketchup的使用
園林建筑設計課程對空間想象力要求比較高,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分析建筑結構的時候常用二維圖片來進行講解,學生理解難度較高。Sketchup軟件是一款直觀、靈活易用的三維設計軟件,相比較其他三維軟件它的界面簡潔易操作的特點是便于我們教學最大的優勢[2]。在網上搜集并下載一些精細的園林古建筑模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電腦上直接用軟件打開模型,就可以直觀的看到我們虛擬仿真的古建筑結構形態。
學生也可以通過圖文資料自己繪制出古建筑結構的模型和制作視頻格式的建筑生長動畫,提高學生對此課程的興趣和參與程度。這也是園林建筑設計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和工具。
3 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在園林建筑設計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近些年出現大的全新教學模式,它把“學生”作為中心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凸顯。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參與教學。信息化教學在《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應用,首先利用信息化手段豐富了教學資料和案例的展示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讓過去難以理解的園林建筑的構造變得更加直觀明了。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學生為主體完成了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
【摘要】中國是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國,擁有燦爛輝煌的古建筑文化。那些優秀的傳統建筑藝術令人折服,總是能令人嘆為觀止,感嘆于古人的智慧。如何從傳統建筑中取其精華,并完美地運用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是本文的目的。
【關鍵詞】傳統元素;現代園林建筑;運用;創新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世界的舞臺中獨樹一幟,對世界建筑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園林藝術是中國傳統建筑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隨著時代的變化高樓聳立代替了三步十閣的古建筑,傳統文化受到了嚴重沖擊,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色。如何弘揚和發展傳統建筑文化是目前急于要解決的問題。
1.概述傳統建筑元素
1.1馬頭墻
馬頭墻,具有徽派建筑的特色。在聚居的村落中,巨門建筑密度較大,不利于防火,而高高的馬頭墻,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墻又稱之為封火墻。從高處往上看,聚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墻,給人視覺產生一種“萬馬奔騰”的感覺,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機勃勃,興旺發達。
1.2圍合式院落、庭院
庭院是千百年來中國建筑的主要表現形式,在以房屋圍合的形式中,裝載著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和思想觀念。圍合,不僅僅指的是物理的保護,而是建立了人與人之間關系,圍合形成獨立完整的局部空間而感受到安全感與歸宿感。
1.3朱紅色大門、鏤空花窗
單純的高會給人壓抑的感受,故而在圍墻上又常有鏤空雕刻花窗,圖案往往是喜鵲登梅,喻寒盡春來的喜訊,既表現出在家妻兒的向往,又是對在外家人的祝福。窗雕圖案多采用諧音和暗喻方式,這些圖案既起著裝飾美化的作用,又具有采光通風、防塵、分割空間的功能。朱紅色,又稱中國紅,朱紅色常用于宮殿的裝修中,因此朱紅色代表高貴與權威,朱紅色的大門象征著威嚴莊重。
1.4石雕、木雕、磚雕
石雕、磚雕、木雕在古徽州建筑中被稱為“三雕”。徽州的木雕、石雕、磚雕藝術善于處理原材料的本色,不僅能溶化在建筑物整體之中,還能像水墨畫一樣,清新淡雅,尤其是木雕藝術,更是為古色古香的建筑錦上添花。不論磚雕、石雕還是木雕,雖然是住宅和附屬在建筑物上的部件,但它們統統都是一幅獨立的畫,一件完整獨立的藝術品。
1.5坡屋頂
在中國,坡屋頂是傳統建筑的代名詞,在傳統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傳統的坡屋頂造型設計,會使宮殿、廟宇等建筑產生挺拔、雄渾、高崇、飄逸和飛動的獨特韻律,也會使居民建筑產生自然、親切和溫馨的感覺。坡屋頂有許多優點,如節能,夏天聚熱于屋頂,冬天又不感覺室內寒冷。坡頂可以聚熱氣;風會通過低處的窗往上坡頂窗聚合,這樣室內通風也會比較好;不積水,防水性能好。
1.6飛檐
飛檐是屋檐上翹,形似飛鳥展翅,活潑輕盈,是中國建筑上民族風格的重要手法之一,常運用在亭、臺、樓、閣、廟宇、宮殿的屋頂轉角處。我國傳統建筑檐部設計,屋檐特別是屋角檐部向上翹起。飛檐設計構思巧妙,造型優美的屋頂給人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2.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2.1傳統空間設計的運用
2.1.1庭院
四合院是北京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建筑,它以圍合的方式巧妙的創造出相對獨立的空間范圍,使居住的人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將外界與住處進行了分離。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成為了具有中國傳統建筑特色的建筑群體。通過利用這種分割、重疊、穿插等手法,可以產生許多園林建筑的新形式。比如,香山飯店庭院,在庭院的設計上將傳統與現代充分融合。入口處為廣場,滿足游客旅游的需要,后花園被三面建筑包圍,敞開一面,布置得當,將開闊與精致相融合;前庭與后院運用四合院的方式連接,既有水池、假山,又有青竹、翠柳,使前后庭院具有連續性。
2.1.2天井
天井是傳統建筑中主要的構成元素,主要起通風、聚集和排出雨水及除塵的作用。天井式建筑是古代勞動人們運用“天地一體,造化陰陽”的哲學觀點,依據氣候條件和生活習慣,運用虛實處理方法,構造出的居住環境的杰出作品。與現代園林中的“中庭”設計理論不謀而合。建筑設計師把其運用在現代社會中,例如,在中央的位置上設計了一個大于傳統天井的中庭,簡潔大方,引人回憶?,F代的天井成為了公共領域,連接了前后空間,將公共空間引入室內,使空間和功能倒置。這種內部和外部的可替換性是天井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的詮釋。
2.2傳統人文觀念的運用
2.2.1“天人合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協調統一,換句話說叫做“天人合一”。這一點充分的體現在中國傳統建筑中。人們處理建筑與自然的關系不是持著與大自然對立的態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環境;相反,乃是持著親和的態度,從而形成了建筑和諧于自然的環境態度。受此影響,那些現代園林建筑都十分重視相地選址,目的不僅為了滿足各自功能的需要,還在于如何發揮建筑群體因山就勢的靈活性及與山水地貌的協調性,堪稱風景建筑,這正是中華民族在建筑與大自然關系的處理上所體現的獨特的環境意識。
2.2.2“以人為本”
在西方,建筑是遮蔽靈魂的場所,人們崇尚神,傳統建筑也是以建造神廟為主。而中國,神權從來都是依附于皇權的,這就決定了傳統建筑是以人為中心。
在建筑材料上選用木材,代表中國非永恒的思想。在建筑體量上,以人體尺度為原則,雖大氣卻適形,即使是宮殿也不能造得太大。在現代園林中,選材大量運用木材,園林曲折迂回,精致婉約,凝固了中國繪畫和文學,使園林建筑富有詩情畫意,體現出人文主義的創作方法和獨特的美學原則。
2.3傳統建筑符號的運用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建筑符號中,以傳達文化信息,以便得到認同感。建筑符號不同其傳達的文化信息也不同。比如中國木構建筑。中國木建筑將材料、結構和形式向統一,將主要材料木材的性能發揮的淋漓盡致。對于中國傳統木構建筑進行深刻分析,有助于現代園林建筑的發展。木構建筑對人和自然具有親和力,擁有自己獨特的優美線條,在世界建筑始中獨樹一幟。在材質的選擇上,不同的材質給人不容的感受。木質材料讓人有朝氣蓬勃之感,石質材料看起來牢固可靠?,F代園林建筑設計中將這些不同性能的材料較好的加以利用,行走在園林中仿佛置身于古代園林。
總 結:
現代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與古代有很大差別,古今的設計理念也較為不同。但我們不能拋棄傳統,要將傳統建筑文化作為一種傳承和發展。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從傳統建筑元素中獲取靈感來源,并活學活用,繼承其精髓,發揮出在自己的創造性觀念,實現現代園林建筑的發展。
摘要:園林建筑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建筑設計對美化城市、彰顯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本文探討了園林建筑設計現狀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園林建筑;現狀;趨勢
引言:
隨著城市的發展,園林建筑已經成為城市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不管是美化城市,還是愉悅大眾,其社會價值日益顯現。園林建筑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筑,它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與大眾生活貼近的建筑品。因此,研究其設計特色,研究其設計現狀,需要從現實出發,從問題出發,來更好地進行探索和分析。相關的設計者也要更好地立足可用、可行、可賞的角度進行綜合考慮,才能讓園林建筑成為城市生活中最具有使用價值和欣賞價值部分。
一、園林建筑設計現狀
近十幾年來我國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我國城市景觀與先進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還需要不斷努力,就目前城市景觀的存在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城市園林設計中不負責任現象時有發生。在園林設計中,有的設計初看確有可取之處,但實施起來又有困難,出現問題自己也難以解釋清楚,最后或改變設計方案或半途而廢,這是設計人員不顧客觀實際,盲目求新,求景點豐富,不考慮單位的承受能力,也不論布置是否真正合理,只要設計出來了就萬事大吉,是責任心不強的表現,不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園林綠化設計項目,對設計方案的科學性不進行科學的論證,就難以達到良好的綠化效果,不能保證設計的完整實施,達不到理想的質要求,設計出來的東西負不了責,問題不能解決,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可見為園林設計項目提供科學依據是極其重要的。②建筑風格不統一。全球化是建筑風格影響的主要因素?,F如今,許多國家都在對全球化進行廣泛追求,各城市間經濟活動的依賴性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并促使城市間的文化逐漸趨于相同的方向發展。全球化的出現導致本土特征消失,促使許多城市的區域一致。因此城市建設的思路及手段大致相同,也正是由于城市建設具有相似性導致城市建設失去地方應有的特色。我國建筑總體風貌的形成,對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流失。③城市園林意識普遍不高。受經濟條件和觀念的制約,許多城市對園林在城市文明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環境保護中的戰略地位與功能認識不足,盲目的對大氣派進行追求,不從廣場自身功能和市民需求出發,盲目追求景觀,忽視城市綠地的實用性和生態效益,因此很多城市在園林建設上往往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暫時利益,把綠化放在次要的地位。
二、園林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1.糾正園林設計中的認識偏差
園林設計的認知偏差,容易導致園林設計走上錯誤之路,不僅僅讓園林失去了價值,也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更好地走向真正適合的道路,園林的設計不是為了“高、大、上”的政績工程,而是更好地造福于大眾,享受園林,欣賞園林。因此,園林設計不僅僅要在技術上更好地改進,更需要在觀念上有所改進。
2.生態景觀設計
促使城市美化生活的主題對生態景觀進行落實,嚴格從生態層面對景觀進行建設。生態景觀不僅包括正生態景觀還包括負生態景觀。其中負生態景觀主要包括:空氣污染、水質變壞和綠地的減少等。反之,則屬于正生態景觀。要求城市景觀設計人員應加大對正生態景觀的建設,促使人們的生活環境逐漸朝優美、健康的方向發展。生態平衡是創建穩定生態系統的關鍵,同時著眼于城市整體的生態環境,協調綠色地帶系統及自然地形關系,利用生態法則,充分考慮物種整體的生態位特征,合理有效科學性的配置植物種類。要長出好的植物就必須有好的土壤。然而當今社會在在建綠地時,大量使用的是建筑垃圾、廢土及污染嚴重的水土,對植物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無法滿足其正常生長所需的養分。經過實踐驗證,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適合中國的國情。但是可以利用草花解決城市色彩。然而利用草花來裝扮景觀,這樣的費用是相當大的。據相關資料統計,每平方米草花所要花費是一般綠地的50倍,這樣大大降低了綠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3.具體深入的調研,因地制宜,統籌建設
城市建設的附屬區域則是城市景觀園林,城市景觀園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對人們的心靈進行凈化,美化城市生活環境,促使社會經濟逐漸朝平衡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運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對城市景觀進行關注,并對城市景觀園林設計原址的地質地貌、民族風格及植被水利等進行充分了解,這樣有利于創造和諧自然相融合的具有整體性的城市景觀園林。因此設計城市景觀園林,應該因地制宜,站在統籌安排和規劃的角度,掌握宏觀的藍圖,重視細節設計和創意,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將傳統與創新在其中得到融合。
4.堅持可持續性的原則,堅持生態原則
除了城市使用建設,還應適當與自然相結合進行設計,構建全新的生態理念,通過自然及生態的美觀,促使城市景觀園林建設得到發展。其次,還應與生態原則相結合進行城市園林設計,不僅能夠對用水用地進行節約,還能有效的對地下水進行補充,便于新能源的運用,對城市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及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能夠使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及多樣性進行完善。促進城市景觀設計的主流產生。園林設計師通常會通過對自然進行理順的方式,根據原有的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將鄉土材料或本土植物與景觀園林相融合,將自然水的存在進行有效利用,盡可能的減小人工水的使用,對集體的完整性進行維護,促使整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避免人為破壞的現象出現。城市景觀設計不僅對表面形式進行探索,最為重要的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的配合效果,促使生態價值觀與生態美學朝形式、功能及思想內涵的高層次發展。
5.重視創新型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積極解放思想
城市景觀園林的設計和施工建設應該隨著當前科技與時代的不斷進步而發展,積極地解放思想,豐富現代的藝術手法,要勇于創新,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栓桔,融入當前時代特色。比如,噴泉水景、書法鐫刻或者雕塑等各種藝術,應用并借鑒與自己的設計里面,合理的規劃與安排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氣勢磅礴的城市園林景觀中,運用大色塊的植物景觀進行鋪陳,能夠擴大藝術的尺度,豐富藝術的聯想空間,形成城市景觀園林的自然、生態、社會和諧的藝術化特色。
6.精益求精
現行的園林設計有著一定的優點,這些優點不僅僅來自于對于傳統園林文化的繼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也來自于現實的創新。因此,園林建筑的發展,需要更好地追求精益求精,不僅僅要在植物設計上有所研究,更應該在建筑設計上進行研究,讓兩者更加巧妙地融合,而不是硬生生地將兩者結合起來。做出園林真正的靈魂,這是園林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園林建筑設計應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運用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通過不斷的創新,對市場發展得到適應。從本質上對城市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促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形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摘要】亭臺設計在園林建筑設計中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亭臺能夠供游人觀賞景觀,能夠為人提供暫時休息的場所,能夠為整體園林建筑的設計增添更多韻味,是園林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亭臺設計是中國建筑史上的燦爛精華,根據歷史遺留下的眾多園林建筑,從他們的眾多設計風格中,能夠為現代建筑提供重要的審美參考,能夠為現代社會的建筑事業提供豐富的設計元素,增添現代建筑事業的活力。本文試從亭臺設計在園林建筑中的必要性入手,對園林建筑設計中亭臺設計的應用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園林建筑設計;亭臺設計;應用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中華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園林建筑的設計是我國建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其間蘊涵了豐富的歷史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建筑的設計已經逐漸形成燦爛豐富的園林建筑文化,為中華文明的發展添加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想要研究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可以從中國園林建筑設計中尋找一些突破。中國園林建筑設計經過漫長時期的發展演變,凝結了眾多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蘊涵了豐富的歷史人文傳統,逐漸形成了其自身所獨有的理解鑒賞方式和創造構筑程式。而在進行園林建筑設計時,絕對少不了亭臺設計的參與。亭臺設計是中國歷史傳統中特有的建筑方式,以纖巧的設計方式,對中國建筑起到重要的借鑒意義。
1.亭臺設計在園林建筑中的必要性
1.1園林建筑設計的內涵
中國人對于建筑一向情有獨鐘,園林建筑更是中國歷史上極為普遍的現象。中國地大物博,進行園林建筑有著先天優勢。無論是北方較為豪放的設計風格,還是南方更為精致的設計方式,都是對于建筑事業的重要貢獻。中國人喜歡含蓄委婉的事物,在建筑上也不例外,一眼就能望到頭的建筑在中國人的眼里是極為排斥的,因而在進行園林建筑設計時,往往采取曲徑通幽的處理方法。對園林建筑的設計做到細膩、纖巧,是園林建筑普遍會采取的方法。中國的園林建筑設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總是隨著歷史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變化,從園林建筑的設計風格上就可以折射出中國歷史文化的演變。園林建筑設計以其自身的視角在不斷審視、呈現出無比豐富且具有變化形態的社會世界。從園林建筑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研究到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變化[1]。
1.2園林建筑中進行亭臺設計的歷史內涵
中國的園林建筑設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體現,其中蘊涵的是古代中國人對于審美、生活、社會的眾多體驗和感受,他們將眾多的心路歷程都反映在園林建筑的設計中,為園林建筑設計更加增添了歷史文化內涵。亭臺設計在中國園林建筑設計中占據重大比例,登高望遠一直是中國人的重要習慣,而在層層掩映的園林之中,偶爾出現一座亭臺的飛檐,能夠為觀賞風景的人提供眾多樂趣。想要對中國園林建筑中的亭臺設計進行研究,就需要對其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傳統進行深入了解,只有從文化根源上進行思考,才能清楚明白中國人對于亭臺設計的鐘愛。中國的園林建筑設計中力求其具有雅致的特點,經過精心設計后的園林建筑能夠具有豐富的觀賞價值,才是進行設計的主要目的。眾所周知,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景觀大多是經過人為建造的,而在中國園林建筑設計中亭臺設計同樣是點景造景的重要要素,在山峰之巔、水流之際、花叢里、竹林間建造一座小巧的亭臺,既能夠供觀景人休憩,又能夠平添一份雅致,大大提高了園林建筑中的詩意[2]?!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笔侵袊糯娜耸冀K鐘愛的情境,將其用在亭臺設計之中是恰當不過的說法。亭臺的設計能夠豐富園林建筑的內涵,是中國古代常用的設計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的是古代中國的審美思想。簡單單調的設計手段是被園林設計所摒棄的,將亭臺設計運用到園林建筑中,能夠起到起承轉合的良好作用,增添了園林建筑中的文化底蘊[3]。
2.園林建筑中亭臺設計的具體應用
2.1亭臺設計的樣式
從中國園林建筑的設計中可以看出,亭臺設計的方式不止一種,亭臺的樣式是極其豐富多變的。方形、長方、圓形是亭臺設計的主要形狀,中國亭臺在設計中,還存在著眾多種類,三角、六角、八角是常見的亭臺類別,而用來提高亭臺設計的品味,主要是通過對于亭臺設計的細節描繪而突出顯現的,梅花、海棠、圭角、扇面、方勝、套方這些款式在中國園林建筑中隨處可見,提高了亭臺設計的多重內涵[4]。亭臺設計一般契合園林建筑的整體風格,但同時又有著自身的獨特韻味,“隨意合宜則制”是進行亭臺設計的主要思想。亭臺設計通常不會受限于一些固定思想,往往隨著設計者的主觀心態,當然,設計者在進行亭臺設計時,是經過眾多考量的,隨意但不隨便,才是創造出眾多風格各異又都極具美觀的亭臺的重要指導思想。同時需要引起人注意的是,中國的亭臺設計往往能夠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的思想,它大多掩映在重山、樓閣之間,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5]。
2.2亭臺設計的功能
園林建筑中的亭臺在設計上造型小巧,富于變化,觀賞性是亭臺進行設計時的主要功能,因而亭臺在設計時也不用設置門窗,通透敞亮的亭臺更能夠增添觀賞者開闊的心境。而為了適應特殊的功能用途,有的亭臺在進行設計時,也是由裝置隔扇的,稱為“暖亭”。亭臺通常設計在眾多的山水間,游人們在經歷了重重跋涉之后,能夠在亭臺之中進行休息。中國古代文人通常有郊外踏春游玩的興趣愛好,登高、觀景、吟詩、品酒是中國古人們的一大樂趣,而觀景并不是重要的事情,借由觀景所想要抒發表達的眾多感慨才是文人志士們的重要事情。中國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不被朝廷重視,他們有著報國情懷卻總是壯志難酬,因而滿懷著內心悲憤卻無處可申訴,只能寄情山水,稍微排解一下內心的憂愁。長亭送別是中國古人的傳統,每逢遇到將要遠行的親朋好友,將會折柳送別,交通的不便,造成離別是一件極其重大的事情,“長亭更短亭”是對于送別的重要描述,同時也體現出亭臺設計在中國古代的重要意義[6]。
總結
中國的園林建筑享譽世界各方,慕名而來進行觀賞的游客更是數不勝數,根源在于園林建筑設計中體現的是古代中國人的重要思想認識和審美品位。中國的園林建筑設計融合了中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傳統,是對中國漫長歷史演變的文化折射,透過園林建筑中的設計,能夠看到中國歷史文化的變遷。亭臺設計是中國園林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設計種類多樣,功能用途也較多,是中國建筑設計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亭臺設計在中國園林建筑中發揮重要作用,能夠幫助我們進行了解中國古代勞動人們的偉大智慧,將會為中國現代建筑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
摘要: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植物、水體等是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如何有效地借助地形、植物、水體三者相結合,塑造風景園林的人文特性、環境價值、藝術價值等成為現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關鍵之一。本文主要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植物、水體等三者做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風景園林建筑;地形;植物;水體;自然環境
0引言
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如何利用自然景觀是設計的關鍵點之一。在自然景觀中,地形可以借地勢依托彰顯園林風采,水體憑借其流動性彰顯園林活力,植物憑借其枝榮葉茂彰顯活力和生命。自古以來就有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態環保觀念,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就要求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高度重視地形、水體、植物等三者的有機融合,以實現風景園林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
1地形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地形又稱地貌,不同類型的園林建筑功能、布局受地形的影響較為明顯,它直接決定了風景園林建筑的建筑風格,例如覆土建筑、穴居建筑、臺階建筑。
1.1地形對建筑布局及體形設計的影響
在傳統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常推崇的結構形式為“宜藏不宜露、宜小不宜大”,提倡園林建筑結構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即園林建筑布局、結構風格設計時,需要與場地原有地形相互協調一致,則為園林建筑適應場地原有地形。此外,園林樓亭建筑設計中,常通過廊連接各個樓亭,不破壞原有建筑風格。
而現代園林建筑結構設計時,首先需要考慮園林周邊地形起伏,采用埋入式建筑結構可與周邊地勢、自然景觀等協調一致。例如,在杭州西湖博物館整個結構以埋入地下式為主,其頂部采用綠植種植在起伏地表面,形成一種建筑與湖濱綠化帶自然融合,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為根本,內斂含蓄的隱藏在環境中。
1.2建筑設計以地形的視覺協調為依據
在園林建筑設計時,可以將建筑和周邊地形放在一起設計,形成清晰的建筑輪廓線,提高園林建筑的藝術效果。因此需要提高對園林建筑風格、結構輪廓、周邊地形三者之間的研究。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地形與建筑風格的關系,以形成完美的天際線,提高園林建筑的設計效果。
當園林建筑設計時,若地形的起伏狀況超出建筑結構的尺寸時,則形成建筑結構以周邊地形為背景,即建筑為圖、自然環境為底;若地形起伏尺寸與建筑結構相一致時,需要使建筑結構適應自然地形,即園林建筑因地制宜。而對于沙漠風景建筑是模仿自然山體姿態,其建筑風格如高山聳立,從而與平坦的沙漠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建筑材料與沙漠元素基本一致,又形成了建筑與自然的融合。
根據筆者多年園林建筑設計經驗可知,地形可以與建筑有效幾何形成空間風景,且可以利用地勢遮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不足。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園林設計人員適當改造周邊地形,指引人們的實現,確保人們欣賞到風景園林的完美風貌;同時,還可以利用地形地貌對建筑結構進行劃分成不同的結構體,既實現不同結構體的功能需要,且減小了建筑體的外形體積,減輕對周邊自然環境的壓迫感。
2 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由于植物的色彩、形態、大小、質地等不同,它豐富了園林的風景,是風景園林設計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2.1植物配置影響建筑布局和空間結構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需要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植物的完整性,維持原有生態的平衡??梢圆扇【o湊建筑布局,減少占用過多的綠化面積。且園林的建設設計需要采用多種風格,與場地周邊的環境保持一致。
在園林建筑設計中需要盡可能的減少建筑面積來避免破壞自然環境。在建筑施工工藝選擇時,可以修建架空平臺來減少挖掘土方面積,從而尊重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實現園林建設結構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目標。
同時,在園林建筑附近適當的種植綠植可以有效地分割、構建建筑物的外輪廓,使建筑物的空間感更加明顯。此外,種植灌木、喬木、草皮等可以形象的襯托出風景園林的硬質截面,增強建筑結構的色彩和質感,彌補建筑立面和地面鋪裝的協調不足,創建完善的風景園林環境。
2.2植物特征提高建筑的審美效用
植物是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間的橋梁,可以將建筑形體和視覺感受完美的統一起來。以美學視角觀察植物與風景園林的關系,它可以使建筑物具有層次感和生命力,并將園林建筑與自然風景融合為一體,也可聯系建筑內外空間,從而實現協調整體環境視覺審美的宗旨。
同時,利用植物的植冠高低,可以營造一種高低起伏的綠色美景。例如,在地勢起伏區域種植一片可供于觀賞的灌木,并在其背后種植高大的常綠喬木,形成一幅美不勝收的綠海美景。
3 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在園林設計要素中,以山石和水的關系最為密切,而傳統的風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則為水,傳統中國山水園可成為“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的山水園。
3.1建筑與水體互為圖-底
若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時,在低洼區域設計為水塘,并在其上設置樓亭,從而使樓亭建筑與水面融為一體,營造一種樓亭漂浮于水面的假象。人與水具有密切的關系,需要在風景園林中體現人與水的密切,可以在園林建筑群周邊布置小溪,使建筑物充滿生機活力,例如蘇州的滄浪亭,在園外環繞一池綠水,與假山形成一幅山水畫,從而體現了建筑的藝術風格。
3.2水體調節園林氣候,改善小范圍內的生態環境
眾所周知,水體蒸發后可以增加周圍空氣的水分,改善周圍環境的濕度和溫度,在一定范圍內調節環境和氣候,維持小范圍內的生態平衡。并且在水體中養殖魚、觀賞花,可增強園林的動態美,為風景園林建筑的整體效果增添生機和活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需要注重對地形、植物、水體等元素的設計,它們可以彌補風景園林建筑的布局、空間、功能等設計不足。同時,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創造的自然美,為實現人、自然、建筑三者之間的和諧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