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5 05:06: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建筑景觀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隨著現代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和城市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建筑行業的建筑設計也有了新的要求。為此,本文主要就建筑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景觀設計;重要性;可持續發展
引 言:現代城市園林的功能不僅要滿足人們觀賞的需要,還要創造合理的適合現代城市人的生態環境,現代園林的建設對于現代城市的建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城市建設中建筑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就當前我國的城市大體規劃方向而言,建筑景觀設計的統一是城市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在符合大眾需求的同時也是和國家提倡的環保建筑理念相統一的。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進行的不斷加快以及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多,我國的城市建設實際上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城市化建設中,由于建筑的不斷修建、土地的不斷占用,人們的生活空間也變得日益狹小,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工作的繁重等都會給城市居住者帶來身心上的疲憊和壓力。面對這一現象,城市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將會是城市化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將自然生態的理念融入到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中,能夠從心理上滿足居住者的需求,舒適的生活環境能夠緩解城市壓力和身心的疲憊,從而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一座賦予美感的城市,是相關的城市規劃者、建筑設計師以及園林景觀設計師共同努力創造的結果。只有達到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完美結合,才能使城市建設呈現出真正的美感,賦予城市藝術性,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質。
2 建筑景觀設計原則
2.1 生態性原則
當前,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綠色建筑景觀規劃已經成為建筑發展的方向,因此,在進行建筑景觀設計時,就要充分遵循生態性的原則,力圖把建筑景觀設計為綠色低碳生態的居住區,這樣就可以保證建筑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從而把建筑打造成園林化居住園區,提高人們的滿意度和舒適度,使建筑使用群體可以充分與自然和平共處,享受自然和生態環境帶來的樂趣。因此,在建筑景觀規劃中,就要合理造景,最大限度的避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力圖使用建筑周圍原有環境要素,使建設與原生態環境和諧共生。
2.2以人為本原則
建筑景觀設計是構建建筑實體周圍環境的重要環節,因此建筑景觀設計就應該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從而保證建筑景觀設計的有效性,發揮建筑景觀的功用性。在建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把建筑使用群體的需求作為首要出發點,從而增加建筑的滿意度,發揮建筑建設的效益水平。所以,建筑景觀設計要充分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切實把建筑使用群體的需求作為出發點,要發揮以人為建筑核心的根本,要充分了解建筑使用群體的心理,并針對不同年齡的居住人群對建筑景觀進行合理規劃設計,從而使各個年齡階層人的需求得以兼顧,只有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原則,才能切實提高建筑的效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使人們在居住環境中得以放松。
2.3 地域性原則
建筑景觀設計不能毫無依據,盲目推陳出新,要根據建筑坐落地點的整體風格進行景觀的構造和布局,使建筑景觀整體色彩風格可以體現地域化的特點,這樣可以增強建筑景觀的代表性,使建筑景觀與周圍大環境和諧統一,防止由于過于個性化的設計帶來的不協調,使建筑景觀、建筑與建筑依托的大環境能夠形式一致。
2.4 功用性原則
建筑景觀規劃設計不僅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人們需求的滿足,同時還要保證建筑景觀功用性的發揮,要保證建筑景觀規劃能夠滿足人們對居住日常的需求,比如說休閑以及運動和娛樂。這就需要在建筑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考慮相關設施的建立。比如一些運動器材和場所的規劃,同時還要設置一些休息的區域,使人們能夠有合理的交流場所,增加建筑使用群體的溝通,使建筑居住人員之間能夠增加親密程度。有很多居住區設計美輪美奐,但轉來轉去沒有一處可供坐下休息的地方,讓人覺得只可遠觀而不可親近,因此要強調休息設施的合理配置。建筑景觀規劃設計要充分考慮不同階層和年齡人的需求,合理布置區域,發揮建筑景觀的功用性,同時要塑造景觀的藝術效果,使建筑景觀集功用和形式美感于一體。
3 城市建筑景觀中可持續發展的探討
3.1城市建筑景觀現狀與問題
目前我國城市建筑景觀開發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城市建筑景觀設計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進行景觀設計時,片面地考慮城市建筑主體設計、景觀手法與生態規劃,而對環境治理與公共安全缺少同步考慮。二是在用地緊張污染頗重及商業利益的驅動下,使得城市建筑景觀設計與開發過于盲目,生態化建設的不足,使生態調節能力弱化,造成掠奪性生態破壞。三是建筑景觀設計的人本意識不強,過度挖掘商業價值,而往往會忽略人的真正需要。四是我國絕大多數城市建筑開發方式單一,缺乏人文內涵、生命力與觀賞價值。五是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區域管理力度不夠,經驗不足,多由臨時施工管理組織,且缺少房地產、交通、園林、公用設施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參與建設全程。
3.2 我國城市建筑景觀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基于當前我國城市建筑景觀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我們所設計的建筑景觀方案除了要兼顧經濟、社會、生態與人文效益之外,還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順應現代城市發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與可持續性,并為以后的發展留有空間。我國城市景觀建筑設計應在保證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以促進自然的良性循環為前提,以適度開發為原則,以城市長期的可持續展為準繩,政府控制與市民監督相結合,把我們生活的中心區域建設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空間。
3.3 城市建筑景觀可持續發展的系統規劃要點
現階段我國正在大力倡導建設生態友好型的社會。在城市建筑開發過程中重視環境因素,堅持生態設計的理念,盡量減少原生態破壞,盡量利用原有生態條件,減少人工干預,提高生態環境的自給率;規劃時確保共享性,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與組合改造;設計時堅持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共同維護原則,增加景觀的生態復雜度,實現城市建筑景觀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3.4 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建筑景觀的規劃設計方法
在規劃設計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建筑景觀時,應立足于建筑范疇的大環境, 這里可分為宏觀(城市)、 中觀(群體或單幢建筑)、 微觀(建筑內部環境)三個層次。
在宏觀方面要通過對整個城市的基本狀況的相關文獻與統計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并采取現場勘查、觀察記錄等手段掌握有效信息,在充分了解本區域的歷史文脈情況、自然特征與資源狀況的基礎上,提出規劃策略,分析區域功能特征及整個城市功能間關系。在中觀層面,要明確規劃對象,立足現實情況進行方案的構思和起步,整合與選擇;初步設計階段要注意城市功能布局結構規劃,空間與景觀結構規劃,道路交通系統規劃與綠化規劃,強調主次分明、整體協調性、經濟性充分考慮到景點的屬性、特征、重點和元素的相互關系。微觀層面也即深入設計階段,主要包括總平面布局與定位、豎向設計、綠化設計,地面鋪裝設計、管網綜合設計與環境景觀設計。
4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的社會發展環境下,人們對于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良好的建筑質量,還需要追求建筑的美感,充分迎合人們的審美觀點,實現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融合和統一,推動建筑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摘 要:景觀設計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將其應用在公寓建筑周邊環境的規劃中,可以起到美化周圍環境的作用。在我國公寓建筑景觀設計中,傳統的本土性景觀比較多,這種類型的景觀也被稱為新中式風格的景觀。新中式風格的景觀應用在公寓建筑景觀設計中,體現了設計師對我國傳統文化以及當地風俗的傳承,這也可以更好的向世界展示我國的民族文化,是我國景觀設計更具中國特色。新中式風格的景觀設計是在傳統古典園林的基礎上,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美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可以使景觀設計更具文化內涵。
關鍵詞:新中式風格;公寓建筑;景觀;設計;體現
我國的城市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城市建設的風格也比較區域現代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對居住環境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寓建筑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建筑類型,其建筑風格比較溫馨,建筑的外形也比較現代化,比較符合年輕人對個性化的追求。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一直比較快,但是對公寓建筑的建設經驗卻不多。公寓建筑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相關設計人員必須提高景觀設計水平,為了改善景觀設計抄襲嚴重的現狀,設計師可以在公寓建筑景觀設計中增加新中式風格,這樣可以更好的體現出我國的歷史與地獄文化,也可以更好的向世界展示我國傳統的文化,并提升我國景觀設計的水平。
1 新中式風格景觀的概念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公寓建筑景觀設計的水平越來越高,為了增加房源與建筑物的吸引力,房地產開發單位,增加了公寓建筑的景觀設計。但是,由于我國公寓建筑景觀缺乏設計經驗,所以,抄襲現象比較嚴重,一些設計人員,為了簡化工作,一味照搬照抄,降低了景觀設計的質量,而且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建筑景觀個性化的追求。新中式風格的景觀是在傳統景觀設計的基礎上,對景觀設計內容的擴充與優化,其在景觀設計中增加了當地的歷史文化與風俗民情,做到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而且吸取了傳統古典園林的精華,提高了景觀設計的水平。新中式景觀風格加入了現代文化,其可以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美結合在一起,而且在應用的過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較符合現代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審美眼光。新中式風格是景觀設計不斷發展的產物,其代表了公寓建筑景觀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
新中式景觀設計,是一種全新的風格,其使得我國公寓建筑景觀設計更好的體現了中國特色。新中式景觀不但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還加入西方文化的精華,這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新中式風格的景觀設計體現了人們對優質生活方式的追求,其可以美化建筑周邊的環境,營造出綠色的生活空間。新中式風格的景觀,加入了中國傳統符號與圖案,使小區的景觀更具觀賞價值,而且也傳統了中國古典文化的深刻內涵。
2 新中式風格在公寓建筑景觀設計中的體現
2.1 色彩的體現
景觀設計包括多項內容,其中色彩是比較直觀的元素,為了增加景觀的美觀性,可以選擇多種顏色艷麗的植物,增加景觀的色彩。新中式風格的景觀,在選擇色彩時有著一定特點,為了更好的體現中國文化,設計人員運用了大量的國色,比如中國紅、琉璃黃、玉脂白等,這些顏色對宣傳我國歷史以及傳統文化有著積極影響。另外,設計人員還需要對景觀材料的布置風格進行定位,在傳統元素中增加現代化理念。利用黑色及木原色,打造出低調、o隘、和順的“新中式”風格的景觀空間。諸如觀亭、大門,還有廊架以及部分構筑物采用琉璃黃和中國紅較為常見,以此來營造典雅、寧靜的景觀氛圍。運用直白的色調在景墻的裝飾面、雕塑小品、散置的石子,代表吉祥如意和純潔。國槐綠用作植物的顏色,加上一些小花的點綴,情景優雅,氛圍清新幽靜。為了突顯新中式景觀設計的現代和古典結合的完美景象,使用最自然的色彩――木原色為宜。
2.2 傳統符號在新中式風格中的體現
中國古代傳統符號一直是我國千年燦爛文化的象征,符號代表了文化的古典和歷史的美好,諸如白虎、青龍、玄武、朱雀、雙魚等等圖案都有吉祥如意的寓意,這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吉祥物。五行指的是金、木、水、土、火,再加上甲骨文和象形文字,這些元素很大程度上呈現出了中國的文化歷史。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是一個民族的象征,日、月、火、云等都代表著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典故和文獻數不勝數,著作汗牛充棟。代表吉祥的文字是福、祿、壽等,傳統植物石榴、荷花、牡丹等也有美好的寓意。這些中國古代延續至今的傳統符合,歷史淵源深厚,在景觀設計中具有可塑性,是文化的代表元素,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傳承。
2.3 景觀植物設計在新中式風格中的配置特點
在景觀植物設計中新中式較我國傳統園林植物設計更加簡單明了,傳統園林的植物層次多樣,品種繁多,而新中式則簡單整齊,自然造型。層次分明,一般只有二到三層,品種選擇不多,形式上穿插左右。為了營造的具有中國文化意境的景觀空間感,垂柳、竹、迎春等植物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靶轮惺健本坝^植物設計區別于中國古典園林植物設計的特點在于,它更為簡潔明朗,古典園林植物種植以自然形、多層次、多品種植物混植,而“新中式”景觀植物種植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齊的植物相配合種植,植物層次較少,多為2~3層,一般為喬木層+地被層+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品種選擇也較少?!靶轮惺健本坝^植物設計主要采用自然與修剪植物相結合,植物選擇枝干修長、葉片飄逸、花小色淡的種類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菖蒲、水蔥、鳶尾、馬藺等植物,營造簡潔、明凈而富有中國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間。萬科第五園,以竹為基調,配以連翹、雞蛋花、水石榕、菖蒲、蔥蘭、蜘蛛蘭等,營造寧靜、飄逸的空間。在售樓處近處的竹子與中景的雞蛋花及遠景用規則種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構成遠、中、近層次豐富的景觀空間。在水系與建筑連接處,用菖蒲、水蔥等軟化建筑與水面生硬的交接關系,豐富了水系的倒影,增添了空間層次。
結束語
新中式景觀設計是一種全新的景觀風格,其在傳統景觀設計中加入了我國特色文化,可以使景觀設計更具文化氣息,也可以體現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也促進了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有的設計人員,為了簡化工作,一味的對國外優秀的景觀設計作品進行照抄照搬,使得我國景觀設計行業抄襲現象越來越嚴重,在公寓建筑中應用新中式風格的景觀設計,可以滿足人們對個性化景觀的追求,實現了東西方文化精髓的結合。
摘 要:綠色建筑實現建筑融入到整個大環境系統中,實現建筑與生態的完美結合。綠色建筑設計規劃要貫徹綠地景觀生態網絡思想,要堅持自然環境和諧統一基本原則。
關鍵詞:綠色建筑;生態設計;功能
1 綠色建筑與生態景觀設計的關系
1.1 什么是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是以生態學原則為指導,以獲取生態效益和休閑功能為取向,所進行的一種既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又能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邊緣性生態工程和建筑形式[1]。綠色建筑要具備以下特點:綠色建筑要和自然環境、人親和,建筑和環境的永續發展、和諧共處。盡量減輕建筑對環境的影響,節約能源及資源降低自然環境負擔;可以給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生活空間。一般稱為“四節一環?!保汗澋?、節水、節材、節能以及保護環境。
1.2 生態設計與綠色建筑結合的聯系
綠色建筑的發展需要合理生態的景觀設計幫助。景觀的室外環境設計核心應該是樸素的、簡單的,與生態、自然相結合,設計的內容和形式與地方性、民族性特點相結合。小區的噴泉、雕塑、亭臺、大理石鋪裝等則是過于強調裝飾性的景觀,與綠色建筑的理念相左。小區的景觀設計在保證建筑環境的舒適度下,用普通的材料、較少的投入、簡單施工、最大的利用原有的自然環境,就勢造景。一般使用本地鄉土植物樹種,少用化石能源進行景觀局部改造,達到較好的景觀效果。綠色建筑生態景觀設計要因地制宜,讓小區整體風格與原有空間相融合和協調。
2 綠色建筑生態景觀設計的意義
生態景觀設計就是建筑設計與自然的對話的一個過程。生態設計在設計、建造和管理過程中尊重自然發展,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于的始終。自然系統包容了豐富多樣的生物,給生態景觀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選擇。每一個自然界中的生態系統都是一個完善、健康系統,生態系統是沒有廢物。生態設計考慮各種生態資源的利用:變落葉為營養,返還地表水補充地下水等,同時保證系統完整。在兩個或多個不同的生態系統或景觀元素的交接處,稱邊緣地帶,具有更高的生產力和豐富的物種,生態設計就需充分利用生態系統之間的邊緣效應。自然具有自組織或自我設計能力的,自然系統遠超人的設計能力,生態設計要盡可能的利用原生態的生態環境,減少人為改變。生態設計盡可能使用原生材料和可再生原料,最大化的循環使用場地上的材料,增加了土地使用效率,減少了施工廢棄物;減少水資源消耗。
3 綠色建筑生態景觀設計要點
綠色建筑選址時首先要將安全性放在首位。結合制定的方案和綠色建筑設計目標要求,優先選擇使用率較低的舊區、已經開發的建筑用地、基本開發條件良好的用地等;選址要考慮自然災害等不利因素發生,避免其對建筑物產生的各種危害。確定最佳實施方案。好的施工方案有助于節約用地、減少資源消耗、降低開發的成本。施工方案確定前要認真勘察施工地點,考慮建筑建設過程中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施工方案中采取針對性措施和細節化施工環節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建筑更多采用綠色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筑在設計的時候要加大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減少建筑對傳統能源依賴,傳統能源不可再生,環境負擔重,開發易損壞周圍生態環境。建筑設計要加大對太陽能、水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深層開發和使用,降低建筑能源利用時對周圍環境方面的影響。
建筑規劃與功能選擇的要點。建筑規劃直接影響綠色建筑在生態方面的作用,規劃時要同時考慮相關經濟指標和綠色建筑的功能進行合理規劃,實現綠色建筑的功能、安全、綠色的要求。初步設定綠色建筑規模、位置和體量,在規劃設計中,還要通過協調和配合等方式把握建筑的整體特征,以此為基礎解決綠色建筑的各種生態景觀設計,如間距、采光、防火、交通等。
4 綠色建筑生態景觀設計在實際中的應用
綠色建筑生態景觀設計改變傳統建筑功能簡單,綠化景觀設計簡單的模式。生態景觀設計使原來功能建筑和生態綠化景觀進行了完美結合,二者成為了一個綜合體。使現代商業建筑、住宅小區結合獨立庭院綠化、平臺綠化、屋頂花園的中心庭院設計思想的建筑與生態景觀結合的綜合體。
4.1 綠色建筑生態景觀設計要充分利用原生態環境資源。自然的生態景觀遠超人力設計,保護了自然生態就是好的生態景觀設計。場地建設不破壞自然水系、基本農田、當地文物、濕地、生態保護區和森林;景觀設計中避免構筑物反光也無直射光射入空中,不影響周圍居住建筑的日照的要求,避免了對周邊項目和建筑物光污染干擾。綠色建筑對室外生態污染進行了良好的控制。
綠色建筑景觀設計采用因勢而導模擬自然界的高山谷地景觀,以當地的綠植為主綠化環境,設計可以采用合理的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布置方式。綠色建筑生態設計地面可以采用透水設計,綠化地面和鏤空植草磚、室外停車位以及部分道路采用由透水面層、找平層和透水墊層組成透水材質;地庫頂面景觀設置雨水排水設施;除地庫外其他土層要采用非黏土,增加土地儲水量,透水地面面積一般占項目室外地面積的60%以上。
4.2 綠色建筑生態景觀設計的能源利用設計。綠色建筑應增加綠色能源供能系統,降低項目對傳統電力的依賴,將綠色能源規劃和景觀設計進行緊密結合。綠色建筑結合生態景觀設計使建筑綜合體更加節能,能源利用率高。根據當地氣候和自然資源條件,項目適度使用綠色和可再生能源。例如:綠色建筑使用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可以將太陽能板與建筑房頂、墻面和景觀外表面結合,即可以起到裝飾建筑和生態景觀的作用,建筑又有了發電作用,一些建筑的太陽能發電量甚至超過了建筑用電量。
綠色建筑生態景觀綠化采取高效節水灌溉方式。景觀灌溉系統采用噴灌與微灌相結合的自動控制系統。選用壓力補償滴灌系統,防止倒吸。對草坪和花卉類用旋轉型微噴噴頭,并依據用水量選不同噴頭。各種不同樣式噴頭的選擇及滿足了綠化灌溉的需要,又起到了完善生態景觀的作用。
4.3 綠色建筑的水利用與生態景觀設計結合。生態景觀設計降低了建筑對傳統水源的依賴,生態景觀設計可以建設雨水回收系統和水處理系統,對建筑屋面雨水進行收集,利用景觀水池進行雨水調蓄,完美的將蓄水池與景觀水池進行了結合,不僅可以削減雨季地面徑流的峰值流量,而且可以減輕排水壓力,超出回收能力的雨水也會通過綠地調蓄和滲透能力進行存儲使用。收集的雨水經過一體化水處理設備后統一回用。生活廢水也是生態設計不可忽視部分。生活用水同水處理系統處理后,也同樣進入了雨水回收系統。合理確定雨水積蓄、處理、利用方案,將雨水回收系統和建筑景觀設計完美結合,降低降低水資源的消耗,優化了生態景觀設計。
結束語
綠色建筑生態景觀設計反映了人們一種新的美學觀和價值觀,是人們對于建筑的全新要求;它是讓自然參與設計一種理性的融合;是人們重新感知、體驗和關懷自然的過程。生態景觀對于綠色建筑的影響和設計,決定了建筑的發展方向。發展綠色建筑以及相關的生態景觀設計任重而道遠。
本文通過研究古建筑元素融入東湖聽濤風景區的景觀設計原則,分析了武漢東湖聽濤景區的古建筑元素現狀,發現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并從保護和利用、古建筑元素的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環境景觀要素原則等方面對古建筑元素融入景區中的景觀設計提出了建議。
現當代環境藝術設計,不再講求千人一面,而是追求民族性、地域性與現代簡潔實用原則相結合的,既科學又藝術的設計風格。
中國傳統建筑藝術博大精深,是突出環境藝術設計中民族性、藝術性的重要源泉。將中國傳統建筑元素與景觀設計的融合,即是當今環境藝術學科的發展要求,也是我國文化復興,建立民族自信的必要手段。
古建筑元素、東湖聽濤風景區概述
古建筑元素即中國古典建筑中的造型意趣與技巧。若對其應用得當,可在現當今環境藝術設計中達到古今融合,文脈呼應,現代實用性與民族文化性相結合的設計深度與設計效果。
1.古建筑元素的概念
在景觀設計中,古建筑是人文元素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中國古建筑文化獨立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筑體系。中國古建筑可分為古典建筑和仿古建筑兩大類。古典建筑因其歷史文化背景,一般造型豐富,結構復雜,雕梁畫棟、角獸飛檐,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精華所在。而仿古建筑指用于模仿與替代古代建筑、傳統歷史建筑、古文物建筑,還原歷史面貌的建筑總括。從廣義上來說,無論是古典建筑或仿古建筑都是古建筑元素所研究的范疇。從狹義上來說,古建筑元素按元素的組群布局形式可分為亭臺樓閣、軒榭廊舫、廳堂館齋、橋梁牌坊等。按元素的造型特點可分為空間布局、形態結構、材質、色彩等。本文所研究的古建筑元素,主要是從古建筑元素組群方法和建筑造型特點等兩方面來分析古建筑融入景觀設計的原則。設計師因地制宜、依山就水將園林建筑通過空間群體構圖,把自然美與藝術美結合在一起,輕巧靈活、天然野趣,體現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建筑審美觀念。
2.東湖聽濤風景區中古建筑現狀
東湖風景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是我國最大的的城中湖。由聽濤、磨山、落雁、吹笛和白馬五個片區組成。它將自然風光、歷史文化以及教育科普融合于一體,是武漢生態景觀資源中難得的蘊含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的隗寶。
在此筆者主要分析的是東湖風景區中的聽濤景區。聽濤景區以其較為悠久的園林特色景觀,成為東湖風景區中最早開辟、人氣最旺,民眾認可度最高的景區。
武漢東湖聽濤景區湖岸線約3290米,1950年始建,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4A級旅游景區。其中所攘括的古建筑元素有古建筑舊居、觀景長廊、樓、閣、橋、亭等,其中亦不乏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例如清代的九女墩、東湖賓館梅嶺一號(舊居);也有民俗的特色仿古建筑,如紀念歷史的屈原紀念館,賞景品畫的濱湖畫廊,富有古韻的藝術中心,湖畔的秀麗長廊、遠眺聽風的長天樓,臨湖觀水的湖光閣、頗富民族風韻的行吟閣、曲橋亭廊圍合的碧塘觀魚等。其中無論是仿古建筑或是原有建筑都蘊含著各自的動人故事,深深的體現了湖北的特色文化和悠遠歷史。
3.古建筑元素融合的必要性
人類活動在自然環境中是一種本能的生存,而享受生態美感,將人文元素賦予靈魂情感這是一種精神層面生活。古建筑亦是一種人文元素,如果當今的設計師們再不重視其在景觀設計中的價值,那么在現代文化的浪潮中,很快古建筑元素就會被淹沒在繁雜的世俗追求中。在有些地方將鋼筋水泥鋪滿了景觀園林中自然溫婉的土壤,樹木石林乃至城市里點點新鮮的空氣也會變得冷漠多余,景觀設計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景觀設計是對自然文化、建筑文化、社會文化等文脈的發展與傳承,只有把握好了文脈發展的順序和來源,才可以更好的保證歷史的延續性,宣傳城市特色文化和歷史文脈。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古建筑元素的獨立性和組合性,如運用亭臺樓閣、橋梁回廊的空間轉換,不僅給人提供休息玩耍的地方,也給景區增添了古韻古香的歷史韻味,創設了園林意境,讓人們可以最大化的理解景觀的時間空間的結合。古建筑元素不僅僅是供人觀賞的藝術品,更是記錄歷史史詩的紀念碑,在景區內注重古建筑文化的修復和創造,能讓人們感受獨特的民俗美感。
古建筑元素與景觀設計融合原則之一:充分保護和利用
景區中的古建筑元素有仿古建筑和文物保護單位古典建筑,因此把古建筑元素融入武漢東湖聽濤風景區中的初衷,是保護古建筑原狀不被破壞。古建筑不僅僅是代表了城市的一段歷史,更是這個城市的一種文化底蘊,在城市景區中對古建筑的維護是至關重要的。將古建筑元素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進行系統的保護和利用,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現代景觀設計中。
1.保護歷史文物,成立藝術文化中心、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東湖聽濤風景區的藝術文化中心有湖濱畫廊、屈原紀念館、亞洲棋院、湖北省博物館等。濱湖畫廊是一條沿著波光粼粼湖水岸邊形成的藝術長廊,包含著濃郁的藝術文化氣息。在那里經常展示文人畫家的繪畫作品或是書法雕刻,游客們在欣賞東湖的碧波秀美的同時感受藝術家們富有詩意的藝術創作,是景區中具有豐富文化價值的古建筑之一。屈原紀念館是一所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仿古建筑,將現代元素與古建筑融合。館前豎立著屈原的半身像,展館內陳列了有關屈原和楚國文化的資料史冊,通過紀念館弘揚湖北的地域文化,讓游客們全身心的體驗地域特色。湖北省博物館建筑群,以楚國建筑中軸對稱、高臺組群的建筑布局格式組成,具有濃厚的楚文化藝術氛圍。對待有一定藝術文化的古建筑或古建筑群,設計師們可以進行合理規劃布局,通過展廳觀光的形式組織藝術作品的展示和民俗特色的展覽。讓游客們全方位的了解體驗古建筑文化的精髓,在自然景區游玩的同時獲取文化上的升華。
2.利用休憩玩耍的亭臺樓閣,增添景致
在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的景區進行合理的設計保留、利用富有中國園林氣息的亭臺樓閣、軒榭廊舫、廳堂館齋、橋梁牌坊等建筑元素的空間構成形式,不僅僅可以給游客提供了人性化休息玩耍的設施,更增添了現代園林的古典建筑元素的景致,讓園區中古建筑元素更貼近人們的生活,真正享受到人文元素所帶來的生態、人文、社會價值意義。武漢東湖聽濤風景區的滄浪亭、湖光閣、楚風園、先月亭、可竹軒、長天樓、多景臺、聽濤軒等給人們提供了眾多線性的休息玩耍、如畫風景的地方。古韻古香的亭臺樓閣給湖光月色增添了一份古典的和諧與寧靜。在滄浪亭享受林間的鳥語花香,在長天樓遠眺遠山,在島上的先月亭,多景臺獨覓一份優雅,在聽濤軒閉目感受湖水的滄海桑田,水云軒品茗“水云鄉”,無不讓人感受到武漢的地域文化,東湖景區古建筑元素的古雅別致。落羽橋,荷風橋等穿插在東湖之上的古典音符,完美的銜接了各個聽濤景區的各個景點。走在湖畔上,漫步欣賞兩岸的風光,這是石路古橋才有的意境。鋼筋水泥是冰冷的,根本無法與湖水和諧共處。
通過筆者對聽濤景區內不同功能形式的古建筑元素的分析和實地的探討考察,生臨其境的感受到了古建筑元素在景觀設計中協調融合的重要性和新時代的設計需求。同西湖等國內其他湖泊型風景區相比,東湖因其歷史文化原因,名氣有所欠缺,歷史文化的積淀也有所不足;而且風景區里的有些仿古建筑都是解放后所建,沒有任何藍本,屬于應景之作。例如以上所分析的長天樓,屈原紀念館等古建筑,隨然都具備了一定的古典韻味,但是都是仿古的現代建筑,因此缺乏了一些真正的文化涵養。文化美感是需要歷史的底蘊的,是需要時間來衡量的,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設計師們進一步探討和考量。
古建筑元素與景觀設計融合原則之二:可持續發展
在景觀設計中要考慮古建筑元素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保證其歷史的延續性。現代的建筑元素需要合理設置,才能與生態環境相呼應。大力發展古建筑元素造型特點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把握好文脈發展的順序和來源,才可以更好的宣傳城市文化和歷史韻律。古建筑元素從造型特點上,可分為:
1.建筑空間布局
通常都是一個主體核心建筑,附以一個或幾個副體輔助建筑,中間用廊銜接,形成一個建筑組合群體。確保了建筑的功能性和協調性,有利于凸顯建筑的藝術感染力。休閑的樓閣亭臺是在景區中普遍采用的一種建筑形式,樓閣給人的印象四方開闊,多以六開間二至三層樓的格局為主,在樹木遠山處,適合遠眺休憩。而亭臺多建在環抱山水,景色清雅,視線開闊的地方。例如聽濤景區的行吟閣,史建于1954年,位于東湖中部的小島上,四面與水相依,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道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句。建筑依山就水,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層層飛檐,灰墻翠瓦,與橋、水、陸連接成線性風景長廊,讓人感覺美不勝收。
2.建筑形態結構
聽濤景區古建筑無論建筑規模大小,基本由臺階、屋身、屋頂組成,梁柱作為基本骨架和受力構件,多為鋼筋混凝土柱式或框架仿木結構,遠觀類似古典建筑,但缺乏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觀設計中,古建筑元素與景區的融入可凸顯地域文化,例如從建筑形態結構方面考慮,可以再建筑的門、窗、屋檐、柱、斗拱、瓦當等方面注入地方元素,以建筑形態和結構細節讓游客體會到地方建筑元素特色。
3.建筑材質
建筑用材主要為鋼筋混凝土、木材、石材,主要為滿足力學工程需求。古建筑元素的建筑材質選擇可根據地方文化適當多樣化,突出自然風景和文化內涵的可持續性發展。例如選擇地方性材料,竹、土磚、灰瓦等,讓建筑融入自然。
4.建筑色彩
色彩傳承了古園林建筑的常用顏色,灰色的墻面,朱紅色的立柱,墨綠如木的樓頂,無不顯示出園林中古建筑的文化底蘊和魅力。
通過對聽濤景區古建筑元素的造型特點分析,可以發現無論從建筑空間布局、形態結構、材質和色彩方面,古建筑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融合要挖掘地方文化,結合實際地理環境,因地制宜,繼承傳統古建筑的布局、結構、材質、色彩才能更好的可持續發展古建筑元素,吸引游客、市民,在精神上對武漢的地域文化有身份認同感。
以地方文化的挖掘作為景區古建筑元素旅游開發和景觀設計的基礎,突出自然風景和地域文化,以文化吸引游客,以風景感化游客,讓東湖生態景區成為武漢旅游的龍頭產業和支撐點。通過對東湖聽濤景區的系統分析,由此可以考慮到景區未來規劃可以向旅游休閑度假區域發展,開發新的旅游熱點,堅持可持續發展,引起人們進一步對生態景區中人文化可持續的重視。
古建筑元素與景觀設計融合原則之三充:
充分利用環境景觀要素
1.避免古建筑元素與景觀中其他要素之間相互銜接不協調
景區的環境受到了城市工業的一定影響,不單單是東湖的水質乃至古建筑等人文元素都受到了工業化的破壞。由于長時間缺乏資金和人力的投入,使得景區的人文元素有點單一簡單化,文化氛圍不夠濃郁,層面較為淡薄。例如異國風情園與其臨近的蝴蝶花園,海洋公園等一系列景觀建筑點之間的文化差異不協調,因而景觀文化情調不太統一。
2.古建筑元素要充分利用環境景觀要素,體現景觀意境
在園林景觀中起到點綴和組織觀賞的作用,因此古建筑元素的設計要根據景區的規劃因地制宜,符合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貌,使人工美和自然美相呼應,這也是景觀設計最想達到的景觀情境。景區的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巧妙結合,可通過利用地形,山頂、山坡、水面、植物等的環境景觀要素設置建筑群組。例如在聽濤景區觀景平臺旁的“碧潭觀魚”建筑群,是一組以曲橋亭廊相連貫穿一片山水湖池的園林建筑,巧妙的在平面上利用亭榭呈品字布局,體現楚國喜鄰水面筑亭的建筑特色。
將古建筑元素融入東湖聽濤景區設計中,需要科學的規劃,建立主題東湖文化區。區域主題的旅游的形象是人文元素滋生的源泉,要將古建筑等人文元素主體化,才可以更加和諧統一,促進東湖生態景觀的完善。不得不承認聽濤區中古建筑元素相互之間較為獨立,景點的銜接性過于缺乏。將藝術中心,亭臺樓閣,長廊隔斷,集會場所相互融匯貫通,具備了基本的游覽指導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學習欣賞東湖文化。
目前城市景觀有些注重形式主義,過于關注功能性,人們在享受城市景觀的視覺美感的同時,人文元素和自然景觀失去了應該有的意義。一些設計師并沒有把一個城市中的文化、科技、經濟、自然元素等相關元素與景觀設計做有效的結合,使得景觀不再缺乏特色審美感。而透過以上就東湖風景區內古建筑元素的融合進行的一系列的討論,我們可以了解到古建筑元素在當今的環境景觀設計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作為設計師需要不斷深刻了解其中的價值與意義。將理論性的知識投身于真正的實踐中,豐富景觀的文化多元性,促使社會、文化、經濟、環境等多方面的和諧共處。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藝術學院 )
【摘要】為了能夠為都市上班族提供一個與自然多接觸的、舒適的辦公環境,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因此,本文通過將辦公建筑中庭空間和景觀設計的概念引入,對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作用進行分析,再對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原則進行分析,最后對其設計要注意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辦公建筑 中庭空間 景觀設計
引言
在21世紀的今天,為了使都市上班族能夠在辦公室實現增加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成為了時展的必要途徑,雖然營造出的這種綠色生態環境不能夠與真正的綠色自然環境相比較,但是,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不但能夠在物質上滿足都市上班族的需要,而且還能使都市上班族們的精神上得到更多的滿足,讓他們在上班的同時就能享受到綠色的自然環境。因此,在未來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并且景觀設計在其它的建筑領域也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一、辦公建筑中庭空間及景觀設計的概念
1.辦公建筑中庭空間
辦公建筑中具有大面積的側光或者是頂光采光面,并且是上下垂直連通的,高度可貫穿整個建筑,或者只是單層和多層的;空間的體積相對較大,且有一定的室外空間的感覺;一般位于接近入口和大堂處,也可以位于辦公建筑的一側或者是正中心的室內空間就叫做是辦公建筑中庭空間。并且辦公建筑中庭空間主要是用來供人們休息等候、通行、小聚交往以及設計景觀的室內空間。
2.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是指具有生態學、植物學、美學以及建筑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對環境或者是建筑進行的有意識改造的一種思維的過程以及籌劃策略,并且景觀設計一般是以傳統園林理論為基礎的。簡單的講,景觀設計就是采用工程技術和園林藝術等手段,通過改變地形、營造建筑小品、布置園路以及種植植物等方法,將一定范圍內的空間設計成適合生活、工作、游憩的場所,或者是營造自然環境的一個過程。通過進行景觀設計,不但能夠讓環境具有日常使用的功能,還具有美學的欣賞價值,并且能夠使生態可持續性的發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的作用分析
1.改善辦公建筑的環境
都市上班族每天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辦公室,而且,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氣候條件又相當的好,所以在辦公建筑中庭空間內,結合中庭空間的特點進行水景、建筑小品以及園林綠化等設施的布置,不僅能夠使人與辦公建筑、自然相互融為一體,使人們與花草、樹木、水以及陽光等自然因素更加密切的接觸,同時還能改善辦公建筑的內環境,使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更加的密切和協調。
2.增強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自然性作用
雖然,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人造自然景觀比較于真正的自然界形成的景觀來說,其差別還是蠻大的,但是,在經過仔細的規劃和設計之后,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將自然的符號進行縮小后充分的表達了出來,使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自然性作用增強。
3.增強辦公建筑室內和室外的相互滲透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維已經跳出了傳統建筑設計理念,當代建筑空間設計中追求的是空間的流動性和模糊性,在很多的公共建筑中都想達到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的相互融合滲透,所以,為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進行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借助我國傳統園林的一些造景手法,打破傳統建筑的封閉模式,使建筑和自然環境有機的結合起來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
三、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原則分析
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要想達到預想的效果,那么在進行實際的設計工作時,相關的設計人員就要結合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實際的需求和情況,按照健康、適用的原則來進行合理及科學的設計。因此,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應該遵循的原則有:
1.回歸城市的自然景觀
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最后的目的應該是回歸城市的自然景觀,讓每天處于密閉空間的上班族能夠親近自然,感受自然。要想提升辦公建筑的整體設計水平和建筑中庭空間的設計水平,那么在進行建筑中庭空間景觀設計的時候就一定要有回歸自然的感覺。因為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實際上是代表了人們的某些理念和情感,所以在實際的設計中就是通過人工的手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把自然景觀當做是一種自然地符號融入進去。
2.堅持中庭空間的多樣化情趣
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不僅要能對空間的氣氛進行轉換,而且還要能夠為建筑方位感提供專業的依據,并能夠將可記憶的空間坐標提供給人們。所以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科學合理的辦公建筑中庭空間設計不但能夠讓人們輕松找到可回歸的場所,而且還能帶給人們安定感和放松感。因此,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應該遵循多樣化原則,這樣不僅將中庭空間本身的魅力增強,而且辦公建筑本身的功能多樣化也會日益的凸顯出來。
3.堅持生態理念的運用
隨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進,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建設工作的重點,并且,西方提出來的生態建筑的理念,在世界各國迅速的發展以及廣泛的運用,并成為了辦公建筑中庭空間景觀設計的必然選擇。因為,在中庭空間景觀設計中,科學合理的景觀設計能夠在吸收太陽的輻射、促進室內空氣的轉換以及改善室內自然采光等方面都有者重要的意義,所以,在進行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時,應該堅持生態理念的運用。
四、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色彩與光線的設計
光線能夠將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環境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改變,如果能夠很好的將色彩、光線、光影的特點以及層次變化的規律,融入到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中,那么就能夠使景觀的效果超乎想象。合理的運用自然光與色彩,通過朝暮以及四季的交替,光影的交織,能夠使辦公建筑的中庭空間出現虛實對比、似透非透、生動活潑以及變換多端的景象,并讓上班族在不同的色彩下欣賞不同的景象,感受到各種不同的藝術感染力,會讓上班族們保持良好的情緒與心態。
2.注意景觀設計的選材
對于辦公建筑中庭空間來說,一般選用砂和人造石等材料來作為中庭空間的硬質景觀制作,因為,在我國,非常講究假山藝術的石材,石在我國不僅具有對山的形態的概括,代表著抽象化的山,而且還有一定的人格涵義,所以對于石材的選擇要相當的注意。在選擇室內植物種植的時候,要注重植物是否適應室內的環境以及是否具有觀賞性等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室內植物最好是選擇無花粉飛揚、無不良氣味以及無毒的,這樣就能避免對室內工作人員造成過敏、中毒等不良的影響。
五、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辦公建筑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進行的分析和研究,我們知道,在高速發展的時代,辦公室已經成為都市上班族呆的時間最長以及使用人數最多的公共建筑,所以,在辦公建筑中庭空間進行景觀設計,不僅為上班族提供了一個健康舒適的辦公環境,還在一些方面改善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希望在以后能夠越來越多的公共建筑中運用到中庭空間的景觀設計。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住宅小區數量與日俱增,小區項目的景觀設計是小區建設過程中的重點工作,關系到小區的居住舒適度。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具體分析如何優化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提高住宅小區的設計及建設質量。
【關鍵詞】景觀設計
前言
目前,我國住宅小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并且日趨成熟,但是,在小區景觀設計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導致小區整體建設質量欠佳,本文主要圍繞著住宅小區景觀設計展開研究 。
1住宅小區景觀環節設計問題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和發展,我國住宅小區景觀設計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景觀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從現階段的住宅小區景觀設計來看,仍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1缺乏個性。我們通過了解和走訪一些住宅小區,可以發現很多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沒有鮮明的特點和自己的創新,盡管景觀建設可能非常細心,質量頗高。但是,從個性化和創新的角度來看,這些小區的景觀設計缺乏個性,讓人有一種似曾相識和大眾化的感覺,從而令小區失去了吸引人的地方,到處都是“模仿”的痕跡,雷同建設的現象非常普遍。
1.2功能性差、人性化設計不合理?,F在,很多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不注重實質性的功能設計,人性化考慮不到位,而是追求外表的華麗和美觀。這種忽視“功能第一”的設計思路直接導致了景觀沒有功能效果,只是單單作為一種觀賞的景物,體現不出園林景觀參與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3協調性差。由于景觀效果起到在整體建設中點睛的作用,尤其對銷售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于是,很多小區的景觀設計單位片面追求小單元結構的特色,缺乏從小區景觀的整體角度考慮,缺乏與整體建筑環境的協調一致性,導致小區景觀設計不協調,小區的景觀像是被硬生生的分割成了不同的小區域,難以突出小區景觀和周圍建筑及環境融為一體的效果。這種設計“分離”的弊端導致小區景觀的整體效果較差。
2.4經濟性差。部分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片面追求外觀時尚和美麗,注重突出景觀的氣勢,以提高小區的營銷效果。于是,這些小區的園林設計和建設往往揮金如土,不斷提高景觀設計及建造的成本支出,這種設計的方法最終導致了小區房價上升,也間接提高了后期的物業管理費用。
2住宅小區環境景觀的優化設計
住宅小區是人居住的單元,因此,必須要和公園、廣場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景觀設計嚴格區分。小區景觀優化設計必須要秉承一定的原則。具體來說,小區景觀優化設計要遵循以下幾個主要的原則:
2.1優化設計思路
優化設計思路的核心在于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小區景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小區的居民享受到更加舒適的環境,所以,小區的設計必須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設計之前,要先調查可能會入駐該小區區域內的居民特點,從小區居民的職業構成、年齡結構、文化修養、審美情趣和居民的活動規律來進行景觀設計,然后,按照人體工程學、行為學和美學的知識來展開設計,合理的配置小區的景觀要素,科學規劃小區空間?!叭诵曰痹O計要注重優化設計的細節,不論是在設計還是施工環節,都要考慮細節要素,只有從細節入手,才能夠提高小區景觀的整體質量。總而言之,“以人為本”的景觀設計就是要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關懷、對健康的追尋。
2.2優化設計主題
在住宅小區環境景觀設計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優化美學和功能區分兩個要素,從這兩個要素出發展開設計,同時,還要及時了解小區所在地域的自然環境、地理位置、歷史文化,然后把這些要素綜合考慮,通過優化設計的方法來對這些要素進行合理科學的配置,使得小區景觀既可以體現出小區的文化,又可以融合到自然環境中,從而提升小區的設計質量,提升小區的品味,使小區景觀設計的主題鮮明。
2.3優化設計布局
隨著科技發展步伐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穩定提高,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也應該注重體現時代特征,注重優化設計布局?,F代人對居住環境的布局更加苛刻和挑剔,因此,在優化小區景觀布局的過程中,不僅要使用當下最為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還應該符合綠色小區的建設規范,以建設綠色、和諧、舒適的小區景觀為目標。同時,要積極的和現代信息化技術融合,實現智能化小區景觀設計,從而打造一個集工作、學習、居家、娛樂等于一體的社會單元。
3分析住宅小區項目景觀設計優化案例
某市某住宅小區在原來的設計方案的前提下,經過分析,配合使用科學的設計方法,對設計方案進行了優化,從而打造出了生態園林景觀,為小區的銷售制造了更多的賣點。
3.1地形設計優化
3.1.1原來設計方案中講究“多點均勻分布微地形設計”、“緊鄰路邊郁閉式苗木種植”。這種設計方法不僅會浪費太多的景觀空間,還會帶給人一種非常壓抑的感覺。使人失去了和景觀植物的交流的機會,沒有高質量景觀的效果。優化方案:在地形設計過程中,按照小區的實際地形和設計的需要,布置了“主峰”、“次峰”,主要的目的是體現出主峰的景觀效果,同時,建設一個緩坡的草坪景觀,這樣就讓景觀顯得張弛有度,景觀給人的感覺顯得很有層次感,業主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房子。
3.1.2原方案中,在垂直道路方向的方向布置了兩峰,這樣就導致縱向的山脊線的線條被破壞;同時,植物被布置在兩山峰的側面,把中心區域留下空白,這樣就給人的感覺很壓抑,也浪費了很多的空間。此外,由于把地形主峰布置在地塊的中部位置,兩邊都布置了緩坡,這樣就讓人的活動都集中到了道路的一邊,顯然浪費了另一側空間;苗木種植也在山峰外圍,給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壓迫感。(如圖 1)
優化方案:在地形的外圍墻布置最高點,同時,在地形的外側布置一些高大的樹木,將小區和外部的環境分開;空間的內部最好留有一定的空白區域,然后布置一些庭蔭樹、花灌木、花卉等,從而打造了一個既有層次感,又讓人感覺很舒暢的觀景空間。(如圖 2)
3.2植物景觀優化
原方案:秋季觀賞苗木有元寶楓、沙樸、櫸樹、欒樹、紅王子錦帶、榔榆、烏桕;冬季常綠樹種有香樟、樂昌含笑、女貞。本項目開盤時上海正值春末夏初季節,所以春夏季景觀效果尤為重要.原設計春夏季開花植物相對較少且分散,不能形成成片的色彩效果使得觀賞效果一般。優化方案:增加原設計春夏開花植物品種和數量。例如可增加連翹、迎春、玉蘭、碧桃、榆葉梅、茶梅、叢生紫薇、紫荊、金山繡線菊、品種月季、木槿、丁香花等植物,并主要在售樓處附近及場地主要出入口集中種植,做到喬木、灌木、地被和草地立體布置,達到綠樹成蔭、花團錦簇、色彩變化多樣的景觀效果。給前來參觀的客戶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為保證銷售中后期植物景觀效果,在原有秋冬植物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上海地區經過馴化后可以露地越冬的加拿利海棗、蘇鐵、布迪椰子等常綠喬木;蜀檜、金葉女貞、紅葉石楠等球類:羽衣甘藍、五星花、蘭花鼠尾草、秋菊類、鳳尾蘭、狼尾草、蘆葦等地被品種,同時也可以增加部分冬季觀干植物,豐富冬季景觀,如:垂枝槐、金絲柳、紅瑞木、龍爪槐、白樺、芒草等。
3.3庭院優化
3.3.1圍墻做法優化
原設計:原方案中的小區圍墻下半部分是磚結構石材貼面擋墻,上半部分為鐵藝欄桿。
優化建議:將原設計方案中的圍墻下半部分調整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側采用防水砂漿摸面,從而起到了擋土墻的效果,而圍墻外側則采用石材貼面。(見圖 3)沿著圍墻的地形可以盡可能的靠近圍墻且增加高度,在抬高的地形上種植苗木,減少外部噪音對小區的影響,同時將開暢空間留在圍墻內側供人活動。
3.3.2庭院中心設計優化
原設計:中心花園設計太過平淡,中心主題不強,空間構建不合理,活動空間布置無法展現人性化,與住宅小區庭院舒適度有差距。景觀水系自然緩坡駁岸與草地過渡處,缺乏收邊材料。泥沙會直接沖刷至湖內,污染水池,后期養護難度大,景觀效果也不好。
優化建議:構建中心花園的形式花園也是整個住宅小區環境景觀的重點,是居民社交活動、休閑散步、健身運動、文化娛樂的主要場所。一般包括小型廣場、健身器材、桌椅板凳、游憩小路、園林庭院燈等小品,有的住宅小區的中心花園還有噴泉、雕塑、亭臺等小品。中心花園的規劃設計應在滿足突出小區主題、綠色生態的前提下,從實用功能出發,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適的活動空間。由于住宅小區的空間尺度、實用功能、使用主體的不同,所以小區的中心花園的設計不能簡單地模仿大型花園、廣場的設計手法,要根據所在小區的空間尺度的具體大小,采用靈活的構圖方式,使中心花園的圖案、色彩、質地、結構以及植物的配置要與周圍環境相呼應、協調,避免生硬僵化。一般來說,中心花園是各景觀元素的綜合與重組,內涵豐富,設計時參照其他景觀元素的設計原則綜合考慮。在各景觀元素的細節處理上,要從美學的角度出發,根據人們的審美習慣,將單個景觀元素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美觀實用的整體。需要強調的是,在心花園規劃設計時,必須注意植物的合理使用。將休閑、小憩、活動場所等各功能單位置于綠色組團中,根據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及季相變化,保證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果。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住宅小區景觀設計必須既要體現時代的氣息,同時,又要結合小區的特點和需要展開設計。此外,住宅小區的設計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設計方法,以提高設計的科學性。
摘要:綠色生態住宅小區是具有高效、節能、環保、健康、舒適、綠色生態平衡等特征的居住建筑環境。本文首先簡要論述了綠色生態住宅小區景觀的特點,再以廈門海滄某個樓盤的景觀設計實踐探索綠色建筑相關景觀設計的經驗。
關鍵詞:住宅小區、綠色生態、景觀設計
前言:當前,綠色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遍及世界各地,可再生能源與綠色部品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不僅數量顯著增長,而且綠色意識與觀念正深入人心,人們對綠色建筑的良好預期正逐年上升。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發展是衡量一個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的不同要求,首先要提高住宅小區的景觀規劃設計水平,同時在尊重傳統文化、科學的基礎上,重點關注生態景觀設計,才能使住宅小區景觀有個新面貌。
一、綠色建筑的定義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為目標,在利用天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環境的同時,盡可能地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充分體現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報之間的平衡。
二、綠色生態住宅小區景觀的特點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是指運用藝術設計的方法,對室外環境景觀進行藝術創作和設計,它的主要對象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其涉及建筑學、城市規劃學、美學、歷史學及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內容。生態園林至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具有觀賞性和藝術美,可以美化住宅小區,讓住宅居民生活在愉悅的自然景觀下,為他們提供調養身心,休閑娛樂的好環境,二是通過光合作用,改善生態環境功能,凈化空氣;三是調控自然風,植物可以影響氣流的速度和方向,起到調控自然風的作用。通過生態景觀設計既可以引導自然風進入住宅小區內部,促進住宅小區通風,也可以防止寒風和強風對住宅小區內外環境的不利影響。歸納起來,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發展性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會根據氣候、時間以及時代的不同不斷發展變化。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景物的不同和具體的空間布局轉換不同。所以在設計時,既要把景觀對象作為一個地區文化與傳統的延續,同時又要用發展和變化的眼光來看,充分考慮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和對未來生活影響。
2、綜合性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涉及多個學科且相互作用滲透的綜合體,它包含自然景觀和人義景觀兩大系統,它本身的復雜性決定了它綜合性特點。 它不僅要研究各個組成因素,更重要的是將其綜合為統一的整體,研究各組成因素與它們的相互組合關系。
3、手法的多樣性
由于景觀本身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它們所呈現的形式也必然是多種多樣的。它往往是設計者當地景觀的構成和特點,運用當地的材料和方法,并結合時代氣息的材料和技術而所做的設計。
三、關于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的探討
1、根據生態園林原理,在滿足居住區綠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還應努力創造豐富多彩的景觀效果。生態園林中的景觀設計應該體現出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對景觀的合理設計應源于對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順應自然規律,還要懂得不同地形、土壤、氣候等因素與植物的相互關系。只有當這種認識與生態園林美學有機融合,我們才能從整體上更好體現出植物群落的美,并在維護這種整體美的前提下,適當地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來展現園林景觀的豐富內涵。以廈門地區一個已獲得綠色三星認證的住宅小區為例,生態園林的景觀設計要求設計者必須十分重視并且牢牢把握景觀的動態性的同時,還應制定相關設計策略:
(1)、對整個住宅區進行風光模擬:通過對各個代表時節的風向、風力和日照的動態模擬,得出一張不同季節最適宜室外活動和最需要遮陰的區域分布圖,直接指導景觀設計中功能場地的布置。
(2)、考慮雨水的收集利用:綠色三星項目對非傳統水源利用率的要求為30%,通過在地面或地下布置蓄水池收集屋面和地表雨水,同時經過物化過濾處理,作為后期園區澆灌及沖洗用水。
(3)、保證30%的綠地率:如今的住宅小區多為高密度建筑群,室外景觀需保證軟硬景比例在7:3以上,同時還可以適當增加屋頂花園、垂直綠化等。
(4)、采用透水地面:對除了小區消防車道以外的其他園路及廣場,盡量采用透水材料鋪地。
(5)、節約用水:在提高非傳統水源利用率的同時,大面積綠化澆灌采用節水措施,設置澆灌或者滴灌。
(6)、增加鄉土樹種的應用:采用五重植物配置,多層次、多種類地運用適當的植被,既豐富景觀效果又創造生態的植物群落。
除此之外,在項目預算許可下,還可以設計人工濕地,靠雨水補充水源;開設人工護城河,建立自身生態系統來保持水質的清潔;布置大面積垂直綠化,改善建筑的節能性能并且豐富景觀。
2、從功能出發,將健身廣場、兒童活動場地、林蔭樹陣廣場、國際象棋圖案鋪裝及景觀小品、螺旋形鋪裝廣場、弧形花架、宿根草花花鏡等景觀要素,遵循動靜分離、分區明確、適度圍合、邊界開敞的原則合理布局。運動空間開闊平坦、無障礙物;兒童活動區鋪裝圖案柔和流暢、鋪裝形式新穎、色彩豐富、設備及材質安全舒適;樹陣廣場以極富動感的一組傾斜平行線為構圖背景,樹陣下靈活分布仿樹樁桌凳,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休閑空間。汀步石與卵石小路巧妙穿插,把各分區空間連接為一體,動靜分區相隔卻相見,創造輕松、休閑的感覺。
3、水是小區景觀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區泳池不僅能滿足居民的生活需要,而且作為小區最大的水景,通過形式藝術化的處理,從視覺上給人以美感,與建筑物,雕塑,植物及其他藝術品組合,創造出獨具風格的作品。同時,在氣候和養護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設置戲水池,保證水質清潔,水深不宜超過35~40 cm。為防止摔跤,濕滑區域的邊界處采用防滑材料并加以固定同時還應設置座位,以便成人監督兒童玩水。在住宅小區水環境系統的設計中,可以將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景觀水系統、雨水收集系統、中水回用系統和綠地系統綜合起來進行設計,使污水處理工藝與小區園林及其水景藝術相結合,有利于促進小區良性生態環境建設。
4、在后期的景觀維護中,注重采用節水措施和技術。在園區公共區域,布置高效率滴灌系統,將經過計算的水量直接送入植物根部,這樣可以減少50%-70%的用水量。在大面積草地上采用自動澆灌系統,同時采用經過凈化處理的水,作為景觀植物的灌溉用水。
四、綠色建筑生態景觀設計的意義
綠色建筑創造的居住環境,既包括人工環境,也包括自然環境。在進行綠色環境規劃時, 不僅要重視創造景觀,同時要重視環境融和生態做到整體綠化,即以整體的觀點考慮持續化、自然化。綠色生態景觀設計是順應歷史發展的要求,也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語:綜上所述,對資源和能源進行充分利用是綠色生態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核心,要充分重視人與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的關系。綠色生態住宅小區是人類所追求的理想的建筑居住環境模式,對于住宅小區及其環境設計,在構思中,要將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環境兩者有機的結合,求得協調發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景觀設計課程的現狀,論述了項目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實施的必要性,結合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學科特點和市場行情,對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項目式教學的過程進行了探討。
【關鍵字】項目式教學 景觀設計, 教學模式
項目教學法就是把具體的項目引入課堂,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整個項目的全過程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包括方案的信息踏勘,方案構想,方案繪制,現場施工以及后期成果檢驗和評價等的全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一般采用分組的方式進行,最后還包括分析總結。
《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是高職建筑設計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課程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景觀方案設計的基本技能,具備從方案的初步設計到施工圖設計以及效果圖繪制,立體模型設計的全套核心技能。但是建筑設計專業的此課程除了具有這些基本技能之外還應熟練掌握景觀與建筑設計知識融合滲透對接的能力。所以把建筑設計技術的學生培養成為通識景觀和建筑設計的通才也是此門專業課的任務之一。
一.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現狀
國內的景觀設計課程常采用重理論輕實踐,大多以理論為主的模式。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出來工作后短時間很難融入到用人單位的崗位中去,與企業要求脫節的情況很嚴重。不能短時間內適應企業角色,實踐能力不強。這種情況下我們倡導在建筑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及其相關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法。
項目制教學模式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依托、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特點:1.縮短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時間。2.形式靈活,能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3.有利于檢驗學生課堂理論知識的漏洞,能做到查漏補缺。4.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4]。
二.項目式教學法的必要性。
(一)緊跟社會對學生的需求信息,加強實訓、培養動手操作能力、樹立創新觀念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生既能從事真實的項目工作,比如親自接觸來自一些設計公司的方案項目,也能接受到來自企業的指導,有助于學生提早適應職業,大大提高了學生職業能。
(二)培養學生的互助協作精神,擴大知識面提高師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有助于教師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提高,教師加入到具體的項目當中去,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指出,無形中也提高了教師把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
三.項目式教學的實施步驟
(一).精心選擇合適的項目任務。
一般教師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知識模塊提出與之相關的幾個項目任務,經過與學生的研究討論,最終確定較合適的一個來實施。所選項目要盡量涵蓋多項知識點; 其次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項目的難易度 [5]。對于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來說可以選擇項目的內容既包含建筑設計又包含景觀設計的項目來讓大家實踐。這樣可以起到建筑和景觀知識的交融。例如:可以選擇居住區的規劃設計方案讓大家來實施。建筑和景觀相關的知識都得到了實踐。
(二).現場踏勘考察,制定項目計劃
在項目實訓的前期階段,教師應該多次引導學生到項目現場仔細踏勘了解設計場地概況,通過項目調研滿足學生對現場設計所需要的信息的要求。隨著設計階段不斷地反復都到現場觀摩,加深學生對場地設計的理解,以學生為主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工作步驟和流程,并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指導教師之間的溝通。
(三).組織項目實施,檢查考核評估
學生按照計劃任務和步驟開始動工,分工合作的過程終遇到問題及時和指導老師以及同學討論,以最佳的方案解決問題。此過程以學生為主,教師適當的時候給與提示。
對于項目實施過程以及成果,指導教師應注意檢查考核和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分的辦法,原則和形式,可以采用互評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采用接受公眾投票的形式評比,結果按一定比例進入總分。
(四).做好總結
項目實訓完成后要進行必要的總結,包括總結設計構思,設計步驟,設計方法等。選出完成該項目的最佳思考方法,步驟,以及學生容易忽視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在總結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設計技巧,方法,使建筑和景觀知識達到良好的交融和互通,從而達到很好的實踐效果[5]。
四.結語
在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設計實訓項目,關注項目實訓教學的全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達到建筑設計知識和景觀設計知識的合理搭配。讓學生成為項目參與的主體。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合格的高水平設計人才。
摘 要:文章以昆明官渡古鎮古建筑彩畫為研究對象,研究和分析了官渡古鎮古建筑彩畫設計元素在當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通過研究和探索,以繼承、創新、弘揚古建筑彩畫文化在當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為目的,以期為在當代景觀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方面提供借鑒。
關鍵詞:官渡古鎮;古建筑彩畫;景觀設計;傳承創新
一、當代景觀設計的發展現狀
當代景觀設計作品因過多的追求外在形象,沒有太多深刻的文化內涵,沒有很好的繼承和創新中國傳統文化,更沒有在景觀設計中對傳統文化加以很好的應用,以至于造成了全國各地景觀設計作品“千園一面”的痛心景象。當代景觀設計從業者需要對中國傳統文化加以更多的學習和繼承。在當代景觀設計中通過對昆明官渡古鎮古建筑彩畫的研究,加以當代先進的設計理念,使得昆明官渡古鎮古建筑彩畫得以繼承與創新的同時,能夠更好的為當代景觀設計的發展服務。
二、中國古建筑彩畫概述
中國傳統古建筑多注重依靠色彩加以美化裝飾,彩畫起著保護建筑和美化建筑的雙重作用,也含有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藝術特征,是建筑實用和審美的完美結合。因此,彩畫在中國傳統古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官渡古鎮古建筑彩畫的藝術價值
昆明官渡古鎮存有唐、宋、元、明、清時期眾多古建筑資源,在這些古建筑的斗拱、門楣、柱壁、窗戶之上,以及外檐木構架上都繪制有大量精美的彩畫。并因其位于多民族聚集區和宗教區域內,受到少數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影響,歷經不斷地演變,使其兼顧特點鮮明的地域性和宗教性特征,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昆明官渡古鎮古建筑彩畫有:豐富的題材,精美的圖案,廣泛的內涵,獨特的造型,靈活的運用,合理的布局,眾多的色彩等特點,高超的藝術價值,足以為當代景觀設計的長足發展提供充沛的養分。
四、彩畫設計元素的提取及應用
(一)彩畫元素在鋪裝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鋪裝造型設計在景觀設計中具有重要地位,景觀設計中通過鋪裝設計和鋪裝圖案的應用來引導人流。箍頭,位于建筑的檁、枋、梁彩畫副箍頭以內的位置,造型呈帶狀,例如可將彩畫中的“金琢墨軟觀頭活箍頭”圖案紋飾形式,運用到道路四周邊緣鋪裝設計中??蓪ⅰ敖饎倢氳坪凶印钡募y飾圖案,以淺浮雕的形式應用到道路中心圖案鋪裝設計中去,在當代景觀設計中對傳統建筑彩畫設計元素加以創新性的應用,不僅可以使地面鋪裝形式更加豐富,也可起到裝飾美化作用,還能對彩畫文化傳承和發展盡以義務,同時也可以為當代景觀設計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二)彩畫元素在景觀設施設計中的應用
在當代景觀設計中燈具、樹池、坐凳、音響、垃圾箱等景觀小品也是不可或缺的景觀點綴元素,除具有使用功能和提供相應的服務外,還兼具一定的美觀性和特殊指向性的特點。例如可將“卷草紋”加以演化創新應用在景觀燈具的外部裝飾設計上,柔美的“卷草紋”線條以滕繞的圖案形式依附于景觀燈柱外觀之上,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感。
(三)彩畫色彩意向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官渡古鎮古建筑彩畫具有豐富的色彩配置,不同的圖案紋飾也往往由不同的色彩組合加以繪制,因需求不盡相同而色彩搭配各異??稍谥参镌炀皶r應用彩畫中的一些色彩元素和圖案元素加以設計。降魔云紋飾是平板枋運用最普遍的一種紋飾,由明式彩畫里的降魔云紋演化而來,由升云和降云共同構成云紋飾,也可將“降魔云”的圖案紋飾應用到綠化與鋪裝相交的邊緣地帶的圖案造型設計中,既合理舒適,又兼具二方連續的整體性和連貫指向性審美特點。
(四)彩畫材料肌理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肌理是物體表面的組織紋理結構,是人對設計載體表面紋理特征感受的表達。不同材質肌理具有的肌理質感不盡相同。在彩畫設計元素中,采用不同的質感肌理材料,能夠展現出賦予新視覺變化的設計。例如在當代景觀設計中,通過提取彩畫設計元素產生的立面肌理效果,可將其運用到景觀設計中的硬景(道路)和軟景(植物造景)中,通過整體材料的肌理變化來表達現代廣場的特征和場域,使其既有當代景觀設計的魅力又具有歷史的延續性。
當代景觀設計中能夠結合傳統文化的切入點很多,在能夠充分滿足現代人對景觀設計的使用功能和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將古建筑彩畫文化科學合理地加以繼承、創新和弘揚,最終為當代景觀設計的發展服務,是擺在我們眼下的一個重要問題。在當代景觀設計中合理地融入古建筑彩畫藝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為當代景觀設計的發展提供充足的養分,創造出具有特色鮮明、東方魅力的當代景觀設計作品,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摘要:建筑作為人們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場所,在外型上不僅要優美、整潔,同時還要與周圍的景觀和環境相協調,它應該在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場所的同時,給人以美的感受。因此,建筑如果依然局限于原始建筑設計,最后設計出來的建筑物將會很少有人追捧,因此我們需要在建筑設計中融入景觀設計的思想。
關鍵詞:建筑設計;景觀設計
一、建筑景觀設計原則
1、生態性原則
當前,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綠色建筑景觀規劃已經成為建筑發展的方向,因此,在進行建筑景觀設計時,就要充分遵循生態性的原則,力圖把建筑景觀設計成為綠色低碳生態的居住區,這樣就可以保證建筑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提高人們的滿意度和舒適度,使建筑使用群體可以充分與自然和平共處,享受自然和生態環境帶來的樂趣。因此,在建筑景觀規劃中,就要合理造景,最大限度的避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盡可能的使用建筑周圍原有的自然環境要素,使建筑與原生態環境和諧共生。
2、功用性原則
建筑景觀設計不僅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對人們生活需求的滿足,同時還要保證建筑景觀功用性的發揮,要保證建筑景觀設計能夠滿足人們對居住日常生活的需求,比如說休閑運動和娛樂設施,這就需要在建筑景觀設計過程中考慮相關設施的建立,如設置一些運動器材和公共休閑場所,同時還要設置一些休息的區域,使人們能夠有合理的交流場所,增加建筑使用群體的溝通,使人們之間能夠增加親密程度。所以,建筑景觀設計要充分考慮不同階層和年齡人的需求,合理布置區域,發揮建筑景觀的功用性,同時要塑造景觀的藝術效果,使建筑景觀集功用性和形式美于一體。
3、地域性原則
建筑景觀設計不能毫無依據,不能盲目推陳出新,要根據建筑坐落地點的整體風格進行景觀的構造和布局,使建筑景觀整體色彩風格可以體現地域化的特點,這樣可以增強建筑景觀的代表性,使建筑景觀與周圍大環境和諧統一,防止過于個性化的設計帶來的不協調,使建筑景觀、建筑本身與建筑依托的大環境能夠形式一致。
二、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的相融合
1、提高景觀設計在建筑物規劃設計中的地位
在當代的建筑設計中,人們為了更加融合自己獨特的思想和品位往往要求設計師或者專業人員在建造之前融入自己的需求或者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體現人與自然相融合的思想,所以,這樣的需求就使得建筑行業不可避免的與景觀設計相互融合,兩者最終相輔相成,形成一個獨特的學科,創造出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建筑作品,建造出真正優秀的建筑物。要實現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融合,就必須要提高景觀設計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地位。提升景觀設計在建筑物規劃設計中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需要我們提高建筑設計中的景觀意識。
2、加強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協調性
保證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相互協調是保證建筑美觀的重要保證,在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為了最大限度的實現建筑物的景觀設計和建筑設計的融合,單純的提高景觀設計在建筑物規劃設計中的地位在實際中操作比較困難,不斷的提高景觀設計在建筑物規劃設計中的地位,會導致建筑物建造過程中的矛盾,比如資金不足、技術落后、人員素質低、景觀與建筑相沖突等矛盾,而如何能夠合理及時的處理這些矛盾則會對建筑物的質量產生影響。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五千年的歷史痕跡融入貫穿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景觀設計業經過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檢驗和歷史的滲透,這樣的經歷使得我國建筑行業更加注重歷史的厚重感和人們的思想相融合,所以,現在的建筑和城市規劃相融合,在保持傳統思想的同時,要融合現代人們的心要求,再逐步進行全方位的空間整合和局部調整,這種方式在主要的景觀部分體現的非常明顯,同時也產生了建筑物景觀化的趨勢。通過加強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協調,才能夠改善建筑物實際建造中的所面臨的困境,對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融合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完善建筑物的目的,也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建筑文化,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
三、建筑景觀設計要點
1、景觀道路設計
道路景觀設計是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景觀設計要充分發揮人行優先的原則,避免車輛使用對居住環境的影響。要充分設計道路的主次,要協調人行道與車道之間的關系,做到人車分流,防止建筑中的交通擁擠和堵塞,避免對建筑使用群體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建筑景觀道路的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協調道路與周圍景觀之間的關系,要根據建筑的整體元素及周圍布景,設置一些小路,從而增加景觀的趣味性,滿足人們的欣賞需求,便于人們近距離的接觸自然景觀,使人們增加美的感覺,增強對建筑及周圍景觀的熱愛程度。
2、景觀植物設計
建筑景觀設計中,植物是景觀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做好建筑景觀植物設計也是不容忽視的。建筑景觀植物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植物的適用性,保證植物的成活率,并對造景產生更為積極的影響。因此,在植物的選取中,要充分了解各種植物的特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樹種、病蟲較少、對人體沒有危害的樹種,這樣可以保證樹種的有效性。在種植方式上,要特別注意樹種的配合,注意喬木、灌木、草地以及常綠植物的搭配,充分創造建筑景觀效果。
3、建筑小品設計
在建筑景觀設計過程中,建筑小品也能充分發揮造景作用。要特別注意建筑小品的設計,它能夠起到點綴作用,增添園林的色彩和文化底蘊,從而提高建筑整體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人們能夠得到更好的視覺享受,同時能夠置身生態環境當中獲得身心的放松。一些諸如座椅、花架、燈具、水池等建筑小品在設計中要根據建筑整體意境進行合理規劃,使建筑小品能夠充分融入到建筑環境中去,并且能夠使靜態的環境得以靈動起來,同時要注意建筑小品設置要突出特色,豐富建筑景觀內涵,使建筑使用群體能夠喜愛建筑景觀,并樂于走出室內,充分感受大自然風光,增加建筑滿意度。
4、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融處
“人是自然之子”這句話,揭示了人與自然須臾不可分離的關系。另方面,一切建筑又都是以使人與自然相對分離和隔絕來保護人,避免人“風餐露宿”、“星月披肩”的。但凡人造景觀,都意味著對自然環境的改造和破壞。建筑景觀設計正是要在這種改善與破壞中,重建人、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以人為主、物以人用”。建筑造址景觀優美更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形、色、聲、光、氣的處理均為使人愉悅;公共的道路、臺階要方便人的通行,商業網點、車庫、垃圾站等配套設施,也得考慮人的行為習慣。
5、重視環境保護,促進整個城市可持續發展
新時代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在建筑景觀設計的時候需要重視環境保護,促進整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設計中需要保護土地和植被,保證一定的綠地覆蓋面積,創造舒適的建筑內外部環境。設計中還需要重視利用當地的植被,營造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筑景觀。堅持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節約資源,盡量對建筑廢棄材料實現有效利用,降低對周圍環境污染,在城市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注重對環境的保護,為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結束語
景觀的設計是應時代的發展需求而出現和迅速發展起來的,而景觀設計在建筑設計以及城市規劃中的作用和地位顯得日趨重要,人們在物質條件良好的基礎上對建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沒有與建筑設計相融合的景觀設計,再好的建筑設計也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注重景觀環境的設計是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順應時展的結果。
作者簡介:徐夢澤:(1992.06.25-),男,遼寧省沈陽市人,學歷:本科,就讀于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藝術系。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城市建設中建筑設計和景觀藝術的重要性、建筑與景觀的基本觀念、影響建筑與景觀的因素以及構建和諧的建筑景觀環境進行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設計;景觀設計;融合
引言
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建筑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建筑設計在建筑建設施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了人們關注的新焦點。近年來,景觀藝術的建筑理念不斷深入到了建筑設計中,給建筑業的設計領域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在現代建筑學中,景觀設計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與建筑設計密不可分,對建筑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同時也對城市化建設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建設中建筑設計和景觀藝術的重要性
一座城市的美感,體現在城市建設的每一個環節中城市的獨特韻味以及文化氣質是城市美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標致性的城市建筑、美化城市環境的園林景觀也是必不可少的城市構成。要想使一座城市極具美感,就必須要從城市的設施設置、建筑建設以及城市的文化氛圍等方面入手,不斷推進現代化城市的建設。
就當前我國的城市大體規劃方向而占,建筑設計和景觀藝術的統一是城市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在符合人眾需求的同時也是和國家提倡的環保建筑理念相統一的。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進行的不斷加快以及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多,我國的城市建設實際上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城市化建設中。由于建筑的不斷修建、土地的不斷占用,人們的生活空間也變得日益狹小,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工作的繁重等都會給城市居住者帶來身心上的疲憊和壓力面對這一現象,城市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將會是城市化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將自然生態的理念融入到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中,能夠從心理上滿足居住者的需求,舒適的生活環境能夠緩解城市壓力和身心的疲憊,從而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二、建筑與景觀的基本觀念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和景觀的設計也逐漸重視起來,更加深刻理解建筑與景觀的含義,更加注重建筑與景觀的關系,因為它們是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
1、建筑
建筑設計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與社會發展相同進步;人創造了建筑,建筑也影響了人。西班牙著名建筑師理查德?菠菲爾說:建筑是永恒的藝術,它要不斷地迎合人們對建筑空間無止境的追求。從社會發展來看,建筑是“石頭的史書”,從文化藝術方面來看,建筑是“凝固的樂章”,從社會科學方面來看,建筑既是技術也是藝術,是多元化、交叉矛盾的結合體;從人們的要求方面來看,建筑應是滿足人們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要求的綜合體;從建筑目的方面來看,建筑為人們創造優美、適宜、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環境。以上這些都在說明建筑除了自身的實用功能外,還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2、景觀
“景觀”一詞最早出現在《圣經?舊約》全書中,用來描繪所羅門王國教堂、宮殿,耶路撒冷城美麗的景色。直到18―19世紀,景觀的概念獲得了一個更為廣泛的含義,即景觀是總體環境的空間可見整體或地面可見景象的綜合,這時景觀才被賦予了科學的含義,包括多種功能的載體。
3、建筑與景觀的關系
3.1包含關系
建筑與景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建筑就是景觀的一部分,它們是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其中一些偉大的建筑形成了一個城市形象的名片,例如倫敦塔、埃菲爾鐵塔。
3.2相互襯托關系
建筑因為有景觀的陪襯,而變得更加和諧,景觀也因建筑的存在,變得更加的優美。城市景觀中非建筑的元素與建筑本身交相輝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3.3相輔相成,共同促進
作為兩個既有交叉又分別獨立發展數百年的學科,兩者在大的意義上是攜手發展、共同進步的。
3.4點與面的關系
建筑往往是城市景觀中的最大的亮點,而這個亮點卻照亮了整個城市。
三、影響建筑與景觀的因素
建筑景觀設計必須把人類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結合到一起,設計師的責任是把已經有的和新建的、自然的和人造的因素結合起來,并設計出人類適合的空間,改造環境,改善生活,從而提高城市面貌的質量。設計師更應該保護社會遺產,為社會創建新的形式并保護文化發展的延續性,同時不要破壞已有的自然環境。
1、自然環境
任何建筑都處在自然環境中,而且和周圍的環境有著某種關聯,周圍自然環境影響著建筑。因此在構建建筑時,建筑師都十分注重對于自然環境的選擇和利用,力求使建筑與周圍景觀有機地融為一體。如何做到建筑景觀融為一體,中國古典園林有它自己獨特的方式。一方面強調自然環境,另一方面又用人工的方法來“造景”,按照人的想法對自然環境進行再創造,藝術地再現自然。另外,在選擇建筑的位置時,也順應自然地形和環境,使建筑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統一和諧,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效果。我國古典造園藝術,雖然手法獨特,但最終目的也無非使建筑與景觀相統一。國外的建筑也是一樣。比如一般的住宅建筑,尤其是豪華別墅,都建造在肅靜的市郊或環境優美的風景區。萊特認為“建筑應該是自然,要成為自然的一部分”。他強調建筑與自然相融合,建筑與景觀環境相統一。從室內到室外都應該與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用萊特自己的話來講:就是體現出周圍環境的統一感,把房子做成它所在地段的一部分。如美國猶他州南部的Amangiri度假酒店及水療中心設計得非常巧妙,設計融入自然的色調,建筑整體融入山谷斷崖的自然環境中,從室內可以欣賞溫馨風景,建筑與景觀融為一體。
2、建筑環境
建筑環境是指建筑所處大城市或地區大環境,具有典型的傳統或典型的建筑文化。設計師應該將這些積淀的建筑文化加以總結、提煉精華,運用在建筑設計中,進行再創造。比如一個城市的天際線,展開一個開闊的天際景致,代表一個城市的建筑與景觀環境整體的融合性,在有些城市被稱作城市明信片。在許多發達的城市,高樓大廈在其天際線上都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其中海港的天際線可說是非常完美的,比如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天際線非常美,不同的建筑有自己不同的顏色與風格,是香港最有代表性的景觀之一。
3、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是指建筑所處大環境中的某種歷史、文化的脈絡情節。設計師應將歷史、文化帶入建筑設計中,并使其轉化為建筑語言,再現于整體設計、建筑細部裝飾中,從而使建筑承載著地域環境產生的歷史文化,并推動著歷史文化的發展,建筑也會更有深度。例如,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整體設計采用蘇州園林的黑白灰,清新淡雅,幾何圖形的屋頂也來源于蘇州傳統的坡頂飛檐翹角。經過他的設計,整個建筑既現代又有內涵,堪稱杰作。
四、構建和諧的建筑景觀環境
1、樹立整體的建筑景觀思想
構建和諧的建筑景觀環境,必須樹立整體的設計思想。廣義上說,樹立整體設計是把城市當作一個整體,就是一個局部和另一個局部的關系,它們是相互依存而相互影響的。狹義上說,樹立整體設計思想是一個新理念,它的特點是全面地考慮與建筑相關的各個元素的協同關系,比如外部環境、建筑構造、技術裝備等。
2、建筑與景觀有機融合的意義
建筑與景觀只有做到巧妙地結合,建筑與自然才能和諧地發展下去,建筑才能成為自然環境中的主角,景觀也能夠通過建筑變得更加完美,創造更有積極意義、更加宜人的新環境,或者創造自然與人為相互依存的新環境。
結語
建筑和景觀就好比城市中的舞臺和舞臺中的主角,它們互相依存、互相包含。建筑要和景觀相和諧,但不是一味地模仿;景觀需要建筑的點睛,但不是一味地放縱。建筑與景觀應該互相作用、互相參照、互相影響、互相協調,以形成建筑群組、建筑單體與景觀、環境的共生和融合。我們在設計城市建筑與景觀時,應該樹立正確的意識,整體的設計思想,結合自然環境、建筑環境、歷史文化,恰當地處理好建筑與景觀的關系,消除景觀設計、建筑設計之間的人為界限,做到建筑與景觀的有機融合。
摘要:為了提升城市與景觀的協調性,將景觀設計的理念運用到城市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去,將能夠有效的避免城市的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提升城市的與周圍環境及景觀的協調性,實現城市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與和諧統一,促進當代城市化建設的合理推進及價值的提升。
關鍵詞:城市建筑;景觀設計;要點
一、倡導基于生態理念的景觀設計
生態設計應是所有的景觀設計中的一個普遍原則,即遵循生命的規律,強調人為過程與生態過程相協調。城市景觀生態設計是對人類生態系統整體進行的全面設計,而不是孤立地對某一景觀元素進行設計。它是一種多目標設計,為人類需要、也為動植物需要而設計,直至實現理想的城市生態景觀環境,保證生態系統整體的和諧與穩定。
景觀設計師應注重將生態科學技術和景觀美學原則相結合,在能夠盡量保持原有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進行人工景觀的營造,創造出在尊重自然基礎之上的完美景觀作品。生態設計的前提是保護自然資源,保護自然,在設計中盡可能的使用可再生的原材料;要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盡可能的循環使用基地上的材料,最大限度的發揮材料的潛力,就近取材,減少運輸、加工帶來的能源消耗。
二、堅持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滿足功能要求
人是這個社會的主體,城市是人的城市,為人服務,供人居住于其中。人在城市這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在城市中的活動讓城市這個大生態系統中的各種景觀、事物產生了復雜的內在聯系。景觀在人們的生活中實際上是一種生活的形式,是表達人類個性和思想的主要方式,景觀是和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對人類居住環境的改良才是景觀設計的核心內容,城市景觀設計要從過去的以設計師為主導的觀念轉變為以使用者為主導,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強調人和自然能夠達到和諧統一,充分而又合理的滿足人們自身的需要,體現對建筑使用者的關心。建筑景觀的整體格調要與整個城市的文化氛圍、周邊環境的景觀保持和諧,才能達到和諧美的意境。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營造健康舒適、清新宜人的居住條件,給人們最方便、最舒適的感受,相信這樣人性化的景觀設計理念能給人們帶來視覺和感覺上的雙重享受。
三、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
景觀設計實際上追求的是一種藝術形式上的美感。由于居民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其審美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為了滿足居民審美的需求,景觀設計也在向著多元化、藝術化的趨勢發展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新興技術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日益廣泛。許多景觀設計利用新技術不僅賦予景觀設計中的動態空間,還帶來了全新的裝飾語言和動態視角。通過采用一些新技術應用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僅可以讓園林景觀表現的比較自然,而且可以新創造出很多美麗的景觀,使得園林景觀的設計風格和表現手法呈現多元化。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越來越使得人類生活環境既具有功能的理性又具有形式的感性,景觀形態更加富有感染力。同時,通過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加入新技術,可以大大地改善造素材,為景觀設計帶來了新的生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示,我們可以把一些嶄新的設計素材帶進到現代景觀設計當中去,從而更新了傳統的設計觀念,在科學性和藝術性中需找交融點,給城市景觀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做到既滿足了科技發展的運用效果又達到一定的藝術審美水平。
四、空間層次豐富原則
景觀設計不能脫離空間的造型,而是應該在一定的觀賞面組織視域內的元素布局結構,使之在整體造型上符合一定的畫面圖樣效果,但是,在考慮景觀空間造型之前,我們首先要使得景觀的形式和內容相統一,使內容有一個合適的形式為之服務,達到景觀的最佳意向效果和視覺效果。
進行現代景觀設計過程中應該打破傳統的平面構成原則,豐富的空間層次會給人的視覺帶來更大的沖擊效果,更加容易吸引人們的眼球。既然景觀設計作為一門藝術,那它也就可以借鑒其他藝術在表現特定內容時所運用的一些表現手法的原理。在表現空間的時候,中國畫中的那種縱深關系,空間感的營造就是通過重疊的方式建立起來的,那山峰的形體往往被描寫成相互交錯的或階梯狀的構架,這樣,就通過使正面的各個不同深度的平面的重疊構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看上去就是一個具有復雜的彎曲度的固體物。同理,在景觀設計中我們也要求景觀具有層次感,這種空間的層次也可以運用國畫中的重疊來形成。
五、城市建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要點
(一)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城市歷史文化所包含的豐厚的歷史含義、文化含義和社會含義,對于人性的形成、人的本質和品格的培養,以及不一樣民族性情與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效果。保護歷史文化是刻畫城市特征、確保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 要重視建筑的文化特征。主張在老城區,選用城市設計的方法,對建筑方式、顏色、體量合理引導,構成與傳統建筑協調的現代建筑風格,為有用疏解老城容量,構成尺度合宜的城市空間,老城區內盡量少建大體量建筑和高層建筑。
(三) 要重視街道文化。街道是城市的生命線,與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承載著城市對文化的吸納、提高功用。當然,不一樣性質的街道有不一樣的性情,但既契合國際慣例又具有當地風格的信息象征識別系統將是街道文化的重要載體。
(四) 要注重綠色文化。綠色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藝術品得以生長的主要載體。綠色文化不僅通過這些公共藝術品來體現,更是憑借城市的一草一木來述說。綠色文化其基本觀點是把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的和諧作為人類應有的追求。
六、加強城市建筑景觀設計的有效措施
(一)對城市園林綠化設計的對策
首先,因地制宜,結合城市的地理位置、文化特點、氣候特征等城市特色對該城市的園林綠化做出合理、全面的規劃和設計,要準確定位設計的性質、功能和形式等。要做好周邊環境與園林綠地的協調以及植被與環境的協調,使其達到充分的融合,以達到園林綠化的目的。在具體設計中要做到既經濟節約,避免鋪張浪費,又要體現其結構層次感、多樣化?,F階段,我國正處于發展經濟建設的關鍵階段,所以節約節能的理念應貫穿整個設計當中,結合城市特點,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
(二)居民小區設計對策
城市居民小區的設計是保障居民生活條件、生活環境的客觀因素。首先,在空間布局上,要突出建筑空間的層次感,形成獨立的個性特點可見圖1;
圖1 某建筑體現空間層次感效果圖
其次,在當今社會,“自然化、生態化、人性化”理念已深入人心,當前城市小區景觀綠化水平已經成為評估小區居住環境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在居民小區的設計當中要結合園林綠化設計的理念,從達到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等方面為基本出發點,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最后,在小區建筑的設計中,要以人為本,注重實用性,從居民的最大利益出發,做好安全保障。在城市新建或重建的居民小區設計中,為使小區居民在這個全新的環境下更好的健康生活,設計人員要充分參考本地的人文環境及其居民的生活習慣,使本地的人文特點在整個小區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使小區的建設不僅會延續當地的人文、文化特色,又具備現代化時尚、環保的生活環境,以滿足小區住戶對人文文化的追求以及對現代化生活環境的渴望。盡管針對我國人口眾多的特點,在城市樓群布局已成定局的情況下,設計師們也能因地制宜,盡可能地規劃設計出滿足人們平常生活及環保等需求的小區環境,以滿足小區居民的環境保障。
摘要: 燈光是建筑物景觀設計的靈魂,如果沒有燈光,視覺反應就沒有源頭,燈光能夠創造出很多的氛圍,可以強化室內的空間感及立體感應,建筑物燈光的巧妙設置能夠創造很多的藝術氣息,與此同時,自然燈光的使用對整體的環境鏈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針對建筑物燈光景觀設計的意義進行如下論述。
關鍵詞:燈光;景觀設計;意義
一、引言
景觀設計是依據建筑物的運用性能、處在的環境的對應標準,使用物質科學技術方法及建筑美學理念,創造性能合理滿足大眾物質及精神文明需求的生活環境。燈光是一個極為關鍵的美學元素,能夠形成空間改變空間或者破壞空間;燈光直接影響到人對物體大小、形狀、質地和色彩的感知,在對室內空間關系的調節上起到重要的意義。
二、燈光在景觀設計中的意義
(一)燈光可以創造室內各種氣氛
燈光是開創空間氛圍的魔術師。燈光具備透射、折射、反射、散射等性質,具有質感和方向性,在特定的空間內會產生多樣的裝飾意義與不同的表現力,如強弱、明暗、柔和、對比、層次、韻律等,也會賦予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凝重、蒼涼、舒展等。現代建筑由于燈光科技的提高與普及,室內燈光環境具備了豐富的語匯,在提供普通功能照明的同時向精神層面發展,用藝術的照明手段體現照明內涵,催生室內不同空間的個性特征,使室內空間環境貼切地烘托出鮮明的空間氣氛。不同的空間給人的感受不同,形成特定的空間性格,空間設計正是要追求空間性格的差異,追求特定精神需求的空間氣氛,滿足人們豐富的空間心理知覺感受。燈光具有令人感動的魅力,可激發自由、豐富、靈動的聯想。燈光通過強化、弱化、虛化、實化等特有的表現手段,可渲染特定的空間氛圍,塑造各種不同的空間性格,使室內空間這一物質存在上升到精神的高度。空間與燈光環境融合會提升其精神含量。美國建筑師路易斯?康深刻地揭示兩者之間的關系:“設計空間就是設計燈光”。
(二)燈光可以加強室內空間感和立體感
室內空間的不同效果,可以通過燈光的意義充分表現出來。研究證明,室內空間的開敞性與燈光的亮度成正比,亮的房間感覺要大一點,暗的房間感覺要小一點;充滿房間的無形的漫射燈光,也使空間有無限的感覺,而直接燈光能加強物體的陰影,燈光影相對比能加強空間的立體感。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可以利用燈光的意義,來加強空間視覺中心點,從而進一步使空間主次分明,得到完善和凈化。在許多商業空間中為了突出新產品,通常采用亮度較高的重點照明,而相應地削弱次要的部位,獲得良好的照明藝術效果。如趣味中心,也可以用來削弱不希望被注意的次要地方,從而進一步使空間得到完善和凈化。許多商店為了突出新產品,在那里用亮度較高的重點照明,而相應地削弱次要的部位,獲得良好的照明藝術效果。
(三)室內燈光可創造極佳的藝術效果
燈光設計的合理與否,既關系到各房間的功能使用,又影響著裝飾效果。在特定的環境中按照燈光源的顏色、大小、形狀、位置、方向等的變化,配合人和物的數量、位置、動態等的變化,能夠充分顯示出燈光的各式各樣的表現力,創造出豐富的環境藝術效果。
1、燈光能夠造型
燈光存在,就會出現陰影及這兩者過渡的變化,從而產生燈光影效果,它對人和物能起到造型意義,使人和物具有立體感。如果妥善地改變燈光的位置和方向,不斷調節燈光的燈光量和燈光強,就能夠呈現出明暗、濃淡、輪廓等的燈光影效果,顯示出燈光是能夠造型的。
2、燈光能夠作成雕塑
燈光無論從物體的內部出射,或從其外部照射,都能將物體作成雕塑。上述內裝彩色燈的冰雕是燈光從物體內部出射的一個例子.常見的進口大廳中的巨型花燈,從其內部和外部用燈光照射,就能夠作成明暗變化的雕塑。
3、燈光能夠作成繪畫
在墻體內部裝燈,將金屬板或陶板作出圖案或花紋覆蓋在墻面上,燈光從墻體內部透射出來,作成墻面上的繪畫,具有顯目的裝飾意義。
(四)燈光可以用來聚焦重點,突出特色
燈光在現代化空間展示中聚焦視覺重點、突出核心形態起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是其他手段無法比擬的。視覺焦點能打破空間均質化所造成的單一形式的視覺現象,防止產生視覺疲勞,其手段是運用視覺感受的差異性原則制造等級偏差以強烈地吸引視覺的注意力。燈光集束于某一點,從而降低其他區域的亮度達到突顯目的,使主次輕重一目了然,空間重點得以強化。在室內環境中有些節點細部、家具、陳設、飾物特別是裝飾藝術品如雕塑、壁掛,在比較重要的視覺位置上,需要用適當的燈光的渲染來表現,加強其個性與特色。例如:商場為了突出商品做的重點照明等,沒有重點就沒有藝術而落入平庸。強化燈光的明暗對比能把表現的藝術形象或細節體現出來,形成搶眼的視覺中心,極高的對比還能產生戲劇性的藝術效果,令人激動。
三、結束語
建筑物室內空間是建筑物的一個內在世界,它需要一種自由形式的物質來將其展現出來。燈光是一種藝術語言,向人們講述了設計師的整體思想理念;燈光是看不到的軟件,是設計的工具,建筑師能夠適應它展現出其自有獨特的才華。燈光是建筑創造的一個廣闊的領域,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建筑物的景觀設計有了更高水準的準求,而燈光景觀設計已然成為一種發展的主流。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現代化建筑的發展,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有機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質量,對人們的居住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故在本文中主要對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融合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字:建筑設計;景觀設計;融合策略
一、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相互關系
對于現代建筑而言,景觀與建筑是相互統一,密不可分的關系。景觀是各種地理信息、建筑形式等的綜合,而建筑不僅是景觀的組成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景觀的構成。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在基礎技術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兩者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
1、景觀設計可以表達建筑設計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良好的建筑設計,不僅關系著建筑使用功能的發揮,也可以有效表現出當地的地域風貌和人文特點。在建筑設計中,利用景觀設計,可以通過配置相應的元素,與建筑設計共同配合,表達設計的風格和理念。例如,在建筑設計中,添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元素,可以充分表現出建筑的主體風貌,推動人文藝術的發展和延伸,從而體現出景觀設計的獨有價值。
2、建筑設計可以完善景觀設計
通過相應的景觀設計,可以對建筑風格進行保護,確保建筑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而作為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建筑設計可以對景觀設計進行完善,使得景觀的配置和結構更加合理,提高景觀的觀賞性。
二、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融合策略
在現代化的建筑設計中,要堅持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有機結合,構建更加合理,更具觀賞性和實用性的建筑結構。
1、在建筑設計中引入景觀設計
(1)要強調景觀設計的作用。為了充分體現出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的融合,必須重視景觀設計的功能和作用。在對建筑進行規劃設計時,要將景觀設計納入考慮的范圍之內,了解景觀設計的內在價值,從整體看眼,使得建筑更富有美感和現代感。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景觀設計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不同時期景觀設計的表現形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同時,建筑設計中的景觀設計,必須能夠體現一定的人文氣息,使得建筑更富文化感,符合人們的審美傾向。
(2)要創造優美的景觀環境。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建筑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建筑以及自然、人文景觀相互交織,相互結合,需要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建筑設計中,需要融入景觀設計,創造出更加豐富的人文景觀。例如,可以通過人為方式,對自然景觀進行適當改造,如城市綠化樹木的修剪等,同時,可以在城市中興建公園、雕塑等人造景觀,實現建筑與景觀的統一。
(3)實現建筑的景觀化發展。在建筑設計中引入景觀設計,必須確保兩者之間的自然融合,避免過于明顯的形式化,以免影響建筑的實際效果。因此,要在創建良好的景觀環境的同時,運用景觀化協調的方法,實現建筑的景觀化發展,確保各個景觀的合理搭配。景觀協調可以使得景觀設計能夠順應建筑設計的整體走向,充分展現出建筑的風采。例如,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居民小區都設計有活動廣場、水池、林蔭小道等,也打出了“花園建筑”“景觀建筑"等旗號,證明建筑的景觀化發展已經成為建筑設計的必然趨勢。
2、在景觀設計中植入建筑設計
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是隨著建筑使用的展開,進行逐步完善的過程,并不像建筑設計一樣一蹴而就,需要設計人員將其看做一種生命的過程。
(1)要以科學的理性,對景觀生成的過程進行控制。景觀的生成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也是對景觀設計進行論證和實施的過程。科學合理的景觀生成過程,應該是對景觀的功能、經濟、效應等進行全面分析和推理的過程,需要充分考慮客觀存在,不能一味進行主觀設計。
(2)要合理運用建筑設計理念,對景觀設計的深度進行挖掘。景觀設計在我國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設計理念仍停留在表層美化的層面上,設計作品的水準良莠不齊。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以建筑設計的理念,來處理和解決景觀設計的問題,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方法手段。在景觀設計中植入建筑設計,可以利用成熟的技術手段,對景觀進行完善,使得景觀設計不再是單純的平面延伸,提升景觀設計的層次,運用建筑的思維,創造出不同層面的不同功能,使得建筑與景觀可以實行相互之間的協調和統一。
(3)要利用建筑手段造景創意。一方面,可以使用建筑技術,對景觀空間進行拓展,為景觀的創作帶來良好的創意。另一方面,可以使用建筑的思維,解決景觀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如場地的限制、資金的限制等。例如,在城市中的夾縫地帶,由于空間場地的限制,無法實現模式化的城市造景,這時,就可以借鑒建筑思維中的分析和研究方法,選擇最為恰當合理的設計方案,對空間進行充分利用。
三、建筑與景觀設計的融合需要注意的問題
單純的建筑與單純的景觀設計都沒有較大的審美價值,只有兩者有機的結合才能夠相得益彰。但是在兩者在融合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景觀的設計要堅持以實用為主,審美為輔
建筑藝術是以實用為主,審美為輔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建筑和景觀設計的融合中不能舍棄實用而盲目的追求審美。倘若單純的追求審美價值,而放棄建筑的實用價值,這無異于舍本逐末,最終使得建筑物也沒有任何價值可言。完美的建筑景觀設計,體現的是景觀意境和建筑之間的和諧統一之美。景觀設計要充分考慮到人們使用的目的,考慮到對建筑物整體的影響,如種植樹木就要考慮到是否會影響到民居的采光等。而對審美而言,它更多涉及到的是人們精神的需要,但是倘若連人最基本的物質需要都不能夠得到滿足的話,那么景觀和建筑一類的藝術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2、要處理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好景觀設計的融合
理想環境的塑造是沒有止境,從最開始的設計到最后的定型,人們不停的向生活空間注入自己的靈感,使其盡可能多的滿足人們的要求。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建筑藝術,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該地區的景觀設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一定要注意文化、建筑以及景觀設計三者之間的聯系,在建筑之后的景觀設計不能和當地的文化發生沖突和矛盾。與當地文化存在著矛盾的景觀設計不但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同,發過來還會影響建筑物在大家心目中的看法,從而降低建筑物的價值
3、充分考慮環境因素,因地施用,科學管理。
景觀設計勢必會涉及到當地的自然環境,不論是借助自然景觀還是建造人工的景觀,都會對當地的土壤、植被以及水文產生一定的危害。這就要求我們在景觀設計之前,對景觀建筑地址周圍環境進行仔細地勘測,在現場收集基本的地質資料,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避免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倘若對環境已經造成了破壞,一定要及時的進行修復,一切都要符合當地的生態環境標準。除此之外,在建造景觀時與建造完成后都要對當地環境進行合理的保護,不能忽視和當地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破壞當地整體的生態環境。
4、杜絕制造形象工程
很多的地方在建筑之外還會興建一些景觀,但是這些景觀很多都成為一些形象工程,不僅沒有任何的實用價值,還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占據有限的土地空間。景觀設計一方面要有其具體的實用價值,然后還要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形象工程的設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很多的審美元素,但是卻得不到大家的欣賞。視覺上的宏偉與氣派,高貴與堂皇的形式美對大部分景觀來說都沒有什么意義,相反,那些和建筑物的和諧統一,即便是小巧玲瓏的景觀也能讓人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
總之,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科學融合,能夠在很大程度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水平,滿足人們對居住環境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對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是非常值得推廣的。
摘要:景觀設計在中國是個起步較晚的專業,但是發展很快,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的景觀事業發展比以往有很大的進步。在景觀設計和建設活動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景觀作品變得粗糙、沒有特色和魅力,最重要的問題是沒有人情味,給人冷淡無情的感覺。針對景觀設計人情味缺失的現象,本文從人文思想的角度對景觀設計做嘗試性的研究,以期找到實用的設計方法,提高自我設計水平。
關鍵詞:建筑;景觀設計;人文思想
1、我國人文思想
在中國漢語中“人文”一詞是用來表示人所具有的文飾和文采的,“人文”典出《易?貴?象》。在此典中,把“人文”放在“天文”、“地文”之后,三者是為并列關系,書中對“人文”做了文飾和文采的解釋,也說可以引申為“禮義”之意。
在漢武帝時期,儒學成為正統思想,儒家代表人董仲舒在《天地陰陽》中書“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于人”,認為在天地萬物之中人是最為寶貴的,因此有“人之超然方然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之說。
歐洲文藝復興思想走到世界各地, “humanism” 也傳入到中國, 對“humanism”這一詞語和觀念,具有不同的見解和譯文,有譯為“人本主義”的,也有譯為“人文主義”的,一直沿用至今并被廣泛接受的是胡先嘯先生翻譯的“人文主義”。
2、人文思想與景觀設計的關系
景觀設計與人文思想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并且景觀設計上總會因為加入了人文因素而相得益彰。2007年,在美國景觀建筑協會上,有一個獲得“專業獎”的最佳設計作品DD哈佛花園,其設計理念就是:用大片的景觀植物、明快的色調,營造出中國古典哲學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時把現代設計中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就是一個成功體現了人文思想的建筑景觀設計實例。所以說,沒有人文思想的建筑景觀設計,是空洞的、乏味的、缺乏生命力的。優秀的建筑從來就被視為一個民族文化和美學高度的紀念碑,沒有自己代表建筑的民族或城市是沒有地位的。建筑具有民族性才具有世界性,具有民族價值才有世界價值。在當代,具有民族精神的建筑景觀意味著文明的自信自立,意味著世界范圍的親和力以及由此而來的滾滾財源[2],而這個民族性就是人文思想的一種體現。
建筑永遠是城市整體環境的一部分,建筑設計考慮城市的歷史文化以及與周圍環境關系是設計的原則之一。建筑需要借助文化主旨來創立它的真實性,只有這樣建筑才可以說是忠于時代并成為時代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建筑設計建造出來,要么是供人工作、居住的場所,要么是供人參觀、娛樂、欣賞的場所,沒有任何建筑,建造出來只是為了占地的,所以單從這個方面,就又充分證明建筑景觀與人文思想是無法分裂的一個整體。
基于以上對建筑景觀設計和人文思想關系的分析,可以發現,事實上,兩者是相輔相成、不容分割、相得益彰的。但是在建筑景觀設計中,人文思想是如何體現的?而這種思想如何才能夠體現的更好、更恰當?這將是下面所要探討的問題。
3、景觀設計滿足人文思想的需求原則
3.1生理需求的考量
景觀的人性化設計不僅能夠給人帶來方便,更重要的是使使用者與景觀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它會最大限度地去遷就人的生活方式和戶外活動行為,體諒人的情感,而不只是讓使用者去認識和理解它。人性化的景觀設計應有明確的功能分區,要形成動靜有序、開敞和封閉相結合的空間結構,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人性化設計首先要滿足人最基本的使用功能需求。例如,公園中要設置方便殘疾人行走的無障礙的道路(圖1、圖2);合理的臺階寬度,不要設計的臺階邁一步太小,邁兩步不夠等。
(圖1 無障礙坡道設計)
(圖2 無障礙綠化)
3.2 心理需求的關懷
景觀設計中,任何環境之間的關系不再是具象的人和物之間的簡單關系,人和環境之間的情感交流顯得更為重要。人對環境的接受不僅要舒適自然,更要在心理上感覺有趣味、有場所特征,這樣才能在感情上同環境取得共鳴。環境景觀的場所起著環境景觀和人之間的橋梁作用,若要取得人的感情共鳴,那么場所就應該具備豐富的感性內涵。景觀設計不僅要“造景”,更要“造境”,意境的表達并不是設計想法和景觀要素之間的堆砌,而是來自于對天地萬物的認識【21】。尤其是對人的心理需求的充分了解,這樣才會在思想中形成符合實際需要的意象。意象活動是主題情意與客觀物象的融合,既體現了主題情景對客觀物象的加工和改建,又體現了客觀物象對主題情意的同化吸收。
4、人文思想在實際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4.1 強化自然生態
采取以城市“綠線”生態因子為主題的規劃思想,將城市“綠線”生態因子分為四類,分別是城市藍綠、淺綠、中綠和深綠生態因子,并將這四種“綠線”生態因子綜合疊加。其中城市藍綠生態因子指兩河的河流生態帶。規劃嚴格控制兩河沿線的綠化寬度,同時改造、建設生態型駁岸保護水質環境,提升水系生態效能。城市淺綠生態因子主要指城市綠地、游園、道路防護綠地等。規劃對城市淺綠系統進行一個系統的整理,提高城市綠地的網絡性、均質性。城市中綠生態因子主要指丘陵、水面等位于城市內部的生態斑塊,規劃建議對其邊界進行有效控制,呈現必要的生態通廊,提高中綠的生態效能。城市深綠生態因子主要指水庫、山林等生態背景。城市深綠主要位于城市外圍,是城市的生態背景,規劃要求加強其與城市內生態要素的聯系,達到內外平衡。對這四類城市生態因子的綜合疊加,可以得到水體和綠地的規劃建設和控制范圍。
4.2 改善社會生態環境
(1)體現歷史文化元素
解讀區域歷史文化,提取標志性文化元素,將其中合適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規劃設計中,讓人們能夠了解該地區的歷史文化特色,增強自身的文化認知感,滿足人們對文化藝術的精神需求,延續和創造城市文化特色和魅力。
(2)賦予段落功能、強化段落特色,組織多樣的社會生活體驗
積極地尋找現代生活與歷史文化的契合點,進行功能整體梳理和優化,創造高質量的、富有活力的空間環境。發展建設集經濟開發、文化娛樂、商業購物、休閑旅游、生態體驗等多功能的具有現代氣息和文化品位的特色區段,進一步增強兩河沿線的吸引力。
5、建筑景觀設計中人文思想的體現
5.1民族傳統
各個民族的風俗的個性特點都很強。這些細碎的文化內容形式熔鑄了各民族濃烈的感情色彩。民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是早期人類在長期的生存斗爭中出于對集體力量凝聚的需要,以種族、血緣、親緣、宗教、地域等多種復雜因素為基礎,構成的較為固定的、隨血脈世代相傳的人群組合形式。在此前提下產生了民族文化,它的積累過程和演變階段所形成的規范及表現形式,稱之為民族傳統。民族傳統文化體現了一個民族的世界觀,認識世界的方法以及對自然認識的深度、廣度。如在我國不同民族聚居的建筑景觀就體現了各民族不同的圖騰崇拜、神話傳說、節日祭典、婚喪嫁娶、服飾裝扮等傳統,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特征。
5.2 宗教信仰
宗教是信仰者的思想寄托和精神支柱,不同的民族,地域群體有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具有相當強的凝聚力。各種宗教的場所建筑、經典內涵、教義、教規、精神內容、慶典儀式、服飾道具,甚至色彩、形式都具有較為嚴格的規定。宗教是人類重要的精神文化產物之一,它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影響著信仰者的各個層面的生活。宗教觀念的不同,造成了中西宗教建筑藝術的差異。西方宗教建筑重在體現人心中的宗教激情和超人性的迷狂,中國宗教建筑追求精神的寧靜與平安;西方宗教建筑重物質,重外觀,帶有“雕刻”的意味,中國宗教建筑重精神,重意境,具有“繪畫美”。比如,埃及人堅信人死后還能復活,這種對死亡的認識促使歷代法老把大量精力花在建筑陵墓和廟宇上。如:金字塔和卡納克神廟,龐大的體積和重量,給人以精神壓力,讓人心中產生巨大的恐懼和壓抑。
5.3 地域文化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每一個地方的人群都具有他們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受自然環境的地質、地形、氣候等因素影響,以及在長期的人類社會發展中形成的,具有區域特征的文化現象,它體現了一個區域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和把握的方式、程度以及審視角度。在建筑景觀設計中各個不同區域的建筑景觀文化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就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建筑景觀體系。西方文化崇尚理性,遵循科學,講求實證; 東方文化注重感性,講精神理念,講求形而上學的禪悟及神會。正確理解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建筑設計的實質與精髓,是滿足不同地域人們多層次、多元化、多方位的建筑文化需求。
結語
景觀設計人文思想的研究對當今景觀設計中人文關懷的缺失現象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中國現代景觀設計起步較晚,但其發展速度卻極為迅速;景觀的飛速發展是好事情,于國于民于科學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