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5 03:35: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初中音樂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改革, 在音樂教學領域,也出現了積極的、不同程度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創新,并在廣泛的實際教學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合作教學就是這些年來被廣大教師所應用于日常教學中的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合作教學這一理念,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動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充分發揮合作團結、互幫互助的精神的重要性。本文從合作教學的重要性出發,就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做以下論述。
一、合作教學的定義與其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1.“合作教學”定義。合作教學, 顧名思義注重師生間的積極參與和團結協作, 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形式多變、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其中包括老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生之間的合作,具體操作因實際情況而定。
2.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溝通,互相配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二)有利于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課堂是傳授知識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共處的一個重要平臺, 但教師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傳授者的身份與學生共處,缺乏溝通與合作,教師與學生之間很少出現有利于教師自身能力提高的交匯點。合作教學的教學方式某種程度上能很好的調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由發揮空間的同時, 還能夠通過學生的各種反應,將教學結果反饋給教師,有效地團結和凝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將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素質得以最大限度的開發與提高。
二、如何開展初中音樂合作教學
1.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和諧的教學環境是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前提。合作教學的新穎模式,能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和諧、活躍的環境中學習。那么,對于初中音樂教師來說,該如何有效地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呢?
無論是教室外觀還是教學過程, 如果給學生們呈現的是呆板、死氣沉沉的現象,都無法讓學生有興趣和動力主動進行有效的學習。所以首先在教室的整體布置上,教師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個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創意的空間,如貼上自己喜歡的歌手的照片、貼上大家都喜歡的樂譜等,或者教師按音樂課的主題,布置成相關的主題。
其次,教師也可適當改變教學環境,如將室內授課改為室外授課, 一定讓學生驚喜雀躍。最后, 在合作教學付諸于實踐中時, 教師一定要做好先期指導,讓孩子們知道合作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在應用過程中該注意的問題。只有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后,合作教學才能有效地發揮, 起到它應有的作用。作為教師, 一定要引導好學生, 保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2.選擇恰當的合作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合作教學內容是合作教學成功的關鍵。除了課本上的內容可以采用合作教學以外,還可以選取流行音樂作為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輔助內容。在不偏離健康教學的軌道的前提下, 初中音樂教師可以適當迎合初中生追愛流行音樂的心理,選擇大街小巷耳熟能詳,且適合中小學生的歌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流行音樂?!端{歌頭》等歌既有流行度,又有其古典文學的深厚底蘊,教師還能借此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兩全其美。
3.選用科學的合作教學方式。合作教學的方式有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也有生生互動合作的方式。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是日常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的主要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積極地參與知識探究活動,主動吸納音樂知識與技能。例如:在欣賞藏族音樂時,先對比兩首民歌的不同特點,再總結藏族囊瑪與堆謝的不同風格。
又如:在小提琴協奏曲《梁?!返慕虒W中,教師可以進行鋼琴伴奏,并邀請班上會拉小提琴的同學演奏小提琴, 其它同學則負責伴唱, 這樣就使教師和學生共同體驗音樂之美,共同創造音樂之美,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獲得相同的情感體驗,在互動中獲得尊重和欣賞。
生生互動合作教學要靠教師科學的組織和分配來完成, 初中音樂教師一般可采用組內異質分組、組間同質分組的原則。組內異質分組是指將不同性別、性格特色的學生分配在一起,優勢互補,各展專長;組間同質分組和異質分組相反,是指將屬性大抵相同的學生分在一組,較小的差距易于學生之間的融合。在教師方面,科學的教學方式是,結合教學的內容,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教學方式,在教學時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例如:筆者在教授《念故鄉》
一課時,曾將學生分組,以配樂詩朗誦的形式讓學生合作學習,有些學生負責配樂,有些學生負責朗誦, 在各組準備的時候我適時的在各組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合作表演的主題明確。
器樂教學也可以作為初中音樂生生合作教學的主要內容。如豎笛教學,可以給學生分好組, 座位可以改變成以小組為單位的模式, 讓接受快的學生帶動學得慢的學生,再選好組長檢查督促。這樣的做法能使課堂器樂教學真正地落到實處,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好這種課堂樂器。
4.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咏虒W是很注重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的培養的。合作是一種意識,也是一門學問,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的學生容易自我封閉,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生活都很不利。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音樂教學也不例外。
三、結語
音樂新課程的重點在于突破和創新,作為新時代的初中音樂教師,應秉著創造和發展的態度,在日常的初中音樂教學中,將合作教學的精髓完整、有效地利用起來,通過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積極自主的學習,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意識; 鼓勵他們團結合作, 使孩子們在相互溝通與合作中領略欣賞、品味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
摘要 本文特就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施初中音樂教學作如下探討。
關鍵詞 新課程 理念 實施 音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理念,諸如 “淡化教育活動中赤裸裸的知識傳授過程,代之以師生雙方主動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人的發展為本”、“注重音樂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等等,不斷被音樂教師們所理解和接受,并實踐于各自的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在不斷的學習、研究、探索、實踐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課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強大的沖擊,也真正體驗到了有滋有味的職業生涯。為此,本文特就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施初中音樂教學作如下探討:
一、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無論是有音樂天賦還是沒有音樂天賦的學生,老師都需要與他們取得相互之間的信任和支持。音樂課堂上,表現活躍的通常是有音樂天賦的學生。他們自信、活躍,音樂天賦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和肯定,已經取得大家的一致認可。而對于那些自以為是音樂“差生”的學生來說,音樂課似乎與他們無關,有的則干脆放棄音樂課。
對這些產生了自卑心理,對音樂學習缺乏信心的學生來講,尤其需要音樂教師的激勵和信任。在教育界有這么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比绻@時候老師選擇放棄,有可能會使這些自以為是“音盲”的學生終身與音樂無緣。我們老師不能選擇天賦,但可以選擇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在每位學生身上,教師都要看到他們的長處,找出他們行為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細微的優點。
二、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應注重樂理教學
傳統的音樂教學過于注重歌唱的訓練,側重情感、興趣的培養,忽略對中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但這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學生只有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我們要進行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但不是像以前那樣簡單機械地訓練,而是應該運用各種手段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讓這種訓練隱藏于各種活動之中,蘊涵在情境教學當中,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學會這些知識與技能,為今后更好地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這一點,我在課堂上比較注重依據課標要求,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地制定教學計劃,確定音樂教學進度中樂理知識的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樂理教學。
三、加強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隊伍的建設
1.對比傳統音樂教學,教師觀念應轉變。
傳統音樂教材以音樂知識為中心,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音樂情境感受,學生感覺枯燥,興趣不高,甚至有的學生有厭學情緒,傳統音樂教材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
新課改的發展,教師需要更新觀念,以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受到音樂藝術的陶冶,觸動他們的心靈,激發表演激情,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適應新課程發展的要求。 (1)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新課程音樂教育主張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教育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主觀能動性、充滿活力的人。(2)教師是學生的引領者和學習促進者,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變過程中的一個飛躍與突變。(3)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設計者。
新課程賦予教學以新的涵義,它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研究、生成和創造。(4)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交流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尊重、接受、理解、平等地對待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個性受到尊重,都能感受教師對自己的關注。(5)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新課程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管理政策,這意味著教師不再只是課程實施的執行者,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得與開發者,在課程改革中發揮主體性的作用。
2.音樂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
新課程環境下,音樂教師不僅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儲備,而且需要持續的知識更新具備音樂教學必備的專業技能(歌唱技能、樂器演奏技能、識讀樂譜技能、創作技能和指揮技能),還須不斷提高音樂教育理論水平。(1)引進音樂教師時應該嚴格考核其專業知識和道德水平,看他是否具備現代教學觀念;對于已上崗的教師要從行為方面進行考核。(2)提倡教師和教師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共同成長。(3)改善教師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為教師終身學習提供保障。同時也可通過開展各種相關活動來促進教師的素質,比如:師校學習和培訓,校內外講座等。
四、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音樂教學需要教師更新教學方式
為了使音樂知識能更好地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我們的教學觀念要轉變,我們的教學方式也要更新。一方面,我們要教學生音樂知識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要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途徑去獲取知識并注意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不僅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為學生今后熱愛音樂,繼續學習打下基礎。
例如,在欣賞音樂作品和遇到某些音樂問題是通過何種途徑去獲取相關音樂知識和信息,是幾乎所有學生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會碰到的實際問題,可以告訴同學:一、通過圖書館,那里可利用的資源非常多,主要是工具書,相關書籍和報刊雜志,這是一個知識庫,積累了多年的知識成果,但時效性差,同時也不夠方便;二、是通過廣播電視,那里每天涌現大量的最新信息,包羅萬象,但選擇性與存留性差。實用性也不強; 五、通過互聯網,那里信息量最大、時效性強,選擇性與實用性都比較好,是目前最快捷的信息來源。
總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細心觀察的眼睛……要做個教育的有心人,寓教于樂,序循漸進,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總結,讓學生在快樂的音樂學習中信心百倍,個性飛揚,超越自我,使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更加燦爛多姿,光芒四射!
一 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體現了一種“人本思想”。教師必須在觀念上把學生當做大寫的“人”,而且是有思想、有靈性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識的機器。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關注知識的傳授效果,而且關注學生的情感、意志、興趣、性格等,把教學時間放到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上來,在活動中了解、影響、激勵、鼓舞學生,營造一種接納、支持和寬容的課堂氣氛,與學生一起分享他們的情感體驗和成功喜悅。在新課程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從“獨奏者”角色過渡到“伴奏者”角色,從此不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
二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
長期以來,由于傳統“師道尊嚴”的影響,強調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權威與尊嚴,以教師為中心,抹殺學生的個性,導致師生間缺乏平等的溝通對話,師生關系必然存在隔閡。在現代社會,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的,不僅僅需要學生尊重老師,同時老師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尊嚴,使師生之間形成一個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的和諧關系。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認為,師生之間應該確立朋友一樣的和諧關系,他說:“無論是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我們都應該稱他們為朋友。我要做學生的朋友,學生要做我的朋友?!比绻處熌軌虬褜W生當做朋友一樣對待,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尊嚴,多給學生一分融洽和諧,就會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
三 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志。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在崇尚個性的今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處于同一年齡層次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在知識儲備、行為習慣、智力水平、身體素質、個性品質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但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潛能,關鍵在于潛能被發現、開發和利用的程度如何。在這個意義上,學生之間只存在差異,而不存在所謂的“差生”。人的潛能是多元的,有各自的優勢。“差生”與“差異”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只有在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才會熱心地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情地去幫助每一位學生,耐心地去指導每一位學生,仔細地發現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善意地去贊美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我們才有可能給所有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機會和空間。否則,我們的學校教育只能按一個模式培養人才,不僅剝奪了大多數學生的發展權利和發展可能,而且也抹殺了學生的人格和個性。
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積極創設“問題情境”能有效激活學生思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鼓勵并贊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善于從學生的回答中找到閃光點;教師還要有容忍、接納學生不同意見和答案的雅量。要鼓勵學生“異想天開”,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挖掘“疑點”,巧妙“布白”,設置“陷阱”,使課堂變得意味無窮;教師要合理設置問題梯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問題層次上展開思考。學校教育應該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善于學習。
摘 要:對于音樂教育來講,要實現“育人”的目的,必須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對于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育質量,促進學生音樂方面的發展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本人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初中階段音樂教育現狀分析,探索出相關提高初中音樂教育質量的推進策略,為提升初中音樂教育質量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育質量;教師;學生
一、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
(一)加強專業的學習
教師的專業學習不等于工作坊或培訓課程,也不是單純指達到專業資質認證的要求。它們都是重要的輸入資源,都是知識專業學習解決方案的組成部分。即便這些方式能夠有效實現既定目標,它們也至多占解決方案的三成。其余七成的關鍵取決于教師是否可以堅持每天不間斷地學習、堅持不斷共同提高業務水平。由于教師會與越來越多的學校外的人協作,新的技能、關系及導向將從根本上轉變教師專業的本質。
音樂教師也不例外,更應該加強專業學習。在教學之余,閱讀關于專業知識方面的書籍,武裝頭腦,開拓視野,以便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目的。
(二)教學能力的掌握
對于音樂教師來說,知識固然重要,但掌握嫻熟的教學能力尤為重要。在芬蘭,評選優秀教師的評選標準為:優秀教師應掌握有效教學的能力。
有效教學,是每一位優秀教師必須具有的能力;有效教學,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前進的不竭動力。時代在不斷前進,我們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學生,我們的教學思想奧更新,教學方法要探討,教學的有效性要錘煉。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我們要追求課堂的有效教學,使課堂成為我們的生命,學生的精神家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三)對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
如果說有一種精神,無論古今,什么時候都需要,那就是奉獻;如果說有一種精神,無論中外,都能感動所有人,那就是奉獻;如果說有一種精神,永遠閃耀出奪目的光彩,那就是奉獻毋庸置疑,奉獻已經成為評價一個人的人格魅力的重要標準,作為一名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更因該具有這種崇高的奉獻精神。
作為音樂教師,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文體活動(藝術節、合唱節、校運會、市區文藝活動等)和學校社團活動等都應充當活動的主力,這就需要我們犧牲個人時間為學校的工作付出心血和努力,時刻持有奉獻精神,做到舍小家顧大家,全身心投入工作,力爭在活動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使自己的特長得以充分的發揮,可謂勞有所值。
二、轉變教育理念
(一)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
音樂教學中,自主發展非常重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對好的觀點要加以鼓勵。
尤其是音樂欣賞,對于音樂的理解,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同,觀點也會有所不同。作為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不要用固有的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想。我在音樂教學中,經常跟學生用舉例的方式鼓勵他們,如:觀賞一個粉筆盒,我把它放在講臺桌上,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看到粉筆盒的角度,由于每個學生的座位不同,觀察到粉筆盒的角度就不同,有側面的、正面的、正左方、正右方等,音樂作品的鑒賞也是如此,由于欣賞的角度不同,觀點肯定也有所不同,所以要勇敢的說出自己的觀點,不要害怕出現錯誤,只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就是成功的起步。教學中要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
(二)注重藝術教育的培養
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藝術教育可以開拓學生思維,擴展創造空間,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塑造優秀人格打下堅實基礎。
談到藝術教育,特別是國外的學校教育,他們在藝術教育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宣揚的。例如:日本玉川學園,他們提倡藝術教育在于美,非常重視藝術教育。他們認為藝術教育在對學生人格塑造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玉川學園特別提倡演學校劇,認為學校劇是把國語、文學、歷史、歌詠、體操、圖畫、勞作等學科集一體的綜合藝術,是一門培養真善美和創造力的重要學科。
(三)注重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
美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音樂教育的重要體現。學校美育的主要任務是: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讓學生學習掌握一定的藝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形象思維,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在音樂教學中,加強美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陶冶高尚情操,是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也是必須加強的教育之一。
三、加強家庭教育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孩子這一艱巨負責的任務。”家庭教育是孩子獲得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容忽視。家庭是孩子成長的主要場所和重要環境,孩子的性格、品質、習慣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漸形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現在的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那么,如果讓孩子學,一定要仔細觀察,再選擇一種比較適合孩子性情及興趣的才藝。千萬不要讓他一下子接觸太多,或強迫他學校沒有興趣的東西,破壞了他以后學習的信心和欲望。
家庭教育對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作為家長,在孩子成長道路中起到啟蒙作用,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將影響到孩子。所以,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儀表和言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生活態度,在尊重孩子的教育中,培養孩子自主的能力,使其能夠對事和物有正確判斷力,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四、結論
音樂學科是大、中、小學極為重要的一門美育課程,它以音樂藝術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育靈感與悟性。它是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重要學科。特別是對于初中階段來講非常重要。本文也是希望通過結合初中階段音樂教育的現狀,探索出有利于推進初中音樂教育質量提升的策略。
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音樂是一門藝術,是培養學生學會鑒賞、學會創作的一門課程。作為音樂教師,在搞好專業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創新教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靈動學生思維。要抓好對初中生的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發掘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展音樂教學,努力做好現代教育技術與音樂教學資源的整合,確實增強音樂教學效果。
1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
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敝茖W家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就能變成學習的主人,實現自主學習,收到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每節課的教學時,應巧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誘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感,刺激學習的各種感官,調動學生情感。
例如,在進行歌曲《雪絨花》的教學時,筆者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場景,一改過去教學中給學生播放音樂的方法,而是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音畫作品,展示有關雪絨花的圖片、歌詞的字幕等,給學生一種視覺上的沖擊,配以很優美的音樂,使學生在歡快、高雅的音樂伴奏中開始新課的學習。這種教學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調動學生的情感,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2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在影響年輕人心靈的手段中,音樂占據著重要位置,音樂是思維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不可能有符合要求的智力發展?!边@就是說,音樂能蕩滌學生的心靈,能啟迪學生智慧,發展學生的能力。過去的音樂教學主要是教師講、范唱、演奏等,學生只是聽眾和觀摩者。這種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靈動學生的思維,更談不上對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很難得到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極差?,F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改變了教學模式,大大優化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
例如,在進行欣賞課《走進西藏》的教學時,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節課設計分成以下幾個環節:組織課堂教學——作者簡介——作品背景介紹——音樂視聽——樂曲分析——演練試唱等。這樣設計,人為地把這節課的知識點抽象出來,音樂本身的愉悅性、欣賞性很難體現得淋漓盡致,學生感覺這節課很單調乏味。尤其是枯燥的理論講解,學生更是難以接受。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開始時筆者用網絡展示西藏百科知識,給學生一種自然美的感受,那碧藍的天、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那極具特色的古建筑和充滿民族風情的服飾,等等,一下子把學生拉進教材,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渴望,他們迫不及待地等待教師在音樂上的給予。教師順勢播放《走進西藏》視頻歌曲,讓學生感悟歌曲的魅力,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3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深化音樂內涵,提升學生欣賞音樂的品味
在音樂教學中,也有和其他學科教學相同的板書設計和隨堂練習。這是教學過程的基本要求,為了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在課前把這些內容輸入到電腦上,課上用大屏幕進行展示。這樣教學可以減少課堂上板書的時間,為拓展教學內容提供時間保證,為提升學生的欣賞品味提供保障。
例如,在進行“荊州花鼓戲四大主腔的欣賞與聽辨”的教學時,筆者課前把“四大主腔”的音樂特點和情感特點分別制成ppt課件,課上進行視頻展示,從而為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贏得寶貴的時間,師生還可以相互討論,研究作品的深刻內涵。這樣教學能較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這兒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時,應結合教材上的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的設計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優化教學環節,使教學時間的安排更合理;通過多媒體的合理運用,使各環節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銜接起來,尤其是視頻材料的科學運用,使學生有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可使學生對本節課知識層次更分明,內容理解更生動,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給學生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深化音樂教學的內涵,提升學生欣賞音樂的品味。
4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表達教學內容體裁和音色,解決教學難點
一位著名演員說過這樣一句話:“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圖畫的感染力,遠遠比不上舞臺上正確發出的一聲嘆息那樣動人。”這句話就是說,對音樂本質理解的好壞是搞好音樂教學的關鍵,其中現代教育技術在音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讓世界充滿愛》《保衛黃河》等歌曲有齊唱、輪唱和合唱等幾種形式,教學時僅僅憑教師的范唱,無法表現出那種鏗鏘有力、跌宕起伏的音律,無法展現音樂體裁和音色的特色。這就必須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播放教學視頻或者音頻進行欣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表現音樂的體裁和音色,輕松突破教學難點。
5 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總結,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
能力
教學效果好壞,只有經過學生的實踐應用才能體現出來。所以一節課下來,進行一下認真的反思,對教學中的好的經驗及時加以總結,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發揚光大;對欠缺之處,找準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學中不重蹈覆轍。把這些總結、分析、提煉的過程整理出來,形成文字,長期堅持,日積月累,一定會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在進行課堂總結時,巧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小結,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可以通過flash課件進行知識框架的總結,也可以通過ppt課件進行整節課的回顧,展示每個環節的知識點,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個準確的把握。這樣不僅達到鞏固提高的教學目的,還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實踐證明,經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總結,會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很好的鍛煉,發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刺激作用,有利于學生總結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對教學中失誤、失當之處,認真思考,嚴謹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教師通過對以往教學的回顧,進一步完善教案,使之富有新意,改進教學方法,常講常新,增強趣味性,讓自己和學生都把上課作為一種樂趣,突出課堂效果,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音樂教學的整合,可以把音樂課堂教學中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使枯燥的音樂文本變得形象生動,使復雜難懂的樂理變得簡單明了。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培養初中生的欣賞、理解和感悟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與音樂教學的整合之路任重而道遠,相信通過廣大音樂教師的不懈努力和科學探索,音樂教學的前景將燦爛無比。
現在合作教學就是這些年來被廣大教師所應用于日常教學中的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合作教學這一理念,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動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充分發揮合作團結、互幫互助的精神的重要性。本文從合作教學的重要性出發,就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做以下論述。
一、合作教學的定義與其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1.“合作教學”定義
合作教學,顧名思義注重師生間的積極參與和團結協作, 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形式多變、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其中包括老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生之間的合作,具體操作因實際情況而定。
2.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溝通,互相配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二)有利于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課堂是傳授知識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共處的一個重要平臺, 但教師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傳授者的身份與學生共處,缺乏溝通與合作,教師與學生之間很少出現有利于教師自身能力提高的交匯點。合作教學的教學方式某種程度上能很好的調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由發揮空間的同時, 還能夠通過學生的各種反應,將教學結果反饋給教師,有效地團結和凝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將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素質得以最大限度的開發與提高。
二、如何開展初中音樂合作教學
1.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
和諧的教學環境是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前提。合作教學的新穎模式,能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和諧、活躍的環境中學習。那么,對于初中音樂教師來說,該如何有效地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呢?
無論是教室外觀還是教學過程,如果給學生們呈現的是呆板、死氣沉沉的現象,都無法讓學生有興趣和動力主動進行有效的學習。所以首先在教室的整體布置上,教師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個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創意的空間,如貼上自己喜歡的歌手的照片、貼上大家都喜歡的樂譜等,或者教師按音樂課的主題,布置成相關的主題。
其次,教師也可適當改變教學環境,如將室內授課改為室外授課,一定讓學生驚喜雀躍。最后,在合作教學付諸于實踐中時, 教師一定要做好先期指導,讓孩子們知道合作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在應用過程中該注意的問題。只有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后,合作教學才能有效地發揮,起到它應有的作用。作為教師,一定要引導好學生,保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2.選擇恰當的合作教學內容
選擇合理的合作教學內容是合作教學成功的關鍵。除了課本上的內容可以采用合作教學以外,還可以選取流行音樂作為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輔助內容。在不偏離健康教學的軌道的前提下, 初中音樂教師可以適當迎合初中生追愛流行音樂的心理,選擇大街小巷耳熟能詳,且適合中小學生的歌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流行音樂?!端{歌頭》等歌既有流行度,又有其古典文學的深厚底蘊,教師還能借此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兩全其美。
3.選用科學的合作教學方式
合作教學的方式有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也有生生互動合作的方式。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是日常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的主要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積極地參與知識探究活動,主動吸納音樂知識與技能。例如:在欣賞藏族音樂時,先對比兩首民歌的不同特點,再總結藏族囊瑪與堆謝的不同風格。
又如:在小提琴協奏曲《梁?!返慕虒W中,教師可以進行鋼琴伴奏,并邀請班上會拉小提琴的同學演奏小提琴, 其它同學則負責伴唱, 這樣就使教師和學生共同體驗音樂之美,共同創造音樂之美,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獲得相同的情感體驗,在互動中獲得尊重和欣賞。
生生互動合作教學要靠教師科學的組織和分配來完成,初中音樂教師一般可采用組內異質分組、組間同質分組的原則。組內異質分組是指將不同性別、性格特色的學生分配在一起,優勢互補,各展專長;組間同質分組和異質分組相反,是指將屬性大抵相同的學生分在一組,較小的差距易于學生之間的融合。在教師方面,科學的教學方式是,結合教學的內容,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教學方式,在教學時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例如:筆者在教授《念故鄉》一課時,曾將學生分組,以配樂詩朗誦的形式讓學生合作學習,有些學生負責配樂,有些學生負責朗誦, 在各組準備的時候我適時的在各組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合作表演的主題明確。
器樂教學也可以作為初中音樂生生合作教學的主要內容。如豎笛教學,可以給學生分好組, 座位可以改變成以小組為單位的模式, 讓接受快的學生帶動學得慢的學生,再選好組長檢查督促。這樣的做法能使課堂器樂教學真正地落到實處,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好這種課堂樂器。
4.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互動教學是很注重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的培養的。合作是一種意識,也是一門學問,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的學生容易自我封閉,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生活都很不利。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音樂教學也不例外。
三、結語
音樂新課程的重點在于突破和創新,作為新時代的初中音樂教師,應秉著創造和發展的態度,在日常的初中音樂教學中,將合作教學的精髓完整、有效地利用起來,通過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積極自主的學習,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意識; 鼓勵他們團結合作, 使孩子們在相互溝通與合作中領略欣賞、品味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
教育部頒發的2011年版的《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本土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作為江西的學生,應樹立正確看待自己本土音樂的態度,有效繼承、發揚并創新我們的江西本土音樂。由此可見,實現音樂課程應有的價值,重視本土音樂在各中學的普及,在新課程改革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們對于“家鄉觀”這個字眼并不陌生,然而,“家鄉觀”究竟是什么?怎樣在自己的音樂教學中體現出“家鄉觀”?一些音樂教師對此卻很少去深究。
筆者在深入調研中發現:由于一些音樂教師自身缺乏應有的“家鄉觀”理念,因而在他們的教學活動中,對新教材或是完全照搬書本上的東西去教,或是淺嘗輒止……導致了音樂課程有了不同程度的“縮水”,音樂教育改革的目標也難以順利實現。
江西,不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聞名,還有著一大批優秀、豐富、翔實的本土音樂資源遍布全省各個地區,如高亢遼闊的興國山歌、優美古樸的贛劇和生動活潑的采茶戲等。我們音樂教師作為藝術的傳播者,有這個職責去傳播家鄉的音樂文化,弘揚人間正氣,塑造美好心靈,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懈地努力,并且在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把“家鄉觀”引入音樂教育中,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傳承江西歷史文化及其地方音樂
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本土音樂,應該對其本土的歷史文化做一詳細的探究。對于江西本土音樂的教育,教師首先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家鄉觀”理念,積極、主動收集、整理一些描述江西的地域地貌、人文風情等書籍,認真讀懂江西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并努力傳承這一文化,因為這些歷史文化與其本土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認識這一點尤為重要。其次,在對江西的歷史文化有一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再涉及與自己有關的專業,廣泛收集江西各個地方流傳的經典音樂進行分類、梳理,并加以學習、消化。在自身了解、掌握了江西本土音樂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鄉土音樂”進課堂等形式,使學生愛鄉音,重鄉情,不斷激發學生對江西本土音樂的興趣和喜愛,培養學生深深熱愛自己家鄉音樂的情感,達到有效增強學生維護、發揚自己家鄉音樂的責任心和自豪感,整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堅持以審美為核心,旨在塑造美好心靈
音樂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著力挖掘出江西的每一首本土音樂作品中的獨特美,在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應努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體現這種美,以美感人,以情動人,使學生為課堂上展示的本土音樂所吸引、所感染,與之產生共鳴,從而使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得到提升。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鏡子,你在這面鏡子里可以照見你自己,從而對自己采取這樣或那樣的態度。”在鑒賞江西本土音樂的同時,只有堅持以審美為核心,才能培養學生正直的理想和信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即塑造出美好的心靈。
三、面向全體學生施教,關注個性鼓勵創新
在傳授江西本土音樂的同時,音樂教師應關注每個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施教,使每個學生作為一名江西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自己家鄉音樂的獨特韻味。然而,筆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音樂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并未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有的提問只是集中在少數幾個人身上,以至于一堂課下來,絕大多數學生對這堂課沒有收獲到一定的成效。這種教學法嚴重挫傷了大部分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對學生傳授本土音樂時,要重視每個學生的積極作用,要深入了解學生,關注每個學生對其本土音樂的不同認識,并鼓勵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使得每個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一定的施展。
四、倡導人人“愛江西、愛家鄉”,培養全面發展新人
首先,音樂教師應當發揮學科優勢,引導學生在鑒賞江西本土音樂的過程中“求真、向善、尚美”。要因勢利導,教育他們“愛江西、愛家鄉”,為他們培養一種“家鄉觀”的理念。同時,要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感受、體驗自己家鄉的音樂,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美的氛圍中激發他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
江西本土音樂走進中學課堂勢在必行,但方式和方法、途徑和措施是值得我們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深研細思的,我們相信,將江西本土音樂引入中學音樂課堂中,必將對改善江西地方音樂的生存環境,推動江西本土音樂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對完善中學音樂教育,提高教師、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音樂教育功能在社會生活中的適應性和影響力,也必將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音樂是通過音響結構及其運動節律形成的音樂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音樂藝術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決定了這種藝術形式有很強的抽象性。初中學校要轉變教育觀念,要認識到音樂學科對學生發展的影響不是以分數來衡量的,要充分認識到音樂學科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改變音樂課的附庸地位,確立音樂課程的核心學科地位,是學校音樂教育健康發展的首要保證。
1.調整教學計劃。
1.1增加樂理知識的部分內容;基于學生學習樂理知識的愿望以及他們對樂理知識不太了解的現狀,應適當地增加部分樂理知識,如節奏,音的長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結構等等。這些樂理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唱歌曲、欣賞音樂、學習簡單的樂器演奏等。
1.2增添部分流行音樂及通俗音樂;我們音樂教材上的內容包括了中國的民族音樂、交響樂、合唱曲目、西洋音樂、浪漫主義音樂、歌劇音樂等等,都是比較經典和嚴肅的音樂,流行音樂和通俗音樂幾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學生對于音樂課沒有興趣,有些學生上課甚至不愿帶著課本來,加入這部分內容也是時展的需要和學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1.3增加學生自己的演出欣賞;課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固然優美,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可是往往使學生覺得離他們的距離很遠,有些學生很想學習音樂,但總覺得沒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學中增加部分本校學生的演出欣賞,通過欣賞、分析身邊人的作品,縮小他們與音樂的距離,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覺得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2.改進教學策略。
2.1加強師生互動;學生最怕的是教師的“一言堂”,音樂課也是如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在樂理課上:加一些節奏練習讓學生加上身體動作拍奏,通過身體的動作讓每位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強了對節奏的掌握;在聲樂課上:加進一些有趣的練聲方法,把深奧的聲樂練聲生動化,讓學生覺得學習唱歌原來可以是件很輕松的事情;在音樂欣賞課上:加進讓學生模仿表演的機會,通過學生自身的表演體會作品的內涵。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多聽聽學生的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自己的教學更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2.2加強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初中音樂欣賞雖然有一些配套的音樂磁帶,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欣賞需要。
為了讓音樂欣賞更加吸引學生,教師可以加入很多多媒體手段,如尋找vcd錄像,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制作中插入視頻,即滿足了學生的欣賞需要,又增強了上課的效果。這樣欣賞課的情境就會在優美的多媒體教學中建立,一些本來不愛上音樂課的學生也會被吸引,欣賞課的教學效果也能越來越好。
2.3拓展音樂教學的空間;學??梢蚤_展許多校園文化活動,如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賽,主持人大獎賽,十佳歌手比賽,器樂比賽,舞蹈比賽,才藝展示比賽,還有校園電視臺等等。在課堂中,結合這些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動員,為參賽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也更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3.改進教師管理策略。
3.1加強在職音樂教師的培訓,大力實施“人才強教”,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面對城市現代化、信息技術發達的現狀,我們的音樂教師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多接受、多學習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識,對現有師資進行在崗培訓。內容可包括:①音樂基礎知識。讓教師熟練掌握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和音樂常見結構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基礎知識,進一步加強教師音樂審美能力。②音樂基本技能。讓教師全面掌握音樂教學的基本功:歌唱能力、鋼琴演奏能力、彈唱能力、即興伴奏能力、器樂演奏能力等。③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引薦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優秀成果和國外著名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發展教師的創造性。④文化素養。音樂教學不僅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滲透,與舞蹈、影視、戲劇、美術等姊妹藝術學科相滲透,還包括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滲透,加強教師各方面的文化素養,使教師對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徹。另外,堅持大力實施“人才強教”戰略,不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音樂教師的師德規范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不斷完善師德考評制度,建立長效的師德建設機制。以此加大音樂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改變目前我國音樂教師學歷程度偏低,實際教學能力薄弱的現狀。
3.2建立有效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管理機制;由于當前初中學校的現狀,從學校運行體制上調動不了廣大音樂教師的積極性,從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數音樂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閑置或使用率極低。廣大初中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現代課程論,掌握課程教學的基本觀念,理解和把握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徹底改變對音樂學科的錯誤認識觀念。要以國家民族的發展大計為根本,以長遠的眼光看待音樂學科教學的作用,給音樂學科以必要的重視。從管理體制上體現出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重視,改變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管理制度,使音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夠方便快捷、正常順利地使用各種教學設備,充分調動起音樂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綜上所述,音樂是主體思想間的交流,是音樂家通過作品和作品的詮釋者進行的藝術溝通,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和人的感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藝術。音樂教學如果不能和聆聽、感覺實踐、音樂作品甚至音樂創造聯系在一起,教學就成了紙上談兵。音樂教師需要懂得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發展水平,并以此為科學依據,來制定教學計劃,編寫音樂教材,考慮教學的組織形式,安排教學時間,采取相應的音樂教學原則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上好音樂課。
新課程標準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對音樂教學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初中音樂教學的一些方法策略,以期對當今的教育改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改變教育觀念,優化教學結構
實施音樂學科教育改革的關鍵不是教材,而是教師的教育觀念,只有明確觀念,才能優化教學。教師首先應樹立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個學生。既是非專業音樂教育,那么教師就必須用非專業音樂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確立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基點,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為重點,才能培養對未來社會有用的人,培養盡可能完善的人。
教學設計必須針對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構建教學步驟,使初中音樂教學淡化知識、強化觀點。面向全體,師生共同探索、共同學習,強調以美育人,把音樂課設計成充滿著美的創造性的課,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初中音樂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學生具有高尚的審美情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考慮到美感能力的發展從簡單到復雜、從初級到高級循序漸進地展開。尤其是初中年齡段的學生,可以通過對作品的初步比較、評價,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趣味,引導學生從真正美好的東西中得到美的享受,從勞動中、日常生活和藝術中去理解和創造美好的東西。教師要講求教育藝術,用充滿智慧的提問,給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動的課應充滿藝術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給學生知識,而且在于吸引、感染、鼓舞著許多學生為追求美、創造美而終身努力。
二、加強音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學生最怕的是教師的“一言堂”,音樂課也是如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很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如在樂理課上:我會加一些節奏練習讓學生加上身體動作,通過身體的動作讓每位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強了對節奏的掌握。在聲樂課上:我會加進許多有趣的練聲方法,把深奧的聲樂練聲生動化,讓學生覺得學習唱歌原來是件很輕松的事情。在音樂欣賞課上:我會加進讓學生模仿表演的機會,通過學生自身的表演體會作品的內涵。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也經常聽聽學生的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滿足學生的需要。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教學
初中音樂欣賞雖然有一些配套的音樂磁帶,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欣賞需要。為了讓音樂欣賞更加吸引學生,我常常加入很多多媒體手段,如尋找vcd錄像、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制作中插入很多視頻,即滿足了學生的欣賞需要,又增強了上課的效果。欣賞課的情境也在優美的多媒體教學中建立起來,有一些本來不愛上音樂課的學生也漸漸被吸引,欣賞課的教學效果越來越好。
四、結合多種活動進行教學
可結合各式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進行音樂教學,比如合唱比賽、主持人大獎賽、十佳歌手比賽、器樂比賽、舞蹈比賽、才藝展示比賽等等。在課堂中我常常結合各種活動進行有針對性地宣傳和動員,還為個別參賽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也更加滿足了他們的需要。
五、改革教學評價
改革教學評價是以發展性評價為目標,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人本主義思想和發展性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激勵學生熱愛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為出發點,運用等級制的記分方式,通過音樂會的形式,進行強項評價、綜合評價等手段,能夠充分顯示教育評價的民主性和公開性,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發展學生的音樂能力和特長,改革“統一化”的教學評價模式,為創新性人才的成長提供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
本文僅對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教學作了初步探討,希望能以本文之“磚”引來各家之“玉”,為初中音樂教學起到一點積極的作用。
教育部頒發的2011年版的《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本土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作為江西的學生,應樹立正確看待自己本土音樂的態度,有效繼承、發揚并創新我們的江西本土音樂。由此可見,實現音樂課程應有的價值,重視本土音樂在各中學的普及,在新課程改革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們對于“家鄉觀”這個字眼并不陌生,然而,“家鄉觀”究竟是什么?怎樣在自己的音樂教學中體現出“家鄉觀”?一些音樂教師對此卻很少去深究。
筆者在深入調研中發現:由于一些音樂教師自身缺乏應有的“家鄉觀”理念,因而在他們的教學活動中,對新教材或是完全照搬書本上的東西去教,或是淺嘗輒止……導致了音樂課程有了不同程度的“縮水”,音樂教育改革的目標也難以順利實現。
江西,不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聞名,還有著一大批優秀、豐富、翔實的本土音樂資源遍布全省各個地區,如高亢遼闊的興國山歌、優美古樸的贛劇和生動活潑的采茶戲等。我們音樂教師作為藝術的傳播者,有這個職責去傳播家鄉的音樂文化,弘揚人間正氣,塑造美好心靈,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懈地努力,并且在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把“家鄉觀”引入音樂教育中,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傳承江西歷史文化及其地方音樂
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本土音樂,應該對其本土的歷史文化做一詳細的探究。對于江西本土音樂的教育,教師首先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家鄉觀”理念,積極、主動收集、整理一些描述江西的地域地貌、人文風情等書籍,認真讀懂江西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并努力傳承這一文化,因為這些歷史文化與其本土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認識這一點尤為重要。其次,在對江西的歷史文化有一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再涉及與自己有關的專業,廣泛收集江西各個地方流傳的經典音樂進行分類、梳理,并加以學習、消化。在自身了解、掌握了江西本土音樂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鄉土音樂”進課堂等形式,使學生愛鄉音,重鄉情,不斷激發學生對江西本土音樂的興趣和喜愛,培養學生深深熱愛自己家鄉音樂的情感,達到有效增強學生維護、發揚自己家鄉音樂的責任心和自豪感,整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堅持以審美為核心,旨在塑造美好心靈
音樂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著力挖掘出江西的每一首本土音樂作品中的獨特美,在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應努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體現這種美,以美感人,以情動人,使學生為課堂上展示的本土音樂所吸引、所感染,與之產生共鳴,從而使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得到提升。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鏡子,你在這面鏡子里可以照見你自己,從而對自己采取這樣或那樣的態度?!痹阼b賞江西本土音樂的同時,只有堅持以審美為核心,才能培養學生正直的理想和信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即塑造出美好的心靈。
三、面向全體學生施教,關注個性鼓勵創新
在傳授江西本土音樂的同時,音樂教師應關注每個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施教,使每個學生作為一名江西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自己家鄉音樂的獨特韻味。然而,筆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音樂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并未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有的提問只是集中在少數幾個人身上,以至于一堂課下來,絕大多數學生對這堂課沒有收獲到一定的成效。這種教學法嚴重挫傷了大部分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對學生傳授本土音樂時,要重視每個學生的積極作用,要深入了解學生,關注每個學生對其本土音樂的不同認識,并鼓勵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使得每個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一定的施展。
四、倡導人人“愛江西、愛家鄉”,培養全面發展新人
首先,音樂教師應當發揮學科優勢,引導學生在鑒賞江西本土音樂的過程中“求真、向善、尚美”。要因勢利導,教育他們“愛江西、愛家鄉”,為他們培養一種“家鄉觀”的理念。同時,要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感受、體驗自己家鄉的音樂,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美的氛圍中激發他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
江西本土音樂走進中學課堂勢在必行,但方式和方法、途徑和措施是值得我們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深研細思的,我們相信,將江西本土音樂引入中學音樂課堂中,必將對改善江西地方音樂的生存環境,推動江西本土音樂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對完善中學音樂教育,提高教師、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音樂教育功能在社會生活中的適應性和影響力,也必將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隨著國家《初中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與新課程的逐步深入的實施,我國音樂基礎教育已邁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采用音樂教學的多種模式,更有利于發展和開發初中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使其智力得以提高?,F代教育需要改革,重視音樂教育,必須從教師做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促進全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任重而道遠。經過多年來的實踐,對初中新課程標準下的音樂教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音樂教師成為課程決策者
傳統音樂課程致使教師成了課程的忠實執行者,這樣較多的喪失了獨立性和創造性,影響了教師教學水平的發揮,和教師個人知識的展示。現在的新課程中本來就有的那些不確性,比如:允許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元價值取向的表現;課程的綜合性加大,教材、教參為教師留較大的創造的空間,得分點大大減少和淡化,得分點不在起支配作用,教師要費很多時間查找資料,補充教材內容;不使用統一規格或評價標準,提倡個別化教育;可以增加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可以增加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可支配因素等。這樣以來,教師就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并作為主體而存在,教學具有了多樣性,生成性,它要求教師成為課程和教材的決策者,從而為教師根據條件和需要創造新內容,創造新形式,表達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生命價值留下了廣闊空間。編輯: 。
二、設計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教師要不局限于課本,把課堂設計成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音樂活動。如“小小音樂會”活動可以使學生盡情發揮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融歌曲、器樂、舞蹈于一體,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我最喜愛的一首歌的小討論”學生可以說出自己喜歡的歌曲、為什么喜歡,好在哪里等,在討論中提高了音樂的欣賞能力、鑒賞能力、審美能力等;還有象“實話實說”的欣賞活動,學生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對音樂的感受,給學生提供發表、評價、感受的機會,形式新穎,學生放松,參與積極;“設計mtv”活動,學生們可以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設計自己的mtv,有的還能利用節假日,把電影剪輯、圖片、畫面結合起來,興趣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這樣,老師以主持人的身份,加入到學生的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索發現等活動中,引導他們去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在活動中,學生是主體,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大膽地去動,去唱,去跳,真正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活躍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真正做到以人的發展為本。
三、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能力
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團隊精神、個性、自信心,把音樂放在社會大環境下進行。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自信地在他人面前表演,這似乎和音樂沒有聯系,但它體現了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培養21世紀人才所應具備的一種品質。例如:在七年級音樂課《陽關三疊》情景劇教學中,設置為一人扮演詩人、一人扮演詩人的朋友、一人吹蕭、一人扮演酒保、一人或幾人伴舞,模仿詩人和朋友在陽關話別的情景,在教室前面表演。這樣既可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又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還可加強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在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中,因為中小學音樂教育不是專業教育,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音樂為工具和手段來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
四、音樂教師的教學方式的轉變
1、從課內到課外在音樂學習中,為了讓學生有實際的體驗,可以讓學生收集課堂以外的音樂資源運用在音樂教學中,也可把教學活動拓展到課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單元的《走進大自然》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利用網絡等手段收集相關資料、在大自然中找音樂中表現內容、也讓他們嘗試用自己的音樂語匯表現自己生活中的音樂。
2、從本學科到跨學科。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如在各門課程中:語文、歷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與音樂有著一定的聯系,這也使得音樂教學與這些課程之間的聯系成為了可能。課外音樂活動、社會音樂教育環境便都成為,也應該成為音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如:音樂與舞蹈結合來表現音樂;與美術結合使音樂更形象;與語文中的詩詞、戲劇溝通等。
現在合作教學就是這些年來被廣大教師所應用于日常教學中的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合作教學這一理念,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動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充分發揮合作團結、互幫互助的精神的重要性。本文從合作教學的重要性出發,就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做以下論述。
一、合作教學的定義與其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1.“合作教學”定義
合作教學,顧名思義注重師生間的積極參與和團結協作, 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形式多變、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其中包括老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生之間的合作,具體操作因實際情況而定。
2.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溝通,互相配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二)有利于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課堂是傳授知識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共處的一個重要平臺, 但教師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傳授者的身份與學生共處,缺乏溝通與合作,教師與學生之間很少出現有利于教師自身能力提高的交匯點。合作教學的教學方式某種程度上能很好的調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由發揮空間的同時, 還能夠通過學生的各種反應,將教學結果反饋給教師,有效地團結和凝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將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素質得以最大限度的開發與提高。
二、如何開展初中音樂合作教學
1.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
和諧的教學環境是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前提。合作教學的新穎模式,能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和諧、活躍的環境中學習。那么,對于初中音樂教師來說,該如何有效地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呢?
無論是教室外觀還是教學過程,如果給學生們呈現的是呆板、死氣沉沉的現象,都無法讓學生有興趣和動力主動進行有效的學習。所以首先在教室的整體布置上,教師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個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創意的空間,如貼上自己喜歡的歌手的照片、貼上大家都喜歡的樂譜等,或者教師按音樂課的主題,布置成相關的主題。
其次,教師也可適當改變教學環境,如將室內授課改為室外授課,一定讓學生驚喜雀躍。最后,在合作教學付諸于實踐中時, 教師一定要做好先期指導,讓孩子們知道合作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在應用過程中該注意的問題。只有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后,合作教學才能有效地發揮,起到它應有的作用。作為教師,一定要引導好學生,保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2.選擇恰當的合作教學內容
選擇合理的合作教學內容是合作教學成功的關鍵。除了課本上的內容可以采用合作教學以外,還可以選取流行音樂作為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輔助內容。在不偏離健康教學的軌道的前提下, 初中音樂教師可以適當迎合初中生追愛流行音樂的心理,選擇大街小巷耳熟能詳,且適合中小學生的歌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流行音樂?!端{歌頭》等歌既有流行度,又有其古典文學的深厚底蘊,教師還能借此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兩全其美。
3.選用科學的合作教學方式
合作教學的方式有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也有生生互動合作的方式。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是日常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的主要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積極地參與知識探究活動,主動吸納音樂知識與技能。例如:在欣賞藏族音樂時,先對比兩首民歌的不同特點,再總結藏族囊瑪與堆謝的不同風格。
又如:在小提琴協奏曲《梁?!返慕虒W中,教師可以進行鋼琴伴奏,并邀請班上會拉小提琴的同學演奏小提琴, 其它同學則負責伴唱, 這樣就使教師和學生共同體驗音樂之美,共同創造音樂之美,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獲得相同的情感體驗,在互動中獲得尊重和欣賞。
生生互動合作教學要靠教師科學的組織和分配來完成,初中音樂教師一般可采用組內異質分組、組間同質分組的原則。組內異質分組是指將不同性別、性格特色的學生分配在一起,優勢互補,各展專長;組間同質分組和異質分組相反,是指將屬性大抵相同的學生分在一組,較小的差距易于學生之間的融合。在教師方面,科學的教學方式是,結合教學的內容,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教學方式,在教學時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例如:筆者在教授《念故鄉》一課時,曾將學生分組,以配樂詩朗誦的形式讓學生合作學習,有些學生負責配樂,有些學生負責朗誦, 在各組準備的時候我適時的在各組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合作表演的主題明確。
器樂教學也可以作為初中音樂生生合作教學的主要內容。如豎笛教學,可以給學生分好組, 座位可以改變成以小組為單位的模式, 讓接受快的學生帶動學得慢的學生,再選好組長檢查督促。這樣的做法能使課堂器樂教學真正地落到實處,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好這種課堂樂器。
4.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互動教學是很注重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的培養的。合作是一種意識,也是一門學問,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的學生容易自我封閉,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生活都很不利。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音樂教學也不例外。
三、結語
音樂新課程的重點在于突破和創新,作為新時代的初中音樂教師,應秉著創造和發展的態度,在日常的初中音樂教學中,將合作教學的精髓完整、有效地利用起來,通過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積極自主的學習,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意識; 鼓勵他們團結合作, 使孩子們在相互溝通與合作中領略欣賞、品味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
初中音樂樂感及音樂鑒賞教學是我國美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陶冶學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本文從培養初中生音樂樂感以音樂鑒賞能力的教學原則出發,探討了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促進教育系統的整體進步。
一、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原則
音樂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與語言類學科相比,音樂學科更重視學生的個人興趣。同時,它還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實踐以及長久的訓練。首先,音樂學科通過更加直白且明確的方法表達個人情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樂曲目所提供的場景之中,真實感受其所表達的感情。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音樂的魅力。這種方式只是學生個人的感官感受,非專業音樂欣賞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樂教學則是通過理論教授學生怎樣更好的體會音樂的美妙,以及怎樣從一個專業的角度評價不同音樂。由此可見,理論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學生的相關實踐。音樂教學的實踐性極強,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相關情感。學生通過自主創作以及練習相關音樂技巧,從而可以更好的體會樂曲炫技之處。
二、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
1.合理導入教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個人的投入度有著一定的要求,這就更突出了音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更加注重張揚個性,對于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興趣更大,然而理論教學畢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現了眾多學生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卻不愿意上音樂課的現象。初中學生由于學業的壓力等原因,在音樂課上的積極性遠不及小學生來得濃厚。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注重運用有吸引力的手段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的上音樂課,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導入教學就是指教師利用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更快的進入教學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導入方式,例如講故事以及成語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吸引力。學生可以跟隨音樂故事的情節,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從而更好地對相關音樂更加感興趣。而成語典故則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關傳說等,更是傳達了先人為人處世的道理等。向學生講述成語故事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時,很多成語故事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常聽的,教師講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導入引領學生更好地進入音樂課堂。初中生畢竟具有一半兒童愛玩的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視之如猛虎,而應該正視它。只有這樣才可以看到其本質,并進行合理利用。
2.運用對比教學
對比教學是教師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所謂對比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兩件事物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區分。這種方法很好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達個人見解的能力。音樂的對比教學法則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手法教授學生從各種對比因素分析音樂。不同音樂在音樂家的創作、演奏以及相關技巧方面也存在極大的不同。因此教師應該合理運用音樂對比教學法幫助學生全面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首先,可以將同一音樂作品的不同演繹形式進行對比。尤其是經典作品常常會被后人進行改編或者運用不同的樂器予以演繹。然而,為什么要這樣改編,改編之后的作品與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點與不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種角度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新的結論。
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不同的作品進行對比。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作品在演奏過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與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來是極為不一樣的,但是其實質卻有著本質的相同。而這些需要學生經過實際對比、思考才會真正總結出來的。《野蜂飛舞》與《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著不同。它們的主題、傳達的情感已經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著極大的區別,然而就本質而言,它們都傳達了作者內在的情緒。說到底,這兩部作品在抒發作者情感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歸的效果。這種效果是怎樣渲染出來的,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學生這種對比性思維模式則需要教師的引導。
3.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社會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樂教師應該合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音樂教學,以便更好的幫助學生培養音樂樂感以及相關音樂鑒賞能力。互聯網將世界聯系成一個整體,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實現了世界資源的共享。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師對這些資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創作型改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利用相關資源,利用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必然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當教師進行教學前,應該教會學生演唱相關作品,只有熟悉了相關旋律之后,教師才可以更好的帶領學生領會其中的樂感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鑒賞。學生通過親生感受可以從感性上體會相關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題。隨后,教師則通過理論知識加以分析,使學生從理性上更深刻的認識相關音樂主題。
三、總結
隨著音樂的不斷發展,音樂的教學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初中生的音樂樂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而是需要教師耐心培養。而音樂鑒賞能力更是音樂學習過程中的一種高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很好的鑒賞音樂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下功夫,科學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音樂學習。只有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才可以得以提升。
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隨”的基礎上,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藝術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結學生學的沒勁,漸漸的學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針對這種局面,我們要把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個重要的任務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強調歌曲教學中的聽賞作用,從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入手,讓他們在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來表現音樂。
一、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的能力
情感是音樂教學“情感化”“審美化”的主要標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比任何藝術都能更快更直接的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它既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又是音樂教育目標之一。音樂教育應牢牢的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進入審美的圣境,音樂審美活動是對審美對象得感知開始的,在審美感知中必須帶有情感因素。
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 不同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變化等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不同的感受,在音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完整的聽賞歌曲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因為純粹學唱歌而殘生的厭倦心理,而且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欲望,是學生能夠主動持久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例如:歌曲《念故鄉》表現了一種孤獨、悲哀和思念家鄉的情緒。在教學中我并不過多的介紹歌曲的背景和特點而是直接讓學生聽賞歌曲,在欣賞中體會和感受歌曲情感和內涵,并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分析作品的處理方法和表現手段。通過這種思路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聽覺能力的培養。通過音調、音色、力度、時值等讓學生去感知和認識聲音,進而聽旋律、聽和聲、聽辨各種人聲和各種樂器的聲音,提高學生聽覺的選擇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視覺能力與唱歌技巧的培養。在發聲練習、視唱中就初步要求學生視譜歌唱了。視奏也同樣要“一目數行”。這都要堅持培養學生的速視能力。
在教學中還應特別注重講練結合、學用一致,幫助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技能,逐步具有識譜、唱歌的能力。教師應做到講一點,練一點,或者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切莫只講不練。如講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樂句,應把識譜能力的培養貫穿到整個唱歌教學中,教唱新歌時特別要注意指導學生唱好曲譜。在學生初步認識并理解音符的時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帶唱,這樣會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學無長進??蓮那V中選出難唱的樂句或樂段,重點指導。難點突破后,其余部分讓學生獨立練習視唱,使學生在視唱中有所收獲,激發興趣,提高視譜能力。
在教學中老師的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和夸獎的話語對學生來說都是鼓勵和欣賞,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我們要抓住每個契機,及時給予表揚。不管唱的標準如何,只要學生大膽參與,老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評價語言要自然、真誠,用我們親切的評價語言去感染學生,去鼓勵學生。
三、積極培養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的能力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樂器,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音樂的奇妙的樂器。同學們要做到能正確的科學的發聲并利用好嗓音這件樂器表現音樂,首先要了解發聲原理。聲帶在氣體的沖擊下產生振動然后聲帶振動發出聲音,經過胸腔、咽腔、喉和口以及鼻腔和頭腔的共鳴來發出響亮和動聽的聲音。音質、音色以及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鳴腔體調節出來的結果。無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只要是能唱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就是好方法,切忌亂模仿,壓著嗓子唱歌,唱出一身的毛病。
四、積極培養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
音樂和文字不同,文字表達明確的概念和具體的思想,而音樂則是通過人們的感知,使人們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產生聯想、想像,引起共鳴來達到目的的??梢?,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方面的作用是獨特而明顯的。通過視唱、欣賞音樂,不但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能力,而且,學生的大腦在隨著音樂緊張活動的同時,想像、記憶、情感等心理活動也非?;钴S,這些都有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我在音樂課上創設舞臺,展示自我,在設計“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青春舞曲》時,我和同學們共同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跳起了新疆舞。再如,七年級新教材中的《游擊隊歌》,教師也可以提示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編,用肢體語言把機智勇敢的游擊隊員表現出來,使學生在律動中充分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六、積極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除了讓學生欣賞教材上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外,還可結合聽音練習,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如分別在風琴的中音區、高音區、低音區彈奏學生喜愛的樂曲片段,讓學生欣賞三種不同音區彈奏出的效果。還可以加深難度,提高要求。如教師可以采用合唱與表演相結合的方法給學生“講”音樂故事。這種練習充滿音樂情趣,適合學生口味,學生倍加喜歡,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利,并為以后欣賞更深的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作為新世紀的音樂教師,更應該有一套新的教學模式,即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既要掌握素質教育的理論和教育教學的方法,又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在感知,想像思維,科學的發聲法,情感教育、互動合作以及欣賞這幾方面不斷的提高并能有機聯系在一起,這不斷的促進和提高學生的智力、技能、思維、和興趣,使他們在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音樂是通過音響結構及其運動節律形成的音樂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音樂藝術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決定了這種藝術形式有很強的抽象性。初中學校要轉變教育觀念,要認識到音樂學科對學生發展的影響不是以分數來衡量的,要充分認識到音樂學科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改變音樂課的附庸地位,確立音樂課程的核心學科地位,是學校音樂教育健康發展的首要保證。
1.調整教學計劃。
1.1增加樂理知識的部分內容;基于學生學習樂理知識的愿望以及他們對樂理知識不太了解的現狀,應適當地增加部分樂理知識,如節奏,音的長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結構等等。這些樂理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唱歌曲、欣賞音樂、學習簡單的樂器演奏等。
1.2增添部分流行音樂及通俗音樂;我們音樂教材上的內容包括了中國的民族音樂、交響樂、合唱曲目、西洋音樂、浪漫主義音樂、歌劇音樂等等,都是比較經典和嚴肅的音樂,流行音樂和通俗音樂幾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學生對于音樂課沒有興趣,有些學生上課甚至不愿帶著課本來,加入這部分內容也是時展的需要和學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1.3增加學生自己的演出欣賞;課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固然優美,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可是往往使學生覺得離他們的距離很遠,有些學生很想學習音樂,但總覺得沒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學中增加部分本校學生的演出欣賞,通過欣賞、分析身邊人的作品,縮小他們與音樂的距離,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覺得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2.改進教學策略。
2.1加強師生互動;學生最怕的是教師的“一言堂”,音樂課也是如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在樂理課上:加一些節奏練習讓學生加上身體動作拍奏,通過身體的動作讓每位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強了對節奏的掌握;在聲樂課上:加進一些有趣的練聲方法,把深奧的聲樂練聲生動化,讓學生覺得學習唱歌原來可以是件很輕松的事情;在音樂欣賞課上:加進讓學生模仿表演的機會,通過學生自身的表演體會作品的內涵。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多聽聽學生的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自己的教學更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2.2加強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初中音樂欣賞雖然有一些配套的音樂磁帶,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欣賞需要。
為了讓音樂欣賞更加吸引學生,教師可以加入很多多媒體手段,如尋找vcd錄像,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制作中插入視頻,即滿足了學生的欣賞需要,又增強了上課的效果。這樣欣賞課的情境就會在優美的多媒體教學中建立,一些本來不愛上音樂課的學生也會被吸引,欣賞課的教學效果也能越來越好。
2.3拓展音樂教學的空間;學??梢蚤_展許多校園文化活動,如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賽,主持人大獎賽,十佳歌手比賽,器樂比賽,舞蹈比賽,才藝展示比賽,還有校園電視臺等等。在課堂中,結合這些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動員,為參賽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也更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3.改進教師管理策略。
3.1加強在職音樂教師的培訓,大力實施“人才強教”,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面對城市現代化、信息技術發達的現狀,我們的音樂教師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多接受、多學習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識,對現有師資進行在崗培訓。內容可包括:①音樂基礎知識。讓教師熟練掌握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和音樂常見結構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基礎知識,進一步加強教師音樂審美能力。②音樂基本技能。讓教師全面掌握音樂教學的基本功:歌唱能力、鋼琴演奏能力、彈唱能力、即興伴奏能力、器樂演奏能力等。③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引薦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優秀成果和國外著名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發展教師的創造性。④文化素養。音樂教學不僅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滲透,與舞蹈、影視、戲劇、美術等姊妹藝術學科相滲透,還包括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滲透,加強教師各方面的文化素養,使教師對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徹。另外,堅持大力實施“人才強教”戰略,不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音樂教師的師德規范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不斷完善師德考評制度,建立長效的師德建設機制。以此加大音樂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改變目前我國音樂教師學歷程度偏低,實際教學能力薄弱的現狀。
3.2建立有效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管理機制;由于當前初中學校的現狀,從學校運行體制上調動不了廣大音樂教師的積極性,從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數音樂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閑置或使用率極低。廣大初中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現代課程論,掌握課程教學的基本觀念,理解和把握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徹底改變對音樂學科的錯誤認識觀念。要以國家民族的發展大計為根本,以長遠的眼光看待音樂學科教學的作用,給音樂學科以必要的重視。從管理體制上體現出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重視,改變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管理制度,使音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夠方便快捷、正常順利地使用各種教學設備,充分調動起音樂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綜上所述,音樂是主體思想間的交流,是音樂家通過作品和作品的詮釋者進行的藝術溝通,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和人的感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藝術。音樂教學如果不能和聆聽、感覺實踐、音樂作品甚至音樂創造聯系在一起,教學就成了紙上談兵。音樂教師需要懂得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發展水平,并以此為科學依據,來制定教學計劃,編寫音樂教材,考慮教學的組織形式,安排教學時間,采取相應的音樂教學原則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上好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