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5 11:25: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音樂學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通過長時間、高頻度的實習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本文從許昌學院音樂學專業出發,分析現狀,吸納先進實習模式精華指出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要素和特點,就該模式的實際執行展開研究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教學與實習并行;實習組織;實習模式
現今人才市場上,企事業單位不再盲目迷信“大品牌”學校,對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應用、實踐能力愈加重視。因為強大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越強,就意味著畢業生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進入工作狀態,快速度過“試用期”,進而降低招收新人帶來的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在這一客觀實際引導下,高等院校不斷進行各種教育改革,使教學與社會接軌起來盡可能的提高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畢業實習――學生一般在第4學年第1學期被統一安排在專業相關單位的實際崗位工作。
本文結合國外高等教育大國的專業實習情況提出“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并以許昌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音樂學專業為例,對該模式的實際操作細節和建立更符合該模式需求的質量保障體系提出了建議。
一、國外專業實習模式與特點
因為中小學音樂教師是普通高校音樂學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之一。與國內相比,以德國為代表的教育先進國的教師教育實習相關制度更趨于成熟,已經得到了長時間的檢驗,其中的閃光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學習的。
(一)德國
在德國,如果畢業生希望進入某一行業執業,必須在修業階段完成規定課程后,進行約12周的實習,并在實習后參加第一次國家考試;第一次考試合格者還需要再進行至少18個月的實地實習,接著參加第二次國家考試。第二次考試合格者才獲得執業資格證書,才被允許進入人才市場和參加公開招聘。
即使在修業階段,以鋼琴、聲樂等專業為例,德國高校針對所有專業課程均開設了教學法課程,設置了大量實習環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不斷的磨礪學生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二)法國
在法國,高校實習采取的是完全的制度化、序列化和系統化,分散和集中相結合,從入學開始每學期依據教學計劃都設計了不同側重的實習活動,安排了不同層次的模擬實習、應用實習等實習內容。
(三)美國
在美國,高等院校實習普遍采用增設課程與實習時間相結合的方法,貫穿整個大學階段的教育實時長約占整個教學計劃學時數的40%。在教育具體組織上,實習又被分為模擬實習、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三個階段,各階段成績由初期、期中和期末三次的自我評定和指導教師評定相綜合得出,最終經有關部門審核后,確定是否準予畢業和頒發證書、推薦書。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德國、法國和美國實習模式無論是時間長度還是頻度都遠遠高于國內,不再僅僅將實習看作高等院校學生畢業前的一個單獨環節,而是將實習完全融入到教學計劃當中,強調對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許昌學院音樂學專業實習現狀
許昌學院音樂學專業的畢業實習開設在第7學期、共2個月8周,主要實習類型為中小學音樂教師。其中第1周為畢業生校內培訓階段,然后畢業生將被分配到各個中小學。實習完畢第9周,院系組織畢業生進行實習匯報。經過與學生座談發現,在畢業實習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一)實習帶隊老師由學校派出而不是院系,不一定是專業老師,而且一個帶隊老師需要管理多個單位多個專業學生,無法及時對學生實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輔導。
(二)實習監管機制不健全,且存在實習單位用人隨意的情況。有的單位能夠按照學生專業進行崗位分配,有的單位則是依據自身所缺師資對學生進行安排,存在學生畢業實習崗位與專業不對口的情況。
(三)學校鼓勵學生考研,但存在部分學生以考研為名,不參加實習,鉆學校制度漏洞,完全將時間空耗過去。
(四)畢業生專業知識學非所用,實習中感覺盲目,覺得實習后需要補充知識,但是返校后教學進度又進入到擇業和撰寫畢業論文階段,且專業課已經基本停課,無從補充。
以上問題的共通點或者說共性問題就是,教學與實習的耦合度低,專業知識與實習崗位協調性差。畢業實習使學生收獲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但是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這些問題不僅存在于許昌學院,與其他院校音樂學專業畢業生座談得到的反饋問題也是極其類似的。
畢業前把音樂學學生作為教師推向講臺,這種就業前的短暫集中實習已不能全面實現鍛煉學生教育教學的實踐應用能力。能否在學生低年級時,在校學習期間就開始進行,也即是實習和教學在校內并行運行。
三、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介紹
由上文可以看出,許昌學院音樂學專業實習存在的情況可以在汲取國外實習模式特點后得到改善。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結合國內實習模式實際情況提煉而成。該模式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從多個環節、多個方面強化實習與教學工作的互相轉化:
(一)將單科實習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畢業實習視為一次綜合性實習。
(二)實習強調切入社會實際,例如,前期由學生帶領少數中小學生在教師監督下授課,當教師對其教學能力評價合格后,過渡到中小學任教實習;
(三)實時與定時相結合對實習效果進行評估,及時矯正實習過程中的不良表現;
因為音樂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是中小學音樂教師等教育類崗位,教學能力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所以音樂學專業的每門技術類課程都開設有相應的技能教學法課。以《聲樂》與《聲樂教學法》兩門課程為例,教師在學期前幾周將教學要點、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等要素進行完畢,然后由教師為學生擬題或學生自行擬題設置課堂,在剩余教學時間內由學生來組織課堂、進行授課。每個學生8-10分鐘輪流講課,授課對象可以是同班同學,也可以是來源于校外的生源。未講課學生無論是否作為被授課對象均要求進行全程觀摩,授課教師在旁指導、點評、總結優缺點。這樣,教學與實習就并行貫穿任在課程中,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切實提高了學生組織教學、課堂應變等應用能力。
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的最高目標是提高學習內容實用價值、提高教學與實習內容耦合度的目標,提升學生的實際專業應用能力的目標。而在老師監督下由學生給學生授課的形式,實際上在沈陽音樂學院已經被采用。學生之間的互相彈唱,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聲樂審美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學生的演唱能力可能各有優劣,但是在教師監督指導下,學生知識學習、審美能力、實操能力同步提高,有效改善了民族聲樂課程、美聲聲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度重視演唱技能,忽視學生應用能力提高和素質培養的問題。
與傳統的實習模式相比,并行模式具備以下特點:
1.實習啟動時間更早,實習頻度更高,與專業知識學習結合緊密;
2.實習過程中實踐的可能發生頻度更高、隨機性更強,更具備實際價值;
3.實習與教學并行,學生等于全程都有專業指導老師輔助,使學生擇業時與工作崗位的磨合周期大大縮短。
四、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執行建議
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該模式的實際執行需要學生與教師,學校與實習單位攜手進行,任何一個環節的脫節都會導致實習流于形式、形同虛設。
(一)在思想上,使教師、學生明確實習在教學環節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明確教學、專業知識學習與實習互動的必要性和益處。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中的實習使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驗證知識、反饋信息和主動學習相結合的環節,而非單純的結業“考證”方式。
(二)在實習內容上,根據教學側重點、學生個性、就業方向等方面的不同,大膽創新。要變革單一學校派遣方式,結合興趣、理想和教學之間的關系,實行多元、靈活的實習單位合作制,增加實習靈活性,使實習單位多元化、穩定化、靈活化。
(三)在過程監控上,形式多樣化,強調時效性和互動性。利用現代化通訊手段,例如手機QQ、微信等,擴大實習過程監控的信息來源渠道,不僅僅依靠學生自身匯報、教師定期檢查,及時接收實習對象的實習效果反饋,及時解決實習中發生的問題和矛盾。
(四)在成績考核上,變革評價制度,將專業知識學習成績與實習成績相結合。
既有的教學評價和實習評價方式過于單一死板,結合藝術類人才培養的具體實際,增加雙向評價、多元方式考核、累計考核等辦法,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絡的便利進行公眾評價,多方面、全方位的考慮,破除過去單一教師打分制等辦法,真正的做到以“實踐”和人才培養為核心的評價制度。
五、結語
教學與實習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不可分割的兩大手段,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如何健全教學與實習的合作性,將教學與實習的方式融合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是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的核心思想。本文是在許昌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音樂學專業的實際實習情況,通過畢業生座談、歸國留學生訪談積累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與實習并行模式研究。歡迎各位同行交流、斧正!
作者簡介:李衛玲, 河南駐馬店人,碩士研究生,許昌學院講師 ,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教育與演唱。
摘要:西安體育學院2008年成立音樂學專業,作為陜西體育類院校首次開設音樂學專業,如何構建好體育與音樂相結合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體院音樂學專業的辦學特色,在此以本人的淺析拋磚引玉,為我國音樂學專業的學科發展創新以及辦學思維的拓寬提供一些有益參考,體育與音樂如何完美的結合成為體育類院校一個亟待研究與探索的新課題。
關鍵詞:體育院校 音樂學專業 辦學特色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文化藝術等精神消費需求不斷增加,體育與音樂相交融的良好發展事態,構建了體育院校開設音樂教育的基礎,同時也為體育院校音樂專業的發展構建了有力支撐?!绑w育與藝術的廣泛融合,并不是藝術向著現實生活領域單項游移、運動,而是體育也越界向著純藝術領域逐漸逼近、匯合、交融的結果?!眴渭兊囊魳穼I教學體系不能完全滿足文化市場的需要,體現有時代性和社會性,構建培養復合型音樂人才的高等音樂教育專業就迫在眉睫。2008年9月,經過長期艱苦的準備和充分的論證后,西安體育學院成立音樂學專業,創立了全國體育類院校的先河,不僅標志著我國體院院校開始有了音樂專業的人才,而且也創立在西安體育學院音樂學專業的歷史上具有革命性的里程碑意義。如何構建好體育與音樂相結合人才的培養模式,突出該院音樂學專業的辦學特色,是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也是本文研究的主題。
1 優化課程設置建立合理的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
我國音樂專業長期以來使用的都是專業藝術院校專業教育的教育模式。多年來,在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上,很大程度上重視的是專業技術和技能的建立與提高,形成了其自身突顯學科專業的單級發展的結構模式。因此,如何體現體育學院音樂學辦學特色,使得該專業的學生既具備扎實的音樂學專業基礎,又緊密聯系體育與音樂的體驗和實踐內容,筆者認為,體育類音樂學專業以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為目的,以體育與音樂專業技能培養為著重點,在人才培養上應向復合型方向發展。因此,在優化教育課程設置時,要把重點放在理論和能力訓練的結合點上,強調理論知識的運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知識能力結構上形成應用型而非學術型的橫向復合結構。
2 構建表演音樂人才培養模式
注重一專多能、博采眾長的培養原則。體育類音樂專業是體育與音樂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專業,根據音樂學專業的培養目標,還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和就業的需求, 著重培養具有市場經濟觀念和較強適應能力的實踐性人才。筆者認為,音樂學專業的培養模式應該是以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為基礎,以體育與藝術理論和專業技能培養為著重點,注重一專多能、博采眾長的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上應向復合型、綜合型、開拓型、通才型的方向發展,從標準化的統一培養,轉向多樣化、規格化、特色化的人才培養上來, 建立專業精、基礎厚、口徑寬、知識廣、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3 加強教材建設,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動力
現如今,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院校的規模與專業設置都在逐漸擴大,但是教材建設卻相對緩慢,這不僅影響了教學的質量,更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國音樂學專業的教材大多搬用的是音樂院校的教材,因此,就不免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教材編寫不能與時俱進,無法吸收新的具有學術前沿代表的內容,不能適應時代前進的步伐。其次,教材的審核管理制度不夠嚴格,使得部分教材編寫中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第三,缺乏針對性的教材,不能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第四,在高校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對于新教材的使用上沒有老教材那樣的嫻熟,所以在新教材的使用上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切合該院實際情況的高水準體育藝術教育教材,這也是體育院校音樂學專業在教材建設中所面臨的嚴峻問題。因此,組織編寫出一批符合時代需求,適合該院學生的能力水平,體現該院音樂學專業的辦學特色和風格,明確學生培養目標,在音樂院校傳統教材的基礎上,加入和改編新的教學內容,切合該院實際情況的高水準體育藝術教育教材,組織編寫出一批具有獨特風格、鮮明特色、體裁多樣的音樂學教材是勢在必行的。
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音樂學專業是近幾年剛剛在體育院校開設的一門新專業。無論從發展方向,還是辦學模式上都處于摸索階段。進而專業課教師的數量、職稱結構、學歷層次、專業化程度和教學經驗是專業建設的重要一環,專業教師的教學訓練水平是影響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體育院校急需建設起一支數量充足、高水平和結構規范的師資隊伍。更應該從多方面入手,具體而言:①提高音樂教學的專業性和針對性,把本專業的教學活動適當的擴大化。②在現有的教師中挑選重點來培養,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加強各院校之間音樂學專業的相互交流與協作,有計劃地組織現有教師出去學習、培訓、進修。聘請一些專家、學者來校進行授課和輔導,促進教學交流,達到教師整體的學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③根據音樂專業課程的需要引進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逐步完善音樂學專業教師結構。④采取傳、幫、帶等方法,加強教學研究。⑤加強對教師教學質量的監督和常規管理。教師們要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在教學過程中對文化知識不斷積累達到自身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
5 轉換思想,建立符合市場需求的實踐教學體系
藝術實踐是對理論知識深入理解的重要途徑,是對專業型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僅是檢驗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工具,更是一個展示學生技能的重要的平臺,對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來說,藝術實踐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
要學會轉換思想,在傳統就業道路的基礎上另辟新徑,真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滿足市場的人才需要。①在傳統的就業觀念中,音樂專業人才的就業方向是在高等和中等學校、文藝團體以及影視娛樂單位,從事音樂方向的工作。但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音樂專業人才的就業形勢也同樣不是很樂觀。①在就業方向的選擇上,應該放寬眼界,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音樂人才,在音樂發展道路上都會有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和一席之地。②企事業單位同樣需要復合型的音樂人才。當前的企業發展講求的是人文關懷,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更注重企業文化的宣傳,具有很高的綜合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復合型的音樂人才,在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的建設上,就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②
辦學特色決非一朝一夕“自貼”或“被貼” 的標簽,也不是一時廣告宣傳和媒體炒作的產物,更不是學校面臨生存危機時可呼之即來的“救命稻草”。它是學校發展歷程中沉淀下來的科學的發展方式和社會認可的、獨特的、優良的辦學特征。當這些特色成果滲透落實到學校的各個方面后,最終必將形成一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的獨特風貌。而這必將既是我們所追求的辦學特色,更是我們自身所擁有的恒久的文化魅力。
[摘 要] 面對這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多專多能、一專多能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之一,舞蹈課程作為音樂專業的必修課程,如何對其進行優化和改革已經成為相關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如何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出綜合素養過硬的專業復合性人才也成為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師研究的重要問題。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很難將學生的潛能完全挖掘出來。本文主要探討現階段下高校音樂專業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 高校音樂學專業;舞蹈教學;改革策略
一、引言
舞蹈課是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之一,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具備舞蹈教學能力的音樂教師,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剛剛踏進高校的學生大部分沒有扎實的舞蹈基礎,離專業舞者的要求還較遠,這就給普通高校音樂學專業的舞蹈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從身體素質而言,剛剛踏入校門的大學生已過青春期,身體的柔韌度和軟開度大多沒有得到開發,且大多數的學生也沒有受到過專業的舞蹈訓練,因此,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初級教學入手,但是大學課程對于學生的要求較高,這以上存在的矛盾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音樂學專業舞蹈教學的效果。面對這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多專多能、一專多能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之一,舞蹈課程作為音樂專業的必修課程,如何對其進行優化和改革已經成為相關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如何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出綜合素養過硬的專業復合性人才也成為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師研究的重要問題。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很難將學生的潛能完全挖掘出來。在未來階段下,需要根據高等教育的趨勢,將音樂學教學目標與之相結合,大膽的進行探索,不斷的推進舞蹈教學的改革,形成一套內容豐富、獨具特色的舞蹈教學模式,培養一批兼具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的高水平復合性人才。
二、現階段下普通高校舞蹈教學現狀
在現階段下,我國大部分的高校中,舞蹈教學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一直在嚴重的制約著舞蹈教學水平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存有一種不良的觀念,認為學生只要會跳舞就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是一味的進行表演,學生僅僅只能進行機械的模仿,學習效果難以保證。同時,根據有關數據表明,在舞蹈教學的師資力量方面,大部分都是40歲以上的教師,年輕教師的數量相對較少,教師的年齡結構出現斷層,這并不符合舞蹈教學的實際要求。此外,在舞蹈教學硬件設施的方面,雖然各個高校中也配備了專業的舞蹈教室,能夠保證舞蹈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但是仍有一部分學校舞蹈教室的設置未達到規范的標準,道具和服裝的數量較少,難以滿足舞蹈教學以及演出的實際需求。實際上,舞蹈教學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安排教學內容和考核方法,也要根據各種舞種的特點來進行分時段教學,各種風格相似的舞蹈則必須要按照層層遞進的方式進行教學,由于以上各種因素的限制,我國高校音樂專業舞蹈教學難以達到目標教學效果。
三、影響普通高校音樂專業舞蹈教學效果的因素
1、教學內容的影響
在舞蹈教學的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學內容應該圍繞國際標準舞和交誼舞為主,以其他的舞蹈為輔,其中,交誼舞是國際標準舞的基礎,交誼舞較為簡單,屬于大眾化的舞蹈,國際標準舞與交誼舞有著較大的不同,規范嚴格,教學難度大。因此,在舞蹈教學內容中應該根據授課的內容安排好教學的先后順序,先傳授給學生交誼舞的經驗,再傳授學生國際標準舞和其他的舞蹈。這樣不僅利于學生的學習,也利于學生的后期時間,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也更易被學生所接受。此外,教師還要根據不同物種的風格和特點,合理安排好風格相同的舞種的教學活動,全面杜絕斷層教學的出現。
2、教學方法的影響
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著舞蹈教學效果的優劣,在進行音樂專業的舞蹈教學中,必須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教學的進度以及教學的對象選擇教學方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多數教師教學經驗還不足,對于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處在摸索階段,加強現階段下教學手段的選擇較少,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這就嚴重的影響著和舞蹈教學的效果。
3、師資力量的影響
舞蹈教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教學,對教師的音樂、舞蹈、身體素質、實踐經驗等方面的要求都較高,加上舞蹈教學是一門新興的教學學科,在我國高校中開展的時間并不長,很多舞蹈教師并未接受過專項的培訓,甚至有少數的教師是從藝體、體操轉行而來,還有極少數的教師經過了短期培訓直接上崗,從種種層面來看,我國高校舞蹈教學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不利于舞蹈教學水平的提升。
4、學生學習時間的影響
舞蹈教學是一項內容繁多的教學課程,同時,舞蹈的學習也是一門復雜性較高的課程,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養都有著一定的要求,本身舞蹈教學的課時并不多,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學習中難以掌握舞蹈的動作精髓,也無法領悟到舞蹈的音樂節奏和藝術風格。加上舞蹈的動作技術性要求較高,如果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沒有對舞蹈技術進行鞏固和復習,那么就難以掌握新的舞蹈技術。因此,必須適當的增加舞蹈教學的課時,同時在業余時間內也可以加設一些舞蹈訓練班、舞蹈俱樂部等等,適當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鞏固和復習舞蹈動作,全面掌握學習技巧,從而達到教學治療的提升。
四、普通高校音樂學專業舞蹈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轉變教學思想,將人性化教學理念應用到其中
現代社會是一個人性化的社會,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以及人的權利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因此,舞蹈教學的效果要想得以提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樹立好人性化的教學理念。
就現階段來看,我國教育的方針在原先為社會現代化服務,令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基礎之上,又有了新的核心內容,即“為人民服務”和“與社會實踐的密切結合”,從這兩個新添加的核心內容來看,我國的教育方針已經充分的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融入其中。音樂專業舞蹈教學所謂的“為人民服務”主要包括兩個層面:首先,舞蹈教學是為廣大的學生來服務,每一個舞蹈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受教育權,教師也必須全心全意的為學生服務;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將人性化教學的理念融入其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關心學生的成長,認真負責,對學生實施人文關懷。為此,必須全面落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人性化教學原則。
要落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身份,要明白,再好的教師都只能作為一名引導者,提高舞蹈教學的效果還必須依靠學生艱苦卓絕的努力,因此,教師必須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藝術創造力和舞蹈感覺力的開發上,充分的發揮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以及獨立性,而不能只是簡單的傳授學生舞蹈技能。具體的人性化教學措施很多,例如學生示范、啟發誘導、師生互動等等。
2、將實用化思想融入教學目的中
上文提到,目前我國新的教育方針中增加了與社會實踐結合的核心內容,從這一層面可以看出,新的教育方針強調著教育目的的實際性,因此,“學以致用”也成為舞蹈教學的最終歸宿,那么舞蹈教學的改革就必須突出“學以致用”的原則,這就必須改變傳統觀念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的內涵很多,包括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兩個大的方面,舞蹈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全面的將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貫穿于其中,防止光說不練的假把式,也要防止光練不說的傻把式。
將實用化的思想融入教學過程油多種方法,其中,最為實用的便是“模擬教學法”,模式教學法即按照教學目的的需求和教學的實際內容,模仿真實的場景,將教師內部布置為舞臺,讓學生來扮演各種舞蹈形象,進行模擬表演。這種教學方法就全面的貫徹落實了實踐性的原則,除此之外,學校方面也可以定期組織校內舞會、班級舞會、院系舞會等等,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練習舞蹈的時間,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豐富教學內容,倡導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教學內容是落實教學目的、貫穿教學思想的有效載體之一,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多元化對教育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從某個方面而言,教學目的和教學思想知識一種虛化的系統,教學內容才是整個系統中的核心,因此,為了更好的貫徹和落實舞蹈教學人性化的思想和實用化的目的,必須要倡導舞蹈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舞蹈教學內容多元化的內容很豐富,體現在各個方面。首先,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必須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將各種教育理念進行有機的融合,幫助學生樹立好良好的行為道德觀念和“德藝雙馨”的藝術觀,并在學生頭腦中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堅決禁止不良的金錢思想對學生產生的不良影響。其次,提倡藝術能力的多元化,即教學的內容不能僅僅局限在舞蹈能力的教學中,也要包括戲劇能力、音樂能力、文字能力等方方面面。最后,還要提倡舞蹈能力的多元化,也就是說除了培養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舞蹈編排能力、策劃能力、評論能力、教學能力等等,將國際標準舞、民族舞蹈等等融為一體,形成一種舞蹈的藝術。
五、普通高校音樂學專業舞蹈教學改革的策略
1、明確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
結合教育部門的教育方針,我國普通高校音樂舞蹈專業的育人目標是為中小學教育系統輸送專業的音樂人才,并非培育舞蹈表演人才,根據該種教學目標,學校方面必須要合理的安排教學,積極的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教學經驗,并根據本校音樂專業的實際特征,制定出適宜本校音樂專業的教學計劃,合理的安排課程改革,進一步的改革教學內容,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此外,在教材的選擇方面,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原則,在現有教材基礎上不斷的篩選,以便能夠重組出一套適宜本校音樂專業的教材。
2、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多年來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集圖、文、聲、像為一體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能夠將抽象的問題進行形象化,激發出學生的學習靈感,可以說,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有力助手。
舞蹈課堂教學主要以實踐可能為主,教師對于舞蹈理論知識的傳授大多是通過口授的方式來進行,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與舞蹈作品和舞蹈基礎知識相關的知識制作成為PPT課件,每堂課中抽出一定的時間,介紹與本堂課程相關的知識點,播放一些優秀的舞蹈作品,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就可以將一些難以通過口授傳達的知識點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有效的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知識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在近些年來生源質量日益降低的情況下,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學生的基礎較差,對于這類學生,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過多的舞蹈訓練必然會給他們帶來一種心理上的失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將多媒體教學應用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渠道之一。
3、加強教學監管,重視教學評價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全面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操和道德情操,重視個體化差異,實施分組教學,對于音樂專業學生學習方向的多元化,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來進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此外,要重視教學評價,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及教師點評等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來開展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多給與學生鼓勵和表揚,提高學生自信心。
六、結語
總之,在音樂專業舞蹈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積極的整改,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充分的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教學,促進舞蹈教學效果的提高。
摘要:開展藝術實踐活動能體現出高師音樂學專業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構建藝術實踐課程體系,通過實行相配套的考核和評價機制可以激勵每位學生參與其中。這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果,激發教學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體系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將得到充分挖掘和開發。
關鍵詞:藝術實踐;課程體系;高師;教學
音樂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整個教育過程必然具有較強的參與特征。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發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教體藝[2004]12號)(以下簡稱《指導方案》),對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提出了明確的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1]。在此基礎上,根據《指導方案》要求,2006年11月29日教育部辦公廳又下發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課程綱要》)。這些必修課程的教學指導綱要中無一例外地都提到了實踐這一環節,例如在《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的課程指導綱要中,在第二部分“課程內容與教學”中關于課程基本內容就提到了“輔導課外音樂活動,包括策劃、組織、輔導課外學生樂隊、合唱隊等音樂社團及音樂主題活動,以及策劃、組織、輔導社區的群眾性、社團性的音樂活動”。[2]《指導方案》中關于實踐的環節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社會實踐、教育實踐、藝術實踐和科研實踐。其中藝術實踐活動基本涵蓋大學四年的每個學期,結合緊密課堂教學,其意義非比尋常。
一、藝術實踐活動開展現狀及問題
雖然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已經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但實際上因為種種原因而使得活動開展情況和效果參差不齊,而且有一些較為突出的現實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沒有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和普遍參與。藝術實踐活動沒有真正普及到每位學生,無法做到公平參與;而有的教師也沒有充分認識到藝術實踐對于課堂教學的作用,這樣藝術實踐的作用不但沒有真正發揮出來,反而逐步偏離了軌道,無法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其次,缺乏專人負責和指導,沒有形成規范的體系。高等師范院校都開展藝術實踐活動,但是往往是要開展活動才臨時想策劃、出節目,學生雖然在活動中也能得到鍛煉,但是對于自己存在的問題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和系統的梳理,更無從談起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應怎樣避免再出現同類問題,并能有效提升實踐能力。再次,沒有專項活動經費,也未形成考核和評價系統,無法保障活動的有序開展。藝術實踐活動想要開展得更加積極有效,必要的約束機制應該配套實施,另外藝術實踐需要相應的活動專項經費,目前這在很多高師音樂學專業還沒有實現。綜上可見,在高師音樂學專業構建藝術實踐課程體系可以將藝術實踐活動納入規范的教學行為,對于完善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是非常重要而有益的補充。指定藝術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成立教研室、活動小組或活動中心,并由院系主管教學的領導牽頭負責,保證教師和學生的普遍參與才能使教學相長。
二、構建藝術實踐課程體系
1.培養目標。藝術實踐與課堂教學形成雙軌體系,互為補充,旨在培養復合型音樂師資力量,即高師音樂學專業學生就業方向定位于既能教能演,又能參與宣傳、組織、參與、排練等實踐活動的各個環節。這不僅要求教師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更要有協調合作、自主創新等相關綜合能力。
2.藝術實踐課程體系的特點。由于藝術實踐活動具有較強的參與性,這一體系形成了自身的特點:①與技巧課、個別課、小組課形式不同,藝術實踐課程體系的參與者與受眾多為群體,其方式方法也更加靈活多樣,課堂的教學模式更加自由,空間也更為開放。②技巧課或專業理論課等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而藝術實踐課程體系則融入多元的文化因素,為校園生活和專業學習創造濃厚的藝術氛圍。③藝術實踐課程體系為多學科交叉創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3.藝術實踐課程體系構建內容。高師音樂學專業參與完成藝術實踐活動的質量是與學生的多方面素質息息相關的,而這些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正是構成藝術實踐課程體系的主要內容。①專業技巧與藝術表現能力的提升。出色的表演技巧與完美的藝術表現是音樂表演中相依相存的兩個方面。技巧在音樂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3]。如《聲樂》、《鋼琴》和《中外樂器》等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應關注演唱、演奏技巧的掌握,歌曲樂曲的完整演繹,更可以將演出實踐時出現問題的各種可能性和舞臺表現能力的學習穿插其中。將技巧學習與音樂表現融合在一起,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隨之增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隨之加強。②藝術實踐知識儲備。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它必須通過人聲歌唱、樂器演奏以及包括指揮在內的多種藝術手段,將樂曲用具體可感的音響表現出來,傳達給欣賞者,以實現音樂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3]。對音樂學專業學生來說,走上舞臺進行表演這也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這里涉及到的相關藝術門類和手段非常之多。這些方面的內容如能補充進藝術實踐課程體系,那么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將成為真正意義的多面手,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③創新能力的培養?!吨笇Х桨浮吩诟邘熞魳穼W專業的培養規格中提到:系統掌握從事學校音樂教育所必備的音樂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較強的藝術表現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學校音樂課堂教學、指導課外藝術活動……具有團結精神和協作能力[1]。教育部2002年就出臺了《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從九年義務教育到高中以及高等院校的各個階段,對于積極開展經常性的、面向全體學生的、豐富多彩的課外、校外藝術活動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這些活動怎樣走近學生,符合他們生理、心理的需要,能夠感染熏陶他們,沒有創新思想和能力肯定是不行的。想要成為合格的素質教育工作者,不只是要自己能唱能彈,還要全程參與學生的各種藝術活動的宣傳、策劃、組織、排演等環節,而這正是藝術實踐課程體系最具創新意義和價值的內容。
三、藝術實踐課程體系的考核辦法
目前大多數高師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活動尚未形成規范有序的課程體系,這對于藝術實踐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和學生專業素質的提升無法產生更為積極的作用,因此藝術實踐課程體系還需要形成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
1.具體實施細則與活動計劃。為了確保藝術實踐課程體系的教學效果,根據不同年級制訂不同的藝術實踐活動計劃,并寫入教學內容,規定完成不同等級的目標和任務就是非常必要的。課程可分為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導兩部分,采用二者相結合的辦法,由指導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二者配比及內容。如第一學期藝術實踐課程體系的主要內容為:新生專業匯報、觀摩其他年級的教學音樂會和班級匯報等,可酌情適當增加模擬排練及理論課的比重。2~6學期每學期內容包括:班級教學觀摩、分專業教學匯報、基本功比賽及頒獎晚會、藝術展演等。第7~8學期可以安排畢業晚會等。這些活動計劃和細則的實施都要細化到每個學期并實行問責制。
2.考核辦法和評價機制。為完成藝術實踐課程體系的培養目標,形成有約束力的考核辦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首先,要確保每位學生的公平參與,定期組織考核。其次形成必要的評價機制更能對學生產生積極主動的作用。每次活動之后,可根據活動情況開展評價,包括學生自評、互評,專業教師點評和藝術實踐指導教師綜合環評等方式。一方面要求學生就本次藝術實踐活動參與的情況提交書面報告,另一方面要求每個節目的指導教師根據本次活動學生完成情況給予評價和建議,最后由專門負責指導藝術實踐活動的教師綜合評價本次活動的開展情況并制訂下一步的提升空間和目標。
高師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活動可以看作是課堂教學的一面鏡子,它可以很好地反映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并且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發展綜合素質,因此如何更好地開展藝術實踐活動這一課題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高師音樂學專業構建藝術實踐課程體系能夠更好地發揮其與課堂教學的雙向互補作用,完善教學體系,并通過有效地激勵和考評體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摘要】在當今國際大融合的趨勢下,中外教育領域的合作辦學不僅為中國學生在專業發展方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對推動地方院校走特色辦學發展之路有著重要的意義。中俄聯合辦學視域下的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教學與非聯合辦學的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教學,從表面上看是兩個類似的概念,但在辦學理念、授課內容等多方面均有實質性的不同,本文就中俄聯合辦學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鋼琴必修課的教學與實踐進行闡述。
【關鍵詞】中俄聯合辦學 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 鋼琴教學與實踐
一、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理念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我國高校分為教學型、研究型、教學研究型和應用型四種定位。黑河學院依托與俄羅斯一江之隔獨特的地緣優勢,積極引進并充分利用俄羅斯高校教育資源,走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之路。2004年,黑河學院被國家教育部確立為中俄教育合作執行計劃中的“中俄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單位,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就是其中之一。音樂系通過聘請俄羅斯外教,引進教材及教學大綱等方式,研究俄羅斯音樂教育教學特點,在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人才培養計劃、教材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充分突顯了中俄聯合辦學項目的特色。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中對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這樣描述的:“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素質音樂工作者”。因此,“基礎為本,特色為先;綜合發展,重視能力”成為黑河學院音樂系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的理念,通過這一特色辦學模式,實現中俄教育教學體制的相互融合,在教學過程中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培養出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文化建設和音樂教育崗位提供人才支持。
二、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鋼琴教學與實踐
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的課程設置,主要由傳統課程、外教課程和特色課程組成。傳統課程既保證了教育部對音樂學專業本科培養目標的要求,又滿足了學生畢業后選擇在國內考研的需求;外教課程主要是“一對一”鋼琴、聲樂等技能技巧課的教學與實踐訓練,并以全俄語形式授課,為學生繼續出國留學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特色課程有《俄羅斯社會與文化》、《俄羅斯舞蹈》、《俄羅斯歌曲演唱》、《俄羅斯民族音樂采風》等,以選修的形式設立課程,旨在拓展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除此之外,還包含《黑龍江流域史》、《鄂倫春民族音樂》等具有地方區域特色的滲透類課程。通過中俄課程體系的互相融合,使合作辦學項目更加合理化、多元化。
鋼琴課程是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的技能技巧必修課,也是中俄聯合辦學外教課程必修課之一,第一學年為集體課,第二、第三學年為一對一小課授課。鋼琴課程如何在教學與實踐上既能體現中俄聯合辦學特色與優勢,又能滿足國內就業師資崗位的技能需求,成為一個重要的教研課題。長久以來,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的鋼琴課教學內容與鋼琴演奏專業的鋼琴課內容如出一轍,但是仔細研究兩個專業的專業指向及其培養目標就會發現,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的鋼琴課更要側重對學生鋼琴應用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要注重鋼琴伴奏和自彈自唱能力的訓練,以適應中小學教學,或是基層單位文藝工作的需要。經過反復與外教的互相交流學習,通過教學過程檢驗,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俄聯合辦學鋼琴課程的教學與實踐,形成如下課程體系:
(一)鋼琴課程教學環節:
1、鋼琴基本教學內容。第一學年集體課,主要以教學大綱為主線的教學曲目為載體,解決學生的讀譜和演奏技術問題,如手指的支撐跑動能力與手臂自然臂重訓練、各類奏法及各類型踏板的運用等等,旨在強調鋼琴演奏的基礎教學。第二、三學年一對一教學過程中,以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為原則,突出中俄鋼琴作品教學為特色。俄羅斯外教在鋼琴課上,對俄國音樂作品處理韻味十足,善于啟發學生的自主意識,經常給學生更自由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他們還強調學生音樂作品演奏的準確性,用心歌唱、用耳傾聽,并在相應的作品中滲透鋼琴教學法及音樂史等內容,使學生在學習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與感知音樂美的能力。
2、鋼琴伴奏與自彈自唱
鋼琴伴奏是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鋼琴課中的重點內容,以鋼琴演奏能力為支撐,提高學生應用鋼琴的能力為目標。第二學年開始與鋼琴演奏曲目學習同步進行,對學生進行兩升、兩降內的大小調正三和弦鍵盤和聲連接訓練,分析、彈奏樂譜中的原譜范例,并進行轉調練習。第三學年,進入全面的歌曲鋼琴伴奏知識學習,拓展對鍵盤和聲、伴奏型、伴奏織體,以及各類型歌曲伴奏特點的范例學習與編配彈奏,要求所配彈的作品能夠進行自彈自唱,熟練地在四升、四降各調轉調。鋼琴伴奏配彈曲目還要注意與中小學音樂課中的歌曲相聯系,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學以致用。
3、聯彈曲目及自選曲目學習。除了鋼琴演奏曲目與伴奏能力的培養之外,對有興趣的學生進行聯彈曲目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其對音樂作品的排練能力。對有演奏能力的學生,需選擇更廣泛的鋼琴作品學習,拓展他們的音樂視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鋼琴課程實踐環節:
著名音樂家張肖虎先生曾說:音樂教育的特性之一是其實踐性,因此鋼琴課程的實踐環節顯得尤為重要,其中包含教學實踐與藝術實踐兩方面。
1、教學實踐,如進行課內教學試講,鋼琴教學觀摩與互評,教育(見習)實習。
教學實踐主要訓練學生組織授課的能力,以教學試講與教育(見習)實習為主。教學試講是將學生兩兩分組,教師安排試講曲目,學生自行課下搜集資料組織備課。以同學為授課對象,進行教學試講,教師旁聽并適時予以指導,這種實踐形式為學生步入真正的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教育見習,如學生進入中小學,旁聽所在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初步感受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與教學氣氛,學習授課方法與控制課堂的技巧;教育實習是學生通過頂崗支教等環節,真正地站在中小學課堂上自己實際授課,在此過程中體悟教與學的靈活運用,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便及時調整、補充,為適應未來的音樂教學工作需要做好準備。
2、藝術實踐包括鋼琴演奏考試、鋼琴伴奏實踐、舞臺演奏實踐、參加鋼琴考級與專業比賽、俄羅斯音樂采風,以及到校外中俄實踐教學基地進行藝術實踐等形式。
鋼琴演奏考試是每個學生都要參加的專業技能技巧測評,學生通過考試獲得專業學分。鋼琴伴奏實踐可分為自彈自唱及為聲樂、器樂伴奏兩種形式進行。參加音樂會、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要求每生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另外幾種藝術實踐形式,則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及專業需要進行。
三、結語
中俄聯合辦學視域下的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鋼琴課的教學與實踐,有兩方面特點:一是符合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指向性對鋼琴應用能力的需求,二是體現中俄聯合辦學特色。中俄聯合辦學模式,順應教育產業化、教育國際化的趨勢應運而生,在保留原有的辦學體制基礎上,以全新的辦學理念培養專業技能扎實、人文素養寬厚、熟悉國際音樂教育教學方法和風格的應用型音樂教育人才。中俄聯合辦學重點其實在“聯合”二字,中俄雙方教師只有互相配合、互相學習,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創新教學體系,才能最大限度利用雙方的優質教育資源,真正發揮中西合璧的獨特教育功效。
摘要:本文針對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學院音樂學專業手風琴課程教學現狀,從教學理念、教學形式與內容、教材建設幾個方面提出一些和理性的建議,旨在更好地促進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學院的手風琴教學。
關鍵詞:伊犁師范學院 音樂學 手風琴 教學模式
手風琴是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音樂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為培養中小學音樂師資、開展中小學音樂教學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然而我院多年的手風琴教學,在借鑒全國其他高等師范院校手風專業先進經驗的同時,也產生了與其他院校共性的問題,那就是手風琴教學師范性特點不夠凸顯,著重培養演奏技術,忽視了綜合應用能力與教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對我院音樂學專業手風琴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院音樂學專業手風琴教學現狀分析
(一)關于教學形式
我院音樂學專業手風琴課程設置為通修三年(六個學期),授課形式為兩人一課時,這種課程設置符合器樂教學的總體規律,能夠針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例如很多學生在進校之前并無手風琴基礎,甚至有學生來自農牧區,從未見過手風琴,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從初級入門開始進行教學,勢必面對許多共性的問題無法解決。
(二)關于教學內容
我院自開設手風琴專業以來,基本上沿襲了專業音樂院校的手風琴教學模式,注重技術訓練,解決演奏技巧、重視培養音樂表現而忽視了學科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生對于基礎音樂教育教學所需要的手風琴綜合運用能力以及教學能力的培養。
(三)關于教材選擇
我院音樂學專業的手風琴教學,始終以1988年全國高師學會組織編寫的《手風琴教程》為基礎,輔以各類考級教程進行手風琴教學。但教學必須根據時代的變化,學生的情況做到與時俱進,教材需要不斷更新,考級教程雖曲目豐富,涵蓋面廣,但對于師范類教學來說,顯得系統性不足,缺乏循序漸進的教材體系。
二、我院音樂學專業手風琴教學改革建議
(一)明確教學理念
高師音樂教育是為基礎音樂教育及中等學校音樂教育培養師資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手風琴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理解《音樂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明確培養目標,貫徹為基礎音樂教育培養師資的思想,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以人為本,讓學生領會自己所要從事工作應具備的手風琴能力。①
(二)拓展教學形式
1.開設小組課或集體課。
針對進校時無手風琴演奏基礎或演奏基礎薄弱的學生,可集中起來根據人數情況,設置小組課或者集體課。這樣的授課方式,有利于集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同時在上課期間可以以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的方式完成教學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并且節省上課時間,提高上課效率。
2.開展學術講座作為教學輔助形式。
高師音樂學專業的手風琴學生,不但要能掌握必要的演奏基礎,更需要從理論高度上來理解這門課程,不斷豐富自己。對于相關手風琴音樂的發展史、相關基礎理論、作品賞析等內容,就可以以講座的形式,面向所有手風琴專業的學生甚至其他鍵盤器樂的學生集中講授。既讓學生系統地了解手風琴這件樂器,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不斷深化、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三)豐富教學內容
1.在手風琴課程中加入手風琴教學法的內容。
作為一名從事基礎音樂教育的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更需要有較強的從教能力,音樂學專業的手風琴課程旨在通過學習手風琴,掌握一定的演奏能力與教學能力,能夠使用手風琴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演奏只是手段,而教學才是最終目標,因此,在音樂學專業手風琴課程中加入手風琴教學法的內容是十分必要、可行的。
2.在手風琴課程中加入重奏、合奏的內容。
在《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手風琴系列教材》一書中提到:“對于高等師范院校手風琴教學來說,開展重奏、合奏的訓練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廣闊的前景,這不但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演奏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徑之一。從音樂教育的長遠目標來看,在發展學生音樂能力的過程中,更應當重視和加強對他們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多聲部思維能力、合作與協調能力、和聲聽辨與分析能力、聲部平衡與音色控制能力等方面的訓練,顯得尤為重要,而重奏、合奏是培養以上能力的有效形式?!雹?
在我院手風琴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程度相近的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重奏與合奏的訓練,由淺入深,一步步增強學生的協作能力與合作意識。
3.在手風琴課程中加入室內樂的內容。
21世紀初,手風琴演奏步入多元化、專業化發展,而手風琴室內樂的問世是藝術化手風琴真正步入正統音樂界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新時期手風琴藝術發展的優秀成果。③手風琴室內樂通常有兩名或兩名以上演奏者組成,至少包含一架手風琴,每位演奏者擔任的聲部不分主次,同等重要。
在我院,有充分的條件可以開展手風琴室內樂的教學。我院開設有中外民族樂器選修課程,樂器種類包含小提琴、電子琴、長笛、薩克斯、古箏等各類中外民族樂器,且民族器樂課程中,還有哈薩克以及維吾爾族的各類樂器,從樂器的種類來說,可以滿足室內樂教學的開展。在作品選擇上,除了演奏現有的樂譜之外,更可以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嘗試根據我院的情況創編一些原創的手風琴室內樂作品,增強學生的創作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4.在手風琴課程中加入即興伴奏的內容。
我院在開設手風琴課程的同時,也開設了手風琴即興伴奏課程,以提高學生對于手風琴的實際應用能力。但這兩門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免有一些脫節的現象,例如在手風琴即興伴奏課程中常常會出現學生演奏基本功不扎實,導致理論上清晰,但不能正常演奏的現象。因此,在手風琴課程中,就可以進一步完善基本功的訓練,例如音階、琶音、和弦等技術的練習,在學習演奏音樂作品時,不僅要強調技術技巧以及樂曲風格的表現,而應在曲式結構、和聲布局的安排上多做理論分析,為即興伴奏打下良好的基礎。
5.在手風琴課程中加入自由低音手風琴、流行手風琴的內容。
自由低音手風琴問世以來,大大突破了傳統手風琴的局限,結構與功能的改進,音色與音域的拓寬,使得手風琴演奏作品的范圍也大幅度增加,將手風琴演奏作品拓寬到了巴洛克與現代派音樂作品的領域。使手風琴功能與作用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
流行手風琴因其演奏形式、音樂作品風格的多樣性以及帶有伴奏音樂這一特點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音樂通俗易懂,旋律優美,受眾面更加廣泛。
因此,在掌握了手風琴演奏基礎之后,能嘗試深入學習這兩種手風琴的演奏方式,會使學生的演奏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手風琴的用途也會因此而更加廣泛,對于學生的就業來說也是有利而無害,但這兩種手風琴多源于進口,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可以率先挑選一部分演奏基礎較好、有條件的學生學習。
(四)完善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手風琴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選用應當以科學、適用、系統、完整為原則。教材的選用應當避免單一,要從基礎訓練、技巧訓練、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著手,綜合應用,循序漸進,不能只用一套教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合理選擇。選擇的作品也必須是富有藝術表現力的,貼近學生表現能力與實際演奏能力的作品,切忌揠苗助長。
綜上所述,我院音樂學專業手風琴教學可以借鑒專業音樂院校手風琴教學的先進經驗,但不能一味沿襲,必須明確高師手風琴專業的培養目標,將教學的中心從掌握技能轉向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突出師范特點,培養基礎音樂教育以及中小學師資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摘要】本文從近年來社會音樂文化的發展對社會音樂師資的多樣需求,淺析目前高師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存在的一些誤區,從而提出高師音樂學專業應實行分流培養;不僅要為基礎教育培養師資,而且要為社會培養各類音樂師資,并對高師音樂學專業人才分流培養模式和課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做法。
【關鍵詞】音樂學專業分流培養社會型師資人才培養方案
“十二五”期間是國家實施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的關鍵時期,是把社會文化發展放到最重要位置的時期,在《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和黨的第十七大、十八大文件里,把教師教育和社會文化改革發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音樂教育對人生所起到的重要影響得到廣泛認同,人們對音樂教育有著前所未有的重視,它逐漸形成了我們這個時代人們人生成長新的教育鏈條,這個教育鏈條一方面是學校的音樂教育,另一方面則是社會的音樂教育。長久以來,高師音樂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始終定位在學校音樂教育,而對社會音樂教育師資培養存在著盲點。站在整個社會音樂文化發展平臺上,高師音樂學專業一方面應繼續為學校音樂教育培養師資,另一方面,應關注社會對音樂師資的多樣需求,改革創新突破局限,分流培養出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音樂師資。
一、音樂文化的發展,形成了學校與社會相融合新的音樂教育鏈條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精神生活需求不斷提升,音樂教育逐漸從學校音樂教育擴展到大眾教育,形成了這個時代人生成長新的教育鏈條,這個鏈條已分支為兩個部分,一條是學校音樂教育:幼教――中小學――高中――大學等國家規定的音樂教育;另一條則是社會音樂教育:胎教――親子園――校外各類兒童音樂教育(舞蹈、聲樂、器樂等)――校外各類青少年音樂教育――各類成人音樂教育――各類中老年音樂教育等人們自發需求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不再停留在人生某一階段某個地點或某個過程,而成為貫穿一生不斷需求和接受教育的過程;它不再只是學校里學生的專利,而成為社會大眾的一種普遍需要;音樂藝術不再是極少數人的擁有,而逐漸形成為大眾共同愛好與參與,音樂不再只是青少年學習的專利,而成為許多人包括中老年人陶冶性情修身養性的首選,尤其是近年來,不論是專業的國際國內音樂賽事,還是普通的老百姓星光達人之路,音樂已成為人們生活重要部分,可以說,學校音樂教育已擴展為社會的音樂教育、大眾的音樂教育。
目前除了學校所進行的音樂教育以外,社會上有從人生開始的胎教到0-3歲的親子園,從校外的少兒舞蹈學校到器樂班,從中老年合唱團到中老年的腰鼓隊舞蹈隊,社會上多種類型的音樂輔導班層出不窮,社會民眾對音樂教育的多種需求,表現出社會對各類音樂師資需求是一個日趨增長的勢態。如:準媽媽音樂胎教指導,0―3歲親子園的音樂教育,社會上的各類少兒舞蹈學校、聲樂學習班,合唱團、各種器樂的學習班等等,社會上各種不同年齡層面的人群、各種不同類別的音樂教育需求,都意味著社會需要大量的多樣的音樂師資。面對社會需要的音樂師資,由誰來擔負培養任務呢?毋庸置疑,應當由我們高師音樂學專業來培養。問題是目前我們高師如果只把為中小學培養音樂師資作為立足點,而不提為社會培養音樂師資,不僅使高師音樂學專業脫離了社會的需要,同時也限制了高師音樂學專業的發展。我們應站在整個社會文化發展的平臺上,根據學校與社會相融合的新的音樂教育鏈條所形成的對音樂師資的新需求,對高師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行改革創新,在為學校培養學校音樂師資的同時,更要為社會培養各種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社會型音樂師資,以滿足社會對音樂師資的需求。
二、根據社會音樂教育需要,重新定位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社會型音樂師資是指從事學校音樂教育以外,在社會上進行音樂教育的專職音樂教師。根據社會對音樂師資的不同需求,高師音樂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應圍繞根據人生音樂教育的鏈條進行改革,目前除幼兒園―中小學―高中―大學的學校音樂教育教學外,社會上各種類型的音樂教育有:胎教,親子教,各類舞蹈學校,各類器樂學校,各類合唱團隊等等,要培養不同類別的音樂師資,使我們的學生深受社會的歡迎,我們應突破僅僅為中小學培養音樂師資的局限性,把人一生所受得音樂教育鏈條連接起來,把校內音樂教育內容與校外音樂教育內容結合起來,把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把學生教育與民眾教育結合起來,重新定位和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提升高師音樂學專業的發展空間,拓寬高師音樂學專業的學生的就業渠道,把培養社會型音樂師資作為我們的重要特色和人才分流培養的一個重要分支。
多年來高師的教學改革主要致力于針對中小學音樂教學需要的改革,在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綜合能力上下功夫,提倡五位一體:即能彈、能唱、能跳、能教、能編的綜合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著中小學音樂師資崗位的逐年飽和,目前音樂學專業的畢業生有很大一部分在社會上做音樂教師,甚至自主創業辦學辦班,成為社會音樂教育和音樂文化的發展的主力軍。調查顯示,做的比較好的學生大都是在校時主項專業非常優秀的學生,之所以能在社會上立足,除了具備了教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外,主要是他們自身突出的專業水準得了社會的贊譽和認可,為他們的發展和創業提供了機會。因此改革和探索不同于為學校音樂教育培養人才的培養方案,根據學生的自身水平和條件,選擇自己的專長和個性特點,培養學生教育教學能力和一門主項專長,應是培養社會型音樂師資的定位。梳理人生教育鏈條,一方面使我們在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時,注意拓寬人生各個階段的音樂教育教學內容,加強培養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社會型音樂師資,從另一方面使我們在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時,不能等同于培養學校的音樂師資,應另尋辟徑,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和特長,著重培養學生的主項專長,分流不同類型的社會型音樂師資。
三.注重創新實踐,實行分流培養各類音樂師資
相對而言,中小學音樂師資它有較為固定的教學內容(課本),教學對象(學生),屬于普及教育和審美情趣的教育,而社會需要則是不同層面、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技能性音樂教育。目前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甚至鄉村,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校外音樂藝術學校(器樂聲樂舞蹈)層出不窮,需要大批的專職音樂師資,如,專門的胎教師資、0-3歲幼兒的音樂輔導師資,幼兒的專業舞蹈教師、器樂教師,聲樂教師;青少年的專業舞蹈教師、器樂教師、聲樂教師、音樂理論教師;中老年的專業舞蹈教師、器樂教師、聲樂教師、音樂理論教師等等,對教師的音樂專業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高師音樂學專業應根據社會和學校對音樂教育的不同需要,改革人才培養方案,變革課程內容與標準,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生自身要求,實行分流培養,有所側重。
(1)分類選擇培養途徑。
根據社會需要和學生自身要求,學校在三年級時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應分為兩大類,一是學校音樂師資,一是社會音樂師資。培養學校音樂教師,應注重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培養,他們某單項的專長可以不尖,但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多項的能力,如能彈、能唱、能跳能編等能力,課程設置要向綜合能力培養靠近;培養社會型音樂師資,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對那些專業素質較好的學生,應分配給予足夠的課時,加大其專業長項的課時量,保證其專業素質的高水準。
(2)培養學習和創新能力,形成主動創業競爭意識
學習能力是適應和承擔當今社會工作主要能力,學校的書本知識永遠也趕不上這個時代飛速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新。在學習過程中,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這是學生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大學階段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去找準自己的發展定位,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創新思維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不會懶散,才能主動,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競爭能力和靈活的創新意識。
(3)加強教育類課程的比重,為學生提供實踐實習的平臺
不管是培養學校音樂教師還是社會音樂師資,學生都必須具備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尤其是社會型音樂師資,除了要學習和掌握青少年的教法外,還應學習和掌握不同層面人群的教法(如;嬰幼兒、中老年等),因此應加強各類教育課程的比重,特別是音樂教法課要在課程設置上進行探索和改革,根據需要增設課時和新的教學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同時應為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實習和實踐機會,讓學生不僅走進中小學校,而且要走向社會上的親子班、舞蹈班、器樂班等,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
總之,作為培養音樂師資的高師音樂學專業,應當由為學校培養音樂師資拓展為為整個社會培養音樂師資的寬口徑,站在整個社會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去定位培養的目標,探索和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分流培養出各種類型的音樂師資,更好地為學校音樂教育服務,為社會音樂教育服務。
摘 要:高師音樂學專業學生舉辦視唱音樂會有利于促進教師課程教學改革和學生評價體系改革,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和藝術實踐能力的提升,可以使視唱練耳課程更好地為其他技能課程服務。音樂會的節目可以來源于教材、其他參考書籍、網絡以及學生自己的創造,可以是自彈自唱、合唱、節奏律動以及學生自己創編的豐富多彩的形式,通過教師的充分發動、積極謀劃和悉心指導,每學期或學年都可以舉辦一場視唱練耳音樂會。
關鍵詞:視唱練耳;音樂會;意義;方法
視唱音樂會是近二三十年才興起的,最早是中國音樂學院自1988年開始的歷年視唱音樂會,在國內影響比較大的是中央音樂學院自2004、2006年開始舉辦的中法(后來的中美、中意、中俄)視唱練耳教學周期間舉行的視唱音樂會,白天教學研討,晚上欣賞各音樂學院視唱練耳專業的學生表演的視唱練耳音樂會。以后各音樂學院紛紛舉行此類音樂會,其他高師音樂院系也積極嘗試,并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這些音樂會的水平有較大差異。專業音樂學院的學生水平相對較高,而且還有視唱練耳專業的學生;而高師音樂學專業的學生,由于基礎相對較淺,所以整體水平要低一些,但在形式上卻可以豐富多彩一些。且高師的學生的視唱音樂會有別于專業音樂院校的視唱音樂會,應該體現師范生的特點,例如有柯爾文手勢、節奏律動、自編自演音樂劇等節目形式。
安慶師范學院音樂學院作為教育部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課程方案的首批試點單位,認真貫徹課程方案的精神,在各主干課程的課程綱要的指導下,積極進行課程教學的改革。樂理與視唱練耳作為十一門主干課程之一,我們不僅在教學內容上進行了整合教學的探索,在教學考核上也進行了大膽嘗試。其中把舉辦視唱練耳音樂會作為對教師進行教學考核和對學生進行學業水平考核的重要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我院已成功舉辦兩屆視唱練耳音樂會,就其意義和方法,我做一些粗淺的總結。
一、視唱練耳音樂會的意義
(一)促進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顯示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視唱練耳作為音樂學專業學生的基礎理論課程,一直得到大家的重視。但如何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該學科在音樂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如何使視唱練耳學科更好地為其他學科服務,傳統的視唱加聽寫的教學方法還不能很好地實現以上目標。但如果能把每一個視唱練習曲都作為一個音樂會作品去練習,完整地藝術化地去表現它,學生就能真正意識到該學科的價值所在。
教師指導學生表演作品的過程也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這促使教師必須要廣泛地研究音樂作品,從音準、節奏、速度、力度、連跳、強弱、聲音、氣息、表演、風格等等各方面進行指導和要求。學生在音樂會上的表現,不僅反映了學生的學業水平,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二)提高學生學習視唱練耳的興趣和積極性,豐富了教學內容,發展創造能力
視唱練耳作為基礎技術理論課,學生對它感興趣的不多,除了上課跟隨老師一起唱唱視唱,聽寫音程和弦、節奏旋律外,課下很少積極進行練習。特別是音樂基礎稍差的同學,害怕視唱唱不準,害怕練耳聽不出來,對這門課程產生了恐懼心理。舉辦視唱練耳音樂會并和他們的平時成績掛鉤以后,能力強的同學積極準備一些個人節目,而能力稍弱的同學也會積極尋求和其他同學合作,排練一些集體節目,總之,每個同學都積極行動起來了。
對于節目的內容,他們大多不愿意選擇大家都熟悉的教材上的內容,而是積極去尋找有新意、有特色、適合音樂會表演的作品進行改編、整理、排練,加以練習。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指導加工,這樣也就極大地拓展了我們學習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內容。
(三)積極參加藝術實踐,并在實踐中提高了綜合素質
視唱練耳作為基礎技術理論課,其根本目的是為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提高學習音樂的能力,并為其他各音樂表演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但僅僅是課堂上的學習還不能完全達到上述目的,因為學生在課堂上能唱準,但在舞臺上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唱不準,有的同學平時節奏感還好,但一上舞臺就慌了,節奏就不穩了。這就要求我們視唱練耳課程必須和舞臺實踐藝術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不斷地登臺表演,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錘煉,才能逐漸成熟和穩定下來。因此每學期的視唱音樂會是學生進行藝術實踐鍛煉、為聲樂器樂表演服務的理想平臺,是不斷提高音樂綜合素質的必經之路。
(四)是對學生進行學業水平考核的有效形式
傳統的視唱考試都是一個學生唱給一個老師聽,一般范圍比較小,局限在兩個之間(或本班同學之間),考察的內容也比較少,要么是教材上的,要么是老師準備的視唱材料,這樣的考試能夠反映學生的水平,但不能反映學生的個性和強項,例如學民樂的同學唱旋律小調、學西洋管樂的唱雅樂調式都不是特別好。但如果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長準備視唱音樂會節目,就可以把他們最優秀的一面展示出來,教師可以根據他們在音樂會上的表現評定他們的平時成績或期末成績。而且用音樂會的形式展示,他們的成績和水平也是有目共睹的,也可以進行自評和互評,使他們的成績更加公平、公正和公開。
二、舉辦視唱音樂會的方法
(一)視唱音樂會作品的來源
1.取自教材。視唱練耳音樂會的作品首先來自我們使用的教材,例如《樂理與視唱練耳》(陳雅先編著)里的單聲部視唱、多聲部視唱、結合節奏律動的視唱、帶伴奏的視唱、結合柯爾文手勢的視唱等都可以直接表演,或者選用以上素材進行整合、編排進行表演。例如我院音樂會節目《快樂的一天》就選用了柯爾文手勢表演唱《江西兒歌》(第一冊第42頁)和多聲部視唱《半個月亮爬上來》(第二冊第231頁)以及其他素材進行編排,描述了同學們一天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過程。
2.其他視唱練耳書籍和作品集。國內可見的專門的視唱音樂會書籍較少,周溫玉著《視唱的藝術――音樂會視唱曲集》,是專門創作的適合音樂會表演的視唱曲,其中的《民歌主題變奏》難度不大,比較適合高師音樂學專業學生表演,主要掌握其民歌調式風格。還有陳雅先著《民族音樂多聲思維視唱》里有一些配有立體節奏的視唱和多聲部視唱,如《瑤族舞曲》是帶有立體節奏的視唱、《百鳥朝鳳》是純人聲的三聲部視唱。還有辛迪選編的《四聲部視唱教材》,其作品主要來自歐洲早期教堂音樂,其和聲規范,音響和諧輝煌,也是很好的視唱音樂會曲目。
法國雷蒙恩《視唱教程》是視唱練習曲的經典和寶庫,音樂性強,藝術價值高,很多可以直接在音樂會上表演,中央音樂學院據此改編的《國民基礎視唱教程――合唱與獨唱鋼琴伴奏版》把單聲部視唱發展成四聲部視唱,進一步提升了其藝術價值和練習價值,更加適合在音樂會上表演。
顧秋云的《中外器樂名曲多聲部視唱訓練》也是一本非常好的視唱作品集,有二聲部、三聲部、四聲部三中類型,有帶鋼琴伴奏和無伴奏的。所選作品都是大家熟悉的耳熟能詳的中外器樂名曲,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演唱去體會經典作品的精髓,感受器樂曲通過人聲演唱同樣能達到輝煌和別樣的韻味,并理解不同時期的器樂曲的風格特點。
除上述書籍外,還有其他聲樂曲集、合唱作品集中也有大量的作品可以選用。
3.來源于網絡。互聯網上的音樂資源非常豐富,也有很多和視唱練耳有關或可以被我們利用的。而現在的學生對互聯網的運用非常熟練,有時還要要勝過老師?;ヂ摼W上可以搜索到大量的和音樂有關的音響、視頻和樂譜,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視唱練耳學習的對象和音樂會節目的源泉。例如我院音樂會上有四個同學表演的《甩蔥歌》,這是一個芬蘭的波爾卡舞曲,網上有很多版本的表演視頻,也有很多音樂愛好者記錄整理的樂譜,她們選擇了一個最經典的版本進行學習、練習和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還有一個八個同學表演的《卡農》,也是根據的鋼琴曲《D大調卡農》,網上有音樂愛好者改編成四聲部的版本,并自導自演、錄制并上傳了視頻,但沒有對應的樂譜,同學們根據視頻自己聽記整理樂譜,并進行練習、編排動作和表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在聽記樂譜的過程中還很好地鍛煉了多聲部聽寫的能力。
4.自編自導自演。有些同學具有很好的創新精神和創編能力,他們不希望表演書本上的東西或大家熟知的東西,而是希望弄一些有新意的節目來表演。例如吉他彈唱《圍墻》就是同學自己作詞作曲并表演的節目,并邀請另一名同學伴舞,效果也很好?!兑芟肭肥峭瑢W回憶以前玩過的電子游戲里面的音樂如憤怒的小鳥、功夫、超級瑪麗等進行串編和表演,贏得同學們的熱烈響應。
(二)視唱音樂會的節目形式
1.鋼琴自彈自唱。自彈自唱是視唱音樂會最基本的形式,要求表演者自己視唱自己彈鋼琴伴奏,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視唱水平和鋼琴伴奏水平,還要使伴奏和唱很好地協調起來。鋼琴是我們進行視唱練耳學習的重要工具,很多視唱都配有正譜伴奏,有些專門創作的帶有正譜伴奏的視唱曲本身就是一首小型的音樂作品。單純的視唱會顯得有點單調,配上伴奏可以豐富其音樂表現力和音響效果。還有些復調作品,例如巴赫的《創意曲集》《平均律鋼琴曲集》,可以唱一個聲部彈其他聲部,使人聲和鋼琴很好地協調起來。
2.各種類型的多聲部視唱、大合唱。多聲部視唱是視唱練耳音樂會的主要形式,有二聲部視唱、三聲部視唱、四聲部視唱等,還有表現力最豐富的大合唱。這些都是訓練多聲思維的重要途徑。良好的多聲部視唱作品一般和聲規范、音響豐滿。
3.結合其他樂器構成的多聲部音樂。視唱不僅可以人聲之間、人聲與鋼琴之間合作與協調,視唱還可以和其他任何樂器進行配合,比如人聲與長笛、人聲與小提琴、人聲與幾樣樂器的合奏等,這可以充分展示人聲音色的豐富多彩和強大的協調能力。例如周溫玉著《視唱的藝術――音樂會視唱曲集》里有一首《和弦連接》,就是長笛、女高音與人聲幾個聲部的配合。
4.結合節奏律動、身勢、柯爾文手勢、打擊樂器的視唱。國外著名音樂教學體系引入我們的視唱練耳教學,豐富和改變了以前我們刻板的視唱練耳課堂,運用各種打擊樂器,結合體態律動、身勢表演、柯爾文手勢,使我們的視唱練耳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同學們在活潑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這也為我們視唱練耳音樂會的節目增添了新鮮的血液。結合打擊樂器伴奏的視唱、結合身勢體態律動表演的視唱、結合柯爾文手勢的視唱表演都是很好的視唱音樂會節目形式。
5.其他學生自編自創的形式。學生的創造能力一定不能小覷,只要你給他合適的機會和平臺,他們一定會創造出令你刮目相看的節目來。有些同學不囿于書本和教材,喜歡標新立異,總能創造出他們滿意的節目,例如吉他彈唱、音樂小品、音樂生活劇等等,既展示了他們的視唱練耳水平,也發展了他們的創造能力,豐富了我們的視唱音樂會的舞臺。
(三)視唱練耳音樂會舉辦的步驟
1.準備發動。開學之初,教師就可以提出舉辦視唱練耳音樂會的計劃安排,并說明其意義和目的,以及將其作為學業成績評價的一個方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做準備節目。
2.講座引導。舉辦專題講座,對舉辦視唱音樂會的方法、內容、形式、節目來源等進行介紹,播放相關視唱練耳音樂會的視頻,啟發她們去構思準備節目。
3.班級音樂會。在每學期的期末之前先舉辦班級視唱練耳音樂會,可以要求班級每一位同學都必須參加,并對每一位參加者都進行評價,可以是教師評定,也可以是自評和互評。對較好的節目可以挑選出來參加院系級別的視唱練耳音樂會。
4.視唱音樂會。一般每學年可以舉辦一次院系級別的視唱練耳音樂會,從班級音樂會上挑選出來的節目,教師可以進行再加工,精心排練和悉心指導,努力提高其藝術水準。并進行節目統籌安排,編制節目單,最終呈現一臺完整的視唱音樂會。
三、小結
舉辦視唱音樂會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推動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改革、提升視唱練耳學科的地位和影響力、對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和學習精力的投入都有良好作用。同時對教師精力的投入和能力素質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視唱音樂會能夠廣泛開展,并形成一種常態,那么視唱練耳學科的基礎性地位將得到更好地突顯,視唱練耳學科的發展將得到更多的投入和關注,這對我們整個音樂學科的發展都有促進作用。另外,視唱練耳音樂會是對學生進行學業評價的一種形式,它不能完全替代視唱練耳考試,基本的視譜即唱和練耳聽寫還是必須的。學生只有通過系統的視唱練耳訓練,再經過視唱練耳音樂會的洗禮,才能具有良好的視唱練耳水平和較高的音樂綜合素質。
摘要:Sibelius作為一款出色的音樂軟件,會給音樂教學帶來非常大的幫助。在Sibelius介紹部分對本文Sibelius軟件做了簡要介紹,包括音符輸入、播放、運行環境等。Sibelius軟件在音樂理論教學中的應用是現代教育與新技術的有機融合,而相對地方大學的音樂學院來講,其使用率還處在萌芽階段,為了真正提高地方院校的音樂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有必要在音樂學理論專業學生中普及Sibelius軟件的學習和運用。
關鍵詞:Sibelius;應用;意義
音樂理論課是一門嚴謹而技術含量很高的專業課程,多年以來一直以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論為主,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國的音樂教育領域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改變,使人們思想意識不斷開拓創新,從而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不斷涌現。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成為可能,把握音樂教育動態和前沿,研究音樂教育改革成果和教育改革思路。在音樂理論教學中充分運用數字化教學手段,已成為當今高校音樂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領域。
一、Sibelius介紹
Sibelius是一款專業的樂譜制作軟件,其創始人是芬蘭現代作曲家Ben和Jonathan兄弟,他倆既是作曲家,也是電腦程序工程師。
(一)Sibelius的操作設計
Sibelius的屏幕設計很直觀可以用多種工具和方法制作樂譜。而瀏覽樂譜只需在Navigator(即導航器)中拖曳就可以快速到達你想瀏覽的那一頁,如同移動手中的稿紙一樣方便。Sibelius的設計,一切為了簡便,避免復雜,這種人性化的程序設計使軟件使用起來和筆、紙一樣的自然。
(二)Sibelius音符輸入
Sibelius的Flexi-time是一種靈活的動態音符輸入方式,與使用MIDI鍵盤實際演奏的效果一樣,采用這種方式輸入時你不再需要敲打拍子機械地演奏,只須用雙手自然地彈奏,Sibelius會自動跟隨你的速度漸快或漸慢,將你演奏的音樂記錄下來.同時也可用Step-Time輸入(步進輸入),這種輸入方式是指用你的一只手在電腦小鍵盤上選擇不同時值的音符,另一只手在MIDI鍵盤上彈出所需的音高。當然Sibelius還可以用Mouse&Keystrokes(鼠標和按鍵)輸入音符,鍵盤上的C、D、E、F、G、A、B鍵分別對應著基本音級的固定音名。
(三)Sibelius的播放
Sibelius的回放效果非常不錯,在播放樂譜時只需按下播放鍵就會聽到很真實的音樂。Sibelius可以理解并播放非常多的標準符號,比如顫音記號、重復記號、漸強漸弱、八度音、滑奏,甚至半個半音,也能夠讀懂很多音樂術語或短語像rit,pizz.,allegro,mute,changetopic-colo等。而且Sibelius可以方便地選擇特定的樂器或音樂片斷進行播放。
(四)Sibelius的錯誤檢查功能
Sibelius的錯誤檢查功能可以大大節省您的時間,它會在錯誤的節奏或音符上給予提示。比方說,所寫音符的音域超出了該樂器的演奏范圍,則那些超出范圍的音符將用紅色顯示,以提醒您作適當的調整。
(五)Sibelius的插件
插件是Sibelius很具特色的一個內容,它是一些具有擴展性的小程序,能很方便地幫您實現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才能實現的功能。Sibelius2.0以上的版本提供了自定義插件的功能,這意味著您可以隨心所欲地編寫插件。
二、Sibelius音樂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視唱練耳教學與數字化音樂模式的應用
在視唱練耳教學中保持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將Sibelius音樂教學手段引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從而要求專業教師掌握相關的數字化教學手段。Sibelius音樂教學模式的引入,將會改善傳統授課的單一模式,豐富課堂訓練方式,豐富聽覺訓練。
1、培養學生視唱聽辨能力
在視唱訓練中避免使用傳統的單一鋼琴音色,運用不同音色、音程、和弦、旋律、節奏,可運用帶有伴奏的視唱練習。也可以對視唱曲與練耳內容進行改編或重組。其優點在于音準、音高、節奏及速度準確,訓練內容豐富多樣。
2、培養多聲部聽辨能力
在多聲部視唱教學中,運用不同風格的打擊樂器演示,讓學生體會不同的音色和節奏對比,提高多聲部聽覺意識。其次,通過伴奏視唱教學,將視唱練耳融入音樂作品中,從而把不同聲部從整體中剝離出來,加強了學生對每個聲部的把握能力。
(二)《和聲學》教學中數字化技術應用和發展
《和聲學》是音樂教學中的基礎學科,也是學習復調、曲式、配器等課程的前提條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傳統的和聲教學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只強調寫作的方法與要求,不給學生進行譜例示范,學生聽不到和聲的實際音響效果,使和聲教學成為“紙上談兵”“無聲音樂”的空洞理論,完全失去本質的意義。Sibelius音樂軟件在和聲教學中應用,能夠把復雜的和聲進行以不同的速度演奏出來,也可將聲部移高移低,或復制拼貼等等。較好地解決了和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環節,使學生聽覺體會與視覺印象得到溝通,改進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和聲教學效果。使和聲作業與音樂創作的聯系更為緊密,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三)《配器法》教學中數字化技術應用和發展
《配器法》是音樂高級理論課程之一,學習配器首先要了解樂器法,即熟悉樂器的性能、音域及演奏技法,對于大多學生來說是吃力的一件事情,而利用Sibelius音樂軟件進行配器課教學可以填補這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對不同樂器組的音色混音,對同一樂器不同音高及不同樂器不同音高的運用等。在配器教學中如何了解和掌握總譜讀法是這一門學科的關鍵所在,Sibelius音樂軟件擁有大量的制譜模式,我們可根據自己的要求選擇不同的配器模式進行創作。在配器的過程中將樂隊縮譜也可隨意進行拆分組合,直到滿意為止??梢噪S時視聽樂譜了解配器效果的優劣,極大地豐富教學手段和效果,做到視聽結合,從而使配器教學充滿創造力和想象力。
(四)如何運用Sibelius音樂軟件指導音樂作品的創作
音樂作品的創作是抽象的、非理性的思維過程,是一個動機的不斷產生、重復、演變和發展的軌跡,音樂創作也是音樂教學中最為高端的技術環節,以往的教學過程是手寫為主,對單聲部作品來說通過鋼琴或其他樂器輔助,對作品的整體音響效果有一個相對的印象,而不能較全面把握稍大一些的多聲部音樂作品,用Sibelius音樂軟件進行創作時,可隨時感受自己的創作過程,把握旋律發展變化的軌跡,如何布置和聲連接與進行,在縱向和橫向上的織體交替,監聽整體音響效果。
Sibelius軟件最大的優勢在于管弦樂隊的創作和編創方面,首先,在Sibelius中自帶了管弦樂隊中的常規樂器音色,聲音雖然不能和真實演奏相比擬,但是它可以幫助那些初學管弦樂寫作的學生在寫作時就能夠粗略聽到自己的音樂,從而實現不斷修改的可能。一般情況下,學生在獨立手寫完譜面后是不可能通過樂隊演奏聽到自己的作品的,因為這其中牽涉到較為高昂的經濟費用,但是Sibelius則可以讓學生聽到聲音,從這一層面上講就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寫作的自信和興趣;其次,在Sibelius中修改作品變得非常的方便,比如在增減小節、音位移動、調性轉換、樂器增減等方面都遠遠超過手寫改動,只要在相應的地方做相應的操作就可以了。
三、結束語
Sibelius在我校本科音樂理論專業學生的音樂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有顯著的提升??偠灾?,高等學校音樂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我們必須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高校的音樂教育要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音樂人才。
作者簡介:
程迎接,湖北工程學院。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人民的精神需求也逐漸增加,全國人口的文明素質需要提升。文章圍繞高校音樂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基礎教育新課改需求的音樂教師標準,在全國高校積極關注并探索音樂學專業課程改革的基礎上,詳細的闡述了舞蹈課程在音樂學專業中的育人功能和價值,以引起同行們的研究興趣。
[關鍵詞] 高校;音樂學;舞蹈課程;功能;育人價值
一、音樂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
1、教育部《指導方案》中的培養目標
教育部2004年下發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教體藝[2004]12號,簡稱《方案》)?!斗桨浮访鞔_規定“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
2006年教育部又下發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教體藝[2006]12號,簡稱《綱要》),在教育部這兩份文件精神的指導下,于2007年開始在全國高校開展試點工作。2010年9月13日,高師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改革專家領導小組組長、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王耀華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教學試點工作做中期總結,總結中指出,“全國普通高等院校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以教育方針為指導,貫徹‘兩為’,‘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尤其把美育寫進教育方針,提倡培養人格健全的人,更是為從事美育工作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為寬闊的用武之地?!彼诳偨Y中還指出,“《方案》和《綱要》研制本身,就是由于面對自本世紀伊始以來的九年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改革,提出了為基礎音樂教育服務的目標,所以在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課程目標、課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都緊扣這一目標。在滿足‘音樂教育工作者’、‘為基礎音樂教育服務’這些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或精,或專,或全面多能,以適應綜合型、創新型、寬口徑、多面手的要求?!?
2、九年制義務教育需要的音樂教師
九年制義務教育新《音樂課標準》規定,“音樂教育以審美體驗為核心這一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全過程?!币魳方處熓菍W校美育的實施者,是美的傳播者、開發者、誘導者,擔負著發展國民音樂教育,提高國民音樂素質的重任。音樂教師本身素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審美教育的成效。音樂教師應具備“心靈美、形態美、行為美、教學過程美等素養。
3、高師院校音樂學專業舞蹈課教學改革現狀
全國高師院校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都在積極的研究和探索舞蹈課程改革的新路子,在修改培養方案,音樂舞蹈課程設置,舞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社會實踐等方面,做了一些大膽嘗試,總結了一些經驗,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基本形成共識――舞蹈課程在培養音樂人才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和價值。
二、舞蹈課程教學的育人功能和價值
1、“愛心”教育功能
愛是一種情感,愛什么,怎樣愛卻體現出一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作為社會公民愛黨愛國愛人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是必備的基本素質。
作為一個教師,應有的基本品質是熱愛教育這個職業,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不懈的追求教育目標,才能孜孜不倦的努力學習,搞教學研究,才會感覺到教學是一種幸福的享受。這樣的教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受到教師所付出的愛心,感受到教師美的心靈。舞蹈是一門藝術,舞蹈教學的過程是學生享受美育的過程。舞蹈教學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熱愛學生,表現出來的是親切自然、落落大方的教學態度,嫻熟流暢的知識講解,深厚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底,準確到位的動作示范,自然得體的教學技巧,耐心細致的學習指導、點撥和引領,讓學生學有所獲;學生熱愛教師尊敬教師,表現出來的是快樂、輕松、向上,進步,求知欲很強的學習精神。這樣,教師樂于教,學生樂于學,教學就會受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學生不喜歡這個教師,更不喜歡上這個教師的課,是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的。另外,教師熱愛學生,還表現在一個“嚴”字上,常言說“嚴師出高徒”,對學生要求不嚴格的教師,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負責任的教師。學生也不喜歡這樣的教師。教師“嚴”中有愛,“愛”中有和(和氣、和諧),“和”中有樂,每一個教學細節的指導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愛心和關心的用意。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的身教重于言教,看似無聲勝有聲,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收到了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教師愛心的這種傳遞,將會在音樂學專業畢業生身上發揮作用。
2、審美教育功能
審美,是人們領會事物或藝術品美的一種思維活動。審美教育是通過藝術教育活動完成的。高校音樂學專業在培養藝術人才的過程中,舞蹈課程的審美教育功能不可忽視。
舞蹈是用肢體語言表現美的一門藝術,舞蹈動作具有形態美的特征,優秀舞蹈作品的情感,是通過優美的舞蹈動作呈現的形態美表現出來的。優秀舞蹈作品中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是用在動或靜的動作表現過程中形成的連續不斷的畫面塑造出來的,展示的是舞蹈動作造型美的特征。舞蹈動作還具有神韻美的特征,神韻是舞蹈表演者意向情趣的最高層次,每一個動作均與神相配合。“神”即眼神,從優秀舞蹈作品中,可以觀賞到舞蹈動作與眼神協調配合的神奇之妙,使人們感受到舞蹈不僅美而且富有生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如何欣賞舞蹈,用心靈體會舞蹈美的妙處;教給學生如何學習舞蹈動作,用肢體、毅力、意志和智慧,表現舞蹈美的語匯。此外,舞蹈教師要非常注意自身的形象美,包括精神飽滿,儀表端莊,講課內容豐富,語言清晰、流暢、生動、形象,聲音洪亮,示范動作優美等,使學生在聽覺和視覺上感到教師美。教學時,如果發現學生在實際訓練中,動作不協調、不到位,教師要耐心的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并以不美的動作展示給大家,讓學生在動作美與不美的對比中感悟美的重要性。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能力。
摘要: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全日制義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需要,作為中小學培養和輸送合格音樂師資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院系,必須把創新人才的培養作為主要工作來抓,使我們培養的人才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創作激情;具備科學研究素質和創新思維,并逐漸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我們培養的人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真正為中學生培養合格的音樂師資。
關鍵詞:音樂教師;創新人才;研究
21世紀是我國大力提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時期,音樂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這場歷史性的教育改革中,擔當了一個特殊的角色,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音樂師資的高師音樂院系,如何培養創新型音樂教師已成為當前一項重要的課題。那就是我們音樂教育應如何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音樂人才。
1創新人才概念及音樂學專業創新型人才的標準
創新人才就是具有強烈創新意識,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具備科學研究的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的標準。音樂專業創新人才的標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點。
(1)保持對未知知識的渴望。“藝無止境”對一名從事音樂教育專業學習的學生來說,這四個字十分貼切。音樂學習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特別是專業技能、技巧的學習更要有深切的體驗,如聲樂演唱、鋼琴演奏舞蹈表演、音樂創作等技能技巧,它是沒有終極的,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地探求,才能達到相當的高度,而不能說是頂峰。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求索才能掌握新的技能、技巧。所以音樂學習更要提倡“終身學習”,這樣才能使你的藝術成就達到更高,才能創造出優質的藝術精品。
(2)要善于及時獲取新知識。音樂藝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門瞬間藝術、聽覺藝術,很多知識技能只是在瞬間予以掌握,如聲樂教學、我們的嗓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好的聲音必須有強有力的氣息支持、聲音要暢通,而且要有高的聲音位置。而科學的發聲方法不是純理論的知識,只能在聲音訓練中加以掌握。所以作為學生必須善于在最短的瞬間獲得新知識,并及時加以掌握并鞏固并予以發揚光大。
(3)具有較寬的知識面。作為一名高師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一定要有較寬的知識面,不僅要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技能、技巧,而且還需要具備系統的綜合的音樂學科本體性知識。一般包括: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音樂技術理論知識、聲樂知識、器樂知識、民族民間音樂知識、音樂史知識以及相關的姊妹藝術知識,如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以及文學人文知識。更要有教育學、心理學、文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
(4)要有強烈的創造意識?!度罩屏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將傳統的音樂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和發展,以“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個模塊呈現,特別強調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創造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潛能的音樂領域,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于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得要的意義。”[1]而作為未來中學生音樂老師的高師音樂教育的學生不說,首先要具有強烈的創造意識。所以高等師范音樂教育根本出發點是進一步發掘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促使他們成為服務于基礎教育的社會主義創新型人才。只有具有強烈的創造意識,有教學活動和藝術實踐中,才會涌動出強烈的創作欲望和創作激情。
(5)要有嚴謹求實的學風。音樂,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與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有著千絲成縷的聯系,無論是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還是自然科學,我們都可以在音樂中感覺到它的存在。具體說來,音樂教育與政治、語文、歷史、地理、宗教、倫理、甚至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之間都存在著內在的自然聯系。音樂也是一門科學,音樂教育具有知識面廣,綜合性強等特點。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特殊學科。所以對這門特殊學科的學習,我們一定要具有腳踏實地,勇于攀登,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學風。這樣他們才能掌握音樂學業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技巧,才能真正具備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進而豐富他們的情感,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創造精神。
2目前我國制約音樂創新人才培養的幾大障礙
在現行的高師音樂教育體系下,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創新人才培養的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音樂教育沒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沒有“因材施教”,沒有充分尊重,發掘和張揚每個學生的個性潛能。2)沒有創新教育或者說缺乏創新教育、傳統落后的知識灌輸型應試教育依然存在。3)教師與學生之間仍然存在人格上的不平等,缺乏民主性和人性化教育。4)新的教育體制實施并真正落實到實處比較困難,嚴重制約音樂教育發展。5)教育觀念落后,導致教育及國家競爭力落后以及諸多項音樂技能的尷尬處境。
3培養音樂創新人才的途徑
創新人才是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用新世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去指導改革,指導實踐,需要從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入手,創造和選擇有利于學生思維和能力培養,促進全面發展的新型課堂都學模式,制定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那么如何培養音樂創新型人才,筆者認為:
(1)培養學生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豐富的文化底蘊。作為音樂教育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如聲樂、鋼琴、器樂、舞蹈。也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如音樂基礎理論、和聲、歌曲寫作與分析、視唱練耳、歌曲即興伴奏、中外音樂史及欣賞等知識音樂基礎知識,更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及相關姊妹藝術,文學、歷史、人文知識、民族風俗等,只要有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才能造就創新型的音樂人才。
(2)培養學生具有獨特的個性品質。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知力理論,指出“智力是某種社會淺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2]智力又分為言語――語言能力(聽、說、讀、寫),邏輯――教學智力(運算、推理能力)視學――空間智力(人在腦中形成一個外部空間世界的模式并能夠運用和操作這種模式的能力),音樂――節奏智力人人感受、辨別、記憶、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身體――運動智力(運用整個或身體的一部分解決問題或制造產品的能力),人際關系智力(能夠有效地理解他人和與人交往的能力、自我認識能力)個體認識、洞察和反者自身的能力[2]。由于人的智力是千姿百態的,而人的綜合能力則是這些智力能力的綜合體現,而對學習音樂的人來說,特別是學習音樂教育的人來說,必須具有音樂學業科與其他學科不同的個人品質及個人智力,需要語言能力音樂――節奏能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系智力和自我認識能力,特別是音樂節奏智力。
(3)靈活的教學藝術。在高師的音樂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書育人方法。使學生具有以下教育教學藝術:首先要倡導一種積極的學生觀,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使有一個受教育者的潛能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教師應為學生創造多種多樣的展現各種智力的情景,給每個學生多樣化的選擇,使其揚長避短,從而激發學生潛在智力,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其次,倡導因材施教的教學觀。作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智力結構、學習興趣和學習方式的特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而作為音樂教學更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因為音樂教師有特殊性,特別是高等師范音樂教育更具有這方面的特殊性,那就是由于學生文化素養、專業特點、專業技能都存在差異,同其他學科教學有較大區別。如聲樂教學,由于學生聲音條件不同,技能技巧程度不同,只講共性的東西,就不能使學生的聲樂學到應有的知識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故而必須堅持因材施教。
再次,就是倡導全面、多元的評價觀,而傳統評價只是看重學生的學科分數,而沒有對學生以發展的眼光進行評價。而全面、多元的評價觀,不僅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學生進行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社會上流行這么一句話:“學習成績好的不一定在今后發展中是最有建樹的?!蔽艺J為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優秀,不單只看各門功課是否優秀,更重要的是看這位學生是否有發展潛質和創造力。
(4)要倡導民主和人性化教育,實現師生人格上的平等,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古至今,傳統的教師角色在人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主要表現在:教師是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者;教師是教學的支配者,絕對權威,是指揮者、控制者;而學生往往是被控制者、被支配者。從中不難看出,師生在人格上不平等的知識結構、愛好興趣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高師音樂教師來說注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往往忽略了音樂藝術的審美特性、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音樂情感。沒有真正把“學生變主體”的教學思想落到實處。只有實現了師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才能創設好的課程環境,使課程環境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多方面發展、合作、探究式學習、成為有計劃的行動?!苯⒑细袷降男滦蛶熒P系,共同完成教學工作,主要做到以下幾點:1)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置身于教師、家長對他們的濃厚期望中,感受到師長對他們的重視、關心、體貼,來喚起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感。2)保護自尊。老師要多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對他們抱有高度的期待。3)交流互動,共同發展,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交流者、音樂者、合作者。
對于高師音樂教育創新人才培養確實是當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怎樣才能真正地培養符合時展要求的創新人才為基層教育服務,是每一位從事高師音樂教育工作的同行們所面臨的一項艱巨的工程。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新的辦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評價機制。只有這樣,我們的高師音樂教育才有希望。
摘要:音樂學專業建設要結合實際,在專業特色發展方向、課程體系改革、教材建設、實踐教學途徑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關鍵詞:應用型;音樂人才;專業建設
培養適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我校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基本定位和不變主題。我們在音樂學專業建設過程中,從“服務地方、面向基層、面向廣大中小學”的培養目標出發,在確立專業特色,完善學生培養模式,增強專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能等方面進行了較全面的實踐性探索。
一、挖掘區域文化內涵,確立專業特色發展方向
音樂藝術具有濃郁的區域文化特征,只有深入挖掘區域文化內涵,才能確立音樂學專業的特色發展方向。為突出音樂學專業的地方特色,我們將河北傳統音樂文化作為主線,貫穿于專業教育的全過程,培養能傳授民族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服務于河北經濟社會發展的藝術專門人才,并通過相應的教學過程把潛在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內涵轉化為自身的強勢,使音樂學專業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展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
河北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新的歷史時期,傳承河北音樂文化,對加強和推動社會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音樂學專業立足于本土文化,挖掘河北傳統音樂文化內涵,把傳承和發展河北傳統音樂文化、延續民族音樂文脈當做責無旁貸的任務,并依此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學校積極引導教師結合本專業深入各地體驗生活、收集素材,整理和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新作品,豐富課堂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
音樂學教研室成立了河北音樂專門創作小組,挑選骨干教師分別組建了舞蹈、器樂和聲樂等創作隊伍,明確各自的創作任務,深入河北各地,開展收集地方歌舞、民歌小調、音樂戲曲等原生態資料。同時,要求我們的創作隊伍在原生音樂素材基礎上嘗試與現代文化元素的結合,對樂曲、歌曲和舞蹈等進行全新包裝,使其更具時代性、觀賞性和藝術欣賞價值,更為學生喜愛和接受。尤其是舞蹈的創作,一方面要創作出適應課堂教學及舞臺表演展示的融技巧性與藝術性為一體的專業作品,另一方面還要考慮適合大學生校園文化和城鄉居民休閑娛樂需求的作品等等。作品既繼承了河北音樂文化的傳統,又與時俱進,體現出繼承與創新的緊密結合,為推進河北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發展,構建我院校園文化特色作出有益探索和嘗試。
收集整理河北傳統音樂素材,并以河北原生態音樂資料為基礎,豐富了我系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科研、創作的資料庫,為提高專業教師民族音樂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了良好條件。音樂學重點專業建設注重在教師中樹立科研興教的意識,鼓勵教師扎實開展課題研究,不斷提高科研能力,提升專業的辦學水平,教師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申請課題數量和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比例較以往有很大提高。
二、優化教學內容,改革課程體系,完善學生培養模式
教學內容的優化與課程體系的改革,是高校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建設不僅要考慮科學性與社會發展需求,考慮是否有利于教學內容與知識的更新,還要考慮穩定的理論支持體系,使課程體系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音樂學專業原有的課程體系已不能夠適應培養面向市場的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現在課程體系設置不盡合理,課程內容存在交叉、重復現象,實踐課程不充分等。因此,優化教學內容、改革課程體系,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現實意義。
(一)調整課程結構、完善培養方案
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反復修訂,主要是按照國家教育部“關于全國高等師范音樂院校課程綱要”的要求,遵循學校關于加強實踐教學和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的要求,并根據學科知識特點和聯系方式,將各技能專業開設的學期及教學大綱做了調整和修改,使之更符合知識的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打破各技能專業界限,我們進行了“2+5”分段式的培養模式,即在前兩個學期完成技能專業基礎課的教育,學生入學后不分專業同時必修四門技能課程(聲樂、器樂、鋼琴、舞蹈)。多個技能從最基礎學起,可使學生獲得具有進行專業學習、深造提高及終身從事教育所必需的、扎實的音樂基本素質,體現出音樂學專業師范性的教育特色。后5個學期根據市場的需求及學生的意愿,進行專業方向的分流,進入專業知識與綜合技能的學習培養,該階段課程設置立足于地方經濟對人才的需求,注重學生能力和專業素質培養。
(二)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
調整后音樂學專業的課程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較過去更加豐富和完善,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第一學年的聲樂、鋼琴和舞蹈課基本采用大班課的形式,器樂課和第五學期開設的室內樂演唱課程,則是根據現有師資和教師工作量情況,以“一對四”“一對六”小組課形式進行教學。各技能專業課程在過去獨唱(奏)曲目的基礎上,加入重唱(奏)、小合唱(奏)、表演唱等教學內容,通過課下練習、排練、匯報演出等藝術實踐形式達到了多種能力培養的教學目的。新課程結構使技能課原有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練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考核方式也由獨唱(奏),變為合唱(奏)、重唱(奏)的形式。尤其是實踐周的評價方式有較大改進,考試以節目為單位,按照節目演出的質量和平時排練出勤情況計入成績。調整后的課程結構和實踐教學形式加強和培養了學生的節目策劃、編導、創編和舞臺表演等多種能力的提高,充分拓展了學生成長空間,使音樂學的專業教學更貼近社會基礎音樂教育的需要,更有利于學生從教后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
三、探索實踐教學途徑,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技能
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建設,是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內容,只有將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才能實現在人才培養中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協調發展。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專業技能課程訓練、教育實習、藝術實踐、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環節。在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中,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基礎性實踐環節的建設
全面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在突出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培養,課程學時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加大聲樂、鋼琴、器樂和舞蹈等技能專業的藝術排練和校內外演出活動比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社會性文藝演出、藝術創作、教學實踐以及文化交流活動,參與項目策劃、藝術傳播等各類管理實踐活動。努力創造條件并積極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社區社團、社會調查和志愿者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
(二)多渠道開展實踐教學
在課程與教學改革過程中,根據音樂學人才培養目標,強調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可持續發展能力,構建了藝術實踐、教學實踐、社會實踐“三元結構”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除了突出原有培養方案中藝術實踐和教學實踐的主體地位外,還注重順應社會發展對應用型藝術人才的需求,從建構學生合理的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出發,將多種不同途徑的實踐內容納入到整體實踐教學體系中。如除了深入社區、廠礦、部隊、監獄、養老院、縣鄉農村等地的慰問演出外,我校還建立了與企事業單位的協作關系。學生表演的素質及能力得到了各界同行的高度評價。
(三)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
重視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從數量上基本可以滿足本專業的需要。為了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實習實訓渠道,使所學專業有較強的可適性,本專業結合當前人才市場多種需求狀況,積極拓展畢業生實習的空間和領域,在原有5家實習基地的基礎上,又與社會音樂工作相關的各種公司、單位、部門取得聯系,簽訂了相對穩定的合作協議?,F已簽訂協議的有北京順義精靈文化藝術中心、石家莊博仁藝術中心、沿西幼兒園、七色光藝術學校、艷陽天莊典公司、淘寶貝發展中心等7家單位。
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增強專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關系到教育事業興衰的一個重要工程,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我們通過加強重點專業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術研究與校內外學術交流,提高教師學術水平和教學,大力培養青年教師,形成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核心隊伍。
(一)規范教研活動
為了提高教師的從教能力,教研室制定出一系列教研活動計劃,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充分調動教師認真備課和組織教學的積極性,豐富教學方法,拓展教學思路。
(二)觀摩課堂教學
聲樂、器樂、鋼琴、舞蹈、理論等五個技能專業組定期舉辦公開課,每個專業組每學期按教師的1/3人數比例輪流舉辦,互動教學觀摩活動以及公開課教學法研究活動,讓教師從多個視角審視各自的技能教學方法,共同研討專業技術的縱深發展和問題的解決手法。
(三)提升教學能力
為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建設高素質青年教師隊伍,激發青年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嚴謹向上的治學精神,我系定期舉辦青年教師演唱(奏)會、組織講課比賽和說課活動,使青年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能力進一步提升,促進了青年教師的成長。
(四)更新知識結構
鼓勵中青年教師外出進修培訓,努力提高業務能力、更新知識結構。近年來,我校曾先后派出教師20多人次外出進修學習、參加精品課培訓、科研培訓以及學術會議等活動。
在音樂學重點專業建設與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課程結構調整和教學改革,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了,素質和綜合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通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有了較大提升,這為音樂學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仍存在著諸多方面的不足之處,還需要在今后的專業建設工作中進一步改進與完善。
摘 要:要展現鋼琴之所長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和不懈努力,關鍵是對手指的獨立性、靈活性進行規范的訓練。
關鍵詞:鋼琴;教學;研究
要展現鋼琴之所長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和不懈努力,關鍵是對手指的獨立性、靈活性進行規范的訓練。
一、發揮鋼琴之所長
鋼琴是鍵盤樂器,是通過琴槌擊弦發出的聲音的,因此小槌子式的顆粒性聲音是鋼琴的特色。彈跳音等特別能顯示出鋼琴的優勢。
所謂“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就可引用為充分展現鋼琴效果的精妙寫照。而手指的活動能力,關鍵在于對掌關節進地訓練。我認為在慢練時每個手指應該獨立不倚地進行“快下放松”的練習,這主要是一個訓練的概念。所謂“快下”,就是手指上下,特別是觸鍵動作要快,要敏捷,這樣能使聲音明亮。所謂“放松”是指聲音一旦發出,手就不能在追加壓力,在彈長時間的音時,手可以在發音后自然保持在琴鍵上?!胺潘伞苯^不是指松懈不成形,而是針對不要緊張和不要壓鍵而言。動作越快放松越快,說明聲音也就具有更好的彈性。在慢練時如每個音都能做到“快下放松”,手指動作的靈敏度就可和快速彈奏的需要統一起來。
在訓練中最常見的忽視手指主動性的毛病是:彈每一個音時都由手腕加壓力,表現在手腕隨著每個音的彈奏而上下顛動。從暫時的功利看似乎彈得很“扎實”,實際上聲音很重濁。更致命的是,這種彈法只能在較慢彈奏時造成假象,稍快一點便會使聲音變得斷續、跳動和不連貫。用這種彈法的學生,到不了車爾尼849程度,就再也無法前進。就算換老師也非常難改,不少學生深受其害。
在此需特別提出的是:發揮大指左右活動的功能也非常重要。由于我們每只手有5個手指,但靠大指的轉換位置和連接,我們可彈好音階和琶音,把手變得仿佛有幾十個手指一樣。因此把大指訓練得主動靈活,克服其易僵直和重濁的弱點,對彈奏的流暢均勻有極重要的作用。
要訓練好手指,使其獨立、主動、靈活;使聲音清晰、流暢、均勻,這對展現出鋼琴的所長是關鍵性的步驟。
二、掌、腕、臂、身諸部位與聲音的關系擇要
(1)手掌的架子作為力量的支撐點,是保證聲音質量的關鍵部位。彈強烈的聲音時,手掌架必須牢固,這是較易取得共識的。彈輕聲時,更需強調手掌架的牢固,對這個概念還需加強理解和認識。彈輕聲時,如手掌架懈軟塌陷,聲音必將無法清晰集中而變得模糊浮淺。哪怕是彈印象派最需要朦朧聲音的作品,手掌架依然不能懈怠,而要保持有把握的控制。如不注意這點,也許聲音就根本無法彈勻彈輕,使聲音變成了混濁一片。在訓練中常見的毛病是手掌塌陷,因軟而無法支撐起來。由于手掌無法充當力量的支點,手腕只能拱起來代替掌部作為支點。隨之而來可能引起端肩和手臂緊張。我們可以發現凡是手掌軟蹋的彈奏,聲音是無法深厚和集中的。因此手掌架的訓練應在入門時就開始,在慢練時要盡量強調手型,在較快的彈奏或正式演奏時則不必刻意強調外型,而是憑內在的功夫和力量了。此時也許外表看來掌關節較平,但手掌不是軟蹋的而是內部具有一定的支撐力。至于手腕拱起的毛病,單純想從手腕去解決是不可能的。手掌架去解決才是可行的。手掌架立起來了,起到了支點作用,手腕自然就能放下來了。
(2)腕臂的訓練與聲音的關系,手腕是手指與手臂之間承上啟下的樞紐。手腕有許多上下、左右的動作方式,其中有些是手腕獨立完成的,有些是和手臂結合起來協調完成的。在此我們不是去一一介紹這些動作的要領,而是要提出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手腕的左右靈活調節,在教學中常被忽視,但是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以手腕為主導的左右調節,是同時結合手臂左右調節的腕臂綜合動作,指在對手指不斷變化著的位置進行微調,并使得不論何種位置時,手臂的重量(或大或?。┒寄芡ㄟ^手指而全部送入琴鍵。此時的關鍵是要特別注意在用4、5指彈奏時,一定要把手調節到最佳位置,把力量“送進”琴鍵,使最高音(或最低音)的聲音突出和通暢。這種調節使腕臂對手指充分起到了后方支援前方的作用,使得每個聲音能自然。
(3)身體協調與聲音。在彈琴時,從身體接觸琴凳開始到手指接觸鍵盤,應該是一個可以靈活調節的整體。當我們的身體處于自然積極狀態時,聲音必然會豐潤寬厚,使人聽起來順暢、舒展。身體協調的關鍵在于腰骶部的力量能否調動出來。在彈最響亮、最豐滿的聲音時,只要身體挺立,用上腰骶的力量,不需多大的動作和力氣,聲音可以很自然和方便地彈出來。在此要防止的毛病是:要改掉彎腰的習慣,懶洋洋消極地把重心往后往下塌陷,重心的后傾下榻是協調用力的最大障礙。
【摘 要】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形式的不斷變化,音樂專業畢業生就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的形式,隨之也出現了許多就業難的問題,本文以新鄉市高校為例,展開論述音樂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就業特點及就業建議等。
【關鍵詞】新鄉市高校;音樂學專業;畢業生;就業趨勢
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形式的不斷變化,音樂專業畢業生就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的形式,隨之也出現了許多就業難的問題,本文以新鄉市高校為例,展開論述音樂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就業特點及就業建議等。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讓更多音樂學專業畢業生認識到本專業就業的方向,端正他們的就業態度,使他們在面臨就業時做好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準備,在較短的時間里適應工作的需要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概述
自從我國經濟體制發生變化,國家就業政策也隨之改變,由國家分配轉變為自主擇業。這使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成為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經濟參與國際經濟實力競爭的主要力量。高校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情況,是檢驗高等院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檢驗一個國家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本科畢業生就業已經逐步實現市場化。但教育體制的腳步卻沒有跟上市場化,大部分學校的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相脫離,以及部分學科市場需求量較小,使得大量畢業生滯留在就業市場中,既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又帶來了諸多不穩定的社會問題。因此,大學畢業生就業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如果不能使大學畢業生實現迅速就業,一定會帶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大學畢業生就業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知識經濟顯得越來越為重要,而知識經濟要求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所以,人才成為了經濟發展好壞的最大競爭之一,而人才的培養歸根結底在于教育的發展。目前,經濟的高速發展使我國高校不斷擴招,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實行“大眾化教育”,使得高校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并出現了就業瓶頸的問題。加上國家提倡對德、智、體、美等的普及,使我國高等院校的音樂、體育、美術等教育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比如,各類院校紛紛建立了音樂系。同時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不均衡,使得就業崗位緊缺。音樂學專業畢業生面臨著很多的機遇與挑戰。這就需要高校尤其是音樂學專業畢業生本身做好積極的準備應對就業。加之就業日益市場化的局面,畢業生的就業趨勢也將變得多元化。本文以新鄉市高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具體的論述。
二、新鄉市高校音樂學專業就業現狀
新鄉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第三大城市,豫北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原城市群城市之一。新鄉市高等教育資源豐富,有高等院校九所,其中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學院、新鄉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這四所高校有音樂學專業。其中音樂學的基礎設備和師資隊伍相對齊全和充實的是河南師范大學,但是也只是能滿足群眾文藝工作者和中學音樂教師的教育,滿足不了音樂專業和職業化的教育。
隨著音樂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和國家高校前些年的連續擴招,新鄉市高校音樂學專業畢業生的數量逐年增加,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狀況。畢業生的畢業去向,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選擇?,F以新鄉市四所高校音樂專業畢業生去向為例做的數據統計。(見下表)
由此表來看,有部分畢業生在畢業前已經開始實習,到畢業順利找到工作,還有一部分就選擇了考研,繼續深造。少數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或成為自由職業者,但還有一部分畢業生選擇短期就業,有的畢業生甚至在家待業。具體來說,具有較強就業意識的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大量的教育實踐,并在畢業之際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一些在平時學習上按部就班的學生選擇了公務員、招教考試、其他培訓考試,也陸續找到了工作。但有的學生追求時間上的自由,則選擇了琴行兼職、商業表演。富有上進心和冒險精神的這類學生他們自己投入資產和精力,創辦培訓學校,建立小型賣場等??傊?,上述的畢業生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想法獲得了工作。可是還有一類學生他們消極對待就業,直接在家坐吃山空或者等待就業機會。
中國社會的經濟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轉型期間,經濟的轉型影響到了各行各業,也導致了就業壓力的問題。談到音樂畢業生的就業,更是面臨著各種壓力和困難。音樂學專業畢業生出現就業瓶頸的原因如下:
(1)新鄉市高校音樂學專業畢業生數量逐漸地增加,而當今的市場對這類人才的需求量已經出現了飽和的現象。
(2)一些學生單純為了取得本科文憑而走上藝術道路,在大學期間就造成對專業不感興趣的問題,這樣導致了高校教育資源浪費,從而也造成了就業人才的質量和用人單位需求的不匹配。
(3)音樂學專業的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就業目標,面對就業壓力以消極的態度去對待,幻想依靠父母或他人力量尋找就業機會?;蚴且哉也坏胶线m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對口等借口在家待業。
(4)新鄉市部分高校的音樂專業建立較晚,師資隊伍、教學設備等不太完善,這樣造成整體音樂學質量下滑,進而導致畢業生專業技能水平低,使其不得不轉為其他就業崗位。
(5)新鄉市高校的音樂學專業的畢業生缺乏工作實踐,而且部分高校也沒有及時向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同時,他們缺乏高校教師有效的和切合實際的就業指導。
(6)新鄉市的高校大多為綜合類院校,培養出來的音樂學專業畢業生的專業技能的專業性還有待提高。
三、對音樂學畢業生的就業建議
1、音樂專業畢業生與其他專業畢業生相比,其就業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1)音樂學專業畢業生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創造能力強,為用人單位注入了新的活力。
(2)音樂學專業畢業生選擇的工作類型大部分為學校、群藝館、少年宮等,大多都成為了教育工作者。
(3)音樂學專業畢業生語言大多表達能力較強,性格多活潑、熱情,對于工作的適應時間較短,適應工作環境能力較強。
(4)音樂學專業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工作能力提高快,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5)音樂學專業的畢業生大部分演出實踐多,為以后的實際工作打下了基礎,能夠較快的進入工作狀態。
音樂學畢業生的就業現狀雖然不是很令人滿意,但有自己特點和優勢,所以,畢業生本身就要取長補短,在就業市場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2、音樂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對策和建議
(1)音樂學這個專業不是單一性質的學科,他要求專業技能、心理學、教育學等各方面的學科知識。他還要求口語表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工作適應能力等。因此,畢業生們要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學科知識和綜合能力,來適應社會就業的實際需要。
(2)畢業生要有端正的就業態度,準確定位,能夠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大部分學生畢業之后從事多為中小學教育和群眾文藝工作者,要認真做到愛崗敬業。
(3)作為高校應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課外實踐機會,讓學生不僅僅停留在專業技能的理論學習上,而是在實踐中把所學的技能加以應用和鞏固。
(4)畢業生在大學期間就應有明確的就業方向,對自我有清楚的認知,不要好高騖遠。高校專業教師要給學生做好有效的就業指導,引導學生的就業方向和心態的調整。
(5)當今的社會是個信息時代,作為大學生要有收集信息的能力,比如像招聘的形式、地點、時間這類信息需要提前去關注和收集,利用“報刊”、“網絡”、“招聘會”、“熟人介紹”等方式去尋找工作的機會,只有機會多了,獲得工作的幾率才會大。
總之,市場化的今天對就業者的各方面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對音樂學畢業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不要把眼光只停留在專業或單一的學科上面,要隨著社會的需要去隨時接受新的知識,做到一專多能,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提升自己在就業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