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4 04:01: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環藝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3年度項目,課題編號YS1325
摘要:將5R原則貫通在整個設計活動中,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問題,以科學的態度和手法協調人、空間及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為人類提供一個更加舒適、安全、健康的理想家園。
關鍵詞:室內環藝設計;可持續發展;5R原則
1可持續發展與綠色設計
1.1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
所謂“可持續”指的是能夠將事物的某種狀態或模式在時間中得以延續,是人類對認識發展深化的重要標志。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研討會中,人們最先對可持續發展進行討論。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世界保護策略》中再次使用了“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并號召人們“必須研究自然的、生態的、經濟的、社會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中的基本關系,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1983年,聯合國正式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首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即在既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又不會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在發展經濟過程的同時,又不損害自然環境和資源,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淡水、海洋、大氣、森林和土地,使子孫后代能夠永續發展,安居樂業。
1.2綠色設計的含義
綠色設計也可稱為環境設計、生態設計,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著名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就在他的《為真實世界而設計》一書中指出,設計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創造它的商業價值,而是尋求到一種適當的社會變革元素。他強調設計師的社會及倫理價值,提出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著重考慮到地球上的有限資源,為保護地球的環境而服務。但他的“有限資源論”并未得到當時社會的認可,直至70年代爆發了“能源危機”后,使人們意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國際上更是出現了一股新的綠色設計思潮。綠色設計體現了設計師的道德及社會責任心的回歸,反映的是人們對現代科技發展所引起的生態破壞和環境問題的反思。重視再生資源的使用,盡量的減少無謂的資源消耗,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是綠色設計所強調的根本原則。綠色設計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設計觀,是一種整體系統的設計觀。
2綠色設計理念與可持續室內環藝設計的結合
現今世界人口有接近一半都居住在城市,據統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很可能達到世界人口總數的80%,因此在設計中我們也必須重視可持續性發展,綠色設計是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功能主義相結合的一種設計,它不能僅僅是一個提議和倡導,它應成為現今文明和未來發展的指導方向,有力的推進當代社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將綠色設計的理念滲透到室內環境設計中,做到對可再生資源的不斷增值,永續利用,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開發、節約利用,為人們營造一個健康舒適安逸的生活空間,創建一個綠色的室內環境。將綠色設計理念與可持續室內環藝設計相結合,堅持可持續發展,合理分配組合室內空間的使用能源,對自然材質和新型材料的合理應用和對自然光源的充分采集以及健康的色彩色調搭配等等。在綠色室內環境設計中,嚴格遵循室內設計的5R原則,建立綜合合理的設計觀。
3綠色設計中可持續室內環藝設計的5R原則
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的5R原則,主要是從對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的重新認識和實現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的具體途徑來考慮的。具體可分為以下五種原則:
3.1再思考再認識原則(Revalue)
Revalue原則意為“再評價”、“再思考”、“再認識”。自工業革命后,人們受到其獲取成果的影響,開始不惜破壞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犧牲地球上有限的資源為代價,瘋狂的進行各種不合理的資源浪費,甚至認為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長時間的濫砍濫伐,破壞自然,最終導致了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破壞,直至威脅到自身的生存安全,這時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種過分的行為,重新評價傳統的價值觀念。特別是在當今的室內環境設計界中,盲目跟風、堆砌材料、互相攀比等等不良的風氣的助長,造成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甚至文化污染,而這對于新時代的室內設計師而言,只有更新觀念,以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設計進行“再認識”,“再思考”,才能重新找回準確的設計切入點,真正的認清設計的方向。
3.2更新改造原則(Renew)
Renew原則意為“更新”、“改造”,主要指的是對舊的事物的更新改造并加以重新利用。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的建設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改變,一座座舊式建筑被拆毀,一棟棟高挺的建筑拔地而起,而在這種盲目的“拆舊建新”的過程里所體現的更多的是人們對環境意識的淡薄。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五湖大酒店曾是當時名噪一時的四星級高檔酒店,也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筑。然而這座僅僅服役了13年,建筑結構依然良好的22層大型建筑在短短的8秒之內化為廢墟,按照開發商的構建,這座建筑拆除后將建成一五星級酒店。一棟建筑質量依然完好的大型建筑被拆毀,這在城市規劃科學嚴謹的西方發達國家是很罕見的。為什么相關部門不能在原有的基礎建筑上加以改造,以舊換新呢?拆除舊建筑必定會產生大量的垃圾,耗費更多的能源,進而污染環境,這與綠色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是背道而馳的。我們應當將更新改造的原則貫穿其中,對原有的舊建筑進行改造利用,這樣不僅能保留住原有的歷史痕跡,又能達到為當代生活服務的目的,這種一舉兩得的方法比起破壞、拆除、重建要來的更快也符合當今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3.3重新利用原則(Reuse)
Reuse原則意為“重新使用”、“再利用”,是指在可持續的室內環藝設計中,重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舊設備、舊材料、舊家具等。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室內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導致室內環境在其使用壽命周期范圍內的反復裝修,重新設計,這對于室內環境來說,意味著其使用壽命周期的縮短,材料資源的浪費,能源的消耗等等。而廢物利用則是解決該問題的最佳辦法。在廢棄的室內空間里,其實有很多材料是可以經過簡單的處理后直接利用的,如地磚或地板經過簡單的整理可以直接用于新的空間里;舊的門窗,家具也可以應用在新的環境中;一些舊構架、舊鋼材同樣也能用于新結構里,只要善于發現,善于利用,就可以很快的發掘出這樣的舊材料,充分的應用在新的室內環境中,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在國外有許多重新利用的實例供我們參考研究,在國內室內設計中,也有“廢物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如位于深圳市梅林中康路的深圳環??破震^,就是將“環?!保霸偕崩砟钬灤┱麄€設計方案中,室內所有裝飾材料,大到地板,小到桌椅,全部都是使用廢棄材料進行裝飾。堅持“廢棄利用”作為環保的重要手段,盡管使用廢棄品做材料,但是效果卻一點不亞于其他材料,經過設計師的創意表現,使廢棄物重獲新生。
3.4循環利用原則(Recycle)
Recycle原則意為“回收利用”、“循環利用”,是指將各種緊缺資源、稀有資源或不能自然降解的物質盡可能地加以回收利用,循環使用或通過某種方式加工提煉后進一步使用。循環利用有限的物質可以節約大量的資源,同時也能夠很大程度的減少廢棄物本身對自然環境的污染,符合綠色設計的理論,順應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室內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過適當的處理后也可以應用于其他地方,如植物的澆灌、廁所的沖洗等等。不僅緩解了生活用水的緊張,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優質水的用量,保護了水資源。北京奧林匹克運動場館外有很多移動式公廁,被稱作新型生態環保公廁。該移動式公廁使用了“神舟”技術,這運用種新型技術不僅能使糞便變成無色無味的氣體,連處理過的小便也可以用來洗手,而且采用泡沫代替廁所沖水,運用這種“循環利用”手段,不但節約了水資源,同時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3.5減少降低原則(Reduce)
Reduce原則意為“減少”、“降低”。指的是在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中要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對環境的破壞和對人類的不良影響。在當今這種物欲橫流的社會背景下,人類越來越貪婪,對大自然的索取越來越多,環境破壞也越來越嚴重,有些甚至還威脅到人類的身心健康。因此這要求設計師在選擇材料的同時也應注重能源的消耗,盡量的就地取材,堅持“少就是多”的原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堅持可持續性的室內環境設計。室內是人類一生中度過的最長的空間環境,因此室內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的身體健康,因而在設計上要盡量提高室內空氣質量,注重改善室內物理環境,提高室內的安全系數,合理的安排室內環境的使用功能,遵循人機工學的設計要求,為人類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
4總結
將5R原則運用在可持續的室內環藝空間設計中,這要求我們遵循客觀規律,樹立正確的生態理念價值觀,勇于審視過去的不良行徑;吸取傳統精髓,珍惜已有的有利資源;注重對現有一切材料的再利用;對有限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循環使用;減少對大自然和人類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由于人的感官系統各不相同,對室內空間環境的要求也相差甚遠,這就要求設計師們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時要依據使用者的要求進行細致深入的觀察,堅持室內環境設計的可持續性發展,將5R原則貫穿其中,在設計的過程中真正做到高效健康、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可持續要求。
環藝設計他是一個創造性的思維過程,運用人類的智慧創作出不同的環藝藝術作品,它本身也具有邏輯規律和創新思維的特點,在設計的過程中都是沿著一定的規律,不斷運用創造性思維設計出更有新意的作品。本文根據思維方式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對環藝設計作品的導向性進行分析,然而思維方式的不同就決定環藝設計的不同,這也就是導向性的作用的結果。
人類的任何行動都離不開思維,不管是做任何事情都是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的表現。同時也使得環藝藝術設計越來越復雜,影響到我們的思維方式,由于思維方式的不同也決定著環藝設計的不同,也決定設計作品的發展方向。
思維方式的形成
思維就是我們本身存在的中潛意識的神經活動,思維的過程是神經元本身的運動與神經元之間的作用結果,然而思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涉及了科學的各個領域。創造性思維則是思維的高級發展過程,由于人們受到強烈的創新意識的作用下,使自己發散思維的過程,在形成新的思想和新的觀點打破了陳舊的思維方式,從而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簡單的說創新思維就發散思維、抽象思維、直覺思維等多種思維的互相協調。
但是人類思維方式的發展最終還是源于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的實踐活動,從很早以前的人類能力十分低下,靠著自然界的恩賜來生活,到了現在人們自己在改變世界,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說到底這些變化還是人們思維方式發生變化的結果,與此同時人們最求的藝術也不斷的發生改變。因此思維方式的不同對環藝設計作品的方向也就不同,所以呈現了很大的差異。
思維方式在環藝設計中的應用
環藝設計是一門新型的科學,其主要應用范圍有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環藝設計他關注的是人們生活的環境,體現的是人們對環境美的感受,不斷地研究和改善我們的生活,也優化了生活質量。在具體的設計作品的時候也就要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對美的感受是不相同的,而自己的思維方式也是大不相同,設計的作品也就呈現了多樣化。假設我們接受到了一個設計命題,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就是根據自己的想法的不同而設計的作品就不同,接受的人不一樣做出的設計方案也就呈現出了多樣化。設計思維在設計過程中表現的優勢有:
1.快速表達的各種形式,在這里是指設計師在設計時心理最直接和最經濟的思維形式,它可以在實際思維和抽象思維之間進行交流,從而設計師在此之間扎住瞬間的靈感;是培養設計師藝術修養和技巧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2.快速表達也是設計師提高交流效率的有效方法。快速手繪不僅是設計師能夠與客戶溝通交流的有效工具,也是具有藝術上的獨特審美價值和感染力的快速表達手段,當設計師快速表達時,客戶能夠很容易地掌握設計師的設計意圖與設計傾向,也比較容易就主要問題作出相應的反應,不會受表現的細枝末節的干擾。另外,在客戶提出修改意見的時候,快速表達成果的可變動性能夠使設計師當即對其進行修改,把交流成果表現其上,從而得到直接而快速的反饋。
環藝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設計類別,要求有縝密的思維與良好的思考方式。構思的表達在環藝設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徒手快速表現圖不但是表達設計構想的成果圖樣,更有助于設計師在構思過程中激發想象和進行思維判斷。如何把構想表達得準確而生動,如何把設計過程和設計表達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對設計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是必須掌握的?;趯λ季S與表達的密切關系的考慮,并不孤立地討論表現技巧的運用方法,而是強調發展徒手畫在完善和發展設計構思方面的多種技能和方法。
環藝設計作品的導向性
1.導向性的差異
環藝設計的意義是指我們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中建立起來的固定形式文化與環境的過程,比如說在我們國家人們有著自己的文化和審美的定義,對生活的環境的要求也有同一個方向。如果有一天我們去了外國那里的文化和我們不一樣,生活的環境也截然不同,但是我們必須要適應這里的生活,因為這是你自己不能改變的,這時環境的意義對人們行為也就影響了。
所謂的導向性就是對環藝設計的引導和方向的結合,利用我們的創新思維對環藝設計做出引導性和識別性,并打破單一的審美模式,建立不同地區性差別的文化,提高各種文化價值觀。也正是這多元化的文化觀念導致了環藝設計的導向性的差異的存在。
2. 導向性的原則
(1)設計的空間環境必須滿足人們的活動要求,提供充分的空間環境是建立以人為本環藝作品的基本條件?,F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對健身、娛樂這塊已成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現在人們所居住的環境越來注重空間布局和環境氛圍的營造,來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和文化品位的需要。
(2)生態環境要滿足人們的生理的需求,結合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就是要適合生態學中的共生與再生原則,利用一切可以運用的因素,高效的利用自然資源,減少人工層次提高自然資源的設計。
(3)視覺上應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人們良好的視覺環境應該是寧靜優雅為主,環境設計要簡單,不要過于注重裝飾。
面對設計時候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多做一些理論觀點的比較,也融入些自己所能熟練運用的思維方式,這樣也許能夠幫助我們面對將要進行的設計。
(作者單位: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人們物質水平得到提高,安全環保意識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至此,人們對環藝設計已從過去注重硬件設計逐漸向綠色環保設計轉變。本文首先分析環藝設計中環保意識的價值,然后探討安全環保意識的體現,望對后期的環藝設計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安全環保意識;環藝設計;價值體現
長期以來,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能源、耕地日益減少,人們面對的環境壓力日益加大。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傳統的環藝設計理念已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加上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環藝設計拓寬了領域,打破了原有界限。在此背景下,安全環保意識在環藝設計中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一、環藝設計中安全環保意識的價值分析
當前,人們對環境的要求已不在局限于居住,還賦予了更深層次的環保意識。鑒于此種意識,使得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注重多樣性的物種,盡量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率,對水環境、生物物種進行保護。由此,環藝設計逐漸向多風格、多層次發展,環藝功能趨向于實效性。自古代以來,我國就已有環保觀念,認識及尊重自然,通過對環境進行改造建造出適宜居住的場所。當前,環藝設計中逐漸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并結合生態學等多方面知識,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通過應用環保意識,可充分利用環保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節省建設成本,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二、環藝設計中安全環保意識的體現策略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社會環境問題較為嚴峻,實現生態保護及建設是其主要途徑。首先,應有豐富的安全環保知識;其次,應樹立安全環保意識;最后,多方面體現安全環保理念。
(1)豐富安全環保知識。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人類所居住的環境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但給人們帶來舒適、享受及美感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環境安全及健康問題。因此,要想設計出安全環保的建筑,首先應具有豐富的安全環保知識。只有擁有了豐富的安全環保知識,才能夠為人類創造優質空間,也是每一位設計師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在環藝設計時應合理布局空間,提倡簡潔設計。所謂簡潔設計與簡單設計不同,前者往往注重功能及整體造型上的簡潔,前提是充分發揮出結構自身的優勢。如:餐廳或娛樂場所的設計,為了能夠營造出特殊氛圍,需要采用復雜的設計來提高人們的視覺;但對于博物館及展覽館的設計,除了特定的構思之外,還應突出簡潔及明快性,突出博物館主題。一般情況下,住宅設計往往以簡潔為主,確保室內空氣質量,堅持“輕裝修,重裝飾”的原則,為人類居住提供安全環境。
設計材料的選取也較為重要,我國建筑裝飾材料在規格、品種及檔次上都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在現代裝修發展的今天,各種高檔裝修材料不斷出現在設計師的眼前,頻繁進入到住宅內。但是,應充分認識到這些高檔裝修材料盡管新穎,但是若用材不但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這就需要在選取材料時應考慮以下幾點:首選天然材料,如木材、紙張及石膏等;可選取對人體健康不構成威脅的材料,如膠合板、纖維板等;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裝飾材料,如圣象地板、大自然地板及亞細亞瓷磚等。除此之外,設計人員還應掌握施工過程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可在設計上防止事故的發生。
(2)樹立安全環保意識。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著重體現“以人為本”及“安全環?!钡脑O計原則,同樣這也是設計師們關注的話題。在具有豐富的安全環保知識后,在設計中應有安全環保意識。尤其是當前高科技產品不斷引進的今天,新型材料的頻繁運用,使得室內裝修呈現時尚、新穎及豪華的特點。因此,在室內房屋裝修過程中應注重材料選取。以上已做過詳細分析,在此不做闡述。
(3)體現安全環保理念。環藝設計中如何體現安全環保理念是當前較為重要的課題,可從整體環境、生態系統及回歸自然三方面進行闡述。首先,人們對環境藝術的審美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各物件也存在統一性的美,一些優秀設計看上去并不像經過設計一樣,實現整體審美優化。其次,環藝設計師應注重生態系統的設計,保護生態系統。如:北京奧運會的場館設計充分體現出環保理念,其中“水立方”作為奧運會的主賽場,進行人造沖浪,而“鳥巢”也充分體現出安全環保理念。講究的是生態系統與安全環保意識的充分結合,無論是小餐廳,還是大酒店都必須充分體現出生態系統理念。最后,應回歸大自然。在現代環藝設計中在注入現代設計理念的同時,也可相應回歸大自然。如:北歐納維亞設計流派就是人與自然相融合的典范,實現了住宅與田園的高度統一,科學合理運用自然色彩及天然材料,在不失現代時尚的基礎上,也擁有了田園氣息。
三、結束語
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安全環保意識日益增強。設計師在今后的環藝設計中應充分體現出安全環保理念,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共生環境,做到天人合一,在給人們帶來舒適的居住環境時,也能夠讓人們感受自然的美好。
摘 要:透視學指的是在平面上將空間感以及立體感予以再現的方法和之相關的各項研究,它是視覺藝術范圍內重要的技法科學,透視學在環藝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先對透視學的基礎含義進行了解釋,然后闡述如何掌握透視學原理,重點闡述了怎樣利用透視原理,創造真實的空間效果和營造良好空間范圍來論證透視學在環藝設計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透視學;環藝設計;重要性
0 前言
環藝設計對三維空間感有著極高的要求,只有利用透視學的方法和技巧對物體進行表現,才能對物體的形狀、具體的位置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與認識,并且在平面上將其準確的再現出來,這樣也能讓環藝設計作品具備豐富的藝術效果和內涵。
1 掌握透視學原理,提高環藝設計構圖的藝術效果
“透視”這個詞來源于拉丁文的“Perspicere”,具體的意思指的是“透而視之”,就是透過假設的透明的平面去對物體予以觀察。具體的圖稿創作中,可按照自身或者是客戶的要求選取最佳的角度完整地將空間效果予以呈現。這方面的重點是要精確的把握畫面滅點的具體位置。通常講的找準“畫家視點最佳位置”的根本就是要找準“滅點”。
1.1 “滅點”的高低側重反映物體的頂面或底面
在定點透視的畫面中,“滅點”位置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視平線,視平線是一條始終與中視線保持垂直的水平線,地面上所有的變線都消失在視平線上,所以說,視平線是所有水平變線“滅點”的集中點。在固定視點的畫面中,視平線只有一條,它是空間物體的分界線,凡比視點高的物體都應畫在視平線以上,并可以看見物體的底面;凡比視點低的物體都應畫在視平線以下,并可以看見物體的頂面。在畫圖的過程中,明確“滅點”的高低位置直接反映出物體不同視覺效果的特征。
1.2 “滅點”的左右側重反映物體的左面或右面。
在創作環藝設計的作品之時,將“滅點”的左右位置予以確定,可以準確地將物體的形象予以表達出來,而心點恰好能夠是反映視點左右位置的關鍵之所在。在平行的透視中,心點是所有的直角變為直線的“滅點”。如果心點的具體位置不一樣,那么呈現出的視覺形象也必然不會一樣,如果要想準確的畫出立方體的各個不相同的面,就一定要注意各個面在心點周圍的詳細位置,由于過心點需要作一條和視平線相垂直的視垂線,視垂線把空間又分為左邊和右邊這兩個部分,其形狀以及可見面也各不相同。這種和畫面垂直同時又和地面相垂直的物體,在心點的左邊就能夠看見它的右面,在心點的右邊就能夠看見它的左面;離心點較遠的物體它的可見面就會變得很寬,離心點越近的物體它的可見面就會變得越窄。當了解并且掌握了“滅點”的左右位置這一規律時,那么三維空間中物體的形狀就能夠簡單并且準確的畫出來了。
1.3 “滅點”的遠近側重反映物體的大或小
學習過或者是從事過環藝設計的人都應該知道,在定點透視的畫面當中,“滅點”的遠近距離是和視點相關的,由于視點距離的遠近給物體視角特征造成了各種變化,直接的將物體的形狀大小予以反映出來,使人以及物體的心理、生理的反映和藝術的效果顯得更加顯著和重要,不管是在成角透視、平行透視之中,還是在傾斜透視里,都始終遵循著這一原則?!皽琰c”的遠近距離不同,當滅點越近的時候,前后物體或者物體的前后透視變化越大;當滅點愈遠的之時,前后的物體或者是物體前后的透視變化就會愈小。將“滅點”的遠近距離予以確定,可以增強畫面當中物體空間的效果,就能夠準確地將物體形狀在空間的位置予以畫出來。
2 利用透視原理,創造真實的空間效果
在環藝設計中,設計師的才華及心血是通過設計表現圖予以體現的。設計師運用設計圖來充分地表達自身的創造力和藝術想象力,是環藝設計師內在想法得以體現的重要媒介。
環藝設計師巧妙地運用線條和色彩以及這些元素所組成的空間所包含的具體內涵,讓人仿佛有一種身在其中的真實感。在透視學中,對線條長短的處理是否得當,是將物體真實形狀予以表現的關鍵點。此外,只有將視平線、距點以及心點這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可以讓畫出準確并且真實的透視圖。所以在進行環藝設計時,要充分運用上述透視學中如何圖像表現真實的方法,將環藝設計的專業要點和透視學的知識有機結合起來,盡可能創造真實的空間效果。
3 恰當選擇透視角度,營造良好的空間氛圍
環藝設計師的設計圖有效地將設計師的設計思想予以傳達,恰當透視角度的選擇及適用對于完整的發揮表現圖的作用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設計師的設計思路已然確定的情況之下,由于不同的觀看視角,所以也會傳達不同的視角感受,這將會對設計思想的體現和有效接受產生直接的影響。
例如,在進行環藝設計的圖稿設計時,準確地將線的透視方向予以掌握是透視技法中至關重要的一點,對透視畫法的選擇不同,則對線的透視角度的確定當然也是不盡相同的。由于位置和角度的不同,可以將空間中的直線分為各種不同的類型。在平行的透視中,直角邊線畫面保持垂直的都將會在中心點的位置消失,這樣的透視效果更貼近人的平時的觀察視角,使整個畫面更具親和力,而當采用仰視的大透視視角的時候,特別在一些建筑的效果表現中,會使建筑表現呈現一種大氣、威嚴的效果。所以在進行空間設計時,我們可以根據上述透視學角度不同而對人產生的各種不同感覺,巧妙地運用到環藝設計之中,給環藝設計營造或柔和,或明亮,或威嚴或溫馨的空間氛圍。
4 結語
透視學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受到普通公眾的重視,同時這也表現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理念中追求“藝術、理性和科學”三者同時存在的關系。所以,熟練地將透視學的知識掌握并且將其更好地運用于環藝設計之中顯得極為重要。
摘 要:當今設計界與思維方式相關的研究和探討由來己久,但無論以何種新的稱謂和定義來診釋,毋容置疑思維方式將直接影響和左右設計作品的導向性。設計的多元化過程則集中體現設計理念和設計作品中所蘊含的各類信息,思維方式的不同則直接決定了我們所面對的環藝設計的形式的不同。本文試圖從不同思維方式對設計作品的影響以及受眾對設計作品的信息反饋這一雙向的過程來探討環藝設計。
關鍵詞:思維;思維方式;環境藝術設計;導向性
一、思維方式對環藝設計作品的影響
思維方式決定了設計內容和形式,并且影響了所面對的設命題的多樣性,并且拋開設計不談,單就環藝設計本身也是一個蘊含諸多不同內容諸多學科交叉的大范圍。而思維方式的不同對于最終所形成的設計作品的形式和內涵也會大相徑庭。
(一)環藝設計作品的思維方式體現
東尼?博贊的在他的《思維導圖》中曾經極力建議人們充分利用圖示的形式來完成各種任務,并給出了如何讓繪制思維導圖的簡單方法,所有的思維導圖都有一些共同之處,它們都使用顏色,都有從中心發散出來的自然結構,都使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都遵循一套簡單、基本、自然、易被大腦接受的規則。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把一長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但是不同的思維方式卻決定最終設計作品的差異性。
(二)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分類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產生與發展,實際上正是社會分工由分到整的必然。我們一直在強調得以人為本原則會過渡為以萬物生靈為本的概念。所以環境設計應當具有回歸自然、尊重文化、高享受、高情感的多元性,自娛性和個性化傾向。按空間形式,環境設計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城市規劃。作為環境設計概念的城市規劃,是相對城市環境的建設發展進行綜合的規劃部署,以創造滿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的城市環境。環境藝術設計是指對所面對的環境進行結構、空間及造型,功能等方面進行的設計,包括建筑工程設計和建筑藝術設計。
2.室內設計。室內設計即對建筑內部空間的設什。人是生活在由建筑構成的內部空間之中的。這種內部空間并非環藝設計的副產品,恰恰相反,應該是其主要內容之一。近年來,室內設計領域的有識之士紛紛提出了來自內部空間的設計理論,要求不是簡單地服從環境所限定的空間來進行室內裝飾,而是要研究這種室內空間中究竟哪一類人在活動、怎樣的內部空間最適宜等等問題。
3.室外設計。室外設計泛指對所有建筑外部空間進行的環境設計,又稱風景或景觀設計。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平常所指的狹義上的環境藝術設計也可簡稱為環藝設計。室外空間設計的空間不是無限延伸的自然空間它有一定的界限。 室外設計必須結合利用環境中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創造出融合于自然,源于自然而又勝于自然的室外環境。
二、環藝設計作品的導向性
(一)多元化取向
當代眾多建筑流派中,歷史觀均有側重,各領風騷。后現代表現出借鑒歷史傳統,強調城市文脈,注重裝飾等種種復古特征。他們用變形的古典柱式、斷裂山花、拱心石等歷史符號,以表現懷舊心理,體現出環藝設計作品中的懷舊的價值觀。
(二)環藝作品的受眾心理感受
受眾心理和視覺本身特有的感知特點有關。視覺感知依靠于差異視覺感知對象的時間則和事物的呈現速度有關,電影放映實際為每秒二十四幀圖像的膠片不斷滾動,腦海中暫存的視覺意象才能在心理上產生連續影像。視覺還具備歸類的本能,視覺上對于相同的事物會歸納在一起,包括大小類似、造型類似、明度或色彩類似、位置類似空間方向類似方向類似、以及速度類似的事物。
三、環藝設計的功能導向
從以往自然生態為依托的體能養育,到適應信息社會的智能培養,把以人為本思想為主導的多元的環境設計要素加以綜合,主要概括為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
1.生態環境要有益于人的生理要求。選擇和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貫徹以人為本的人居的首要條件。居住區的生態環境應是:具有較好的日照、空氣和通風條件,遠離釋放有害氣體的工廠及鐵路等強烈噪聲的地段并充分考慮其地質因素。綠化設施中要考慮生態綠化和景觀綠化結合起來,多栽一些可以釋放有益氣體或可以減少塵埃的一些樹種。住宅單體設計要注意日照和穿堂風、保溫和節能等生態問題,在偏東、西朝向的住宅外墻必須考慮遮陽問題。
2.視覺環境要滿足人的心理要求。設計思想必須在視覺環境上滿足人們對環境產生舒適的心理感受。環藝作品中的住宅、公共設施、小品和綠化設施必須進行整體考慮達到相互諧調。居住建筑單體設計也應以簡潔為主,房屋的良好的比例及和諧、明快的色彩是最主要的,不要在造型上過多地追求形式和一些不必要的裝飾。
四、結論
環藝設計作為一門復雜綜合的學科,受到文化、經濟、自然、政治、社會等多方面的綜合影響,任何理論都不能涵蓋環藝設計的全部方面。在分析和面對設計中出現的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妨多做一些理論觀點的比較,同時加入自己所能熟練應用的思維方式。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面對我們的將要進行的設計。
設計是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產生、發展和變化的,它是在特定環境下,人們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對設計對象所做的有目的、有意識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任何設計都有自己的專業屬性,環境藝術設計就是以不斷解決人與自然環境、人工環境的協調發展為任務,為不同國家、民族、地域、文化背景的人們提供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令人滿意、舒適的環境空間。
人的行為需要是環境藝術設計的根本?!耙匀藶楸尽本褪且匀诵缘男枨鬄楹饬恳磺型獠渴挛锏幕緲藴?,就是注重人性、人格和能力的完善和全面發展。任何設計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進行的創造性活動,在我們水土流失、沙漠化不斷擴大的今天,我們要讓環境藝術設計這門科學藝術服務于人類,就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不斷為人們創造舒適、優美的生存環境?!碍h境的主宰是人。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理、氣候條件使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審美習慣。在不同的經濟條件下,人們也會提出不同的‘舒適度’要求?!盵1]也就是說,人們在環境中生存,會對環境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選擇適應和改造,環境空間的使用者是人,使用者國度、民族、文化背景、所處地域及氣候等條件的不同,決定了不能簡單地將一個環境照搬到另一個地方。但這并不是讓大家摒棄自然,而是在遵守自然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更應該考慮到人的使用需要和精神需要。例如:原始先民們挖地數尺,搭建棲息之所,依山建穴,依河建宅。這些足以說明人類在遵守自然環境客觀規律的同時,都會根據自身的需要創造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
人的行為需要影響著環境空間的使用。我們生活的空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稱為“原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就是在“原空間”的基礎上,把構成空間的各種要素進行組合和排列,創造出適合特定群體參與、使用的具有其自身特點的環境空間。空間的使用功能即環境空間的使用性,環境能否滿足人或人際活動的基本需要。人的行為往往是景觀設計時確定場所和動線的依據,環境建成以后會影響人的行為,同樣,人的行為也會影響環境的存在[2],人的行為需要應當成為任何空間設計的基本依據。研究證實,人類行為分類及對環境空間使用的影響主要有:
1.強目的性行為:就是設計時常提到的功能性行為,商店的購物行為、博物館的展示功能,這是設計最基本的依據?!比纾航淌业膶W習行為是設計的基本依據,否則,空間會失去功能性。
2.伴隨主目的的行為習性:典型例子是抄近路。例如:我們經常看到公園或廣場的草坪上被踏出一條條道路,即使附近有綠化、墻體、高差來強行調整,但效果往往并不佳。因為為了到達目的點,人會本能地選擇抄近路。這樣就使得先前由綠化、墻體和高差構成的環境場所已不復存在,失去了它應有的功能性。
3.伴隨強目的行為的下意識行為:這種行為更加體現了一種人的下意識和本能。例如人的左轉習慣,人雖然意識不到為什么左轉彎,但實驗證明,展覽空間如果右轉布置,就會造成逆向參觀和流線的混亂。
人的行為需要和環境空間的有效使用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我們在設計步行街或大型購物商場時,隔一定距離都會設置休閑空間。不難看出,購物環境的出現是人們的購物需要要求的,休閑空間的出現是人們為了緩解購物疲勞要求的。同時,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不僅體現在環境空間的使用功能上,更應該體現在精神功能上,主要表現為:
1.尊重文化習俗。
環境空間傳遞了文化,就堅持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文化是意識形態的一種,包括宗教文化、審美習慣、生活習慣等。我們都知道好的環境空間既要滿足基本使用功能,又能展現空間環境所特有的文化,正如韓國設計師安藤忠雄所說:“在建筑師肩負的眾多責任中,最重要的便是展示文化,最大的職責便是傳承文化,要讓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擁有與眾不同的文化。文化來源于民族心態和內在情感,來源于語言等等,我們的建筑必須堅持不懈地將文化所蘊含的精神永遠傳遞下去?!盵3]例如:世界建筑大師貝律銘設計的上海金茂大廈,是一幢集現代辦公、豪華五星級酒店、商業會展、高檔宴會和觀光娛樂等綜合設施為一體的摩天大樓。整體觀之,它那修長穩健的體形,由下到上逐漸縮小直沖云霄,讓人不禁想起了大雁塔那威嚴、雄厚的身影。接近基座部分的最下幾層的跌水處理,會讓你想起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它將金水玉帶的吉祥圖案格局巧妙的運用到大廈的形體設計中,體現了我國傳統曲水環繞的建筑規劃方法。這座建筑已成為我國現代標志性建筑,不是因它現代、豪華,而是它傳遞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融入了現代上海人時尚的文化觀。
2.人是空間尺度衡量的標準。
人的行為和環境心理決定空間尺度的大小。尺度是主觀度量的,即空間場所帶給人的精神感覺。 無論空間尺度大小,其使用者都是人,都是以人為基本模數的。一般情況下,建筑空間的體量大小主要是根據其使用功能的要求來確定的,而使用功能卻是依使用它的人而確定的,因此我們不能忽略了使用者的行為心理對環境空間的影響。在特定的環境空間中,如果違反了特定的空間尺度就會影響人的行為心理,同樣人的行為心理也會影響空間尺度的大小。
3.材料運用應尊重人的行為和環境心理。
(1)質感: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質感,影響著人的行為心理,人的行為心理又影響著材料的使用。以地面為例,對室內空間而言,由于木地板等熱材料給人安全、舒適親切的感覺,更適合用在臥室等休息區;拋光大理石給人感覺肅穆、莊嚴經常用于體量較大、宏偉的建筑空間。對室外空間而言,鋪地的選材也同樣把握人的環境心理,“地面鋪裝材料質感的變化也會讓人領略到一種韻律和節奏,而不至于使人在游覽過程中顯的過于乏味?!盵2]我們經??吹绞彝饣顒訁^、健身區、休閑區都會鋪防滑的硬質鋪地如卵石、石板和防滑磚,這樣人會感覺輕松愉快,活動時不易造成損傷。若采用較為光滑的材質如大理石、玻璃等,會讓人感覺緊張、壓抑和不舒服,偶爾會造成摔傷。
(2)色彩: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色彩,人的行為心理影響著色彩的使用。色彩分冷、暖和中性色。暖色讓人感覺溫暖、激動,具有前進、凸現的效果和擴散作用;冷色讓人感覺清爽寒冷,具有后退、遠離的效果和內斂作用。如:由于綠色象征生命伊始,讓人輕松平靜。它經常會被引用到醫院或手術室緩解醫生長期作業的疲勞;藍色給人安靜和沉思,這就是人們在緊張煩惱時,閉目想象大海、草原會帶來神清氣爽,這些都是人對色彩的生理反應和心理聯想。
一言以蔽之,在設計思潮自由多元化的今天,我們只有將“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滲透到環境藝術設計的方方面面,重視人性的發展,充分挖掘人的個性行為、環境心理,使其指導并適應環境,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和環境相協調,才能不斷創造出滿足使用者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和諧、安全、舒適、藝術化的環境。(作者單位:河南省建筑工程學校)
摘要:環藝設計教學在我國起步較晚,教育模式相對單一,特別是實踐性課程與理論課之間缺乏內在的聯系和支撐,不能形成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多年以來我國環藝設計職業教育一直沿襲藝術設計學科型人才培養模式,長期以來“重藝輕技”,嚴重缺乏實踐教學為主的動手能力的培養,一味強調效果圖的繪制和表現技巧,使學生設計流于形式而脫離專業實際。本文我們就高職環藝設計教學過程中體現出的不足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情景交替教學模式的構建,確保人才是滿足社會崗位所需。
關鍵詞:高職;環藝設計;情景交替;教學模式
一、高職環藝設計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無法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
隨著我國環藝設計日新月異地迅猛發展,與環藝設計相關的建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出來,隨之而來相應市場也急需大批有實戰經驗的設計和技術操作及管理人才。因此,高職教育的環藝設計只有與實際結合、與市場結合、與企業結合、與相關的課程結合,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構建實踐教學新型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出與環藝產業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才。但是目前舊有模式下培養出的環藝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均離企業的要求還相差甚遠,為此如何在環藝設計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企業給我們設計藝術教育提出的一個急待解決而又現實的問題。
2、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
不少院校現存的環藝設計教學都分割了“教育和實踐”這一整體。課程設置不合理,公共課比重較大,專業課比重小,設計課程遠遠多于實踐課程,造成專業與實踐環節比例的不平衡;由于國內環藝設計產業發展的不均衡,地處不發達地區的院校因其產業背景薄弱的原因,教師本身的市場概念和實踐經驗也無緣提高,實踐基地的建立更是“一籌莫展”難以落實;企業因管理和生產效益的原因不愿意接納過多的“生手”,所以學生難以集中在一個企業頂崗實習,分散的實習地點讓學校和指導教師難以掌控實習的效果,加之學生學習自覺性和自律能力的缺失,缺乏吃苦耐勞服務于人的精神及職業道德的教育,因而導致校外頂崗實習、實訓效果也不盡人意。
二、高職環藝設計情景交替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1、真實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
情景交替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核心在于導入教學項目的真實性及實踐過程的企業化;其次才是現場管理的規范化和工藝技術質量的標準化,首先是校內實訓室的規劃建設一定要符合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的要求,然后才是依托校企合作模式進行項目化的任務設置,也就是在校內實踐教學中可引進企業生產的真實項目,也可以承接一些加工任務單,把實踐教學步驟與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結合起來,走項目驅動、產學結合、工學交替的實踐教學之路。學生在完成了一定的技能培訓后再到工廠里去進行頂崗實訓,從學校到企業、從企業到學校的反復工學交替讓學生在完成真實項目任務的同時去體練企業真實場景的生產氣氛,把課堂理論與生產實踐進行有效的比對、檢驗和消化,強化學生對職業技能的理論知識的把握和操作能力的實訓,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在這種教學思路中去完善“情景交替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同時,通過這種模式的教學與訓練,可大大地縮短學生對企業的適應能力,提高環藝專業畢業學生的就業率。
2、采用協同式的教學方法
環藝設計教學課程整合的精髓就是將以前多門分割獨立的課程整合為一門整體的、連續地、知識技能結構相對完整的課程,如一個項目課程可以包含了從項目的市場調研、方案設計、效果圖的表達、材料構造、施工與管理等的系統工作內容,這樣就保證了知識結構的連貫性和相續性,克服了以往分割性單門課程在授課后由于設計和工藝的脫離,學生無法在實踐中驗證和消化設計理論,把理論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當然改革后的課程對教師來說也是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教學上我們可采用協同式的教學方法,由多名教師、企業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傅共同參與的協同式教學。
3、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
環藝設計專業的理論教學目的: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環藝設計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和設計理論的分析能力;專業知識的表達能力:對實踐操作的指導能力及工作實際的應用能力,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講授環藝設計理論,還必須引入企業真實的企業項目指導學生完成設計作品,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做中學、學中做,在實踐的過程中把環藝的材料知識、環藝的結構知識、環藝的工藝知識、藝術設計理論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過程教學中做到教學課時、教學內容合理地搭配、科學地穿插,這樣既鞏固了課程的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專業技能的操作能力,使學生在作品的制作過程中將課堂理論得到親身的體悟,把理論消化為知識;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對理論知識也加深理解,反過來又科學地去指導實踐,最終使理論與實踐形成了有機的統一體。這樣就會使學生不斷產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興趣感,從而激發學生更強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的熱情,引導他們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結束語總的來說,高職環藝設計專業的教育并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個體,它與環境藝術設計產業有著必然的關聯,因此需要將教學工作于社會實踐完成有效的融合。在課程設置和教學理念方面要進一步地改進和完善,切實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構建情景交替式教學模式,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開門辦學的教學思想,從而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摘要:隨著經濟高速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給環藝設計專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著眼未來,市場的發展給我們環藝設計教學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要求環藝設計教學要培養出適應社會行業市場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就必須面向市場,本論文就環藝設計教學中應該培養具有什么樣素養的設計專業人才做了自己的分析……
關鍵詞:環藝設計;行業市場;素養
1 概述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化建設方興未艾,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質量和文化品位的要求越來越高,由此,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專門人才的需求是急切的,從這幾年環藝設計專業報考人數和招收人數來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帶給了環藝設計專業很多新機遇與挑戰,環藝專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市場需求對行業質量和專業水平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但面對這巨大的行業市場,環藝專業的同學卻面臨就業難或是就業后適應難的問題,我想,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從高校專業課教學中來看,需思考環藝設計教學需培養具有什么樣素養的設計專業人才才能適應市場需求,面向當今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專業建設的首要目標和前提,是專業得以發展的動力。
2 分析環藝專業與當前行業市場的關系
2.1 經濟發展帶給環藝專業帶來新機遇
“環境藝術設計”(environmental design)是建立在客觀物質基礎上,以現代環境科學研究成果為指導,創造理想生存空間的工作過程。廣義上:以環境生態學的觀念來指導今天的藝術設計,就是具有環境意識的藝術設計。狹義來看:以人工環境的主體建筑為背景,在其內外空間所展開的設計。具體表現在建筑景觀和建筑室內兩個方面。從概念上可以看出,環境藝術設計塑造并改變著人類環境,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環藝設計日益引起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市場對環境藝術設計師的需求旺盛并顯示出高度的生命力。環藝設計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空間,是現在以及未來的朝陽行業,這帶給從事環藝設計的專業人才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2.2 市場的新發展對環藝專業的新挑戰
經濟越發展專業人才需求量越大的同時也給環藝專業新的挑戰。一方面對行業要求更加專業化,人們自身的審美素養的提高使得對行業專業人才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其行業間競爭大,也許是大家都看到環藝專業這個朝陽產業的市場潛力,全國已有一千多家院校開設了環藝專業,從事環藝專業的也人越來越多,行業市場的競爭越來越大,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競爭又如此激烈,如何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以適應市場提高自身的專業競爭力也是環藝專業面臨的新的挑戰。
3 分析巨大的行業市場對環藝專業教學的要求
環藝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有設計能力相結合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教學應與行業市場緊密結合以市場為導向,思考培養具有什么樣素養的環藝專業設計人才。
3.1 過硬的專業知識能力
這相當于是電腦的硬件部分,硬件過硬了電腦才能有順暢的運作,大學期間對專業知識的基本素養的建立是必須去努力達成的目標,它包含了專業所需的基本能力素養和專業設計能力素養,專業所需的基本能力包括:(1)掌握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相關的文化知識,英語和人文科學等知識;(2)掌握透視與建筑制圖的基本知識、制圖規范與技能;(3)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專業設計軟件(圓方設計軟件、Photoshop、AutoCAD、3DMAX)。(4)包括藝術的表現語言,即手繪表現;專業設計能力素養包括:(1)掌握室內外各類環境藝術設計(如:居室、辦公空間、餐飲娛樂空間、商業空間、景觀園林等等)的基本理論,掌握其設計方法和設計程序;(2)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和較敏感的設計思維,能發現問題并能獨立設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2 對設計業務的綜合駕馭能力
專業知識是必須的基本素養,但是不是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就能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市場呢?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現象,以前在學校老師同學眼中的優秀學生,畢業出去工作后一直發展平平,得不到公司的重用。而一些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并不突出,到社會工作中卻能得到上級的重用同事的認可,有著良好發展前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行業市場不僅是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素養,還須具備除專業之外的一些能力,比如設計業務的綜合駕馭能力。從環藝設計項目操作流程就能看出,從項目開始到最后完工結束的流程中設計師對項目的綜合駕馭能力直接影響著項目是否能完整地體現其設計、并順利完成。
駕馭一個設計項目必須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這也對專業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環藝設計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設計最后能轉變成實物,實施過程中的各環節設計師需要和與之相關的部門和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項目從設計到完成時間是有限的,對業主、自己的合作團隊、各施工方之間工作如何配合展開?實施過程中出現施工與設計不符、或是中途業主要更改設計怎么辦?等系列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問題出現時,設計師的協調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設計師的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決定了你對項目的駕馭程度,為此,從事環藝專業學習的同學也應做相應的培養與準備,才能跟得上行業發展的步伐。
3.3 與時俱進的敏銳洞察能力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在不斷發生改變,作為朝陽行業的環境藝術設計要緊跟時代步伐,了解關注這個時代和市場的發展,不斷學習提高和跟進,新興市場、新興的理念、新興的功能等都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員需要掌握并不斷更新的,設計需要與時俱進,只有設計理念跟上了,才能從設計中體現出時代特征。行業市場需要的是有著靈敏嗅覺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的專業設計人員,關注現代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帶來的新式產物。
就拿環藝專業里面的居室空間來講,現代的人居環境住宅設計已經不是原來住宅概念的設計,現代的居室空間設計其實是在設計一種生活,每個空間在原來的功能意義上都有了新功能的延伸,比如:現代居室空間的衛生間設計,已不只是一個提供方便的場所,還是休閑空間、儲藏空間等,它越來越受到設計的重視,所以衛生間里會出現電視、書報架、各種裝飾物等,也有了像凈身器、浴霸等這樣一些新的設施;再如:書房空間已不只是看書學習的地方,把工作帶回家,所以書房也是工作空間,除此以外書房還有展示功能,展示自己的品味、身份、愛好,即便有些家里其實并不需要書房的也要設計個書房以展示自己的才學,因此,書房的設計可以封閉式設計也會有開放式的設計……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不同時代人的生活觀念也在發生改變,只有了解熟悉才能設計出適合不同居住者的居室空間。
與時俱進的敏銳洞察能力,把握新興市場、新興的理念、新興的功能等是適應現代行業市場的專業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
4 總述
提升環境品質的需求已是當代社會,更是未來社會追求的目標。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作者,對知識面、知識結構的要求將更高,它需要有相應的能力來適應并擔負起這樣的社會角色和責任。社會的需求就是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和方向。面對未來的人才市場,要求具備較強的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來自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廣的專業知識面和對設計業務的綜合駕馭能力,以及與時俱進的敏銳洞察力的綜合能力。
作者簡介:陳寧萍(1976―),女,瀘州人,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隨著國際化的發展,各國家、地區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一體化趨勢增強,在設計領域也是如此。在這種背景下,設計模式只有融入民族性、地域性等多元文化才能迎接挑戰;中國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也只有融合傳統文化元素,才能形成中國特色的設計風格而繼續向強發展。
傳統吉祥圖案的內涵
傳統吉祥圖形是古代世界文化傳承與發展。吉祥觀念是人類在長期以來惡劣的生活環境中生存所產生的一種集體意識,反映了人們共同的生活基本需求和心理特征。盡管民族、地區不同,但人們都能通過吉祥圖形傳達出人類共同的美好祈望,因而吉祥圖案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被繼承與發展。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吉祥圖形也異常豐富。不論是在慶賀五谷豐登、及第還是良辰佳節,不管是宮廷王府還是民宅茅舍,人們都喜歡用吉祥圖形進行裝飾。中國的吉樣圖形按題材可分為草本植物類、瑞獸祥禽類、人物肖像類、語言文字類、幾何圖形紋、器物組合類等;按應用載體可分石刻、磚印等建筑裝飾類,木刻、雕紋等家具裝飾類,瓷器圖形類,漆器圖形類,印染織繡圖形類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劃分標準也不同。
中國的吉祥圖騰具有鮮明的特點:以神話傳說、民間諺語、歷史故事等為題材,如龍鳳圖騰,福祿壽三星;在表現手法上運用象征、比喻、借喻、擬人、雙關、諧音、夸張等多種修辭手法,如“桃”既象征長壽, “雙魚戲水”、“彩蝶雙飛”、“鴛鴦戲蓮”等象征幸福、美滿;利用漢字的語音特點表現諧音,進行同音或近音的轉借,如蝙“佛手”象征“?!薄ⅰ皦邸?, “三羊( 陽) 開泰”、“( 雞) 吉慶有余”等等;還有利用特殊文字或象征性的符號組成圖案元素的,如:年年有余(用“魚”表示“余”)等。正是這些特點使中國的傳統吉祥圖案被人們廣泛運用于日常生活,并且在歷史進程中不斷傳承和發展。
環藝設計中傳統吉祥圖案的傳承與發展
環境藝術設計包括建筑設計、園林設計、室內設計、吉祥物設計等眾多內容,具有國際性,在激烈競爭中,吉祥圖案也被廣泛應用于此。
1.傳承與發展
吉祥圖案預示好運之征兆、祥瑞,是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寄托,不會因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改變,因而具有超越時代的傳承性。環藝設計中吉祥團的運用最早和追溯到夏商周時期,刻有圖騰、銘文的青銅鼎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建筑設計上,吉祥圖形主要以雕刻的形式運用,如石雕、木雕、藻井、門飾、壁畫等。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傳統圖形都會被融入新的元素,例如:唐王朝時期的建筑裝飾堂皇富麗風格為主,因此,傳統的常卷草紋樣就與牡丹、蓮花、寶相花以及祥禽瑞獸等象征富貴吉祥事物紋樣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裝飾圖案,并流傳于后世。園林中的傳統吉祥圖形主要體現在石雕、磚雕和木雕的設計上。石雕建筑裝飾,主要出現在大門、廳堂、山頭、屋脊、露臺、抱鼓石等方面。
室內設計有可以分為公寓、別墅、宿舍等人居環境室內設計, 學校、幼兒園、辦公樓、教堂等限定性公共室內設計和旅館飯店、影院、娛樂廳等非限定性公共室內設計。傳統圖案的設計依據不同的環境和需求進行。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壁畫、裝飾畫、掛屏、木雕、裝飾墻角線、建筑彩繪等方式來實現,圖形上多選用瓦當以及雷紋、獸面紋、青龍紋、朱雀紋等各類紋樣;裝飾線多采用回紋、云紋或者簡單的植物紋等幾何紋樣;墻面裝飾中也可以利用文字,通過掛飾、直接書寫、整體裝修等方式來表現,既簡潔又具有東方韻味,裝飾效果強烈;此外還有窗簾、床上用品、布藝沙發、軟墊、地毯等等實物裝置,織物的圖案選擇主要是植物花草紋、鳳鳥紋等。
傳統文化是我國的巨大財富,我們要重視對傳統吉祥圖案的傳承,在現代設計中融入其審美思想、吉祥寓意和造型方法,創造出獨特的、個性化的設計風格。
2.再創造過程
傳統吉祥圖形在環藝設計中被傳承,而且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實現再創造。在此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幾點問題:
實用性。傳統吉祥圖形最重要的價值在于視覺藝術。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市場的形成,人們也逐漸注重其使用價值,“視覺藝術效果與實際功能效果結合恰當與否已成為鑒賞藝術設計優劣的公認的標準”,并被普遍運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中。因此, 要重傳統圖形視視覺藝術性與實際使用性的有機結合。在設計中不僅要了解圖形內涵、產品特質,還要對不同區域消費者的審美特點、文化背景和領悟能力等展開調查,重視人們的需求。
創新。創新是傳統文化持續發展的唯一方式,只有融入時代因素,與時俱進,才能保證傳統文化被人們所接受而發展。因而在環藝設計的再創造中,設計師要注意把思想、內涵、外形等因素統一起來;同時要結合時代特色,大膽創新,將傳統吉祥圖形化繁為簡,取其精髓,巧妙借鑒傳統圖形的內涵,從而實現傳統吉祥圖形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結 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愈來愈高,環藝設計也發展成為一項重要領域,同時也同樣面臨著國際的挑戰。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文化,作為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正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支撐,因而不少傳統文化元素被應用到各個領域;現代環藝設計也只有將寓意深刻的傳統吉祥元素加以融合并靈活運用,才能轉化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藝術風格,走出一條適應現代國際潮流,同時具有鮮明民族個性的發展之路。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摘 要:高校環藝設計在專業設計、教學創新等多方面對于教師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專業知識的需求上追求更大的教學效果,因此,加強高校環藝設計專業教師管理對于推進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我國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創辦世界一流大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在闡述當前高校環藝設計專業面臨的形式與任務的基礎上,分析高校環藝設計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主要目標,進而從多方面探討高校環藝設計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的有效措施,綜合提升整個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能。
關鍵詞:高校;環藝設計;師資隊伍;專業技能
在高校環藝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中,通過對教學計劃的整體安排,圍繞教學管理中的知識能力構成、學生素質協調發展等方面,形成將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理念等為主要模式的創新方式,細化每一個教學安排,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1 闡述高校環藝設計專業面對的形式與任務
(1)整體情況概述。當前,人們對環境設計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如注重生態、人格塑造、文化品位,以及資訊便捷等。無論是城區環境、廣場改造、街巷更新,建筑還是景觀設計都要首先放眼于城市整體的環境框架中,考察它們的現實與發展,力求解決局部與整體的協調統一的問題。建立一套完備的教學體系,大學環境設計專業課程的設置一定要明確,那就是培養環境設計方面人才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承擔什么任務,肩負什么使命,課程設置要以此為目標。筆者認為,未來的城市設計應該是這種模式:首先有城市規劃師繪制城市發展藍圖,而后有環境設計師與規劃師依據這個藍圖去完成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又具有美學意義上的整體規劃詳圖。環境設計師在這的工作,就是理論上的紐帶與橋梁作用。而現在的高校環藝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只能是城市發展建設中的“補充”,去完善城規、建筑、園林等專業的空缺與不足,總是充當敲邊鼓的角色,沒有起到主干專業的作用。
(2)專業設計的整體狀況。為了改變目前這種狀況,高校環藝設計專業在課程內容選擇上,就更需要突出自己的學科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樹立起自己的專業形象。譬如將城規、建筑、園林、室內外等設計課程納入教學體系,構建在廣義建筑學大系統涵蓋下的環境設計專業。其人才培養目標一方面表現在能夠發揮各學科交叉的優勢,另一方面還以建筑學科的教學平臺作為本專業持續發展的建設基礎及支撐條件,并依托自己的優勢專業使培養的學生都能自如地滲透到環境設計的各個領域之中,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環境設計專業培養的人才是具備有統領與協調各專業的特殊能力。
2 分析高校環藝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
(1)專業化、“雙師型”教師缺乏。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師資隊伍的專業化、“雙師型”非常重要,有實際設計經驗與施工管理經驗的教師無疑會有利于專業的發展和教學的開展,他們會把豐富的經驗帶進課堂,使學生受益,領先和把握設計潮流。目前,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較高,但是大多數教師都是通過教育廳培訓獲得的“雙師”資格,真正具有企業一線工作經歷的教師較少。
(2)人員結構不合理。高校環藝專業一線專職教師較少,與國家所要求的“一線教師應占全體教職工總數的80%”的比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一線教師的比例也應進一步提高。隨著高職環藝設計類學生人數的猛增,很多學校生師比都達不到教育部的15/1的規定,有些學校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多招生,生師比甚至達到了30/1 或40/1。一線教師嚴重缺乏,這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歷、職稱結構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中青年教師成為各高職學校專業教師的主力軍,但其中拔尖人才較少。
3 探討提升高校環藝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方法
3.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生態價值鏈
教學管理人員作為管理實踐活動中的主體,首先,應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學會及時收集、加工、處理、利用各種信息的能力;了解一線的教師和學生的需求,為其作好相應的服務;根據教學管理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調查、研究并及時處理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其次,要善于利用教育生態學原理指導實踐,強調對人的激勵和引導來實現管理目標和效果,注重在管理工作中開發教師及學生的聰明才智,實行制度管理與人心管理相結合,謀求量化管理與模糊管理相統一。與此同時,還要在教學管理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教學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盡快掌握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之應用到教學管理實踐中去,從而提高管理質量與效益。高校教學管理是全員管理,就是要充分調動每個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提高教學質量不懈努力。
3.2 構建生態管理工作運行體系
在管理機制上,加強學術管理、層次管理與制度管理,引入創新、激勵和競爭機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強引導型服務,如:政策引導、信息引導等。在管理程序上,公開透明,職能部門的責任公開、辦事程序公開、制度公開以及辦事結果公開等。在管理功能上,寓管理于服務中,為學校發展創造良好的、寬松的競爭環境,為學生、教師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全方位實現為一線教學服務的職能。在管理技術手段上,建設好教學網絡管理平臺;通過管理信息化,不僅建立職能部門、學生、教師共同參與的、雙向互動的咨詢與決策機制;而且還可以為學生、教師提供更廣泛、便捷的信息和服務,減少滋生腐敗現象產生的溫床,提高管理效率。
3.3 積極推進教學管理制度創新
在制度上要切實保障服務理念貫穿于教學管理權力運作的全過程,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強監管、弱審批,并明確界定各級管理的職責范圍,進一步下放權力。進行教學管理制度創新,一方面積極推進學分制,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學習和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要進行學生學習評價制度的創新,樹立多元質量觀,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成長與發展,由運用統一標準過渡到多元的質量評價。還要建立有效的科學績效評估制度,如:設立績效目標、進行績效考評、建立績效誘因機制等,揚長避短,激發教學管理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學管理績效的提高。
3.4 改革現有薪酬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
目前國內高校教育管理人員的薪酬制度比較僵硬,干多干少一個樣,工作成績好差一個樣,所以要想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必須實施薪酬改革,增加獎勵制度。首先,將教育管理人員與教師崗位職稱系列分離,設立高校管理人員對應職稱,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我國高校長期實行教育級別制度,管理人員職稱與教師崗位職稱雖然存在一定區別,但在具體實行過程中總是往教師系列靠,導致管理混亂。所以,必須設立高校管理人員獨立對應的職稱,管理人員與教師雖然應該有一定的比照,但更應該突出它的職業性,并在此基礎上實行與教師系列不同的工資標準。在評價考核方面,目前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師之間關系的模糊化導致國內高校在考核管理人員時要看的數量,這與國外及港臺地區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員考核情況明顯不同。其實,對于管理人員來說,業績如何應該主要看管理服務工作做得如何,而不是看管理人員發表了幾篇論文。發表的論文數量多并不代表工作就做得好,因為教育管理人員不是做研究工作的,的數量與工作質量之間并不能劃等號。國外的方法倒是可以借鑒的,我們應該更多地吸納服務對象(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意見,看他們的滿意度,以此來確定教育管理人員的工作成績。而且,要將考核的結果與薪酬聯系起來,充分利用績效工資,同時設立各類獎金。管理人員的考核成績好,服務對象滿意要在績效工資和獎金方面有所體現;而對于那些考核成績差、服務對象不滿意的管理人員一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但另一方面要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并通過培訓等方式提高其服務水平。通過實施薪酬改革,強化考核工作,必然會帶來收入的差別化,也會給管理人員帶來較大的工作壓力,這對國內目前的情況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目前教育管理人員缺乏的恰恰是工作壓力和工作積極性。
(1)完善科研激勵機制。首先,要加大青年基金的力度,設立教學研究基金、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科研成果轉化基金等項目。其次,鼓勵青年教師更多地參與項目研究與申報,并給予他們必要的技術性支持與指導。對于各級各類項目、評獎,能夠從科研管理者的角度在選題、申請書填寫等方面提供實質性幫助。再次,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多學術交流的平臺,如;參加學術交流會、到國內外著名高校做訪問學者等。開闊他們的學術視野,使他們在更高的學術平臺上起步,走的更高更遠。另外,還可以借鑒美國在科研激勵方面的經驗,即考慮給青年教師安排合理的學術假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青年教師創造與成就的需要。
(2)形成晉升激勵機制。對部分高??蒲谐晒M行統計發現,大部分的科研成果集中由教授、副教授等高校稱的科研人員完成,部分高校稱的科研人員在完成職稱評定后失去了研究的主動性與研究熱情,使得職稱評審制度失去了原本應有的效果。而多數的青年教師為了評上高校稱,努力的爭取科研項目,但是由于職稱低、資歷淺往往申請不到項目,致使青年教師的科研熱情一次次消退。所以必須實現評聘分開,推行“按需設崗、按崗聘任、公開競爭、公開招聘、動態更新”的崗位聘任制度。聘用期內根據被聘人員的績效狀況采取動態管理,依據科研人員承擔科研項目、爭取科研經費、獲得科研成果、成果獲獎等情況嚴格進行定量考核,對考評合格的可繼續聘用崗位,對不合格的不繼續聘用原崗位,給青年教師與老教師同等的競爭機會,要形成科研人員能上能下的晉升制度。
4 結語
當今,環境設計人才市場的需求培養有文理兩科特點,以廣義建筑學為基礎,設計藝術教育為主線的,培養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理論和造型能力、富有創造性的環境設計及相關學科知識、具備較強適應能力與研究型高級環境設計人才,是我們各院校建設該專業所必須面對,也必須認真思考的。
摘要:室內設計的材料美主要體現在環境藝術設計要求之上,整體對室內設計的專業知識進行理論聯系實踐,這是本文的重點。筆者從構思上,本文發現與學習了室內設計與材料的相關理論研究,即本文從基礎抓起。
關鍵字:室內;設計;材料美;分析
引言
正確的應用材料美,主要還是在于設計師將材料與室內設計技術結合進行應用。在現代化的今天,裝飾室內與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關系到環境的空間關系,也關系到人類的質感等方面。
一、材料的質感美手法體現及分析
(一)對比的組合表現手法
在空間內,大多數存在兩種以上之材料,它們間組合,就是必然將會存在外在形式對比性。對比性要求分清晰主次的關系,突出其所表達相關主題。這些在紋理簡繁方面對比上,需要注意到紋理方向性,關于這些在"室內質地"對比方面上,注意人們觸覺的習慣。例如,將木材及材料自然組合,很容易的達到相關協調,即使是同一種色調,也是不顯單一調。筆者認為,典型例子,就是居室里以木材與亂石的裝飾方面墻面,這樣會產生了粗獷自然性效果;而且將木材及人工的材料組合性應用,這些則會于強烈對比里充滿了現代相關氣息,比如,木地板和素混的凝土方面墻面,或者金屬,玻璃隔斷相關組合,就是屬于此類方面。體現了材質美,所以在材料的對比性組合的手法基礎上,同時運用平面與立體、大與小、粗與細、橫與直、藏與露等設計方法,能產生相互烘托的作用。
(二)漸變比表現手法及分析
關于漸變比,就是韻律運用,通過了視覺上印象,實現了心理體驗。紋理的漸變是常用的一種方法。紋理由粗到細、由疏到密、由強到弱等都是具體的應用手法。另外,這種漸變還表現在連續空間的室內設計上。隨著觀察者將在"建筑內部"時間和空間的位置連續性的變換,相鄰的空間相關材料質感延續與變化造成了行為者的豐富感受。
(三)明暗與冷暖表現形式分析
關于材料色彩特殊性,就是在其相關表面的色彩之多樣性方面。很多的材料的紋理與底色明暗是有別和色相有異的,固然,這些就存在于材料誘人方面。但是,給室內設計師們增加了相關可變的因素,這樣充分的利用了材質的本身方面固有之明暗與冷暖,這些就要求了我們應該把握相關空間整體的色調。這些在整體上就是統一的了,但是,需要抓住著細節之變化。也就是說明在色彩"明度、純度、色相"上作了相應的處理,最終的體現了整體空間室內設計協調。
二、在人性化中,材料質感美裝飾室內設計運用
(一)體現了現代社會價值應用
關于在現代的社會美并不是意味了追求奢華和與昂貴,更重要是一種關于和諧的美。在過去里,那些并不起眼材料,比如原木、粗麻、紅磚等材質,現代將均被廣泛的運用于室內設計中。而另一些材料,如玻璃、現代鐵藝、不銹鋼等的大量使用,在設計中也表現出它們所帶來的獨特風格。
(二)體現了材料的質感美
表現出了裝飾材料的質感美,首先,要認識什么樣的質感材料運用,就是在什么樣空間能達到了什么樣之效果。各種的材料,無論木質還是在于金屬,均存在自己使用相關范圍。這些就同于一種材質來說,存在著不同氣氛里,也是存在著不同方面效果。比如,玻璃很易清潔,價格比較石材分析說相對的底廉,但那種對于清澈透明本質方面特征,再加上"質地光滑度"比較性高,于光照下,具神秘魅力,以及溫馨墻面的組合,更加的突顯出了"玻璃材質"前衛的意識,有'冷'和'酷'感覺方面。原始"材質,如磚、麻等"在室里設計里的實際運用,這樣強化了設計方面的語言。體現了它們人們所追求"自然,質樸"風格方面。利用了材料"天然的質感"表現了粗獷自然性風情;運用了強烈材質對比性手法,光滑,精致,冷硬玻璃的臺面和充滿了人文質感天然材質方面組合,能夠起到了很好相互之間烘托的作用。
(三)體現了功能性、職能性與目的性
在不同功能性室內設計中,根據不同要求,選擇出不同材質進行了合理組合達到了空間相關設計"功能性,目的性,職能性"。例如,飯店、賓館等室內空間方面環境的裝修"豪華氣派與富麗堂皇"等,材質須具有出擴大、舒適、空曠感受。相關辦公的環境與學校的環境應該是較安靜空間,材質應該單純,簡潔,明快,主要具空曠,爽心工作方面學習環境的效果。比如,深色方面石材地磚,純白色的瓷粉"乳膠漆墻面,直線條方面磨砂玻璃的隔斷,大塊面設計等使得空間顯更深邃與寬敞。
(四)材料美營造了室內空間方面環境美
室內室內空間環境,就是以舒適的方便和溫馨恬靜做為前提的,材料的選擇,以質地的平和、淡雅、簡潔自然材料作為主,也可點綴適量"玻璃、高分子方面類材料,金屬",顯示出了時代的氣息。有關一家復式的住宅,這些設計師們運用了穿透,環抱相關手法,這些"樓梯處"再創造了一個相關空間。大面積玻璃墻,簡潔裝飾方面造型出透露出現了代感;筆者認為,竹質隔斷,灰色鵝卵石與石材圓凳,搖曳多姿等植物,給予了室內設計增添活力及鄉土氣息等;實木樓梯,木地板及木質墻飾和搭配燈光(暖色),使得居室存在溫馨個性的表露無遺方面。在設計中,采用大量自然材料,這些通過了對比的組合,充分的展現了不同材質質地美與肌理美,精巧的見粗獷,以及質樸中也顯得氣度。
(五)材料美的社會性
除上述外,空間娛樂場所空間的環境相對比較活潑,刺激等,選擇了材料,色彩,造型等都具動感。筆者認為,不論使用了何種材料,這些表現了肌理均應具醒目,突出觸覺的特征,以及烘托的娛樂環境相關氣氛;身處于繁華鬧市地區"商場店面"其空間的環境主要就是吸引,引導了消費者選購前來的商品。筆者分析出,裝飾的材料肌理,色彩應該具視覺的沖擊力,這些使得購物的環境將更加"溫馨,舒適";醫院空間式環境比較安靜,材料的肌理宜較單純,素雅等。筆者認為,這些不要求于太多肌理相關變化,使得病人們能夠靜心養病和康復。
一、PBL教學理念與藝術設計教育
近年來,教育觀處于轉換期。和以往占主流的“客觀主義教育觀”不同,推崇培養學生自主性、協作性學習的“建構主義教育觀”正在不斷受到關注。而以問題為基礎來展開學習和教學過程已然成為人們在當前建構主義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的一條基本思路。這條思路在基于問題學習( 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模式中得到了集中體現。
PBL,最初研究起源于美南伊利諾大學基于問題學習研究所所長Barrows教授的發現。20世紀60年代后期,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院在Barrows教授的協助下,開發出問題式學習。它是將學習“ 拋錨” (anchor) 于具體的問題之中的一種情境化了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隨后,這種教學方式很快推廣到了教育、管理、工程、心理等其他專業的教學中。
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它設計真實性任務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PBL最早運用在臨床醫學中是以病例為先導,用類比研究的方法,在藝術設計教育中我們可以以設計項目或案例為先導,在具體的情境中設置可以覆蓋到教學知識點的問題,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分工合作找到問題的答案或解決問題的方案。再做有側重點和針對性的評估來強化教學效果。同時注意在教學中兼顧學生建構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這種教學模式與當代中國藝術設計教育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目標和指向是協同的。
二、環藝類家具設計課程中的PBL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設定
不同專業的家具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有所不同,工業設計專業的家具設計課程主要側重于家具的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幾個部分,培養學生家具產品設計與制作的功底和能力;而環藝專業的家具設計課程主要側重于家具發展歷史(各時期家具造型特點與風格)、家具的空間尺度、家具的視覺設計以及家具與整體空間設計的關系等,著重培養學生家具造型設計能力和利用家具作為主要陳設和配飾組織空間形態、塑造空間性格和氛圍的能力。
所以,體現在教學內容上,與工業設計專業以產品設計課程為主甚為不同,也不可能像建立于我國日趨繁榮的家具產業基礎之上的家具設計專業的家具課程內容那樣系統和完整,家具課程在環藝專業的課程設置應注重以空間設計為主導。
(二)教學設計
PBL既然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問題的設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問題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線。而且我們應該注意到,如果完全從解決實際問題來組織知識,可能導致所獲知識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零散性,因此在問題的設置與問題的解決方面,應該綜合考慮課程教學內容的系統性。
1.問題設置階段
基于上文分析,教師在設計和設置問題時,需要在學科知識的系統性與解決實際問題中所獲知識的隨機性之間保持一定的張力和平衡,基于整體課程與知識結構的系統性來設計問題,應該使各問題之間所包含的學習議題(如專業概念、原理方法等)多次地相互鄰接和交叉重疊、或者使問題本身涵蓋的學習議題在解決過程中被多次經歷。這是因為雖然不能確保學生在某一問題中實現該問題中所隱含的所有的知識目標, 但可以使概念在整個課程中的許多相互聯系的問題中被學生反復經歷,便于學生靈活地建構與應用知識。
在環藝類家具課程的階段性作業中,可以作類似虛擬項目的設置:設定一個特定用途的空間,讓學生為這個空間配置一組家具滿足實用與審美的功能。然后由這個問題就可以延展出一系列的議題或者問題——“空間的性質和用途需要配置哪些實用性的家具?尺度如何?空間的整體風格與家具裝飾風格的聯系怎樣?材質與結構如何選擇和搭配?配置的家具在形態或者顏色、裝飾之間怎樣達成協調或統一?”等等。每一個延伸出來的問題可能又產生一些新的問題或矛盾,而且對于設計來說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具有唯一性,一個問題的解決途徑具有變化性和多樣性的樂趣。這也成了學習中設計創新的樂趣,這顯然促進了PBL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當然在這其間起約束主導作用的還有功能上的合理性、人體工程學方面的原理以及一些美學法則、設計的基本原則等等。
2.問題解決階段
(1)資料搜集
在議題或者問題提出之后,同學們進入成立學習小組,進行資料的搜集整理、尋找問題解決方案的環節,這個環節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自主自動的,由于不是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也體現了P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發揮自主能動性和團隊配合的特點和優勢。但在這一環節開始之初,教師應該給一些經典參考書、文獻資料和相關網站的信息,以提供指導。值得一提的是,應該注意所給資料包含信息的完整程度,也就是說,教師給出的這些參考信息里應有意識的涵蓋課程的主要教學點的知識內容。我們總結出環藝專業家具課程的主要教學點應覆蓋以下幾個方面:家具史與家具風格;家具尺度(相對建筑尺度與人體尺度);家具的材料、結構與工藝;家具造型設計及其與周圍環境的搭配;家具模型制作等幾個方面。
(2)交流匯報
問題的解決過程應設置階段性的交流匯報環節,這樣的設置方便教師集中地提供指導性意見,及時調整教學方向,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和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偏離教學目標的方向;再者由于學生選題和解決方案的多樣性通過交流匯報的方式可以增加和豐富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大單次輔導所涉及知識點的覆蓋面。再有,在每組匯報和教師指導和點評的過程中,重點概念和原理重復交叉出現,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構建知識。在我們的教學改革嘗試中一般分兩個階段:一階段交流匯報的主題為問題解決方案的概述與整體思路分析;二階段主題為問題解決方案細化后的結果。
就我們前文設置的問題而言,在第一個階段,通常學生需要交流匯報的是他們選擇布置的是何種空間,做何種主題或風格的設定,準備配置哪些家具與陳設,主要的色調定位以及為何做這種配置等等。此階段的匯報材料形式以PPT為主。比如以下(圖1階段一匯報目錄)展示的是一組學生在此階段匯報材料的綱要:
在第二階段,學習小組則需要匯報他們方案深化后的成果。主要通過設計概述、家具三視圖、單體效果圖、制作材料與工藝結構圖解、與環境搭配效果圖等進行匯報。此階段的匯報材料形式以PPT或電子雜志為主。以下(圖2階段二匯報目錄)展示的是為兒童房所做的家具設計及陳設的匯報材料目錄:
這兩個階段的交流匯報過程中,會有其他小組的意見、建議和教師的指導性意見與建議,這兩個階段在某些情況下會有反復,比如某小組的解決方案偏題或方案細化的不夠到位??傊?,交流匯報過程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于給小組后續的深入細化工作提供支撐和幫助。
(3)案例教學進行補充
為了保證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在第二階段的交流匯報完成后,通常會用案例教學做一些教學內容的補充。包括學習小組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遺漏或考慮不夠完善的部分,然后對此問題提出或設置之初所預想覆蓋的教學點做一次系統的梳理。
3.問題解決方案的評價
通過前面的交流匯報過程與教師的針對性指導,學習小組進一步深化方案。最后會配合模型展示與講解做一次總體評價,評價方式包括自評、互評(包括學習小組之間互評和學習小組組員間互評兩種模式)和教師評價。所占比例依次為30%、30%、40%。值得一提的是學習小組組員間互評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反應學習小組成員在團隊中的分工合作及解決問題有效性等情況。
4.小結
我們把PBL教學法應用于環藝類家具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分解為三個環節:問題設置環節、問題解決環節和評價環節。實踐表明,這種教學設置能很好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加快知識內化的進度、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個環節的基本任務及其主要負責者,以及各環節之間的相互聯系情況如下圖。
三、總結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是一種新式的且被越來越多人關注并認可的學習理論。我們進行的PBL教學法在家具設計課程中的應用正是對建構主義教育改革的一種嘗試。
在實際應用中,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設計與教學管理上的差別主要表現為:傳統的設計教學模式首先梳理和灌輸系統的理論知識,再布置作業讓同學們在實際或虛擬的項目中消化所學知識;而PBL教學法首先設置問題,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針對問題主動搜集、構建知識,而后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主導構建知識系統,全程主講;P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主導,教師主抓兩頭:設置引導學習活動的問題,評估、評價學生問題解決的有效性;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起著指導和支撐的作用。
摘要:通過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特征和發展趨勢的分析,發現傳統民居裝飾和環境藝術設計在親近自然、體現民族特色和地域性等方面有著共通之處。探索出傳統民居裝飾理想的繼承和創新方法,同時,探究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體現地域文化、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的途徑。
關鍵詞:傳統民居;裝飾;現代環藝設計
1、 傳統民居裝飾概述
中國的傳統民居承載了傳統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具有豐富的藝術、科學和文化價值。作為依附于傳統民居建筑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隨著歷史的發展使其具有獨特地形式和內涵,不僅具有了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裝飾的總體特點,還因為地域、環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裝飾風格。傳統民居裝飾綜合了許多民間工藝美術技藝,是中國民間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有著重要的價值。
1.1 傳統民居裝飾的認識價值
傳統民居裝飾藝術有著十分豐富的表現形式,它包含了木雕、石雕、繪畫、剪紙等民間工藝表現形式,是了解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一個重要窗口。另外,在當今全球區域一體化的大潮中,如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擺脫西方強勢文化的沖擊成為首要問題。而傳統民居裝飾藝術正是我們表現民族裝飾文化,樹立民族特色的重要途徑。
1.2 傳統民居裝飾的審美價值
傳統民居裝飾體現了不同區域的建筑歷史文脈,形成了獨特的建筑審美傳統。首先,傳統民居裝飾題材豐富,在建筑物的墻面、地面和室內外環境中被廣泛運用。在歷史的演進中形成了線的描繪,簡單的線條可以刻畫出繁復的多維形體,形態豐富。其次,傳統民居裝飾中把動物、人物、植物和器物等等作為裝飾的題材,運用象征抽象的手法將它們程式化的繼承下來,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大多數的裝飾圖案或者紋樣不僅造型細致豐富,具有強烈的形式美感;在裝飾構件的構圖和色彩以及工藝等方面都體現出完善的設計手法,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2、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特征與趨勢
2.1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特征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較之從前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人對裝飾美的理解也與以前相去甚遠,但其中也不乏共通之處。環境藝術廣義上說就是對某地的環境進行藝術化,并且滿足當地人群的精神和物質需要的手段?,F代環境藝術設計為滿足使用者的生活和行為模式上的要求,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物質、氣候等條件,積極采取物質技術手段。在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文化氛圍中進行設計,必然會考慮獨特的地域文化,從而自然地流露和體現出地方民族特色,實現了地域歷史文脈的延續,這也是現代環藝設計的重要特征。
2.2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趨勢
20世紀50年代以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在眾多設計思潮的影響下呈現更加多元的發展方向,設計風格與形式也日趨多樣化。但總體而言,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越來越注重本土化,廣泛的展現出對于本土文化的認可。從表面看,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潮流下,似乎本土化與國際化是相互對立的概念,然而恰恰相反,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現代環藝設計中,只有完美融入本土民族文化的設計,才能夠充滿生命力,才能獲得世界范圍內的認同。
現代人的審美情趣越來越偏向于在環境上表現出對民族傳統的延續和對地域文化的尊重。而傳統民居豐富的裝飾形式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正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可以借鑒的寶貴資源。因此,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吸取借鑒傳統民居裝飾是十分有意義的,也順應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趨勢。當然對于傳統民居裝飾的應用并不是形式上的照搬挪用,而是要提煉抽象出能夠代表傳統民族特征的裝飾符號,深入理解其文化內涵和挖掘民族傳統文化。
3、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方法
3.1 傳統裝飾語言的直接運用
傳統民居裝飾設計從裝飾內容到裝飾技藝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許多己經被相對地固定下來。其中好的裝飾形式和處理手法,可以直接應用到現代環境設計中。這種直接應用必然有個選擇的過程,不是任何的傳統民居裝飾都可以直接照搬的。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尊重歷史和環境,橫向布局,不僅在體量上照顧老館,還特制使用老館所用的磚石,使顏色、質感體型和細部樣式上呼應老館,但在空間組織和造型上又透出現代氣息??梢?,這種直接選用裝飾語言的做法使歷史因素融合在現代環境中,卻不顯得生硬和做作。
直接使用民居裝飾的做法同時要注意兩點:一是量不能太多,不能同時堆砌多種民居裝飾符號。即在陳設裝飾、色彩裝飾、造型裝飾等中選用一種或兩種典型的切合環境的符號,不能一擁而上,只要一兩處點彩就好。因為現代人的審美傾向于簡約,過于繁瑣會和現代生活節奏相悖離,要點到為止,達到“欲說還休”、“無聲勝有聲”的境界;二要注意現代裝飾對象和裝飾題材上的吻合,及其暗含的文化寓意,不能謬之千里。
3.2 傳統民居裝飾元素的提取與重構
傳統民居裝飾畢竟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時代的產物。裝飾對象的變化使得裝飾自身也要進行必要的更新,審美情趣的分野也給傳統裝飾帶來發展的動力。因此,對裝飾形式進行創新是必要的??梢詫鹘y民居裝飾的圖案、造型、建筑構件等進行裝飾形象上的概括,提取其典型的傳統裝飾元素,進行再設計。
在傳統民居裝飾中分解出最具有民族傳統、地域特色的部分,最符合現代審美傾向的裝飾元素,運用現代圖案設計法則,重新設計后應用到現代環境藝術中去,并與新的環境造型有機融合。這樣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既具有時代感,又能散發出歷史傳統氣息。
4、 結語
傳統民居裝飾豐富表現形式、獨特造型規律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汲取設計源泉的寶庫。因此,借鑒其精華應用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很有現實意義。傳統民居裝飾藝術的繼承和發揚,不是簡單地復制,而是將傳統民居裝飾語言用現代手段表現出來,融入到現代環境藝術中,成為有機的整體。所以,對傳統民居裝飾的應用和創新,立足于現代設計手法,立足于現代審美傾向,并且不斷地拓展其應用方式和應用范圍,不斷增強其適應性,使優秀的傳統文化以自然而然的形式和面貌融入到現代生活方式中。
摘要:環藝設計教學在我國起步較晚,教育模式相對單一,特別是實踐性課程與理論課之間缺乏內在的聯系和支撐,不能形成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多年以來我國環藝設計職業教育一直沿襲藝術設計學科型人才培養模式,長期以來“重藝輕技”,嚴重缺乏實踐教學為主的動手能力的培養,一味強調效果圖的繪制和表現技巧,使學生設計流于形式而脫離專業實際。本文我們就高職環藝設計教學過程中體現出的不足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情景交替教學模式的構建,確保人才是滿足社會崗位所需。
關鍵詞:高職;環藝設計;情景交替;教學模式
一、高職環藝設計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無法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
隨著我國環藝設計日新月異地迅猛發展,與環藝設計相關的建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出來,隨之而來相應市場也急需大批有實戰經驗的設計和技術操作及管理人才。因此,高職教育的環藝設計只有與實際結合、與市場結合、與企業結合、與相關的課程結合,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構建實踐教學新型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出與環藝產業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才。但是目前舊有模式下培養出的環藝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均離企業的要求還相差甚遠,為此如何在環藝設計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企業給我們設計藝術教育提出的一個急待解決而又現實的問題。
2、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
不少院校現存的環藝設計教學都分割了“教育和實踐”這一整體。課程設置不合理,公共課比重較大,專業課比重小,設計課程遠遠多于實踐課程,造成專業與實踐環節比例的不平衡;由于國內環藝設計產業發展的不均衡,地處不發達地區的院校因其產業背景薄弱的原因,教師本身的市場概念和實踐經驗也無緣提高,實踐基地的建立更是“一籌莫展”難以落實;企業因管理和生產效益的原因不愿意接納過多的“生手”,所以學生難以集中在一個企業頂崗實習,分散的實習地點讓學校和指導教師難以掌控實習的效果,加之學生學習自覺性和自律能力的缺失,缺乏吃苦耐勞服務于人的精神及職業道德的教育,因而導致校外頂崗實習、實訓效果也不盡人意。
二、高職環藝設計情景交替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1、真實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
情景交替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核心在于導入教學項目的真實性及實踐過程的企業化;其次才是現場管理的規范化和工藝技術質量的標準化,首先是校內實訓室的規劃建設一定要符合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的要求,然后才是依托校企合作模式進行項目化的任務設置,也就是在校內實踐教學中可引進企業生產的真實項目,也可以承接一些加工任務單,把實踐教學步驟與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結合起來,走項目驅動、產學結合、工學交替的實踐教學之路。學生在完成了一定的技能培訓后再到工廠里去進行頂崗實訓,從學校到企業、從企業到學校的反復工學交替讓學生在完成真實項目任務的同時去體練企業真實場景的生產氣氛,把課堂理論與生產實踐進行有效的比對、檢驗和消化,強化學生對職業技能的理論知識的把握和操作能力的實訓,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在這種教學思路中去完善“情景交替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同時,通過這種模式的教學與訓練,可大大地縮短學生對企業的適應能力,提高環藝專業畢業學生的就業率。
2、采用協同式的教學方法
環藝設計教學課程整合的精髓就是將以前多門分割獨立的課程整合為一門整體的、連續地、知識技能結構相對完整的課程,如一個項目課程可以包含了從項目的市場調研、方案設計、效果圖的表達、材料構造、施工與管理等的系統工作內容,這樣就保證了知識結構的連貫性和相續性,克服了以往分割性單門課程在授課后由于設計和工藝的脫離,學生無法在實踐中驗證和消化設計理論,把理論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當然改革后的課程對教師來說也是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教學上我們可采用協同式的教學方法,由多名教師、企業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傅共同參與的協同式教學。
3、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
環藝設計專業的理論教學目的: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環藝設計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和設計理論的分析能力;專業知識的表達能力:對實踐操作的指導能力及工作實際的應用能力,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講授環藝設計理論,還必須引入企業真實的企業項目指導學生完成設計作品,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做中學、學中做,在實踐的過程中把環藝的材料知識、環藝的結構知識、環藝的工藝知識、藝術設計理論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過程教學中做到教學課時、教學內容合理地搭配、科學地穿插,這樣既鞏固了課程的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專業技能的操作能力,使學生在作品的制作過程中將課堂理論得到親身的體悟,把理論消化為知識;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對理論知識也加深理解,反過來又科學地去指導實踐,最終使理論與實踐形成了有機的統一體。這樣就會使學生不斷產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興趣感,從而激發學生更強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的熱情,引導他們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結束語總的來說,高職環藝設計專業的教育并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個體,它與環境藝術設計產業有著必然的關聯,因此需要將教學工作于社會實踐完成有效的融合。在課程設置和教學理念方面要進一步地改進和完善,切實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構建情景交替式教學模式,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開門辦學的教學思想,從而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摘要]
環藝設計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將人們所在的空間環境進行合理的規劃,對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做進一步改善,然而環藝設計的重點還是對空間的改善,并且一般學習上是將空間的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環藝設計的啟蒙教學,這就顯得空間的研究極其的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現今的社會中,由于各個學校的教學方法不同等種種因素使得現今對空間的研究沒有達到理想的高度,在21世紀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藝術設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當中,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借此要充分利用各個優勢,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處理,讓人們對空間訓練引起重視。本文就當前環藝設計的發展形勢對環藝設計中空間訓練進行一系列的分析。
[關鍵詞]環藝設計;空間訓練;研究;設計方法
引言
環藝設計是對人生活周圍的環境的進一步改善,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節奏加快,現代人的生活范圍在逐漸增大,環藝設計的范圍不再僅僅是建造房子方面,而是有關人們生活的各個地方。雖然環藝設計還是一個發展歷史不長的一門學問,但是其表現出來的發展勢頭和對生活的重要性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未來的發展勢頭也是更上一層樓。環藝設計涉及的范圍及廣,知識又錯綜復雜,呈多元化并且綜合性極強,所以一定要認真學習基礎知識,為專業知識系統建立打好基礎。在注重環藝設計自身研究的同時也要保證專業積極向上的發展趨勢,堅持不懈,切實完成有關專業知識的系統建立。在分析構成環境藝術設計中心要素時 必須將視覺藝術作為切入點,對有關藝術表現的相關領域和專業,要一起足夠的重視,重點分析和研究,對內容進行規范整理使其有針對性和規范性,當然這不是將相關的專業知識進行內容上簡單的拼湊。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將環藝設計的知識有體系的建立,對各種知識要素信息的整理研究,這是環藝設計發展的終極目標,也是其發展的關鍵。
一、對空間要有足夠的認識
對空間的足夠認識不僅僅理解成只要滿足實用的要求就可以了,必須要對空間“功能性”的認識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要考慮各個方面,每個因素都要綜合起來分析,注重居民所處空間環境中的心理,這種心理往往是由視覺感官所造成的,對其引起重視以便保證居民在空間的想象和真情實感能夠喚起。所以,在環藝設計必須注意空間的實用性和立意的相互結合,并將此作為創造的標桿,這樣才能夠創造出有即實用又有意義的空間模型,才能夠達到實用功能和精神愉悅的完美結合。
二、注重空間的表現環節
在學習環藝設計的學生們雖然至始至終都在進行環藝設計的空間訓練,但是由于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其內容已經被瓜分到不同的科目中進行學習,不能夠將空間與其他的設計要素分開是一道難題,正因如此才出現以上的內容分解問題。在環藝設計當中,達到重視空間效果及其他要素來提升自身環藝設計的運用的水平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的。其中出現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空間設計的階段更是漏洞百出。雖然有的能夠達到具備很好的空間設計想象能力和模型化的能力,但是因為學習各個科目要達到考核的目標,往往忽視空間訓練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導致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就是學生沒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也沒有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會造成空間設計能力達不到預期的后果。這就要我們深刻反思,在空間設計的學習中,應該要有足夠的興趣來學習,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有興趣的同時也要保證空間的層次感等重要的要素。在空間設計當中要經過認真考慮,三思而后行,一定要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一定要對空間的表現環節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是你的思想不成熟,當你用沒有經過認真思考的思維來應付相對復雜的設計時,你就會力不從心,最后的空間設計效果肯定不會達到理想的結果,這樣一來就使得空間訓練成了無用功,沒有達到當時預期的效果,也違背了初衷。所以一定要將設計表現和空間設計有效的進行結合,達到相互相成的境界,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刻了解設計表現和空間的關系并重視空間的表現環節。
三、對空間設計的表現意識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空間訓練的學習中,我們往往會著重空間設計的生成學習,從而對設計內容達到忽略的狀態,這樣會造成空間設計和后續的一系列的設計達到脫離的狀態,造成的后果是不敢想象的。所以一定要對空間的設計表現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不僅僅是培養完善正確的設計思維的需要,也是保證空間設計復雜性的關鍵。應該怎樣將腦袋里構思好的空間形態轉化成現實生活中的空間設計平面計劃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是從環藝設計開始前就應該特別注意的地方。環藝的設計一般劃分為對生成的設計方案的完整描述和對設計環節的理性把握,掌握這兩方面的要點,對其引起重視,在保證空間設計實施時進行多方面的分析考慮的同時設計者對設計進行多方面的認真總結和反思。也只有對空間設計的表現意識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四、對主題空間的聯系引起足夠的重視
所謂空間就是物體和人的感覺之間所出現的相互關系,所以在空間設計的主題上,我們更多的要將空間和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這對設計者來說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他要考慮各種因素和空間之間的相互聯系,還要將其巧妙合理的結合起來。精神的需求和物質功能的本質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其關系依舊是密不可分,總而言之,設計者的目標就是將其從復雜的關系演變到簡單,然后融合到達理想狀態;環藝設計的空間想象能力也是要重點培養,以便能夠了解問題、分析問題進而達到解決問題地步。設計者要培養靈活的工作流程來應對不同的問題,當然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經過長期的專業系統訓練才能擁有的。除此之外,還要注重模型的制作以便能夠達到提高設計認識,開拓眼界思維等作用??偠灾?,主題空間的聯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五、對設計方法和理性思維引起足夠的重視
著重強調設計方法和理性思維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這主要還是對環藝設計的自身需求和其相關的思維培養兩個方面有根本聯系。設計者剛剛學習環藝設計時,最欠缺的就是理性思維和設計方法,這些也不是與生俱來,需要后天不斷的訓練才能獲得的,有的學生沒有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在環藝設計上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最終也是干不了大事。在缺少理性分析的思維不可能將你所想的空間完全完整無誤的通過平面展現在別人面前,更別提進行剖面和立體展示。所以要對設計方法和理性思維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物質精神需求與空間設計之間的矛盾,才能完善空間設計。
結束語
環藝設計的目的是對人們所處的生活空間環境進行有序地規劃與設計的過程,是使自然環境生態化、社會環境藝術化、人工環境和諧化的有效手段的體現。目前環藝專業的學生以造型為專業基礎,對形式的感受力雖然強,但是其對空間的認識,往往還是停留在簡單的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維虛擬的立體空間上,并沒有達到應用生活實際的能力,并且經常出現設計時特別注重形式、卻忽略實際功能的問題,因此,對未來的專業設計人員的培養使其具備應有的素質,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環藝設計是我國一顆新星,雖然發展歷史不長,但是正處在一個蓬勃向上的時期,它就像星星之火一樣,逐漸展現出燎原的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發展勢頭一定芝麻開花節節高,我國的環藝設計也必將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和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