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1 10:58: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統計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引言
cdio是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包含了產品的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是近年來形成的一種先進的國際工程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它能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來進行學習[1]。
cdio工程教育理念繼承和發本文由論文聯盟//收集整理展了西方國家20多年來工程教育的理念,系統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養、全面實施以及檢驗測評的12條標準,它的培養大綱將畢業生的能力劃分為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系統能力四個層面[2]。自2005年cdio引入我國高校以
來,有超過30多所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涵蓋了機械、建筑、化工、計算機等工科類專業以及財經、外語等文科類專業。
統計學專業導論課是為剛踏入大學校門的統計學專業的新生開設的專業導論課。課程分為認知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個部分,認知教學部分是為幫助剛剛進大學校門的大學生對所選的統計學專業進行解讀,主要講授統計學專業是什么、為什么學習統計學專業、學什么樣的專業內容、怎么學(學習方法指導)、做什么(就業規劃)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通過這部分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一個從事統計數據分析的專業人員的任務和職責,以及如何應用學科知識來完成這些任務;實踐教學部分,學生以團隊形式通過簡單的統計專業方面案例學習和分析,使學生了解統計分析的初步方法和程序,并獲得包括個人和人際交往能力、知識和職業態度方面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該專業基本原理的了解與初步實踐,并加以靈活應用。因此,cdio工程教育理念中強調主動學習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等的培養[3],在統計學專業導論課教學中都能得到貫徹。
1 基于cdio理念的統計學專業導論課開設的重要性
專業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品德養成,更重要的還是要培養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思維能力[4]。說到底,統計學專業導論課開設,除了完成一些表面目標外,還能培養學生具有“從宏觀到微觀、從總體到局部”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素質這一內在目標,為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而cdio工程教育理念從學生的整體素質入手,強調對學生的學習目標、綜合性學習經驗、主動學習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做中學”的能力[5]。在統計學專業導論課教學中引入cdio的理念進行教與學,將會對培養學生的“做中學”能力、創新能力、運用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乃至終生學習能力、團隊工作能力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就統計學專業導論課目前教學的情況和效果看,還不能適應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這一要求。
這是因為目前國內高校真正開設統計學專業導論課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對統計學專業導論課的教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該課程涉及的專業知識不多,可有可無;二是無系統的理論對該課程進行指導,也沒有一套完備的方案加以實施;三是目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大學教學發展的需要。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反而使學生的創造性難以發揮,獨立自主學習能力難以培養,造成學生對教師和課堂的過分依賴。因此,這些都是統計學專業導論課教學改革中一個亟待關注與解決的重大課題。
所以,將cdio理念引入統計學專業導論課的教學
中,一方面不僅有利于大學生了解本專業、掌握學習方法,同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基本知識的掌握和一般能力的培養是不夠的,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數據獲取、分析、挖掘等實際操作能力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為統計學專業導論課的開設作出了理論指導。
2 基于cdio理念的統計學專業導論課教學方法的創新方案
廣東白云學院自2010年起,開始深入研究cdio工程教育思想,并逐步將其引入各門課程,包括電子信息工程、藝術與建筑、計算機及財經等相關科目,“統計學專業(經濟統計方向)”的導論課在融入了cdio的思想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調動了他們對專業課程的濃厚興趣,解決了傳統專業導論課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2.1 及時樹立新教學觀念是統計學專業導論課教學改革的先導 cdio工程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在傳授學術知識的同時,還應充分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團隊交流能力和大系統掌控能力。在此理念下,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從以前的傳授知識為主變為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以主動、實踐、聯系的方式學習。為此,cdio工程教育理念更新了現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是以人為本、以學生個性和能力發展為前提、以學生實踐綜合能力的提高為目標的新教學觀[6]。
為了適應以上教學觀念的轉變,在統計學專業導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建立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系,賞識、期待和鼓勵學生大膽探索、敢于質疑,進而使培養的專業型人才具有優秀的職業道德、正直的人品和高度的責任感;并且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不僅對統計學專業初步輪廓有充分的理解,而且能找出使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并具有向該方向進行探索創新、團隊精神和語言溝通的能力。
2.2 確定cdio理念教學目標是統計學專業導論課改革的理論指引 cdio教學大綱綜合為三大能力目標:專業能力、素質能力和運用能力,這為制定統計學專業導論課的教學目標指引了方向?!敖y計學專業(經濟統計方向)”的導論課,教學目標是在學生心中建立數據調查、分析在社會中的工作和貢獻的框架,由此培養對統計數據的敏感性,激發學生對統計專業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其專業能力包含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方法結構及課程體系的理解能力。素質能力體現學生在自主學習、團隊協作及口頭表述方面的能力。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在企業和社會環境下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系統的綜合能力。
因此,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引導“統計學專業(經濟統計方向)”的學生了解有關學科、專業和研究方向的產生、發展、基本內容和最新進展,介紹專業教學計劃的內容、統計軟件初步應用和大學學習基本方法,為學生了解本專業、深入學習本專業的知識打下必要的基礎。
2.3 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和學時改革的重點 具有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統計學專業導論課內容一般應涵蓋高等教育學、統計學專業與學科知識、統計學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大學生學習方法論和統計學項目初步模擬等?;谝陨现笇枷肱c原則,筆者編制了統計學專業導論課程內容和學時建議方案,詳見表1。
表1顯示了作為高校新生入門級、定位于專業必修課的統計學專業導論課設計思路:該課程共開設了32學時,其中認知教學和實踐教學各占了一半學時,以每周2學時來說,共開課16周,設計學分為2。該課程的授課方式以講座形式為主,附以考察、討論、實踐等方式,因此,需要組織專門的師資力量編寫統計學專業導論講義。
2.4 項目設計是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 cdio人才培養模式提倡以能力培養為目標,而通過項目設計將整個課程體系系統地、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cdio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有助于學生的“做中學”,兩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比如通過對統計學學科的學習,引發了統計數據,而數據的獲取可以來支撐專業導論課的項目設計,并以此為基石開發出數據調查、整理、分析和挖掘等子項目,使學生可以體會到“做中學”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激發了學生對專業的熱愛。
2.5 團隊協作是學生組織溝通與協調能力的培養 團隊協作不僅是cdio非常強調的能力,也是現在企業看重的能力指標。在統計學專業導論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組織溝通與協調能力,是通過項目設計來實現的。比如采用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選定感興趣的項目,通過調查獲得數據、分析數據、揭露問題等一系列過程,
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合作研究、協作開發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為專業技能訓練提供基礎。這樣在項目設計中進行團隊協作、角色扮演,讓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培養科研能力的探索過程,最后讓科研成果成為可以與他人共享的集體智慧。
2.6 考試的改革是當務之急 傳統的考試形式和評分標準一般是平時成績與卷面成績比例為四六開或三七開,這與以轉變觀念為先導、以能力和素質考核為中心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考試理念相違背,因此,有必要對傳統的考試形式和評分標準進行改變。統計學專業導論課課程應著重考核學生的能力和衡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包括學生學習心得體會、自學筆記、項目參與和發揮作用情況,學習心得體會、自學筆記由教師評定成績各占30%;項目參與和發揮作用情況由團隊民主評定,成績占40%。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更注重考核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情況,徹底改變存在的只會考試而不會做事的高分低能的現象,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培養其創新能力。
3 結論與展望
要教好統計學專業導論課這門具有實踐性的入門課程,結合cdio教育理念,需要我們從根本上轉變傳統觀念,改革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考核要求,及時總結出成功經驗或失敗原因,探索出適合統計學專業導論課的教學方法,得出優化該課程的改革方案,從而使該課程的教學體系更加系統、教學改革更具科學性??梢灶A見,在不遠的將來,會出現一大批優秀的統計學專業導論課教師、一系列具有cdio教育理念特色的統計學專業導論教材和教學資源。
【摘 要】統計學是很多高職院校非統計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之一,是對社會經濟數據進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逐步發現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先導課程的學習,統計學變得難教和難學;教學目的針對性差,學生學習熱情不高等。針對上述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學生的統計思維能力。
【關鍵詞】統計學;高職院校;教學改革
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原北京大學馬寅初校長曾說過:“學者不能離開統計而研究,政治家不能離開統計而施政,企業家不能離開統計而執業。統計學是一門系統的論述統計原理和方法的科學,是一門關于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釋和推斷的科學。是各行業調查整理分析數據所必須使用的一種重要工具,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統計學被各高校很多專業設為必修課程。但從教學實踐看,統計學是難教和難學的課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遠不如專業課程強,學到的統計知識不能主動靈活地應用到后續專業課中,并未達到開設這門課的目的和要求。
1 統計學教學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沒有先導課程的學習,統計學變得難教和難學。統計學課程的先導課程包括概率論、數理統計等數學基礎課和經濟學、管理學等經管類基礎課。而很多高職院校由于學制短,根本沒有辦法開設上述基礎課而是直接開設統計學這門課。由于學生沒有數學和經濟學的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一些統計數據的處理公式老師講授起來比較困難,要給學生花時間補充一些必要的數學知識,學生學起來也比較困難。
1.2 統計學教學目的針對性差,學生學習熱情不高。非統計專業開設統計學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統計理念,能夠結合所學的專業知識將統計方法運用到相關領域,并讓學生掌握運用計算機進行一些簡單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在統計學課程教學中仍然以教材為主,主要講授統計理論,統計實踐的內容基本不涉及。教師比較注重概念的闡述、數理推導。而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理論性的內容講多,實際的案例、操作自然就無法得到深入的學習,同時,在實際教學中,統計學的教師大都是來自公共課教學部,教師通常不分專業,統統使用一個版本的教學資料,包括教材、教案、教法,教師沒有做到因專業施教。在此模式下,學生或許學會了怎樣計算平均指標、發展速度、物價指數等,但對統計學的真正意義根本無從理解,更別說統計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大多數學生在完成考試之后,頭腦中除了幾個名詞術語之外,很難有太多內容留存。統計學作為對數學基礎要求比較高的學科,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公式多且計算有一定難度,尤其在抽樣推斷、回歸分析部分,更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對其中的抽象理論和繁瑣的計算,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困難,目前大部分統計學教學中缺乏對一些專業統計軟件的介紹和學習,這也導致學生在學習一些需要大量復雜計算統計學理論時產生畏難情緒。在統計學課程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在模糊、似懂非懂的狀態下學習課程,往往不能正確地運用所學統計理論知識處理相關專業問題,學習熱情自然不高。
1.3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對老師依賴性高。大多數大學生沒有及時改變高中形成的學習方法,仍然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大,被動聽課、完成作業,僅依靠教師講授的單一途徑獲得課程信息,學習方法單一,自主學習的能力有限。
2 改進的措施
2.1 必要的數學知識的準備。因為很多高職院校的統計學都是在第一或者第二學期開設,學生的數學基礎還是停留在中學的水平上,不能滿足統計學教學的要求,因此在課時量不變的前提下,前十個學時學習統計學里面的必要的數學知識,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必要的數學準備,在備課的時候再精心準備一些實踐性比較強的統計知識點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學起來會感覺比較簡單,老師教起來也就變得容易了。
2.2 統計學教學內容應重實踐淡理論。統計學是一門應用基礎學科,為許多學科提供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必須用于分析現實的經濟、管理問題才能體現其價值。因此統計教學內容應側重于教會學生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方法,而不必注重統計理論的演繹過程,應增加統計學應用領域和研究對象廣泛性的介紹。并且在講授統計學的內容的時候有意識地將統計方法的講授和相關專業領域的內容相結合,注重統計方法在相關專業領域的應用。
2.3 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習慣。大學和高中在教學方法上有本質的區別,高中是填鴨式加上訓練而掌握知識點的,而大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多注重學習能力、思維習慣的培養,教會學生在知識更新迅速的時代,獲取新知識的方法,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授課時,不僅要講某個部分的內容,還要講知識體系,教會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知識的“網”,做到游刃有余;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絡資源,關注經濟新聞,及時了解相關專業的發展趨勢,不斷更新知識。并且培養學生們逐步學會自覺地用統計的眼光觀察社會,發現問題;用統計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建立起統計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4 增加軟件的講授課時。我們知道統計學是要整理調查得到的大量的數據,這要用到統計軟件。介紹常用統計軟件的使用方法,也是統計學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學生計算機運用能力及實驗室條件,講授sas、spss 和excel 的運用方法。在課堂講解的基礎上,安排學生6~7次上機時間進行實際操作、消化。
2.5 考核方法的改進。很多高職院校的統計學這門課程的考核方法是平時作業(滿分100分)的30%加上期末考試成績(滿分100分)的70%的和作為最后的考核成績。應該改進這種以筆試為主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建議以筆試為主的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50%;撰寫分析報告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綜合分析的能力,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參與意識,根據經濟現象寫的分析報告占總成績的20%;平時作業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平時作業占總成績的20%;反映學生的統計軟件應用水平的考核占總成績的10%。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非統計專業的統計學教學應結合自身特點,注重對學生統計習慣的培養,注重對學生統計和實踐結合能力的培養,重視統計教學的改革,以提高學生應用統計學的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摘 要】在會計專業的統計學教學中,統計學教師不僅要鉆研本專業領域的知識,而且還應該多涉獵一些會計專業的知識,了解有關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以及知識體系,并且有意識地將統計方法的講授和會計專業領域的內容相結合,注重統計方法在會計專業領域的應用,在教學中恰當使用多媒體并加強統計綜合應用能力的訓練和考核。
【關鍵詞】會計專業 統計學教學 審計 財務管理 管理會計
統計學原理是高等院校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以下簡稱經管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大統計學是一門搜集、整理和分析統計數據的方法論科學,其目的是探索數據的內在數量規律性。統計學廣泛應用于各學科中,在商業以及工業中,統計被用來了解與測量系統變異性,程序控制,對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在第一產業方面,可運用統計計算出各種農產品的需求情況及價格分布,從而指導生產;在生產行業中,統計學可以運用在產品開發、營銷、財務管理等方面,從而提高企業的營運能力;在服務行業中,例如在金融行業中,運用統計技術將各種交易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從而得到如客戶貢獻度、客戶偏好、存款變動趨勢、產品分析、行業發展等數據,從而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等等。特別是在會計專業中,統計學更是發揮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在對會計專業學生的統計學教學中,大致可以從審計學、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幾方面入手,將統計學教學與會計專業有機結合。筆者經過了多年的統計學專業學習,并經過了長時間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對統計學教學過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在這里本人談談對會計專業統計學教學的一些改革創新思路。
一 審計學——審計統計抽樣
審計抽樣是指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測試時,從被審總體中選取一定數量的樣本進行審查,通過樣本的審查結果來推斷被審總體特征的一種審計技術方法,審計統計抽樣是審計抽樣的一種方法,它是相對于非統計抽樣而言的。統計抽樣是指在審計抽樣中,審計人員根據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原理,按照一定方法確定樣本數量,并以樣本審查結果推斷評估總體的審計抽樣技術。它運用的數學運算包括兩個過程:樣本規模和推算總體。統計抽樣的思想方法是以假設檢驗為前提,設定抽樣參數,確定抽樣規模,無人為偏見的隨機抽取樣本進行審核,根據需要擴大樣本,逐次逼近總體特征,根據樣本特征經計算推導,得出總體結論。根據抽樣測試的目標不同,統計抽樣方法可分為3 大類:用于符合性測試的屬性抽樣和用于實質性測試的變量抽樣以及貨幣單位抽樣。審計中常用的統計抽樣技術有屬性抽樣(包括固定樣本量抽樣、?!叱闃?、發現抽樣)、變量抽樣(包括單位平均數估計抽樣、差額估計抽樣、比率估計抽樣、分層抽樣)、貨幣單位抽樣等。統計抽樣的方法很多,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優點和局限,既沒有某一種方法一無是處,也沒有哪一種方法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最優的。因此依照何種標準來選擇適當的統計抽樣方法很重要,應重點考慮審計目標、審計效果、審計效率、審計成本等因素。要確定哪種統計抽樣方法最為適宜是不容易的,這要求審計人員對每一種可供選擇的統計抽樣方法都要有所了解,掌握它們各自的優點和運用條件,充分了解實際情況,再與豐富的審計實踐經驗相結合,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二 財務管理——收益和風險
財務管理中的收益和風險,在統計學中即表現為描述統計中的算術平均數和標準差(標準差系數)。例如:期望現金流量的計算方法中,如果影響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因素較多,不確定性較大,使用單一的現金流量可能并不能如實反映資產創造現金流量的實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采用期望現金流量法更為合理的,企業應當采用期望現金流量法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在期望現金流量法下,資產未來每期現金流量應當根據每期可能發生情況的概率及其相應的現金流量加權計算求得,此種方法即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是假定沒有風險和通貨膨脹,但在財務活動中,經營風險帶來的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而且風險和收益密切相關,所以財務管理者必須研究風險和收益。如果不考慮收益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用標準差來衡量財務活動中的風險,若考慮收益,則不能直接用標準差,需要用標準差系數來衡量風險,即用標準差與收益的比值來衡量。
除此之外,在財務管理中,需要對資金需要量等指標進行預測,為統計學中的預測方法提供了多種思路。
可以按照時間序列的組成因素,可以選擇平滑法預測、回歸法預測等,這些方法都是會計專業中常用的預測方法。例如,在財務預測中,資金需要量預測的主要方法有銷售百分比法、線性回歸分析法和預計資產負債表法。線性回歸分析法是假定資金需要量與業務量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并建立數學模型,然后根據歷史有關資料,確定參數從而用回歸直線預測資金需要量的一種方法。其預測的數學模型為y=a+bx,式中y 為資金需要量;a 為不變資金;b 為單位業務量所需要的變動資金;x 為業務量。不變資金是指在一定的營業規模內,不隨業務量增減的資金。變動資金是指隨營業業務量變動而同比例變動的資金。根據企業歷史資料,運用線性模型,在確定a、b 數值的基礎上,即可預測一定業務量x 所需的資金量y。用于銷售預測的常用方法有判斷分析法、趨勢外推分析法、因果預測分析法和產品壽命周期推斷法等。趨勢外推分析法在銷售量預測中的應用較為普遍,其具體應用形式包括平均法(簡單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和趨勢平均法)和修正的時間序列回歸法。
三 管理會計
按成本性態可以將企業的全部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只是經濟生活中諸多成本性態的兩種極端類型,多數成本是以混合成本的形式存在的?;旌铣杀臼侵改切盎旌稀绷斯潭ǔ杀竞妥儎映杀緝煞N不同性質的成本,對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歷史成本法、賬戶分析法和工程分析法。歷史成本法的基本做法就是根據以往若干時期(若干月或若干年)的數據所表現出來的實際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系來描述成本的性態,并以此來確定決策所需要的未來成本數據。歷史成本法通常分為高低點法、散布圖法和回歸直線法3 種。回歸直線法運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對所觀測到的全部數據加以計算,從而勾畫出最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線y=a+bx,這條通過回歸分析而得到的直線就稱為回歸直線,它的截距就是固定成本a,斜率就是單位變動成本b,這種分解方法也稱作回歸直線法。又因為回歸直線可以使各觀測點的數據與直線相應各點誤差的平方和最小,所以這種分解方法又稱為最小二乘法。
管理會計中的標準成本法是指通過制定標準成本,將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獲得成本差異,并對成本差異進行因素分析,據以加強成本控制的一種會計信息系統和成本控制系統。標準成本法便于企業編制預算和進行預算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可以為企業的例外管理提供數據;可以幫助企業進行產品的價格決策和預測;可以簡化存貨的計價以及成本核算的賬務處理工作。標準成本是在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應該實現的,可以作為控制成本開支,評價實際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據和尺度的一種目標成本。可分為理想標準成本、正常標準成本和現實標準成本。成本差異是指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之間的差額,也稱標準差異。按成本的構成分為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和制造費用差異。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和變動制造費用差異都屬于變動成本,決定變動成本數額的因素是價格和耗用數量。制造費用差異(即間接制造費用差異)按其形成的原因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變動制造費用差異和固定制造費用差異兩部分。例如:直接材料成本差異是指一定產量產品的直接材料實際成本與直接材料標準成本之間的差異。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直接材料實際成本-直接材料標準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變動成本,其成本差異形成的原因包括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價格差異是實際價格脫離標準價格所產生的差異。數量差異是單位實際材料耗用量脫離單位標準材料耗用量所產生的差異。計算公式如下:材料價格差異=(實際價格-標準價格)×實際用量;材料數量差異=(材料單位實際耗用量-材料單位標準耗用量)×標準價格;直接材料成本差異=材料價格差異+材料數量差異。此種計算方法是統計學中加權綜合指數體系中的相對數形式和絕對數形式。在學習和工作中比較常用的是基期權數加權的數量指數和報告期權數加權的質量指數形成的指數體系。
綜上,會計專業中的統計學教學應結合自身特點,注重對統計思想的挖掘和傳遞,注重對學生統計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塑造,以培養應用能力為主線,與會計專業老師深入溝通,對現有統計學教材的課程設置及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大膽改革,從而使會計專業的學生增強學習統計知識的興趣,真正認識到統計學的重要性,學到真正能指導實踐的現代化統計知識。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會計專業學生對統計學和會計學科的關系有了深刻的認識,增加了學習統計學的主動性,并對會計專業課程有了不同角度的解讀。
醫學統計學(medical statistics)是醫學及其相關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掌握好本門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增強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高醫學研究和醫學論文撰寫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所開設的醫學統計學課程存在如下問題∶未設置實驗課或實習課,學生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差,撰寫畢業論文時不用或錯用統計分析方法;教學大綱不要求醫學統計學術語,學生不能應用統計分析軟件;多采用講授方法,重視推導公式,課程內容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學生畢業論文中,統計圖表制作不規范,不能應用統計學知識并結合統計圖表解釋結果。本研究針對上述問題,以加強學生理解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和實際應用能力為目的,根據沈陽體育學院的現有教學條件,進行教學改革。
1 研究對象
以2008級運動人體科學專業43名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18人,女生25人。
2 教學改革方法
2.1 加強醫學統計學的基礎理論教學,采用講授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理論教學,并在教學中采用參與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2.2 采用中英文雙語教學的方法,要求學生掌握基本醫學統計學術語,為熟練應用統計學分析軟件奠定基礎。
2.3 擴展教學內容,在教學中進行實例講解的同時,增加應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分析內容,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
2.4 加強統計表和統計圖制作的教學,并增加課堂練習時間,進行根據統計分析結果制作統計圖表內容,提高學生對科研結果的總結能力。
3 研究結果
3.1 針對全部章節的教學內容制作教學課件,在教學課件中強調了對學生難以理解內容的解釋,如正態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等,使學生在本文由論文聯盟//收集整理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正確使用統計學用表(如見圖1)。
3.2 在教學中重視知識的連貫性,循序漸進逐漸引入新知識,強調課前預習,培養學習能力。在理論講授結合多媒體課件講解的基礎上,融入參與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練習題解答和實例統計學分析。結果表明,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的形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很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3.3 采用中英文雙語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醫學統計學術語,有利于學生學習統計學分析軟件的使用方法。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描述統計中的常用英文專業術語如,central tendency,histogram,mean,median,percentile,variance等。
3.4 在掌握上述英文術語的基礎上,擴充應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分析內容。如在描述統計學的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教學中,在課堂演示應用spss統計軟件對某地120名18?35歲健康男性居民血清鐵含量進行統計描述[1](如見圖2)。課堂演示后,要求學生參與,應用spss軟件重復操作過程,并解釋分析結果。
3.5 在統計學檢驗方法的教學中,融入spss軟件分析和統計圖表的制作內容,使學生掌握數據表示的方法,培養基本的科研素養。如在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的教學中[2],講解目的、強調檢驗條件、檢驗方法、公式、檢驗步驟、結果解釋,并應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在分析中強調明確檢驗假設,正確建立數據庫,如何讀取檢驗結果,如何進行統計結果解釋,專業解釋等。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演示如何表示分析結果,并演示應用excel制作統計圖表的過程,如見表1,圖3。
3.6 考試成績分析 試卷主要考核學生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統計學基礎知識、統計計算能力及統計圖表制作等方面的情況,在命題中更加強調學生應用所學的統計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考核學生針對不同資料選擇恰當統計學檢驗方法的能力,同時大部分試題需要學生在全面掌握各部分理論內容后才能做出正確解答,因此本試題更加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綜合應用能力??荚嚦煽儭?9、60-69、70-79、80-89、≥90分的學生分別占2.3%、20.9%、32.3%、18.6%、25.6%。
4 討論
本次教學改革在提高學生的統計學英文專業術語能力,培養區分資料分布,正確選用統計學分析方法和提高實際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此外,在各部分教學中貫穿統計數據的科學表示方法,規范統計圖表的制作,對培養學生撰寫科研論文具有重要的作用。
雖然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如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每次上課前在電腦中安裝spss軟件以實現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數據庫的形式,演示實例的數據分析過程,并使學生參與實際操作并解釋分析結果,但是由于課程的教學時間短,僅為48學時,并且在教學大綱中沒有安排實習的課時,還不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實際統計學分析的練習條件。建議今后應增加學時數,并修改教學大綱,將統計學上機實習內容納入到教學當中,使學生從原始資料的錄入、整理,到統計描述、統計推斷,以及結果表示,統計結果解釋等過程得到系統的訓練,為今后完成畢業設計、撰寫畢業論文及今后進行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在教學中強調《醫學統計學》英文術語,有助于學生應用統計學分析軟件解決實際問題,大多數同學能夠掌握英文術語,并能夠使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但是由于教學大綱沒有將英文術語納入到考核的內容,所以在考試成績上不能反映學生對英文術語的掌握情況。建議今后在修改教學大綱時,將英文術語納入到考核的范圍內。
以往教學只強調應用公式計算經處理過的數據,學生沒有處理原始數據的經驗,導致雖然學習了統計學知識,而不能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針對實例在進行理論講解和計算的同時,將原始數據錄入為數據庫并應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的方法,對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的統計學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考試時,尚沒有進行統計軟件應用能力的考核內容,尚不能全面評價學生掌握醫學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應用《醫學統計學》的基本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議今后在改革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考核應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解決醫學科研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摘要:為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應用性強的學生,我們對統計學類專業的高等代數課程進行了改革,從教學內容的調整、教學知識的滲透、教學模式的改革等方面,結合諸多實例,具體闡述了高等代數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
關鍵詞:高等代數;統計學;教學改革
一、統計學類專業高等代數課程教學的基本情況
統計學是收集、處理、分析、解釋數據并從數據中得出結論的科學。1998年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首次將統計學專業分為理科統計學和經濟統計學,分別授予理學和經濟學學士學位,前者屬于數理統計方法與應用范疇。2012年9月,統計學類成為理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并在其下增加了應用統計專業。為了適應統計學類專業“寬口徑、厚基礎”的需要,統計學類專業要求學生打下扎實的數學基礎,其課程體系中數學基礎必修課包含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與幾何學等。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統計學類專業在應用方面的作用日漸突出,統計軟件、實習、實踐課程等培養統計應用能力的課程得到了強化,理論課程的課時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高等代數課程也受到課時減少的影響。然而,高等代數課程是統計學類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也包含理工類大部分專業的考研數學知識點,本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僅影響著統計學類專業其它核心課程的教學,也影響著該專業學生的自身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對高等代數的教學進行改革,在有限的課時下保證高等代數課程的系統性,又能夠突出重點,保證它們的高等代數知識能夠滿足后續課程的教學需要,使其更適合統計學類專業的需求,是我們面臨的一項新課題。
二、統計類專業高等代數改革內容
(一)根據專業需求調整高等代數課程的教學內容
統計學類專業以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應用性強的學生為目標。在高等代數的教學中,對重要知識點深入講解,使學生理解其思想,并通過例題與應用加深體會;而對過于繁雜的證明可適當降低要求。目前,國內專門針對統計學類專業的高等代數教材非常少,大多數院校采用數學專業相同的教材。然而,統計學類專業大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比數學類的學生薄弱,對高等代數這樣高度抽象的課程學習起來倍感吃力。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一些高等院校中,統計學類專業開設線性代數課程替代高等代數課程,這樣會使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時候感到相對輕松,但統計學類專業的后續主干課程的教學,如多元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統計建模等,會由于沒有充分具備相關數學基礎而受到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根據統計學類專業需求與學生情況,對高等代數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具體來說,高等代數中的行列式、矩陣、向量空間、線性方程組、二次型、特征值與特征向量這些知識相互聯系緊密,是高等代數的基礎部分,是統計學類專業后繼課程的基礎,同時也是國家研究生招生考試知識點,必須包含在教學內容中。
線性變換、歐式空間等內容不屬于通常意義下線性代數知識點,不在研究生招生考試統考數學的范圍內,但其思想與統計學的主要方法聯系緊密,略去將對后繼主干課程的教學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這兩部分內容也需要重點講解。而高等代數課程中的多項式理論、λ-矩陣、雙線性函數等內容,不屬于通常意義下線性代數的知識點,與統計學類專業的主要方法也沒有直接聯系,不講或者略講這幾部分內容不會對本專業的后繼課程的學習造成大的影響,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與課程總課時情況靈活選擇。例如,大多數高等代數第一章是多項式理論,該章定義、定理多,邏輯推理強,大一新生普遍感覺抽象難懂,而這一章的內容、方法與接下來的幾章幾乎沒有聯系,只是在特征值與特征向量這一章才會用到幾個因式分解定理。我們可以在即將講授特征值與特征向量這一章時,簡單介紹因式分解定理以及其應用方法。這樣安排一方面是由于統計學類專業的學生對數學理論證明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另一方也可以避免學生在前期因繁雜的證明而失去信心和興趣,而且可以在有限的課時內講解更多的例題,以及高等代數知識在統計學中的應用。
(二)滲透高等代數知識在統計學中的應用
作為統計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高等代數的方法在統計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在講授相關知識點時,盡量結合其實際背景,特別是統計學方面的背景,滲透高等代數知識在統計學中的應用。例如,我們可以在歐式空間后,講解投影法在最小二乘法中的應用。最小二乘法是一種重要的求極值的方法,在統計學中求解線性模型參數估計問題的基本方法,具有鮮明的統計學背景。我們提出有實際應用背景方面的問題,如以腳長與身高的關系為背景,利用投影定理求出一元線性回歸問題的最小二乘解,并結合學生的腳長與身高數據,求出身高與腳長的經驗公式,并介紹該經驗公式在刑事偵查等領域的應用。這一問題與統計學聯系緊密,與學生緊密相關,且容易理解,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雖然統計學類專業的其他課程如數學分析、多元統計分析等會再次講授最小二乘法,但這些課程中一般是采用偏導數的工具求極值,在教學內容上沒有重復。此外,我們在高等代數中講解最小二乘法,會使學生在其他課程再次學習該方法時更容易接受,達到以舊促新的效果。在講授“特征值與特征向量”這一部分內容后,可以通過例子講解其在求解數列通項公式、微分方程、馬爾科夫鏈中的應用。
特別的,數列通項公式求解問題看起來是一個初等數學問題,與學生的高中知識聯系緊密,容易被學生理解,而該問題的解決卻需要借助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抽象的矩陣相似對角化在分離變量中的作用,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對高等代數的學習熱情。這一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差分方程求解,是統計學類專業的主干課程時間序列分析研究的內容之一。我們此時講解這一部分內容,可以為后續相關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將這一問題做簡單變換,就可以變成一個微分方程問題,采用的分離變量的方法與差分方程完全一樣。而馬爾科夫鏈中的講解,可以以人口流動模型為背景,利用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的性質,求出人口模型的穩定狀態。這三類例子背景不同,但其處理方法卻是極為相似的,可以讓學生體會抽象思想的魅力。在講授對稱矩陣正交相似對角化與二次型之后,我們可開設“對稱矩陣正交相似對角化在主成分分析中的應用”這一個專題,通過幾個具有實際背景的若干個例題,如身多個學生的身高體重問題分布散點圖、體會線性變換在處理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啟發學生理解主成分分析的思想。通過這些滲透,既鍛煉了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又使學生加深了對代數方法的掌握,同時為后續相關統計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改革教學模式
傳統的高等代數教學方式以板書為主,原因之一是高等代數的教學內容含有大量的計算和證明,板書可以加深學生對計算和證明過程的理解。然而,板書的書寫速度較慢、信息容量小、表現等缺點,使其在高等代數教學中的局限性日益突出。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教育技術的進步,各種教育工具不斷涌現,多媒體、翻轉課堂、等精彩紛呈。作為一名高校青年教師,需要積極學習如何運用這些新的教學工具,改革教學模式。但任何教學工具都不是萬能的,我們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采用適當的教學策略,揚長避短,形成優勢互補。多媒體可以極大地節約板書時間,提高授課效率,在一些板書量特別大的章節,我們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但正是由于多媒體授課效率高的特點,容易造成學生思維跟不上課堂進度,學生的思路也容易隨著多媒體翻頁的變化而斷掉,不能對課堂有一個整體把握。這時候我們必須采取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方式,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將教學框架、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及一些重要的定義、定理、公式等內容板書在黑板上,強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時間,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知識的學習,教師采用各種途徑滿足于促成學生的學習,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這一模式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學習變得更加靈活。但現階段地方院校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普遍較弱,翻轉課堂不適合作為高等代數這類趣味性弱且高度抽象的課程的主要教學模式。我們注意到一部分學生求知欲強,學習興趣濃,課堂教學內容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我們可利用翻轉課堂來實現分層教學,將一些擴展內容,以微課、電子書、論壇等形式提供給學生,為學有余力的同學拓寬和加深知識體系。這些新的教學方式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師生溝通及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作為一名統計學類專業基礎數學課的教師,要著力思考如何使基礎課的教學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發展,為本專業后繼課程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要著力思考如何講基礎課的教學與本專業的背景聯系起來,加深學生對定義、定理方法的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著力思考如何改革教學方式與方法,將重要的教學內容,以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系統化的呈現出來。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體,教學是教師的立足之本,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戢偉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
摘要統計學是一門處理數據的科學,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關數據收集、處理、分析、解釋并從中得出結論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存在嚴重的“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本文根據筆者近年來在統計學的教學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結合自己的經驗與感受,對統計學課程的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探索案例教學
統計學是一門處理數據的科學,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關數據收集、處理、分析、解釋并從中得出結論的方法,研究的是來自各領域的數據。①隨著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越來越多地希望能夠從大量的數據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規律來為未來的決策經營提供依據,統計方法和技術的應用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教育部也將“統計學”列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統計學”是一門教學難度較大的課程,存在嚴重的“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在推進地方性院校向應用型本科學校教學改革,培養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實踐過程中,如何提高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統計學理論的應用能力,成為許多統計學老師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1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1)課程內容比較抽象,學習難度相對較大。
統計學中存在著一些抽象的概念并且涉及到較多的公式和計算,和數學課程有點類似。有些內容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數理基礎,例如講到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時,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概率論基礎,了解什么是隨機事件,在此基礎上才能理解什么叫置信水平,為什么在假設檢驗中會犯兩類常見的錯誤,如果學生對置信水平,原假設,備擇假設這些基本概念都弄不清楚,那么就很難對參數估計,假設檢驗這些統計工具進行靈活應用了。而講到線性回歸時,又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微積分知識,來理解利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的基本原理。同時,與其他經濟學理論課程相比,統計學課程更強調邏輯性和推理性,缺乏趣味性,比較枯燥,部分學生不了解統計的用途和作用,認為自己和統計的距離比較遙遠,因而認為學統計學沒有用,因而不想學。
(2)學生數理基礎薄弱,畏難情緒嚴重。
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在招生時是文理兼收的,而且以文科生居多,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較差,之前的微積分,概率論課程學得不太好,因此看到數字和公式較多的統計學,下意識地將其歸類為一門數學課程,認為“這是一門數學課程,我肯定學不會”,產生嚴重的畏難情緒,同時也為自己不學統計學找到了借口。在筆者和學生的交流中,有的學生反映自己碰到數學類的課程必定掛科,所以統計學肯定是學不好的。再加上地方性院校學生一般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控能力不強,自主學習能力不佳,②統計學學的學得不好,也就不足為怪了。
(3)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沒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方法論的課程,其生命力在于應用。③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強調理論的講解和統計公式的推導,使用的語言過于過于專業化,④對統計指標背后的統計思想挖掘不夠深入,學生不能理解統計指標背后的統計思想和經濟含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為了通過期末考試而死記硬背公式,不能對統計指標所代表的經濟含義進行解釋,也就不能利用統計指標來分析經濟問題了。這無形中也進一步加深了統計學就是一門數學課程的印象。這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的知識體系不夠全面,在教學中“以不變應萬變”,同樣的案例反復講解于不同的專業,不能選取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最新經濟管理類案例,做到與學生專業的緊密結合,沒有讓學生體會到統計學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4)教材的選用存在一定難度。
雖然《統計學》的教材很多,但是普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且基本沒有針對經管類學生的專門統計學教材。現行的統計學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缺點,強調公式與計算,內容深奧不夠通俗,部分案例過于陳舊。賈俊平教授等編著的《統計學》教材教師認為較好,有excel和SPSS的操作步驟,單從學生的反映來看,學生普遍反映該教材的推斷性統計部分公式較多,案例過于陳舊,不具備良好的示范作用,增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和畏懼心理。
2提高統計學教學效果的對策
(1)引入案例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緊跟時事,精選一些最新與經濟管理類的統計學案例或新聞,通過案例將統計學理論與經濟時事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白統計學在經濟專業中的重要性與應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對統計指標的理解。如講到數據的概括性度量時,可以引入統計局公布的最新全國平均工資水平,對比民眾的吐槽來說明平均數的局限性,從而說明眾數和中位數的適用范圍。也可以通過經典的消費函數來解釋線性回歸方程中的相關概念,深入淺出的解釋線性回歸的基本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感受到統計學確實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
(2)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統計實踐。
在講解描述性統計學相關的知識時可以給予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設計經濟學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統計知識,設計調查問卷,選擇合理的調查方式進行調查并收集數據,最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撰寫出調查報告。在講解推斷性統計學時可以要求學生自行搜集數據進行預測分析等。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適當增加上機課時,要求學生能夠利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改革現有的考核方式。
考試作為檢驗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一個工具,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傳統的閉卷考試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許多學生為了通過考試,考前突擊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并不能理解相關的概念和統計指標。而統計學作為一門工具類的學科,更應當注重的應該是學生的技能訓練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應當改革現有的閉卷考核方式,采取綜合考核的形式。綜合考核應當包括知識體系的考核以及技能考核。知識體系的考核主要包括學生平時上課的表現和閉卷考試的表現。平時成績的考核一方面從學生聽課及回答問題的表現,另一方面通過Kahoot平臺對學生進行隨堂測驗。技能考核則包括學生的調研報告和平時上機課的表現。調研報告通過分組調研,撰寫調研包括的形式進行考核,上機課則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堂上完成要求的作業,課后撰寫實驗報告。
(4)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實力的體現,是推動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關鍵。⑤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第一要務是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雙師型”教師具備豐富的經濟常識,綜合素養較高,對行業前沿動態把握準確,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方面更能發揮作用,能夠傳授給學生行業中最新的應用性技能,使學生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同時“雙師型”教師閱歷較為豐富,能夠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做到與課本知識行業發展的及時對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結語
統計學作為一門應用性的學科,傳授給學生的是一種方法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調查研究能力,要求學生能夠針對實際問題設計問卷,選擇適當的調查方式搜集數據。二是學生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對搜集到的直接或者間接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從中找到規律,并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推斷分析,對分析出來的結論能夠進行合理解釋。對統計學的教學改革探討從教學觀念到教學過程以及最后的考核方式都要圍繞著兩個能力的培養來進行。當然,統計學教學中還有很多的問題與困難,統計學教學探索的道路還很漫長,深化教育改革,實現地方院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培養兼具學識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需要學生、老師和學校等多方面的努力。
摘要統計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統計實踐教學是統計專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實踐教學存在著體系不夠系統、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資源不足、實習基地不夠穩定等一系列問題。對此,需從培養計劃、課程設計、實踐類課程、實習等幾個方面加以改進和完善,并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統計學實踐教學課程設計實踐類競賽實踐類課程
統計學的產生發展來源于實踐,依賴于應用,形成理論進一步來指導實踐,并在應用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統計學的生命力就在于其能不斷滿足社會應用的需要。統計學專業的特點在于將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這兩大核心功能結合實際問題應用于實踐,從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因此對于高校統計人才的教育不僅要重點講授理論知識,同時要結合專業特點,培養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如何更好地開展統計專業實踐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1目前實踐教學的主要方式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統計實踐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進行的一個不間斷的、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課堂案例教學、課程設計、實踐競賽、社會調查、校外實習、畢業實習等在內的一系列過程。①通過上述各種類型的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以實踐教學任務為中心來組織課程內容,所需要的理論知識也圍繞實踐過程來選擇、組織和學習,讓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建構所需的理論知識,以實踐過程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并通過實踐報告、實踐表現等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我國各高校統計學人才培養方案中均設計有一定比例的實踐教學環節,但缺乏系統性研究和整體設計,實踐教學方案與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目標有較大的距離。
(1)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不夠完整。
就目前整個統計專業的教學情況來看,統計核心理論課程體系尚屬完善,但教學模式仍停留在傳統統計專業教學模式上,大多數課程偏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由于某些客觀原因,人才培養計劃中未設置實踐教學環節或者實踐教學課時所占課時比重不高。課時少必然會造成對應的實踐教學環節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2)教學手段和教學時間安排上
大部分教師采取傳統教學形式,實踐內容一成不變,不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缺乏探討式、研究式、報告式等多樣化教學研討形式。在實踐教學時間安排上存在另一個問題就是理論和實踐實驗的內容不能很好地相吻合,很多時候會出現實驗超前或者滯后的情況。例如,統計學原理課程中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章節中對應的實驗,如果實驗在此之前已經上機操作過,那么在之前操作過程中學生只是單純地操作,得到一個結果,并不能真正和理論結合起來;如果實驗是安排在課程講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已經有所遺忘,上機操作時亦是按照要求單純來操作;合理的時間安排應該是學生學習完理論課程以后及時地由指導老師指導開展實驗,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也使學生掌握了上機操作的技巧。但是,很多高校在課程的安排過程當中并不能做到這一點。
(3)教學內容上
統計軟件應用大部分限于Excel、SPSS、Eviews等傳統老舊的軟件,而SAS、R語言、Python等功能強大兼具實用性的潮流軟件學習課程欠缺。很多潮流軟件課程的開展是以專業選修課的形式設立的,在課程安排時相對獨立,忽略了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學習。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比較被動的,往往以拿到學分為目的,學過之后并沒有真正思考如何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或者各個領域,最終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學生學的積極性不高,老師教的積極性也不高,慢慢就在培養計劃中被刪除。
(4)組織形式上
目前學生實踐類課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院系組織,有穿插在課程當中的,例如實驗、課程設計;有建立校企合作實習基地的,然后定期輸送學生到實習崗位進行實習,如課程實習、畢業實習。但由于實習時間的限制、交通、硬件設備等問題,安排學生實習機會較少,實習時間短無法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實習機會。例如,本來需要一個月時間的實習,但是在課時安排上只能安排兩周,這就造成了企業在下一年不愿再安排學生實習;或者由于實習單位和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夠便利,學校出于安全、實習經費方面的考慮,也會嚴重制約實習的開展。
(5)實踐類教學還包括學生參加科技創新類項目、參加各種統計類競賽等方面。
學生在科研創新項目上往往缺乏自信心,這主要是因為缺乏教師積極主動的引導,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在統計類競賽上雖然學生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但是競賽結果并不是特別理想。由于各種獎勵機制,學生初期報名熱情高漲,后期由于指導教師欠缺、教學軟件資源不足等原因,培訓指導不能滿足學生參加競賽的知識需求,大部分學生是靠自學獲取相關知識,實踐類項目、競賽的組織迫在眉睫。
2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及主要措施
實踐課程的開展首先應從培養計劃的制定、完善課程體系的設置著手,對于實踐課程分課內課外兩種形式,分別制定不同的教學體系和方法。實踐教學體系應包括理論課相關章節的實驗、課程設計、實踐類課程體系、實踐類競賽、實習等一系列實踐教學,分別針對不同的實踐課程特點制定相應的組織開展形式、考核形式。并通過實踐加以改進和優化,使之不斷規范化、完整化。
(1)課程所帶實驗能夠及時在理論課程結束以后實現上機操作,這就要求學校要有充足的實驗室供學生和老師隨時可以進行上機操作。實驗課程的安排之所以超前或者滯后很多一部分原因都是實驗室不足造成的,只有解決硬件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學問題。
(2)課程設計是教師形成具體教學方案的過程,特別是對于統計學這門應用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它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熟悉和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知識及常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更要求能夠結合實際問題,應用最合適的統計方法,借助統計軟件,完成對問題的研究分析,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統計學課程的課程設計尤為重要。課程設計需要綜合考慮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知識結構和教學經驗、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和學習能力及課程本身所承載的信息技能。課程設計聯系經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學以致用、觸類旁通,作為理論知識到實際應用的橋梁工程,合理規范的課程設計起到將抽象理論具化到應用的紐帶作用。課程設計的開展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課程設計時間的安排,課程設計需要安排在基本理論內容學習完以后才能夠開展,因此需要結合實際的上課時間來安排。第二是明確課程設計的具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第三是考核階段。對于課程設計的考核可不拘泥于傳統的考試形式,課程考核模式方面可以考慮加入分組開展調研、總結報告等開放式考核形式,變革考核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考核過程中塑造學生的統計思想。最終可按照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來評定最終成績。
(3)實踐類課程主要是結合目前“互聯網+”及“大數據”時代背景,培養如何將大數據處理技術融入相關統計學課程教學,以促進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術的發展,使學生適應時代需求。在以往的教學內容上,統計軟件應用大部分限于傳統老舊的軟件,而功能強大兼具實用性的潮流軟件學習課程欠缺。因此,在培養計劃的制定過程中要考慮此類課程的選擇、開設學期、學時設置和考核方式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要制定好相關課程的培養計劃,另一方面通過教學和實踐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4)實踐類競賽的組織與開展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不僅可以促進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組織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因此,統計學專業實踐競賽的組織和開展也是統計實踐教學需要進一步完善的主要內容。目前有各種國家級省級科研競賽項目、挑戰杯、數學建模競賽、統計建模競賽、數據挖掘競賽、SAS數據分析大賽、市場調查大賽等各類學術競賽,通過這些競賽不僅可以提高和鍛煉學生的學術能力,同時通過競賽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競賽最大的問題是經費問題,一方面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校企合作,獲得來自企業方面的贊助和支持。
(5)統計實習開展的目的在于使學生不再單純局限于實驗室的環境中模擬實驗,更多的是為了增強學生對實際工作的適應能力,使學生在實習中踐行理論。這就需要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到實習基地開展專業類相關的崗位輪換,讓他們熟悉崗位工作對自身的主要要求有哪些,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加強相關方面能力的培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與時俱進,時刻把握社會需求,促進校企合作實習項目,使學校掌握一手的社會需求資料,針對性地為各行業培養出應用性統計分析人才。因此,要加強學校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實習基地,從而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創造良好的條件。②
3結語
統計學是一門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課程,不僅要重視理論教學,也需要加強薄弱環節——實踐教學。通過實踐教學不僅能夠進一步促進理論知識的轉化和吸收,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對專業的興趣度。對于實踐教學的加強,需要從多個層面著手,針對不同板塊采用不同的教學管理方法,著力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為社會真正培養出所需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摘要:統計學是培養經管類專業學生定量分析能力的重要課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統計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圍繞大數據時代對經管類專業數據分析人才的需求,以專業特色為導向,運用“知識+能力+應用”模式進行統計學模塊化、層次化課程體系構建。
關鍵詞:大數據;經管類專業;課程體系
大數據時代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社會各行各業對數據分析需求大幅上升,需要借助數據分析實現數據的增值,挖掘數據背后的潛在價值,為其經營管理決策、投資決策提供智力支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具有數據管理和數據分析能力的應用創新型經濟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漸攀升,也引發了對高校經管類專業學生能力的更高要求。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經管類專業學生必須能夠廣泛應用定量分析技術,能夠從海量數據中獲取有效數據,運用科學的方法從這些數據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建立相應的模型,作出最優決策。統計學是培養經管類專業學生定量分析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是眾多高等院校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是以后深入學習相關定量方法類課程(諸如計量經濟學、管理運籌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等)的基礎。因此,統計學課程體系設置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獲取有效數據和分析數據應用能力的培養,進而影響學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養。
一、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1.課程教學定位模糊。
我國高等院校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中的最大弊端在于一直按照前蘇聯劃分方式將其歸類為一門偏重于簡單數據整理課程,而將相應的統計分析所采用方法和理論歸為數理統計,因此在教學中不重視對后者的學習。然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統計學課程是同時包括這兩個部分內容的,尤其是后一個部分內容是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礎。因此,在傳統統計學教學定位下,學生只認識了基本理論與概念,卻掌握不了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這與經管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背離,難以適應大數據時代社會各領域對經濟管理人才素質的新需求。
2.課程體系有待完善,與經管類專業融合不夠。
目前,大多數高等院校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設置只涉及理論統計學這一領域,未將統計分析方法與相關經管類專業知識有機結合。在這樣的課程體系安排下,學生雖然掌握了統計基本理論和方法,但難以體會到統計在本專業學習中的應用價值,當面臨現實的經濟、管理問題卻無能為力,不會運用所學統計方法,結合專業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定量分析。這種狀況與經管類人才定量分析能力培養目的相違背,難以實現具有創新能力的經管類人才的培養目標。因此,如能結合經管類專業特點,對統計學的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建設,勢必能夠培養出具有定量分析技能,滿足社會需求和企業需求,符合大數據時代人才素質要求的經濟管理人才。
二、大數據時代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體系構建
1.明確課程教學定位。
目前,統計學教學中偏重于統計學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的理論知識學習,系統性較強,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統計學的知識體系,但是對統計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統計方法的應用重視不夠,這不僅會讓學生望而生畏,從而失去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學生不能夠學以致用,在自己本專業深入學習過程中不會運用統計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的經濟管理問題,而在教與學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源頭在于教學定位不夠準確。因此,本文提出新的課程教學定位:以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為導向,提高經管類專業學生定量分析能力為目標,結合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特點,通過統計學的理論教學、案例分析、課程設計、實驗(踐)等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統計思維能力和統計應用能力,具備運用統計學理論與方法,研究社會經濟管理領域有關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等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以適應大數據時代對經濟管理人才的新需求。
2.課程體系優化建設。
根據新的教學定位,統計學課程體系優化建設的基本思路:一是課程體系設置要強調基礎知識、注重靈活應用、突出定量分析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二是課程結構上,突出專業針對性,強調統計學科和經濟學科、管理學科的有機結合,使課程特色化;三是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為學生提供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的實訓平臺;四是將統計分析軟件的運用融入到課程體系之中,加強統計分析軟件的技能培養。因此,本文將運用模塊化系統集成思想,根據經濟與管理類各專業的要求,提出按專業分模塊,按模塊分層次,按層次定內容的改革方案,構建“課程體系課程子系統課程模塊具體內容”的遞階控制結構模型。在統計學課程體系優化建設中,我們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構建出模塊化、層次化集成的課程體系在整體功能上達到了最佳狀態。課程基礎子系統是統計學理論基礎和統計思維培養階段,由統計學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構成,體現了“厚基礎”的功能。課程應用子系統和課程案例子系統是統計分析能力訓練階段,首先結合認知性案例模塊系統介紹統計分析方法,讓經管類專業學生了解統計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進一步結合專業特色案例模塊和統計分析軟件模塊,通過分專業教學方式,使不同專業學生能夠體會到統計學在本專業中的應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強能力”的功能。課程實踐子系統是統計應用能力實踐階段,是培養大數據時代應用型經管人才的重要環節。課程實踐主要包括課堂實踐和實驗室模擬,課外實踐主要包括社會實踐活動、實訓實習和相關競賽,通過課程實踐和課外實踐兩大平臺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課程選修子系統是統計應用能力擴展階段,該階段在學生掌握統計學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選修統計預測與統計決策兩大模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定量分析能力。
三、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體系構建,應注重強化基礎理論,突出知識的實用性和創新性,做到統計知識與實例分析相結合,與軟件應用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根據經管類各專業特色,以“知識+能力+應用”模式進行模塊化、層次化課程體系設置,從本質上提升學生的數據素養和信息素養,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定量分析能力,以適應大數據時代對人才素質的新需求,使具有數據管理和數據分析能力的經濟管理人才在就業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
作者:顧劍華 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一、引言
21世紀,人類社會進入了高速信息化的軌道,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管理與商業競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高效、準確的經濟數據處理與財務核算工作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正是適應了這樣的發展需要,生命力極強的傳統專業。經濟越發展,對該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也越大。由于會計與統計工作涉及到幾乎所有機關、企事業單位,也就是說凡是有經濟活動的單位都需要進行會計與統計核算,尤其在當前我國第三產業的中小型企業迅速增加,對這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同時,由于會計與統計核算具有經濟量化分析、預測、決策以及正確選擇經營戰略等功能,對于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預見該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二、高職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的定位
高職院校的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培養的是掌握現代企業、事業機關單位會計和統計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主要從事會計核算和統計信息管理、分析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掌握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既能用手工方法處理日常業務,又能用相關軟件進行業務操作,并能勝任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稅務處理、統計核算與分析、出納等工作,具備較強實踐技能和較快適應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與培養目標相對應的,高職院校的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的定位是搭建涵蓋會計、統計、出納等主要財務崗位的專業群建設平臺,實現校企優質資源共享。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采用“工學結合、校企互動”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學校與企業建立相對穩定的契約合作關系,學生的“工”和“學”輪換進行,形成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動力機制。按該模式培養的學生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好,就業質量高,基本實現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
三、高職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的建設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服務、建設、管理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模式,體現以技術應用為主體的教學特色,形成教學、生產相結合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為體制基礎,以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平臺,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關鍵,構建基于彈性學制的學分制模式下的培養計劃,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與課程體系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體系,突出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結合,在教學設計中將課堂與實習地點相統一,真正轉變以課堂、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模式,采用“教、學、做合一”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一)以職業需求為導向,形成模塊化課程體系
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來設計課程體系,形成了“職業基礎素質學習領域”“職業通用能力學習領域”“專業核心能力學習領域”“專業實踐技能學習領域”“專業拓展能力學習領域”“專業綜合能力學習領域”“職業拓展素質學習領域”職業能力模塊。通過職業能力模塊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例如,“職業基礎素質學習領域”以英語、思想道德修養、寫作等公共基礎課程為主;“專業核心能力學習領域”由會計基礎、統計基礎、財務會計、統計分析軟件、會計電算化、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組成。
(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職業實踐為主線
職業教育必須加大實踐性教學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通過校內分崗、混崗仿真實訓,使學生具備通過手工和電算化手段進行會計、統計和出納的崗位業務處理能力;通過在生產、服務、建設、管理一線頂崗實踐,使學生具備運用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知識處理實際業務的能力。通過實踐模塊課程,有利于增強崗位就業能力,以達到培養能力過硬、素質優良、知識夠用的職業人才的目的。同時面向社會,與企業合作,依托行業、企業,加強實訓教學和基地建設,走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道路,旨在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社會化。
(三)以服務學生就業、創業為導向
以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崗位基本技能需求為依托,積極探索以基于崗位工作過程為核心,“教、學、做”為一體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專業課程的設置以滿足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前提,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就業、創業為基礎,技能考核以過程考核為重點,突出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的教學特色。注重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切實抓好實驗、實訓、實習三個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課堂與實習地的一致性,在教學中可以將課堂設在實驗室、實訓基地,設在課程內容所涉及的工作環境中,將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融于教學中。推行“雙證書”制度,鼓勵學生考會計從業資格證、統計從業資格證等。
(四)加強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1.鼓勵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并定期開展學習業務學習活動,研究符合職業教育方法與研究思路。2.鼓勵教師到企業去實踐,以提高教師的實踐工作能力。3.加強教研、科研工作,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和科學服務能力。重點是專業與課程改革、特色教材、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創新等教改項目及應用技術研究。同時配合學院將科研活動納入激勵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科研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師科研素質和科技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4.采取培養與聘請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高水平“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安排校內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鼓勵專業教師在業余時間到企業兼任工作,不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聘請專業里的行家里手擔任兼職教師,形成良好的專兼職結合的教學團隊。5.繼續依靠教學指導委員、教學督導組,對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通過特聘專家指導進一步推動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建設,提升課程建設質量。
(五)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高職院校應該著力開展社會服務能力建設,將社會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列入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根據社會、企業、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需要,積極開展各級各類技能培訓,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專業崗位培訓、職工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進城務工人員培訓,開展面向社會的職業資格培訓、認定和考證工作,為行業、企業和社會做好服務。高職院校將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建設與社會服務能力建設緊密相結合,以專業建設水平的提高帶動社會服務能力的提升,主要的措施包括:1.將學院的基本條件和產業、行業、地域等特點相結合,圍繞行業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行社會服務能力建設,利用現有資源為行業、企業、社會進行專業培訓;2.利用校內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的實訓基地開展社會培訓服務和職業技能考證工作;3.教師利用自身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所長為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各項服務。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管理者提出了善加運用大數據、具備會計與統計核算的素養的要求。由于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目前高職教育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扮演著主力軍的角色,高職院校開設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符合時代進步的訴求,不僅增加了畢業生的就業機會,而且對于提高基層管理者素質也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蘇宗敏 單位: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統計學是一門收集、整理、顯示和分析統計數據的科學,目的是探索和挖掘大量社會經濟現象的內在數量規律性,進而為宏觀國民經濟管理部門或微觀企業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隨著定量化研究方法在我國社會經濟研究領域的普及和深入,統計方法已經成為管理、經濟、經貿、金融等許多學科領域研究的重要手段。國家教育部規定《統計學》作為經管類大學本科學生的專業(核心)基礎課,盡管近年來國內院校經管類專業統計教學在教材的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進,但是當前非專業《統計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仍不夠理想。本文結合經管類統計學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一、統計學課程教學的現狀
1.教學方式陳舊。
著名統計學家C.R.Rao曾說過:“在抽象的意義下,一切科學都是數學;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斷都是統計學”。統計學與數學最大的區別在于統計學將抽象的數字、公式賦予了經濟的含義,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運用量化分析方法處理社會經濟的實際問題。在傳統的教學中,許多課堂往往注重理論和方法上的講解,大量公式的推導和數學計算使學生對統計學喪失學習興趣,從而被動學習。
2.課程針對性不強,與相關專業融合不夠。
教師根據書本內容講解統計方法的基本原理、實施步驟,而對方法本身在各個領域中的實際作用未能進行詳細闡述,導致學生對統計方法的學習過于枯燥,即使學完也不知如何在實際中運用這些統計學方法,無法將統計學作為定量研究的方法論指導相關專業領域的預測和決策。再者,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統計計算方法,卻對所計算的變量、參數和結果不能給出很好的解釋,甚至忽略統計方法的前提假設條件。這種與實際脫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形成統計就是數學的思想,從而無法起到讓學生形成統計思想,學會用統計的教學目的。
3.實踐教學不足。
統計學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通過實踐教學,一方面可以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檢驗課堂教學;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具體操作統計實務,增強實際動手能力,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實踐教學是統計學學習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墒?,據目前針對武漢市各高校統計學教學調查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校教學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僅有理論課程的講解,教師只注重課本例題、習題的講授,實踐教學處于缺失狀態。其次,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各種統計軟件應運而生,從word、excel自帶的統計功能包到SPSS、SAS等專業的統計軟件,現代化的信息處理技術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大量繁瑣的數學計算,便捷地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讓我們的實踐教學不僅僅停留在手工案例分析的階段。但是,在實際的授課中,針對統計軟件的講解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有的學校只講公式運算不講軟件,學生甚至連統計靜態描述中的統計圖表、平均數、方差連統計圖表都不會用計算機軟件生成,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往往需要幾十分鐘才能算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消耗了大量的精力。這樣的統計學學習完全脫離了統計學方法論的本質,不但不利于學生社會競爭力的培養同時也為今后的工作帶來困難,讓統計學淪為有形無神的一紙公式。
4.考核方式不完善。
目前,本科經管專業統計學課程廣泛采用“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試多為閉卷,比例在總成績中占70%甚至更高。這樣的考核評價方法單一片面,忽視了對學生統計方法綜合應用能力的考察,不利于促進學生提高統計分析具體問題的能力。
二、統計學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采用啟發式教學。
教學工作,包含兩種最基本的活動,一是教師的講授,一是學生的攻讀。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因此,教學必須在以誘導為核心的前提下,以問題為導向,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鼓勵,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自主地探討相關知識。比如在學習時間序列時,可以讓學生站在企業經理的角度,通過上市公司年報盡可能地搜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結合往年公司的銷售額思考如何預測。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并最大程度地通過自己搜集資料和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恰當的解決辦法。將平鋪直述、一講到底的課堂組織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核心、課程內容為導向、教師引導和控制組織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還應在對學生充分了解、對教材充分掌握、對各類教學策略與技術充分熟悉的基礎上,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拓展課程的內涵和外延,使統計學課堂真正豐滿起來。
2.突出案例教學法。
(1)案例教學。
統計案例教學屬于實踐活動的真實模擬。通過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大量實際的具體問題,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引導分析具體案例,讓學生了解分析實際問題的思路,解讀計算結果,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以達到深刻理解、熟練掌握、會實際應用的目的。其次,通過案例將抽象、枯燥的理論與社會經濟中的實例聯系起來,生動形象地幫助學生加強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思考。并且在實際問題的研究中,從不同的角度選用不同的理論和方法分析案例,得到不一樣的解決方案,不但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欲,更能促進學生對綜合問題分析能力的培養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比如,在統計調查的教學中讓學生調查在校大學生的月支出情況,如果向全校同學都發放問卷調查即為普查,但普查工作量大、成本高;如果隨機選擇同學進行調查則是抽樣調查,若針對某特定年級的調查也可以分為整群調查,或選擇占全校大多數學生的學院調查為重點調查等。通過案例使學生加強了基本概念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統計思維,讓學生學會針對具體問題采用適當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2)突出專業契合度。
統計學作為經濟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經管類許多專業均要開設。教師在備課時針對不同專業學生設置不同的案例。突出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背景,既能讓學生加強對概念、公式等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與本專業其他課程進行有效的銜接,突出統計學作為工具和方法的實用性。比如對會計專業講解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我們結合基礎會計課程中會計要素、會計賬戶及其金額和會計報表編制的講解。再如,將統計學中平均指標計算與財務會計課程中存貨計價方法、管理會計課程中銷售預測相聯系。存貨成本的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就是應用統計平均指標的計算原理,即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管理會計課程的銷售預測則是算術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的應用。這樣,學生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專業背景理解起來會更為透徹。統計知識在專業的應用地位凸顯出來了,學生有了對統計課重要性的認識和學習統計學的興趣,統計課堂的教學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3.加強實踐性教學。
(1)課程引入實踐專項訓練。
統計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從書本走向實際,從理論走向實踐,用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目的。如果教學只停留在課堂上教師單純對理論的講解學生被動地學習,學生學完后根本不具備獨立定量分析處理社會經濟問題的能力。只有大力改進教學體系,強化實踐性教學和專業技能訓練,使實踐性教學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打破經管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只有畢業實習這個唯一實踐性教學的做法,構建以課堂、實驗室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多元化立體教育體系。以專周或獨立設置的統計學配套實踐教學,組織學生選擇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社會調查、專題研究或參與企業管理。保證學生能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獨立設計統計調查的方案、搜集數據、繪制圖表、分析預測,讓學生走出課堂,在實際工作中使專業教學與統計實踐密切結合。
(2)重視電算化能力的培養。
統計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但是定量分析的內容較多,計算復雜且工作量較大。統計軟件的使用不僅使統計技術變得簡單、準確,而且使統計教學由繁瑣抽象變得簡單輕松;節省了時間、人力和物力。因此,加強對計算機軟件(如Word和Excel)和統計學軟件(如SAS和SPSS)的教學,培養和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統計分析軟件處理相關數據成為實踐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學中,首先應讓學生明確正確操作相關軟件的步驟,引導學生輸出計算結果,重點闡述計算機輸入和輸出的數據的內容和意義,讓學生掌握評價和分析數據的方法,提高對數據分析和評價的能力。
4.累進及多樣化的考核方式。
統計考試應將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列入考試評分標準當中,將基本理論、統計實踐和統計思維納入考試體系中,綜合評價學生成績。學生成績由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獨立思考設計完成統計方案的情況、對社會經濟現象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論的水平共同決定。為此,考試模式應不拘一格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組織形式。除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書面考試外,綜合采用演講與討論讓學生結合專業背景針對社會經濟現象自擬選題,通過學生撰寫小論文并答辯的方式考核,變單純閉卷考試為閉卷與開卷結合,口試與筆試結合,卷面考試與統計分析報告的寫作、計算機應用軟件的操作相結合等多元化測試考核及多階段考核,積分累進考核成績。
作者:李莎 單位: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從狹義上來講,大數據的構成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大樣本,在統計學上要達到需要的精度就必須采取抽樣的辦法降低樣本數量;另一方面是高維度變量,對于這一問題則需要采取壓縮、分解以及降維等方法。
一、大數據及其意義
大部分傳統的統計方法只適合分析單個計算機存儲的數據。而目前大數據的環境包括以下要素。1.流數據:數據快速地不斷涌來,現有存儲設備和計算能力難以應付這種數據流(比如歐洲高能粒子對撞機所產生的數據,每秒鐘可以達到500TB)。2.磁盤存儲限制:數據已不能完全存儲在內存中,需要硬盤存儲。3.分布存儲狀態:數據分布存儲在多個計算機中。4.多線條狀態:數據存儲在一個計算機中,多個處理器共享內存。大數據的發展就是對數據產生的機制進行探索,將所產生的數據轉變為人們所需要的知識,進而對相關政策的制定產生影響。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小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掌握更多的單詞,但是根據一個孩子的年齡確定他掌握的單詞多少則并不科學。進一步來說,大數據有記錄保存自然與社會現狀的功能?,F在大家收集著海量數據,盡管他們還不清楚如何分析大量的數據,但是他們相信需要保存現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期待著今后能夠分析和解釋這段歷史。還有些人將百歲老人的血液和其他各種生物的標本等存放在冰箱里,他們認為當今的技術還不足以測試和分析這些資源,期待今后更先進的測試技術能夠做到。大數據就如同自然和社會的血液那樣記錄著社會的現狀和發展過程。17世紀望遠鏡以及顯微鏡的發明使人類看到了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宇宙空間和微生物,擴大了人類對自然的基本認識。大數據就像“望眼鏡”和“顯微鏡”那樣,使得人們能夠通過數據來觀察和分析自然、經濟、社會的現象。借助于互聯網數據,可以及時了解疾病的疫情、科學的動態、社會的動態。谷歌借助頻繁檢索的詞條能及時判斷流感從哪傳播,哪些人可能已經感染了流感。大數據將形成自然和人文社會的歷史長河,不但能用于探索當代的科學問題,將來也可以用于研究人們食用轉基因食品對子孫后代的影響等追蹤研究問題,為未來留下當前的歷史資料。
二、大數據帶來的變革
時代的進步有賴于大數據的發展,大數據的發展給時代變革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就當前研究來看,數據的搜集很大程度上依靠所研究問題的出現來推動其向前發展。不過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問題的研究將會由“數據”來驅動。例如,如果我們想去某地旅行或出差,會首先查詢目的地的交通情況、天氣情況以及住宿情況等信息,但是將來我們可以根據所查詢的數據信息來決定所要去的目的地。在古希臘時代,當時的哲學家無所不知,號稱百科全書,到了文藝復興時代,隨著學科的不斷細化,不同學科出現了各自的專家。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將有可能再次出現,而不同領域的專家的權威性將被逐步消弱,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很有可能會逐漸將學科專家消亡掉。例如,隨著計算機專家和統計學家對數據的搜集越來越多并且處理能力不斷增強,他們將逐步成為生命科學方面的專家。再比如,如果我們掌握了足夠數量的相關專業書籍和日文譯本,就算我們對日文一無所知,我們也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將所需要的中文翻譯成為日文,因為我們有很多非??煽康姆g軟件,如谷歌翻譯軟件等。大數據已經在各個領域和學科得到了應用,例如醫療領域,大數據可以指導人們健康飲食,適時進行身體檢查,并且確定檢查項目,幫助醫生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斷等。
三、大數據時代統計學專業教學現狀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獲取信息和數據的途徑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各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給傳統的統計學應用和教學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一方面,由于各種信息和數據的不斷涌入,人們在被動搜集著各種數據。統計學的教學也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模式。另一方面,人們在被動接受數據的同時也在主動搜集數據信息,不同學科有不同的數據需要。例如經濟學領域的專家每天都在搜集各自的調查數據和觀察數據,而自然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則不僅搜集宏觀天文數據,還在搜集微觀基因數據。不同的人們搜集數據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在實驗室通過試驗進行數據搜集,有的人則通過網絡進行數據搜集和研究。對于當前大數據給統計學帶來的挑戰,美國科學院“大數據分析委員會”給出了分析,他們認為這些挑戰在于對不同格式和結構的數據的處理方面、對于數據來源的追蹤方面、對于共享數據的安全性問題和完整性問題方面、對于樣本異質性和偏倚性處理方面、在對問題進行處理時的決策和分析方面以及對分布式和并行式在開發時的算法方面的問題等。國內相關部門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討,最早一次是2012年5月在香山召開的“大數據科學與工程”會議,第二次是在2013年5月召開的對于大數據原理以及發展前景的探討會,并同時制定了相關的科研計劃。但關于大數據背景下統計學專業教學的探索還非常稀缺。
四、統計學專業課程改革
針對以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和變革意義以及目前統計學專業教學的現狀,本文進行了相應的初步探索。
(一)改革的總體思路
將現有的統計學頂級雜志或著名文獻中的成熟的大數據分析方法逐步凝練,形成教學內容;將使用R軟件中的函數包實現這些大數據分析方法。
(二)改革的具體內容
1.在《數據挖掘原理與方法》課程中引入大數據分析方法及其R語言的代碼實現。2.在《非參數統計》課程中引入多元非參數統計方法(諸如多元符號、多元秩、多元符號秩等)、非參數回歸模型、半參數回歸模型及其R語言的代碼實現。3.在《回歸分析》課程中引入回歸樹、boosting回歸、bagging回歸、隨機森林回歸等用來處理大數據的回歸方法、高維回歸變量選擇方法(比如LASSO回歸、動態LASSO回歸等)及其R語言的代碼實現。4.在《多元統計分析》課程中引入高維統計分析方法及其R語言的代碼實現。5.在工科《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中引入R語言的代碼實現。
(三)改革的主要創新點
在傳統的統計學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最新的大數據分析方法及其R語言實現。其中R語言是區別SAS、SPSS等傻瓜軟件的結構化程序設計語言,可以靈活實現傻瓜軟件所不能實現的各種高級數據分析功能。其非常適應于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的教學。所以大部分國內外著名大學已經不再使用諸如SAS、SPSS等傻瓜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方法的教學。R語言已經逐步成為統計學系的標準的教學軟件。
作者:周茂袁 單位:中國民航大學理學院
一、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概率統計課程教學特點
1、學生基礎知識層次差異性
大民族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為民族地區服務和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由于民族高校招收學生的生源大多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區域的民族生或者是發達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由于教育資源和教育整體水平的不均衡,使得民族高校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上有較大的差異,同時進入大學后,由于概率統計課程特點,它對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有著較高的要求,故在知識的延續和遞進中使得學生在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上有著明顯差異,在課堂教學中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由于學習基礎的差異,學生在知識的掌握上層次差異性明顯較大。
2、課程教學方式單一目前
在民族高校的概率統計課程的教學方式大部分還是使用黑板講授加電子講稿、教學內容比較傳統,比較注重數學原理的推證、數學計算方法的講授,即使有個別學校在概率統計課堂教學中有融入實驗教學內容,但也僅僅限于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并沒有將實際經濟問題案例與數學知識、數據分析軟件結合起來綜合應用,概率統計知識的綜合應用性并沒有體現出來。教學方式還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布置問題和作業,學生完成作業的傳統被動方式。
3、教學內容與學時的矛盾概率統計
課程作為經管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經濟數學課程,它有著數學課程的典型特點,非常注重邏輯的嚴密性、知識的遞進性,推導證明的完整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本科教學內容中所有內容都要設計到,還要保證大部分學生都能把知識點理解和掌握,又存在學時的限制。
4、實驗教學體系缺乏雖然實驗教學
在我國一些重點高校教育中已引入,但整體都還是實踐階段,目前關于大學數學課程實驗的教材也有一些,大學數學實驗課程也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民族高校中,經管類專業的數學課程的實驗教學環節缺乏,還沒有形成實驗教學體系。
二、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概率統計
課程引進實驗教學的意義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是經濟數學課程中實踐性最強的一門課程,是經濟管理類本科專業學生在后續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中保障性最強的一門課程,是進行后續經濟研究的必備工具。目前國外數學課程中引入實驗教學法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國內重點高校的部分院校經管類專業的數學課程也在通過探索實驗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國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的概率統計課程教學中也可逐步引入經濟數學實驗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可以有以下作用:
1、增強經管類學生學習概率統計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該課程的學習效果和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2、介紹常用的試驗工具和軟件,深化學生使用計算機數據分析軟件的程度,豐富和優化了概率統計課程的教學內容;
3、借助數據分析軟件、數學軟件,增強學生利用所學的概率統計知識對經濟現象、經濟規律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尤其是在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寫作過程實證分析能力的提高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4、引入經濟實驗教學方式,彌補了傳統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理論性強而實踐環節較弱的狀況。
5、這種經濟數學實驗教學方式和傳統講授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不僅可以逐步改善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經濟數學課程在學習中的“不好學、不善用”的現象,還可以豐富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并且對于微積分、線性代數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改革也有很強的啟示性。對深化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改革,促進高校精品課建設和質量工程的發展,提高專業的優勢競爭力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概率統計課程實驗教學的思考與探索
1、概率統計課程實驗教學方式的思考
針對目前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在概率統計課程學習中呈現的情形:(1)概率統計課程教學顯現出的教學內容傳統、教學方式單一呆板、輕經濟應用;(2)經管類學生不知概率統計知識學了何用,學了不用、學了不知怎么用。本文探索和嘗試在經濟數學課程之一——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教學中引入經濟數學實驗教學方式和實驗教學內容,結合傳統講授方式,探索多元化的經濟數學教學方式,豐富概率統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加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實踐性和演示性,提高經濟管理類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興趣,學生使用經濟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通過調查,在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的“概率統計”課程大多是周3課時以內,本門課程所修的總課時數為48課時以內,在目前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下,受專業培養方案的限制,并且也無成熟的適合經管類專業的概率統計實驗教材,無法設立單獨的概率統計實驗課程。因此,可在目前的概率統計教學內容中融入實驗教學內容和方式,在課程內容的部分章節中結合經濟、金融、管理實際問題,形成概率統計課程綜合案例,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綜合案例,介紹它的解決思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品質,數學方法的應用,在掌握數學方法和原理的基礎上結合數據分析軟件,簡化處理過程,鍛煉和培養經管類專業學生讓其能夠知其何用,知其怎么用。經濟數學的其它課程總,在內容、方法比較成熟的條件下,可以再單獨設立適合民族院校的經濟數學實驗課程。
2、概率統計課程實驗教學方式的實踐
可結合相關章節內容特點,周期性的給學生布置概率統計的驗證性的實驗項目和綜合案例實驗報告,小組形式完成驗證性的實驗報告分析和經濟實例的實驗報告分析。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下體驗概率統計數學知識的理論、計算機技術的使用及應用概率統計知識和解決簡單經濟實際問題能力。在有限的學時下,課堂教學中補充了實驗教學內容,會使的教學內容課時較緊張,因此,建議概率統計的知識點的講授上可以忽略一部分非重點的知識的邏輯推證,轉為數據分析軟件和經濟實例數學化思想的講解,如在概率統計隨機變量的分布特征這一章結合均值和方差的概念計算知識點,可以補充金融學、壽險精算課程中簡單金融實例;在講協方差和相關系數時可以結合管理學、金融風險中的實例,讓學生理解實際問題如何數學化,如何將數學知識、數學結果反饋到實際問題中去,在大數定律這一章,可以結合壽險精算中保費的計算案例及精算起源特點的綜合案例讓學生深入思考大數定律的結論,從而把抽象理論具體化、應用化。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環節的補充和實踐,讓學生進入實際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實際問題如何數學化,數學知識是怎么用,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較好地體現了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逐步轉化傳統教學方式。通過筆者近兩年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在概率統計課程中融入實驗教學內容,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結合概率統計內容及與經濟問題的聯系性選擇概率統計實驗教學的內容及案例。(2)結合已有資料,與信息技術老師、實驗室老師溝通在實驗室里配備合適的數據軟件如Matlab及Excel數據分析軟件包、Spss數據分析軟件。在這一步可結合各民族學校學生的整體層次進行選擇,由于課時的限制,對經管類學生使用軟件以熟練應用數據分析軟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主,使用計算軟件為輔。因此筆者在實驗教學中選擇了Matlab和Excel數據分析軟件包。學生反映效果也較好。(3)講授理論教學時也建議在多媒體教室中,理論教學中可以融入一部分計算機數據分析的實現過程,讓學生直觀的認識數學知識的應用。
四、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概率統計課程實驗教學的瓶頸
1、部分學生不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
過分依賴數據分析軟件在概率統計教學中引入了實驗教學的內容,激發一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學習效果也比較明顯,通過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使得數學知識的應用性較強。但在實驗教學中也發現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了依賴思想,認為反正有軟件,對概率統計知識的具體的計算方法和原理很忽視,以后會不會都可以靠數據分析軟件求出結果來。因此也伴生了這種不注重數學理論、數學計算知識的學習,過分依賴數據分析軟件的現象了。
2、實驗教學師資隊伍缺乏
在概率統計教學中融入實驗教學的內容,這就使得承擔概率統計課程的老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數學原理和方法、數學的體系框架,還要具備熟悉操作多種數據分析軟件的能力,不僅如此,在課堂教學中結合綜合經濟案例來給學生引導,還需具備一定的經濟、金融、管理專業的相關知識,這就對承擔概率統計課程的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數學老師必須向復合型的專業數學老師轉變。而目前在民族院校中承擔這一基礎課程的老師普遍教學任務較重,師資緊張,典型現象就是教師忙于代課,對專業知識和計算機軟件操作的提高和學習上缺乏時間和精力,復合型的課程實驗教學人才和師資緊缺。
3、教學內容和實驗內容的取舍
在現有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既定的情況下,要想在有限課時中完成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補充的內容,只能將已有的教學內容中的部分知識點簡化了,如何合理安排概率統計課程的數學原理、數學方法的講授、實驗教學內容的補充,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適當的取舍,這也是目前制約概率統計課程教學方式探索和實踐的一個重要因素。
五、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概率統計
課程實施實驗教學的建議以上的教學方法的探索,已經在實踐中有了一定的效果,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概率統計知識、數學思維品質的養成、數學知識的應用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加大對概率統計課程復合型
師資隊伍的培訓和建設在概率統計課程教學方式多元化的探索過程中,要求老師具備以下:數學知識的積淀、計算機操作水平的適時變化、經濟類及相關專業知識的積累及數學化能力,這都對概率統計課程的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加快民族高校經管類專業概率統計實驗教學的進程,必須要加大對課程復合型師資人才的培養、培訓和隊伍的建設。
2、課程考核方式多元化
由于在課程內容中充實了實驗教學內容,所以學生的概率統計作業不僅僅是傳統的數學習題的計算及推證,還需要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完成一些驗證型實驗報告、綜合型經濟實例報告的分析。對概率統計課程的考核方式也應該隨之改變,加大小組報告成績、平時考核比重,通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面考察學生的數學學習的能力、創新素質的具備、數學知識應用性的能力。
3、依據專業特點
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充實實驗教學案例對于經管類專業的學生,由于概率統計課程大多是在大二開設,專業課程也已開設了一些,可依據專業課程內容,適時補充經濟問題實例,充實實驗教學案例,豐富概率統計課程的教學內容。
作者:楊曉榮單位:北方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