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9 05:24: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經濟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社會經濟也得到了飛速發展。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產業之一,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夠保障人民的生活質量。鑒于此,文章首先闡述了“互聯網+農業”的特征,并分析了“互聯網+”時代對農業經濟發展的意義所在,最后提出了“互聯網+農業”的農業經濟創新發展策略,其目的是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使社會主義的改革進程加快。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互聯網+農業”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基礎產業中,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我國農業要想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就要結合互聯網,進一步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
1“互聯網+農業”的概述
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互聯網+”的發展模式的特征是很富有時代性的,主要表現為互聯網能夠使生產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得到整合。將網絡的優勢應用于社會經濟發展,從而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眾所周知,“互聯網+”這種發展模式是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他指出,只有通過積極有效的政策對農業進行政策引導以及給予一定的支持,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跟農業產業緊密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業經濟的持續增長,從而給其他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很好的發展環境,促進其他產業朝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使我國國民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盎ヂ摼W+農業”能夠使我國農業發展實現重大改革,實現互聯網的創新驅動,使農業資源高效率地整合,最終使其生產模式實現跳躍式發展。在“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中,通常包括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生產智能化類型,在這種類型中,通過互聯網技術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使農業技術得到提高。第二種是農業電子商務類型,使用該種網絡營銷模式,通過農產品O2O,實現更有效率的交易,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第三種是信息化發展類型,打造一個信息交流平臺,通過該平臺,農業生產人員和經營人員互動頻率更高,從而使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得到提升。
2“互聯網+”時代對農業經濟發展的意義
2.1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經過大量實踐表明,“互聯網+農業”這一發展模式非常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由于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和創新性特征,如能將農業經濟發展跟互聯網發展高效結合在一起,那么就能夠更好地實現新型農產品的發展,使農產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并且使農產品產業鏈得到延長。通過“互聯網+農業”產業發展結構,實現市場資源配置,農民獲取市場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農民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市場信息,從而能夠對農業經濟的生產規模以及后續發展戰略進行適當的調整。
2.2實現了由資源型農業向技術型農業轉變
在“互聯網+”時代,農業發展跟信息網絡結合在一起,將會大大促進農業的發展,使農業從資源型向技術型轉變。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衡量農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包括了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等。最近幾年,農業市場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和經濟創新等方面,這些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在我國,目前的農業發展以資源型為主要發展方式,我國的信息和網絡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程度較低。因此,大力推廣“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能夠使農業實現轉型和升級,從而加速農業現代化建設。
2.3節省農業發展資金,提升農業經濟效益
通過“互聯網+農業”,農業發展成本得到節省,農業經濟效益得到提升。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互聯網的一個顯著特征是高效率,如果能夠將互聯網技術跟農業發展緊密結合,那么就能夠同時為農業生產人員和經營人員快速提供信息。眾所周知,現在面對的市場環境是隨時都會變化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面對這種競爭,只有把握好市場環境中的信息,才能游刃有余地去面對市場的瞬息萬變;第二,節省農業流通成本。通過搭建網絡交易平臺,交易程序由煩瑣變為簡單,農產品的流通也隨之加快。另外,互聯網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業技術的發展,這是因為通過互聯網,農業技術獲取和學習更加便利,最終新型農產品的生產周期縮短,能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
2.4農民的現代化素質得到提升
在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之時,“互聯網+農業”模式的科學化使農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依托互聯網平臺,農民可以學會更多的經營和管理知識,乃至獲取信息知識的速度也會加快。而且,他們還能夠不斷地提升思想道德修養,提升對農業發展的認識,把更多更好的科學與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活動,提升他們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的綜合性農業生產人才。
3“互聯網+農業”的農業經濟創新發展策略
誠然,就目前而言,我國的互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還處于摸索階段。通過調研發現,已經有多個省份在“互聯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這對于農業經濟的影響越來越深遠。因此,我們應當側重于如何改進產業發展思路,借助互聯網豐富的資源數據,以及緊密結合互聯網技術,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產業升級得到帶動,農民更加富裕。主要創新策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借助“互聯網+”發展高效農業。眾所周知,在轉變農業經濟方式的過程中,高效是其中一個凸顯的特征。借助互聯網,農業的多功能性得到開發,農業產業鏈延長,農業分工更加細化,農業門類增加。依托互聯網智能化和高科技的技術手段,農業經濟發展更加高效。第二,借助“互聯網+”發展精細農業。在精細農業中,空間信息技術得到利用。通過該項技術的應用,使經濟與環境層面的效益得到提升。目前,就我國而言,可以借助國外發達國家的互聯網技術,比如GPS、RS等技術。運用這些技術,可實現精準播種、施肥,乃至貫穿于整個農業生產過程。第三,借助“互聯網+”發展智慧農業。最近幾年,基于“互聯網+”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如火如荼地建設。其中,從經營的角度來看,京東商城和淘寶電商平臺力爭打造規模化的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通過互聯網,它們建立直銷網絡模式,促進了專業化網絡銷售平臺的發展。從管理的角度來看,首先,可借助互聯網技術對農產品信息進行整合,借助信息平臺,農產品更加全面地展示在客戶面前;其次,通過云端網絡技術,農產品信息和質量得到監控,相關信息可以及時傳遞給生產經營者,為決策人員提供參考。
4結論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農業是一個重要的基礎。農業發展對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極大的影響。對于農業發展而言,應當抓住“互聯網+”的發展機遇,依托互聯網技術的優勢,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使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盡早實現。
作者:許金 單位:法庫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
摘要: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使能源利用和經濟發展開始大變革,各國采取的低碳經濟措施,為人類朝著生態文明的方向找到一條新路,摒棄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采用先進的能源技術。本文對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進行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低碳經濟;環境;有機農業
低碳經濟概念最早出現于英國《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的能源白皮書中,因其自給自足的能源模式,逐漸轉變為需要進口的消費模式,使英國充分的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于是英國在2050年以前致力于建設一個低碳國家,為節能減排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
一、國內外低碳經濟概述以及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滲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1.國外的低碳經濟
雖然英國的低碳經濟概念出現最早,法國與英國不同,法國近十年以來,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創新技術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并在建筑、交通等領域,大力推廣減碳少碳理念,有效的控制碳排放量,距離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工程又進了一步。西班牙是世界風能和太陽能大國,其能源的途徑與意大利法國一樣,主要來源于進口。在面對溫室氣體減排問題時,西班牙創新技術開發了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健全和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規及規劃。比如,2006年的CTE新建筑條例等。瑞典的優美環境在全世界知名,因其廣泛推廣低碳經濟,將低碳理念融入生活中,并為了鼓勵國民參與低碳活動,推出了一系列低碳生活的獎勵措施。比如,推廣環保型汽車、鼓勵購買清潔燃料車等。
2.我國的低碳經濟
我國近些年來,霧霾嚴重,空氣質量下降,不僅影響公路交通秩序,更嚴重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于是在2007年的中國科協年會上,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大力呼吁低碳經濟的發展。世界自然基金會(WWW)2008年與中國合作開展低碳城市發展項目,首批選擇在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進行城市轉型發展模式項目。在保定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簽訂的《合作備忘錄》中提出:在“新能源產業帶動城市低碳發展”的原則下,我國的工作重點是主要引進先進新能源產業和低碳經濟的新理念;向國外以及國內其他省市推廣保定市低碳城市發展項目的成功經驗;建設保定市的新能源產業以及新能源產業的健康長遠發展。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保定市合作的低碳城市發展項目,促進了保定可再生能源及能效產品的出口和應用,并對該項目取得成就和經驗進行宣傳和推廣,且提供部分資金支持低碳城市發展項目。為了低碳城市發展項目的順利實施,保定市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計劃,并將配套資金和需要的人力提供到位。
3.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滲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等,在英國提出低碳經濟理念后,我國積極參與低碳經濟建設。雖然國內外對低碳經濟理念沒有明確的定位,也沒有構建低碳經濟建設的發展指標。但對不同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的國家,也提出了符合其國情的低碳經濟新要求。對意大利、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絕對減少碳排放量是關注的重點以及執行目標,而對一些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印度尼西亞來講相對減少碳排放量是主要的發展目標及方向。我國主席曾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四次提出有關低碳的問題,即“發展低碳經濟”的研發,推廣“低碳能源技術”、“增加碳匯”、“促進碳吸收技術發展”。為了限制大氣中溫室氣體的釋放,我國要將低碳經濟列入國家的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中,呼吁人民群眾觀積極參與至低碳經濟建設中,這樣可以保證降低碳的排放量,有效控制了溫室氣體對氣候系統的損壞及影響,減少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各國提出的低碳經濟政策及項目的實施,將完全切斷溫室氣體和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保證農業經濟增長的獨立性。
二、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環境污染嚴重
我國的農業發展建設一般在相對閉塞,少有人煙的偏遠地區,因其落后閉塞的現狀,導致農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較低,沒有創新的思維意識,更沒有保護環境的觀念??傮w來說,一方面,隨著我國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大部分農村地區建設了大量工廠,而有些工廠的排污系統沒有效用,將生產的污水以及有毒物質排放到農民的土地當中,導致土地無法種植植物,農民沒有了經濟來源。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數農村的農民整體素質偏低,導致對于農業方面的新技術,新設備采取消極應對的狀態。比如,在農田作業中農民為了去除蟲害,增產量,由于使用方式、方法不正確,且農藥、化肥量過大,也會造成水資源和土地環境的污染狀況,從而使動植物的生長力下降,不僅威脅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還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
2.農業產能偏低
農業是我國的第一大產業,是人民群眾食物的主要來源,更是創造生產的一切先決條件。國家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將工作重心放到第二三產業上,從而導致出現農業不受重視的局面。由于一些落后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滯后,盡管我國政府看到了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并提高了農業的技術投資和基礎設備,采取城市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的策略。但農村的現狀及基礎制約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發展還需要一段時間。雖然農村的一些硬件條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農業產能偏低的問題仍未得到圓滿的解決。尤其是一些交通不便,土地生產力偏低的地區,尤其經濟落后的中西部農村地區。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比較發達的農村地區,都已經采用了先進的水利設施和設備,但西部地區的很多村莊仍然使用五六十年前淘汰的水利設施和設備,不僅沒有技術含量,還不能有效提高農業產品的生產量和品質。
三、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策略
1.發展有機農業,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轉型
我國傳統的農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以及一些植物生長添加劑和牲畜飼料,不僅污染環境,對人體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損害?,F階段,我國可以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在農村地區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將農村燒火做飯的玉米秸稈還田利用,使用綠色健康的有機肥,向社會提供綠色、健康、無污染,食用安全可靠的農產品,不僅保證了人民的人體健康,還能夠有效降低或抑制環境的污染,低碳排放對生態平衡的恢復有巨大的積極作用。此外,發展有機農業,可以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還能夠增加農民就業,保證農民的日常收入,同時有效提高了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以及農產品在國際上的強大競爭力。
2.加強低碳經濟的宣傳,提高低碳生產管理力度
在工業領域,低碳環保理念受到廣泛的推廣以及應用,但在農業領域,低碳經濟理念還未得到全面的普及和宣傳,再加上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偏低,人員素質不高,對低碳經濟理念達不到淺顯的了解,更別說應用到農業生產方面。因此,勢必要加大農業領域低碳經濟理念的宣傳和推廣,鼓勵農民使用低碳環保的生產方式。對實施低碳生產模式的地區,要有足夠的耐心,培養農村干部及農民帶頭人的低碳思想意識,發揚榜樣的作用。
3.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
在我國農業領域,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農業低碳經濟的發展。因此,為了我國低碳農業的建設,向實現低碳生產的模式轉型,我國必須要加快對農業低碳發展的法律法規完善工作,只有依靠法律法規和制度的監督和支持,低碳農業生產才有長遠發展的未來。為此,在我國要加大對農業實際情況的調查力度,起草低碳發展的法律法規要符合農業發展現狀以及低碳經濟理念的內涵,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業領域低碳發展的問題,優化農業生產機構,迎接農業低碳模式的轉變。
4.運用科技的手段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加強農業知識教育,提高農民勞動者的知識水平,有針對性的開發和創新低碳環保的農業技術,并在農村地區廣泛推廣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農村勞動者的技術水平,鼓勵參與培訓學習活動,增設農村先進的使用設施,使農產品得到產業化的經營模式。其次,要建立健全的農業經濟宣傳推廣組織機構,引導農民的生產朝著更加標準化的方向進行,建立健全的農業生產安全機制,保障農業勞動者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生產風險,減少農業勞動者的經濟損失。最后,建立農業信息專欄,及時的頒布農業信息,比如天氣預警,防潮方案等,盡可能的創造出更有價值的農業生產信息。
四、總結
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夠有效的解決國內外的環境問題,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指標,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
作者:劉陽 單位: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審計局
[摘要]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會對廣大農民群體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產生直接的影響。我國農業生產區域分布廣泛,不同農業區域的農作物類型、經濟效益及發展模式都存在顯著的差異。目前,我國農業經濟尚未完全實現現代化,而且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諸多的問題。為了改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必須更新農業發展思路,創新農業發展模式?;诖耍疚木彤斍拔覈r業經濟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現狀;發展策略
1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1.1小農經濟發展模式仍占主流
精耕細作的小農種植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主流,這種現象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尤為明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小農經濟發展模式的低效性和死板性,使得其無法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受到個人聯產承包責任制和農民群體收入水平的影響,很難將農業耕地進行集中的生產利用。而農民本身缺乏農業生產設備置辦和農業科技引進的資本,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變革舉步維艱。此外,農業生產受市場的影響較大。但是,農產品生產周期較長,市場波動也比較大,農民無法及時接收到市場的反饋信息,很容易導致農民生產與市場需求的脫節,造成農產品滯銷,進而對農民的收入情況和農業從業者的生產積極性產生消極的影響。因而,必須建立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
1.2農業人才缺乏
由于缺乏專業的農業技術人才和農業科技的投入,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仍然處于粗獷的低效率生產經營階段。農產品質量較差、農業生產效率低下以及農產品生產規范的缺乏,使得我國農產品很難在國際市場上有足夠高的競爭力。我國農業院校的數量不少,但是,對于農業專業人才的重視程度不夠,而且仍然有很多人對農業存在誤解,大部分高校的農業專業學生畢業之后不愿意進入該產業工作,農業科技推廣面臨重大的阻力。而本身從事農業的農民由于缺乏專業的知識技能和必要的科技投入資本,導致其仍然按照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進行經營,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濫用化肥、農藥等,導致農產品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農民的收入水平也難以得到提高。
2農業經濟發展策略
2.1建立完善的農業經濟市場機制
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模式需要完善的市場機制來加以規范和引導,針對目前我國農業市場現代化生產經營尚未完全建立的現狀,必須通過現代化的農業經濟市場機制來進行引導,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市場機制、農業生產科技應用市場機制及農業生產經營市場機制。農業科技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業生產的管理現代化程度,因而,要不斷加大農業生產經營中的科技投入。通過現代化農業設備的引進和專業技術人才,促進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政府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地方農業部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農業技術推廣方案,引導利用現代科技,提高農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促進我國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和農業經濟的長遠發展[1]。
2.2加強現代化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根據地,因而相關高校要提高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增設農業相關專業,加強對于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蒲性核訌娹r業相關技術的研究,對當前的農業栽培管理技術和農業設備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優化。要善于通過多種途徑、利用多種手段,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生產技能。農業專業人才要切實服務于農業,利用其專業的培育管理技術和生產經營技能促進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提高。有條件的區域可以增設專門的農業職業教育機構和農業科技培訓機構,為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培養人才。與此同時,在農業生產模式變革以及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上,要善于向農業技術先進的國家借鑒經驗。
2.3完善農業保護政策法規
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以及工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侵占了大量的農業用地。而我國本身的人均耕地水平就比較低,加之農業相關保護政策法規的不完善和落實不到位,使得農民無法獲得應有的經濟收益,轉而進城打工,這些情況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為此,必須要對當前的農業保護政策法規進行完善。政府應加大農業財政投入對農民進行補貼,引導農民轉變農業生產模式,制定農產品最低價保護、土地補貼等經濟政策,為了確保政策的落實情況,還需要建立相應的農業保護法律法規,利用行政、司法手段確保政府對農業經濟宏觀調控的有效性,促進農民的增產增收,增強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2]。
3結語
為了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必須發展現代化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力度,建立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體系,政府加大農業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從而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熊輝 單位:青島市農業委員會機關后勤服務站
摘要:
“一帶一路”戰略是當前國家發展與國際合作的重要表現,充分利用國際平臺,發掘沿線城市、區域與國家發展優勢,推動農業走出去與引進來,可以為農業發展提供重要驅動力。吐魯番在一帶一路戰略中處于戰略節點位置,應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充分推動吐魯番農產品發展與出口,提高區域發展水平。理性認知該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現實問題,思考突破困境的發展路徑,以實現農業發展目標。
關鍵詞:
農業;經濟
1吐魯番農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性問題分析
從區域與市場角度來分析,吐魯番地區屬于極端干旱區,水資源十分匱乏,農業生態條件不充分,雖然建設了一定的水利工程,但卻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區域缺水的現實情況。加上該地區屬于山間盆地,表現出較強封閉性,農產品市場發育相對較低,綠洲內市場過于狹小,且分散性突出,區域與國內、國外市場間距離較遠,對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存在著不利因素;從民族與人口素質來分析,吐魯番地區民族數量較多,區域教育水平不高,人口文化程度相對偏低,這也是制約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從資金角度來分析,該地區資金投入不足,個體經營分散且無法形成規模效益。
2吐魯番農業經濟發展的現實路徑分析
雖然吐魯番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存在著較多現實性問題,但可以通過把握發展機遇,創新農業,科學布局,打造高端農業產品,依托“一帶一路”戰略優勢,積極推動農業產品出口,切實擴大農業經濟效益。具體發展路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構建現代農業基地,培育品牌效應
吐魯番農業要想獲得更好發展,在根本上取決于其農產品質量,而產品品牌則是贏得市場的關鍵。缺乏質量,則無法占據較好的市場地位,缺乏品牌,則無法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吐魯番地區光熱資源十分充分,無霜期十分長,這也為其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現實條件。如葡萄、甜瓜等,農業產品質量十分高。通過區域規劃,可以推動現代農業基地建設,并關注品牌培育,塑造吐魯番農產品品牌,這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現代農業基地構建,引入質量管理體系,切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工作,確保質量持續與穩定,在市場中樹立良好質量形象,從而培育吐魯番農業品牌,為區域其他農業發展與產品效益提升,提供支持。
2.2提高現代農業技術,關注農業發展可持續性
吐魯番地區農業經濟發展,要實現持續性,就需要切實普及現代農業技術,提高吐魯番農戶栽培技術,切實提高資源利用率。就當前實際來分析,吐魯番農業發展在栽培技術上,尚未形成標準化作業,量化指標尚未建立,且缺乏相應的量化控制設備與技術,導致農業過量施肥或盲目應用農藥,這不僅降低了其農產品質量,還給農產品帶來了一地的有害物質,甚至出現了有害物質超標問題,對消費者健康存在較大影響。與此同時,過量施肥或農藥施用,對生產地區的土壤與地下水構成污染,不利于區域農業的長遠與持續發展?;诖?,吐魯番需切實關注現代農業技術普及工作,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構建并實施量化指標,切實保障農業經濟發展的質量。
2.3在農業經濟中引入“互聯網+”思維
吐魯番地區屬于傳統農業區,為有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可以引入“互聯網+”思維,借助互聯網優勢,將生產、經營、與服務相結合,推動農業現代化水平,以實現吐魯番農業經濟跨越式發展。在農業經濟中引入“互聯網+”理念,可以實現產銷有效結合,將農業生產由生產導向模式,轉化為消費導向模式。同時,也為發展精準化生產提供了技術條件。如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可以配置農業環境監測系統,通過實時監測與自動控制技術,提高農業控制水平。借助互聯網,還可為農民提供科技、政策、市場等信息,切實降低農產品積累等風險。
2.4發揮“一帶一路”優勢,推動農業出口
在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吐魯番處于一個戰略節點位置,且隨著該地區各種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在未來,其勢必會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匯集點。吐魯番可以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充分借助國際合作平臺,推動農產品出口,以滿足周邊地區農產品市場需求,特別是中亞地區,這也是吐魯番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此外,還應關注物流建設,為吐魯番農產品走出去提供現實條件,推動其農業經濟發展。
作者:艾皮孜古麗·阿布都古麗 單位:吐魯番市托克遜縣郭勒布依鄉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
[摘要]
我國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農業大國,區域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與提高人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具有極為密切之聯系。也就是說,農業經濟在社會的和諧穩定中具備了無法被取代的重要作用。自古以來,我國就通過引進新的農作物品種、改進農業技術等手段以實現種植結構的調整與優化,進而推動區域農業經濟實現更大的發展。本文分析了我國古代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變遷狀況,并探討了古代農作物種植結構變遷對于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古代;農作物;種植結構;區域農業經濟
所謂農作物種植結構,是指在農民群眾在長期的生產耕作過程之中,運用調整農作物的主要品種以及具體種植方式等而產生的相對較為穩定的農業生產方式。在我國古代,以農作物種植為重要基礎的種植結構推動著區域性農業經濟中心逐步建立。在此情況下,鑒于我國古代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變遷,區域農業經濟也隨之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兩者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當前,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農業經濟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很有必要借鑒以往農作物種植結構改進對區域農業經濟所起的積極作用,推動我國區域農業經濟取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1我國古代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變遷狀況
據考古專家考證,早在新石器時期,我國的黃河流域就已建立起相對比較穩定的農作物種植結構體系。雖然當時的農作物結構較為簡單,主要是由粟和黍等糧食作物構為農作物種植結構的中心。隨著此后我國農作物類別的不斷增加與種植形式的多元化,到了夏商周時期之后,黍、粟及麥等農作物被大量種植,從而讓農作物種植結構變得更為多樣化,從而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糧食的總體供給結構。多元化的農作物種植結構和以往那些簡單的農作物種植結構比較起來,顯得更富有穩定性,也就更能抵御各類自然災害等農業生產體系中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在春秋戰國這一時期,由于我國精耕細作型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已經成形,從而逐步建立起以糧食生產為主體,保證一年一熟的農作物生產結構,且該生產結構至秦漢時變得更為豐富,蔬菜、油料等作物的加入讓原有的農作物種植結構變得更為穩定。在唐宋元等時期,這一種植結構始終沒有大的變化。在明清時,隨著外來農作物的引進,農作物種植結構出現了新的變化。盡管傳統農作物中的小麥還是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玉米逐步實現了大規模的種植而成為了十分重要的農作物。明清時期農作物的種植結構更加大的變化是經濟類作物在種植結構中具備了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經濟作物的大量種植,切實改變了我國明清時期的總體農作物種植結構,對以農作物為主要經濟基礎的我國傳統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經濟性作物和傳統意義上的糧食性作物在種植上的差異就在于,糧食作物主要是為了能夠滿足農民群眾的自身實際需求與繳納稅款之所需,所以往往極少會用在商品性流通之中,特別是我國古代農村生產力水平相當低下的狀況之下,自身所能生產的糧食產量相當有限,除了繳納稅賦之外,往往只能滿足家庭成員的生存之所需,如此一來,糧食性的作物在明清時期以前極少會作為商品被拿至市場中加以銷售。經濟作物與糧食性作物完全不同,經濟作物的特點是極難為農民群體所直接加以消費。大部分農民群眾把經濟作物視為一種能夠賺取額外收入的重要方式。經濟性作物的交易需求推動了農村當中的專業性交易市場的建設。隨著交易市場的持續發展,就會產生“市”,而且還會進一步形成以“市”為核心的專業性農作物基地。這一經濟作物的區域化種植趨勢到了明清時已經極為普遍,而且產生了蠶絲、棉花以及花生等種植中心。鑒于兩宋時我國的經濟中心從中原往江南進行轉移,隨著江南地區大力發展蠶桑,北方地區的蠶桑生產開始滯后于江南,但是到了明清時,因為政府積極鼓勵發展蠶桑,北方的蠶桑又產生了復蘇之趨勢。在區域性特色化農業生產格局產生之后,在以農作物生產為基礎的社會經濟結構當中,農作物生產之改變確實能夠讓本區域的農業經濟出現非常大的發展。明清時江南地區的蠶桑生產推動江南地區產生了諸多以蠶桑生產為主要產業的集鎮,而且還推動了江南地區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之發展?;ㄉ⒚藁ㄒ约盁煵莸茸魑锏拇竺娣e種植,對于當地的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形成了相當專業的區域化農業生產中心。圍繞著區域形成以部分農作物的種植和加工為重點的區域性農業經濟發展中心,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會極大地推動現代商品經濟之發展,自然也能夠促進區域性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2古代農作物種植結構變遷對于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一是能夠實現區域土地的初步規模化種植。為了能夠推動村鎮土地的規模化種植,我國古代農作物種植出現了以下變化:其一是刻意淡化了農奴制體系,積極鼓勵廣大農戶對土地進行包攬,雖然這與如今健全化的土地承包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但也表明了當時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顯得較為先進,而且更加有價值的一點是農戶包攬能夠產生示范帶頭的積極作用,從而為當地區域化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力,而且還能夠吸引更加多的農民群眾加入到土地規模化耕種之中,強化了農業產業生產的高效和集中化發展,推動了本區域內農作物產業的總體能力之提升。其二是要積極服務于農戶群眾的承包耕種,主要是指不斷推動農民群眾自身去進行耕種和承包,這樣一來才能切實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害。同時,更加重要的一點是,古代朝廷承擔起來的責和權力所行使的質量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而且在降低朝廷政治管理資源儲存能力的基礎上,提高了朝廷對于農村地區土地流轉資源的供給度,而且還能保正這一時期之中農戶群眾的耕種質量也能得到持續提升。二是能夠穩定農戶群眾的耕作權不受損害。我國古代為了能夠穩定住耕種的權利,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決:在明朝可進一步健全完善廣大農戶的耕種權利保障機制,主要是為切實穩定農田組織結構和廣大農戶的實際生活。所以,不僅能夠健全完善廣大農戶的耕種權利保障機制,為廣大農戶的出路問題找到一條理想的途徑,而且還能夠為區域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大更有力的支持。比如,我國明朝時在健全農戶土地利益保障機制之時,就探索建立起諸如衙府田吏等職務,從而為當地農村農作物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而穩定的基礎條件。到了清代之后,朝廷更是積極做好用于種植農作物的相應土地耕種分配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為了保護本區域內農戶的切實權益。同時,我國古代就已經十分注重于發揮土地產權在對農戶的土地產權實施國家以及地方等各個層級的保護作用,通過實施一系列的保護農作物種植結構的有效措施,實現了在最大限度上保護本區域內農戶的合法土地權益,進而實現區域農業經濟的可才持續發展。三是能夠健全完善本區域內的農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我國歷代統治者都十分注重于農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我國明代的地方政府就已經普遍建立起定位準確、職責明晰、可操作性較強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機制。通過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調整,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就能夠為本區域內的農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均應當定期對區域農業經濟調整后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評估,對農業經濟發展支持本區域內的農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進行督查與評價,這樣一來,就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消除與防范當地官府內部人員的貪污或者違規行為,而且還能提升朝廷在當地百姓中的正面形象建構,這對于當地更加高效地使用朝廷所下撥的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資金也具有相當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同時,歷代朝廷還十分關注農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依據各地實際狀況積極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強化對相關官員以及工作人員貪污腐化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在此情況下,負責有關工作的朝廷執法工作者必須要樹立起對農村工作、經濟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才能夠更加嚴格地執行國家涉及到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而能夠更好地完善當時的整個財政體系,創造出當時最為先進的財政體系,從而發揮出同時代最強的調控力度和監督工作強度,進一步提升朝廷對于農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四是能夠推動本區域內涉及農村相關事業的同步發展。我國歷代封建王朝都在利用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調整與變遷來推動各個地區涉及農村相關事業的同步發展,尤其是在進入到明清時期之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朝廷不斷強化中央集權,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對地方衙門實施宏觀調控工作的力度。在落實農村地區公共供給的過程之中,地方政府也已充分注意到了其中所面臨的相關問題,運用對有限的資源實施合理的調整與分配,以實現本區域之中農業經濟的協調發展與均衡發展,其中主要涵蓋了對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有關輔助設施的建設進程。然而,就當時的實際狀況來說,這一涉及農村相關事業的發展也只能夠實現其中的一部分,并不可能真正地完全實施。我國清代地方政府在努力實現當地區域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的進程之中,首先能夠做到對農村地區的公共產品需求狀況實施合理區分,其后能夠做到緊密聯系實際,不致于出現盲目發展的狀況。當然,清代政府還立足于各地農作物種植結構變遷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向農村地區分配各類資源,并且充分利用好朝廷的政策支持以及財政支持,確保了當地農戶能不僅能夠做到生存無憂,而且還能實現農業產業的發展。
3結語
總的來說,通過對我國古代農作物種植結構變遷狀況的調研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古代統治者們往往會運用輕徭薄賦、興建水利設施、引入新型農作物品種、提升農業種植技術、開設屯田等各項舉措,讓各區域農業開發均能得到持續性發展,推動我國各地區農業經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在對歷史記載資料進行查詢后可發現,進入到明清之后,我國各地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總體上是較為富足的,絕大多數來百姓能夠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而且人口數量也出現了快速增加之趨勢,土地被盡可能地開發利用。從另外一個側面來看,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以及納稅的人口,能夠極大地提升農作物的總體產量,進而能夠推動區域農業經濟實現更好的發展。
作者:曾濰嘉 單位: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地理研究所
摘要:
本文以低碳經濟時代為研究背景,重點論述如何讓農業發展由高碳到低碳進行轉變,以及如何在低碳經濟視野之下尋求農業經濟的轉型和發展路徑。
關鍵詞:
低碳經濟;農業經濟;發展路徑
一、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出路——低碳經濟
與高碳經濟不同,低碳經濟是以節能環保作為經濟發展前提的,在進行經濟生產過程當中主要使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的能源。通過使用環保型的能源不僅可以降低對能源的消耗同時還可以減少廢水廢氣的排放量,使經濟發展和節能環保同步進行。關于低碳經濟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其主要目的就是改變經濟發展模式,使經濟的發展不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各國共同努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各國學者針對低碳經濟的研究也十分寬泛,主要集中在對能源消費與排放的研究,經濟發展與排放的研究以及農業生產與碳排放的研究,這些研究涉及到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以及經濟模式的轉變等等。從研究內容上看,各國對于低碳經濟的研究相對成熟,但是針對農業經濟發展如何適應低碳經濟環境還稍有不足。
二、農業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的轉變
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的轉變。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創新,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實現高值化的農業生產。所謂的農業生產高值化是指以科學技術為依托,以經濟環保為主要目的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這一過程當中減少了對能源的消耗,同時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農業低碳經濟的轉變主要利用低碳生產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技術創新:第一,放棄土壤耕作。摒棄傳統的土壤翻耕生產轉為免耕生產。傳統農業在進行種植之前都會對土壤進行翻耕,但是這一過程會將土壤中大量的碳釋放出來,從而降低土壤中碳的含量。實行免耕的生產手段可以盡量減少土壤中碳的排放,同時免耕的過程也可以減少機械的使用,減少能源消耗,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的排放。其次,土壤中碳的含量增多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而化肥中的主要成分是N2O,其也是溫室氣體之一,所以減少化肥的使用也進一步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除此之外,免耕的生產方式不僅可以讓農業生產者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土地的生產率,使生產者的經濟效益得到增長。第二,改變灌溉方式。傳統的澆灌技術不僅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同時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農業低碳生產技術就是將澆灌方式轉變為滴灌或噴灌方式。采取滴灌或噴灌的灌溉方式可以讓農作物最大程度獲得水資源的同時,降低水資源的消耗。另一方面滴管設備安裝方便,方便生產者對農田進行管理,最大程度的減少勞動力的投入。第三,改變秸稈的處理方式。許多生產者在收割之后就將秸稈進行燃燒,但是秸稈燃燒過程當中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起這一資源,可以將其回收作為牲畜的飼料,或是將其掩埋在土壤當中,作為土壤的肥料,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秸稈的利用率,同時降低其碳的排放量。
三、低碳經濟視野下農業經濟轉型與發展路徑
1.轉變發展觀念,樹立低碳農業理念
低碳經濟成為現代經濟的主要發展方向,農業生產必須秉承低碳的理念,改變生產方式,轉變思想觀念,大力發展低碳農業經濟。低碳經濟的第一步就是轉變人們的發展觀念,樹立低碳農業理念。首先轉變人們的消費觀念,盡量使用綠色可再生能源,同時提倡多次使用,循環利用,從而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其次,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盡量使用節能設備,同時較少對農藥、化肥的使用等。
2.政府加大對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扶持力度
低碳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加強對低碳農業經濟的管理。提高對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重視程度,對發展低碳農業經濟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管理。政府部門在對低碳農業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多與農業生產者進行交流,了解生產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并尋求有效的解決措施。同時政府還要制定完備的政策措施對農業生產進行細致化的指導。其次,政府要加強對低碳農業發展的監管。通過制定完善的地方法律制度對農業生產活動進行約束,避免違法亂紀行為的出現,促進農業經濟更加穩固的發展。再次,給予相應的優惠措施。政府要扮演好領導者的角色,為了更好的鼓勵生產者實行低碳經濟的生產模式必須給予生產者相應的優惠政策,獎勵在生產活動進行技術創新的行為。最后,政府要幫助生產者進行技術指導。生產者的知識水平有限,如果依靠他們進行技術創新還有很大的難度,政府可以為生產者提供與專業人員交流的機會,或者邀請專家直接進行指導,引導他們進行生產創新。
3.加大培訓力度,培育新型現代農民
政府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農業知識教學體系,讓農民有機會學到專業的農業知識,能夠與專業的農業生產人員交流經驗。政府可以采取低碳經濟的宣傳教育讓農業生產者了解低碳經濟的概念,讓他們形成進行低碳生產的意識。然后再幫助農業生產者與農業科技專員進行交流,了解到最專業的生產知識。
4.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核心,推進關聯產業集群節能減排
實行低碳農業經濟不僅是為了改變農業生產方式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時也是為了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業生產集群的形成不僅可以進行規?;a,同時可以最大成都的降低對能源的消耗,實現更大的經濟價值。在關聯產業集群當中進行能源和信息的集聚,使其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應。例如,在集群當中可以將一個產業產生的廢水廢料作為另一產業的原料,實現廢物的再利用,減少資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李錄 單位: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農業服務中心
摘要:
文章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表現為:農業經濟基礎薄弱、農業生產方式落后、農業資金技術短缺3個方面;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從加強農業經濟基礎建設、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加大農業發展的投資力度3個角度提出與之相對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新形勢;農業經濟;有效途徑
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已很難適應形勢發展的需求。摒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轉型為現代農業已成為當前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農業轉型過程中,既存在諸多的困難與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因此,本文就如何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為切入點,淺談新形勢下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1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1.1農業經濟基礎較為薄弱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阻礙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薄弱的農業經濟基礎。在新形勢下,農業經濟的發展首先面臨的第1個問題便是基礎設施的落后。例如,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尚存在很多“木犁牛耕”現象。不要說使用大型的耕種、收割設備,即使小型的收割機、打谷機也沒能得到全面普及;很多農村地區的水利設施陳舊、老化,甚至是沒有。水利設施的不健全,導致許多農民依舊“靠天吃飯”。如果不改變農村農業的基礎設施,形勢下的農業經濟又如何取得良好的發展?
1.2農業生產方式較為落后
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另一因素是較為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暗陡鸱N”的原始農業生產方式雖然基本絕跡,但不可否認“牛耕人種”的情況并不少見。沿用了上千年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廣大農村地區。這種農業生產模式規模小、效率低、收入少。一言以蔽之,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嚴重存在技術含量不足的情況。直接導致了農業生產與規?;纳a標準線不合等問題的出現,使得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受到嚴重的影響。此外,我國經濟落后地區,尤其是偏遠山區,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缺乏現代農業的生產、銷售、經營、管理意識。
1.3農業資金技術短缺
農業的生產離不開資金技術的投入,但在實際的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經濟投入嚴重不足以及農業資金技術含量低下等原因制約著農業經濟的發展,進而使得農業經濟的發展沒有有效的保障。就當下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的形勢來看,我國對穩定型農業投入的相關機制建立并不是很完善,各級相關部門在對農業經濟基礎的投入上并沒有做到嚴謹,仍然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并且資金投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新形勢下我國發展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2.1加強農業經濟基礎建設
加強農業經濟基礎建設,是發展我國農業經濟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強農業經濟基礎建設,鄉鎮領導需加強農村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為只有農業經濟取得長足的發展,城鎮經濟才能取得明顯的發展。此外,鄉鎮領導應重視農業科技的推廣使用,加大農業科研創新能力;鄉鎮農業經濟想要發展還可以通過鼓勵企業投資的方式,改變鄉鎮的農業科學技術水平,將良好的技術水平加以推廣利用,我國的農業經濟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微型農業企業。政府鼓勵、引導農村建立微型企業,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眾所周知,加工后的農產品,市場價格約在“原產品”的3倍以上,利潤高且能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實屬一舉兩得。
2.2全面轉變農業生產方式
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農民經濟利益的重要支撐。如何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多元化發展。就目前農業的發展方式而言,存在很大的弊端,朝著集約化方向發展。在農業經濟改革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可盲目的跟從,而是要始終將農業發展目標定位為多元化,有效的將農業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態發展做到有機結合,全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生產速度快、時間短、投入少、產量高。政府應對農民加強力度宣傳、推廣、使用機械化生產方式。以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高效、快捷的生產方式取代傳統的生產方式,積極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2.3加大農業發展的投資力度
新形勢下發展農業經濟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全面加大對農業經濟的投資力度?,F階段加大對農業經濟發展的投資力度想要得到落實,需要政府有效的落實強農惠民的相關政策,做好角色定位,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要重視,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資金投入模式,對農業資金進行全方位的支持。此外,政府在對農業投資過程中,應遵循“密集化”原則。農業資金如果過于分散,必然導致各地區、各工程“捉襟見肘”,難以達到預期理想的效果。應該集中有限的資金,投入建造高質量、高性能的農業基礎設施,工程量雖少,但是具有長遠的使用性、高效性。新形勢下農業經濟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攜手努力。需要加強農村地區的農業基礎實施;需要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需要進一步擴大對農業的經濟投入。如此,我國的農業經濟才能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作者:丁冉 張華民 單位:濟寧市梁山縣小路口鎮農經站 濟寧市梁山縣大路口張農經站
摘要:
新農村建設是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本文主要探析了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為相關人員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對策
新農村建設要有效推進,必須由農業經濟發展作為基本物質保證。簡單來說,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從新農村建設的動態發展視角來看,新農村建設有利于推動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則又會反過來促進新農村的建設。
一、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分析
1.基礎設施不完善。當前農村地區還有很多地方存在農田水利、供電供水、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落后問題。具體而言,現有配套水利設備和設施存在實際抗災能力較弱的問題,水庫、溝渠、塘堰等設施抗災能力較弱,部分農村地區的水利設備還存在失修和老化問題,排水溝渠堵塞,水庫出現病險狀況,整體呈現出較弱的抗災能力。我國農村實行農田標準化的地塊占比較低,難以形成高的綜合收益,無法形成規模農業生產。尤其是農村山區,那里的村鎮幾乎沒有規范的公路,現有公路多是斷頭路和泥濘難走的土路,當地的山貨資源無法便捷地轉化成經濟利益。配套的農村供水供電設施醫療服務網點、寬帶信息網剛剛起步建設。整體而言,這些農村居民生活條件艱苦,農業發展條件落后對當地農業經濟發展造成較為嚴重的阻礙。
2.土地流轉嚴重滯后。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低效率的土地流轉機制成為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土地流轉機制效率低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附加值較低、承包關系不穩定、短期掠奪性種植。附加值低,農業生產盈利不高,無法為土地流轉提供高附加值,農民種地積極性不高,土地流動需求不旺,最終導致土地流轉效率低下。承包關系不穩定,主要是因為農田水利設備老化,抗旱防災水平差,農民耕種信心差。承包關系不穩定,造成土地流轉行為發生難度大。短期土地承包關系下,當前承包人為了獲取更大的土地價值會不顧土地的后續肥力進行過度生產,最終導致土地肥力下降,甚至土地質量長時間難以恢復,最終嚴重影響土地流轉效率的提升。
3.農業結構不科學,經濟效益差。伴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農產品需求現狀發生極大轉變,市場需求日趨高品質化和多樣化,當前單一死板的農業結構則顯得極不合理。農村地區的農業結構問題主要是農產品種植缺少準確市場定位,農業生產存在嚴重盲目性,農產品存在較大銷售風險,最終影響農業穩定發展與農民收入增加。
4.人才匱乏。新農村背景下農業經濟的發展,主要還應該依靠新型農業人才。當前農業經濟發展需要一大批有知識、懂技術、通政策的高素質農業人才,也只有這樣的高素質農業人才才能夠推動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然而,我國農村地區的常態是,農民子弟畢業后更加愿意在城市發展,還鄉高材生人數較少。更多的青壯年勞力進城打工,農村實際上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孩子,新農村建設缺少踏實肯干的青壯年勞動力。
5.農業科技的應用轉化成果差。科技是農業的第一生產力,要發展農業必須依靠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目前,我國在農業科技上的投資金額占比較少,農業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存在基礎設施差和推廣體系不完善的問題,這也實際造成了農業科技發展和農民生產需求不協調,導致了農業科技應用轉化成果差的現狀。
二、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發展的應對策略分析
1.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在發展農業的政策方面,縣鄉政府應進一步提高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將農田水利、網電、道路設施建設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優化調整農業發展支出結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要重視投資項目的建設,而且要重視這些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和使用價值,項目審批和施工都必須由專門的技術人員或專家坐鎮監督指導,確保農業基礎設施的功能切實有效,真正幫助農民搞好生產,為農民生產提供便利。例如水渠的建設,則必須詳細論證水渠覆蓋的面積和供水量的關系。灌溉水渠供水通常采用河水引流的方式,臨近河水流量是相對穩定的,不能無限制地滿足水渠覆蓋區域,這就需要科學測算河水引流能夠有效灌溉的土地面積。河水無法覆蓋的農田,則可以通過蓄水井引水,或另尋水源引水的方式解決灌溉問題。河水能夠覆蓋的灌溉區域,也應該考慮河流豐水期和枯水期中水渠引流總量變化,適當增設蓄水井補充水渠供水,確保灌溉質量。
2.推動土地高效流轉。要實現土地流轉的高效率,必須要完成配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土地生產能力,增強土地承包人對土地長期盈利增長的預期??h鄉各基層政府要積極牽頭和相關農牧企業接洽,鼓勵集體承包和長期承包行為。推廣先進種植方式,給按照該種植方式進行農業生產的農戶提供政策優惠或現金補貼,并對破壞耕地的行為給予嚴懲。總之,要想方設法增加土地的價值預期,切實有效地提高土地流轉效率。
3.優化農業結構,推行產業化農業經營。轉變過去粗放型農業結構,在重視農產品生產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加工、銷售,將農產品經營形成生產、銷售的產業化,最終實現農產品附加值的提升。例如水果種植方面,可以借助農村電商渠道,實現農戶到買家的一對一供應。農戶為最終客戶提供水果等農產品時,要獲取更高的附加值,則必須增加水果包裝和外送的模式。實際操作中,可以在村鎮自建農村電商公司,每個農戶成為電商公司的供貨商,農戶根據消費者需求情況調整自己的農產品生產結構,多生產需求不飽和產品,增加消費者購買滿意度,并提高農戶的農產品銷售營收水平,最終形成農業生產和銷售的產業化經營。
4.積極培養和吸納人才。農業經濟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因此發展農村經濟必須要積極吸納和培養人才。當前農村人口外出務工較為普遍,在農閑時應鼓勵年輕農戶去農業發達區域參觀學習,不斷擴充自己的農業思維。當地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吸引本地大學生畢業后還鄉務農,讓他們把學習的先進知識和文化重新投入到家鄉農業建設上去。還應給外來農業人才在本地的發展提供便利條件,鼓勵他們進行技術推廣和來本地創業??傊?,要讓本地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多走出去長見識,要讓走出去的高素質人才積極返鄉,讓外來的人才愿意依靠本地農業資源發展自己的農業事業。
5.強化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應用,提升農業生產效益。增加本地農業科技研究的資金投入和教育資源投入,創造更多便利條件方便相關農業院校來從事農業實驗研究,在用地、政策和資金上給予配合支持。構建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體制,明確研究者和推廣者的利益分配,確保各方利益,保證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形成高效流轉,確保研究成果快速得到應用。各縣鄉農機站要積極配合農業新技術和新成果的推廣,推動農業生產更快更好的發展,還應該尊重外地農產品企業在本地進行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的行為,積極借助外來企業的競爭壓力刺激本地農產品企業的發展,積極和外地農產品企業開展更為廣泛的技術交流。
三、結語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還存在諸多現實問題,比如基礎設施不完善、土地流轉嚴重滯后、農業結構不科學、人才匱乏、農業科技的應用轉化成果差等五個方面的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本文針對這五個方面的問題提出的應對策略僅供參考研究,具體農村經濟發展問題還應根據本地現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作者:郭建平 單位: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
摘要:
生態農業經濟是指農業再生產中生態與經濟的內在聯系及相互結合的統稱。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國農業已經擺脫了過去舊的發展模式,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努力發展農業生態經濟已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農業生態經濟離不開農業生態環境的支持,但在現實中,我國的農村生態環境卻正面臨著異常嚴峻的形勢和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經濟的關系,并提出了改進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
生態農業經濟;農村生態環境;關系影響;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村不僅是農民進行生產、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們食物的來源之地,是保證國家和諧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我國是農業大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為我國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來源保障。但與此同時,與農業發展息息相關的農村生態環境卻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人口增長、環境污染、森林破壞、水資源短缺等問題使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農村生態環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對我國的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才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生態農業經濟的內涵
要正確認識什么是生態農業經濟,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經濟學原理,組織和管理農業生產建設,將傳統農業、現代科技和綠色發展理念有機結合,將農業向合理生態轉化,農業回歸自然,實現農業高產高效與可持續發展兼顧的一種新的農業發展模式。而生態農業經濟就是以發展生態農業,使農村經濟、農業發展與農業生態環境相協調為基本原則,以不超出自然生態系統承載力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區域自然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得到合理利用、充分發揮為基本方向,在確保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生產過程和資源利用高效化,確保開發產品優質化、無公害化,促使生產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由生態經濟的內涵我們可以總結出生態農業經濟的特點,主要包括:協調性,生態農業經濟講求的是農業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以及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適宜性,生態農業經濟是通過多種技術裝備,使農業發展適應區域環境條件、自然資源條件以及當地發展實際情況,從而使區域各項資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農業經濟發展能夠揚長避短,優勢盡顯;持續性,生態農業經濟重視的是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講求的是農業生態和農業經濟的長期整體效益,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技術裝備和發展策略進行不斷的改進和調整,因此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長期持續性。
二、農村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經濟的關系研究
1.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基礎。
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生態環境的支持,農村生態環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資源,保證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農業生態環境中每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有可能對整個農業生產系統產生各種影響,如果耕地和水土資源等被破壞、被污染,必定會影響農業生產的產量和農產品的質量;同樣,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也必然會極大地促進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因此,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村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2.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
在農業生態資源有限和農業生產技術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內,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存在矛盾的,但從長期來看兩者又是相互促進的。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更好的資源條件,從而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而農業在發展的同時,又會為農村生態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術和資金支持,促使農村生態環境的逐漸改善,因此兩者是互為支持,互為促進的?;谝陨显?,我們在發展農村經濟的時候,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重視農村生態資源環境的保護和改善,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堅定不移地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才能使農村與農業長期健康發展。
三、當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問題
1.耕地資源緊張,耕地質量不斷惡化。
耕地資源是農業發展的根本,保護耕地也是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但我國當前卻面臨著耕地面積持續減少,耕地質量不斷惡化的問題。據統計,我國現有耕地1.26億公頃,但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屬于坡耕地,耕地資源較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粗放的開發、過度地侵占濫用和各種污染問題,使得可用的高質量耕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仍然在不斷地減少。
2.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兩方面。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廢棄物也不斷增多,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沒有固定的垃圾傾倒區域和專門的垃圾處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隨意亂扔,生活廢水不經處理就隨意進行排放;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工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產生的大量工業廢水也通過各種流通渠道對農村水體環境產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種形式的污染,這些都屬于外部污染的范疇。而自身污染則主要來自于農業生產過程中,隨著農業生產和規模的不斷擴大,自身污染的情況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濫用農藥、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污染;二是農業生產殘留,如秸稈、畜禽類糞便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污染。我國本身農業用水就非常緊張,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農村有5000萬人口和3000萬牲畜面臨著飲水不足的威脅,受旱農田達到了3億畝,而各種污染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極大地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活動。
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措施
1.提高人們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提高人們生態環保意識是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關鍵。農業生產的根本目的就是滿足人類社會的物質需求,但長期以來,人們在農業生產中存在著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造成了農業資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壞式的開發,使農業生產超出了生態環境的承載力。雖然我國在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花費了不少精力,但治標不治本,建設速度趕不上破壞速度。因此,必須設法從提高環保意識入手,加強宣傳教育,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才能從根本上做好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為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打好基礎。
2.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
雖然我國近幾年來陸續頒布了一些涉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整體而言,環境保護法律體系還不十分健全,主要體現在監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強等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難以及時跟進,使得一些方面還存在著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加強法律法規執行力度,才能從法律制度上有效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3.加強生態農業建設相關投入。
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和農村生態建設。興修農業水利工程,促進水資源合理保護利用;加強垃圾回收處理和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改造,以及相關的資金和技術裝備投入,促進環保技術裝備升級改造,為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提供有力支持。
五、結語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因素多、制約條件多。因此,我們必須從多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各種有利條件共同發揮作用,牢固樹立起“既要農業經濟發展,又要農村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作者:張彩霞 馮俊霞 王尚 單位:河北省委黨校邯鄲站
摘要:
我國農村地區由于環境保護意識差、科技水平低,生產生活活動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我們必須走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發展之路,促進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低碳經濟;農業;發展方式;可持續發展
1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1生產活動環境污染嚴重
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中,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使現有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難以滿足低碳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首先,農民為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大肆破壞森林、草原等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現象日益嚴重,造成沙化等問題。其次,農作物種植活動中,農民為防治病蟲害或提高產量,過量使用農藥、化肥等,對土地資源、水資源造成嚴重破壞,致使自然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1]。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工業發展速度加快,與農業同屬于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長期排放大量廢氣、廢水等,不僅對大氣環境、水文環境造成污染,而且使土地資源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形成破壞。
1.2資源配置不夠合理
現階段,資源短缺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尤為凸出的問題,因而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條件下,資源配置不合理和資源浪費嚴重的現象十分明顯。低碳經濟時代下,以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思想觀念為主,而資源配置不合理與資源浪費嚴重,違背低碳經濟的理論要求。尤其在農業生產活動中,水資源浪費較多。據相關統計,我國農業生產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少于50%。面臨全球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倘若農業生產活動中,不能對水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資源壓力[2]。
1.3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農業經濟發展中,科技水平具有滯后性,尤其在偏遠的農村地區,農民仍然采用傳統耕作方式而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不利于環境保護。首先,農民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對科學技術的認識能力有限,對發展農業科技的觀念不以為然,進而在農業生產中,未能依據科學技術而開展生產活動。其次,對于農村生產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在偏遠農村地區的推廣難度相對較大。最后,偏遠地區農業生產效率低下,降低農作物產量、質量,制約著地區農業發展。所以,有關部門必須采取積極措施而提升農村地區的科學技術水平,引導農民進行科學生產,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走低碳農業經濟發展之路。
2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意義
隨著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自然環境破壞問題日益突出,使低碳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以粗放型為主,對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不良影響。所以,積極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尤為重要。首先,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使農業經濟發展計劃得以調整,有利于低碳農業思想理念的全面貫徹和落實。其次,有利于增強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中,農民過量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品,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蟲害和提高產量,但農作物質量大打折扣,不符合人們的綠色消費觀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能夠提升農民的低碳環保意識,使農民利用科學技術而增產增收,確保農產品質量。因此,在低碳經濟時代下,加快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重要的[3]。
3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建議
3.1走循環經濟之路
隨著農業生產活動的深入,不僅生產效率較低,而且對自然環境有著嚴重污染。有限的土地資源與持續增長的人口之間存在較大矛盾,為有效緩解此矛盾,農業發展必須走循環經濟之路。首先,針對農業生產活動采取有效的節能、節水對策,加快資源節約型農業的建設步伐,以提高土地、水等資源的利用率,為循環經濟奠定堅實基礎。其次,建立和完善人、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循環機制,既能實現農業經濟效益,又能促進人與自然的持續發展,實現低消耗,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
3.2走生態經濟之路
生態經濟是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因而,相關部門應采取有效對策,引導農業走生態經濟之路。首先,改善農業環境,制定政策以規范和控制農藥、化肥等化學用品的使用量,降低污染,提高農產品質量。其次,政府等部門積極制定法律法規,進而對農業生產活動進行有效評價,使區域農業發展中選擇合理的生產模式,能夠充分調動農業資源,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再次,積極對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嚴厲打擊不符合規定的農業資源開發行為,維護農業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秩序。最后,鼓勵農民積極生產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不僅能夠減少污染,實現環境保護,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確保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由此可見,走生態經濟之路,是低碳時代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必須堅持的方針。
3.3發展觀光旅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城市居民更加青睞去鄉村體驗生活,因而在低碳經濟時代下,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可以發展觀光旅游。首先,觀光旅游是農業、旅游業的結合,發展農業觀光旅游,能夠為地區農業發展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有助于環境友好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其次,大力發展觀光農業,有助于激發城市居民保護環境的意識,并未地區農民增添經濟收入,對改善農村環境和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3.4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
低碳經濟時代下,要徹底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需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充分發揮科技的積極作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首先,加強科研研究,在農業生產活動中有效推廣全新的技術,有利于降低生產能耗和污染,對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其次,建立和完善農業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促進農業發展有積極影響。一方面,政府等部門加強對農業科技知識的宣傳,使農業科技理念逐漸深入農民之心,增強農民用科技發展農業的意識。另一方面,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教會農民利用先進設備設施而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推動農業自動化、低碳化的發展進程。最后,相關部門與農民之間建立友好的溝通關系,既為農民提供技術性指導,又做好農業調研工作,確保農業發展始終遵循低能耗、低污染的理念。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時代下,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不能適應低碳經濟的要求。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雖然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但對自然生態環境產生破壞,不利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對現有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加以轉變尤為重要。
作者:錢純海 單位:太和縣委黨校
摘要:
近些年來,我國加大了對農村地區的財政支出,主要目的是支持農業經濟的發展,從而確保農民的經濟收益有所提升。但是,在財政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不僅僅呈現出正比例關系,同時還有一定的因果影響。因此,本文就將簡單針對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與探究,以期充分利用財政農業支出,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真正起到改善農民經濟狀況的目的。
關鍵詞:
財政農業支出;農業經濟發展;關系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因此農業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而言,是重要的基礎和保障。農業經濟的發展情況直接決定了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社會發展、經濟進步以及農民生活狀況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近些年來,我國加大力度,扶持農村經濟發展。因此,財政農業支出比例不斷擴大,確實對我國農業結構調整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據數據分析與多年的經驗來看,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
1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分析
近些年來,我國農業財政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并且通過我國財政農業支出和農業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分析,也足以看出。首先,伴隨著農業支出的不斷增加,農業生產總值也不斷增加,且始終呈現正相關的關系。所以,也就可以得出結論,財政農業支出和農業經濟之間存在一定的單向因果關系,財政支出的增加必然會造成農業生產總值的增加,但是農業生產總值減少,未必是因為財政支出減少造成的,同時也不會使得財政支出呈現出減少態勢。針對以上研究分析得出,當前我國的農業財政支出和農業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最初的正相關關系。同時,彼此之間還形成了單向因果關系,即財政農業支出的增加或者減少,直接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情況。但是農業生產總值的變化,并不一定會對農業財政支出造成影響。國家財政農業支出,是影響本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原因,但也絕非線性關系。
2針對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關系的應對措施
2.1對我國財政農業支出結構進行調整
對我國的傳統財政農業支出結構進行改進與優化,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我國農業生產總值增加具有一定意義。我國的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加之我國的財政總支出有限,所以在對農村地區進行財政撥款的時候,會存在財政支付制度不夠健全的現象,而這則直接導致了本地區的農業財政支出無法及時到位。所以,對農村財政農業支出結構進行調整,可以調整農業支出的項目結果,向著收益相對較高、影響相對較大的項目上轉移。這樣這些資金則可以被應用于農業生產技術研發以及農村居民社會保障層面。另外還需要對財政農業支出資金的使用秩序進行明確規定,尤其需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通過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更多的資金支出與投入,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整體進步和發展,盡快縮小各地區的貧富差距。
2.2監管我國財政農業支出
我國在財政農業支出方面,普遍會存在監管不完善的現象,這就會使得支農資金存在嚴重違規使用現象,從而造成我國農業財政資金無法落實到位,對農村地區的經濟扶持效果并無法體現出來。所以,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資金分配制度,通過對財政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以確保農村地區得到相應的資金扶持。另外,還需要對財政支農資金進行嚴格管理與及時審查,這樣能夠確保資金的利用率與經濟效益。還需要制定專門的法律,對支農資金中違法使用的現象進行嚴厲懲治。嚴禁在我國出現挪用、隨意亂用財政農業資金的現象。
2.3建立國家財政扶持基金
在我國還可以建立起國家財政扶持的專項資金,用于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從而幫助我國農業生產與發展盡快實現轉型,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F代農業園區包括對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發,或者對全新農產品的推廣,并且在這一園區中可以進行必要的農業科普知識講座與心得交流。甚至可以發展旅游觀光產業,幫助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注入全新的活力。因此,將財政支出應用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方面,實際上也是進行農業扶持的重要方式。這樣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進而推動農村經濟水平提升,切實改善農民的日常生活水準。
結束語
作為傳統農業大國,我國相關部門必須注重對農村經濟的扶持,通過財政農業支出撥款的形式,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與保障。同時,也要客觀分析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的關系,建立制度與體制,保障財政農業支出得以落到實處。
作者:熊敏 單位:四川省內江市農業局
摘要:
農業經濟的發展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經濟的發展嚴重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由于我國農業經濟增長速度較快,農業經濟的發展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發展農業經濟是當前農業經濟發展關注的焦點問題。因此,研究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農業經濟為切入點,在分析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解決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的對策,旨在說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期為當前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經濟;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
一、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分析
就目前而言,農業經濟發展還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分別是農村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現行土地政策不夠健全、農業產業結構亟待優化、農村經濟人才十分匱乏和農業科技應用發展緩慢五個方面,其具體內容如下:
1.農村基礎設施有待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有待完善是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的農村經濟發展,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現代化進程。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看,許多農村特別是西部農村地區,受資金、觀念、地形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道路交通、供水供電、農田水利等各方面條件都受其影響,直接導致水利設施抗災能力弱,農業綜合生產效益比較低,農業規模經營難以形成。
2.現行土地政策不夠健全.現行土地政策不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當前存在的諸如短期式承包經營、農產品價格低迷、土地流轉困難等問題,都是由于土地政策不夠健全造成的。其中,短期式的承包經營造成對土地的掠奪性使用,導致土地質量的下降;農產品價格低迷,土地附加值偏低,土地轉包困難大,出現新的耕地拋荒現象;農田水利設施陳舊,造成承包者農業生產信心不足,使土地承包關系難以穩定,土地流轉遇到重重障礙;一些地方受城鎮化影響,城市規劃區在不斷修整擴大,但建設滯后,規劃區內的農村土地無法流轉。這些問題不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影響了土地使用效率。
3.農業產業結構亟待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亟待優化使得農業經濟發展陷入困境。農業產業結構是指農業中各產業的構成比例。從當前農業產業結構上看,單一的農產品種類顯然不能滿足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市場對農業資源的配置作用不明顯,使得農業資源利用不合理問題突出,從而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4.農村經濟人才十分匱乏.農村經濟人才十分匱乏是當前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又一問題。當前,具備農業經濟專業知識的人才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還是極少的一部分,對農民的培訓滯后,效果不佳,農村經濟發展往往依靠的還是素質較低的農村勞動力,加之農村基層干部的素質偏低,不能深入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5.農業科技應用發展緩慢。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還表現在農業科技應用發展緩慢方面。目前在我國農村及農業上科技的效果很不明顯,農業科技的應用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主要包括:一是科技投入不足,資金問題是限制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的重要因素,也是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的重要原因;二是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與農民和市場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及諸多的不協調;三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很多農業科技只是停留在了理論研究上或實驗研究中,而沒有轉化為實際產品,沒有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因此,探索解決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的對策勢在必行。
二、解決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的對策
為進一步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當前農業經濟的發展,在了解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解決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的對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經濟要發展,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和前提。持續加大投入,加強農村山水林田路的綜合整治迫在眉睫。只有這樣,才能為加快農業經濟發展創造基礎性條件。各級政府對此應保持高度關注,整合項目和資金,多渠道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投入,并加強基礎設施的后續管理,確保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到實處,發揮作用。
2.健全現行農村土地政策。健全現行農村土地政策對當前農業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為健全現行農村土地政策,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在實行土地流轉時采取更為靈活的機制,既要維護農民的權益,又能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提升農民對土地流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土地規模經營創造條件。健全現行農村土地政策,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一是要將穩定的土地承包與有序的土地流轉進行有機統一;二是要出臺一系列政策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辦法,對土地流轉程序、流轉手續進行規范,使土地流轉問題有章可循;三是要結合農村城鎮化建設,鼓勵農民放棄經營土地,向小城鎮轉移,加快土地流轉步伐。
3.優化農村經濟產業結構。優化農村經濟產業結構是提高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對于農業經濟管理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實際上,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是要發展優勢產業,這時就要調整產業結構,加大對優勢產業的支持力度,弱化劣勢產業。一般來說,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我們應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對農業結構進行多層次調整,推進農產品的多樣化和優質化,發揮傳統優勢農業產業,培育新的支柱產品,推動農業經濟的整體提高。
4.積極培養農村經濟人才。積極培育農村經濟人才可以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面對農業經濟發展人才匱乏的現狀,加大培育適合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的新型農民,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積極培養農村經濟人才,要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增加對農民工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對農村經濟人才的培訓工作,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基礎上鼓勵引導農民創業,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5.加大農村經濟應用開發。加大農村經濟應用開發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容小覷。發展農業科技,提高農業效益。我們要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引進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加大農村經濟應用開發方面,首先,要增加科教興農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財政對農技研究推廣的轉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農科研究推廣,促進自主創新。其次,要創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信息體系,不斷提高農村經濟應用開發水平。
三、結語
總之,農業經濟發展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在發展工業經濟的過程中,應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現行農村土地政策、優化農村經濟產業結構、積極培養農村經濟人才、加大農村經濟應用開發,針對當前農業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探索解決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的對策,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科學發展、又好又快地發展。
摘要:
社會經濟的發展促生了低碳經濟的來臨,在此背景下,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也應有所轉變,文章從低碳經濟的概念、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問題以及低碳經濟時代如何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三方面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
低碳經濟時代;農業經濟;發展方式
長久以來,農業經濟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農業經濟的發展形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發展前景如何。當前,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日漸嚴重,發展低碳經濟便成為實現社會與環境和諧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中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因而,本文對于從低碳經濟的概念、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問題以及低碳經濟時代如何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三方面的研究,有著極為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
就現階段而言,我國的農業基本上是以農藥、化肥作為農業發展支柱,以化石能源作為基礎,雖然有效的解決了糧食問題,但在很大程度上對土壤郵寄結構的構成與食品安全均造成威脅,在此背景下,低碳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形態應運而生。所謂低碳經濟,其將新能源創新、新工藝創新、制度創新以及產業創新等作為主要手段,具有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耗能特征,且嚴格堅持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發展觀。低碳經濟形態可在降低資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以及促進經濟環保等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若要實現低碳經濟,需實現每一個環節的低碳運行,只有這樣,才以利于實現農業經濟的生態化、綠色化發展。
二、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問題
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選擇至關重要,但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尚存在部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農業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的綜合提高,其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低下的農業生產效率
農民群體是當前我國農業的主要經營者,同時也是管理者,但大部分農民對農業經營與管理的了解并不全面,再加上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的現狀,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下。且工業的迅猛發展爭奪了農業發展中的年輕勞動力,留下的老年群體因其體力差、并不能較好的打理農作物、缺乏對先進農業技術的了解與應用等,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拉低農業生產效率。
(二)落后的農業發展水平
我國農業發展水平不一,對于部分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區而言,農村地區的發展方式較之于先進地區存在較大的差距,部分地區甚至仍然沿用原始的農業耕作方式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科技創新能力的缺乏,導致其并不能發揮其對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產量與質量。
(三)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問題嚴峻
粗放型的發展方式一直是我國工業與農業的沿用性發展方式,導致環境污染嚴重且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如農業生產過程中會使用大量或過量的農藥、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氣以及廢渣等。除此之外,農業發展過程能中掠奪式開發較為嚴重,最為常見的是大量植被被破壞,加劇了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因而環境污染遭到破壞后使得農業發展受阻,向低碳經濟的轉變便有著極大的必要性。
三、低碳經濟時代如何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
以經濟發展的規律作為參照依據,當經濟發展進入都中期階段后,便為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了可能性與必要性。為此,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眾所周知,我國的國土面積較大,但耕地面積較小,為有效提高耕地面積的合理性,有必要將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向農業循環經濟方向轉變。首先,實現對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逐漸建立健全并完善相關經濟體系,對于回收的資源有必要進行二次利用,以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以農業廢棄料為例,可采用發酵的形式將其制作為沼氣,通過對其的循環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農業能源消耗,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但應遵循“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原則,且農業經濟的發展應顧及到生態環境保護層面。
(二)發展農業生態環境
作為實現低碳經濟中的有效措施之一的生態經濟,就其發展而言,應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首要原則。在農業生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首先應對農業資源的生產方式做好規劃,利用農藥、化肥使用率的降低來第農業進行保護,促使其符合環保綠色的標準;其次應重視良性農業發展方式的推廣,以提高農業生態經濟的生產效益,同時又兼顧生態環境保護。
(三)發展有機農業經濟
基于當前環境壓力不斷加大,積極發展有機農業經濟在促進農業低碳經濟的實現方面可起到相當大的作用,進而使環境壓力得以緩解,改善環境質量。首先,加大有機肥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保護水土資源,改善農產品質量;其次,充分利用沼氣、天然氣等新能源,減少因秸稈焚燒造成的空氣污染;再次,農業經濟的發展應考慮到自然生態環境因素,提高有機物循環利用;最后,可實行作物輪作,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抗病蟲害,盡量選擇無害肥料完成施肥,進而促進農業發展。
(四)發展旅游業經濟
農村發展旅游業是近幾年來的常態,其作為第三產業,較之于以往的農業生產活動,其對環境破壞的程度相對較小,且并不過多的依賴農業能源,在加速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推進農業低碳經濟方面可起到較大作用。首先,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日漸加快,田園旅游方式逐漸成為人們緩解壓力、親近大自然的主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為農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其次,可經農業與旅游業二者相結合,如愈發火爆的蔬果采摘旅游等,此種新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會對農村生態環境起到改善作用,也有利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而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條件。
(五)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化
面對大部分農村并不能順利實施低碳農業經濟的現狀,處于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應充分重視到引進先進科學技術的重要性。這就要求農業部門應加大對先進科學技術的投入力度,定期組織農民學習,幫助農民提高對先進科學的了解與認識能力;還應以農村的實際發展情況為出發點,逐漸設立科技信息站點,保證農民接收到最及時的農業資訊,以用于農業生產。
四、結語
當前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農業科技發展水平落后、農業生產率低下、生態破壞嚴重以及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低碳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形態,在農業發展受阻的環境下,可為今后農業的發展提供一種全新的農業生態經濟發展模式,有利于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進而促進國民經濟快速且健康的發展。
作者:趙文珍 單位:山東省濱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
摘要:
我國是一個有幾千年農耕文明歷史的國家,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農村經濟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新形勢下,在農村地區實行少生、優生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關鍵。本文就從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和計劃生育實行的基本情況出發,探究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村計劃生育之間的關系,進而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出合理的解決策略。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村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傳統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農村地區長時間存在早婚、早育、多育的傳統習慣,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得不到很好的貫徹,龐大的人口負擔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傳統的計劃經濟開始逐漸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結構的變化必然會導致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重大改變,必然會對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產生積極地推動作用。
一、現階段我國農村計劃生育政策實施現狀
由于一些歷史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農村地區不同年齡段的人生育觀念存在較大的差異,相應的計劃生育政策在不同年齡段的實施情況也不盡相同。經過我們實際調研發現具有以下特征:①50歲以上的人中持有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生育觀念的人占絕大多數,他們都是從計劃經濟的年代走過來的,當時生活資料按照人口平均分配,經濟不是影響生育行為最主要的原因;②40-50歲年齡段的人,在他們的適婚年齡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一部分人開始接受少生、優生的政策,但是傳統觀念很難改變,生育動機受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等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他們大都經歷了計劃生育最艱難的時期,也是超生現象最普遍的群體;③20-30年齡段的人開始普遍接受計劃生育政策,也是計劃生育政策受益最多的一代人。面對日益高昂的生活費用和子女撫養費用,且超生的家庭不能享受國家相關的福利政策,他們大多響應國家號召只生一胎,人口增長速度得到進一步控制;④20-30年齡段的人很大一部分是獨生子女,很多家庭符合二胎標準,但生活節奏進一步加快,撫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太高,且人們更多的希望過簡單的二人世界或三人世界,對孩子的性別往往不太重視,傳統觀念得到了大力改善,農村人口數量也逐漸趨于穩定。
二、農業經濟發展促進生育觀念的轉變,進而有效的控制人口數量
隨著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傳統的生育觀念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尤其是在封建時期和計劃經濟時期,農村人普遍認為人口即財富,只有多生育才能有充足的人口進行勞動生產,導致農村人口一直呈上升趨勢。農村地區長期存在養兒防老和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導致農村人普遍認為沒有兒子就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很多家庭在接連生了幾個女兒之后一直希望生個男孩,然后就一直生下去,無疑給家庭生活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尤其是從建國之后到改革開放的一段時間內,農村人口呈井噴式增長。改革開放以后,農村經濟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不再滿足于以前的生活方式,注重個人生活樂趣,而超生必然會導致生活水平的下降,很多家庭即使符合生二胎標準也不再生二胎,無疑使人口增長速率進一步下降。另外,經濟的發展也大大提升了兒童的教育經費,很多家庭負擔一個孩子的教育經費就已經很吃力,沒有多余的資金和精力撫養更多的孩子,這也是農村人口的得以有效控制的關鍵原因。
三、農村經濟發展推動人口素質的提升
隨著農村經濟和科技水平的發展,科學種植、科學養殖技術已經逐漸被引進農村地區,并被廣大農民和養殖專業戶接受。一個人的科學技術水平在提升家庭收入、改善個人生活環境以及促進個人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城鎮居民的生活方式也被引進新農村建設中,人們普遍要求實現市場規范化和法制化,并以法律和道德規范作為評判個人行為最重要的標準。這就對農村地區人民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客觀程度上促進了思想解放,也促進了少生、優生的理念在農村地區的普及。從另一方面考慮,農村經濟的發展大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傳統的以人力為主要勞動力的農業生產方式逐漸被取代,農業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進一步減少,相反對勞動力的機械操作技術和綜合素質則進一步提高,人口出生率必將下降。因此可以說農業經濟發展在降低農村人口出生率、提升農村人口素質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關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人口生育率下降關系的研究已經開展了很多,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普遍認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計劃生育政策是有效降低人口出生率、提升人口素質的關鍵原因。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惠農政策的頒布必然使農村經濟發展迎來一個空前的繁榮時期,經濟發展也必然會導致人口增長率的下降,并進一步提升人口素質;同時,人口素質的增長也為農村地區經濟建設提供了優質的人力資源,為進一步實現農村地區城鎮化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作者:李國春 單位:赤峰市敖漢旗長勝鎮人民政府
摘要:
文章從我國傳統農業的增長因素,傳統農業經濟的均衡,傳統農業經濟轉型的內在動因三個方面全面分析我國傳統農業的發展狀況。
關鍵詞:
農業經濟發展;增長;轉型
1傳統農業經濟增長的因素
中國在發展的第一個千年里,人口的增長平穩,直到公元960-1280年的宋朝時期,中國經濟才出現了新的發展活力。首先在宋朝的人口出現了大幅的增長,大約從宋初的5500萬左右人口上升到宋末的1億。其次,地區經濟中心出現了轉移,宋朝起初定都在人口稠密的開封,而后在1127年,由于北方有來自滿洲的金人入侵,宋朝遷都至長江以南的杭州,因此出現了經濟中心的南遷。長江以南水稻種植區的人口大幅度上升,而北方的重要性急劇下降。長江以南的人口在唐代(750年)占全國總人口的24%,而到12世紀末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60%。在13世紀末時,居住在南方的人口已經達到85%以上。宋朝統治者為了大力開發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方式引進了新的早熟稻種———占城稻,從而使得水稻的兩季或三季播種成為可能,中國的復種指數從公元1世紀的漢朝0.6上升到8世紀唐朝的0.8,到宋朝時達到了1.0。另外,在生產工具方面,宋代創造了“鑒刀”、“秧馬”、“耘蕩”等勞動工具,對于土地的開墾、插秧、田間作業等有很大的幫助,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并且在宋朝時期灌鋼法、百煉鋼法得到了的廣泛使用,生產工具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先進的耕犁得到普遍推廣;唐代時的曲轅犁,到了宋代有了進一步改進,制作更加精利。除此之外,政府對保護耕牛的政策也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政府鼓勵民戶養牛,并對耕牛進行保護,宋朝政府規定,民間不準無故屠宰耕牛,違者皆罰以流配。傳統農業經濟發展的前期至中期階段,中國以世界領先的經濟體出現,與同期的歐洲相比,先進的科技水平和生產工具保證了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同時,耕地租的制度又保證農民可以從稅收剩余中獲取少量的但穩定的積累,農村家族文化和士紳文化保證了鄉村的經濟穩定。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就鮮有突破性進展,最初領先的農業工具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接近其生產率極限。但是西方諸國在工業化或現代化的條件下改造傳統農業,從而建立發展現代農業體系,使得農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傳統農業經濟的均衡
根據古典經濟理論,在傳統農業框架下,人口、耕地面積、糧食作物產量是考察農業經濟效率的基本要素。從1400-1957年,中國人口增長38倍,在557年間的年平均增長率為0.395%;中國的耕地面積增長了3.5倍,年均增長率為0.272%。從總量上看,人口增長遠快于耕地面積增長,前者比后者多1.3倍。從速度上看,人口的年均增長率比耕地面積的年均增長率要快0.45倍。在長達500多年的歷史時段中,從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到明神宗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明王朝在此二百年中從勃興走向衰亡,距清立國僅44年,人口增長與耕地增長的矛盾比較突出。在傳統農業經濟框架下,人口增長是一個自發的過程,受到以糧食成本為代表的生活成本的約束及相關稅收影響。耕地面積除了受到一個國家疆域面積和由自然條件決定的實際可耕地面積的約束,還受到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之間的產權關系的影響。如果把土地所有權作為一個控制變量,那么人口、耕地與糧食作物產業之間即可抽象為一種特定模式的投入-產出關系。在古典理論框架下,由于耕地資源稀缺且有限,受土地肥力遞減律約束,一定單位面積的耕地只能供養一定數量的人口,一旦人口總量增長快于耕地面積增長,就會出現“剩余人口”抑或“饑餓人口”,因而產生了馬爾薩斯式的悲觀預期。但中國的情況卻是一個例外。透過歷代王朝的更迭,歷次農民起義和革命可以看出,在反復出現的制度變遷背后,中國始終是一個為世人所公認的超穩態經濟體。在人口-耕地關系中,二者不是一種互動關系,即人口多了就去開荒,耕地多了再增添人口的循環模式。在可耕地總量有界的條件下,從投入-產出視角出發,就增加的勞動人口的再投入會導致對耕地的開發利用從粗放(外延)擴大向精細(內涵)生產的轉變,最終導致單位產出的持續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解人口-耕地矛盾的緊張與沖突。在技術不變的假設下,往往表現為在農閑時的勞動力閑置,而在農忙時則達到人盡其用的狀態。在中國的近兩千年的傳統農業經濟時代,中國農民在人口-土地關系中形成一種趨于靜態的均衡配置,換言之,在傳統農業經濟約束下,盡可能的提升單位耕地的糧食產出。從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開始到1957年,中國的糧食單產量一直在緩慢的穩步提升,在前期的370余年中,單位產量提升的速度最為緩慢;在中期的80余年中,提升速度加快,在最后的100年中,提升的速度最快。在整個長時段中,糧食單產的平均速度慢于人口年均增長速度,但接近于耕地面積的年均增長速度。這種情況表明,中國農民在把荒地改造為良田的歷史進程中,付出了創造性勞動的極大代價。也正是這種創造性勞動支撐著中國人均GDP在1400年之后的長期下降趨勢中保持著相對穩定性,使之成為中國經濟體保持超長穩定性的內在動力機制。
3傳統農業經濟轉型的內在動因
在十四世紀前,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生產力水平都遙遙領先于歐洲,GDP總量大約是歐洲的兩倍,人均GDP遠高于西歐,截止十四世紀,中國人口大約是西歐總人口的1.8倍,因此中國當時是世界上的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但在14世紀以后,這一局面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單從人均GDP來講,在公元1500年的時候,歐洲的人均GDP比中國高出198國際元,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落后于歐洲的人均GDP的大約30%。中國一直維持著傳統農耕模式下的經濟停滯,在人口增長了4倍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較低人均收入水平下的靜態均衡模式。隨著近代科技的勃興,西歐的經濟增長模式開始發生變化,西歐人均GDP已經開始逐步趕超中國,到1820年英國首先爆發了工業革命,繼而歐洲的工業革命隨之全面爆發,歐洲的人均GDP在1820年以后以一個較快的速率上升。到十八世紀末,西歐的人均收入大約是中國的2.5倍,使得世界經濟實力架構出現逆轉。西歐取代了中國世界領先的經濟地位。在傳統農業經濟框架下,一個國家的全部資源都等于農業生產,由此產生的人口與耕地之間的緊張和壓力,迫使農民節約生活成本,維持最低限度的福利水平,把所有可能的物質資本投入到土地之上?!斑@意味著增加一些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溝渠,一些用于耕作的牲口和工具,或農民已經用了幾代的其他形式的物質資本,對農業產量的增加幫助甚微,小到不能產生有足夠吸引力的投資收益率”。由此產生的在消費與積累之間的價值失衡,成為維系傳統農業經濟持續生存的巨大代價。近代以來,由于國民對西方從傳統農業經濟向現代經濟轉型過程的集體無意識,在長期封閉狀態下老大自居,忽視或排斥西方的科學技術及經濟體制,對現存的傳統農業體系和技術手段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世代堅守傳統農業那么只有世代與貧困相伴隨,這是理解傳統農業向現代經濟轉型的基本出發點。從傳統農業經濟向現代經濟轉型,是任何一個現存的文明古國尋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通過工業部門的快速增長推進農業和服務業的產業現代化。同時結構轉變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標,把中國建成一個“世界工廠”絕不是經濟轉型的目標,經濟轉型的目標是提高國民的“福利水平”或“幸福水平”。
作者:劉珊珊 單位:曲靖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