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9 04:42: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現代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內容提要: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將深刻地影響我國經濟的諸多方面。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但非農業強國,對于目前世界上農業現代化的趨勢應有個全面、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揚長避短,明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方針政策。本文僅就智力農業、精細農業、信息農業、生態農業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討,以此為政策、規劃的制定者們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農業現代化的本質也就是科學技術化。未來農業將是以現代科技及其應用技術裝備起來的嶄新產業。農業的發展大體經歷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化農業三個階段。原始農業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賜,傳統農業以經驗為基礎,現代化農業則是依靠科學技術。
一、美國農業發展的教訓
以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美國為例,美國農業具有很高的勞動生產率。但是到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以美國為典型的農業發展模式越發顯示出其存在的問題及危機。
美國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和工業生產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數量的物質和技術,產出一定數量的農產品。有的美國生態學家認為這種農業生產方式和采礦作業十分相似,即從土地中榨取、剝奪而且帶來破壞;以長期和未來的損害換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農業機械化和農業化學化這兩大支柱上的農業現代化,基本上成為工業生產的一個變種,因而發生在工業生產中的污染、損害生態環境的現象,也都在現代化農業中出現;由于農業生產空間廣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問題是:
(一)破壞土壤,加速地力衰竭
土壤是有“生命”的物體,如果使用得當,土壤會愈來愈肥沃;反之,會愈來愈衰竭。美國現代化農業大面積的連年單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劑,加上長期的機械耕作,造成了嚴重的土壤流失現象。美國每年流失的土壤,高達31億噸。美國衣阿華州的土壤原來十分肥沃,經過長期的現代化農業的運作,損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來說,衣阿華州農民每生產一蒲式耳(每蒲式耳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種植大豆損失表土更多。美國中西部一帶農田的表土,早年深達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沖刷過程中流失。據專家估計,美國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億美元。雖然50多年來,美國一直努力防止土壤沖刷,每年用于這方面的費用高達10億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現代化農業造成土壤破壞的根源沒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標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減少了遺傳的多樣性不論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國式的現代化農業往往只使用少數的幾個品種,而過去的傳統農業則使用眾多的本地品種。減少遺傳的多樣性,對于農業生產是很危險的,因為一旦病蟲害爆發,由于品種的單一可能全軍覆沒。1970年美國玉米葉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產區顆粒無收,就是因為所有種子都是來自一個易感葉枯病的品種。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國現代化農業是典型的“能源集約農業”,美國每人一年中消費的食物,是用1噸汽油生產的,如果全世界各國都采用這種能源集約農業生產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來生產食物,全球的石油儲備在15年內就要告罄。
美國現代化農業生產,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極低。中國、印尼、緬甸等亞洲國家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用0.05—0.1卡的熱量,可以生產1卡熱量的食物;而美國現代化農業則需0.2—0.5卡的熱量,才能生產1卡熱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國人吃1罐只有270卡熱量的罐頭玉米,是用2800卡熱量生產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造成環境污染
例如,美國衣阿華州大泉盆地(Big
Spring
Basin)從1958年至1983年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鹽濃度增加了3倍,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結果。美國31個州存在著化肥污染地下水的問題。
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對于農業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國農業工人傷亡率僅次于建筑業、采礦業,被列為三大危險行業之一。
(五)美國現代的養畜業,特別是肉牛飼養業,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
美國的肉牛飼養主要集中在13個州,有42000處肉牛育肥場;其中200處最大的肉牛育肥場,集中了美國肉牛總數的50%左右。鑒于高度集中飼養,廄肥處理十分困難,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飼養,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區采水過量,水源日趨枯竭。美國肉牛育肥場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橫跨8個州、世界上一個最大的地下蓄水層供水,現在其中3個州的地下水已開采了一半,如此長期不斷采水,蓄水層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國現代化大規模集中飼養肉牛,不得不用多種化學藥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長。例如,組織代謝類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飼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廣泛地采用。美國全國肉牛育肥場中,95%以上使用各種生長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飼養場用了1500萬磅的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而人類食用了化學藥物生產的肉類,對健康是不利的。
美國農業部也曾承認:“美國農業生產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價,是當初沒有充分意識到的。美國農業現代化給社會、環境和健康帶來的問題,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
對于美國現代化農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經過有關方面多年的探索,認為唯一解決問題的對策是,逐漸恢復過去以生態系統滲入農業生產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續農業”(Low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簡稱“Lisa”-“麗莎”)的生產方式。具體內容是:第一,充分將固氮技術和生物防治方法運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第二,減少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動物內部生物學和遺傳學的潛力;第四,將種植業和養畜業最優化地結合起來;第五,注意節約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學資源,等等。
二、現代農業發展趨勢
(一)綜臺運用高新技術發展智力農業“麗莎”的生產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國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十分重視,撥出專款作為研究和試驗費用;并且在國家農業學術館中,設立“麗莎情報中心”傳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學和學術研究機構對“麗莎”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試驗。人們認識到時代愈進步、科學愈發達,農業生產就愈需要智力來運作。農業未來學家預測,目前太旱、太堿、太瘦、太濕的土地,將來都可以通過特殊先進技術,轉變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經在過去一些無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術栽培柑桔等各種作物,就是明證。
目前我國在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技術路線方面,必須注意到我國農業技術結構的現狀和農村經濟的條件,技術路線的執行應能促進技術結構的優化。在技術結構上,我們應建立多元復合型的農業技術結構;在技術路線上,應選擇以生物技術、有機技術為導向,以工程技術為輔的綜合型農業技術路線。在綜合發展中突出重點,抓住農業技術創新向高新技術方向發展的突破點,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業產業化。
(二)大力發展精細農業
采用精細形態生產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日益醫乏,為了經濟地利用各種有限資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術密集、勞力密集、資金密集和生態密集的手段。其次,運用精細形態的生產方式,可以在過去不能或很難從事農業生產的土地或空間進行生產。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鹽漬灘涂乃至沼澤荒漠地區,都可以用水栽法轉變為生產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營養液,在控制環境的條件下進行生產。這樣,不但延長了生產季節,也擴大了生產的空間。中東一些炎熱、干旱、缺水的地區,過去不能生產新鮮的蔬菜,目前已經用水栽法解決了問題。第三,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如果采用精細形態的農業生產方式,創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農業,就一定會吸引青年扎根農村,使農村成為真正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第四,精細形態的農業,在交通方便、風光秀麗的地區,只要稍加裝備、經營,就可以成為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中心。這樣,既可增加收入、促進農產品銷售,又可以讓城市居民領略田園風光;牧歌情調。
(三)信息農業方興未艾當代世界正在由工業化時期進入信息化時代。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光纖和通信衛星技術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樣,現代信息技術也正在向農業領域滲透,形成信息農業。信息農業的基本特征可概括為:農業基礎裝備信息化、農業技術操作全面自動化、農業經營管理信息網絡化。信息農業又包括兩個內容:一是農業信息化,二是農業信息產業化。
所謂農業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種社會經濟形態,是農業經濟發展到某一特定過程的概念描述。它不僅包括計算機技術,還應包括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光電技術、遙感技術等多項技術在農業上普遍而系統應用的過程。農業信息化又是傳統農業發展到現代農業進而向信息農業演進的過程,表現為農業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機械化操作為基礎到以知識技術和信息控制裝備為基礎的轉變過程。
農業信息化有三個明顯的特點:(1)農業信息技術在其他技術序列中優先發展;(2)信息資源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經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農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導生產和銷售;(3)信息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并優化農業內部結構。據某些預測標準,當一個國家信息產業在農業中的附加值達到或超過農業總產值的50%時,就認為農業實現了信息化。
所謂農業信息產業化,就是將農業信息的采集、加工、傳遞、反饋、服務等形成一個一體化的、以信息咨詢為主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它是農村社會化服務中新興的獨立的第三產業,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業信息產業化是發展一優兩高農業的需要,是農民進入市場的需要,是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的需要,是農業信息部門轉變職能、自我發展的需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計算機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可以及時準確預報病蟲害的發生期和發生量,做到及時防治,既節省農藥,又減少糧食損失。計算機在飼料配制、優化施肥、作物產量預報、漁業捕撈以及農業經濟結構優化等方面,都能發揮作用。利用遙感技術調查農業資源,預報自然災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準確的氣象預報也是農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氣象衛星起著重要作用。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將計算機軟件技術應用到農業領域,將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發達國家農業信息化的影響下,我國從80年代以來,開展了系統工程、數據庫與信息系統、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應用于農業、資源、環境和災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許多重要成果,有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農業部1994年開始籌建的“中國農業信息網”現已初具規模,已有1000多個縣入網。目前全國大部分省建立了農業信息中心,大多數縣配備了微機用于信息管理。全國已建成了一些大型農業信息資源數據庫、優化模擬模型、宏觀決策支持系統、農業專家系統、計算機生產管理系統。應用遙感技術進行災害預測預報與農業估產已取得顯著效果。如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麥管理計算機專家決策系統”可使小麥增產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應用現代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建立的“中國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動態監測系統”,使我國草地的資源管理由過去常規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經3年運行,節約經費1669萬元;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農業專家系統”能指導農民科學育種、栽培、施肥、防治病蟲害、田間管理等,已在二十幾個省市推廣使用,增產糧食13.5億公斤,棉花35萬擔,節肥34萬噸。南京經濟學院研制的“糧食預警預報系統”可顯示我國1959—2020年期間糧食生產、消費的中長期趨勢,并可提供對產銷缺口進行平衡調整的幾種可選方案。
節約農業資源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一,是核心內容。農業資源,例如土壤、氣候、植物和水等是廣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斷地變化的自然資源。要想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就必須掌握它們的分布、性質及其利用的變化,并取得現時性資料,這用常規技術是無法實現的。科學實驗已經證明,只有運用包括衛星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全球定位技術、空間分析技術、模擬模型技術、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綜合的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農業資源信息系統,才有可能及時地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現時性的環境資料,并為領導或經營者提供決策咨詢方案,以提高領導農業生產的主動性。據預測,利用全球定位系統、變量播種機和變量施肥機等,重大農業災害的程度會得到較大程度的預防和控制,農民在每畝田的農活用工量可望從目前的10個左右降至1—2個,種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將減少30%—50%,產量卻提高10%—30%,其結果必然是農民在輕松勞作的同時,得到更為豐厚的回報。
(四)生態農業大發展所謂生態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中,以生態科學和原理為指導,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保護、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形成農林牧副漁良性循環,保持大農業穩定發展。
世界上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各種生態環境問題,人口的增加、工農業生產的發展,都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Barbara
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認為美國現代化農業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對中國南方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將種植水稻和養畜、養魚結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資源,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作法十分欣賞,而且提出一個十分有價值的觀點:“唯一能夠生產足夠糧食,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將所有適合耕作的土地,實行雙作和三作?!庇纱丝梢?,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的間作、套作、混作、輪作,施用糞肥、廄肥、綠肥,實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細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證了農業長期持續發展的技術,實際上是先進的生產方式,應該作為今后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戰略方針。
為了創造一個生態平衡的農業,就必須拋棄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學農藥為代表的農業現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遺傳工程、生物技術為主的高技術方法。當今時代由于分子生物學和細胞遺傳工程等學科的飛快發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機能已經成為可能。因此,人們對于利用生物遺傳工程技術的研究成果解決農業生產領域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寄予很大希望。
遺傳工程開始了人類首次涉足動植物機體內部的活動,通過改變基因結構,可以使植物生長得更好、產量更高,并具有內在的抗蟲、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在動物方面,運用遺傳工程,可以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縮短生長期、妊娠期及增進家畜的各種性能。例如,將美洲駝和駱駝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種具有兩者的優點。
遺傳工程還可以根據需要,使農牧產品產生某種特殊的品質(風味、色澤、酸甜度、營養價值等等)。科學家已經預見到,將來可以用遺傳工程技術育成超級瘦肉型的肉豬、帶有鹿肉風味(鹿肉在西方被視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類目前主要糧食只有6種,科學家預見,到2025年,由于遺傳工程的應用,可以增加到37種。這對于豐富人類食物的來源,解決人口不斷增加、耕地日益減少的嚴峻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五)都市型的工廠化農業日趨成熟自然農業最大的特點是靠天吃飯,其生產的狀況受自然因素影響很大。21世紀,由于實現工廠化,通過運用先進科技,農業生產將擺脫或部分擺脫自然條件的制約。所謂工廠化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車間”(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溫室等)內,借用陽光或人工燈光進行不間斷地農業生產。有的人認為,這是根本改變傳統農業的重要方向。
用現代科技裝備的工廠化農業,集成了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和現代先進農藝等,其間作物的播種、生長、施肥、灌溉、環控等全過程都實現自動化,稱得上是一個高水準的“種植工廠”?!胺N植工廠”可以通過對生物和環境的控制,使農業生產中的多種潛力得到充分發揮。首先,在自然或開放的條件下,水、肥、土、熱等很難控制,“種植工廠”則可以充分發揮農業環境的有關潛能。其次,良好的“工廠環境”為生物潛力的發揮創造了條件,使農作物的有機物合成、轉化和儲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狀、味道和顏色良好。此外,“種植工廠”還能夠很大程度地發掘作物生產的時空潛力:一方面,作物可種植時間得以延長,復種指數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擺脫季節的限制,一些農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應;另一方面,對溫度、光照、供水和營養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產空間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術可增加數倍產量。
由于未來人們保健意識的加強,對食物品質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未來對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須符合“干凈”和“營養”的標準。所謂“干凈”,是指食物不用化肥、農藥生產,不用人工防腐劑、染色劑,不經輻射處理。所謂“營養”,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營養價值,而且不經過長途運輸,必須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鮮度。為了滿足上述一系列的嚴格要求,農產品就必須當地生產、當地消費。
農產品長途運輸不但降低品質,還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氣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農產品長途運輸的包裝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據美國環境保護局資料,從1963年到1971年,美國消費的食物,按重量不過增加2.3%,但是,食物運輸過程的大、小包裝材料,按重量卻增加了33%和39%,這就是增加了長途運輸的結果。
目前美國已經出現所謂“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這種生產形態,就是企業將生產和消費在地區內結合起來,逐漸實現農產品的地區自給。
工廠化農業一般適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圍,所以也有“都市型農業”之稱,因為“智能型農業工廠”不僅包括蔬菜、園藝花卉,還有畜禽、特種水產品生產以及微生物生產。由于都市有發達的信息、交通和完備的基礎設備,加之都市龐大的消費需求,未來的智能型農業工廠必將云集在都市周邊,成為都市經濟的重要支柱。
按西方統計,“都市型農業”主要是指“健康農業”和“外食農業”。健康農業是指為都市居民提供安全、放心、健康、新鮮、高質量食品和為市民提供休息、體育活動、農業體驗等的產業;外食農業是指盒飯、熟食、配菜以及餐飲、飯店、點心等專門為居民家庭自己不開伙、在外用餐而設立的產業。發達國家的農業產值和加工農產品產值相比,已經達到1:2以上,而我國則呈倒向比率,僅為1:0.4。因此,發展都市農業必須打破傳統觀念上的農業概念,發展大農業,使農業向第二、第三產業擴展、延伸。
綜上所述,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我們必須研究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揚長避短,在做好基礎工作的前提下,創造條件,大力發展智力農業、精細農業、信息農業、生態農業等,從而使我國農業盡快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摘要]精耕細作不但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特征,而且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基因”。應該從天人關系的高度分析它的成因、內涵和價值。精耕細作產生的基礎是中國古代各族人民“應對”既定的自然條件、廣度和深度空前的農業實踐。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支撐了中華文明沒有中斷過的發展,促進了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發展,為中國歷史上人口的增長提供了動力和基礎。在實現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仍然要繼承發揚精耕細作傳統。精耕細作的精神一定意義上代表了農業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精耕細作;天人關系;地主制經濟;農業現代化
精耕細作是中國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征之一,這是學界所公認的;探討傳統農業與現代化離不開精耕細作這個話題。精耕細作不但是中國傳統農業技術體系的特點和主流,而且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要素,對社會經濟制度及其發展變化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可以說它已經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個“基因”。這個觀點并不是我首先提出來的。許倬云先生在《漢代農業》等論著中對“精耕細作”多所論述,指出它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三原色之一。也有的學者稱“精耕細作是聯結中國自然條件和中國社會的中軸,也是中國社會發展一切有異于西歐特點的最終歸宿”[1]。其實,它不但影響中國歷史的發展,而且影響到中國現代化的道路。我想強調的是,精耕細作之所以能夠影響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它比較正確地處理天(自然)與人的關系。我們應該從天人關系的高度來認識精耕細作的成因、內涵和價值。
一、從天人關系看“精耕細作”形成的原因
對精耕細作農業技術產生的原因,學界有不同看法,最常見的是用地主制經濟下的小農制或人多地少格局下的“人口壓力”來解釋。的確,在封建地主制下個體小農(包括自耕農和佃農),比之西歐中世紀的農奴,有較多的人身自由,有較大的經營自主權,甚至可以私有土地,而經營規模狹小,經濟力量薄弱,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不穩定,這就使得他們有必要、有可能、而且愿意通過多投放活勞動,精細耕作管理,爭取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以解決一家數口的生計。精耕細作傳統的形成發展無疑與此有相當密切的關系。精耕細作的產生,的確需要以一定的人口為其必要的前提。最明顯的是,精耕細作首先產生在人口密度相對較大的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其南境由于地曠人稀,長期實行“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制度,只是在東漢末年以來大量中原人口的南移以后,才啟動了了江南地區新的大規模開發的長期過程,并最終導致唐宋時代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不過,上述兩種因素對精耕細作的形成和發展雖然起過重要作用,但并不可能構成精耕細作產生的初始原因或基本原因。因為在人多地少的格局和地主制經濟尚未形成的時候,精耕細作已經出現了。
中國虞夏之際由原始社會進入階級社會以后,傳統農業大體經歷以下發展階段:虞、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的農業以黃河流域的溝洫農業為標識,雖然保留了它所由脫胎的原始農業的若干痕跡,但精耕細作農藝已經萌芽于其中。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精耕細作農藝的成型期,北方旱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臻于成熟,并獲得系統的總結。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農藝擴展時期,我國經濟重心由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并逐步臻于成熟。明、清是精耕細作農藝繼續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的時期。宋以后出現的人口長期趨勢的增長達到一個新的階段,由于人口激增導致原有耕地的緊缺,人們致力于增加復種指數和擴大耕地,土地利用率達到了傳統農業的最高水平。
說精耕細作技術出現在戰國以前而不是以后,根據是什么呢?在戰國以前的溝洫農業中,有三項相互關聯的重要技術,這就是壟作、條播和中耕。溝洫體系所形成的畎畝農田實際上就是一種實行壟作的農田,它為條播和中耕提供了基礎。我國中耕技術出現很早,商周時中耕就備受重視,當時出現了專用的青銅中耕農具——“錢”和“?”,它們由于廣泛使用甚至發展為最早的金屬鑄幣。是否實行中耕是中西傳統農業重要的區別之一;日本學者稱中國的傳統農業為“中耕農業”,而與西歐的“休閑農業”相區別。中耕是以實行條播為前提的,而條播和中耕都是在壟作的形式下發展起來的。正是溝洫體系下所普遍形成的畎畝農田,為壟作、條播和中耕提供了基礎。壟作、條播和中耕技術的結合,加上適當的密植,就可以形成行列整齊、通風透光作物群體結構,使作物的生長由無序變為有序,這成為我國精耕細作農業技術的最初表現形態。這套技術雖然是在《呂氏春秋·上農》等四篇中才獲得系統的總結,但它的產生卻不??于西周春秋時期[2]。此外,據《國語·周語上》所載,我國傳統土壤學中最有特色的“土脈論”在西周末年即已出現。春秋時代已經有了比較科學的“天時”觀念,以二十四節氣為核心的傳統指時體系也在形成和完善之中。春秋時代的鄭子產說:“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鞭r功是作為農業主體的人的行為,它要求有縝密的思考和計劃,其中包含了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這正是精耕細作精神的體現。
既然精耕細作農業技術早在西周春秋時代即已出現,而這時人多地少的格局和地主制經濟均未形成,它們當然不可能成為精耕細作產生的初始原因或基本原因。因為在因果關系的鏈條上是不可能逆時序的。
那么,精耕細作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從有關記載看,上面所說的這套精耕細作農業技術是在改造黃河流域低洼鹽堿地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上古時代的黃河流域從總體上看是半干旱的草原,但在河流兩岸比較低洼的地區有較多的沮洳藪澤,形成氣候相對溫濕、植被相對豐富的局部生態環境。我國自原始社會末期起,農業向低平地區擴展,這在相當程度上緩解了干旱的威脅,卻面臨著如何排水洗堿、把低洼地改造成良田的突出問題,中國古代人民用建立溝洫體系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由此形成了畎畝農田和壟作、條播、中耕配套的技術。因此,可以說,精耕細作農業技術首先是我國古代人民在農業實踐中因應自然條件而產生的。其實,這不獨畎畝技術為然。形成并成熟于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我國北方旱地“耕—耙—耢—壓—鋤”防旱保墑耕作體系,是當地先民為了緩解黃河流域春旱多風的威脅而創造的。唐宋以來成為全國糧倉的長江下游精耕細作農業區,在《禹貢》所反映的時代是“厥土惟?蚰啵?侍鏤┫孿隆鋇模?投?嗣裎?絲朔?屯菀桌緣淖勻換肪乘?斐傻奈:Γ???て諉?鰨??⒘酥嗡?脛翁鏘嘟岷系奶療役滋鏘低常?⒄沽四戲剿?錁??缸骷際酰?攀拐庖壞厙?拿婷渤溝贅謀淶摹N夜?┟窀腦燉?醚渭畹?、干簷n亍⑸角?筒?锏齲?行磯嘍撈氐拇叢歟?從沉宋夜?嗣袷視?透腦熳勻壞撓縷?橢腔邸N夜?勻惶跫?杏欣?諗┮瞪??囊幻媯?燦脅煥?諗┮瞪??南嗟毖暇?囊幻媯???缸髡?俏夜?糯?嗣癯浞址⒒又鞴勰芏?裕??米勻惶跫?杏欣?囊幻媯?朔?洳煥?囊幻娑?叢斕那擅畹吶┮鍘?/P> 不僅如此,我國古代農業不是象其他文明古國那樣發生在自然條件單一的一隅之地,而是發生在十分寬廣的地域內,它跨越寒溫熱三帶,在遼闊的平原盆地,連綿的高山丘陵,眾多的河流湖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形成大大小小有相對獨立性的地理單元?;顒佑诓煌乩韱卧母髅褡澹谧匀粭l件和社會傳統的多樣性而形成的相對異質的農業文化,這些文化在經常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構成多元交匯、博大恢宏的體系。在這樣一個農業體系中,中國古代人民的農業實踐,無論廣度和深度,在古代世界都是無與倫比的。各地區各民族人民豐富的農業實踐,他們之間農業文化的交流和融匯,為精耕細作優良傳統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礎。北方旱地精耕細作體系和南方水田精耕細作體系的形成,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各地區各民族農業文化交流融匯的結果。也正是各地區各民族農業文化的交流融匯,使精耕細作體系不斷擴充它的地盤,不斷豐富它的內容,使之成為覆蓋寬廣、影響深遠,延續不斷的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精耕細作是多元交匯體系的產物。
總之,應該從天人關系(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的高度來理解精耕細作的產生。我們不能昧于“人”而不見“天”,也不能昧于“天”而不見“人”。從天人互動關系來考察,精耕細作形成的真正基礎是中國人“應對”既定自然環境的實踐。這里說的“應對”,是適應與改造的結合。“應對”觀既區別于消極適應自然的地理環境決定論,也區別于無視自然環境的唯人類中心論,比較好地反映了正確的天人關系。
內容提要
張謇在出任民國北京政府農商總長時期,十分重視對傳統農業的現代化改造,開創了近代中國改造傳統農業的新階段。他把改造傳統農業與工業現代化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提出了“欲求制造額之加多,必先擴張其原料之數量,并改良其品質”的理念。在實施過程采取了獎勵發展工業原材料農業,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用科學方法改良和引進優良品種,提高農業生產率;以現代的方式促進農墾事業,發展經營性農業等有力的措施,并通過制定有關法規使這些措施經濟化和法制化,為此后的社會各界和政府的改造傳統農業事業所繼承發展,從而開啟了民國時期農業現代化的新氣象,指出了民國時期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張謇 改造傳統農業 農業現代化
中國對傳統農業的改造,起始于清末的戊戌維新和新政時期,但是比較全面的展開是在民國成立之后,張謇任農商總長之時則為之打下了基礎。這不僅表現為改造傳統農業的措施趨于全面,而且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頒布了一系列的有關改造傳統農業的法規,制定和實施了振興農業的政策和措施。
張謇在擔任民國北京政府農商總長時,在力促工業發展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改造傳統農業,提出了改造傳統農業的現代性理念。所謂傳統農業,就是以世代相傳的生物和自然生產要素為基礎,以自給自足為目的,以封建租佃和小農經營為生產方式的農業。這種農業,生產工具簡陋,勞動者知識貧乏,生產技術原始,土地和水利憑借自然,生產發展缺少外部刺激,生產方式封閉僵化,使擴大再生產難以進行,商品化程度和經濟效益低下,勞動力投入巨大。因而不僅不能為工業化提供大量的資本積累、廣闊的商品市場、充足的原材料和大量的勞動力,而且不能在整個社會經濟的現代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成為現代化的包袱和障礙。因此,要發展工業化就必須對傳統農業進行現代化的改造。對此,張謇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他特別指出了兩點:一是工商業的發展必須要有農業提供充足而優質的原材料,“農產品為各種制造品之原料,不有以增殖之,則工商業之發展永無可望”?!坝笾圃祛~之加多,必先擴張其原料之數量,并改良其品質”。[1]“我國家欲求商業之發達,必先求商品之增加,欲求商品之增加,必先求原料之充足。即如擴充紡織,而吾國之產棉不足供也;擴充制糖,而吾國之蔗與甜菜不足供也;擴充織呢,而吾國之羊毛不足供也?!倍菄邑斦杖氲脑黾右赞r業為本源,“財用之源,視乎稅入,稅入之源,系于農產?!盵2]于是,他要把對工業所采取的“保育主義”“移之于農業”,“施之于植棉、植蔗、植甜菜、畜美利奴(美國)羊”,由政府給予獎勵和補助,“以引起其增殖改良之興味”,[3]從而改造傳統農業。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
第一、提倡多種經營,獎勵發展工業原材料農業,把改造傳統農業與工業現代化密切結合在一起。上文已經提到,張謇從發展棉紡織工業、制糖工業和毛紡織業出發,主張采取獎勵措施大規模發展植棉、種蔗、種甜菜和牧羊業。他的計劃是:“每年擴充植棉地至二十萬畝,計費(即獎勵金額)三萬元;改良棉種至一萬畝,計費一萬元;增殖(植)制糖原料地十萬畝,計費三萬元;改良羊種十萬頭,計費二萬五千元。”[4]1914年4月農商部正式頒布《植棉制糖牧羊獎勵條例》,對不同的擴充和改良者給予不同的獎勵。規定:凡擴充植棉者,每畝獎銀1角;凡改良植棉者,每畝獎銀3角;凡種植制糖原料者,蔗田每畝補助蔗苗銀3角,肥料銀6角。甜菜田每畝補助甜菜種銀1角,肥料銀3角;凡牧場改良羊種者,每百頭獎銀30元。[5]并從鼓勵規模經營和推廣普及出發,擬采取視養植規模之大小及養植者之不同而實行遞增獎金和重獎農家養植的辦法。他指出:“希望農牧產之發達,必主乎多數。但大農與小農、多數與少數之收效,有難易之不同,則獎勵率即不能無高下之差異,今更說明于下:擴充棉產,獎重大農,非大農不能有此擴充能力,故就所擬獎率平均之。萬畝之獎為千元,合每畝一角;五萬畝、十萬畝之獎,合每畝一角二分;二十萬畝之獎,合每畝一角五分。改良棉產,獎重小農,小農之致成績也難,而開通風氣也普。故個人之獎,每畝二元;農會、農校等之獎,每畝一元五角;至公司則專事于此,成績更易,故每畝獎一元。擴充改良制糖之原料,利在大農,故獎率之遞增,與擴充棉產略同。牧場之改良美利奴羊,少數之繁殖難,多數之繁殖易。故改良三百頭之獎,每頭合三角三分零;改良一千頭者,每頭獎三角;改良一千五百頭者,每頭獎二角六分零;改良二千頭者,每頭獎二角五分?!盵6]充分體現了其獎勵政策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嚴密性。
張謇所提倡的農業多種經營還包括林木業。他認為,證諸國內外的經驗教訓,林木業的興衰與否,不僅關系到農業的水利條件和生態環境,而且關系到某些工業的原材料供給,“今我國各地大林,采伐殆盡,童山濯濯,所在皆是。非獨電桿路枕,購自外洋,即民間構造,亦不盡為華產。”[7]為著改變這種?羈觶?914年11月3日,農商部頒布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部《森林法》,規劃在黃河、長江、珠江上游地區營造保安林,以“預防水患”、“涵養水源”、改善“公眾衛生”、保護“航行目標”、“利便漁業”、“防蔽風砂”等治理水利和改善生態環境;并獎勵造林,“個人或團體,愿承領官荒山地造林者,得無償給予之”,“自承領之日起,得免五年以外,三十年以內之租稅”。[8]1915年6月30日頒布的《森林法施行細則》和《造林獎勵條例》,更具體地規定了提倡和獎勵造林的辦法,對造林在200畝至3000畝以上,并成活滿5年以上者,分五級給予四等至特等的榮譽獎勵;另特別規定:“凡經營特種林業,于國際貿易有重大關系者,或勝造船筑路等各種大工程之用者,農商部認為有補助之必要時,得按其面積株數,核給獎金。”[9]顯而易見,這些獎勵政策,不僅旨在提倡農業的多種經營,而且旨在為工業開發和提供原材料,為農業改善生態環境。
第二、主張以科學的手段改造傳統農業,提倡科學興農,改良和引進優良品種,為工業發展提供充足、適用、優質的原料。張謇提倡農業的多種經營,不是一般的推廣種植面積,而是采取了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在推廣種植面積時,以是否有適宜的自然地理環境為依據。對棉花、甘蔗、甜菜的種植區域規定為:“植棉區域:直隸、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西、河南、陜西等省。植蔗區域: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川、云南、貴州等省。甜菜試種區域:奉天、吉林、黑龍江、直隸、山西等省。……植棉區域、植蔗區域?齲?渴∫勻舾上匚?室酥裁拗艙嶂?兀?膳┥灘顆稍被嵬?鞲檬〉胤焦俜直鸝倍ㄖ?!比緩蟛龐傻胤焦佟吧璺ㄕ鋅眩?渲裁拗艙??!?SPAN lang=EN-US>[10]
對于農業病蟲害,張謇力圖采用科學的方法防除之。1914年3月18日,農商部向各省區發出征集植物病蟲害及防除病蟲害科學方法的訓令,同時頒發《征集植物病害規則》和《征集植物害蟲規則》,力圖通過科學的調查研究,采取科學的方法除害滅病。其訓令指出:“在昔,科學未明,往往驟遇天災,諉為大數,徒事祈禳,何補兇荒?!┪覈诓∠x害一事,向少研究,霉菌檢查及植物組織、解剖等事,既非預習于平時,自難收效于頃刻。前于本部直轄農事試驗場,特設病蟲害科,采用歐美成法,實地研究,辦理以來,確有成績。顧茲事體大,尤需全國一致進行,辦理始能有效。”因此,特向全國征集病蟲害,以備檢查研究?!霸?,各省農事試驗場、農學校等,如于此項科學,夙所研究,獲有成績,仰飭隨時報部”,[11]以備推廣。
張謇在推廣農業多種經營的同時更重視農林牧品種的改良。1914年2月28日,他總結古今中外農業興衰之由,指出改良品種的重要性說:“我國自古重農,米麥生產之額,甲于世界。比因四方?m擾,災?頻聞,農耕事業漸次衰敗。重以民知蒙昧,墨守舊法,于選種、保種、傳種之事,恝置不理,佳種日趨劣敗,產品安望精良。按查泰東西各國,販賣種子,特設專所,歲時比較,留強汰弱,公私兩便,?益實多。我國此種營業機關尚未成立,良窳雜糅,迄無標準。本部任提倡農事之責,亟應先事籌思,藉收后效。”隨即向各省區發出命令,廣泛征集良種,要求各省將所屬“每縣所產稻、小麥、大麥,每種采集一份,寄送本部”,交由各農事試驗場擇優培育,“為傳播良種之準備”。[12]
上文已經提到的由農商部開辦各種試驗場,其主要任務就是從事優良品種的征集、引進、培育、試植、試養和傳播。如棉業試驗場,“得將歷經試驗成績優良之棉種,分給民間種植”;“每年應征集民間新收獲之棉產物,開棉業品評會一次”;種畜試驗場的技術員所掌管的事項有:“家畜繁殖改良”、“純良種畜養護”、“中外畜種比較試驗”、“種畜品評會”等。[13]林業試驗場則在開辦的當年,就“輸入新種,培育苗木,……移栽洋槐七十余萬株。此后每年即有六七十萬之苗木,或擇地移栽,或分配民間?!盵14]各農事試驗場還聘請“勤樸堅實、諳習農事、經營業務在二十五年以上者”,擔任“勸農員”,分赴各地,從事“巡回演講、分布苗種、教用農具、調查天災蟲害和其他改良農事一切事項”,[15]以此傳播農業科學知識和耕作技術,推廣良種和新式農具,促進農業改良。而且特別重視優良品種的引進,除了要求各級政府所辦的農事試驗機構應以引進和試驗優良品種為主要任務之外,還鼓勵地方和民間選用和引進優良品種。有關植棉、種蔗和牧羊的條例規定:擴充植棉,宜選細子未核及其他優良之棉種;改良植棉,宜選埃及或美洲之棉種;甜菜種宜采之德國;甘蔗種宜采之爪哇;羊種宜采美利奴羊。[16]“改良羊種者,自第一傳起至完全改良種,每傳均得適用植棉制糖牧羊獎勵條例……之規定獎勵,并得并計之?!盵17]《植棉制糖牧羊獎勵條例》中所規定的各種獎勵措施,對品種改良的獎勵力度大于對擴種擴養的獎勵力度,如對“改良植棉者”的獎勵是“擴充植棉者”的3倍;對牧羊業的獎勵只獎勵“改良羊種者”。對于植樹造林則要求全國各地試植外國優良樹種,通告各省說:“據本部林藝試驗場詳稱:德國槐樹,生長迅速,效用宏多,本場開辦后,曾由青島購取樹種,先行試種?!跃媒浕膹U之區,適值半載亢旱之候,尚能生活十之八,樹形之發育,亦極暢旺。本場為預備推廣造林起見,本年復在德國訂購此項槐樹種七百余磅,現已轉運到京。除本場播種外,尚存三百余磅?!鞯胤剿凭讼嗟剡x種,育苗、造林,為十年樹林之計?!<崔D發各屬各農林業機關,依法種植,以資試驗,而溥利源?!盵18]
第三、制定墾荒條例,劃一墾荒辦法,鼓勵人民墾荒,擴大種植面積。開墾荒地,雖然不能說完全是一種改造傳統農業的措施,但是從民國初年的時代背景和張謇所提出的墾荒政策來說,已帶有一定的現代化意義。中國的歷史進入到民國初年時,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工商業的發展,一方面是人均耕地面積逐漸減少,另一方面是糧食及各種農副產品愈益不能滿足人民生活和工業原材料和出口貿易的需要,于是增加農產品產量便更加成為工商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之一,這在張謇的關于發展農業多種經營的主張中已有所談及,也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增加農產品產量的途徑,除了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之外,另一種重要途徑無疑就是擴大農作物的種植面積,要擴大種植面積,則唯有開墾荒地。同時,張謇所提出的鼓勵開墾荒地的政策、措施和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做法。在鼓勵墾荒政策帶動下而出現的農墾公司,則具有資本主義大農業的經營性質,并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推廣站作用。
張謇對開墾荒地之事向來非常重視,早在清末時他自己就創辦了通海墾牧公司,從事于鹽堿地的開墾事業。出任農商總長后,他力圖把開墾荒地的事業推向全國,竭力主張開放國有荒地供人民開墾,熱情支持地方政府的墾荒事業。他指出:“竊惟國家富力之消長,恒以物產之衰旺為樞機。居今日而欲救貧,道莫要于墾荒,而尤以先行整理官荒,為入手時一定不移之辦法。吾國幅員遼闊,國有荒地甚多,……如克逐加清理,一律招人領墾,則非特地無曠土,目前可消納游民,而將來墾熟升科,并足增國家收入?!盵19]尤其重視東北和西北邊疆地區的墾荒事業,認為開墾邊荒,除了具有開墾一般荒地所具有的意義外,還具有移民實邊,保衛國土的特殊意義。對于開墾黑龍江荒地,他指出:“黑龍江荒地廖漠,沿邊尤甚。俄日兩國殖民漸盛,收天產之利,蝕主國之權。而我國之人反罕有至其地者。鄰人乘虛而入,主人?以待之,久之將為彼族所盤踞,危險滋甚?!盵20]對于開墾蒙古荒地,他認為有如此5大利益:“盡除前清理藩院所施于蒙一切之苛例,予所欲而去其所惡,借以聯絡蒙情,使不誘于外物,一利也;邊內外貧苦人民得享墾地之利,以殖生計,二利也;地辟民聚則邊自實,不致召空穴來風之痼,三利也;因蒙漢之墾務,于水利區劃等事,政府稍扶助之,使易成立,而亦可稍??浞巖栽鏊耆耄?睦??;嗡???渚???姑扇酥?校?鬩允展埠屯騁恢?婕時硎疽遠醞猓?謇??。≥參?笤?攬?髁钚?跡骸捌瞥?衫??鴆夾鹿媯??擅裰?U希?故蕓?胖?媯??奕煉嶂?肌!?21]竭力主張通過開墾邊荒,實現移民實邊的邊防戰略。
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自清朝前中期開始,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開始實行以官方屯墾為主的全面墾荒政策,但尚缺少統一的辦法,弊端叢生。中華民國成立后,北京民國政府曾于1912年9月30日公布《農政綱要》31條,但其中直接有關墾荒的條文只有4條,亦比較簡略,只是提出了“移民東北、西北,開辟官荒”,“提倡國民移墾”的原則。[22]直至張謇出任農商總長后,為了進一步開辟地利,鼓勵承墾,認為必須制定統一的墾荒辦法,他指出:“竊以各省國有荒地,亟宜招人承墾,以辟地利。惟查此項荒地,向無一定辦法。今民國肇建,凡關于土地事宜,俱應厘定規條,俾資遵守?!盵23]隨即在考察調查全國荒地的基礎上,制定頒布了中國第一個比較完整的墾荒條例,即1914年3月頒布的《國有荒地承墾條例》29條,[24]接著又于7月和11月先后頒布了《國有荒地承墾條例施行細則》18條、《邊荒承墾條例》24條。[25]這些條例比較具體地規定了鼓勵墾荒的政策和辦法,較之以往的墾荒政策和管理辦法有很大的進步,并表現了一定的科學性,具體而言主要有下述幾點:
一是界定了可墾荒地的范圍。根據這些條例規定:國有荒地種類為:江海山林新漲及舊廢無主未經開墾的土地,包括江河湖海涂灘地、草地或樹林地,以及鹵斥地、砂磧地等。邊荒范圍為:直隸邊墻外,奉天東北邊界,吉林邊界,黑龍江、山西邊墻外,陜西邊墻外,甘肅邊墻外,新疆、廣西、川滇邊界。這些荒地的種類和范圍顯然是那些尚無利用和人煙稀少地區的荒地,開墾這些荒地,不僅將變廢地為良地,增加耕地面積,而且將帶動人口稠密地區的人民向人口稀少地區遷徙,既可收移民實邊之效,又可使人口區域分布趨向合理化。
二是明確了承墾者的資格和責任。凡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無論其為個人、為法人、為團體,均可依法承墾。一旦承墾以后,承墾者必須作出開墾的計劃,如需要明確陳報:一切關于堤岸溝渠規劃建設之概要;經營農業之主要事項,或種谷或畜牧或種樹;開墾經營的若干事項;預擬建閘、堤渠、疆里工程及竣墾年限。在無特殊情況下,必須按照規定的相關年限完成開墾計劃;必須每年向主管官署報告開墾進度;必須在第一年內從事實際開墾;不得擅自繼承和轉移承墾權。否則全部或部分撤銷其承墾權和沒收承墾保證金。其用意顯然在于預防弄虛作假,提高開墾的實際效力。
三是規范了承墾的程序。有關條例詳細規定了不同承墾者需辦理的不同承墾手續;承墾不同面積荒地需繳納的不同承墾保證金和竣墾年限;承墾不同種類荒地需繳納的不同承墾地地價;不同違例行為的不同懲罰等。盡力避免以往那種“承種之人,類多控造戶名,包攬大段,甚有私售荒照,于外人情弊”[26]等類營私舞弊事情的發生。
四是采取了經濟鼓勵措施。張謇制定頒布這些墾荒條例的基本原則是鼓勵墾荒。為鼓勵承墾,荒地以肥瘠不同分五等優惠定價,一般荒地,最高每畝1元5角,最低每畝3角;邊荒,最高每畝3角,最低每畝5分,以此鼓勵承墾貧瘠的荒地。對按時竣墾者,如數退還承墾保證金。對提前竣墾者,減收其地價,承墾一般荒地者,從提前1年至提前6年逐年分等減收原定地價的5%至30%;承墾邊荒者,從提前1年至提前10年逐年分等減收原定地價的10%至60%,以此鼓勵大規模高效益的開墾。
此外,張謇還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商人集資成立農墾公司從事現代性的“大農”墾荒。他曾致函黑龍江省省長說:“如黑、吉荒地,非大農不足以收宏效,……昔見江(黑龍江)省所定墾地規劃之圖,與美(國)制及仆于鄉里所營者(通海墾牧公司)大同,似即于小農領地時,亦必為之稍稍經劃而指導之,無害于大農之進行,乃為至善。”[27]當有張謇已故友人之子浙江人蔣汝藻、廣東商人鄭觀應之侄鄭潤昌等中國商人與美國農學家巴倫所辦之東益公司合作開墾黑龍江荒地時,他給予了積極的支持,認為:“蔣汝藻、鄭潤昌等,在黑龍江湯原縣地方購置土地,用大農法開墾,因與東益公司訂立雇傭代墾合同?!浞ㄏ抵袊藶榈刂鳎绹藶榇鷫ㄈ?,純系雇傭性質?!袊藶榈刂鞫Y力不足,外國人有資力,又有技術,而不能為地主,非合并而利用之,無以收化荒成熟之效。且有大農以招徠移民,則國家不費經濟而邊境自臻充實,在經濟行政上尤為得策。”[28]
上述這些條例和規則的制定頒行,初步奠定了民國時期的墾荒政策。此后歷屆政府雖然又制定頒布了一些有關鼓勵墾荒的政策和條例,但大多是在修訂張謇任職時期所頒行的有關條例的基礎上而形成的。如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調整鼓勵墾荒政策時,仍將張謇所制定的《國有荒地承墾條例》核準,繼續作為墾荒管理的具體措施實施。[29]
這些條例頒布以后也得到了較好的實施,有力地推進了農墾事業的發展。?些條例不僅促進了耕地面積的拓展和邊遠地區的農業開發,而且為新式農墾公司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條件,從而使中國的農墾事業從民國初年起開始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不僅繼續了原有的官方屯墾制度,而且民間的經營性農墾進一步發展,農墾公司大量增加,私人的農墾活動亦益趨活躍,形成了官墾、商墾和私墾并起的局面。如在東北地區,從民國初年起就大興墾荒事業,大量放墾國有荒地,并采取鼓勵措施吸引關內人民前來墾荒。在西北地區,鼓勵開墾皇家圍場和荒地,1915年在綏遠設立墾務總局,開辦官墾。在東南沿海地區,灘涂開墾事業在民國政府的支持下快速發展起來,1914年財政部設立淮海墾務局,把農墾的范圍從通海地區推廣至其他地區。[30]
新式農墾公司,亦從民國初年起進入比較興盛的階段。據農商部的統計,1913~1920年間,歷年實存農墾公司數均少于1912年的171家,資本總額則較之1912年的635萬元多少不一,[31]公司數最多的是1913年142家,最少的是1920年83家;資本總額最少的是1914年495萬元,最多的是1920年4114萬元。[32]農商部的民國以后統計數字,由于各省填報數字不全,與當時的實際情況相差很大。據其他有的關記載,蘇北地區在1914~1920年間先后約有40家農墾公司成立;廣西在1912~1916年間成立的農墾公司有64家;東三省在1913~1920年間創辦的農墾公司多達137家,實收資本總額為1580余萬元;福建省自民國后“農墾公司接連出現”,1916年時有主要農墾公司16家。[33]僅這3個省區1920年之前的農墾公司就已有257家,如果加上其他地區,那么農墾公司的數量應當更多,較前有明顯增加,資本額和開墾規模亦有明顯擴大。這些農墾公司大多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資本主義大農業的經營方式,對中國農業的經營方式的改變、商品化和多種經營的發展、生產技術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如它們的經營方式,或由公司統一雇工生產;或將土地分劃租與包工頭組織生產;或將土地租給佃農耕作;或將墾熟的土地出售。它們的生產目的主要是為了出售產品,牟取盈利,其經營種類包括植棉、蠶桑、樹藝、茶葉、牧畜、糧食、養蜂等。它們的生產技術比較先進,或采用良種;或施用化肥;或購置耕作機械。它們還把自己所培育的優良品種,所采用的生產技術,向社會推廣,并以其種植經濟作物所取得的效益影響附近地區的農民從事農業的多種經營。[34]
上述張謇的以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各項措施,雖然因其農商總長任期有限,加之政府支持乏力,使之實行得極為有限。如《植棉制糖牧羊獎勵條例》,因政府財政困難,沒能認真貫徹執行;農商部的設立棉糖林牧等試驗場的計劃,因經費不足,只好由原計劃的11所減至7所;有些省區設立農業試驗場的計劃,也因經費無著而不得不“從緩開辦”,即使是已經開辦者,亦受經費不足的制約,難以充分開展工作;[35]更沒有力量用足夠的經濟手段資助和激勵民間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但是張謇所提出的改造傳統農業的主張、政策和法規條例,為此后的社會各界和政府所繼承發展,逐漸付之實踐,從而開啟了民國時期農業現代化的新氣象,指出了民國時期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發展以經濟作物為主體的多種經營,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采用以培育良種和機械耕作為主體的科學耕作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率;移民墾荒擴充耕地,發展經營性農業。民國時期的農業現代化,基本上是沿襲著張謇所指出的這一方向走下去的。
摘要:設施園藝工程因其涉及學科廣、科技含量高,與人民生活關系密切,而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熱點及重要內容,這為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學科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并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而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與提高,也必將加速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關鍵詞:設施園藝工程 農業現代化 發展
目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農業、科教興農的熱潮,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像雨后春筍遍地開花。"九五"期間,國家科技部將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列為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這是唯一的一項農業產業示范工程項目,與電動汽車、小康住宅,高清晰度電視等高科技工業產業化項目并駕齊驅,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說明了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所謂工廠化高效農業,主要內容就是指以蔬菜設施栽培及相關產業的研究與開發。設施園藝是我國農業領域一個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農產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設施園藝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產品的附加值也不斷提高,經濟效益顯著。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做出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談到今后工作重點時,提到了"現代集約化種養技術",這里面的"種"指的就是設施園藝,它與人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提高關系極為密切,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大抓"菜籃子"工程,就證明了這一點。
設施園藝涵蓋了建筑、材料、機械、自動控制、品種、栽培、管理等多種學科和多種系統,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設施園藝的發達程度,往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目前在推動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建立的很多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主要內容也是在搞設施園藝工程;說明了設施園藝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的發展,必須置身于農業現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來考慮。
蓬勃發展的現實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五年,我國農業現代高潮到來的大背景,使得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表現在:
l、全國以蔬菜栽培為主體的設施園藝面積已達86.7萬公頃(至1998年底),設施類型主要為塑料拱棚和日光溫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長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區,蔬菜設施栽培面積已超過當地菜田總面積的10%以上,某些地區已接近30%,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設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斷擴大,80年代設施園藝主要在"三北"地區發展,而現在正向南方迅速擴展,發展勢頭已超過北方,尤其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更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以節能為中心的設施園藝生產體系。北方廣大地區大力推廣與發展節能型日光溫室,冬季不加溫在北緯40o左右的高寒地區生產出喜溫果菜,更高緯地區可生產耐寒蔬菜,基本消滅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廣塑料拱棚及遮陽網,降溫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難題,解決了長期沒有解決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國疏菜大流通、大市場,全國各地蔬菜供應均衡穩定,豐富多彩,四季長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達 240噸-250kg/人·年,居世界領先水平,其中設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達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長164倍,為"菜籃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
3、設施園藝工程的總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具體表現在園藝設施逐步向大型化發展,小型簡易類型比重下降約20%。通過大型現代化溫室及配套設施的引進,促進了我國溫室產業的發展,使我國新型優化節能日光溫室和國產連棟塑料溫室得到進一步推廣,由于設施結構設計建筑更加科學合理,使得設施內的光溫水氣環境得以優化,有利作物生長發育,為高產優質奠定了基礎。例如我國日光溫室黃瓜的最高畝產已達2.5萬kg/年,接近或達到設施園藝發達的荷蘭、日本等國的水平。設施栽培作物種類日漸豐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當比重,果樹設施栽培也正在迅速發展。
4、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大中城市近郊區的耕地不斷減少,如何發展城市周邊地區的農業?近年來提出了"都市農業"的概念,都市農業的定位是在城市周邊,與大都市的二產、三產密切結合,融合服務于大都市,保證都市多元化、高質量消費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續發展,且有利生態環境的優化,因此往往把設施園藝做為首選項目。北京的"朝來農藝園"、"錦繡大地",上海浦東開發區的孫橋園藝試驗場。東海農場等,將現代化的溫室園藝與觀光旅游結合起來,與向青少年進行農業科普教育結合起來,一舉多得,拓展了設施園藝的功能,據統計僅在北京地區就有十多處,成為大城市周邊的新景觀。
5、近年來全國各地乃至到縣鄉等基層單位,都在積極探索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農場引進的現代化溫室于1995年建成投產后,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不少農業主管部門也紛紛效仿,引進國外溫室設備、專用品種、甚至專家,希望在自己管轄的范圍內,建立起現代化農業的樣板。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引進的現代化溫室已達 170多公頃,其中1995年以后引進的,占總面積的83.4%。通過對國外高科技設施園藝技術的全面引進、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國設施園藝的學科水平,上海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顯著。
6、隨著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一些相關政策向農業傾斜,使得不少企業家也開始關注農業項目,他們看到農業現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資熱點轉向農業,多數也是從事設施園藝生產。投資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見的,以北京"錦繡大地"為例,它是一個民營企業,投資額已近億元,主要從事設施園藝及現代化畜牧業,以企業化的管理機制,從事農業高科技產業開發,這是一種全新的農業產業,受到中央領導的關注。上述種種都為設施園藝工程事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相關產業提供了難得的商機。
7、設施園藝工程的科學研究,受到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重視與支持
"九五"期間,國家科技部所列的國家級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項目,總體目標是瞄準21世紀農業發展趨勢,集成國內外設施園藝高新技術,在北京、上海、遼寧、浙江、廣東等不同生態氣候型及不同區域經濟特點的五省市,建設一批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先導,產業化為目標的科技經濟一體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圍繞蔬菜設施栽培的高產、優質、高效,主要研究內容有種子種苗工程、種植工藝工程、采后處理工程、設施環境控制工程、相關產業工程(包括溫室制造、環控儀器設備、農機具、穴盤生產、蔬菜包裝保鮮、專用肥料、生物農藥廠等)五大方面。此項目已于1996年正式啟動,2000年完成。該項目科研經費總投入高達5000萬元,相當于"七五"、"八五"有關設施園藝重點項目經費總和的10倍,足以說明國家對設施園藝工程的重視。
與設施園藝工程有關的科研項目,不僅有應用技術的研究,還有基礎理論的研究。199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將"設施園藝高產優質的基礎研究"列為重點項目證式啟動,這在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學科領域,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反映出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學科水平已躍上新臺階。
8、已形成了一支從事設施園藝工程專業的科技隊伍,二十年來這支老中青相結合的、強有力的梯隊,為設施園藝的宏觀決策,生產、科研、教學和推廣,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壯成長,成為本領域的支柱力量,為順利實現新老交替,使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 146個蔬菜研究機構,其中絕大部分有從事設施園藝的研究機構和人員。部分農業院校,近幾年來陸續開設了"設施園藝"課程,有的還開出了碩士、博士學位課,培養了大量高級人才。
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和過去比較,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事業正處在建國以來最興旺發達的時期,令人歡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靜地看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及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1、我國設施園藝的面積雖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簡易的類型為主,設施環境可控程度與水平低,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遇災害性天氣和年份生產沒有保障,農民遭受損失,市場供應出現波動。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統計,截止到97年全國蔬菜設施面積為84.11萬公頃,其中中小拱棚面積為42.42萬公頃,占到50%,這些都是很簡易的設施。檔次較高的塑料大棚為 19.04萬公頃,在冬季有相當一部分地區不能進行生產。塑料薄膜溫室是冬季生產的主要設施,但以不加溫為主。有加溫設備的只有0.68萬公頃,比例不到 1%。至于現代化大型溫室,全國總面積僅僅有 170公頃左右,微不足道;而國土面積比我國小得多的荷蘭,現代化溫室面積卻是我們的 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產各種蔬菜和花卉,產品行銷全世界。
2、設施園藝工程科技含量較低,無論設施本身還是栽培管理,多以傳統經驗為主,缺乏量化指標和成套技術,不符合農業現代化的要求,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現在作物的產量水平,盡管我國也有高產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積平均單產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設施園藝發達的荷蘭、日本、以色列…,無論蔬菜還是花卉,平均產量往往是我國的幾倍乃至十幾倍。荷蘭溫室番茄年產量中等水平即可達到60萬kg/ha(即4萬kg/畝),是我國的4-5倍。從專用品種到配套技術都很完善,設施的光、溫、濕、氣、肥各個環境因子,全可根據作物需要進行調控,為高產穩產提供了有力保證。
3、我國設施園藝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個體農戶為主,勞動生產率很低,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10,甚至 1/100。規模化產業化的水平更低,小農經濟的生產和經營與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矛盾越來越突出,更難以走出國門與國際市場接軌。發達國家的設施園藝工程已形成獨立的產業體系,我國還是分散的,以小型的鄉鎮企業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產與制造方面技術水平、工藝水平不高,無法和發達國家相比。近年來隨著外國溫室公司不斷涌入我國,他們的產品雖然價格很高,但因質量好,工藝精湛,還是受到歡迎,使我國原本就不太發達的相關產業,受到較大的沖擊。
4、目前我國設施園藝的迅猛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園區遍及全國,但內容雷同,設施園藝有較強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區或單位,不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氣候特點出發,盲目模仿別人,不惜重金進口外國大型溫室,甚至還有個別領導把園藝設施建設做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只顧建設而沒有明確的生產目的,設施雖然建起來了但效益很差。這些現代化溫室冬季需要加溫,夏季還需降溫,耗能多、運行成本高,不適合中國國情,加之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大鍋飯"的管理體制,使得生產不但不能贏利,還嚴重虧損,體現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對今后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必需引起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及時加以解決,才能使我國設施園藝工程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得以持續發展。從本專業委員會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l、大力扶植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設施園藝工程生產體系,盡快形成相關產業,這是提高我國設施園藝工程總體水平的物質基礎,國家應在政策方面給以具體支持。
2、大力加強設施園藝工程相關學科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組織國家級的科研隊伍,與地方密切合作,抓住關鍵問題(包含硬件和軟件兩大方面)聯合攻關,邊研究邊開發,使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這是提高我國設施園藝工程總體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保證。
3、盡快克服我國設施園藝事業迅猛發展的盲目性,尤其對外國現代化溫室的引進工作,應有專門機構統一管理,引進之前要組織專家充分論證,新聞媒體的宣傳要實事求是,正確引導。全國各地應分層次發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門面。從我國人均蔬菜的消費量看,目前蔬菜設施栽培面積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則會導致"菜賤傷農",關鍵要提高品質,增加花色品種。
4、設施園藝是一種受控農業,受管理技術的影響程度比自然農業大得多,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說到底是人才素質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養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產者的素質,這是擺在我們面前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應該千萬百計,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大力普及設施園藝的科學知識,使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盡快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才能使其持續、健康、迅速的發展。
充滿希望的未來
設施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方興未艾。據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預測,到2030年,全國設施園藝面積將達到170萬公頃,是目前總面積的兩倍,足以看出發展勢頭之強勁。到那時設施生產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將達到50kg/年,占蔬菜人均占有總量的20%,比目前將提高51.5%。這意味著我們從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的專家教授、科技人員及生產者肩上的擔子還是不輕的,任重道遠。我們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面對蓬勃發展的中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倍感興奮之余,更感到責無旁貸、壓力沉重。中國設施園藝工程的未來,之所以充滿希望和活力除了文中羅列的那些令人振奮的發展數字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擋之勢,滾滾向前;而設施園藝工程做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面,猶如激流中一朵絢麗的浪花,不斷地匯入洪流,也將川流不息。
從總體上講,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依然偏低,農業人口仍在我國占有較大比重,和發達國家3%左右的第一產業人口比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而在加入WTO后,我國農業將面臨更大的國際市場競爭,如何提高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
改革開放也給我國信息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使我們能夠迎頭趕上國際信息產業發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廣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發展給各行各業提供了發展新機遇,利用信息產業的發展去武裝我國傳統農業,就可以為我國傳統農業注入新的技術活力,使我國傳統農業得到超常的發展。
一、信息化是傳統農業的倍增器
信息技術是當今發展最快的高技術,但就信息技術本身來講,它只是一種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產業,只有和其他產業結合,才能夠真正成為傳統產業發展的倍增器。信息技術與農業結合也同樣能夠起到倍增作用。
農業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農業技術信息化:如精準農業信息;農業環境信息化:如氣候預報、病蟲害測報;農業經營信息化:如農產品交易信息等。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在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基礎上,政府每年撥款15億美元,用于建立農業信息和市場服務網絡。有著糧倉稱號的俄亥俄州的農場主,一個人經營幾千公頃的土地,全靠電腦管理控制生產、銷售的每一個環節,而在我國目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當前,我國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的時期。要在人均0.067公頃的耕地上解決13億人口的吃穿問題,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學技術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設備工具和生產資料來武裝農業,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產率,所以發展農業信息將給我國農業帶來難得的機遇。我國傳統農業絕大部分尚處于低質低效水平,雖然勞動力成本低,但勞動力人員素質也低,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經營水平也同樣不高。隨著加入WTO的臨近,我國農業生產不得不面臨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要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農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要推進農業現代化,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必須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用當今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相結合無疑會極大促進我國傳統農業的現代化水平,使我國傳統農業取得跨越式發展。
二、把農業信息當做產業來發展
推進農業信息化,必須把農業信息當做一項產業來發展。眾所周知,信息產業已經成為世界發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潤率最高的產業之一。發達國家50%以上產值來源于信息業,信息產業在農業上應用,一方面可以使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農業信息本身也可以被當做產業來發展。所以農業信息化建設決不僅限于信息網建設,它還可以帶動農業信息硬件、軟件建設,還可以拉動農業信息服務、農業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分析以及農業信息中介、網上農科教育、網上農產品交易、網上結算、定單農業、物流配送等一系列農業生產、流通活動,既可以創造一大批就業機會,又可真正通過信息化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整體效益。
在農業信息化實施過程中,農業通過信息化可以獲得倍增效益,信息業可以通過對農業的信息軟硬件服務形成農業信息產業,最終形成農業與信息業雙贏的良好局面?,F代農業在農業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都離不開信息服務,農業信息已經涉及到了農業生產、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農業信息服務的各環節都會有效益產生,在這里由于農業信息效益市場價值的體現,起到了促進農業信息向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得將農業信息化被當做產業來發展成為了可能。
三、建立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
在談到現代化指標時,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為一項衡量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來看待。信息化指數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該地區、該行業的信息化水平,發展農業信息化產業也就不能不建立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信息量:包括單位面積內人口的通話次數、E-mail數、信函數、報刊數、網上信息數、因特網點數等。
信息裝備:包括單位面積內人口的電話機數、電視機數、計算機數、上網微機數等。
信息主體水平:如單位面積內人口中的第三產業人口數、大學生數、信息從業人員數、上網人數等。
信息消費:如個人、單位或集團消費中信息消費的絕對值和相對值等。
要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就必須按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各方面全面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與我國目前農業水平、農村條件和農業人口來比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國農業發展也具有地區性不平衡,西北地區相對落后,而東南沿海由于開放早,市場經濟已經比較發達,農民已經向富裕小康水平轉化,初步具備了推進農業信息化的條件,有了建設農業信息化的投資能力,只要領導重視,加強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完全有能力發展農業信息產業。另外在目前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許多統計材料中尚缺乏有關農業信息化方面的記錄,希望將來把農業信息化等有關量化指標加以統計,逐步建立起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以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
四、農業信息化市場需求巨大
在我國總人口中農村和小城鎮人口占有絕對大的比例。在我們對浙江農村的考察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到農民、農業工作者對農業信息的渴望。紹興市所屬嵊州市1998年專門提出了“必須像重視農業科技推廣一樣重視農業信息”的要求,嵊州通過建設“農業信息服務中心”、“農業110”及農業信息員、農業信息會等多種農業信息形式,開拓了為農業服務的新領域,通過網上交易、網上服務,確使農民嘗到了農業信息的甜頭。如嵊州農業信息網,短短幾個月就有200多個農戶、企業在網上交易,涉及200多種農產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談生意,成交額已突破300萬元。又如紹興“中國輕紡城”這一大型紡織品專業市場,去年成交額167億元,成為亞洲最大的輕紡市場。這個市場建成了100兆的網絡線,所有商戶都可以進入因特網,網址點擊率已達3.5萬次以上。這說明農業信息化建設,順應了農民需要,也順應了市場經濟、信息化發展的需要。
一般來講,發達地區信息化建設,優于落后地區,城市優于農村。雖然浙江省和全國相比,農業屬于較發達地區,農業信息建設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農業信息化建設目前仍顯不足,農業信息流通仍顯閉塞。比如,紹興日報報道對在諸暨市的抽樣調查表明,10個種糧大戶中有7戶不了解糧食購銷改革,反映出農民目前大多數還是處在信息不靈狀態,說明了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如果農民、農業工作者、小城鎮居民都參與農業信息化建設,或即使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農業人口來參與這個市場,按全國人口比率而論這個市場該有多么巨大。
發展農業信息產業本身也是一項市場行為,市場行為就必須用市場手段去做,用市場方法做市場的事,不宜用行政方式做市場的事,政府最好是去為農業信息產業業搭臺,唱戲還應讓企業去唱,政府不宜包辦。但在發展農業信息產業過程中,政府要扶持,要給予優惠、引導,最終要按市場規律以企業運作方式來完成。只有真正按市場方式運作,才能真正發展農業信息產業。
五、利用農業信息系統,保障糧食購銷市場安全 浙江省已經在全國率先開始糧食購銷體制的改革。不久,我國還要加入WTO。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想保障糧食安全,首先必須按市場規則建立起一套高效的農業信息保障系統。這種投入是一種軟投入,以建立一套風險、預警、警戒域值及解決問題、化解風險的方案或預案為主旨。這比常規只通過單一購糧的硬投入來保證糧食安全的方式要經濟得多,也實惠、實用得多??梢哉f是通過掌握市場規律、利用信息軟手段來解決糧食風險“硬”問題的最佳方式,而且這種方式對全國糧食購銷體制改革都將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通過建立農業信息產業,對實現這樣的風險預警信息系統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當然這樣的信息預警系統決不是簡單的農業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對農業信息進行的深加工、分析和預測。如同天氣預報,原始的水文、氣象資料信息對最終消費者沒有多大意義,但經過對這些原始資料加工分析產生的新的天氣預報信息卻更有價值,這其間通過信息加工形成新的信息產品,使信息在深加工過程中得以升值。糧食預警信息系統也同樣如此,在糧食預警信息系統中不單要研究國內農業信息,由于我國即將加入WTO,還要研究國外信息,不僅要從糧食品種、質量、產量、面積、價格等方面進行研究,還要從氣象、災害及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形成新的信息產品,以保證糧食運行體制的安全。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就提出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農業發展目標,自那時起,迄今已有20多年。由于農業現代化是一動態概念,建國后其理論和實踐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為了促使有關農業現代化問題的研究更好地向縱深領域發展,現將其若干本質屬性作以綜述。
一、農業現代化的內涵
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基于“任何社會相對于過去的社會而言是現代社會”的認識,導致了人們對現代化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大量研究,歸納起來,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亨延頓為代表的政治學方向;二是以羅斯托為代表的經濟學方向;三是以帕森斯為代表的社會學方向;四是以英克爾斯為代表的人文學方向;五是以布萊克為代表(體制比較研究)制度學方向(黃抗生,2001)。這幾個學派基本上從兩個角度去定義現代化:一是把現代化作為一個過程來定義。塞繆爾·亨延頓教授認為,“現代化是在現代社會中正在進行著的重要變化”(李秀林等,1990);二是吉爾伯特·羅茲曼等人把現代化作為結果或目標來定義,楊豫教授指出,現代化可以看作是經濟領域的工業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社會領域的城市化,以及人們價值觀念中的理性化的互動過程,它廣泛涉及到國際環境、政治結構、經濟發展、社會整合和技術進步等方面。
農業現代化以現代化理論為基礎,結合農業的特點提出,基本上也是從過程和結果兩方面來定義。西奧多·w·舒爾茨(theodore
w
schultz)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長,有賴于農業的迅速穩定增長,而傳統農業不具備迅速穩定增長的能力,出路在于把傳統農業改造為現代農業,即實現農業現代化。傳統農業是農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根據舒爾茨的理解,其應被看作一種特殊類型的經濟均衡狀態(西奧多·w·舒爾茨,1987)。現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的,人們對現代農業特征的認識因時而變,與現代化概念一樣,也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既有傳統性的合理繼承與發展,又具有現代先進性和合理性的特質。
(《中國農業經濟學》編寫組,1984);4.農業現代化是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管理農業,要求具有高度的勞動生產率和商品率(章宗禮,1980);5.從系統論的角度把農業生產看成是由農業經濟系統、農業生態系統和農業技術系統組合成的綜合系統,正是這三個系統之間的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農業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才得以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實質就是這三個系統的最優化10.在當前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分散經營情況下,農業現代化應是人的現代化、制度的現代化及組織系統的現代化(張琦,1990);11.現代化農業的經濟形式,必須是高度商品化和社會化,貫穿農業再生產過程的.應當是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運行機制,使農業成為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產業,其核心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農業武裝設施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和農民素質現代化(田魁祥等,1998);12.農業現代化是一個包括經濟、社會、技術、生態在內的規模宏大、結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協調作用結果的表現,是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綜合表現(謝永良等,1999);13.從農業生產的社會環境考察農業現代化,農業生產應該最終由人進行,而每一個人都處于一定的社會文化氛圍中,因此,農業現代化應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和人與其自身的關系(簡小鷹,1996);14.現代農業應在國民經濟中成為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產業,所以現代農業是發達的科學農業,是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現代組織管理方法來經營的社會化、商品化農業,也是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協調關系中最優的持續生產力的農業(施德堂等,1999);15.農業現代化是用工業技術裝備的、受實驗科學指導的、產加銷一體化的商品性農業產業,其一般特征是,普遍使用現代化的工具,有很高的勞動生產率;廣泛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有很高的土地生產率和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結構和品質結構;普遍實現了農業的企業化管理,相當多的產品和行業實行了產供銷一體化、種養加一條龍,有很高的商品率、總體效率和經濟效益(牛若峰,1999);16.農業現代化不僅包括農業生產過程的現代化、流通過程的現代化,還包括消費過程的現代化,不僅包括農業的現代化、農村的現代化,還包括農民的現代化(張仲威,1994);17.農業現代化是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支撐農業,用現代管理方法管理農業,用現代社會化服務體系服務農業,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素質的過程,是建立市場化的農業運行機制和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生產體系,把農業建成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產業的過程,也是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的過程(顧益康,2001)。
上述觀點表明,由于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差異,農業現代化的內涵明顯不同,截止目前為止,學術界對這一概念仍缺乏一個規范、統一的認識,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表述。20世紀50---60年代,以“四化”即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和化肥化來概括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從農業技術和生產方式變革的角度理解農業現代化,實際上是農業生產現代化或農業生產過程現代化。這種把農業現代化概括為幾個“化”的定義,只看表面現象,根本沒有把握住農業現代化的本質。20世紀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即改革開放的初、中期,思想解放,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涵有了發展,延伸至經營管理現代化,認為,農業現代化的本質是科學化,即應把農業的生產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態科學、系統科學、生物科學、經濟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上。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全面推行改革開放、建立市場經濟新體制、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背景下,我國學者廣泛吸收國內外的發展經驗,理論界對農業現代化的內涵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以下在三個方面:第一,以科學化、集約化、社會化和商品化來概括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和特征;第二,用現代科技(尤其是生物技術)、現代裝備、現代管理,現代農民來概括農業現代化的內涵;第三,認為生態農業或可持續發展農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業現代化,以區別于以往農業現代化等同于“石油農業”的傾向。20世紀90年代初至中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沿海發達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提高,農業勞動力由農村向城鎮和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農業現代化的內涵被理解為商品化、技術化、產業化、社會化、生態化等多方面變革的集合體。這是從農業發展的基本要素、經營方式和組織制度變革的角度理解現代農業和農業現代化,比前兩個階段的理解更進了一步,但實際上是講農業經濟現代化,把農業當作一個部門或一個產業,孤立地從農業自身的發展出發對農業現代化進行分析和說明。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隨著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wto后國內、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強,許多學者認為,研究農業現代化要以“農民大國”為背景(靳相木),重視對農村文化的研究(孫金榮),跳出農業、立足整體國民經濟研究農業現代化(錢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從世界經濟的角度研究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問題(呂天軍等,2000)。這些觀點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從廣義上理解現代農業及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和外延,吸收了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同時還認識到,農業現代化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在一定的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下應將農業以及與之相關的主要社會經濟問題納入農村這一大系統之內綜合分析,從農村和農業與其他相關社會經濟方面的相互關系中研究農業發展問題,而不是簡單地談論農業自身的現代化。筆者認為,現階段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可表達為:通過科學技術的滲透、工業部門的介入、現代要素的投入、市場機制的引入和服務體系的建立,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現代科技改造農業、現代管理方法管理農業、健全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服務農業,使農業在形態上成為具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農業,其基本目標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工農差別和城鄉差別,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農業現代化的標準
綜合中外關于現代化標準的描述,大致包括以下九個方面的內容,即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社會組織化、觀念理性化、活動協調化、交往開放化、城鄉一體化、環境平衡化和時間動態化(楊萬江等,2001)??梢钥隙?,上述關于現代化標準的描述同樣適用于農業現代化,只是其適用的范圍相對縮小而已。
三、農業現代化的特性
從農業現代化的基本涵義、我國農業的基本國情來看,在農業現代化的實踐中,應特別關注農業現代化的以下特性;
1.動態性?,F代化農業是一個相對概念,其內涵隨著技術、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而變化,即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因而作為動態歷史進程的農業現代化,只能有階段目標,而沒有終極目標,即在不同時期應當選擇不同的階段目標和在不同的國民經濟水平層面上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特征。從發達國家所走過的歷程看,一般可將農業現代化劃分為準備階段、起步階段、初步實現階段、基本階段及發達階段。一個國家、地區或民族要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必須明確自身所處的社會發展與農業發展階段,才能正確判斷社情、民情、區情等的特殊性以制定正確的現代化建設方案。
2.區域性。實現農業現代化需要向先進國家學習,但農業生產具有地域性,各國的資源稟賦、文化稟賦、技術和制度不同,從國外引進現代化生產要素和技術時必須加以改造,以適應本國農業生產的實際。
3.世界性和時代性。現代化是一個國際概念,具有開放性、歷史過程性及與其他相關產業同步推進等特點?,F在我們又正處在國際市場千變萬化、科學技術瞬息萬變的知識經濟時代,故應從全球經濟化的角度來研究農業現代化,才能確?,F代化的水平和質量,其參照體系就是當達國家既有的最高水平。因此,不能單獨強調本國特色,必須從本國情況及預期可能達到的水平出發,來確定農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或自我判斷是否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有一個公認的國際標準。
4.整體性。農業現代化不僅包括農業生產條件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現代化和農業生產組織管理的現代化,同時也包括資源配置方式的優化,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安排。因此,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不但要重視“硬件”建設,也要重視“軟件”建設,特別是農業現代化必須與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相協調,與農地制度改革、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以及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相配套。如果忽視“軟件”建設,“硬件”建設將無法順利實施,“硬件”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農業現代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文化現代化的組成部分,它隨著社會經濟現代化的進步而發展,所以還必須和農村現代化同步進行。
摘要: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發展,推動城鎮化進程,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信息化發展引領工業化,助推城鎮化,支撐農業現代化;城鎮化依托信息化,仰賴工業化,帶動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依賴信息化,協助工業化,加速城鎮化。同步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是“四化”協調互動的必然選擇。惟有“四化”同步發展,才能促進城鄉一體化,加快現代化進程,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和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目標。
關鍵詞: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互動關系
黨的十八大報告《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中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這一論斷充分表明了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詮釋其之間的互動關系與同步發展的要求,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向縱深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涵
1.1 工業化
工業化是一個歷史范疇,一般指傳統農業型社會向現代化工業型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工業或第二產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持續增加,工業生產量快速增長,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的比例不斷上升,推進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即日益彰顯出工業發展的顯著特征,是近現代經濟發展的主旋律?!缎屡翣柛窭追蚪洕鷮W大辭典》中指出,工業化是一種過程,此過程主要體現為工業生產活動、工業產值及工業就業持續增加的發展過程。然而從廣義上來理解,工業化過程不僅僅是工業產值增加、工業就業人數增加及物質生產能力提高,而且還包括社會、政治、文化、人口及就業等方面的變革,城鎮化水平和國民消費層次全面提升,由此帶動整個社會結構及人們思想觀念、習俗的變遷。
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強調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質上就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的過程,著力
動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在關注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堅持速度和效益相結合,走高技術、低污染,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興工業化道路。 1.2 信息化
信息化是在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基礎上產生的,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個以信息技術運用為標志的新階段,通常指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實現從以物質能源為經濟結構的重心,向以信息為經濟結構的重心轉化。主要體現為日益采用現代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來裝備社會各生產領域,具體生產活動中以信息的不斷獲取、加工和傳遞為前提,促進信息技術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斷增強,實現從有形物質創造價值向無形的信息創造價值的轉變,同時引發社會觀念、社會經濟、社會結構及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和變遷。目前我國強調的新型信息化就是以現代通訊技術手段來裝備我國社會生產生活及社會管理等相關領域,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充分開發信息新技術、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培育國家信息化體系,發展信息產業,使信息高新技術廣泛應用、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個領域中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以此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1.3 城鎮化
城鎮化是指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第二、三產業向城鎮聚集,同時人口向中心城鎮轉移和集中,從而使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原有結構和功能實現轉變的一種歷史過程。它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有所提升的表現,對突破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是世界上大多數工業化國家的基本發展趨勢,也是近現代社會發展的主旋律[1]。當今我國新型城鎮化強調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城鎮化建設,以產城互動、和諧發展為指引,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拓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同時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城鄉居民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所謂新型城鎮化的“新”特指從實現片面擴張城鎮規模到提升城鎮產業集聚、公共服務及生態宜居等的轉變,實現城鄉分割狀態到城鄉一體化的轉變,實現從過去偏重外延擴張向提升質量內涵的轉變,探索產城互動新路徑,統籌推進農村城鎮化和城鎮現代化。
1.4 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一般是指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過程,強調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裝備農業,先進經濟管理方法管理農業[2],促進落后的傳統農業生產向具有先進科技水平的現代農業生產轉變。農業現代化既是一種過程又是一種手段[3],包含了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農業生產與經營模式的轉變以及農業產業效率的增加等,包括使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發展理念和現代經營管理方法來實施,它是社會全面現代化的基礎。當前我國新型農業現代化一方面重視農業產出效益,另一方面則愈加注重提升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生產具體環節上強調推進專業化、組織化及合作化,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向縱深程度發展,注重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與應用。
2 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互動關系
2.1 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發展,推動城鎮化進程,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工業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主要載體,工業化的發展為信息化奠定物質技術基礎,日益推動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是拉動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當下,工業化與信息化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這種相互作用表現為:工業化是信息化帶動下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是新型工業化中新型的信息化;信息化是工業化的延伸和發展,信息化是推動工業化的重要手段。從工業化進程的角度來說,其成果日益產生對信息化的廣泛應用需求,生產中需不斷促進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技術創新,以此帶動信息技術與設備的普及應用,通過工業化來促進信息化發展,提高信息化水平。
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動力和助推器,城鎮化則是工業化進程的必然結果;工業化以城鎮化為基礎,是城鎮化的經濟內涵。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大工業的社會化生產方式促進經濟效益持續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城鎮功能不斷提升,農村勞動力人口轉移并向城鎮集聚,城鎮規模漸趨膨脹?,F代工業呈現關聯性強、聚合度高的集群式發展態勢,生產的規模性和集中化日趨加強,催生著各種生產要素不斷向城鎮聚集,帶動了區域內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發
展。
工業化實質就是傳統農業經濟向現代工業經濟轉化的過程。在此進程中,工業化的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拓寬農民致富增收的渠道,同時工業化能促進農業內部的分工,提高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程度,實現規?;洜I。由于農業產業化是以工業企業為載體,以工業化發展為基礎和條件而生存和發展的一種生產經營模式,因此工業化越發展就越能為現代農業的產業化生產創造良好條件,從而增強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整體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2.2 信息化引領工業化,助推城鎮化,支撐農業現代化
信息化對工業經濟的結構、工業化社會的就業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信息技術催生新興產業,全面提升和調整傳統產業結構,賦予工業生產全新的時代特征。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表現在國民經濟各部門應用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包括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信息資源與工業資源及虛擬經濟與工業實體經濟等方面在生產技術、產品質量及產業衍生等環節上的融合。作為現代工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新興信息產業發展,能直接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促使信息轉化為企業的內在競爭力,其高速發展有助于增強工業化能力,提高工業化水平。
信息化是城鎮化經濟增長的助推器和提升機,城鎮化則是信息化的載體和依托。信息化優化以知識和技術為核心的城鎮資源配置,強化城鎮化進程中的制度創新,是城鎮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的主要推動力。通過信息產業化和產業信息化兩種形式優化城鎮產業結構,使其向信息產業為主的經濟模式轉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可提升城鎮的規劃建設和經營管理水平,使城鎮空間呈現擴散化或積聚化趨勢,對城鎮經濟、文化和管理等產生影響并引發城鎮功能的轉換,信息技術同時帶動信息產業,從而改變就業結構,拓展城鎮就業空間。顯然,信息化通過推動工業化進程,支撐和拉動城鎮經濟增長,加速城鎮化的發展。 信息化是現代農業科技進步的必備方式和重要條件,信息化建設促進農業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改變傳統手工勞動生產方式,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產出效益,加速現代農業發展。以信息化助力農業現代化,可提供共享農業科學研究的高性能計算設備和分布式數據庫資源,創建農業科技人員依靠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構筑網絡化的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推廣服務體系,為農業發展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強化涉農信息資源整合,增強農民的信息意識,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對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2.3 城鎮化依托信息化,仰賴工業化,帶動農業現代化
城鎮化的發展程度往往取決于信息化的發展水平,城鎮化是信息化的有效載體和物質基礎,也是信息化演變發展的空間形式,城鎮要素稟賦和資源配置能力是城鎮信息化體系發展的核心,加快城鎮化進程是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需要。信息化日趨演變為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主題和驅動力,成為緩解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所面臨諸多矛盾的有效手段,而作為信息集散地的城鎮,廣泛推廣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可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鎮集聚和輻射功能,為產業信息化和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從而推進城鎮現代化進程。
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空間載體和平臺,是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基本土壤,工業化則是城鎮化的內在動力和經濟支撐。城鎮化保證工業化要素集聚,城鎮豐富的知識信息技術資源稟賦為工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要素條件,城鎮化的基礎地位越牢固,工業化的產業支撐作用就越強。推進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協調發展,既可為工業化創造條件,也是城鎮化發展的內在規律,二者互動發展的良好契合點就是推進“產城”融合,通過有效整合工業產業與城鎮資源,提升產業支撐、城鎮承載能力,充分發揮工業化對城鎮化的“發動機”和“加速器”作用。
城鎮化是農村實現工業現代化的有效載體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催化劑,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體現和重要標志,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城鎮產業化的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提供產品、技術支持、資金積累以及農業現代化需要的農業機械、水利設施和化肥等的投入,當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這些產品就能以低成本購得;城鎮化還有利于農業人力資本的積累,為農業產品提供數量上和結構上的需求變化,為農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創造市場條件,從此意義
來說,工業化和城鎮化就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4]。
2.4 農業現代化依賴信息化,協助工業化,加速城鎮化
科技進步和信息技術革命是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現代科學技術是現代農業的核心標志,農業科技進步程度決定著農業現代化水平。在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浪潮下,積極推進農業科技研究和開發是保持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需要,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強勁動力,也是農業現代化賴以實現的有效途徑。應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打造農業科技創新的信息化平臺,建設農業科技推廣的信息化服務體系,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進步,不斷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是工業的基礎,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基本的原材料保障,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則為工業化提供必要的支撐,對工業化的深入發展有著重要的協助、推動作用。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進一步優化了農產品結構,滿足了工業化對農產品供給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促進了農業技術、農業結構和農業管理現代化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經營集約化的實現,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富余勞動力,也帶動了農業人口逐漸向中心城鎮的轉移和集中,從而推動了城鎮工業化的發展。
農業現代化是城鎮化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制約因素,農業現代化為城鎮化進程創造市場條件,提供要素來源。城鎮本質上就是勞動力、土地、市場和資本等各種要素在地理上的集中,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帶動農業企業不斷聚集,且所需勞動力數量越來越少,加速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為城鎮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依靠大量農業機械、化肥等工業產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工業制成品和服務需求的絕對數量,從而為城鎮第二、三產業發展創造更多需求,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
3 同步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是“四化”協調互動的必然選擇
“四化”互動體現了在信息技術時代下工業與農業、城鎮與農村的邏輯關系,構成了“四化”同步發展的內在機制。“四化”之間的協調互動關系,表現在當下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四化”的共存,決定了推動“四化”必須實現長期均衡的發展趨勢,而要實現均衡態勢就要求同步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并日益彰顯工業化的主導作用,突出信息化的引領作用,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內涵,加強農業現代化的戰略地位。
3.1 “四化”同步愈益彰顯工業化的主導作用
相對于機械化大生產的傳統工業化而言,新型工業化強調“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蓋廣、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發展道路。新型工業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載體,是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前提,同時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支撐。在“四化”同步發展過程中,新型工業化居于主導地位,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力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戰場、“四化”協調互動的主動力,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決定性作用。沒有新型工業化的快速推進,“四化”協調互動發展就缺乏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無法催生新型城鎮化,帶動新型農業現代化,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也就無法實現。
3.2 “四化”同步突出強調信息化的引領作用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與知識經濟日新月異,信息化促使人類社會發展模式內涵有了質的變化,深刻改變了社會產業結構,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地位與作用日益突出。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成為現代社會技術體系的基礎技術,信息技術滲透到傳統產業中,使傳統產業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推動以物質和能源投入為主的經濟形態向以知識和信息投入為主的知識經濟或信息經濟形態轉變,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信息產業是戰略性先導和支柱產業,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核心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社會再生產的基礎。“四化”同步發展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降低物資消耗和交易成本,對實現中國經濟增長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內涵集約型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3.3 “四化”同步更加注重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內涵
與傳統提法不同,新型城鎮化更強調內在質量的全面提升,體現的是經濟社會發
展的和諧與協調。從偏重數量規模向注重質量內涵提升、偏重經濟發展向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偏重依賴工業化向農業現代化等多力支撐體系的轉變,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5]?!八幕蓖桨l展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對于調整經濟結構,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土地、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拉動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促進農業功能的拓展與開發[6],發揮城鎮在溝通城鄉的重要樞紐作用,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最終促進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協調互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3.4 “四化”同步更加強調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地位
與以往的農業經濟政策相比,“四化”同步著重把農業現代化放在與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具有同等重要的戰略高度。我國農業現代化是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發展的基礎,“沒有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很難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7],農業的發展正如西蒙·庫茲涅茨所指出的,對經濟增長提供產品、市場、要素和外匯4個方面的貢獻。“四化”之間的協調互動關系決定著只有不斷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深化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戰略地位,才能有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相適應的農業現代化水平,真正實現“四化”同步發展。
3.5 “四化”同步凸顯我國經濟社會全局的科學發展
“四化”同步彰顯系統思維視閾下的總體布局,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這種同步不僅僅是簡單的時間同步,而且是“四化”之間空間上的同步。就層次性而言,工業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是強國之本;信息化則為其他三者提供現代化管理、支撐的手段,是實現科技興邦的源泉;城鎮化是我國公民基本生活的需求保障,有助于推進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貧富差距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以信息技術裝備的農業現代化能促進我國發展高效農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是工業化的人力資源源泉,也是城鎮化進一步發展的有力支點?!八幕蓖綄I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行統一規劃,科學合理地推進,倡導低碳發展,強調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可持續的協調發展路徑,更加體現了發展的全面性和科學性。
總之,“四化”之間辯證統一,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共生共在,協調互動。當前“四化”同步核心是注重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沒有信息化條件下的工業化,就無法推進城鎮化,實現農業現代化;只有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才能為工業化、城鎮化提供更多的生產要素和更廣闊的農村市場,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又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主要引擎。因此,必須毫不動搖地推動“四化”同步發展,以此提高綜合國力,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加速現代化進程,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和全民共同富裕。
“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充分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必須順應世界農業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發展趨勢,必須充分考慮我國農業現代化新階段所遇到的主要障礙和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月26日,在第十屆全國創業之星經驗交流表彰大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表示,農業現代化不僅是農業生產手段的現代化,還包括農業制度的變革。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重大任務。而要完成這一重大任務,必須立足我國基本國情,著力解決好如何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如何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如何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將來誰來種地、農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等六大問題。
采取什么樣的模式——毫不動搖地堅持農業家庭經營方式
“家庭經營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國農業最基本的經營形式。”韓俊表示,現階段工商企業大規模租種農地,不符合我國基本國情。應堅持讓農民種自己的地、讓更少的農民種更多的地,真正做到農地農用、自愿流轉,確保農民家庭經營的主體地位。
韓俊強調,堅持家庭經營不動搖,絕不是固化目前分散的、小規模的土地經營方式。我國是世界上農戶土地經營規模最小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有2.2億個農戶,戶均土地經營規模不到0.6公頃,隨著農村勞動力持續向外轉移,必然伴隨一個土地不斷向種田能手集中、土地經營規模逐步擴大的過程,這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趨勢。
為了克服小規模家庭經營的局限性,韓俊建議,隨著農民不斷向城鎮穩定轉移,在有條件的地方應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鼓勵和引導農民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育土地承包權流轉市場,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土地制度怎么改——尊重和保護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利
“讓農民帶著土地權利進城,成為新市民,是保護農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表n俊表示,土地產權制度是農村的基礎性制度,事關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穩定。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以保護農民土地財產權為核心,修改完善相關法規和政策,完善農村土地制度。
為此,一是明確界定農民土地財產權利。韓俊認為,只有確保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農民才能安心,農村才能長治久安。為此,要加快給農民頒發具有明確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和宅基地使用權證書,讓農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合法權益,防止以農村土地屬于集體所有為名,強占強征土地,損害農民土地財產權。
二是禁止強迫農民以土地權換市民權。“家中有地,進退有據。農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不是國家無償分配給農民的福利,是法律賦予農民的合法財產權利,讓農民帶著土地權利進城,成為新市民,是保護農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韓俊說,適應農民工進城落戶和城鎮化發展的需要,應賦予農民工對承包土地、宅基地和集體資產股權自主處置權,為農民實現土地財產權創造條件。
三是真正按照土地的市場價值對被征地農民進行補償。韓俊認為,我國征地范圍過寬,對農民的補償偏低。土地非農化和城鎮化過程中產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巨大,需要大幅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在符合國家土地利用規劃、嚴格管制非農用地總量的基礎上,把更多的非農建設用地直接留給農民集體開發,讓農民以土地作為資本直接參與工業化和城鎮化,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農村經營體制怎樣有活力——建立健全農業經營服務體系
農戶分散經營有其不足之處,如何才能形成有活力的農村經營體制呢?韓俊提出,在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把家庭分散經營的優勢與統一經營和服務的優勢結合起來,形成有活力的農村經營體制,是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必須要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為此,韓俊認為,要加快推進家庭經營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統一經營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
此外,韓俊表示,要進一步發揮好村級集體組織在統一經營和服務方面的作用。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帶動農戶從事專業化生產,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的有機結合,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是我國農業體制創新的方向所在。
農產品有效供給如何保障——加快改善農業技術和設施裝備條件
“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韓俊表示,必須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
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國農業發展中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
對此,韓俊建議,要發揮好科技對現代農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農業機械化。
未來農業誰經營——加快培養新型農民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大批青壯年進城務工經商,農業勞動力素質呈結構性下降,一些地區農忙季節農業用工難問題越來越突出,“村莊空心化、農業副業化、農民老齡化”問題開始顯現,農業面臨后繼乏人的危險。未來誰種地,是個大問題。
對此,韓俊提出,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下大工夫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引進和造就各種專門人才。
韓俊建議,大力開展農民技能培訓,加快培養適合現代農業需要的各種專門人才;積極發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加大對大專院校農林專業學生的助學力度,鼓勵他們畢業后到農村去施展才能。
農民往哪兒去——繼續轉移農民,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
轉移農民、減少農民,是富裕農民、發展農村的治本之策,也是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最大難點。我國特殊的城市化路徑,在城鄉之間形成龐大的農民工群體,不僅城鄉二元結構沒有有效彌合,同時在城市內部又形成新的二元結構?,F在的農民工在城鎮面臨著就業不穩、家分兩地、居住不定、服務不均的問題。隨著勞動力供求關系的改變,農民工的利益訴求由過去的就業和提高工資,變為現在的希望在居住、社保、醫療、勞動條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獲得更公平的待遇。
“在此背景下,加快城市社會管理制度改革,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是大勢所趨,已到了一個關鍵時期?!表n俊建議,必須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核心,以提高農民工就業技能和質量、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完善農民工公共服務制度和吸納農民工進城定居為重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創新社會管理體制,下決心打破雙二元結構,推動農民工融入企業、子女融入學校、家庭融入社區、群體融入社會,扎實提高人口城鎮化水平。
為此,韓俊提出三條舉措:一是加快推進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由對本地戶籍人口提供向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所有常住人口提供轉變;二是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接納具備條件的農民工在就業地落戶定居;三是加快調整產業和城鎮布局,引導農民工多渠道轉移就業,引導人口合理分布。
摘要:國際經濟環境的改變給我國現代化農業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在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觀念更新、信息化以及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積極應對,做出合理的戰略選擇,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戰略選擇;新農村建設
現代化是一個歷史范疇,也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農業現代化具有動態性、區域性、世界性和時代性、整體性等特征。加入WTO以來,我國農業領域進一步對外開放,農業的市場化進程大大縮短,為農業現代化提供重要前提。農業的對外開放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的加劇,對我國技術落后、效益和效率均低下的小農經濟形成強烈沖擊,促進土地的相對集中和實現農業規模經營是大勢所趨。在農業生產方面揚長避短,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比較利益,進而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業現代化投入資金來源是努力目標。引進國外先進農業科技,縮短與發達國家在農業科學技術領域的差距,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是增強自身實力的需要。改善農產品出口環境,享受WT0成員無歧視貿易待遇,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獲得解決農產品貿易爭端的規范“渠道”??傊?,國際經濟環境的改變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國更要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因此,我國應在技術、制度、觀念以及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積極地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做出適合其特性的戰略選擇,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一、更新觀念:農業現代化的精神動力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觀念一變天地寬,沒有資金可以引進資金,沒有人才可以引進人才,沒有項目可以引進項目。只有不斷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才能積極地適應新情況,形成新思路,推出新舉措,開拓新局面,農村才能呈現出生機和活力。只有用新觀念去開拓農村發展的新時期、新階段,農村才能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轉變農民觀念,第一,應強化其發展意識和開放意識,讓其真正認識到結構調整的好處和意義。通過學習、培訓,讓農民了解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知識、新理論。同時,要有針對性地組織部分農民外出參觀考察,讓他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使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統一起來。第二,示范引路,榜樣帶動。農民普遍具有“人家不怕死,咱也不怕埋”的從眾心理,同時還有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求實惠意識,所以要善于利用農民的這些心理特點,積極培養種植和養殖方面的骨干群體,讓他們先干起來,做出示范,干出成效,讓農民為之心動,使大家跟著學、跟著富,造成星火燎原之勢。第三,基層干部要增強服務意識。在政府轉變職能的同時,干部要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千方百計地為農民找項目、籌資金,為農民做好產、供、銷各個環節的服務。除此之外,還要注重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幫農民學技術、學本領,增強市場應變能力和致富能力,因地制宜地找出適合本地和自身特點的致富門路。
二、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的智力支撐
實踐表明,農業生產力的變革和飛躍,有賴于農業科技的發展水平的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在我國這樣人均農業資源相對貧乏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中,顯得尤其重要。我國應該在體制、指導思想、人才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
1.要改革現行的農業科技體制。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逐步建立起面向市場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體系,高效率轉化科研成果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全面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農業教育培訓體系。為此,必須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努力提高農業投入在各級政府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同時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科技立項制度、科研機構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成果評價和獎勵制度,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優化人員結構,提高科技活動效率和解決農業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2.以生態農業作為導向確立科學合理的技術路線。根據我國國情,農業發展要走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并舉的技術道路,重點研究降低成本與節約資源,建立持續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技術體系,不斷提高常規農業技術的科技內涵和組裝配套程度,大力發展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設施農業等為主體的農業高新技術。同時要把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的研究方向,合理開發和保護農業資源,形成高效利用的農村能源和環境保護技術體系。
3.要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農業科技隊伍。能否加速造就一支由學術帶頭人、農業技術推廣人才、農業科技企業家、高素質農民和農業科技管理人才共同組成的農業科技隊伍,是農業科技創新與進步的關鍵。通過農業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建設,結合重大科技計劃和人才培養計劃,以任務帶動人才培養,加速造就一批學術帶頭人和科研骨干;通過農業科技園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市場、中介服務等形式,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通過專業培訓、定期進修、繼續教育等多種途徑,提高推廣人員的素質;通過鼓勵和支持農業企業的技術創新,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業家隊伍;通過農業廣播學校、電視大學、技術講座、專業培訓、職業高中、信息網絡、遠程教育、函授和夜校等多種形式,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的農民技術員隊伍;通過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技術培訓體系,大幅度提高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和科學種田水平。
4.要有足夠的資本投入和國際合作來支撐。要充分發展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建立政府投人為主導、社會投人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投人體系。各級政府在大幅度增加對農業科技投入的同時,還要調動企業、個人等社會力量投入農業科技,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科技投入嚴重不足的狀況。進一步擴大國際學術和人才交流,努力吸收和引進國外農業科技成果、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積極探索我國農業技術、產品、設備出口的新途徑。并堅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政策,鼓勵和引導留學人員、留居海外的農業科技人員回國工作,為國效力。
三、制度創新:農業現代化的組織保障
根據我國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業生產制度的創新,比農業科技創新更為重要,難度也更大。在農業生產制度創新中,最為重要的是二項:一是包括土地流轉制度在內的土地產權制度創新;二是農業生產組織制度的創新,其核心是盡快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目前中國農村存在六種農地制度安排類型,第一種類型是農戶經營加“大穩定、,小調整”這是最普遍的一種類型,被中等發達地區廣泛采用。第二種類型是“兩田制”。非農產業發展較快的地區,一些農戶因此愿意放棄部分或全部土地。當地政府將“口糧田”以外的土地全部收回,然后招租。與第一種類型一樣,農戶對其所擁有的地塊的權利缺乏穩定的預期。第三種類型是以蘇南為代表的機械化集體耕作方式,這一方式的主要問題在于模糊了農戶與土地之間的權屬關系;第四種類型是“生不增、死不減”制度。這種制度目前已在貴州全省推廣,并以地方法規的形式確定耕地承包期五十年不變,非耕地承包期六十年不變。是在集體所有制下最具個人化特征的農地制度。第五種類型是以溫州為代表,土地調整微乎其微,但土地租賃市場非?;钴S,土地集中程度不亞于蘇南地區。第六種類型是以廣東南??h為代表的土地股份制。在土地股份制下,每個農戶擁有一定的集體土地的股份,但此股份并不具體對應某一相應的地塊。這樣,集體所有的土地又被量化到該集體每個人名下,但量化到個人之后并沒有對經營規模的擴大形成約束,因為集體可以將土地統一發包給當地或外地的農民。土地股份制是解決土地的法律所有與土地的占有和經營之間矛盾的一種較為成功的嘗試。
從理論上說,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擁有了社區內土地的所有權,他們便同時擁有了對農地制度的決定權,國家對地權任何形式的干預都與憲法對土地集體所有制相背。國家政策只能給農民一定的經濟和行政引導,對村干部的行為進行規范,促使農地制度朝某個方向發展,而不應是對農地制度的直接干預。從我國各地的具體情況出發,農地制度的改革,應弱化土地的集體所有制,強化承包權。農民所擁有的土地承包使用權是農民以合同契約形式取得的一種財產權,在合同有效期內為農民所占有、經營、使用,其產品為農民所支配,在規定的使用期限內可以繼承、再租賃、贈予、拍賣、抵押、人股。使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在長度、廣度、獨立性確定性上得到保障,使承包權具有“準個人所有制”性質。土地產權問題處理好了,土地的流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比較低,在條塊利益分割的格局中,農民成為人口最多、但對改革決策的影響最弱的社會階層。近幾年來,以“公司十農戶”為代表的各類農村新型生產組織形式不少,但真正能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經濟共同體的幾乎沒有。最近幾年農業改革一直難以深化與此有很大的關系。為此,我國政府必須擯棄“葉公好龍”的心態,積極培植各種類型的農民經濟組織,不要害怕農戶組織起來后,會形成代表自身經濟和政治利益
能與政府對上話的壓力集團。
四、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加速器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即信息產業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催化劑和倍增器,成為經濟新一輪高速增長的關鍵。然而,信息產業在自身倔起和迅猛擴張的同時,先進的信息技術也對其他產業產生強力滲透、改造和推動作用。包括農業在內的任何其他產業都可以享受信息革命的成果,通過信息化改造,可以減少管理層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整個經濟系統在生產、經營、市場、技術、管理等方面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目前,積極建設信息高速通道,為利用信息化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必要的硬件條件。
當前農業信息化工作的重點在軟件建設上。主要是建立組織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信息員,建立各類農業信息數據庫和專家系統。今后一段時間內應基本完成農業信息網站建設和農業信息員的培訓工作,并著手建立起農村經濟、農業政策法規、當地自然資源、種子種苗、農藥及病蟲防治、農業氣象、土壤、生態環境、農產品市場行情分析等數據庫,主要農作物模式化栽培和畜禽飼養科學化的專家系統,以及農產品網上銷售服務系統,以農業各環節的高度信息化推動農業現代化。
五、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系統平臺
農業作為農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業部門不可能獨立于農村其他經濟部門之外實現現代化,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村經濟社會的綜合發展。農業現代化是與農村工業化、農村城市化互為表里、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
農村工業化是農村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農村工業化進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部分地區農村工業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的主體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就全國而言,特別是與發達國家比,我國農村工業化只能說是處于起始階段,農村工業化的任務相當繁重。推進農村工業化應實行分類發展戰略。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要重視農村工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集中化、規?;?、集約化生產,組建城鄉一體、產學研、農工貿結合的企業集團,實行跨國經營,提高農村工業化水平。經濟欠發達地區,應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優先發展農業資源型加工業,特別是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以農副產品加工業帶動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的現代化。
從世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歷程來看,城市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前置條件。先有城市化,再有農業現代化。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城鎮化發展的戰略思路應是:在沿海發達地區農村,從發展經濟轉移農村人口出發,主要是完善規劃,立足長遠,建設高標準的現代化新型小城鎮。完善規劃,首先應從各地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要求,對小城鎮布局進行科學規劃,要打破按行政區域一鄉一鎮的傳統規劃思路,有選擇有重點地規劃一、二級小城鎮。其次,要對每個小城鎮的發展規劃進行精心編制,科學論證。小城鎮規劃既要考慮長遠發展和建設,也要貫徹節約土地和農村綜合協調發展原則,今后幾年,小城鎮建設的重點應放在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小城鎮社會事業設施,發展第三產業、建設起點高、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農村居民住宅小區、加強小城鎮環境的綜合整治以及建設各具特色的小城鎮等方面。推進小城鎮建設的發展,創造吸引生產要素和生活要素向小城鎮集中的良好環境,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步伐,尤其要解決好“兩棲農民”問題,要使一部分農民完全離土進鎮,變農民為城鎮居民。要采取銀行支持,地方財政扶持,以及制訂政策,吸納社會資金等各種金融資渠道,籌集小城鎮建設資金。
摘要: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業問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目標,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我們要把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把農業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
關鍵詞:農村;農民;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業問題,中國現代化的實現,最難的是農業的現代化。實現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目標,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把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把農業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技術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來管理農業。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
黨的十六大報告就曾指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007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同志在十屆五次人大會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意味著給農業注入更多的現念和方式,將更多地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
什么是現代農業?簡而言之,現代農業是指處于一個時期和一定范圍內具有現代先進水平的農業形態,具體就是指用現代工業力量裝備的、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的、以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的,生產效率達到現代先進水平的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它具有四大特點: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僅僅或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二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布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于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三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后的局限性,實現了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四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了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
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就是傳統農業和不發達農業轉變到現達農業的過程。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現代化的農業技術裝備和較高的投入水平和產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部門的支撐和效益相對較高的非農產業需求的支撐,并采用現代營銷方式提高農產品商品率;三是現代化的農業技術水平如生物技術、化學技術等,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和經營管理才能的農業勞動者,農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鄉一體化;四是農民組織結構的改善與優化,尤其是通過農業產業化,形成較高的農產品加工增值率;五是有良好的農業資源生態環境并有較高的資源轉化率。
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具有重大意義:第一,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發展現代農業,是科學發展觀在農業農村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落實。通過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集約使用農業資源,提高農業競爭力,實現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第二,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要通過加快建設現代農業,促進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第三,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是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根本途徑。實現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是“三農”工作的根本目標和中心任務。只有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才能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從根本上夯實增糧增收的基礎。
第四,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資源與市場雙重制約,資源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將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我國農業的內在基礎正逐漸強化。目前,農業科技進步率已達到48%,農業生產條件和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物質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已具備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條件。那么,建設現代農業的目標和任務是什么呢?我們認為,建設現代農業的目標應該是要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能力明顯加強,土地產出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明顯提升,生態功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建設現代農業的任務主要是抓住薄弱環節,突出重點,采取綜合措施,整體推進。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廣泛應用農業機械,推廣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抵御災害的能力和生產效率;要增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農業科技應用水平,強化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要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結構不斷升級優化;要將農業產業化經營貫穿于現代農業建設全過程,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規?;蜆藴驶?;要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樹立和運用大資源、大農業、大食物、大市場和大生態的理念,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將貫穿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的全過程。因此,必須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扎實推進,確?,F代農業建設穩步健康推進。
農業現代化這個主題是一個包括多方面的運動過程。這個過程在不同發展階段上有不同的要求。長期以來,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適合本國的農業現代化理論及發展模式。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我國就提出了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并把農業現代化概括為“四化”,即農業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電氣化。20世紀70年代末,又以科學化、集約化、社會化和商品化代替了原來的“四化”,用現代科技、現代裝備、現代管理來概括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同時還把生產區域化、專業化以及農村工業化、小城鎮建設等內容同農業現代化緊密聯系在一起。這說明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內涵是不斷完善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農業現代化呢?農業現代化是指農業由原來落后的傳統形態向先進的現代形態轉變的過程,同時也是指農業要達到的現代水平,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歷史概念。它與現代農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就“現代化”一詞的本意而言是指使某一事物達到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因此,農業的現代化當指使農業發展達到最近的國際水平。然而事物總是不斷地發展和變化,“現代化”的內容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僅就概念而言,“現代化”所指十分寬泛,它在時間上沒有確定的外延,空間上也無確定的內涵,所以“現代化”不是嚴格的科學范疇,也不是什么理論性的概念。農業現代化就是把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把農業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技術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來管理農業。農業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綜合性、歷史性的概念。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不能把本國已經達到的技術、經濟水平同本國過去的情況相比,而應該同當時在經濟上和技術上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國家比。只有在經濟上、技術上趕上、接近或超過當時先進國家的水平,才算實現了和基本實現了現代化。人們根據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從歷史的角度,把農業劃分為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三個發展形態。農業現代化則是指農業由原來落后的傳統形態向先進的現代形態轉變的過程,同時也是指農業要達到的現代水平程度。
農業現代化,是我國四個現代化發展目標之一,對于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增收,其重大意義不言而喻。從目前世界農業發展的大趨勢和社會環境來看,中國的農業現代化,至少應具備以下六個方面的基本特征:
生產過程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設備代替人力的手工勞動,在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中大面積采用機械化作業。
生產技術科學化,其涵義是指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從而收到提高產品產量、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食用安全的效果。
增長方式集約化,是指摒棄傳統的粗耕簡作,推廣現代的精耕細作,在化肥、農藥、灌溉等方面的投入邊際效益遞減,外延擴大生產余地變小的情況下,把增產的基點轉到挖掘內部潛力,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綜合效益,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經營循環市場化,就是指投入—產出—消費的經營循環都要在市場上得以實現。
生產組織社會化,它意味著農業生產與流通活動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必須和社會上的有關部門、市場主體有機地聯系起來,以達到揚長避短,優勢互補,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
勞動者智能化,在這里是指從事農業生產或經營的人,一定要具備現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識和技能水平??偟膩碚f,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在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下得以實現的。離開人,現代化是不復存在的。農業現代化意味著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不能只是使用現代物質投入,不能“見物不見人”,必須認識到使用現代物質投入品的只能是具有現代技能的農民。
各國農業現代化的道路雖然不盡相同,前進的速度也有差異,但它們都希望到達同一個目的地;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奮斗與成功,預想與結果會有一定的距離,但這不妨礙人們朝共同的方向努力。什么是農業現代化的目標?這應當包括三個方面,即發達的農業、富庶的農村和良好的環境。(1)發達的農業就是要努力提高農業生產力,將目前低產低效的農業建設成高產高效的農業,使社會對農產品的需要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從而為整個國家經濟的現代化奠定穩固的基礎。(2)富庶的農村就是要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穩步提高農民的收入,縮小城鄉之間、工農之間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方面的差距。(3)良好的環境就是要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避免對自然資源掠奪式的開發經營,注意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農業的穩定發展、資源的持續利用創造良好的條件,為人民工作與生活創造美好的環境。
總而言之,農業的現代化應當建立在經濟上可行、生態上適應、社會可持續的基礎之上,利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從廣度和深度來改進和協調農業生態、技術與經濟這三個系統,使之在和諧中發展,在互動中前進。
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談不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就沒有中國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并加快發展我國的現代農業,才能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建設。
摘要:世界上各種思潮時起時落,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的熱點。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轉變為現代農業,這是農業發展的歷史規律。農業現代化與持續化并不是對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補充的關系。中國農業的偉大目標是在二十一世紀實現農業現代化,走集約持續農業的道路。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農業持續化;集約持續農業;持續發展
科學理論是實踐變革的指導。本世紀以來,先后出現了四種全球性與農業有關的思潮,即農業現代化、綠色革命、自然農業與可持續農業。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是狂風般的蜂擁而來,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種思潮中科學性強的理論能經受歷史的考驗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經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學性不強或反科學的理論只能熱鬧一時而自然地退出歷史的舞臺。當代受各種思潮沖擊的人們,必須保持冷靜頭腦,分析思潮產生的背景、實質性內容、利與弊,進而辨認其科學的真偽,從而從本國本地的情況出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任何對農業思潮的盲從或“拿來主義”都會導致行動或決策中的失誤。
一、農業現代化思潮--二十世紀的主旋律
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紀工業與科學技術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準備了條件。1892年第一臺拖拉機問世,1840年李比希營養歸還學說出臺,再加上達爾文雜種優勢理論與摩爾根遺傳學理論等,促進了農業現代化思潮與行動的產生與發展。其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行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以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用雜交玉米等高產新品種與新耕法替代老品種老經驗;以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農業,用開放式的商品經濟替代封閉式的自給性傳統經濟。
農業現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世界農業一反過去幾千年老牛破車的步伐,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本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率先實現了以機械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現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積40%人口24%的工業化國家先后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本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長2.3倍,農業產值增加24倍,用事實否定了馬爾薩斯關于人口增長快于糧食增長的悲觀預測。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美國一個農民人均產糧已達110噸,產肉101噸,可養活80個人。目前,由于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加上糧肉生產過剩而將注意力轉向環境,因而作為一種思潮的農業現代化已經不再受青睞,但實際行動仍在繼續,而且進一步向現代化邁進。發展中國家正在進行的綠色革命實際上也是農業現代化思潮的影響而衍生的一種行動。
現代農業在產生奇跡般增加產品與效益的同時,由于曾對資源環境的忽視而帶來某些負面效應。例如能源消耗急劇增加,從1950年的0.36億噸增加到1985年的2.6億噸石油當量,因而有人貶稱之為“石油農業”;農藥、除草劑等化學品對環境與食品安全構成威脅;有人還擔心大量施用化肥會不會破壞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還將主要是工業化引起的水、空氣污染也歸咎于現代農業。這些問題正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近來已將資源環境良化納入并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自然農業思潮——一次超凡脫俗的嘗試
作為一種對農業現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現了企圖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一次嘗試,即自然農業思潮。其派別與口號多種多樣,如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生物農業、替代農業、再生農業、自然農法、超工業農業等等。形成了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的農業思潮。較有名氣的英國真菌學家霍華德提倡的“有機農業”,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艾希瑞克發起的“生態農業”,日本的福岡正信寫了一本《綠的哲學》,提倡無施肥無耕作無農藥無除草的“自然農法”等。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歸樸還真,與自然和諧一致,盡量減少人類對自然的干預,主張低投入;在技術內容上強調傳統農業技術,提倡堆肥、輪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中的人工合成化學品(化肥、農藥、除草劑、飼料添加劑)與生物工程技術;在管理上主張小型,自給自足,強調農戶(場)內閉合式物質循環而排斥農戶外的投入。這股思潮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大,但受生態至上的環境保護主義的推動,在學術界曾一度時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爭論甚大,提倡者認為這是一種農業的“理想國”,反對者認為是“復古”,是“神話”。
自然農業思潮有其積極與消極的方面。它強調崇尚自然,對喚起環境保護意識起了積極的作用,糾正了現代農業只強調產品與效益而忽視資源環境的不足;它所強調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仍有其積極的作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作為一種農業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況下少量應用(如旅游景點、安全食品)也是不足為怪的。另一方面,這股思潮又極端地強調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動作用,反對投入,反對人工合成品,企圖返回古代式傳統技術而否定現代科學。在理論上,違反最基本的能量轉換與散逸定津,企圖實行自我封閉式的物質循環模式,而滑向科學上的倒退。因此,作為一種農業的整體戰略是不足取的,在實際生產上,由于它只強調保護自然資源環境而忽視生產與經濟,因而不能廣泛地被農民與政府接受。在歐美試行的各種自然農業模式,比重極少(占耕地千分之幾)。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漸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續農業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續農業思潮——當前的熱點
本世紀中后期,為抵制工業化所產生的消極影響,環境保護主義風起云涌席卷全球,羅馬俱樂部悲觀主義的代表作《增長的極限》譯成了幾十種文字,“生態危機”、“糧食危機”、“資源環境危機”、“經濟滯脹”,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說法震撼人心。在農業上,鑒于自然農業嘗試的失敗,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可持續農業的思潮,企圖以此作為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二次嘗試。
在吸取現代農業、自然農業優缺點及成敗教訓的基礎上,可持續農業思潮既強調糧食安全與發展農村經濟,又強調保護資源環境,實現生產、經濟、生態三個持續性的統一。既強調發展當前的農業而又不破壞資源環境,兼顧當前與長遠,促使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與自然農業受到冷落的處境不同,可持續農業思潮一出現,國際社會即刮目相待。許多國際機構,聯合國糧農組織、開發計劃署、環境署、世界銀行以及許多國際性農業研究機構都紛紛以此作為發展農業的指導思想,有的國家政府或議會還通過相應決議與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發展與環境”世界首腦會議上通過“21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的宣言,成為一個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開了“國際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學術討淪會”,1994年4月中國國務院通過“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人口、環境、發展”白皮書,其中將農業與農村的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作為一種農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可持續性獲得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贊同。強調農業的當前與長遠的結合,重視持續能力的建設,這是具有重要理淪與現實意義的。當然,由于時間尚短,對于可持續農業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見仁、意見各異??沙掷m性究竟只是一種思路或農業的屬性,還是一種策略與模式等問題尚在爭論中。至于可持續農業的定義、內涵、技術體系等更是眾說紛壇。一些西方國家專家簡單地將環境保護技術或自然農業提倡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移花接木就作為可持續農業的技術內容,有的甚至以傳統技術排斥現代科學技術,或只強調環境而排斥發展。這些觀點招致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異議與批評。越來越多的人傾向干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農業的思路與戰略,而不是一種具體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將某些西方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模
式嫁接在可持續農業的頭上。也有人認為可持續農業內容空洞難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羅馬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糧農組織盡管仍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轉而將農業與糧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讓給了“新的綠色革命”。
至于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我們的認識是,這兩者不是對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為補充的關系。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化是從不同角度上反映了農業發展的方向與戰略,可持續性強調了農業發展的態勢與后續能力,彌補了原有農業現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農業現代化中有關物質裝備現代化、技術現代化、商品化、市場化等各項內容。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講,今后的任務,是將傳統農業轉變為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與持續化。
四、綠色革命思潮——發展中國家振興農業之依托
本世紀六十年代,在發達國家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同時;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了有聲有色的綠色革命。這一思潮與行動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推廣高產新品種(如矮稈小麥、矮稈水稻、雜交稻)帶動農業的全面發展,但只改變品種而不改變生產條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形成了種子十化肥+灌溉三駕馬車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稱之為“肥水農業”。其實質是農業現代化的一種衍生與前奏曲。由于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弱、勞力多、規模小,因而與發達國家不同,其強調的重點不是機械化而是投資少見效快的新品種與化肥、農藥等,水利對多數地處熱帶、亞熱帶的發展中國家十分重要。綠色革命在亞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六十年代以來,整個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快于發達國家。以1961~1965年作為100%,1992年發達國家農業生產指數149,而發展中國家為238(中國280)。八十年代后期與1950年相比,農業總產值發達國家增加0.86倍,而發展中國家達1.64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農業總產值之比也由2:1變力1:1。
可惜,作為一種思潮,綠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運。一些來自發達國家的專家批評綠色革命造成了農村兩極分化,貧苦農民困無力購置新品種種子、化肥、農藥等而難以從綠色革命中得到好處。隨后自然農業、可持續農業思潮又接踵而起,這樣,綠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來。但是,這一思潮指導下的行動卻在發展中國家繼續開花結果。其中,中國與印度被認為是綠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紀以后,綠色革命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重新被提了出來。出乎許多人的預料,聯合國糧農組織并未將當前世界的熱點——可持續農業——作為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將“新的綠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種、化肥、灌溉、農藥在農業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別強調化肥與灌溉是“新的綠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所謂“新”主要有兩點。一是綠色革命的四大技術手段必須與社會經濟環境相適應,采取相應的政策與科技進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將綠色革命的各項技術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之上,重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也曾有人主張將新的綠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礎之上,但鑒于來自生態保護主義的強烈反對與抵制,聯合國糧農組織采取了十分審慎的態度??偟恼J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國際爭論的焦點,發展中國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處”。
五、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集約持續農業
以上四種思潮各有所長與所短,各有它的背景與適應性,農業具有極大的地域性與差異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發展農業的思路、目標、內容、技術體系都不盡相同。發達國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類60公斤,而發展中國家卻分別只有250公斤與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將關注的熱點放在環境上,而后者仍將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與會的60位首腦中,來自發達國家的僅有一位,說明了立場與愛憎的分明。因此,我們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種農業思潮與理論精華的同時,一定要冷靜地加以辨別,關鍵在于“中國化”。
1949年以來,中國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與農村生態環境獲得了持續的發展與改善。但是目前農業生產與環境形勢也日趨嚴峻,怎樣養活養好十多億中國人已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期間一位美國記者提出:“你認為中國真的能夠達到糧食自給嗎?”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內,如果我們真正去努力搞好農業,而且按適合中國國情的方向道路去進行的話,做到糧食基本自給(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國式的農業發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們要力爭在30~50年或更長一點時間內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盡管當前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而不再將這口號作為他們的目標,因而國際學術界農業現代化的聲音已甚為微弱,西方已將現代農業稱之為常規農業,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仍有待于完成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這一艱巨的歷史任務。它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在物質上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現水利化、化學化、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這是農業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沒有它就談不到農業現代化。第二,在技術上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農業,實現高產化、良種化、耕作制度與農業結構優化、栽培技術規范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節約化。第三,在經濟上,用現代的經濟管理科學指導農業,實現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土地或經營規?;?、社會化。第四,資源環境良化。保護資源,減少污染,凈化美化農田與農村環境。最后,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還必須與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同步進行,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最終目的是持續地提高生產力實現農村農民的富裕化。那種匆忙將農民真實的人均年收入還不足200美元時就拔高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中國式的農業現代化還必須有自己的發展道路與模式。根據中國人多地少、糧食緊、規模小的特點,必須強調高產、高效與持久發展相結合。第一,集約農作。將提高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放在首位,力爭低產變高產,少熟變多熟,廣泛采用復間套種。綠色革命強調的高產品種、灌溉、化肥等集約技術仍是農作的支柱。第二,高效增收。也既要在高產同時做到增加經濟效益,力爭高產與高效的同步進行。要隨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結構與作物結構,增加高價值動物與作物的比重,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大力開展農產品的就地加工與其它二三產業,促進農村的小康與富?;5谌?,在保護資源環境基礎上,強調自然生態與人工生態的結合,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與抗逆能力,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產田,促進農業與農村的持續發展。
在一次國際會議上,一位著名的美籍華裔農業專家善意地對中國高產高效方針提出異議,認為高產高效與持續發展是對立的。我們的意見是,在中國的國情下,農業不講高產高效不行,不講持續發展也不行,唯一的出路是將高產高效與持續發展結合起來,走集約持續農業的道路,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迪鳥夫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講:“廣泛受到環境保護主義者批評的建立在持久基礎上的集約農業是減緩饑餓的唯一途徑”。當然,不同地區,在現代集約持續農業道路上所采取的模式應是因地制宜多種多樣的。
摘要世界上各種思潮時起時落,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的熱點。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轉變為現代農業,這是農業發展的歷史規律。農業現代化與持續化并不是對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補充的關系。中國農業的偉大目標是在二十一世紀實現農業現代化,走集約持續農業的道路。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農業持續化;集約持續農業;持續發展
科學理論是實踐變革的指導。本世紀以來,先后出現了四種全球性與農業有關的思潮,即農業現代化、綠色革命、自然農業與可持續農業。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是狂風般的蜂擁而來,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種思潮中科學性強的理論能經受歷史的考驗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經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學性不強或反科學的理論只能熱鬧一時而自然地退出歷史的舞臺。當代受各種思潮沖擊的人們,必須保持冷靜頭腦,分析思潮產生的背景、實質性內容、利與弊,進而辨認其科學的真偽,從而從本國本地的情況出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任何對農業思潮的盲從或“拿來主義”都會導致行動或決策中的失誤。
一、農業現代化思潮--二十世紀的主旋律
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紀工業與科學技術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準備了條件。1892年第一臺拖拉機問世,1840年李比希營養歸還學說出臺,再加上達爾文雜種優勢理論與摩爾根遺傳學理論等,促進了農業現代化思潮與行動的產生與發展。其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行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以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用雜交玉米等高產新品種與新耕法替代老品種老經驗;以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農業,用開放式的商品經濟替代封閉式的自給性傳統經濟。
農業現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世界農業一反過去幾千年老牛破車的步伐,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本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率先實現了以機械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現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積40%人口24%的工業化國家先后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本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長2.3倍,農業產值增加24倍,用事實否定了馬爾薩斯關于人口增長快于糧食增長的悲觀預測。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美國一個農民人均產糧已達110噸,產肉101噸,可養活80個人。目前,由于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加上糧肉生產過剩而將注意力轉向環境,因而作為一種思潮的農業現代化已經不再受青睞,但實際行動仍在繼續,而且進一步向現代化邁進。發展中國家正在進行的綠色革命實際上也是農業現代化思潮的影響而衍生的一種行動。
現代農業在產生奇跡般增加產品與效益的同時,由于曾對資源環境的忽視而帶來某些負面效應。例如能源消耗急劇增加,從1950年的0.36億噸增加到1985年的2.6億噸石油當量,因而有人貶稱之為“石油農業”;農藥、除草劑等化學品對環境與食品安全構成威脅;有人還擔心大量施用化肥會不會破壞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還將主要是工業化引起的水、空氣污染也歸咎于現代農業。這些問題正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近來已將資源環境良化納入并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自然農業思潮——一次超凡脫俗的嘗試
作為一種對農業現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現了企圖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一次嘗試,即自然農業思潮。其派別與口號多種多樣,如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生物農業、替代農業、再生農業、自然農法、超工業農業等等。形成了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的農業思潮。較有名氣的英國真菌學家霍華德提倡的“有機農業”,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艾希瑞克發起的“生態農業”,日本的福岡正信寫了一本《綠的哲學》,提倡無施肥無耕作無農藥無除草的“自然農法”等。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歸樸還真,與自然和諧一致,盡量減少人類對自然的干預,主張低投入;在技術內容上強調傳統農業技術,提倡堆肥、輪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中的人工合成化學品(化肥、農藥、除草劑、飼料添加劑)與生物工程技術;在管理上主張小型,自給自足,強調農戶(場)內閉合式物質循環而排斥農戶外的投入。這股思潮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大,但受生態至上的環境保護主義的推動,在學術界曾一度時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爭論甚大,提倡者認為這是一種農業的“理想國”,反對者認為是“復古”,是“神話”。
自然農業思潮有其積極與消極的方面。它強調崇尚自然,對喚起環境保護意識起了積極的作用,糾正了現代農業只強調產品與效益而忽視資源環境的不足;它所強調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仍有其積極的作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作為一種農業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況下少量應用(如旅游景點、安全食品)也是不足為怪的。另一方面,這股思潮又極端地強調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動作用,反對投入,反對人工合成品,企圖返回古代式傳統技術而否定現代科學。在理論上,違反最基本的能量轉換與散逸定津,企圖實行自我封閉式的物質循環模式,而滑向科學上的倒退。因此,作為一種農業的整體戰略是不足取的,在實際生產上,由于它只強調保護自然資源環境而忽視生產與經濟,因而不能廣泛地被農民與政府接受。在歐美試行的各種自然農業模式,比重極少(占耕地千分之幾)。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漸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續農業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續農業思潮——當前的熱點
本世紀中后期,為抵制工業化所產生的消極影響,環境保護主義風起云涌席卷全球,羅馬俱樂部悲觀主義的代表作《增長的極限》譯成了幾十種文字,“生態危機”、“糧食危機”、“資源環境危機”、“經濟滯脹”,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說法震撼人心。在農業上,鑒于自然農業嘗試的失敗,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可持續農業的思潮,企圖以此作為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二次嘗試。
在吸取現代農業、自然農業優缺點及成敗教訓的基礎上,可持續農業思潮既強調糧食安全與發展
農村經濟,又強調保護資源環境,實現生產、經濟、生態三個持續性的統一。既強調發展當前的農業而又不破壞資源環境,兼顧當前與長遠,促使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與自然農業受到冷落的處境不同,可持續農業思潮一出現,國際社會即刮目相待。許多國際機構,聯合國糧農組織、開發計劃署、環境署、世界銀行以及許多國際性農業研究機構都紛紛以此作為發展農業的指導思想,有的國家政府或議會還通過相應決議與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發展與環境”世界首腦會議上通過“21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的宣言,成為一個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開了“國際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學術討淪會”,1994年4月中國國務院通過“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人口、環境、發展”白皮書,其中將農業與農村的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作為一種農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可持續性獲得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贊同。強調農業的當前與長遠的結合,重視持續能力的建設,這是具有重要理淪與現實意義的。當然,由于時間尚短,對于可持續農業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見仁、意見各異??沙掷m性究竟只是一種思路或農業的屬性,還是一種策略與模式等問題尚在爭論中。至于可持續農業的定義、內涵、技術體系等更是眾說紛壇。一些西方國家專家簡單地將環境保護技術或自然農業提倡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移花接木就作為可持續農業的技術內容,有的甚至以傳統技術排斥現代科學技術,或只強調環境而排斥發展。這些觀點招致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異議與批評。越來越多的人傾向干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農業的思路與戰略,而不是一種具體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將某些西方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續農業的頭上。也有人認為可持續農業內容空洞難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羅馬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糧農組織盡管仍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轉而將農業與糧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讓給了“新的綠色革命”。
至于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我們的認識是,這兩者不是對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為補充的關系。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化是從不同角度上反映了農業發展的方向與戰略,可持續性強調了農業發展的態勢與后續能力,彌補了原有農業現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農業現代化中有關物質裝備現代化、技術現代化、商品化、市場化等各項內容。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講,今后的任務,是將傳統農業轉變為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與持續化。
四、綠色革命思潮——發展中國家振興農業之依托
本世紀六十年代,在發達國家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同時;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了有聲有色的綠色革命。這一思潮與行動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推廣高產新品種(如矮稈小麥、矮稈水稻、雜交稻)帶動農業的全面發展,但只改變品種而不改變生產條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形成了種子十化肥+灌溉三駕馬車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稱之為“肥水農業”。其實質是農業現代化的一種衍生與前奏曲。由于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弱、勞力多、規模小,因而與發達國家不同,其強調的重點不是機械化而是投資少見效快的新品種與化肥、農藥等,水利對多數地處熱帶、亞熱帶的發展中國家十分重要。綠色革命在亞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六十年代以來,整個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快于發達國家。以1961~1965年作為100%,1992年發達國家農業生產指數149,而發展中國家為238(中國280)。八十年代后期與1950年相比,農業總產值發達國家增加0.86倍,而發展中國家達1.64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農業總產值之比也由2:1變力1:1。
可惜,作為一種思潮,綠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運。一些來自發達國家的專家批評綠色革命造成了農村兩極分化,貧苦農民困無力購置新品種種子、化肥、農藥等而難以從綠色革命中得到好處。隨后自然農業、可持續農業思潮又接踵而起,這樣,綠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來。但是,這一思潮指導下的行動卻在發展中國家繼續開花結果。其中,中國與印度被認為是綠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紀以后,綠色革命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重新被提了出來。出乎許多人的預料,聯合國糧農組織并未將當前世界的熱點——可持續農業——作為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將“新的綠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種、化肥、灌溉、農藥在農業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別強調化肥與灌溉是“新的綠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所謂“新”主要有兩點。一是綠色革命的四大技術手段必須與社會經濟環境相適應,采取相應的政策與科技進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將綠色革命的各項技術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之上,重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也曾有人主張將新的綠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礎之上,但鑒于來自生態保護主義的強烈反對與抵制,聯合國糧農組織采取了十分審慎的態度??偟恼J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國際爭論的焦點,發展中國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處”。
五、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集約持續農業
以上四種思潮各有所長與所短,各有它的背景與適應性,農業具有極大的地域性與差異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發展農業的思路、目標、內容、技術體系都不盡相同。發達國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類60公斤,而發展中國家卻分別只有250公斤與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將關注的熱點放在環境上,而后者仍將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與會的60位首腦中,來自發達國家的僅有一位,說明了立場與愛憎的分明。因此,我們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種農業思潮與理論精華的同時,一定要冷靜地加以辨別,關鍵在于“中國化”。
1949年以來,中國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與農村生態環境獲得了持續的發展與改善。但是目前農業生產與環境形勢也日趨嚴峻,怎樣養活養好十多億中國人已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期間一位美國記者提出:“你認為中國真的能夠達到糧食自給嗎?”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內,如果我們真正去努力搞好農業,而且按適合中國國情的方向道路去進行的話,做到糧食
基本自給(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國式的農業發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們要力爭在30~50年或更長一點時間內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盡管當前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而不再將這口號作為他們的目標,因而國際學術界農業現代化的聲音已甚為微弱,西方已將現代農業稱之為常規農業,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仍有待于完成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這一艱巨的歷史任務。它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在物質上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現水利化、化學化、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這是農業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沒有它就談不到農業現代化。第二,在技術上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農業,實現高產化、良種化、耕作制度與農業結構優化、栽培技術規范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節約化。第三,在經濟上,用現代的經濟管理科學指導農業,實現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土地或經營規?;⑸鐣?。第四,資源環境良化。保護資源,減少污染,凈化美化農田與農村環境。最后,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還必須與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同步進行,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最終目的是持續地提高生產力實現農村農民的富?;D欠N匆忙將農民真實的人均年收入還不足200美元時就拔高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中國式的農業現代化還必須有自己的發展道路與模式。根據中國人多地少、糧食緊、規模小的特點,必須強調高產、高效與持久發展相結合。第一,集約農作。將提高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放在首位,力爭低產變高產,少熟變多熟,廣泛采用復間套種。綠色革命強調的高產品種、灌溉、化肥等集約技術仍是農作的支柱。第二,高效增收。也既要在高產同時做到增加經濟效益,力爭高產與高效的同步進行。要隨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結構與作物結構,增加高價值動物與作物的比重,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大力開展農產品的就地加工與其它二三產業,促進農村的小康與富?;?。第三,在保護資源環境基礎上,強調自然生態與人工生態的結合,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與抗逆能力,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產田,促進農業與農村的持續發展。
在一次國際會議上,一位著名的美籍華裔農業專家善意地對中國高產高效方針提出異議,認為高產高效與持續發展是對立的。我們的意見是,在中國的國情下,農業不講高產高效不行,不講持續發展也不行,唯一的出路是將高產高效與持續發展結合起來,走集約持續農業的道路,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迪鳥夫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講:“廣泛受到環境保護主義者批評的建立在持久基礎上的集約農業是減緩饑餓的唯一途徑”。當然,不同地區,在現代集約持續農業道路上所采取的模式應是因地制宜多種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