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9 04:29: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綠色農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農業科技推廣現狀
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圃凭G色農業技術集成中心連續多年加大對農業機械、試驗設施裝備等物資的投入,開展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舉辦觀摩、展示活動,對農民進行現場培訓。由于建設成效顯著,該中心的基地已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和集成示范基地”。此外,隆平高科國家級玉米種子研發中心建設正在積極推進,河南科技學院雜交小麥研究科研項目巳取得初步成效,這些都為濟源市現代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綠色農業防控體系逐步完善。建成濟源市植保田間觀測場及應急藥械庫,梨林鎮東部萬畝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示范區,大略鎮寺郎腰村3500畝的大蔥種植基地被定為綠色農業防控示范區。健全了市、鎮、村三級監測防治體系,成立社會化防治組織100余個,推廣應用大型車載植保機械300余臺,構建起了“監測預警準確、撲控快速高效、監管規范有力”的動植物保護體系。高產示范區全面建設。針對土地流轉率加大、農村勞動力結構調整等現狀,濟源市先后建成五龍口玉米萬畝高產示范方,積城鎮/j、麥萬畝高產示范方以及多個千畝方、百畝方’為全市糧食穩產高產提供了科技保障。
2.存在的問題
濟源市農業科技支撐能力逐漸加強,但與農業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關鍵技術成果明顯不足,產前、產中、產后等技術集成配套不夠。二是農業科技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盡合理。直接服務于農業生產一線的實用型專家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尤為突出的是基層農業科技人才弓I不進、留不住。三是由于體制機制等原因,農業生產、教學、科研、農民培訓、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等工作的銜接不夠緊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科技整體合力。
3.意見和建議
一要抓好項目實施。持續抓好百名科技人員包百村活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三大重點工程。其中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要圍繞“小麥、玉米、蔬菜”三大產業,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農業效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要與認證、扶持政策協調配套,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二要加強協調溝通。農業技術教學科研工作要根據相關單位的性質、職能來謀劃,要定位在全市的層面,加強彼此的分工協作,進一步做好現代農業發展的技術支撐、信息支撐、數據支撐和平臺支撐。三要培養農業科研創新領軍人物。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吸收一批高水平的高級農業專家,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建立科學的評價考核機制。四要開展農業科技體制創新試點。選擇一批基礎扎實、條件較好的科研機構開展綜合創新試點。目前,濟源科云綠色農業技術集成中心果蔬示范基地和玉米小麥新品種示范基地,已經被列為濟源市種植業基地發展的重點,正在通過項目扶持增強其科技含量,起到示范帶動效應。
作者:馬正國單位:濟源市農牧局
1發展綠色農業經濟的優勢
綠色農業經濟是以市場需求和經濟、生態協同發展為根本原則,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是農業經濟的必然趨勢。綠色農業經濟相較于傳統農業的優勢主要表現為:
1.1綜合效益更高綠色農業經濟是綠色發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體現,其發展目的主要是將地方農業經濟水平與社會效益、生態環境相結合,從而實現3者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同時,綠色農業經濟還能推進我國綜合效益增長型農業建設的整體進程,對于我國農業發展模式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1.2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綠色農業經濟要求在發展過程中遵循農業生態的發展規律,利用清潔、節約的新型農業技術,對多種農業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從而實現農業經濟和生態效益的同步增長。相較于傳統農業發展而言,可以更高效地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同發展。
1.3產品成本較低發展綠色農業經濟可降低農產品生產及使用過程中的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處理污染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資源,使產品的整體成本水平顯著降低。由此可知,發展綠色農業經濟可有效降低農產品成本,間接促進農業經濟水平的發展提高,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2綠色農業經濟的現狀及其問題
2.1發展現狀近幾年,我國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可將其發展現狀所表現出的特點總結為2個方面。
2.1.1實現規模化生產自2004年我國首個綠色農業經濟生產基地在黑龍江省試點并取得良好成效后,各地相繼在自身區域優勢的基礎上,積極進行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基地的建設,并以此為主要依托,發展優勢最為明顯的綠色農業經濟。目前,我國已有592個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年收益超過2.5×107萬元,且農民合作社已逐步成為近年來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主體,綠色農業經濟在我國的發展已初具規模。
2.1.2品牌效應日益顯著綠色農業經濟生產規模的擴大,也使得我國綠色產品種類與數量不斷增多。有調查顯示,我國的綠色產品不僅在國內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其品牌注冊范圍也已擴大至芬蘭、英國等多個國家,全方位的綠色農業經濟品牌模式正逐步形成。
2.2存在問題
2.2.1市場體制落后由于有關經驗的缺乏,我國綠色農業經濟的生產、銷售、流通渠道等市場制度均存在較明顯缺陷,不同地區間的綠色農業經濟水平差異顯著,整個市場的發展水平低下。政府的有關監督機制執行力度較差。綠色農業產品尤其是綠色食品產品良莠不齊,容易出現未達標產品,給顧客造成較嚴重損失。
2.2.2后繼動力不足資金和技術層面的不足,嚴重制約了我國綠色農業的整體發展。由于缺乏有利政策和充足資金的支持,造成不同地區綠色農業經濟的市場投資和綜合技術水平出現明顯偏差,從而導致我國的整體綠色農業經濟出現明顯發展停滯現象。
2.2.3帶頭作用不明顯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年限短,不同地區或企業間尚未形成較大差距,各綠色農業企業的發展水平基本相似,產業間缺乏具有帶動效應的龍頭單位,使企業間的生產、經營過程缺乏規范性,進而導致綠色農業產品的質量低下。此外,相關企業領導人缺乏較高的品牌意識水平,也是導致高實力龍頭企業缺乏的重要原因。
3促進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綠色農業經濟是我國農業發展模式實現有利改革的主要動力。加強綠色農業經濟產業的建設與發展,對于我國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積極促進作用。針對我國現階段綠色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和有關文獻資料,將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改進措施歸納如下,以期實現我國綠色農業經濟的整體騰飛。
3.1優化產業發展結構科學的產業發展結構在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具有事半功倍的積極作用,在現有基礎上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的途徑有:對農作物種植業、林木種植業及家禽畜牧業等產業的發展模式進行改革??蓴U大煙葉、藥材等較高經濟效益農作物的種植范圍,加強生態林、經濟林等林業種植模式建設,并在家禽畜牧業方面增大財政投入,提高水產品等農產品在整體農業產品中的比例,更顯著地提高經濟效益。打造生產、加工、銷售等產品一體化產業鏈,例如水果產業鏈、藥材產業鏈等。產業鏈可最大限度地減少中間環節的資金損耗,間接地降低農業產品成本。此外,產業鏈的成功構建還能顯著提高整個生產銷售過程的規范性操作,從源頭上減輕環境污染,很好地實現綠色農業。
3.2加強綠色農業技術研究綠色農業技術是綠色農業經濟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的根本保障,提高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的研究力度勢在必行。應結合地方特色和發展綠色農業的技術需要,構建全方位、層次化的農業科技研究體系,通過政府直接投資和社會聯合投資的方式加大技術科研投資規模,為綠色生產技術的研究奠定必要的經濟基礎。應在整個區域范圍內推廣新型綠色生產技術的應用實踐,可先將某一農業生產基地作為綠色農業技術的試點地區,取得良好效益后將這一試點地區作為農業發展范例,鼓勵各地區在發展農業經濟時積極應用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從而順利實現區域綠色農業經濟水平的整體提升。應大力實施農民培訓項目,通過授課、講座等方式,向農民傳授綠色農業發展模式相關技術的研究現狀和理論知識,提高農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使相關先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過程更為順暢。
3.3進一步完善法規建設法規建設是確保整個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市場健康、正常運營的根本基礎。因此,政府應針對當前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在現有法規基礎上,制定并頒布相關政策,使綠色農業經濟實現規范化發展。為了進一步落實綠色農業經濟法規,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多渠道宣傳方式,向農業工作人員及社會各界人士宣傳綠色農業政策及相關技術知識,更好地促進綠色農業經濟實現健康發展。此外,還應將可持續發展作為綠色農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確保綠色農業經濟的健康長足發展。
3.4提高產業集中效應龍頭企業的帶頭效應可有效提高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市場的競爭力度,實現各綠色農業相關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因此,地方基層政府應鼓勵農民形成合作社等組織,使地方綠色農業實現集中化發展,形成龍頭產業,帶動周邊企業的發展,從而有效提高地方農業的整體綠色農業經濟水平。龍頭企業在發揮帶頭作用的過程中,也應嚴于律己,在企業內部形成完整的產品質量監督體系,進一步確保各綠色農產品的質量符合售出要求,不僅可為農民提供發展綠色農業所必需的技術等資源,還能為農民提供更準確的市場需求信息,為農民自身利益提供更可靠保障,真正實現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整體提高。
4結束語
我國綠色農業經濟市場的整體發展水平較高,但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以市場體制落后、后繼動力不足、帶頭作用不明顯3方面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問題,給我國綠色農業的綜合發展水平造成嚴重阻礙。因此,政府及有關工作人員應完善法規建設,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結構,使整個綠色農業的發展更具規范性;應加強綠色農業技術研究,為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基礎;應提高產業集中效應,建立龍頭企業并發揮其帶頭效應。只有這樣才能使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更全面,從而促進我國綠色農業經濟效益的整體提升。
作者:曹艷雙單位:榆樹市弓棚鎮農業經營管理站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明確提出:“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健全農業生態環境補償制度,形成有利于保護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濕地等自然資源和物種資源的激勵機制;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1]綠色農業以倡導農產品標準化為手段,推行清潔生產,實施“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限制或禁止化學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生產投入品,要求使用可更新資源、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材料,保障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不受污染,其生產過程表現出典型的正外部性特征。[2](P15-16)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綠色農業已初見成效,并逐漸成為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但并未形成對綠色農業正外部性進行補償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本文試圖從財政金融支持的視角出發,探討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原因及如何實現補償的問題。
一、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內涵
關于生態補償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由于不同學者對生態補償進行研究與闡釋的角度不同,使得他們對生態補償的概念出現了不同的內涵與外延界定,因而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關于生態補償的權威定義。一般而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具有“公共品”或“準公共品”的性質,而改善生態環境和保護自然資源是一種具有正外部性的行為,一部分人完全可能在不支付任何代價的情況下,享受到通過生態環境保護者的付出而帶來的生態系統服務效益。為了防止這種不公平現象的出現,激勵人們在進行經濟活動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就必然要建立一種機制來實現對生態環境保護者所支付的額外成本以及對所喪失的發展機會成本予以補償。因此,從經濟學角度出發,所謂生態補償就是生態效益補償,是指促進生態保護外部性內部化的政策、法律與制度安排。它要求生態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支付相應費用,生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者、供應者獲得相應報酬;通過制度設計解決好生態產品和服務消費中的“搭便車”現象,激勵公共產品的足額提供;通過制度創新解決好生態投資者的合理回報,激勵人們從事生態環境保護投資并使生態資本保值、增值。[3]本文所提出的綠色農業生態補償是從綠色農業正外部性的角度來研究生態補償。綠色農業生態補償指的是給綠色農業生態產品以及生態服務提供補償費用的一種制度安排。綠色農業生態補償向綠色農業經營者支付生態發展、生態保護以及生態修復的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以此激勵人們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減少消耗和污染。同時,采用綠色農業生產方式,還可以增強綠色農業生態服務功能、保護和改善綠色農業生態環境、提高綠色農業綜合效益,形成有利于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最終實現農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
二、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財政金融支持問題透視
(一)綠色農業正外部性補償的“市場失靈”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綠色農業模式的提出可以克服常規現代農業模式的負外部性,保證農產品的數量的同時還可以保證農產品的質量與生態、資源的安全,達到經濟、社會與生態的長期協調發展。在綠色農業生產過程中,首先,要考慮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綠色農業發展的支撐條件;其次,綠色農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行業規定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限制或禁止化學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質投入到生產、加工工程中,實施“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保證,確定產品的質量安全;再次,綠色農產品在加工環節中,必須使用可更新資源以及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材料,避免過度包裝等,保證人體健康和環境的無污染性。綠色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這種安全性和環保性,將給全社會帶來巨大的收益,而且這種收益是長遠和可持續性的,只是這種收益很難通過市場機制體現出來。[4](P11-12)換言之,綠色農業經營者無法將這些溢出的正外部性通過市場機制得到相應補償,表現為顯著的“市場失靈”,而目前我國尚未有針對綠色農業正外部性進行生態補償的財政、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與常規現代農業模式相比,綠色農業經營者要承受更高的成本,對微觀經濟主體靈活的財政金融支持等政策手段的激勵機制的缺乏,阻礙了市場經濟主體對綠色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的投資。
(二)綠色農業技術創新缺乏有效的資金支持綠色農業技術是人們改造自然并使之適合生存與發展需要,且又不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居民的生產與生活產生明顯危害的工具與手段。綠色農業技術和常規的農業技術相比,它的特征主要體現在“綠色”上,體現在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功能上。必須予以說明的是,高新農業技術與綠色農業技術的概念是存在一定差別的。高新農業技術是把農業經濟發展的效率作為衡量指標。而綠色農業技術主要是著眼于把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村居民之間的協調關系作為主要測定因素。因此可以說,綠色農業技術是一種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的技術,保證了農業生態資源開發的可持續性,促進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對于高新農業技術來說,有些則可能是非綠色的,比如某些轉基因食品就對人體和環境存在著潛在的危害。但從總體上看,綠色農業技術與高新農業技術可以相互依存的,體現在綠色農業技術可以是高新農業技術,高新農業技術也可以成為綠色農業技術,兩者融合的技術可以稱之為綠色農業高新技術。[5](P36-37)而這種綠色農業高新技術的創新從研發、推廣到實施與一般農業技術相比,其在提高生產效率、改善農產品品質、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越性。但我們也應明確,由于農業生產的周期較長,決定了這種綠色農業高新技術的開發時間的長期性、人力物力的耗費性。當前我國對農業科技創新的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尚很欠缺,所需科研經費無法得到充足保障,從而使得綠色農業發展中的科技進步貢獻率較低。[6](P177-179)
(三)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缺乏有效的投融資機制綠色農業的生態補償需要國有資本、外來資本和民間資本三者的共同支持,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以滿足我國綠色農業生態補償建設的資金需要。投融資渠道狹窄,過分依靠政府投資,引導力和有效性不足是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資金短缺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雖然引入了部分銀行信貸和外商投資,初步改善了僅依賴財政投資的單一渠道,但在資本運作、投資主體、運行機制、決策方式、經營管理等方面還存在嚴重缺陷。據有關部門統計,各級政府或公共資金的投入已超過環保投資總額的70%。[7](P155-158)目前,我國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投融資機制仍存在許多問題,表現在:第一,在資金結構上,財政性轉移支付資金依然是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主要資金來源,綠色農業生態改善所需的資金基本通過政府直接投入和間接融資(貸款)來解決,直接融資所占比例很低。第二,外資利用規模較小,形式單一。目前我國綠色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外資利用主要包括外國政府援助、捐贈,世行、亞行貸款等,外商直接投資比較少見。第三,民間資本參與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籌資機制沒有形成,當然社會資金的進入退出機制以及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風險分擔機制也就無從談起;同時生態補償的封閉式運作,缺乏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致使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籌資、經營、資本回收等各個環節都極易出現阻滯,產生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8](P77-78)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投融資機制的不健全,使得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高,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投融資需求
(四)綠色農業環境產權界定不明確,導致財政投入的“杠桿作用”失效目前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和行政法規中,對環境產權的界定尚不明確。為了保證綠色農業經營者進行的生態環境保護活動所從事的各項活動的利益,從而使環境資源成本內部化,對綠色農業環境產權的明確界定是十分必要的。綠色農業為人們提供了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優質、安全、生態的綠色農產品,確保了人們的食品安全。但是,由于環境資源具有彌散性與流動性的特點,沒有明確的排他性和可轉讓性,使得環境產權的界定非常困難。[9](P56-57)由于環境產權界定的模糊性,綠色農業因此而增加的內部成本和產量損失,在一般情況下無法得到應有的補償,市場機制亦無法直接調節,使得綠色農業經營者收益減少,成為生態環境改良和綠色農產品提供所產生的外部經濟的買單者,造成綠色農業環境貢獻者與受益者利益的“非對稱性”。因此,現有的生態補償制度有一個難以突破的技術難題,即如何界定生態環境產權,以明確生態效益的提供者和受益者。[10](P83-84)當前我國政府確立了“誰受益誰補償、誰破壞誰恢復、誰污染誰治理”的補償原則,但具體到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行為時,生態效益的貢獻者、受益者卻很難界定。環境產權所有權界定的不明確,造成政府財政投入難以有效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綠色農業,從而無法發揮財政生態補償投入的“杠桿作用”,這與綠色農業生態環境大量的建設資金需求不相適應,致使綠色農業生態補償實際運作舉步維艱,不利于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財政金融支持實現路徑與措施
(一)拓展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資金籌措渠道
1.政府財政設立固定的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資金來源。這些來源主要包括:
(1)將資源稅收入中一定比例的資金專項用于綠色農業生態補償。根據我國資源稅結構和規模,建議在資源稅中央共享部分中設立綠色農業生態補償專項資金;而資源稅地方收入部分則按一定比例用于綠色農業生態補償。
(2)綠色農業資源有償使用收益。綠色農業資源、環境有償使用形成的非稅收入,在這些收入中按一定比例專項用于綠色農業生態補償。
(3)針對負生態效應外溢所形成的生態懲罰性收入。包括排污費等,建議將這類生態懲罰性收入的一定比例專項用于綠色農業生態補償。
(4)土地出讓金。建議在土地出讓金改革中,截取一定比例作為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固定收入,一旦實現了中央和地方共享,則中央和地方分別按一定比例作為二級財政的綠色農業生態補償固定收入。
(5)明確環境產權界定,開征環境優化稅。將這一稅收收入的一定比例,專項用于綠色農業生態補償。上述財政性資金提取的部分,設立一個純政府性的綠色農業生態補償基金,按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全額用于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相關支出。
2.政府引導促成多渠道的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資金來源。
應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手段,利用國債這一有利的融資手段,解決可能存在的環境資金缺口問題;同時考慮發行彩票或者中長期特種環保債券,籌集綠色農業環保資金;提供各種優惠政策,鼓勵環保綠色農業企業上市,爭取在股票市場中出現綠色環保板塊;鼓勵私人投資綠色農業產業;對私人從事綠色農業產業的投資,金融部門應給予優先提供低息貸款、延長貸款償還期的信貸政策、加速固定資產折舊、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投入綠色產業,應積極吸引國外資金直接投資于綠色農業,提高金融開放度、資信度和透明度及加強投資制度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創造良好的條件以引進國外資金。
3.調動市場力量參與綠色農業生態補償。
通過綠色農業生態成本內部化,增加企業用于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資金。通過參與生態補償項目,形成來自市場的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資金渠道。企業可通過如下途徑,參與綠色農業生態補償:
(1)鼓勵企業捐贈;
(2)通過財政補貼激勵企業參與綠色農業生態補償;
(3)在綠色農業生態效應生產地建設“經濟特區”,用生態效應受益地的市場資源為生態效應生產地提供發展機會;
(4)設立獎勵基金,重點獎勵幫助綠色農業生態效應生產地企業和居民的單位,促進企業和個人參與到綠色農業生態補償機制建設之中;
(5)引導金融部門企業參與綠色農業生態補償。
(二)完善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1.在財政縱向轉移支付方面。應繼續加大對綠色農業生態補償的投入力度,安排綠色農業生態補償專項資金用于生態保護、生態恢復、生態發展等基礎研究以及相關綠色農業高新技術的應用研究等方面。建立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財政資金的績效考核機制,杜絕“重撥款、輕管理”的現象,做到追蹤問效,確保資金的使用效率。
2.在財政橫向轉移支付方面。一是確定綠色農業生態補償標準。交易雙方要達成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共識,這是建立起綠色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的前提。首先,國家核定的生態效應指標體系,這是生態效應生產地取得橫向轉移支付的依據;其次,生態效應受益地政府提出、上級政府核定的生態效應指標體系,這是生態效應生產地政府取得橫向轉移支付的依據。二是橫向轉移支付的支付方式與載體。綠色農業生態共建共享基金,是由地方政府資金、社會捐贈資金組成的、不向法人或自然人征收的、專項用于生態補償的財政性專項資金,是準公共的生態補償機制所必備的工具。通過建立綠色農業生態共建共享基金這一平臺,完成雙方的橫向轉移支付。在建立橫向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初期,需要橫向補償縱向化,即在確定橫向補償標準后,將生態受益區向生態保護區的轉移支付統一上繳給省政府,由省財政通過縱向轉移支付將橫向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資金撥付給綠色農業生態保護區政府。
(三)構建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財政金融支持機制綠色農業生態補償財政金融支持機制包括:
1.綠色農業生態保護補償金融支持機制。補償目的是激勵農戶轉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而導入綠色農業生產方式,補償內容包括農戶因環保轉產而閑置停用的原有農機具設施設備費用、因導入綠色農業生產而需添置的工具及農資費用、農戶轉產期間直接損失的農業收益等。補償標準按生態保護的成本計算,包括農戶為保護生態環境的直接投入成本、間接損失成本和機會成本。
2.綠色農業生態修復補償金融支持機制。補償目的是激勵綠色農業生產者積極治理環境污染、持續修復生態環境,補償內容重點為化肥農藥減施補償、蓄禽類便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補償、水源地及濕地修復補償等,補償標準按生態破壞的修復成本計算,主要是水生態修復成本、土壤改良及耕地復墾成本、農業污染廢棄物處置成本等。
3.綠色農業生態發展補償金融支持機制。補償目的是體現綠色農業生態服務價值、激勵人們投資生態保護并使生態資本增值,補償主體為全體綠色農業生態服務受益者,包括政府組織、經濟組織及自然人,補償內容包括農產品價格補償、農業生態環境功能價值補償、生態農業文化旅游綜合服務價值補償。補償方式包括生態產品公共補貼、生態服務市場交易、生態資源限額轉讓交易等。補償標準按生態受益者的獲利計算,即按生態產品或生態服務的市場交易價格乘以交易數量的方法計算。
一、綠色農業與農業信息化建設概述
(一)綠色農業的涵義
雖然綠色農業生產在我國已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是,其在我國的發展歷史還比較短,到目前為止,對綠色農業尚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如果我們從發展綠色農業是為了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這一角度出發,所謂綠色農業就是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以綠色技術進步為基礎,充分應用綠色高科技手段,集節約能源、保護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發展農業經濟于一體,并倡導綠色消費生活方式的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綠色農業既不是對傳統農業的回歸,也不是對生態農業、可持續農業、都市農業等各類農業的否定,而是拋棄各類農業模式的種種弊端,取長補短,內容豐富的一種新型農業發展模式。發展綠色農業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追求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綠色農業在我國的發展已初見成效,但是,尚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以為,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對發展綠色農業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農業信息化建設又是綠色農業發展較為薄弱的環節。農業信息化也就是農業全過程的信息化,也就是說,在農業領域全面地發展和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使之滲透到農業生產、市場、消費以及農村社會、經濟、技術等各個具體環節,加速對傳統農業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業生產力水平,促進農業持續、穩定和高效發展的過程。農業信息化的基本內容包括:(1)政策法規信息化;(2)農業經營信息化;(3)農業市場信息化;(4)農業科技信息化;(5)農業環境信息化;等。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1)以高科技為依托,具有高投入性;(2)相互滲透,具有開發性;(3)促進規模經營,具有高效性;(4)引進競爭機制,具有挑戰性。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無論是綠色農業的技術創新,綠色農產品的生產,還是綠色農產品市場的開拓,以及綠色農業經濟政策的貫徹執行,都離不開農業信息化,都要以農業信息化建設為基礎。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最佳選擇,農業信息化為我國綠色農業生產力“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平臺。同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增強農業抵御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的能力和增強農業積累;通過農業信息化可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增加農村積累和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農業信息化是我國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我國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我國的農業信息化也逐漸起步。經過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綠色農業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我們也要承認,目前的狀況與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促進綠色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進一步加強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綠色農業信息工作組織體系不斷完善,但是綠色農業信息化人才缺乏
中國實施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工程項目,經歷了研究探索(1990—1996)、試驗示范(1996—1998)和應用推廣(1998—2004)三個歷史階段,累計投入資金近億元,開發了“863”農業專家系統開發平臺,200多個網絡農業專家系統可供農民直接使用。全國97%的地市和80%的縣級農業部門都設立了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機構,可以直接向農民傳遞信息的農村信息員已發展到18萬人,從中央到地方的農業信息組織體系已具雛形。
但是,綠色農業信息化人才缺乏。這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部分管理人員信息化知識更新速度緩慢,與快速發展的信息科技嚴重脫節;二是信息分析人員嚴重不足,使大量信息資源尚停留在低水平的開發狀態;三是基層信息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能利用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人員比例很低。此外,人才激勵機制也不健全,不僅難以把既精通現代農業技術,又熟悉農業經濟運行規律的專門人才吸引到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中來,就連農村中具有較高知識水平的青壯年也涌向了大中城市,而不愿留在家中務農。加之各項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導致我國綠色農業信息化隊伍水平不高,難以滿足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綠色農業信息網絡體系初具規模,但是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很薄弱
農業部建立起以中國農業信息網為核心,集20多個專業網站為一體的國家農業門戶網站,全國有3100多家農業網站與此建立了鏈接,其日均點擊率在全球農業網站中居第二位,僅次于美國農業部。全國31個省級農業部門、80%左右的地級和40%的縣級農業部門都建立了局域網和農業信息服務網站。全國有40%以上的鄉鎮建立了農村信息服務站,上網的計算機有1.7萬多臺。覆蓋省地縣鄉的農業信息化網絡體系初具規模,并以此為基礎,正在逐步健全農村產品檢測預警系統、市場監管系統和農村市場科技信息服務系統等三個應用系統。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使各地農業部門的政務工作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行政效率顯著提高了,有的還實現了辦事程序、過程及結果的三公開,強化了服務型政府的工作基礎。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有人大膽預言,未來的經濟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與信息經濟并列的三元經濟模式,足可見信息化在未來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國不少農民和農村干部對信息化特別是綠色農業信息化認識不足,缺乏“信息強國”的意識和信念。部分農民及農村干部受傳統農業思想的束縛和自身條件的限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全憑個人經驗操作,捕捉、分析市場信息能力不強,對市場反應遲鈍,信息意識較為淡薄。由此造成對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而且資金結構也不盡合理,存在著“重建設輕維護更新”、“重硬件輕軟件”、“重網絡輕資源”、“重技術輕管理”等傾向和錯誤。據有關資料表明,2002—2020年,我國初步實現信息化,大概需要經費128.95億元人民幣。而現有的資金投入量嚴重不足,尤其是用于硬件建設、網絡運行、軟件開發和信息采集、加工、的資金短缺。同時,還存在基礎設施建設參差不齊,計算機設置、傳遞、處理等設備陳舊,網絡速度慢等弊端。
(三)綠色農業信息資源整合與開發利用不斷加強,但機制尚不完善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綠色農業信息資源整合力度,已在農業、畜牧、水產、農墾、瘧疾等領域形成近40個比較穩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并建立了內部信息共享機制。從2002年開始啟動了小麥、玉米等農產品監測預警工作,適時對國內外市場供求走勢進行分析預測。從2003年開始面向社會推出《農業部經濟信息日歷》制度,定期各行各業信息,目前全國4萬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萬個農村合作中介組織、95萬個農業生產經營大戶、240萬個農村經濟人都可以得到農業部門的信息服務?!耙徽就ā惫┣笮畔⒙摬ハ到y覆蓋全國93%的縣,已成為農產品流通的重要平臺。
同時,綠色農業信息資源整合與開發利用機制尚不完善。首先,信息資源缺乏多樣性。網絡信息資源低水平重復利用,更新速度慢,信息開發性和共享程度低,數據庫的利用率有待提高。其次,信息標準化程度不高。目前,尚沒有全國統一的農業信息標準,各地開發的農業數據庫大都自定標準,互通互聯性不強,出現了橫向“信息孤島”和縱向“網站雷同”的問題。再次,信息資源的開發推廣體系不健全。我國農業專家系統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對于全國的廣大農村來講,農業生產還沒有達到科學指導的程度,農業專家系統的應用還沒有引起農民的積極響應。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研制還沒有達到實用水平,沒有做到因地制宜,因而適應性差。
(四)綠色農業信息化服務工作不斷加強,但信息服務體系尚不健全
各級農業部門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履行政府信息服務職責,全面探索信息服務模式,并逐漸走向制度化。農業部建立了信息日歷制度,220多項信息通過部屬網站、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和農業部面向全國的數字廣播(DVB)系統,定期向社會;在全國推廣實施電話、電視、電腦“三電合一”的農業信息入戶項目,建設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使信息服務檢索化、立體化、形象化。各地創造出“百萬農民上網工程”、“電波入戶”、“信息公告欄”、“信息下鄉”、“農報110”、為農服務熱線等多種信息服務模式,這些創新的農業信息服務模式,為打通我國綠色農業信息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然而,相對于其他產業而言,農業和農村在信息和通信技術應用方面進展緩慢,城鄉之間“數字鴻溝”進一步增大,信息化服務體系急需進一步完善。長期以來,從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到企事業單位,體制上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的現象比較突出,傳統的信息傳播媒體部門與信息化建設部門因利益問題難以融合,導致各信息媒體之間難以集成整合,缺乏一個宏觀調控體系和統一整體布局。綠色農業信息化體系的法律化、規范化、標準化程度低,網絡發展處于低水平重復建設狀態,能為農民提供有效信息、訪問價值大的網站并不多,而且農業為主的城市傾向嚴重,地域分布不均,涉農企業、生產和經銷大戶入網率低。信息傳輸鏈條短,難以深入農村地區,部分地市縣互聯網的信息服務平臺尚未建立起來,不少鄉鎮村和涉農中小企業還與互聯網無緣,缺乏現代化的溝通手段。信息化還沒有真正深入到基層第一線,致使農業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最后一公里”現象十分嚴重,信息傳輸在縣一級到最終用戶之間被阻斷,難以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三、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促進我國綠色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面對我國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問題,并借鑒國際成功經驗,我國綠色農業信息化發展既要使綠色農業產業信息化,加速對傳統農業的改造,提高科技進步在綠色農業發展中的貢獻率;又要進一步加強農業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建設,不斷提高綠色農業信息化水平。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
(一)強化各級政府在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的農業信息化建設,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與宏觀調控。只有在國家政策、法規和標準的正確指引下,農村信息產業與信息技術才能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政府要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杠桿,首先要確保信息化建設所需資金按時足額到位,尤其要保證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立法部門要加大綠色農業信息化立法工作,使綠色農業信息服務法制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發揮政府的權威規制作用。當前要重點抓好“金農”過程建設,健全和完善農產品預警、市場監管和農村市場科技信息服務三個應用系統,開發整合國內、國際兩類農業信息資源,不斷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全方位立體式推進我國綠色農業信息化建設。
(二)大力培養綠色農業信息人才,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
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一批既懂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又懂經濟管理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以期實現對信息化農業的有效運營和維護。其次要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基地和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在機構設置、人員聘任和投資建設等方面實行新的運行機制。把農業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財政支持的優先位置,提高農業科技在國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再次,要加強農業信息化的科學研究。在農業科技成果和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加強農業應用信息系統和關鍵技術的開發研究,進行先進信息技術的系統組裝、技術集成和應用開發。同時,要及時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三)加大綠色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與開發力度
我國加入WTO后,農業作為周期長、風險大的弱質產業,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因而更需要多方面、高質量的信息支持。而目前農業信息網站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信息量缺乏,且已有的信息中,缺乏豐富、時效、多樣的信息。因此要在農業信息的質與量上進行改革。一是要提高信息質量,挖掘信息潛在價值,集中力量開發推廣精品庫和應用,使得網絡能真正吸引用戶,進而成為農業用戶生產、銷售的依賴。二是開發信息要有行業標準,采用標準數據庫瀏覽器。三是要擴大信息數量,促進信息多元化。農業生產者不但需要產中的科技信息服務,還需要產前、產后的市場信息服務,需要政策法規信息及農業相關信息。農民只有全方位掌握信息,才能保證其生產經營活動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才能使其生產經營活動與國民經濟發展趨勢和國家產業政策相一致,才能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統籌兼顧,揚長避短,游刃有余,才能做出正確的生產和銷售決策,從而獲得較好的效益。
(四)培育和完善綠色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根據我國幅員遼闊的特點,建立符合各地實際的綠色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切實加強信息采集、整理、傳播、擴散、采用工作,充分滿足農業、農村和農民對信息需求多樣化和信息覆蓋面的要求。鼓勵農業信息服務機構企業化,建立并發展多層次、多成分、多類型的市場中介組織,依據市場需求,充分運用價格杠桿作用,調節供求關系。加強對農產品主要品種以及農業生產資料國際國內市場行情、產銷形勢的分析預測。
地處秦巴山地、黃土高原和青臧高原交匯地帶,市位于省東南部。東臨、南接,全市轄八縣一區,總人口270萬,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區,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境內海拔5501000米年平均氣溫515度,降水量4001000毫米無霜期166285天,日照達1800小時以上,亞熱、暖溫、高寒氣候互相交錯,高山、河谷、丘陵、盆地錯落相間,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立體氣候。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層次分明的氣候特征為多種動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加之我市工業企業較少,無任何環境污染,境內溪流縱橫交錯水源充沛,空氣濕潤清新,土地肥沃無污染,氣候溫暖生長期長,為發展綠色農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發展綠色農業已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有特色才有優勢,有優勢才有競爭力。從我市來看,綠色農業的發展、潛力和優勢,不在糧食,而在林牧業和特色經濟作物。市優越的氣候、豐富的生物、水力和多樣化的土地資源,造就了發展特色農業的先決條件,決定了必須把綠色農業開發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市解決“三農”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抓手。
發展綠色農業的目的生產安全、優質農產品,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當地綠色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全市已建立油橄欖、核桃、花椒、銀杏、蔬菜、茶葉、中藥材、蠶桑、馬鈴薯、蘋果、食用菌、草食畜等十二個綠色農業基地,全國最大的油橄欖、全國最優質的花椒基地。重視龍頭企業的牽動作用,大抓大辦了龍頭企業建設,初步扭轉了特色產業建設上“重基地、輕龍頭”局面,截止年全市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4500戶,從業人員12340人。固定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骨干企業達到140戶,其中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2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4家。全市綠色農業經濟穩步上升,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紐帶,內聯基地、外接市場的綠色農業發展格局已初見成效,規?;?、標準化、組織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特別是生產過程中,注重施用優質農家肥、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的同時,優先使用綠色專用農藥,從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各個環節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實現了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監控。
綠色農業是多元有機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的大農業,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綠色牌,走特色路,努力創建以特色產業為主體的農村經濟新格局”總體思路,把農業標準化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緊密結合起來,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縣為突破口,積極開展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以此推進農業向標準化方向發展,促進了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整體水平的提高。建立了2個市級、5個縣級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中心;全市創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65.3萬畝,其中蔬菜31萬畝,蘋果22萬畝,中藥材2萬畝,西瓜1萬畝,茶葉9.3萬畝。通過產地認定的面積達到33.9萬畝,其中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3萬畝(蔬菜11.9萬畝,茶葉2萬畝,蘋果7.1萬畝、大黃2萬畝)建立綠色食品基地10.86萬畝(蔬菜5.3萬畝,茶葉萬畝4.56萬畝,西瓜1萬畝)認證有機茶園810畝。大黃、當歸成功申報原產地域保護認證,3萬畝“龍神茶葉”生產基地地理標志保護認證,各項檢測手續已完成;區白龍江流域20萬畝油橄欖適生區原產地域保護認證已上報國家質檢總局,、分別被全國特產之鄉推介委員會命名為“中國半夏之鄉”中國核桃之鄉”
目前,全市獲得綠色食品證書的冬播馬鈴薯、茶葉、大蒜和獲得有機食品的茶葉等7種農產品注冊了商標。市益通茶業公司“翠芽”第六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活動中獲“優質茶”稱號,碧玉”第三屆國際茶文化節上獲得2006中綠杯”中國名優茶評比銀獎,文縣“御澤春”獲上海全國特色農產品博覽會金獎。初步形成了以名牌帶動綠色農業發展的良好勢頭。
建立國家綠色農業示范區,適應入世后市場對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生產安全、優質、綠色農產品以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需要,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隴上生態農業強市的必然選擇,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傊?,市在生態環境保護、綠色基地建設、特色經濟發展、政府重視程度和群眾認識高度等各方面都已具備了建立國家綠色農業示范區的基礎和條件。特此申請批準建立市國家綠色農業示范區。
一、主要做法
1、編制規劃,強化監管。圍繞生態示范區建設,結合我區農業的產業發展特點,我們先后編制完成了《縣區優勢農產品發展規劃》、《農藥投入、病蟲害綜防規劃》、《農用薄膜使用回收規劃》、《縣區畜禽禁養區劃分方案》和《縣區畜禽養殖園區建設規劃》,這些規劃或方案的出臺,為我區的生態高效農業發展指明了發展目標及空間布局。同時,加快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規劃》,加強對各類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的監測,保證農產品的優質安全。
2、加強宣傳,強化意識。利用網絡、《農家報》、廣播、電視等媒介,加強對綠色生態農業的宣傳,使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成為各級領導、所有企業和廣大群眾的共識;以萬名農民素質培訓為載體,加大對“兩高”農藥危害性的宣傳力度;認真組織參加農業部、省、市開展的“生態推介會”、農業博覽會、()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等綠色農產品推介活動,通過展示展銷,不老神雞、一品紅、香鴨等一大批綠色品牌脫穎而出,并已在省內乃至國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進。以保護農業生態,控制環境污染,改善農田質量,確保生產安全為重點,通過實施“811”養殖污染治理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工程、農田氮肥減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農業生態環保工程,農業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已對135家規模生豬養殖場進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示范點5個、畜禽糞便集中處理中心3個;規模畜禽養殖場的排污已基本達到排放標準,糞尿綜合利用率達100,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努力提高秸稈綜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稈利用量達20.8萬噸,秸稈利用率達到93.57;推廣平衡配方施肥30萬畝次,全區化肥使用強度265公斤/公頃;農藥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頃;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37467萬公頃,綜合防治率達74.10。
4、依托優勢,創優品牌。立足當地資源和市場優勢,通過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體系和無公害生產技術規范,積極開展農業新品種、無公害農業新技術的引進推廣普及工作,在全區建立了一品紅椪柑、三元豬、營養稻米、茶葉等綠色無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以柑桔、糧食、畜禽、毛竹、茶葉、蔬菜、瓜果等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加快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積極引導和組織農業企業申報無公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提高我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5、加強治理,改善環境。努力探索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與合理排放途徑,實施畜禽飼養場排污申報和許可證制度,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指導工作。指導各鄉鎮開展清潔能源利用工作,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加強部門間協作,做好烏溪江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對鎮畜禽養殖污染情況作了進一步調查,摸清了全鎮畜禽養殖數量,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據;協助鄉鎮做好養殖業主及群眾思想工作,重點抓好規模30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的異地搬遷。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具體表現在以上幾方面。
1、農業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農藥、化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特別是高毒農藥在蔬菜、果樹、農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勢嚴峻。
2、動物飼料、獸藥使用不合理。獸藥超量使用,以及違規使用禁用藥品、添加劑,導致動物產品污染加劇。
3、農村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我區畜禽養殖大多集中在村莊內部,由于排污設施建設滯后,畜禽糞尿橫流的現象在我區農村隨處可見,畜禽養殖污染也進一步惡化了我區農村生態環境。
4、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規模及“三品”檔次不高,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5、拉動生態農業發展的綠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及規模不能適應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需求。
6、農業科技開發與推廣體系、農業信息網體系和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對策建議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必須采取措施予以改進。為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和農村環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部門協作,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一,注重產業提升,推動農業發展生態化。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抓好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檢查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立產業化與標準化互促互動機制,強化檢測體系建設,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控;借助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努力找準農業經濟、旅游經濟的結合點與突破口,大力推進休閑觀光農業和“農家樂”旅游業;圍繞城郊農業發展,培植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強綠色營銷,培育綠色農產品市場,推動綠色消費,形成消費環節對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促進機制;加快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開展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認定、申報工作,打響綠色生態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動畜禽養殖清潔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困難多、壓力大,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針對我區畜牧業發展情況,我們要以實施沼氣工程為抓手,以生態養殖園區建設為載體,加強畜禽排泄物整治,積極推廣“畜禽-沼氣-作物”等生態農業模式,推動畜牧業向小區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實行清潔化生產,提高糞尿利用率、處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綜合整治,推動農業環境生態化。通過再宣傳、再發動,加強農業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推動農業產業循環式發展,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提高農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桿焚燒率,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使生態建設成為全區人民共同參與的自覺行為;繼續實施“沃土工程”,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加強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調整和優化用肥結構,鼓勵和引導增施有機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環境質量;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加快低產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查禁力度,加強植保新技術和替代農藥的開發推廣;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實施綜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農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摘要: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而發展綠色農業模式則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前沿點。在世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業部門采用現代化的設施及農業機械裝備,依賴大量的投入化學肥料、農藥、殺蟲劑、除草劑,用高投入換取高產出。這種農業即使考慮到生態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也不很全面,因此這種現代農業是不完備的。
關鍵詞:環境綠色農業意義途徑
利用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在一定行政區域內生態良性循環,實施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發展。為綠色、有機農業、無公害農產品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證。
森林、草原和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是地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起涵養分,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維持生態平衡等作用。自從有農業以來,人類對自然生態的破壞日益加劇。然而,我國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是在最近50年來迅速擴大的,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對環境的破壞,為了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2000年以來,黑龍江省在建設生態省的工作中將保護黑土地,合理退耕作為一頂重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在現代農業的架構下,出現了白色農業、藍色農業、黑色農業、旱作農業、節水農業、立體農業、設施農業、觀光農業等50多種農業模式?,F行的這些農業模式有各自的特征和不足,都是從某一方面、某一技術層面上提出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綠色農業則站在現代大農業的高度,用產業化、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與相互和諧的理念貫穿到綠色農業的全過程之中,因此說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最佳選擇。
一、綠色農業的內涵
綠色農業具有“三先三保一個提高”的鮮明特征,并且強調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和諧?!叭取本褪菍⑾冗M的工業裝備、先進創新的科學技術、先進的現代管理理念和綠色農業的概念融合;“三?!本褪谴_保農產品安全、確保生態安全、確保資源安全;“一個提高”就是增加農民收入,增加企業收入,增加財政收入,進而提高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
綠色農業主導模式具有三大內涵。一是倡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追求的是清潔生產、綠色產品和資源循環利用,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學物質,對生產、生活廢棄物實行資源化處理,對農業野生資源加強保護和利用,逐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二是倡導樹立“以人為本”的戰略思想。提供營養合理、衛生安全、數量充足的食物是綠色農業發展的基本功能,綠色農業強調安全但不拒絕農藥、化肥的合理應用,符合我國食物安全戰略。三是積極倡導和貫徹農業全程一體化管理的理念,把優質、安全、營養的綠色食品作為終端產品的生產,轉化為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控制。同時,也注重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推進都市農業、觀光農業等的發展。
綠色農業核心理念是科學、安全、高效、和諧。綠色農業將市場、資源、生態等約束變量內生化到農業體系,變事后監督為過程控制,強調農業整個產業鏈條的標準化,注重農業的經濟效益和多功能性。
我國綠色農業的概念和模式是在總結國內外可持續農業、有機農業以及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實踐基礎上提出的,因此比較全面、科學、內涵豐富。
二、積極推動綠色農業模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綠色農業是真正的貿工農一體化。綠色農業把農產品按產業關聯度,拓展為一個系列,在綠色種植、養殖、加工、流通等方面實行一體化經營。既強調產前的環境監測,又強調產中投入品的標準,還強調產后的綠色加工、銷售,既具有種養業的環境標準、生產標準,又有加工、包裝、貯藏、運輸的生產標準和環境標準,通過企業建立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保證加工原料的品質劃一,質量達標。
其次,由于綠色食品的收購價明顯高于常規農產品(一般比普通農產品價格高40%左右),綠色農業具有高增值性。
第三,由于綠色農業倡導以保護優良生態環境為基礎,以生產安全優質產品為核心,堅持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努力實現農業的良性互動而不是惡性循環,所以綠色農業特別強調可持續發展。
綠色農業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現實背景:一是源于提升我國綠色食品發展的需要;二是基于現代農業環境的污染逐年加重,農業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嚴酷現實;三是農產品安全性不夠等問題凸顯。
我國目前正面臨著農業人口多,資源少,生產規模小,勞動生產率低等問題,已無法通過增加更多的農業資源來增加農產品的生產,只能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途徑來解決。因此,大力提倡的綠色農業模式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發展模式。只有選擇綠色農業模式,才能做到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生產和保護結合,合理開發和利用結合。只有將綠色農業發展模式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健康發展,更加符合人類生存和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
三、發展綠色農業的有效途徑
生態示范區,就是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以協調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建設為主要對象,在一定行政區域內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的持續發展的相對獨立又對外開放的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生態系統。
1、充分利用自然優勢,是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有利條件。自然優勢包括有利于開發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豐富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人口的增加,環境污染是不斷加重的,為此從“九五”開始加強了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同時對造紙、乳品、糖甙、制藥行業的污染以及醫院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水污染,進行了有效的治理,使排出的煙、放出的水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在治理污染的同時,積極植樹造林。這些措施使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形成良性循環,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使生態環境得到優化。
2、促進”三位一體”的整體推進。發展生態農業以來,人們先后制定了四作物包括土壤、水源、空氣、種子、化肥、農藥及產品質量、運輸、儲存等內容的《A級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22項;根據國家頒布的有關標準,結合實際情況,總結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四大作物化學滅草,防治病蟲害的26種二元、三元配方。規定了節制使用的農藥品種;制定了高溫堆肥的衛生標準,化肥的使用標準,對空氣、水、土壤污染物濃度作了具體規定,為農業標準化生產、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營造氛圍,加大農業標準化推廣實施的力度。農業標準化的實施,農產品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礎在生產環節,必須從生產者的教育、引導入手,使他們能自覺保護農業環境,實行科學種養,提高產品質量。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有關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的宣傳,增強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和消費等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氛圍。
4、從點到面,逐步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市場準入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市場準入制度,是指通過有權開展質量認證、認定機構認證、認定的農產品或經檢驗質量安全衛生指標符合國家、行業、地方食品安全衛生標準、無公害標準的農產品準予進入市場流通的制度。同時,要在市區農貿批發和零售市場設立綠色農產品專區、綠色專柜和專門攤位或者建設專門的綠色農產品市場,以此來推動和促進綠色消費,打響綠色品牌,滿足人們對營養健康食品的需求。
通過生態示范區建設,充分利用自然,走生態農業之路,抓好生態恢復與建設,可大力開發有機(綠色)農業,向國內外提供大量清潔食品,有利于人民健康和提高我國出口食品的國際聲譽。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以來大規模單純農業開發所帶來的生態失調和環境惡化趨勢,必將極大地改善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的持續增長。超級秘書網:
一、主要做法
1、編制規劃,強化監管。圍繞生態示范區建設,結合我區農業的產業發展特點,我們先后編制完成了《縣區優勢農產品發展規劃》、《農藥投入、病蟲害綜防規劃》、《農用薄膜使用回收規劃》、《縣區畜禽禁養區劃分方案》和《縣區畜禽養殖園區建設規劃》,這些規劃或方案的出臺,為我區的生態高效農業發展指明了發展目標及空間布局。同時,加快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規劃》,加強對各類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的監測,保證農產品的優質安全。
2、加強宣傳,強化意識。利用網絡、《農家報》、廣播、電視等媒介,加強對綠色生態農業的宣傳,使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成為各級領導、所有企業和廣大群眾的共識;以萬名農民素質培訓為載體,加大對“兩高”農藥危害性的宣傳力度;認真組織參加農業部、省、市開展的“生態衢州上海推介會”、浙江農業博覽會、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等綠色農產品推介活動,通過展示展銷,不老神雞、一品紅、阮小二香鴨等一大批綠色品牌脫穎而出,并已在省內乃至國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進。以保護農業生態,控制環境污染,改善農田質量,確保生產安全為重點,通過實施“811”養殖污染治理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工程、農田氮肥減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農業生態環保工程,農業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已對135家規模生豬養殖場進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示范點5個、畜禽糞便集中處理中心3個;規模畜禽養殖場的排污已基本達到排放標準,糞尿綜合利用率達100%,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努力提高秸稈綜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稈利用量達20.8萬噸,秸稈利用率達到93.57%;推廣平衡配方施肥30萬畝次,全區化肥使用強度265公斤/公頃;農藥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頃;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37467萬公頃,綜合防治率達74.10%。
4、依托優勢,創優品牌。立足當地資源和市場優勢,通過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體系和無公害生產技術規范,積極開展農業新品種、無公害農業新技術的引進推廣普及工作,在全區建立了一品紅椪柑、三元豬、營養稻米、茶葉等綠色無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以柑桔、糧食、畜禽、毛竹、茶葉、蔬菜、瓜果等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加快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積極引導和組織農業企業申報無公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提高我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5、加強治理,改善環境。努力探索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與合理排放途徑,實施畜禽飼養場排污申報和許可證制度,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指導工作。指導各鄉鎮開展清潔能源利用工作,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加強部門間協作,做好烏溪江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對湖南鎮畜禽養殖污染情況作了進一步調查,摸清了全鎮畜禽養殖數量,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據;協助鄉鎮做好養殖業主及群眾思想工作,重點抓好規模30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的異地搬遷。
二、存在問題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具體表現在以上幾方面。
1、農業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農藥、化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特別是高毒農藥在蔬菜、果樹、農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勢嚴峻。
2、動物飼料、獸藥使用不合理。獸藥超量使用,以及違規使用禁用藥品、添加劑,導致動物產品污染加劇。
3、農村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我區畜禽養殖大多集中在村莊內部,由于排污設施建設滯后,畜禽糞尿橫流的現象在我區農村隨處可見,畜禽養殖污染也進一步惡化了我區農村生態環境。
4、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規模及“三品”檔次不高,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5、拉動生態農業發展的綠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及規模不能適應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需求。
6、農業科技開發與推廣體系、農業信息網體系和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對策建議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必須采取措施予以改進。為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和農村環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部門協作,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一,注重產業提升,推動農業發展生態化。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抓好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檢查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立產業化與標準化互促互動機制,強化檢測體系建設,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控;借助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努力找準農業經濟、旅游經濟的結合點與突破口,大力推進休閑觀光農業和“農家樂”旅游業;圍繞城郊農業發展,培植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強綠色營銷,培育綠色農產品市場,推動綠色消費,形成消費環節對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促進機制;加快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開展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認定、申報工作,打響綠色生態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動畜禽養殖清潔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困難多、壓力大,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針對我區畜牧業發展情況,我們要以實施沼氣工程為抓手,以生態養殖園區建設為載體,加強畜禽排泄物整治,積極推廣“畜禽-沼氣-作物”等生態農業模式,推動畜牧業向小區化、規?;较虬l展,實行清潔化生產,提高糞尿利用率、處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綜合整治,推動農業環境生態化。通過再宣傳、再發動,加強農業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推動農業產業循環式發展,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提高農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桿焚燒率,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使生態建設成為全區人民共同參與的自覺行為;繼續實施“沃土工程”,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加強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調整和優化用肥結構,鼓勵和引導增施有機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環境質量;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加快低產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查禁力度,加強植保新技術和替代農藥的開發推廣;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實施綜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農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在各戶農民自己獨立承包下,年產柿子約十萬斤按每斤柿子平均銷售0.8-1元/斤計,連同樹下花生、紅薯收入年產值不足人民幣十萬元,在**一、二、三產業中,第一產業在收入極低,土地綜合利用率極低,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沒有形成自己產品的獨立品牌:
本來村南的柿子林,所產的都是盤山最為著名的磨盤柿,據老輩人相傳,也曾作為御供,供奉靜寄山莊,成為宮庭食品,我們卻將其當普通山野果零散銷售了,因此價值賣不出來,如果能將其當作品牌綠色食品,當作月餅一樣的賣,肯定可以賣出更多的延伸品牌及包裝價值來,這不是一戶一人獨立可以擔綱的,需要依靠集體力量,公司化運作才有可能。
二、缺乏系統科學的種田:
在通過鄉村整治以后,全村不僅有這230畝可耕地,還將會有磚瓦窯一隊80畝宅基地將復耕,全村可耕地將達到310畝,再加上倆村的山林地,全村可供耕種的可耕地與山林地相加,即應高達2019畝,這也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資源,我們希望通過村民大會公決,將這部份有形土地資源,通過公司化運作,達到集約化、科學化、的方式去種田、種樹,以使其達到增收的目的,為此需開展工作下工作:
1、對全村土地PH值進行測試。
2、對全村可耕地、山林地土垠成份、組分進行系統取樣、測試、化驗。
3、聘請農科院、農業專家對未來**農林業的發展,進行科學種植規劃,以達到科學種植目的。
三、缺乏市場化的系統運作:
當今我國,已從一個完全行政管理產業的狀況下,通過改革開放,各項生產均已逐步向市場化方向發展或轉型,農業生產也逐步向土地的集約化、科學化、市場化方向發展變化,目前一村一戶一人為單位的農業生產結構也已越來越不能適應市場化發展變化的嚴重挑戰,所以按目前**農村生產現狀與市場化運作的差距愈顯嚴重,個體農業生產已無法適宜這種發展與變化來了,我們認為組織起來走公司化道路是唯一出路。
我們通過對近幾年來農業生產收入低下狀況的了解感受到土地資源的集約化、市場化、科學化運作才是第一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編制此項規劃時,擬通過籌組"**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來改變現狀,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也希望通過建大棚、引入新品種、種植適應當地氣候、土垠條件的高附加值農產品,經過市場化、品牌化運作,達到上述目的。
四、籌組"**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一)土地資源現狀的調研:
1、土地土質(PH值、土垠化學成份、土質物理現狀)的科學調研。
2、土地將依不同土質條件、地下水、海撥測繪地形圖。
3、委托專業機構、專家進行科學種植計劃的規劃方案編制。
4、請土地與投資機構對本村土地目前市場價值進行評估,提供一份系統的**土地資源詳細狀況報告,供可能投資者決策之用。
(二)將現有土地資源的市場價值經過量化、打折(更合乎客觀公正)使其按資源總量、量化成資產總量,分配到每戶戶頭(或人頭)以此作為籌組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權基礎。
(三)招商引資、引智,尋求合作:
在對我們現有土地資源狀況充分調研基礎上、在對土地價值有一個公允評估的基礎上,由于農民已將土地資源總量,量化成一個可以計算的價值資產總量,即可以按市場化原則對外進行招商引資、引智,進行合作,其對象可以是國內、國際、農業科研單位,也可以是農業產品種植、投資機構,引入的是資金智力(人才)品種與市場。
由于有了上述第(一)(二)項基礎,對于外來投資者合作方式可以是買斷(承租)經營權或股份制合作。
上述組成可以是中外合資(合作)方式,也可以是國內股份有限制,根據上述第(二)項測算,農民股權配置就比較容易實施。
五、綠色生態農業公司的組成模式:
(一)有限責任制公司:
依照公司法,該公司無論是與國內或國外合作,其性質必須也必然是有限責任制企業。
(二)公司注冊資本:
建議為人民幣200萬元,其中70-90%可以是土地,其余30-10%可以是現金
(三)公司股本金配置:
1、建議每戶村民占有0.5%股份,即價值人民幣1萬元,其中0.8萬元以土地折讓入股,其余0.2萬元以現金入股,全村98戶,即相當入股股份49%,每戶都具有0.5%股權的股東。
2、村集體經營公司,占有21%股權,其收入主要用于未來公共積累及全村社會保險、文化、醫療費用及基礎建設(維護費用)按比例應投入8.4萬元現金,其余以土地公共財產折讓入股。
3、吸引一個外來投資者(或內部競聘)投資人民幣60萬元,占有30%股金,并負責目標經營管理,作為最大股東承擔生產發展全責。
以此:土地2190畝(耕地230畝,復耕地80畝,山林地區性1880畝),現金88萬,進行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運作。
(四)經營保證:
為了保證全體村民現有土地經營管理的風險,外來承包經營或投資者,除繳納人民幣60萬元投資款外,同時應向村委會繳納30萬元人民幣的風險保證金,保證村民總的收入分配,不低于30萬元/年起步。
(五)經營期:
暫訂十年,即從2007年起,至2017年止,經營期滿,經營業績良好,可以續簽,如在合同期中,經營承包方違約或不能經營達標,董事會有權對承包經營者處以違約罰金或終止經營權方式,予以處置。
六、綠色生態農業公司主要經營內容:
(一)優質山地(平原)果品種植,新品種引入及加工。
(二)綠色蔬菜、果類、菌類的大棚、窖化生產。
(三)綠色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包裝、品牌銷售。
(四)上述新產品的收購、包裝、品牌化銷售與氣調倉儲、物流配送。
(五)配合農家樂旅游的現場采摘。
(六)果園地生態旅游餐廳的開放供餐。
(七)其他適宜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發展的模式。
一、主要做法
1、加強宣傳,強化意識。利用網絡、《農家報》、廣播、電視等媒介,加強對綠色生態農業的宣傳,使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成為各級領導、所有企業和廣大群眾的共識;以萬名農民素質培訓為載體,加大對“兩高”農藥危害性的宣傳力度;認真組織參加農業部、省、市開展的“生態衢州上海推介會”、浙江農業博覽會、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等綠色農產品推介活動,通過展示展銷,不老神雞、一品紅、阮小二香鴨等一大批綠色品牌脫穎而出,并已在省內乃至國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2、編制規劃,強化監管。圍繞生態示范區建設,結合我區農業的產業發展特點,我們先后編制完成了《縣區優勢農產品發展規劃》、《農藥投入、病蟲害綜防規劃》、《農用薄膜使用回收規劃》、《縣區畜禽禁養區劃分方案》和《縣區畜禽養殖園區建設規劃》,這些規劃或方案的出臺,為我區的生態高效農業發展指明了發展目標及空間布局。同時,加快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規劃》,加強對各類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的監測,保證農產品的優質安全。
3、抓好示范,分步推進。以保護農業生態,控制環境污染,改善農田質量,確保生產安全為重點,通過實施“811”養殖污染治理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工程、農田氮肥減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農業生態環保工程,農業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已對135家規模生豬養殖場進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示范點5個、畜禽糞便集中處理中心3個;規模畜禽養殖場的排污已基本達到排放標準,糞尿綜合利用率達100,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努力提高秸稈綜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稈利用量達20.8萬噸,秸稈利用率達到93.57;推廣平衡配方施肥30萬畝次,全區化肥使用強度265公斤/公頃;農藥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頃;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37467萬公頃,綜合防治率達74.10。
4、依托優勢,創優品牌。立足當地資源和市場優勢,通過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體系和無公害生產技術規范,積極開展農業新品種、無公害農業新技術的引進推廣普及工作,在全區建立了一品紅椪柑、三元豬、營養稻米、茶葉等綠色無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以柑桔、糧食、畜禽、毛竹、茶葉、蔬菜、瓜果等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加快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積極引導和組織農業企業申報無公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提高我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5、加強治理,改善環境。努力探索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與合理排放途徑,實施畜禽飼養場排污申報和許可證制度,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指導工作。指導各鄉鎮開展清潔能源利用工作,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加強部門間協作,做好烏溪江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對湖南鎮畜禽養殖污染情況作了進一步調查,摸清了全鎮畜禽養殖數量,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據;協助鄉鎮做好養殖業主及群眾思想工作,重點抓好規模30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的異地搬遷。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具體表現在以上幾方面。
1、農業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農藥、化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特別是高毒農藥在蔬菜、果樹、農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勢嚴峻。
2、動物飼料、獸藥使用不合理。獸藥超量使用,以及違規使用禁用藥品、添加劑,導致動物產品污染加劇。
3、農村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我區畜禽養殖大多集中在村莊內部,由于排污設施建設滯后,畜禽糞尿橫流的現象在我區農村隨處可見,畜禽養殖污染也進一步惡化了我區農村生態環境。
4、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規模及“三品”檔次不高,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5、拉動生態農業發展的綠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及規模不能適應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需求。
6、農業科技開發與推廣體系、農業信息網體系和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對策建議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必須采取措施予以改進。為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和農村環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部門協作,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一,注重產業提升,推動農業發展生態化。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抓好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檢查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立產業化與標準化互促互動機制,強化檢測體系建設,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控;借助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努力找準農業經濟、旅游經濟的結合點與突破口,大力推進休閑觀光農業和“農家樂”旅游業;圍繞城郊農業發展,培植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強綠色營銷,培育綠色農產品市場,推動綠色消費,形成消費環節對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促進機制;加快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開展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認定、申報工作,打響綠色生態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動畜禽養殖清潔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困難多、壓力大,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針對我區畜牧業發展情況,我們要以實施沼氣工程為抓手,以生態養殖園區建設為載體,加強畜禽排泄物整治,積極推廣“畜禽-沼氣-作物”等生態農業模式,推動畜牧業向小區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實行清潔化生產,提高糞尿利用率、處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綜合整治,推動農業環境生態化。通過再宣傳、再發動,加強農業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推動農業產業循環式發展,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提高農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桿焚燒率,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使生態建設成為全區人民共同參與的自覺行為;繼續實施“沃土工程”,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加強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調整和優化用肥結構,鼓勵和引導增施有機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環境質量;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加快低產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查禁力度,加強植保新技術和替代農藥的開發推廣;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實施綜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農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一、主要做法
1、加強宣傳,強化意識。利用網絡、《農家報》、廣播、電視等媒介,加強對綠色生態農業的宣傳,使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成為各級領導、所有企業和廣大群眾的共識;以萬名農民素質培訓為載體,加大對“兩高”農藥危害性的宣傳力度;認真組織參加農業部、省、市開展的“生態衢州上海推介會”、浙江農業博覽會、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等綠色農產品推介活動,通過展示展銷,不老神雞、一品紅、阮小二香鴨等一大批綠色品牌脫穎而出,并已在省內乃至國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2、編制規劃,強化監管。圍繞生態示范區建設,結合我區農業的產業發展特點,我們先后編制完成了《縣區優勢農產品發展規劃》、《農藥投入、病蟲害綜防規劃》、《農用薄膜使用回收規劃》、《縣區畜禽禁養區劃分方案》和《縣區畜禽養殖園區建設規劃》,這些規劃或方案的出臺,為我區的生態高效農業發展指明了發展目標及空間布局。同時,加快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規劃》,加強對各類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的監測,保證農產品的優質安全。
3、抓好示范,分步推進。以保護農業生態,控制環境污染,改善農田質量,確保生產安全為重點,通過實施“811”養殖污染治理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工程、農田氮肥減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農業生態環保工程,農業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已對135家規模生豬養殖場進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示范點5個、畜禽糞便集中處理中心3個;規模畜禽養殖場的排污已基本達到排放標準,糞尿綜合利用率達100,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努力提高秸稈綜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稈利用量達20.8萬噸,秸稈利用率達到93.57;推廣平衡配方施肥30萬畝次,全區化肥使用強度265公斤/公頃;農藥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頃;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37467萬公頃,綜合防治率達74.10。
4、依托優勢,創優品牌。立足當地資源和市場優勢,通過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體系和無公害生產技術規范,積極開展農業新品種、無公害農業新技術的引進推廣普及工作,在全區建立了一品紅椪柑、三元豬、營養稻米、茶葉等綠色無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以柑桔、糧食、畜禽、毛竹、茶葉、蔬菜、瓜果等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加快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積極引導和組織農業企業申報無公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提高我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5、加強治理,改善環境。努力探索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與合理排放途徑,實施畜禽飼養場排污申報和許可證制度,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指導工作。指導各鄉鎮開展清潔能源利用工作,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加強部門間協作,做好烏溪江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對湖南鎮畜禽養殖污染情況作了進一步調查,摸清了全鎮畜禽養殖數量,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據;協助鄉鎮做好養殖業主及群眾思想工作,重點抓好規模30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的異地搬遷。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具體表現在以上幾方面。
1、農業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農藥、化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特別是高毒農藥在蔬菜、果樹、農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勢嚴峻。
2、動物飼料、獸藥使用不合理。獸藥超量使用,以及違規使用禁用藥品、添加劑,導致動物產品污染加劇。
3、農村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我區畜禽養殖大多集中在村莊內部,由于排污設施建設滯后,畜禽糞尿橫流的現象在我區農村隨處可見,畜禽養殖污染也進一步惡化了我區農村生態環境。
4、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規模及“三品”檔次不高,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5、拉動生態農業發展的綠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及規模不能適應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需求。
6、農業科技開發與推廣體系、農業信息網體系和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對策建議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必須采取措施予以改進。為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和農村環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部門協作,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一,注重產業提升,推動農業發展生態化。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抓好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檢查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立產業化與標準化互促互動機制,強化檢測體系建設,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控;借助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努力找準農業經濟、旅游經濟的結合點與突破口,大力推進休閑觀光農業和“農家樂”旅游業;圍繞城郊農業發展,培植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強綠色營銷,培育綠色農產品市場,推動綠色消費,形成消費環節對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促進機制;加快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開展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認定、申報工作,打響綠色生態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動畜禽養殖清潔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困難多、壓力大,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針對我區畜牧業發展情況,我們要以實施沼氣工程為抓手,以生態養殖園區建設為載體,加強畜禽排泄物整治,積極推廣“畜禽-沼氣-作物”等生態農業模式,推動畜牧業向小區化、規?;较虬l展,實行清潔化生產,提高糞尿利用率、處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綜合整治,推動農業環境生態化。通過再宣傳、再發動,加強農業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推動農業產業循環式發展,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提高農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桿焚燒率,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使生態建設成為全區人民共同參與的自覺行為;繼續實施“沃土工程”,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加強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調整和優化用肥結構,鼓勵和引導增施有機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環境質量;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加快低產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查禁力度,加強植保新技術和替代農藥的開發推廣;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實施綜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農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一、工作目標
種植各類冬早蔬菜11470畝,總產量22000噸,實現銷售收入4350萬元??刂蒲笫[種植面積,大力發展加工型農業和設施農業,引導農民種植效益好,品質佳,珍貴稀有精品蔬菜,加大蔬菜規?;?,標準化種植力度,逐步使我鄉蔬菜種植結構趨于合理。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科學發展,扎實工作,以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為重點,按照“規?;洜I、標準化生產、專業化分工、信息化治理”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速我鄉綠色蔬菜生產發展。
三、認清形勢強化措施增強領導推進我鄉A級綠色蔬菜生產示范基地建造
(一)提高認識增強領導
各村委會、各站所、各村小組、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提高對發展A級綠色蔬菜生產重要性,必要性認識,始終把發展A級綠色蔬菜生產列入“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增強領導,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認真抓好2009年冬至2010年春A級綠色蔬菜生產中的各項工作。
(二)調動種植結構均衡上市延長菜季
增強蔬菜品種種植結構調動力度,應壓縮洋蔥面積,因我鄉4月底5月初才收獲洋蔥,已失去優勢。引導農戶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精品蔬菜。(如菜豌豆、番茄、辣椒、豇豆等)番茄和辣椒是切忌連作的蔬菜,而元馬、黃瓜園等鄉鎮年年種植,土地不能輪作,種植成本高,病蟲害嚴重,而我鄉多數村組屬番茄、辣椒的處女地,只要增強技術指導,掌握好播種期,將會得到好的效益。
(三)增強培訓推行規?;瘶藴驶a
按綠色蔬菜生產技術標準,圍繞蔬菜生產各個生產季節,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指導、技術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每個村小組培訓1-2場次,宣傳綠色蔬菜生產技術。加大土地流轉,推行標準化和規?;N植,提高產品質量,鄉農業技術部門在華竹村委會實施菜豆標準化規?;N植500畝,華竹村委會實施菜豆標準化規?;N植各100畝,平田村委會實施洋蔥和辣椒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各100畝,班果村委會實施小香蔥和德國米蔥標準化連片種植50畝,新昌村委會實施菜豆和早黃豆標準化連片種植100畝,在整個生育期做好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綜合服務,從選種、育苗、栽培、施肥、用藥、病蟲害防治到收獲、銷售全過程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統一品種,統一農資使用,標準示范基地必須統一病蟲害聯防聯治,積極推廣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植保新技術,做到層層有示范,戶戶有帶動,以示范樣板帶動全鄉A級綠色蔬菜生產的發展。
(四)增強調解配合抓好農資市場治理
增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除A級綠色蔬菜許可使用的農藥、化肥外,其他違禁農藥、化肥一律禁止在我鄉境內銷售和使用,對違反規定的,要從重從嚴處罰,積極配合縣級職能部門抓好農資市場監管,發動群眾,監督舉報違規經營,違規使用禁用農資的行為,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堅決把違禁農資堵截在鄉門之外。
(五)抓好植保聯防構造建造推廣應用植保新技術
聯防聯治是防治病蟲害的一種有效方法,各村委會要增強植保聯防隊的構造建造,充分發揮植保聯防隊的作用。確保轄區內的蔬菜病蟲聯防聯治達種植面積的90%以上,積極推廣使用殺蟲燈、黃色粘蟲紙、昆蟲性誘劑、生物天敵、防蟲網等無害化防治新技術在蔬菜生產中的應用。
(六)增強質量檢測嚴把產品質量關
在農產品采收后,交易前,嚴把質量關,農殘檢測樣品不少于500個,檢測工作做到有專人負責。在蔬菜生產期間,各村委會、村小組應積極構造對農藥瓶、農藥塑料袋、農膜等田間廢棄物的回收處理,避免廢棄物亂丟亂放,形成再次污染。
四、保障措施
今冬明春蔬菜生產,鄉黨委、政府將對培訓,宣傳加大支持力度。使廣大菜農充分認識A級綠色蔬菜的重要性,并與各村委會簽訂《A級綠色蔬菜生產責任狀》,把今冬明春A級綠色蔬菜生產指導性種植計劃分解下達到各村委會,明確職責,制定獎懲措施。各村委會也要制定出相應的措施,把A級綠色蔬菜生產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真正做到農業增長,農民增收。
一、主要做法
1、編制規劃,強化監管。圍繞生態示范區建設,結合我區農業的產業發展特點,我們先后編制完成了《縣區優勢農產品發展規劃》、《農藥投入、病蟲害綜防規劃》、《農用薄膜使用回收規劃》、《縣區畜禽禁養區劃分方案》和《縣區畜禽養殖園區建設規劃》,這些規劃或方案的出臺,為我區的生態高效農業發展指明了發展目標及空間布局。同時,加快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規劃》,加強對各類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的監測,保證農產品的優質安全。
2、加強宣傳,強化意識。利用網絡、《農家報》、廣播、電視等媒介,加強對綠色生態農業的宣傳,使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成為各級領導、所有企業和廣大群眾的共識;以萬名農民素質培訓為載體,加大對“兩高”農藥危害性的宣傳力度;認真組織參加農業部、省、市開展的“生態衢州上海推介會”、浙江農業博覽會、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等綠色農產品推介活動,通過展示展銷,不老神雞、一品紅、阮小二香鴨等一大批綠色品牌脫穎而出,并已在省內乃至國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進。以保護農業生態,控制環境污染,改善農田質量,確保生產安全為重點,通過實施“811”養殖污染治理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工程、農田氮肥減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農業生態環保工程,農業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已對135家規模生豬養殖場進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示范點5個、畜禽糞便集中處理中心3個;規模畜禽養殖場的排污已基本達到排放標準,糞尿綜合利用率達100,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努力提高秸稈綜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稈利用量達20.8萬噸,秸稈利用率達到93.57;推廣平衡配方施肥30萬畝次,全區化肥使用強度265公斤/公頃;農藥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頃;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37467萬公頃,綜合防治率達74.10。
4、依托優勢,創優品牌。立足當地資源和市場優勢,通過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體系和無公害生產技術規范,積極開展農業新品種、無公害農業新技術的引進推廣普及工作,在全區建立了一品紅椪柑、三元豬、營養稻米、茶葉等綠色無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以柑桔、糧食、畜禽、毛竹、茶葉、蔬菜、瓜果等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加快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積極引導和組織農業企業申報無公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提高我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5、加強治理,改善環境。努力探索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與合理排放途徑,實施畜禽飼養場排污申報和許可證制度,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指導工作。指導各鄉鎮開展清潔能源利用工作,農村清潔能源率達43.9;加強部門間協作,做好烏溪江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對湖南鎮畜禽養殖污染情況作了進一步調查,摸清了全鎮畜禽養殖數量,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據;協助鄉鎮做好養殖業主及群眾思想工作,重點抓好規模30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的異地搬遷。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具體表現在以上幾方面。
1、農業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農藥、化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特別是高毒農藥在蔬菜、果樹、農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勢嚴峻。
2、動物飼料、獸藥使用不合理。獸藥超量使用,以及違規使用禁用藥品、添加劑,導致動物產品污染加劇。
3、農村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我區畜禽養殖大多集中在村莊內部,由于排污設施建設滯后,畜禽糞尿橫流的現象在我區農村隨處可見,畜禽養殖污染也進一步惡化了我區農村生態環境。
4、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規模及“三品”檔次不高,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5、拉動生態農業發展的綠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及規模不能適應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需求。
6、農業科技開發與推廣體系、農業信息網體系和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對策建議
雖然,我區在治理農業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配套法規措施還不健全,資金投入還不足,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必須采取措施予以改進。為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和農村環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部門協作,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一,注重產業提升,推動農業發展生態化。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抓好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檢查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立產業化與標準化互促互動機制,強化檢測體系建設,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控;借助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努力找準農業經濟、旅游經濟的結合點與突破口,大力推進休閑觀光農業和“農家樂”旅游業;圍繞城郊農業發展,培植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強綠色營銷,培育綠色農產品市場,推動綠色消費,形成消費環節對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促進機制;加快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開展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認定、申報工作,打響綠色生態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動畜禽養殖清潔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困難多、壓力大,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針對我區畜牧業發展情況,我們要以實施沼氣工程為抓手,以生態養殖園區建設為載體,加強畜禽排泄物整治,積極推廣“畜禽-沼氣-作物”等生態農業模式,推動畜牧業向小區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實行清潔化生產,提高糞尿利用率、處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綜合整治,推動農業環境生態化。通過再宣傳、再發動,加強農業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推動農業產業循環式發展,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提高農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桿焚燒率,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使生態建設成為全區人民共同參與的自覺行為;繼續實施“沃土工程”,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加強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調整和優化用肥結構,鼓勵和引導增施有機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環境質量;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加快低產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查禁力度,加強植保新技術和替代農藥的開發推廣;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實施綜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農用薄膜回收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