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7 04:15: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一年級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哈拉海鎮第一中心小學
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既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又具有很強的生活趣味和兒童情趣。教師根據教材的特點進行教學,利用形象性、直觀性進行教學;調動小學生的識字興趣進行教學;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能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語文;快樂識字教學;方法
一年級的識字教學,由于識字量大,教學課時安排少,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煩,這成為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因此,我們必須研究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培養小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學習,充分達到識字的目的。
一、利用形象性、直觀性進行教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學齡兒童來說,低年級識字的關鍵在于建立字形與音形的聯系。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具有形象性、直觀性。他們擅長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看圖識字有利于學生把漢字和所記錄的具體事物緊密聯系起來。
教師應充分利用插圖,注意指導學生看圖識字,看圖激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例如“闖”:一匹馬正向城門奔馳而去;“采”:一只手正要去摘樹上的果子;房子起火了就是“災”;一個人靠在樹下休息就是“休”字。這些插圖,學生一看心里就明白了,而且瞬間就把文字內涵和文字形體結合起來,牢牢記下,經久不忘。
在教學中,肢體動作也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如在學習“看”字時,教師可先在黑板上寫一個變形的“手”字,然后用手放在額頭上,做出向遠處眺望的動作。這樣把“手”和“目”復合成“看”字,學生在教師聲情并茂的“教學”下,立即就能記住這個字啦!凡表示動作類的詞語生字都可以這樣進行教學。除此,實物演示法、畫圖法等,都能讓學生形象、直觀地識記生字。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激發識字興趣
兒童的思維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三維“動畫”,艷麗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悅耳的音樂使學習內容圖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兒童的認識與教學之間架起一坐橋梁,因此,必須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借助多媒體輔助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教學特點,啟發學生的思維。使漢字能夠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出現,使漢字的音、形、x不再脫節。
巧用多媒體,將漢字這種智慧符號作一番新的“說文解字”,使很多漢字中已經支離破碎的形音義重新生動有趣地聯系起來,這樣絕大多數漢字都成了一幅幅有理、有意、有情、有趣的圖畫,識字成了有理解性的活動,兒童學得活,記得牢,必然大大加快識字速度,提高識字質量。在教學“辯”字時,學生易把中間部分看成“辮”字,沒有什么好辦法記字形。這時,在屏幕上分列出示“辯”字和女孩子的小辮,分別這兩個字的中間部分同時閃爍。這樣一邊觀察一邊比較,學生就牢記了這個“辯”字。在教“舟”字時可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把它的演變過程展現出來:一只木船上橫著一把櫓,接著上來兩個人,然后船頭變成“撇”,船舷變成“冂”,櫓變成“一”,兩個人先后變成兩個點,這樣“舟”、字就出現在畫面中間,畫面下角再漂來一只小船……輕輕松松看過這樣的多媒體課件后,學生不但能弄清“舟”的字形字義,還能記住“舟”字的筆順,極大地提高了識字效率。教“雨”字,屏幕上先出現一朵云并且在下雨,學生很清楚地看到云變成了“一”,與下面的雨滴和起來就是“雨”,這樣他們牢牢記住了“雨”的字形。這些畫面,使學生悟出了中國漢字的一些造字方法,很容易地理解了西義并記住了字形,把識字這種抽象思維的過程變得比較直觀易感,降低了學生初學漢字的難度。如學習“網”字時,屏幕上出現一張大大的網,慢慢地縮小,成了一個“網”字,此時無聲勝有聲,字的音、形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教學實踐證明,直觀演示識字,學生的印象特別深,掌握的生字比較牢固,教學效果較好。如教“筆”字,屏幕上先出現一支毛筆,上面是竹桿,下面是筆毫,學生很清楚地看到竹桿變成“竹”,筆毫變成了“毛”字,他們明白了為什么“筆”是竹字頭和毛字組成,并牢牢記住了“筆”的字形。這些畫面,使學生悟出了中國漢字的一些造字方法,很容易地理解了意思并記住了字形,把識字這種抽象思維的過程變得比較直觀易感,降低了學生初學漢字的難度,簡化了兒童識字的心理過程。
三、調動小學生的識字興趣進行教學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礎上、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后而逐步形成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基本采用學生感興趣、令他們興奮的識字方法進行教學。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庇螒蚴莾和奶焯茫梢詽M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因此,我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激發他們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猜認生字”、“組合生字”、“叫字排隊”、“送字回家”、“讀詞賞畫”、“讀文找字”、“孿生聚會”、“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選難認字”、“眼明手快”、“郵差送信”等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希望通過各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玩樂方式幫助新入學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記漢字。
例如:“變字小魔術”的游戲,選出一些簡單的字讓學生加一兩筆變成新字。如“日”,孩子們變出了:電、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變出了:本、禾、術、未、米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魔術”中,在游戲中學習,在交流中鞏固。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學“釣”字中,我根據合體字的規律,把它們分別制成偏旁部首、獨體字兩個部分的卡片,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邊跑邊說:“我是‘钅’字旁,誰來和我做朋友?”到講臺后另一個同學馬上也拿著卡片,邊跑邊說:“我是個‘勾’,我來和你做朋友。”兩個人把組合成“釣”字。
總之,識字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讓小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造帶來的快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而且還能在他們不斷的“新發現”中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大量抽象的識字對孩子們來說是枯燥的。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對識字要求: 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 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而漢字數量多既難認又難記, 對于一個六七歲的孩子, 如何讓他們喜歡學習漢字, 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同時提高他們識字的效率呢?我在實踐中總結了以下辦法:
關鍵詞:課堂展示;主動學習;鞏固
一、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
課堂上老師教給學生識字方法。
(1)加一加。也就是結構識記法,兩個部件相加合成的字。如:打=扌+丁,沙=氵+少,看=手+目。
(2)減一減。從一個字中減去一部分,變成另一個字。如:本=體-亻,早=草-艸,井=講-讠。
(3)換一換。形近字的比較識字法。拉一拉的“拉”的“扌”換成“士”就是垃圾的“垃”,問題的“問”的“口”換成“人”就是閃開的“閃”。
(4)編字謎。對于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來說,編字謎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編字謎”能幫助孩子們輕松地掌握一些難教的生字。
剛開始,可在課堂上老師帶著學生一起編謎語,在家里和家長一起編謎語,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交流,孩子們就能慢慢學會自己編謎語了。一段時間后,孩子們能經常動腦筋編字謎在課堂上交流,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比如:思:十張口,一顆心,動腦筋。苗:田里長著草。拔:好朋友,一起拔蘿卜……孩子們不僅能編出書上出現的生字,還把這種識字方法擴展到課外,并講給家長聽,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同時也鞏固了生字。用此方法既能讓學生自已記住了生字,又能鍛煉他們說話的能力,還能發揮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力,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課堂展示與評價相結合
在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后,就可放手讓孩子自主識字了。自己讀一讀,組詞,認一認,再在小組里展示,并由小組長互相進行檢測過關,再到全班進行展示,小組長主持展示,讀音、組詞、識字方法都是孩子們展示的內容。從自主識字到展示交流,做到堂堂清。在展示的過程中,培養了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爭當識字小能手,發放獎勵卡對一年級的孩子是特別有效的。課堂上小組檢測過關的、識字方法好的、識字有進步的,都發放獎勵卡,一周一總結,一月后給優勝者家長發去喜報。這樣的評價有利于孩子們在組內互相幫助、組與組織間形成競爭,有利于調動孩子們識字的積極性。
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
讓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識字。一年級中出現的生字都是常用的漢字,大多數生字來源于生活,而且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如:學生的名字之中,路邊的廣告牌上,各種零食、物品的名稱中,學生喜歡的電視節目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字里……我常常鼓勵孩子們在課后自主識字,每天自己認識二個字已經是孩子們每天的任務了。第二天來到學校,在小組里展示自己認識的生字,并教給其他學生,孩子們很有成就感。在課前三分鐘,讓孩子們輪流展示生活中認識的字,孩子們興趣高漲,并且逐漸變得自信、大膽。
四、反復性的練習鞏固
一年級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
(1)n中多種形式的識字方式:在課堂上采用多種識字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開火車識字、摘蘋果識字、找朋友識字、讀課文識字、競賽識字、敲門識字……把枯燥的生字以活潑可愛的圖片出現,以活靈活現的游戲代替。
(2)課后及時鞏固:光有課堂上的識字顯然是不夠的。為了防止遺忘,課后的反復出現、反復鞏固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采用過關識字法,每學完一課向小組長認讀。集中識字,教師定期在后面的黑板上集中出現一個單元的生字,讓學生每天認一遍,以達到熟記于心的作用。
(3)鼓勵孩子們進行閱讀:鼓勵孩子們多讀書是識字的好辦法,既能鞏固學過的生字,掌握生字的用法,培養語感,又能認識新字。學校里給孩子找時間堅持閱讀,和家長多溝通,每天在家里堅持閱讀,養成讀書的習慣,語文學習就不會枯燥了。
總之,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但不等于一課就干這一件事,課堂上要想辦法分散難點,減輕學生的負擔,不要過于集中地在一節課完成識字寫字的任務,字量大的要分課時走,每節課突出解決一個重點。掌握一種識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一下,讓學生喜歡漢字。
【摘 要】對于一年級的學生,在寫話起步時應注重其寫作興趣和自信,讓學生有主動寫作的愿望和要求。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首先不宜對學生提過高的要求,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生興趣。然后做到及時表揚,樹立自信,幫學生產生成就感,讓學生“敢說敢寫”。最后,教師要做好適時的指導,給學生掌好舵。
【關鍵詞】一年級;作文教學;興趣;自信;大膽;真實
蹣跚學步,對于一個嬰兒來說,也實屬不易,但在父母的呵護和幫助下便也愈加的嫻熟自如。一群天真無邪,口齒伶俐的一年級學生初學寫話,其實大可不必面露難色。只要我們老師像父母呵護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樣,大膽地“扶助”,努力“設”一個有序且寬松的寫話環境,從中培養他們的寫話興趣,激發和保護他們寫話的熱情與自信,由扶到放,循序漸進,不斷鼓勵。
心理學表明,兒童的語言思維發展,5至8歲是黃金時期,作文起步太晚就無法抓住兒童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也失去了最好的練習說話的機會。人們學習語言總是口語在先,書面在后?!翱陬^為語,書成為文,文本于語?!毙W生入學前,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詞匯和句式,有了一定的口語能力,如果讓他們多聽多說多讀多看多寫,就能促使他們讀寫早起步。
一、能說會說,就是資本
在低年級日常語文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在說話的基礎上練習寫話,為將來中高年級的習作打下基礎。所以在平日語文教學中,應潛移默化地讓做如下幾項工作:
第一,要求學生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說半句話。如果學生說了半句話,教師就要求他(她)重說,一直到說完整為止,教師要不怕麻煩,堅持訓練。
第二,在識字教學中,要本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進行說話訓練。開始學生組的詞,造的句子都顯得很普通。針對這個情況,教師可以鼓勵他們組別人沒有組過的新詞,說別人想不到的好句,這樣學生的思維明顯活躍起來。例如:我在教“忙”這個字,有兩個學生想到了“忙碌”、“趕忙”,我及時進行了表揚。在用“河”這個字說一句話時,學生的思維停留在直觀思維的基礎上,不外乎“小河很清”,“有一條彎彎的小河”等。我啟發學生“小朋友,你們看看這彎彎的小河像什么,小河里會發生怎樣有趣的故事?”這時孩子的眼睛亮了,思維活躍了。一個孩子說:“彎彎的小河像一條美麗的錦緞?!边€有孩子補充說;“彎彎的小河像錦緞,在陽光的照耀下更燦爛”“小河在唱著歡快的歌,小魚們自由自在的小河媽媽的肚子里游玩?!薄⒆觽兊男蜗笏季S得到了明顯的發展。
第三,珍惜課前交流時間來練習自由說話??梢允前醋豁樞蛘f,也可以是學生自由站起來說,說完后,及時進行簡單點評,主要是找出不完整的句子并給予糾正,表揚句子說得既完整又生動的同學。這樣在極短的時間里,又說又聽,又動腦又動口,使每個同學都有了練習的機會。
二、肚中有貨,何愁詞窮
總有家長會抱怨,我們家孩子不愛寫作文。孩子們之所以不愿意寫,是因為沒有合適足夠的語言積累來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缺少相應的知識積累來闡述自己的見聞。讓孩子的肚中有貨,就要養成積累好詞句的習慣。
1.在識字教學中豐富詞匯的積累
單字組詞是一年級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內部語言進一步發展的關鍵階段。每課課后“我會寫”中有五、六個生字,把這些生字作為訓練的基礎材料,一字盡可能的多組詞,使學生在準確分辨和記憶字的音、形、義的同時積累下豐富的詞匯。
2.在課文理解中豐富詞匯的積累
(1)在理解重點詞語中積累。沒有理解就沒有積累、運用。首先理解前認、讀、做“找朋友”等游戲,為理解做鋪墊。在理解詞語的時候,注意理解的深刻性、形象性、準確性。理解詞語要準確、深刻,不僅可以通過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還要聯系上下文,理解它在文中的意思,并通過引讀、情境補讀或想象誦讀,把詞語放在一定場景中理解。教學中可采用比較、聯想、創設情景等多中方法,引導學生立體的感受、理解詞語,使一個個詞語具有鮮明的形象感,有情有趣。
(2)在朗讀和背誦、復述課文中積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經常的欣賞和朗誦的佳作,會使孩子逐步產生較強的直覺敏感性,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下一定數量的詞匯。背誦主要是一種記憶活動,是熟記教材的結果,有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教材中所選擇的課文都是經過錘煉的。學生通過熟讀背誦,使課文里的精詞煉語在活生生的語言環境中反復再現。原來體會不到的,或體會不深的,就能進一步體會,有所發現,有所生發,有所深化,積累下來。久而久之,文章中的語言就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口語表達之中,影響口語,對口語的表達起到積極的改造作用。
(3)在課外閱讀中豐富詞匯的積累。教師應該把學生從學習一本教材引向更廣闊的學習空間,開展題為“周末拾貝”的課外閱讀與積累活動。鼓勵學生讀好書,體味好詞佳句,并摘抄下來,讀給伙伴聽,與大家共享。
三、由扶到放,寫大膽文
作文就是讓學生用我口說我手,用我手寫我口,低年級作文更不例外。在寫話起始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做到心里是怎樣想的,嘴就能夠怎樣把它說出來,手就能夠怎樣把它寫出來。能寫,是最終目的,而在達到這個目的之前,教師應該有一個循序漸漸,由扶到放的漫長訓練過程。
1.仿寫文
仿寫是兒童的天性。在閱讀教學中要滲透寫話指導,根據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進行模仿和創造性運用練習,從而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如在教學《荷葉圓圓》后,有孩子這樣仿寫:
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小雨點說:“荷葉是我的蹦蹦床?!毙∮挈c落在荷葉上,歡快地跳來跳去。
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跳水臺?!毙∏嗤苌扉_健壯的四肢,高高地從荷葉上跳入水中。
小田螺說:“荷葉是我的綠被子?!毙√锫荻阍诤扇~底下,舒服地睡著了。
我說:“荷葉是我的大帽子。”我頂著荷葉,歡快著在雨中奔跑。
2.看圖文
在看圖說話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在看圖說話的訓練中第一要注意說和寫的內在聯系。首先老師要帶領他們把說的主要詞寫下來,再用這些詞練習填空,最后要求學生獨立地把句子寫下來。其次,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標點符號,還要注意書寫格式的培養。要讓學生無拘無束地說,也要讓學生無拘無束地寫,寫多寫少,寫長寫短,老師不要求全責備,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形成說話、寫話的良好氣氛,以減輕學生對說話、寫話的心理壓力。
3.續寫文
兒歌、故事是孩子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形式,學生愛讀兒歌、愛聽故事并產生編兒歌、故事的強烈欲望。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情節的發展繼續編,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故事的結局可以多種多樣,可以通過續編故事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例如教學《夏夜多美》,小螞蟻安全的回家了,但是它對幫助它的伙伴們戀戀不忘,于是有一天,它踏上了尋覓的征程,它會遇到哪些困難,它最終找到了伙伴們嗎?讓孩子發揮想象,寫一寫。
總之,寫話訓練是一個長期的教學目標,一年級的孩子求知欲強,有豐富的情感,善于形象思維,正是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最佳時期。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放過這樣良好的契機,一定要借助孩子身上的有利因素,根據孩子的年齡、思維特點,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的給予指導。在指導過程中,也要保留孩子們的童真,保留孩子們的興趣。保留孩子們的自信。要注重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意志品質、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寫作習慣。
一年級上冊學習目標對“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這400個生字如何教,真讓人陷入迷茫之中。我反復閱讀了《教師教學用書》和教材,還閱讀了一些關于低年級“二類生字教學”的資料,歸結起來,二類生字的教學通過不斷“復現”,使字形和學生“混熟”,從而達到認識生字的目的。
為了完成本冊識字學習目標,結合我班學生實際,對二類生字教學從三個方面進行,即學生課前預習,師生課堂學習,課后復習鞏固。下面就這三個方面的具體做法作詳細的說明。
一、課前預習初識生字
1.引導學生預習。漢語拼音教材中安排認識70個漢字,從漢字拼音3《b p m f》一課開始就安排了認識“爸、媽、我”三個生字,三個詞語“爸爸、媽媽、我”。在教學完成本課的識字后,指導學生在貼在黑板上的三個詞語“爸爸、媽媽、我”的詞語卡片上圈出文后橫線上的生字“爸、媽、我”,接著引導孩子們在課本上的詞語卡片上圈出生字。從這一課開始,教給孩子們在文中圈出生字的方法,為后面課前預習生字作準備。后幾課進行圈生字這一方法的鞏固練習的同時,加上了“給橫線上的生字注上拼音”這一任務。
2.學生嘗試預習。當孩子們能熟練掌握“文中圈生字,給橫線上生字注音”這一方法后,我便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識字之前讓孩子們完成這一任務,教師巡視指導,同桌互查互幫。從“識字(一)”第一課《一去二三里》一課開始,就把“圈生字,給生字注音”這一任務放到了課外進行。剛開始,每學一課之前檢查孩子們的預習情況。慢慢地,孩子們養成了學習新課之前對每個生字進行“找、圈、注音”。孩子們課前對生字一番“找”“圈”“注音”動作后,對生字的音形不再陌生了,達到了初識生字的目的。
二、課堂教學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但注意的持久性差。針對這一特點,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對學習漢字保持較高的興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精神,又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引導學生讀準字音,相關資料介紹了很多方法,如看圖編故事識字、語境識字、看圖識字等。
1.看圖編故事識字。如學習漢字拼音4《d t n l》一課生字時,讓學生看情境圖,給孩子們講故事?!耙黄ヱR馱著米袋在路上走,路邊有大片大片土地,米袋不知什么時候漏了,小馬卻沒有發現,小兔子飛快地追上來告訴馬兒:你的米袋漏了?!痹谶@個故事里就包含了“土地、大米、R、兔”。接下來,出示生字卡片,孩子們自讀帶音節生字,讓孩子們到文中去找到這幾個字圈出來,再讀生字,并用生字口頭組詞。
2.語境識字。學習漢語拼音10《ao ou iu》一課生字時,第一步引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動物,它們在干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掛圖的相應事物旁貼上生字卡片:“馬、牛、魚、草”,并讓孩子們讀一讀;第二步讀句子,學生自己讀,全班齊讀,教師指導讀好句子;第三部引導學生畫出句子中的生字后再想辦法記住它;第四部鞏固識字(開火車讀,找朋友即把音節與漢字連一連)。
(二)引導學生認清字形
引導學生認清字形,《教師教學用書》上介紹了一些方法,其他一些資料上也介紹了不少的方法。我在本冊引導學生記憶字形時,主要采用了下面一些方法。編順口溜識記字形:如“左工右口”區別“左”和“右”;“來”,米上加橫豎出頭;編字謎記憶字形:如“晚”――太陽照小兔,小兔藏起小尾巴;“亮”――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下面禿寶蓋兒,“幾”字在下方;用熟字加偏旁法:還=不+辶、清=青+氵、課=果+讠、讓=上+讠;減偏旁法:見=視-礻、早=草-艸、包=跑-足、京=驚-忄;.換部件(或部首)法:穿―空、爺―爸、給―紅、視―禮、菜―彩、服―報、跟―很、課―顆―棵;聯系實物識記:撐開的雨傘識記“傘”;組詞(擴詞)識記法:見―再見、看見、見面;暖―溫暖、暖和、暖氣;找反義詞識記:彎―直、坐―立、冷―熱、多―少;在具體的語境中識記生字:天上飄著一朵朵白云,識記“白”;小朋友們愛老師,識記“老、師”。
(三)課堂鞏固識字
實現字形和學生“混熟”的目標,少不了鞏固練習這一環節。孩子們在讀字音,記字形的活動中,花了不少精力,所以要讓孩子們在后半節課的時間里對學生仍有較濃的興趣完成識字任務,鞏固練習應在趣味學習上下功夫。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以下一些游戲方法鞏固識字。找朋友(連一連,讀一讀)就是把音節和字連起來;看誰聽得清、找得快:老師隨機抽出寫有音節的卡片,學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相應的生字,并大聲讀出字音;考考你:同桌相互指讀生字;過彩虹橋(小組合作進行):(1)各小組做準備:第一人正確讀出生字,第二人組詞;第三、第四人分別從所組的詞語中選一個詞語說一句話。(2)各小組比賽過橋;摘星星(摘蘋果),如:在學習《小小的船》一文的生字后,引導學生做摘星星的游戲,把九個生字分別寫在九顆星星的背面,并粘貼在描繪夜空的黑板上,學生上臺摘星星,摘到后帶全班同學認讀生字,再用這個生字組詞,說句子。
三、課后復習鞏固
課后復習,可以進一步落實生字與學生“混熟”。實現課后復習這一目標,可以嘗試這樣一些做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將二類生字制作成簡易的生字卡片,正面是生字,背面是拼音,在家里讀給家長聽。每次學生新課前讀讀上一課的生字詞。(開火車讀、抽讀、齊讀)早讀時請學生帶著讀等。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每一位低段語文老師關于識字教學都有著自己的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最終還是為了實現教育目標,并在落實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獨立高效的識字能力。讓孩子們在識字的同時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他們主動識字的愿望,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新帶來的快樂,從而愛上語文,愛上學習,這才是最重要的。
摘 要:識字寫字教學是提升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點,以當前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經驗,對一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進行分析,以期可以提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寫字;策略
隨著課程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加深,識字寫字教學不可以再沿用過去傳統的領讀與機械記憶練習的模式,而是要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理解掌握其知識。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標準一再強調:“教師需要在開展課堂教育活動時,精心設置識字寫作教學目標,將學生比較熟悉的語言因素作為學習材料,充分結合學生已有學習基礎,注重學習方法的教學。”基于此,文章主要以湘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對一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活動進行分析。
一、利用多媒體識字,強化課堂教學趣味性
多媒體集聲音、畫面、文字為一體,自身具備較強的表現力,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具有較強吸引力。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暫時沒有形成學習意識,此群體的學習態度比較容易受到影響。通過將多媒體應用至識字教學中,可以運用極具形象性與動感的畫面,影像、音源等形式來展示教材中的漢字,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
如:教師在教學湘教版小學一年級《識字2》時,本節課程需要掌握的漢字包括:人、口、耳、目、手、足、有、會、穿、自、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圖形結合的教育優勢,借助動態畫面與形式各異的圖片,并配以輕松歡快的配樂,向班級中學生直觀展示漢字,從而有效將教材中生硬的漢字轉變成為動態形式的漢字,而不再是過去傳統教育模式中單一的拼讀,此種教育做法更加貼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思維發展特點,學生學習興趣將被有效激發,而不再是機械性的記憶,而是音形義有機結合從整體上理解認知漢字,進而從根本上實現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二、利用猜謎語,強化教育交互性
謎語自身具備較強的幽默性,讀起來比較順口,是學生十分喜愛的教育游戲。我國一直都有猜燈謎的風俗,并積累出大量的字謎。教師可以將其充分應用在識字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事先收集大量有關的謎語,并引導學生一同創編謎語。如:“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心)絕色天下無,月又幾回圓(紅)世上千萬家,種些無葉瓜,不論冬和夏,到夜就開花(燈)等。通過此類字謎,學生可以充分調動學習思維,有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機械性記憶漢字的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一起進行創編謎語,以此來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可以依據自我對漢字的理解結合生活經驗,創編輕松詼諧的謎語,謎語的創編過程則是學生對漢字進行理解運用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及時肯定學生的學習表現,運用激勵性評價有效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三、由淺至深,理解掌握寫字技巧
要想寫好字,首先需要寫好筆畫。將漢字比喻成為建筑物,那么筆畫則是搭建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磚。在識字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要求學生自主練習書寫“點”“橫”“撇”“捺”等基礎性筆畫,要求學生做到每一筆都落實到紙上。筆畫看似十分簡單,但是想要寫的好卻十分不簡單,需要反復的練習。如:“橫折橫”這一筆畫,在實際書寫過程中要盡可能往上傾斜,“折”則要偏向左一點,這樣寫出的字美感十足。實踐證實,學生在寫好筆畫后,再進行書寫漢字變得容易很多。
如:教師在教學漢字書寫過程中,需要充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漢字的具體結構、書寫特點及相關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等。如,在學習湘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謝謝你》中“謝”這一字時,從字體結構進行分析,其是一個左右結構的漢字;漢字首尾分解: 讠射 漢字部件分解: 讠身寸;筆順讀寫: 點、橫折提、撇、豎、橫折鉤、橫、橫 、橫、撇、橫、豎鉤、點,在學生理解后不斷加深剖析深度。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練習中逐漸形成良好書寫習慣。
四、充分利用電子白板教育優勢,強化學生寫字能力
當前階段,電子白板已經走進小學語文課堂,通過有效利用電子白板,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寫字欲望,提升了學生的寫字能力。學生在寫字過程中,教師需要不停的進行觀察,有意識的選出作業本放在屏幕中進行展示。在選到一些比較好的字時,引導學生具體闡述漢字書寫好在哪里。如:部分W生表示字體框架把握合理、筆畫比較到位等。總而言之,在學生鑒賞文字過程中,又將文字的書寫進行溫習,有效鞏固了學習印象,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寫字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識字寫字教學作為小學教育階段一項十分關鍵的基本功練習,語文教師需要及時加強自我對其的重視,創新識字寫字教學活動,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與內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堅持進行練習,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涵養。
摘 要 受到家庭環境與教學環境的影響,小學一年級的部分學生識字能力較強,詞匯量較豐富,然而部分學生卻僅僅認識少量的詞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識字能力,本文將識字教學與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緊密聯系起來,希望通過有效的朗讀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減小學習差距,讓學生在識字教育中充分感受到朗讀的樂趣,并逐漸掌握朗讀能力。
關鍵詞 小學 識字教學 朗讀能力 有效性
識字朗讀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作用巨大,在小學一年級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識字朗讀能力有助于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學生在朗讀中逐漸培養了語感,這為后期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朗讀能力的重要性
語文這一門學科具有特殊性,大量的識記、背誦、朗讀豐富了語文課堂教學并逐漸培養起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其中,朗讀是最基礎的能力,學生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后會對教材內容有不一樣的理解。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文審美的重要途徑之一。朗朗書聲營造一片濃厚的學習氛圍,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語文學科的美感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而朗讀這種形式則是人們感受語文的美好的最好的方式。朗讀,是將文章的感情讀出來而并非僅僅是“讀書”,朗讀具有節奏美、韻律美,在朗讀中學生會不知不覺受到熏陶,最終形成自身語文素養的一部分。
二、當前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識字量不一。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識字量方面存在很大的區別,據調查,有的學生由于受到過系統的識字學前培訓因此掌握約兩百個字,基本可以獨自朗讀精簡短小的童話故事,然而有的學生則只認識幾個簡單的字。一個班級中學生的識字量參差不齊,十分不便于教學活動的展開。因此,通過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來增強學生的識字量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二)學習習慣不同。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很大差異,也正是這種習慣上的差異導致了學生們語文基礎知識的參差不齊。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具有很大差異性。有的家庭本身比較注重孩子的教育,提前就給學生進行了各種基礎知識的學習,另外,家長比較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具有比較先進的理念,因此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理解能力也很強。有的學生家長比較忙,來自偏遠落后地區,無論是經濟條件還是教育觀念都比較落后,學生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在學習上比較落后。
三、提升學生識字朗讀能力的策略
(一)豐富識字朗讀教學途徑。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朗讀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來完成。尤其是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各種多媒體、學習工具極大程度方便了我們的教學活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的學生名單進行識字朗讀,教師要提前掌握班級的全部學生名單,每堂課開始之前,教師都隨機點名一個學生到講臺上去進行識字朗讀,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識字朗讀能力。隨機點名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每個學生都有可能會被點名上去朗讀,因此學生都會在課前進行預習準備,學習的自主性因此而大大增加。對于表現十分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予以小小的獎勵。其次,閱讀也是提升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朗讀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要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緊密結合起來,拓展學生的眼界,多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吸引人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朗讀中識字,在朗讀中閱讀,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每個字詞在文章中的具體使用方式和技巧,從而增強學生字詞應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最后,教師要將學生的識字朗讀能力的培養貫穿到生活中,生活處處都是學習的機會,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學生完全可以在各種廣告標語、圖集、剪紙中提升識字朗讀能力。在生活中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貫穿能力,學生在學習中逐漸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有更多的認識。
(二)做好檢測、增強激勵。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朗讀能力需要教師耐心細致,把握好每一個學習的環節,讓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技能。那么語文教師可以怎么做呢?第一,教師要做好生詞檢測工作,教師要根據教材的進度,按照每100個字為一個級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級。教師定期對班級的學生進行考級,檢測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表現得好的學生予以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教師可以制定一個“識字大王榜”來激勵學生們,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考級,每考過一級之后才能考下一級。第二,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建立一個“生字寶寶”庫,給每個學生建立一個專門的本子,學生們遇到新認識的字可以記錄在這個專門的本子上,l記得多就可以獲得小小的獎勵。
21世紀的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的識字朗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在識字朗讀教育中,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可以幫助學生感受每個字詞的發音、音調、輕重的韻律與美感,學生也會在朗讀中加深對字詞的理解和認識,并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摘 要:根據一年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課堂常規、隊列練習、提高注意力、關注課堂邊緣生等方面入手,有效組織教W。
關鍵詞:一年級;有效教學;創新組織
新課程的推廣使當今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應該說并不缺少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課堂上的有效教學實踐,也讓教師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創新設計,使師生都在有效的教學活動中得到發展。一年級的體育課基于學生的上述情況,只有有效組織教學才能讓學生盡快適應學校的生活,融入學校體育課中,認真安全的上好體育課。那么體育課上如何有效組織教學呢?
一、課堂常規要適合,隊列練習嚴要求
1.課堂常規是廣大體育教師經過長期的體育教學實踐不斷總結出來的,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而采取的保證體育課順利進行的程序性工作。因此,體育課堂教學常規是必須的和重要的。我們的課堂常規一般包括了集合整隊與師生問好、點名或清點學生人數、宣布課的教學目標與內容、安排見習生、檢查服裝和佩戴物、安全教育、準備活動等等內容。在一年級的體育課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體育課的課堂教學常規進行了適當的簡化,把點名、整隊集合、檢查學生服裝與安全教育作為每節課的常規重點,去掉一些不太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內容,讓教學常規創新簡單實用,快速組織學生上好體育課。
2.良好隊列習慣的養成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和保障。課上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年級嚴格、正確的隊列練習對組織教學的重要性。一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隊列練習內容有自己的特點,比如:“立正”動作采用自然站立的方法;“稍息”動作則采用兩腳左右開立,雙手放在背后,左手握右手腕的動作方法。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課上多運用游戲、啟發、模仿式的教學方法,多表揚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隊列練習變得生動活潑。教師不光要喊出正確、準確的口令,還要認真給學生做出示范動作,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堅持跟隨學生一起做隊列動作,經過一個月的反復訓練,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提高學生注意力,多種方法見成效
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總是分散,上課后我要不斷喊隊,提醒學生“看老師”“看我”“看這里”,來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效果并不是很明顯。注意力不集中,就不能有效、快速地組織教學。通過課上不斷的實踐和課后的反思總結,我總結出了解決問題的幾種有效方法:
1.教師喊口令,學生進行相應的回答,如教師喊“立正”,學生喊“1、2”。一喊一對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本方法適合短時間內練習使用,時間一長,學生就開始隨口應附,不能有效地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了。
2.設計幾個師生問答的對話,引起學生的注意。如:“老師要你怎么做”,學生回答:“我們就要怎么做”,“123”“排好隊”,“今天誰最棒”“今天我最棒”等。這個方法的運用要注意課的場合,不能過多,點到為止。
3.教師吹一下哨子,同時出示數字手勢,學生快速喊出老師出示的是幾,然后倒計時開始站隊。還可以變換出示不同的數字,讓學生進行加、減運算,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方法比較新穎,學生會感興趣,對提高注意力有很好的效果,適合高年級使用。(強調得出數字后再倒計時排隊)
4.教師發出口令后,說一首古詩的上句,學生接古詩的下一句,古詩背完隊伍也迅速站好了,這個方法很新穎、實用。小學生都喜歡背古詩,當老師說出古詩后,學生會有很強的表現欲,注意力會一下子提高,應用于一年級效果非常好。
三、關注課堂邊緣生,有效課堂更精彩
通過平時課上觀察,我發現多數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看到教師進教室會表現的很興奮,都想馬上參與體育課,躍躍欲試的想盡快到教室外面去活動。有的學生卻缺少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天真與熱情,課上沒有學習興趣,不能與同伴、老師很好的交流、溝通,除了運動能力差,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也不強。教師的提醒、鼓勵,同伴的邀請和小組的游戲,他們都不感興趣,他們表現出與班級的格格不入,沉默寡言,每次上課都由著自己的個性,游離在課堂的邊緣,稍不注意他們就會思想開小差,離開老師的視線,到處“游蕩”,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這些學生的隨意和不聽指揮,影響了教師課上有效地組織教學。對于這小部分特別的學生,我試著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智力水平、身體運動能力等情況,降低目標要求和難度,耐心的給他們鼓勵和自信,提高他們參與課上學習的興趣。同時我在班里挑選出了幾個有愛心和責任感強的學生,自愿與他們結伴一起上課,起到了幫助邊緣生盡快融入集體、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作用,也幫助了老師有效地組織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通過一節節的體育課,我欣喜地發現我在與學生一起成長。課堂教學的藝術永無止境,課堂教學讓我可以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用有效地教學設計指導有效地組織教學,生成有效課堂,讓體育課也精彩。
摘 要:從事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的老師常常聽到家長這樣說:看圖寫話并列算式這么簡單的題,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不會做,老師你能不能想一想辦法?為解決當前一年級學生看圖說話并列式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困惑,教師應當借助多媒體技術,變靜為動,使學生生成形象感悟;看―說―問―答四步走戰略,加強學生銜接能力;開展變式訓練,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關鍵詞:一年級;看圖說話;小學數學
看圖說話并列算式是一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學重難點內容。在實施看圖寫話并列算式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教師經常發現很多學生總是容易出錯,簡單的計算問題換一種說法就不知道如何應對。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一年級學生看圖說話并列算式計算題頻頻出錯,教師應當采取何種有效策略,促使一年級看圖說話并列算式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是本文接下來要重點探究的話題。
一、一年級學生看圖說話并列算式解題困惑
1.審題
在教學實踐當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經常讀不懂圖,不善于從圖片當中準確找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弄不清楚題目要表達的意思。
2.計算
題意已經弄清楚,但不知道用什么樣的算式進行表達,混淆加法與減法,或者是誤將計算的結果當作已知條件,列式出錯。
二、一年級學生看圖說話并列算式解題困惑的形成原因
一年級學生尚處于直觀形象思維階段,由于認知水平和學習經驗有限,很多時候學生思維很難逆轉,不知道如何準確理解圖片當中所表達的意思??磮D說話并列式計算雖然有圖片作為依托,但是圖片當中的數量關系和已知條件的表達方式與平時生活當中的表述仍然不太一樣,因此要準確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三、如何提升一年級看圖說話并列算式教學質量
1.變靜為動,生成形象感悟
學生看圖說話并列算式解題頻頻出錯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因此很難正確理解圖片當中所表達的意思。習題上的圖片都是靜態的,學生一時難以轉換思維實屬正常。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動態課件,將習題上的靜態圖片轉換為動態情境,為學生呈現數量關系之間產生變化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量關系之間的內在聯系,從題目當中獲取正確信息。
例:
以上例當中的看圖說話并列算式題為例,教師可以制作這樣的動態課件:一群小貓出去玩耍,天氣變冷了,6只小貓馬上躲進了暖烘烘的窩里,還有5只貪玩的小貓不肯回家,還在草地上打鬧。通過動態課件展示,學生清晰明了地掌握圖片當中的基本信息,教師再實施教學就容易很多。
2.看說問答,學會有效銜接
一至二年級教學目標當中明確指出:學生應當能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用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簡單歸類與對比,能進行有序思考。解決問題是一個思維的過程,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當學生能有條有理地將圖片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時,思維的加工就指日可待。一年級看圖說話并列算式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遵循看―說―問―答四步走教學戰略,分模塊強化練習,提高學生搜集信息和內容銜接的能力。
例如在上一題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形成這樣的思維過程:看,學生在圖片上面看到了哪些內容,與數學有關的信息是什么;說,用自己的語言將這些數學信息描述出來;問,教師提問學生最想知道什么,題目當中的問號設置在什么地方;思,解釋算式當中的每一項具體含義,想一想通過解答這些問題收獲了哪些新信息?
小學生的思維水平具有明顯的不均衡性,采用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可以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當中的不足,發現整個表達和理解過程當中學生出現的問題,為信息的有效銜接鋪設橋梁。
3.變式訓練,發展抽象思維
美國教育家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的根本要素是新知識與學習者原有知識建立合理和本質的聯系?!狈e極開展變式訓練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生成與發展的過程,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促進學生有意義地主動學習,進一步升華學習品質。
在例1當中,教師可以將看圖說話并列式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數量關系等加以變動,例如將題目變動為減法或者是轉換為純文字描述的問題,這樣看圖說話并列式題目就自然過渡為應用題目,實現了文字描述與加減法應用題之間的有效轉換,學生的思維方式也逐漸實現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
著名數學家哈爾莫斯曾說:“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币荒昙壙磮D說話并列算式是解決問題的伊始,是學生數學知識探究的開端,也是利用加減法解決問題的開始。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提升一年級看圖說話并列算式教學質量對于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為全面促進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教師必須要積極探討看圖寫話并列算式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提升教學品質。
[摘 要]“一分鐘跳繩”是“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的必測項目,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跳繩一無所知。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合適的跳繩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學會跳繩,并在“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關鍵詞]一年級;跳短繩;快速;習慣;教學策略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各學段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一年級學生的測試項目有身高、體重、50米跑、坐位體前屈和1分鐘跳繩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受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和神經系統發育等因素的影響,短期內快速掌握跳短繩有一定的困難。那么,體育教師該如何讓學生在短期內學會跳繩并順利參加測試呢?通過在教學中的不斷實踐、反思、論證,我探尋了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選擇合適的跳繩是保障
對于剛剛開始學跳繩的學生,跳繩的粗細、長短、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習動作的效果。選擇跳繩的要求:跳繩材質要軟,選中粗為宜的專用跳繩,最好帶把,方便學生握繩。同時,教師要教會學生調節繩子的長度,雙腳踩住繩子中間,兩手持繩端在胸部,這樣量出的長度就最適合,初學者可以稍微加長3~5厘米。
二、規范動作教學是關鍵
規范動作主要是針對零基礎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占班級人數的60%~70%。
1.持繩練習
教會學生持繩的方法,如虎口向前握法、虎口向兩側握法兩種,大臂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小臂向外張開。學生根據個人習慣選擇握法,反復練習4~5次就能掌握。
2.搖繩動作練習
將繩子對折,單手持繩向前搖,腳不要跳,體會小臂帶動手腕向前搖,練習8~10次后交換到另一只手,接著是雙手同時向前搖繩練習。在這個練習中學生會出現手臂扛在肩上,繩子搭在身后的現象。這時,學生可以兩手持繩在身體兩側肘關節靠近身體,小臂向外成八字打開,雙手同時向前搖,主要用小臂和手腕的力量,強調手搖繩,腳站穩,反復體驗小臂和手腕用力。
3.跳繩1~2次練習
在學生能夠較熟練地掌握持繩和搖繩動作后,讓學生嘗試跳繩1~2次。這時學生會出現搖繩和起跳的r機把握不準,導致繩子過不去或絆在腳下,由此可見,跳繩不但需要身體各部位動作的協調配合,還需要良好的節奏感,在手往前搖的瞬間,腳迅速抬起,繩通過腳下,腳立刻落地。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堅持多練找到方法。
三、分層教學,共同提高是目的
經過3~5節課集體規范動作的學習,協調性好的學生基本就能連續跳5~8個,一般的學生能跳2~3個,但部分學生在搖繩和起跳的同時,動作不協調,導致跳不過去。
第一,能連續跳5~8個的學生,說明基本掌握了跳繩的方法,對于這部分學生可以進行單雙腳交換跳、計數跳、計時跳,強化動作,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體會跳的方法,鼓勵學生堅持到底。
第二,能跳2~3個的學生,說明手腳并用已經有空間感覺了,協調性的訓練有成果了,接下來教師就要針對不同問題的學生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法。能連續跳繩1~3個的,動作不夠協調,跳得很費力氣。此時,教師教給學生如何節省體力,大臂自然下垂,用小臂帶動手腕搖繩,跳繩時要抬頭向前看。先讓學生徒手模仿連續跳,接下來讓學生放慢搖繩的速度,體驗不加墊跳的動作,反復練習,然后慢慢過渡到計數跳、計時跳、小組比賽跳。
第三,幾節課學習后學生仍跳不過的,教師要更加有耐心。在教學中,我發現向前跨步跳繩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學生把繩子搖到身體前面的地上,然后從繩上跨過去,我告訴學生這也算是一次跳繩。由向前移動的跨跳逐漸過渡到原地跨小步跳,再過渡到原地并腳跳。有了一次成功的體驗后,學生信心更足了,由不會到會是一個質的飛躍,通過反復練習,1個、2個、3個……這一階段教師一定要多表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驗成功后教師再給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們樹立目標,超越自己。
第四,集體練習,加快跳的速度。在學生都能連續多次跳繩后,教師就要求學生提高跳繩的速度,這樣才能在1分鐘跳繩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績。首先,我提示學生盡量采用前腳掌著地跳,一方面可以加快速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跳躍能力;其次,我教學生不要跳得太高并加快搖繩的速度,要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減少失誤次數;再次,進行計時跳比賽,時間分別為40秒、50秒、60秒。通過運用游戲比賽等方法,促進學生跳繩成績的提高。
總之,在短跳繩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方法,促使學生在測試中取得好成績。
摘 要:小學一年級是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對從學前班或幼兒園走出來的學生來說,也是學業的正式開始。因此,學生需要利用好一年級這一整年的時間來適應校園生活,也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學習的樂趣以及高效率的重要時期。教師在為一年級學生講課的時候有一定針對性,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認知水平,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其中,在教學生識字的過程中,就需要對教學規律以及漢字本身有充分的認識。圍繞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來探討教學的方法。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點明相對于其他語言文字,漢字所具有的特殊性;第二部分著重介紹教育學生探索學習方法或認知方法的重要性等;第三部分主要講解圍繞漢字教學的其他相關內容的教學。
關鍵詞:漢字教學;特殊性;認讀方法;大量練習
一、漢字教學的特殊性
全世界的文字超過5000種,被廣泛應用并且被數量巨大的人所說的主流文字亦有幾十種之多。那么這幾十種文字之中,大部分語言文字都是源自古拉丁語或日耳曼語,在觀察的過程中,帶給我們的直觀感受就是這些文字互相之間比較像,讀音也不會差異很多,尤其是印歐語系的眾多分支。其中唯獨漢字和漢語非常特殊,單從外表來看,漢字同其他文字就有很大的差異。漢字是有眾多“橫豎撇捺”“橫折彎鉤”等構成,而非字母,盡管漢語拼音與字母非常相似。從含義上來看,則更能表明中國漢字的特殊性。中國的漢字本身具有含義的,漢語本身也是表意的語言。這從漢字的構詞法就可見,漢字分為形聲字、會意字、象形字、指示字等,也就是說每一個字都表達著具體的含義或指代具體的事物。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才變成了我們如今學習認識的漢字。但是盡管經歷長時間的演變,漢字依舊沒有喪失表意的功能。而其他文字則并不具備這種特點。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受中國文化影響最為深遠,二者的語言都是以漢語為基本經后天改造而成,盡管二者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但是其語言卻都只表音,而不表意。在漢語向東傳播的過程中失去了表意的功能,造就了今天的日語和韓語。漢語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特點,音調的不同對應不同的字,表達不同的意思。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無數個。漢語不像英語讀音比較固定,漢語的讀音非常不固定,這也是外國人學漢語最困難的地方,因為一句話中不同的音太多,差異過大。這正是漢字的特殊之處。
二、教育學生探索方法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處在學習知識的初級階段,也正是學生智力發育的高峰階段。因此學習應著重這正是漢字的特殊之處。培養各種能力以及不斷探索高效率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扎實學好漢語,為日后的深入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與理解打下堅實基礎。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漢字的時候,要教給學生一些自己記漢字的方法,比如,與說結合去背詞組,或者將漢字放入到簡短的句子、短文中去記憶。還可以讓學生學會積累,每天記20個生字,經過一段時間便可以記住很多生僻字。抑或教學生短時間內快速記憶,規定一星期背下來200個生字,高度專注,每天反復看反復背等,這樣也許會有一定遺忘,但是經過短時間內高強度地記憶,可以有效保留50%左右,需要做的就是持續的復習。總之,教師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一定總結學習漢字的方法,經驗異常豐富,而且也已經歷了多次試錯,科學性強。這樣的方法可以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試驗,自己去選擇最符合自己的方法。同時,同學也要學會自己去探索,自己尋找更加符合自身特點的全新的方法。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尋求到符合自己的方法,從而利用更短的時間背誦更多的字、詞等。扎實掌握漢字,學習漢語將會事半功倍,對今后的繼續學習和個人發展也會大有裨益。
三、注重漢字教學的補充內容
由上文可以知道,學習漢字既需要動腦思考,也需要動手練習。而且漢字和漢語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根本。所以教師要充分重視漢字教學,力求讓每一位學生都準確把握學過的每個漢字。此外,在進行漢字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其他內容。首先,力求精確。不論是在筆畫書寫上,還是在發音規則上,一定盡量做到精確。這樣學生才能精確地掌握一個漢字。追求精確絕對不是浪費時間,這對學生把握并駕馭漢字的能力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很多時候有人會寫錯字或混淆字詞的意思,遺忘當然是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最初學習的時候就沒有學扎實。其次,練字。盡管如今互聯網時代,科技大行其道,需要用筆手寫字的機會已經非常少,但是寫得一手好字還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個人競爭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目前砜矗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想要扎實地記住漢字,想要寫出好看的字,最重要的途徑還是多動筆寫,多動筆練習,用電腦練字是無法想象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要求學生買字帖練字。
總而言之,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要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此階段學習漢字對于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至關重要。教師深刻認識漢字、漢語本身的特殊性,同時也要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并鼓勵學生自己勇于去探索適合自己的方法。最后,還要注意要求學生多練字,練出漂亮的字體。
摘 要: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使語文教學得以更加順利地進行。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如何進行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研究分析
拼音部分的教學內容容量小,也比較簡單,學生剛剛升入小學,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并不在于要求學生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語文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一、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新課程改革標準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即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本是課堂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從實際情況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剛剛升入小學,學習的內容都與之前幼兒園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拼音教學時,教學進度不宜過快,內容也不宜過于枯燥,而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在教學之余,教師要通過互動做游戲等方式了解每一名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以及傾向,做到心中有數;其次,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教學方法,增添課堂的趣味性;最后,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渴望表現自己,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的鼓勵和認可,教師不妨投其所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例如,i ei ui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設計成打電話的游戲,兩名學生一邊打電話一邊練習:“ui ui ui,我是小i你是誰?”“ui ui ui,你是小i,我是ei”。讓學生產生一種新奇之感,積極參與到游戲中,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在我國中小學得到了廣泛的普及,但具體的應用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很多學校的多媒體設施只是擺設,流于形式,能夠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的教師寥寥無幾。在小學拼音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夠增大課堂容量,及傳統的板書所不能及,節省課堂時間,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在傳統的拼音教學中,教師需要十分標準地為學生示范拼音的書寫方法,而這一過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起來也比較費時費力,但多媒體可以完美地解決這一問題,是一種一舉多得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努力提升自身的多媒體制作技術,積極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提高自身認識,將多媒體的使用落到實處。
例如,在講授j q x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近似于拼音的動畫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幫助W生進行理解。在講“q”時,我設計了一幅五顏六色的氣球動畫,而在講“x”時,我引入了一半西瓜被斜切兩刀,切成了交叉狀的動畫,使教學更加的生動形象。
三、運用一些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課堂一味的枯燥乏味,學生難免會喪失學習興趣,時間久了,自然而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小學生年齡小,心智尚未成熟,教師為何不投其所好,寓教于樂呢?運用一些充滿趣味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一方面能夠增添課堂的趣味性,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另一方面能夠使教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
例如,為了幫助學生掌握j q x的注音規則,我教學生掌握了一首兒歌“j q x小淘氣,見到雨點要挖去”并搭配著背景音樂,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熟讀成誦,在反復的訓練中強化記憶,這樣一來,看上去死記硬背的規則就不那么困難了。
四、加強拼音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任何一門學科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語文如此,拼音也是如此。常常有學生認為自己在課堂上學的東西與生活毫無關聯,所以才會提不起興趣,教師要做的不是苦口婆心地反復強調自己所講內容的重要性,而是在實際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拼音并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能夠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
例如,在講授y時,我引導學生想象其形狀,像不像一枝樹杈?那樹杈可不可以用來晾衣服?那它的讀音是什么?這樣一來,順理成章地講授了新課,并且還將其聯系到生活實際之中,學生也不再將學習拼音當做一項任務去完成。
總而言之,拼音教學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奧的學問,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只有基礎打得牢固而又堅實,后續的教學才會更加順利,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拼音教學的重要性,在這個關鍵階段就將基礎打牢,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對學生的一生來講,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新課程改革下,要求小學語文課堂尊重學生的特點和注重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課堂,特別是小學一年級這一階段的孩子都是比較好動的,而且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就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如果教師按照以前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就會導致不喜歡上語文課甚至會厭惡語文課。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培養學生語文的興趣,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就會有很多困難。所以現在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要求根據學生愛玩的特點,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合理結合與教授內容相關的游戲,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結合實踐案例,提出了課堂游戲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游戲教學所要遵守的規則
1.有針對性的原則
一方面就是老師在設計游戲時,要考慮本節課所要講的內容和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要明確設計游戲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游戲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個助推器,只是幫助我們教學。另外一方面就是要讓學生知道游戲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比如最高分有什么獎勵,最低分有什么懲罰等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就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2.游戲多樣化
游戲多樣化無非就是游戲不能太單一,太無趣,而且如果課堂上一直重復同樣的游戲,可能開始幾次學生還是會積極配合,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就越來越小,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游戲教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游戲的多樣化,可以選擇一種游戲用不同的方式呈現,也可以用不同的游戲。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每次課都可以保持新鮮感,從而使學生愛上語文。此外,老師不能用游戲代替其他的教學方式,不然整堂課就變成游戲課了,這樣不能達到教學目標。
二、游戲運用到課堂的具體方法
1.將學習內容編成順口溜或兒歌
我們可以將學習內容變成容易說出來的語言,本來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語言積累不多,這就增加了他們學習語文的難度。小孩子對于兒歌的興趣特別大,再加上配上一些動作要領,學生就更加愿意學習知識,所以老師利用這一點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拼音聲調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一聲平平高又高,二聲就像上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直往下坡跑”,這樣就能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比如,在教學紀律規則的時候,老師說:一二三,學生說:請坐端。這樣能夠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示范作用。
2.采用音樂或者動畫
輕柔的音樂能夠給學生帶來放松的心情,特別適合學生玩游戲之后該安靜下來的時候,使學生逐漸平復心情,放松心情。例如“小星星”等等,然后正式進入到學習中;高亢的音樂會給學生一種興奮激動的感覺,特別適合需要調動學生情緒的時候播放此類音樂,例如“gummybear”,當學生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時,學生的思維才能被激發出來,這樣更有利于知識的學習。
3.老師要參與到游戲中
老師在游戲環節中要起引導的作用,如果只有學生參與的游戲,達不到想要的教學效果,因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跟孩子交流溝通,而游戲參與是再好不過的方式了,使學生更加相信和信賴老師,自然就會更加喜歡學習語文。
綜上所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利用游戲,但是老師也要明確不能只依靠游戲進行教學,要結合其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和效果。
[摘 要]人教版一年級的語文教材很多內容都和生活緊密聯系,以孩子們感興趣的語言形式出現。這樣的內容為實施體驗式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通過生活實踐體驗、故事角色體驗、游戲活動體驗、情境畫面體驗等形式,讓學生感悟文本,習得語文知識,使語文課堂更具有生命活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體驗式 一年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我們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規律,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重視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入情入境。人教版一年級的語文教材很多內容都和生活緊密聯系,以孩子們感興趣的語言形式出現。這樣的內容為實施體驗式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載體。那怎樣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呢?
一、生活實踐體驗
生活是語文的外延。語文教學應緊密地和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聯系生活經歷,進行體驗,促進他們感悟文本,體會語言,最終將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如,在教學《自選商場》一課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生活實踐體驗活動。
1.列出“購物清單”,請學生幫助購買。導入新課后,教師問學生:“你們想去自選商場逛逛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想參與。教師繼續說:“好啊,老師正需要買些東西呢。你們能幫我的忙嗎?我列了一張購物清單,需要買的東西我都寫在上面了?!秉c擊課件出示課文中的詞語?!澳膫€能干的孩子能幫我這個忙?”教師這么一說,他們的興致更高了。在這樣積極的情緒中認讀生字詞,效率會更高。點名拼讀詞語,能夠準確地讀出來的,就算是幫老師買下了這件商品。
2.“我是超市陳列員”。將準備好的各種物品打亂,讓學生動手把課文中出現的物品按照食品、日用品、學習用品這三大類進行分類、排列好,并把相應的詞語卡片分類貼到黑板上。通過這一活動,學生不僅完成了識字的任務,也知道了按照一定的規律分門別類的道理。
二、故事角色體驗
一年級的課文很多都是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或者是講述同齡人的所見所聞。文中的人物、動物形象對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們何不嘗試著讓學生們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或者動物形象呢?“感同身受”,讓學生體會更加深刻?!蹲约喝グ伞芬徽n中,小鴨征求鴨媽媽的意見,希望媽媽能帶他去游泳;小鷹征求鷹媽媽的意見,希望媽媽帶他去山的那邊看看。我們可以讓孩子們演一演小鴨和小鷹的角色,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平時自己是怎樣央求媽媽的,并加上動作、表情,讀好小鴨和小鷹的話。另外,課文只說:“過了幾天,小鴨就學會了游泳?!薄斑^了幾天,小鷹就學會了飛翔。”這給教師創造了讓學生體驗故事角色的空間。我們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小鴨子搖擺著身子向小溪走去了,他第一次自己去游泳,心里是怎么想的,又遇到了什么事呢?”“這是小鷹第一次自己飛翔,在山的那邊,他看到了什么呢?”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描述,更能體會到經過自己的努力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三、游戲活動體驗
游戲充滿樂趣。課堂上穿插形式多樣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體驗文本內容,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一年級語文學習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識字。在識字教學時,我先采用“爬生字高山”的游戲,把識字融入游戲中,看看誰能拼讀生字、組詞,用自己的方法識記字形。生字的難度不同,爬到高山的位置也不同。誰認的字多,識字方法好,誰就能最先登上高山,插上小紅旗,獲取游戲的勝利。接著,再通過“快樂列車”的游戲,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順風耳”游戲訓練的是學生的傾聽能力,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敏。這個游戲可以運用在課文的朗讀中。教師范讀或者同伴朗讀時,其他人認真聽,聽后評價朗讀的情況,說一說有沒有讀錯字、添字、漏字,停頓是否讀好等。
四、情境畫面體驗
“百聞不如一見?!苯處熞浞掷矛F代多媒體設備,通過網絡搜集能幫助學生感悟、學習課文內容的圖片或視頻播放給學生看,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學生的印象?!缎⌒≈衽女嬛杏巍访枋鲆粋€小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看到的江南美麗景色的故事。課文是用朗朗上口的韻文表述,沒有具體的描繪。那到底江南是怎樣一番景色呢?學生沒有去過江南,他們很難感受江南“魚米之鄉”的物產豐富。我們可以先找一些江南的圖片或者視頻給學生看,然后再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對“魚米之鄉”的理解。這樣,他們對課文的認識會更加深刻。
只有想方設法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親身體驗,我們的課堂才具有生命力。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