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7 03:32: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建筑設計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
在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質量需求之下,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建筑在提供給人們居住和生產的空間的同時,還應該跟隨時代的腳步增添一些美學與能源節約型元素,以便更為符合人們的需求。可是在工業建筑固有的嚴肅性的影響下,相應的時代要求在其身上體現的就不是那么明顯。而本文主要分析了工業建筑設計層面的美學和節能要素,希望藉此帶給工業建筑設計師以全新的理念指導,進而促進我國建筑事業的穩步發展與革新。
【關鍵詞】
工業建筑設計;美學與節能
建筑領域在經濟和科學技術日益完善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因此其內部相應的工程環節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建筑選擇,但建筑業中的工業建筑領域因其固有的嚴肅性以及工藝性過于突出,其美學和節能要素的功能與作用就因此而被淡化,但這顯然是不符合時展趨勢的,時代所需的是更為人性化的集美學與可持續發展型節能為一體的建筑,因此工業建筑就應該在保持固有的工藝性的前提下,向美學化與節能化轉型,這樣其才能夠符合社會的需要,而其具體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設計師與業主的交流
設計師與業主的交流往往在民用建筑領域較為常見,民用建筑設計師通常會主動與相應住戶和業主進行一定的溝通,以便于使其作品更加迎合業主和住戶的要求。而這也與建筑的實際使用目的有關,民用建筑顧名思義就是供人們居住和生活的建筑空間,此空間的服務主體是人民群眾,或者更進一步說是居住在其中的人民群眾,因此其只有迎合了人們的需要,才能為人們所接受,否則便會出現建筑滯銷等不利于建筑業獲取經濟效益的現象。而工業建筑設計與其不同,其建筑是被用作工業生產,因此建筑設計上就只需要注意空間的容納性,以及建筑的質量安全性,所以建筑師很少會和業主以及住戶進行一定的交流,其會根據這一種建筑類型的總體要求以及自身在設計這類建筑的經驗而設計相應的工業建筑作品,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簡化設計流程,節省設計時間的作用,但是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一定的雷同性,在個性上的表現形式并不是那么突出和富有張力。而實際上每一個工業型企業都具備一定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代表了企業的個性以及獨特性,其獨立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相應企業在企業形象上與眾不同,進而以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魅力吸引一定的受眾,從而創造自己的品牌,為自身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因此其負責人就也會希望讓自己的公司建筑也帶有一定的能夠彰顯自身企業文化色彩的美學元素,與此同時,企業的目的是盈利,所以其會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精打細算,以為自身的企業節省一定的經濟成本,積少成多,漸漸從側面為企業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因此這就要求其相應建筑應該具備一定的節約性,即設計師在對用料和建筑方案的設計上要盡量為企業節約一定的成本,所以工業建筑也應該到有一定的節能要素,以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要求。當前,設計出理想的生產環境和休息環境正是建筑師的職責,而首先需要建筑師與業主溝通獲得一系列信息,有了這些信息,才有可能在工藝專業的條件基礎上創造出更合理的功能和更舒適的空間。
二、工業建筑領域美學與節能要素的應用
1.在建筑色彩選擇上的應用
色彩與形態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形態是色彩的承載根基,色彩是形態的彰顯形式,并且色彩能夠傳遞形態所表達不出的感情色彩,而這些特性放在建筑領域也極為適用。即色彩能夠增加建筑的實際感觀,進而對建筑在造型上的不盡如人意之處加以彌補,而工業建筑的工業屬性以及公用屬性會對建筑的實際美學設計思路以及節能設計思路造成一定的阻礙,因此在這里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色彩成分來沖淡這種厚重的而工業感,為工業建筑增添一系列的美學觀感,從而增添建筑的視覺魅力、彰顯企業的文化內涵。與此同時,顏色的設計成本與實現成本要遠遠小于建筑的整體設計成本與構造成本,即顏色的處理要比建筑的體型更改更為經濟同時也更為容易實現,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建筑的節能要求以及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因此其應該為廣大建筑界呼吁使用。與此同時,色彩還能夠開拓設計師的創作思路,因為設計師們對色彩有一種天生的敏感,其能夠通過色彩的利用將抽象文化在視覺上的展示效果加注于具體的建筑之中,通過色彩分明的工業建筑表達出一定的工業化企業內涵以及自身對此建筑最為真實的顏色體會,從而更為增添建筑的美學魅力。
2.綠化方面的應用
不同的工礦企業總會有不同程度的粉塵、有害氣體、余熱、振動和噪聲等向外擴散,通過綠化來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調節氣候,這樣將會顯著地減弱這些公害的影響并使其得到有效的改善。通過綠化把工作、休息的空間變成“綠色的空間”,不但對社會環境的美化和生態平衡有益,而且對生產、工作也會有很大的促進。
3.在節能設計環節的應用
業主及設計者應提高節能意識。高度的節能意識是使建筑節能工作順利開展并能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證。在“能源危機”席卷世界的今天,能源消費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節約能源已成為當前的一項迫切任務。建筑節能一直是我國節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從規劃設計到使用管理的許多方面,節能建筑投人少、產出多,因此,重視和研究建筑物的節能設計問題已成為建筑節能的當務之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藝建筑在設計環節更加需要美學的彰顯以及節能的設計,因為其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工業企業文化,而文化的彰顯必須通過一定的美學元素作為承載物,同時工業企業以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作為自身的經營理念,而建筑的修建成本的節約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從其總成本的減少上得到反映,所以工業建筑的設計環節會更加需要美學與節能的設計元素,其有利于提升建筑的文化內涵,有利于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同時還有利于促進我國建筑事業的順利發展與革新,因此,必須認真對待工業建筑設計的美學與節能要素在具體設計環節的詮釋。
作者:李晶 單位:吉林省石油化工設計研究院
摘要
建筑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將每個文明進程中的烙印通過其自身表現出來。建筑由此成為轉譯故事因素的媒介,也就是敘事的載體。建筑的敘事性是除卻功能、形式之外另一個不可或缺的建筑屬性之一。從建筑師的角度出發,建筑敘事是否可以借鑒文學敘事作品的表達手法,其轉譯的工具有哪些?關于文學敘事中讀者介入敘事過程的探討,為尋找建筑敘事與文學敘事的關聯以及建筑設計中文學敘事手法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
建筑敘事;文學敘事;語境;序列
1.敘事的要素及其結構
敘事,可被視為一連串真實或虛擬的事件的呈現,呈現方式可以是口頭或書面的語言表達,也可以是靜止或動態的圖像。講故事是西方歷史上最初的敘事形式,隨著西方文明和科技的進步,逐漸發展起來的繪畫、雕塑、戲劇、音樂、攝影、直至現代社會中隨處可見的新聞、電影、電視、廣播、游戲等都可視為敘事的各個門類。戲劇作為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最早出現的敘事類別之一,在羅曼?雅各布森看來,其文學性重要于其文體本身。同樣地,茨維坦?托多羅夫在研究“敘事本質上是什么”的問題時,以《麥克白》為例,他認為其問題不在于是什么使得《麥克白》偉大,而在于是什么使得它成為悲劇。①這兩則觀點從側面證明了在研究敘事作品的本質問題時不妨追問敘事是否可以被視為一個結構,其必要構成成分有哪些,作者又是如何將這些要素串聯起來的。在文學敘事范疇內,文本是敘事的媒介,承擔著表達故事的任務。在研究文本時,必然會牽涉到關于語言的討論。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創立了語言和言語的二分法,并認為特定的言語行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而在這些持續變化的表象之下存在著不變的深層次語言結構,并由此開啟了符號學的研究,包括了構成符號的成分以及統治符號的規則的探討。就這樣,秉承結構主義的邏輯,語言學、符號學和句法學在文本的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羅萊?巴特甚至將人們的日常生活看作一種符號系統。在他看來,每件事物都是一個符號,每個符號都是一個系統的一部分,他認為每件事物都同樣值得成為這種一絲不茍的文本分析的對象。文學敘事作品中,詞語構成了句子。句子構成了小句組(微序列),小句組構成大的事件,大的事件構成一個強大的并且受約束的代碼。然而作者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重復性地陳述一系列事件,而是為了構筑一幅非常有吸引力的圖景。敘事作品的功能不是傳達所謂的真實性,而是呈現具有內部邏輯性的文本。而此種邏輯性需要讀者的參與才得以完成。因為讀者本身具有將所有獨立事件連到一起處理的意識傾向,即使是偶然情況也不能阻止這一傾向。以“庫勒肖夫實驗”為例,電影的蒙太奇手法將前后彼此獨立的事件并置,直接影響了觀眾對這些事件序列的理解。讀者的理性敦促我們尋找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敘事作品的作者正是利用了讀者的這一基礎本能,將敘事中的事件按照已排好的序列表現出來。所以將事件序列連接起來的不是所謂的真實性,而是作者賦予的邏輯性。敘事的終極目的是敘事作品與社會之間的交往,因此,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作者的遣詞造句以及對事件序列的鋪設安排,需要結合讀者細心解讀的過程才能構成完整意義上的敘事。解讀文本的人在敘事過程中扮演著二次創作的關鍵性角色。
2.建筑的敘事性
1960年代,西方的建筑學界面臨著對意義問題的重新探討,在現代主義建筑風靡全球的半個世紀中,對功能的過分強調,形式的極度簡化使得建筑師開始陷入內心的彷徨,逐漸開始關心建筑中的使用者是如何理解和闡釋建筑的,以及在這一闡釋建筑的過程中歷史所扮演的角色。文丘里的《建筑的復雜性和矛盾性》,羅西的《城市建筑學》以及柯林?羅和科爾特的《拼貼城市》都不約而同地批判了現代主義的缺陷,并試圖尋找當代建筑和城市缺失的歷史深度,實現一種深層次的傳承性轉換。這種對于現代主義原則的重新評估為建筑師們敞開了語言學的大門。關于語言學和文學敘事手法的探討提供了在當代語境下重新詮釋建筑形式和意義之間關系的可能性。建筑敘事的構想與空間媒介相結合,使敘事作為一種基于人們日常經驗的賦予建筑意義的構架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實現。文丘里和凡?艾克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從文丘里為母親設計的住宅中可以看到文丘里精心策劃的曖昧的沖突,建筑中一系列的傳統符號就像是附加在主體結構上的獨立元素,與同時存在的彰顯著現代性的組織形式共同創造出了一幅曖昧的圖景。凡?艾爾則針對建筑空間的品質,借助句法學,提出了他“雙胎現象”的概念②,即利用一系列成對的、具有對比性的術語來定義空間。某種程度上,自現代主義后期開始,語言學延伸出的符號學和句法學理論為建筑闡發其自身的意義做出了不可小覷的貢獻,成為了聯系建筑和歷史、環境的紐帶。
3.文學敘事手法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3.1“互文性”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然而,就像文學敘事中文本自身無法完成敘事任務一樣,建筑敘事的過程也需要人的參與得以完整。當讀者欣賞文學作品時,對于文字意義的理解必須參照其他文字,因為沒有任何作品是孤立存在的,而都是與它的存在之前的文化傳統和它身處的文化背景相關聯的??死锼沟偻迣⑷魏挝谋径急扔鞒捎伞靶涡紊囊玫蔫偳秷D”而形成的,她認為文本無非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變形。任何一種文本都不是單子式的存在,都是在與過去寫成的文本、當代正在創作的文本、甚至未來將要寫就的文本相互聯系著的?!罢Z境”一詞是在1960年代被引入建筑學的,“context”,“contextual”,“contextualism”都是對現代建筑實踐的批判中的一部分。建筑師或多或少將語境納入設計過程中進行考量,甚至以戲劇性地方式將其用作設計概念。曾與屈米一同在倫敦ArchitectureAssociation執教的奈杰爾?科茨在《NarrativeArchitecture》中歸納出一種敘事性建筑類別——“群落生態”建筑?!癇iotope”一詞暗示著一種能夠容納多樣性功能和故事情節的城市場域,共生于其中的事物互相支持且相對獨立。這種建筑類別類似于一種城市語境的縮影,定義了一種包涵多種情境的有組織網絡,能夠呈現清晰的功能性并且同時激發出異元性和新穎、虛幻的形式。這類建筑也可被視為具有“互文性”的文本群。在OMA規劃的烏特勒支大學校園中有一處由NLArchitects設計的籃球吧,混合了吧臺、露天廣場和運動場三種功能,是代表性的“群論生態”建筑。頂層是一片完整的籃球場,與被壓在半地下的酒吧形成尺度上的對比。樓下的酒吧和室外的下沉廣場休息空間連為一體。上半部分的籃球場在高度和寬度上都超過下半部分承載酒吧功能的玻璃盒子。當人們進入酒吧時會看到頂部的一個圓形天窗,這塊圓形玻璃同樣存在于樓上的籃球場地中。打籃球的人和喝啤酒的人可以通過圓形天窗互相窺視?;@球場一邊的樓梯通向了海灣形狀的露天下沉廣場。三種活動有機共生,擁有各自客觀的清晰性且彼此侵蝕。
3.2“錯時序列”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文學敘事作品中的故事是按照已排好的序列表現出來的,其前提是故事序列需保持可識別性。這種編排手法在電影中屢見不鮮,其創作技巧一般是蒙太奇或剪接。羅蘭?巴特在《敘事文本結構分析導論》對序列做出過定義:“由孤立聯系結合而成的符合邏輯順序的核心體系。”故事的序列發生在建筑中則成為空間的序列,是一種特定的建筑空間結構。空間序列的線性特征將事件、運動、空間組織為一個單一的進程,該進程組合或并置那些離散的關系。熱奈特在文學敘事中將序列劃分為正常序列與“錯時序列”。其實,錯時序列在電影中也存在,主要以蒙太奇手法實現“閃回”或“閃進”從而表現電影中人物內心不可言說的或無法描述的內心活動,是一種針對觀者的強制性的場景轉移。如果將錯時序列的概念引入建筑,則需要參考人在建筑中的運動方式。因為人在建筑和城市中行走是一種主觀的運動,其中的場景轉移是通過對人的視線操縱實現的。在中國園林中路徑和視線的關系顯得多變而富有趣味,它更多是由視線的物理特性所決定的。首先,在一個空間里同時存在多個景面,視線的選擇也較復雜。視覺具有暫留現象和先在現象。也就是說,當路徑已發生轉向時,視線仍可以延續;或者,路徑還沒有轉向時,視線可以先期到達。路徑先而視線后是豁然開朗,視線先而路徑后則是先睹為快。這種通過控制視線實現的序列錯時也可以在密斯的巴塞羅那館中找到③。“錯時序列”是園林和現代建筑中經常運用的設計手法,使一個空間得以突破它自身的界限與另一個空間發生聯系,促使人們產生空間的聯想,實現空間之間的流動。
4.總結
建筑是敘事的載體,也是建筑師與使用者之間對話的媒介。建筑師可以被視為一個配方師,憑借其專業知識和個人的記憶、情感組織,創造事物間的種種聯系。就好比文學作品的作者通過自己的筆觸傳遞故事情節,其中的話語總能滲透出不同的個性。建筑的個性具體體現在建筑語匯的運用和空間結構的組織,以及建筑師對人在建筑中運動方式的策劃。任何學科取得的最高成果通常體現了它的存在狀態,因此質疑其界限也成為一種判斷學科本質的方法。當建筑需要與文本、語境、活動、事件產生聯系時,必然需要突破建筑學自身的界限,在其他學科中尋求線索。不論是符號學、句法學的應用,還是從使用者、觀察者的認知和動態參與的角度展開的建筑語境和時間性的討論都是建筑師們對現代建筑所面臨挑戰的積極回應。因為建筑是基于多重性的理論和實踐,所以建筑師回應問題的手法從來都是復合而多義的。在信息爆炸的數字時代,人們希望從建筑中得到更多功能以外的滿足。敘事幫助建筑脫離了無趣的模仿和歷史風格的再現,在真實的功能和虛構的想象之間尋找平衡,將豐富美妙的人性投射到建筑中去。
作者:戴天晨 單位:東南大學建筑學院
注釋:
①茨維坦?托多羅夫認為文學理論是關于文學本質的研究,而不是針對任何一部文學作品本身的評價或描述。他所指出的文學理論并不是文學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前提條件,文學對象和其組成部分的本質。
②“雙生現象”指的是一組對應物,在彼此的相互性關系中共存,凡?艾克認為應該重新使割裂的抽象現象互相建立連接,實現二者的協調。
③在密斯繪制的巴塞羅那館概念草圖中,位于后方的隔墻是可以通過前方的隔墻看見的,縞瑪瑙墻面作為空間中的物理分割,并沒有在嚴格意義上起到視覺分割作用,反而強化了空間感知的統一性。外圍界面和玻璃面上得到的反射映像打開了空間的物理界限,暗示著空間的延展。靠近庭院的玻璃面上得到的天空和水池的反射印象,將這些室外元素移置室內,使水池和地毯重合,天空重現于屋面,觀者在一個空間點可以同時觀察到室內和室外的重合圖像。這些反射映像宣示了自然元素對空間體驗構成的介入,實現了觀者運動過程中出乎意料的場景閃現和錯時體驗。
摘要:
室內設計是建筑設計的繼續與深化,也是室內空間與環境的再創新,不能僅僅理解為三維空間六個面的簡單裝飾,而是一個完形空間的具體表現。在現代室內設計的理論中強調的是:功能,結構與材料,美觀,環保,節能,尤其重要的一點是室內與建筑的一體化設計。
關鍵詞:
中式園林建筑;現代室內設計;設計一體化
室內設計的發展其實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它有自己的理論體系,以及各個時期的具體各種不同的設計手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室內設計的要求、功能、目標的追求有了不同的意義。有了許多新的不同的術語,比如說形式追隨功能,建筑設計應該由內而外,建筑要室內設計一體化,等等。具體的室內設計思維方法也由原先的二維設計到三維設計。由最早期的設計所考慮的美觀實用,過渡到今天的對色彩的、對光學的,對環保的、節能的,人機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良好運用。由生理需求提升到心理需求,并且需要二者兼容考慮。今天的室內設計已經完全可以從建筑設計的領域內相對獨立的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當然是室內設計還是建筑學范疇內的學科,所以說室內設計學科也是一個有著非常廣泛定義的設計,有公共建筑的室內設計、有商業建筑的室內設計,有住宅建筑的室內設計,也有許多室內設計的原理和手法等等具體的運用,具體的設計內容可以分為室內的平面圖設計與功能分區、交通組織線路、需要環境整體性思考、六個界面的設計、室內燈光照明的專業設計、各種配套設備的整體規劃與設計、以及室內與之相協調的陳列家具或藝術品裝飾,今天我所想討論的僅僅是中式園林建筑內的室內設計。中國傳統園林建筑它們是以文人墨客士大夫們修心養心或者說是策劃與工作社交的場所。而園林建筑的室內設計總構成就是由:室外室內的環境構成,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從室外到市內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原始人只是從自然界的室外進入到洞穴,這一個自然界向洞穴口之間的有意識的過渡就是我們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大步,建筑的慢慢發展都是離不開室外和室內是一個轉折點,這不僅僅是一個轉折點,其實這是人們一個工作和休息、公開和私密的一個臨界點。而中式園林恰恰良好的表現了它。室內設計首先要表現的就是平面設計,它不僅僅要表達聯系內外的出入口,還要表達墻與窗的組合,還有與庭院的聯系以及墻內的家具及藝術品布置等等,室內設計師首先應該有完形空間的思維才可以把平面布置表達清楚。所以說平面布局是基礎,是評判室內設計優劣的重中之重,平面布置是以二維的圖紙表現去完成三維的完型空間,它不是簡單地墻的界定而是一個空間的再創造。要考慮使用功能,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有著不同的表現方法,在既定建筑中的空間再創造必須深入考慮平面內部的交通組織功能分區以及主要區域次要區域以及內外聯系區域。功能與美學必須兩方面同時考慮在平面布置中。同樣的北方的中式園林也是在一個既定園林區域中按照自然的依山傍水布置樓臺亭閣而交通路線就是他的連廊與小徑,以園林為主、以建筑為輔。而嶺南園林的規劃布置中,就是一個滿足用戶使用功能的建筑群包圍著中間的湖景石山與庭院,建筑物圍繞著園的周邊及圍墻布置,建筑物連廊將形成一個環形間,景觀功能服務于住宅與居住功能。從以上敘述可看出室內設計與中式園林的平面設計有著非常相似相同的共同點。
一、中式園林建筑內的各種設計表現都完全符合現代室內設計的本質要求
局部房間內的設計。雖然平面布置是室內設計的靈魂,但是真正讓使用者長時間體會的,卻是一個個小的房間所組成的一系列空間組合。房間空間的大小或者說擁擠的大小,對使用者的用戶體驗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使用功能的房間,有著不同大小的要求,比如展覽館的大小,與辦公室、學校教室、大會議室和用戶洽談室,而居住空間內的起居室、睡房更有著不同的具體符合人體要求的尺度,那是更有不同的尺度要求。正因為這樣所以大部分的房間都是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矩形或圓形、置身與這樣的空間中人會感到比較舒服自在和有方向性,如果不是由九十度直角圍合成的空間會讓使用者迷失方向感。所以才有了人機工程學的專門學科。它從生理需求到心理需求以及用戶的實際用途做了各個方面的調查與研究。具體的數據可以通過專門的手冊去查詢與使用。中式園林建筑中的連廊的尺度就是非常符合現代人機工程學要求的尺寸所以說,我們中式園林中的建筑已經很好的表現了符合我們亞洲人的尺寸或美學鑒賞力。房間也是由地面天花墻面所界定的。墻面的表達方法和處理方法有許多,不同的用戶需求有著不同的要求,墻面的界定可以是透明的不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由此可見建筑與室內設計是那么的密不可分,而天花又是一個我已和空間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是在建筑物界定了自然與人文空間的界限,它也是室內設計師在處理天花所必須要處理的、如符合使用功能所必須的一切設備管道。良好的無縫銜接班的煥然天成般的處理好天花是優秀室內設計師說的必修的功課。地面的處理也是連接邊界及分界地與墻的必要部分,地面表達的普遍規律應該遵循水平、穩重、穩固的原則。而中式園林建筑內的地面墻面頂面完全符合現代室內設計的如上所述之本質要求。垂直交通的樓梯樓道與房間與房間之間的門及與聯系屋內戶外聯系的門與窗,是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樓梯的設計是既有實際使用功能又有美觀功能的一個部分,樓梯樓道的既又有導向性、也是室內設計的區域再分區,我們設計師會花重筆墨在這個部分。對比我們傳統的中式園林建筑內的連廊建筑就是精美的表現了這個樓道的功能,它是聯系著甲建筑乙建筑卻不留痕跡的處理好園林建筑累的高低起伏,是地面高低變化的精美處理手法。再講門,門在建筑中不僅僅是一個出入口,同時它也是一個隔離內外的關鍵口。門在建筑的作用從遠古到現代有一個意義是不變的,那就是遠古時代的人們在簡單建筑中設置門只不過是為了御寒與防止野獸,現代也是為了保持舒適溫度與控制出入口。在建筑群中有許許多多形式的門,不同的區域需要不同的門,房間的大小用途決定著門的大小及材質設置。窗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在許多情況下窗和門是很接近,但是窗還是不同于門,窗的主要功能當然是要由內向外的觀賞和由外向內關上,其中還包括著空氣流通、采光,景觀。隨著文明的進步,原始社會的洞穴建筑的無窗房間在現代是不可想象的。窗的存在對于建筑物來說,不僅僅有的生理需求,還有人們的心理需求,當然隨著科學技術與材料、設備的不斷進步,創的形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窗的設計和關注是我們室內設計師必須非常重視的一個關鍵點。中式建筑的門與窗,有著與現代建筑非常相似相同點的地方。比如中國建筑的結構有通俗的講墻塌房不倒之稱謂,因為中國傳統建筑的結構式梁柱機構,門與窗不是在承重墻面的安裝的,中式建筑的門與窗是完全獨立于建筑承重結構的。
二、結語
專注室內及建筑一體化的,把握完型空間在設計前期到裝修完成時的一致性,推廣模塊化的中式建筑元素。
摘要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建筑學院建筑學二年級建筑設計㈠課程實行以空間設計為發展線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以此為重點研究對象,從調整學生的設計方法出發,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創造能動性、想象的物化能力、強調建筑的整體性和空間設計的概念;并通過對最終的考核方式和教學成果反饋進行整理分析,對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進行提出體會和思考,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目標,探索設計啟蒙教學與專業設計課教學銜接的新途徑。
關鍵詞
建筑設計㈠;空間設計;空間尺度;創造的能動性;模型教學法
引言:
建筑設計課是建筑學專業主干課程。對于建筑設計創造思維方法的研究,是建筑設計的重要課題之一,其中空間創造思維是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貫穿了五年的建筑學教學環節。
1.存在的問題
在建筑設計課程中,是學習如何從初步構建空間創造思維訓練轉向建筑空間設計訓練的重要環節。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主要出現以下的問題:(1)從一年級的基本功訓練進入到二年級真正的建筑空間設計,學生起初無所適從,無從下手。如何引導學生們進行設計知識結構、思維方法與操作能力的過渡十分重要。(2)大多數二年級學生設計方案停留在口頭表達的層面上,創造性思維物化能力差。(3)三年級教研組反映,許多學生在三年級階段仍然將建筑平面布局與建筑形體塑造分離成兩個獨立的過程,空間設計的概念薄弱。(4)同時,三年級教研組也反映學生普遍人體尺度與活動空間尺度感較差。分析以往的二年級建筑設計㈠的課程教學,在完成了一年級下學期傳統的三大構成內容之后,由二年級組教師選擇適當的建筑類型,學生按照一草、二草、三草對建筑方案進行設計,學生很容易先從平面入手,然后再升起平面形成立面,這是一種單向、線性將平面立面造型分離的訓練方式,這樣的設計失去了設計的能動性、互動性和創造性。雖然教師們也努力改變學生的這種設計方式,但是收效甚微。因此在建筑設計㈠課程作業的設置上,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的能動性,強調學生的整體與空間設計的概念,并能引導學生們想象的物化能力,我們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做了積極的探索。
2.加入空間設計內容的課程體系
為了將空間設計理念與方法和建筑設計教學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們的能動性和想象物化能力,我們在2013年學習了同濟大學和東南大學的課程教學。一方面對教學過程進行了調整,另一方面在教學環節的一開始先從空間設計入手,并引導學生認識建筑室內外空間尺度,將空間設計的理念和方法漸進地帶入到設計教學中,力圖讓學生們回歸到建筑設計的原點來重新審視設計的最基本問題—空間。建筑設計㈠教學改革的著力點:
(1)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塊進行重組,以空間設計概念為先導,使教學內容構成更加有機。強化空間設計意識,突出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
(2)運用模型教學法提高對空間、環境的設計與表達能力,鍛煉了想象物化能力。
(3)通過體驗式教學法,讓同學們體驗到空間尺度、空間設計的真實感。
(4)將空間、尺度、人居三大教學模塊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教學內容設置體現了較強的整體性。
(5)將基礎能力的培養拓寬到建筑室內外整體環境的范圍,探索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新途徑。
(6)開放的任務書制訂,在游戲中進入設計狀態的教學過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以空間設計為發展線的建筑設計㈠為主干課教學系統的改革,特別是在運用了建筑模型教學法為輔助引導建筑設計啟蒙教學,完成與高年級專業教學的銜接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為我校建筑學二年級專業課教學的特色,為之后修專業課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建筑設計㈠的課題選擇的優化
我們將教學分為三大模塊,A模塊為空間模塊,B模塊為尺度模塊,C模塊為人居模塊。雖然是分成三個獨立的模塊,但這三個模塊環環相扣,摒棄了傳統教學一上來二年級就一草、二草、三草進行小建筑設計,而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強調了空間設計概念,從一開始就以空間設計和認知入手。但是光有空間設計概念和方法還不夠,必須認知空間室內外尺度,才能真正做好設計,在B模塊中通過測繪的形式,提高室內外空間尺度的認知。A模塊和B模塊為C模塊的小型設計做好了準備。課程的每一個課題選擇設置都貫穿了空間設計思維與方法,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整體性和針對性。
3.1強調空間設計概念
A組模塊主要是以空間為研究對象,教學目的是為學生們在進入設計學習初期建立空間設計概念和空間設計意識。此模塊分成“空間生成”和“空間組織”兩個單元,“空間生成”是在給定畫作中選擇部分線條和色塊,利用板塊、桿件和體塊三大模型材料生成空間。此單元的訓練目的在于掌握研究空間生成的基本方法,學習建筑空間的畫法系統?!翱臻g組織”提取經典案例的空間組織模式,分析提煉其空間組織方法并將其抽象為圖解和模型。課題通過解讀案例圖紙、制作建筑模型、繪制分析圖紙三個步驟完成。此單元的目的在于掌握建筑空間分析的方法,深入學習理解優秀建筑的空間設計,并通過直接對大師們作品的描紅,更加深入地理解大師們作品意義與價值,學習其創新精神。這兩個單元除了讓學生們學習空間設計的方法,認識空間設計的概念,讓學生們感知空間,還要求同學們將模型放置于燈光下,觀察不同燈光射入角度下模型內部空間的不同光影效果;并在空間中分兩次添加大小不同的“尺度人”,選取角度,繪制鉛筆速寫記錄下來,體驗隨之產生的空間尺度變化,并繪制成圖。
3.2提高室內外空間尺度的認知
在以往的教學中,發現學生設計的功能空間經常過大或過小,如設計住宅的客廳比酒店客廳還大,設計的辦公室空間狹長,椅子緊貼著桌子,人無法坐下辦公等。這些不理解空間的使用功能的設計,歸根結底在于沒有認識人體尺度和家具尺寸的關系,以及特定活動所需要的空間尺寸,造成空間尺度感差。為了提高室內外空間尺度的認知,我們緊接在A模塊之后設置了B模塊——尺度認知模塊。B模塊分為室內測繪模塊和室外測繪模塊。室內測繪要求學生測繪建筑學辦公室以及家具尺寸,并分析其人特定活動所需空間。室外測繪要求學生測繪微愛小木屋餐廳的室外場地布置,繪制成圖并制作模型。此模塊的目的在于研究場地設計的要素和人居環境的室外空間尺度。此模塊試圖培養學生在將來的設計中不會僅僅通過查詢建筑設計資料集而進行設計,而是在遵守規范的前提下,本著人本主義精神,將自己想象成使用者,主動為使用者思考、為使用者設計,理解設計的本源。
3.3提高創造能動性
A模塊與B模塊為C模塊(即人居模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了前兩個模塊,設計變得更容易入手,學生也更理解設計的意義。在接下來的C模塊進入了設計主題,如何提高創造的能動性顯得尤為關鍵。C模塊也被分成兩個部分,一個作業是“建筑師工作室”,一個是“院宅設計”,由小到大,由淺到深進行課程作業設置?!敖ㄖ煿ぷ魇摇备嗟氖轻槍w量設計和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學習如何運用活動空間尺度知識和空間設計手法進行小型建筑空間設計。而在“院宅設計”要求掌握整合使用、環境、技術和形式等問題的過程,將這些問題彼此協調、互動發展。
(1)在游戲中進入設計狀態?!敖ㄖ煿ぷ魇摇痹O計作業要求一個單層的建筑師工作室,供3-4位建筑師共同使用。在各個小組內為每位同學指定一個基地及其相應的原始建筑體量,限定其輪廓尺寸,可以根據需要添加一至兩個限定尺寸的體量,且滿足以下要求:建筑物輪廓不超出建筑紅線,建筑總高度不高于4800mm,新添加的體量須符合格網,并對內部空間和家具進行了簡單規定,使得學生有更大的空間對建筑師工作室的家具及其擺放進行設計,這些設置決定了內部空間的形態,以及建筑的體量變化。我們為學生們聯系了廈門地區知名的建筑師工作室,學生紛紛深入到各個建筑師工作室中,了解建筑師們的生活工作習慣,從而提出自己對建筑師工作室這個設計課題的理解,積極性高漲。此外,在教學上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通過二十四塊孔明鎖、索瑪魔方、傷腦筋十二塊等類似立方體構成的成人智力木質玩具,讓學生們從游戲中感受到一個立方體有無限設計的可能性。然后在接下來的設計中讓同學們用泡沫、紙盒、竹子等模仿木質玩具的特征,采用旋轉、貫穿、拼裝等方法去構建推敲建筑的形體。這種在游戲中把同學們帶入設計狀態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還增強了學生學習設計的自信心。
(2)開放的任務書制訂。此設計作業要求學生自擬任務書,設計一宅邸及其院落。我們沒有詳細規定各個房間的內容和面積,而是提出總面積和幾個重要的功能分區,至于設定什么活動內容,面積如何確定,則由學生通過調研自行完善任務書。課程安排學生到廈門市海滄區新垵村科井社調研,學生們分組自行選地測繪制成基地圖。并組織學生們與村民們進行座談,了解村民的生活習慣以及對自建宅院的要求,由學生自行擬出內容豐富的任務書。比起在教室里的封閉式學習,學生們更容易真實地體會到設計的整體運作流程和設計具體細節,這種方式不僅推進了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更重要是使學生創造的能動性在任務書制訂過程的提高,而且讓學生們認識到設計不是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創造,而是要本著人本主義精神進行創造設計。
4.教學方式的優化
教學環節和課程設置已經進行了很大的改進,我們對教學方式也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讓二年級建筑設計㈠課程教改得到最優化。我們在教學方式上也采取了以下改變:
4.1模型教學法
傳統教學認為模型是最直觀、有效的表達方式,但是模型卻也是最有效的設計推敲手法。在二年級的整個教學設置中,我們增加了大量的模型制作環節,尤其是構思模型和分析模型環節,這在提高空間思維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在A模塊中我們就以模型作為設計輔助手段。學生們一個想法出現,就迅速制作簡單的模型將其展示出來,模型形象通過眼睛反饋到大腦中,新的想法被激發,又重新制作模型或修改模型,讓學生們從一開始就利用構思模型進行設計。在B模塊的測繪作業中,通過要求學生制作分析模型,可以直觀地感知真實空間的直觀性。對比真實的空間,使設計者更了解客觀對象的真實比例和空間組合以及與縮放模型的差別。習慣了構思模型的方式,帶著這些能力進入到C模塊中,學生們做設計更得心應手、“有從下手”。模型教學法很大程度上引導學生設計思維的拓展與深入。
4.2階段考核法
以往的評定是以最終圖紙和模型為考核的內容,這樣往往形成學生更注重最后的表達方式,設計過程松懈,時間安排不合理的問題。但此次教改中強調重視設計過程,采取階段評分法與成果評分相結合。要求學生每個作業都制作階段性工作手冊,將設計的階段性成果和設計構思記錄在工作手冊上,教師給每個階段的工作手冊打分。階段性成果在總評成績中所占比例60%以上,以此促進學生對于設計過程的重視,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
4.3小組互動教學法
在建筑教學綜合模塊中,我們重點采用了帶有建筑師工作室特點的設計小組的方式開展教學。學生在組內以分工協作的方式集體開展設計研究、模型制作、圖示分析與表現的工作。大家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相互帶動,取得了在等時效的前提下,方案設計與表達練習在量與質兩方面都較傳統教學方式更為突出的成效。
4.4展示教學法
展示與觀摩是教學的延展環節。學生在各個教學模塊結束后,在校內舉行作品展,及時將自己的課題練習作業公開展出,形成了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氛圍,同學之間、師生之間、教師之間增進了了解,教學過程也得到了拓展與延伸。特別是在“院宅設計”作業,我們將作品在當地村委會中設置展覽,由“甲方”(當地村民)來點評作品,讓學生們真正體會到形成一項建筑方案的全過程。
5.結語
當前二年級建筑設計㈠課程教改已經進行了3年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改提高了二年級學生們的空間思維能力和空間認知,學生們學會了如何進行空間設計,提高了設計的能動性。三年級教研組反映二年級與三年級達到了比以往更好的銜接。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學生的圖示分析能力和圖紙表達能力較弱,需要在繼續探討課程設置與教學環節的改革。
作者:何苗 王培輝 劉靜 林榕 單位:廈門理工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摘要:
中國建筑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悠久歷史,所展現出的文化魅力和藝術魅力令人神往。雖然中國傳統建筑中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建筑風格和建筑元素有著較大差異,但建筑布局、結構、建筑材料等方面都有著共同特點,這使得中國傳統建筑形成了一種有別于西方建筑的獨特風格,毫無疑問傳統建筑文化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文化的傳承。傳統建筑樣式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不僅增強了現代建筑文化屬性,同時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本文將針對傳統建筑樣式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體現展開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
傳統建筑;現代建筑;建筑中設計
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建筑規模越來越大,現代建筑行業得到空前發展。建筑建設中建筑設計能起到外觀美化,功能優化作用,能增強建筑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商業價值、觀賞價值、使用價值。傳統建筑樣式在現代建筑中的融入,使得建筑既擁有傳統文化深刻底蘊,也富有現代感的時尚元素,能給人們帶來強烈視覺沖擊,建筑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大大提升,滿足人們物質需求的同時,又滿足了精神需求,研究傳統建筑樣式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體現具有重要意義。
1傳統建筑樣式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建筑設計是建筑建設的重要環節,影響著建筑性能和功能,只有經過合理設計建筑才會富有美感和實用性,基本功能才能得以實現。不同建筑,使用要求不同,設計方面也會存在在較大差異,設計風格區分也比較明顯[1]。如:辦公室、酒店、咖啡店、圖書館、商城、住宅等建筑,設計風格和思路上就有很大不同。因此,建筑設計中應考到建筑用途、功能、環境、因地制宜結合建筑特性進行設計。中國傳統建筑一直以獨特的設計風格和優雅的外觀著稱,傳統建筑樣式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融入,能有效增強建筑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屬性,使建筑空間形態美得到更好的展現。傳統建筑樣式具體可分為軟元素與硬元素,在設計中對不同元素的運用,獲得藝術效果不同。例如,對傳統建筑木架結構、須彌座、建筑布局、建筑裝飾的運用。傳統建筑樣式是文化的象征,將其融入到現代建筑設計,能直接反映出中華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內涵,增強建筑時代感和歷史感,讓人們能從建筑外觀上就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目前國內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敦煌石窟文化保護研究陳列中心,設計中就融入了大量傳統建筑元素,塑造了一種“大漠孤城”的建筑感覺[2]。此外,流水別墅、清華坊別墅,設計中也融入了大量傳統建筑樣式。如,基臺設計理念就是典型的古建筑設計思路。毫無疑問,傳統建筑樣式的運用,使現代建筑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都得到了升華,非常值得推廣。
2傳統建筑樣式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
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現代建筑設計中融入傳統建筑樣式的意義,這對于我國傳統建筑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傳統建筑樣式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
2.1樣式
建筑樣式影響著建筑整體美觀,是反映建筑物結構類型和構成方式的關鍵要素。不同理念下,建筑樣式存在較大差異。中國傳統建筑形態上最大特征是多形式的大屋頂,通過屋頂能非常容易的辨識建筑風格和樣式。而這些屋頂樣式就十分適合于現代建筑,這樣的設計既具有實用性,也具有美觀性,如:慶殿、歇山、懸山、硬山、卷棚及攢尖,不僅能使屋面呈現出優美的曲線狀,更起到了保護架構作用[3]。并且,這種具有文化感的屋頂樣式,易被喚起人們內心文化情節,使其聯想到歷史文化,能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較為成功的案例如:九間堂、第五園、蘇州博物館、陜西省博物館等等。
2.2色彩
中國傳統建筑樣式中對色彩的運用非常重視,不同的特色運用能給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一些現代建筑色彩運用不當,就會使人產生雜亂無章的感覺。色彩運用方面,既要照顧到自身建筑,還要考慮到周邊建筑,從而保持周邊環境的協調統一,從而給人一種典雅的感覺。例如,對牙白的運用,能給人一種干凈的感覺,能使人心情更加舒暢,欄桿及地面都可沿用這種設計思路。而一些冷色的運用,能營造出內斂、沉穩的氛圍,能整個建筑更富有文化內涵,避免色彩沖突。在整體上來看,應具有簡潔、明快的感覺,富有層次感。這既能滿足建筑的物質屬性,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心理與審美需求。
2.3紋理
紋理運用非常重要,影響著建筑物整體風格和藝術表現力,傳統建筑紋理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通常通過給建筑增添復古元素的方式實現。如:柱子、屋檐、門、窗都會有特定紋理。這些建筑元素都可呈現傳統紋理,能有效增強建筑物視覺效果,烘托出文化氣氛。在設計中,特定紋理材料選擇要保持材料原有肌理。例如,木質紋理材料運用,能營造一種自然、簡約、通透的空間感,彰顯古典韻味的同時,更使空間形態美得到了展現。
3結束語
傳統建筑樣式在現代建筑中的運用,提升了建筑藝術美感,正確了建筑商品屬性和文化屬性,使建筑價值得到了提升,既滿足了人們對建筑的物質需求和視覺需求,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精神需求,更促進了傳統建筑文化傳播。因此,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應積極運用傳統建筑樣式,利用傳統樣式,增強現代建筑文化形態,以促進現代建筑的持續發展。
作者:喬寬寬 單位: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設計院
摘要:
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實踐漸趨頻繁,城市規劃建設中,建筑規劃和建筑設計是其中的兩個重要要素,把握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之間的關聯性,一方面有助于全面合理調度城市建設資源,促進城市的智能化發展,另一方面能夠確保建筑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本文從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的概述入手,分析兩者的內在關聯性,總結梳理協調兩者聯系的措施途徑。
關鍵詞:
建筑規劃;建筑設計;協調;途徑
建筑規劃及建筑設計是保障建筑物能夠充分發揮其功能價值的基礎和前提,要使建筑能夠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就要尋求建筑規劃和建筑設計之間的協調均衡,在與建筑用戶進行溝通交流的基礎上,在建筑規劃和建筑設計過程中融入建筑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以打造出實用、審美兼備的建筑物。
1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基本概念及其兩者間的關聯
1.1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內涵
建筑規劃,主要是圍繞建筑功能的發揮,針對建筑物所處的區位、外形,在綜合分析后,使建筑物各項基本功能能夠得以保障,從而確保建筑物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基本使用需求。建筑規劃側重以布局及優化建筑物的實用功能為主要目的,在建筑規劃的原則上要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突出強調建筑的各項功能[1]。建筑設計,指的是在建筑規劃基礎上,借助于建筑技術,調集各類建筑資源,通過在建筑布局及建筑空間營造上進行個性化創造及設計,使建筑物的功能得以擴展豐富,從而凸顯出建筑物的美感,取得美觀和實用的均衡。衡量建筑設計好壞的指標主要是建筑物用戶及建筑行業的認知感受。
1.2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內在關聯性
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的關系可以一分為二看待,首先,建筑規劃作為現代城市建設規劃的重要因素,其本身是建筑設計能夠正常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是貫通城市規劃及建筑設計的橋梁和紐帶。建筑設計帶有較強的主觀性和個性化色彩,而建筑規劃的介入,可以起到限制及矯正建筑設計的作用,從而使建筑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建筑物用戶及城市規劃的客觀需求。離開了建筑規劃,建筑設計在準確性、規范性上就會大打折扣,由此導致的設計變更會對建筑設計成本造成極大損害。其次,建筑設計是建筑規劃的有效補充,也是進一步滿足建筑需求的重要途徑。建筑規劃是從整體上對建筑物的功能進行設定,涉及到更加具體細致的建筑需求時,則需要建筑設計的參與,例如,建筑規劃側重對建筑成本及建筑技術加以強調,此時在建筑設計中就應做好建筑成本與建筑技術的協調及管控;而如建筑規劃中對建筑物的外觀提出了要求,具有明確的規劃主題,在跟進建筑設計時,就要在保障建筑物實用功能的基礎上,調動及運用建筑設計者的設計思維,謀求建筑功能和建筑外觀的協調。
2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協調上出現的相關問題及缺陷
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在取得協調的情況下,才能夠對建筑物的使用需求進行完善豐富,最終使建筑物能夠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做到資源與成本的節約?,F階段,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在協調上面臨以下問題及不足:首先,建筑規劃更多地交由建筑設計人員完成,建筑設計人員具備設計方面的專業性和優勢,但在建筑規劃的全局性考量較為欠缺,極易導致建筑規劃科學性不強,反過來損害建筑設計的開展實施。其次,在建筑設計層面上,存在以下兩個缺陷:第一,建筑設計在創新性上不強,建筑設計所采用的手段方法較為單一固定,無法充分彰顯建筑物的外觀美,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這也是我國城市規劃趨同化嚴重,城市特色不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在建筑設計實施中,沒有全面參考建筑用戶的要求。建筑設計一方面需要建筑設計師發揮其設計特長,在建筑規劃的統領下,展開相應的建筑設計實踐,另一方面又要本著建筑物功能及使用需求得以充分施展的原則,做好建筑設計與建筑使用者的需求溝通交流。從這一環節上看,建筑設計與建筑需求不相匹配的現象時有發生。
3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協調的途徑方法
3.1鞏固建筑規劃的基礎指導地位,為建筑設計的實施提供參考
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協調化,要對建筑規劃的基礎指導地位加以強調及突出,在進行建筑規劃時,既要立足眼前,又要長遠考量,在做好建筑物功能需求的規劃布局時,留存足夠的設計空間,以便于后續的建筑設計實施及優化[2]。在進行建筑規劃時,要對城市及區域的發展趨勢及建筑物功能需求的拓展提升加以分析及預測,一方面給建筑設計的介入提供設計空間及設計方向上的便利,使建筑規劃更趨科學合理,節約設計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對建筑設計中問題易發點進行分析預防,從而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及策略,提高建筑物的規劃及設計質量。建筑規劃的基礎指導作用的保障及鞏固,還要做好建筑規劃理念及建筑規劃水平的改善及提升,通過對建筑規劃知識的掌握及補充,最大限度地使建筑規劃能夠與建筑設計達成匹配,最終使建筑物能夠取得質量、功能及特色上的統一。例如,西班牙巴塞羅那城市在建筑風格及樣式較為統一,從中可以窺見建筑規劃基礎指導作用的身影,而我國四川省成都市對下屬五城區及安徽省巢湖市對市區所采取的統一規劃建筑色彩的辦法,也是建筑規劃指導作用的集中體現,也給建筑設計提供了統一的思路,凸顯出城市獨居魅力的建筑風韻。
3.2建筑設計應在遵循建筑規劃的基礎上,增強建筑設計與建筑規劃的互動
建筑的實用功能及建筑物的基本功能需求依賴于建筑物的區位選擇,布局設計,而建筑物的功能擴展則需要建筑設計的參與及引導,從中體現出建筑設計與建筑規劃的一種互通性和互動性。建筑設計在實施中,要在緊密依附建筑規劃的基礎上,對建筑物布局設計進行統籌優化,采用先進的設計方法,調度建筑設計資源,力求達到建筑物建筑美感和建筑功能的有機融合,在建筑設計和建筑規劃的互動或交叉滲透中,不斷豐富及拓展建筑物的功能表現。例如,現階段被社會廣泛推崇的環保綠色建筑,其可以視為建筑設計與建筑規劃有效互動的典型,建筑規劃中對環保綠色建筑的方位朝向布局進行了明確,而建筑設計則側重結合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在建筑物的采光、能源系統、廢棄物處理系統等多個環節進行細化設計,從而使建筑物在外觀及功能上都達到最佳的居住效果。
3.3圍繞建筑物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促進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協調
在建筑規劃及建筑設計的協調上,另一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建筑物周邊自然環境的參與,為兩者的協調創造條件。在建筑規劃中,基于建筑物功能需求的發揮考慮,應注重保護及利用自然環境,在建筑物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中,達到建筑物功能實用性和建筑物社會審美性的融合。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周邊自然環境,在建筑設計上就要力求以新穎獨特的建筑材料及建筑技術,凸顯出建筑物所處區域的自然及人文特色,給予居住者一種愜意舒適的居住環境。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匯的范例上,浙江省烏鎮、江蘇省昆山新區在規劃設計建筑時,形成的水特色及生態綠地特色,體現出了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充分結合自然環境的特征,彰顯出了獨居風韻的地域魅力。
4結語
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存在相輔相成的一種內在關系,在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的聯系及協調上存在的相關問題應通過建筑規劃基礎指導地位的明確、建筑設計與建筑規劃的交叉滲透、建筑設計,建筑規劃與建筑物自然環境的結合等措施來加以改善及化解,使建筑物可以兼具建筑功能及外觀審美。
作者:游肖珍 單位:東莞市寮步鎮規劃管理所
摘要:
闡述了集中供熱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熱力站在集中供熱系統中的地位,按照建筑設計要求,探討了集中供熱熱力站建筑設計應遵循的原則,以改善環境質量,滿足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高品質需求。
關鍵詞:
熱力站,建筑設計,集中供熱,環境質量
0引言
隨著太原市城市建設近年大踏步的向前發展,太原市集中供熱的規模發展也是前所未有的。作為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當下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空氣質量越來越差,為保障生產、環境治理和居民正常工作、生活,集中供熱在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地位越發顯得重要。熱力站是集中供熱系統中的一環,是城市一次管網與小區二次管網中的連接點。它是熱量交換、熱量分配以及系統監控、調節的樞紐。其中機房安裝換熱設備、儀表和控制設備。將熱網輸送的熱媒通過設備的調節,轉換,控制向熱用戶系統分配熱量以滿足用戶需求,使供熱、用熱達到平衡,安全運行。目前太原市集中供熱系統采用的是熱源—一級網—熱力站—二級網—熱用戶的形式,一級管網與用戶的間接連接使得熱力站的設計在整個熱網系統中至關重要。本文就熱力站建筑設計中的幾個主要方面進行闡述。
1新建熱力站的規模及選址
1)熱力站的規模。一般是指新建熱力站建筑面積規模和供熱面積規模,它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其中合理供熱面積及合理供熱半徑,建設費用經濟指標的合理性即投資成本是主要考慮因素。其次還要從供熱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進行多目標的評價。熱力站作為連接一級網和二級網的中間環節,是熱量交換、熱量分配及系統調節、監控的重要場所。它的建設規模直接影響城市集中供熱工程的投資。例如,有這樣的兩個住宅小區,它們的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和熱負荷密度相同。盡管有相同的供熱量,但熱力站建設規模不同,其投資和運行費用也不同。熱力站規模越大,熱力站和一級網的總投資越小,但二級網的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則大大增加;熱力站規模小時,情況正好剛剛相反。因此,合理的熱力站建設規模是集中供熱規劃和實施設計中應重視的問題。太原市集中供熱在發展初期,熱力站建筑規模較小,一般200m2~300m2,供熱面積5萬m2以上就可以建新站。目前許多新建住宅小區建筑規模很大,熱力站的規模也隨之增大,供暖面積一般在10萬m2以上,最大的達到40萬m2~50萬m2,相應熱力站的建筑面積也達到1000m2左右。這就需要各專業設計人員配合優化熱力站規模。
2)熱力站的選址。新建熱力站無論是在年代較長的舊小區,還是新建的小區都存在合理選擇站址的問題。合理選擇站址目前主要有兩個指標控制:第一是必須滿足太原市規劃局制定的《太原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中的涉及到的條款,如建筑物退紅線,退地界,日照距離等規定[1]。第二是必須滿足國標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強制性條款,例如,建筑防火距離,不能占用小區現有的消防道路和消防車回轉場地。在當前土地價值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熱力站能夠合理安全的選址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需要有關單位的努力配合才能解決。熱力站的功能平面布置較簡單,它屬于丁、戊類廠房。一般按1層設計,長度、寬度根據工藝要求確定,柱距6m左右,進深10m左右,層高5m左右,應盡可能減少中間柱,平面按各專業要求尺寸設計,平面布置有配電室、控制室、機房、鹽庫等房間,熱力站的立面設計在新建小區需要與民用設計院配合設計,做到建筑設計風格和色彩協調統一。同時熱力站的設計如能充分體現和反映現代城市發展的文明形態,形成與環境藝術完美結合的建筑設計作品,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那是再好不過了。
2熱力站建筑防火、防爆的設計
1)熱力站防火設計按照現行國標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執行[2]。熱力站按照第3.1.3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條文規定屬于丁、戊類廠房,丁類廠房是因為站內設有天然氣補燃型機組,戊類廠房沒有設天然氣補燃型機組。熱力站耐火等級一般設計為二級。熱力站的層數和建筑面積執行第3.3.1條:廠房的層數和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條文規定了單層丁、戊類廠房建筑面積不限執行。熱力站疏散距離執行第3.7.4條:廠房內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條文規定了單層丁、戊類廠房疏散距離不限。丁類熱力站與工業建筑廠房(倉庫)的防火間距按第3.4.1條執行。丁類熱力站與民用建筑的防火距離按第3.4.1條執行,其中與裙房和單棟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為10m,與一類高層建筑的防火間距為15m,與二類高層建筑的防火間距為13m。戊類熱力站與民用建筑的防火距離按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5.2.2條執行,其中與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為6m,與高層建筑的防火間距為9m。
2)熱力站防爆設計是指站內設有天然氣補燃型機組。應執行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第8.10.4條直燃吸收式機組機房的設計,應該符合下列規定:a.宜單獨設置機房,如若不能單獨設置機房時要靠建筑物的外墻,并采用耐火極限大于2h防爆墻和耐火極限大于1.5h現澆樓板與相鄰部位隔開,當與相鄰部位必須設門時,應設甲級防火門[3]。b.不應與人員密集場所和主要疏散口貼鄰設置。c.應設置泄壓口,泄壓口面積不應小于機房占地面積的10%。泄壓口應避開人員密集場所和主要安全出口。d.不應設置吊頂。
3)熱力站一般作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配套設施,自身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自身安全了才能保證熱力站周圍的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建筑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需要嚴格的按照上述規范條款執行。
3噪聲控制,改善環境質量
熱力站一般建在住宅小區內,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噪聲的產生,將會極大的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噪聲控制首先應搞清噪聲來源,才能提出治理措施。
3.1噪聲來源
通過分析現有機房噪聲的產生和傳遞過程得到的結論是:水泵正常啟動,運轉所產生的噪聲。在管道內流動的水流產生振動噪聲。通過熱力站建筑的墻體、樓板、結構預留洞、管道支吊架和套管來進行傳遞。
1)水泵在運轉過程中,首先是驅動水泵的電機和泵殼都在向周圍輻射噪聲。泵殼輻射的聲音是由水泵的葉輪和葉片產生,通常離心泵葉片的后邊緣運轉時經過導向器導向葉片的前邊緣,壓力發生變化,并傳到排出管中和水泵的壁上面,輻射出了空氣噪聲而且空氣噪聲的衰減比較快。其次,水泵是運動旋轉機器,因為葉輪等旋轉部件質量的不均勻分布,它的質心與轉動中心也有偏心距,產生的擾力就會振動水泵形成彈性波,通過水泵基礎、連接管道、支架等傳遞到建筑結構并傳遞出去。結構噪聲頻率較低,是一種固體聲,在鋼性建筑結構中隨著傳播距離的衰減是很小的。水泵機組在安裝的時侯通常只進行了初級的降噪和減振,效果不明顯,這是由于安裝質量、布置方式沒有能進行有效核算造成的。
2)流體管道系統噪聲主要由調節閥噪聲和管道噪聲組成。調節閥噪聲包括了機械振動引起的噪聲、空穴作用引起的噪聲和氣體動力性噪聲。由于管道管徑小,水流流速過高,在管道中產生噪聲;管道內有空氣時,在通過閥門部件時,高速水氣混合物產生噪聲。
3.2噪聲控制原理
根據噪聲的來源,一般可以采用隔聲、隔振、吸聲及消聲等措施以降低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從建筑設計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隔聲措施。熱力站通常設計成密閉式建筑,采取隔聲措施,避免噪聲直接傳播到熱力站外污染環境。其一,結構形式選用磚混結構或框架結構房屋,機房墻體選用360mm磚墻或加氣混凝土砌塊等,其平均隔聲量大于40dB(A)。其二,機房門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防火隔聲門,隔聲門內填塞優質超細玻璃棉或其他特性隔聲材料。門扇四周安裝特制彈性密封墊,徹底消除“孔洞”和“縫隙”產生的漏聲。隔聲結構還應承受溫度變化和氣動負荷強度的要求,門在關閉時能完全封閉,強度滿足操作需求。其三,窗戶可以采用塑鋼雙層消聲窗。
2)吸聲措施。聲波在傳播過程中,會碰到不同種類的材料,一部分聲能被反射,一部分聲能被吸收。如果采取措施通過對大部分聲能的吸收,避免反射現象,降低機房空間內的混響聲,就能達到機房整體降低噪聲的效果。這就需要建筑設計在內裝修上采用吸聲工程做法。機房內墻面做吸聲墻面,龍骨內填超細玻璃棉板,外飾面選用微穿孔板作為吸聲體。頂棚做吸聲吊頂,選用不同種類吸聲材料制作的吊頂板材。這樣就能吸收大部分聲能,減少聲波反射產生的混響聲。
3)經過上述建筑設計措施,再加上工藝技術專業采取必要措施,熱力站對外產生的噪聲影響基本能夠消除,能夠符合環境噪聲限值,人體聽力感受不到熱力站是否運行。減振降噪效果比較理想,保證了小區居民的正常生活。
4結語
熱力站是集中供熱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的設計以及建設的合理性與否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也間接的涉及到社會的穩定。所以對于每一個熱力站的設計都應該是慎重的和精心的。按照本文論述的建筑設計主要的三個方面,解決好新建熱力站的規模以及選址問題,解決好熱力站建筑防火,防爆的問題,解決好噪聲控制,改善環境質量問題。同時積極的采用先進的技術措施,緊跟時代步伐,就能夠有效解決千家萬戶的采暖問題,就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居住環境的高質量要求。
作者:梁云凱 單位:太原市熱力設計有限公司
摘要:
結合工程實例,從理論剖析、規劃設計、單體建筑設計三個方面,分析了被動式建筑的設計手法,運用計算機仿真技術與傳統建筑設計手法相結合的方法,探討了低技節能手法在被動式節能建筑上的運用,旨在為低技節能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
被動式節能,建筑設計,圍護結構,氣候條件
0引言
綠色和節能是建筑節能設計的核心內容,而由于主動節能等措施對于設備和技術的高要求,部分綠色建筑也被貼上了“高科技,設備材料昂貴”等一系列的標簽,甚至由于造價昂貴出現“節能不節錢”的局面。而充分利用場地自然環境的被動式建筑設計手法,由于其低技和節省并且高效利用自然環境并與之共存的特點而受到人們的青睞。被動式節能設計是主要依托建筑設計,充分利用場地周圍自然環境來形成自循環系統,通過建筑本身來收集和儲蓄能量,以達到全年以最小的能量輸入來維持舒適的室內條件的節能設計[1]。這一設計理念從源頭上規避了機械電子設備的干預,以合理的建筑設計手法同自然環境的巧妙結合來降低建筑的能耗。
1項目簡介
該項目位于湖北宜昌興山縣,西臨香溪河,東依小山體,地勢東高西低,規劃用地面積20690m2,總建筑面積設計要求3300m2,主要功能包括辦公實驗、接待區域和職工住宅。本案設計方采用低技被動式設計手法和復雜的場地環境相結合來進行項目的創作和研究。
2場地規劃階段的被動式節能體現
建筑設計遵循場地的地理地勢,特別是較為復雜的地勢,是規劃設計的先決條件。場地地勢東高西低,西面臨河,風景優美,視野開闊,在規劃大方向決定了建筑主體南朝向或西朝向的山地建筑的規劃布局。
2.1氣候條件分析
宜昌作為典型的冬冷夏熱地區,夏季炎熱,太陽高度角大,夏至日角為59°宜做遮陽隔熱處理,冬季寒冷,太陽高度角低,大寒日角度為36°,又需要保溫集熱,同時結合宜昌當地季風氣候的風環境特征,在充分利用計算機對氣候條件模擬仿真的基礎上,決定了建筑主要功能房間南偏東20°左右的布局。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現夏季得熱過高而室內條件炎熱,或者冬季熱量流失而室內溫度過低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充分分析宜昌風環境的過程中,結合場地東面的山體,可以有效的屏蔽冬季寒冷季風對于建筑的侵蝕,同時有效利用夏季南向季風帶給建筑的優越的通風條件,輔助建筑通風散熱。
2.2場地小環境營造
項目在規劃設計階段,遵循自然氣候和場地環境條件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場地小環境的營造。成功的小環境的營造可以局部改善場地的微氣候環境,從而有利于建筑設計的被動式節能策略。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流—場地—山體這一系統的形成。在進行風環境分析的過程中,場地在夏季西南風頻率較高而且風速能達到最大強度,而項目西面臨河擁有大片的水域,在建筑主要房間南向布置的情況下,建筑主體向西南方向開口成U形布局,形成圍廊是布局,一方面形成開闊良好的視野布局,另一方面能在炎熱的夏季利用西南有利的風向和河面的蒸發效果,為建筑主體帶來清涼的舒適的環境。2)場地有效輻射量的分析。通過對于場地光合有效情況分析得出,場地太陽輻射能平均值在3.23MJ/(m2?d)及輻射能量分布情況,根據輻射的大小及分布情況不同來合理配備植被,以滿足場地植被對于微氣候的影響,諸如合理的布置喬灌木遮陰擋風等。
3基于計算機精確仿真的單體被動式節能設計
建筑單體被動式設計重點始終離不開建筑的體形系數以及圍護結構的隔熱保溫和集熱處理。體型系數越小,建筑節能效果越好。設計方正規整,在構建較小體型系數的基礎上,著重研究單體建筑的圍護結構隔熱保溫和集熱性能。
3.1立面圍護結構窗墻處理
依據計算機的精確模擬仿真數據與設計手法的相結合,在窗墻處理方面權衡利弊關系,進行了協調的被動式設計處理。基于場地規劃設計,建筑的主體朝向為西南向,故西南向立面設計西曬處理成為了重要問題。主要體現三個方面:1)在通過對于建筑西面兩片主要的側墻太陽輻射量模擬后,數據分析顯示輻射量較高,故在西側做防曬墻設計。2)西側向采光房間均在滿足日照條件下,采用大面積墻體和若干小窗并排處理,并配以淺色墻體表皮處理以保證其采光和隔熱性能。3)建筑采用U形外廊的形式,較好的緩解了西曬影響。呼吸式幕墻的引用在本案的被動式設計策略上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建筑單體U形外廊全部設置呼吸式幕墻體系,并在內外玻璃之間的空間通道內局部增設百葉遮陽裝置和配以低反射玻璃,在享受呼吸式幕墻帶來的被動式節能優越條件的同時,可實現全年采光與遮陽隔熱需求的全天候可控狀態。遮陽裝置和配以低反射玻璃,在享受呼吸式幕墻帶來的被動式節能優越條件的同時,可實現全年采光與遮陽隔熱需求的全天候可控狀態。建筑南立面遮陽窗的設計頗具匠心,同時也是建筑被動式設計和自然環境結合的優秀的表現手法之一。在結合場地布局和自然氣候的計算機模擬數據分析之下,南面主要房間遮陽窗上檐向下形成一個37°的傾角,出挑0.6m,并在上檐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在太陽高度角較大的炎熱夏季有效利用太陽能被動式集熱的同時能確保太陽高度角較小的冬季室內有足夠的直射陽光以保證冬天的室內溫度。
3.2屋面被動式集熱與隔熱處理
屋頂被動式集熱與隔熱是被動式建筑設計的重要環節之一,而對于在能源需求日益緊張的今天,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在普及推廣和運用過程中有過很多卓越的應用表現。結合當地氣候環境,采用太陽能光電系統和局部綠化措施,經過計算機精確的模擬仿真,來設計屋頂的集熱隔熱系統以達到被動式建筑節能設計的目的。項目地處湖北宜昌,屬于夏熱冬冷地區,夏季時間長,太陽年平均輻射總量可達4×109J/m2,太陽能資源豐富。通過對于U形主體建筑的屋面太陽能熱輻射量的模擬數據的分析處理,建筑主體南北屋面每小時太陽輻射能在230W/m2~550W/m2之間,并且分布均勻。在進行屋面設計之初,在遵循建筑設計相關規定的基礎上,最終確定30.7°的屋面傾角以保證獲取最大的輻射效果[2]。架空的坡屋頂下層空間在安置相關設備的同時由于通風效果良好從而起到了很好的屋頂隔熱效果。會議室屋頂由于層高較小,受到一定的遮擋,輻射相對較小,同時考慮到建筑設計美觀和炫光等因素,采用集中式屋面綠化來處理隔熱效果。
4結語
建筑的本質實質上是人們對于大自然的改造工程。其充分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的環境,趨利避害以達到人們舒適性的需求。在使用各種高技術設備來武裝建筑以達到節能和舒適的目的同時,應該理性回歸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呼吁被動式的建筑節能策略發展,發揮出其低技、低價、低碳的設計優勢。被動式建筑設計應在整個方案規劃設計過程中,充分利用當前技術手段合理分析場地環境和自然氣候條件,回歸建筑結合自然的設計本質,真正的營造出契合當地環境條件、地域氣候的節能建筑。
作者:嚴凱強 單位: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
摘要:
西方古典建筑以希臘、羅馬建筑為代表,它們以石材、火山灰水泥為材料建造了如帕提農神廟和萬神廟這樣的不朽作品,“適用、堅固、美觀”是它們的建造原則,從視覺上它們是密實、沉重的,從心理上是孤傲、離群索居的;西方現代建筑以現代建筑運動后涌現的“國際式”建筑為代表,它們以鋼、玻璃為材料建造了如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范斯沃斯住宅這樣以“形式追隨功能”“裝飾即罪惡”為指導原則的作品,從視覺上它們是通透、輕盈的,從心理上是平和、親近自然的。
關鍵詞:
建筑設計;材料;透明性研究
不同時代的建筑為何會在建筑造型、空間塑造上帶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原因之一便是建筑材料的改變?,F代建筑發展的時期,也是玻璃作為一種重要建筑材料加入并發揚光彩的時期,自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玻璃就開始作為建筑材料使用,隨著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等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創造性的設計,玻璃+鋼+混凝土的組合在建筑界被廣泛采用。密斯曾經問道:“假如沒有玻璃,混凝土將會是什么樣?鋼鐵又將是什么樣?”他的回答簡單而明確:“二者創造新空間的能力將受到極大的限制,甚至完全喪失,它們的承諾將永遠止于虛境,不會成真。”長久以來,玻璃是透明和輕盈的代名詞。玻璃的透明性對建筑而言代表著內外關系的徹底重塑,結構關系的清晰呈現,空間意向的本質闡述。例如在前文所述的范斯沃斯住宅中,在室內外的交融之處,透明玻璃形成的全透界面不僅消除了內外差異還提供了體察時間變化的絕妙機會,透明的玻璃去除了它與自然間視覺上的一切障礙,使之在建筑整體形式上像是完全懸浮于在自然之間而非立于大地之上。這不僅使它達到了“國際式”建筑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目的,更是獲得了這一時代某種建筑原型的地位。在密斯的觀念中,材料的透明性不僅僅具有形成室內外空間變化的功效,它還把作為現代建筑標志符號的———框架結構,加以凸顯,“密斯選擇鋼與玻璃的目的是以玻璃的透明性來強調作為結構體系的鋼”。因而,經由材料透明性的輔助,呈現出了結構在建筑學中的兩層含義:物質性的抵抗重力的實體構件和非物質性的構件之間的關系和組合方式。透明深刻闡釋了實體構件和形式建構之間的關系,前者是建筑與大地之間的聯系,后者是建筑與天空之間的關系;前者與重力相關、體現的是“重”,后者與掙脫的意向相連、體現的是“輕”。在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中,流動和曖昧帶來空間的豐富,館中除了有豎向平面的片墻設計還加入了對材料透明性的研究。不透明的大理石貼面墻體、半透明的各色玻璃,營造了奇幻的空間氛圍、創造了獨特的空間關系。這一建筑成功向后世推廣了“流動空間”的概念。而事實上,流動空間的本質是空間與空間關系的模糊性。這種模糊性不僅體現在多向、不連續墻體的不徹底限定上,更體現在由豎向介質透明性變化加劇的墻體空間位置模糊性上。透明性體現的是現代主義理論的追求,與之相反則暗合了現代主義之后的豐富、復雜、曖昧和多變,后現代建筑便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實踐。在這種大趨勢下,半透明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半透明性與透明性不同,前者曖昧、朦朧;后者純凈、透明;前者層次豐富、富于想象的空間,后者層次單一、暴露了全部的限度;前者保證和諧而不失空間個性,后者追求統一而失去空間的具體性。半透明性因可以賦予透明以某種質感,近年來在建筑設計中被廣泛采用。常用的半透明材料有:
1玻璃類
常常帶給我們透明純凈感的玻璃,通常是普通平板玻璃,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噴砂玻璃、手繪玻璃、雕刻玻璃、鑲嵌玻璃、視飄玻璃、玻璃磚、玻璃馬賽克、壓花玻璃等玻璃種類不斷出現,它們都或多或少存在透光不透明的特點。例如玻璃磚,外部光線經由其進入室內再次彌散開,創造與透明玻不同的獨特效果,形成特別的空間氛圍。建筑大師斯蒂文?霍爾的美國堪薩斯城的納爾遜Nelson-Atkins美術館則采用了德國本德海姆公司為客戶特制的LINIT復合型U玻幕墻系統。應用在這一定制化產品中的主要玻璃技術有太陽能玻璃、超透明低鐵玻璃、噴砂玻璃、鋼化玻璃。外表面是太陽能散射玻璃,內側采用噴砂玻璃,有效柔化光線,而超白/超透明玻璃通過降低玻璃材料中的鐵氧化物減弱玻璃中的淡綠色,從而有效防止從內部彌漫出的燈光變色。內外兩層U型玻璃中間置熱絕緣空腔,保證了較好的熱工性能。這一客制化玻璃的采用創造了其獨一無二夢幻效果。
2高分子材料類
亞克力或稱有機玻璃,化學名稱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種開發較早的重要可塑性高分子材料,按透光度可分為透明板和半透明板。
3混凝土類
一提到“混凝土”首先想到的是沉重的質感、單調的色彩、暗沉的采光。半透明混凝土讓光線可以直接從中間穿過,就像會發光一樣。通常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導光材料,例如光纖,這樣光線就可以通過導光材料的折射穿透磚塊。這種技術由匈牙利建筑師阿隆?羅索尼奇發明,并通過展覽迅速在業界傳播。從某些角度或在遠處觀看,幾乎看不出它們與普通混凝土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走進用透明水泥建成的房子中時,就會發現與眾不同的效果———光線可以透過墻壁而穿進來,在你面前形成一面燈光墻。
4紗網類
這一種類包含的半透明材料內容很廣,沒有明確的稱謂,稱之為網紗類主要是取其“波佩的面紗”這一意向。波佩是古羅馬美女,她戴上面紗,半掩住自己的美麗,來撩撥尼祿大帝的愛欲。“面紗”成為觀者與被關注者之間的一道屏障,并在主觀上形成一種有距離的關系。這里便是取這一意向。以玻璃使用為代表的現代建筑是一種完全客觀的視覺穿透,與這種距離關系不同。這一類材料通常有:纖維材料如帷幔、紗窗等;絲網類如鐵絲網;穿孔板材類如穿孔鋁板等。菲利普?約翰遜的“鬼屋”就采用鐵絲網做成圍墻,形成鬼魅的氣氛;庫哈斯領導的大都會事務所(OMA)在舊金山普拉達建筑表皮中使用的圓形穿孔不銹鋼板。遠似煙霽近又空,非明非夜兩朦朧。在現代建筑理論面臨以后現代建筑為代表的其他建筑理論挑戰的今天,復雜、多變、朦朧等多種空間品質的需求取代了國際式的一貫風格,完全透明喪失了視覺上的可感知性,喪失了質感的體現,而半透明材料帶來的有質感的透明特性則兼具了完全透明與不透明兩者的特質,改變了建筑的空間和形式,更改變了建筑與人的交流方式,在現階段建筑設計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魏麗麗 孔祥源 單位:河北工程大學建筑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摘要:
在可持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后,在建筑設計中融入節能建筑設計所能發揮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這就需要建筑設計人員本著與時俱進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掌握好節能建筑設計技術,將節能技術更好地應用于我國的建筑事業,進而促進我國經濟建設更好更快的發展。文章重點分析了建筑設計中節能建筑設計的相關問題,希望對建筑行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建筑設計;節能;問題
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獲得了顯著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國家的綜合實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與此同時,由于各項事業建設力度的加強使任何自然環境間的矛盾不斷加劇,在建筑業表現得尤為明顯,建筑能源的消耗過大,對于自然環境的破壞力是巨大的,如果我們不及時地對自然環境加以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那么我們的生存環境將不堪設想。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節能減排的實施對我國的發展意義巨大。另外,將節能建筑的設計理念應用在建筑設計中,以環保材料和節能技術來代替現有的高耗能材料和技術能夠極大地促進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文章將就節能建筑設計的相關問題加以探討。
1節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眾所周知,建筑自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耗工程。建筑建設中的能耗可分為產生能耗和使用能耗兩種。產生能耗主要有材料、設備、生產運輸和施工能耗。使用能耗則為采暖、通風、空調、照明、日常工作和生活能耗等方面。建筑能耗中又是比較復雜的,組成的部分和要素眾多,產生的能耗也是多種多樣。所以節能建筑設計要將以上這兩種能耗囊括在內,在保證建筑工程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將建筑的利用率加以提升,加大節能技術的投入力度,廣泛地應用在建筑、房屋和暖通設備、運輸設備的設計中,使能源的利用率大幅度得以提升,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2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節能技術的必要性
2.1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
國家的經濟要想得到持續快速的增長,能源是關鍵要素,能源在一個國家的發展建設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并且是不可或缺和難以替代的,很多戰爭因爭奪石油、煤炭等能源就是最好的佐證。我國能源產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相比有一定的滯后性,這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發展國民經濟的動力來自于能源,但當代能源量不足的問題也同時在制約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故此,建筑設計中加入節能設計勢在必行,從而免除高能耗的建筑大量消耗有限的能源,使我國經濟得以快速、穩定、持續的發展。
2.2環境保護的需要
用于建筑建設中的鋼筋、水泥等材料,不但在生產的過程中會消耗能源,伴隨而生還會有很多的廢氣、廢液、廢渣,進而污染到水、空氣等,給人民群眾的健康帶來極大的不利,頻繁發生的霧霾就是一個典型。
2.3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
隨著經濟建設對環境破壞的日益嚴重、能源的匱乏,人們對于環境和能源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這一背景下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旨在為節約能源,促進能源的長效利用。對于建設設計來說,將節能設計真正落實到建筑設計中是工作的關鍵所在。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國的發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這就需要與建筑設計進行有機地結合,減少建筑能源的浪費,做好建筑節能設計工作,真正將節能設計落實,才能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3建筑設計中節能建筑設計的應用
3.1選擇合理的建筑地址
建筑工程與人的關系密切,這樣就應該以人們的喜好選擇合理的建筑地址,不能盲目地追求經濟利益而將社會和環境效益拋諸腦后。一般情況下,應先對建筑地址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地質條件、水文條件進行一個綜合考察,在經過評估后,還要做到建筑在建設的過程中不破壞或是微破壞自然環境,利用當地資源,進行土地開發。
3.2設計合理的朝向
在日照及朝向選擇上所要遵循的原則是冬季要有足夠的日照并避開主導風向,夏季盡量利用自然通風并防止太陽輻射。但在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總平面的設計上所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會歷史文化、地形、城市規劃、道路、環境都會影響著建筑的建設,整個建筑物的朝向完全符合夏季防熱和冬季保溫是難以做到的,所以就要將所有的因素做一個統籌,權衡利弊,找到一個平衡點,選擇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較好朝向。
3.3建筑項目主體結構的設計
(1)建筑屋頂的節能設計。作為住宅第五立面,屋頂對于建筑造型所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關鍵的。住宅做斜坡頂屋面,可以利用屋面坡度與日照斜率相接近的特點,可再降低住宅頂層的層高。在保持了平屋面住宅日照間距的前提下,一方面獲得了改變建筑輪廓、有效地解決屋面防水和擴大屋頂部位使用空間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住宅間的日照間距,節約了建設用地。
(2)建筑墻體和外立面的節能設計。墻體是建筑的主要外圍設計,它的性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整個建筑物的節能減排效果,所以它是建筑節能設計的重點和關鍵。通常情況下,建筑墻體和外立面能夠起到防潮、防水、隔熱、保溫的作用,建筑材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它的基本作用。建筑墻體和外立面最為基本的作用就是保溫,也會直接涉及到整個建筑節能減排的效果。大量實踐證明,單一的墻體要想達到徹底的保溫效果是很難的,所以就要在設計中多使用空心磚或復合墻體,這樣能夠對建筑物實行多重防護。
3.4建筑材料的節能設計
整個建筑中要想實現節能減排的效果,建筑材料的節能環保是極為重要的方面。在材料的選擇上,節能、環保、經濟型材料是首選,盡量使用科技含量高的新型材料。另外,建筑中還要多注意節省材料,合理利用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3.5積極利用新型能源
新型能源具有環保、低能耗的優勢,風能、地熱、太陽能是較為常見的。在科學技術的大力推動下,現階段人們對于太陽能的利用水平越來越高。太陽能具有清潔、量大、對環境破壞力小的特點,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科學技術雖然有了跨越式的發展,但是人們利用得太陽能卻也是很小的一部分。僅就現階段的發展來看,建筑中所利用的太陽能主要是用來采暖和制冷。太陽能取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來加熱水,利用熱水的循環作用來為建筑物供暖。而太陽能制冷主要是利用太陽能制冷壓縮機進行吸收或吸附制冷。太陽能經壓縮機的轉換變成電能,再用電能進行驅動,壓縮制冷。風能也是利用率很高的新能源。自然風在建筑物內的流通進行制冷。自然風出現季節過度或黑白過度才會利用風能供冷,利用自然風進入壓縮機實現驅動通風蓄冷,不但節約了電能,也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而且還能改善室內的空氣質量。除此之外,地下水在環保上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利用地熱水的熱能或冷源達到對建筑物供暖或供冷的效果,這在現階段的建筑供暖中應用得十分廣泛。
4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使我們充分了解到節能設計在建筑設計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節能設計的重要性必將得到更大的體現。環保節能也是一種歷史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在建筑中,發展潛力巨大。
作者:徐盼 單位:梅縣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摘要:
在建筑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整套教學知識進行教學設計,并對學習內容進行模型構建,這對于學習建筑學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研究建筑學的基本特點,對建筑設計進行針對性探究,進而幫助學生進行建筑學方案設計,提升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以及質量?;诖?,探究建筑設計課程教學方式對于學習建筑設計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
建筑設計;教學方法;探討
建筑學專業的基礎課程是《建筑構造設計》,這門課程基本都是以建筑結構為基本研究點。在建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了解掌握建筑的基本組成以及構造特點和設計原則,來幫助學生學習建筑設計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建筑設計的基本操作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提出自己對建筑設計的觀點,能設計出有自己思想觀念的設計圖。因此,對建筑設計課程教學方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結合建筑學教學體系理論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設計
1.1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繪圖
因為建筑學的學生在剛入學或者學習過程中已經掌握一部分的公共見著基礎知識,對于設計建筑方案也有自己的認識和見解,這時候學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方案設計,對每一種新穎的想法進行創新設計,這樣對于學生來講也有效的防止了設計重復的現象,對于學習的理論知識也是很好的應用,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2根據教師的教學理論體系進行建筑方案設計
在學習樓房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按照教師的知道要求,在基礎的設計圖上進行進一步加工完善,這套設計理論是嚴格按照教學體系進行的。例如在設計基礎、墻面部分的時候,是在完成第一節教學體系來時,進行大框架你構圖設計,學生跟課堂上學習的基礎知識進行基礎方案設計,并對墻面的立體結構進行設計,在設計樓梯的時候就按照第二節學習的制圖計算來準確計算,不但滿足樓梯的基本設計要求,還需要對整個設計相符合,在樓梯框架與墻面立體框架設計完成以后,再進一步對樓梯的扶手以及護欄等部分進行局部的設計。這樣的一節建筑學設計課自始至終都與課堂教學的理論體系相一致,學生在這樣的設計課上不但完成了設計,還有效的學習到建筑學結構設計的基本要素與設計重點。有效實現教學目的。
2收集不同類型房屋設計圖,課堂上讓學生相互交流
對于建筑系列專業的學生來說,設計房屋建筑學課程,是邁入建筑領域的第一步。作為一名新手,切不可盲目設計,要善于借鑒前人的設計成果。搜集各種相關資料是課程設計的第一步。老師要幫助指導學生搜集資料,然后統一拿到課堂上共同學習。作者覺得先自己搜集資料,然后與老師同學共同交流會更有感觸。對于一名新手來說,對建筑很陌生,有些人空間利用不合理,白白浪費了地方,還有些人考慮不到房屋的朝向和各種管氣的接入,導致房屋住了人之后出現許多不便,如果老師帶學生實地考察、對成品進行詳解就會解決許多問題。
3讓學生了解國內外的名勝古跡設計思想
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建筑領域也與高科技接軌,近幾年,一棟棟參天大樓出現在人們眼中。時代進步,科技進步,樓房建筑變得更加美觀、更加獨特。經過一項訪問研究,學生們很喜歡新奇的建筑設計,例如“比薩斜塔”、“悉尼歌劇院”,只不過學生畢竟知識有限、經歷有限,只能看到“名筑”的外觀漂亮,卻不知道斜塔為什么不會傾倒?歌劇院的外觀為什么那么高雅?而這些疑惑老師就應該來講解,讓學生們知道設計細節、設計理念等等,學習自己喜歡的知識,效率就會很高。
4參加實踐,感受真實建筑設計
現在學生的書本很多都是彩印的,也有很多老師會采用幻燈片來講課,提前從網上下載與課程有關的媒體軟件、視頻演示、設計圖稿等,這些媒介都能幫助學生更明了的學習知識,但是,相片圖片只能展現建筑物的一面,不能讓學生們看到所有的邊邊角角,也不能讓學生知道是怎么用磚磚瓦瓦壘出了一座大樓的,為了解決這些缺陷,就可以讓學生參加實踐,走進施工現場,參觀建筑物,學習如何打造邊邊角角。為了達到有效的實踐效果,老師需要提前為學生講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再去做相對應的實踐活動,就能讓學生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要做到及時性,講了新知識就帶學生去實踐,有著對新知識的好奇和疑惑,學習效果會比較好;在實踐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不解和見解,并結合實地,進行分析和回答。實踐活動結束以后,要求學生做一份實踐報告,一來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記憶,二來,也能讓老師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5將建筑設計抽象問題具體化
要想在建筑方面有所造詣,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打開思維,大膽想象。因為學生都是剛步入建筑領域的,上課的時候,如果只靠手腳來比劃來形容,學生是學不會什么知識的。所以老師應該結合一些道具、模擬房屋樣品給學生講解,讓學生觀察,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才能讓學生明白。
5.1鼓勵學生邊動腦邊動手
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動手實現自己的設計,用簡單的材料做一些道具,在組裝的過程中可以清楚細節設計、銜接設計;當拿到自己的設計成果后,學生心里就會產生一些小小的自豪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
5.2在學校設立實驗室
在實驗室里陳列出建筑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構型,確保學生能夠隨時觀摩構型的操作方法。還要有模擬的建筑工地,要從最基礎的開始展示,不放過任何細節,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要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實驗室將自己的設計作品模擬演示出來,讓老師和其他學生進行建議指導,這樣就能對自己設計的不足進行補充。
6完善建筑設計方案
現在人們買房子優先考慮的就是房子的質量和戶型設計,在現念中,大多數家庭的選房標準就是房屋牢靠堅固,設計實用美觀。之前灌輸給學生們最多的就是安全問題,在設計中將安全排到第一位。只不多房屋設計理念會隨時段發生變化,所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是很有必要的,在生活中,任何建筑的設計都有預算,在節省支出的同時還要設計出性能良好的房屋。在設計建筑材料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材料預算,不能照著書本的比例來做實際生活中的預算,在進行施工時要根據實地情況進行相應設計,不能照抄照搬書本上的理論,學透書本理論,結合實際情況,才能做出完美的設計。
7對建筑設計進行有效的評估總結
對于學生來講任何一個成果得到教師的認可是非常重要的,在設計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學生之間思維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在完成設計之后,學生對設計結果進行展示,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設計進行有效的評級阿和知道,對于不足的地方及時進行更正,在過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實現,讓學生在電腦熒屏上將自己的成果展示給老師和自己的同學,這時候也能調動學生表現的積極性,雖然學生的設計不完美,但都是每一位學生智慧的結晶,在學生講述完成以后,教師對學生的設計進行點評指正,對于優秀的地方進行表揚,不足之處盡心指正,一次來提升學生建筑設計的能力,也能給學生的建筑設計思維增加更多新穎的觀點。通過對學生建筑設計的有效評價,能使學生的建筑設計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總之,新世紀的人才,要求的是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建筑學設計這么課程中顯示的尤為明顯,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呆板,不能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明顯不足,采用有效的方式對建筑學設計課堂進行改善,能幫助學生提升創新能力,有效的完成各種類型的建筑設計。
作者:孫力杰 單位:延邊大學
摘要:
綠色建筑設計充分地將綠色、環保的理念應用到建筑設計中,其在我國的發展較晚,就現階段的發展而言還只是初步階段,但是卻是實現人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是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所以應該對其進行深入研究?;诖?,文章重點對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旨在為綠色建筑設計的更好應用獻計獻策。
關鍵詞:
高層建筑;綠色建筑設計;應用
1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概述
1.1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內涵
在建筑的設計和施工中運用生態學,進而達到建筑物與環境、人類活動和諧發展的目標就是綠色建筑設計的理論內涵。綠色建筑設計所建設出的建筑物更加符合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乃至精神需要,是應時展而生,還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作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綠色建筑設計采用的是科學的方式方法對自然環境進行改造,倡導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充分地將施工條件和整體設計有機統一起來,從而降低了對環境的破壞。除此之外,其還會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新材料來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1.2綠色建筑設計的特點
綠色建筑設計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融匯生態學、建筑學、材料學等多種學科,科學合理地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環境的生態平衡,進而做到無污染、低消耗,使人們能夠生活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因地制宜十分常見,主要是說建筑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協調一致。所以設計過程中就要以當地的地貌特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因地制宜地可持續發展。
2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影響因素
2.1社會環境
高層建筑工程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點。就世界目前的發展來看,建設高層建筑對人類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施工困難,難點在于社會問題。高層建筑存在熱輻射、光污染、地面風流、空間壓迫感、火災危險性等客觀存在的問題,這些是無法避免的。但人類之所以還會青睞于這種建筑,主要是其在節約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上所顯現出的優勢。同時,它們還美化了城市環境,使城市更為立體而具有層次感,逐漸成為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標志。而且住在高層的人們視野更加開闊、通風和采光也更好。以上種種就促進了高層建筑的發展。而在環境保護重要性的日益顯現下,綠色建筑設計成為高層建筑的發展趨勢。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要視社會發展的情況而定,因為社會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即使在高層建筑設計應用了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也會由于經濟社會環境的制約而無法實現綠色建筑。綠色建筑設計融合了多種學科的知識,所以只有把生態理論徹底應用在建筑的各個學科中,才算是為綠色建筑的實現提供了基礎和前提。
2.2自然環境
綠色建筑設計的重點在節能減排,所應用的是可再生資源、可循環利用、無污染的資源。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是高層建筑的設計初衷,所以要科學合理地規劃選址、節能、結構、能耗等問題。綠色建筑所要實現的是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所以要實現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良性發展。要想將綠色建筑設計與高層建筑設計的完美契合就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選材、材料的加工處理、廢棄物再生處理的流程中始終都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貫穿,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這就要求必須達到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實現綠色發展。綠色建筑主要從產生和使用兩個基本方面來評估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能量資源的消耗、全球變暖、酸雨、有毒物質、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
2.3人文環境
綠色建筑設計所打造的是人、建筑、自然和諧發展的健康環境,這就不得不在設計中考慮到人文環境的影響。應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將當地的風土人情、習俗文化、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充分地融入到建筑中,使當地的文化能夠從建筑中得以體現,這也是綠色建筑設計一大特色。
2.4技術環境
先進的科學技術是綠色建筑設計得以實現的基礎和前提??茖W技術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層出不窮,這也為綠色高層建筑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1)采用節能墻體材料或節能措施,使墻體的保溫性能更加優良,降低建筑能耗。(2)采用節能材料或節能措施的門窗,降低室內能耗。(3)采用節水型器具和設備,以及回收用水系統和廢水回收系統,最大限度地節約水資源。(4)加大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率。(5)利用風壓降低建筑能耗。(6)利用屋頂、地下室、建筑立面等空間來增加綠化面積。(7)利用當地的建筑材料,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8)進行垃圾分類,防止污染。(9)利用優質能源,減少資源消耗,增加優勢能源的利用率??偠灾嗟牡吞辑h保型材料在高層建筑中得以應用,促進了高層建筑綠色設計的更好發展。
3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3.1降低高層建筑能耗
如何降低能耗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關鍵。通常情況下,設計者會應用因地制宜的方法來確定高層建筑物的布局、形狀、走向以及體形系數、表面面積系數、室內設計等。高層建筑物的門窗、屋頂、墻體、室內外墻面的鋪設都非常的消耗材料,這就需要在設計中進行選址、平面設計、材料選擇等。綠色建筑所應用的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使用環保材料來實現建筑的低能耗。
3.2建筑和自然環境的融合
在傳統的建筑設計中往往使用一種模式就可以,但是在綠色建筑設計中這種單一的固定模式顯然是不合時宜的,要與自然環境進行良好地融合,所以很多時候要選擇多種模式同時進行,運用科學的技術和設計方法來達到建筑和自然環境的完美融合,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3.3滿足市場的需求
在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下,我國的房地產行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建筑的力度也在不斷擴大,對于資源的消耗也隨之增加,這與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戰略背道而馳,這就需要在房地產行業中大力提倡和宣傳綠色建筑理念,從而節約資源,實現良性發展。特別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這也是在促進企業開拓綠色節能市場。縱觀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前景和人們的生活要求,都需要綠色建筑設計以自身強大的優勢來吸引人們的關注,使得房地產市場煥發勃勃生機。這一方面能夠滿足人們對于節能環保型建筑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3.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在高層建筑設計中要當地地理特征、氣候條件為依托,因地制宜、盡量使用當地建筑材料,實現建筑的地域化、生態化發展。這一點上其實在我國傳統高層建筑物中就已經做得很好了,人們以當地的農作物廢料作為房屋建設的原材料,這種房屋冬暖夏涼,而且還具有生態化。還有的地方科學地利用太陽能,使建筑物能夠充分擁有日照。
4結束語
現如今綠色環保設計在高層建筑的發展中得以大力提倡,發展速度很快。大量實踐證明,綠色環保設計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不僅大幅度地降低了能耗,還實現了環保,使社會向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大步。綠色建筑設計已然成為了高層建筑設計未來的發展方向,相信人類社會會更好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將更加美好。
作者:侯珊珊 單位:梅縣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化建設水平逐漸提高,商業綜合體的建筑設計要與城市規劃設計相符,本文就對商業綜合體的空間特征以及建筑設計要點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商業綜合體;空間特征;建筑設計要點
商業綜合體是城市中發展各種活動的大型場所之一,具有較為豐富的活動種類,聚集的人流量比較高。在快速發展的城市化背景下,商業綜合體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合理的應用商業空間特征,引入高效的空間功能有利于發揮出最大的空間價值,以下就對商業綜合體的空間特征以及建筑設計的要點進行分析。
1商業綜合體設計的相關概述
1.1商業綜合體的發生背景分析
商業綜合體是城市的主要建設構成之一,所謂商業綜合體,實際上就是一個多樣化、開放、公共的商業建筑,促進著城市的進步與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市的商業活動增多,要求綜合性、功能性、高效性的商業設施與商業建筑。因此,在此背景下,商業綜合體應運而生,所謂商業綜合體就是集娛樂、休閑、公寓、會所、辦公、酒店、飲食、購物于一體的綜合建筑。大規模的商業綜合體包含著各項商業功能,每一個單獨組成都發揮著各自的功能與作用,從而豐富了城市的環境色彩,滿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與需求。
1.2商業綜合體的基本形式與特點分析
(1)單獨建筑的商業綜合體形式:這種單獨建筑的商業綜合體但從外觀上來看,是一種封閉類型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出入口與城市街道相連,因此具有較高的識別效果。單獨建筑的商業綜合體實際上就是一個開放性質的內部購物空間,內部的空間結構大多都是節點型的建筑中庭空間,或者是線性的建筑空間。在單獨建筑的商業綜合體內,主要的交通方式大多都是扶梯,較少存在有電梯或者行走坡道。
(2)多種建筑的商業綜合體形式:這種由多個建筑組成的商業綜合體大多都位于老城區內,在特定空間內聚集著各種建筑的空間形態。一般這樣的老城區本身就是一個商業的活動中心,因此在改造設計時,通常根據其中一個街道為主要軸線,根據原有的空間分布狀況與空間大小進行改造與整合,將餐飲、休閑、娛樂、商業等功能合理分配。
(3)復合建筑的商業綜合體形式:這種商業綜合體就是將餐飲、休閑、娛樂、酒店、住宅、商業、文化等功能綜合在一起,通過不同體量組合的建筑體來表現建筑的形態,每一個單獨的功能區域要與其他功能區域建立互動的關系,從而建立一個統一而復雜、高效率、多功能的建筑復合群體。通常情況下,復合型建筑的商業綜合體,下半部分承擔著娛樂以及商業活動等,上半部分為酒店、企業辦公以及住宅等。這種建筑類型的商業綜合體大多位于城市商業比較密集的街區。
2商業綜合體的空間特征分析
商業綜合體是城市中各種商業活動聚集的場所,商業活動的綜合性比較強,會吸引較多的人群,所以一般情況下,商業綜合體的人流量會相當的大。各種不同種類的商業活動決定了商業綜合體的主要性質。商業綜合體對空間利用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具備的空間商業價值。商業綜合體存在基本的公共行走空間,也就是專門供人們行走的公共空間,主要的特征表現為參與性、開放性、公共性、步行性。從商業綜合體建筑內部的空間環境來看,是一個開放性質的空間,里面存在各種消費的公共行為,總體來說,商業綜合體的建筑內部空間包括了休息區域、走到空間、交通空間、出入口、邊庭、內庭與中庭。消費者在商業活動中心購買時,內部的公共步行空間與其他不同功能的業務活動相連接,這樣就可以為人們提供基本的活動交往空間。建筑內部空間的質量會極大的影響著整個商業綜合體的空間質量。但是現在仍然有較多城市商業綜合體對空間的利用與整合能力較低,沒有發揮出空間的最大使用價值。商業綜合體的空間特征不僅為人們提供基本的步行空間,還要更具休閑性、可達性,從而提高商業綜合體的綜合空間利用效率。
3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的綜合分析
3.1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的要點分析
(1)重視商業綜合體建筑內外部的交通設計。商業綜合體的建筑還要做好交通設計。為了緩解商業綜合體建筑外部交通的狀況,要在建筑設計時,與周圍的街道設置一定的緩沖空間,從而供車輛、人流等正常交通,避免發生交通擁堵現象。商業建筑出入口的設置要靠近城市街道,這樣可以有效的協調出入口較大客流量與交通的矛盾,避免影響到商業綜合體的正常穩定運營,以及城市正常的交通出行。商業建筑對出入口進行設計時,還要注意流線與交通的協調性,出入口有人流行走道以及車輛行走道,流線設計時要合理布置。
(2)建筑設計要符合商業綜合體的風格與功能?,F代化的商業綜合體包含有飲食、住房、娛樂與辦公等多項功能,人流量比較密集,因此所需要的建筑面積比較大。另外不同城市區域的商業綜合體還要滿足當地的文化需求與氣候特點,在滿足現時期的商業功能的基礎上合理的設置商業建筑空間,從而使其能夠適應未來商業活動變化的需求。因此,從以上介紹來看,商業綜合體的建筑設計復雜程度以及困難度要比其他單一功能商業建筑大。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商業活動不斷更新細化,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首先要將商業綜合體的業務活動功能準確定位在建設空間中,保證建筑與外部環境、街道、社區協調一致,與內部各種業務活動互補共生。對建筑外部與內部流線的設計與整合,可以表達出建筑的風格與個性,既滿足消費者對多樣化功能的需求,又可以使其成為城市建筑的標志代表物。
(3)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要重視功能空間的設計。建筑內部的功能空間設計要重視以人為本的思想,保證銷售者工作空間能夠密切滲透消費者的流動行走空間,比如商業綜合體的中庭建筑結構,每一個樓層的作業區域都會圍繞著中庭結構展開,提高了建筑空間內部的層次感,通過中庭結構,可以將工作區域、樓梯、電梯、扶梯、綠化、色彩、影子、光亮等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具有藝術風格的空間環境。在建筑的平面結構設計中,要靈活的應用底層與頂層的色彩差、材料差以及形式差等,這樣可以起到引導消費者的作用。在建筑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商業綜合體的空間分布,一些專門為消費者提供休閑與辦公的區域要提高設計的藝術感,合理的應用建筑材料,從而反映出建筑的空間主體風格。
3.2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
首先,城市比較大型的商業綜合體都位于比較繁華的中心地帶,承擔著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環境問題、改善城市交通等重要任務。另外,商業綜合體的功能類型比較復雜,且規模比較大,因此想要表現出所有類型的綜合功能價值,就要在進行商業綜合體建設設計時,協調好設計的各項原則,從而使建筑能夠發揮出較大的潛力,提高城市的綜合經濟能力。
3.3商業綜合體的空間布局設計注意事項
城市建筑設計的原則要與商業綜合體的規劃原則一致,一般在建筑的底部,首先要安排一些超市、百貨、藥店等商店,這樣就可以吸引基礎的人流量,其中要將飲食商店集中在建筑的單獨樓層中,并且在設計樓層環境時,要提高環境的設計質量,比如布置一些景觀要素等,提高消費者對商業綜合體的建筑滿意度。此外,在規劃設計時,還要根據不同功能活動的特點合理的設置建筑空間,比如商業活動區域一般要與娛樂、休閑區域隔開,在建筑設計的時候,還要綜合不同功能區域的特點,應用合理的方法與技術,解決商業綜合體中的一些消防與噪音問題。一般企業辦公樓層、公寓、酒店等建筑設計比較簡單,這些都是比較安靜的區域場所,在設計時首先布置好功能區域,并采取隔離地方法布置辦公、公寓與酒店,酒店占用建筑的面積較大,因此為了避免出現浪費的情況,可以只在底層設置一個比較小的接待室,通過酒店專用電梯進入到頂部的酒店功能區域,這樣設計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4結束語
總之,我國城市商業綜合體建筑發展迅速,我們要重視商業空間的組合,在掌握商業綜合體的基本空間特征后,要控制好商業綜合體建筑的設計要點,從而促進城市的發展。
作者:李艷
摘要: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特別是城市辦公建筑等逐漸增多,隨著我國的科技進步與發展,辦公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現代辦公建筑已經成為城市的主要象征。若再結合城市現代化的設施與技術,就能夠給現代辦公建筑設計帶來優化,營造高效辦公環境。本文就主要對現代辦公建筑的設計進行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
現代辦公;建筑;建筑設計
1現代辦公建筑的綜合概述
(1)現代辦公建筑的基本特點分析。
所謂現代辦公建筑實際上就是指與企業單位、機關單位、團體單位以及事業單位從事各種行政辦理以及活動業務的建筑場所,現代辦公建筑物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現代辦公建筑要具備辦公文化,這樣有利于培養與展現企業的精神與理念,現代辦公建筑追求的是舒適高效的辦公場所,并且重視在精神上鼓勵與引導著員工,從而凝聚企業的競爭力,通過辦公建筑的外部形象與內部空間布置,可以有效的體現出企業的精神與文化內涵;第二,現代辦公建筑已經從原來的單一化走向現在的綜合化,通常辦公建筑常與娛樂、購物以及餐飲等聯系在一起,體現了現代辦公的功能多樣化。
(2)現代辦公建筑的發展趨勢特點分析。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辦公建筑更加具備多元化以及綜合化的功能特點有以下幾點:現代辦公建筑的空間設計方向逐漸向著開敞間的模式;現代辦公建筑內部空間的布局是單元化模式,每一個單獨的辦公單元之間通過特殊的廊道連接;現代化辦公建筑中的空間布局中,除了以往的辦公室需求外,還增加了娛樂與休閑場地,突出了現代辦公建筑的多樣化與功能齊全化。
2現代辦公建筑的設計要素分析
(1)現代辦公建筑設計的統一原則。
現代辦公建筑的設計要根據建筑的辦公用途角度出發,在構思現代辦公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到所有的影響因素,要將辦公大樓的維護方法與建筑用途統一考慮,在辦公建筑的設計與建設過程中,要達到各方面的協調統一。
(2)現代辦公建筑設計的變化性原則。
現代辦公的管理方經常面臨著商業模式的改變、技術創新、人員調動等情況,因此辦公室設計要滿足辦公功能復雜特點。此外現代辦公的內部要具備完善的辦公家具與設施,并且還要根據技術的進步與創新,將計算機、照明、電訊等新技術應用到辦公建筑中,從而適應科技的發展。
(3)現代辦公建筑設計要滿足舒適、健康與安全原則。
現代辦公建筑設計時要滿足基本的舒適、健康與安全原則,因此高質量與高效率的現代辦公室要根據員工自身的需求控制整體的辦公環境,比如辦公室空氣流動率、溫度以及風速等。想要打造高效率的辦公環境,那就要以員工的舒適、安全以及健康為主要設計原則,提高辦公空間的空氣流通,并且辦公材料選擇無污染的材料制成,結合與時俱進的高科技辦公系統,才能夠給員工提供一個舒適的辦公環境,提高員工的積極性與滿意度,從而提高公司業績。
3現代辦公建筑的外部風格與形象設計
現代辦公建筑與一般建筑不同,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質,因此在進行辦公建筑的外部形象設計時要根據功能使用的主體進行。不同的辦公使用主體要求不同的辦公外部形象。比如一些行政辦公樓的外部建筑給人一種宏偉嚴肅的視覺感受。而一般性質的企業單位在設計辦公建筑外形時,要根據行業的性質與特點進行,因此現代辦公建筑的外部風格是多變的,而無論是什么類型的辦公建筑都要與整個城市的建筑藝術風格相匹配。所以在進行辦公建筑外部風格與形象設計時,要對建筑周圍的環境進行綜合分析?,F代辦公建筑的外部風格與形象設計時常用的方法主要從以下進行分析。
(1)外部建筑構圖采用主與從的方法。
在現代辦公建筑的外形設計時,采用的主從構圖方式。首先可以應用建筑軸線來進行外部的形象設計,例如辦公建筑通過軸線可以合理的組織設計平面結構以及空間形態。此外,還可以應用體量組合的主從構圖方法,不僅適用于建筑對稱的外形布局設計,還可以適用建筑不對稱的外形布局上,包括體量的各種質感、色彩、虛實、高低、大小以及粗細的材料處理,從而表達出建筑的綜合主題。
(2)在設計時綜合利用對比法。
在現代辦公建筑設計的過程中,為了凸顯建筑的特點,在設計時通常利用綜合對比的方法,從而使辦公建筑的外形表現出強烈鮮明的特殊形象感,突出辦公建筑的外貌個性。一般設計的對比方法主要包括建筑的冷暖色系對比、色彩濃淡對比、虛實對比、質量對比、體量對比、建筑線條形狀對比等。
(3)設計要把握好建筑的韻律與節奏。
現代辦公建筑設計要求較高的韻律感與節奏感,而設計中的韻律與節奏主要是通過建筑組織的變化以及重復的規律來體現,從而使人們產生一種視覺上的美觀感。在設計現代辦公建筑的風格與外部形象時,為了表現出整體辦公建筑的外部形體的節奏感與韻律,在處理建筑體型時一般要用到規律的重復使用,在變換外部線條時還要遵循一定的節奏與規律。辦公建筑的外部形象應該是富有張力以及簡潔大方的幾何形狀,從而表現出現代辦公建筑的時代感以及標志特點,辦公建筑外形的設計還要應用一些新材料與新技術以體現現代化建筑的表現力。
4現代辦公建筑的內部空間劃分與設計
(1)對現代辦公建筑內部的門廳空間設計分析。
一般城市的現代辦公建筑大多都是高層建筑,而高層的辦公建筑的門廳設計會給每一個到訪的人員帶來最強烈也是最直接的第一印象,因此辦公建筑的門廳設計要根據建筑使用的基本特點以及業務的類型,從而為內部門廳的整體形象進行準確的定位于設計。企業辦公建筑類型若是開放性,那么在設計內部空間的門廳時則較為靈活,在設計時要滿足建筑的便捷使用特點,還要體現出企業經營的精神與文化內涵。而若是一些執法部門、政府行政機構辦公建筑在設計內部空間的門廳時,就要設計成簡潔、大方、莊重與嚴肅的形象,比如采用比較對稱的布局結構,表現出整體的簡潔與空間感。材料使用最好以石材為主,表現出這些機構質樸、穩定與嚴肅的特征。對那些綜合商業類型的辦公建筑來說,門廳的設計要盡可能的簡潔并且緊湊,考慮到門廳設計的功能多樣性,從而引導著人們的瀏覽方向。
(2)對現代辦公建筑內部辦公區的空間劃分與設計。
傳統的辦公區空間大多都是方方正正的辦公室,而現代辦公建筑的內部空間采取了多樣化的設計方法。通過對辦公區的靈活設計,可以增加辦公空間的開放性、標志性與舒適性,這樣的辦公環境有利于提高員工的滿意度與積極性,激發工作的創新能力與創造性。在設計辦公區域時,要考慮到整體的辦公尺寸,靈活設置一些廊道,便于單獨辦公單元的交流。辦公建筑內部空間設計的主要內容還有照明環境。室內的照明設備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光亮的基本需求,更多時候還可以起到美化空間的效果。通過照明光線的色彩強弱變化可以改善辦公的整體氛圍。在設計時,利用自然光線改善空間內部的濕度、溫度與明度,通過辦公旁邊的窗戶以及辦公頂部的天窗可以獲得自然光線。員工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打造一個辦公、休閑、娛樂于一體的辦公場所。此外現代辦公建筑還提倡綠化設計,不僅可以帶來自然的活力,還可以提高辦公建筑內部的空間環境。
(3)對現代辦公建筑內部輔助空間的設計分析。
現代辦公建筑的內部輔助設,就是為了更好的表達出辦公建筑的空間,比如辦公內部的廊道設計,要重視便捷性以及通暢性,廊道盡量明亮簡潔,在設計時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必要的彎曲與轉折,在廊道的局部還要做好采光的設計,必要時選擇一些設計手法降低廊道的單調感。此外,辦公建筑內部的衛生間在設計時要注意舒適度與合理性,衛生間空間的位置設計要盡量靠近廊道一側,便于員工的使用,衛生間內蹲位的數量也要與員工的數量相適應,避免過多造成浪費,過少影響員工的正常使用。
5結束語
總之,現代辦公建筑設計要綜合現代化思想與技術,打造一個建筑外部形象個性,內部辦公環境舒適的現代辦公建筑,在設計時要注意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從促進現代辦公建筑的發展。
作者:郝麗
摘要:
在城市化進程中,商業發展是重要的推動力之一。在城市的結構構成中,商圈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城市發展水平很大比例上是通過商圈水平來體現出的。當前的城市建筑設計工作逐漸開始融入商業化元素,進而使得在城市中出現了以商業功能為主的建筑集合體,這些建筑對于城市的發展可以提供很大的動力。本文通過對商圈相關內容的闡述,分析了在商圈理論下的建筑設計策略。
關鍵詞:
商圈;城市發展;建筑設計
在城市的建筑結構和類型分布中,商業化建筑占有重要比例,對于它的設計就需要以城市的消費習慣、消費文化以及消費水平等相結合,保證不會和建筑的整體風格出現沖突。商圈是衡量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商圈理論的指導下,商業建筑設計工作就會更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可以反映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具體的設計策略還必須堅持依靠實際,把握建筑內外部設計的基本要點和要求。
1商圈的概念
什么是商圈?所謂的商圈就是在城市中的某一特定范圍內,企業的實際銷售所涵蓋的范圍和達到的水平與消費者購買向心力之間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個獨特的商業場所,簡單來講,就是商家為了盡可能的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前來消費的區域和場所,這一區域是企業的業務活動空間所在,同時也是消費者進行消費行為選擇的一個空間[1]。我們從其結構構成來看,商圈的構成要素主要有四個,即環境、主體、可以以及載體,也就是常說的點、線、面、流相互間的不同組合體現。
2商圈的飽和度
商圈的飽和度是商圈的重要一項指標,它所影響到的是商業網點的實際建設狀況,通過對飽和度的分析,可以準確判定出城市中某一區域內的商業網點是否處于飽和狀態,這樣就可以為企業和商家的決策制定提供參考作用,使之最后做出的決策更具有科學性。一般來說,基于商圈理論的角度,對于其飽和度的判斷可以由以下式子得出:IRS=C×RE/RF;IRS指的是城市特定區域內的飽和度;C指的是潛在的消費者數量;RE指的是消費者的平均購買額大??;而RF指的是商店的經營面積大小。
3商圈理論指導下的建筑設計分析
3.1外部設計
商圈理論下的建筑外部設計主要包含的內容有入口廣場、步行街、庭院以及屋頂花園等,不同部分所發揮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1)設計理念。第一,實現和整體商圈的和諧,既然商圈結構中包含有商業建筑,那么就需要依據整個商圈的特色和建筑格局進行合理設計,保證最后設計的方案具有整體性;第二,具有很好的可達性,要保證建筑的外部條件良好,有十分便捷的交通條件,對人車進行合理的分流,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步行空間,確保步行、客行和貨行不會交叉沖突,從而體現出人性化的特點;第三,要彰顯出商業的活力。從現代市場發展的角度來講,一個功能齊全、空間人性化和多樣化的商業建筑可以大大提高商業的活力。
(2)外觀的設計。商業建筑的主要功能是為商業提供便利,那么對于它的外觀設計就需要有商業化的元素,要具備視覺沖擊力,絕對不能脫離外部空間而存在??梢赃@么說,建筑的外觀設計是商圈最為有力的文化廣告,也是商圈最好的名片。商家在進入品牌策略的經營管理階段后,商業建筑的外觀也需要逐漸進入到品牌化設計包裝的階段。此外,外部設計也是一種最為有效的品牌形象,可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進而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3.2內部設計
在對商業建筑進行內部設計時,需要考慮到動線設計,這里講的動線就是人和車在室內室外進行移動的點,將這些點連接起來就是動線,它在整個商業規劃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于商業核心價值的體現是有直接影響的。那么在內部設計中,它的主動線就要清晰明確,并且要回流,動線也要有一定的弧度,實現平面動線和垂直動線的有機結合[2]。
(1)內部功能的空間設計。首先,購物的空間設計。它是整個商圈中貨流量最大、公共性最明顯的部分,屬于商業建筑空間的核心所在,那么對于其的設計就要,第一,盡可能滿足商業市場的“雙三角”規律,也就是建筑面積越大利潤就越小,反之則利潤越高。如果購物空間的營業面積十分有限,那么零售店的面積就要控制在12m2以下,形狀以正方形或者是依走道方向的扁長型;第二,交通條件的設計,這方面的設計要以消費者的出行為基礎,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明確的交通方向,減少貨流的交叉阻塞;第三,購物環境的舒適化,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業建筑內部環境決定的,在進行設計時就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根據消費者的實際所需設置相應的基礎設施,從而營造一個和諧安全的購物環境。其次,餐飲娛樂空間設計。這一部分最佳的設計是將其設計在購物空間的上層,這樣可以使兩者起到互補作用。第三,辦公空間設計。由于辦公空間的功能主要是為商業經營起到協調作用的,因此,就需要有一定的獨立性,常見的是設計在和客服中心相近的位置,不能設計在商業價值較高的部位。第四,停車場設計,停車場一般是設計在商圈地下的,這與商圈的規模大小有一定關系,如果商圈屬于大型的則可以設計在地下,反之則可以考慮設計在地上。
(2)公共區域的設計。一般來說,商業建筑的內部公共區域是和城市外部空間相銜接的,是商業建筑內部空間的骨架坐在。通過對大多數商業內部公共區域的設計調查可知,它的主要部分包括有門廳、過廳、中庭、水平通道、垂直通道等等,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始終圍繞消費者便利為中心[3]。
3.3空間的組合設計
商業空間具有復雜性的特點,這就使得它的空間組合特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我們依據商圈的自身性質和規模對其空間進行組合設計。首先,線性式。顧名思義,這種方式就是通過一條路徑把商業的各個功能區間進行串接在一起,它給消費者所提供的路線很簡單,主要是適用在規模較小的商業建筑中[4]。其次,環繞式。這種形式的消費者路線是一個圓環形狀,商圈的各個功能空間集中分布在圓環的內部。第三,聚合式。它是以一個功能空間為中心,其他的功能空間分布在其四周,起到輔助的作用。第四,網絡式。這種設計方式可以并列很多的空間和功能,主要適用在規模較大的商業空間中,它在現代化的商業建筑內部空間組合設計中十分常見,這與現代商業建筑的特點有重要聯系。第五,綜合式。這種設計方式是把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融合在一起,消費者在購物時行走路徑較多,變化很多,可以進一步強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一般來說,它主要集中應用在面積較大或者是要求較為特殊的商業空間中,但是,對于設計人員來說,在進行設計時需要注意的一個要點就是確保消費者購物路線的合理有序,不能過于復雜和交叉。
4總結
城市化的發展離不開商業的支持,商業在整個城市的進步和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當前商業建筑的設計現狀來看,按照商圈理論的要求,在對商業建筑進行設計時始終要以為消費者提供方便為中心,不能脫離消費者而設計,在外部設計和內部設計中,也要有所側重點,注意把握不同部位設計的合理化,提高設計的針對性和人文性,進而使商圈和商業建筑之間的關系更為合理有序,從而提高商業建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楊成武 單位:安徽省金田建筑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