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4 04:20: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商業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以山西省尚存的部分傳統商業建筑為研究對象,在對晉商文化進行闡釋的基礎上,分析了山西傳統商業建筑的前店后宅(坊)的平面格局、臨街開敞的立面形態以及獨特的地方性等特點。
關鍵詞:山西;晉商文化;傳統商業建筑
1引言
地處黃河流域與黃土地上的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資料統計,全國現存的70%地上文物在山西,這一方面說明了山西省的文物保留現狀比較好,另一方面卻也是山西省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反映。
晉商現象,在
4.1典型的北方風格
山西的傳統商業建筑,如前所述,大多采用前店后坊(宅)的院落式布局,即前為店面,其后為管理部分或作坊,有的后部還有居住客房,與民居相似。每個市鎮的建筑手法都非常統一,一氣呵成。平遙,以其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身份保留著至今依然很少看到改動和添加痕跡的一座座商鋪,祁縣讓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它精美的建筑裝飾風格,昌裕川茶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太谷的店鋪則相對比較高大森嚴,而磧口因為其宜人的街道尺度,卻又添了許多的人情味與親切感,洪洞、襄汾雖然破壞較嚴重,但也給了我較深的印象。無論是在哪里,由于地處北方,它們的商業建筑都表現出典型的北方風格,布局方正,追求對稱性,屋頂厚重,用材粗大,封閉感很強。在這一點上,南方的商業建筑由于水文化賦予了其獨特靈性,使其空靈輕巧。這也是與山西商業建筑的強烈對比。而就院落比例來說,長寬比大約為2:1,較北京四合院狹長,這一方面是由于山西人稠地狹,又兼之利于防風防沙,另一方面卻也能體現出山西人的保守與封閉。
4.2窯洞這種建筑形式的應用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由于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它也擁有西北這種獨特的建筑形式——窯洞,以往的觀點認為,窯洞是貧窮的象征,然而在明清時全國最富的地方,窯洞卻也是商業建筑中的一種主要建筑形式。窯洞具有許多現代建筑所不具備的優越性,這里且不再贅述。我們看到,在山西,傳統商業建筑大多為木構建筑和當地特有的窯洞建筑相結合的產物,很多二層的院落建筑往往是下層磚窯洞、上層木構。大多時候前店后坊(宅)的坊(宅)的主要建筑多為窯洞,有時候廂房也會為廂窯所取代。更有趣的是,在平遙的日升昌,居然有假窯的出現(圖6),所謂假窯,就是在房的外面加一個窯臉,這多少也反映出了明清山西商人對窯洞這種建筑形式的喜愛。它也是對其優良特點的一種折射。
4.3建筑質量較高
作為明清全國金融中心,全國的首富們都在山西,這樣很自然地其商業建筑的質量也會遠高于其它地區,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其用材,裝飾裝修水平,建筑規模上看出。下層磚窯洞、上層木構的建筑往往會在磚窯洞前加一圈木構格廊,這種獨特的建筑形式想來和當時當地經濟的富足有些關系。其次,作為商業建筑,它的世俗性決定必然要有許多繁雜的裝飾。在商業建筑重視吸引顧客的方面,人們往往將店面的華麗程度與它所經營商品的效益聯系起來。因為裝飾裝修水平往往象征著一家店鋪的發達程度。明清的山西,作為當時全國的經濟金融中心,其商業建筑的裝飾裝修水平也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它的建筑技術、裝飾技藝、雕刻技巧構思奇特,匠心獨具,超凡脫俗,別具一格。建筑中隨處可見精雕細刻的各種磚雕、木雕及石雕建筑藝術品(圖7)。這些藝術品從屋檐、斗拱、吻獸到門窗、柱礎、石鼓、佛龕、照壁……它們都體現著明清山西商人的經濟地位與文化品位,體現著明清山西匠人的精湛技藝與審美水平。
總之,徜徉于山西老城鎮大大小小的院落和密密匝匝的商業店鋪之間,我們不禁會為其華美的建筑風格與豐富的建筑空間而感嘆,同時也不免會為院落的破敗與零亂而深感惋惜。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建筑師,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山西傳統商業建筑的價值與意義,認識到它作為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它們。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國暢銷書排行榜所發揮的作用,并進一步分析它背后的文化性和商業性,由此對我國的暢鋪書排行榜制度提出建議。
關鍵詞 暢銷書排行榜 文化性 商業性
不知從何時起,我國的圖書市場迅速冒出數不勝數的暢銷書排行榜,在書店或報刊媒介中隨處可見各種暢銷書排行榜。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暢銷書排行榜正在對受眾的文化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一份讀者調查表明,對于圖書排行榜上推薦的圖書,只有大約12%的讀者“不理會”,而絕大多數人或者買或者要看看。事實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暢銷書排行榜只是出版社經營中所利用的一個工具,它在文化表象之中不可以避免地融入了商業因素,甚至于招致社會輿論的質疑。這也體現了暢銷書排行榜在現代大眾文化生產中的尷尬,即是文化產品,又是商業產物。暢銷書排行榜在現代文化生產中到底扮演了怎樣一個角色,它對出版社和其他媒介又起了怎樣的作用,而對于普通的受眾,又應當用何種態度面對這些形形色色暢銷書排行榜。這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以暢銷書排行榜為分析對象,分析其在現代大眾文化生產以及媒介(主要是出版社)商業運作中的作用,以及它帶來的各方面影響,從宏觀上對暢銷書排行榜的文化性和商業性進行分析,并試圖給我國暢銷書排行榜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一、暢銷書排行榜概述
暢銷書排行榜制度是伴隨著現代資本主義文化大生產的興起而產生的,在文化大生產中,文化產品被作為商品而大量生產。美國的暢銷書制度誕生顯著標志就是以銷量為尺度對在銷圖書進行排行進而各種類型的“暢銷書排行榜”。美國的暢銷書排行榜起源于1895年《書商》雜志開啟的“按需求數量排序的圖書目錄”,現在美國一些媒體因為富有個性和權威的“暢銷書排行榜”而在媒介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和聲譽,其中以《出版商周刊》和《紐約時報》定期的“暢銷書排行榜”最有權威和代表性。而在歐洲比如英國和法國,由于文化觀念的差異,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出現了類似排行榜的每周綜覽。
中國的暢銷書排行榜是舶來品。中國大陸“暢銷書排行榜”的出現大約在1994年前后,最早刊登排行榜的雜志是《中國圖書評論》,從此以后,中國也引進了西方的暢銷書排行榜制度?,F在,以公布暢銷書排行榜并且進行市場分析為業,最主要的專業機構有北京開卷圖書市場研究所等。開卷排行榜是1999年問世的。它被認為是中國目前最權威的暢銷書榜。從“暢銷書排行榜”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來看,它經歷了從簡單的資訊提供到多元的榜單模式和詳細的文字分析的發展歷程。
暢銷書排行榜的興起,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化和商業現象,也與資本主義的文化大生產的興起相契合。現在暢銷書排行榜在大眾媒體上可謂遍地開花,它成為引領讀者購書,研究者獲取資訊,出版社關注和衡量業績的重要參考資料。暢銷書排行榜也成為了出版社進行營銷的新手段,在其文化表象下掩蓋了濃重的商業氣息。
二、暢銷書排行榜的作用
1 影響出版社運作的重要因素
暢銷書排行榜是西方媒介商業運作的產物,如今暢銷書排行榜對于出版社來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有力的影響著出版機構的專業運作,主要包括:其一,影響選題,作為選題來源的重要信息,出版社在做選題策劃時會把各類暢銷書排行榜作為重點對象做深入分析,以確定選題或者作為調整選題結構的重要參考依據;其二,影響國外圖書的版權引進,提供版權信息來源,研究者發現。國內出版社在引進國外圖書時,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暢銷書排行榜;其三,影響出版社對于作者的判斷和選擇,出版社在對排行榜做分析時會特別關注重要作者,那些頻繁出現在排行榜中的作者有可能被打造成“品牌作家”加以強力推廣;其四,影響未來圖書市場的走向,出版社在探索市場未來發展趨勢時會以排行榜的分析作為基礎,以獲知讀者趣味的特征以及圖書流行的趨向。暢銷書排行榜就是以這樣復雜的方式影響著整個出版業的運作。
由此可以看出,在當代出版社的運作中,暢銷書排行榜已經成為不可忽略的一環。出版社在這里不僅是一個文化機構,更是一個商業機構。而出版物則完全成為商品,出版社利用暢銷書排行榜這個有力的工具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
2 供求鏈上的控制因素
隨著資本主義工業大生產時代的到來,文化產品也被作為一種工業商品而被大量生產和復制,在以大批量生產、市場流通為基本特征的文化市場中,文化產品已經被完全徹底的商品化了。對于消費者,也就是文化產品的受眾而言,如何在五花八門的、海量的產品之中挑選自己需要的商品,這就必須有特殊的方式引導受眾選擇商品。在這種情況下,暢銷書排行榜就應運而生了。
暢銷書排行榜旨在以數量化的直觀形式,顯示某些產品在龐雜的文化市場中的優勢地位。暢銷書排行榜的標準因涉及領域、追求目標等因素的不同而略有差異,但相同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就是主要以市場銷售數量作為標準:如《紐約時報》排行榜是以數千家圖書零售店以及為數萬家其它零售點供貨的圖書批發公司提供的數據整理而成的。
這種具有固定模式的排行榜,較之于其他形式的推介媒介,比如專家點評等,對于受眾的接受和理解有著更明顯的優勢。首先是暢銷書排行榜的形式看上去具有高度的“客觀性”,這種客觀性在于,暢銷書排行榜以市場銷售量為導向,評判主體是受眾,而非媒介或者個別專家。其次暢銷書排行榜具有清晰的一目了然的特點,受眾在看到榜單時,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推薦的產品,形式上特別有利于受眾的接受和理解。
要選擇性地買書讀書,讀者有三種選擇:從報紙等各類媒體中獲取圖書信息——到書店完成特定書籍購買行為;到書店轉轉買點書看——書店排行榜介紹——適合自己需求的圖書——購買;書店——不看排行榜——逐一瀏覽——同類中選擇——購買。很明顯,前兩者比后者要有針對性、目標明確得多,同時節約了大量時間。最主要的還在于,前兩者實現購買行為的可能性遠遠大于后者。從希望購書的讀者意愿到希望讀者購書的書店方意愿來說,前兩者都能形成雙贏的局面。事實上,也確實有很大一部分受眾依靠著各類暢銷書排行榜來進行買書看書的行為,排行榜似乎成了維系出版、銷售方與受眾之間公開性互動的惟一指標。因為惟一,更顯其重要,也使其更加貌似權威。
由此看來,暢銷書排行榜就相當于連接出版社與受眾之間這條供求鏈條上的一個控制因素,對供求雙方都起著影響。一方面這個排行榜影響著出版社的運作,另一方面也因其看起來“客觀公正”而影響著受眾的購買行為。而在這個供求鏈中加入這個控制因素,貌似就能使雙方達到雙贏的局面。
三、暢銷書排行榜之探析
1 文化性與商業性的共存體
既然是對文化產品的推介,那么暢銷書排行榜本身便具有了文化性的意義。所謂文化性是指暢銷書排行榜本身是以受眾對文化產品的評判為標準的,那么上榜的圖書雖不能被稱為是最好的圖書。但卻是被默認為受眾所最喜愛的文化產品,就其文化性來講,它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產品的排行榜”。這個排行榜應當是能夠引導受眾購買能滿足其精神生活需求的文化產品的,精神生活的向導。
暢銷書排行榜本身不具備任何商業性,它只不過是一個老老實實的數據??墒且驗樗鎸Φ膶ο?,可能是潛在的購書者,因此就有了其商業價值??陀^上它也是試圖向讀者傳達圖書信息,從而起到指導圖書消費的目的。畢竟絕大多數讀者接觸不到專業的圖書報刊,無從得知大量的新書上架及何種書暢銷等情況。暢銷書排行榜的存在,源于我們越來越重視資訊發達、信息透明的時代精神,更源于國內出版業正在以滾雪球的速度走向市場,出版了大量的圖書。事實上,現在的暢銷書排行榜的背后存在著各利益方力量的角逐。出版方和銷售方利用受眾對排行榜的信任,以及他們的“從眾”心理對所謂的暢銷書進行炒作和營銷往往收效最大,這點在行業內并非秘密。暢銷書操盤高手金麗紅曾投人區區以2000元就調動全國媒體制造出了中國一流的暢銷書,就是因為她高度重視排行榜這個不會說話的“廣告”。如何打造出上榜的暢銷書,成為出版社所深諳的一套程序,暢銷書的豐厚利潤足以讓其具有了投資的價值。
文化性與商業性是暢銷書排行榜的兩面性,在中國的媒介體制之下,這樣的兩面性使得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者之間的平衡很難把握。
2 中國式的排行榜
在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大眾文化重新得到繁榮,到現在達到一個空前繁榮的程度。在文化領域中,由于移植了西方的模式,文化產品也開始以大批量的方式加以生產。因此,暢銷書排行榜這種形式也被引進進來。暢銷書排行榜在中國的出現意味著市場開始作為一個因素介入文化領域中。然而雖然移植了西方的模式,中國的暢銷書排行榜卻在這個國有一體化的媒介市場中發展了其中國特色。使其成為“中國式的排行榜”,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美國的《出版商周刊》、德國和法國等歷史悠久的暢銷書排行榜有著詳細的分類,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分成幾種,在小說和非小說兩大類中區分一般紙皮書。大眾市場紙皮書,精裝書。暢銷書榜雖然是一般圖書,但也會涉及有限的其他類別,如宗教、科學小說、法律或自學自助的書。。而中國大陸的排行榜大多是不分類別的綜合排序,即使進行分類,也很粗略,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科學性和合理性。
暢銷書排行榜在美國圖書出版業界的作用非同一般,它代表和影響美國的閱讀趨勢,因此它的操作極其嚴謹。而在中國,因為商業利益的驅使,炒作暢銷書的現象屢屢發生。據說在新書上市的第一個月里,出版方會自己掏銀子組織大批員工,多次去關鍵性書城采購自己所出的書,因為書一旦爬上排行榜,電視、報刊等媒體每周的“書情”排行欄目就等于免費地給新書做廣告。觀察數周,如有起伏出版方就要故態重萌,直到新書流連在排行榜上。在排行榜操作規范不夠成熟的中國大陸甚至出現了“排行榜就是排錢榜”的混亂局面。其中商業力量的滲透是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生產方面、傳播方面等等,都有各種利益訴求。
另外還有一些因素影響著暢銷書排行榜,有知情人士透露,暢銷書排行榜除了要考慮銷售之外,還有冊數、檔次、有關部門意見,最后才能公之于眾。還有比如說短時間內集體購買對排行榜造成的偏差,以及南北閱讀習慣差異造成的統計偏差,盜版現象嚴重存在等等原因,則更是不勝枚舉。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很復雜的,但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市場尚不健全、不完善。在圖書出版這一塊,“有一種令人費解的現象,就是在口頭上誰都承認社會效益的首要地位,而實際考核出版單位時,又把經濟指標放在首位,經濟效益占70%,而社會效益只占30%,為淵驅魚,為叢驅雀,這樣的考核體制,怎么可能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呢”?的確,這樣的考核體制不僅不能抑制出版者追求利潤最大化時的消極作用,反而在上面增加了一個砝碼。
三、對我國暢銷書排行榜發展的建議
鑒于中國大陸現在暢銷書排行榜的混亂局面,以及它在媒介與大眾文化生活中發揮的越來越大的作用,有必要對中國大陸的暢銷書排行榜進行科學性和權威性的完善。西方的暢銷書排行榜制度發展的歷史悠久,已經形成了其自己的模式。并且嚴格的執行,才使得暢銷書排行榜獲得了受眾的信任,成為反映國民閱讀趨勢的一個有力工具,真正實現了其在大眾文化生活中的價值。我國可以對西方的制度進行借鑒和模仿,但在我國的國情之下,則更要以社會效益為第一,不能受經濟效益的驅使而造假。
我國暢銷書排行榜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使其排除混亂和無序,使其真正走向健康、規范、公正、務實。為此,有關人士指出,排行榜的統計數字,一定要建立在客觀、廣泛和真實可信的基礎上,反映市場實際狀況,提供準確信息,使排行榜真正發揮其幫助受眾引導的功能。
然而,由于暢銷書排行榜所具備的文化性和商業性的特質,要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平衡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在其背后的多方力量的參與,使得它不可能具有百分之百的客觀性。但是如果商業利益起了主導作用,那么這個排行榜就只是一個隱性的廣告形式而已。如果某些部門要求的輿論導向意見起了主導作用。那么這個排行榜便成了主流媒體的替代物。這都有悖于排行榜的初衷。
暢銷書排行榜畢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它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如何利用好這個工具,使媒介和受眾得到雙贏,也只能在運作過程中借鑒經驗,進行揚棄,逐步完善其制度。如何保持暢銷排行榜自身的客觀性,又考慮到其背后各種力量的平衡,這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借鑒西方的模式固然是一種方法,但過分復制其模式卻不可取也不可能。在中國體制下做出真正符合大眾利益的“中國式排行榜”,是排行榜主辦媒體應當思考的問題。
摘要:文化產業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文化對經濟的介入。文化不僅具有要素的特性,其作為綜合國力更具有軟實力的特性。文化對于產業的介入方式一方面體現為文化與創意之間的辨證互動,另一方面體現為文化是文化產業的目的和手段以及價值評估的核心維度。文化產業的發展應逐步提高文化在產業中的比重,使文化產業成為我國文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文化資本
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結構形態具有一般產業所具備的商業屬性,文化產業核心要素包括生產者、生產過程和產品。就其所提供產品的性質而言,文化產業可以被理解為向消費者提供精神產品或服務的行業;就其生產過程的性質而言,文化產業可以被定義為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作為文化產業創造價值的核心邏輯,商業模式重要作用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就其最普通的意義來講,商業模式是一種系統的設計,它是指一個企業在明確外部假設條件、內部資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企業自身、客戶、合作伙伴或利益相關者以及資源、流程、渠道和能力來獲取超額利潤的一種戰略意圖,同時也是實現價值的結構體系以及制度安排的總體構造。由于文化產業兼具文化和商業雙重屬性,它所涉及的行業領域非常龐雜,再加上它所處的宏觀和微觀經濟環境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中,不能簡單地將單一的特定商業模式應用于文化產業的所有行業,也不能保證某一特定的模式在各種條件下都能產生優異的價值結果。
一、文化產業的商業屬性
文化是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這既指明了文化的精神、觀念屬性,又指明了其客觀的物質本原;既分析了文化與經濟、政治的區別,又闡明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經濟是文化的基礎和源泉,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保證。隨著文化與經濟的相互融合日趨深入,經濟中的文化含量、文化中的經濟穿透力也在不斷提高。文化與經濟的互動,一方面是經濟結構和利益關系對文化價值觀念、人的行為方式、社會生活方式、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運行機制的影響越來越大,文化必須運用經濟手段、引入經濟要素,不斷增強其自身實力;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和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目標、經濟結構、生產管理方式及經濟制度市場機制的導向作用越來越強,經濟必須通過增加文化含量及發揮文化作用而不斷提升內在價值。文化與經濟互動,構成了新時代全新的生產形態和發展模式。
(一) 作為商品的文化產品
文化產品是一種將抽象的文化轉化為具有高度經濟價值的產品,這需要將內容的原創性與形式的變化性融入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之中,并依據經濟規律,通過一定的商業模式的運行,最終作為商品提供給消費者。顯然,這是一種利用文化資源和個人智能創造產值的過程。商品經濟的發展從生產方面表現為物質產品的豐富,它直接的后果就是帶來了需求結構的變化,表現為物質產品效用的下降和文化產品效用的提高;物質產品的重要性相對降低,在消費方面表現為更加注重對生活質量的追求,進而成為拉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人們總是優先滿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實現的需求則是最難以滿足的。但是,只要環境不妨礙這些較高層次需求的出現,它們就能激勵大多數人不斷去追求。消費者較高層次的精神需求的滿足需要通過文化產品或者是產品中文化價值的消費來實現。文化產業與商業利潤唇齒相依,這就決定了它不僅要嚴格地遵循市場逐利的原則,而且在創意上也會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娛樂、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法國社會學者布什亞說:“人會毫不猶豫地尋求自身幸福,偏愛那些最使他感到滿足的物”。文化產品具有喚起人們聯想愉快事物的能力,能夠與人們有情感連結,產生心靈層次的共鳴,從而使消費者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文化產品作為商品可以滿足消費者對符號價值的追求。一般而言,人們的消費活動主要是為了滿足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質需求的滿足在消費中表現為注重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實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費更多地注重滿足情感需求和自我表現。隨著物質需求的逐漸飽和,商品作為符號的意義越來越得到重視,人們在商品社會會約定俗成地賦予商品某些符號意義,使商品的使用價值越來越淡化,而交換價值或炫耀價值越來越擴展或放大。文化產品本身兼具有整體性、多元化、個性化的思維象征,其符號意義較之一般商品尤其突出,當文化意象融入商品具體呈現后,造成顯著的不可替代性,并透過外在表現的圖像或是符號化,強烈地讓消費者認知它的存在,產生文化的可辨性自我表達動機,促成消費者運用商品的符號意義去表達社會角色認同,以及表達消費者的自我形象。消費者也會藉由具有符號、文化象征意義的文化產品建立自我形象,表現自我風格。
根據物品滿足需要的性質,可以將物品的效用分為功能效用和體驗效用。功能效用使功利主義動機即實用的動機得到滿足;體驗效用使消費者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功能效用的大小是人們根據物品的客觀特征和它的自然屬性的績效對物品的實用作用所做出的內省的、理性的、認知上的評價,體驗效用的大小決定于人們對物品的情感認同或者體驗過程的愉悅性的評價。文化產品可以向消費者提供在特定社會中作為品味與其所處的生活型態的對立結構或者身份層級差異的象征意義,也就是說消費者在文化產品的消費過程中可以獲得與自己的現實身份和生活方式迥然相異的獨特體驗,這種象征意義從強調物質功能為中心轉移到強調人的欲望為中心,又轉移到強調個人與小群體生活方式,最后轉移到強調在整個社會形態中,物我一體的感覺,體驗著物品帶來的身份認同和彰顯社會等級的快感。
(二)作為資本的文化產品
文化是一種資本形式,作為資本要素投入,通過與其它生產要素的有機配制,將提高產業投入要素的邊際效用,從而帶來效益的遞增。傳統經濟學一般不把文化因素作為生產要素納入到經濟發展的模型中,因為文化因素無論從其本質,還是從它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過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隨著經濟文化的一體化程度不斷深化,學者們對文化因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給出了新的解釋,如社會學家科爾曼對文化因素的作用給出了經典的分析,認為文化因素對于有效地轉化勞動、資本、自然這些物質資源以服務于人類的需求和欲望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從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的角度看,可以將文化因素視為一種“資本”,納入經濟發展的模型之中。
文化最早被視為資本,始于社會學之父孔德,在他的《社會政體體制》的第二章里提出了這一觀點:當人類的產出高于消費時,一部分資本代代積累,并隨時空轉換為耐用性資本??椎吕^承了人類學寬泛意義上的“文化”概念,將政治經濟學和社會學相互交融,這就是“文化資本”觀念的最初萌芽。[1]到了20世紀,經過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的批判理論的復興,“文化資本”又一次受到人文科學的青睞。布爾迪厄借用政治經濟學術語“資本”,來揭示文化作為一種稀缺財富或資源的實質,在探討教育再生產、文化消費、趣味和社會等級的多篇論文和著作中多次提出“文化資本”的觀念,并不斷完善和深化這一概念的批判張力。他認為文化積累、文化傳承和文化的再生產等智性實踐,同樣被還原為一種具有符號特征和自主邏輯的利益行為,和其他實踐類型一樣具有“資本”和權力積累的維度。
在布爾迪厄的理論體系中,資本以四種基本形態存在: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和符號資本(symbolic capital)。其中“文化資本”有三種存在形式:(1)主觀形態,以精神和身體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2)客觀形態,以文化商品的形態(圖片、書籍、詞典、工具和儀器等等)存在; (3)體制形態,如教育文憑,以文化資本的形式由權威機構授予,并成為一種具有保證性的資歷認證。[2]第一種存在形式指的是文化作為思想資源、智力資源的形式直接滲透、融入到經濟活動之中,以增加和體現文化附加值的形式將文化思想和智力智慧轉變為經濟價值。第二種指的是作為具體形式的文化產品,通過不斷滿足文化消費市場的多層次、多樣性的需求,使文化產品成為具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特殊商品,例如戲劇、影視、繪畫、音樂、圖書等直接進入市場,運用現代市場經濟思想、市場經濟運營方式、現代文化生產方式,使傳統精神生產方式、體制等發生突破和改革,以實現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的轉變。第三種指的是作為文化生產者的人才所具有的文化資質,包括他所具備的教育文憑、智力水平、創意才能以及科技手段等。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才層面上的文化資源是所有形式中最具潛質的文化資本。
并非所有的文化資源都能夠轉化為文化資本,只有進入現實公共文化生活和現實文化生產之中,文化資源才具有轉化為文化資本的可能性和現實性,必須經過創意策劃、內容生產、產品定位、市場營銷、消費體驗等過程,依靠生產企業、策劃公司、市場調研、咨詢評估、服務網點、行業協會、傳媒推薦等中介服務機構,將文化生產和文化服務最終變為文化消費和文化效益,從而擁有持續的開發價值和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拔幕Y本”理論開啟了對消費文化的研究,通過引入文化資本概念,可以使我們從社會學和經濟學視角來思考文化產品的生產、傳播和消費,也可以在經濟因素之外聯系社會階級或階層的文化實踐,從而對文化產業的性質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
(三)作為生產力的文化產品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贝撕?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把人類“文明的果實”稱作“已經獲得的生產力”,到晚年寫作《巴枯寧〈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一書摘要》時,更明確提出了“兩種生產力”的概念,即物質方面的生產力和精神方面的生產力[3]。馬克思關于“藝術生產”概念的提出,為文化產業的出現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它使人們認識到藝術生產不僅能夠像精神生產那樣重視人們的精神需求,同時也能夠像物質生產那樣進行一種集約化、批量化生產,滿足人們的消費欲望,追逐巨大的商業利潤。雖然“藝術生產”不能完全代替文化生產,但其具有的物質性與精神性相統一的特點,對“文化生產”而言是通用的。
文化生產力就是創作和制造文化產品,提供文化服務,并在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的循環中不斷得到實現和發展的能力。文化生產力具有雙重屬性。其一是商品屬性:大多數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欣賞活動,以商品形式進入流通領域,人們通過文化市場,運用貨幣交換,去獲取文化產品的保有權和文化藝術的欣賞權,文化產品既然成為商品,也必定擁有了與實物商品類似的生產方式,以流水生產線和高度專業化分工為標志的高度集約化生產方式,成為文化產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文化生產者也是通過市場的貨幣交換,有相應的價格管理,成本核算、盈利虧損、再生產等范疇,這就是文化生產力所具有的商品屬性。其二是精神屬性:文化生產力又不簡單地等同于物質生產力,因為文化產品作為精神生產的成果,除了具有商品屬性之外,還具有意識形態屬性。表現在:第一,它是為著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二,它作用于人們的精神世界,表達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志、興趣、情操,從而影響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藝術觀。文化生產力的雙重屬性對應地引發出兩種不同的效益追求。作為商品,要求注重經濟效益,盡量地實現盈利;作為意識形態的載體,則要求講究社會效益,力求對社會、對民眾以至對政權,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文化產業的出現是文化產品現代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的要求。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生產主要以個人生產為主,效率低,產量低,文化產品的傳播也主要以生產者和傳播者自身作為產品的載體或媒介進行的,傳播范圍小、速度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作為觀念、符號和意義載體的文化產品在生產和傳播方面要求有著更快的速度和更廣的范圍。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物質產品效用的相對降低,使得人們有了對精神文化交流的更迫切的渴望,于是,打著科學技術印記的生產工具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文化產品生產領域,從活字印刷術、機械印刷,再到今天的電子印刷術,科學技術在文化產品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產品的生產,使文化產品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傳播,也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人的文化需求,實現了文化自身的目的。
二、文化產業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
具有商業屬性的文化產品必然要按照一定的商業模式運作才能獲得市場價值。商業模式是一種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關系的概念性戰略分析工具,用以闡明某個特定實體的商業邏輯。它包括一個企業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產品的消費者目標群體、產品的生產、營銷和管理的過程、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合作伙伴網絡以及借以實現這一價值并產生可持續盈利收入的一系列要素。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依靠引入商業模式來保持文化產業生存和發展的活力是極其重要的。盡管商業模式是一種簡化的商業邏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其中一些主要的元素來描述這種邏輯,以了解文化產業商業模式的構成。
(一)價值主張
即文化企業通過其產品和服務所能向消費者提供的價值,價值主張明確了公司對消費者的實用意義,成功的商業模式要能提供獨特的價值主張,有時候這個獨特的價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時候它往往是產品和服務獨特性的組合。這種組合要么可以向客戶提供某種獨特的價值;要么使得客戶能用更低的價格獲得同樣的利益或者用同樣的價格獲得更多的利益。企業要將自己的核心認同和價值觀有效的傳達給消費者,需要首先確立一個價值主張,企業的一切傳播和營銷活動必須圍繞價值主張來進行。在產品同質化日趨嚴重的今天,關鍵在于尋找不同于甚至于優越于同類產品的利益點,合理構建、妥善傳遞的價值主張可以對企業戰略和業績做出重大貢獻,僅僅確立一個有效的價值主張還不夠,企業必須能夠展示和證明自己的價值主張。制定合理的價值主張有助于公司抓住工作重點,集中精力向客戶推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價值主張的確立,既能為公司的產品生產提供一盞指路明燈,又能為創造卓越業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消費者目標群體
即文化產品所針對的消費者群體。所謂目標群體一定具有某些共性,從而使文化企業能夠針對這些共性創造價值,定義消費者群體的過程也被稱為市場劃分,它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機、購買行為的多元性和差異性來劃分的,是基于“分眾營銷”的核心理念而設計的,也就是說是面向一個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人群制定戰略,而這個人群恰恰是某些商品與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費群。分眾營銷的核心要點是“精確”、“細分”、“實效”,它不試圖占領所有的目標消費群體,不試圖生產目標消費者需要的所有產品,不試圖進入所有傳統的產品渠道,不試圖制定細分目標消費者所不能承受的價格,不試圖用廣泛撒網的傳播促銷方式讓所有人知道。通過分眾營銷,一改以往那種大眾化的營銷方式,企業只使用特定目標群體最容易接受的術語、最方便的信息接受渠道、最易接受的廣告傳播方式以及最恰當的產品開發推廣模式,通過提煉產品的差異化訴求,制定分眾化價格,力求以最少的投入、最精確地命中目標群體,并因此來達成銷售的穩定增長。
(三)分銷渠道與合作伙伴網絡
分銷渠道即文化企業用來接觸消費者的各種途徑,它涉及到公司的分銷策略和市場競爭力,合作伙伴網絡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間為了有效地提供價值并完成其商業過程而形成的合作關系網絡。由于多年生存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發達國家已經能夠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進行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形成了一套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成熟的市場運作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眾多的文化產品經營機構。比如美國的影視業、圖書出版業、音樂唱片業已經在全世界建立了龐大、細密的產品銷售網絡,美國的文化產品一經推出,就可以通過這些網絡迅速擴展到全世界,送到每一個消費者面前。“這么做主要是為了給公眾的視聽神經以持續的刺激,從而達到這樣的目的:當娛樂產品投放市場時,他們已經在傳播通道的另一端做好了欣賞的準備。”[4]
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同樣非常重視建立廣泛的合作伙伴網絡,這也是產業實力的綜合體現。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下,隨之而來的是國際化的物流態勢,因為發達國家文化市場狹小,文化產業規模巨大,因此,文化產業集團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在這種情況下,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培養起了強大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對海外文化市場的爭奪能力。以美國為例,美國文化產業最早都是以國內需求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伴隨著國內競爭的加劇和市場平均利潤的下降,美國文化產業為了能保證自身的生存和獲取產業利潤,就把文化產業延伸到海外文化市場,而且廣泛采用業務外包的方式,與合作伙伴構建成多個專門業務模塊的組合體:采購、制造、研究、銷售、分銷及其他等等,有的緊密捆綁,有的松散掛連——從全球角度對企業活動和生產的這些模塊進行整合,大大拓展了產業的實力范圍。
(四)價值配置與核心能力
即公司執行其商業模式所進行的資源和活動的配置以及所需的能力和資格。它包括企業所擁有的產品資源、資本資源以及人力資源等在生產、管理以及整個商業模式運行過程中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在這個配置過程中,由于每個企業所掌握的資源不同,配置的效果也就不同,鎖定價值管理與持續能力資源和活動的配置是文化產業不可忽視的,這是商業操作能力的表現。從文化產業的角度來看,最主要的是創意人才的管理,因為在創意為主的文化產業中,創意人才是最有價值的資源。
資本的資源也非常重要。我國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文化產業組織化、集約化經營的水平和規模上。美國文化產業集團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融資體制,一些有實力的文化產業集團,如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其背后都有金融資本的有力支撐,文化產業集團與金融集團間互相滲透、互相參股、控股,二者之間建立了穩定的伙伴關系。我國文化產業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低,規模小,另一方面,從企業的微觀層面來看,中外文化企業之間資金實力的差距和獲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要縮小這一差距,就要逐步形成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以企業投入為基礎、以銀行信貸和民間資金為主體、以股市融資和境外資金為補充的多元化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
在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中,成本結構、盈利模式、管理構架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們通常體現在商業模式的具體設計與運行過程中。
三、文化產業商業模式的設計及運行
一個商業模式是對一個企業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對其主要活動的提綱挈領的概括,它描述了企業的產品、服務、客戶市場以及業務流程,提供了有關企業如何組織以及創收和盈利的信息。商業模式的設計極為重要,是應該在項目啟動之初就精心做好的,同時它也是一個隨時間和環境變化需要不斷調整和創新的戰略層面的架構。有了商業模式后,執行層面的團隊、經驗、控制、調整也同樣重要,因為模式是靠人想出來,并要人去運作實現。每一次商業模式的革新都能給公司帶來一定時間內的競爭優勢,隨著消費者的價值取向從一個方面轉移到另一個方面,企業必須不斷調整它的商業模式,一個企業的成敗與否最終取決于它的商業設計是否符合了消費者的優先需求。
商業模式的設計必須以上述五大要素的某一至兩個要素為核心,五大要素相互協同成為一個完善的價值創造系統。通常來說,商業模式的設計分以下幾個步驟:
(一)確定公司或產品的價值目標
成功的商業模式所設定的價值目標一定是顧客價值最大化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結合點,它要求一要針對目標顧客的需求偏好,二要為目標顧客創造價值,三要為企業創造價值。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傳遞是企業把產品和服務傳遞給目標客戶的分銷和傳播活動,目的是便于目標客戶方便地購買和了解公司的產品或服務。
(二)明確消費者目標群體
設計商業模式的時候,首先需要分析顧客需求,目的就是要為產品尋找能夠比較容易呈現價值的顧客群。一般來說,企業贏利的難度并非在技術與產品端,而主要還是在顧客端。有時縱然是把握好企業顧客的一點點需求,也可能產生巨大的顧客價值。如果商業模式無法找到相對明確的顧客需求,是導致商業行為失敗的首要原因,那么企業將會遭遇無法創造利潤的潛在風險。
(三)構筑商業模式內部運作體系
商業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在于合理規劃企業內部運作體系,就是將商業模式分解為業務單元和具體的流程,這是商業模式設計與完善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要素的合理配置:組織與機制、技術與裝備、生產運作、資本運作、供應與物流、信息、人力資源等。這些內部運作活動可以清楚地規定企業內部運作的成本及其結構以及計劃實現的利潤目標。
(四)構筑商業模式外部運作體系
商業模式外部運作體系即企業向顧客供應產品和傳遞產品信息的渠道,是商業模式得以正常運作必不可少部分,這里設計的重點是分銷渠道和合作伙伴網絡。
(五)建立有效保護利潤的制度屏障
這是指企業為防止競爭者掠奪本企業的目標客戶,保護利潤不流失而采取的戰略控制手段。比較有效的制度屏障主要有建立行業標準、控制產業價值鏈、行業領導地位、獨特的企業文化、良好的客戶關系、品牌、版權、專利等。
有了上述各種要素的保證之后,商業模式就可以具體實施了。在實踐的過程中,某些環節也許會因為市場的變化而發生故障,這就需要對商業模式的運行環境重新分析,改變組織結構、流程、思維和公司的信息系統等,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這個時間的長短取決于轉變程度的大小。商業模式是一種企業創造利潤的思維方式,它有許多不同的原型,企業可以從中選擇一種方式,也可以將多種模式組合在一起,企業的主導思維架構將是決定商業模式的主要因素。許多技術創新面對的是一種不確定性極高的未來環境,而市場信息也無法全盤取得,因此沒有一個商業模式能確保未來利潤一定會被實現,也沒有所謂最佳的商業模式。在設計與執行商業模式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種彈性的心態,也就是說,商業模式的內涵需要因應環境變動,在設計時就應該留有一定的可變余地,運行時更應該順勢而變。
論文關鍵詞:東方主義 幽靈 文化意識 愛國主義
論文摘要: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文化說教由來已久,羅伯·科恩(rob } cohen)導演的《木乃伊3:龍帝之墓》立足于東方主義思想基礎,以溫和的表象、基督教般的仁慈說教,用和中國文化套近乎的方式,不僅期望獲得商業利潤和票房價值,更是以上帝的名義對中國文化進行一場溫和的西方主義“教育”。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誤解和曲解,更是對中國文化進行的一種隱蔽侵略。
影視是時下最大眾化的藝術,也是時下最普通、適用的文化導向工具。利用影視手段對中國實行文化侵略,對中國廣大大學生進行誤導和文化“說教”是西方國家慣用的伎倆。
盡管出于商業價值的考慮,好萊塢近幾年一直試圖和中國文化套近乎,在電影中增加了不少的“中國元素”:如用中國演員,采用中國場景等,用好萊塢理解的中國文化等策略,意圖打開并占領中國影視市場。但是,“中國元素”不是好萊塢靈藥,好萊塢近幾年一直在試圖跟中國文化套近乎,不可否認的是,像《功夫熊貓》這樣的成功范例實在是少得可憐。《木乃伊3》也在用“中國元素”說事兒,但怎么看都像是個身穿旗袍的外國姑娘,“中國元素”浮光掠影,只是個商業噓頭而己。最重要的是,本劇明顯存在“溫和”的東方主義。之所以稱為“溫和”的東方主義,是因為該劇對中國人、中國文化等的誤解較過去有些修正,出于商業的考慮,對中國文化實行了較為“溫和”的態度,但對中國的所謂“東方”的誤解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其理由如下:
1.東方主義的主要內容
薩義德認為:東方主義是一種思維方式,是對有關東方的觀點進行權威裁判,對東方進行描述、教授、殖民、統治等方式來處理東方的一種機制,視東方為“他者”,通過話語霸權建構一個完全是西方對立面的“東方”:缺乏理性、撩人色欲、暴政專制、異端邪教,由此證實西方文明是體現理性、道德、正義的優越文明,從而可堂皇對地東方實施殖民統治。簡言之,東方主義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臨東方的一種方式。西方在實施東方主義過程中遭到東方國家的強烈抵制,因此,實施東方主義的方式上有了較大變化,采取了較為“溫和”、“仁慈”的方式,但是,其實質并沒有改變。
2.“溫和”地對待中國文化
好萊塢電影有著其特殊的強勢地位,這種優勢,首先就在于好萊塢工業得到了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形象的背景支持。由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美國不僅在全球市場經濟中居于核心地位,政治軍事力量也居于強勢位置,而在全球化的交流中,這種政治經濟的不平衡必然帶來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文化的強勢認同規則必然會有利于美國文化的輸出。因而,在當今世界,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位置和影響事實上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美國的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的流行趨勢。而這正是好萊塢電影所承載的政治經濟文化力量的優勢。90年代以來,為了迎合民眾的某些尋找“假象對手”的社會心理,美國電影中也常常有對中國政治、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有意識“敵意化”描寫,如《西藏七年》、《昆亭》、《戰爭藝術》等,于是一些好萊塢公司遭到了中國政府的抵制。為了能夠開拓中國電影市場,好萊塢公司也開始采用一些手段來迎合中國需要,如拍攝中國故事的電影《花木蘭》增加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啟用華人導演、演員和其他創作人員來聯系中國觀眾的觀賞情感,利用華人女性作為故事中介來調節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等等。這些政治、文化上的策略與好萊塢成熟的國際化經濟運作策略相結合,是好萊塢電影能夠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保證。包括中國電影公司在內,中國至今沒有一家真正能夠參與主流國際運作的電影企業,在全球化時代中國電影基本沒有國際化的經驗和機制。本劇也是在其“親和力”的實施下,呈現出溫和的東方主義特點。其主要表現如下l1)中國元素增多;(2)中國場景增多;(3)有好萊塢“理解”的中國文化的展示;(4)有中國演員的參與。電影是大眾化的藝術,有藝術性,也有商業性;沒有商業利潤,電影肯定難立足。因此,為了迎合觀眾,電影始終把觀眾和票房作為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為此,假如添加中國元素,首先為一種商業利潤的追求需要。但是,電影始終是藝術,是“三性”的統一體,即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統一。思想性就是宣傳教育性,其主要功能是對觀眾進行教育。思想性的目標是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為終極動機:內容上,它以主流社會意識形態標準為自己主題立意和思想內涵的既定規范;形式上,特別注意采取用己被普遍認可的常規手段表現自己的“嚴肅”、“健康”的思想內容。本劇側重對重大歷史題材和歷史人物的表現,體現了史詩性內容,并力圖塑造高大完美的文化形象。
3.東方主義幽靈
劇本以比較隱蔽的方式,闡述了大片對中國的理解和“含蓄”地表達他們的東方主義思想。對中國觀眾,特別是大學生進行所謂“視覺教育”。
3. 1.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
該劇用格雷馬斯在《結構主義語義學》中提出了產生世界影響的“語義方陣”二元對立分析模式,運用格雷馬斯的語義方陣,來簡化中國文化:
劇本里的基本要素是兩種性別和文化。構成如下一個矩形:
這則“寓言”可說是從性別和文化出發,都可以看作是其中幾個文化符碼,分別代表著各自的文化內涵。這樣的二元對立模式使我們更強烈地感受到了影片中的文化沖突,掌握影片的內涵。
作品把中國古文化歸結為專制與反專制的結構模式。以李將軍、紫媛等為代表的一方和以龍帝為代表的一方,為專制和反專制進行了長達2000年的戰爭。雙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期才結束這場戰爭,真可謂歷經艱苦卓絕。一旦專制一方被消滅,另一方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李將軍等也就消失于無常之中,成為歷史陳跡。對此,我有兩點想法:一、把中國文化模式只看成是單純的二元對立模式是否有失公允?二、這還暗含了另外的一個意思,那就是當中國文化消除了專制以后,將何去何從?這是個歷史性的思考!導演接著為中國文化的下一步發展作出了自己的安排。
3. 2.千年等待、英雄外來
值得觀眾注意的是,片中紫媛和李娜都是千年守望者,是中國文化的圣女。她們都缺乏一個精神上的“父親”,紫媛的精神父親沒出現過,而李娜的父親也是完全缺席。她們守護木乃伊的2000年,就是戰斗的2000年。傳統中國文化肯定是男權文化,這和世界各地一樣:但是,該劇中把中國男人完全缺席的敘事策略,就有意徹底否定中國傳統的男權文化。或者說,傳統男權為主的文化就是歷史發展阻力和障礙,必須去掉。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盡管有其弊端,但全盤否定,絕對不是科學的文化觀念。
接著,我們看看導演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做的規劃,那就是西方來的文化傳播者,冒險家的兒子和冒險家夫婦等。從木質上說,這些冒險家是殖民者、掠奪者和西方文化的傳播者—換句話,他們是東方主義的忠實執行者和西方殖民文化的傳播者。羅伯·科恩以西方宗教的形式,將奧康納及奧康納太太兩個老冒險家裝扮為圣父、圣母,將他們的兒子一一狂熱的年輕冒險家當成是圣子。他們父子三人擔負起“擺渡”中國文化的大任,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承擔起拯救中國文化的“崇高使命”!相對而言,中國就只剩下等待的女性,老一代中國女性在完成使命后離去。新一代只有一個走向,那就是等待……等待艾力克斯這樣的“新圣人”來拯救,來愛,來撫慰。其結果是,中國文化只有在西方文化的“強奸”下才能有新的發展,這無疑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一種公然污蔑,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裹讀。
4.蒼白的“愛情”寓言
西方文化基于基督文化,基督教對父母親只有尊敬而沒有愛,可見基督教是不注重愛的,有的話,也只是小愛、或有條件的愛而己。
上帝的愛才是大愛。圣經說:“人為朋友舍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薄吧癫钏毶拥绞篱g來,使我們借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薄盎綖榱藶樗鶔x的人贖罪,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是他們得到永生,還有比這更大的愛嗎?”
以下是《圣經》中的有關部分內容:
16. for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e andonly son, that whoever believes in him shall not perish but haveeternal life.
17. for god did not send his son into the world to condemnthe world, but to save the world through him.
19. this is the verdict: light has come into the world, butmen loved darkness instead of light because their deeds wereevil.
劇中的年輕冒險艾力克斯就是圣子,他的父母奧康納夫婦就是圣父、圣母,奧康納夫婦把自己的兒子“獻給”了中國文化,“獻給”中國姑娘就是對中國最大的愛,上帝的愛。因此,一個冒險家竟然成為中國女性的“丘比特”,真正的白馬王子。在他的愛情感召下,李娜回到現實生活,回到世俗的現代生活。走進了真實的現實、現代生活。這無疑是一個政治寓言,一個披著仁愛的說教式的政治寓言。它似乎告誡觀眾:中國傳統文化只有接受西方思想才是出路。同時。也體現了該劇在文化滲透方面表面溫和的東方主義思想,是披上溫和、仁慈面紗的文化同化。他們以高姿態在和中國對話,在“規范”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在“規范”著中國人的行為,他們就是上帝的化身。這種“崇高的”、“無私奉獻”的愛情在本質上是蒼白無力的。
暫時強勢的西方文化應走出“自我”的優越感,掃除唯我獨尊的霸權心態,敞開心胸與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尊重,肯定“他者”的另類主體性。建立非暴力且尊重生命的文化,建立真誠且相互容忍的文化,建立以公平的經濟秩序為基礎的團結文化,以及建立男女都可以參與并擁有平等權利的文化。唯此,才能贏得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百花齊放的雙贏乃至多贏局面。
一、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特征
企業文化是一種企業依據時代特色與自身特點建立起來的,并經過社會實踐檢驗的,具有獨特特色的文化治理模式,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亦具備以下特征:
(一)廣泛性與系統性
羅長海在《企業文化學》中論述過:“對于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理解,有人認為就是企業對自身形象進行的設計及對外進行的形象推廣與宣傳,也有人認為就是企業自己創辦一些報紙刊物,為員工提供一個文化園地……”其實,以上這些對于企業文化的理解都過于淺薄片面。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絕不是簡單地將企業與文化進行嫁接,其內涵非常廣泛,可以說,企業文化包羅了思想文化教育、體制制度構建、形象理念策劃宣傳等多方面內容。
(二)時代性
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內容是依據時代特色建立的,具有時代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建立必然要以時下經濟發展狀況,人民思想狀態及生活需求等等一系列時代特征為先導,因為其建立的最終目的是追求提高該行自身的經營能力、內部管理能力及外部市場競爭力等等綜合能力,要能夠經受住當下市場的實踐檢驗,如若所設定的企業文化內容不能與時下社會人民所需緊密結合,那么必將最終被市場所淘汰。
(三)獨特性
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具有著各自鮮明的個性與特色,這是由各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同的經營范圍、經營管理體制、企業目標以及外部市場環境所決定的。所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都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不然必會喪失其獨特性,從而在市場中喪失人們對它的關注與興趣,喪失市場競爭力。企業文化應是企業組織在繼承傳統文化知識精華,并依據時代特色與企業自身特點而形成的團體意識、價值體系和行為規范的總和。
二、加強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綜合現今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及企業文化自身所具備的特征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于提高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的綜合能力及市場競爭力有著非凡的意義。
(一)有助于完善管理機制
因企業文化自身所具備的廣泛性與系統性特征,在加強對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其企業行為準則、企業職業精神、企業管理結構和文化結構等都會被逐漸明確和完善。那么當其擁有了規范的企業行為準則、高尚的職業道德以及合理的管理結構和文化結構后,其企業的整體管理機制也會隨之變得合理和完善。
(二)有助于增強內部凝聚力
現今時代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企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環境所給予的各種機會和條件,抓住時機;另一方面,企業也要通過自身的變革去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蔽覈煞葜粕虡I銀行作為一種向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的特殊性企業,其要想保持自身的勃勃生機,就更需要緊密跟隨時展步伐,適應市場需求??捎捎谄髽I內部員工可能存在的不同年齡、不同價值觀、不同思維模式等差異,就無可避免的會出現企業總目標與部門分目標、團隊目標與個人目標的不一致,從而導致目標上的分裂與沖突,最終影響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使效益受損。但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行內企業文化建設來統一職工價值觀,規范職工行為準則,激發職工工作熱情,從而有效增強整個企業內部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獲取高收益。
(三)有助于提升外部形象,提高競爭力
對于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客戶是其利潤的來源??蛻魧τ谏虡I銀行的要求不外乎是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因而只有不斷對現有產品進行完善和升級,不斷開發研制新的業務品種,同時在服務上提供更加全面周密,更加靈便高效的服務,才能鞏固和擴大客戶群體,贏得市場。而這一切策略的成功實施,都脫離不開人的因素,所以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加強自身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對本行職員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加強其專業操作技能,提升其綜合服務素質,最終追求在客戶群體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與口碑。因此,就業做到:首先,在加強自身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對本行職員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從而加強其專業操作技能,提升其綜合服務素質,最終追求在客戶群體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與口碑。其次,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加強企業獨特經營理念及企業形象的策劃與宣傳,通過塑造和宣傳自己獨有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讓客戶充分了解其企業特色,借此塑造銀行良好的外部形象,發揮品牌效應,從而可有效提高本行的客戶認可度與市場競爭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依據企業文化建設自身所具備的廣泛性與系統性、時代性、獨特性特征,在股份制商業銀行內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助于完善管理機制,增強內部凝聚力,提升外部形象,從而有助于提升銀行的市場競爭力,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勃勃生機。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于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凡意義。
作者:孫齡同 王豐華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一、商業銀行特色企業文化構建的因素
(一)企業文化的物質要素
商業銀行特色企業文化的構建路不開物質這個基礎環節,沒有一定的“硬件”支撐,那么文化這個“軟件”就沒有發展的溫床。企業物質文化要素主要指的是企業內部工作環境,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下才會有良好的工作心態、高效的工作效率、過硬的工作質量,結合工作環境進行物質文化建設是比較貼切的、也更能適應文化建設的需求。
(二)企業文化的精神要素
商業銀行特色企業文化建設的精神要素包括價值觀、理想追求等因素,具體體現為企業員工的工作方式、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對工作的熱愛程度等,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環節。一個企業是否有良好的文化氛圍主要靠員工身上的氣質體現出來,銀行工作是需要員工跟客戶進行直接交流,員工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客戶對這個銀行的印象。好的文化建設會打造出好的員工,好的員工會在日常的工作中將企業的文化建設體現出來,并以此打動客戶,而不是靠一些人拉關系或采用更低劣的方式,拉攏客戶完成自己的業績。
(三)企業文化的制度要素
任何措施的設計實行都離不開制度的保障,商業銀行特色企業文化的構建也不例外。銀行特色企業文化構建的主體是人,人具有懶惰、自私的特性,一個良好的文化建設如果沒有好的實施主體也是空談,所以要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對人進行監督控制。制度要像法律或道德規范一樣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對違反規章制度的人進行相應的懲罰,既是保障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也是對員工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質的提高。青島銀行東營分行在打造其特色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同樣注意到了構建其企業文化的物質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一是加強“職工之家”建設。為員工辦實事,體現實實在在的人文關懷。建設職工食堂、員工活動室,定期組織員工健康體檢,切實增強了全行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提升員工執行力。組織開展了“日醒三問”和“行長薦書”等活動,鼓勵員工善總結、勤思考、多謀劃,培養員工的大局意識、職業素養。三是以制度約束人。相繼開展“制度建設年”“,制度評價年”活動,規范細致每一項規定,讓員工遵照執行。
二、商業銀行特色企業文化構建的具體措施
(一)對工作環境進行整改
工作環境的整改是商業銀行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主要包括客觀環境改造和機器設備的配置兩個方面。其中客觀環境方面:與國有銀行相比,商業銀行的工作地點更要貼近普通百姓,為百姓開展銀行業務提供便利。銀行內部的工作條件要盡可能的人性化,大廳環境要舒適給人輕松的感覺。機器配置方面:比如打字、復印機等客戶切實所需的機器設備的配置、互聯網和電腦的配置等,有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可以讓客戶對銀行產生好感,放心的把資金存到商業銀行中,同時銀行的工作人員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二)培養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與人是分不開的,因為文化建設是人開展的,而作用的對象也是人,所以銀行員工是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依托。高素質的員工一是來源于選拔,二是來源于培養。在選拔階段進行完畢后,需要重點進行文化建設的培養,保證其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工作的創新性,工作態度的良好等方面。
(三)開展思想政治和文化活動
銀行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相同點:其中包括目標、對象、內容和手段等,是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就是要員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遠離腐敗,圍繞著銀行經營工作的展開,充分發揮思政工作的溝通、導向作用,讓員工自覺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質量,贏得客戶的信賴,在激烈的競爭中經受住考驗。
(四)完善文化建設的制度
完善企業文化建設的制度,就是要明確文化建設的過程、內容和相關的考評和獎懲機制。有了清晰的文化建設流程,就可以讓員工清楚的知道該在哪個方面提高自己;有了考評和獎懲機制,便能調動大家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也更方便于管理,從而保證文化建設順利開展。青島銀行東營分行在構建特色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一是培育創新文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堅持“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當地居民”的市場定位,通過創新融資模式、抵押方式,全力助推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支持了一大批重點工程、重點項目以及中小微企業,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二是培育服務文化,擴大服務輻射半徑。以“服務提升”為主線,推廣“兩頭站立、五聲服務、雙手接遞”三大標準服務,實施“技能練兵+持證上崗”兩層考核模式,形成了“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網絡,努力為客戶提供“溫馨加放心”的優質金融服務。三是培育關愛文化,打造高效業務團隊。目前,分行共有員工107人,平均年齡28.53歲。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生76人,占比達71.03%。長期以來,青島銀行東營分行堅持以人為本,大規模開展培訓工作、崗位練兵關心員工,努力實現了員工企業共同成長。四是提高公益意識,增強社會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通過開展助學、助老、成立獎學金、捐贈閱覽室等方式,使青島銀行東營分行的服務品牌在東營進一步得到認可。
三、結束語
城市商業銀行要想進行長遠的發展,擴大自己的影響、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就必須進行特色企業文化的構建,不僅要在競爭日益殘酷的今天站穩腳跟,還要從長遠的發展角度思考,通過不斷提高銀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城市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之路,開創一片新天地。
作者:王鵬華 單位: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營分行
一、大數據時代銀行企業文化之構建
通信工具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的異軍突起,以及由此派生出的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此同時,大數據也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商業銀行。首先,海量數據意味著決策制定將更加“集權化”,因此必須正視“集權化”與“以客為尊”的矛盾;其次,大數據與銀行員工自身智慧的發揮產生矛盾;再次,如何利用大數據造福客戶而不是迷失在數據的海洋里,亦成為題中之義。傳統數據分析通常建立在關系模型基礎之上,且多為面向結構化數據,用以分析的運營數據大都產生于自身信息系統。而在大數據時代,與之相伴的是持續激增的非結構化數據,相關技術將支持銀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銀行也在尋求新方法采集、整理、管理和分析數據。值得關注的是,駕馭大數據的能力已被證實為行業領軍者的核心競爭力,譬如,美國第一田納西銀行使用大數據預測分析技術,為客戶提供了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從而實現了超過600%的投資回報率。與技術創新相對應,企業必須擁有與之匹配的企業文化,才能真正駕馭新技術,激活企業活力,為企業發展奠定基礎。近年來,關于企業文化對企業經營業績影響的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關注。美國蘭德公司和麥肯錫公司對全球增長最快的30家公司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顯示,其勝出的根本原因在于給企業文化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憑借企業文化的鼎新革故,使公司保持百年不衰。光大銀行董事長唐雙寧認為,大力培育優秀金融文化,是實現由金融大國向金融強國轉變的必然選擇。關于文化的地位,唐雙寧提出,如果把金融比喻為一棵大樹,那么,業務是葉,管理是枝,體制是干,文化是根,而經濟社會環境,則是它的土壤。遠見卓識的銀行家一致認為,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唯一沒有辦法復制的就是企業文化。當企業遇到重大經營困難時,對經營者來說最重要的根基是企業文化;在沒有制度可遵循,沒有現成經驗可資借鑒時,企業文化可以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就像黑暗中的指路明燈。因此,大數據時代企業文化的變革顯得格外重要,建立與大數據相融合的數據導向型文化迫在眉睫。
二、大數據時代銀行企業文化的問題與挑戰
縱觀國內,在大數據時代,銀行企業文化的構建還存在諸多問題與挑戰。第一,軟弱的數據導向型企業文化會使大數據流于形式。企業文化的重建必須付諸實際行動,決不能只是漂亮的口號。第二,大多數銀行還沒有建立數據導向型文化。筆者通過觀察發現,迅速行動是高效數據分析文化的一項顯著特征,但這不僅是指銀行簡單地將數據收集在一起,而是利用分析結果,迅速進行決策。那些最擅于利用數據分析來引導決策的銀行將獲得新的競爭優勢。然而,目前大多數銀行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建立數據導向型文化的重要性,在這方面尚未行動或成效甚微。第三,企業文化與大數據戰略存在沖突。主要表現在大數據與人的智慧的沖突。大數據雖然重要,分析數據的人也同樣重要。計算機及云計算已強大到可以收集、匯總數以兆字節計的信息,從如何發現客戶的消費偏好到計算某筆抵押貸款的風險系數等無所不能。雖然數據不會說謊,但如果人們主觀上惡意使用數據也可能帶來較大危害。殷鑒不遠,美國一些銀行的量化分析在2007年的金融危機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第四,大數據對傳統銀行企業文化的沖擊。大數據對傳統銀行企業文化的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從局部影響變為全部沖擊。與此前少量的數據或樣本不同,大數據時代需要收集和使用大量數據,從而對銀行企業文化形成全面沖擊。二是人們拋棄對有條理和純凈數據的偏愛,轉而愿意接受非結構的數據,并對少許不精確保持容忍。三是數據與企業文化從因果關系變為相關性。這代表著人們告別試圖了解世界運轉方式背后深層原因的態度,轉向僅需了解現象之間的聯系,從而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方式。大數據正在改變人們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建立在強調因果關系基礎上的世界觀受到挑戰。第五,大數據技術部門需要強化與其他業務部門的合作。在大數據時代,企業進行數據分析的背景也發生了變化,包括數據規模,真實精確挖掘商業價值、實現快速分析響應等。為了幫助銀行實現經營目標,大數據技術部門尤其需要加強與其他業務部門的溝通合作。第六,大數據創新人才稀缺,催生新的用人文化。工具本身不可能產生價值,銀行需要大量能夠運用這些工具的人才,他們能夠從龐大的數據中找到“金礦”,并將數據的價值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傳達給決策者。大數據時代呼喚人才,需要新的用人文化,包括人才選拔、培養與使用機制。第七,銀行風險管理的適應力有待提高。大數據的應用,有助于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交易效率,但也改變了銀行的風險特征,銀行需要新的風險管理手段。例如,在風險數據收集方面,可多角度驗證數據的全面性和可信性。大數據將在銀行風險管理領域發揮積極作用。我們在調研中發現,某位銀行高管利用大數據見微知著發現端倪,成功預警了中國太陽能企業的信用風險,表現出了極強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其預警時間比其他銀行第一筆不良貸款提前一年以上。
三、構建與大數據相適應的銀行企業文化
構建以大數據為導向的決策體系,需要進行重大的企業文化變革。首先,需突破傳統價值觀局限,建立新的企業價值觀。中國古語有云“物久則廢,器久則壞”,企業價值觀概莫能外。但是,創新價值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經過一個傳統價值觀解凍、創新、深化的過程。大數據的導入,使傳統企業價值觀的改變變為現實。其次,切實提高從業人員對大數據的駕馭能力。銀行應重視并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數據分析的能力,高管必須認真評估現有數據分析文化的可利用程度,做到有的放矢。再次,銀行高管需以身作則,特別是涉及銀行大數據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方面,全行上下要真學、真懂、真信,最后才能真用,四者缺一不可,這樣才能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此外,應努力營造從業人員快樂的工作氛圍。目前,銀行正處于快速變革的關鍵階段,先進的文化可以減少或消除業務上的摩擦與碰撞,使員工可以集中精力在工作上。銀行高管應適時了解下屬的工作狀況及情緒波動情況,并且隨時隨地作出相應的調整。最后,利用企業文化支撐大數據應用。銀行努力完善企業文化建設流程,培養高度敬業的員工,可以大幅提升績效;建立與戰略一致的企業文化則能夠獲得更大回報。大數據時代,傳統的企業文化亦處在變革的十字路口,銀行只有把握時代脈搏,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保持基業常青。
作者:鄒珊珊 王衍行 單位: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民族文化旅游及其資源的擴展
這里包含兩個問題,即:一為民族文化和旅游相互交織如何帶來經濟效益;二為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的商業模式。現在很多地區的文化旅游已經改變了傳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旅游,有更多新的元素加入進來,比如商務旅游、會展旅游、生態旅游、民族風情旅游、濕地旅游等。新的旅游因素的注入,已然使旅游不是過去單一的瀏覽式旅游,過去傳統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擴展,這些活的文化因素的注入使得旅游的開發模式有了新的變化。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擴展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關。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擴展了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領域。民族文化旅游的重點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旅游的靈魂。隨著國內旅游業的逐步升溫,民族文化旅游可以衍變成以文化體驗為主的動態性旅游。一個民族地區的最大賣點應該是其中包含的文化內涵及深度文化故事,從而用以打動人、感染人,民族文化旅游產品還可成為增加民族文化旅游取得市場效應的手段之一。人們去民族地區旅游,消費的就是對民族文化的感知,感受文化、體驗文化已然成為民族文化旅游的最高級形式。民族文化旅游要對以往的旅游觀念進行更改,要突出動態性的經濟與文化旅游之間的聯系,要體現出體驗與旅游的聯系。因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旅游群體也發生變化,現在的教育者、企業人群、參會人員等都成為旅游主體。那么,對于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擴展,就需要注重通過構建大型旅游項目擴展旅游資源。項目引進是一方面,景觀設計也很重要。有的民族地區的自然景觀非常獨特,它完全可以通過自然景觀彌補硬件設施。另外,民族文化的體驗需要深度開發。比如,1998年在貴州省建立了中國乃至在亞洲的第一座生態博物館。它是一種保護民族文化,保護生態,使得人類與自然處于一種和諧發展關系的理念,這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自然風光且文化多樣的國家來說,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生態博物館的“生態”當然包括自然生態,也包括人文生態。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所在地居民以及向旅游參觀者展示自身的文化,是對自然和民族文化進行整體性保護的一種新型博物館形式。它將在某一特定自然環境下的活態文化為展示內容,將民族文化在原生地上予以展示,讓參觀者來此地真正感受到原生態文化。這是對傳統旅游產業發展模式進行了創新和改造的典型,由原來的觀光旅游向體驗和感受文化轉型。
二、民族文化旅游發展商業模式的探討
對于商業模式的定義,不同學者有不同觀點。Powell指出商業模式是開辦有利可圖的業務包括客戶、供應商、渠道、資源和能力的總體構造。高闖、關鑫認為商業模式是一種基于價值鏈創新的企業價值活動;張向國、吳應良認為商業模式是通過整合產業鏈構筑起來的一種以顧客為核心的價值創造體系。民族文化旅游開發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對民族地區的自然風光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文化上的擴展及新內容的建設,這些建設可以包括舉辦民族文化產業鏈、會務展覽、生態旅游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民族地方的文化旅游需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考慮商業模式的開發。
1.基于民族文化保護的商業開發模式
這是一種首先以保護為主的一種商業開發模式,要基于保護文化,使文化具有原真性,爭取不改變原生態文化基礎上而開發的一種商業模式。在民族地方可以以歷史文化遺跡、民族工藝品、民俗風情、民族文化文物、古跡、民族村寨等為開發對象,主要的開發類型有各種博物館,比如生態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各種民族文化遺存博物館,遺址公園等,讓游客感受民族文化,民族歷史。這一類型的民族文化開發的商業模式要以保護民族文化為主。旅游對保護也有積極正面的影響,民族文化保護的好,旅游便有了好的資源;旅游發展好了,經濟效益好了,可以為有效地保護民族文化提供更好的資金和物質保障。
2.民族文化旅游成為產業鏈的一部分內容
民族文化旅游包含的內容應該是廣泛的,對產業鏈的延伸比如可以讓游客在晚間還可以看一些演出,一些清吧、酒吧、歌廳等都可以是產業鏈的一部分。旅游產業和民族文化相結合,以產業相互融合為突破點,這樣可以促進產業之間的融合和相互的發展。民族地區本身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資源可供利用,要運用本地民族文化資源,用一些新的文化創意進行建設,使文化創意貫穿在旅游產業中,做到旅游和文化相結合。對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內容即文化產品進行宣傳,吸引顧客的眼球,把民族地區文化景點、文化產品都能做好做強,讓游客能夠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深知民族文化,也提升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度和滿足感。旅游和民族文化相結合,盡量充分發揮各種行業優勢資源,實現高品質化的產業增長。要適時地制定出產業發展戰略,并找專業人士進行精心策劃,不斷地推出文化產產品,從而使民族文化旅游成為產業增長的新契機。為了更好地推動民族文化旅游,就需要對文化產業做更好地分析、規劃和擴展。通過文化產業規劃對現有的旅游資源進行擴展,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產生。
3.主題公園與地產結合的形態
文化主題公園開發的商業模式主要是以民族文化作為主題,采用現代科技和多種活動結合的方式,把娛樂、休閑和服務都串聯起來融為一體的一種民族文化旅游開發模式。主題公園應該是主要發揮的一個項目,目前,國內比較有名的迪斯尼樂園和港中旅集團的溫泉及其地產模式,因為包含的是娛樂、酒店及旅行等內容的產業鏈,這種商業文化模式似乎可以給民族文化旅游一些借鑒。
4.專業化的形態
民族地區每年要有接納大型會議的安排,要力爭把會議服務及其產業鏈做到最優,酒店、餐飲、娛樂等都要高標準嚴要求。要求既要專業化,還要一體化,讓來者深切體驗到當地民族文化。還可以舉辦一些以某個論壇為主的專業化會展,比如車展、服裝展、瓷器展、書展等,這種主題性質的活動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還可以獲得一些廣告贊助等在內的各種收入。
5.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
這種模式要與民族文化及相關產業相關聯,具有一定鮮明的文化特征用以吸引外界,可以形成一個串聯的集生產、交易、居住及休閑為一體的功能性園區。這需要投資耗大,用于對文化及產品的生產、發行及消費。比如東北的赫哲族,因為自己本身的民族文化,自然環境的優美,加之生產的民族產品吸引人,完全可以建立一個民族文化產業園區。政府也可以規劃建設或大力支持并對民族文化園區進行有效管理與指導,把握好民族文化產生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引導文化園區有效合理地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上文所述,民族文化旅游的商業模式,最為主要的是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為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政府要支持民族文化旅游活動;二是要改變過去的旅游方式,把瀏覽式旅游改變為體驗式旅游,迎合游客的精神需求;三是民族文化產品要符合市場的經營管理機制。
1.良好的生態環境
無論什么類型的產業發展,其商業模式的成功均需要良好的外部生態環境做支撐。民族文化旅游要想發展的好,要積極發展相關的產業配套設施,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都是民族文化旅游商業模式發展的基礎。同時,政府還要給予一定的配套設施的支持,對一些公共服務設施要本著為民眾服務的無盈利準則,給予關注與支持。政府對于一些民族文化資源,要認真保護和傳承,對未來社會的文化傳承機制要給予一定的氛圍。政府還要完善文化產業相關的制度、政策及服務體系,積極營造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的外部發展環境,使民族文化旅游產業能夠有市場價值的體現。
2.改變傳統旅游方式,迎合市場需求
商業模式的成功還需要積極迎合市場。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的商業模式要創新,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的內涵,將民族文化內涵融入到旅游開發中,兩者結合創造出更新更好的價值。傳統的旅游方式就是游覽景點,民族文化旅游要突破以往的旅游方式,將游客的體驗放置到民族文化旅游中來,讓游客深刻體會到民族文化。將民族文化融合到旅游的環節里,開發旅游產品、旅游活動、建設景觀等。游客要體驗民族文化風情,比如彝族的火把節,傣族的潑水節,游客不再只是觀看,而是深深融入參與到節慶活動中去。市場是講究經濟效益的,在開發民族文化旅游產品時要突出民族風格,打造不同的民俗文化產品,立足文化創意,策劃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吸納更多的游客,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發揮社會效益。
3.實現產業價值
經濟市場中,實現產業價值才是成功的最關鍵,這關系著產業的順利發展。從民族文化旅游看,利用民族文化作為宣傳打造文化旅游創意品牌,可以通過民俗文化活動宣傳品牌,利用一些節慶活動,展示民俗文化風情,擴大民族文化品牌影響力,還可以依托當地的民族文化、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利用現在各種媒體,廣播電視短信等擴大民族文化旅游的范圍。這一切事民族文化旅游崛起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要整合文化資源,發展好產業具體的經營和銷售,但也要注意避免企業為了經濟利益不擇手段地對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破壞。
作者:宋小飛 單位: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
一、淮南市八公山景區概述
八公山,歷史悠久,又稱北山、淝陵、紫金山。而“八公山”稱謂來源于西漢淮南王劉安學道成仙的神話。西漢時,漢武帝的皇叔劉安被封為淮南王,八公山屬淮南國。劉安廣招天下賢士三千多人,其中最為劉安賞識的有八位:左吳、李尚、蘇飛、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晉昌,他八人被封為八公。劉安與此八人常在山上冶丹煉沙、著書立說、研究天象、編制歷法,后來人把此山稱為“八公山”。八公山是我國古代楚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不僅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還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雖然年代久遠,有些遺存已經蕩然無存,但八公山仍然擁有許多著名的文物古跡,如淮南蟲古生物化石、淝水之戰古戰場、江淮著名私家園林———孫家花園以及古寺、古庵、古塔、古道觀多處。深厚的文化淵源使這座名山的一山一石、一水一潭、一草一木都有歷史魅力。
二、八公山景區現有的旅游資源
(一)自然景觀資源八公山風景區自2001年以來,先后掛牌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公山國家AAAA級旅游區。八公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由四十余座山峰疊嶂而成,方圓二百余平方公里,景色優美,風光秀麗。八公山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用八個字來概括:“林密、石奇、泉古、水秀”。這里有面積達十余平方公里的天然次生林,保護良好的植被,高大的喬木,繁多的樹種,茂密的山林。在流水溶蝕、剝蝕、風化等作用下,裸露在外的石灰巖體呈“石林”狀排列,綿延數平方公里,十分壯美,惹人注目?!端涀ⅰ芳暗胤街居涊d八公山景區有洗云泉、嵐香泉、泌月泉、玉露泉等名泉十余處,水面面積達數百畝的南塘湖像一粒潔凈的明珠,鑲嵌在群山中,八公山主峰———白鶚山,更是秀出群峰之上。境內發現的古代寒武系的須腕類、環節類古生物化石,測定其生命形態在7億年前,國外權威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為“淮南蟲”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生命之源。
(二)人文景觀資源八公山景區有著厚重的人文景觀資源。在八公山發現的亞洲最早的類人猿牙齒化石,距今三百多萬年,具有很好的教育及研究價值。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淮夷”人在此形成部落,春秋戰國時期成為蔡楚文化的繁榮之地。八公山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著名的“淝水之戰”,把“八公山”推上歷史的舞臺。從此“八公山”成為人們向往的勝地。早在2100多年前,漢淮南王劉安曾在八公山招賢納士,著書立說,編纂了包容萬象的千古名著———《淮南子》,劉安還在求仙煉丹的過程中制作出了豆腐,為世人留下了傳統美食。八公山景色秀美,人杰地靈,歷來為各派宗教人士所喜愛,因此道、佛、伊斯蘭三教都在其間建造廟宇,祭拜神靈,例如著名的“白塔寺”。展現了“儒、釋、道三教合一”,茅仙洞更是由三教輪流主持。八公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地質文化、豆腐文化、歷史文化構成了燦爛厚重的八公山人文景觀資源。
(三)傳統飲食資源傳說淮南王劉安發明的豆腐,使得八公山景區錦上添花。造型不一、秀色可餐的豆腐宴,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前來的游客們。另外,淮南牛肉湯是江豫皖一帶家喻戶曉的名小吃。
(四)工藝品資源歷史上紫金石的名氣很大,被譽為“千里長淮第一石”。八公山紫金石在北宋時期杜綰所著《云林石譜》中早有記載:“壽春府壽春縣,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為硯,甚發墨,叩之有聲?!弊辖鹗谀纤螘r期就被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當成供石或雕刻成山水擺件,置于幾案廳堂,或裝點園林家居。據有關部門考查,在淮南鳳臺到壽縣這一片山上地下紫金石儲量大約有數十億噸。古今中外贊賞有加的“紫金硯”工藝品就是來源于八公山的紫金石。
三、八公山景區的景觀環境設計建議
有著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傳統飲食資源、工藝品資源等豐富旅游資源的八公山景區每年吸引的游客數量并不多,2009年,景區黃金周旅游接待人數6.21萬人次。同時期的天柱山接待游客9.7萬人次。在旅游熱的2012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八公山風景區接待游客僅13.45萬人次。如此豐富的旅游資源卻得不到游客的青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景區的景觀環境設計不到位。
(一)八公山景區景觀環境的目標與特色八公山風景名勝區的性質是以人文景觀為主,保持并發揮山水風光特點,適合開展觀光、歷史教育、科研等活動的綜合性低山山岳型省級風景名勝區。我們要在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前提下,形成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景觀特色。在風景名勝區功能上以八公山人文資源和山水、地質風光為依托,厚重的人文底蘊與獨特的自然景觀相交融,打造傳統靜態觀賞型景觀與現代美學、休閑動態型景觀相結合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二)八公山現有的景觀環境設計目前八公山主要有白塔寺、漢淮南王宮及附屬設施(鴻烈書院、升仙臺)、孫家花園、地質博物館及生態園、傳統文化街、生態度假區、南塘湖休閑度假區、回民風情苑、淝水之戰遺址文化園、淝水之戰影視基地、嵐香湖度假區、黑山頭生態景區、盆景園、奇石館、淮河風情園、洗云泉、沁月泉、傳統豆腐村、十八連珠寨、老君廟、南塘觀光果園、樂澗套、丁山公園、美術家創作基地、石林、碑林、四季亭、呂夷簡墓及呂氏寒窯、滑草等運動設施、臥龍湖景區等等景觀,這些景觀多數都是人文景觀。在重點突出了本景區的人文景觀的同時,忽略了自然景觀的建設。隨著人們對旅游知識的不斷加深了解,相比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有著獨特的魅力,這種魅力往往更吸引人們前去觀賞游玩。
(三)八公山景區的自然景觀設計
1、石林景觀設計八公山景區內的石林,出露面積約30萬平方米,露出高度1.5米———5米。該區景觀資源價值很高,是風景區資源精華所在,在采取重點保護的前提下,要適當開發這些山石景觀的景觀效應,引發游客的聯想、移情、情感、意趣等心理反映。目前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發現,游客在石林里觀賞山石的時候,引發的景觀效應并不明顯,由此可見,八公山風景區需要在依托石林景觀的基礎上,研究出吸引游客景觀效應的方式。例如運用“大地藝術”把石林作為景觀設計的主體,設計出具有景觀效應的場所。又或設計出節假日石林探寶活動,達到動靜結合的效果,進而吸引游客前往,使游客得到別具一格的旅游體驗。
2、草本植物景觀設計通過有關調查得知,除去人工種植的花草,八公山景區原有的草本植物有十一科33種之多。如禾本科:雀麥、短柄草、紅尾翎、牛鞭草;莎草科:荊三棱、牛毛氈、碎米莎草;百合科:闊葉麥冬、牛尾菜;石蒜科:石蒜、水仙;鳶尾科:野鳶尾、鳶尾;蓼科:杠板歸、酸模葉蓼、紅蓼;石竹科:太子參、牛繁縷、蚤綴、王不留行;酢漿草科:紅花酢漿草;葡萄科:野葡萄、爬山虎;菊科:蒼耳、鬼針草、野菊、蒲公英;十字花科:薺菜、諸葛菜、羽衣甘藍、擬南芥、白菜。草本植物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具有觀賞價值??梢詫W習荷蘭的“郁金香大地藝術”的景觀設計手段,把這些草本植物合理分布種植起來,達到觀賞的目的,進而提高景區的自然景觀的吸引力。
3、樹木景觀設計八公山景區的森林是由152種樹木形成的天然次生林,這片樹林是皖北大地上一顆綠色明珠,春來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秋踏漫山紅葉,如火如荼。再加上這幾年市里規劃到位,合理種植了梨樹、桃樹等既有經濟價值又有觀賞價值的樹木,更加增添了八公山景區的魅力。在樹木景觀設計上,要突出的是生態休閑旅游。人們在市里住久了,喜歡到周圍呼吸新鮮空氣,而八公山景區的天然次生林就是最好的天然氧吧。八公山的樹木林相整齊、層次分明、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游客們身臨其境,有回歸大自然之感覺,是大家理想的森林旅游佳境。除了梨樹、桃樹等樹木的景觀設計之外,按照“適地適種”的原則還可以增加更多的果木,例如:批把樹、柿子樹、杏樹、板栗樹、核桃樹、蘋果樹等等樹木,花季吸引游客觀賞,果季吸引游客采摘,打造觀光游、文化游與生態游、休閑游相結合的旅游模式。
四、結束語
八公山景區景觀環境設計中要以保護八公山風景區旅游資源的真實性、獨特性和完整性為前提,以美化自然景觀和改善生態環境為設計宗旨,正確處理保護、利用風景資源和人、自然協調發展之間的關系。景觀環境設計要充分考慮長遠利益、整體效益。例如,景觀設計里需要種植果木,這需要在多方論證下才能進行。在果樹種植位置上需要充分調研,在不破壞主景區森林樹木的前提下,合理開發現有資源,實現景區可持續發展。
作者:應莉 單位:安徽財貿職業學院
一、商丘傳統文化的構成要素
(一)商文化
商丘是商部族的發祥地、華裔商人的起源地和中國第二個王朝商朝的建都地?!妒酚?殷本紀》上就有“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的記載。契后來成為了商人的祖先。在甲骨文中,“商”字上像鳥冠,下像穴居,意思是穴居的商人以玄鳥為圖騰,并把商作為自己的族名。數百年后,契的六世孫王亥用牛拉著裝載有貨物的木車往來于其他部落,用貨物換取他沒有見過的東西,由此產生了商業。后來商湯推翻了夏朝,建立了第二個封建制王朝———商朝,最早的國都在亳,也就是現在的商丘。所以商丘又被稱之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二)木蘭文化
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她的忠孝、勇敢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在她的身上體現出了中華民族婦女的種種美德,而這樣一位女英雄正是出自商丘。
(三)老莊文化
莊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生活在兩千年前的先秦時期,故里在商丘民權。他留給我們眾多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守株待兔等,并提出了天人合一、清靜無為等重要哲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歷史文物遺跡
商丘文物遺跡眾多,有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有被稱為北宋四大書院之首的應天書院,有氣勢雄偉的西漢梁孝王漢墓群,還有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侯方域的故居,等等。
二、商丘傳統文化的商業價值
在市場經濟時代,任何一種文化只有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時,才能夠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1]。認真考察商丘的傳統文化,并分析其蘊含的商業價值,既利于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又能促進商丘經濟發展。商丘作為六朝古都,其商丘傳統文化蘊含有多層面的商業價值。
(一)歷史價值
商丘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有遠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燧人氏、炎帝、顓頊和帝嚳,更是商代最早的都城。從燧人氏鉆木取火,擺脫了茹毛飲血時代,到炎帝創造了農耕文明,再到閼伯六世孫王亥的商時代,商丘見證了中華大地上一次又一次的文明變革,積累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二)文化價值
中國古代傳統思想影響最大的四大學派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而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莊子都是商丘人。墨子“兼愛、尚賢、節用、非攻”的政治主張和治國理念,不僅在歷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進步性,對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和進步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莊子的“天人合一”、“清靜無為”又教育了生活在紛繁喧鬧的都市的人們去淡泊名利,發現真我,感悟人生。正是這些重要的文化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商丘人民,使商丘具有了獨特的品牌文化。
(三)旅游價值
商丘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40余處,其中坐落于睢陽區的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是中國現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之一。它外圓內方的構造像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城內地勢為龜背形,如今古城內街道仍保存著古代的建筑風貌;建于北宋時期的應天書院是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與嵩陽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并稱為北宋四大書院;位于永城芒碭山的西漢梁王陵墓群是目前我國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漢墓群,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使商丘成為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
(四)藝術價值
商丘的戲曲文化和民間舞蹈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梆子戲于乾隆年間傳入商丘,受當地民俗民風、語言及鄉土藝術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河南豫劇豫東調;“四平調”是商丘的地方戲,結合了評劇、京劇、梆子等劇種的曲調,以花鼓為主,曲調四平八穩;商丘的民間舞蹈如龍燈、高蹺、舞獅、竹馬、挑花籃等更多是由遠古時期部落聚會、祭祀儀式沿襲下來的“肢體語言”,代代相傳,在娛樂中又有歷史的沉淀。不論是戲曲還是民間舞蹈都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它們濃厚的地方色彩展現了商丘獨有的魅力。
三、商丘傳統文化商業價值的發展策略
商丘作為六朝古都,是擁有五千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數千年的風雨洗禮后,留給了我們眾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推廣至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帶動地方經濟,以實現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發展目標,是需要我們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本著宣傳商丘傳統文化,發展商丘經濟的宗旨,筆者對充分開發商丘傳統文化的商業價值具有以下設想。
(一)弘揚“商”文化,讓商丘走向世界
2004年5月,“中國商丘與商業起源研討會”在商丘召開,來自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族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等20多家學術單位的80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齊聚商丘,最終以考古實物和史料記載為支撐得出商丘是中國商族、商人商業和商文化起源地的結論,從此商丘被正式推崇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商文化成為商丘的標志。自2006年至今,商丘已成功舉辦過四屆華商文化節,在2012的第四屆華商文化節上成功簽約項目216個,總投資413億元,可見文化對地方經濟的極大促進作用。我們需要趁著第四屆華商文化節的春風,加大對“商文化”的宣傳,使“商文化”成為商丘的名片;還可以通過在中央電視臺播放有關“商文化”的宣傳片,舉辦商業會議,發起尋找王亥后人的活動等,讓“商文化”成為商丘的名片,讓全世界的流著中華民族血液的商人知道商丘,來到商丘,讓商丘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二)與地方高校聯合,共創文化繁榮
商丘高校數量位居河南省第四位,有商丘師范學院、商丘學院等,擁有充沛的人才資源,這也是宣傳商丘傳統文化的有利資源。近年來,商丘的文化產業逐漸形成規模,主要以商丘演藝界團、商丘日報報業集團、商丘豫劇團為主,但在現在網絡、電視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仍需建立更多的、貼近人民生活的文化產業,這就需要與地方高校的新興人才培養相結合。
1.與影視表演專業對接,成立商丘話劇團,編排一些關于火的起源、木蘭從軍、莊子寓言故事等劇目,并在全國巡演。一方面可以贏得經濟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宣傳商丘,讓更多的人知道商丘和商丘的傳統文化,還能促進當地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2.與動畫專業對接,打造關于商丘傳統文化的動畫片,在目前國內優秀動畫片稀缺的情況下,這也是一項頗有前景的文化產業。
3.與計算機專業對接,組建游戲研發團隊,將商丘歷史上的部落爭斗、商湯歷史等融入游戲之中,使人在玩游戲的同時知道商丘,了解商丘。
(三)打造旅游經典,改造古城風貌
近年來商丘加大了對旅游業的投入,對各個旅游點都進行了維護,道路通暢,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景點比較分散、沒有成型的商業圈等,不能產生應有的經濟效應。因此,需要重點推出品牌旅游點,而商丘古城就可以成為商丘的明星旅游區。現坐落于睢陽區的商丘古城,疊壓著春秋時期宋國都城、秦漢和隋唐時期的睢陽城、宋代應天府南京城等六座古城,是現存唯一的一座八卦城、水上城,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古城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南城門外的護城河,現在已開發成南湖風景區。南湖附近還有著名的應天書院和為紀念“安史之亂”中守睢陽殉難的張巡、許遠等人而建的張巡祠。從南門進入古城,可以見到孔子曾經在此講學的歸德府文廟、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侯方域的故居壯悔堂以及清代富商穆炳壇家族的穆氏四合院。瀏覽這些集各個時期建筑風格于一體的商丘古城,領略時空交錯的歷史,這就是商丘古城的價值。但是從南門走到北門,把景點一一瀏覽完畢也就只需要半天的時間,說明古城除了這些傳統文化之外還需要加入新的文化理念,對此筆者有以下構想。
1.遷出部分古城居民,打造景區完整性。目前的古城是集居住、商業、景區于一體的,作為景區來說,存在雜、亂、臟的問題,古城特色的建筑風格也沒有完整地呈現。這就需要整頓古城景區,將部分居民遷出或遷至外圍,以保證整個景區的完整性。
2.加入民俗表演,充分展現傳統文化。在商丘的古城景區加入民俗表演或民俗活動,例如在侯方域的壯悔堂定時上演經典昆曲《桃花扇》等,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展現當地傳統文化,另一方面能讓游客更好地融入景區。
3.融入現代元素,開發南湖景區。美麗寬廣的南湖湖水蕩漾,坐在扁舟中可以觀賞古城外圍風貌。但除了劃船、戲水、垂釣,還缺少一些現代的、時尚的適合年輕人的項目。筆者認為可以將南湖兩側打造成集娛樂、餐飲于一體的酒吧街,不僅能讓游玩一天的游客放松休息,更能讓人感受到現代與古代文化的沖撞,展現商丘古城獨特的魅力。
四、結論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響一方經濟、造就一方社會。地方文化既是地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窗口和品牌,也是招商引資和發展旅游等產業的基礎性條件。商丘傳統文化包含了獨特的歷史、文化、人文、旅游和藝術價值,立足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現代商品經濟的需要和大眾精神的需求,打造受國內外市場歡迎的經典項目和創意產品,讓傳統文化轉變為生產力,推動當地經濟的繁榮發展,是商丘發展的前景,應列入政府的重要決策。
作者:趙芊 單位:商丘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
作者:杜明明 單位:北京商貿學校
中國的太極既是一種武術運動,更是一種代表中國特有哲學表象的文化符號。當今,太極文化蘊含著巨大的開發潛力和無限廣闊的商業價值,同時太極文化也將為中國提升自身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發揮重要作用。
1太極哲理
太極一詞最初見于《周易?系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所代表的是中國古人對宇宙萬物本源的認識。它反映的是宇宙從無極的最初混沌狀態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又最終歸為無極的發展變化過程。因此太極精神的核心即是中華文化內涵中發展變化與和諧統一的理念精髓。太極的符號,最初為“一”,意即天地萬物,皆源出于此。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釋說“惟初太極,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崩献釉凇兜赖陆洝分姓劦健埃旱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边@正是太極的最初意義。太極就是宇宙萬物的本源狀態,它表征的是世界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即道。宋代大儒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指出“: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敝芏仡U用“太極動而生陰陽”形象、準確而生動地抽象概括了事物運動及對立統一的永恒規律。莊子用“易以道陰陽”這句話高度概括了宇宙現象存在變化的最高道理,即對立與統一。例如動靜、剛柔、男女、天地、日月、黑白、晝夜、寒暑等都因出于同一本源“太極”。朱熹、王夫之等人則進一步將太極理論推向巔峰,明確其道的含義。朱熹認為“太極云者,合天地萬物之理而一名之耳。以其無器與形,而天地萬物之理,無不在是,故曰,無極而太極;以其具天地萬物之理,而無器與形,故曰:太極本無極”。在朱熹看來,太極與無極是即對立又統一的無形無器之態。正所謂無極為太極,太極乃無極。宇宙的本源和常態即是對立與統一、變化與運動之恒態。太極構成了朱熹理學的核心。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則更加明確的指出“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謂太極也”。
2太極文化
太極哲學反映的是中國先哲對宇宙自然核心問題的終極思考。這一理論以其獨有的科學性、系統性和指導性對中華文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以至于中國的儒、道、佛、法、醫、術、兵、天文、歷法等諸家學派皆從太極學說中汲取營養。從太極拳到周易五行,太極文化和其哲學思想早已大道無形,成為中華文明的精髓,并生根繁枝。歷代思想家,如孔子、老莊、朱熹、王夫之等都以對太極思想的探討作為其哲學研究的重點之一??鬃游迨畾q時學習《易經》,不由得發出“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感嘆。中醫理論中更是借鑒了辯證統一的太極原理。公元1739年,乾隆皇帝詔令太醫院右院判吳謙主持編纂醫學叢書《醫宗金鑒》。書中明確闡述了“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乘氣動靜生陰陽,陰陽之分為天地。未有宇宙氣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從形究氣曰陰陽,即氣觀理曰太極”。于是太極對立、統一和運動的思想被運用到中醫理論實踐中強調氣理的重要性。
20世紀60至70年代,武術家李小龍(BruceeLee,1940-1973)先生以太極學說中對抗思想為基礎,融匯東西方武術哲學,創立截拳道(JeetKuneDo)。李小龍先生將自己的武術思想核心高度概括為“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李小龍先生始終主張大道至簡、無形無式、順其自然的武術指導原則。他認為實戰中應強調“務實”“、無形式”,憑本能的感觸去應戰。李小龍在教學時,經常喜歡以水作為比喻。他的名言“Bewater,myfriend”(中文譯:朋友,如水一般吧),將上善若水的太極形態作為武學造詣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見,李小龍的武術哲學與中國的太極思想同根同源。李小龍先生是當代中華太極學說發展的集大成者之一。國外學者一直以來對中國的太極理論也頗為稱贊。在中華文明傳統輻射圈范圍內的東亞地區,如同中國本土,太極思想早已在那里被普遍接受。例如,韓國以“太極虎”自稱,國旗亦為太極圖。其含義取太極陰陽之意,及乾、坤、坎、離四卦,寓意天地水火、父母男女,象征民族融合與發展。歐美學者也早就對太極學說推崇有加。根據研究考證,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1716)正是由于受到太極八卦圖的啟發而發明了計算機原理二進制定理。萊布尼茨認為陰爻和陽爻正是其二進制中的0和1。為此他還撰文《二進制算術的解說》,并在論文中附加太極圖。由是而觀之,太極理論對近代以來的世界科學研究和文化發展產生了意義非凡的影響。
3太極經濟
目前太極文化現象的最佳載體當屬太極拳武術運動。太極拳既是武術,也是一種健身術。它又有別于一般的武術運動,其蘊含深奧的哲理,因此也被稱為哲拳。太極拳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它是眾多武術家、哲學家和思想家的集體智慧結晶。
我國的太極拳運動發展總體來看經過了三個階段。1956年以前為第一階段。太極拳傳播經過了發展壯大,最終形成不同的流派。這期間的傳播方式主要以民間私人傳授為主。傳統太極拳的主要流派有:原始太極拳、武當太極拳、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南國太極拳、趙堡太極拳、八卦太極拳、忽雷太極拳、騰挪架太極拳、武靖李派太極拳、禪門太極拳等。1956年至結束為第二階段。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以國家為主體開始對太極拳武術運動進行了有組織的整理和科學研究工作。1956年,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在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刪繁去減,共選取24式,編成“簡化太極拳”。期間,太極拳武術研究和推廣受到嚴重破壞。1979年至今為第三階段。1979年,國家體委又在楊式拳的基礎上編成“48式簡化太極拳”。2006年5月,太極拳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中國在內,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練習太極拳者已近3億人。太極拳武術運動已成為一項規??涨暗捏w育運動,這無疑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市場空間。然而,目前太極拳武術運動的市場開發工作與其他競技類體育活動及跆拳道、空手道和瑜伽等健身運動相比卻顯得嚴重滯后。太極拳的商業價值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其市場經營狀況過于零亂,亟待有效整合。經過近30余年的發展,太極拳運動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但是,總體發展態勢過于遲緩,市場開發力度不夠。這一方面與太極拳推廣的指導思想有關?,F代太極拳更加強調養生性和健身目的,武術技擊性被減弱。太極拳朝著養生健身的方向發展基本符合時展規律和人民群眾的需求。但是,這也造成眾多渴望學習實戰武術的愛好者尤其是青少年對太極拳學習的興趣減弱。以至于長期以來人們將太極拳武術運動誤解為“老人運動”。#p#分頁標題#e#
因此在目標市場調研及市場細分方面,太極拳推廣工作還應加大分類研究和宣傳力度。另外一方面,由于太極拳既是武術運動,又蘊涵哲學思辨,因此練習難度較大。所以將太極拳的整理和簡化工作深入進行下去就顯得很有必要。總體來講,應使太極拳運動實用性更全面、目的性更具體,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市場需求,進而形成有效的教學和評價體系。在太極拳的市場開發和產業經營方面,可以參考借鑒日本空手道和韓國跆拳道的成功經驗。尤其是韓國的跆拳道,自1955年由韓國的崔泓熙將軍創立以來,發展迅速。1961年9月韓國成立了唐手道協會,后更名為跆拳道協會。跆拳道被列為韓國全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
1966年3月22日國際跆拳道聯盟成立,共9個國家參加。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聯合會在首爾成立,有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加入。1975年世界跆聯(韓國WTF)被國際體育聯合會接納為正式會員。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世界跆聯。1988年,跆拳道在韓國漢城奧運會首次亮相。世界跆聯特別技術委員會決定改進跆拳道技術以使其更加趨于實戰。這極大增強了跆拳道運動的吸引力和可競技性。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跆拳道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迄今為止,世界跆聯會員國已達到160個,愛好者人數約7000萬。跆拳道運動的成功運營值得深入研究和學習參考。當今世界各國都格外重視軟實力的建設和作用。一個國家的實力可以概括為軟、硬兩種。“軟實力”(SoftPower)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JosephS.Nye,Jr.)提出的。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
在信息時代,軟實力正變得比以往更為突出。當今中國不僅面臨著軍事安全、領土安全和科技競爭等挑戰,同樣,文化安全和軟實力對抗也不容忽視。目前各國都相繼推出了代表本國特色的國家形象推廣項目。例如,德國的歌德學院,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中國的孔子學院等。東亞韓國的世宗學院,日本的日語學習中心也積極參與競爭。韓國更是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后推出文化立國的口號。我國的第一家孔子學院于2004年在韓國首都首爾開立。截止2011年7月3日,全球范圍內孔子學院數量已達到349個。但是,從目前的孔子學院發展情況來看,其質量遠遜于其數量優勢,其功能只是側重于語言培訓為主的文化交流。這一問題與孔子學院的立意和辦學指導思想有關。與“孔子”這個文化符號相比,太極在弘揚中華文化和提升當代中國軟實力方面則更顯優勢。當今針對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批判和接受等諸多方面尚存在著嚴重的分歧。而太極作為文化現象則不存在類似的先天性問題。另外,尤為重要的是,區別于以中庸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太極理論揭示的是中華文化的最核心思想,所以它更具代表性和權威性,也蘊含著更深厚的時代底蘊和文化訴求,其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諧宇宙觀和辯證唯物的方法論與當今中國及世界和平發展的主旋律相一致。因此,太極文化能夠而且應該成為代表中國影響世界的重要軟實力。將太極這一文化符號樹立為中華形象的新品牌,在國家文化輸出戰略中引入同質競爭機制,必然會有利于提高中國軟實力,增強國家綜合競爭力。
4結語
在中國崛起的大時代背景下,作為一種主流文化現象,太極正憑借其所獨有的商業和文化價值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太極代表著源于自然、回歸自然的綠色宇宙觀和人生觀。太極揭示的是世界萬物發展運動的核心問題。太極宣傳的是中華民族渴望和平、追求進步的良好期盼。太極承載著中華崛起的文化使命。對太極這一文化市場的商業開發和有效保護,既符合市場價值規律,同時更關系到中華文明的繁榮和傳承。
摘要:企業文化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它是在一定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近幾年,農村商業銀行開始轉型蛻變,其企業文化也面臨著各種轉型升級。雖然轉型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關鍵詞:農商行;企業文化;思考
農村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傳承自農信社,企業文化是其發展的靈魂,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于統一銀行員工思想和行為,促進農信社股份制轉型以及提高核心競爭力都有至關重要作用。各農商行應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緊緊圍繞全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把職工文化建設作為構建和諧銀行、良好銀行的重要內容來抓,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升了職工文化素養,豐富了職工精神生活,增強了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農村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企業文化的建設有利于提高農商行職工隊伍的道德修養素質、業務技能素質和精神文化素質。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離不開一批精明能干的員工隊伍,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群體環境,具有潛移默化地影響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企業文化建設能促使員工不斷提高自身各項技能,引導職工干在崗位、學在崗位、練在崗位、奉獻在崗位、成才在崗位,同時還促使企業不斷加快培養知識技能型、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人才的步伐。2.建設企業文化是加強企業凝聚力的需要。企業的改革是為了增加活力,而增強活力主要是要調動人的積極性,農商行通過企業文化建設能幫員工認清企業前景和發展目標,了解只有企業興旺發達自己的物質文化生活才能得到提高,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潛能,并有效地把全體員工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合力。3.建設企業文化是加強企業整體協調功能的需要。通過建設企業文化,可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行為標準,以此來規范農商行員工的行為,保持和諧的氣氛,全行一盤棋,力量不內耗,各部門各環節協調運行,增強企業的整體功能。4.建設企業文化是有效發揮激勵職能的需要。農商行目前還處于改革發展階段,內部激勵機制尚不完善,激勵方法也有待提高,加強并推行企業文化,用企業文化激勵員工,就會使員工產生滿足感和自豪感,可以激發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
二、農村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存在的問題分析
1.先天缺失問題。農村商業銀行源起于信用社,它立足于“三農”,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企業文化有著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對現代管理文化吸收較晚,造成企業內部現代與傳統的文化碰撞。此外,從農信社到農商行,企業經歷多次管理者的變化,先后為農業銀行、農改辦、人民銀行、省聯社,業務范圍、工作重點、經營目標等都有所調整,難以形成長期積淀的、濃郁的企業文化和體系。2.文化價值觀和農商行的發展戰略不相一致。建設企業文化無疑是為了企業能夠更好、更持續的發展,但有些農商行的文化建設只是機械地照抄照搬,沒有結合銀行自身實際情況,不是在綜合考慮銀行發展戰略、經營宗旨的基礎上對核心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眾加以提煉和挖掘。這樣的企業文化必將無法為企業帶來預想效果,缺少實踐性也很難讓員工認同并接受。3.企業文化推廣不力。隨著農商行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管理者也對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重視,但仍存在重業務輕文化的現象。對業務指標要求嚴格,而對企業文化卻多數停留在口頭上,主要通過會議貫徹,形成以會議貫徹會議,文件貫徹文件的現象。企業對文化建設推廣力度不夠,加上員工本身工作主動性不高,對企業文化更是缺乏深刻的認識,直接影響了員工共同參與的積極性和企業文化建設的落實。4.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有待提高。員工是農商行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是金融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不少農商行卻對“企業文化建設”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這個詞語從領導口中聽過,陌生是因為他們并沒有覺得實際工作和企業文化有什么聯系。企業文化建設只體現在紙上,卻不能落到實處,很容易給員工造成疲憊心理,更不覺得企業文化與自己有什么關系,錯誤的認識必將為企業文化建設帶來阻礙。
三、加強農村商業銀行企業文建設的思考
1.加大企業文化傳播和落實的力度。農村商業銀行應增加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各種手段如宣傳欄、會議等向員工灌輸企業理念,增加員工對農村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認識。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有關建議。企業文化應體現農業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和行業特點。農商行的服務對象是廣大農民和中小企業,服務三農是其不變的宗旨。因此,農商行的企業文化不僅要為全體員工所信奉,還要為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所承認和贊同。要把農商行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作為一項戰略性工程,常抓不懈,形成獨特和成熟的企業文化,并產生“文化生產力”的效應。在建設企業文化過程中,要考慮商業銀行的共性,也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如發展經歷、經營思想、發展戰略等,充分考慮到各種企業和人的因素,將企業文化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化,融合到農村商業銀行業務經營的全過程,從而保證農村商業銀行企業文化能夠反映經營目標的要求,始終以經營行為為依據,并有助于經營成果的實現,處處體現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全面提升農村商業銀行社會形象,不斷塑造農村商業銀行特色的企業文化。3.不斷培養員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F代企業文化建設,應該把以人為本的思想始終貫穿在文化建設的全過程,真正認識到員工是農村商業銀行最活躍、最積極、對農村商業銀行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是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活力的源泉。一是要強化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積極創造條件,給予員工更多的重視、關心和理解,為員工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為每個員工提供施展才華、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和場所。二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盡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競爭激勵機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良好內部競爭環境。把每名員工的責、權、利結合起來,實行切實有效崗位責任制,將責任、權利與員工的收益捆綁在一起,完善薪酬分配制度,不斷健全包括薪酬分配、等級評定、產品計價和績效評價等管理規定在內的薪酬制度體系,還要提升員工幸福指數,除了物質激勵之外,通過榮譽激勵、情感激勵、榜樣典型激勵、領導行為激勵等多種精神激勵方法,讓員工真正感受到在農商行工作舒適、自豪、快樂。三是要不斷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相結合,員工應該普遍認識到,只有農村商業銀行發展了,個人才能政治上光榮,事業上進步,經濟上受益,個人價值也才能在為農村商業銀行努力工作中得到實現,因此,工作必須時刻以農村商業銀行整體為重,個人服從集體,將自己的行為統一協調到全局上來。4.進一步完善職工文化建設的領導機制。職工文化建設是農村商業銀行黨委、行長室、工會的共同職責,是推進企業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舉,是實現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迫切需要。農村商業銀行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黨委、行長室、工會齊抓共管的職工文化建設領導體制,形成黨委領導、行長室負責、工會推動、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并將職工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文化建設整體規劃之中,共同設計、共同實施,創造出更多具有時代特征和豐富內涵的活動載體與活動形式。5.不斷構建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企業文化建設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應貫穿于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全過程。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落實到經營環境的各個環節,建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系統,避免與業務經營脫鉤。規章制度是企業文化內容之一,要加強規章制度的形成、確立及貫徹執行,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特殊化,保證制度的科學化、定量化、規范化、系統化,使制度不失其可操作性的指導意義。
四、結束語
總之,企業文化建設對農商行的發展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企業文化強大的內涵是其用之不竭的財富和智慧之源,是塑造農商行品牌、吸引賢才、吸引客戶的有效途徑。面對體制改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農村商業銀行要給予企業文化建設更多的重視,對企業文化要加強宣傳,進行長期并完善的規劃,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核心價值理念,以促進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
作者:李寧寧 單位:河南新鄭農村商業銀行
內容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我國商業的日漸繁榮,企業的營銷也從注重商品本身轉向與注重企業品牌本身的經營,側面反映出企業對于自己品牌市場定位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一個企業的品牌市場定位對于其市場份額的穩定至關重要。與此同時,企業的商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更是不可或缺,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所在,而且企業文化能夠增強企業活力,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是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且,通過研究發現商業文化與企業品牌市場定位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影響作用。筆者希望通過本文對兩者關系的探討和研究能夠得出兩者之間存在的影響作用,以加深對企業商業文化以及企業品牌市場定位的理解和運用,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關鍵詞:商業文化品牌市場定位影響
一、商業文化的概念和內容
所謂的商業文化,是在商品交換開始出現的時候而出現的,屬于社會文化現象之一。我國的社會主義商業文化是對我國古代商業文化的繼承以及發展,它由商業企業管理學以及文化綜合發展而來,當中同時也夾雜了心理學、倫理學以及社會學多門學科知識,是一門邊緣性和綜合性的學科。商業文化由“商業精神文化”、“商品文化”、“品牌、商號、商標文化”、“營銷文化”、“商業倫理文化”、“商業環境文化”六個方面組成。第一,商業精神文化指的是企業或者個人在商業實踐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境界、精神風貌以及價值觀念。商業精神文化是一種可貴的精神財富。它可以通過企業的口號、規則或者信念來表現。它的意義體現在能夠增強企業工作人員的團結精神以及智慧,增內容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我國商業的日漸繁榮,企業的營銷也從注重商品本身轉向與注重企業品牌本身的經營,側面反映出企業對于自己品牌市場定位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一個企業的品牌市場定位對于其市場份額的穩定至關重要。與此同時,企業的商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更是不可或缺,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所在,而且企業文化能夠增強企業活力,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是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且,通過研究發現商業文化與企業品牌市場定位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影響作用。筆者希望通過本文對兩者關系的探討和研究能夠得出兩者之間存在的影響作用,以加深對企業商業文化以及企業品牌市場定位的理解和運用,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關鍵詞:商業文化品牌市場定位影響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第二,商品文化指的是企業商品當中所表現或者含有的文化韻味。無論是通過商品的外觀還是商品的名稱來表現,還是通過商品的包裝抑或商品的質量來表現其含有的文化韻味,都會給商品帶來與眾不同的文化氣息。第三,品牌、商號以及商標文化是指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識。例如美好的色彩以及文字當中所寄寓和包含的美好象征以及愿望。第四,營銷文化是指企業營銷當中的營銷意識以及商業哲學文化。更為具體來說就是企業營銷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廣告藝術、柜臺藝術、櫥窗藝術以及展銷藝術等。營銷當中這些方面做得完善,就會大大提高顧客對企業的良好印象。第五,商業倫理文化是指在一般的商業活動當中企業員工體現出來的對于客戶的關心和責任心在商品之上。相對于商品來說,客戶更為重要和值得尊重、關心。第六,商業環境文化可以分為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宏觀上的商業環境的內容包含城市當中的商業設施和建筑以及社會上能夠對企業的商業活動產生影響的環境氛圍,另一方面從微觀方面來說的商業環境指的是企業的門面設計水平、商品的價格以及展示合理程度以及企業的硬件設備所提供的服務質量等問題。當前,我國的商業文化正在走向健全和完善。先前僵硬的、機械的甚至是命令式的管理已經和當前企業的發展格格不入,現在的企業更需要的是以尊重員工、激勵員工以及培養員工作為核心的企業文化,融洽的內部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夠發揮出其潛在的發展力量,也正是基于這一點,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都十分的重視自身企業文化建設。然而,縱觀全局,我國商業文化的發展腳步依然跟不上當前經濟發展的速度。因為商業文化建設并非易事,其不僅涵蓋了企業的群體意識和管理方式,還包括了企業的經營理念以及道德規范等各方面的內容。所以企業商業文化的建設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品牌市場定位概念及方法
(一)品牌市場定位的概念
本文所說的品牌市場定位并非單單指企業品牌的口號以及企業品牌的形象定位,在很大程度上還具體包括著企業對于企業價值和產品價值的建立所付出的奮斗。它是指在目標顧客心目當中尋求和確定最佳位置而設計產品和經營特色的活動。具有靈活性、主動性、競爭性、戰略性、差異性以及心靈雙向溝通的特點。實現步驟具體來說,首先需要企業將一個具有很大潛力的市場,當作自己的目標市場;其次,企業需要通過調查研究深入了解該目標市場當中的消費者對于商品的需求量以及對于商品的期望值,另外,企業應該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工作能夠發現自己的對手企業存在的危機以及薄弱之處;與此同時企業應對于自身的競爭力以及市場占有率進行預估,而且將自身與對手企業作比較,總結自身優勢所在以及劣勢所在;最后,依據企業品牌市場地位的具體因素,通過一系列的企業行動,例如促銷活動、提升企業公眾形象等,進行企業品牌市場定位,使得企業價值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品牌市場定位的方法
品牌市場定位的方法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五種方法:第一,依據企業商品品牌的屬性以及利益進行定位,企業商品的消費者能夠通過消費經歷對該企業商品的屬性以及其在消費過程當中的內心感受對企業商品進行定位。第二,依據企業商品品牌的檔次進行定位,企業的商品能夠通過跟其較為相似的商品進行類比或者比較,以此來對該商品進行定位,這種定位方式也會使得大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將我國的中關村定位為中國的硅谷,將上海定位為東方的巴黎。第三,依據企業商品的用途以及商品的功能進行定位,這種定位方法能夠比較直觀地將商品的作用呈獻給消費者,例如加多寶涼茶定位成喝了不上火的涼茶。第四,依據企業商品的使用者進行定位,香奈兒5號定位成女人的香水、難忘的香水。金利來服裝則定位成充滿魅力的男人專屬的服裝。第五,依據企業商品的競爭進行定位,企業的商品能夠通過與自身相關的商品競爭對比來定位,以便更容易進入社會大眾的視野。例如裂帛將自己品牌的服裝定位成本真、釋放、理想主義的表述,向內行走,不是時尚,喜歡邊緣,神秘,原創,不僅僅是服飾,是文化,是態度,是勇氣。重點在于其對自己的定位是“不是時尚”,這一點非常吸引大眾的眼光。
三、商業文化對品牌市場定位的影響
商業文化和企業商品商業文化與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而且商業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對品牌市場定位產生影響。通過研究發現商業文化對于品牌市場定位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商業文化提升市場對品牌定位的認可度
現在競爭激烈的商業領域,企業商品的商業文化如果不能夠帶給市場以及消費者大的吸引力以及沖擊力,那么該企業的商品也就很難吸引市場的目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會失敗。一個企業獨具特色的商業文化能夠給企業商品帶來獨特化的品牌市場定位,與其他同類產品相似卻不相同,在共性的基礎之上有自己的個性所在。商業文化能夠使這種新穎的、獨一無二的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更容易被市場以及消費者認可。因為眾所周知,企業品牌的背后是企業商業文化,市場上各式各樣的企業商品品牌市場定位的背后是不同的商業文化。商業文化如果具有獨特的文化意蘊,針對不同群體的消費者所擁有的共同的特點發掘當中的文化內涵,通過商業文化的營銷,著重通過商業文化對外宣傳企業商品的人文創意以及獨特的審美視覺能夠博得消費者的信賴以及對該企業商品加以信任,該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就會被市場以及消費者接受和認可。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的刺激消費者的興趣所在,促進其購買行為的發生以及持續。
(二)商業文化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市場價值判斷
商業文化是商品內在文化的外在展現,消費者通過對企業商品商業文化的了解能夠更為全面和迅速地了解企業商品,如果在消費者接觸商業文化的過程當中得到某種程度上面的情感共鳴以及內在文化價值吸引,那么消費者對該企業商品品牌的市場價值判斷就會出現提高的傾向,從而也將進一步提高此種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相反地,如果消費者在對企業商業文化了解的過程當中感覺到了不適或者價值觀念出現沖突就會對此種商品的市場價值判斷出現偏低的現象,進而降低此種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很多企業都意識到這一特點,所以很多企業在對消費者進行宣傳的時候往往通過一定的商業文化手段,在針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情感價值進行調查和研究的前提下,選擇能夠影響消費者價值判斷的商業文化進行商品市場宣傳和營銷,調動和引導消費者對該企業商品的市場價值給出更高的定位,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面提高了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對其發展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世界品牌當中通過商業文化來影響消費者對其品牌市場價值判斷產生影響的例子非常常見,雪碧飲品以“服從你的渴望”為標語以及耐克運動鞋的商業文化“只管去做”,都采取了直接呼吁的方式引起消費者情感共鳴的的方式,《讀者》的商業文化是選擇《讀者》也就選擇了一類優秀文化,一種新的視線,一位人生好友,這種商業文化能夠達到的目的可想而知,會給消費者對其的市場價值判斷帶來很大的影響作用。
(三)商業文化能夠提升企業商品品牌市場定位
商業文化是企業商品文化內涵的體現,企業商品品牌通過商業文化能夠傳達出其所獨具一格的魅力,展現企業商品品牌與眾不同的品位以及內涵。企業商品的科學技術含量、人文道德理念、文化價值觀念等都能夠通過商業文化向市場以及消費者顯現。這種顯現會在無形當中將該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提到新的高度,能夠通過一種平衡美感的形成,建立起市場大眾的心智模式。不僅如此,還能夠進一步引導社會市場的商品愿景以及啟發市場的聯想,這樣就會讓企業商品品牌市場定位在某種高度,這種高度有其固守的消費者群體,而這群消費者就會給企業商品品牌提供很好的市場需求方面的支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通過進一步的調整和發展,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就能夠成為這個層次消費者的一種消費象征,讓消費者能夠在消費的同時感受到其包含的商業文化的內涵和品位。長期以往,商業文化對企業商品品牌市場定位的影響會根深蒂固,這種市場定位會形成市場共識,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無形的財富。例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勞斯萊斯汽車將自己的品牌市場定位為“皇家貴族間的坐騎”,這也在社會上達成了共識,這與其商業文化所透露出來的高端文化以及貴族文化緊密相連。類似的例子非常多,例如勁霸男裝的廣告詞“斗爭!成就男人!”將自己的企業商品的品牌定位到固定群體奮斗的男人以及能夠做出成績的男人,索尼電子通訊設備以“永不步人后塵,披荊斬棘創無人問津的新領域”的商業文化提高自己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地位,現已經成為全球馳名的創新領先品牌。
(四)商業文化的不斷發展帶動和輔助品牌市場定位的改變
眾所周知,商業文化隨著社會發展以及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也在相應的發展當中。與之對應的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也需要隨著市場的改變而不斷地調整和改變。當然,除了這些原因,一些國家政策的變化或者社會環境的變化都會導致商業文化的更新換代。如果一家企業商品重新進行品牌市場定位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例如導致部分消費者的忠誠度下降甚至更為嚴重的是導致市場定位錯誤而引發企業瀕臨破產的悲劇,李寧在奧運會后將自己品牌的目標人群定位到九零后網絡一代,這種錯誤的定位就導致了當前李寧產品的節節敗退。但是通過商業文化的發展和變化來帶動和輔助品牌市場定位的時候就會大大降低原本的高風險系數。因為商業文化隨著社會和市場的變動而及時的轉變,通過其對市場和消費者進行新的文化內涵傳輸的前提下,讓消費者感受到商業文化變化中自己所獲利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市場和消費者會在無形當中對該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發生轉變,起到循序漸進的效果。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的改變就會容易許多,也更易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同時讓企業獲得巨大成功。七匹狼集團發展初期,只進行男裝的專門生產,在其品牌獲得市場認同的同時,七匹狼集團的經營范圍擴展到了皮具、茶葉以及酒業等多個領域,成功地創建了“倡導男士族群新文化”的七匹狼品牌個性,在男性消費者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四、基于商業文化的品牌市場定位策略
(一)品牌市場定位要根據商業文化核心價值展開
當前我國的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當中最大的缺失之一就是沒有根據商業文化核心價值展開。眾所周知,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與其在市場上的價值所在息息相關,而商業文化的核心價值同樣是企業商品品牌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文化核心價值對于消費者對其品牌的個性化和獨特化的識別十分有幫助。商業文化核心價值包含四個方面:一是誠信之道。誠信是人立世的標準,所謂誠信即是誠實守信,品牌市場定位依據不同質的商業文化展開就會取得不同的結果。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帶給市場的影響依舊是人心惶惶。二是和合之道。平時所說的“和為貴”即倡導和睦與和諧的態度是商業人際關系不可或缺的。商業當中的惡性競爭會給社會以及市場帶來很大的損失。三是仁恕之道。如果企業和市場當中各個流程和環節做到商業文化核心價值的仁恕之道,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就會常常出現,會讓品牌市場定位在此指導下更為順利地展開。四是美情之道。企業商品的包裝、店面的布局以及營銷的風格方式等都是商品品牌市場定位的側面顯現,對于消費者的服務展現美情之道,零距離服務、微笑服務以及貼切的售后服務都是其商業文化的體現。有些企業對此重視不足,盲目進行規模擴展和市場競爭,追趕潮流的同時忽視處理好商業文化與品牌市場定位的關系,可能會取得短暫的成功,但是這樣的成功也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般y沙”、“蒙妮莎”等服裝品牌的失敗案例就是證明。商業文化的核心價值幫助其獲得市場和消費者的支持與青睞是其不竭的動力,能夠讓企業具備更強勁的競爭力。
(二)在商業文化的基礎上創建企業的品牌文化
縱觀當下商業界的劇烈競爭,不僅僅是企業商品及其附加值服務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更是其企業商品所依附的體制競爭、管理競爭以及商業文化的競爭。企業商品的特有品牌要能夠將企業先進的文化理念以及其內在融合的傳統文化理念充分地體現出來,倘若有所欠缺,就會導致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缺乏生命力,難以取得后續的成功。與此同時,沒有企業品牌文化的商業品牌由于欠缺文化品位,得到消費者和市場青睞的機會也會更小。由此可見在商業文化的基礎之上創建企業的品牌文化,對于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至關重要。創建企業的品牌文化首先需要企業在市場和消費者當中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例如品牌的名稱以及商標的設計要與商業文化當中的文化內涵和典故融合到一起;其次其市場營內容要富含商業文化內涵,例如廣告宣傳的內容以及形式要建立在商業文化的基礎之上,通過這種營銷模式能夠為該企業商品在市場上成功形成獨特的營銷文化;再次是進一步形成先進的文化理念。這種理念會引領整個企業走向更為寬廣的市場。例如盼盼防盜門的市場經營口號“盼盼到家,安居樂業”被人津津樂道;建設銀行的廣告詞“善建者行”富含哲理,提煉自老子《道德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一句,這句話在結合其商業文化的同時,既弘揚了中國文化,又與建設銀行的品牌結合到一起,將建設銀行上升到一個更富有文化底蘊的品牌市場定位上,引起更多消費者的興趣和注意力。
(三)將商業文化與傳統民族文化融合而明確品牌市場定位
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主流商業文化都不同,但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家企業其商業文化如果和傳統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就會在很大程度上獲得長足的文化保障,也為該企業商品品牌的市場定位增加了成功的砝碼。因為一家吸收和借鑒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企業,會使其產品的附加值大大增加,從而使得商品在市場上面的競爭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很多著名的企業也是深諳其道,將這個特點利用的很好。例如無錫的“紅豆”服裝品牌就是借鑒了唐朝的著名詩人王維的名作《紅豆》,這首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已經深入人心,“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所以“紅豆”這個品牌所融合的傳統文化色彩十分濃厚;山東省蘭陵集團的郁金香酒則巧妙地采取了關于李白的典故和詩作“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得益于融合傳統民族文化的市場定位,蘭陵美酒廣為流傳。很多企業都采用了商業文化與傳統民族文化融合,以此明確自己品牌市場定位,這種品牌市場定位的方式也讓它們擁有了足夠的傳統文化保障,有了更多的機會代表民族走向世界。
結論
商業文化是以不斷發展和更新的文化基點而更改變化的,商業文化能夠對當前整個社會當中人們的消費文化觀念以及消費理念都起到很大引導作用。也正是基于商業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面對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有控制的作用,所以企業商品品牌市場定位應該更多地從中獲取信息,這關乎到整個企業商品的品牌市場定位的成功與否,商業文化對品牌市場定位的影響可見一斑。最好的方式就是品牌市場定位要根據商業文化核心價值展開、并在已經建立的商業文化基礎上創建企業的品牌文化以及將商業文化與傳統民族文化融合精確品牌市場定位等措施的開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商業文化對企業商品品牌定位的積極作用。但是,如何讓商業文化更好地為品牌市場定位服務,讓企業獲得更大的成功,還需要在今后進行更多的研究和探討。
作者:牛文娜 單位:鄭州財經學院
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經濟發展的先導,是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源泉。一座城市,是該區域聚集人群在精神層面與物質層面的表達訴求的完美體現,在當今社會強調一體化、多元化、個性化并行的時代,如何將城市與符合這座城市的文化實現完美的融合,早已經成為立市之本。為什么一個城市會演化為文化名城、為什么一個城市會發展為商業之都、為什么一個城市會擁有與眾不同的魅力吸引眾多粉絲的光顧,除了名山大川、歷史古跡外,更為重要的正是這座城市的內涵—即社會文化所散發出的獨特氣息。但由于在一段時間內,我國對城市商業形象的認識還處于一種初級階段,在定位上盲目效仿國際一線城市的發展軌跡,拋棄了本地區應有特色,丟失個性化準則,錯過了最佳的成長階段和發展機遇。同時,在各自已經形成的城市商業形象的持續性發展管理上,又缺乏系統性、科學性、預判性,往往是今年一套方案,明年全部推翻,又冒出一個全新的想法,沒有系統的戰略發展規劃,造成很多城市的商業形象塑造各自為戰,雜亂無章?!扒С且幻妗钡某鞘酗L格,雷同的商業語言表述,乏味的商圈規劃設計成為我國大部分城市,特別是東北地區城市商業形象的詬病。城市商業形象,這個最能展示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內涵實力的差異化競爭的成功利器,卻未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城市經營,形象先行;形象塑造,商業支持;商業內涵,文化鑄就。”城市特色的商業形象就如同一張亮麗的名片,擁有一個符合自身特點的城市商業形象,往往對城市間綜合實力的競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梢粤畛鞘蝎@得較為豐富的社會資源,吸引更多的投資目光,捕捉更多的發展機會,挖掘出潛在的經濟增長要素,從而對城市影響力的大幅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商業形象作為城市形象的靈魂所在,它既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文化基礎,同時又為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堅實的保證。深厚的城市商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規范著人們的經濟行為、文化行為、道德行為和心理構成。商業形象既是商業文化的表層和風貌,也是中國商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現階段針對城市商業形象重新塑造的研究,更多還是從商業、經濟的傳統角度進行探索,難免出現“就事論事”、思路狹隘、孤立片面的弊病,很難跳出原有思維理念的制約,以多元化態度、混感官模式進行研究。本項目針對我國城市商業形象發展狀況,以文化創意角度為切入點,并結合已有理論和近年來負責人及項目組成員所做的該項目類型研究成果,力求探索一條符合我國社會特色、人文理念的城市商業形象重構之路。遼寧省很多城市本土文化特點突出,借助其歷史符號塑造起鮮明了城市文化形象,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城市的商業形象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狀態,或盲目發展模仿抄襲令自己變成其他城市的復制品,或停滯不前讓自己始終停留在原有的已被淘汰的模式下艱難生存。對這些城市的商業形象重構研究不僅關系到東北地區的經濟、政治的發展,甚至關乎整個國家的發展方向。以遼寧地區重點城市作為對象研究其商業形象現狀,將文化創意引入探索其發展規律,對于輻射至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21世紀是充滿創造力的時代,文化創意產業被稱為新世紀的朝陽產業。國家在十八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讓文化的創造力充分釋放。當前,國家與國家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已經由過去原有的硬件競爭,逐漸向以文化創意產業為核心的軟實力競爭過渡,城市與城市之間原有的經濟實力的較量已經逐漸演化成為文化實力的比拼,城市特色形象經營的主導方向已經開始向文化創意產業迅猛靠攏。一座城市所能散發出的獨特魅力包括多方面,其中自身擁有的獨特文化創意產業,是其它任何競爭城市都無法模仿的。而這種各不相同的文化產業特點,正是城市個異性的所在,也是城市所具有的真正綜合實力較量的精髓所在。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創意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為本民族和地區的生存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在對城市商業形象重構的研究中,文化創意應與其有著密切的關聯。以精神文化作為構筑商業形象的靈魂,以制度文化作為強健商業形象的骨骼,以營銷文化作為充實商業文化的血肉,以創意文化塑造商業形象的表層。同時建立商業形象經營的組織機構,構建商業形象經營的經濟基礎,構筑商業形象經營的核心精神,策劃商業形象經營的傳播戰略。文化創意對在城市商業形象塑造的過程中,文化創意在其中所體現出的作用越來越大,城市文化創意產業與當代城市商業形象重構之間已經相互依存,互相促進,文化創意使城市商業形象充滿活力,保持長久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李茉茹肖劍單位:大連工業大學
一、當前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
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在改革開放后成立的經營貨幣和相關產品以及提供金融服務的特殊金融企業。首先,它具備一般金融企業的特點,如作為以營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數量的生產者和經營管理者;進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并具有法人地位等,同時其生產經營的目的是獲取利潤。其次,股份制商業銀行作為一種特殊企業,其還有一些一般企業所不具備的特殊特征。第一,作為提供金融服務的特殊行業,就企業內部講,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對其員工技能操作流程的專業性和細致性,對其自身管理的規范性和系統性的要求,以及就企業外部講,股份制商業銀行對其企業形象的穩健性與誠信性的要求都要遠高于其他類型的企業。第二,在現今經濟發展日益高速化、全球化的趨勢驅動下,各類股份制商業銀行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這也使得銀行業的競爭變得日趨緊張與激烈。目前我國現有銀行大致可分三類,國有銀行;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如此激烈競爭的環境下,股份制商業銀行能夠存在下來,并且逐漸發展壯大,說明了它有獨特的企業文化,這也是它能爭取到可持續發展空間的關鍵。
二、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特征
企業文化是一種企業依據時代特色與自身特點建立起來的,并經過社會實踐檢驗的,具有獨特特色的文化治理模式,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亦具備以下特征:
(一)廣泛性與系統性羅長海在《企業文化學》中論述過:“對于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理解,有人認為就是企業對自身形象進行的設計及對外進行的形象推廣與宣傳,也有人認為就是企業自己創辦一些報紙刊物,為員工提供一個文化園地……”其實,以上這些對于企業文化的理解都過于淺薄片面。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絕不是簡單地將企業與文化進行嫁接,其內涵非常廣泛,可以說,企業文化包羅了思想文化教育、體制制度構建、形象理念策劃宣傳等多方面內容。
(二)時代性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內容是依據時代特色建立的,具有時代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建立必然要以時下經濟發展狀況,人民思想狀態及生活需求等等一系列時代特征為先導,因為其建立的最終目的是追求提高該行自身的經營能力、內部管理能力及外部市場競爭力等等綜合能力,要能夠經受住當下市場的實踐檢驗,如若所設定的企業文化內容不能與時下社會人民所需緊密結合,那么必將最終被市場所淘汰。
(三)獨特性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具有著各自鮮明的個性與特色,這是由各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同的經營范圍、經營管理體制、企業目標以及外部市場環境所決定的。所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都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不然必會喪失其獨特性,從而在市場中喪失人們對它的關注與興趣,喪失市場競爭力。企業文化應是企業組織在繼承傳統文化知識精華,并依據時代特色與企業自身特點而形成的團體意識、價值體系和行為規范的總和。
三、加強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綜合現今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及企業文化自身所具備的特征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于提高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的綜合能力及市場競爭力有著非凡的意義。
(一)有助于完善管理機制因企業文化自身所具備的廣泛性與系統性特征,在加強對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其企業行為準則、企業職業精神、企業管理結構和文化結構等都會被逐漸明確和完善。那么當其擁有了規范的企業行為準則、高尚的職業道德以及合理的管理結構和文化結構后,其企業的整體管理機制也會隨之變得合理和完善。
(二)有助于增強內部凝聚力現今時代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企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環境所給予的各種機會和條件,抓住時機;另一方面,企業也要通過自身的變革去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蔽覈煞葜粕虡I銀行作為一種向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的特殊性企業,其要想保持自身的勃勃生機,就更需要緊密跟隨時展步伐,適應市場需求。可由于企業內部員工可能存在的不同年齡、不同價值觀、不同思維模式等差異,就無可避免的會出現企業總目標與部門分目標、團隊目標與個人目標的不一致,從而導致目標上的分裂與沖突,最終影響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使效益受損。但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行內企業文化建設來統一職工價值觀,規范職工行為準則,激發職工工作熱情,從而有效增強整個企業內部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獲取高收益。
(三)有助于提升外部形象,提高競爭力對于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客戶是其利潤的來源??蛻魧τ谏虡I銀行的要求不外乎是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因而只有不斷對現有產品進行完善和升級,不斷開發研制新的業務品種,同時在服務上提供更加全面周密,更加靈便高效的服務,才能鞏固和擴大客戶群體,贏得市場。而這一切策略的成功實施,都脫離不開人的因素,所以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加強自身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對本行職員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加強其專業操作技能,提升其綜合服務素質,最終追求在客戶群體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與口碑。因此,就業做到:首先,在加強自身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對本行職員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從而加強其專業操作技能,提升其綜合服務素質,最終追求在客戶群體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與口碑。其次,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加強企業獨特經營理念及企業形象的策劃與宣傳,通過塑造和宣傳自己獨有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讓客戶充分了解其企業特色,借此塑造銀行良好的外部形象,發揮品牌效應,從而可有效提高本行的客戶認可度與市場競爭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依據企業文化建設自身所具備的廣泛性與系統性、時代性、獨特性特征,在股份制商業銀行內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助于完善管理機制,增強內部凝聚力,提升外部形象,從而有助于提升銀行的市場競爭力,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勃勃生機。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于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凡意義。
作者:孫齡同王豐華單位:長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