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04:30: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新課改中提出,教育教學要“輕負重質”,做到低負擔,高質量的教學,要想達到這種教學效果,就必須采取“有效教學”的途徑,實現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本文就以下幾方面談下如何“輕負重質”的教學,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有效識字;正確寫字;充分備課;教師指導
一、引導學生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是小學生必須打實扎牢的,這關系到以后學生的寫作、閱讀的能力,是學生以后創新的基礎。但是小學一年級剛剛進入學習生涯,學習的識字量很大,學生學的快,忘得也快。因此,要引導學生有效的識字、寫字。
(1)歸類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漢字的“造型”都很有規律可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教學時,引導學生對相似的文字進行歸類,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字的范圍和效率。例如:在一年級下冊《識字1》中,要認識的字“淋、灑、滴、油、澡”,要學生進行觀察,然后進行回答、討論。有的學生回答的還是很好的:“這些字都是三點水偏旁,都與水有關”,“要記住這些字先記住偏旁是三點水,再記住另一邊,都和水有關”等?!蹲R字4》中,要認識的字“蚯、蚓、螞、蟻、蝴、蝶”等字都是形聲字,都是“蟲”字旁,教學時,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字的規律,總結出哪些部分相同,哪些部分不同,拓展課外知識,要學生寫出自己認識的和這些字相似的字,板書在黑板上,供大家學習。這個教學過程,學生不僅學習掌握了課本上的生字,也學習到了一些課外的生字生詞,拓寬了識字面。
在學習“清、請、精、情、晴、蜻、倩、睛”,可以變成順口溜的形式,“有水方說清,有言去邀請;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濃;麗人留倩影,日出天氣晴;有蟲是蜻蜓,有米有精神”。這樣善于學生記住字詞,經常讀背,加深生字的印象。
這種歸類識字法,有助于新舊知識的銜接,可以有效的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析,思考、領悟能力,一舉多得。
(2)規范寫字,重質不重量
寫字是一項很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也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正確的寫字、規范的寫字,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因此,提高學生的書寫,規范學生的書寫,把寫字與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書寫質量”包括:是否正確,是否規范,寫字習慣。
許多教師應該發現,先很多學生的字十分的潦草,歪歪斜斜,,寫字要做到的“規范、端正、整潔”根本看不到。給學生批閱作業、試卷,“難度”提高了,因為不知道他這個字到底是怎么寫出來的,雖然字形正確,但是筆畫規范是錯誤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當堂指導、當堂書寫、當堂反饋”,保證課堂上的指導時間,書寫時間。
首先,教師要重視起來筆畫的教學,完善自己的不足,避免在課堂上給錯誤的指導,學生的對任何事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深刻,第一次出了錯,以后就很難糾正過來。如在學習“點畫”的寫法的時候,要學生“會看、會畫、會寫、會讀”,也就是會勾畫字體的外形結構,明白字體的寫作軌跡,會說出寫字的過程,會完整的手筆。要學生多臨摹字帖,現在都有賣寫字帖的,要學生每天完成2-3頁的寫字,寫完后自己在練習本上在進行臨摹,多寫多練,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還要規范學生在田字本上的寫字,引導學生觀察、學習字體的結構,上下結構的應該注意些什么啊,左右結構的應該怎樣書寫啊,一定要讓學生明白、理解、消化。
二、教師上課前要充分的備課,備好課
良好的備課是一節開課程的開端,備課分為“有形備課”和“無形備課”兩種。“有形備課”就是指課前的教案文本,課程學習的卡片、圖畫、模具、課件等;“無形備課”指的是教師自身素質,文化底蘊等的提高。
在學習五單元第二課時,我提前準備了一個謎語:“一天,小丁出了個謎語給小東,、小明、小紅猜:言來互相尊重(打一字)。小明笑了笑,假裝猜不出來,也出一謎語:心至令人感動(打一字)。小丁猜不著,問小東,小東也出一謎語:日出萬里無云(打一字)。小東就更摸不著頭腦了,又問小紅,小紅也出一謎語:水到純潔透明(打一字)。四人互相看看,哈哈大笑,我們出的是同一個字?!崩蠋煵虏怀鰜?,下面的小朋友有沒有能猜出來的呢?
調動同學的興致,要學生開動腦筋,討論答案。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爭強好勝,針對這一特點,這個備課設計,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果。
三、教師要進行適宜的指導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庇纱丝梢钥闯觯處煹闹饕熑尾皇侨P的灌輸學生知識,而是在講解知識點后,引導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摸索,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培養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
這樣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就增大了對教師的要求,需要教師不停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在學習學習中充當引領者,促進者,學會傾聽學生的問題,想發,并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成為領路人,而不是幫助學生走路。
比如在朗讀方面,往往教師會設計多種方式來進行,“分段朗讀,分角色朗讀,分組杜,領讀,范讀”等,但是這些也需要教師正確的引領和指導。如果只是盲目的要學生讀課文,想出再多的方法也不會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讓這種朗讀不止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而是經過這種形式,要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一個句子,運用不同的感情,不同的語調進行閱讀,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就會不近相同,傳遞的感情也會有微妙的變化。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在我們的教學中應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積極探索實施新策略,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自主探究、實踐應用等主體活動去親近文本。實現課堂的實效性。
【摘 要】一年級小學生剛入學,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形成,上課時聽講不專心,注意力容易分散,開小差、做小動作等現象會經常出現。那么針對孩子的這些特點,我們如何設計教學,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以及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效率;問題
孩子由幼兒園升入一年級后,需要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學生剛步入小學,對什么都感興趣,一年級語文是基礎中的基礎,如何打實基礎,需要我們語文老師關注一些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以求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在沒有任何壓力的環境下愉悅地學到知識,掌握知識。
一、一年級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1.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剛從學前班上來的學生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里,他們愛看動畫片, 喜歡小動物, 愛聽故事。上課時, 講個故事開頭, 創設一種情境, 讓他們扮演其中―個角色, 為故事里的動物想辦法解決困難, 那興奮之情真是溢于言表。例如,在教學《小馬過河》時, 我利用圖片、音樂, 把小朋友們帶到這樣的故事情境中: 小馬要幫媽媽把半袋麥子送到磨房去。去磨房得經過一條小河, 小馬該怎么辦呢?牛伯伯說河水很淺, 小松鼠說河水很深, 他們為什么要這么說?小馬到底該相信誰呢?小馬非常著急。小朋友們, 請你們幫幫忙, 幫小馬解決這些難題, 可以嗎?孩子們可高興了, 誰都想幫助小馬。整節課, 小朋友都把自己當成了大英雄, 每解決一個難題,就感覺成功一次。就這樣, 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里掌握了課文內容。
2.生動親切的教學語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一年級孩子不同于高年級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作為他們的老師,每一句教學語言都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多用通俗易懂的詞語、活潑簡短的句式,使用兒童化語言。這樣,既縮小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比如稱拼音、詞語為拼音朋友、詞語寶寶,做連線題,如果教師說讓我們來做“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教師說:“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教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
根據課文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教師要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以及利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電教設施開展情景教學。如在教學《東方明珠》一課時,由于鹽城離上海較遠,學生對“東方明珠”一無所知,更談不上體會東方明珠夜景的美麗了。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可以在課前上網查閱有關資料,制作相關課件,讓學生一睹為快。這樣不僅能融會貫通地掌握本課知識,而且學生對東方明珠美麗的夜景有較為深刻的體會。
在教學中除了創設情景、引入表演之外、還可以運用編故事、兒歌、順口溜、找朋友、送回家、摘蘋果等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難易適度的課堂練習
課堂作業必須緊扣和服務于教,學口的,必須和教,學內容有關,必須難易適度,量還要適中。小學一年級課后一般不留書面作業,但我們可以精心設計一些寓教于樂的課外練習,讓學在閑暇和玩耍中自主地學,愉快地學。如在拼音教學階段,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些練習:
(1)每天回家聽讀十分鐘拼音磁帶。拼音朗讀磁帶.發音準確規范.經常聽,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讀準拼音,培養語感。
(2)自錄拼音磁帶。讓學生用錄音機把自己讀的拼音錄下來.帶到課堂放給同學聽,互相欣賞交流。
(3)布置學背誦或者自錄兒歌、故事和課文.參加全班比賽活動。這樣,學既養成在家自覺朗讀的習慣.又豐富學習體驗。
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關注“學習習慣”,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年級是各種良好習慣養成的起始年級,養成好的習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終生有益。首先,說話能力的培養,一年級學生識字量不大,所以首先應加強說話訓練,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開展講故事大賽、說日記活動等,要讓學生敢說、想說,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其次,寫字基本功的培養,注重一年級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的培養,只有端正坐姿,執筆規范后,才能寫出端正、勻稱的字,重點指導 23 種基本筆畫,從而培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再次,預習、復習習慣的培養,要根據一年級學生心理的特點,合理培養學生預習、復習習慣的養成。另外,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一年級學生日常良好學習行為的培養,比如認真聽講、獨立思考、仔細觀察、用心去記等學習行為,注意教育引導學生課堂上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手到。
2.關注“個體差異”,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學生的個體差異注定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學習效果的差異。 同一時間、同一內容講授完以后,班級中總會有一些對新知識理解、掌握不夠透徹的“學困生”,這一現象在低年級孩子中顯得尤為明顯。 因此,在一個班里面,老師經常不經意地就從學生中分出了后進生或者叫 “差生”。 其實 “差生” 并不姓“差”。 在教學中,尤其我們一年級的教師,要改變自身偏見的認識,要改進教學策略,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針對后進生,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分析和對待。 是家庭原因的,就多家訪,召開家長會,與家長交換思想、意見,幫助學生進步;是教育方式的就改變教育方式等等,無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們老師都要有誠心和愛心,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使學生感到溫暖,同時多注意后進生的“反彈”,真正做到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3.關注“合作意識”,從小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
新課標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倡導”。合作意識的培養簡單地說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種是教師同學生之間的合作,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語言和文字,還應引導學生注意文中的關鍵詞、精彩句子以及文章的內涵。 第二種合作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這時,學生就會成為完全的指導,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科技飛速發展,尤其是網絡的廣泛應用,可以讓一年級的學生小組合作去嘗試搜集一些信息資料,例如冀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8 課《多想去看看》,可以上網搜索一些有關北京天安門及天山的圖片及內容,讓各小組分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小組進行補充,讓孩子們在合作中相互促進,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有了直觀的認識后,課堂就變得容易、生動了起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是需要老師付出真情和真愛的, 教師要用自己的真心和愛心去關注學生的一切,這樣才會得到學生們的歡迎、信賴和愛戴。 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在這和諧與輕松的氛圍里得到開展和完善。
摘 要:小學一年級是學生正式入學的起始階段,語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各門學科的基礎,接下來就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習興趣;漢語拼音;個體差異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一年級以后,要學會的知識明顯增
多,但是這時候的小學生正是對一切都感到新奇、渴求知識、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如果教師這時候能把握住這個有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將對學生一生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下面著重就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剛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為學生的終身熱愛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設計都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巧妙設計學習的方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點,抓住學生渴求知識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針對學生愛聽故事、喜歡游戲的特點,創設故事情境、游戲情境、兒歌情境等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因為學生因為自制力差、活潑好動等特點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覺、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使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本領。
二、關注漢語拼音的教學
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識漢字的重要工具,漢語拼音掌握扎實了,學生才能借助漢語拼音進行大量閱讀,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可以說學好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是基礎,但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有些學生連b、d、p、q都分不清楚,還有的學生只會讀、不會認,對于拼音背得滾瓜爛熟,可是當教師具體指某個拼音的發音時,學生卻不認識,在教學中,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教會學生發音方法,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耐心是指當學生學不會時要認真分析學生存在的原因,幫助學生掌握;細心是要仔細觀察學生,看學生是否在濫竽充數,是否有眼高手低的現象,確保漢語拼音教學的扎實有效,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必備的基礎。
三、關注學生的筆畫書寫順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一二年級的書寫基本要求是: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書寫規范、端正、整潔。但是,我們經常發現有一部分同學甚至高年級學生書寫的筆順都極不規范,這都和小學低年級沒有掌握正確的筆畫書寫順序,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脫不了關系。
因此,在語文課上,針對學生年紀小、可塑性強的特點,在書寫指導時,要一筆一畫講清楚,尤其是對于特殊字的筆順規則必要時教師要讓學生記住,只有從小養成正確的書寫順序,寫規范字,才能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是學生各種良好習慣養成的開始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甚至終身受益。首先,要促使學生養成預習、復習的習慣,對于小學一年級語文來說,多數學生的拼音學得還不夠扎實,如果課前不預習,學生對于課文內容就不能夠完整、流利地讀下來,更別說在課堂進行有感情朗讀了。及時復習鞏固自己的語文知識,以便加深印象,作為重點學習目標,實踐證明,預習、復習不僅僅對小學一年級學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它對所有年級段的學生都有著重要作用;另外要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聽課不僅僅是聽,還要學會認真思考,與教師進行有效互動,只有學會聽課,才能始終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才能認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學會聽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習慣,從小養成至關重要;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流利說話表達的習慣,認真朗讀,認真書寫的習慣等等,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為學生的良性循環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要讓一位學生輸在學習的起跑線上。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語文學習的相對落后還是因為基礎不夠扎實,也就是拼音基礎不夠扎實,因而導致在自主拼讀音節的過程中相對較慢,句子朗讀不夠連貫、不流利,句子讀得不熟,自然就不知課文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俗話說: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有的同學在讀課文時磕磕巴巴,但是說起話來卻非常流利,這充分說明不是學生學不會,而是教師還沒有掌握教會學生的方法,因此,教師切不可因為學生學習落后而把學生定位為“差生”,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尤其對于一年級的新生來說,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正等待著在上面畫上宏偉的藍圖,他們的學習生涯才剛剛開始,他們成長的空間還很大,切不可使任何一位學生輸在學習的起跑線上。
總之,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年級正處于整個學習階段的基礎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關注以上問題,才能為學生的語文以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摘要】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提高閱讀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在教學中要結合課文特點,明確訓練目標,綜合運用,學生逐步熟練掌握朗讀技巧,從而提高朗讀能力。
【關鍵詞】興趣 基礎 指導 評價
朗讀是我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好方法,是語文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基本功訓練方式之一,也是我們語文教學所承載的重要任務。《語文課程標準》特別要求語文課堂要“以讀為本”,“朗讀能發展學生思維,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彼裕Z文教學要重視讀,讓學生不斷地讀,充分地讀,在讀中促進理解,增加感悟。而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要達到真正喜歡朗讀,并在朗讀中感悟,教給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一、以興趣為先導,感知魅力語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朗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樂意去認真投入地朗讀。小學生是培養興趣愛好的最佳時期,只要有了興趣,他們就會十分專心的去做某件事情,朗讀也不例外。由于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快地領略文章的思想情感,但這個階段也是人一生中記憶最好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直接感受語言,如果只是一味的整齊讀、大聲讀、個別讀,則會顯得十分鼓噪、乏味、單一,勢必影響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表面上看起來是朗讀,卻只是停留在“聲音”上,不能聲情并茂的表達,因此也達不到朗讀的要求和效果。有時學生能理解課文表達的意思,卻不能恰如其分的用情景交融去具體感知和體會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文化,因此提高朗讀的表現力、感染力、努力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才能讓學生深切感受語言的豐富內涵。
二、注重字詞,精心指導
指導一年級孩子有情有趣的朗讀是語文教學中很費事的事。初入小學的寶寶們識字量不大,句子讀不通,字詞讀不準,所以在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注重字詞段的指導需要逐步進行。
讀字。首先,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語音要標準,吐字要清晰、圓潤,字正腔圓。學生在朗讀句子時,有時難以區分平翹舌、前后鼻音,比如:“草叢”,學生在朗讀中時容易讀成翹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做到幫助學生及時正音,切實做到學生講字讀準,進而形成習慣。
讀詞。指導一年級寶寶朗讀時,讀好句子的詞語是尤為重要的。詞語是朗讀的基礎,同時讀好詞語也對理解句子和段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星星”“媽媽”這樣的重疊詞出現在句子中時,要指導學生讀準輕聲;“石子兒”“小腿兒”出現這樣的兒話音時,要指導學生注意朗讀技巧。
三、豐富的讀的形式,在讀中感悟
有人說:“朗讀法是教語文的根本之法。”的確,有了語音,書面語言才有了活力,才有了跳躍著的生命,才能將規范的書面語言慢慢內化成自己有序的語言。
范讀。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能打動學生的心弦,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他們進入作品所創造的意境中去。我聽過一位教師的公開課,這位教師導入新課后就先讓學生坐端正,眼睛看著老師,小耳朵仔細傾聽老師的朗讀。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結束后,學生不約而同的響起了掌聲,并交流了自己聽到的內容。記得有一位美國語言學家研究發現:人們談話,35%的內容是靠單純語言表達,65%是靠伴隨語言(主要指面部表情及手勢等動作)表達??梢?,講話者的伴隨語言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講話如此,朗讀當然也不例外。
對比讀。針對具體課文內容中某些重點詞的理解,用換近義詞的方法進行比較朗讀。比如在學習《數星星的孩子》這課時,我出示了一張滿是星星的夜空圖片,讓學生說說天上的星星像什么,學生在朗讀“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夜空中”,學生能夠在朗讀中不斷的替換詞語,將“珍珠”換成“水晶、露珠、鉆石…”。通過對比讀,學生了解到了朗讀句子,感知句子中的詞語可以采用相似的詞語替換,從而對滿天星空的感受更美了。
領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有句名言:“教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比绻處熌芙洺=o學生正確的、動之以情的范讀,就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斷地提高讀書的興趣。當老師聲情并茂地讀完一篇比較難讀的文章后,學生早已躍躍欲試了,這時可采用逐句領讀的方式,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感訓練。通過領讀,就可以引導學生讀準字音,了解重音的確定、停頓的時機、節奏的掌握、語氣的舒緩、感情的處理等,只需“轉軸撥弦三兩聲”,便已“未成曲調先有情”了。領讀這種訓練形式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和聲調,讀好重音和語氣,通過反復訓練,可以使學生做到朗讀時不添字,不漏字,字字讀準;不重復,不破句,句句讀通。堅持這樣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自然而然地會有提高。
分角色讀。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中有許多故事性很強的課文,如《一個奇怪的問題》《誰的本領大》《筷子的傳說》《三過家門而不入》等這樣的文章適合于學生的表演。對于這類文章,可以讓學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模仿,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過頭去朗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就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達出來。比如學習《誰的本領大》這課,學生在表演讀中能將手的“傲慢”“憤憤不平”,嘴巴的“火冒三丈”“跺著腳的樣子”表演的淋漓盡致。
評價讀。好的老師應當善于巧妙、機智地誘導評價學生,做到引而不發。我在上《美麗的小路》,要求學生用讀來表現小路的美麗。第一個學生讀得不夠好,我說:“你讀得很響亮,可老師還沒欣賞到美麗的小路呢!”第二個學生有進步了,我評道:“呀,這個,我看到美麗的小路啦!路上鋪著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路旁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多聰明的老師!特意把最能表現小路美麗的語句依著學生的樣子重復朗讀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實際在強化朗讀要領。在這種形象、生動的語言誘導下,每個學生都能心領意會,讀得趣味盎然。
其實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還有許多形式,比如:想象讀、比賽讀、合作讀、輪流讀、自由讀、配樂讀等等,課堂上不斷豐富朗讀的形式,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朗讀的興趣。
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提高閱讀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在教學中要結合課文特點,明確訓練目標,綜合運用,學生逐步熟練掌握朗讀技巧,從而提高朗讀能力。
孩子由幼兒園升入一年級后,需要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學生剛步入小學,對什么都感興趣,一年級語文是基礎中的基礎,如何打實基礎,需要我們語文老師關注一些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以求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在沒有任何壓力的環境下愉悅地學到知識,掌握知識。
一、關注“激發興趣”,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使學生體驗求知的愉快,可以提高學生觀察思維的敏感性、靈活性,記憶的牢固性和想象的豐富性。托爾斯泰說:“成功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睂τ趧側雽W的一年級學生,我覺得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它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起良好的基礎。因此,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應滲透些激發興趣的環節,巧妙設計學習形式,挖掘教材的趣味點,激起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誘發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欲。激發興趣環節的設計要適合兒童的特點。小學生最喜歡聽故事、唱歌,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可以講故事、唱兒歌來“激發興趣”,比如在課前講《三只小豬》、《喜羊羊與灰太狼》、《白雪公主》、《蠟筆小新》等,課后唱一些兒歌,尤其是動畫片的兒歌,例如《金剛葫蘆娃》、《健康特工隊》等,讓孩子們愿意早早地到學校,盼望著老師來上課。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選用學生熟悉的歌曲、寓言、故事、史料、身邊實例、自身感受和時事熱點等創設一定的情境,或者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精心設計的小游戲,引導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沒有任何壓力的環境下愉悅的學到知識,掌握知識。
二、關注“學習習慣”,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年級是各種良好習慣養成的起始年級,養成好的習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終生有益。首先,說話能力的培養,一年級學生識字量不大,所以首先應加強說話訓練,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開展講故事大賽、說日記活動等,要讓學生敢說、想說,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其次,寫字基本功的培養,注重一年級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的培養,只有端正坐姿,執筆規范后,才能寫出端正、勻稱的字,重點指導23種基本筆畫,讓學生認真觀察漢字的運筆方法、間架結構,從“摹”到“臨”,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從而培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再次,預習、復習習慣的培養,要根據一年級學生心理的特點,合理培養學生預習、復習習慣的養成,例如在教字母時,開展預習比賽,看誰能合著書,將未教的字母寫出來……在教完生字后,第二天,看誰能將生字寫出來,并且給每個字注上拼音等。逐步形成自覺的預習、復習習慣,使學生學習語文的潛力得到更好挖掘。另外,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一年級學生日常良好學習行為的培養,比如認真聽講、獨立思考、仔細觀察、用心去記等學習行為,注意教育引導學生課堂上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只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才可能有高效課堂的生成,才能為學生學習的良性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關注“個體差異”,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學生的個體差異注定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學習效果的差異。同一時間、同一內容講授完以后,班級中總會有一些對新知識理解、掌握不夠透徹的“學困生”,這一現象在低年級孩子中顯得尤為明顯。因此,在一個班里面,老師經常不經意地就從學生中分出了后進生或者叫“差生”。其實“差生”并不姓“差”。在教學中,尤其我們一年級的教師,要改變自身偏見的認識,要改進教學策略,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皼]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們在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應該注意別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真正做到教學面向全體,關注個體差異,堅持分層次教學,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落到實處,落在每一個孩子身上。這就要求我們及時發現、及時彌補,鞏固新知的同時,注意適當安排一些以往舊知的練習穿插其中,讓學生在練習中時刻回憶舊知,從而加強記憶,減少遺忘,讓我們的學生永遠站在所學知識的同一起跑線上。針對后進生,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分析和對待。是家庭原因的,就多家訪,召開家長會,與家長交換思想、意見,幫助學生進步;是教育方式的就改變教育方式等等,無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們老師都要有誠心和愛心,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使學生感到溫暖,同時多注意后進生的“反彈”,真正做到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四、關注“合作意識”,從小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
新課標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倡導”。合作意識的培養簡單地說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種是教師同學生之間的合作,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語言和文字,還應引導學生注意文中的關鍵詞、精彩句子以及文章的內涵。第二種合作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這時,學生就會成為完全的指導,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科技飛速發展,尤其是網絡的廣泛應用,可以讓一年級的學生小組合作去嘗試搜集一些信息資料,例如一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多想去看看》,可以上網搜索一些有關北京天安門及天山的圖片及內容,讓各小組分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小組進行補充,讓孩子們在合作中相互促進,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有了直觀的認識后,課堂就變得容易、生動了起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是需要老師付出真情和真愛的,教師要用自己的真心和愛心去關注學生的一切,這樣才會得到學生們的歡迎、信賴和愛戴。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在這和諧與輕松的氛圍里得到開展和完善。
結束語
本文主要從我國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現存的問題出發,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措施,希望此文可以促進自身教學的進步,也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點幫助,文中不妥之處還望指出。
摘要:習慣在學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歸根到底是習慣的培養?!毙W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從幼兒園游戲型教學到課堂型教學的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很多好的習慣都需要加強培養。作為一年級語文教師不可忽視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今后學習生活的重要影響,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談談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認真 書寫 讀書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謂習慣,是由于長時間的經驗或重復在后天養成的一種比較固定的、不易改變的行為傾向。它也是一種與需要相聯系的穩定的行為方式。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的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小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會把精力集中在學習活動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學習效果,也有利于學生健康的發育成長。小學一年級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在教學中應注重以下幾個習慣的養成。
一、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
要想使學習好必須有個正確的學習態度,也就是對待學習認真負責,積極努力,不敷衍了事。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與否,決定著學習的成績與效果。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能夠按時上學,上課、不逃學、不曠課、不早退、不遲到,遵守課堂紀律,不隨便說話,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能夠按時完成作業,認真復習考試不作弊等。特別是一年級新生,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有時開學都快兩個星期了,但還有一部分學生不知道什么叫按時上學,什么叫遲到,什么叫遵守課堂紀律,隨便說話,不按時完成作業的現象比比皆是,這無疑會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剛入學我們教師就要培養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時都要講究認真、負責的態度,以便在整個小學階段能以積極的態度學習知識、掌握技能。
二、專心聽講
專心聽講是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學生在發表自己的觀點時,一部分學生在做自己的事,或者急于要求老師讓自己發言,根本不聽同學的發言。尤其是在小組討論時,一個同學發言,有的學生還不等同學發言完,就打斷同學的發言。從這些不良的現象看出,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刻不容緩,尤其應從一年級抓起。因此,我就對他們提出傾聽的要求:面對發言的同學,安靜、禮貌、認真聽。聽后,指名學生把剛才聽到發言同學說的內容復述一遍。經過訓練,學生已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并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我認為教師講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而且語言要生動有趣,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三、語言表達
在培養一年級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努力使學生養成正確、有序、說完整話的好習慣。無論哪種情況都要要求學生先想后說,想好再說,然后強調語句完整,條理清晰,連貫流暢。并學會根據不同的場合調整語氣、音量和說話的方法。還要求回答提問時聲音響亮,態度自然大方,語氣要肯定,讓全班同學都聽見;糾正他人發言時態度要誠懇,語氣要適中;小組討論時要用商量的語氣相互補充,聲音宜小不宜大,不能影響其他小組的學習。
四、認真書寫
字是人的第二張臉面,字寫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學識、性格、氣質、風度等。《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第一學段寫字教學要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和正確的寫字姿勢,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這里的規范指的是把字寫得合乎規則,遵循筆順的規則,不寫錯別字,不改變字形,不填筆漏畫,還要美觀大方。
寫字時,首先要求學生坐姿端正,握筆姿勢正確。寫作業之前,教師要帶著學生復習一下正確的書寫姿勢:眼睛離書本一尺,胸脯離桌邊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在學生寫作業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坐姿。其次,通過講解,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如每一筆寫在田字格中的什么地方,結構怎樣等,使學生樹立形成正確、美觀的印象。再次,要求學生作業本干凈整潔;字跡清楚規范;有一定的書寫速度。教師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學生的一生。年齡越小的孩子,模仿力越強,教師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模仿者。教師的板書、作業本上的批語無不是學生的字帖。將自己投身于一面鏡子前,教師的寫字姿勢規范了,寫字水平提高了。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五、讀書習慣的養成
小學一年級學生由于剛進校,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濃,是培養閱讀習慣的最好時機。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正確讀書姿勢的培養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培養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就要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讀書姿勢。剛入學的小學生,我就對學生特別強調讀書的姿勢;身坐正,腳放平,兩足著地書向前方傾斜,眼離書本一尺。在閱讀時,我還適時提醒孩子放松一會兒,以提高閱讀效果。總體看來,全班學生的坐姿基本正確。
2、讀書興趣的激發
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更重要的還應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一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對什么新鮮事物都很感興趣。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歡讀書。讓孩子愛上讀書,首先我多讀一些兒童讀物,從有益的兒童讀物中找一些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故事、趣聞,結合語文課、數學課和閱讀課講給他們聽,他們都喜歡聽。
一、存在的問題
由于受家庭、社會、學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村一年級的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不多,普通話普遍不夠標準,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朗讀能力不強,寫字水平低下。
二、解決策略
為了改變農村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現狀,語文老師在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情,對學生知識的積累,能力、習慣的形成進行指導和訓練。
1.訓練普通話
新課標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要求學生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一年級的語文老師,要結合漢語拼音教學,訓練學生的普通話。如教學韻母ɑi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哪些字中含有韻母ɑi的音?學生可能會說到“愛、矮、菜、拜”等字。教師還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將身邊的人、事、物先用標準的普通話說一說,然后給這個字或詞標上拼音拼讀出來。如教師指著桌子問學生:這是什么?學生說:這是桌子,zh-u-o,zhuō zi。這樣的訓練提高了學生學習普通話的熱情。
2.訓練讀書
這里的讀書指的是看著書本出聲讀。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姿勢:身子坐直,眼離書本約一尺,兩手分別拿著書的左下角和右下角,書本微微向后傾斜。這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新內容,每次讀書前老師都要提醒學生把書拿起來,并逐個檢查學生的讀書姿勢,再開始讀書。長期這樣訓練,學生就能養成習慣,就不會出現將書本平放在桌子上,用手指讀的現象了。
課標將讀分為三個層次:正確、流利、有感情。老師在訓練學生讀書的時候也要分三個層次進行。
首先,讀正確。讀正確就是讀準每個字音,讀通每個句子,讀的時候不錯字、不添字、不漏字。以《東方明珠》一課為例,我這樣指導學生讀書:(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2)學生自由讀課文,對不認識的字,多拼讀幾遍。(3)老師將課文中的生字一一寫在卡片上,指名讀,然后全班學生一起讀,確保每個學生都認識這些字。老師還要將難讀的長句子提出來,指導學生讀。(4)指名分小節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并進行評價(哪兒讀錯了)。
其次,讀流利。讀流利就是讀書時順暢、熟練、不結巴、不回讀。教師在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讀書時間,少講或精講,把時間留給學生。為了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教師可以開展各種讀書活動,如賽讀、同桌互讀、小組間輪流讀、分角色讀等。書讀熟了,讀流利了,語感自然就形成了。
第三,讀得有感情。有感情地朗讀是朗讀的最高要求,也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更是一年級語文的重要教學內容。
指導學生讀好詞語。詞語是每篇課文語言的最小單位,一年級是學生學習朗讀的起步階段,培養良好的語感就要從讀好詞語開始。如讀“海鷗”一詞時,老師可以先指導學生看插圖(最好是視頻),然后提問:海鷗是什么顏色的?它是怎么飛的?誰能模仿一下海鷗飛的動作?你們喜歡海鷗嗎?在老師的一步一步引導下,學生不僅讀出了海鷗的美,還讀出了對海鷗的喜愛之情。
引導學生讀好句子。一年級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抽象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能力還很低,幾乎為零。所以,老師在指導一年級學生讀句子時,要將抽象的語言形象化,引導學生觸摸語言,使朗讀具體化。如《烏鴉喝水》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我在教學時這樣設計:烏鴉會到哪些地方找水?烏鴉找到水了嗎?請小朋友們讀一讀這句話,體驗烏鴉著急的心理。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都能讀出著急的語氣來。
3.訓練寫字
由于農村的幼兒教育、家庭教育相對落后,很多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執筆姿勢都不正確。對此,老師不僅要教給他們正確的執筆方法,還要一一糾正他們錯誤的執筆姿勢。
從書寫漢語拼音過渡到書寫漢字,是一年級學生首先要克服的難題。學完漢語拼音,老師要指導學生書寫簡單的筆畫。老師示范寫,學生書空,然后自覺練習。學生練習時,老師要依次觀察,對那些寫字有困難的學生(有些學生的筆畫不分粗細,用力不分輕重)要手把手地教。
新課標規定,老師每節課要安排10分鐘給學生寫字。我認為,一年級要安排15~20分鐘的時間來指導、訓練學生寫字。除了集體指導,老師更要重視個別指導。
4.訓練說話
聽是說的前提。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聽別人說話的習慣。老師首先要培養學生聽的習慣,只有聽進去了,才能說出來。其次,老師要關注學生說的話是否完整,使學生養成說話完整的習慣。最后,老師要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給學生說話的空間,訓練學生說話。
老師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訓練學生說話:(1)連詞說話:每教一課,都要求學生選擇一兩個詞語說幾句話。(2)看圖說話:一年級教材每一課都配有精美的插圖,老師要充分發揮插圖的作用,讓學生說話。(3)造句:有些詞語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用到,老師可以讓學生用詞語造句。(4)想象說話:聯系課文內容,給學生提供想象的契機。如《水鄉歌》里有這么一段:“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接一個,處處綠水蕩清波。”我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我朗讀,邊聽邊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5)畫畫說說:一年級小學生喜歡畫畫,如《冰花》一課,為了讓學生感知冰花的千姿百態和美麗,我讓學生畫冰花,學生畫好了以后,我又讓他們在本組內互相交流,說說自己畫的冰花像什么。
(責編 莫彩鳳)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組成部分, 閱讀教學在各種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诖?,本文主要對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策略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僅僅只是通過文字的表象對字面意思進行淺顯的了解,而不能對文字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更深層次意義上的挖掘和掌握。因此,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就顯得特別重要。
一、養成學生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作為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開始接觸文字之類的東西,而養成自覺讀書與選擇書籍的良好習慣就是他們人生的第一步。書本作為學生成才與進步的法寶,發揮它的關鍵作用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引導學生不要單純追求擁有書本的數量,而是要追求豐富的知識。學生可以在圖書館或者書店選擇自己喜愛的讀物,擴充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對于一年級學生喜愛的讀物,我們要經過精心的選擇,選擇那些能夠吸引他們興趣的書籍引導他讀下去,讀完后,可以聽聽他的觀點與想法,將其說法中的優缺點挑出來并與他進行交流。交流后試著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和道理來區分書本的好壞、適合與否,逐步地培養學生選擇好書的能力,并逐漸養成讀好書的習慣。古語有言:“書非借而不能讀也?!闭f的就是絕大多數學生在心理上認為是自己的書就不會那么快速而認真的閱讀了。事實上,這僅僅是擁有了書本而不是擁有了知識。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大人借閱他們感興趣的課外讀物來給他們讀,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培養學生讀書的自覺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因時間倉促不允許他偷懶,加上興趣的促使,小學生自覺讀書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
二、閱讀與思維訓練相結合
在教學實踐進程中強調讓學生把閱讀與思考緊密聯系起來,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在一年級《小松鼠找花生》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使用以讀代講的方法,在讀中不斷啟發學生思考的方式,使這堂課上得生動而流暢。首先讓同學自由地朗讀課文,思考小松鼠要找的花生在哪里,然后讓學生之間展開激烈的討論,最后他們一致得出結論:原來花生是埋在地里的。同時在同學們發言的過程中,讓他們帶著多個為什么來思考,最后讓大家用自己的語言來總結并且回答問題,以致這堂課的氛圍異常熱烈。特別是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紛紛發言,積極地就相關問題進行提問和解答。所以說,只有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相結合才能夠使學生的認識能力實現質的飛躍,思維能力更上一層樓。
三、閱讀與看圖訓練相結合
要充分發揮課文中插圖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在開始講解課文之前,請學生們先看圖,并通過看圖讓他們對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東西進行討論。從而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描述圖上畫的是什么,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然后教師將圖文對照講解課文。比如,在一年級下冊《春天》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筆者引導學生仔細看課文中的插圖,讓他們自己描述插圖中的春天有哪些自然景象與人文景觀,并將課文中的景觀與自己身邊的春天進行對比。由于課文插圖生動形象,以及對身邊春天的接觸,所以學生描述得聲情并茂,而且還添加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接下來讓學生閱讀課文,看課文如何將圖像內容轉化為文字信息,同時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簡單地對自己身邊的春天進行描述。這種活動的安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所以說將閱讀能力與看圖訓練相結合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進入佳境的又一個重要途徑。
四、閱讀與說話訓練相結合
假如我們說“閱讀與思考”是信息的錄入與貯存的話,那么“說話”就應該是信息的錄出與釋放了。因此,學生語言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就作為一個重要的問題被提上了高度。我們都知道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必須重視學生閱讀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比如,在一年級上冊《小熊住山洞》的教學活動中,我讓學生自由朗讀后,點名叫了一個同學來讀,讀后,我問:“你讀得很認真,但是聽了你的朗讀后,老師頭腦中并沒有出現小熊的可愛形象呀?大家能想象一下,小熊活潑的樣子嗎?所以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重要,我們要把自己想象成住在山洞中的小熊,然后才能夠表達出小熊笨拙可愛的樣子。”就這樣在我的啟發下,大家開始討論小熊在山洞中活動的樣子,不一會兒就涌現出許多奇妙的想法,并各抒己見,滔滔不絕。這樣就把學生帶入了課文意境中,使他們真正感受到了課文的內容,將閱讀、說話、情感三者緊密結合,正所謂“一石三鳥”。所以,將閱讀與說話訓練相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又一個路徑。
總之,在一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我們應按照學生心理特點,創造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每個學生喜愛讀書、自覺讀書,進而將讀書作為一種愛好、一種享受,這樣才是我們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最高褒獎。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1. 那么教師在課堂上該怎樣組織好學生,使其在教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學習呢?以下是我對一年級組織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和做法
1.1 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后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游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崩脤W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1.2 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游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具體做法是:教師說“1、2、3”,學生馬上作出回答“請坐端”師:“1、2”生:“安靜”、“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上課鈴聲響,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教育學生不要大聲喧嘩);“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聽講?!闭n程進行一半時可以活動一下如:……“點一點,搖一搖,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對“笑一笑,哈哈哈”特別感興趣,當說“坐會好”時,都坐得很好了。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我們要認識到在一年級課堂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抓好紀律的關鍵。你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須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后,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么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致對以后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1.3 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于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傊?,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1.4 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總之,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2. 現針對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談一點體會僅供參考
2.1 把好拼音教學質量關。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重點是拼音教學,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拼音的學習上,這也是很多一年級語文教師最頭疼的問題。拼音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是學生識字的好幫手。拼音教學要讓學生發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能借助圖形幫助記憶。如:教學聲母“a”時,可以編順口溜:“張大嘴巴a、a、a;小女孩練唱a、a、a”,幫助學生記憶。再引導學生觀察“a”的形,“a”像小女孩的頭部,左半圓像頭,豎右彎像小辮子。學生以各種方式練習發音,體會發音要領。如:用小鏡子自檢發音口形,同桌互檢,“開火車”練習發音,小組比賽等。
2.2 加強學生的識字、寫字練習。在學生學會拼音的基礎上,教給學生拼拼音的方法,使他們不再依賴教師教讀,而是自己借助拼音識字。在識字教學中要,進行形式多樣的識字比賽。如:同桌之間比、組與組之間比、男生與女生之間比等。還要引導學生去認識我們身邊的一些學過的字,如:廣告、標語等,鞏固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這樣學生的識字量會不斷得到擴大。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寫字練習,這與識字教學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寫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寫字教學中教師更要強調寫字姿勢,長期嚴格要求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習慣。學生的執筆姿勢尤為重要,正確的執筆姿勢是寫好一手漂亮字的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不能忽視這一環節,教師要規范學生的寫字筆畫、筆順,培養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寫字教學不只是要求學生會按書照抄,而且還要記住它們的音、形,理解它們的意思。教師要讓學生經常聽寫,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教給學生記憶字形的方法,如:利用加偏旁、減偏旁、比較法等方法記憶字形,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識字能力、寫字能力的提高。
2.3 加強學生的朗讀練習。朗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要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通課文。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領讀,學生跟讀,這樣只會導致學生形成依賴性,使他們不能自主地去學習,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要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要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通課文、熟讀課文,如采取同桌之間、組與組之間、男生與女生之間進行比賽朗讀。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2.4 加強學生用字組詞,用詞說話、寫話練習。對于剛入校的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詞匯較少,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學生的組詞、說話、寫話練習。在學生學會生字的基礎上,讓他們用生字練習組詞,鼓勵學生用一個字組多個詞,同時,挑選出自己喜歡的詞語練習說一句話,并寫下來。這樣做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
2.5 加強學生的看圖說話、寫話練習??磮D說話、寫話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意思完整、表達清楚的一句話,并寫下來。這樣有利于學生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最后要強調的是,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教師要吃透教材內容,了解教學大綱,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緊湊性,要注意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性。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也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年級學生剛開始語文學習,閱讀積累少,思維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差。如何進行教學,使我們的語文課事半功倍?美同教育家畢特,科勒涅斯指出:“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薄吧畹氖澜缇褪墙逃氖澜?,生活的范圍就是課程的范圍。”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參與課堂的情感體驗,依據學生的生活體驗、成長特點和生活實際,以生活為源頭活水,通過有目的的教學和活動,激發共鳴,是打開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有效通道。因此,我認為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聯系生活是教學的法寶。現就課堂教學中的幾個例子談談我的做法。
1,聯系生活理解文本。學語文,不能讓孩子感到枯燥乏味,而應讓他們興趣盎然,徜徉其間,在拼音教學中,課本提供了很好的情境圖,把新知識和生活結合得非常緊密,教學中孩子能不斷有新發現。為了讓孩子對學課文充滿興趣,扣‘下樂學的基礎,我努力上好第一冊第一篇課文,那是兒歌:“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碑敃r孩子們剛學完拼音,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努力拼讀,大多能逐字讀過,為了達到祝允明先生所說的“身與事接而境生,境與事接而情生”,把閱讀與理解結合,啟好學語文的“蒙”。我剪輯了一段相關錄像再現課文情境,孩子們看錄像,知道了“花”,進而理解“八九十枝花”,是小朋友看到許多花。指導孩子找找“亭臺”“煙村”,并和孩子數亭臺,數人家,告訴孩子亭臺用“座”,錄像中鮮活的畫面充分調動生活的積累,孩子們體驗了春天的美和游玩的快樂,文本成為具體形象的生活情景,再讀兒歌時能分清意群,讀得繪聲繪色。更重要的是,他們把抽象的課文和形象的生活建立了聯系,對于課文源于生活、結合生活去理解,有了初步體驗,對學語文有了興趣和信心,為將來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讓語文學習成為孩子們的向往。
2,聯系生活豐富文本。生活就是課本的源頭活水,我們要善于用生活充實文本,才能學到鮮活有用的語文知識,“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在學習了一些漢字后,讓學生結合拼音認文具名,與家長上街時在家長幫助下認店名、認商品名,不僅鞏固了漢字,且有意無意問增加了識字量,培養了識字興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觀察習慣??谡Z交際《打電話》,不僅在朋友生日時打電話祝賀,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打電話的機會,對孩子的表達交流也是有好處的。《我們來討淪》帶孩子實地認識一些交通標志,了解些交通規則,會讓孩子受益終生。以文本為范例,結合生活還能豐富生成語文知識。例如,《春到梅花山》語言優美,其中兩個長句和“晶瑩”一詞,是理解的重點和難點,“品瑩透亮”比較抽象,用錄像直觀花瓣帶著品瑩的露珠在陽光下通透晶亮,引導回憶《冰花》的品亮,在孩子們意會后,讓孩子們找一找、說一說他們見過的晶瑩透亮的東西,他們說出了露珠、蛋清,有的摘下頭飾,有的掏出玉墜……再讓同學們評一評,看一看,在興趣盎然中解決了難題。
3,聯系生活實踐文本?!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生活到語文學習再到生活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我們語文教師應努力使語文教學密切聯系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豐富文本,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文本與生活實踐的有機結合。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尤其重要。例如在第二冊課本《練習1》中有這樣一道練習:先加上標點,再分角色讀一讀。這是一段母子對話,內容簡潔明了,在點好標點、體會生活場景分角色讀的基礎上,我要求現編一段對話,并指名一學生和我示范,“師:昨天你怎么沒來上課生:我感冒了師:今天好些了嗎生:謝謝好多了”然后,我以最快的速度打出字幕,讓孩子們練習點標點,對這些來自生活的句子,孩子們讀得高興,點得快樂。有些同學下課還聚在一起興猶未了地寫句子,點標點。我又因勢利導,要求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標點常思考,多請教,這樣既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又進行知識的遷移,培養了能力。
教育心理學家張梅玲教授曾指出:“教材能從生活引入的盡量從生活引入。學完后能回到生活中去的盡量回到生活中去。”可見,聯系生活對我們的語文教學多么重要!讓我們從一年級語文開始,打開教室的大門,在聯系生活中學語文,縮小課本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學以致用,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充滿活力和生機!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那么教師在課堂上該怎樣組織好學生,使其在教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學習呢?以下是我對一年級組織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和做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后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游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于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傊?,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三、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傊M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現針對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談一點體會。
一、把好拼音教學質量關。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重點是拼音教學,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拼音的學習上,這也是很多一年級語文教師最頭疼的問題。拼音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是學生識字的好幫手。拼音教學要讓學生發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能借助圖形幫助記憶。如:教學聲母"a"時,可以編順口溜:"張大嘴巴a、a、a;小女孩練唱a、a、a",幫助學生記憶。再引導學生觀察"a"的形,"a"像小女孩的頭部,左半圓像頭,豎右彎像小辮子。學生以各種方式練習發音,體會發音要領。如:用小鏡子自檢發音口形,同桌互檢,"開火車"練習發音,小組比賽等。
二、加強學生的識字、寫字練習。在學生學會拼音的基礎上,教給學生拼拼音的方法,使他們不再依賴教師教讀,而是自己借助拼音識字。在識字教學中要,進行形式多樣的識字比賽。如:同桌之間比、組與組之間比、男生與女生之間比等。還要引導學生去認識我們身邊的一些學過的字,如:廣告、標語等,鞏固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這樣學生的識字量會不斷得到擴大。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寫字練習,這與識字教學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寫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寫字教學中教師更要強調寫字姿勢,長期嚴格要求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習慣。學生的執筆姿勢尤為重要,正確的執筆姿勢是寫好一手漂亮字的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不能忽視這一環節,教師要規范學生的寫字筆畫、筆順,培養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
三、加強學生的看圖說話、寫話練習??磮D說話、寫話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意思完整、表達清楚的一句話,并寫下來。這樣有利于學生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最后要強調的是,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教師要吃透教材內容,了解教學大綱,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緊湊性,要注意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性。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一句話:愛心+耐心+細心。當一名好啟蒙老師不簡單呀!
人人都說教一年級孩子難度大,尤其是教農村村級孩子難度更大,他們沒有上過幼兒園,地方口音較濃,什么都不知道,更沒有什么自控能力,一切從零開始,點點滴滴都要教。家長的意識也不高,并且還存在一種粗暴行為,更談不上輔導孩子,不管孩子學習怎樣,他們都毫無反應。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很難很難的,因此教師不太愿意去村級小學教一年級的語文。以下是本人對村級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幾點體會:
首先要從孩子的行為抓起,矯正孩子存在的野蠻行為,讓孩子意識課堂紀律和要講衛生的習慣,然后教他們坐與寫字姿勢,訓練課堂上不說話,再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組織好才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1.在教學拼音時
因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重點是拼音,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拼音的學習上,這也是很多一年級語文教師最頭疼的問題。拼音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是學生識字的好幫手。拼音教學要讓學生發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能借助圖形幫助記憶。在上課前,教師要準備一些小紅花,看孩子們誰上課坐得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把紅花獎給他。比比看,誰能得到小紅花最多?這樣孩子們坐得很端正,教室里很安靜。如:教學單韻母""時,教師示范發音,讓孩子們聽清音,看清教師的口型,孩子們再試著發音,教師進行糾正,反復練習,長時間的練習,教師編順口溜:"張大嘴巴、、;小女孩練唱、、",幫助學生記憶。再引導學生觀察""的形,""像小女孩的頭部,左半圓像頭,豎右彎像小辮子。讓孩子們以各種方式練習發音,體會發音要領。如:用抽學生檢查發音口形,同桌互檢,"開火車"練習發音,小組比賽等。利用小紅花做獎品孩子們很積極。
2.在教學識字、寫字時
要在學生學會拼音的基礎上,教給學生拼拼音的方法,使他們不再要教師教讀,而是自己借助拼音識字。在識字教學中要采取多樣的識字方法。如:同桌之間比、組與組之間比、男生與女生之間比等方法很有效??凑l先能把詞語讀通,利用一些時間給孩子們先練習拼讀,過些時間就看到很多孩子紛紛舉手,教師進行抽查了解學生利用拼音識字的程度,對一些三拼音節的字,教師重點標出來,并采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區分聲母、介母、韻母,讓孩子們區分清楚,才能拼得準確,還要引導學生去認識我們身邊的一些學過的字,如: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包裝袋名稱、教室學習園地的主題名稱,學校標語等,鞏固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這樣學生的識字量會不斷得到擴大。學生的寫字教學,教師首先示范書寫,帶學生伸出小手進行書空訓練之后,告訴學生田字格分為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觀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讓學生在書本的田字格里書寫,教師巡視檢查并糾正,學生的字寫得很好,寫字的好與壞從小培養。更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寫字教學中寫字姿勢、執筆姿勢都很重要,長期嚴格要求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習慣。因此,在識字與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更不能忽視這一環節,教師要規范學生的寫字筆畫、筆順,培養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把寫得好的字進行展示。寫字教學不只是要求學生會按書照抄,而且還要記住它們的音、形,理解它們的意思。教師要讓學生經常聽寫,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教給學生記憶字形的方法,如:利用加偏旁、減偏旁、比較法等方法記憶字形,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識字能力、寫字能力的提高。
3.在教學課文時
因能讀通課文且做到讀得流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要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通課文。如:在教學《我多想去看看》一課時,先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在拼讀一些時間,并宣布誰讀通誰舉手,看學生大部分舉手之后,抽個別學生試讀,能讀通的給一點小獎品,每位學生都想讀。通過這樣訓練,時間長了。學生自然孰能生巧。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領讀,學生跟讀,這樣只會導致學生形成依賴性,使他們不能自主地去學習,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要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要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通課文、熟讀課文,如采取同桌之間、組與組之間、男生與女生之間進行比賽朗讀。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4.在教學用字組詞,用詞說話、寫話練習時
盡量用簡單又經常碰到的字來組,如:用"鳥"字來組詞,教學生用會寫的字"小"來組成詞"小鳥",其它不會寫的字用口頭組,學生就會覺得輕松簡單。用詞說話寫話也是這樣??吹綄W生疲倦時,給學生一些自由活動輕松輕松,待會兒教師喊口號"1、2"學生都坐得很好了。對于剛入校的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詞匯較少,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學生的組詞、說話、寫話練習。在學生學會生字的基礎上,讓他們用生字練習組詞,鼓勵學生用一個字組多個詞,同時,挑選出自己喜歡的詞語練習說一句話,并寫下來。這樣做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提高學生今后的寫作能力打好基礎。
5.在教學看圖說話時
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可以抓住時機多說些鼓勵的話:學生說錯了也要鼓勵,下次學生才有膽量說,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有學習的自信和勇氣。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意思完整、表達清楚的一句話,并寫下來。但最好用到的字是認識的會寫的,語句短而完整,這樣有利于學生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師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還要掌握教材內容,了解教學大綱,認真備課,設計好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效果。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連接性,要注意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性。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村級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對村小一年級學生來說,語文知識點有些還是復雜,孩子學習的雖然是基礎內容。但表現出很吃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的同時,教師利用早讀時間對學生輔導與復習學過的知識,多加強鞏固,否則,會更加糟糕,同樣要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為本,以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為重。才能縮短村級的學生與鎮、城的學生差距。
摘 要:一年級學生剛開始語文學習,閱讀積累少,思維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差。如何進行教學,使我們的語文課事半功倍?美同教育家畢特,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參與課堂的情感體驗,依據學生的生活體驗、成長特點和生活實際,以生活為源頭活水,通過有目的的教學和活動,激發共鳴,是打開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有效通道。
關鍵詞:一年級語文;生活;興趣
在上課過程中應積極尋找著自己的教學方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漸漸摸索出自己的教學方法――故事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故事中接受所學的東西。我也在努力的嘗試著這種方法,我認為這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但是任何一種方法的推廣都有一定的摸索期與試用期。值得欣慰的是學生在通過這種方法的學習一方面讓他們感覺不到累,能夠充分接受所學的東西。另一方面在愉快的心情中學到東西。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教學大綱的要求。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幼兒園畢業,踏入小學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在他們剛入學的時候,先給他們定下規矩,賞罰分明,課堂教學中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利用好前半節課講知識,后半節課安排時間寫字或者游戲。如果一節課安排要學的知識過多,老師講的時間長,學生容易疲憊不堪,不僅學不到老師一節課講的知識,還會降低他們下一節課的學習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比如在上課前我做了一些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在上課時,先拿出來給學生看,學生們都很發出贊嘆的聲音,都很想要。我不失時機地說:“同學們看這些東西,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F代社會提倡人們大膽展示自我,“推銷”自己。從現代教育的觀念上說,培養小學生有自我“展示”的精神和自我“推銷”的意識,是培養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習拼音,天天拼讀,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時間長了,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厭倦的現象。而天天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就會感覺新鮮,有成就感,都會報以極高的熱情。再加之教師激勵性評語的推助,學生就會在不斷的挑戰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如在教學漢語拼音前,教師先出示字母a、o、e、i、u、ü讓學生看看誰會認,或認識其中的一個或兩個都可以。采用“我會認”“我會讀”“我會念”等語言,展示給同學們聽,再說說是怎么學會這幾個字母的。教師贊賞一個,啟發帶動大家主動獲取新知識。教材根據掌握的情況,再進行有的放矢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另外,還可采取課前說發現、課中講發現、課后談發現的自我形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培養興趣,發展智能。因為小學生對任何知識的學習都不是從零開始的,教師應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啟發學生自主實踐,大膽展示,趣學新知。
二、聯系生活豐富文本
生活就是課本的源頭活水,我們要善于用生活充實文本,才能學到鮮活有用的語文知識,“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在學習了一些漢字后,讓學生結合拼音認文具名,與家長上街時在家長幫助下認店名、認商品名,不僅鞏固了漢字,且有意無意問增加了識字量,培養了識字興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觀察習慣。口語交際《打電話》,不僅在朋友生日時打電話祝賀,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打電話的機會,對孩子的表達交流也是有好處的。《我們來討淪》帶孩子實地認識一些交通標志,了解些交通規則,會讓孩子受益終生。以文本為范例,結合生活還能豐富生成語文知識。例如,《春到梅花山》語言優美,其中兩個長句和“晶瑩”一詞,是理解的重點和難點,“品瑩透亮”比較抽象,用錄像直觀花瓣帶著品瑩的露珠在陽光下通透晶亮,引導回憶《冰花》的品亮,在孩子們意會后,讓孩子們找一找、說一說他們見過的晶瑩透亮的東西,他們說出了露珠、蛋清,有的摘下頭飾,有的掏出玉墜……再讓同學們評一評,看一看,在興趣盎然中解決了難題。
三、聯系生活實踐文本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生活到語文學習再到生活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我們語文教師應努力使語文教學密切聯系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豐富文本,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文本與生活實踐的有機結合。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尤其重要。例如在第二冊課本《練習1》中有這樣一道練習:先加上標點,再分角色讀一讀。這是一段母子對話,內容簡潔明了,在點好標點、體會生活場景分角色讀的基礎上,我要求現編一段對話,并指名一學生和我示范,“師:昨天你怎么沒來上課生:我感冒了師:今天好些了嗎生:謝謝好多了”然后,我以最快的速度打出字幕,讓孩子們練習點標點,對這些來自生活的句子,孩子們讀得高興,點得快樂。有些同學下課還聚在一起興猶未了地寫句子,點標點。我又因勢利導,要求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標點常思考,多請教,這樣既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又進行知識的遷移,培養了能力。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
一年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最喜歡聽到的是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其他同學就會受到感染,也會像自學像守紀律的學生一樣做好。當學生正確回答提問,及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