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09:43: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會計學論文范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專業導論課程的開設,有利于學生對本專業全面系統地了解專業的全貌。專業導論課程在專業教學體系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教學內容要安排妥當,使學生明確專業體系,本文是對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教學的探討。
關鍵詞:會計學;專業導論;教學內容;成績評定
一、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開課背景
廣東白云學院自2010年始,在基于CDIO教學改革理念的基礎上,學校要求每個專業都開設了專業導論課程,作為專業入門的引導。對于剛進大學校門的新生來說,頭腦里對專業的認識是一片空白,知識的積累只是對基礎課程的認識,對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以及就業去向,是全然不知的狀況。為配合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學校要求相應地調整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專業導論課程,可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背景,專業知識鏈的基本構成。幫助學生把握大學中課程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梢?,專業導論課程的開設對大學新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自從學校開設專業導論課程之后,原屬于就業指導中心負責的“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內容,學校將“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內容也納入了專業導論課程的教學內容。
(一)課程教學內容(二)課程教學方法因課程教學內容所需,任課教師基本上采用分組形式。在上第一次課時,先將學生分好組,上課時邊講解、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通過小組形式進行匯報。(三)會計學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1.教學內容的界定從開設此課程到目前來說,教學內容的界定是最大的問題,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具體內容到底要講哪些內容?導論課程的內容,一般包括學科導論和專業導論,具體到專業導論課程里,是否需要講解學科導論的內容?一直在探討階段,沒有定論,有的專家認為要講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讓學生了解財務管理的構成體系;有的專家認為讓學生了解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內容;且學校將“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內容加進來后,對任課教師的要求更提高了。2.課程學分和學時的界定本身專業導論課程是對專業的初步了解,學分和學時應該不能過大。但學校要求是3學分,共48學時,教師講課較吃力,在2016級人才培養方案中,申請將原3學分變成了2學分,學時降為30學時了,但自我認為還是不妥,參考其他學校人才方案的設計中,導論課程學時基本上是8學時,認為這個學時比較妥當。3.任課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專業導論課程對任課教師的要求較高,必須對本專業的知識體系較熟悉,并會計學專業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對本課程的教學才能達到效果。但廣東白云學院本身是民辦高校,從建校開始發展到現在,因缺乏辦學管理機制,導致師資不足,教師流動性較大,并且學歷、職稱符合高校教育師資的要求差距較大,能勝任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教學的教師較少,在這種情況下,任課教師都很怵頭本課程的教學。這樣導致的結果是,教師的專業素質不足,針對的講解不到位;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教與學雙方都處于被動地教與被動地學的狀況。
三、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教學的思考
(一)完善專業導論課程體系
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學大綱。目前,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的教學大綱雖已編寫,但仍處于探索階段,尤其是教學內容尚無定論,是否要包括學科導論內容,實踐項目要求學生了解哪些內容?
(二)教學內容界定
教學內容目前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項目教學兩部分。知識預備主要包括《財務管理》中有關財務管理環境部分、財務管理的內容、投資決策與籌資決策、財務分析等部分;《管理會計》中量本利分析、預算管理部分;《會計學原理》中有關會計對象、會計要素和會計報表部分。目前,本校教學內容如下表:
(三)教學方法靈活
教學過程中,因專業導論課程內容比較枯燥,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目前,在理論教學部分,為了使學生能籌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課前布置學生,在課下通過網絡資源搜索自己喜歡的成功職業人物,準備在課上介紹其人生發展過程,在這些成功職業人物人生轉折點上,學到怎樣把握人生機遇并做出正確的選擇?概括總結出從成功職業人物身上學習到的東西,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通過互相的交流與溝通,認識自我,學習專業知識,為自己未來人生做好職業規劃。在實踐項目教學部分,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組成團隊;再要正確引導學生對實際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從無到有,即企業從籌資、運營和財務等整個過程的了解;然后對虛擬企業各子項目內容的理解,從而對虛擬企業的運營展開各項經濟業務,試著生成會計報表,并進行財務分析,最后完成虛擬企業的財務報告。每完成一個子項目,組織各團隊分別進行匯報,互相取長補短,完善虛擬企業的內容。采用團隊自主學習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相關知識,收集相關資料,完成實踐項目,并向全班同學匯報項目的完成情況。
(四)完善成績考評體系
1.職業規劃課部分考核內容:學習心得體會和職業生涯規劃書。成績評定:成績由教師評定,學習心得體會40%,職業生涯規劃書占60%。2.專業導論課部分考核內容:項目參與和發揮作用情況。成績評定:項目參與和發揮作用情況由團隊民主評定,成績占100%。3.考核方案如下表:綜上所述,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的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內容、考核形式、學時分配等多方面的內容都值得商榷,希望各位專業老師能提出寶貴意見,及時斧正,共同促進教學。
作者:步瑞
摘要:以網絡作為基礎的慕課(MOOC)是目前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其包括有使用視頻、研究研討、實施作業、考察考核四個方面,對以往的教學形式是一種新的挑戰。本論題對比剖釋慕課教學和以往教學兩種形式教學的區別,研究慕課的教學理念在會計學課程中的實際應用問題,并給予一些完備建議。
關鍵詞:慕課教學;會計學;教學形式
在發展迅速的互聯網背景下,保障了數據的迅速傳播和發展。如今,應用信息技術的發展便利,大數據的傳播和運用都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信息化技術的傳導在不停的被公示,明了化。以網絡作為基礎的慕課(MOOC)驟然屹立,網絡信息技術和傳播作為交流用具,面向社會,在不收取費用的前提下為他們供應有關課程的資源材料,這些行為是對以往的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打擊。慕課教學形式的產生是源于國外,近些年國內也相繼進行了相關的一些研究。怎樣從國外現有的成果中學習到先進的操作經驗和使用流程是及其重要的,在不斷學習的同時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行為模式是研究的重點所在。
1慕課教學模式的發展和行使
1)慕課教學模式的產生與發展。慕課教學模式最早始于2007年,經過5年不斷的努力和改進,在2012年實現慕課平臺的使用和試用,并應用到各類的學習科目。我國于2013年加盟慕課的在線教育平臺,我國第一次實現的“在線學堂”是由清華大學正式推出的。其他高校也緊跟時代進步的步伐,不斷相繼地推出屬于本校的慕課課程。不難得出,慕課教學理念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以互聯網為基礎,以網絡技術作為傳播途徑,慕課教學得到了很大很廣的傳播和應用。在不斷改善和修復的過程中,慕課教學系統通過增加點擊訪問量和線上監控等手段來提高廣大學生線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慕課學習模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學生主動的學習,積極配合線上的相關工作,另一方面是學生參與線上網絡的課程學習,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進行交流學習,最后一方面是結合線上線上的學習方式,不僅參與在線的學習也參加線下的實際課程中。2)MOOC教學模式的首要特點。a.隨意選擇所需的課程資料。MOOC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的,讓更多層次的學習人員可以隨意的進行選擇自己需要的課程,完全體現出學習模式的公正公開原則,讓學習人員的學習不再受時間、空間上的局限性,只要擁有暢通的網絡和良好的接受設備,就可以完成學習人員的學習。b.公正公開式的學習模式。MOOC的教學資源是開放式的,對每一位學習人員都提供自覺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綠色通道”。學習人員依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身需求,選擇自己需要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用具和課程內容。MOOC的教育考核內容和方式信息是公開且透明的,學習人員可通過在線提問、上交作業、與老師交流知識等辦法取得考核通過的資格。c.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轉變。MOOC模式下的老師和學生不再像課堂上一樣,學生經過課前的學習和掌握,在課堂上與來世進行充分的交流。課下,學習人員選擇自學方式來提高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課上,與老師徑直地進行溝通,解決自學中產生的疑問和困惑。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提高學習人員的學習興趣,加大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還加強教師的準備課程工作,把重點放在學習人員的不解之處。d.一直優化的教學資源。在MOOC模式中,通過學習人員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意見進行收集整理,督促老師在制作教學視頻和課件的過程中加強優化,不斷改進。通過任課老師精心的準備,每一個教學視頻和課件都是老師教學精華所在,線上的學習人員可以經過多次的觀看和學習,吸取更多的知識。e.逐步提升學習人員的學習效率。MOOC模式是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過渡的體現,是節約時間、金錢、高效學習的學習教學模式。
2MOOC應用在會計學教學的啟迪
1)設計內容言簡意賅,學習氛圍輕松。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會計學作為高等財經院校的基礎課程,一般情況下的學時在63個學時左右,其涵括內容廣泛,重點和難點也錯綜復雜,MOOC可為學習人員補充易錯難懂的地方,經過不斷的學習和反復的推敲,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疑惑。2)解釋專業術語更加便利,言簡意賅。每個慕課課程都講解了不同的知識點,讓學習人員有目的、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和掌握。通過對專業術語中的重點內容的解釋和變通,讓學習人員更加容易理解和學習。3)按時準確地進行有效的學習交流,師生關系和睦。通過提前的學習和理解,大體上掌握了知識的整體含義,從根本上變化了以往會計學的學習理念,由單一的傳授課程、接受課程變成自主學習和及時交流,讓師生關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搭建穩定的網絡體系,讓優異的資源資料得到共享。通過慕課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入和推廣,匯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有關會計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取長補短,不斷學習,完成自身素質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3慕課的教學形式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的不同,兩者之間的迥異對比和優勢
慕課的教學模式是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轉移核心教學,提高學習人員的興趣,將傳授課程和內容的方式更加自由化,讓學習不再是板板正正的課堂接受模式,而是自我學習和課上交流的多變模式,很大程度上不僅提高時間效率還加強知識的牢固性。
4在模式的選擇上,會計學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
1)慕課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為結合,互助互利。應用先進的慕課教學模式,將慕課和傳統相結合的方式實踐在會計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在提高學習人員的積極性的同時增強課堂交流的實質性,使學習更加進步。2)加強教師學習技能的提高。慕課教學模式也需要教師的不斷學習和完善,培訓教師技能的同時也相應出臺一些制度來獎勵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良好的學習態度。5結語在會計學學習的課程中加設慕課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能夠加強教師的成果研究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在不斷學習國外的先進教學成果的同時,不斷結合本身的實際情況,學其所長,棄之糟粕,不斷建設屬于本學科的慕課平臺。
作者:劉媛 馬莉 單位:石家莊科技信息職業學院
[提要]應用型會計學本科的培養目標旨在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必須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具備經濟、管理、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知識及能力,能在中小型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等工作的應用、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本文從培養規格、職業崗位描述的對應鏈接課程、專業教育平臺設置等方面,分析基于職業崗位描述的應用型本科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會計學;人才培養;職業崗位
會計學專業培養的是應用型為主的人才,對于應用型會計專業教學來說,更重要的是對會計專業技能的培養以及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生的職業勝任能力。目前,應用型會計學本科的專業培養目標旨在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科學素養、人文精神和誠信品質,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各類中小型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本文從培養規格、職業崗位描述的對應鏈接課程、專業教育平臺設置三個方面分析基于職業崗位描述的應用型本科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培養規格
基于以上培養目標,應用型本科會計學專業的培養規格主要包括三種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
(一)知識結構
(1)熱愛祖國,深入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了解國內外時事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2)熟悉從事企事業單位工作所必須具備的經濟、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識。(3)掌握會計學專業必須具備的基礎理論,基本專業知識和基本職業技能,如會計核算、會計管理、財政經濟、財稅金融、審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4)掌握一門外語及計算機應用知識,具有可持續學習的能力。
(二)能力結構
1、通用能力。(1)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具備使用計算機實用軟件處理日常事務及通過網絡獲取、分析及處理信息的能力;(2)外語應用能力:有較強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3)文獻檢索能力:掌握經濟專業文獻檢索、查找的基本方法,并能對檢索文獻進行有效處理和正確使用;(4)溝通和交際能力: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組織協調和分析比較能力。2、專業應用能力。(1)會計職業工作能力:具備會計業務核算能力,熟練掌握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會計基礎工作能力并且具備一定的涉稅業務處理能力,審計業務處理能力和金融業務處理能力;(2)會計管理能力:熟悉國家相關部門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國內外經濟形勢,不同企業的企業環境和生產經營特點,依法進行會計業務處理與會計職業判斷;具有管理組織協調和團隊合作能力。
(三)素質結構
1、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2、文化素質。了解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3、職業素質。堅持不懈貫徹執行會計法、財經法律、法規和有關財務制度,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具備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實務技能,有較強的寫作能力與溝通協調能力。4、身心素質。恪守會計職業道德,廉潔奉公;遵守法紀,堅持原則,嚴格執行有關的會計法規,維護國家利益,抵制一切違法亂紀、貪污盜竊行為。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扎實工作,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嚴謹、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具有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謙虛謹慎、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
二、基于職業崗位描述的對應知識、能力、鏈接課程
目前,會計專業的職業崗位描述包括會計主管(財務助理)、會計核算員、出納三大類?;谝陨先箢悕徫幻枋觯瑫嬄殬I崗位要求會計學專業畢業生應擁有對應的知識、能力結構。針對每個大類崗位的不同的知識、能力結構開設相應的鏈接課程。具體如表1所示。
三、專業教育平臺設置
專業教育平臺分為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導論講座、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中級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小企業會計準則;專業核心課程模塊-財務報表分析、稅法、財務管理、審計學、高級財務會計;專業集中實踐模塊-會計學原理單項技能、稅務會計實務、會計分崗位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實務、會計綜合模擬實訓、ERP沙盤模擬實訓、社會實踐;創新創業教育模塊,按《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學分認定與管理辦法(試行)》和《大學生社會責任教育培養方案和學分認定暫行辦法》執行四大模塊。實踐教學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獨立設置的實驗課、創新創業實踐學時比例超過總學時50%。綜上所述,應用型會計學本科專業培養的是適應未來工作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完成工作崗位任務,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就要圍繞這一目標來進行。以職業崗位描述為導向進行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是應用型本科會計學專業課程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趨勢。
作者:朱琦 單位:安徽三聯學院財會學院
摘要:現如今,我國會計行業急缺應用性人才,這就導致了我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務是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改革成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模式,而教學模式改革的核心在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從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說起,結合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際情況,對這些不足的改進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會計學課程;教學方法
現如今,在我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培養應用人才,讓學生在學校中就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而不是只掌握了課本知識。尤其在會計學課程中,有許多本科院校只注重學生會計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很少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所以說,本科院校正在進行對于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讓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模式變成基于人才培養的模式。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會計學課程的特點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下,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要以會計崗位對畢業生的素質、能力要求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作為教學任務,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出會計知識和會計能力都具備的學生,以便學生更好地適應職位的要求。1.符合“會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我國企業對于會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要求畢業生擁有良好的會計知識和素養,還要求畢業生具有良好的會計操作能力。在企業招聘中,最受歡迎的應試者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畢業生。為了讓學生達到這個要求,本科院校要改變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不僅僅要傳授學生會計知識,還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2.會計學課程自身的需要。老師在傳授會計知識的時候,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為課本上非常多的內容都是需要學生通過實踐來掌握的,例如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填制,會計報表的編制等。而且學生需要掌握每一個會計崗位的職責和權限,這樣才能在工作中不做出超過職責范圍的事情。3.提高教學質量。會計學是比較枯燥、專業性強、內容嚴謹的一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有趣輕松的教學方法則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生對會計學習的興趣。而且在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在尋找一種教學方法,爭取有效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會計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和單一。雖然說,現如今的會計學課程教學的手段已經和多媒體結合起來了,利用多媒體代替了傳統的黑板,但是多媒體也只是起到了黑板的作用,根本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例如老師在給學生們講解財務報表制作的時候,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講解財務報表的格式、內容和填寫步驟,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看一個真正的財務報表,讓學生們加深對其的印象。而且在會計學課堂上,都是老師在講課,而學生只負責聽課,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老師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覺得學習會計是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這樣才能培養出應用型會計人才。2.考核方式沒有突出實踐性。我國本科院校的會計學考核方法就是進行考試,其實考試是我國學校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環節。而會計學課程的考試方式大多是閉卷考試,考試題型也是傳統的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和會計分錄題等,學生只需要在考試前死記硬背就可以取得一個較好的成績,而且這份成績也只能證明學生的會計知識掌握得不錯,而無法判斷出實踐能力的高低。所以說,我國本科院校的會計學考核方式根本沒有突出實踐性,自然也無法完成培養實用型會計人才的教學目標。3.實踐不足,理論沒有和實踐結合起來。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學目的是培養實用型的高素質人才。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學校也比較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大部分老師并沒有很好地落實學校的這一要求,只重視學生的會計知識的積累,而不在意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就算有一些老師給學生設置了實踐環節,也只是做做樣子,并沒有起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
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會計學課程進行改革的措施
1.改革考核方法。本科院校可以改革考核法方法,從卷面上的閉卷考試變為單元考核體系,老師在講完一單元的課程的時候,就對學生進行考核,不僅僅要考學生的會計知識的掌握能力,還要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能力可以利用上機測試來判斷,而會計知識可以從學生的作業、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等多方面做出評判,而不用等到學期末再進行評價,并且實現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測試。而且通過單元考核還可以讓老師掌握學生對這一個單元的掌握情況,并且及時做出教學改革,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會計學課程。2.改革教學方法。老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來講解會計學知識,可以利用PPT和視頻來讓學生對于會計學知識有一個具體、直觀的了解。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和會計知識有關的視頻,讓學生明白它們的具體操作步驟,然后再讓學生們實際操作一下,增加學生們的實踐能力。而對于一些純理論性的會計知識,老師也可以利用PPT中的流程圖片來讓學生有一個深入、直觀的了解。3.理論和實訓相結合。在大多數的本科院校中,會計學課程都沒有設置實踐課程,就算有一些學校設置了實踐課程,也是在理論課結束之后,再上實踐課程,這樣會使得理論和實踐完全脫離開來,既不利于學生對于會計知識的理解,也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采用理論和實訓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則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動手操作,既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高。而且老師可以在一個單元的課程結束之后,對這一個單元的課程進行總體訓練,讓學生系統地掌握會計知識。4.構建網絡化的教學資源。為了讓學生可以在課下也可以學習會計學知識,老師可以把一些會計學課程中的重難點做成視頻,放到學校的網站上,供學生們使用。而且有一些實踐性較強的教學內容,老師可以錄下來讓學生們反復觀看,以便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渠道也隨之變寬,學生如果遇到一些不會的問題或者不明白的知識點可以通過網絡來詢問老師,而老師可以直接在網絡上做出回答,也可以在下次上課的時候集中講解,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5.增強師資力量。培養應用性會計人才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老師的會計水平和素養。目前,我國的本科院校只招收會計專業碩士及其以上學歷的畢業生來當老師,而這部分老師雖然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但是實踐性卻比較弱。所以說,對于學校來說,培養會計知識和實踐能力都具備的老師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學??梢怨膭罾蠋熗ㄟ^掛職鍛煉的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或者學??梢月撓狄恍┢髽I來對老師進行會計的實踐鍛煉,真正提高老師的會計操作能力。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講述了我國的本科院校在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還存在的幾點不足,和解決這些不足的有效方法。在會計學課程教學中,要把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真正提高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讓學生在畢業之后輕松找到一份良好的工作。
作者:胡正燕 單位:濰坊科技學院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具有較為代表性的案例,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案例去思考問題,做出自己對于問題的判斷和認識,進而提出案例存在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在會計學教學上,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優化教學質量,更有利于學生對會計這門學科進行深入的理解,使理論變活,課堂變活。同時仍應注意案例教學有一定的要求,應做到有所側重,有所并重。
[關鍵詞]案例教學;會計學;應用
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具有較為代表性的案例,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案例去思考問題,做出自己對于問題的判斷和認識,進而提出案例存在問題和解決的方法,旨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拓展學生思維,讓知識與能力并重,而不是老式的照本宣科。鑒于這種教學方法有較強的靈活性,使得其在最初由哈佛商學院創立之后廣泛傳播。案例教學法的出現為教育界培養了大批能力強、本領硬、思維活的優秀人才,并在全球廣泛應用,是一種較為經典的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在會計學研究生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案例教學法融入會計學教學中
會計學是以研究財務活動,并對成本資料加以綜合分析,有助于決策,為更有效管理經濟事務活動而形成的一門應用學科。會計學在生活中廣泛應用取決于其實踐性:(1)會計學中的經濟原理多源自西方經濟學家之手,因而會計學中許多經濟原理有其固定的國情和時代背景;(2)會計學以財務活動為研究對象,發現其中所蘊含的經濟規律和原理,能給今后的經濟決策提供導向性,但同樣要立足于當前實際和背景;(3)經濟領域在不斷的激蕩發展,而會計學的教材很久才會有調整,嚴重的滯后性使得當知識傳到學生的手中時就已經不再能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吸收率大打折扣。結合會計學的課程特點和案例教學法的優勢所在,不難分析出案例教學模式將會大大提升課堂效率。在會計學的研究生教學中,這種方法就顯得更重要了。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更注重的是專業知識的培養和專業能力的提升。案例教學法讓實踐與課本知識很好的結合到了一塊,能防止斷裂層的出現,讓學生更好消化知識點,認清現實與理論的聯系,而不是割裂的看問題,真正的做到有理有據。案例教學法的運用讓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式獲得知識模式轉化為主動探索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參與度,進而激發學習熱情,對會計以外的學科的學習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案例教學法實施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以往的教學模式過于僵化,很難讓學生拓展思維和探索的能力,而且教學效果較為一般。在案例教學中往往引進較為有代表性的案例,且與時俱進,不再拘泥于一成不變的模式,讓學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真正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會計學研究生教學中廣泛使用案例教學法有很好的反響,表現為:(1)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中主動去探索問題的不同面,思考問題更加多元化,進而提升對問題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放手讓學生成為自己的老師,形成“發現問題——思考和分析問題———自行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2)讓學生在激蕩發展的經濟社會中更及時的掌握經濟脈搏,通過對新鮮的經濟案例解讀,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會計學中的冰冷的知識點,讓知識真正的了然于心。(3)通過對案例的解讀,讓一個個看似故事的新聞化作會計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會計學學習熱情,不再覺得那些冗長的理論知識是枯燥乏味的,讓那些看似“高冷”的會計學名詞和知識變得更加平易近人。
(三)案例教學法優化教學質量
案例教學法的開放性決定了其教學的氛圍也是開放的。案例教學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可以分小組分析討論,也可以就問題的不同看法進行辯論,進而引向更加深入的探討??傊咐虒W法的引進為之前的教學模式注入新的動力源泉,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大大的增強了課堂氛圍的活躍性。
二、案例教學法的種類及其應用
(一)分析講解案例教學法
會計學中會有很多晦澀難懂的專業名詞和理論,學生自行理解起來較為困難,而且在沒有正確的解讀的時候很容易造成歧義,這對今后的學習和深造都是不利的。但是有時候老師講解完了課本的理論,還是會有人感覺在讀天書,或者只是記住了個大概,這是因為理論沒有與實踐相結合導致的。這時就需要進行案例教學,在剖析案例的同時去解讀其中所蘊含的會計學原理,從而讓理論有了立足點,不再是空中樓閣。這樣學習之后,許多理論和名詞在學生的腦海就會有直觀的感受。分析講解案例教學法具有易于操作、簡單直接的特點。但是,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1)選取的案例要深入淺出,在分析講解完之后,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消化和吸收時間,讓其自行用課本的知識配對,以此檢驗是否真的將知識了然于胸。(2)在分析講解時要留有余地,讓學生自行去發現和補充案例,注意發現事物的辯證和統一性。(3)評講案例時,要有區分度和側重點,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層次分明,讓學生知道教學的重點,減輕學生負擔。
(二)小組討論式教學法
小組討論式教學多是由老師事先發起和引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交流,然后擬定可行性方案。在專業知識教授完畢之后,老師可以通過典型的案例展示,讓學生自行進行小組討論和分析。小組討論教學法較分析講解案例法來說較為復雜,一方面老師在選取案例時要考慮到案例的代表性和可行性,不能超過學生的知識儲備,也不能過于復雜難懂,要讓學生有充分發揮和探索的空間。另一方面,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討論進展,在出現錯誤的偏離時要及時引導學生回歸正確的思路,并在討論完畢分析其中的成果和誤區。但是,正是由于小組討論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會讓教學成果收獲頗豐,打開學生的視野,發散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自我學習同時也在向他人學習。
(三)思辨式教學法
對同一個案例分析總會出現不同的意見和想法,這是教學過程中很正常的事。關鍵是怎樣將這種差異化為激發學生求知的動力,這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對案例不同的看法化分組,讓雙方自由闡述和表達觀點,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深入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并在辯論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較高的自由化也決定了思辨式教學法對師生的要求較高。這種教學法既要求老師在活動的組織上要花費很多心思,也要求學生在思辨之前要做好充足的知識準備。這種教學法的順利運用增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又擴展了學生的知識層面,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案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一)教學案例的選取要具有多樣性
案例教學重中之重是案例選取。案例選取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1)新案例與舊案例相結合。在授課過程中要與時俱進貫穿新的案例,但是也要對一些“過時”的案例重新解讀,這里的讀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深入的解剖分析。要讓學生明白每一個過時案例的問題所在,為什么用了專業知識卻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從問題深處去發現問題的根源。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能一概否定所謂的“過時”案例,從這些案例中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現案例中存在的閃光點。(2)死的知識點與活的思維相結合。選取的案例要能涵蓋課本中那些晦澀難懂的死板的知識點。在教學中穿插開放性案例,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放活思維,去發現案例中存在的問題,真真正正的參與到知識汲取的過程中,通過發現問題開拓思維和視野,將思路放大、放寬、放活。學生在學習中自行尋找解決的辦法,不再拘泥于課本,真正的使案例發揮最大作用,吃透其中所蘊含的知識,讓每一次的案例分析都成為審視自己能力的標尺。(3)典型案例與個性案例相結合。案例的篩選要注意典型性與個性化的選取,要讓學生在分析典型案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本質,找到典型案例潛在的共性,學會舉一反三。
(二)傳統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并重
要注意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結合。傳統教學法側重的是基礎,注重知識點的整合性、邏輯思維的培養,一切新興的教學法都是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傳統教學法立足于課本上的知識點,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基本知識概念,但是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欠缺。案例教學法很好的彌補了傳統教學法的不足,讓學生能很深刻的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但是,如若過分側重于案例教學可能會導致學生在有限的授課時間里只能學習有限的知識點,既消耗大量的時間又收獲甚少。會計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所以老師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授課也是如此,不能所有的知識都是一套案例教學法,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忽略側重點,抓不到知識的精髓。要在必要的時候穿插以案例,輔助學生去理解知識,同時又要注重傳統教學方法的特點,讓新與老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傳道授業解惑。
(三)師生共同參與案例教學
雖然老師在案例教學法扮演著主要角色,但是學生也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從案例的選取到最終的案例分析,師生都要共同參與。如若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老師很難知道學生對于知識把握的層面和理解的深度。學生也可以給老師提供案例分析的素材,進而來檢驗自己對于知識的把握,看看是否能對相應的案例進行分析和篩選。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企業實訓,搜集材料,在不同企業調研不同的案例,實訓結束后讓學生學會分析和發現案例。另一方面,師生共同參與教學的過程,不僅能增進師生的感情,還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具有案例靈活新穎、展現形式豐富多彩、內容多種多樣的特點,但是隨著新興科技的發展,多媒體可以為會計學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輔助案例教學,可以更加直觀展現出所要教授的知識,讓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有更為深刻的印象。多媒體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面對以往枯燥的課本中冗長的文字,他們更易于接受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利用多媒體輔助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還是要合理的運用好案例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只有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才能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作者:鄭鵬 趙師嘉 單位: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摘要]會計學專業是目前高等院校在校人數最多的專業之一,隨著企業對會計人員和機構負責人要求的提高,從業人員僅僅具有會計從業資格恐怕難以勝任工作,這就要求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必須有準確定位。綜合分析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企業需求以及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差異等影響因素,獨立學院應將中級會計師作為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通過了解企業和社會需求、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雙師型教師以及融合職業證書教育等途徑,實現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
會計學專業在獨立學院專業設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截至2015年,全國共有獨立學院275所,設置有會計學本科專業的獨立學院共計153所,占全部獨立學院的55.64%[1]。同時,由于最近幾年學生選擇會計學專業熱情較高,而獨立學院在一定程度上也面臨著招生壓力,因此,為滿足考生志愿,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的招生人數都會大量超過原有的計劃招生數。在設置會計學專業的獨立學院中,會計學專業的人數均占有較大的比重。以湖北某獨立學院為例,該校2015年計劃招生會計學專業學生80人,最終實際錄取人數為212人,占該校2016年招生總人數的15.35%。由此可見會計學專業學生數量的龐大。因此,分析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于獨立學院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會計專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會計學專業教育及會計人才現狀
(一)會計學專業教育現狀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553所,其中本科院校1219所,設置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學校有620所[2],占比50.86%,而高職高專設置會計學專業的院校比重則更高。以湖北省為例,2015年湖北省本科高校67所,設置會計學專業本科高校33所,占比49.25%;高職54所,設置會計學專業的學校有45所,占比83.33%;沒有設置會計學專業的高職院校主要集中在醫學、藝術、體育和教育等院校。從會計學專業的人數來看,根據《中國會計年鑒2013》和《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13》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會計學專業(含本、專科生)的招生人數、在校生人數和畢業生人數見表1.從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會計學專業的招生人數、畢業生人數和在校生人數均占總人數的6%以上。另外,2013年本科生招生人數為381.4萬人,會計學專業招生人數為本科生招生人數的3.62%,高職高專招生人數為318.4萬人,會計專業招生人數為高職高專招生人數的9.10%。從實際情況來看,設置會計學專業的高校,其會計學專業的在校生人數在所有專業中人數都是排在前列甚至第一,獨立學院尤為如此。鑒于會計學專業的現狀,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中,將會計學專業列為控制布點本科專業,嚴格控制新增會計專業。從2012年至今,教育部僅新增8所高校開設會計學本科專業。
(二)會計人才現狀
截至2014年,全國共有各類企業法人單位828.7萬個,行政事業單位96.5萬人[4],共計925.2萬個單位需要大量的會計人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相關規定,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根據財政部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現有會計人員1400萬人,其中初級會計師404.4萬人,中級會計師168.7萬人,高級會計師12.5萬人[5]。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目前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會計人員中,取得初級會計師職稱的人數較多,而擁有中級會計師職稱和高級會計師職稱的人數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規定不完全要求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必須取得中級會計師職稱,但隨著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進一步完善、政府會計準則的頒布,以及依法稅征的加強,企業對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負責人的要求也會進一步提高,僅僅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恐怕難以勝任會計機構負責人和相關會計工作。
二、確定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影響因素
確定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獨立學院學生的自身特點
獨立學院在各省高考招生錄取批次中一般都在第三批本科錄取,部分省市沒有單獨設置第三批本科,將其放在第二批本科錄取。但從獨立學院最低錄取分數占考試總分的比例來看,獨立學院錄取分數一般占高考總分數的45%~60%之間。以湖北省2015年第三批本科最低錄取分數為例,2015年湖北高考文史類和理工類總分均為750分,第三批本科文史類最低錄取分數為415分,占高考總分的55.33%;第三批本科理工類最低錄取分數為360分,占高考總分的48%。而在2002年湖北省首次出現第三批本科時,高考總分也是750分,但第三批本科理工類最低錄取分數為502分,占高考總分的66.93%,第三批文史類最低錄取分數為484分,占高考總分的64.543%。雖然高考分數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能力,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等。會計學專業在文科專業中屬于知識內容多、邏輯性強的一門學科,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學習自覺性和理解能力。從獨立學院錄取最紙分數線占高考總分的比例變化來看,獨立學院生源質量總體呈下降趨,因此,對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必須考慮學生的特點。
(二)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發展,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隨著我國會計準則和稅收制度的完善,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必然導致以前只需要由取得從業資格證書的會計人員來從事的工作,會逐漸過渡到由初級會計師職稱和中級會計師職稱的會計人員來完成。而從財政部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會計從業人員的資格顯然與我國會計法的要求不符。可見,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企事業單位對擁有中級會計師職稱的會計人員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因此,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必須考慮企業的人才需求狀況[6]。
(三)各類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從各類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看,可以將我國高校會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層次分為三類,即注冊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以及初級會計師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人員。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對于會計學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求都比較高,一二本高校會將其作為人才培養目標,而高職院校則會將初級會計師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人員作為其培養目標。因此,將中級會計師作為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比較符合獨立學院在高校體系中的定位。
三、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路徑
獨立學院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會計學專業人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積極調研,了解企業對會計人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需求
人才最終需要得到企業認可,因此,了解企業對會計人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需求,有助于獨立學院更好設置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選擇課程內容、進行學時分配,并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目標與教學緊密聯系起來[7]。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會計學專業屬于實踐應用性較強的專業,企業在選用人才時非常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且根據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2015年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獨立學院屬于向應用型轉變的高校。因此,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應在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擴大實踐教學課時在整個教學課時中的比重,通過開展會計模擬實訓、電子報稅模擬實訓等實訓課程,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培養和引進雙師型教師
人才的培養最終依賴于教師隊伍的素質,既然獨立學院將培養應用型中級會計師作為人才培養目標,也應該注重會計學專業師資的實踐教學能力,把培養和引進雙師型教師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同時,獨立學院應采取適當措施,鼓勵教師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的會計工作現狀和對人才的需求。
(四)將教學內容與職業證書考試內容有機結合
獨立學院應考慮會計學專業學生今后職業發展方向,將專業課的教學內容與職業證書考試內容有機結合,以達到在進行專業教學的同時,幫助學生取得今后職業發展所需要的各項職業證書的。
作者:姚毅 楊璐 單位:長江大學文理學院 工商管理系
摘要:初級會計學是財務會計的基礎課程,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財務會計后續課程的學習興趣。本文結合初級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特點,闡述了在該課程教學中引入參與式教學方法的幾個關鍵點,以期為初級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級會計學課程;參與式教學法;教學質量
參與式教學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一種先進教學方法。顧名思義,參與式教學法就是讓學生深入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方法的核心是充分肯定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傳統的“教學”思想轉變為“學教”思想,讓教師在從屬位置上扮演引領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而讓學生在主導位置上對特定學習內容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論學習,再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過程。財務會計作為一種全球通用的商業語言,其系列課程一般包括初級會計學、中級會計學和高級會計學等,其中初級會計學作為該系列的基礎,是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初級會計學,又稱會計學原理、基礎會計學等,是財務會計學的基礎。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對工業制造企業的簡單會計業務進行證、賬、表的會計處理。
一、初級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特點
首先,初級會計學是一門接地氣的基礎性應用型課程,因其基礎性,該課程往往被安排在經濟管理類本科的大學一年級開設。其次,授課對象往往對會計缺乏感性認識,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大一新生剛剛結束緊張的高考備考學習,久在象牙塔中,缺少接觸社會的機會和經歷,很多學生對初級會計學課程難免會產生先入為主的陌生感、距離感和神秘感?;谶@種背景,將參與式教學引入該課程教學,在增強學生對會計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展開理論教學,然后再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解決簡單的會計實務問題,無疑比傳統的課堂填鴨式理論說教更加有效。
二、初級會計學課程引入參與式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的關鍵點
引入參與式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轉變思想,放棄其在傳統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轉而接受其在教學中的從屬位置,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應用型實驗和成績評價的教學全過程中。具體而言,應該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鍵點。1)課堂教學方面,教師應把握好引入該方法的時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收放自如,同時也不能完全拋棄傳統的講授教學法。如果沒有教師的有效引導,很難想象做為授課對象的大一新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初級會計學的學習中。為此,要求教師能夠敏銳地抓住學生對會計的點滴感性認識,并對這些感性認識進行合乎邏輯的理論提煉,從而幫助學生在課后閱讀教材時能快速理解書中所言。例如,在第一節課時,教師可通過提出“什么是會計?”、“人類為什么需要會計?”等問題,鼓勵盡可能多的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而面對學生們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應該符合邏輯地做總結,指明:從古至今,人們總是追求用最少的勞動耗費去獲得最多的勞動成果;那么何為“最多”和“最少”?這就涉及到“計量”問題;而需計量的“勞動耗費”和“勞動成果”具體又是什么呢?這涉及到“確認”問題;“確認”和“計量”之后,要怎樣表達出來呢?這又涉及到“記錄”和“報告”問題。由此教師就能引導學生做出總結:會計核算的流程就是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而這個流程的實際工作表現就是:證、賬、表。教師將這一主線闡述清楚之后,再對具體知識點適當展開,學生就應該能夠結合自己的感性認識,逐步理解會計的產生、目標、本質、程序、對象、職能等理論知識點了。上述教學過程,如果任由學生在課堂上自主討論和總結,或者完全由教師填鴨式講授,都難免使得課堂效率低下。所以,參與式教學方法與傳統講授教學法并不沖突,而是可以相輔相成,共同提高教學效果。2)實驗教學方面,教師應在自行設計或選擇合適的實驗素材的同時,賦予學生強烈的角色帶入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在引導學生學習完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之后,初級會計學課程必須有實驗環節,要求學生以全崗會計的角色,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難度適宜的工業制造業企業會計業務的處理中。由于本課程重點在于使學生了解財務會計學的“基礎”,所以實驗素材不必十分復雜,業務能夠涉及工業制造業“籌資”、“供”、“產”、“銷”、“利潤形成和分配”等環節,使學生將借貸記賬法進行簡單的運用、掌握證、賬、表的基本流程即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完全退到二線,鼓勵學生自主或通過相互討論解決遇到的問題,教師工作的重點則是觀察學生的實驗表現,適時指導,并做好實驗點評和總結。3)教學考核方面,應改變單純由教師給成績的做法,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效果和成績評價的比重。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目前考核學生是否通過初級會計學課程的指標是該課程的綜合成績,綜合成績一般由期末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按60%和40%的權重加權計算得到,其中,無論是卷面成績還是平時成績,都由教師給出。這種評價方法可能會使學生產生“為使老師滿意而學習”的想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精神。為此,把參與式教學引入初級會計學課程,還應賦予學生參與教學考核的權利。比如將綜合成績的組成設置為三部分:期末卷面成績、參與教學的表現、平時成績,建議將三者的比例設置為4:4:2,其中卷面成績來源于考試情況,平時成績來源于學生出勤情況,而“參與教學的表現”則主要由學生互評和自評產生,這樣也可增加學生在參與教學過程中的同輩比較,增強相互學習和競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也更利于教師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劉熠 單位:江漢大學商學院
摘要:在當前文化經濟發展勢頭較迅猛的條件下,國家應著手編制中國首份地方文化資產負債表,再在各地基礎上,編制首份國家文化資產負債表,為建設文化強國奠定基礎。本文從文化資源現狀及文化資產負債表要素界定入手,深入分析文化資產負債表的編制理論基礎,并從文化經濟角度強調其編制的重要性,為文化管理、文化產業發展建言獻策,為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提供會計學路徑。
關鍵詞:文化資產負債表;文化軟實力;文化經濟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不能止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甚或“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財富之夢,而必須追求在此基礎之上的文化夢,唯有文化能夠真正讓中國圓夢。提升文化軟實力成為文化強國夢實現的必要基礎,但就目前來看,我國文化軟實力還有待提高。對于國內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還未得到充分地重視,國內文化經濟發展鏈條尚未全面簡稱,還有很大提高空間。尤其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以此加強對政府官員的離任審計,借鑒這一思路,同樣可以編制地方文化資產負債表,再編制國家文化資產負債表,強化我國對文化的重視,在編制的同時,也有助于定位地方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文化經濟,為實現文化強國夢添能助力。
一、國內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中國房地產事業的大熱,引發了大規模的開發熱潮,狂熱的開發商通常會將整片地區夷為平地,代之以高層公寓和寫字樓,而其中有些地方原先到處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雖然中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中國歷史文化建筑和文化集群也遭到致命性地破壞。除城鎮化過快和過度商業開發之外,地方政府盲目求追政績、文化保護缺乏專家支持等因素也對文化的破壞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當然,人們自身的文化傳承和保護意識也有待提高,比如:游客在故宮文物銅缸刻字,諸如此類事件對文化的破壞也不容小覷。此番種種,都顯示著需要有強有力的文化監督、文化傳承、文化管理和文化保護,而文化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就是上述工作開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文化資產負債表要素解析
(一)文化資產負債表的定義
文化資產負債表應當滿足“文化資產=文化負債+文化權益”這一恒等式??傮w而言,文化資產負債表與企業會計報表體系中的資產負債表有著本質上的相似性,是一國或地區在某一時點上對文化資源的權利義務狀態,可以看成是某一特定時點地方主體對所擁有的文化價值和所承擔的文化責任所拍的一張“快照”。
(二)文化資產負債表要素核算的理論基礎
文化價值理論、文化多元理論和文化產權理論是文化資產價值核算的基礎和前提。第一、文化在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價值表現是市場經濟中必要回答的文化經濟的基本問題,在傳統國民核算中針對文化資產并未有相關明確的條款及核算方法,文化價值理論能合理解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資產的核算問題,對文化價值進行合理評估,為文化資產核算奠定理論基礎。第二、由于文化多元性的特點,使得各地的文化資產呈現分布不均、價值差異大等形式,使各地文化資產的評估存在相當大的難度,但正是文化的多元創造了各地文化的獨特性,為各地針對性地發展特色文化經濟,推進特色文化企業“走出去”提供內在基礎。第三、地方特色文化保護制度和管理制度是編制文化資產負債表的制度基礎,產權理論明確特色文化為誰所有,明晰文化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等,對文化資產負債表確認范圍提供制度上的規定,同時為文化資產核算和評估奠定基礎;文化保護制度和管理制度對從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到文化產品的開發、文化服務的提供等文化經濟鏈的全過程進行管理,保護地方文化權益,為地方文化資產負債表信息披露奠定制度基礎。
(三)文化資產負債表要素的概念剖析
第一、文化資產主要分兩類:有形文化和無形文化。其中,有形文化指第一類文化中的物質文化,由于這類文化存在外在的具體表現形式,故而將之劃分為有形文化。無形文化指第一類文化中的智能文化和第二類文化,因為這些文化存在一個共同特質,即無形性,靠肉眼無法識別,必須借助外在實體才能反映其價值形式。第二、文化負債是指因為過去的某些事件導致地方文化價值存在負增長,對地方文化價值造成負面效應,由整個社會共同承擔的負債。第三、文化權益指當地歷史傳承、當地新產生或由外界引進并形成一定程度社會影響的,是文化資產扣除文化負債后,由當地人民共有,對非該地人民有明顯排斥性的文化資源。
三、編制文化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堅實地方文化經濟發展的基礎
文化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是建立在對當地文化全面細致了解基礎之上的,對于摸清地方文化經濟規律有很大幫助。第一、其編制是對地方文化建設的一大警醒,督促人們要破除束縛人們手腳的僵化教條和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克服“經濟富裕、文化貧窮”的狀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發展特色文化經濟,不僅弘揚了地方文化,同時也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比如:江蘇無錫宜興深入發展其紫砂文化,不僅將其紫砂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同時也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旅游,發展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經濟,形成紫砂文化產業鏈;第二、文化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要建立在良好的文化管理資產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之上,要注重運用金融、財稅等市場手段,提高文化產業、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要大力推動民辦文化事業、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文化企業的發展。
(二)有助于理清文化傳承和保護的主次
由于文化資源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對各地文化的保護更應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論。編制文化資產負債表,有助于理清各地當地文化遺產、文化脈絡,分清各地文化重要性,借助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理論,重點發展優勢文化資源,當然也要拉動文化弱勢產業的發展,為國家頂層設計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參考依據,呼吁為地方優勢文化企業走出去搭建國際市場信息平臺,為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各地文化資源的保護及傳承工作提供實施基礎。
(三)文化資產負債表是推進文化強國的前提
研究表明:交際者與熟識的人交際時容易捕捉到對方的行為模式和文化身份,建立相互信賴的關系,但與陌生人交際時往往不易捉摸出對方的行為方式和文化歸屬,產生焦慮和防范心理,因為對方的行為頻頻出乎意料,與其預期的規范和日常慣例迥然不同??梢姡覈山柚幕Y產負債表,塑造文化強國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當有清楚的文化資產和負債清單,對文化有本質清晰的認識后,在國際文化交際和貿易角度,重塑文化中介人的職責,緩解各國在國際交往中因文化有異而產生的沖突,達到跨文化認同。這種跨文化的認同為我國在國際上進行文化身份管理,對交際雙方作系統性文化調整,消除排斥性認同,吸納新的文化元素、不停回歸自我,將文化融入人類共同體中提供前提。通過編制地方文化資產負債表,再到編制國家文化資產負債表,不僅是對我國五千年文明的梳理,對本國文化資源的清晰認識,更為我國對外進行文化交流、傳播中華燦爛文化提供清晰脈絡。
作者:張雪嬌
【摘要】本文以安順學院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出發點,從培養方案、師資力量、教材針對性、教學方法四個方面對《會計學基礎》課程實踐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該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相關解決路徑。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與管理;會計學基礎;實踐教學
1《會計學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現狀
安順學院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專業(以下簡稱房產專業)創辦于2013年,至今僅有三年多的時間,從通過學生和任課教師訪談,筆者得知,該專業在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設計等方面都有待于進一步改革和提高?!稌媽W基礎》課程作為房產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作用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方面的基礎知識的同時為學生后期學習《工程經濟學》、《建筑工程概預算》等課程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會計實踐教學對于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重要的意義(簡冠群、岳世忠2016)。而經過對137名完成該課程學習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筆者發現:學生對于會計實踐教學的需求非常大,85.7%的學生認為會計實踐課程十分重要,有必要進行會計實踐的學習,但67%的學生卻表示未曾參與會計實踐學習,并且對會計實踐課程缺乏充分了解。
2《會計學基礎》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學生在該課程課堂上學到的都是關于會計的理論知識,即使有相關的習題練習,也是多著重于對理論知識的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難以得到提高,這樣的培養方式和教學效果顯然與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相違背。經過分析,具體原因如下:
2.1培養方案缺乏對實踐教學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人才的基本途徑,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代靜、許波2013),該專業的培養方案制定缺乏對于《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的實踐學時規定和相關實踐教學的安排。這門課程在培養方案中的總學時數是54,而且是全理論教學,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
2.2該課程“雙師型”教師相對缺乏
“會計實踐教學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簡冠群、岳世忠2016)。而實際的情況是該課程目前的三名任課教師中,都缺乏在房地產企業從事相關財務工作的經歷,這就導致了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踐時也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另一方面,安順學院對于“雙師型”教師的激勵措施與考核制度也相對欠缺,從某種程度上不利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擴大與質量的提高。
2.3教材的專業針對性有待提高
目前該專業學生所使用會計教材幾乎都是會計專業學生所使用的基礎會計教材,與房地產開發與管理方面的業務缺乏緊密聯系。以復式記賬法的應用為例,這幾本學生所使用的教材對于該知識的講解幾乎都圍繞著制造業企業的業務展開,并沒有針對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的相關業務。由于所使用教材的專業針對性相對較弱,即使按照基礎會計教材內容進行會計實踐操作教學,對學生在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業務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也相對有限。
2.4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目前該課程的授課以講授為主,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如果教師在對會計實踐方面的知識如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會計軟件的使用進行傳授時依然采用講授法,其教學效果遠不如指導學生進行模擬的會計憑證填制和實際的會計軟件操作。而事實是教師在教授這兩個重要的知識點時采用的就是這種以講授為主的方式。除此之外,該課程的案例教學也相對缺乏,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于會計相關實踐技能的掌握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為會計案例教學通常來源于會計與理財工作的典型素材,是會計與理財實際活動的仿真和模擬(姜旭2016),而且會計案例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劉婷2007)。
3《會計學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路徑探討
3.1在專業培養方案中增加對該課程實踐教學的相關要求和規定
首先,調整該課程理論學時和實踐學時比例。適當增加實踐教學學時,減少理論教學學時。筆者從學生和相關專業教師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中得知實踐學時與理論學時的比例為1:2相對合理,即18個實踐學時和36個理論學時。其次,可以將學生在會計方面實踐能力的培養列入該課程的培養目標,并且要求明確,以此為教師備課與課程計劃的安排提供依據。
3.2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可以從學院層面鼓勵教師到相關企業尤其房地產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并且要求教師將自己在企業掛職鍛煉的經驗和體會在教研室活動中進行分享,進一步深化教師自身對于會計實踐相關知識的認識,從而促使教師在課堂上能夠更好從實際出發,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可以從學校層面完善“雙師型”教師的激勵與考核制度。采取相關激勵措施,鼓勵教師積極往“雙師型”教師方向發展。在考核制度中應明確對“雙師型”教師的界定,且針對“雙師型”教師所做的貢獻和自身所取得的進步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對于貢獻突出或者進步較大的“雙師型”教師進行獎勵,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業務提升的積極性。
3.3組織教師自編針對性強的教材
學院可以成立專門的教材編寫小組,到房地產企業進行實地調研,結合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實際需求和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專業相關專業課程的基礎知識需求,編寫適合于本專業學生的《會計學基礎》課程的教材。教材中關于會計的相關知識應更多的圍繞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務展開。同時,教材編寫小組還可以編訂專門的房地產企業會計實際操作教程,從而更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4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首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而非單純的“老師講授,同學記錄”。尤其對于一些需要實際操作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對于知識有更直觀的認識和了解。其次,教師應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學,即以企業或相關單位的實際素材為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作者:錢靜 鄧增強 王菊 單位:安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摘要:會計學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程,主要講解了會計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總體理解難度不大,但作為初學者,如何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并靈活運用相關理論解決基本財務問題,這需要教師講解時推敲教學方法,關注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習效率基礎。
關鍵詞:會計學基礎;教學方法;比較分析;案例教學;財務模擬
《會計學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很多本科、專科院校管理學院、商學院眾多專業在第一學年設置了該課程,《會計學基礎》屬于專業基礎課,相對簡單,但如何讓學生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掌握相關理論,解決基本財務問題,須引起教學人員思考和重視。
一、重視教材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安排
教材的選擇,筆者認為應盡量選擇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會計準則伴隨經濟的發展,業務的變化適時變更,權威出版社的教材對內容更新相對嚴格。教材編寫層次清晰,說理透徹,案例經典,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稌媽W基礎》從企業出發,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闡述了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講解時緊扣教材,適當拓展。如“借貸記賬”法的理解。借貸記賬法是復式記賬法的一種,借貸僅為記賬符號,增加或減少的方向決定于賬戶性質。只須記憶資產類賬戶借方增加貸方減少,余下五類賬戶無須強記?;跁嫼愕仁胶徒栀J記賬原理,理解如下:經濟業務發生時會導致會計等式兩側同增或同減,總量增加或減少;或一側一增一減,總量不變。如資產增加會導致負債或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資產借方表示增加,故負債或所有者權益貸方表示增加,由此,負債、所有者權益借方表示減少。收入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可能導致資產等額增加,資產借方表示增加,則收入的增加應記入貸方。同理,費用發生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所有者權益減少可能導致資產等額減少,資產減少在貸方,故費用增加在借方。如:所得稅費用。會計學基礎要求學生掌握當期應交所得稅的計算及處理。應納稅所得額是當期應交所得稅確認的前提,而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可能涉及稅前利潤的調整,有些事項的發生降低了稅前利潤,有些事項的發生增加了稅前利潤,按會計準則對這些會計事項應納稅調整,如罰款,捐贈、超出范圍的業務費、國債利息收入等,雖然《會計學基礎》對稅前利潤的調整未作要求,但講解時可適當補充。如: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國家為鼓勵產品對外銷售,拉動需求,對銷往國外的商品采用零增值稅,對境外銷售時不考慮增值稅銷項稅,筆者認為講解時可適當介紹。講解順序不必過于拘泥。筆者認為賬務處理程序這一章節可作為總結性章節,當學生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內容充分了解掌握后,再學習該章節內容水到渠成。再如,在講解會計等式時可結合某公司財務報表,既解釋會計恒等式的原理,學生對財務報表又有了感性認識,案例真實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內容講解前后貫通效果更好。
二、重視教學方法推敲和選擇
教學與實踐結合更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校外實習期間,部分同學反映不能學以致用,不能勝任專業相關工作。故筆者認為教學不能停留于紙上談兵,理論+模擬的教學方法值得學習推廣。理論教學應重視案例分析、比較分析教學方法。注重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學習熱情,注重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1.案例分析。如:對應收賬款的認識?!皯召~款”是企業交易時未結算而形成的一項權利,將導致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為企業一項流動資產。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不能高估資產,所以應對“應收賬款”提壞賬準備,原則:少提就補多提則沖。例:某企業對應收賬款提壞賬,提取比例為3%,2012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100萬元,2013年4月3日,實際發生壞賬2萬元,2013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80萬元,2014年2月10日,2013年4月已確認的壞賬2萬元又收回存入銀行,2014年末應收賬款余額100萬元,試對該企業的壞賬進行賬務處理。解答:2012年末,該企業應收賬款余額100萬元,按比例提取壞賬準備3萬元,2013年4月實際發生壞賬2萬元,處理時沖減壞賬準備2萬元,壞賬準備數為1萬元,2013年末應收賬款余額80萬元,按比例應提取壞賬準備2.4萬元,該企業已提取1萬元,故2013年末應補提1.4萬元,2014年2月,原已確認的壞賬2萬元又收回,為恢復債務人的信譽,增加應收賬款和壞賬準備,壞賬準備總額4.4萬元,2014年末,企業應收賬款余額100萬元,按比例確認壞賬準備3萬元,已確認4.4萬元,故沖回1.4萬元。2.比較分析。(1)預提和預付,預提和計提,兩組概念區別。預提是受益在先支付在后,因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實義務,符合負債的確認條件,因此預提可用“其他應付款”、“應付利息”賬戶。預付與預提相反,預付為支付在先受益在后,可用“預付賬款”或“長期待攤費用”賬戶。計提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要求提取,如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等按一定比例提取,而預提則不需要。(2)生產成本、主營業務成本的區別。前者屬于成本類賬戶,后者屬于損益類賬戶,前者核算未完工產品或已完工但尚未驗收入庫產品發生的費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也包括不能直接計入產品成本,借方表示實際發生數,貸方表示完工產品經驗收入庫,由生產成本轉入庫存商品,如有借方余額,表示仍有未完工入庫的產品,該賬戶不影響當期損益。只有當庫存商品售出才影響損益,計入主營業務成本,該賬戶損益類賬戶,借方表示當期費用增加,貸方表示期末結轉損益,由主營業務成本轉入本年利潤,損益類賬戶期末無余額。(3)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屬資產類賬戶,預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屬負債類賬戶,四種賬戶屬于往來賬戶。應收賬款賬戶,一般余額在借方,如果余額在貸方,有預收的性質;預收賬款賬戶,一般余額在貸方,如果余額在借方,有應收的性質,故資產負債表編制時,有些報表項目應按明細賬戶的余額計算填列,如:應收賬款報表項目=應收賬款借方余額+預收賬款借方余額-壞賬準備。預收款、項應付賬、款預付款填列原理同此。(4)報表項目和會計科目。要區分這兩者的區別與聯系。有些會計科目與報表項目名稱不同,有些名稱相同但內容不完全一致,如存貨屬于報表項目,而非會計科目,它包含的內容較多,難以記憶,實質為存貨用于直接銷售或間接銷售(耗用后形成產品再銷售,如原材料,低質易耗品),故工程物資不是存貨,采用排除法記憶更容易。再如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是報表項目,會計科目亦有固定資產,報表中的固定資產是固定資產凈值,是固定資產原價抵減備抵科目后的余額。3.理論+實踐教學模式?!?8+12模式”,即48課時理論教學,12課時上機模擬操作。目前多數高校結合理論教學開設財務會計模擬課程,通過實踐幫助同學理論聯系實際。如金蝶ERP財務模塊,有日常賬務的會計處理及簡單財務報表的編制,工資的分配,固定資產的處理等內容。日常賬務處理包括記賬憑證的編制,審核、過賬;往來業務核銷;期末調匯;結轉期末損益。通過報表編制,同學初步懂得如何檢查報表數據,懂得錯賬的查找;工資費用如何計算,由哪些部門承擔,應計入的會計科目;固定資產的形成、減少、折舊等,通過模擬同學對其認識會進一步深入;通過財務軟件的實習加深對理論的認識和掌握。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財務軟件的運用將得到迅速推廣,一個合格的財務人員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更需要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因此了解財務軟件的原理,熟練運用軟件解決財務問題,為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奠定基礎。4.增設自主學習環節。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查閱文獻、探討、辯論對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助推作用。如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在會計要素確認上與國際會計準則、美國、加拿大等其他國家會計準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對比的方式學習,既拓寬了知識面又加深了記憶。鼓勵學生博覽文獻,而非所有的問題等待老師解答。
作者:倉萍萍 童霞 單位:鹽城工學院管理學院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在中國的迅猛發展,網絡得到了快速普及,遠程網絡學習成為當前成人在職學習的主要方式。它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在學習時間、空間以及學習者等方面的局限性,充分發揮了遠程網絡教育學習時間和地點自由靈活、學習過程自主掌握的優勢,是一種非常適合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學新模式。隨著國家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近年來開放教育會計學??频娜雽W人數受到了高職教育的巨大沖擊,會計專業報名人數明顯下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如從前,原因是多方面的,以烏海市開放教育的發展現狀入手,分析當前開放教育會計學(??疲┤瞬排囵B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四點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開放教育;會計;改革
一、開放教育會計學(專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不適應性表現
(一)課程設置方面
開放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都是成人學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放教育有別于傳統的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入學門檻低,實行“寬進嚴出”和“完全學分制”的學習制度,學生在通過入學資格審驗和入學水平測試后,即可注冊取得學籍。在開放教育開辦之初,受到了許多成人的歡迎。但是入學后學員發現,開放教育的辦學思路和普通??圃盒缀鯖]有什么差別,從課程設置上來看,有許多理論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在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對于成人學生來說,難度較大的中央統設必修課有:英語Ⅰ(1)、英語Ⅰ(2)、經濟數學基礎12、西方經濟學。雖然有中央電大的學習資源支持,地方電大還有老師進行輔導,但是,學員如果不能全程系統地進行學習,考試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二)課程資源建設方面
1.資源更新不及時目前,開放教育的網絡資源內容相對比較豐富,可以分為中央電大、省級電大和地方電大三個層級。通常大多數的必修課程在中央電大網站上都有許多資源,主要分為“教學文件”“教學輔導”“IP課件”和“直播課堂”。從模塊上來看,資源是比較全的,但是更新的速度太慢,以會計專業為例,2014年出臺了新的準則,并對個別準則進行了修改,加上近兩年“營改增”,需要更新的會計視頻資源和理論課程資源其實是比較多的,涉及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1.2、會計電算化,可是這些課程的資源都沒有進行更新,而納稅基礎與實務課程根本就沒有相應的教學資源。雖然個別老師會在自己負責的課程中更新相關的資源,但是省級電大和地方電大的開放教育平臺通常都會轉載中央電大在線的資源,特別是視頻資源,如果中央電大資源更新不及時,就會造成整個電大系統從中央到地方資源的陳舊。2.視頻資源設計不合理由于教學思路的陳舊,許多視頻資源根本不符合課程教學的特點。如,會計電算化是一個教學員如何進行軟件操作的課程,但是沒有在任何一個教學視頻中出現了如何進行操作的畫面,只有老師在進行理論的講解,即使有理論操作的講解,在視頻中也沒有錄制老師操作的過程,這種視頻根本無法起到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以該課程的第四講為例,截止到筆者寫作時,該視頻的點擊量只有23136。作為資源,完全是一種浪費。
(三)教學手段方面
通過多年的發展,目前電大系統已經形成了學員學習主要利用文字教材,通過互聯網,登錄中央電大及各級電大遠程在線教學平臺,隨時點播和下載網上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平時可與教師、同學進行互動學習,相互提問、討論和交流的一套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了隨時可以進行學習的平臺。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利用手機和平板電腦進行學習成了新的手段,目前電大在這方面利用得還不夠,應該及時研發學生端,方便學生在線學習。(四)考核環節方面目前,會計學(??疲I大部分課程的考核都是用形考成績占20%,考試成績占80%的方式。個別課程完全通過平時成績的考核來進行,如,會計電算化??荚嚰有纬尚钥己诉@種考核方式結合了學生的平時作業成績,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從實際操作來看,效果并不理想。幾乎所有的形考作業都是通過紙質的作業來完成的,所有學員的題目都一樣,那么學員抄襲的可能性就大大地增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電大形考作業答案”幾個字,就會有589,000個搜索結果,其中不乏專門的平臺和貼吧。這種情形下交上來的作業答案能否真實體現學員的平時學習狀態,筆者表示懷疑。所以,對于形考作業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措施
(一)改革課程設置,側重職業性教育
1.對課程的模塊進行調整作為成人的學歷教育,辦學理念應該和普通專科的學歷教育有所區別,應該側重職業性方向,而不是理論研究型的教育。許多學員都是因為在工作崗位上發現自己的職業能力不足,所以報考了和自己職業相關的專業,可是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許多的課程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而且又難學,加上工作壓力大,沒有合理安排時間,無法保證全部課程的學習時間,自然會選擇只學習專業課,放棄學習統設公共基礎課,或者干脆放棄考試或選擇退學。英語Ⅰ(1)、英語Ⅰ(2)、經濟數學基礎12、西方經濟學等課程,可以放到選修課的模塊中讓有需要的學員自行選擇進行學習。會計和稅法是密不可分的,會計許多業務的處理都要根據稅法的有關要求進行業務處理,所以,納稅基礎與實務課程應該作為必修課進行學習,而不是選修課。在必修課中設置了會計模擬實驗,那么就沒有必要在選修課中再設置會計操作實務,從專業規則說明的內容來看,這兩門課程的內容差不多,沒必要重復設置。2.增設專業課程的選修課會計專業的中級財務會計1,2主要是針對制造業和商品流通企業的業務核算來講解《企業會計準則》。對于金融企業、房地產企業、酒店業、保險業、農業等其他行業的業務處理沒有進行具體的講解。另外,在現行的會計制度中還有《小企業會計準則》,相關的規定和《企業會計準則》有一定的差異。對于成人學員來說,工作單位的性質會決定他希望學習的內容,所以其他行業的會計核算和小企業會計核算的課程也應該適當開設,可以開設到專業選修課中,以增加對學員的吸引力,使其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加大網絡資源建設力度
1.加快網絡資源的更新速度由于中央電大負責的資源比較多,又受到所有省級和地方電大的關注,所以課程建設的難度是非常大的,任務也比較重。特別是視頻資源的建設比較耗費時間,更新起來難度較大。所以,在資源更新方面,可以委托電大系統內的知名老師合作完成,由中央電大提出整體的思路和方案供制作老師參考,經過討論后再制作相應的資源。根據會計準則和稅法有關規定的變更,及時對相應的資源進行調整,錄制相應課程的新資源,上傳到中央電大網站。由于電大系統執行的是老師導學的思路,所以視頻資源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僅局限于部分章節,對于基礎較差的學員來說,自學的困難比較大,如果沒有時間參加面試輔導,網絡視頻教學就成了最佳的選擇,所以應該將所有章節的內容錄制成課件進行上傳,特別是核心課程。對于更新的相關法規,任課教師要及時在課程網站上,并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網站鏈接到課程網站上,對于歷屆考試的原題應該及時上傳至網站,以供學員復習備考。2.增加實踐操作視頻目前,在會計專業沒有一個教學視頻是針對實際操作的,全部都是理論講解,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特別是對于基礎會計、會計電算化、會計模擬實驗、納稅基礎與實務這樣的課程來說,實踐操作的視頻講解非常重要。對于這些課程實踐環節的教學錄像,可以結合實物進行講解,近年來隨著錄屏軟件和手機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微課的制作已經成了很多高校制作教學錄像的重要手段,電大系統的視頻資源同樣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進行錄制,可以將冗長的章節錄制成短小的獨立教學內容,教學效果一定會大大提升。
(三)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手段
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電大系統可以推出自己的手機和平板專用的學習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學員交費后可以在線學習,或下載資源到手機和平板電腦進行學習,也可以在線留言提問,24小時內會有專人負責回答相應的問題,并利用微信公眾號各類資訊。這樣可以方便學員隨時學習,隨時與任課教師溝通,解答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另外,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宣傳電大的開放教育,隨時公布最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增加開放教育的影響力。
(四)改革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1.調整部分課程的考核內容對于職業技能實訓這門課程的考核,應該將學習的內容與實際工作緊密聯系,而不是簡單地對理論知識進行重復的考核,可以在題庫中將實際工作中常發生的案例作為題目進行考核,將描述類的考試題目變為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各種原始憑證,然后讓學員根據經濟業務做成職業判斷,然后進行業務處理,這才是真正的職業技能訓練。對于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這類課程,應該以考核計算題為主,舍去名詞解釋和簡答題這樣的題型。2.改變形考作業的形式由于目前紙質版的形考作業抄襲現象嚴重,我們應該重視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好題庫,讓學員在線做作業,同樣應該開發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作業端。這樣不僅可以提供大量的習題供學員進行在線練習,還可以了解學員的在線學習時間,通過設置答題的時間期限,讓學員主動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作業,同時還能杜絕學員相互抄襲的現象,督促其自學。
作者:李潔 單位:烏海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隨著近些年部分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的發展趨勢,很多院校在不斷的強化實踐教學,會計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本次轉型中也應該做出一些改變。本文分析了目前民辦本科院校中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在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為非會計學專業的《會計學基礎》教學和學習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基礎
近兩年,國家教育部一直在推行部分本科院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應用型本科指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而不是以科研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院校,現階段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錄取院校。民辦本科院校一般都是在本科第三批錄取,所以不難看出民辦本科院校是本次轉型的主力軍。作為一名民辦三本院校的會計學教師,我結合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的核心思想以及近些年的教學經驗對現階段會計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改革措施做了如下思考。
1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不合理
對于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基礎薄弱是一個普遍問題?!稌媽W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一般設置在大二上期或下期,從課程基礎上來看,基本上只有《西方經濟學》作為支撐,而《經濟法》基本上是安排在《會計學基礎》的同期或者之后,加之很多非經管專業培養方案中沒有《稅法》這門課,所以學生在《經濟法》及《稅法》方面的基礎特別薄弱,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及教師的教學帶來了難處。此外,在教學內容方面也不盡合理,《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作為會計的入門課程更多的側重于會計的基礎理論和業務核算,而對學生日后工作當中最有可能用到的會計報表的分析利用講解的很少。
1.2實踐教學能力不足
大部分民辦高校建校時間都較短,招聘的大多是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這些教師基本上只有理論基礎,缺少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經驗,這就為實踐教學帶來了困難。除了教師之外,實踐教學的另一個障礙是實驗室建設水平落后,由于民辦院校缺乏國家相應的資金支持,再加上學校對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會計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所以很多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只有理論課,很少或幾乎沒有實踐課,學生幾乎接觸不到上機操作和沙盤實驗,只能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簡單的手工操作。
1.3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前面已經說過《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側重于會計的基礎理論和業務核算,尤其是課程的前面幾個章節,理論性較強,很多學生反應這些理論比較抽象,理解起來較為困難。而作為教師,講授理論一般采用的是傳統的填鴨式的講授法,所以造成學生對這門課程提不起興趣。
2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基礎教學改革的措施
2.1完善培養方案及教學大綱在課程設置方面可以考慮適當的把一些基礎課程比如《經濟法》、《經濟學》放在《會計學基礎》課程的上一個學期開設,使學生在學習會計學基礎相應的知識儲備作為基礎。在教學內容方面,盡量減少原理性的理論,突出應用,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在教材的選取方面也應該選擇實用性較強的教材,縮減基本理論和報表的形成部分內容,增加會計報表的分析利用和管理會計的相關內容,必要時可以自行組織編寫適合非會計專業學習的《會計學基礎》教材。
2.2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在教師招聘中傾向于招聘有相關行業經驗的教師,另一方面提供機會讓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此外可以多組織教師參加相關的講座及業務培訓,以此來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其次,改善實踐教學條件。眾所周知民辦院校大多是在本科三批次錄取學生,分數在本科類院校中相對較低,所以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比一本、二本院校低一些,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所不足,所以著力打造應用型人才才是民辦院校的出路所在。盡管資金有限,也應該盡可能的增加部分實訓設施,比如購買會計電算化軟件,搜集企業真實業務,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完成整個公司的業務核算,包括報表的分析利用,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去校企合作單位參觀或者短期的業務實習。
2.3充實教學方法和手段
會計學這門課程的特點是專業性強、實踐操作性強,對于非會計專業學生來說面臨課程少、學時少、教學資源不夠充分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想要達到語氣的教學效果就要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有所改進,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過程的難度。筆者認為,相對于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來說,非會計專業的課堂上可以適當采用案例教學法、問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在講授的同時多結合案例、聯系實際讓生澀的知識變得易懂。在教學手段上,適當將抽象理論轉化為感性認識,增加直觀印象,降低學習難度。比如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文字、動畫、圖表、視頻等結合起來,生動形象的將憑證編制、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這些枯燥的內容全過程演示出來,達到簡單易懂的目的。
作者:張璐 單位:新鄉醫學院 三全學院
【摘要】隨著我國高職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模式向著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型方面轉變。本文針對會計技能大賽中折射出的會計學課程存在的教學問題,提出了合理性的“以賽帶練”教學模式及其實施路徑,旨在通過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進,來提高會計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會計學課程;以賽帶練;教學模式
1高職院?!皶嫾寄艽筚悺闭凵涑鰜淼臅媽W課程教學問題
1.1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及內容設置不合理
第一,課程的開設及內容的設置缺乏高職教育的教學特色。由于我國高職院校起步較晚,發展教慢,因此在課程設置及內容開設方面往往都會借鑒本科院校的同類專業課程體系,甚至部分的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方面基本是本科院校的“壓縮餅干”。我們知道,我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和定位與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和定位是有區別的。本科院校是以學術型和研究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而高職院校的定位是以培養實用性、技能性人才為目標的。由于二者在目標定位上就存在著差異性,那么高職院校如果按照本科院校進行相關專業課程的開設及內容設置,那就必然會偏離其培養目標,而使得高職教育缺乏其應有的教育教學特色。第二,課程得開設及內容得設置方面也忽視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去向。受傳統教育教學的影響,會計主干課程的開設基本上還是以工業企業為例,而其他行業的會計知識只是作為輔助課程來進行講授。根據我們的實際調查了解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畢業以后,80%以上是分布在中小型商業、服務行業及其他第三產業的企業工作。所以,基于這種情況,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所學到的課程內容與就業后所需知識的需要存在明顯的脫節現象,致使很多學生在工作后感覺到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的要求差距較大,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2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不能到位
根據我們的實地考察和大量調查,結果了解到90%以上的高職院校學生只能利用畢業的實踐實習段來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是,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學生的實踐實習必須要在單位的財務部門或相關專業崗位才可以實習到有關的專業知識,而財務部門的工作或相關專業崗位的特殊性又決定了一般不愿意讓實習學生直接參與相關專業部門的核算工作流程,因此,畢業實踐實習的這個環節并不能夠滿足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實習教學要求。而實踐實習能力的培養,更多還得依靠我們校內的實訓場所來進行解決,這種現象是當今各類高職院校無法回避的實際情況。另外,通過近幾年的全國高職院校會計技能大賽情況來看,也可以證實高職院校的大多數學生在實際的動手能力方面是很薄弱的,這與老師在平時教學當中,讓學生缺乏相關專業真正的實際訓練是息息相關的。雖然很多學校開設了《會計綜合模擬》實踐課程,但由于在教學過程當中,缺乏完全仿真的會計實訓基地及真實的會計實訓資料,學生只能在教室里簡單地看看及練習相關會計業務,而不能真正模擬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結果使得學生對整個會計的實務操作只能是一知半解。
1.3高職院校的考核評價體系不科學
在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和評價方面,高職院校的大多數課程還是以傳統的考試方式為主,而實用性強、新穎性高的考試模式比較欠缺。這樣的考核和評價,只能使得學生以背理論知識為主,而忽視了實際的操作動手能力培養。1.4高職院校缺乏真正的“雙師型”教師目前,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雖然人數在數量上來說是不斷增長的,但實際上,大多數的教師只是考取了一個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而并沒有真正的從事實際工作的經歷和經驗。所以,大多數的相關專業實訓課程依然是教師參考各種版本的理論教材進行講解,使實訓課程演變成為會計理論知識的綜合練習課,而多數的實訓課程更是流于形式,這樣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是難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的。
2高職院校“以賽帶練”教學模式及其實施成效
高職院校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進行基本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主要是通過看書、做作業來掌握相關知識,最后通過理論考試來評定成績,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高職院校會計學專業學生與行業所需知識的有機結合。所以,高職院校必須在教學模式上要進行大膽地創新和深層的改革?;诟呗氃盒5默F狀,我們認為,“以賽代練”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明顯的效果。所謂“以賽代練”的教學模式,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激發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帶動和促進學生技能訓練及實踐能力的提升。而山西金融職業學院會計系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會計系鑒證國家、省級或行業等各種規范式的會計職業技能大賽,通過“以賽代練”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利用多層次的技能比賽,有力地促進了高職院校的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具體如下:一是針對點鈔技術、小鍵盤錄入、翻打傳票、會計電算化等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以宿舍為單位、以班級為單位、以系部為單位開展個人形式的單項技能比賽及小組形式的單項技能比賽和綜合比賽;二是針對會計專業不同崗位課程的實訓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會計崗位技能比賽;三是針對會計綜合模擬、沙盤模擬、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ERP及其應用等混崗實訓課程的要求,以小組及班級為單位組織趣味性的會計比賽,這樣邊賽邊練、以賽帶練,促進了教育教學的發展,獲得了很好的收效。成果如下:在2012、2013、2014年、2015年、2016年全省高職高專會計技能大賽團體賽中連續榮獲省級一等獎、國家二等獎;在2013、2014年全國大學生銀行技能競賽中,獲得團體二等獎等;在2016年第十屆“新道杯”會計人才技能大賽山西省賽區榮獲第一名,國家二等獎。實踐證明,“以賽代練”的教學模式,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成效:第一,有助于高職院校更新教育教學的理念。近幾年來,各種競賽中所體現出的對選手實際能力和素質的要求,要求高職院校專業教育教學必須進行改革。而作為高職院校的老師,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必須具有現代化教育的思想和意識,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必須注重素質教育、開放教育和能力教育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教育教學的理念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才能充分調動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進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轉變,培養出的學生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根本需要。第二,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技能大賽離不開教師的輔導,參賽學生要想取得好成績,首先對輔導教師要有很高的要求。輔導教師不但要有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有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的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在提升理論教學水平的同時更加強化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為此,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適應時展的合格人才。第三,有助于推動專業方向與課程內容的建設。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以及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課程建設、課程標準及教學目標是可以借鑒各種大賽項目的,因為各項大賽內容設置及技能要求是能夠很好地體現出所需的專業知識、內容的深度以及職業能力的要求。
3高職院?!耙再惔殹苯虒W模式對深化會計學課程改革的啟發
3.1高職院校會計學課程理論教學體系的深化改革
(1)設置突出的實用型課程,力推特色的重要環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將“強能力、高素質”作為核心目標。首先,在課程設置及內容修訂中要注重增加實訓類課程和實踐性強的課程及內容比例,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運用會計學專業理論知識分析及處理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更要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會計學理論教學結構和內容的整體認識,初步形成會計學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在教學中的有機結合。其次,要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環節和畢業實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適應社會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整合課程所需內容,調整課程架構體系。高職院校在會計課程設置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所教授的內容重復現象比較嚴重。所以,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必須合并和壓縮相關專業的課程內容,克服專業課程間的內容重復。同時依據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增加一些新興的課程,如人力資源管理、網絡會計、網上貿易實務、財務軟件應用、外貿企業會計、營銷策劃等,使學生所學的會計學知識能緊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逐步實現知識結構多元化的、多層次的綜合型人才培養目標。(3)改進教學教授方法,提升教育教學系統內容。高職院校應推進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案例性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興趣性、積極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型能力。比如,教師提出一些有實際意義的理論和應用問題,讓學生查閱相關理論文獻資料,充分討論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觀點,而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提示、耐心的指導和系統的總結,從而實現提高學生職業判斷思辨能力、處理問題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
3.2高職院校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
(1)根據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方位來構建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高職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深化改革,應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此次改革的重點內容,構建包括規章制度設施、師資隊伍建設和資金管理使用三方面的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中心的實踐教育教學保障體系;制定和完善與學生科研活動、社團活動、、創業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校企合作等相關的政策。此外,依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目標層次進行定位,分別設立創新目標、創新活動、創新實踐三個模塊,而分層次、分模塊化的創新培育方式,可以為高職院校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和實現路徑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2)廣泛地全方位進行會計學課程教學的綜合實踐。第一,通過模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崗位的案例進行實戰,再結合對企業的實地調查研究,開展形式多樣的“工學結合”教學方式。會計學課程教學綜合實踐區別于會計學專業各門課程的傳統單項實踐教學技能訓練。具體要求:在每學期的期末,利用兩周至3周的時間給學生集中進行各項目實訓,將會計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進行綜合訓練,同時在模擬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典型案例實訓的基礎上,組織學生深入到企業進行實地觀察和調研學習。學生按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配,將其安排到一至兩家企業進行全過程的實踐實習學習。此外,教師還應在學生進行實踐實習學習過程中積極地給予必要的學習指導,這樣便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分析并解決存在的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自主解決相關專業問題的能力。第二,通過頂崗實踐實習,完成所學專業的實際化。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頂崗實踐實習工作后,除對實踐實習工作進行系統總結后,應將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與企業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設計出實踐性強的技術應用方案。在設計技術應用方案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專業知識應該更多的結合自身頂崗實踐實習的實際工作。目的使得學生在設計技術應用方案過程中加深對企業會計實踐實際工作的認知,并能夠對所實踐實習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全面的了解,針對發現的問題并能有效的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法,以此來不斷地提升學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唐笑炯 單位:山西金融職業學院
【摘要】《會計學基礎》是財會專業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大部分非財會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由于專業不同,教學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非財會管理類專業學生對會計學基礎知識的需求也不同。采用傳統的財會專業《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需求。本文試圖通過案例分析式教學模式在非財會專業《會計學原理》中的運用,讓非財會專業學生能在課堂中學有所用。
【關鍵詞】非財會專業;會計學基礎
《會計學基礎》是財會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該學科主要教授會計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及核算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企業經濟活動的核算,培養管理人員的會計素養,因此也是大部分非財會管理類專業會開設的一門課程。就筆者所在學校贛南師范大學而言,商學院七個專業(會計學、財務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其他學院,如,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專業,政治與法律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都開設了《會計學基礎》課程。就此可以看出,《會計學基礎》課程在幫助管理類專業學生掌握會計基本方法、將會計知識運用于本專業,提升管理素養有重要作用。
一、非財會管理類專業《會計學基礎》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未與財會類專業作區分
目前,大部分高校非財會管理類專業在教材選用、教學內容上并未作區分。財會類專業學生使用的會計學基礎教材涵蓋全面,理論深度較高,如筆者所在贛南師范大學,選用的教材是同濟大學出版社,周京徽等主編的《會計學基礎》一書。因為是基礎課程,一般是經驗豐富、理論層度較高的老師來授課。大部分院校非財會管理類學生也使用此類教材,教學內容也一樣,沒有結合本專業的特色設置針對性強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不理解該課程的作用及對本專業有何意義,學了基礎原理,但是不知道如何與自己專業結合起來,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教學目的混同
財會專業《會計學基礎》教學目標是讓本專業學生明確會計的基本職能、特點和對象、任務,理解會計要素、科目和賬戶的相關理論和記賬方法及具體運用,同時能夠掌握會計憑證、賬簿基本內容和實務操作中的要求,最終能夠閱讀和編制基本會計報表。非財會管理類專業學習會計學基礎的目的是能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原理,對科目、賬戶有較深的了解,懂得運用憑證,能夠看懂會計報表,并且根據各種報表能分析相應財務數據以為做管理工作而服務。從目的上來看,前者是站在培養專業財會人才的角度,側重基礎理論的講解和培養實踐運用的能力,為后面《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及《財務報表分析》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后者則是站在培養企業管理者的角度,側重會計核算、會計報表的運用等知識的講解,為學生畢業后走向管理工作崗位能看懂并運用財務會計報表打基礎。目前,非財會專業會計學基礎教學的目的與財會專業教學有混同,教師在教學時沒有因授課對象的不同而改變教學目標,而是以同樣的目標去講解會計學基礎知識。易造成非財會專業學生學習目標模糊,同時由于學習內容較多沒有重點,慢慢失去興趣。
(三)教學方法單一
因教學內容沒有與財會類專業相區別,教授該課程的老師也一般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以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為主,按照章節,先講述會計的概念、基本原理,到后面以工業企業的經濟業務為主,介紹企業資金運動各階段的會計核算。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沒有調動學生學習會計學基礎的積極性,會計學里大量專業術語令其覺得與本專業沒有聯系,很多非財會專業學生認為會計學基礎是枯燥的、無用的。
二、案例分析式教學模式在非財會專業
《會計學基礎》課程中運用設想案例分析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主要是結合特定的教學目的,通過相關案例,讓學生參與分析,在此過程實現特定內容的教學,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以致用。
(一)教學內容結合學生本專業
會計學基礎教學內容應有針對性。如,物流管理專業學習會計學基礎,應假設在物流公司的情景之下學習,酒店管理專業學習會計學基礎,應當假定在酒店財務會計工作情景之下,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大部分會計學基礎課本以工業、制造企業為學習背景。同時,應將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加入到教學內容中來。
(二)區分教學目的
在非財會專業《會計學基礎》課程中,設置以實用為原則的教學目的。站在培養企業管理者的角度來教學。不應要求該類學生掌握過多、多深的會計學知識,重點應放在讓學生能運用會計知識解決管理中的問題。例如將財務會計報表的分析納入課程學習,讓學生知道報表中每一項內容所代表的意思,并能通過專業的方法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服務于管理工作。課程教學中,由于教學目的發生了變更,一些較為復雜的會計問題可以不在教授,注重基礎和實用。
(三)課堂上采取案例分析式教學方法
授課教師應提前做好準備,按照不同的專業設計好不同的教案。課堂講授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基礎理論講授階段,二是會計核算講授階段,三是實踐階段,四是運用報表階段。其中,從第二階段開始,課堂上要有與本專業相關內容的大量案例。將學生分為小組,教師上課先介紹基本核算方法,之后由學生小組討論具體案例的解答。例如,在學企業資金籌集階段的會計核算時,先由老師介紹資金籌集的流程,簡單講解下核算。隨后,通過企業資金籌集的案例,比如在酒店管理專業的會計學基礎課堂里,給學生如下案例:有一家即將成立的酒店,需要籌集資金,讓學生分組討論怎么籌集資金比較有效,同時資金的比例怎么安排,資金籌集到了之后,會計上怎么處理等問題。討論之后,讓小組派代表公布方案和會計核算的內容。此種案例分析式教學方法,有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其感到會計學能輔助其本專業的學習,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興趣。
作者:李楠 單位:贛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摘要:在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受到教學管理模式、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會計專業教學質量不高,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生綜合能力較差,在畢業以后找不到工作。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專業會計;課程教學;課程改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會計專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會計專業設計不合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并且缺乏實際的實踐教學和培訓,導致整體教學素質不高,影響學生以后畢業和未來的職業發展。作為學校,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會計專業特點,制定完善的專業教學計劃,豐富教學模式,促進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專業問題,提升會計教學的針對性和實踐性,為學生以后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會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和建議。
一、會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導致會計學課程教學存在很多問題,下面就分別展開論述。
(一)整體教學素質不高
高校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既要履行自身的教育職責,又要受到條件相對落后的制約,教學進修培訓機會較少,很難提升會計教學水平,影響到會計教學質量。1.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不斷發展。但是在一些學校,會計教師安于現狀,對大綱會計的要求,照本宣科,沒有進行創新,導致會計教學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出學生進行會計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采用經驗教學的方式,對會計教學無法進行有效的創新,影響到會計教學的質量。另外,缺乏優秀的會計教師人才,師資力量不夠,很難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對會計專業的學生教學產生不利影響。2.教學模式落后。在實際過程中,高校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不同學生會計水平的參差不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會降低教學質量,導致有的學生像其他學生一樣進行聽課,但是到實際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有的會計教師,沒有創建合理的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耐性,課程設置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學生只能憑借想象進行,學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感到十分困難,使得會計內容空洞無物,很難達到教學要求。
(二)不重視實踐教學
對會計教學而言,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只重視學生的理論教學,缺少基本的課程實踐環節,學生實踐環節斷檔。會計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會計理論教學如此,會計實踐活動也應如此。會計專業課程在理論課結束后,缺少為鞏固會計理論知識而進行的課程實踐環節,使學生學習的會計理論知識無法與會計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不僅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知識的興趣,也加大了集中實踐活動的難度,學生往往學到后面忘了前面、眼高手低,動手能力較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相關院系基本上設置了會計模擬實驗室。但實際教學中往往利用率過低,很多教學設備配置不全、實驗教材落后、實踐指導教師缺乏或知識單一等,無法真正發揮會計模擬實驗室的作用,影響到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缺乏具體指導性
在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會計教學指導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計專業教師制定了很多條條框框,學生只能按照這種模式進行會計學習,無法培養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第二,采用放羊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三,對學生提綱編寫指導不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會計專業的特點,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但是受到課堂教學時間的影響,會計專業教師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進行一一的指導,只能從大的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課堂進度,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這對教師會計專業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第四,會計專業教師對會計專業教學的指導方法落后,沒有認識到會計專業教學的特殊性,沒有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要求學生必要按照考試要求進行學習,這種傳統的指導方法,更多的是借鑒以往的教學經驗,導致指導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科學性,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做好專業會計教學改革的措施
在實際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重視學生的基礎課程的教學,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就針對如何做好會計專業課程改革展開論述。
(一)采用行動教學模式
在進行會計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設計上,要控制好整個教學過程,把實際的會計任務作為驅動力,分析影響會計教學各個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提升學生的溝通和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教師要堅持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原則,提升學生的基本技能。比如在會計大小金額書寫和點鈔驗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摻入到填制原始憑證這一環節中,加強學科內容之間的聯系,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創建仿真的職業環境
對會計專業的學生而言,最終是要走上社會崗位的。為了增強學生的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做好基本的理論教學以外,還要為學生創建仿真的職業環境。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嚴格按照企業布置會計部門格局,為教學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會計用品,提供真實的賬單等資料,比如原始憑證,賬簿報表等,實現會計教學與工作零距離對接,激發學生的學習會計的興趣,提升會計教學的效果。另外,在每一個學期末期,教師要組織學生咨詢會,對學生反映的普遍問題進行匯總和分析,為以后教學提供借鑒和幫助。為了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要重視實訓環節,提升學生基本技能,保證教學效率。
(三)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后教學為輔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都是老師在教室里、課堂上進行授課,幾乎沒有在課堂外授課的,即使有,也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如有些教師在網絡上進行授課,通過網絡互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和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由于時間的原因,因出差在外或在外進行課題調研無法在教室里進行授課,不得已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授課。目前在教室里進行授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傳統的粉筆授課形式,即教師利用粉筆在黑板上將主要的授課內容書寫上,然后針對主要內容進行講解,當然由于時間限制,書寫的內容不會很多,主要還是靠講解。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不明顯,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授課方式有其優點,即學生和教師基本能做到同步,該寫的時候大家一起寫,該聽的時候一起聽,協調性好,因此有較好的教學效果。第二種是利用教室多媒體進行授課,老師將絕大多數授課內容拷到電腦上,通過幻燈片放映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減少了教師利用粉筆書寫的時間,提高了效率;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即教師站在電腦后面針對幻燈片一張張講解,而學生既要聽還要書寫筆記,有可能顧此失彼,使學生對會計知識的理解程度降低,也有可能導致主次不分,該重點聽的沒有聽,非重點內容可能聽得很多,最終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為了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綜上所述,在進行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豐富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企業的需要。
作者: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