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2 10:36: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隔代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幼兒教直接關系到國家經濟科技發展,但由于中國國情所需及傳統觀念的影響,幼兒多為父輩家長教育,這同時也導致幼兒教育存在較大缺漏。因此,重視幼兒隔代教育質量及管理,可以全面提升教育體系,本文針對隔代教育的社會宣傳力度及家庭、學校的支持,保證隔代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隔代教育;質量;措施
父母對子女的親子教育和祖輩對孫輩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兩種主要形態。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形態,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必然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并提出可以優化隔代教育的建議,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1.加強各大傳統媒體及新媒體對隔代教育的正面宣傳
要提升幼兒園隔代教育的質量,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社會大眾對隔代教育的重視,因此加大正面的宣傳力度及宣傳范圍很有必要。宣傳時可采取傳統大媒體及新媒體同時進行的方式,這可以保障宣傳效果。媒體的宣傳可以選用報刊、電視、書籍、微信、微博等覆蓋面廣、影響力強、傳播速度快、民眾信任度高的宣傳模式,尤其是現在電視上關于幼兒教育的節目。但中國對幼兒隔代教育的重視和指導力度不夠,因此要提高家長對其的認知,則需要政府部門引導相關主流思想,然后相關教育學刊、報紙針對隔代教育問題設置專欄,讓民眾充分認識正確的隔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2.增加對隔代教育支持力度
近幾年,為提高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質量,各類家長學校如雨后春筍不斷出現,這也成為目前比較有效的,能夠指導家長根性教育觀念,是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徑。彌補傳統觀念的不足,掌握正確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養質量。
2.1 提高隔代家長學校的數量。盡管近幾年家長教育不斷產生,但是由于國家沒有出臺相關管理體系,且對這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因此市場上的家長教育學校參差不齊,缺乏主流家長教育理念的學校無法長久穩步發展。因此隔代家長學校的興辦需要加大投入和管理,因而投入管理時,可以采取廣開門路、多方資產合作,能夠充分利用已有的家長教育學校,使教育的內容和培訓模式更符合傳統與現代的教育體系。其次是利用社會資源,政府對興辦的隔代家長教育培訓給予一定支持,比如優惠政策、資金投入等,還可通過村委會、居委會辦公等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2.2 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v觀中國多數隔代教育,大部分父輩并不懂全新的幼兒教育規律,教養時全憑個人經驗和傳統認知,且現代多數的隔代家長培訓學校在教育內容上需要不斷斟酌改進,培訓人員需要結合不同家庭情況、不同年齡段給予適當指導分析。最好按照父輩傳統教育的規律進行,了解其教育瓶頸,以此制定相應教學內容,提高父輩學習和教育的積極性。
3.強化幼兒園對隔代教育的影響力度
除了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需要更新提高外,還要注重與學前教育學校之間的配合,讓隔代教育能夠在家庭和學校、社會的共同作用下有目的、計劃、系統和科學的進行下去。
3.1 充分發揮學前教育的作用。學前教育作為奠定幼兒更高階學習的基礎,幼兒教育教師給予隔代教育兒童更多關心,注重培養其獨立意識、生活自理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父輩家長在幼兒的接送及家長會的機會向其傳遞正確的幼兒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幼師主動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教育情況,為幼兒建立相關成長檔案、詳細記錄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這些檔案能夠讓父輩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了解幼兒的成長。在與幼兒家長有效溝通后,教師和父輩家長能夠針對幼兒教育問題給予合理指導意見,以此促進孩子更健康快樂成長,提高隔代教育的成效。
3.2 建立良好系統的學校――家庭合作教育模式。隔代幼兒教育必須從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同時入手,幼兒園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影響,建立家長--教師的育兒體系,以此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當然,在創建這個體系的過程中,需要父輩和教師更加重視幼兒的成長。當然,還要父輩家長與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建立有效的家園合作模式。幼兒教師不能因為父輩家L文化層次不高、思想稍微老舊失去耐心,為更好溝通,教師采取書面、電子交流軟件等方式并不適合,最好采取面對面的交流方式進行。讓父輩家長能夠充分融入到幼兒生活中,通常幼兒園教師不足情況下,學校可以組織專門的隔代教育的家長協會,為學校內的父輩家長提供教育的交流平臺。收集家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教師結合實際進行指導,這都可以作為幼兒園與隔代教育家庭開展家園合作的有效途徑。
3.3 引導父輩家長重視家庭教育?,F代多數家庭的隔代教育,父輩家長多以自身教育經驗和認知對幼兒進行教育。而學前教育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正確人格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親子依戀關系建立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父母教育會對孩子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因此,家長應該重視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工作再忙也不能落下,還要采用多種渠道與教師進行良好溝通,保證參與到幼兒生活、學習、成長的各個階段。
提高幼兒隔代教育質量需要從社會支持力度、學校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理念等三個方面同時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對幼兒實現良好的教育。
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大數學家、思想家。他推算出圓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數值。又提出π的約率22/7和密率355/113,密率值要比歐洲早一千多年,世稱“祖率”。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并不是什么高等學府培養造就的,他主要是受益于家庭教育,特別是他開明的爺爺祖昌。
祖沖之的父親祖朔之,是一位學識淵博的讀書人。他望子成龍心切,希望兒子也像自己一樣能鉆研學問,精讀經書。在祖沖之五六歲的時候,祖朔之就手拿木尺,逼著他背《論語》一類的經書。祖沖之實在讀不上口、背不下來,父親教他讀了好幾年,也沒有背誦出多少行??吹絻鹤颖硶鴷r哭喪著臉的樣子,祖朔之常常氣得用木尺敲打桌子,甚至有時還出手打兒子。
有一天,在祖朔之大罵兒子時,祖沖之的爺爺祖昌走進屋來,他一邊替孫子擦眼淚,一邊氣憤地說:“你這樣打他罵他,他就會變聰明嗎?”
祖昌那可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是主管建筑工程的高級官員。他認為,不能硬趕著鴨子上架。孩子讀書不行,說不定干別的事會很靈巧呢!有次,祖昌特意把孫子帶去工地玩。祖沖之第一次看到大山、河流、田野村莊和規模宏大的各種建筑物,感到一切都是那樣新鮮,大開眼界。
在農村,祖沖之結識了一些孩子。白天他們一起割草、拾柴;晚上他和孩子們一起認天上的星星。那些孩子們告訴他,哪是牛郎星,哪是織女星,哪是北斗星……孩子們還教o他唱月缺月圓的歌謠。
祖沖之很快就背熟了這支歌謠。接著,他向爺爺提出一個個問題:“月亮為什么有圓有缺呢?為什么每月十五月亮最圓呢?”
孫子提出的問題,祖昌回答得上來的,就耐心講給他聽;不能回答的,就說回家找書給他看。
祖沖之如饑似渴地讀著爺爺給他找來的書。他仔細鉆研著,天文知識越來越豐富,對天文也越來越有興趣。
有一天,祖沖之讀漢朝天文學家張衡的《靈憲》一書。《靈憲》第一次用科學的方法解釋了月蝕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有關系的見解。他看了好半天,也沒有讀懂,他就去找爺爺。
祖昌看了好一會兒,對孫子說:“這里正是講月圓月缺的道理,咱們一起來學習,弄明白?!?
祖沖之談出了自己的看法,爺爺很高興,稱贊他說:“說得對,有道理。你看,你一點也不笨呀!”祖沖之受到爺爺鼓勵,更加好學了。
祖昌又帶孫子拜訪了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何承天。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根據自己四十多年觀測天象的經歷,告訴祖沖之說:“要弄清天地的秘密,鉆研天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一輩子下苦功夫,必須打破死摳書本、因循守舊的框框。”
就這樣,在爺爺的循循誘導之下,祖沖之走上了熱愛科學的道路。
摘 要: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一個特殊教育現象,是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這種教育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為主要的主導因素是大量的農民工涌入城市,農村形成了家中只有留守兒童與留守老人的組成形式。這種家庭組成模式導致了隔代教育的出現。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是讓兒童在心理、學習、以及親子關系等方面可能產生相應的問題,學生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很容易產生相應的心理問題,為了將這種問題進行良好的解決,文章針對留守兒童隔代教育上的產生以及措施,進行了相應的探討,得出的結論僅供相關人士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留守兒童;隔代教育;教育問題;應對措施
我國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導致大量的農民涌進城市,尋找適當的工作,供家庭生活上的各種開銷。由于兒童正處于成長學習的階段,不能被父母帶進城市,這就直接導致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群體的產生。這些留守兒童在未成年群體組成過程中,屬于一個特殊的存在。相關數據統計,中國目前有留守兒童也有接近六千萬的人數,留守兒童群體的存在也致使新的教育模式衍生出來,這種教育模式在發展過程中,會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也直接會從留守兒童的身上體現出來。
1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及問題
祖輩們由于受到教育程度、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忙于農事,無暇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對孩子的教育產生極大的消極作用。大多數的祖輩對孩子的監護主要停留在孩子身體是否健康的表面層次上,而對事關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因素,如心理健康、學習情況、安全問題、價值觀等方面卻不能夠予以關注與重視,這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正是由于隔代家庭教育的這種弊端,使得很多農村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厭學情況嚴重、養成了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安全問題無法保障、價值觀發生偏移以及與父母造成親子隔閡等等,這些都極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2 解決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問題的措施
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教育問題不是單純由其祖輩的原因所致,還涉及到其外出打工的父母、學校以及政府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因此,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教育問題,需要家庭、學校以及政府三個方面齊心協力共同解決。
2.1 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
除家庭教育外,學校教育是影響兒童成長的主要方面之一。面對農村留守兒童不健全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不僅要完成在校內的知識、能力等方面的教育,還要將學校教育向農村留守兒童的校外生活延伸。首先,要加強學校的思想教育,學校主動擔負起教育留守兒童的重任,減少在外務工家長的壓力,使他們安心工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及新農村建設盡一份力。其次,學校教育應主動偏離純文化課教育,以思想教育為突破口,對孩子要“教中有愛,愛中要嚴”,既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又體驗到社會對自己的壓力,塑造孩子健康的心靈,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消除一個極大的隱患。殊不知,內心封閉的人易急躁,喜猜疑,嫉妒心強,好攻擊他人,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學校教育不光要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優秀的新生,還要為社會輸送勞動者,盡早地消除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也是新時期賦予學校教育的責任,就算是與時俱進吧。三是學校和社會多舉辦一些有益于孩子身心的活動,如“給遠方打工的父母寫封信”等,創造一個有利于孩子成長的環境。
2.2 要加強兒童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要隨時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狀況,經常跟他們談心。定期對其進行溝通疏導??沙闪⒘羰貎和顒有〗M,組織他們進行集體學習,集體活動,讓他們體會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傳授他們一些自我保護的知識,教育他們自立自強。學??砂l動學生成立校外幫助小組,從學習上、家務勞動上幫助留守兒童。
2.3 完善家庭教育功能。想要讓家庭功能得到全面的完善,在對孩子進行教育過程中
父母必須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行充分的展現。與此同時,還要積極的與孩子進行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對孩子的成長進行指引。只有在雙方都進行參與的情況下,才能讓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觀與價值觀。與此同時,親子間的互動,也可以讓親子之間擁有更多溝通與交流的機會,為良好的親子關系打下基礎,進城務工的父母,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與孩子展開溝通。例如,要時常給孩子打電話,或是利用網絡信息手段與孩子進行網絡視頻,留守兒童能夠及時的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并在溝通過程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只有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才不會因為缺失愛的滋養,最終導致心理上出現問題。
2.4 注重孩子的精神需求
父母在對孩子開展教育過程中,還要積極注意到孩子在精神上的需求,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因為家長的這種關心才能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否則,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會出現心理上的問題。這些心理問題會直接導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往往這種心理問題很容易受到家長與教師的忽略,心理疾病c以往正常的身體疾病不同,心理疾病在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不會有特別明顯的體現,只有孩子遇到情緒上的波動,或是重大變故之后,才會在孩子的行為上體現出來。與此同時,祖輩和父母也應該不斷的提升自身在教育上的能力,并從細節上觀察孩子身心發展的狀況,在觀察過程中,對孩子的價值觀以及身心健康進行適時的引導。為了加強教育上的成果,父母要利用打工的間隙,盡量騰出更多的時間回家與孩子團聚,讓孩子感受親子之間的關愛,并創造更多的機會與孩子互動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在經濟上依然保持正常的收入,也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機會教育孩子,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遇到孩子寒假與暑假時,盡量將孩子接到身邊,讓孩子擁有更多的機會,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知道,想要讓社會環境達到和諧穩定的狀態,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就必須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關愛與溫暖。盡量在教育過程中消滅留守兒童在特殊環境成長中,所產生的心理問題以及障礙。如果實在避免不了,需要對兒童的成長,注入隔代教育的環節,此時,應該積極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行為以及表現,并創造更多的機會關注孩子成長的狀態,盡量彌補由于孩子和父母無法獲得更多的親子時間,造成的情感缺失。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充分發揮自己對孩子成長上的引導作用,在生活與學習上,多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如果留守兒童的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可以轉變自己的觀念,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就可以讓自己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創造出更多教育孩子的機會。
現代社會的學前教育,要有家庭教育參與的才是真正成功的幼兒教育。現代社會中,年輕的爸媽工作繁忙,常常將寶寶交給祖輩撫養。家園互動,往往不能與爸媽互動,而要多多地與祖輩互動。祖輩撫養固然有許多好處,但隔代撫養的不利之處也客觀存在。
一、正確看待隔代教育
1.優勢
(1)祖輩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傳統。祖父母豐富的人生經歷,孩子們可從中得知許多資訊:家譜、歷史、地理、風俗、標準、時間、距離、人生故事等。
(2)正確道德觀、處世智慧、豐富的經驗。祖輩家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是促進兒童社會性發展和有效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有利條件。
(3)關愛,超時間地和孩子在一起。隔代家L為年輕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后方基礎”,他們對孫輩所具有的親情關愛,是任何育兒機構或保姆都無法比擬的。
2.弊端
(1)溺愛。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等不良個性。在祖父母庇護下的孩子,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膽小怕事、不合群、寡言少語、應變能力差、性格內向;另一個極端則是放縱欲強、專橫跋扈、難以管理、性格外向,在家里是個小霸王,到了外面卻毫無獨立能力。
(2)觀念陳舊與沖突。許多老一輩沿用老觀念要求孩子、教育孩子,這可能不利于孩子將來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
(3)造成親子感情隔閡。在生活中,孩子已經習慣了祖父母的袒護和遷就,當父母看到孩子的缺點和不足,而對他提出嚴格的要求時,孩子便很難接受,以致容易形成親子之間的感情隔閡和情緒抵觸。
二、家園合力
在幼兒園里,幼兒園對幼兒的教育是希望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幼兒離開家庭走入幼兒園只是幼兒走向社會的開端,為了讓幼兒能夠適應離開家之后陌生環境的生活和以后學習發展的要求,針對當代家庭撫養方式的一些變化,家庭和幼兒園應該共同合作,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有以下措施:
1.發揮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優勢
(1)老人可以多與孩子聊天,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可以作為聊天的內容。
(2)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多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2.摒棄不合理的教養觀念,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1)轉變教養觀念。研究證明,放任型、溺愛型的親子依戀關系使幼兒較難適應幼兒園生活。
(2)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獨立的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雖然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但是我們仍舊要培養他會分享,會交往的能力。
(4)給幼兒自主探索的機會,激發幼兒探索的好奇心。對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現的的“搗亂”“破壞”等具有冒險和創新性的探究行為,不要阻止。
(5)老一輩的應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有助于養育孩子。
3.父輩要加強與祖輩的溝通,合力教育幼兒
(1)年輕的父母要端正態度,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
(2)充分尊重祖輩的心理需求和勞動價值,當發現老人的教育方法不妥時,應側面提醒。
4.幼兒園應加強與家庭的聯系
(1)幼兒園采取每天“園家之間”的公示欄、每周必填的家園聯系冊、定期園報、定時定期召開家長會、每月舉辦家長講座等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
(2)邀請家長參與親子活動,充分利用豐富的家庭資源,讓家長真正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管理與監督。
(3)組織家長召開家教經驗交流會,邀請有經驗的家長介紹家教經驗和育兒方法。
(4)進行經常性的雙向溝通,教師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里的生活、學習情況,讓家長更好的教育孩子。
(5)幼兒園建立網站,開設家長學校、最新消息、家園互動、育兒天地、園況介紹等欄目,使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最新動態,進一步作好家園配合工作。
[摘要]隔代教育與親子教育一直是我國家庭教育的兩種基本方式,共同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生重要影響。隔代教育是目前社會上非常普遍的幼兒教育現象,由隔代教育引發的幼兒心理問題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將根據前人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結合幼兒園的現狀,探討有關隔代教育、親子教育對幼兒(3-6歲)教育的影響。
[關鍵詞]隔代教育;親子教育;幼兒教育
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快,隔代教育再度進入現代家庭,成為家庭教育中的主角。其主要原因在于年輕的父母們忙于崗位角色與社會角色,對于家庭角色經驗較少,唯有向父母尋求幫助。隔代教育的弊端、親子教育的必要性,幼兒園教育應當向何種方向發展,一系列有關幼兒教育的問題成為了社會輿論的焦點,今天就這個問題我進行了一系列分析。
一、隔代教育:需要正確引導,適當監督
80后、90后逐漸成為社會勞動力的主要構成,社會壓力使然,80后、90后的父母們在退休后再度“上崗”,承擔了孫輩的教養工作。但隔代教育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我發現九成以上的幼兒是由祖輩家長負責接送,五成左右的幼兒由祖輩家長負責衣食住行,過分溺愛幼兒的情況逐漸成為隔代教育的主要問題。比如:許多孩子在放學后要求爺爺奶奶必須購買街邊的小吃或玩具,否則便哭鬧不休。爺爺奶奶為了能夠讓孫兒重現綻開笑臉,便會答應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變得更加嬌縱,更加有恃無恐。年輕的父母回到家中,由于工作比較繁忙,到家比較勞累,往往只是直接苛責孩子的不懂事,對父母的作為一語帶過。
這樣的做法“治標不治本”。祖輩寵愛孫輩,是天性使然,但需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單方面地對孩子進行教育難以解決根本問題。年輕父母們不妨靜下心來,先傾聽孩子們購買玩具與食品的真正原因,好好地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然后根據具體情況與父母進行協商,根據所購物品的必需性控制孩子們在物質方面的購買頻率與數量,時常監督孩子的書包內是否有“可疑物品”出現,這樣對孩子的教育肯定是有益處的。
二、親子教育:父親要提升參與度,關注幼兒內心情感
在當代家庭教育中,還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父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所占比重的不足。由于父親工作繁忙,加上父親這個角色的特點,我發現在幼兒園組織的家長會、兒童匯演等活動中,母親出席的比率占比較大,父親出席的比率占比較少。有些孩子表示父親每天都回家很晚,滿臉疲憊,對自己“愛理不理”。父親的慣用借口多為工作忙,應酬多,要加班??梢?,為了事業,父親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角色正在缺失。
作橐桓黽彝ゾ濟的主要來源,各種大事的決策者,父親在幼兒成長階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的言行將直接影響孩子未來世界觀人生觀的養成。所以,我們應當重視起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所以我覺得在家庭教育中可以設立“爸爸的約會時間”,將孩子的睡前故事轉換成與父親分享每天收獲的時間。不再是以往單純地向孩子灌輸故事,而是鼓勵孩子張開嘴與父親交流。開展“爸爸的約會時間”之初,可以提前設定好交流的話題作為切入點,方便與孩子的交流。久而久之,摒棄話題設定,與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關注孩子的成長與收獲,樹立一個“父親出席”的私人訂制時光,關注幼兒的內心情感與成長。
三、幼兒園教育:平衡好與家庭教育的關系
家長對幼兒園教育過多干涉。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后,過度擔心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被其他的小孩欺負,在幼兒園有沒有吃飽,幼師有沒有忽視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長每天都要打電話詢問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導致幼師不得不分心應付家長們的各種問題。從而難以專心于對全體幼兒的教育教學活動,這樣一天下來的教學效果肯定是不好的。例:有一位幼師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因為一名小朋友在幼兒園活動時與其他小朋友爭搶零食,一生氣就不小心抓撓了另一個小朋友的臉部。兩位家長在知道事情后,急匆匆趕到幼兒園對幼師進行指責,表示出現此事是幼師看管不認真的結果,還要求這兩個小朋友換位置。在大人們言語激烈、互相爭執的時候,兩個孩子卻已經冰釋前嫌,又開心地玩在一起。其實小朋友之間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的情況,我們教師能做的就是眼觀六路,關注好客易發生沖突的小朋友,發生事情的時候要及時有效地處理,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用正確合理的方法,與家長進行有效合理地交流溝通,這樣對小朋友和家長都好。
一位經驗豐富的幼兒園園長表示:“我們可以理解家長們對孩子的感情與各種擔心。我們會為孩子們建立成長檔案,在指定的時間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成長情況。但是,請不要過度質疑幼師們的專業素養與幼兒園的管理與監督。頻繁地查崗與過度地溝通會影響到幼師們的課程安排?!彼?,出于對幼師的尊重,家長們也應當平衡好幼兒園教育與家長教育的關系。要學會放手,學真正地讓孩子去成長,學會體諒幼兒園老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總之,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之星,幼兒的早期教育與成長,是社會、教師、家長共同關注的重點。一個美好的童年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愛護孩子,但不要溺愛;參與孩子的成長,但不要干預孩子的每一次進步的嘗試。隔代教育、親子教育、幼兒園教育,是一個漫長的,值得探討、值得不斷鉆研的課題。本文所列舉的問題,是通過一些實際存在的現象觀察得出的觀點,對于幼兒教育,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管是與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以及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每一個環節都是很重要的,相信只要我們三方共同努力,互相體諒,彼此著想,樹立一個關愛孩子成長的信念:“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相信我們一定能夠越來越好,孩子也會發展得更加優秀,更加全面。關愛孩子成長,是幼兒教育者傾注無限情感的地方,是我們一生都該崇尚的偉大使命!
摘 要: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在農村普遍存在,由于祖輩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后等因素致使隔代教育的質量低效。祖輩的“隔代慣”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祖輩陳舊的思想觀念不利于正確學習方法的形成;隔代教育導致孩子與父母感情的隔閡不利于其學習動力的維持。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明確家庭教育責任,完善家庭教育功能,同時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優勢,提供教育服務平臺。
關鍵詞:隔代教育;學習能力;途徑
一、隔代教育的含義及產生的原因
隔代教育是指孩子的父母因工作繁忙或因婚姻不睦等因素而將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交由祖輩來承擔的一種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它是相對于親子教育而言的。
在我國,隔代教育產生的背景主要是由于我國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仍處于加速發展的轉型期,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務工是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必然過程,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這種現象不可避免的存在。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隔代教育已在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由于祖輩教養人的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后等因素致使隔代教育的質量較低,這一狀況在我國內陸的農村尤為嚴重。同時,祖輩家長在養育和教育孩子方面有自身的優勢:例如,有較多的育兒經驗,有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為教育孩子提供了資本和權威性,也是致使隔代教育產生和長期存在的一個原因。
二、隔代教育對中小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
不可否J,隔代教育對中小學生的成長具有獨特的優勢。一是時間優勢:不少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二是經驗優勢:祖輩家長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么問題,應該怎樣處理,他們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三是情感優勢:祖輩家長自身有一種童心,極易與孫子孫女建立融洽的感情,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利于祖孫兩輩身心健康。
然而,由于祖輩家長受歷史條件和自身年齡特點的局限,由他們來養育和教育中小學生,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相對于年輕父母來說,祖輩更加注重養育而不是教育,同時,老人包辦代替過多,不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時。祖輩的溺愛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祖輩陳舊的思想觀念不利于正確學習方法的形成;隔代教育導致孩子與父母感情的隔閡不利于其學習動力的維持;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影響。
(一)祖輩的“隔代慣”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有些祖輩家長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的想法。這種想法往往導致產生“隔代慣”的現象。祖輩家長對孫輩疼愛過度,處處遷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過度疼愛孩子而“護短”,致使孩子的弱點長期得不到矯正。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過分保護扼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展,增強了孩子的依賴性,容易使孩子變的更加嬌氣。在這種嬌生慣養、放任自流的監護傾向下。由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自主性比較差,這樣會使孩子的學習意識變得淡薄。
(二)祖輩陳舊的思想觀念不利于正確學習方法的形成
相對于年輕父母來說,祖輩往往只重視兒童“吃飽穿暖”這種淺層次需要,忽視其學習等其他方面需要。一方面,他們的文化水平低,教育觀念滯后,輔導能力不足。祖輩的年齡多在 50-70 歲之間,他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他們無法進行有效的指導。另一方面,許多祖輩家長不顧時代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仍用老觀點要求孩子,教給孩子過多的老經驗,缺乏開創性精神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文化低、思想舊,無意識地給孩子傳授不少封建迷信的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祖輩深受傳統思想的束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不利于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與父母感情的隔閡不利于學習動力的維持
父母與孩子長期分離,或者生活在一起的時間較短,相互之間溝通交流少。有的父母在外打工,平時很少有時間打電話正面地與孩子交談,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較少,導致孩子與父母之間有陌生感,感情較淡。另一方面,祖輩家長對孫輩的溺愛和護短,造成孩子很難接受其父母的嚴格要求和批評,還容易形成感情隔閡和情緒對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難以進行。在孩子缺乏與父母的感情交流情況下,對父母的學習要求不會去嚴格遵守,沒有內在學習壓力,也就很難激起內在的學習動力,往往導致學習松懈,態度不端正,更難維持原有的學習動力。
三、提升受隔代教育的中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途徑和對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強調逐步實行普惠舉措,體現了國家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與關愛。如何提升受隔代教育的中小學生學習能力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
(一)明確家庭教育責任,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關心和愛護是其他人所無法取代的。隔代監護人替代不了父母親的角色,終究只能是一種關系補位。所以,首先,農村留守兒童父母要明確親子關系的重要性,要履行父母教育子女的責任。同時,祖輩家長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盡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教育孩子。
其一,可以通過召開家庭會議的形式,充分尊重各方意見,探討祖輩是否有能力、有信心、有資源進行隔代教育,傾聽孩子的意見和愿望,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進行規劃和衡量,共同探討更加合理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老人和孩子的意見,形成家庭成員間暢通的交流機制。其二,父母增強自身責任意識。在教育形式上,通過電話、書信、網絡視頻等形式定時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和互動;在教育內容上,既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又要適時傾聽孩子的內心需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保證在孩子成長的關鍵經歷期、關鍵階段做孩子最堅實的依靠。通過多種途徑緩解時空阻隔下的親子疏離感,盡量保證家庭教育的完整。其三,父母加強與祖輩間協作,充分發揮祖輩教養人的優勢。父母應及時對老人的辛勤付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教育孩子尊老、敬老,使祖輩的合理管教能夠順利開展、減少祖輩教養人的顧慮,激發祖輩的主動性和潛能。最后,采取非批判的原則,及時對老人一些陳舊的教育方法、過時的觀念進行合理疏導,在現有的條件下提出可行之策。通過溝通和協作,盡量減少隔代教育的負面效應,以一種科學的方式詮釋“隔代親”,使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教育和隔代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全面改善接受隔代教育的中小學生的教育環境。
(二)發揮學校教育優勢,提供教育服務平臺
學校要充分認識到學校教育對培養受隔代教育中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第一,要建立受隔代教育學生的成長檔案袋。檔案信息包括監護人姓名、身份、家長姓名及務工所在地的聯絡方式、孩子在校表現和成績等,以便能隨時與家長、監護人聯系,在發現孩子不良表現時多方面進行及時教育。第二,建立受隔代教育學生的家長定期聯系制度。運用書信、電話、家訪和召開家長會等途徑,與這類學生群體的家長保持主動性溝通、經常性聯系,讓家長及時了解掌握孩子的學習、心理情況,重要問題要責成其回家親自參與解決。第三,教師要多加關注受隔代教育的學生。教師盡可能在這類學生的生活和情感溝通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關懷,對于學生學習上的困惑要及時幫助解決。第四,做好同伴群體的幫扶和互助工作。接受隔代教育的中小學生在享受不到完整的家庭關愛和歸屬的情況下,同輩群體的幫助和關愛便成為他們健康快樂成長的重要支持資源。例如開展學習經驗交流班會,形成一對一的學習幫扶機制,讓接受隔代教育的中小學生在與同輩群體的良性互動中見賢思齊,感恩意識,培養競爭意識,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讓我們認識到,教育要想取得成果,離不開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的共同教育。有一項資料顯示,在所有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比達到60%,學校教育占比例30%,社會教育占比10%。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但是當前學校教育卻面臨著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在和家庭教育協同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家庭教育中出現了隔代教育。針對這一現象,為了有效地了解當前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現狀,我們對此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樣本是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樂雅學校三、四年級及七、八年級學生,共424名。四個年級的學生全部參與調查,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能真實有效地反映本校隔代教育的F狀。
(二)研究方法
1.問卷。本問卷著重調查隔代教育對學生學習與行為等方面的影響。
2.操作?!稑费艑W校關于家庭隔代教育問題調查問卷》發放于2016年6月3日。學校政教處組織,班主任負責發放,由學生作答。共計發放問卷424份,收回424份,有效率100%。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得知,參與調查學生當中屬于家庭隔代教育的學生為234人,占調查總人數的55.2%;非隔代教育學生為190人,占54.8%。由此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在家庭教育當中屬于隔代教育。
通過調查,我們得知:家庭隔代教育學生和父母交流的主要途徑是電話、網絡視頻。家庭隔代教育中,學生和父母交流的次數平均每個月不足三次。家庭隔代教育學生的父母和老師聯系較少,平均每月不足一次。家庭隔代教育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父母難以解決,祖輩更難以解決,由此導致家庭隔代教育學生在學習上有56%的學生成績較差,29%的學生學習成績中等偏下。通過調查我們還得知,有24名學生已經有一年以上沒有見過父母。
(二)存在的問題
1.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問題突出。家庭隔代教育的學生在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凡是隔代教育家庭學生在班級內都屬于老師紀律維護的重點對象。
2.心理問題凸顯危機。隔代家庭教育的學生因為長期與父母不在一起,和祖輩交流少,導致性格內向、自卑、自閉、厭學,行為出現過激和偏差。
3.學習現狀令人擔憂。在學習上,隔代家庭教育學生大部分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家庭輔導空白,學習成績不佳,學習動力不足,令人擔憂。
(三)原因剖析
1.父母重經濟輕教育思想作祟
出現隔代家庭教育現象的家庭有超過80%的父母因為種種原因長期在外打工,他們沒有選擇離家近收入少的工作,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只能犧牲掉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另一方面,年輕的父母為了減輕在外務工的經濟支出,選擇了將孩子留在家鄉由祖輩看管??偠灾@樣一種重個人或家庭經濟輕孩子教育的思想導致了隔代家庭教育孩子成長不容樂觀的現實。
2.祖輩不當的管教方式導致孩子教育存在問題
因為年齡、情感、教育方法等各種因素的制約,祖輩對孫輩的教育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可以說只有管教,沒有教育。祖輩只是管好孩子,讓孩子吃飽、穿暖、不挨餓、不受凍。但對孩子的教育卻難以同步進行。只有生活上的管束,缺少精神的激勵和引導,缺少道德的培養和激發,缺少心理的疏通與教育,缺少和學校老師的積極溝通與交流,孫輩的成長必然存在一些問題。
三、討論與建議
(一)做好摸底和調查準備工作
首先,學校要組織相關部門和班級,在每年新生入學之初就要對學生家庭教育現狀進行摸底調查,將家庭隔代教育情況做到心知肚明。其次,要對隔代家庭教育學生現狀進行分析,掌握這些學生的基本情況,諸如姓名、性別、年齡、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體質現狀、有無病史等。掌握這些學生父母外出務工地點、聯系方式。掌握這些學生的監護人姓名、住址和聯系電話等信息。在掌握基本信息的基礎上,主動與此類學生的父母或者監護人取得聯系,了解其家庭對子女學習、生活、心理、思想等方面的需求,找出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對策,最終為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提供準確信息。
(二)構建多層面家庭隔代教育有效機制
第一,教師要擔負起隔代家庭教育學生的心理疏導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學校政教處或者德育部門要將隔代家庭教育的學生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動員所在班級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學生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教育工作。例如,可以采用一對一幫扶政策,老師在生活上對他們進行優先照顧,在學習上進行個別輔導,在心理上進行多方疏導。還可以動員班級學生一對一進行幫扶,加強學生在校時間活動時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這些學生在校能夠時刻感受到來自老師、同學的關愛、幫助與友誼,讓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第二,加強對祖輩家長的教育指導工作。學??梢蚤_辦家長學校,有計劃、有重點地向祖輩講述隔代家庭教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各個方面,采用祖輩老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逐步更新祖輩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要注重不斷充實知識,接受新知識、新觀念,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不姑息和遷就孩子,盡量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在家庭教育方法上有改進,最終達到促進孩子學業有所進步。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家庭中隔代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4]GHB0043。
農村留守兒童的隔代教育問題主要是隔代寄養,兼有少部分的隔代撫養。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都能看到,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工作都是由其祖輩來承擔和完成的。留守兒童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說,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呢?
一、留守兒童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所在的學校有部分學生屬于隔代寄養,通過對這些孩子日常的觀察和接觸,通過課題組相應的調查來看,祖輩的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兒童在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能力、個性品質等方面均存在著較大的問題。
1.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現階段,因為經濟發展的影響,農村很多年輕的父母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離家赴外地去打工謀生,孩子的撫養和教育便交給了祖輩。農村祖父母輩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農村經年形成的社會風氣又較為淳樸,祖輩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多數較為落后不能夠和時展相接軌。他們普遍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了,至于吃的有沒有營養則很少過問。孩子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慢慢的越來越懶惰,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久而久之,制約和限制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2.孩子的學習能力欠缺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都知道,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在家庭當中,學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與孩子學習能力是成正比的。但因為是留守兒童,孩子的祖父母很少注重對孩子學習習慣就行培養,對孩子的作業很少就行輔導,很大一部分祖父母對孩子學習采取自生自滅的態度,基本上是不聞不問。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考試成績長期不佳的結果大都是家庭教育中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足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留守兒童學習能力的欠缺就能夠理解了。
3.孩子個性品質的發展脫離正確的軌道
受傳統家庭教育的影響,擔負留守兒童教育重任的祖父母很少以“嚴”出名,大都是溺愛、驕縱以及對其學習、生活、心理精神成長等的漠視。在這種情況下,多數留守兒童在道德品質的發展過程中,就沒有辦法獲取正確的行為范式,孩子的行為和思想與正常社會所需要的基本道德準則很難一致,從而導致留守兒童在個性品質發展的道路上出現脫軌現象。
二、留守兒童隔代教育應采取的對策
留守兒童的教育本身是一個大問題,再加之留守兒童的隔代教育,更是給學校教育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作為學校教育任務的主要承擔者,教師在日常的教育中應該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
1.主動行動起來,影響祖父母輩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歸根到底,隔代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在本質上都是教育認識的問題、教育方法的問題。教師首先要利用自己的身份盡可能地區影響孩子的主要撫養者,要利用家訪、家長會或單獨交流的方法,讓祖輩父母改變自己陳舊的教育方法,摒棄不適用的教育理念,不斷接觸新事物,接受更為有效和實用的教育方法與策略。其次,教師要經常推薦一些更為先進的教育方式給祖輩父母,讓他們以現實當中真實的案例為借鑒,不斷加強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一步一步改變祖輩父母的教育觀念,讓他們在教育孫輩的過程中運用更積極和更有效的方式。當然,要想改變一位老師的思想和觀念是有難度的,老師一定要有攻堅克難的認識準備,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在留守兒童教育的問題上有所突破。
2.教師要引導學生父母多與孩子進行有效系,以父母關愛彌補暴露出的問題
除了極個別留守兒童是祖父母撫養之外,絕大多數留守兒童的法定監護人都是自己的父母,不管父母離開家鄉跑到多遠的地方去打工,在現代通訊極為便利的條件下,孩子與父母的交流顯得都是極為通暢。因此,教師要從孩子的父母身上著手,動員父母多和孩子進行有效聯系,要以自己的經常關心和問候化解孩子留在心底深處的芥蒂,讓孩子有一個陽光的心態,積極樂觀的處事態度在學校努力學習,與人交往中能夠大方。教師也要動員留守兒童本人主動與父母溝通,可以打電話、發短信甚至寫信或視頻聊天,及時將自己的內心需求向父母進行表達。孩子一旦將內心訴求不能夠及時紓解,積壓時間長了容易滋生心理問題。
3.教師要引導留守兒童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
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已經夠值得同情的了,決不能再讓孩子缺少了來自同伴的關愛與互助。因此,教師要引導留守兒童和班級同學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的便利,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充分考慮留守兒童的客觀現實,將主動關愛、樂于助人的孩子與留守兒童編為同一組,私下再做一些工作,讓這些孩子對留守兒童多一些耐心和誠意,讓學習小組成為留守兒童走出心理陰影的一個主要渠道。在學校所開展的各項活動中,教師也要考慮到留守兒童的客觀情況,通過活動讓留守兒童融入到集體當中,讓他們收獲到來自班級同學的熱情。良好同伴關系的確立,有助于留守兒童形成自尊、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莫大的好處,教師要積極行動起來。
總之,面對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和學生管理中,只有積極行動起來,是能夠有一番作為的。相信只要我們積極探索,就一定能夠在留守兒童學的成長道路上不斷地添磚加瓦助力他們健康向上。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生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每到上學、放學、召開家長會期間都能夠看到很多爺爺奶奶代替原本應該由父母參加的相關學校教育活動,我們將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其實隔代教育在我國有幾千年的傳統,本不應該小題大做。但是,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看,隔代教育帶來的一系列影響不容忽視,其中有利有弊,但從小學、初中階段的學生成長來說,從農村學校、城鎮學校暴露出的問題來看,隔代教育的不良反應已經有所顯現,我們就有必要對此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現狀一:父母在外打工,完全將孩子交給祖輩管教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口流動速度越來越快,地處西北的年輕父母都選擇了到經濟發達地區去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不管是地處農村還是城市,都有很多父母放棄了在家鄉附近謀職的選擇,而到外地去打工。追求經濟自由的代價便是放棄了對孩子的適時教育。進入小學階段之后,孩子的成長是不能離開家庭教育的。一直到初中畢業,家庭在孩子的學習過程當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外打工的父母卻將這份重任完全交給了祖輩。祖輩完全代替了做父母的責任,完全承擔起了管教孫輩的職責。祖輩在管教孫輩的過程中,固然有助于緩解老人的孤獨感,能夠讓祖輩發揮自己的育兒經驗,彌補年輕父母照看幼兒經驗的不足,為年輕父母解決后顧之憂。但是祖輩的管教僅僅是著眼于讓孩子每天都能按時上學,準時接回家做好飯菜,晚上督促孩子寫作業,及時睡覺。至于孩子的學習和習慣養成則很少顧及到。
對策:引導父輩家長回歸家庭教育
要讓父母回到孩子身邊,承擔其作為父母的對孩子的教育責任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也是一個宏大的社會問題,要想一時半會得到解決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父母不在身邊,并不意味著孩子無法享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懷。在這一方面,學校和父輩家長都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從學校層面講,可以引導父輩家長多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交流,不管工作有多忙、事業有多重,對自己子女的教育一定不能吝惜,要利用電話、網絡堅持每天與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每天都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叮嚀,盡管距離上有些遙遠。從父輩家長的角度來說,要主動承擔其教育孩子的責任,主動和學校老師積極溝通,相互協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在對待孩子的學習和習慣養成等方面要“勤”字掛帥,不怕麻煩,要知道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只有幾年,這幾年是孩子性格形成、行為習慣養成和親子依戀關系建立的關鍵期,孩子一旦錯過將永遠無法彌補。相信在父輩家長回歸到家庭教育之后,孩子成長過程中隔代教育帶來的弊端將會更少。
現狀二:祖輩教育存在嚴重問題,影響孩子學習與成長
祖輩教育在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多,這些問題對孫輩的學習和成長是有負面影響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祖輩過分溺愛。生活條件好了,祖輩對孫兒的要求往往是有求必應。過多的愛就會產生溺愛,以至于什么事都替孫兒去做,處處遷就、時時照拂,時間長了,缺少父母管教的孩子往往出現自理能力低、依賴性強、刁蠻任性等問題。其二,教育方法落后。因為祖輩時期接受的教育相對落后,年老之后又不注重接受當今時代相對科學有效的育兒方法,在教育孫輩的過程中,表現出重養育、輕教育,重物質、輕精神,重身體、輕心理等問題。其三,扼殺幼兒接受新事物的愿望?,F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成長中的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來越強,但是祖輩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卻對孩子接受新事物的強烈愿望進行阻撓。在祖輩眼中,聽話才是好孩子,其他所有的思考和想法都是不允許的,這種教育方式不利于孫輩良好個性的形成。
對策:引導祖輩與時俱進轉變教育觀念
時代的發展告訴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活到老更須學到老。要負起教育孫輩的責任,祖輩必得學會轉變教育觀念,不斷學習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溺愛、不寵愛,不放任、不放縱。要跟隨時代腳步,學習使用互聯網時代的先進科技產品,為孫輩的學習和成長提供必要的技術知識,促進孩子與社會接軌,與社會相容,最終達到孩子全面、全方位的發展。
現狀三:祖輩教育與父輩教育存在沖突
隔代教育存在的現狀當中有一小部分是因為祖輩和父輩教育存在沖突所導致的。祖輩不認同父輩的教育方式,主動請纓要去替兒子教育孫子,于是就出現了較為特殊的一種隔代教育的情形。相比較而言,這種隔代教育的現象是有其積極一面的。既然祖輩主動要求做好孫輩的教育工作,那么他們肯定會花心思去付出心血和精力。實踐也充分證明,祖輩主動擔負起教育責任的隔代教育當中的孩子學習和成長都是較為理想的。
對策:將祖輩經驗與父輩知識相結合,兩代人在教育思想上達成統一
盡管祖輩與父輩在教育思想上存在著一些分歧,但是最終的目的卻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因此,做父母的要主動和祖輩進行溝通,要知道孩子的成長離開了父母的影響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充分交流全面溝通的基礎上達成一致的想法,祖輩貢獻出自己的育兒經驗和生活經歷,年輕父母將互聯網時代的科學教育觀與其相結合,最終達到孩子全面發展的目標。
總之,隔代教育是我國在經濟發展的特殊階段不可回避的教育現實,我們應當結合現實去客觀面對,只有處理好了其中的弊端,相信最終能夠實現孩子、父母和祖輩三代人都能得益。
摘 要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和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年輕一代的父母工作壓力、養老壓力、教育壓力越來越大,更多的年輕父母選擇將學齡前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來帶,隔代教育成為這些學前兒童接受的主流教育,這就導致隔代教育的利弊越來越明顯,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也被提上日程。本文,從隔代教育對學前兒童性格塑造方面的影響進行探討,分析隔代教育對學前兒童性格影響的利弊,尋找解決弊端的可行辦法,幫助廣大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養成好性格。
關鍵詞 隔代教育 學前兒童 性格
1研究背景
所謂隔代教育,就是指由祖輩來承擔兒童的學前教育,包括祖輩的一切教育思想、教育活動和教育方式,甚至日常生活對兒童的影響。所謂三歲看老,這說明隔代教育對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產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隔代教育對W前兒童性格塑造有利有弊,我們要辯證的看待,在發揚隔代教育的積極影響的同時,盡量避免隔代教育帶來的不利影響,針對不利影響,我們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
2隔代教育對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
我們首先來為老人正名,我們的父母半生為事業為家庭奔波,退休本該到了享清福的年齡,卻還要為年輕父母帶孩子,將自己的時間奉獻給孫輩,父母的愛,對后代的愛,是我們不能否定的。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隔代教育對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
2.1隔代老人教育兒童責任感強,有利于養成兒童懂事,負責任的性格
雙薪家庭是現在社會的主流,越來越多的孩子難以享受到全職媽媽的照顧,相反,工作壓力大,早出晚歸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心有余而力不足。隔代老人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挑起了教育兒童的大梁。隔代老人退休在家,沒有工作壓力和時間限制,會把大把的時間放在兒童身上。對于兒童出現的問題,會一遍一遍糾正;兒童的飲食,會精心的挑選制作;兒童的玩具,會及時消毒清潔;還有兒童生活習慣,會一直督促指導。久而久之,兒童會變得懂事,聽話,也會不自覺的向老人學習,養成負責任的好習慣。
2.2隔代老人教育兒童有耐心,有利于兒童養成不急不躁,有耐心的性格
每天父母上班的時候,有的兒童還沒起床,父母下班回家,還需要自己的時間放松,在有限的時間內,父母對孩子的耐心就會大大減少,對孩子敷衍或者回避孩子的問題,甚至直接把不耐煩的情緒發泄給孩子。老人在耐心這方面,表現的也會比父母強很多,他們會心平氣和的給孩子講解問題,跟孩子溝通,面對孩子無厘頭的問題,也不會表現出不耐煩的語氣。兒童會從這種相處中,形成自己的性格特點,兒童接收到的是耐心,反饋出來的也是耐心,所以兒童會養成不急不躁,有耐心的性格。
2.3隔代老人比年輕爸媽更有經驗,有利于兒童成為能夠把握情緒,活潑開朗的人
隔代老人雖然沒有像年輕父母一樣,看過早教書籍,參加過早教培訓,但是老人的經驗是從養育孩子的實踐中總結探索出來的,比從書本上獲取的間接知識更有價值。老人可以根據經驗很快的察覺到兒童的情緒變化,幫助兒童排遣消極的情緒,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通過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隔代教育對兒童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影響將會陪伴兒童一生的發展。我們在感謝老人的同時,也不能忽略隔代教育中的弊端,因為這些弊端如果不及時避免,也會影響兒童的一生。
3隔代老人對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的消極影響
我們一直就不否定隔代教育對兒童性格的塑造存在消極影響,隔代親,就是這種過度的親,才導致了隔代教育中的消極影響。
3.1隔代老人對兒童過分關愛,導致兒童任性、霸道、以自我為中心
現在,祖父母、外祖父母雙全的兒童越來越多,他們都把自己的愛競賽式的給兒童,也就導致了過分的關愛。他們舍不得自己的兒孫吃苦,舍不得兒童進行體力勞動,能帶代勞的一定親力親為,甚至連兒童吃飯都怕累著。對于兒童的要求,更是盡一切能力滿足,而且為了哄兒童開心,還常常超常滿足兒童的要求。這種過分的關愛,導致兒童從小養成了霸道、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只一次在商場看到,兒童為了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拉著爺爺奶奶的衣角嚎啕大哭,演變到后來,已經不是單純為了買玩具,而是必須要自己的意愿被不打折扣的滿足。這樣的孩子,性格中從小就有霸道、任性的因子發酵,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愈變愈烈。
3.2隔代老人對兒童過度呵護,導致兒童缺乏冒險、創新精神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用這句話來形容老人對兒童的呵護一點也不為過,從早上一睜眼,眼里都是兒童的一舉一動。兒童蹲下摸摸泥土,老人急于阻止,太臟了,怕兒童弄臟手;兒童饒有興趣的看看鄰居家的狗狗,老人急忙拉著走了,怕狗狗身上有細菌,還怕狗狗傷了兒童。這種過度的呵護,過度的阻攔,會讓兒童缺失探索未知世界的積極性,他會慢慢形成遠離未知的潛意識,就會失去冒險、創新精神,不利于兒童性格的養成。
3.3造成親子間的疏離,埋下兒童性格不健全的隱患,容易膽小、自閉
從小跟老人長大的兒童,跟老人比較親,心里也渴望親近父母,但是卻不知道怎么親近,慢慢就會造成親子間的疏離。兒童性格里會缺少安全感,尤其是看到別的小朋友由媽媽帶著,自己只能羨慕的時候。兒童便會覺得是自 (下轉第19頁)(上接第11頁)己不好,所以父母才不想陪著自己,如此下去,兒童就會不自信,甚至會自卑。因為缺乏安全感,會變得不愛說話、害怕說話,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閉。
隔代教育給兒童性格塑造帶來的問題可能不止這些,但是僅僅是這幾個問題,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年輕父母應當正視問題,積極解決問題,關注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的措施。
4解決消極影響的建議性措施
有問題出現,就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出現。下面,我們來探討幾條建議性措施,在探索中,解決問題。
(1)全家人注重交流,教育方式、目標達成一致,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及時溝通,積極解決。
隔代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老人跟父母之間各有各的教育思想,每個人都按自己的思想來教育孩子,這些思想中甚至還會有沖突的部分,會使教育事倍功半。全家應當統一思想,對孩子的教育目標達成一致,每個人對兒童的標準都是一樣的,而不是各持一理,分散用力。對于兒童教育中,行為出現的偏差,也應當及時交流,共同為兒童性格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2)年輕父母多把工作之余的時間用在兒童身上,帶兒童參加戶外活動,彌補隔代教育導致兒童缺乏冒險、創新精神的不足。
年輕父母愛玩、需要自己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但是為人父母,有時間還是應該陪陪孩子,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是無可代替的。年輕父母,業余時間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帶給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機會,還會幫助孩子逐漸建立起探索未知的思想,會激發孩子的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彌補隔代教育的不足。
(3)注重兒童的心理健康,及時發現兒童存在的性格缺陷,有意識的引導兒童。
隔代老人和年輕父母,都要適當學習兒童性格塑造方面的知識,及時發現兒童性格中某一方面的缺失,用科學的方法,有意識的引導兒童塑造這方面的性格。
好性格會影響兒童的一生,雖然隔代教育會給兒童性格的塑造帶來這樣那樣的影響,但是,只要我們用愛配合科學的方法加以輔助,就可以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幫助兒童塑造受益一生的性格。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關系到自身的全面發展,而且影響到全民族的素質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中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面對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心理困擾和障礙,影響其健康發展。作為教育者,如何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呢?為此,我們對當今隔代家庭教育中的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專門調查。
通過調查發現,隔代家庭教育中的學生心理健康令人擔憂,29.3%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在強迫癥狀方面,34.8%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33%的學生明知沒有必要的事情,但卻有無法擺脫無意義的想法、沖動;30%的學生常會感到不能集中精神,腦子變空。人際關系敏感方面,32.7%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32.8%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常有自卑感,心神不安;34%的學生認為別人不理解自己,不同情自己;6%的學生在公共場所吃東西會感到很不舒服。抑郁心理方面,34.2%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31%的學生常會感到孤獨、苦悶;29%的學生有時會無精打采提不起勁來;9%的學生經常責備自己;5%的學生容易哭泣。敵對心理方面,24.6%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25%的學生容易煩惱、激動;22%的學生有想摔壞東西的沖動;18%的學生有時會不能自控而打發脾氣。焦慮心理方面,29.5%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7%的學生常會無緣無故地突然感到害怕;31.2%的學生常會感到緊張或容易緊張。異性交往心理方面,20.3%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2.9%的學生拒絕與異性同學交往;90%的學生認為中學階段學生之間發展的是友情而不是愛情;18%的學生認為自己在異性交往中需要有關方面的指導。
隔代家庭教育中的學生存在著心理問題,而且呈明顯增加的趨勢,這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究其主要原因,是現代社會的沖擊和學校應試教育的壓力,引起了學生精神和行為上的適應性障礙。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社會交往的日益頻繁,多元價值觀的并存以及社會信息量的激增,生活節奏的加快,無疑都會造成人們的心理緊張,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除了承受社會生活的壓力外,還要面臨學習負擔過重,升學壓力過大,家長期望值過高等多種刺激,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產生了各種心理不適和心理疾病,基礎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保護和增進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而作為基礎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在教育上很長時間忽視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造成學生缺乏此方面的認識,從而,影響學生心理素質的發育。
因此,在培養和提高隔代家庭教育中的學生心理素質中,學校教育很重要的。那么,該如何進行呢?具體做法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在這部分學生中利用留守兒童服務站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在教學中,要面對全體學生為主,個別輔導為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知識理論課,如心理衛生常識講座、心理調節問題答疑、焦點問題討論等,在心理知識的學習中明確認識、矯正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心理沖突。另一部分為活動訓練課,這是在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為有效的方法?;顒觾热莅ǎ盒∑繁硌?、角色模擬游戲互訪互問,以及其他活動形式,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介紹自己、了解別人,與人交社的社交技能,還可以掌握一些諸如: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于未然。
2.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教育、教學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互為制約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整體教學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以往只看成績不看能力的測驗評價方法。在教學中多給學生愛和尊重,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內驅力才能激發。因此,在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節目標,使教育模式由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心理教育轉化。
3.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梢栽诶脤W校的留守兒童服務站的“心理健康咨詢室”,就新生入校時的適應不良,舊生在學習、人際交往、情感、升學填報志愿等心理沖突與心理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礙等問題等進行個別與團體咨詢、門診咨詢、電話咨詢、信件咨詢、專欄咨詢、現場咨詢,采用一些心理治療的簡易方法對癥下藥,使個別學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療,同時要注意自身形象,真誠關注學生,增強學生的信任感。例如,有位學生由于期中測試考得不好,連續幾個月都苦悶,而無精打采。對此,我們幫助分析考試不好的原因,讓其認識到成敗乃是常事,提高自我認識,鼓勵其自己找到解決的對策。同時,我們指導他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如,多聽輕快的音樂、多活動、多與人交往等等,從而使之克服抑郁的情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優化第二課堂,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第二課堂是促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知、情、意、行和諧發展的基本途徑,對開闊學生的知識領域、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養,擴大社交范圍和心理容量,發展學生個性起重要作用。學生通過校內外實踐才能發現開拓自身的潛力。
綜上所述,隔代家庭教育中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我們應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僅僅停留在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夠解決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意義,從而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前不久,我的一位退休在家的朋友向我講了他的一件十分傷腦筋的事:他孫子方方(化名)是四代單傳的一根獨苗,他和老伴都十分寵愛,經常背著兒子、兒媳給方方塞零用錢,而且交代孫子“不要告訴爸爸媽媽”。久而久之,方方不僅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壞習慣,而且還學會了撒謊。上大學的第二個學期,方方給家里來了一個電話,說自己是班干部,代全班保管的1000元班費被小偷偷了。方方父親生怕方方出事,趕快匯去1000元錢。后來了解到,丟失班費的事純屬子虛烏有。我的那位朋友深有感觸地說:“沒想到疼愛過了頭反倒是害了他,而且還惹來兒子、兒媳的滿腹怨言?!?
類似的事情,我已經不止一次地聽說過。現在,不知是人類的天性還是如今人們的生活更富裕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隔代的疼愛,似乎遠遠超過父母對子女的疼愛。筆者自己也有這種感受,當年對自己的兒女就沒有像今天對孫子這樣寵愛。我同一些離退休老人們交談時發現,不少老人自己省吃儉用,卻給孫輩大量零花錢,孫輩想買什么就買什么,老人想方設法滿足孫輩的需求;孫輩做了什么錯事,老人卻千方百計包庇、護短甚至代其受過;孫輩按照其父母的要求做點家務事,或參加學校組織的軍訓、拉練、大掃除等一些較苦較累的活動,老人往往發出非議甚至阻撓;更有甚者,有的小孩犯了錯,父母批評幾句,祖輩就心痛得很,反倒訓斥起自己的子女來。在不少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家庭中,“隔代教育”的分歧常成為引發“代際”矛盾和家庭沖突的導火線,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家庭問題。
隔代教育,就是祖輩對孫輩(包括曾孫輩)的教育。據報載,一項全國調查顯示:我國有近50%的孩子在或多或少地受著隔代教育的影響。由于幼教失誤,存在心理行為障礙或學習困難的學生則占到總數的30%。另一項調查資料也顯示,我國60%以上的失足少年與隔代教育的不當有關。當然,隔代教育的問題有其存在的現實因素。老人們離退休了,有充裕的時間,可以管管孫輩的生活和學習,同時,與孫輩在一起也是一種天倫之樂。年輕人有自己的事業,工作忙,也需要老人幫著照管孩子。但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卻不能不引起我們這些離退休老同志的高度重視,并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教育方法。
我與一些離退休老同志聊天,談論如何進行隔代教育的問題,他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見:一是不做曹雪芹筆下的“賈奶奶”,千萬不能對孫輩偏愛和溺愛。如果什么事情不管正確不正確,什么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一切都遷就他們,慣著他們,這樣就會無形中把他們培育成“小皇帝”、“小公主”,或者“小霸王”,這對他們的成長很不利。要學會嚴格,學會引導,學會拒絕,不要不好意思說“不”字。二是讓孫輩們經受點挫折,只有好處。據說,某著名大學每年都有一個甚至幾個學生自殺,原因就是他們的承受能力太差,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受了一點小小的委屈,就覺得天要塌下來,不可忍受。所以,當孫輩們有了什么錯誤,我們千萬不能護短,嚴厲批評加循循善誘,才是可取之道。三是給孫輩們一點艱苦環境的“磨礪教育”,很有必要。有個離休干部的孫子在北京讀大學,他和兒子、兒媳統一了意見,孫子放假回家和開學返校都不讓他坐飛機,只讓買硬座票。這種做法值得稱道。四是讓孩子們適當參加一些勞動。孩子小的時候,凡是自己能做的事讓他們自己去做,如洗臉、刷牙、穿衣穿鞋、洗手帕等,讓他們逐漸擺脫對家長的依賴,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長大一些后可以讓他們參加適當的家務勞動,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五是我們老同志也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盡量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新的思想觀念去對孫輩們進行教育。
責編/海燕
【摘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隔代教育成為了現代化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謂隔代教育指的是父母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們撫養和教育,這種教育形式對幼兒個性的養成有著諸多影響。本文就隔代教育對幼兒個性養成的正面和負面影響進行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隔代教育 幼兒 個性養成
引言
對于年輕的家長來說,年紀較大的長輩在教導孩子方面應該具有更加豐富的經驗。因此很多年輕的家長為了上外地打工,經常將自己的幼兒交給家里的長輩撫養和教養。這種撫養方式我們稱之為隔代教育。從客觀角度來看,隔代教育對幼兒的發展具有兩面性:第一,其可以更好的撫養幼兒成長;第二,隔代教育不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個性。下面就這兩方面進行具體的探討。
1.隔代教育的正面影響分析
隔代教育的優勢可以從三個方面分析:第一,隔代教育對老人帶來的意義?,F代化社會發展迅速,經濟發展形式也開始出現變化。現代年輕人通常選擇在外地進行工作以養家,這就導致我國出現許多留守老人[1]。這些長輩常年肚子一人在家鄉,對親情十分渴望,因此。隔代教育可以彌補老人對親情的渴望;第二,隔代教育對年輕家長帶來的便利。經濟的發展、物價和房價的上漲以及對幼兒的撫養均要求年輕的家長需要一份更加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在工作的同時,年輕家長也會擔憂幼兒教育和撫養的問題。隔代教育正好可以解決年輕家長的顧慮,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第三,隔代教育對幼兒成長的好處。老人在撫養幼兒這方面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經驗,由老人撫養幼兒必然能夠更好的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2.隔代教育的負面影響分析
2.1 隔代教育讓幼兒個性更加自私和任性
隔代教育一般均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對幼兒進行照看。長輩們對于小輩的疼愛雖然能夠保證幼兒健康的身體發展,但是在個性養成上卻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2]。老人對幼兒的疼愛通常均會帶著無限的溺愛之情,這種溺愛的隔代教育方式是老人對幼兒“愛”的表達,但是也是養成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破壞幼兒良好個性的主要形式。在我國,許多三代家庭子女均是獨生子或者獨生女。這就導致我國年輕的家長和祖輩家長在對幼兒的關愛方面出現偏差,總希望將幼兒放在中心的位置,任何事情均無條件遷就幼兒。這種教育方式自然會使幼兒養成不良的個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爺爺奶奶經常哄幼兒吃飯、寫字,而且通常采用的是物質獎勵的形式。久而久之,當幼兒發現自己通過“不吃飯”等形式對爺爺奶奶進行要挾時,幼兒的個性成長就已經存在了問題。
2.2隔代教育讓幼兒缺乏獨立性
隔代教育中爺爺奶奶對幼兒的照顧無微不至,這種照顧從幼兒還是嬰兒開始,直到幼兒開始上小學[3]。長期的貼身照顧雖然讓幼兒的身體健康得到保證,但是由于過于依賴爺爺奶奶等人的照顧,幼兒從小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而這種壞習慣表現在幼兒的個性上就是獨立性的缺失和依賴性的強化。換句話說,隔代教育中這種不良的教育方式將會使小孩從小養成嬌氣的性別,不利于幼兒長遠的發展。
許多老人在進行隔代教育中總認為“必要的”照顧是應該的,例如在幼兒還在上幼稚園期間需要給幼兒穿衣,覺得去幼兒園的路程遙遠需要一路抱著走過去等等。事實上,正是這種不當教育形式使得幼兒難以離開家長,在學習、生活自理以及心理發展等方面落后于其他的幼兒。
2.3隔代教育不利于幼兒創新能力的養成
創新能力是現代化素質教育中重點提倡的培養能力,其不僅影響到幼兒未來的智力發展,還會影響幼兒未來的就業發展等。因此,從小有意識的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提高幼兒的智商和能力具有必要性[4]。然而,隔代教育中,由于爺爺奶奶們從小接受的傳統思想和現代人的思想意識不同,其對幼兒的教育中必然也會滲透進傳統的道德觀念和思維理念等。道德觀念是幼兒應該傳承的,但是在傳統思想理念方面則會束縛幼兒的長遠發展。老人家的思想觀念通常是保守而單一的,這種傳統思想和現代化開放思想的碰撞是當代青年及其家長在諸多問題上經常出現的矛盾來源。而這種傳統觀念對老人的影響十分深遠,并不是老人想改正就能夠立刻改正的。因此,隔代教育中老人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會影響幼兒的思想觀和思維的活躍性,導致幼兒的創新能力受到限制。例如,在中國式家庭教育中,老人們會從小禁止小孩玩泥巴、玩沙堆等。這種做法實質上就限制了幼兒的創新能力發展。
2.4隔代教育讓幼兒喪失動手能力
勞動是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主要形式,但是許多老人因為心疼幼兒經常會選擇不讓幼兒進行勞動。這種教育方式與親子教育不同[5]。親子教育中家長會跟上時代的步伐,更多的考慮教育形式對幼兒未來個性的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從而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老人在這方面思考的較少,更多的是依靠本能的對幼兒進行愛護,最終使得孩子在嬌生慣養的環境中成長,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嬌嬌女”或者“小王子”,不利于幼兒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結語
綜上所述,隔代教育指的是由爺爺奶奶等祖輩對幼兒進行撫養的家庭教育形式,這種教育形式一般均是由社會經濟的發展形式所決定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同時也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協調老人、年輕家長和幼兒之間的關系。這是隔代教育給社會帶來的好處,但是與此同時,隔代教育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現在:隔代教育讓幼兒個性更加自私和任性、讓幼兒缺乏獨立性、不利于幼兒創新能力的養成以及會讓幼兒喪失動手能力。因此,在隔代教育中我們要客觀認識到其優勢和弊端,重點發揮其優勢,改善其弊端,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
摘 要:近些年,不少年輕的父母,因為工作、經濟等各種原因,頻繁去外地或者出國經商、打工等,無暇照顧自己的孩子。于是就將自己的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看,因此形成了較多的隔代教育的家庭狀況。但由于地方特性等原因,在青街隔代教育的比例明顯增加。于是必須了解我園隔代教育中幼兒個性發展情況,并對其進行優化提升,從而對其進行“對癥下藥”。
關鍵詞:幼兒;隔代教育;個性發展;優化提升
一、隔代教育與幼兒個性發展
年輕家長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于是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各種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任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我們稱之為隔代教育。青街山區外出打工的家庭比比皆是,父母外出打工,將幼兒托給祖輩教育是青街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
孔子曾經說過:“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彼愿舸逃龑τ變簜€性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
二、我園隔代教育案例以及存在的問題
1.隔代教育在我園的兩個案例
案例一:大班有個幼兒晨晨由于父母離異,父親外出打工,孩子交由爺爺來帶。中午在園就餐總是不情愿吃,在老師的耐心勸說下才會慢慢地吃起來,可是吃到最后總是會哭鬧起來。這樣的情緒反映給爺爺奶奶后,才知道暑假在家頓頓都是爺爺奶奶喂的。而后在園進行午餐時爺爺總是帶著家里多煮的飯菜來園喂飯,但晨晨不領情,嫌難吃又吃得特別慢。中午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胡蘿卜、芹菜、香菇、排骨都不喜歡,有次爺爺來喂他的時候來得晚了一點,晨晨甚至會指責起來:“你怎么來到現在才來!你知道我等了多久嗎?回家以后我要好好懲罰你!”老師和爺爺溝通,但是老人卻滿不在乎地說:“沒事,孩子還小,我不對他好還有誰對他好?他媽媽都走了爸爸出去打工沒時間照顧他,所以我多愛他一點?!焙髞黼m然經過溝通后晨晨和爺爺都改變了很多,但是仍然有許多道理老人還是不明白。
案例二:大班有個男孩叫豪豪,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平時爺爺奶奶住。爺爺非常注重幼兒能力的培養。爺爺治家非常嚴格,豪豪平時都不太敢在爺爺面前說話,回到家很自然地寫起作業??措娨暤臅r間,玩的時間,甚至上廁所的時間爺爺都會規定好。所以,豪豪就成了班里最“聽話”的幼兒。明明是很開朗聰明的豪豪因為害怕說錯而不敢開口。
每次家長會提意見時,豪豪的爺爺都會問:“為什么你們公辦幼兒園就不教認字寫字,為什么你們不教算數、數數字?”多次和爺爺溝通后,他還是堅持幼兒園就應該教寫字認字算數字,他認為學習習慣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培養都是沒什么用的。
兩個案例鮮明地表現出,在祖輩家長庇護之下,孩子容易形成極端的個性。
2.隔代教育對幼兒的個性發展容易造成不利影響
(1)祖輩們墨守成規,教育思想落后
隔代教育當中,由于祖輩們一般年齡較大,他們的教育觀念與現階段觀念存在一定差別,墨守成規地使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不會利用各種較為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幼兒。
(2)孩子容易缺乏獨立意識,自理能力弱
在這些家庭當中,父母常年在外工作無暇照顧孩子。祖輩們不是特別關心幼兒學到了什么,祖輩家長更重視孩子是否吃飽穿暖,在幼兒園、家里是否過得好。在家里,他們不讓幼兒做任何事情,完全不給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3)隔代教育容易不利于幼兒社會性行為的發展
隔代教育家庭,祖輩年齡一般都較大,多少會有點腿腳不方便。平時帶幼兒出門參加社會活動的次數較少。無法滿足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需求,從而會導致幼兒較難與他人交流,不善與人溝通,容易孤僻不愛說話。
三、優化提升隔代教育的對策
1.幼兒園和家庭合作,提升祖輩育兒知識水平
隔代教育當中,由于祖輩們一般年齡較大,他們的教育觀念與現階段觀念存在一定差別,墨守成規地使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不會利用各種較為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幼兒。那么,通過幼兒園和家庭合作,改變祖輩育兒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1)祖輩幼兒觀念的轉變
祖輩們撫養幼兒經驗足,但過往的自身經驗往往會局限他們的育兒觀念。祖輩們要學會與時俱進,逐步轉變育兒觀念。
(2)祖輩提升育兒知識水平的途徑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發達。祖輩家長可以合理利用電視、報紙等方式來學習幼兒教育的各種科學方法,與當代社會接軌,與時俱進。
2.幼兒園和家庭開展各種活動,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1)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幼兒園或者班級可以通過開展春游、秋游、開放日等各種親子活動的方式,以此讓祖輩家長親身參與到幼兒一日活動和戶外活動中去,了解幼兒在幼兒園中的生活學習過程。通過這些親子活動,讓祖輩家長和幼兒都能夠得到交流學習的機會,共同促進祖輩家長和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2)幼兒園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活動的機會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幼兒園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活動中利用各種機會讓幼兒學會有禮貌待人和處理事務。例如,讓幼兒學會與他人分享玩具和分享想法經驗;做錯事情的時候要主動承認并且會說“對不起”;上學和放學時能夠和老師、家長打招呼或者說“再見”。通過這些方式,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平陽縣青街畬族鄉中心幼兒園)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一些年輕家長因為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原因,祖輩們自然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這種隔代教育既存在優點,又有問題和不足。本文分析了隔代教育的現狀、優點和缺點,并對解決隔代教育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途徑。
【關鍵詞】 隔代教育 現狀 祖輩 家庭教育 對策
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一些年輕家長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祖輩們自然的承擔了撫育和照顧第三代的“隔代父母”。隔代教育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一、隔代教育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的優勢
優勢一:祖輩家長自身有一種童心,極易與孩子建立融洽的感情,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優勢二:不少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愿意花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他們不僅能照顧孩子的生活,為孩子提供學習的條件,進行適當的指導,還能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祖輩與孫輩之間容易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
優勢三:祖輩已經成功的帶大了一代人,所以他們在撫養和教育孩子方面可謂經驗十足。豐富的實踐經驗,讓他們對孩子各個階段的發展特點也了解得更準確,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二、當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過分溺愛孩子,阻礙孩子自我成長: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很好的照顧,他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身上,導致孩子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保持老觀念不放,妨礙孩子個性發展:許多祖輩教育觀念比較落后,對孩子心理的發展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孩子各種探索活動,給他們提出一些與他們年齡不相適應的要求,無形中給他們一些捆綁,導致他們缺乏開創精神。加上不少老人采取過于傳統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妨礙孩子個性發展。
隔代教育造成幼兒缺乏主動性。王志紅在《隔代教育對幼兒性格的影響》中給出了一個案例:沫沫是我在學校公園附近遇見的一個五歲性格內向的女孩,我們熟悉后,筆者專門對沫沫進行了一次家庭訪談,和奶奶聊天的時候她告訴我,沫沫十個月就被送回來了,沫沫在家時很依賴大人,出門誰和她說話都不回答,也不和小朋友說話,占有欲特別強。這就是隔代教育對孩子性格的影響,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祖輩對孫輩的過分溺愛,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愛與人交往,還會影響孩子的發展,長時間不與人接觸,幼兒會產生怕生、不敢說話、懦弱的表現。造成幼兒未來社會關系的緊張,以及無法與同齡人很好相處的煩惱。
三、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的對策和途徑
對隔代兒童自身的教育(充分發揮祖輩教育的優勢)
開展“親情展示活動。建議學校多組織開展孩子給家長打電話情境表演、“爸爸 、媽媽我想對你說”主題班會、給遠方的家長寫封信,“迎佳節家校聯誼”等活動,增進學生與家長的交流和溝通。讓隔代兒童學會“自理、自立、自護自律、自強”,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父母要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充當家庭教育的主角。年輕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態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出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因為家庭教育的主力應該是父母,父母對子女的親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組成成分,缺少親子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而隔代教育是親子教育的補充而不是替代。馬克思曾說:“家長的事業是教育子女、孩子的能力發展取決于父母?!?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自己的子女―這是公民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會工作,是他作為一個公民的義務?!边@些充分說明了對孩子來說,父母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所以,改變孩子的前提是改變父母。如果父母的思想觀念能夠順利改變,教育就會很好進行。
祖輩明確自己在家庭教育的角色。祖輩家長要對孩子愛得適度,不能對孩子過分溺愛,祖輩家長要去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用現代方式撫養教育孩子,這樣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也要做到讓孩子多去和自己的父母接觸,多去參加一些親子活動,兩代人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家庭教育和諧溫馨的氛圍。
祖輩與父輩優勢互補,加強合作。作為孩子的父母,同時作為祖輩家長的子女,要經常與祖輩家長溝通,只有兩代人統一認識、明確目標、步調一致,擇善施教,孩子的教育才會通向成功,孩子也會從幸福的家庭中走向大千世界。
同時兩代人可以協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規,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獨立性。
幼兒園充分利用師資資源,給祖輩家長提供咨詢和講座
幼兒園可以利用已有的師資資源,給隔代家長提供一定的幫助。主動與隔代家長 聯系,合理利用隔代家長接送孩子的契機,加強交流,在節假日可以祖輩家長開展咨詢和講座,多為隔代家長講授幼兒教育理論。
成功的教育必須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緊密結合的全方位教育。因此,隔代教育不僅是一個家庭教育的問題,還是學校、社會的問題。必須將其視為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整合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讓祖輩定好位,父輩更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學校、社會也貢獻出一定的力量,各自發揮積極科學的教育作用,用更好、更完善的方法加以解決。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兩代父母,幼兒園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隔代教育一定能夠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