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7 09:26: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新聞傳播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 本文以2007年發生的重要事件為話題,并對本年度新聞傳播學研究加以綜述。
關鍵詞 新聞傳播 新鮮話題
2007年被稱為公共事件年和信息公開年,本年的新聞和傳播研究多集中在與此相關的事件上,本文以年內發生的事件為話題,對這年的新聞傳播學研究加以綜述。
一、和諧社會構建中消除“傳媒歧視”的研究
2006年底,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作為重要內容。具體到傳媒, 2007年關于“傳媒歧視”問題的文章多起來。
研究者們指出,當下新聞報道中存在性別歧視、地域歧視、職業歧視、身份歧視以及年齡歧視、生理缺陷歧視等問題。這是由傳統文化積淀的產物, 經濟 利益的誘導,新聞工作者視野的狹窄性,人文關懷的缺失,法治觀念的淡薄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實際上,對傳媒公平正義構成挑戰的是不完全的市場理念。在社會轉型期,傳媒工作的社會效益優于傳媒和傳媒人利益的理念,對于整體社會系統的運行有利,但對傳媒的經濟效益和成本不予核算,因而造成維持新聞生產運轉的經濟成本難以維持,持有新聞專業理念的人個人利益成本付出較高,在現實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消除傳媒歧視,除了強化個人的專業主義理念外,還需要建立以公共利益為基礎的 現代 媒介制度。①
研究者們認為,傳媒關注弱勢群體,是消除傳媒歧視、實現引領和維護公平正義的途徑之一。有的文章強調,社會和諧的追求目標應是彼此寬容、尊重少數與弱勢者,不再利用強勢和多數而專斷。因此,和諧的起點在話語體系中的表現應該是:實現話語權分配的公平,達成話語力量的均衡,各方話語主體都有適當的話語空間和話語權。在現實中,一些社會群體成員是缺乏話語權的,尤其是一些弱勢群體。這構成了社會 發展 中的不穩定因素、甚至沖突的基因。解決這個問題盡管不能完全依賴傳播溝通,但傳播資源的均衡配置和傳播力量的對稱結構無疑是有著解決問題的重大價值。②有的文章指出:“保障弱勢群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并不僅僅涉及制度問題,還涉及利益表達渠道問題,在這一方面新聞傳媒大有可為?!边€有的文章為此提出若干改進措施:拓展親民性的信息運作方向,使新聞傳媒的內容、活動平民化;對一些傳媒組織“富人俱樂部”的行為偏向,予以糾正和進一步的防范;維護公平和正義的輿論引導;關注和監督社會的正義運作。同時,對公民個人的困難和煩惱,進行排解和幫助,但主要著力點應放在協助建立解決社會問題的機制上。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防范對一些“偽問題”的炒作。③
二、關于“信息公開”的討論
2007年4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公布;8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這引發了新聞傳播學界的廣泛討論。
關于《信息公開條例》,研究者們普遍認為,條例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權、新聞媒體的采訪權,輿論監督的展開可能會較為順利。有的文章指出,該法規第三章第15條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將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雖然位列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會之后,但政府的法規首次把大眾傳媒寫入政府信息公開的條款,至少預示著,記者針對政府政務信息所行使的新聞采訪權變得有理有據。④
關于《突發事件應對法》,討論集中在該法草案修改時刪除第57條和第45條的一句表述上。有的文章從法治層面對其做出評價,認為“兩個條款的刪改,可視為 政治 理念新走向的象征,此舉傳達出在行政機構對信息控制權與信息公開原則的權衡中,最高立法機構最終傾向對信息公開原則的捍衛,信息公開原則在國家理念中得到更廣泛的承認和最高立法層次的肯定。”還有的文章認為這是從“事先預防”到“事后追懲”的一次媒體管理理念轉變。這種變化符合當前國際上對大眾傳媒的管理多以“事后追懲”制為主的通例。⑤
三、公共電視
隨著“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等對 農村 和偏遠西部地區的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深入展開,公共電視成為本年廣電研究的熱點。
研究者們認為,我國公共電視中公益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公共電視建立的初衷是治理電視臺過多過濫現象,而不是關注社會公共利益,因而在發展中帶來利益失衡現象;其專業定位常常在于某一特定層次,從而抹煞了公共價值;在商業化運作模式中私化了“公共”因素。⑥總之,我國電視的國營、商業屬性,成為我國公共電視公益缺失短時之內難以彌補的內在原因。
關于公共電視的發展,有的文章指出,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公道頻道很多,但大多數都非真正公共性質,而是高度商業化頻道。由于數字技術給了受眾選擇權,可以通過收費方式突破廣告商對電視的控制,從而為公共電視頻道提供新的發展機遇。⑦
對公共電視具體實踐的探討主要集中在對農傳播方面。有的研究者指出,
關于三網融合的 發展 方向,國家廣電總局科委副主任杜百川在第三屆數字新媒體高峰 論壇 上的主題發言指出:“有線電視的數字化應當是三網融合的基礎,模擬電視網如果不轉成數字網,就不能做三網融合,當然如果在沒有進行數字化的地方去做三網融合,那就是剝奪了廣電的參與權,或者說使老百姓失去了得到更廉價服務的機會。三網融合必須真正的把三種業務同時開展,那才叫三網融合,或者說不光是一家這樣做?!?⑩顯然,“三網”融合將經歷多網共存的一段時期,但廣播電視部門的政策傾斜于三網融合也是既定的。
五、px事件
2007年3月的全國政協會上,中科院院士趙玉芬等105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要求存在重大環保問題的廈門市引進外資px項目遷址。該消息經《
九、電視節目“泛娛樂化”
2007年8月15日,國家廣電總局通報批評重慶電視臺播出的《第一次心動》選拔節目嚴重違規,并決定立即停播該節目。9月20日,總局出臺一系列具體管理措施和細則,進一步規范群眾參與的選拔類節目,禁止在黃金時段播出。于是,電視節目“泛娛樂化”,成為下半年廣電期刊的重要話題(管理部門的一系列措施把年內的電視節目低俗化討論推上高潮)。
批評意見指出:“當媒體不惜一切代價、使盡各種花招去贏得目標受眾關注的同時,人們開始意識到炒作就能換來注意力的想法,是本末倒置的。在這個 現代 人普遍感到理性缺失的時代,如何尋找自我、回歸本我,顯得異常重要?!?1這種情況下,媒體娛樂成為一種新的剝削和控制形式,人們自愿、主動地進行消費,并沒有得到更多的解放和審美,而是更加被資本控制;滿足大眾需求是傳媒娛樂化狂潮的最大的一個合法化理由,但事實上很多層次的大眾需要還遠遠沒有被滿足,媒體文化過于單一; “媒體不要低估受眾的智商”。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認為新聞與娛樂之間的關系,應該理智對待,不可一概而論。新聞和娛樂邊界的模糊,不一定就構成對新聞的傷害。應該防止都是居高臨下的、在事件之外批判娛樂的低俗;應該考慮到英美娛樂化的借鑒問題,并強調作個案研究。22
此外,針對知識類節目“百家講壇”的娛樂化傾向,這年的討論繼續進行。有的文章系統回顧了“電視講壇”節目的 發展 歷程,在分析其生存狀態時指出,此類節目的出現是由于它適應了公眾精神慰藉的需要,寬松的環境與媒介技術為之提供了條件,但是,此類節目不可能造就精 英文 化與草根文化的“完美結盟”,不可能承擔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盡管以 歷史 、經典為主要內容,但它們只是節目的招牌,一個用來吸引眼球的噱頭?!娨曋v壇’畢竟只是大眾文化的一種表現?!?
新聞傳播學因其研究主體的新聞傳播活動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受到了各界的關注。本文根據2012年收集到的資料選取了中國不同地域的高校對中國的新聞教育發展進行分析。
具體選取辦法是:在東北地區選取了吉林大學,華北地區選取了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地區選取了蘭州大學,華東地區選取了復旦大學,華中地區選取了華中科技大學,華南地區選取了中山大學,西南地區選取了四川大學。以國家985建設大學為主要選取對象,旨在研究質量高、具有一定實力的傳播專業來做主要分析。
一、專業發展歷史
所選取的這七所高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新聞傳播類高校的發展現狀,從它們的發展歷程上看,新聞傳播學專業起步較早,許多是在中文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83年,許多院校紛紛調整建系,之后逐漸成立新聞學院。(見表1)
在這些院校中除了吉林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是在人文學部下屬,其余六所院校以“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或“文學與新聞學院”作為院系名稱,且屬于獨立的二級教學單位,表明其新聞傳播教育已經趨于成熟。
從所選取的院校來看,均為“985”重點高校,除了吉林大學、蘭州大學和中山大學沒有新聞傳播學博士點外,其余院校都有著悠久的新聞教育的歷史積淀,均屬于較早開展新聞教育的學校。
二、新聞傳播學本科教育
1998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目錄》中將文學學科門類中的原“新聞學類”改為“新聞傳播學類”,并將其所屬專業調整為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和編輯出版學4 個專業。新世紀之初又增加了傳播學和媒體創意兩個專業。(見表2)
三、新聞傳播學碩士教育
高?;謴驼猩螅挥兄袊嗣翊髮W、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幾個院系開設有新聞學碩士點。在新聞傳播學碩士的培養階段中,絕大多數的高校均有新聞學和傳播學碩士點,不同院校設置了部分相同的研究方向,說明新聞傳播學碩士培養在研究方法、基本理論等方面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學術傳統,初步形成了中國語境下新聞傳播學科的模式。
在發展基礎好的高校里,現有的新聞學和傳播學碩士點中開設的研究方向較為細致。其余高校則對各個不同的研究方向進行了細分,比如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傳播學碩士點中就有新媒體研究,傳播實務研究中含有公共、出版和廣告;蘭州大學結合當地的實際發展,開設了民族傳播學,較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復旦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均憑借其所處地區經濟高速發展,開設了與傳播技術相關的研究方向。
從表3的現有的新聞傳播學碩士專業招生中,我們可以看出現行的新聞傳播學碩士生教育依舊是以學術型人才為主,對于新聞傳播學專業來說,應該根據社會需求的發展,向實際應用型人才的方向發展。
四、 新聞傳播學博士教育
我國大陸新聞傳播學博士是從1984年開始的,至今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中國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首先招收第一批新聞傳播學博士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在1997年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將新聞傳播學正式設定為一級學科,下設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在2010年經國務院學位辦評審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培養單位有15個: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師范大學、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見表4)
以2012年收集到的資料從現有博士培養點的區域分布上看,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點高校分布不平衡,具體是分布在北京5個,武漢2個,上海2個,南京2個,廣州、成都、廈門、杭州各1個。并且這些院校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尤其是上海、北京和武漢,全國尚有23個?。ㄊ?、自治區)沒有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僅僅以上述所列學校為例,吉林大學和蘭州大學沒有新聞傳播學博士點,這也表明我國新聞傳播博士教育的地區分布不均衡。
在我國新聞傳播博士教育的研究方向中,新聞傳播史、新聞理論和傳播理論等傳統基礎研究方向仍是研究主流;媒介經營管理、新媒體和符號學等前沿性學科也逐漸成為研究熱點。
其余院校則結合優質資源和地緣優勢開設了一批有特色的專業,如四川大學的符號學與傳播學為獨有,華中科技大學在傳播學博士點下設置了網絡新聞傳播。從這里我們能看到當前的新聞傳播學博士點下設研究方向要細化,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當前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培養是學術性為主,但新聞傳播學是實踐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專業,博士教育應該培養一些專業素養深厚,專業技能嫻熟的博士,即開展專業博士學位教育應逐步建立起來。
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發展對我國未來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完善新聞傳播教育的區域分布和改變新聞傳播學培養模式都是未來開展新聞傳播教育的重要內容。
摘要所謂“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即從女性主義角度出發研究傳播現象及其本質。它強調在已有的傳播領域中另辟蹊徑,用女性主義的觀點和視角來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傳播現象,從而得出與主流學界完全不同的研究結果。
關鍵詞:女性主義方法論 女性主義媒介研究 新聞傳播學
女性主義來源于婦女解放運動,并在20 世紀后半葉的 發展 中,超越自身成為一種價值觀念和進行人文社會 科學 、甚至 自然 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原則,在人類思想文化領域引發一場革命。女性主義以其明確的問題意識、尖銳的批判鋒芒和堅韌的實踐精神,不僅一步步改變著女性自身的命運,同時也在人類文化知識的勘誤和理論空間的拓展方面,表現出獨特的革新力量和鮮明的個性。
在 現代 社會,大眾傳媒具有建構性別意義的功能,女性主義思潮便自然而然地與新聞傳播學研究結合在一起,從而產生了一門新的跨學科研究———“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即從女性主義角度出發研究傳播現象及其本質。它強調在已有的傳播領域中另辟蹊徑,用女性主義的觀點和視角來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傳播現象,從而得出與主流學界完全不同的研究結果。
一 “女性主義”緣起
女性主義,又可譯為“女子主義”、“女權主義”,是對 英文 “feminism”的意譯。這個詞最早成形于19 世紀末的法國(法文為feminisme),由法國爭取婦女選舉權運動中的關鍵人物、創辦第一家主張婦女參政的報紙《女公民》的歐克蕾首先提出,意指女性為獲得平等權利而進行的斗爭。
女性主義作為一種世界范圍內的 政治 思潮,其源頭可以追溯至文藝復興時代。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達斐爾特開辦了一所無論貧民還是貴族、男性或是女性都可以入學的學校。這種辦學方式的傳播為其后婦女 教育 的普及開辟了先河,并且使得15 世紀之后,接受過教育的婦女人數逐漸增多,其聲音也逐漸能夠傳達給世人。啟蒙運動時期,法國婦女首先掀起了爭取婦女人權、反抗社會壓迫的大旗。
1789 年10 月,以梅力葛為首的一些女性向國民議會提出建議,要求男女應該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這是 歷史 上婦女解放運動的起點。
女性主義運動自發軔以來經歷了兩次高峰。第一次是在18 至19 世紀初期,目標是爭取和男性相同的政治權利:選舉權、受教育的權利、工作的機會和權利。女性運動的第一次浪潮取得了巨大成就,越來越多國家的女性獲得了參政權利,女性教育廣泛展開,女性就業人數不斷增加。
女性主義運動的第二次浪潮發生在20 世紀中期。這次運動認為當時女性雖然擁有了選舉權、受教育的權利和工作的權利,但是表面上的平等掩蓋了事實上的不平等,因此必須繼續批判性別主義、性別歧視和男性中心主義,反省傳統文化所定義的“女性氣質”對女性的束縛,認為所謂“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不是自然本質的特征,而是后天文化教養的結果。
運動還要求各種公眾領域都應該打破門禁,向女性敞開,男女應進一步縮小兩性差別。第二次女性主義運動浪潮涉及到各主要發達國家。其間,女性組織大量涌現,女性研究風起云涌,性、生育機制、性別規范等問題都得到充分討論。這一時期,女性主義逐漸擺脫了傳統的反對男性霸權的濃重政治氛圍,并憑借此次高潮,走進了西方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作為一個特定的教育和研究領域逐漸開始形成規模。
此后,“女性學”研究開始與眾多的社會科學相結合,進入到一個多元化的發展時期。女性主義超越自身成為一種價值觀念和進行人文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原則。作為一種學術視角,女性主義以性別為鏡頭透視和分析各個學科的歷史與現狀,理論與實踐,并在這種透視中,通過批評和建構來承載和刷新各個領域。在當論的各種聲音當中,女性主義無疑是極為響亮和突出的。
二 與新聞傳播學的對接
作為一種理論視野和批評方法,女性主義思潮逐漸滲透到社會學科的諸多領域。同時,女性主義理論也變得越來越具體??鐚W科、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促成了女性主義的觀點與方法在新聞傳播學研究領域的引入。1977 年,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雜志最早提及“性別與傳播”這一話題。在該刊當年的年度索引中開始有了“少數群體”這一分類,女性與黑人、亞裔等都歸入該類別。
1978 年,美國傳播學女學者塔奇曼與他人主編出版了《爐床與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論文 集,這是“性別與傳播”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標志著女性主義媒介研究正式成為新聞傳播學研究的一個分支。從那時起,女性主義媒介研究逐步發展為一門顯學。
在我國大陸,大多數學者認為,本土的女性主義媒介研究,自20 世紀80 年代出現于女性主義文學研究和女性主義電影研究領域,但未引起新聞傳播學界的關注。盡管那時女性主義和傳播學都已傳入
1995 年
2001 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媒介與性別》是國內該領域的第一本專著,匯集了學者卜衛1995 年至2001 年間的研究成果。
三 女性主義媒介研究
作為一種融女性主義與新聞傳播學于一體的跨學科研究,女性主義媒介研究既承襲了前者所特有的批判色彩,也保留了后者的基本理論框架。由此,多數學者遵循傳播者———信息———受眾的傳播模式,將研究的關注點大致分成了三個方面:女性媒介從業人員(即女性傳者)、媒介內容以及女性媒介接受(即女性受眾)。
傳者研究主要針對女新聞工作者在媒介中的地位問題。這類研究主要以新聞工作者中的女性比例,以及獲得決策權的女性比例,作為指標來衡量女性在媒介中的地位。
在整個世界,新聞傳媒普遍性地由男性統治。同時,女人身份和記者職業理念之間存在的沖突,使許多女記者在實際工作中陷入困境。如果要堅持女性特點,那么不能享受和男同事相同的特遇,努力工作也得不到認可;如果堅持記者的職業理念和行規,那么女記者又會失掉自身獨特的立場和觀點,變成男同事的附屬物,從而必然失去女性在整個新聞界的地位。
媒介內容研究主要對媒介內容進行女性主義研究,就是要揭露媒介文本中被編碼的性別涵義,即媒介文本怎樣表現女性、表現了什么樣的女性形象。在女性主義媒介研究中,大部分是媒介中的性別模式研究或對女性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數研究認為,雖然當前主流媒體基本上,能夠表現出女性多樣化的性格、觀念和生活模式,反映女性參與社會 發展 的成就和貢獻,但是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依然存在被刻板印象所“貶抑”的情況,有時甚至相當嚴重。
女性媒介接受研究,即女性主義媒介研究的受眾研究,這是批判受眾研究。它不同于傳統的對受眾習慣、趣味進行的應用研究,而是著重分析收看、收聽和閱讀的“普通型實踐和快樂”(轉引自《女性主義視域中的媒介研究》李敏),其理論興趣集中于受眾對文本的闡釋活動。因此,受眾對媒介文本的多義解讀及接收分析是研究中心。
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尚顯零碎,是女性主義媒介研究中的薄弱環節。此類議題成果多出自文化研究學者之手,他們也常常采用文化研究的框架、概念及相關理論,承認并以受眾觸媒行為中的選擇性為研究前提。女性主義受眾理論的闡釋性研究“為建立關于受眾活動的解釋學進行了探索。
尤其是在意義的符號學闡發與關于家庭權力關系的研究交織在一一起時,這些論爭對媒介理論已做出了重要貢獻”。
其問題是,由于過多關注受眾的微觀世界觀,而忽略了社會結構的制約,研究未能審視更寬闊的社會語境。
四 結語
在新聞傳播中展現兩性平等的概念,是女性主義者追求兩性平等運動中重要的一環。新聞傳播學中的女性主義研究所要做的,是要在傳播之林中為女性開辟出一片語言的空間,揭示女性與傳媒的深層關系,改善傳媒對女性的報道,促進女性的發展,爭取大眾傳媒乃至整個社會文化之中真正的兩性平等。
2006年12月7日至8日,來自大陸各主要新聞院系的負責人以及香港、英國、美國新聞傳播教育界的知名專家共50余人,匯聚復旦大學,針對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教育的現狀、問題和對策進行了學術交流和討論。會議由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復旦大學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和新聞學院聯合舉辦,旨在全面總結并反思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基本狀況,并以研究生教育為重點,討論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與未來規劃。
一、新聞傳播學研究生教育概況
二十多年來新聞傳播學教育規模的擴大和辦學層次的提升對新聞傳播學科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層次的教育,據教育部高教司統計,截至2005年全國共有661個新聞學類本科專業點,其中新聞學209個,廣告學232個,廣播電視新聞學146個,編輯出版學50個,傳播學24個;研究生層次的教育,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復旦大學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紹,在經過十輪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后,目前全國共有新聞與傳播學碩士點123個,其中新聞學60個、傳播學63個;博士點19個,其中新聞學10個、傳播學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另有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3個。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涂光晉教授、復旦大學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研究中心黃旦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研究中心胡正榮教授、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張金海教授、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李建偉教授根據此前的調研,分別就國內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專業的研究生教育情況做了專題報告。綜合各專題報告的統計,目前各專業師資情況如下表:
總體而言,各專業的師資狀況呈現出高職稱、高學歷和年輕化的特點;在研究方向設置及專業課程設置上,普遍呈現多樣化的特點,研究方向設置寬、窄不一,而且仍有擴展的趨勢。調查者認為,這種趨勢反映了學科建設的繁榮,但繁榮背后潛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學科邊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學校將廣告學專業歸屬于新聞傳播學,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經濟、管理、文學、藝術等學科;編輯出版專業在不同院校分屬于出版編輯、出版發行、文藝學、新聞傳播學、紙漿造紙工程、圖書館學等;傳播學的學科定位與邊界不清也導致傳播學科專業特性不清、課程體系缺少規范以及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含混。
二、新聞傳播研究生教育的問題、建議與對策
1.關于優化學科結構
學科結構的調整是本次會議的熱點和焦點,引起了代表們的熱烈討論。一種意見認為目前新聞與傳播學下設兩個二級學科,整體結構偏小,建議通過修訂二、三級學科目錄、增設二級學科以調整結構、夯實中堅力量。這樣有利于進一步厘清學科邊界,回應其他學科的蠶食之勢,維護本學科的整體權益。胡正榮教授認為目前廣播電視專業與社會的互動進一步密切,學科發展態勢良好,已有幾年一級學科授權單位自主設置了廣播電視學博士招生方向,應當將其設置為二級學科,有利于學科內涵的建設。張金海教授、廈門大學黃星民教授等建議,將廣告學提升為二級學科,既將其專業歸屬明確到新聞與傳播學,也可為廣告學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李建偉教授、南京大學張志強教授等則認為編輯出版專業晉升為二級學科條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則認為,在優化結構的同時更應關注學術品質和學理基礎的建設。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董天策教授指出,學科結構的調整應當以學科內涵和學術成就作為重要參照指標,應當著力提升學術品質和內涵。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院長吳飛教授認為,二級學科不宜設立太多,應當考慮這些學科的學理基礎。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方曉紅教授認為,結構調整需要考慮學科本身的生存與發展,如果將其他部分從傳播學中抽出設立二級學科,傳播學可能會被架空。深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吳予敏教授指出,傳播學科本身具有跨學科性質,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趨勢,既面臨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機遇;另一方面,媒體工業發展趨勢下,傳播手段的融合性也會越來越強,因此不能只考慮為單一媒體提供人才而增設二級學科,而應當立足于發展多元傳播學教育。
2.控制研究生規模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新聞傳播專業在校學生約10萬,教師約1萬人,教授約1000人。就發展速度和數量來看,新聞傳播教育發展超常規,專業點過多過濫。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羅以澄教授介紹,自1983年以來,新聞學類專業點保持連年高速增長,幾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幾何級態”來表示這種增長狀態。
就本次五個學校提交的調查的報告看,新聞傳播專業一位導師所帶研究生的人數大約在8~24人之間,半數以上導師與研究生見面的時間難以保證。胡正榮教授介紹,“一個茶壺配若干個杯子”是對高校研究生培養中一個導師帶若干弟子現象的生動描述,這種現象導致每個學生分配到的資源非常有限,嚴重影響了研究生教育的整體水平。而且糟糕的是,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與會人士認為,新聞傳播教育規模偏大,需要控制。黃旦教授代表會議主辦方建議:建立碩士點的準入與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聞學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和學科評議組共同牽頭,研究并提出切實有效的評估及檢查方案。
3.關于提升教育質量
“培養目標不明確”是目前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問題,“大學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趨勢同樣出現在新聞傳播專業。碩士生培養目標究竟應以研究型人才為主還是以應用型人才為主?
與會代表普遍認為面對社會發展的多元化,既應肯定研究方向開設的多樣性、人才培養的個性化,同時也應注意學術規范和人才規格。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芮必鋒教授認為:新聞傳播教育不要被傳統學科、市場和宣傳部牽著鼻子走,而應培養分析能力強、有獨立思考意識的人才。華中科技大學信息與傳播學院院長張昆教授認為,研究生培養應存在著“一”和“多”的矛盾,即單一的培養模式和要求與多樣化的生源(來自不同學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標之間的矛盾。西北大學楊立川教授主張,碩士生培養應定位于有較強業務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線人員,作為業界與學界的連接。
代表們普遍關注研究生規模擴張后的培養質量問題。涂光晉教授認為,應當加強對新建專業的適當檢查和招生規模的適度控制。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張志強教授認為,強調研究生培養質量需要政府監管、學界指導和學校自律三個方面的力量。方曉紅教授等則認為,研究生培養的規模與質量應當建立自我約束機制,過度強調自上而下的評估有可能會制約發展。羅以澄教授介紹了他在英美等國考察的情況,英美等國的專業評審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專業評審委員會認定,同時努力獲得社會認可。
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來源廣泛,來自外語、文學、工科等跨學科的學生增多,而來自經濟、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其它社會科學的較少,因此應當慎重對待學制問題,加強新聞傳播學基礎能力與研究能力的培養。黃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養的學制宜靈活,不能以犧牲質量來完成時間的縮短。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白貴教授批評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實用化的傾向,淡化了對新聞專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意識的培養。
亞洲的新聞傳播教育如火如茶發展之時,英美新聞傳播教育界則在思考應對正在到來的新挑戰。據英國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 sparks教授介紹,在英國不少新聞院系正在調整對策:適應瞬息萬變的產業對多種技能的顯著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認可多重擇業的可能、適應國際學生而不是只注重國家特性、不同的學校采取不同的培養途徑等等。美國馬里蘭大學thomas kunkel教授認為,在美國整個媒介大環境和新聞工業正處于轉型期間:傳統新聞業持續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針對這種形勢,新聞院所更關注多媒體以及獲得多面向的傳播技能,同時亦試圖延續新聞專業主義技能與標準。香港中文大學陳韜文教授通過調查發現:從業者與學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廣博知識。他認為當前新聞傳播教育面對的問題有:信息科技沖擊傳媒的傳統邊界,社會加速變化需要適應能力強的人,全球化迅速發展需要更多擁有跨文化和跨境傳播素養的人,新聞傳播行業的短期需要與長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與后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陳教授認為應當改進課程設計。
4.新聞傳播學專業碩士學位教育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徐泓教授介紹了申辦新聞傳播專業碩士學位的基本情況和目前的進展。據介紹,專業碩士以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人才為目標,目前我國已設有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藝術碩士等針對不同職業的學位15類。調研發現:新聞傳播業采編人員需要這種與職業教育聯系緊密、以案例教學為主、以撰寫研究報告方式修成學業的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招生具有較大的潛力。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有利于滿足新聞傳播實踐的需要和教育的拓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已將金融、新聞傳播、社會工作等碩士專業學位列入2007年的啟動計劃。
一、新媒體技術與新聞報道的互動
趙如涵:您最近撰寫的《把關模式的轉型》(Gatekeepingintransition)①是基于何種背景和觀察的研究?
漢德雷克斯:把關理論是新聞學研究通用的、基礎的范式與內容之一,新聞的本質與語境自此理論產生之初就在不斷地被豐富,也產生了對把關理論的質疑:把關理論依然具有解釋性嗎?或者說它是否已經不適應發展的需要而應該被拋棄?而通過研究,我得出這樣的結論:把關理論依然具有解釋性,如果我們對其進行拓展,將新媒體的生產、流通和接收納入其過程,它將更具解釋性。在《把關模式的轉型》一書中,我著重闡釋了為什么把關理論如此重要以及它如何幫助我們理解新聞生態系統。這本書從組織、制度、社會視角探討了21世紀數字媒體與傳統媒體中把關理論的運用,并為未來的把關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式和角度。
趙如涵:您的新書是對數字媒體中新聞實踐與傳播理論的再思考,提供給我們一幅新技術與新聞報道互動的圖景。新技術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請問您認為這是否會給新聞從業者帶來巨大的挑戰乃至危機?
漢德雷克斯:數字技術出現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正在瓦解與重構新聞生態,使得原有的平衡發生了改變。新聞的特質和記者、媒體、用戶、資源等都產生了劇烈變化。但是,認為這一切的改變使得傳統媒體弗朗索瓦?漢德雷克斯趙如涵沒有任何價值的看法是錯誤的。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全球范圍內都在宣稱電視會很快消失,但電視依然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我們需要思考,為什么人們在隨時隨地可以觀看網絡電視時依然需要線性的電視?電視媒體在未來可能會有所改變,但現在它依然很“活躍”。印刷媒體與紙質書籍在此種環境下也被認為會消失,但至少在目前看來這種情況尚未出現。不可否認,我們正在系統的、模型式轉折的中心位置,但我們預測未來時仍需持謹慎的態度,我們只能期待這種變革的結果是為我們帶來更高質量的新聞報道,人們也可以獲得更高質量的信息,但這一切仍需冷靜觀察。
趙如涵:您認為技術在新聞傳播學領域中是否已經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研究新聞傳播學是否需要與技術的發展契合?
漢德雷克斯:社會科學所關注的問題與自然科學相比具有不同的特點,例如,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常與社會的發展進程同步,社會某一時期的發展可能會持續20年至50年,同樣,我們的觀察和研究也會持續較長時間。因此,相對自然科學而言,多數社會科學更為本土化,知識積累的過程更為漫長。新聞與傳播科學也是如此,例如無論人們如何“糾結”,自互聯網、智能手機出現之后,美國報紙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改變。因此,我認為對于研究范式的形成還需要持續觀察。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媒介、現象等問題與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我們需要契合現實問題、本土問題,同時置于宏觀社會環境中加以分析。
二、新媒體技術在全球各領域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
趙如涵:您是2013-2014年國際傳播學會(ICA)②的主席,當前國際會議的議題和已經發表的研究論文中,有關新興媒體技術的討論是否在擴大及深化?
漢德雷克斯:傳播學學者與大多數社會科學學者一樣,都在持續關注社會問題。他們必須要觀察社會中的變革,進而對變革進行闡釋,尋找產生的原因和帶來的結果,并在可能的條件下預測未來。因此,媒介技術非常重要。例如在短短幾年中,一些與“傳播與技術”議題相關的研究小組已經成為國際傳播學會年會中與會者最重要的部分。另一個信號是,在國際傳播學會中出現的關鍵概念都與社會中技術的發展有重大契合。我認為,這也表明國際傳播學會在研究新技術方面非常成功。
趙如涵:在中國已經出現了BAT③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合作,在歐洲有相似的情況嗎?您認為此類合作會產生何種影響?
漢德雷克斯:數字化經濟的另一個悖論是:盡管在線商業在發展起步時期不需要巨額投入,許多小型互聯網公司和小企業也在大眾創業的背景中產生,但我們依然要關注大型企業的資本集中。如果用戶感覺疲憊或直接轉移至其他媒介平臺,大型企業將會逐步被瓦解。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但谷歌、亞馬遜或者臉書網與此有巨大區別,因為他們足夠龐大、富有,可以在競爭信號出現時就開始制定相關對策。如果一個新公司擁有某種新的概念,這就是商業模式的核心資源,可以通過這種新概念去吸引、拓展更多的個人用戶并逐步成長,這個公司終究可以獲得成功?;ヂ摼W巨頭正在積累我們無盡的信息,定位市場的目標決定了我們的數字化“腳印”將被復雜算法來處理。盡管現在互聯網巨頭們目前效率有限,但他們越來越復雜并擁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更可怕的是,許多人看起來并不在乎自己的隱私。沒有人知道,在未來5年、10年或50年,互聯網巨頭們會生產出何種產品。歐洲在保護個人隱私方面采取了積極主動的態度,政策的制定者和法院正在試圖為“數據巨人”制定更多的限制,但這在全球經濟的語境中困難重重。
三、新聞傳播教育的新趨勢
趙如涵:當下世界范圍內的新聞傳播學教育呈現什么樣的新趨勢?
漢德雷克斯:雖然我對許多不同國家的新聞傳播教育有一定了解,但要對國際范圍內的傳媒教育趨勢進行判斷,依然困難重重。因為學界不僅對技術的變革格外關注,對變革的結果也充滿期待。例如在新聞學教育中,學生需要掌握多種能力,如應對頻道多樣化的快速反應能力,以及熟悉多重表達的模式。但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提醒學生,對新聞快速生產帶來弊端的增多保持警惕。也就是說,伴隨著技術的發展,新聞教育不僅需要增加對各種能力的訓練,同時也需要增加對倫理和法律問題的新思考。另一個趨勢是全球化使得產業與專業的要求達到新的平衡點,我們的學院教育需要跟上產業需求,因為我們的責任是幫助學生面對就業市場,但必須要堅持那些我們認為是對的和重要的理念。
趙如涵:中國許多高校逐步開設了“大數據新聞”“新媒體”等創新課程,以此應對技術發展帶來的媒介環境變遷,對此,歐洲新聞傳播學教育有何經驗?
漢德雷克斯:新聞傳播研究和教育,需要反應迅速,不斷接受語境的改變。但同時,特別是在高校,我們必須對迅速發展所帶來的疏漏、錯誤保持高度警惕。此領域會出現許多新的、被認為“重要”的事,我們需要判斷這類“重要”的事本身的性質,是否存在基礎理論方面的錯誤。如果是,我們必須放棄,這也是學術研究顯現其價值的地方,我們將運用以事實為基礎的方法論的研究,決定我們是否要跟隨“流行”。當下,數字技術是媒介系統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錯誤趨勢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專家和工業領袖試圖就有關未來發展方向的議題說服世界,這種議題通常主要應對短期存活的流行趨勢和試圖自我滿足的需要,偶爾能獲得成功,偶爾不能。如果高校對快速的改變過于好奇,就存在成為“流行”追隨者的危險,也有可能被特殊的、新的教育結構“反制”。“數據新聞”是“大數據”在新聞領域應用中的一個很好的嘗試,其應用者宣稱在未來將成為新聞記者“游戲規則”的改變者,由此獲得了許多關注。但是,是否需要為此改變我們已成體系的、成熟的新聞教學方式,還值得持續觀察。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是提供一個特殊課程,學生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但我們不應將其強置于必修課程,因為學生有權利選擇是否需要成為數據新聞記者所需要的高級統計學、數據可視化等技能。
四、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色及與歐洲的異同
趙如涵:您作為中國傳媒大學長江學者客座教授與中國高校開展了多種合作,在您看來,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與歐洲新聞傳播學教育有何差異?
漢德雷克斯:不同國家的新聞與傳播科學以及與此領域相關的實踐,具有共通性及多樣化特征。其共通性體現在:傳播的社會實踐、新聞的角色以及新興媒體在世界諸多國家的普遍存在,相關理論本身和學術研究超越了國家邊界,被全球學者們關注、分享,特別是學術期刊、書籍與國際會議,都體現出新聞傳播學科中許多問題是國際共有、共通的。但是,現實中的傳播實踐和許多理論也需要在特殊的社會、文化與政治語境中思考問題,將理論發展與結論的探究置于全球、本地雙重語境中,這也是極為必要的。中國的新聞與傳播教育與其他地區有很大不同,在全球新聞與傳播科學建設中顯得非比尋常又不可或缺。與此同時,我們需要防止自己陷入一種偏見,即每一個地區都過度依賴自身特點因而彼此隔離。特別是在中國,作為一個具有獨特文化特質的大國,發展中國特色的研究路徑和新聞傳播學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推動高質量的科學研究、基礎教學等方面,也應該廣泛參考世界的標準和共識。
趙如涵:在交流互動過程中,您覺得中國新聞傳播學學者與學生有何種特質?
漢德雷克斯:在全球旅行中,我遇到的學生與同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即使用英語和法語,這使得我能夠與以非法語及非英語為母語國家的一部分人進行互動,并產生一些印象,這非常重要。例如,那些使用英文進行溝通的人想必具有一定國際化導向的思維,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擔當了跨文化傳播的執行者角色。我對于中國新聞與傳播學同仁們植根于中國本土語境、媒介與傳播本質的研究,以及積極參與當下國際競爭的積極姿態頗有感觸。我認為,他們正在國際標準與中國特殊語境之間尋求一種可被認可的健康平衡。我來自一個小國家,我的國家本身分化為兩個語言文化區域,因此對我來說,學術生涯中的國際化是一個自然形成、必要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我有機會與之互動的同仁與學生依然是中國的小部分,包括我職業生涯中遇見的學生都僅是整個中國的小部分。因此不得不說,我對他人知之甚少。但是,與中國的學界同仁、學生溝通交流,使我意識到幅員遼闊的中國可以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也有更多可供研究的中國本土案例。
作者:弗朗索瓦·漢德雷克斯,趙如涵
摘要: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是新聞傳播學文本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但是大多數研究者對它們的真正含義卻囫圇吞棗。本文擬通過比較新聞傳播學內容分析與話語分析的差異和共融,讓相關人員了解其定義、發展脈絡和基本研究內容,同時也淺析了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在新聞傳播學研究中的作用。
關鍵詞:內容分析;話語分析;質化研究
一、定義與內涵的比較
內容分析法是對已有文本進行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涵蓋書、雜志、報紙、報告、信件、音樂、圖片等內容,是新聞傳播學領域中考察過去而不受時空限制的研究方法。簡單來說,話語分析是對話語進行探究和分析。在新聞傳播學領域中,話語多被承載于文本中,因而話語分析也成為研究和分析文本的一種方法。從定義來看,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除研究對象外都有明顯的差別。一個客觀,一個主觀;一個廣泛,一個具體;一個有明確意義,一個挖掘淺層含義。在新聞傳播領域,學者會以發散性的視角看待這兩種研究方法,借助話語分析對意義或內涵的解讀,重新審視直接、表層、易得的顯性內容,質化內容分析法成了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從相斥到共生的產物。
二、歷史脈絡比較
縱觀歷史,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的相斥與共生則體現得更為明顯。內容分析起源于密碼學、詮釋學等能夠研究海量歷史文獻、提取大型文本主題的工具性目的。早期的新聞傳播學通過內容分析的實證調查來提取新聞媒介的宣傳技巧和政治宣傳,如學者利用內容分析法提出了“皮下注射論”“使用于滿足”等經典的傳播效果理論。話語分析從語言學研究逐步過渡為一門綜合、獨立的跨學科研究,在人文社科方面,表現出對語言中社會權利的關注,如巴赫金、??碌热艘陨鐣W理論為出發點為話語分析提供了理論基礎。人們逐漸對話語的產生、解釋以及它們蘊含的社會結構關系產生了興趣,因此批評話語分析應運而生。話語分析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表現出對話語和社會語境關系的了解和把控,反省話語背后的權利。從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的發展歷程中不難看出,它們與傳播學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經驗學派注重實驗和實證,強調量化的研究方法,對內容分析的應用可謂達到了極致。批判學派注重從宏觀角度研究傳播視野下的社會制度、政治經濟結構,對資本主義體制下的政府和傳播持嚴厲的批評態度。經驗學派通過內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解決如何有效傳播的問題,致力于尋求傳播活動的自身規律,而批判學派則關心“為誰傳播”,傳播者和社會結構各要素的關系。因而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在學派之爭上似乎具有天然的排斥關系。樊?迪克提出“新聞話語”后,新聞傳播界的研究者們將目光轉向了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的結合上,并提升了質化內容分析的地位。質化內容分析是通過系統的代碼歸類、識別主題和形態模式對文本數據內容進行理解和詮釋的研究方法,它主要考察內容和文本的語境意義,超越單純計數,極其關注語言和背后的意義。質化內容分析法是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在研究方法上的妥協與共融,也是話語分析技巧性的應用。在國內,新聞傳播學者熱衷于將定量和質化內容分析相結合,用以研究新聞文本的權利和意識形態問題。
三、研究過程比較
縱觀整個研究過程,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也存在著差異性和共同點。首先,它們都需要完備的文獻資料。對于研究者而言,充分的文獻材料可以提升理論觸覺,還可以建構內容分析的類目和編碼方案,選取內容分析對象,提供研究背景和研究理由。話語分析還需要文獻開拓宏觀視野,更好地了解象征性意義背后的隱喻,熟悉文本中的未盡之言。其次,理論的選取也異常重要。對內容分析而言,以經驗性證據研究理論、驗證原理論衍生出的具體文本或所關注的研究假設,或將理論作為研究信息的基本邏輯依據是其最重要的作用。話語分析的理論內容更為單一,作用既有邏輯依據,如以韓禮德為代表的系統功能語言學;以巴爾特為代表的符號內涵結構分析;以巴爾金、葛蘭西等為代表的權利和意識形態理論。再次,提出問題和假設。在內容分析者看來,無論是純理論性問題還是側重于解決實際問題,都可以轉化成具體的經驗性的研究問題或研究假設,這可以稱之為經驗問題——根據我們研究時所知道的情況來描述世界本來存在的面貌。話語分析更側重于對價值問題的研究和探討。價值問題所提出的詢問關系到對事物的評價,也即判斷某個對象、某種情景或者行為是好是正確還是錯誤等。這類問題關心的是世界應該怎樣,而不一定是它現實中的存在。最后,在數據的選擇和使用上有較為明顯的區別。內容分析的數據考察信息內容變量之間的關系,將信息內容數據與信息來源數據相結合,也就是說,內容分析的數據在選擇和使用上都較為自由化和多元化。話語分析并不強調將傳播的信息文本內容拆封為“零碎”的數據,反而更強調它的結構性、結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結構的外部環境。梵?迪克提出的命題、宏觀結構和超結構研究對新聞話語分析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新聞傳播學中,盡管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由于社會予以新聞權利和力量,互聯網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傳播新聞內容勢必需要內容分析和話語的結合與交融。
作者:李萌萌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摘要:文章根據新聞傳播行業的特點,依據新聞傳播學類的課程結構設計了實驗課程體系。實驗課程體系以新聞傳播學類的主題性實驗為主體,設計了各分項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學習新聞傳播學類工作分工而又協作的特點和團隊合作精神。
關鍵詞:新聞傳播學類;主題性實驗;分項實驗;矩陣管理
一、新聞傳播學類專業人才培養
經濟學中的“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某一價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1]高校對人才的培養相對于社會需求來說也是一種供給。因此,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結合經濟發展、社會轉型的需求來構建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在教育部相關文件的指導下,新聞傳播類專業是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特征的新聞傳播類人才隊伍,使他們具有從事新聞媒體、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工作的素質和能力。畢業后可在各類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新媒體網站、廣告、出版社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從事新聞信息和圖片的采編工作,甚至經營管理、文化傳播、教學科研等工作。
二、實驗課程分類
從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開發、課程管理與評價等多角度看,教師都是與課程高度相關的主體。[2]研究某專業課程體系必然離不開該專業的發展歷程,以及該專業師資的專業結構。該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世界銀行貸款對該?!半娊讨行摹钡闹С?,項目投入了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出資培訓了中心師資。在之后的30年中,該校師資曾是地方電視臺的重要技術力量,制作了大量的高質量的電視紀錄片、新聞報道。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電教中心和物理系的共同培養下,首批電化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21世紀初,電教中心(后更名為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與該校同樣實力較強的中文系共同招生并培養廣播電視學專業并成立新聞傳播學院發展至今,目前已經有新聞傳播學類專業三個。其發展過程和師資結構決定了專業的應用型特點。實驗課程是建立在理論課程的基礎上,但是部分課程又獨立于理論課程。根據專業的培養方案,可以把專業的實驗課程分為以下分類:
(一)新聞與創作類
該類課程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文學與新聞素養,提升學生的寫作與創作能力,鍛煉學生的新聞報道與稿本創作的能力,鍛煉學生項目策劃與方案寫作能力,加深學生對新聞倫理和法律、法規的理解。
(二)影視制作類
該類課程以影視制作技術實訓為主,增強學生對影視制作手法的了解,讓學生掌握各類影視制作手法和技能,掌握影視演播室和設備的操作規范,讓學生適應不斷更新的影視制作技術,理解掌握稿本與影片之間的關系。
(三)網絡與媒體類
該類課程有別于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它側重在網絡與新媒體的結合,培養學生將新聞內容或影視節目在網絡平臺的能力,讓他們掌握新媒體的技術特征,新媒體的應用與規范,新媒體平臺的構建與維護管理的能力。
(四)經營與管理類
該類課程是關于媒介經營與管理的課程,能夠鍛煉學生經營媒體與管理媒體的能力,增加他們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培養與人溝通的素質和能力。
三、實驗課程體系的構建
學生實驗課程的選擇需要按培養方案進行,每位學生需要選擇一類或者幾類實驗課程,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事實上也不可能要求每個學生都是全能,對每一類課程都能達到優秀。這種獨立的實驗不利于學生對專業課程形成整體的概念,課程之間無法做到無縫銜接。實驗成果也讓學生沒有成就感,不完整的作品無法示人,也沒有觀賞性。沒有觀賞性就無法吸引學生再次對實驗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也無法找出作品的不足。為了讓學生做的每一個實驗作品都能得到保存和觀賞,就需要對實驗課程進行系統的設計,首先整體設計,然后分項實驗。每一個實驗可以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實驗課程的分類不是學生專業的分類,各項實驗從單體上看是獨立的,它為課程服務,多個實驗貫穿起新聞傳播學類課程的多個類別。案例:主題實驗——紀錄片制作
(一)實驗內容與課程類之間的關系
一個主題實驗項目“紀錄片制作”涉及八個分項目實驗,它們包括采訪、稿本寫作、拍攝、后期制作、包裝、網絡、廣告贊助與營銷、過程評估。紀錄片內容的選擇可由參加實驗的學生共同協商解決,以培養他們團結、協作與組織的能力。
(二)實驗過程安排
一個總的主題實驗可以由教師負責,也可以指定相應的學生負責,因為總負責需要協調實驗室和學生的工作,而且總的實驗成果是否成功直接關系到參加實驗的學生的成績,也影響到后面的實踐能否順利開展。主題實驗下的分項實驗項目可以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時間自主報名參加,每個分項實驗對學生來說是選修實驗課程,但是根據培養方案又必須完成其中的一項或者幾項。這樣的主題性實驗可以滾動開設,如果學生需要選擇多項,那么應該在實驗的不同輪次當中選擇,同一位學生不宜參加同一輪次同一個主題性實踐課程兩項或以上。從這個實驗上可以看出,雖然是一個制作紀錄片的實驗,但是該實驗包含了多門課程的實驗,實驗分項目零而不亂,有骨有肉。新聞傳播學類的類似的實驗還可以有雜志的編輯、電視欄目策劃與制作等。在這樣的理念的指導下,該院新聞傳播學類的實驗設計大類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平面媒體類的兩份雜志一份報紙:《曉時代》《十分快報》《奔逸》。第二,影視類的四個電視節目:紀錄片制作、微電影創作、網絡電視臺《每周要聞》、網絡電視臺《旅游》。第三,新媒體類的三個設計類:網站建設、人像攝影與處理、廣告設計。第四,經營管理類兩場策劃:迎新晚會、畢業歡送會。
四、主題實驗管理模式
一個案例可以貫穿整個專業類的多個實驗課程,為滿足更多的學生的選擇,可以設計更多不同的主題實驗。每個主題不一定需要包含所有的課程,主題實驗以主題的完整性為主,有可能是其中的一類課程或者兩類課程。每一類的課程也包括多個分項實驗,即主題實驗包括多個分類實驗,每個分類實驗也包括多項課程實驗,因此對實驗的管理就涉及多個方面。在主題實驗和課程的管理上可以采用矩陣管理模式,實驗室負責管理實驗的實施,教研室負責管理實驗的主題內容。這樣的管理模式能夠促進教研室與實驗室之間的溝通,也有利于雙方發現自身在教學管理的中的不足,從而更好地做到以學生為本。這些主題實驗管理得當可以大規模設計成開放實驗。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的開放實驗室將成為點燃學生智慧火花的場所,也成為高校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作者:魏彬 瞿文燕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
摘要:新聞傳播學是一個內容廣泛的邊緣性學科,其理論來源復雜,且就業面十分廣泛,這為眾多非一流高校的新聞傳播學教育提供了明顯的發展空間。本文從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發展和就業特點出發,結合傳播學和教育學兩個領域,探究了非一流高校的新聞傳播學人才培養路徑。
關鍵詞:新聞傳播學;學科特點;就業;人才培養策略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行業對人類的發展和日常生活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聞傳播學的教育體系中,一流高校的實力強,資源豐富,發展環境有利;但對于基礎較落后的中下層高校來說,卻顯得捉襟見肘。但是,也不是沒有出路,我們應該從本學科的教學和就業特點出發,研究其人才培養的策略。
一、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就業特點
在中國,新聞傳播學是文學下屬的一個二級學科,是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統稱,專業方向的設置各高校不盡相同,一般有如下方向: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學、影視編導、媒介經營管理、文創產業管理等。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就業狀況,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學科和教育特點
(1)多學科來源和多研究領域。
新聞傳播學是典型的邊緣性學科,來源于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信息論、控制論、哲學等多個學科,而且它的研究領域十分寬泛,當今社會關于新聞和社會信息的幾乎任何領域都可以被新聞傳播學涉足。多理論來源和多研究領域導致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教學模式紛繁復雜,就連學科體系的歸類也莫衷一是,有的國家將之歸入社會學,有的國家和地區歸入文學。
(2)新興學科,缺乏積淀。
新聞傳播學是一個年輕的學科,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新聞學在德國和美國形成學科,20世紀40年代傳播學在美國形成學科。新的學科缺乏深厚、獨立的理論和方法論積淀,從“新聞無學論”甚囂塵上到日本大大弱化新聞學教育,轉向倚重企業培訓,都說明本學科教學的成就尚未得到廣泛認可。另外,近年來由于傳播學研究的根基不深,出現明顯攀附、靠攏社會學的傾向。
(3)技術推動,實務領先。
新聞傳播學有一個明顯特點: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理論和科技的不斷變革,實務的步伐很多時候超過理論的視線。因此,也形成了偏學校教育與偏業界教育的兩條路徑,前者以美國為代表,后者以日本為代表。傳統的日本新聞傳播教育往往是在新聞傳播的實踐中進行,即在媒體職場中開展新聞傳媒人才的培養。因此,與我國高校普遍開設新聞傳播類專業不同,日本在高等院校中開設新聞傳播類專業的情況并不多見。
(二)就業特點
(1)就業面廣。
新聞傳播學的多學科來源和多研究領域,必然導致學生的就業面十分廣泛,一般本專業對口工作有媒體、網絡公司、廣告公司、甲方企劃部、營銷傳播公司、繼續深造、從事理論或研究工作等等。這一特征是非一流高??焖侔l展的關鍵優勢,多樣性的存在使得它們可以避開與一流高校的正面競爭,在獨特的單一領域深耕細作。
(2)就業率高。
新聞傳播學的就業率高,主要是由于當今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市場經濟深入改革,在根本上刺激了市場和社會對本學科人才的需要。目前,新聞傳播學人才培養在我國方興未艾,人才尚未飽和,加之應用范圍廣,因此就業狀況良好,這也為此學科教育提供了物質基礎。
二、實力薄弱高校的新聞傳播學人才培養路徑
實力薄弱高校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可盲目照搬其他高端雄厚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根據自身特點,避開與強對手的正面交鋒,突出特色,以求事半功倍。
(一)占領內容生產的制高點
媒介的發展推動著本學科的變革,新媒體研究是新聞傳播學目前炙手可熱的研究領域。國內高校紛紛開設新媒體教育和研究,對于非一流高校來說,應該避開這一浪潮,走“內容生產為王”的道路。主要原因是:新媒體之“新”是相對的,是技術層面的,不同的時期,新的概念不同,一位追“新”,不僅追不上,而且有本末倒置之嫌,丟失了思想和能力層面的根本。
(二)走特色人才路線
目前高校新聞傳播學人才的培養出現很明顯的同質化現象,這就難以避免競爭和浪費的產生。對于實力較弱的高校來說,就難以打開有利局面。因此,非一流高校應該依托優勢學科和師資,找到獨特、有利、可持續的定位,堅持特色培養之路。例如,在計算機技術較強的培養單位,可以以數字技術為切入,專注于培養大數據或數字媒體領域的高水平碩士。另外,財經、體育、政法類的高??梢越柚陨韺I院校的優勢,培養獨具特色的財經類、體育類、政法類新聞傳播人才。
(三)根據學生志向,因材施教
學生是教育的主題,新聞傳播學教育也應該尊重學生個人志愿,充分了解學生志愿,根據學生需要,進行專門化培養。當然,考慮到基礎薄弱高校的師資力量,這種專門化并不是絕對的個人化,而是相對的類型化。例如,可以分成繼續深造類、美術設計類、文案策劃類、影視類等等,以導師小組為單位,進行專門化的人才培養。
(四)整合資源,跨專業創造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傳統的專業知識界限和專業技能界限都將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學科的組織架構需要適應媒介融合的趨勢,以保證各個專業都具有更強的自身開放性與相互兼容性。[1]由于新聞傳播學類是新興學科,高學術水平人才缺乏,所以非一流高校師資力量不足。對于這個問題,可以整合資源,依托優勢學科,打破學科之間的分隔,形成獨特優勢。例如,參加或承辦全國有影響力的賽事、展覽等活動,有效提高高校自身在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力和教育質量。
作者:李敬虎 單位:遼寧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發展已經開始從“小新聞”轉向“大傳播”。“小新聞”是指傳統的以新聞采寫編評、經營管理等業務為主的新聞學教學。而“大傳播”不再局限于“小新聞”的框架,也突破了傳播學的受眾、效果等研究領域,而是在更廣闊的視野下的信息傳播與社會、國家、世界之間關系的宏觀研究。新聞傳播已經進入了大傳播時代。
一、新聞傳播進入大傳播時代
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與手機、網絡等新興媒介相互融合,新聞傳播進入了媒介融合時代;隨著個人掌握媒介技術的快捷,自媒體成為了時代的新寵;社會化網絡的迅猛發展,使其成為最具影響的新聞源。這些變革,將新聞傳播推入到大傳播時代。
1.新聞傳播進入媒介融合時代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媒介發展就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融合媒介”趨勢,這種媒介被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媒介融合是一場基于信息技術創新和社會話語重組的媒介整合,這樣一種整合帶來了新聞業的融合,給新聞傳播帶來了五類變革:一是新聞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聞表達運用了多種媒介和互動技能來完成;二是新聞采集的融合,記者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新聞進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聞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對新聞制作模式的改變;四是媒介間融合,指不同媒體之間的合作,包括內容和新聞資源共享;五是所有權融合,指不同類型的媒介如報紙、電臺、電視臺和網站,其所有權可以融合為一家傳媒集團,實現資源共享。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提出“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媒介融合成為我國新聞媒體發展的指導方針。這些變革將新聞傳播推入了大傳播時代。
2.新聞傳播進入自媒體時代
自媒體,被稱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國新聞學會提出,指“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惫韫戎腎T專欄作家,《圣何塞水星報》專欄作家丹?吉爾默2004年出版了專著《自媒體》,這本書的副標題就是“草根新聞,源于大眾,為了大眾”,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個人博客、網絡聊天組、郵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聞。網絡時代自媒體使新聞傳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2006年美國《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聯網使用自媒體的“你”。自媒體時代,社會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是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大新聞媒體已經失去了它的壟斷地位,現在可以實時消息的全球觀眾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記者,新聞在他們自己的手中。通過配備筆記本電腦、手機、數碼相機,這些從讀者轉變而來的報道者將來自身邊的消息轉換為新聞,這一轉變深刻揭示了我們消費新聞過程的改變。
3.新聞傳播進入社會化時代
網絡的基本特征是連接,而越來越持久和擴大的連接使網絡社會化成為必然。特別是今天的Web2.0時代,互聯網的重心正在轉向社會化媒體。社會化媒體是網絡社會覆蓋面最廣最具代表性的傳播媒介。在社交媒體的傳播平臺上,新聞傳播的主角是用戶,用戶需要是新聞傳播的起點和目標。同時,社會化媒體中的新聞內容生產與社交是相互結合的,社會關系與新聞生產兩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會化媒體平臺上的新聞內容是連結人們關系的紐帶。因此,不難理解,在爭奪用戶的競爭中,從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網絡紛紛推出了新聞媒體產品。新聞服務成為保持用戶黏性的競爭焦點。同時,社交網絡也成為了最有影響的新聞源。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發表的報告顯示,美國63%的用戶通過Face-book和Twitter等社會化媒體獲取新聞,成逐年上升趨勢,社交網絡正日益成為有影響力的新聞源,新聞傳播已經進入了社會化時代。
二、新聞傳播學教學理念變革
新聞傳播從“小新聞”進入到“大傳播”時代,隨之帶來的是新聞傳播學科教學理念的變革。新聞傳播學科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同時又是一門發展日新月異的學科,新聞傳播學的教學理念也必須與時俱進。隨著新聞傳播進入“大傳播”時代,新聞傳播學應從新興媒介技術的掌握、增加社會科學課程和新媒體媒介素養三方面變革教學理念。
1.新興媒介技術課程的拓展
媒體融合指的是不同類型的媒體的合作,包括手機和報紙、電視和網絡等各種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媒體內容的數字化,再加上無處不在的高速寬帶連接和上網設備的擴散,正在改變新聞傳播內容的和流通方式。傳統媒體平臺和產業結構,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當今社會的新聞傳播人才不僅需要多種掌握新興媒介技術,還需要培養在新媒體、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之間融合貫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維的能力。因此,無論是媒介融合時代的新聞傳播,還是自媒體的新聞傳播,抑或通過社交媒體傳播新聞,新興的媒介技術是一道跨不過的門檻。在美國,根據對美國15家頂級新聞學院的調查,結果顯示各家新聞學院近十年來增加了大量的新媒體技術課程以適應新聞業變革,包括計算機編程、社交媒體新聞學、大數據新聞學、數字受眾分析以及新技術(如無人機、谷歌眼鏡)應用等。而我國的新聞傳播學教育中,新媒體技術的教學往往落后于業界實踐。從教學課程的設置中,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科亟需建立較為完整和先進的新媒體技術課程,并且依據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優勢課程。傳統媒體具有不可替代的專業性、權威性和高質量的新聞內容,而新媒體吸引年輕受眾,有更高層次的互動。新媒體和舊媒體的融合是一種“化學反應”,因此,貫通各種媒介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當新聞發生時,能迅速判斷,選擇多種媒體手段進行報道。并能運用多種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動受眾的新聞產品,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并引發關注。新聞傳播學科需要建立跨媒體課程培養這種跨媒介的整合思維。
2.增加社會科學課程
在我國的學科劃分中,新聞學屬于人文科學,而傳播學屬于社會科學。但歸根結底,新聞傳播學與社會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特別在新聞傳播與社會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新聞傳播學科應該增加社會科學的課程,以應對新聞傳播學的大傳播時代。從歷史的源流來看,傳播學的產生、發展與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有密切的聯系,新聞學的采訪構思等也遵循社會學的調查研究方法??梢哉f,新聞傳播學發展至今,與社會科學聯系緊密,譬如新聞媒體與其賴以生存的權力和控制力之間保持相互依存的關系,同時還反過來曲解、改變,甚至挑戰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這種新聞傳播與社會的關系在大傳播時代變得日益復雜,數字媒介重構了權力關系和社會秩序。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進了社會和世界,新聞傳播學科需要增加社會理論的課程與實踐,以廓清這個錯綜復雜、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數字媒介社會中的媒介實踐、網絡化社會、網絡化政治、媒介與資本、媒介與權力、媒介文化、媒介倫理與正義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會理論的支撐。西方主流的新聞傳播學教育早在19世紀20年代就開始重視新聞傳播學科的社會學科課程。威斯康星大學新聞系的新聞本科課程設置中,新聞學的課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會科學的內容,試圖用社會理論課程教學啟發學生發現與考察大眾媒介在社會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傳播學奠基人施拉姆在愛荷華大學任新聞學院院長時,也增設了社會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課程。60年代,美國主流的新聞教育已經確立了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和新聞專業技能融合的課程結構。而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科發軔于新聞學的創立,一開始是沿襲美國早期的新聞學專業教學模式,重專業技能輕人文社科素養,導致大量的新聞專業學生走上媒體崗位,難以勝任迅速變革的媒體格局。盡管高校的新聞傳播學科已經由新聞學拓展到新聞傳播學,逐漸增加了社會學科的課程,但面對新聞傳播學與社會日益緊密的局面,學科的課程設置還應加大社會理論與新聞傳播實踐結合的課程類別。
3.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媒介素養是指人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早在1992年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就給出了以上定義,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引進媒介素養理念,隨之引發了教育界和新聞傳播學科的關注,開始了對西方媒介素養理論的引進和推介,大多數新聞傳播學院的媒介素養課程還停留在介紹階段。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生成、交流和消費的方式都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媒體不再是單向傳播,而是交流信息的平臺;新聞傳播中的受眾不再是被動的接受,還能成為自媒體的報道者傳播者。新媒介素養的概念被提出來,指在社交網絡革命、互聯網革命和移動革命的背景下,個人為了適應新的媒介環境和社會關系變化,構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網絡,應掌握新的能力。無論是媒介素養還是新媒介素養,都是包括媒介機構、社會組織和公眾在當今的媒介環境中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而這種素養的培育主要應依靠具備媒介素養專業教育的新聞傳播學的高等院校,通過新媒介素養課程的設置,培養傳媒業者對社會化媒體的認識與運用能力,社會化媒體時代的數據處理,新媒體技術素養,網絡社會中的新聞倫理等專業素養;通過社會培訓,培養政府機構官員和社會組織人員對媒體角色和功能的認知,對媒體權利的保障,對信息公開的認識,與媒體及公眾的交流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提供公開課程,影響公眾,培育其媒介使用素養、信息生產能力、信息消費素養、社會參與素養等。媒介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聞傳播學科的深刻變革,新聞傳播學教學只有不斷地,與時俱進,才能培養出與大傳播時展相得益彰的新聞傳播人才。
作者:柳溪 單位:湖南理工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一、接受美學和《非常靜距離》
《非常靜距離》是安徽衛視的一檔娛樂訪談節目,每天23點首播,每期節目主要是邀請各類領域的明星來接受主持人近距離訪問,是一檔具有李靜個人鮮明特色的深度訪談節目,下面我們以《非常靜距離》為例,來分析接受美學在電視節目中的應用。
(一)節目選材貼近受眾
首先,在嘉賓選擇上,《非常靜距離》中每期的嘉賓有影視的、體育的、話題的,還有歌唱界的;在年齡上,更是參差不齊,有老一代的前輩,又有最新的小童星;在節目訪談中,主持人采訪的嘉賓大多是時下很出名的明星,該節目在這個時間段播放節目也會得到一呼百應的效果。其次,在節目形態上,先是對嘉賓進行短片介紹,或有配以DJ形式來引出嘉賓,這種新穎的形式在中國內地的訪談節目中是獨有的,可在第一時間抓住受眾眼球,而且DJ形式又是吸引年輕人的制勝法寶,從一亮相,節目給人的感覺便是輕松愉快的,也正與主持人李靜的風格趨于一致。與此同時,主持人在訪談中的問題大多是廣大受眾所關心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主持人擔當的角色可以說是廣大受眾的代言人,因此毋庸置疑會得到廣大受眾的認可和響應。
(二)詼諧幽默的節目語言
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們天天為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奔跑,在閑暇時間,人們希望在電視上看一些輕松、幽默的話題,《非常靜距離》正是抓住了受眾這一心理。例如,在2013-03-06《王珞丹在質疑中成長》這期節目中,當王珞丹的恩師霍老師被邀請到現場后,李靜向霍老師問道“:剛才王珞丹說您把她比喻成一張白紙,所以我特別想問一下,當時您是如何擁有慧眼就看上這史上最黑的——王珞丹了呢?”現場笑聲一片。另外在2012-03-12《林心如格格變皇妃》中,林心如說自己喝醉酒后愛親人,李靜說到“:親人好,別咬人就行??!”諸如此類的話語,李靜用一般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普通語言來進行提問、講述,大大地迎合了受眾的需求。
(三)注重觀眾的參與和互動
在節目采訪過程中,主持人李靜會通過微博、微信好友的留言或問題,通過篩選后對嘉賓進行現場提問,這樣不僅讓嘉賓感到有更多的人在關注自己,也會讓網友對自己的言行產生一種認同感。除了網絡互動外,該節目還注重對嘉賓的現場互動。例如,讓現場嘉賓下臺與觀眾互動,觀眾上臺表演。此外,在每期節目結束后主持人還會再次強調網友的互動和參與,并通過抽獎、送禮的方式來提高受眾積極性。不管是現場的還是網絡上的,《非常靜距離》都是力求最大程度地與受眾交流。盡量避免主持人和嘉賓的封閉交流。一切節目的關注點都在受眾身上,這也是接受美學所倡導的。
二、接受美學對傳播學研究發展的啟示
我們可以看出安徽衛視的《非常靜距離》這檔欄目之所以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是因為該欄目以觀眾的信息需求為出發點來策劃制作自己的節目。同時主持人李靜又以幽默詼諧的語言來進行訪談和交流,使得觀眾在忙碌之余可以享受休閑娛樂的輕松感覺。因此,該節目的成功可以將其歸功于接受美學研究法與新聞傳播學領域的完美結合。最后,媒體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要重視新聞傳播的受眾,找準自己節目的受眾定位。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出發,重視新聞受眾的研究,策劃出受眾感興趣的節目。研究受眾是一門學問,它包括受眾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的地位、受眾心理規律的探索、受眾的審美教育等,只有從受眾的角度出發,以受眾為中心,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才能使節目受到觀眾的喜愛,這也是接受美學所提倡的。
作者:劉澤曉 單位: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一、緩慢發展中前進
1982年開始,藉由施拉姆先生訪華帶來的研究熱潮,新聞傳播學科快速發展起來,召開全國性的傳播學研討會,大眾傳播研究占據傳播學研究的主流。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界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運用。陳力丹1986年在《新聞理論研究的現狀及歷史的探討》中總結1979年來,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發展中的40個研究話題時,有13個話題涉及到量化分析方法的應用。1987年,《新聞學論集》第11輯發表祝建華的文章《傳播學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學來源》,這可能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我國新聞傳播學范圍內較早的、鮮明的以“科學方法論”為論證對象的文章。逐漸的,在傳播學界,量化研究不再飽受質疑,而是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運用起來。同時,也不僅僅局限于頻率統計一類較為基礎的數學和統計學手段,更多樣的分析手段被引入學科研究中。例如岳南在1987年第3期《新聞學刊》上刊登了《新聞價值及其數學描述》一文,文中使用數學模型(二元一次方程)構建新聞價值這一因變量與讀者需求、信息量這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在這之后,在新聞傳播研究過程中,數學模型的應用逐漸多了起來。如《新聞學刊》1987年第4期刊登的洪穎的文章《深度報道——黨報報道結構的再次調整》,運用了模糊數學中的“隸屬度”概念。在這一時期,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人員的眼界開闊了,研究也邁向了新的、更高的臺階。上世紀90年代中末期,傳播學量化研究趨于多樣化和多元化的發展態勢。這其中,也不乏優秀的研究調查,如柯惠新、陳崇山、喻國明等人進行的亞運宣傳效果調查研究。在研究中,不僅對數據進行了頻率統計處理,更對數據間的相關系數、顯著性進行了考量。通過路徑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的方式處理數據,避免了以往采取推斷式的研究方式可能產生的誤差,以科學的方法對受眾態度成因進行測度。這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中,是比較新穎的研究方式。在這一階段中,新聞傳播學的研究課題更加豐富和廣泛,但大都停留在理論的引用和單純借鑒上。原創性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比較少。如張瑩、申凡等對1994年至2003年10年間《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了統計,發現在這十年研究中,定量研究相較于定性研究方法而言,數量很少,依賴性較強,創造性不足。
二、高速發展時期
邁入新世紀的新聞傳播學本身,迎來了自學科引入國內后最蓬勃發展的一段時期。依據王海龍,沈翠婷的《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的量化分析》對我國2000—2009年間,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統計顯示:這10年間,新聞傳播學科立項數量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331%。在這一形勢下,量化研究方法在新聞傳播學中的運用也變得更加的普遍和廣泛。2004年,有學者以上海和昆明市民對于四種報紙的閱讀情況考察為基礎,考察了受眾對于議程設置的敏感程度。這是一次將統計學中顯著性水平測定在新聞傳播領域中的成功運用。譚天對2007—2009年間,刊載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這三本核心期刊上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三本期刊上,采用量化研究的論文數占實證研究總論文數的比例分別達到45.8%、43.6%和60.6%,量化方法呈現出單調遞增的趨勢。說明量化研究,在新聞傳播中越來越受到大多數研究學者們的青睞和信任。
三、展望與未來
其實,早在20世紀20年代,源于西方的社會調查和統計的思想就已經傳入我國。隨著這么多年社會學科和新聞傳播學自身的發展,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已經得到了研究者們的普遍認同。
1、統計方法應用多樣化
對數字處理更加精確隨著量化研究方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統計學和數學方法被引入新聞傳播學的研究中。如李春成,張少臣等對上海五所高校學生對于政府信任度進行調查,對調查數據進行多元回歸方程分析和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媒介接觸習慣和媒介評價作為重要變量,出現在最后的結構方程中。尤薇佳等對受眾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如何選擇媒介和對媒介信任度的研究中使用了偏最小二乘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從正直信任、能力信任、善意信任、交互關聯度和個人信任傾向五個維度出發,進行路徑分析,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有效通過對于外部媒介接觸條件的測量,揭示了媒介信任度這一隱變量是如何隨著媒介渠道選擇變化而變化。對于突發事件者如何選擇媒介通道和優化信息效果提供了較好的建議。此文中使用的偏最小二乘回歸(PLS),研究的焦點是多因變量對多因變量回歸建模,能在自變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的條件下進行建模,更易于辨識系統信息與噪聲,對因變量也有較強的解釋能力。
2、量化與質化研究之爭仍未平息
正如譚天在《新聞傳播學應加強質化研究》中指出的,質化研究不僅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自身分析欠缺精確性、研究沒有同一程序、很難建立公認的質量衡量標準的問題,而且質化研究可以解決量化研究局限于表層信息、無法獲得具體深入問題本質的弊端。而張敏更是指出,量化研究只是一種方法,對方法的迷信是不可取的。所以,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作為研究工具,其實是不分你我、彼此補充的,只有充分協調利用這兩種有效的工具,我們才能在研究傳播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科學精神為指導,對于新聞傳播學科中亟待解決的各種問題有著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作者:朱卉聶慧敏單位: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一、緩慢發展中前進
1982年開始,藉由施拉姆先生訪華帶來的研究熱潮,新聞傳播學科快速發展起來,召開全國性的傳播學研討會,大眾傳播研究占據傳播學研究的主流。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界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運用。陳力丹1986年在《新聞理論研究的現狀及歷史的探討》中總結1979年來,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發展中的40個研究話題時,有13個話題涉及到量化分析方法的應用。1987年,《新聞學論集》第11輯發表祝建華的文章《傳播學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學來源》,這可能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我國新聞傳播學范圍內較早的、鮮明的以“科學方法論”為論證對象的文章。逐漸的,在傳播學界,量化研究不再飽受質疑,而是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運用起來。同時,也不僅僅局限于頻率統計一類較為基礎的數學和統計學手段,更多樣的分析手段被引入學科研究中。例如岳南在1987年第3期《新聞學刊》上刊登了《新聞價值及其數學描述》一文,文中使用數學模型(二元一次方程)構建新聞價值這一因變量與讀者需求、信息量這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在這之后,在新聞傳播研究過程中,數學模型的應用逐漸多了起來。如《新聞學刊》1987年第4期刊登的洪穎的文章《深度報道——黨報報道結構的再次調整》,運用了模糊數學中的“隸屬度”概念。在這一時期,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人員的眼界開闊了,研究也邁向了新的、更高的臺階。上世紀90年代中末期,傳播學量化研究趨于多樣化和多元化的發展態勢。這其中,也不乏優秀的研究調查,如柯惠新、陳崇山、喻國明等人進行的亞運宣傳效果調查研究。在研究中,不僅對數據進行了頻率統計處理,更對數據間的相關系數、顯著性進行了考量。通過路徑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的方式處理數據,避免了以往采取推斷式的研究方式可能產生的誤差,以科學的方法對受眾態度成因進行測度。這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中,是比較新穎的研究方式。在這一階段中,新聞傳播學的研究課題更加豐富和廣泛,但大都停留在理論的引用和單純借鑒上。原創性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比較少。如張瑩、申凡等對1994年至2003年10年間《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了統計,發現在這十年研究中,定量研究相較于定性研究方法而言,數量很少,依賴性較強,創造性不足。
二、高速發展時期
邁入新世紀的新聞傳播學本身,迎來了自學科引入國內后最蓬勃發展的一段時期。依據王海龍,沈翠婷的《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的量化分析》對我國2000—2009年間,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統計顯示:這10年間,新聞傳播學科立項數量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331%。在這一形勢下,量化研究方法在新聞傳播學中的運用也變得更加的普遍和廣泛。2004年,有學者以上海和昆明市民對于四種報紙的閱讀情況考察為基礎,考察了受眾對于議程設置的敏感程度。這是一次將統計學中顯著性水平測定在新聞傳播領域中的成功運用。譚天對2007—2009年間,刊載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這三本核心期刊上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三本期刊上,采用量化研究的論文數占實證研究總論文數的比例分別達到45.8%、43.6%和60.6%,量化方法呈現出單調遞增的趨勢。說明量化研究,在新聞傳播中越來越受到大多數研究學者們的青睞和信任。
三、展望與未來
其實,早在20世紀20年代,源于西方的社會調查和統計的思想就已經傳入我國。隨著這么多年社會學科和新聞傳播學自身的發展,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已經得到了研究者們的普遍認同。
1、統計方法應用多樣化
對數字處理更加精確隨著量化研究方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統計學和數學方法被引入新聞傳播學的研究中。如李春成,張少臣等對上海五所高校學生對于政府信任度進行調查,對調查數據進行多元回歸方程分析和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媒介接觸習慣和媒介評價作為重要變量,出現在最后的結構方程中。尤薇佳等對受眾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如何選擇媒介和對媒介信任度的研究中使用了偏最小二乘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從正直信任、能力信任、善意信任、交互關聯度和個人信任傾向五個維度出發,進行路徑分析,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有效通過對于外部媒介接觸條件的測量,揭示了媒介信任度這一隱變量是如何隨著媒介渠道選擇變化而變化。對于突發事件者如何選擇媒介通道和優化信息效果提供了較好的建議。此文中使用的偏最小二乘回歸(PLS),研究的焦點是多因變量對多因變量回歸建模,能在自變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的條件下進行建模,更易于辨識系統信息與噪聲,對因變量也有較強的解釋能力。
2、量化與質化研究之爭仍未平息
正如譚天在《新聞傳播學應加強質化研究》中指出的,質化研究不僅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自身分析欠缺精確性、研究沒有同一程序、很難建立公認的質量衡量標準的問題,而且質化研究可以解決量化研究局限于表層信息、無法獲得具體深入問題本質的弊端。而張敏更是指出,量化研究只是一種方法,對方法的迷信是不可取的。所以,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作為研究工具,其實是不分你我、彼此補充的,只有充分協調利用這兩種有效的工具,我們才能在研究傳播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科學精神為指導,對于新聞傳播學科中亟待解決的各種問題有著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作者:朱卉聶慧敏單位: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一、勤于思考大學階段的學習
一方面要對前人已有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吸收和繼承,同時又不能就此滿足。列寧在評價馬克思的研究方法時曾講到“:凡是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態度加以審查,任何一點也沒有忽略過去。凡是人類思想所建樹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討過,在工人運動中檢驗過,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資產階級狹隘性所限制或被資產階級偏見所束縛的人不能得出的結論。”世界高等教育會議(1998年)發表的《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宣言:觀念與行動》中指出:“高等教育機構必須教育學生能夠批判地思考和分析問題?!闭嬲龝W習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敢于和善于進行獨立思考、帶著挑剔的眼光看待和接受前人成果的人。要自覺培養、鍛煉大膽懷疑、勇于批判的精神。不要以為書上的都是正確的,不要迷信名人權威。在科學上,是無禁區、無偶像、無頂峰而言的的。要勇于發現前人理論、知識中的不完善甚至錯誤之處,不斷發現和提出新問題,并通過學術問題上的討論、爭鳴推進學術研究的深化和發展。上世紀80年代有個叫魯希才的電大學員曾對北京大學著名教授袁行霈關于唐詩繁榮原因研究的論文提出商榷,他著文《試論創作自由在唐詩繁榮發展中的地位》,提出袁先生強調的詩壇興衰與經濟相長相消,是經濟繁榮導致了唐詩繁榮的觀點,值得再討論。他通過對中外文學藝術史上大量事實尤其是唐代詩歌創作實踐的分析,并根據馬克思關于物質生產與文學藝術生產不平衡規律,得出結論:導致唐詩繁榮的直接和主要的原因是創作自由。他的論文在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反響,被不少寫作教材和相關學術論著選作典范學術論文。今年6月,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一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就對當前學界存在很大分歧看法的延安文藝的現代性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進行了深入研究,該文獲得了學校優秀博士論文。
二、重視實踐新聞傳播學專業的生命與活力
全在于傳媒業的實踐及其發展。新聞傳播學的專業學習離不開與新聞傳媒業實踐的密切結合。重視專業實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自覺關注我國傳媒業的改革與發展,積極參與、承擔傳媒業如報刊、圖書、網絡、廣播、影視等業界的實際工作,一方面通過實際工作鍛煉獨立從事傳媒業務的能力,同時,通過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鞏固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二要進行專業領域里理論、實踐問題的科學研究和學術寫作。我以為這是同學們學習、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提高科研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也是碩士博士階段學習生活的主要內容和任務。科學研究實質上是在前人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創造新的知識,是與本學科專業領域里最權威的學者、最有代表性的觀點的一種對話。優秀的學術論文應該達到“新、深、美”的要求。所謂新,是指論文的選題要新,提出的觀點、理論要新,運用的資料要新,研究的方法要新;所謂深,是指論文研究的問題要專深,提出的見解要深刻,論證要歷史與邏輯相統一,分析問題深入充分;所謂美,是指論文的邏輯要謹嚴、有雄辯力,文字表述要準確、生動,語言要清新、樸實、流暢,寫作要規范。在大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認真學好各門課程,重點打好專業基礎,同時,也要積極參與科研,進行科研的訓練,努力爭取在畢業時能夠公開發表一篇有一定價值的學術論文。而對碩士、博士生來說,一定要在系統、扎實地掌握本專業理論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按學校規定寫作、發表答辯所要求的論文,并竭盡全力完成好學位論文的寫作。在做學問上,我們既不贊成只埋頭讀書,不思考、研究問題,懶于動手寫作的傾向,也反對只讀了幾本書,僅懂得一點皮毛而沒有堅實專業基礎就匆忙寫作、發表學術論文、學術著作的做法。應該有一個較高的目標和追求,堅決反對急功近利、只求數量不講質量的現象。
三、嚴守學術規范
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學術活動雖是人的自由思想的活動,但亦有規矩需要遵守。學術規范是在長期的學術活動中總結形成的學人共同認可的規則。學術規范涉及道德、法律和技術等諸多層面。其核心部分是道德規范,根本的是要老老實實做人,堅守誠信。在做學問上,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任何浮躁、抄襲、剽竊都為學界所不齒。凡學術成果都應由自己辛勤勞動的汗水所換來,“寧可勞而不獲,不可不勞而獲”。在我國,許多前輩學者都把“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當做治學的座右銘,從而才攀上了學術的高峰。關于學術規范,還有許多操作層面上的規定,譬如,如何進行學術創新,如何借鑒他人研究成果,進行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的著錄等等,都有規則需要遵循。對此,教育部曾組織編寫過《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規范指南》,提出了全面系統的要求,希望大家一定認真讀讀,自覺踐行。筆者始終認為,作為生活在21世紀的一代青年,都應當經過努力拼搏進入大學學習,且最好能有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經歷,這的確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時光。期望青年人不負國家的希望、父母的囑托,樹雄心、立大志,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勤奮學習,奮力拼搏,掌握過硬的本領,以在將來回報社會,報答父母,為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作出應有貢獻。我們期待,在未來,在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同學中能走出范長江、穆欣那樣的大牌記者;鄒韜奮、范用那樣的杰出編輯家;方漢奇、童兵那樣的著名教授;鄭君里、張藝謀那樣的著名導演;夏青、趙忠祥那樣的名播音和名主持。
作者:張積玉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一、新聞傳播學研究國際化的三個環節要實現
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國際化,就要從下面三個環節去分析。
1.國際學界最關注的是理論
國際新聞傳播學界關注的是理論問題,社會科學中的理論是指將社會世界的知識加以濃縮和組織起來的由相互關聯的抽象的概念所構成的體系。需要澄清的是,理論不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一種缺乏科學理論所要求的批判特征的“準理論”,意識形態具有固定的、強烈的、不可置疑的假設,充滿了無可置疑的絕對命題與規范性類別。然而,我國新聞傳播學界研究的話題有的時候與意識形態結合在一起,難以有實際的研究意義。另外,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研究長期滿足于對策研究,缺乏理論關懷。對策研究表面上看有利于企業、有利于政府,但是,缺乏理論基石的對策性研究實際上是沒有根據的,沒有理論基石的對策最終仍然不能很好地指導實踐。為此,學術要回歸學術,學界要為理論做貢獻,這樣貢獻可以是對別的理論的驗證、批評、質疑與整合。當然,我國新聞傳播學應把其研究的最高目標定位為提出或發展原創性理論,這樣的理論不但可以利用本國的經驗材料去證實或證偽,還可以利用別國的經驗材料來證實或證偽。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大陸的新聞與傳播研究還未真正提出自己的原創性理論。而香港地區卻做了一個示范,如祝建華在研究中國互聯網的擴散和使用的經驗數據上,提出了“新媒體權衡需求理論”瑏瑢,并可以接受別的國家或地區的經驗材料的證實或證偽。根據筆者向國外的SSCI期刊投稿經驗,國外的匿名審稿人的審稿意見第一個關注就是論文是否有理論性的貢獻,理論性貢獻越高,就越有可能發表。為此,要實現新聞傳播學的國際化,關鍵之一就是發展理論。
2.方法的國際化是關鍵
要發展理論來實現國際化,就離不開方法的國際化。在SSCI的期刊上發文章,其一是定性研究方法,然而,“中國學者目前從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沒有系統收集和分析原始資料的要求,具有較大的隨意性、習慣性和自發性,發揮的主要是一種議論和輿論的功能。它更多的是一種研究者個人觀點和感受的闡發,通常結合社會當下的時弊和需要對有關問題進行論說或提供建議”瑏瑣,新聞傳播學很多定性研究也是如此。其二是定量研究方法,我國新聞傳播學的定量研究經過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982年—2000年)以受眾調查為主,主要方法是社會調查;第二個階段(2001年至今)運用定量研究的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增多,主要方法是內容分析和社會調查。瑏瑤然而這些定量研究與國際頂級研究相比,還相距甚遠,比如在抽樣上,嚴格的隨機抽樣,比如多層分階段的抽樣很少,樣本多選學生,而面向整個人口群體的不多,在傳播學社會調查、內容分析、控制實驗三大主要研究方法中,控制實驗的不多且質量也不高。在數據分析上,結構方程模型、多層線性模型應用等復雜的分析方法很少看得到,即使有,其數據分析也描述得不太清楚。比較研究、長時間的數列分析更是難以看到。研究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證研究的“科學性”,以及由此帶來的對研究的公開性、客觀性、經驗性的要求瑏瑥。研究方法的發展是推動學科發展的關鍵性一步,如伽利略通過實驗法否定了亞里士多德的假說,社會學的奠基性人物迪爾凱姆利用大規模的數據分析寫出經典名著《自殺論》。因此,絕不可認為研究方法是雕蟲小技,無足輕重。祝建華曾經提到四個在SSCI的有效的發表策略瑏瑦,有三個是關于研究方法的,即跨國度、跨文化比較研究,多種研究方法、多種數據來源,長期的跟蹤研究。當然,研究方法并不僅僅是量化研究,還應該包括定性研究、歷史比較研究等在內的經驗研究。經驗研究雖然在實質性的領域、風格以及性質上千差萬別,但都有類似的結構,并且在邏輯上恰好有八個組成部分:問題、文獻、假設、測量、數據、方法、分析、結論,也稱“洋八股”?!把蟀斯伞笔墙M織研究的一種簡約有效方式,將核心觀點和發現置于“八股”的結構之中,研究者才能周密、清晰地思考自己的研究和現有文獻之間的關系、假設和資料之間的關系等?,伂憿炌瑫r,也能幫助讀者一目了然看清楚這些關系。因而,只有以“洋八股”的思維模式去組織研究成果,才能為國際傳播學界所承認和接受。
3.流利、地道的英語是前提
在現今學界,英語已成為發表國際論文的語言?,仮灛挶M管祝建華以以色列人、日本人、德國人、荷蘭人為例認為,新聞傳播學者的國際化是由英語以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但是,無可否認的是,英語能力仍然是目前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國際化的一個瓶頸。如在國內學者發表的英文論文里,可以看到很多“中國式英語”或“翻譯腔”。根據筆者的經驗,如果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在投稿的時候就會直接被審稿人退稿,甚至連參與匿名評審的機會都沒有。因此,流利、地道的英語是國際化的前提,其他相關研究也顯示如此。如Salager-Meryer發現資歷深淺、網絡渠道多寡等因素對于論文成功發表的關鍵因素正在降低瑏瑩,但是研究者的語言能力仍應得到重視,對于非本族語研究者來說,語言能力和與語言以外的因素(即研究能力)裹挾在一起阻礙研究成果的發表。Flowerdew對香港地區學者的調查瑐瑠和St.Joah對西班牙學者用英語的分析瑡瑐發現,用英語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已經成為英語非母語的學者們進行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障礙。語言表達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如詞匯量不足,缺乏精確表達自己觀點的手段,局限于用簡單的英語,文字不夠簡潔、精煉等。
二、新聞傳播學研究國際化的突破
祝建華指出,個人學術訓練和機構獎懲體制均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傳播國際化有影響瑐瑢,但比較而言,機構層面獎懲體制的影響更為顯著。為此,筆者將從機構層面獎懲體制和個人的學術訓練兩方面分析如何實現新聞傳播學研究國際化的突破。
1.機構層面獎懲體制的設置提高
新聞傳播學的國際化水平,需要對機構層面獎懲體制進行設置,實行制度激勵。
(1)職稱評定采取SSCI或英文要求制度
教師和研究人員最關心的問題可以說是職稱問題,利用職稱評定進行激勵會有很大的動力。如中山大學人類與社會學院規定副教授申請教授,至少要發表1篇SSCI論文?,F在各大高校都將SSCI作為重要期刊。由于SSCI的論文基本都采用匿名的同行評議審查制度,因此可以以此作為職稱評定一個重要標準。當然,除了SSCI的論文,還可以采用“在同行匿名評審的新聞傳播學重要國際會議或者在國內外發表英文稿件的期刊上發表的研究論文”作為代表作參與職稱評定。
(2)學術期刊應實行嚴格的雙向匿名審核
我國新聞傳播學術期刊作為知識生產的載體,其審稿程序還存在很大問題。根據筆者的經驗,向國外的SSCI期刊投稿,第一時間就能收到收稿回執,在規定的時間內無論是退稿還是送審都有明確回復,而且送出去匿名評審后的退稿肯定會有審稿意見。為此,我國的一些新聞傳播學優秀期刊應該按國外SSCI期刊采用的方法招募審稿人,無論是中文和英文一律按照類似的標準來審閱稿件,并且及時給作者提供反饋意見,體現匿名評審機制,形成有國際影響力期刊。目前,我國一些期刊已經有了一定的嘗試,如高校文科科學前沿系列期刊等的審稿流程基本跟國外SSCI相仿,但是,要建立的不僅是英文的雙向匿名的審核學術期刊,還應將其推廣到中文的新聞傳播學術期刊上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我國新聞傳播研究的發展。
(3)采取SSCI論文或英文單獨評獎制度
我國現在人文社會科學評獎很少以論文單獨設立獎勵,更不要說采取SSCI論文或英文單獨評獎制度,這一方面可能是我國的SSCI論文發文數量少,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管理者并沒有真正重視SSCI論文。事實上,在國外SSCI發表文章或發表高質量的英文論文才是真正體現科學研究的高水準。要促進我國的新聞傳播研究的發展,就要建立這種評獎制度,這種獎勵僅僅針對頒發在SSCI發表的論文或發表高質量的英文論文,通過評獎制度來加大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者的動力。
(4)撥出專項經費鼓勵研究者參加高水平的國際研討會
新聞傳播學有三大最重要的國際會議:ICA(國際傳播學協會年會)、NCA(美國全國傳播學協會年會)、AEJMC(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協會年會),這三大會議的共同特點是:收取全文而不是摘要投稿,格式要求跟在SSCI發文一樣,采取同行雙向匿名評審,接受率一般都低于50%。在這些會議上,不能憑借關系和金錢,完全憑借文章的國際學術水平。因此文章如果被接受,意味著其具備在較好的英文期刊如SSCI上的潛力。但是,這些會議規定,一旦接收了論文,該論文至少派出一名作者出席會議并發言。筆者曾于2011年投稿到AEJMC第94屆會議并被接受,2011年8月到美國密蘇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出席會議,前前后后雖然花了一大筆經費,但在與國外學者溝通交流、了解國際研究規則上都大有長進;2012年雖然投稿后也接到AEJMC和NCA的邀請,卻由于經費的限制未能成行。因此,要提高研究者的國際化水平,鼓勵其在SSCI上發表文章,就需要設立專項經費,鼓勵研究者參加高水平的新聞傳播學國際研討會。
2.個人的學術訓練機構層面獎懲體制的設置
是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策略,而個人的學術訓練對國際化也很重要。
(1)要多與國外學者合作交流
Flowerdew對香港地區學者的調查表明瑐瑣,他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67%是和他人合作發表的,而這其中又有46%的是同英語為母語的學者合作發表的。相關研究表明,對英語非母語的學者來說,與英語為母語的學者合作是他們國際化的寶貴經驗?,偄灛幬覈侣剛鞑W研究要與世界學術對話,需要派研究者到海外長期進修,資助研究者參加國際會議,長期、有系統地購置國際傳播書刊等。
(2)要改革當前的博士生招生制度
可由目前的考核制改為考核制和申請制相結合,最終變為申請制。中國人民大學近年已經開始進行一些改革,如2013年部分專業的博士考生托福、雅思、GRE等英語成績達到一定標準后,可申請免外語初試。這樣的改革還可以走得更遠,香港的博士生招生采取申請制,除了英語成績外,科研成果尤其是在SSCI發表的文章是申請成功與否的關鍵。鑒于SSCI發表的文章的公信力,國內大學也可以拿出一些博士生指標來實行申請制,吸引具有國際化能力的科研人才直接就讀博士生。
(3)要開設系列的研究方法必修課
在傳播學SSCI期刊上,美國博士生成為重要的作者群,如《新聞與大眾傳播》《傳播研究》《傳播理論》等。這主要得益于美國的博士生教育非常注重基礎性理論和方法訓練,無論何種專業方向,無論博士的個人興趣所在,“傳播理論與歷史”“質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都是必修、必考的;而博士一旦專業方向確定,就具有極大的專業性,是按照理論+方法+專題研究這樣的課程結構來設置。瑐瑥而中國的新聞傳播博士生課程中,“質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很少成為博士的必修課。國外SSCI的新聞傳播學期刊中的文章,方法的要求都是目前國內新聞傳播院校的課程未能提供的,如結構方程模型、時間序列分析、分層線性模型等。
(4)要抓好學術英語的教育
在中國高校的課程設置尤其是研究生課程設置中,應該將學術英語寫作課程列為必修課程,使學術新生力量接受規范、系統的訓練,以便將來更好地融入國際學術交流圈。漢語的思維習慣、語法習慣與英語有很大區別,而我國研究者的英語學習又往往局限于應試教育或簡單的日常交流,這樣的英語知識結構是極不利于在國際期刊上發表文章的,如果翻譯或者表達不好,甚至連送審的機會都沒有。這就導致了很多優秀的文章由于沒有很好的英語翻譯,失去了發表機會。
作者:曾凡斌單位: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1.延展知識范疇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傳播內容,在對英語教材進行講解時,也要對相關的文化習俗、習語典故以及相關的歷史故事進行講解。大學英語教材作為主要的傳播內容,能夠提高受傳者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受傳者的知識儲備,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加強對大學英語教材的認識,并將其知識進行延伸,使傳播內容涉及范圍變廣,涉及題材增多,對受傳者與傳播者而言,這種情況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發展目標。因此,要想從根本上加強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要讓學生在英語知識的學習中進行相關能力的培養,并且還要對課本的內容以及課時進行適當的增加,從而為學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平臺。以教材《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三單元為例,對ExtremeSports(極限運動)進行講解時,可以在導入環節向學生講解世界上比較著名的極限運動,世界上最為出名的極限運動員,如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風靡全球的法國跑酷運動Parkour,并且向學生講解這種運動所帶來的影響。這項運動可以把整個城市作為自己的訓練場地、屋頂、圍墻、燈都可以成為跑酷運動員攀爬的對象。在對學生進行介紹的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對極限運動風靡全球的原因進行相關討論。再比如說,《大學英語》第四冊中有一篇是關于Wedding(婚禮)的課文,在本篇課文中對美國人的婚禮進行了相關討論,并且用“舊、新、借、藍”四個字進行概括。其中,“舊”指新娘在結婚的時候頭上所佩戴的白紗必須是母親所用過的舊紗,以此表達父母的養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禮服是新買的,在表達純潔的同時,也預示著新娘新的生活即將開始;“借”指新娘手中所拿的手帕必須是從女性朋友家中借來的,以此表達朋友之間的友情;“藍”指新娘肩上所披的綢緞必須是藍色的,以此表達對愛人以及愛情的忠誠。根據上文相關范例,可以將傳播內容進行范圍化,不論是各種新聞傳播媒介還是傳統媒介形式,在傳播過程中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上文中的跑酷運動、美國婚禮,從新聞傳播者的角度而言,都是傳播過程的組成部分。該類傳播內容在涉及新聞、媒介、傳播學理論下,都展現了新聞傳播的本質。除此之外,這種知識的延伸及擴充可以使學生的視野得以開拓,并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擴充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成績。
2.完善傳播媒介
在我國傳統英語教學之中,教師在進行信息傳播時往往會利用聲音、形體及語言進行講解,這種講解方式過于單調,無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此外,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以教材為基礎,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傳授,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僵化。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成功運用到課堂之上,正是由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才使得大學英語教學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發展趨勢,以多媒體技術為主的教學方式,是集文本、圖畫、視頻以及音頻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促進了立體教學的發展,從根本上促進大學英語教學的整體效率。大學英語教師要積極將計算機技術與傳播內容進行結合,將計算機技術作為主要傳播手段,并在日益發展中將以計算機技術為主要傳播手段進行創新改革,并在結合諸多新聞媒介的影響下,提高其影響力。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借助相應的直觀媒體,對教材內容進行更加充分、生動地展示,與此同時,該教學方式還能使學生全方位地感受到英語學習的真實環境以及英語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自然風情以及民俗中所呈現出的特點,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3.改進傳播情景
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的“一言堂”模式往往忽略課堂氛圍的構建,在整個教學傳播之中,生動愉快的課堂氛圍必然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從而更加自信,產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這種傳播模式可以通過群體暗示以及自我暗示的方式進行,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從而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在英國,英語課堂中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交際教學法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認知水平的提高。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之后,學生會做出幾個不同的答案,然而教師并不提供所謂標準答案,而是利用思維啟迪的方式啟發學生內在的潛質。這種民主的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一直處于活躍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創新性發展。雖然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但是,英國相關人員指出,只有營造比較寬松的課堂氣氛,才能使學生的心情得到放松,思維更加活躍。因此,加強對傳播情景的改進,使其從傳播學的角度出發,積極融入傳播學理念,將傳播學本質特點、發展原則與傳播情景進行結合,使傳播情景在符合傳播者、受教者的發展現狀與適應能力中,從根本上帶動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氛圍,使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能夠在融合傳播學理論中得到有效發展。
4.規范傳播策略
所謂的文化便是“以文教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體現出國家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對文化的認可便是對國家發展的認可。因此,跨文化交流的基礎便是對本民族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認可,只有在此基礎上對外來優秀文化進行吸收,才能從根本上促進跨文化交流的發展。從新聞傳播學角度出發,傳播學中的傳播者、受教者是傳播策略的主要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傳播策略,才能使傳播內容得到有效傳播。另外,在傳播學中,各種具有影響因素的條件都是提高傳播策略的重要保證,將傳播策略與傳播條件進行有機結合,并使其在符合受教者與傳播者的傳播習慣中,改變傳播策略,符合社會發展與傳播理念。另外,傳播策略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方式有所不同,需跟隨傳播者的視角,體現出受教者的需求,尊重文化習俗,增進相互了解,避免產生文化交流的問題。不同的文化背景所產生的思維方式以及行為習慣是不同的,只有具備跨文化意識,才能真正掌握語言,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
作者:龔韶華單位:呼倫貝爾學院公共外語學院